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中外文化比较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21 17:06:01

中外文化比较论文

中外文化比较论文范文1

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比较文学无论是在学科理论的创建、研究范式的确立和教学过程的实践等方面,世界各国学者都还在进行着积极的尝试与探索,力求建构出兼具民族特色与世界意识的比较文学理论形态。与此学科世界发展现状相应的是,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科体系的整体框架中,存在着文化传统、知识结构和培养目标各具特色的地方高校,甚至还有一些是具有鲜明特色的民族地区高校。因此,如何在民族地区高校的文学课程中凸显比较文学学科教育与人才培养的优势,是本文重点探讨的问题。而要对这个问题取得深入有效的思考,必须立足于民族地区高校所据有的独特的地缘优势和文化资源。首先,从其文化属性观照,民族地区高校不仅地理空间上呈现出地区性与地域特色,在文化空间上也独具其历史传统和民族气质。就以笔者所在的百色学院为例,百色学院是一所位于民族地区的普通高校。现今百色在行政区划上是隶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一个地级市,其地理位置位于滇黔桂三省交接地带,与越南接壤并勾连东南亚。根据《汉书•地理志》记载:“(粤地)今之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南海、日南,皆粤分也。”[1](P1329)其中“苍梧”“郁林”“合浦”等地,均位于今广西的地理范畴之内,“交趾”“九真”“南海”“日南”则指与广西交界的越南等地,在古代均属百越之地。百越地域广阔,面临大海,接壤异邦,成为中原与周边国家交往的文化走廊。自古至今族群的延绵迁徙以及文化交流,使得这一地区成为沟通中原华夏和东南亚各国的桥梁。在此地繁衍生息的边疆民族因融合中原华夏文化与东南亚各国文化而获得新的生长点,同时推进中原与东南亚各国文化的发展。进入21世纪,继中国改革开放大潮而来的是东盟区域合作,广西作为连接东南亚的中国南大门,从地理空间的边缘成为了东盟文化与经贸交流的中心,国际间、地区间多边多向的频繁对话与交流在承袭传统的基础上获得巨大擢升。因此,在此背景下开设比较文学课程不仅有利于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也有利于与周边国家的民族和睦与经济发展。

其次,从其学术地位分析,中国与周边亚洲邻国及其他兄弟民族的文学比较是中国比较文学与东方文学研究的前沿领域,代表着世界学术研究的发展趋势。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鲁迅先生在《今春的两种感想》一文中就指出研究中外文化交流存在的盲点:“我们常将眼光收得极近,只在自身,或者放得极远,到北极,或者天外,而这两者之间的一圈可是绝不注意的。”[2](P386~388)当代比较文学学者季羡林、乐黛云、饶芃子等人也提出要对中国与第三世界及东南亚国家的文化文学交流加以重视的呼吁。孟昭毅也在综观我国比较文学现状后中肯指出:“在以往的东方文学交流研究中,中国与周边各国的文学往来都有不少涉足者,……但不足之处在于中国在区域性的文学交流,如东北亚、东南亚、南亚、西亚等地区的文学交流中所扮演的角色,叙述得太少。”[3](P5)在2011年4月举办的中国首届“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博导高层论坛会议上,乐黛云更是提倡中国学者应找到民族文化的自我,她指出当下语境中的中国比较文学研究要在认知、理解和诠释民族文化历史的基础上尊重并吸收他种民族文化的经验与长处,形成一种文化自觉。[4]

西方学界对中国与周边国家的文化文学交流也极为关注。俄罗斯汉学家李福清院士在东南亚民间文学与民族文学的研究过程中,提醒中国学者要注意中国与周边国家跨境民族文学研究。美籍印度人、西方后殖民理论和女性主义理论的代表佳亚特里•斯皮瓦克2007年在中国做学术讲座时也提到东方之内的文学比较与东西方比较同样重要。法籍华裔学者陈庆浩在1992年台湾“中央研究院”举办的“中国文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大会所提交的论文———《中国文学研究展望》中也呼吁应重视少数民族文学、民间文学、俗文学、方言文学,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写出真正完整的中国文学史,其中也提及各民族文学比较研究的必要性。[5]中国地域广阔民族众多,加之与周边国家的文化交往源远流长,这些丰富深厚的地缘优势与文化资源,使得中国与周边国家民族文学比较研究成为当前比较文学研究的焦点问题。例如,在北京大学就把“东方民族民间文学研究”作为重点学科来建设,北京师范大学“211”课题“新世纪外国对中国文学的译介与研究国情报告”中也把日韩越三国作为重点攻关项目,中国社科院边疆研究中心立项了“中越跨境民族研究”的研究课题,陕西师范大学成立的“中外民族戏剧学研究中心”专治于中国与周边国家民族戏剧文化关系的研究等等,诸如此类,不一而足。可见,在民族地区高校进行比较文学教研,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与民族文化资源,其文化多样性以及多民族文学的互动共生能够把地理范畴的边缘转化为学术研究的前沿。因此,民族地区高校在比较文学的教学与研习过程中贯彻区域特色与学科前沿相结合的思路,显得尤为必要且十分重要。

二、从理论学习到实践操作:民族地区高校比较文学的改革思路

普通本科院校比较文学课程的基本学时是54课时,而要想在一个学期有限的课时中对比较文学的起源发展、基本理论和研究范式进行全面梳理与深入介绍是远远不够的。就以由陈惇等学者编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比较文学概论》为例,里面涵括的内容包括比较文学的“定义与功能”“历史与现状”“基本类型与研究方法”“文学比较研究的领域”以及“跨学科的文学研究”等内容,可谓理论抽象、方法多元且信息驳杂。但这样的教材是不是适合民族地区高校的实际操作呢?笔者在以往教学实践中常面临这样的尴尬:往往一个学期课程结束,学生对于课本罗列的那些遥远的历史事件、抽象的理论论争和没有阅读体验的举例分析,可谓卷帙浩繁又隔膜生疏,因此大家深有什么都没学会,什么都没掌握的遗憾。这也是比较文学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普遍难题。对于本科生来说,这一理论知识显得抽象又浩瀚,理解和掌握起来都有难度,也极易流于表面。按照本科生的学术积累和思维水准,也不宜匆忙展开比较文学的学术研究。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比较文学课程教学的宗旨与目的进行深入反思与积极探索。笔者尝试从以下方面进行变革:

(一)教学基点立足于中国文学

20世纪80年代世界比较文学的重心移到了中国,中国比较文学以自己的独特声音传达出具有中国特征的理论话语与学术形态。陈惇和刘象愚两位教授在《比较文学概论》一书中指出,中国比较文学应以中国文学为立足点和出发点。中国作为文化大国,从古代的文明古国的文化辐射、近现代的师法西学以及在当代的中西方文化的交融碰撞与各民族文化的多元互动,都体现出丰富深厚的文化内涵与曲折复杂的发展历程。中国各时代的文学现象在比较文学中具有无可替代的独特功能,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应该多以中外文学交流或中外文化关系为例子展开论述分析。唯有如此,才可以在时间和情感上拉近比较文学与中国学生知识视野的距离,从而引发学生对自己民族文化的反思与前瞻。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立足学生熟悉的文化传统与文学背景,通过与异质文化的对比参照来认识中国文学与文论的民族特色,进一步地寻求跨文化的对话和沟通,在中外文化与文学的互证、互补、互识的基础上,达成对当代大学生的世界文学意识与包容文化观念的建构,最终形成一种文化自觉。

(二)教学内容侧重东方文学与民族文学的比较

比较文学是一门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与跨学科的开放性学科。在教研过程中,要求研习者对古今中外文化与文学的历史发展与精神内涵融会贯通。但实际上,本科教学阶段很难有学生达到此种畅达古今学贯东西的理想境界。如果教师在课堂上生硬按照材进行宣讲,常常显得捉襟见肘,会面临教学内容与对象错位的尴尬,最终造成学科主旨与教学效果的明显落差。因此,民族地区高校的比较文学课程应该对教学内容进行相应调整。比较文学的学科起源来自西方的定义,但作为一种文化观念和学术理念而言,其在东方文化也有着深远渊源。除了博大精深的古代东方文化,近现代两三百年间的东方文学,也因西方入侵带来的外来文化冲击以及民族的生死存亡而体现出复杂多元的文化内涵和社会变迁。因此,各个历史时期的东方文学都具有深邃的精神内涵和独特的审美趣味。如果能够将中国文学发展置放在东方文化这一大语境中进行参照与反思,以此来观照中国民族的历史命运及其发展,这样的比较文学课程会更具有现实意义与启迪价值。比较文学滥觞于欧洲学者对民族文学和民间文学的关注,比较文学实践研究是建构在不同民族间文化与文学交流互动的基础之上。所以双边或者多边的民族文学比较研究是比较文学的基石。比较文学学者严绍璗在纪念《中国比较文学》出版60期时撰文提出“把比较文学做到民族文学的研究中,在民族文学的研究中拓展比较文学的空间”这样的学术构想。同时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乐黛云也在17届国际比较文学年会上的发表文章《全球化时代的比较文学———中国视野》中强调“(中国比较文学)的产生是与中国人振兴国家民族的愿望、更新和发展本民族文学的志向分不开的。”[6]2008年11月还在陕西师范大学召开了主题为“东西方民族文学与比较文学”的学术研讨会。所以在全球多元的文化语境中,在我国“多元一体”民族文化的和谐背景下,从比较视野对世界各国及国内各民族文学进行历史和美学的深入研究,对中国比较文学学科体系建设颇具价值。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其西南边疆民族地区与东南亚山水相连,因而存在多种异质文化的变化。因此,在民族地区高校的比较文学课程中应侧重对东方各国文学、中国与东南亚各国文学、中国南方民族与东南亚各民族文学的比较研究及其成果进行介绍与讨论。

(三)教学重点转向学科前沿领域

中国与周边亚洲邻国及其他兄弟民族的文学比较是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前沿领域。民族地区高校应调整教学的重点,将比较文学的内容从文化中心、传统经典转向区域特性与民族特色。在教学与研习过程中,学科史的发展可以作为背景和铺垫,在中外文学与文化比较的大框架下重点引领学生探讨立足学科前沿与凸显区域特色的问题,例如“东方民族民间文学研究”“新世纪外国对中国文学的译介与研究国情报告”“中越跨境民族研究”“中外民族戏剧学研究”和民族文学经典的文化翻译与传播等这些新的研究问题。对实际问题的思考与解决,会使学生脚踏实地领悟到比较文学的学科宗旨,并在此基础上深入理解与正确运用相关的理论与方法,而不是一开始就疲于应付各种理论思潮的狂轰滥炸。而且,这些学科前沿所探讨的问题更具有时代气息和现实意义,除了培养学生学术思维的逻辑性外,还能够增强学生对社会思考的敏锐度与深刻度。

三、从空中楼阁到高屋建瓴:民族地区高校比较文学的实践意义

(一)“宏观比较文学”理念与应用型人才

民族地区高校的人文学科培养目标是应用型人才,其面对的教学对象是以本科生为主(包括中文系、外语系和综合文科),兼及专科和高职等层次学生。这些学生除了极少数毕业后进入硕士阶段继续深造,极大部分还是在毕业后即走向社会,他们的职业多是地方中小学教师、基层农村干部、政府机关公务员以及一些发达城市的各类公司企业的初级管理人员等。那么,比较文学教学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契合点是什么呢?比较文学学科在1998年重新被纳入我国高等教育学科体系,成为文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必修课。中国高校按性质可划分为科研性、教学性与综合性等类别,其中一些属于综合性院校的民族地区高校培养人才的模式是以应用型为主的。文学专业的应用型人才,不是仅仅针对技术的掌握与操作,而是要从所学的专业知识中汲取人文精神资源,来培养健全的人格、宽厚的文化素养以及成熟的思维能力。鉴于此,民族地区高校比较文学课程教授与研习的重点不应该落点在学科史的梳理、学科理论的掌握和研究方法的运用,而应该是以人文素质教育为导向,培养学生世界文学意识和大文化观念,在熟悉本土文化的基础上,树立民族文化自信与世界文学意识,形成视野广阔与胸怀包容的文化观念。正如我国比较文学学者王向远所倡导的,在本科阶段比较文学教学中,“应该把中外文学知识的系统化、贯通化、整合化作为主要的宗旨和目的”[7](前言)。也就是说,民族文化自信与世界文学意识是比较文学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契合点。由此,我们在进行比较文学教学实践中,应该倡导“宏观比较文学”的新理念。“宏观比较文学”具体是指“各民族文学、各区域文学乃至世界文学之间的差异性与相通性的研究,是一门描述和揭示各民族文学、区域文学、世界文学形成、发展规律的科学”[7](前言)。

