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中外建筑史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25 10:43:15

中外建筑史论文

中外建筑史论文范文1

就建筑领域而言,建筑文化的日益丰富及其品位的不断提高,对建筑创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时代呼唤建筑师要奉献建筑创作“精品”,而高文化品位的建筑创作必来自于高文化修养的建筑师。如何培养和造就这样的建筑师自然成为建筑学教育界关注的问题。我们认为高文化修养的建筑师取决于建筑学教育和建筑科学的更新,其中最为核心的是在建筑学科中突出建筑文化的再教育,以“建筑文化”为基本内容来提高建筑师综合文化的素质和修养,而建筑设计与建筑历史课程的教学整合恰好有益于此。

1国内建筑学教育现状剖析

1.1学生学习方面的问题

我国建筑学专业基本设置在理工科院校,而其专业特点是具有艺术类性质并包含文科教学内容。由于学生素质的差异较大,特别是少数学生的学习目的只停留在实用技能的学习,导致学生只注重方案设计、表现图绘制,而忽视建筑文化的研究与思考。这种现象反映在对建筑历史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理解不深刻;建筑方案设计因没有深刻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而经不起推敲。

1.2教师授课方面的问题

讲授建筑历史需要多方面的知识,讲授课程时教师还应触类旁通。讲授一个时期、一个地区的建筑内容,首先应该对其所处时代、地区、自然条件、历史沿革、文化、、政治、经济等内容加以叙述,这些与建筑有关的客观环境背景直接影响着建筑的最终结果。建筑历史涉及古今中外多方面的内容,反映在教学过程上表现为单一教师不能精通全部内容,需要各门课程教师在提高自身专业水平的同时,共同努力使课程内容相互联系、融会贯通;需要建筑设计老师有丰富的中外建筑历史知识和建筑文化知识。

1.3教学条件方面的问题

深入了解建筑历史光靠书本的内容来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建筑历史课程的教学特点是以理论教学为主,要求作到尊重历史、尊重史实,所以教学中需要辅以大量的图片资料及实物;建筑设计课中需要列举古今中外建筑,由于现有图书、图片资料、实物教具奇缺,尚不能满足教学需要,从而使教师授课单调乏味,学生学习时感到内容空洞、难于理解。

2建筑设计与建筑历史课程教学整合的目标

①培养学生掌握建筑创作的共性思考方法和设计原则。以了解建筑历史、设计基本原理为主要目的,对建筑思潮、流派、共性设计原则进行剖析,培养学生真正理解“理论源于社会、源于生活”这一真谛,掌握建筑创作的共性思考方法和设计原则。②通过积累建筑历史知识并初步掌握观察、分析建筑的方法以培养学生具备建筑师的基本素质。③通过现代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对所学内容获得清晰、准确的感性认识。

3建筑设计与建筑历史课程教学整合的具体实施方案

①一年级“建筑初步”中辟有“中国建筑的过去与现在”及中外建筑史基本内容专门章节,教学中的建筑空间构成中引入“中国建筑空间构成”。②二年级在“建筑设计”课程中设置“传统建筑形态”课程设计,强调在平时学习中积累和认识古典建筑的造型语汇。③三年级开设系统的“中、外建筑史”等建筑史课程并进行古建筑考察与测绘实习。④四年级建筑设计是“一体化”整合的,集中体现为以“历史、文化、生态、技术”等为主题。⑤五年级建筑设计以讲座的方式进行“东西方文化比较与建筑创作”,使学生融汇贯通,最终建构有自身文化精神的中国建筑理论框架,在创作中走出自己的路子。

4建筑设计与建筑历史课程教学整合实施的效果

4.1在课程安排中增加一定数量的实践性教学内容,包括建筑测绘、模型制作等。学生在理性认识建筑内容的同时,增强了对建筑的感性认识。学生进一步熟悉了所学的知识,使理论内容具体化,了解建筑的空间组合方式、构件搭接,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更好地完成建筑设计从而达到了整合目的。

4.2通过多媒体课件、制作模型、开展课堂讨论等方式,增加信息量,扩大知识面,开阔眼界。这种方式使学生充分的了解了建筑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有利于学生建筑理论观点的建立,并加深了对建筑历史理论体系的认识。

4.3教师在设计课上,除了培养学生的空间创造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以外,还根据设计的内容讲授相应的建筑理论知识。建筑是生活的容器,建筑来源于生活,每一种建筑都有着它起源、发展的历史和一定的文化内涵,也有许多关于建筑里生活着的人的故事。这样,设计能力与历史修养在理论与实践上得到了统一与融合。

4.4开设实验课程,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选择历史上比较有名的建筑,制作一些复原模型,加深了对知名建筑的印象,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及空间想象力。

中外建筑史论文范文2

可喜的突破

近年来,中国建筑史研究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在原有研究的基础上有了可喜的理论突破。

回顾一下近现代对于中国建筑史的研究历程,可以概括为两个阶段。一是中国营造学社自1929年至抗战结束,先后刊行了七卷《汇刊》,出版了32种著作,包括“调查报告”、古籍的整理重印(如李诫的《营造法式》)等等:二是新中国成立后至80年代初,不断有专著问世,如最著者有:梁思成《营造法式注释》、刘敦帧《中国住宅概说》、刘致平《中国建筑类型及结构》、童隽《江南园林志》等等。这两个阶段的研究,扎实、严谨、客观,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也为后人从事中国建筑史研究起到了重要的奠基作用。

基于此,近些年(当代)就中国建筑史理论进行了面大量广的探讨,其可喜的突破大体说来有三个方面。

1.在建筑空间研究方面

率先在中国建筑史研究中涉及建筑空间理论的主要是园林,如童老致力于此的论述。但近年来有关建筑空间的探讨,其所涉及的广度和深度都已超出了一般园林空间的范围。如刘大平“中国传统庭园的空间属性与基本形态”一文,从庭院空间的基本功能和结构考察,概括出五种基本形态,颇具典型性。确实,从“空间的语言——少数民族的传统房屋建筑” ,到城市雕塑与空间意识断想“,凡有关建筑空间的理论问题,其触角几乎无所不在。

在方法上,近年来有关致力于此的论述,已吸收了西方的现代建筑理论中的精髓,用理性方法进行分析。如有着眼于从外部空间研究中国名楼负城特色者(蔡晓宝:“也谈中国古代楼阁”也有从视觉功能考察,论及中国古建筑和内部空间的(刘宝仲:“中国建筑视觉艺术”、张家骥“独乐寺观音阁的空间艺术”);既有用形式构成理论来研究中国园林空间的(彭一刚《古典园林分析》),也有运用系统论探讨古典园林意境的范例,并通过对“全隔”、“半隔”、“不隔之隔”的空间把握,达到对意境表达的系统性理解(金学智:“苏州古典园林的遮隔艺书系统”。

由此可见,有关中国古代建筑空间理论的研究,从量到质都有了较大的突破。

2.在城市研究方面

在对各建筑类型的研究方面,近年来最为活跃的课题莫如城市。

在中国古代都城的研究中,高介华有多篇古都论文,从文献的辑录、疏理入手,在都城的动态研究上建立了一种以重点构成为基础、以文化源流为脉络的理论框架。如连载八期的“集六国精萃于一隅――谈秦都迁变及威阳”和另一文“周都城迁变识略”。还有张良皋的“秦都与楚都”一文。无疑,这比之于过去那种静止孤立地研究都城别开生面,更具有开拓性。对于地方城市和中小城镇的研究,近年来所涉之广,亦前所未有。

关于城市的宏观研究,则表现为对城市的起源、性质和地理因素等问题的深入探讨。赵玉謦“试论中国古代城市的兴起和发展”,杜瑜“中国古代城市的起源与发展”、詹子庆“论我国古代工商城市的兴起”,均对过去一般认为的城市是在进入奴隶社会以后才出现的论点提出了异议,从政治经济理论、文献记载、考古发现等多方面论证了城市应产生于原始社会后期。至于从建筑学出发探讨城市客体原型的,有马世之“试论我国古城形制的基本模式”等文。此外,贺业矩的《考工记营国制度研究》和《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史论丛》郑孝燮的“中国中小城市布局的历史风格”、陈桥驿的“《水经注》记载的城市地理”等文,均属对中国古代城市的宏观研究。这些研究的突出之处,在于将城市视为文化的组成部分。

