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中西建筑文化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4-11 17:15:00

中西建筑文化论文

中西建筑文化论文范文1

建筑是文明的重要载体,通过建筑来考察东西方文化是很自然的事情。然而想在同一坐标系中,梳理出东西方不同时空的建筑谱系,论述其精髓,需要对两种文化都有深刻的认识和思考。国内的建筑史学论著虽丰,这类通论性作品却不多见。汉宝德先生对中国建筑、园林,以至山水环境都有独到的研究,他曾在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攻读建筑、艺术学位,对西方建筑有密切的接触;他本人既是建筑史的研究者,具有理论深度,又是建筑设计的实践者,拥有从业经验。这使他成为一名理想的人选,他的《东西建筑十讲》正是这样一部融会东西方建筑文化的贯通之作。

《东西建筑十讲》面向的是关心建筑的知识分子与普通公众,因此很重视通识性。但这部书的底子,是作者在大学主讲过的“中国建筑史”“西洋建筑史”和“近代建筑史”,因此又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十讲的内容里,前面七讲为古代部分,后面三讲为现当代部分,基本的纲要虽以年代为架构,具体的论述则围绕文化变迁展开,从灿若繁星的中外经典建筑中精选出最具代表性的作品,鉴赏解读并论述其背后的文化基因,使这部著作超越了一般的建筑史教材,更具有文化人类学的视野。

书中第一讲题为“中西建筑分道扬镳”,可以说,从一开始中西建筑便走上了不同的道路。汉先生认为,这是由于两大文明的先祖面对不同的地理环境,选择了不同的建筑材料。两大文明“都是雨量适中、林木繁茂、适于居住的地方,可是对于建筑的创立,最重要的是地质构成。地中海东部沿海的山岭是石材构成,而黄河上游则基本是黄土堆积而成”,因此西方建筑选择了石,东方建筑选择了土。这两种材料构成了不同的建筑,也塑造了不同的精神。石材与土木的区分是20世纪中西建筑争论的重要议题,梁思成、童[等第一代学者都曾提出精辟的见解,《东西建筑十讲》以此开篇,为后续的讨论奠定了基础。

接下来的各章对于东西建筑的叙述,并非从物质或技术层面出发,而是将建筑看作反映文化的明镜,从中窥见不同阶段的社会精神。中西建筑在材料上“分道扬镳”之后,在公元前后的五个世纪,不约而同进入了帝国时代,第二讲“壮丽的帝国建筑”即由此展开。但东西方的政治背景虽然相近,文化根基却有差异:东方建筑的成就主要是宫殿和陵墓,体现了帝王的强力征服;西方建筑的成就主要是浴室和剧场,反映的是市民的福祉。同样的,第三讲“宗教建筑形式的开拓”也具有相似的时代背景,即“东、西两大帝国都是在柔性的宗教力量下瓦解,开启了一种新的世界”,但两个世界的命\却截然不同,东方的佛教被人民和平地接受,西方的基督教则经过激烈的冲突和抗争,由此影响到建筑传统的连续或断裂。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高明之处:他善于从文化的高度把握东西方历史进程的相似点,进而从中拈出关键性的差异,将其落在建筑实体的解读上。因而作者能够做到在讨论文化的同时,兼顾造型、结构、装饰等技术性的分析。

中西建筑文化论文范文2

关键词:建筑 环境 传统 现代 文化

中国古代建筑有着灿烂的成就,在宫室、园林、建筑空间的处理、建筑艺术与材料结构的和谐统一等方面,都有着卓越的创造与贡献,形成了迥别于西方建筑的特殊风貌,在人类建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时至今日,建筑文化的特质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从建国后的北京人民大会堂到二十世纪末的香山饭店等建筑都继承了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精华,又融汇了西方现代建筑艺术的新观念、新技术,成为既有鲜活民族特色,又有强烈时代特征的建筑文化丰碑。中国的城市建筑无论古代、当代,都是在特定的空间中产生的文化现象,其丰富性与复杂性令所有研究者无法回避。

自近代以来,中国文化开始了艰难的转变过程。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也是有赖于文化的转变。如果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脉络和演变轨迹是较为清晰的话,那么,近代以来的转变似乎显得非常复杂。中国地域广阔,不同地区的文化和经济差异较大。

在近代以前,中国和西方城市无疑遵循着不同的发展道路,不仅形成了各自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而且也形成了各自的城市规划风格和建筑风格。近代以来,随着西方列强的侵入以及文化的传入影响,包括建筑文化在内的西方城市文化,开始对中国产生巨大的影响。由此,包括建筑文化在内的中国城市文化,也开始了从传统到现代的深刻的转型。

当今,在我国的建筑理论和创作活动中,人们喜欢对传统与现代、继承与革新、中国与西方等一类建筑文化问题和现象进行比较和争论,这是必要的。但是争论这些问题应该明确它的目的,那就是它应当促进一种文化的发展和建构,推动它的进步,而不是仅仅满足于依据对这些文化现象做出客观、准确的描述。如:在讨论传统与现代、继承与革新的问题时,许多人热衷于从风格、形式或技术等方面去争论它们的高下、文野,却不是从它们与现代人的生存和生活的根本联系上去探讨它们的意义。在讨论中西方建筑文化时,人们在对中西方空间观念、行为方式和生活态度等等进行详尽比较的基础上,发现和总结出中国人同西方人建筑观念的差异和各自的特点,进而在创作和理论中充分强调和体现这种特点,这当然是好的。但是另一方面,人们却较少从人的存在状态的角度对传统与现代、继承与革新、中国与西方的建筑做出更进一步的价值判断。于是,“传统”“现代”“继承”“革新”“中国”“西方”等等本身变成了目的。建筑文化的比较和争论因此就没有达到应有的目的,不可能导致建筑文化的真正进步。

长期以来,在建筑史研究领域中,存在着一种“西方中心论”的观点,即认为西方城市建筑是历史传统,东方建筑是非历史传统。在弗莱彻尔的《比较建筑史》上刊有一幅“建筑之树”的插图,树的中心主干标明是希腊、罗马、罗蔓式,上端的6根主分枝分别是欧美一些国家哥特式建筑、文艺复兴建筑和近代建筑。却把埃及、印度、墨西哥、中国等都摆在下面一些纤弱的幼枝上,把美国放在这棵树的中心主干的顶端,极为形象地表达了作者的建筑“西方中心论”思想。无可否认,西方城市建筑在近几个世纪以来确实发展迅速,无论在内容和形式上,还是在科技和理论上、美学形态上都走在世界的前列。但是“西方中心论”的观点无疑是有问题的,世界建筑历史的发展,决不只此西方而别无殿堂,这已成为越来越多的建筑文化史家的共识。①西方后现代主义建筑文化理论家佛朗普顿认为:传统建筑特别是民俗建筑是在特定地点形成的建筑体系,具有功能和结构上的合理性。特别是在处理一些具体因素,如通风、采光、保温等方面具有优良的特点。所以,不能简单否定依地点、体具体的地理情况和人文文化环境发展起来的地方风格。

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研究,是为了在理论层面上开拓一条中国建筑的健康发展之路。建筑文化学并不局限于解释各种建筑文化现象,它是要为建筑文化的发展提供价值导向。因此,建筑文化应该是批判的与实践的。要提供价值导向,先要作出价值评判,所以必须树立一种价值观。不同的人类都各有自己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建筑事件也都有一定的建筑文化影子。然而文化也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任何文化都是精华与糟粕并存,即便是精华,也往往离不开具体的时空条件;另一方面,传统文化既可能成为一副沉重的十字架,扼杀现代人的创造潜能,也可以成为一座智慧的宝库,丰富我们的想象,扩大我们思维的尺度。

