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运输工程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23 15:11:07

运输工程论文

运输工程论文范文1

1.1施工物资招标缺乏规范

在招标活动中首先是行为不规范,物资招标没有按照一定的标准来招标,在交通运输工程的建设中物资招标要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以及严谨性。另外在物资的采购中要根据采购的规范性进行采购。目前在市场中,很多企业的采购行为不规范。并且在物资招标的过程中缺乏科学的技术规范书。

1.2物资管理的整体水平有待提高

针对于交通运输工程的物资管理水平,交通运输企业不应该仅仅的把目标锁定在物资管理上来,还要多方面的深入管理。在采购物资的时候,不要仅仅的关注采购行为的规范性,还要注意设备供应商的技术管理。在交通运输工程建设中要注意对物资管理进行控制与监督,提升一定的控制水平。

1.3企业机械设备生产率低

尽管交通运输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投入的设备比较多,但是企业并没有充分的运用机械设备,使得企业生产率低。提升机械设备的利用率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2物资设备管理在交通运输工程施工中的重要性

物资设备是工程建设的基础,是构成工程造价的主要成分。它能够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设备也决定着一个交通运输施工企业的规模与可操作程度。物资设备对于企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2.1机械设备是交通运输企业施工建设必备的工具

机械设备是企业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现在各个交通运输企业正在积极的购置机械设备,更改原来的陈旧设备,这样有利于提高交通运输企业的竞争力。在交通运输企业的施工过程中,搅拌、运输、浇注等都离不开机械设备。而且,在施工过程中机械设备还应该统一齐全,缺少任意一个机械设备都有可能会影响施工的正常运行。

2.2物资设备在提高经济效益与劳动生产率上有着重要的作用

目前企业的主要目的就是获得经济效益。而物资设备可以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并且企业必须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使得利益最大化。而机械设备的合理使用正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有效方法。

2.3物资设备是企业实力的体现,也是投招标工作项目的有力保障

在现在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如何使得自己的企业占有一席之地,物资设备的规模是一个强有力的保证。优秀的企业必定有先进的设备,同时也有很多优秀的技术工作人员,在招投标中,如何立于不败之地,物资设备具有关键性的作用。

3加强交通运输工程施工中物资管理的有效策略

物资设备的管理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如何提高对于物资设备的管理是现在交通运输施工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3.1建立和完善企业采购管理机制

(1)在物资设备的采购上,规范采购的行为是企业规范设备物资的有力体现。企业应该建立合理的物资管理分级体系,将责任分配到每个人身上,并且企业的每一个部门应该明确自己的职能,合理的下达命令。使得物资设备更好的为企业施工建设服务,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2)加强物资规划管理,与技术部门、设计部门应该保持密切的联系,并且还要建立自己的数据库,合理的对物资的输出与输入进行记录,另外对于损坏的物资设备进行登记、报销等。严禁不可用的设备再次进入施工现场,这样既降低了劳动生产率,又不能为企业带来应有的效益。因此加强物资的规划管理,形成完善的管理体系,能够为施工建设提供促进和指导的作用;(3)完善询价机制。采购活动对于企业的成本以及施工的运行有着重要的作用,建立和完善询价机制,可以使得企业准确的掌握市场上的行情,并且对于物资采购情况进行完全的掌控,使得企业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和平交易平台,并且可以对于采购的材料进行验收和考核,只有这样物资管理水平才会提高,企业才会产生更多的经济效益。

3.2规范物资采购方式

首先,物资管理需要在实践中对分级管理的要求严格的执行,并且对于采购物资中要求较高的、采购费用较大的,建议使用集中采购和集中付款的方式;另外在招投标方面,要在招标质量保证的情况下,对于物资进行合理的采购;还可以实施定点采购,这种方式就避免了物资采购及管理的中间环节。同时也可以减少物资的过度积压,加快了资金的快速运转;最后适当的采用模糊采购的方式,在采购物资时,由于不同的型号、规格。而由于种种原因又不清楚需要什么型号及规格的,并且施工急需要物资,这时就需要采用模糊采购的方式进行采购保证项目的正常施工。

3.3以管理统一来强化物资管理

企业要发展就必须有强有力的管理制度。在交通运输企业施工的时候,不管是施工还是物资采购上都需要管理制度,有了这些管理制度就会建立起相应的约束机制。通过施工人员的相互监督可以使得管理更加有条不紊的进行;另外随着交通运输事业的快速发展,交通运输工程对于物资的需求也越来越多,物资的型号。规格更是多种多样,如何来更好的管理这些物资的型号以及规格,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关键。目前计算机广泛的应用于各个领域,在物资管理上也不例外,通过计算机的应用,可以使得物资得到更好的管理。

3.4市场信息的采集、整理

运输工程论文范文2

关键词:物流工程;交通运输;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2-0160-03

一、概述

物流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作为为商品流通提供服务的行业,特别是在电子商务急速发展的带动下,物流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经济增长点。近几年,国家相关部门通过了《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及相关的支持物流产业发展政策,提出了到2020年基本建立现代物流服务体系,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经济整体运行效率和效益的目标。

物流业的发展,带动了物流人才的需求,也一定会对高端物流人才提出更高要求,据相关文献[1],我国对高级物流人才的需求每年都以15%的速度在增长。总的来说,物流人才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物流管理人才,一类是物流工程人才。目前前者的数量相对较多,培养模式较为完善,而后者以某些专业为特色的物流工程人才较为匮乏,培养模式也不成体系。主要是因为具有专业特色的物流工程是一个复合性的新兴交叉学科,需要以专业特色为基础,从系统科学的角度对物流工程方面的规划、建设、管理、信息、技术等多系统进行了研究。因此,物流工程不同于物流管理,应是一个具有专业背景和专业特色的交叉性复杂学科。

如何培养出具有专业特色的创新型物流工程高端人才成为了高等教育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将结合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特色,以此专业为背景,对物流工程专业人才特质进行探讨,提出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对加快物流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促进现代物流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物流工程专业人才特色

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04)中,将物流本科专业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归属于管理学内的工商管理(代码1102)中的物流管理专业;另一类是归属于工学内的交通运输(代码0812)中的物流工程专业。本文研究的则是后一种情况。物流工程专业大都是依据各高校的某些较强的工科专业延伸而设立的,各自的物流工程专业都体现了背景专业的特色。如以机械专业为背景的物流工程特色是物流工具、设施设备等;以计算机、控制学科为背景的物流工程特色是物流信息、货物跟踪等;以交通运输工程学科为背景的物流工程特色是综合运输体系、货物运输组织等。因此这些具有不同特色的物流工程专业大都设立在不同的专业学院,人才培养模式也将与特长专业相结合,制定出适合背景专业优势的物流工程人才培养模式。

1.“T”型人才特征。物流工程具有复杂交叉学科的特性,集聚了多学科专业知识和科学方法,其主要包括社会、经济、管理、信息等学科及相应的背景工程学科,是这些学科的交叉性的新兴学科,其特征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及工程技术的交融结合,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工程性、复杂性、动态性等特点。因此,物流工程专业培养的人才属于复合性T字人才,和物流管理人才不同的是,在掌握基本的物流基础知识和现代物流基本技术的基础上,还必须具有工程思维和系统性思维的能力,每个学生应发挥自己的特长,如数据分析能力、编程能力或者系统规划能力,以满足物流行业针对性的人才需求。

针对交通运输工程专业背景的物流工程人才,在掌握物流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不仅必须具备工程学科的思维能力,还必须具备专业特色能力,如解决物流系统中与货运相关的交通问题的能力。

2.企业物流和社会物流。目前的物流行业高等人才大都从事的是和企业物流相关的工作,企业物流注重的是对企业生产、运输流程的规划和调整,最终达到节约企业运营成本的目的。随着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及社会物流系统的发展,为了满足行业对于社会物流相关人才的需求,高校应转变思维,在掌握企业物流基本知识的前提下,将社会物流的思维理念融入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扩展视野,以全社会为研究范畴,研究社会物流体系结构和运行规律;研究流通网络分布是否合理、流通的渠道是否通畅;如何进行科学管理和有效控制、采用先进的技术来保证物流的高效率低成本运行等。

社会物流系统研究主体将是全社会,具有不确定性、动态性、复杂性等特征。如全社会物流成本问题、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布局问题、物流节点布局问题、物流搬运设施设备等问题、物流行业标准问题、物流政策法规问题等。物流工程专业大都研究社会物流系统问题。

3.交通运输工程和物流工程。针对大部分非专业人士,提到物流,第一反应就是货物运输,将物流与运输混为一谈。对于交通运输工程与物流工程这两个不同的专业,两者既有交叉又有不同点。

交通运输工程是研究支撑人和物移动的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运营、管理及相关的交通运输组织优化、交通信息及智能技术等的学科。人的移动是客运,物的移动是货运,而货运又是物流工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物流系统需要研究的重要内容。因此,在交通运输工程学科支撑下的物流工程学科具有鲜明的专业特色,如何发挥交通运输工程专业优势去建设具有专业特色的物流工程专业是我们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物流工程学科和交通运输工程学科的交叉知识非常普遍。加强交通信息、交通控制、交通知识的渗透,可以培养物流工程专业学生的物流仿真、货物跟踪、路径优化等方面的能力;加强以传统水运管理科学的知识渗透,则可以培养学生港口物流专业方面的能力;加强交通规划和管理知识的渗透,则可以培养学生物流配送网络和节点规划方面的能力。

三、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创新是培养模式的精髓,如何通过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去培养出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成果的专业性人才。所谓创新就是改变传统培养模式中的不足,提出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是否是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要以培养成果来加以检验,而成果就是培养出来的人才,即培养的人才是否是创新型的,而要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一定是通过创新性的课程体系、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及创新性的师资来达成培养目标。

物流工程专业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要结合专业特色。如具有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特色,具体体现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及师资配备等多方面,充分体现了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的特色。

