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德育工作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22 17:35:22

德育工作论文

德育工作论文范文1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发挥德育课主渠道作用。职业学校德育课是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体现了社会主义教育的方向和本质要求。德育课教学要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融入各课程;充分体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和中职学生生活,尊重中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注重知识学习和观念形成,更注重情感培养和行为养成;充分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课程设置、教学安排要和职业教育培养模式、教学特点相适应,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突出教学的实践性,注重现代教育手段在教学中的运用。发挥各类课程教学的德育功能。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各类课程教学之中,在传授文化知识、实施专业学习、进行体育锻炼过程中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实行教育教学全过程育人。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体育与健康课、艺术课等公共基础课教学和专业理论课教学是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基本途径,要根据不同课程教学的特点,结合教学内容对中职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中国近现代史、基本国情、民族团结教育,进行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的教育,进行团结协作和坚忍不拔精神的教育,进行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教育,进行敬业、乐业和创业精神的教育。对于中职学生,也要大力提倡“每大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以健康的体魄投入到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去。各学科教师要认真落实本学科的思想道德教育任务要求,结合各学科特点,寓思想道德教育于各学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各学科的教材、教学大纲和教学评估标准,要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注重实践训练过程中德育作用。职业院校教育区别与普通高中教育,职业院校侧重对学生专业能力以及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因此更加注重实践训练,注重实训实习。通过实践训练等活动能够有效促进德育工作的开展。根据实际调查可知,在职业院校教学中有三分之一学生通过一年时间进行实践实习。因此,学校以此为切入点,充分结合学生实习内容和实习需求,抓住中职学生与社会实际、岗位实际和一线劳动者密切接触的时机,进行敬业爱岗、诚实守信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爱劳动、爱劳动人民的情感,增强学生讲安全、守纪律、重质量、求效率的意识。

职业学校德育工作新局面的构建

随着职业院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职业教育质量及发展前景呈良好形势。在国家大力支持的政策下,为实现新的职业院校德育工作局面的开创,要从多方面开展。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开展职业教育创新工作,首先要打破传统教育理念,将以人为本作为开展职业教育的核心。职业院校德育工作的开展运用以人为本理念即始终以学生为工作中心,充分结合职业院校学生特征并对其进行针对性措施的应用。职业院校德育工作的开展,要这种学生的特殊性,其区别于普通高中教育,因此德育工作的开展要把握学生群体特征和个体特征。结合职业院校学生的生活情况及学习情况,针对不同阶段学生进行不同的心理干预方式的应用,目的在于达到更好心理健康疏导,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进而促进其自身全面发展。德育工作开展为保证实效性,要按需要进行针对性的教育或咨询,提高德育工作效率。深化德育工作管理体制改革。为促进德育工作顺利开展,加强其管理体制改革至关重要。要针对职业院校德育工作的相关会议制度进一步健全,并对其管理职能进一步明确,使德育工作开展实现统筹管理,大大提高德育工作开展效率。同时,通过管理体制改革与完善,也能够提高校方对德育工作开展的监督,通过针对性指导,推进德育工作更好开展。在德育教学改革中,要对教学大纲进行调整,结合新的德育教学要求,使教学内容更加多元化,符合学生需求,对学生走向社会、适应职业有着积极作用。德育要与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工作就业紧密联系起来,将德育与知识教育有机融合,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德育效果。另外,还有注重职业院校文化的开展,通过多元互动的文化形式的开展,为学生营造一个活跃、积极的学习与生活环境,在良好环境中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文化素养,对完善学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有着积极影响,进而达到德育工作开展目的。促进德育工作制度建设。职业院校德育工作的开展要与学校规章相结合,实现有秩序、有效率的德育工作建设。德育工作制度的完善能够推进德育工作有章可循,在党组织监督下实现系统运行。要积极实行以校长负责的制度,动员职业院校整体师生参与,在职业院校中构建起相对完善的管理机制。德育工作开展过程中制度的完善还可以通过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式进行,目的在与更好监督学校德育工作开展现状,以保证德育工作质量。通过对德育教学质量、德育教师考核等多种形式,构建综合考核体制。为进一步推进德育工作建设,可定期进行优秀班级及优秀个人的评选,通过激励政策促进师生积极主动参与德育工作开展。另外,职业院校德育工作建设与开展离不开社会和家庭的支持,只有从学校、社会、家庭以及企业多方面联合开展,才能最终实现德育工作目标。

德育工作论文范文2

(1)要处理好行政管理与科学研究的关系。新时期德育是一门科学。改革和管理中小学德育的决策要科学化、民主化,必须与科学研究相结合。新时期德育工作的一个特点是复杂性。因此,行政出题目,科研找答案,决策作指导,将是新时期德育工作的一个新方式。自觉地发挥科研力量,是开创中小学德育新格局的长远之计。是否重视教育科研,是衡量教育行政干部由经验型向科学决策型转变的重要尺度。

(2)要处理好科学性与针对性的关系。德育的科学性,指德育的内容和方法符合客观要求、教育规律;德育的针对性,指德育的内容与方法又要与具体环境中具体对象的具体特点相结合。这两者的关系,主要是要解决德育内容落后于现实,既不适应市场经济的新要求,又脱离学生实际的问题。这就要求德育的内容(包括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既要有科学性,又要有针对性,二者相结合,便能增强实效性。

(3)要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德育的特点是引导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辨析和自我塑造,把新的时代的要求化为学生自身的需要,使其成为优良品德形成的内驱力。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因为“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同时,教师也应大胆地坚持正确导向,这样才会处理好二者的关系。

(4)要处理好学校小环境与社会大环境的关系。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改革开放成就显著,这些对青少年学生是活生生的正面教育。同时,社会上的某些消极因素也在影响中小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德育工作者,不要怨天尤人,要相信教育的力量,绝不能因为社会上存在腐败现象就放弃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和道德教育;要立足学校小环境,引导学生善于历史地分析,全面的比较,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作为自己的判断与选择。优化学校小环境,也会对社会大环境产生积极影响。

关于当代道德教育问题的讨论:本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出现了“道德教育的复兴”。80年代末以来,道德教育问题也逐渐成为我国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中共中央、国家教委先后了一系列关于加强和改善大中小学校德育工作的通知、纲要和实施办法,委托有关学术机构编辑出版了以弘扬传统美德为主题的丛书,社会上出现了诸如《新三字经》一类的道德读物,《中国公民手册》已经问世。教育理论界对道德教育问题的研究也正在深化。在这种背景下,为了继续深化对道德教育问题的理解,推进道德教育的改革,寻找提高现代和未来社会道德水平的适宜途径,由北京师范大学孙喜亭教授和成有信教授主持的“教育学博士论坛”日前就我国当代道德教育中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了研讨。

一、当代社会道德水平的总体评价问题

对当代社会道德水平的总体评价,是把握当代社会道德发展的根本方向,反思和改革整个道德教育工作的出发点。

在对当代社会道德水平进行评价之前,与会者讨论了评价的标准或者说评价的参照系的问题。有人指出,目前哲学界或社会舆论中对当前社会道德水平的评价之所以出现不同的看法,如“爬坡论”、“滑坡论”、“代价论”等,主要就是由于不同的人在评价过程中所使用的标准或参照系不同。如果从传统的道德立尝道德观念出发来评价当前人们的道德生活,自然会认为是“紊乱”、“无序”和“滑坡”,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如果把道德发展与社会进步结合起来,站在历史的高度来评价的话,更多地看到的则是道德的进步,或者说,是新道德的诞生。与会者一致认为,在对当前我国道德水平的总体评价上,我们应该采取后一种标准,即社会的、历史的标准。凡是有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助于提高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质量,有助于社会全面进步的道德,就是进步的道德。这种道德也就是恩格斯所说的“代表着现状的变革,代表着未来的”、“拥有最多的能够长久保持的因素”的道德。相反的,就是过时的、丧失了合理性的、应该淘汰的道德。这种标准也就是道德评价问题上的历史唯物主义标准。

遵循这样一个评价标准,与会者一致认为,当前我国社会道德水平总的来说是进步的、上升的、“爬坡”的。由不平等走向平等,由人身依附走向人格独立,由重义轻利走向义利结合,由非主体性走向主体性,是道德进步的主旋律。这种进步,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当代的学者们构想出来的,而是在现实的社会生活,特别是社会经济生活中孕育出来的。也正如恩格斯所说,“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吸取自己的道德观念”。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创造性尝试,必然要求并孕育生成一些新的道德准则、道德精神。

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必然呼唤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在此基础上,独立人格、公正、平等、自由才能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道德法则,表现在人们道德生活的各个领域,如人生观、幸福观、荣辱观、义利观、自然观、家庭观、职业观等等,调节人们之间的各种利益关系。这些道德法则的产生,从根本上说,是有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有助于我国社会的全面进步,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质量的,因而在总体上,体现为一种历史的进步性。

在看到道德发展总的历史趋势进步性的同时,与会者也强调指出,当前我国的某些道德状况确实使人忧虑,所谓道德“滑坡”现象也不是空穴来风。每一个人都在自己的生活中感受到道德生活的某种程度上的“混乱”。该是不容回避的,但人们指出,对于种种不如意的地方,要有一个正确的理解,不能把帐都记在市场经济的头上,认为搞市场经济和提高道德水平是一个“悖论”。当前社会道德生活中不能令人满意的地方,并不是,或者说主要不是市场的必然。每一种经济活动背后都有自己的道德原则,市场经济也是一样。应该说,像平等、公正、义利结合这些道德原则并不会必然地导致社会道德生活的无序,而只会使之更加有序。问题在于,由于道德本身的继承性以及道德观念生成的历史性,目前的社会主体道德还不能满足市场经济活动内在的道德需求。与经济发展阶段相比,社会主体道德或是滞后或是超前了。这种或滞后或超前的道德体系、道德观念与市场经济活动的结合是造成目前种种道德问题的主要原因。此外,西方资产阶级的一些腐朽的道德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冲击,也是造成普遍的道德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

