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继续教育学院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4-03 09:46:57

继续教育学院论文

继续教育学院论文范文1

该系统设有统计管理模块,具有对加分项的参与情况和得分情况根据时间、科室进行统计的功能,统计结果能以列表、柱状图、饼状图的形式呈现给用户。由于全院专业技术人员种类不同,各类加分项存在较大差异、部分录入数据存在准确性问题以及审核效率等方面原因,导致系统数据统计汇总功能效果体现不明显,存在不同类别人员统计汇总界面显示混乱、统计数据不准确等现象。

2继续医学教育信息管理系统功能改进完善具体措施

针对该系统在实际运行中出现的上述问题,笔者进行了细致讨论分析,并研究相应对策,通过与信息科合作,对系统的功能进行了有效地改进完善。

2.1对数据录入模块进行优化,确保信息数据的有效性

2.1.1统一思想认识

提高录入效果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工作由手工录入模式转入信息化管理模式是继续教育管理工作发展必然经历的改革阶段,是促进信息化建设的有力推手。通过院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会议,强调了此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并多次组织对全院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系统操作使用的培训讲解,以此确保系统数据录入的质量效果。

2.1.2简化录入程序内容

避免重复操作将录入项目中科室讲座、教学查房等8个内容由原来的个人录入转化为科室管理员或机关管理员统一登记录入。对部分个人录入项目的界面进行了优化调整,用户只需填写题目和时间,学分类别、分数等由系统自动生成供管理员审核。2.1.3改善数据录入方式,减少人为误差改善数据录入打字填写方式,尽可能用下拉框选择录入内容的方式来代替,一方面节省录入时间、提高效率,更主要的是减少了录入信息的人为误差,确保了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2.2对系统审核功能进行完善,确保质量效率并重

2.2.1减少人为审核操作

优化程序步骤按照院《继续医学教育管理规定》相关要求,调整系统审核组织形式,分为人工审核和系统自动审核两个类别,其中自动审核主要是系统依据学分计分办法对不需要管理员进行细致判别的学分申请项目进行评定,并合理赋予学分,以此减少人为操作,一方面避免了误差,同时减少了管理员审核工作量。

2.2.2强化科室管理效能

提高审核效果充分发挥层级管理的作用,在系统改进后,提高了科室管理人员的审核权限,强化了科室管理人员的职责,机关管理员可以集中精力主要对科室管理员的审核操作行为进行监督审查,提高审核质量效果。

2.2.3严格审核管理纪律

确保工作质量制定严格的审核管理规定,增设系统查错纠错功能,对任何不合理分配学分的行为进行标注公示,并依据规定进行严肃处罚,以此确保审核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

2.3对系统统计模块进行改进,实现实时、全面、准确

2.3.1增强分类汇总管理

提高统计质量系统改进后,能够对全院各类别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分类统计,根据各类技术人员继续教育项目特点制定统计表格,实现各类别统计项目的统一规范,从而有效对数据进行分析统计,根据各自情况机关可对教育项目等进行及时调整。对科室人员进行分类统计,根据专业类别制定包含共同教育项目和特殊教育项目的统计表格,以便科室领导能够更好地掌握科室各类人员教育情况,合理安排教育计划。

2.3.2强化加分项统计功能

增强统计效果掌握各类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开展情况对管理人员有针对性的调整教育项目提供了重要的现实依据,系统改进后,强化了各类别加分项统计职能,特别是对科室、个人参与及得分情况进行实时汇总分析,以此全面细致的呈现各类教育项目的开展落实情况。

2.3.3增设审核统计模块

拓展统计能力在强化系统审核功能的基础上,增设了审核操作统计模块,每一次审核行为都被实时记录在数据库当中,并可随时查阅。系统能够从审核及时度、准确度等方面对每次审核进行评价,对不规范的审核行为进行及时标注公示。该模块还能实现对科室管理员工作效能的评价分析,以便机关能够及时发现科室管理人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指正、调整。

3应用体会

继续教育学院论文范文2

关键词: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学分银行;理论依据;理论原则

中图分类号:GT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4}01-010-03

在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学分制改革和创新历程中,构建“学分银行”制度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所谓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学分银行”制度的构建就是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通过模拟、借鉴银行的特点,以学分为计量单位,对学习者的各类学习成果进行统一的认证与核算,是具有学分认定、积累、转换等功能的新型学习制度和教育管理制度。目前,我国较多高等院校继续教育对这一制度的构建已进行了多领域和多层面的探索,产生了较多理论和实践成果,但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在这一问题的思考上却还阙如,影响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的深入发展,因此,为适应当今高等教育改革要求,促使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有序健康发展,构建适合自身特色并在实践中可具体运作的“学分银行”制度是当前亟须解决的重大问题。

一、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构建“学分银行”制度的理论依据

我国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构建“学分银行”制度的理论依据来自多个方面,如有较多研究者所探讨的银行机制运行理论、终身教育理论和高等教育资源整合理论等,另外,个性教育思潮的传播、学习自由理论的形成、人本主义理念的张扬和高校战略联盟思想的发展也不容忽视,它们共同为这一制度的构建提供了可能性和可行性。

1 个性教育思潮的传播。个性教育是基于人的个性发展而实施的教育活动,自古以来就为东、西方社会所重视。在我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及以知识经济和信息为特征的现代社会的建立,个性教育已成为当前教育的主流并日益渗入和传播到各级教育当中。个性教育思潮强调在教育过程中重视受教育者的需要、兴趣、创造和自由,尊重人的尊严、人的潜能和价值,其目的在于有意识地形成受教育者积极的个性,使受教育者的个性得到积极、充分、自由的发展,“个性教育在重视社会发展需要的同时,更注重人的主体性和人的固有的潜能的发挥以及创造精神的发扬,并试图通过培养个性健全、人格独立、富有创造性的人来满足社会的需要,更好地推动社会进步,实现教育本体功能与社会功能的整合”。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学分银行”制度的构建正是以这一主流教育思潮为基础并具体落实在教育教学和管理的各个环节中,以全面性、创造性、自主性、活动性及主体性等特征体现出两者高度的契合点和相关度。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个性教育思潮的传播为我国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构建“学分银行”制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理论基础。

