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产业发展规模集锦9篇

时间:2023-05-31 14:55:55

产业发展规模

产业发展规模范文1

关键词:汽车产业;规模经济;发展策略

一、理论依据

规模经济理论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之一。规模经济理论是指在一特定时期内,企业产品绝对量增加时,其单位成本下降,即扩大经营规模可以降低平均成本,从而提高利润水平。规模经济通常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内在的,即厂商的平均生产成本随着其自身生产规模的扩大而下降;另一种对单个厂商来说是外在的,但与整个行业的规模有关,即外部规模经济。

从经济学说的发展历史角度来看,亚当・斯密作为规模经济理论的创始人,他在国富论中做出了以下论述:劳动生产上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斯密以劳动分工和专业化生产为切入点,进一步揭示了生产率提高的原因:分工使得每一个工人的劳动技能和熟练程度都得到了提升,节约了生产过程中由于变换工作步骤而浪费的时间,同时促进了机器的发明和应用,“由于劳动分工的基础是一定规模的批量生产”,因此,斯密的理论可以被认为是一种古典规模经济理论。真正意义的规模经济理论起源于美国,它揭示的是大规模生产的内部与外部经济性,规模经济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阿尔弗雷得・马歇尔、张伯伦、罗宾逊和贝恩等。

二、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现状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时至今日,我国的汽车产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六十多年的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53年至1978年,这是我国汽车工业的起步阶段。1953年,我国第一家汽车制造厂――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的诞生,标志着我国汽车工业完成了从无到有的质的飞跃。之后,我国的汽车工业由于体制问题等原因,发展十分缓慢,基本处于停滞状态。这一阶段我国的汽车产业发展较为落后,产业规模较小,基本不具有规模经济性。

第二阶段,1979年至1993年,这是我国汽车工业的成长阶段。1979年,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制度,经济体制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对于资源配置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我国市场对于汽车日益增长的需求推动了我国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在这一时期,我国汽车产业的规模迅速壮大,到1992年,我国汽车产量首次突破100万辆大关,达到106.2万辆,在世界各汽车生产国中排名第11位。该阶段中国汽车产业在取得了显著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多问题,主要表现为汽车产业投资混乱厂商林立,整体发展水平不高,厂商生产规模有限,距离国际公认的汽车产业规模经济产量还有很大的差距。

第三阶段,1994年至今,这是我国汽车工业调整改革腾飞的阶段。1994年随着《中国汽车工业产业政策》的颁布,我国汽车产业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一时期,外国资本大量进入我国汽车产业,合资模式广泛开展。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国外资本的注入,因此,汽车制造的核心技术仍然掌握在国外厂商手中,我国厂商技术仍然处于落后水平。到了2008年,我国汽车产量达到了961.6万辆,成为了全球第一大汽车销售国。2014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双双超过2300万辆,创全球历史新高,连续6年蝉联全球第一。这些事实标志着中国已经逐步发展成为了汽车生产大国。

三、中国汽车产业规模经济发展存在问题

经过了六十多年的发展,虽然中国汽车产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中国也实现了从汽车小国到汽车大国的转变,但是,中国目前还并不是一个汽车强国,我国汽车产业仍然没有形成良好的规模经济性。

汽车产业属技术与资金密集型行业,通常情况下资产专用性较强,因此汽车企业对规模经济具有很高要求。最近几年,我国汽车产业不断引进国外优质资本与关键技术,资本投入和科技创新能力得到加强,使得汽车企业的产能和劳动率得到显著提升,汽车产业的规模经济性也越来越明显,但是到目前为止我国汽车产业仍然保持着企业数量多、规模小的产业格局。

目前,汽车经济规模的国际公认标准为200万辆。全国大多数汽车企业生产批量小、专业化水平低、规模小、布局分散、自主开发能力差的问题十分突出,造成的结果是产业集中度低、规模不经济。根据2014年全国汽车生产企业排名来看,在全国153家整车厂中,年产量200万辆的仅有5家,在50万辆至200万辆的仅有3家,绝大多数年产量在50万辆以下。由此可见,我国汽车产业的规模是相当的小,距离达到规模经济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四、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策略

1、推行兼并重组,扩大各厂商规模

为了提高我国汽车产业市场集中度,需要在全国范围内推行车企兼并重组战略,以此来调整我国汽车产业的市场结构,从而提高我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具体的方式有收购、兼并、重组、参股等,通过强弱兼并,强强联合,既可以减少企业数量,提高产业集中度,又能形成一批具有高度规模经济性、竞争实力强大的汽车企业集团。

2、扶持自主品牌,增强核心竞争力

虽然我国汽车产销量每年都在增加,但是当前市场中,中国自主品牌的企业占据的市场份额还比较小,而且还存在着下降的趋势。2014年我国汽车产销量位居世界第一,但我国自主品牌却没有一家进入前十。这就意味着,我国自主品牌的汽车企业仍然需要找到适合自身的发展策略。因此,进行技术升级,提升自主品牌的核心竞争力成为当前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目前我国的自主品牌所生产的汽车,在设计、核心技术应用、制造等一系列的环节都还存在很多不足,很多的设计都是借鉴外国厂商的现有资源。因此在消费群体之中的认同度很低,自主品牌给人留下的印象始终是价格便宜但是品质低劣。我国车企需要加大对自主研发的投入,避免一味的抄袭模仿国外厂商,加快技术升级,通过开发新技术来减少成本,提高质量,增强竞争力,从而提高自主品牌在消费群体之中的认同度。

3、抓住发展机遇,探索新能源汽车

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能源危机等问题,新能源汽车逐渐成为汽车市场的新宠。新能源汽车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市场格局尚未形成,我国自主品牌的汽车企业应抓住此次机遇,积极同国外厂商开展竞争,大力研发新能源汽车,尽早进入新能源汽车市场,通过抢占市场先机来吸引顾客,扩大自身的市场占有率,争取在这一新兴市场中取得领先的行业地位。(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参考文献:

[1] 王文超.中国企业国际化战略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4(2).

[2] 秦远建.改善中国汽车产业规模经济的对策[J].汽车工业研究,2008(6).

[3] 柳旭.我国汽车产业发展战略分析[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

[4] 何元贵.中国汽车企业规模经济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09.

[5] 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M].华夏出版社,1997.

[6] 李安定.车记[M].三联书店,2012.

产业发展规模范文2

一、着力发展产业规模

我镇位于东岸,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当地农民有种植蔬菜的习惯。在扶贫开发整乡推进工作中,我镇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了以蔬菜为主导产业的产业化扶贫路子。总的规划目标是:利用3年时间使全镇蔬菜种植面积达到3.7万亩,实现户均一个棚、人均七分菜、增收三亿元、人均收入过万元,全镇经济社会各项指标跃居全县前列,全镇2416户、7584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1年的4160元增加到10050元,基本达到小康生活水平。围绕这一目标的实现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四项措施:

