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影像传播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4-24 17:00:50

影像传播论文

影像传播论文范文1

[关键词] 影视传播;新媒体;双向互动;多元化

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2012年1月16日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13亿,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56亿,而网络视频的用户规模则达到3.25亿,使用率提升至63.4%,远远大于通过影院、电视和购买光盘观看的受众人群。因此,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影视的传播发展与新媒体的结合会越来越紧密,影视文化的传播方式也会更加多元化。

一、新媒体的普及为影视提供了多元化传播渠道

在我国改革之初,影视由于其独特的影像艺术效果曾经在我国的大江南北风靡一时,当时影视的传播方式是“点对面”的单向线性传播,即电影和电视播出机构通过影院和电视终端的传播载体向受众进行传播。这种单向线性传播由于受媒介的限制,在交互性和跨时空传播方面存在诸多不足。到20世纪末,影视借助日益发展的新媒体打破传统媒介的传播方式,开始与公众建立双向互动,进行跨时空传播。新媒体是在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基础上,以互联网、无线通讯网等为传播途径,利用手机、数字电视、电脑等终端为传播设备,向公众提供娱乐服务和信息的媒体传播形态。①以互联网、手机等为主要载体的新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的单向线性传播方式,具有无可比拟的交互性和跨时空特点。同时技术的成熟突破了影像传播的瓶颈,不仅提高了影像的清晰度,而且降低了规模传输的成本,使大规模、高清晰的影像视频传播成为可能。以目前中国流行的网络电视为例,不仅像PPLive、奇艺网、优酷网等一些经营在线视频的新兴网络企业开始进行影视视频的传播,而且如网易、搜狐等一些传统的各门户网站也看准时机迅速抢占webTV业务,开始涉及影视点播领域,这些影视传播中新加入的生力军为影视的传播开辟出了更大的传播空间。

从理论角度分析,传者、媒介实体与受众三者之间的互动要求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即互动模式不仅表现在形式上,而且要表现在认知、价值、行为和效益上的互动。在基于数字技术的新媒体环境下,影视作品的传播方式已经突破单一的线性模式真正过渡为“即点即播,即播即看”的多元化互动型传播模式。这种形式上的互动性不仅仅局限在视频影像点播这种传播方式的改变,还表现在整个影视信息形成过程的改变,即影视的创作和播映不再依赖于传统意义上的信息传播者,传播过程中的受众不再仅仅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而是成为信息传播的参与者,参与到信息的传播和反馈过程中,形成新媒体环境下真正的双向互动。

新媒体除提供宽带视频业务外,还为受众提供交流平台,如博客、聊天群、网络论坛等立体传播平台和沟通渠道,受众借助这些交流平台将影视的传播内容进行延伸、扩散,同时反过来影响影视的创作和播出。新媒体环境下的这种交互平台摆脱了由于技术特征所造成的影视在创作上的不可更改性,公众可以参与到影视作品创作的前期和中期,制作方也会依据公众的反馈实时调整电视剧的制作,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而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新媒体空间的真正交互式影视剧也在酝酿和实践中,这类交互影视剧涉及多线索平行叙事结构,并且允许观众对影视内容进行控制。②

新媒体环境下的开放平台被赋予了交互、民主的新特征,受众不仅可以对所观影像进行选择、确定,而且还可以通过自身参与、干预影视的叙事结构、人物造型、时空关系等因素,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到影视的创作中,是对传统影视制作流程理念的颠覆,观众的先期参与,使电影制作的新理念更贴近公众,是对电影创作和传播的一次创新和变革。如2008年与观众见面的我国首部互动电影.CN就是这一理念的实践者。

二、新媒体的“病毒式”传播为影视传播带来机遇和挑战 与传统的影视传播载体不同,以互联网和移动设备为载体的新媒体传播有更大的自由空间。影视信息的传递打破了以往单向的传播模式,取而代之的是借助新媒体的传播平台以“一点对多点”的辐射状多维度的信息交流,近乎无限地延展了影视信息传播的深度与广度,促使接收者从被动的受众转变为积极主动的传播者,实现“传播杠杆”的作用,这种类似于“病毒”爆发式的扩散速度,是一种高效率的传播模式,也是目前新媒体传播的重要手段之一。这种新媒体环境下的“病毒式”传播不像大众影视传播那样按照线性方式进行,而是自发的、扩张性的,在其传播的每一个枝节上都有可能重新积聚,并且以更大的能量向更多点释放,使影视信息传播呈现扩散的树状结构。③新媒体技术的成熟和数字技术的发展普及突破了视觉影像的传播瓶颈,借助新媒体的传播平台为影像的“病毒式”规模传播提供了条件。因此,利用新媒体制作的大量“微视频”在新媒体环境中开始广泛传播。

相对于高投入、高成本、高科技制作的影视作品而言,这类时间、剧情、制作均比较自由的视频短片,内容更广泛,形态更多样,涵盖了纪录短片、DV短片、微电影、视频剪辑片断等多种形式。这种公众参与性强、传播速度快的平民化视频像一把双刃剑,在为公众带来丰富的视觉影像的同时,也对影视的传播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如2006年胡戈制作的网络短剧《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就让电影《无极》在一夜之间产生了“核裂变”式的传播效应,让人亲眼目睹了这类“微视频”的巨大威力。面对“微视频”视觉影像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越来越广泛,影视作品的传播也在利用“微视频”的短小、传播速度快的特点,积极制作影视作品的宣传短片,与影视作品的传统推介方式进行宣传上的优势互补扩大影响,更适应发展变化越来越快的新媒体环境。因此,探索和调整、改变影视传播过程中传播媒介之间的融合,推动影视向多元化的传播模式转化,获得增值效应,才是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真正的共赢之道。

新媒体的传播特征彻底改变了以往影视传播的单一模式,影像资源的上传和下载的过程也越来越简单而方便,影视的传播形式已经开始突破传统的影院和电视台模式,逐步向立体化、多元化的传播方向发展。④正是由于看到了新媒体传播的跨时空和交互性特点,很多的影视作品在宣传和播映时,除了借助电视台、电影院等传统的传播媒体外,也会有计划地与经营在线视频的互联网,甚至手机通讯等新媒体企业合作,拓宽传播渠道,为影视传播提供多元化条件。

在近年来,如《中国远征军》《幸福来敲门》等许多电视剧均采用互联网和电视台这种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相结合的方式,在受众覆盖、收视习惯等方面进行优势互补,形成互联网和电视台的跨媒体联合推广新模式。借助新媒体的传播平台,受众除享受网络环境提供的影视作品外,还可以通过BBS论坛、豆瓣评论、微博等参与到影视作品的讨论中,以扩大影视传播的外延。比如2011年公认的票房黑马《失恋33天》就避开传统影视的宣传方式,而主要以新媒体为传播阵地,充分调动门户专题、微博、网络新闻等舆论平台形成传播话题,综合运用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整合传播手段,最终在大片夹击中脱颖而出。

三、正视新媒体环境下影视传播带来的影响

从传播学的角度看,影视传播中信息的收集和筛选过程中都有“把关人”的存在,相对于传统影视传播的严格审核和层层把关,新媒体的传播环境由于其开放性和自由性使影视作品在传播过程中减少或缺失了“把关人”的监督。“天涯若比邻”式的新媒体传播方式,不仅改变了影视传播的时空关系,影响了影视文化的社会化传播,而且将影视文化迅速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⑤

从受众的角度来讲,公众已经开始接受新媒体传播载体上铺天盖地的视觉影像,习惯了新媒体所提供的广阔而封闭的虚拟环境,沉溺于视觉影像所提供的各类信息中,逐渐模糊了媒体所提供的虚幻影像与现实影像的界限,甚至将影视中视觉影像所提供的信息作为自己生存状态和生活目标的参照系,而对现实存在的问题却茫然不知。美国社会学家托马斯有一个社会学公式:“如果人将某种状态作为现实把握,那状态作为结果就是现实。”这被称为托马斯公理。影视作品中制造的幻境,看似真实的仿真世界,会对公众产生一种潜在心理的暗示,造成类似麻醉作用的情景虚幻和情感冷漠,使得公众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受其影响,逐渐发生偏移甚至走火入魔。如在全球放映的电影《2012》,热映期间曾引发了世人广泛的讨论和无数的猜度,甚至有人开始以此来制定人生倒计时计划。

面对新媒体环境下影视传播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我国的政府部门开始着手解决由于监管缺位暴露出的影视传播中的问题,将新媒体业务纳入宣传管理体制,相继出台了《互联网站禁止传播、色情等不良信息自律规范》《中国互联网行业自律公约》等法规条文,国家广电总局也自2007年3月开始陆续发放了“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这些法规条文对互联网上的信息传播均起到了约束作用,也对影视传播设置了紧箍咒。这些措施体现了政府对网络等新媒体的约束和引导,随着影视视频市场的规范和政府监管的加强,新媒体影视传播正向主流、健康、正规和集中的发展方向,影视传播中的“把关人”理论也会渐趋成熟。

在影视传播领域,由于媒介环境的不断变化发展,尤其是新媒体环境下技术的更新、受众的分流等因素的影响,使传统的传播模式产生了革命性的变革。新媒体的出现和发展不仅给影视传播带来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因此,只有重新审视、逐渐丰富和完善新媒体环境下的影视传播理论和传播模式,正视新媒体传播中存在的问题,才能更好地净化新媒体的传播环境,使新媒体更好地为影视服务、为社会服务、为公众服务,为影视文化的传播发展创造出更广阔的天空。

注释:

① 石磊:《新媒体概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页。

② 董旸:《基于网络空间的交互性戏剧类型探析》,《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0年第6期。

