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动漫类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5-31 14:55:55

动漫类论文

动漫类论文范文1

这个问题似乎简单得无须专门讨论。引起我对它发生兴趣的是《东方》杂志第8期萧功秦先生的文章《一个法国青年的文化浪漫主义》(简称《浪》)。此前接触过作者一些作品,尽管我不同意他的新权威主义主张,但作为一位学养深厚、立论谨慎的学者,他的观点很具挑战性,尤其在他对政治激进主义的批评中有些地方很值得不同观点的人认真思考,至少,包含其间的警示意义是不应忽视的。东方杂志上这篇文章的主题同样是批评政治激进主义,然而很遗憾,这篇文章缺乏了立论的严谨,一系列论点失之轻率,而这些论点恰恰又牵涉到不少重要的理论是非和界限。

文章从一位在我国刚开始拨乱反正时来华留学的法国左翼青年奥莱弗谈起。奥莱弗憎恶市场经济和由市场竞争带来的社会不公,向往中国的人民公社制度,喜欢作为这个制度人格化代表的文学形象李双双;崇拜江青、王洪文、姚文元、张春桥,在他心目中,四人分别是妇女解放运动、革命工人、革命知识分子和革命干部的代表。就由于他的左翼立场以及对中国现实完全颠倒的认识(文中也表述为"文化误读"),作者把他定位为一个文化浪漫主义者,并根据罗素的一段话,把通过挣脱对人性的种种束缚而"获得一种新的元气、权能感与登仙般的飞扬感"描述为浪漫主义的一般特征。接着由此引出浪漫主义的派生涵义:主体通过自己理想和愿望向某个对象物的投射,获得冲破现实束缚的人生超越感。据此,又把另一特征归结到浪漫主义上,即:把一种与现实阴暗面形成对比的秩序作为精神追求支点。

把上述两点归结为浪漫主义的一般特征后,文章回到特定的奥莱弗对中国的"文化误读",根据这一特定的误读得出普遍性结论:那些对本国文化与现实持批判立场的人"只有"在认为想象中的美好事物是真实存在的,"才能坚持自己的批判的合理性"--异质文化就充当了想象中的美好事物,对异质文化"想当然的赞美"就由此而生。这里,浪漫主义(到此为止,"浪漫主义"基本上是作为"文化浪漫主义"的同义词使用的)在作者笔下已经几乎囊括了所有具理想主义气质的人和所有发生文化误读的人。根据这种涵义已经大大扩展了的文化浪漫主义(关于概念涵义的扩展,留待后面分析),作者断言:如果文化浪漫主义再向前迈一步,就成为政治激进主义者。接下来,全文核心论点就在"政治激进主义""文化浪漫主义""浪漫主义"还有"乌托邦"这几个概念的不断交替使用中出来了:"政治激进主义者"(或文化浪漫主义者)是一些相信自己抱有一个伟大目标,相信为此可以采取一切方法的人。他们往往心地十分良善,容不下现实中与真善美不符的东西而力求改造,但"经由浪漫主义者的政治来改造的世界往往产生他们所不曾意料到的巨大灾难与不幸"。作者就此得出根本性结论:好人造成的祸害比恶人更深。因为恶人并不向人类集体经验发起根本挑战,从而对社会的破坏是有限度的;浪漫主义的好人则要对"人类在适应环境挑战过程中形成的传统、习俗、思想文化、制度安排等等,所有这些集体经验......发起总攻",而且好人相信自己动机纯洁,极少自我反省,加之被人们信赖,致使错误难以发现和纠正。

暂且不谈该文的观点、论据的真伪。在论证方法上,概念内涵无限扩大、论点大幅度跳跃、基本结论建立在一系列假设上等等,都令人惊讶。至于文章观点,则相当多地方需要辨析,其中,究竟什么人对人类集体经验发起总攻,什么人给人类带来重大灾难--此类问题亟待澄清;尤其是全文结论事实上关涉到对那些在20世纪给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带来重大灾难的灾星的善恶判断,让人难以释然,觉得有必要就此表明看法。

一."文化误读"原因析

全文以"浪漫主义"为中心概念的一系列论点和最终结论据以建立的事实是法国青年奥莱弗的"文化误读"。文化误读正如作者承认的,乃常见现象。至于误读是否如作者暗示或明示的是浪漫主义所致,是那些对本国现实持批评立场的人为自己批判的合理性寻求异质文化支撑的愿望的产物,就得另当别论了。伏尔泰对中国文化和政治制度的理想化评价是历史上一个很有名的文化误读,但显然不能把他的误读与浪漫主义挂钩。伏尔泰在生活上精神上的确很浪漫,但并不"主义"。作为"主义"出现的浪漫,是与对理性的反叛相联系的,所以,非理性甚至反理性是其基本特征。至于浪漫(或者说是一种想脱离平庸状态,追求生命的高峰体验的精神倾向),我相信,任何人只要没有从思想、情感到行为方式都彻底地功利化、物质化,都或多或少会有这一面。所以不能根据某人身上有浪漫倾向就将其归到浪漫主义旗帜下。就拿伏尔泰来说,在许多事情上很浪漫的伏尔泰,如果论其精神派别,他恰恰属于浪漫主义所反叛的理性主义。而文化误读的发生,原因可以多种多样。比如伏尔泰,浪漫气质、主观愿望的投射、认识上的先人为主等等,都可能是导致误读的原因,但受所掌握信息的限制也许是更直接的原因。至于他对于自己就法国现实所持批判立场之合理性的确信,也并不源自某种别处的什么样板。无论他实地考察过的在政治文化和制度上比法国开明、进步的英国,还是由于误读而被他美化了的中国,都只能作为一个参照物而并不能承载支撑其批判立场的任务。他的批判立场及其对这立场的确信一如西方历史上其他许多具批判精神的杰出思想家一样,基于独立思考、基于西方的精神和思想资源以及他们对人性的理解、对自由的信念、还有对自然法传统的真诚信仰。转贴于

至于奥莱弗,不错,这是一个怀抱崇高理想,执着追求公正和平等而对市场经济持有异议的左翼青年。对中国现实的颠倒认识使他把中国当成了体现这一追求的典范。但作者就此把他界定为文化浪漫主义者,却失之轻率,特别是根据奥莱弗的错误认识作出 "浪漫主义对现实的理解是建立在误解现实的基础上的,建立在一相情愿的主观愿望的基础上的" 这一带普遍性的结论,就更加轻率。就奥莱弗有真诚执着的理想追求而言,与其说是浪漫主义者,毋宁说是理想主义者更合适。说到这里有必要顺便指出,作者因奥莱弗对市场经济的异议就断言他"是市场经济竞争社会中的失意者",这过于武断。评判事物超脱于一己得失可以说是所有理想主义者却不一定是所有浪漫主义者的一个精神特征。所以,理想主义不等于浪漫主义。即使搁置二者差异,无论理想主义或浪漫主义都并不必然导致奥莱弗对中国的颠倒认识。真正导致这一颠倒认识的是作者作结论时忽略了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我国的宣传。在过去二三十年完全封闭的情况下,对外界来说,直接得自中国的有关中国状况的信息完全通过中国官方宣传而来。而那个时期彻头彻尾意识形态化的宣传,充满了掩盖真相、歪曲事实、甚至根本颠倒事实的欺骗性。无论是令奥莱弗心仪的人民公社制度还是文革及其作为文革化身的江青等人,在对内对外宣传中都是被极度美化了的,而且调动了一切艺术手段加以美化。奥莱弗在接受这些信息时还是一个认知能力尚不成熟的少年,在缺乏其他信息来源的情况下,根据这样的宣传来形成他对中国的认识从而发生错误,再自然不过了。其实,我国至今都还有人受文革宣传的愚弄,把那个苦难深重的时期当成阳光灿烂的日子,要一个远在法国、而且还是少年的奥莱弗具有看透那些宣传伎俩的洞察力,实在太难为他了。事实上,不是他"浪漫地美化李双双时代的公社制度"和文革时期为祸中华的江青之流,而是他受了蓄意美化公社制度的作品《李双双小传》和蓄意美化文革、美化江青之流的欺骗性宣传的误导,是这些宣传影响和塑造了他对中国的认识。这与浪漫主义没什么关系,至少,将其说成浪漫主义所致是缺乏根据的。至于奥莱弗对中国现实的颠倒认识或者说他因受颠倒的宣传而在心中形成的关于中国的种种幻象,是可以破除的。《浪》文提到安徒生一则童话:一个不满现实环境而向往中世纪的人在穿上了一双魔鞋真的回到中世纪后,发现了中世纪才真正不可容忍。作者以此类比奥莱弗,并借此把中西文明交流中对西方文明抱好感的人批评为"文化浪漫主义"。这里没有言明但隐在字里行间的话是:

那些"把与现实阴暗面形成对照的秩序作为精神追求支点"的人总归要大失所望。这是在把向后和向前两种性质不同的秩序对照混为一谈。对作者所引童话,我认为可以作两层理解。就奥莱弗而言,倘若真有双魔鞋把他送到向往的地方,事实终归使他从梦中醒来。作者不也指出他在中国越来越感到不适吗?可惜却没有就此说些什么。然而,这种不适恰恰表明的是对过去认识的痛苦调整,这比他先前信什么不信什么更重要。就作者借这童话引申的不同文明交流中可能发生的问题上,我以为,"魔鞋"童话的普遍寓意在于使人得以在两种经验之间进行比较。它可以帮助打破幻象,但也可以起另一作用。既然魔鞋意味着可以把一个人送到心目中美好的地方,那就不光可以把人送回过往时代,而且也可以把人带往另一方向,比如从封闭社会带向开放社会,从专制国带到民主国。在那里,人同样能通过事实和体验来验证是否与自己此前置身其间的"现实阴暗面"恰成对照。就是说,它可以给人的认识以经验事实的支撑,这一认识可能被修正,但并不丧失其基本的客观性--我认为,这也是对开放的、民主的体制的向往不同于把落后、过时的制度理想化之处:这种向往也可能犯过于理想化的错误,但基本方面并不虚幻,更不根本颠倒。

二.需要加以节制的"浪漫主义"概念范围

现在该回到"浪漫主义"这一基本概念本身了。我前面曾提到作者在行文中有无限扩大"浪漫主义"内涵的倾向。那么,究竟浪漫主义指什么?诚然,浪漫主义如作者所说,它很难确切定义。可这并不意味着就没有一些使"浪漫主义"之为"浪漫主义"而非别的什么主义的特定涵义和范围。

浪漫主义主要是作为对启蒙运动以来居主导地位的理性主义的反叛而兴起于18世纪西欧各国尤其德国、法国的精神、文化运动。无论是作为一种态度和立场的广义浪漫主义还是作为文学艺术中反叛运动的狭义浪漫主义,一起始就以反传统、反权威、反一切清规戒律的姿态出现。它重视被理性主义忽视或排斥的人的主观感受、本能、情绪、意志等非理性因素,对那些强烈激动人的心灵的事物抱有最大兴趣。在文学、艺术中,浪漫主义者放纵想象力,把蔑视权威,冲破既有法则尤其是古典主义法则的藩篱视为特权。浪漫主义作品具有把幻想推向危险高峰的倾向,并通过打破美与丑、善与恶的对立,表现了一种新的精神和令人不安的力量。浪漫主义对古典主义法则的突围以及对个性、对非理性因素的张扬给各门类的文学艺术带来了新的活力和从未有过的新题材,极大拓宽了艺术范围,扩展了人类的审美经验和开掘了人性的深度,产生了辉煌的艺术成就。其中,法国浪漫派便是作为19世纪最伟大的文学流派屹立于世界文学之巅的。

