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科技创新培训集锦9篇

时间:2023-06-02 15:38:48

科技创新培训

科技创新培训范文1

培训方式及目标:

1.根据青少年求知欲强、好奇心重、活泼好动的特点,结合现行中、小学教材,选择青少年感兴趣的、有意义的数、理、化等各科的科学实验项目开展“做中学”科学教育活动,从做中学,培养青少年爱科学、学科学,激发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热爱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初、高中阶段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2.小班施教,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通过系统的创新思维能力训练,小发明、小论文、小创造、小科幻,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培养每个学生的自信心、独立动手能力,塑造个性、发挥特长,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使后进变先进,先进更优秀。

3.选拔优秀学生参加省市级、部级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选手在高招和中招中可以享受免试保送和加分的殊荣,我市每年都有一些学生因此而被免试保送名牌大学深造!)。

招生对象:八岁以上中、小学生

开课时间:2004年10月,周日上课

学费:每人每学期480元

报名地点:市青少年宫天文馆办公室***青少年宫

科技创新培训范文2

摘要:介绍了东海县农民科技培训工作的新模式,包括自制“农事挂历”、运用“科技快车”、开展“讲坛比武”等形式,以期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创新;江苏东海

近年来东海县农广校在总结往年农民科技教育培训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着力在农民培训创新上下功夫。2009年全年培训农民15.83万人次;自编写培训教材3套,发放培训教材16.2万册;创建了黄川优质草莓产业实训基地、双店鲜切花产业实训基地、桃林高效设施蔬菜产业实训基地、驼峰优质甜瓜产业实训基地、李埝肉牛养殖实训基地等16处;有513名学员通过考试取得了由国家农业部、劳动部联合颁发的职业技能资格证书;从而为全县农民创业工作打下了基础。在农民培训过程中,改变过去单一坐在教室里“黑板上课”的老模式,积极探索、创新培训载体[1-3],在原有农民培训模式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运用了“农事挂历”、“科技快车”、“讲坛比武”的农民培训的模式,有效地搞活了农民培训的活力,提升了培训效果,激发了参训农民学习专业技能的热情,探索出一条更贴近农民需要、最让农民欢迎的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的新路子。

1自制“农事挂历”变“墙上锦囊”

以往东海县农广校在农民培训时发给农民一张普通名片式联系卡,内容单调,容易丢失,农民也不重视,达不到联系卡应有的效果。2009年,农广校拓宽思路,把联系卡设计成“农事挂历”,将全县50个培训示范村主导产业的关键技术加入联系卡中,并配上本地典型种养大户规模种植、养殖的插图,做成一幅图文并茂的“农事挂历”,“农事挂历”共13页,首页为封面,其余12页正面为2009年农事挂历,背面为2010年农事挂历。在这本农事挂历上,除印写稻麦、花卉、畜禽养殖、蔬菜、林果栽培等技术外,还配有二十四节气歌和有关农事的歌谣、谚语。同时,在农事挂历上还配有农技指导专家的联系卡,标出全县各个种植(养殖)特色村主导产业的指导专家姓名和联系电话,农民可随时拨打电话与专家联系咨询。

按照农民培训的实际需要,东海县农广校共制作1万余份“农事挂历”,免费发送给参加农民培训的学员和种养专业户及相关涉农部门。农民有了这幅“农事挂历”后,按照联系卡上“各月农事”的关键技术要点,对照自己所从事的产业开展农业生产活动,遇到难题及时通过联系电话向专家咨询,必要时“农技110专家”可随时赶到现场指导。这本“农事挂历”在帮助农民致富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受到了全县农民特别是种养大户的欢迎和好评,被农民称为是“墙上锦囊”、致富的法宝。

2筹建“科技快车”变成“流动课堂”

在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东海县不仅让农民墙上有挂历,还积极筹建“流动课堂送农家致富经”模式,充分利用农业部配备的科技直通车,农技专家乘坐“科技快车”到乡村、田头讲课培训,加快了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器械的推广速度。2009年该县农广校与乡镇农技服务站实施乡村两级联动,启动夏季“农民培训工程科技下乡”活动,以“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农民创业培训、致福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等相关内容为主题,组织科技直通车,奔赴到全县21个乡镇,346个行政村,采取以播放并赠送农业科技光盘、农技人员现场讲解辅导为主,以技术咨询、发放科技资料等为辅的形式,深入乡村农户、田间地头,面对面、手把手地帮助农民解决夏季生产中的技术难题,指导农民群众开展夏季生产科学管理。晚上,直通车还为农民播放农业科技电影,充实群众科技文化生活。同时,在城乡结合部及城区针对人们生活品味越来越高,家庭种植花卉和养殖宠物也越来越多,农业科技直通车还免费放映这方面科教片,以提高人们的种养水平。全年农业科技直通车出动55次,播放《水稻机插秧栽培技术》《葡萄套袋栽培技术》《瘦肉型生猪科学饲养技术》以及灾后恢复生产技术和花卉种植、宠物饲养技术等各种科技光盘46场次,赠送各种农作物夏季管理、畜禽科学饲养等系列vcd、cd光盘4 000余片,内容包括粮油、林果、蔬菜、花卉、畜禽、水产养殖技术等,发放技术资料5.5万余份,现场培训科技示范户及种粮大户4 000多人,接受群众咨询11.5万人次。

3开展“三员联体”培训,举办“讲坛比武”

在东海县乡村由县农广校组织的“首届东海县农民培训工程讲师团成员演讲技能大赛”的讲坛技能大比武,为农民培训创造了新的活力。通过这项活动,使参加农民培训的“教员、学员、评判员”联成一体,成为2009年该县农民培训创新模式的亮点。县农广校为了有效培养和提高全县农民培训讲师团成员的综合素质,更好地为农民培训工作服务,在2009年农民培训工作中,通过举办讲师团成员演讲技能大比武活动,积极拓宽培训平台,让全县21个乡镇150多名农、林、牧、渔业专家讲师进行台上专家教员“三尺讲坛”授课比武、台下农民学员就地听课参训、一旁是专家评委委员打分评比,组成“三员一课”,用比武打擂办法,来激发农民培训的活力和成效。“首届东海县农民培训工程讲师团成员演讲技能大赛”这项活动从2009年7月开始举办,一直持续到9月,大赛分初赛、复赛、决赛3个阶段。初赛阶段:由县农广校把全县分为4个中心赛区,进行分片比赛,从中评出20名优胜者。复赛阶段:由评出的20名乡镇优胜者和从县农业局、林牧业局、农机局推选出的10名优秀讲师组成复赛选手,共30名优秀成员专家讲师参加复赛,在从中评选出前10名作为“十佳讲师”。决赛阶段:由“十佳讲师”进入最后决赛,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评委们按照参赛人员的仪表、讲课内容、语言表达、演讲效果4个标准打分,同时吸收参训农民的意见以作为参考分。决赛阶段从市电视台聘请了知名主持人作为决赛阶段的主持人,聘请市县有关领导和专家9人作为决赛阶段的评委,同时邀请市县有关领导作为嘉宾。

通过这种形式的讲坛比武大赛,把县级农民培训工程讲师团成员分为3个级别,前10名作为“十佳优秀讲师”,11~30名作为优秀讲师,31名以后作为普通讲师,并作为制定讲课报酬标准的依据之一。并且这项活动将作为一项制度每年举办1次,对讲师团成员进行动态管理,让能者上,庸者下,从而提高农民培训工作的质量[4]。举办农技知识“讲坛比武”,实施“三员一课、三员一体化”互动培训新模式,有效地激发了县级农民培训讲师团成员讲课的动力和兴趣,同时使参训的农民学员听到了一场场高质量的农、林、牧、渔业的新技术讲座,有效地增强了农民培训的活力,激发了参训农民的学习创业热情。

4参考文献

[1] 韩东梅.新时期发展农民科技教育的对策思考[j].河南农业,2008(4):13,15.

[2] 王中文.关于农民科技教育工作的思考——以东营市为例[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6):24-25.

