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人文教育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30 10:38:01

人文教育论文

人文教育论文范文1

成人教育论文3200字(一):精准扶贫视角下农村成人教育发展路径论文

[摘要]通过科学可行的方式开展农村成人教育,能切实推动精准扶贫各项工作取得实效。目前,我国农村成人教育发展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提出应秉承全局观、大局观,不断创新工作机制,把握好精准扶贫总方向,建立多元化发展体系,推动农村成人教育稳步发展。

[关键词]精准扶贫;农村;成人教育

[中图分类号]G72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909(2020)14-12-2

精准扶贫是扶贫开发工作中的重点工作,是新时期党和国家扶贫工作的精髓和亮点,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中国梦”的重要保障,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区域、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1]。教育是整个扶贫工作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当前我国农村教育发展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经济发展水平低、教育资源不均衡等问题加剧了农村的“教育贫困”[2]。立足实际,从多元化的角度出发,切实提升精准扶贫大背景下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速度和效果,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推进农村成人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在精准扶贫的大背景下,推进农村成人教育工作,无论对于农村、农民群体还是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而言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3]。从农村角度来看,结合农村发展实际,有针对性地发展农村成人教育,能提升农村整体科学文化水平,为农村经济更快更好发展奠定扎实的教育基础,打造良好的农村精神风尚;从农民群体角度来看,发展农村成人教育,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推进智力扶贫,为农民群体提供更多便捷且有针对性的学习机会,丰富群体知识储备,特别是种植业、养殖业、技术工种等多层面的知识储备,使农民群体掌握更多实用的知识技能,能切实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提升工作、创业竞争力,增强社会适应性和社会地位;从社会角度来看,科学开展农村成人教育,有助于加快精准扶贫的进度并优化其效果,优化人才资源储备,提升农民群体科学文化素养,增强其职业技能和脱贫致富能力,切实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推动整个社会经济稳定发展。

2我国农村成人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科学稳步推进农村贫困地区成人教育,是精准扶贫工作顺利完成的保障[4]。立足当前我国农村成人教育发展实际情况,不难发现这一领域仍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2.1教育扶贫机制不完善,共享协调机制欠缺

资源有效利用、合理共享在精准扶贫背景下农村成人教育发展中必不可少。目前,虽然我国农村成人教育的受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但整体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优化和整合程度仍较低,对资源的共享和协调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相关政策针对性弱,且未落实到位,与之相关的各管理部门之间统筹协调力度不够,职责划分不清晰,从而导致了诸如活动中心、文化站等多种资源未能完全开放,无法共享。资金层面也存在类似问题,对于财政拨款的利用不够充分,未形成多元化、体系化运作模式。

2.2培训项目设置不适切,知识供需不匹配

目前,在我国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中,在培训项目设置、课程安排上存在很多问题。大部分地区在设置农村成人教育课程时,未进行科学调查和研究,未切实了解农村成人群体的需求,更未能依据当地的经济发展需求来设置相关课程和培训内容。调研发现,多数农村地区成人教育课程多集中于家政服务、劳动力转移宣传等方面,针对农业种植养殖及技术性技能培训的课程较少,广度、深度均有所欠缺。这就使得农村成人教育课程和培训项目设置不适切,知识的供给与农村成人群体的知识需求匹配度较低,农村成人教育效果欠佳。

2.3宣传力度不够,参与率有待提升

对农村成人群体,特别是农村中贫困劳动力进行有针对性的、科学持续的成人教育培训,提升群体就业、创业能力,增强其专业技能,有助于提升我国精准扶贫效果、效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政府多方面加大对农村成人教育的宣传力度,出台了类似学费减免、提供生活补贴等多种措施,旨在提升农村成人教育的参与度和实际效果,但当前我国农村成人教育的参与率并不乐观。原因在于,从宣传层面来看,宣传力度不够,宣传途径单一,很多农民群体对于精准扶贫政策下农村成人教育的相关政策并不了解;从参与积极性来看,持观望态度或拒绝态度的比例较高,多数人默认农村成人教育的实效性不强或流于形式,因而参与积极性不高。

2.4师资力量匮乏,发展持续性不足

农村成人教育的对象、培养目标有其特殊性,这一领域对师资力量的需求与普通学校教育有很大不同。精准扶贫下的农村成人教育需要一支熟悉农村、了解农民且具有丰富的农村生产经验和城镇化发展知识储备的综合型教师队伍。当前此类教师十分匱乏,大部分农村成人教育教师以科学文化知识的普及为主,缺乏农村农业实践经验,教学实效性有待提高。教师队伍建设不完善直接影响教育效果,相应教师资源缺乏导致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缺乏持续性。

3精准扶贫视角下农村成人教育发展路径

精准扶贫视角下,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宗旨是切实提升农民群体的专业就业技能,提升农村劳动力群体的综合素质,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良好风尚,从而有效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5]。在探索农村成人教育发展路径的过程中,要秉承多元化、实用性、适用性原则,提出可行性较强的建议。

3.1政府加大支持力度

在政策支持层面,各地政府应联合相关教育部门,立足农村当地实际发展情况及需求,切实做好相关顶层设计工作,采取多元化措施保障农村成人教育工作取得实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做好监督、评估相关工作。在经费保障层面,持续稳定的资金支持是农村成人教育事业稳步发展的重要基础,政府应加大针对性的经费投入,严格监督经费使用情况,做到专款专用。

3.2增强培训项目的针对性和科学性

在精准扶贫的指引下,农村成人教育的培训项目和课程设置要更具针对性和适用性。在进行课程设置之前,要进行充分调研,了解农村群体的教育需求,从农民脱贫致富的角度出发,设置能提升农民群体专业技能、综合技术的项目和课程,注重课程的实用性和实践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农民群体能真正掌握他们所需的、能助力他们脱贫致富的专业技能,实现农村成人教育的供给匹配和均衡。

3.3打牢群众基础,注重宣传实效

农村成人教育针对的对象是每一个农村劳动力,因而打牢群众基础,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农村成人教育的热情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这就需要想方设法提升宣传效果,拓宽宣传的广度和深度。一方面,要建立农村成人教育宣传网络。多元化主体利用多元化的渠道和方式,如通过广播、微信群、QQ群等,扩大宣传覆盖面,使农民可以便捷、高效地获取教育培训的相关信息;另一方面,要多项举措并举,充分调动农民参与成人教育的积极性。积极树立教育脱贫的典型和榜样,树立农村群体教育脱贫的信心和决心,真正激发其参与学习的热情。

3.4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多元化保障体系

在农村成人教育发展进程中,要进一步统筹教育资源,逐步形成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合力。政府要切实做好顶层设计工作,对精准扶贫指导下的农村成人教育事业发展进行宏观层面的把握,在资金保障、政策扶持等多方面提供有力保障。发展进程中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多途径调动教育资源,切实增加农村成人教育的有效供给;注重与高校合作,特别是与职业院校的专业技术合作,多举措重构文化价值观,为农村成人教育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要注重技术支持和保障,不断完善农村成人教育的基础设施,加大网络学习资源建设和远程多媒体学习的开发力度,真正为农民群体提供更多、更科学、更便捷的学习资源。

成人教育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关于VR技术应用于成人教育的研究论文

摘要:虚拟空间的使用者不仅可以通过虚拟现实系统在客观的物理世界中体验真实的“沉浸式”体验,还可以通过时间、空间等客观限制来体验。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得到广泛的应用。虚拟现实的学习和训练不仅可以降低现实世界中某些训练方法的难度和风险,而且本文还着重分析了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

关键词:VR技术;成人教育;策略;虚拟

VirtualReality将相关科学技术联系起来,创造一个在视觉、听觉方面,触摸,因此它与一定范围的真实环境非常相似。用户可以使用必要的设备和影响与数字环境中的对象进行交互,这些设备和影响可以创造相应真实环境的感觉和体验。中国科技经济形势“关校”一般桌面虚拟现实系统和沉浸式虚拟现实系统中参与者在体验过程中的视觉、听觉和触觉,营造沉浸式体验的体验幻觉,有虚拟现实系统和头盔显示系统的投影,体验虽好,但我国现在的推广程度却仍然让学生们大掉眼镜,本文就VR教学的运用进行了相关内容的探讨,希望可以为我国科技教育的发展奉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

1、虚拟仿真校园

教师认为传统的教育方法让学生不能完全、有效的发挥个人素质和创新能力,而学生很难发挥积极作用,学生的学习效率也无法达到最高水平,同时,传统教育模式下的教师也很难做到这一点,由于每个学生获得新知识的速度不同,他们的理解也不同,部分学生很难接受老师的教学方法,有的却不能,这也很难适应,而且传统的教材都是教科书,它所涵盖的知识范围有限,对于学生的强大求知欲是一个巨大的冲击,虚拟教育可充分发挥并行虚拟现实系统的交互作用,使成人师生能够像正常的教学一样进行交互,体验平时无法体验的场景,利用并行虚拟现实实现资源共享,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能力。

在成人教育中,成人生活的发展是以一定的辩证方式进行的,而不是以逻辑思维的形式进行的,成人的思维能力取决于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教育水平。成年人的幻想是科学和实用的。由于成人教育与普通全日制教育的不同,以及成人学习者自身的局限性,他们往往无法将虚拟现实技术为成人学习者提供一个正在改变的“真实”校园环境。它改变了传统的教师培训方式,通过虚拟仿真,对学生問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在某种意义上,实现了个性化教学。成人学习者已经渗透到校园中,使成人学习者在校园中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在教室、图书馆,他们可以从事实中寻找“真相”,实现师生互动;此外,虚拟现实技术可以让学生有宾至如归的感觉,教育内容丰富多彩,信息量大,教师应确保学生不被与学习无关的内容所吸引,识别虚拟身份和真实身份,使其能够更好地理解虚拟教学中虚拟与现实的关系,可以在没有时间和空间限制的情况下随时使用的虚拟现实教材,或者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天赋确定学习内容,提升了成人学习者的学习效率和兴趣,提高了成人教育的质量。

2、虚拟学习社区

虚拟社区还拥有着电子社区、在线社区等不同的名字,它们都是利用计算机系统和通信技术构建的虚拟在线通信平台。在这里,有不同兴趣和需求的人可以相互沟通,人际关系稳定。如果这个社区的创办者的核心创建目的是以教育和学习作为共同的目标,那么系统必然会百分之一百满足虚拟社区核心目标的要求和条件,那么虚拟学习就是一种新的学习形式,它解决了个体学习形式和教育效果不理想的问题。由于成人学习者自身角色具有特别强的随机性,他们的学习时间不集中,学习地点不稳定,无法完全融入学习环境。创建虚拟学习社区更有利于成人学习者利用零散的时间,随时与虚拟社区中的学习者互动,并从中获取知识。以“虚拟角色”举例,虚拟现实的作用是学生在虚拟场景中扮演一定的角色。在成人教育和学习领域,虚拟现实技术可以用来模拟“真实”的工作情况,例如,审计人员的培训可以使用虚拟现实技术来模拟审计人员的办公室,模拟审计人员一天所做的工作,让学生进入办公室,体验审计人员的工作审计员自己。另外再以导游这个职业进行举例:虚拟现实技术可以用来模拟真实的风景名胜,使学习者能够发挥向导的作用,解释风景名胜的历史变迁。它不仅可以提高成人的技能,而且可以提高成人的教育效率。