1.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具有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特色的物流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仅要培养物流工程专业的普适性人才,更应培养具有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特色的专业性人才。

人才培养目标要适应社会需求,培养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工程职业道德、国际视野和工程实践学习经历;掌握从事具体交通运输工程特色的物流工程与管理工作所需的相关科学知识,以及物流工程与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交叉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技术手段;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术手段并考虑经济、环境、法律、法规、安全等制约因素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能胜任物流工程及相关(如交通运输)领域的规划、设计、运营、管理、咨询、研究、等工作;并能面向未来,具备创新意识以及终身学习、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能力;具有专业特色的综合性物流工程专业的卓越人才。

物流工程专业依托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的支撑,培养的人才在掌握物流基础知识的前提下,需要熟练掌握社会物流系统中的基础设施规划与设计,货物运输组织、管理及控制,企业物流的运作、管理控制过程及物流方案设计优化。

经过卓越工程师专业的培养,其目标是使学生在专业知识方面能够掌握物流工程及交叉的交通运输工程方面的专业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具有运用物流及交通运输技术综合分析和解决物流系统规划与货运交通等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

总之,依托交通运输工程特色专业的物流工程人才应该掌握以下几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1)物流工程与交通运输工程学科的基础理论与方法。(2)针对物流工程系统中的专业问题,掌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基本方法与技能。(3)针对物流系统中有关的交通问题,要有系统观点、工程理念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和能力。(4)熟悉国家及政府管理部门关于物流与交通运输发展的法规、政策及规定,掌握现代物流体系及交通运输发展的动态及前沿。(5)要有自我学习、不断更新、不断进取的能力。

2.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建设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好的课程体系能够达成培养目标,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课程体系是学生获得许多能力的重要途径。要想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能力、创新实践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必须要建立科学系统、富有创新思维、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体系。

在培养目标中已分析了专业人才需要掌握的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课程体系建设应该围绕培养目标展开。针对以交通运输工程学科为背景的物流工程专业,在分析专业特色的基础上,课程体系应以模块形式加以构建。各模块之间既有内在关联又有内容上的区别;在模块内部使用公共的基础理论知识,避免原有课程设置中的许多基础知识在多门课程中重复,既能节约课时,又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几大模块构成完整的课程体系。

针对我校的物流工程专业,在充分调查现有课程体系成效的基础上,分析现有课程体系的不足,在借鉴国内外高校成功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充分听取专业人士意见,对课程体系展开调整优化。初步设想建设以下几大模块:(1)公共基础知识模块。主要是数学、外语、计算机、人文课程等,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基本知识能力。(2)专业基础知识模块。主要是交通运输工程和物流工程中的基本概念及专业可能用到的方法论方面的课程,如概论、专业基础课程、运筹学、建模方法、数据分析、仿真等。(3)物流工程与货运交通专业模块。主要是围绕物流工程和交通工程中的有关社会物流系统而展开的课程,以传授专业知识与技能,如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物流节点规划设计、货运交通等。(4)物流管理模块。主要是针对企业物流方面展开的课程,包括供应链管理、仓储管理、物流设施设备等。(5)教学实践创新模块。主要是锻炼学生的实践、创新、综合能力,主要通过创新大赛、创新课题、课程设计及产学研合作基地实习加以完成。(6)毕业论文设计模块。毕业论文及设计主要来检验学生通过四年的学习,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及发展潜力。

3.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方法的创新应围绕培养目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贯彻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方法,其主要有以下几种:(1)理论教学的创新。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在传授经典理论的同时,引入该学科的前沿性知识及探索性问题,增强学生的理论创新能力。(2)案例教学。在理论教学的同时,将实际工程案例引入课堂,也可聘请校外具有实际工程经验的专家进入课堂进行案例教学,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融合贯通,加强学生对实际工程问题的认识能力及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创新能力。(3)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理论教学过程中,结合工程实际问题,让学生自己去现场调查,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还可以让学生到产学研合作单位进行教学实践,参与到实际工程项目,体验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的结合。(4)研讨试教学。研讨试教学将围绕某个探索性问题或者实际性工程问题,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展开研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和组织协调沟通能力,同时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5)论坛试教学。组织专家论坛、企业家论坛及教师学生论坛,也可以聘请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开设各类学术讲座,充分利用专家、企业家的理论前沿知识和工程实践经验,引导学生创新意识。另外,在创新教学过程中将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如实验室、产学研基地、项目合作等),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改进教学方法。

在建立创新教学方法的同时,充分利用我校交通运输工程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的优势,尝试建立本科“导师制”,将物流工程专业本科生分由若干导师指导,围绕教师的研究方向和科研课题,指导学生参与理论及实际研究,让学生在本科阶段提前进入导师的研究领域,参与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科研活动,培养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创新能力。

4.师资力量的配套。师资力量是物流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名师出高徒,我校的物流工程专业师资应该大力引进,引进学术带头人及青年优秀人才;同时,对现有师资要进行培训、进修,为其提供出国进修和研讨的机会,还可以派青年教师去物流企业挂职学习,更好地了解物流的运作模式,将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带回学校,让物流工程专业更贴合社会需求;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特别是物流工程这种立足于应用实践的学科,更应该多邀请行业专家学者或物流企业家来学校讲学,进行合作交流,开阔学生的视野,加深学生对于物流行业发展的认识。

5.教材资料的更新。教材资料是人才培养的根本,教材也需要有专业特色,目前,国内高校的物流工程专业尚没有形成具有特色的教材体系。当务之急,具有相同特色(如交通运输特色)的各高校间应加强合作与交流,组织物流工程、交通工程、物流管理等多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研究和编写物流工程学科的系列教材。对于国外优秀的物流工程类教材,应加以引进和翻译,尤其是国外物流工程及货运交通相关案例书籍的引进和翻译;对于国内实际物流工程案例加以整理,编写成课程案例集。经典理论、学科前沿及工程案例等教材资料体系对培养卓越工程师人才是极其重要的。

四、结语

作为实用性、工程性很强的物流工程专业培养出的创新人才,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升物流系统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服务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同时,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商业模式的改变,对物流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迅速增加,高校作为培养输送人才的基地,必须要紧紧把握物流工程专业发展的方向,围绕学科优势,制定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创新性的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林兆花,燕珍,蔡晓丽.物流工程专业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物流技术,2013,32(2):258-288.

[2]张明会,唐四元.物流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物流教学,2007.

运输工程论文范文3

[关键词] 交通运输专业;实践教学;教学管理

交通运输专业培养具备汽车运用与维修,交通运输生产经营管理与组织等方面知识和能力,能在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和企业,汽车4S店及物流公司从事技术与管理工作,以及科研部门和高等院校从事教学研究的高级专门人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是学生能否适应人才市场需求的主要途径。实践教学是大学生素质养成、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为适应市场经济和交通运输发展需要,将“拓宽专业口径,开拓新的专业空间”;作为我校交通运输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出发点。改革交通运输专业实践教学, 形成新的交通运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是我校本科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意义重大。

一、交通运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结构与作用

(一)实践教学体系的结构实践教学涵盖德、智、体、美等各个方面,既包括课程实验、实习、社会实践等实践教学环节,又包括专业思想教育、专业技能训练等多项内容,并与课堂教学、毕业设计(论文)紧密联系、互相依托、互为补充, 由此形成一个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模式[1]。根据实践教学的要求,在我校交通运输专业的教学培养计划中,实践教学体系由以下4个环节组成(图1)。

1.实验教学环节。该环节与课堂理论教学相对应,有计算机基础、文献检索、大学物理、电工技术、材料力学、VB程序设计、数字电路、计算机辅助设计、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机械制造基础、汽车电器与电子设备、车载传感器、运输管理等课程实验及上机实验,由基础到专业逐步进行。

2.实习环节。该环节与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培养相适应,包括汽车构造、交通运输组织学、汽车维修工程学、汽车检测诊断技术等课程实习、驾驶实习和毕业实习。

3.课程设计(论文)环节。该环节包含培养学生专业设计能力的机械制造基础课程设计和交通运输港站设计课程设计以及培养学生论文写作技巧的交通运输组织学课程论文和交通运输学课程论文。

4.其他实践环节。该环节包括培养学生科学研究和探索创新能力的课外学科实践、各类计算机操作及科研实践或创新设计;还包括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磨炼意志的专业思想教育、专业劳动、各项义务劳动、军事训练和社会实践等。

(二)实践教学体系的作用实践教学是专业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在制定专业培养计划时, 实践教学体系要符合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创新型人才的要求。

1.加深对理论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质。学生通过基础课程实验和上机实验加深对基础理论教学内容的理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全面掌握课堂所学知识,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基本科研素质。

2.加强学生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专业能力。通过专业课程实验、实习及驾驶实习,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专业能力得到提高。

3.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存在差异,创新性实验项目的开展能使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得到充分的满足,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学生通过交通运输综合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课外学科实践以及创新性实验项目的开展,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4.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献身社会的优良品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专业思想教育和军事训练,组织各项义务劳动,利用寒暑假,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献身社会的优良品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二、我校目前交通运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现状与问题

(一)实践教学体系的现状福建农林大学于2000年开办交通运输专业, 至今已培养了300余名毕业生,目前在校本科生 200余名。为适应市场经济和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的需要,以培养善创新、高素质、有特色的多层次、应用型交通运输专业人才为目标,本专业培养计划经过了多次修订,实践教学体系和管理机制不断完善。

