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工程类中级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4-01 10:06:26

工程类中级论文

工程类中级论文范文1

【关键词】系统聚类分析;公路隧道;围岩分级;方法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我国交通领域的公路建设成为工程建设研究的重点,隧道围岩分级是进行隧道设计与施工的基础,是评价围岩稳定性、设计断面形状、施工方式和支撑、衬砌等合理性的重要依据,一个符合隧道工程实际情况的围岩分级对提高隧道掘进速度保证施工质量十分重要。

1 基于系统聚类分析的公路隧道围岩亚级分级方法

公路隧道的围岩分级中通常采用的方法有系统聚类,系统聚类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聚类方法,基于系统聚类分析的公路隧道围岩亚级分级的方法有:

1.1 使用过SPSS软件进行系统聚类分析。

(1)确定待分类样品的指标;(2)收集数据;(3)对数据进行变换处理;(4)使各个样品自成一类,即n个样品一共有n类;(5)计算各类之间的距离,得到距离对称矩阵,将距离最近的两个类合并成一个新的类;(6)并类后,如果类的个数仍然大于1,那么重新计算各类之间的距离,继续并类,直至所有样品都归为一类为止;(7)绘制系统聚类谱系图,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或不同的分类原则,得到不同的分类结果。

1.2 亚级分级方法

根据岩石的完整程度和岩石的坚硬程度的得到的基本质量指标,称为BQ指标,根据其性质特征分为Ⅰ、Ⅱ、Ⅲ、Ⅳ、Ⅴ五个等级,Ⅰ级和Ⅱ级围岩的稳定性较强,在公路隧道施工的过程中很少出现,对工程建设施工的影响较小,所以本文侧重讨论后三个等级的围亚级划分的研究。通过系统聚类分析,找到产生主要影响的主导因素和次主导因素,并据此对围岩级别进行细化。具体步骤如下:

(1)在进行公路隧道围岩的施工过程中,根据BQ分级方法对围岩进行分析,并准确的寻找到Ⅲ、Ⅳ、Ⅴ级围岩。

(2)测定指标指数。在进行公路隧道围岩的施工过程中选取测定样本,尽可能多的收集样本,为不同精度的需求分级累计尽量多的样本量,为最短时间内达到要求的精度。挑选最具有特征的样本为标记样本,制定指标的指数,对之后的分析结果进行对比。

(3)样本的聚类分析。在公路隧道围岩的施工过程中,尽量使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运算,由于软件的操作方便、简单易懂,要及时的进行数据系统的聚类分析,得到样本指数的矩阵表、聚类分析的凝聚状态表和聚类结果树状图等输出项。

(4)总结以上的几种分类方法与BQ分级相结合,称为亚级分级。根据隧道的围岩质地特征和岩体的稳定性进行级别的划分,是BQ分级方法,而根据隧道围岩的岩体的不同类别进行分类,是系统聚类分析。这两类方法的分析思路不相同,BQ分级是等级的纵向划分,系统聚类分级是横向的划分,两个类别进行相互结合的方法,对隧道工程建设的设计和质量更具有科学指导性。

2 公路隧道围岩分级中存在问题

对于公路隧道围岩的分级方法有明确的明文规定,上世纪九十年代出台了公路隧道围岩分级规范根据时代的发展,现代公路隧道工程建设的需要,新规范的颁布对高规范进行了较大程度的修正改进。近年来,对新规范的使用情况出现不同的质疑声,有人称新规的分级方法造成了低估围岩承受能力的现象,这样的方法过于保守,尤其是对相同地质区域进行工程建设时,现象更为明显。下面通过新旧两种规范的对比,对于公路隧道围岩分级问题进行分析。

(1)老规范的公路隧道围岩分类标准,参照的是我国在工程实践中自己总结的经验,是在铁路的隧道建设工程中日积月累的的经验概括,这些经验在我国的铁路隧道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种隧道围岩的分类标准分为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在进行隧道的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对开采的地质条件进行勘察,另一方面是针对隧道围岩的施工过程中围岩的稳定性。这种隧道威严的分类标准虽然也进行各种综合算法的标准来确定,但是由于施工检测的方法不具有普遍性和易操作性等原因,使这个隧道围岩分类方法没有的得到大面积实施。

(2)公路隧道的施工建设过程对专业性的施工人才的需求,是公路隧道工程建设的质量保证,在公路隧道的围岩分类标准上,仍然以定性指标为分级标准,具有经验丰富,专业理论知识强大的技术工程人员,是对公路隧道工程施工过程的一种保障。在公路隧道工程的施工建设过程中,有些施工队伍缺乏工程的技术知识以及工程施工的经验,对于隧道围岩的分级方法无从下手,对隧道围岩的分类标准也缺乏精准性,无法准确的判断出围岩的等级,影响工程施工建设的进度和质量。

3 公路隧道围岩分级研究的结论与建议

(1)在进行公路隧道围岩分级事,通常使用根据围岩的质地特质和围岩稳定性的制定指标标准――[BQ],进行围岩分级,但采用这种分级往往存在围岩定级普遍偏高的现象。

(2)导致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围岩定级偏高的主要原因是:在公路隧道围岩指标确定的情况下通常隧道工程施工人员会直接进行围岩定级,工程技术人员没有重新进行围岩的特征定性,单纯依赖于[BQ]的参数值。

(3)在进行公路隧道的围岩分级时,过多依赖于[BQ]定级的分级方法,缺少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的状况。在长期的隧道工程建设过程中,对于隧道围岩的分级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根据积累的经验,总结为隧道围岩分为六类,这个经验结果被广泛的使用到隧道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成为隧道工程设计者的指导性参考依据。在新规范的明文中主要采用的是[BQ]定级的方法,这种定量定级缺少实践的检验,缺少工程经验,因此,在新规范的隧道围岩分级中应该强调[BQ]主要作为辅助作用,重要的还是要以定性为主。

(4)在进行公路的隧道围岩分级时,要重视对工程建设的现场施工、实践效果、围岩的地质特性进行总结,使得根据[BQ]值跟指标参数是对应参考的关系,使得隧道围岩的分级方法更加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

4 结束语

在进行公路隧道的设计与施工过程中,基于系统聚类分析的隧道围岩分级是对围岩的特征进行分析的依据,是对设计断面的形状的合理性的根本,是整个公路隧道施工建设的基础,所以可以总结为基于系统聚类分析的公路隧道围岩分级方法是公路隧道工程施工的重要保证。关于根据不同的分级情况,对于隧道围岩分级的方法有很多种类,本文着重研究了基于系统聚类分析的公路隧道围岩分级方法研究,为公路建设提供更好的依据。

参考文献:

[1]闫明.基于系统聚类分析的公路隧道围岩分级方法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3(04).

[2]任洋.高地应力公路隧道施工阶段围岩分级方法研究及应用[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02(09).

工程类中级论文范文2

关键词: sql server;科研管理;权限管理;存储过程;触发器;事务。

科研水平逐渐成为衡量一个高校势力的重要指标,高校作为重要的科研机构,如何对学校大量的科研信息进行高效、安全的保存、处理、统计、加工等管理操作,将日常的科研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建立高校科研管理系统进行科研管理工作是每一个高校必由之路。系统功能的分析与数据的结构关联及使用都首先反映在数据库的设计过程中,高校科研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是高校科研管理系统设计中的一项核心工作,所有的管理工作都必须以数据库为中心,建立高校科研管理系统数据库的方法、步骤、技术等如下:

1 系统需求分析

高校科研管理所设计的事务非常繁杂,涉及到校科研处、各个系的科研管理以及个人对科研信息的查询统计等。所设计的系统既要有利于科研处的监督管理又要有利于各个系及教师的分工协作。系统功能主要包括校科研处科研管理、院系(或部门)科研管理、个人科研信息查询、校级科研项目整体信息管理。可以划分为科研信息维护、科研信息查询与统计、科研信息报表、科研信息分析、校级课题申报、审批、合同签定、结题、其它处理等操作;其中科研信息应细分为学术论文、著作、科研项目、科研成果、科研奖励等信息。

2 用户需求分析

由于本系统是直接面向网上办公的,必须适应所服务环境的各类操作人员,主要包括学校科研处、各院系(或部门)、普通教师个人(或其他浏览者)。

2.1 普通教师个人(或其他浏览者)

普通教师个人(或其他浏览者)只能按姓名来浏览个人的科研信息、进行统计打印,个人的科研信息(论文、著作、项目成果等)必须提交本部门审核入录。

2.2 各院系(或部门)

各院系(或部门)主要职责是对本部门员工的论文、著作、项目、成果、奖励等信息进行审核后输入到本系统数据库中,查询本部门在某时间内的科研信息、统计科研情况、打印相关资料等,同时对本部门的错误录入信息进行修改和维护。

