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气象灾害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20 16:12:04

气象灾害论文

气象灾害论文范文1

关键词 气象灾害;评估;现状;建议

中图分类号:P4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10-0197-01

1 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定义与意义

1)定义。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是根据规划、建设项目所在地的气象要素空间、时间分布特征及其衍生灾害特征,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对各类气象灾害可能导致的人身财产损失、社会影响危害等进行综合风险计算分析,为规划建设项目的选址、功能布局、气象灾害防护等级与措施、应对灾害事故方案等方面提出建设性意见的一种评价方法。

2)意义。开展工程建设项目的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工作可以有效避免或减轻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从而有效地保障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并有效提高工程建设项目的防灾减灾能力。防御气象灾害一直是国家公共安全工作的重要课题之一,因此开展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是气象部门履行政府社会化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体现。

2 吉林市开展评估的必要性

1)吉林市地处长白山向松嫩平原的过渡地带,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地形复杂,山区、半山区、丘陵、平原、盆地、谷地和湖泊交错分布,气候多样,气象灾害发生频繁,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尤为重要。

2)贯彻国家地方法律法规的规定要求。《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吉林省气象条例》《吉林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及《吉林市气象灾害防御条例》从国家法律到地方性法规分别规定了建设项目应当充分全面地考虑其在气候方面的可行性和可能受到的气象灾害风险性,尽力避免、减轻气象灾害的影响。吉林市的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是贯彻国家法律法规履行部门职能的必然要求。

3 评估现状

吉林市的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工作开展于2012年,是由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发展而来,现已形成了以雷电、暴雨、暴雪、大风、大雾、冰雹、高温、严寒等吉林市主要气象灾害对项目可能造成的风险评估。评估范围涉及有大型建设项目、爆炸火灾危险环境、普通住宅、重点工程、人员密集场所等新建、改建及扩建项目,至今已完成了百余个项目的评估。

4 评估报告内容与地位

4.1 评估报告的内容

1)规划或者建设项目概况。根据发改立项确认书、规划建设许可证等相关证件及风险评估现场勘查情况综合得出评估对象概况。

2)气象资料来源及其代表性、可靠性说明。评估使用经省气象主管机构审查通过的气象资料,吉林市城郊气象站因有较长的观测记录,在资料年代和气候环境上其均均有代表性,故选为评估中参证站。

3)吉林市气象灾害历史与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

4)规划、建设项目可能受到的雷电、暴雨、暴雪、大风、大雾、冰雹、高温、严寒等其中一种或多种极端气象灾害并存的危险程度评估,预防及减轻气象灾害影响的措施。

5)规划、建设项目选址地点的气候条件背景分析,极端气象灾害出现的概率,通过对暴雨、雪压、风压等不同重现期的计算得出安全有效、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及防灾减灾措施。

6)进行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的规划或者建设项目的评估结论及建议,提出应对气象灾害,预防或者减轻影响的意见和建议。

7)其他有关内容。关于评估报告的说明、结束语及开展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工作的法律依据等。

4.2 评估报告的地位

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结论及建议作为项目建设设计方案的重要依据,并已纳入政府行为,成为建设项目立项阶段行政审批中非行政许可审查的必备要件。

5 几点建议

1)细化评估范围。作为本地化法规,《吉林省气候可行性论证若干规定》及《吉林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2013年11月1日起施行)虽都规定了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的国家重点建设工程、重大区域性经济开发项目及城市规划、气候资源开发利用项目等应当由气象主管机构组织进行气候可行性论证,但《吉林省气候可行性论证若干规定》也同时规定了气候可行性论证项目的范围,即由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与当地发改委、住建、交通运输以及其他相关部门依法确定。目前吉林市的气象灾害风险评估针对的是所有新、改、扩建建筑物,不区分项目大小及性质,这样容易造成受气象灾害影响较小的小型建设项目对评估工作的错误认识。

2)充分利用气象数据。目前所利用气象台站多年观测记录多是进行气候分析统计及气象极值出现概率统计,应加入闪电定位数据、大气电场及卫星雷达产品的使用,充分体现出气象数据的全面性及科学性。

3)完善丰富评估方法。目前尚未出台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方面的技术规范,开展评估只针对规划或建设项目整体,缺乏项目分区评估,如一建设项目内部各个单元的自身参数及周边环境取值不尽相同,所面临的风险值是不同的,相应评估的技术结论意见也不同。

4)建立气象灾害数据库。气象相关部门应当对气象灾害的种类及强度、出现次数和造成损失等情况开展普查,建立完备的气象灾害数据库,使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工作能够准确地按照气象灾害的种类和分区进行。

5)提出针对性的评估建议。针对不同的项目,选择其面临的主要气象灾害种类进行评估,选择符合其特性的评估方法和标准,并应根据评估对象特性提出有针对性的评估建议。

6)加强相关部门交流协作。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工作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应加强与城市建设、规划、国土及水利等部门的学习交流,使得评估报告更具科学性。

吉林市的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工作开展较早,发展较快,目前已形成了成熟的操作流程,原始气象数据详实可靠,内容全面,评估思路清晰,计算分析精密,结论科学合理的评估报告模板。但评估工作中仍存在一些薄弱的环节,需要通过不断的发展完善来保障评估工作的健康有序开展,为吉林市防灾减灾工作,保障人民的福祉安康作出积极地贡献。

参考文献

气象灾害论文范文2

关键词 气象灾害;特征;农业;影响

中图分类号P4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71-0091-02

农业气象灾害指的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由于不利的天气或异常的气候导致作物有明显的减产的总称。中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只有掌握农业气象灾害的特点和规律,才能有效地防御气象灾害,趋利避害,保障农业的增产增收。因此,本文主要研究气象灾害的特征及对农业的影响。

1 气象灾害的特征

1)气象灾害的群发性。气象灾害往往不是孤立发生的,它会在某一地点或某一时间内集中出现。这种重灾重生的现象在近几年来越来越明显,给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不可估计。一般情况下,由于台风的袭击还会导致洪涝灾害的发生,造成粮食的大幅度减产以及对房屋交通都有很严重的影响。最近几年内我国南北方又受到不同灾害的影响。例如在同一时期内,一些地区受到干旱灾害威胁的同时某些地区正在遭受着洪涝灾害的侵袭;2)气象灾害的连锁性。在一些灾害频发的地区或者是强度大的灾害发生以后,往往会诱发一系列的次生灾害。有些灾害的发生之间是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的,就算某些没有因果关系的灾害,在其成因与空间分布上都会有密切的关系。在干旱之后的次生灾害表现比较明显,农作物在遭受干旱以后会出现大面积的病虫害,两种灾害产生的直接结果就是造成了粮食产量严重减产;3)气象灾害的区域性。气象灾害在形成过程中受地理位置和地形条件的直接影响,使气象灾害有了明显的地域性,就像西北内陆地区容易受干旱灾害的影响,而东部沿海地区则容易受到台风海啸的侵袭一样。在同属于吉林地区的东西部地区也一样,虽然所处的纬度是一样的,但是气象灾害种类和性质却大不相同。西部地区是干旱的高发区,低温冷害在延吉的发生率则在全省是最高的,而洪涝灾害多发生在中部地区;4)气象灾害的突发性。气象灾害的形成主要与环境、受灾体以及灾情等几部分因素的影响有关,由于各因素的不同,导致灾害的形成过程长短不一,缓急不同。有些灾害的强度比较大,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形成突发性灾害,主要有暴雨、台风、冰雹等,还有一些灾害就是要经过长时间的酝酿才能显现成灾,例如低温冻害和干旱等。在吉林省突发性和缓发性的灾害都有发生,以干旱、暴雨和洪水为最为常见的突发性气象灾害为主。这种突发性灾害让人猝不及防,导致人员的伤亡、农作物受灾和经济上的严重损失等;5)气象灾害的持续性。由于形成气象灾害的机制不同,因此灾害持续时间的长短也不同。对于气候比较干燥的吉林省来说,每年干旱灾害持续的时间都比较长。从春季开始就有不同程度的干旱出现,直至8月中旬才能结束,持续时间之久,对吉林省农作物的影响极为严重。由于吉林省所处的纬度比较高,低温冻害灾害的持续时间也比较长,最严重时可持续一个月之久。吉林省地区受干旱和低温冻害的影响时间比较长,导致吉林省的粮食产量大幅度的减少,作为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使得我国的粮食总产量急剧减少,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效益的提高;6)气象灾害的可预测性。气象灾害的发生是有规律可循的,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气象灾害的预测已经有所进展。尽管最近几年灾害时有发生,灾情也比较严重,但是各级政府已充分的利用了灾害的可预测性,使决策更加科学可靠,在抗灾救灾过程中有了很大的超前性,使灾害造成的社会经济效益损失降到最低,有效地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 气象灾害对农业的影响