(一)搞好土地流转。发展蔬菜特别是大棚菜,土地调整是关键性工作,土地承包后,地块分散,走向不一致,不利于大棚建设。一是镇党委、政府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土地流转领导小组,制订了土地流转实施细则、工作制度和土地流转程序。二是加大宣传力度。采取外出参观、以会代训、利用宣传车、发放明白纸和办宣传栏等多种形式,让广大农民认识到搞好土地流转、发展大棚蔬菜的现实意义。三是成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为群众做好土地流转服务工作。以镇经管站为依托,投资10万元建立土地流转服务大厅,大厅内配备了土地流转供求信息电子显示屏,设立6个服务窗口,配齐了土地流转信息联络员、收益评估员、合同鉴证员等工作人员。到目前,已流转入地3780亩,为发展大棚蔬菜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完善政策支撑体系。一是扶贫开发的重点村利用扶贫资金搞好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解决蔬菜发展的水、电、路配套建设。到2012年底,在扶贫开发重点村已累计投资3325万元,新打机井303眼,架设农田供电线路12000米,修生产路9000米。二是对贫困户进行适度的资金扶持。充分发挥扶贫资金的“引子”作用,对凡是有能力建设大棚而缺乏资金的贫困户,每户给予2000元的补助,同时由政府出面协调信用社1万元以内的贷款。在这一政策的引导下,极大地激发了农民发展大棚的热情,直接带动群众投资3000多万元,实现了“扶贫资金投资125万元,带动投入3000万元,菜农增收1个亿”的目标。三是利用贫困村村民发展互助资金,帮助非重点村的产业发展。我们选择北部丘陵有产业基础的3个较贫困的村成立了3个贫困村村民发展互助资金协会,发展会员633名,筹集互助资金71.55万元,到目前已为农户发放借款32.5万元。在这些政策的引导下,2012年全镇新发展冬暖式大棚蔬菜3000亩,拱形棚800亩,露地菜1000亩,使全镇大棚菜达到8000亩,中小拱形棚2000亩,露地菜8000亩。

(三)扩大产业覆盖面。在产业化扶贫工作中,我们不仅搞好重点村的产业开发,同时还注重重点村以外的村的产业开发,把产业化扶贫纳入全镇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大局来谋划,使主导产业覆盖全镇,达到村村有蔬菜、户户有大棚。

(四)搞好科技扶贫。根据扶贫开发项目实施方案的总体规划,制定了详细可行的扶贫开发科技培训工作计划。从2012年10月份起,利用冬闲季节,对项目区扶贫开发重点村进行全面培训,使广大农民全面掌握蔬菜生产技术,到目前已举办6期培训班,培训人员1500余人次,无偿分发给广大菜农《沂南县扶贫开发蔬菜产业化培训手册》5000册、VCD光盘3000份。在培训形式上,采取逐层推进的方式。首先,组织重点村干部群众到寿光进行参观学习,增加群众的感性认识,坚定群众发展蔬菜的信心。其次,聘请专家教授讲课,先后聘请农业大学、农业大学的教授进行专题讲座。使广大干部群众了解国内、国际先进的蔬菜生产发展趋势、方向,解放思想,提高蔬菜生产的品位、水平。再次,聘请本县专业技术人员授课,采取集中授课和田间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并在仕子口村建立了一处占地1000亩的示范园,为广大贫困群众发展棚菜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证。

二、着力建设产业市场

产业规模上去了,市场的开拓就成了拉动产业发展,增加菜农收入的关键。(一)建立市场销售网络。每年瓜菜上市之前,镇政府都组织批发市场20多名业务人员,分赴东北三省、北京、上海、广州等20多个城市,深入市场,了解信息,宣传推介产品,吸引客户前来采购。(二)规范市场秩序。瓜菜销售季节,镇政府从派出所、工商所、综治办等职能部门抽调6名工作人员,成立市场督查办公室,严厉打击欺行霸市、强买强卖行为,有力避免了卖菜压级压价现象发生,保护了客户和菜农的合法权益,使广大客户增强了对苏村蔬菜批发市场的信任感、安全感,每年来我镇收购瓜菜的客户都在6000人以上,其中固定客户300余人,都是高兴而来、满意而归。(三)完善后勤保障。批发市场在沂南、莒县、设有接洽处,对前来采购的客商安排车辆接送。投资36万元建设了客户接待中心,提高了食宿档次,每个客户都能得到细致周到的免费服务。四是在搞好市场开拓的同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520万元建设了鲁中蔬菜批发市场,市场占地280亩,总建筑面积28000平方米,营业面积25000平方米,有固定摊位300多个,临时摊位200余个,设有现代化的信息服务中心、农药残留检测中心、业务结算中心。年交易蔬菜达到15亿公斤,交易额达到22亿元。

三、着力发展产业龙头

扶贫开发整乡推进的核心在于产业的拉动,一个产业的形成和壮大没有龙头企业的拉动是不可能完成的。(一)搞好农田设施建设,吸收企业到扶贫开发项目区建立基地,发展产业。重点搞好项目区内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为项目区蔬菜产的发展和龙头企业发展生产基地奠定基础。(二)镇政府在土地流转、税收政策方面为企业提供服务,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在优惠政策的引导下,2012年有两家企业在扶贫开发项目区内建设1000亩有机蔬菜基地。基地不仅可以给当地村民提供80余万元的土地租赁费用,还解决200多村民的就业问题,实现打工收入120万元。(三)政府积极指导推动,让农民以土地入股形式参与到企业化的经营中来。企业同菜农签订严格的承包种植合同,管理上实行“四统一”,即: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包装、统一品牌、统一销售,质量上采取五户联保、植保员定点、关键时期控制等系列技术措施。企业不仅可以在提升产业档次和规模上发挥作用,还可以为规模种植户提供技术、生产设施提升等方面的支持,缩短了新科技在农业生产中推广转化的时间,实现了农户增收与企业增效的双赢。目前,全镇已发展合同种植面积3000亩,其中,青果食品发展2000亩,鲁中蔬菜批发市场发展1000亩。(四)整合各项资金,壮大龙头企业。镇党委、政府积极为企业搞好各类服务,积极帮助龙头企业做大做强。2012年,在国债投资项目已投入300万元的基础上,整合有关资金把沂南县鲁中蔬菜批发市场进行改扩建成为“省十大蔬菜批发市场”。从而实现以龙头促规模,以规模兴产业,活跃一方经济,带动项目区农民增收致富。

四、几点体会

在产业化扶贫整乡推进的工作中,主要有以下五点体会:

(一)上上下下要形成基本共识。特别是党委、政府的主要领导认识要提高,全镇上下要认识到整乡推进对于振兴农村经济是大好机遇,抓住这一机遇,统一思想认识,以产业化扶贫为契机,把全镇经济发展推向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二)要有明晰的工作思路。理论是行动的指南,思路明确了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整乡推进的工作中,要跳出扶贫抓扶贫,把扶贫工作纳入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来谋划。只有选准选好主导产业,产业化扶贫才能健康快速推进。

(三)只有充分调动起群众参与产业开发的积极性,才能使整乡推进成果得以巩固。扶贫资金是有限的,我们把这有限的资金作为引子,作为催化剂,带动广大农民积极投资投劳,千方百计发展蔬菜,想尽办法增加收入。只要群众的热情激发出来了,脱贫致富实现小康的目标就能够实现。

(四)建立健全产业化发展政策体系。完善的政策是产业发展的保证。我们把蔬菜发展纳入全镇经济社会指标进行考核,把产业发展作为衡量行政村工作的重要指标。有了政策的保证,各级发展产业的积极性就能调动起来了。

产业发展规模范文3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规模化;现状与问题;障碍因素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6X(2012)04-0113-03

近年来,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悄然兴起,并逐渐成为经济发展中新的亮点。但是相对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等省市规模化发展而言,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无论从发展规模、企业数量还是从市场需求、消费水平来看都与河北省作为文化资源大省的地位不相匹配,尚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依赖资源消耗的产业结构,影响了河北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进程和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因此,深入研究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规模化发展的障碍因素,提出破解制约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规模化发展的难题,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规模化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一)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规模化发展的现状分析