另外,虚拟VR学习还支持远程应用和管理访问服务器,这样,学生和老师都能从设备中学到东西,教给真人“面对面”什么比找导师更舒适、更高效。

3、虚拟实训基地

从成人学习的角度来看,他们倾向于为了记忆而拥有更有意义的记忆,而青少年则倾向于,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在成人教育的内容上,及时与青年学生进行分工,成人学习的内容非常切合实际,与技术工作有关,加深专业知识。此外,要确保课程贴近实际,注重实践,成人教育传统内容统一,教学环节简单,因为在一些技术学科没有培训场所,成人学习者往往无法采取实际行动。借助虚拟现实技术,我们建立了一个适合教学任务的立体训练基地,彻底发现时空的局限,真正发现专业场景,重点开发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典型项目,开发虚拟教学系统中通用的先进设备和技术,将知识与娱乐融为一体,达到成人教育的目的。

另外,从教育和教材的运用度方面进行分析,虽然我国现在有不止一个专业团队负责虚拟现实中教育资源的设计和开发,教育资源的质量取决于规划开发组工作人员对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理解和理解,普通教师不能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自行设计开发教材。降低资源开发难度,另外,一个完善的虚拟现实教育系统需要对教育资源进行充分的保护,目前我国针对虚拟现实的教育资源开发非常有限,因此,我们应该有一个庞大的教育资源数据库。

人文教育论文范文2

关键词:以就业为导向;高职院校工科类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现状;对策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不仅是高职高专教育的关键,同时也是高职高专教育的弱点。高职高专教育中那些以“物”为主要工作对象的工艺性、技术性、技能性专业与以“人”为主要工作对象的管理性、服务性、艺术性专业,在培养目标、培养途径、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虽然有很大区别的,但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又都有其共性特征,是各个专业都必须具备一定的职业要求。因此,开展高职高专工科类大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应该把人文素质教育放在重中之重。

一、当前开展高职高专工科类大学生人文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

(一)学习热情不够高,实用化取向明显

我国高职高专教育的“职业教育”和“应试教育”倾向严重,表现在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学科体系的独立和完备,忽视相邻学说的兼容和渗透,特别是对创造性能力的培养重视不足,认为人文教育无非是加强学生的人文修养,补充一些人文知识,提升学生审美品位等。

(二)未正确理解“必须、够用”原则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要求培养高职高专人才要以“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来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基础理论课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然而不少高职院校并没有真正理解“必须、够用”原则既必须又够用的双向规范性,反而消极地利用它,完全把基础理论课作实用主义的随意解读。同样学生也以此为依据,选择对他们日后就业竞争有利的课程,而对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课程却很少有人问津。这种忽视学生全面发展、片面追求实用的倾向带来的不良社会影响是深远的。

(三)课程体系混乱,课程设置有待进一步优化

许多高职高专院校工科类专业的课程安排与教学内容都是按普通高校带有所依附本科专业的痕迹,课程设置混乱,工科特点不突出,偏重理论,缺乏应用性并普遍存在重专业课轻人文课,重技能培养轻人文素质培养的问题,对素质教育课程比例的合理性和课程构成的科学性论证不足,造成“拼盘”现象的出现,课程之间缺乏理论基础和凝聚力。选修课使得课程失去连续性,偏重对学生有吸引力的课程,而不顾及课程的结构。特别是现行的高专高职工科类课程体系架构中,除了给予学生职业生涯所要求的技术性、操作性训练外,作为育人重要的一环的人文社科通识教育可以说是残缺不全的,至今还没有出现一个引起各界重视的高职高专人文社科教育通识课程体系及相关的教学理论、教学方法与实践方案。

(四)文化素养普遍偏低

教育界受实用主义思潮的影响,出现了削弱甚至取消人文教育的倾向。缺乏人文知识,人文素质偏低的大学生的确有不少,不少学生在文学艺术修养、语言文字表达、文字书写质量方面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如今的学生对阅读中外文学名著、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反应冷淡,而对英语、计算机等级考试非常热衷。在他们看来,拿到了某个等级的证书就意味着自己具备了相应的能力,而掌握人文知识与提高能力无关。事实上,掌握知识与提高能力是辩证统一的。

(五)人文精神相对缺乏

有些学生由于人文素质差,除了专业知识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因此常常感到精神压抑、思想苦闷、情绪消沉。他们渴望成才,但综合素质条件不足;他们有自我奋斗的愿望,但缺乏人生理想;他们渴望实现自我,但无起码的社会责任感;他们想显示自己,但常暴露出粗俗与无知;他们爱美、追求美,但常常美丑不分。当然以上问题的出现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但教育方面的缺陷所造成的学生缺乏人文精神,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因素。

二、加强高职高专工科类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对策

(一)转变思想观念

目前人们对素质教育的内容及方法等的认识还比较模糊。许多高职高专院校也没有积极地以全面的素质教育作为教学改革的指导方针,使得高职高专院校工科类教学在重视科学和技术教育的同时却忽视了自由教育中人的心灵的育化和人格的培养,忽视了人的精神和价值养成。这种情况加剧了高职高专院校工科类教学工作中技术化、非教养化和功利主义急功近利倾向,导致了工科类人才的片面发展和人文精神的严重滑坡。而培养一流的工科类大专生和加大素质教育力度,正是针对我国高职高专院校工科类教育中“制器”而非“育人”这一弊端提出来的一剂良方。

(二)切实强化“两课”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课属于人文学科,是目前我国学校进行人文教育的主渠道,应该说,它在培养学生健康人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方面有着它的学科优势。文化素质教育的本质在于启发青年、寻求人生的意义,在正确意义的导向下完善人的个性、发挥人的潜力,创造有价值的人生。思想道德素质是学生素质的根本,通过“两课”教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加强和改革“两课”内容和方法,与社会发展的实际紧密结合,以邓小平理论概论教学为重点,这是提高学生文化素质的思想基础。然而,必须承认的是,随着社会发展,学生价值观念日益金钱化和极端个人化,同时,传统价值观念的虚无主义倾向突出,使其实际效果越来越不容乐观。思想政治教育课不受学生欢迎,不被学生重视,削弱了其在学生品德形成过程中的价值导向作用。这可以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失败,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不可否认,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科学主义色彩浓厚,人文主义色彩淡薄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因此,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是改变这种现状的重要手段。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的改革要突出文化素质教育

一是将文化素质教育融合到专业教育之中。在专业课教育中,要求任课教师要融入人文知识到专业课教学之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人文知识,促进文化素质的提升。对工科类高职高专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对工科大学生加强文、史、哲、艺、经济、管理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以提高他们的文化品位、入文修养和科学素质。二是加大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改革力度。专业理论课建设方面,在强调基础知识必需够用的基础上,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方面下功夫。大多数理论课与实验课的比例达到1︰1,个别课程取消了理论课考试,以实践、实验动手能力的培养等作为考核的依据。三是增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加强高职院校工科类心理素质教育教材建设,通过课堂学习,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四是建立校外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如建立邓小平理论课及思想品德课的实训基地,让学生联系实际学习邓小平理论和思想品德课,组织学生定期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学习,不断深化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通过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提高学生文化素质。五是开展多种形式讲座。例如美术欣赏、音乐欣赏等,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六是改革教学计划。教学计划是体现办学指导思想,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总体设计,是学校组织教学工作的依据,因而高职高专工科类专业的教学计划十分重要,它决定学校能否培养出社会真正需要的综合型人才,是高职高专院校开展素质教育的核心,因此,在选择教学内容时首先要建立与素质教育模式相适应的教学管理系统,充分挖掘工科类课程中的哲学及美育因素。哲学和美育知识具有三种特殊作用:调和感情,培养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陶冶人们的心灵,使人变得高尚纯洁;发展学生的聪明才智。从培养思维的意义上讲,不借助哲学的话,任何科学研究也是不能完成的。因此,教师应在工科类教学中充分挖掘哲学及美育因素,以此舒展学生思维,开启学生心灵,促进学生知、情、意协和,追求人生真、善、美。如此开展素质教育,一定卓有成效。

(四)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要由知识技能的传授者向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转变,要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空间和时间,教学由重技能轻人文向科学人文相结合转变,这就要求教师有很高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坚持或强化人文素质教育客观上要求教师首先要提高人文素养,特别是教师在进行校本课程重组、开发的同时,应全方位深入挖掘教材深蕴的外延教育因素,科学处理,进一步更新教学内容,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使之更具有“通识性”;把素质教育渗透到工科类教学内容中去,使之更富于现实感和时代感,在提高学生文化素质,促进个性发展,使之成为综合型合格人才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因此,建构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关键”。

(五)改革课程评价方式,建立科学的、可操作的人文素质评价标准

课程评价对课程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科学的评价机制既是检验工科类教学中素质教育实施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素质教育实施的有效措施。因此,要改变原有的纸笔考试一统天下的局面,根据工科类专科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特点,积极采用口试、笔试、实践操作等多种考试方式,有效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从注重对学生知识记忆能力的测评为主转向注重对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从单一化的考分评价转向指向学生全面发展的多元化评价;从只关注结果优劣的评定转向重过程、重参与、重体验、亦重收获的评定;从一次性机会简单化处理转向多次提供机会多元化析评。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各大学更加重视以综合素质评价学生。目前天津大学已开始实行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该体系共设立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质、科技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能力水平6个一级指标。其中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身心素质等都与人文素质有着明显的联系。天津大学的这种做法如果在高职高专院校加以推广,必将促使学生自觉提高包括人文素质在内的综合素质。

(六)积极探索改革人文素质教育的教学方法

文化艺术教育的骨干课程是《大学语文》、《中国文化概论》、《中国历史》、《大学美育》、《音乐鉴赏》、《美术鉴赏》、《影视鉴赏》等必修课或选修课。但对这些课程的教学中要摒弃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以及过分强调系统性、完整性,而应大力推行以学生为教育主体的讨论式教学、辩论式教学、启发式教学、问题教学、直观形象教学,以帮助他们将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素质。此外,还要在各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都渗透人文教育,因为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单靠几门人文课程是难以奏效的,不论是社会科学学科还是自然科学学科,都可以结合传授知识进行人文教育。比如自然科学的学习过程主要是求“真”,但自然科学也内在地存在着科学美、技术美,这说明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有着内在的联系,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相通的。因此,在自然科学学科教学中,要善于发掘其中的真善美的内涵,善于以科学家的奉献精神作为人文教育的素材。

参考文献:

1、胡立和.关于文化素质教育若干问题的认识与思考[J].昆明治金专科学校学报,2002(30).