气象灾害对农业的影响往往是大范围的,有史以来农业气象灾害就是农业生产最主要的威胁,而且还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以下简要的分析了主要的气象灾害对农业的影响。

1)干旱灾害对农业的影响。干旱灾害又分为春旱、夏旱和伏旱三大类。春旱主要出现于每年的3月份~4月份,这时正好是小麦灌浆的最佳时期,春旱的产生使小麦的籽粒不饱满,大大影响了小麦的产量,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夏旱一般出现在每年的5月份~6月份,这时正是南方夏收、北方夏种的季节。夏旱的发生会导致在种稻过程中形成无水栽插的局面,使栽度比较缓慢,并且使早稻抽穗困难,玉米得不到很好的授粉,造成幼苗质量较低等;伏旱一般出现在每年的7月份~8月份,这时正好是中稻成熟和玉米结实的阶段,伏旱灾害的出现,会造成大面积的作物减产甚至于颗粒无收,而且季节不待,使补救工作非常困难。中国大部分地区干旱灾害都比较严重,对农业的发展和粮食的安全都有着最主要的制约作用;2)洪涝灾害对农业的影响。农业洪涝灾害可分为洪灾、涝灾和湿害三类。洪涝灾害的形成主要与季节、降水量以及地形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我国,大多数的情况下都是由于连续降雨造成的。连续性降雨造成江河洪水泛滥,毁坏建筑物、破坏公路桥梁、农作物大量成灾,造成粮食作物绝收,使人们饱受饥荒之灾。我国夏季降雨量集中,洪涝灾害频繁发生,使作物产量严重受到影响;3)低温冷冻灾害对农业的影响。在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低温冷冻灾害的影响十分严重。低温冷害指的是在作物生长期间由于温度较低,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导致作物减产的气象灾害;冻害则是在植物越冬期间,作物受到破坏,导致作物受害或死亡。低温冷冻灾害极易造成籽粒不饱满甚至空壳,严重的影响了作物的产量。

3 结论

农作物产量的高低与气象灾害有着直接的关系,气象灾害有很多种,其中干旱、洪涝和低温冷冻灾害的影响最为严重。因此要加强对气象灾害的防灾减灾能力的研究,以有效地减少作物受灾情况的发生,保障作物的增产增收。

参考文献

[1]覃志豪,徐斌,李茂松,王道龙,张万昌,李文娟,黄建明.我国主要农业气象灾害机理与监测研究进展[J].自然灾害学报,2005(2).

[2]郝天依,王式功,尚可政,李景鑫.中国东北地区低温冷害研究进展与展望[J].安徽农业科学,2010(34).

气象灾害论文范文3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意见》([*]49号)和《江苏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增强全市防御气象灾害能力,避免和减轻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现就进一步加强我市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重要意义

我市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和海陆气候过渡带,天气气候复杂,气象灾害频繁。近年来,气象灾害及其引发的次生、衍生灾害,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以及生态环境造成较大影响。随着全球气候持续变暖,各类异常天气将不断增多,重大气象灾害频繁发生,气象灾害成为制约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防御气象灾害关系到各行各业和千家万户,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提高全社会防御气象灾害的能力和水平,对防止和减轻灾害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做好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保障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维护公共安全、维护正常社会生产生活秩序、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各地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重要性,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依靠科技、依靠法制、依靠群众,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制定和实施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加快我市各级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强化防灾减灾基础,切实增强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综合防治、应急处置和救助能力,提高全社会防灾减灾水平,最大程度减轻灾害损失,促进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和谐发展。

二、努力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水平

(一)加强气象灾害综合监测和预测预报体系建设。要按照合理布局、有效利用的原则,组织建立和完善国家与地方综合气象监测网络,重点加强沿海、沿河、沿库、沿路灾害性天气监测网和中小尺度天气加密观测系统建设,提高站网密度。气象部门要组织跨地区、跨部门的联合监测,并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加快气象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农林、水利、水文、海洋与渔业、环保等部门要向气象信息共享平台提供与之相关的大气、水文、海洋、环境、生态等数据信息,尽快实现监测信息共享。要不断完善市、县两级气象灾害预测预报体系,建设分灾种气象灾害预报业务系统,延伸乡镇和村级气象灾害服务平台。建设和完善海洋及港口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服务系统,提高对海洋气象灾害的预报预警能力。加强灾害性天气的会商分析,做好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重大天气预报和趋势预测,重点加强台风、暴雨、大雾等灾害及其影响的中短期精细化预报和雷电、龙卷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实现对各种灾害性天气事件的实时动态分析、风险分析和预测预警。

(二)完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渠道。灾害性天气气候警报由气象部门统一。各类新闻媒体和信息服务单位要按有关规定,及时、准确传播气象部门提供的适时气象信息或气象预报节目。具备实时传播能力的新闻媒体和信息服务单位,在接到重大或突发性天气警报后,要即时增播或插播,确保受影响群体及时知晓,为采取防御或避让措施赢取时间,各地要加快突发气象公共事件预警信息体系建设,在学校、医院、社区、高速公路、车站、码头、体育场馆等人员密集场所规划设置或利用现有电子显示屏、公众广播、警报器等具备及时播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功能的设施。要进一步完善气象手机短信预警系统,扩充城乡电子显示屏系统和专业信息网站功能,与社会公共媒体、有关部门和行业内部信息渠道相结合,及时各类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信息及简明的防灾避灾办法,进一步畅通农村、海上等预警信息渠道,努力扩大预警信息覆盖面。

三、切实增强气象灾害应对能力

(一)加快制定和实施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和应急预案。各县区要结合当地气象灾害特点,依法编制和实施气象灾害防御规划,明确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主要任务、措施、工作机制和部门职责,优化、整合各类资源,统筹规划防范气象灾害的应急基础工程建设。要进一步制定和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明确各灾种的应对措施和处置程序。气象部门及易受灾害影响的部门、单位要根据实际情况及当地政府的防御规划和预案,制定相应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各地及相关部门、单位要加强预案的动态管理和演练,促进各单位的协调配合和职责落实。

