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心理健康结课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4-20 17:57:54

心理健康结课论文

心理健康结课论文范文1

[论文关键词] 高校心理健康 教育课程 教学效果 评价

[论文摘要] 大学生心理教育课程是高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渠道。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教学进行探索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增进心理健康教育的效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从教师教法、学生学法、教学效果评价三个方面论述了高校心理教育课程的教学,旨在通过该课程教学的探讨,进一步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进而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随着高校心理事件的激增,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根据教育部于2001年颁发的《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很多高校纷纷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1],并以此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渠道。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不能仅停留在让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的理论,而是要落实到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上,所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是一门体验性、实践性、互动性很强的课程,这也造成了该课程的教法、学法及教学组织存在诸多争议。故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教学进行探索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增进心理健康教育的效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特点

1.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综合性、应用性特点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社会心理学、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变态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及思想道德修养、职业生涯规划等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同时,它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依据心理学、教育学和团体动力学的有关原理,把抽象的心理知识和生动活泼的操作实践结合起来,强调学生将课堂体验所得向生活情境迁移,进而提高心理素质、增进心理健康,具有应用性特点。

2.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实施活动化的特点。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活动课程的互动性与开放性,强调以活动课程的形式组织实施课程内容。通过各种各样亲身参与的活动,学生能够获得丰富而真实的感悟、体验和反思,进而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认知、情感与行动重新考察,并以更深刻的方式重建经验和重新解释,提升自我感和价值感,不断内化那些经过活动中的交互作用而培植的观点,最终达成人格和谐发展之目标[2]。

3.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教学组织预设生成化的特点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学科领域,要服从学科课程的目标,具有学科课程的计划性、系统性。在具体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制定教学计划,依据教材内容进行备课,形成预设式的教学安排。与其他传统学科相比,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以传递心理健康的理论知识为宗旨,而是强调学生在活动情境中体验、分享,所以教学安排并不严格地按照预设的程序进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利用学生互动分享的生成性资源组织教学,丰富教学内容,实现学生自我觉察、自我教育,促进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增进心理健康、开发心理潜能。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计是一个预设生成式的教学安排,是教师与学生在教学大纲的框架下借助于现实活动而协作的过程。

4.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师生关系平等协作化的特点

师生之间民主、平等、尊重的关系有助于课堂形成安全的气氛,促进学生产生新的体验和感受,实现不合理认知和行为的转化,进而提高心理素质。后现代课程理念也强调教师与学生是学习社区里平等的成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全部运作应贯穿一个基本原则:师生双方在民主平等上的协作。随着课程的进展,师生关系愈加融洽,双方的协作也不断地向纵深发展[2]。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法的探索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同于一般的学科教育,它关注的是学科知识的内化和各种心理调控技能的完善。教师教学的重点不是引导学生死记硬背概念和抽象的理论,而是把学生引导到心理健康知识的真正应用上[3]。具体的教学方法可归纳为:

1.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法在课堂中的效果如何,关键在于教师对案例的选择。因此在选取案例时力求选用的案例具有现实性、代表性、生动性。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学生最关注、最渴望解决的问题,综合成典型案例呈现给学生。同时,教师可以根据所要讲授的内容设计出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最后教师做出小结,并将有关的心理学理论知识浓缩进去,传授给学生。概括起来,此方法的操作程序是:案例导入——思考讨论——总结提高。

2.团体心理辅导法

团体心理辅导的过程是一个借助于成员之间的互动而获得自我发展的学习过程。它非常重视学生的主动学习、自我评估、自我改善,有利于学生的自我教育。它可以通过团体成员的自我体验,成员间的相互分享,改变其行为模式,达到使团体成员成长和发展的目标。团体心理辅导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方式,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常用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运用这一教学方法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民主参与性原则。教师作为团体的领导者和团体成员之间是平等、尊重的关系,应使团体保持一种安全、信任的基调。(2)活动性原则。教师应根据团体目标,选择设计团体活动,诱发学生进行体验性学习。(3)潜力开发原则。教师应给予学生更多启发,激励学生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相信学生是有发展潜力的。(4)灵活性原则。教师课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理论、技术、团体程序等,取得辅导效果的最大化。

3.心理测试法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根据讲授内容插入心理自测量表,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状况。教师应注意心理测试的指导语和对测试结果的解释。例如,在讲自我意识这一章时,教师可采用自尊量表评定学生对自我价值和自我接纳的总体感受。在施测前教师应给学生科学的指导语,说明测试的结果没有好坏对错之分,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真实情况作答。在对结果解释时,教师应向学生说明自尊在心理学上的界定,以免学生受日常生活观念的影响而误解了其科学含义,说明测试只是帮助自己进行自我认识和问题评估的工具,学生应结合自己平时的行为表现去思考,而不能根据结果随意给自己贴标签。 转贴于

4.行为训练法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应以行为训练为核心使学生有效地实现从知到行的转换。行为训练是以行为学习理论为指导,通过特定的程序,学习并强化适应的行为、纠正并消除不适应行为的一种心理辅导方法。[4]教师在运用这一教学方法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从易到难的原则。教师可将行为训练的总目标分解为多个简单的子目标行为,并且从较容易训练的子目标行为开始,遵循循序渐进的方式来吸纳复杂的目标行为的学习。(2)示范性原则。为了避免学生在行为训练时获得负性经验,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必要的行为示范,供学生模仿。(3)及时强化的原则。教师对学生表现出的适应性行为给予及时地肯定和认可,以增进行为在实际情景中呈现的可能性。

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生学法的探索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 因此,教学本身要让学生不但学会,而且会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学生本位的课程,学生如何将课堂习得经验转化为日常行为,进而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掌握本门课程正确的学法显得尤为重要。本门课程的具体学法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

1. 体验

体验性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基本特征。学生只有在情感交流和思维碰撞中产生深刻情绪、情感体验,才能促进学生心理品质和心理能力的发展。故体验是学生学习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的重要学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营造安全、无条件接纳的心理环境,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达到教学心理相容。同时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运用语言艺术,促进学生产生内心体验。

2.团体讨论

团体讨论是团体心理辅导的一个技术,它是指团体成员围绕一个共同的话题,发表各自的意见,并听取他人的意见,及时修正自己原来的看法,互相进行合作、深入的探讨。团体讨论的目的不在于讨论之后的结论,而在于借助讨论过程促使成员充分地参与。它可以帮助学生清楚地认知自己的和他人立场的差异点和共同点,培养尊重他人的习惯,促进学生从多个角度理性的思考问题并做出有效选择,这对于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是学生学习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必不可少的学法。教师在团体讨论中应注意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对于学生意见不予批评,使学生自始自终保持轻松自由的心态。

3.课外阅读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施要以教材为基础。通过课堂专题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但任何教材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对于课堂教学的不足,学生可以通过课外阅读进行弥补,这是大学生学习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的重要学法。教师可以根据课堂讲授内容,为学生提供心理学书籍杂志、心理电影、心理学网站。这些生动活泼的形式,更容易帮助学生体验、学习、接受课堂学习的知识和理论,进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效果评价的探索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养的最终目的,所以该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不仅仅是检查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情况,更多的是关注学生所学的知识能否促进其心理认知的发展、心理品质的提升和心理问题的矫治。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对课程的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评价的目标体系和评价的方式方法都直接影响着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和课程功能的落实。鉴于此,依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目标及学习内容,我们建立了如下的评价目标:(1)学科基础知识: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2)能力方面:掌握人际交往、情绪管理、压力管理、自信心培养等方面的技能,能够对自身状况和问题有所了解,有效应对各种突发性事件及负性情绪,维持自身良好的心理状态。(3)心理素质方面:掌握基本的心理健康观点,并能将其与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紧密联系,有效地进行自我调节。

该课程的评价方式分为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平时的练习作业进行评定,着重分析学生各章节知识的内化程度。终结性评价指期末测试,通常以案例分析、影评或开放式问卷的形式进行,旨在鼓励学生超越教材,强化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认真的总结、反思,并结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要求及具体目标的达成情况,寻找差距,分析原因,真正有效地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郭名询.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全书[M].北京:银声音像出版社,2004.