总之,目前的一些社会道德问题应该被看作是“前进中的问题”,它们需要给以严肃的关注,并予以有效的克服、校正,但它们决不表征社会道德发展的历史方向,更不应该将它们归咎于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我们现在的社会道德和德育总的来说是在前进着,在“爬坡”,是在从古代文明社会的道德和德育向现代社会的道德和德育前进。但在局部是在作战略退却,即作为主体的道德和德育在从超越社会经济基础的完全的社会主义道德和德育,甚至共产主义的道德和德育退却到和现实的社会经济基础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代道德和现代教育。之所以作战略退却,是因为我们在一段时期内的所有制关系和分配关系冒进了,冒进到完全的社会主义阶段了,现在已退却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了,我们的道德和德育也离开自己存在的基础冒进了。只有退却到和自己存在的经济基础相适应的方位上,退却到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方位上,才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前进。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才能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道德和德有前进到完全的社会主义道德和德育。这是因为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来,道德和德育不是先验的,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现实的相应的经济基础的反映。道德是调节反映相应的经济基础的人际关系的规范,这种规范是维护实实在在的利益关系的。就是说,我们现实的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即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现代所有制并存和以按劳分配为主要分配方式的多种现代分配方式并存。它不是未来的、单一的、完全的公有制,更不是古代的人身依附关系条件下的所有制关系和分配关系。因之,现实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道德和德育就应该是反映这一经济基础的道德和德育,即以等量劳动交换为基础的、以平等为核心的现代道德和德育。这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道德和德育具有社会主义因素并以完全的社会主义为方向,但它还不是完全的社会主义道德和德育。它和古代道德和德育从本质上是矛盾和对立的,它坚决反对、批判和抵制以人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维护人身依附和特权关系等等的古代道德和德育。我们正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基础的建立而建设我们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道德和德育。目前道德和德育中存在的某些混乱、无序、倒退,正是这种变革过程中的回流、支流、逆流,都是局部性问题。我们的道德和德育正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发展、前进而建立、发展和前进!这是主流。

二、道德教育的本质问题

关于这个问题,当前教育学界有种观点从实践唯物主义出发,认为道德教育的本质是超越的。这种观点认为,作为现代唯物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唯物主义,它与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把实践的观点作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实践是人自身通过对环境的改造和创造来达到与环境统一的活动,就其本质而言是超越的,是人自身对其所处环境的超越。教育,从而包括道德教育,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殊形态的实践活动在本质上也必然是超越性的。道德教育的超越性本质在当前有两个主要的方面:一是超越现实。道德教育不是对现实行为、现实关系的肯定、复制和重现,而是从可能的、理想的生活方式出发,对现实行为、现实关系的否定、提升和启蒙。二是超越物质主义、个人主义、消费主义,使人的精神、人的生活从物的束缚下,从自私自利中解放出来。总之,如果没有超越性,就没有道德教育,道德的历史进步也就无法解释。

还有一种观点,从道德教育和智育、体育的划界出发,认为道德教育的本质是“超越性”。这种观点认为,所谓本质,就是一种区别性的东西,是标明某一事物独特性的东西。道德教育的本质,只有在与智育、体育的区别中才能显现出来。在思维方式和价值基础上,智育和体育是从现实出发,是对现实的一种适应,主要涉及到人类和个体活动的手段和条件问题,是讲“实然”的,在逻辑上,是一种归纳性的;而道德教育则是从未来出发,是一种道德命令,人们必须服从,主要涉及到人类和个体活动的目标和规范问题,属于“应然”的,在逻辑上是一种演绎性的。所以智育、体育和道德教育在思维方式和价值基础上是截然不同的。

这种不同就决定了学校道德教育更多地是从“应然”、从“理想”出发,在本质上就是一种超越性的,要用一种批判性话语引导学生超越现实,追求一种“可能”的生活方式。当前孩子们受到社会的各种影响,太现实了,所缺乏的就是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道德教育当由此努力。

对于道德教育的超越性,与会的多数人在特定含义下予以肯定,认为道德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活动确有或者说应该有其超越的一面,把应然的、可能的、理想的甚至高尚的道德生活展现在青少年的面前,引导他们走向这种生活,或者更准确地说,创造这种生活,从而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就个体而言,道德教育要不断地提高他的道德境界、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理想、道德信念、道德行为等,这种不断提高的过程就表现为一种超越。就整个社会来说,由于社会道德规则系统是极其复杂的、多种多样的,道德教育不是也不应该是原原本本地把复杂多样的道德规范搬到学校中来,向学生进行灌输,或依此对学生进行训练。道德教育对于它的内容,是有选择的。它要选择那些最能符合社会和个体发展需要的道德规范进行教育。在一定的意义上,这种选择性也就体现了道德教育的超越性,即超越那些陈旧的、落后的乃至反动的道德规范。比如说,在当前,道德教育就应该超越人身依附,强调独立人格;超越不平等,强调平等;超越对物质主义的崇拜,强调精神生活等等。此外,道德教育的超越性还体现在摆脱人类中心和文化中心的束缚上。长期以来,道德和道德教育都局限在人类自身的事务中,局限在某一特殊的文化背景中。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人类与自然之间也存在着一种道德关系,认识到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人们的道德规范是很不相同的。当代道德教育应致力于这种新的道德关系的阐释,致力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道德规范的理解。这种超越体现了随着时代的进步道德教育题材的拓展。

在肯定道德教育的有一定的超越性的同时,大多数与会者对道德教育的超越性本质提出质疑:第一,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是实践的唯物主义是否准确?实践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主体在自己所建构的实践活动中究竟是越来越“超越”客观呢,还是越来越“逼近”客观?即便实践的本质是超越的,能否从这种一般的、抽象的类本质推论出道德教育甚或教育的本质也是超越的?诚如此,智育作为一种教育活动是不是超越的?科学活动作为一类实践活动是不是超越的?艺术活动作为一类实践活动是不是超越的?这样一来人类的所有活动的本质都是超越的,那么又何言超越性为道德教育的“本质”呢?第二,从“应然”的思维方式和价值本位出发推论道德教育的超越性本质是否普遍妥当?“应然”是否在价值方向上必然地指向“未来”,指向“理想”、指向“更高的境界”?父母对孩子说:“你应该听话!”;老子说,人类社会“应该”回到“小国寡民”的初民时代;朋友对你说,“(就是)亲兄弟,(也应该)明算帐”。这些道德话语并不是,“超越”的,而是现实生活的反映。第三,认为道德教育的逻辑是演绎的而非归纳的,那么,演绎的大前提是从哪儿来的呢?高尚纯洁的道德律令又是从何而生呢?其结果,很可能得出先验道德的结论。第四,如果认为教育或道德教育的本质是超越的,超越现实、超越世俗,是从理想生活、可能世界出发的,是要对现实进行“否定”的,那么承担教育或道德教育的教育者是从哪儿来的呢?这就必然导致在“芸芸众生”中划出、推出甚或造出一部分品德纯洁、高尚的人,是这部分高踞社会之上的纯洁、高尚的人用自己的纯洁、高尚的言行培育了新一代的纯洁和高尚。对于我们来说,这并不是什么道德教育新发现,因为一部中国道德教育史就是这样的。难道我们以前的道德教育还不够“超越”吗?难道我们以前的纯洁、高尚的道德偶像还少吗?难道我们以前对现实生活、实然世界“否定”的还不够吗?事实上,在很长一段时间的道德教育中,我们不是不“超越”、不“否定”现实,而是太超越、太否定现实了,形成了强大的道德压力,以至于所谓理想的生活不是提升了现实生活,而是根本遗忘、摈弃和歪曲了现实生活。在封建社会中,甚至出现“以理杀人”的情况。

总之,大多数与会者认为,说道德教育具有某种程度上或某种意义上的超越性是可以的,但说道德教育的本质就是超越性,在逻辑上很难成立,也没能很好地反思我们道德教育的历史经验。不能把道德教育的超越性提到本质的高度,理解为超越时代,超越现实,甚至也不能在一般的意义上将它理解为超越功利、超越物质、超越个人。从哲学的角度看,道德的生成过程是一个社会历史过程,是一种道德智识或经验的归纳过程,我们所要求的道德哪怕是最理想的道德,如诚实、正义,都不是先验地给定的。从教育学的角度看,道德教育无非就是现实社会道德规范的个体内化,就是要教会学生过现实的道德生活,而现实的道德生活就是世俗的生活,它由一些历史传承下来的、时代所认可或修正或补充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社会习俗、伦理禁忌等构成。正是这些东西奠定了我们道德生活和整个人生的基矗因此,不能否认和否定道德教育的现实性。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道德和道德教育应该是最现实的,比智育还现实。讲对现实的否定或超越,应该严格地局限在那些丧失了现实合理性的方面,而不能把整个现实作为否定或超越的对象。讲对功利、物质和个人的超越也应在肯定功利、物质、个人需要的合理性的前提下进行,不能在回到传统上重义轻利、重精神轻物质、重集体轻个体的老路上去。当前的许多道德混乱可以说就是对传统的过于超越的道德生活方式的“反动”,是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我们不能因为这一点再提倡回到老路上去,又走向一个新的极端。至于理想的、可能的道德生活,则是人们所应追求的目标。但道德教育不能把目标当成基础,把目的地当成出发点,那就会发生本末倒置的问题。

