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茶叶贸易出口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24 15:08:51

茶叶贸易出口论文

茶叶贸易出口论文范文1

关键词:国际形势;我国茶叶出口企业;财务风险控制问题;内涵研究

随着全球经济交往不断完善,如今整个国际茶叶贸易已经突破了传统单一的发展思路,完善的发展理念使得整个茶叶企业想要实现理想的经营效果,就需要将市场化发展所需要的各种元素系统化融入到整个茶叶企业体系内,通过有效创新,实现理想经营效果。但是,在茶叶企业传统经营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相应的问题和不足,尤其是多数茶叶企业仍然处于传统经营阶段,无论是企业的发展理念,还是其具体发展元素,都未能实现与当前整个社会发展的有效融合。

1当前我国茶叶出口企业贸易状况及存在问题和不足分析

我国是传统茶叶大国,同时也是茶叶的产地,但是,整个茶叶市场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存在相应的问题和不足,尤其是整个茶叶市场在经营过程中,其更是世界上最早开始系统化茶叶贸易的国家,因此,可以说在茶叶出口贸易体系中,我国占据相应优势。但是随着当前整个国际贸易发展不断成熟,如今在整个茶叶企业出口贸易开展过程中,还存在相应问题和不足,具体而言,其主要表现为:首先,我国茶叶出口企业贸易在开展过程中,缺乏现代化的企业理念和经营思维,尤其是很多茶叶企业不能将当前整个市场的发展理念融入到自身发展过程中。我国虽然是传统的茶叶大国,但是在整个茶叶市场经营过程中,其发展主体实际上是企业自身,而我国茶叶企业大多为传统的茶园经营模式,无论是其企业经营的完善度,还是具体的市场化元素应用和风险识别能力都相对较弱。其次,对于我国茶叶出口企业贸易经营状况来说,在整体经营过程中,缺乏系统化的经营理念,尤其是整个茶叶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未能将时代优化元素融入其中,特别是对于茶叶企业来说,随着当前人们对健康养生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如今在参与国际贸易过程中,想要实现理想的经营效果,就必须将人们的客观需要融入其中,尤其是要将生态化元素系统化融入,通过内涵上的创新与完善,从而满足人们对整个茶叶产业的具体要求。最后,从当前茶叶经营的具体状况看,在具体经营过程中,缺乏理念完善与革新,尤其是未能结合市场需要,做出正确的思路调整,客观的说,当前人们对饮茶活动的具体需要也出现了相应变化,尤其是很多人更注重对红茶的饮用,但是我国在参与茶叶出口贸易时,其关注点更多是在绿茶产品上,因此其产品营销很难满足国际贸易的具体要求。

2当前国际贸易中茶叶出口企业财务风险的具体影响分析

客观的说,当前在国际贸易开展过程中,很多茶叶出口企业在财务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相应问题和不足,尤其是很多企业未能结合国际贸易开展的具体需要,完善自身财务风险防控工作。茶叶出口企业的财务风险工作关系到整个企业的经营理念和价值内涵,同时甚至关系到整个茶叶出口企业的经营效益,因此创新完善其财务管理机制就极为必要。而对于整个茶叶出口企业来说,其财务风险的主要影响为:首先,在国际贸易活动中,其财务风险的存在关系到整个茶叶出口企业的经营效益,可以说,财务风险是整个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完善、有效的财务风险防范工作,能够降低企业运行的成本和风险。其次,对于国际贸易中茶叶出口企业来说,缺乏完善的财务风险意识,实际上不利于整个茶叶企业的现代化建设,当然完善的财务风险意识是企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在企业参与国际贸易中,如果脱离了这一理念内涵,就会影响用茶叶企业的发展。最后,国际贸易中茶叶出口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有效开展财务风险工作,是茶叶企业创新自身经营理念,丰富发展思维,完善经营元素的重要途径。当然,客观开展财务风险防控机制,也能够提升茶叶企业参与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系统化的看,当前在国际贸易开展过程中,任何一个企业想要实现自身系统化参与,就必须将市场化发展的统一标准要求融入其中。

3国际形势下我国茶叶出口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工作开展的客观要求

随着全球对健康养生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如今茶叶产业和市场正迎来发展的黄金阶段。当然相对于当前整个市场发展的具体形势来看,随着国际贸易发展日益成熟,如今整个茶叶产业也逐渐融入到整个国际市场发展过程中,当然,在这一过程中,对于茶叶企业来说,想要实现理想的经营效果,就需要通过系统化创新,尤其是要注重丰富整个茶叶产业的经营要素,通过创新茶叶产业的经营理念,从而满足国际市场发展过程中,对整个茶叶企业经营的具体要求。当然对于我国茶叶产业发展来说,其在经营过程中,也存在相应局限和不足,特别是对于茶叶出口贸易来说,我国茶叶产业的优势在于有着庞大而成熟的绿茶生产体系,但是其红茶在生产过程中,其与东南亚主要茶叶产地之间存在相应劣势。因此,我国茶叶出口企业如何适应市场需要,调整自身经营理念和思路,就极为必要。当然,相对于茶叶产业具体结构调整来说,其还需要对其具体发展理念进行创新,尤其是要通过丰富具体的茶叶产业经营要素,从而实现理想的经营效果。当然,客观的说,完善的经营理念,其主要指的是,在具体经营过程中,要充分注重健康生态绿色的理念融入,特别是随着当前人们对健康养生工作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如今对于我国茶叶产业经营生产来说,其必须从生态元素融入视角切入,通过具体创新和实质性完善,从而使得整个茶叶生产能够满足当前整个市场的客观需要。其次,其还需要融入市场化的元素和理念内容,所谓市场化元素,其实际上指的是在整个茶叶产业经营发展过程中,无论是具体的要素添加,还是相关经营理念的融入,都需要从市场化角度开展。当然,在将市场化元素发展应用过程中,其实际上也能够对企业发展产生相应影响。也就是说,我国茶叶企业想要实现良好发展目标,就必须将整体经营理念系统化融入到其具体发展过程中。当然,结合当前整个国际贸易发展形势看,提升茶叶企业的科学化管理水平,完善构建科学的茶叶企业管理机制,丰富整个茶叶企业的发展内涵,就极为必要。对于我国茶叶企业经营发展来说,其想要适应和满足整个国际市场经营发展的客观需要,其关键在于提升和优化整个茶叶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尤其是随着当前整个国际市场发展成熟度日益提升,如今在整个国际贸易活动开展过程中,想要实现理想的经营效果,就必须从优化企业经营水平,提升企业科学管理水平入手。在国际形势下。我国茶叶出口企业想要实现良好经营效果,其关键和重点就是把控其财务风险控制问题。具体而言,财务风险控制问题实际上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完善的财务风险控制机制,不仅影响整个企业的经营水平,同时也关系到整个茶叶企业的经营内涵,我国是传统的茶叶大国,但是在整个茶叶贸易开展过程中,其主体并不是现代化的茶叶企业,而是停留在传统经营模式和状态的茶园,因此无论是具体的企业发展理念,还是相关茶叶企业经营元素,都存在相应问题和不足。系统化看,我国多数茶叶企业还处于传统经营状态,因此,很多茶叶企业的经营状况与当前整个国际贸易的具体要求相比,仍然存在相应差距,特别是很多茶叶企业仍然停留在传统阶段,因此,想要系统化满足整个茶叶企业经营发展的具体需要,就必须从财务风险控制机制建设入手,通过创新企业财务管理模式,从而实现整个茶叶企业经营的最佳效果。当然,对于茶叶企业来说,优化财务管理机制,不仅是提升和优化改善茶叶企业经营需要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整个茶叶企业经营适应市场发展的客观需要。我国作为传统的茶叶生产企业,尤其是随着整个茶叶企业现代化建设机制不断成熟,通过优化企业财务管理机制,丰富和完善茶叶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各项元素,从而为整个茶叶企业经营效果的实质性优化奠定重要基础。当然,对于茶叶企业来说,完善风险控制管理也是其现代制度建立的基础和关键,因此,优化财务风险控制机制,能够为茶叶企业现代化建设提供实质性帮助。对于茶叶企业经营来说,优化财务风险控制,将有效降低茶叶企业的经营成本,同时实现整个茶叶企业现代制度的有效建立。当然,对于茶叶企业来说,完善财务风险风控机制,也能够有效提升茶叶企业的经营效益,实现其企业生产经营的最佳效果。

4结语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发展日益成熟,如今在国际贸易发展日益成熟的今天,茶叶企业想要实现最佳经营效果,就必须以企业财务风险控制机制建设为基础,通过完善财务风险管理元素,从而实现整个茶叶企业经营的最大效益。尤其是茶叶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其缺乏完善的财务风险管理机制,无论是财务风险控制思路,还是财务管理效果,都很难实现整个企业最佳经营效益,随着当前国际贸易发展日益成熟,如今在整个茶叶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必须通过优化经营元素,从而实现最佳经营效果。

作者:金春 单位:齐齐哈尔大学应用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王冶英,任以顺.基于绿色贸易壁垒视域的中国林产品出口贸易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7):168-173.

