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产业经济学毕业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4-08 11:30:59

产业经济学毕业论文

产业经济学毕业论文范文1

【关键词】山东硕士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807.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4-0003-01

受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制约,硕士研究生就业困难的影响因素存在显著的地域性。地区产业结构、民众择业心理、政策引导方向、高校差异性都可能对研究生的实际就业行为产生影响。随着山东省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目标的不断落实,对山东地区研究生就业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势在必行。本文以特定区域为切入点,较为系统地运用相关就业理论和方法对山东高校毕业研究生的就业影响因素作了探索性的分析,希冀能够为研究生就业质量的改善有所裨益。

1 齐鲁文化对硕士研究生求职心理与行为的影响

齐鲁文化,源远流长。历史上的齐鲁文化原本是区域性文化,由于其一系列思想体系和重要观念的影响力不断增强,最终走出山东,成为中华文明的的基础文化和主流文化。孔子创立的儒学是汉以后的历代封建王朝的官学 ,儒学的仁德之道,促进了中华民族的繁荣统一, 于东亚文化和华人世界也有着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儒学在宗法、等级社会的背景下形成的礼,靠刻板习读四书五经培育的智,在封建时代对维护君主、特权阶级的统治及社会稳定发挥过巨大的作用。山东位于儒家文化圈的核心,某些思想绵延数千年依然对山东地区的人们影响至深。山东硕士毕业生特别是山东生源的研究生的择业心理和求职行为不难发现儒学观念的烙印。

儒家文化“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价值观,是形成山东地区进而带动整个民族过于重视功利性教育的原因之一。出身社会底层的人把读好书、上大学作为向上流动的最优路径,家长的殷切期待,社会差距的刺激让不少学子在内心深处自觉产生“书中自有黄金屋”的教育期待。儒家指出“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是成为统治者的途径,即个人只有不断地学习,获得更高的学历才能摆脱草根的命运,将来走向仕途,收获人人艳羡的名望、财富和权力。劳动有了贵贱高低之分,不少人只想做“劳心者”,对“劳力者”则嗤之以鼻[1]。这种价值观导致很多毕业生考研时尽可能选择那些“走仕途” 相关的而就业市场上需求量不大的学术型“冷门”专业 ,而社会急需的职业技术类专业却生源不足,乏人问津。

“公考热”的背后不能说与传统文化中“官本位”的思想毫无关系。不少本专科毕业生、硕士毕业生扎堆报考公务员,一心求稳定和高待遇,以为只有进入公务员队伍才能建功立业、声名远扬、光宗耀祖,才能在今后过上“上流”社会的生活,本质来看实为“官本位”意识的泛滥。它与教育的工具性价值扩张和超越性价值相联系,是高等教育向世俗社会妥协并向功利主义越走越近的具体表现。

齐鲁文化的精神内核与中华文明相一致,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鲁文化博大精深,对其应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辩证解读。齐鲁文化中的另一成分--齐文化倡导农商皆重、义利兼行、礼法并用,是一种在现代社会也值得大力提倡的宝贵

理念。硕士毕业生理论水平高,分析能力强,因此更不该被传统文化中的陈旧内容所羁绊,要放远眼光,拿出魄力,朝自己最想要的就业理想去奋斗。

2 山东经济、社会发展侧重点对研究生就业的影响

山东省区域经济结构的特点对山东硕士毕业生选择工作的方向有直接影响。从产业结构看,山东省三大产业比例不协调:高耗能工业产业比重偏高,但是产出以工业初级品为主,具有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品不多;农业规模庞大,基础却不稳固;第三产业与新兴产业(新材料、新能源、新信息、新医药和海洋科技等)发展滞后[2]。这种经济格局之下,就业市场上对从事初级体力劳动的人员需求量极大,高级专门人才的求职空间被大大压缩。调查中2011届硕士毕业生有近50%的人选择出省就业,主要原因是山东省对这些专业的需求太少,他们到外地工作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山东省经济发展的地域差异也非常明显,沿海城市青岛、烟台、东营、潍坊和省会济南的经济总量接近全省总产值的一半,中部地区虽有淄博等工业重地,但是其他各市发展比较落后,总体格局与全国东、中、西部的划分类似。另外,城乡两级分化严重,农村地区和西部个别县市对人才的吸引力十分有限,青壮年劳动力多数去大、中型城市务工,留守劳动力的发展能力欠缺,新农村建设举步维艰。大部分毕业生就业地域集中在济南、青岛这两座山东实力最高的城市,其次是一些人均经济排名靠前的地级市,去农村工作的几乎没有,从农村走出来的硕士研究生也不愿意再回到自己的家乡就业。

未来山东着力打造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带,做强文化产业,因地制宜,发挥地区优势,努力构建具有鲜明特色、结构合理、的产业发展新格局,这将给高学历人才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3 山东高校的差异性对就业的影响

山东省共有研究生培养高校29所(2010年山东统计年鉴数据),其中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属211、985工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为211工程大学。除这三所在国内知名度较高外,其他省属、市属高校虽然在某些学科的建设上比较出色,可无论是教学质量还是影响力都尚待发展。学校的综合水平和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的“行情”息息相关。当毕业生的学历处于同一层次时,毕业学校的作用就会走到台前,为每个求职者的竞争力加分或减分。

高校招聘对求职者的学历要求最为苛刻。以某校为例,应聘讲师工作的需有海外博士学历,应聘学生辅导员的放宽到硕士,但是本科和硕士必须毕业于211、985全国重点大学,那些毕业于普通高校的硕士们连“参赛”竞争的资格都被刻意剥夺了。社会上对高等教育毕业生存在这样一种理解:名牌大学教学质量好,毕业生的素质也高;普通学校硬件、软件实力都达不到名牌高校的水准,其培养的学生工作能力相对较差。高校与毕业生“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名牌学校弱势专业的就业情况也要比普通学校的王牌专业好得多。毕业学校的好坏成了鉴别学生优劣的表象标签,这本身就违背了科学的用人标准。实践出真知,一个求职者的工作能力只有在具体的工作环境下才能真实地检验出来。遗憾的是,由于毕业人数太多,没有用人单位愿意花太多时间去甄别学生的真才实学,于是毕业学校便成了最便捷的筛选要素。

综上所述,研究生就业难问题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虽然各因素的作用力度不同,但是均需要研究生个人、政府相关机构以及研究生培养单位高度重视,克弊存益,共同参与,为山东省研究生就业做出积极地贡献。

参考文献

产业经济学毕业论文范文2

[关键词]过度教育 大学生 就业 影响 对策

一、过度教育的内涵

我国学者对过度教育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对多度教育的定义也存在各种界说,在本文中,笔者借鉴美国学者曾满超、亨利・列文(Henry Levin)等对过度教育的定义,他们认为,教育发展出现下列三种情况中的任何一种,都应称为过度教育:一是劳动者相对于其受教育程度经济地位下降;二是受过教育者不能实现其对于事业成就的期望;三是劳动者拥有比其工作要求较高的教育技能。

从表述可以看出,对过度教育的含义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理解:从宏观上看,过度教育是指教育供给超过了教育需求;从微观上看,过度教育是指个人拥有的教育存量超过了现有职业的需求。本文将主要从微观层面即大学毕业生的角度对过度教育进行分析。

二、过度教育对我国大学生就业产生的影响

(一)毕业生供大于求就业率低下

近年来,由于高等教育人数的扩招,高校的毕业生数量猛增,高校毕业生需要的就业机会与社会所提供的就业岗位不想匹配。《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蓝皮书》数据显示:2012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90.9%)比2011届(90.2%)略有上升。其中,本科院校2012届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1.5%,比2011届(90.8%)略有上升;高职高专院校2012届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90.4%)比2011届(89.6%)略有上升。但是,进一步的关于2013届毕业生流向调查显示,从2012年10月29日至2013年4月10日,被调查的2013届硕士毕业生签约率为26%,低于2012届同期11个百分点;本科毕业生为35%,低于2012届同期12个百分点;高职高专毕业生为32%,低于2012届同期13个百分点。

(二) 高能低就, 大材小用

过度教育引发了劳动力市场对于知识劳动力的高消费。由于具有高学历的人数增多,各个工作岗位自然会追求更高知识层次的人才。接受了各个层次高等教育的劳动力为了能获得工作只能俯就屈身。高学历者选择一些职业技能要求低的职位正是高能低就的体现, 而如果高学历者不能接受相对低级的工作, 又造成了知识失业。

(三)毕业生学非所用,就业前景堪忧

《2013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专业对口调查状况》显示,理工类大学生择业时注重专业对口的仅占16%,专业性很强的财经类、外语类毕业生注重专业对口的也只有30%和42%。这表明大学生在择业时,专业对口意识正逐步淡化。然而针对用人单位的一项调查却表明,90%以上的用人单位认为,专业对口是挑选人才时最主要的考虑因素。

关于毕业生就业时专业是否对口的横向数据比较也受到人们关注。《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3年“红黄绿牌”专业就业前景预测如下:

红牌专业指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较低,月收入较低且就业满意度较低的专业,为高失业风险型专业;黄牌专业指除红牌专业外,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较低,月收入较低且就业满意度较低的专业;绿牌专业指月收入、就业率持续走高,失业量较低且就业满意度较高的专业,为需求增长型专业。

2013年本科就业红牌警告专业包括:动画、法学、生物技术、生物科学与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体育教育、等。2013年高职高专就业红牌警告专业包括:法律文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际金融、工商管理、法律事务、汉语言文学教育等。

2013年本科就业绿牌发展专业包括:地质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石油工程、采矿工程、油气储运工程等。2013年高职高专就业绿牌发展专业包括: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应用化工技术、焊接技术及自动化等。以上专业与2012年的绿牌专业相同,这些专业的就业率持续走高,薪资走高。