有人还提出道德教育或整个教育的“保存性”的一面,即传承优良文化传统,维护社会稳定的一面。对于教育或道德教育只讲超越不讲或少讲继承,只讲理想不讲或少讲历史,只讲促进改革发展不讲或少讲维护社会稳定都是不行的。两个方面应该得到统一。统一在哪儿?统一在现实性上。现实道德和道德教育问题的考察有两把钥匙:一是马克思人的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理论,即人的依赖关系阶段、物的依赖性为基础上的人的独立性阶段与人的自由个性阶段。二是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提出的“三种道德”(封建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理论。

现在我们正处于第二个阶段,而且三种道德关系都有,哪一种也不完善。现实的道德状况是丰富的、多类型、多层次、多样式的。不能也不可能只要求一种类型、一个层次、一种样式。这种“多”是统一的,是历史的具体的统一,统一在现实性上,在今天即统一在物的依赖性为基础上的人的独立性上。也就是说,今天讲道德和道德教育的适应,是要适应在物的依赖性为基础上的人的独立性,而不是去适应人的依赖关系。讲道德和道德教育的超越,主要的也不是超越物的依赖性为基础上的人的独立性,而是指超越人的依赖阶段。如果要说超越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也只能是局部超越,而不能是全局超越,只能是个别超越,不能是全体超越。

三、道德教育的功能问题

有人认为,道德教育的功能可以划分为本体功能和社会功能,或者说是内在功能和外在功能。在本体功能与社会功能的关系中,本体功能是基矗没有本体功能的充分实现,就谈不上社会功能的实现。本体功能是学校道德教育所应主要追求的,也是学校道德教育在其有限的时间中所能够追求的。我们过去德育工作中的失误和失效,很大程度上就在于没能看到学校道德教育的这种时间和效果的有限性,很好地重视德育的本体功能,总是想培养从社会某一角度看来在思想品德已经完善的、完美的人,喜欢用一些外在的社会标准来要求和评价德育活动及学生的道德面貌。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对学校道德教育的一种苛求,也是无论如何不可能实现的。说政治是灵魂,也未尝不可,但更应强调道德品质和人生观是基矗政治要求不能代替道德规范。没有正确的人生观,没有人格,一个人在政治上要么投机,要么装糊涂,要么甘做政客。所以,就道德教育的本体功能来看,德育就是育德,就是建构一种道德境界。具体到学校道德教育来说,就是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感,养成他们的道德习惯,树立他们的道德信仰。育德之中,核心的东西是发展学生的“悟性”。“悟”就是觉悟、醒悟、领悟,就是焕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意识到自己该怎么做,怎样做才更有价值。没有这种悟性,一个人就不会从内心深处意识到自己的道德责任,就会成为道德的奴隶,而道德也就会成为奴隶的道德,成为束缚人、压制人的手段,而不是形成人、解放人和提升人的手段。道德的起点是他律,终点是“自律”,最高境界就是“自由”。所谓自由也就是孔子所说的那种“从心所欲而不逾矩”,达到了一种审美状态。从他律走向自律再升华到自由,都有赖于人的道德悟性的提高。如果没有悟性,学生既不会有真正的道德自律,更不会有真正的道德自由。

有人认为,道德教育具有一种“感召”、“净化”和“社会制衡”的功能。

这种观点认为,道德生活不同于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其特点就是不计成本,只讲义务,不讲权利,是以目标的高尚与否作为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平的尺度的。正如古人所说的“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一个风华正茂的大学生为了救落水老农可以不惜自己的生命,这就是道德的。如果在该履行道德义务的时候讲究条件,甚至开口要价,就不再是一种道德行为,而蜕化变质为一种政治、经济或其它什么的交易,属于一种市场行为、剧场行为。所以道德之行和道德之教有而且应该有一种召唤、净化的功能,使学生具有一种与世俗相抗衡的力量,使他们的心灵有所寄托,作为人的价值得到实现。对于人类生活来说,这种召唤、净化直指他们的内心深处,是不同于外在约束力量的内在约束力量,以一种不同于外在约束的方式实现对历史发展和现实生活的社会制衡。在当前社会道德生活许多方面失范,物质主义、消费主义、个人主义等甚嚣尘上的情况下,学校的道德教育更应该发挥它的这种感召、净化与社会制衡的功能。这是中国社会改革对学校道德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是当前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使命之一。

有人从道德的二元结构出发,阐述道德教育的功能。所谓道德的二元结构,是指社会道德包括基础文明和德性修养两个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方面。基础文明就是健康的社会生产和生活中所有的人都应遵守的行为规范,从一个方面反映了社会文明发展的程度和水平,是青少年个体社会化过程中所必须接受,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也必须身体力行的东西。比如,在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在工作上兢兢业业等。而德性修养则主要是反映了一种道德境界,一般地说,它是高于基础文明之上的,既包括了内心状态,更反映了外在行为。在日常生活中,有德性修养的人道德责任往往超越了基础文明的要求,比如说,在社会生活中大公无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在革命事业中抛头颅、洒热血等。就两者的区别来说,前者是基本的、他律的、功利的、世俗的、统一的、适应的,后者是高尚的、自律的、理想的、神圣的、多样的、超越的。就两者的联系来说,犹如一座漂浮在大海上的冰山,德性修养是水面以上的部分,基础文明是水面以下的部分。没有水面以下的部分,水面以上的部分就不会凸现出来。道德教育作为青少年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其着眼点应放在学生基础文明习惯的培养上,从而提高社会的一般道德水平,而不应是放在提高学生的德性修养,造就道德圣人上。再者,一个人的德性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或者说主要不是学校教育的结果,而是主体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在解决一系列的道德冲突的过程中形成的。也即是说,主要是在学校道德教育之外形成的。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基础文明是可教的,德性修养是不可教的。学校道德教育主要不应在不可教处努力,而应在可教处努力。学校道德教育的本体功能就应该定位在传播和提高社会的基础文明上。

四、学校道德教育的效果问题

讨论到学校道德教育的效果,有的人认为是低效的,有的人认为是无效的乃至负效的。究其原因,不同的人强调不同的方面。总的来看,涉及到学校道德教育内部和外部的方方面面。

第一,就目标而言,过去我们的目标定的太高、太大,甚至有不科学的东西,习惯于制造学校道德教育的“神话”,认为其无所不能。只讲理想,不讲功利;只讲超越,不讲现实;只讲方向性,不研究可能性。目标太高、太大,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和道德认知水平,在学校德育活动中就根本不可能达到。达不到的东西又必须去做,就出现名义上“加强”,实际上“淡化”,名义上“落实”,实际上“落虚”的现象。等到出了问题,又反过头来批评学校德育没搞好,而不愿意静下心来科学地分析目标上的原因。对于学校德育工作者来说,这样做似乎也有些不公正。实际上,为了尽可能地接近这样的目标,他们工作非常辛苦,心理压力也很大。有人把这种现象概括为“德育之累”。

第二,在内容上,存在着“道德教育政治化,政治教育道德化”的问题,不能很好地把这两者区分开来。经常的情况是,用政治教育来代替道德教育,只讲政治立场,不讲道德修养,只讲道德的阶级性,不讲道德的共同性。整个学校德育工作的内容经常性地跟着社会形势变,没有一个相对稳定的东西。有人打了个比喻,把整个学校德育比成一棵大树,那么道德教育就是这树的根和干,思想政治教育则是这树上的花和果。德育之树的根若不深、干若不强壮,那么它的花必不鲜艳,果必不丰硕。例如,“”期间,许多人政治上跟着走,道德上却是两面派,伪君子。有人还指出,在内容上;小学讲共产主义,中学讲社会主义,到了大学才讲怎样做人,把内容的序列给颠倒了。在这方面,应该很好地汲取我国古代道德教育的一些宝贵经验,如由小及大,由近及远,循序渐进,推己及人等。

第三,在方法上,直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很好地区分知识学习;技能学习和道德学习三种不同的学习方式,因而也就不能很好地区分科学教育、技术教育和道德教育这三种不同的教育方式。知识学习强调接受、理解和创造,技能学习强调训练、熟练和应用,道德学习强调潜移默化、个体觉悟和生活践履。与之相适应,科学教育、技术教育和道德教育也应采取不同的教育策略。我们的道德教育方法上的问题就出在按科学教育,技术教育的方式来进行道德教育,把道德与生活割裂开来,作为一种知识来教,作为一种技术来训练。其结果就是学生有道德之知,而少道德之行、道德之情和道德之信。在这方面,与会者还特别强调教育者自身道德素养以及道德教育的道德性的问题,认为只有有德之人和有德之教才能建构起真正的德育活动。如果讲马列的不马列,教道德的不过德,马列之教不马列,道德之教不道德,就必然导致整个德育的危机。

第四,在教育者方面,有人提出;由于现代社会变化加速,代沟扩大,教育者的道德立场和道德观念受到他们的生活时空的限制,在许多方面确实不适合或不能帮助今天的学生顺利地解决他们的道德难题。因此教育者在进行道德教育之前,应对自己的道德立场进行批判,不能作为一个绝对正确的出发点,强制灌输。

当前在道德教育过程中的普遍的师生关系的对立(包括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对立,青少年群体的一些反主流社会情绪)恐怕与此有关。有些道德难题对于教育者来说也是新问题,不能依赖于过去的观念和经验,而应和学生们一道去学习,来尝试解决。在新道德的建设方面,师生处于同一个起跑线上。在受教育者方面,有人认为,当前学生的主导性道德需要已经发生了变化,从过去的注重道德身份的获得转变到注重道德尊严的确立,道德生活的主体性日益得到重视。现代道德教育应关注这种受教育者的地位和需要的变化,灵活地改变自己的方式方法,否则就会导致道德教育价值的失落。