运输工程论文范文4

1.1道路运输业的生产规律分析

道路运输是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之一。道路运输业的迅猛发展,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促进了对外贸易、综合运输和现代物流的发展。广东毗邻香港和澳门,与港澳地区之间产业互补性强,据统计,粤港澳之间现有的公路跨境通道,交通流量年均增长率达5%,每天客流往来超过40万人,沙头角、文锦渡、皇岗和拱北等公路口岸的过境交通量日均超过6万辆,相互间产生了大量的客流和货流,同时珠三角地区又是外来务工人员集中的地区,道路运输生产呈高峰周期变化的规律非常明显。每到运输繁忙季节,公路客货运输量比平时成倍增长,汽车运输班线急剧增加,运输企业需要增加大量的临时汽车客运服务员、站务管理人员,道路运政管理部门需要增加运输稽查管理人员加强对道路运输市场的行业监管。调查数据显示,旅客对春运工作最关注的是交通安全管理占50%,其次是市场秩序监管占20%、运力组织协调占17%和运输服务规范占13%。因此,运输企业的用人需求呈高峰周期变化的规律非常明显。

1.2道路运输生产规律对高职人才培养的要求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特征是以培养具有必要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学生应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道路运输呈高峰周期变化的生产规律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根据道路运输业的发展以及企业对公路运输与管理专业人才的具体要求,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必须合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公路运输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能适应道路运输生产与管理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从事道路运政管理、汽车运输企业经营管理、汽车运输运站务管理等工作的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毕业生的主要业务岗位群包括:道路运政执法人员、汽车站务管理员、汽车客运服务员、汽车运输调度员等以及其它与本专业相关的岗位。二是在运输繁忙期间,道路运输行业和企业需要大批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和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人员临时顶岗,以保证道路运输生产有序进行。根据道路运输业的生产规律,学校必须充分考虑道路运输行业和企业的用人需求,主动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实时调整专业教学计划,在运输生产繁忙时期,安排学生到企业参加顶岗实习,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

2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和运行

2.1“旺入淡出,工学交替”模式的构建

“工学交替”,顾名思义就是课堂学习和生产岗位做工交替进行。对于职业院校来说,通过工学交替模式进行教学,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而且可以通过学生顶岗工作获得一定的报酬,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企业文化、职业道德等方面的素质。“旺入淡出”,是指根据道路运输高峰周期的生产规律特点,每年的“五一”、“十一”和“春运”等道路运输繁忙阶段,道路运输行业和企业需要大批高素质的运输管理人员,学校根据行业和企业的用人需求,实时调整教学计划,安排学生到行业和企业参加生产性顶岗实习。而道路运输生产非繁忙季节,安排学生在学校进行理论学习和校内实训。同时,每年从1月初开始到6月底,学校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和学生就业意向,将毕业生安排到各地有就业意向的单位进行为期6个月的就业顶岗见习,这一阶段的实习与就业接轨,在实习过程中,要求学生针对实习单位的具体工作任务撰写案例式毕业论文,并进行毕业论文答辩。根据公路运输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学校安排学生到相关的道路运输行业和企业进行能力进阶式的生产性顶岗实习。顶岗实习计划由学校和实习单位共同拟定,顶岗实习的岗位主要包括道路运政管理、汽车运输站务管理、汽车客运服务、汽车运输调度等职业岗位,按照“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认知规律,实行由“学校—企业—学校—企业”相结合的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学生顶岗实习的岗位与内容随时间进程的不同而变换,确保全方位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2.2“旺入淡出,工学交替”模式的运行

2.2.1依托交通行业,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

实践工学交替,必须与行业和企业深度合作,选择和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确保“校外实习基地的建立”与“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一一对应,以全面培养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根据公路运输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职业岗位群的要求,我院先后与广州天河汽车客运站、东莞市汽车客运总站、江门市汽车运输集团、东莞市交通运输局、中山市交通综合行政执法局、深圳恒誉光明运输集团公司等6家道路运输行业与企业,签订了长期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协议。根据校外实习基地的选择原则,这6家单位地处珠三角地区,区域经济比较发达,具备如下优势:一是道路运输呈高峰周期的变化特征明显,运输业务量大,职业岗位需求量多,在运输高峰周期,每家单位能同时吸纳10名至40名学生参加顶岗实习。二是企业规模大,如广州天河汽车客运站和东莞市汽车客运总站都是交通部核定的一级汽车客运站,站场设施和设备齐全,管理规范,学生能全面系统地学习先进的运营管理方法和岗位职业技能;三是合作基础好,行业和企业都具备良好的顶岗实习设施、丰富的实习管理经验和后勤保障措施。通过加强校企合作,选择和建立校外生产性顶岗实习基地,确保学生在运输高峰周期的顶岗实习得以顺利开展,使学生能在真实的运输生产环境中锻炼和提高自己。

2.2.2实施精细化管理,保证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运行

为了保证“旺入淡出,工学交替”模式的长期有效运行,学校必须建立与工学交替相适应的配套管理制度。包括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制度、顶岗实习指导教师管理制度、学生顶岗实习成绩的评价标准、校外实习基地管理规定等,保证校外实习基地的正常运行。“旺入淡出,工学交替”模式的运行保障措施如下:一是成立运行组织机构。成立由学校代表、企业代表、运输行业和企业专家、职业教育专家等参与的运行组织机构,制定管理规章制度和政策保障措施,建立健全实习基地。二是制定顶岗实习相关规程。与企业一起制定学生顶岗实习方案和学生实习指导手册,制定实习生的考核标准及考核办法,制定学校教师到企业参加实践锻炼的工作条例及管理办法。三是对学生进行教育与培训。每次顶岗实习之前,学生要接受运输企业的安全生产教育、岗位操作规程、企业文化与规章制度的学习。四是聘请企业实践指导教师。学校聘请了行业或企业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为顶岗实习学生的指导教师,通过在汽车运输站场的调度、站务、咨询、行包、售票、检票、乘务、安检及行业主管部门的道路运输稽查等岗位上实习一段时间,掌握岗位技能的要求后正式顶岗。五是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贯穿顶岗实习的始终,学院安排专职教师进入道路运输行业或企业,管理学生的实习,与企业共同合作,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配合企业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引导学生不怕艰苦、克服困难、爱岗敬业,提高职业素质,树立良好形象。六是加强学生专项技能培训。行业和企业定期安排道路运输管理专家和一线运营管理人员针对不同的工作岗位进行专题讲座,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七是撰写案例式毕业论文。学生毕业实习与就业接轨,学校根据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和学生的就业意愿,实行双向选择,优先安排学生到有用人需求的单位进行毕业顶岗实习,学生针对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工作问题,撰写案例式毕业论文,进行毕业论文答辩。八是对实习成果进行综合评价。学生顶岗实习结束后,企业指导教师和学校专业教师对顶岗实习的学生进行测评,根据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职业素质、专业能力、协作能力和实习报告等进行综合评价,评定学生的实习成绩,企业为学生发放薪酬。九是对实习过程进行持续改进。根据实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修改措施和意见,总结实习经验,对顶岗实习运作方式进行持续改进。公路运输与管理专业“旺入淡出,工学交替”模式的运行机制。运输高峰周期的顶岗实习过程,右边流程图代表毕业就业顶岗实习过程。

3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施效果

通过实施“旺入淡出,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与运输企业深度合作,共同确定培养目标、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考核标准和考核方法,在课程体系改革、“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建设、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采取在校内理论学习和实训,校外顶岗实习、现场教学、结合生产实际问题撰写毕业论文、技能考核等多种形式来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整体素质,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实现了学生、学校和企业三方受益。

3.1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

通过校企合作,建立了有运输行业和企业专业人员参加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学院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优化人才培养过程,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学生在校内以受教育者的身份,根据专业教学的要求参与各种以理论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活动,在校外根据道路运输行业和企业的用人需求以“职业人”的身份参加与运输管理相关联的实际工作,促进了人才培养模式由以课堂为主向工学结合的转变。如:我院与广州天河汽车客运站、东莞汽车客运总站东莞市交通局等单位签定了产学合作协议,共建公路运输与管理专业,东莞汽车客运总站每年春运期间,接受我院公路运输与管理专业学生进行顶岗实习达60人,到目前为止该企业已接受300名学生到站参加顶岗实习。同时学院聘请了10名来自道路运输行业和企业的一线管理人员为该专业的兼职教师,担任现场教学和实习辅导,实现了专业教师队伍的“双师”结构。近两年,共有10名专业教师轮流到运输行业和企业进行实践锻炼,提高了校内专职教师队伍的“双师素质”和科技服务能力,专业教师与合作单位共同编写教材3本。围绕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对原有课程进行了重新整合,构建了以公路运输管理实际工作任务为引领的课程体系。

3.2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实施“旺入淡出,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在行业和企业真实的工作岗位上顶岗实习一年,给学生带来了如下方面的利益:一是使学生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经验相结合,看到了自己在学校中学习的理论与工作之间的关系,从而加深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识,提高他们理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二是学生的专业学习具有良好的实践条件,通过运输高峰周期的企业顶岗实习,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与技能,在道路运输行业和企业的工作中,完成从学校学生到运输企业生产管理一线运营管理人员的角色转变,掌握岗位职业能力。三是在实习过程中,校外实习辅导教师和企业员工用企业文化、企业精神、企业的质量意识和竞争意识影响教育学生,用企业严格的管理和敬业精神,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健康的习惯,明显地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四是学生顶岗实习期间,企业根据实习岗位和时间给每位学生发放酬薪,使学生通过劳动获得收入,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五是有助于学生就业的选择,为学生提供了通过参加实际工作来考察自己能力的机会,使他们有优先被企业录取的机会,提高了学生的整体就业率。2009年该专业毕业生的整体就业率为99.7%,2010年达到100%。

3.3促进了企业的发展

一是企业在运输高峰周期有大批固定的高素质专业学生临时顶岗,保证了道路运输生产的有序进行,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二是用人单位通过对学生顶岗实习的考察与评价,可以遴选到合适的学生到本单位工作,节省了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三是通过校企合作,企业能获得来自学校提供的各种管理、技术咨询和人员培训等方面的服务。近两年,学校为道路运输行业和企业共培训道路运输管理干部、道路运输安全管理人员、汽车客运站务管理人员、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人员达2850人次,有效地促进了企业的发展。

