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继续医学教育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23 15:11:20

继续医学教育论文

继续医学教育论文范文1

1.1调查对象

河南省10余所县级医院临床医生,包括平顶山市新华区医院、第五人民医院、宝丰县人民医院、周口市淮阳县人民医院、鹿邑县人民医院、濮阳市濮阳县人民医院、新郑市人民医院等。

1.2方法

1.2.1调查方法

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以临床医生职称级别为分层标准,包括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调查员到县级医院按一对一访谈的形式进行问卷调查并回收问卷。问卷内容包括年龄、性别、学历、职称、工作年限、科室等一般情况。认知和实践情况包括获取EBM知识的途径、对EBM知识的了解程度(非常了解、比较了解、了解一点和不了解)、应用EBM解决临床问题的频率(没有、偶尔、经常)等。问卷最后内容为EBM对医生是否有帮助及其是否愿意参加EBM的相关培训。EBM了解程度根据临床医生认知和实践情况的综合评价结果,即其主客观综合了解程度的评价,评价标准有前后问题答案一致情况及准确性等。

1.2.2质量控制

进行调查前首先对调查者进行规范化培训,使其解释标准化;要求调查对象进行无记名填写,如填写者有缺项和漏项,则需要求其填写完整;数据由2人合作录入,并由小组成员多次核对,以确保数据录入的准确性。问卷剔除标准:核心条目漏答或条目完整率小于80%。

1.3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双向有序列联表资料采用kruskal-wallis单因素ANOVA法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一般情况

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50份,回收140份,其中有效问卷136份,有效率为97.1%。调查对象中男78人(57.4%),女58人(42.6%)。

2.2临床医生对EBM了解程度

11.8%(16/136)医生对EBM不了解;71.3%(97/136)医生少许了解,16.2%(22/136)医生比较了解,仅有0.7%(1/136)的医生十分了解。

2.3EBM运用于临床情况

136人中没有将EBM应用于临床的有42人,占30.9%,偶尔使用的有75人,占55.1%,经常运用的仅有19人,占14.0%。

2.4临床应用

EBM最大影响因素临床应用EBM影响因素主要集中在对EBM认识不够(24.3%)、受单位条件限制(19.9%)及工作太忙,应用EBM费事(31.6%)等3个方面。

2.5不同英语、计算机水平的临床医生对EBM的了解程度

临床医生的英语水平越高,对EBM的了解程度越好(H=25.895,P=0.000)。临床医生的计算机水平普遍较低,且不同计算机水平的临床医生对EBM的了解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1.443,P=0.486)。

2.6临床医生对EBM相关培训的态度

97.8%(133/136)临床医生愿意参加EBM的相关培训,2.2%(3/136)临床医生不愿意参加EBM的相关培训。

3讨论

3.1本调查结果分析

县级医院临床医生对EBM的了解程度普遍较低,很不如人意,仅0.7%医生对其十分了解。另外,将EBM运用于临床的情况亦不容乐观,仅有19.0%临床医生经常将EBM运用于临床,卫生决策部门制定EBM继续教育政策时面临着很大挑战,任重道远。很多因素也影响了EBM的临床应用,主要工作太忙、应用EBM费事(31.6%),对EBM认识不够(24.3%),受单位条件限制(19.9%);另外,临床医生的英语水平越高,对EBM的了解程度越好,而临床医生的计算机水平与EBM的了解程度不存在差异,整体上临床医生的计算机水平都不是很好。但绝大部分临床医生能够认识到EBM在临床中的重要性,愿意参加EBM的相关培训,为EBM继续教育提供了主观积极性,有利于EBM继续教育的开展。

3.2在EBM环境下对基层医院临床医生的继续教育对策

3.2.1调动医疗人员积极性

加强EBM本质、主要内容的教育及文献检索能力的培训,如EBM的科学性、人文性等,使医生认识到EBM在决策、治疗、预后等方面的价值与意义,使EBM观念深入人心,调动医疗人员的积极性,从而使医生在临床治疗中能自觉地实践EBM。

3.2.2多途径增强医院EBM软实力

由于医院的临床医生对EBM了解及使用情况较差,可以系统地对学员进行教育培训的医生更少,根据实际情况,卫生决策部门可有计划地派送教师去专业度高的EBM培训机构进行进修,获得系统的EBM知识。另外在医院中根据临床医生对EBM的了解程度,形成梯度教学。根据本次调查结果,临床医生英语与计算机水平普遍偏低,使用数据库较少,应对不同英语与计算机水平的临床医生进行分层教育。通过参加培训班、听讲座等方式进行自主学习,每季度由医院对其学习情况进行考核,以进一步提高临床医生的英语与计算机水平。大力培植EBM优秀人才,使其在医院的EBM发展中起带头模范作用,为该院的EBM长期发展贡献力量;另外,也可请知名的EBM专家来院指导,以加强对EBM的建设。

3.2.3加强医院EBM硬件投入

医院或卫生决策部门应尽量满足临床医生应用EBM的客观条件,加大对EBM数据资源的建设,如加大对电子阅览室购买专业数据库(如EBM数据库)和各种软件(如SPSS软件),图书室的投入力度,以满足临床工作对检索EBM证据的需求。

3.2.4优化EBM管理体系

21世纪发展EBM是医学界的必然趋势,应用最可靠的临床证据,最优化的治疗方案,创造出最佳的疗效。在工作太忙、应用EBM不方便这个最大影响因素问题上,根据实际情况,医院可将EBM的应用与临床医生的考核、评价、发放奖金及晋升职称等方面相结合;另外医院也可以建立EBM组织管理体系,引入临床路径(CP),CP是根据EBM的原则制定的针对一组情况类似的患者,而确定出的一套指导医生医疗行为规范的医疗措施,确立临床路径学术委员会(由医院内EBM水平较高者组成),由其根据临床最新研究成果等制定出相应的科学的临床路径,有计划的应用于临床,节约时间。