③ 匡文波:《论新媒体传播中的“蝴蝶效应”及其对策》,《国际新闻界》,2009年第8期。

④ 邢北冽:《和而不同——影视教育如何面对新媒体时代》,《当代电影》,2009年第5期。

影像传播论文范文2

关 键 词:后摄影时代 新媒体 摄影文化

近年来,国内外的一些摄影理论工作者已注意到,数字技术“入侵”引发的多元化摄影格局;数字技术引发的摄影物质文化的嬗变及摄影精神文化的解构,并开始探讨摄影文化结构体系和价值体系的重构;研究由摄影历史性变革引发的大众话语时代的发展态势。“后摄影时代”不是一个纯理论的假说,它正悄然来到我们身边,成为对摄影时展态势的一种概说。是什么在催生这个时代的到来呢?是数字化的摄影和数字化的影像传媒导致了摄影物质形态、文化形态和艺术形态的剧烈嬗变,摧生了“后摄影时代”,是日臻完善的新媒体顺应了这个时代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数字技术密锣急鼓地开始入侵摄影,至90年代,数码摄影技术已日臻成熟。数字化摄影技术表现为摄影成像工具的数字化、摄影图像及图像处理的数字化、摄影存储载体及传输载体的数字化。银盐成像系统和数字成像系统形成了摄影成像体系的多元化结构。“银盐摄影”用胶片、相纸等感光材料记录影像,图形是由黑色金属银微粒结构而成,银微粒在片基上的疏密分布便幻化出种种视觉影像。数字摄影用ccd或cmos传感器成像,图形由数字点阵结构而成,数字的变化显示出形形的视觉影像。数字摄影通过计算机数字处理,解构视觉元素,重构摄影图像的时空,或幻真成假,摄现实为纪实的再现图像;或幻假成真,用“数字”物化心灵意象为虚拟的创造图像。数字摄影图像通过存储载体与传输载体传播,传播时空范围和速度快慢也发生了变化。

数码相机、手机相机等新媒体迅速进入到千家万户,骤然普及,迅速渗透进大众的生活,逐渐拉开了摄影大众化的序幕。摄影人的大众化,鉴赏人的大众化,让大众成为了摄影文化的主体。大众化摄影为摄影大众的诉求,一是提供了属于自己的话语空间,让他们有机会、有时间、有能力表现自己的平凡生活、关注自己的生存环境;用摄影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人望、幸福追求和人生理想。二是让摄影大众拥有了平等交流的话语权。他们通过数字传输,与他人分享自己创造的影像。通过反馈的获取、参与评述、互动交流,共享对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体验。三是让摄影大众真正获得了自主“说话”的自由,无论是纪实的数字影像,或是虚拟创造的数字影像,都是按照自己的方式自己动手去创造影像,摄影大众真正体验到了直观自身本质力量的愉悦。

应当看到,单纯的技术发展和摄影人数的增多并不等于后摄影时代的到来,摄影图像的数字化与数字式的信息载体形态、数字式的传播形态的共生共存,才真正导致了摄影文化的嬗变和摄影时代的演变。正是应运而生的新媒体对数字摄影图片及数字图像信息传播的顺应,让摄影大众能够自主、自由、自觉地“说话”,让他们的话语能够传递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同时, 新媒体又反过来刺激着摄影文化的嬗变和重构。

数字摄影图像即拍即得,在拍摄的即刻就能观赏到捕捉的画面。与p2p网络技术的联袂,即可实时传输、远程传播与互动传播。数字摄影图像展示方式也日趋多元化,拥有了多样化的话语空间:摄影大众可通过自助餐厅式的网络服务传播自己的摄影图像;可通过图像的超链接实现信息的细化和深化;可通过点击网络实时获取摄影图像;“网络摄影展”“手机摄影展”“电视摄影展”突破了展览厅的局限时空,完全改变了传统摄影展览的时空概念。如此种种新媒介极大地丰富了后摄影影像的展示方式、传播方式与传播空间。大众摄影要发挥自己的社会话语功能,必须依托新媒体的运用。

新媒体成就了后摄影,构建着后摄影。摄影图像的传播媒体主要有:博客、手机、电子杂志、iptv、播客和专门的图片网站等,它们是影响后摄影时代影像传播的典型媒体。不同的新媒体用各自独特的方式传播摄影影像,为摄影大众建构了种种开放式的双向共享话语空间。

一、手机数码相机为摄影打上了“大众”的烙印,奏响了后摄影时代的序曲

自世界上第一款手机数码照相机j-sh04由夏普与j-phone合作推出以来,其技术不断完善,与报纸、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各种传媒不断融合,手机由简单的通讯工具发展成为一个多功能的超级终端。手机数码照相机的ccd/coms像素不断攀升,成像已与普通数码相机接近,成为一种平民化的数码相机和摄影影像传播的媒体。

手机相机小巧、灵活、方便,作为手机,终日不离手;作为相机,随身携带,即兴捕捉生活的瞬间, 即时记录人生的感悟,即兴上网“对话”交流,实时传播拍摄的图像。随着手机这个超级终端的潜能不断被发掘,手机上网、手机彩信及手机报纸等功能则使手机这个媒体成为“大众对话”的共享空间。

手机摄影的纪实功能, 赋予了手机摄影图像的纪实特性。手机传播的实时优势,极大地提高了摄影图像信息传播的时效特性。例如,“9·11”事件及伦敦系列爆炸袭击发生后,最早的新闻照片来自于拥有照相手机的普通民众,他们第一时间获得并上传新闻图片。新华社摄影部丁玫认为,“这对新闻摄影来说也是某种意义上的标志性事件,是新的新闻工作不断发展延伸的又一个里程碑。”手机相机作为即兴捕捉影像和实时传播图像的新媒体,已经悄然渗透进了社会生活。手机摄影,作为一种新的社会生活形式,演绎成为一种贴近生活,、贴近大众的社会纪实摄影文化。

二、摄影图片博客是摄影大众展示自我的一种话语空间

摄影图片博客是一个网页,由经常更新的帖子所构成。摄影大众在摄影图片博客这个平台上展示自己的摄影作品,传递自己的情感信息。摄影图片博客,作为传播摄影图片的一种新媒体, 是摄影大众自主、自由、自觉表达的一种话语空间。

在摄影图片博客上,拉斯韦尔“五w模式”中的传播者,可以是摄影图片的创造者,由于集编码、释码于一体,能够随时随意地传播摄影图片信息。“五w模式”中的受众,通过反馈参与评议,也可以成为新内容的编码者。这样,博客和博客、博客和非博客之间建立起的联系通道,使摄影图片的传播由传统的单向不循环转变为多向循环,形成为互动的传播,使摄影走向“对话”。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型告诉我们,摄影图片信息传播在一个循环之后,并非回到原点,而是不断膨胀,促进“认知场”的扩大,裂变产生更多的信息。频繁互动与交流的摄影图片博客,是摄影大众的一个互动对话空间。

与文字博客不同,摄影图片博客利用自身的各种信息资源,将摄影图像符号,文字和音频符号等进行信息编码。摄影与文字在摄影图片博客上的联袂,不仅仅是为了强化受众的感受,更重要的是推动摄影走下精英文化的“艺术圣坛”、披上文化的盛装。摄影图片博客传播图片信息时的文字,可以是说明文字, 或表达感受,或传授摄影经验,或诠释摄影图片等,也可以是“摄影小说”“摄影诗歌”“摄影散文”等。摄影作为空间艺术,文学作为时间艺术,都有自己独到的本体语言和独特的传递情感信息的方式。影像的可阐释性和语言的深度性将这两种仿佛势不两立的艺术形态熔铸为了“文学摄影”。这不是“图”与“文”或“文学”与“摄影”的简单叠加,由两种媒介整合的“文学摄影”,是摄影大众传情达意的话语样式,是后摄影的独特本体语言。摄影瞬间性与文学历时性的互补,影像纪实性、现场性与文字虚构性、超越性的互动,让摄影图像信息的传播更准确,更具亲和力,让接受者获得比单纯摄影图片更深刻的理解和丰富的感触,让观众既能获得视觉的、感性的信息,又能获得情感的、理性的信息。这恰恰印证了“走向生活的现代美学”所倡导的“艺术的非艺术性质和非审美性质”这一观念。我们有理由认为,摄影与文学的联姻本身即是“后摄影时代”大众摄影文化的一种样式。正是在大众话语空间中, 摄影的大众化孵化了摄影艺术与生活的交融与重构。摄影与文学联袂的“电子杂志”,是摄影大众的又一种开放式的双向共享话语空间。

三、电子杂志是对受众再次有选择性的集聚,使摄影图像在网络中能更为准确地到达指定的受众

电子杂志是一种“互动多媒体网络杂志”,它集合了图片、文字、音频、视频、flash和超链接等多种媒介,同时刺激视觉听觉,让人的感觉得到最大的延伸,相比传统杂志具有更强的视觉冲击力。

电子杂志利用p2p平台传播摄影图像信息。电子杂志通过提供条件、提供空间,让摄影大众自己编辑图像信息, 自己控制图像传播。新的网络技术——p2p技术,将互联网“中心——边缘”结构改变为对称结构,让摄影大众真正获得了摄影图像传播的控制权:摄影大众可以利用制作软件,在电子杂志上加入自己的摄影图像,对分散的摄影图像信息进行二次收集和编释,成为传播摄影图像信息内容的把关人;摄影大众可以自己设置阅读的议程,目的明确地参与到图片的编码和传播中来,自己决定向哪里传播,如何传播;摄影大众还可以针对特定受众作个性化的设置,使电子杂志能精确地传递到指定的受众,让拥有共同语言的群体互动。这样,传者又是受众,传受一体化使制作者和受众之间、杂志受众之间,能就共同关心的话题,展开即时的对话和交流。准确的定位,特定的受众, 专题的内容;传受的一体,互动的参与,这是电子杂志传播摄影影像的一种特别形式,为摄影大众建构了一种交互式的话语空间——一种更自觉的对话空间。

例如,poco网站首先对会员的博客进行了分类,形成不同的社区,再根据不同社区受众的喜好,创办各种不同的原创电子杂志,如《pocozine》《印象》《味觉》《首映》等。在《印象》中,大众原创的摄影图片占了一半以上。大众在电子杂志上的参与,使摄影图像的创作者成为传播者,在频繁的交流和互动中,被动接受变为主动传播,摄影大众成为了摄影图像信息传播的主体。

