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农业环境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21 17:03:09

农业环境论文

农业环境论文范文1

纵观我国各个地区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很大的一个特点就是生态农业旅游项目基本上都是依托当地的自然资源来进行发展,虽然这是一个发展的基本路径,然而通过“圈地”等方式强占农田进行不合理开发,加上对于自然资源的过度依赖,就会导致两个恶果———一是对于环境的破坏性大,二是项目自身的竞争力有限,生存期限有限。按照国际惯例,农业旅游区半径大于9.5公里的区域(面积)时,才能发挥最佳经济效益,而我国多个生态农业旅游是小于这个规模的,项目鳞次栉比、林林总总,不仅造成市场范围狭小,客源不足,效益低下,更是导致单位面积内环境的过载。除了生态农业旅游项目本身对于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之外,一个生态农业旅游项目开展之后,纷至沓来的游客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等问题,也是目前项目所难以承担的。国人自身的素质有待提高,加上旅游期间疲劳等问题,导致每逢节假日,生态农业旅游项目中都会留下诸多生活垃圾、餐厨垃圾,这些垃圾的存在本身就加大了地域的环境压力。我国的生态农业旅游项目的经营者,多数都是由农民转化而成,在兴办起生态农业旅游项目时,他们自身对于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问题根本不甚了解,造成在建设时期就缺失环保措施。而在生态农业旅游项目开展起来之后,又往往更加重视盈利而忽略环境保护,不注重保护环境,甚至为了满足游客需求盲目引进外地物种,这种思想与行为造成了诸多生态农业旅游项目所在地生态环境恶化、生态失衡、外部物种入侵等环境问题。

二、生态农业旅游中的环境保护问题归因与对策分析

(一)生态农业旅游中的环境保护问题归因分析

生态农业旅游导致环境问题,直接原因在于政府对于生态农业项目的监管不到位。目前我国诸多生态农业旅游项目,都缺乏合理的旅游产业的发展规划,通常是在政府的提议下,在市场的催生中,由当地的农民自发的发展起来的。这种规划、建设通常缺乏科学性和前瞻性,也没有进行环境评估,地方政府和农民本着“先搞起来再慢慢发展”的理念,先从资源下手,进行野蛮的开发,全然不顾环境承载力。环境问题愈演愈烈,关键还是在于生态农业旅游的从业人员本身环保意识不足,以及其对于经济利益的盲目追求。诚然,我国近年来生态农业旅游项目的发展使得部分农民转业从业人员赚得盆满钵满,然而这种经济利益并没有转变其思想,向环境要效益的思想仍然根深蒂固的存在。而没有取得很好经济效益的项目管理者就更缺乏环保意识,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是能够主动牺牲环境的。归根结底,还是从业人员自身眼界与素质的问题,从业人员准入机制、环境评价体系的缺失也纵容了这些思想的蔓延。而我国游客本身的综合素质问题,也是导致生态农业旅游项目在特定时间出现严重环境问题的导火索。节假日比较集中、游客行程紧张放松对于自己的要求都是使得这一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游客综合素质的提高也不仅仅是游客单方面的事情,同样需要多方面来综合考量与处置。

(二)生态农业旅游中的环境保护问题对策分析

要解决生态农业旅游中的环境保护问题,必须针对问题的原因来对症下药的解决。生态农业旅游中出现的环境问题不仅仅是环境问题,其牵涉到社会公德问题、政府管理问题、行业准入制度问题、从业人员职业道德问题等,需要各个击破。

1.我国政府需要切实的对于生态农业旅游中的环境问题负起责任来。

在前期规划上,一方面,要加强对于生态农业旅游项目的前期规划,保证其在建设初期能够考虑到当地的环境承载能力,要将生态农业旅游划在环境保护区的红线之外,形成对于环境的有力保护。另一方面,要剪辑健全生态农业旅游项目的准入机制,出台对于生态旅游项目的环境保护标准,隔绝一批不达到标准的企业,拒绝其进入本行业,同时要在准入机制的基础上加强追则,对于已经建立起来的相关项目不符合准入机制标准的,要一家家查并关停。如此,从事前和事后进行规范,则能够使得政府的调控功能发挥完全,形成有效的环保屏障。除此之外,为了给予从业人员提升环境保护硬件设施的空间,政府还应当在别的层面给予具有环保思想的项目以一定的政策、资金上的支撑。如日本制定了《市民农园整备促进法》,政府在硬件配套设施方面给予许多优惠政策,大大解决了休闲农业建园的资金成本;意大利对给予开展农业旅游的单位开辟通路,使其享受政府的有关农业低息优惠信贷和税收减免政策。我国政府可以政策和支撑促进生态农业旅游的环保建设,帮助从业人员解决切实的困难。

2.针对生态农业旅游的从业人员本身环保意识不足的问题。

政府需要负起责任,对于从业人员进行管理和培训,在意识上对于其进行指导。而最为关键的是,从业人员需要从自身的角度来扭转思想,接受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生态文明思想,要意识到,企业的长期发展不是靠消耗环境来进行的,而是要靠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和谐发展才能够实现的。台湾休闲农业充分利用占全台面积50%以上的森林资源,融合当地自然、文史资源及特有的农村生产、景观等,在亲和自然的同时实现了很好的盈利。这一案例对于生态农业旅游从业人员的启事是,相关从业人员还需要开拓眼界,要将具体的发展策略作更为细致、科学的判断,要主动降低自身项目对于自然资源的依赖,要逐步实现靠农产品和旅游服务实现效益,靠独特的旅游文化分为和旅游体验项目来实现效益,要真正将生态农业旅游项目向服务业转化,拜托农业“面朝黄土背朝天”、“靠天收”的思想理念。实现以上两点,最为重要的还是相关从业人员要加强学习和思考,在自我完善的基础上提升环保意识和发展意识,对于自身企业的发展也会有很有效的提升。

3.从目前造成严重生态环境问题的最直接原因———游客旅游导致的环境污染这一问题来看,解决需要的也是多方面的支撑。

一方面,生态农业旅游项目在规划时,就需要在硬件设施上考虑到普通消费者的需求,要符合人性化的需求,在合适的地点放置足够的垃圾收纳器具,使得游客能够轻松的完成垃圾的分类、丢弃,不会因为客观原因导致对于环境的勿扰。另一方面,大众传媒以及生态农业旅游项目本身,都要注重对于旅游文明、生态文明的宣传工作,例如,在环境周期间集中宣传旅游文明,或者在景区的导视系统、大屏幕上进行旅游文明、生态文明的宣传,要使得游客在出行的时候能够有一盏保护环境的明灯在于心中,在不断的提醒中加强对于自身的自律。在精神文明建设开展数十年的当下,主动去污染环境的游客数量还是少的,只要景区服务到位,应当能够有效的环节游客旅游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

三、结论

农业环境论文范文2

论文关键词:受精,环境,性别,影响

 

现代的性别调控技术主要有X.Y精子的分离,控制母体的受精环境,胚胎性别改造-----采用破坏SRY基因或是导入SRY基因的方法.性别控制的含义是按照人类的愿望而控制动物子代个体性别。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想让它(某种母畜)生公就生公,想让它生母就生母.或者简而言之可称之为人工决定生公生母.

一、性别决定的本质

哺乳动物的每个细胞都有一对性染色体.雌性动物的性染色体是两条相同的染色体,即通常所称X染色体,而雄性动物是两条不相同的染色体.一条也是 X染色体,另一条却是Y染色休.因此细胞中的性染色体是XX构型就表示雌性,是XY构型就表示雄性.

在Y性染色体有一个SRY基因, 近代科学研究证明,住分化之前的胚胎时形态结构上.具有向雄性或雌性两种性别发育的能力和可能.向哪种性别发育农业论文,取决于是否含Y染色体,特别是Y染色体上的性别决定基固,即SRY基因,或称性别决定因子.当具有SRY基因时.则胚胎的原始性腺发育为睾丸,这种决定性别的信号,是在性分化之前,由SRY基因发出.在生殖脊中表达出来的.它使胚胎形成睾丸索,进一步形成雄性个体. 可见性别决定因子(SRY基因)是胚胎性别形成的决定性因子,有SRY基因则发育成雄性。无SRY基因则发育成雌性.