3.2.5培养临床医生终身学习意识

在此过程中,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育的重点应向培养学员终身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转变,这无疑既能使临床医生及时更新知识制定更好的临床决策,更好地让患者受益,又能为卫生决策等部门节约一笔培训的费用,使资金优化利用,更好地服务于人民。

3.3本调查的局限性

继续医学教育论文范文2

该系统设有统计管理模块,具有对加分项的参与情况和得分情况根据时间、科室进行统计的功能,统计结果能以列表、柱状图、饼状图的形式呈现给用户。由于全院专业技术人员种类不同,各类加分项存在较大差异、部分录入数据存在准确性问题以及审核效率等方面原因,导致系统数据统计汇总功能效果体现不明显,存在不同类别人员统计汇总界面显示混乱、统计数据不准确等现象。

2继续医学教育信息管理系统功能改进完善具体措施

针对该系统在实际运行中出现的上述问题,笔者进行了细致讨论分析,并研究相应对策,通过与信息科合作,对系统的功能进行了有效地改进完善。

2.1对数据录入模块进行优化,确保信息数据的有效性

2.1.1统一思想认识

提高录入效果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工作由手工录入模式转入信息化管理模式是继续教育管理工作发展必然经历的改革阶段,是促进信息化建设的有力推手。通过院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会议,强调了此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并多次组织对全院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系统操作使用的培训讲解,以此确保系统数据录入的质量效果。

2.1.2简化录入程序内容

避免重复操作将录入项目中科室讲座、教学查房等8个内容由原来的个人录入转化为科室管理员或机关管理员统一登记录入。对部分个人录入项目的界面进行了优化调整,用户只需填写题目和时间,学分类别、分数等由系统自动生成供管理员审核。2.1.3改善数据录入方式,减少人为误差改善数据录入打字填写方式,尽可能用下拉框选择录入内容的方式来代替,一方面节省录入时间、提高效率,更主要的是减少了录入信息的人为误差,确保了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2.2对系统审核功能进行完善,确保质量效率并重

2.2.1减少人为审核操作

优化程序步骤按照院《继续医学教育管理规定》相关要求,调整系统审核组织形式,分为人工审核和系统自动审核两个类别,其中自动审核主要是系统依据学分计分办法对不需要管理员进行细致判别的学分申请项目进行评定,并合理赋予学分,以此减少人为操作,一方面避免了误差,同时减少了管理员审核工作量。

2.2.2强化科室管理效能

提高审核效果充分发挥层级管理的作用,在系统改进后,提高了科室管理人员的审核权限,强化了科室管理人员的职责,机关管理员可以集中精力主要对科室管理员的审核操作行为进行监督审查,提高审核质量效果。

2.2.3严格审核管理纪律

确保工作质量制定严格的审核管理规定,增设系统查错纠错功能,对任何不合理分配学分的行为进行标注公示,并依据规定进行严肃处罚,以此确保审核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

2.3对系统统计模块进行改进,实现实时、全面、准确

2.3.1增强分类汇总管理

提高统计质量系统改进后,能够对全院各类别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分类统计,根据各类技术人员继续教育项目特点制定统计表格,实现各类别统计项目的统一规范,从而有效对数据进行分析统计,根据各自情况机关可对教育项目等进行及时调整。对科室人员进行分类统计,根据专业类别制定包含共同教育项目和特殊教育项目的统计表格,以便科室领导能够更好地掌握科室各类人员教育情况,合理安排教育计划。

2.3.2强化加分项统计功能

增强统计效果掌握各类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开展情况对管理人员有针对性的调整教育项目提供了重要的现实依据,系统改进后,强化了各类别加分项统计职能,特别是对科室、个人参与及得分情况进行实时汇总分析,以此全面细致的呈现各类教育项目的开展落实情况。

2.3.3增设审核统计模块

拓展统计能力在强化系统审核功能的基础上,增设了审核操作统计模块,每一次审核行为都被实时记录在数据库当中,并可随时查阅。系统能够从审核及时度、准确度等方面对每次审核进行评价,对不规范的审核行为进行及时标注公示。该模块还能实现对科室管理员工作效能的评价分析,以便机关能够及时发现科室管理人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指正、调整。

3应用体会

继续医学教育论文范文3

1.山西医科大学继续教育学,山西太原 030001;2.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神经内科,山西太原 030001;3. 山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山西太原 030001

[摘要] 目的 探究太原市目前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人员的继续教育情况。方法 以太原市5家社区为例,随机抽取200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务人员进行调查,调查问卷自拟。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78.5%的人认为继续教育是十分必要的,而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59人均对继续教育表现出认可态度,占100%,而大专及以下则仅占6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2.0%的人认为临床进修作为继续教育的方式效果更好;而影响社区医务人员继续教育的原因中工作因素占49.5%,占据首位。结论 继续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但应当根据社区医务人员的具体状况选择合理的教育和培训方式,适当调整工作时间,恰当利用业余时间展开针对性较强的培训。

[

关键词 ] 社区卫生;医务人员;继续教育

[中图分类号] R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6(a)-0027-02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医疗卫生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也需要在职的医务人员不断的去学习和补足自身[1],为了探究目前太原市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人员的继续教育状况,为在职培训提供必要的依据,笔者于2013年4月—2013年6月期间进行了太原市5家社区的相关调查,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以2013年4月—2013年6月期间调查的太原市5家社区为例,随机抽取200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务人员进行调查,工作类别包括医生、护士、医疗管理人员及药房管理人员。包括男89人,女111人,年龄22~52岁,本科及以上学历59人,大专76人,中专及以下65人。