(四)大学毕业生就业满意度低

就业满意度也是衡量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的一项指标。《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2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满意度为55%,即在就业的毕业生中,有55%对自己的就业现状表示满意。其中,本科院校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满意度为58%,高职高专院校为51%。在本科院校中,“211”院校毕业半年后的就业满意度为62%,非“211”本科院校为57%。

在2012届本科学科门类中,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满意度最高的为经济学,为61%;就业满意度最低的为农学,为53%。在高职高专专业大类中,就业满意度最高的为资源开发与测绘大类,为56%;最低的为生化与药品大类,为44%。

2012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后在“政府机构/科研事业”的就业满意度最高,为69%;在“民营企业/个体”的就业满意度最低,为50%。高职高专生毕业半年后在“政府机构/科研事业”的就业满意度最高,为64%;在“中外合资/外资/独资”的就业满意度最低,为45%。

可见,我国高校毕业生目前的就业满意度整体偏低,在不同的教育程度、所学专业、就业岗位层次上的满意度更是参差不齐。

(五)过度教育导致性别之间就业的不平等

由于高等教育过度现象的发生,知识劳动者大量增加。当劳动力市场供需关系发生变化,劳动力供需差异加大,雇主或企业选择余地也在加大。在这种情况下,男性劳动力显然更容易受到雇主的青睐,而女性知识劳动力遭遇不平等待遇的机会大大增加。

以上几方面的阐述可以看出,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存在的过度教育情况已经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产生各个方面的消极影响,一方面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另一方面毕业生的就业难也非常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与整个社会的和谐。

三、过度教育影响我国大学生就业的原因

(一)教育供给与社会需求发生错位

1.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错位

现在高校培养的大学生都是掌握了一定的理论实践非常缺乏,大量理论的课程让学生在专业方向上的收益是有限的,缺乏实践能力的大学生成了纸上谈兵的高手。企业是非常现实的经济实体,需要的人就是能够给企业直接带来绩效的人而纸上谈兵的大学生并不能马上给企业带来绩效还要搭上老员工为其辅导从而影响了企业的整体绩效。

2.普通高等教育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错位

我国普通高等院校在专业设置上主要以培养理论型人才为主,而社会需求量最大的是面向生产、服务的应用型人才。另外,有些学校在专业设置和招生规模上一味地“追风”,盲目地跟着市场的潮流走,开办和扩招所谓热门专业。其结果是,由于人才的供大于求,大量的毕业生只能放弃本专业而选择从事低级的工作。

3.教育供给与社会需求在时间上的错位

当今的社会瞬息万变,昨日的朝阳产业,今日就可能成为夕阳产业;今日的朝阳产业,明日极有可能是夕阳产业,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迅速地发生变化。而人才的培养周期长,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就构成了社会迅速发展与教育培养周期过长的矛盾。从而导致现在热门的专业,到毕业生毕业时也许就成为了冷门专业。

(二)劳动力市场调节制度不完善

目前我国市场经济的各项制度还不完善,劳动力市场制度不完善。我国就业制度改革的目标就是改革计划经济下按指令性计划统一分配的就业制度,让绝大多数毕业生进入市场自主择业。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途径就在于充分发挥市场在劳动力资源配置方面的基础性作用,让劳动力在全国范围内合理流动。目前我国还未形成统一的竞争、流动的市场。对于城市劳动力市场来说,劳动条件好、工资高、福利待遇高、工作有保障、职业前景好;农村劳动力市场劳动条件差、工资低,福利差,就业无保障,职业前景不太好。

(三)个人对高等教育盲目投资且就业观念不当

政府为了满足人们的教育需求,不断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资,从而使教育系统培养的人才远远大于经济发展所需的需求,造成过度教育,如此形成恶性循环,不利于大学生的就业。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存在以下几种不恰当的就业观念,不愿到非公有制企业就业,而热衷于行政、事业单位,因而淡化了专业观念;就业地点大多选择沿海一带或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城市,而对西部地区、基层、小型企业不感兴趣;不论自己能力大小,追求高工资和好的工作环境。

四、解决过度教育的对策

(一)经济层面上加强产业结构调整

大学毕业生就业空间的有限性,根源于经济的发展。因此,拓展劳动力市场规模、拓宽毕业生就业空间,首先要从经济发展入手。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优化第三产业结构。作为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主要领域,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发掘市场潜力,是吸纳劳动力、解决大学毕业生过度教育问题的根本途径。

(二)加大高等教育改革力度,使高校的供给与社会需求相适应

一方面是改革高校的学科结构及培养模式。高校应该有目的地针对未来几年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数量、结构、特点等情况,通过科学的调查研究来设置专业,加强市场对专业设置的引导。另一方面是重视对大学生能力的培养。高校在注重灌输基本理论,培养大学生理论思辨能力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注重大学生工作技能的培养和提高,把学历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更多的具有实际操作型和应用型的复合型人才。

(三)劳动力市场层面的对策

对于有形就业市场而言,现阶段最重要的就是要加强各级、各类有形劳动力市场的联系与沟通,形成全国范围内流通的劳动力市场。一方面,在纵向结构上,要加强部级、地区级、高校各劳动力市场的有机联系;另一方面,在横向结构上,要加强教育、劳动、人事部门的信息合作与分享。 对于无形的就业市场而言,应尽快建立以国家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为中心、以各地方就业主管部门和高等院校为分支、以毕业生和各类用人单位为用户的全国性的就业信息网络系统。

(四)毕业生要调整就业观念

大学毕业生在面临就业时,应当调整自己的心态,在学校的帮助下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职业生涯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在就业难的情况下,可选择二三线城市、小企业就业,以增加自身的就业机会。大学生也可以响应国家的号召,自主创业、自谋职业。

[参考文献]

[1]郑健壮,王培才主编.经济学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2]黄济,郭齐家主编.中国教育传统与教育现代化基本问题研究[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3][美]伯顿・克拉克(BurtonR.Clark)主编,王承绪等译.高等教育新论[M].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1.

[5]蒋国林,王国存.大学生“新失业群体”社会应激及其缓冲干预[J]. 社会科学, 2008(09).

[8]盛世明.过度教育的再认识[J].教育发展研究, 2007(Z1).

[9]武向荣.教育扩展中的过度教育现象及其收入效应――基于中国现状的经验研究[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3).

[21]陈磊.我国高校本科毕业生过度教育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7.

[22]万勇.论我国高校学生充分就业问题[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6.

[23]Arnaud Chevalier,Joanne Lindley.Over-Education and the Skills of UK Graduates. Journal of Women s Health,2007.

产业经济学毕业论文范文3

【关键词】产业结构 经济增长 格兰杰因果检验 ADF检验

一、引言

毕节地区位于贵州省西北部,是川、滇、黔三省接壤地区商贸、物流集散地和交通枢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毕节地区产业结构得到了一定的调整和优化,有效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但目前毕节地区经济发展存在不少问题,其中产业结构不合理是一个重要方面。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推进,新一轮产业转移升级的不断加快,如何抢抓重大机遇和迎接竞争挑战,实现毕节地区的跨越式发展和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研究毕节地区的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协整和Granger因果检验等计量分析方法,对毕节地区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以确定毕节地区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导向,并根据毕节地区1978~2009年GDP、第一产业GDP、第二产业GDP和第三产业GDP的样本观测值作回归分析,测算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二、理论综述

20世纪60年代以后,许多经济学家在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的关系上进行了深入研究,也得出了不同结论。库兹涅茨认为,在总量与结构变动的关系中,首要的问题是总量增长,通过总量的增长来带动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的变化,因而结论是第一产业在总产值中的比重逐步降低,第二、三产业在总产值中的比重逐步增加,这个趋势在各部门劳动力占总劳动力比重的变化中也同样明确的反映出来。罗斯托认为,经济增长本质上是一个部门变化的过程,它植根于现代技术所提供的生产函数的累积扩散之中。经济增长并不是脱离产业结构而单独发生的经济过程,恰恰是产业结构不断变化而使其功能不断提高的作用结果。因此,库兹涅茨着重强调的是伴随着人均收入增长而出现的结构变化,而罗斯托着重强调的则是使人均收入持续提高所必须的结构变化,研究的出发点和角度不同也就得出了对实际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变动关系的不同结论。

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产业结构的演进会促进经济总量的增长,而经济总量的增长也会促进产业结构的加速演进,这已经被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的实践所证明。在现代经济增长中,产业结构演进和经济增长的相互作用越来越明显,产业结构是经济增长的基础,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产业结构的状态。当三次产业比例关系协调时,经济增长就有保证;当三次产业比例关系不协调时,则经济增长就受到阻碍,经济增长率就不能保证持续、平稳。经济增长依赖于产业结构的转换,经济增长又必然导致产业结构的变动。

三、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因果关系研究

(一)模型建立

为了确定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即是产业结构调整引起经济增长,还是经济增长带动了产业结构的变化,本文采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法对二者进行因果检验。Granger(1988)指出:如果变量之间是协整的,那么至少存在一个方向上的Granger原因;在非协整情况下,任何原因的推断将是无效的。因此,只有平稳序列之间或非平稳序列之间存在协整关系时,即回归结果有效时,才能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的基本原理是:在做Y对其他变量(包括Y的滞后值)的回归时,如果包括X的滞后值在内能显著改进对Y的预测,我们就说X是Y的Granger原因;类似可定义Y是X的Granger原因。如果这种因果关系不可逆,则认为X是Y的Granger原因或存在X到Y的单向因果关系,如果这种因果关系可逆,X和Y的滞后值都是显著的,则存在双向因果关系。