现实及未来生活的复杂要求,远非机械地搬用某一种传统方法、途径,就可以得到满足的,必须博采所长,取我所需。另外,对于本特色的创造仍然是一个严肃的课题,需要结合具体地点、条件,对设计要求作具体分析。在创作方法上,采用“抽象继承、迁想妙得”的原则,可能会找到一条新途径。吴良镛提出所谓“抽象继承”是指从建筑传统中,将传统建筑的设计原则和基本理论的精华部分加以发展,运用到现实创作中来。并且把传统形象中最有特色的部分提取出来,经过抽象,集中提高,作为母题,予以新意,以启发当前设计创作形式美的创造。同时应当摸到中国传统文化的脉搏,挖掘出传统建筑艺术的时间和空间内涵,首先是要重视和恢复建筑艺术的文化价值和精神功能,不能只把建筑艺术作品当作工业产品和生活用品,更不应当只抓其眼前的物质功能。这样的继承,并非形式的抄袭或旧零件的排列组合,既有创作原理的继承与发展,又有形象的借鉴与创造。使设计既求神似,也不排斥某种程度、某一细节的形似,关键是根据地点、条件的需要。而“迁想妙得”,“迁想”是将自己的想象力深入到对象的形象中去,“妙得”是指把握对象的真正神情。②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建筑文化也是同样。我们应不仅从形式的角度,而且从文化的深度来理解传统,譬如:属于第一层面的,传统建筑中古典美的屋顶、斗拱、柱廊的造型特征,诗文、书画与工艺结合的装修形式,以及各式门窗菱格、装饰纹样;第二层面的,庭院式布局的空间韵律、自然与建筑互补的环境设计,诗情画意、充满人文精神的造园艺术,形、数、画、方位的表象与隐喻的象征手法;第三层面的,“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和注重环境效应的“风水”思想,阴阳对立、互动、相应的哲学思维和“身、心、气”合一的养生观,等等。它们之中蕴含着丰富的内涵、深邃的哲理和智慧。③这些都阐明,传统对现代的价值还需要我们在新建筑的创作中去发掘,去感知。

因此,我们应当努力去寻找传统的现代价值,在保存和发扬其传统精华的同时,摒弃其落后的,不适应现展的东西,寻求传统建筑文化和现展的结合点,体现传统建筑文化尊天地、重人本、讲亲和的唯物辩证思想。弘扬传统建筑文化还可从传统建筑的设计原理、空间组合、构图手法、意念表达等方面有所启迪、有所继承和运用、有所发展创新,不断探索传统建筑思维与现代建筑思维、传统技术与现代技术、传统审美与现代审美意识的结合方式,把优秀的传统建筑文化结合到现代建筑文化之中。

注释

①陈立旭都市文化与都市精神.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第142页

中西建筑文化论文范文3

作者简介:王树声(1975-),山西闻喜人,博士,主要从事城市规划与设计、城市与建筑历史理论研究。

摘要:文化转型是中国自20世纪以来的文化现象,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文化转型中的建筑文化发展更为复杂。当代西安由于独特的文化背景、经济水平以及相对封闭的区域环境,其建筑走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创作路子。西安当代建筑在保持其传统主义创作优势的同时,应探索多元的创作形式,为其现代建形式的探索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关键词:文化转型;全球化;西安;当代建筑

中图分类号:TU-09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07)02-0041-04

“一种主流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当受到冲击乃至颠覆的状态占主导地位,且新的文化还没有形成的历史过程称之为文化转型期”。我国自20世纪以来,一直处在这个阶段,随着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加快,使得我国文化转型过程变得更为复杂。这一时期,我们要面对三个问题,即如何对待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如何对待外来文化?如何构建自己的现代文化?

建筑是文化最为重要的物质表现形式之一,是一个时代文化的记录和见证,文化转型中的建筑创作同样面临三个问题,即如何对待本土的建筑文化?如何对待外来建筑文化?如何创作自己的现代建筑文化?这三个问题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富有建筑传统的大国是不可回避的。

回顾我国20世纪以来的文化发展过程,在文化转型时期对传统文化往往并存三种力量:即文化的保守主义派、文化的自由主义派、文化的激进主义派。这三种思潮是文化转型期中的客观存在,三者之间的自然发生、冲突、整合是文化发展的规律。没有激进主义、自由主义对传统的批判,就不可能有文化的发展;没有传统主义的“保守”,文化转型就可能背离正确的轨道。同时,三者只有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争鸣,才会有益于新文化的构建。

这种文化现象同样反映在建筑领域,传统主义、自由主义、激进主义三种创作思潮一直在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共同促进中国建筑文化的发展。传统主义更关注在中国传统建筑中挖掘、探索其有价值的成分,使传统建筑现代化;激进主义更多地是从西方的建筑中选择、移植其适合中国现代的成分,使西方建筑中国化;自由主义往往不拘泥在传统主义和激进主义创作所提出的信条,更重视表达建筑师个人的情感和创作习惯,追求建筑的个性和多样性。由于不同的地域环境、文化传统、社会背景、经济发展程度的不同,再加上建筑师、管理者和居民建筑价值观念的差异,这三种创作思潮在不同的地域表现程度是不一样的。

西安,古称长安,地处我国黄河中游的关中平原中部,历史上曾有周、秦、汉、唐等十三个王朝在此建都,是世界著名的四大古都之一和中国七大古都之首。辉煌的历史孕育了辉煌的建筑文化,中国古代建筑的形成期、发展期、成熟期都完成于这片沃土,产生了未央宫、建章宫、仁寿宫、太极宫、大明宫、兴庆宫等历史名构。至今,周、秦、汉、唐等重大遗址保存完好,汉唐长安城的格局清晰,唐代的大雁塔、小雁塔以及完整的明代城垣、钟楼、鼓楼及相当数量的历史建筑向世人展示着这个城市悠久的建筑传统。这是西安有别于其他城市最为显著的一个特点。当代西安,由于独特的文化背景、经济水平和社会环境,建筑创作中,尽管传统主义、激进主义、自由主义等三种创作都有表现,但激进主义、自由主义始终没有形成鲜明的流派。当代西安主流的建筑理念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对地方传统的回归和本土文化的复兴。由此,也孕育、产生了代表西安当代地域建筑创作水平的传统主义创作流派,这也是当代西安对中国建筑发展的最大贡献,也赢得了西安在中国现代建筑史上的地位。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安完成了南大街改造、“三唐工程”、陕西历史博物馆、凯悦饭店、长安城堡大酒店、陕西美术馆、陕西省图书馆、钟鼓楼广场、西安国际展览中心、西安市博物院、大唐芙蓉园等重点工程,它们已被市民广泛接受,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像陕西历史博物馆、钟鼓楼广场、省图书馆等建筑创造性地继承了城市传统,延续了城市文脉,创作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传统主义建筑,成为当代西安建筑创作流派的代表,这一建筑流派以尊重、保护、传承和复兴城市历史文化为主要特质,用现代的技术和材料,表现当代的审美意识。这些建筑温柔敦厚、典雅大方,被时代认同和记录。张锦秋院士讲到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创作时曾指出:“因为我们想,整个陕西历史博物馆风格已经是唐风。但是我们不想仿古,不想用红柱子彩色的彩画做这些,所以想基本色调是素雅,这样可能更接近现代的审美意识,更有一种永恒感”。陕西省图书馆设计中对长安六坡遗迹的尊重、钟鼓楼广场“突出标志性建筑,延续古城文化带”的理念,甚至到大唐芙蓉园的规划设计,都体现出当代西安人对自己文化的一种尊重、理解和创造,它根植于厚重的历史,延续着历史,但不重复历史,而是在继承地方传统、涵养本土文化的同时,也创造了新的传统。我们把这种建筑创作称之为传统主义。由于新传统主义创作流派在西安城市的重要作用,不少建筑师、业主去模仿,去抄袭这种流派的做法,将一切建筑上都加上大屋顶,例如南门西两侧的永宁宫大酒店,只是用历史的形式堆积建筑,没能重视历史环境的影响,这些建筑与陕西历史博物馆等建筑的创作精神是南辕北辙的。简单的仿古建筑与现代传统主义建筑的创作有着本质的区别。