1.2 调查方法

调查人员由山西医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工作人员组成,调查前对调查人员进行相关培训,要求调查人员了解调查内容,能够对调查对象提出的问题进行统一、清晰解答。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参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提出的建议进行自拟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基本资料(性别、年龄、职业、学历等)、对继续教育的态度(是否愿意参加继续教育)、希望继续教育的形式(临床进修、参观学习、现场讲座、网络授课等)、影响继续教育的原因(工作因素、经济因素、家庭因素、健康因素、其他因素等)等,除基本资料外,均以问答形式体现。共发放问卷200份,采用不记名调查,当场填写当场回收,回收200份问卷,问卷有效率100%。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excel整理并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16.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对比用t检验,率对比用χ2检验,P<0.05视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继续教育态度调查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157人认为继续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占总数的78.5%,其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59人均对继续教育表现出认可态度,占100%,而大专及以下则仅占69.5%,本科及以上学历对继续教育的认可度要显著高于大专及以下学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继续教育形式调查结果

在希望继续教育的形式调查方面,104人认为临床进修最合适,占52.0%;其次是参观学习,共65人,占32.5%;赞同现场讲座形式的共22人,占11.0%;认为网络授课较好的仅9人,占4.5%。见表2。

2.3 影响继续教育的因素

影响社区医务人员继续教育的原因调查中工作因素占49.5%(99),占据首位,其次则是经济因素、家庭因素、健康因素以及其他因素,分别占21.5%(43)、18.0%(36)、7.5%(15)、3.5%(7)。见表3。

3 讨论

医学是一门基于临床经验的发展性学科,继续教育对于提高各个岗位上的医生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水平都是十分必要的。但是从目前我国的继续教育状况来看,医学继续教育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首先是国内外医学发展的不同步,导致医学教育内容没有能够与时俱进,缺乏一些新知识的引进力度和深度,加上继续教育往往流于形式,学员对于继续教育的内容往往一知半解,没有得到真正的提高。尤其对于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人员而言,单位条件限制和繁重的工作是目前限制在岗医生继续教育的主要因素。

从本次调查结果来看,78.5%的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人员都是有继续教育的期望的,这对于社区卫生服务整体的继续教育有着良好的推动作用。而不同文化程度的医务人员对于继续教育的态度也不尽相同,学历越高则对继续教育的态度越积极,其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59人均对继续教育表现出认可态度,占100%,而大专及以下则仅占6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文调查结果与艾红梅的调查结果相近[2],这说明学历越高越能感受到现代社会对医疗卫生行业的关注和期望,对于医务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也在相应提高。

从希望继续教育的形式调查来看,52.0%的社区医务人员认为继续教育应当以实践较多的形式展开,这说明在职医务人员更注重一些临床新技术的学习和经验的积累,不希望继续教育流于形式,止于理论,在与调查对象的交流中我们也发现希望采取网络授课的多为年轻人,而绝大多数人认为网络授课这种非接触性质的继续教育方式很难产生身历其境的感觉,没有现场的互动来加深记忆,这和丁原全[3]的研究结果相近。同样,大多数人认为临床进修是最能提高自身的方式。因此建议在相关单位在保证自身工作正常进行的同时可以有计划的安排医务人员到上级医院进行进修[4]。

而从影响继续教育的因素方面来看,各方面原因都有,但是工作因素则是最主要的,占总体的49.5%,社区医疗服务人员是负责群众保健、预防以及基本医疗的第一线,工作繁重,很难抽出时间来进行系统的学习,因此建议单位可以考虑采取多样化的培训形式,合理安排培训时间,有层次的展开医务人员的继续教育。此外,经济因素和家庭因素分别位于第二和第三,分别占21.5%和18.0%,这个结果与陈妍茹等人[5-6]的研究结果不同,考虑原因是因为调查对象年龄层分布问题,而针对经济问题王蓉等人提出的由社区医院组织,聘请上级医院医师定期进行讲座及临床示范,并不定时安排医务人员参加会议进行学习,为在岗人员继续教育提供有力支持[7-8]。

综上所述,继续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但应当根据社区医务人员的具体状况选择合理的教育和培训方式,适当调整工作时间,恰当利用业余时间展开针对性较强的培训。

[

参考文献]

[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学会生存[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59-60.

[2] 艾红梅.高校教师继续教育问题的几点思考[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0(2):91-94.

[3] 丁原全.基层卫生士官继续教育的现状与思考[J].西南国防医药,2013,23(10):1158-1160.

[4] 邱小雪,陈玉蓓.在职护士继续教育结合护理岗位管理的思考[J].基层医学论坛,2013,17(27):3642-3644.

[5] 陈妍茹,韩大海,张满银.我国高等继续教育机构的自我评估模型[J].继续教育,2013(9):9-13.

[6] 王蓉,高红,赵玲,等.成人护理本科教育课程设置现状与改革[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5):56-57.

[7] 陈瑄,朱斯洪,张穗初,等.广州市社区医务人员医学继续教育调查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1,13(8):243-244.

继续医学教育论文范文4

1.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1.1 认识不足,重视不够[2]:不少人认为参加继续医学教育只与晋升职称有关。某些已晋升到副高级职称或不再想晋升职称的人员,对参加继续医学教育学习不够重视,热情不高。一些专业技术人员在晋升期间集中学习,突击得学分,一旦晋升后则热情锐减。

1.2 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良莠不齐: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开展以后,出现了各类学习班、培训班、提高班、学术会议等,名目繁多,从各种渠道涌入各医疗单位。有些学习班的内容重复,甚至有的打着继续医学教育的招牌,将学习商业化,教学质量差、学时不够、学分授予管理不严、费用高,使学习班的可信度大大下降,导致医院外派学习总要三思而行。

1.3 经费支出过高:有不少学习班时间短、学分高、收费也高,包括学费、住宿费、差旅费,二三天的学习都要支出近千元。

1.4 由于专业限制,一些继续教育项目开展困难,我院每年都要邀请几名上级医院的专家、教授来院讲课,这本来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机会难得,但效果并不理想,参加人员都是强迫学习。有时考虑只安排对口专业人员听课,但又因人员太少,所以科教科从选题上尽量照顾到各个专业,涉及面宽或一些新生的边缘学科,但由于大家从事的专业不同、兴趣不同,很难满足所有人的需要。年复一年,医院继续教育的课题内容选择困难,给具体管理者带来一定难度。