2.3 科研处

主要管理本校的员工信息、论文、著作、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和成果、科研奖励等常规工作,同时,管理校级课题的申报、审批、合同、检查、结题等管理,同时,监控系统运行和各部门的情况。

3 数据库设计及关键技术实现

3.1 数据库表创建

根据系统需求分析,将系统的实现直接定位在更好的适合各层次人员的需求和操作,系统的所有初始化数据均采用界面录入的方法,由各类人员分工完成。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笔者将科研人员基本信息、论文信息、科研项目信息、成果信息、获奖情况信息等作为系统的初始化数据,为个人和院系查询、统计、打印,科研处操作、加工、管理、集成等工作提供基本的数据平台。主要数据表格设计如下:

科研人员信息表(职工号,姓名,性别,职称,出生日期,所学专业,现从事专业,学历,学位,工作时间,所在部门,备注)。

论文信息表(序号,论文名称,刊物名称,刊物类别,刊物级别,主办单位,作者,职工号,发表时间,刊号,备注)。

论著信息表(序号,著作名称, 图书编号,著作类别,出版社,学科类别,作者,职工号,出版时间,版次,备注)。

科研项目表(序号,项目编号,项目名称,项目来源,项目类别,完成单位,负责人,课题组成员,立项时间,拟定期限,经费金额, 是否鉴定,鉴定时间,鉴定单位,备注)。

科研成果表(序号,成果名称,成果类别,成果经费,完成时间,负责人,完成单位,是否投入生产,经济效益,备注)。

科研奖励表(序号,获奖人员,项目名称,奖励名称,授予单位,时间,备注)。

校级项目管理表(项目编号,项目名称,课题名称,负责人,所在部门,职务或职称,联系电话,申报表,申报时间,申报经费,是否批准,批准日期,批准经费,合同时间,合同内容,是否结题,结题时间,鉴定技术负责人,项目成果效益,备注)。

校级鉴定专家表(序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工作单位,学历,学位,所学专业,现从事专业,职称职务,备注)。

在上述表格中,加下划线字段代表主键,加双划线字段代表外键。其中科研人员信息表之所以选择(职工号,姓名)作为主键,考虑到姓名经常作为查询、操作条件,并在相关表中作为科技人员的重要描述和限制;为了避免数据录入的无序状况,数据库表之间建立了严格的参照完整性,并且对所有表都分配了操作权限,并将错误信息及时反馈给操作人员,科研人员信息表、论文信息表、论著信息表通过“职工号”建立参照完整性关系,在录入论文、论著时,作者必须是本单位职工,如果科研人员信息表不存在该员工,便给出错误提示,提示检查是否是合法职工,如果是,便可以在科研人员信息表中添加该员工信息后录入论文、论著信息,否则,拒绝录入,“职工号”又为组合查询提供了连接条件支持;同时将科研项目表、科研成果表、校级项目管理表中“负责人”和科研人员信息表中的“姓名”建立主键、外键参照完整性关系,校级课题的申报负责人也必须是本单位某部门的职工;获奖人员,必须是科研人员信息表中某一职工;将校级鉴定专家表和校级项目管理表通过“鉴定技术负责人”、“姓名”建立参照完整性管理,限定了鉴定技术负责人必须是本校专家表中的专业人员;所有表的主键设置都加上“姓名”字段,目的是为了符合人们的常规习惯,常以某个专业人员姓名作为操作、查询条件,科研人员信息表与其他相关表格建立参照完整性为了限制科研、论文、论著、成果、奖励等信息的科学合法性,同时有利于统计和查询;只有完善的参照完整性,才能使得数据库中数据具有一致性和互操作性。

3.2 存储过程的设计

存储过程是transact-sql语句的集合,它是实现事务或业务规则的极好途径,是在数据库服务器上存储与执行的。使用它,可以大大减少网络传输流量,提高应用程序性能和安全性,而且由于它只在第一次执行时被优化、编译。因此,使用存储过程不仅可以极大地降低应用程序的实现难度,而且还可以极大地提高系统的运行速度、效率。存储过程的设计一定要符合逻辑业务规则和要求,根据实际,对一些常规、频繁使用的查询、插入数据操作使用存储过程来完成。以下操作可以考虑使用存储过程来完成:

① 对系统的初始化数据时录入各种基本信息操作。

② 查询个人、部门科研信息时的查询操作。

③ 科研处的其他常规操作。

下面以查询部门科研信息为例介绍存储过程使用方法,在此查询某一部门的论文、论著信息。描述代码:

create procedure 论文论著

@a char(20)

as

select 姓名,论文名称,刊物名称,刊物类别,刊物级别,发表时间,备注

from 科研人员信息表,论文信息表

where 科研人员信息表。职工号=论文信息表。职工号 and 所在部门=@a

select 姓名,著作名称,出版社,出版时间,版次,备注

from 科研人员信息表,论著信息表

where 科研人员信息表。职工号=论著信息表。职工号 and 所在部门=@a

其它操作不再做列述。从提高执行效率、提高安全性、共享性方面考虑,尽可能多的使用存储过程来提高数据库的整体性能。

3.3 触发器的使用

使用触发器来实现表间的数据自动操作,提高系统效率,校级鉴定专家表中的信息主要来源于科研人员信息表中具有副高职称以上的人员,在输入或修改科研人员信息时,只要是具有副高级职称以上的人员,就可以自动添加到校级鉴定专家表中,该操作可以使用触发器来实现,代码描述如下:

create trigger ptz

on 科研人员信息表

for insert,update

as

insert into 校级鉴定专家表(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工作单位,学历,学位,所学专业,现从事专业,职称职务,备注) select (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所在部门,学历,学位,所学专业,现从事专业, 职称职务,备注)。

from 科研人员信息表,其中,校级鉴定专家表中的序号是自动生成的标识列。

同时,可以用触发器来检验校级项目负责人是否在科研人员信息表中,其中,用事务以验证合法性以控制该项操作是否完成。

代码描述如下:

create trigger check1

on 校级项目管理表

for insert

as

begin tran

declare @a char(12)

select @a=负责人 from inserted

if ( select count(*) from科研人员信息表where 姓名=@a)=0

begin

print '负责人不合法'

rollback tran

end

commit tran

其它类似操作不做描述。

在设计中,坚持使用触发器实现尽可能多的实现前台操作,不仅提高了操作效率、更提高了代码的安全性和共享性。

3.4 数据库安全设计

网络的安全非常重要,从数据库级、服务器级和应用程序级综合考虑,在科研管理系统中要根据不同用户,设置不同的权限、不同的初始化菜单。在本系统中,数据库的安全主要通过数据库的存取控制机制实现的。首先定义各类管理人员的操作权限即角色,其次定义数据库登录,最后依据用户权限表将登录分配为相应的角色。由于人员的复杂性,角色分为三个层次:科研处级别、二级部门级别、普通教师级别。用户属于某一角色,即使用户职务调动时,对用户增删,不影响其他用户的操作,只是角色中用户数量的变化。建立专门的系统使用权限表来记录用户和权限,同时也兼容部门设置信息,对不同部门分配相应的权限和账号,科研处是最高管理级别部门。

为了进一步保护数据库,建立备份数据库服务器,定期进行数据库备份和复制,本系统数据库主要采用sql server数据库管理工具进行设计,它具有强大的管理、安全、登陆、网络支持功能,且可以和其它数据库进行转换,是一种网络数据库管理软件,符合设计要求。

4 结束语

该系统数据库主要适用于c/s和b/s混合模式的数据库系统,设计中从整体考虑,建立严格的参照完整性和科学数据库结构,将存储过程、触发器应用到数据库设计中,加大了后台的功能和效率,对数据库的安全进行分级、分类设置和管理,提高了数据库的安全访问能力;它的数据冗余少,具有更高的数据一致性、可操作性和安全性,结合前台开发工具和平台,可以实现强大的功能设计和系统实现。结合本校实际已经开发了一个实用的高校科研管理系统并被科研处立项。

参考文献

[1]萨师煊,王珊.数据库系统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工程类中级论文范文3

我校在体育类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管理方面,采取了分层分级的监管机构,首先学校、院系级、专业教学部三级管理部门,执行着决策与宏观指导、协调、监督和管理等功能。我校由学校教务处质量管理科牵头成立校体育类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督导组,在院系下同时设立院督导组,对体育类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整个过程起到监督和评价作用。成立了论文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贯彻执行学校管理规定与要求、论文相关工作的决策、决议等。成立了论文评议委员小组(包括有开题评审组、盲评评审组、答辩评审组、答辩委员会和评优委员会),主要负责论文的盲评、答辩、终评和评优等指导和决议工作。成立了论文工作组,主要负责体育类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具体工作的布置与实施、总结等。

2体育类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管理与机制体系

2.1健全完善管理规章制度与管理规范

我们编制了《体育类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手册》,手册中明确了体育类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导师互选办法和程序,开题、评审和答辩,以及各阶段提交资料时间安排与规定等,明确了体育类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要求和这种资料格式规范等。该手册对体育类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起到了有章可循、有规可依的指导性作用。