对于浪漫主义,思想史上的评论甚多。尽管在其功过是非上看法各异,但是在对使浪漫主义之为浪漫主义的基本特征的认识上是相似的,都把反叛理性主义及其与之相关的反传统、反权威和基于个性而对种种束缚的敏感视为浪漫主义基本特征。《浪》文所引的罗素谓"浪漫主义者在推开对人性的种种束缚时,往往会获得一种新的元气、权能感与登仙般的飞扬感",前半句"推开束缚"表达的的确是公认的浪漫主义者的精神特征或行为倾向。后面所说由此而获得的种种感受,特别是萧功秦先生既在该文也在他批评政治激进主义的别的文章中反复提及的"登仙般的飞扬感"却并非浪漫主义者必有的精神、心理特征,而只是可能的特征之一。而罗素对浪漫主义的评价也远比这段话所体现的要复杂得多,且前后期的评价并不那么一致,据我看,前期评论比后期严厉。上面所引"权能感""登仙般的飞扬感"的说法在十多年后根据《西方哲学史》改写《西方的智慧》时就没有再出现在对浪漫主义的评论中。但作者只抽取罗素前期评论的片断,并把这一片断中描述的一个可能的特征夸大为普遍性特征,再把异质文化之间常见的原因各异的"文化误读"与浪漫主义直接挂钩,就已经过度扩张了浪漫主义范围。而当其把罗素描述的"登仙般的飞扬感"这一可能的心态特征加诸于他所说的政治激进主义者身上,并把构筑乌托邦的、强制人们接受"完美新世界"的......好几类人统统谓之为政治激进主义者,而且行文中事实上也不仅将浪漫主义与政治激进主义等同,还把浪漫主义与乌托邦、与理想主义混同,这种无节制的概念扩张便使得此主义与彼主义了无分别,从而使概念也变得无意义。但这样的论证却服从了本文开头所介绍的那些围绕政治激进主义所提出的一揽子批评性结论。这里暂且还是搁置结论,就作者以"登仙般的飞扬感"形容政治激进主义者的心态,我觉得有些话不能不说。首先,我认为作者没有给出证据来支持这一说法,这就不能不具有主观臆断的强烈色彩。再则,我注意到作者在批评政治激进主义的文章中有着把清末以来的仁人志士(特别是其中主张走议会道路的人①)归入其中的意味,并以"登仙般的飞扬感"用来形容他们。然而如果考虑到这部分人所面对的全然不是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者可以恣意妄为的环境,考虑到这部分人所置身的时代的严酷性和他们随时可能人头落地的处境,用获得"登仙般的飞扬感"去臆断他们,是既不得当又太残酷。

关于浪漫主义,需要区别艺术文化领域和政治领域、精神信仰层面和政治操作层面。对文学艺术上的浪漫主义应该有更专业的评价,不属本文论域。至于作为一种态度和立场的浪漫主义,不错,它有反理性倾向,但这对于启蒙运动以来理性的僭越也有某种矫正作用;它有作者强调的以审美标准代替功利考虑的倾向,但对于一个过于注重实利,功利考虑已经压倒一切的时代来说,未尝就毫无积极作用;它对工业文明的反抗诚然有美化农业文明的一面,但也有对工业文明危险后果(如分割人性,使人单一化、工具化,破坏人与大自然的联系)的敏感和预见;浪漫主义者有摆脱一切束缚的倾向②,纵然这种倾向具有导致瓦解一切价值和规范的危险,但浪漫主义者也以其反常规的举动挑战了陈腐过时的清规戒律,罗素就认为浪漫主义者对清规戒律的挑战促进了时代的宽容......,如此等等。浪漫主义同别的许多事物一样,有它的多面性,不宜简单化。

浪漫主义运动在19世纪达到辉煌顶点后开始衰落。但正如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浪漫主义"辞条所指出的:"一旦面临任何机械体系限制人类经验发挥作用的威胁,浪漫主义的抗议就会继续出现"。在这个意义上,我认为它构成了西方开放的精神、文化传统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需要具体分析的浪漫主义与政治的关系

我是很赞同萧功秦先生对于浪漫主义渗入政治的警惕和告诫的。因为浪漫主义某些表现在文学艺术中行得通,在政治领域则不然。例如,文学艺术中可以把幻想推向极至,政治上这么干则易导致灾难;文学艺术可能在挑战和摆脱一切既有规范中获得突破,倘在社会、政治领域蔑视一切规范,就的确是在进攻人类集体经验了。不过这后一种"蔑视一切"正如罗素和其他许多思想家所指出的,在性质上是反社会的,付诸行动者不是无政府的叛逆者就是想征服一切的暴君。就是说,浪漫主义这一发展路径的结果是无政府主义和极权主义这一藤两瓜,而并非作者指称的政治激进主义。政治激进主义要求对社会秩序进行广泛变革,但大多从已有的思想资源获取变革所依据的理念或原则,一般说来,并不具有"蔑视一切"而进攻人类集体经验的嗜好。诚然,政治激进主义也可能取无政府主义和极权主义之类灾难性的极端形态,问题是萧先生批评的并非这些形态,恰恰相反,批评矛头主要针对着我国清末以来出现的议会民主政治理想。浪漫主义渗入政治,其走向还不止上面说的这些。理想主义、乌托邦主义也是其可能的走向,但最值得注意和警惕的是朝向民族主义、国家主义的发展路径。对此,后面还将提及。

写到这里,有必要指出两点。其一,即使政治浪漫主义,无论哪种走向,如前所说,都须区分个人精神信仰层面和政治操作层面。就是说,必须区分信奉者、表达者与实际操作者。不管多么糟的主义,如果仅仅作为个人政治信仰,对他人、对社会并不构成危险,构成危险的是那些掌握着相当的社会权力资源的政治领袖。当然,信奉者、表达者可能成为实际操作者,但这中间还隔着许多环节,而且每一环节之间的过渡也不是不需要条件的,其中,获得权力是关键性条件。就此来看,即便《浪》文对奥莱弗的界定是准确的,鉴于奥莱弗只是一个政界之外的普通青年,他的信仰只不过是多元信仰中的一种,对于现代社会来说,这很正常。根据一个青年的个人信仰引出那么多政治性严重结论,前提就是虚幻的。其二,对浪漫主义渗入政治活动也应具体分析。事实上并非都那么糟糕,就必然走向灾难。例如,拜伦是一个典型的浪漫主义者,他的浪漫主义既表现在他的诗里,也付诸于投身希腊解放事业的政治行动。但他怀抱崇高理想的政治行动除了使自己死于热病,没有给任何人带来灾难。对他,罗素如是说:在他身上可以看到"融合成十足浪漫派的一切要素--叛逆,满不在乎,藐视成规不顾一切和高尚的行为。他为了希腊式的自由而死于密索隆奇沼泽之中,始终是最伟大的浪漫主义姿态。" ③在欧洲,像拜伦这样深刻介入政治活动的诗人并非个别,众多的浪漫主义诗人在19世纪欧洲政治生活中都曾活跃异常,法国尤其如此。这个文学艺术上浪漫主义的发源地,政治上也很浪漫了一下。其政治浪漫的程度,从勃兰兑斯谈1848年革命时的浪漫派可窥一斑。他说:1848年"是浪漫派胡闹的一年--这时掌握法国车轮的不是政治家而是诗人和热心人;议会里流行的不是实际政治观念而是圣西门主义、新基督教观点......"。那么,在那一年掌握着法国车轮的浪漫派诗人们给法国带来了什么呢?在30年代后期就转向政治活动的浪漫派诗人拉马丁此前一直为工人境遇鸣不平。1848年二月革命后,这位担任临时政府外交部长但实际上是政府灵魂的诗人对聚在市政厅前的民众作了最具浪漫色彩的表示:"我们将共同创作最美好的诗篇"。他没有食言。主要由于他的建议,刚成立的临时政府几天内就完成了一系列重要工作:废除了殖民地的奴隶制,废除了政治犯的死刑,废除了复辟时代遗留的民事拘禁,恢复了新闻自由、集会自由。不列颠百科全书高度评价这位浪漫主义诗人是"一位勇敢而明智的战士"。还有雨果。

他既是法国浪漫派文学的领袖也是政治上的激进派,他以充溢的激情介入许多政治活动,但无论《浪》文关于"浪漫主义对现实的理解建立在误解现实的基础上"认识论评价还是关于浪漫主义者政治后果的评价,搁在他身上都不合适。他在二月革命后担任议会代表,提出了全民教育和人民福利的理想并为之而斗争。尽管19世纪的法国政局不稳、政权形态频繁更替,但拉马丁和雨果们为之斗争的那些东西并没有丧失;政局的变动既未动摇19世纪的法国特别是它的首都巴黎仍然是欧洲文明的代表和无可争议的文化中心,也不影响法国对各国政治流亡者的亲和力,事实上,19世纪的法国张开双臂接纳了许多流亡者。在我看来,19世纪法国的政治动荡被许多论者夸大了;而法国有过的政治动荡也不能算在浪漫主义者头上,至少,尚无有说服力的证据表明应由他们负责。

我举上述事例是反对在浪漫主义与巨大灾难之间建立联系,但这不意味着否认这种可能。前面提到的最值得警惕的浪漫主义政治走向就贻祸无穷。滥觞于19世纪的把民族、国家当成放大的部落神崇拜的民族主义是浪漫主义进入政治的主要通道。民族主义极易调动起民众激情,也最容易形成具规模的运动。事实上,在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初期的欧洲,对民族、国家的崇拜在很大程度上支配了人们的想象力,并真正导致了无穷灾难。但批评浪漫主义的萧先生却对此未置一词。

四.评"好人造成的祸害比恶人更深"

这是《浪》文的根本结论。它依据以下论断而确立:文化浪漫主义者往往心地良善,是一些相信自己抱有一个伟大目标,相信为此可以采取一切方法的人;为了建立心目中的美好世界,他们向人类集体经验发起总攻,而恶人作恶仅限于满足私欲,并不向人类集体经验发起根本性进攻;浪漫主义好人因相信自己动机纯洁而缺乏反省精神......。

然而无论"好人造成的祸害比恶人更深"的根本结论还是它所依据的这些论断,都首先是一个事实问题,其次才是理论问题。所以,我认为第一步应该作事实判断。

说起人为灾难,法国革命中发生的屠杀难免被提及,但这场灾难很难说是"浪漫主义的好人"造成的。有史可考的事实是,实施报复、屠杀而使革命年代变成人人自危的恐怖时代的是并不浪漫的、很实际的暴民和同样不浪漫却很冷峻的罗伯斯庇尔们的"大手笔",而充当"革命车轮"碾压材料的倒恰恰是那些对"平等、自由博爱"抱着真诚信仰的浪漫主义的革命贵族。

比起因滥杀无辜而留下暗迹但毕竟传播了新的理念、清除了旧制度的根基、进行了建立共和制尝试的法国革命,20世纪六七十年生在我国的"文革"是一场货真价实的灾难。可是文革中豪情万丈的青年学生虽然很浪漫,但他们只是并不浪漫的政治领袖手中的棋子--老实说,我对那种视某些文辞浪漫但行动起来极端实用主义的政治权威为浪漫主义者的说法是很不以为然的,这些权威人物工于心计、精于谋算,恐怕与浪漫主义者的精神特点处于不相通的两极--,如果把造成这场全民灾难的帐算到青年学生的浪漫主义头上,是不公正的。关于文革灾难的程度,也许距离近了些,把它与本世纪其他灾难作比较的条件尚未成熟,还难以定论,然而,发生于二十世纪上半页的法西斯灾难是历史上曾经有过的任何灾难都不能比拟的,受害者人数和所涉国籍之多,灾难所及领域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这却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基本共识;而法西斯政权,尤其德国纳粹政权和日本军国主义政权,不论是挑起反人类侵略战争,还是通过集中营、灭绝营、毒气室实施的种族灭绝计划或由细菌部队进行的细菌战、拿平民和战俘进行的活体实验......,无不是对一切公理、一切使人得以确立为人的道义准则(按《浪》文的表述即"人类集体经验")的根本性摧毁--这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基本共识。

如果关于法西斯灾难是人类经历过的最深重灾难这一事实判断是确凿无疑的,循着《浪》文"好人造成的祸害比恶人更深"之说,那么以下结论便不可逃避:发起这场"对人类集体经验的总攻击",④造成了人类空前劫难的元凶希特勒及其团伙是"浪漫主义的好人"。倘若此结论成立,人类判断力可真的是遭遇根本性挑战了。

到这里,《浪》文结论的荒谬已在不言之中。但值得思考的是,一个学养深厚的学者为什么会得出"好人造成的祸害比恶人更深"等一揽子观点?