近年来城市的微观研究也十分活跃。在城市技术方面,以华南理工大学的一批研究生论文最为突出。如吴庆外I的“试论我国古城抗洪防涝的经验和成就”和“中国古城选址的实践和科学思想”、肖大威的“试论城市防火规划”。此外,还有侧重于古城区域和街坊制度等方面的专题研究,如对长安、北京、杭州、广州、成都等古代坊制的考证,坊制与地方民俗关系的探索等等。这些文章不但观点新颖,在理论上亦有新的建树。

不难看到,近年来对于中国古代城市的研究堪称硕果累累。相比之下,于宫殿、坛庙、陵墓、宗教建筑等方面的探索反形逊色。从发展来看,由于城市是一错综复杂而又包罗万象的客体,近年来许多学者又孜孜不倦做了大量工作,故笔者认为对于中国古代城市的研究是有可能发展为一独立的学科――“城市史学”的。

3.在古建筑保护研究方面

古建筑保护理论在近年的逐步建立,可视为第三个突破。对于古建筑及文物保护,早在1961年曾颁布了《国务院关于文物保护管理暂行条例》,但这只是对保护的范围、原则、管理等作了规定。1982年,颁布了新中国第一部文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这才标志着我国文物和古建筑保护开始在法制上走向现代化。但至此也多是强调对古建筑和文物“物质层面”的保护。近年来随着历史文化名城的公布、生态环境问题的突出及建筑创新问题的深化,人们已开始注重“保护”的“文化层面”,遂形成古建筑保护理论的建立。

中外建筑史论文范文3

关键词:近代历史建筑;殖民建筑;地域文化特征;现代再生

中图分类号:TS958文献标识码: A

近代历史建筑对于城市来说,不单单是旅游景点,也不只是历史遗迹,而是应该发挥其作为建筑的初衷,融入到人民的生活之中,发挥近代建筑应有的文化性、实用性,成为当今社会建筑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近代建筑的间断性研究

中国建筑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且从未发生过间断,我国传统的木结构建筑在世界建筑体系中独树一帜。鸦片战争的枪炮,在近代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使中国在各个方面都受到了来自西方世界的强烈影响,其中中国的建筑体系也因此发生了巨变,逐渐融入了西方的理念与技术,并结合中国自身的文化特点,形成了一套中西结合的建筑体系,对于当今中国的建筑有着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虽然近代建筑对于中国建筑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由于一些特殊的历史原因,使得近代建筑的研究一度中断。中断因素主要来源于政治方面,由于近代建筑多建于中国半殖民地的屈辱时期中,加之近代建筑中西结合的外观,使得一些人们不认同近代建筑属于中国建筑的范畴之内,因此研究工作一直中断至结束之后。

十一届三中全会于上个世纪八十年布的精神,使得中国对近代建筑的认识有了明显的改观。主要精神为要正视以往已经发生的历史,对于近代遭受列强的历史,换个角度进行看待,明确吸收先进技术文化对于发展自身,免受外敌欺辱的重要作用,正视这段历史与爱国主义并不发生矛盾,积极吸收西方包括建筑在内的各项先进理论知识,拥有广大的胸襟,展现一个大国应有的气象,拒绝满清时期闭国锁国,夜郎自大的落后思想,防止近代屈辱历史悲剧的再次发生。因此我国建筑界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开始恢复了对中国近代建筑的系统性研究,并在几十年的研究时间里,已经取得了不小的研究成果,填补了以往中国对于近代建筑研究工作的空白。

中国近代建筑本土地域文化特征的建立

中国近代建筑被包括西方研究学者在内的部分中外相关研究人员,长期认定为是“欧洲中心论”的建筑体系,认为中国近代建筑的基础即为欧洲建筑,是欧洲近代殖民时期,广泛散播于世界的欧洲近代建筑体系之一,即为“舶来品”。但欧洲建筑传播至中国后,已经发生了很大程度的变异,从根本意义上讲,已经与欧洲本土的欧洲近代建筑有了很大差异。

其实“欧洲中心论”只是过于看重近代欧洲殖民的历史背景,与文化传播,却忽略了传播之后在不同地域的不同成长、转变。当欧洲建筑体系进入中国后,为了适应中国的地域环境以及文化环境,势必要经历本土地域化的变异,而这一过程,正是中国近代建筑发展的重要过程,如果忽略此点,就自然会得出较为片面的错误观点。

看待中国近代建筑的地域文化特征必须以中国的建筑领域发展为出发点,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承认西方外来文化对于中国近代建筑影响的主要作用,同时也要正确认识,西方近代建筑在中国大地上经过的地域本土化变异过程以及结果,某种程度上讲这种变化正是将外来文化消化于自身土壤的主要手段,也是使其得以在中国生存,获得生命力的一个重要过程,是强势文化与本土文化进行有机融合、互相影响的全新结合体。明确中国近代建筑并非完全意义上的西洋建筑复制版,是经过了中国地域文化再创造的建筑形式,是有着中国文化特征的建筑体系。

近代建筑的现代再生

随着我国经济城市建设进程的逐步加快,越来越多新颖的现代建筑如同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中华大地上。而随着城建事业进程的不断加快,历史建筑的保护工作也逐渐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先通过对近代建筑的文化特质和意义价值做了较为深入的阐明分析,从中也可以了解到,近代历史建筑的保护工作是当今社会城市建设中必须要做的工作。可近代建筑的区域之中,势必会降低土地使用率,与当今现代化城市建设事业中对土地的高利用要求背道而驰,这样就会带来诸多不便。

在近代建筑的保护以及利用的过程之中,往往会因为某些人为因素,由于利益趋势,使得这些先辈留下的宝贵财富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尤其是在加大城市化建设的今天,这种情况更为普遍。主要就是由于人们对于近代历史的价值缺少足够的认识,所以使保护和利用工作不能得到很好的进展。因此可以将这些历史建筑赋予新的时代意义,更好地服务于当今社会,使人们在与近代建筑的沟通中,得到历史的感悟,增加亲近之感。例如沈阳在当代城建规划中,将时期的近代建筑,改建为多个社会基础设施机构,如沈阳中山广场的中国工商银行,就是原时期横滨正金银行沈阳支店,另外还有将原满铁奉天公所改建为沈阳少年儿童图书馆等多个近代建筑再生创造工程。总之通过这种形式,将很多近代建筑赋予新的意义,使人们与近代历史建筑可以有更加自然亲密的对话,使其在当今社会中,继续发挥其作为鲜活建筑的重要意义和作用,真正实现近代建筑的现代再生。

结束语:

我国拥有着大量的近代历史建筑,其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也随着社会的变迁在不断地变换着,它们作为曾经历史的见证,自然有着深刻的文化含义。而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中,仅仅将其作为历史古迹、文物标本的话,那将失去建筑本身的价值与生命,因此必须使这些近代建筑赋予全新的时代含义,让人们可以与之产生自然亲切的对话,进而使这些近代建筑可以在当今社会中获得全新的再生。

参考文献:

[1]张松.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国际与国内法规选编[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3(01)

[2]陈雳.历史・空间一亚欧历史建筑与城市漫步[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2(05).

[3]路红,夏青.中国历史风貌建筑总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09).

中外建筑史论文范文4

关键词:历史街区;建筑保护;立面材质

与一些历史悠久的古城不同,长春市是一座仅有200多年历史的年轻城市。在过去殖民与侵略的历史背景下,它的近代城市风貌和建筑样式在国内近代城市中有着极其特殊的地位和意义。南广场历史文化街区(图1)作为长春历史上第一块运用现代规划理念和手法进行规划和建设的现代城区,是长春历史上商贸、居住的繁盛之地,也是“满铁附属地”长春段保存最完整的区域。在该历史街区中有大量丰富的历史建筑,是展现长春城市历史风貌的代表地段。

2010年,长春市确立了包括南广场历史街区在内的六条历史文化街区。同时,结合重要历史建筑的保护出台了一系列的管理条例,以加大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的维护和保护力度。但是,笔者在走访调研中发现,当下历史街区的保护中存在着保护表象化,忽视立面材质保护的问题。因此,笔者以南广场历史街区为例,指出色彩乱用、廉价涂料或人造材料覆盖原建筑立面等使得不少具有年代特征的优质近代历史建筑的原真性与历史场所感遭到严重破坏的现象,分析在当前的历史街区保护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保护建议,希望可以完善今后的历史街区保护。