(二)加强气象灾害应急队伍建设。要进一步加强各类气象灾害防范应对专业队伍和专家队伍建设,明确学校、医院、车站、码头、体育场馆等公共场所气象灾害应急联系人。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建立乡村气象灾害义务信息员队伍;研究制定动员和鼓励志愿者参与气象灾害应急救援办法,进一步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对相关人员要定期开展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及时更新和补充技术装备,提高应急人员和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增强应对气象灾害的能力。

(三)强化气象灾害防御基础设施建设。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实际,建设和完善海堤、水库、城市排水设施、避风港口、紧急避难场所等应急基础设施。要认真组织开展气象灾害隐患排查,深入查找抗灾减灾工程、设施等方面存在的隐患和薄弱环节,特别要加强对学校、医院、敬老院、监狱及其他公共场所、人群密集场所的隐患排查,制定整改计划,落实整改责任和措施,保证工程设施防灾抗灾作用的有效发挥。各级气象部门要按国家规定的防雷标准和设计、施工规范,加强对新建、扩建、改建的建(构)筑物、设施或场所防雷装置的设计审核、施工监督和竣工验收,完善建筑物、设施和场所防雷装置,并定期检测。

(四)积极开展气象灾害普查及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各县区要按照国家、省防灾减灾有关规划和要求,组织气象、民政等部门认真开展气象灾害风险普查,调查收集本地发生的气象灾害的种类、频次、强度、损失以及引发的次生、衍生灾害情况,建立气象灾害风险数据库。加强区域灾害分析评估,逐步建立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有针对性制定和完善防灾减灾措施。市、县气象部门要依法开展对城市规划、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公共工程建设、重点领域发展建设规划的气候可行性论证,加强对沿海风能及太阳能等气候资源的探测及评估工作。要积极开展气候变化及其引发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水资源、粮食生产、生态环境等的影响评估和应对措施研究。有关部门和单位要严格执行气候可行性论证制度,在规划编制和项目立项中要统筹考虑气候可行性和气象灾害的风险性,避免和减少气象灾害、气候变化对重要设施和工程的影响。市发展和改革部门要会同气象部门加快制定气候可行性论证的范围和程序。

(五)切实增强气象灾害抗灾救灾能力。要根据防灾减灾需要,建立统一协调的指挥和作业体系,及时开展人工增雨、消雹、降温节能、改善生态环境、森林灭火等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市、县气象部门要根据需要,充分利用有利的天气条件,及时开展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并积极开展人工影响天气科学技术研究,加快苏北人工增雨消雹试验基地建设,努力提高人工影响天气的防灾减灾效果。各地、各有关部门在气象部门灾害性天气预报、警报后,及时分析预警灾害对本地区、本领域的影响,按规定适时启动相关应急预案,避免和减轻人民生命财产损失。气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及时对重、特大气象灾害作出评估,确定气象灾害等级、性质及发展趋势,为组织减灾救灾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四、进一步加强对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组织领导

(一)全面落实气象灾害防御责任制。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领导,将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纳入本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列入年度工作目标管理和考核。逐步建立健全气象灾害应急处置责任制,进一步健全防灾减灾工作协调机制,形成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协作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格局。各级减灾协调机构要认真履行气象灾害防御的综合协调职责,进一步完善灾害信息共享互通机制,加强灾害应对工作的协调联动,形成防灾减灾工作合力。气象、农林、水利、海洋与渔业、建设、交通、安监、公安、民政、卫生、广电、环保、国土资源、海事等部门及单位,要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共同做好气象灾害防御有关工作。

(二)加大气象灾害防御投入。发挥财政及社会等多方面积极性,建立和完善气象灾害防御投入机制,将地方气象事业基本建设投资和地方气象事业所需经费纳入本级地方财政预算,并根据气象防灾减灾的需要和有关规定,进一步加大对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应急指挥、灾害救助及防灾减灾工程等重大项目、基础科学研究等方面的投入,确保省“*”重点项目《江苏省重大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和应急服务体系》子项目和《*市气象事业“*”发展规划》的实施,切实提高我市重大气象灾害综合防御能力。

气象灾害论文范文4

关键词:气象;防灾;减灾;绩效;管理

中图分类号:Q938.1+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气象灾害防御绩效管理是针对气象科技发展创新的一项开创性管理工作,和这政府部门和气象部门加强合作的有效管理方式,不但促进气象部门履行社会管理职能,也是气象工作政府化的重要体现,不断总结气象防灾减灾绩效管理的成果,建立管理工作的长效机制,是做好气象防灾减灾的基础。首先,要明确气象防灾减灾的绩效管理目标。政府制定气象防灾减灾的绩效目标是绩效管理的基础和前提;其次要根据气象防灾减灾工作要求,利用气象科技手段,建立科学的指标体系,承担部门职责和工作任务;再次,建立规范合理的的绩效评估方法对目标实施情况进行科学的评估,编制绩效管理评估报告,分析问题,完善绩效管理的相关措施,不断总结经验,进而实现气象防灾减灾绩效管理的规范化,促进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深入、有效地开展。

一、气象防灾减灾绩效管理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上,气象防灾减灾的绩效管理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根本指导思想,不断深入落实和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高气象防灾减灾的能力,促进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有序进行,坚持以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首要目标,不断完善气象防灾减灾绩效科学管理机制,利用先进科技,增强气象灾害监测和预警能力,提高综合防御水平以及对突发气象灾害的应急能力,利用现代化的绩效管理技术,促进气象防灾减灾的工作落实。

(二)基本原则上,在坚持以“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基础上,气象防灾减灾工作要坚持以战略导向、机制创新,注重实绩、客观公正,直观简明、便于操作,动态监督、持续改进等原则,不断开展针对气象防灾减灾绩效管理工作的试点,探索政府气象防灾减灾绩效管理的高效模式,同时注重对气象防灾减灾的宣传工作,从而增强公众对气象灾害的防御意识和知识水平,为减少气象灾害的做好保证,进而为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二、建立气象防灾减灾绩效管理的有效机制

(一)建立完善的气象防灾减灾的绩效管理体系。首先从部门管理机制上完善气象防灾减灾绩效管理工作,成立省、市、县三级的气象防灾减灾的管理体系,建立气象防灾减灾指挥中心,加强组织上对气象灾害管理的领导和协调机制;其次要制定气象防灾减灾绩效管理工作流程和方案,明确各个部门职责和任务,并开展气象防灾减灾管理工作的定期检查;将气象防灾减灾绩效管理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城乡社会发展的规划中来,经费纳入部门财政预算;利用气象科技手段进行组织编制、各种气象灾害的规律和防御手段,加强气象防灾减灾设施的基础设施建设。

(二) 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提高气象灾害的防御能力。探索气象防灾减灾绩效管理工作,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灾害信息共享平台,覆盖国土资源部门、气象部门、水利和农业等部门联合监测预警系统,创建灾害信息共享的平台,以实现对于突发气象灾害的预警信息,并逐步形成省、市、县三级组织衔接的规范化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体系,利用科技手段加强监测和预防气象灾害的发生,进一步明确气象灾害的预警信息权限、流程和工作机制等,为气象防灾减灾的绩效管理工作作出有效保障;此外,减少重大气象灾害的复杂的审批成程序,创立灾害信息的“绿色通道”,在灾害第一时间让公众了解,拓宽信息渠道,通过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等方式来告知灾害情况,同时要加强基层气象防灾减灾绩效管理的完善,建立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点,以便于及时地传递和预警信息,从而做好气象防灾减灾的全面工作。

