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神经生物学综述集锦9篇

时间:2023-06-08 15:16:14

神经生物学综述

神经生物学综述范文1

【关键词】 血管神经性头痛;综合干预;情绪

血管神经性头痛包括血管性头痛(偏头痛)和紧张性头痛(神经性头痛),是一组以血管舒缩功能障碍或神经肌肉紧张所引起的头痛,发生率较高。现代医学已证明,在它的致病因素中,以个性、情绪、精神因素为主。我们近年来对该病在采用心理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药进行调理,收到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在我院心理科门诊就诊的450例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血管神经性头痛"诊断标准。排除其它器质性疾病所致的头痛。入组患者中,多数均伴有失眠、情绪紧张、烦躁、耳鸣、头昏等症状,部分患者血压偏低;性格多倾向拘谨,追求完美,好胜、急躁,自卑等。

1.2 方法

1.2.1 对入组病例进行综合干预治疗并随访追踪观察,观察期限>1mo,因采取综合干预治疗,故未设对照组。

1.2.2 综合干预治疗 根据患者的情况辩证的采取综合干预治疗措施:(1)了解患者的性格特征及处事方法,倡导患者遵循森田心理治疗的宗旨顺应自然的人生哲学,指导患者学习应用应对紧张刺激,缓冲宣泄内心冲突,调节及保持情绪稳定的方法。(2)选用阿米替林、舒乐安定、心得安、安泰乐、氟西汀、帕罗西汀等药物调节情绪、改善睡眠。(3)选用调节血管功能、改善脑循环的药物,如西比灵、尼膜地平及钙离子拮抗剂等药物治疗。(4)必要时给予神经安定镇痛剂如泰必利等,对发作性剧痛者可小剂量应用痛痉宁。(5)对血压偏低、灌流不足、头昏偏重者适当给予补气、升压、活血的中药辅助调理。(6)疗程7~15d。

2 结果

2.1 疗效 入组患者中完成1mo追踪观察403例。在403例中,经辩证综合干预治疗,306例(75.9%)完成1疗程治疗,头痛完全缓解,情绪、睡眠恢复正常。97例(24.1%)头痛仅部分减轻或缓解,后又复发,继续门诊治疗1~2疗程,症状逐渐消失或缓解。

2.2 复诊患者的特征

(1)个性方面刻板、僵化、不灵活,心理治疗内化能力较差;(2)焦虑情绪明显;(3)长期精神负担较重,难以摆脱烦恼或从事紧张性职业,如消防工作等。

3 讨论

血管神经性头痛的发生,遵循着紧张刺激-情绪反应-功能障碍这一发病机制过程。因此在治疗时应把心理和躯体看成统一整体进行综合干预能起到标本兼顾的效果。

近年来的诸多研究均证实了情绪因素在血管神经性头痛中的主导作用。美国头痛研究协会通过实验研究[1]发现:压抑敌意可导致头痛,而当压抑的敌对情绪得到宣泄时头痛即可缓解。述情障碍[2]是一种内心冲突剧烈、心理起伏大的形式,是极易导致头痛和心身疾病的原因之一。艾森克人格调查[3]也发现这类患者N分(情绪神经质分)普遍较高。郭述苏等[4]进行的偏头痛诱发因素及阻断试验发现,除女性月经期外,诱发因素排在前几位的分别是情绪焦虑、精神紧张、精神刺激、疲劳、睡眠改变。这些都提示了情绪和精神因素在治疗和预防中的重要性。

情绪的稳定性可以影响植物神经功能的稳定性进而影响血管舒缩功能,情绪变化还可以引起神经内分泌如5羟色胺、肾上腺素、儿茶酚胺等的升高,而这些神经递质均可以影响到血管的舒缩功能。此外,剧烈的情绪变化还可影响睡眠和精神状态,降低机体的应激和调适机能。给予相应稳定血管神经功能的药物可以阻断头痛的发作,钙离子拮抗剂可稳定血管功能,降低血管收缩性,改善脑循环缺氧状态,阿米替林可调节5羟色胺、儿茶酚胺等的血浆浓度,又兼有调节情绪的双重效应,心得安为β受体阻滞剂,也能调节血管舒缩功能。

在刺激与情绪反应的中间,存在一个可以调控的中介因素认知评价[2],为心理治疗的实施提供了一个突破点,认知评价的结果,直接影响着情绪反应的强弱程度。顺应自然的人生哲学,倡导人们以平静、坦然的态度去接纳各种社会现实,任其自然,不与之对抗,不苛求自己过高的心理期望值,尽量缩小主观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尽量降低挫折感和心理失衡,能经常保持情绪和心境的轻松、自然、平静,这样就可以减轻心境的起伏及情绪反应程度。对于压抑愤怒情绪、述情障碍的患者,尽量引导其学会及时调整、疏泄,从而预防头痛发作。

本组结果显示,经综合干预多数患者痊愈或减轻。但对于部分血压偏低、大脑血液灌流不足的患者,若只调节情绪与血管功能,则可能因脑部血液灌流不足而反射性引起血管收缩,仍出现头昏、闷、痛等;若同时给予补气、升压、活血中药治疗,可消除因灌流不足引发的问题,获得更佳的效果。

部分患者就诊时头痛比较明显,若不及时缓解头痛则可能因此影响患者情绪,降低心理自我调适能力。短期适当给予止痛剂,可尽快解除患者痛苦,可增强心理调节的作用和信心,起到远近期效果相结合的作用。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血管神经性头痛的治疗,从社会、心理、生化等多侧面综合施治,比生物模式和传统镇痛治疗模式疗效更佳、预防效果更好。

参考文献

[1] 沙莲香,张小乔.人格的健康与治疗手册[M].第1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396

[2] 张虹桥,章成国,彭伟英.紧张性头痛患者的述情障碍[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1,11(7):86

[3] 黄焕新 紧张型头痛与偏头痛患者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J].中国临床康复,2001,5(23)82

神经生物学综述范文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09)7-0043-01

[摘要]目的:研究药物联合针刺治疗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合并有不安腿综合症(影响夜眠者)的疗效。方法:50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25例;一组常规药物肌注VitB12治疗,另一组联合针刺治疗,观察疗效。结果:联合针刺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药物组。结论:药物联合针刺阴陵泉、足三里治疗尿毒症血透患者合并有不安腿综合症(影响夜眠者)比常规药物治疗临床疗效好。

[关键词]针刺;尿毒症血液透析;不安腿综合症

不安腿综合征Restlesslegsyndrome(RLS)又称不宁腿综合征、多动腿综合征、艾克姆氏综合征。首先由Ekbom于1944年所描述,故又称Ekbom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两小腿深在部位以酸麻胀痛为主的不适感,患者为此而不断抖动,摇动双腿故名。

尿毒症规律性血液透析患者合并有不安腿综合症且部分病人症状严重,严重影响睡眠,导致患者夜眠差、烦躁易怒、血压较难控制,部分患者主诉有自杀倾向。本研究证实针刺联合药物对于尿毒症血透患者合并有不安腿综合症(影响夜眠者)较单纯常规药物治疗具有更好的疗效。

1资料和方法

1.1择本中心维持性血透病人伴有不安腿综合症严重影响夜间睡眠者50例,透析龄为(68±25)月,连续夜眠时间均不超过6小时。其中男性32例,女性18例,年龄35~76岁。原发病糖尿病32例,慢性肾小球肾炎29例,红斑狼疮2例,高血压28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常规肌注VitB12组,另一组为针刺联合肌注VitB12组,其他用药种类和剂量相同。两组年龄、透析龄、夜眠时间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