当代西安的建筑,除了传统主义创作之外,激进主义和自由主义的创作尽管也产生了凯悦饭店、金花饭店等代表建筑,一些青年建筑师也都不断努力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创作优势和流派,更没有与传统主义进行对话和融合。在西安高新开发区进行的建筑创作,总体上还是采用了现代建筑的形式,与古城区以及历史地区的建筑形成鲜明对比,建筑师在试图探寻西安另一种现代建筑形式。但这些建筑并没有解决好现代性与地域性的矛盾问题,它们虽是现代建筑形式,却没有表现出地方文化内涵,与其它城市的现代建筑并没有明显区别。这与传统主义在西安的创作形成强烈的对比。这可能与西安的历史文化过于厚重有关,但更重要的还是需要我们潜心的研究与努力。

建国以来,尤其是近20年来的建筑实践说明,探索西安现代建筑模式不是一个短暂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从多角度、多层面思考当代西安社会文化,应在保持传统主义创作优势的同时,鼓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提供更多的探索模式。经过多种建筑文化冲突之后而整合的开放建筑实践将更趋合理。也只有这样,西安在当代中国建筑史上才会有一席之地,才会在中华新文化的形成过程中有所贡献。反思西安当代建筑的创作特点,形成了对构建现代建筑文化的五点认识。

1 要认识到文化转型过程的长期性

“文化转型期绝不是一个短的时期,春秋战国到西汉儒家思想成为正统,定于一尊,是

经过了三四百年;魏晋到隋唐也经过了三四百年;从19世纪末到现在不过一百多年,因此很可能还得有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中国文化才能走出转型期,形成适应世界文化发展趋势的中华民族的新的文化传统。”从中国建筑历史上看,正是由于东汉以来外域佛教文化的传人,历经魏、晋、南北朝的文化转型,使得雄浑、圆润的隋唐建筑相对质朴、僵硬秦汉建筑更为成熟。文化转型没有捷径可走,它是伴随着政治、社会、经济、人口素质、综合国力等因素的整体发展而发展的。现代建筑文化的形成也将是长期的,它不只是建筑形式的问题,它是一场关于建筑的革命。我们要认识到建筑文化转型的长期性,认真地在建筑实践中进行文化的反思。

2 以人为本是构建现代建筑文化的基本准则

“人性是人生存和发展的根本理由。人性的满足使人的生存成为可能;人性的满足又使人的生存变成为一种精神享受;因此,人性的满足既是文化的最低标准,又是人的最高标准。”人之所以不同于一般的动物,就是因为人是有意识的,有精神的。人性的满足是文化的标准,也是建筑创作的基本标准。现代建筑设计对人性的关注关系到人生存和生活的质量。我们民族建筑文化十分重视建筑与人的关系,或日建筑对人性的关注。《黄帝宅经》中就有:夫宅,阴阳之枢纽,人伦之轨模。……人因宅而立,宅因人而存,人宅相扶,感通天地。我们无论是汲取中国传统,还是吸收国外经验,与“满足人性”标准相违背的都要抛弃。以人为本不仅仅表现在物质空间的舒适度和对人的关心程度,也需要对人性精神的关怀。现代建筑往往是从功能出发,在物质空间上予以重视,忽视或轻视了人性的精神文化层面。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在满足人性的精神文化深度上是值得学习的,完全可以成为当代建筑文化建设的“前结构”。当然,在民族建筑文化中,也有许多糟粕,例如等级森严的礼制追求、风水理论中的迷信成分等不利于人性发展的内容,这些都是要抛弃的。满足人性的需求就是要用人文的纬度考虑建筑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关系,不仅满足人们基本的生存需要,又要营造诗意的精神家园,营造宜人、怡人、冶人的建筑空间,追求人和人性的全面发展。

3 提倡多元的创作思想和多元的建筑评价标准

当代西安建筑的发展,需要多元的建筑思想,追求多元化的建筑作品。但多元创作不等于求洋求怪、不负责任,相反,它们都应对当代西安建筑的发展具有强烈的责任心、使命感。多元创作就会给多元的社会提供多样化的作品,也就为探求西安现代建筑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多元化的建筑思想就要有多元的评价标准。在传统主义、自由主义、激进主义并存的情况下,管理者、开发商以及建筑师自身就不能用一种固有的标准去判断和评价建筑创作的高下,更不能为建筑创作设立某种既定的形式或风格,而应将建筑创作引向学术争鸣的轨道。

张锦秋院士讲到城市与建筑现代化时,提到三条原则,就是生态性、历史文化的延续、技术材料和手段本身的现代化。这三条原则无论对于传统主义,还是激进主义、自由主义都是适用的。与此同时,还要坚持建筑创作或者是建筑学最基本的一条原则就是对美的追求。无论哪种思想和流派的作品,贯彻美的原则应是毋庸置疑的。赵立瀛先生在谈到西安现代建筑创作现状的时候讲到:“古有古的美,新有新的美,无论哪类创作,给人以美的享受应是一惯的。像西安钟楼,到今天看还是美的,比周边许多的新建筑要美得多!还有人民剧院、陕西历史博物馆等具有传统风格的现代建筑就很美,相反,有些所谓的新建筑很丑,这是一个建筑师修养的问题。”所以,在西安现代建筑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建筑师的修养对于建筑创作是十分重要的。

4 面对全球化趋势,建筑创作应是开放的

虚心学习世界各国优秀的建筑文化,是我国民族建筑发展的重要途径。中国古代建筑的成就无疑证明了这一点。世界各国的建筑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经验,我们应以开放的精神学习这些建筑文化。

构建地方现代建筑文化不是封闭的,不是处处追求与它域建筑的不同。事实上,像先进的建筑技术、生态技术等文明成果适合于全人类的,也属于全人类,这些完全可以直接参与我们民族建筑的现代化。

建筑创作要开放,要学习国外建筑好的经验和方法,但不是采用一种哗然取宠、“标新立异”的态度,把国外建筑的形式、色彩、表现手法等不加分析地照抄过来,强加给我们。德国建筑师托马斯・史密特先生曾在中国大学里教授建筑设计课程,他对中国当代建筑评论到:“我感到惊讶,今日的中国建筑是以如何一种程度丧失了与环境的关联和它们的历史。取而代之的是大量三流国际风格建筑的‘翻版’。显然,这里的建筑学有点走歪了。”建筑是一个地方或社会的文化背景、技术水平、经济实力和建筑传统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应分析、解读和认知建筑创作的来龙去脉,去探究一种创作的理念、思路和方法。

5 要十分重视研究自己的文化传统,保持地方建筑文化的个性

中西建筑文化论文范文4

论文关键词:宏大叙事;私人叙事;建筑理论教育;建筑实践

如今,国内建筑学院里的国际学术活动越来越频繁,网络建筑资源也是汗牛充栋,不少青年建筑师和学生面对众说纷纭、五花八门的外来理论——建筑哲学、符号学、现象学、类型学、文化人类学……谈完了“后现代”、“解构”,又谈“建构”和“身体与建筑”。确实有些人是真正专心在研究,可还有许多人是人云亦云、见异思迁,把建筑理论当成时尚的东西,不断地与时新的理论“俱进”。许多人把最旺盛时期的经历不断消耗在无谓的对理论的激动中。须知,国外的这些理论和观点不是三言两语所能道破,涉及到西方现代哲学、美学、心理学、艺术、社会学、人类学等社会科学领域及数学、信息技术等自然科学领域。