2 学习自由理论的形成。真正的学习,应该是自由的学习,尽管不少学者对其内涵有着不同角度的阐释,但当前已形成了一致理解,即学生在整个学习活动中自主思考和采取行动的内在思想和外在行为状态以及与之相关并支持这种状态的一系列权利。“学习自由包括选择学什么的自由,决定什么时间学和怎样学的自由,以及形成自己思想的自由”。学习自由应用到高等教育领域,是高等教育制度创新的核心理念,在两个方面产生重要的意义:一是能使高等教育更加适应多种多样的社会需要和学生个体的需要,有利于各种类型、层次人才的培养;二是能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性,有效地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独特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独特个性和高度责任感。学习自由理论的形成为我国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构建“学分银行”制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启示,即在这一制度的构建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兴趣、爱好和学习基础,选择最能满足其个性发展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并在自我管理的过程中走向成熟。

3 人本主义理念的张扬。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教育的人性和人道性日益受到重视,以人为本,在教育过程以受教育者为主体,把促进和完善人作为教育的最终目标已成为当代人本主义教育理论的重要内核。“它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反对将人机械化和生物化,提倡对人格发展进行整体分析和个案研究,重视学习的内部动力和学习者的潜能,注重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强调情感体验在学习中的积极意义,把促进和完善人作为教育的最终目标”。该理论从20世纪50年代自美国兴起后,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已成为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理念,并在全世界各地得到张扬和发展。在我国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构建“学分银行”制度,贯彻人本主义理论,既是我国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事业更好地履行自己的历史使命,实现其健康、良性的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又是其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学分银行”制度的构建,无论是“农”与“非农”专业限制的消解,“农”与“非农”学校边界的突破,还是“农”与“非农”学习者学籍制约的革除都应该以学习者为中心,遵循学习者的个性、兴趣及独立的人格等。因此,人本主义理论的张扬为我国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构建“学分银行”制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借鉴和遵循依据。

4 高校战略联盟思想的发展。高等教育的发展需要高校之间通过联盟、联合和联动等方式整合教育资源以达到共同发展,高校战略联盟正是适应这一条件而蓬勃兴起的教育发展战略。高校战略联盟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高校为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等战略目标,以承诺和信任为特征而结成的优势互补、风险共担、资源双向或多向流动的松散型合作竞争组织。高校战略联盟的形式多种多样,但在实现高等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效益的最大化问题上的作用则是一致的,“高校的教育联盟使各校的资源得到共享,学科得到发展,成本得以降低,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是有目共睹的,也生动反映了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我国高等农业院校由于长期以来社会轻农的习惯性思维、农业产业的弱质性特征和内部体制改革的较难深入等原因,造成师资、教学、科研等方面的相对薄弱,处在二级单位的继续教育机构在推行继续教育时更是困难重重,因此,高等农业院校教育特别是其继续教育与其他高校建立战略联盟在当前形势下非常迫切且意义重大,而作为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学分制改革重要内容的“学分银行”制度的构建也只有立足于此,并从高校战略联盟思想吸取其有效的方法、途径及措施等,才能实现与其他高校之间的资源共享,促使优秀非“农”教育资源向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进行流动与聚集。

二、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构建“学分银行”制度的理论原则

理论原则是指导实践有效进行的指导性原理和行为准则,贯穿制度构建的始终,是制度构建的前提和基础。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虽然与其母体学校――高等农业院校有着极其重要的关联,在课程设置、教育教学理念与方法等方面存在一致性,但也有着自己的独特属性,因此,在具体制度的构建和实际的运行过程中遵循与其母体学校――高等农业院校相同理论要求的同时,也表现出不同理论原则。我国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学分银行”制度的构建同样如此,其构建只有根据其所具有的教育目的、任务、职能构成、运作方式等确立相应的理论原则,才能保障质量和发挥效益。

1 统一性原则。在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学分银行”制度的构建中必须遵循统一性原则,这种统一主要表现在统一的信息、统一的学分框架和统一的学分运行机理,这三个方面的统一既能保证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学分银行”制度在构建时能全面而详细地占有各类信息,减少盲目性,也能使制度在运行时保持有序性,同时还能使构建的制度在管理过程中的有效性。统一的信息应包括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机构所处的地理位置、住所情况、注册的程序及课程信息与学习者的学习协议和成绩档案等,所有的这类信息应该由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机构和提供学分的院系进行统一的描述,并用统一的文件格式表达出来,这样便于管理和比较,“在‘学分银行’制度的实施范围内,对所有以任何形式参与的学生都要建立统一格式的文件信息,其中包括学生的个人情况、成绩记录、学习的课程等基础信息,还应对学生的个人偏好和实际情况进行一定的记录”。统一学分框架是学习者学习成果的标准和等级级别的规定,是实现学分积累与转换的标尺,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与其他院校由于办学目标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学科专业体系,相应的,学分标准也存在差异,增加了“学分银行”运行的难度,影响了效率,因此,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在构建“学分银行”制度时在保留主体学分专业学科的基础上要坚持统一性原则,即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一个统一的学分框架体系,遵循统一的学分概念、规定和基本原则。统一的学分运行机理是“学分银行”制度构建的内在运行机制,包括学分存储(记录)、学分认定、学分互认、学分兑换和学分通兑等,这种运行机理也应该有统一的标准和规则。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整个制度的良性、协调运行。

2 开放性原则。开放性是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学分银行”制度构建的首要理论原则,是灵活性、自由性原则的延伸和体现。“开放性具体体现并落实在:具有开放与灵活的人学制、学分及其转换制、选课制、评价制等弹性学习制度;拥有开放性的学分积累,教育学历证书和学位制度的开放性申请和颁发机构的自由选择以及面向全社会公开、透明、准确的信息公开制度等”。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构建“学分银行”制度遵循开放性理论原则就是要求剥离学习者入学时或在学习阶段或在毕业时任何条件的限制,即入学时实行无条件注册,只要学习者愿意,不受年龄、学历、原有专业与入学时间的限制。学习者随到随注册,入学后,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或个性选择自己喜爱的课程,修完课程后取得相应的学分并随时存储。不仅如此,如果学分需要转账,只要申请从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机构中将已获取的学分取出,存入接受学校的学分账户就可以,当存储的学分修满能取得毕业或结业证书时,学校也应该随时办理。这种强调无障碍的、多样化的灵活性理论原则体现了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学分银行”制度的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追求自由、公平、开放的特点。“学分银行’体系提供的无条件入学、无时间、空间限制等,不仅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而且将高等教育的公平性真正落到了实处”。

继续教育学院论文范文3

1高等院校 

高等院校在继续教育系统中处于重要位置,其为继续教育提供最主要的平台,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对继续教育的影响往往也要通过高等院校才能实现,受教育者也只有通过高等院校才能参与到继续教育中来。 