我认为,《浪》文的问题既出在方法论也出在理论上。方法论误区在于:首先,作者的结论预定,过于急切地要证明政治激进主义的恶果,不是以充分的事实为依据进行总结和论证,而是根据极有限且可有多种解释的个别事例--奥莱弗对中国现实的颠倒认识--引出一系列普遍性结论;其次,以假设代替事实,在并不存在逻辑联系的事物之间虚构逻辑联系,诸如浪漫主义者"只有在被视为美好的事物被他认为是真实存在的......他才能坚持自己的批判的合理性"之类轻率论断在文中并非个别。理论误区在于,作者的根本观点暗含着一个关于善恶判断之依据的前提,即:倾向于认可用目的为手段辩护、并根据某人声言的目的对其进行善恶判断。作者文中就提到怀抱"伟大目标"的"浪漫主义好人"相信为此"可以采取一切手段"。所谓"一切手段"其实就是"不择手段"。我当然不是说作者本人主张为达目的可以不择手段,问题是作者为了证明"好人为祸甚于恶人",便把如此行动着的政治人物判定为心地良善的浪漫主义者。在这里,那些人是不是浪漫主义者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作者凭那些为祸甚深的人所宣布要实现的目的就断言他们是"心地良善"的好人。然而目的并不能为手段辩护。在我看来,当目的确定后,目的对手段的选择起着制导作用,即:所选择目的的性质本身就规导着对手段的选择。可以说,手段的性质体现或者暴露目的的性质。其实无论政治领域或日常活动领域都不难发现,凡不能正大光明表达出来的目的往往需要一个"高尚的目的"作障眼物,而真实目的就在借以达到目的的手段背后。政治领域尤其如此。这就意味着:政治人物所宣称的目的有真伪之别。缺乏事实支持的口头宣言什么也证明不了,而包括所采取手段在内的可考察的经验事实才是鉴别真伪的依据。德国人对希特勒公开宣传的目标与实际追逐的目标之间的巨大反差是有深刻体验的。借用著名史学家梅尼克的比喻,这是摆满招徕顾客的诱人物品的橱窗与充斥着假冒伪劣品的货柜之间的反差。这种反差,我们领教得也不少。尽管政治领域内的云遮雾障使人们对于政治人物或党派追求的真实目的的认识不那么容易,但至少以下几方面有助于判断。选择手段上有无限制,有没有对生命的基本尊重;是否言行一致(或者说公开声言的和实际奉行的是否一致);执掌政权前后是否保持原则的一致性,是否将过去动员民众的口号付诸实践......这些都是试金石。它们与浪不浪漫无关,而与诚实与否、正义与否有关。如果从这三方面来判断,无论是根据《浪》文结论势必归入"浪漫主义好人"之列的希特勒,还是文章直接作为文化浪漫主义造成灾难的"生动标本"提出来的波尔布特,隐藏在他们的美妙言辞后面的真实目的和他们本人的真实面目都不难揭开。这二位之不择手段难分伯仲,两人都穷凶极恶地攻击一切人类准则,都专权、暴戾,都堪称大阴谋家,都视人命如草芥,都有可怕的报复心。说起视人命如草芥,一个用集中营、毒气室进行种族灭绝和清除异己的大屠杀,一个对受过教育的人进行有计划的诛灭;希特勒不声不响但无情地实施对一切动摇其权力的人的报复,波尔布特则以灭门暴行和灭门之后用卡车来回碾压尸体的灭绝人性手段对付所谓背叛他的人--其实这种一旦怀疑谁对自己至上地位有所不利便无情实施的报复,再清楚不过地表明他们最在乎的是权力地位。顺便提一下,《浪》文举出波尔布特时,说经由浪漫主义者的政治来改造的世界"往往产生他们所不曾意料到的巨大灾难与不幸"。认为波尔布特对由他一手制造的、正在进行中的屠杀和灭门罪行"不曾意料到",说得过去吗?至于他们是否言行一致、执掌政权前后是否具有基本的一致性,这已经有足够的历史事实为证,用不着再论。这是两个把自己的强权欲望隐藏在欺骗性的意识形态言辞中的伪善者。

如果说希特勒和波尔布特这两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生动标本"证明了不能依据某人公开

宣称的目的来判断其善恶,那么本文曾提到过的诗人拉马丁则是可以担当反驳《浪》文作者用以证明"好人为祸甚于恶人"的重要论据之一的"好人缺乏反省"的"生动标本"。据路易斯.博洛尔在《政治的罪恶》一书所述,这位真正抱着纯洁动机投身政治、真正称得上浪漫主义好人的诗人对他过去视大革命时期的犯罪给人类带来吉祥的看法作了如下反省,他说:"为罪恶开脱,为残忍寻找虚妄托词的史学家,在无意识中为将来的狂热者效仿这些罪恶铺平了道路......这是我自己也曾经犯过的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这样献殷勤,我为自己感到耻辱。"可见,一个人是否是动机纯洁的浪漫主义好人与其有无反省精神没有关系。

写到这里,本文可以就此打住了。总之,在我看来,由于《浪》文十分令人遗憾的理论误区和方法论误区,它的基本论断也十分令人遗憾地变得可疑。

注释:

①应该看到,许多政治主张都具有相对性,这种相对性使"政治激进主义"这一概念并不固定在某些主张上。例如,在十八世纪末的英国或十九世纪中叶的法国,那些主张成年男子普选权的人在政治上是激进主义的,但是倘若这两个国家如今还有人把成年男子的普选权作为目标,恐怕就要归入保守主义麾下了。同样,我国清末那些主张议会民主的人,可以说他们在政治上是激进的;然而在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都有了很大变化的一百多年后,当政治权威由于其产生途径暧昧而使合法性问题变得突出,而不受制约的权力又早已成为全社会公害,如何确立政治权威、如何管束权力的问题已然不可回避,此时还视议会民主之类主张为激进主义就大成问题了。

②必须指出,尽管浪漫主义者有摆脱一切束缚的精神倾向和行为倾向,但并非所有要摆脱一切束缚的人都是浪漫主义者,否则,那些蔑视人类价值的毫无顾忌的最彻底的罪犯就个个可以冠之以"浪漫主义者"称号了。这里还有一个重大区别:浪漫主义者看重个体价值、看重人的自由和个性的充分表现,他们的"摆脱一切"(包括挑战现存价值)是与其对个体生命价值的理解相联系的。而这正是反人类的罪犯所蔑视的

动漫类论文范文2

【关键词】 慕课教学;高校教育;动漫设计类课程

慕课(Moocs)是“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英文简称,即Massive(大规模)Open(开放)Online(在线)Course(课程),是新兴的一种网络在线课程开发模式。当前,慕课已经迅速演变为全球领域内高校教育的一种全新教育教学方式。它具有在线、大规模、开放式、网络化的特性,很好地为大众学习提供了一个优质的网络在线学习环境和公共学习平台,形成了教育资源的大众在线共享模式。当前,慕课在我国高校得到普遍推行,同时,慕课在高校动漫设计类课程中也得以应用。

一、 高校动漫设计类课程教学模式

高校动漫设计是一门现代艺术理念与动画软件实践操作技能相融合的专业。在动漫设计课程教学中,不仅需要研修动漫设计专业理论课程,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美感、创新思维和创作才能,借助动画软件创作动画艺术作品,加强动画创意和设计制作等方面的教学。因此,将慕课教学融入高校动漫设计课程教学中意义重大。

高校动漫设计类课程教学是以行业、市场需求作为导向,目的在于增强学生的实践制作、就业、创业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创新意识等。动漫设计课程教学包括动漫设计的创意构思:动漫剧本构思、文字撰写、绘制分镜头等,考察学生将动漫创意思维变成动画作品的创作能力和水平。同时,学生必须要全面掌握动漫创意及设计制作过程,以及动漫市场运作模式,以适应动漫行业的发展。

二、 慕课教学在高校动漫设计类课程中的优势

(一) 慕课教学的全面性

慕课教学具有教学资源丰富、全面的优势,它将全国乃至全球名师聚集在一起,通过网络在线教学,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高校缺乏优秀教师和优质教学课程资源等问题,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在任何时间、地点任意选择名师、名校来进行学习。对于学习动漫设计课程的学生,他们通过慕课教学不仅能弥补当地高校动漫设计课程设计的不足,而且能够通过网络接受更优质的动漫设计课程。

(二) 慕课教学的新颖性

慕课教学形式新颖,适应当代青年的学习模式。第一,慕课教学打破了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高校学生可以自由安排学习时间,既加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第二,学生可以充分借助电子产品,如电脑、ipad等工具,通过慕课进行学习,消除了课堂教学里学生只听教师讲课的枯燥感。动漫设计课程教学,既要求学生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画意识和设计应用能力,学生可以通过慕课教学,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实践水平,同时培养自己的动漫设计原创思维。

(三) 慕课教学的互动性与辅

第一,慕课教学与传统的教学视频不同,它的互动性较强,学生可以随时提问,教师或同学会迅速给予答复。在高校动漫设计课程教学中,慕课能够弥补课堂教学时间短,学生没有听懂等问题。同时,慕课增加了各高校之间的交流学习,名校名师的动漫设计水平、作品对提高当地高校学生的动漫设计水平具有积极的作用。第二,慕课教学可以帮助学生解决一些课堂中未解决的问题。如,动漫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动画软件的操作应用,有些实践操作能力较弱的学生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在课后,他们可以通过慕课学习,有效把握动画软件的操作技能。

三、慕课教学在高校动漫设计课程教学内容设计的应用探讨

(一) 慕课教学对动漫设计理论课程的教学模式设计

慕课教学模式中的高校动漫设计类课程与传统教学是不同的,慕课教学并非将所有要教授的知识内容全部展示在网络视频中,而是根据慕课教学所具有的特点,经过授课教师将课程教学内容精心整理,制成不同模块依次上传到网络上,进而形成专业的慕课教学资源运用于动漫设计课程教学。慕课教学消除了传统课堂教学内容平铺直叙的枯燥感,具有教学内容概括、简洁的特点。例如,动漫设计类理论课程,授课教师将通过掌握整个的动漫设计课程知识体系,编排便于学生能够快速理解、掌握的教学内容,同时在便于理解的前提下添加动漫设计图形、程序等等。所以呈现在慕课教学中的动漫设计类课程,与课堂教学不同,它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满足网络传播快节奏的需求,并且教学的切入点也不同,更有利于学习程度不用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和个人喜好进行学习,同时也达到了人才培养阶段化、个性化和差异化的目的。

(二) 慕课教学对动漫设计实践课程的教学模式设计

慕课教学注重实践教学,特别是在动漫设计类课程教学中,更重视学生对核心知识点的掌握与实践,重视实践教学,强化专业、造型基础,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实践动手等能力。根据不同阶段、层次的教学需要,满足相关教学(下转第64页)

(上接第50页) 设计。例如,纵向层次化,低年级主要以造型和专业基础课,高年级主要以产业实训课、专业模块课,包含现场教学和课内实训等的考核。横向模块化,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学习过程中,进入相对应的实训室和工作室等进行研发创作,加强实践、实训、实习等实践教学阶段,进而完备模拟创业实训、专业教学实训等为主的实践教学体制。通过实践教学建立实践案例教学资源体系,同时为各学习阶段的学生提供学习实践任务,学生可以带着问题进入学习。

四、 结束语

综上所述,慕课教学丰富了高校动漫设计类课程教学体系,深化了动漫课程教学指导,为学生个性化发展创造了环境。慕课教学把理论和实践教学荣威一体,进一步加强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慕课教学的创新性、时代性值得各大高校借鉴、推广。

作者简介:

罗春蕾(1982-)女,荆州,长江大学讲师,硕士,主要研究艺术学、美术史论。

参考文献:

[1] 程娅. 基于数字化教学平台的高校“慕课”应用研究――以动漫设计类课程为例[J]. 大众文艺,2015.