(三)强化气象防灾减灾绩效管理工作的社会管理。政府公共部门要做好气象灾害普查、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工作,建立全方位的气象灾害调查收集网络,组织开展基础设施、建筑物等抵御气象灾害能力普查,推进气象灾害风险数据库建设,编制分灾种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图;落实防雷装置设计审核、竣工验收行政许可,开展防雷安全联合检查,加强防雷行政监管;在重大工程项目、经济开发等项目建设前,充分考虑气候变化因素,避免、减轻气象灾害的影响。

(四)增强气象灾害应急处置能力。根据气象灾害特点,组织开展气象灾害应急演练,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将气象信息员队伍纳入政府应急救援队伍,配备移动监测设备、防护设备和应急通信设备。

三、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具体绩效考评方式

绩效考评结果可采用百分制计分,计分公式为:绩效考评综合得分=(过程管理评价得分+年度结果评价得分)×60%+公众满意度得分×40%+创新工作加分-核查监督扣分。

过程管理评价。按照各项指标内容、完成标准、权重系数及计算规则,利用报送数据统计得出实时、动态的系统评估结果,并向被考核部门实时反馈评估结果,督促其随时改进工作。

年度结果评价。对于体现防灾减灾效果和成绩的指标,统一进行集中汇总考评。

察访核验。气象防灾减灾绩效管理部门要适时开展察访核验和督查抽查,核实考评过程和数据的真实性,加大对数据不实、虚报瞒报等行为处罚力度。

第三方评价。满意度调查,可以由统计局采取入户统计、问卷评议、电话访问等方式,对气象防灾减灾社会公众满意度进行调查评估。通过门户网站、天气官方微博、24小时气象服务热线、手机短信平台等开展常态化的公众满意度调查。同时要加大农村偏远地区人员、灾害敏感人群和弱势群体的调查比例和评估结果权重。

参考文献:

[1]刘志刚.加快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建设增强气象防灾减灾能力[J].达州新论,2008(04)

[2]方佳俊,罗敬军.进一步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J].新重庆,2010(04)

气象灾害论文范文5

[关键词]气象防灾 防灾减灾 防御策论

中图分类号:TH765 文献标识码:TH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4017901

一、提高气象防灾减灾能力的重大意义

1.1提高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是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障我国地理环境特殊、地形地貌复杂、立体气候突出,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广、强度大、频率高,是世界上气象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因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占全部自然灾害损失的70%以上,每年受气象灾害影响的人口约6亿人次,农田受灾达5亿多亩。做好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有效避免气象灾害对经济建设的破坏,这也是经济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减灾即增效,切实做好防灾减灾工作,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加强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提高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最大程度减轻灾害损失,减少人员伤亡,是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1.2提高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是应对气候变化特别是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必然要求气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是保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在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背景下,各类灾害性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频率、强度的加剧,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别要求“加强适应气候变化特别是应对极端气候事件能力建设”。因此,加强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提高全社会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的能力,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内容,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1.3提高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是建设服务型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内在要求公共安全是政府向公民所提供的公共服务中最基本的服务,也是政府所承担的最基本的职责。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是各种各样自然灾害、责任事故、社会突发事件等灾难和危机出现频率最多的国家之一,这些已在或潜在的公共安全不仅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时刻威胁着人民群众的安康福祉。气象防灾减灾是政府公共安全服务的重要内容,深刻认识我国隐患诸多的公共安全的严峻形势,切实加强包括气象防灾减灾在内的公共安全体系建设,着力提高包括气象防灾减灾在内的政府公共安全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是服务型政府的重要职责,是建设和谐美好社会的重要保障。

二、气象防灾减灾面临的新形势

2.1面对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面对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超强台风、特大干旱、超强降雨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越来越呈现出发生频率更高、预测预报更难、破坏强度更大、影响时间更长、造成损失更多这一趋势和特点,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和影响日益加重,我国将长期处于气象灾害的高风险之中。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安康福祉的迫切需求,特别是在气象防灾减灾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面临的新形势日益严峻,面临的新挑战日益加大。

2.2党和政府、广大人民群众要求和期望越来越高的压力日益加大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对气象防灾减灾的要求越来越高,期望越来越大。正如回良玉副总理所强调指出的,气象工作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受到各级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切,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受到人民群众的高度关心,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这既是气象事业发展的良好机遇,更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挑战和压力。

2.3提高气象灾害防御应对能力的压力日益加大气象防灾减灾是一项专业性很强、与社会关联度很大的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各行各业对气象的敏感程度和依赖程度日益增强,气象灾害影响面广,气象灾害防御工作遍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而我国人口流动性大、聚集度高、防灾意识和防灾能力参差不齐,气象灾害防御应对能力不强,使气象防灾减灾决策和抗灾救灾部署难度大大增加。因此,防范应对气候变化背景下频繁发生的重大气象灾害,离不开气象监测预报的准确性、灾害预警的时效性、气象服务的主动性、防范应对的科学性。提高气象灾害预报预测准确率和精细化、建立健全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防御机制、增强全社会预防和处置气象灾害的能力,任重而道远。

三、着力加强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气象防灾减灾关系千家万户安康福祉,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经济发展全局。面对气象浅议我国地理标志的法律保护防灾减灾面临严峻形势和存在的突出问题,客观上要求必须面向民生、面向生产、面向决策,进一步提高气象监测预报的准确性、灾害预警的时效性、气象服务的主动性、防范应对的科学性,着力加强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建设,不断提高气象防灾减灾水平。

3.1引导和动员全社会力量提高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的领域广、部门多,必须建立健全科学的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组织管理体系,充分利用全社会资源、动员全社会力量提高气象防灾减灾能力。要在部级、省级、地市、县级逐步建立防御重大气象灾害的分级响应、属地管理的纵向组织指挥体系和信息共享、分工协作的横向部门协作联动体系。

要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防灾减灾社会管理新格局,建设气象防灾减灾社会管理体系,健全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协调机制,切实加强气象、水利、民政、国土资源、农业、林业、交通、铁路、民航等各有关部门的有效合作,明确相关部门的责任和分工,形成全社会提高气象防灾减灾能力的整体合力,全面提高气象防灾减灾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3.2大力加强全社会气象灾害的防范应对工作防范重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做好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必须强化灾害防范措施,有针对性地加强薄弱环节,增强气象灾害防范意识和能力。应组织开展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工作,建立气象灾害风险数据库,加强灾害分析评估。认真开展气象灾害隐患排查,特别要加强对学校、医院、敬老院、矿区等公共场所、人群密集场所的隐患排查。要真正把气候影响评价和气象灾害风险性评估纳入城乡建设规划、重大工程建设中,在规划编制和项目立项中统筹考虑气候可行性和气象灾害的风险性,避免和减少重大气象灾害对重要基础设施、工程项目的影响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威胁。要加快建立突发气象灾害的风险管理机制,完善突发气象灾害的风险识别、风险报告、风险评估、风险处置、风险监控、风险沟通和舆论引导机制,提高风险管理能力。依托风险评估和灾情收集系统,根据致灾临界条件、承灾体易损程度和抗灾能力综合评估突发气象灾害风险。对于重大气象灾害及次生灾害易发区域,要及时采取工程性防御措施。要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和金融保险机构在灾害救助体系中的作用,提高全社会应对和防范气象灾害的能力与水平。