2、夏昌祥,杨卫华,杨丽敏,代祖良,陈鑫.[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

3、高云伟.加强高职院校人文教育[J].机械职业教育,2001(4).

4、于天豆.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与素质教育[J].职业技术教育,2001(22).

人文教育论文范文3

在5000多年中华文明史中,中国的教育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三皇五帝一直到清朝末年,可以称为人文阶段,这一时期很重视人文教育,以传统文化为主,简称以文为主的时代。到了19世纪末,中国传统教育的不足之处显露无疑。第二阶段,自科举废除至新中国成立初期(1905———1950年左右),是古今中外文理大融合的时代,简称文理融合时代。这是一个大师辈出、成群而来的时代。以西南联大为代表,是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一座丰碑,至今没有被超越。新中国的科学技术基础可以说是西南联大那一代人打下的。第三阶段,自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末(1953———1990年左右),中国的教育模式是以理为主的时代,这是一个大发展但没有大创新的时代。第二、三阶段我们引进了西方的教育,特别是科学技术教育体系,引进、移植得非常成功,对改变中国的面貌起了很大的作用。但也留下了重理轻文的遗憾。第四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1990—),这是一个回归文理融合时代,就是把前三阶段教育的缺失加以整合,把优点集中起来,形成一个科学和人文整合的新的教育阶段。纵观5000年的教育史,中国的教育模式走出了一个巨大的“之”字形,即经历了一个“正-反-合”的哲学过程。在科学史上,凡是做过重大贡献的科学家、哲学家、数学家,没有一个不是文理兼通的人物,比如笛卡尔、牛顿、高斯、爱因斯坦、希尔伯特等,这些人都非常爱好文学,有的对诗歌、音乐都有极深的造诣,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具有极高的审美素养和审美能力,他们的创造性成果也都闪烁着美的光辉。所以,没有深厚的文化素质、人文底蕴是很难成为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爱因斯坦于1952年10月5日发表于《纽约时报》的文章阐述了他的教育观点:“只教授一门专业知识是不够得的。因为如此学者只会变成一台有用的机器,而非具备完整的人格。学者必须德才兼备,与美善为邻。徒有专业知识,只不过像一头训练有素的狗,而非仁人君子。学者必须了解人类的渴望、理想以及痛苦,这样才能在群体与社会当中找到安身立命之所。这些宝贵经验,只能在与老师日夕亲炙时学到,并且一代一代地传下去。”文理兼通的数学大师丘成桐教授在总结自己的《研学之乐》中说:“西方文艺复兴的一个重要反思就是复古,重新接受希腊文化真与美不可分割的观点。中国古代文学的美和感情是极为充沛的,古人的人文情怀厚如高山、深如大海。若今人能够回复古人的境界,在科学上创新当非难事。”

二、文理融合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在笔者教授的专业课中有人文训练的任务,包括二项内容:一是从专业课中体悟自然科学的真与美,二是从专业课中体悟人生宇宙的道理。每一章上完之后,在学生的课后作业中都有这样的训练。科学与人文本是一体两面,没有天然的分界。以物观物是科学,即人站在局外观察物质世界的组成、结构、特征和运动规律就是科学;以人观物就是人文,即人在局内观察物质世界对人的利害关系,或者人以超然的诗意欣赏、学习、效法物质世界的道就是人文。《老子》一书的全部智慧可以概括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说:“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圣贤智慧都是从自然世界中悟出来的,此乃人文训练的哲学依据。美国高等教育家弗莱克斯纳认为:“所谓人文学科,不仅是指传统的人文学科,还包括深奥的科学知识本身所固有的人文价值。”苏州科技学院宣传部部长宫向阳认为:“教师能够并善于将专业学科知识中蕴藏的价值理念、科学思维和人文精神通过教学传递给学生,使学生感同身受,构建其人生信念的科学理性的基石。”杨叔子院士在《素质教育: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思想一大硕果》一文中全面深刻地阐述了素质教育的理念、内涵、意义和路径,路径之一就是“结合专业课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笔者的人文训练模式正是践行杨院士的素质教育理念———“在自然科学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融合人文教育、德育教育和通识教育。”所以,在理工课程中培养人文素质不仅有理论依据,而且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人文训练的原则、方法和意义

以笔者主讲的生物化学和免疫学为例,人文训练的总原则是:要求学生从生物化学或者免疫学中提炼出一种概念、逻辑或规律,可以上升运用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进入人的心灵、思想、伦理道德、精神境界、社会生活的层次。从生物化学或者免疫学中体悟自然科学的真与美,体悟人生宇宙的道理,净化心灵、提高精神境界,并自觉地内化为自己的行为。老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教学生做人的道理,真正做到教书育人。王德峰教授认为:“应当充分理解任何专业教育,只要是教育,其本身就是一种人文精神的活动。一切知识最深刻的基础总是思想和智慧。在这里,我们无疑可以看到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的一致性。”笔者总结了自己从教十余年来对教育的思考,特别是近四年的教学改革实践,建立了“知识、思维、人文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探索出一条在自然科学课程中、在理工课堂中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哲学来源于各门具体科学又高于具体科学,有高屋建瓴的指导作用。笔者认为,哲学就是关于思维拐弯的智慧之学,思维能拐弯就没有接受不了的新知识。中国学生在高中阶段就开始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在大学里继续学习,有良好的哲学基础,因此,用哲学辅助教学在实践上也是可行的。以讲授专业知识为主,辅以文史哲知识,文理结合、以文解理、以哲释理,把哲学的普遍性原理与具体知识相结合,是共性与个性的结合,在学生已经掌握的普遍性原理中加进具体丰富的个性知识材料,让学生形成有机的知识结构。总之,“不管白猫黑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利用一切可用的手段和方法使教学过程丰富多彩、生动有趣,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习从知识层面上升到思维层面,进入到人文哲学层次,使学生感觉专业知识是如此的具体形象,知识就是生活,知识离自己如此之近,和自己关系如此密切,学习不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一种快乐和享受。从自然科学的某个具体专业知识点出发,切入到人文学科、价值领域,体悟自然科学的真与美,体悟宇宙的奥秘,体悟人生的智慧和道理。人文科学是理工课程的味精和维生素,不能缺少。专家认为,一个好老师还应该是一个调味大师,营养丰富的菜肴如果不是色香味俱全,也难以引诱食欲;同样的,有用的知识如果不能以生动、活泼、有趣形式传授,就不能激发学生的直接兴趣,因而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学者范黎波认为:“中国现行的应试教育体制仍然是考试和学分导向,而非能力与素质导向。一言以蔽之,学业、就业、立业是严重脱节的。学业起步时,学生找不到合适的以兴趣和能力为导向的启蒙老师;结业后,从事与自己大学专业不相符的行业,干非所学;从高等教育过程看,现在大学没有建立起学者、学生、企业家共享的知识平台,理论和实践是两张皮,有的理论甚至就是‘简单的实践问题复杂化’。更严重的是大学没有营造一个科学工程和人文艺术交流的平台,导致科学家、艺术家和文学家等各用自己的学术语言解释问题,科学家缺乏想象力、艺术家缺乏创造力,学生感受不到科学的魅力,得不到艺术的熏陶。”本教学模式摒弃闭卷考试、放弃学分导向,选择兴趣、能力、素质导向,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的魅力、得到艺术的熏陶。

四、学生人文训练实践

在实践过程中,积累了不少有关人文训练的实例,限于篇幅,选择两例。

(一)从人体的物质循环看“天人合一”

人体是一个小宇宙,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根据系统论原理,开放的系统总是不断地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这就是生命的基本特征———新陈代谢。“人之初,受精卵”,人的生命从受精卵开始就一刻不停地与周围环境交换物质和能量,从受精卵开始到胎儿的生命发育过程是与母体之间发生物质和能量交换的过程。出生之后,直接与自然环境发生物质和能量交换。从这个意义上讲,大自然是人类的衣食父母千真万确,符合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观点。生物体通过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以维持其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据估算,一个人(以60岁计算)在一生中与环境进行的物质交换,相当于60000kg水、10000kg糖、600kg蛋白质、1000kg脂类。“酒肉穿肠过,佛主心中留”。这是生命的自然法则,不是佛教戒律所能禁止的。人只要活着,终其一生,每天都要摄取,向大自然借贷一部分物质,同时通过排泄每天向大自然返还一部分物质。假定中国人的平均寿命为75岁,平均体重为60公斤,那么大自然就有如此多的物质在如此长的时间以你的生命形式存在。只有死后才彻底返还大自然,偿清这笔债务。死后尸体火葬,C、H、O、N等轻元素化为二氧化碳、水蒸汽、二氧化氮等气体返回大气,P、S、Na、K、Ca、Mg等重元素化为骨灰返回土壤。死后土葬、天葬,尸体腐化,组成人体的元素同样以上述两种方式回归大自然,只是过程漫长一些而已。这就是中国人的人生观:入土为安、叶落归根、与天地同在、和宇宙一体。这是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从科学的角度、从人体物质循环的角度看到的“天人合一”。

(二)核酸的人文启示

核酸是四大物质(糖、脂、蛋白、核酸)中唯一具有自我修复能力的生物大分子,核酸在自我复制过程中,若发现有错误会自行校正修复。修复完毕之后再进入下一个阶段。我们在这里把DNA比作党中央,若DNA的复制过程出了差错,也就是党中央的方针出了差错,若中央的错误方针到了地方,地方政府会错误地执行;倘若中央有自我监督的意识,发现自己执政过程中的错误,并予以纠正,然后再施行正确的方针,这对人民群众来说就是福祉。如果DNA能纠正复制过程中的差错,就能使后面的转录与翻译正常进行,减少了细胞受到伤害的几率。这个道理不论对细胞或者分子来说,还是对于一个领导集体来说,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们宜从中汲取训诫和思考。核酸是生命遗传物质携带者,掌握着生命体中各种重要的信息。经过亿万年的自然选择,生物体形成了以核酸为中心的遗传规律,即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所有的物种都是在继承上一代基础上再通过自身的不断改变,经过漫长的进化演变而来。所以,在一定意义上说,所有的生物有一个共同的祖先。这看似偶然的推论其实是必然的结果。从人类几千年的文明中可以看出,当一个朝代处于崩溃边缘的时候,势必有新的力量来终结它,制定新规则,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性。所以,生活中不要抱怨种种不平,抓住偶然的机遇就会获得必然的成功。遗传是必然的,变异是偶然的。一个物种总是继承上一代的遗传信息,学会生存的本领。同时,在自己的这一代,如果遇到自然环境的变化,会突变以适应环境而求得生存。社会历史的运动规律是在遗传和变异中演绎展开的。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总是反复强调要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社会不能凭空发展,是在现有的自然空间、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基础上发展的,这就是继承、遗传、稳定。但是,当社会某些利益集团为了自己的既得利益阻碍社会的公平公正与和谐发展时,就需要改革。每个人、每个组织、每个团体机构总是追求自己的利益,所以马克思才说:“每一个人,每一代人都是在其上一代人为我们创造的社会物质基础上生存的,同时又为下一代人的生存创造物质基础。”所以,马克思又说:“历史不过是人们追求自己利益的活动过程而已”。