科技创新培训范文3

关键词:大学生科技竞赛;课程建设;训练组织;创新人才

一.大学生科技竞赛的课程建设

1.分层次开设各类科技竞赛选修课

学校在组织大学生科技竞赛时,遵循“两个导向”原则:一是科普性导向,即竞赛要面向广大同学,使更多同学了解科技竞赛并参与进来;二是科研性导向,即各教学单位举办专业性强、水平高的科技竞赛。因此在选修课开设方面,学校针对不同的学生,实行分层次开设科技竞赛选修课。如面向没有电子设计基础知识的学生开设电子设计基础班,采用大班教学形式,一般120~140人左右,以普及科技竞赛基础知识、激发学习兴趣为目的;而对于具有电子设计基础知识的学生则开设电子设计提高班,采用中班教学形式,一般60~80人左右,以提高科技竞赛能力为目的;另外,对达到电子设计提高班水平且有初步参赛意向的学生开设电子设计竞赛班,采用小班教学形式,一般为40~50人左右,以培养竞赛选手为目的。

2.面向竞赛学生开设科技竞赛训练课

训练课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集中训练借鉴“商品超市”和“菜单选择”的管理理念分成不同的课程模块,如计算机程序编程、设计规划、论文撰写、信息处理、团队分工协作、案例分析、实战训练等模块,竞赛学生可以根据各自的需要选择部分课程模块重点训练。部分课程模块用于强化训练,部分课程模块用于基础训练。集中训练课由经验丰富的竞赛指导教师主讲,以课堂讲授和练习为主,对竞赛学生的应战能力进行统一培养与集训。在学生自主选择的基础上,对最终参赛的选手进行所有模块的综合训练。

分散训练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在自学过程中,碰到疑问或困难时,竞赛指导老师负责答疑指导。

3.合理安排各类不同性质课程的教学内容

竞赛相关课程教学内容侧重将竞赛思想和内容融入其课程教学中。如在高等数学、概率论等课程中,将数学建模的思想融入其中;在数学分析、高等代数等课程中,可选择相应的数学模型进行教学。

选修课教学内容根据不同的面向对象,各有侧重。基础班侧重竞赛基本知识的普及教学,以激发学习兴趣为目的;提高班侧重竞赛基本技能提高,能进行简单的竞赛设计,以提高科技竞赛能力为目的;竞赛班侧重竞赛实战内容的辅导,以培养竞赛选手为目的。

训练课侧重竞赛内容的强化和竞赛辅助技能技巧的训练。

除合理安排各类不同性质课程的教学内容外,学校还鼓励竞赛指导教师自编竞赛教材和讲义,集体备课,在教学内容中吸取竞赛内容和经验,适当引进国外原版专业教材并采用双语教学,使竞赛教育向多形式,高层次发展。

4.开展大学生科技竞赛网络课程建设

网络应用于教学领域,给学生提供了大量便捷的学习机会和丰富的教学资源,使学习活动更加自主化、个性化,使教学的适应性得以加强。我校“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明确建设100门网络课程,其中就包含了大学生电子设计、数学建模、高等数学、大学英语等科技竞赛网络课程的建设。

科技竞赛网络课程网站建设要求包含教学文件、实践教学、课堂教学多媒体课件、课外自学课件、课堂作业习题、课外综合习题、模拟考试平台、在线讨论(留言板)区、历届学生竞赛获奖成果等内容。目前已建成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网络课程(“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网站,学生的课堂作业、课外练习通过网络进行,模拟网上考试已通过测试,准备逐步推广使用。

针对科技竞赛网络课程网站的建设,学校明确要求网站内容每学期必须有更新,特别是作业与试题每学期要有30%的内容调整;在线讨论必须经常关注,及时答复;每次竞赛完成后,相关内容应在4周内完成上传。

二、大学生科技竞赛的训练组织

1.建立大学生科技竞赛网站

为进一步宣传推广科技竞赛,学校建立了大学生科技竞赛网站。在整合、扩充原有竞赛网站的基础上,建成了竞赛种类齐全、内容丰富并兼具互动交流功能的网络空间。网站包含竞赛种类、类别、竞赛时间、历届竞赛等基本介绍,学生竞赛成果展示,竞赛指导教师姓名、职称、学历、研究方向、教学研究成果等基本团队情况介绍,统计、分析、撰写等竞赛技能知识介绍,在线提问与交流等,并能与学校相关科技竞赛网络课程网站快速链接,让学生能全面深入了解各类科技竞赛。网站深受同学好评,成为学校科技竞赛的最佳前沿阵地和宣传窗口。

2.加强训练指导教师团队建设

学校非常重视大学生科技竞赛训练指导教师的培育与团队建设工作。在教学业务方面,通过开展各种形式和规模的教学研讨,集体讨论教学大纲、编写训练教材、完善教学文件、探索教学方法、改革考核方式。通过训练指导教师的共同参与,确定了各类课程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人才培养定位。鼓励并支持训练指导教师开展各项科研工作,以教学为基础,以科研促进教学,全面提升竞赛水平。

我们还采取“1+1”训练指导教师培养方式,即每位副高级以上职称的教师带一名新指导教师,通过教学工作的老中青相结合,发扬传帮带的教学指导作用。同时,“1+1”培养方式也保证了训练指导教师队伍的稳定。

3.加强竞赛技巧训练

学校通过开设训练课,分模块对学生进行长期竞赛训练,在竞赛相关技巧训练中,有三个技巧特别需要重视和加强。

(1)信息处理。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与发展,通过网络可以快速获取各个领域的知识,但哪些信息对竞赛更有效以及如何选择信息,却让很多学生头疼。加强信息处理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明确自己需要的和必须掌握的信息,建立信息评价标准体系,学会选择有意义的信息,将对竞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论文撰写。竞赛最后提交的成果形式是科技论文(部分需设计作品),因此,论文撰写质量直接关系着科技竞赛的成绩,加强论文撰写的规范性训练是很有必要的。我们设置了科技论文的撰写模版,对论文的结构安排、撰写格式、文法与表达等,都有明确的规定。

(3)团队协作。每组参赛队设立一个指挥员,每个队员在竞赛中各有分工。在设计策划中,要求队员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群策群力、默契配合,要求队员在学习上和生活上都能相互帮助、团结协作,使整个竞赛有条不紊。

4.参赛选手培养程序

通过分层次开设选修课,学校有了一支相对固定的竞赛选手队伍。我们学校的做法是:竞赛选手在提高班中产生,根据学生在提高班中的平时、期中、期末成绩,对其总平均成绩进行排名,在学生有参赛意愿的前提下,择优录取,组成竞赛班。通过竞赛班的实战训练,学生对相关科技竞赛的内容、设计思路有所了解,也具有了一定的竞赛技能。同时,要求竞赛班的所有学生均需参加训练课的集中学习,但可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相关训练模块;空余时间可以通过大学生科技竞赛网站进行分散自学。参赛选手在竞赛班中产生,根据学生在竞赛班中的成绩排名,择优录取。参赛选手必须经过训练班所有模块的集中强化学习,组队时兼顾学生不同的技能特长,做到优势互补。

三、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

积极开展科技竞赛活动,努力培养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兴趣和能力,搭建学生科技创新的平台,是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保障。

学校通过科技竞赛的课程建设和训练组织的改革,让学生从“被动竞赛”变为“主动竞赛”,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从而促进学生创新人格的形成。

科技创新培训范文4

关键词: 高校优势;创业培训;成人教育;人力资源开发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09)06-0094-04

人力资源创新能力、创业能力的培养是影响国家竞争力的决定因素。根据清华大学中国创业研究中心报告,我国劳动力创业能力培养方面为负值。这些负值指标分别是:学校对个人创造性、自立性、主动性的鼓励;学校对市场经济理念和原则提供指导;学校对创业活动予以关注;学校中创业课程和项目的设置;学校中商务活动和商务管理的教育水平。当前我国就业的压力巨大,下岗失业人员,失地农民及新生代农民,各类毕业生。总之,劳动力的供求矛盾突出。为了拓宽就业渠道和帮助重新就业,广东省推出了一系列免费技能培训外,又推出了创业培训工程,对有创业意向和创业能力的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加创业知识和技能,帮助他们了解国家的政策法规,通过创业培训解决自主就业,减轻政府就业压力,并促进更多的人就业。研究对劳动力创业培训阶段,后续指导和扶持,帮助学员成功创业阶段培训,实施过程及对策。探讨在开展创业培训过程中相关的问题。探讨对改善创业培训实施方法。