第五,在外部环境上,当前社会整体道德水平不高,势必影响到学校本体德育功能的实现,即所谓“5+2=0”(五天的学校道德教育加上两天的家庭和社会生活教育,其效果等于零)。有人指出,由于当前现实生活中社会主群体(指中年人,是孩子们的榜样群体)的特殊历史经验,目前大都有一种利益追逐和物质补偿心理,对精神理想持一种冷漠或嘲弄的态度,从而对学校道德教育产生消极影响。有人认为,当前的一些影视作品的不正确价值导向,大众传媒的低级趣味也对学校道德教育的作用产生消解作用。还有人追随18世启蒙思想家的观点,强调指出一个健全的完善的社会制度具有强大的道德教育力量,而一个不健全不完善的社会制度对普遍社会道德的进步,特别是对学校道德教育起到消极的作用。

德育工作论文范文3

1.1德育内容应服务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良好的德育是个体成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关键.德育应遵循个体身心发展规律和已经掌握的知识结构、理解水平,使学生在德育、智育、美育等各方面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克服和改变学生道德水平上的“高分低能”,不断进步,全面发展,和谐发展.1.2德育内容应能够反映时代需要,克服传统思维定势在新的历史时期,接受影响的媒体不断增多,大学生的精神生活在空间上不断拓宽,表现出的价值取向也多,大学生有许多新的道德需求.德育内容在传统教育的基础上,应该注重这些新的道德需求,并及时吸收.当前大学生新的道德需求主要体现在就业指导(压力增大)、心理咨询(心理疾病增多)和法制教育(社会法制化影响)等方面.1.3德育内容应帮助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高校德育应坚决制止只讲口号和形式的情况出现.德育内容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能用以指导学生解决思想和生活实际问题.这一原则要求我们必须实事求是地从客观实际出发,使德育内容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帮助高校学生解决各个阶段的思想困惑.德育内容在大学的不同阶段是不一样的,应注重分层分类引导,根据各个不同时期学生的不同情况,制定相应的德育内容.1.4德育内容应坚持重视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渗透于个体发展的各个阶段,但由于高校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已趋成熟,对国家的认识和理解更为深刻,因此德育内容应充分考虑到凝聚大学生的民族精神与力量,不断加强对高校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近年来,国际国内分裂势力屡次破坏国家和人民安全,制造事端,对大学生的思想影响很大,根据高校学生的实际表现,对高校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应有针对性,应高度重视并积极地引导他们健康、理智的爱国.一方面,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和交融越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高校学生应有清晰的认识.另一方面,大学生作为建设祖国的生力军,必须热爱自己的祖国,并保持头脑的理智,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不断奋斗.

2科学客观,合理定位德育目标

德育目标过高、过大,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和道德认知水平,不仅体现在高校的德育定位中,还体现在小学、中学的德育定位中.在重视理想教育的同时,我们应注重德育的现实取向.制定德育目标应遵循以下原则:2.1面向未来原则德育目标确定了受教育者经过德育教育后应该达到的德育水平,反映的是社会发展对未来人才的规格要求.德育目标只有坚持面向未来的原则,才能发挥德育目标的引导作用和激励功能.2.2现实取向原则德育目标的现实取向,主要是重视德育目标的层次性和现实性.生活中常见的情形是小学生都会讲共产主义,这就忽略了个体的现实情况,德育效果并不好,导致这些从小增强高校德育工作实效性对策分析巨灿,王方国(西华师范大学,四川南充637009)摘要:本文着眼新的时代特征,立足高校德育工作现状,充分结合新时期大学生的思想特点,从德育工作实效性入手,都会讲共产主义的学生到了大学时期,却连基础文明都不懂.所以德育目标应特别注意社会和个体的现实情况,分层次、分阶段的制定德育目标.2.3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原则在总的德育目标指导下,应尊重不同学生的不同个性特点,量体裁衣,灵活多样,使人的自主性与独立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尊重,让他们尽可能多的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促使他们去认真思考,然后做出自己的判断与选择.由此获得的观念才容易内化,形成自己的良好品德.因此制定具体的德育目标时,必须充分考虑到每个个体的不同情况,不能统一要求,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个体发展和调动每个个体的积极性,增强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3顺应时展,积极探索德育方法新措施

德育是一个双向交流的过程.传统的德育方法是单从德育目标出发而采取的自上而下的教育,这种教学方式不能有效的适应新时期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学模式单一,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的效应.针对高校这一特殊的育人环境,可通过以下方面对大学生展开德育:3.1利用主题教育活动从小学到大学,主题教育活动都是德育的重要阵地.对高校德育来说,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可以拓宽德育工作领域.如学校组织开展“多读书、读好书”活动、“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活动以及青年志愿者慰问活动等,对学生的德育有着直接而重要的影响.这一德育方法在高校中较为普遍和重视,问题在于活动领域有限和组织不得力而实际效果不好.3.2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当代大学生对网络的青睐,开展网上德育沿海地区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许多高校已设有学生德育网站.但内陆和西部地区,网上德育已经普遍具备条件但还没有在思想认识上重视起来,没能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应开辟网络专区,使德育内容潜移默化的影响、引导学生发展.3.3设立学生论坛有的高校设有专门的大学生论坛,针对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探讨,各抒己见,效果良好,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还明辨了是非,形成了正确的导向.3.4引导学生走向社会,付诸实践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是社会要求和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新时期大学生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途径.社会实践对于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大学生在社会的大环境中去深化对道德知识的认知,并通过自己的道德行为,内化为自己的自觉行动.

4建设健康、活泼的校园文化,创造良好的德育氛围

大学校园作为教育培养学生的第二课堂,校园文化承载着引领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职责,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有利于在学生的德育教育中施加积极向上的影响,可以有效避免学生的行为失范和道德失范.校园文化对学生德育影响主要集中在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方面.物质文化主要通过建设可以直接感官的文化设施对学生德育进行影响,让他们身处其中,身临其境,会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和熏陶.精神文化主要通过开展行之有效的专题文化活动对学生德育进行影响,重点是让学生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来,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校园文化活动的设计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强调系统性和科学性.建设健康、活泼的校园文化,对于创造良好的德育氛围、形成积极的舆论导向和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5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开展自我教育

德育工作论文范文4

《中小学德育规程》第二条规定:“德育即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是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德育理所当然地应该列在学校教育的重要位置上,这不仅是由青少年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差、是非观念淡薄、自律性不强等因素所决定的,而且是由我国的人才培养目标所决定的。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同样决定了山区学校必须重视德育教育,山区学校留守孩子增多、家庭教育缺失、学2校教育乏力、社会教育失范等问题倒逼我们必须重视德育教育。

二、山区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学校教育乏力

首另外我国国情决定了基础教育资源分布还很不平衡,山区学校在开展德育活动所需的物质条件方面也存在先天不足。

(二)家庭教育缺失

由于许多家长自身文化水平不高,又加上外出务工的家长越来越多,目前山区许多家庭的教育是蹩脚的,甚至是缺失的,不仅无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还给山区学校德育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但许多家长不能以身作则,要求孩子做到的事自己却做不到,结果在孩子面前的威信大减,教育效果大打折扣;还有的家长在孩子的教育上往往采取一种简单粗暴的做法,即金钱加棍棒,先哄,哄不好就打,甚至稍有不顺意就棍棒相加,极易导致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三)社会教育失范

青少年德育工作不只是学校与家庭的事,更是全社会的大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支持、关心和参与,各部门要通力合作、互相配合。如利用正面的媒体、网络、图书资源为学生提供健康的精神食粮,但对于山区孩子来说积极正面的社会教育常常是“春风不度玉门关”,“黄”“赌”“毒”等各种不良社会现象和新的“读书无用论”却严重地影响山区孩子的健康成长。“单打独斗”式的学校德育工作已远远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厌学早恋、脆弱自闭、心理承受力较差、暴力倾向严重等问题都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

三、山区学校德育工作的对策

在总结近几年的德育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坚持“大胆尝试、不断创新”的原则从以下几方面去探索实践:

(一)转变观念,明确德育工作目标

学校德育工作不能没有主题和目标。立志成才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长期德育实践中的一个突出和稳定的主题。学校最根本的社会功能是培养人,通过立志成才教育,可以合理地把学生对个体自身价值的追求与社会价值的追求统一起来,从而做到以重视社会利益为特征的社会本位与关注个体发展为特征的个人本位的有机结合。同时,学校以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德育工作的目标之一,大力实施环境育人工程,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确保德育目标的实施。

(二)多方联动,完善德育操作系统

德育目标明确了,还必须有相应的管理系统以保证德育工作的顺利实施。学校可以采取层级负责制进行德育工作管理,即主管德育工作的副校长任总指挥,政教主任负责实施,年级组长、团总支、少先队、各班主任、各班委会实行分层负责,任课教师积极配合,主动参与,把德育贯穿于各项工作和活动之中,切实突出德育工作的首要地位。同时,加强学校与家庭、社会力量的配合,在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社会、家长、学校所担负的责任是各不相同的,但德育目标是一致的。开展德育工作的三方特别是学校与家庭只有各自明确在同一个目标之下的责任,互相配合,才能保证德育效果的均衡性、实效性及持久性。

(三)以人为本,丰富德育活动内容

我们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兴趣爱好,施以“以活动促管理,以情感辅教育”的德育教育活动。学校在德育方面减少空洞说教,采取多种形式的活动请相关人员现身说法感染学生。学校针对山区学生实际情况,近年来通过教师送教上门进行感恩教育、理想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开展各种主题活动丰富学校德育的内容,组建各种兴趣小组让学生在学习和活动中获得情感熏陶。