运输工程论文范文5

关键词:灌输论;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反思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2)06-0066-04

一、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灌输论”及其历史价值

“灌输论”的思想源流可以追溯到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必须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思想;不能忽视考茨基对“灌输论”的首倡和奠基作用;但只有在列宁的理论发展和实践应用下,“灌输论”作为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理,才能广为所知和接受。

列宁的“灌输论”是在批判伯恩斯坦修正主义及其在俄国的变种——经济派,以及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具有极强的历史现实针对性。19世纪末,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宣告成立,但由于当时列宁和其他许多马克思主义革命家正遭流放,党组织力量涣散又缺乏坚强的领导核心。在第二国际伯恩斯坦修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党内出现了推崇工人运动自发性、只要经济斗争不要政治斗争以及否认党的领导作用的“经济派”。这种思潮使社会主义和工人运动日益分离且渐行渐远,阻碍了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前进和发展。列宁将这种思潮视为“俄国社会内中的倒退”,并在考察欧洲各国的工人运动历史基础上,指出“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互不相关,使得两者都软弱无力,难以发展。”[1]由此对“经济派”展开了批判,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列宁系统地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灌输论”。根据列宁的论述,其科学内涵是指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在工人运动和前人一切优秀理论遗产的基础上,在自发的工人运动之外,由具备了理论研究条件并转变了世界观的资产阶级出身的知识分子创造出来的;为了推动工人阶级由自发斗争转向自觉斗争,必须建立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并由其从工人运动外面向工人阶级灌输社会主义意识,从而抵制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蚀,认清自身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使命,并在党的领导下组织起来,为资本主义和实现社会主义而奋斗。这一内涵,明确说明了:对工人阶级进行灌输的原因是工人的自发运动不能产生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对工人阶级进行灌输的目的是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工人的头脑,抵制资产阶级思想侵蚀,走上自觉革命和实现自身历史使命的道路;无产阶级政党是实施灌输的主体,是保证灌输目的实现的根本保证。因此,要想把工人运动同社会主义结合起来,就必须建立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

在对“灌输论”科学内涵阐述的基础上,列宁还对“灌输论”的应用原则、方法和途径进行了阐述。

针对灌输教育对象的差异性,列宁主张对不同阶级、不同文化程度的人进行不同的教育方式。十月革命前,灌输社会主义思想意识的重点对象是工人阶级,而“经济派”却鼓吹工人阶级运动的自发性,认为社会主义思想意识是从自发的工人运动中自然而然产生的,无需学习。为此,列宁撰写了《俄国社会中的倒退倾向》,依据工人不同的政治觉悟水平,将工人分为“工人知识分子”、中等水平的工人和无产阶级中水平低的广大群众,并主张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方法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十月革命后,列宁认为在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困难重重,这些困难不但来自落后的经济基础,更来自于落后的思想意识,以科学社会主义说服和教育人民,是一项十分紧迫而重要的任务。为此,列宁提出把工会变成学习共产主义和学习管理社会主义经济的学校,利用工会建立起党与群众之间的连结,通过工会对工人继续进行共产主义教育;针对农民的社会主义意识教育,列宁提出“不能强迫农民接受社会主义,只能靠榜样的力量,靠农民群众对日常实际生活的认识”[2];针对青年学生的教育,列宁认为学校不能脱离政治,但反对有人肆意歪曲这一原则,“简单生硬地把政治灌输给尚未准备好接受政治的正在成长的年青一代”[3];同时还针对知识分子的社会主义教育,提出通过引导他们循着自己的途径承认社会主义的思想。可见,在灌输教育的方法上,列宁注意到了阶级地位和文化差异,提出了对不同群体采取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等直接灌输与间接灌输的多种方式方法。

在灌输的途径上,列宁一方面重视报纸的理论教育作用;另一方面,重视引导工人群众直接参加阶级斗争的实践教育。除此之外,列宁十分看重口头鼓动的作用,主张社会人既要以“理论家”,又要以“宣传员”的身份,到一切居民中去进行社会主义思想意识的灌输。

实践证明,在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列宁应用“灌输论”,抵制了“经济派”的错误倾向,建立和巩固了无产阶级政党、团结和教育了工人群众,实现社会主义和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取得了社会主义的胜利。其历史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灌输论”论证了建党的必要性,奠定了建立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思想基础。以“灌输论”为基础,列宁论证了建党的必要性,并为在俄国建立和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奠定了思想基础。

其次,“灌输论”启发了工人的无产阶级意识,推动工人运动自觉与社会主义结合。在“灌输论”的指导下,无产阶级政党教育和争得了工人阶级,说服和团结了社会各阶级巩固和建设社会主义政权,最终实现了工人运动自觉与社会主义的结合。

最后,坚持“灌输论”,就是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和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灌输论的主体是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向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思想意识的灌输,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教育的主导地位和无产阶级政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领导地位。

二、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用“灌输论”的误区与难点

正是基于“灌输论”的巨大历史价值,我国的革命和建设,依据特殊的历史国情,对“灌输论”加以运用和发展,不但施用于工人群众的教育,而且拓展到一切阶级阶层以及学校教育中。但随着历史条件的改变,社会主义发展环境的变迁,“灌输论”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特别是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领域面临诸多挑战,并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诸多问题。总体看来,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用“灌输论”的误区主要有:

从灌输理念上看,对“灌输论”是否适用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存有争议。由于“灌输论”的提出,是针对“经济派”的“自发论”而提出的,因此具有极强的问题针对性。反对将“灌输论”应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观点据此认为,当时的灌输对象——工人阶级,文化层次较低,大部分处于文盲和半文盲的状态,社会环境是工人阶级处于资产阶级思想体系之下,因此“灌输论”具有适用的历史条件限定性。但当前,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文化程度,社会环境处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占据主导地位的社会主义国家,因此,“灌输论”已不适用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这一观点很有迷惑性,但不能成为“灌输论”过时论的理论依据。首先,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是否就一定能在头脑中自觉产生社会主义思想意识呢?这显然是不一定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造历经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革命实践,具有系统性的特点,离开系统的灌输。依靠大学生自己的知识积累,重新进行社会主义思想意识的创造显然是不符合现实需要的,我们所追求的是在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上,继续推进社会主义事业,不对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大学生们进行灌输,何谈理论创新与实践发展。其次,马克思主义占据社会意识形态的主体地位,是否就没必要进行灌输了呢?当代社会思潮多种多样,信息交流异常发达,西方和平演变势力公开叫嚣,对青年意识形态的教育争夺是未来资本主义战胜社会主义的重要条件,资产阶级思想对人们思想的影响,较之过去时代更加强势、更加隐蔽、更有迷惑性了。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应用“灌输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不是减弱了而是增强了。最后,在资本主义的过程中,要坚持“灌输论”,在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就不需要“灌输论”了吗?认真考察列宁对“灌输论”的提出与发展过程,我们不难看到,十月革命后,列宁不但坚持“灌输论”,而且在面对不同阶级、不同文化层次的人们应用“灌输论”时提出了不同的原则和要求,以马克思主义统一全党全民的思想,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由此可见,文化程度的提高、社会环境的改变和政治地位的提高,不是否定“灌输论”的理论依据,只能是为接受“灌输论”奠定了更有利的条件,而不能得出“取消‘灌输论’”这一结论。相反,由于大学生具有容易接受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较高文化水平,应用“灌输论”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必须加以坚持的。

从灌输的内涵理解上看,将“灌输论”与“灌输法”混为一谈。“灌输论”之所以在实践中诟病颇多,与这一问题紧密相连。“灌输论”本是马克思主义教育视域中的概念,其实质是强调向工人阶级灌输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必要性,在灌输方法上,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但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这一思想被简单的理解为“灌输法”,即自上而下或者自外向内地“注入”社会主义的思想意识,在实践中,就表现在灌输主体高高在上“我说你听”的强输硬灌和空洞说教局面,这种篡解,势必形成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僵化,达不到灌输的目的。大学生思想活跃,对理论灌输的内容有疑问、有分歧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将“灌输论”理解为“灌输法”,不能以理服人,思想政治效果显而易见是无所成就的。

从灌输的特点上看,将灌输的思想政治教育强制性特点视为“灌输”方法的强制性。“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4]由此可见,统治阶级将自己的思想视为统治社会中的精神力量,本身就是一种社会要求的强制。据此,社会主义国家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制性显然可见。但思想政治教育的这种强制特点,不能理解为灌输就是强制的,如果将强制性视为灌输的特点,势必出现单方向的说教,教学方法单一,使学生感觉马克思主义理论非常空洞枯燥;忽视灌输对象的主观能动性,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感到乏味;强制受教育者被动接受,使学生反而产生了逆反心理,或者是表里不一。但列宁主张的灌输,不仅仅是向灌输对象进行理论教育,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指引他们的行动,说到底是理论掌握群众、群众运用理论的过程。因此,如果将灌输采取强制的方法,则不能达到灌输的最终目的。

从灌输的过程看,片面强调灌输说教,忽视自我教育,灌输内容的内化过程缺失。教育思想的内化过程,是教育目的能否实现和在何种程度上实现的关键。换句话说,教育过程必须转化为教育效果,才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内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长期以来由于对“灌输论”的理解偏差,课堂教育重理论轻实践、重说教轻内化,忽视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因素,既没有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的隐形效果,即学生思想的转变、政治觉悟的提高和品格修养的提升等;也没有关注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显性效果,即思想变化对其学习、生活等实践活动所产生的影响。而是一味地实施上课“满堂灌”的方式,不管学生听进去多少,听到何种程度。检验思想政治教育效果采取书面考试的方式,所以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大多采取“考前背几遍,考后忘一边”的状况,没有内化为指导自己思想和行动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要克服这一误区,注重受教育的内化和自我教育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检验是重要条件。