目前,继续教育的生命力就在于主动、直接、有效地为市场经济服务。创业培训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需要,是适应经济全球化挑战,振兴民族经济的需要;是推进国有、集体企业改革改制的需要,这三大需要将为创业培训提供巨大的现实和潜在的国内市场。因此,探讨面对农村人口在内的创业培训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访谈方式了解创业培训实施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和建议。

一、普通高校继续教育与创业培训

(一)创业培训条件

普通高校继续教育――成人教育,应该抓住机遇,转变观念,充分利用高校优势,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担负起就业培训的重任,开辟成人教育的新市场。承接就业再就业培训工程是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发展的新契机与得天独厚的条件。

1.普通高校继续教育具有灵活的办学形式,可以为就业再就业培训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既有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职业资格教育,职业技能知识培训等这些优势,利于成人灵活接受教育,在就业再就业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2.普通高校继续教育在教学内容、方法上更适合受训学员的特点。侧重于社会实践能力和技能的培养,更多考虑到成人的学习特点和智力发展特点。因此,在创业培训中更容易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培训内容和培训方法。

3.普通高校继续教育教资更了解再创业培训的需求、特点,和成人学习的活动特点,因而更容易为成人群体所接受,培训效果更适应实际需要。继续教育正面临一个新的发展局面。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经济体制深层次的改革和新技术浪潮的双重冲击势必带来我国经济和社会的新一轮的大发展阶段。

(二)创业培训的概念

创业培训是一个发现机会,抓住机会创造具有新颖性的产品或服务,从而实现其潜在价值的过程。创业教育是通过相关的课程体系设置,整体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和创业能力,使其具有首创、冒险精神、创业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和管理等技能;目的是培养受教育者开创新事业的能力。创业活动的含义:参与企业的创立;是新企业的所有者和管理者。

(三)科技创业培训对企业家的作用

科技创业是指利用科技成果开展创业活动以求致富或个人实现的过程。通过技术创新或科技成果应用来实现创业,进而达到自我实现的人生境界。科技创新创业人才通过教育培养和实践训练,能迅速有效地将所获得的科学技术知识转化为操作技能,创新技能,信息收集处理技能,组织协调技能,经营管理技能等。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分析处理问题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以便顺利开展创业活动。接受培训者应具有很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有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有顾大局、识大体、集体协作的观念,有坚韧不拔的工作作风,有乐于奉献、追求真理的优秀品质。具有知识吸收转化能力强,品质素养好,身体状况良好,敢于冒险、百折不挠的精神。科技创业培训的任务就是要通过教育与培训活动使受训人初步具备上述特征,为创业活动的开展做人员储备。

企业家在创业中的作用是科技创新、组织创建、价值创造、企业成长的决定因素。(W.B.Gartrier)将创业定义中所共有的主题归纳如图l所示:

图1 创业定义的共同主题

二、开展创业培训的必要性

2002年7月,吴邦国在国务院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上指出,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开辟新的天地,在实现自主创业的同时,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带动其他人员就业。为了鼓励下岗失业者、剩余劳动力及高校毕业生进行自主创业,国家出台了许多鼓励创业的优惠政策,同时开展创业培训和指导工作。创业培训是教给做“小老板”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本领,提供市场信息,分析市场需求,制订创业计划,扶持开业并进行后续指导,提高创业成功率。

根据本课题组问卷调查结果创业人员年龄分布百分比(见图2),创业者年龄集中在25~40岁之间。年龄在25~35岁之间的学员共98名,占38.28%,35~45岁的学员共96名,占37.5%,45~55岁的学员共39人,占15.23%,而25岁以下和55岁以上的学员共23名,占8.98%,这说明参加创业培训的学员年龄都集中在青壮年和中年人群。

图2 创业人员年龄分布

报名参加培训者文化水平较低。为保证培训的有效性,规定享受创业培训政府补贴的人员必须是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参训学员中164位是初中文化水平,占调查人数的64.06%,高中文化水平者共63位,占24.61%,而大专以上水平者有29位,占调查总人数的11.33%,其中2位应届本科毕业生参加创业培训(见图3)。这说明了我国的创业还处于生存型创业阶段,即自谋职业,通过学习经营管理知识为自己谋得一分生存的工作。

图3 创业人员文化程度

报名参加培训者对创业培训的期待值,见表1:

表1 创业人员对创业培训的期待值

(一)创业培训的目的

面向工农业科技创业培训是各级院校、各级科研院所、工业农业技术推广及培训机构等,开展利用工农业研究成果,新技术新机械、科学种植,科学养殖技术等进行创业致富的教育,通过向其传授创业知识与技能,组织创业实践活动,增强受教育者的自主创业能力。提高受教育者创业成功率。 失业率一般与人的技术水平成反比关系。技术水平越低越易失业。因此,解决下岗再就业, 农民工及富余劳动力的就业办法:开展科技创业培训;进行工农业高新技术培训。

(二)创业培训的目标

创业培训的目标在于培养和提高被培训者的基本创业素质并使他们掌握创业知识。完善创业需要。通过政策引导、信息服务、资金扶植等措施,使受教育者逐步成长为工业企业、生态农业、规模农业的领军人物,成为从事工业、农村或农业附属产业专业化生产经营的企业家。端正创业动机、创业理想、创业信念和创业世界观。

三、面向工农业的创业培训的意义

(一)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

“和谐社会”是指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其功能得到最大优化的状态。我国国情建设和谐社会。目前,需要全面加强再就业及农业人力资源开发,这是解决下岗与“三农”问题、创建城乡和谐社会模式、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的关键所在。通过高科技创业教育与培训,提高人口素质,来促进城乡与农业的发展,并最终实现中国城市与农村与农业的最大优化状态。

(二)增强农业及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的需要

在过去及将来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我国拥有几亿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经营与服务的农村人口。要提高我国农业及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就需要建设先进农村文化,提高农民及从事农业的人口素质,实现用现代高科技武装与改造传统农业的目标。这就要求社会各阶层关注面向农村的教育与培训。

(三)解决“三农”问题的需要

中央政策解决再就业与“三农”问题,2004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达到创纪录的2600 多亿元。2005 年中央仍着力于努力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直接带有资金支持的政策占到相当大的比例。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进一步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作为2005 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心。国家的政策导向是农民增收,农业发展。但是,增收不能只靠政府,“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向其提供免费的科技创业致富教育与培训。

四、面向工农业的科技创业培训的具体措施

(一)实施科技人才培育计划

通过高校、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建设,结合重大科技计划和人才培训计划,以任务带动人才培养。加速造就由学术带头人、技术推广人才、科技企业家、高素质农民等组成的科技团队,加强工农业科研,采取多种形式强化工农业科研力量。从而在人员储备及科技成果储备上为面向成功开展创业活动作好准备。 对具体创业过程,采取“扶上马,送一程”的办法,确保科技成果向产品的顺利转化,科技创业流程图如图4所示:

图4 创业者基本素质构成

(二)加强对有条件创业者的创业培训

对下岗、种田、养殖、非农产业的有创业要求的人们进行创业培训,通过个人创业走上致富之路。因此,需要利用社会各种力量开展多方面的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创业技能、法律法规知识及创业流程等。为了鼓励转产或成功创业,政府设立财政专项资金,“对在培训期和创业初期给予一定的津贴补助,对于转行后创办新产业提供小额贷款支持”等倾斜政策。《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已经提出,要建立政府扶持、用人单位出资、培训机构减免经费、农民适当分担的农村成人教育新机制,每年培训农村转移劳动力2000万人以上,使他们初步掌握在城镇和非农产业就业必需的技能,并获得相应的职业证书和培训证书。

(三)提供免费或低收费的科技创业培训

实施免费科技创业培训计划对于承担国家科技项目、获得国家或各部委资金支持的单位来讲是可行而且必要的,这一行动将有利于各项科技项目成果的顺利转化。免费教育与培训的形式举办,作物技术、养殖技术、加工技术、机械技术等等专题培训班,可以有针对性地帮助立志创业者设计创业致富平衡记分卡。免费的创业培训由于存在资金投入的有限性问题,对于目前中国的经济状况与综合国力而言,只能是权宜之计,目的是引导农村富余人口走上自主创业致富的道路。但是,为了提高全民素质,缓解就业压力,在经济较发达地区可以试行义务科技创业与培训制度,也就是说尝试将面向农村的科技创业培训纳入义务教育的范畴。