文化创意产业,是指依靠创意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赋,借助于高科技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与提升,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产生出高附加值产品,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产业。河北省地域广阔,东接渤海、西邻太行、北及朔漠、南近中原,地势多变,形态各一,山河壮丽,风光秀美,历史悠久,起于商周,兴于战国,绵延及今,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既是中华民族历史文明发源地之一,也是中国首届一指的文物大省,既有着体现古代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物质文化,也有着展现中华民族优良品质的精神文化,拥有独具特色的燕赵文化。丰富的文化资源,深厚的文化底蕴,为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规模化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近年来,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目前河北省内已形成一批具有规模的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园区,共有文化创意产业项目765个。主要包括河北出版集团文化创意园区、山海关影视拍摄基地、石家庄动漫基地、吴桥世界杂技博览园、清朝皇家猎场等众多产业项目。其中,位于石家庄的河北出版集团文化创意园区由综合商务区、主题商业区和文化产业区三部分组成,旨在建成以网络出版、数字出版、动漫游戏研发为主的现代文化创意基地;以“梦文化”为主题邯郸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建设和邯郸赵王城遗址公园的建设;保定也以河北软件学院为依托,将建设在全国有影响的、规模较大的动漫基地。

2.文化创意产业从业企业、从业人数持续上升。据有关统计,截至2008年底,河北省从事文化文物机构个数达到13690个,从业人员达到69524人。如果将从事文化创意产业相关的行业从业人员如新闻出版、信息服务、教育卫生、科学研究、文化开发等计算其中,那么从业人员可能超过70万人。据悉,河北省的文化产业已至少有37亿元的产值。

3.文化创意产业聚集效应明显。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呈现明显的聚集性发展,主要集中在石家庄、保定、邯郸等省会城市或历史文化名城。目前,河北省大型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园区或项目主要集中于石家庄、保定、邯郸,形成了以石家庄现代文化创意区、保定动漫软件创意区和邯郸历史文化开发区为特色的地方文化品牌,并且在国内外影响不断提升。

(二)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规模化发展的问题分析

尽管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在发展规模、经济贡献、投资数量上,河北省严重落后于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等省市,不仅与文化资源大省的地位不相匹配,而且在深层影响着河北省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1.文化创意产业规模偏小。河北省虽然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但是文化创意产业起步较晚,无论是文化产业占经济的比重,还是居民文化消费水平都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不仅落后于北京、上海、广东等发达省市,也落后于相邻的河南、山东等省。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3%左右,其中河南为3.1%,湖南为4.8%,吉林为4.96%,上海为5.7%,而河北仅为2.32%;2008年河北省省城镇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支出为559.8元,比江苏少489元,比浙江少457.2元,比上海少1149.2元;农村居民人均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为250.1元,比江苏、浙江、上海分别少462.9元、482.5元、599.9元。文化消费能力的低下,致使许多企业资本运作困难,企业开工不足,部分建设项目搁浅。

2.市场集中程度较低。受传统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影响,河北省从事文化创意产业的相关主体,特别是企业,多属于原国有文化企业,主要由原新闻出版、影视、旅游、科研院所等构成,前身多为事业性单位或财政支持性企业,资本额度小,市场意识薄弱,竞争能力较差,导致企业缺少推进技术进步的实力,进而导致规模化难以继续得以推进。虽然现在也有一些大型企业参与文化创意产业,并逐步建立起一些规模较大的文化创意产业的示范基础和园区,但是还没有形成以品牌企业为龙头的产业链条,分散经营、短期运作仍然是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主要形式。

上述分析表明,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虽然有所发展,但是当前仍然是一个市场不成熟、需求不稳定的产业,与河北省文化资源大省和经济大省的地位极为不相匹配,严重影响着河北省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制约着河北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战略目标的实现。

二、制约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规模化发展的原因分析

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规模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社会转型时期管理体制之间的摩擦、冲突而导致的发展规划、政策体系、激励机制残缺或缺失具有密切关联。

(一)缺乏长远和整体规划,政府政策支持不到位

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与发展,特别是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地位与作用的提升,目前世界上不少发达国家和地区都把创意产业作为一个新兴的战略性支柱产业。1997年5月,英国政府为振兴英国经济,提议并推动成立了创意产业特别工作小组,并于1998年出台了《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家也都相继颁布了创意产业发展战略,确立了创意产业发展的近期目标和长远规划,并以此来积极推动创意产业的发展,提高本国或本地区在知识创新时代的国际竞争力。

从国内来看,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等省市也先后制定了适合本地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和发展规划。

河北省虽然在国务院颁布《振兴文化产业规划》后,也曾制定了相应的文化产业振兴计划,但是这仅仅是一个宏观性的计划,缺乏相应的全面、系统的政策支持体系及相应的配套措施来来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文化创意产业规模化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在很大程度上涉及地区经济和社会总体发展,作为参与主体的企业、文化事业单位或创意主体等各方均无法承担起协调和组织重任。因此,其规模化的发展不仅需要市场的调节,更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推动和指导作用,加强组织和协调。但是,目前河北省各级政府文化创意产业规模化发展缺乏现实的支持。在一些地方政府的支持主要还是在纸面上,而缺乏政策支持、资金支持和科学的组织协调。

(二)对原有文化创意产业投入不足、支持不够

文化创意产业与其他产业一样,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才能形成系统的产业链。因此,无论从创意思想到产品化、工业化,还是从创意思想产品化、工业化到市场化,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才能实现。否则文化创意产业连正常运作都难以保证,更遑论实现规模化发展了。从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实际来看,其规模化发展之所以难以形成,除缺乏必要的规划外,更缺乏外部金融资本的支持。政府投资力度不足,企业融资渠道狭窄成为制约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规模化的瓶颈。据有关资料显示,河北省2008年人均文化事业经费7.36元,列全国最末一位。占财政支出比重为0.28%,也是全国倒数第一。2009年人均文化事业费最高的地区为上海市,达93.51元,最低的为河北省,仅为9.60元,两者相差近10倍。

(三)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匮乏

从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规模化发展的经验来看,文化创意产业人才是文化创意产业规模化发展的关键。而河北省目前仅有少数院校进行相关人才的培养,主要侧重于艺术设计、建筑设计和演艺人员的培养,不仅在创意产业人才的总体数量上相对偏少,而且在层次和结构上存在较大的差距,目前称得上国际国内文化艺术大家的寥寥无几,而且受现行人事管理体制、工作生活环境的影响,人才外流现象严重。文化创意人才的严重匮乏,成为目前制约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四)文化资源所发挥的作用不够

文化创意产业,是指依靠创意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赋,借助于高科技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与提升。因此,文化创意产业对文化资源有着强烈的依赖特征。河北省因为自然和历史的原因,先天具有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优势。有关数据统计也表明,特殊自然地理和历史人文资源对河北省的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化、规模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因为缺乏合理的政策支持,再加之资金的短缺和文化的匮乏,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现代化的商业运作尚未全面展开,文化资源优势没有得到彰显,具有燕赵特色的文化创意品牌也没有很好地打造出来,只能望宝山而空叹。

(五)缺乏规模化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

文化创意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实质上区域企业、政府、民间团体、银行以及自然人等多个主体参与的多要素流动和组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的流动和组合,都基于利益至上的原则来进行的。各参与主体各自利益最大化的追求,导致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产生扭曲和畸变。

从国内外成功的实践来看,政府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和政策设计,规范参与主体之间的产权归属、利益分享的比例、利益实现的方式,形成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以组织、协调各方关系,保证文化创意产业的运行持续健康。但从河北省来看,受社会转型的影响,社会管理体制不健全,以及各种管理体制之间的摩擦冲突也时有发生,缺少此方面具体立法和政策,从而难以保障参与主体之间的合理竞争和利益实现,盲目竞争、重复建设现象严重,也阻碍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规模化发展的进程。

三、推进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规模化发展的对策

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要实现规模化发展,必须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尤其是政府,作为推进文化创意产业的组织、协调和管理者,更应该从转变地区经济发展方式的高度来重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采取合宜政策和方式来推动其规模化的发展。具体要从以下五个方面人手。