2.2强化实践教学课堂内外兼修,提升学生科研水平

我们为了提高体育类学生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能力,在教育部关于本科课程设置要求下,最大限度地开设科研能力培养方向课程,如《科研与方法》、《统计学》、《评价》、《办公自动化》等,还开设了课外实践课程《信息存储与检索》、《方案设计》等,这课程将毕业(设计)论文选题、集料收集整理、方案设计、撰写等毕业(设计)论文诸多环节贯穿于其中。

2.3完善机制,论文实施教评分离制度

体育类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评审和答辩采取教(指导)与评价分离制度,做到在评审和答辩过程中导师完全回避制度。在评审阶段,我们采取统一盲评。答辩也采取导师回避制度,同时在答辩时不能让答辩委员知晓导师信息,答辩没有通过的学生,则须修改后进入第二次补答辩。

3体育类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监管与防范体系

3.1论文质量的前期监管与防范

体育类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前期监控、管理与防范是指监控和防范体育类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之前的一些工作开展情况。根据我院专业培养方案规定,前期工作都是在大学生四年级上学期进行。主要有导师遴选、体育类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确定、任务书和开题报告撰写以及开题等工作。为了确保导师质量,我们规定只有高级职称和具有硕士及其以上学历的讲师才有资格申请担任指导老师,再由论文工作领导组对导师资格、科研能力、责任心等方面遴选合格导师。遴选合格的导师与学生进行导师互选。每年11月份由导师指导学生选题,确定题目报评议委员小组评审,领导小组审核,通过后报论文工作组、学院督导和学校督导审查备案。题目一旦确定不得随意更改,如需修改者,须提出申请报批方可。导师按照要求下达任务书,并指导学生完成开题报告撰写,每年12月份由4个评议委员组成小组进行开题报告会,开题通过者备案,未通过将进行再次补开题。

3.2论文质量的中期监管与防范

体育类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中期监管与防范是指开题之后到提交盲审论文之前,这阶段对论文题目更换、导师更换、撰写过程等情况的监控、管理与预防性防范。很多高校开题之后,学生离开学校疏于管理,造成论文无法按期保质完成。我院在次年3~5月份要求学生必须回校,在导师指导下完成论文,除了指导记录外,还实行每天学生指纹签到打卡制,杜绝代签虚报到校情况。按规定时间提交论文第一、二稿和定稿到工作小组处,每阶段稿件由评议小组审核,符合要求方可进行下一阶段撰写工作。对出现签到缺席4次(8学时)和未按时提交论文稿件者,只能参加补盲评和补答辩。在整个过程中做到环环相扣与监控。

3.3论文质量的后期监管与防范

体育类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后期监管与防范是指论文的盲评和答辩等情况的监控、管理与预防性防范。校督导和院督导全程监督个环节是否符合规范和要求,学院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完成本阶段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负责盲评和答辩工作安排,评议委员负责具体盲评和答辩的评审以及评优。盲评和答辩均采取集中评审、导师回避制度。在盲评和答辩过程中控制委员间分值差<10分。除了答辩不通过外,其余每组末位2位论文采取末位集中评议淘汰制,实现组别间答辩标准尺度把握差距的最小化。

4体育类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风险防范与监管的评价体系

4.1建立四阶段论文评价体系

建立完善的、层层把关的、由导师、盲评、答辩评审、评议委员(终评)等四阶段体育类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评价体系,每个阶段评价标准不一样,考查学生体育类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角度不一样。在某一个阶段评价不合格,体育类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组将反馈评价意见给学生和导师,学生根据意见,结合自己论文实际情况进行修订,再次提交评审,如果第二次评审仍不合格,不再进行后面阶段评审,体育类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将不予以合格。在体育类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成绩每个阶段分值比例为导师占20%、盲评40%和答辩评审40%。评议委员(终评)不占具体分值,但是评议委员(终评)为最终审议,也有评议分值和修改分值的权利。

4.2建立论文质量管理监控评价体系

工程类中级论文范文4

我国金融体系主要以银行为基础,但是管理层已经意识到证券市场在金融市场中的地位和作用。金融证券类专业课程的建设也有必要与时俱进,适应金融体系发展的方向。事实上,内地教育体系引入的投资学课程,基本上是西方证券市场和公司金融的内容。正如张新(2003)所说的那样,西方对金融学的理解集中在以公司财务、公司融资、公司治理为核心内容的公司金融和以资产定价为核心内容的投资学;而内地对金融学的理解则主要集中在货币银行学和国际金融两大类代表性科目。在资本市场发达程度不高而银行体系又独占优势地位的情况下,这一背离影响并不明显。但在A股资本市场发展程度越来越高,总市值和流通市值已经达到相当大的比重,四大国有银行和相当部分央企都已经成为上市公司的情况下,原有的以货币银行和国际金融为体系的金融类专业课程势必会转型为金融证券类专业课程体系。而金融证券类专业课程体系本的本土化和专业化也逐渐提到日程上来。但是,在本土化和专业化的问题成为大家关注重点的同时,课程体系的其他问题往往被人忽视。既然是课程体系,势必有一个层次化或分层化教学的问题。这个问题是笔者在此所要讨论的核心内容

一、金融学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对各层次学生的教学要求

这些理论从简单到复杂,从开创性到发展型,从公司金融类到投资类,再到金融工程类,有纯理论的推导,也有应用于实践的方法。把这些理论全盘照搬,直接应用于金融证券类专业课程体系之中,显然并不一定适用。因为金融证券类专业各层次学生的知识水平并不相同,全盘的填鸭式教学对各层次学生的学习很难奏效。显然,金融学理论的发展历程要求对各专业层次、年级层次和学术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化的教学体系的设计

金融证券类专业各层次的知识水平、教学要求有比较大的差异。一二年级的本科生、三四年级的本科生以及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各个层次的学生其知识水平肯定不同,而且理论教学的深度对各层次学生的要求也不一样。比如,在知识层次方面,一二年级本科生专业还没有接触,部分基础课也只是刚刚入门;而三四年级的本科生才刚刚接触相关的专业课;硕士研究生虽然对专业课的要求有所提高,但是现在硕士研究生中不少学生来自本科其他专业,短短的二到三年时间需要补充不少的专业知识。而在教学要求方面,本科生目前主要是通才教学模式,不仅要求本科生学习本专业知识内容,也要求本科生学习各专业模块的内容。相比之下,本专业课程体系的学习时间也并不算多,其理论教学侧重于面而并不精深;硕士研究生理论教学的要求较高,同时也有升学进一步深造的可能。不过,目前硕士研究生教学也在强调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加上部分转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专业基础稍差,因此,在本科生教学基础的要求之上加以深化,由面及里侧重于线,理论与应用两方面相结合;而博士研究生的理论教学深度较高,而且研究视角一般较集中于某一点,不再像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那样发散于面或者线。因此,博士研究生专业课程体系的理论程度最深,显然对教学的要求也与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并不一样

不仅如此,即使同样是本科生,因专业的不同对课程体系的教学要求也并不一致。比如,金融学专业学生、公司金融专业学生与金融工程专业学生的理论课教学要求势必不同,而金融学专业中银行管理专业方向、国际金融专业方向或者证券投资专业方向等,对课程的配置和相关课程的理论教学深度的配置可能也会有所不同。比如,数理知识的教学,金融证券类专业的教学往往与数学、信息技术等学科相互交叉。但仅就本科专业而言,金融工程等专业尤其需要相对层次较高的数理知识用于金融工具的设计和开发。对于一般的金融学等专业,数学和计量经济学的教学要求可能会低一些。因此,一般的金融学专业和专业性要求更高的金融工程专业,在证券类专业课的教学上也相对应存在着不同的层次。

二、金融证券类专业课程体系的分层化分析

金融证券类专业课程体系如何针对各层次学生的要求加以分层化教学呢?笔者所在的金融学院,既在金融学专业下设置了公司金融专业方向,又主导了金融工程新专业的建设,现在又在金融工程新专业下并设证券投资的专业方向。在这种情况下,整个金融学院既有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学专业,同时还有以投资学为主导的金融工程专业和证券投资专业方向,另外还有保险学专业,真正实现了大金融证券类专业的专业设置。同时,金融学院既有大金融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下设银行管理、资本市场运营和金融工程等方向),还新批了金融专业硕士的研究生培养体系。对于这些不同的专业和专业方向,相应的金融证券类专业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当然也会有相应的调整和变化。比如,金融相关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金融经济学,财务管理专业将其作为选修课程,在教学内容上以投资学方向为主体,而金融工程专业将其作为必修课程,在教学内容上会更多地以数理经济学方向为主体;对于普通的本科学生金融经济学的教学以说明、分析为主,而对于硕士研究生金融经济学的教学则以量化推导为主;对于一般的本科生可以以应用为主进行讲解,而对于高年级和硕士研究生可以适当地以数理分析的方法进行讲解;而在教材的选择上,本科生可以用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的布莱恩·克特尔所著的《金融经济学》,该书主要以论述和图示为主,相对较为浅显,而对于不同专业层次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则可以用杨云红老师所著的《金融经济学》和王江老师所著的《金融经济学》