(四)具体实施科技创业培训范畴

第一,引导受训人注意收集科技产品及服务信息,国家优惠政策信息,有关创业法律法规信息等等;教给培训对象对搜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筛选、比较的技能,寻找创业机会;对风险与获利情况作初步估计。例如:教会培训对象对目前内外部环境进行SWOT分析等技能。第二,教育与培训部门所能做的就是要帮助受训人学习制定计划与目标的技巧。包括:弹性创业致富目标与战略的制定;战术性计划的制定;具体工作计划,例如确定或预算投资额;第三,小额试投资实践指导;使受训人初步具备项目可行性分析的能力。信息反馈并对信息进行初步整理。第四,教育与培训的任务包括:指导受训人制定创业目标并作对比分析,针对实践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帮助学员修改原计划,制定新的创业目标。设计创业平衡记分卡使它成为指导受训人创业并引导创业成功有力工具。

(五)兴办科技创业基地,完善科技孵化器

为引导创业者顺利开展创业活动,促进创业成功,需要为创业者提供必要的支持,兴办创业基地可以为新兴企业提供政策指导、法律援助。而科技孵化器更是成果顺利转化的助推器。它能够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培育科技中小企业和企业家,是能够解决富余人口就业的有效组织机构。

(六)鼓励城市有志青年和高校毕业生开展创业活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强调指出:“高等教育培养未来的毕业生不仅是求职者,而且还必须是成功的企业家和创业者。”这是高等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所决定的。因此,各级院校应开拓毕业生就业渠道,鼓励有志创业的毕业生去开创事业。

五、开展科技创业培训所面临的困难

(一)需求分析难

ED(x)=f(x1,x2,x3,…)= Σxi

针对特定需求开展创业培训才会有效果。他们的需求很复杂,假设ED(x)是创业培训总需求,x1,x2,x3,…是各类需求的总人数,假定x1是工业及非农类需求,那么,针对这一群体开展生物技术类培训效果不会太好。假设x2是养殖类需求,那么,让他们参加栽培类创业培训就不妥当。可以开发没有意识到的或不敢想的科技创业需求,让科技创业从“阳春白雪”走向普通人群。

总之,创业培训多种多样,有志于创业的青年,其需求更是多样,若要对中国各地创业培训的需求做出客观正确的分析,需要大量人力及物力资源的投入,甚至需要心理学工作者的参与。限于篇幅不再赘述。

(二)创业成功的难度

成功创业受若干要素的制约。有美国学者Jana Matthews的六要素说,雷蒙德的十要素说等若干理论。为不同的创业人群,其创业成功的制约因素也不同,可以用以下函数来表示各要素与成功创业的关系:

EV(z)=f(z1,z2,z3,…,zn)=Σkizi

设成功创业EV是变量z的函数,假定变量z1代表具备创业素质的人才,z2代表科研成果或技术专长,z3代表创业资金,zn代表其他影响因素(如:创业环境,创业政策等),k是各变量对成功创业的影响程度系数。

前三个变量在创业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对于科研成果应用前景的把握可能会存在偏差,资金的获得也比较难,尤其是贷款难。所有这一切都解释了创业成功率低、创业过程艰难的事实。

六、对策与建议

(一)大力开展创业培训以及创业的环境与政策研究

希望GEM全球创业观察2005中国报告能够涉及到问题。有关创业培训以及面向创业环境与政策问题研究太薄弱了。广东省已经出台了培训补助政策、农村劳动力技能鉴定费用减免政策以及外出务工农民回乡创业政策等一系列政策。

(二)建立多层次的创业培训及创业投融资体系

资金问题是有效开展面向农村的创业培训工作的瓶颈问题,“纸上谈兵”难以激起受训者的学习欲望,因此,需要投资建设培训基地的硬件。融资问题同样一直是阻碍有专项技能或强烈创业意愿者开展创业活动的重大障碍。申请银行贷款,通常不是创业人的首选,因为往往只是申请而已,得到银行贷款资助的少而又少。曾有学者呼吁财政支农。但是,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融资体系才是根本的解决办法。

(三)建设乡镇信息高速公路

人口文化素质低的一个原因就在于信息闭塞。创业致富,信息是关键。建设包括 “能人”库、创业“品种”库、企业家库、各年度科研成果库等一系列数据库在内的中国信息高速公路势在必行。

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有助于创业培训机构对面向乡镇的创业活动作出客观正确的需求分析。同时,也有助于有志于创业的人们找准适合自己创业的科研成果或专业技能。

参考文献

[1]付素素.中国学校教育缺乏创业教育[N].中国青年报,2004,(8).

[2]吴寿仁.创业路径[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3).

[3]刘道玉.创业与人生设计[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9).

[4]傅治平.和谐社会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29).

[5]李华.中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2).

[6]李哲敏,潘月红.国外农业科研、投入体制和机制研究[J].科技与管理,2005,(1).

[7]杨玲,范国庆.安置转制农民就业培训先行[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3,(4).

科技创新培训范文5

【关键词】专业技术人员 继续教育培训 有效性探讨

【中图分类号】G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010-02

随着经济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继续教育培训是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素质的一个有效途径,这无疑为我国继续教育培训提供了广阔的舞台;然而在目前,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存在着许多问题,只有分析这些问题,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思路,才能不断提高培训的质量,培养更多适应新形势下发展需要的人才,从而推动我国持续、健康地向前发展。

一、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的必要性

(一)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要

十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报告还指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而构建技术创新体系的关键是培养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是以专业技术人员为对象,以科技发展和工作岗位需要为依据,以补充和更新知识、改善和拓展知识结构,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为目的的教育,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方式之一。继续教育培训是提高各类人员创新能力和整体素质的重要手段。从2013年召开的部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建设工作座谈会上了解到,2011年至2020年,我国将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现有施教机构,分期分批建设200家部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将稳步扩大规模,优化结构布局,提高培训质量,形成上下衔接、分层分类、优势互补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体系,更好地培养高层次、急需紧缺和骨干专业技术人才。

(二)是单位培养吸引人才的重要措施,是单位人事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

随着市场竞争中知识和科技含量的增加,专业技术人员越来越成为单位维系市场竞争的关键。经济市场化、全球化对专业技术人员的素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实施继续教育,加强培训、实践锻炼,加快造就一批专业技术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专业技术人员,是单位人事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

(三)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综合能力建设的需要

提高创新能力是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的客观要求。科学技术人员是新的生产力的开拓者。通过继续教育培训,鼓励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国家知识创新体系建设,培养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年轻人才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鼓励他们积极开展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活动,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具有战略意义的高技术研究。

提高业务技能是专业技术人员职业生涯设计和自我价值实现的基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才在一生中固守一种业务技能的情况已经不复存在,专业技术人员要适应这种变化,就必须通过继续教育培训不断获取新的知识,增强新的技能,全面提高综合业务能力。

二、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现状分析

我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起步较晚,加上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和制约,此项工作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

(一)缺乏正确的认识

1.部分领导对继续教育培训认识不足

企事业是继续教育培训的主体,但一些地区和单位对继续教育培训仍存在模糊认识,缺乏应有的敏感性,更缺乏对此项工作的足够重视,直接导致了这项工作的严重滞后。一些领导只重视届内政绩、届内工程,忽视了事业发展的持续性,特别是有的企业领导,为降低近期成本,采取撤并继续教育机构,挤占继续教育基地,压缩继续教育经费的行为来提高单位的短期效益,在人才的引进和使用上,只注重人才量的积累,忽视人才质的升华;注重前期学历,轻视后期培训,造成一些人才长期的智力透支,以至于现有知识与能力无法满足事业发展所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

2.部分专业技术人员自身对继续教育培训缺乏认识

一些专业技术人员尚未真正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对单位安排的培训只是被动应付,存在为了培训而培训的心理;一些专业技术人员观念还比较陈旧,接受继续教育培训仅仅是为完成组织培训或轮训任务,完成继续教育培训的规定学分,以便能评优晋级。他们大多数缺乏对继续教育培训相关法律、法规的认真学习,对继续教育培训重要性和本人应承担的责任缺乏足够的认识,这从主观上导致了培训流于形式、收获甚微的后果。