然而,在浮躁的理论界,有许多人动不动用一知半解的西方理论术语来解释我国的建筑现象,牵强附会。如“建构”一词,许多学者在不明白它的真正含义的情况下就试图用它来证明我国建筑中早就有了“建构”思想。“建构”(tectonic)一词起源于希腊语,原指木匠和建筑匠的手艺。经由19世纪欧洲建筑理论家的工作,“建构”逐渐发展为特指建筑在物质层面上如何建造的艺术,成为西方建筑文化中的一个重要范畴。作为对后现代主义日益商业化和表面化的批判,“建构”观念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国的年轻建筑学生。然而,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在谈论“建构”迅速成为建筑理论时尚的今天,“建构”和其他许多引进的西方理论话语一样,面临被肤浅化和庸俗化的危险。对西方的理论不加咀嚼就随意引用,必定会消化不良,更不要指望能对我国建筑现状起什么积极作用了。

理论最忌僵化和教条。有许多学者故弄玄虚,把西方语境里很平常的话语翻译成拗口的中文,以显示自己的高深,实际上不过是一厢情愿的自恋罢了。如某介绍西方先锋建筑理论的论文,笔者读下来竟如同嚼蜡。文章通篇充斥了奇异的译名和晦涩的话语,还有很多电影、文学方面的未经解释的术语,其中很多翻译的语句前后关系含混,不知道作者想要说什么,可见他只是把别人的话逐句生硬地翻译过来,想必作者也根本没有理解原作的精神,否则不会讲不清楚,只是照猫画虎的描摹了一遍罢了。真不知这类文章和所谓理论能对学建筑的人有何裨益?

学院派的建筑理论教育历来是与建筑实践有距离的,强调“宏大叙事”,即是以群体、抽象和形而上基础的历史叙事方式,含有未经批判的形而上的成分。它制造叙事霸权,并因而成为学院派建筑理论所依赖的基本模式。学院派理论家企图绕过私人感受,用宏大叙事取代对作品的细读分析,导致当代建筑批评以及文化批评越来越远离艺术经验。看看今天的一些重要的建筑期刊,都快成了为官方或学术权威霸权的田地了,在那里听不到自由的声音,看不到独立的见解。而如《时代建筑》这样的杂志,就能看到各种不同的个人论点在激烈碰撞,读者能感受到清新的新面孔,呼吸到新鲜的学术空气。难怪许多实验和先锋的建筑师选择在这里说出自己最真实的体验和感受。’

读过王小波的小说和杂文的人都知道,他极少运用成语和某某名人说过的话,他用最朴实的语句说出了最真实的感受,给读者的感受是最亲切、最有震撼力的。他试图用“私人叙事”的真实体验来抵抗学院派“宏大叙事”的臃冗陈腐的叙事霸权。

记得张永和老师在同济大学给学生布置的作业时要求用1:2的比例画图,就是想让学生在建筑图与实物之间建立某种身体的联系,产生“要把它盖起来”的热爱和冲动,于是“概念”和“思想”便在推敲结构和细部的过程中自然产生了。马清运老师近日在当代建筑论坛中做了名为《实践机器》的演说。他认为建筑实践是一个有系统的思想运作体系,是把建筑思想和理论原料进行加工的机器。个人心灵和身体的真实体验才是产生理论的有生命力的源泉。若是认为一定是掌握了某种时新的建筑理论的要义才有了创造的灵感和动力,那就是本末倒置了。与其拿一知半解的西方深奥理论来指导设计,不如在创造时抛开一切立场,在设计时不受既成的设计观的左右,从直觉出发进行头脑风暴(这是西方建筑学校做设计的途径)。因为值得思考的问题都存在于设计过程之间,而不是在“之上”。既然建筑师不能代表其他人,“无理论”、“无立场”正是从客观的立场或事实本身去看问题。

中西建筑文化论文范文5

2007年7月28日至30日,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学会建筑理论与创作学组2007学术年会在西部城市青海省省会西宁市召开。会议主题为新时期西部建筑与城市的和谐发展之路。学术交流由建筑理论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朱小地、庄惟敏、赵元超、李兴钢担任主持。彭一刚院士、主任委员布正伟、副主任委员王国泉、龚维敏、青海省建设厅副厅长李群、西宁市规划局局长王青、青海省设计院院长王力明,资深委员黄汉民、李大夏、顾奇伟、曹亮功、唐玉恩以及来自各地的学术委员和建筑师百余人参加了会议。

本次会议的宗旨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统筹东西部发展促进经济广泛合作,同时注重区域技术优势和文化特色。中国广阔的西部地区既是开放经济的共同市场,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发祥地和多种文化融合的乐土,面对强劲的经济发展主流态势如何使西部的文化积淀能够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经历冲击,走出一条富有个性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摆在中国建筑师面前的重要课题。基于此,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建筑理论与创作学组(原称学术委员会)在青海省西宁市召开2007年学术年会,旨在总结和交流近年来西部城市建设的经验和教训,探索新时期建筑设计在西部文化环境中的发展之路,同时结合国内外成功案例,提出在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方面的有益建议。

会议代表普遍认为和谐的环境是当代城市建设和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议题,也是实现地域性创作的必要条件和基本保证。社会整体的和谐、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城市与建筑的和谐既是西部新时期发展的目标,也是东西部地域建筑创作所应当秉持的基本理念。张祺等委员结合各自在西部地区进行的具体工程项目,探讨了如何根据地域的自然环境、人文因素、经济条件和文化特色,在创作中注重地域文化、把握地域特征、突出地域特色等方面的思考和实践。云南省规划院顾奇伟、华东院杨明等代表就应当实现怎样的和谐、如何实现和谐等议题进行了深度探讨。此外,与会代表还就东西部城市建设和建筑创作的经验教训,以及如何促进东西部的积极互动进行了有益的交流。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城市发展在城市尺度、肌理等方面与传统之间所发生的冲突与矛盾,消费时代背景下建筑创作如何进行应对,也是本次年会上与会代表们热烈讨论的议题之一。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朱小地院长就《寻找建筑创作的起始点》和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庄惟敏院长就《消费时代与消费时代的建筑形式》为议题结合自己的创作提出了有建设性意义的观点和富有成效的工作策略。朱小地院长在介绍北京哈德门饭店项目时讲道:“在城市急速更新的过程中新与旧,大与小两者之间平稳过渡的缺省,导致了我们对城市文化连续阅读的障碍。因此,将不同的空间形态包并置起来,突出了二者之间互立、互含的关系,强化时空与体量变化的冲突,从而形成异质空间之间特有的张力,使设计从二元的关系中延伸出来具有阶段性的文化意义。

会后,与会代表参观考察了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塔尔寺、历史文化名城隆务镇、吾屯艺术,郭麻日古村落以及西宁市城市建设成就。建筑理论与创作学组主任委员布正伟在谈到本次年会成果时指出,青海在西部地域传统文化的传承和现代城市建筑创作的进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传统宗教建筑和传统人居聚落在文化传承、地方材料应用、地方气候适应性以及节能、环保、生态等方面所积淀的智慧对于西部城市和建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地域建筑仍然是当代建筑创作所面临的重大课题,地域建筑创作在新时代的繁荣仍然需要广泛、多样、全方位的探讨。东西部之间仍然需要更广泛的接触和交流以求共同促进地域建筑的传承和发展。