(四)不断创新,优化德育工作措施

我们学校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德育工作实施方案,始终将德育工作寓于各学科课堂教学之中,贯穿于教育教学各个环节。所有教师都要结合本学科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实现信息化管理。加强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我们始终将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思想上导之以德,生活上施之以爱,学习上律之以实,注重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让所有学生都能学有所获,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快乐。教师可向群体成员阐明评价的目的是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和他人。采用多种方式实施以诚心、热心、耐心为内容的情感教育和爱好教育,这是在素质教育的大前提下的创新德育教育的必备要求,我校就是这样进行创新教育的。

德育工作论文范文5

关键词:技工学校;德育工作;教育理念

一、突破传统教育理念,调整教育内容,与时代同步

我国传统的道德教育往往单纯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突出个体完美的人格塑造,传统的道德教育培养了人的向善、自强、耐力和从属感。但是,现代社会需要的是与现代生产和人类经济活动相适应的现代人才,现代人才除了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外,还必须具备现代社会、现代生产所需要的基本道德素质。我们现在培养的学生是科技高速发展时代建设的主力军,他们必须具备现代社会所需的基本道德素质,尤其要具备勇于开拓、勇于创造、团结协作的精神。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单靠强调完善个人修养、追求传统的思想人格是不够的,我们必须改革德育教育制度,推行德育系统化教育。学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要开设职业道德常识课,将职业道德教育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与日常学习生活中,拓宽德育教育的深度和广度。从实际出发,正确认识当今的学生,转变旧观念,树立新观念,努力使现代意识和传统教育一体化,既有远景目标,又有层次要求,二者互相贯通,彼此交融,这是当今德育的发展取向。1.要实现培养目标,应开展多种形式、内容丰富的德育工作(1)在新生入学时,把军训国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纳入德育教育工作中,以提高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强化集体主义意识。组织新生看爱国电影、唱革命歌曲、接受现代国防教育,打破平面式单渠道的教育,实行渗透式立体化教育,在寓教于乐中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这也是德育工作的基础阶段。(2)坚持正面教育,开展多层次、内容丰富的形势与政策教育,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按照思想发展的客观规律,把真理导入学生的头脑中,启发学生的内在因素,让学生选择正确的志向和人生道路,耐心疏导,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情理相济,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觉悟,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打开学生的心头锁解开学生的思想疙瘩,只要这样做,即使面对问题较多的学生,也能“精诚所至,金石为开”。(3)德育工作要同相关政策相结合,在评奖、评优、学习管理中,坚持品学兼优的标准,严格进行考核,扭转重才轻德的倾向。同时,还要树立典型,发挥典型的作用。(4)德育要同生产实际相结合。学生参加劳动,进行实践活动,可以接触社会、接触企业,可以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有助于理论联系实际,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适应当前飞速发展的时代。2.发挥德育课、政治课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也是很重要的德育措施这两课要做到常讲常新,要抓住学生的思想热点,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取得实效。要想做到两课常讲常新,就不能一个教案讲到底,即使功底再好的教师也要做到“两头抓”:一是“抓上头”,就是教师必须随时了解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了解国内外大事,关注社会动态,不断研究新问题,补充新知识。二是“抓下头”,就是随时了解学生在想什么、关心什么,他们的思想热点和疑点是什么,对这些问题,教师不但要了解,而且要关注,给予回答。只有抓住了这两头,德育课才能常讲常新,才能对学生有吸引力,也才能实现其有效性,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

二、培养师生情感,言传身教,是德育教育的重要手段

德育工作论文范文6

针对当今以独生子女为主体的中小学生队伍中存在的怕困难、怕挫折等意志脆弱的问题,我区确立了以磨炼教育为主题的德育工作思路,对学生全面实施道德和行为意志的磨炼。为了避免当前较为普遍存在的德育目标大、内容空泛、形式划一、可操作性差、缺乏连贯性、评价不相应等弊端,我区实施磨炼教育紧密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注意学生的个性特点。通过循序渐进确立个人小目标,实行磨炼教育自我管理,使我区德育工作形成主动的、经常性有效运转的机制。

一、紧密结合学生思想和日常行为开展磨炼教育

学生的主要活动场所是学校,主要交往范围是老师和同学,主要活动形式是学习。开展磨炼教育必须正视实施教育的这种客观基础,学生意志的培养和磨炼需要在日常的思想道德、学习、生活中努力完成和巩固提高。脱离了日常生活,就是脱离学生实际。单纯依靠纪念日、节假日搞几次活动,是达不到持续稳定的教育效果的。所以,我区开展磨炼教育坚持结合学生日常生活实际,从思想道德、学习习惯、行为规范、生活能力、体魄锻炼等五个方面开展教育,使学生每时每日都处于自我规范和集体教育之中,使磨炼教育经常化,贯穿学生成长的全过程。

1思想道德磨炼。我们将强化爱国主义意识作为思想磨炼的主要内容,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把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与祖国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强化爱国主义知识的灌输、爱国情感的培养和爱国行为的磨炼。

2行为磨炼。结合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加大养成教育的训练力度和难度,使学生自觉约束规范自己在校内外的行为习惯。

3学习磨炼。这是学生最经常的锻炼内容,主要是培养学生在学习上克服困难,养成刻苦、认真、耐心、细致、求效率、守纪律的学习作风,使其热爱学习,勇于创造,勤奋进取。

4生活磨炼。重点训练学生生活、生存能力,培养劳动观念,对生活充满信心,肯于吃苦,做事永不服输,在困难及意外情况下,有自我保护及救助他人的能力,有耐挫和抗挫能力。体魄磨炼。培养学生热爱文体活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学会正确的锻炼方法和技巧,增强坚韧不拔的毅力。

二、确立总体目标指导下的个人磨炼小目标

磨炼目标的确立,既要考虑共性的需要,从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一般特征出发,又要注意学生的个性特点,根据每个学生

的具体实际提出要求,切不可一概而论。所以,我们在确定磨炼目标时,体现了总体目标和个人目标两个层次的需要。要求在总体目标指导下,确定个人阶段性小目标;同时,通过小目标的逐步完成,促进总体目标的实现:

1分层次明确总体磨炼目标。由于学生的年龄差异,使得他们对问题的认识、接受能力不同,对各种困难的承受能力也不同。同时,学生的成长总是有一定过程的。因此,对学生磨炼目标的要求必须分层次确定,分阶段实施,循序渐进。

我们把对学生进行思想、行为、学习、生活、体魄等方面的磨炼教育内容,从各年龄段的学生实际出发,分解为小学低、中、高年段和初中年段四个层次,分类设计教育方案,分层确立目标,实施教育,使确立的目标和实践目标的过程是一种螺旋式上升的提高过程。如:我们确定的学习磨炼目标,对小学低年级的要求只是培养锻炼独立思考和学习能力,而对高年级则要求培养科学意识、勤奋精神、创造能力,并且有承受挫折的顽强学习毅力。生活磨炼目标对小学低、中年段只要求生活自理,对高年段和初中生则要锻炼为社会服务能力和救助他人能力等。

2从自身实际出发,确定翘足可得的个人小目标。个人目标是完成磨炼要求的子目标。努力就能完成的小目标,容易使人建立信心和勇气,而且针对性强,可行性强,符合个性发展规律。完成了这个目标,再确定下一个目标,使学生在实践中看到自己行为的效果,得到成功的体会,逐步提高自觉性。所以,我们要求学校在根据学生每阶段的共性特点确立不同的训练项目的同时,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确定个人小目标。目标小,看得见,够得着,容易获得成功和自信。学生每月确定2-3个方面的小目标,在学校、家庭和社会实施,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步磨炼自己的思想品德、行为意志。如,有的学生根据学校提出的生活磨炼总体要求,要求自己做到不乱花零钱,不坐公车上下学,不进电子游戏厅等;有的学生写作业时喜欢磨磨蹭蹭,在确定学习磨炼目标时,就针对这一弱点,提出“集中精力写作业,提高效率”的小目标。

总之,确定小目标能够使学生查找自身的薄弱点,确定努力的方向,逐渐克服缺点,完善自己。

三、鼓励学生以集体和自我教育为主进行磨炼

任何一项教育,受教育者都不应该是静止、被动地接受外部影响,而应在主动参与的实际活动中接受影响。磨炼教育具有实践性强的特征,所以,要让学生积极参与自身的磨炼塑造和转化工作,由教育的客体变为主体。还要善于运用集体的教育力量,使学生与学生之间互相监督、互相帮助,提高磨炼的自觉性、主动性,扩大教育效果。

1自己提出目标,集体帮助修订。学生每月初制订自己的磨炼小目标,在小组中征求意见,确定本月的磨炼目标。使磨炼教育由外在的客观要求转化为内在的个体需要。

2自我磨炼,集体监督,完成月目标。实践目标的过程是自觉磨炼的过程。学生在集体的监督下,组织调解好自己的行为,按照自己确定的小目标,自觉要求自己。学生每天生活在一起,这种监督是最直接、最经常的,使学生生活在随时保持自我克制弱点的氛围,逐渐形成自觉行为,培养出良好的品德和意志。

3每月评估和目标升级

。阶段性评估是教育的动力,学生获得良好的评价和帮助,会培养自我奋发的健康心理。我们将学生完成目标的周期确定为一个月,所以定为每月初制订目标,月末评估目标完成情况。学校以班级、小组为单位,主要以自我评估、小组互评为主,班主任和家长参与意见为附,全面评价学生磨炼情况。学生当月的目标完成了,再确定更高、更难一些的目标,逐步提高,达到高标准要求,也保持了磨炼教育的日常性和连续性。