[2]程迪.后现代课程范式下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构[J].2005,1:37-39

心理健康结课论文范文2

关键词:高校心理健康 教育课程 教学效果 评价

随着高校心理事件的激增,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根据教育部于2001年颁发的《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很多高校纷纷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1],并以此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渠道。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不能仅停留在让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的理论,而是要落实到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上,所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是一门体验性、实践性、互动性很强的课程,这也造成了该课程的教法、学法及教学组织存在诸多争议。故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教学进行探索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增进心理健康教育的效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特点

1.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综合性、应用性特点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社会心理学、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变态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及思想道德修养、职业生涯规划等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同时,它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依据心理学、教育学和团体动力学的有关原理,把抽象的心理知识和生动活泼的操作实践结合起来,强调学生将课堂体验所得向生活情境迁移,进而提高心理素质、增进心理健康,具有应用性特点。

2.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实施活动化的特点。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活动课程的互动性与开放性,强调以活动课程的形式组织实施课程内容。通过各种各样亲身参与的活动,学生能够获得丰富而真实的感悟、体验和反思,进而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认知、情感与行动重新考察,并以更深刻的方式重建经验和重新解释,提升自我感和价值感,不断内化那些经过活动中的交互作用而培植的观点,最终达成人格和谐发展之目标[2]。

3.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教学组织预设生成化的特点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学科领域,要服从学科课程的目标,具有学科课程的计划性、系统性。在具体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制定教学计划,依据教材内容进行备课,形成预设式的教学安排。与其他传统学科相比,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以传递心理健康的理论知识为宗旨,而是强调学生在活动情境中体验、分享,所以教学安排并不严格地按照预设的程序进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利用学生互动分享的生成性资源组织教学,丰富教学内容,实现学生自我觉察、自我教育,促进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增进心理健康、开发心理潜能。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计是一个预设生成式的教学安排,是教师与学生在教学大纲的框架下借助于现实活动而协作的过程。

4.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师生关系平等协作化的特点

师生之间民主、平等、尊重的关系有助于课堂形成安全的气氛,促进学生产生新的体验和感受,实现不合理认知和行为的转化,进而提高心理素质。后现代课程理念也强调教师与学生是学习社区里平等的成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全部运作应贯穿一个基本原则:师生双方在民主平等上的协作。随着课程的进展,师生关系愈加融洽,双方的协作也不断地向纵深发展[2]。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法的探索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同于一般的学科教育,它关注的是学科知识的内化和各种心理调控技能的完善。教师教学的重点不是引导学生死记硬背概念和抽象的理论,而是把学生引导到心理健康知识的真正应用上[3]。具体的教学方法可归纳为:

1.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法在课堂中的效果如何,关键在于教师对案例的选择。因此在选取案例时力求选用的案例具有现实性、代表性、生动性。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学生最关注、最渴望解决的问题,综合成典型案例呈现给学生。同时,教师可以根据所要讲授的内容设计出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最后教师做出小结,并将有关的心理学理论知识浓缩进去,传授给学生。概括起来,此方法的操作程序是:案例导入——思考讨论——总结提高。

2.团体心理辅导法

团体心理辅导的过程是一个借助于成

员之间的互动而获得自我发展的学习过程。它非常重视学生的主动学习、自我评估、自我改善,有利于学生的自我教育。它可以通过团体成员的自我体验,成员间的相互分享,改变其行为模式,达到使团体成员成长和发展的目标。团体心理辅导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方式,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常用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运用这一教学方法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民主参与性原则。教师作为团体的领导者和团体成员之间是平等、尊重的关系,应使团体保持一种安全、信任的基调。(2)活动性原则。教师应根据团体目标,选择设计团体活动,诱发学生进行体验性学习。(3)潜力开发原则。教师应给予学生更多启发,激励学生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相信学生是有发展潜力的。(4)灵活性原则。教师课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理论、技术、团体程序等,取得辅导效果的最大化。

3.心理测试法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根据讲授内容插入心理自测量表,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状况。教师应注意心理测试的指导语和对测试结果的解释。例如,在讲自我意识这一章时,教师可采用自尊量表评定学生对自我价值和自我接纳的总体感受。在施测前教师应给学生科学的指导语,说明测试的结果没有好坏对错之分,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真实情况作答。在对结果解释时,教师应向学生说明自尊在心理学上的界定,以免学生受日常生活观念的影响而误解了其科学含义,说明测试只是帮助自己进行自我认识和问题评估的工具,学生应结合自己平时的行为表现去思考,而不能根据结果随意给自己贴标签。

4.行为训练法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应以行为训练为核心使学生有效地实现从知到行的转换。行为训练是以行为学习理论为指导,通过特定的程序,学习并强化适应的行为、纠正并消除不适应行为的一种心理辅导方法。[4]教师在运用这一教学方法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从易到难的原则。教师可将行为训练的总目标分解为多个简单的子目标行为,并且从较容易训练的子目标行为开始,遵循循序渐进的方式来吸纳复杂的目标行为的学习。(2)示范性原则。为了避免学生在行为训练时获得负性经验,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必要的行为示范,供学生模仿。(3)及时强化的原则。教师对学生表现出的适应给予及时地肯定和认可,以增进行为在实际情景中呈现的可能性。

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生学法的探索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 因此,教学本身要让学生不但学会,而且会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学生本位的课程,学生如何将课堂习得经验转化为日常行为,进而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掌握本门课程正确的学法显得尤为重要。本门课程的具体学法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

1. 体验

体验性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基本特征。学生只有在情感交流和思维碰撞中产生深刻情绪、情感体验,才能促进学生心理品质和心理能力的发展。故体验是学生学习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的重要学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营造安全、无条件接纳的心理环境,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达到教学心理相容。同时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运用语言艺术,促进学生产生内心体验。

2.团体讨论

团体讨论是团体心理辅导的一个技术,它是指团体成员围绕一个共同的话题,发表各自的意见,并听取他人的意见,及时修正自己原来的看法,互相进行合作、深入的探讨。团体讨论的目的不在于讨论之后的结论,而在于借助讨论过程促使成员充分地参与。它可以帮助学生清楚地认知自己的和他人立场的差异点和共同点,培养尊重他人的习惯,促进学生从多个角度理性的思考问题并做出有效选择,这对于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是学生学习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必不可少的学法。教师在团体讨论中应注意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对于学生意见不予批评,使学生自始自终保持轻松自由的心态。

3.课外阅读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施要以教材为基础。通过课堂专题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但任何教材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对于课堂教学的不足,学生可以通过课外阅读进行弥补,这是大学生学习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的重要学法。教师可以根据课堂讲授内容,为学生提供心理学书籍杂志、心理电影、心理学网站。这些生动活泼的形式,更容易帮助学生体验、学习、接受课堂学习的知识和理论,进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效果评价的探索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养的最终目的,所以该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不仅仅是检查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情况,更多的是关注学生

所学的知识能否促进其心理认知的发展、心理品质的提升和心理问题的矫治。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对课程的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评价的目标体系和评价的方式方法都直接影响着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和课程功能的落实。鉴于此,依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目标及学习内容,我们建立了如下的评价目标:(1)学科基础知识: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2)能力方面:掌握人际交往、情绪管理、压力管理、自信心培养等方面的技能,能够对自身状况和问题有所了解,有效应对各种突发性事件及负性情绪,维持自身良好的心理状态。(3)心理素质方面:掌握基本的心理健康观点,并能将其与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紧密联系,有效地进行自我调节。

该课程的评价方式分为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平时的练习作业进行评定,着重分析学生各章节知识的内化程度。终结性评价指期末测试,通常以案例分析、影评或开放式问卷的形式进行,旨在鼓励学生超越教材,强化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认真的总结、反思,并结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要求及具体目标的达成情况,寻找差距,分析原因,真正有效地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郭名询.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全书[m].北京:银声音像出版社,2004.