四、摄影图片网站让图片的传播由单点对多点,变为多点对多点,是一种大众化的摄影话语空间

摄影图片网站是一个互联网中的商业摄影图片库,集聚着海量的摄影图片。摄影图片网站的快速、互动、数字化,决定了摄影图片量大、精美,传播方便快捷的特点。

摄影图片网站通过网络面向大众吸纳营养,除了雇佣专业摄影师外,还通过建立互动平台,让摄影大众有机会上传自己的摄影作品,呈现出摄影人大众化的特性。摄影图片网站的摄影图片传播由传统的单点对多点(大众),变成为多点对多点, 让大众的摄影图片最终流向各个大众媒体,影响大众的生活和情感,影响摄影大众的摄影文化理念和摄影审美取向,呈现出大众化和互动性的特性。摄影图片网站的互动平台为摄影大众提供了更多参与拍摄的机会,是后摄影时代的一个大众化的话语空间。

摄影图片网站通过设置专题,引导拍摄内容。通过滚动播放大画幅的精华摄影图片,引导形式上的求新求变。通过创意引导文化内涵的积淀, 来刺激摄影图片品格的日臻完美, 这将促进影像文化的提升,加快摄影大众化的进程。

“后摄影时代”虽然刚刚起航,却扬着新媒体的风帆,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向社会生活挺进。正是这种迅猛的发展态势,让我们没有充裕的“时间视距”来进行清晰的聚焦,只能看出“后摄影时代”的模糊轮廓;也没有足够的“时间视角”来观其全貌,只能管窥蠡测“后摄影时代”的局部“豹斑”。 但是,摄影的理论研究必须面对摄影文化,无论是摄影物质文化层面或是摄影精神文化层面的嬗变与重构, 去探讨“后摄影时代”的摄影文化结构体系和价值体系,摄影图像传播的理论研究必须顺应大众视觉教养的变化和需求,去探索“后摄影时代”的摄影大众话语空间的建构,去研究摄影图像信息互动传播的时展态势。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研究课题。

“后摄影时代”大众话语空间,作为一种开放的双向共享话语空间,改变着人际交往的方式、频率和效果,改变着社会生活方式、内容和质量, 改变着社会联系方式、渠道和内涵,极大地拓展了摄影的社会功能和社会价值。“后摄影时代”已经起航,开始了大众摄影的航程,正驶向大众对话的航向。

参考文献:

影像传播论文范文3

关键词:新媒体 图像传播 电视人 受众思维方式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图像一直处于文字的附属地位,摄影技术的进步和摄影器材的普及化揭开了读图时代的序幕;以电视机为代表的动态图像画面传播逐渐打破了信息传播过程中作为文字附属地位的“文配图”的局面;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出现正式确立了图像作为信息的主流载体的地位。信息载体的演变可归纳为:图像-文字-图像。新媒体时代的图像传播打破了地缘限制,借助于互联网、移动终端等技术使图像的传播成为大众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一、图像传播的特点

信息是符号与意义的共同体。皮尔斯认为:“一个图像符号是一种仅以其自身特征相涉于它所指涉的对象的符号。”符号学认为,传达信息所用的载体-符号的特点会影响到意义的表达。换言之,同一种信息用不同的符号表达,其意义的解读也会产生差异。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认为:媒介即讯息。如果媒介作为信息组成的一部分,传播信息所使用媒介的不同,信息传播意义也将不会相同。麦克卢汉将媒介视为信息的视角,对于信息传播的影响无疑是深刻的。

麦克卢汉冷媒介和热媒介的理论认为任何媒介都有或冷或热的属性,受众对于两种不同媒介所传达的信息的理解也有些差别。和图像相比,文字属于偏冷的媒介而图像属于偏热的媒介。受众接触信息后的联想与思索而产生的新信息往往比信息载体本身携带的信息要多很多。当图像试图表达文字携带的信息时,这种被“统一”后的信息量与文字原本携带的信息量相比却是减少的。例如,在读以文字符号记录的《哈姆雷特》时,每个人心中的主人公是不同的,而当其翻拍成电影后,哈姆雷特的形象就被“统一”了。这种统一后的图像所携带的信息量与之前在每个人脑海中主人公不同的形象的信息量总和相比无疑是减少的。所谓信息即消除或减少受众的某种不确定性。因此,作为具有具象特征的图像在一定意义上也削减了信息量。这种形式的削减与大众文化批量生产的商业经营模式有着直接关系。

图像具象特征消弭了人类知觉与抽象符号之间的距离,受众无需受到特殊的教育便可以理解图像传达的信息。在信息接受能力上,精英与一般受众接收图片信息的能力并没有太大差别,图像也因此成为大众文化传播的利器。图像的传播尤其是摄影图像表现的内容更具有可信度,受众接收以近乎真实的表象所传达的信息时,很少怀疑其真实性,即“有图有真相”。图像以色彩、构图和虚实等特性直接刺激人的视觉,在表现力和刺激性等方面均远远强于文字载体。

二、图像消费改变受众阅读习惯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提出“世界图像时代的看法”,他认为世界正作为图像被把握和理解。现代意义上的平面媒体的图像消费发端于画本图书的出现,之后电视和广播的兴起对传统以文字为主的报业产生了一定冲击,为适应受众对图像的需求,传统平面媒体开启了读图时代。但是,在此之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文字作为主流的传播信息载体的地位并没有因此动摇,受众仍然倾向于接受文字信息,图像仅为解释文字内容或者装饰版面使用,阅读习惯并没有发生较大的变革。

真正促使受众阅读习惯产生变革的事件是以互联网为首的新媒介的普及,移动终端、电子阅读设备的产生以及更廉价的信息接受成本为图像的广泛传播提供了技术和物质基础。现代人工作生活的快节奏以及追求娱乐和个性解放的文化消费主义氛围,为图像的消费提供了行为动机基础。图像的广泛传播和大众文化的快速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大众文化本质上是消费的文化,一方面,它以大众传播媒介为载体,以商品化的方式运营,旨在满足一般受众日常生活中对信息的需求,具有娱乐性、商业性和草根性的特征;另一方面,图像自身特性为传播浅显的大众文化传播提供优良的信息载体。

新媒体时代,信息不仅来源于传统大众媒体网站,作为自媒体的个人也参与了信息的生产,因此导致信息量的急剧增长。在信息爆炸虚假的繁荣下,更多地表现为信息的虚无化和同质化。在海量的信息中,为快速获得需要的信息,受众倾向于使用较为方便快捷的信息载体进行信息消费,表达信息直观的图像便成了优于文字的最佳选择。在长时间的图像消费中,受众的阅读习惯也由文字阅读转向图像阅读。这种直观获取信息的方式和快节奏的信息获取导致受众浅表化阅读和快餐化阅读习惯的产生。

三、图像阅读习惯影响受众思维方式

林雄二郎的“电视人”理论诞生于上世纪70年代电视媒介普及后的日本,由于大众文化广泛传播,注重图像和感官刺激的新一代与注重理性逻辑思维的父辈在思维方式上产生了很大区别,由于沉溺于电视图像音声感官刺激,逻辑和理性思维能力下降。“图像性、视像性信息,会使观众的逻辑思维的能力下降,导致思维的跳跃、散乱和不规则、不缜密。”虽然造成逻辑思维能力下降的原因不能简单的归因于图像的传播,图像的过度消费无疑是其中重要的因素。

新媒体的出现使媒介呈现碎片化的趋势,媒介碎片化表现在媒体形态的多样化和媒体选择自由度提升。以图像为主要信息载体的新媒体提供了多元化的媒介渠道,受众对于多元信息源传递的的信息往往不能形成有条理的框架,取而代之的是作为片段的图像载体传达的不完整的信息。

四、结语

在新媒介迅速崛起的背景下,以图像为信息载体的信息交流方式同时也会改变受众的阅读习惯,使得阅读浅表化、快餐化。这种习惯进一步影响受众的思维方式,导致受众沉溺于感官刺激,失去理性的思维能力,图像自身信息表达具体性的特点也会约束受众能动的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范玉金,严兰.读图时代新闻传播图片传播功能分析.新闻前哨.2010年第6期

影像传播论文范文4

【关键词】数字技术;网络化;摄影文化;摄影创作;摄影传播

伴随着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博客、手机报、电子书等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借助于互联网的发展逐渐超越报纸、书刊、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形成新的传播环境。摄影作为媒体传播的重要媒介,在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下,在新传播环境下,越来越多的数字影像被传播到网络中,它们通过博客、网络论坛、电子相册等新兴传播工具、转载、收藏,公众在此过程中已经不只是影像的接受者,更成为影像的者、讨论者、收藏者,这种以数字技术与网络技术支撑的传播媒介让公众获得了平等话语权的机会。新兴的传播媒介让影像生成形态、传播方式和影像观看方式及诠释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这些改变促使摄影文化发生转向,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

一、新传播环境下摄影文化的转变

数字技术和互联网的普及使人类的文化生活越来越趋于“去中心化”,摄影在此影响下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不仅摄影行为被极大地民主化,而且传统摄影文化的精英化特质被消解,摄影成为大众化娱乐方式,摄影艺术也从象牙塔走向民间。数码摄影的出现,使得摄影的生产方式、审美样式、观看方式发生了变化。数码摄影技术的采集及传播比传统摄影技术的掌握更加简便,它的娱乐性、随意性、便捷性越来越明显,摄影成为一道方便可口的快餐,摄影文化成为快餐文化。数字化技术通过摄影的设备、图片储存器、数字影像处理软件以及传输设备将摄影拍摄方式推向民主;数字化改变了影像的生成方式,通过数字后期处理技术,影像被复制、修改、拼贴、组合、创意,为摄影创作带来了无穷无尽的可能性;网络数字化改变了摄影传播的方式,图像的生产、传输、观看的方式被数字化技术和互联网取代。在新传播环境下大众摄影文化已经成为主流摄影的文化态势,在“人人都可以成为摄影师”的时代,摄影已经成为大众的一种生活方式。