正因为比较文学是一门集概括性、理论性、前沿性于一身的课程,其主要目的不在直接向学生教授如何进行具体的比较文学研究,而是教会学生如何宏观地认识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复杂关系,如何辩证地分析判断有全球意义的重大文学现象。一言蔽之,中国比较文学汲取了土壤深处文化传统的滋养,也接受异域文化的和风吹拂与世界文学的阳光普照,是一门高屋建瓴的文学与理论课程。而民族地区高校的比较文学也不是虚无缥缈不着边际的空中楼阁,而是扎根在民族传统与地方文化土壤上的一棵参天大树。比较文学课程可以让学生通过全面观察和客观比较来看待社会现实与文化发展,对古今中外文学的起源、发展、面貌、特征与趋势有清晰把脉。这是在文化孤立和自我本位状态下所无法拥有的视野和胸怀。也就是说,比较文学作为一种文化观念和学术视阈,能够让我们的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中,既树立了对自我民族的文化自信,也克服了文化狭隘心理与井底之蛙的浅见,学生在思路豁然开朗的同时获得思维创新。例如笔者在指导2012届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过程中,就引导学生用比较文学的学术理念来思考和探究中西文学与文化交流互动的问题。其中《比较于连与高加林不同的命运走向及其文化内涵》《人文主义视野下的“国民性”探讨———比较〈阿Q正传〉与〈堂吉诃德〉》较具有典型意义。前者通过探究于连和高加林个人奋斗及其最终命运走向不同,指出高加林的命运归宿是中国儒家道德观念与西北农民土地情结的合力推动,体现出一种与西方反叛性和颠覆性不同的圆融的生命观,这对我们思考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与融合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后者通过比较阿Q的“奴性”与堂吉诃德的斗争与自由,从堂吉诃德“立人”精神启迪引发我们对鲁迅创作精神及“国民性”的深入探讨。这两篇论文都避免了“X+Y”的拉郎配式的生硬比较,而是在可比性基础上选取一个切入点,在文学比较中探讨深层文化的不同,从而获得对中西方文化的深刻观照以及对自我民族文化的清醒反思。以上事实证明,比较文学课程对“应用型”人才培养与人文素质和综合能力提升有积极意义。学生在论文思考与写作过程中,不仅思维逻辑和写作水准得以提升,还获得了一种高屋建瓴的理论切入点,使得古今中外的文学史的知识能够焕发出新的时代气息和现实意义,也开拓了学生的学术视野及其对民族文化的思考。

(二)民族文化资源与特色教研团队建设

从教研层面来看,比较文学对教师的学术积累既提出高要求也有积极推进意义。作为有限的个体,要达到对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和方法的全面了解与熟练运用是不切实际的。但我们可以立足于区域特色和学科前沿来指导自己的学术思考,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重点强调可操作性。这就要求教授这门课程的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一些发生在自己身边、自己熟悉的文化传统中的文学与文化事件进行思考,凸显出一些有现实意义又切合地方实际的问题意识。笔者现在致力的课题是中越跨境民族文学的比较研究。中越跨境民族文学在文化研究和区域文学的视阈中,呈现为国别(中国与越南)文学、民族文学、文学人类学与民俗学的多学科的比较文学研究。比较视阈中的中越跨境民族文学获得一种超越民族/国家的宏阔视野,形成独具特色的区域文学。此外还有很多具有区域特色又位居学术前沿的课题可供思考,例如民族文学的世界性因素、跨文化语境中多民族文学的比较研究、用汉语写作的少数民族作家创作研究以及民族经典的跨文化翻译与传播等等。新思维、新方法的刺激必然会凸显出新的学术思考和问题意识,唯有如此以教学带动科研,教师才会敏锐准确地在科研上找到自己的根据地与发展空间。比较文学以其学术视野的宽度、历史发展的深度和总体文学的高度,在世界人文科学中成为一门显学。比较文学在当代中国中文学科体系中也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它与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学理论、民间文学甚至语言学等学科有着密切联系;甚至与民族学、人类学、哲学、美学、心理学、宗教、艺术等学科有着重叠与互动关系。不言而喻,比较文学所倡导的跨学科的研究思路,使我们在研究具体问题时能够突破学科藩篱,扩大文化视野与深化学术思考,方法也体现出多样化。因此,各相关学科之间的学者和教师也能够加强彼此的交流与合作,对问题的探讨更为深入多元和富有建设性。在实际教研中,比较文学的学术理念与思维方法,能把文学学科各个分支的学术资源进行重新的整合调配,形成多元并存、学科互动的特色研究团队。例如,在百色学院就可以通过比较文学课程的开设来拓展文科教学的范畴,除了在中文系的汉语言文学、新闻采编与制作、对外汉语及涉外文秘等专业开设这门课,也可以在外语系的相关专业,如英语语言文学、应用越南语、泰语等专业也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尝试。值得一提的是,百色学院外语系教师将壮族古代经典《平果壮族嘹歌》进行了英译。这无疑是比较文学的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观念的践行,比较文学的相关观念、理论与方法也能够为民族文化的翻译与传播提供具有一定学术高度的文化观念和理论思维。由此可见,在民族文化与地方资源的基础上,借助民族地区高校为教研平台,围绕着“中国南方民族与东南亚各国的文学关系”“中国南方民族与东盟各国的文化关系”等具体问题进行课程设置和学术研究。这一研究思路在时间轴上纵贯古今,在空间轴上横跨东西,其中还叠合着民族文化的迁徙与流变、衍化与创生等错综复杂的文化现象。通过在教研中对比较文学之理论思维与具体案例的研习,积极探讨本土文化资源与民族传统在新的文化语境和时代背景下的继承与发展,在现实思考中凸显鲜明的问题意识,能够有效激发出教师的学术生命力。通过相关专业教师的身体力行和群策群力,“中国南方民族与东南亚文化与文学比较研究”就能够成为一块坚实阵地,团结和凝聚整个学校相关学科的教学师资和研究力量,成功打造出具有区域特色又立足学科前沿的教学课程与研究团队。由此,民族地区高校既能够在教学和科研上都获得一定的突破与超越,也能够为学校的办学与治学开创出良好的发展空间。总而言之,比较文学在民族地区高校的文科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学术价值,在教学体系和学科发展上都呈现出新思维和新风貌。

中外文化比较论文范文2

关键词:比较管理;跨文化;研究路径;管理史;文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03 交献标志码:A

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间贸易、技术、文化交流逐渐频繁,许多关心国家经济发展的学者认为国家经济发展与本国的企业管理密切相关,所以致力于对世界各国管理现象进行比较研究。1959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哈宾森教授和麻省理工学院迈耶斯出版《工业世界中的管理:国际分析》一书,标志着比较管理学理论的诞生。该书运用比较分析方法对欧、亚、非、南美等地的美、日、法、英等12个不同类型国家的企业管理进行研究,旨在分析不同国家之间的经济、文化、社会等差异情况对管理的普遍性影响。战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兴起,跨国公司为保持其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地位,在对企业进行管理规范时必须根据所在国文化背景因地制宜地制定策略。跨国公司的大规模发展促进了比较管理学的兴起,同时比较管理学又为跨国公司的发展壮大提供了智力支持。1970年美国纽约大学企业管理研究院成立比较管理学研究室,并成功举办比较管理学国际研讨会,对比较管理学的学科性质、学术规范、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进行探讨,标志着比较管理学学科的正式建立。由于研究方法和侧重点不同,造成比较管理学自从创立以来就引起不少质疑,诸如研究方向相对分散、研究范式不尽一致、研究结论见仁见智等。为此在回顾学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跨文化的管理史视角对比较管理学的内涵外延、研究路径和发展方向进行探讨,为构建科学规范的文化管理范式积累经验。

1 跨文化的比较管理学内涵外延

比较管理学是学界对各国公共管理或企业管理的理论模式和实践经验进行比较研究的成果,有宏观、中观和微观3个不同的层次,现有的比较管理学研究大多立足于企业管理,属于微观比较管理的范畴。比较管理学通过比较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管理现象的异同点、模式及其效果,研究这些管理现象与文化地域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而探讨管理经验和管理模式的可移植性,以达到“博采众长、为我所用”的目的。这里所说的管理现象有着广泛的含义,既可以指管理体制、管理制度、管理规章和惯例,又可以指管理过程、管理哲学、管理行为和管理效率等。在跨文化视野中,比较管理研究的目的是解决如何在跨文化背景下识别、协和以及进行有效管理的问题。跨文化是比较管理研究的重要立足点和基本特征,所以有时比较管理学也被称为“多文化混交组织学”。

关于比较管理学的内涵,学术界一直存在立足点和关注点不同的争论。有学者认为比较管理学是一门分析比较不同国家或企业之间在经济、文化方面的差异情况对管理的普遍影响以及研究管理基本原理可转移性的科学。关于比较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国外学者有3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比较管理学以世界各国企业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为宏观的研究对象,用比较的方法研究两个国家以上的企业管理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异同及相互影响、相互关系。这种意见是从国与国之间的企业管理比较出发,明确比较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另一种意见认为,比较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不仅包括对国与国间的企业管理理论和实践比较研究,而且还包括在一个国家范围内的国营企业与私营企业的管理比较、合资企业与独资企业的管理比较等。这种观点将比较管理学研究对象的外延从跨国的宏观角度延伸到一国内的微观企业,把研究对象明确得非常具体。最后一种意见认为,比较管理学不是比较研究两国以上的企业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异同,也不是对一个国家内不同企业之间的管理进行比较研究,而是以探讨、比较、分析各种管理理论、实践的异同以及寻求管理的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

管理是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组织、协调共同劳动的重要手段,比较管理是对管理现象进行跨国度、跨文化、跨地区、跨企业的研究、对比和分析。为此,有些学者利用案例分析的方法,对比较管理学的内涵与外延进行探讨。例如,颜坚莹指出,比较管理学的内涵涉及系统的考察、鉴别、解释和评价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同类企业及其管理过程的相似性和相异性,通过对比分析找出其共性和特性,明确各国、各地区管理成效的关系,从而取长补短,作为改进现行管理方式方法的参考。孙耀君认为比较管理学主要以不同文化和国家的管理理论和实际为研究对象,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以图找出一些共同的管理规律或探求可资借鉴的有效地管理方法和管理经验。史天林哺从广义、狭义角度分析比较管理学的含义,并指出所谓比较管理学就是对管理现象进行跨国度、跨文化、跨地区、跨企业的研究、对比和分析。黄群慧盯认为比较管理学是建立在比较分析基础上对管理现象进行研究的管理学分支,之所以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旨在分析不同国家间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环境差异情况对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影响,并探索管理发展的模式和管理知识在不同国家的适用性。

中外文化比较论文范文3

一、运用讨论法,提高学习积极性

一直以来,外国文学教学采用了约定俗成的教学模式:文学概况介绍———重点作家作品———情节概括———主题———人物形象———艺术特色。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模式受到了严重的束缚,这直接影响了他们学习外国文学的兴趣。再加上课堂始终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处于被动听课、盲目记笔记的状态,根本无时间去思考,也懒得思考。因此,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向积极参与转变成为改善外国文学教学效果的关键。讨论法不失为弥补这一缺陷的良策。讨论本身就是一个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过程,既可以作为课堂中的一个环节,也可以开设专节讨论课进行。从年龄特点上看,现在的学生基本上是90年左右出生,张扬个性的意愿使讨论法成为较受欢迎的学习方法之一。实践也证明了笔者的推测,实验性的几次讨论课都取得不错的效果,大家能够针对问题说出自己的看法,其中不乏一些真知灼见,实为难能可贵。

当然在讨论之前有很多的准备工作要做,比如在准备英国小说家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的讨论课时,在学期一开始就要布置任务,告诉学生有时间要阅读原著,上网搜索相关资料开始自学;在讨论之前让他们观看了根据原著改编的电影《苔丝》,根据内容确定了几个有针对性的讨论题目;然后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分组,先小组讨论,再集体讨论。或者是设置一个问题,有假设性的正反两方进行辩论。在辩论中,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启发。由于前期的准备工作,学生大多对小说情节比较熟悉,能够积极踊跃发言,在讨论中不知不觉加深了对问题的理解和认识,培养了对这部文学作品的兴趣。讨论结束时教师还要对此次讨论进行点评,与学生互动,有问有答,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由于在讨论课上,教师和学生的位置发生了互换。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体,拥有了话语权,教师处于辅地位,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很好提高了学习自主性。

