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基层体育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25 10:42:56

基层体育论文

基层体育论文范文1

一、**地区理论普及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地区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基层理论普及工作,使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最迅速最广泛地同群众见面,着眼于振奋精神、激发热情、坚定信心,基层理论宣传做到了基调鲜明、方向正确、效果明显、富有成效。

一是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相断开展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热情,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广大农牧民中传播。

二是在基层广泛深入地开展宣讲活动,帮助广大干部群众了解和掌握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围绕十六大、十七大精神和十六大以来历次全会、扩大会议精神,从地区到各县(市),紧密结合实际,开展三下乡、面对面宣讲、特约宣讲员等形式多样、深入持久的宣讲活动,增强了广大干部群众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心。

三是党的基层理论普及的阵地更加巩固。党的十六大以来,通过争取“百县千乡宣传文化工程”、“东风工程”、“新西工程”、“电视进万家工程”、“村村通工程”、“农家书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等重大公共文化服务工程建设,全地区54个乡(镇),已建文化站36个;502个行政村中80%的村已建成水准较高的文化室,党的理论阵地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四是积极探索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方式,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广大群众所了解掌握。近年来,各县(市)通过举办各种学习培训班、主题教育活动等,广泛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坚持不懈进行理论宣传普及工作,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在充分肯定近年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一是基层理论工作依然是理论普及的“软肋”。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基础设施建设、城乡固有差异、人才队伍不足等因素的制约,广大农牧民接触党的最新理论以及学习的深度和广度,明显地滞后于城市机关单位、厂矿企业、学校社区,这是不争的事实。随着党对“三农”工作不断的重视程度的与日俱增,基层理论普及与其它社会事业诸如卫生、教育、科技等一样,提到了一个重要的议事日程,这为基层理论普及带来了难得发展机遇。

二是文化资源整合成为理论普及的“重点”。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着力加强农牧村文化建设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着眼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基本文化权益问题,地区基层农牧区的宣传文化投入逐年增加,国家、自治区、地区、各县(市)对基层阵地“四位一体”的格局已经形成,基层群众读书看报难、看电视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得到一定的缓解。但是,基层文化阵地管理相对滞动,需要有效地进行整合。如文化资源条块管理、各负其职、缺乏有效的整合和管理,中央、自治区配发下来的各类书籍往往被“束之高阁”,借阅使用率低;一部分农牧村喇叭、宣传橱窗成为摆设;村文化活动室还需在吸引力、感染力上下功夫。

三是加强队伍建设是基层理论工作的“焊点”。做好基层理论普及,关键在干部,在队伍。据我们调研了解,目前各县(市)乡(镇)一级的宣传文化干事存在年龄结构老化、在编不在岗等情况。村级专兼职宣传员情况不一,近年来地区招录的大学生充实到村后,状况有所好转,但缺少必要的学习培训。

四是打造乡村文化成为理论普及工作的“终极”。在日新月异的二十一世纪,在党的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的先进理念的倡导下,人们自觉不自觉地把各种思想碰撞、民族凝聚力、创造力归结到“先进文化”上来,更加重视提升文化“软实力”,传统文化、机关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乡村文化等等。从理论的层次上讲,基层理论普及当属乡村文化范畴。先进的乡村文化是理论普及的生存发展“土壤”,先进的理论离不开寓教于乐的教育形式;科学理论反过来又指导乡村文化,使其朝着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方向发展。它们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

二、加强基层理论普及工作的对策

从2008年3月起,地委宣传部理论宣教科开始着手加大基层理论的普及力度,我们先后在福海县的解特阿热勒乡、**市切木尔切克乡等地开展调研,本着先试点、后推广的原则,充分借鉴昌吉州的做法,草拟了《**地区基层理论普及示范点的创建管理办法》,各县(市)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推进基层理论普及的试点工作。

通过近一年的调研了解,我们认为基层理论普及关键要抓住两个重点。第一个重点:乡(镇)党委中心组学习。现在每个农牧业村都有一名乡(镇)领导挂钩,乡(镇)党委中心组的良好学习风气,必将带动农牧村理论普及。第二个重点:积极培育、健康、向上的乡村文化,用先进的文化来占领党的基层阵地,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地位。

为了做好基层理论普及工作,笔者认为应做到五个“着力”

一是着力搞好农牧村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公益性文化设施是传播先进文化、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必要物质载体和重要阵地。要不断加大投入力度,着重搞好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以适应广大群众就近,经常参加各类政治学习、培训、文化活动的需要。

二是着力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农牧村文化队伍。县、乡、村必须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稳定和发展专、兼职结合的农村文化队伍,逐步提高农村文化队伍的整体素质。每一个乡镇要有一支专兼职的文化演出队伍,在农牧村中组建起戏曲队、腰鼓队、秧歌队、阿肯阿依特斯弹唱队等群众性自娱自乐的文化队伍。县文化局通过分流、返聘等多种措施,保证创建乡镇有一名文艺辅导员。乡(镇)文化站按照至少“一人一编”的标准配备好专职人员,行政村有一名村干部负责兼管文化室。村办公室大喇叭、宣传橱窗要充分运用,及时给农民传递党的方针政策和致富信息。

基层体育论文范文2

关键词 基层理论;地方工业建设;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党的基层理论宣传是党的思想理论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渠道。党的十七大以后,党的理论宣传普及工作,有组织、有步骤地稳步展开,基层理论宣传部门和理论宣传工作者深入到各地方工矿企业,对十七大精神、工业现代化建设、科学发展观、十七届三中全会等一系列党的创新理论进行了分层次、有针对性的宣传,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但是,由于基层理论宣传面对地方工矿企业特别是存在大批合同制农民工为主的理论认知程度并不高的基层群众,面对矛盾突出、错综复杂的基层环境,理论宣传的难点表现比较突出,理论宣传的渠道有待进一步拓展,理论宣传的感染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1 基层理论宣传工作的主要特点

近年来,基层理论宣传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积极探索理论、思想宣传的有效途径,采取多部门联动、多种形式配合,营造理论宣传的氛围,在宣传党的重大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教育干部群众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呈现了四个方面的主要特点:

1.1 紧跟形势,普及宣传。基层理论宣传每年都有周密的计划和明确目标任务,提前布置,由各级党委组织部、宣传部、群众工作部等职能部门负责实施。重点内容是十七大以来,中央的历次全会精神和重大方针政策,结合基层实践,宣传这些理论在基层的贯彻和落实,近年来的宣传内容主要有社会主义工业现代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教育、十七大精神、科学发展观等主要内容。宣传对象主要是各工矿企业各级领导干部、理论干部、企业职工,特别是职工中的入党积极分子等。

尤其是在工矿企业基层班组党建工作中,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教育和基层党建设工作与企业基层文化建设相结合,自开展基层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以来,基层党组织积极探索"支部+远教+协会"工作模式,建立了以党支部为核心、以远程教育站点为载体、以协会为纽带的三位一体、互联互动的新型运行机制,走出了一条远程教育工作与党建、经济工作紧密结合;党建工作与职工群众精神需求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路子。党员队伍教育成为企业文化宣传的一大亮点,通过党委、行政、工会、团组织等各个部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企业基层理论宣传工作正在向纵深推进。

1.2 突出重点,分别宣传。当前企业干部群众思想认识问题的重点是企业经济发展、生活负担、权利保障等政策性宣传,以及企业各级组织对这些问题的落实措施等。基层理论宣传工作主要是围绕这些问题扩大宣传影响。结合现代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等基层工作实际,对理论宣传队伍和基层骨干进行系统培训,发挥他们在基层理论宣传中的作用,提高宣讲能力。这些年,每年都对理论宣传干部等进行宣传,提高理论水平,准确领会政策,并使之深入到企业各级组织生产单位进行宣传、解释,扩大理论、政策宣传面。

1.3 围绕中心,重点宣传。理论宣传是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理论宣传中,基层实践是围绕经济、社会、文化建设发展中心,把理论宣传工作渗透到不同的群体之中。同时,把党的创新理论宣传作为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党员干部进行经党性的教育,党的理论创新培训、研讨,对企业基层党建队伍常抓不懈,通过提升党员干部理论水平,提高党员干部整体思想认识,带动基层工作的顺利开展。

1.4 面对难点,强化宣传。当前由于各种矛盾的交织,各种利益关系的冲突,引发不同思想的激烈碰撞。理论宣传的难点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渠道和有效途径是什么,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如何构建,群众的权利和义务如何统一,等涉及不同方面、不同利益整体的关系协调问题。面对操作性较强的政策落实问题,在企业基层理论宣传工作一定要加强典型案例的分析、具体问题的研讨力度,争取宣传理论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统一。在这一方针指导下,在企业基层理论宣传中,应该不回避矛盾,通过不同形式的研讨会、座谈会,引导广大职工群众正确分析问题,解决工作中的矛盾,拓展阵地领域,利用讲座、培训、文体活动等多种宣传形式,发挥宣传力量的整体合力,形成企业、车间、班组三级联动的企业文化宣传服务网络体系,从正面进行党的理论强化宣传,有效地解决基层理论与实践脱节,党的系统理论与基层具体实践两层皮的问题。