二、受精环境对性别影响的发现

为什么有的时侯卵子会与Y精子结合,又有的时侯卵会与X精子结合呢?卵与X或Y精子的结含是随机的,还是有规律的呢?通过对母畜生殖道内受精环境的深入分析砰究,以及大量的实验研究结果而发现:卵对XY精子的选择是有条件的,在排卵前的一定时间受精,易得雌性后代,在排卵时或排卵后的一段时间受精,易得雄性后代.人们也从受精当时的各个角度进行了探索.如:遗传因素,亲本个体,胎次,季节,年龄,人工受精,交配时期等.

三、各种受精环境对性别的影响

1.不同排卵阶段

对不同发情阶段的认识.也随着人工授精技术的发展和激素测定技木的提高而渐惭深入了.通过盲肠检查农业论文,逐步掌握了滤泡发育和排卵的规律,逐步认识了卵巢的形态变化与激素调节的内在联系,以及相应的生殖环境中离子、蛋白和酶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在排卵前的一定时间受精,易得雌性后代,在排卵时或排卵后的一段时间受精,易得雄性后代.高达20—30个百分点.

2.受精环境中的pH值

其理论依据为Y精子的特点为头小而圆 ,体积也小 ,在相同的动力下 ,比X精子运动快 ,但寿命短 ,尤其是对疲劳和酸的耐受力较差 ,X精子与之相反。因此改变授精环境的pH值可达到性别控制的目的。一般认为母体生殖道(甚至关系到食物、血液)中的酸碱度对子代性比有影响,pH值高时,子代偏雄,pH值低时,子代偏雌.据根道,Weir曾选育出了pH高低不同的 2个小鼠品系.高pH系的雄性后代比低pH系的要高10%.

中国农科院畜牧所黄美玉等用0.3%醋酸注入母兔生殖道后授精,使雌性仔兔比例达57.1%.

3.精氨酸的影响

精子头部的主要结构是核以及一系列膜性结构。核的主要成分是核蛋白,在一般细胞中,核蛋白的主要成分是组蛋白、在精子,其核蛋白的主要成分是鱼精蛋白而精氨酸正是鱼精蛋白的主要成分期刊网。精子又有把游离氨基酸结合到自身蛋自中的机能,如精子顶体中含很多谷氨酸草酰乙酸转氨酶,就可以与谷氨酸产生代谢活动、那么精子核中含着大量的精氨酸农业论文,外源性精氨酸是否也参与精子的代谢活动。其效应达60%左右.

4.葡萄糖,母体矿物质营养和光照对性别的影响

通过研究表明:增加食物的葡萄糖,钙,钠,镁离子等,以及增加光照均能提高母畜产的子代为雌性的比率。

5.体质与胎儿性别的影响

受孕期间,男女体质的强弱,可以影响胎儿的性别。一般,男性的体质强则多男孩。反之相反。

四:问题思考(假想)

我认为:各种因素均是影响了卵子与两种含XY性染色体的精子结合的几率不一样。就其本质原因是因为Y和X精子相比所少的那一节染色体导致它们在抗酸,运动性,穿过透明带能力等的差异。即Y染色体上还存在另外一种基因在影响精卵结合几率.

参考文献:

1.李婉涛动物遗传育种学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0.9

2.陈元明哺乳动物的性别控制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4.10

3.梁学强体质对胎儿性别的影响----中国排坛宿将生育之迷初探中国性科学2000.3第9卷第一期

4.梁子安论哺乳动物性别控制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第13卷第5期2000年10月

5.李馨家畜性别控制研究现状与展望内蒙古畜牧科学1997年第二期

6.赵宗胜精氨酸对绵羊性别调控的实验报告黑龙江畜牧兽医1998第四期

农业环境论文范文3

论文关键词:草莓栽培的环境要求与管理

 

草莓种是一种根系发达,适应性强,结果早,产量高,而且省肥,易管理,效益好的经济作物。在一般管理条件下,当年8月下旬或9月上旬种植,第二年5月底采摘结束,果实亩/667平方米/667平方米产可达1500~2000千克,亩/667平方米收入5000~7000元。根据各地草莓种植的经验,要种好草莓,首先要选择适宜的土壤,即应选择地势高,地面平整,田块南北向长方形,灌排方便,土壤质地疏松,最好是江、溪冲积土,属培泥沙田或泥砂田的田块。这类田块土壤肥力水平较高,供肥性能好,保肥作用强,易早发。因此,在栽培技术方面应抓好以下各个环节:

莓适合种植在阳光充足,疏水性好的土壤里。土壤深度大约在20~25厘米。播种期 2月或9~12月农业论文,发芽适温为15~25℃ 。

大棵型的草莓,行距要在30厘米,株距约在45厘米为好。要及时摘除植株的藤蔓,以利于草莓的结果。草莓的产量有周期性,所以最好在种植的头几年培植一些新植株。

如果不喜欢管理草莓,就可以每隔30~45厘米种一棵草莓,这样草莓就可以随处蔓生。当然会显得有些零乱,草莓也不大。如果想避免这种情况,可以适当摘除一些藤蔓。

在秋天,要在植株上铺上1层土,防止霜冻。等土壤上冻后,可以再在植株上铺7~8厘米厚的干草。到第二年的春天,当有新叶子长出后,再移去干草。等天气转暖,并稳定后,在移去植株表层的覆盖土壤。但要在行间留一些干草,以防止野草的生长和保持土壤的水份。

二、草莓栽培技术要点

1、选择优质品种

选择早熟,休眠浅,适合温室栽培,高产耐贮运的优质品种,如丰香、章姬等。

2、培育壮苗

草莓通常为葡匐茎分株繁殖和地下茎分株繁殖。育苗首先要建立繁殖苗圃。苗圃地要求土壤疏松,无杂草和有充足的肥水条件中国学术期刊网。一般繁殖苗圃要提前半个月翻耕,整地时,每亩/667平方米施腐熟栏肥2500千克,饼肥30千克作基肥,再开沟作畦,畦宽2米。选择健壮母株,按200厘米×70厘米密度移栽,使匍匐茎的生长有充足的空间和光照。如农户不设立专门繁殖苗圃,也可于当年5月底果实采收后,在生产地中选留一块条件好的作繁殖基地,并每3行删2行留1行,以加大行株距。然后松土整平,并将新发出的匍匐茎引向母株周围空间处,将茎节上的叶丛基部就地埋入土中,待茎节上形成有3~4张叶片的新苗时,即可将幼苗切离母株移植。要尽量选用离母株近的壮苗集中移栽,一般离母株越近的新生苗生根越早,生长越健壮,长势越旺盛。

3、提高移栽质量

一般于8月上旬至9月上旬,选择阴天或小雨天进行移栽,尽量避开晴天炎热中午,以防灼苗。移栽前,每亩/667平方米本田施腐熟栏肥2500千克、饼肥50千克、过磷酸钙50千克、三元复合肥(氮、磷、钾各含15%)50千克作基肥。然后作成垄顶宽30厘米、垄底宽60厘米、垄高30厘米、沟宽30厘米的高垄。移栽前每亩/667平方米用50%丁草胺200克兑水60千克喷雾防除杂草。垄面铺黑色膜,以提高土温和防止果实接触地面受沾污而影响着色与品质。每垄栽植2行,株距18~20厘米,每亩/667平方米种植7000~8000株。

4、科学管理

⑴培土:如垄面没有铺黑色薄膜,则在9月下旬,结合松土除草进行1次厚培土,以促使幼苗多生根和防止老苗根外露。

⑵覆盖越冬:10月中下旬,气温下降至白天最高温度低于15℃或者晚上温度低于8℃时农业论文,尽快搭建大棚,棚宽6~9米,中心高度2.5米。覆盖材料为厚度0.08厘米聚氯乙烯膜。第2年3月下旬到4月上旬,随着气温回升,开始揭开大棚两侧薄膜,以降低棚内温度,提高通风透光程度,要求白天棚内温度在30℃以内,开花后白天的温度在20~25℃,晚上不低于5℃。