二、利用多媒体,丰富教学手段

在现代教育技术支持下,多媒体成为了教学中必不可少的辅助手段。这种现代化技术以其新颖多变的形式正在改变着呆板、平静的课堂,掀起教学模式改革的小高潮。首先,运用多媒体符合外国文学学科特点的要求。外国文学具有容量大、跨度强、背景复杂,知识点密集等特点,包容了除中国文学以外的亚非欧美文学,上下几千年,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下灿若繁星的作家、浩如烟海的作品。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一直存在这样一个问题,需要讲授的内容多而课时量不够。再加上文化差异性,讲起来犹如隔靴挠痒,很多学生很难真正理解外国文学作品的精神内涵,对外国文学这门课产生了畏难情绪。在这种情况下,多媒体强大的信息包容量显示了它的优势,它可以轻松地将大量的教学资料带进课堂,一方面以书面语言的形式将重点呈现出来,辅助教师讲解;另一方面可以运用一些照片,图文并茂的向学生展示作家所处时代的文化背景,真正带领学生领略五彩斑斓的艺术世界。多媒体课件的运用使枯燥、杂乱的知识点形象化、清晰化,明显改善了外国文学的教学效果。

中外文化比较论文范文4

关键词: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整合;教学改革

1917年周作人以北京大学文科教授的身份首先开设欧 洲文学史,1918 年第一本《欧洲文学史》教材问世。1930 年朱自清主持清华大学国文系后,明确提出从“比较”高 度认识“西洋文学”。1938年民国政府教育部对大学课程 进行调整,中文系课程设置沿用清华思路。1946年,按照 闻一多的设想:把中国语言文学系和外国语言文学系分解 重组文学系和语言系,后因争议较大未能实施。1952年新 中国高校学科大调整后,“外国文学史”作为规范的学科 名称替代“欧洲文学史”、“西洋文学”。1997年国务院社 科规划办公室为适应新世纪的发展需要,本着减少旧学 科、发展新学科的宗旨,将高校讲坛上存在了80年的外 国文学与20 世纪80年展起来的比较文学实施学科合 并,合并为“文学”学科之下新的二级学科——“比较文 学与世界文学”,原有学科只能以专业性质(专业方向) 存在.

一、学科整合背景及内部关系明确 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本是该学科两个重要的概念.

1827年歌德从“各民族文学间的相互容忍”和“作品具有 普遍的全人类意义”两方面提出“世界文学”(德语复合 词Weltliteraur)的构想:“民族文学在现代算不了很大的 一回事,世界文学的时代已快来临了。现在每个人都应该 出力促使它早日来临”。①研究者据此认为文学是不断进化 的有机体,从民族文学到世界文学,体现了人类文学的伟 大进步,论者确信,随着全球一体化的日益临近,相互影 响日益深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世界文学正在形成.

韦勒克·沃伦认为世界文学除歌德赋予的涵义外,还指全 球各民族文学的总和,或指那些享有世界声誉的优秀作 品,他较早认识到世界文学对于比较文学的重要性,他这 样界定比较文学:从一种国际的角度研究所有的文学。从 中我们看到两种涵义的世界文学:一个着眼于文学发展前 景的理论构想;一个立足于划定比较文学的对象和角度.

而在国内“世界文学”却没有在学科的理论构建中真正发 挥作用,起支配性作用的是“文学关系”说。比如陈惇、 刘象愚著《比较文学概论》给比较文学下了一个相当完整 的定义:一种开放式的文学研究,它具有宏观的视野和国 际的角度,以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界限的各 种文学关系为研究对象,在理论和方法上,具有比较的意 识和兼容并包的特色。把比较文学界定为对各种“文学关 系”的研究,这是中国学派较为一致的观点,而“文学关 系”是一个差异性概念,在文学关系的研究中,国别、民 族、文化差异等外部因素是其关注的中心,对它的强调消 解了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作为一个学科的系统性和内在的 同质关系.

由于新学科的诞生,进入核心课的外国文学在大学中 文系的地位获得极大改善。“外国文学”在“中国语言文 学系”是否具有合法性的问题得以根本解决。但学科合并 后,学科内部与比较文学的矛盾却凸现出来。从新学科的 命名看,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不能够彼此替代,而应该保留各自本原特性,在更高层次上进行整合,以达至文学研 究的新境界,但实际情形却不全然如此。硕士研究生招生 方向一贯是学科发展的晴雨表,通过互联网,仅就2002 年全国有硕士招生资格的50所大学进行了调查。结果发 现,各大学的招生方向可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类如北京大 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原先没有世界文学 专业,在新学科的招生方向中,也没有世界文学方向,而 全是中外文学关系的方向。第二类如北京师范大学、华东 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原先有世界文学专业,在学 科合并后,世界文学方向的重要性降低,把重要精力转向 中外文学关系的方向。第三类如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 等,在二级学科下,没有设具体方向。这些学校以前有世 界文学专业,学科合并后在发展方向上尚不明朗,现有师 资以世界文学为主。第四类以上海师大、苏州大学、武汉 大学为代表,他们在招生方向上,有中外文学关系方向, 也有世界文学方向,二者并重。新学科在研究方向的设置 上,应该是比较文学理论、中外文学关系、世界文学并 重,上海师大一类大学的做法较接近这种理想状态。② 在大学中文系,世界文学就是外国文学。它包括外国 单一作家、作品本身的研究,包括国别文学的研究,包括 区域文学(如欧美文学、东方文学、拉美文学等)及总体 外国文学的研究,同时,它也包括含有中国的世界范围内 全部的文学的研究。从19 世纪末到21世纪初的一百多年 间,外国文学研究在中国取得了空前的实绩,而中外文学 关系的研究只是近20年才形成规模的,在新的学科中, 需要有中外文学关系的维度,也需要有纯粹外国文学的维 度。从学科的整体发展来看,世界文学无疑是比较文学基 础,而比较文学则是世界文学的研究方法,二者之间的确 存在着知识平台与方法论的互补性。世界文学在新学科中 不仅要维持它的存在,更要推动它的发展,因此,我们需 要在更高的层面上认识世界文学的意义。不论世界文学作 为对象还是角度,在具体的研究实践中,就像聂珍钊在 2002外国文学年会所说:外国文学史本身就有比较文学的 特点和内涵,外国文学(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在本质上 是一致的.

二、课程设置及知识体系的完善 按教育部的部署,从1999年起,师范院校逐步以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取代原来的“世界文学”或“外 国文学”。因此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 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其中有很多需要研究的问题。本专业 课程设置、专业方向、教学的内容和方法等都要进行全面 改革。但迄今为止,很多条件不具备的大学和师范院校都 还没有开设“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课程。我们还是按原 有的外国文学教学计划、教学内容运作。课程怎样设计, 如何安排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如何调整,教学方法如何改 善,这正是我们需要探讨和急需解决的问题.

根据教育部有关课程教学的要求和比较文学与世界文 学教学内容的需要,我们按照现有师资和在中国文学教学 的基础上,认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课程设置可分这样 几个科目实施教学:比较文学理论和方法;外国文学史 (欧洲部分至一战前);东方文学经典选读;20世纪诺贝 尔文学选讲。并在这些课程中贯穿中外文学关系比较研究 的具体内容.

1 、比较文学理论和方法(34学时左右) 科目宗旨及说明:本科目分二部分:第一部分介绍比 较文学的各个层面及研究比较文学的影响研究、平行研 究、科际整合研究等方法;使学生认识比较文学的本质以 及研究比较文学的途径和方法,侧重理论的说明,学习和 研究比较文学的方法。第二部分讨论比较文学的各种范畴 以及不同的流派和文学运动与思潮,兼及个案示例,通过 案例的分析可使学生知道怎样以比较的思维阅读世界名 著,从事鉴赏和研究.

2 、外国文学史(欧洲部分102学时左右) 科目宗旨及说明:本科目旨在通过选读外国文学名著 的重要作品,使学生对世界文学有系统认识,帮助学生理 解中西方文学的异同。学生通过从不同角度审视中国文学 在现代世界文坛的位置,在对世界文学有认识之余,也可 以对比较文学及其研究的趋向作出更全面的沉思。本科目 将会通过选读外国文学名著(诗歌、小说、戏剧等)使学 生掌握西方文化观念下的重要文学现象、主要作家、作品 和评鉴能力。授课时可以刻意引介所选文本背后的文艺思 潮、文学运动来培养学生的比较性思维观念.

3 、东方文学经典选读(34学时左右) 科目宗旨及说明:本科目旨在重点学习东方文学的经 典作品,作为外国文学史课程知识体系的必要补充,使学 生了解世界文学发展历程中东西方文学的差异化及相互影 响。接受中国以外的其他东方文化背景中的作品信息,形 成更为广阔的比较文化视野。本科将会通过选读国外东方 文学名著诗歌、小说、戏剧等使学生掌握东方文化观念下 的重要文学现象、主要作家、作品,提高评鉴能力,进一 步强化学生的比较性思维观念.

4 、20 世纪诺贝尔文学选讲(34学时左右) 科目宗旨及说明:本科目旨在重点学习20世纪诺贝 尔文学获奖作家的代表作品,作为外国文学史课程知识体 系的必要延伸,使学生了解世界文学的最新发展及现代主 义、后现代主义文学与传统文学间的继承和反动。接受更 接近于我们的生存时代的文学作品精神信息,并对我们现 代意识培育和生存观念更新产生直接影响。本科将会通过 选读20世纪产生了广泛而深刻影响的诺贝尔文学名著, 使学生掌握作为20世纪重要文学现象的现代主义、后现 代主义文学观念,并理解主要作家、作品,对学生创新意 识的培养予以启迪.

转贴于

三、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与具体方法 面对学科合并后的挑战,面对校园的人文精神冷落, 面对大学生群体中名著阅读量极小的现实,面对教学内容 作品多、地域广、时间跨度长的特点,如何在21世纪的新时代条件下搞好外国文学教学,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昔日拿着纸页发黄的讲稿“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习惯了 的“文学背景——作家简介——作品分析”的讲授模式, 必须代之以充满锐意创新精神的全新外国文学教学模式.

因此,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迫在眉睫.

1、教学改革新探索及思路 (1)强化人文精神,重视非智力因素。当代教育首 先表现为综合素质培养,而其中起决定作用的不是单纯的 知识,而是以人文精神为核心的非智力因素。这是衡量大 学生道德品质、人格完善和文化学识等方面成长的基本标 准。正如启蒙思想家洛克所说:一个只要科学不要人文精 神的人,是只有知识没有智慧的人。人文精神是大学教学 永恒的主题,外国文学积淀着西方人文精神的深厚内涵, “自立自强自尊”和崇尚个性自由的人文关怀与当代大学 生息息相通。从古希腊以人为本的理念到文艺复兴的人文 主义,从卢梭对人性的张扬到雨果、托尔斯泰的人道主义 及其20世纪文学对人性回归的呼吁给我们提供了人格修 炼的丰富营养。因此,弘扬人文精神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 质应该成为外国文学教学的基本价值理念.

在外国文学教学中,注意培养个体意识的健康发展.

对于生长在重群体而轻个体的中国文化之中的中国青年学 生的健全人格培养,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在教学中,要 使青年学生通过文化比较认清:西方文化重个体而轻群体 的传统的优点和弊端,懂得如何从体现个体自由精神的西 方文学中获得可贵的借鉴,同时也认识到西方个体自由传 统的实质及其消极因素,以及经过现代诠释后的中国重群 体的传统所具有的积极价值.

(2)优化教学内容,实施“精品”教学。外国文学 内容十分广阔、流派纷呈、名家灿若星河、佳作汗牛充 栋。教学内容选择要根据全新的理念、全新的标准和学生 的实际:一是理清线索,帮助学生获得整体的文学发展观 念,这是教学的基础;二是大胆舍弃,压缩重点作品数 量,提升作品分析的广度和深度,在大家中选更具类型代 表和艺术价值作家且只选一部作品(具有深度和文化含 量)探讨分析。三是注意学术动态、开拓发现视界,讲授 自己的科研发现和研究方法。因此,注重创新思维和方法 论启迪就成为外国文学教学的制高点。四是对研究对象资 源几近枯竭、研究资料沉积太多的作家作品可引导学生在 课外学习整理,以减轻教学负载量.