2 基层理论宣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基层体育论文范文3

观活动,笔者就地区当前基层理论普及工作,谈几点粗浅的思考。

一、**地区理论普及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地区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基层理论普及工作,使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最迅速最广泛地同群众见面,着眼于振奋精神、激发热情、坚定信心,基层理论宣传做到了基调鲜明、方向正确、效果明显、富有成效。

一是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相断开展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热情,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广大农牧民中传播。

二是在基层广泛深入地开展宣讲活动,帮助广大干部群众了解和掌握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围绕十六大、十七大精神和十六大以来历次全会、扩大会议精神,从地区到各县(市),紧密结合实际,开展三下乡、面对面宣讲、特约宣讲员等形式多样、深入持久的宣讲活动,增强了广大干部群众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心。

三是党的基层理论普及的阵地更加巩固。党的十六大以来,通过争取“百县千乡宣传文化工程”、“东风工程”、“新西工程”、“电视进万家工程”、“村村通工程”、“农家书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等重大公共文化服务工程建设,全地区54个乡(镇),已建文化站36个;502个行政村中80%的村已建成水准较高的文化室,党的理论阵地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四是积极探索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方式,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广大群众所了解掌握。近年来,各县(市)通过举办各种学习培训班、主题教育活动等,广泛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坚持不懈进行理论宣传普及工作,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在充分肯定近年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一是基层理论工作依然是理论普及的“软肋”。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基础设施建设、城乡固有差异、人才队伍不足等因素的制约,广大农牧民接触党的最新理论以及学习的深度和广度,明显地滞后于城市机关单位、厂矿企业、学校社区,这是不争的事实。随着党对“三农”工作不断的重视程度的与日俱增,基层理论普及与其它社会事业诸如卫生、教育、科技等一样,提到了一个重要的议事日程,这为基层理论普及带来了难得发展机遇。

二是文化资源整合成为理论普及的“重点”。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着力加强农牧村文化建设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着眼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基本文化权益问题,地区基层农牧区的宣传文化投入逐年增加,国家、自治区、地区、各县(市)对基层阵地“四位一体”的格局已经形成,基层群众读书看报难、看电视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得到一定的缓解。但是,基层文化阵地管理相对滞动,需要有效地进行整合。如文化资源条块管理、各负其职、缺乏有效的整合和管理,中央、自治区配发下来的各类书籍往往被“束之高阁”,借阅使用率低;一部分农牧村喇叭、宣传橱窗成为摆设;村文化活动室还需在吸引力、感染力上下功夫。

三是加强队伍建设是基层理论工作的“焊点”。做好基层理论普及,关键在干部,在队伍。据我们调研了解,目前各县(市)乡(镇)一级的宣传文化干事存在年龄结构老化、在编不在岗等情况。村级专兼职宣传员情况不一,近年来地区招录的大学生充实到村后,状况有所好转,但缺少必要的学习培训。

四是打造乡村文化成为理论普及工作的“终极”。在日新月异的二十一世纪,在党的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的先进理念的倡导下,人们自觉不自觉地把各种思想碰撞、民族凝聚力、创造力归结到“先进文化”上来,更加重视提升文化“软实力”,传统文化、机关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乡村文化等等。从理论的层次上讲,基层理论普及当属乡村文化范畴。先进的乡村文化是理论普及的生存发展“土壤”,先进的理论离不开寓教于乐的教育形式;科学理论反过来又指导乡村文化,使其朝着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方向发展。它们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

二、加强基层理论普及工作的对策

从20**年3月起,地委宣传部理论宣教科开始着手加大基层理论的普及力度,我们先后在福海县的解特阿热勒乡、**市切木尔切克乡等地开展调研,本着先试点、后推广的原则,充分借鉴昌吉州的做法,草拟了《**地区基层理论普及示范点的创建管理办法》,各县(市)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推进基层理论普及的试点工作。

通过近一年的调研了解,我们认为基层理论普及关键要抓住两个重点。第一个重点:乡(镇)党委中心组学习。现在每个农牧业村都有一名乡(镇)领导挂钩,乡(镇)党委中心组的良好学习风气,必将带动农牧村理论普及。第二个重点:积极培育、健康、向上的乡村文化

,用先进的文化来占领党的基层阵地,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地位。

为了做好基层理论普及工作,笔者认为应做到五个“着力”

一是着力搞好农牧村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公益性文化设施是传播先进文化、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必要物质载体和重要阵地。要不断加大投入力度,着重搞好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以适应广大群众就近,经常参加各类政治学习、培训、文化活动的需要。

二是着力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农牧村文化队伍。县、乡、村必须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稳定和发展专、兼职结合的农村文化队伍,逐步提高农村文化队伍的整体素质。每一个乡镇要有一支专兼职的文化演出队伍,在农牧村中组建起戏曲队、腰鼓队、秧歌队、阿肯阿依特斯弹唱队等群众性自娱自乐的文化队伍。县文化局通过分流、返聘等多种措施,保证创建乡镇有一名文艺辅导员。乡(镇)文化站按照至少“一人一编”的标准配备好专职人员,行政村有一名村干部负责兼管文化室。村办公室大喇叭、宣传橱窗要充分运用,及时给农民传递党的方针政策和致富信息。

三是着力用好管好现有各类文化教育资源。发挥地、县、乡三级宣讲力度,以乡(镇)或中心村为单位,按照农牧民的实际需求实施“点菜式”宣讲,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知识、农村实用技术等培训。按照“东风工程”、“农家书屋”等国家、自治区出版物管理办法,使《人民日报》等免费赠阅的书刊切实发挥作用。积极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开展农村电影公益放映工作。

基层体育论文范文4

一、**地区理论普及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地区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基层理论普及工作,使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最迅速最广泛地同群众见面,着眼于振奋精神、激发热情、坚定信心,基层理论宣传做到了基调鲜明、方向正确、效果明显、富有成效。

一是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相断开展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热情,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广大农牧民中传播。

二是在基层广泛深入地开展宣讲活动,帮助广大干部群众了解和掌握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围绕十六大、十七大精神和十六大以来历次全会、扩大会议精神,从地区到各县(市),紧密结合实际,开展三下乡、面对面宣讲、特约宣讲员等形式多样、深入持久的宣讲活动,增强了广大干部群众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心。

三是党的基层理论普及的阵地更加巩固。党的十六大以来,通过争取“百县千乡宣传文化工程”、“东风工程”、“新西工程”、“电视进万家工程”、“村村通工程”、“农家书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等重大公共文化服务工程建设,全地区54个乡(镇),已建文化站36个;502个行政村中80%的村已建成水准较高的文化室,党的理论阵地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四是积极探索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方式,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广大群众所了解掌握。近年来,各县(市)通过举办各种学习培训班、主题教育活动等,广泛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坚持不懈进行理论宣传普及工作,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在充分肯定近年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一是基层理论工作依然是理论普及的“软肋”。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基础设施建设、城乡固有差异、人才队伍不足等因素的制约,广大农牧民接触党的最新理论以及学习的深度和广度,明显地滞后于城市机关单位、厂矿企业、学校社区,这是不争的事实。随着党对“三农”工作不断的重视程度的与日俱增,基层理论普及与其它社会事业诸如卫生、教育、科技等一样,提到了一个重要的议事日程,这为基层理论普及带来了难得发展机遇。

二是文化资源整合成为理论普及的“重点”。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着力加强农牧村文化建设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着眼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基本文化权益问题,地区基层农牧区的宣传文化投入逐年增加,国家、自治区、地区、各县(市)对基层阵地“四位一体”的格局已经形成,基层群众读书看报难、看电视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得到一定的缓解。但是,基层文化阵地管理相对滞动,需要有效地进行整合。如文化资源条块管理、各负其职、缺乏有效的整合和管理,中央、自治区配发下来的各类书籍往往被“束之高阁”,借阅使用率低;一部分农牧村喇叭、宣传橱窗成为摆设;村文化活动室还需在吸引力、感染力上下功夫。

三是加强队伍建设是基层理论工作的“焊点”。做好基层理论普及,关键在干部,在队伍。据我们调研了解,目前各县(市)乡(镇)一级的宣传文化干事存在年龄结构老化、在编不在岗等情况。村级专兼职宣传员情况不一,近年来地区招录的大学生充实到村后,状况有所好转,但缺少必要的学习培训。