[2]曾.安徽省茶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其国际竞争力的研究[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8):179-182.

[3]李和畅.1992-2009年中国茶叶出口国际竞争力分析———基于品种及包装细分的纵向研究[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6):253-258.

茶叶贸易出口论文范文2

【关键词】绿色壁垒;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资源禀赋系数;经济效应

绪论

茶叶作为我国的农业优势产业,在出口贸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是随着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绿色壁垒也成为发达国家限制发展中国家进出口贸易的一种工具,使得我国茶叶出口的贸易条件恶化(见表1)。

一、我国茶产品出口的现状分析

我国茶产品的资源禀赋系数:

资源禀赋系数(EF)是国际上通常采用的用于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某种资源相对丰富程度的计量指标,其定义为:某一国家或地区某种资源在世界或全国的份额与该国或该区国内生产总值在全世界或全国国内生产总值中的份额之比。[10]其计算公式:EF=(Vi/Vwi)/(Y/Yw),其中:Vi为某一国家或地区拥有的i资源,Vwi为世界或全国拥有的i资源,Y为该国或该地区国内生产总值,Yw为全世界或全国国内生产总值。如果EF大于1,则该商品具有比较优势;如果EF小于1,则该商品不具有比较优势。用此计算的中国茶产品的资源禀赋系数见表2。

二、我国茶产品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是指一个国家茶叶占其出口总额的份额与世界茶叶占其出口总额的份额的比率,它是衡量一国产品或产业在国际市场的竟争力最具说服力的指标。[13]用公式表示:

RCAi=(Xi/Xit/(Xw/Xwt)

其中:RCAi―i国茶叶的显示比较优势指数;Xi―i国茶叶出口额;Xit―i国所有商品的出口总额;Xw―世界茶叶出口额;Xwt―世界所有商品出口总额。如果RCAi>1,说明i国茶叶具有显示比较优势;如果RCAi

从表3数据看,我国茶产品的资源禀赋系数具有明显优势,而我国茶产品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却下降趋势,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和进口国贸易政策的变化有密切关系。从2001年起,为了保护本国茶产业,欧盟、日本等国实施绿色壁垒,欧盟实施的欧盟食品农药残留限制法令中新农药残留标准项目数从2000年的7种到2003的193种再到2007年的227种,七年就增长了220种,而日本肯定列表制度规定的新农药残留标准项目数从2001年的71种增长到2007年的276种,也增长了205种(见表4)。从根据这些数据我们不难看出绿色壁垒给我国茶产品贸易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三、绿色贸易壁垒对我过茶产品贸易的影响

我国由于劳动力成本低廉,茶叶产品具有一定的价格优势。近年来由于发达国家对茶叶质量标准的要求越来越高,导致出口成本增加,我国茶叶原有的价格优势将受到很大削弱,从而降低了茶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如果将国际市场的需求方总体设为一个进口国,将出口国设为中国和其他国(除中国之外的其他所有国家和地区)。假设:无其他方面的影响;中国茶产品未获得相应的环境标志或环保标准认证而其他国家则获取了相应的认证。

当茶产品的价格为P0时,国际市场的茶产品需求量为Q=Q1一Q0,中国的茶产品出口量Q2,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茶产品出口量为Q2’,由此,在PO价格水平上,国际市场上茶产品Q2十Q2’=Q1一Q0。

当国际市场出现了绿色贸易壁垒后,中国出口的茶产品由于没有或者部分没有通过环保标准认证,国际市场上的消费者对其需求下降,在图1a中表现为国际市场对中国茶产品的需求曲线D1下降为D2,而下降的数量肯定将由其他国家和地区补充;而与此同时,如果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茶产品没有遭遇国际市场上的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国际市场上的消费者对其需求上升,在图1b中表现为国际市场对其他国家和地区茶产品的需求曲线从D1’上升到D2’。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茶产品出口的供给曲线S1和国际市场的需求曲线D2交于点F,供求的均衡价格是P1,均衡量为Q1,茶产品的贸易额为(P1*Q1),这小于国际市场上实施绿色贸易壁垒以前,即(P1*Q1)(P0*Q2)。由此可见,由于绿色贸易壁垒的存在,茶产品的贸易额度在中国和其他国家间重新进行了分配,部分茶产品贸易额从中国转向了其他国家。而且随着发达国家制定更为严格细致的环保标准和规则,我国的茶产品出口面临的压力将会更大。

四、我国应对茶产品绿色壁垒的措施

1.尽快建立完善茶叶质量标准体系,应研究相应的国际先进标准,用法律法规的形式确立一套与国际接轨的质量标准体系,使国内的茶叶生产有据可依、出口企业有章可循。

2.建立健全茶叶的绿色包装制度,应大力推行绿色包装和绿色标签、减少包装对环境的危害、从而在实现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目标的同时,为我国茶叶的顺利出口保驾护航

3.建立绿色壁垒预警机制,大力加强信息收集工作,政府有关部门应尽快建立在国外技术壁垒预警机制,加强对国际环保认证标准研究,通过各种途径及时收集国外涉及茶叶的技术规范、标准、合格评定程序以及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建立绿色壁垒信息中心的数据库,并及时将有关信息反馈给茶叶出口企业及有关部门,实现信息共享,使企业及时做好防范措施,突破国外的绿色技术壁垒。

参考文献

[1]刘俊敏,田锦峰.绿色贸易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法律对策[J].商情,2007(12).

[2]薛荣久.国际贸易[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

[3]陈岩.试论“绿色壁垒"下的中国茶叶出口[J].农业经济,2008,6.

[4]张星海,王岳飞,杨贤强.绿色壁垒与我国茶叶贸易[J].茶叶,2005(2).

[5]王忠锐,潘伟光.我国茶叶出口贸易的经济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6(1).

[6]张虎臣.我国茶叶贸易面临的形势与对策[J].经济论坛,2004(5).

茶叶贸易出口论文范文3

【关键词】四川 茶叶 出口贸易

中国是产茶大国,四川是中国茶叶的主产区之一,在以往茶业出口贸易中,川茶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面对日本和欧盟等茶叶进口国家和地区不断提出的新要求,很多企业在对外贸易上面临新的困难。

2008年金融海啸席卷全球,欧美许多发达国家都深受其害,进口贸易需求有所下降,在国际贸易中也实行了一些列的限制政策,这对于四川茶叶出口贸易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

一、新形势下四川茶叶出口贸易可能受到的影响

1、绿色壁垒。四川作为中国茶叶主产区之一,主要出产绿茶和花茶,在规模上主要以小型农户、小型加工厂为主,很少有比较大型的加工厂,所以在种植、加工技术上存在很多不规范的因素。如施用农药造成的农药残留较高、加工场所及设备卫生条件不达标等。

近年来欧美及日本等重要茶叶进口国纷纷提高茶叶监测标准,不仅提高了农药残留量的限量标准,还增加了许多监测项目,成为川茶制造一道难以突破的绿色壁垒。

2008年8月1日起欧盟已将对残留在茶叶中的农药硫丹限量从30mg/kg调整为0.01mg/kg,把检测标准提高了3000倍,9月1日,对出口到欧盟的茶叶检验将由原来的100多项增加到200多项。日本有关方面日前也表示,从2009年5月起,日本将实施新的《食品卫生法》,其中对茶叶农残限制有明显变化,将设限农药残留由83种增加到144种。

小型农户及加工厂如果要达到如此高的标准,除了改用更高价格的高品质农药以外,还必须进行相关的技术改进,这将大量增加茶叶的种植、加工成本,给农户及加工厂带来一定的负担。并且许多农户及加工厂的技术人员不足,自身的知识也无法达到要求。因此这道绿色壁垒将给四川茶叶出口贸易带来巨大的影响。

2、贸易保护主义。在金融海啸的影响下,全球各国特别是一些主要的欧美发达国家的经济受到了相当程度的影响,为了减缓金融危机,部分国家都采取了或可能采取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限制进口,而这些国家正是中国茶叶的主要进口国。虽然各个国家不可能大肆地出台各项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来破坏国际贸易关系,但一些隐蔽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还是很有可能得到各国政府的垂青,在一定程度上会给四川茶叶出口贸易造成影响。

3、茶叶需求下降。茶叶是一种非必需品,大部分国外消费者饮茶主要是看重茶叶的保健功能或者想了解中国的茶文化。在金融危机时期,大部分国外茶叶消费者的收入都有所下降,因此很有可能减少在茶叶上的消费,加之国外政府可能采取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茶叶的总需求也就随之下降。另外,需求量的下降还会造成一些的连锁反应,从其他方面冲击四川的茶叶出口贸易。

4、出口价格变化。近年来我国采取了各项政策来刺激中国茶叶行业的发展,四川省政府也高度重视四川茶叶的发展,积极地引导扩大茶叶种植面积。由于各项刺激政策,四川乃至中国的茶叶总产量都有一定的增加,出口供给量也有所增加。但由于金融海啸的影响,一方面国外政府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茶叶的进口量;另一方面国外消费者自身的茶业需求下降,将导致国际茶叶总需求量降低。根据供给需求原理,供给量的增加与需求量的降低,将导致茶叶的出口价格下降。