1.5 由于是基层医院有相当多的在职在岗人员无法离职离岗学习。特别是大多数护理专业、药剂专业人员无法满足送培需求,有很多人学分达不到25学分。

2.继续医学教育对策

由于医院的医疗任务,卫生技术人员的工作和学习时间容易冲突,医院继续教育应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如参加学术会议、学习班、学术讲座、专业进修、撰写学术论文、远程继续教育等。安排应坚持临床为主、实践为主、自学为主、业余为主。在内容的安排上应突出先进性、针对性和实用性。

2.1 医院应根据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结合本院实际,从内容、形式、考核、学分登记及验证等方面制定本院的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制度和实施办法,以实现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

2.2 实行院科两级管理,由一名副院长负责,由科教科负责具体工作,并将继教工作纳入医院对科室管理考核。

2.3 在医院内举办继续医学项目其好处在于,可利用晚上时间开班,既不影响医院工作,又能保证学习时间,还能节省费用。

2.4 每年外派一定的人员学习、进修。这些学习在严格把关、控制的情况下进行,先由科室提出申请,经医院批准后才可参加,所学内容必须是先进的新知识、新技术和科室急需开展的技术。学习人员学成后要在科室开展工作,进行科内讲座,达到一人受教育全科受益的目的。

2.5 参加学术会议、撰写论文是继续医学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凡参加学术年会和专题学术会者须是交流的论文的第一作者,差旅费、会务费、资料费等这些费用计入科室的成本核算,直接与科室效益挂钩,因此科主任在批准人员外出时,要严格按规定并根据科内的情况,合理安排人员参加,杜绝经费、人员、时间的浪费。目前医学期刊繁多,发表的论文应是在国内统一号及国际标准刊号的杂志,并给予一定额度奖励。

2.6 利用好医生卫星第一频道教学和参加好医生继续医学教育频道的学习,是一个很好的继教途径。好医生卫星继教课程具有专业全面,内容新颖等特点;远程学习具有不受人数限制,不受时间限制的优点。由于在职卫生技术人员工作繁忙,工作时间不固定,而在接受远程医学教育中,卫生技术人员可以自己掌握学习进度,自己选择符合工作需要的学习内容,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自主地学习。从根本上解决了因工作忙不能接受教育的现象,也解决了医院自身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同时还解决了相当多的在职在岗人员如护理专业、药剂专业人员因种种原因无法离职离岗学习、无法送培的难题。网络继续教育的开展,使基层医务工作者能够接受到本领域专家的指导,给许多学习爱好者创造了良好的机会和条件,从而使医疗卫生队伍整体素质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继续医学教育论文范文5

摘 要:为了社会对在职医药卫生技术人员的素质和服务质量亦的新的标准,从培养目标、知识结构、教学方法三个方面谈了医药卫生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模式。

关键词:继续教育模式;医药卫生技术人员;知识结构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1)01-0138-01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与人民对医疗卫生、健康保障更高需求,社会对在职医药卫生技术人员的素质和服务质量亦上升到了新的标准。我们在28年医药卫生类专科教育办学过程中,深感传统的生物医学教育模式的延习与现实社会的需求相距太大,本文就医药卫生类在职人员继续教育模式问题进行了探讨。

1 培养目标

医药卫生类继续教育的培养对象,是经过系统基础医学理论学习并具有一定实际工作经验的技术人员,故培养目标有别于普教。结合我国医药卫生的现状及医学普教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应用型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是目前继续教育的主要目标。在教育培训过程中应加强现代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中基本理念的教育,使其具有从事社区及基层医药卫生工作的基本素质;结合社会疾病谱的转变及相关健康的如精神卫生、预防医学、营养保健、肿瘤防治等敏感问题,强化知识更和新完善知识结构;加强 “从知识到技能、技能到能力”转变过程的教育实训。国际公认的教育的四大支柱:学知识、学做事、学生存、学发展将是21世纪中国继续教育与国际接轨的教改大纲。

2 知识结构

医药卫生领域的服务对象是人。世界上最复杂的事物莫过于人,人不但是具有遗传个体差异的生物有机体,而且有社会性,有思维和心理活动。传统医学模式下健康与疾病的概念将医学界定于自然科学。现代医学模式以系统论作为它的概念框架,主张在一个多层次的等级系统中来研究人体或人(图1现代医学生物-心理-社会模型)。在医药卫生工作中的生物-心理-社会问题,涉及到的广泛的学科领域。国内外医学界对的医学教育现状有不少议论,认为现行的医学教育培养计划的薄弱环节,使学生的视野过于狭窄,而难以应对当前工作。

现在服务与城乡二、三级医疗防治网的全科医生及综合性医院的通科医生,急切需要接受人文科学,社会学,理工科学等与医学相关边缘科学知识的教育培训。故医药卫生类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不论是学历还非学历性质,脱产还是非脱产形式,长期还是短期培训,是终身教育的必然阶段。结合现代医学结构体系的四层次学说,围绕应用型全科医学人才的培养目标,提出继续教育知识模块与教学基本框架(图2):

3 教学方法

3.1 以教学为中心的讨论式教学法

针对继续教育学员已有基本的医学基础知识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大胆尝试讨论式教学方法,改变单纯知识传授模式,将启发教学贯穿始终。教师重在提出问题,组织讨论,激励思考,解答疑问,培养学员独立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促进学员积极主动学习。“讨论式”的教学方法,不同于传统的“讲述法”,它能引起学员的高度兴趣和注意,从而产生自主性、探索性和协同性的学习。这样的教学方法无疑是体现“教师为主导,学员为主体”这一教学思想。

3.2 以学术专题讲座形式的教学方法

针对临床上常见的病例病案,以及医学方面的新进展,通过聘请各级医院或高校有权威的专家教授以学术专题讲座的形式进行教学,既增加了学员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学员临床思考、综合判断能力。

3.3 社会理论实践能力培养

打破原来的固定科室学习模式,采取学员自由选科方式,并加强各专业之间的协同作用,充分利用本地区的各种医学资源。比如一个搞外科的学员他不一定就是到外科实习,他可能选择到外科相关的病理科看看,甚至妇产科等其他别的科室。还有继续教育的学员来自不同的科室专业不同的医院,这些人汇集在一起,可以相互了解其他专业的一些最新动态;可以促进各医院人员之间的学术交流。

参考文献

[1]谢美英,浅谈高职教师继续教育的必要性及模式[J].健康必读,2009,(2).