从灌输的目的上看,重视思想统一,压抑思想自由和讨论。“灌输论”是在否定“自发论”的基础上产生的,由此在应用“灌输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最容易产生的误区就是否定个人的自觉作用,放大了灌输主体的作用。灌输的本来目的是使受教育者掌握科学理论、指导自身实践,但在否定个人自觉作用的基础上,容易演变为灌输主体为了实现自身利益而加以利用的方法手段。在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中,就表现为,为了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和坚持党的领导,在灌输目的上,重视思想的统一和稳定,而对教育过程中的争论以及分歧,采取了搁置、限制和封锁等审慎的方式,学生们的疑惑不能得到公开的追问、讨论和解答,压抑了同学的学习热情和认同感。

除了以上理论和实践误区外,制约和影响了“灌输论”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作用的发挥,还突出表现在随着时代条件的变化,应用“灌输论”面对诸多难点。

例如:灌输主体单一化、理论化,理论联系实践能力弱。负责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是高校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教师,这支队伍大多拥有较高的学历和知识储备。但这些教师大多从未真正走出校园、从事相关社会实践,对当今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实践和政治发展,缺乏深入的感知和分析,学术研究多侧重理论层面,理论解读实践和总结实践应用不充分。加之,当前高校强调以科研论文为评价体系的职称发展导向,轻视课堂教育的评价考量,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应用“灌输论”时,容易出现课堂教学模式僵化、教学手段单一、教学内容生硬的后果。短期内,灌输主体的理论联系实践能力,在多种因素的制约下,还不能得到快速改善。

三、“灌输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实现途径

“灌输论”的价值实现,既有知识功能,又有政治功能,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纠正“灌输论”认识的偏差,认清应用“灌输论”的误区与难点,对于我们坚持应用“灌输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探索和发展“灌输论”的价值实现途径,奠定了可靠的认识基础。

应用“灌输论”,需要多方配合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一种特殊意义的环境,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人们所直接接触到的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及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产生影响的一切外部条件的总和。”[6]只有努力营造积极、开放和健康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才能摆脱应用“灌输论”沉闷的现状。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层面,应该解放思想,采取适度宽松的方针,积极有效地向灌输主体提供社会发展的新情况、改革中的新问题和高层理论的新动向,同时积极创造条件,使灌输主体和灌输对象能够有机会接触社会实际,推动理论研究和实践教育。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层面,纠正思想政治工作只归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负责的错误倾向,既要发挥思想政治课教师的理论教育作用,同时注重辅导员、班主任和其他任课教师的间接灌输作用,形成“全员育人”的共识,并多角度、多层次建立覆盖公寓、班团和校园文化等各类宏观和微观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以促进“灌输论”教育的广泛性和渗透性。

应用“灌输论”,要同大学生的成长实践和思想特点结合,从内化视角注重灌输的效果。从高校应用“灌输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上看,其主要缺陷在于学生们对灌输内容的“知而不信”。其主要原因在于我们没有重视学生的内化过程,即没有调动学生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没有解决学生们心中的质疑、没能与学生们产生理论的共鸣。因此,应用“灌输论”,从内化视角注重灌输效果,必须要同大学生的成长实践和思想特点结合。大学期间,学生的成才意识和成功意识等实现个人价值观念十分突出,同时各自面对不同的压力,例如家境困难、就业严峻和人际交往等。同时,大学生们的思维活跃,对国家和社会问题已有了或多或少的深刻认识,理论不能解读实践时,要有讨论和质疑,不能掩耳盗铃、自说自话。而“灌输论”长期以来,以社会、国家为本位讲的是“大我”,对“小我”多是要求和压抑,这样的教育,使学生们看不到个人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学而无用”的灌输效果很自然;理论脱离实践的说教,更加激起了学生们的怀疑和逆反。马克思主义学说的要义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要想达到教育的作用,一定要把理论与学生们的现实状况结合起来,使同学们能够接受,变成指导和支配自己行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例如,讲解社会主义民主问题时,引导学生们讨论我国的基层人民选举存在哪些问题,应如何发展,而不是生硬的批判西方的三权分立、粉饰我国政治制度的完美无缺等。只有重视学生们是否接受的问题,才能谈到学生们是否应用的问题,没有接受就没有应用,灌输效果也就无从谈起。

应用“灌输论”,需要灌输主体更新教育理念。教育理念的更新,一方面要正确认识“灌输论”的科学内涵,清除灌输式教育模式的影响,明确“灌输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定位与意义,对“灌输论”加以坚持和发展;另一方面,要反思过去的错误理念,吸取教训,重新提炼新的理念,一是建立灌输主体与灌输对象之间“民主、平等”的教育语境,根本改变教师在思想教育过程中的“单向灌输型角色预置”[7],确立互动的教育过程;二是采取直接灌输与间接灌输相结合的教育手段,将理论教育、实践教育和文化教育等多种教育方式结合;三是增强理论联系实践能力,以理论解读实践、总结实践,以实践认同理论、发展理论;四是“言传”和“身教”统一,以自身理论修养的渊博和自身实践生活的示范,引领思想政治教育灌输的导向和目标。

参考文献

[1] 列宁全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213.

[2] 列宁全集(第三十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264.

[3] 列宁全集(第三十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422.

[4][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8,9.

运输工程论文范文6

[关键词]高职教育 物流运输 教学 实训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07-0237-01

《物流运输管理实务》是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的学习对于物流专业知识体系构建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该课程的课内实训中,探讨使学生掌握物流运输实践操作技能的方式方法。物流业是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和信息业等综合服务产业。其中运输服务是物流中的单项服务,从物流行业发展史来看,运输是一个古老的传统行业,各种运输方式自身的技术与管理发展都有成熟的体系,运输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基础形态,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物流运输管理实务》课程旨在为运输型物流企业或生产企业的运输部门培养运输一线业务操作人员、基层管理人员、业务主管等,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是教学的主要目标,通过教学实践,结合该课程内容和性质,摸索出一条操作性较强的课内模拟实训方案。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1、设计课程的整体模式,实施项目教学

该课程授课计划的制定要从横向入手,根据运输方式的不同把教学过程设计三个模块:物流运输管理认知、基本运输方式、运输作业管理。设计十三个项目(即工作过程):1,物流运输管理基础 2,物流运输合理化 3,运输合同 4,公路运输 5,铁路运输 6,水路运输 7,航空运输 8,管道运输 9,整车运输 10,零担运输 11,特种运输 12,集装箱运输 13,联合运输。每个项目为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每个项目设计出若干工作任务,共设计工作任务七十四个。采用项目化教学,使教学过程与实际岗位的技能训练融合到一起,融“教、学、做”于一体。

在教学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①.每个项目采用相同的教学思路,分别从各个运输方式的概述部分展开基本理论内容的讲授,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较快进入角色,掌握规律的知识框架体系;在基本知识传授牢固的基础上进行各种运输方式实务的讲解,采用对比法和启发式讲解模式,使学生掌握不同运输方式之间实务操作的异同,对于学生巩固旧知识提供较好平台,同时也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潜能。②.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资源优势,采用图片、视频等多种教学手段,用以提高学生的初学积极性。在理论教学的同时,穿插每个项目的引导案例和案例分析,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效果。分项目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有针对性的学习各运输方式下的组织管理实务,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结合自身就业条件,有选择有重点的学习各运输方式下的组织实务,以便有的放矢、明确目标,更好的指导专业实践。

2、按项目设计模拟实训工作任务,进行课内实践教学

根据设计十三个项目(即工作过程),每个项目(即工作过程)设计若干个课内模拟实训工作任务,以教室或实训室为实训场所,积极利用现有资源,根据各个项目的特点有针对地进行实践教学。以公路和水路运输项目为例:①.公路运输项目实训的重点放在线路优化及运力整合,提前制定运输任务(把不同科目的课本作为不同类型的模拟运输物资,把教室里不同小组的位置作为不同的运输地点),安排班内全体学生进行平均分组作为模拟运输公司,小组长做好组内人员各岗位工作分配。在实训过程中分小组填写公路货运单证、模拟运送物资、完成既定运输任务,通过实训锻炼学生团队协作、逻辑思维,以及人际沟通的能力。②.水路运输项目实训重点应放在填制海运单证上,海运单证相对于其他运输方式下的单证填写较为复杂,熟悉海运单证是水路运输项目教学的重难点问题,学会海运单证填制可帮助学生熟悉海运业务流程,识别专业英文名词,明确填制单证要点,提高学生实践操作海运实务的能力。通过按项目模拟实训设计,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各运输方式下的组织管理实务,提高了实践技能,增强了专业从业的信心与兴趣,减少从事专业知识过程中理论到实践的过渡时间,帮助从事运输工作的学生直接顶岗工作。

每个项目的教学过程中,围绕项目的训教目标,从学习态度、职业素养、任务完成质量、团队精神等进行综合考核。过程考核由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老师评价相结合。每一个项目结束后,都有一个完成该项目的成绩,所有项目完成后得到过程考核成绩。课程的总成绩由两部分组成:即过程考核成绩占70%,期末考试占30%。

3、实施课内实训实践效果

3.1 扩充专业相关实践知识

每个项目制定的实训工作任务,都会通过特定的考察方式来检验学生学习的效果,以公路运输项目实训为例,按各小组填单的准确性以及线路整合的优化程度作为评判实践能力和学习效果的标尺,并分等级评定记入平日成绩。充分搜集各模块教学实训中涉及到的专业资料,已备有兴趣的同学课下查阅学习。例如,搜集各式各样的交通地图、各式单证样本,方便学生积累业务实践资料。

3.2 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种课内实训模式是融知识、能力与兴趣于一体,深受学生欢迎,学习气氛活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是真正的主体,完成任务的过程实际是学生自我展示的过程,每位学生都想努力表现得最好,这就要求学生课前做大量的充分的准备,真自觉地通过各种渠道积极查找资料,因此,学生学习目标明确,学习态度积极。

3.3 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通过课内实训,是学生完成每个项目中的实训工作任务的过程中解决实际问题的,问题的解决通常需要多种能力的运用。学生在完成每个实训工作任务中,得到了实践锻炼,沟通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3.4 学生对职业素质的理解更加深刻

这种课内实训模式是用实训工作任务驱动完成教学目标,注重学生在“做中学”,能够实现职业技能、职业态度和行为习惯的提升,使学生不仅会“做事”,更会“做人”,真正体现高职教育的“把职业素质教育渗透于专业知识与技能教育中”的特色.