另一门金融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金融市场学,由于课程主要的目的在于介绍金融市场、金融工具和产品的基础知识,因此,其教学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也应该有不同的内容设置。比如,对于本科生,它是金融学入门课程,可以以介绍各金融市场的划分、功能实现和相关金融产品的运作实现机制为主进行教学,以便本科生对金融市场有初步的认识;而对于已经了解了金融市场和各类金融产品运作模式的高年级学生和硕士研究生,可以进一步讲授金融合约理论、信息经济学、企业理论和公司治理的模型的结论,以使其了解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的金融制度等运作,并通过比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不同金融制度和金融机构的运作模式,进一步了解金融市场运作机制的本因;而对于更高层次的学生,如博士研究生和个别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可以结合新制度经济学、合约理论、法与金融学等各方面理论,构建制度内生观点的金融制度分析理论框架,讲授金融制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及金融制度演化的内在规律,也可以涉及金融体系的选择和设计,充分了解金融市场和金融产品产生和发展的制度变迁因素

作为一门内容相当全面的资本市场专业课的投资学,也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投资学Ⅰ、投资学Ⅱ和投资学Ⅲ进阶课程。对于本科学生,可以重点讲授投资组合理论和资本市场均衡理论,让学生了解最基本的现代金融学理论;对于高年级的本科学生或硕士研究生,可以专门设置相关基本面的证券分析内容和资产组合管理内容进行讲解;而对于更高层次的研究生,或者已经经历过前两个知识阶段投资学学习的学生,可以进一步讲授普通的期权、期货及其他衍生证券的基本定价知识

金融工程作为专业课程,也应该分层次进行教学内容的设置。比如,对于普通的金融类专业本科学生,可以以介绍金融工程工具、手段和策略为主,同时恰当介绍部分较为浅显的衍生工具以利于讲授金融工程的手段和政策;而对于金融工程专业的本科生以及其他硕士研究生,则可以进一步相对深入地介绍部分金融工具创新和产品开发,同时讲授更高层次的金融工程手段和策略。相应的期货、期权与衍生证券这一课程也可以进行分层教学。普通本科学生以介绍简单的衍生证券为主,以利于入门;对于相对专业的本科学生和硕士研究生,则可以作为金融工程这类专业课程的进阶课程,进一步介绍较为复杂的期权定价和衍生证券定价的方法,以及介绍新型期权、指数期权、期货期权等衍生品种。

事实上,对于金融证券类课程体系,还有一类课程是非常有必要的,那就是实训课程。证券类专业课程有必要加强具有时效性的内地金融市场的实际案例,联系相应的理论加以体会。其一,对于本科学生要加强证券分析类实训课程的培养,辅助以大量的A股证券分析方法应用的实例;其二,对于金融证券类专业学生,在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选题方面,尽量以实证为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其三,对于更高级的学生,金融工程等证券类专业的学生,由于其未来的就业很可能就是证券公司、投资管理公司等纯粹的投资行业或投资岗位,因此,有必要在专业课内加强金融证券专业应用文写作教学,尤其是诸如研究报告这样的应用文的写作

至此,应该说金融证券类专业课程体系分层化教学的模式已经初步形成,既是系统化的,又有针对性,有助于这些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实行金融证券类专业课程体系分层化教学的对策

1 金融学理论的发展历程要求对各专业层次、年级层次和学术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化的教学体系的设计。现代金融理论从简单到复杂,从开创性到发展型,从公司金融类到投资类,再到金融工程类,有纯理论的推导也有应用于实践的方法。而金融证券类专业各层次学生的知识水平并不相同,全盘的填鸭式教学对各层次学生的学习很难奏效

2 各层次学生知识体系和知识水平的不同要求进行分层化教学体系的实践。金融证券类专业各层次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要求有着比较大的差异。一二年级的本科生、三四年级的本科生还有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各个层次的学生其知识水平肯定不同,而且理论教学的深度对各层次学生的要求也不一样

工程类中级论文范文5

确实,在银行工作这么多年,以前还认为对贷款五级分类工作的认识比较到位:一是准确的分类有助于准确计算坏帐准备金,二是银行监管部门的要求。但在听了讲座以后,发现以前对五级分类工作的认识有所偏差,五级分类工作的意义不仅局限于计算准备金和应付监管部门,而应该从理念和文化的角度来看。如果用一句话来说,就是要“以正确的理念建设更加健康的信贷文化”。

首先,信贷五级分类工作强调的是一种信贷管理的理念。比如:通过进行五级分类工作,会提示和引导我们要注意第一还款来源,而非抵押和担保。这才是一种正确的思考问题的方式,所以对我们来说,通过学习首先要树立先进的、正确的理念,就象李行长经常强调的“思路决定出路,思想决定未来”,我们一定要通过这次学习,加强和深化对贷款五级分类的认识和理念的转变。

其次,信贷五级分类工作是一种制度安排。是加强信贷管理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从某种程度上说,过程比结果更重要,信贷五级分类的过程是加强信贷管理的重要手段,是一种加强信贷管理工作的重要制度安排,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要不断实践和坚持。

工程类中级论文范文6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不懈努力,辽宁大学已经成为一所具备文、史、哲、经、法、理、工、管、艺等多学科的辽宁省惟一的综合性大学。学校现有三个校区,即沈阳崇山校区、沈阳蒲河校区和辽阳武圣校区,教学区占地面积2196亩,建筑面积64.45万平方米,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之一。

辽宁大学初创于1948年11月东北人民政府在沈阳建立的商业专门学校,建校之初即招收四年制本科生。1958年9月15日,东北财经学院、沈阳师范学院和沈阳俄文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成辽宁大学,朱德同志亲笔题写了校名。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255人,其中教授281人、副教授476人,博士生导师99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83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双聘院士1人。

学校现有本科专业6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58个,其中设有EMBA(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MBA(工商管理硕士)、MPA(公共管理硕士)、JM(法律硕士)、MTCSOL(汉语国际教育硕士)、MFA(艺术硕士)等21个专业学位授权点;现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中国语言文学、哲学、法学、化学和统计学等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具有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6个,有6个博士后流动站;设有世界经济、国民经济学和金融学3个国家重点学科、6个省重点一级学科;设有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高校辅导员培训与研修基地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转型国家经济政治研究中心、辽宁大学—澳门城市大学澳门社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学校有2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8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工程实验室、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12个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教学实验平台、6个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截止2014年4月,学校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8万余人,其中本科生近2万人,研究生7000余人,外国留学生1000余人。

学校现有校舍建筑面积64.45万平方米,各类实验教学中心(室)28个,实习基地125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2564万元。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较为完善,图书馆总面积达4.2万平方米,馆藏文献277.5万册,其中珍本、善本书300余种,被联合国出版部指定为联合国文献收藏图书馆,是国务院批准的“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学校设有历史博物馆、自然博物馆,珍藏2000余件文物和1.6万多号生物标本。校园网是中国教育和科研网的组成部分,已成为沈阳北部大学区域节点。

自建校以来,辽宁大学已为国家培养各类学生15万余人,为美国、日本、俄罗斯、韩国、意大利、英国、法国等94个国家培养长期留学生8000余人,短期留学生3000余人。学校分别与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国立大学、立陶宛维尔纽斯大学、塞内加尔达喀尔大学共建孔子学院,精心打造的孔子学院品牌跨越亚、欧、非三大洲,国际化办学步入全新的发展阶段。

面对21世纪社会发展、时代进步的要求,辽宁大学秉承“明德精学、笃行致强”的校训精神,力争经过全体辽大人的扎实工作,早日把辽宁大学建设成为人才培养质量上乘、学科建设特色鲜明,整体办学实力国内先进、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高水平大学。

二、艺术类专业介绍

2015年我校艺术类共有艺术设计学、广播电视编导、广播电视编导(数码影视制作方向)、播音与主持艺术、摄影、表演、表演(民间艺术表演方向)、表演(民间器乐方向)、戏剧影视导演、戏剧影视文学10个专业(含方向)招生。

艺术设计学

本专业以传统造型艺术为基础。能够掌握艺术设计的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懂得一定的管理知识,具备为企事业进行整体策划、创意与设计的能力。主要课程:设计管理学、设计概论、展示设计、计算机平面与三维设计、标志设计、创意广告、CI设计、多媒体动画设计、艺术概论、艺术鉴赏、表现技法等。