3.3统筹规划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涉及社会运行的各个层面,对各行各业都可能造成严重影响,任何一个部门和单位都无法单独完成对重大气象灾害链的有效控制。因此,建立一个以气象应急预案为统领的灾害防御应急联动机制是有效应对重大气象灾害的重要前提。要按照《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要求,制定和完善各种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特别是制定防范雨雪冰冻、台风、暴雨、大雾、大风、干旱等极端气象灾害的分灾种的应急预案,完善预案启动机制,完善部门联合、上下联动、区域联防的防灾减灾机制,建立健全重大气象灾害应急部门联动和信息共享机制。应加强气象防灾减灾法制建设,组织有关部门结合不同地域气象灾害特点,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编制实施气象灾害防御规划,优化、整合各类资源,统筹规划防范气象灾害的应急基础工程建设,明确各级政府、有关部门、企业和公民在气象灾害防御中的职责和义务,规范和强化气象灾害防御规划、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气象灾害应急响应、重大工程设计建设和城乡规划建设、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等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强化各级公共财政稳定增长的气象防灾减灾投入保障机制。

气象灾害论文范文6

关键词: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危害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频发生,对人类社会造成的损失和影响不

断加重,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引起了世界各国政府及社会

各界的高度关注。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气象灾害的损失占所有自然灾

害总损失的70%以上,气象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每年气象

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GDP 的1%~3%。

1、我国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现状

我国气象灾害主要包括由台风、暴雨(雪)、寒潮、大风(沙尘暴)、低温、高温、干旱、雷电、冰雹、霜冻、大雾、霾等所造成的灾害,以及由气象因素引发的衍生、次生灾害。气象灾害的起因源于天气现象,造成的影响却涉及交通、电力、通讯、农业等各行各业以及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气象灾害发生的频率明显增加,全面增强气象灾害防御能力、积极适应和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迫切需要。在看到气象灾害带来的危害时,也暴露出我国在气象灾害防御当中的薄弱环节。

1.1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气象灾害防御工作

首先,我国各类气象灾害给经济社会建设和人民生活带来巨大损失,不断牵动着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心。其次,中央政治局集中学习会两次听取了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报告,突出表明中央对应对气候变化的高度重视。第三,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强烈需求,成为党中央、国务院工作的重点。

1.2气象灾害防御成效显著

一是我国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水平不断提高。近十年,国家投入一百多亿专项资金建设气象防灾减灾五大工程,使气象卫星、天气雷达和自动气象观测系统建设初具规模,初步建成较完整的数值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业务体系。二是形成了面向全社会的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决策气象服务、公众气象服务、专业专项气象服务不断深入,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覆盖面与服务面不断拓宽,电视、广播、报纸、手机、网络、电话、电子显示屏、海洋气象广播电台等现代信息传播手段广泛应用于气象预警信息,中国气象频道覆盖6000 万家庭,手机短信用户达9000 多万,中国天气网已成为全球第二大气象服务网站,全国每天接受气象服务信息的公众超过10 亿人次,2009 年全国公众气象服务满意率达85.6%。三是多部门联动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建设取得进展。部分地区探索建立了区域联防、上下联动、部门联合的气象灾害及其次生灾害应急处置机制。四是气象灾害应急避险科普宣传不断深入。通过气象科普馆、气象科普讲座、大众传媒宣传,普及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增强了公众防灾意识和避险自救能力。

2、我国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主要做法

建立了气象预警信息为先导的部门联动应急机制,形成防灾减灾强大合力。围绕“一案三制”,强化气象灾害应急工作,为常态化应对气象灾害提供组织体系保障。围绕提高预报准确率和精细化预报水平,强化气象预报监测系统建设,为有效应对气象灾害奠定坚实支撑。围绕不断扩大气象预警信息覆盖面,强化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为应对气象灾害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围绕提高全社会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能力,加强应急管理培训和科普宣教,为应对气象灾害奠定群众基础。加强科技创新,依靠科技进步,提升气象灾害科技支撑能力。加快开展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为有效开展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提供科学依据。进一步推进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努力解决预案的可操作性和针对性。加强气象灾害相关法规和标准建设,提升气象灾害防御的法规保障和支撑。创新构建应急管理联动机制,提高各类突发事件防范和应对的工作效率。加大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和科普的力度,增强群众防御灾害意识和能力。加大气象防灾减灾资金投入力度,加快组织实施气象灾害防御工程建设。■

气象灾害论文范文7

[关键词]水旱灾害 农业保险 社会调查

一、引言

我国水旱灾害频繁发生,每年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如何对水旱灾害的风险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从而为防灾减灾提供科学合理的措施,也成为许多学者一直关注的热点问题。

水旱灾害风险管理是工程类和非工程类措施相结合的管理机制。目前将灾害保险引入到水旱灾害防御领域,将市场经济体制和机制引入到防御水旱灾害领域,建立防灾救灾新体制,将可能是分散灾害风险、搞好减灾救灾工作的有效手段之一。

本文为了研究将保险引入到水旱灾害风险管理领域中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以受水旱灾害影响比较严重的湖南省为例,于2005年10月,对湖南农业大学、湖南信息工程学校部分来自农村的学生以及湖南岳阳市开发区梅溪乡农民,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他们对气候变化和水旱灾害的影响的认识,以及对参加水旱灾害保险意愿的调查,分析了我国实行水旱灾害保险的可能性。

本次调查共收到301份调查问卷,其中湖南农业大学来自湖南农村的学生问卷106份、湖南信息工程学校(中等专业学校)来自湖南农村的学生问卷96份、湖南岳阳市开发区梅溪乡农民问卷99份。该调查问卷覆盖了不同学历层次,即大学、中专及农民,其中梅溪乡的基本情况是该村大约有2000多人,水田约500多亩,旱田约400多亩,全年除降水对农民生产有些影响外,灾害性天气不多。该调查问卷的覆盖范围基本上能反应湖南农村农民对水旱灾害风险的意识和防灾能力的强弱。

二、气象灾害风险意识调查

近30年来,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之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不断增加。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增长,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可能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大。中国是发展中大国,自然灾害发生频繁,造成的经济损失也较大。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洪涝、干旱等气候灾害发生频次不断增加,强度不断加大,给中国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从这次问卷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对于全球气候正在经历变化的认识不同学历层次(从大学到农民),人们的认识基本一致:湖南信息工程学校、湖南农业大学以及湖南岳阳开发区梅溪乡农民的调查结果为承认全球气候正在变化的百分比分别为77%、92%和65%,即目前全球变暖不仅在科学上是不争的事实,而且对于百姓来说也逐渐认识到了这个对地球环境起重大影响的变化。

中国农业的特点决定了其是充分暴露在自然灾害风险之下的特殊行业,而在各种自然灾害中,气象灾害对农业的影响是极其显著的。20世纪80年代以来,受全球变暖的影响,中国气候趋于不稳定,极端气候事件频繁发生,由于农业又是受气象灾害危害最大的产业,所以气象灾害对农业的影响也日趋加重。对于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影响程度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虽然湖南信息工程学校的调查结果中认为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和一般的比例相差不大(分别为53%和45%),但还是认为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的人相对较多。而对于湖南农业大学和湖南岳阳开发区梅溪乡农民的调查结果为认为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的比例(分别为80%和65%)较高,即对于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的观点,人们的认识也基本一致。