五、学生的收获与体会

学生方小明说:“在‘知识、思维、人文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中,三项训练是一个有机整体,互为基础,相互促进。知识训练是基础,思维训练、人文训练是延伸;基本知识理论不弄懂吃透,后两项训练无法顺利展开。反过来,当理解知识遇到困难时,借用思维训练和人文训练可以轻易突破学习障碍。思维训练可以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建构知识体系。”学生苏寒剑说:“人文训练是加强版的知识训练和思维训练,是本次教改的升华”。让学生在更高的层次看待免疫学知识理论,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通过此项训练,学生从免疫学中体悟自然科学的真与美,体悟人生宇宙的道理,体悟老子的绝世智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在训练中,学生反思自己、班级、院系、学校、社会、国家、民族、世界、天地,真是天马行空,“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经过此项训练,学生净化心灵,升华精神,将会成为有理想、有责任、脚踏实地的人。学生余鑫辉说:“我们学习的目的到底是什么?说白了,就是为了适应社会的竞争,增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可以在充满竞争的当今社会拥有一席之地。知识服务的对象是人,因此人文思想应该始终贯彻于教学的每一环节。人文训练的灵魂是‘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核心内容是对人类生存的意义和存在价值的思考。将知识与哲学等社会科学联系在一起,从自然科学的学习中领悟哲学社会科学的思想内涵和精华。人文训练的过程就是对历史、对人生的思考,在不断的思考中提高我们的思想境界,拓宽我们的视野,增进我们对世界的了解。学生张进说:”应该在所有科目上采用这种新的教育方法,最终能改变中国的教育现状。知识训练让我把知识记得更牢、理解更深。思维训练让我把知识学活了,不仅仅局限于课本。‘学而不思则罔’,思考对于一个人的学习和成长是至关重要的,这个环节能教会人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生活。人文训练让我悟出了许多平时不能明白的人生道理,也看透了人生的本质,老师的评语更是‘一语惊醒梦中人’,让我透彻地领悟人生哲理。通过这学期的课改体验,我体会到全新的教学方式所散发的巨大魅力,学习不再是一件枯燥无味的事,所以,我希望学校能推广和实施这种先进的教学方式,融入到各个院系、各门学科,让更多的人受益。“

六、结语

人文教育论文范文4

科学是与知识相关的问题

人文教育课上关于科学问题的讨论体现在对“知识”相关问题的讨论中—不仅仅是认识论的“认知”问题,而且还包括知识的伦理、知识的观念、知识与社会文化的关系、知识者的社会地位与政治处境等与“人的知识”有关的问题。知识是一个比科学更为广泛的话题,公元前四世纪柏拉图区别可确定的“知识”与会出错的“看法”,《圣经•创世记》里对人类偷食“智慧之果”提出教喻,文艺复兴时期出现以经验归纳为基本方法的科学和“知识就是力量”的信念,后来科学给世界带来空前物质文明也造成巨大祸害(如赫胥黎《美丽新世界》所说的寓言故事),二十世纪电脑和二十一世纪“谷歌”时代的“图像”和“技术代替大脑”型知识,这些都是人文教育课上不断出现和持续延伸的讨论话题。“知识”广泛的问题意识与“科学”之间有着自然的联系。“科学”(science)一词的拉丁词源scientia就是“知识”的意思。科学是一种可以理性解释的,并具有可靠运用性的知识。今天,人们所特别称为“科学”的,不仅是指这样的知识(往往是关于物质世界的知识),而且更是指对这种知识的特别追求方式(以经验求证为本的“科学方法”),乃至这种方法所特别体现的真理价值(所谓“科学精神”)。对“科学精神”的人文表述往往与人们常常特别强调的“实事求是”不同。例如,十八世纪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Smith)说:“科学是激情和迷信的高效解毒剂。”十九世纪英国生物学家托马斯•赫胥黎(ThomasHuxley)把科学看成是普通人都能运用的思维方式,他说:“科学只不过是最佳的常识,在观察时严格准确,在思考中严守逻辑。”爱因斯坦则反对把科学思维神秘化,他说:“全部的科学不140过是日常思维的提炼。”这样的表述闪烁着思考者自己独特体会的光彩,更能为人文课增添思想乐趣。人文教育课上学生们以冷静、理性、常识的方式谈论关于知识的问题,不断有机会将科学与其他知识形式或内容相联系。在人文教育中,这叫作知识的“周边扩展”(contextualization),也是大学教育对学生“知识信息融会贯通”(contextualizedinformation)的基本要求。例如,柏拉图的《美诺篇》里,苏格拉底在讨论与“知识”有关的问题时,用了几何学的例子。最早的古希腊科学家出现在公元前六世纪的米利都,他们第一次拒绝使用传统神话或宗教解释来言说周遭世界的现象,而代之以理性解释,也就是他们所谓的“理论”。他们对几何学和政治学抱有同样的热忱。几何学(本意是“丈量土地”)既是一门理论学科,也是一门实用科学。几何学与政治的关系是,因为土地是当时最宝贵的财产,要建立新的城邦,就需要仔细丈量土地,将其平均分割并分配给殖民者。人文课上学生们讨论欧几里德的《几何要素》,关心的远不只是它的数学知识,而是它的人文价值。例如,希腊几何学是一个典型的语言概念逻辑系统,与古埃及以图像为本的几何学不同。它从一个最基本的关于“点”的定义(点只有位置而不占有空间)出发,延伸出线段、角、圆等等,终于构成了一个结构复杂的完整概念世界。最完美的点只能存在于人类的想象之中,任何画出来的、人类眼睛能看到的点,都不可能是真正的点,因为它必定不只是一个位置,而是占据了一点点空间。

同样道理,我们能看到的直线必然不是真正的直线,我们能看到的圆必然不是真正的圆。真正的欧氏几何是一个只能用文字来表述、一个只有靠想象才能进入的世界。这个几何世界和文学世界、历史世界、伦理世界等在性质上并没有什么两样。欧氏几何于是引发了一系列至今仍使许多领域中的思想家着迷的问题,如语言和理念的关系(是语言反映现实,还是语言构成现实),理想和141现实的关系(典型的柏拉图问题,“理念”和“现实”,哪个更真?)人的逻辑能力问题(康德把逻辑和时空感确定为人的规定性,维特根斯坦把“伦理”和“逻辑”定为世界存在的条件),“第一原则”问题(任何伟大的思想体系都可以归到像“点”的定义那样简单的基本理念吗?)等等。这些问题可以对学生有很多关于“知识”问题的思想启发,往往会引起热烈的讨论。例如,有的学生会问,如果完美的“点”只能存在于我们的想象之中,如果我们能够想象永远不可能用眼睛看见的事物,那么我们神奇的想象能力是从哪里来的?他们还会争论,想象是不是人的一种知识能力(爱因斯坦说,“人类真正的智识表现为想象,而非知识”)?想象是人的天性还是神的恩赐?这种争论本身比它可能得到的任何答案都来得有趣且有教育意义。无论答案是什么,人的想象、人的理性、人的自由意志和尊严都会在新的凝视下显得神奇和神圣。对人的自由思想和想象的控制也会更显现出它的残酷和违法人性。又例如,正如任何可见的点都不如只能存在于理念中的点来得完美,是不是任何一个社会里的“好人”和任何一种现实中的“善事”,都不如只能存在于理念之中的“好”和“善”?社会的德性伦理建设能否通过“向某某好人学习”来实现?还是无可避免地必须诉诸某种理想的“好”和“善”?这样的好和善是否具有普世性?其知识和观念又是怎么形成的?像这样的讨论会把学生的关注点从哲学认识论的一些问题引向伦理和意义的问题,而不只是局限在几何知识的特定内容。其实,前苏格拉底时期哲学家关心物质世界的构成,苏格拉底把这种关心转化为伦理以及人类在相互关系和社会组织中所起的作用问题,这个转变至今对人类充分认识科学的利与害,以及科学与统治权力的关系,仍然具有现实意义。这也是学生们在希腊思想课上阅读《几何要素》的人文教育意义所在。

科学和“人的普遍问题”

人文教育课上讨论科学的目的与讨论其他文本(文学、历史、宗教、政治、哲学等等)的目的是一致的,那就是培养学生对“人的普遍问题”进行思考和提问的能力,其中包括知识与权力的关系问题(这也是法国杰出的“思想系统的历史学家”米歇尔•福柯最关心的问题)。在阅读伽利略的《星际信使》时,知识与权力的关系问题相当突出。这个历史时期的人文阅读讨论没有选牛顿,而是选了伽利略,是经过考量的。这不是因为伽利略在科学贡献上比牛顿更伟大,而是因为他在两个方面更符合人文教育课的教育目的—他让我们看到科学背后的人类心灵,也让我们看到,由于无法摆脱来自政治(当时是宗教政治)权力的限制,真实的知识体现的是人的一种怎样的被压抑的知识信念,它也同样映照出一种自由与屈从同在的科学家人格,至今仍然如此。人文教育顾名思义是“人的自由教育”,自由的人格是这个课程培养学生的一个主要目标,然而,自由是有条件的,无视这一点,便不能真正懂得自由。伽利略的《星际信使》让我们看到了人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看到科学家在与权力体制(天主教会)发生灾难性冲突时,人格特征会变得模糊。尽管如此,他仍然可以是一个可亲近的人。

而且,一个有公共意识的科学家,他不只是从事科学研究,还需要为传播他所珍视的科学发现而运用解说者的丰富才能。伽利略受当时的教会迫害,这是学生们都知道的。但是,通过阅读《星际信使》,他们看到的不是一个简单化了的“知识殉道者”,而是一个为了自身安全,很会讨好权力,与之妥协,也很善于为自己谋取有名有利学术职位的“聪明人”。这种讨好和妥协是因为他不得不应付权力对知识的武断审查。然而,虽然这是不得已的自我防卫策略,但却还是一种为追求真实和真理付出的道德和人性代价。不仅如此,伽利略还是一个政治投机分子,他将《星际信使》献给143佛罗伦萨的统治者美第奇家族,并将木星的四颗卫星以美第奇家族之名来命名,伽利略因此如愿以偿获得这位欧洲最具权势的统治者的赞助。伽利略因此成为一个“不自由的知识人”的象征性人物,让我们看到了强制性权力控制下的知识人和知识的普遍处境。他不仅是一位科学家,而且更是一位具有文艺复兴时期特征的人物—复杂、多面、矛盾,有着与我们一样的平凡人性。这与我们在科学教育中常常碰到的那种脸谱化的“科学家”(“爱国”加“专研”)是完全不同的。例如,“”结束后不久,数学家陈景润成为“科学的春天”里的知识人格典型,他除了演算数学题之外,几乎什么都不会,什么都不关心。相比之下,伽利略则向我们展现了他作为社会和政治中人的全面投入和由此显现的鲜明个性。