出口价格下降,一方面将在一定程度上打击茶业出口商的积极性,不利于长期茶叶出口贸易的发展;另一方面如果管理不当,很有可能引发各出口商展开价格竞争,造成茶叶价格的进一步下降。

5、出口利润降低。消除绿色壁垒必然要增加茶叶的种植和加工成本,再加上出口价格的降低,必然会使茶叶出口的利润降低。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茶农、加工厂及出口商的积极性,可能导致由出口贸易转为进行国内贸易,甚至可能导致部分人员放弃从事茶叶行业,对于整个四川茶叶出口贸易的长期发展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综上所述,四川茶叶出口贸易面临着比较困难的国际环境,在今后的几年内可能会造成多方面的影响,这对四川乃至中国茶叶行业的长期的发展都会造成一定的冲击,在这样的形势下,全省必须采取相关政策及措施,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类情况,保证四川乃至全国茶叶行业的发展。

二、措施及对策

1、建立茶叶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四川作为全国的茶叶主产区之一,茶叶的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是由其他相关部门负责的,还没有一个专门针对茶叶质量安全监督的部门和体系。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全省急需建立一个茶叶质量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或体系,针对全省出产茶叶鲜叶及成品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和管理,以保证全省茶叶的质量安全水平。只有有了这样一个部门,全省茶叶的质量安全才能更有保证,茶叶生产、加工等各个环节才能更规范更有秩序,国家政策法规及标准规范才能更有效地实施。

2、积极研究出台各项相关政策。近年来我国出台了许多与茶叶有关的政策规范及标准,针对欧美日不断提升茶叶检测标准,我国还制定了首个针对出口茶叶质量安全控制体系制定的国家标准《出口茶叶质量安全控制规范》,并于2008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但四川省几乎没有出台针对四川本地的相关政策及标准,由于全国各地的环境条件及茶叶品种不一致,四川省政府应该根据当地具体情况,积极研究出台各项适用于四川的政策法规及标准,更好地促进四川省茶叶出口贸易的发展及四川省茶叶行业的发展。

3、严格控制茶叶的种植、加工过程茶叶的质量安全。茶叶的种植、加工过程茶叶的质量安全是促进茶叶出口贸易的重要前提,只有保证了茶叶种植、加工过程茶叶的质量安全,才能保证出口茶叶的质量安全。

在茶叶的种植过程中应该严格控制农药的施用,坚决杜绝施用一些会造成大量农残的农药,在加工过程中应该严格控制加工场所及加工设备的安全卫生,并引入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茶叶生产质量管理良好作业规范(GAP)和茶叶加工质量管理良好操作规范(GMP),从源头上保证茶叶的质量安全,以适应国外的高标准。

4、严格控制运输及包装的安全与卫生。茶叶出口贸易中的包装及运输也是影响茶叶质量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茶叶作为一种特殊的农产品,容易受潮变味,所以对于贸易途中的运输及包装也有比较高的要求。

在茶叶的出口过程中,要严格控制运输及包装的安全与卫生。在运输过程中尽可能地采用空运等运输环境更为安全卫生的运输方式,以保证茶叶的质量安全。在包装方面,内包装尽可能选择锡箔等隔光、防潮、无味、密封性好的包装材料,运输包装也要做到无味、防潮。

5、加强茶叶出口管理。在茶叶出口过程中,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于茶叶出口的管理,严把质量关,使出口茶叶都能达到相关的国际标准,保证出口茶叶的品质。中央、省政府还应该在贸易政策上对茶叶出口给予一定的支持,促进四川茶叶出口贸易的发展。

6、协调国际贸易关系。积极协调我国与其他茶叶进口国的贸易关系及政治关系,并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可能出现的贸易保护主义,在适当的情况下要求其降低茶叶监测标准,消除绿色壁垒,并在一定的条件下实行一些优惠政策,相互促进各自的贸易发展。

三、结语

综上,本文结合当今国际形势,简要地分析了四川茶叶出口贸易可能受到的影响,并通过分析提出了几点意见,希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四川茶叶出口贸易所面临的问题,促进四川茶叶出口贸易的长期发展。

【参考文献】

茶叶贸易出口论文范文4

【关键词】绿色贸易壁垒 茶叶 农业

一、我国茶叶生产和出口的现状

茶叶生产和饮用已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人们对茶叶的需求也出现新的要求。这是因为,在社会发展中,一旦人们对衣、食、住、行的要求得到了满足,就特别注重保健和文化生活方面的需求。茶,这种天然保健饮料必将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青睐。与此同时,由于它含有大量的对人体起着一定的保健和防病的成分,更会吸引大量消费者去饮用它。茶叶,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伴侣。

(一)中国茶叶生产现状

我国是茶叶的故乡,加之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因此茶叶的生产和消费居世界之首。我国地跨六个气候带,地理区域东起台湾基隆,南沿海南琼崖,西至藏南察隅河谷,北达山东半岛,绝大部分地区均可生产茶叶,全国大致可分为四大茶区,包括江南茶区、江北茶区、华南茶区、西南茶区。全国茶叶产区的分布,主要集中在江南地区,尤以浙江和湖南产量最多,其次为四川和安徽。甘肃、和山东是新发展的茶区,年产量还不太多。

目前我国茶叶生产呈现以下特点:

1.茶产量稳步增长,不断开发茶叶精深加工产品。名优茶生产在中国各茶叶主产区得到大力发展,许多企业开始致力于实施茶叶品牌战略,不断开发茶叶精深加工产品。为将充分利用茶叶的营养成分,吴裕泰茶叶公司还开设了内府菜,提出不仅要“喝茶”更要“吃茶”。目前,已经在京开设了两家内府菜餐厅,效益较好。这说明,消费者较为喜欢茶营养食品,关于“吃茶”的概念,企业还需要多宣传,多推出类似的产品。

2.茶产区域分布明显,特色茶区快速发展。红茶主要在广东、云南;乌龙茶主要在福建,花茶区主要在福建、广西、湖南等,名优茶区主要有浙江、湖南、四川、安徽等省及主要的茶区。特色茶产区已经成为我国茶叶发展的新亮点,如新昌的龙井产区,湖南环洞庭湖的银针产区,安溪的乌龙茶区,云南的普洱茶区等等。

3.产品结构优化加快。传统茶叶创新速度加快,茶产品结构正在朝优质、有机、特色、质优价廉方向发展,总体结构不断优化。2011年名优茶和质量安全茶叶有明显增加。名优茶总产量53万吨,同比增加4.4万吨,增加9%;总产值308亿元,同比增加49.8亿元,增加19.3%。无公害茶园面积1763万亩,同比增加187万亩,增加11.9%。有机茶园面积136万亩,同比增加17.8万亩,增加15.1%。

(二)中国茶叶出口现状

1.茶叶出口形势比较乐观。在全球金融危机蔓延的笼罩下,2011年我国茶叶出口逆势上扬,据海关统计,2009年中国茶叶出口量30.3万吨大关,首次突破30亿大关,同比增长2%,一举打破了近5年来始终在28-30万吨之间徘徊不前的局面;出口金额7.05亿美元,突破7亿美元大关,同比增长3.3%,实现了全国茶人期盼已久的历史性双突破,总量和金额连续6年创历史新高。①

2.绿茶、红茶、乌龙茶出口增加,特种茶出口呈下降。早各种茶叶出口中,绿茶是我国茶叶出口的第一大品种,其次是红茶和乌龙茶,但是花茶出口数量下降较为明显,而普洱茶出口数量下降的幅度更快,接近20%。2010年我国主要出口茶叶的情况。

3.六大市场仍是中国茶叶出口的重点。2010年我国茶叶出口量上万吨的市场依次为摩洛哥、乌兹别克斯坦、俄罗斯、美国、日本、巴基斯坦、阿尔及利亚、贝宁和毛里塔尼亚。上述市场占2010年我国茶叶出口总量、总额的60%和56%②。未来中国茶叶出口仍应把独联体、亚、非地区伊斯兰国家、美国、欧盟、日本和中东等六大市场作为重中之重。近三年各主要出口国的出口量。

由于传统贸易壁垒如关税、许可证和配额等的使用不仅会受到国际公约制约和国际舆论的谴责,而且也易遭到对等报复。加上近几年主要发达国家因经济增长乏力,贸易保护主义有重新抬头之势,这就为绿色壁垒等新贸易壁垒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绿色贸易壁垒毫无疑问的成为我国茶叶出口中最大的障碍。

二、绿色贸易壁垒概述

(一)绿色贸易壁垒的界定

绿色壁垒又称绿色贸易壁垒,是指在国际贸易活动中,一国以保护人类及动物、植物或安全甚至生命、保护生态和环境为名,采取直接和间接的限制性甚至禁止贸易的法律、法规、政策与措施,以阻止某些外国商品进口或进口时受到一定的限制,从而达到保护本国产品、市场和环境的目的。