定位:按照经穴定位国家标准(GB12346-90)定位。毫针:使用30号毫针。

1.2方法:常规肌注VitB12组,每日肌注VitB12500ug;另一组为针刺双侧阴陵泉、足三里,隔天一次,治疗30分并联合每日肌注VitB12500ug,10天为一个疗程,两个疗程间隔10天,其他用药种类和剂量相同。针刺穴位选用双侧阴陵泉、足三里[1],先补后泻,得气后留针30分钟,隔天一次,连续四周为一疗程,观察症状改善及夜眠时间的变化。

2疗效标准

将不安腿综合症患者根据夜眠时间分为Ⅲ级(Ⅰ、Ⅱ、Ⅲ级)

Ⅰ级:夜眠时间≤6小时

Ⅱ级:夜眠时间≤5小时

Ⅲ级:夜眠时间≤4小时

3结果(X±S)

4讨论

4.1不安腿综合征在1685年由英国人首次提出,1945年瑞典的神经病学家对一系列病人进行了全面的描述之后,被正式命名为不安腿综合征,直至1995年国际不安腿综合征研究组确定了诊断标准。但是不安腿综

合征的病因至今尚不明了,西医研究认为本病的发生与肢体循环障碍、代谢产物、瘀积刺激局部有关,遗传因素、代谢障碍、血管运动功能障碍、药物反应为其主要影响因素。现代医学对本病无特殊治疗措施,采取治疗原发病,应用维生素类、镇静剂等等,结合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变的治疗,维生素B族的应用为最常规用药。本病在中医学隶属“痹证”、“血痹”范畴。基于患者气血虚,气血运行不畅,肝肾亏损,使下肢经脉、经筋失去血之荣养;且夜间阳气在里,阳气失调,影响气血运行所致。治疗上宜平衡阴阳,疏泻经络郁滞之阳气、湿热,疏通双下肢经络,解郁安神。笔者针灸取穴治疗不安腿综合征取风寒外袭,伤及阳气,病久累及营血,而筋脉失养治疗,故而临床多采用太阳经、足太阴脾经和足阳明胃经的穴位[2]。

4.2阴陵泉:为足太阴经之合穴。在胫骨后缘和腓肠肌之间,比目鱼肌起点上。局解:前方有大隐静脉,膝最上动脉,最深层有胫后动静脉;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本干,最深层有胫神经[3]。

足三里:足阳明胃经经穴。在膝下三寸,行外廉。局解:有胫骨前肌,外侧为趾长伸肌;有胫前动、静脉;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以及隐神经的皮支,深层为腓深神经。主治:胃痛、呕吐、痢疾;喘;头晕、耳鸣、心悸、气短;癫狂、妄笑;鼻疾,膝胫酸痛[4]。

4.3B族维生素对糖尿病所致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已为广大学者公认,而对于B族维生素在尿毒症所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中应用的相关报道甚少。B族维生素的治疗其尿毒症周围神经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不单纯因B族维生素缺乏导致,而与多种毒性物质的蓄积有关.其具体机制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而通过外源性补充B族维生素能明显改善尿毒症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症状及改善神经传导速度。本组选用肌注VitB12500ug,每日一次,10天为一个疗程,两个疗程间隔10天。

神经生物学综述范文3

关键词:象 物质 直觉感悟 中医学

象是中国古典文明的灵魂,作为中国四大国宝的京剧、书画、武术和中医无不讲求意象,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构成更是以象为内容的。唯即第一性。在中医学中,象具第一要义,是中医学理论和实践的基础。

一、象的含义

象属于中国古典哲学的范畴。《易传·系辞上传》中说:“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又说:“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说明古人看到世界万物的微妙变化,感到难以言传或无从言说,故立象以达意,这就是象产生的缘由。《系辞上传》又将形与象对举,象与器对举,云:“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说明象与形的区别。虽然二者都是可感知的,但象是视觉对象,形同时又是触觉对象。而王夫之解释《正蒙》中“神为不测”时说:“不测者,有其象,无其形,非可以比类广引而拟之。”(《张子正蒙注·神化》)在这里,象已超越于一定的形之外,己脱离客观的事物,成为超越视觉的意识中的象。对象的最高理解当数老子,《老子》云:“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韩非子·解老》对老子的象解释说:“人希见生象也,而得死象之骨,案其图以想其生也,故诸人之所以意想者皆谓之象也。今道虽不可得闻见,圣人执其见功处见其形,故曰:无状之状,无物之象。”这是说所谓象在客观世界中有其根源,但决不是客观事物本身,不是指具体的事物,没有具体的形态,却代表某一类事物的共性,这一共性并非是形态结构的共性,而是运动变化的共性。它是事物的运动、联系、变化被人的头脑加工过后形成的整体感受。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象不是一般所讲的形象的象,形象之象是完全客观的物体的外部特征,而这里的象则是一种超越于具体物质形态之上的对事物的内涵、相互联系、特别是运动变化有充分理解之后所产生的对事物的一种综合把握。其中即有客观的成份,又有主观的成份,是一种主观融化客观后形成的综合的感受。

二、中国古典的思维方式直接导至了象的产生

中医完全体现了中国古人特有的,不同于西方的思维方式。中国古人对事物的观察不在于对个体的形态、结构的描画及分析,而注重对事物整体的、动态的把握,形成一种整体的感受,即整体观。正如汉字的形成,有别于欧洲的纯粹以字母符号和发音来表达思想,中国人用一种象形的图案来表述思想。这种象形文字的产生有力地说明了中国人是多么善于在整体上把握事物之象。加之,古人在天人合一的思想指导下,在思维过程中并未将主体与客体分开,从未将客体作为对象看待,是一种非对象性的思维方式。这种非对象性直接导致了在思维上主体与客体的互动。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古人对运动变化的重视。无论是《周易》中各卦象的交感变化,还是《老子》中“道”的“周行而不殆”,都体现了古人对生生不息的万物运动的重视。以上几点是产生象的充分的,也是必要的条件。

对于人们在头脑中形成象的过程,我们不得不引入“悟”的概念,因为在人们观察事物与形成象之间决不是一个罗辑推理的过程,而是物我合一的直觉体悟的过程。当整体观和非对象性的思维方式紧密结合后,在对生生不息的万物运动的直觉体悟的过程中,象的产生便成为必然,而不可能产生其它具体的、或逻辑的结论。

诺思罗普(northrop)认为概念的主要类型有两种,一种是用直觉得到的,一种是用假设得到的,他说:“用直觉得到的概念,是这样一种概念,它表示某种直接领悟的东西,它的全部意义是某种直接领悟的东西给予的。……用假设得到的概念,是这样一种概念,它出现在某个演绎理论中,它的全部意义的由这个演绎理论的各个假设所指定的。”他将直觉得到的概念分为三种可能的类型:“已区分的审美连续体的概念,不定的或未区分的审美连续体的概念,区分的概念”。在他看来道家的学说则是“不定的或未区分的审美连续体的概念构成了哲学内容。”[1]我们赞同这种看法,这种“不定的或未区分的审美连续体的概念”我们用一个字来表示,即“象”。值得指出的是,只有在西方那种以分析还原为特征的对象性思维过程中感性认识才必须上升到理性阶段,完成一个认识过程,从而在演绎理论中得出一个西方式的逻辑概念;在中国这种以整体性、运动性为特征的非对象性思维过程中,直觉体悟本身就具有很好的完整性,而不必,也不可能产生逻辑推理等理性过程,其得到的结论只能是一个中国式的完整的、综合的象。当然,这里的直觉体悟与西方的感性认识是有区别的。