[2]戚乐,丁建平.医学影像学继续教育的发展模式及策略,[J]. 健康研究,2009,(4).

[3]彭骏,陆敏.基于网络的全科医生信息素养继续教育模式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09,(7).

继续医学教育论文范文6

关键词:妇产科;不同层次;继续医学教育

医学教育一般分为两个阶段:基础教育阶段与继续教育阶段。而学校教育为医护人员提供了基础的理论知识。但更多的医学新理论、医学知识以及专业技术多来源于毕业后的继续教育与长期的医学实践。 继续医学教育不仅是保持教育连续性与进展性的需求,也是各医护人员在临床实践以及业务水平上的提高。而继续医学教育对妇产科医护工作者在不断更新基本理论、完善临床思维以及提高专业技能等方面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而课程的完善与设计是至关重要的。

1 背景资料

1.1培训人员与带课人员

我院接受继续教育的人院均为妇产科工作人员,其中包括新入院的护士、住院医师、护理人员以及管理人员。因此,人员数量多,职称以及级别不同,使得各人员的知识储备与临床经验不同,从而课程设计就要完整化与全面化。授课人员均为资深妇产科专家,

1.2继续医学教育的现代要求

随着近几年医学科学的发展,医学人才的不足的弊端就显现出来,因此我们必须要加强学习, 更新观念,接受继续医学教育。现今,人们对医学的认识已由生物学观点,扩展到心理学与社会学等学科的范围,医学模式也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化。因此,医务工作者要不断完善人类自身以及其生存的条件,而恢复、维护和增进健康,已经成为新型的医学目的。

1.3机遇与挑战

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国内医生的就业岗位竞争也随之加剧。知识老化,观念落后以及素质较低的医务人员以达不到社会需求的标准。而科学技术以及优越的学习条件已成为妇产科医护人员提升自身能力的最佳机遇。

2 课程研究

2.1学术研究

首先,专家座谈会。

由部级、省级的妇产科专家进行讲座会谈,组织学术讲座,对一些疑难病例进行讨论研究,对临床护理上的常见问题进行解决与分析。

其次,壁报交流。

妇产科参加继续教育的人员有什么问题时可以在壁报上登出,大家相互交流,进行研讨,这样可以公示化较好,可以加强不同层次人员之间的知识技能交流,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同步提升自我水平。

最后,面对面交流。

组织座谈会,个人员可以面对面进行交流,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活跃了学术氛围 ,提高了医务人员的工作能动性以及医学科研的积极性。而不同级别,层次的医护人员亦可根据自身需求提出疑问,然后大家帮助分析解决,这样,大家不仅问题得到解决,并且也吸收了不同方面的知识,做到人人是师。

2.2远程教学

继续医学教育要根据不同的对象,设置不同的继教内容,按不同层次的受教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分层教育。而多媒体比较适合这种教育方法。随着计算机网络的高速发展孕育产生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医院联系高等院校进行教学活动,不受时间、空间的约束,进行多媒体教学,可以集文字、图片、声音为一体,增加教学内容的娱乐性,提高各受教人员学习的积极性。进行网络讲座,疑难问题解答以及病例讨论,并且可以通过网络了解到医学上的最新资讯与动态,且各人员可以无顾忌的提问、发表意见等。并且网络知识十分丰富,不同层次的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筛选学习。各层次的受教人员节省经费的同时节省了时间,避免了实际教学的不便与压力。

2.3媒体教育

利用电视广播等媒体工具,专家对电视广播中提到的医学知识进行教育,介绍医学动态,临床技能进行演习和系统的讲解。根据不同层次人员的需求进行不同讲解。

3 结语

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妇产科的位置也随之升高。知识老化,观念落后以及素质较低的医务人员以达不到社会需求的标准。医院在职人员更应该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与业务水平,继续医学教育可以给这些人员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与帮助,而不同层次的人员因为自身知识、受教育水平的不同,导致其课程授业上的困难,因而继续医学教育要根据不同的对象,设置不同的继教内容,按不同层次的受教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分层教育。

参考文献:

[1]何红媛.关于我国医疗人员医学继续教育模式的探讨[J].继续教育研究,2007(2):12-13.

[2]刘杨,樊鑫浅.谈中国医学教育中的PBL教学模式[J].辽宁医学院学报,20075( 1):33-35.

[3]张爱京,孟璐.网络技术在继续教育中地应用初探[J].继续医学教育,2006(32 ):22-24.