(二)中国茶叶出口遭遇的绿色贸易壁垒

1.发达国家的农药残留限量标准。欧盟从2000年7月1日起,大幅度提高茶叶卫生要求,将大部分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降至原来的1/100至1/10;在2002年12月16日的新标准中,绝大部分农药以仪器最低检出限作为最大残留限量标准;在2003年3月14日的法规中规定,将从2005年起对未在欧洲登记注册,或没有充分依据说明其残留对消费者不构成危害的农药在食品中的残留量均不得超过最小的“违约标准”。

2.发达国家的茶叶检验项目。近几年,发达国家规定的茶叶检验项目不断增加。欧盟在2003年的新标准中规定了193种农药项目,比2001年颁布的标准又增加了59项;德国在2003年的新标准中规定了146种农药和有关化合物项目;日本在2003年的新标准中规定121种农药项目。

3.发达国家的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欧盟自1993年以来,先后了至少15个涉及茶叶中农残限量的指令;从1991年以来,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法令和法规,陆续禁止了460种农药在欧盟销售和使用;目前还在对约600种农药进行重新评估和审定;最近又出台了若干关于修订标准的法规和指令,以后将有一系列标准被修订。

三、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茶叶出口的影响

(一)消极影响

1.直接导致茶叶出口量下降。欧盟食品中农药残留标准(EC149/2008)于2008年7月29日已经实施,对我国茶叶出口造成了严重的阻碍,而且随着欧盟主要茶叶进口国人均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消费者对茶叶的需求将从低价茶转移到无公害茶、有机茶以及符合欧盟农药残留检测标准要求的茶叶。受此项标准的影响,2009年我对欧盟(27国)茶叶出口1.83万吨,金额5997万美元,同比分别下降10.75%和12.39%③。

2.致使我国茶叶的市场占有率下降。我国拥有世界23%的茶叶品种,生产的茶叶种类在世界上最齐全。而且我国是茶树原产地,茶叶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是当今世界上收集茶树种质资源最多的国家。但是2011年国际市场占有率只有19.4%。事实上,随着我国茶叶出口经营权的放开和2006年茶叶出口配额许可证管理的取消,更多企业参与茶叶出口,但茶叶出口处于无序竞争的状态。同时,我国茶叶不但面临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知名品牌的竞争压力,而且面临着印度、斯里兰卡等国对我国茶叶出口形成的冲击。

3.增加了我国茶叶出口成本并削弱农产品的国际竞争优势。绿色壁垒的实施必然会涉及产品从生产到销售、报废处理的各个环节,它要求将环境科学原理运用到产品的生产、加工、储藏、运输、销售诸环节中,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无公害、无污染环境管理体系。为达到进口国严格的环境标准,我国出口茶叶的企业不得不增加有关环境保护的检验、检测、认证和鉴定手续,对生产产品的外观包装出口标签做大幅度调整,从而导致企业支付的相关费用增多,企业产品的内在化环境成本提高,最终推动企业营销成本总体上涨。单纯从价格上看,我国企业将失去原来的低价优势。

4.改变茶叶出口的地理分布。欧盟、美、日等一直是我国茶叶的重要出口市场,自欧盟实施新的农残限量标准后,美、日、澳、俄等国亦仿效欧盟提高对茶叶农残的控制标准,增加非茶类夹杂物、重金属、放射性物质、黄曲毒素和微生物等项目的检测,对进口茶叶设限,导致我国对这些国家的出口量逐步减少。

(二)积极影响

为了帮助各地茶叶企业和茶农应对欧、日近乎苛刻的“绿色壁垒”,提高我国出口茶叶的质量安全,从2007年起,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就与德国质量服务国际公司联手,在湖南、浙江、安徽、福建云南等产茶大省共同举办了多期“出口欧盟茶叶质量安全培训”。由德国派来的技术专家深入到茶叶生产、加工第一线,向我国茶叶生产商讲解欧盟茶叶标准质量要求、种植加工规范及质量监控体系建设,帮助企业降低及消除潜在的食品安全危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正是在政府、商会及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去年以来,我国茶叶的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高端品种出口不断增加,出口市场日趋多元,创历史出口最好业绩。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的最新资料显示,在去年我国茶叶出口量与上年基本持平的情况下,出口平均价格比上年提高了13%至14%;出口创汇比上年提高了14%至15%④。

四、我国茶叶出口应对国外绿色贸易壁垒的措施

作为世界贸易出口大国,中国如何利用绿色贸易壁垒的二重性充分发挥其正面作用、规避其负面作用,我们认为应该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入手。

(一)宏观方面

1.搭建国际茶叶展示交易平台。政府应建立国际茶叶交易市场,改变我国茶叶交易方式,实现现货交易与期货、拍卖、信用、综合采购交易等方式的结合,为我国茶叶企业提供现代化的交易平台,解决我国茶叶国际贸易不畅通的瓶颈。通过现代交易平台召开国际会议、组织专业考察等多种方式让外商了解中国茶业发展状况,展示企业的茶叶标准化生产(包括茶树栽培、鲜叶采摘、茶叶加工和包装)、营销(市场拓展)和管理等,达到提高我国茶叶企业的知名度,促进产品出口的目的。

2.提高中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我国虽是历史悠久的产茶大国,但国际茶业界和多数茶叶消费者对中国茶叶缺乏了解。要在国际市场上广泛开展中国茶产业系列宣传造势活动,向各国消费者普及中国茶知识。近几年,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茶叶分会虽然多次组织国内茶叶企业出访日本、俄罗斯、美国、德国、摩洛哥等国家和地区,参加国际茶叶行业专业会议,宣传中国茶,开展茶系列促销、宣传、洽谈等推广活动,帮助企业提高国际知名度,但进行全球茶宣传和茶知识的普及是任重道远的系统工程,需政府、行业和企业的联手互动。我们要借鉴印度、斯里兰卡、肯尼亚等国常年向消费国百姓进行茶叶新产品宣传及市场拓展的做法。

3.培育龙头企业,推动茶业产业化发展。龙头企业是茶业产业化发展的核心,是与茶农形成利益共同体,带动农业发展和农民致富的企业龙头企业外联国内外市场,内联千家万户,它具有开拓市场、引导生产、深化加工、搞好服务的综合功能。作为龙头企业,要有实力,能有效开拓市场;要有市场意识,能引导生产,不断开发新产品;要有较大的辐射能力,并能提供各种社会化服务。龙头企业的整体素质和辐射能力直接影响茶业产业化的进程和水平。

我国茶叶生产企业要跨越“绿色壁垒”这道槛,实现茶叶出口快速增长,就必须依靠产业化发展,实现产品价值链的统一经营管理,优化资源的配置,形成现代化的产业群。同时,政府应引导和支持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发展,形成大中小相结合的茶叶企业群体。对茶叶企业申请的农业产业化和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发展等项目资金,主管部门应优先考虑。

(二)微观方面

1.推广无公害茶叶以及有机茶的生产和出口。有机茶价格高,科技含量大,市场潜力广,目前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有资料表明,目前,有机茶世界总销量为6OO0吨左右,主要销往西欧、美国和日本等国家和地区。鉴于目前我们并没有找到从根本上解决农药超标问题的方法,我们认为有机茶的推广则可以推动我国茶叶发展和出口。发展有机茶需要与茶农结成更加紧密的利益共同体,推行“公司+基地+茶农”的模式,全方位指导茶农进行有机茶生产,产茶区应加强农药的使用管理,引导茶农安全用药,生产符合国际标准的茶产品,在农药残留、重金属、有害微生物三个方面控制好。

2.改善种植方式,发展规模化生产。我国目前的茶叶生产模式是以农户分散种植为主,缺乏规范化的生产过程,而且分散的农户对茶叶种植和生产投入不足或根本没有投入,造成茶叶质量无法提高等一系列弊病。因此必须尽快发展我国茶叶出口基地建设、加大茶叶科技的投入、进行无公害茶和有机茶的研究和开发。

3.多方面入手,全面绿化茶叶的产销流程。作为一项产品,茶叶同样也要讲究产品销售的各项策略。从茶叶的生产角度,要求其生产过程的清洁化,对社会环境不产生任何的负面作用,做到真正的绿色无公害食品。

4.创立绿色品牌,树立绿色形象。国际市场竞争激烈而相对规范,要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必须重视品牌形象的树立,当前尤其要创立绿色名牌、绿色形象。名牌是高质量的象征,是企业及产品良好形象和信誉的象征,而名牌创立是以优质作保证的。

5.开拓新兴市场。为扩大我国茶叶出口,解决茶叶生产量增价跌的问题,企业要在巩固传统市场的基础上,开拓新兴市场,缓解供大于求的矛盾。因此,我国茶叶生产商要积极赶赴传统市场和新兴市场开展市场拓展活动,宣传、推销我国优质茶产品,对各市场进口茶叶品种要求、经营方式、市场环境及当地政府政策措施等进行调研,更有效促进我国茶产品的出口。

注释

①《2011中国茶叶行业发展报告》,中国茶叶流通协会,2011年11月.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2012年1月.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2010年1月.