由上文可知,中国古人对世界的认识重在对运动变化的把握,事物的这种永恒而又微妙的运动反映在人脑中,便形成了一个综合的象。这种思维方式在中医学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中医对人体及疾病的认识不是孤立地看待,而是将疾病与人、生活环境、气候变化等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即天人相应的观点。中医不同于西医,不将疾病或有害物质或受损组织单独分离出来,正与邪、阴与阳、疾病与健康完全是互动的关系,密切联系,不可分割。对疾病的治疗与其说是治病,不如说是治人。在这样的思维过程中,中医便只可能产生各种各样的象,形成独特的以象为内容的理论体系。

三、中医学是一个唯象理论体系

1、中医学的哲学核心是以象为内容的

关于阴阳、五行、气的学说可以说是中医学的核心,这三者均直接来源于先秦哲学。当时,人们对于事物的认识采取观物取象的方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以象为内容的哲学理论。

阴阳本指日光的向背,而古人取其象,会其意,指天地之气的两种不同性质的运动。《国语·周语》上记载周太史伯阳父以阴阳关系的变化解释地震说:“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烝,于是有地震。”老子又以阴阳说明万物之生成,在《老子》四十二章中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庄子》中也多次谈到阴阳,《则阳》篇云:“天地者形之大也,阴阳者气之大也。”又云:“阴阳相照,相盖相治。”都是取阴阳之象说明万物运动的最根本的两种方式。而《周易》更以阴阳两象而生天、地、雷、火、风、泽、水、山等八卦,由八卦交感变化而生六十四卦。天地定位,山泽通气,水火相济,雷风相薄,从而呈现出各种综合的象,从整体、运动中把握事物。而这一切都是以阴阳两爻为基础的,难怪《系辞上传》云:“一阴一阳之谓道。”又云:“阴阳不测之谓神。”

而当《洪范》提出五行时是这样描述的:“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不难看出,这里对称作“五行”的木、火、土、金、水并没有作具体的形态描述或结构分析,因其不是指具体的事物,而意在阐明此五种事物所指之象。王安石著《洪范传》,对五行作了详细的解释:“五行者也,成变化而行鬼神,往来乎天地之间而不穷者也,是故谓之行。……盖五行之为物,其时、其位、其材、其气、其性、其形、其事、其情、其色、其声、其臭、其味,皆各其耦。”表明了五行是五种不同的象,运用于说明事物的各方面的性质而无碍。冯友兰说:“汉语的‘行’字,意指to act(行动),或to do(做),所以‘五行’一词,从字面上翻译,似是five activities(五种活动),或five agents(五种动因)。”[2]这既是活动,就是不具体事物,就可以运用于各种事物的描述,就是象。充分表明了五行的指象作用。

对于气的认识更是观物取象之典范。《左传》昭公元年记载医和的言论云:“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发为五色,徵为五声,淫生六疾。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这里的气即是天地万物交感变化之象。《管子·内业》中对气作了以下描述:“是故此气,杲乎如登于天,杳乎如入于渊,淖乎如在于海,卒乎如在于山。是故此气也,不可止以力,而可安以德;不可呼以声,而可迎以意。”说明气代表的是事物无所不在、微妙至极的运动变化,且“不可止以力”,“不可呼以声”,即气非有形实体。《庄子》则将气与形区分开来,他说“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由此可知,古人是取“气”之象来描述世界万物永恒运动的特性的。这时的气和阴阳、五行等一样,已经脱离了物质的含义,而只有象的意义。

当阴阳、五行、气的哲学理论应用于中医后,中医学直接继承了其辨象以明理的特色。用阴阳、五行、气之象来阐明人体不同特性的运动变化,以达到认识人体的目的。

2、中医基础理论是以象为内容的

中医基础理论除了上述的阴阳五行学说,还有藏象学说、经络学说及精气神学说。这里无不体现着取之以象,以象会意的精神。 

藏象学说是关于人体脏腑功能的学说。古人虽然知道“八尺之士,可以剖而视之。”(《灵枢·胀论》)但又认为“藏府之在胸胁腹里之内,若匣匮之藏禁器也。”(同上)更重要的是,基于不同于西方的思维方式,中国古代对于整体性和运动性的强调,使得中医学未从解剖入手,分析人体的结构、成分,而是以极简单的解剖为基础,构造出了以象为内容的有机的学术体系。由“藏象”之名可知,中医是以现之于外的象来把握藏之于内的脏的,即“执其见功处见其形”。对此《灵枢·顺气一是分为四时》中论述道:“内外相袭,若鼓之应桴,响之应声,影之似形。”而《素问·六节藏象论》对心的描述是这样的:“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其它四脏与此相仿。由此可以看出,这里的心己不是解剖学中的有一定形态结构之心,而是一系列相关的生命活动的表现在人脑中形成的综合的象。它不具有实体性,如果非要与现代医学解剖相比较的话,与之对应的是多个系统、器官、组织及其功能。 

关于经络学说,《灵枢》对十二经脉循行起止的描述往往给人一种错觉,使人觉得确有这么一个经络系统实体存在,其实并非如此。首先,古人不可能由解剖发现经络,因为即使是现代人用最为精密的仪器和最先进的技术也未能找到经络,更何况古人?古人是从不重视用解剖手断来认识事物的。其次,经络是与五脏六腑密切联系的。中医的脏腑并非实体器官,而是一组生命活动综合之象,所以很难解释经络是实体组织。第三,《灵枢·九针论》有:“阳明多血多气,太阳多血少气,少阳多气少气,太阴多血少气,厥阴多血少气,少阴多气少血。”如以实体理解,经络则须是一有气有血的庞大管道系统,这是难以想象的。最后,运行于经络之中的是气,《灵枢·营气》中说:“营气之道,内谷为宝,谷入于胃,乃传之肺,流溢于中,布散于外;精专者,行于经隨,常营无已,终而复始,是谓天地之纪。”所以,所谓经络的实质即是在人体中不断运动着的气。而气本身就是人体生命运动之象。《灵枢》对经络形态的描述即是对这一运行轨迹的描画,而非实有其物。至于古人是如何感知这一轨迹的,则可能是长期针灸实践的积累,也不乏出自内修者的体验的可能。总之,由此我们得出的结论是经络就是在人体中不断运动着的气的轨迹,是人体生命活动所表现出的象。

关于精气神理论,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很多,其中一些仅有指象的意义,如:营、卫、三焦、神等,它们不具有实体特征,只能意会,这是容易理解的;而另一些概念,如精、气、津、液、血、脉等都有其实体物质,但这些名词在多数情况下又都是一种象。黄帝曰:“余闻人有精、气、津、液、血、脉,余意以为一气耳。”(《灵枢·决气》)这就是说,人体的总的生命活动之象是气,而这种生命活动又有不同特性,这样又形成了不同的更低一级的象。精只有在少数情况下表示生殖之精,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则是用来形容对人体有用的、极为珍贵的、非常细微的物质,是精微、珍贵之象。对气的描述《灵枢·决气》云:“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这是与精、津、液、血、脉并称的气,显然也是象。而中医的津液虽有特指,如汗、唾、尿、涕、泪等,然《灵枢·五癃津液别》有:“津液各走其道,故三焦出气,以温肌肉,充皮肤,为其津;其留而不行者为液。”又统称一切液体状的物质。在对疾病的病因病机认识过程中,津液同血、脉一样,多是指象,如讲津液受寒,聚沫则为痛,这里的津液只能以象会意。同样,当我们描述血虚的时候,并没有说血的总量有所减少,也不是西医的贫血,而是一系列生命活动失衡的综合之象。还有,当我们说经脉空虚或经脉闭塞时,也非指某一血管空虚或闭塞,而是指象,如此等等。