四是打造乡村文化成为理论普及工作的“终极”。在日新月异的二十一世纪,在党的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的先进理念的倡导下,人们自觉不自觉地把各种思想碰撞、民族凝聚力、创造力归结到“先进文化”上来,更加重视提升文化“软实力”,传统文化、机关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乡村文化等等。从理论的层次上讲,基层理论普及当属乡村文化范畴。先进的乡村文化是理论普及的生存发展“土壤”,先进的理论离不开寓教于乐的教育形式;科学理论反过来又指导乡村文化,使其朝着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方向发展。它们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

二、加强基层理论普及工作的对策

从**年3月起,地委宣传部理论宣教科开始着手加大基层理论的普及力度,我们先后在福海县的解特阿热勒乡、**市切木尔切克乡等地开展调研,本着先试点、后推广的原则,充分借鉴昌吉州的做法,草拟了《**地区基层理论普及示范点的创建管理办法》,各县(市)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推进基层理论普及的试点工作。

通过近一年的调研了解,我们认为基层理论普及关键要抓住两个重点。第一个重点:乡(镇)党委中心组学习。现在每个农牧业村都有一名乡(镇)领导挂钩,乡(镇)党委中心组的良好学习风气,必将带动农牧村理论普及。第二个重点:积极培育、健康、向上的乡村文化,用先进的文化来占领党的基层阵地,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地位。

为了做好基层理论普及工作,笔者认为应做到五个“着力”

一是着力搞好农牧村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公益性文化设施是传播先进文化、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必要物质载体和重要阵地。要不断加大投入力度,着重搞好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以适应广大群众就近,经常参加各类政治学习、培训、文化活动的需要。

二是着力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农牧村文化队伍。县、乡、村必须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稳定和发展专、兼职结合的农村文化队伍,逐步提高农村文化队伍的整体素质。每一个乡镇要有一支专兼职的文化演出队伍,在农牧村中组建起戏曲队、腰鼓队、秧歌队、阿肯阿依特斯弹唱队等群众性自娱自乐的文化队伍。县文化局通过分流、返聘等多种措施,保证创建乡镇有一名文艺辅导员。乡(镇)文化站按照至少“一人一编”的标准配备好专职人员,行政村有一名村干部负责兼管文化室。村办公室大喇叭、宣传橱窗要充分运用,及时给农民传递党的方针政策和致富信息。

三是着力用好管好现有各类文化教育资源。发挥地、县、乡三级宣讲力度,以乡(镇)或中心村为单位,按照农牧民的实际需求实施“点菜式”宣讲,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知识、农村实用技术等培训。按照“东风工程”、“农家书屋”等国家、自治区出版物管理办法,使《人民日报》等免费赠阅的书刊切实发挥作用。积极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开展农村电影公益放映工作。

基层体育论文范文5

教育技术学作为一个培养人才的专业领域要解决两个关键问题:其一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涉及到培养目标的定位问题;其二是怎样培养这些人才?这涉及到培养模式选择的问题。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最终都要落实到课程体系的建设上来。因为培养目标要落实为课程目标,培养目标的实现也就要落实到课程设置、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等。我国教育技术学专业规范研究也指出教育技术学专业分类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是要“从微观层面上确定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方向主干课程的结构与内容”。现行课程体系存在“教学内容相对陈旧、重复多”,“层次不分、课程结构不尽合理”,“缺乏灵活性与多样性,培养目标单一、适应面窄”等缺陷。当前,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重新审视课程体系继承、发展与创新的关系,在实现课程纵深化、学际化、微型化、多样化、个性化、本土化的同时,及时更新课程实质结构,优化课程形式结构,使课程体系既具有学科规范性,又能符合素质教育要求,让学生全面而个性化发展,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是加强专业建设的必然时代要求。

一 在理论脉络中兼收并蓄,更新课程实质结构

纵观课程理论历史,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理论有四种:(1)以博比特(Bobbitt,F)、查特斯(Charters,W.)、泰勒(TylerR.)为主要代表的“技术理性”(technical interest)课程理论,强调效率优先和对环境加以控制,在提出课程基本框架的同时,也提出了课程建设的普适性、划一性模式;(2)以布鲁纳(Bruner,J.)为主要代表的学术中心课程(discipline―centeredcurriculum)理论,将原来以直接经验为课程主要内容转变为专门化的学科知识,突出人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探究精神培养,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结构性;(3)以施瓦布(Schwab J.)为主要代表的实践课程(practical curriculum)理论,强调教师、学生、教材、环境相互作用的情境认知,让课程重新回归实践,具有较强的灵活变通性;(4)以派纳(Pinar w.F.)为主要代表的概念重建主义(reconceptualist)课程理论,强调行动(action)与行动后的反思(reflection),即“反思性实践”(praxis),立足于个体自我意识的提升与存在经验的发展,或者对社会现实的不断批判而建构意义,让课程重新回归于理性。

目前,在教育技术界,对于学科的理论体系也有几种不同观点,其中著名的有:由南国农教授提出的“媒体中心”理论体系,它把现代教育媒体的研究和应用放在核心位置:“系统过程”理论体系则认为教育技术学是一个处理教学问题的综合的、有机的过程,该过程包括与人类学习有关的各种因素:“五领域”理论体系则认为教育技术是从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五个方面全面研究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理论与实践;“两层次”理论体系认为教育技术学的研究领域可以分为基础性探索和应用性探索两个层次,其中,基础性探索层次包括教学设计、创新性技术和哲学文化研究三方面的内容;应用性探索层次包括学校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和学校以外的企业培训和终身教育中的应用两个方面,表明教育技术学研究重点开始向绩效方向发展。

理论体系后面蕴藏的是教育思想,每一种教育思想都能在一定程度与范围内指导课程体系建设,如李龙教授提出:教育技术学科的理论框架由本体论、核心论、过程论、资源论和绩效论五个部分组成。本体论论述教育技术学学科的定义与定位,研究的目的、任务、对象、领域和范畴以及学科基础、知识体系、研究方法、发展历史、价值观、方法论等;核心论主要论述教学设计和教育信息处理两方面的理论:过程论和资源论论述智能技术和媒体技术在优化学习过程和丰富学习资源方面的理论和方法;绩效论则从学科的课程开发、教学系统开发、媒体资源开发、绩效系统开发和标准的制定与实施等几个方面来进行研究。根据这一理论框架建立的课程体系如表:

理论具有前瞻性、引导性。每当一种新的理论体系出现时,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辩证分析,弄清楚其来龙去脉以及它可能在该专业领域中的积极影响,并据此对自己的课程体系做一番审视甚至调整。当前,各高校以传统媒体为核心的“学科中心论”类课程较多,反映教育技术研究领域最新理论成果的课程较少,有关学习理论、网络媒体和绩效论的课程还没有进入我国绝大多数的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的课程体系之中,课程门类没有及时更新,跟不上时展,而且各门课程还存在内容陈旧的现象。如:电子技术系列课程中较为陈旧的经典理论偏多,新技术知识含量偏少,涉及的往往是大量经典理论计算,很少囊括现代教育技术领域的典型应用案例。

二 在分化与整合中重构体系,优化形式结构

课程的形式结构是课程的外部存在形式,反映了课程的门类与数量,讲究课程类别的完整与互补,主要体现在是分科还是综合、是必修还是选修、是学科还是活动的差别上。从逻辑结构看,教育技术学的专业课程首先可以分成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两大层次。前者是学生学习该专业所必须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后者则是为形成该专业的实践应用能力而设置的学科理论和专业技能的课程。

教育技术学的专业基础课程有哪些呢?笔者认为,教育技术学的基础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智能技术基础,即思想方法基础,包括哲学基础、方法论基础、理论基础这三个部分:二是媒体技术基础(物化技术),包括硬件基础、数据库技术、通讯技术和软件基础等。

在专业基础课之后的专业课应开设哪些呢?由于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是“与教育相关的技术”,可以确定,教育技术学的专业课应该是教育理论与技术相结合而形成的学科,又可以分为二者相结合的专业理论、二者相结合的应用技术、二者相结合的实践应用三个层次,即专业理论类课程、技术应用类课程和实践类课程。在专业理论层次中,教育技术学导论、教学设计理论和教育传播学是基础。教育与传统媒体相结合的理论有教学媒体的理论与实践、教育电声系统、教育电视系统等;教育与计算机、网络等现代媒体相结合的理论有计算机辅助教育、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绩效技术、远程教育理论、网络教育理论等。此外,还包括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等对教育技术学本身进行研究的理论。在技术应用层次中,主要课程有教育电视节目编制、电视节目制作技术、 多媒体技术应用、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人工智能技术、数字文化艺术、以太网技术应用、绩效技术应用。在实践层次中,除了专业实习、教育实习、项目设计等综合实践外,还有电视广告创意与设计、电视节目制作实践、3D实践、动画制作、多媒体课件脚本设计、网络课程开发、教学资源库开发等。