科学不寻找绝对真理

十七世纪,科学观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对之产生过巨大影响的不仅是笛卡儿,而且还有培根,培根甚至还更有代表性一些。人文课上之所以选笛卡儿而非培根,一个重要原因是,笛卡儿让我们更为典型地看到理性与信仰(宗教的或意识形态的)在科学家那里可能发生的自相矛盾。一面秉持以怀疑来确定真实知识的原则,一面却屈从于某种不容置疑的“信仰”,这样的分裂人格在科学家和知识分子身上表现得特别明显,而造成这种分裂的往往不是科学家真的有什么“信仰”,而是因为他们对某些事情有所“害怕”。学生们在人文教育课上阅读笛卡儿的《谈谈知识》,不难从字里行间读出他因为伽利略于一六三三年被教会迫害而感到的害怕,他是一个“吓怕了”的科学家,统治权力对知识者的杀鸡儆猴手段在他身上是发生作用的。笛卡儿坚持理性的怀疑,他知道,这种怀疑精神可能摧毁人们认为是天经地义的政治和道德价值观,作为妥协,144他倡导建立一种“临时的道德原则”,直到理性能找到并维持新的原则为止。比起他的同时代人培根来,笛卡儿对待宗教和上帝的问题要小心谨慎得多。这是因为他害怕像伽利略那样受到教会谴责,他于一六三三年被迫放弃对哥白尼学说的信念(相当于公开检查和承认思想错误),也放弃了发表与伽利略见解相似的《世界》(TheWorld,一六三三年完成)一书的念头。在阅读笛卡儿时,学生们讨论得更多的是现代科学方法的形成以及我们应该如何理解所谓的“理论”—科学的以及其他被称为或自称为是“科学”的那种理论。人文课上的大学生对现代科学观念在文艺复兴和十七世纪发生的根本范式转变很有兴趣,但他们对这之前的亚里士多德旧科学范式却往往了解甚少,因此需要向他们介绍亚里士多德对“心智”(mind)、“知识”(knowledge)和“科学”(science)的观点。这些观点也都与知识讨论的其他问题有所关联。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心智”(也就是“在头脑里发生的”)只限于“推理”和“理解”。人的感官、想象、意志等等是指向心智之外的,因此不是纯粹的“智力”,它们只是人与外部世界之间的联系而已。

在“我怎么感觉”与“外面有什么”之间是没有区别的,因此,感官经验直接向人们提供了外部事物的知识。笛卡儿对十七世纪新科学范式有重要贡献,他把人的感官经验、想象和意志、推理和理解一起归入“心智现象”。他在“我怎么感觉”和“外面有什么”之间划了一道界限,提出了一个根本的怀疑:我们能确定自己所感觉到的事物吗?如果我们不能确信由感官所察觉的事物(例如,水杯里看起来是“弯”的筷子其实是直的),那么我们便不能从观察中推导出所谓的“科学真理”来。所谓的“科学观察”并不是纯客观的,而是人的意志解释行为,对它的科学性(可靠的知识性)绝不能轻易下定论。但是,笛卡儿对绝对确实的否定并不彻底,他的怀疑论(“我思,故我在”)仍然是为了寻找某种在亚里士多德范145式中无法获得的知识确定性。今天,我们可以比他更进一步地知道,在科学里是找不到绝对的确定性的,根本就不存在什么绝对的科学真理,更不要说是“宇宙真理”了。知识骗子们总是把自己的私利打扮成真理,并把谋取这种私利的手段夸耀为科学。学生们在讨论中很感兴趣的是,任何科学理论的性质都是提出某种基本“假设”(hypothesis),而不是从什么一定正确的原理推导某些“证明”(demonstration)。学生们对“担保”(warrant)的认知作用尤其感兴趣,因为他们许多都来自有宗教背景的家庭,对“信仰担保”与“科学证明”之间的区别已经有所了解。例如,平面几何的“勾股定理”有几十种不同的证明,但这并不比只有一个证明增加“勾股定理”的可信性。但是,“信仰”或“信念”的担保是有可加性的,来自多个不同方面的支持越多,条件就越接近充分,担保就越有力,越令人信服,宗教历史的故事、事例和人物、道德感化、神学研究等等都是在提出这样的担保。把理论看作“假设”,这其实已经是在把从理论得到解释的现象当作是一种“担保”了。理论被人们相信,是因为它有经验的支持。理论中包含了一种由“担保”所支持的“信念”,信念发生在感觉官能和思维官能的相互结合中。例如,牛顿力学定律之所以被人深信,不仅在于他找到了开普勒原来分散的结果的统一内在原因,而且更在于它被以后无数成功实践所担保。但是,这些担保并不充分。更深入的研究发现与这个信念不符的实例。近代力学研究发现,当运动中物体的速度达到光速时,牛顿定律的结论与实验结果之间的偏差就很明显,这时就得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力学了。然而,尽管牛顿力学的担保是有条件的,但在它使用的条件范围内却是完全可靠的。虽然相对论力学是比牛顿力学更具精确性担保的知识,但它并不降低牛顿力学的价值。人类日常生活中的事情都在牛顿力学有担保的条件之内,因此牛顿力学在日常生活中有比相对论更广泛的用途。这样的科学知识对学生们了解其他知识及其运用的范围和条件很有帮助。他们由此知道,科学的成就在于得出某种有担保的理论(即“假设”),而不是绝对确定无疑的知识(所谓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人类诉诸理性的怀疑(不同于非理性的怀疑主义和犬儒主义)所得到的这个对“知识”的理解,不仅适用于自然科学,也适用于人文科学。人文教育课上讨论科学,涉及许多与人类思想史、观念发展、哲学、政治、社会有关的问题,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求学生们开动脑筋,积极加入讨论。这样的讨论是一种“交谈”(conversation),学生们自己的思考、提问、回应和关心的问题成为交谈的主要内容。老师的任务是协助讨论,不是知识灌输(lecture)。这与自然科学课程上的“特殊知识传授”是不同的。因此,即使是同一门人文课,每次教的时候讨论内容也会有明显的不同。

人文教育论文范文5

1人文型学生公寓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公寓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不可忽视的地方。在学生公寓内,由于缺少了课堂纪律的约束和任课老师的监督,学生的身心得以放松,所表现出来的也是最真实的面貌,各种思想情感就会尽情地流露出来。并且,学校德育教育的方式多种多样,通常使用的方法有:开大会、作演说、搞辩论,开主题班会,教师个别谈话,学生个人写文章等等。这些形式,从理论上或者从一定的思想高度上传播了大道理,提高了同学的认识,解决了学生“知”的问题,收到了一定的德育实效。但是,德育又有它自身的特点。德育具有广泛性,它覆盖人一生的全过程,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每时每刻,每事每处,都离不开“德”的引导;德育具有渗透性,它深入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每个细胞,每根神经,学生的言行举动都受德的支配;德育又具有实践性,它必须通过“知”和“行”的统一来实施“教”和“育”,没有实践的德育是空洞的,它只能培养出“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所以德育不是模块,不可以整齐划一。因此德育工作不能只停留在教室、会议室里的大小会议、集体活动,德育要渗透到学生的公寓生活中。当前,职业院校德育工作普遍使用的是说服教育,不可否认道理要灌输,要说深说透。但是道理,教师从幼儿园一直说到大学,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学生已经懂得了,他们写起作文来,做起演说来,一套一套的,但是要他落实到行动中去,面对一次劳动,一次集体活动,捐一元钱,捡一张纸,帮一次人这些道德底线,他们大脑中贮存的大道理早已苍白无力了。而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滋生并不断膨胀,认识上真、善、美与假、恶、丑逐渐被金钱左右,“口头道德”、“行为缺德”表里不一的双重人格。而这种人格缺陷在教室往往不容易暴露,只有回到学生公寓,卸下了人人都有的那种伪装,他的真实的人性才容易完全显露出来。所以学生公寓为我们提供了实施行为规范教育的良好场所,为我们老师了解学生提供了一个透明的窗口,在学生公寓中进行必要的人文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2班主任在学生公寓中对学生起重要引导作用

学生公寓是学生进大学之后的“家”,同千千万万个家庭一样,这里也需要和谐,需要温暖,需要快乐,因此班主任要尽量给学生营造一个幸福温馨环境,使他们在快乐中生活,在快乐中学习,让他们在这个“家”里享受到集体温暖,接受人文关怀,感受真情也回报真情,在感受真情中提升自己道德水平,唯其如此,教育才算以人为本的人文教育。如果说教室是教学生专业求知的殿堂,那么学生公寓则是我们教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的演练场。确切地了解学生生活状况、心理状况,行为习惯及其品质操守,才能有效地因材施教,把德育工作做实做到位,学生公寓的人文型教育得以完成。

3班主任要努力创建人文型公寓

在公寓人文教育管理工作中,由于受到过去思想的影响,观念上存在一种误区,认为高校学生公寓工作就是负责学生公寓区安全、卫生,不出乱子。“等事办”的思想在一些班主任身上仍有体现,对学生重课堂轻服务,很少去考虑学生的感受和需要,对公寓工作中的人文教育问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职业院校学生公寓人文教育工作,决不是简单的看门、扫地,有大量繁杂的思想教育、服务育人和公寓文化建设等工作,要做好这项工作,管理者、班主任除了具备较高的文化知识和思想素质,还必须特别注重对工作细节的研究,并适时地把它落到实处。同时教师的人格魅力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教师要发挥人格力量的引导作用,教师的人格力量来自于学术水平与道德情操的完善统一。教师人格力量表现为健康的价值观、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渊博的学识。一个好的教师不仅要靠自己学术上的影响力,更重要的是靠自己人格上的感召力。高尚的师德,就是一部好的教科书,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深刻的、长远的,终身受益的。

二学生公寓是人文教育的好场所

1可以培养自主人文意识

一般来说高职学生离开了教室,也就离开了班主任的督促,离开了班干部的管理,这时就成了“自由电子”,这时正是职业院校学生养成自主管理的好时机,在学生公寓人文教育中我们要求学生从小事做起,管住自己的手,管住自己的口,管住自己的心,做一个管得住自己的理智人。同学之间互相尊重,相互督促,相互沟通,生活指导老师给学生充分的信任,适当的提醒,可以培养学生自尊心、自信心和高度的自觉意识。