3、中医诊断是以象为对象、内容、结论的

不同于西医,中医对疾病的诊断讲求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它不是通过生理、病理、化验、影象、解剖等手断对疾病进行认识,而是通过对人的气色、神情、体态、气味、声音、脉象及生活习惯、环境等的了解,对人形成整体的印象,以察其生命活动的失衡之处。对于整体性和活动性的强调,使得中医诊断的对象不是疾病,而是人,不是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的组织或生物体,而是人的整体的生命活动所表现出的象;其结论不是某种病菌或病毒,而是人体生命活动平衡的偏离所表现的象。西医诊断的结果力求准确、精细、具体,有可视性或可测性;而对于中医,诊断的结果总是某种整体的、综合的象,虽然有一定的模糊性,但仍有很强的操作性。所以,对于很多自我感觉已经非常明显,但各种仪器都不能检查出病因的病人,西医往往认为没有病,或归于臆症;而中医则能通过对其生命活动之象的考察,洞明其偏性,得出一个以象为内容的诊断,给以治疗。

中医的诊断有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之说。对于望而知之的追求正说明了象对于中医诊断的重要性。在诊断过程中,望、闻、问、切的每一个环节都会形成某种特定的象,最典型的是望诊和脉诊。望诊的每一项内容都有特定的含义,这种含义并非逻辑的推理,而是中医先辈们长期以来对于人体外在表现的领悟,即象。如“明堂骨高以起,平以直,五脏次于中央,六腑挟其两侧,首面上于阙庭,五官在于下极,五脏安于胸中,真色以致,病色不见,明堂润泽以清,五官恶得无辨乎。”(《灵枢·五色》) 又“青黑为痛,黄赤为热、白为寒。”(同上)以上并非任何分析、解剖所得,却是对人体机能活动综合把握的象。在望诊各项内容(包括面部神色、行为举止、环境等等)所得之象的基础上,中医会形成更为概括的象,望而知之便是由此而得出。中医的脉诊更是取之以象,故称之为脉象。《灵枢·邪气藏府病形》中有:“色脉与尺之相应,如桴鼓影响之相应也,不得相失也,此亦本末根叶之出候也,故根死则叶枯矣。”这是多么生动的有关脉诊指象意义的描述。所谓洪、大、细、数、弦、代、涩、滑等,都各辨其象,只能形容、体会,非言语所及也。《素问·脉要精微论》中的:“长则气治;短则气病;数则烦心;……”等所描述的脉象与疾病之间的关系更非以象会意不可。闻诊和问诊也都有相似之处,在闻和问之后,中医会综合所得之信息形成一整体的象。四诊合参则是将四诊之象再进行融合,最终得一更为完整全面之象,是人生命活动在目前时刻的综合把握。

4、中医所辨之证即是象

中医辨证包括六经辨证、八纲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等。无论用何种方法,所得之“证”均为对病人现阶段状况综合认识的象。如《伤寒论》对太阳病的描述:“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这显然是在对疾病的深刻的了解之上得出的综合的象。在八纲辨证中阴、阳、寒、热、表、里、虚、实各自为一独立的象,在具体应用中,其中几项相结合,形成更为综合的象,如:里实热证、表虚寒证等。卫、气、营、血、三焦都是用来表示人体部位的名词,它们同样是一定的象,而非具体的解剖定位。依具这样表示部位的象来辨疾病的深浅、进退、及当时疾病的特征,所得之结果必然是象,兹不赘述。

5、中医治疗用药理论是以象为内容的

中医治疗标准讲究以平为期,所谓:“阴平阳密,精神乃治。”这不正是象吗?中医的治疗原则有:“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微者逆之,甚者从之,坚者削之,……”等等,其中的寒、热、微、逆、甚……等,都是象。而“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等治疗方法也是由象而出的。

中医对药物的认识也是从象而来的。中药理论讲的是四气五味,即温、热、寒、凉及苦、辛、酸、咸、甘,其中的每一项都不是人对温度或味道的感觉,而是相关药性的综合之象。对中药的运用,中医方剂学讲求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在此处,君、臣、佐、使不是象又是什么呢? 

除以上的几个方面,我们还能从其关于养生、运气的论述中看到象对中医学的重要性,兹不赘述。总之,由上面的论述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整个中医的学术体系是一个唯象理论体系。

四、中医唯象理论的意义

中医这一唯象理论体系既没有解剖基础、实验方法,又没有明确的概念、逻辑的推理,更没有客观化的原则,对于经典中的描述也不能给出统一的解释,对其理解也会因人而异,如此等等,都是因为其体系是由有中国特色的象构成的。也正因如此,标榜科学性、客观性的现代人对中医或不理解,或无从学起,或盲目指责。在这里必须指出的是,对世界的认识是多层次、多方面、多途径的,不能盲目的认为只有西方式的才是好的,才是正确的,才是先进的,而中国古老的被实践检验了两千年的中医理论只有被西医证明后才给予承认。在现代科学的前沿领域中,不稳定性和涨落在从宇宙学到分子生物学的所有存在层次上产生的演化模式,非平衡过程物理学及不稳定系统的物理学表达及测不准原理的发现,使现代科学将与牛顿、爱因斯坦为我们描绘的那个无时间的、非动态的、确定性的世界告别。这一结果,将西方科学拉近了中国哲学,更强调了主体与对象的互动。现论物理学家薛定谔(erwin schrodinger)在《生命是什么?》一书中写道:“只要我们涉及活物质的结构,我们就必须面对这样一个事实:它是以不能还原成通常的物理学定律的方式起作用的。原因不在于某种‘新的力’或某种类似的东西支配着活的机体中的一个个原子,而是其结构不同于任何我们已从试验室研究中认识的东西。”[3]在这一点上,“执其见功处见其形”的唯象理论体系非但不落后,而且具有其勿庸置疑的超前性。这并不是国粹主义,而是对中医学理论的客观评价。

总之,中医学是一个唯象理论体系,象对于中医学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是第一位的。要学习中医、研究中医、发展中医不从象入手,不以象会意将是不得要领的。 

参考文献:

神经生物学综述范文4

【关键词】文化 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G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003-02

文化之于教育,是一种包含着“精神”、 “观念”、“意识”的影响力,它以独有的价值追求、精神品质、兼容并包的意识,形成学校发展提升的内在动力。培育校园文化需要正确把握学校文化的内涵,从而理清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关系。

一、文化之内涵

研究校园文化首先需要了解文化的内涵。首次给文化下完整定义的是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B.泰勒,在其1871年出版的《原始文化》一书中,泰勒将“文化”一词界定为:“从广泛的种族意义上来理解文化是指一个包括知识、信仰、 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许多其他能力和习俗的复合体”。自泰勒后西方学界对文化内涵的阐释没有停息,至今观点趋异,岐见纷争。

国内关于“文化”定义之争也亦然,虽然近代很多学者对“文化”的内涵做过诸多探讨,但其界定至今仍无共识。“文化”一词,在汉字字面上就对文化概念作了高度的概括。“文”的内涵可能意指:礼仪风俗、语言文字、文学艺术、观念思想等。而“化”字则可解释为事物的普及流传、蔚然成风等,又指事物对人的感化教育和潜移默化等。所以《辞海》将文化定义为:“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这个定义既有“文”的内涵,又有“化”的意义。即强调人类活动方式(动态)和活动成果(静态)的统一,又反映出物质和精神的统一。综合上述对“文化”界定的阐述,笔者理解的基本观点是:“文化是对人的教化。”因为教育对人的培养就是借助于“文化”这一包含着人类精神、思想、价值内核的整体,通过不同的途径和方法来实现的。教育是文化的传乘,而学校作为教育机构,实施以价值引导精神建构的过程,便表现为学校的文化宿求。

二、校园文化之内涵

西方,尤其是美国教育界对“校园文化”的理解,大多数从“文化”的基点来阐述,兼容实用主义的精髓,观点颇丰。国内学术界对“校园文化”的内涵也有不同的理解和说法,异见纷纭。 以下分述之。