1 历史街区中建筑立面材质的保护价值

因为地理与自然环境的不同,每个地区会形成与环境相适应的独特社会风俗、生产生活方式,这些生产生活方式长期积累就成就了特有的地域文化。地域文化与历史的大背景相结合便形成了每个城市都自己独特的发展过程,而过程中留下的记忆都会通过城市的建造生动的反映出来。建筑的平面指向空间,具有很强的内向性,只有身在其中的使用者能够感受,但立面是外向的,它是大部分人感受建筑的第一步,也是大多数人对建筑最直观的印象,更是其所在空间环境的重要视觉表现。

历史文化街区建筑立面材质是一本记忆的日记,体现着历史特定的历史时期建筑建造中材料使用、色彩、样式选择和搭配等特性,随着时间的流逝,留下了丰富的历史形态和美的沉淀。对于历史街区来讲,保护的误区和漏洞,也往往最先从建筑立面材质上反应。因此,在历史街区中作为最基础和质朴的历史文化载体建筑立面材质具有历史价值、地域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美学价值等重要保护价值。

2 长春近代历史建筑立面材质的主要特征

2.1 用料特征

南广场历史文化街区涵盖了“满铁附属地”与商埠地建设时期及洲国建设时期的建筑,是长春城市近代化高速发展时期的产物。在规划与建筑设计理念的多元,建筑材料和施工技术的发展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下,建筑的形式、色彩和材质极为多样。建筑材质方面,青砖、红砖、石材、木材、铁质、钢混等相互结合,构成了形态丰富的建筑。按照其外立面处理方式的不同,可以将它们大致分成四类:直接露出建筑材料,即红砖或青砖类建筑、贴面砖类建筑、抹灰类建筑、涂料类建筑。

2.2 肌理特征

长春近代历史建筑所使用的建造砖和饰面砖尺寸通常较小,质感粗糙。饰面砖常见为窄条形,表面在烧制过程中自然或人为加工产生粗糙质感或特殊纹理,有非常好的肌理感。肌理大致可分为光滑纹理面、竖向凹痕纹理面、不规则纹理几种形式。在施工中,面砖贴在墙上后会再用水冲洗,使砖缝中的水泥凹入,形成丰富的阴影变化,小面砖因工艺水平产生的尺差过大问题也同时得到了解决。此外,转角处的砖直接加工成转角形式也使得转角处肌理更为细腻(图2)。最终建筑整体形成丰富有层次的外立面肌理。因此,长春近代建筑历史建筑无论近距离感受材质自身质感,还是远距离欣赏建筑整体肌理都可以让观者感觉到亲切与原始的美,渗透出较为浓郁的历史底蕴,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2.3 色彩特征

就自身固有色彩来讲,无论清水砖墙、自然石墙、砂浆抹面或饰面砖墙,材质整体感觉一般都较为朴素,色彩都淡雅真实,体现了原真、自然、淳朴的特征。并且,因为制造工艺不高,建筑外饰面材料在烧制过程中会产生一定范围的色差。当这种色差体现在建筑上,会使立面颜色丰富而有变化,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此外,近代建筑立面质感总体较为粗糙,基于材料肌理对色彩的影响,这种富有层次的质感可以增强人们对建筑色彩的感知。

3 当前保护存在的问题

随着保护工作的进行,不少重要历史建筑得到了整体保护性的修葺与更新。但我们也不难发现这一进程中因为各方面原因存在一定急功近利,求速度不求质量等现象,导致作为建筑所需保护面积最大的立面材质似乎处于弱势的位置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

3.1 建筑自然老化修护不及时

建筑如同有机生命体一般,具有不同的阶段,会经历出生、发育、发展、衰落的自然老化过程。经过漫长时间的洗礼,近代历史建筑都进入了衰落的过程。在调研中可以看到许多建筑外饰砖产生脱落(图3),而没有得到及时的修复。历史的痕迹是不可模仿与复制,历史街区中斑驳朴素的建筑立面具有浓郁的历史特征,有很明显的历史价值。在建筑老化之前或是老化初期进行合理的预防维护和保护,会自然延缓建筑老化的速度与破坏程度。

3.2 材质色彩的随意更改

涂料类装修是最常见的墙面维护方式,主要是在历史建筑表面上抹灰后再喷、刷涂料层。当下大部分建筑涂料的选择明显是没有考虑之前建筑的色彩情况而随意进行的,更有些极为媚俗鲜艳,与历史建筑柔和淡雅的色彩形成强烈对比,使建筑原有的整体风貌严重失真,甚至有些卡通化了。并且,当前使用的涂料多廉价性能低,一般两三年就出现老化现象,还因尘土堆积而显得脏旧不堪,进一步影响历史文化街区的风貌。

3.3 单纯的色彩模仿

不同的材料和工艺使建筑表皮具有不同的肌理效果。与当代建筑所大量充斥着鲜艳涂料的墙面和表面光滑如新的饰面砖、板材墙面或玻璃幕墙相比,长春近代建筑立面材质的质感较为粗糙,色彩具有细腻丰富多层次的特点,体现了原真自然淳朴的效果,具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绝非现在饰面砖贴面和涂料勾画的仿清水砖做法所能比拟的(图4)。当下这种浮于形式上的保护使整个街区的空间质感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3.4 整体性保护的意识不强

随着对历史建筑与历史街区保护重要性认识的不断提升,各地政府都积极出台保护方案并采取行动开展保护活动。但似乎保护工作往往只着力用在重要的历史建筑上而非区域环境整体。建筑自身保护的同时还要注意与周围新建筑的关系,尽量使旧建筑保持其空间环境的完整性才能达到保护的效果。否则修复一新的重要历史建筑在陈旧、杂乱的环境之中展现不出应有的感染力,保护工作达不到预期效果。

4 保护措施建议

4.1 全面系6统的普查、建立专门档案

对于长春近代历史建筑立面材质现状特征的研究,目前仅停留在对某些有特色单体建筑的简单记录和描述上,并不系统全面。保护实施前期的重要工作,应首先对历史文化街区中的建筑进行科学、详细的调研,梳理其现况,并结合史料建立专门的名录档案,使保护工作做到有理有据可依。

4.2 采用科学的修复体系

不同的建筑立面材质的各方面属性是不同的,所以对不同历史材质的外墙的保护,以及对已被破坏表皮建筑的恢复往往不应使用单一方法,而应根据具体需求采用综合的手段科学、系统的进行保护与修复。

4.3 树立整体保护理念

单独的历史建筑是只能代表自己的“点”,只有当建筑聚集在一起,“点”连成“片”才能谈“风貌”一词。历史街区中的非重点历史保护建筑也是历史建筑,也拥有历史风貌的感召力。因此,历史街区的保护应该是整体的保护而不是只关注单独突出建筑的保护与修复工作。

4.4 对施工人员进行意识与技术培养

施工人员的意识与技术水平不高也是导致现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出现工程质量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历史建筑立面材质的修复是一份有技术含量的工作,应该由接受过专门训练的专业团队来进行,才能达到好的预期效果。

4.5 制度上不断给予保护和约束

将对建筑立面材质的保护纳入各种保护的规章和条款中,给予保护工作的开展以坚强后盾,是有效而直接的可操作方法。但需要注意的是,规章制度不可以一成不变,应该在研究论证和长期实践过程中不断吸取经验对规章制度进行完善,才能对建筑立面材质保护做出具体和有效的引导。

4.6 在新材料中寻求材质延续方案

旧的原始建筑材料是建筑原真性最直观的载体,但其可能已经不再生产、性能也已不适合当下的建造与保护条件。此时,就应该与时俱进与新材料以及先进的生产工艺相结合,以建筑独特的历史特色为依据,寻求物理属性更好且外在色彩与肌理特征合理的材料延续方案。

5 结语

今日城市从历史中生长、发展而来,未来的城市特色又要由今天来延伸。历史建筑立面材质作为传达历史信息的重要组成,是产生地域性场所感的源头之一。我们应该正视其重要的保护的意义并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结合地域自然条件和当地建筑文化总结得出具有较强的可靠性和可操作性的建筑材质保护修复的理论和方法,使其不断完善,实施更合理的保护以便更好地传承城市文脉。

参考文献:

[1] 于维联,李之吉.长春近代建筑[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1.

[2] 金春燕,赵要伟,翟剑辉.历史文化街区之“街道美学”初探――以长春市南广场历史文化街区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 文集[C] . 2011: 7966-7976.