(一)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认识

如前所述,推进文化创意产业规模化发展不仅涉及企业、政府等参与主体,而且牵扯到经济管理体制、文化管理体制、金融投资管理体制、人事管理体现、教育管理体制和科研管理体制等多个方面。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涉及地方高校、企业、政府功能的改变,而且牵涉到教育管理体制、人事管理体制、科学管理政策、金融投资管理体制等多个领域。因此,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是推动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规模化发展的前提。要充分发挥报纸、杂志、电视、网络等媒体信息传播的功能,强化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重大意义、作用和成功经验的宣传,使之成为区域内的社会共识,营造全社会支持文化创意产业规模化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制定发展规划,加强宏观管理

河北省内各级政府作为本区域文化创意产业规模化发展的组织者、协调者和管理者,应及时跟踪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趋势,规划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方向;理顺社会管理体制之间的关系,通过科学合理的制度设计和政策安排,协调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参与主体之间的竞争、合作和利益分配;建立公共信息交流平台,促进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的协调持续健康发展。

(三)建立多元投资机制,鼓励和加强对文化创意产业的资金投入

与其他任何产业一样,文化创意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同样需要充裕的资金支持。因此,必须建立多元的资本投入机制,鼓励金融行业、投资企业甚至个人投资文化创意产业。

第一,尽快建立健全公共文化事业运行和保障机制,根据文化设施运营和文化创意活动的需要,将经费预算纳入各级财政预算,由各级财政予以全额保障。

第二,转变现行投资体制,建立由政府、金融、个人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投资体制,通过各种优惠政策鼓励社会资本从房产等热门投资转向文化创意产业,既可以推进文化创意产业的规模化发展,也可以平衡和稳定社会经济结构,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变。

(四)加强对河北省现有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河北省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中拥有先天的资源优势,各级政府应该采取相应的优惠政策,适当集中政府、企业、研究和教育机构以及社会各界的力量,在兴办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同时,重点支持一些具有特殊地域特色的城市或行业。如以打造邯郸历史文化名城为契机,发展邯郸赵文化、梦文化的开发;依托河北省特有的吴桥杂技、武强年画、唐山皮影、永年太极等形成优势行业,提高河北省知名度和产业竞争力;依托教育和研究机构,大力培养文化创意产业人才,改革人事管理制度,不拘形式开发人才,努力挖掘河北省现有人才资源,实现资源优势最大化展现。

(五)发展特色产业,树立地方品牌

任何区域都有着自己特殊的自然禀赋、历史传统和人文精神,因此,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必须立足区域特色,发挥资源、企业的聚集效应,培育打造地方品牌,以地方品牌为龙头,努力形成具体而微产业链形态的规模化发展格局。

河北省应该以燕赵文化为背景,以各地市自身的优势树立河北省特色品牌。如打造邯郸以赵文化为背景的文化交流、出版、旅游的特色文化品牌,石家庄以红色革命为主题的文化品牌等。当然,各地要依据自身特色,合理规划选择,避免重复和雷同。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品牌的形成与发展,不仅提升河北省文化竞争力,而且提升河北省整体区域竞争力,为实现打造品牌河北奠定基础。

注释:

①《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转引自王丽琦《谈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与高校文化创意人才培养》,载于《艺术教育》2010年第12期。

②2009年河北经济统计年鉴,河北省统计局。

产业发展规模范文4

一、河北省文化资源的基本特征

1.河北省是华夏轴心文明的重要诞生地。距今约4600余年前,黄帝联合炎帝部族与东夷集团在涿鹿(现河北省涿鹿县)进行了一次艰苦激烈的大战,在冀州之野(现河北省冀州)擒杀敌方首领蚩尤。黄帝从此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并被逐步神化。河北地域还曾存在战国七雄中的两大诸侯国燕国和赵国。为了富国强兵,赵武灵王提出“胡服骑射”,而发生在燕国的“荆轲刺秦王”的故事,更为我们留下了“燕赵多感慨悲歌之士”这样的名言。河北省的地域文明正是从这种文化气氛与文化需求中不断孕育造就的,成熟的中国传统文化也是从这里开始向四面八方延展开去,织就成绵密、明快的智慧画卷的。

2.河北省保持着传统文化现代转型的多重结点。封建时代燕赵地域繁华的鼎盛是在明清时期。宋元以后华夏政治文化中心东移,明代都城的北上和清代统治的南下促成了京杭大运河的进一步开挖和利用,见证了华夏传统文明最后的繁荣,而河北正处在京杭大运河水运的北起始地。进入近代,京汉、石太、津浦等多条铁路的修建勾勒了中国现代化的早期图景,铁路像一条金属河流,负载着华夏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进。这时冀东地区的煤矿资源正好可以为这条经济动脉提供动力支持,于是传统与现代的交通脉络再次交汇于此,传统与现代的文化亦随之在此交融。随着北京作为现代中国的首都坐落于河北腹地,当代立体交通的形成使河北省在全国乃至全球交通中处于枢纽地位。

3.河北省目前处在多重发展机遇的交汇处。河北省新的发展必然面对经济结构调整或产业升级的新的转型。从传统重工业、制造业、纺织业向包括文化产业在内的新型服务业的转移是一个必然的选择。无论是从华夏文明诞生地和传统文化发展的意义上(传统文化资源),还是从现代交通枢纽和环抱京津(接近最大旅游客源地和最具可进入性)的意义上,她都完全具备了实现新的转化的条件。应该看到河北地域存在一个巨大的“中国结”:各种经济、文化、历史的线索都在这里编织在一起,成为一幅华夏文明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美丽图案。

二、文化意义的整理、评估到文化产品开发

1.在文化观念层面上,实现对传统文化思想的创造性转化。中华文化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和深厚精神内涵,曾经对增强中华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新时代应该有新的文化观念及其文化标志,才能起到新的认同和凝聚作用。因此,河北任何文化产品的开发,都不应该是对传统文化单纯的接受和展示,而是对以传统文化为核心的华夏文化在观念层面的创造性转化,是基于河北地域文化的积极内涵,实现对传统的儒、释、道思想主题的创造性转化。

2.在规划设计层面上,实现从传统文化观念向现代标志性符号的创造性转化。以传统文化为核心的华夏文化,在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上,也曾经发展出自己的标志性符号系统,我们目前最为常见的“龙凤”就是代表。在我们燕赵地域,这样的文化符号更是渗透到民俗文化的方方面面,武强木版年画、蔚县民间剪纸、衡水内画、以及各地传统戏曲歌舞等等,都是非常有开发价值的文化项目。基于新的文化观念,对燕赵传统文化符号进行创造性转化,为现代社会提供文化产品,为后人留下新的文化遗产,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也是一项规模巨大的艺术创作、创造、乃至创收的工作。

3.实际运作层面上,实现从区域性产业运作向全球华人对儒家文化复兴运动广泛参与的创造性转化。经过创造性转化,就为形成系列性的、大量的、具有独特文化意义和标志性符号特征的、各类人群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开发提供了基础。从政府部门着眼,需要进行必要的文化机构的调整;从河北各界文化人士方面说,需要他们积极参与亲力亲为;从全国的视角着眼,还要将其转化为各界经济人士投资并能够取得丰厚回报的一个新的目标;从全球视角说,还应该是向往燕赵文化的各地区乃至各国人民普遍参与的社会工程。燕赵地域是华夏轴心文明的诞生地,全世界炎黄子孙以及憧憬华夏文化的各国人民的文化纽带,任何一种基于如此深厚传统的文化产品的开发都具有不容置疑的广泛社会参与基础。因此完全有条件将深厚而热烈的乡情、亲情、民族情感转化为文化产品开发的实际运作。