④《2009中国茶叶行业发展报告》,中国茶叶流通协会,2009年11月.

参考文献

[1]叶全良.国际商务与技术性贸易壁垒[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237-238.

[2]金德有.中国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策略[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200-203.

[3]赵伟,沈瑶.国际贸易理论政策与现实问题[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110-113.

[4]李俊江.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经济学分析[J].东北亚论坛,2009(3):47-52.

[5]刘杰.农产品绿色贸易壁垒的效应分析[J].对外经贸实务,2009(4):43-44.

[6]张体魄.破解绿色壁垒:积极发展生态农业[J].前沿,2008(12):164-166.

[7]陈岩.试论“绿色壁垒”下的中国茶叶出口[J].农业经济,2008(6):87-88.

茶叶贸易出口论文范文5

“巴西虽不是产茶国,但中国茶在巴西的市场前景广阔”

作为本届澳门国际茶业博览会的重要内容,首届中国・巴西经贸合作论坛同时在威尼斯人金光会展成功举行。来自中国和巴西的主要经济组织负责人、专家学者和优秀企业管理者围绕两国之间更深层次的贸易往来进行了深入研讨,吸引了一百五十多位中外嘉宾到场参与。论坛汇聚了世界最大的产茶国和世界最大的咖啡生产国的行业精英,交流和探讨产业界的前沿信息和重大议题,致力推动中巴茶与咖啡贸易。以此为契机,澳门将逐步打造成为世界茶与咖啡贸易的最佳平台。

论坛下午的议程则专注探讨中国和巴西两国茶和咖啡行业组织和企业之间商贸交流,中国和巴西的茶叶、咖啡行业组织负责人以及著名企业的管理人员分别发表演讲。发言嘉宾就全球茶叶产销形势、巴西咖啡质量和推广、中国咖啡市场概况和发展趋势、我国茶叶出口现状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讨论。本次论坛旨在帮助两国行业精英、企业管理者对各自庞大的饮品消费市场加深了解和发现商机。

“巴西并不是产茶国,但为何要将中巴合作论坛设在本次博览会上举行?”针对记者的问题,中国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王庆先生说:“本次茶博会得到了中国两岸四地以及越南、巴西等国的积极参与,参展产品十分丰富,囊括了六大茶类上千个品种。这是继首届澳门茶博会后,又一场在澳门举行的全球瞩目的茶叶盛会。两次茶博会所设计的经贸活动不一样,上一次是针对非洲的合作。这一次主要是打开中国茶在美洲的销售市场。中国是世界最大的茶叶生产国,巴西是世界最大的咖啡生产国,两国对茶和咖啡的需求快速增长,使得两国的茶和咖啡贸易有着很强的贸易互补性。巴西虽不是茶叶生产国,但作为世界人口第五大国以及新兴的经济体,中国茶在巴西市场前景广阔。”

肯尼亚大使出马推广本国茶产品

肯尼亚是世界第四大、非洲第一大茶叶生产国,是全球最大的红茶出口国,茶叶是肯尼亚重要的出口支柱产业之一。2008年,肯尼亚出口茶叶3.54亿公斤,茶叶出口收入为620亿先令(1美元约合76先令)。2010年肯尼亚雨量充沛,受此影响,肯尼亚的茶叶产量大幅增加。据统计,肯尼亚2010年第一季度的茶叶产量比同期增长了50%以上,当地农业部门估计今年肯尼亚茶叶产量有望突破3.37亿公斤。

据肯尼亚《商业日报》报导,肯尼亚茶产业发展局与肯尼亚外交部达成协议,由肯尼亚驻各国大使负责在驻在国积极推广肯尼亚本土茶产品品牌,提升肯尼亚茶产品的国际形象。澳门茶博会期间,本刊记者采访了肯尼亚驻华大使朱利叶斯・桑古利。他说:肯尼亚茶产品虽然出口到世界各地,但大多是原料出口或者代加工出口,导致国际消费者对肯尼亚茶产品的印象不深,而且肯尼亚茶产品的大部分利润被进口商拿走,肯尼亚茶农获利甚微。 为此,肯尼亚正积极提高茶产品附加值。肯尼亚将尽量出口自有品牌的成品茶,并大力推进茶产业产品和市场多元化;除红茶外,肯尼亚今后还将出口绿茶。朱利叶斯・桑古利大使表示,本次澳门茶博会是个很好的示范,他看到了中国澳门和内地茶叶的发展,下届茶博会他们也将组团参展。

“港澳人喜欢普洱茶,这涉及到生活习惯的问题,要想调整历史和生活习惯是不容易的。”

记者在会展中注意到,普洱茶依旧是众多展位上的主角,大益普洱、龙润普洱、海鑫堂、普洱张、福圆号、老曼峨……整个会展放眼一片砖、饼、沱。本届茶博会,云南以普洱茶为主打,在澳门向中外客商展示“云茶”的魅力。大益茶业集团、黎明农工商联合公司茶厂、云南海鑫堂茶叶有限公司、云南普洱景谷李记谷庄茶业有限公司、昆明优雅茶业有限公司、云南海龙益普洱茶厂、云南勐海陈升茶厂、云南西双版纳云观茶叶有限公司等30余家知名茶业企业赴澳门茶博会参展。

香港澳门,是清代民国以来云南思普区普洱茶外销南洋一带的商业集散地。香港澳门人都喜欢喝普洱茶。港澳地区经营传统普洱茶批发、零售业务的茶庄、茶行、茶坊、茶艺中心、茶艺乐园、茶业公司上千家,有800多家茶楼酒家都有普洱茶供应,普洱茶在港年销售约4千吨,云南普洱茶约占40%。香港有百年老店“荣记茶庄”(清咸丰五年开业的陈春兰老店),现仍专营正山普洱茶,专办易武春尖等,“荣记茶庄”的“正山普洱茶”商标上印有“本号具百年经验,认荣字朱印为记”字样。香港颜奇香茶坊,经营百年普洱茶,存有“宋聘号”茶(易武产)、“群记”茶庄饼茶 (江城产)、“福元昌”饼茶(易武产)等。在港澳地区经营普洱茶的还有:香港荣源茶行贸易公司、香港义和成茶行、香港利安茶庄、香港福茗茶庄、香港广源茶行、香港茶艺乐园、香港茶具文物馆双鱼有限公司、香港汇源茶行有限公司、香港东荣茶业有限公司、香港茶艺中心、雅博茶坊等。澳门地区有澳门联合茶业公司,经营茶具和陈年云南沱茶、云南陈年七子饼茶。

针对市场现状,有记者问:“政府是否会对其进行调控?”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王庆先生表示:“港澳人喜欢普洱茶,这涉及到生活习惯的问题,要想调整历史和生活习惯是不容易的,也是不现实的。”

普洱茶再次延伸

其实,本次茶博会很多企业都是抱着展示的态度前来参会的,云南海鑫堂茶叶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正海先生表示这种展示非常重要,它会为企业叩开国际市场赢得先机。、

茶叶贸易出口论文范文6

潘振承(1714―1788),出生于福建省泉州府同安县,早年家贫,学习做生意。后来,潘振承在广州为一位陈姓行商“打工”,因为诚实稳重,深受信任,被委以全权。乾隆七年(1742),28岁的潘振承创办同文行号,向政府申请成为一家专做外贸生意的行商。乾隆二十五年(1760),潘振承被选为广州十三行的“商总”。

通过自学,潘振承通晓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和英语等多种外语,能用闽南口音的外国话同外国人交流,交涉经商能力超强,尤其注重商业诚信。一个最经典的例子是他慨然接受了英国商人退回的1402箱出口茶叶。

乾隆四十八年(1783)夏季,英国商人从广州行商手中购买了1402箱茶叶,因运输匆忙以及技术原因,在包装和运输过程中,没有很好地进行防潮处理,经过几个月的海上航行,到达英国港口开仓时,发现茶叶已发霉变质。茶叶是当时英国人生活中的奢侈品,一船茶叶价值巨大,英国商人沮丧至极,怀着试试看的心态,将茶叶运回了广州。

广州行商接到英国人要退茶的消息后,议论纷纷,这可不是一笔小钱啊,再说货物已经离岸了,是英国人自己运输的,运输过程中的风险应由英国人自己承担。但是,“商总”潘振承却有自己独到的看法:其一,英国人远道来进行贸易,也不容易,这并不是他们恶意退货,这批茶叶损失,他们承受不起,很有可能会破产;再者,如果这些英国茶商破产了的话,中国茶商将少了熟悉可靠的贸易伙伴,势必影响以后的茶叶生意,培养一好的贸易伙伴可不是个容易的事,适当地帮助贸易伙伴也就是帮助自己;第三,事已至此,如果不退赔英国商人的话,他们也不会善罢甘休,一定会弄得鸡飞狗跳,到处败坏中国茶商的声誉,甚至引来官府的干涉,到头来,吃亏的还是自己。这一说,行商们都信服了。于是,在潘振承的力主之下,中国茶商形成了决议,如果确是茶叶问题的话,除了退茶,别无二话。