广播电视编导

本专业培养具备广播电视节目策划、创作、制作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与能力,适合在广播电影电视系统和文化部门从事广播及电视节目编导、制作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人才。主要课程:传播学、艺术学概论、电视艺术概论、影视作品分析、视听语言、电视节目制作、摄像技术、照明技术、电视节目策划、电视纪录片创作、广播电视节目主持等。

广播电视编导(数码影视制作方向)

本专业培养具备数码影视制作领域基本理论和专业技术,具备丰富的文化艺术知识,适合在电视台、广告公司、影视制作公司以及其它视频制作领域从事动画设计与制作、影视特效与包装、网页设计等工作的高级人才。主要课程:传播学、艺术学概论、动画创意与制作、影视策划与制作、电视摄像、剪辑技术、影视特效、影视照明、导演基础、编剧理论、电视广告等。

播音与主持艺术

本专业培养具备广播电视新闻传播、语言文学、播音学以及艺术、美学等多学科知识与能力,适合在广播电台、电视台及其它单位从事广播电视播音与节目主持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人才。主要课程:播音发声、播音创作基础、广播播音主持、电视播音主持、文艺作品演播、播音学概论、新闻学概论、新闻采编、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等。

摄影

本专业培养具备系统的图片摄影、电视摄像基本理论和知识,掌握具有专业水准的摄影、摄像技巧与技能,适合从事专业图片摄影、电视摄像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人才。主要课程:艺术学概论、摄影光学、色彩与构图、暗房技术、摄像技术、数码技术、人像摄影、新闻摄影、广告摄影、影像编辑艺术等。

表演

本专业培养具备丰富的文学和表演理论知识、塑造人物形象的表演技能和具有个性化创作意识的影视、戏剧表演方面的艺术人才。主要课程:表演基础、表演技巧、台词、形体、声乐、经典戏剧赏析、表演理论、艺术概论等。

表演(民间艺术表演方向)

本专业培养具备丰富的文学和表演理论知识,在表演上力求艺术性与生活性相结合、地域性与民族性相统一,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民间艺术表演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方面的艺术人才。主要课程:表演基础、台词、民族舞、民间舞与技巧、唱腔、乐理、声乐、剧目等。

表演(民间器乐方向)(类别:弦乐、管乐、弹拨乐、打击乐)

本专业培养具备丰富的文学、音乐表演理论知识,专业的独奏、重奏、合奏能力,适应“新民乐”等现代演奏需要的艺术人才。专业课程:独奏、重奏、合奏、乐曲改编。专业基础课:中外音乐史、民族民间音乐、音乐赏析、艺术概论、乐理、视唱练耳、和声、形体、声乐。

戏剧影视导演

本专业培养具备丰富的文学、导演理论知识和导演、创作技能的影视导演方面的艺术人才。主要课程:表演基础、英语、舞台导演元素、台词、导演理论、舞台美术、经典作品赏析、影视剧作、艺术概论、视听语言、影视导演创作等。

戏剧影视文学

工程类中级论文范文7

关键词:选题;措施;监控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2-0153-02

毕业设计是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必修的综合性实践课程,是运用所学课程检验专业认知水平的重要过程,是理论学习过渡到实践应用的必要环节。信息类专业学生在毕业设计的过程中,通过独立的实践操作,将计算机的有关理论知识和计算机应用软件的操作有机结合起来,了解新技术在计算机科学技术工程中的应用,扩宽工程视野,对学生进行工程实践综合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作风都起到重要作用。毕业设计既是学生毕业资格认定的重要依据,又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推进产教融合,衡量职业院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

一、高职院校毕业设计存在主要问题

1.选题问题。近年来,由于职业院校生源结构及招生制度变化,毕业设计在实施过程中发现在选题模式、题目来源、题目类型与难度方面存在很多问题。

2.时间安排问题。由于我院高职学生在大三上学期陆续展开就业工作,这就给毕业设计时间安排带来很大阻力,能否顺利完成也成为问题之一。

3.过程监控问题。毕业设计安排后,如果过程疏于管理控制,设计质量就成为重要问题。

4.答辩问题。答辩是毕业设计最后一个重要环节,答辩不重视,对于整理归档及评估诊断也是重要的问题。

二、解决问题具体措施

根据信息类专业毕业设计环节存在问题,按照合理、实用、高效的原则,重点通过对毕业设计的时间安排、选题、过程监控、质量评定考核等四个方面内容进行改革,提高信息类专业毕业设计的质量,促进信息类专业发展。

1.确定合适的选题。选题适合是保证毕业设计顺利完成的基础。针对高职学生学制短、理论知识较薄、实践动手能力强的特点,了解在校学生的就业需求及毕业学生在企的岗位任职现状来考虑毕业设计的选题。①教师出题与学生自选相结合机制解决选题。要求所有中级职称以上教师在第四学期末按照研究方向及所授课程填写课题申请书,同时鼓励初级职称教师也积极申报毕业设计题目。为了充分发挥高职毕业生实践动手能力,鼓励有条件、有能力的毕业班学生根据自己兴趣、爱好及所学课程申请题目。毕业设计课题的选定,采取由学生根据自身专业兴趣及特长,结合指导教师授课情况和研究方向选报导师,实行双向选择确定。如有较强开发意愿及能力的同学,可以选择电子产品与信息系统开发类课题;对图形及设计方面感兴趣的同学,可以选择多媒体技术设计制作类课题;对网络及信息处理感兴趣的同学,可以选择网站及信息处理类课题。毕业设计课题的选定确保学生依据兴趣选择,使得学生个性得到张扬和潜能得到发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2013级实施后,经过讨论最终决定2013级毕业设计题目共计46个,其中教师出题41个,学生自选题目5个。②题目来源多样化。要求指导教师按照信息类专业培养目标,注重学生理论和实践综合能力提高。课题来源要求能解决教学难点问题和企业需求,主要来自于行业企业需求、教学质量提升、教科研成果转换、大学生创新项目、技能竞赛项目等其他项目。2013级选题中10个题目是解决中小型民营私营企业需求,21个是解决教师在教学中教学质量提升问题,2个是教科研成果转换,3个是大学生创新项目,2个是技能竞赛项目孵化,3个为教师专业研究实践项目。③设计制作与创新型题目相结合。高职生培养目标是高端技能型人才,在课题中去除仿真验证性题目,题目以设计制作类为主,同时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设计创新型题目。2013级毕业设计题目其中设计制作题目共98%,2%为创新型方案设计。④难易适中,大小适宜。选题大小、难易与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经验相适应。题目难易适中,既要保证学生“知难而进”的勇气和信心,又要使学生能“量力而行”,根据学生特点、教学计划、专业发展设计大小难易程度合适的题目。2013级其中28个题目是难度比较大,工程量也比较大的题目;13个题目是难易适中、大小适宜的题目。

2.提前设计时间、柔性合理安排答辩时间,使毕业设计具有可行性。毕业生就业洽谈会在大三上学期每年10月底举行,如果毕业设计安排在大三上学期,学生忙于找工作,无法顾及毕业设计任务。因此,把毕业设计工作任务安排提前在第四学期末,采用工作提前安排、任务提前通知、设计(论文)提前完成、答辩安排时间将毕业设计的准备和进行时间适当向前延伸的方法,保证毕业设计的实施时间。实施毕业设计任务通知后,7日之内教师、学生提交选题申请表,学院将最终设计题目于14日后通知到学生和教师,教师于7日内填写毕业设计任务书,让学生带着任务课题过暑假,学生在假期确定内容框架和任务要求,开学后统筹安排设计时间,指导教师在假期在线指导学生毕业论文、书写规范、资料查找方法、开题报告的撰写、论文提纲的提炼、系统的设计与制作等基本工作,在90日前大部分学生完成所有毕业设计系统及论文。同时信息学院在就业洽谈会前对部分学生安排一次答辩,洽谈会后安排第二次答辩,在第六学期安排第三次答辩,以解决毕业设计与就业冲突的问题。