继续医学教育论文范文7

【摘要】针对高校附属医院工学矛盾突出的特点,对医院的继续医学教育难点,问题,现状进行了分析,结合我院在继续医学教育管理方面进行的几点创新,对高校继续医学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加强对继续医学教育的认识,增强领导的管理意识,规范管理制度,适应新形势的发展,积极创新管理模式的几点意见。

【关键词】医院;继续教育;管理模式

现代医学飞速发展,随着各种新型学科、边缘学科的不断涌现,让一个医务人员光凭在学校3~6年的学习内容来解决今后其在30多年的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已经远远不够,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跟上学科日新月异的发展。继续医学教育思想已经得到广泛认识,我国继续医学教育开展相对较晚,上世纪80年代初才开始进行规范化和制度化的探索,90年代初期我院开始接触继续教育项目,最开始以考试为主,慢慢发展到现在实习学分制。但我院作为高校附属医院,继续教育工作有其特殊性[1]。第一,工学矛盾更为突出,继续教育的对象身兼医疗、护理、教学、科研等多方面工作,既需要有过硬的临床实践经验,又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不能长期脱离临床,又要不断进行知识更新;第二,医院汇集了大量高学历、高层次人才,教授、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比比皆是,对继续教育不够重视,为我院的继续教育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更多的困难,在近几年的继续教育工作中,我院在管理模式方面做了以下尝试。

1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在医院的科研管理中,我院专门有一个负责教学管理的副院长,并设置了专门的科技科进行管理,指定了专门的人从事医学继续教育工作的统计,实现了院科两级审核制度,为每一个医务人员建立了完善的继续医学教育个人档案,每一项继续教育项目要经院科两级审核后归档保存,年终将获得的继续医学教育学分录入档案。针对大多数年轻医生及新进人员对继续医学教育不了解的情况,我院定期举行科研方面的讲座,除了我院科技科的人员详细讲解科研课题申报书的写作方法及奖励办法,医院鼓励发文的相关规定及继续医学项目的重要性外,还积极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到我院来进行专题讲座,让大家了解国内外医学发展的最新动向,体会继续医学教育在临床实践工作中的重要性。

2 规范管理,完善制度

规范继续教育对象,学分授予,考核,登记,验证环节,完善考核制度,避免“凑学分”、“人情分”的现象,我院积极建立微机授予学分,登记,审核系统,健全激励机制人员职称类别,明确规定参加继续医学教育作为职称评聘、晋升、执业注册的必备条件;明确规定科室每年的继续教育合格率纳入科主任任期目标考核之中。制定完善的奖惩制度,对每一个立项的课题都给予一定的立题奖励,激发其科研的动力,并每年进行一次优秀论文奖的评定,由学术委员会选拨出优秀的论文进行奖励,对于没有获奖的论文也按照发表刊物的级别进行一定比例的报销[2]。同时积极推行网络继续教学,网络教学缓解了时间和经费不足的矛盾,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习的内容丰富,能够满足不同层次人的需求,并且解决工学矛盾,更有助于医院一线医生的继续医学教育。

3 适应形势,改革创新

院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是医院最高学术机构,由医院学术带头人和医学权威组成,院内重大学术活动,每年科学基金申报,研究生学位评定都要经过他们的严格审查,但很多单位的学术委员会的专家年龄过大,或退休或即将退休,在时间和精力上都不能更好地胜任工作,我们在最近几年都积极贮备优秀的年轻的学科带头人,让业务过硬的学术骨干积极地承担了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把他们不断地充实到学术委员会中分担工作,做到新老搭配,传、帮、带,贯穿于学术活动的始终[3]。完善科研人才梯队化,规划化,制度化。我院还充分发挥高校附属医院的人才优势,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及研究生既是继续教育的对象,更是继教育的授教者,我院按科室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及研究生比较结构按比较要求其承担相应的继续医学教育任务。如对获得部级及省级继续教育并如期举办项目学习班的项目主持人和科室给予一定的奖励,提高申报及主办部级及省级继续教育项目的积极性,争取通过多举办部级及省级继续教育项目学习班,以提高与扩大医院在国内的学术地位及影响,而医护人员不用外出既能获得部级及省级继续教育学分,为医院节约了开支。

随着科学的继续教育工作的不断推进,我院在学科建设及医疗水平的提高上都上了一个新台阶。但学科梯队的建设,医院继续医学教育的发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任重而道远,我院将继续合理利用人才资源,不断创新模式,促进医院继续医学教育事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张红.高校附属医院科技人才继续教育管理模式初探.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J].2004,17(4):227-23.

继续医学教育论文范文8

关键词:齐齐哈尔市;乡村医生;继续教育;需求;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G7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 4156(2012)04-021-02

乡村医生是我国农村基层医疗服务的重要提供者,为了了解齐齐哈尔市乡村医生人力资源现状和乡村医生对医学继续教育的需求情况,笔者在2010年3月对齐齐哈尔医学院2008级“村村通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的对象是齐齐哈尔医学院2008级“村村通大学生”班的学员,这些学员来自于齐齐哈尔市七区九县各个村的基层卫生所,他们的愿意和需求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为了统计的方便,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00份,实际回收100份,应答率为100%。

(二)调查内容

本调查问卷的内容包括乡村医生的基本情况、行医现状、以往参加培训的情况及其对继续教育的需求情况等,本文拟就乡村医生对继续教育的需求情况及如何开展乡村医生的继续教育工作展开探讨。

(三)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统一设计的调查问卷,利用2008级村村通大学生培训报到的时间,在班主任指导下统一填写。

(四)统计方法

数据资料由专人以EXCEL软件录入,应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

(一)在读乡村医生的基本情况

从100名在读乡村医生的调查问卷中我们可以看出,齐齐哈尔市乡村医生队伍总体素质不高。从学历结构上看,以中专学历为主(占91%),学历水平偏低,知识面狭窄,难以满足广大农村居民“六位一体”的医疗服务需求;从职称结构上看,以士级职称为主(占45%),其次为医师职称(占32%),缺乏高职称的医护人员,主任医师仅占2%,还有21%的人未定职称;从执业资格取得情况来看,仅有4%的乡村医生取得执业医师证书,27%的乡村医生具有执业助理医师证书,48%的乡村医生持有的是省或县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乡村医生资格证。

(二)乡村医生在岗培训情况

1.培训率

调查资料显示,在被调查的乡村医生中,有54%的人参加过县乡两级的短期培训,41%的人参加过县卫校组织的规范化培训,有5%的人从未参加过任何培训,这说明近年来,齐齐哈尔市乡村医生的培训面有明显的提高。