⑶疏花:草葱花序上第3级和第4级枝梗上的花常不孕或只形成无效果实,在开花前花蕾开始彼此分离时要将这些花蕾疏去,疏蕾时间最迟不迟于第1朵花开放期。有条件的最好从草莓始花期开始,棚内放一群蜜蜂,以利于开花授粉,提高结果率。

⑷追肥:在草莓浆果形成后,果实膨大到约成果的一半大小时,亩/667平方米施三元复合肥(氮、磷、钾各含15%)10千克,每隔15~20天施1次,连续施3~4次。

⑸精细采摘:12月上旬开始采收,每隔1~2天采摘1次,一个品种的采收期一般可延续至5月底。一天中,采摘的适宜时间为上午,露水干到炎热来临前。露水未干或在雨中采摘的果实容易腐烂,应尽量避免。采摘动作要轻,手捏果柄,带柄采下,不要损伤花萼,否则易腐烂。

农业环境论文范文4

1.1土壤被酸化被污染土壤酸化的主要原因有:1)在肥料配比上,我国氮、磷、钾比例约为100∶45∶17,这种化肥配比结构不合理,呈现氮肥用量偏高,钾肥用量偏低。加上无机化肥过多,有机肥太少,不合理的肥料配比结构容易使得土壤的化肥营养元素发生偏向性富集与流失,积累性过程造成土壤酸化,地力下降。2)挥发性农用化学产品等可经由一定的路径,先进入大气,形成第一次大气污染;随后引起酸雨,形成二次污染,间接造成土壤酸化及农业设备腐蚀等危害。土壤酸度增大,许多对植物生长有益的微生物(如固氧根瘤菌)的硝化作用都会受到抑制,当pH<4.0时,硝化作用完全停止,土壤中有机质的分解会显著减慢。2013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中指出:“耕地质量问题凸显,区域性退化问题较为严重,农村环境形势依然严峻”。

1.2农用地膜产生多重污染农用地膜属高分子有机化学聚合物,在土壤中非但不易降解,而且降解之后又产生有害物质,逐年积累下来,从4个方面影响土地生产力:1)残膜造成土壤的通气性能降低,透水性能减弱,养分分布不均,影响土壤微生物活动和正常土壤结构形成,最终降低土壤的肥力水平;2)由于土壤残膜碎片改变土壤结构,影响正常土壤渗透现象,消弱了耕地的抗旱能力,甚至引起土壤次生盐碱化严重的后果;3)由于残膜影响和破坏土壤理化性状,必然造成农作物根系发育困难,影响作物正常吸收水分和养分,致使产量下降,据农业专家介绍:每亩地的土壤中残膜达到3.9kg时,玉米减产11%~23%,小麦减产9%~16%,蔬菜减产14.6%~59.2%[6];4)农膜含有的增塑剂等不利化学物资,它们可能在土壤中挥发,对农作物特别是蔬菜作物产生毒性,破坏农作物叶绿素的合成,致使作物生长缓慢或黄化死亡。

1.3水质恶化农业环境污染对于水体的污染是极其严重的。农用化学物的施用对水质的影响主要有4条路径。

1.3.1转换化肥等农用化学物极其容易转换成氮氧化物,各种氮氧化物进入地下水就影响饮用水的品质。

1.3.2水体营养化作用据测定,农业施用的化肥等农用化学物高达65%不能被有效利用,流入水体,造成水体营养化。

1.3.3气态循环部分农用化学物具有高挥发性,使用气态形式进入大气,通过降水进入水体,导致地下水中氮磷物质含量增高、江河湖泊富营养化。

1.3.4渗透在农田中,农用化学物所含的氮损失性外漏,导致地下水的硝酸盐富集,影响地下水质。

1.4产生大气污染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业环境污染对大气的污染方式至少有4种。2.5.1操作方式在一般施用时,一些挥发性强的化肥和农药会随风飘扬,污染大气。

1.4.2转换方式水稻灌溉期间犹如沼气池,在适度的气候等条件下,氧氮化合物、甲烷等气体会冒出来,产生大量CH4、CO2等温室气体,不但形成室温效应,而且还能够引起臭氧层的破坏。

1.4.3反硝化作用方式在土壤反硝化微生物作用下,农用化学物的增加,会使难溶态、吸附态和水溶态的氮化合物还原成亚硝酸盐,转化生成氮和氮氧化物进入大气。

1.4.4焚烧方式我国每年产生各类农作物秸秆约6亿t,其中大约50%未被有效利用[7],秸秆随处堆放或就地焚烧,严重污染了大气环境;在进行农业作业时,田边茅草的焚烧加重了这种污染,导致大气污染加重。

1.5对人类的危害农用化学物对人类的危害主要有直接与间接方式。虽然,人体自身具有分解或排泄有毒物质的本能,但当污染物长期持续侵入而超过人体本身的解毒能力时,污染物质便在人体体内逐渐累积,引发内分泌紊乱,造成人体正常激素失常,表现在发育、生殖、精神、情绪等多个方面。严重的会造成人体器官机能病变,甚至死亡。

2农业环境污染的治理对策

农业环境污染危害极大,必须治理,建议采取下列对策。

2.1应明确现阶段农业环境污染的责任主体要进行农业环境污染治理,必须明确中央政府是农业环境污染的责任主体。首先,农民不是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主体。主要理由:1)农村土地等资源产权关系不明晰,在我国,个体农民不是法定土地产权业主,作为集体土地的承包人,以社会现行可以接受的方式进行正常农业生产,法律是许可的,无法要求个体农民承担农村环境污染责任;2)保证粮食安全。在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主导下,化肥、农药用量也急速增加,到2013年,我国化肥使用总量已经超过7000万t,农药超过170万t(见表1),而真正被利用的不超过35%。农民无法成为大量面源性污染的责任主体。其次,把地方政府列为农村环境污染的主体也不是很适当的。主要理由有:1)资金来源问题。各地农村地方政府比较穷,拿不出多少钱来搞农业环境治理;2)投入与受益问题。事实是,当地确实出现了环境污染,但是往往倒霉的是下游区域。如果缺乏良好的区域间补偿与惩罚制度顶层设计与执行,建立起利益科学分享体系,再好的政策组合也无法完全奏效;3)地方政府责任问题,由于自然流域的延伸与政府系统的保护,无法界定地方政府的责任。再者,农村面源环境污染治理具有一定公共产品性质,按照奥斯特罗姆的多中心治理理论,在众多的责任群中,作为全国农村社会管理者的中央政府,应当推为是全国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总负责者。中央政府应当勇敢地承担起责任,统帅地方政府,投入资金,集聚各种治理资源,动员全体农民参与,合理确定各类参与者的责任、权力与义务,形成全国一盘棋式规划,并严格行动之。

2.2政府要有所作为由于国家管理体制的方式决定,农业污染治理还需进行顶层设计。政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找到突破口。

2.2.1完善农业与环境政策我国的《我国21世纪议程》和《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均强调了“农业与环境政策一体化原则”。我国不能再以环境破坏为代价的,考虑保障粮食安全这一唯一目标,还必须同时兼顾农业与整个社会和谐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2.2.2建立环境友好的农业技术与推广高效体系要全面监测农田环境容量和耕地质量;建设高效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提高农业技术使用效率;积极推广成熟的化学品使用技术。

2.2.3实行对流域的综合规划与管理应在国家规划下,以流域/河网区域为治理单元,进行综合治理,基于节氮、控磷、控药,建设农田生态拦截系统,原位减低对农田污染排放。

2.2.4完善农业环境保护立法我国可以有针对性地从国际环境公约、法律、条例、法规等4个方面入手,系统梳理,建立起完善的农业环境保护法律体系。

2.3要完善有机产品市场建设我国已经属于市场经济,应尽可能将农业环境污染的治理引入市场诱导规则。在环境物权逐渐明晰的状况下,尽可能利用市场规则进行调节。在农业领域内,与化学促成农产品相对应的是有机农产品。来自国家认监委的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全国有机产品生产、加工企业达5000多家,有机生产面积已经达到200万hm2之多,全国共有23家认证机构开展有机产品认证活动[8]。有机农产品市场已经初步建成。但是,也出现了随意打有机产品的招牌等现象,扰乱了有机农产品市场,间接破坏了治理农业环境污染的努力,有机农产品市场的完善建设显得十分紧迫。