[3] 芦原义信.街道的美学[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

中外建筑史论文范文5

    一、缺席与回归的两个阶段

    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建筑史学研究,肇始于1930年成立的中国营造学社,当时梁思成、刘敦桢等学者沿循流行于西方的建筑史观,参照西方建筑史研究方法开展大量基础研究工作。中国营造学社虽然仅存10余年,但其在中国建筑史学研究中意义深远,被认为是“中国近代建筑史上‘自立’时期的成果,为其后中国建筑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奠定了基础。”①中国建筑史学的大厦历经几代学者的建构,在实物与遗址调研、文献研究、“类型”研究、“做法”研究,通史、园林史、宅地史、技术史等方向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徽州建筑第一次走进建筑史学的视野是在1952年12月,时年55岁的刘敦桢先生第一次走进徽州,对歙县西溪南乡古建筑进行考察,发现一批明代祠堂、民居和牌坊,随后撰写、发表了《皖南歙县发现古建筑的初步调查》。由此,徽州建筑得以进入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殿堂,对于徽州建筑来说,这次历史机遇的到来可归因于营造学社在建国之初分流为南北两宗学术流派,即以清华大学为基地的北方学术流派和以东南大学为阵地的东南大学学术流派。营造学社的两位主力学者梁思成和刘敦桢一南一北,率队开展中国建筑史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在此之前,中国营造学社的学术活动范围以1938年为时间结点可以分为南北两大活动圈,1930年到1937年间,以中原及华北地区为研究区域,“中国营造学社同仁们在梁思成和刘敦桢的率领下,从1932年起到1937年日本入侵之前,在华北地区137个县市,调查了古建筑堂房舍1823座,详细测绘的建筑有206组,完成的测绘图有1898张。”②仅从这一系列的数据足以可见中国营造学社的学术成就和影响,但是这一组数字与徽州和徽州建筑并无关系。1938年到1945年间,因抗战爆发,营造学社随西南联大前往西南后方,期间梁思成和刘敦桢在西南地区开展野外实地调查和研究,足迹遍布云南、四川、贵州、陕西、西康等省市。这次,地处江南的徽州因为不属于抗战期间学术撤退的区域,徽州建筑再次与营造学社失之交臂。营造学社解体之后,刘敦桢于东南大学组织新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南方学派开展工作,之前一直不为营造学社重视的长江中下游的建筑逐渐被学者们所关注,“概括地说来主要做了两件大事:一是研究了江南古典园林;二是研究了南方传统民居。”③这个时期,刘敦桢团队的学术足迹活跃于上海、苏州、扬州等南京周边地区,徽州也在其列,由此,徽州建筑开始亮相于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大舞台。

    刘敦桢先生考察徽州建筑的翌年,梁思成、林徽因、莫宗江合写的论文《中国建筑发展的历史阶段》发表于《建筑学报》,在该文中有如此记述:“最近在安徽歙县发现许多私家的第宅,厅堂用巨大的楠木柱,规模宏大。”④在梁氏浩繁的建筑研究文献中,如此寥寥数语是笔者读到的唯一提及徽州建筑的内容,而其语境是对明代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的评述。在《中国建筑史》中涉及明清民居建筑时,梁思成粗略提到:“长江以南各省,东自江浙,西至川黔,南及闽越,大致均有一共同特征。”⑤对于徽州建筑在南方建筑系统中所具有的独特气质、形制特点等个性特征,梁氏终其一生没能进入,这对于梁思成的学术体系和徽州建筑来说,都是一个遗憾。

    以刘敦桢首次考察徽州建筑为起点,徽州建筑走进中国建筑史学家族,其研究重镇在东南大学刘敦桢的学术团队。1957年,东南大学学者张仲一等出版的《徽州明代住宅》是第一部研究徽州建筑的专著。随后,关于徽州建筑的研究除了有零星学术文章面世(如考古学专家殷涤非的《皖南古建筑调查中的一些认识》,胡悦谦的《徽州地区的明代建筑》等),并未出现意义重大的研究成果。因历史原因,第一轮徽州建筑研究匆匆落幕。令人费解的是,刘敦桢先生作为学界发现徽州建筑的第一人,在其后续研究中徽州建筑却悄然退场,在1980年刘敦桢主编的《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在述及明清建筑装饰时提到:“安徽歙县住宅的装修和彩画也以精丽见称。”⑥全书仅此一处轻描淡写地提及徽州建筑。

    在中国建筑史学的家族中,徽州建筑研究的主力始终是东南大学刘敦桢创始的团队,由刘敦桢——张仲一——潘谷西的传承线条延续至今,无论是基础研究还是专题研究,他们均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与此同时,在中国建筑史的写作中,徽州建筑受到关注的程度日益提高,如新世纪之初,在罗哲文、王振复主编的《中国建筑文化大观》中,徽州民居得以与黄土窑洞、北京四合院、福建民居等相提并论,徽州棠越牌坊也作为明清牌坊建筑的代表在书中出现。上个世纪80年代之后,在社会学大繁荣的背景之下,徽学研究得以勃兴,灿烂的徽州文化吸引着多个领域的学者奔向这片文化的热土,尤其是徽州地区旅游热的推波助澜,徽州建筑的造物图景及其思想文化价值,已然成为徽学研究格局中的重要篇章。由此,在徽学研究的框架中,徽州建筑成为重要的研究领域,并派生出建筑技术、装饰、风水等专题研究方向,如张永春先生的《徽州建筑》便是代表之一。

    二、徽州建筑的时空之境

    学界对徽州建筑的时空界定更侧重于徽州建筑与徽州文化共生相融的 深层关联,即徽州建筑并非徽州地区地理范围意义上的全部建筑,而是指向徽州文化发展进程中,发端于宋代、历经元代,成熟于明清时期的具有鲜明地域文化气质的“徽风”建筑。“徽州建筑,既应符合地理意义上‘徽州的建筑’,也应当是文化学意义上,呈现儒家伦理道德精神风貌的‘徽风’建筑。”⑦

    当代美国批评家雷纳·韦勒克曾说道:“历史是无法完全用达尔文那种生物进化的理论来加以推演的。因为历史是一种文化的结晶。”⑧但梁思成受西方史学“生物模式”叙事风格的影响,在其《中国建筑史》中针对中国建筑几个重要历史时期作这样的论述:魏、晋、南北朝时期,“而佛教之兴盛则为建筑活力之一大动力。”⑨隋、唐时期,“唐为中国艺术之全盛及成熟时期。……唐之建筑风格,既以倔强粗壮胜,其手法又以柔和精美见长,诚蔚然大观。”⑩元、明、清时期,“此期间建筑传统仍一仍古制。……以西洋建筑之式样渗入都市,一时呈现不知所措之混乱状态。于是民居市廛中,旧建筑之势力日弱。”(11)当代学者赖德霖和巫鸿都认为梁式的建筑分期理论参照了德国艺术史家温克尔曼对希腊艺术和建筑的分期,“林徽因在1934年为梁思成《清式营造法例》所写的序言中已经把中国建筑史概念化为‘始期’、‘成熟’和‘退化’三个阶段。”(12)即便是以文化史或艺术史的维度来考察建筑所包蕴的人文精神,汉唐气象无疑是最为重要的历史时期,两宋时期因思想、经济等领域的“转型”结点也受到重视,明开始则逐渐式微,时至清代,则视为封建历史的终结。显而易见,将明清徽州建筑纳入中国建筑史的分期轨迹之间,其时代链条上的弱势地位再次将徽州建筑推向边缘。

    在传统文化史观看来,中华文明的主脉在于北方的黄河流域,南宋以降,政治与文化、经济中心开始南移,长江流域和江南逐渐取得历史中心的位置。正因如此,营造学社初期明确将学术活动范围定位于黄河流域的中原、华北地区。梁思成1940年发表的《华北古建调查报告》中提到:“迄今为止,我们到过十五个省,二百多个县,研究过两千余处遗址。”(13)他们田野调查的足迹遍布山西、河北、河南、陕西、山东等华北地区,而徽州不在其列。当然,另外一个重要的历史原因在于是时日本侵略者对北方建筑严重破坏,营造学社的带有抢救式研究的紧迫感奔走在华北的古建筑之间。