3.通过全程管理,建立有效的监管体系。毕业论文作为高等职业教育最为重要实践课程,是理论学习过渡到实践应用的必要环节,为培养信息类专业技术人才提供保障。通过毕业设计环节的实施,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而且也锻炼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①通过全程监控,加强对毕业设计实施过程的管理。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我们实行学院、二级学院和指导教师的三级管理,从宏观控制、专业指导到课题指导,明确各管理层的职责任务,毕业设计管理过程完整、准确,课题实用、创新,教学管理规范、有效,确保毕业设计教学环节的质量。并且,在学院《实践教学管理条例》、《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撰写规范及模板格式要求》文件指导下,信息学院进一步补充《信息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教师选题申请表》、《信息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学生选题申请表》、《毕业设计任务书》、信息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信息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检查表》、《信息工程学院毕业设计指导记录》、《信息工程学院毕业设计工作进度表》等文件,对毕业设计题目进行严格审题,审查开题报告、定期通报制度、定期检查制度。在实施过程中,要求学生每两周汇报一次毕业设计进展情况,教师必须对学生遇到的问题及时解答,并填写相关文档记录。②有效利用多种信息渠道,切实提高指导效果。由于提前安排设计,对学生在校期间的管理增加了一定难度,因此教师和学生充分利用多种信息渠道就毕业设计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有效沟通非常重要。要求指导教师每两周会见一次学生,了解进度并进行纸质签名,同时充分运用微信、电话、短信、电子邮件、QQ群等现代通信交流手段,切实提高指导效果。教师通过微信或短信及时通知学生各种相关信息,相互交流探讨,快速解决问题;通过电话预约指导时间、通知相关信息,解决必须通过语言交流沟通问题;通过建立QQ群,将一名教师指导的学生建立辅导群,可以随时在线交流,适时采取视频、文字留言等多种聊天方式发现并解答学生疑问;利用电子邮件等网络传输工具实现文件在线或离线传输,以方便传输毕业设计相关资料;通过QQ群文件系统给学生发送相关文件及通知,极大减轻了指导教师的工作量。

4.加强毕业答辩、成绩评定工作环节。为了提高毕业设计成绩的客观性,成立二级学院答辩委员会,统一毕业设计考核与评定标准。答辩委员会根据专业设置对学生毕业课题进行分类,形成不同答辩小组,答辩小组负责学生答辩及成绩评定。答辩过程中主要考核学生对与课题密切相关的基础理论的掌握情况、专业及实际操作水平、分析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考核,注重每个学生任务完成情况及工作量大小,答辩小组采用集体评分的方式给出学生答辩成绩。答辩委员会审定指导教师给予的论文成绩及答辩小组的答辩成绩,综合评定学生毕业论文的总成绩。在答辩过程中,对学生毕业设计作品的实物化及原创性提出了特别要求,帮助学生总结毕业设计中的成熟经验和不足。为了让全体学生知晓毕业设计实施过程,制定了低年级的学生旁听毕业答辩过程的政策,让学生提前体验到毕业答辩的环境氛围,以便自己进行相关思考,进行毕业设计相关准备工作,同时使正在答辩的学生在展示自己设计成果时有成就和满足感。

三、结语

本文针对目前高职毕业设计现状,就信息类专业保证学生毕业设计教学环节的有效实施,从时间安排、选题、过程监控、答辩及成绩评定等四个环节入手,在严格实行过程监管后,已经达到了初步成效。毕业学生在技能竞赛、企业项目设计及学生创业方面得到了有效提升,学生也受到了企业的欢迎和肯定。该方法已经作为陕西工院信息类毕业生的毕业设计规范标准,同时该成果也可作为其他高职院校毕业设计工作的重要参考。

参考文献:

[1]王永红.当前高职院校毕业设计(论文)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究[J].科技展望,2015.

[2]胡延华,王文涛,冯华.高职院校毕业设计(论文)改革与创新的探索[J].辽宁高职学报,2012.

[3]潘有志.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毕业设计模式初探[J].中国电力教,2011.

工程类中级论文范文8

关键词:可拓评价;毕业设计;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董非(1982-),男,江苏常州人,江苏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讲师;尹必峰(1975-),男,江苏泰州人,江苏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副教授。(江苏镇江212013)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大学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项目编号:JGY2007051)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4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1-0099-03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是高校本科教学过程的最后一个实践教学环节。通过毕业设计(论文)环节,不仅可以检验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是对高校本科实践教学质量水平的检验。[1]目前,国内高校在对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时大多仍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即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成绩是由指导老师、评阅人和答辩小组三方面成绩简单加权平均得到,对于一些很难量化的定性指标,评价时主观性过强,缺乏科学统一的评价依据;此外,在对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成绩有疑义时往往是由几位专家讨论确定,缺乏说服力。因此,对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进行科学、客观、统一的评价是当前我国各高校教育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在此背景下,本文根据工科毕业设计(论文)的特点,建立工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多级评价体系,提出一种基于多级可拓的工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综合评价方法,并结合具体实例阐述该方法的应用过程,并对该方法的可行性、有效性进行分析。

一、工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评价体系

1.工科毕业设计(论文)的特点

工科专业不同于其他学科专业,其毕业设计(论文)的特点通常表现[2]为“一人一题”,以工程实际或模拟设计为主要研究内容,采用常规或现代设计方法和手段展开研究,研究内容紧密围绕学校、生产企业、科研院所以及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主要成果形式包括工程设计图纸、三维CAD软件建立的参数化模型和虚拟装配结果以及用CAE软件进行的工程设计分析等。

2.工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多级评价体系

针对工科毕业设计(论文)的特点,结合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评选标准,笔者制定了与其研究方法和成果形式相应的质量评价细化指标,并综合考虑指导教师、评阅教师和答辩小组三者对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审视角度不同,建立了如图1所示的工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多级评价体系。

二、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评价多级可拓模型

可拓评价[3]是以可拓学和物元理论为基础,将要评价的对象视为物元,通过物元分析确定评价的不同等级,然后利用关联函数计算和划分各待评价对象隶属等级,相对客观地实现待评价对象的分类排序,进而明确待评价对象的质量水平。可拓评价与层次分析法[4]、灰色聚类法[5]等其他评价方法相比,能够减少人为因素对评价预测结果的干预,规范性好,具有简捷、严密的特点。经查阅大量资料发现,可拓评价方法在教学质量管理、命题质量综合评判等方面得到了一定的应用[6],但鲜有将可拓评价运用到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评价中的报道。

1.物元可拓模型

在物元分析中,任何事物都可以由事物M、特征C和量值X组成,记为R=(M,C,X)。[3]

(1)待评物元矩阵的建立。对于待评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评价系统,将待评指标的相应数据用物元模型来描述,记事物P0为待评对象;Xi为P0关于Ci的量值(i=1,2,…,m,m为指标个数)。

(2)经典域物元矩阵的建立。假设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评价等级分为n级,记Moj为第j级别的事物,令表示级别为j第i个指标Ci的量值域(j=1,2,…,n)。

(3)节域物元矩阵的建立。节域为各指标对应的所有取值范围,记Muj为物元系统中级别的全体,令表示第i个指标Ci全部等级的量值范围。

(4)关联度函数的构造。根据物元理论,定义待评毕业设计(论文)评价指标i关于等级j的关联度函数为:

(1)

其中

式中,为关联度,为第i个评价指标关于等级j的关联度。

(5)各级指标权重的确定。由图1可知,工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评价体系包含多个层次,且每个层次所含的评价指标很多,为此在进行综合评价时低一层指标对其上一层指标的影响作用(即权重)是不相同的。本文在确定各级指标权重时采用了不同的处理方法,具体为针对子指标层中各项指标,由于其数据丰富,可充分挖掘原始数据本身蕴涵的信息,采用熵权法;对于其余各级指标,由笔者任教学校多年的教学经验和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评选标准加以确定,详见表1所示。熵权法是指根据各子指标提供的有用信息量确定各子指标的权重。

第i项子指标的熵权计算公式为:

(2)

其中

式中,为第i项子指标的熵权,m为指标个数,n为等级数。

2.多级可拓综合评价思路

多级可拓评价基本思路为:首先计算子指标层各指标的关联度矩阵,根据熵权法确定子指标层对于指标层中各指标的权重系数ω,将ω与相乘得到指标层关联度矩阵,再由表1给定的指标层对准则层的权重α与相乘得到准则层关联度系数,依次类推,逐级计算直至目标层,得到目标层关联度矩阵。

若满足,则认为毕业论文质量综合评价属于等级j。

(3)

其中

式中,j*为目标层即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总评的级别特征值,即属于某评价等级的程度。

三、案例分析

以笔者任教学校2010级某学生毕业设计为例,介绍其多级可拓综合评价过程,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

1.经典域、节域和待评物元的确定

本文将毕业设计(论文)综合评价质量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合格、不合格五个等级,依次赋值为1、2、3、4、5;与各等级对应的经典域分别为[0.9,1]、[0.8,0.89]、[0.7,0.79]、[0.6,0.69]和[0,0.59],指标对应的节域均为[0,1]。该学生子指标层下各指标得分见表2所示。为了方便,将子指标层下各指标得分进行归一化处理。

2.子指标层指标对指标层指标权重系数的确定

在确定子指标层指标对指标层指标权重时采用的是熵权法。下面以“指导教师评分”子指标层指标对指标层指标权重为例。

由式(5)和式(6)计算得知,“指导教师评分”下子指标层指标对指标层指标权重向量分别为:

注:表示指标层第i个指标下各子指标的权重向量。

3.多级可拓评价

通过计算,该学生子目标层及目标层评价结果如表3所示。由表3可见,该生毕业设计指导教师评价为1级,属于优秀;评阅教师和答辩小组评价均为2级,属于良好;最终该生毕业论文质量总评成绩为2级,属于良好。表中数据为负,表示关联度不属于该质量等级以及不属于该质量等级的程度;数据为正,表示关联度属于该质量等级以及属于该质量等级的程度。进一步,由式(8)计算可知,该生质量总评综合关联度特征值j*为2.029,数值更趋向于2,表明该生毕业论文成绩更偏向良好级别。

四、结语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评定是衡量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参考依据。本文将多级可拓综合评价的方法引入工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评价中,建立了基于可拓评价理论的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各级指标的特点采用不同方法确定指标权重,逐级计算,直至确定目标层与各评价等级的关联度,明确评价结果。实例计算表明,该方法不但能评定出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等级,而且能从不同的审视角度反映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优劣,提高了评判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故该方法在评价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方面是有效且可行的,具有较强的推广和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孟梅等.高校毕业设计(论文)论文质量管理的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7,(1):83-86.