在优化教学内容的同时,切实突出教学内容的重点、 难点。就整个外国文学的发展而言,古代是原点,近代是 重点,现当代是难点。讲授的重点部分再分出次重点。如 希腊神话、人文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文学和现实主义文 学,其中神话原型、莎士比业、塞万提斯、拜伦、托马 斯·哈代、雨果、巴尔扎克、普希金、列夫托尔斯泰等, 应是重点讲授和学生重点学习、掌握的作家,而像《圣 经》、《罗密欧与朱丽叶》、《傲慢与偏见》、《简·爱》、《罪 与罚》等这些阅读性较强的作品可视为次重点。而20世 纪文学,重点是现代主义文学,现实主义作品为次重点.

现代主义文学离我们的时代生活距离远,人们对各种艺术 鉴赏还未能拉开时空距离,很多问题少有结论,这是我们 教学的难点。教师把重点、难点讲深讲透,学生深刻领 会,能举一反三。略讲部分,教师精心设计“作业与讨 论”,督促学生自己来完成.

(3)增加批评方法在外国文学教学中份量。首先, 用文艺理论准确地为作家作品定性定位,作为学生阅读作 品前必要的知识准备,也是深入理解作品的基础。作家的 创作已有了某种标签或是受到某种文学思潮的影响,决定 了他的艺术思维和表现视角,只有理解了这些内容作品分 析才能落到实处。其次,针对不同的作品选用适当的评鉴 方法。譬如用马斯洛人格理论分析《哈姆莱特》,用基督 教教义理论分析《巴黎圣母院》,用女性主义理论解构 《简·爱》等,尤其是现代主义作品已很难再适应社会历 史批评,而必须选用适合于它们的新批评方法。选有代表 性的作品作为个案,用适当的文艺批评方法指导作品分 析,不仅教给学生方法,也激发了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 教学的量和质。再次,增进与外界的交流,增强观念的包 容性,兼收并蓄容得下多种不同的声音。随着中外文化的 交流的深入,东西方观念撞击和相互解构,我们走进一个 思想与方法多元的世纪,我们不能再以国人特有的思维方 式用中国文艺理论理解外国文学作品中的现象和问题,应 该用外国文艺理论解读外国文学作品,更能准确地理解外 国文学中难以理解的内涵。引导学生向文艺理论之门迈 进,培养他们对文学和文艺理论的兴趣,提高理论素养, 这也是大学高年级外国文学教学的重要任务.

(4)打破学科界限,丰富文化含量。比较文学与世 界文学的学科整合为外国文学教学打开了新的视界,教学 中应该打破学科界限,注意文学与历史、哲学、心理学、 宗教、艺术、自然科学等的联系,丰富外国文学课的文化 含量。特别注意把各民族的文化与文学融为一体,使学生 在学习外国文学知识的同时,提高文化素养,达到拓宽知 识领域、强化素质教育的目的。在教学中,注意寻找契合 点,挖掘品德培育和人格提升的内容,如通过《被缚的普 罗米修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加强人生理想教育; 通过《罗兰之歌》、《羊脂球》等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通过 《高老头》、《美国悲剧》等强化社会批判意识;通过《荒 原》、《等待戈多》等理解现代人的信仰危机;通过文学作 品中的爱情诗,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等等.

2、教学改革的手段与方法 (1)网络资源运用。置身于网络时代,现代化教育 技术在城市中学开始全面普及,近年来高校的教学评估和 教学成果评审对网络技术及多媒体教学格外看重,迫使已 经走在了中学后面的高校加大投资完善设施,为学生提供 更多的机会更好的条件。外国文学教学面对图书资源严重 不足和缺失,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来辅助学习和研究不失为 一种较为理想的选择:一是到三年级学生掌握了这方面的知识和技术;二是数字信息资料全面,使用方便;三是能 节省时间;四是作为教学内容的大作家及经典作品网络资 源非常丰富。面对一部作品选择好话题和角度,学生尽可 以各显神通,从不同渠道搜集到大量材料,再经自己整理 消化在精心组织的讨论中见仁见智的阐述。

所有这些窗口为外国文学教学提供了便利,只要运用得当 使用熟练必然是“别有洞天”.

(2)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人脑”+“电脑”的多媒 体课堂教学实现了图文声像兼具的理想模式,为课堂教学 营造了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使学生的主体 意识在生动活泼的、自由民主的氛围中得到全面激发,在 一种新颖的、多维的思维空间展示进程中,教师和学生都 成了积极的参与者,真正使从记忆型教学向思维型、创造 型教学转变。学生不再是知识的储存器,而成为学习的主 人。现代教学采用多媒体的辅助手段,如重要场景、精彩 片断的音频、视频材料的运用,有渲染气氛、烘托作品人 物和主题的作用,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作品;再像播放 一些诗词音乐、配乐诗朗诵会使学生对罗伯特·彭斯和普 希金感受得更真切更深刻;CAI课件教学使教学内容密集 的知识点予以很好的空间压缩,图表处理与文本的超级链 接,更加方便实用而且功能强大;利用多功能教室的现代 化摄像监控系统,尝试学生在教师退场的教学情境中,通 过精心准备,实施自主组织教学或讨论,然后师生共同评 点分析,实现真正的教学互动.

当然,手段不是目的,从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出 发,在外国文学的教学过程中,适当灵活地运用多种现代 教学媒体的辅助,不能搞成电脑“满堂灌”淡漠了教师激 情,眼花缭乱之中使学生应接不暇,失去课堂教学师生间 必需的情感陶冶.

(3)英语诗歌“双语教学”试验。外国文学的教学 内容本来应该涉及“原语文学”,像外语类的国别文学就 是针对某语言专业的原语文学作品,由于新升本科院校缺 少相应的师资,也就没有这类课程设置。中文专业的“外 国文学”严格意义上也包括了“原语文学”,像解放前的 北京大学国文系外国文学课程全由外文系教师担任,但问 题是苦于语种太多,授课者无师能通,后来多用本系教师 上课,自然“外国文学”也就变成了“译语文学”.

现今提倡“双语教学”(非民族地区的汉语化提升), 这是高校课程建设英语化与世界接轨,而对于英语国际化 时代的“外国文学”来说,却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我们 在通过研究生教育积极培养“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双语 教师的同时,可与外文系文学研究者合作进行英语诗歌的 双语教学试验。像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英国浪漫主义诗 歌以及现代英语小说(节选)赏析等。笔者近年在专科班 做过一点尝试,将莎士比亚、彭斯、拜伦、雪莱的原诗拿 来师生共同学习,大部分学生的接受理解都没有问题,少 部分学生甚至能熟练背诵。当然,这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 双语教学,仍受母语思维的局限,无法根据需要在双语之 间自由切换。基于双语教师奇缺,培养难度大时间长,又 很难聘请到合适的外籍教师,目前的选择只能是降低标 准,走具有中文特色的双语教学之路.

(4)“精彩片断”模拟表演和英语诗歌朗诵。中文系 有着丰富的“课本剧”表演经验,对此历届学生都表现出 浓厚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教师可根据外国文学教学实际 的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课本剧”名著改编和“精彩片 断”的模拟表演,甚至采用洋泾浜杂语对白,开展系际交 流,与外文系学生联手活动并请外文系老师指导,像2002 年《罗密欧与朱丽叶》片断表演就有过非常好的效果,其 他名剧名片通过影片观摩,细心演练都可能有意外收获.

随着学校向本科全面过渡和学生英语水平的逐年提高,举 行英语诗歌朗诵比赛条件已经成熟,而且非常有必要。这 样的课外活动学生有兴趣参与、教师有必要参与,不仅拓 展了教学空间,也提高了师范技能,还能为大学生素质教 育活动科目提供优秀范例.

注释:

①转引《朱光潜全集·歌德谈话录》(第17卷),合肥:安徽教育 出版社,1989: 364.

②刘洪涛.世界文学:学科整合于历史承担[J].外国文学研究, 2003 ,(2). From Foreign Literature to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nd World Literature

中外文化比较论文范文5

关键词:跨文化;价值观;比较分析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02.059

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以来,经过逾30年的不断发展,中国的人均收入水平、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工业内部结构都经历了巨大的变动和发展,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也从初步阶段逐步走向成熟。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和贸易往来变得越来越频繁,彼此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对中国而言,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经贸格局,有必要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投入到国际经济的发展大潮中。2013年,主席在访问哈萨克斯坦、印度尼西亚时分别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一带一路”是新时期中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重大国家战略。新保守主义认为,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逐步推进,社会价值观也会随之发生巨大的变化,享乐主义和主观主义会更广泛的被人们,尤其是年轻的一代所接受。在后工业化阶段,随着自我意识的提升,人们对物质的需求会降低,而对个人保护和个人权利的意识会逐渐增强。如果人们的价值观固定不变,那么个人和社会的改变将是不可能发生的;如果价值观发生变化,那么个人和社会必然随之改变。因此,加强对跨文化价值观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与现实意义。

1 价值观的界定

关于价值观的界定,贾玉新(1997)指出,价值观念是任何社会或文化中的人们所回避不了的指令、是人们行为的规则、思维的方式、认知的准绳、处世的哲学、演绎推理的模式、评价事物的规范、道德的标准等等,其牢牢扎根于人们的心中,坚若磐石,挥之不去。价值观是人们向往的某些状态、对象、目标或行为,它超越具w情景而存在,可作为在一系列行为方式中进行判断和选择的标准。价值观是一种持久的信念,是一种具体的行为方式或存在的终极状态,具有动机功能,它不仅是评价性的,还是规范性和禁止性的,是行动和态度的指导。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价值观的定义给出了自己的理解,然而有一点却是相同的,即价值观对人们行为的引导作用,所以,价值观的研究对于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2 中外跨文化价值观研究方法

对于跨文化价值观的研究,胡文仲(1992)评价了人类学家Ruth Benedict对于日本文化的研究以及Francis L.K.Hsu对于中美文化的研究并指出了价值观比较研究的重要性,其进一步指出,传统的价值观念是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的研究与其他跨文化方向的研究是纲和目的关系。这充分说明了价值观比较研究的现实重要性。然而,在我国跨文化价值观研究中,实证性论文偏少,且主要集中在职业价值观的研究方面。张玉柱等(2011)对蒙古族和汉族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进行了量化比较研究,发现蒙古族大学生更注重工作的稳定性和薪酬声望。陈志军等(2014)对中美两国企业的核心价值观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中美两国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差异主要是由于中国企业经营水平较低所造成的。其他研究主要是以论述和思辨性文章居多,唐文清和张进辅(2008)、上官酒瑞(2008)、韩秀兰(2000)、李星(2006)、苏文妙(2003)运用定性研究的方法从不同角度对中外不同文化价值观进行了比较研究。董淑静和樊葳葳(2010)搜集整理了中国1991-2010二十年间发表的关于价值观方面跨文化比较研究的各项论文资料,分析之后发现,我国价值观跨文化比较研究存在研究方向发展不均衡,实证研究十分缺乏,实证研究方法显得不很规范,研究多两两文化对比,缺少综合性大型对比研究等问题。相比于国内的研究现状,国外的跨文化价值观研究不论从内容上还是方法上,都显得比较丰富和具有多样性。有进行两个国家跨文化价值观比较研究的,Habte G. Woldu等(2013)通过问卷调查了波兰和土耳其员工的文化价值观,采用七个文化维度测量并发现两国员工文化价值观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Irene F. H. Wong等(2000)以新加坡人的视角运用Hofstede的七个价值维度对中国人的文化价值观进行了测量,发现中国人深受传统文化影响,更加注重集体和家庭。Kateryna Maltseva(2014)采用Schwartz(1992)的十个价值维度测量了瑞典人和美国人的价值观并发现了两国在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价值观方面的较大差异,这些研究为两个国家的价值观对比提供了不同的视角和方法。有进行多个国家价值观综合比较研究的,Inglehart(2005)用传统指数维度对比分析了中国和芬兰、法国、德国等十个国家的价值观,发现中国深受传统和孔子文化的影响,在宽容和信任方面明显区别去西方国家。这些研究虽有多个研究对象,但多集中在同一区域或同一发展水平国家。也有进行测量维度和测量方法比较研究的,Dirk Berg-Schlosser(2003)从跨文化的角度比较分析了Welzel,Inglehart和Klingemann的价值观研究方法,论证了三种研究方法的互补性。有学者分别用Hofstede,GLOBE和Minkov的测量维度与Schwartz的价值观维度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Schwartz的十个维度测量法和Hofstede的七个维度测量法对所选全部数据的测量有效性都超过了50%,诸如此类研究为我们选取适当的测量维度提供了理论支撑。相比于国内主流的定性研究方法,国外的跨文化价值观比较研究大都采用定量研究的方式,选取适当的测量维度,通过统计数据来证实研究对象的共性和差异。