[2]程迪.后现代课程范式下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构[j].2005,1:37-39

[3]杨秀清.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初探[j]. 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2005,4:78-80

心理健康结课论文范文3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 调查 游仙区 中小学

中小学生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期, 其心理健康水平对其未来的发展有很重要的影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是学校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它是指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依据心理学、教育学的有关原理,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全体学生自行设计、组织、参加一系列活动,在其自身的体验与感悟中提高心理素质、增进心理健康、开发心理潜能的一种新型课程。中小学校必须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开展。为了更好地了解绵阳市游仙区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实施现状,特进行此研究。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对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的30所小学及12所初中学校部分教师及校长进行随机问卷调查,共发放教师问卷790份、校长问卷30份,回收有效问卷808份(教师问卷784份,校长问卷24份),回收率为98.5%。其后,对部分教师和校长进行深度访谈。

1.2 方法

采用自编问卷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心理健康活动课开课情况、心理健康师资情况、心理健康课管理情况、学生对心理健康课的态度、心理健康教材使用情况等。

2.结果

2.1心理健康活动课开课情况

84.4%的学校认为中小学有必要开设心理健康活动课,61%的教师认为其所在学校已经具备开设心理健康活动课的条件。各学校心理健康课的实际开设情况见表1。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会加重师生的负担:1表示赞成,2表示不赞成,3表示不清楚。见图1。

部分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存在偏差,不能正确看待心理健康教育,相当一部分学校对心理健康活动课的重视程度不够,甚至没有开设心理健康活动课。

2.2 心理健康师资情况

41.3%的学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有上岗证,迄今参加各种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的教师人数,3人以上的学校占36.2%,2-3人的占34.7%,1人的占13.3%,从无的占15.8%。

心理健康课教师的类别、学历水平及专业见表2.

绝大部分学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没有上岗证,专职教师少,兼职教师学科背景较杂乱,授课教师专业性不强。

2.3心理健康课管理情况

学校心理健康课的管理情况,见图2。

46.4%的学校心理健康课挂靠班级管理,10.7%无管理,学校对心理健康课的管理力度不够。

2.4 学生对心理健康课的态度

33.4%的学生表示对心理健康课非常感兴趣,44.1%比较感兴趣,18.4%一般,4.1%不感兴趣。学生上心理健康课的状态,见图3。

现在学校的心理健康课不能有效满足学生的需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5 心理健康教材使用情况

对学校现有的心理健康教学内容的评价:66.8%认为内容适量,30.6%认为内容太少,2.6%认为内容太多;除现在的教学内容外,60.3%认为还可以通过心理辅导活动课进行教育,39.7%选择通过晨会课进行,31.7%选择通过广播讲座进行,23.6%选择其他途径。

3.结论与建议

四川省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之后,按照《教育部关于地震灾区中小学心理健康辅导及心理健康教育的通知》要求,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了中小学课程体系,并在四川省灾后地方课程重建中,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题的“呵护心灵”行动被作为一个独立板块全面纳入四川省义务教育地方教材《生活·生命与安全》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和不足,必须给予重视并认真加以解决。

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素质教育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重视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和心理健康的维护已成为当今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不是可有可无的调味剂。学校的全体领导和教师,都必须树立正确的

理健康教育的观念,认识到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重要性,正确处理好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形成全体教师主动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氛围。

其次,学校领导应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管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纳入学校的整体工作计划,并设置专门部门负责落实;熟悉党中央和教育部关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系列文件,并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制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章制度,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凭可依;保证每年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面的资金投入,合理量化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的工作,保证他们合理的工作报酬和发展机会;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提供培训进修的机会,帮助教师提高理论修养和专业水平。

再次,学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要重视自身心理健康的维护,善于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进行自我调适和自我保健,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要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研究,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和业务素质,正确把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的实质;重视科研工作,经常参加一些学术交流,加强教法研究;重视对学生心理需求的调查,从学生的反馈中获得他们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并加以改进,强调通过学生的活动和实践,使学生在亲身的体验和感悟中达到心理健康发展的目的;重视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材的研究和开发,目前心理健康教学内容太少,不能有效满足学生的需要,针对此,教师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的教材建设,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相结合,按照科学的原则设计教材,使教材的编写更能切合学生的实际,并结合不同班级学生的实际特点,灵活选用教材中的内容,更好地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

心理健康结课论文范文4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改革;探讨

当前,大学生面临着学习、生活、升学、就业、人际交往等众多压力,青年学生中心理不适现象日趋增多,常引起激烈的心理矛盾冲突。许多研究发现,大学生的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人格障碍等心理问题日益增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明显比国内青年群体要差,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在校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已成为高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河南省大部分高校都已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必修课或公选课,但如何把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课程的特点,采用适合学生学习和成长需要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实效性,成为广大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思考的主要问题。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缺乏实效性的原因

目前,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但是受学校、教师、学生等相关因素的影响,心理健康教育课还是形式大于内容,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于不同学生的成长环境以及个体感受到的效果差异,使得大学生中存在一些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误解和偏见,因此存在不少请假或是逃课的现象。另外,高校的心理健康课多采用说教形式,且偏重理论讲解,忽视了大学生特定的心理需要,不能积极地与学生互动,显得空洞无力。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改革应采取的方法和手段

(一)改革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

目前高校的心理健康课程体系陈旧、内容枯燥,引发一些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反感和偏见。一方面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不感兴趣,另一方面部分学生确实存在严重的心理困扰,如果得不到有效疏导,既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也对其日后走向社会埋下隐患,因此改革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势在必行。

1.建立合理的课程目标。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使大学生达到的目标为:自我意识完整、健全人格品格、改变不合理认知、促进社会适应性。

2.课程设计与实施应遵循的基本原则:针对性和发展性。针对性是指:注意不同大学生群体的需求,对学生心理问题做出及时反应。发展性是指:通过心理素质教育,促进他们积极地面对成长中的各种挑战。

3.课程内容要与大学生活紧密结合。一是情绪情感问题。大学生生活阅历较浅,社会经验不足,生理和心理发展还未到达平衡的状态,对人生和社会问题的认识往往比较肤浅,并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扰,情绪不稳定。对亲情、爱情和友情的认识和理解不深入,感情上容易受伤害。二是人际互动能力培养。在大学阶段,与来自不同地域的性格各异的同学们朝夕相处,大学生的交际圈还逐渐从校园扩展到社会。在此过程中,寝室矛盾、同学矛盾、与家长的矛盾等也随之产生,大学生交往难问题渐渐突显。现如今的大学生绝大部分是90后,生于独生子女家庭的他们自我意识很强,与人交往过程中包容心与忍耐力大大减弱,人际关系紧张,不合群的问题普遍增加。三是自我认知与压力应对。大学生有限的成熟度和经验水平限制了他们对自我充分、客观的了解,从而不能客观、准确地自我定位,许多学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自卑或自负心理。部分心态欠佳的学生遇到困难或挫折就会产生心理压力,从而影响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四是职业生涯规划。职业前景已成为大学生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生涯发展指导有助于挖掘自身潜力,增加发展的目的性和计划性,提升其应对竞争的能力,增加成功的机会。总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探索才刚刚起步,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上不断进行改革创新,才能满足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