(二)理论与实践脱节

专业技术人员一般都拥有雄厚的知识功底,并且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总体素质相对较高,这对继续教育培训的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当前培训课程设置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安排课程,教学内容也没有充分考虑专业技术人员的实际需求,导致理论与实际严重脱节,不能学以致用。

(三)培训留于形式

很多单位、部门也适时地开展继续教育培训工作,但对于培训的实质认识不清楚,敷衍了事。很多单位是通过短期培训的方式,聘请一些教育工作者以讲学的形式进行培训,由于缺乏相应的约束机制,使得参加培训的员工对继续教育培训抱有走形式的想法。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的有效性

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培训体系存在着“两条腿长、两条腿短”的问题,即国民教育腿长,继续教育腿短,党政干部培训工作腿长,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腿短,这是我们广大继续教育工作者不得不长期面临的一个问题。但是,从另一个方面看,这也说明继续教育工作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潜力巨大。要从加强教育事业建设的战略高度致力于提升继续教育培训,体现时代性、富于创造性,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继续教育培训的特点和规律,努力创新培训的理念、内容、形式、方法、机制和人才观。

(一)坚持教育理念的前瞻性

一是要树立终身教育的理念。终身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对教育的必然要求和时代产物,也是教育自身发展的趋势。继续教育培训是国民教育的延续,是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其根本目的是使广大专业技术人员跟上科技发展的时代步伐,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创新能力和整体素质。在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历史新时期,十明确提出了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目标,这就强烈要求教育观念的转变。

二是树立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战略性地位的理念。做好继续教育培训工作是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能力建设的重要手段,是更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必然选择,是提升我国核心竞争力和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必然要求,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支撑,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迫切要求,是持续开发人力资源和满足广大社会成员日益增长的多元化教育需求的重要举措,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二)科学设置课程,创新培训内容,提升培训效果

课程建设是教学质量的基础。来自不同岗位、行业的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类别各异,且级别参差不齐。针对这种情况,培训必须从实际出发,确定学科和课程结构,因材施教。1.公共课程。这是各行业的专业技术人员都应当学习的科目,如创造学、经济学政治理论、管理学、现代科技等。2.专业课程。这是根据专业对口的原则设置的课程,并按学员职称类别编班授课,意在为学员夯实学科理论基础。3.活动课程。结合本专业特点组织学员参观考察科研能力强的企业、科研单位以及大专院校,并聘请资深专家学者现场教学,进一步提高学员专业技术水平。4.专题讲座课程。举办专题讲座,旨在拓宽学员的知识视野,提高创新能力。

要针对新形势的需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广泛了解专业技术人员需要什么、想知道什么,着力选取那些与工作联系紧密、有利于促进解决实际问题的新知识作为培训施教的重点。把培训内容定位在专业技术人员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上,定位在教育引导干部用科学的方法研究解决社会发展的理论与现实问题上。实现学习理论知识与参加实践锻炼、学习业务知识与明确政策任务的有机结合,努力提高教育培训的针对性。

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不仅要选择与其工作岗位有关的专业知识、理论和技术进行培训,而且,还要使他们了解和掌握最前沿的科学技术,融入与其工作内容有关的边缘性和交叉性的知识,还要培养和训练他们科学地预测未来的能力和开拓精神。

(三)创新培训方式,注重培训的灵活性

培训方式的创新问题主要包括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

一是要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传统的教学手段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现代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的需要,多媒体课件、微博、网上课堂等这些新的教学手段都应融入到培训中来。

二是探索教学方法。专业人员继续教育培训要做到既传授知识又发展能力、既培养高尚的人格和品德又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这就要求我们把学与发挥干部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积极探索“案例式”、“互动式”、“研讨式”、“菜单式”、“模拟式”等教学改革,举办学员讲坛、角色模拟等教学活动,把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贯穿于整个教育培训的全过程,使之很好地转化成为教学相长的课堂、沟通交流的平台、探讨问题的论坛和提升素质的纽带。

(四)创新培训机制,突出培训的实效性

培训机制问题是教育培训的又一重要因素,主要包括宏观管理机制、微观管理机制、激励约束机制等内容,结合专业技术人员教育培训工作的实际,积极创新专业技术人员教育培训机制,对教育培训将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是创新宏观管理机制。要建立健全组织部门主管、职能部门积极配合、社会力量多方参与的继续教育培训培训工作体系,充分发挥调训单位、施教单位、参训单位等管理主体的作用,使其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做到相互配合、相互协作、齐抓共管。在这方面最有益的探索是建立继续教育培训培训专项档案,用非常直观的形式反映干部的培训学习情况,做到主管部门清楚、参训单位有数、专业技术人员个人明白,对一段时间内没有达到教育培训时间和质量要求的不予颁发结业证书,使单位和干部个人能主动及时按要求参加教育培训。

二是创新微观管理机制。教育培训施教单位要加强学员管理方面的创新,继续教育培训基地要根据各类不同的培训班次制定相应的考核办法,把考勤、纪律、上课、学习成绩等加以量化评分。通过完善一系列管理制度,营造一个人人争先、全面发展的良好氛围。

三是创新激励约束机制。教育培训只有完善相关的激励约束机制,才能提高培训的效果。要建立健全培训与使用相结合的制度,把专业技术人员教育的学习情况作为考核的重要指标,把培训考核结果作为职称评聘的重要依据之一。切实改变“学没学一个样、学多学少一个样,学好学不好一个样”的状况,充分激发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学习培训的积极性、主动性。只有建立内在与外在相结合、激励与约束共同作用的教育培训动力机制,才能真正激发专业技术参加学习的内在动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五)重视职业道德教育的培训

继续教育培训不仅要加强对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更应注重其职业道德建设。要弘扬“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和“诚信、团结、协作、奉献”的人文精神,提高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职业道德修养。十指出,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这对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推进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引导专业技术人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弘扬“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提倡“诚信、团结、协作、奉献”的人文精神;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在专业技术人员队伍中大力提倡顾全大局、甘于奉献的崇高精神;提倡严肃、严格、严密、严谨的科学态度;提倡实事求是、踏实认真的工作作风;提倡尊重合作者和他人劳动、权益的道德风尚;提倡健康的学术讨论和尊重学术领域中不同意见的学术民主风气;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专业技术人员献身科技、服务社会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要激励专业技术人员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放在首位,自觉为祖国服务,为中央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建飞,王冶,等.探索继续教育教学组织形式 提高继续教育教学质量[J].继续教育,2003(5).

[2]杨述厚.关于我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问题的探索[J].教育探索,2003(4).

[3]顾德学.学习型社会与我国继续教育模式的创新[J].成人教育,2007(9).

[4]王华峰.继续教育发展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成人教育,2005(5).

[5]廖胜文.论成人继续教育的质量观及质量保证对策[J].继续教育研究,2007(6).

[6]刘毅,张洁,等.面向创新能力建设的继续教育与培训[J].政策与管理研究,2006(5).

科技创新培训范文6

关键词:农机技术;思维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 F323.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7.09.005

让农民富起来一直是我国政府和党的工作方向,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和农业大国,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还远达不到西方发达国家的标准。加强农机技术培训是一种让农民了解和接受先进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技术的方式。农机技术是将高科技转化成生产力,从而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农机技术的应用可以降低生产难度和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增加农民的实际收入,实现农业现代化稳定发展。农机技术的推广需要农机技术培训推动,农机技术培训可以向农民宣传新的技术和实用工具,提高农民对高科技的认识和接受能力,以促进农机技术广泛应用到农业生产中。目前我国农机技术培训还存在内容单一、老旧;培训方法跟不上时展步伐,培训师资薄弱等问题。本文在探讨农机技术培训重要性的基础上,分析农机技术培训的创新与发展模式。

1农机技术培训的重要性

随着农业的快速发展,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也在快速进行中,农村劳动力的结构和农民的观念也发生了变化。目前,许多农村青年劳动力都外出打工,农村剩余的老年人在耕种土地,农民对机械化耕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对农业机械化作业也越来越依赖。农业机械化可以减少劳动强度,提高耕种效率,在节约成本的同时增加农民收入。农机现代化是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一个关键因素。