动漫类论文范文3

关键词:公共艺术教育;动漫;审美;艺术价值

公共艺术课程教学作为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其课程体系的合理构成是保障公共艺术教育有效实施的关键。在高等教育公共艺术课程体系中,音乐、美术、舞蹈、戏剧、戏曲、书法等传统艺术门类占据了主流地位,其他属前卫、通俗、流行艺术范畴的艺术门类则因认知缺陷和学科建设的缺失而很少被提及。只有先弄清动漫艺术是否具备成为公共艺术教育教学载体的合理因素,才能为动漫艺术进入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提供充足的论据,并打消教育工作者以及广大家长心中的疑虑。

一、动漫艺术审美品格符合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目标

2006年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明确规定,公共艺术课程目标是“通过鉴赏艺术作品、学习艺术理论、参加艺术活动等,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提高人文素养;了解、吸纳中外优秀艺术成果,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1]那么,动漫艺术教学能否实现以上目标呢?可能许多人对此是持否定态度的。于是,分析动漫艺术审美品格就成为正本清源、化解争议的根本途径。作为青少年群体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如果单纯从娱乐性去理解而忽略了其自身的审美价值魅力,这无疑是对动漫艺术最大的不公。

列夫托尔斯泰在其著作《论艺术》中指出:“艺术的创造能够在人的心里唤起一度曾经体验过的感情,并且在唤起这种感情之后,用动作、线条、色彩以及言辞所表达的形象来传达这种感情,使别人也能体验到这同样的感情———这就是艺术活动。”[2]从列夫托尔斯泰对艺术活动的定位,我们可以看出动漫艺术完全符合作为艺术活动的基本要素,大众对于其娱乐化的浅显认知来源于动漫艺术广泛的群众接受度以及部分动漫作品基于商业利益而展现的低俗格调。然而,这并不妨碍动漫艺术自身的艺术地位以及我们对好的动漫作品的欣赏。动漫艺术被广泛接受并不是因为它的娱乐性,而是其融汇了文学、绘画、音乐、电影的综合技能,创造出了一种符合广大青少年甚至成年人所喜爱的新型艺术表现形式。理查德•舒斯特曼在“实用主义美学”中主张“我不仅批判高级艺术那种疏远的深奥主义和总体性主张,而且尖锐地怀疑任何高级艺术产品和通俗文化产物之间本质的、不可逾越的区分。历史已向我们证实,一种文化的通俗娱乐(如古希腊甚至伊丽莎白时代的戏剧)可以变成随后时代的高级经典。实际上,甚至就在同一个文化时期,一件作品是作为通俗的还是高级的艺术发挥作用,取决于它被公众怎样理解和利用。”[3]同理,动漫艺术是作为通俗的还是高级的艺术发挥作用完全取决于其受众以及社会群体对它的选择和认知。作为艺术教育工作者,我们如果无视动漫艺术被广大青少年喜爱的事实,而选择因动漫作品中的某些低俗存在而全盘否定或有意避讳的态度,那无疑是对动漫艺术的践踏和对学生教育的不负责任。负责任的艺术教育态度应该是去探究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即“动漫艺术具有何种魔力,让广大青少年甚至成年人对其喜爱之极”。针对青少年群体进行动漫审美分析,有助于艺术教育工作者合理利用动漫艺术的积极因素,实现其艺术教育作用。

西方“移情说”美学代表人物利普斯从审美心理学的角度阐释:“我们都有一种自然倾向或愿望,要把类似的事物放在同一观点下去解释。这个观点总是由我们最接近的东西来决定的。所以我们总是按照在我们自己身上发生的事件的类比,即按照我们切身经验的类比,去看待在我们身边发生的事件。”[4]“移情说”为艺术教育工作者探寻青少年的动漫审美乐趣提供了绝佳的视角。动漫《ONEPIECE》(又名《海贼王》)是日本漫画家尾田荣一郎的动漫作品。该作品在日本国内掀起了极大的热潮,受到儿童青少年群体甚至成年人的广泛喜爱。在我国,这部风靡十多年的动漫剧更成为伴随“90后”一代成长的主要作品。根据笔者授课班级的反馈情况,《海贼王》在“90后”学生的心目中具有极大的影响力。他们在讨论这部作品时充满欢快、热情甚至激动。他们更在文中写到这部作品如何教会了他们坚持,如何在他们失败时给了他们再出发的勇气,如何告诉他们什么是真正的友谊……一部虚构的故事,却能够成为青少年学生在人生成长阶段的重要精神食粮,谁又能说它不是一部伟大的艺术作品呢?《海贼王》的故事情节虽是虚构的,可它渗透在情节中的勇气、坚持、友谊等品格力量是青少年群体在成长过程中最需要的。学生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件“移情”至海贼王的故事情节中,在被动漫作品感动的同时满足自己心底的情感需要。“一方面主体通过移情赋予对象以生命;另一方面主体又有从客体中观照自我情感的审美需求。”[5]动漫作品在这里所发挥的作用形象而强烈,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比简单的说教要更加真切和充沛。《海贼王》那一个个也许算不上优美的人物形象,展现的却是对青少年来说无比重要的人文关怀,谁又能说《海贼王》对青少年群体人文素养和审美品格的影响会小于伟大的艺术作品《蒙娜丽莎》呢?基于这样的现实状况,艺术教育工作者更应该主动将优秀动漫作品作为教学载体,通过对相关作品的解读,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剖析自己的内心世界,并使学生感受到与其日常生活审美经验相对接的审美体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二、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分析动漫艺术应作为公共艺术教育的审美对象

接受美学为将动漫艺术作为艺术教学载体提供了很好的理论依据。“接受美学的出发点或原则性立场是,读者(接受者)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他在文本含义生成时扮演主动角色,并对作品的历史生命具有决定性影响。”[6]一件艺术作品,如果缺乏了接受者的主动参与,并不被接受者从心底感受和认知,其审美功能毫无疑问会大打折扣。从此角度来看,日本动漫大师宫崎骏无疑是被接受度最高的一位动漫大师,其作品被人们评价为“将动画艺术上升到了人文的高度”[7]。他的作品内容大多涉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和平主义及女权运动等宏达的叙事主体,所采取的表达方式是将唯美的二维绘画艺术、天马行空的梦幻世界、离奇的童话故事和温情的人类情感相结合的动画叙事手法。其作品在广大青少年群体以及有着纯净心灵需求的成年人心里产生了巨大的震撼。《风之谷》中人类的暴行对于自然生灵残酷的伤害和最终自食其果的画面,让观者无不为之动容;《龙猫》中那憨态可掬的龙猫形象以及与小姐妹和母亲之间的点点温情更让人重温了童年时光;《千与千寻》中千寻的坚持和自我成长启发了无数少年在成长之路中自我探寻……从1984年创作成名作《风之谷》一路走来,宫崎骏用其动画人的坚守、人文者的思想力和艺术家的表现力,为广大观众创作出了一部部动画经典杰作。正如1922年法国影评家埃利•福尔满含感情所预言的:“终有一天动画片会具有纵深感,造型高超,色彩有层次……会有德拉克洛瓦的心灵、鲁本斯的魅力、戈雅的激情、米开朗基罗的活力。一种视觉交响乐,较之最伟大的音乐家创作的有声交响乐更为令人激动。”宫崎骏在创造一个个票房奇迹的同时,无疑也实现了这一预言。他用他的作品启发了一代代青少年思索人类与自然的命运,体味友情、亲情以及青涩的爱情,理解成长与坚持;他也用其作品精致优美的画风以及天马行空的想象让我们感受到了那一个个细节的美感存在和创想创意的魔幻之境。奥尔德里奇说:“将客观事物分成两种:物质对象和审美对象,同一事物能否成为审美对象关键在于这一事物本身所具有的特性。事物的这些基本特性决定着知觉的主体采取何种知觉方式(观察的方式还是领悟的方式)。如果事物的基本特性引起主体对它采取领悟的方式,那么该事物就将作为审美对象而存在,反之,观察方式下对应的就是物质存在。”[8]被人们广为传颂、激发了一代代青少年的宫崎骏动画带给了人们太多感悟和赞叹,完全符合审美对象的特质。而且其作品广泛的接受度,为激发学生审美兴趣和深入解读作品的审美情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将动漫艺术作为公共艺术课程教学载体具有积极的社会学意义

在讨论将动漫作品作为公共艺术教育载体时,我们就不能不触及一个社会关注的话题,即如何消解动漫作品中低俗存在对广大青少年的不良影响。动漫作品中的低俗存在造成了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对动漫作品的极度反感,因此,在这样的社会认知下,创作内容低幼化成为中国动漫发展的唯一方向。反过来,中国缺乏适合广大青少年阶层的动漫作品,加剧了青少年对以日本为首的他国动漫作品的热爱,这阻碍了青少年在人生重要成长阶段通过他们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了解和学习中国优秀文化,也滋长了低俗动漫通过非正规渠道的大量传播。可见,中国传统教育中的回避和阻碍并不能真正影响青少年阶层对于动漫的热爱,反而会因缺乏正确引导,使青少年因认知不足而接触到不良动漫作品,进而受到不良动漫作品思想的侵蚀。将动漫艺术纳入公共艺术教育载体,和学生一起学习、讨论动漫作品所涉及的文学、美学、心理学、电影学、异国文化等意识形态,让学生透过自己喜爱的动漫作品深入了解和探讨作品背后的人文意义,能帮助他们从浅层次的欣赏上升至高层次的文化艺术体悟。学生只有提升了对动漫作品的审美情趣,才会自动分辨和远离低俗动漫作品,从而形成动漫发展和传播形态的良性循环。由此可见,由于动漫艺术所具备的综合性特征,将动漫艺术作为公共艺术教学载体,实现的将不仅仅是艺术与审美认知的提升和发展,还将通过作品中的艺术性、思想性以及文学性等丰富内涵涵养学生的精神世界。实现这一切的前提是,承认优秀动漫艺术作品作为公共艺术教学载体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优秀动漫作品的深入分析研究,不断完善动漫艺术公共课程教学的课程体系,最终实现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教体艺厅〔2006〕3号)[A].2006-03-08.

[2]列夫托尔斯泰.论艺术[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46.

[3]理查德舒斯特曼.实用主义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225.

[4]马奇.西方美学资料选编(下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841.

[5]岳介先.立普斯的移情说美学[J].江淮论坛,1994(4):26.

[6]方维规.文学解释学是一门复杂的艺术———接受美学原理及其来龙去脉[J].社会科学研究,2012(2):109.

[7]焦素娥,孙晗洁.宫崎骏动画艺术的人文情怀与诗意追求[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1):139.