潘振承一面与粤海关监督沟通免除了这批返港茶叶的进口税,一面派人上船检查茶叶情况,并通知英国船长,以后再有废茶的话,在船只进入内河之前将它们直接扔下水,英国商人提供坏茶斤两,中国茶商照价赔付。这让久经商场的英国商人大为惊讶,没想到中国商人做生意这么讲信誉、如此大手笔。这个消息不胫而走,外商圈里都对当时的广州十三行竖起了大拇指。

这次退赔废茶事件,给当时的对外贸易开了个好头,自那时起,如发现外销茶叶中有损坏、劣质、掺假的茶叶,甚至装箱技术不合格,行商都无条件赔偿。虽然华商们失去了一笔数目不小的商款,但是却为当时的中国茶叶出口、为中国商人赢得了国际声誉。在当时的欧洲,只要贴有潘家“同文行”字样的茶叶,就是品质的象征,可以卖出高价。

茶叶贸易出口论文范文7

[关键字]《茶叶市场调查》课程;创新课程;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F423.02[文献标识码]B

一、《茶叶市场调查》创新课程设计的提出背景

我国是茶的故乡,茶产业是我国的传统特色优势产业,我国的茶叶产量和出口贸易量都居世界前列,福建省又是我国重要的茶叶产地和茶叶交易及消费市场,茶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然而,经高等农业院校茶学专业培养出来并在基层从事生产技术、贸易的茶叶专业人才每年不足200人,根本无法满足茶叶生产和销售持续发展的人才需求。针对这一形势的需要,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在原有国际商务专业的基础上,通过校企合作办学的形式,开设了国际商务(茶叶贸易方向)专业(以下简称“茶叶贸易专业”)这一全新的特色专业方向。

该专业方向培养的学生是直接面向社会的职业技术人员,培养的目标是具备国际商务理论知识和茶叶营销管理及实际操作能力,具有较熟练的国际商务业务技能和商务英语应用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爱岗敬业的“诚毅”精神,并能在外贸企业、茶叶企业等单位从事国际商务、茶产品贸易、涉茶商贸文化领域产品开发及经营管理工作的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从该专业方向的岗位需要来看,必然要涉及到茶叶市场调查这一环节。而福建省作为一个茶叶大省,有着系统完整的茶叶生产、批发、经销、零售市场,不仅有产茶基地、茶叶加工厂、茶叶贸易公司,还有为数众多的茶叶经销零售店、酒楼茶座等各种茶事服务的企业单位,这为茶叶市场调查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环境。

《茶叶市场调查》创新课程的开发和设计正是基于上述背景提出的,该课程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门课程,能够让学生在学习期间不仅学到与茶叶有关的市场调查理论知识,而且还能让其在实际的项目调查中充分得到锻炼,因此在茶叶贸易方向的高职教学中开设这门课程有其现实意义。

二、《茶叶市场调查》创新课程的内容设计

(一)课程设计理念

《茶叶市场调查》课程是在《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结合茶叶贸易专业的特色开发一门创新性课程,是按照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以校企合作为途径,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基于工作过程,以项目为导向,进行课程开发与设计的。该课程是填补国内空白的一门非常具有专业特色的专业课程,不仅可以作为国际商务(茶叶贸易方向)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而且可以作为其他茶艺类专业方向的选修课程,更可以作为茶叶营销、茶叶经营与管理、茶事服务等相关课程的重要补充。《茶叶市场调查》课程的设计理念如图1所示。

(二)课程安排设计

《茶叶市场调查》是在原有的《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基础上开发出来的,具体课程安排设计如下:

1.课程性质

本课程可以为专业必修课或专业选修课。

2.适用专业

就本校范围而言,适用的专业有:国际商务(茶叶贸易方向)专业和旅游管理(茶文化方向)专业,除此之外,可以作为学校公选课开设,也可以作为其他高职院校茶叶营销、茶叶贸易、茶叶经营与管理,茶事服务等相关专业的专业课程。

3.总学分

选修课可以为2学分,必修课可以为3学分。

4.总学时

选修课可以为40学时,其中理论部分占20学时,实践环节为20学时;必修课可以为60学时,其中理论部分占20学时,实践环节为40学时,具体学时分配见课程内容设计部分。

5.考核要求

本课程考核跳出了传统的平时成绩+期末成绩的形式,采用以小组项目考核为主,平时成绩、期末成绩为辅的考核方式,考核成绩的构成为:

A、小组项目占40%(开题汇报10%、总结汇报10%、调查文本报告20%);

B、平时成绩占20%(平时作业10%、课堂考勤10%);

C、期末卷面成绩占40%。

其中,小组项目考核将在课程内容设计的实践环节详细介绍。而期末考试主要采用开卷考试的形式,题型有单选、多选、判断、案例等,主要考核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和应用。

(三)教学方法设计

《茶叶市场调查》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综合性课程,实践性强,专业特色鲜明。根据课程设计的理念,本课程主要是按照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以校企合作为途径,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基于工作过程,以项目为导向,进行课程开发与设计。教学方法灵活多样,突出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特点。根据茶叶市场调查工作过程的要求设计教学内容,根据每个模块工作性质设计教学方法,同时配合相应的实训教学,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在边学边做的实践环境中掌握技能并巩固知识,同时也训练了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课堂讲授综合运用多媒体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如情景教学、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等,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具体的教学方法有:

1.讲授法

每个教学模块都有部分相关的基础知识,要求教师在教室或现场采用讲授法进行重点讲解。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播放、讲述、讲解、解析等主要形式,配合大量的茶叶市场调查及茶叶种类、生产、包装、销售等方面的图片及视频,使学生缩短与真实工作场景的距离,教师能将茶叶市场调查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讲清、讲透。让学生理解掌握茶叶市场调查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和方法。

2.案例分析法

本课程收集、编写多个教学案例,在课堂教学中,由教师提供真实案例的信息,提出问题,组织学生以小组讨论分析、集体分析或案情分析会的形式对案例开展讨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从旁加以引导启发,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鼓励和培养学生的开创性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互动式教学法

在茶叶市场调查基础理论的学习中,教师学生互动探讨,互换角色积极研究专业深度问题及前沿问题、采用互动式学习与讲座式学习结合,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把枯燥的理论知识生动地传授给学生。

4.模拟公司性质的项目教学法

实施的模拟公司教学法,即按照市场调研企业项目的模式成立调查小组,每组设置项目组长,要求每个小组以团队的形式进行组建,有队名、口号,组员有明确的分工,以此训练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同时,根据课程的安排设计项目内容,从茶叶市场调研方案的制定开始,分步骤进行抽样设计、问卷设计、市场调查方法设计,再到市场调研项目的实施及市场调查资料的整理,最终形成茶叶市场调查的项目报告。在项目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起到解惑和引导作用,控制各小组项目质量。小组成员通力合作完成项目设计,提高了学生协作精神,增强了沟通能力、组织能力,让学生掌握从市场调查方案的设计到具体的方案实施、整理和形成调查报告的完整流程。

(四)课程内容设计

根据课程设计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设计理念,基于茶叶市场调查工作过程的特点,此课程设计了相应的教学模块和实践环节,并将创新课程内容的设计分为理论内容部分和实践环节两个方面。

1.理论内容设计

《茶叶市场调查》课程的理论内容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市场调查与预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二是茶叶专业相关的基本知识。在课堂授课中,侧重针对茶叶本身的特点、茶企业、茶产业自身的特色,对市场调查各个方面的步骤与调查方法进行重新梳理和设计,充分体现茶叶专业的课程特色。 2.实践环节设计

传统的《市场调查与预测》作为高职高专市场营销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专业技能课程。但是,目前该课程的教学模式多采用灌输式、填鸭式教学,以教师讲授知识为主,并辅以必要的作业练习,不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注重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该课程目前的教学模式培养的学生难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必须进行改革。《茶叶市场调查》课程是在其基础上开发出来的,应充分借鉴其经验,课程设计重点体现课程的实践性和学生技能的培养。对此,对本门课程的实践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和开发。

总的来说,本门课程的实践环节主要采用前述模拟公司性质的项目教学法,基于项目的工作过程,让学生在具体的茶叶市场调查项目的实施中,理论联系实际,在做中学、学中做,边学边做以理解和掌握基本的市场调查技能和方法。为此,我们将《茶叶市场调查》课程的实践环节具体分为基于工作过程的技能模块设计和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设计两大部分。

调查方案设计技能模块、抽取样本技能模块、问卷设计技能模块、调研方法技能模块、数据处理技能模块、调研报告技能模块

选修课:20学时,采用单项训练法

必修课:40学时,采用综合实训法

教学过程设计

组建团队、确定项目、开题汇报、项目实施、项目整理、总结报告

(1)基于工作过程的技能模块设计

工作过程,是指为完成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在这个完整的工作程序中可细分为若干个子环节,也就是技能模块。其设计思路为:根据福建省茶叶市场的现状,基于市场调查与预测工作过程知识、能力要求,以工作过程为参照系,以完成职业应具备的专业技术能力项目为依据开发相应的技能模块。