2农机技术培训的创新与发展

2.1培训内容的创新与发展

农机技术培训是由农业技术人员向农民讲解一些现代农业机械的使用方法和维护方法,提高农民对机械的利用率,间接提高农业发展水平。农民是农用机械的第一使用者,也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农民对机械的熟悉和掌握,能将先进的科学技术转化为农业生产力。目前的农机技术培训还停留在过去老机械的使用培训上,农民在多年的机械应用经验中已完全熟悉老机械的使用和维护,对培训缺乏积极性。所以对农民进行农机技术培训要注意方法的创新,做到农用机械创新与培训创新一体化,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式对农民进行培训,真正做到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促进农业经济发展。通过技术培训的创新,使农机技术培训内容能帮助农民选择适合自己的且安全性高、适应性强、环保性强的农用机械。同时,在培训过程中要对最先进技术成果进行培训,不仅要重视技术培训,还要重视农用机械的创新,以保证培训取得最好的效果。

2.2培训机构的创新与发展

农机技术培训机构与农民最贴近的主要是县级的培训学校,县级培训学校多数是政府部门开设,但由于资金原因,使得培训设施、培训人员都有所欠缺,导致培训学校的创新能力不强。针对这些情况,县级农机技术培训学校要展开创新,利用市场经济这一灵活载体,与农机企业等部门进行联合,开展公私结合的培训活动。农机技术培训活动的开展要在调查各村具体情况的基础上进行,要根据农民的意愿进行。同时要注意手段的创新与发展,从整体方向促进农机技术培训的创新与发展。

2.3培训方法的创新与发展

农机技术快速推广的关键是农民对农机技术的掌握程度和接受能力,在农机技术培训中要以农民容易接受的方式传输农机技术。农机技术的培训方式对培训效果有很大影响,科学的培训方式可以使培训事半功倍。合理有效的培训方法可以激发农民对技术的学习和接受程度,从而提高培训效果。现行的培训方法主要为了短期效果的强化而进行的紧急培训法,这种方法不能保证农机技术的适用和安全,不能使培训效果长远化,而且容易造成资金和人力的浪费。针对这一现象,要对培训方法进行创新,将传统的紧急培训短班转变成委托学习班、专家指导班、学研培训一体化的厂家与科研机构结合的培训方式。不仅要教农民对机械的正确使用及维护方法,还要进行后期跟踪,技术人员在春耕秋收时走进农田,现场实践教学,提高农用机械的利用率和利用效果。多种培训方式结合更能使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提高培训效果,促进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

2.4培训师资的创新与发展

农机技术培训的效果好坏取决于培的成效。培训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农机技术培训的质量,间接影响日后农村农业生产现代化的发展。在培训过程中要进行师资力量的创新与发展,从而保证培训质量。培训人员要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进行培训,同时要结合培训地的实际情况及农机使用情况创新培训。地方政府的领导人员要高度重视农机技术培训,利用各种政策实现资源最优化发展。培训结束后,要在培训地根据实际情况引进先进的农机设备,使农民在培训后对农机技术的作用和学习的培训知识及时巩固,在培训过程中围绕市场对农业生产的需求,对农机设备的需求来进行培训。

3结语

农机技术培训是新时代农业发展的使命,在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同时可以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培训机构和培训人员要结合被培训农民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在技术培训的内容、方法、载体、师资方面有所创新,以满足农民对农机技术培训的需求,保证培训不流于形式,保证培训可以切实解决农民在农机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促进农机技术的推广和农业生产现代化进程。

参考文献

[1]梁井林.对农机培训的几点想法[J].农机科技推广,2009,(02):16.

科技创新培训范文7

--县创办农村党员科技培训学校的实践与启示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础在农村,重点难点也在农村。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建设一支保持先进性的农村党员队伍,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一个历史课题。从某年开始,广西县以创办农村党员科技培训学校为切入点,实施了农村党员“素质工程”,在建设一支保持先进性的农村党员队伍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一、基本做法

县紧紧围绕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主题,抓住新时期农村党员的先进性集中体现在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上的关键,从创新培训教育的新机制、新形式、新内容入手,探索出一条确保农村党员先进性的新路子。

(一)摸清底子,增强紧迫性。为全面了解掌握农村党员队伍现状,某年冬,县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调查表格、召开各类座谈会等形式,对全县农村党员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调查。调查表明,某年底,县共有农民党员名。年龄结构为:岁以上的占,-岁的占,岁以下占;文化结构为:高中(中专)以上学历占,初中学历占,小学文化占;在党员户中,某年人均收入高于全县平均收入的约户,约占农村党员户的。某年以来,全县各镇选拔表彰的名乡土拔尖人才中,党员名,占;在名乡镇私营企业主中,有名党员,占。调查分析显示,县农村党员队伍年龄偏高、文化偏低的状况仍然很突出,致富能力不强尤为明显,在农民企业家、乡土拔尖人才中,党员的比例不高,有相当部分农村党员的经济水平还处于平均水平以下。调查的结果使县委深切感到:这些状况不改变,农村党员先进性就很难保持和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就难以得到进一步提高,当前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有所减缓的问题就难以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为此,如何建设一支素质高、致富能力强的农村党员队伍,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摆上了县委的重要议事日程。该县从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出发,在总结历年农村党员培训教育经验的基础上,于某年冬开始在农村党员中实施“素质工程”,研究制定版权所有了《县农村党员“素质工程”实施意见》和《县农村党员-今年适用技术培训规划》等文件,并以创办农村党员科技培训学校为切入点,切实加大农村党员科技培训力度。

(二)整合资源,创办学校。为了改变过去农村党员培训由党委部门包揽、唱独角戏的做法,建立农村党员科技培训长效机制,县采取由组织部门牵头,整合教育、农业、科技、劳动等职能部门现有的教育培训资源,在县、镇、村三级分别创办农村党员科技培训学校,构建县、镇、村三级党员科技培训网络。各级农村党员科技培训学校按照“有机构、有场所、有师资、有计划、有基地”“五个有”的标准,进行规范化建设。县农村党员科技培训学校在县职业中专挂牌,设有专门的教室、办公室、宿舍;成立了由县委分管党群的副书记、县委组织部、县农业局、县教育局、县劳动局、县科协等部门领导组成的学校领导机构;从县委组织部、宣传部、县委党校抽调人员担任理论政策教师,从县农业局、科协、科技局、水果局、畜牧局以及乡土拔尖人才中聘请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实用技术培训老师,组建了一支相对固定的兼职教师队伍;学校制定了培训计划,并根据计划组织力量编写了《杂交奶水牛的科学饲养》、《奶水牛疫病防治》、《无籽西瓜栽培技术》、《甜玉米的栽培技术》、《无公害农作物栽培》等一批实用培训教材;在县农科所、县职校西校区、农场、农场和水牛奶乳业有限公司等地建立个种养加工技术培训实践基地。各镇、村根据产业特点,建立了多个示范基地或党员创业致富示范点。全县形成了党委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教育、农业、科技、劳动等部门配合,企业积极参与的农村党员科技培训的新机制。

(三)明确目标,分类培训。县把全县岁以下的有劳动能力的万名农村党员按“现在会什么,将来干什么”等内容划分成致富示范户和乡土人才、种养大户以及无技术专长的党员等三大类型,并建立相应的档案。根据不同类型党员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培训对象。印发招生简章,改点名入学为自愿报名入学。在培训层面上,实行分级分类培训,县农村党员科技培训学校的培训目标是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农村科技致富能手和农民企业家,具体对象是村支书、主任和致富党员示范户,着重提高他们创业能力和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镇农村党员科技培训学校的培训目标是培养农村科技示范户,具体对象是家庭经济处于中等水平的党员中的“土专家”、“田秀才”,着重提高他们的劳动致富技能,让他们领办示范基地,创建科技示范户;村级的培训目标是提高普通党员的劳动技能,重点对学习能力较低、无技术专长的党员进行普及性培训,使他们掌握-门致富技术。在培训形式上,采取理论与实践、课堂与基地、集中与分户、考察与操作、培训与创业相结合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在班次安排上,根据培训的内容和学员的需要,采取一期数班或一班数期等不同形式。党员参加培训后,根据培训学习内容以及个人需要和申请,分别由县科协、县农业局、县劳动局等部门组织考核。考核合格,分别发给农民技术职称证书、绿色证书或者进厂务工上岗资格证等。为拓宽学员的视野,还组织学员到县外考察学习。如去冬今春,县培训学校先后组织了四期多名学员到武鸣、南宁、武宣、北海、北流等先进市县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奶水牛养殖基地考察学习。、、、等镇也分别组织培训班学员到海南、玉林、桂林等地参观学习。通过分级分类培训,改变了过去党员培训中“大锅饭”、“一刀切”的做法,有效地满足了不同层次党员的学习需求,广大农村党员踊跃报名参训。县农村党员科技培训学校自创办以来,已举办无籽西瓜、美国超甜玉米、奶水牛饲养、无公害茶叶栽培等种、养、加工技术培训班期,下岗党员培训班班次,参加培训的党员多名(其中下岗党员多名),各镇、村党员科技培训学校累计培训学员名。