动漫类论文范文4

理论研究一直是中国动漫文化产业中相当薄弱的一环,尤其在漫画理论和动画理论方面几乎是一片空白,缺乏把实践的表象提炼为理论的义涵。随着广播、电影、电视等媒体的发展,学者们逐步建构了广播影视文化、电视文艺学等子学科体系;而在面对动漫这种较新形式的存在物时,理论却相当滞后,关于动漫艺术的研究还处于基础知识的普及或者现实状况的描绘,具备较强思辨能力和理论阐释能力的学术文章少之又少。动漫文化产业的理论研究尚处于建构的初始阶段,亟需我们认真的发现和睿智的探索。 近十年来,关于中国动漫产业的专著只有寥寥几部,如由谭玲、殷俊编著,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动漫产业》,由王传东、郑琳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动漫产业分析与衍生产品研发》,由刘轶、张琰所著,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新时期动漫产业与动漫营销》等。《动漫产业》一书对动漫文化和动漫产业的概念进行了解释和区分,介绍了动漫产业的发展历程、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了国际动漫产业的情况,如欧美、日本和韩国的动漫产业;探讨了动漫产业的发展模式,如政府发展模式、业界运营模式等;就动漫产业与民族文化的结合进行阐释,并探索国内动漫产业的发展路径[1]。《动漫产业分析与衍生产品研发》从动漫产业发展和动漫衍生产品的特点入手,分析了目前国内外动漫市场的现状以及我国动漫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其内容包括动漫产业的研究意义、世界主要动画市场的分析、动漫产品的开发基础、经典动画分析、卡通形象的衍生、动漫形象产品的分类和作用,以及动漫衍生产品的特点等[2]。《中国新时期动漫产业与动漫营销》一书将动漫置于营销管理和产业经济学的框架下进行研究,同时涉及动漫本身的文化因素。其内容包括中国新时期动漫产业的厘定;影响动漫产业和动漫市场的外在因素;新时期的动漫市场与消费群体;动漫市场的调研与预测;原创力与营销策略;动漫作品的品牌营销;动漫产品上市策略;动漫分销渠道策略;动漫促销策略;动漫产业链的构建;打造动漫产业链的典型企业案例、动漫政策等[3]。 而以中国动漫产业为研究对象的硕士学位论文有十多篇,目前暂无公开发表的关于动漫的博士学位论文。在中国期刊网上以“中国动漫产业”为题进行搜索,出现论文150篇,其中最早的发表于2004年。统观这一百多篇论文,涉及到了动漫产业的方方面面,比如从经济学角度对其进行市场分析与竞争分析;从文化与社会学的角度阐述中国动漫的发展潜力以及存在的困境;探讨欧美、日本、韩国等国家的动漫发展模式和经营方式,从中寻找对中国动漫产业的启示;从历史沿革的角度来陈述中国动漫产业的过去与现在;分析中国动漫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文化策略、核心价值;探究中国动漫产业如何在技术创意和文化传统中实现突围等等。 总体来看,这些论文大多数就中国动漫产业的历史、现状、发展道路进行事实罗列和陈述,同时也探讨中国的国家政策、市场环境对动漫产业发展所造成的影响。众多作者已经看到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尚显滞后,存在诸多问题,他们对中国动漫产业的困境、发展瓶颈展开论述,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不少对策。比如,在政策方面,国家一方面开始大力扶植国产动漫的发展,另一方面其规范性政策对动漫创作的题材有着明确的限制和审核,这起到了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作用,同时也负载了沉重的教育目的而使产业化、市场化的道路显得瞻前顾后。 在现状与困境方面,诸多研究者也作出了分析:比如王冀中在《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现状分析》[4]一文中指出,动漫产业面临着现实困境,影视播放系统占有垄断地位,原创不足,产业运作机构形同虚设,盲目开发衍生产品市场,产业链没有形成等等。于燕华在《中国电视动漫产业的现状分析及对策》[5]一文中阐述了中国动漫产业的弊端并提出对策:缺乏创新理念和创作人才;动漫产业受众面定位窄小;动画表现形式和技巧落后;产业链条不完整,社会因素制约太深;需要丰富电视动漫衍生产业;需要完善产业链条,净化市场环境。 在对策方面,有研究者指出:打造产业链,发挥动漫游戏产业基地在价值链构建中的带动和辐射作用;拓展和创新动漫内容;挖掘传统文化资源,融入民族因素;选取多样化的题材;保护动漫产业知识产权等等。这些研究纵然对中国动漫产业进行了具体细致的分析,为动漫文化产业的发展献计献策,然多数研究仍处于最基本的呈现事实的层面上,停留于现象罗列、观点展示、局部探讨的阶段,而缺乏对中国动漫产业系统、完整的清理,更缺乏深入的理论研究。这些论文大多着重于摆事实、讲对策,而没有足够的学理分析。 动漫,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其独特的艺术特征与审美特性表现在哪里;动漫这种文化产业在中国呈现了怎样的发展态势,这些态势与社会现实环境如何构成了互文关系,并带给人们怎样的启示与反思,都是需要进一步挖掘的。 “成都市文化产业发展还处于初创阶段。无论在发展速度、产业规模、产品种类、品牌塑造、产业链接方面,还是在对外交流传播、国内外影响等方面,成都文化产业均处在萌动初期。”[6]126四川在动漫产业链条中的网络游戏的开发,市场配套的影音书籍等产品延伸动漫产业链、动漫游戏和动漫人才、动漫衍生品、动漫风格定位等方面尚显不足。究竟是打造地域性动漫形象还是彰显民族文化传统,都成为动漫原创者们要思考的问题。诸如“大熊猫资源,这本来可以成为世界性品牌的文化资源优势,却因为没有合理开发而丧失了这种优势。”[6]139相反受到国内观众喜欢的动漫电影《功夫熊猫》却是出自美国同行之手,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动漫界的损失。 在中西动漫文化发展的比较中如果研究者能用一种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展示中国动漫的不足与需要创新的地方,运用国内外精彩案例进行比较,形成相互论证,从而达到对动漫产业进行客观和系统的研究。如果说以好莱坞为支撑的动漫电影,以米老鼠为形象的迪斯尼乐园是美国动漫文化产业的代表,以悲剧英雄阿童木,失意宠物机器猫,正义化身聪明的一休,少女梦幻代表花仙子,重拾回忆的樱桃小丸子,唤起激情的灌篮高手为日本的卡通动漫经典模式,那么我国是否有自己的模式呢?确切地说,我国缺少自己的模式,缺乏创新,所以我们必须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采用混合发展模式,比如“政府+基地+企业+市场+行业”等要素齐抓共管的模式,开发应用高端动漫技术为支撑,以健全完善动漫产品生产流通市场体系为保障,着力培育动漫产业链条。#p#分页标题#e# 有人早就预言: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我国动漫产业没有较大的发展的根本原因就是没有自己的原创,没有与自己深厚的文化根基相关联的动漫形象。其实外国人对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充满了好奇,我们就满足他们,将我们古老的文化用动漫的形式表现出来,也许这将是我国也是四川动漫文化产业的突破口。全国政协副主席、著名经济学家厉无畏认为,优秀的动漫作品不仅只是轻松幽默的娱乐或引人入胜的故事,还应体现一个民族的精神和文化。这就涉及到动漫文化的内涵问题:深厚的文化根基,古老的文化色彩,神秘的文化现象都是我们可以表现的主题。四川作为天府之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底蕴,自己独特的发展模式,诸如三国文化,这是目前可以作为动漫产业的一个创新点,一个可以持续发展的新模式;有着熊猫故乡之称的四川有着得天独厚的大熊猫的的各种原型,这似乎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为此,四川动漫研究应该与巴蜀文化研究中心进行经常性的交流。 对于研究者们来说,如能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理清中国动漫文化产业的发展脉络,对客观现实进行把握,进入事实层面和学理层面的双重探讨,对四川动漫文化产业研究将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方面,可以从经济角度看待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对其产业态势、产业链的构建、产值的创造等等方面进行解读。发展产业链的目的一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二是为了追求利润,发展经济。在动漫产业链上,日本是通过“漫画———动画———衍生品———消费者”的产业途径来获得巨额利润的,而我国则是分离的,没有形成一个相互关联的产业链,“漫画———读者”获取利润是其中的一个系统,“动画———企业投资”是第二个系统,“厂商———购买少数动画形象———消费者”是第三个分离的系统。我国动漫产业发展链条可以设计为:原创漫画作品在杂志上连载———选择读者反馈好的作品发行单行本———制作人制作动画片———商销售———影视播放———企业授权并开发衍生产品———商家销售产品。最为明显的就是在四川,极具开发价值的熊猫动画形象却只有在熊猫基地附近才有出售,没有普及到整个四川,更不说普及到整个中国了,也是动漫产业的一个脱节现象。 另一方面,可以从文学与文化的角度多层面地审视动漫文化产业。动漫区别于其它产业的重要特征在于它所附着的文化性,而如何对这种文化性进行解读,如何深入地透析动漫文化产业,需要有理论的制高点。近年来,中国动漫产业鼓足了发展的劲头,也在探索和借鉴中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中国动漫文化产业的理论研究远远没有跟上。中国动漫文化产业要取得进步,不能仅靠技术人员的埋头苦干,亦不能只靠编导、营销人员等富有创意灵感的谋划和传播工作,而是同时非常需要关于动漫的理论研究。脱离现实的理论演绎固然过于抽象,玄机重重而难以破译;而缺乏理论思维的社会实践却容易显得盲目而无所适从。将多种文学理论和文化理论结合对中国动漫文化产业进行深层次的学术研究具有重要的学理意义与现实价值。通过动漫文化产业的资料进行积累和分析,进而融入学理性的理论思考:比如从文本分析的角度对动漫的角色、人物进行分析,有些人物深入人心,有些人物腹水东流,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分流。动漫文化产业中的人物角色如何与人类的共通情感进行衔接,进而走入产业链的循环之中。比如从消费文化的角度对动漫文化产业进行诠释,消费社会中的人们被消费的热情所包围,仿真实、内爆、消费不平等、欲望等诸多景象如何在动漫文化产业中滋生,或者说动漫文化产业又如何逆向确证了消费社会的特征。又比如从文化研究的角度对动漫文化产业进行批判,动漫文化如何脱离了纯粹的文化性,作为一种大众文化,它如何与精英文化进行对峙并渗透到日常生活中。根据大众文化的诸多特征,如何营造属于中国动漫文化产业的特质,并推进中国动漫的现实进步。 除了以上几个主要的问题以外,我们还将思考动漫文化发展不平衡问题;人才培养机制是否合理的问题;动漫游戏是否对青少年的生活造成不良影响的问题;动漫产业中政府扶持与市场导向之间的冲突问题等。只有立足于中国动漫文化产业的基本事实,从事实出发进行理论探讨,不拘泥于政策回顾、经济解读、发展困惑、对策评判等诸多现象层面的话语表述,而试图结合中国动漫产业的基本现状,在逻辑思维、理论思考上有所推进。为中国动漫文化产业的理论建设做出努力,帮助人们更加理性、深刻地认识动漫文化产业,进而使人们能更好地面对中国动漫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在困境中求突破,在竞争中求生存,最终希望能有助于推进中国动漫文化产业的发展。多视角地探讨动漫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将给动漫研究带来创新和突破,如果理论工作者们能从文艺美学、社会学、钻石理论、产业链理论和文化产业集群建设理论等出发,全面探讨动漫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弘扬和振兴本土民族文化、对促进四川省区域经济发展乃至推动国家GDP增长中起到重要作用。完整剖析四川省动漫产业链,从动漫产业链的各个主要环节展开分析探讨,在对前期相关研究进行整合的基础上,深入调查研究四川省动漫行业的产学研状况、所面对的国内外动漫市场需求、省内动漫衍生品生产和销售行业,动漫的区域合作和竞争、省内动漫创意链和动漫内容的优劣势,完成对当前四川省动漫产业发展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当前动漫产业发展主要模式选择和对策的全面分析,为四川省区域动漫产业乃至中国动漫产业振兴发展提供较为完整的实证研究素材资料;采用全面完整的实证对比研究,对比研究日、美、韩国三大动漫产业国的动漫产业进程与发展趋势,实证研究国内主要动漫发达区域的动漫产业发展状况,科学梳理出可供参考的动漫产业发展路径,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为四川省动漫产业发展提供可参考借鉴的模板式资料;运用美学、文艺学、社会学、消费文化学、心理学和经济学多种学科手段和理论,试图完成此类项目中目前最具理论广度和深度的前沿研究,也将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全面的研究理论模式、实证资料和素材。#p#分页标题#e# 动漫不仅是娱乐和消遣,还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动漫文化的本质是精神文化,但同时也是消费性文化,中国消费群体广,市场需求大,这十多年来中国动漫市场一直被他国占据主导地位,面对外来冲击,中国振兴民族动画产业的意识已觉醒。动漫文化的发展涉及到我国经济、文化、消费等各个领域,可以融合各种文化、各个产业,是一个可以带动整个社会文化产业发展的行业,故此,动漫文化的研究将为我国的文化发展与经济建设做出不小的贡献。一个国家的文化影响力一方面当然在于“高端”的经典和传统文化的弘扬和推广,在于核心价值的展开;但同时以动漫文化为代表的大众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其实也是一个关键的方面。我国动漫文化的研究以省为单位形成了网络状的研究形式,四川动漫研究主要以动漫产业、动漫技术、动漫教育为主要研究对象,但是由于起步较晚,动漫研究处于初级阶段,在研究中很多问题还值得探讨。