3.4控制农用化学物资使用农用化学物特性各异,控制方法也必须科学、有针对性。农药对生态环境的危害首先表现在它对土壤、水和大气环境的污染。研究农药污染的途径有利于污染的治理(见表3)。因此,要打出“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制定最严格的农药安全性评价和安全使用标准、合理使用农药、调有效防治措施、加强重点控制等”组合拳,有效遏制农药污染。科学施用化肥是主要的土壤培肥措施之一。施用的化肥主要以4种方式转化与被吸收(见表4)。应引入农业环境评价体系和循环经济的概念和方法,实施流域综合管理,结合监测和普查,完善农业环境安全的评估体系;加强农民专业技术组织的建设,推动面源污染控制成熟技术的推广应用和研究示范。农膜技术的推广在实现农作物大幅度高产稳产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不溶解、不腐烂的废旧、残留农膜。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遏制残留农膜的白色污染。环境激素污染问题已成为国际环境科学的热点问题之一。实现农村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环境激素防控。“控制源头、约束品质、科技领先、意识先进”,控制“源头”,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保持食物多样性,才能有效减少环境激素的危害。

2.5构筑现代生态农业产业链依据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及“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生态农业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合理组织农业生产,通过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功能与配套技术,实现农业生产与资源保护和资源增殖相结合,使农业综合效益最佳的一种可持续农业(见图1)。从图1中可以看出,以粮食加工企业和饲料、肥料厂为纽带联系了农业种植业、畜禽养殖业和渔业三大系统集成,以形成良性循环。

3结束语

农业环境论文范文5

(1)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自然资源和环境都有所不同。生态农业在吸收了传统农业精华的基础上,同时结合科学技术,结合不同地区的特点,来选择不同的生态农业模式和农业生态工程和农业技术,从而满足当地农业生产的真正需求,使各个地区能够扬长避短,发挥其地区优势,有效促进经济、社会、生态的高效发展。

(2)从经济的角度来说,生态农业克服了传统农业的负外部性,充分强调了既要发展农业也要保护自然环境的原则,最终达到经济和生态双赢的目标。与传统农业相比,生态农业是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目标,注重发挥自然资源的潜力和生物的多样性优势,注重农业生态系统内部各个部门间的相互协调与发展,着重强调农业产业体系的整体利益和产业结构,强化农业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3)与传统农业相比,生态农业强调的是发挥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遵循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基本原则,全面规划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同时注重农林牧副渔各个行业的全面发展,促进农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相互协调,有效增强农业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

2生态农业技术的推广要求

(1)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一定要考虑到农业生态区域的地区差异。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农区,都有着不同的农业生态因素存在,要选择不同的农业技术和数据进行分析。因此,不同地区的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必须要考虑到生态区域的地形、土壤、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2)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也不能仅限于简单的技术推广,应该把重点放在生态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上,让农民懂得如何利用生态规律,在保护自然资源的同时又能更加高效、合理,充分地利用现有的自然资源,保证生态平衡。

(3)生态农业给我们带来的是低碳环保式的农业生产模式。所以,我国职能部门非常有必要对其进行投资。站在市场经济效益的角度来看,我国应该加强在生态农业技术上的投入。同时,在生态农业技术推广的过程中也要考虑一下其长远的经济效益。

3生态农业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1)我国生态农业技术发展迅速,但传统农业技术推广相对滞后。导致整体生态农业发展势头缓慢。目前,传统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很难适应生态农业发展的速度。在运作过程中,农业技术开发研究与农业技术推广分离;科、教、研及农业技术服务组织等系统间相互协调困难,很难产生协同效应。很多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站无法发挥其真正的作用。

(2)我国现阶段生态农业的推广方式还在使用传统的农业技术推广方式,通过试验和培训指导以及咨询等方式进行推广。这种推广属于单纯的耕作技术推广,没有考虑到农业自然资源和环境的保护,致使农业推广仅限于农业生产这个环节上。这种推广方式不利于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3)在生态农业推广上资金投入不足。我国目前用于农业技术推广的经费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但是,近年来农业技术推广的拨款在逐年减少,用在生态农业推广上的资金又很少,使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因资金问题难以维持下去。所以,经费不足也是影响我国生态农业推广工作的一大不利因素。

4解决农业技术推广中问题的办法

(1)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科研研究机构和农业高校为依托的技术创新体系,通过相互合作,形成彼此分工、相互联系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同时,把农业科技人员、农业技术成果与农户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农业机构研究形成先进和实用的科技成果,只有让农户把科技成果转化到实际的农业生长中,我们才能摆脱研究开发与产业脱节的问题。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创新保障体系。农业科技成果保密性差,因此我们要制定保护农业科技创新的相关政策法规,充分保护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知识产权。

(2)建立生态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在原有传统农业技术推广站的基础上,根据生态农业产业发展的技术要求重新测算农技推广所需要的岗位,定编和定岗。建立和完善对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激励机制,生态农业技术取得的成果属于公共产品,生态农业技术属于公益性技术的推广范围。因此,我们应该鼓励农业推广人员依法进行技术承包,得到的合理收入应该给予保护。

(3)在惠民政策上应该给予适当倾斜,促成生态农业技术创新和推广投资主体多元化。由于生态农业科技成果的保密性差,生态农业推广到市场以后所得到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远远不能够收回投入的成本。因此,我们必须依靠国家给予的强大支持。

农业环境论文范文6

关键词:农业高等院校;环境科学专业;特色培养体系

环境科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发展活动与环境演化规律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寻求人类社会与环境协同演化、持续发展途径与方法的科学。主要研究环境污染物在环境介质中的化学特性、存在状态、迁移转化和生物与生态效应,以及污染环境的修复和治理等[1,2]。我国的环境科学高等教育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综合性大学设立的环境地理学、环境生物学、环境化学等专业[3]。近年来,各个农业高等院校的专业都在向综合性方向发展,力图形成以农为主,农工、农理、农文、农经相结合,各学科交叉渗透的多科性农业大学。随着农药和化肥的大量使用及农村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农业和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也日益严重,使得环境科学专业成为农业高等院校中迅速发展起来的一个重要的新兴交叉学科[4]。但相对于国内其他综合性大学和理工类学校,农业高等院校的环境科学专业的起步相对较晚,在师资力量、硬件设备及专业名牌度等方面均显得要薄弱些。因此,农业院校环境科学专业培养方案若不寻找自身特色,不与国内外其他综合性大学培养方案区别开来,将会使农业高等院校的环境科学专业毕业生的出路方面面临严峻挑战[5]。和国内一流综合性大学相比,尽管农业院校环境科学专业在师资力量、硬件条件等方面处于劣势。但是,作为以农为主的多学科交叉渗透的大学,在环境科学的教学中也有许多潜在资源可以挖掘。农业院校在作物栽培、土壤肥料、植物保护、农药学、畜牧饲料、兽医药理学等方面研究有较好的基础,并且有很多相关的教学与科研基地[6,7]。这些农业领域也均涉及农业环境问题,如果能把这些农业相关研究成果整合到环境科学专业研究生教学上来,就可以形成农业高等院校环境科学专业高层次人才的培养特色。湖南农业大学是一所农业部与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省属重点高校。湖南农业大学环境科学硕士专业起源于1979年园艺学中的农业环境保护研究方向,1996年获得农业环境保护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1998年更名为环境工程,2006年获得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湖南农业大学环境科学学科的发展紧扣农业环境问题,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2009年在全国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综合排名为第51名,在农业高等院校排名第二[8],2011年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成为湖南省“十二五”重点学科。本文总结了湖南农业大学环境科学硕士农业特色培养经验,旨在为构建农业高等院校环境科学硕士专业特色人才培养体系打下基础。