中西建筑文化论文范文6

论文关键词:解构主义,建筑理论,建筑文化

1历史的演变

1977年,英国著名建筑评论家查尔斯·詹克斯(CharlesJencks)在他的一本著作中宣布:“现代建筑(指“现代主义”建筑)在1972年7月15日下午3时32分于(美国)密苏里州的圣·路易斯城死去”,其所取的主要标志就是帕鲁伊特·伊戈(Pruitt—Igoe)住宅区的几栋住宅楼在那个时间被炸毁。

帕鲁伊特·伊戈住宅区是著名的美籍日裔建筑师山崎实的作品,该住宅完全是按照“现代主义”的“科学”理论设计的,曾获美国建筑协会(AIA)的奖励。但是,这些“科学”和荣誉并没有让它们的住户满意,他们憎恶它、诅咒它、破坏它,并最终迫使政府给予它“慈悲的一击”,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

这些住宅既然是如此的“科学”和“优秀”,为什么会让使用者如此的不满意呢?原来,现代主义“科学”的指标、功能理论等是在剔除了人们具体的经济状况、文化背景、、家庭成员组成、个人兴趣爱好等具体内容后,根据“纯粹”的生理意义上的“人”的物理“需求”来制定的,而且还将人们的生活“规定”得十分明确,没有改变的余地。这样的住宅实际上根本未考虑使用者的真正需求,在美国这个住宅已经不紧张的国度里,它被拒绝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这确实有些滑稽,打破了古典教条的现代主义建筑运动,将西方城市建筑进行了一次翻天复地的革命,但当人们想要欢呼现代主义的胜利时,却发现自己又陷入了另一个教条中,被尊为真理的现代主义刹那间变得面目可憎,“建筑师再也不能被正统现代主义的清教徒似的道德说教所吓唬住了”,人们开始研究如何人性化地进行设计,后现代运动在西方轰轰烈烈地展开了。

在这其中以威尼斯学派为反思现代建筑运动的重要思想策源地,塔夫里(Tafuri)在他1973年出版的《建筑与乌托邦》及80年代出版的《领域与迷宫》两本书中,探讨了一种针对现代建筑和城市所置身的资本主义生产和社会结构体系的意识形态的批评,他回顾了自启蒙运动以来随着资本主义和中产阶级文明文化发展的过程,并指出现代建筑和规划所持的乌托邦和先锋立场,表面上试图与这种文化相抗争,但事实上不得不屈从于它。在先锋摧毁传统价值观的过程中,现代化的进程和一种不断推进的理性化正日益壮大。像柯布那样的现代主义者所追求的,通过提供一套物质的形态(建筑与城市设计)可以指导人们建立新的生活方式从而为未来的社会发展指明方向的努力是注定要失败的。塔夫里的理论具有明显的悲观色彩,虽然他并没有为未来指明方向,但是他将人们对现代主义城市和建筑的认识引向纯专业领域之外进行反思,从这点来看,他的理论在今天所起的作用仍然意义重大。

20世纪80年代以来,建筑理论在吸取其他学科丰富成果的同时,也在各方面发展着自己,在社会需求如此多样化的时代,理论也变得专门化起来。同时,自然环境的恶化、资源的短缺越来越威胁到人类生存状态,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才开始为人们所重视,这也是对后现代建筑只注重纯形式和哲学思辨的批判,对建筑师更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的强调,应该说此时的建筑理论是应该向着严肃的方向发展的。

2文化作用

当代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要指美国和西欧国家)已进入了“后工业化社会”,真正的自然已消失,整个世界已不同以往,成为一个完全人文化了的世界,“文化”成为实实在在的第二自然,世界整个地被知识化、话语化了,现代化就好比是把“自然”建构成“文化”,而后现代则是把文化到文化进行重构,将现代主义所坚持的打破然后重立。

传统的审美规律在很多情况下已不再适用了,社会生活环境赋予了建筑文化新的选择压力。正如德国建筑评论家威廉·克劳泽尔在论述建筑与环境的关联时给人们的忠告:“建筑师倾向于根据视觉规则理论来组织环境……由于它赖以存在的假设条件已经改变,传统的视觉规则理论已不再真实可靠,曾经在建筑形体中建立起来的视觉和谐模式将不再重现。”在新的社会环境要求下,涉及不同环境层面的综合体系的新理论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在这里,从建筑与环境的关系阐明建筑文化观念的演进机制。建筑学的发展轨迹是非线性的。用完形心理学对建筑风格的研究强烈地表明了这一点。古典建筑以构件精细取胜,忽略虚实、阴影等完形因素;现代建筑则从整体完形出发,忽略门、窗、柱等细部的表现。当代的解构建筑学说则将整体完形打散,后现代建筑则将细部装饰重新拾起,甚至加以分解突出表现。从“古典建筑”到“现代建筑”再到“后现代建筑”,建筑文化呈现出跳跃发展的趋势,而且带有明显的“返祖”现象,这是建筑文化的广义进化特性。

3形式和功能

形式和功能未必一定对抗,形式也不一定要服从功能,形式有时就是功能,而有些功能就是形式。对形的不断创新与追求,是人类文明的起点。历史学家在划分世界文明发展史时,把用审美观念建造建筑与城市作为一个重要的参照标准。距今五千年以上的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亚述、巴格达古城遗迹不正是被认为人类文明的起点吗?否则,蜗牛的壳、蜜蜂的巢、熊窝、由人工建造的简陋的猪圈、马厩、输油管道、涵洞等,就是最纯粹的现代建筑理念了。因为它的形都是从功能出发而形成的。人类文明最根本的灵魂就是创造,岩画、图腾、原始建筑的装饰、彩陶、音乐、舞蹈,这都是人类走向文明的特征。一旦温饱基本满足后,人类精神、感情的需要便大于物质需要。

当代的人类社会更是如此。这些感情的创造物便是艺术。艺术的触角无所不至,建筑能抵制吗?能抵制得住吗?不能分割“用”与“形”,它们都可能是建造的目的。形与用可以互相转化位置,形与用都重要,对形的创造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这些基本观念和现代主义的形式与功能比较则更具有混沌、复杂、矛盾的特点,但它更接近于实际,更容易描绘建筑行为的瞬间,这便是当代建筑观的另一种趋势。

4理论和实践

人们都认为建筑学无疑具有被社会广泛公认的理论传统,在人类历史发展中始终秉持着严肃的方法态度。对于那些急切地关注真实世界变迁的人们来说,建筑理论与建筑实践相比,在功效、贡献和地位方面似乎并不显著,难以引发人们对有关建筑的种种内容和学问做出总结、概括甚至提升的理论兴趣;相反,具体的建筑创作以及对创作结果的探讨,长久以来占据着研究上的主题优势,成为学科中主要的日常研究内容。由此,理论研究便散落在各个分化的专业关注点之中,而这些关注点仅在某程度上有所联系,研究的目标也着重于创作的发展和形态的生成。从这个意义上而言,无论是建筑理论研究还是建筑学整体学科,现今状况和发展前景中都隐含了某些简单化的错误倾向,或者说是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人为的简单性。理论著作通常无力提出一套协调透彻的完整成果以回答,诸如:“建筑的本质的科学界定”、“建筑活动的社会构成”或者“建筑的社会意义何在?”等等此类的问题。在如今理论发展现状中普遍存在着简单化倾向,在认识和方法上缺乏严谨的态度和扎实的作风,那么这样一种建议就只能生发出一番窘迫不安的骚动。