目前,我国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设计中“照葫芦画瓢”现象屡见不鲜,层次不分、比例不当的问题也就在所难免。按学科的逻辑层次来分,大学课程的层次构成一般为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跨学科课程。但目前我国高校的课程分层一般采用公共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的“三层楼”结构,一般先开公共课,然后开设专业必修课,最后开设专业选修课。这个结构存在的问题是:专业课内容层次不分,没有专业基础课模块,以至一些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次序不清,学习顺序紊乱。因为专业课中仅仅把必修与选修作为课程开设先后的分类标准,并不能很好地体现课程内容之间的继承与递进关系。又如在专业理论类课程、技术应用类课程和实践类课程中都应该有必修课与选修课之分。如果按必修先开、选修后开的顺序学习的话,有些技术应用类与实践类的必修课就会先于专业理论类的选修课,学习顺序就颠倒了。应该把以上顺序调整为“公共课一专业基础课一专业理论类课程一技术应用类课程一实践类课程一跨学科课程”。

另一方面,因为层次不分,也就不可能考虑到各个层次的比例问题,造成了各个层次的课程比例不合理,理论类课程过多,技术应用类与实践类课程偏少。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建议把教育技术学知识分为八类其中工具性知识6门、人文社会科学知识9门、自然科学知识5门、知识管理知识4门、传播学知识9门、计算机知识10门、电子技术知识6门、教育心理学知识7门,其中所列课程绝大多数为基础理论类课程,只有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软件工程、面向对象的编程与设计、网站建设与开发、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数字图像处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等少数几门课程属于技术应用或实践类课程。各校实际开设的专业课程也属于这种情况,第一个层次的理论性课程偏多,后两个层次由于受师资、设备等各种因素的制约,普遍比较薄弱,开设的课程门类少或即使开设也不能教到位,未能从整体上形成多元化、层次化相互渗透的课程体系。第一个层次空泛理论知识的堆砌导致泛而不精;技术应用类课程的不到位导致第一层次的理论无法消化,动手能力差,而这又导致学生缺乏创造、设计的能力,以致教育实习、专业实习、毕业论文等实践类课程难以落实到实践能力的锻炼上,常常只能流于形式。此外,专业基础课也存在数量少,涉及面太窄的问题,不能为学生将来发展提供个性化选择。针对以上问题,需要着力加强专业理论与专业技术应用类课程群整合,作增设学际化课程尝试;在实践类课程的建设可增设某些微型化课程,以适应学科一方面向纵深发展,另一方面又不断综合的技术发展趋势。

三 在共性中寻求个性,提升专业特色

对于多元化的社会实体,只有站在不同的角度,采取不同的方法,才能真实地把握实体的本质。“和而不同”应该成为一种思维方式与哲学信仰。在强调共同性、普遍性、统一性的同时,也应充分考虑个体性与差异性。

哪些课程应作为体现专业共性的必修课开设?哪些课程又应作为凸显专业特色、地域特色、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选修课开设呢?我们可以参考“教指委”构建的课程体系,共五个模块:(1)学校平台课程:两课、大学英语、体育与健康、美育、军事理论、综合交叉、信息技术、跨院系任选。(2)专业主干课程:教育技术学导论、教学系统设计、学与教理论、媒体理论与实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育技术项目实践、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远程教育基础;(3)专业基础课,包括三个模块:公共基础课模块,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统计、基础物理、基础物理实验;计算机基础模块有:离散数学、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电子基础模块有:电路分析、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和电子工艺实验等。(4)方向核心课程:包括在不同方向上计算机类、教育基本理论、设计类、数字媒体类、远程教育类等方面课程的组合。(5)专业任选课和实践课程:包括专业实习、毕业论文、基于项目与任务的活动等。建议以上课程体系总学分保持在150左右。

笔者作如下设想:如果按总学分150,必修课每门3学分,选修每门2学分算,按7:2:1的比例来设置必修课(公共必修课与专业必修课的比例为3:4)、限选课、任选课,则专业必修课必须开20门以上,专业限选课10门以上,任选课5门以上。具体安排如下:

(1)专业必修课分为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两部分,其中专业基础课又分为智能技术基础课与媒体技术基础课,专业课作为专业的主干课程又分为专业理论类、技术应用类、实践类三部分,保证三者各占一定比例;

(2)方向限选课体现分流培养、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旨在培养某一方面的特长,为学生进行选修课学习做准备;

(3)专业任选课以拓展专业广度和深度,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培养“一专多能”的高素质人才为目的,可以分“前沿发展”模块、“邻近学科”模块、“兴趣爱好”模块。一方面向新理论与新技术开放,把学科的最新发展成果作为任选课及时反应到课程之中,并全方位地向其他邻近学科扩散。同时,按照学生的需求开设个性化课程。这样在提高学生选课的自主权和自由度的同时,可以让学生紧跟时展,增强适应性,促进个性化发展;

(4)在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中增加选修课,增强课程灵活性与多样性,拓宽口径与适应性;

(5)必修课应控制在2年半左右学完,保证选修课有时间开设。

四 兼顾适应性与超越性,着眼于受教育者终身发展

目前在教育界,对于“是以适应性为主,还是以超越性为主”的问题的回答存在两种态度,一些人持超越论观点,一些人持适应论观点。前者认为,21世纪的科学技术文化会有重大发展变革,知识经济已见端倪,教育和课程改革要着眼于未来的发展需要,而后者则认为,课程教材要适应现实的要求,超越现实,脱离学生的实际,会遭到失败。

在专业课程建设中,专业基础课、教育理论与技术相结合而形成的专业理论课更多的是着眼于厚实基础,有利于学生终身学习与终身发展;而教育理论与技术相结合所形成技术应用课程以及后续的实践应用课程主要是形成动手能力,为学生就业做准备,让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有一技之长,甚至于具有一定的实践创新意识与能力。

其实,依笔者看来,就人的本质规定性而言,人,首先是一种自然存在物,要生存,但又并非一种一成不变的自然存在物,而是一种独特的超越性存在,不能不体现发展。既立足于现实而又超越现实,不断地将超越了现实的理想世界变成新的现实世界。适应和超越之间是对立统一的、相互依存的、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选择教学内容,既要考虑受教 育者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同时又要促进受教育者的发展,不能延误受教育者的思维发展;既要从我国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相混合的现实出发,又要从已露端倪的未来知识经济的发展需要出发,把超越性和现实适应性合理结合起来,克服原来的学科中心、自成体系、彼此隔裂的课程设置方法,更多地采用跨学科和综合一体化的设计方法,按照常新教育、终身教育理念进行课程设计,构建新的课程体系,着重培养学生不断学习的兴趣,淬砺意志,健全人格,获得适应社会变化的综合能力与素养,未尝不是明智之举。五凸显人文精神教育,促进受教育者协调发展

基层体育论文范文6

关键词:教师教育;职前教育;体育教育专业;专业化;本质;多元论;层次论;概念分层

“专业化”也称专业社会化,它有2层含义:一是指一个普通职业群体逐渐符合专业标准、成为专门职业并获得相应的专业地位的过程;二是指一个职业群体的专业性质和发展状态处于什么情况和水平。教师专业化是指个人成为教学专业的成员并且在教学中具有越来越成熟的一个转变过程,也就是一个“普通人”变成“教育者”的专业发展过程。教师专业化是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潮流,也是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重点和方向。教师教育主要包括职前教育、入门教育和在职教育3个阶段[1]。本文主要探讨职前教育阶段,即师范教育阶段的体育教师教育专业化发展的取向。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精神,进一步深化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改革,教育部于2003年对《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以下简称课程方案)进行了第5次修订,与以往的教学计划不同(过去称教学计划),这次修订提出培养“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的目标,引起了学者们对体育教师职前教育专业化发展取向的争论。基于此,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以中国知网为主要数据库查询期刊论文,以“教师教育”“专业化”“本质”“多元论”“层次论”“概念分层”为关键词,搜集2000年至2014年的相关论文,共113篇。从上海体育学院超星数字图书馆查阅专著6部,查阅教育部文件9部。共引用18篇文献,上述文献为本研究奠定了基础。根据搜集的文献,对体育教师职前教育专业化发展的取向进行了综述。采用分析、抽象、概括、比较、演绎等逻辑学方法,提出体育教育专业本质多元论与层次论的观点。根据辩第51证唯物主义理论,认为体育教育专业本质的3个层次决定了体育教师职前教育专业化发展的取向。这一研究的意义在于:把握体育教育专业本质3个层次的统一有助于深刻和全面认识体育教育专业的属性;有助于解决体育教师职前教育专业化发展取向的争论,明确体育教育专业人才能力培养的方向;有助于为体育教师职前教育专业化标准的制定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1体育教师职前教育专业化发展取向的争论