1.西方之观点

“校园文化”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学者威拉德·W·华勒在其所著的《教育社会学》提出。 通过研究学校内部以及学校与社会之间的交互关系和交互影响,威拉德把“校园文化”定义为“学校中形成的特别的文化”。该概念的提出对后世产生了及其深远的影响,产生了许多具有不同历史背景和时代意义的研究成果,其内涵不断丰富。

美国学术界为了摆脱“文化”概念多样性的困扰,试图在一定实用的框架内来解释“校园文化”。其中颇具代表性的观点有:(1)约翰·塞菲尔和玛修·金(John Saphier & Mathew Kine)认为,学校文化是对行为意图的理解和所应遵循的行为的认同。大卫·斯图瓦德(David Stewart)也指出,学校文化即“人们在校园环境中的行为方式”,这也反映出学校成员一般所认同的价值和信念[1]。(2)鲍尔·E·赫克曼(Paul E.Heckman)认为:学校文化是由其历史背景和组织中的“人”所塑造的,学校文化存在于“教师、学生共同拥有的信仰”当中[2]。特瑞·迪尔(Terry Deal)和肯特·彼德森(Kent Peterson)从这个角度提供了更为经典的定义。他们把文化简称为“内在实体”(Inner Reality),是“一定历史阶段所形成的关于价值、信仰和传统的深度形式”。罗宾斯和艾维(Robbins & Alvy)进一步明确了该定义的内涵:“这一内在实体反映了组织成员所关心的、他们想花时间去做的、和他们经常所谈论的内容。[2]” (3)还有一种观点表征一个学校的信仰、态度和行为,以及其文化孕育学校成功的动因。如瓦格勒(Wagner)把学校文化定义为校内外共享的经验(惯例和礼仪)、集体感、归属感和团队意识[4]。据此,盖瑞·菲利普(Gary Phillips)把校园文化进一步归纳为“基于学校人际关系、协作关系的信念、态度和行为”。基于以上观点,他们把校园文化界定为“一定历史阶段上,包含着由学校团体所理解和认同的标准、价值、信仰、象征、典礼、仪式、礼节、传统和传说等组成的意义传播形式。这个系统通常决定了人们的思想和行为[3]”。(4)还有观点认为:学校文化即学校个体价值和标准的凝练,学校文化“就是许多个体价值和标准的积聚和融合[4]。

综上,笔者认为,就其基本形式而言,校园文化是“学校群体成员处理周围事情的方式”,包括群体的目标、期望、认同和习惯等。同时,加上盖瑞的观点,校园文化还指通过它的风俗礼节、象征逸事和语言文化等“人为因素”来彰显学校的风气和特色。

2.国内之论说

关于校园文化的内涵,近年来国内不少学者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侧面对校园文化概念作了种种界定。综合看来这方面的研究有下列几种“论说”。

(1)“组织论”。认为校园文化的内涵是包含在“文化”这个大概念之中的。校园文化严格地说,是一种亚文化,即“组织文化”的一种。(2)“社区论”。持此观点者是以社会学理论来阐释校园文化的。他们认为校园文化是置身于社会文化大背景中的一种具有自身特色的亚文化形态,校园文化应该是学校特区中生活的每个成员所共同拥有的校园价值观和这些价值现在物质与意识形态上的具体化。(3)“氛围论”。持此观点者认为校园文化是一种群体文化,它是在校园这个待定范围中的小环境、小气候。研究校园文化就是要从人和环境的辩证关系来探讨人和环境的互动。(4)“补充论”。认为校园文化是学校第一课堂的补充和完善。(5)“精神论”。持此观点者指出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精神、传统、作风和理想的综合体现。它能促使学生受到良好风气的影响、熏陶和感染,使良好的传统和作风演化为学生的内在素质和道德观。(6)“综合论”。持此观点者认为校园文化是长期为全体成员认同遵循并带有本校特色的价值现念、行为方式、学校风气、校园精神、道德规范、发展目标和思想意识等因素的综合。

关于校园文化的内涵,国内学术界还借划分“二分说”、“三分说”、“四分说”等来界定。所谓“二分说”是将校园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方面。所谓“三分说”是将校园文化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 “四分说”是将校园文化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关于以上“分说”观,顾明远教授在其《论学校文化建设》一文中做了总结性的阐述:“二分法指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三分法指物质层面、制度层面、精神层面;四分法则是在三个层面之后再加上行为习俗层面。而其核心是精神层面的价值观念和民族心理意识[5]”。

三、结论

关于校园文化的要义,综上述观点,笔者认为就是指使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相互协调统一发展的统一体。同时认为,了解校园文化内涵有利于我们了解提高认识,从而更好地指导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

参考文献:

[1]Stewart,D. Tomorrow’s principals today[M].Palmerston North:Kanuka Grove Press,2000.49.

[2]Robbins,P.& Alvy, H. The principal’s companion [M].Thousand Oaks, CA:Corwin Press,1995.

[3]Wagner,C.School culture analysis[A].Address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Manitoba Association of resource eacher.Winnipeg,Manitoba,2000,(10).

神经生物学综述范文5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便秘型;替加色罗;阿米替林

肠易激综合征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肠功能紊乱的相关临床症状和体征,患者可有腹痛、腹部不适、大便性状和排便习惯改变等症状,可分为腹泻型、便秘型或者腹泻和便秘交替型[1]。本文观察替加色罗与阿米替林联合治疗在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中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4月至2012年4月期间我院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共80例,同时排除肠道细菌感染患者、胆道和胰腺疾病患者、消化不良患者、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上述患者从未用过胃肠道动力药、缓泻剂。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0例,男15例,女25例,年龄最小为19岁,最大为63岁,上述患者均为便秘型患者。对照组患者40例,男16例,女24例,年龄最小为20岁,最大为61岁,上述患者均为便秘型患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替加色罗口服,6 mg/次,服用2次/d。观察组患者给予小剂量替加色罗服用,3 mg/次,服用2次/d,同时给予阿米替林口服,12.5 mg/次,晚上服用。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在两组治疗期间禁止服用其他影响胃肠道消化功能的药物。

1.3 疗效评定 对腹胀、腹痛及便秘严重程度进行分级,均分为4个级别。腹痛:无腹痛症状为0级、腹痛没有影响到日常生活和睡眠为1级、腹痛为中等程度,对日常生活有一定影响为2级、腹痛为重度,患者不能正常从事日常活动为3级。腹胀:无腹胀为0级、偶尔出现腹胀为1级、经常出现腹胀为2级、持续性腹胀为3级。便秘:大便次数每周大于4次为0级、大便次数每周3次为1级、大便次数每周2次为2级、每周小于或等于1次为3级。上述症状改善2个级别以上为显效、改善1个级别为有效、无改善或者无变化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4.0进行统计学分析,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便秘症状改善情况:观察组便秘症状改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腹痛和腹胀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腹痛改善情况:显效、有效和无效分别为27例、10例和3例;对照组患者腹痛改善情况:显效、有效和无效分别为21例、9例和10例;观察组腹痛改善总有效率(92.5%)高于对照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替加色罗属于氨基胍吲哚类化合物,能够与5-HT4受体有高亲和力。替加色罗作为神经元5-HT4受体的部分激动剂,激发神经递质如降血钙素基因相关肽从感觉神经元的进一步释放。替加色罗可调节内脏的运动及感觉功能,使受损的胃肠功能向正常状况恢复[2,3]。阿米替林为临床最常用的三环类抗抑郁药,其药理作用是阻断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在神经末梢的再摄取,从而使突触间隙的递质浓度增高,促使突触传递功能而发挥抗抑郁作用。阿米替林有助于改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精神神经功能,对患者产生镇静、催眠、抗焦虑等效果,有助于改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精神心理状况。

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给予小剂量替加色罗和阿米替林联合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腹痛、腹胀及便秘改善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说明替加色罗与阿米替林联合治疗在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中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参 考 文 献

[1]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814.