由于我国的高等院校绝大多数是公立院校,这决定了政府对高等院校具有较大的影响。高等院校进行继续教育不单单是为了创收,也是其作为事业单位的一项责任。建国以来,我国的高等院校继续教育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尤其是近25年来,全国累计有4 870万人、1.8亿人次参加了自学考试,共培养本、专科毕业生730余万人,获得非学历证书的学员更是多达2 900万。但高等院校继续教育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为了创收,片面追求数量而忽略了质量;课程设计较为落后,强调理论,忽视实践;学员的自主性和自由度较小;对继续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继续教育的地位远远低于普通教育。 

2政府部门 

政府是继续教育系统的另一个重要要素,我国的高校多为公立学校,这使得我国进行继续教育与西方相比有更多的行政指令色彩。西方国家的私立院校进行继续教育是为了创造更多的营收,受教育者和私立高校之间更多地是通过市场进行调节。私立高校根据自己的成本收益分析决定招收多少学员,开设多少课程,而学员则权衡自己参与继续教育投入产出之大小,以决定是否参与继续教育。当然,私立学校并不仅仅考虑单纯的经济收益,还有品牌收益等。西方的公立学校与我国的高校相比也有相当自主性,因而,他们参与继续教育更多的是一种自发的主动的行为。西方国家为了充分利用教育资源,也以立法的形式规定了高校进行继续教育的责任与义务。西方国家之政府对继续教育的影响并不是直接作用于学校,而是通过立法和提供资金支持来引导本国继续教育的发展。相比之下,我国政府对继续教育的直接管理则比较频繁。我国的各级继续教育协会受到同级人事部门和民政部门的管理,高校行政化现象严重,使得高校进行继续教育的自主性较低。同时,我国的国有企业一向是继续教育的重要客户,他们也受政府的直接管理,自主性较弱,政府通常会充当中介的角色,这便形成了学生不能选择教师、教师也不能选择学生的局面。 

3企业 

企业与学员一样是进行继续教育的直接受益人,员工进行继续教育可以提高其知识技能,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推动产品创新,从而为企业和股东创造更大价值,因而,企业也应重视对员工的继续教育。 

4行业协会 

行业协会依其性质的不同对继续教育的影响也有所不同,会计师、律师和医师等专业性较强、组织较为严密的行业组织对学员的继续教育有很大的影响。有些行业协会甚至明确规定学员每年必须参加继续教育与培训的课时数,若不能达到相应的要求,则可能失去会员资格。鉴于学院的业务水平直接关系到行业的公信力和整个社会的公共利益,所以这些行业协会对继续教育的影响较大。有些继续教育机构自身还组织继续教育,以确保会员能够完成继续教育的课时与质量。而更多的行业则是充当继续教育中介的角色,他们一般负责为接受继续教育者介绍继续教育机构。 

5受教育者 

继续教育是社会人的教育,因而要求继续教育应该以人为本,重视学员。所以,学员才是继续教育的核心。要想进行成功的继续教育,必须给予学员参加继续教育之权利,即:是开放的继续教育而非封闭的继续教育;是大多数人的继续教育而非小众的继续教育;是多种学科的继续教育而非只有专业技能的培训。同时,学员尤其是低收入学员参加继续教育的费用不应该由其独立负担,而应当由多方共同负担。学员有自由选择所学课程之权利,但也应当尽到相应的责任,以确保继续教育的质量。 

二、四项结合 

1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训与兴趣爱好的培养相结合 

继续教育和成人教育诞生之目的,就是提高劳动者之技能,使其更好地为社会和企业服务。继续教育既可以是学历教育也可以是非学历教育,既可以是管理能力的培训也可以是专业技能的培养,既可以是最新理论之推广也可以是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民众需求层次的日益提高,学员对知识与兴趣的满足也变得日益重要,这便要求高等院校在加强技能教育的同时也要开设相关的课程,以满足大众对于知识和兴趣的需求。如果说前者是经济的需求,后者则是文化的需求,与经济的需求相比,文化的需求同等重要。 

2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结合 

继续教育学院论文范文4

【关键词】 乡镇医院;护理;继续教育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9.418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131-02

护理队伍素质是保证护理质量的关键,加强乡镇医院护理队伍建设,是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的前提。护理继续教育是乡镇医院护理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探讨乡镇医院护理继续教育的必要性和途径,对于加强乡镇医院护理队伍建设和提高护理队伍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1 乡镇医院护理继续教育的必要性

近几年,国家政策和资金投入等方面都对乡镇医院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乡镇医院的医疗服务环境和医疗设备得到了改善和更新。但是,在医疗队伍建设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重医疗轻护理”的观念的现象依然存在,导致对护理工作和护士的重视不够,护理制度不完善,护理工作不规范,护理人员继续教育投入不足。乡镇医院护理士缺编导致护士缺乏,工作量大,护士忙于应付日常工作,很少有闲暇时间进行学习。许多乡镇医院护理人员年龄结构不合理,年老护士和年轻护士之间衔接脱节;护理人员多为中专文化,高学历的护士较少,文化知识水平偏低,总体业务素质不高,在护理理念、常规护理技能、临床急救技术、健康教育知识护理文书书写等许多方面都有待提高。因此,做好护理继续教育工作,提高护士业务素质,是目前护理管理的重要工作。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农民健康水平,是发展农村各项事业的前提和基础。我国农村卫生服务的提供主体是乡镇医院,它直接面向广大农民群众,在农村卫生工作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对医疗卫生知识的了解越来越多,对乡镇医疗服务过程中护理工作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单纯的学校教育并不能满足实际的工作需要,终身教育已成为医护人员职业生涯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护理继续教育是继学校规范化专业培训之后,以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主的一种终身性教育。[2]护理继续教育是不断更新知识和提高专业水平的有效途径。因此,通过护理继续教育来提高护理专业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是非常必要的。

2 乡镇医院护理继续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2.1 提高认识,完善乡镇医院护理继续教育制度 护理继续教育领导重视是关键,由于医院内部运行机制改革深化,造成部分领导只重视医生继续教育的培训,忽视了护理人员的培训。医院领导要提高认识,加强组织管理,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补充护士编制,重视护理继续教育工作,完善护理继续教育制度。根据护理继续教育单位的办班计划,结合医院发展需要以及护理人员的年龄结构、学历层次、职称等级等具体情况,制定有效的继续教育计划,有针对性地统筹安排学习和培训。有效解决继续教育经费,加大乡镇医院护理继续教资金的投入力度,根据继续教育的学习形式和护理人员的职称等情况制定经费预算,由相应部门统筹计划使用,使护理人员继续教育能落到实处。