1研究生课程授课内容紧扣农业和农村环境问题及农业可持续发展主题

目前,湖南农业大学环境科学硕士专业的课程体系包括“环境污染化学”“环境科学综合技能课”“污染生态与生态毒理”“环境科学研究进展”“专业英语”“环境科学研究生讨论课”六门专业学位课;专业选修课包括“环境污染修复理论与实践”“环境污染物检测新技术及应用”“环境生物技术及应用”“环境污染治理及其工程实践”“环境规划与评价专题”等课程。在授课内容上紧扣农业和农村环境问题及农业可持续发展主题,重点关注农田农药和重金属污染、畜禽养殖废弃物污染、过量施肥等农业环境问题。除了上述由本学位点导师开设的专业学位课和专业选修课外,还鼓励学生至少选修一门农科专业的研究生专业选修课,增强学生的农业知识背景。

2双导师配置:环境科学专业导师+农业相关专业副导师

科研工作者的研究视野往往受到自己本身知识背景的限制,不同知识背景的科研工作者在相互交流过程中更容易发现新的科学问题,且容易找到新颖的研究方法来解决这些科学问题。在研究生培养上,导师对研究生的指导也会受到导师专业知识面的限制。建立双导师制,第一导师为环境科学学位点导师,第二导师为农业相关专业学位点导师。环境科学专业导师和农业相关专业导师相互合作,共同指导研究生开展学位论文选题和研究,更容易促进学生对农业和环境的有机融合,有利于学生在可持续发展农业的理念下发现农业环境问题和解决农业环境问题。

3学位论文紧扣农业和农村环境问题

和国内一流综合性大学相比,尽管农业院校环境科学专业在基础研究方面处于劣势。但是,作为以农为主的多学科交叉的大学,农业高等院校环境科学专业在教学方面有许多潜在资源可以挖掘。例如结合土壤学、植物保护、农药学、兽医药理学、肥料学、畜牧饲料等专业的教学资源和科研成果,在土壤污染与防治、病虫害的生态综合防治、动植物废料处理与资源利用、无公害蔬菜的栽培与管理、农业生态学等领域去挖掘学位论文题目。另一方面,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题目与导师的科研理念和研究课题直接相关,这也要求农业高等院校环境科学学位点导师从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农业与农村环境问题及治理等角度出发,去挖掘农业环境相关的科学问题,申请相关的课题,带领研究生开展农业环境科学相关的研究。湖南农业大学环境科学学位点近20年来一直坚持以农田重金属污染及治理、农药的迁移转化为主要研究方向,学位点导师重点围绕这两个方面开展科学研究,研究生的学位论文也主要围绕着这两个方面开展,培养的环境科学硕士研究生在农田重金属污染和农药迁移转化方面具有鲜明的特色。

4加强学术交流,营造“农业与环境”氛围

为了提高本学位点研究生的农业环境知识素养,本学位点开展了多种多样的学术交流活动,主要体现在农业特色研究生学术活动、研究生涉农特色夏令营、农业环境高级研修班及举办或承办农业环境相关的大型学术会议等。目前我校每年举办一次研究生学术活动节,本学位点借学校的研究生学术活动节交流平台,围绕“农”字做特色文章,有的放矢地邀请国内外农业环境领域的学术大师给研究生和学位点老师做学术报告。此外,还鼓励本学位点研究生多参加其他农科学位点举办的农业领域的学术报告,引导研究生跨学科交流。除了比较固定的研究生学术活动节环节外,本学位点还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多种具有特色的学术交流和高级培训活动,例如近几年来,先后举办过湖南省“农业环境污染治理和美丽乡村建设”研究生暑假夏令营、人社部农田重金属污染修复理论与实践高级培训班、聚焦我国农业环境问题———农作物产地污染阻控技术专题研讨会等活动。通过这些多种多样的学术活动,增强了本学位点研究生的农业环境知识素养,开拓了学生在农业环境污染及治理领域的知识面。

5结语

特色研究生高层次人才的培养牵涉到研究生课程体系设置和授课内容、学位论文的立题与研究、特色学术交流与讨论体系的构建等方面。农业高等院校环境科学专业硕士培养方案只有在这些培养环节中不断注入农业和农村环境元素,才能培养出具有鲜明农业特色的农业环境科学高层次人才。

参考文献

[1]汤洁,董德明,刘淼,等.环境科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质量监控[J].中国大学教学,2007(3):35-36.

[2]张学洪,吴志强,曾鸿鹄,等.立足特色,丰富载体,构建创新人才培养平台———以广西地区环境类研究生培养为例[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1):25-28.

[3]王立新,赵吉,贾志斌,等.以人才培养为核心,提升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整体水平[J].大学教育,2014(4):13-14.

[4]田侠,郑庆柱.农业高等院校环境科学专业教学模式初探[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8):193-194.

[5]蒋成爱,吴启堂.农业高等院校环境科学本科专业优化教学探讨[J].高等农业教育,2003(11):57-59.

[6]李旭霖,崔德杰,辛言君.农业院校环境科学专业学科群建设及课程体系设置[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35(1):7-11.

[7]周震峰,史衍玺,王凯荣.农业高等院校环境生态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J].高等农业教育,2013(7):66-68.

农业环境论文范文7

论文摘 要:健全新型的农村社区社会共同体,是新时期我国农村一项重大的社会文明建设工程。中国农村环境保护,需要农民社区环境公德意识的培育,需要在社区机制的影响下,从“私我”向“公德”转变,塑造现代社区人,塑造社区生态文明人。农村社区现代生态文明人从两个方面进行考量,一是必须学会适度生产、适度消费、适度人口、适度开放,二是具备良好的环境公德意识。应从环境公德培育入手培养社区生态文明人。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农村社区建设的双重目标: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健全新型的农村社区社会共同体。这是实现农村社区及整个社会融合的需要,也是我国农村基层组织与管理方式的重大变革和制度创新,更是新时期我国农村一项重大的社会文明建设工程。梁启超曾说过,“吾国民所最缺者,公德其一端也”。长期以来,小农生活方式造成农村生活的散沙状况,使农村社区农民对公共环境比较漠视。农村环境的保护,需要农村社区环境公德意识的培育,需要在社区机制的影响下,从“私我”向“公德”转变,塑造现代社区人,塑造社区生态文明人。

一、人与生态文明人、生态文明经济

人类对自身的认识本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从人的事实角度出发,“人是生态自然的人”是一个基点。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生态自然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二是人是“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也就是说人具有动物性。就人与自然界的关系而言,人的自然性主要表现在人离不开自然界。人不是来源于上帝的造物,而是来自于动物,归根到底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马克思说:“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①人作为自然存在物,是生活在自然界中的,而不是存在于自然界之外的或凌驾于自然界之上的,“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也就等于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②。因此,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依赖于自然界。人类从自然界进化而来,但是人并非是纯粹的“自然人”,人的自然性并非为人的唯一或根本的特性,人的自然性完全不同于动物的自然性,人不是纯粹生态的生物而是生态文明的人。文明不在人之外,而在人之内,文明是人的非动物性组成部分,而人的动物性则是受到文明制约的动物性。人的文明性表现在三个方面,即人的超生物性、开放性和创造性。人具有超生物性,人的肉体部分的生命虽然是有限的,但人所创造的文化则是超生命的,人随着人所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财富,将以文化的形式永世长存。人的开放性指人能够突破自己的动物性,以独有的文明去补充,扩展自己的动物机体、品性和能力,使人获得双重自由,“即一方面从本能的统治下获得自由;另一方面又在趋向创造性的自我决定中走向自由”③。人区别于动物的一个本质特征就是人的社会实践创造性。创造是文明的天性,是人所以能以区别于动物的本质力量之所在,它不仅是联系“现实世界”与“未来世界”的桥梁,也是统一“人的尺度”和“物的尺度”的纽带。创造使人的理想化为现实,生产出了一个丰富多彩的文明世界。