解构主义建筑活动向传统的以及现代运动以来公认的建筑创作原则及规范“质疑”。这种“质疑”反映出解构主义建筑活动与以往建筑活动的本质区别。1)“质疑”不同于“否定”和“排斥”,它规定了解构主义建筑活动的非排他性,与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们的建筑观念相比,这种以非排他性为特征的创作思想,意味着新一代建筑师对建筑活动复杂性的理解、重视和肯定;2)“质疑”与“再次肯定”形成鲜明的对照,它力图发现古典形式美以外的东西,发现创作思路的非理性、非逻辑的成分,发现建筑中非文化的、极端个性化的艺术形式,与后现代主义建筑活动相比较,解构主义更富有自觉意识和开拓精神。这两点可以说是今后西方建筑理论会一直遵循的方向。

中西建筑文化论文范文7

关键词:古典建筑;西方文化;近代建筑

一、中西传统建筑的比较

1.建筑材料的不同,体现了中西方物质文化、哲学理念的差异。 从建筑材料来看,在现代建筑未产生之前,世界上所有已经发展成熟的建筑体系中,包括属于东方建筑的印度建筑在内,基本上,都是以砖石为主要建筑材料来营造的,属于砖石结构系统。唯有我国古典建筑(包括邻近的日本、朝鲜等地区)是以木材来做房屋的主要构架,属于木结构系统,因而被誉为“木头的史书”。中西方的建筑对于材料的选择,除由于自然因素不同外,更重要的是由不同文化,不同理念导致的结果,是不同心性在建筑中的普遍反映。西方人求智求真的理性精神,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强调人是世界的主人,人的力量和智慧能够战胜一切。中国所宣扬的是“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天人合一”的理念是对人与自然环境间相互关系的高度概括。老子曾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句话表明人与自然的融合是天道,是顺应天意的表现。中国人将木材选作基本建材,正是重视了它与生命之亲和关系,重视了它的性状与人生关系的结果。

2.建筑空间的布局不同,反映了中西方制度文化、性格特征的区别。

从建筑的空间布局来看,中国建筑是封闭的群体的空间格局,在地面平面铺开。中国无论何种建筑,从住宅到宫殿,几乎都是一个格局,类似于“四合院”模式。其价值是通过群体建筑的美体现出来的。而西方建筑则是开放的单体的空间格局,向高空发展。如果说中国建筑占据着地面,那么西方建筑就占领着空间。

3.在建筑造型方面,中国古建筑的屋面呈柔和的倒抛物曲线状,屋顶上部坡度较陡,下部较平缓,这样既便于雨水排泄,又有利于日照与通风。在歇山顶与庑殿顶的建筑中,屋檐都有意做成微微的向两侧升高,特别是屋角部分做成明显的起翘,形成翼角如飞的意境。对比西方古典建筑的典型实例帕特侬神庙,它的檐部则是做成中央微微凸起的曲线,正好与中国古典建筑屋檐曲线相反。西方这种凸曲线产生了一种挺拔平整的艺术效果。西方古典建筑柱式有明显的收分和卷杀,希腊古典建筑的柱子还有侧脚和角柱加粗的手法;对比中国古典建筑,尤其是唐宋时期的正统建筑柱子的卷杀与侧脚也极常见,这反映了对审美手法的共同性,只是柱子由于材料的不同而在比例上有所不同。

二、近代西方建筑文化对我国建筑形式的冲击

西方建筑在中国的明清时期就已经出现过,但那时基本上是局限于教堂式的少许建筑。中西建筑交流的最大成果应是圆明园的落成,从此西方建筑成为中国建筑一道奇异的风景。

1.清末民国的建筑

自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建筑转入近代时期,开始了近代化及现代化的进程。但在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过程中,在城市近代化的过程中,中国走过的道路是扭曲的。

中华帝国闭锁的国门是被资本主义列强用炮舰和鸦片冲开的。中国的开放是被动的开放。外来的、诱发中国启动现代化的冲击要素是以侵略的方式撞击的。租界的设立、通商口岸的开辟、港湾租借地、铁路附属地的圈占,都是通过不平等条约来实施的。这些城市或地区,作为中国控化的前沿和聚点,引发其城市转型、建筑转型的外来因素,很大程度上都和资本主义列强的殖民活动息息相关。在近代化过程中搅拌着殖民化。因此近代中国建筑的发展,自然深深受制于这种二元结构的影响,导致发展的不平衡型。主要体现在没有取得全方位的现代化转型,明显呈现出新旧两大建筑体系并存的局面。如民国时期的仿罗马建筑石鼓路天主堂,西方古典的原中央大学建筑群。

2.现代主义风格的诞生

1930年前后的中国建筑界有两点史实十分清楚。其一,在上海、天津、南京、武汉、青岛,以及在日本人侵占的大连、沈阳、长春、哈尔滨等地出现了现代建筑式样,或称“摩登式”、“现代风格”、“万国式”、“国际式”、艺术装饰风格、日本摩登等,其中包含有为数不多但较纯粹的现代主义风格的作品。其二,西方现代建筑文化及思想通过报纸杂志、建筑师的交流、建筑教育等方式在中国广为传播。这说明西方现代建筑运动的影响在其肇端初始就已波及到中国,并产生效应,中国近代建筑界与世界建筑发展保持着某种程度的联系。 转贴于

西方的建筑师以及西方培养的中国建筑师在上海开埠以后引进了欧洲建筑文化,在19世纪下半叶和20世纪初建造了一大批富有艺术性和功能性的建筑,完全打破了传统的建筑型制和建筑空间。从新古典主义、哥特复兴式、折中主义到盛行欧美的现代主义建筑、复兴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中国新古典建筑等,各种风格的建筑鳞次栉比,数量之多、种类之繁杂、规模之宏大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在这段时期内,我国的建筑文化受冲击是比较大的,我国近代建筑体系从整体上说是对西方建筑体系包括技术、制度和思想多个层面的模仿与移植,在本国特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传统的反对、制约和钳制下带有鲜明的特征,从而产生了所谓的中国近现代建筑思潮,近现代建筑在我国积极发展起来了。

三、近代中国建筑的发展及其多元化的趋势

中国近代建筑体系从整体上说是对西方建筑体系包括技术、制度和思想多个层面的模仿与移植,在本国特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传统的反对、制约和钳制下带有鲜明的特征,从而产生了所谓的中国近现代建筑思潮。近代史上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冲击是巨大的,很多建筑都是很忠实,也可以说是很生硬地模仿了西方的形式和比例,也有极少一部分可以看到两者风格的有机共存。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国建筑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大规模、有计划的国民经济建设,推动了建筑业的蓬勃发展。中国现代建筑在数量上、规模上、类型上、地区分布上、现代化水平上都突破近代时期的局限,展现出崭新的姿态。进入80年代后,随着国民经济的调整,建筑事业逐渐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的改革方针推进了建筑现代化的进程。引进外资、引进外来材料设备、引进国外设计、广泛介绍国外建筑理论等,进一步活跃了建筑学术思想和建筑创作活动。短短几年间,在建筑风格上涌现了不少新事物。标志着中国建筑思想开始摆脱狭隘的、封闭的单一模式,逐步趋向开放、兼容,中国现代建筑开始迈上多元风格的发展道路。可以预见,在不断繁荣的建筑创作活动中,必将写出中国的多元建筑风格的新篇章。

四、西方建筑文化对我国近代建筑形体冲击的思考与启示

回顾西方建筑思潮对我国近代建筑的影响,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思考和启示:现代化不但包括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还应该包括思想文化的现代化,我国的现代化没有像西欧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那样有很长的思想准备期,所以,源于传统文化的阻力特别顽强,就建筑来说,有些传统落后的建筑思想束缚着我们的头脑,妨碍着建筑的现代化。但建筑的现代化不等于“西化”,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我们必须有目的地、主动地向西方学习,不能闭关自守,不能目空一切,才能很好地发展自己,“文革”就是个沉痛的教训。“西化”并不会必然地导致“民族性”和“地方性”的消失,相反,世界建筑的潮流越来越强调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发展“民族性”和“地方性”,外来文明与传统生活方式是可以和谐共存的。