数字技术同样给传统摄影艺术带来了变革,如何在图像泛滥的时代体现自己的风格,表达出自己的特色?摄影艺术家们不得不思考什么是摄影艺术的真谛,传统摄影艺术以反映客观世界的记录为主的形式,已经适应不了摄影文化多元发展的趋势,它迫使艺术家们更多地从人的主观意识出发,关注人的情感存在而非客观存在。艺术的创造性被看做为体现摄影艺术生命力的重要标志。“对摄影来说,与绘画抗衡意味着乞灵于原创性来作为评价摄影家工作的重要标准,因而原创性也被等同于一种独特的、有说服力的感受力的标志”。[1]在这个大众摄影时代,科技的发展使摄影成了大众表达的媒介,创新性已经成为大众摄影文化的特性,把摄影艺术的创新性与大众化相结合是当下摄影艺术发展的一大趋势。

二、新传播环境下摄影创作的拓展

数码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相伴而来,形成了新的传播环境,它改变了人类的文化与生存空间,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状态。毋庸置疑,数码技术为摄影创作创造了无限的多样性与可能性。数码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照相器材的更新换代,更带来了摄影艺术观念的改变,传统的摄影习惯、摄影方式、传播方式、观看方式被动摇,随之而来的是摄影艺术的表现语言、创作观念、创作手法、诠释方式的根本性变革。

1.“数字蒙太奇”:用电脑绘制图像

数字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带给摄影创作最大的变化是影像的后期处理从暗房走向明室。数字影像处理技术改变了摄影的形态,动摇了摄影的传统属性,极大地拓展了摄影创作的空间。在摄影术诞生之初,摄影家便运用暗房技法对摄影形象进行拼贴组合,被誉为艺术摄影之父的雷兰德借用了拉斐尔的《雅典学院》的构图,将32张底版组合印成了《人生的两条路》,这是早期画意摄影的重要作品,也是最早的蒙太奇手法的运用。“照片上的形象和画布上的形象可以互相快速交流,一切新的手段都用上了:在照片上自由移位、挪位、变形、模仿、伪装、复制、重叠,还有特效。对形象移花接木、偷梁换柱是新鲜事。其灵活多变、毫无顾忌使人开心不已。”[2]如今的数字影像不再需要摄影家在暗房中艰难摸索实验蒙太奇式的照片,而只需要摄影者使用数字图像处理软件便可实现天马行空的想法,“数字蒙太奇”是影像创作者处理影像、完成影像制作最常用的手段,它是传统暗房蒙太奇手法的延伸,是数字技术的产物。“数字蒙太奇”将影像的素材通过数字图像处理技术重新组合、拼贴、修饰,最终完成摄影家的创意。

“进入数字影像时代,影像获取的方式扩展为三类:A.拍摄镜头前真实存在的物体。B.将照相机所拍的不同景物在电脑中进行合成,生成一个全新的、具有视觉真实感的物体。C.完全由计算机软件创造出景物,也可以将软件生成的景物再与照相机拍摄的景物合成,形成新的物体影像。”[3]“数字蒙太奇”除了将影像素材重新合成,创作出全新的影像之外,还包括由动态与静态、二维与三维等数字影像软件直接创造的虚拟影像。在摄影从传统到数码的技术革命中,缪晓春无疑是一位先行者。在缪晓春的《虚拟最后审判》的影像作品中,他用自己的形象创建了数码模型代替了米开朗琪罗《最后的审判》中的400余位人物,将艺术史上的二维绘画作品转换成虚拟的三维场景,再用电脑中的虚拟摄像机和照相机拍成“静态照片”或者是“动态影像”,经过渲染后再打印出来。缪晓春的影像作品打开了新的虚拟世界,在改变了传统的表现方式和观看方式的同时,也为艺术史上的名作带来了全新的诠释及意义。

2.数字影像艺术与其他艺术门类的越界

数字技术发展时期正是后现代文化繁荣发展时期,数字影像艺术与其他艺术门类一样,呈现出异彩纷呈的景象,不但表现手法有许多不同的风格,在创作方法上也跨出了单一的局限,与其他媒材综合并用,逐渐从摄影传统的社会记录性发展成为艺术家抒发个人思想感情、表达个性和大众传播所需要的影像。尤其是数字技术的发展、照相机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使得任何艺术家都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掌握这门技术,再加上摄影本身的记录属性,摄影被看做与绘画的颜料、铅笔一样,成为艺术家使用的创作媒材,它自然成为其他艺术家乐此不疲用来创作的表达手段之一。在艺术摄影中,摄影与大多数当代艺术家所从事的行为艺术、装置艺术的创作活动发生着联系,从而衍生出行为摄影、装置摄影等艺术摄影样式。实际上,摄影不光具有记录属性,最能表现它的艺术属性的还是它的表现性。当影像被当做记录媒介的时候,摄影艺术家们也在考虑如何使摄影由记录工具提升为表现手段。数字影像技术和后现代文化思潮为摄影表现属性的发展提供了空间。首先,数码影像技术为其提供了技术支持;其次,摄影艺术与其他艺术门类的交流为其培育了艺术土壤。新传播环境下的摄影,已经突破了传统的摄影观念,摄影已从“照相”演变成了“造相”,再演变为子虚乌有的“虚相”。[4]数码技术的发展给摄影家提供了更广阔的创作空间,同时也造成了一种虚幻的虚拟现实感的产生。后现代摄影与其他艺术媒介之间的联手,促使了摄影创作手段的拓展,带来了艺术摄影的发展。

三、新传播环境下摄影传播的延伸

传播作为人们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在数字化的过程中同样经历着深刻的变革。在数字时代,传播形态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人类拥有更为宽广的视野,获得了更为丰富的信息,人们的阅读心理和接受心理也随之改变。图像传播也在此期间发生转型,成为传播领域的重要载体,而摄影作为图像传播的重要媒介,随着数字化、网络化和手机通信及拍照功能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呈现出平民化与大众化的趋势。“摄影公民”、“公民摄影”成为新传播环境下摄影的代名词,对于普通大众来说,他们不仅可以借助摄影记录生活,随时拍摄身边的人和事,留下生活中的美好;也可能成为匿名的社会忠实记录者,即时记录新闻突发事件,揭示社会边缘事件。拍摄照片后可以及时地、自主地在网络上发表、展示,博客和个人空间成为人们相互展示与相互交流的最好平台,人们从中获得了摄影公共话语权,任何人都可以拍摄照片、上传照片、下载照片,“现代社会中,拍摄如同言语、写作,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正当的拍摄,就是用影像发声,记录当下的实景,传达个人的体悟。”[5]新传播环境下的摄影变得平民化、大众化,人们从拍摄的客体变为主体,参与到影响大众、影响社会的大众传播行动中来。

以数字化与网络化为主导的新传播环境,对于新闻摄影来说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带来了新闻摄影的技术解放,使得新闻摄影的拍摄及传播变得快速、便捷;另一方面,由于它的大众化让专业新闻摄影师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新的传播环境下新闻摄影者最先面临的是拍摄工具的改变,摄影设备的数码化,让摄影者彻底摆脱了传统拍摄方式的束缚,首先让摄影者省去了冲洗胶卷、放大照片的时间;其次由于数码照相机立拍立现的功能让摄影者可以边拍摄边查看,避免了传统胶片相机拍摄时的不确定性;再次,数码照相机拍摄过程中的几乎无耗材,大大节约了拍摄成本。图片编辑是新闻摄影者在数字时代面临的第二大改变,一是数字时代的摄影作品传播篇幅越来越多;二是数字摄影作品编辑的技术路径多样化。新闻摄影者可以自如地对照片进行网上编辑和处理,将摄影作品制作成电子杂志、电子报纸,甚至与视频、音频技术结合制作成多媒体作品,刚刚兴起的流媒体[3]形式的摄影作品将是未来摄影图片编辑及传播的一种趋势。数字化与网络化进程的发展,还改变了传统的传播模式,传播从单向变成双向,传播者可以及时得到受众的反馈;另外,随着数字多媒体技术的完善,使得图片传播可以在网络上与文字、声音、动画结合,图片传播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

在数字化、网络化时代,新闻摄影者在数字技术的潮流中面临的不仅仅是拍摄工具、图像制作、图像传播等工作方式上的改变,更主要的是新闻摄影者的专业性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随着数字相机的普及、手机拍照功能的成熟,人人都能成为影像的制造者和传播者,尤其对于重大突发新闻事件的现场,专业摄影者与业余摄影者的界限已经变得很模糊。2005年,一个名为“Cell Journalist”(手机记者)的新闻供稿服务机构在美国田纳西州成立,其创始人帕克・伯利德认为:“今天,当突发事件发生时,最先拍到照片的人往往是拿着手机照相的过路人,而不是专业摄影记者。”[6]手机记者在新的传播环境下对传统的新闻领域产生了强有力的冲击,它的大众参与性、及时性、互动性使得新闻摄影从专业性走向平民化,并且产生强大的社会力量。

四、结语

新的传播环境使影像的生产、传播和使用的方式产生剧烈变革,数字技术解构了传统摄影的确证和记录的本质,给新闻图像的真实性带来了信任危机;摄影艺术创作不再拘泥于摄影本质语言的表现,结合多种艺术表现手法,借助于各种多媒体技术把摄影从记忆中的现实空间转化为想象中的拟像空间;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摄影越来越多地与各种传播平台发生交互与融合,发挥着摄影独特的传播地位与价值。

参考文献:

[1]苏珊・桑塔格.论摄影[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9:134.

[2]福柯.福柯集[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4:257.

[3]朱炯.数字影像创造虚拟个人世界[C].第十届全国摄影理论研讨会.

[4]顾铮.国外后现代摄影[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2:81.

[5]陈文.勃兴与伪像:新传播环境下的摄影断想[C].第十届全国摄影理论研讨会.