人类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其生态性与文明性有不同的表现。生态文明经济活动的基本要求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谐共生的经济观是对片面的人类中心论与非人类中心论的纠偏。片面的人类中心论是以人为宇宙中心的观点,强调一切以人为中心,一切以人为尺度,始终注重人在整个宇宙中的核心地位。人在发明最简单的石器工具时就萌发人类要做自然界的主人的愿望,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科技进步,人类对自然界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人类中心论最终成为人类价值观的核心,同时产生了人类已经成为自然界的主人,已经取得统治自然和主宰自然的最后胜利的信念。但是,恩格斯在一百多年前就告诫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因为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当人类步入20世纪中叶,严酷的生态环境问题迫使人类对自己对待自然界的态度进行一次全面反省。事实教育并警告人们,把自然界看做是人类的对立物或被统治者的观点是错误的。人类把科学技术作为征服自然的利器恰恰说明了人类缺乏对自然与人存续发展关系的深刻了解。

无论是人类中心论还是非人类中心论,都显然造成了“人”与“自然”的隔离。必须从传统中心论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完成从“中心论”到“和谐共生论”的范式转变。和谐共生论要求的是人们寻求人与自然在共同发展中的动态平衡。在和谐共生论的视域下,人类应自觉反思现代科技的价值,人不仅享受现代科技的福祉,也应考虑科技对“人的无机身体”——自然的可能效应。尊重自然也就是尊重人自身,这是一种新的环保理念。和谐共生论不仅有利于建立一种良性互动的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对于有效调控人与社会、人与经济、人与人、人与自身精神、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也具有良好的作用。

二、考量农村社区现代生态文明人的两个视窗

1.农村社区现代生态文明人必须学会适度生产、适度消费、适度人口、适度开放。农业生产是生态再生产,这是由农业生产的自然特点决定的。农业生产以有生命的动植物作为自己的生产对象,农业生物与农业生态资源因素都参与农业生产和农产品的形成过程。同时,农业生产又不是纯粹的生态再生产,而是在人的意志下,通过人工调控并加入了人的作用的再生产。农业生产的这种特性决定了农村社区现代生态文明人必须学会适度生产、适度消费、适度人口、适度开放。适度生产原则是:一是保证人们的基本消费量;二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保持生态环境的基本平衡;三是在上述原则的基础上根据技术的发展逐渐增强生产能力。适度生产的核心为:一是不能因短期利益而损害长远利益,不能恶性透支未来,要以尽可能低的环境代价产出尽可能多的效益;二是在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允许的界限内,尽可能达到在时空上对农业资源的最大利用效率。适度消费的具体要求是:保持消费的基本需求量,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应协调发展,消费与生产应协调化,提倡节制,反对消费陋俗。适度人口是指生态经济适度人口,即从人口变动与经济发展、资源供给、农业生态环境承载力相互之间的制约关系出发,寻求通过最佳方式达到农业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最优目标的适度人口。生态经济适度人口把自然资源的供给能力和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作为确定人口规模的重要指标之一,进而把经济能力、技术进步等各种指标综合起来,共同确定适度人口规模。由于制约经济适度人口的因素是制约生态经济适度人口因素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一般来说,生态经济适度人口在数量规模上不可能超过经济适度人口,其最大的可能是等于经济适度人口。适度开放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农业经济系统与其他经济系统相互作用的开放应适度,即农业产业对其他产业既不能完全不开放,也不能完全开放,而是应适度开放;二是农业生态系统与农业经济系统两者也应保持一个适度的开放状态,不能相互作用过度。如果农业经济活动对农业生态系统的作用方式不适当,作用程度超过农业生态系统的承受力界限,则会使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遭到破坏,功能得不到正常发挥,最终导致农业生态经济系统不能持续和协调发展。所以,农业生态系统与农业经济系统应保持一个适当的开放度。

2.农村社区现代生态文明人必须具备良好的环境公德意识。环境公德是社会公德的重要内容,它在农村社区环保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是由环境公德的特殊性决定的。其一,尊重自然的原则是环境公德的核心原则。现代系统科学和环境科学告诉我们,人是自然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然系统的各个部分相互联系,人类的命运与生态系统中其他生命的命运紧密相连、休戚相关。所以,人类对自然的伤害实际上就是对自己的伤害。人类只有尊重自然,才能真正实现人类文明的发展和公德的进步。只有把尊重自然奉为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准则,人类才能真正实现文明与自然的和解。在现代社会,对自然的关心和尊重已经成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明程度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其二,环境公德比现有一切其他社会公德更具有人类共同性。这是因为合理调节人类自身的行为,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当今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共同道德责任。环境公德是对人类在发展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过程中与自然发生冲突并加以调节的反映。环境公德所反映的现实关系是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它要调节和维护的是“人类共同利益”。环境公德的人类共同性,不仅表现在它所反映的人与自然关系中的人类共同利益上,而且表现在它的具体道德准则、规范、戒律上。在环境公德准则、规范的共同性中,不仅体现了人类的良知和悟性,也体现了人类在认识自然规律基础上改造自然、造福人类的“生存智慧”。环境公德是人类用精神的形式认识和把握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方法,反映人类认识和改造人与自然关系的智慧。环境公德总是从个人对他人、个人对社会整体的责任和利益关系来认识人与自然交往过程中的利益关系和对人们行为的特定要求,并借助一定公德观念来表达认识的成果的。

三、从环境公德培育入手培养社区生态文明人

社区农民具有环境道德教育的可塑性,这是倡导对社区农民进行环境道德教育,将其培养成为生态文明人的前提。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为我们正确认识农民的本质及其特征提供了科学依据。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体,它不是抽象的,而是现实的、具体的。按其现实性说,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农民具有可塑性,即在一定社会环境作用下,农民具有自动的适应能力和自主的创新能力。笔者将农民的可塑性具体分为三种类型:一是超强的可塑性,即农民对外部环境反应敏锐,接受新事物能力强、态度果断、行动迅速,富有顽强的毅力和创新精神,能够做出非凡的业绩;二是刻板的可塑性,即农民对外部环境反应迟钝,接受新事物能力弱、态度犹豫、行动迟缓,缺乏耐心和进取精神,满足于低水平的现实需求,没有新的发展;三是介于上述两者之间具有较强适应能力的可塑性。从历史发展看,传统农民基本上属于第一种类型,近代农民基本上属于第二种类型,当代农民则属于第三种类型。现代农民的生存、发展环境不断变化,特别是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科学技术加速发展,使农民的发展具有更加广阔的拓展性、时间上的跨越性和强有力的竞争性。按照马克思主义人学观点,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会产生新的品质,创造新的力量和新的观念,即人创造环境,同时环境也创造人。因此,现代农民具有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大的可塑性和更强的实践能力,是一种具有自发向上的精神和自我激励功能的、灵活性与适应性较强的市场主体。要通过加强农村社区农民环境公德建设培养农村社区生态文明人。

1.树立为全社区人服务的公德原则。在进行环境公德意识教育中,要树立为全社区人服务的公德原则。为全社区人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抓住了为全社区人服务就抓住了根本。一旦广大农民确立了人人为全社区人服务的公德意识,农村社区环保工作就会全面勃发生机。

2.弘扬传统文化中的天人观念。中华传统的天人观念体现了博大精深的道德品质。冯友兰先生倡导的“天地境界”乃人生之最高境界,处在这种境界的人可以说是获得了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最深刻的领悟,在他看来,生命并不是一种纯粹个体的存在方式,而是与天地宇宙一体的运动过程。在这种情况下,个体的生命与宇宙大化的规律实现了有机统一。这些丰富的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资源对我们进行农村社区环保公德教育具有重要价值,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中的环保道德与当今社会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对于提高社区农民环保公德教育水准有着积极意义。

3.增强社区农民修养的主体自律意识。环境公德的基本特点就在于它的非强制性,为人们主动立法并自觉遵守的内在自觉性,是基于对社区“应然”秩序的觉解而提出的对社区成员的普遍要求,它的应然性和普遍性对个人既是一种制约,又是一种引导,是道德规范内化的结果。因此要提高社区农民主体自律性,把环境道德观念根植于农民心中,把遵守环境公德变为其内在自觉性。