(二)改变传统的心理健康教学组织形式

传统的心理健康教学普遍存在教师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缺乏互动、内容空泛等问题,随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开展,如何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促进师生参与体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参与体验式教学以非指导性教学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教学不是以课本和教师为中心,而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不是学习过程的指导者,而是学习过程的引导者和服务者。我们要努力在实践中建构起基于学生的参与体验式教学模式。通过情景创设、角色扮演、团体辅导、小组学习、游戏、辩论等方法引导学生在做中感悟体验认知改变成长。

(三)把团体心理咨询理论运用到心理健康教学当中

如何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开设适应大学生成长的需要,增强课程的教学效果是广大心理健康课教师共同追求的目标。团体心理咨询的专业理论体系,如团体动力理论、需要理论、社会学习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和人际沟通理论等不仅为团体心理咨询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提供了理论基础。将团体心理咨询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课堂中引进团体活动,小组合作,分享体验等这种体验性的对话式团体辅导,从传统教育以教师“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学”为主体,是对讲授式班级辅导的实质性提升。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勇于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将团体心理咨询的理论、技术、活动等融入课堂教学,增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提高教学过程师生互动的主动性,形成一种适合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学方法。

(四)改革传统的学习评价方式

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考核方式大多采用总结性评价,也就是期末考核的形式。这种评价既不能准确地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效,也不利于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开设是以提升学生心理调节水平为出发点,最终达到增强学生心理素质的目的。这就要求心理健康教师不能单一地运用期末考核作为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心理健康教育课应采取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形成性评价注重学生的课堂表现、完成作业情况及出勤率。总结性评价以开卷形式考核学生运用心理健康知识去辨别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综合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的情况,成绩合格者即可取得相应学分,相反则需要重修。

参 考 文 献

[1]张金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课教学模式探讨[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2]裴利华.团体辅导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0(8)

[3]熊宝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科技信息.2007(32)

心理健康结课论文范文5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担负着重要使命。为此,研究者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和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课程教学模式的初探与改革,例如体验式教学模式、教学与团体辅导相结合的模式、细化评估教学目标、教学方式和手段实施;②教学目标的拓展,例如积极心理学思想的运用、倡导积极人格的培养等。关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大学生心中的定位,此前曾有人对此进行了诸如教学内容的需求等部分因素的调查。为了使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获得更多的受益,使学生更直接地参与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中来,作者试图站在学生的角度,科学、系统地了解学生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态度及需求。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武汉某高校大二和大三学生,共182人,收到有效问卷178份。其中,文科72人,理工科106人;大三94人,大二84人。(在所选学校的学生中,部分大三学生上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大二学生全部上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本研究选取了没有上过心理健康课的大三学生和已经上过课的大二学生进行对照分析)。

2.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自编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态度及需求调查表》,主要涉及三方面的内容: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的态度,根据重要性、有效性和受欢迎程度进行五级评分;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形式的理解,进行单项选择,统计各选项人数百分比;③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及方法的需求,根据需求程度进行五级评分。问卷集体测试,当场回收,所得数据采用spss17.0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三、结果与讨论

1.学生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的态度。调查发现,根据大学生对课程的重要性、有效性、受欢迎程度进行五级评分,结果所得均分都高于平均水平。这说明当代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认同度普遍较高。这与刘海燕等人(2010年)的研究是一致的。按照不同年级分类,结果发现大二学生在“课程有效性”和“课程受欢迎程度”上显著高于大三学生。大三学生是没上过心理健康课程的,可见上过心理健康课程的学生对其有着更高的认可和喜爱。按照不同专业分类,结果发现文科和理工科学生对心理健康课程的态度没有显著的差异。这一结果显示,不同的专业背景对心理健康课程的态度并没有实质性的影响。

2.学生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形式的理解。①课程开设方式。学生对“心理健康课程以何种方式开设较为合适”进行单项选择。结果显示,93.8%的被调查者认为心理健康课程应该开设,其中37.4%的人认为应该以必修课的形式开设,16.4%的人认为应该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40%的人认为应该以“必修课+选修课”的形式开设。②开课年级。根据调查结果发现,34.8%的学生认为应该在大一开设心理健康课程,12.4%的学生认为应该在大二开设,10.3%的支持在大三开设,希望各个年级都开设者占39%。这说明学生也意识到每个年级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不同,所以每个阶段都需要心理健康教育的帮助。③开课人数。根据调查结果发现,26.7%的学生希望心理健康课程的班级人数控制在30人以下,45.6%的人希望控制在30~60人之间,21.5%的人希望在60~90人之间,仅有6.2%的人希望在90人以上,可见学生多数倾向于小班教学。④开课形式。根据调查结果发现,73.4%的学生认为心理健康课程应该以传统讲授、团体活动、案例分析、心理测试、多媒体辅助等方式进行教学。

3.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目标、内容及方法的需求。从对教学目标的认识和需求角度进行分析,“调节心态”和“探索自我”是大学生认为心理健康课程需要完成的首要目标。大二学生与大三学生相比,更倾向于选择“健全人格”和“适应社会”为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目标,大三学生与大二学生相比,更倾向于选择“解决问题”为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目标,差异具有显著性。由此可见,大三学生在选修心理健康课程时更多的是带着问题前来的,有一定的目的性,他们更希望通过这门课程解决自身的一些疑惑;而大二学生通过心理健康课程的学习,了解到心理健康课程不仅仅对他们当下的学习起作用,对于他们未来的发展也能够起到指引性的作用,所以他们更愿意将“健全人格”和“适应社会”这类长远性的作用作为心理健康课程的目标。理工科学生与文科学生相比,更倾向于选择“掌握知识”和“解决问题”作为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目标,差异具有显著性,而在其他的目标上二者没有显著差异。从对教学内容的需求来分析,大学生更倾向于选择的教学内容前四位分别是“认识自我”、“恋爱指导”、“人际交往”、“情绪调节”。大二学生与大三学生相比,更倾向于选择“学习能力”作为心理健康课程的内容,差异具有显著性。这可能是由于大二学生已经上过心理健康课程,普遍认可教师对“学习能力”这一版块内容的讲解,也认同这一部分内容的重要性。而大三学生对“学习能力”这一版块的内容更多的是出于自身的理解和猜测,认为可能很枯燥或者很理论化。文科生和理工科生相比,更倾向于选择“认识自我”和“生涯规划”作为心理健康课程的内容,理工科生和文科生相比,更倾向于选择“心理知识”和“学习能力”作为心理健康课程的内容,差异具有显著性。可见,针对不同专业、不同特点的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内容应该有所区别,研究者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对此也深有体会。从对教学方法的需求来分析,学生更倾向于选择的教学方法前四位分别是“心理测试”、“视听教学”“、案例分析”和“团体辅导”。大三学生与大二学生相比,更倾向于选择心理测试;大二学生与大三学生相比,更倾向于团体辅导,差异具有显著性。这说明,通过心理健康课程的切身体会,学生对于团体辅导的教学方法比较认可。而没上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学生出于自身的好奇,更希望通过心理测试这样直接的方式来了解和帮助自己。文科生与理工科生相比,更倾向于选择角色扮演、团体辅导和情境体验,而理工科生与文科生相比,更倾向于选择案例分析和心理测试。这可能是由于文科生更喜欢探索和体验的缘故,这也说明,针对不同专业、不同特点的学生,需要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吸引学生。