为检验X是否为Y的Granger原因,需要构造以下两个回归模型:

无条件限制模型:Yt=α+αΔβ+βΔX+μ(1)

有条件限制模型:Yt=α+αΔY+μ(2)

其中,μ为白噪声序列,α、β为系数,n为样本量,m,k分别为Yt,Xt变量的滞后阶数,令(1)式的残差平方和为ESSt;(2)式的残差平方和为ESS0。

原假设为H0:βj=0,备择假设为Ht:βj≠0(j=1,2......,k)。若原假设成立则:F=~F(m,n-k-m-1),即F的统计量服从于第一自由度为m,第二自由度为n-(k+m+1)的F分布。若F检验值大于标准F的临界值,则拒绝原假设,说明X的变化是Y变化的原因。

(二)数据选择

对于产业结构调整,本文采用分析产业结构调整问题中常用的结构调整系数S,即第一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对于经济增长,本文采用地区生产总值指数GDPI,以1978年的指数为1。样本区间为1978~2009年,数据来自《贵州统计年鉴》和毕节地区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并进行一些相关的必要数据处理。

(三)单位根检验

在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前,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以确定时间数列是否平稳。因为格兰杰等人指出当使用非平稳序列进行回归时,会造成伪回归,并且沃森也证明了当变量存在单位根时,即非平稳时,传统的统计量如t值、F值、DW值以及R2都会出现偏差。为了得到有效的检验统计量,本文首先采用ADF方法(增广迪基―富勒方法)来检验时间序列的平稳性。采用Eviews3.1完成,结果见表1。

表1 S和GDPI的单位根检验

表1的计算结果表明:产业结构调整指标S和经济增长指标GDPI的ADF检验值大于各自临界值,由此可以判定,GDPI和S都存在单位根,即它们是非平稳的时间序列过程。

(四)协整性检验

格兰杰因果检验的前提是非平稳序列的线性组合必须具备协整性,于是需要对GDPI和S之间的协整性作进一步的分析。Engle和Granger认为两个或多个非平稳时间序列的线性组合可能是平稳的。时间序列变量之间协整关系的基本思想在于:如果两个(或两个以上)时间序列呈现出非平稳性,但它们的某种线性组合却是稳定的,则这两个变量之间便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即协整关系,当两个不平稳的变量之间有协整关系,回归结果还是有效的,同样可以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

同样用Eviews3.1做计算,为了分析产业结构调整指标S和经济增长指标GDPI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以GDPI为被解释变量,S为解释变量,用OLS回归方法估计回归模型,结果见图1。

图1 GDPI对S的回归结果

得到如下方程:

回归残差的序列估计值是

对残差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如下:

表2 残差序列的单位根检验结果

由此可见,t检验统计量为-4.608453,小于1%、5%、10%相应的临界值,从而拒绝H0,表明残差序列不存在单位根,残差序列Et是平稳的,说明GDPI和S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对协整向量进行标准化,可以得到GDPI和S的协整关系为:

GDPI=-0.85S+0.51

此模型表明,毕节地区第一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变化是反向的,当第一产业的产值结构每变动1%,GDPI将反方向变动0.85%。

(五)Granger因果检验

由于经济增长指标GDPI和产业结构变动指标S两者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即两者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这时用GDPI和S两个非平稳序列进行回归时,并不会造成为回归,回归结果是有效的,因此可以对GDPI和S两个序列进行因果关系检验。

利用上述Granger因果检验的基本原理,运用Eviews3.1计量经济学软件对GDPI和S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相关计算结果见下表:

表3 Granger因果检验

根据格兰杰的理论观点,表3的计算结果表明,产业结构调整S会引起经济增长指标GDPI的变化,而GDPI的变化不会导致S的变化,由此可见,毕节地区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调整之间的作用方向应该是: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经济增长,而非经济增长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这与大多数研究结果一致。从长期趋势来看,毕节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具有明显的增长效应,加速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在理论上和实践中是可行的。

四、结论

1.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即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经济增长,而非经济增长造成毕节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目前,在国家产业大转移背景下,劳动、资本等资源从生产率较低的产业部门向生产力较高的产业部门转移,可以显著地带来巨大的资源配置效益。

2.本文的实证研究表明,毕节地区的产业结构尚处于演进的初级阶段。按照目前规划,毕节地区产业结构是:以能源及新型煤磷化工为代表的第二产业为支柱,以特优农产品为代表的第一产业为支撑,以旅游业和物流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为方向,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共同促进毕节地区经济增长。

3.毕节地区的城市定位是西部新型资源型城市,近期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发挥巨大拉动作用,但资源是有限的。从长期发展来看,毕节地区必将面临产业升级的问题,就是要促进资源型城市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良性循环。因此,毕节地区可以由现在的以能源及新型煤化工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逐渐转向以高新技术产业、特优农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进而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庞浩.计量经济学[M].北京:科学社会出版社,2006.

[2]张晓峒.计量经济学软件Eviews使用指南[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3]李继云,孙良涛.云南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5(8):90-115.

产业经济学毕业论文范文4

关键词:区域经济、人才培养、创新机制

正直21世纪的我国,科学与经济都处于高度的发展之中。按照国家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和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加大对经济区域较落后的扶持力度,从而缩小与发达地区差距,并提倡因地制宜,发展自我特色的区域经济。区域经济不仅影响着区域内经济、政治、科技的发展,而且影响着毕业生的就业,与高校专业的设置与机制的创新发展。

一、区域经济发展与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关系

(一)经济的快速发展为高职院校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呈现出快速稳定的发展,各区域也呈现出自我的经济特色,这无疑就为区域的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推进作用。我国人口众多,就业力过剩的情况下,区域经济的发展快速有效的缓和了就业矛盾,其主要表现为:

1、工作量的增加

经济的发展促使工作需求量的增大,劳动力资源从而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减少了劳动力的过量与浪费。工作人员的能力可以得到最大发挥,并能够充分展示自我能力与才华,与此同时也可以提升一个企业的效率与品质。

2、就业机会增多

区域经济的发展促使区域内的文化、政治、经济、教育、医疗等快速的发展,而从使得区域内工作岗位与需求人数的增多,这无形状就增加了就业机会。专业的高水平的人才出现紧缺情况,而高职院校的学生具有针对行的专业技能与良好的专业知识,无疑为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由此可见区域经济的增长促使更多劳动力的需求,高水平、高专业、高标准的人才供不应求,为高职院校的专业人才提过了更多的机遇与挑战。

(二)严峻的经济发展则为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带来更多挑战

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健全,毕业生的就业制度,也由国家统包分配到毕业生自主择业转变。经济的快速发展可以为毕业生群体带来更多的就业选择与就业机会。而经济面临严峻形式的时候,如通货膨胀,企业尚且举步维艰,节省开支,改变体质另谋出路等方式成为企业的生存方式,这样以来,就业岗位就会大大缩减,会给毕业生的就业带来更多的艰难与挑战。高职院校一般都是以服务当地经济发展目标来培养专业人才,严峻的经济形势,会减少去毕业生的需求,势必影响毕业生的就业,从而给毕业生就业增加困难与挑战。

(三)众多的毕业生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人才选择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由于我国各大高校陆续扩大招生规模,学生可以拥有更多院校选择的同时,也迎来了毕业生的就业高峰。刚走出校门的学生,拥有着扎实的专业基础,澎湃的满腔热血,活跃的创新思想,成为建设国家、服务社会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因而备受企业的青睐。众多的毕业生为企业的人才需求提供了更多的比较与选择,企业能够选择到思想活跃,高水平、高能力,具有亲和力,与很好的团队协作能力的理想人才,从而为企业源源不断的注入新鲜活力。

二、广西经济的发展特点与人才的供需状况

作为服务于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高职院校来说,应该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结构特点与发展规律,调整教育模式与教学改革,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的毕业生,从而达到毕业生顺利就业的目的。以广西来说,其在政策、地理位置、资源与文化中都呈现出自我的特色。

(一)广西的区域特色

1、地域特色

广西南临北部湾,东接粤港澳,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是我国唯一具有沿边、沿海、沿江“三位一体”区位优势的省份。广西沿海有1595公里的海岸线,享有“黄金海岸”之称。无论是海运、陆路、航空都成为方便快捷的通道。

2、政策特色

广西是少数民族的聚集地,又是民族区域自治省,被划分为西部大开发的行列之中拥有着民族自治政策与西部地区的优惠政策。广西临海,可享受沿海地区经济开放政策和边境开放政策。多种优惠政策的叠加,使广西成为我国优惠政策最多最开放的经济区域。

3、资源特色

广西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储量居全国首位的矿产有12种,如铝土矿、铅、锡等有色金属。广西拥有者丰富的水资源,是我国“西电东送”的重要基地,并且有着美丽的风景名胜区,少数民族风景与别具一格的边境特色,因而成为我国的旅游大省。

4、文化特色

广西与越南毗邻而居,自古以来交往密切,因而拥有者相近的民族文化、风俗习惯、少量相通的语言,具有与众不同的区域特色。广西与泰国、缅甸、老挝、柬埔寨等的国家,经济文化等也交往甚多,更进一步的推进了广西区域经济的发展。

(二)广西的经济发展状况与人才供需

广西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多重的优惠政策、凤舞的矿产资源与独特的民族文化,决定了广西的经济发展特色与发展道路。广西的有利的边境口岸与边境贸易点为边境贸易进出口提供了方便快捷的贸易通道,因而边境口岸进出口贸易比重迅速增长。随着工业化步伐加快,中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广西的城市化水平较在上一年的基础上又有了很大的提升,进入了快速发展期。随着城市化进程步伐的加快,边境民族风情与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带动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各项事业,相对较多的增加了工作量,从而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广西地处边境,相对偏远,很多高学历的毕业生会选择经济发达,经济文化繁荣的大都市进行发展,这就为地方高职院校的毕业生缩小了竞争压力,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拓展了发展空间,为他们的就业带来了更多的便捷与机遇。