4.发挥党员干部在社区环境公德建设中的带头作用。要发挥农村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的作用,从社区具体事情做起,从农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把各项业务工作与社区环保道德实践结合起来。农村社区党员干部、社区贤达素质高于普通农民,他们在环境公德建设中应带头恪守公德,模范遵规守法,为社区农民做出表率,以利于社区环境公德建设中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5.建立社区环境公德的监督机制和法规体系。社区环境公德的维护,亦需要依据法律的权威,采取一定的行政措施和法律手段,达到“褒善贬恶”、“扬善抑恶”的目的。因为法律在制裁、监督、教育和调节人们不道德行为,保证道德规范的贯彻实行,保证教育效果方面有重要作用。因此要建立监督机制和法规体系对农民经济行为和活动对社区环境的影响进行监督和引导。

6.建构环境公德的道德教育机制。道德修养是环境公德养成的内部机制的核心,是培养社会公德并逐步完善人格的最基本途径,它有利于农民达到较高的道德境界,有利于农民自我改造、自我陶冶、自我锻炼与自我培养机制的形成。道德教育可以以公共文明礼仪教育为先导,集中宣传农村环保文明知识。在公共卫生教育方面,讲求营造社区优美、清洁的生活环境。要培育农民的公共秩序责任意识和知行统一意识,组织农村社区居民开展环保互动。

7.建构环境公德的评价机制和示范机制④。根据不同的农村社区实际情况,确定社区农民环境公德的素质指标,观察、跟踪社区公共卫生、公共秩序、公共交往、公共参与等方面的环境公共文明行为指数,分析、评估其实施效果。同时建立示范机制,广泛开展向先进社区环保人物学习的活动,让社区农民有学习的榜样,使先进人物的高尚情操成为社区的共同财富。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2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95页。

农业环境论文范文8

关键词:农业 生态补偿 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04.002

一、生态补偿制度的理论依据

生态补偿国内外至今未见明确的定义,目前我国实际工作中的生态补偿,是指为了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或生态价值,针对生态环境进行的补偿、恢复、综合治理等行为,以及基于环境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而对可能因此丧失发展机会区域内的居民承担的给予资金、技术、实物上的补偿、政策上的优惠等行为。[1]生态补偿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关系方面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生态环境受益人、其他组织、国家、社会因保护或破坏生态环境活动产生的环境利益及其经济利益分配关系,是为保护区域生态环境和维护、改善或恢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所进行制度安排。

从经济学角度生态补偿制度的理论依据:一是公共产品理论。萨缪尔森公共产品是每个人消费这种产品不会导致别人对该产品消费的减少。公共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两个基本特征,生态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属于公共产品,公共产品没有排他功能,就会导致公共资源的过度使用,使生态环境和资源遭到破坏,必须建立一种补偿制度,给与那些为保护生态资源而牺牲自己利益的人们一定的补偿,最终保证全体成员的利益不受损失。二是外部性理论。外部性理论是在生产或消费中对其他人产生额外的成本或效益,即成本或收益被加于其他人身上,然而施加这种影响的人却没有为此而付出代价或得到好处。该理论在生态保护领域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例如排污收费制度、退耕还林制度等就是对该理论的应用。必须运用外部性理论设计一套较完善、最终实现生态资源的最优配置生态补偿制度。三是生态经济学基础。生态经济学研究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的相互生态经济关系。生态系统是经济系统的基础,经济系统对生态系统有反馈作用。建立生态补偿制度,正是促进经济和生态环境双向、共同发展。随着对生态补偿认识的全面系统和深入,结合学科研究的进展,多学科综合交叉研究生态补偿,对生态补偿的理解也更有趋同的趋势。自然生态学和社会学、经济学对于生态补偿的研究共同服务于一个目的: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2]

二、构建黑龙江省农业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农业生产和生活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日益严重,需要进行一定的制度设计来解决农业环境受到污染的问题,建立农业生态法律补偿制度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既有生产功能,又有生态功能,然而农业的生态功能不能转化为农业经济效益,也不能转化为农民的收入,而是体现为良好周边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处于农村地区的生态功能区域,为维护其农业生态环境,需要对农业生产活动进行抑止或限制,这是以牺牲农民和农业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为代价的,对相关的既得利益群体应公平负担这种牺牲。农业生态补偿就是通过对特别牺牲进行补偿,从而彰显社会公平正。所有主体在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上一律平等,保障任何主体的环境权益,受到侵害时能够得到救济,对任何主体违反环境义务的行为都要追究其法律责任。说到底生态补偿是解决社会公平问题、环境公平问题的关键所在。

目前,我国对农业生态补偿已经开展了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研究,国家和一些地方政府在宏观方面制定了生态补偿政策和生态补偿资金管理办法。例如国家草拟《生态补偿条例》,首次提出了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还有《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办法》等等。《黑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生态建设达到新水平,使“十二五”成为我省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时期。资源消耗得到有效降低,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治理,耕地农田得到有效保护,废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16%,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5。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耕地保有量保持1160.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47.3%。草原面积得到恢复性增长,“三化”面积下降。

其次,环保部、财政部、发改委推行“以奖促治”政策,加快了农村环境治理步伐。黑龙江省1980年成立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20多年来,在各级领导的支持和广大环保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省的农业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自建站以来,农业环保机构从无到有,环保队伍不断壮大,目前已经建立市(地),县级站68个,四级(省、市、县乡)农业环保监察人员已达1000余人。1993年的旨在保护农业环境,防止农业环境污染《黑龙江省农业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在根据我国《环境保护法》和《农业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基础上,结合我省实际情况于1993年10月正式实施。条例规定:“农业环境保护,指对农业用地、农业用水、农业生物和大气等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在我省境内从事与农业环境有关的生产、建设、开发、科研和其他活动的单位和个人,都必须遵守本条例。”为落实中央文件,黑龙江省制定了《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在现有基础上,构建农业生态补偿法律制度不仅是必要的,还是可行的。

三、完善黑龙江省农业生态补偿制度的法律构想

1.农业生态补偿原则明确化。

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传统的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所造成的农业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已经远远超过农业生态系统所能承载的能力范围,无论从理论研究还是从实践出发,进行农业生态补偿首先必须确立一定原则。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是指生态利益享受者通过直接或间接地方式对补偿者进行补偿,依此原则确立农业生态补偿主体;生态补偿本质上就是为了调整相关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实现生态受益者与权益受损者之间的公平,进行立法时确立公平补偿为原则,在整体上实现公平。生态补偿主要是在政府的主持下进行,需要统一的行政管理,实现补偿方式的多元化,注重补偿资金的筹集,确立科学合理的补偿标准等,在进行政府补偿的同时注重市场运作实现补偿者与被补偿者之间直接的补偿,使被补偿者、补偿者都能够参与进来,尤其需要关注弱势群体在生态补偿中的参与,在保护生态环境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弱势群体的生计对生态环境的依赖作用,充分考虑弱势群体的生存和发展权利。[3]农业生态补偿主体在程序中的充分参与,既能保证补偿的公平,又能对政府进行监督,保证专款专用。最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恰当的生态补偿措施。

2.农业生态补偿主体、客体法定化。

生态补偿法律关系主体是该法律关系的参加者,生态补偿的主体问题是生态补偿制度研究的重要范畴,生态补偿主体的确定是生态补偿法律制度构建的出发点和归宿。[4]由于农业生态补偿主体众多,生态补偿主体无法可依,从法律制度的实践理性来看,农业生态补偿主体法定化都具有必然性。应该遵守一定的原则和标准,对农业生态补偿主体进行类型分析,并按照具体类型予以权利义务配置。法律关系构成中首要强调的是主体要素,生态补偿主体是农业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基点和内核,首先认可和肯定的主体法律地位,主体法律地位的确立使得农业生态法律关系的形成成为可能,明确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企业、基层组织、农户等主体的权限,为各主体提供法制框架和行为边界。由于涉及面广,牵涉主体多,农业生态补偿需要协调多个类型的利益关系,主体法定化是农业生态补偿法律实践活动的必然要求。