[6]黄文.步步为影――数字化语境中的图像传播.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8:72.

影像传播论文范文5

电视新闻评论,如同报纸评论一样,是媒体言论和观点的重要表达形式,是对重要电视新闻的及时解读和观点表态,同样也表达了一个电视台的立场与影响力。当然我们不能简单把报纸的新闻评论与电视新闻评论类比,但它们的意义与作用却是相似的。

时至今日,众声喧嚣的网络上各种意见和观点随处可得,人们对声像新闻的解读要求更加及时、深刻。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电视新闻评论带来了冲击与挑战,也由于电视声像兼备、视听结合的传播形式,让电视新闻评论更具个性,打动观众,值得深入探讨,电视新闻评论的写作需要新思维。

一、声像兼备,赏心悦目

所谓电视新闻评论写作的新思维,笔者认为面对新媒体的冲击与影响,是十分注重并突出电视声像兼备、视听结合的传播特征。每当收看电视新闻节目听到主播“现在播送本台评论”时,观众看到的是一个全无任何背景的主播硬生生念稿的画面。电视传播特征的瞬间改变,收看变成了收听,引起受众心理与观感的微妙变化。

这似乎与电视新闻评论的写作无关。不,关系密切。

电视新闻评论与纸媒刊登的新闻评论不同,不是自由来稿,而是电视新闻人自己专门配写的,是针对同时播出的重要新闻的,因此评论是相关新闻的延续,是一个整体,在传播过程中不应拆解,声像兼备传播的特征不应丢失。

这实际上体现了电视新闻评论写作鲜明的特征与要求:应该结合新闻的声像内容,在文字与观点表达上同样保持声像兼备、视听结合的一致性,在播出时不只是主播朗读的单一场景,而应该把新闻画面有机融入,让受众因悦目而赏心。

新媒体时代,人人都可以成为“记者”传播信息,人人都可以是“评论员”表达自己的观点,以网络、手机为主的这种传播媒介多以文字和图片结合为主。在特定意义上说,这些新媒体与电视传媒同质,并更丰富多彩。而电视新闻评论却由于其自身的技术、资源以及平台限制,难以成为个体随时随地都能采用的表达形式。较高的进入门槛让电视新闻评论彰显其专业性,但要赢得受众,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必须在声像兼备的同时,让电视观众既能赏心又能悦目。

与报纸、广播相比较,电视拥有生动的画面、真实的声音以及直观的屏幕解说文字,这三者的有机结合是其独到的传播优势。其中,画面符号对事物存在状态的直接、真实地再现,其绘形、绘色,及至绘声,使它具有远比文字和声音符号更具体、更生动、更直接和更有冲击力的表现功能。①观众在打开电视机选择节目的一瞬间,通常吸引他们的就是电视画面。相对于单纯诉诸文字的报纸、网络和声音的广播评论而言,电视新闻评论最重要的优势就在于其来自新闻现场的画面为评论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所谓事实胜于雄辩,事件的直观呈现使得电视新闻评论中观点的阐述更加具有说服力。

电视新闻评论的写作要利用这种长处,要兼顾声像,就是要巧用新闻现场形成精练文字,表达核心观点。这就要求电视新闻评论的作者,不能只是凭对新闻事件的文字了解就诉诸笔端,而需要在先期视听新闻声像后,进行评论文字的“声像兼备”构思,因而也会与节目的制作相关。另一方面,新闻主播在“播送本台评论”时也应心中有新闻“声像”的感觉。可以说,电视新闻评论的写作不应忽视其传播特征,作者的评论文字、新闻的声像、主播的声音,应该构成“三位一体”更为深入、鲜明的“声像兼备观点”,让电视新闻评论产生有特征的、有意味的评论影响。

二、越快越好,解读优先

新媒体技术让每一个处在新闻现场的个体有条件成为新闻事件的信息源,相较于越来越多的“微博直播”,传统媒体的反应难免落后一拍,因为制作上需要时间,传统媒体显然已经在突发新闻第一报道权的争夺中失利。但是传统媒体依旧拥有普通网民无法替代的权威性和公信力,这种公信力正是由其“高门槛”的专业性所决定的。网络信息虽然迅速,但纷杂而缺乏公信力,因而传统媒体对于“更快”的追求意义重大。

当观众守在电视机前收看新闻节目时,往往已经从网络或其他媒体上对相应新闻事件有了一些了解,观众不仅希望从电视中看到有关新闻事件的详细报道,更希望看到主流媒体和权威人士对新闻事件的深度解读。电视新闻评论应该满足观众的需求,也应该发挥这一优势。这种解读与评论可以是记者在新闻现场进行采访以后的观感,也可以是新闻主播的几句点评,不一定具有十分深刻的见解和严密的分析,重要的是占据意见传播的先机。在无法争取对新闻事件的第一报道权的情况下,传统媒体应该争取到的是对新闻的优先解读权。

在播送新闻时,是否可以播送观点?长期形成的对电视新闻的收视习惯,可能会让人们觉得奇怪。这只是习惯问题,当然也涉及节目形态。但重要的是电视新闻与电视新闻评论的影响力。这就从另一角度提出了电视新闻评论的丰富性问题。如同纸媒的编后、记者手记等相关灵活样式,电视新闻评论也应该有多样性和丰富性,而不只是单一的“本台评论”,这样才能更快获得解读优先。

解读优先是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进一步树立权威的有效路径,也是当今新闻传播影响力的基本规律。新闻解读,很大程度上取决新闻评论的及时与准确。电视新闻评论从大的范围说,已经不只限于新闻播送节目,众多专题与深度节目成为了电视新闻评论的主力,而这类节目已经不是凭写作为蓝本来完成的,更多是主持人与嘉宾的即兴发挥与能动性,当然这其中也有他们打下的“腹稿”。本文不具体讨论这类形态,而是强调新闻节目中如何体现其评论的影响力。

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快速与导向效果,应该体现在同时形成意见领袖。在与纸媒、声媒及网络传播的竞争中,电视新闻传播如何胜出,如何赢得先机,电视新闻评论责任与意义重大。形式为内容服务,内容的要求,一定会引起形式的变革。电视新闻评论的写作,与其他媒介评论的写作不同,正是形式与内容更为密切,内容的要求会更深入促进形式的变动与创新,包括声像兼备的美学视觉等等。而解读优先在电视新闻评论写作中,提供了更广泛与更积极的变革空间,不妨说这也是电视新闻评论写作应该有的新思维内容。

三、三五言词,立意立台

由于电视观众通过视听两种渠道同时接受信息,而且这种信息因时间的流动性,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他们深入思考的时空转换。因此,新媒体时代下电视新闻评论的写作,就如同报纸的编后与按语,三五言词要紧扣电视新闻内容与画面,让人视听一体,一听即明,让受众在赏心悦目中感受其立意,体现“评论立台”的高度与影响。

首先,评论要精当。由于电视新闻评论是在播出的新闻事件之后,不需要更多地对新闻事件回顾陈述,而应该用三言两语有效凸显对新闻事实的评判,表达出鲜明的观点。当前140字的“微博体”给新闻消息以及新闻评论写作带来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严格的字数限制并简化了传统写作格式,务求以最简洁的文字表达出最核心的内容――尽管这种限制带来了碎片化的表达缺陷,然而习惯了互联网的受众早就接受这种从多种信息来源中采集碎片化信息的方式。

在这样的背景下,电视新闻评论写作必须在简短几句话内提炼出最闪亮的观点,而且这种观点的表达必须通俗才便于观众在观看节目的同时可以“不假思索”地接收。电视新闻评论不同报纸、网络,切忌长篇大论,因为过多的信息将会增加观众接收的难度,失去声像兼备特征。因此犀利的评论就应该犹如一把匕首,虽然短小,却可以在声像兼备中获得视觉与思想的赏心悦目。

其次,电视新闻评论写作应追求个性化的表达。电视新闻评论要赢得观众喜爱就必须有自己的特色,就其整体而言,这种特色应该包括评论的文字、相关新闻内容和播出时的声像三位一体。具体到电视新闻评论的写作,则是指语言的个性与通俗化表达,切忌艰涩。我们要特别重视电视新闻评论语言的锤炼,把鲜明深刻的观点置于简明易懂的语言,在直白生动的表述中体现严密逻辑。同时结合主播在镜头前呈现给观众的印象形成其独特的评论风格,或庄重稳健,或激情洋溢,或犀利幽默,使思想与内容更富吸引力与感染力。

第三是在立意体现立台的高度。新闻评论是一个媒体的声音与倾向,电视新闻评论在这种特定节目中,不能像一些纸媒或别的节目一样以“本言论不代表本报(台)立场”作托词,削弱其影响力和责任担当。当前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受到来自网络视频节目的强烈冲击,由于网络意见把关尺度比较宽松,评论类网络视频中的观点和意见往往比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中更加尖锐而得到受众追捧。这一点是电视新闻评论写作不可取的,因为无论是电视节目的主播还是评论员,他们面对的是电视观众,但背靠的是电视台,表达的应该是电视台的立场。以辩明是非为目的,以深刻独到显高度,这是电视新闻评论写作的立足之本,也是体现电视新闻评论立意立台的影响所在。

注释:

影像传播论文范文6

一、传媒学院简介

传媒学院设有教育技术学、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文学、播音与主持艺术、数字媒体艺术五个本科专业。教育技术学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学院拥有现代传媒实验教学中心,设有11个实验室,实验设备价值1300余万元,是山东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山东培训中心、全国高等学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中心和山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中心挂靠该院。

学院现有一个博士点,五个硕士点,分别是教育技术学博士点,戏剧与影视学硕士一级学科硕士点(包括广播电视艺术学、电影学、广播影视语言艺术三个硕士点)、教育技术学硕士点、传播学硕士点;另有现代教育技术、新闻与传播、广播电视、电影四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