三、文化品牌的整合传播

现代文化品牌的形成过程往往伴随着重大的文化庆典活动。河北文化人利用“吴桥杂技”这样非常具有河北文化特征的项目,开发了“吴桥杂技节”,已历经十届二十年,在国内外已经有了一定的影响力,其做大做强的空间十分巨大,但持续性、延展性、辐射性和创收能力还亟待加强。与此形成对比的是江苏省,他们早在2003年挂牌成立了文化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是全国首家由省级政府投资组建、省委宣传部直接管理并被授予国有资产投资主体资格、按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新型国有独资大型文化企业。主要从事文化产业项目的投资建设和经营管理。目前已形成跨所有制、跨经营领域的综合性企业集团,涉及数码文化、影视、电视广告、大型演出、文化产业投融资、数字电视等多个领域。他们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借鉴。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河北旅游业也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各种重大旅游文化活动越来越有影响,推出了一批又一批旅游文化产品。我们应该借重大文化庆典性活动的契机整合现有文化产品,推广和提升文化品牌。

四、突破产业发展的体制和机制障碍,实现整体性的产业升级

文化产业是一个综合性的现代产业,涉及到许多传统产业部门,文化产业的发展突破了传统产业发展的逻辑,是一种以产业融合的方式实现跨越式增长的发展模式,因此实现其发展尤其需要有体制和机制创新的启动。

河北省发展文化产业需要有整体的发展规划和发展战略,需要文化观念的创新与转换,需要借助于国内外各种社会中介组织和社会团体的支持与协助,以及海内外学术界、艺术界与华人社会的广泛参与。现阶段河北省文化团体生存状态堪忧,人才流失现象严重,纠其原因我们现有的文化产业机制和文化人才的凝聚力,已不能适应现代文化和经济发展需要。政府应当尽快建立有效的创意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机制;改革分配制度,探索以“创意资本”为主的新型分配激励机制。进一步完善有关知识产权保护和资助制度,为企业投融资和产权交易提供高效、便捷和规范的服务。

文化产业发展所需资金数额巨大,回收期较长,有很多项目可能是公益项目,暂时无法通过市场解决资金问题,或者无法仅仅通过市场解决资金问题,因此需要政府给予财政支持,更重要的是要开发各种社会融资方式和渠道。

产业发展规模范文5

6月7日,第21届电子信息百强企业评选在沈阳揭晓,电子信息百强企业营业收入总额首次突破1万亿元,是第一届百强企业的96倍,比上届增长16.9%。

百强企业呈现集中态势

从本届百强企业的营业收入、所在地区及行业分布等情况来看,都明显呈现一种集中态势。全行业约1/4的营业收入、1/8的利润和1/2的税收都集中在这不足企业总数2‰的100家企业中。而这100家企业的大半营业收入又集中在前10家企业里。

目前,营业收入超过100亿元的百强企业有25家,其中联想控股有限公司、海尔集团公司双双超过1000亿元,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美的集团有限公司均超过500亿元。百强企业的经济集中度较之前明显提高。同时,百强排行中“十强现象”也越来越明显。从统计数字看,本届排名前十位企业的营业收入总额达6040亿元,占百强企业总量的53.7%;上缴税金167亿元,占百强企业总额的47.7%;出货值1292亿元,占百强企业总额的43.5%;研究开发投入241亿元,占百强企业总额的55.6%。

在地域分布上,目前以百强企业为骨干的区域产业集群已经形成。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三大区域内共包含了76家百强企业。

另外,百强企业中很多都集中在某些特定行业。统计数据显示,百强企业中元器件类企业46家,利润贡献率为42%,利润率为3.7%;通信类企业13家,利润贡献率为31%,利润率为4.7%。2006年,百强企业彩电销售7124万台,占全行业的85.1%;程控交换机销售2300万线,占全行业的31.1%;计算机销售2588万台,占全行业的27.7%;手机销售6427万部,占全行业的13.4%。“从营业收入总体规模增长情况来看,目前通信行业增长最快,计算机和元器件行业次之,软件行业也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家电业增长稍缓。”信息产业部表示。

此外,我国电子信息企业的专利申请也大多集中在这些百强企业中。资料显示,截至2006年末,海尔集团公司拥有专利数7008项、华为技术有限公司2575项、联想控股有限公司2331项、美的集团有限公司2210项。

突破结构瓶颈成为产业发展重中之重

虽然百强企业的龙头效应正不断增强,但其主体地位却在逐年变弱。数据显示,百强企业营业收入总额占产业总量的比例已由2000年的50%左右下降到2006年的24%,销售利润率则由2000年的6.55%下降到2006年的2.09%,且利润总额第一次出现了负增长(同比下降4.64%),电子信息产业遇到了深层次的结构性瓶颈。这种结构瓶颈如果得不到突破,将最终导致产品结构性过剩,利润被跨国企业拿走。因此,加快进行结构调整,努力突破结构瓶颈成为本此会上讨论的重点话题之一。

会上指出, 产业结构不合理已经成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面临的深层次矛盾,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第一,产业增长方式不合理,对出口依赖程度过高。我国信息产业增长方式仍是粗放型增长,产业增长高度依赖外贸。目前,加工贸易的发展模式已经进入微利阶段,产业发展亟待转型,必须坚持结构、规模、质量并重,推动产业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第二,产业链结构不完整,核心基础产业相对薄弱。我国信息产业链间断点较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基于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准或事实标准较少,与国外的知识产权纠纷频频出现。第三,软硬件产业比例倒挂,软件业发展相对滞后。自1998年以来,我国软硬件产业销售收入比例一直徘徊在1∶9的水平,而美国软硬件的比例为3∶5。我国软件产业在全球软件市场中所占份额不到6%,2006年软件产品出口约60亿美元,不足硬件出口额的2%。国内部分优势企业特别是软件企业,经常面临跨国公司恶性收购的危险。第四,企业结构不平衡,三资企业发展较快,本土企业发展相对缓慢。2000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三资企业的销售收入、工业增加值、利润等主要经济指标约占行业总量的50%,而这一数字到2006年已成长为80%。第五,对外贸易的结构性矛盾突出,贸易结构不平衡,使得贸易顺差持续扩大。第六,人才结构不合理,劳动力素质不高,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短缺。目前电子信息产业700多万从业人员中,一般员工过剩,高级人才明显短缺。

以上这些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是制约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制约百强企业做大做强的主要原因。“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必须坚定不移地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必须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信息产业部表示。

科技创新带动产业结构升级

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调整,提升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大企业的骨干作用不容忽视。会上信息产业部表示,将进一步加大对电子百强企业的支持,积极创造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的政策法规环境,大力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继续推进节能和环保,继续推进国际化战略,着力培育本土跨国公司。

除了这些方面外,信息产业部还表示,要解决产业发展中出现的结构性矛盾,关键在于加强自主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依靠科技创新带动产业结构升级。

产业发展规模范文6

关键词:林林食用菌;农民;合作社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8-0-01

一、林林食用菌农民专业合作社简介

林林食用菌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0年3月,现已由刚成立时的10名社员,发展成40名社员。2012年林林食用菌农民专业合作社又在我市二站,大叶沟、友谊县等地建立了3个分社,现全社种植黑木耳50万袋,年产值可达130万元。2011年底每名入社社员分红5万元,合作社提取发展资金16万元,现林林食用菌农民合作社已注册了商标,并申报了绿标,产品质量有安全保证。

二、林林食用菌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发展情况

(一)建立机构规范运作

林林食用菌农民专业合作社严格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制定章程,设立组织机构,实行财务公开透明管理,建立了社员大会、理事会、监事会三位一体的民主管理结构,不断完善合作社主导、社员广泛参与管理等制度设计。同时,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形成盈利共享、风险分担的利益协调机制和风险分担机制,增强了分散社员抵御自然灾害和抗击市场风险的能力。合作社每个季度召开一次理事会,总结上个季度的生产完成情况,制定下个季度的工作目标,并向全体社员汇报一次财务收支情况,对合作社成员发展好的给予表扬,弱的给予帮扶,差的给予批评,提高了社员的积极性,促进了合作社健康发展。