一是有学者认为体育教师职前教育应加强“教育能力”的培养。如杨万林等在《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异位与回归》一文中认为新《课程方案》只重体育学学科专业知识而轻教育专业知识的课程设置是不利于实现“培养体育师资”的目标定位的,这样的课程改革与其培养目标是异位的,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改革必须以教师教育专业化理念为指导,向着教师教育本位回归[2]。又如王健等在《体育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专业化取向》一文中认为构建并完善体育教育学学科体系,是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专业化取向的发展策略[3]。二是有学者认为体育教师职前教育应加强“运动能力”的培养。例如,有学者认为《课程方案》的“宽口径、广适应”的“通才”教育思想会导致体育人才“运动能力”的下降,这引起了“专才”教育与“通才”教育的争论[4]。另外,不同学者对“一专多能”有不同的看法:一种观点认为“一专”是指专项,“多能”是指多种运动技能[5];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一专”是指体育专业,“多能”是指多专业的技能[6]。三是有学者认为体育教师职前教育应加强“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目前对“健康教育能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医学护理领域,主要是指医生护士针对疾病的预防、治疗、护理和康复的教育能力[7];但随着“健康”一词内涵的变化,“三维”健康观逐渐被人们接受。“健康第一”已经成为学校体育的指导思想,并且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规定,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8]。学校体育指导思想和课程性质的变化引起了学者们对体育教师“健康教育能力”的关注。例如,有学者认为,应借鉴发达国家对学生健康教育能力培养的成功经验,增设健康教育专业,提高体育教育人才的健康教育能力[9]。从上述学者对体育教师职前教育专业化发展取向的争论,以及从《课程方案》的培养规格可以看出,目前体育教师职前教育专业化发展的取向不明确、体育教师职前教育的专业化标准模糊。如何确定体育教师职前教育专业化发展的取向?辩证唯物主义理论认为,主要矛盾在客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唯物辩证法同时认为,主要矛盾当中存在矛盾的主要方面,而客观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10]223-230;所以,确定体育教师职前教育专业化发展的取向应找出决定体育教育专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应抓住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即体育教育专业的本质,应根据体育教育专业的本质,确定体育教师职前教育专业化发展的取向。笔者认为,体育教育专业的本质是多元的,并且多元本质是分层次的,这一论断的理论依据分析如下。

2体育教育专业本质多元论与层次论的理论基础

2.1本质多元论与层次论的逻辑学基础

在逻辑学中,定义的逻辑形式为:被定义项=种差+邻近的属概念。其中“种差”即内涵,是指该事物区别其他事物的本质属性,所谓本质属性是指与其他事物相比较得出的主要区别[11]。由于确定体育教育专业本质的比较对象是多元的,而且是分层次的;因此,体育教育专业本质是多元的而且是分层次的。从逻辑学理论可以看出,确定本质涉及3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概括出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二是概括出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后,要与其他事物比较才能确定哪些共同特征能成为本质;三是要明确“邻近的属概念”,因为“邻近的属概念”决定比较的范围,即论域。这一过程运用的逻辑学方法是分析、抽象、概括和比较。“邻近的属概念”是被定义项和外部比较对象“共同特征”的概括,这一“共同特征”能否成为本质也要考虑同层的“比较对象”。“邻近的属概念”与同层的“比较对象”又同属于更高一层“属概念”,是更高一层“属概念”下不同对象的比较。这一过程同样是运用分析、抽象、概括和比较的逻辑学方法,此方法的“螺旋式”运用便会产生概念的层次性,概念层次性是主体认识水平的反映。

2.2本质多元论与层次论的哲学基础

概念层次性是客观事物层次性的反映,也是主体认识水平的反映。任何事物都作为类的个体或属的种而存在,事物本质的层次关系是指属种关系,而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由于类或属的内容随着分类标准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属种的区分具有相对性,属种关系的层次具有多样性;但是如果分类标准既定,则类或属的内容就是稳定的,在这个前提下可以考察事物本质的层次性[12]。如何构建体育教育专业概念分层分类体系?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中指出:从物质到感觉和思维,与从感觉和思维到物质,这是认识论上2条根本对立的路线。前者是唯物论的路线,后者是唯心论的路线[10]125。“体育教育专业概念分层分类体系”的构建应遵循“从物质到感觉和思维”的唯物主义路线,运用分析、综合、抽象、比较、概括等逻辑学方法构建,而不是按“从感觉和思维到物质”的唯心主义路线先验预设,即不是按自上而下的演绎路线,而是按自下而上的归纳路线构建的。列宁在《哲学笔记》中写道:在《资本论》中,逻辑学、辩证法和唯物论的认识论,“不必要3个词,它们是同一个东西”[10]129。在方法论上,列宁关于逻辑学、辩证法和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同一性指示,对今天正确认识体育教育专业的本质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体育教育专业本质认识的方法论应以科学的世界观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逻辑学方法的统一。概念分层理论正是主体这一认识过程的概括。

2.3概念分层理论

概念分层定义为从低层概念的集合到他们所对应的更高一层概念的影射。这种影射将概念的集合以偏序的方式组织,例如,树(分层及分类的)、网格、有向图等。一个概念分层可以在一个属性域上或一个属性域的集合上定义。假设一个分层H是定义在域的集合Di,…,Dk上,其中不同的概念层次组成了一个分层。概念分层通常从一般到特殊的顺序以偏序的形式排列。最一般的概念是空描述(nulldescription,以保留字ANY表示);最特殊的概念对应着数据库中属性的具体值。正式定义如下:Hl:Di×…×DkHl-1…H0。其中:Hl代表最原始的概念集;Hl-1代表比Hl更高一层的概念;依次类推,H0是最高一层的分层,可能只含有最一般的概念“ANY”[13]。以概念分层理论为指导,建立体育教育专业概念分层分类体系,如图1所示。

2.4体育教育专业概念分层分类体系

建立体育教育专业概念分层分类体系与明确体育教育专业的内涵是辩证统一的,是一个问题的2个方面;因为建立体育教育专业概念分层分类体系要用到比较的方法,要找出专业之间的相同点及不同点。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分析、抽象、概括出体育教育专业的共同点以区别其他专业,亦即明确体育教育专业内涵的过程;但在定义表述时,因其逻辑形式是“种差+邻近的属概念”,这表明被定义项必须有归属分类,否则无法确定比较的范围、对象和层次,因而无法进行科学的定义,也就无法确定体育教育专业的本质。如图1所示,体育教育专业具有体育专业、师范专业的专业属性,不同层次之间是属种关系,而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根据体育教育专业概念分层分类体系,可以明确每一层的“邻近的属概念”,即明确论域,为认识体育教育专业本质提供同一性前提。

2.5体育教育专业本质的“3个层次”

根据体育教育专业概念分层分类体系(如图1所示),提出体育教育专业本质的“3个层次”,即本体本质、一般本质、特殊本质,并分别给出每层本质对应的定义逻辑形式:第1层本质,即本体本质:体育教育专业=教育性+专业。第2层本质,即一般本质:体育教育专业=体育性+师范专业。第3层本质,即特殊本质:体育教育专业=种差Ⅲ+体育专业。本体本质与一般本质、一般本质与特殊本质之间是全异关系,如图1所示。体育教育专业概念分层分类体系的逻辑形式显示,“3个层次”的本质是互相区别的,不存在包含于关系。这与哲学里的范畴(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联系在于:一般本质属于共性,是共性中的一个部分;特殊本质属于个性,是个性中的一个部分。共性与个性之间是包含于关系,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是个性的一个部分。一般本质与特殊本质之间不是包含于关系的原因在于确定本质要考虑同层的比较对象,一般本质是共性中与同层的比较对象相互区别的那个部分;特殊本质是个性中与同层的比较对象相互区别的那个部分,如图1所示。所以,一般本质与特殊本质之间是全异关系,与哲学里的范畴(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是有区别的。广义本体论,是指一切实在的最终本性,这种本性需要通过认识论而得到认识[14]。本文本体本质是指体育教育专业存在的最终本性,这种本性是指与同层比较对象的主要区别。

3体育教育专业本质的探讨

3.1按本体本质的探讨

1)第1层本质,即本体本质:体育教育专业=教育性+专业。体育教育专业的第1层本质是指体育教育专业的教育属性,这一层本质是体育教育专业作为师范专业与非师范专业相比较而言的。师范专业与非师范专业同属专业,都具有专业的特点,不同点在于师范专业设置教育类课程,以体现教师教育的特点;所以,体育教育专业要强调人才的教育能力培养以区别非师范专业。师范专业的目标定位决定了体育教育专业是以培养中小学体育教师为主的,这一目标定位从教育部颁布的《课程方案》(过去称教学计划)中可以看出。中小学体育教师在工作中,是以促进学生的健康为主的,这是由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所决定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是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的改革,现代教育中最有影响的思想是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15]。在现代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中共中央国务院于1999年作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16],2003年颁布了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17],2011年教育部又对《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做了修订,要求学校体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并提出了新的目标体系,即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目标。所以,目前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是促进学生的健康,是追求健康的阶段效应与长远效应的统一。要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促进学生的健康,实现健康的阶段效应与长远效应的统一,中小学体育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教育能力才能实现这一目标;所以,体育教育专业要强调人才的教育能力培养以满足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对体育师资能力的要求。综上所述,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应具备较强的教育能力,这是由体育教育专业的本体本质所决定的。