传媒学院现有教职工76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1人,副高级职称2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21人,具有硕士学位的37人,另有国内外兼职、客座教授10余人。学院现有本、专科生1700人,研究生249人,其中学术型研究生172人,全日制专业硕士75人,此外还有在职研究生85人。

二、招生专业简介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播音学、新闻学、传播学等多学科知识与能力,能在广播电台、电视台、音像公司、互联网站、电子传媒及其他事业单位从事播音与节目主持工作,能够从事广播电视节目的采访、编辑和制作以及教学与研究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基本学制为四年,实行弹性学制,弹性学制为三至六年。

主要基础课程:普通话语音、播音发声学、播音创作基础、播音与主持艺术概论、广播播音与主持、电视播音与主持、传播学概论、新闻学理论、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即兴口语表达、文艺作品演播、形体训练、语言学概论等。

主要选修课程:化妆与造型、公共关系学、影视配音艺术、体育评论解说、活动与会议主持、类型节目主持、音乐鉴赏、现代礼仪学、中国传统文化概要、中国艺术鉴赏、西方艺术鉴赏、社会热点等。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培养目标: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为以培高素质、高水准的从事广播电视艺术类节目、栏目、频道策划、编导、制作、主持等方面的专门人才为目标。本专业基本学制为四年,实行弹性学制,弹性学制为三至六年。

主要课程:中国古典文学、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中外艺术史、中外电影史、中国电视艺术史、艺术学概论、文艺美学、素描、色彩构成、速写与构图、摄影技术与艺术、电视策划学、影视语言与导演、摄像技术与艺术、电视节目编辑、影视特技、数字动画基础、动画艺术技巧、画面造型与影视用光、数字录音制作、电视节目创作、影视美术、影视化装、戏剧艺术、主持艺术、影视表演艺术、音乐基础等。

招生条件:符合国家招生条件;五官端正,无形体缺陷,有一定艺术素养;非色盲、非色弱。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电影与电视剧剧本创作、影视编导与制作、影视产业策划、影视艺术研究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具有较高的理论修养和艺术创造、鉴赏及选题策划和市场推介营销能力,能在电影、电视剧的制作与营销机构、各类媒体、相关院校、文化艺术市场从事电影电视剧的剧本创作、选题策划、影视制片、宣传、营销,以及评论、教学与研究等方面的高层次人才。本专业基本学制为四年,实行弹性学制,弹性学制为三至六年。

主要基础课程:影视学概论、影视文学创作、中国戏剧史、外国戏剧史、艺术学概论、中国文学史精要、创意广告文案策划、影像产品的市场营销、影视编导、视频制作、中国电影史、外国电影史、经典影片解读、中外戏剧名作解读等。

主要选修课程:艺术传播学、美学原理、艺术哲学、信息与网络技术、中国现当代文学名作鉴赏、中国古代文学名著选讲、西方文化名著选讲、平面设计、广告创意案例解读、文化人类学等。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学类)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与审美能力,掌握影视动画创作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具有影视动画编导设计、影视动画制作的基本能力,能够独立策划、设计、制作动画作品,具有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的动画创作人才。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学类)基本学制为四年,实行弹性学制,弹性学制为三至六年。

主要课程:动画造型基础-素描、色彩、创意造型,动画艺术概论,动画人物速写,动画角色造型,动画剧本创作,动画美术设计,Photoshop图像处理与数字绘画,美术构成法则,中外艺术史,动画运动规律,动画分镜头设计,动画角色设计,动画场景设计,无纸动画技法,三维动画技法,无纸动画创作,三维动画创作,艺术学概论,摄影技术与艺术,摄像技术与艺术,动画后期制作与特效,数字雕刻艺术,定格动画,漫画创作,动画衍生品设计开发,广告动画创作,网络技术与网页设计,连环画鉴赏与创作,动画策划与项目推广,插画创作,动画导演等。

招生条件:符合国家招生条件;热爱数字艺术事业和动画创作,有一定美术基础;品行端正,身体健康;非色盲、非色弱。

三、考试时间及考试科目

播音与主持艺术

报名时间:实行网上报名3月1日中午12点截止。

考试时间:初试3月2-4日,复试3月5-6日。

初试科目:基本素质测试(指定稿件朗读、模拟节目主持)。

复试科目:综合艺术素质测试(指定稿件播读、即兴评述、现场答问)。

广播电视编导

报名时间:实行网上报名3月6日中午12点截止。

考试时间:3月7日

考试科目:文艺常识、影视创作与评论

1、文艺常识:含美术、音乐、戏剧、舞蹈、电影、电视、文学、文化热点、艺术建筑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以及对文艺作品的鉴赏与分析。

2、影视创作与评论:(1) 电视编导基础;(2) 命题故事编写;(3) 电视栏目、节目分析。

戏剧影视文学

报名时间:实行网上报名3月4日中午12点截止。

考试时间:3月5日

考试科目:文艺常识、戏文创作与评论

1、文艺常识:含美术、音乐、戏剧、舞蹈、电影、电视、文学、文化热点、艺术建筑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以及对文艺作品的鉴赏与分析。

2、戏文创作与评论:(1) 分镜头脚本写作;(2) 命题故事写作;(3) 电影评论写作。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学类)

报名时间:实行网上报名3月1日中午12点截止。

考试时间: 3月2日

考试科目:彩画、连环画

1、彩画

考试要求:根据考场提供的黑白动画截图,绘制一幅彩色动画图像。使用四开横幅素描纸,由考场统一提供;自带画架、画板、三角尺、铅笔、钢笔、毛笔、水粉颜料等。

2、连环画

考试要求:根据提供的动画稿本故事绘出连环画片断,采用写实画法,不得采用变形夸张等手法。包括:(1)设计主人公形象;(2)绘制三幅能代表故事情节的连环画画面;每幅都应画出边框线并注明顺序号;在每幅下面写出对故事画面的文字描述或角色语言对白(每幅不超过50字)。使用四开横幅素描纸,由考场统一提供;自带画架、画板、三角尺、铅笔、钢笔、毛笔等。

影像传播论文范文7

[关键词]数字摄影 影像服务 网络媒体

在当今社会中,影像已经成为人们快速、直观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作为影像重要来源的摄影,也顺应时代潮流走向数字化。摄影全面数字化后,数字影像作为摄影的主体因其自身的信息量大、直观、生动、符合当今读图时代的需求、适应当今网络信息技术传播的特点,已经成为互联网内容的主要载体之一。互联网因其交互性、瞬时性、开放性、多媒体性已经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第四传播媒体或称作新媒体形式。摄影同网络媒体结合从开始就注定要改变摄影传统的产业结构、营销模式、传播方式,也带来了与受众群体相关的交流模式、阅读习惯的变化。如今数字化信息时代里,人们已经习惯通过互联网去阅读影像、传播影像、消费影像。探索摄影与网络之间的关联、现象和问题,无论是在理论意义还是实践价值上,都有着重要作用。国内外研究网络与影像的书籍、著作有一些,无论是从传播学的角度还是从影像的角度都有所涉及,但是这些研究只是作为其研究结果的一部分。目前,拥有数码相机的大众群体在不断增加,影像带来了大众时代,影像对网络的诉求会越来越多,所以研究摄影与网络之间的关系对摄影在网络媒体时代的自身生存与发展、面临挑战进而不断调整方案与策略有着极其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网络媒介的技术环境

1987年9月,我国发出了第一封电子邮件,揭开了中国人使用互联网的序幕。1994年4月20日,我国首次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当时的信道宽度只有64Kbps。这一年,动工建设了第一代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我国被国际上正式承认为真正拥有全功能Internet的第七十七个国家。1997年1月1日,人民日报网络版进入国际互联网络,这是我国开通的第一家中央重点新闻宣传网站。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调查:2008年1月,截至2007年12月底,中国网民数已增22.1亿人,并且仍然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了人类精神文化活动的延伸,极大地改变了文化生产、传播和消费方式。互联网作为一种全新的传媒,冲破了时空的限制,为我们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通信、开展合作、共享信息和智慧提供了平台。人们工作、学习、生活、交往都借助乃至通过互联网络来实现。网络宽带的普及和P2P技术的发展对文化的冲击起到很大作用,无论是从网上下载还是观看后人们的议论过程,都因为有了网络而使一切发生着改变。网络打开了一扇体制外的天窗,去年底以前,还没有被管制的BT下载和其他下载方式,为人们提供了方便的下载渠道,很多人在网络上下载包括美剧、韩剧等各种影片。网络的开放和便捷性使得观看成本微乎其微,网络所具有的即时性、互动性、连续性等优势,使得受众可以主动的选择。网络的发展,离不开概念和技术的进步。2003年以前,互联网服务器是向用户单向传递,比如。大型网站(新浪网、搜狐网、新华网等)的新闻频道,将信息向所有的浏览者单向传递,并不是网站与用户,用户与用户之间的互动。2003年以后,web2.0的概念引入到互联网中来,web2.0的概念是信息及服务在互联网上每个节点多向传送,服务器、用户终端都是互联网上的节点,他们都可以产生和接收信息及服务。例如P2P下载,每个用户都是内容的提供者和接收者,用户和用户以及网站之间形成互动联系并相互影响。更符合互联网特性,每个节点都是组成部分之一,不但可以产生内容,还可以从任意一点进行多点传播,在web2.0模式下的内容产生和信息传播,都超过其他模式,并且还将因为用户的彼此互动而产生其他价值。网络的进步还催生出很多社会化的网络软件应用,其中包括博客(以日志形式发表的社会网络平台)、网摘、即时信息等技术的出现为摄影的数字影像搭建了丰富而多样的平台,这是我们传统摄影所无法比拟的,它改变了传统的影像传播形式和对影像媒介传播的经验和认知,影像作为媒介的内容在技术进步后所带来的新的价值,包括在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都是前所未有。网络的发展是很快的,未来将是更加智能化、人性化的,人们对网络期望也会越来越高,对网络服务的需求会更加多样,网络发展的趋势是不断朝着综合性和多功能性发展的,一些专业机构和门户网站在资金、技术、人员等方面都占有优势,他们的收集、编辑、整合能力会给用户提供具有准确性、权威性、效率性的服务,现在和未来的网络环境是多元和丰富的。