(二)加强管理增强实力

1.增加投入上设备。林林食用菌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两年来的不断发展,现在已建立产品深加工的工厂,拥有产品压缩机、微波杀菌烘干机等先进设备,实现了现代化加工,提升了合作社产品附加值,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2.开展培训推技术。合作社成立了培训学校,无偿为本社成员及其他有意从事食用菌种植的农民提供技术培训,常年跟踪技术指导服务。几年来印发食用菌种植技术手册一千余册,推广了食用菌种植技术,扩大了种植队伍,同时也帮扶了一部分技术、资金有困难的农民共同走上致富道路。

3.加强合作求发展。如今合作社已做到了“六统一”,即统一购买生产资料、统一回收加工产品、统一商标、统一销售、统一信息、统一技术培训,降低了生产、销售成本,解决了种植技术难题,延长了产业链条,提升了产品知名度,提高了产品价格,消除了产品销售顾虑,增强了抗风险能力。

4.创新模式促增值。合作社充当了内联社员,外联市场的重要角色,既是生产经营核心,又是信息科研服务中心,目前已发展成为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在生产经营中不断增加科技投入,通过高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实现了种植管理技术的提高和优良菌种选育、推广,生产得到了快速发展,产品也不断增值。

5.绿色生产保环境。合作社在组建、发展与繁荣过程中,始终坚持食用菌产业用料与生态资源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培育食用菌所形成的废弃营养基作为肥料,返回土地,增加了土壤肥力,减少了化肥的施用,解决了秸秆利用问题,有效实现了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协调共存,其社会效益显著。整个食用菌种植过程实现了无公害的循环农业。

(三)取得的成效

1.切实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有效吸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合作社通过组织社员农户统一选育品种、集中加工、集中销售等配套措施,有效规避了市场风险,顺利实现了农民增产增收目标,户年均增收35000元,食用菌产业化发展也有效吸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

2.提高了农户科学种植水平。合作社通过对社员及周边农户开展培训食用菌种植与管理等方面技术指导与培训,为社员增产增收的同时,也提高了农户科学管理水平。

三、林林食用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功经验给我们带来启示

1.林林食用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功发展,让我们看到了农民从单打独斗的生产经营个体走向联合并形成新的集体的力量,它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小农户分散经营与大市场的矛盾,它在帮助农民抵御市场风险,实现规模经营,促进技术推广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它推动了农业的产业化进程,促进了农民就业增收和共同富裕。

产业发展规模范文7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关系;河南省

中图分类号 F321.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08- 01-03

河南作为传统农业大省,伴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转移到城镇和非农产业,城镇化的发展和扩大,必然带来农业用地和农业人口的缩减。如何在现代化过程中,既有效解决城镇化、工业化发展所需用地问题,又不影响农业生产和国家粮食生产安全?笔者认为,作为农业大省的河南必须适时同步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才能更好的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目前,无论是在河南省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还是新型城镇化发展上,都有相关的研究成果,但是把二者结合起来研究的成果却相对缺乏。因而开展创新新型城镇化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模式是适时且必要的。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指以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为目标,在既定的社会、经济和技术条件下,强调对土地、劳动力、资金、设备、技术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合理组织的同时,通过适当扩大生产经营规模,从而取得最佳综合效益的农业生产经营和组织形式”[1]。由此可见,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相对于传统的家庭分散经营方式而言的,是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效益的重要途径。而新型城镇化不仅仅指发展大城市,更侧重于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的发展。2014年3月16日,新华社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全面规划。其中新型城镇化强调的“新”,是指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在此意义上,如果离开了农村、农民和农业,就不可能实现新型城镇化。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新型城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推进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重要契合点”[2]。河南省人口众多,土地资源相对不足,城乡差距较大的现象依然突出,如果农业转移人口继续向大城市转移,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的发展将会受到制约,所以有必要探索出一条符合省情的新型城镇化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相结合的发展路径。因此,首先需要厘清二者的关系,探讨其理论依据和实践模式。

1 新型城镇化对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推动作用

新型城镇化强调城乡统筹、城乡一体,是包括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在内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发展有助于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民的就地市民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党的十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3]。在现阶段,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对河南而言,推动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时发展的关键环节就是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近年来,城镇化问题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大都集中于“进城”路径上,然而,基于河南农业大省的基本省情和农民融入城市难等问题,客观上否决了“异地市民化”路径。通过发展新型城镇化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现代化,推进农民“就地市民化”的重要途径,所以,新型城镇化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有着内在的联系。“以新型城镇化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以发展农业现代化,同时,以就地市民化促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的路径,不仅符合河南省的基本省情,而且具有理论和实践上的现实针对性。

1.1 新型城镇化可有效减少对农业用地的侵占,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有利于农业适度规模化生产和组织化经营“要通过新型城镇化建设,整合村庄、土地、人口、产业等要素,增强新型农村社区综合服务功能,着力破解保护耕地与保障城乡建设用地的问题,提升节约集约用地水平”[4]。新型城镇化关注农村、农民和农业,注重城镇内涵发展。通过制定中小城市、小城镇以及新型农村社区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发展规划,引导具备条件的农户逐步分批落户中小城市、城镇或新型农村社区,加快新型城镇化的建设进程,实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利用新型城镇化发展使房屋建设用地和农业用地实现集中和高效,并通过完善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及农地产权制度,在群众自愿的基础上,结合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目前,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农户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流转明显加快,伴随着新型城镇化的规划布局和农业现代化的需求,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已成为必然趋势。

1.2 新型城镇化能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创造条件,有利于提升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市场化水平 费孝通在对苏南的考察中发现,当地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发展,以“离土不离乡”的方式,一方面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另一方面又带动农村现代化,满足了农民的非农化需求。这与目前提倡的新型城镇化相类似,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大量的非农就业机会,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创造了条件,并且有助于劳动力职业分化及能力提升。一部分具有农业生产经验和能力的人逐步走向职业农民,而那些不适应农业生产的农民将退出,经过职业教育后从事服务于农业现代化的其他产业,实现离土不离乡。无论是留还是退,他们的职业身份更加明确,更加专业化。职业农民可以凭借自己的专长,借助城镇化发展节约的土地资源,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那些分离出去的人员,可以参与农产品的加工、销售、运输等环节的工作,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规模化发展和市场化水平。这些因素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同农业现代化生产结成了稳定的相互依赖关系,由此形成市场主导下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产业体系,并随着城镇化的推进而日趋完善。

1.3 新型城镇化发展重视环境的整治与保护,可有效降低对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创造有利条件 新型城镇化内涵之一是生态宜居、和谐发展,所以比较注重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为了追求高速发展,而置生态环境于不顾的发展模式已被摒弃。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可从全局规划,设置住宅区、耕种区、放牧区,养殖区等,提高土地利用率,发展规模经营。同时,建设农业发展基础设施,建立垃圾中转站、污水处理厂等。禁止垃圾随意丢弃和污水直接放入河流,以改善生态生活环境。这些有利于农村生活环境的改善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有助于实现城乡统筹、城乡一体的发展模式。

2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对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重要环节。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推动新型城镇化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方式。在工业发展先天不足,农业经营效益不高的情况下,通过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能够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推动农业转移人口的就地市民化。