动漫类论文范文5

关键词:江西;高校;动漫; 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9-0150-01

随着动画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近几年国家对于动漫产业的大力扶持,动漫作为一门实用性、趣味性较强的综合学科一度备受追捧和关注。据江西文明网报道:目前江西省具有一定规模的动漫企业20多家,行业企业300多家,产值约100亿元,在全国属于中等水平,但发展速度很快。而目前江西约有30多所高校开设了动漫专业,动漫专业的在校生已达1万人,且发展势头依然有增无减。而从近几年动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趋势来看,情形则不容乐观,甚至出现高校毕业生一职难求现象。在网上投票调查中,动画专业已经被划为红牌专业。是社会市场已经趋于饱和还是另有原因呢?

一、当前动漫产业发展与人才需求

所谓动漫产业,是指以“创意”为核心,以动画、漫画为表现形式,包含动漫图书、报刊、电影、电视、音像制品、舞台剧和基于现代信息传播技术手段的动漫新品种等动漫直接产品的开发、生产、出版、播出、演出和销售。因此可以确定动漫产业主要是围绕动画、漫画等上游产业带动和渗透,激发下游动漫周边产业的延伸与回收。

动漫产品作为时尚、亲民的流行文化代表,拥有趣味性、时尚性和渗透性强的特点,因此也就具备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在我国,受美、日等发达国家的影响,大约在九十年代末期,并于二十世纪初动漫产业概念开始见诸各大媒体,暴光几率日渐加大,一度被划分为二十一世纪的朝阳产业。2006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财政部等部门关于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成立了由文化部牵头、十部委组成的的扶持动漫产业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并由中央财政设立了扶持动漫产业发展专项资金。2008年8月13日,文化部了《文化部关于扶持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文化部关于扶持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指导性意见和具体措施,动漫行业从而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机遇。

受当今科技发展和数字技术普及的带动,短短几年间,动漫产业得到了迅速膨胀和拓展,动漫媒体从传统的平面、影视媒体逐渐向当代以现代信息传播技术手段为基础的综合媒体迅速演变。随着商业预期的强势介入,电影、动画、游戏、漫画、玩具之间不断地相互渗透交叉,逐步形成集数字技术与传统艺术为一体的综合创意产业概念,游戏、概念设计、玩具设计等等新型相关职业应运而生,各种不同类型的动漫制作团队就象雨后春笋般的涌现,但由于定位与市场脱节和过于急功近利,导致动漫产品模仿气息浓厚,同质化竞争倾向明显。

于此同时,在缺乏必要的市场调研与评估的前提下,动漫教育迅速遍地开花,至今备受业界诟病。在大部分公司的招聘栏中我们可以看到,动漫这个行业更注重技术实战型人才,技术大于学历,在应聘的过程中,技术能力远远大于应聘者的一张高校毕业证。教育与产业的脱节,最终导致高校动漫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而动漫企业往往难以招到中意的人才,这是一个极为尴尬的交叉局面。

二、江西高校动漫教育课程设置概况

目前仅江西省就有30多所高校开设了动漫相关专业或方向,对动漫专业学生的课程设置上都有明确的方向和特色,开始相关专业及方向的大致有动画、数字媒体、电脑艺术与设计、动漫设计与制作、游戏制作与开发、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技术、网页设计、游戏动画、影视动画等等。课程设置除教育部要求的课程模块之外,一般课程设置都是由基础类(素描、色彩、速写)、理论类(美术史,艺术概论,动画概论,运动规律,动画原理等)、软件技能类(计算机二维,三维动画制作,影视后期技术,音效,数码影像制作,各类软件操作)、动画技法及制作(造型,场景,动作设计,动画技法等)影视编导类(导演,编剧,分镜头设计,摄影摄像等)、艺术设计类(平面设计,立体构成,室内设计等)、制作管理类(动画制片,媒体发行等)等课程体系组成。

以南昌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南昌科技大学,上饶师范学院这四个学校的课程设置为例,动漫专业(方向)课程设置分类比例大致情况如下:

以上表格显示各校在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同时也兼顾了一定的自身特色和优势,如南昌大学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全面能力的协调培养;江西师大更加关注学生的动画、影视制作能力的培养;南昌科大突出自身的艺术设计特色优势;上饶师范学院则更加关注软件技能的掌握。

随着近几年毕业生就业率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各个高校也都在适时进行课程设置的动态调整,注重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创作能力协同发展。如南昌大学和南昌科技大学把速写课程作为学科重点基础课程添加进了课程设置中;考虑到学生就业的压力,南昌大学还积极地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要求学生不断挖掘自身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变被动就业为主动创业。江西师范大学在课程设置上也有一个较新的突破,在大一大二学生们完成对动画各个方面的基础学习之后,他们用动画艺术工作室的形式来组织教学,每个工作室都按自身实际安排课程设置,各个工作室的学生各自根据自己的特长在工作室中担任某一工作职位,这样每一个工作室就相当于一个小的动画制作部门,可以使学生边实践边深入,不仅能更全面的了解整个动画制作的流程和各个部门的分工,还能更深入的探究自己的兴趣点,提高技艺,有利于学生自身学习的同时还能增加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为学生在今后的实习工作打下基础。

三、动漫课程设置问题分析

在现在这个新媒体大力发展的形势下,动漫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动画制作,动画制片,媒体发行方面也需要大量专业人才,而在上面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出此类课程却在高校课程设置中少之又少。

大多院校开设课程,一味的追求广度,二维动画、三维动画、游戏、网络、漫画、室内设计、环境设计都在课程设置之内,以至于开设的课程过多,大部分学生根本无法在大学四年中完全消化吸收,每个学生都存在着诸如兴趣点不同、特长不同、基础不同等等。能成为在各个领域都出类拔萃的全才固然是好,但并非每个学生都能做到全面发展,而动漫行业存在着分工细化,每个部门都有相对的要求,他们需要的是特定部门技术专门人才。现如今的大学毕业生毕业时根本无法立即上岗,专业水平普遍较低,90%的学生是需要企业回炉再培训的。因为他们学的多,多到无法主攻一门,看似什么都懂却什么都做不来,是全才也是庸才。

课程设置首先要了解市场的迫切需求,例如动画是一门综合性学科,若按工作职位来分,仅仅是二维动画我们就可以分出若干个职位如:导演,编剧,角色设计师,场景设计师,原画师,动画师,后期合成,音效等等,而三维动画除导演,编剧,角色设计师,场景设计师,动画师,后期合成与后期音效之外,又多出了建模人员,材质贴图人员,渲染人员等等。课程设置应充分做到有的放矢,根据市场需求与学校自身优势,机动灵活地制定极具特色的课程设置。课程设置不能一成不变,要根据市场的变化而不断的进行调整和优化。要跟据每个学生的能力特长,因材施教,所谓有所为有所不为。

高校动漫专业课程设置可分三大阶段,第一阶段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学生的基础功底培养上,主要研修艺术理论课,动画基础理论,基础软件技能等等,让学生在这一阶段全面了解动漫产业和整个动画的创作流程,并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特长来选择适合自己的特定点。第二阶段要对学生进行特长培养,在整体认知的情况下,切入学生特长教学。第三个阶段是要培养学生的实战能力。把不同特长学生组织到一起,形成动漫创作团队,抑或与校外企业合作,使学生不仅要在合作中发挥各自的特长,还要融入整个动漫团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动漫类论文范文6

【关键词】动漫产业 动漫产业链 创意 知识产权

动漫产业被誉为21世纪的“无烟工业”。发展动漫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已被国家列入重点发展规划。本文综述了近几年学界对中国动漫产业的研究现状,希望能对动漫产业的发展起到借鉴作用。

中国动漫产业的研究,由于起步相对较晚,因此主要的文献论述集中在发展历史、趋势以及政府政策等方面。但是,由于我国动漫产业正处于转型时期,进入了一个相对繁荣稳定的发展时期,因此这几年学术界的相关讨论开始向深度扩展。从目前检索到的文献资料来看,对动漫产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国外动漫产业成功因素的研究

这方面的学术文章基本上是中国动漫产业研究最早的切入点,尤其是对日本、美国动漫产业的研究,学者们希望中国刚刚起步的动漫产业能够借鉴别国的经验和教训,走上快速健康的发展道路,因此,在此类文章中,多采用类比和举例论证等方法,对国外的成功和失败案例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例如,吉林大学胡的《日本动漫产业的发展及其启示》,文中对日本的动漫产业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梳理,但是在对我国的启示方面只是从宏观的角度进行了简单论述,缺乏微观、具体的发展建议;饶威的《中日动漫产业的比较研究》和徐伟的《中美动漫产业比较研究》则侧重于比较分析,只是前者提出了民族文化的重要性,而后者更倾向于对具体的产业运作进行研究。

高艺对2003年日本动漫产业的动态进行了相关分析,但只是阐述日本的动态,没有得出对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建议。周世锋、俞莹在《日本动漫产业发展的成因与启示》中对于日本的文化产业发展特点以及动漫产业成功原因进行了分析,论述了对于浙江省发展动漫产业致力于文化现代性与传统性有机融合、充分发挥市场自我调节作用等几点启示。

在著作方面,比较全面的是邓林教授的《世界动漫产业发展概论》。这本书系统地介绍和探讨了世界动漫产业的发展,尤其对美国、日本、韩国及西欧等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但是该书也只是对现状做出描述,启示和建议则仍然需要学者们进一步的研究。

二、中国动漫产业的现状和发展策略研究

这是学术界比较常见的动漫产业研究方向。随着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对动漫产业的研究已经不仅仅停留在对国外成功因素的分析上,而要进一步结合目前中国的产业现状提出意见。但是,由于国内动漫产业发展不足,缺少大量的实例考证,此类的学术文章往往停留于现象罗列、观点展示以及局部探讨的阶段,缺少真正有建设性的建议和发展策略,不少专家学者及动漫爱好者对动画的创作、市场、产业链等还没有系统、完整的理清。

比较有代表性的有邓明华的《加快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研究》,这篇文章对动漫产业的来源和内涵进行了分析,列举了大量美国和日本动漫发展中的问题和经验,但是真正涉及到加快发展的建议比较简单,缺少突破前人的创新理念。

杨越在他2004年的文章《我国动漫产业现状分析》中,对我国动漫产业的需求进行了分析,认为我国动漫产业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是与日本、韩国这些亚洲国家相比差距仍然很大,提出了创新发展能够缩小差距、加快发展我国动漫产业的建议。