四、结论

心理健康结课论文范文6

关键词:体育课程;运动技术;体育理论;体育社团;结构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07)02-0079-04

课程内容决定于课程目标,我国高校体育课程目标在2002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下称新《纲要》)中有完整的表述,它反映的是进入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国家意志和社会对人的需求。当今的人才培养注重因材施教,突出个性发展,以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多元化和一体化的趋势。新《纲要》指出:“为实现体育课程目标,应使课堂教学与课外、校外的体育活动有机结合,学校与社会紧密联系。要把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体育锻炼、校外(社会、野外)活动、运动训练等纳入体育课程,形成课内外、校内外有机联系的课程结构。”这意味着高校体育课程的内容有着广泛的外延性,因此,新《纲要》背景下高校体育课程内容的选择值得人们重新审视。

1运动教育

在学校教育中,课程是知识的载体。体育课程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那么,身体练习所形成的运动技术是否属于知识?多年来,我国把“三基”作为体育教学的任务之一,“三基”即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也就是把技术、技能和知识区分开来。其实,这是我们在认识上的误差。什么是知识?“知识就是人类认识的成果或结晶。”[1]黑格尔也说过:“所谓知识,不是别的,即是知道一个对象的特定的内容。”[2]因此,运动技术具有知识的特征,可称之为操作性知识。操作性知识,专指合就目的并实有功效的人体活动的特定程序[3]。运动技术是人在从事以运动项目为中心的身体练习过程中,在自体内部之间和自体和客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中通过综合体验所获得的身体认知[4]。它是新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把运动技术上升为知识的范畴,就可以解释运动项目在高校体育课程中的客观存在了。运动技能的学习一直是学校体育,特别是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要养成终身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必须建立在其掌握适宜的体育锻炼方法与手段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这是十分重要的观点。运动技能是现代人一种必备的生活前提,它是人们掌握生活技能、生产劳动技能的一种训练。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体育运动国际》中把每一个青少年可以平等地参加运动,并在运动中“获得与其天赋相适应的运动成就”作为一种民利规定下来。参加运动并在运动中加速“社会化”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在上述《决定》中提出的“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坚强毅力”正是准确地把握和运用了学校体育的这种特殊的附加功能[5]。新《纲要》也明确提出课程的运动技能目标:“熟练掌握两项以上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学生只有掌握了一定的运动方法与技能,才能形成体育锻炼的习惯。而且,运动技能目标的实现是跟运动参与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和社会适应目标的实现密切相关的。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新《纲要》的“两项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应该一项为个体性的运动项目、一项为合作性的运动项目。个体性的运动项目指只需要一个人就可以参加的运动;合作性的运动项目指需要两人以上才能参与的运动。大学生应该至少在个体性和合作性运动项目中各掌握一项,这样更切合社会实际,更有利于终身体育习惯的培养。有学者提出高校应该多开设既有健身性、技能性又低的项目,笔者以为不可做得过头。大部分学生都喜欢选择考试容易通过的运动项目作为体育课,但我们要考虑他们的选择是否跟社会体育相衔接。当今社会,奥林匹克运动日益全球化,竞技性的运动项目还是主流,足球、篮球等传统项目在很长时间内还会是世界上最普及的运动。而这些运动也正是学生的兴趣之所在。姚本先[6]调查了3756名大学生,57%的学生运动爱好集中在球类,包括羽毛球、篮球、足球、乒乓球、排球等。所以,高校体育不可一味追求新兴运动项目。只要技能考核不过于强调运动技术的精尖,不用运动水平高低作为衡量学生在校期间接受体育教育合格与否的主要依据,学生就不会对体育运动失去兴趣。

2体育理论教育

一直以来,我们理解中的体育课程都是以运动技能为基本内容的,运动技术是体育课程的主要部分,体育理论教育居于次要的地位。1992年颁布的旧《纲要》规定:“各类体育课均包括理论与实践两部分。理论部分的学时不得少于教学时数的12%。”而体育课程理论教学的效果如何呢?1995年对辽宁省1200名在职工作的大学毕业生参加体育活动的调查结果表明,有41.18%的人认为在大学时期所获得的体育基础理论知识对工作后的体育活动没什么影响[7]。不少的调查研究也表明,当前我高校体育理论教学无论是教学课时还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均亟待改进[8-9]。在这种形势下,新《纲要》对体育理论教育作出这样的规定:“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运动实践教学中注意渗透相关理论知识,并运用多种形式和现代教学手段,安排约10%的理论教学内容(每学期约4学时),扩大体育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从12%到10%,高校体育课程理论教学究竟何去何从?

当前,很多高校都是把理论教学穿插在实践教学中进行。但是,能够说得上理论联系实践的多数是一些运动项目的规则等理论。那些健身原理等内容很难在运动实践中穿行,而且这样的讲授缺乏系统性,因而收效也不大。与国外一些国家相比,10%的理论教学也似乎太低了:日本名古屋大学一年级第一学期的体育课全部都是理论保健课;韩国各高校体育课程中体育理论的学时均占到总学时的20%-30%左右;美国的高校体育教学虽有较大自由度,但体育理论课却一直是必修课,并占了50%比重的学分[10]。张勇等[11]认为,当前试图通过片面地增加体育理论课教学时数与比例的做法,是不实际、不科学的,也不是解决学生体育意识不高的有效办法。他们建议,把传统体育实践课和体育理论课完全分离开来,把体育理论纳入公共必修课教学中,设立一定授课时数和学分。笔者认为,这是一个较为彻底的体育课程理论教学改革措施。

考虑到健康教育学和体育课程从目标到内容都有相当的兼容性,可以把二者合而为一。当前,高校的教学计划里都把健康教育学列为公共必修课程(有的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也列入健康教育体系,课程名称为健康与心理教育),设18学时。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较大差异。西北高校在推行健康教育初期,张生芳[12]调查了36所院校,有34所开设了不同形式的健康教育,但不到6年时间,有21所院校先后取消了健康教育的内容。白莉[13]调查了我国372所高校,只有36.02%的高校开设了健康教育课程,有58.53%的高校只开设健康教育讲座。谢佩娜[14]对浙江省20所高校进行调查,没有一所学校开设健康教育必修课。刘圣国[15]调查的黑龙江44所高校中仅有两所高校开设健康教育选修课。湖南省51所高校有24所开设健康教育课,其中必修课6所,选修课7所,讲座11所[16]。可以说,我国高校健康教育已经由系统的集中教育转向了零星的分散教育,这种状况是不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

笔者认为,如果把新《纲要》里规定的16学时的必修理论教学课时(4学时/学期,体育课为2年共4学期的必修课)加上18学时的健康教育学必修课时,共计34学时。设立36学时(或32学时,因为有些学校公共课一学期上16周)的高校体育课程理论必修课,基本上不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可以使体育课程理论教学更加系统化、科学化,对学生体育与健康意识和终身体育能力的培养都有好处。

3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在我国学校体育界,体育课程一直跟体质和健康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体质是健康的物质基础,健康是体质的外在表现。二者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体质是一种“特质”,健康是一种“状态”。体质是人体维持良好健康状态的能力[17]。2002年7月,为了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的决定》的精神,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颁布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从2004年新学年开始,在各级各类学校全面实施。实施办法规定,学生达到《标准》良好等级及以上者,方可评为三好学生、获奖学金;达到优秀成绩者,方可获奖学分;学生毕业时《标准》成绩达到60分为及格,准予毕业;《标准》成绩不及格者,高等学校按肄业处理;对体育课、早操、课间操、课外体育锻炼无故缺勤,一年累计超过应出勤次数1/10或因病、事假缺勤,一学年累计超过 1/3者,其《标准》成绩应记为不及格,该学年《标准》成绩最高记为59分。新《纲要》又规定,体育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要“充分反映和体现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制定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的内容和要求。”由此可见,高校执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属于实施体育课程的范畴。