3 Schwartz和Inglehart研究理论的比较分析

有不少学者在从事跨文化价值观的理论研究,但从其影响上来说,Schwartz的10个价值观取向,Hofstede的七个价值观维度,Inglehart的两个价值观测量模型和GLOBE的九个价值观实验项目被广泛应用,本文着重介绍Schwartz和Inglehart的研究理论。

3.1 Schwartz的十个价值观取向

最近的价值观研究很多都是建立在Schwartz的理论基础之上,根据这一理论,57个Schwartz的测量项目被用来测量包括权力、成就、享乐主义、刺激、自我定向、普遍性、慈善、传统、遵从和安全10个价值观取向。这种方式最早来自于Schwartz的准圆形价值观结构图,垂直方向下端为自我提高,上端为自我超越,水平方向左端为开放,右端为保守(图1)。这种结构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它表明了哪种价值取向是相容的、不兼容的或者不想关的。比如自我的方向是反对整合的,它更依赖于依靠个人的能力,所以它们之间是一条粗黑线。而自我方向和刺激之间是一条细线,表明两个价值取向有类似的或者共同的个人考虑,因此是可兼容的。第二、这种结构中的10个价值观取向共同组成了两个空间维度。第一个维度被定义为保守―改变接受。主要是个人方向和对传统的遵守两个方面的差异。第二个维度被定义为个人提高―个人超越。主要是关于个人对利己主义还是利他主义的追求。

3.2 Inglehart的两个价值维度模型

Inglehart理论模型的研究假设前提:如果一个社会在经济上得到发展,那么人们的社会、政治和信仰标准也会随之发生变化(Inglehart,1977)。在对特定国家的价值观变化的研究中,他的物质主义―后物质主义理论被广泛接受。不久之后,Inglehart和Baker声称发现了价值观比较研究的两个维度。一个是生存―个人表达维度,生存端强调经济和身体上的安全感,它是和相对的种族主义中心观和低水平的信任和宽容相联系的。自我表达端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对外国人、同性恋和两性平等等理念变得宽容,并对参与经济和政治生活的决策的需求不断上升。另外一个是传统―世俗理性维度,传统端强调、亲子关系、尊重权威和传统家庭价值观念的重要性。接受这些价值观的人们同时也拒绝离婚、堕胎、安乐死和自杀等反传统行为。这样的社会有高水平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主义的观点。世俗理性端与传统端的相对偏好是相反的。这样的社会不太重视、传统家庭观念和权威。离婚、堕胎、安乐死和自杀行为相对来说是可以接受的。Ronald Inglehart和Christian Welzel根据他们在全世界60多个国家所开展的迄今为止共计6轮价值观统计数据,按照Inglehart的两个跨文化价值观研究维度,画出了一幅文化地图(如图2)。

3.3 比较分析

我们并不知道什么理论或维度能够对不同文化进行准确的比较分析,也不知道哪种方式是最有成效的。这充分的说明,关于跨文化价值观的研究,“百家争鸣”才是最重要的。Schwartz和Inglehart的理论不论是理论框架构建还是测量方式上都存在很大的不同,但是通过对比发现,两种理论也有相似的地方。Inglehart在关注生存端的时候,其和Schwartz的个人提高维度有共同的内容,那就是要抓住自己发展的各种机会并为自己谋利。而自我表达又和Schwartz的个人超越相呼应,两者都着重于对环境的保护和对公益的努力。在传统端的表述上,两种理论都把传统作为一个重要的维度,世俗理性端则又和Schwartz的开放端相呼应。然而,Schwartz的10个价值观项目又增添了权利、刺激和普遍性等维度,两种理论在不同的研究领域和方向有不同的针对性,如果是对个人价值观的比较研究,Schwartz的理论更加全面,显得解释性更强,而在国家层面上,Inglehart的理论模型和文化地图显得更加准确和具有操作性。在具体的研究和应用中应做到准确的区分。

4 跨文化价值观研究的问题分析和相关建议

本文着重介绍了西方跨文化价值观研究的两个主要的分析理论,相对于国外的研究,我国跨文化价值观研究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然而,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在比较分析国内外跨文化价值观研究理论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以下相关问题和建议:

4.1 问题分析

(1)国内关于跨文化价值观的研究成果虽然不少,然而与不断增长的论文成果相对的是理研究的缺乏,相关理论基础薄弱,缺少适合中国社会情况的价值观研究理论框架。

(2)跨文化价值观的研究方法比较单一,主要是运用定性研究的方法,对不同文化价值观进行以内容或项目为单位进行比较分析,主观因素较大,缺乏实证研究的数据支撑,对跨文化价值观研究细节的把握不是很准确。

(3)跨文化价值观的研究限于中国与英美等英语国家,缺少与更多不同国家之间的跨文化价值观研究,更缺乏综合性多国家的比较分析。

4.2 相关建议

(1)诸如Schwartz和Inglehart的理论框架和问题设计在信度和效度检验中都是经过证明的,科学性较强,我们在建立适合中国社会情况的跨文化价值观理论研究框架时可以参照西方的研究理论,并结合中国的现实情况,比如可以增加儒家思想的影响等研究项目,使理论的发展能够契合现实的情况。

(2)跨文化价值观的研究方法不应该局限于定性研究,缺乏数据的支撑会降低研究的科学性和说服力,我们应该更加专注于对数据的跟踪和搜集,进行更多的定量研究,通过有效的数据结合科学的统计方式来为跨文化价值观的研究提供更多的细节支持。问题的选择可以参考西方相关研究理论的问题设计,但是要经过信度和效度的检验。

(3)研究对象可以选取中国与其他经贸相关的非西方国家进行研究,也可以进行多个国家的综合性比较研究。

5 研究展望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不同国家人们的价值观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在复杂的变化中,我们相信关于跨文化价值观的研究不论是从理论的构建,不同研究方法的尝试还是研究对象的选取上,都会取得长足的进步。

参考文献

[1]陈志军,闵亦杰,李荣.中美两国企业核心价值观之比较[J].山东社会科学,2014,(12).

[2]董淑o,樊葳葳.我国跨文化视域下价值观比较研究之动向―基于中国知网近20年相关文献的数量分析[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

[3]公丕萍,宋周莺,刘卫东.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的商品格局[J].地理科学进展,2015,(5).

[4]韩秀兰.深圳青年的价值观念透视―与瑞士青年比较研究[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6).

[5]胡文仲.试论跨文化交际研究[J].语言文字应用,1992,(3).

[6]胡文仲.论跨文化交际的实证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2005,(5).

[7]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8]李星.中西社交称谓词映射的价值观差异对比研究[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6,(3).

[9]上官酒瑞.核心价值观:新加坡与中国的比较[J].学术论坛,2008,(9).

[10]苏文妙.文化价值观与交际风格―英汉请求言语行为对比研究[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1).

[11]唐文清,张进辅.中外价值观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2008,31(3):765767.

[12]张玉柱,金盛华.蒙古族和汉族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比较研究[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

[13]Beilmann,M. & Realo,a.Individualism-Collectivism and Social Capital At the Individual Level. Trames[J].Journal of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2012,16(3):205.

[14]Berg-Schlosser,ment on Welzel,Inglehart ,Klingemann.The theory of human development:A cross-cultural analysis[J].European Journal of Political Research,2003,42(3):381386.

[15]Dobewall,H.,Strack,M.Relationship of Inglehart’s and Schwartz's value dimensions revisited.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 [J].Journal international de psychologie,2014,49(4):2408.

[16]Gu,M.-L.Inglehart-Welzel’s Traditional vs. Rational index revisited:A comparis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J].Asi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2013,16(3):213227.

[17]Habermas,jurgen.Neoconservative culture criticism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Western Germany[J].An intellectual movement in two political cultures,Telos,1983.

中外文化比较论文范文6

关键词:韦勒克;文学性;比较文学

比较文学最初分两大学派,分别为法国学派和美国学派,法国学派的研究者“用十九世纪实证主义的唯事实主义的观点看待文学研究”。西方一直盛行欧洲中心论,认为欧洲是世界的主宰,欧洲人优越于世界上的其他种族,西方文化才是优秀文化,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彼时的比较文学研究仅局限于西方文化的范围内。这种状况严重阻碍着比较文学的发展,因此以韦勒克为首的许多读者认为,这样的“比较文学已成为一潭死水。”为了改变比较文学的现状,韦勒克认为,比较文学的研究要重视文学的内在性。文学的关键在文学作品,内在性研究是对文学作品的研究,换句话说就是对文学性的研究。韦勒克认为比较文学没有鲜明的对象和特定的方法论,这使它面临危机。因此它强调对文学性的研究,即“文学艺术的本质这个美学中心问题”是比较文学的方法论原则和学科基础。当然韦勒克对文学性的定义与他一贯坚持的文学概念有关。他指出内部研究是对文学作品的符号结构的研究,而对作品与作品之外诸因素的关系的研究称为外部研究。内部研究的范围包含文学性,文学性是比较文学规范外部研究的一把尺子。他认为,文学演变过程中其外在因素文千差万变,但文学始终保持着恒定的整体性和内在性。

伴随文学创作的发展与繁荣,审视文学本体逐渐成为一种史学和文论的自觉,这种理性的自觉对于文学演进是极为有益的。那么到底何为“文学性”呢?“文学性”,这个现代文论或诗学概念最早是由俄国的形式学派文论家罗曼•雅各布森提出的。他从诗歌是具有审美功能的语言这个诗学视角审视,提出了“关于文学的科学不是文学,而是文学性,即使该作品成为文学作品的那个要素”。在这位先锋文论家眼里,传统的所谓文学研究,不过是政治、哲学、文化史学等“杂乱无章的堆积物”,根本没有触及到文学作品最内在最核心的本质和特点。

雅各布森率先提出“文学性”这个概念,而美国学者雷纳•韦勒克也曾经提出这个问题。在《比较文学的危机》这篇论文中韦勒克指出,法国学者的做法将使比较文学失去了其文学特性,从而让自身的存在基础也变得飘忽不定。所以,韦勒克提出,比较文学研究者一定要重视“文学性”这个问题,即文学艺术的本质这个美学中心问题。之后,法国比较文学家艾田伯和布吕奈尔也提出了相似的意见。艾田伯在其论文《比较不是理由》一文里态度鲜明地指出:“除非历史研究的根本目的是使我们最终能来谈论文学,甚至总体文学、美学、修辞学,否则比较文学注定会长时期完成不了自己的使命。”另一位学者布吕奈尔则在1983年出版的《什么是比较文学》一书中对同行提出惊醒:“不要忘记在比较中有文学”。比较文学是一门跨语言、跨学科、跨民族的边缘学科,这种性质导致比较学科必然和其他学科存在大量的联系,也注定了它会借鉴当代各种文学理论。即使在这种联系密切和不断借鉴的同时,比较文学也不应该失去自己的文学立场。因为比较文学终究是一门研究文学的学科,如果它抛弃了主要研究对象-文学,那么这门学科的存在价值是什么呢?一味的将比较文学的研究范围扩大,会导致比较文学研究的内容贫乏而没有深度。

“文学性”是比较文学的基本属性,比较文学的研究不能失去文学性。在比较文学学科的发展中,曾出现过不注重文学性研究的这种情况,但后来又回归到对文学性的研究上,这更说明了文学性对比较文学学科的重要性。比较文学学科的重要任务之一仍然是对文学性的坚持,因为这终究是比较文学存在的根本。但相应的也要注意,我们如今所说的比较文学对象的文学性,与韦勒克所说的“文学性”不是完全一样的。我们不提倡回到自闭式的文学内部研究,而是说比较文学的研究课题目的应该注重文学,研究中会涉及到文化等其他方面的外部因素,不管这些方面的内容多深多广我们都不能抛弃文学去研究文化传播等外部的东西,必须紧紧抓牢文学这个中心,才有助于解决文学问题。总之,文学,也只有文学,才是比较文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参考文献:

[1][美]雷纳•韦勒克.比较文学的危机[A].见于干永昌,廖鸿钧,倪蕊琴,选编.比较文学研究译文集[G].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122-135.