3.2按一般本质的探讨

第2层本质,即一般本质:体育教育专业=体育性+师范专业。体育教育专业的第2层本质是指体育教育专业的体育属性,这一层本质是体育教育专业作为体育专业与中文、数学等师范专业相比较而言的。体育专业与中文、数学等专业同属师范专业,它们的共同特征是教育性;所以课程设置都要开设教育类课程,以体现教师教育的特点。不同点在于体育专业是以身体练习为主的专业;所以,体育教育专业要强调人才的运动能力培养以区别中文、数学等师范专业。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应具备较强的运动能力,也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对体育师资能力的要求。《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规定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学生健康为主要目标的必修课程。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要求中小学体育教师要具备较好的运动能力,所以,体育教育专业要强调人才的运动能力培养。综上所述,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应具备较强的运动能力,这是由体育教育专业的一般本质所决定的。探讨体育教育专业的一般本质有助于主体在实践中形成正确的目标。

3.3按特殊本质的探讨

第3层本质,即特殊本质:体育教育专业=种差Ⅲ+体育专业。体育教育专业的第3层本质是指体育教育专业与运动训练等体育专业的主要区别。体育教育专业与运动训练专业同属于体育专业,都是以身体练习为主的专业。不同点在于体育教育专业的目标定位是以培养中小学体育教师为主的。中小学体育教师在工作中,是以促进学生的健康为主的,这是由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所决定的。要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促进学生的健康,实现健康的阶段效应与长远效应的统一,中小学体育教师必须具备运用运动科学知识能力,指导学生科学的运动才能实现这一目标;所以,体育教育专业要强调运用运动科学知识能力的培养。而运动训练专业的目标定位则不同,运动训练专业是以培养教练员为主的。教练员在训练过程中,不是以促进运动员的健康为主,而是以取得优异运动成绩为主;所以,教练员要掌握科学训练的运动科学知识,才能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综上所述,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应具备熟练运用运动科学知识的能力,这是由体育教育专业的特殊本质所决定的。探讨体育教育专业的特殊本质有助于深刻理解体育教育专业发展的规律。

4结束语

从体育教育专业的本质出发,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的人才应具备3个方面的能力,一是教育能力,二是运动能力,三是运用运动科学知识的能力。这3种能力分别由体育教育专业的本体本质、一般本质和特殊本质所决定的。把握体育教育专业本质3个层次的统一有助于深刻和全面认识体育教育专业的属性,明确体育教育专业人才能力培养的方向。体育教育专业本质的三层理论从哲学和逻辑学的视角提供了一种认识体育教育专业属性的思路,有助于解决体育教师职前教育专业化发展取向的争论,这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本质多元论与层次论的价值;但这一思路对传统的本质一元论[18]提出了挑战。笔者将本质多元论与层次论的观点引进体育界,提供本质研究的另一种视野,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作者:王建涛 戴俊 单位:盐城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朱元利.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与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思考[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21(5):88.

[2]杨万林,徐云霞.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异位与回归[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7,22(5):460.

[3]王健,季浏.体育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专业化取向[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32(1):70.

[4]李强,毛振明.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要素的新视域:课程核心与多因互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34(9):93.

[5]郑东霞,彭云志.对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研究[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6,28(3):95.

[6]何祖新,成聪聪.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改革与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对接研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6,15(3):77.

[7]万继平.培养实习护生健康教育意识和能力的探讨[J].齐鲁护理杂志,2005,11(12):1825.

[8]教育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S].2011:1.

[9]闫万军,张武军,周利明.高等院校体育专业学生健康教育能力培养现状与对策[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0(4):490.

[10]李达.唯物辩证法大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25-408.

[11]徐锦中.逻辑学[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1:38-39.

[12]杨世宏,刘冠军.本质层次性研究的哲学方法论意义[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2(3):295.

[13]刁树民,于忠清.概念分层在人口普查数据中的应用[J].现代电子技术,2006:47.

[14]百度百科.本体论[EB/OL].[2015-05-03].http://baike.baidu.com/view/61457.htm.

[15]周登嵩.学校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41.

[16]教育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01年版[S].2001:1.

基层体育论文范文7

[关键词]中高职 教育衔接 “立交桥”模型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2C-0012-02

中高职教育衔接理论是以人才、学制结构以及职业教育理论为基本依据,结合市场情况与产业需要的基础上建立的综合理论体系。其中,学制结构是为人才结构服务的,两者也是相互对应的。根据所培养人才的结构类型――学术型、技术型、技能型、工程型,也可以将学制结构调整为多种不同的适宜模式,如“三二分段”的专业直接或大类宽口径对接模式。人才结构是一套适应于多元化人才培养的层级结构,传统的人才结构有金字塔型、独木桥型。然而随着人才的细分与多元化发展,在中高职教育中又逐步发展成为人才培养结构的“立交桥”模式――系列化、多元化、多层次、专业化、现代化的组合框架。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我国的中高职人才培养结构都停留在以二级学院为载体的单一的学科中心模式上,这使得职业教育发展受阻,重点无法突出。随着教育与课程的改革,传统的中高职教育模式已无法满足现实的需要,中高职教育的衔接问题也日益突出。中高职教育在课程衔接上过于遵守传统,缺乏层次感,没有有效的手段和实用的方法,使得很多衔接教育理论无法付诸实施;在落后的教育管理条件下,中高职教育衔接问题仍然难以找到出口。目前在中高职教育衔接模型中多是人才与学制结构构成双向模型或中高职一体化教育结构模型,这类结构模型已难以满足现代复杂的教育结构和学生的需要。“立交桥”模型是在以上两种结构模型的基础上建立的多目标、多层次、多系列的复杂对接模型。本文试构建中高职教育衔接“立交桥”模型,以解决中高职教育衔接问题。

一、“立交桥”模型目标

依据教育部的指导意见,我们明确“立交桥”模型目标是中职发挥基础作用,着重培养技能型人才,高职发挥引领作用,着重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积极探索新型培养途径,系统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支撑国家产业竞争力的能力。该模型的基本指标是以社会需要为标准培养“四类人才”。

二、“立交桥”模型内容

“立交桥”模型内容是以基本目标为依据的,主要有中高职教育的基本理论、中高职专业体系、中高职课程体系、中高职教育学制、人才素质培养的结构框架。其中,理论部分包括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学论、教育经济学、课程论、学制结构理论、人才结构理论等,这些理论都是以经典教学论为依据,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教师的引导而应用到中高职教育衔接过程中的;由于本文最终的落脚点是课程体系的衔接,所以本文以人才结构为中介进行双向分层建构。

三、“立交桥”模型衔接模式与技术设计

根据“立交桥”模型的目标和内容,我们发现中高职教育的衔接主要是实现六大指标的衔接,即为教育理论及相关理论的衔接,人才培养目标与素质结构的衔接,专业体系与课程体系的衔接。在进行各类要素衔接的过程中,要把握其内容特点和操作依据。首先是教育理论的衔接,要依据国际教育标准,把握各类理论的正确的切入点,设置统一的标准和过渡层次,是指时间的衔接有理有据,遥相呼应。其次是专业体系与课程体系的衔接,通过对专业体系、课程体系的归类与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实现横向对应,还要考虑近期的生源目标和学校的办学机制,通过项目实施引导更多的中职学校开办特色化专业,优化中高职专业布局,将中职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基础,高职教育延伸为中职教育的拓展提高部分。最后是对人才的培养目标和结构进行细分,依据中高等职业教育标准,先分不同级别,在依据学制以及相关要求进行层次细分,并对其文化基础和技术基础进行具体考核;在各类人才的交叉、复合的趋势下培养出综合型人才。

关于“立交桥”模型的技术设计,即通过立交桥模式将中高职教育交叉、相似、关联或复合部分通过引桥、直通、接口、转换的方式实现对接。部分私立教育机构通过专业的辅导培训为独立学院提供生源,成为了中高职教育的转换中心,通过文化、理论、考核技能,实现人才的对接,起到了“引桥”的作用。中职学生还可以通过统考、保送、推荐的方式直通入高职学校,当然还包括高职的对口或单独招中职生,实现同一系列或同一专业直接或大类宽口径衔接。

四、“立交桥”模型结构

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再以国际教育标准为基本依据,进行结构细分,常见的对接模式:五年一贯制、六年一贯制或是一体化教育模式,我们以国际教育标准(ISCED)为基本分级依据。