神经生物学综述范文6

什么是良性的“肉跳”

良性肌束颤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身体局部肌肉出现不自主的肌束颤动,即是我们通常说的“肉跳”。最多见于面部以及四肢,当然可以发生于人体任何一个部位。正如其名称一样,具有良性的过程,不会进展为其他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但又非常令人厌烦。肉跳可以仅发生在局部一小群肌肉,如眼皮不自主跳动,也可以是广泛地累及肢体或全身。大多数人的一生中都经历过一定程度上这种肉跳,然而并没有注意到它的存在,只有当这种肉跳广泛而持续时才会引起人们注意而去就医。

如何与运动神经元病的肉跳相鉴别

这是每个肉跳患者最关心的问题,运动神经元病(如:肌萎缩侧索硬化、脊髓性肌萎缩等)是个世界性的难题,较为特征性地出现肉跳,但这种肉跳多为持续性的,在运动及安静状态下均可发生,但与这种良性肉跳不同的是,运动神经元病多存在肌肉萎缩和无力,且在肌电图检查时有着特征性的改变。两者是较容易区分的。

什么原因造成这种良性的“肉跳”

尽管良性肌束颤综合征精确的病因还不清楚,但目前研究表明其主要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运动、急性病毒感染、焦虑、某些药物的使用。其中,长时间运动是造成肉跳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常见可引起肉跳的药物有:利尿剂、皮质激素、雌激素以及过量的咖啡因。另外也有研究认为杀虫剂,特别是有机磷等化学毒物同样可以导致肉跳。在临床工作中,我们也常发现许多患者存在着这样一个恶性循环,轻微的肉跳引起焦虑紧张,焦虑又加重了肉跳,加重了的肉跳进一步引起了患者的恐慌和焦虑。

如何预防和处理这种良性的肉跳

对于部分患者来说,给予小量的镇静剂可能会有效。但一般来说,这种肉跳不需要药物治疗。关键的处理方法是让患者心理和生理上放松休息,正确地疏导患者,减轻其心理上的焦虑和紧张。

神经生物学综述范文7

小鼠哮喘模型的气道高反应性检测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 肖建军李孟荣(323)

转化生长因子-β/Smad信号通路与支气管哮喘气道重建张维溪李昌崇(326)

干细胞因子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杨玉霞贾天明栾斌(328)

调节性T细胞对过敏性疾病和哮喘的免疫保护作用罗海燕俞善昌李云殊(331)

活性氧与肺上皮细胞损伤机制及防治措施符跃强许峰(334)

新生儿体外膜肺技术的应用进展李玖军薛辛东(337)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防治进展王红宋朝敏吴斌黄妙辉(340)

重组人活化蛋白C与儿科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陈琦晗徐仑(343)

Toll样受体与感染性疾病的关系张金萍陈超(346)

基质金属蛋白酶与颅内感染刘俊英郭卓平(348)

甘露糖结合凝集素与感染性疾病吕萍沈叙庄(351)

轮状病毒感染引起肠道内外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周瑞陈兰举陈名武(354)

儿童应激性溃疡的易患性及预防进展赵洁童笑梅(356)

2006年《中国医学文摘·儿科学》征稿征订启事(359)

肾小管上皮细胞向间质细胞转化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关系郭维徐虹(360)

欢迎订阅2006年本刊(362)

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高磷血症的研究进展杨凌周湘庞宁(363)

第八届全国儿科学新进展、急重症诊治新技术学术会议征文通知(365)

热性惊厥与惊厥性脑损伤的研究进展李娟黄志(366)

本刊下期要目预告(368)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体外净化的研究进展杨璐刘卓刚(369)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无丙种球蛋白血症王悦(372)

米力农治疗心力衰竭和肺动脉高压的研究进展蔡及明杨艳敏陈玲(375)

1型糖尿病的早期筛查与预防研究进展董青李堂(378)

Ghrelin与肥胖和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朱建芳梁黎王秀敏(381)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诊治进展朱佳方建培(383)

消息

中华医学会国外医学系列杂志统一变更刊名为国际医学系列(F0002)

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 《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2005年(第32卷)主题索引(I0001)

第七届全国儿科学新进展、急重症诊治新技术学术会议成功举行(I0003)

2006年《小儿急救医学》杂志增刊征文通知(I0004)

核因子-κB与病毒性心肌炎常红(综述)韩波(综述)韩秀珍(审校)(257)

染色体22q11.2微缺失综合征与TBX1基因齐春华(综述)黄国英(审校)(260)

骨髓基质细胞向心肌分化的研究及应用进展李芳(综述)易岂建(审校)(263)

自主神经在儿童生长发育中的变化及其研究进展郑慧芬(综述)王成(审校)谢振武(审校)(265)

核素利尿性肾显像在小儿尿路梗阻中的应用吴哈(综述)赵瑞芳(审校)(268)

HLA与小儿肾病综合征相关性的研究现状与进展兰涛(综述)王桂琴(审校)(270)

选择素与支气管哮喘唐珩(综述)杨莉(审校)(272)

树突细胞在支气管哮喘中的作用研究进展顾珺(综述)沈朝斌(综述)蒋瑾瑾(审校)王裕发(审校)(275)

脱氢表雄酮的生物学作用赵景俊(综述)栾斌(审校)张艳丽(审校)(278)

肠道病毒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治疗进展袁艺(综述)宋国维(审校)(281)

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实验室诊断研究进展闫淑媛(综述)陈平洋(审校)(284)

EB病毒感染及其相关性疾病王晓莉(综述)于洁(审校)(287)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肺开放策略何时军(综述)(290)

沙丁氨醇在新生儿及小婴儿中的应用进展姚文秀(综述)薛辛东(审校)(293)

肠黏膜先天性免疫的研究进展李军(综述)孙梅(审校)(296)

婴幼儿喂养与食物转换陈绍红(综述)黎海芪(审校)(302)

四氢生物蝶呤反应性苯酮尿症的研究进展杨凌(综述)张知新(审校)(305)

吉兰-巴雷综合征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苑爱云(综述)蒋莉(审校)(308)

出生体重与儿童胰岛素抵抗的关系研究进展王秀敏(综述)梁黎(审校)杜立中(审校)(311)

考夫曼儿童成套评估测验在儿童临床心理研究中的应用任捷(综述)静进(审校)(313)

新生儿白血病的诊疗现状刘曼玲(综述)荆亚茹(综述)周小兰(综述)李占魁(审校(316)

最大长度序列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在新生儿中的应用李志华(综述)陈超(审校)(319)

消息

欢迎订购《医院感染管理与监控》系列教材(292)

双歧杆菌对儿童的免疫调节作用及其机制杨美芬(综述)黄永坤(审校)李海林(审校)(299)

欢迎订阅《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301)

欢迎订阅《小儿急救医学》杂志(F0003)

新生动物神经干细胞脑内移植的研究进展屈素清栾佐高天明(113)

围生期性激素与神经行为发育的研究进展季钗赵正言(115)

围生期铁代谢异常与脑损伤王来栓邵肖梅(118)HttP://

新生儿脑梗死的诊断与治疗进展贺影忠陈超(120)

高压氧防治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研究进展刘美娜庄思齐(123)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家族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发病中的作用梁云梅王华(126)

新生儿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研究进展杨天娇朱启镕(128)

美乐托宁与新生儿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 陈安杜立中(130)

早产儿脑白质损伤的发病机制王欣煜毛健(132)

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研究进展张雪峰童笑梅叶鸿瑁(134)