到目前为止,总体来看,我国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实施情况基本良好,近86%的高校按照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学生体质测试文件指示精神,全面实施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同时按《标准》规定和要求实施成绩评定。测试受众面现已覆盖60%的在校学生,学生普遍对体质测试标准持积极态度[18]。但是,很多研究都局限在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有关指标的探讨和相关测试指标的统计分析上,较少人研究如何通过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使学生掌握提高体质健康水平的方法和手段,而这项任务更应该是重中之重。我们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目的不是为了设置一个考试方式,不是为了要数据而测试。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只是一个手段,目的是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和体质健康水平。要达到这个目的,把《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纳入体育课程的内容,并进行课程化管理是迫切需要。

4体育社团活动

体育社团是以体育运动为目的或活动内容的社会团体。它是社会社团的重要类别,也是体育活动的重要组织形式。因此,体育社团是一种社会组织,它执行一定的体育职能,完成特定的体育目标,是有计划地组织起来的非营利性的社会群体。而大学生体育社团是有共同运动爱好的大学生自发组织的群众性团体,活动范围主要在大学校园,属于体育社团和社团的范畴,属于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课外体育锻炼活动,是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形势下,学生体育社团活动已经成为大学体育课程的组成部分。因此,如何“扶植”大学生体育社团活动是大学体育工作的新任务。

上世纪初,时任校长的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对北京大学进行革新,使北京大学一改暮气沉沉的旧习气,成为我国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的策源地。在一系列改革措施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扶植社团” ,包括体育社团[19]。1917年12月,北京大学学生发起成立体育会,以练习各种运动技术、强健身体为宗旨。时至今天,这种“扶植社团”的思想对于高等教育的发展仍然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北京大学相继成立了30余个体育协会和俱乐部,居各学科协会数量之冠。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高涨。课余体育锻炼已经成为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课余生活的重要活动方式之一。据调查,我国大学约有77%以上的男生和60%以上的女生对课余体育锻炼抱有兴趣。约有70%左右的大学生能够不同程度地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约有40%以上的大学生每周能坚持锻炼3次以上,锻炼时间也能持续30min以上[20]。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主要场所集中于本校的体育场馆,其参与锻炼的主要方式趋向于和同学一起锻炼为主,以个人锻炼为辅。球类等有较强趣味性项目是我国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首选内容。这些都为大学生体育社团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

据1993年对北京市65所大学的调查,学生群众性的体育组织普及程度极低,平均每校只有1-2个,学生群众性体育社团仅仅覆盖3.8%的在校学生[21]。时至今天,这种状况已经得到实质性的改变。北京大学现有包括登山、自行车、网球、棒垒球、围棋等各种体育项目协会超过30个。2002年,清华大学共有体育类的协会19个,如绿茵协会、游泳协会、棒垒球协会等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有十多个体育俱乐部,如武术、跆拳道、自行车、攀岩、健美、健美操、长跑等。上海交通大学1986年成立学生体育总会,到2002年已经成为一个拥有一室、六部、十九个单项体育协会,逾六千名会员的大型学生体育社团,全面构建起了大学生体育社团健身网络[22]。2003年,吴秋林等[23]调查了华东30所大学,学生总人数为21.1万人,其中参加了各种体育俱乐部的有10.86万人,占总人数的51.47%。可以说,我国的大学生体育社团已经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时期,纳入体育课程体系是大势所趋。

5高校体育课程结构体系

笔者构建了如图1所示的高校体育课程基本结构,主要针对一、二年级的一般学生。大学一年级设置体育与健康理论必修课,采用多媒体或者网络教学。一、二年级的第一学期初,进行体质测试(含心理健康测试),主要测试指标(特别是耐力素质和力量素质)达到国内常模的中上水平(或者达到《体质健康标准》的良好以上)者进入运动技能学习,否则进入运动处方式教学班,进行主要以提高身体素质为目的的练习。对经心理测试显示有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学生,对其进行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运动技能的学习以体育俱乐部式(即体育选项课)教学为主,学校体育部门统一制定各运动项目的考核标准,学生每学期可有多次考核机会,通过的可以免修此运动项目,进入下一阶段学习。当学生在两年内体育与健康理论考试、体质健康测试通过,又有两项运动技能(必须为个体性和合作性运动各一项)考核通过,可以免修体育课,但仍需进行体质监控,保留其学习运动技能的权利,鼓励学生掌握第三项以上的运动技能。体育部门为每一个学生建立体质健康档案,如实记录体质检测结果和运动技能学习状况,并为之保密。学校鼓励学生成立各种体育社团组织,主要由体育部门统一进行学分制管理。

图1 高校体育课程基本结构

图2 高校体育课程附属结构

新《纲要》规定:“普通高等学校对三年级以上学生(包括研究生)开设体育选修课。”“应把校运动队及部分确有运动特长学生的专项运动训练纳入体育课程之中。对部分身体异常和病、残、弱及个别高龄等特殊群体的学生,开设以康复、保健为主的体育课程。”这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学生的全面关心。在此,本研究的体育课程附属结构主要针对这三类学生设计:三年级以上学生(包括研究生)、不适合上体育课的特殊群体、学校运动代表队(见图2)。对三年级以上的学生开设体育选修课,可以是运动项目,也可以是体育人文社会学之类的课程。对身体异常和病、残、弱及个别高龄等特殊群体的学生,开设体育保健康复课。除了体弱、残疾的学生可以参加学习外,对体育保健康复有兴趣的学生也可以选修。结合运动医学、康复医学和中医的有关理论,向学生传授“体医”结合的系统知识。还可以导入保健按摩师的技能教学,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身体,并学会科学进行养护,甚至可以用所学的知识服务社会。我国当前开展体育保健康复课的状况不甚理想。林建华等[24]调查了上海、北京等十个省市的27所高校,开设保健体育课程的学校为59.25%。虞荣娟等[25]调查了41所本科院校,开设了体育保健课的占51.3%。吴燕丹等[26]调查了50所实施新《纲要》的高校,仅有68%的高校开设了保健课程。有的高校即使已开设体育保健课多年,但授课中只注重体育实践技术教学,传授一些基本的运动技术和技能,未能将保健体育课教学提高到应能使学生长远效益,乃至终生健身的高度;甚至有的高校保健体育课程形同虚设。因此,新《纲要》下,高校体育保健康复课程的设置与课程建设的完善势在必行。

高校开展竞技运动,培养高水平的体育人才,是当今形势发展的必然。当前,世界各国都把发展学校体育作为战略重点。小学是基础,中学是关键,大学出人才,这是一些体育发达国家的一条共同经验。在美国,NBA球员中有60%来自大学篮球联盟,每年“选秀”的对象主要就是大学生。因此,新《纲要》把高水平运动队的训练纳入体育课程是时展的需要。我国50到60年代前期的实践已经证明了高等院校是培养优秀运动员的一个重要基地。在第一届和第二届全国运动会上,北京高校的十多名运动员获得了金牌,有的还是全国纪录保持者。现在,从实力雄厚的重点大学到一般院校都把培养高水平运动员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如上海交通大学,高水平运动项目主要有篮球、乒乓球、游泳和田径,该校己拥有国际健将23名,健将26名,一级运动员103名。各院校都以培养出全国冠军、世界冠军为荣。据了解,雅典奥运会冠军中至少有18人来自大学校园,包括北京体育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烟台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山东大学、苏州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天津科技大学等。高校培养高水平运动员有许多有利条件:师资结构完善,文化素质高;有较好的运动场地和器材设备作保证;专家学者众多,科研条件优越,便于集中力量,协同作战;大学生文化素质高,易于领会和接受训练计划。高校办好高水平运动队,有利于促进学校群体工作的开展,以提高带动普及,并为学校创出名声。可以预见,高校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的事业还会随着我国体育和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而迅速发展,运动训练纳入课程化管理是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冯契. 哲学大辞典[M].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1010.