就企业营销调查活动过程来看,一般可将市场调查活动的工作过程分为六项技能模块:调查方案设计技能模块、抽取样本技能模块、问卷设计技能模块、调研方法技能模块、数据处理技能模块、调研报告技能模块。此外,根据需要,有时可补充市场调查预测模块。具体模块的基本知识在理论部分详细介绍,在实践环节则结合具体项目进行相应的技能训练。

(2)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设计

在上述工作过程分解的基础上,针对茶叶市场调查工作过程的六大技能模块,可以根据课程的学时和性质要求,采用相应的单项训练法或综合实训法进行实践教学。单项训练法,是将六个模块作为六个子项目,结合一个具体的项目,随着各章节教学的进行,在课堂学习过程中通过讲练结合的方式来完成,这种方法适合于课时较少,课程为选修性质的教学安排,学时可以分配20学时。综合实训是一种“单独设置”的实训方式,一般集中安排1~2周,其设计原则是:以企业真实项目为背景,按照“讲做结合、以做为主,分块推进、逐步合成”的做法,采取单项训练与综合训练相结合、模块化与综合化相结合、教师指导与学生操作相结合。这种方法适合于课时较多,课程设置为专业必修课程的教学安排,学时上可分配40学时。

具体的教学活动可以分为以下环节进行:

首先,组建团队。在第一次上课时,教师应先给学生介绍课程的总体安排和基本情况,并要求学生分组组建市场调研团队。可根据班级情况,每5~8人自由组合成一个项目团队,每个团队推举队长,确定队名及团队口号,并结合项目进展分配每个团队成员任务。

其次,确定项目。调研项目来源于实际问题,一是接受校外企事业单位的委托调查项目;二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选的热点问题调查项目。具体而言,由于福建省在茶产业方面的特殊地位,大大小小的茶叶基地、茶叶加工厂、茶叶贸易公司、茶叶批发商、经销商、零售商星罗棋布,酒馆茶楼、茶叶店分布广泛,茶叶消费市场成熟,这些独特的环境因素,为茶叶市场调查的开展提供了难得的宝贵资源。学生可在教师指导下自行联系校外相关的茶叶企业或接受委托,对特定的茶叶市场调查项目展开调查,也可根据教师给定的茶叶市场及茶产业相关的热点问题自选题目进行调查。

再次,开题汇报。在具体的项目选定后,教师根据课程安排,讲授茶叶市场调查方案设计的基本知识和内容,并要求学生针对其选定的具体项目进行方案设计,包括抽样设计、调查内容设计、调查方法设计、问卷设计等方面,之后应安排一次课程进行项目设计的开题汇报,交流展示各自的设计成果,教师对此进行点评总结,指出其中的不足,并打分考核。

第四,项目实施。调研项目的实施环节在校外进行,根据课程的性质,若是选修性质的课程,可安排学生自行组织,教师应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若是必修的性质,则可安排集中实训,在教师的指导下,分组分阶段展开具体的项目调研,并对调研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及时处理解决。

第五,项目整理。该步骤涉及具体调研问卷的回收、数据的整理与分析等内容。教师应密切跟踪学生项目开展情况,做好指导、督促工作,对项目实施后的问卷回收及数据处理分析及时进行指导。

第六,总结报告。在调查项目结束后,教师要求学生分别以口头汇报和书面报告的形式对项目进行总结。的口头汇报主要要求学生以PPT的形式将调查的主要结果、遇到的主要问题、主要的结论及建议等内容进行总结;书面报告则按照调查报告的格式要求进行撰写。

至此,伴随着教学进程,学生协作完成一个完整项目的调研任务,实现了《茶叶市场调查》课程培养茶叶市场调研素质与能力的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刘锋.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设计与组织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0(6).

[2]刘玉.浅谈《茶事服务与技能》课程的建设[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4).

[3]徐薇.国际商务(茶叶贸易方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时代经贸,2010(10).

[4]杨江帆,管曦.关于茶叶经济管理学科建设的探讨——兼论茶叶复合型人才的培养[J].中国茶叶,2005(6).

茶叶贸易出口论文范文8

[关键词]茶叶;质量安全;标准化体系

[DOI]10.13939/ki.zgsc.2017.12.158

1 引 言

绿茶是我国的主要茶类,全世界有超过90%的绿茶均生产于我国。2015年,我国绿茶生产量达143.8万吨,2011―2015年,中国绿茶产量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高达6%。但关于茶叶质量的问题不断被爆出,例如2015年5月17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所播出的“在北京市场上进行茶叶产品比较实验”等;此外,随着印度、斯里兰卡等国绿茶出口的增大,也影响着我国绿茶的整体出口,这也促使了对于当前我国绿茶标准管理现状的研究。

目前针对绿茶标准管理的研究主要分为三类:一是针对当前绿茶国家标准的研究,这一类研究也是在绿茶的研究中最为突出的一类,如郑国建,陆小磊[1](2014)等人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总结了我国和其他国家的茶叶质量标准体系,并依此对我国质量标准体系建设提出了意见,翁昆等人[2](2011)通过总结当前我国现行的茶叶标准体系,进行了体系框架表的编制,并对标准体系提出了建议。二是专门对于茶叶安全管理方面的研究,如Wei等人[3](2012)考虑了世界贸易组织的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SPS)及药物残留允许量(MRL),基于重力模型,对我国食品安全标准对茶叶出口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陈义和郭贵义[4](2014)通过研究我国茶叶安全标准的发展历程,进行系统分析后比较了其优缺点,并针对标准的制定,管理中的可实现性以及推广性提出了意见。三是针对茶叶标准化管理所做出的研究,如朱仲海[5](2009)通过对我国茶叶标准体系的分析,对比国内外标准体系,通过查阅文献,召开访谈会等方法,对我国茶叶的标准管理提出了意见和建议,李赛君[6](2008)等人在研究绿茶茶叶产区变化以及绿茶品质的演进时,针对绿茶的标准化管理提出了所要关注的重点。综合来看,目前我国专门针对绿茶的标准化管理相对较少,同时几乎都对于某一方面进行研究,而本文将在重点考虑了我国茶叶质量标准体系的基础上,针对茶叶作为商品的标准管理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为了达成这一成果,本文的剩余内容如下。在第二部分中,本文将针对绿茶标准管理的理论基础进行介绍,包括绿茶的标准管理理论以及绿茶标准规制;而在第三部分中本文将针对我国绿茶的标准体系进行分类和总结;在第四部分中,本文将从标准体系出发,指出我国当前的绿茶标准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意见;在第五部分中,则将对本文进行总结并指出了未来可能的发展或研究方向。

2 绿茶标准管理的理论基础

2.1 绿茶的含义与属性

2.1.1 绿茶的含义

根据我国国家标准GB/T 30766―2014《茶叶分类》[7]的定义,绿茶的含义是指茶树的芽、叶、嫩茎为原料,经杀青、揉捻、干燥等生产工艺制成的产品。

2.1.2 绿茶的属性[8]

作为一种商品,它具有一般商品的价值,即自身价值和使用价值,作为茶叶的一类,其与其他茶叶具有相似的商品属性。

2.2 绿茶标准管理演变

从我国第一次制定绿茶的相关标准以来,我国的绿茶标准体系主要经过了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建国前,1931年,国民政府由于当时出口的需要,由实业部颁布了我国的第一部茶叶标准,并在此之后不断地进行修订。虽然这部茶叶标准不过六l数百字,却标志着我国茶叶标准体系建设的开始[9];第二阶段则是新中国成立后到1993年的这段时间,1950年,贸易部在第一届全国商品经检验会议中制定了《茶叶出口暂行标准》等,恢复了我国的茶叶检验,而在之后的发展过程中所涉及绿茶的相关国家标准也不断增加,期间还建立了茶叶贸易标准样(实物样),包括有绿茶中的珍眉、珠茶等;第三阶段则是由1993年至今,这一阶段的标志性产物就是于1993年9月的GB/T 14456《绿茶》国家标准[10],这也是我国针对绿茶所出台的第一个专门标准,对专门规范我国绿茶的产品质量和出口等具有重要的意义。[11]

3 我国绿茶标准体系

通过查阅我国绿茶相关的标准文件,根据其施行的特点我们发现我国目前的标准主要可分为五类:产品标准类、理化检验方法标准类、感官审评标准类、卫生标准及检验方法标准类以及运输贮藏方法标准类。

3.1 产品标准类

本类均为国家和行业推荐性标准,适用于生产、流通、贸易活动中标列各个种类的绿茶,主要是针对绿茶的相关定义、术语、分类标准以及技术方法的介绍。如:GB/T 14456《绿茶》,SB/T 10168《闽烘青绿茶》,ZBB 35002《炒青绿茶技术条件》和GH 016《屯、婺、遂、舒、杭、温、平七套炒青绿茶》等。