2.2 多措并举,调动护理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 要扩大对继续教育的宣传,让医护人员树立既投身医学就应终身受教育的观念,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应付任务”为“主动参与”。解放思想,提高对护理继续教育的认识,不参加继续教育就不能掌握新技术,难以提高业务水平,让护士充分了解继续教育的重要性。在护理继续教育学分制的基础上采取积分制,可以通过技能竞赛和科研论文等方面进行积分。护理继续教育积分与年终考核挂钩,并作为职称晋升及专业注册的重要依据,以此来激发护理人员的主动学习积极性。医院要对在外参加继续教育的护士提供有利条件,保证在外学习期间工资待遇的正常发放,并给予适当补贴,使出去参加继续教育学习的护士无后顾之忧,以此来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继续教育的积极性。

2.3 选择适宜的学习形和学习内容 乡镇医院护理人员缺乏,长期脱产学习比较困难,可以根据医院发展需要和护理人员具体情况,采取参加短期培训班、到先进医疗机构学习、邀请专家到医院做专题讲座、参加远程教育、院内组织学习和个人自主学习等形式多样的继续教育方式。乡镇医院护理人员需要继续学习的内容有基础医学理论、专科护理知识、临床急救技术、社区医学与护理、护理风险教育、护理职业礼仪、护患沟通技巧、健康教育知识、心理学知识、计算机知识、科研设计与论文写作等。在护理继续教育的内容安排上应遵循成人教育补需之宗旨,做到缺什么补什么,优先安排急需学习内容。外出参加进修和培训的护理人员回医院后,可以通过专题讲座或集中授课的形式,将所学到的新知识、新技能传授给本院其他护士,实现知识共享,提高学习的普及率,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

3 小结

乡镇医院是农村卫生服务的主体,在农村卫生工作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乡镇医院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护理工作质量等直接关系到农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也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的全面落实。随着护理职能的转变和护士角色多元化的发展,继续护理教育已成为优化护理队伍的知识结构和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素质的重要途径。为了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服务需求,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乡镇医院护理继续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因此要提高认识、加强管理,完善乡镇医院护理继续教育制度,充分调动护理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形式多样的护理继续教育,使护士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新知识、新技术,以促进乡镇医院护理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继续教育学院论文范文5

文章编号:1003-1383(2010)04-0496-02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0.04.065

继续医学教育作为一个以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主的终身性医学教育,已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在现代医学技术快速发展,先进实验技术和自动化仪器在临床实验室逐步普及的今天,继续医学教育对于提高检验人员综合素质和检验医学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多年来,中华医学会和各级临床检验中心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对检验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培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由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在继续医学教育资源供给、经费投入等方面与发达地区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检验人员的继续医学教育状况并不十分乐观。

一、欠发达地区检验人员继续教育现状

1.继续医学教育资源供给不足和经费投入少 在欠发达地区具备提供省级以上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资质和能力的机构屈指可数,每年可开展的I类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远远不能满足当地医疗机构检验人员的需求,而且项目培训的覆盖面也多集中在市级以上的医疗机构[1]。这些地区虽然设有一些医疗机构和医学院校,但检验专业高级人才的缺乏,影响开展相应项目的继续医学教育培训,继续医学教育资源不足,成为制约继续医学教育的瓶颈。资金投入少,是欠发达地区检验人员继续医学教育的又一突出问题。按照目前外出学习费用每人2000~3000元标准计算,许多医院检验科每年只有极少数的人员外出学习,也就是说,每年除了科主任、少数技术骨干外,其他人员外出学习培训的机会甚少,因此,欠发达地区的检验人员大多数人每年都无法按要求完成继续医学教育学分,尤其是I类学分。笔者对几所二、三级医院97名中级和中级以上检验人员2008年继续医学教育学分调查结果显示,当年完成继续教育学分者仅为33%(32/97)。

2.检验人员的继续医学教育未得到足够重视 虽然自1992年国家继续教育委员会颁布《继续医学教育管理规定》以来,各省、自治区相继制定了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办法和学分授予规定,建立了继续医学教育管理机构。医疗机构也加强了对医务人员的继续医学教育管理,特别是医疗、护理专业人员的继续医学教育得到了广泛重视[1]。相形之下,检验人员的继续医学教育管理薄弱,表现为完整的规划和年度计划,或者缺乏有效的监控机制,对未能完成学分的原因无分析和处理措施。继续医学教育学分似乎除了对晋升专业技术职称有影响外,再无其他作用。因此,检验人员中普遍存在着“晋升时抓学分,晋升后无所谓”的现象,有的检验人员认为“职称已经到头”或“申报职称的年限未到”, 而满足于“完成工作,不出事”,对新理论、新技术、新知识、新方法的学习不重视;科研工作滞后甚至不能开展,或只是作为配角参加临床医生的科研,科研论文也成了“晋升文章”。

3.现代远程医学教育尚未得到普及 现代远程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具有开放性、自主性、交互性、教育性等特点,它打破了传统教育的时空局限,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系统进行自主地学习,有效解决了在职人员工学矛盾;其学习内容的自主性满足了人们按需学习的愿望;其开放性特点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为实现教育公平,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提供了条件。但是,目前在一些地方远程医学教育并未得到很好地应用,分析其主要原因是宣传培训不到位,一些检验人员对远程教育不了解,大部分继续医学教育学分主要还是通过外出进修、短期培训、学术会议等途径获得。

二、思考与建议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的快速更新使学习不再是简单的一劳永逸的行为,而是贯穿于学习者的整个人生。检验医学的快速发展,对检验人员综合素质、专业工作能力和理论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学检验向检验医学的转变,使得检验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开展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到检验科的生存与发展,而且影响医院的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因此,检验人员的继续医学教育理应得到足够的重视。