2.1 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合理空间和其他资源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注重“适度”规模,借此整合并有效利用土地资源,有助于新型城镇化的规划和协调。发展规模经营,可进一步释放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人力资源。适度规模经营是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前集体经济的“否定之否定”,也是更高层次上的回归。在此过程中,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组织形式的出现,将助推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同时,“退出”农业的农民,遵循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通过股份合作的方式,创新农村集体经济运营新机制,不断推动农业向涉农产业延伸,最终促成现代农民和新型市民为主体的农工商一体化、城乡同步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

2.2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能够促进农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经济支撑,有助于实现农村就地城镇化和农业人口的就地市民化“就地市民化”是由农业现代化引发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当地聚居、发展涉农产业等实现的市民化。目前,在河南现代化进程中,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是关系到河南城镇化水平的重要问题。“农业转移人口”不仅包括已经脱离农业生产的农民工群体,也包括伴随农业现代化发展而逐步脱离农业生产的农民群体。只有通过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使农民从事农业的收入与外出打工的收入基本相当,才能促进农村就地城镇化,农村的优秀人才和农业投入资金等生产要素才会停止向城市单向流动。同时,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在推进农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同时,促使当地农业转移人口从第一产业中分离出来,专职或兼职从事第二、第三产业,并不断深化对第二、第三产业的认知和理解,提升其专业化水平。这有助于推进农业转移人口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的转变,有利于其实现就地市民化。以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促动“就地市民化”,有助于农业转移人口快速融入和适应市民生活方式。

2.3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可有效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同新型城镇化发展相互助力 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要在土地流转、规模经营主体、农村金融、农业经营组织、农业社会化服务、农业综合生产力提升、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进行深入的体制和制度创新[1]。土地政策、劳动力组织方式、农业产业化,以及配套服务体系都要相应建立并完善,这一系列围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新变化,反过来,成为加速新型城镇化进程的重要因素。因为城镇的形成得益于人口、产业在特定空间上的聚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可通过聚集效应促进生产要素流动,涉农产业的集群化将会带来相应的生产要素的聚集,可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同时,为巩固和保障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健康持续发展,需要着重探索解决土地流出农民的养老保险、进城就业、就医和子女就学等实际困难的机制,也有利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

3 推动新型城镇化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协调发展的现实路径

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有序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通过“四化”同步发展,提升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质量和效益,是河南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城乡发展不平衡,对农业现代化及其对农村自身的城镇化发展认识不够深刻,过多强调工业化等力量的作用,未能就“农业”自身发展来解决问题。目前,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总体水平不高,经营主体素质参差不齐,规模经营效益普遍偏低,经营缺乏有效法律保障,规模经营的融资渠道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因此,需要在总体布局、合理引导、政策促动、服务体系完善等方面加大力度。

3.1 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和规范化管理 创新农业规模经营相关体制机制,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搞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发挥政府的规划、引导、扶持、服务和管理职能。一是通过政策制定,完成土地经营权合理流转,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等方面的顶层设计,为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新型城镇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二是实现由政府主导逐步向市场主导的变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决定作用,为农业现代化、就地市民化的各个环节提供保障。

3.2 注重基础设施和相应配套服务体系的建立 一是加大金融扶持力度,设立专项资金。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农业生产的基础条件,加强新型城镇化的基础设施。二是培育新型农业生产、加工、服务组织,在确保农业利益不受影响的前提下,不断创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运行的组织模式。三是赋予农民土地、技术等财产权利,通过股份合作,激活农村各类生产要素潜能。四是通过系统化、制度化职业教育体系建立,培育具有现代意识新型农民,提高农业转移人口适应现代工业、现代服务业和市民化生活的素质和能力,促进职业分化与提升。五是进一步完善村民(居民)自治制度,促使农民更加便捷的享受城镇化发展带来的休闲消费、文化娱乐等生活方式。

3.3 成立新型城镇化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综合改革试验区,结合各地实际有序推进 把产业、规划、配套设施等有良好基础的地方作为试点区,确定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及实施方法。充分考虑各地实际或经营主体的现实条件,结合区域人地关系状况,产业发展状况及城镇化水平,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路径、方式、循序渐进推进二者协调发展。对于平原地区,可以适当扩大农业经营的规模,形成稳步发展的区域规划,利用机械化耕作发挥粮食主产区的功能,同时发展相关的涉农产业,促进农民职业化,分离出来的人员可从事涉农产业及其他相关产业,比如,农产品加工、包装、运输等,通过专业化、产业化促进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山区人多地少,土地规模小,没有大面积机械耕作的条件,应发展特色果林、土特产等相关产业,形成一定的规模,打造出相应的品牌,鼓励流转土地的农民就近到城镇或新农村社区安家落户,逐步实现农村的城镇化和农民的就地市民化。

4 结语

总之,农业适度规模化经营是实现农业现代化,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新型城镇化可推动农业的规模化生产和组织化经营,有利于提升农业生产经营的专业化、市场化水平。新型城镇化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双向互动、相互借力,实现两者的良性循环,对河南农村地区和农业大省的现代化建设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蒋和平,蒋 辉.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实现路径研究[J].农业经济与管理,2014(1).

[2]吴沛良.在城镇化进程中同步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J].农村工作通讯,2013(18):27.

[3].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求是,2012(22):11.

产业发展规模范文8

[关键词] 生产管理 规模养殖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 S8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6-0245-01

引言

规模养殖场的生产和管理是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措施,在贵州毕节的很多地区都逐渐加强了对畜牧业的重视程度,逐渐实现规模化养殖。但是在当前的工作过程中由于畜牧业的规模化发展,促进农村经济水平以及农民收入提升的过程中也带来了相应的问题,比如规模养殖带来的污染比较严重、畜禽产品的安全问题等,都会阻碍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因此在未来的畜牧业规模化发展过程中还应该要加强对规模养殖场的管理,加强对规模养殖场的生产和管理的监管,从而促进畜牧业的健康发展以及规模化发展。

一、畜牧业规模养殖场的生产和管理的现状分析

畜牧业是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畜牧业的发展规模逐渐增大,逐渐实现了规模化养殖,在规模养殖场的发展过程中给农民带来了很多的收益,但同时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加强对规模养殖场的生产和管理的监管成为畜牧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实际的工作中,虽然已经形成了畜牧业规模养殖场的生产和管理体系,对规模养殖场的生产和管理过程有一定的规范以及限制,但与畜牧业的发展仍然存在不匹配的现象,在当前的畜牧业规模养殖场的生产和管理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规模养殖场的环境问题;规模养殖场的畜禽疾病预防;对动物的各种疫情进行检测以及预防时,各种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各种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地方畜牧兽医站对当地规模养殖场的生产和管理进行监管时,很多都没有相应的执法证等。在规模养殖场的生产以及管理过程中还有很多盲区,相应的管理部门没有积极发挥相应的作用,最终对规模养殖场的生产和管理业的健康发展带来很大影响。

二、加强规模养殖场的生产和管理效率提升的策略分析

1.对规模养殖场进行规划

规模养殖场的生产和管理过程中,区域建设是否完善对规模养殖场的生产和管理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为了促进规模养殖场的健康发展,应该要对规模养殖场的选址、建设等过程进行相应的研究,对规模养殖场的生产和管理区周围的自然环境、水资源等进行保护,从而营造干净、整洁的生产生活环境,对人们的身体健康进行保护。在规模养殖场的生产和管理规划过程中应该要对当地的环境进行研究,根据当地环境的实际情况以及承载能力,制定规模养殖场的生产和管理发展区域规划,对禁养区、限养区、养殖区等不同的规模养殖场的生产和管理区域进行布局和规划,从而促进规模养殖场的生产和管理业的发展能够与其他部门之间协调发展,不仅能够确保当地的畜禽生产稳定、健康发展,还能够实现对各种资源的高效利用,同时保护自然环境不受破坏。