三、 湖南省水旱灾害预警情况调查

水旱灾害预警服务系统是否健全,灾害即将发生的信息获取渠道是灾害应急管理的一个核心环节,加强气象灾害预警工作,建立健全预警信息机制,使预警信息能及时、有效传递,为公众提供防灾减灾信息服务,对政府和公众提前采取防御措施、减轻气象灾害的影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如表1所示,虽然对湖南信息工程学校和湖南农业大学的调查结果显示对于水旱灾害即将发生的信息有获取渠道,但农民来对于该信息的获取还是存在一定的困难,这说明对于目前长江中游地区广大农村气象灾害预警服务系统还不是很健全,灾害预警的信息机制还不是很完善,需要进一步建设。

四、 水旱灾害损失情况调查

从湖南信息工程学校的调查结果表明,认为近年来水旱灾害发生频次和发生强度没有什么变化的比例分别为44%和50%,而认为水旱灾害发生频次增加、发生强度增强的比例分别为36%和33%,但认为近年来水旱灾害造成损失逐年增加的比例却为40%,大部分人觉得近年来水旱灾害发生频次和强度虽然没什么大的变化,但其造成的损失却在逐年增加;湖南农业大学和湖南岳阳开发区农民却呈现相反的调查结果,前者认为近年来该地区水旱灾害发生频次、发生强度和造成的损失都有显著逐年增加(增强)的趋势,而后者则在水旱灾害发生频次、发生强度和造成的损失逐年减少的比例较高。但后者在水旱灾害发生频次、发生强度和造成损失逐年增加和逐年减少的比例上却相差不大,分别为30%和42%,35%和37%,33%和37%。也可能是农民对该项调查的内容不是很清楚,分歧相对较大。

对于水旱灾害造成损失中农业种植损失所占的比重的调查,大部分被调查对象认为其比重不是很高,湖南信息工程学校和湖南岳阳开发区梅溪乡农民的调查结果显示认为水旱灾害造成损失中农业种植损失所占的比重在30%以下的比例较高,而湖南农业大学的调查结果显示其比重在40%左右的比例较高,结果表明,大部分人认为水旱灾害除了使得当地农业生产受到一定影响之外,还对其他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大的影响。

五、 防灾减灾措施调查

对于灾害发生前是否采取防灾减灾措施的调查结果结果表明三方对于在灾害发生前采取防灾减灾措施的比例分别为63%、58%和59%,说明该地区大部分人已经能够积极面对气象灾害,并能够充分认识到气象灾害给其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影响,所以能够在灾害发生前积极的采取各种防灾减灾措施来减轻灾害带来的负面影响。

虽然大部分人们在灾害发生前能够积极采取防灾减灾措施,但只能减轻其影响,大部分灾害发生后造成的损失却不能完全避免,所以我们对灾害发生后如何救助进行了调查,其结果表明该地区大部分家户都是通过自力更生进行灾害救助的,而依靠政府救助和亲朋好友救助的手段来进行灾后救助的比例却很低,说明目前中国由于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依靠政府救助是非常有限的,中国地大物博,灾害频繁,完全依靠国家救灾是非常有限的,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长期以来,灾后恢复工作一直是地方各级政府难以解决的事情。他们虽然对防灾减灾都非常重视,但其经济承受能力都十分有限,因此他们也都非常想探索出一条抗灾救灾的新路。

对于灾害发生后大部分家户依靠自力更生进行救助,其救助成效必然是有限的,对此,我们对灾害发生后当年恢复的比例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只能少部分恢复的比例较高,达到50%,一半能恢复的站到50%,全部恢复的只站10%。说明完全依靠人们自力更生进行灾后救助,是相当有限的,必须采取其他手段和措施进行救助,才能减轻气象灾害给人们生产和生活带来的损失,只有这样才能在防灾减灾中起到重要作用。

六、 水旱灾害保险意愿调查

中国是农业自然灾害多发国家,农民抵御各种灾害风险的能力普遍较差。目前中国农村,农民没有适当的风险保障,又不得不直接承担天气灾害风险和市场风险,通过上面的调查得到大部分农民都是通过自力更生的有限方式来承担灾害风险的,而且大部分农民也只能恢复灾害损失的很小一部分,所以目前农业气象灾害给广大农民造成的风险不得不自己来承担,这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农村的稳定构成了严重威胁。将保险引入气象灾害防御领域,将可能是分散灾害风险、搞好减灾救灾工作的有效手段之一,由国家和政府出资的体系只会使得财政负担越来越重。因此,迫切需要将市场经济体制和机制引入到防御气象灾害领域,采取多种措施、多种方法包括研究引入保险机制,建立防灾救灾新体制。

问卷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湖南信息工程学校和湖南农业大学的调查结果有67%和65%的被调查者已经有了利用保险进行灾害补偿的意识,而湖南岳阳开发区梅溪乡的被调查者有这样意识的比例占52%,比前两者的比例低,这说明农民对将保险引入到气象灾害防御领域的意识还没有大学生和大专生强,但调查结果已经充分说明了目前人们包括农民已经认识到了利用参加保险进行补偿灾害损失的重要性。

对是否愿意利用保险方式进行灾害损失的补偿的调查,三方调查问卷中分别有81%、75%和68%的被调查者愿意采用保险方式进行灾害补偿,说明绝大部分被调查者不仅充分认识到了保险将会分担气象灾害给其带来风险,而且也愿意付诸于实践,希望能尝试这种方式进行灾害损失的补偿,这就为将保险机制引入到灾害防御领域,进行防灾减灾工作的有效开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保险公司的基本职能是组织经济补偿、分散灾害损失负担,使遭受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的企业和居民迅速恢复生产和重建家园。从心理的角度来看,对灾害受难者来说,根据保险协议接受保险公司的赔偿与等待政府部门的救济相比,心灵上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保险公司简捷快速的赔偿能更快地抚平投保者因灾害而造成的心灵创伤,使他们灾后不至于束手无策,更能用自己的力量来进行灾后的修复与重建。大部分人担心投保者参加保险后,很多投保者把灾害风险全部交给了保险公司,头脑里没有风险意识,对防灾减灾措施不感兴趣,会影响防灾减灾的总体效果。但从我们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三方被调查者中分别有85%、87%和79%的人在投入保险后,遇到水旱灾害时,事先仍采取防灾措施进行灾害的预防,说明投保者的心理状态比较好,并从心理上并没有把灾害风险全部交给保险公司,自己也积极采取防灾减灾措施进行灾害的预防,以期减少灾害的损失。

人们意识到了利用参加保险的方式可以分担灾害损失的风险,并且大部分人愿意采用保险的方式来补偿灾害损失,那么到底人们愿意拿出多少钱作为保费进行灾害保险呢,对此,我们利用假设的方式进行了问卷调查,如表2所示。

结果表明,湖南信息工程学校、湖南农业大学以及湖南岳阳开发区梅溪乡农民愿意投入保险的被调查者中,在假设每亩地纯收入在100元、200元、300元、400元的前提下,愿意拿出纯收入的5%以下作为保费的比例均为最高,在对各结果整理合并后,得出在湖南信息工程学校和湖南农业大学的被调查者中,绝大部分被调查者愿意拿出纯收入的5%以下作为保费进行保险,而被调查的农民却不同,他们有保险意识但不愿意拿出钱作为保费的比例也比湖南信息工程学校和湖南农业大学的被调查者的相应比例要高,说明农民已经充分认识到了保险在分担灾害损失风险中的重要作用,他们也真正愿意参加到具体的实践当中去,但有些农民由于保险知识的缺乏而对保险不够充分的信任,导致有些人犹豫不决。

七、小结

1.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全球变暖不仅在科学上是不争的事实,而且对于百姓来说也逐渐认识到了其重大影响的变化。同时由于全球变暖导致了气象灾害越发频繁,对农业生产以及其他的生产和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2.目前,湖南广大农村获取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渠道还不健全,该地区大部分人已经能够积极面对气象灾害,并能够积极的采取各种防灾减灾措施来减轻灾害带来的负面影响。

3.该地区大部分农户都是通过自力更生和政府救助进行灾害救助的,措施单一,必须采取其他手段和措施进行补充。

4.农民对将保险引入到气象灾害防御领域的意识具备,而且也愿意付诸于实践,希望能尝试这种方式进行灾害损失的补偿,这就为将保险机制引入到灾害防御领域,进行防灾减灾工作的有效开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周武光,史培军.洪水风险管理研究进展与中国洪水风险管理模式初步探讨,自然灾害学报,1999.