1.加强监督管理,统筹兼顾、协调各学科的发展 医疗机构应该重视检验人员的继续医学教育,避免重临床,轻医技的思想,全面落实员工继续医学教育培训制度,依据各学科专业特点建立科学合理的继续医学教育评估体系。坚持“学以致用”的原则,制定切合实际的继续教育评估指标,对不同级别、职称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学分内容的重点应有不同要求,中级职称人员应该重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培训,重视技术人员实际工作能力的考核,而不是仅仅满足于流于形式的理论考试。根据医院发展需要,有计划地派送中青年技术人员外出进修,鼓励中级职称技术人员参加科学研究,撰写科研论文;对于高级职称人员,则应强调开展科学研究,撰写论文,业务讲课,培养下级技术人员[2]。医疗机构主管部门定期对本单位的继续医学教育工作进行评价,定期进行统计验证员工继续医学教育学分,对不完成继续医学教育的原因进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严格执行卫生部关于继续医学教育学分与卫生技术人员年度考核、职务聘任、职称晋升、执业注册的规定,促进卫生技术人员积极参加继续医学教育。鼓励科室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继续教育培训。加强外出学习、进修人员的管理,对外出参加学习、进修的检验人员,规定其义务对内进行业务讲课,介绍新知识、新方法、新理论、新技术,避免把外出学习当作“公费旅游”,杜绝“开幕式上现一现,开幕式后人不见”的现象。几年来,我们利用医院网络系统,开设检验园地,定期将外出进修、学习人员讲课的课件放到园地中,这不仅有利于检验人员学习提高,而且对临床医务人员及时了解检验医学发展,加强了检验与临床之间的交流起到一定作用。

2.加强现代远程教育的宣传和管理,拓宽新途径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现代远程教育这一新的教育模式,在继续医学教育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丰富的信息来源,知识的快速更新,使学习者能够及时了解最新的医学动态;灵活性和开发性的特点,不仅有效解决了在职人员工学矛盾,使学习者不受时间、空间限制,进行自主学习,而且还解决了仅依靠外出参加学术会议、学习班获取Ⅰ类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的难题,这在目前继续医学教育资源和经费投入有限的经济欠发达地区,不失为开展继续医学教育的有效途径。目前卫生部批准的多家继续医学教育网站,为卫生技术人员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因此,医院主管部门应根据医院实际,制定相关的管理措施,积极宣传、引导和鼓励检验人员通过远程教育进行学习。对卫生技术人员进行必要的学习培训,提高他们对现代远程教育的认知和应用能力,使远程教育成为卫生技术人员进行继续医学教育的重要途径。

总之,检验人员的继续医学教育关系到检验队伍人才培养和人员素质的提高,欠发达地区检验人员继续医学教育的管理有待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铁 梅,伊沙克.王凯,等.新疆地区继续医学教育专业和地域分布现状分析[J].继续医学教育,2007,21(34):4-7.

继续教育学院论文范文6

关键词:军队院校;继续教育;人才培养

军队院校作为我国高等院校教育的一部分,应该承担起继续教育的重任。军队院校的人才培训主要有两种:一是学历教育;二是继续教育。军队院校历来以学历教育为主,对成人教育而言也是如此。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军队院校应充分发挥院校办学优势,加大对继续教育的投入,逐步提高继续教育在院校教育中的比重,为国家和部队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人才。

一、军队院校开展继续教育的条件和优势

军队高等院校作为国家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其教育层次从大专、本科到硕士、博士,还设立了博士后流动站,相关学科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第一,科技优势。院校的科研工作始终瞄准各学科的发展前沿,紧跟世界理论发展动态。随着一大批科研成果陆续应用到实践中,军队院校的科技地位逐步提升,在这方面,军队院校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第二,师资优势。教师是院校开展教育活动的主要施行者。近年来,各个院校都十分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在狠抓教学质量、严把教学关的同时,采用“送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层次,积极加强对外交流活动,使教师无论在授课艺术、学术水平还是教学理论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些拥有先进科学知识、掌握现代教学理论、具备良好教育品德的院校教师是军队院校继续教育工作健康发展的支柱。

第三,教学优势。院校工作的中心就是办教育,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一套完整的教学方法,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教学理论,建立了齐全的教学设施和各种教学载体。所有这些,为继续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

二、军队院校开展继续教育可采用的形式

第一,面授。面授是教育过程中最普遍采用的形式。其优点是在实施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直接面对面,教与学同步进行,便于交流,教学效果较好;缺点是受时间、场地的限制,规模有限。教师资源使用效率低。目前,军队院校的继续教育工作,主要是依托院校集中面授为主。随着军队院校逐步改善办学的条件设施,使院校在培训条件、培训内容方面具有了先进性,培训体系更趋完善。因此,院校面授这种继续教育形式,可以充分利用院校现有的教学装备、场地、设施及师资优势更好的进行继续教育。另一方面,院校可以派出教师到部队或者其他地方去进行面授。结合实际需要,采取灵活的方式进行教育。这种方法,可以扩大院校的影响,使面授的对象更广泛。基于军队院校继续教育的特殊性,面授是一个行之有效的继续教育形式。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各种多媒体课件的研制,赋予了面授方式新的内容。多年来,军队院校依靠自身在各种专业技术方面的特殊优势,针对需要,追踪发展前沿,增加了继续教育的力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第二,远程教育。远程教育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从19世纪40年代欧洲的通迅课程(函授教育)起,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运用,远程教育迅速发展并逐步走向成熟,形成了纵横交错的网络体系和丰富多样的形式。远程教育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院校教学资源,特别是师资资源;其教育面宽,具有开放性、灵活性特点。

一是函授。函授教育是最早的远程教育形式。它是以书面印刷品为主要媒体,通过邮寄教材,作业,辅导资料来完成学习。我军院校的函授教育起步于1984年,发展非常快,目前函授教育制度完善、体系健全、资料丰富、涵盖面广,在我军院校继续教育中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的产生,在函授教育中也注入了新的内容,各种教材,辅导资料被制成教学软件,录制成光盘、录像带,极大地提高了函授教学的直观性。函授教育在军队院校中目前主要是以学历教育为主。

二是基于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现代远程教育。20世纪末,随着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一种崭新的教育模式――网络教育正在全球兴起。网络教育所具有的开放性、灵活性、双向性、资源共享性和管理的高效性带给人们的是种全新概念,也给继续教育带来了新的契机。通过网络教学,学生和教师之间可以进行双向互动、作业提交和批改、课堂讨论,通过虚拟实验室完成模拟实验。通过计算机网络教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学习内容,在时间上也很灵活,解决了工学矛盾。对一些需要集中讲授的内容,可以通过远程电子教室,院校教师在学院讲课,其他继续教育点可以组织人员在当地听课。这样,既保证了授课效果,又不影响学生的正常工作,还解决了院校师资紧张的问题。这种远距离教育形式,为继续教育的普及奠定了物质基础。可以预见,采用多媒体技术的计算机网络教学将对军队院校继续教育人才的培养发挥重要的作用。

明确指出:“加快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加紧实施人才战略工程”。院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知识创新的基地。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军队院校教育的发展方向,树立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观念。变一次性院校教育为多次接受教育,加大院校继续教育的力度,完善继续教育体系,增加继续教育手段,积极发展现代远程教育,为科教兴国、科技强军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徐勇.信息化条件下军事人才培养研究[M].出版社,2007.