[2][美]雷纳•韦勒克,著.丁泓,余徽,译.批评的诸种概念[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8:266-278.

中外文化比较论文范文7

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本是该学科两个重要的概念。1827年歌德从“各民族文学间的相互容忍”和“作品具有普遍的全人类意义”两方面提出“世界文学”(德语复合词Weltliteraur)的构想:“民族文学在现代算不了很大的一回事,世界文学的时代已快来临了。现在每个人都应该出力促使它早日来临”。①研究者据此认为文学是不断进化的有机体,从民族文学到世界文学,体现了人类文学的伟大进步,论者确信,随着全球一体化的日益临近,相互影响日益深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世界文学正在形成。韦勒克•沃伦认为世界文学除歌德赋予的涵义外,还指全球各民族文学的总和,或指那些享有世界声誉的优秀作品,他较早认识到世界文学对于比较文学的重要性,他这样界定比较文学:从一种国际的角度研究所有的文学。从中我们看到两种涵义的世界文学:一个着眼于文学发展前景的理论构想;一个立足于划定比较文学的对象和角度。而在国内“世界文学”却没有在学科的理论构建中真正发挥作用,起支配性作用的是“文学关系”说。比如陈惇、刘象愚著《比较文学概论》给比较文学下了一个相当完整的定义:一种开放式的文学研究,它具有宏观的视野和国际的角度,以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界限的各种文学关系为研究对象,在理论和方法上,具有比较的意识和兼容并包的特色。把比较文学界定为对各种“文学关系”的研究,这是中国学派较为一致的观点,而“文学关系”是一个差异性概念,在文学关系的研究中,国别、民族、文化差异等外部因素是其关注的中心,对它的强调消解了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作为一个学科的系统性和内在的同质关系。

由于新学科的诞生,进入核心课的外国文学在大学中文系的地位获得极大改善。“外国文学”在“中国语言文学系”是否具有合法性的问题得以根本解决。但学科合并后,学科内部与比较文学的矛盾却凸现出来。从新学科的命名看,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不能够彼此替代,而应该保留各自本原特性,在更高层次上进行整合,以达至文学研究的新境界,但实际情形却不全然如此。硕士研究生招生方向一贯是学科发展的晴雨表,通过互联网,仅就2002年全国有硕士招生资格的50所大学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各大学的招生方向可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类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原先没有世界文学专业,在新学科的招生方向中,也没有世界文学方向,而全是中外文学关系的方向。第二类如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原先有世界文学专业,在学科合并后,世界文学方向的重要性降低,把重要精力转向中外文学关系的方向。第三类如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等,在二级学科下,没有设具体方向。这些学校以前有世界文学专业,学科合并后在发展方向上尚不明朗,现有师资以世界文学为主。第四类以上海师大、苏州大学、武汉大学为代表,他们在招生方向上,有中外文学关系方向,也有世界文学方向,二者并重。新学科在研究方向的设置上,应该是比较文学理论、中外文学关系、世界文学并重,上海师大一类大学的做法较接近这种理想状态。②在大学中文系,世界文学就是外国文学。它包括外国单一作家、作品本身的研究,包括国别文学的研究,包括区域文学(如欧美文学、东方文学、拉美文学等)及总体外国文学的研究,同时,它也包括含有中国的世界范围内全部的文学的研究。从19世纪末到21世纪初的一百多年间,外国文学研究在中国取得了空前的实绩,而中外文学关系的研究只是近20年才形成规模的,在新的学科中,需要有中外文学关系的维度,也需要有纯粹外国文学的维度。从学科的整体发展来看,世界文学无疑是比较文学基础,而比较文学则是世界文学的研究方法,二者之间的确存在着知识平台与方法论的互补性。世界文学在新学科中不仅要维持它的存在,更要推动它的发展,因此,我们需要在更高的层面上认识世界文学的意义。不论世界文学作为对象还是角度,在具体的研究实践中,就像聂珍钊在2002外国文学年会所说:外国文学史本身就有比较文学的特点和内涵,外国文学(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二、课程设置及知识体系的完善

按教育部的部署,从1999年起,师范院校逐步以“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取代原来的“世界文学”或“外国文学”。因此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其中有很多需要研究的问题。本专业课程设置、专业方向、教学的内容和方法等都要进行全面改革。但迄今为止,很多条件不具备的大学和师范院校都还没有开设“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课程。我们还是按原有的外国文学教学计划、教学内容运作。课程怎样设计,如何安排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如何调整,教学方法如何改善,这正是我们需要探讨和急需解决的问题。根据教育部有关课程教学的要求和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教学内容的需要,我们按照现有师资和在中国文学教学的基础上,认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课程设置可分这样几个科目实施教学:比较文学理论和方法;外国文学史(欧洲部分至一战前);东方文学经典选读;20世纪诺贝尔文学选讲。并在这些课程中贯穿中外文学关系比较研究的具体内容。

1、比较文学理论和方法(34学时左右)

科目宗旨及说明:本科目分二部分:第一部分介绍比较文学的各个层面及研究比较文学的影响研究、平行研究、科际整合研究等方法;使学生认识比较文学的本质以及研究比较文学的途径和方法,侧重理论的说明,学习和研究比较文学的方法。第二部分讨论比较文学的各种范畴以及不同的流派和文学运动与思潮,兼及个案示例,通过案例的分析可使学生知道怎样以比较的思维阅读世界名著,从事鉴赏和研究。

2、外国文学史(欧洲部分102学时左右)

科目宗旨及说明:本科目旨在通过选读外国文学名著的重要作品,使学生对世界文学有系统认识,帮助学生理解中西方文学的异同。学生通过从不同角度审视中国文学在现代世界文坛的位置,在对世界文学有认识之余,也可以对比较文学及其研究的趋向作出更全面的沉思。本科目将会通过选读外国文学名著(诗歌、小说、戏剧等)使学生掌握西方文化观念下的重要文学现象、主要作家、作品和评鉴能力。授课时可以刻意引介所选文本背后的文艺思潮、文学运动来培养学生的比较性思维观念。

3、东方文学经典选读(34学时左右)

科目宗旨及说明:本科目旨在重点学习东方文学的经典作品,作为外国文学史课程知识体系的必要补充,使学生了解世界文学发展历程中东西方文学的差异化及相互影响。接受中国以外的其他东方文化背景中的作品信息,形成更为广阔的比较文化视野。本科将会通过选读国外东方文学名著诗歌、小说、戏剧等使学生掌握东方文化观念下的重要文学现象、主要作家、作品,提高评鉴能力,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比较性思维观念。

4、20世纪诺贝尔文学选讲(34学时左右)

科目宗旨及说明:本科目旨在重点学习20世纪诺贝尔文学获奖作家的代表作品,作为外国文学史课程知识体系的必要延伸,使学生了解世界文学的最新发展及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文学与传统文学间的继承和反动。接受更接近于我们的生存时代的文学作品精神信息,并对我们现代意识培育和生存观念更新产生直接影响。本科将会通过选读20世纪产生了广泛而深刻影响的诺贝尔文学名著,使学生掌握作为20世纪重要文学现象的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文学观念,并理解主要作家、作品,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予以启迪。

三、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与具体方法

面对学科合并后的挑战,面对校园的人文精神冷落,面对大学生群体中名著阅读量极小的现实,面对教学内容作品多、地域广、时间跨度长的特点,如何在21世纪的新时代条件下搞好外国文学教学,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昔日拿着纸页发黄的讲稿“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习惯了的“文学背景——作家简介——作品分析”的讲授模式,必须代之以充满锐意创新精神的全新外国文学教学模式。因此,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迫在眉睫。

1、教学改革新探索及思路

(1)强化人文精神,重视非智力因素。当代教育首先表现为综合素质培养,而其中起决定作用的不是单纯的知识,而是以人文精神为核心的非智力因素。这是衡量大学生道德品质、人格完善和文化学识等方面成长的基本标准。正如启蒙思想家洛克所说:一个只要科学不要人文精神的人,是只有知识没有智慧的人。人文精神是大学教学永恒的主题,外国文学积淀着西方人文精神的深厚内涵,“自立自强自尊”和崇尚个性自由的人文关怀与当代大学生息息相通。从古希腊以人为本的理念到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从卢梭对人性的张扬到雨果、托尔斯泰的人道主义及其20世纪文学对人性回归的呼吁给我们提供了人格修炼的丰富营养。因此,弘扬人文精神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应该成为外国文学教学的基本价值理念。在外国文学教学中,注意培养个体意识的健康发展。对于生长在重群体而轻个体的中国文化之中的中国青年学生的健全人格培养,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在教学中,要使青年学生通过文化比较认清:西方文化重个体而轻群体的传统的优点和弊端,懂得如何从体现个体自由精神的西方文学中获得可贵的借鉴,同时也认识到西方个体自由传统的实质及其消极因素,以及经过现代诠释后的中国重群体的传统所具有的积极价值。

(2)优化教学内容,实施“精品”教学。外国文学内容十分广阔、流派纷呈、名家灿若星河、佳作汗牛充栋。教学内容选择要根据全新的理念、全新的标准和学生的实际:一是理清线索,帮助学生获得整体的文学发展观念,这是教学的基础;二是大胆舍弃,压缩重点作品数量,提升作品分析的广度和深度,在大家中选更具类型代表和艺术价值作家且只选一部作品(具有深度和文化含量)探讨分析。三是注意学术动态、开拓发现视界,讲授自己的科研发现和研究方法。因此,注重创新思维和方法论启迪就成为外国文学教学的制高点。四是对研究对象资源几近枯竭、研究资料沉积太多的作家作品可引导学生在课外学习整理,以减轻教学负载量。在优化教学内容的同时,切实突出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就整个外国文学的发展而言,古代是原点,近代是重点,现当代是难点。讲授的重点部分再分出次重点。如希腊神话、人文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其中神话原型、莎士比业、塞万提斯、拜伦、托马斯•哈代、雨果、巴尔扎克、普希金、列夫托尔斯泰等,应是重点讲授和学生重点学习、掌握的作家,而像《圣经》、《罗密欧与朱丽叶》、《傲慢与偏见》、《简•爱》、《罪与罚》等这些阅读性较强的作品可视为次重点。而20世纪文学,重点是现代主义文学,现实主义作品为次重点。现代主义文学离我们的时代生活距离远,人们对各种艺术鉴赏还未能拉开时空距离,很多问题少有结论,这是我们教学的难点。教师把重点、难点讲深讲透,学生深刻领会,能举一反三。略讲部分,教师精心设计“作业与讨论”,督促学生自己来完成。

(3)增加批评方法在外国文学教学中份量。首先,用文艺理论准确地为作家作品定性定位,作为学生阅读作品前必要的知识准备,也是深入理解作品的基础。作家的创作已有了某种标签或是受到某种文学思潮的影响,决定了他的艺术思维和表现视角,只有理解了这些内容作品分析才能落到实处。其次,针对不同的作品选用适当的评鉴方法。譬如用马斯洛人格理论分析《哈姆莱特》,用基督教教义理论分析《巴黎圣母院》,用女性主义理论解构《简•爱》等,尤其是现代主义作品已很难再适应社会历史批评,而必须选用适合于它们的新批评方法。选有代表性的作品作为个案,用适当的文艺批评方法指导作品分析,不仅教给学生方法,也激发了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的量和质。再次,增进与外界的交流,增强观念的包容性,兼收并蓄容得下多种不同的声音。随着中外文化的交流的深入,东西方观念撞击和相互解构,我们走进一个思想与方法多元的世纪,我们不能再以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用中国文艺理论理解外国文学作品中的现象和问题,应该用外国文艺理论解读外国文学作品,更能准确地理解外国文学中难以理解的内涵。引导学生向文艺理论之门迈进,培养他们对文学和文艺理论的兴趣,提高理论素养,这也是大学高年级外国文学教学的重要任务。