4填写磨炼手册,建立自我档案。我们设计了《磨炼教育手册》,让学生自己写好自己的受教育过程。手中有本,心里有底,从累计中看成绩,看问题。手册作为镜子,作为航标,激发学生自我转化意识、超越意识。

四、学校、家庭、社会配合创设磨炼教育情境

学生集体和自我教育是实施磨炼教育的有效途径,但不是唯一的途径。对学生自我磨炼教育既要放手,又不能放任自流,任其自然发展。磨炼意志必须在理解行为意义的条件下进行,在创设氛围和强化训练中巩固。要使学生理解磨炼教育与他们肩负的历史使命的必然联系,明确其深远意义。磨炼教育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健全人格的有效手段。所以必须有学校教育、家庭指导、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来保证,使磨炼教育得以顺利实施。

我们要求学校通过课堂教学渗透,班、团、队会专题教育,校内外活动,加深学生对磨炼自身品德意志迫切性的认识;再有,通过我们民族传统中的磨砺故事和革命传统教育,激发学生自觉磨炼的情感;同时,学校创设情境强化训练学生的意志力,也是磨炼教育的有效手段。如组织文体活动中的各种竞技和耐力比赛,学习中的“定时作业”、“比一比谁的精力集中”、“注意力比赛”等活动,都是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磨炼题材。寒暑假和重大纪念日是集中进行意志和耐力磨炼的好时机,学校可以搞摹拟长征;搞雪地行军、野炊等艰苦环境中生存能力训练;组织学生到农村去,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体验农村生活;组织远足登山等活动。

依靠家庭,使磨炼教育向校外延伸。学生每月磨炼目标的确定,要征求家长的意见;实施目标的过程要得到家长的指导和监督;月末评估,家长也要签署意见。还可以建立家庭联盟,将学生与家长按住址组织起来,建立假日磨炼小队,由家长轮流任辅导员,学生自己设计活动方案,开展各种磨炼活动。

依托社会,创设磨炼教育的大环境。这几年电子游戏厅、录像厅、台球室对中小学生的诱惑给教育带来很大干扰。为了控制学生进入“两厅一室”,我们协调文化、工商、街道等部门,严禁以上场所接纳中小学生;我区11个街道办事处都建立了青少年活动站,组织学生开展有意义的活动;驻区各部队利用寒暑假开办少年军校、警校、航校,对学生进行军事化训练。

五、建立激励机制,使磨炼教育自我管理经常持久地开展下去

德育工作论文范文7

学校德育工作目标的实现,依赖于高素质的德育工作者的队伍,德育教育工作者要有前瞻性的理性思考和研究。学校领导和教师肩负着德育教育的重任,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如何,不仅直接影响到领导管理的效率、决策,而且对广大学生起着极大的教育示范作用,甚至对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学校必须注重加强领导和教师的学习,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和自身素质。一是抓好领导干部的学习制度。学校应该重视领导干部的政治理论学习,要求领导干部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不断学习新思想、新理论、新观念,提高领导能力和管理水平;二是抓好教职员工的政治业务学习制度。学校应要求教职员工每月政治学习两次、业务学习两次,提高师德师风和教师自身素质,进而在全体学生中树立榜样;三是抓好学生的政治理论学习和思想道德教育制度。学校学生管理部门及教务管理部门应每周安排一次班团活动(时间大约1小时),由班主任组织学生进行政治学习,可以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公德、传统美德等方面的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加强学习,广大师生加深了对德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牢固树立了以德为本的教育理念,提高了参与德育工作的积极性,在全校形成了良好的德育教育氛围。

2.抓好管理,建立规章,形成科学的德育管理模式

构建科学的德育管理体系是实现德育目标的有力保证,近年来,我校坚持“德育为先,以德育人”的工作思路,通过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建立了科学有效的运行机制,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德育工作管理模式,促进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健康发展。

在组织机构上,我校成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并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不断进行调整和补充,形成一支强有力的德育工作队伍,顶层有学校领导统领,中层由各部门负责人指挥,底层有班主任、骨干教师及学生会干部具体实施,保证学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在制度上,我校建立和健全德育督导评估制度、德育档案管理制度等,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德育工作实施计划,层次分明、责任落实到人,严格奖惩制度,确保德育工作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3.抓好载体,力求创新,切实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正值十七八岁,处于人生历程中的第二“断乳期”,也有人把这一时期称为青少年成长的“危险期”。如何帮助青少年在其“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使他们朝着正确方向发展,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中心课题。针对他们求知欲强、精力充沛的这一身心特点,我们应积极探索实施德育教育的好办法,寓德育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3.1以重大节日为载体,深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学校可利用清明节、“五四”、国庆节、“一二·九”等重大节日的纪念日或庆祝日,组织扫墓、表彰或“树校园新风”主题教育活动;举办读书节、“一二·九”演讲比赛等,使广大青年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陶冶情操,增长才干,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新时期创新精神。

3.2以“献爱心”为主题,积极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学校青年志愿者的宗旨是“立足校园、服务社区、面向社会”。校团委应定期组织青年志愿者开展卫生清理、送温暖献爱心、“一助一”帮困助贫活动,使他们在创建文明校园、文明社区的活动中发挥生力军的作用。

3.3开展“诚信树人”的主题活动。学校应全面贯彻“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实施纲要》,深入开展诚信教育。坚持以诚信教育活动推动“学雷锋、树新风”建设,推动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促进班风、校风建设。“诚信树人”主题教育活动可由学校团委与学生科共同向全校学生发出倡议,比如让学生在印有“诚信树人”的巨幅上签名,誓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好学生,通过这一主题教育活动,提高学生诚实守信的意识。

总之,学校应坚持以德治校,多层次、全方位开展德育工作,在创建德育工作特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等方面进行不懈的努力探索,深入贯彻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充分发挥学校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作用,发扬开拓创新精神,把学校德育工作做深、做细、做实,把学生培养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用型、技术型、实用型人才。

德育工作论文范文8

(一)学习广博知识和先进思想能使高校青年德育工作者跟上时代的步伐

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学习和不断学习对每一个现代人都是必要的,对于承担传承人类文明使命的教育者来说,不断学习更是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水平、保证教育质量的根本保障。因为作为教育者,教育并不是贩卖知识,就可以永远卖不尽的。教育者的知识就像一方池塘,如果没有活水不断流入,那它很快就会干涸。尤其在当前,无论是社会、家长、学生还是自己本人对教育者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达到这个要求,教育者必须不断地学习。

因此,在现代教育中,教育者角色的重要变化之一就是教育者将成为终身学习者。尽管过去也强调教育者要不断充电,要继续学习,但由于知识更新速度慢,学生思想观念相对简单,加上体制上的因素,致使许多教育者多年吃老本。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知识更新急剧加快,教育对象的各种变化,教育者作为知识和先进思想的传承者,如果自身不进行不断的知识更新,就无法完成这一使命。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对高校青年德育工作者而言也是如此,教书育人者比任何人都更需要跟上时代的发展,青年德育工作者应成为终身学习的实践者和楷模。时代的变化、社会的变化、学生的变化,我们都得了解、学习。未来教育关于学校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学校是一个学习的社区,是一个学习的村落,是一个提供其所有成员继续学习和成长的组织。学习社区中的每一个人─学生、家长、教育者都是学习者。教育者是“学习村”这个开放型社区的组织者、指导者,也是学习者、合作者,在指导学生的同时也获得自身的发展。

(二)学习广博知识和先进思想能使“问题”更加清晰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我国的思想文化领域形成了东西融合、多元发展之势,汲取外来文化精华,与此同时,西方一些没落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以及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潮也随之传播,这对大学生的价值选择带来新的挑战。面对这一挑战,旨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德育工作者任务艰巨,青年德育工作者更是责无旁贷。青年德育工作者自身若没有广博的知识和先进的思想是无法胜任这一工作的。在德育工作的过程中碰到的各种各样的现象和问题,一些青年德育工作者一般是视而不见,见而不思,即使注意到了一些问题,但想不到它背后的原因。学习广博知识和先进思想能帮助高校青年德育工作者擦亮眼睛,透过现象看到实质。而且通过学习,一方面可以掌握更多已知,了解在该领域哪些问题已经解决,避免提出不必要的问题,也就是通过学习,不断地否定和超越自我,剖析、诊断、反省、探索和解决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也能使我们了解究竟是问题的哪些方面还没有解决,从而使问题的已知和未知的交叉点更加具体而明确。牛顿曾说他研究的成功是因为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其实“巨人的肩膀”就是这个已知与未知的交叉点,要站到巨人肩膀上的唯一方法和途径就是学习。

(三)学习广博知识和先进思想能给实践探索指明方向

只有先进思想的武装才有先进的方法和手段的创造。学习不能只是获得知识,也要转变陈旧的观念,树立先进的理念。先进的思想理念常可以在实践中为我们指明正确的方向。理念以知识为基础,又超出了知识的有限的适用范围,融入了信念、信仰等主观价值成分,而带有理想化的特征,因此理念也高于理论。理念比理论更高地超越经验,不仅反映已有的事物,而且反映了应有的事物。如果一位青年德育工作者不学习广博的知识和先进的思想,满足于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重复“实践”,就容易产生惰性,变得落后和不能适应工作情况的各种变化,就不可能有先进理念的产生。正如孔子所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3](P13)如果能不断学习广博的知识和先进的思想,把先进理念内化到自己的意识中去,那么实践就会突破旧认识旧框框,而有合理的超越。而且德育工作的内容更新快,德育工作者要抽出大量的时间认真研究新理论、新问题,因此必须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对一个德育工作者而言,其自身理论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德育工作的成败。因此青年德育工作者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功底和先进的思想功底,在思想和理论上不断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既要站在历史上思想巨人的肩上,又要站在当论学术前沿,更要有异常活跃的理论思维,善于对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进行理论思考,这样才能以坚实丰厚的理论功底和令人叹服的逻辑分析去说服崇尚真理的大学生,使高校德育工作焕发出强烈的理论魅力,实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的教育目的。