继续教育学院论文范文7

关键词:成人继续教育;战略思考

中图分类号:G8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7)11-1526-0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党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提出来的又一奋斗目标。和谐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有机结合,是继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之后的有一基本任务,它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充分尊重人的各项权利,强调人与社会和谐发展,实现了我国现代化总体布局从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的“三位一体”到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的“四位一体”的历史性飞跃。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现阶段各项事业发展的指针。作为一名从事体育院校成人继续教育的工作者,本人就我国体育院校成人继续教育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和谐社会与体育院校继续教育创新与发展问题初步进行思考和探讨。

1成人继续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成人继续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发源地,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主要作用表现在:

1.1有利于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人力资源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人是社会赖以发展要素中的第一要素。和谐社会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们接受教育、培训的权利应该得到充分的体现。而完成这一艰巨任务,高校的成人继续教育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1.2可为人们提供终身教育机会,掌握多种技能,拓宽就业领域在当前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不仅增加了人们的就业机会,同时也表现出工作岗位的不稳定性 。这就要求人们要具备更多的工作技能,掌握更多的知识。而成人继续教育通过灵活的教育方式,使人们的知识、技术和技能得到持续发展,从而促进社会的经济发展,实现社会稳定以及社会和经济和谐发展的目标。

1.3成人继续教育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途径在学习型社会里,尤其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一朝学习终身受用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不断学习、不断地更新知识已经成为人全面发展的必需。而成人继续教育的自身特点无疑将担当起构建学习性社会的主渠道,也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良好的人文环境。

2成人继续教育的主要特征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迅猛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生产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以及教育教育系统自身的变革与发展,也为成人继续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这不仅取决于客观环境的变化,也同时由成人继续教育的自身特点决定的。那么成人继续教育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哪?

2.1教育体制的灵活性成人继续教育与国家学历教育体制的区别就在于它是采取一种灵活的教育方式,是以社会需求制定教学计划,以教学对象的不同设置教学体制,更加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2.2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成人继续教育更加强调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在兼顾系统理论的同时,把掌握技能放在首位。因此教学内容是不断调整和变化的,以此适应职业的需求。

2.3教学对象的参差性成人继续教育的对象是成年人,其年龄结构、知识水平和工作经历个不相同,而且作为国家学历教育的补充,只要有学习愿望的成年人都可参加继续教育的学习。因此,它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主渠道。

3我国体育院校成人继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自改革开放以来,全国体育院校的成人继续教育事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校生注册规模不断增加,为体育事业培养了大量人才。在经过多年的摸索与经验积累,各校也都有一些成功的做法。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面对体育运行机制的改革,回顾我们走过的历程和现在的工作方式,用科学发展观的观点思考我们的现在,也会发现我们在开展体育院校成人继续事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3.1改革意识不强,体制创新不够综观我国体育院校成人继续教育20多年来的发展史,仍然沿袭着传统的模式开展着成人继续教育工作。把学校的教学体制运用于成教工作之中,缺少与时俱进并与市场接轨的改革思路。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体育院校成教事业的发展,抑制了成人继续教育的社会功能。

3.2专业设置单一,影响体育院校成人继续教育事业的发展规模从体育院校的成人继续教育的专业设置看,绝大部分院校只有体育教育和运动训练两个专业,这使得教育对象仅限于体育行业,社会覆盖面窄,直接影响生源规模。同时也未充分利用学校已有的专业资源,使一些有社会市场的专业不能被人们认识,导致专业资源的浪费。

3.3教学内容需要调整,应突出实用的特点目前体育院校成人教育使用的教材仍是以本科生使用的教材为蓝本,理论性较强,实践性不足,与成人教育的特点不相符合。特别是不仅实用性的教学内容少,而且课时也不充分,也未对这方面的改革进行深入研究,致使一本教材多年使用,成人教育的针对性不强,脱离了成人教育自身拥有的特点,也影响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3.4应加强对体育市场的研究,努力拓宽培训业务领域随着08奥运的临近,体育产业的飞速发展,体育市场的逐步形成,也为体育成人教育的培训事业带来契机,但目前这方面的工作还相当滞后。主要培训工作还是集中在体育行业内部,以体育教师和教练员为主要培训对象。社会覆盖面窄,涉及领域范围小,其主要问题是市场意识淡薄、行业特色浓厚是制约体育成人继续教育开展培训工作的关键环节。

4关于创新发展体育院校成人继续教育事业的战略思考

21世纪是以和谐社会和知识经济为显著特征的时代,终身教育必将全面贯彻和落实。而体育行业也将迎来繁荣发展的春天,体育产业将迅猛发展,体育市场将日益扩大,它在国家经济建设中的作用也更加突出。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及终身教育思想指导下,如何发挥体育院校成人继续教育的社会功能,更好地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这就需要我们从宏观上进行战略研究,既要总结过去,更应科学地设计我们的未来。因此,改革与创新才是实现体育院校成人继续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

4.1创新体制,努力推进体育院校成人继续教育向多元化开放性方向发展体育成人继续教育体制改革要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协调一致,要努力扩大受教育对象的群体,从行业内部走向体育市场,这就要突出多元性和开放性。多元性是指要增加专业设置,要与体育市场中的产业结构相适应。开放性是指要针对社会,尽可能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从而实现体育院校成人继续教育的社会功能,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4.2转变理念,促进体育继续教育事业市场化和产业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继续教育作为一种特殊产业,应树立一种营销理念,以人才的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成本核算为基础,以综合效益为驱动力,科学地制定和运用符合体育成人继续教育特点的营销策略,使体育成人继续教育尽快走向市场。而且要结合本校的办学条件,要办出特色、创出品牌。同时,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基础上,既注重经济效益,更应体现社会效益,尤其是在事业发展初期更应如此,从而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4.3对体育院校成人继续教育进行科学定位传统的体育院校的成人继续教育是以学历教育为主体的教育模式,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为从事体育的工作者解决学历问题做出了贡献。但随着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的到来,我国人口素质的提高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的教育模式以远不能适应新的要求,必须实行转型和科学的定位。也就是在兼顾学历教育的同时,用终身教育的理念认识体育院校的成人继续教育,开辟为经济服务的战场。也就是随着学历“补偿”历史使命的完成,应不失时机地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在职人员的岗位培训和高层次的成人教育,以实现体育院校成人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4.4整合资源,促进体育院校成人继续教育办学体制的改革整和资源涉及两方面内容。一是指整合校内资源,它表现在凡涉及成人继续教育应统筹管理,这不仅可以避免管理上的矛盾,还可以降低办学成本,有利于形成品牌、统一包装、办出特色。二是合理利用校外资源,其表现方式是走联合办学之路。意义在于可以充分发挥社会力量,使学校资源与校外资源有机结合,实现资源共享,最终促进我国体育院校成人继续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继续教育学院论文范文8