网络媒介的影像服务

目前网络为影像所提供的功能和服务主要包括影像在网上展示交流、信息、商业、娱乐等方面,涉及的网站有综合类网站、个人网站、商业性的服务网站和教育性质的网站等。当前社会化的网站一般都会提供个人空间、网络影像存储、在线打印等服务。由于图片在互联网上传输快捷、方便,各种图片社将商业眼光转移到影像网络平台上来。在90年代中期网络技术还不算发达的情况下,世界很多的图片社已经实现了在线。如今,个人和图片社在网上商业交易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了。如果你的作品通过传统方式推广不利或者没有更好的渠道,可以通过网络媒体进行传播,那是一个更好的窗口,你可以把自己的作品在一家图片网站上注册一个账号,注册是免费的是对所有用户开放的,注册后就会得到一个个人空间,把自己要发表的作品上传,里面有个影像展览的编辑系统,然后把作品编辑好发到社区里,网站的编辑们会对上传的作品定位,他们会把最新上传的作品排在首页或最前面,也可能根据点击率最高的放在前面,或者把作品到他们主页的固定推荐栏里。受到推荐的用户会被列入推荐摄影师栏里,结果会让更多人看到和有更多机会来展示自己的作品,从而引起大家的关注,像博联社、大象网站等都是这样的媒体。还有一些综合性网站,它的内容包括新闻、教育、器材、交易、论坛等栏目,新闻栏目提供影像方面最新信息和形式动态,让网民了解相关信息。影像平台为摄影者提供免费注册的空间,让大家来展示自己的作品,教育栏目为摄影爱好者提供摄影方面的知识和内容,有时候聘请业内专业人士作点评,器材栏目提供各种厂家的摄影器材资料及最新报价,在网络上可以进行交易。有的论坛还刊有摄影师和模特的相关信息,为大家所需提供各种方便。

摄影与网络媒体的融合

摄影与网络媒体的融合,对影像的传播、商业交易等产生较大的影响。

在社会方面,摄影数字化以后,通过网络媒体传播更加便利,改变了以前依靠传统的报刊、杂志、出版社等媒体的传播和展示方式,现在借助个人博客、QQ网络日志等网络技术手段都会实现。和传统媒体不同,网络媒体是交互性、开放性的,传统媒体都有自己的办报方向和思想,有自己的定位和读者群,所以在传统媒体上发表作品会受到一定限制。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环境是多元的,人们可以不受任何人约束不受任何机构限制,通过网络自由的展示自己、表达自己观点和看法。不同的风格、不同的艺术思想、不同的理念的数字影像通过网络呈现在众人面前,为大众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视觉盛宴。有些电视台通过网络让网民评审出节目的好与坏,最近几年,央视的春节晚会就是这样评审出群众喜爱的节目的。有的个人通过网络传播炒作自己让自己出名的,有的通过博客发表自己观点包括名人写博的。摄影通过网络媒体传播,使更多的人了解社会现状,并有利于借助大众的力量解决现实问题。比如前段时间网民通过人肉收索让南京某腐败的局长下台的事例,体现了话语权的公众性,体现了网络的进步和社会的进步。

在文化方面,摄影与网络的结合,促进了摄影的发展速度,加大了影像的传播力度、拓展了视觉文化的深度,使影像文化的内涵丰富和扩展在网络时代获得新的机会,影像的传播与大众的联系更为广泛。网络在文化上具有比传统文化形态更优越的功能。首先,它具有迅速传播知识、信息的功能,并且具有迅速、交互、图文并茂的特点。其次,它具有娱乐服务功能。网络文化使人们的文化娱乐生活大大丰富,人们可以同时以文字、声音、图像接受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化信息和娱乐节目。可以说,互联网为人类创造力的发挥提供了一个巨大的文化空间。网络文化正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网络文化对社会发展的具有深刻影响。网络文化影响着百姓的日常生活。人们的吃、住、行、沟通交友等日常活动都可以通过网络进行。网络与文化的结合推动着一个新的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2006年以来,很多省市区都提出把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主导产业之一。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丰富着生产力的内涵,拓展了经济发展的空间。网络文化正深刻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网络文化传播迅速、直观,覆盖面广。一个新的想法一旦出现并在网络中传播,就会在极短的时间内以大众最为容易接受的方式迅速传播。从积极的方面看,它有利于推动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在商业方面,网络媒体的商业服务改变了过去传统的影像营销模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摄影走向了数字化,它影响到人们的认知方式和行为方式,是一种力量的工具、一种文化的象征。

影像传播论文范文8

[关键词] 图像传播 觉文化 文化传播 意义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06.037

一、当代图像传播的发展

19世纪中叶,摄影技术的出现,标志了图像时代的起点。摄影实现了不经画家之手就能把生活中的各种物象真实的显现在图像之中。摄影“真实”、“逼真”的再现实物图像,对于西方多少世纪以来,以模仿写实为主的传统绘画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同时意味着对传统图像的概念提出了新的挑战,迫使传统绘画“从对客观世界的关注转向了对人的内心世界的兴趣。”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数码影像技术及各种图像传播媒介物的出现,艺术家们开始将这些尖端科技与前卫的艺术观念相结合,并且合理的运用到艺术创作之中,于是新媒体艺术得到了发展。新媒体艺术把艺术的形式从“表现”转变成“传达”,从而更加注重艺术作品本身和受众之间的互动性。

如果说传统的图像需要经过手的描绘与制作,并利用一定的物质材料作为媒介来传播的话,那么当今利用尖端科学技术产生的图像,却是通过符号信息来进行传递的。在觉设计中,一旦某个物体以明晰的形式符号化,就很容易成为大众普遍接受的信息。因此,传统的图像更具有物质性,而当代的图像更具有符号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当代社会的图像应更准确地称为影像,这是当今图像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其次,由于图像的媒介物发生了变化,因此当代图像在传播过程中更加具有开放性、交互性、虚拟性、多元性以及跨越时空性,这又是另一个方面的特点。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国内电、网络上所传播的一些图像,为了追逐经济利益,迎合大众的需要,往往越来越强化其娱乐功能、消闲功能、商业功能,而弱化了以往传统图像中所强调的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和审美作用,这不得不让人感到担忧。

然而优秀的设计作品都以自己独特的图像语言准确又清晰的描述设计的主题,蕴含着设计师心灵世界和精神向往的全部情感,但凡那些真正称得上是有艺术价值的图像,其最终目的都是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而那些一味强调娱乐性、消闲性、游戏性的图像,只能暂时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

二、觉文化的内涵

“觉文化”的兴起来源于后现代主义思潮。后现代主义观点的学者认为,我们身处“文化的社会”,任何生活经验都会转换成一种觉文化,所以,觉文化就是每天的日常生活。“觉文化”一词的提出与电子数码时代大量涌现的、触目皆是的图像有关,而图像的符号意义使之成为当今人类传播沟通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信息的主流必将是影像信息或觉信息,或者说信息社会的一个重要表征便是觉文化的发达充溢。这里的觉文化有两层含义:从广义上来说,作为大众传媒的电、互联网、广告、电影等皆可归入这一范畴;狭义的觉文化仅限于文艺领域、娱乐业、表演业等,它的外延包括戏剧、歌舞、文艺演出、杂技、时装表演等等。本文适用的是广义的觉文化概念。所谓觉文化传播,即由试听媒介或觉媒介传播信息所形成的一种社会文化传播现象。

当代审美文化正在日益变成一种觉文化,电、广告、互联网等充当着大众传播媒介,觉文化正在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当代社会,觉文化传播已经成为当代文化中的主导性力量。

三、图像传播的实质及觉文化意义

图像在表现一个事物时,把这个事物直观地一览无余地呈现在人们面前,知觉和思维之间没有任何回转余地,看到什么,人们就会思考什么,而这无关于事物是美的还是丑的。图像传播以自觉的或是无意识的方式影响这人们的觉经验、生活选择、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进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消遣娱乐化。当代觉符号所构成的文化,不再是从主体到形象而是从形象到主体的过程,我们无论何时何地都无法逃避形象的追踪和包围。在一些商业性的觉形象中,它们更多地是诉诸观众当下的即时反应,觉形象正在从无功利性的审美向功利性的觉诉求转变;其次,觉欲望的满足感。由于当代觉文化中的觉狂欢性质,觉文化产品对观众觉的轰炸和冲击,人们的觉期待被极大地提高了,觉需求也被提升了;最后,高技术媒介下的觉文化。一个传媒技术的支撑、渗透艺术形态的觉文化时代已经如期到来,它不仅改变了审美文化的形式内容,同时也在改变审美文化的本性。

我们正面临着一个觉文化时代,越来越依赖于眼睛来接触世界了解真相。一方面是对觉文化的过分依赖,我们通过电新闻、图片新闻来感知世界,通过图像、图标和图例来获取知识;一方面是觉刺激的负重,复制技术的发展使大量的图像不断冲击人们的野。总之,我们正在进入一个人类历史上空前的觉文化富裕的时代。

从传播学基本意义上看,它的主要研究是在“传者――信息――受者”这一链条上进行的。大众媒介要充分发挥其传播信息、教育、引导功能,通过对图像信息有目的的采集、选择,传播大众文化中的精华,弘扬高尚的文化,努力剔除人类文化的糟粕。重媒介文化产业的精神内涵和思想品味,构建健康文明向上的媒介环境,创造良好的舆论文化氛围,使大众文化更加符合人们的精神和心理需要,从而引导社会文化朝着更加有利的方向发展。

四、结语

在现代传播技术的作用下,特别是在数码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三者合力作用下,现代文化正脱离以语言为中心的理性主义形态,日益转向以图像为中心,特别是以觉形象为中心的感性主义形态。读图时代的来临,不但标志着一种文化形态的转变和形成,也标志着一种新传播理念的拓展和形成,当然,这更意味着人类思维方式的不断转变。

参考文献

[1] 陈洛加.《外国美术史纲要》.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1月.