在中高职衔接体系中,“立交桥”模型属于一体化模型,其基本特点是课程设置专业化,专业技术核心化、分类设置广泛化、公共课程集中化。其学制与课程设置重视分层,强调综合性、模块化,主要进行学分制递级式教学,并建构统一、规范的考核机制考核教学效果,这类教学模型已完全脱离传统的学科集中模型。其基本建构框架见图1。

五、“立交桥”模型评价

根据相关文献显示,西方发达国家中高职衔接模型历时已久,已经发展成为国家或职业标准等级对日衔接模式和以课程或大纲为标准的中高职直通车模式两种成熟的教育衔接模型。而相对来说中高职衔接“立交桥”模型设计更为科学,强调职业技术和能力的培养,且具有较强的灵活性、针对性、层次性和衔接性。它以人才培养与教育体系的实际需要为基本出发点,实现两者的对应,在此基础上实现中高职教育各方面的对接,很大程度地促进了现代中高职教育的标准对接,也加强了现代中高职教育的专业化、科学化和规范化,是符合现阶段我国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并满足教育的基本需要的教育模型。

当然,国外很多先进的衔接模型还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如德国职业教育实行学制体系螺旋式上升和职业课程阶梯式衔接的“双元制”模型;美国实行统一的教学大纲与课程体系衔接模式:英国实行中高职分层次统一的单元教学法,避免了课程重复;法国实行入学资格普遍无条件享有,中职专补,课程分类,实现中高职衔接等等。

基层体育论文范文8

1.1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概念的相关研究

目前,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概念大多是在体育文化和校园体育文化概念的基础上加以界定。由于文化本身是一个十分丰富、复杂的系统,目前,有关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概念,可谓众说纷纭。以下几种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概念的理解,得到了较多研究者的认可并较具代表性。

1.1.1“总和式”的广义定义

广义方式的定义将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范围最大化,大多是以“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是某某、某某的总和”的方式进行概念界定。其中较具代表性的有:云学容(2004)认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在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条件的依托下,由高校全体师生员工在体育实践活动中共同创造的体育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高洪教(2008)指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是指在高校这一特定氛围和环境里,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身体锻炼为手段和各种体育知识为主要内容,在体育教学、科研和管理过程中形成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王秀强(2010)认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就是发生在高校范围以内的与体育有关的文化现象,是指以校园为空间,学校师生员工所采取的体育精神、实践活动方式及其创造出的体育精神和物质成果的总和。

1.1.2“罗列式”的狭义定义

广义定义虽然涵盖全面,但其最大问题在于操作性不强。因此,在进行具体的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研究时,研究者更倾向确立一个“狭义定义”。例如,邱欣(2007)指出:高校体育文化是指在高校教学环境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在各种体育活动中相互作用创造出的高校文化形态之一,包括体育精神、体育的价值观念、体育道德、体育行为和体育能力。”

1.1.3群体文化说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群体文化说”也得到了较多研究者的重视与认同。如王成军(2005)在其研究中的界定: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是指在高校校园这一特定人造环境中,按照学校教育目的和学校体育目标,以广大师生员工参与为主体,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多种多样的锻炼项目为主要内容,具有独特表现形式的一种群体文化。刘超,顾春先(2010)将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界定为“在大学校园环境内所呈现出的一种特定的文化氛围,是现代教育与现代体育交汇的结晶,它是以学生为主体、以体育活动为主要内容、以在校园空间环境内形成并创造学校师生所认同的价值观念为目标,并不断进行设计和优化组合而形成的以校园体育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不同体育形态的群体文化。”从以上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概念研究中不难发现,无论是“总和式”的广义定义、“罗列式”的狭义定义、“群体文化说”,大多数概念界定都体现了校园体育文化的主体,突出了主体的实践活动。总和式的广义定义从某种程度上说缺乏可操作性,但却受到众多研究者的认同和推崇。这可能是由于文化本身就是一个十分丰富、复杂的系统,这个系统是由许多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文化”一词指向具有模糊性,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对文化概念的理解有200多种,对文化的基本概念难以达成共识,这就导致了文化的下属概念的模糊与混乱。“罗列式”的狭义定义倾向从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各种要素中抽取出较抽象的、较具代表性的要素进行罗列,但这并不能完全体现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本质,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理解具有一定的片面性。综合各方面因素,笔者更倾向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群体文化说”,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是指在大学这一特定的环境中,以学生为主要参与主体,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活动为主要内容,以体育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

1.2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结构的相关研究

《体育大辞典》中将体育文化结构定义为:组成体育文化的各个层次及其相互联系,其基本结构为价值与观念、规范、技术与教育和物质设施。从已有研究成果来看,研究者更倾向从文化学的角度,借助文化结构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结构进行分析。其中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三层说”,物质、制度、行为、精神文化的“四层说”得到了较多研究者的认同。“三层说”以高洪教在《奥林匹克精神与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关系的研究》的阐述较为全面:从文化学的角度,可以将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划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为表层的物质文化层(主要包括校园体育设施、体育器材、体育场地、体育雕塑、体育服装和体育用品);中层的行为制度文化层(学校的体育传统、规范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运动训练竞赛等的规章制度和各类学校体育组织);内层的精神文化层(体育观念、体育思维方式、体育精神和价值观、体育知识等),这三个层次是逐层递进的关系。“四层说”:乔立波(2008)将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结构分为高校校园体育物质文化、高校校园体育教育与制度文化、高校校园体育行为与规范文化、高校校园体育精神文化四层面。赵钟晖,陈再勇(2010)以希恩(schein)的组织文化的层次及互动模型和Beare,CaldwellandMillikan的学校文化概念模型为理论依据,构建大学体育文化的层次结构和要素,分为大学体育文化物质层、大学体育文化行为层、大学体育文化制度层和大学体育文化精神层。许多研究者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构成要素基本持相同观点,但对于要素的组合方式略有不同。在“三层说”说中,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主体的实践活动未能得到很好的体现。相对来说,“四层说”的划分更加全面和细致,把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各个要素都列在了不同层面上,笔者更倾向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四层说”。不管是“三层说”还是“四层说”,每个层面是高校校园体育文化这一系统的子系统,各层面之彼此相互促进、相互联系、共同发展。其中,精神文化层居于主导地位,是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核心和灵魂;物质文化层是建设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基础和保障;制度与行为文化层是联系精神与物质的中间层面,对其它两层起到桥梁作用。良好的校园文化形成需要在一定的宏观作用下,对每个层面进行建设

1.3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特征的相关研究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和体育文化相互融合后的一种新的文化现象,有其独特的特征。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教育性、导向性、健身性、娱乐性、客观性、校园性、开放性、创新性等特征得到了大部分学者的认同。如刘林箭的《对现代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理性认识》柏慧敏等人的《论高校体育文化的结构、功能及转型》,马万凤,徐金华等人的《试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特征及其功能》中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特征的分析。此外,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规律性、渗透性、实践性等特征也得到了较多研究者的高度认同。在众多关于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特征研究中,一些研究者只是把校园文化的特征与体育文化的特征简单地叠加在一起,并没有做到两者的融合。本文试着从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外在表现特征、内在表现特征、社会属性特征三个方面进行归纳:

①外在表现特征:娱乐性与趣味性、群体性与实践性等特征;

②内在属性特征:校园性、教育性、导向性、隐蔽性、层次性等特征;

③社会属性特征:时代性、传承性等特征;其中,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的最主要的表现是高校校园环境的特殊性。因此,校园性与教育性是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特殊性的核心所在。

1.4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功能的相关研究

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功能研究中,研究者从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体育学等不同角度对其功能进行了分析。其中,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健身功能、教育功能、社会功能、情感功能得到了普遍的认同。如王平的《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功能的甄别与探讨》、王秀强的《我国百年名校校园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研究》中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功能的论述。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才提出新的要求以及素质教育的不断加深,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在素质教育、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构建和谐校园、大学生思想道德培养以及大学生社会化等方面中的作用逐渐突显出来,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人文价值和教育价值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1.5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途径的相关研究

在探讨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途径的相关研究中,较多研究者倾向根据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结构,分别对物质、制度、行为、精神文化等提出相应的建设对策,在硕士学位论文中最为常见。例如,邱欣的《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对大学生人文精神影响的研究》、何轶的《我国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研究》、白磊的《武汉地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等。近年来,研究者试着从新的角度分析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意义及其价值取向,提出了较有价值的建设途径。如刘超、顾春先在《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意义与价值取向研究》一文中从文化哲学视域、大学精神视野、和谐教育理念的视角分析了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意义。提出了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应以人为本,以先进校园体育文化促进大学文化创新、引领社会文化发展,最终实现学校文化建设教育培养人的目的。此外,研究者普遍认识到,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程,需精神、制度、行为、物质等多方面的协同配合,应从多元化入手,立足于现实,着眼于长远发展,以先进的体育文化完善高校的管理,突出高校的特色,推进素质教育在高校的全面施行。同时必须要适应社会政治、文化发展的大趋势,应着眼于全面规划、长远建设;必须要与学校的总体建设相适应。