熊洁芬的《动漫产业营销传播研究》,靳松的《创意产业链结构及整合研究》以及周舟的《论中国动漫产业链条始端到中端的合理发展过程》这三篇文章从产业链的角度对中国的动漫产业进行了分析,可以说,这方面的论述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前人对动漫产业经济学专业角度的研究,而这几篇论文的成文也都是在2006年,正是这个时候,国家对动漫产业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政策扶持,并将这一产业作为今后国家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而侯汝军的《中国动漫产业落后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法探讨》,杨的《中国动漫产业前景研究》,杨鸣唤的《中国动漫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及陈胜华的《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策略研究》则是从宏观的角度对动漫产业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这几篇文章都概述了中国动漫的落后现状,并对未来中国动漫发展的总体趋势做出了预测,得出了一个相同的结论:中国动漫只有走上产业化的道路,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但是,相同的,这些学术文章的立足点都是中国动漫产业的共性特征,对其发展的文化区域,地域特征等个性特征的分析则基本没有。所以这些文章虽然让人对中国动漫产业有一个总体上的认识,但在具体建议和发展策略的研究上则,稍显不足,缺少建设性和符合实际情况的提议。

三、中国动漫产业地域性研究

随着动漫产业在中国的发展,地域性的动漫基地在全国出现,浙江、上海、北京等地都先后出现了以动漫产业为发展龙头的创新产业基地。而在学术界中,宏观的发展策略研究已经无法适应各地具有地域特色的动漫产业发展,由此,学术界开始对不同地域具有独立特质的动漫产业产生了兴趣,发表了许多地域性的动漫产业研究文章,并提出了一些有建设性的意见。

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经济优势,2004年,上海成为国内首个“国家动漫游戏产业振兴基地”,因此,在国内的地域性动漫产业研究中,上海占了重要的一席之地。例如,卫朝峰在《从上海动漫产业现状看中国动漫的问题》一文中,对上海动漫的现状进行了梳理,并提出了一些较有价值的建议。

在这些学术文章中,李萍萍的《地理空间关系下的上海动漫产业发展研究》这篇文章的视角很特殊。它从上海动漫产业的空间分布、地理位置、布局特征等角度对其发展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较有创意的建议。

广东由于其临近香港、台湾等地的地理位置,其动漫产业的发展也非常迅速,尤其受到日本动漫的影响。关于广东动漫产业的学术文章很多,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李霞、赵崇煦、田静的《广州网络游戏动漫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兼与北京、上海与成都等城市进行比较分析》,邓智平的《广东动漫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以及黄炳贺的《广东发展动漫产业的战略意义与战略选择》。在这些文章中,作者都对广东的动漫产业现状进行梳理,只不过三者切入的视角不同。

当然,除了上述因为地域原因而比较有代表性的学术文章外,其他地区的动漫产业学术文章也很多。比如,覃雯的《长沙动漫产业发展的市场策略及政府政策研究》,贺峰的《加快天津市动漫产业发展的研究》,郭肖华的《厦门市动漫产业发展对策研究》以及赵迎芳、徐建勇的《山东省动漫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综观国内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看出,对于动漫产业的研究呈现一种上升趋势,表明动漫产业在中国的地位在不断上升。通过对国内动漫产业研究的现状进行阐述,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对动漫产业的研究视角经历了一个从国外到国内,从宏观到微观的变化。中国的动漫落后于世界先进国家的水平,因此在动漫的研究上必然经历对国外研究的借鉴过程。随着中国动漫业的发展,从自身出发,提出更加具体和建设性的意见成为未来学术界对动漫产业研究的主要方向。

2、虽然动漫产业的相关论述在逐渐增多,但是对于合肥市乃至安徽省的动漫产业研究仍然是个空白。由于安徽的动漫产业起步较迟,虽然政府加大了扶持力度,但是相关产业的发展缺少系统的研究和梳理。

3、从目前的动漫发展现状来看,地域性的发展模式将成为未来动漫产业发展的重要形态。但是,目前对动漫产业地域性发展的原因、特点、优势、劣势的相关研究基本没有,有待展开。■

动漫类论文范文7

《漫画艺术讲话》介绍:《漫画艺术讲话》由商务印书馆于 1943 年 2 月重庆初版。1947 年 3 月上海初版时,有两种版本, 一种被列到“新中学文库”内,另一种则和重庆初版相同。本书32开本,共108页。正文附有张光宇、汪子美、廖冰兄、高龙生等多位漫画家的漫画作品共计24幅。

1943 年 2 月,黄茅在重庆出版了一本中国漫画史上受关注最多的漫画理论研究专著――《漫画艺术讲话》。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漫画家的抗日救亡漫画创作和漫画战宣传工作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绩。当时为了更好地打好漫画战,漫画家根据创作实践,开始用文字记录他们在漫画战中的创作感悟,发在一些漫画刊物和报纸杂志中,漫画艺术理论研究工作陆续活跃起来。

日本著名漫画家森哲郎先生在其中文版著作《中国抗日漫画史》一书中专门论述了《漫画艺术讲话》,森哲郎评论道:“黄茅在柳条湖事件后,时刻注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造成的变化,其漫画题材紧扣当时紧迫重要的时事,时而满怀愤慨地为民众伸张正义,时而向世界控诉日本侵略者的罪恶。该漫画理论是作者以亲身体验写成的,这在当时是绝无仅有的。”

抗日漫画中的战斗者

黄茅长期从事美术和文学工作,除本文介绍的《漫画艺术讲话》之外,还著有《欣赏独白》《美术访古集》《文物欣赏随笔》《汉唐美术杂记》《美术欣赏文集》三集,《鲁迅与美术》二集,《艺苑室游录》等。

黄茅在当时出版的各类报刊上发表了很多漫画和动画理论文章,如《展开绘画界的救亡运动》《漫画家笔下的战争》《粤北的漫画运动》《刺穿人生面幕,剥下社会衣裳――漫画艺术》等。

1945 年,黄茅移居香港,改名黄蒙田。主要从事美术评论及文学创作,同时参与组织香港人间画会和人间书屋。1959 年黄茅与漫画工作者李凡夫、李凌 翰、陈子多等人合资出版《漫画世界》半月刊,漫画史论界认为这是继 1934 年之后,香港漫画界的第二个高潮。

除在漫画理论方面的研究之外,他还参与编辑《新中华画报》,主编《海光文艺》、创办香港《美术家》杂志,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三、四届常务理事,香港集古斋顾问,香港美术家出版社总编辑。

漫画艺术是什么?

黄茅认为漫画的特质应从三个方面加以把握 :

1.现实与政治。

“漫画不能脱离现实和政治,它代表着一种意见、思想,一个漫画家所异于普通政治家者就是方式不同,一个用演说和言论,一个用漫画,一样地发表他们的政见。漫画是一种特别注重题材的艺术,其题材的来源,乃是错综复杂的 现实和政治动向,这些皆为与人类直接发生关系的现实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漫画家借自己 深切的了解和正确的批判表现它。”

2.夸张与变形。

“漫画不但了解事物的形体,更了解事物的内容,也就是说,夸张是漫画的手段之一,在运用这种手段之前,他必须能认识现实的事和物的表面和透视它的底层。”他既谈到“夸张与变形是漫画特点的一部分”,也指出“不能毫无根据地将任何事物都加以夸张,要诚实地把事物的真实提炼出来”,“夸张不能超出一定限度,因为夸张过火,乃随之影响到真实发生的事情。”

3.讽刺与暴露。

“漫画艺术固然应表扬光明面, 同时也得反映黑暗面。漫画家一面描写正面题材,一面将对国家人民有害的丑态暴露和讽刺,虽则那些被讽刺者万分憎恨漫画家们,但漫画家绝不是恶意 的,目的是把这种否定现象扫清,改造,而不是使罪恶加深。”“社会上潜伏着躲躲闪闪的不合理现象,为要针砭与医治这些脓疮,阻塞漏洞,就得毫不留情地暴露、讽刺,这二者的成功将 直接帮助了国家社会。”

漫画的形式与内容

漫画的内容“由其所处的时代环境所决定”,提出选取题材的三个基本原则 :对现实的全面了解――即“全面性”;注意对象和地方性―― 即“空间性”;不要落在现实后面――即“时间性”。

这些带理论性和系统的总结,全部是作者在抗战漫画运动的实践中提取出来的。“譬如在某地经我军攻克后,这一‘地方’在‘时间’上的特殊情形是怎样呢?我们知道组织担架队,捐助给养,向导军队,慰问和号召壮丁回乡等题材。如某地靠近游击区,那么就侧重缉拿便衣汉奸,武装壮丁,空室清野,破坏公路这方面的题材。反之,如果作画者的题材完全离开这些地方在某一个期间内的要求,即等于白费工夫。”

黄茅也表明了他对漫画表现形式的态度 : “我们反对漫画的形式分为什么派、什么法的名称, 而根据以往所实验过的独立表现形式来分类。”他把漫画的表现形式分为 :墙头漫画、连环漫画、连系漫画、报告漫画、似颜漫画、插图漫画、卡通漫画、象形漫画。

漫画的宣传方式

作者从对国际宣传、对敌宣传、对民众宣传三个方面来谈漫画的宣传方式。他认为以漫画代表中国对第三国进行宣传,国际宣传具体的方法有:展览会、招贴、刊物、卡片。他谈到对敌宣传的展览会、壁画、传单、通行证时说 :“漫画宣传队在南京和江西曾制过大量优秀的对敌宣传传单”、“这种漫画的通行证,中国的漫画宣传队曾帮助政府制作多种,收获甚大。”

动漫类论文范文8

[关键词]报纸;新闻漫画

中图分类号:G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8-199-02

进入读图时代,新闻漫画不断得到各类报纸的重视,它是以漫画的手法展开新闻事实,在消息、通讯、评论、特写之外的另一种新闻写作方法。不同于新闻图片,新闻漫画在创作原则、选材标准以及传播效果上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一幅好的新闻漫画集观点鲜明、内容深刻、形象传神,画面富庄于谐等特点于一体,有着夺人眼球的视觉感染力。那么各报应当如何选择和处理新闻漫画,有着什么样的标准和方法,才能让其发挥得淋漓尽致,恰到好处呢?文章将对此进行浅析和探讨。

一、体裁个性:新闻性与漫画性,巧妙结合

所谓新闻漫画,顾名思义,也就是新闻与漫画的结合,是新闻内涵和漫画特性的“联姻”。

一方面对于新闻漫画的新闻性来说,这是其最具价值的一面,也是其立身之本。在传播理念不断发展下,新闻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新近发生或发现的事实的报道,还可以从新的角度解读历史、史实的新发展、对未来的推测和畅想、人们的思想状态及公众的情绪等方面进行延伸和报道,因此新闻漫画就可以从各方面灵活地选择报道对象。

在选择中,应尊重的第一原则就是新闻的真实性原则。鲁迅先生曾明确说道:漫画虽有夸张,却可以是真实的,第一紧要的是诚实,诚实然后有真实。也就是要求新闻漫画必须要以新闻事实为依托,它所涉及到具体的人、事、物等要素反映的是真实事件本身,不容虚假和杜撰。另外,新闻选择的新颖创新性、时效性也是新闻漫画选择应注意的原则。

当然,新闻漫画的新闻性不能够完全等同于文字报道的新闻性。因为受其题材的限制,新闻漫画不能严格报道出新闻的“5w”要素,不可能将一件新闻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来龙去脉一一交代清楚。因此,新闻漫画在处理上要侧重新闻的“精要”,重在传神地刻画瞬间的典型形象和场面,而不要强制新闻要素一应俱全。