[2] 郭祥超.《学校传统文化传承问题新论――觉文化反思和图文文化建构的角》.教育科学研究,2008.

[3] 胡知凡.《关于觉文化艺术及其教育的评述》.《中国美术教育》,2005年第6期.

[4] 阿莱斯,艾尔雅维茨.《图像时代》.吉林大学出版社,2003年.

作者简介

影像传播论文范文9

关键词:传播;网络;影响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10-0020-02

网络方兴未艾的发展,正在强烈冲击着传统的传媒和理论,传统媒体也通过开办网站、设立电子版、推送APP等形式,开始走与网络联姻、“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发展之路。可以预见,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传统传媒,还是新兴传媒,都正成为数字时代网络传播改头换面后的产物,随之而来传媒传播的信息也深深打上了网络传播的烙印。

一、网络信息传播的轨迹

分析网络传播与信息的关系时有必要对信息的传播历程进行简单梳理。从古至今,信息交流在人类的生活中就十分必要,从元谋时代的肢体语言交流,到古代的鸿雁传书、烽火驿站,到现当代电台电视信息立体构建,再到如今以互联网为信息载体平台,多维度信息传播。信息的传播途径主要经历了形体传播、口头传播、书面传播演进到以电子为媒介的传播。古往今来,人类依靠信息巩固、发展和延续了人类文明,推动了社会发展。

这几种信息传播方式在某个确定的空间和时间同时存在,或者其中部分存在。当传播方式平行存在的时候,它们被接受的程度在不同时期并非“等同”,总有一个在人们的接受程度中高一些,就如同在经济发展程度不高时,人们对电台信息的接收要高于从电视的接收。但不变的是,每种主要传播方式的兴起,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创新,从龟背的甲骨文,到青铜器的金文,到使用竹简、丝帛,到蔡伦造纸,经过雕版印刷、活字印刷、激光照排,后来又有了电视机、录像机、DVD,再到如今的网络,人们为了加快信息传递、文明传播,不断更新信息传播的媒介。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网络正在成为信息传播的主战场和主渠道。根据调查显示,将一种媒体普及到5000万人,广播花了38年,电视花了13年,有线电视花了10年,而互联网只用了5年[1]。不难看出,网络信息传播不仅是方式的普及,更伴随着信息的大量涌入,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电视台也会纷纷建设自己的门户网站,春节联欢晚会推出了全球网络在线直播,2016年还联手支付宝掀起网络观看抢“五福”的热潮。与此同时,网络也成为了政治宣传的阵地,比如瑞典、挪威纷纷通过新浪微博的形式,辟谣否认承认台湾是独立国家,可以说,网络正在日益影响我们的生活,渗透到政治、社会方方面面。

可以说,与传统传播媒介不同,如果说报纸、杂志只有加载了图文才能传播信息的话,网络某种程度本身就是信息,无论是你接受“濉保还是你参与论战,亦或你使用支付宝,这既是网络对你的影响,也是网络信息传播对你的触动。事实上,报刊、杂志等媒介作为外部力量对信息产生着作用,即信息是主体,传媒是中介,网络作为媒介,则既有中介作用,本身又与信息粘连不开,网络的不稳定,同样会带动信息的不稳定,即传统传媒对信息的作用力是微弱的,然而网络传媒不仅仅作为工具承载信息,同时影响着信息。

二、网络信息传播的特点

网络传播作为一种信息传播的全新现代化方式,受信息内容本身、记录信息载体、信息表达形式、信息组织结构等要素影响,信息在网络传播过程中表现出不同于传统媒体的许多新特点。在笔者看来,可以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内容丰富。即:网络信息传播就像是火锅和炖菜,人所能接触、感受的东西,都能够通过网络进行传播。从宇宙知识到国家时政,从社会新闻到个人日常,网络信息传播不分贵贱、超越性别、跨越领域,包含着海量的各类信息;二是形态多样。即:网络信息传播过程中,可以利用多样化的方式,不仅可以借助文字,还可以利用声音、影像、图片等,即有报刊的文字报道,又有杂志的图文并茂,既有收音机的声音传导,又有电视电影的光影震撼,同样的信息就好像一座雕塑,被360度进行深度呈现;三是迅速及时。网络世界信息传播的速度,就是电子光纤的速度。随着网络硬件投入的加大,网络软件开发的提倡,“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信息在网络世界不仅因为一批专业的网络新闻报道者,更因为一批信息的当事人,通过论坛、微博、微信等形式,将信息第一时间传达给公众;四是互动交流。网络信息传播过程是开放式的,信息传播的过程,就好像是龙诞生的过程,你安装一个龙角,我安装一个龙尾,有人装上眼睛,有人装上爪子,信息的面貌就出现了。如今,越来越多的新闻客户端增加了点评功能,更不必说论坛、贴吧、微信、微博的跟帖功能,越来越多的人对信息有了评头论足的机会,并且被他人看到,影响他人;五是个性定制。如果说互动交流的过程是双向自我选择的过程,那么个性定制就是不再交流,直接选择结果的过程。正是由于信息在网络传播中的海量、互动的特点,在快节奏的生活和人们已经固定形成的爱好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直奔主题,一方面充分运用搜索功能,另一方面通过订阅推送功能,只看自己想看的,只去了解自己想知道的,从而将时间节约出来,去做有价值和有意义的事情。

从理论的角度,网络传播最大的特点是实现了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融合,对拉斯韦尔模式的“以传者为中心”[2]的线性传播提出了挑战。通过交互、定制的形式,充分肯定了受众作为群体自身的独立性和主观能动性。这种挑战,打破了传统媒体“读者来信”、“编者对话”之类的“伪”互动,实现了人际传播点对点互动模式的回归,将大众单向传播和人际双向传播实现了无缝连接。

三、网络传播对信息的影响

当前网络由于水军、炒作的存在,传者正在逐渐强化对于受者的控制,然而,如果把太多精力放到传者身上,而忽视网络信息传播“受者的主观能动性”这一最大特征,那么网络信息传播的研究也就失去了作用,而且随着受者的“清醒”,水军和炒作最终会被受者再一次进行舆论起义而掉――最近所谓新闻的反转正是这种控制与反控制的争斗。

首先,我们要看到网络技术本身对于信息的推动。一是信息量的急剧增长。汗牛充栋的古书籍、著作等现代作品,在网络世界里已经变成了代码,网络世界每天都有爆炸量的新闻等着你去浏览,昨天的还没看完,今天的就又来了;二是信息出现了一些新形态。以前信息以官方为主,现在的信息已经成为个人创作,有时真伪不分;三是信息传播队伍不断壮大。“段子手”越来越多,甚至无意之中就成为段子手,担当起信息创作的角色,信息由官方,逐渐变为平民创作;四是信息外延逐渐增大。既有形式外延的扩大,包括文字创作的消息、文学,也包括声光电带来的感受、感悟,同样也有内容外延的扩大,信息跨越了国境、领域;五是信息产业化正在形成。“信息――网络――信息”就像一条生产链,如姚明、李宇春头像所产生的暴漫头像,信息经过网络,就像一头猪进了火腿肠生产线,产出的便是新信息。这里面的信息加工者,既有自主的工作室、企业,也有被大潮流推动向前的网友。

其次,受者的解放带来信息的解放。这个解放可以用百花齐放来形容,信息作为政治话语的背景不复存在,创作主体无论是官方还是个体,都迎来了民主化程度的提高。被称为,等七常委有了动漫头像,虽然还存在主流意识形态,但不难看出反映大众的、人性的东西成为信息自身需要。微博中,充斥了个体生命感受的表达,榕树下、起点中文网为文学创作者提供了抒发自我情绪的平台,天涯、贴吧等成了个人情感同情者的狂欢。

再次,信息打开了开放之门。如果说过去的信息是封闭的,是从传者到受者的一条直线,偶有反馈的话,那么网络就是以强大的冲击力撞开了封闭的信息之门,将信息从喉舌状态中解脱出来。信息要发展,就要和外部建立对话关系,就要参与到对社会的关照中来。在网络的感染下,信息不再是自言自语,它与大众的关系从疏离到对话,营造了一个开放的公共空间环境,尽管网络信息的辨别需要去伪存真,但是正所谓真金不怕火炼,开放空间既让伪善的信息破门而入,也同样迎来了更多的有识之士,信息得到了进一步凝练和升华。

最后,网络信息传播的另一个显著突破就是中国之音的传递。尽管受意识形态的影响,还存在一些对外部嘈杂声音的屏蔽,但中国之音和外部之音却也正进行着碰撞、学习,中国不再是茶叶蛋吃不起的中国,外国也不再是月亮比中国圆的外国。北京奥运会令世人震撼,中国梦崛起的脚步令世界瞠目。

在当前这个消费时代,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承载内容。网络已经成为信息生产和信息消费的重要环节,参与到信息传播中来。在“互联网+”时代,不论网络对于信息是以消解的力量出现,还是以建构的力量出现,网络对信息的发展都是一种革命性力量。然而,革命也意味着不稳定。首先,网络使得信息从严肃的政治话语中解放出来,通过对主流文化与大众文化形态的整合,初步形成信息多元化格局,包括随着政治话语的缺失,商业色彩有所反弹;其次,网络为个体创作、传播信息提供了平台的同时,也纵容了机械复制导致的信息雷同,越来越多的信息共享带来没有思维的同化;再次,网络既为信息提供了创作空间和消费场所,我们也应该看到信息在微博、微信圈的字数压缩下,越来越失去个性和深度;最后,网络的匿名和开放性,为无约束的自由创造了空间,从而造成了虚假新闻的传播,甚至成为了政治对手利用的利刃,不仅危害了新闻传播秩序,而且影响了信息环境质量[3]。

参考文献:

[1] 王P.广播奏响信息时代的强音――从广播与网络媒体的比较谈起[J].声屏世界,2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