2可以培养“善与人处”的品质

学生回到了学生公寓,学生在经过紧张的学习之后回到学生公寓,紧张的情绪会松弛下来,兴趣、爱好、习惯都会表现出来,十几平方米的空间里自然会有矛盾产生。这时正是对他们实施“协调人际关系,创造良好氛围”教育的时机。要让他们知道每个人的一举一动都会给周围的人带来影响,如何善与人处,是一门学问,当同学间发生矛盾,班主任要因势利导,养成他们宽容的胸怀,谦让的品质,必要时可以就事论事,教他们一些善与人处的小绝招。

3可以培养集体意识、主人公意识

学生公寓是几个兄弟的“家”,每个人是“家庭”的成员,学校可利用这个特定的条件,培养集体观念,让学生明白,个人与集体互相制约,大家只有先维护集体的利益,才有可能维护个人利益,要有主人公责任感,久而久之,一个爱集体爱民族爱国家的意识就养成了。

4可以培养竞争意识

学生公寓是多学生公寓的集合,学校开展“星级文明学生公寓”评比,既促进学校人文,又能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评比的过程中,“家”看“家”,“户”看“户”,容易养成不甘落后的竞争意识。

5可以培养合作互助意识

住校学生远离家庭,生活上难免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会需要别人的帮助。在学生遇到困难时,老师发动大家伸出友谊之手,今天你帮他,明天他帮你,帮来帮去,一种合作互助的意识就养成了。

6可以培养节约意识

在学生公寓里要求学生节约用水,节约用电,不浪费生活用品,历来是老师们着力的一个重点,它不仅为学校节约了一笔不小的开支,更为重要的是,现代的学生由于生活水平提高,他们根本不懂节约,如果不趁早养成节约的习惯,我们祖国的未来接班人何以能担当大任。所以,培养学生的节约习惯,是关系到我们的民族能否后继有人的百年大计。

三班主任创建人文型公寓的具体措施

1班主任要熟悉学生公寓的制度

班主任必须熟悉学生公寓的规定,以规范和教育为原则,除了文字上讲究用词、语气外,还需要根据学生的生活特点来制定相应的补充措施、方案以及预案;在作息制度上,要考虑到节假日学生聚会或是集体活动的需要,将晚间的熄灯时间做出调整,推迟半个小时或是一小时。为了避免损坏公物或是污损墙壁,不准同学在楼内踢球、玩球、抽烟、喝酒。如果单纯作这样一个规定,学生在心理上往往难以接受,因为好动逆反的青年人总会有意或无意地违反规定,但是,若公寓部门为有球的学生制作一个球架,为他们统一保管,那效果肯定是显而易见的;晚上迟归问题,学校规定不能迟归,也不能在学生公寓内燃点蜡烛,那就应该为勤奋刻苦的学生提供学习场所或“通宵”自习室,让他们在熄灯后仍然有地方学习。如此等等,凡是学生有合理需求,公寓部门就应该想方设法予以满足,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规定的有效性,同样也更完整地体现人性化服务的特点:第一,定期到学生公寓巡视(发现———解决思想问题);关注学生在学生公寓内的行为表现,关心学生生活,加深我们师生友谊,同时支持我们生活教师(得力助手)的工作,帮其树立威信。第二,关注公寓反馈单,注意关注学生在学生公寓的表现,有问题的一定及时解决并督促完成。第三,关注星级学生公寓评比与卫生大扫除的反馈单及公寓文化节活动;学生公寓活动离不开班主任的鼎力支持,我们班主任的态度和力度决定了学生参与和重视的程度。学生公寓生活是社会生活的实习和前奏,切实做好学生公寓工作是十分有意义的。

2班主任要下寝室了解学生生活、学习和思想

第一,个别学生中的歪风邪气。谈恋爱、夜不归宿等不良现象,班主任老师通过下寝室能发现和制止这些违纪行为,防止这些不良现象在班上泛滥。第二,班主任老师下寝室能从专业上指导学生,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巩固专业思想,扭转部门学生的厌学情绪。通过班主任的沟通,可以帮助任课教师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从而提高全班学生的学习成绩。第三,班主任老师下寝室能从生活上关心学生,积极引导学生的业余生活向健康方向发展,使学生的精神生活得到充实。班主任老师通过下寝室能尽力帮助同学解决一些实际困难,积极向学校有关部门反映学生的意见和要求。在强化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大大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和道德修养,使他们能时时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学校学生公寓管理带来极大便利。

人文教育论文范文6

长期以来,生物医学模式的盛行使医学界出现了“重技术轻人文”的现象,现代化诊疗技术的日新月异,使医生的注意力从关注病人转变成分析化验单数值、依赖检查仪器寻找病因,而作为一个整体的病人逐渐地在医学诊疗过程中被分解为病因、病原、症状、体征等单个的要素。这种“技术至善”主义凸显出医学正逐渐背离“以病人为本”的原则,医学人文主义精神被摒弃一旁。这就导致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偏重于传授知识与技能,强调知识技能的实用性及功利性,以满足岗位需求作为衡量教学质量高低的标准,而忽视了医学人文教育对医学发展的积极作用。

二、医学融入人文教育的意义

事实上,医学应该是一门将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完美结合的学科;医生不仅要具备系统的医学知识,更要具备专业的医学人文精神。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作为系统和整体的医学模式被深刻认识与接受,医疗活动除了以诊疗疾病为重点,更要求把病人视为一个多层次整体的人而不是损伤的机器来治愈。医生不应是只治病不治人的技术主义者,而应是品德高洁、医术精湛、待病人如亲人的仁医。这就要求高等医学教育中融入人文精神的培育,使医学生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养成良好的人文素养。医学教育要从以医学科学为中心的传统医学教育模式转变为医学科学与人文科学并重的综合医学教育模式,着力培养学生在临床实践中实际运用人文社会科学手段去预防、治疗疾病,体现出医学的终极目标不但是为了防治生物学意义上的疾病,更是要服务于人类健康,造福于社会。

三、医学人文教育的新途径

1.构建合理的医学人文教育课程体系。

目前多数医学院校不同程度地开设了“心理学”“伦理学”“卫生法学“”社会医学”等课程,但内容分散,未形成学科整体优势,多是为了应付教学计划的完整和满足对医学专业教育的补充。要促进医学教育的整体发展,必须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统筹规划医学人文教育,使其朝着专业化、科学化和规范化的方向发展,以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为指标,尝试对医学专业课与医学人文课进行融合,根据医疗实践的需要,将探讨医学价值、医学规范的如“医学哲学”“行为医学”“医患沟通”等学科整合到相关医学教材中,把人文教育的内容渗透到专业课程和各个阶段的实践中去,将医学人文教育与医疗活动相结合,注重内涵式建设,促进医学科学与医学人文的深度整合,强调整合性、交叉性和系统性的原则,构建从基础到专业、从理论到实践技能,循序渐进、多形式的医学人文教育体系。

2.革新医学教育教学方法。

改革医学人文教育教学方法,尝试分为课堂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教学两部分,在课堂理论教学中开设医学人文必修课与选修课,必修课明确修满学分方能毕业,选修课由各院校自行选定但也规定相应学分。组织知名专家学者编写医学人文教育的权威教材与规划教材,同时鼓励各院校编写具有区域特色的地方教材与学校教材;充分利用网络教育技术,建立多媒体教学网站,实现开放性教学,注重对社会医学热点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原因和提出解决方法,既要探索研究,又要解决现实问题,不断提高医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我构建医学人文知识体系。在临床医疗实践中,建立“感触医疗”的实践教学模式,结合典型病例进行专题讲解和案例分析,以医学人文的视角引导医学生将人文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研究解决医疗问题,感受人文关怀在医疗实践中的意义,体会人文精神对于临床工作的实际价值,使临床实习既成为医学专业技能的实习过程,也成为医学人文素质的养成过程,使医学人文教育成为不断线、可持续的渐进发展过程。

3.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推进医学人文教育的发展,取决于要有一支数量足、素质高的医学人文教育教师队伍。坚持培养与引进并重,既利用和发挥好原有的人文学科方面的师资力量,为优秀教师提供进修深造的途径和渠道,完善医学人文教育师资队伍培训制度;通过专业培训,聘请不仅熟练掌握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而且具有良好人文修养的优秀临床医务人员参与医学教育的教学与研究,利用他们的专业修养和综合素质解决学生的问题,培育“双师型”教师队伍;根据学科建设和课程发展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引进相关领域的学科骨干和学术带头人,同时面向社会聘请具有社会影响力、学有建树、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知名专家学者为兼职教师,充实师资队伍,优化队伍结构,为学生开设医学人文讲座、论坛和课程,以活跃学术氛围,开阔学生眼界,培育人文精神,实现医学人文教育师资队伍专业化,切实提高医学人文教育质量。

4.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涵养人文精神。

校园文化是一种引导性文化,对学生的知识文化、价值趋向、人格完善以及心理素质的提高起着强烈的熏陶作用。良好的校园环境和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师生的人文精神养育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优美的校园环境和校园景观,能陶冶学生的心灵,带给学生良好的情景教育,培养其审美意识,增强审美能力,提高其精神境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园文体活动和社团活动,将无形的校园文化融入到有形的人文素质教育活动中,将学校的内在精神理念外化为各种可见的文化符号,学校通过正确引导和大力支持,使学生在社团活动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和聪明才智,营造出大学精神的人文环境和文化氛围,凝聚一种积极向上的校园人文精神;通过校园文化精神的长期培育与历史传承和优秀教师的言传身教,使学生自己通过知识学习、观察、实践逐渐内化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从而在专业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共同作用下,使自身的综合能力和人文修养得到提升,完成知识技能和人文素质协调发展。

5.建设实践教学基地,提高人文素养。

人文教育论文范文7

关键词:人文教育 语文教育 相互渗透

一、引言

传统的语文教育对学习知识的要求非常死板而且严格,使得语文成了一个选拔书呆子的工具,致使语文不仅难以教出高素质人才,反而给广大师生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在一定程度上,这种语文教育方式也阻碍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要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拾起人文性这一工具,在语文教学的同时,将人文教育融入其中,这样才能给学生独特的思维想象空间,才能让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二、当前语文教育的现状:缺乏人文教育

语文是“基础工具”的特点写进了建国以来的历次教学大纲,成了现代语文教学的基础理论和指导思想。当然,语文在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人们的听、说、读、写四大能力在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起着根本的作用。正因为如此,我们就把原本充满人性美,最具人文内涵,最具生活情趣的语文变成了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几十年来,固定模式的知识系统,死板的解题技巧充塞着教师和学生的头脑,导致了抽象、概括、提炼、分解的训练占据着课堂。这样的语文教学突出的不是语文学科应有的形象思维,反而强调的是逻辑思维的训练,从而也就忽视了情感、意志和审美情趣的介入,我们看重的是所谓基础知识训练、基本技能的提高,重视知识的记忆,重语法修辞、逻辑等理性内容,重视起承转合、前后呼应等写作技术的训练,使最具人文性的语文教学逐渐成为语言文法的训练和写作技巧的训练,却忽视了语文学科丰富的人文内涵,忽视了学生人格的形成,个性的发展。