4.结语

通过《物流运输管理实务》课内模拟实训,探索该课程的改革,形成面向职业需求的课程教学体系,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物流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满足企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为社会培养更多适应企业需求的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但是,教学改革非一日之功,且没有一个固定的目标,它实际上是一个层层递进的过程,严格来说是“只有更好,没有最好”,这就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一如既往去探索更先进的职业教育方法。

参考文献

[1] 肖淑梅:物流运输管理实务,大庆职业学院教学用书,2013.

[2] 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 戴士弘 毕蓉: 高职教改课程教学设计案例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4] 李芳.刘万韬 :《运输管理实务》教学改革探讨[J]潍坊教育学报 2010(05).

[5] 阎子刚:物流运输管理实务[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运输工程论文范文7

1高压直流输电和FACTS技术的发展

1.1±80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

中国专家介绍了向家坝—上海±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最新进展,本工程于2009年12月通过了单线运行试验。专家阐述了已通过长期运行试验验证的向家坝—上海工程中对于±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所获得的运行经验,并重点介绍了换流变压器、穿墙套管及外绝缘。印度专家介绍了NER/ER-NR/WR互联工程,该工程用于将水电机组发出的电能输送至印度东北部的主要负荷中心。通过位于Assam州和WestBengal州的2个整流站,使用1条1728km的直流线路将电能送至新德里附近的Agra逆变站,从而构成一个多端直流输电系统。专家重点介绍了多端直流输电结构的运行和控制策略,例如:并联运行、正常和保护解列运行、直流线路故障清除、不同换流站之间的协调配合,以及系统的故障处理措施等。与会专家还介绍了±100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直流输电系统的技术可行性和研究开发需求,其主要观点包括:10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在传输容量超过7000MW、输电距离超过1500km时才能体现出经济优势;南桥—广东和向家坝—上海2条±800kV输电线路的运行记录应该作为开发±1000kV设备和新的工程是否选用±1000kV电压等级的重要参考资料;研发±1000kV换流站设备存在的主要挑战包括绝缘问题、直流套管设计、开关设备和支撑绝缘子等;为减小工程投资,在设计直流架空线和杆塔时应认真考虑现有±800kV系统在电磁场、可听噪声、无线电干扰、闪络特性等方面的设计与运行经验。

1.2基于新型拓扑结构的VSC-HVDC系统

世界上首个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的直流输电工程———TransBay工程,用于从匹兹堡向旧金山市提供电力,其额定参数为400MW/±200kV。由于具有电压支撑能力,工程的投运将使得旧金山市电网的运行稳定性得以提高。专家介绍了MMC拓扑的基本原理、不平衡工况及故障下的交流系统运行特性,以及基于MMC的直流输电系统的接地和换流站布局设计方案。有专家介绍了适用于FACTS的MMC的特性和优点,并讨论了适用于VSC-HVDC的多种MMC拓扑。其中包括级联两电平换流器,其基本结构与普通MMC相同,但桥臂上的每个子模块均由串联的压装式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构成,开关频率为150Hz。专家认为使用此拓扑可以将每个换流器的损耗通过协调控制降低1%左右。有学者提出了一种用于电压源换相系统的新型换流器拓扑,由串联半导体器件构成的阀与MMC共同组成。混合拓扑的基本思路是充分利用两电平换流器和MMC结构各自的优点,其中,两电平换流器承担主要的能量传输功能,MMC提供必要的交流输出波形。这种混合结构的一个主要优势在于只需要较少的MMC子模块,因此每个换流器的体积和重量都可以大大减小,有利于实际工程的应用。

1.3多端高压直流输电网络

魁北克水电局的专家作了一个关于从魁北克到新英格兰之间的多端直流输电系统运行经验的介绍。此系统目前大约有40%~50%的时间运行在多端模式下。工程为包含多个换流器的直流电网的运行和保护提供了丰富的经验,也是直流输电系统应用的一个良好拓展。专家认为,有迫切需要时,直流断路器会得到非常快的发展。同时,需要确定一个直流电压的标准以避免直流电网中含有过多等级的电压。因此,对于如何建立较大的直流电网还需要完成大量的工作。根据电压源换相直流输电网络的潮流控制需求,阿根廷学者提出了一种可行的控制方案。该方案采用有差调节控制策略,这种控制策略与交流频率控制比较类似。专家提出了有功平衡控制和稳态潮流计算的基本原则,同时还指出直流电压是多端直流输电系统功率平衡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过案例分析,得出高压直流输电网络中采用直流电压控制的换流站对与其相连的交流系统影响较大,因此,在大规模直流输电系统(如高压直流网络)中,新型潮流控制策略的设计对系统的稳定运行十分重要。

1.4利用FACTS技术提高系统输送能力

利用FACTS技术提高系统运行效率的典型实例为挪威ViklandetTunnsjφdal静止无功补偿器(SVC)工程。该工程于2008年安装完成,用于增加送往挪威中部地区的功率,使用了2台±250MvarSVC装置和9台100Mvar并联电容器组。挪威学者介绍了该工程的设计、建设和第1年的运行经验,以及主要设计参数、SVC阀、控制和保护系统。同时对工程中应用的特殊技术也进行了介绍,包括功率振荡阻尼和环境污染保护系统等。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SSSC)在西班牙已得到实际应用。相关专家介绍了电网对功率控制系统的需求,特别是用来缓解过载对电网带来的危害,同时说明了在SSSC的规格和相关设计中都必须考虑到系统参数。该工程的额定容量为47MVA,可以满足其所连接的340MVA线路的控制要求,并且在前期研究论证阶段已通过潮流和短路电流的仿真分析验证了设计的正确性。

2高压直流输电和FACTS工程的运行经验及新工程

2.1通过陆地或海底电缆实现电网互联

罗慕洛项目是一条连接着西班牙半岛和马略卡岛的长达243km的海底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是西班牙单个项目投资最高、世界上海底深度最大(1485m)的第2大电缆系统,也是西班牙计划建设的第1条高压直流输电线路,计划于2011年投入运行。工程采用金属回线,其传输容量为2×200MW,直流电压为250kV。另一个互联工程位于巴西西部,在里约马代拉河的水电站与圣保罗附近的负荷中心之间计划建立2条3150MW/±600kV的直流连接线路。该工程的一个突出特点是采用了2个不同供货方提供的大容量换流器,而且彼此在同一个接入点连接到500kV的交流母线上,因此,在前期系统分析中需要从无功交换、谐波、控制特性等方面验证2个换流站彼此之间不会产生不利影响,且需保证2个换流站在同时运行时其控制不能相互影响和干扰,在任何工况下都能够稳定运行。

2.2在交流网络中增加FACTS

有专家介绍了在配电系统中使用的有源滤波器的拓扑结构比较,以及这种装置的一种应用。因为直流输电和FACTS设备产生的大量谐波,以及系统中现有电容带来的谐振,都会导致滤波器需求的增加。专家对于滤波装置的拓扑结构和特性进行了描述,并给出了相应的解释。2009年初,在芬兰的400kV输电系统中安装了+200Mvar/-240Mvar的SVC。该SVC的主要目的是在从芬兰南部向北部甚至更远的瑞典传输较大功率的情况下,有效衰减区域间的机电振荡。因此,该SVC在输出情况下的功率振荡阻尼控制仅采用了有功控制模式,以确保系统严重故障引起大幅度区域间振荡时可用的无功容量。Joetsu热电厂属于日本关中电力公司,主要为日本中部地区提供电力。距离该厂最近的500kV主环网约300km,在重负荷条件下单相故障可能会导致电厂从系统中失步,且线路故障还会引起过电压,故有必要安装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COM)以解决稳定性问题和过压问题,为此,关中电力公司计划在2013年配备450MVA的STATCOM。

2.3可再生能源应用

对于水电是否是一种可再生能源,一直有人存在着疑问。对于工程人员来说其作为可再生能源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对于部分政府人员和公众来说这个答案则不是那么容易接受的。巴西、印度和中国的电力能源发展严重依赖于水电(正在规划的有22GW)。为了充分利用这些能源,采用直流输电是一个重要的技术手段。在过去10年间风电技术的发展使得大量的风电场接入电网,并且其容量还在持续增加。在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以及供电质量的前提下,将风电接入电网存在诸多的挑战,而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目前的电力电子技术已经使得风电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灵活性不低于任何现有其他类型的发电方式。有学者介绍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风力发电的发展情况,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可能是世界上风电接入电网比例最高的地区,其使用FACTS装置将风电场接入电网,其中涉及到在电网连接点的SVC和STATCOM、少量小型静止无功补偿涡轮发电机、双馈感应电机和连接发电机的交—直—交转换等相关技术。关于非可计划性能源(如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对于系统稳定性和电压控制的影响也进行了讨论。丹麦的经验表明了风电场可以为交流系统提供惯性控制,以及有功和无功功率控制。但是,在2006年的欧洲大停电事故中,相对较小的功率(大约7GW)却导致了大规模(17GW)的甩负荷问题。因此,对于将可再生能源作为常规能源来使用,还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