[2]黑格尔. 小逻辑[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128.

[3]张洪潭. 技术健身教学论[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33.

[4]邹玉玲,史曙生,顾渊彦. 体育课程导论[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76.

[5]卢元镇. 中国体育社会学评说[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214.

[6]姚本先. 当代大学生兴趣研究[J]. 心理科学,2000,23,(1):113-114.

[7]教育部直属综合大学体协. 中国高校体育改革回顾与展望[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8]吴明智,曾吉,李智伟. 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与对策[J]. 中国体育科技,2001,37(5):22-23.

[9]高军,郄捍烈. 对我国高校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的调查与分析[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6(1):92-93.

[10]邓艳香,林少娜,周斌. 21世纪高校体育发展趋势的探讨[J]. 体育科技, 2002, 3(4) :75-78.

[11]张勇,许传宝. 普通高校增加体育理论课教学的反思[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28(4):33-35.

[12]张生芳. 西北高校健康教育发展现状与对策[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1,(2):27-28.

[13]白莉. 知识经济时代高校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 体育科学,2003,23(3):23-28

[14]谢佩娜. 对我省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健康教育内容的改革与设计[D]. 浙江大学硕士论文,2001.

[15]刘圣国. 黑龙江省大学生健康教育状况透视[J]. 黑龙江高教研究,1994,(6):62-64.

[16]盛祖龙. 湖南省高校健康教育现状和展望[J]. 中国健康教育,1996,12(1):5-9.

[17]何仲恺. 体质与健康关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 北京体育大学博士论文,2001.

[18]陈小容. 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2006年高校体育部主任培训班(东南大学)资料,2006.

[19]石新明. 论蔡元培先生的“扶植社团”思想[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7,(2):31-34.

[20]王华倬,刘玫瑾,于秀. 我国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分析[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5,(1):89-91.

[21]杨东东. 北京市65所高校学生群众性体育社团现状的调查分析[D]. 北京体育大学硕士论文,1993.

[22]陈小蓉,顾渊彦. 大学体育课程改革[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152.

[23]吴秋林,茆飞霞. 华东地区高校体育俱乐部现状调查[J]. 中国体育科技,2003,39,(3):25-26.

[24]林建华,郭琼珠. 普通高校体育保健课的现状及课程设置的若干思考[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27,(4):44-46.

心理健康结课论文范文7

[关键词] 健康心理学;研究范围;研究内容;研究现状

健康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知识和技术探讨和解决有关保持或促进人类健康、预防和治疗躯体疾病的心理学分支。它主要研究心理学在矫正影响人类健康或导致疾病的某些不良行为,尤其是在预防不良行为与各种疾病发生中所应发挥的特殊功能;探求运用心理学知识改进医疗与护理制度,建立合理的保健措施,节省医疗保健费用和减少社会损失的途径,以及对有关的卫生决策提出建议。在一定意义上说,它是心理学与预防医学相结合的产物。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是一个专业学术性的期刊,主要栏目划分为群体心理研究、精神卫生研究、学校心理研究、心身医学研究、综述、心理评估与心理干预、个案研究等;每个栏目刊载相应研究领域的文章。本调查以《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近5年来所刊载的所有文章进行分类统计,透析中国健康心理学的近年的研究概况。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对《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年至2006年5年中所刊载的文章进行分类统计,所刊载文章共有1289篇,其中2002年256篇,2003年217篇,2004年209篇,2005年204篇,2006年303篇。

1.2 研究方法 对《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年至2006年所刊载的所有文章进行人工分类、并进一步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近5年每个栏目所刊载论文的概况见表1。

2.2 近5年刊载论文作者单位分布情况见表2。

2.3 近5年内刊载论文课题资助概况见表3。

3 讨论

3.1 通过本次调查发现,近5年来中国健康心理学的研究逐渐的细致化。栏目逐渐细化但较国外的细致程度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国外的每一个栏目都有相对独立的杂志,研究的范围也较国内广泛。此外,中国健康心理学的研究具有时代性,2003年中国爆发了“非典”,而后,2003年与2004年关于“非典”型肺炎与心理的研究如雨后春笋,《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创立独立栏目“非典型肺炎与心理研究”。

3.2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近5年所刊载的文章中来自地市级医院的文章逐年减少。而来自高校的文章有逐年增多的趋势。虽然说健康心理学的研究和精神卫生的研究是分不开的,但是健康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很宽泛,而精神卫生的相关研究也只是它的一个分支,存在这种发展趋势是比较乐观的,说明研究逐渐指向促进人类健康和疾病预防的方向。

心理健康结课论文范文8

关键词: 独立学院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课程改革

独立学院学生作为当代大学生的一个特殊群体,既具有许多大学生共同的心理特征,又有着不同于其他年龄青年群体的心理特点和性格特征,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家庭经济条件优越。但在基础知识、自身素质、认知能力等方面与普通院校的大学生存在一定的差异。要想健全独立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意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就必须从他们的特点出发,对现有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进行一系列改革。本文对如何结合独立学院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如何切实有效传授心理健康相关知识,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力、抗压能力,最大限度地强化教学效果等方面作分析,做出了以下思考。

一、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视程度不高。

根据教育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文件精神,多数独立院校都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多数独立院校中这个课程多数被定性为选修、辅修课,学时数不多。同时该课程没有统一的课程标准,没有系统的规划,内容缺乏针对性、连贯性和系统性,教材选择、课程内容由心理教师自主决定。课程设置、教材的选择较随意,缺乏科学性。因此不少师生认为心理健康课程是一门可有可无的课程,教学敷衍了事,学生完全没有从课程中学到有用的心理健康知识,这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和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

2.课程教学方法过于老套、单一。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一门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为一体的公共课程,不同于其他专业课程,其内容也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有所调整。目前独立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都没有互相融合,大部分均采取传统的讲授式和讨论式,很多独立学院仍在灌输与现实问题严重脱节的理论,上课地点大都选择在课室或电教室,学生排排坐,教师讲、学生听“满堂灌”的现象比较普遍,完全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使得《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变成修学分的手段。这显然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不符合的,这也严重影响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质量。因此,急需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有效改革。

3.课程的专职任课教师资源匮乏。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授课内容、方式、语言等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教学需要具有真正专业化水准的教师,据调查,实际教学中,真正能胜任此课程的专业任课教师较为缺乏。各独立院校为解决师资不足的问题,往往让邻近学科的教师担任该课程教学,或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或辅导员,虽然这部分教师实践经验丰富,但缺乏心理学基础理论知识,这就导致有的任课教师心理学专业知识贫乏,不足以承担心理教育、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一系列任务。

二、改革《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的对策

1.改进教学内容、模式及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育理念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心理特点的改变而更新。学校可考虑三本学生的特性,改进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教师可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通过选择针对性强的教材或自编教材,强化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并在上课过程中灵活运用各种探究式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另外,可分年级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根据大一到大四学生不同的心理需求设计课程内容,开设各种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满足各年级阶段学生的需求。传统教学方式中的考试和测验等形式并不适合心理健康教育,应逐步淘汰。