在这种情况加上近一、二十年来应试教育的兴起,我们的语文教育距离人文教育的道路越来越远。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学生必须每天面对浩如烟海的训练资料以及刁钻古怪的各种考试试卷,这些不仅压得学生们喘不过气来,而且对广大语文教师来说,也造成了沉重的负担。这样一来,教师和学生头脑中语文学科的人文意识将严重匮乏,而且学生也很难在这样的语文教学中得到情感和心灵的升华。这些做法恰恰与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健康情感以及健康的审美态度的人文教育背道而驰。

我们的教育不应该是为了传授知识而教育,这样就误解了教育的本质。孔子曾说过:“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作文语文教育工作者,需要做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让他们懂得自己去探求知识,然后学以致用。这样我们教育出来的人,才是最具有头脑与创新精神的新一代学生,国家需要的正是这种人才。

三、人文教育与语文教育相结合的重要意义

语文教育离不开文本,而任何优秀的文本都是人文精神的载体。语文教育不是局限于文化知识的传播与灌输,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了解语文知识中所蕴含的情感,以及所表达出的深刻哲理。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有个性的全面发展。从这个角度讲,语文教育同样具有人文价值。语文教育不仅具有教书育人的作用,同样内在地蕴涵着人文价值。因为教育本质上是人文的,语文教育的内容也具有人文精神。失掉了人性的语文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这样的教育,教出的学生大都是死读书、没有活力与创造性的学生。丧失人文价值的原因有狭隘的功利主义教育观对语文教育人文价值的淡忘,应试教育对语文教育人文价值的抛弃,教师素质也制约着语文教育人文价值的体现和传播。那么,语文教育的目标应该转移为个人的发展,着眼于学生素养的培养。通过转变教育观念、优化课程结构、改革教育方法、完善教育评价等,来实现语文教育的人文价值。

所以说,人文教育和语文教育二者之间有着兼容性和互补性,是有差别的统一。同时,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知识经济要求人们注重人的整体素质发展,语文教育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方法、能力、行为、习惯等多方面整体协调发展。语文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相互融合和发展,最终将决定人的塑造和提升,进而作用于客观世界的改造。二者的融合,是语文教育日趋完善的表现。语文教育作为一种塑造人的社会活动,既要满足社会的需要,又要关注人自身的发展,培养有健全人格的人。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培养素质与人文性兼备的全面发展型人才,是现代语文教育的发展方向。

当前的语文教育应该以学生的人文精神重构为目的。通过沟通自然学科与人文学科,深入挖掘语文教育的人文教育价值,教育学生重视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注重人与历史、世界的关系,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学会正确地对待语文教育。人文教育与语文教育兼容的教育,也许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四、如何使人文教育与语文教育成为一个整体

(一)注重情感的培养,关注心灵的提升。语文教学,本应该是一个充满情感与乐趣的过程。而在现代教育模式下,教师不得不快速地讲授文本内容,为了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内容。这样造成的结果是,学校的教学业绩相当出色,但是学生却苦不堪言。机械性地接收老师上课讲的知识,长期下来会造成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下降,以及情感的淡化。为了改变这一现状,要求教师在课堂授课时,扮演的应当是一个指向帆的角色。他们用诗一般的语言,充满情感的基调,引导着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地遨游。

真正的教育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魂的交流活动。语文教育如果只从客观层面去把握学生,那么教出的学生将会是被物化了的学生。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灵,多去了解学生,这样才能在授课时抓住学生所感兴趣的,才能让学生在一个充满情感与人文关怀的环境中成长求知,才能达到教师与学生的情感共鸣。同时也能使语文教学更具人性化,更能启迪学生的心灵。

(二)全面评价学生,注重教育过程。语文教育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评价。教师对一个学生的评价,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以及以后学习的状况。一个好的评价,是老师对学生的认可,这样会给学生极大的鼓励,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更加努力地学习,从而使自己更加完美。相反,一个差的评价,会严重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特别是对于那些心理素质不太好的学生来说,这种评价或许会给他们带来厌学甚至不再爱学习的后果。这就要求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在平时教学的同时,要学会掌握评价的技巧,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学生恰如其分的评价,从而让学生能够在了解自己不足的同时也能明白努力的方向。这才是教学评价的真正目的。

此外,语文教学是一个过程教育,而不是只为了单一地拿出什么样的教育成果。教师如果在课堂教育的时候忽略了过程的重要性,那么学生最后学到的也只有死板的文本知识,而那些知识中所蕴含的人文情感,学生将很难体会到。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时候,更多地引导学生探索求知,让他们体验求知的乐趣,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极大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果只为教学而教学,机械性地给学生灌输知识,这样的教育一定是个可悲而且失败的教育。

实践证明:学生的成功源于学生的信心,学生信心的形成往往源于教师的鼓励。因此,教师在教学中的鼓励性评价,对于学生树立自信心,积极进取,在学习上取得新的成功有着重要作用。

(三)重视学生的写作训练,催化人文之情。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与重点。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学生认识自我、解读世界、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学生在写作的同时,不仅能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而且更能激发学生的人文情怀。

我们的写作灵感,大都源于我们平凡的生活。要写出有质量,富有情感的文章,并不是一件难事。一个善于观察生活的人,其内心的情感一定也会很丰富。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可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穿插教导学生观察体验生活,给他们布置一些简单而富有乐趣的社会体验作业,让学生在体验生活、观察生活的同时,培养他们的人文情怀。然后,让学生用文字的形式写出来,不仅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且,对他们的心灵也是一种升华。学生有了情感,体验到了语文学习的乐趣,自然能够把学习搞好。这比死板的课堂教育所教出来的学生更具有时代人文气息。

另一个写作的灵感就是来源于阅读。叶圣陶曾说过:“国文课本为了要供同学试去理解,试去揣摩,分量就不能太多,篇幅也不能太长;太多太长了,不适宜做细琢细摩的研讨工夫。”阅读量多,写起文章来,自然能信手拈来。阅读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而且阅读对于学生语感,语言能力的培养也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如果一个教师的教学计划里,没有让学生阅读这个条目,那这个教学计划就是不完美的。

五、结语

任何事物都有其灵魂所在,语文教育作为我们最基本的教育,也有着其灵魂所在,它的灵魂就是在语文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要与人文融合,只有把语文教育与人文结合,才能够使语文教育更加有深度,也更能彰显语文教育的魅力所在。语文教师要善于将人文素质教育融于日常的语文课堂中,在不知不觉中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语

参考文献

[1]文化素质与人文精神重建.思想理论教育导刊,1994(10).

[2]张胜勇.反思与建构――20世纪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

[3]康震.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导向.河东学刊.

[3]潘美明.大学语文教学与人文教育[J].文学教育, 2007.

人文教育论文范文8

一、以德育人,因材施教,开展德育系列化活动

要在短短的三年或六年的中学阶段,为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打下良好的基础,任务十分艰巨。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曾为我校题词:“重视以德育人,提倡因材施教”,按照这一要求,我校在德育科研中,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生理、心理特点,坚持采取一系列扎实、可行的教育措施,因材施教。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几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们教育科研的着眼点。

1.加强爱国、爱校、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的教育

许多初进中学的孩子,自我意识强,在家庭里习惯以“我”为中心,到了一个新的集体,这种自我意识表现出来就是自私,集体主义思想淡薄,缺乏关心帮助他人的观念。针对这一情况,教师明确向学生指出,爱祖国的具体表现就是爱自己的学校、班级,爱自己的父母、老师和同学。

教师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参观校史展览,组织同学们学习《新都一中一日常规》、《新都一中礼仪常规》、《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我们还进行了“一、二、三”评比,即:“每日一做一讲”----做一件使他人愉快的事,讲一讲值得学的人;“做人两善”----心地善良,不让人难堪;举止善意,不让人痛苦;“说话三要”----语调轻盈、言语清楚、讲话文明。通过这一系列活动,同学们的自信心树立起来了,集体荣誉感增强了,同学与同学之间加强了团结,相互尊重,相互宽容,文明礼貌蔚然成风。连家长也惊讶:孩子回到家里,知道了谦让,简直换了一个人似的。

2.培养学生的动手自理能力,增强劳动光荣的观念

针对现在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在家里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的情况,我们始终把教学做合一作为实验的基本方法,特别要求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别人的事情帮忙做,集体的事情大家做,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

我们制定了“三从”规则:从课桌做起,书本用具摆放整齐;从课桌周围做起,保持整洁;从床铺做起,给自己一个清新明净的环境。倡导同学们做“文明的新都一中人”,加强了课间10分钟“自理活动”。数月后,实验班的教室、寝室、公共区域成为全校最干净的地方。孩子们回到家里也主动帮助父母干家务事,受到了家长们的好评。

在班级管理上,我们实行“干部轮流制度”,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担任班干部,为班集体服务。通过这一措施,同学们的创造能力、组织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也增加了他们的责任感。

3.改革课程设置,提高学生创造能力

教学生会学不仅是个方法问题,而且是一个使学生成才的指导思想问题。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我们在实验班开设了“人才课”和“劳技课”。

“人才课”由班主任讲授,课题组全体教师设计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思想政治、少年心理、学习策略等内容,其教育形式主要有课堂教学、活动教学和心理咨询。我们还利用课外活动时间,成立各科“兴趣学习小组”,不仅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同学们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

课题组为“成才教育”实验班增设了“劳技课”。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们自己设计制作的船模、生物标本,发明的烘干箱、多用开关等等在全国中学生发明创造展中获得了奖牌,为学校争得了荣誉。

二、建立多渠道育人机制,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历来主张办开放性的学校,“学校要给人看”,应该打开大门欢迎“做父母的”?都来参观批评学校的工作。?根据这一思想,我们设立了“学校联系卡”,成立了“家长指导小组”,定期召开家长会,欢迎家长提建议、意见。同时我们也把实验班的办学思想和学生们的思想、学习状况及时向家长通报,采纳家长的合理化建议。

为了听取同学们的建议或意见,?我们在实验班还设立了“悄悄话笔记”?、“自我启发日记”、“自我成长卡”,同学们把自己的想法,学习上、生活上遇到的困难,对班集体建设的建议,同学之间的矛盾,家庭中出现的困惑等凡是不愿意告诉同学、父母的都可以用“悄悄话笔记”等方式,告诉班主任,使班主任能够及时得到同学中反馈的信息,并采取适宜的教育方式进行及时调控。

教师是育人的园丁,又是学校教育科研的主体。我校始终重视教职工在育人中的关键作用,力求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