3高压直流输电和FACTS工程技术问题

3.1工程的视觉污染、接地电流、可听噪声、电磁干扰等环境问题

随着环境保护要求的日益提高,电力工程设施对于其周围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接地电流和电磁干扰等问题已经得到了较多的重视并有了良好的解决方案。而各种电力设备所产生的噪声对周边群众日常生活的影响,以及工程设备和建筑与周围环境协调的问题,目前也逐渐受到重视。通过在建筑内使用各种吸音材料和在设备周围布置隔音屏蔽等措施来对噪声进行抑制,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而在工程设计时充分考虑工程建筑与周围环境的视觉协调设计,并对工程设备进行必要的遮挡,是解决视觉污染问题的有效措施。卡普里维高压直流输电联网工程提供了从纳米比亚到赞比亚电网之间的输电走廊。该工程使得纳米比亚电网能从水电资源丰富的国家得到充足的电力供应。目前,该工程已经在单极模式下使用金属物回路和大地回路进行了试验,针对未来的双极扩展也已开展了可行性研究。对于使用大地回路的方案在不同运行模式下进行论证,需要综合考虑地表特征、地下金属结构物、输电走廊内地下构造等多方面因素。有学者对SCB4文章中相关但不经常涉及的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如考虑土壤电气和热应力特性及土壤深度而进行的接地极选址研究、用来评估选址结论的不同调查结论,以及接地极对环境的影响等。从而指导直流输电换流站址选择、地理位置调查、接口的影响和接地极的设计,同时还给出了工程特征和应用情况概述。

3.2含高压直流输电的交流系统特性

有关专家对于使用电压源换相直流输电进行电网互联和可再生能源发电接入问题进行了研究,并主张在控制中引入直流电压斜率控制。这种控制方式是对交流系统中发电机间功率分配技术的延伸,同时在处理不同干扰和功能边界时进行了改进。提出采用闭环直流电压控制与直流弯曲特性联合的方式进行直流电网管理,以确保系统操作的平滑控制并在不同换流站间合理分配,同时采用多端直流输电系统进行近海输电网络支撑来提供动态频率控制和功率振荡阻尼。在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的相互影响强度指数方面,专家解决了中国南部电网多馈入的相互影响问题。目前该区域内已有4条完全投入运行的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第5条高压直流输电线路也已经在试运行。目前,已经对相互影响指数进行了评估,并正在提出一个新的指数。

3.3工程方案选择、监管、许可、资金和技术风险问题

有学者针对日本北海道—本州岛的直流输电线路,介绍了满足电力系统运行需要的控制方法及运行特性,提出了增加直流输电系统灵活性的方法,以便使系统在功率降至0.1(标幺值)以下时仍能正常运行。这种方法在零功率附近避免了多次极性翻转并减小了电缆的绝缘应力。该学者认为这些技术同样可以应用于任何一个直流输电工程。巴西学者介绍了马德拉群岛直流输电系统的设计及其实现的过程,其连接了圣•安东尼奥和吉拉乌水电站。在考虑稳态运行、动态性能和经济评估的基础之上,设计人员对多种不同的输电方案进行了可行性研究,最终提出了直流输电方式、混合型输电方式和交流输电方式3种方案。直流输电方式由2个双极直流输电和2个局部负载连接背靠背系统组成;混合型输电方式由1条直流线路和2条500kV交流线路组成;交流输电方式则选择了3条相并联的750kV交流线路。在经过深入分析之后,最终交、直流混合型输电方案因报价低在投标过程中胜出。从这个过程中可以看到,马德拉工程的确定方式是由经济、技术和在其他事项上具有影响力的因素综合决定的。

运输工程论文范文8

【关键词】“灌输理论”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6)03-0005-03

一 “灌输理论”的科学内涵释义

理论界一般认为,系统的“灌输理论”的诞生以列宁在1902年发表的著作《怎么办?》为标志,但其思想源头则要追溯到马克思、恩格斯的相关论述。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马克思、恩格斯不仅认识到理论的重要性,而且还认识到先进理论产生的前提,即“贫困不能产生理智,社会主义不能从自发的工人运动中产生,它最初只能由转到无产阶级方面来了的、已经提高到从理论上认识整个历史运动这一水平的一部分资产阶级思想家提出来”。

列宁将马克思关于灌输的思想同俄国工人运动的实际相结合,从灌输的目的、主体、客体、内容以及方式等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形成了关于“灌输理论”的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列宁认为,工人阶级单靠自身力量只能形成工联主义的意识而不可能单独产生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其自发性和工人运动的低水平决定了灌输的必要性。灌输的对象除了工人阶级还包括农民和知识分子,对这三者进行共产主义理论教育要深刻分析灌输对象的特点并区别对待。他同时指出:“我们应当既以理论家的身份,又以宣传员的身份,既以鼓动员的身份,又以组织者的身份,‘到居民的一切阶级中去’。”这里充分说明了灌输主体必须具备的四种能力:精通理论、文笔犀利、富有口才、善于组织。毋庸置疑,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无产阶级政治意识是灌输的首要内容,在实践中要把社会主义思想和政治自觉灌输到无产阶级群众中去,运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来武装工人阶级,使之认清自己的历史使命,在同资产阶级的斗争中由自发走向自觉。对于怎样向工人灌输政治知识这个问题,列宁认为灌输的实质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反对教条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只有与社会主义运动实践相结合,被人民群众真正掌握,才能变成巨大的摧毁旧世界的力量。

二 “灌输理论”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的误区

“灌输理论”由列宁系统提出后,在中国的运用经历了两次流变,首先是跨越时空从俄国传播到中国为其革命所用,大体上限于政治领域,然后又从政治领域跨越到国民教育领域,成为执政党推行全民性思想教化的金科玉律,在中国自上而下地构建起一整套阵容庞大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以高校为例,面向青年大学生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意识形态灌输,推动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通过意识形态有力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保障作用,但这种灌输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不强,广大学生对“填鸭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很强烈的反感情绪。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转型时期人们思想意识的多元化与指导思想的一元性之间的矛盾,市场经济的选择性与思想灌输的强制性之间的冲突都在影响着“灌输理论”功能的发挥,但一个重要的原因还要归结为人们对这一理论在理解和运用上的误区。

1.从灌输目的来看,抛弃了列宁“灌输理论”的合理内核,即灌输应建立在对象的需求之上

列宁在《怎么办?》一书中明确指出,工人阶级作为社会下层阶级缺乏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修养,他们身处社会底层深受压迫,极其渴望有科学理论指引自身的解放,工人阶级的社会经济地位使其需要也欢迎外来的灌输,因而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了天然的契合。反观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从教材的编写到课程的设置,甚至辅导员的管理理念和手段,无不充满了党和国家的意志,这种意志又通过其人格化代表即国家的各级领导人和整个官僚机构来体现、执行、贯彻,不可避免地受到长官意志的层层干预和控制,单方面从灌输者的立场和目的出发,不考虑灌输对象的需求,其科学性必然受到一定的干扰。一旦灌输的内容脱离了底层社会生活和大学生的现实需求,也就必然得不到学生的欢迎和喜爱,甚至是反感,灌输的效果只会事倍功半。

2.对于灌输对象的认识,放大了“灌输理论”前提假设的缺陷

列宁所分析的工人阶级受经济基础所限不可能产生理智,其自发运动只能产生工联主义,因此需要接受科学理论的被动灌输。从这个意义上说,“灌输理论”把人假设成一个认知有缺陷的人,需要先知先觉加以改造提高,必须由大人物的教育帮助引导才能克服自身的缺陷。然而,今天的大学生在文化水平和社会地位等方面与列宁时代的工人阶级有着天壤之别,他们作为先进的知识分子群体,虽然不能自发产生马克思主义理论,但在认知和接受方式上与工人阶级有根本的区别。当代大学生处在社会的象牙塔里,有优越的学习生活环境,更关心自身的成长发展和价值实现,对寻求解放的理论渴求与工人阶级相差甚远,同时他们在学习思想政治理论方面具有较强的自主意识,勇于探索并敢于怀疑,对从外面硬性灌输的理论往往具有逆反心理。如果不了解灌输对象的变化,不根据灌输对象的特点采取科学的方法,结果只会适得其反。

3.从“灌输理论”的适用范围来看,无限扩张反而适得其反

在中国,“灌输理论”已经从相对狭小的政治革命领域被广泛移植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以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推动社会各领域的政治化、革命化。然而,社会生活是多方面的,尤其是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这一时期,经济生活的多元化带来思想意识的多元化,必然与指导思想的单一性产生矛盾,加之灌输的方式基本上都是生搬硬套,强迫接受,这种思想灌输的强制性与市场经济的自由选择性之间的冲突必然会削弱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三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灌输理论”创新的思考

列宁的“灌输理论”产生于20世纪初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时期,有特定的历史背景与范畴,一旦超越时空的界限运用该理论,则必须结合当前的实际对其进行创新,否则教条地滥用理论必然会造成思想钳制、政治专制和人格异化的不良后果。当代中国的社会环境与列宁写作《怎么办?》一书的时代背景早已不可同日而语,但这并不意味着“灌输理论”已经过时,而是要求我们把握住“灌输的实质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这一核心本质,在新的环境下对“灌输理论”进行创新,赋予其新的时代意义。具体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对“灌输理论”的运用,我们既要毫不含糊、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灌输原则,坚持用科学理论教育和武装当代大学生,同时又要深入探索实现这一原则的有效形式与方法,针对新时期大学生这一灌输客体的特点,不断创新灌输方法,努力提高理论灌输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1.在灌输内容上,要体现时代性与针对性