[2]万庆等.洪水灾害系统分析与评估.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3]魏一呜,杨存键,金菊良.洪水灾害分析和评估的综合集成方法.科学进展,1999,10(3).

[4]顾基发.评价方法综述,科学决策与系统工程.北京:中国科学技出版社,1990.

[5]张闻盛,董秀颖,刘金清.国内外洪水风险分析概述.2000,6.

[6]文理.论风险管理的控制技术在企业名牌产品的应用[J].华东经济管理,2000,(1).

[7]黄诗峰.洪水灾害风险分析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学位论文].北京: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1999.

[8]蒋维,金磊.中国城市综合减灾对策.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9]李民.浅析风险管理.中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认证,2003,2.

[10]国家科委,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自然灾害综合研究组.中国自然灾害区划研究进展.北京:海洋出版社,1998.

[11]吴国富等.一个考虑风险的证券价值评价公式的推导.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8,18(11).

[12]杜鹏,李世奎.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分析初探.地理学报,1998,53(3).

[13]刘翼翎.环境影响评价中的“风险评价”实例.云南环境科学,2003,6.

[14]王雷.论现代企业风险管理.企业天地,2004,2.

[15][美]哈林顿,尼豪斯.陈秉正等译.风险管理与保险[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气象灾害论文范文8

人教版新教材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四节“自然灾害”的课程标准要求是: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教材紧扣课程标准的要求,重点突出三个方面。第一,在掌握程度上把握“了解”,不涉及较深的原因分析,这是因为自然灾害的成因和分布较难,初中学生不适合展开太多研究。第二,在掌握内容上立足“中国”,以中国的自然灾害为案例讲述自然灾害,让学生了解中国实情。第三,在掌握方法上从“身边”入手,将所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

二、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要求学生能够结合实例说出自然灾害的内涵;了解我国几种常见的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的分布和成因;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举例说出我国在防灾减灾工作中取得的成就,形成“自然灾害频发是我国基本的地理国情之一”的认识;了解一些常见灾害的避险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展示图片和资料,观看视频,加深对各种自然灾害及造成损失的了解;通过收集、加工整理各种地理信息资料,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我国自然灾害情况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培养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和灾害自救能力;增强学生关注我国自然灾害的现状与趋势,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树立建设家乡和祖国的美好志愿。

三、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新教材增加的内容,在旧版教材中,自然灾害零散分布于其它章节,在“地形和地势”一节中介绍地质灾害(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在“我国的气候”一节中通过活动题呈现气象灾害(干旱、台风、洪涝和寒潮等)。此次新教材改革,将地质灾害和气象灾害合并在一起,用一节内容专门介绍,体现了它的重要性。本节教材依次介绍自然灾害的种类、自然灾害的特点以及防灾减灾三框题内容。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分布及成因是本节的重点内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形成“自然灾害频发是我国基本的地理国情之一”的认识。从而更好地理解自然灾害和破坏环境的关系,树立防灾减灾意识,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第一框题“常见的自然灾害”:与旧教材不同的是,新教材将原先零散分布的知识集中起来,首先介绍自然灾害的概念和分类。然后安排图2.46“主要的气象灾害”和图2.47“主要的地质灾害”,以举例的形式介绍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再通过活动题引导学生分清哪些是自然灾害。这样通过分析身边发生的案例,避免空洞的知识说教,有助于理解自然灾害的内涵,丰富对自然灾害种类的了解。

第二框题“我国自然灾害频发”:教材首先介绍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然后从同一时间多地发生灾害、同一地区发生多种灾害、同一灾害多地发生等三个角度,强调我国自然灾害频发的特点。紧接着介绍我国受灾严重的现实。最后通过活动题引导学生分析自然灾害的分布及原因,既要学生知道各种自然灾害的分布地区及原因,又要学生深刻理解“祸不单行”的真实含义。本框题重点是要掌握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即种类多、分布广。难点是理解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的分布及原因。在分析气象灾害分布及原因时,可要求学生在图2.48“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分布”中画出秦岭―淮河一线,找出南北方不同的气象灾害,进而归纳出干旱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洪涝主要分布在江淮地区。然后要求学生结合我国气候图、地形图等进行小组讨论南涝北旱的原因。在分析地质灾害分布及原因时,可要求学生阅读图2.49“中国主要地质灾害的分布”,明确我国位于两大地震带上,即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并结合板块构造学说,试着解释我国西南多地震的原因。而滑坡和泥石流,也要结合我国地形图、气候图,从第二级阶梯的山地地形、降水多暴雨等自然因素综合分析。这样通过多幅地图大量信息的分析,既强化了学生前后知识的联系,又充分发挥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自主性、主动性、创新性。

第三框题“防灾减灾”:教材图文并茂介绍我国防灾减灾工作的巨大成就和避灾方法。教学中可通过师生问答、小组讨论等形式,使学生从对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预报、建设防灾工程、做好灾前准备、灾时救援与救助等方面看出防灾减灾的成就。围绕避灾方法的活动设计更贴近生活,可培养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和面对灾害时临危不惧的自救与互救能力。

四、图表利用

本节教材配备8幅地图(见表1),“常见的自然灾害”一框有2幅图,“我国自然灾害频发”有2幅图,“防灾减灾”这部分内容有4幅图。这些图大部分来自于身边案例,为学生了解自然灾害,对比分析、归纳总结自然灾害的成因、分布、危害等知识提供了佐证和方向。教师若利用好相关图表,恰当设问和引导,不仅能让学生较快掌握知识,还能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他们热爱家乡、关心祖国的情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活动建议

本节教材共安排3个活动,设计7道题目,既重视对课本知识的运用,又重视对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身边问题能力的培养。以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方式,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真正“活”起来和“动”起来。在教学中,教师还可结合中国地形图、气候图等让学生分组讨论自然灾害成因。

活动一:第1题,属知识巩固类。引导学生巩固对自然灾害的理解,学生阅读材料后可小组讨论,教师可提供两个分析思路:是否自然原因导致?是否带来危害或损失?第2题,属问题讨论类。是一道发散性思维的题目,不要选距离太遥远的,也不要选发生了很久的案例,要求学生例举身边最近发生的自然灾害案例,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心身边发生的自然灾害,从而真正落实“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课标要求。

气象灾害论文范文9

关键词 农村;气象科普;问题;改进方法;山东昌乐

中图分类号 P4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9-0265-02

Abstrac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status of instructor rural meteorological science popularization work as well as the existing problems,and the ways and means of rural meteorological science popularization work were put forward,so as to provide meteorological support to build a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Key words countryside;meteorological science popularization;problems;improvement ways;Changle Shandong