人文教育论文范文9

从历史中考察英国的“成人教育”。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的“职工讲习所”开展的成人教育“一直是充满对话与协商的批评场域”,一方面努力实现英国现代化的各种力量,另一方面为正在出现的社会运动,特别是劳工运动或工人阶级运动做好准备[1]2,这种成人教育在那个时代就已经兼有“社会慈善和政治宣传的双重功能”[2]。“成人教育”在整个19世纪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都不成规模,其目的主要为推动工业革命的发展,往往忽视工人阶级的“阶级诉求”和“文化诉求”。直到20世纪初,“成人教育”才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星火燎原般出现的成人教育机构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牛津大学阿尔伯特•曼斯布列齐(AlbertMansbridge)于1903年组织的英国工人阶级教育协会(Worker’sEducationalAssociation),该协会的宗旨主要是提供工人阶级人民受教育的程度,“其教育目标是:对社会而言,是要训练良好的公民;对个人而言,是要使他获得精神的愉快。其主要活动形式是:同各大学合作创办导师班;开展读书、演讲活动;做成人教育的宣传工作,并鼓励工人求学的兴趣。自1903年后,工人教育协会在与英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中获得了迅猛发展。”[3]进入1930年代,成人教育因“国家奖学金制度的重新实施、对培养专门职业人才的强调等因素恢复了活力。而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英国财政部通过大学资助委员会提供的大学经费并不足以保证各大学的收支平衡,大多数老师的薪金等级因此低于博纳姆教师薪金级别(Burn-hamScale)的规定;地方大学人文学科的情况尤其如此。为了‘补贴大学老师比较菲薄的固定薪金’,各大学纷纷效仿牛津大学,在校外设立可以给老师提供较优厚报酬的成人进修部。”(1)特别是二战以后,英国国内的成人教育不断勃兴,受到了当时英国工人阶级全体的强力关注,并积极参与其中,他们如饥似渴地学习,增长了才干,得到了教化。同时,在英国工人教育协会内部至少有两股以上的新左派文化政治的力量在发挥影响。一种是较为保守的费边社改良主义,它以消除愚昧无知和文化匮乏为建立合理社会的有力措施,这种成人教育观在老左派中较为盛行;第二种是比较激进的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和人文主义,其目的是“把成人教育当成交流思想的论坛,想通过启蒙式学习和不带功利色彩的教学,让未来的人们变得更加完善。”

这是第一代和第二代新左派所期待的,他们认识到成人教育中工人阶级的巨大能量,以及对社会的影响力。一方面他们通过工人教育协会为那些无缘接受正规大学教育的平民弟子提供较为基础的人文素养的训练,帮助他们认识现实世界的“真善美”,帮助他们提高对社会的理解,提升他们对社会的批判能力,期待他们在新左派思想家的指引下改造既有的英国社会结构,实现新左派文化政治的目标。从“成人教育”蓬勃发展的历史来看,牛津大学的校外成人教育部给当时的大学毕业生或者大学老师提供了“养家糊口”的平台,对那些出生于工人阶级家庭的大学毕业生或研究生更是如此,特别是对那些学习人文社科科目的人,其初衷是在成人教育中可以得到丰厚的“物质”和“学术”回报。这是两全其美的事情,所以,对那些关切工人阶级运动、新左派运动的出生于工人阶级家庭或中产阶级家庭的霍加特、威廉斯、汤普森以及霍尔而言,这是千载难逢的机遇。从心底讲,也许在当初他们选择从事成人教育还并非一定是要在新左派运动中有所作为,更多的更现实的想法是先找到一份收入不菲的工作,既稳定,还可在成人教育实践中把他们从事的被后来人视为“崇高事业”的新左派运动的思想播下种子,在工人阶级的思想中扎根,期待改变英国既有的社会现实和政治结构。

二、威廉斯“成人教育”实践

威廉斯早在创办《政治与文学》时期就把该刊物的作者群和读者群界定在“成人教育”的教师和学生们当中。而事实上,在威廉斯他们那个年代,工人教育协会的所有教师都是这样那样的社会主义者。他们都是在独自从事成人教育,恰好《政治与文学》刊物被看成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令人鼓舞的联系网络形式,它把全英国的工人阶级运动联系在一起。这对威廉斯来说是极其重要的。《政治与文学》刊物的创办被看成是威廉斯实现其人生抱负,并试图去努力培育工人阶级的文化内涵和文化素养的平台,而成人教育正好为威廉斯开拓了疆域和平台。不可否认,成人教育为威廉斯带来了不菲的经济上的回报,威廉斯在接受《新左派评论》编辑访谈时,谈到了他在大学毕业后介入成人教育的时代背景:“我所有的时间都在进行学位考试的准备,把大量情感投入到学术研究是不切实际的,它不值得致力到那种程度。另外我也认为自己无论如何都必须工作了,因为我当时已经有了一个女儿———当她出生的时候我还在诺曼底,1946年9月我又添了一个儿子。你可能会说我不得不为他们提供支撑,但是实际上在各种各样的危机之后,还不如说是他们支撑了我。三一学院愿意为我提供一份高级奖学金,每年200英镑,连续提供三年。但是我在牛津看到成人教育工作的广告愿意付300英镑,因而是经济上的因素促成了我的决定。”[4]46生活是现实的,生活也是具体的,对一个即将踏入社会的青年人来说,成人教育确实具有非同凡响的吸引力。同时,威廉斯在当时打算拍一部电影并创办一份刊物,与写一些论文从事学术研究相比,这些看上去会更令人兴奋。他想通过接受工人教育协会的课程用以维系自己在当时的社会所需。就成人教育的教学内容而言,威廉斯谈到,威廉斯在牛津远程教育代表团得到了他的第一份从事成人教育的工作。它从北到南掌控着从斯塔福德到苏塞克斯的分散地区,他当时任职在苏塞克斯东部,生活在希福德。成人教育的课程性质极为混杂。他在哈斯汀主要为商会开的课程是公共表达,内容是公共写作和公共演讲的专门训练。教作文看上去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他教学生如何写作报告、备忘录、契约书以及进行委托发言和口头报告,那都是与他们工作有关的技能。另一方面,他在哈沃西斯有一班学生是家庭主妇,她们想读点文学作品。她们的学习兴趣完全是认真的,但是其社会内涵全然不同。后来他有了一些兼具两种因素的学生,其中当然包括了一些能够工作挣钱的人,她们在第三次或第四次课就写出了自己的小说或自传,短篇故事或诗歌,她们不断写出大量文体不明的作品,那是一种文体杂糅的东西,但是他可以接受。[4]62在牛津的远程教育代表团中,托马斯•霍奇金(ThomasHodgkin)是掌门人,他深刻地认识到从事这种成人教育的人本质上都是忠实的社会主义者,在课堂上教师有权利明确表达自己的政治立场,不过要保证课程的开放性,教师的立场是可以挑战的,允许反对和谈论。牛津的整个远程教育代表团被视为一个共产主义小单位,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攻击和批判。威廉斯在他十多年的成人教育实践中,从当初最简单地只是为了获得物质回报,到以后他渐入佳境,这段看似平常的教育教学实践凝聚着他对成人教育深入的思考。

他并不认同无党派社会主义者G.D.H.Cole曾经认为的,“成人教育对他没有多大的兴趣,他的兴趣在于工人教育”。以此为基点,威廉斯深刻地剖析了那段书写“成人教育”的历史。成人教育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伴随着著名的“罗斯金”大罢工而产生了分裂。一方面,成人教育走向了全国劳动院校理事会,另一方面走向了工人教育协会。就这两种成人教育形式来看,全国劳动院校理事会在威尔士南部培养出了更多受过教育的成功者,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更为重要的工人阶级运动倾向”[4]63。而工人教育协会是依托各个大学,在大学开办校外成人教学班,努力培养成人学生的工人阶级倾向,但是,意外的是,在威廉斯看来,“工人教育最终会被大学收编,以学院标准和良好学识的名义进行的教学不会是社会主义教育,另一方面,那种明确与阶级立场相关的教育无疑在某些重要方面造成了风险,使其在特定时期屈从于特定的党的路线,真正失去她的某些教育性质。”[4]63在践行成人教育的实践中,威廉斯与其他的成人教育教师一样,内心是矛盾的,在当时也不知道谁优谁劣,但是,他们坚信,他们所从事的成人教育一定想要一个“开放的定位”,其目标是培育工人阶级的文化政治。威廉斯坚信,在成人教育课题中不声明自己的立场是完全不适当的;在课程开始的时候假定你与学生不共享课程科目以外的任何兴趣也是完全不适当的。但是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来自于工人教学协会被中产阶级当成为一种休闲和教育形式的大量运用的压力,还有来自于大学教学需求的压力,如像成人教育的教师必须要提供学生标准,必须留书面作业,不得跨学科边界,政府的这种做法从很大程度上与实际的成人教育脱节,但是为了确保大学和政治批准并资助课程,成人教育的教师有时候也不得不妥协,这是现实的写照,是威廉斯在从事成人教育过程中历经的尴尬与无奈。但是,客观地讲,不管是何种形式的成人教育,它们在践行提升工人阶级素养和工人阶级的社会主义观上是一致的,让工人阶级更加知晓他们天然拥有的“阶级认知”、“阶级属性”以及“文化身份”,这对提高他们对社会的辨别能力是极有好处的,这与新左派文化政治的诉求具有一致性。1960年至1964年,威廉斯在牛津大学担任成人教育讲师,曾任教于英格兰东南部地区,他远离大都市,他在实际的成人教育过程中是把“文学与写作研究变为一种政治活动,清晰地视其为交流的一个方面,由此他不但属于最早意识到电影及电视作为研究对象的意义的人之列,而且率先在成人班中把电影与电视作为教学文本。另外,威廉斯还通过重建对19世纪资本主义的浪漫主义批评,暗示如果把工人阶级运动的目标和斗争置于更广泛的斗争之中,便可以找到一种充实的、有创造性的、正确的生活方式。”[1]6这种社会方式属于工人阶级,他在从事成人教育的过程中,把所思所想、把学到的关涉工人阶级的人文社科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广大的工人阶级群体,并以此为基点把工人阶级的生活体验和经验写入威廉斯的《文化与社会》《漫长的革命》等著述之中,促成了英国文化研究的诞生。同时在英国文化研究体制化的过程中,工人阶级文化又成为其研究的主要主题。同时,“我可以告诉你们,我这代人中有很多人所做的工作,并不亚于我们任何人所做的,现在在教文化研究的人们完全不知道他们的姓名,他们做这种事的场合正好被选择来替代利维斯小组。应当予以强调的是,它是一种选择:加入成人教育显然是作为一项使命,而不是作为一种职业———爱德华•汤普森、霍加特和我自己,以及其姓名不为人知的其他许多人”[5]这种使命就是文化政治,也是新左派文化政治所开创的“文化马克思主义”。

三、“成人教育”文化政治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