3.建立与专项法协调、配套的法律体系。

目前黑龙江省具体的生态补偿办法、法律缺失,应尽快加强生态补偿的专项立法工作,根据生态补偿的类型及生态补偿的实际需要出台农业生态补偿法,使生态补偿有法可依,从法律上明确各生态补偿主体及其义务、生态补偿责任、补偿形式、补偿标准的制定方法等等,为生态补偿制度的规范化运作提供法律依据。同时,还应与其他环境资源法形成体系,避免单就补偿论补偿,减少各部门法之间的适用冲突。还需要建立一套生态补偿法律与非环境资源法的法律共同形成的法律体系,消除各部门、主体间的利益纷争,实现生态补偿的程序化和法制化,提高政府补偿的效率。该制度的成功与否不仅在于有完善的制度框架,关键还在于能够真正地理解并全面地实施。

4.健全、规范农业生态补偿管理体系。

加强政府协调监督,发挥政府在农业生态补偿法律制度中的作用。在农业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构建及运行中,离不开监督。在黑龙江省应建立农业生态补偿管理部门,下属区县也应设置相应的管理部门,主要进行农业生态补偿项目的审批和对农业生态补偿资金进行管理。补偿主体、补偿标准、补偿方式的多元化及复杂化给农业生态补偿制度的有效运行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作为政府应根据农业生态补偿的特点,保证主体双方尤其是受偿主体利益的实现。农业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为建立生态补偿关系的协调发展提供了正式规则,促进了农业生态补偿法律体系的完善。

参考文献

[1]王娟.北京市生态补偿政策体系研究,2007中国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陶建格.生态补偿理论研究现状与进展,《生态环境学报》[J],2012,21(4):786-792

农业环境论文范文9

关键词:“三农”问题;农民创业;熵权模糊物元;区域差异;吸引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14-0001-04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新型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纷纷涌入到大中城市,众多农民通过外出打工,改善了自身生活条件的同时,也学到了一定的技术。在这一过程中,一些外出外闯荡多年的农民,在发达地区掌握了一定的技术,拥有一定的管理技术和完成一定财富的积累后,纷纷选择创业[1]。农民创业一定时期成了农村的一道风景线,政府纷纷制定相关扶持政策来帮助农民创业,学者们也纷纷研究其创业形式、创业理论等,一定社会组织纷纷开展了针对农民创业的相关培训工作[2-4],有关农民创业的主题在一定时期内成了热点研究课题。然而纵观当前农民创业的形式、效果,都没有达到预期的成效,致使国家多个部门纷纷出台相关文件,以进一步加强对农民返乡创业扶持力度[5]。众多学者也从多个角度对农民这一创业主体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探讨,以探寻农民创业的内在规律,从而最终提高农民创业的成功率和贡献率[6-7]。鼓励、支持和帮助农民创业,相继成为近年来中央一号文件的重要内容,不仅有利于为农村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也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发展,激发农村经济增长活力,推动农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然而纵观当前的农民创业问题的研究发现,虽然认识到创业区域环境的优劣程度会对农民创业决策有着较大影响,但针对农民创业地域环境评价的研究较少,针对区域差异性的农民创业吸引能力的研究还不足,为此,本文利用熵权模糊物元的评价方法,从区域环境吸引农民创业的视角对区域差异对农民创业的影响进行分析,为构建农民创业制度体系提供新的分析策略。

1 熵权模糊物元原理分析

在农民创业环境构建的研究领域中,由于存在众多非定量的政策性因素,导致数学模型建立困难,模糊物元理论则能对非定量因素的进行有效解决。模糊物元理论是通过物元特征的量值来判定一个物元隶属于另一物元的程度,也称为关联度,在这一理论体系中事物的描述更为具体,这就可以得到更为精准的评价策略。

1.2 从优隶属度计算 在模糊物元理论中,从优隶属度是表示每个单项评价指标[Cm]对应的模糊量值隶属于相应标准样本评价指标的模糊量值的程度。越小越优型评价指标的从优隶属度为:

农民创业政策环境构建是一个动态的复杂过程,构建过程中包含许多非量化因素,为此把影响农民创业政策中的各种因素定义为物元中的一个特征,并对物元特征(农民创业环境因素)分析赋予相对应的模糊量值,然后对各特征(因素)间进行关联度分析,最后建立贴近实际的物元模型。

1.3 标准模糊物元和差平方模糊物元 通过公式(4)构建样本[m]维标准模糊物元[R0m],由复合模糊物元[Rnm]各待评价指标从优隶属度中的最大、最小值确定[R0m]中各项值,即:

1.4 熵权的确定 利用熵值法确定权重系数的优势在于有效地规避了人为主观因素所造成评价结果偏差,具有较强的客观性。在信息理论中,熵值反映信息无序变化的程度,其值越大则系统无序程度越大,其值越小则系统无序程度越小,可用信息熵评价所获系统信息的有序度及效用,即由评价指标值构成的判断矩阵确定指标权重,使评价结果更符合实际要求。

确定权重过程为:

1.5 欧式贴近度与创业地区选择评价 将欧式贴近度引入农民创业区域选择评价体系,能够反映待评指标与标准指标值相互接近程度,其值越大则两者越接近;反之,其值越小则两者相距越远,可根据贴近度的大小对不同方案进行排序,得出最优方案。

2 r民创业地选择评价

2.1 评价指标的构建 农民对创业区域选择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决策问题,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时应遵循相关性、独立性、可度量性和可实现性等原则。参考相关文献,建立包括5个要素、9个评价指标的农民创业地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本文要素层的建立说明:经济因素中指标层的构建是来源于各地区政府报告中数据;金融环境因素中指标层的构建是根据各地区针对创业金融扶持及税收减免的政策文件得出;创业园区规划中指标层的构建是通过走访各地区创业者的评价得出;交通因素中指标层的构建是综合公路里程、普通列车依靠趟次、高铁依靠趟次等因素综合得出;创业技能培训中指标层的构建是根据各地区针对创业技能培训的政策文件与产业创业园区相关性综合得出。

评价体系构建过程中常常包含了许多非量化因素,模糊物元理论中将涉及农民创业区域选择所的各种影响因素看作物元中的一个特征,针对某一特征赋予相对应的模糊量值,建立各因素关联度并进行分析,得出更为贴近实际的物元模型。

2.2.2 计算标准模糊物元和差平方模糊物元 由从隶属度物元[Rnm]可知各评价指标最优隶属度均为1,按式(5)、(6)进行处理,得到平方差复合物元[RΔ]:

2.3 结果分析 根据欧式贴近度计算结果发现:对5个地区创业环境差异的排列为[Z5>Z3>Z4>Z1>Z2],即[Z5]地区对农民创业的吸引最好。

3 结语

农民创业地的选择具有不确定性、主观性。农民创业环境的评价体系中涉及众多指标参数,并且这些指标参数间相关性不强,甚至呈现相关独立性。本文将模糊理论引入农民创业环境选择评价中,建立农民创业区域评价的熵权模糊物元理论模型,利用熵值法确定创业区域评价体系的重要性,有效地规避了凭借人为经验来确定指标参数权重的不确定性,建立了更为客观合理的权重体系。与其他评价方法相比较,熵权模糊物元模型为在一定程度上量化了在农民创业环境体系中难以定量的指标,为农民创业制度环境的评价方法提供了新量化的方法,为相关部门制度构建与供应提供了新的指导依据。

参考文献

[1]黄晓勇,刘伟,李忠云,等.基于社会网络的农民工返乡创业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66-72.

[2]罗明忠,陈江华.资源禀赋、外部环境与农民创业组织形式选择[J].产经评论,2016(4):103-115.

[3]崔萌.对农民创业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基于扬州市5县(市、区)495名创业者的问卷调查[J].金融纵横,2010(4):21-25.

[4]朱明芬.农民创业行为影响因素分析_以浙江杭州为例[J].中国农村经济,2010(3):25-34.

[5]石智雷,谭宇,吴海涛.返乡农民工创业行为与创业意愿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10(5):25-37,47.

[6]吴晓波,张超群,王莹.社会网络、创业效能感与创业意向的关系研究[J].科研管理,2014(2):104-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