三、区域经济的发展对高职院校的影响

高职院校是直接为地方区域经济发展服务教育类型的院校,高职院校的学生应当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与专业知识,为实际操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拥有良好的工作素质与职业 能力,成为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因此,区域经济的类型、产业结构影响这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类型。高职院校只有着眼于区域经济的行业发展需求,才能培养出服务于本区域内社会、行业所需要的技术型、技能型应用人才。这样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才能够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与更好的就业岗位,从而加快经济发展,城市化建设。

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影响着高职院校设置和调整专业。高职院校应当结合当地区域经济类型、产业结构、行业发展状况设置专业,力求培养各类高标准、高水平的工作认为,通过专业的结构调整,拜托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相脱节的矛盾,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培养高水平的复合型人才。

四、高职院校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机制

(一)明确培养目标

近年来高职院校的教育规模不断的扩大与发展,其教育方式归根结底基本上属于大学本科的缩短版。大学为四年学制,而高职院校则压缩成为三年学制。受传统高等教育的影响,其教育的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大多还停留在理论知识基础,这样势必影响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因此,高职院校在教育教学上应该明确培养人才的目标,这样既有利于高职院校与时俱进的发展,又能为社会培养名副其实的专业型人才。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主要是为了服务于本区域内经济的发展,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成为能够服务于一线的高技术的应用型人才,根据此目标学校应该设置相应的培养机制,如发展何类型的专业人才,设置何种专业等,力争达到人才培养的最优化。

(二)合理设置专业

高职院校为是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的发展水平与就业形势来培养专业人才的,那么高职院校就应该以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及其变动趋势为导向,及时调整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用以培养高标准,高技能的复合型人才。高职院校是否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不被潮流所淘汰,关键是看其能否积极主动的根据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与产业结构变化来培养社会需求型人才。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是否拥有扎实的专业基础,优秀的专业技能,关键在于学校的专业设置与培养机制。学校及时准确的根据产业结构的变动来调整专业设置与专业结构,设置一些实用性的专业及与社会企业迅速接轨的课程,为社会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为学生创造宽阔的就业渠道。

(三)推进产学研结合

重理论、重知识的培养模式已成为过去式,现代化的新型教育既要重实践、重能力,积极开展教学改革与科研活动,注重学校与社会相结合,与企业相联合,积极开展开放性的人才教育教学方法。可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就读期间到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学习,加强实践经验。聘请社会的成功人士进入学校进行讲座论坛等,让学生了解社会、认识职业,认清自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培养适应当今社会发展需求的高技术人员,服务社会,发展社会。

(四)转变就业观念

我国的教育制度已由精英化教育时代转变到教育大众化的时代,越来越多的学生可以享受到高等教育,人才的增多,为就业增加了困难与挑战。就业指导教育作为学生素质教育的一部分,要向学生介绍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切合实际的奋斗目标。杜绝急功急利、好高骛远、不切实际的遥远目标。帮助学生正确的了解自我,认识社会,根据自我特点确定职业发展方向,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职业能力。正确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英东激烈的人才竞争,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顺利就业。

高职院校刚迈出校门的学生,实践经验不够充分,其就业观念的转变,不仅可以让学生的理论应用与实际,丰富实践经验,还可以充分有效的合理利用人才资源,避免劳动力的浪费。高职院校的毕业生要认清就业形势,其合理的择业可优化人才资源的配置,减少区域间的不平衡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进步,从而全面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要以“服务地方、突出应用、满足需要”的宗旨为培养人才的目标,随时关注区域经济的发展趋势,产业结构变化,将教育教学、人才培养、毕业生就业经济发展等全方位的相结合,从而培养出服务地方、服务社会的应用型的专业人才。

[1]工宝生,以就业为导向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J].机械职业教育,2007(1):39-41.

产业经济学毕业论文范文5

【关键词】相对过剩 经济学分析 质量就业

今年年初以来,不时有媒体报道经济发达地区闹工荒,企业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四处忙招工;而另一面是学校近年的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满意率却在下降。不说当年孔雀东南飞的壮观景象已是风光不再,部分东南飞的学生因就业不满意而离厂回乡的也为数不少,甚至有少数学生根本没有找到合适的单位而早早成为了飘的一族。这些飘在社会、飘在家里没有就业的学生说明了什么?主要是因为这几年教育发展后的绝对过剩,还是因各种原因导致的相对过剩?对此有不少争论,笔者试从经济学角度分析认为应是相对过剩。

一、不平衡增长导致学生就业的相对过剩

我国经济在改革开放以前采用的是平衡增长策略,改革开放后受当时亚洲经济四小龙的成功影响,借鉴其成功经济也采用了不平衡增长的策略。用邓小平同志的通俗话表述:就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帮后富,再实现共同富裕。经过几十年的不平衡增长,目前的格局是由东到西、由南到北形成地区增长不平衡,以及地区之间行业发展的不平衡。东部最发达经济地区已成为金融、会展等第三产业功能区,经济发达地区也正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化,并逐步由东到西、由南到北的推进。而西北不发达经济地区仍停留在传统工业与农业基础上。这样,经济最发达地区需专业高端人才,经济发达地区需要专业技术人才,而劳动密集型产业区才需要大量普通人。正因为如此,现在不是孔雀东南飞,而是大量的“海龟”现在东南经济最发达地区。以及中西部过去的专业技术人才流失到东南部经济发达地区。而中部是我国人才资源相对丰富的地方,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推进过程中很快实一了本土化战略。由此导致的后果是在这个不平衡增长过程中,以普工为主要就业目标的学生就业在东南部经济最发达地区出现相对过剩,在经济发达地则相对持平,而在中西部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由于经济水平未达到相应阶段而不需要大量的普通技术工人。这样就形成了当前的尴尬局面。

二、梯度增长导致学生就业的相对过剩

我国经济的不平衡增长是渐进性的不平衡增长,而不是飞跃式的不平衡增长。具体体现为经济的发展在地域上是由西到东、由北到南依次呈梯度增长。东部率先发展的地区正渐渐成为以第三产业链为主导的经济功能区,并向后工业化时展,主要从事高附加值的服务与高附加值产品的提供。这样的地区已较少需要产业技术工人。东南部经济较发达地区正渐渐形成以重工业、电子元器件等相对高附轵走开业为主的经济地区,这些区域需求素质相对高一点的产业工人。而中部的大中城市利用过去的传统工业优势,生产部分高附加值的工业产品,大部分的中部地区则从事的是东南部经济发达地区已经退出的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的工业产品的生产。依梯度增长理论,中部完成资本积累并实现工业化文明后,又会把这部分生产转移到西部不发达的地区。在中部人力资源相对丰富、供给相对平衡的情况下由此看来,如果学生非要找到相对应的工作岗位才就业,则出现相对过剩的局面。

三、人力资源的高消费导致了学生就业的相对过剩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与呈现梯度增长的现状,决定我国人力资源的消费也是一个不增长与梯度需求的过程。东南部成功实现资本的原始积累并向工业化甚至后工业化文明的发展,为我国高等教育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这也是我国高校近些年不断扩招仍不能满足需求的最好解释。本来只应是经济发达地区消费大量高级或高端人才,而由于我国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分布及不平衡增长,导致各地不同程度地出现人力资源的高消费。如一些原本可由中职学生胜任的工作则改由高职高专、甚至本科生、研究生来做。从而更加剧了各层次学生就业的相对过剩。

四、学生自身质量下滑加剧了就业相对过剩

由于近年来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增长,高等教育的低质量快速扩张给职业教育带来了巨大的生存压力,而人力资源的高消费更加压缩了职业教育的生存空间,职业教育在夹缝中求生存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地降低入学门槛,同时由于职业教育的举步艰难也使得大量优秀的老师资源流失,种种原因导致当前职业学校的毕业生质量急剧下滑。低质量的职业院校毕业生在人力资源市场上的竞争力大打折扣,理论分析不及高校毕业生,吃苦耐劳、扎实工作不及农村富余劳动力,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大事干不来,小事不愿做。从而一方面促使了各行业各单位的人力资源高消费,另一方面职业院校学生把部分就业市场让给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职业院校毕业生本身的就业却出现了相对过剩。

上述各种原因导致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在当前阶段的局部地方出现相对过剩,作为地处中部的一所职业学校,我们应如何应对当前的局势,走出一条有自己特色的学生就业道路,试从以下几方面浅析:

第一,不平衡增长呼呼质量地区就业。

针对目前地区经济增长的不平衡,在学生就业的地域选择上不应盲目地选择经济发达地区,对于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龙头地区,因其是需要大量高端人才的经济功能区,我们没必要投入精力在这些地域为学生开辟大的就业市场。当然也并不是说就一定放弃,当出现旅游、保安等服务性质的就业机会时,我们以特色专业打入市场也是有可能性的。东南部经济发达地工的中小城市,中部广大的大中城市,在不平衡经济增长的进程中,是正在大规模进行工业化发展的地区,这合法性地方是当前我们进行毕业生就业市场开发的重点地区,是有含金量的高质量地域。而有着丰富资源优势的广大西部地区,是我们应开始留意并有巨大潜力的潜在就业市场。