2.采用丰富心理健康教学的形式,增强课程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内容应该着重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丰富有趣的教学内容有利于调动大学生主动参与,灵活的教学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过程中,尽管会受到场地、时间、学生人数多等诸多现实条件束缚,但应当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与灵活性有机协调起来,通过教学方法的相互配合,各种教学形式的结合使用,如课堂讲授、讨论、辩论、情景模拟、团队心理辅导等,让学生参与整个教学过程,最大限度地在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在课程中穿插相关讲座,更好地指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掌握自我调控的技巧,这样才会提高独立院校学生对负性情绪的自控能力。此外,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利用贴近学生心理生活的热点、焦点和难点组织教学材料,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刺激学生的兴奋点,促使学生的思想得到启迪。

心理健康结课论文范文9

关键词:心理健康;心理咨询;生命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51-0038-02

当今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价值观重构的时期,价值观点日趋多元化,社会信息瞬间万变。独自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世界时,自幼受到过度保护、心理发展尚未成熟的大学生难免会受到极大的心理冲击。不仅如此,学习、生活、交友、就业等方面的挫折也会对其产生极大的心理压力,以致出现心理疾病,甚至离校出走、自杀等问题。2011年教育部的一份报告指出:针对全国12.6万大学生的抽样调查显示,大学生因心理压力严重影响身心健康的比例高达20.23%,全国大学生因心理精神疾病退学比例占总退学比例的54%。由此可见,如何帮助大学生走出心理压力的困境,已经成为高等教育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不可否认,随着大学生心理问题导致的极端事件不断发生,各高校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并从师资配置等多方面进行了努力,但因为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所以依然存在不少不足之处。本论文将考察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历史,分析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其不足,并探讨其改革措施。

一、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历史

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至今已经有30年的历史。纵观这30年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在短短的20年里(指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笔者注),从无到有,从冷到热,从少到多,从无序到规划,从自发到自觉,从社团行为到政府行为,从介绍引进到深入研究,大致经历了起步阶段、探索阶段和发展阶段三个时期。”[1]

具体而言,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学者主要介绍国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部分高校开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从20世纪90年代初直今,无论政府还是高校都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从人、财、物等方面进行了投入。更重要的是,党的十报告专门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将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写入十报告,凸显了我国政府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

二、当前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之处

如前所述,经过政府和民间的不懈努力,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因为其起步较晚,所以依然存在诸多不足。

1.心理健康教育受重视程度不足。根据教育部2011年公布的《普通高校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基本要求》(下称《基本要求》),包括情绪管理、性心理和恋爱心理、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应对等心理健康课成为大学生的必修内容。根据我国当前高等教育的教学计划,整个大学阶段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占2个学分,而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内的思想政治教育则占8个学分。由此可见,我国高校的道德教育主要偏重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2.心理健康课程自身的不足。关于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内容,《基本要求》规定“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既有心理知识的传授、心理活动的体验,还有心理调适技能的训练等,是集知识、体验和训练为一体的综合课程。课程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2]。不仅如此,心理健康课程本身的特殊性也对该课程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本要求》规定“课程要采用理论与体验教学相结合、讲授与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如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心理测试、团体训练、情境表演、角色扮演、体验活动等。”[3]尽管如此,实际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以教师讲解、理论灌输为主,缺乏师生互动、实践体验环节,从而使该课程呈现出形式化、简单化、德育化的倾向,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3.心理健康教育主体的局限性。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包括专职德育教师(即心理健康课程任课教师)、其他德育工作者(如辅导员)和心理咨询师。如前所述,目前高校心理健康课程中存在的诸多不足极大地限制了专职德育教师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尽管目前高校普遍设有心理咨询师,但是当前高校心理咨询师的工作不仅包括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同时还承担教学与科研任务。这些咨询师在理论的系统性和深度方面均存在不足。此外不同地区、不同高校在心理咨询师的配置方面也存在很大差异,有些高校心理咨询师严重匮乏。由此可见,心理咨询师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所承担的职责也急需加强。

三、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为深入了解当前大学生所面临的心理压力的真实状态,探讨促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笔者曾对本校某专业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调查共20道题,由受调查者对自身心理压力的认知、心理压力的来源以及排解心理压力的途径三大模块组成。调查对象包括一年级学生26名、二年级学生29名、三年级学生37名、四年级学生39名。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131份,回收有效问卷127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6.9%。在此结合本次问卷调查的结果探讨如何加强和促进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1.优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笔者进行的问卷调查中,对于“您认为学校应该为大学生开设心理辅导方面的课程吗?”这一问题,一至四年级中选择“应该。很有必要。”的学生比率分别为48%、63%、72%和55%。由此可见,尽管目前我国心理健康课程存在诸多不足,但是大部分学生依然对此寄予了期待和希望。因此高校应该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力量等方面对该课程进行全方位的优化,以期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2.建设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针对当前我国高校从事心理教育的师资人员紧缺、专业性不强的现状,建设一支具有较强的专业素质和责任心的师资队伍迫在眉睫。“按照《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各高校应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方式,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加强对专、兼、聘职教师的长短期培训,以增强他们的责任感、服务意识和接受掌握新观念、新方法与技巧的自觉性,提高他们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所需的专业知识、技能、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6]

3.强化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不同年级的学生所面临的心理压力有所不同。对于“您觉得您的心理压力来源于哪方面?(多选题)”这道题,一年级至三年级中分别有84%、62%、83%的学生选择了学习,占据第一位。而对于四年级的学生而言,尽管学习因素退居第二位,但仍然占据了41%。由此可见,在整个大学期间学习压力一直是学生压力的重要来源之一,所以高校教育工作者应注重对学生学业方面的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压力。

其次,针对同一问题,一年级至三年级的学生中分别有36%、41%、59%的学生选择了“就业”,占据第二位。而升至四年级后“就业”则成为学生压力的最大来源,所占比例为72%。由此可见,在大学生就业难成为一大社会问题的当今,就业已经与学业并列成为大学生心理压力的最大来源。因此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在新生入学之际便对其进行有关人生规划、择业就业的指导,此后随着年级上升逐步跟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确定恰当的职业发展目标,以便其在毕业后顺利步入职业生涯。

4.加强生命教育。在对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中,针对“您如何看待近年来大学生因压力而自杀事件?”这一问题,选择“理解,有过类似想法”的学生比率分别是:一年级0%、二年级3%、三年级8.1%、四年级8.3%。由此可见,随着年级的上升,学生所面临的压力越大越大,个别同学甚至出现厌世的悲观想法。这一结果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即在整个高等教育过程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容松懈,尤其应该加强生命教育,引导学生更加乐观、积极地面对各种问题和压力。“生命教育就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从知情意方面培养学生真善美的完满人格,提高学生对生命及生命价值的认识,使其在社会中创造生命的价值。”[7]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应通过各种途径和渠道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生命的可贵,从而珍惜生命,关爱自己。

四、结语

本论文考察了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历史,从心理健康课程设置、心理健康教育主体等视角分析其不足之处,并从心理健康课程建设、人员配置等方面探讨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无需赘言,大学生不仅承载了各自家庭和亲人的嘱托,更肩负着整个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因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任重而道远,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进行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亦成为每一位高校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

参考文献:

[1]仰滢.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20年回顾与展望[J]中国高教研究,2008,(7).

[2]教思政厅《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11]5号[Z].

[3]教思政厅《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11]5号[Z].

[4]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2006]第24号[Z].

[5]马建青.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与结合[D].浙江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