2.加强规模养殖场的环境管理

规模养殖场区域的管理是否合理对于畜禽的生长环境有一定的影响。当前的规模养殖场管理应该要实现从传统的松散型管理向精细化和集约化管理的方向发展。对于畜禽的喂养、疾病控制、泌乳等方面都应该要进行严格的监控,才能不断提高畜禽产品的质量。在规模养殖场的环境管理过程中应该要积极加强对粪污的治理,促进规模养殖过程实现绿色健康发展。在规模养殖过程中这是一个重要的部分,由于当前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治理畜禽养殖污染能够为畜禽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因此在实际的养殖过程中应该要严格执行环保“三同时”制度,对所有新扩建的养殖场要坚持“先环评、后建设,先验收、后投产”机制,在建设施工中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交付验收。

3.加强规模养殖场的各种疾病的预防和控制

规模化养殖过程中常常出现的问题是疾病的传染,尤其是对于一些传染性较强的疾病更加应该要积极地防控,以免引起大规模的疾病灾害。当前毕节在养殖场的疾病预防过程中,畜牧业研制疫病防控责任体系的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同时还应该要结合当前的实际工作状况进行完善和健全,全力做好春秋两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对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实行量化考核,在各个乡镇进行疫控责任的落实,强化相关部门的检查力度,确保规模养殖场的健康发展。要加强相关部门对疾病预防和控制过程中的执法体系进行完善,对当地的规模养殖场的重点区域进行监督和管理,从而对动物及动物产品的饲养、贩运和兽药、饲料等环节进行监管和检查,确保规模养殖过程中的安全。

4.加强相关监管部门的作用的发挥

在畜牧业的规模养殖过程中应该要积极加强相关部门的作用,促进各种先进技术的应用。对于规模养殖场,除了要进行建设和生产经营,还应该要加强对养殖场的新建、改建、扩建等工作的监管,加强对相关养殖户的培训,编印技术推广手册,定期召开相应的讲座对养殖者进行技能以及管理经验的培训,还可以分派相应的技术人员到基层进行技术指导,提高畜禽的科学饲喂水平。对违规的养殖户可以取消一切优惠政策,并且要按照相应的法律规定进行处罚,防止各种问题的出现。

结语

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毕节市的规模养殖场的生产和管理工作取得了相应的成效,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还应该要针对当前规模养殖场生产和管理存在的问题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积极发挥相关部门的作用,加强对规模养殖场的选址、建设以及管理的重视程度,从而提高规模养殖的效率。

参考文献

[1]牛艺儒,宋燕.制约规模养殖场发展的“瓶颈问题”与对策[J].当代畜牧,2010(07)

产业发展规模范文9

关键词:乌兰察布市;规模化;养殖业;发展

养殖业是指通过放牧、圈养或者其他方式,饲养畜禽以取得相关产品或牲畜的生产部门,是农业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乌兰察布市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为养殖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基础,然而养殖业的最终发展目标都是向着规模化养殖发展,虽然近年来乌兰察布市的养殖业得到了良好的发展,但是没能实现规模化养殖业的目标。这就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合力促进乌兰察布市规模化养殖业的发展。

一、规模化养殖业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养殖业也进入到了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阶段。规模化养殖业主要是指通过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并逐渐形成一定的规模后,延长其附属投资值,从而提高产出值。也就是要对养殖业的发展实行科学的管理,同时依靠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理念,对养殖业的生产以及销售等各个环节进行标准化、规模化的管理。发展规模化养殖业对乌兰察布市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中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保障市场经济的稳定。市场经济的稳定是乌兰察布市经济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其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之一。通过科学的管理手段,能够有效的提高规模化养殖业的效率和质量,这样就能够保障市场的供给满足需求,防止供不应求现象的发生,有利于保障市场经济的稳定,并推动乌兰察布市的经济发展。第二,保护生态环境。传统的养殖业大都采用散放的养殖方式,这种养殖方式缺乏科学的管理模式,很多情况下都会造成草场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但是规模化的养殖方式是将牲畜科学、系统的圈养起来,并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进行管理,这样就可以避免这种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破坏现象的发生。

二、乌兰察布市规模化养殖业的问题

(一)规模化程度低。在乌兰察布地区,农民主要从事养殖和种地两种农业生产劳动,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养殖。乌兰察布地区地广人稀,草场资源丰富,非常适合养殖业的发展,然而农民从事养殖业生产大都是以一家一户为单位,养殖规模较小。这种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养殖方式,不适合规模化养殖业的发展。此外,在乌兰察布地区传统的养殖一直是以散养为主,缺乏规模化养殖的意识。而且农民没有能力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式,导致这一地区的养殖业规模化水平比较低。(二)疾病防疫体系。不完善传统的养殖业采用放养的方式,直接利用草场资源。但是随着乌兰察布政府禁牧舍饲制度的实行,养殖业都变成了圈养的方式。在圈养过程中,大多数农村地区的舍饲圈养密度大,同时农村地区缺乏相应的疾病防疫手段,导致传染病、寄生虫等病虫害问题严重,影响了这一地区的规模化养殖业的发展。(三)政府政策支持缺乏。缺乏相应的政府政策的支持是乌兰察布地区的养殖业难以形成规模化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文中提到乌兰察布地区的养殖业主要以一家一户的小规模养殖业为主,这严重制约了这一地区养殖业的规模的扩大。而且政府的相关政策不明确,虽然提出了鼓励农村地区养殖业发展的口号,但是又缺乏政府政策对农村地区的支持,导致这一地区的规模化养殖业发展缓慢。

三、乌兰察布市规模化养殖业的发展

(一)强化禁牧舍饲制度。禁牧舍饲是乌兰察布市政府单位针对地区的养殖业的状况以及发展方向而提出的科学的发展模式。禁牧舍饲是指将养殖业散养的方式转变为科学养殖,从而促进地区养殖业的增产、增收。但是禁牧舍饲并不是将牲畜圈养起来就可以,同时还要通过科学的方式进行管理,要综合考虑养殖的基本现状、发展方向以及牲畜的生活习性,来进行规模化的养殖模式。同时在禁牧舍饲的基础上,还可以进一步的强化规模化养殖业的发展,将养殖业的生产以及销售等各个环节都纳入管理的范围。养殖在做好牲畜养殖的同时,可以根据市场的需求,对养殖产品进行深加工。形成生产、发展、加工、销售的产业链条,促进规模化养殖业的发展。(二)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政府的扶持是促进这一地区的规模化养殖业的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政府可以通过下发相应的文件、政策等方式,加强对养殖业的扶持力度。可以通过提高农村地区的养殖补贴、降低养殖业的贷款要求和利息等方式扶持乌兰察布地区的养殖业的发展。有了资金的支持,养殖用户才能够不断的扩大规模,引进先进的养殖技术和管理模式,从而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这样就会形成良性循环,促进规模化畜牧业的发展。同时还可以出台奖励政策,对发展较好的养殖用户进行奖励,通过利用榜样作用,促进后进。(三)建设领头企业。要促进规模化养殖业的发展,可以先培养地区的龙头企业。通过培养一批规模化、集约化、自动化的养殖企业,从而带动农村养殖业的发展,鼓励农民参加到规模化的企业生产模式中去,与企业一起共享经济利益、承担发展风险。通过利用企业发展带动个体经营,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扩大农村地区的养殖规模,从而促进规模化养殖业的发展。规模化养殖业是现代养殖业最终的发展方向,针对乌兰察布地区目前养殖业发展的问题和阻碍,政府和养殖个人、企业都应该行动起来,采取相应的措施,不断的促进乌兰察布地区规模化养殖业的发展。

作者:吴红杏 单位:集宁师范学院思政教学部

参考文献:

[1]刘云计.浅析乌兰察布市禁牧舍饲后养殖业的发展[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5,38(2):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