    中国营造学社最初的10年对古建筑的考察、测绘等基础工作一直被认为是这个学术组织成就最为辉煌的十年,这个团队没能造访地处江南的徽州,除了中国南方地区在传统文化史观中的弱势地位之外,地处深山的徽州地区山垠阻隔,通行不便也是其因之一。徽州地区因四面环山,兵燹鲜至,大量地面建筑实物免遭历朝战火的损毁,但同时也因舟车不便,让建筑史学的专家学者难以进驻其中。更何况在交通和通讯极为落后的年代,有限的文化与信息交流渠道终归让徽州建筑藏诸深山无人识。

    三、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旨趣所向

    传统史学研究偏重于宏观,处于历史意识中心的多是帝王将相、战争和政治事件等重大历史事件,该史学传统投射到建筑史研究的范畴时,学者们不约而同地将研究对象聚焦于官府建筑和宗教建筑,前者关乎官式做法,后者则指向神秘的神灵体系,在外观风格上,两者都同享巨大的物质形体以营造“崇高”的视觉特征。如被誉为“中国建筑两部文法课本”(梁思成语)之一的《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关于大殿、厅堂、箭楼、角楼等工程做法是该古籍的主要内容,梁思成认为是“清管式建筑之准绳”。受此研究旨趣的影响,大型宫殿、府邸、坛庙、佛塔、寺庙宫观、陵墓等建筑类型率先受到早期学者们的青睐。梁思成在1954年为油印本《中国建筑史》作前言时曾说:“以帝王朝代为中心的史观,将各时期人民辉煌的劳动创造和智慧的积累,竟说成了封建主和贵族的成就。”(14)因为处于特定历史时期表明阶级立场的需要,梁氏此番言论固然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但在某种程度上确实道出了中国建筑史学研究起步阶段的主导研究旨趣。

    徽州建筑生成于乡野之间,是典型的民间建筑,其功能主要是满足庶民百姓的物质和精神需要,古民居、祠堂、牌坊被称为徽州古建筑“三绝”,除此之外,书院、桥梁、亭榭等也是构成徽州建筑的主要内容,虽然徽州地区存有一定数量的古塔建筑,但少有佛塔,多为风水塔(如歙县的岩寺塔,立意是以塔为笔,以台作砚,以塔西余公桥当墨,祈求岩寺文运昌盛)。在意识形态方面,由于徽州地域与历史文化等原因,封建儒家伦理观念构成徽州社会群体的共同精神向度,虽然道、释二家思想偶有显现,但长期牢固占据徽人精神空间的是程朱理学与宗法观念,由此直接影响徽州地区的建筑造物行为,因而在徽州建筑的结构内容中,除了徽州民居之外,寄托精神诉求的祠堂与牌坊建筑类型远远多于寺观建筑。显然,徽州建筑因其建筑类型与官府建筑的宏大气象和宗教建筑的神秘指向保持一定的距离,在一段时间内不为中国建筑史涉足是理所当然的境遇。

    建筑史学研究中可资利用的史料通常为古建实物遗存、文献和图像。针对远古时期建筑实物难以遗留的窘境,通过文献资料是史学研究通往古时建筑的主要途径,如通过《长安志》对汉代都城长安建筑的读解。此外,借助艺术史学研究中图像志方法接近古建筑已被学者们视为一种新兴研究模式。明清徽州建筑群的数量和完好程度在全国罕见,因而是研究封建社会后期民间建筑的鲜活资料,如果徽州建筑群遗存没能为学界所关注,借助文献和图像的通道走近徽州建筑更不可能,因为徽州地域时空与宏大的历史叙事相隔千里,即便偶有传世文献,也多被视为下里巴人。朱永春先生在其著作《徽州建筑》的开篇即说道:“宋人罗愿《新安志》中,对徽州初期建筑有比较可靠的记载,它可追溯到南朝梁大同元年(535)歙县永丰乡的向杲院,至于隋唐五代时期有关徽州建筑的记述,则更丰富翔实,但我们并不认为这些建筑足以看作徽州建筑的滥觞。”(15)更何况在徽州古典文献总体不受重视的境况之下,其中所包含的零散建筑记述也退之一隅。除了古建筑实物、 文献与图像之外,考古发现对建筑史学研究的价值颇为重要,与徽州同处同一地域文化圈的浙江河姆渡文化和相距仅百公里的繁昌缪墩先后发现干阑式建筑遗址,学界便不费周折地将徽州建筑的源头与此两处建筑遗踪相联系。

    徽州建筑所处时空的不利因素使其为中国建筑史学所忽略,在此不妨作一简单对比,具有千年学术研究历史的武梁祠,作为汉代的一处建筑遗址,虽然武梁祠的学术研究重在艺术图像领域,但其能够成为学界热衷的研究对象,时空之因直接决定其本身的社会价值和历史意义。汉代的墓葬、画像石艺术向来是人文学术牧场中的一片热土,更何况武梁祠地处黄河流域,从宋代赵明诚,清代黄易,到近代的法国汉学家沙畹、美国学者费慰梅、日本学者关野贞等众多古今中外学者纷纷造访这片遗址,以至于武梁祠的研究成为中国建筑与艺术史学研究中的一个特殊分支。相对于作为单体建筑遗踪存在的武梁祠而言,徽州建筑以其规模庞大的群体性包容了明清时期各种形态的建筑文化,而且保存状态良好,但是徽州建筑因在史学框架中时空维度上的“先天不足”,直到半个多世纪前才回归中国建筑史学研究家族。

    在中国建筑史学研究中,徽州建筑被长期忽略是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时空地域观和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主导旨趣等多重原因所致。事实上,无论北方建筑还是南方建筑,每个体系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并无孰优孰劣之分。但在史学研究领域,以学者现实的目的和学术立场研究历史由来已久,治史者依据传统的参照体系和价值标准,对中国古建筑的研究内容和材料作取舍时,身居北方的建筑系统先入为主,而徽州建筑一段时间内被置于学术圈外。因学术传统和研究旨趣所致,一段时间内徽州建筑为中国建筑史学研究所冷落不足为奇,整部中国建筑之书如此宏大,建筑史学大厦的建造也非一蹴而就。随着建筑史学研究范式的不断调整和研究方法的日趋多样,徽州建筑必将逐渐绽放其独特魅力。新近在西方学术界誉为“新史学”转向越来越重视在历史叙事中,将重心下移至关乎庶民百姓的物质史,彼得·伯格在《图像证史》的开篇便提到:“一两代人以来,历史学家极大地扩展了他们的兴趣,所涉及的范围不仅包括政治事件、经济趋势和社会结构,而且包括心态史、日常生活史、物质文化史、身体史等等。”(16)此种学术路向已经波及到建筑史学,以往处于边缘地带的徽州建筑文化将逐渐回归中心,由此展开的徽州建筑史学研究格局远非建筑本体,以社会史、文化史、民俗史共同支撑的徽州建筑史将直接指向明清时期徽州社会群体的思维结构和造物观念,与之息息相关的建筑雕刻和装饰等视觉文化也将迎来学术研究的新生,更何况搭乘徽学研究的快车,徽州建筑终将获取公允的历史评价。

    注释:

    ①张复合:《中国近代建筑史“自立”的时期概略》,《第五次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讨论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年。

    ②林洙:《叩开鲁班的大门——中国营造学社史略》,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年,第94页。

    ③崔勇:《中国营造学社研究》,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03页。

    ④梁思成:《建筑文萃》,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第385页。

    ⑤⑨⑩(11)(14)梁思成:《中国建筑史》,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第458、15、15、15、506页。

    ⑥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年,第316页。

    ⑦(15)朱永春:《徽州建筑》,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2页。

    ⑧韦勒克:《批评的诸种概念》,丁泓、余微译,成都:四川文艺出版,1998年,第57页。

中外建筑史论文范文6

关键词:历史建筑,能源效率提升,技术措施

中图分类号:P75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城市化的迅猛发展,大拆大建的城市更新模式使得大量历史建筑失去了其原本的意义和价值。如果说历史建筑可以是一个城市或地域的记忆和标识,那历史建筑的颓败或荒废则亦可能成为这个城市的伤痕和迷失。

就历史建筑这一群体的特殊性而言,在对其进行能源效率提升改造的同时更要考虑到它的价值和构建等的历史宝贵性。本文提出的能源效率提升策略不同于对一般建筑的改造策略,提出了数种改造措施,其中都是通过了缜密的比较和调查,最终作出的适用于历史建筑能源效率提升的保护性改造措施。