(四)建档立卡,强化服务。为使培训取得实效,学校建立了学员档案,对学员“在校学什么、回家干什么”逐一登记,设立学员跟踪服务卡,实行常年跟踪服务。一是组织学员回校述学,交流学习后应用科技致富的心得、做法;二是组织专家、技术人员分别走访学员,帮助学员解决生产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巩固学习成果;三是建立农艺师与学员的联系制度,学员可以随时拨打农艺师电话咨询技术疑难,确保学员“学得进、用得上、带头好”。两年来,县农村党员科技培训学校共组织学员座谈会次,开展学员述学述用讲座次,各镇也采取了形式多样的学员跟踪服务,增强了学员学习、创业、致富的决心。比如,当得知奶水牛养殖班学员镇大坡村谢饲养的头奶水牛草料不足时,县培训学校班主任及时与和平食品有限公司联系,公司每日免费供应玉米壳斤给他作饲料。此外,百强水牛奶乳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先生也已先后两次到谢的牛舍视察,与他洽谈建立规范化饲养小区和收奶站等事宜,更坚定了他进一步发展壮大饲养奶水牛的信心。

二、主要成效

工作中,县各级农村党员科技培训学校都能紧紧围绕做大支柱产业,发展地方特色产业和服务招商引资这几个方面来安排培训内容,使得党员在培训中学得懂,在生产经营中用得上。因此,一大批参加学习培训的党员,做到学以致用,带头创业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

㈠学以致用,科技致富。许多学员通过参加培训,获得了信息,学到了技术,他们大胆引进新品种,应用新技术,提高产品质量,抢占市场。镇村党员、妇女主任周参加县农村党员科技培训学校第一期培训班,当得知和平食品有限公司有美国超甜玉米品种后,她直接与公司联系购买种子,试种亩,并严格按照公司技术要求进行科学管理,使亩产由以往一般玉米品种的斤增至亩产斤,和平食品公司全部回收,结果每亩增收达多元。镇秧地塘村乡土拔尖人才曹,种植西瓜多年。今年月,他参加县农村党员科技培训学校兴办的无籽西瓜栽培技术班的培训,到北海金品公司参观时,学到瓜苗种在垄中央的方法,回来后,参照金品公司的栽培方法,改变以前每垄两边栽种方式,使根藤吸光多、生长更快,结果,他种植的西瓜提前天上市,抢占了市场先机。

㈡拓宽门路,大胆创业。许多学员参加科技培训后,不仅学到了技术,而且在致富的思路上更加开阔,更加大胆创业,在市场中寻找致富的门路。镇官屯村党员王,是县农村党员科技培训班奶水牛饲养班的学员,回去后,他并不急于发展奶水牛,而是根据该村近县城的特点,经过市场调查后,他认为养菜牛比养奶牛收益更快,因此,大胆发展菜牛养殖。今年-月份,他先后育肥菜牛批,出栏头,纯收入达万元。

㈢发挥作用,帮富带富。县农村党员科技培训学校,致力于培养农民企业家、致富带头人,培训的对象大多是现任村支部书记、村主任或种养致富大户,他们经过县的培训后,觉悟更高,技术更精,他们不仅自己带头致富,而且带领群众共同致富。

该县镇大里村党支部书记陈,是县农村党员科技培训学校第一期培训班的学员。某年冬,他参加培训学习,掌握了蕃茄的种植新技术。他根据本村群众利用冬闲田种冬菜的习惯,从县培训学校的基地引进了蕃茄新品种台湾“明星号”,试种亩获得成功后,及时通过村培训学校对全村的党员、入党积极分子进行新技术培训,带动推广蕃茄的种植,改变了该村原来零星种植、产量低、规模小、效益差的情况,使大里村的蕃茄种植面积由原来的多亩增加到多亩,并辐射带动相邻的个村种植蕃茄多亩,成为全县最大的一个蕃茄种植基地。镇罗屋坪村党支部书记黄是县农村党员科技培训学校某年养殖培训班的学员。回去后,根据本村旱地多的实际,带领群众种桑养蚕,创办了桑蚕养殖致富联合体。在年多时间里,黄所在的自然屯大平村的户农户全部种养蚕桑,种桑面积达多亩,仅蚕桑一项,去年该村人均收入达多元版权所有。镇金西村的施,是该镇选拔的乡土拔尖人才。某年初,他响应县委、县政府关于大力发展奶水牛养殖的号召,从外地购买头奶牛试养。去年春,他报名参加了县农村党员科技培训学校举办的奶水牛养殖培训班,通过听广西水牛研究所的专家讲课,到百强水牛奶乳业有限公司和武宣、北流奶水牛示范基地参观考察,看到养殖奶水牛的市场潜力大,他饲养奶水牛的决心更大。去年以来,他继续购进了头奶水牛。为了掌握技术养好牛,他主动与县科协、县畜牧水产局的领导、技术人员联系,请技术人员上门指导。现在,施的头奶水牛,已有头产奶,日产量超过公斤,日收入近元。在施的影响带动下,仅半年多的时间里,金西村养殖奶水牛从原来的多头发展到现在的头,成了我县奶水牛饲养的又一个专业村。许多群众高兴地说:“要致富、靠支部;想挣钱,找党员。”农村党员的本事大了,腰杆更硬了,说话更灵了,威信也更高了。

三、几点启示

县在实施农村党员“素质工程”中,通过创办农村党员科技培训学校,以新的载体和新的机制,切实加强了农村党员的科技培训,提高了农村党员创业致富本领,是该县探索新时期保持农村党员先进性,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村党员队伍而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同时也给了我们不少有益的启示:

⒈创办农村党员科技培训学校,提高农村党员素质,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迫切需要。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民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但随着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农民增收不多、不快、不稳的矛盾日渐凸出,他们面临着资金难筹、项目难上、信息难找、技术难学、产品难销的“瓶颈”问题,而这些问题归根到底在于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不高。因此,以农村党员科技培训学校为主阵地,把农村党员培养成企业家、致富带头人、科技致富能手,通过他们的传、帮、带,带动农民素质的提高,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显得尤为紧迫。

⒉创办农村党员科技培训学校,提高农村党员素质,是新形势下保持农村党员先进性的有效措施。保持党员先进性是党的事业发展的根本需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历史时期,发挥农村党员先进性作用更为重要。而当前,农村党员的科技文化素质与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还存在较大差距,相当一部分农村党员的家庭收入水平还比较低,党员的先进性在他们身上很难体现和发挥。如何提高农村现有党员队伍的文化素质,县、镇、村各级创办党员科技培训学校,有计划、分类别、分层次组织党员参加不同层次的学习培训是一条很好的途径。

科技创新培训范文8

[关键词]职工培训;创新;重要作用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08.068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08-0-02

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创新无疑给人类带来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推动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发展中,创新被排在首位。2016年,钢铁企业在供给侧改革中,面对着自身问题和应对经营的挑战,而创新是其求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手段,也是其获得竞争优势的根本途径。改进创新对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不断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基础,企业生产经营的最终目的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而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的改革创新体现在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组织机构的整合、岗位调整变动,岗位工作的内涵和外延都有了扩展,在适应变化和处理好整合变动后要求的基础上实现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的过程。有三层含义,一是更新,二是创造新的东西,三是改变。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因此,企业开展职工培训要紧密围绕经济效益这个中心,以改革为动力,促进企业全面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创新在企业职工培训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也只有创新,才能实现企业在新形势下对职工培训的新目标。