第二,梯度增长呼唤质量行业就业。

我国以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塘地区为经济龙头,以二江一河流域为龙身,以其发源泉地为龙尾,以其流经的各大中城市为据点辐射带动周边各面。由龙头到龙尾、由东到丁、由南到北、由大中城市到中小城市直至乡村,由第三产业的各行为为主导发展到第一产业的各行业为主导发展呈梯度依次逐步推进发展。第三产业中的一般服务性行业如物流配送、物业管理、会展服务等,是我们在这些行业已经相对发达的经济地区可以开发的新的就业亮点。在广大中部及东南部的中小城市,应把握有相对高附加值的行业如电子通信制造业、精细化工制造业等,这是我们应投入人力、物力、财力重点开发的高质量就业行业。同样也不是说放弃第一产业的就业,对于第一产业中的观赏动植物种植与养殖、食用菌的生产与深加工等相关行业应大力鼓励学生进行创业。

第三,人力资源的高消费呼唤质量企业就业。

学生到企业就业后,由于企业内部的大材小用、粗放管理、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等种种原因导致学生就业后不稳定一直是困扰我们的一大难点。在加快学生的就业观念转变、加强学生的就业管理的同时,也应进一步加强用人单位的考察。我国企业各领没几年的通病在于对人力资源没有合理、持续有效地开发利用,往往是只利用不开发,只运用不激励,只懂得粗放式管理,不知道人力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是企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有好的培训机制的企业、有好的激励机制的企业、管理完善的企业,学生就业后大多较快地认同企业,融入企业的发展中而不轻易放弃培训机会、提高机会、就业机会。因此选择企业发展战略清晰,日常管理规范,激励机制明确,培训机制健全的企业提供给毕业生进行双向选择是质量就业的必由之路。

第四,职业院校学生质量下滑呼唤质量学生就业。

职业学校毕业生质量下滑是不争的事实,如何在生源质量下降的现实基础上提高毕业生质量,从而提高毕业生在人力资源市场上的竞争力,是缓解进而解决当前、甚至今后就业相对过剩的一个不容忽视与置疑的重要因素。毕业生质量的提高,首先加强各专业理论教学是必要的,必要的理论素养是毕业生实践工作中实践技能提高的必需。过去应试教育形成的严谨完善的理论教学体系仍有众多值得借鉴之处。其次应大力加强职前教育与就业相衔接的实践技能培训。是在有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技能培训,区别于社会上形形的短期培训班。是在有目的、有计划、有纪律的组织下进行的实践技能培训,以满足现代化工业文明的需要。第三毕业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已是刻不容缓。毕业生因不注意生活细节与小节、因不善于人相处、因自身性格、心理、意志品质欠缺等导致不能就业的也屡见不鲜。毕业生人文素质的提高应从行为教育入手,通过感动教育、美学教育等潜移默化地教育来实现。

参考文献

[1]曾湘泉.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经济研究,2004 -06-20.

产业经济学毕业论文范文6

【关键词】地区经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论文选题

中图分类号:G648.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2-0214-02

我校作为全国少数几所开设有法语专业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之一,在应用型法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过程中十分注重对学生外语听说能力、(经贸、翻译)专业实践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的培养。然而,由于受到各方面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我校法语专业的学生在毕业论文的选题环节上较易出现问题。研究这些问题的具体表现形式、产生的原因及解决的方法,对于提高法语毕业论文质量,优化课程设置,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具有积极的意义。

为更好地开展研究,笔者整理并分析了近三年(2014-2016届)法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并于2013年和2014年在本校111名毕业班学生和224名非毕业班学生中进行了问卷调查,对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梳理,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及改善措施。

一、存在的问题

(一)选题范围过宽

与硕士学位论文和博士学位论文相比,学士学位论文因其篇幅和学生研究水平所限,其选题应当尽量从小处切入,选取专业领域中的某一个特定范围进行针对性的研究。纵观近三年的法语专业毕业论文选题,我们发现,尽管在毕业论文动员阶段和导师指导过程中再三强调了选题范围不宜过宽,但在实际选题过程中,学生仍然未能很好地把握好“切入点”的大小程度,因而不可避免地选择了范围较大的题目,如《中法家庭关系比较研究》《浅析法国人的生活艺术》等。

(二)选题方向单一,与地区经济脱节

对于应用型法语人才的本科论文而言,其选题方向除了法语语言文学以外,更多的应该涉及法语国家的经济社会文化、中国和法语国家在经济文化层面的交流,能反映和解决语言在服务于地区经济中遇到的问题。然而,在近三年毕业论文选题中,有关法语国家和地区社会文化的所占比例为40%,而与经济相关的论题比例却是逐年下降,仅占18%、10%和8.5%,其中取材或应用于地区经济的论题更是屈指可数,仅有《中法购物网站的比较》《分析中法裘皮服装业发展现状》等寥寥数篇。

(三)选题缺乏创新性、理论和实践意义不大

根据对近三年毕业论文选题的分析,我们发现,尽管学校有着毕业论文三年重复率不超过5%的硬性要求,法语专业学生的论文选题仍然存在着较大的相似性。虽然近年来也出现了一些紧跟时代潮流、与社会热点问题相关的论题,如《中东难民潮对法国及欧洲的影响》,但如拿破仑、戴高乐、路易十四之类的法国历史名人,法国的奢侈品、时装、香水和咖啡文化,中法两国的饮食文化、社交礼仪、教育现状、养老问题、女性地位仍然是许多法语专业学生偏好的研究内容。这类论题经过前人的反复研究,已经不具备必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此外,大多数毕业论文选题均与社会文化相关,和法语专业毕业生在经贸领域的实习和就业关联度不大,这与学校应用型外语人才的培养目标不够契合。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及其对策

(一)学生的主观原因及对策

1.对毕业论文及其选题的重要性和作用认识不清

尽管在问卷调查中,75%的毕业生和67%的非毕业生都认为毕业论文写作很有必要或有些必要,且绝大多数学生肯定了毕业论文选题对于论文写作的关键性作用,但对于毕业论文写作的目的,31%的毕业生和35%的非毕业生认为写毕业论文仅仅是为了满足“完成学业”的要求。由此可见,毕业论文在检验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结合经贸或翻译领域的专业实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作用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针对这一现象,我们需要在新生入学之际、大三下学期和大四开学之初分阶段进行毕业论文写作动员,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让学生清楚地认识毕业论文及其选题的重要意义。

2.论文选题方式单一、用时过短,缺乏平时积累

对于论文选题方式,86%的毕业生和67%的非毕业生表示已经或打算自主选题。当被问到论文选题用时这一问题,64%的毕业生表示仅花了一周左右的时间便选定了自己的论文题目。在这短短的一周时间里,学生经过了盲目空想、搜索网络、查找文献、师生商量等一系列环节,为自己未来几个月的论文撰写匆忙选定了方向,相当一部分学生甚至连参考文献是否充足、论文写作是否可行都未尽做考虑。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学生在平常的生活、学习和实习中缺乏问题意识和思考自觉。针对这一问题,教师需要在一、二年级基础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扩大阅读量、拓宽知识面,增加对法语国家与地区文化的输入;在三、四年级的经贸、翻译方向教学中,采用支架式、问题式、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引导学生从点滴积累中自然地产生对某一领域的探究欲望。

3.查找参考文献和利用网络资源的能力不够

据调查,49.5%的毕业生表示在毕业论文选题时遇到的最大困难是资料不够,78.3%的毕业生主要通过网络资源取得论文参考资料,56%的毕业生较少或从不利用学校图书馆资料室查阅文献资料。此外,非毕业班学生中打算利用网络资源取得参考资料的比例高达69.2%。以上数据表明,我校法语专业学生查找参考文献的途径单一、图书馆藏资源利用率低、通过网络查找法文文献的能力有限。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需要完善对图书资料及其检索工具的建设,结合主干课程及《经贸法语》《法语高级应用文写作》等方向课程的教学引导学生积极查找相关图书资料,并教会学生充分掌握搜索和获得法文文献的能力。

(二)教师、学校的客观原因及对策

除了以上主观原因,论文指导教师和学校制度监控方面的客观因素也影响了高质量毕业论文选题的产生。作为一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我校法语专业的办学历史尚短,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与老牌的本科院校相较存在明显差距,且绝大部分教师不具备在经贸领域服务的经验,再加上学生人数居高不下,在指导学生论文选题时难免会有些力不从心。为此,我们需要在不断引进和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同时,充分利用兼职专家教授的学术资源,让青年教师尽快明确专业研究所长,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有计划选派教师下企业挂职调研,将实践所得用于课程教学和论文指导。在学校层面,首先,加强法语专业在长三角地区尤其是浙江省的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是法语专业毕业论文选题紧扣专业培养目标、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有力保障。其次,建立完善的毕业论文选题监督和评价机制能够从制度上保证法语专业毕业论文选题质量。

参考文献:

[1]孙继文.高等院校毕业论文(设计)与写作范例指导手册[M].北京:中国教育出版社,2007.

[2]田贵森,段晓英.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写作教程[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3]王炜,马继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毕业论文选题存在问题分析[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7(1).

[4]吴文珊.本科毕业论文选题分析[J].新课程研究,2009(2).

[5]许秀梅,王秀华.对本科毕业论文选题的深入思考[J].山东纺织经济,2009(3).

[6]郑秀恋.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的问题及对策[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09(5).