(4)打破学科界限,丰富文化含量。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学科整合为外国文学教学打开了新的视界,教学中应该打破学科界限,注意文学与历史、哲学、心理学、宗教、艺术、自然科学等的联系,丰富外国文学课的文化含量。特别注意把各民族的文化与文学融为一体,使学生在学习外国文学知识的同时,提高文化素养,达到拓宽知识领域、强化素质教育的目的。在教学中,注意寻找契合点,挖掘品德培育和人格提升的内容,如通过《被缚的普罗米修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加强人生理想教育;通过《罗兰之歌》、《羊脂球》等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通过《高老头》、《美国悲剧》等强化社会批判意识;通过《荒原》、《等待戈多》等理解现代人的信仰危机;通过文学作品中的爱情诗,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等等。

2、教学改革的手段与方法

(1)网络资源运用。置身于网络时代,现代化教育技术在城市中学开始全面普及,近年来高校的教学评估和教学成果评审对网络技术及多媒体教学格外看重,迫使已经走在了中学后面的高校加大投资完善设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更好的条件。外国文学教学面对图书资源严重不足和缺失,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来辅助学习和研究不失为一种较为理想的选择:一是到三年级学生掌握了这方面的知识和技术;二是数字信息资料全面,使用方便;三是能节省时间;四是作为教学内容的大作家及经典作品网络资源非常丰富。面对一部作品选择好话题和角度,学生尽可以各显神通,从不同渠道搜集到大量材料,再经自己整理消化在精心组织的讨论中见仁见智的阐述。其中主要资源库如:专家网页、超星数字图书馆、全国期刊全文数据库(web清华同方)、外国文学论坛以及多种光盘版电子图书资料,甚至直接让网络走进课堂,虽然会浪费一点时间却能激发学生更大的学习兴趣。所有这些窗口为外国文学教学提供了便利,只要运用得当使用熟练必然是“别有洞天”。

(2)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人脑”+“电脑”的多媒体课堂教学实现了图文声像兼具的理想模式,为课堂教学营造了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在生动活泼的、自由民主的氛围中得到全面激发,在一种新颖的、多维的思维空间展示进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成了积极的参与者,真正使从记忆型教学向思维型、创造型教学转变。学生不再是知识的储存器,而成为学习的主人。现代教学采用多媒体的辅助手段,如重要场景、精彩片断的音频、视频材料的运用,有渲染气氛、烘托作品人物和主题的作用,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作品;再像播放一些诗词音乐、配乐诗朗诵会使学生对罗伯特•彭斯和普希金感受得更真切更深刻;CAI课件教学使教学内容密集的知识点予以很好的空间压缩,图表处理与文本的超级链接,更加方便实用而且功能强大;利用多功能教室的现代化摄像监控系统,尝试学生在教师退场的教学情境中,通过精心准备,实施自主组织教学或讨论,然后师生共同评点分析,实现真正的教学互动。当然,手段不是目的,从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出发,在外国文学的教学过程中,适当灵活地运用多种现代教学媒体的辅助,不能搞成电脑“满堂灌”淡漠了教师激情,眼花缭乱之中使学生应接不暇,失去课堂教学师生间必需的情感陶冶。

中外文化比较论文范文8

关键词:比较文学;危机;策略;专业性

从美国学者韦勒克在国际比较文学学会第二届大会上提出比较文学的危机到现在,比较文学是否存在危机仍然是我国比较文学学者争论的热点,比较文学起源于法国,主要代表人是巴登斯贝格、梵•第根、伽列和基亚等。之后,美国将其发展壮大,从局限的渊源学研究、形象学研究扩散到平行研究、跨学科研究,其代表人物有韦勒克、雷马克和奥尔德里奇等。后来,我国学者提出了“双向阐释法”“异同比较法”“模子寻根法”等具有我国特色的比较文学研究方法。但是比较文学的中国学派仍然存在着不足之处,我国比较文学学者不应该拾人牙慧,应致力于寻找解决比较文学危机的新方法,以发展壮大我国的比较文学。

一比较文学是真的存在危机还是如有的学者所说的是“危”与“机”并存?

艾金伯勒在其著名的带有论战性著作《比较不是理由》中,对比较文学的发展及其争论做了一个回顾,提出“比较文学是人文主义的观点,主张把各民族文学看作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看作相互依赖的整体,以世界文学的总体观点看待各民族文学及其相互关系;把比较文学看作是能促进人们相互理解、有利于人类团结进步的事业”[1]。以一种开阔的研究胸怀,拓展和丰富了比较文学跨越性的范围,设想了理想的比较文学前景。并指出了比较文学中存在着狭隘的地方主义、沙文主义、政治干扰等问题,进而提出“比较文学是人文主义”的观点,批评了法国学派忽视文学作品的内在价值、文学的内在规律的倾向,进而对美国与法国学派兼收并蓄,取长补短,勾勒出更为广阔和更注意文学性的比较文学的研究规划。艾金伯勒在危机的呼喊中提出了理想比较文学的愿景,为比较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方向。此外,美国学者勃洛克的论文《比较文学的新动向》可看作美国学派对论战所作的总结,一方面他肯定了法国学派对比较文学所做的贡献,另一方面也指出了其局限性:机械的研究影响和渊源、事实关系及文学作品之间所谓有决定性的因果关系使得比较文学在方法和方法论见解方面变成了一潭死水,致使比较文学无法从当代充满活力和富有创造性的冲动中得到裨益,从而使比较文学危机不断。比较文学的研究应该同时应用分析方法和关系方法从文本出发。勃洛克认为,危机不等于灾难,我们应该意识到危机,甚至自愿接受这一危机,从而产生一种创造的努力。在他看来“当前比较文学需要更多的是伟大的榜样,而不是抽象的方法论公式。灵活性、努力的多样性,甚至彻底的主观性都是不可缺的条件”[2]。比较文学定义的纷争一直未得到很好的解决,正如有的学者所说,比较文学很广泛,不应该用一个明确的定义给它设限。当前比较文学应对危机的策略不应该在理论上兜圈子,而是应该付出行动,创作出优秀的实践上而非仅仅是理论上的作品,从而给广大的学生树立榜样,使他们可以更好地去研究比较文学。巴登斯贝格曾设想能通过发展比较文学来“为新的人文主义做准备”,比较文学对研究者的要求比较高,它需要研究者具备聪明的头脑、机智的态度,并拥有博大的胸怀及博学的知识,它最终会将人们引向团结、同情与爱。不少学者提出:中国比较文学应加强学科基本理论建设,争取成为比较文学继法国学派、美国学派后的第三个阶段的“代表”——中国学派。纵观国内:中国比较文学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复兴以来,一直处于蓬勃向上的发展时期,各大高校招收比较文学硕士、博士研究生的数量也在增长,而在本科开设比较文学课程的大学更是不断增加,比较文学的教学与研究队伍在日益壮大,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也成为国内一级学会之一。此外,比较文学研究的实绩也日益丰富。目前,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经费日渐充实,建制不断拓展,学生就业前景也很好。由此看来,“如果说比较文学发展的第一阶段主要成就在法国,第二阶段主要成就在美国,如果说比较文学发展的第三阶段将以东西方比较文学的勃兴和理论向文学实践的复归为主要特征,那么,它的主要成就会不会在中国呢?”[3]乐黛云教授关于比较文学“第三阶段的代表”将是中国比较文学的说法,或许是可以实现的。目前很多学者已经宣称自己就是中国学派,有学者的著述也阐明了中国学派的产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张隆溪先生曾指出,“学派往往只是一种历史的总结,一般都是文学史家在后来追认的,哪一个学派都不能靠自我标榜就可以建立,也不会因为自己宣布成立了学派就能获得应有的承认和尊重。”并强调:“一个学派的确立要有自己的特点,要有自己的代表性经典并因此形成了某种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传统,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获得真正的承认。”[4]要想获得学术界认可,中国比较文学学者应该拿出高水平,写出有学术价值的著作来,以实现所谓的中国学派。我们必须先发展完善比较文学,而后再建立一个学派。若想壮大中国比较文学,当务之急应从学校、教师、学生入手,以改善教学方式为主,青年是祖国的希望,同样,培养比较文学的后继者是壮大比较文学的重中之重。黎皓智教授说过,“比较文学本身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学科,自我更新的周期很快。欲想改变我国比较文学学科建设的滞后状态,应该寄希望于青年学子。青年人的思维最活跃,如刘勰在30多岁写成了《文心雕龙》,王国维30岁出头完成了《人间词话》,鲁迅在26岁时写成《摩罗诗力说》”[5]。王向远教授认为:“中国比较文学以其开阔的胸襟与宏大的视野,超越了法国学派、美国学派那样的学派局限,以东西方文化融合,文化视阈与文学研究融合,历史深度与现实关怀融合的方式,形成了‘跨文化诗学’这一新的学术形态与特色,也使世界比较文学进入了第三个发展阶段。”[6]比较文学应主张多中心、多视角来看待问题,提倡各种理论主张和视域的融合,以此来开拓思维空间。因此,各大高校应从自身的中国文化教养的实际出发,培养学生认真读书,切实思考,脚踏实地来从事研究的精神,而不是去堕入空洞的“学派”概念之中,用死板的定义禁锢发散的思维。

二各高校在建立比较文学专业的同时,还应该加强课程的更新与改革,紧跟时代的步伐

王向远教授曾在中国比较文学教学研究会第六届年会上提出了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充实与更新;李伟昉教授提出了比较文学教材内容的改革与更新;王鹏教授提出了国内比较文学教材中存在的逻辑问题。学术研究需要个性,在教学的过程中教材应不断更新,以适应时代的变化,通过在学术研讨会上的交流,老师们可以发现问题,更新授课内容与方式,学生可以更好地认识比较文学,进而促进比较文学更好地发展。若想壮大比较文学还应当从高校入手。“比较文学”在中国的20年代末、30年代初作为一门学问学科出现。“在1929年到1931年之间,英国剑桥大学文学系主任兼新批评派的大师瑞恰慈(IvorArmstrongRichards)在清华大学任教期间开设了‘比较文学’课。假如不算鲁迅1911年给许寿裳的信中提到的《比较文章史》,那么,这是‘比较文学’的名目第一次出现在中国。当时清华大学瞿孟生(P.D.Jomeron)老师还根据瑞恰慈的观点和讲稿写成《比较文学》一书,主要是对英、法、德三国文学进行了比较研究。”[7]当时,“比较文学专题”是文学专题课中很重要的一门。除吴宓开设的“中西诗之比较”、温德(R.Winter)开设的“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陈寅恪的“中国文学中的印度故事的研究”外,还有“近代中国文学之西洋背景”、“翻译术”等课程。清华大学培养了一批学贯中西的比较文学学者,如钱钟书、季羡林、李健吾等都是那个时期的学生,钱钟书的巨著《管锥篇》的出版标志着比较文学在中国的兴盛,也是比较文学研究的典范。由此可见,为了使学生能够学贯中西,学校对学生知识积累和外语能力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针对比较文学界对于学科界限、学科定义等理论上的持续争论,不如暂时抛却对于这些理论的探讨,致力于教学方面的改进,多加积累学生的文学素养,钱钟书曾强调指出:“要发展我们自己的比较文学研究,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清理一下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学的相互关系。”[8]而不是去争论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孰优孰劣,比较文学是寻求对话,非区分孰优孰劣,非优胜劣汰。任何方法都有自身的局限,问题在于是否能够发挥其专长。韦勒克在《比较文学的危机》中指出,比较文学研究的处境是岌岌可危的,韦勒克的报告可能有些偏激。无论是注重外部实证影响的法国学派,还是注重内部美学鉴赏的美国学派,还有强调意识形态立场与“历史诗学”的苏联学派,以及中国比较文学学者提出的跨文化诗学,所有这些都是从某一方面对比较文学学科的建设进行有益的补充,不断丰富比较文学学科的内容,改进学科的方法。“比较文学的‘危’与‘机’并存。”[9]因此,中国比较文学应该致力于实践创新而不是高谈理论,老一代的学者在学科引入之初照搬外国理论无可厚非,但如果现在再继续如此就显得盲目而无创见了。对于比较文学究竟是什么以及该怎样进行比较文学研究的论证始终都没有停止过,学界的这种争论给比较文学的学生带来了困惑,曹顺庆曾指出:“‘跨文化研究’(跨越中西异质文化)是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生命泉源,立身之本,优势之所在;是中国学派区别于法、美学派的最基本的理论和学术特征。”[10]有的学者认为:“比较文学教学中就应该突出中国文学如何把西方的东西‘拿来’,为我所用,以及在这个过程中表现出的自身的特质。”[11]有学者提出了第四种比较文学观:“将比较方法与比较观念分开,指出建立比较文学的中国学派只是一种基于民族本位情绪的比较文学观念,并不一定要有自己独特的方法,所以,我们不妨把方法问题悬置,只要是从中国当代文化出发思考问题、贴近事实,无论使用哪种方法,都可能会成为中国自己的东西。”[12]事实上,无所谓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方法,只要它符合中国的实际,处于中国的语境之中,可以恰切地表达中国的文学现实,就可以为中国的经验所分享,能够成为中国的方法。我们不应该围绕着外来理论绕圈子,我们应当明白,我国的比较文学理论、诗学理论、批评理论,都是从西方整体移植过来的,那么,这样的理论首先就缺少了我们自己文化传统中的批评术语,面对这样的理论,学生们自然会困惑难解。当前亟须开展的除了要溯本清源,理清民族文化遗产,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对中外文学关系史进行整理外,更要注重比较文学课程的建设,还学生一个明朗的比较文学。比较文学作为一门课,其存在的理由就是能让学生从中受益,因此对比较文学学科理论进行研究的论文、教材至关重要。比较文学专业应该集中其教学资源,并改变高校比较文学教师相对缺乏的现状。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聘用具备一定专业基础的比较文学教师,致力于培养从事比较文学研究的学生的专业性是中国应对危机的策略之一。