中西建筑文化论文范文8

关键词:全球化 建筑文化 民族性

中图分类号:A715文献标识码: A

一、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1、传统建筑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文化”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其概念和内涵都随时代与科技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本文中的“文化”是指广义的文化。广义上文化是指“全部的社会遗产,包括人类生活中不是与生俱来的所有东西”。其中,又有“物质文化”(人工创造的自然物和自然环境)与“精神文化”(如哲学、科学、美学、艺术、伦理、宗教、民俗等)之分。建筑文化是广义文化的一个分支,是其它文化的综合反映。“建筑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建筑物质财富和建筑精神财富的总和”。

2、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表现形式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是东方所独具的一种“大地文化”,历史悠邈、自成体系,它在高超的土木结构、卓越的技术成就与迷人的艺术风韵中,铸就了高雅的品质和愉悦的艺术境界,其自古偏于渐进的“文脉”历程,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建筑文化旋律[3]。

(1)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水环境观

“风水”主要是指古代人民选择建筑地点时,对气候、地址、地貌、生态、景观等个建筑环境因素的综合评判,以及建筑营造中的某些技术和种种禁忌的概括。自古以来,我们的先祖就把选址定居作为安居乐业的头等大事来对待。古代的风水选址,除了生态、功能和一些谶讳内容外,还是一门环境设计组织的艺术在古代,万物有灵的观念导致了山川自然崇拜,发展出“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寄情自然山水的审美理想和艺术哲学。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指导人们以人的精神、人的伦理道德及社会秩序拟态于自然,并以此寄托他们的理想生活,反映与风水观念中表现为追求优美、和谐的自然和人为环境的理想。

(2)中国传统建筑的数字构成

中国传统建筑的设计思想离不开中国的哲学思想,古代匠人将建筑的设计与构造以模数的方式加以组合,形成相对标准化的模式。唐长安城规划严整,东西9721米,南北8651米,城墙范围内占地8300公顷,城内有南北大街11条,东西大街14条,直角相交,星图棋盘,是一座规模最大的封建社会城市,也是按里坊制规划的最典型的城市。

(3)中国传统建筑的空间构成

中国建筑在不同的单体建筑中,以院落为基础,一个层次接一个层次的分布在一个空间中,由一座变多座,构成一个广阔的有组织的人工环境,从单体上看简单明了,而平面组织却十分复杂。西方古建筑是一种“三维”的造型艺术,而中国传统建筑的艺术境界更多的是与文学、戏剧和音乐相同。人在建筑群中从一个封闭的空间走向另一个封闭的空间时,视觉上便会产生一连串不同的印象,景物也随之变换。建筑群中的个体就如戏剧中的“角色”、音乐中的“音符”,而整个艺术感受是通过一连串变换的“场景”组合而形成的综合效果。

(4)中国传统建筑的色彩

建筑离不开色彩,中国传统建筑素以色彩丰富、设计大胆、用色鲜明、对比强烈而著称,其原因在于使用的材料、构造方法、设计施工、制度典章等多方面的因素。用于木材的油漆是中国传统建筑色彩最丰富的部位,色彩是以使用纯色为标准的。那些近看为纯色的色块,远看则相互混合在一起,形成不同的色彩区域,如屋顶、檐口、柱子、门窗、台基等,从效果上加强了建筑的立体感。中国传统建筑用色强烈、图案丰富,使用色彩的部位多、面积大,彼此之间搭配和谐统一,具有绚丽、活泼、生活气氛浓厚的艺术风格,显示出成熟的造诣。

(5)中国传统建筑的装饰艺术

中国传统建筑的装饰是全方位的,而这种精心安排的装饰受到信仰、审美观念、风土人情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展现了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家的精湛技艺,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心理。首先是祈福心理,它几乎贯穿在整个建筑装饰图案和雕塑中。装饰图案或雕塑有文字、动植物、几何纹、器具等多种类型,都是用借形寓意、谐音寓意等手段,传情达意,表现人们美好的生活理想、愿望、审美情趣等文化信仰。其次,建筑装饰还兼有传统教育熏陶的作用;第三是创造书卷气和浓浓的文化氛围。它是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6)中国传统建筑的民居文化

民居是我国传统建筑的宝贵遗产,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设计者、建造者、使用者集于一身,这决定它自然纯朴、设计灵活、经济实用,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格及强烈的民族审美特色等特点。它的诞生于发展与自然地理、气候、地形地貌、资源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心理、习俗的等复杂多变的综合因素密切相关。民居文化不仅受到民俗的影响,还受到地域、礼乐、文人墨客等对它的影响。

二、全球化冲击下的中国当代建筑文化

1、全球化对中国建筑的影响

(1)全球化促进了建筑文化的交流和对话

全球化事实上是一个以西方世界的价值观为主体的“话语”领域,全球化使西方文化广泛的渗入世界其他文化领域,并且逐渐跃属各区域文化的主导地位,在建筑方面表现为城市空间的趋同和建筑文化的国际化。其结果是一方面西方的“洋式”建筑被复制到了中国的土地上。另一方面是受“中体西用”思想的支配,以西方的先进材料和技术创造出功能和形式雷同的建筑空间。事实上,中西文化交汇,不只是西方文化对中国的输入,还有西方对中国文化的摄取,特别是艺术和建筑方面。

(2)中国建筑文化的民族性被建筑的国际性所取代

全球化不仅是经济的全球化,而且是文化的全球化。如今受全球化文化的牵动,时尚风行,使得中国传统建筑的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首先,传统是“一脉相承”带有守旧性;时尚追求“标新立异”带有新奇性,且越新奇越流行。其次,传统是长时间形成的,带有习惯性;时尚是短时间突发的,带有陌生性,容易吸引人们的眼球。再者,传统比较节制,管用旧料旧货;时尚讲求高消费,喜用新材料、新技术。改革开放以来,国外建筑理论、观念、设计方法、技术的引入,给我国沉寂和封闭的建筑界带来了震荡。

2、全球化语境下对中国建筑文化应有的认识

进入20世纪以来,人们观察历史的态度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也产生了具有现代性的建筑文化和历史观念。因此,在全球化语境下我们必须要建立新的建筑文化观念。

朱启铃先生认为:“盖自太古以来,吸收外来民族之文化结晶直至近代而未已也,凡建筑本身,及其富丽之物,殆无一处不足见多数殊源之风格。混融变幻以构成之也。远古不敢邃谈,试观汉以后之来自匈奴西域者;魏晋以后之来自佛教者;唐以后之来自波斯大食者;元明以后之来自南洋者;明季以后之来自远西者。其风范格律,显然可寻者,固不俟吾人之赘词”。以面向世界开放的文化心态,建立强调各民族建筑文化的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的新型建筑文化观念,必将为中国建筑文化的更新与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三、全球化语境下中国建筑文化的现代表达

建筑成长于人类文化环境,而建筑的核心是建筑思想。现代化不仅只是一个类型,一个模式,中国和西方各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和地域条件,也就必然会有各自的现代思想和文化。

1、全球化语境下中国建筑思想取向

20世纪末,全球掀起了文化热的思潮,建筑界也被感染而有了明确的“文化”因素的新认识。“建筑是文化的”这一观点广泛的理论界和学术界所认同。世界文化思潮给建筑注入了新是影响因素,为建筑理论的发展打开了一条新思路,即建筑不仅是技术和艺术的问题,也是文化的问题。“文化思潮”的引入,也给建筑界敲响了警钟:拘泥于传统建筑学理论框架的发展已不适时宜了,21世纪应当有更理性的中国建筑思想新取向。因此,21世纪的中国建筑思想取向,是不应该在盲目追随西方的文化思潮而疲于奔命,而应该正视自己的传统文化精髓的建筑观的价值,这是当今中国建筑思想应当选择的科学取向,或许也是21世纪人类建筑思想的共同取向。