历史建筑能源效率提升

2.1 历史建筑的价值

考古价值:这些相关地方有可能被保留下来的考古遗迹,虽然对考古建筑物里面的结构不太熟悉,但是每一个位置都有可能是很重要的。

历史价值:历史建筑是承载有关历史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的事实证明。

社会价值:历史建筑可以表达非常重要的纪念活动和集体记忆,以及对地方居民身份有帮助的社会价值,并且具有相当程度的象征价值。

艺术价值:史建筑可以代表某个时代的建筑风格或独特的艺术个性。

2.2 历史建筑的特性分析

历史建筑不同于现代建筑,在进行任何散热性能改善之前,了解传统构建建筑的实体性能也是一个迫切的需要。在景观设计的范畴内来完成一个历史建筑物的室内装饰,可以被视为一个艺术和历史的综合性工作。相比较起现代建筑而言,由于历史建筑的一些特殊因素,则更需要良好透气性。历史悠久的建筑通常比现代的建筑需要更多的通风性。不管是在简单的本土功能性建筑中还是在宏伟的架构物中,这些细节都是相当宝贵的,并且可以说是建筑物最重要的特点。

历史建筑能源效率提升措施

1.添加防潮层

在北方,虽然湿气不是很严重,但是也不容忽视,比如,在冬季,当建筑外表面变冷时,窗户就会冷凝。由于湿气通过墙壁和屋顶的传递,它可能冷凝在这些材料中,便会造成建筑物内部潜在的危险。增加防潮层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的。对于历史建筑的使用来说水分的运动和蒸发的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这个过程中,任何干预措施,哪怕是善意的,都可能对建筑结构造成显著的不利影响。考虑到这个原因,在给历史建筑添加现代防渗透材料时,一定要非常小心谨慎。防潮屏障又分为外部防潮屏障和内部防潮屏障。

2.添加保温层

无论是木质墙还是砖石墙的历史建筑,都可以将保温层添加装入到内墙表面的衬条里。无论是刚性保温层还是保温岩棉,也都可以以这种方式安装,并且在其内部要添加防潮层,如果使用硬质塑料泡沫保温材料,必须格外谨慎行使,因为在燃烧时,火焰的浓烟会迅速蔓延。但就实际意义而言,以这种方式安装的保温层是很昂贵的,如果它是一个大型建筑,并且坐落在一个寒冷的气候中,可以作为推荐的保存改造措施,对于那些内部空间很小或很少使用的房间就没有什么意义可言了。但由于很多历史建筑往往外立面的保存价值较高,内部经历较多次的改变,外表面材质与细部特征明显,而内立面保存价值相对较低,采用外保温改造方式必然影响和破坏建筑外立面的整体性。显然对于历史信息的保存是修复与再利用工作的首要考量,因此,从总体来衡量,对于这一类历史建筑,采用内保温改造方式可能更为适宜。

3. 屋面保温处理

对历史建筑的屋顶进行保温改造,就要提高整个坡屋顶的热阻性能,在历史屋面的原有砖瓦破坏损害不严重的情况下,尽量减少更换原有屋顶的现状瓦片。如果屋顶的砖瓦损害非常严重,可以采用一些与历史建筑相匹配的材料进行补充,当然也可以选用一些新型的陶瓷保温瓦或彩塑保温瓦更换全部屋面,来降低屋面的传热系数,从而加强其保温隔热性能,也可以采用内保温的方式来增强屋顶的保温性能,其原理跟墙体的改造原理是一样的,将保温材料房子屋顶内表面的上面,把保温材料设在顶棚的上面不利于将室内外的空气温差得减小,不利于历史建筑的节能保温,因此,如果把保温层设置在坡屋顶的内侧,则就可以达到建筑节能的最终要求。

4. 管道管线保温

对管线以及热水管道进行包裹的保温,是值得推荐的保护改造措施。要注意的是,在夏季空调管线会冷却,因此水分会冷凝,使防潮层在保温层的外部,远离管线。这些措施价格低廉,对历史建筑的潜在伤害力不大。

在地下室或屋顶板下安加保温层是一种有效的保护改造措施,也应该是高度优先采用的措施。大量的热量会从冰冷的地下室或那些狭小的空隙流失。采取这一保温措施的前提是这一过程非常复杂,并且会存在大量的湿气。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不要用钉子钉装保温层,因为钉子常常会锈烂。要使用那些专门为一些潮湿地区的保温材料而研制的特殊的锚固件。

5. 改造或替换门窗

由于室外寒冷的空气通过松散的建筑门窗与建筑外壳的裂缝进入室内的,大量的热损失就此产生。在门窗上增加挡风条,在压缩板间进行填缝和接缝会大大降低这种空气渗透,但是我们不应该百分百得减少建筑物空气的渗透,如果没有适当的渗透,冷凝问题则可能会遍及整个建筑物。减少空气渗透应作为保护改造历史建筑的首选计划。此措施成本花费低,技术含量低,效益十分可观。

3.总结

本文从历史建筑的特性入手,从墙体、屋面、管道到门窗乃至地下室的保温处理,同时结合现有的建筑技术和节能材料等理念, 针对历史建筑的耗能现状,提出一些典型的改造方案和技术措施。我国虽然在历史文化价值的保护和建筑改造方面达到了目前的平衡和统一,但是与国外一些先进技术相比较,还是存在着诸多改进的技术措施和可商榷的方面。

参考文献

[1] 蔡乐刚、陈洋,加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保护修缮管理的几点思考,住宅科技,2010(6):21-24

[2] 林华,历史建筑保护性修缮与节能技术初探-以建业里西弄保护性修缮项目为例,住宅科技,2010(11):45-45

[3] 刘从红,量化分析在历史风貌建筑保护与更新中的应用,中国房地产,2010(8):79-80

[4] 黄兴棣主编, 建筑物鉴定加固与增层改造,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5] 朱雷、许清风,历史风貌建筑的评估、改造利用和保护,上海建设科技.2008(5):51-54

[6] DAIShibing, ZHANGPeng,Patrick,Proposalfor TechnicalGuidelinesfor The

FaçadeRestorationofModernHeritageArchitecture, 历史建筑可持续性改建与建筑物理技术(SustainablebuildingRestorationandBuildingPhysics),Shanghai:WTA Publications,2008

中外建筑史论文范文7

英文名称:The Architect

主管单位:建设部

主办单位: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1-6740

国内刊号:11-5142/TU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2003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中外建筑史论文范文8

由紫禁城和卢浮宫看中西方皇家建筑发展中的相似点

1.建造目的相同

我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历代帝王为了满足其骄奢淫逸的生活和维护其统治的威严,往往大兴土木,营建各种宫室殿堂。秦汉以后,宫殿建筑始终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占有重要位置。紫禁城建造的目的也不例外。

卢浮宫的建设作为法国古代帝王的王宫,居住过50位法国国王和王后。经过历代国王不断的修缮和扩展才达到今天的规模和建制。拿破仑三世是卢浮宫投资最多的“建筑人”,5年内的建筑堪比前辈们700年的积累。古代帝王之所以花费这么多人力物力和时间去营建宫殿建筑,就是为了彰显皇室至高无上的地位,树立等级森严的制度和不可侵犯的神圣地位。

2.历史沿革相似

卢浮宫与紫禁城虽然产生发展于不同的地域文化中,确在相同的历史层面不期而遇,他们同样是讲述帝王的爱好与抱负,讲述一段历史的迁移变更。两座宫殿的过往与今夕。紫禁城,以他的宏伟和华丽枕居在东方的大地上;卢浮宫,以她的优雅和现实坐落在西方艺术之巅。他们的历史沿革是有着惊人相似的前史,同由帝王宫殿变为平民博物馆的经历,同因帝王的个人爱好和政治理想而获得蓬勃发展的助力。这也许是冥冥之中的注定,也是中西方皇家建筑发展的各自

见证。

由紫禁城和卢浮宫看中西方皇家建筑发展中的异同点

1.中西方皇家建筑发展态度不同

中西方对革新态度的差别是皇家建筑发展过程中的首要差别。从建筑发展过程看,中国建筑是保守的。据文献资料可知,中国的建筑形式和所用的材料3000年不变。紫禁城是明清时期的建筑,我们通过其建筑造型风格可以看出与之前朝代的建筑风格几乎没有变化,其建制做法早已形成,斗拱飞檐的做法数据以及等级建制的规范早已形成。