(四)学习广博的知识和先进的思想能帮助高校青年德育工作者进一步提升经验

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些高校青年德育工作者对他们在工作中的经验体会,会向你娓娓道来,但让他讲“究竟好在哪里”,却瞠目结舌了,说不清自己经验背后的意义和价值。成功的经验既是德育工作者实践的产物,又是德育工作者不断学习和思索广博的知识和先进的思想的结果。学习各种先进理论,能扩大高校青年德育工作者的视野,还能使自己对经验的理解变得深刻,从中挖掘更多深藏着的意义。正如同志所说:“情况总是在不断地变化,要使自己的思想适应新的情况,就得学习。即使是对于马克思主义已经了解得比较多的人,无产阶级立场比较坚定的人,也还是要再学习,要接受新事物,要研究新问题。”[2](P271)

二、高校青年德育工作者作为广博知识和先进思想学习者的要求

(一)学习的领域要宽泛,领悟的思想要深刻

首先,要学习社会先进的思想和观念。主要是指符合人类社会发展方向,体现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社会成员最根本利益,反映时展潮流的思想和观念。在每个社会的每个发展阶段,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思想和观念,其中有进步的思想和观念,也有落后的思想和观念,进步的思想和观念通过正确的途径传播和运用以后是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的,这种思想正是高校青年德育工作者应该学习的。当前在我国这些先进的思想主要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因为他们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体现了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反映了社会的发展方向。高校青年德育工作者首先要做先进思想的学习者,然后才能做好先进思想的教育者和传播者,从而使广大人民群众成为先进思想的自觉实践者,变精神为物质。

其次,要学习如何做一个人格上的好的教育者。育人首先应自育,要做一名新时期与时俱进的合格高校青年德育工作者,就必须增强自修、自励、自育意识,不断提高、完善自身素质。高校青年德育工作者应该是一本深刻、厚重的大书,这本“大书”不仅要博,还要鲜活、厚重。只有如此,才能拥有自己的“读者”,才能以高尚的品位感染学生,以高深的知识教诲学生,以高雅的情操陶冶学生,才能真正成为“人师”和“世范”。

再次,要学习互联网等知识和技术。互联网使每个人“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下事”。信息时代的高校德育工作者除了要拥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努力成为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掌握学会网络知识并学会处理和享用信息。目前,接触、使用计算机及热衷于上网的人越来越多,在新知识和新技术面前,广大青年学生懂得的可能比德育工作者还多。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需要,主动在网上寻找知识、信息,交流思想,他们的知识积累和更新以及成熟的过程可能比德育工作者更快,如果青年德育工作者对计算机、BBS、热门网点和游戏等一无所知,不但影响青年德育工作者在他们心目中的威信,而且会使网络成为青年德育工作者管理的“真空地带”。面对新的德育工作环境,青年德育工作者应学习和了解知识经济、信息化、全球化等新思想、新观念,分清这些新思想、新观念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和德育工作可能带来的影响和冲击,对其利弊应有所评判,从趋利避害的角度来改革、完善德育工作的体制、内容和形式。知识经济对现代青年德育工作者提出了学会运用网络和现代德育工作媒体的要求。将来的高校德育工作者将会像目前一些企业内部的知识管理人员一样,通过建立开放式、平面而非塔级的网络或构筑系统知识平台,为广大学生提供与亲人、朋友、同事等全天候、无障碍的随时交流、共享乃至共创知识、信息的机会,从而创造自我教育的氛围。同时通过监督、引导,使之成为虚拟的网上自律空间。

最后,要努力掌握广博的专业基础知识,更新思想观念。高校德育工作者除了要学习、了解社会先进的思想、观念以及知识经济、互联网等新生事物对德育工作的影响等问题外,还必须努力掌握除本专业之外的其他知识,如哲学、经济学、历史学、伦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政治学、美学、逻辑学、管理学、法学及文学、史学、自然科学等等,因为理论的说服力需要有丰富生动的知识来体现。

在德育工作过程中,青年德育工作者应该从多角度、多侧面去启发学生和论证问题,因此,高校青年德育工作者要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在基本原理、现实问题和学生思想变化的规律等方面潜心研究,努力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以广博的知识提高理论的说服力,增强自己的教学魅力。另外,高校青年德育工作者要有强烈的追求新知识的意识,注意学习和更新知识;要克服惰性,不满足于原来工作中的“轻车熟路”或“以不变应万变”,在日常工作经验的启迪下自觉开展科研活动,研究广大学生接受新知识、新思想的规律。

(二)学习的途径要多样,学习的效果要保障

要学习广博的知识和先进的思想,学习的途径应该是多样的,以此保证学习的效果。现代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学习的渠道已不仅仅局限于向书本学习了,当然,书本学习永远是必须的,因为读书是人们重要的学习方式,书籍是采掘不尽的富矿,是经验教训的结晶,是走向未来的基石。除了向书本学习,我们还有很多其他的学习途径,如:一是向社会学习。真知来自于实践,但实践是在社会中进行的,我们要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书本知识,还要教给他们很多社会知识,这就需要我们向社会学习,观察社会、了解社会、解读社会,增加我们的知识和阅历。二是向同行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高校青年德育工作者更要善于向其他同行或者前辈学习,学习他们的敬业精神、学习他们的教育经验和教育方法、学习他们的科研经验,从而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以便于更快地进步。三是向网络学习。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因特网越来越广泛地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引起了整个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教育领域中,网络学习成了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网络信息更成为教育的主要资源,高校青年德育工作者不管在实际工作中还是科研方面,必然要掌握前沿信息,网上学习可以从因特网上搜索需要的最新信息,以及对某一个问题所展开的不同讨论,同时向网络学习,不仅可以了解国内的最新信息,还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国际信息。四是向学生学习。学习是相互的,学生向老师学习,老师也可以向学生学习。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强,有许多独特的思想观点,特别是现在网络时代的到来,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增加,信息量增大,教师不再充当唯一的信息源。另外,教育既是师生之间相互作用获得信息的过程,也是师生平等参与和互动的过程。D·W·Johnson的文章中也明确提出,“教育是一个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协同努力、人际交互的过程。所有的教育都是一种交往过程,只有通过实际发生或隐含的人际交互才能产生教育影响”[4](P300)。大学的德育工作不是要一味地告诉学生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他们都是成年人了,已经有了自己的思想、观点和看法,其中也不乏真知灼见,也可以为我们的工作、学习和进步提供新思路,开拓新境界,因此,青年德育工作者要有向学生学习的观念.

(三)与时俱进地学习

与时俱进地学习,就是要用与时俱进的精神指导学习。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精神内涵包括实践精神、审视精神、批判精神、开放精神,我们就是要在这些精神的指导下与时俱进地学习。首先,应在与时俱进的实践精神指导下学习广博的知识和先进的思想。我们学习的广博知识和先进思想虽然包括各个方面的知识和思想,但最重要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随着社会实践不断发展的科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出于实践需要,在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在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一旦与实践相结合就能与时俱进,为此,高校青年德育工作者要在实践精神指导下学习。第二,应在与时俱进的审视精神指导下学习。与时俱进蕴涵着科学的审视精神,要做到与时俱进,就必须对现有的理论,对前人、今人、自己的知识和思想进行详审慎视,以发现其中的问题,更新原有的知识和思想。第三,应在与时俱进的批判精神指导下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不仅对各种错误的思想学说持科学的批判态度,而且也以批判精神对待自己的理论和观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史证明,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源泉所在。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具体结论要依时间、空间、条件为转移。当时生了变化,马克思主义中那些反映特定时代的结论,也会随之改变;而当马克思主义某个原理所反映的客观条件变化的时候,也必须用反映新的条件的新的结论来取代反映以前条件的过时的结论。

反之,若是不敢正视由于客观条件的改变而必然发生的急剧变化,继续重复那些背熟了的、初看起来似乎不容争辩的道理,那么,就将如列宁所说的:“客观形势的发展变化已经在数字前面出现了一个新符号,即‘负号’,可是我们那些圣哲仍然固执地要自己和别人相信:‘负三’大于‘负二’。”[5](P81)第四,应在与时俱进的开放精神指导下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它自觉地吸收人类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来丰富自己,从而推陈出新,与时俱进。为此,高校青年德育工作者要在这种开放精神指导下学习人类一切先进的知识和思想。第四,应在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指导下学习。与时俱进,关键在于“进”。人类的知识和思想正是随着实践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得到发展的。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因而产生了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可见,与时俱进的关键在于创新。既然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这些精神,那么,扮演特定角色的高校青年德育工作者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时候,就同样需要具有与时俱进的这些科学精神。就是说,要从我们所处的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地学习我们这个社会的先进知识和思想,掌握这些先进知识和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和内涵,又不拘泥于个别过时的结论,科学地学习先进的知识和思想。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3]孔子,孟子.论语·为政[M].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

[4]W·Johnson,R·T·Johnson.LearningTogetherandA-lone:Cooperative,Competitive,andIndividualisticLearn-ing[M].AllyandBacon,1999.