产业经济学毕业论文范文7

[论文关键词]充分就业 高校毕业生 路径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

充分就业,按照英国经济学家J.M.凯恩颠的定义,指“在某一工资水平下,所有愿意接受这种工资的人都能得到工作”。若从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供求关系来看,所谓充分就业,可界定为高校毕业生供给与社会需求处于均衡,国民经济发展充分地满足高校毕业生对就业岗位需求的状态。

高校毕业生的充分就业承载着国家人力资源发展战略、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稳定和家庭幸福等的诸多负重,但最近这些年来却遭遇就业难的困境。这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通过文献检索发现,国外对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研究,主要趋向于成熟劳动力市场的经济学供求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分析。国内不少学者也曾借鉴国外这些成熟的理论来探讨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如赖德胜、曾湘泉等从制度经济学和市场供求理论的角度对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进行了探讨。此外,也有研究者尝试从某一学科视角来进行分析,如文冬茅从社会学角度探讨了家庭背景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关系,罗三桂从教育学角度探讨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与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关系,林泽炎则从管理学角度探讨了人才资源开发与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之间的关系。

应该说,上述这些研究在揭示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成因、把握就业机制等方面提出了不少真知灼见。但从现实观察看,国内市场经济和劳动力市场并不成熟,高校毕业生的充分就业问题牵涉到的社会层面异常复杂。人们在试图借鉴国外成熟市场理论或基于单一学科视角的理论框架来分析高校毕业生的充分就业路径时,常感捉襟见肘,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为此,本文针对国内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不成熟劳动力市场的特点,强调多学科分析思路,尝试提出有政府担责制度安排的多元逻辑理论框架,来分析实现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路径。

二、充分就业路径分析的理论思路

所谓路径,即依照一定理论逻辑所推演出来的问题解决思路。这意味着,要提出实现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有效路径,就不得不借助一定的理论分析框架来进行。从学术研究的常识看,准确把握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客观环境条件是提出充分就业路径的基础。

首先,从现实情况看,虽然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实行市场机制已有十多年,但面对的社会劳动力市场至今仍然非常不健全。具体表现有二:其一,劳动力市场存在突出的体制性分割特征,即西方经济学家所称的劳动力市场歧视。我国目前的劳动力市场分体制内劳动力市场和体制外劳动力市场。这种分割的劳动力市场源自政府制度设计的路径依赖。既得利益集团对利益的博弈作用与新体制成长中的不足,导致不同区域之间、城乡之间、行业企业之间,甚至同一企业内部不同身份劳动者之间,在劳动力市场运行的机制、规则上存在不协调现象,劳动报酬与保障上有不合理的显著差别,这给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带来种种障碍。据第三方教育咨询研究机构麦可思公司公布的调查结果,2010年80%的高校毕业生纷纷选择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国营大公司,而不愿意到民营中小企业工作。这足可窥见一斑。其二,劳动力资源不是完全按人力资本的价值进行配置,存在就业机会不平等现象。譬如,掌握社会资源支配权阶层的子女可以通过特殊制度安排轻易获得公众向往的理想职业岗位,即坊间流传的所谓“拼爹”现象泛滥,社会阶层之间的流通渠道被堵塞,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机制的作用大受影响。

其次,从就业的市场理论看,既然高校毕业生就业已推行市场机制,其充分就业路径分析的理论框架就必然要建立在市场经济原理之上。市场经济学对就业的基本理论假设是:人力资源的市场化合理配置是实现充分就业的必要条件,投资规模的扩大有助于就业的增加。这一已经得到市场经济实践检验的原理告诉我们,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增长与就业增长具有同步性,经济的高速增长是实现充分就业的前提条件;二者实现相互促进和转化的充要条件是就业弹性提高。同时,充分就业依赖于合理的产业结构,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具有明显的就业效应。此外,人力资本投资能够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扩大就业容量,促进劳动力向就业增长弹性较高的第三产业转移,进而促进经济持续增长和发展。根据以上所述市场经济学原理,我们可以引申出两个基本命题:

命题1:人力资源的市场化配置对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起着基础作用;

命题2: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经济规模的扩大有助于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

可以看出,经济学把充分就业的决定因子放在了市场化的资源配置水平上。但现实告诉我们,市场并非万能,如中国近年连续高速的经济增长并未带来高校毕业生的充分就业。针对已有理论的缺陷,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道格拉斯·C·诺斯等提出了制度主义的经济学主张,认为制度是为了决定人们的相互关系而人为制定的一些行为规则或约束,其作用主要在于建立一种稳定而有效的激励结构,以减少交易成本和不确定性。一个好的制度安排比配置效率更能促进经济发展与就业之间达到一致。制度主义经济学把宏观的政府制度安排与微观的公众就业行为联系起来,这恰好为实现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提供了一个极佳的理论分析思路。由此我们可提出第三个基本命题:

命题3:政府的合理制度安排是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保障。

这就是说,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不仅要遵循人力资源的市场化配置规律,同时还要受到政府通过制度安排而产生的激励机制的影响。而这两者实际上都向高校毕业生提出了同一个要求:个体作为人力资本的价值及其社会效用,即就业能力。由此,可引申出第四个命题:

命题4:高校毕业生获取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的优势由其就业能力的高低所决定。

但发展心理学的原理告诉我们:个体能力的形成和发展除了受其遗传素质和后天环境影响之外,更与其所受系统教育密切相关。接下来的问题是:高校要对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培养负责吗?答案是肯定的。首先,我国1998年颁布的《高等教育法》第五条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从法律上明确了我国高等教育在培养学生就业能力上的责任。其次,在追求应然知识的高等教育研究领域,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及其负效应的普遍出现,促使高教研究者重新思考高等教育的本质及其同社会的关系,并对传统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反思。国内不少高教研究者选择以美国克拉克.科尔为代表的实用主义高等教育观来审视中国高等教育,并形成了基本共识:高校应成为社会的服务站,其人才培养模式不能脱离社会对人才需要的实际,否则将导致毕业生就业困难并影响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第三,从以培养就业能力为导向教育理念的最终目的看,这一问题的逻辑蕴涵即是回答充分就业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问题。俞宪忠等学者经过论证得出结论说:充分就业作为当今世界各国普遍追求的最优发展状态,归根结底是首先并最终有利于人的发展,充分就业具有巨大的人本主义发展意义和民本主义发展价值。充分就业与人的全面发展之间存在着相关性,可以从多方面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由此可以认为,高校不仅可以,而且应该树立以培养学生就业能力为导向的教育理念。值得一提的是,得益于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发展,高校人才培养实践也不断出现创新。许多旨在培养学生就业能力的教学改革命题不断被提出,像“以培养就业能力为导向”、“工学结合”之类的教学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并在人才培养实践中取得可喜成效。由此,我们可得出第五个命题:

命题5:高校肩负培养学生就业能力和提高教育教学行为有效性之责。

另外,从职业生涯发展理论的角度看,个体成功的职业生涯发展需要以早期的准备充分为前提,及时的职业规划并得到良好的辅导有助于个体职业生涯的发展。这些原理在西方被广泛应用于高校职业生涯辅导与就业教育,并在帮助毕业生就业方面取得较好的实践效果。由此可提出第六个命题:

命题6:职业生涯发展教育有助于高校毕业生提高自己作为人力资本的增值和社会效用。

概括起来,我们可形成如下总命题: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实现,是由经济与劳动力市场、政府制度、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毕业生职业人格多元逻辑及其相互关系作用的结果。

可以看出,以上命题较好地简化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复杂过程,并把分析的焦点集中于直接关联的领域;同时又通过对这些因素间相互作用关系逻辑的分析,将影响毕业生就业背后的多重因素和过程的复杂性清晰而又系统地展示出来。这不失为探讨高校毕业生就业现象的有力理论分析工具。下面将运用这一工具来分析各种因素间的相互作用逻辑和实现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基本路径。

三、实现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基本路径——以广州为例

(一)政府应做出合理制度安排,改善就业环境、创造高端就业机会

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实现固然要立足市场,但根本保障在于政府的合理制度安排。首先,劳动力资源的有效配置是促进就业增长的主要因素,但实现劳动力资源的有效配置则取决于制度。因而,政府应通过制定和推行合理的政策措施,建立和健全公平的劳动力市场,使市场机制在劳动力资源的配置中真正发挥作用。一般认为,劳动力市场的形成需要满足三个条件,即:(1)劳动力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对合理报酬的取得,(2)在产业间、不同所有制间、地区间自由流动,(3)要有基本的社会安全、人身安全、生理安全和进行再生产的需要。但从现实看,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惯性作用和新型社会保障体制尚未完善,劳动力市场被人为体制所割裂,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部门在社会保障的力度和宽度上存在着明显的不平衡、不统一,它阻碍了劳动力向非国有经济部门流动,再加上不合理户籍制度的长期存在,极不利于劳动力市场的发展。为此,政府要通过政策、法规建设,尽快实现国有与民营经济部门在社会保障上的统一,同时要尽快修正不合理的户籍制度,让地区间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的市场机制作用得以发挥。

其次,积极发展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第三产业,尤其是产品附加值比较高、能创造高端就业机会的产业,以增加岗位的有效供给。发展服务业促进就业在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既是重要的中长期发展战略问题,也是我国当前改革、发展与促进就业所面临的极为紧迫的问题。为此,政府应通过政策引导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第三产业。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第三产业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商业、贸易、交通、运输和通讯行业的发展,第二阶段主要是金融、保险以及房地产等服务行业的发展,第三阶段是以科技和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行业的发展。理论和实践分析表明,随着工业化推进和发展,传统型服务行业逐渐向现代服务行业转变,第三产业对增加就业的作用越来越大,具有显性就业和隐性就业双重效应,特别是对高素质劳动力将形成巨大需求。对此,政府要通过政策引导调整产业结构,在保持一、二、三产业协调的前提下,积极发展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第三产业,包括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邮电通信业、金融保险业及教育、文化艺术等这类产品附加值高、对创造高端就业机会具有放大效应的行业,以增加适合包括高校毕业生在内的就业容量。