与中国不同,西方建筑经常求变,其结构和材料演变得比较急剧。整个欧洲古代的建筑形态是呈现不断演进、跃变的。从古希腊古典柱式到古罗马的拱券、穹窿顶技术,从哥特建筑的尖券,十字拱和飞扶壁技术到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罗马圣彼得大教堂,无论从形象、比例、装饰和空间布局,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反映了西方人,敢于独辟蹊径,勇于创新的精神。卢浮宫的发展经历了几代皇帝的建设、修缮和发展才形成今天的规模,而她虽以文艺复兴的建筑样式为主,却也有巴洛克风格,古典主义风格,洛可可建筑形制等,这在其外观建筑和内部装饰上都有所体现。

2.中西方皇家建筑发展理念不同

(1)幻想与理念,东西方两大建筑体系存在根本差别,“艺术有两种渊源:一为理念――从中产生欧洲艺术;一为幻想――从中产生东方艺术。”(维克多・雨果)西方人在建筑设计时注重造型方面,使建筑具有雕刻化的特征,其着眼点在于两度的平面与三度的形体。卢浮宫的建筑为整个单体,分为3层,且外观造型石质雕刻化。中国建筑则着重在于富于意境,不很注意单座建筑的体量、造型和透视效果,往往致力于以一座座单体为单元的、在平面上和空间上延伸的群体效果。紫禁城的构成是由一座座单体建筑构成整个皇家建筑群。西方重视建筑整体与局部,以及局部之间的比例、均衡、韵律等形式美原则;中国重视空间,重视人在建筑环境中的“步移景异”的空间感受。可以说,欧洲建筑的理念性集中体现在一个“实”上,中国建筑的幻想性集中体现在一个“空”上。

(2)模仿与写意,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起源于模仿,艺术是模仿的产物。卢浮宫的建筑外檐多有人物雕塑装饰,其柱式的柱头也是仿生形态的模仿;中国人则重视人的内心世界对外界事物的领悟和感受,具有很强的写意性。比如,紫禁城建筑上的形如飘风的飞檐翼角,其传神的写意性很有“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艺术激情和心理感染力。

结束语

通过本文的阐释、对比,我们对以卢浮宫和紫禁城为代表的中西方皇家建筑的发展历程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看到了他们的相似点和不同点,进而也知晓了导致其发展过程和不同表现的原因。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无论是中国的紫禁城还是法国的卢浮宫都始终保持了自身的独特性格。我们对比也好,联系也罢,建筑所表现的只是一个缩影,一种凝结,其最终目的都是想要了解各自时间背景下的那一段辉煌灿烂的历史和文明,回顾封建王朝下的人民智慧的结晶。

(作者单位:河北工业大学)

中外建筑史论文范文9

目前上海确定了中心城区12个历史文化风貌区,其中包括外滩、老城厢、人民广场、衡山路至复兴路、南京西路、愚园路、新华路、山阴路、提篮桥、江湾、龙华、虹桥路历史文化风貌区,总面积为27km2,占上海市老城区的1/3。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法律制度和管理机制。

这里介绍的华东院参与设计的两个项目都属于外滩历史文化风貌区的范围之内,即福州路210号地块整体改造和外滩15号(甲)整体更新项目。

在这两个例子中,福州路210号地块整体改造项目设计中突出了对保护的要求(如保护要素的认定、保护对象的分类、风貌街道与空间的保护等)。体现出历史文化风貌区建筑尺度适宜且密度适中的特点。设计明确风貌区内严格控制建筑总量,并严格控制风貌区内新建建筑的高度。而外滩15号(甲)整体更新项目则更注重建筑物环境的保护特别是完整历史街区的保护 以及对道路和街巷格局、街道尺度、街廊景观、城市空间肌理、地块尺度与形状,绿化环境、墙面装饰、地面铺砌、典型材料和色彩等等的研究。

不论是建筑师还是业主都特别关注如何用不同的方法最有效地把新旧两部分充分利用好。这两个案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把当代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以及对环境的需求作为改建的基本要求,用易于理解的方法来表达对历史建筑价值的尊重。

福州路210号地块整体改造项目

为推进上海市市政府职能的转变,加强城市综合管理,根据市级机关办公场所“布局合理、相对集中、统一管理、资源共享”的原则以及进一步完善为市民服务的功能需要上海市人民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将对福州路210号即原上海市人民委员会办公地进行整体改造。

改造后的福州路210号,将人驻一批面向市民、具有综合社会服务职能的机构,逐步完善法治化、现代化、信息化、国际化的市民服务体系,提高城市管理和服务效能。

1.项目概况

建设基地位于福州路210号,以江西中路以西、福州路以北、河南中路以东、汉口路以南区域为改造建设规划区域,占地面积15300m2,需拆迁建筑约13864m2(部分社会单位、居民、变电站、以及市消防局大楼)。

整体改造的内容共分改造和扩建两大部分。

改造:对福州路210号现存保护建筑约27000m2进行恢复性修缮改造,即外观保持原设计风格,内部按现代化办公、服务功能要求进行改造。

扩建:以福州路210号现存保护建筑为基础进行扩建。

改造和扩建的总建筑面积控制在45540m2~80000m2(包含地下建筑面积),主要用于机构对外办公和为市民服务。

规划及项目设计要求需要确定最佳的建筑形式和建筑容量,以此为基础争取尽可能大的建筑面积,并尽可能达到整体功能优化。总体布局科学合理,可以方便广大市民,做到内部现代化服务功能与历史人文积淀相结合,服务内涵与世博会、北外滩开发相呼应。

福州路210号现存建筑原是旧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大楼,始建于1907年 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而未能完全建成。1949年后曾作为上海市人民委员会办公地,属上海市近代优秀保护建筑。建筑风格基本属于英国新古典主义南立面采用罗马古典主义风格,东立面为英国巴洛克风格北立面仿文艺复兴时期风格。纵横轴线分明,三段式构图。建筑明快、稳重、匀称。外立面用花岗石砌筑,老上海人称其为“石头房子”。

2.设计构思

设计按照60000m2的建筑容量置入用地,可以采用多种手段:铺满基地并采用尽量低的层数和高度,或者将庭院留出,局部采用高层建筑,结合低层入口空间。而后者无论对于城市还是建筑空间本身,都留出了足够的余地和使用的灵活性,更加有可能使历史建筑恢复活力和吸引力也创造出了更多功能置换的可能。而其地处外滩区域性办公楼群组之中的优势,相对开放的空间形式与邻近的教堂广场,文化街产生和谐的对话与融合,对自身的建筑空间品质的提高也起到积极的作用。

由于倾向于为城市留出一片广场空间,所以,本次设计所做的三个方案都试图通过广场让新老建筑产生一定的对话,将两者有机地结合,产生建筑自身乃至对周边人群的吸引力和城市渗透力。建筑并非自我对话的个性,而是时时和城市互动、为区域影响,尤其对于外滩这片历史风貌区域――如何让历史街区重生并焕发活力,广场空间、城市灰空间都将起到一定的作用。

为了确保改建、加建的历史建筑能够和现有建筑和谐共存,并且不破坏历史建筑所在风貌区的整体风格,政府针对加建扩建制定了“3H”的视线原则:即离开建筑高度为H的历史建筑3H的距离范围内,人的视线所及,不可以看到超越保护建筑的新建构筑物。

这个原则无疑为历史建筑的改扩建制定了一条严格的约束,也为城市视觉效果的完整统一创造了依据。对于外滩这个成片的历史建筑风貌区域来说,任何突兀的构筑物都将对整个区域造成毁灭性的破坏,而谦虚的“退让”则是减轻对环境压迫感的最好办法。

被建筑围台的广场常常会成为城市新的活力点,无论是安静一些的对内空间还是充满趣味的对外空间,都可能赋予历史街区时代的气息和蓬勃的生机。在国外已有很多成功的案例,通过充满情趣的广场空间盘活旧的街区和建筑,往往被置换后新的内容更体现了城市历史的延续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享受。

步行空间可以为城市创造令人心怡的休息或商业环境,介于开敞和封闭中间的灰空间地带,结台历史建筑的古色古香,很容易营造一种特殊的氛围,吸引行人视线、引人驻足。即使不是商业价值的利用,也可能为城市增添一处休闲咖啡的好去处。

我们的设计理念是:

(1)通过空间整合、功能扩充等一系列建筑手法重组原有街区历史秩序,最大限度发挥和利用保护建筑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体现区域优势,最终实现区域价值最大化。