1 充分认识培训的必要性,树立创新培训观念

职工培训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活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科学信息量迅速增大,科学转化为生产力和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大大加快,市场变化莫测,使企业在市场中生存就如在丛林中求生,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造就了智慧应时的强者。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发展、要在不断更新的科学技术中处于领先地位,就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不断推出新产品,迎合新需求。员工培训不是企业的一项附属工作,而是提高员工技能水平和员工素养的有效手段,良好的培训体系和明确的长期培训目标,必将给企业带来综合的隐形收益。改变培训单一的讲学方式,创新培训工作模式和思路,树立新的理念,将有利于企I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从而增强企业的创新活力,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职工创新观念的树立是企业职工培训工作的重点。这就要求各级劳资部门要发挥职能优势,联系实际,利用扎实有效的方法,坚持不懈地开展思想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干部、职工进一步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发展观、竞争观、效益观、价值观,从而培训出更多的创新型员工,为创新性企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 创新在培训工作中的作用

2.1 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为技术创新服务

企业竞争也是人才的竞争。众所周知,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推动力和创造力,企业对人才的渴求和认知日渐紧迫。而要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掌握先进的技术工艺,就要有一流的员工队伍,要培训出一流的员工,就要创新培训方法。通过创新培训方法,走出去,请进来,选拔技术人才到高等院校进修,聘请技术专家把新技术开发、新设备运行中的难点、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跟班培训,才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培训出技术型人才,通过创新培训方法提高职工队伍的技术业务素质,从而为技术创新提供坚强后盾,最终依靠技术创新发展生产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2.2 有利于为管理创新服务

管理的本质是对人的管理,通过对人的管理来实现对物的管理。对企业来说,员工的培训越是深入、员工的潜在能力发挥的越好,员工在培训中获得的越多,在日常工作中展现的越多,为企业创造的效益就会增加。培训效果是对培训工作的评价,良好的培训效果不但是对员工自身能力的提高,也是提升企业经营工作的效率过程,对企业的发展大有裨益。企业培训的对象是员工,是有思想意识的人,因此,要重视对人的工作,更要重视对人的价值的研究,把科学严谨的管理制度,同灵活创新的管理方法有机的结合起来,找准切入点,精选好载体,把严格管理、严格考核、严格教育的过程转变成一种与职工情理交融、情感交流的过程,建立一个科学、有效的管理网络,就能促进企业与各管理层与员工层的有效沟通,增强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从而自觉的遵守规章制度,更大限度的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为企业发展服务。

3 企业开展创新培训工作的措施

3.1 理念与机制共建,注重效果与质量

员工培训作为企业的一项基础工作,要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相结合、相匹配,融合企业文化,以形成培训理念。近几年,“师带徒”“技能人才带徒”“外培内传”等理念在一些企业内逐渐形成。另外,企业还要不断提高对培训工作的认识,在培训工作的组织机构、激励措施、考核跟踪、费用保障等方面建立制度机制,保证培训的效果和质量。

3.2 严管理、重奖罚,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

企业要使使广大职工群众在思想观念和个人能力上适应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保证改革健康发展和顺利进行,使培训工作更具实效性,就要从这几方面进行入手,一靠教育,二靠科学规范的严格管理。培训离不开管理,管理也离不开培训,严管理、重奖罚是激励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措施。因此,只有把职工培训与严格的管理和考核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培训效益的最大化。

3.3 注重专业性人才的培养

专业人才是企业的重要资源,专业人才的储备和培养是企业必须进行的工作,通过培训扩大和精湛专业人才队伍,是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实践证明,企业对人才的自主培养可以提高人才队伍的稳定性、忠诚度以及企业的凝聚力,这也越来越被人们所认知。所以,相关人员必须要调整好人才知识结构,从专业理论知识、技术、能力等方面培养高素质人才,从而使人才技能结构合理、人才团队具有科学的延续性和继承性。

3.4 建立人才培养机制,造就“复合型”人才

只有采取科学的培训方法和有效的途径,才能提高企业职工的政治素质、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只有以企业特有的人才开拓市场,增强竞争优势,才能为企业储备技术力量,保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培训过程中,企业要本着“理论联系实际,全面提高,重点培养”的原则,确定培训方法,以形成一种人才培养机制。

科技创新培训范文9

一、关于创业培训内容的确定

创业培训的主要内容,应该围绕创业者必备的基本素质确定。其中,企业家精神的塑造,应该是创业培训内容的核心。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改革创新精神。改革既包括主观思想的改革更新,也包括客观世界的除旧迎新。创新是企业家的灵魂,是将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不断进行新的组合的精神要素,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引入一种新的产品或提供一种产品的新质量;二是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三是开辟一个新的市场;四是获得一种新原料和半成品的供给来源;五是实行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2)冒险、进取精神。企业家所承担的风险主要表现在企业经营决策上,一是生产能力的扩大和缩小;二是生产品种的增加和淘汰;三是产品价格的提高和降低;四是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选择和应用;五是市场的开发和占领;六是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进取精神(主要包括自信心、抱负、拼搏和意志等多个方面)。

当然,上述内容只是普遍意义上的一般要求。在农村创业培训中,为培养这种企业家精神,创业培训还必须尽可能创造这种精神成长的土壤。笔者认为,根据农民创业的实际需要,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1.创业心理的培训。包括创业意识、创新意识、市场意识、风险意识、创业能力等方面的培训。它们是个体创业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

2.创业知识的培训。创业过程需要许多知识,如财务知识;管理知识等,都应列入创业培训的内容

3.创业过程的指导。大多数农民由于缺乏创业经验,为了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更重要的是增强农民的信心,农村职校应对创业过程进行指导。

4.市场信息的提供。为农民提供市场信息咨询,这是解决农村生产问题的重要措施。可以通过成教职教学校的毕业生建立科技咨询网络来实现。

5.新技术的提供与培训。农村成教、职教学校应充分发挥自己的科技优势、人才优势,与农业科技推广结合起来,把握农业科技新动态,给农民提供新的农业科技及其培训。

通过以上分析,面向农民的社会教育只有以创业培训为重点和方向,打破功能单一的办学模式,实行多功能化,建立以创业培训为重点的新的运行机制,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转贴于

二、创业培训模式

在就业培训方式上,一些地方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积累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1.技术培训中心。主要任务是负责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培训的对象为农民和未能升学的农村学生。培训时间的长短依据技术掌握所需的时间确定,时间安排应灵活,可以是农闲和晚上。培训不是一次性的,而是终身的。

2.农业科技研究推广中心。主要任务是进行农业科技的研究与推广,把握农业科技新动态,并把它直接提供给农民,或与技术培训中心合作,对农民进行农业新技术培训。

3.创业指导中心。主要负责农民的创业心理的培训及创业过程的实际指导。

4.市场信息中心。主要任务是负责市场信息的调查,特别是商品供需状况的调查,并给农民提供市场信息咨询。

综上述其共同点是:各个中心相对独立而又相互依赖,其中,创业指导中心对其他中心的依赖性是显而易见的。

三、创业培训的机制问题

1.建立健全创业培训的扶持机制。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是搞好创业培训的关键。很多农民想学技术,但苦于缺钱,无法实现由苦力型就业向技能型或智力型就业的转变,更谈不到自主创业。因此只有不断加大政府的资金投入力度,减轻农民负担,才能调动农民参训的积极性,将创业培训工作不断引向深入。

2.强化创业培训的监管机制。加强监管是搞好创业培训的根本保证。实施严格的监管制度,规范创业培训的操作流程,对承担创业培训的教育机构进行严格的考核管理,是提高培训质量的有效手段。为此,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强化创业培训的质量,增加培训的技术含量。

3.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在完善创业培训的激励机制方面,是吸引有实力的校企办学和吸纳更多的劳动者参加培训的重要手段。第一,将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补贴范围扩大到全市所有城乡劳动者。第二,不下指标,敞门办学。培训学校自主招生,学员自愿选择学校及专业,培训合格财政予以补贴。第三,①对低保户中的家庭成员、残疾人、复转军人、择业期内的高校毕业生,参加技术培训或创业培训,市财政全额补贴,提高培训补贴标准。②对失地村和重点项目占地村农民、就读各种职业院校或技校优惠的补贴政策。③普通劳动者参加一般技术工种的培训力争全部免费。大力扶植有实力的民办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使他们与国办技能培训学校享受同等的待遇。

四、提供就业再就业和创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