2.培训内容

乡村医生的岗位培训以医疗培训为主,涉及全科医学知识培训、防保、中医、护理、检验、影像等方面。但培训时间的长短不一,而且这些培训基本上都是以上级要求的为主,村医主动要求的很少,培训效果不是很明显。这说明齐齐哈尔市的乡村医生虽然培训面较大,但培训的力度、深度不够。

3.对继续教育的需求情况

(1)对继续教育需求愿望的分析

调查显示,齐齐哈尔市的乡村医生对继续教育有明确的需求,他们参加继续教育的动力:一方面,由于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农民日益增长的卫生需求,增强了他们学习新知识的渴求;另一方面,国家一系列关于农村人才培养的政策也使他们产生了危机感。但是由于乡村医生的行医方式是亦医亦农,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着工学矛盾,50%的乡村医生认为医务繁忙,无时间和精力参加继续教育培训是影响继续教育质量的主要因素,有24%的被调查者认为缺乏合适的继续教育形式和机会,但也有28%的乡村医生认为经济困难是影响继续教育的主要因素。

(2)对继续教育内容的需求

从对培训内容的要求来看,被调查者认为乡村医生在工作中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依次是各种检验报告的判断能力、卫生法规知识、医学心理学知识、人际沟通的能力、信息化的技能等,对于“哪些内容最需要进行培训”,他们的选择依次是常见病、多发病的最新诊断治疗进展知识(占76%),医学新知识、新技能(占44%),执业或助理执业医师考试辅导(占43%),有关的卫生法律法规知识(占21%),药理知识、中医知识、妇幼知识(占12%)。

(3)对继续教育培训地点及培训方式的要求

农村卫生技术人员希望通过培训更新医学理论知识,更希望提高实际操作技能和医疗水平,因此,在愿意参加继续教育的乡村医生中,有42%的人希望培训的地点选在医学院校,有54%的人希望培训的地点在市级以上医院。从培训方式上看,乡村医生对临床进修的兴趣最大,占总人数的83%,其次是学校培训研究,占36%。

(4)对继续教育的频次和培训时间的需求

接近一半的乡村医生认为每年一次的继续教育培训是可以接受的,而且58%的乡村医生认为每年的培训时间以2个月最为适宜。

三、讨论

(一)做好继续教育的宣传工作,帮助乡村医生树立终身教育观念

虽然大多数乡村医生对继续教育表现出了强烈的愿望,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由于医务繁忙或经济困难等方面的因素,乡村医生对继续教育的重视程度明显不够,当工与学出现矛盾时,继续教育的时间和质量就很难保证。乡村医生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广大农民的健康和农村卫生工作的成败,《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中提到要“保证至少每两年一次的培训”,使乡村医生参加继续教育提高到了有法可依的高度。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一方面,应积极为培训在时间、经费、教材和师资等方面创造条件;另一方面,通过各种形式对乡村医生进行继续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的教育,帮助他们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确保乡村医生参加继续教育与培训工作。

(二)提高、完善继续教育的有效方式和内容

医疗卫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因此,当前农村卫生人才培养的重点是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这是为农民看好病的关键。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广大乡村医生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针对齐齐哈尔市乡村医生的实际情况,笔者提出建议如下:

1.对齐齐哈尔市乡村医生的继续教育方式应以学历教育和临床进修为主

为满足提高乡村医生临床诊治能力和操作技能的需求,对乡村医生继续教育应采取的培训方式应以临床进修为主,让乡村医生短期脱产到市、县等医疗水平高、临床经验丰富、医疗仪器先进的各级医院进行临床进修,这是提高乡村医生实际业务水平的最佳途径。

2.培训内容应考虑系统性和实用性

继续医学教育论文范文9

[关键词]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人员;继续教育

2015年9月,国务院出台《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需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较强的卫生服务能力与较高专业素质的人员队伍提供根本保障,在2016年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提出“要坚持正确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是基层医疗服务体系的网底工程,是医疗卫生工作最核心的组成部分,当前医改强调强基层,其中一个重要问题是提升基层卫技人员的业务能力与素质,随着现代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层出不穷,对于医疗卫生服务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学继续教育的位置与作用显得愈加重要,特别是在工作实践中更应该重视继续医学教育,坚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才能紧跟医学发展的步伐,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但从总体上看,继续医学教育存在很多缺点:在区域、城乡、医疗卫生机构、学科和不同层次人员间发展不平衡;教育模式尚不完善,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实施的协调性和结果的有效性还需进一步改进;继续医学教育体系尚不健全,监督管理工作相对薄弱[1]。本文就是通过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人员的继续医学教育情况的调查研究结果进行分析与报道。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根据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区域划分,本文从内蒙古自治区12个盟市中分东、中、西部各随机抽取2个盟市,每个盟市12家基层卫生机构各10名卫生服务人员作为研究样本。其中乡镇卫生院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家,对每个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人员(包括医生、公共卫生人员、护士、医技人员、药师等)参加继续医学教育的情况与需求开展调查并进行分析,研究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人员继续教育的改进对策与措施。

1.2研究方法

参考相关文献自行设计问卷,征求专家意见后对问卷进行修改,实施预调查,再经专家论证后确定较为完善的问卷。受调查者当场填写问卷,调查员即时收回并检查问卷答题完整性。调查于2016年1~12月进行,共发放问卷720份,收回697份,有效问卷686份,有效率为95.3%。调查内容包括: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学历、职称、专业等;继续医学教育现状包括项目的类别、内容及参加途径等;对于继续医学教育的满意度。调查人员同时记录并整理被调查者对于继续医学教育情况提出的意见、建议与要求。1.3统计学方法运用Epidata3.0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双录入数据,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被调查者基本情况