2已有研究的成果与问题

综观国内学术界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已有研究成果,不难发现,研究所持的理论视角较为广泛,社会学、文化学、教育学、人类学等角度的研究都有涉及。随着社会的进步对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教育改革的不断加深,学术界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有所突破。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与高素质人才培养、素质教育、大学精神、和谐教育理念的研究、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与育人、学生的社会化的研究、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与和谐校园建设、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等研究得到了众多研究者的重视。虽然目前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研究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但也存在诸多不足之处,有待得到进一步的重视:

①从已有研究成果来看,主要集中在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定义、特征、功能、结构、社会价值、发展的制约因素建设途径等问题上,并在一些基本问题上逐步达成了共识。但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基本问题的探讨,特别是结构、功能、特征、价值等问题的研究成果重复劳动太多,内容相似度很高,这使一些研究失去了应有的价值。

②在众多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问题的相关研究中,虽然众多研究从各个层面提出建设途径和策略,但很大一部分研究提出的建议过于空泛,针对性、操作性不强。

③虽然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与高素质人才培养、素质教育的研究、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与学生的社会化、和谐校园建设、人文精神等研究已逐渐得到重视,但目前大多研究都停留在宏观的理论层面的论述,缺乏相应的实证研究和量化研究。

④目前的研究多数集中在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现状描述与分析,这在硕士学位论文中最为常见。但从历史的角度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纵向研究相对较少。

⑤从已有研究成果来看,虽然校园体育文化与大学精神、和谐教育理念、高素质人才培养等研究已有所涉及,但大多数研究集中在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对其他事物的单方面影响,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与其他事物的互动研究,无论在理论研究上还是实证研究上都相当匮乏。

3结语

基层体育论文范文9

论文关键词:基层公务员;继续教育;问题;建议

公务员继续教育是指国家各级政府机关根据公务员工作职责的要求和公务员个体素质的实际情况,按照分级分类原则,对公务员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训练和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国家公务员培训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规定了公务员培训等关于继续教育的有关内容。近年来,在组织保障、贯彻落实上成绩显著、效果明显。但在公务员主体——基层公务员教育方面,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基层公务员是公务员队伍这座‘金字塔’的基座,是国家意志的具体实施者和落实者,他们整体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基层政府行政效率的高低和行政效果的好坏”。所以,认清加强基层公务员继续教育的重要性,探索适合基层公务员继续教育的有效途径,是十分必要的。

一、基层公务员继续教育存在问题

(一)领导不够重视

除了国家规定的培训,领导干部很少主动对基层公务员进行有计划的培训。www.133229.COm基层公务员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关键还是领导在思想上不太重视。基层公务员工作较忙、事务烦琐,有些领导认为只要自己参加培训,事后开开会,向基层传达就可以了。

(二)培训内容脱离实际

基层公务员面临的是具体实际的工作,直接与人民群众相联系。但当前培训主要侧重公务员已经具有的理论知识的再培训,其实这部分内容公务员通过自学和讨论就能掌握,而对公务员如何处理工作、如何有效地同群众打交道的策略培训太少,有许多方法要靠公务员在工作中经过长期摸索才能掌握,这样就必然有许多弯路要走。

(三)理想道德教育不够

尽管每次培训都会强调理想道德教育,但不够深刻。公务员中普遍存在官本位思想,“升官发财”在公务员中仍然有一定影响,不是想着如何做好本职工作,而是想着如何“搞政绩”、“搞关系”,为仕途铺路。缺乏社会主义理想,缺乏为人民服务意识。“为领导服务”,凸显基层公务员理想道德教育的缺失。

(四)继续教育流于形式

大多数公务员培训,就是“开会”模式,领导或专家在台上讲,台下没有参与的机会。内容过于枯燥、呆板,听者开小差多,“打盹”现象时有发生。会后以旅游代替考察名曰参观学习,实为旅游谋私。

(五)基层公务员自身学习动力不足

现代社会强调终身学习、终身教育。但部分基层公务员中存在被动学习、被动接受教育。不可否认基层公务员工作事情琐碎,时间有时不固定,加班现象经常存在,学习保障受限。但动力不足是主要原因,有些基层公务员不求上进,工作中看报、上网、喝茶,下班后打牌、下棋、应酬,甚至发生一些等违纪现象。

二、加强基层公务员继续教育的重要性

(一)国家建设的需要

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离不开政府的规划、指导、监督、落实,政府依法行政的具体执行者是基层公务员。基层公务员代表着国家形象,是政府服务社会的窗口,直接参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各项建设。因此,加强基层公务员继续教育,提高基层公务员服务社会水平,有利于国家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国家的民主政治,有利于推动两个文明建设。

(二)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需要

我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国家的建设者。如何关心群众之所关心,如何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真正实现国强民富,才是一个政府真正的事业所在。基层公务员直接来自群众,与群众联系最密切,最能倾听群众的声音,反映群众的呼声。加强基层公务员继续教育,提高基层公务员思想道德水平,提高基层公务员服务技能、服务意识,在当前基层工作存在与群众相脱节的情况下,尤为迫切。

(三)国家长治久安的需要

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但基层公务员对维护国家的安全稳定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基层公务员反映出来的一些问题,导致一些社会矛盾出现。如公款吃喝、变相旅游问题,公车私用问题,暴力执法问题,行政不作为问题等,直接影响了公务员形象,影响了人们对政府的信任度,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因此,加强基层公务员继续教育,有利于预防腐败,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维护国家的稳定。

总之,加强基层公务员继续教育,对促进社会良好风尚的形成,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关于基层公务员继续教育的六点建议

(一)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理论如果不与实践相结合,就是一种空洞的理论,实践没有理论指导,就会失去方向。对于基层公务员而言,学习什么样的理论,参加什么样的实践,这是基层公务员继续教育应该弄明白的问题。在理论上,要对公务员进行社会主义理想道德教育、指导思想教育、民主法制教育,这些教育应贯穿于公务员日常生活工作中,绝不是仅仅依赖开个会、做个培训就可以完成的。由于公务员都具备一定的知识素养,可采用督导与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定期(如一周或两周一次,绝不能一年一次)撰写个人学习经验和思想汇报,时刻自我检查,培养成学习型公务员。在实践上,除了必要的专业技能操作,基层公务员要从细小的工作生活做起;经常走访群众,特别是与自己工作相联系的单位和个人,做好调查研究;观摩如何处理突发事件;等等。

(二)加强社会主义道德观教育

我国社会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期,许多制度不完善,法律法规不健全,使社会道德观念发生了变化,而我们的思想道德教育还不到位。而基层公务员的思想道德状况直接反映整个社会的精神面貌。目前就是要在基层公务员中,持续大力地开展以“八荣八耻”为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基层公务员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要在基层公务员中加强为人民服务教育,树立正确的服务观、政绩观,改变封建官僚思想,真正落实为人民服务而不是“为领导服务”,改变以经济利益为主的政绩观,贯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的政绩观。

(三)开展基层公务员反腐败教育

腐败主要指掌握公共权力人员通过滥用权力或不作为获取不当利益的行为。这种行为必然激化各种社会矛盾,动摇国家统治根基。近年来,基层公务员中的腐败现象有上升的趋势,由于基层公务员与人民群众联系密切,腐败现象在群众中造成恶劣影响,直接降低人民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度。因此,加强基层公务员继续教育,就要在基层公务员中广泛开展反腐败教育:一方面,促使基层公务员廉洁自律,自觉抵制各种腐败;另一方面,鼓励基层公务员勇于同腐败行为作斗争,在基层公务员中形成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四)开展基层公务员创新教育

当前,在基层公务员工作中普遍存在得过且过,只为不犯错误,工作不主动、不积极,安排做什么就做什么,不安排就不做。政绩也只是做表面文章、形式主义。因此,基层公务员工作的创新性不强,直接影响了工作效率。在基层公务员继续教育中,要根据公务员工作特点,培养基层公务员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使基层公务员能够主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克服思维定式的消极影响,结合本职工作和服务对象实际,运用新思路去思考问题,不断创新。

(五)开展对基层公务员的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事物、新情况不断出现,作为社会的一员,基层公务员同样会面临工作压力、家庭压力、社会压力,基层公务员的精神负担越来越重,心理问题越来越多。因此,要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基层公务员继续教育内容。给基层公务员提供缓解工作压力的方法,学会如何处理工作与家庭关系、如何解决家庭内部矛盾,如何面对社会各种期望与要求。对基层公务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既是搞好公务员工作的要求,也体现了对公务员的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