1 我院专业技术人员队伍概况:

我院是吉林省厅直单位唯一一家三级甲等结核专科医院。全院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总数:303人,其中:初级127人,中级119人,高级57人。

2 医院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2.1 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不少专业技术人员认为参加继续医学教育只与晋升职称有关。某些已晋升到副高级职称或不再想晋升职称的人员,对参加继续医学教育学习不够重视,热情不高。

2.2 由于我院是结核专科医院,有大部分在岗专业人员没有机会离岗外出进修学习或培训,为达到25学分带来一定的困难。

2.3 经费支出过高

对院外主办的各类学习班、培训班、学术会议等,有不少学习班时间短、学分高、收费也高,几天的学习都要支出千元左右,医院或个人都难以承受。

2.4 由于受专业限制,一些继续教育项目开展比较困难,我院每年都举办部级、省级继教学习班,并邀请上级医院的专家、教授来院讲学,但参加人员都不是很多。

3 对策

3.1 领导重视,逐步健全组织管理机构

3.1.1 成立医院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委员会并下设办公室,有专职人员负责医院继续医学教育管理。

3.1.2 医院领导定期召开医学教育工作会议,拟定继续医学教育规划,依据省继续医学教育有关规定拟定实施细则,同时制订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一系列的管理和实施办法。科教科负责每年继续教育计划的制定和继续教育工作的总结。

3.2 加强组织管理,建立院科二级管理制度

3.2.1 各科室主任及护士长为本单位继教工作负责人及院继教工作联络员,配合贯彻落实院各种继教组织活动工作任务的完成。

3.2.2 组织安排完成本科继教的学习任务与管理工作。

3.2.3 每年召开一次联络员会议,研究具体工作的落实及其相关内容的培训工作。

3.2.4 将有关继续医学教育的规定发至各科室、部门,并与人事科、护理部、医务科等部门密切协作,将职工接受继续医学教育的情况与专业技术职务晋升、聘任、执业再注册及年度考核挂钩,将医院的继续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3.3 加强管理,将继续医学教育的实施计划落到实处

3.3.1 积极鼓励项目申报:为做好项目申报工作,科教科认真贯彻落实吉继教委关于部级、省级继教项目的精神,积极组织院内专家对项目进行修改、审核,注重“四新”,努力提高申报质量及内容。

3.3.2 认真抓好项目执行:认真按照部级、省级继续医学教育的项目管理要求,抓好继教项目的管理。认真做好开班前后的申请、项目实施及结束后的总结材料工作。

3.3.3 加强Ⅰ、Ⅱ类学分管理。根据我院的学科发展和卫生需求,结合工作实际,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开展以“四新”为主的继续医学教育活动。参加者根据各自专业参加继续医学教育Ⅰ类学习班,由科教科负责组织培训,当场刷卡,一人一卡,做好登记,确保年末学分统计准确无误,保证每个学分真实有效。

3.3.4 继续医学教育活动的安排和组织:按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全院性讲座、学术活动、论文、著作、自学、科内学习等均为Ⅱ类学分教育的主要内容。由单位组织的学术活动,由科教科负责登记,学术论文、自学、外出进修类须提供相关原件,由科教科统一登记并审核确认。

3.3.5 集中进行年终统计和考核:除了平时的学分卡的录入和学分的登记外,每年12月份,各科室联络员负责收集全科参加继续医学教育人员各类学分证明并上交科教科。科教科由专人负责各科室人员的学分登记。

3.4 实行计算机网络化管理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将医院继续医学教育管理纳入计算机管理系统,我院现在应用的继续医学教育管理系统(Internet Continuous Medical Education,简称 ICME),ICME是一套集记录、管理、统计、申报为一体的继续教育管理系统软件,它把计算机、互联网、POS机和IC卡等现代科技手段引入继续教育管理[2]。该系统主要包括“人员管理”、“学分录入”、“科室管理”、“统计查询”、“远程查询”、“系统设置”六大功能模块,能够完成医务人员继续医学教育数据的录入、修改、查询、统计、存储、打印、维护和远程交换等功能。育才好,好育才这套管理软件给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带来了便捷。

4 ICME管理系统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率

4.1 信息公开化,避免了人情学分

目前我院使用的ICME管理系统为网络版,学分的上传很方便,医务人员也可以在好医生网站上进行IC卡关联,随时查询自己的学分。

4.2 手工录入程序化,提升了管理质量

对于卫生专业人员书写论文、写自学笔记等获得的非项目学分,以及在其他地区参加的省级或部级学分,需由管理人员通过ICME管理软件进行手工录入非项目学分,根据学分标准录入一目了然,避免了人工核定学分时的差错,提升了管理质量。

4.3 学分电子化,提高了工作效率

ICME系统为每一位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制作一张继续教育IC卡,参加学习用POS机进行刷卡后,通过POS机上传至ICME管理软件,报上一级主管部门审核,省去了管理人员书写纸质学分证的繁琐,节约了大量宝贵的时间。

4.4 信息数据化,方便、快捷、准确

通过ICME系统的管理,管理人员可以轻松的获取各个项目的参加人员信息,便于各种统计与查询,以及年终的学分验证,使我们的管理更加科学化、程序化,大大提高了管理质量。

参考文献

继续教育学院论文范文9

关键词:高职 继续教育 模式体系 目标体系 评价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3-137-02

一、中外高职教师继续教育模式研究综述

徐卉、王煜①撰写文章定性地研究评析了国外教师继续教育的四种模式(高校本位模式、在职学校本位模式、培训机构本位模式、协同式模式)及其利弊得失。

曾鸣、尚金鹏②提出,美国教师继续教育以实践性理论、合作性理论、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反思性理论、校本培训理论为依据,推行四种高校教师继续教育模式:学区教育模式、教育专业团体教育模式、大学合作模式和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师继续教育模式。文章着重对教师继续教育理论基础进行定性分析,以期能对我国教师继续教育改革有所启示。

任学宾③认为选择适当的高校教师继续教育模式,是保证高校教师继续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他在文章中对当前较有代表性的个人开发模式、学校本位模式、科研驱动型模式、课程中心模式、远距离培训模式等几种继续教育模式作了较为系统的对比分析,对各种继续教育模式的基本特点进行了探索。