第三,发展中小企业,扩大就业岗位容量。所谓中小企业,一般指独立所有、自主经营、雇员人数在500人之内的企业。国际经验证明,中小企业不仅是劳动就业的主要承担者,而且是就业增长的主要源泉,还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矛盾的主要力量。中小企业对国民经济的突出贡献在于,它不仅在经济上升时期,而且在经济萧条、衰退时期也能保持较高的就业增长。1992年的美国总统报告《小企业状况》中指出:“小企业和个体经营者经常起到吸纳被大公司解雇的工人的’安全网作用,这对经济衰退期间稳定美国的经济很有助益。旧政府应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加快发展中小企业。改革目前的企业注册登记办法,放宽企业准入限制,创造有利于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的法律环境,并对中小企业发展进行必要扶持,提高其自我发展能力,使之成为就业增长的重要源泉。同时,要运用财税等手段引导中小企业与地区支柱型大企业进行系列化配套生产体系建设,支持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的合作。这样不仅能深化社会分工体系、提高企业的效率,而且会产生协同效应,增强产业群的整体竞争力。此外,要积极创造条件,鼓励中小企业成为大型企业的配套生产商和其它服务形式的合作伙伴,努力进入这些大企业的价值链,以利其发展,从而为增加社会就业岗位提供保证。

第四,创新制度安排,鼓励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培养大学生岗位实践能力。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核心环节,也是长期以来困扰高校教学质量的难题。安排、指导学生参加职业岗位实践是学校的责任,但岗位实践机会的供给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一个明显的现实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追求低成本、高效率的,如果没有政府的政策激励措施,而仅靠高校的努力,要使企业愿意并可以提供给在校大学生进入企业接受系统的岗位实践教育将十分有限。2010年1月,广东省在国内率先颁布《广东省高等学校学生实习与毕业生见习条例(草案)》,规定国家机关、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财政拨款的事业和社会团体应当按照在职职工的一定比例接受学生实习。但这些政策到现在为止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主要原因有三:一是这些政策缺乏科学性,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性也不足;二是原出台的政策内容没有细化,可操作性不强;三是原有一些政策在部门执行过程中,力度不够。因此,为解决大学生实践岗位的有效供给问题,建议政府继续出台可操作性强的政策和执行措施,创新制度安排,鼓励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培养大学生岗位实践能力。

(二)发挥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建构适切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通道体系

实践表明,在劳动力市场不成熟的条件下,完全依赖市场机制是难以解决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问题的。特别是像我国这种因国家制度设计不完善带来的劳动力市场缺陷,必需通过政府作出合理的制度安排来弥补。因此,政府应充分发挥其公共服务职能,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搭建平台,建构切合实际的就业通道体系。以广州市属高校为例,其生源以本地为主,占60%以上。这部分毕业生的就业有两个保障通道:一是充分利用地方政府的就业保障政策措施。例如,2009年广州市政府发文规定:本地籍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市财政和接受“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的区(县级市)财政分别给予每人每月生活补贴800元。不仅如此,广州市政府部门还出台了政策,规定某些岗位只接受本地生源毕业生。另一个保障通道是社会关系资源。作为家庭所在地,这些毕业生或多或少存在一些社会关系网络以助于谋求就业岗位。现实表明,这两个通道对保障本地生源毕业生实现充分就业有着不可小视的作用。

广州市属高校的其他非本地生源毕业生,他们的就业主要靠高校和政府就业服务机构搭建的就业通道来保障。对高校而言,应组建专门的毕业生就业服务机构和人员队伍,并通过与政府机关、行业企业、校友、教职员工、家长等定期沟通,积累就业信息资源,供毕业生选择使用;同时,利用中国社会普遍重视人情关系的特点,建立和扩充就业服务社会关系网络,增强毕业生就业推荐工作的有效性,以助毕业生就业。

此外,对那些具备自主创业基本素质的毕业生,可通过给予系统的创业辅导,让他们在政府政策的扶持下,走上自主创业之路。这不仅能解决他们自己的就业问题,而且还为其他毕业生贡献就业机会,对实现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也具有较好的作用。

(三)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固然需要有健全的劳动力市场和就业环境作保障,但更为关键的,是毕业生自己必须具备较强的就业能力,即美国教育与就业委员会称之为“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就业能力乃是一种综合能力,它包括了适应能力或学习能力、动手能力或实践能力、专业能力、创新能力及求职能力等诸多素质。毫无疑问,这些能力的培养是通过高校系统的教育教学活动来实现的。但为了提高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性,高校必须强化其行为活动的针对性和目标一致性,即提出主导教育行为的教育理念,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首先,由于高校内部的教育教学管理系统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系统,它同社会市场需求之间的协调存在相对滞后现象。因此,高校要树立以培养学生就业能力为导向的教育理念,根据社会市场需要设置专业,制订并实施人才培养方案,这样才能保证人才的培养与社会的需求接轨。同时,要大力开展岗位实践教育活动。因为,这一方面能使大学生不断调整心理期待和就业观念,实现就业观的自觉适应;另一方面又能使其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与现实相适应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使其就业能力得到提升并利于充分就业。

其次,推行全程化职业生涯发展教育,促进高校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在以培养适应社会需要人才为中心的高校教育教学实践中,大学生就业能力发展潜能的开发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关键。职业生涯发展理论指出,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够有效提高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水平与个人的绩效。从高校组织视角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能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个人潜能,以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和持续发展;从个人视角看,职业生涯规划是其对人生的预期和计划。高校结合专业设置的特点对个人兴趣、能力和发展目标的客观而全面的有效管理,实质上是解决了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与个人发展的双赢。因此,高校应从战略发展的高度,认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建立和健全专门的辅导机构和师资队伍,实现生涯教育的专业化和全程化。同时,要通过专门的就业教育机构营造有利于培养学生可持续就业能力的校园整体氛围,使高校的教学活动能够敏感地反映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形成全社会支持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合力,让学生在选择和尝试中学会负责,在探索中实现自我发展。这样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涯发展观和进行生涯决策,进而走上从学业规划、专业学习、专业承诺到职业岗位选择再到职业承诺的职业心理发展科学轨道,以实现就业能力之最优发展。

第三,着力培育校园创业文化,激发学生自主创业潜能。创业文化是内生于市场经济的一种特殊文化,包括人们在追求财富、创造价值、促进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心理意识,它能主导人的思维和行为模式。正由于创业文化具有引导、激发人的思想和行为功能,因而高校可着力培育校园创业文化,用以作为激发大学生自主创业潜能的手段和平台。但以大学生为主体的校园创业文化,始终要以创业教育为基础。这意味着,高校要注重研究、系统规划、整体推进、形成合力,采取切实有效的创业教育形式,包括开展鼓励创业的政策宣传活动、推出校内创业示范园、邀请创业成功者来演讲、举办大学生创业研讨会、创业设计大赛,以及创办大学生创业报刊等途径等,精心打造创业文化,形成创业氛围,使创业在校园里成为一种时尚和多数人的自觉追求。这样,可促进大学生发展创业意识、激发创业激情、掌握创业技巧。同时,对那些创业潜力较大的学生,要给予进一步的创业专门辅导,促使他们的创业理想向创业现实转化,从而达到激发学生自主创业潜能、以创业促就业之目的。

产业经济学毕业论文范文8

关键词:就业问题;大学生;高校毕业生

一、就业状况

目前对大学生就业问题大致可以划分为二个方面:(1)从目前我国就业环境、政策着手分析。笔者认为目前大学生的就业有困难的表现,对缓解劳动力市场大学生就业困难,特别是降低结构性失业和摩擦性失业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化解就业难,从根本上讲,是要发展经济、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2)从大学生自身行为、价值观入手。笔者试从合理性的概念出发划分大学生的就业行为类型,并分析其相应的特点和表现,以期从社会学的视角出发,研究大学生的就业行为,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合理化。

二、提出假设

笔者以社会学的理性选择理论为解释路径,认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不均衡是“经济理性”、“社会理性”与“理性选择”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高校毕业生主要选择大城市、沿海发达地区就业,是作为理性人的高校毕业生理性选择的结果。从理性选择的层次来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流向主要表现在经济理性与社会理性上,是经济理性、社会理性与理性选择共同作用的结果。从而解释高校毕业生“有业不就”与“自愿失业”等现象。最后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不均衡,经济理性是根本原因,现有制度与文化因素是主要障碍。因此,解决此问题,首先要促进地区、行业的均衡和谐发展,其次要深化体制改革,理顺各种关系,消除流动障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与人才观念。选择与部分调查对象面谈、要求详细回答的深度访问的方式,分析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的因素,结合理性选择的层次。同时采用文献研究与调查研究方法,为使重点论述的内容有充分的理论依据和实际材料,所以围绕需重点论述的内容去网上、图书馆、书店找到了写这篇论文的有关资料。通过周围同学的经历、帮助,完成了在多城市的信息搜集。