[2]徐晓美,张永辉.工程设计类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评价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0,(27):42-43.

[3]蔡文,杨春燕,林伟初.可拓工程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

[4]韩瑞娜.模糊层次分析法与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评价的数学建模[J].科技信息,2011,(5):186,401.

工程类中级论文范文9

关键词:学科门类;教育学;一级学科

中图分类号:G40-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059(2012)02-0005-05

学术分科是世界各大学的通例,但将学科设置行政化则是我的特色。在我目录式的学科专业管理制度下,一级学科成为连接学科门类与二级学科(相当于专业)的重要环节。一级学科如何设置成为影响我大学学术发展的重要制度因素。“当学科作为一种知识分类或一定科学领域的相对划分的时候,其分类或划分不会影响学科的发展。但当学科成为制度的一部分,演变成学科制度,特别是当其沦为一种行政化产物的时候,便成为影响学科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我现行的学术分科制度中,教育学既是一个学科门类,又是一个一级学科。这种尴尬的局面持续了几十年,无形之中严重影响了教育学科的发展。本文从我学科目录的调整切入,就教育学门类下设置“教育学”一级学科是否合适以及撤销教育学一级学科后应设哪些教育类一级学科展开讨论。

一、我学科目录中一级学科设置的变迁

学科目录是色学科专业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教育统计分类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截至目前,我政府部门先后出台过四份学科专业目录。第一份是1983年3月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决定公布试行的《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授予博士和硕士学位的学科专业目录(试行草案)》。第二份是1990年10月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正式批准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第三份是1997年务院学位委员会、家教育委员会联合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第四份是2011年2月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批准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

从表1可以看出,哲学、教育学门类的一级学科设置从1983年到2011年一直保持不变。管理学自1997年新增为门类并设5个一级学科后至今也保持不变。经济学一级学科在1997年被撤销,增设了2个一级学科,在新目录中保持不变。法学有小幅增加,增设了1个一级学科。历史学和文学在最新的目录中发生了较大变化。历史学一级学科被撤销,新设了3个一级学科。文学门类中艺术学一级学科被撤销,艺术学调整为新的学科门类,并在其门下增设了5个一级学科。理学门类几十年来也一直变化不大,最新的目录与最初的目录相比,也只增加了2个一级学科。变化较大的是工学:最早的目录中只有25个一级学科,1990年增加为26个,1997年增加到32个,2011年增加到了38个。农学门类的一级学科数量先减少后增加,在2011年的目录中达到9个。医学门类的一级学科在1997年增加了2个,在2011年最新的学科目录中又增加了3个,使该门类成为仅次于工学和理学的第三大学科门类。变化最大的是军事学:军事学1985年增设为学科门类时只有1个一级学科,1990年修订学科专业目录时一下子就增设至8个一级学科,在2011年的学科目录中更是拥有10个一级学科,成为第四大学科门类。

上面对于各学科门类一级学科的分布及数量增减进行了简单概括,那么近几十年来我学科专业目录中到底先后增设了哪些一级学科呢?

对比1990年与1983年的学科专业目录可以发现,一级学科的设置基本没有大的变化。新增的8个一级学科主要集中于军事学门类。1990年军事学一级学科被撤销,新增了“军事思想及军事历史”、“战略学”、“战役学”、“战术学”、“军队指挥学”、“军制学”、“军队政治工作”、“军事后勤学”8个一级学科。此外,理学门类的“管理科学”被撤销,新增了“系统科学”和“图书馆与情报学”2个一级学科。工学门类中撤销了“管理工程”,新设了“管理科学与工程”,“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合并为“材料科学与工程”,“轻工、纺织”被拆分成“轻工”和“纺织”2个一级学科,还增设了“农业工程”一级学科。与此同时,农学门类“农业机械化与电气化”被撤销。

与1990年相比,1997年的学科专业目录除新增管理学门类外,一级学科的变化也较大,新增一级学科数量达17个。其中,“经济学”一级学科被撤销,增设了“理论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2个一级学科;法学门类下“际政治”一级学科被撤销,增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文学门类增设“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理学门类中“自然科学史”一级学科被撤销,增设“科学技术史”一级学科;“图书馆与情报学”也被撤销,在管理学门类新设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工科门类变化最大,一级学科总数增加了6个。1997年的目录首先对1990年目录中工科门类部分一级学科的名称进行了规范,其次对部分一级学科进行了必要的拆分和调整。比如,“电子学与通讯”被拆分成了“电子科学与技术”和“信息与通信工程”2个一级学科;“土木、水利”被拆分成“土木工程”和“水利工程”2个一级学科;“地质勘探、矿业、石油”则被拆分成“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矿业工程”和“石油与天然气工程”3个一级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则被调整到了管理学门类,“技术科学史”被撤销。除此之外,又新增了“光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等一级学科。在农学门类,“农学”作为一级学科被撤销,增设了“作物学”、“园艺学”、“农业资源利用”、“植物保护”4个一级学科。在医学门类中增设了“口腔医学”和“中药学”2个一级学科。军事学门类原“军事后勤学”一级学科被调整为“军事后勤学与军事装备学”。

2011年的学科目录调整是历次学科专业目录调整中力度最大的一次。此次调整除增设艺术学新门类、新增21个一级学科外,还开了在学科目录中不再公布二级学科的先河。与1997年学科专业目录相比,在最新的学科目录当中,最显著的变化就是文学门类,中原先的一级学科“艺术学”被调整成一个新的学科门类,并增设了“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和“设计学”5个一级学科。除此之外,法学门类增设了“公安学”一级学科;历史学门类撤销了“历史学”一级学科,增设了“中史”、“世界史”和“考古学”3个一级学科;理学门类新增了“生态学”和“统计学”2个一级学科;工学门类新增了“城

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软件工程”、“生物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公安技术”6个一级学科;农学门类中原一级学科“农业资源利用”被调整为“农业资源与环境”,并新增“草学”为一级学科;医学门类新增“特种医学”、“医学技术”和“护理学”3个一级学科;军事学门类中的“军事后勤学与军事装备学”被拆分为“军事后勤学”和“军事装备学”2个一级学科。

纵观我四次学科目录调整过程中各学科门类一级学科分布情况及其数量的变化,总的趋势是通过增加学科门类和一级学科的数量以满足学术发展和知识增长的正常需求。但由于路径依赖、有限理性以及利益冲突的存在,每次学科目录的调整都很难尽如人意。教育学作为学科门类中的弱势群体,由于话语权的缺失,在历次学科目录调整中其一级学科设置一直不变。教育学既作为学科门类、又是一级学科的紧张局面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教育学的从业者在学科门类与一级学科间存在严重的身份认同危机,从而影响了学科发展。

二、作为一级学科的教育学及其二级学科设置的变化

在我,教育学成为一个学科门类源于务院1981年批准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该实施办法首次将我的学科门类划分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此后几十年,无论学科专业目录如何调整,上述学科门类的划分一直延续下来。在前后四份学科专业目录中,教育学门类高度稳定,其一级学科设置始终没变,变动的只是教育学一级学科下二级学科的设置。在1983年的学科专业目录中,教育学一级学科下面的二级学科有14个,分别是教育基本理论、教学论、德育原理、中教育史、外教育史、比较教育学、特殊教育学、幼儿教育学、成人教育学、高等教育学、教材教法研究、教育科学研究法、教育经济学、学校管理与领导。上述14个二级学科中,高等教育学的列入是一个很大的亮点,它突破了传统教育学的研究框架,及时回应了家和时代对于加强高等教育研究的强烈需求。1990年的学科专业目录对于教育学二级学科进行了微调:“教育基本理论”调整为“教育学原理”,“学校领导与管理”调整为“教育管理学”,“教材教法研究”被撤销,新增了“学科教学论”、“教育技术学”和“职业技术教育学”3个二级学科。此次调整中,“教育技术学”的增设是一个突破。随着“教育技术学”进入教育学的二级学科目录,关于“电化教育”到底是姓“电”还是姓“教”的争论走向了终结。1997年的学科专业目录中,教育学二级学科的数量大幅减少。“教育管理学”和“教育经济学”不再作为教育学二级学科,二者合并后重新设立的“教育经济与管理”被作为管理学门类“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面的二级学科。此外,“幼儿教育学”调整为“学前教育学”,“教学论”和“学科教学论”被撤销,新设了“课程与教学论”,“德育原理”、“教育科学研究法”被撤销,“中教育史”和“外教育史”合并成“教育史”。经过此次调整,教育学的二级学科缩减为10个,即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史、比较教育学、学前教育学、高等教育学、职业技术教育学、特殊教育学和教育技术学。