早产儿视网膜病防治进展陶莉周伟陈克正(138)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高氧肺损伤刘博李娟(141)

一氧化氮吸入撤离后反跳性肺高压研究进展夏红萍黄国英(143)

机械通气所致肺生物学损伤的研究进展谢利娟朱建幸沈晓明(146)

Landau-Kleffner综合征研究进展蔡文仙舒志荣(149)

低出生体重对儿童青少年健康的影响王玲苏宜香(151)

RhoGTP酶与智力落后张拥军顾学范(154)

Rett综合征与MECP2基因张玉稚潘虹包新华吴希如(157)

小儿嗜酸细胞性胃肠炎的临床研究进展李在玲(159)

小G蛋白Rho/Rock信号转导通路与疾病孙骅陈荣华(162)

Caspase-8沉默——神经母细胞瘤耐药的新机制李爱敏孙洪亮张锦华(165)

AP—1与肾脏甘卫华(1)

热休克蛋白与肾脏疾病周生国(4)

糖尿病肾病早期检测标志物研究新进展罗飞宏(7)

低出生体重与胰岛素抵抗崔蕴璞(10)

维甲酸在高氧肺损伤中作用的研究新进展容志惠(13)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亚低温治疗方案研究进展姜敏(16)

丙戊酸治疗癫痫过程中肉碱补充疗法研究进展许桂花(18)

沉默突触的研究进展池霞(21)

大田原综合征的研究进展王纪文成延忠(24)

血友病A携带者检测与产前诊断的研究进展李春义杨威等(27)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对儿童各系统发育的影响朱娅梅(30)

心肌肌联蛋白的结构及其生物学意义张蕾(32)

小儿高胆固醇血症的筛查和饮食治疗侯佳(35)

儿童高血压的临床研究进展郁莉斐(38)

肺动脉高压引起左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崔华常丽(41)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与应激后急性胃肠道损伤孙洪伟(44)

小儿支气管哮喘与呼吸道感染关系的研究进展林娜(46)

结核病细胞免疫反应及免疫调节的研究进展沈怀云(49)

早期困难型气质预测后期儿童行为问题吴宏岩(52)

衣原体IgM及IgG抗体在小儿呼吸道感染病因学诊断中的意义屈大坤(55)

先天性心脏病的产前超声心动图诊断陈树宝(281)

先天性心脏病的病因学研究现状杨永健胡厚祥(284)

先心病伴肺高压的肺血管内皮功能与结构的改变李筠(288)

内皮素及其临床意义范瑾(290)

离子转运障碍与原发性高血压谭晖(294)

β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易岂建(297)

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 儿童期血管炎何艳燕沈菁(301)

小儿肠道病毒心肌炎的病原学诊断进展王雪梅(304)

肾病综合征患儿的钙,维生素D及骨代谢变化赵季琳金玉(308)

细胞内钙失衡在肾损伤中的作用及防治胡明昌(311)

小儿IgA肾病的研究现状肖慧捷(313)

Alport综合征研究新进展丁洁(317)

儿童心血管疾病的现状与未来刘敬(320)

神经生物学综述范文8

【关键词】醒脑静注射液;脑梗塞;疗效

566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450-02

相关调查结果显示,近年来,我国每年因脑卒死患者占病死病残率的24.15%-81.16%,其中以脑梗塞并发症最为常见。脑梗塞已经成为威胁人们生命安全的重要疾病,尤其是老年人群体比较多发,死亡率也很高。因此,研究脑梗塞治疗途径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我国临床选取2012年8月到2013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脑梗塞患者共84例作为研究对象,探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梗塞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取得很好地治疗效果,其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于2012年8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梗塞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本文选取对象均经过临床诊断、颅脑CT及MRI、心电图、腰穿等检查后确诊为脑血管堵塞,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局部病灶性神经体征在几秒之内迅速上升,多表现为完全猝死,意识清楚或者轻度意识糊涂,颈内动脉或者大脑中动脉主干栓塞等。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20例,年龄50-72岁,平均年龄(65.2±2.3)岁;对照组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50-74岁,平均年龄(66.1±1.4)岁;两组患者在在年龄、性别、临床表现等一般资料对比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照组42例患者采取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给予患者20ml/次剂量,由患者静脉注射;观察组患者给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剂量相同。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神经缺损评分的改善水平、临床治疗效果、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等方面的情况。

1.3疗效判断标准显效:治疗后,患者意识逐渐清醒,精神缺损评分明显降低,症状完全消失,颅脑CT、心电图等检查显示梗塞、心电图异常等体征消失,生活质量较治疗前得到明显提升;有效:患者精神缺损、颈内动脉或者大脑中动脉主干栓塞等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颅脑CT扫描显示停止出血,心电图检查基本恢复正常,生活质量有所提高;无效:治疗后,栓塞、心电图异常、意识障碍等症状及体征均未发生明显变化。

1.4统计学方法对上述两组患者各项记录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x2检验;对比以P

2结果

2.1两者患者治疗效果综合比较观察组42例患者经过上述综合方式治疗后,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其中治疗效果为显效、有效、无效的患者人数依次为20例、21例和1例,治疗显效率为42.86%,总治疗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42例患者治疗效果为显效、有效、无效的患者人数依次为14例、18例和10例,治疗显效率为33.33%,总治疗有效率为76.19%;两组间上述两项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水平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前评分为(83.21±2.58),对照组评分为(82.45±3.01)治疗前两组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之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神经缺损评分分别为(46.12±2.23)、(70.42±4.56),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神经缺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较治疗前下降水平明显,P

2.3不良反应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药物不良反应。

3讨论

脑梗塞发病率高、发病突然,目前国内外均表明无特效治疗方法,醒脑静注射液是当前在临床治疗中比较有效的一种药物,能有效改善脑梗塞患者血液黏度,改善红细胞变形能力,促进患者大脑供氧,恢复患者神经系统功能。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要高于对照组患者,且患者治疗前后神经缺损评分结果要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神经系统恢复效果明显比对照组好。研究结果表明,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梗塞疾病能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此外,本次研究中,患者无任何不良药物反应,表明药物使用安全性很高,不会造成负面效应。脑梗塞患者在接受药物治疗之后,脑部微循环明显改善,脑组织细胞在缺氧环境下的耐受能力明显提高,避免患者体内钙离子的内流,降低血浆内纤维蛋白原的含量水平,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明显增加,在这种情况下,患者神经系统恢复情况也十分明显。同时,这种药物还能抑制中立性细胞中溶酶体的释放,控制溶酶体对大脑细胞的破坏。

综上所述,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梗塞能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提高患者药物治疗效果,比复方丹参治疗更加有效,帮助改善患者疾病死亡率,提高总的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频率非常低,安全性极高,具有积极的临床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神经生物学综述范文9

风格叙事,就是把某个原始事件呈现为新闻事件的过程中,在保证真实性、不损害真实性的前提下所进行的个性化表达和差异化表达。①风格叙事要达到的叙事效果,从微观层面上看,是要通过加大文学性来增强新闻的渗透力,从更深的层面来说,风格叙事则是出于内容、受众以及权力、利益的关系考虑所做出的个性化、差异化的叙述方式的选择,《南方人物周刊》报道对象为人物,因而报道文本在句式选择、叙事聚焦、叙述主体的运用上也有自己的特色。

细节策略

《南方人物周刊》以“记录我们的命运”为办刊宗旨,关注“那些对中国的进步和我们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人,在与命运的抗争中彰显人类的向善力量和深邃驳杂的人性魅力的人”,人的思想和行为成为报道的重点,而人物细节是最能体现人物思想、性格和魅力的,《南方人物周刊》尤其注重细节策略在焦点人物上的运用。