本次受调者686名,其中男284名(41.4%),女402(58.6%)。年龄≤30岁11名,占1.6%;31~40岁236名,占34.4%;41~50岁291名,占42.4%;51~60岁72名,占10.5%;>60岁76名,占11.1%。临床专业医生280名,占40.8%;护理学专业人员211名,占30.8%;公共卫生专业52名,占7.6%;影像专业23名,占3.4%;检验专业27名,占3.9%;药学专业49名,占7.1%;中蒙医专业44名,占6.4%。卫生服务人员学历以大专、中专为主,占76.5%,本科及以上层次比例偏低,仅占15.8%,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人员的学历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同时有较大的教育培训需求,十分渴望通过继续医学教育来提升学历层次与服务能力。高级职称67名,占9.8%;中级职称182名,占26.5%;初级职称341名,占49.7%;96名无职称,占14.0%,由此可见,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人员的职称结构层次总体偏低。

2.2实施继续医学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调查

结果表明,被调查者都参加过继续医学教育,内蒙古自治区继续医学教育的推广力度较大、普及面很广,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2.2.1认识不深刻对于“医疗卫生服务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的必要性”问题,认为很有必要和有必要的占78.6%,无所谓的占9.6%,没有必要占6.9%,无法判断占4.9%,说明被调查者对继续教育的重要性认可度较高。尽管基层卫生服务人员对继续医学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但是主动接受继续医学教育的自学性不强,一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常常通过“单位硬性派出”的方式才能送出人员接受继续医学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术讲座中存在着单纯领取学分证的想法,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学习纪律不严格、学习效果难保证。还有已经晋升至高级职称与职称晋升无望的“两极”人员对于继续教育的积极性均不强烈。另一方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派出人员时一方面考虑影响本单位工作,另一方面受限于经费匮乏,导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继续医学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2.2.2管理欠规范特别是非学历继续医学教育过程中,由于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继续教育培训机构良莠不齐、培训内容五花八门,没有组织对提供和实施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机构统一进行资格认定,管理也仅限于对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评审把握环节,对于项目实施过程监管不到位,忽视对项目效果的检查与评估,在项目具体执行过程中各基层医疗机构要求相差明显。2.2.3教育培训体系不完善主要存在着教育培训方案长时间不予修正,教育培训内容与基层工作实际脱离、更新速度慢,考核内容的针对性、实用性不强、重复率高,培训方式沿袭传统模式、缺乏创新,培训方法与手段落后,对接现代化远程教育培训方式不及时、不通畅,培训时间安排不合理。在“您不能够按要求参加医学继续教育的原因是什么”,54.3%的人回答“没有时间”,“地点不方便”占39.6%,“教育培训方式不灵活”占35.8%,“内容不适合”占9.6%,“自己通过其他方式学习”占6.7%,这与李根等的研究结果一致[2]。2.2.4经费与待遇严重滞后由于补偿机制不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缺乏稳定的经费投入及增长机制,人员工资水平较低,派出单位很难再抽出专门经费用于继续医学教育费用,参加教育培训的人员不得不自己解决。2.2.5师资水平较高却难接地气继续医学教育的师资队伍多来自于高等医药院校、三级医院等机构,这些专家、学者与管理人员均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平、专业素质,对本专业、本领域有独到的见解,但是他们很少深入基层,缺乏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工作经历,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不甚了解,更缺少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人员的沟通交流,所讲授专业性较深的理论知识、技术性较强的实践技能总是让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人员水土不服。

3讨论

3.1出台切实有效的继续医学教育保障政策

美国专门成立继续医学教育协会开展基层继续医学教育,既负责基层临床医师业余时间就地开展学习交流和专题讨论,又组织基层临床医师参加三级乙等以上医院组织的继续医学教育培训班和中长期进修活动[3]。法国是世界上第一个为继续教育立法的国家,通过立法使继续医学教育成为强制性教育[4]。各级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结合本地区实际,面向基层医疗卫生工作制订具体的政策,包括经费保障制度、专项人才培养与补充制度、工资待遇激励制度等,以此为基础,才能确保继续医学教育落到实处。

3.2完善继续医学教育体系,规范继续医学教育管理

及时修订教育培训方案,包括教育培训内容、考核内容、培训方式与方法、考核评价方式等,科学调整教育培训时间、合理安排学时。对培训机构实施资格评估、认证,严把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评审、来控项目实施过程、来抓项目效果的检查评价。

3.3坚持“按需施教、因材施教、因时施教”,增强培训的实效性

本着教学内容具有高度针对性、有效性的原则,深入调查研究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人员的知识所需、技能所急,在巩固、提高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将适宜的新知识、新技术广播厚植;采取基层医疗卫生骨干人员到上级医疗卫生机构培训与医疗卫生机构派出专家学者深入基层集中指导的双向教育培训模式,实现“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共同促进”。根据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人员的工作性质、紧张时节合理安排教育培训计划,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与其对接,实现“以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人员为本、以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人员综合素质为中心”的继续医学教育目标。

3.4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助力

继续医学教育互联网能够全面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彻底破解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人员由于自然地域、学习资源等难题,可以通过远程网络教育、视频直播、专题视频讲座等形式接受在线指导、进行自主学习。同时,医疗卫生主管部门主、培训机构可以及时插入、更新教育培训内容,并在线收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人员的意见、建议与需求,使得需求方与供给侧有机衔接、有效对接、有力促进。内蒙古地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落后,医疗资源匮乏且配置不均衡,加之偏远农村牧区幅员辽阔、人口稀少、交通不便,使得卫生服务人力资源配置的地理分布基尼系数过大,卫生人才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能力素质偏低,因此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就显得尤其重要与迫切,做好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对于切实改善基层卫生服务、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对于实现党对人民“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郑重承诺、把内蒙古建设成为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卫生部关于加强“十二五”期间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S],2013-01-25.

[2]李根,曹茹,乔学斌.江苏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继续医学教育现况研究[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6,4(75):271-273.

[3]汤金州,马晓.国外继续医学教育管理模式的启示[J].西北医学教育,2010,18(5):933-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