理论灌输能否取得好的效果,与灌输的内容密切相关,特别是高校大学生的高素质及自主意识、选择意识、批判思维的发展,对灌输内容的科学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是工人阶级政党思想灌输的基本内容,同样也是当前对大学生进行理论灌输的主要内容,但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形势和层出不穷的问题挑战,我们要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赋予其新的时代特征,着重其运用和发展的最新成果,增加体现时代气息的新内容。就当前而言,要突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系列讲话重要精神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重要内容,准确把握时展的脉搏,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要将理论灌输同解决学生实际问题相结合,把理论灌输的落脚点放在解决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和面临的现实问题上,对当前社会存在争议的热点问题进行客观、辩证、科学的解释,指导学生对现实问题进行深入的理性分析,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真正做到理论灌输贴近学生实际、贴近学生生活,提高理论灌输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此外,要注重灌输内容正与反的关系。当前全球化的浪潮与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复杂局面造成人们思想上的混乱,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也会感到迷惘与困惑。在这种情况下,更要正视现实,不能回避问题,不能一味地进行高大上的正面说教。在灌输教育中,适度安排一些反面材料非常必要,例如,在各种思潮激烈碰撞的今天,除了灌输马克思主义理论,也可以对其他意识形态流派和思潮进行介绍,针对社资的制度之争进行客观比较和优劣评价,用历史唯物主义观正确分析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进程中经历的曲折和面临的困难,让大学生在具有一定理论背景的基础上用自己的头脑去分析和鉴别。这样的灌输才有说服力和可信度,更容易被广大学生所接受。

2.在灌输方法上,要坚持科学性与多样性

灌输的目的是为了启发人们的社会主义觉悟,因此实施灌输必须坚持启发式教育,决不能采取强制硬灌的做法。列宁一再强调,向工人群众灌输社会主义思想意识,“要善于利用每一件小事来向大家说明自己的社会主义信念和自己的民主主义要求,向大家解释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世界历史意义”。进入21世纪,青年大学生的独立意识、竞争意识和法律意识不断增强,自主性加强,灌输的方式方法必须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创新才能增强灌输过程的实效性。

高校要大力提倡全员育人的理念,做到第一课堂灌输与第二课堂灌输、他人灌输与自我灌输、普遍灌输和个别灌输、理论灌输与实践灌输等有机统一,扩大灌输的覆盖面。同时,要重视从显性灌输向隐性与显性灌输相结合的转变,大力提倡环境灌输、形象灌输、行为灌输、校园文化灌输等,将理论灌输融入学生教育和管理之中,融入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之中,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将先进的思想意识灌输到广大青年大学生的思想之中,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增强灌输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

伴随信息时代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的影响已经渗透到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传统的灌输理念和方法带来极大的冲击。网络所具有的即时性、开放性、参与性、隐匿性等特点既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带来挑战,也为我们进行理论灌输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同志曾指出:“思想宣传阵地,社会主义思想不去占领,资本主义思想就必然会去占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以高度自觉的政治敏锐和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积极主动地运用网络技术,研究网络传播和教育的规律,提高驾驭运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能力,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沟通、引导和灌输,使之成为弘扬主旋律、创新灌输途径的主阵地。

3.在灌输过程中,重视客体的主体性与能动性

在灌输教育中,教师作为灌输的主体居于主导地位,而学生作为灌输的客体,并不是一味地被动接受。当代青年大学生的独立意识、自主选择意识显著增强,他们有自己的价值判断和处事原则并乐于表达和执于坚守,他们追求独立人格,注重自我感受,崇尚自我实现,倾向以“本真”的方式去思考和行动。同时,他们也会以其能动的反作用对灌输者产生影响,以自我教育的方式接受灌输。

在灌输过程中,强调灌输客体的主体性与能动性,激发大学生主动参与灌输的过程。只有当灌输客体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投入实践,外在灌输才会对其产生价值和影响。反之,如果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他们只能复制教育者事先编排好的程序,学生的知、情、意、行就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甚至产生逆反心理。教师在灌输过程中,必须改变灌输理念,从传统的以自我为中心,“我讲你听”的单向灌输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坐标的双向互动式的灌输模式,把大学生真正作为认识活动和道德实践的主体,培养他们自主发展、自主选择、自主评价、自我控制的能力,使他们的主体潜能得到充分的挖掘。例如,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进行“翻转课堂”的改革尝试就是转变灌输模式,重视开发灌输客体主观能动性和自我潜能的一种有益探索。

最后,要解决灌输的实效问题,还必须努力提高灌输主体的综合素质。“打铁还须自身硬”,教育者的素质是学校实施有效灌输的基础,因此教育者必须首先接受教育,夯实自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提升科学文化水平,构建扎实广博的知识体系,增强对各种思想理论的辨别能力,同时要强化自身的文化底蕴,注重人格魅力的修养,以自己的德行感召人、塑造人。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4]杨艳茹.我国政治理论灌输的历史回顾与现实思考[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

[5]吴沁蕊.高校理论灌输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领导科学论坛,2014(7)

运输工程论文范文9

【关键词】交通运输 运输理论 发展阶段

一、运输化理论

运输化是工业化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指伴随工业化而发生的一种经济过程。在运输化过程中,人与货物空间位移的规模由于近代和现代运输工具的使用而急剧扩大,交通运输成为经济进入现代增长所依赖的最主要的基础产业、基础结构和环境条件。具体来说,国民经济的运输化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1.机械动力的运输工具取代早期运输工具,人类开始大规模地克服自然地理条件对人与货物空间移动的限制。社会运输能力迅速扩大,位移的速度明显提高,而单位运输成本则显著下降。

2.货运对象从过去以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为主,转向以大工业所需要的矿物能源、原材料以及半成品和产成品为主。在近代及现代运输业的推动下,资本和劳动力迅速集中,原料产地、加工区和销售市场日益分离,商业关系急剧扩大,传统的经济地理概念也在不断改变。

3.社会经济生活中人与货物空间位移的总量急剧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和货物更多次地被运输工具推入空间的运动。由于各种特殊运载工具的使用,以前很难运送的物品。

4.运输占用社会经济资源的数量大为增加,交通运输规模成为社会经济最基本的比例之一。运输设施建设、维护和运营所占用的劳动力、能源、各种金属及非金属材料变得相当可观,运输业投资超过了绝大多数其他经济部门。

5.交通运输构成了经济进入现代增长所依赖的最重要的环境条件和基础结构,运输业及其相关的能源、钢铁、建筑和机械制造等行业,在国民经济中也成为最庞大和最重要的基础产业群之一。

二、运输化的发展阶段

经济发展的运输化过程受一定客观规律的支配。在工业革命发生之前,从原始游牧经济、传统农业社会到工场手工业阶段,各国经济一直处于“前运输化”状态。随着发达国家逐步向后工业经济转变,运输化的重要性在相对地位上开始让位于信息化,从而呈现出一种“后运输化”的趋势。

(一)前运输化阶段。

在前运输化阶段的主要特征有运输工具落后,主要凭借人、畜、风和水流等为动力,受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很大;运输速度慢, 成本高;绝大多数居民的交通需求很少,传统经济中商品交换对货运的需求也相对有限,因而整个经济活动所产生的人与物位移总量都不大;社会的运输设施总量增加缓慢,经济从总体上看对交通运输的依赖比较小。

(二)运输化阶段。

发达国家工业化从纺织工业到冶金原材料工业、到机电化学工业、到高度加工工业的进程中,运输化经历了一个从发生到发展到完善的演变。大宗能源原材料和主要商品的长距离调运能力已经充分具备, 同时以汽车为代表的新一代运输工具开始得到普遍使用;运输化的初步阶段实际上就是工业化的初步阶段,在这一时期,货物运输量的增长速度开始放慢,逐渐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变为同步或略低的增长,社会经济对运输的需要则更多地表现在质的方面,即运输需求出现多样化,要求更迅速、更方便、更完善的运输网,以满足多方面的运输需求。

(三)后运输化阶段。

发达国家经济在本世纪70-80年代开始进人后工业化阶段以后, 交通运输业作为经济基础结构的重要性有所下降。因此,知识和对信息进行收集、加工和传递的信息产业的重要性逐渐超过了运输业。随着后工业化社会的出现,工业化的主要特征之一运输化也就必然会发生被称为“后运输化”的变化。在这一时期,货物运输量的增长幅度已明显低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或已停止增长,货运总量70年代以来在一些发达国家甚至已出现连续下降的情况。当然,信息化的经济对运输业并没有放松要求,但却表现为在运输质量方面提出了更严格的标准,运输已经融为其物流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必须满足各种小批量灵活多变生产方式以及其“零库存”和世界范围生产体系的需要各类特种运输集装化运输和门对门一票到底的国际国内多式联运,已经发展到相当完善的水平;航空货运在总运量下降时却一直保持着增长的趋势。客运方面,由于小汽车无限制使用而引起的各种社会、经济生态等问题,也必须作出必要的调整,发达国家客运能力的增加从过去一向主要依赖私人汽车,开始转向更多地依赖民航、高速铁路等快速公共交通工具。总之,运输业在发达国家最近的一轮经济增长中,也进人了本身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至于运输化在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生和发展,则有另外一些共同特点:运输化一般是在外来军事和经济的侵略下被强迫开始的,因为殖民地运输化是帝国主义宗主国经济运输化的附属物, 是适应其剥削当地劳动力、掠夺自然资源和倾销商品的需要的;由于真正的国家工业化一般开始很晚。因此初步运输化阶段时间拖得特别长,运输的空间布局不平衡,一部分现代运输方式与相当部分的传统运输方式在长时间内处于并存状态,这些特点是由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历史决定的。

由于发达国家运输化的示范效应和它们一向把运输工具作为向不发达国家出口的重要商品,所以不同运输工具的使用, 在不少情况下已不能作为判别发展中国家运输化各个阶段,特别是从初步运输化向完善化转变的主要标志。又由于汽车经济运输距离的增加,一些面积较小的发展中国家可以更多地依靠公路运输解决自己的陆地运输问题,而不一定非要建立全国的铁路网。另外,由于各种高技术和信息革命的提前冲击,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过程中经济结构的变化也必然出现一些新的特点,对现代通讯等设施的需要也会提前。

参考资料:

[1]荣朝和.论运翰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