德育工作论文范文9

【关键词】学校德育研究

当前,高校德育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德育实效的实质性低迷。德育实效低迷之原因,并不像一些学者表述的可简单地归结于德育实践模式化,德育活动形式化,德育方法单一化等德育实践的失误。根本上讲,乃是学校德育工作科学性、系统性、适应性、针对性等众多局限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只有重新深入、客观地思考高校德育工作存在的严重缺陷,对德育现状作出科学评估,才能做到扬长弃短,积极应对;才能做到有继承重创新,走出一条科学性强、创新性强、实效性强的高校德育自主创新之路。

一、德育地位认识模糊

邓小平1978年就强调:“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然而,德育首要、核心、保证的地位正受到各种因素的挑战。

1、认识不到位。一些领导干部往往人为地割裂德育工作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片面强调学校在经济发展、知识传承中的重要作用,认为德育是“副业”,在学校工作中“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还比较严重;一些领导干部往往将德育看作是预防手段和应急措施,德育经常处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境地;个别领导干部缺乏党性原则,政治思想观念淡漠,极大地破坏了德育工作者的形象,降低了德育工作的说服力和有效性;个别领导干部组织纪律性差,作风不正,精神状态不佳,干群关系紧张,不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德育工作的各项任务很难落实。

2、“重智轻德”思潮的冲击。现代科技迅猛发展,知识经济不断彰显,就业竞争日益激烈和利益分配机制市场化,使知识的重要性被社会公众普遍认同,“读书无用论”思潮不攻自灭。但是,取代“读书无用论”思潮的是另一股更为强劲的知识工具主义思潮。知识工具主义,实质上是封建时代“学而优则仕”的“知识实用论”的沉渣泛起,人们更加重视学校应用性知识和技能的传承功能,淡化学校的育人功能。学生也更加片面地重视应用性知识与技能的获得提高,忽视了自身德性境养和完善。

3、学校行动策略的失误。高校面临更加激烈的声誉和生源竞争。为了最大限度地取悦学生,有些学校显得急功近利和缺乏远见,对学生的知识工具主义思潮并未给予真正有效的反击和引导,而是简单地迎合和满足。在更多地开设实用性强的课程的同时,却对人文精神类的课程淡漠。德育地位在这些高校显得更加模糊、弱化。

二、德育目标定位缺陷

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德育体系的核心内容。从根本上讲,当前德育方面的很多问题皆因长期以来在德育目标定位上存在的缺陷所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德育无根性。人们在反思以往德育目标“高大全”给德育带来的消极影响的同时,往往也走向了片面的对“大道理”的简单修正。这种反思和修正往往以“德育适应性”的口号出现,强调德育回归现实的德育环境和德育水平的现实。它并不建立在对“大道理”的理性分析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其结果导致对德育本身存在的和要求对人的终极价值关怀的缺失,即德育丧失了对人的终极关怀之“根”。打着“适应”旗号的德育并不能适应人们对精神家园的强烈需求,从根本上讲,不利于培养高尚的德性人格。

2、教育目标泛化。我们在确定德育目标时,往往仅注意其高尚性和统一性,而对其确定性,可操作性和行为导向性不够,以致于德育目标泛化,缺乏时代适应性、社会适应性和个体适应性,对学生的成长成才、德性培养和人格完善缺乏应有的导向、激励、控制和评价等功能,教育认同度较低。

3、德育目标世俗化。有一批人打着“提高德育实效性”的幌子,反对在德育目标设定上的必要超前,热衷于德育目标世俗化的研究,着力于“德育量化考核”,将“公约”、“手册”、“守则”、“规范”、“忌语”等异化为德育的目标。实际上,“规范”式的教育完全不能在人们的内心深处引发道德完善的激动和冲动,高尚人文精神的关照却经常使我们在感受心灵颤动的同时产生对真善美的渴望。德育目标应当超越实用,超越对物质利益的盲从,超越利害关系上的简单对比,超越对道德行为规范的尊崇,超越人们现实已经达到的德性水平。否则,“现存即是追求”、“德育目标即是德育现存”,德育目标的导向功能将不复存在。

4、德育目标功利化。各校普遍制定和施行学生综合考评评价机制,德育部分也是通过一些具体标准予以量化考核。在考核标准科学性欠缺和正面引导效益缺乏的情况下,一些学生为了考核加分而学习、工作和做好事。虽然功利,但如果能得到有效引导和良性转化,也能成为追求进步的动力。但是,如果不能实现这一良性转化,则量化考核的德育除了培养斤斤计较、惟利是图、善于钻营的小人,不可能有任何正面的育人效应。

5、德育目标同一化。我们在德育目标设定上搞“齐步走”、“一刀切”,基本上是用一个统一模式去塑造所有的教育对象。德育目标设定缺乏层次性、渐进性和个体差异性。

三、德育内容体系存在混乱

德育内容的性质和构成由德育目标直接决定,德育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应由受教育者的基础道德发展水平所制约;德育内容的针对性应由学生思想道德中存在的问题和现实社会的迫切要求来甄择。德育内容体系混乱将给德育工作造成严重的、带根本性的消极影响。

1、从时间维度看。德育内容简单重复,陈旧单一,几十年不变,缺乏与时俱进的创新性和时代性,严重滞后于国际国内形势、社会经济文化、学生思想观念等的发展变化进程。

2、从纵向衔接看。德育内容从小学到大学一成不变,重复较多,不同受教育主体间的德育内容缺乏应有的层次性和渐进性,不能很好地做到整体衔接和层次渐进。

3、从横向构建看。德育内容体系一直未能予以科学建构。同志明确指出:“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而且要切实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即是我们所指的“德育”,对于新时期德育内容体系的构建完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四、德育机制僵化封闭

德育机制健全、科学、有活力,是德育实效性的必然要求。当前,在学校德育机制中,有几个问题比较突出。

1、德育全员意识淡薄。德育工作经常只是由固定的所谓“德育工作者”承担,并没有形成人人关注的德育大环境。为此,要在强化全员德育意识的基础上,理顺学校各组成机构间的关系,组成以党组织为核心,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体,政工队伍为骨干,教师队伍为关键,职工队伍为辅助的德育工作结构,要深入研究,拓宽和实践“三育人”的德育理念,形成对德育工作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2、大德育意识淡薄。学校德育未能形成社会、家庭、学校共同关注学生德性培养的大德育体系。同志曾经深刻指出:“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不只是学校和教育部门的事,家庭、社会各个方面都要一起来关心和支持。只有加强综合管理,多管齐下,形成一种有利于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年轻一代才能茁壮成长起来。”

3、德育载体单一,方法简单。学校德育工作投入不足,基础设施相当薄弱,载体比较单一,不能适应现代科技迅猛发展的需要,阵地功能明显弱化。学校德育工作往往滞后于社会变革,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工作尚未完全落实、进网络、进公寓、进社团、进生活的工作也做得生硬、肤浅、德育方法简单,整体性、系统性、动态性都显得不够,传统方法继承有余,新兴方法创新不足,德育美感缺乏,对教育对象的感召力较弱,德育工作明显不能及时、有效地应对国家育人需要,社会发展变化需要和学生思想需要等新情况。

五、德育工作队伍素质偏低

德育工作的组织实施,德育目标的实现都必须依靠德育工作队伍。然而,学校德育工作队伍的素质问题仍然是德育工作的“瓶颈”问题。

1、德育队伍政治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升。近年来,在德育队伍和德育思想理论研究中出现了一些杂音、噪音,发生了一些德育工作者宣扬非马克思主义思想观念的现象,来自于德育工作队伍自身的问题,有时更有破坏力,更容易对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产生冲击和破坏,更容易对人们产生误导。因此,提高德育队伍的政治素质,坚定德育的阶级性本质,是尤其紧迫和重要的。

2、德育队伍的学历水平偏低。一些学校将德育工作者与专业教师严格区分,在深造学习的机会上不同等对待。一些从事德育工作的同志自己也缺乏进一步深造学习的愿望,不主动争取机会,也不努力把握机会。除了校方转变观念,为德育工作者进修提高创造条件外,德育工作者加强业务进修学习显得更加重要。如果德育工作者将德育工作看作是事务性的工作,在工作时间之外怠于学习提高,即使解决了学历问题,也解决不了水平问题。

3、德育学科观念较为淡漠。在很多人(甚至是一些德育工作者)的观念中,德育不是严谨的科学,德育不是一门学科,德育工作不能作为专业。因此,一些学校总是将一些所谓“专业上发展有困难”的同志安排在德育工作岗位上,一些自认为在专业上发展有困难的同志也喜欢将转向从事德育工作作为一项合理的安排或者相对美好的“逃避”。如果德育工作者心存自卑,德育工作就硬杆不硬。转变观念,正视德育地位,科学认识德育是一门专业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将德育作为学校的重要学科来建设,是非常重要的。

4、德育研究观念较为淡漠。在一些德育工作者的观念中,德育仅仅是一项实践性工作,不需要搞科研。我们认为,德育科研不仅仅是德育经验教训的总结,而是促进德育工作改革创新,提高德育实效性的重要举措。端正德育科研的观念,培养研究型的德育干部,提高德育科研的能力,促进德育科研的成果转化,以科研促创新,既是新时期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也是新时期德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5、德育创新意识较为淡漠。一些德育工作者将德育看成是党和政府政策简单的宣传工具,看作是日常事务性工作,德育工作中的继承意识过强,创新意识淡漠,创新能力和对学生的适应能力都显得较弱。创新是学校德育工作的灵魂和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性的不竭动力。学校德育工作者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非常重要和紧迫的。

总之,深入思考学校德育实效低速的原因,理解学校德育缺陷之真正所在,在实践中改革发展,在继承中创新进步,推进德育工作不断前进。

【参考文献】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中国教育报,1999-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