(2)将历史建筑的更新过程视为生命体的延续,运用现代建筑语言与其对话,寻求“和而不同”,使历史在此得到新的解读。

(3)创造开放的城市公共空间,创造舒适宜人的室内室外空间,创造并再现历史原貌的情景空间。

3.方案一总体设计

(1)总平面布局

本方案结合原有历史建筑采用中轴对称式布局,在庭院中部加建方形体量,共八层,满足3H视点的要求:于河南中路一侧加建L形体量完成原有建筑的环形布局,使街道界面得以延续。主要入口空间设于河南中路一侧,解决人流集散问题,缓解城市交通。基地东侧由新老建筑围合

成室外院落,创造舒适宜人的环境景观。

(2)交通流线

不同功能分别设置独立的出人口,流线避免交叉与重复,将外部办理业务人员与内部工作人员流线加以区分,并自成体系,使流线便捷有效。车行入口集中于福州路侧和汉口路侧,于院内设置地下车库出入口,车辆于地下环通,避免影响地面环境景观。人行主入口设于河南中路侧利用公共广场来集散外部、内部人流。后勤入口设于建筑东北侧。

(3)功能分区

对外服务功能集中于河南中路、福州路一角,共两层餐厅设于建筑一、二层,通过与原有建筑结合处的绿化中庭采光,环境宜人;大会议室设于三层,四层为集中信息机房,其余部分主要为办公空间。

(4)绿化景观

基地内绿化景观可分为公共景观绿化、室内景观绿化、屋顶庭院绿化三部分:公共景观绿化是基地东侧新旧建筑围合而成的空间,其让结合广场、小品、室外雕塑、座椅等设施为人们提供了个体闲娱乐的良好场所;室内景观绿化设于中部主楼内部和南侧新旧建筑结合部,通过绿化植物改善室内气候小环境,有利于创造人性化的办公空间。屋顶庭院绿化空间相对私密,是内部人员休憩的场所,同时也起到降低夏季建筑表面温度的作用,有利于建筑节能。

4.方案二、三总体设计

方案二、三采用非对称式布局,将建筑体量集中于河南路近福州路一侧,强调体量的对比和视觉的平衡。这样的布局,在有限的基地内形成较大的开放空间,提供了舒适宜人的庭院环境。局部的绿化和广场对城市开放,丰富了城市的空间感受。

(1)建筑形象

运用现代建筑语言创造与原有历史建筑的和谐共生,采用与旧建筑相近色彩、质感的石材,单元化组合的立面形式与原有建筑三段式划分相呼应的线条收分,无一不体现出对原有建筑的尊重,但光洁的钢和玻璃又强烈地反映出新建筑的时代特征。

(2)建筑节能

遮阳百叶:避免太阳光对建筑外窗的直射

通风中庭:改善室内小气候,创造舒适宜人的办公环境

绿色空间:降低室外温度,改善区域环境

外滩15号(甲)整体更新项目

上海日益成为国际化的大都市,黄浦江两岸的开发无论从规模还是投资上都是史无前例的,城市化进程中的历史文物区域正受到来自经济发展带来的威胁。

建筑体现了所根植的文化意识,对于在外滩这样的历史保护区域内新建建筑是需要从文化、历史、社会等各方面进行综合考虑的。简单的以怪异的形态强调表面的对立或者单纯从建筑学的概念出发寻求解答都是片面的。

外滩作为上海百年发展与繁华的象征,浓缩了中国近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变迁。长久以来外滩都是上海最著名的地标场所和城市象征。

1.项目概况

外滩建筑的原始用途主要包括银行、洋行、公司等历经社会变迁,多易其主,功能也发生了转换。1949年后,行政办公、仓储、居住等非商业机构和设施的大量人驻也使外滩地区成为“少数人使用的场所”。目前,外滩历史建筑的改造更新将其使用功能从原先私密性较强的办公、银行厦居住、仓储等转化成公共性的商业、餐饮、文化娱乐设施。引领时尚文化的外滩3号和18号代表了一种发展趋势,纯粹定位于公共服务的外滩15号(甲)也是这样的项目。

外滩15号(甲)位于外滩14号总工会大楼和15号外汇交易中心之间,基地内原有建筑为汪定增设计。基地现状存在的功能混杂、空间消极和缺失外滩第一界面等诸多问题,与其所处高端城市功能区地位难以相称。

2.项目分析

该项目属于地块整体更新,建筑全部新建。特殊的区位、历史、文化特征决定了该项目的特殊性,对建筑、环境的协调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这一项目也被形象地称为外滩“镶牙齿”项目。外滩城市界面十分完整,只是在用地处缺掉一块,立意在于补上这处缺口。从天际轮廓线分析看,外滩建筑群在海关大厦及和平饭店两处出现波峰用地位于海关大厦的天际线峰值处向外汇交易中心的天际线波谷处之间,它的高度应该不高于总工会大厦,不低于外汇交易中心。

外滩的城市肌理强调竖向,对应的竖向肌理经过线性分析形成外滩的条形码,解读了外滩的条形码,可以在新建筑上保持这种条形码的完整性,从而使新建筑与原有建筑群融为一体。

历史区域的交通问题一直是旧区改造的核心问题之一,旧区建筑密度大,道路拥挤,随着汽车的增多,交通设计对于旧区改造至关重要。

地块沿九江路与中山东一路两侧有开口,所以车辆出入口在这两条路上考虑,九江路用地段禁止非用地内车辆出入,因此这一段车流量低,车辆从四川中路出入,仅公交20路从中山东一路进,中山东一路为外滩沿线主干道,车流量极高,进出用地为右行小拐,对城市交通影响不大。用地周围停车位较少,因此用地处建筑的车辆停放只能在内部解决,车辆采取单进单出,对街道交通压力较小。

社会民意调查最能反映社会对地块的功能需求,从大量相关的调查统计显示,休闲公园位居首位,餐饮娱乐与展览位居其后。休闲公园充分反映了外滩第一线建筑群缺乏大众休憩的场所,但作城市公园可能起不到建筑“镶牙”的作用,因此我们考虑在新建建筑内部通过一定的设计手段来达到同样的目的。最后政府将其定为“浦江信息中心”作为浦江两岸的信息交汇点,对外向公众展示浦江开发的历史进程,填补外滩没有文化建筑的空缺。而市民对于银行金融的选择,则可能是基于惯性思维的作用,在功能上与现有其他建筑功能重复。因此我们的设计原则是:

(1)拆除原有车库,新建部分首先要考虑的是与原有街道和建筑的协调,新建筑的形象不能过于个性化以至破坏建筑的整体环境。

(2)在保护建筑周围地段介入新要素的目的是使其城市空间焕发新的活力,因此其内部空间是以保护建筑为核心的优化城市空间和景观的场所。

(3)对于有历史价值的建筑采取“留主体改局部”的策略,并且将新建筑与其紧密结合,充分利用其历史价值。

3.设计思路

对许多历史建筑,并不是所有要素都要保留,因而建筑的要素被一分为二,那些休闲历史建筑特性的要素,尤其是墙和结构,得以充分保护以体现其历史的荣耀,除此之外的其他要素则可以通过现代技术的改造被新的内容所取代,使建筑内部空间能够适应新的使用功能,并体现当代先进的建造技术,从而使历史建筑获得新的生命力。

新建部分在建筑外观上与周边建筑相比是谦虚的,但又不至于谦虚到被忽视的地步,它使用了与外滩建筑相呼应的米黄色石材,并以简洁的处理手法与周边建筑形成对比,处于环境敏感地区的新建筑,对其建筑外观首先需要考虑的是与原有街道和相邻建筑的协调,建筑外观最基本的意义是在这一前提下产生的,而不是突出建筑本身 为了取得与环境的协调,新建筑的形象不一定要超越相邻的老建筑,建筑的环境是第一位的,其次才是建筑各个部分给人的印象。

中国园林的精华就在于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休息的凉亭,游玩的小桥都是与代表生命的水交锚咬台。亭是点桥是线,水是面,点、线、面的结合勾勒出静谧的内部空间。

我们在设计中力求以数字时代的影像技术以及建筑学意义上的空间解读,表现中国建筑的精华。通过临水的小桥,走入陈列着外滩文物的玻璃亭,顶棚遮光板缓缓落下,顶部的光线洒向水面。这时音乐响起,幻彩的荧光屏从水里升起,开始旋转。这将是连接古今的、超越时空的信息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