三、资料分析

从调查的对象来看,针对独立院校、重点大学、高职技术学校就业流向,对教育技术学专业和工科大学生就业流向分析。调查表现出的共性,一是希望到东南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就业的占多数,主要流向北京、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等经济发达地区;二是希望到城市就业的远远大于到县乡就业的,更不用说到农村就业了;三是希望到党政机关、外资企业、事业单位与国有大型企业就业的远远多于希望到中小型企业的。理性选择理论继承了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的“经济人”概念,与经济学的经济理性不同,社会学中的“理性”强调有目的性、有意图的行动,其基本假设是“理性人”假设,即最大限度地获得效益。这种效益不仅仅局限在经济领域,还包括政治、社会、文化等领域。大学毕业生就业主要表现为一种“个体行为”与个人的理性选择,但又不仅仅是个人问题,同时也反映了社会流动、社会结构等深层次的社会问题。理性选择理论的代表美国著名社会学家科尔曼认为:“理是为达到一定目的而通过人际交往或社会交换所表现出来的社会,这种行为需要理性地考虑对其目的有影响的各种因素。”高校毕业生是“理性人”,其行为是“理”,其选择是理性选择的结果。理性人在理过程中需要理性地考虑对其目的有影响的各种因素,而且其中多种因素是相互制约的。因此,理性人只能在众多因素的权衡中寻求一个“满意解”,无法达到最优。比农民工更具理性的高校毕业生,毕业后到哪里就业,首先要经过经济理性的选择。高校毕业生通过多年的学习,已掌握了丰富的知识,获得了一定的技能,与在劳动力市场寻找工作的其他劳动者相比,更具有竞争力。如果只是为就业而就业的话,即使在就业压力很大的情况下,他们也应该有业可就。校毕业生初次就业多会考虑未来的预期收入。如果城市里的就业形势极其严峻,也会迫使他们到次要市场就业。只要主要市场与次要市场存在较大的差距,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者凭借自己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力,从次要市场流动到主要市场的可能性极大。高校毕业生面对就业选择,经济理性的考虑是主要的因素,制度与文化等社会理性的影响也很大。首先,户籍制度以及与其相关联的劳动就业、医疗保险、住房补贴、退休养老等社会福利和权益无不影响到个人的未来收益;其次,由于社会保障体制尚不健全,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货币收入差距悬殊,城市拥有的丰富资源可以给人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再次,城乡文化差异以及传统价值观念的影响也不容低估。

四、结语

产业经济学毕业论文范文9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育产品;经营管理

市场经济对高职教育的冲击和挑战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育的供给能力,促进了教育消费的旺盛需求。高职院校作为提供具体教育服务的机构,在教育市场中不仅面临管理的问题,还有经营的问题。学校要创品牌,必须将经营理念引入学校。管理是对学校已有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以提高其使用效率;经营是使学校从社会获取更多的教育资源,从而确保高职院校教育产品的有效供给。

与一般产品不同的是,教育产品(人力资本)是凝聚在个体身上的,与人不可分离,教育产品并不是学校的毕业生,而是在学生受教育后体现在毕业生身上的人力资本,毕业生只是教育产品的实现者或载体,发生在教育过程终点或学校“出口”的教育供求可称为教育产品供求。

教育产品的供求问题

从实践上看,教育者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即教育产品供求问题)十分关注,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实质上就是要实现高职教育产品的供求均衡。目前,高职教育供求问题从社会总体层面来看表现为需求旺盛而供给不足的矛盾。

教育产品供求的内涵在教育经济学领域,教育供求包括教育机会供求与教育产品供求两个不可或缺的部分。教育产品供求是指受过专业教育的劳动力与社会需求之间的供求关系,教育产品供给与需求的关系是需求决定供给,同时影响与促进供给,教育产品需求是社会各用人单位愿意而且能够购买高职院校教育产品的数量。通常需求主体是社会用人单位,需求对象是体现于高职院校毕业生身上的人力资本,有效需求表现为用人单位选择到符合要求的毕业生。教育产品供给是指高职院校毕业生(即人力资源)的数量,而有效供给表现为高职院校毕业生被用人单位所接纳。

教育产品供求的状况教育产品供求的状况最终只有两种结果,要么供求平衡,要么供求失衡。无论如何,最终都会刺激个人教育需求,激化学校“入口”的供求矛盾。只有当教育产品的供求基本均衡时,教育的发展才能有效地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教育的宏观效率才会提高。当教育产品供求平衡时,高职院校毕业生被社会吸纳,个人教育投资的经济效益得以顺利实现,毕业生较好的就业前景和较高的回报率通过劳动力市场向社会传递,引导社会更多的资源流向教育领域;当教育产品供求失衡时,从理论上看,可出现两种状况,供过于求或供不应求,在当前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就业压力巨大的背景下,教育产品的供求失衡意味着供过于求,劳动力市场传递的信号似乎会打击投资者的信心,抑制个人教育需求,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教育产品的供求失衡并不是受过专门教育的人才的绝对过剩,而是针对于社会需求而言的相对过剩,换言之,是教育结构与社会经济需求结构不吻合导致的供求失衡。

影响教育产品供给的因素

招生规模的扩展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创新和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这些现象似乎表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蕴涵着对高等教育的巨大需求。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新的类型,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所处的地位决定了它可以在中国高等教育的舞台上发挥其独特的作用。高职教育规模的扩展决定着大学毕业生的数量,招生越多,大学毕业生就越多,该类教育产品的供给就越多,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升学压力,推迟了社会就业压力,刺激了经济消费,拉动了内需。

人力资本的状况教育产品的质量也就是毕业生自身的状况不仅受需求方——学生个人(消费者)的影响,还受到供给方——提供教育服务的高职院校的影响。要实现高职教育产品的供给,一方面取决于专业设置是否具有前瞻性,另一方面取决于毕业生是否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在扩大招生规模过程中,有些学校只停留在数量扩张的层面上,没有注重办学质量和学生素质的提高。在专业设置上,有些学校根据当前劳动力市场的热门专业,纷纷扩大这些专业的招生,产生了专业设置雷同的现象。由于大学教育有一定的培养周期,这些在当时热门的专业,经过三四年之后有可能变得不再热门,就会导致就业市场的拥挤现象,即某些专业的毕业生数量普遍过剩,而另一些专业的毕业生又明显不足。

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在“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市场就业机制下,客观上要求毕业生顺应就业形势与就业方式的变化,对自己的就业预期及时作出调整。由于大学毕业生将就业目标主要瞄准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同时对工资价位有较高的要求,因此,毕业生是否能够实现就业,必然会受到用人单位工资水平的制约。用人单位的工资水平越高,高职教育产品的供给就越多;用人单位的工资水平越低,高职教育产品的供给就越少;如果用人单位的工资水平低于毕业生的期望值,就无法实现教育产品的有效供给。

毕业生的择业观念学生片面的择业观(不愿到乡村就业,希望留在城市)与社会上文凭膨胀的现象也会影响到高职毕业生的顺利就业。由于我国是一个典型的二元经济社会,而且地区间的发展呈现非均衡状态,所以教育产品供求在城市地区、发达地区的非均衡状态表现得非常明显。如果毕业生的就业目标一味地集中在经济发达的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及东南沿海地区的大中城市,或集中于国有大型企业、外资企业与国家机关,千军万马涌向大城市、好企业、高薪酬的“独木桥”上,必将导致一些地区与单位人才供给过剩,而另一些地区与单位人才需求不足,从而影响高等教育产品的有效供给。

教育产品有效供给的经营策略

学校经营教育产品就是经营者为了实现教育目标,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以实现学校效益的最大化的过程。学校经营必须完成的重要目标就是实现人的“知识增值”以形成人力资本,只有优化教育产品供给的数量、质量与结构,才能实现经营绩效。

制定合理的招生计划从教育经济理论上讲,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会带来大量的就业机会,从而在根本上推动教育产品的有效供给。从教育规模上看,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要求教育规模的扩大和招生总量的合理配置。从招生专业结构上看,应密切结合市场对专业需求的趋势进行科学预测,对社会需求旺盛的专业则应增加招生数量,同时应调整或停办社会需求小、办学条件差、教育质量差、就业率低、缺乏竞争力的专业。目前,在毕业生就业难的情况下,高职院校要大力开展调查研究,结合各专业的就业率高低调整招生数量,在允许教育适度超前发展的前提下,寻找经济发展与教育发展的平衡点,并保持总量平衡与结构平衡。

提高教育产品的质量对于高职教育而言,如果20世纪教育的质量主要是指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则21世纪应该主要考核高职教育提供的服务满足社会需要的程度。高职教育是与社会经济紧密联系的教育类型,更应通过本身的教育活动促使学生适应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及综合科技高速发展的挑战,适应21世纪市场经济与知识经济的挑战,否则将形成对社会的“无效供给”,高职教育的价值无法得到社会的认同,教育质量就无从谈起。要保证教育产品的质量,更重要的是大学生自身要勤奋努力,自强进取,提高自身人力资本的含金量,只有符合用人单位要求的高职教育产品才可能实现有效供给。此外,高职院校应从社会生产的发展变革中捕捉教育发展的信息,拓宽专业面,优化专业结构,促进系统内部专业课程的更新与发展,突出高职教育以培养能力为主的特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国际意识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只有在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课程改革、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一系列方面彻底摆脱落后于时展和不符合高职教育规律的陈旧观念与习惯的束缚,探索创造出符合高职教育发展的新路,才能使高职教育具有特色。有特色才能有质量,有水平,有生命力。

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教育随着劳动力市场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企业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企业为了加强竞争优势,对人才也是“挑肥拣瘦”。现在大学生就业难不是因为他们缺少书本知识,而是缺少与企业生产密切相关的技能,高职院校的教育产品恰恰在这方面有所欠缺。因此,需要构建一种灵活的、紧跟市场需求的就业教育模式,使企业、学校、个人之间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培养出企业真正急需的人才。一是要加强观念引导。学校应注重对大学生进行观念教育,毕业生不应一味地追求高薪,一味地强求专业对口,一味地想留在大中城市、经济发达地区或国有企事业单位,而应关注锻炼的机会、企业的前景、发展的潜力等方面,从而拓展就业范围,解决就业问题。二是要加强职业指导。当然,听了职业指导课并不一定就能保证提高就业率,但可以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主要是从培养学生的职业生涯意识出发,使其自觉地制定职业规划,有目的地加强自身修养,最终达到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了,择业面就宽了,在职场上打拼就会游刃有余,就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邓华.从经济学理论看普通高等教育供给的决策[J].集团经济研究,2005,(9).

[2]高鸿业.西方经济学(上册)[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