纵观我学科专业目录历次调整中教育学下面二级学科设置的变化,稳定不变的学科只有4个,即比较教育学、成人教育学、特殊教育学和高等教育学。此外,从“幼儿教育学”到“学前教育学”,从“教育基本理论”到“教育学原理”,也可以看作只是名称上的微调。除这6个二级学科之外,还有十几个学科也曾先后被设置为教育学下面的二级学科。这种情况的出现某种意义上反映了教育学二级学科设置中的混乱。很多学科的设置或撤销没有太多道理可言。一些进入目录的教育学二级学科在学术上并不成熟,相反教育学门类下很多相对成熟的分支学科却从来没有被列入二级学科目录。

综合历次学科目录中所列教育学二级学科的情况可以发现,教育学一级学科下二级学科的构成主要有四种方式:一是教育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学科,如教育经济学、教育管理学、教育社会学等;二是以教育的不同发展阶段为研究对象而构成的学科,如学前教育学、高等教育学、成人教育学等;三是以教育自身或其过程的某一部分为研究对象而构成的学科,如教育史、职业技术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德育原理;四是以研究方法为基础而形成的学科,如比较教育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等。值得注意的是,今天教育学上述四种二级学科的构成方式正相互交叉。随着高等教育学的兴起,传统上以基础教育为研究对象的教育学的诸多二级学科面临着学科分裂的困境。这是因为,无论是教育学的交叉学科(如教育管理学、教育经济学),还是方法论学科(如比较教育学、教育研究方法),甚至是关于教育本身的二级学科(如教育史、德育原理、课程与教学论等),都是以基础教育为主要研究对象。于是乎,在高等教育学下面又衍生出高等教育管理学、高等教育经济学、比较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史、高校德育、高校课程与教学论等分支学科。由此就导致教育学各二级学科之间差异很大,彼此之间甚至没有理论的关联和研究对象的交叉。由于教育学本身的局限性,加之二级学科间的分裂与区隔,如今教育学作为一个所有二级学科共享的一级学科的合法性已受到质疑。教育学一级学科下面不少现有二级学科的研究范围已经很大,各自的学科群已经形成,但由于教育学本身作为一级学科的存在,这些学科缺乏必要的成长空间。在下一轮学科专业目录调整中,有必要借鉴经济学、历史学和农学、军事学的相关经验,撤销教育学门下“教育学”一级学科,在现有教育学二级学科当中挑选合适的或通过合并与重组相关的二级学科,增设两个或两个以上教育类一级学科,以便更好地满足教育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发展的需要。

三、教育类一级学科增设的可能方案

从1983年的目录到2011年的目录,教育学一直是教育类唯一的一级学科。这种情况无法用教育学的教学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规模与质量来解释,唯一的答案就是:教育学在我学科目录调整中缺乏足够的话语权,政府部门对于教育学的发展不够重视。理论上,学科门类的划分是人为的,但绝不是任意的。实践中,如何划分和设置学科直接影响大学的学术发展与创新。当前我教育学既是一个学科门类、又是一级学科的境地给教育学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阻碍,导致了教育学在学科立场、学科理智以及学科制度上的相对分裂。在我学科目录调整中,军事学、经济学、历史学、农学都已先后成功摆脱这种困境,即学科门类本身不再直接作为一级学科。因此,如果保留教育学继续作为一个独立学科门类的话,那么撤销教育学一级学科就非常必要。就像经济学门类撤销经济学一级学科、增设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两个一级学科,历史学门类撤销历史学一级学科、增设中史、世界史、考古学三个一级学科一样,在教育学门下,教育类一级学科也不应是“教育学”,而应是其

他在逻辑上有关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一级学科。

根据2009年出台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设置与管理办法》,我“一级学科的调整每10年进行一次”。现在距离下一次一级学科的调整还有充分的时间,教育学界应加强相关研究,以争取在下一次学科目录调整中,教育类一级学科的增设能够有所突破。我学科专业目录调整的历史表明,无论对于哪一学科门类,一级学科的增设和调整都不可能自发实现。在事关学科发展的方针大计面前,“临时抱佛脚”往往是不负责任的做法。未来教育学门下教育类一级学科的增设事关整个教育学科的发展,需要整个教育学界同仁的共同努力。

增设的可能方案之一:撤销教育学一级学科,增设理论教育学、实践教育学和教育交叉学科三个一级学科。关于教育学的分类,从教育学产生之日起就有学者开始讨论,各种两分法层出不穷。其中赫尔巴特的弟子赖因对于教育学的分类颇有影响。赖因首先将教育学分为历史的教育学和系统的教育学,系统的教育学又进一步分为实践的教育学和理论的教育学;实践的教育学分为学校形式论和学校行政论,理论的教育学则专注于教育的目的和方法。赖因关于理论的教育学和实践的教育学的区分影响深远。在此两分法的基础上,沃尔夫冈?布列钦卡提出了自己的三分法。在《教育科学的基本概念:分析、批判和建议》中,他将教育学分为科学的教育学、哲学的教育学和实践的教育学;在《教育知识的哲学》中,他将教育学分为经验的教育科学、教育哲学和实践教育学。这两种分法大同小异,核心都是要将实践教育学从教育学中单独分出,并使之与科学和哲学的理论教育学相并列。1992年俄罗斯学者吉涅岑斯基出版了《理论教育学概论》一书,提出了新的教育理论体系,以适应时展的需要。基于上述教育学传统中理论与实践两分的学术传统,借鉴我学科专业目录中经济学门类撤销经济学一级学科、增设理论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的范例,未来的学科调整中,在撤销教育学一级学科的同时,增设理论教育学和实践教育学具有较大可行性。此一增设实为另起炉灶,并不触及原有教育学二级学科地位的改变,可以有效避免二级学科间利益的纷争。不过,无论实践教育学还是理论教育学都只是对教育自身的研究,而“教育自身是教育的本体”,但今天教育学科的发展早已超越教育本体论的范畴。考虑到这一点,加之当前在大学中跨学科研究日益成为主流,同时照顾到教育科学原有分支学科当中交叉学科众多的现实情况,借鉴际上大学学科分类系统的一般做法,可以考虑在实践教育学与理论教育学之外另设一个“教育交叉学科”为一级学科。由此教育类一级学科将增加为3个。此方案的优点是避开了教育学原有二级学科在晋升一级学科竞争中的可能冲突,而且为教育学的跨学科研究提供了充分的制度空间;其缺点在于很多关于教育本体的二级学科在理论教育学与实践教育学的二分法中可能难以定位,因为很多以教育本体为研究对象的二级学科可能同时包含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的学科特质。

增设的可能方案之二:撤销教育学一级学科,增设普通教育学和高等教育学两个一级学科。由于历史原因,现有的教育学名为教育学,实为普通教育学或基础教育学。现有教育学的分支学科或二级学科,除高等教育学之外,大多数都以普通教育或基础教育为研究对象。从学科发展现实情况出发,借鉴历史学门下撤销历史学一级学科而增设中史、世界史与考古学三个一级学科的成功范例,教育学门下可以考虑撤销教育学一级学科,增设普通教育学和高等教育学两个一级学科。就像中史研究以中的历史为对象,世界史以中以外的区域的历史为对象一样,高等教育学以高等教育为研究对象,普通教育学则以高等教育以外的教育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此方案的优点在于,突出了高等教育的特殊性,强调了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对于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性,客观反映了当前教育学科发展的真实状况,也符合高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研究愈来愈重要的社会大趋势。此方案的缺点可能在于,当前高等教育学自身的学术发展状况还不能令人满意,如增设为一级学科,在其他二级学科中争议会比较大。虽然高等教育与普通教育或基础教育有本质的差异,而高等教育学也与传统的教育学有着不同的学科基础和研究范式,但由于高等教育学过于年轻,如若一下子由二级学科晋升为一级学科,会不可避免地陷入一种“伦理从属困境”。虽然早有学者指出,现有的教育学与高等教育学在逻辑上“名”为“父子”,但“实”为“兄弟”关系。即便如此,困难依然很多。至少从目前来看,为了摆脱“伦理从属困境”,此方案还是建议在撤销教育学一级学科的前提下同时增设普通教育学与高等教育学两个一级学科,而不是在教育学作为一级学科的前提下直接增设高等教育学为一级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