如2006年3月11日封面人物任志强,《任志强可恨的“实话”》一文中多处运用了细节描写,展现了任志强固执、强硬、率性的个性。

“仔细端详他,你会发现,这个华远集团的董事长,这个在网上备受争议的人,他的眉远比他那张著名的‘嘴’更具有代表性:往往不苟言笑,眉先皱起,眉间的‘川’字生生挤着。”

“有时,他身上透出与年纪、阅历不相称的孩子气。较真时将眼镜架推到脑门上,眉揪成一团,死死地盯着你,一副不把问题论清楚绝不罢休的样子。”

细节,常被称作“新闻的细胞”,《南方人物周刊》的封面人物报道注重细节的刻画和渲染,才生动地表现出了人物的个性特点。

以行动型、精神型、言语型为主的句式选择

从谓语的角度看,某一新闻事件可用以下类型来再现其过程:行动、状态、精神过程、言语过程。对于新闻人物报道,也可以用以上类型来再现人物的思想和行为,《南方人物周刊》的封面人物报道则主要采取其中三种即行动型、精神型、言语型句式为主,尤其看重精神型和言语型句式的运用。

行动型再现句式强调某一事件的发生以及发生的动感,它的语句的谓语是动词(包括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而且动词的所有行动元,即施事/或受事和状态元都出现,其典型的语法形式有两种:⑴施事(主语)+及物动词(谓语)+受事(宾语);⑵施事(主语)+及物动词(谓语)。

对于人物报道来说,由于人的行为是报道的重点之一,也是反映人物思想的方法之一,而行动型再现句式的运用可将人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完好地呈现出来,比如2006年12月11日的封面人物是颇受争议的张新实,《张新实后仇和时代宿迁市委书记》一文在讲述张新实引起外界关注的一系列措施时,使用了大量行动型再现句式,以此展现张新实改革创新的精神。

精神型再现句式强调主体或主语经历的心理认知过程和心理感受过程,其语句的主语一般是有感觉、有知觉的物体,其谓语是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它凸显了主体的主动性。以人物为报道对象的《南方人物周刊》要着重体现人物的思想和人生的经验,尤其是那些更多折射了时代变迁和社会背景的新闻人物,对他们的报道多采用精神型再现句式。如2006年9月1日封面人物李银河,《风口浪尖的性研究者》一文开篇就用精神型句式叙述李银河性研究的动机。

言语型再现句式表示主体或主语的言语行为,其一般形式是“某某说(指出、警告、宣称)”。这一再现方式也突出了主体的主动性,因此,在许多情况下它是与精神型再现句式结合在一起的。《南方人物周刊》的封面人物报道的“对话体”文本写作就是最典型的言语型再现句式写作。通过记者和被访人物的一问一答,原汁原味再现人物的思想观点。除了单纯的“对话体”文本写作外,在综合类人物报道方面也在叙述为主的基础上以言语型再现句式来表现人物的观点彰显其人格魅力。

总之,行动型再现句式凸显了“支使者”的功能,精神型和言语型再现句式侧重于主体的主动精神和心理,它们的大量运用对于彰显时代变迁中的人物魅力起到了使人物形象“前台化”和“凸显化”的作用。

以零聚焦和内聚焦为主的叙事视角

所谓“聚焦”是指“描绘叙事情境和事件的特定角度,反映这些情境和事件的特定的感性和观念立场”。②法国叙事学家热奈特将聚焦分为“零聚焦”、“内聚焦”和“外聚焦”。“零聚焦”指无固定视角的全知叙述,它的特点是叙述者说出来的比任何一个人物知道得都多;“内聚焦”,其特点是叙述者说出来某个人知道的情况;“外聚焦”,其特点是叙述者知道的比人物所知道的要少。③

《南方人物周刊》封面人物报道的一组文章所采用的叙事视角各有侧重。

在封面人物报道的“对话体”文本中,主要采取内聚焦的叙事视角。内聚焦的聚焦者是人物报道中的人物,讲述的是自己的经历和想法,自己的故事。人物报道最难把握的是人物的内心世界,但通过记者提问被访人物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的方式,减少了有可能因第三人称转述造成语义扭曲的机会,从而为历史留下人物内心世界真实的底本。

而在封面人物的综合报道中,则大多交替采用零聚焦和内聚焦。零聚焦可以直接展现人物的过去和现在,展现其行为、思想、知觉和情感,同时,作者还可以对人物发表评论,所以,零聚焦又被称为“上帝的眼睛”。零聚焦的使用能够增强人物报道叙事的深度和广度。在综合类报道中,《南方人物周刊》的记者总体上运用零聚焦的方式,从各个方面对人物进行观察、了解,深入地记录人物的行为和思想。零聚焦的充分使用主要表现在聚焦移动和聚焦深入两方面。

聚焦移动往往用来从不同的观察点来表现人物的思想和行为。2006年9月11日这期的封面人物综合报道《刘忠德的三重身份》从“业余剧作者”、“教师”、“部长”三方面来表现这位因言论而广为人知的前文化部部长。

叙事主体的变换

《南方人物周刊》的封面人物报道根据不同的文体和人物类型选择不同的叙事主体,一方面可使文本阅读不显枯燥,另一方面可从不同视角展现人物形象。

1. 评论文章的叙事主体

封面人物报道的评论文章,叙述主体是“本刊编辑部”,它带有叙述者的主观色彩,尽管这种评论是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从叙述主体所在的位置来看,“本刊编辑部”作为一个叙事主体是隐于幕后,并未直接以“本刊编辑部”的字样出现在评论文章里,有貌似的客观性,但因为文章本身是评论性的,所以,其主观性是显而易见的。

2. 人物综合报道的叙事主体

在人物综合报道里记者和人物作为叙事主体交替出现。

记者作为叙事主体又分两种情况:一种是记者不在人物报道中出现,而是隐于“幕后”,第二种是记者在人物报道中出现,居于“台前”。《南方人物周刊》的记者叙事主体主要采用记者隐于“幕后”的方式,这与其对人物多采用零聚焦的叙事视角是相吻合的。至于记者居于“台前”,往往只是略带一笔的写法,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彰显新闻人物的个性。

3. 对话体报道的叙事主体

对话体报道的叙事主体是记者和人物,两者作为叙事主体都完全以“台前”的方式出现,直接进行语言的交锋,深掘新闻人物的内心世界,是新闻人物思想观点的客观真实记录。

4. 其他叙事主体的运用

对于某些颇具争议的焦点人物,《南方人物周刊》有时会采用其他类型的叙事主体。一方面是一种个性化、差异化的行文表达,另一方面也是忠于新闻报道真实性客观性的基本要求。如2006年2月21日这期对封面人物郭德刚的报道就采用了第一人称主人公叙事主体,记者根据郭德刚的自述整理成《我叫郭德刚》一文,整篇文章以“我”指代郭德刚,叙述了其对中国相声发展现状的看法以及对自己作为一个红火起来的相声演员招致的种种非议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这样以第一人称作为叙事主体的表述,保留了新闻人物自我表达的鲜活性,更富有真实性和感染力。再如2006年9月21日这期对封面人物少林寺方丈释永信的报道,采用了非当事人叙事主体,对于这位有着“政治和尚”、“经济和尚”、“精英和尚”、“CEO”称谓的少林寺方丈,“对话体”文本叙述主体不是记者和释永信而是记者和中国近代佛教史、台湾佛教史专家、台湾大学历史研究所博士江灿腾,采用非当事人作为叙事主体,利于展现对争议人物及争议之事的观点和看法,进一步拓展对处于时代变迁中尚无定论的焦点人物的理解。

注释:

①齐爱军,《关于新闻叙事学理论框架的思考》,2006年第4期《现代传播》

②罗钢,《叙事学导论》,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74~17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