2、全球化语境下中国建筑的文化表达

在全球化的语境下,中国建筑面临着走向现代化的同时又要展现自己的民族之魂,在弘扬传统的建筑文化的同时,又要融入全球化的文明进程中的重大课题。为此,我们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应有的努力。

(1)确立生态建筑的发展观

生态建筑也称为绿色建筑。所谓生态是指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建筑就是应该处理好人、建筑和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利用自然条件与现代化建筑技术,在创造良好空间环境的同时,又能保护好我们的自然环境,控制和减少人们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使用。当代建筑师应该具有与环境共呼吸的建筑发展观,依靠科技发展实现人、建筑与自然环境间的良性系统,促进生态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2)创新区域性建筑语言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根植于民族文化,有着悠久而深厚的历史根基。但任何传统文化都会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而发展,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国际间的交流日益密切。在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碰撞中,要使具有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的建筑依然屹立于中国大地,就必须在创新建筑理论和技术的同时,创新区域性建筑语言。要不断研究和总结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中的表述方式,形成较全面的新的建筑语言表述系统,为当代建筑设计对中国建筑新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创造提供新的语汇和手法。使建筑更加紧密地植根于地域环境,形成对地域建筑文化的延续。

参考文献:

[1]杨宏烈. 新的地域性建筑文化创作之路.建筑与文化论集[M]. 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4.

中西建筑文化论文范文9

关键词:建筑;文化;探索历程

曾听有人提到这么一个问题:“为什么西方建筑的材料是石头,而中国古代建筑材料是木头?”这使我联想到确实不同地区的建筑都有各自不同的特色,莫说中西方,就是在中国,各地区的建筑也是形态各异,如云南大理丽江地区的白族建筑是砖墙瓦顶,墙面粉刷成灰白两色,山墙、檐口加彩色装饰;纳西族建筑的典型是木结构、悬山顶,山墙加上小小的腰檐;青海藏族住的“庄巢”,四面住房连接在一起,外面看方方四堵墙,单坡屋顶坡向院内,雨水全流入自家,既防风又安全。再如北京的四合院,宁波的“台门”,江苏水乡的沿河民居,广东福建的客家“土楼”更是形态各异……每一种甚至每一个建筑背后好像都有一个秘密。由于建筑学博大精深,本人水平更有限,所以在这里只能宏观地比较我眼里中西建筑的不同所体现的文化差异。

首先从建筑材料上看,在西方建筑史上,不管是世纪前埃及的金字塔,古希腊的神庙,古罗马的斗兽场,还是以后哥特风格的宫殿教堂,乃至再后来巴洛克和洛可可风格的圣彼得大教堂和凡尔赛宫,他们的主要材料都是石材,因此有人称之为“石头的史书”。而中国古代建筑则可称为“木头的史书”,因为从秦始皇的阿房宫直至明清的紫禁城都以木材作为房屋的主要架构,而从契丹族的应县木塔到蒙古族的元大都再至满族的沈阳故宫也都是由木材垒积起来的,可见对木材的钟爱不只是汉族的专利而是所有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民族的选择。这种中西的建筑的不同,不仅反映了自然因素的作用,更重要的是文化理念的差别。西方以狩猎方式为主的原始经济,造就出重物的原始心态,对石材的推崇也反映出他们求真求智的理性精神,在人与自然中强调任是自然的主人,人的力量能战胜一切。中国是以原始农业为主的经济方式,造就出中国人重采集重储存,以及依赖自然的心态,更衍生出宣扬“天人合一”的中国哲学理念,中国人将木材作为基本建材,正是重视了木和生命的亲近,体现了自然与人乃息息相通的整体。

从建筑的布局来看,以故宫和凡尔赛宫为例。故宫是以围绕其中轴线建造的数以千计的房间组成的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建筑群体。在其内部又以无数方方正正封闭的层层院落层层展开,显示出某种内向封闭含蓄的思想倾向。宫中的御花园也被模拟的自然山水占据,假山错落、月牙河蜿蜒、亭台高耸,在外部又以院墙封闭,大有把自然山水揽于内的倾向。这是中国人自我封闭幸,内向抑制性的文化心态在建筑上的反映。1756年的凡尔赛宫,却有将室内转向室外的倾向,其主建筑横向展开,没有院墙围绕,而是尽情向外伸展,占地220亩的后花园也与两旁剪裁对称的树木和一个个的水池相容向外一直伸向远方的城市森林。这也是西方人奔放豪爽的外向、进取心态的反映。这一差别也影响到现在中西方人们建造城市的观念。比如西方人在与自然融合方面比中国人做得好得多,最具代表性的是瑞士的伯尔尼,可以说这是镶嵌在自然中的一个纯粹的城市,他们没有破坏大自然的一草一木,而是利用自然的空隙在森林中点缀房屋,让河水尽情在城市中心流淌,让自己去适应自然,而不是让自然适应人类。在中国,莫说为适应自然而建造一个城市,如果少破坏点自然,少牺牲点环境也算一种奢求了。

从建筑的承袭和创新来看,中国显然落后于西方。中国对建筑的形式美和工程技术的把握往往依靠直觉和经验,注重技能的掌握和技巧的运用。一般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传递建筑的理论和技艺,不靠计算,不靠定量分析,不用形式逻辑的方法构思,只靠实践和经验。相对而言,西方则从几何分析入手,强调建筑数据的严格与精确。如果拿我们引以为荣的万里长城与古埃及金字塔相比,大多数人往往会觉得长城的巍峨是金字塔远不能比拟的。殊不知,金字塔的建造难度比我们的长城要大多少倍,金字塔是以正方形为基底的,四周的长度与金字塔的斜度几乎是以最坚固的形式是搭配的,除此之外,230万块平均重达2.5吨的石块就算在今天想要堆砌那样的高度也是颇费一番周折的。而长城与之相比只是用大量的劳力简单垒积起来的,只是长度令人惊叹,在这里我没有任何对古人的亵渎之意,仍对他们的劳动结晶感到自豪。在建筑式样的选择和建筑理论的总结上,中国古建筑也是模仿大于超越,不求创新和改变。因此我们的建筑形式几乎3000年没有变化,与中国不同,西方建筑经常求变。从雅典卫城上第一批神庙的出现代今天已经2500年了,其间整个欧洲的古代建筑形态加剧演进。从古希腊古典的柱式到古罗马的拱券技术,从哥特式的尖券,十字拱和飞扶壁技术到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罗马圣彼得大教堂,无论从整体还是局部,从装饰还是空间布局,都在不断变化,这就反映了欧洲人独辟蹊径、敢于创新的精神。

我们不禁为建筑中深刻的文化印记和浓厚的人文精神要素所惊叹。建筑是一个民族的史书,在其中我们可以找到一个民族的精髓,清晰地看到民族精神发展的轨迹。虽然我们保存至今带有深刻文化底蕴的古建筑已不多,正如此我们更应花大力气保护现有建筑文物,并不断在借鉴其它民族优秀建筑文化的基础上,多建造具有中国气派与文化底蕴,历史精神与民族风貌的建筑,为中华民族和民族的子孙留下值得自豪的东西。

参考文献:

[1]柳肃. 把“建筑与文化”的研究推向广泛深入――“建筑与文化”1996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J]华中建筑, 1997,(01)

[2]潘玉琨. 当今中国的建筑文化现象[J]华中建筑, 1995,(01) .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