3.2 理化检验方法标准类

本类均为国家、行业或出口强制性标准,根据需要或贸易双方的有关协定和进出口标准要求,确定检验项目,针对于这些理化检验项目的检验方法所做出的强制性规制。如:GB 8303 《茶 磨碎试样的制备及其干物质含量测定》,GB 8307 《茶 水溶性灰分和水不溶性灰分测定》,GB 8309 《茶 水溶性灰分碱度测定》和ZBX 50006《出口茶叶水溶性灰分和水不溶性灰分测定方法》等。

茶叶贸易出口论文范文9

关键词:国际贸易谈判;茶叶企业;商务英语;技巧

市场只有进行更加充分的竞争才能让真正有实力的企业更加壮大。对于茶叶企业来说,世界市场才是其终极目标,不能仅限于将市场放在国内,各个企业只有拥有国际化的发展目光,积极参与到国际竞争当中,才能不被国际市场所淘汰。我国的茶叶企业也是同样如此,茶叶的生产地广阔、种植方式简单,在全世界各地都有种植,茶叶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即便如此,我国作为茶叶大国应当力争在国际茶叶贸易中占领主导地位,要想加强茶叶企业国际竞争力,就必须要重视茶叶国际贸易谈判,确保在谈判中获得最大的优势。

1茶叶国际贸易谈判中商务英语的沟通技巧

1.1提升贸易双方信息传达准确性

在国际贸易谈判中,信息传达的准确性尤为重要,可以说谈判就是双方依靠自己所获得的信息筹码进行对垒的过程,这一过程中谁的信息更丰富、更准确,谁就占据了主导地位。在茶叶国际贸易谈判中,需要茶叶企业对外贸易人员精通谈判过程中会涉及到的各个专业领域,包括贸易、法律、政治、金融等等,这些专业领域中的词汇在贸易谈判中都可能会运用上,并且非常重要,如果对外贸易人员的商务英语水平低,对于其中的英语词汇不甚了解、一知半解,而产生错误的意会,做出错误的应对,那么极小的疏忽都可能导致茶叶国际贸易谈判的破裂。因此,商务英语的翻译准确性以及对其用于贸易谈判中的意义与内涵都要明确留意、格外注重,在将英语翻译为汉语的过程中保证翻译的明确词意与其在普通英语沟通与谈判贸易沟通这两种不同环境下所代表的不同语义传达给茶叶企业,让茶叶企业在国际贸易谈判中获得的信息更加准确,传达出的信息也更加有意义。这样提升贸易双方信息传达准确性对于贸易的顺利进行以及谈判之后的实际贸易流程顺畅有着巨大帮助。

1.2具有商务专业英语翻译特点

普通的英语翻译只是进行简单的语言沟通交流,能顺畅地与外国人交流基础上再加入一些个性化翻译特点,例如将英语翻译成我国的古文优美词汇、语句等等,在普通的翻译中这样能增强翻译的美感也能体现出翻译者的专业能力,但是商务英语翻译则完全不一样。商务英语翻译中一定要切忌加入个性化翻译,翻译者需要如实、准确的将英语意思传达给贸易谈判双方,在茶叶企业的国际贸易谈判中更是如此,我国作为茶叶的起源地,在国际茶叶贸易中要占据主导地位,就要发挥出一种茶叶专业商务英语翻译超高的水准,这样才能在谈判过程中使对方认为这个企业可靠、持久促使谈判成功。茶叶商务英语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积累来寻找规律,如果对外贸易人员没有相应的商务英语水平,那么就会造成双方的茶文化差异,对贸易谈判有着负面的影响。

1.3商务英语礼貌用语技巧

英语国际贸易谈判在语言层面虽然不是非常困难,但是其又和普通人之间的沟通非常不一样,国际贸易谈判有一整套严格的规则,对规则的遵守体现了谈判双方对国际贸易准则的熟悉程度。在国际贸易谈判中礼貌用语的使用十分讲究,礼貌的用语不仅能显示出企业的素养,体现企业本身较高的商业处理态度,又能帮助贸易谈判过程中建立良好的沟通氛围。商务英语沟通技巧中体现对事对人的礼貌,如在陈述合约、文件的时候英语用法态度谦和,英语与汉语一样不同的词汇虽然可能表达的意思相同但是给人的态度却不一样,比如说“canyougivemethatpen?”这句话与“Couldyougivethatpen”虽然表达的都是“能不能给我那支笔?”但是由于时态的不同“Can”相较于“Could”态度较为生硬,因此在茶叶国际贸易谈判中运用“could”明显会更好。商务英语中优秀的礼貌用语可以让国际贸易双方进行更加友好的沟通交流,帮助谈判更顺利的进行,即使是遇到文化差异而出现的矛盾也能更积极的去解决,促使茶叶国际贸易谈判成功。

2茶叶对外贸易人员提升商务英语沟通技巧方案

2.1深入加强商务英语水平

商务英语翻译并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大部分的茶叶企业在国际贸易谈判中对于商务英语的沟通选择中都会采取两种形式,一种是依靠专业的翻译人员,另一种加强对外贸易人员英语水平。这两种方式有着各自的优点,使用专业的翻译人员作为国际贸易谈判中桥梁的好处在于对英语的翻译更加准确,专业翻译人员的翻译经验丰富,能够准确地将双方的信息传达给两边,而对外贸易人员加深英语水平来进行国际贸易谈判的好处在于茶叶专业知识丰富,并且对茶叶企业的国际战略发展了解十分深入,可以站在专业翻译人员所不能达到的角度来为茶叶企业的切身利益进行思考。这两种方式都属于商务专业英语翻译,但是两种都有着一定的缺陷,茶叶企业要在国际贸易谈判中消除这些缺点就需要将二者进行融合,茶叶国际贸易谈判首先需要谈判人员对于英语语言的掌握非常娴熟,其次需要对茶文化,茶类专有名词了然于心,此外,还需要谈判人员对于国际贸易准则有基本的了解,只有这样才不至于谈判双方在沟通中存在障碍。因此,茶叶对外贸易人员本身对茶叶相关领域非常了解,对相关名词的掌握相比较一般人也会更好,所以其主要的工作就是提升英语语言的沟通交流技巧,通过培训深入加强其商务英语水平,这样才能让茶叶企业在国际贸易谈判中处于优势地位。

2.2明确谈判时商务英语内容含义

对外贸易人员的商务英语培训过程中,可以让其大量的观看国际谈判视频,并进行实际性的练习,增强其商务英语沟通技巧经验。在有了商务英语经验的基础上,对其词汇、语句的内容含义进行深入的分析。有的时候在谈判过程中,往往话有所指,对方不第一时间告诉你其真正的意图就是为了揣摩我方谈判者的水平,在这样的情况下茶叶企业对外贸易人员就相当于茶叶企业本身,如果没有及时明白其中的含义,不作出良好的应对,反而会被对方所瞧不起,在之后的谈判中处于劣势。因此在对外贸易人员应当在不断的翻译实践与视频学习中总结沟通技巧,提升商务英语灵活性与应变能力。

2.3深入了解谈判双方文化差异

文化差异是导致谈判破裂很重要的一个因素,许多的国际谈判中因为双方的文化差异性导致无法进行顺利的沟通,双方的沟通理解有误差,对整个谈判过程造成了负面影响。茶叶企业对外贸易人员应当重视这样的文化差异,提升自己的文化敏感度,并尊重对方的文化思想,通过积极的商务英语使用态度来缓和双方的文化差异性。商务英语礼貌用语就是用来缓和文化差异十分常见的手段,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礼节都是一种对他人的尊重表示,在谈判中更加有礼貌就能使对方感到认同感,同样自身也会注重礼貌用语,这样就很大程度的减少了双方的文化差异,将茶叶国际贸易谈判引向成功。

3结论

我国作为茶叶大国,国内茶产业十分发达,相应的想要进入国际化市场的茶叶企业也非常多。茶叶企业要进入国际市场第一步就是要学会进行正确的国际贸易谈判,只有行之有效的谈判才能让整个茶叶企业的国际战略效率提升,而在此基础上,只有灵活地运用商务英语沟通技巧,才能让谈判更加顺畅、有效率。

参考文献

[1]潘小燕.试论在国际贸易谈判中商务英语的应用及沟通技巧[J].中国商论,2016(35):68-69.

[2]白琳,王翕彤.国际贸易中商务英语谈判技巧提升策略研究[J].特区经济,2016(12):125-126.

[3]陈曦.商务英语在对外贸易中的应用及技巧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5(35):248-249.

[4]杨秋影.提高商务英语工作人员在涉外贸易谈判中的沟通技能[J].世纪桥,2012(19):155-156.

[5]杨艳.基于国际贸易谈判的商务英语应用技巧研究[J].中国商贸,2012(6):216-217.

[6]颜旸.商务英语谈判中语用原则与使用策略分析[J].中国商贸,2011(33):233-234..

[7]李识予.浅析商务英语谈判中“碳关税”对贸易的影响[J].价值工程,2014(23):207-208.

[8]李修莉.探讨商务英语专业翻译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技巧[J].海外英语,2014(9):179-180.

[9]王敏.商务英语在国际贸易谈判中的应用技巧和注意点[J].科技视界,2014(9):154+300.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