三如今,比较文学被各个学科利用,作为比较文学学者应当区分“知道分子”与“知识分子”,以免丧失了属于自己的专业领域

有的比较文学的教授们让学生阅读哲学、历史、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宗教等各种学科,比较文学界“最热烈的讨论是理论,而不是文学”,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们自然会很容易迷失方向,不知道“究竟该比什么,怎么比”[13]。比较思维的理念、跨民族、跨学科、跨文化研究的方法被人文社会学科不同专业的研究者所共同使用,其理念与方法已经深入人心,成为人文与社会学科中不同专业领域的共享资源。国内各高校纷纷成立比较文学专业,本来是一件好事,但有的学校却是打着比较文学专业的旗号设立“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东方文学与文化”“西方文学与文化”等,如果是沿着这样“文化化”的路子,那么,这个学科或许真的就像有的学者所认为的:比较文学可以休矣。更有甚者,在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研究生课程中开设大量无关文学的专业,把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变成了形式主义、结构主义、心理分析理论、女性主义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以及各种形式的文化研究,正如苏源熙所言:“比较文学并非是自己历史上的主人公。”[14]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一个整体,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并不是要我们否定文学与文化的密切关系,但是在教学的过程,是否应该强调文学的中心性,立足于文学;对于本科生是否更应该讲授比较文学的实例专题,而不是在理论上不停地绕圈子,本科时基础打得不牢,研究生阶段又如何更好地掌握比较文学这个“高级研究”呢?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没有实践上的检验,一直围着理论兜圈子,又如何检验理论是否适合呢?比较文学的老师肩负重任,要想培养出优秀的比较文学学生,首先,老师应该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巴斯奈特很早就注意到,“大多数人一开始做的并不是比较文学,然而他们最终都从不同的起点,以这样或者那样的方式旅行到比较文学”[15]中来,中国比较文学界的情况大致也是如此,文学理论、现当代文学、心理学,甚至基督教神学等领域的老师成为了比较文学专业的老师,这样各有侧重点的老师教出来的学生未必是真正的比较文学专业的学生,只是打着比较文学的旗号从事着别的领域,这样肯定会使比较文学慢慢退出自己的领域,造成无所不包的泛文化现象。比较文学研究为不同领域工作的人文学者之间的交流和对话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比较文学的危机”确实是“危”和“机”并存,应该抓住“机”,拣选专业出身的教师来培养学生的比较文学精神,使学生成为比较文学专业的“知识分子”而不仅仅是“知道分子”,在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的基础上还要发挥学生们的胆识与灵活性,在人文科学研究这种主观性很强的“软性”学科中,拥有彻底的主观性,并敢于充分发挥个人的想象力,这将有益于创作出比较文学界的佳作。

[参考文献]

[1]艾金伯勒.比较文学的目的,方法,规划[A].干永昌,等.比较文学译文集[C].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121.

[2]勃洛克.施康强,译.比较文学的新动向[A].干永昌,等.比较文学译文集[C].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216.

[3]乐黛云.中国比较文学年鉴•序[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16.

[4]张隆溪.钱钟书谈比较文学与“文学比较”[J].读书,1981(10):132-138.

[5]黎皓智.比较文学的学理基础与学科建设[J].南昌大学学报,2004,35(3):96-109.

[6]王向远.“跨文化诗学”是中国比较文学的形态特征[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9(3):53-59.

[7]乐黛云.中国比较文学的现状与前景[J].中国社会科学,1986,12(2):195-211.

[8]梁建东.比较文学的轻与重——与张隆溪先生谈比较文学的发展[J].中国比较文学,2011(1):64-71.

[9]侯春林.试论比较文学的学派纷争[J].绥化学院学报,2014,34(3):57-68.

[10]曹顺庆.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基本理论特征及其方法体系初探[J].中国比较文学,1995,(1):18-40.

[11]马晓华.“拿来”与“重建”——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教学视点[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3,16(6):68-78.

[12]王峰.比较文学的中国学派——兼论第四种比较文学观[J].天津社会科学,2006(1):110-115.

[13]parativeLiteratureintheAgeofMulticulturalism[M].Baltimore:TheJohnsHopkinsUni-versityPress,1995:1-2.

[14]SaussyHaun.ExquisiteCadaversStichedfromFreshNightmares:OfMemes,Hives,-parativeLiteratureinAnAgeofGlobalizaion[M].Baltimore:TheJohnsHopkinsUniversityPress,2006:157-159.

中外文化比较论文范文9

2013年9月2日,《泰晤士报》公布该报评出的2013年世界大学排行榜,英国有3所大学进入世界前10强,31所大学进入200强,仅次于美国,位居团体第2。北京大学位列第45名,清华大学位列第50名,这是我国进入世界200强仅有的两所高校。通过这些排名,引发了笔者对比较中英两国高等教育教学体制的兴趣。搜索相关研究,发现当前中英两国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组织管理、教育实习等方面有着很大差异。然而透过这些表面现象,折射出比较教育学在发挥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的能力上明显不足。如何搞好该学科建设,使其真正能够推动中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这是比较教育学者的必答题。

二、比较教育学的现状剖析

通过中英高校教育教学体制的比较,以小见大地分析当前比较教育学科建设有待提高之处。主要有:

第一,对国外的比较教育停留在介绍层面。比较教育学是因为研究他国教育经验,推动本国教育发展而出现在教育学科这个庞大的学科族群中。关注国际教育发展,借鉴他国教育经验为核心的知识领域,建立起它在教育学科体系中的独特地位。然而当前很多比较教育学的研究停留在介绍层面,单纯的现象描述居多,缺少文化层面的深刻分析,而且借鉴的国外经验,针对性不强,放之四海而皆准,没有将比较教育学的学科优势凸现出来。例如谈中英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比较研究,多数学者都会把英国概况、改革和发展的历史介绍一番,再说对我国宏观层面的启示,多是泛泛而谈,使这类文章参考价值甚微。

第二,未能辩证看待国外理论。对外国理论假设,要思考、质疑,保持对其的警惕性,对其适用性和有效边界要给予充分的反省。通过文献梳理,笔者发现很多研究者把建立在西方土壤上的理论框架奉为神明,把用西方理论视角引入论文中的研究视为创新,不免有牵强附会之嫌。试问不研究扎根于中国土壤的文化,怎么可能做出接中国地气的好文章来?因此,对中国当前国情的准确把握,是搞好教育科学研究的出发点。另一方面,外国教育也存在问题,它的月亮不一定比中国圆。就英国高等教育而言,它的质量世界闻名,可是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2010年12月,英国政府五次上调学费,加之政府对高校经费投入不足,高校的校外捐赠较少,导致高校建设资金短缺,引起社会动乱。再如,在牛津和剑桥这两所著名高等学府中,来自普通劳动者家庭的学生只有9%,亟待解决教育机会均等问题。可见辉煌的成就下也有阳光照射不到的阴影。因此我们在面对外国教育理论与经验时,必须辩证分析,使其在中国土壤里完成意义转换。

第三,研究方法上普遍重思辨轻实证。研究方法既是一种知识的体系(思维方式),又是一种行为规则(行为方式),还是一门学科的关键支点。比较教育研究之比较,并非只是把两国的教育现象放在一起进行对比性描述,绝不仅限于形式上的比较,而是要做因素分析,并在多种错综复杂的因素中,得出教育规律的新研究。然而纵观中英两国比较高等教育的文章,发现国内比较教育学者多从文献、官方数据中获取国外的教育信息,空想型的思辨文章大量涌现,鲜有植根于国外的教育土地进行实证分析的文章出现。众所周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写出来的文章自然缺乏文化内涵。

第四,研究对象较片面。一般认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与该国的教育发展水平成正相关,因此在比较教育研究中,长期存在着以英语为第一语言的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为中心的借鉴垄断局面,使得我国的比较教育学者对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研究较多,而对拉丁美洲、亚洲和非洲的发展中国家研究较少。本研究在考察中英比较教育研究的同时,也关注其他国家。例如,我国对亚洲日本、新加坡、韩国、印度等国家的教育研究较多,而对亚洲其他国家的关注较少;对非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浙江师范大学非洲教育研究所,其他大学几乎没有该项目的涉猎;在拉丁美洲的教育研究上,也多是对巴西进行研究,对拉丁美洲的其他国家研究较少。由此可见,我国比较教育学的研究对象还是较为片面的,未能构建成一个以高校、研究机构为核心的学术共同体来保证该学科的多方面可持续发展。

三、比较教育学去向何方

教育无论站在什么样的立足点,运用什么样的研究方法,文化都是所有探索与讨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从文化的视角出发,批判吸收外国理论,形成比较教育学特有的研究范式,提高其在教育科学诸学科中的成熟度,是未来发展的根基所在。为此,比较教育学的学科建设应着重从以下方面提升:

1.多元文化与教育相融合。多元文化既可以是一种政治态度、一种意识形态,也可以是一种历史观、一种教育思想,其核心是承认文化的多元性,承认文化之间的平等和相互影响,打破西方文明作为强势文化在思维方面和话语方面的垄断地位。教育本身就是人类社会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不同的教育反映的是不同的社会文化内涵。比较教育学的突出特点在于它所面对的是不同国家民族文化传统中的教育现象。由于社会环境和文化传统的差异,构成了不同国家与社会的教育差异。从长远的发展来看,需要采用兼容并包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中国与外国的教育理念有效融合。

2.批判思考与有效借鉴相结合。在我国比较教育学科体系尚未成熟之时,多采用翻译、引进等介绍性研究。然而教育研究中过分依赖外来理论而忽视本民族和文化的研究,这是当今教育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根源之一。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曾批评那种不顾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一味效仿西方教育模式、制度的做法,将其比成拉东洋车,是害国害民的事,是万万做不得的,主张要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由于基本国情、社会制度、文化传统等方面的不同,不能把英美发达国家的教育教学模式原封不动地搬到中国来。本土化才是中国比较教育研究必然的价值追求。在今后的比较教育研究中,应把国际化和本土化联系起来,互为条件,互为补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使其真正扎根于中国的社会土壤之中。多融入一些中国元素,少一些拿来主义,批判思考与有效借鉴相结合,才能真正地实现中国教育的大发展、大繁荣。

3.多样化学科与研究方法相完善。近几十年来,比较教育学主动借鉴、引用其他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形成了描述研究法、统计研究法、因素分析法、历史研究法、阶段分析法等较为成熟的研究方法,还积极运用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经济学、政治学、统计学、语言学、数学等多样化学科来完善自身的学科建设。可喜的是,有不少研究者已将更多的社会研究方法运用于比较教育研究之中,给学界吹进一股清新之风。

然而,我国比较教育研究起步晚于西方发达国家,所取得的成果基本上都是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教育学界通用的研究方法和科学范式,整个比较教育学都充斥着西方化的术语。还应看到我国比较教育研究方法相对滞后,更多是形而上的、思辨型的,因而远没有形成比较教育学独特的话语体系和基本的学术规范,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比较教育学的学科基础和发展潜力。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学科,比较教育学必须加强自身的理论架构,最重要的是彰显其在教育科学诸学科中的独特地位,提供具有概括力、解释力和生成力的方法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