另一方面,各报在把握新闻漫画的新闻性内涵的基础上,还要充分发挥漫画这种特殊的艺术创作体裁,让新闻信息借助这个特殊体裁实现更加灵活、生动、深刻、巧妙的传播和表达。

新闻漫画属于漫画的一种,而漫画中的“漫”字就含有两层基本含义,这也是漫画这种艺术体裁的优势首先在于创作形式的多样性。漫画多采用夸张、虚构、比喻、想象、变形、矛盾、反语等艺术手法,利用多种手段和画面元素进行的巧妙结合,能够把丑陋的现象以喜剧形式表露出来,或把严肃的问题以生动的方式传达出来。漫画只有达到了这个标准,才能够使读者产生出乎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之感,拉近与读者距离。

漫画体裁的优势其次在于画面具有艺术美感。这是要求漫画在绘画技巧上,除了基本的色彩图形运用上的美感要求外,还可以利用一些虚幻的形象以简单的形式直观地表达出来,如有卡通人物、鬼神牛马等变形的形象,或有天宫地域、异国他乡等想象的场景,这些生动的形象,创造性地显示在画面中,可以把严谨肃穆的版面激活,更好地吸引读者的最大关注度。同时还要注意漫画在所处的整个版面上的配合,线条、色彩、图形的布置也整个版面达到疏密有致、布局匀称、错落和谐的面貌,从而起到了活跃版面、增强视觉效果的作用。

总之,新闻漫画将新闻性与漫画性的结合,具有比其他新闻报道体裁更为强大的优势,新闻借助漫画的特色、漫画把握新闻的内涵,从而相辅相成,实现传播效果的双赢。

二、题材倾向:符合报纸理念定位,配合各版分工

各类报纸的新闻漫画在题材内容上涉及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但是并不是将不同类型的题材平均分配在各版面上,而是有所侧重的和选择标准的。

首先,从宏观选材来说,新闻漫画应根据该报的性质、理念、定位、口号来进行选择和调配。例如作为立足广东覆盖全国的大型综合性周报,《南方周末》定位于做沟通知识分子和大众的桥梁,对读者进行科学与民主的启蒙。据统计,该报关于国内新闻的漫画数量远远高于国外,符合其“在这里读懂中国”的办报宗旨;同时,该报新闻漫画涉及内容多集中在政治经济领域以及社会热点问题上,也符合“反映社会,服务改革,贴近生活,激浊扬清”的独特风格。相反,许多定位于平民百姓的都市类报刊会更倾向与社会点问题方面内容进行选择。

其次,从微观上来说,各报在板块设计上都主要分为了要闻、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技、体育和副刊等版面,以区分不同版面的不同内容,形成差异性分布区域,呈现出不同的特色。几乎在每版上都可刊发新闻漫画。而新闻漫画刊发在这些板块上,要注意与该版的主题相符合。新闻漫画在表达不同版面的主题时,处理上还存在技巧与侧重。如《人民日报》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体育和副刊等版面都刊发新闻漫画。每个版面中发表漫画时略有不同:政治新闻版由于消息类稿件居多,画面内容常常以解释政策或再现新闻稿件内容为主,带有一定的宣传性。而文化新闻版的新闻漫画以配合新闻专栏为主,常借夸张、讽刺来表达立场,评论性较强。体育新闻版紧密结合体育特色,漫画创意常常用体育活动来表现。

三、功能分配:新闻报道或评议,分工明确

新闻漫画在题材与内容除了把握以上原则或标准外,还要区分报道性新闻漫画和评论性新闻漫画的处理和选择。

报道性新闻漫画是就是报道一个事实。它具有新闻要素,目的在于直接传达新闻信息。它可以是漫画作者采自现场,也可以是对新闻稿件的二次创作。由于这种漫画反映的是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这就要求反应速度快,刊出的时间越早效果越好;而且,由于是以新闻事实为基础,所表现的事物有据可考,因此,可信性也极强。对于那些不易捕捉到的场景,也可利用这种漫画将事件场景进行描绘。因此这种漫画具有一本新闻信息的传达性、时效性、真实性,和漫画对新闻信息的补充性。

评论性新闻漫画,显然不是专门报道某一具体事件,不是将新闻要素简单罗列,时效性也没有报道性新闻漫画强,但它更加具有抽象性和针对性,更需要漫画作者巧妙的构思与切中实质的思考角度。评论性新闻漫画寓作者评论观点于漫画中,是作者借助读者的一般常识、共同的社会规范、普遍的伦理道德意识,从而形成共通的理解,使得即使是文化程度不高的人,看文字评论有困难,而看漫画就懂——而这也是评论性新闻漫画选择的首要的原则——和读者有共通的思想纽带,才能使读者看得清。这就要求漫画作者要有鲜明的观点,或贬或褒,通过提炼与归纳,“只抓住其中最重要、最典型、最本质的东西加以艺术地表现;只展示剧烈的高潮部分和矛盾冲突”,从而让读者明白一些深刻的道理——简言之,就是让读者懂得深,留下广阔的联想和思索空间。

四、形式协调:独立成文或新闻配图,随机而变

在形式上,新闻漫画的形式主要有两种,即独立成文和新闻配图,两者在传达新闻时有不同优势,这就要求各类报纸在运用新闻漫画时要灵活多变,不能一概而论,随新闻信息内容、题材不同而有所侧重。

一是独立成文的新闻漫画。它仅以新闻漫画传达的内容作为独立的新闻信息,以漫画+简短文字(字数一般在100字以内)主要形式,较少有背景资料;有时甚至没有文字稿,直接以漫画表现新闻主题。这种独立成文的新闻漫画,作用主要在于简短评议,在文字表达上倾向于客观记录,把最耐人寻味的新闻意义展示出来,让读者自我解读。因为这种漫画没有较多文字配合,并且对针对性、新闻意义挖掘程度要求较高,要达到针砭时弊,无声胜有声的效果,是极其考验漫画作者功底的。独立成文的新闻漫画常出现在新闻漫画的专栏中,漫画专栏可以成为版面设计的一个骨骼,活跃报纸版面,甚至引领整个版面。但目前很多报纸的漫画专版在创新方面还不够,存在作品时效性差、质量良莠不齐以及作者队伍单一等问题,往往整个版面都是用漫画作品堆起来的大杂烩,缺少精彩的漫画和编辑的精心编排。

动漫类论文范文9

摘要:随着中国政府对动漫产业的重视,各地相继成立了动漫产业基地,各地高校也相应的都开设了动漫相关专业,但各院校的办学方向同动画公司所需人才不能接轨,从而导致动画公司缺人才,高校培养的动漫学生又找不到工作的怪状,本文旨在从人才培养和人才需要相适配的角度来探讨动漫艺术欣赏在动漫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动漫;高校教育;艺术欣赏

一、了解中国动漫时代性的发展

自从2004年3月国家广电总局下发了《关于发展我国影视动画产业的若干意见》,成为我国影视动画产业发展的政策指导性文件,2004年9月,由文化部、信息产业部等部门组成的动漫和电子游戏产业发展专项小组开始就《国家动漫游戏产业振兴计划》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后,我国的大部分高校相继开设了以动漫为相关的专业,并将其作为一门职业教育纳入国家文化艺术类人才培养规划中。

在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形势下,动漫作为一门新兴产业已经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日益受到我国政府和产业界的大力支持和高度重视。动漫产业是一个比较广义的概念,它是以“创意”为核心,以动画片或漫画为载体,对其周围的潜在资源进行挖掘,包括以动画片及漫画为主概念的玩具、食品、饰品、服装等实物,也包括音乐、图书、电影、电视、影像制品、舞台剧、电子游戏等文化产品。这些不同形式的产品,在动漫周围构成一个庞大的产业链,并对其进行开发、生产、销售。而这种既要兼顾从创意开始到动漫衍生品的生产,销售全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每一项措施,又要依靠周密的完善的推广计划和营销策略,而这类动漫人才是把动漫从艺术推向了产业。

二、认识动漫的艺术特点

动漫作为一门艺术,从一诞生起就表现出崇尚美、追求美和传达美的艺术特性。不管是早期的简单漫画也好,还是现在的动漫精品也好,都体现着动漫创作者的艺术美学追求。这些创作者将深藏于心的艺术观念和美学追求最大可能地对象化,把具有美感的造型合成为具有动感的漫画和动画画面;同时,动漫又将创作者所处的社会思想主流,时代流行文化,民族文化特征融入其中,展示出这个时代的审美趣味和价值判断。可以说,动漫融合了文学、美术、舞蹈、音乐、语言、建筑等多种艺术;同时又是寓教于乐的时尚产品,特别是我国的动漫作品,特别强调寓教于乐,突出了传统文化的的精髓,宣扬真、善、美,弘扬正义,突出因果报应。在早期作品中,大多数体现出了反抗精神。如《鱼盆》和《半夜鸡叫》,表现了劳动人民敢于斗争,敢于反抗的精神,揭露了剥削阶级和反动势力的虚伪和无能。对于一部动漫作品,当这部作品既有艺术性和趣味性,又能将某些人生哲理和知识天衣无缝地融入其中,真正做到“寓教于乐”的时候,这部作品称得上一部优秀的作品。所以,动漫的“寓教于乐”既能生产和传播文化,又使动画片不致该于肤浅的纯娱乐搞笑,同时又能开展健康的思想教育。这样让观众在观看的同时,自己去体味,如同品茶,回味无穷。

三、艺术欣赏的重要性

当动漫人才将动漫从艺术推向产业这个过程时,动漫教育也就成了职业教育。而职业教育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培养高素质劳动技术人才的基础工程,是人才金字塔的基础。而动漫更多的不再是一门技术,而是一门艺术。那么,就不能完全照劳动技术人才的培养方式来培养动漫学生。而就动画公司而言,他们需要的人才不再是像机电或机械工厂招收的技术工人一样,只是个技工。动漫公司需要的不是我们的学生会不会操作哪些软件,为是在于他们对美术的感觉,那么我们就必须加强对学生的艺术欣赏的培养。

就高校的教育而言,笔者认为,艺术欣赏应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高校的普及教育,一类是动漫专业的精英教育。在中国,越来越多的社会人士认识到艺术修养和品位的重要性,各大高校都相继开设有艺术欣赏这么选修课。但还是有很大一部分人,包括我们高校的教师,都存在这样一种误区和偏见,认为动漫是一种幼稚的、肤浅的、仅是适合小朋友观看的东西。殊不知,在美国、日本,动画片是老少皆宜的影片。相应的,在这些国家,动漫产业在这些国家的GDP总值中占有很大的比例。现在的动画公司,需要的人才也不仅仅局限于动漫制作人员。在我国,初级动漫制作人员是过剩的,缺乏的是动漫创意人员、高级动漫制作人员和动漫衍生品开发人员。不管是动漫制作人员也好,动漫创意人员也好,都离不开对动漫艺术的欣赏。因此,笔者认为艺术欣赏对于高校普通大学生而言具有一种普及的重要性,而对于高校动漫专业的学生而言它应该是贯穿其整个大学生涯的一门课程。

四、艺术欣赏是动漫专业长期开设的课程

动漫发展历史证明,动漫是人类创造的最具有魅力的艺术,而动漫的艺术魅力又是由客观物象层面和心灵体验层面这两个层面衍生的。换句话说,动漫之所以能过具有超凡的艺术魅力,不仅在于创造了奇异而富有美感的物象,更主要的是它通过返璞归真和幻觉映现强化了受众者的心理体验。那么,结合动漫的“产、学、研”,我们可以看到,动漫本身所具有的艺术特性的特点,以及动漫公司对动漫人才的要求,艺术欣赏对于动漫专业学生的重要性,这些都决定了高校应该将动漫艺术欣赏作为动漫专业一门基础专业课程,从其一进校门到毕业都要始终贯穿,每期开设。

参考文献:

[1]方燕燕 《论动漫欣赏的高校普及教育》;

[2]罗沐 《在“动漫教师教材教法”上的演讲》2010.5;

[3]乔东亮 《动漫概论》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