“三农”问题历来都是政府高度重视的问题,农业经济受气象因素的影响非常大,据统计,在我国气象灾害占自然灾害的70%,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整个国民经济GDP 的6%以上[1]。近年来气象灾害的频繁发生,给工农业、社会经济等各方面,尤其是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影响,日益引起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由于农民对气象科普知识认识不足,普遍缺乏气象灾害的防御意识,突发性气象灾害事件对农村的危害尤为严重,因此气象防灾减灾的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最薄弱的地方也在农村。因此,要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视和加强农村的气候变化和气象防灾减灾科普教育工作,向农民群众普及各类气象灾害常识和防御要点,推出针对性强、通俗易懂的科普宣传品,逐步增强农民群众应对气候变化和气象防灾减灾的意识,进一步提高“三农”的经济效益,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1 昌乐县农村气象科普工作现状

1.1 利用重大科普或纪念活动日宣传气象科普知识

在每年的“3・23”世界气象日、“5・12”防灾减灾日、科技活动周、科普宣传日组织气象科普工作人员走上街道、深入农村,通过散发宣传材料、现场咨询服务等形式宣传气象科技知识;组织中小学师生参观气象台,通过介绍人工影响天气流程、演示天气预报方法、体验天气预报节目制作、观看图片展板等形式普及气象科普知识;向农民赠送《气象与生活》《气象知识》《气象灾害预警信号》《雷电防护手册》等气象科普知识的书籍。据统计,最近5年,平均每年散发宣传材料12 000余份,参观师生240人次,赠送书籍200本。

1.2 气象灾害应急演练

每年与昌乐县城南小学或双语学校联合举办1次气象灾害应急演练,培养小学生的防范意识,提高其自救能力和应急能力。

1.3 举办气象知识培训班

每年举办2次气象协理员和信息员气象知识培训班,一次科级干部气象知识培训班,培训180人次。

1.4 通过预警信息一键式平台,利用大喇叭广播、电子显示屏、手机短信的形式传播气象信息

昌乐县气象局于2012年建设预警信息一键式平台,每天通过该平台2次气象信息,有突发性天气时随时,全县已安装气象预警大喇叭的369个行政村、11块电子显示屏、手机号码库中收集的823个号码,可以同时收到气象信息。

2 昌乐县农村气象科普工作存在的问题

2.1 气象科普知识获取渠道单一,传播效果难以保证

农村地广人稀,信息集中程度不高。农民主要通过电视获取气象信息,在报纸、杂志的阅读上还没有形成习惯,能上因特网的更是少之又少。受文化水平的限制,农民对气象信息的理解能力有限。因此,传播效果很难保证[2]。

2.2 科普活动模式简单,缺乏互动

目前,开展的农村气象科普活动模式是单向的传播过程,农民只能被动接受科普工作者传播的内容。由于双方没有互动,缺乏沟通,农民不能真正理解气象科普,科普工作者也不能了解农民的实际需求。

2.3 科普内容不能满足农民的需求

2.3.1 科普内容单一。单纯的晴雨、温度等气象信息已难以适应农民的需求,农民更需要专业化的气象产品和可操作性强的防御措施的指导。

2.3.2 缺乏精细化的农业气象服务。随着农村生产经营的多样化,对农业气象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尤其对基层气象部门来说,由于技术水平的限制,更是缺乏精细化的农业气象服务产品。比如,关键的农时季节,以及有灾害性天气时,农民需要短时、精细化的农业气象服务产品的指导。

3 昌乐县农村气象科普工作的改进方法

3.1 建设一支气象科普队伍

为了做好气象科普工作,首先需要有一支气象科普队伍。可以由气象部门退休人员组成,因为他们都具有专业的气象科技知识,也可以从气象协理员和信息员中筛选。通过培训,让气象协理员和信息员掌握一些基本的气象知识、防灾与减灾知识,利用他们直接接触当地农民的特点,快速传达气象信息,达到趋利避害的目的。另外,气象协理员和信息员熟悉周围群体对气象科技知识的需求,可以使气象科普工作更深入、更有针对性。

3.2 村干部口碑传播,加大宣传效果

村干部是农村发展的带头人,在本村一般有较高的威信。通过气象科技培训、手机短信等,先让他们掌握一些常规的气象信息、气象与减灾防灾知识,再由他们向村民宣传气象科学知识,趋利避害。由此,气象科普的普及可以由点带面,向农村薄弱环节深入。

3.3 充分利用气象手机短信传递科普知识

气象手机短信以其快速、便捷的特点,目前已经成为覆盖面最广的信息媒体。近年来,各级气象部门都在建设气象信息手机短信平台,非常重视利用手机短信宣传气象科普知识。充分利用手机短信的优势,进一步加强手机短信的宣传力度,扩大短信宣传覆盖面,将会起到更好的科普宣传效果。

3.4 多种形式开展气象科技下乡活动,打造整体宣传氛围

3.4.1 气象科普流动车。利用气象科普流动宣传车,携带宣传材料、展板、扩音喇叭等宣传物资进行宣传。

3.4.2 纸杯或塑料口杯上印制气象科普知识。纸杯或塑料口杯成本低,在农村使用频率高,是科普宣传的永久性工具。在纸杯或塑料口杯上印制气象科普知识,以赠送的形式向村委会、社会团体、农民适当赠送。

3.4.3 气象电子显示屏。利用气象电子显示系统内容广、更新便捷、显示直观的优势,24 h无缝隙相应的气象信息,为农民安排农业生产提供相应的气象保障。

3.5 利用现代化手段强化气象科普宣传

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普及,给气象科普宣传带来更好的宣传契机。气象科普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制作气象科普宣传片,刻录成VCD、DVD 等视频光碟,发放到农村有影碟机、计算机的专业户;充分利用气象为农服务的网站,开辟和丰富气象科普专栏;利用天气预报自动答询系统12121的信箱,设置和丰富气象科普信箱内容[3]。

3.6 加强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宣传

近几年,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4],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频率和强度有所增加。遇有大风、冰雹、暴雨、雷暴等极端天气造成灾害事件时,要及时用身边的事例进行宣传,尤其是对防范措施的宣传,引发农民对灾害性天气的认知,加强农民对灾害性天气的重视程度,提高农民防灾减灾的意识和能力。

3.7 重视对农村学生的科普教育

要特别重视农村中小学生防御气象灾害常识的普及,要保证每一个学生在小学或中学阶段受到1次以上气象防灾减灾科普教育,可以请学生到气象局参观,也可以派人到农村中小学校开设气象科普辅导课,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图片、视频、展品等,给学生讲解当地的气象灾害及其防御常识,让广大农村的儿童从小就了解气象,懂得气象灾害的简单防御知识。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还能充分发挥学生向社会进行广泛宣传的作用[5]。

4 结语

昌乐县开展农村气象科普工作要在吸收利用传统经验的同时,围绕农村气象科普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不断探索气象科普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紧紧贴近“三农”服务,进一步丰富气象科普工作途径,努力创新气象科普形式,拓展气象科普领域,扩大农村气象科普宣传的覆盖面,增强农民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达到应用气象趋利避害的目的。

5 参考文献

[1] 刘英金.中国气象战略研究(辅导读本)[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5.

[2] 黄东林,蒋运志.“气象科普”向农村延伸的探讨[J].农技服务,2009,26(7):155.

[3] 杜婧,张脉惠.气象科普工作的几点思考[C]//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公共气象服务论坛:以公共气象服务引领气象科普工作分会场论文集.杭州: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公共气象服务论坛:以公共气象服务引领气象科普工作分会场,2009.

热门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