陈慧④的文章探讨了校本模式、基地模式,企业模式、高校模式、远程模式、国际模式等几种高职技能型教师继续教育模式,并定性研究了高职技能型教师继续教育模式的支持系统。

顾晓叶⑤以高职学院教师继续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定性地论述了社区模式、校本模式、教师中心模式、高校模式四种主要模式的不同特点及操作,提出了以社区模式为主导、以校本模式为主体、以教师中心模式为重心、以高校模式为辅助的高职教师继续教育模式体系。

杨运鑫⑥主张在职业院校教师继续教育中,应关注创新型教师的基本素质和前瞻素质问题,要根据职业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和信息时代的特点,选择最佳的职业院校教师继续教育模式,构建多中心职业院校教师继续教育模式体系。但文章并没有提出如何建立理想的多中心职业院校教师继续教育模式体系。

刘美芬⑦提出,解决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创新现有的继续教育模式,满足高校教师的精神需要,帮助高校教师取得成功。她认为,创新高校教师继续教育模式应该考虑在继续教育的目标、内容、形式、教学方法、考评机制方面进行创新。但缺乏可操作的措施。

综上所述:

1.教育界对高职技能型教师继续教育模式的研究,定性分析多,定量研究甚少。

2.高职技能型教师继续教育模式体系是多元化的,通常由校本模式、基地模式、企业模式、高校模式、远程模式和国际模式组成。

二、高职技能型教师继续教育培养效果的评价体系研究

1.高职技能型教师继续教育的目标体系。高职技能型教师继续教育的目标是多层次目标体系。

(1)学习层次的目标。一是职业道德,具备高职教师的职业道德、组织纪律等。二是教育观念,树立高职教师的教育观念。三是专业知识,掌握高职教师所在专业的行业、专业最新动态等。四是教学技术水平,掌握高职教师教学所需要的信息技术,满足教学需要。五是管理知识,掌握现代管理知识,能解决实际工作中的管理问题。六是教学能力,掌握高职教师的教学基本能力,具有实践操作能力。

(2)行为层次的目标。一是教学水平,授课方式比以前更新颖,教学内容更丰富新颖。二是教学质量,学生的综合素质有所提高等。三是科研成果,能完成相关科研项目、发表相关论文等。四是服务社会的技术能力,有能力为所在专业的行业、企业提供技术服务。

(3)结果层次的目标。一是组织凝聚力,组织、团队的满意度、归属感、团队意识增强等。二是科研技术服务能力,学校的学术水平、服务社会的能力提高等。三是学校整体实力,高职教师整体素质、教学水平提高等。

2.高职技能型教师继续教育培养效果的评价思路。

(1)建立评价目标因素集合。

用A来表示评价目标因素集合,则

A={A1,A2,A3,…Ai,…},Ai={i=1,2,3,…}为一级目标因素中对应的第i个目标因素。

Aij={Ai1,Ai2,Ai3…,Aij…},j=(1,2,3,…),Aij为第i个一级目标因素下的第j个二级目标因素。

高职技能型教师继续教育的目标是多层次目标体系可以表示为:

{1}第一层目标因素

A={学习层次的目标,行为层次的目标,结果层次的目标}

={A1,A2,A3}

{2}第二层目标因素

A1={职业道德,职业道德,专业知识,教学技术水平,管理知识,教学能力}

={A11,A12,A13,A14,A15,A16}

A2={教学水平,教学质量,科研成果,服务社会的技术能力}

={A21,A22,A23,A24}

A3={组织凝聚力,科研技术服务能力,学校整体实力}

={A31,A32,A33}

(2)求两层目标因素的组合权重集合,确定目标因素权重系数

{1}确定判断矩阵:通过两层因素两两比较得出判断矩阵A=(aij),满足:

aij>0,aij…aji=1,aii=1

{2}根据判断矩阵进行层次单排序的方根法。

先求判断矩阵中每行元素之积Mi:

{3}利用第一层目标因素权重计算第二层目标因素的组合权重。假定第一层目标有m个目标因素,权重为(kl,k2,...,km),第二层有n个目标因素,第二层每个目标因素权重乘以所对应的第一层目标因素的权重,则第二层每一个目标因素的组合权重为:

Bi=Ki…B'i

其中B'i表示第二层目标的第i个目标因素对应于第一层的第m个目标因素,对应第二层的权重大小为Ki,因此,可得第二层的目标因素的组合权重:

(3)由专家确定评价等级。由高职学院教育管理专家对教师继续教育培养效果进行等级评定,通常采用4~5级。评价等级的结果构成等级评价集,记为U,U={效果很好,效果较好,效果一般,效果较差,效果很差}={U1,U2,U3,U4,U5}。

(4)确定模糊评价矩阵。按专家的评定结果进行等级分配率统计确定。矩阵形式如下:

(5)建立模糊评估模型,求模糊综合评价值。对矩阵R作模糊矩阵运算,得到目标因素Ai对于评估集U的隶属向量Pi。

将pi结合专家评定的评价分数,求得模糊综合评价值。

(6)进行综合评价。根据求出的模糊综合评估值,对高职院校教师继续教育目标体系进行综合评价。明确高职院校教师继续教育目标体系中哪些目标因素对教师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目标体系中还有什么差距,为下一步的继续教育培养工作提供改进的建议或者意见。

三、结束语

1.研究本课题的现实意义:运用过程中,可以根据学院近期继续教育目标的侧重内容,模糊评价高职技能型教师继续教育培养效果,方便高职院校根据工作预期安排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及经费投入。

2.本文是配合2009年6月广西高等学校师资管理研究会立项项目“高职院校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容与途径的研究”(项目立项批文:广西高等学校师资管理研究会师研[2010]1号)而进行,尚有待在案例实操方面进行实践与应用尝试。

注释:

{1}徐卉,王煜.中外教师继续教育模式的研究[J].经济师,2006(l):111-113

②曾鸣,尚金鹏.浅析美国教师继续教育的理论基础[J].成人教育,2004(11):79-80.

③任学宾.教师继续教育模式初探,广西教育学院学报[J].2002(4):31-34.

④陈慧.高职技能型教师继续教育模式及其支持系统研究[J].职业与教育,2007(26):72-73.

⑤顾晓叶.试论高职学院教师继续教育模式的建构[J].教育与职业,2006(36):52-54.

⑥杨运鑫.关注职业院校创新型教师前瞻素质[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5):5-8.

⑦刘美芬.创新继续教育模式,缓解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J].教育探索,2009(l0):11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