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强化舆情监管集锦9篇

时间:2023-06-25 16:20:00

强化舆情监管

强化舆情监管范文1

【关键词】微信平台;舆情监控;策略

在新媒体时代,各种社交软件因其功能不同,而受到不同人群的青睐,作为一款时下流行的社交软件,微信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与他人沟通交流的重要渠道。可以说,微信已经开始取代微博,成为互联网舆论的重要发声和聚集平台。微信有着新媒体时代的独特传播性,不仅传播过程更加私密化,传播的方式和对象也更加多元化,这导致舆论监督难度更大,也给监管部门带来新挑战。[1]在新媒体时代做好微信平台的舆论监督工作,是舆情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微信舆情传播的特点

(一)朋友圈是信息传播主途径

当前的舆情传播途径,突破了传统数据时代的片面化、单一化和静态化的模式,凸显了立体化、动态化和纪实性的传播方式,其传播速度更为惊人。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通过相关的数据研究表明,很多微信用户主要是通过聊天的形式,达到社交沟通的目的,这部分客户有86.1%。[2]微信的很多大众信息,主要由朋友圈进行传播,同时借助腾讯QQ的强大关系链,传播的效率更高,能够快速到达并且传播效果明显,朋友圈还可以实现不同用户群体的合理分组并对其有针对性地进行管控,从而提高了传播信息的精确度与效果。

(二)用户基数庞大

微信由于其强大的功能和快捷方便实用的互动交流,能够迅速达到传播信息的目的。其中手机二维码使得手机微信的传播更加快捷方便,通过手机扫一扫就能直接上网,二维码成为线上线下的入口,极大地方便了用户群的沟通和交流,便利性、及时性使其用户群得以不断增多。特别是朋友圈这一特殊功能,给陌生朋友的交流提供了机会,不仅丰富了交流内容,也提高了传播覆盖面。

(三)弱互动与强影响

虽然当前微信账号在不断增加,但相关的调查研究表明,微信公众平台的参与度比较低,互动性不够强,能够坚持长期活动的用户只占总量的25.7%。另外,在微信圈相互交流的主要是熟人朋友,这样会产生一种相对的封闭性,难以形成强有力的舆论场。但不能否认的是微信公众号是一个影响力巨大的平台,其信息传播的扩散力和影响力不容忽视。[3]其中很多不良信息也主要是通过微信公众号进行传播,因此对该平台的掌控是引导舆论的关键,特别是对一些突发事件的负面信息要及时进行舆论引导,防止造成大范围的不良影响。

(四)舆情传播途径复杂

在新媒体时代,媒体渗透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微信舆情传播的途径趋向隐私化,内容需要越来越庞大,而且日益发展为一种交融化的舆论平台,来自各种网络终端的舆论在此汇聚融合。这必然导致舆论传播的途径更为复杂,影响范围更广,给舆论监督造成了很大的困难。[4]特别是在大数据时代,微信成为网络舆论传播的一个新起点,该平台重塑的网络舆论传播速度之快,让网络舆情的监控严重滞后。因此对于一般的监控系统而言,就需要不断地挖掘分析所传播信息的关联数据,将所有的监测时间尽量提前到敏感信息开始传播的初期,或者通过建立复杂的模型来模拟真实网络舆情的演变过程,提前采取措施实现对突发舆情的有效预测和控制,时间的滞后是控制微信舆情的难点。当前,微信的主要用途是交流,其对社交格局的影响不容忽视,微信圈相关信息的传播者主要是亲朋好友,此种传播方式的可信度和实际影响远超其他舆论平台,因此微信平台的舆论成为其他信息交流工具的舆论导向,微信舆论场的意见更容易快速地传播和得到信任,但转发率高等特点也直接增加了微信舆情监控的难度,严格加强监控和管理势在必行。[5]

二、微信平台的舆论监督困境

(一)传播渠道隐秘性导致舆论发展方向难以掌控

微信作为一款私密性较高的社交软件,微信信息很难被其他人发现,而且传播的途径主要是通过微信的朋友圈,或者是经常直接联系的通讯录,是一种建立在私人网络基础上的网络化平台,以个人为中心形成一个隐秘的交流圈,具有很强的隐秘性和封闭性,形成了私密媒介场所。由于有这种排他的私密性特点,微信网络舆情监管难度相当大,监管人员不可能记住每个人的朋友圈或进入个人朋友圈。同时,朋友圈的数量在不断地增长,面对6亿多微信用户群体,监督管理部门难以对每一个用户进行合理监督,无论从现实或者理论上都是难以操作的,所以舆论监控平台难以突破隐秘性这一瓶颈,导致政府或者舆情监管者本身的缺席缺位,自然就很难掌控舆论的发展方向。[6]

(二)舆论不可控导致舆论真相难以还原

微信通过私密的方式传播有公共属性的信息,信息所造成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从其传播的形式来看,一条发在朋友圈的信息短时间内可以在全社会传播;从其传播的内容来看,既有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信息,也有日常生活各个方面的信息,包罗万象,应有尽有。微信内容不同于以往的传统方式,没有固定的模式。例如,对很多传统媒体的舆论,舆情管控人员能够轻易地判断其是什么级别,应该如何掌控,也可以预测舆论所造成的影响及所转发的数量。但是微信公众平台的信息传播路径主要是通过一些粉丝群体的传播来达到传递和交流信息的目的,以几何级数增长的方式转发,同时又能被不少圈内好友转发。当前的科技手段难以有效地追踪传播的数量,这就不能预测所造成的影响,更不能看出其是哪一个级别的舆论,当前发展到了什么程度,因而使舆情监管者难以发现舆论的真相。

(三)微信传播和舆论引导对象难以把握

微信公众平台的传播信息,有一些可以进行数量的统计,但朋友圈的信息传播要比传统的微博更广泛,速度更快,影响更深远。虽然微信的传播和微博有相似性,但是微信平台有固定的粉丝群体,而且更职业化,所以在微信圈子里面出现的不仅有“职业圈”“兴趣圈”,还有“朋友圈”“校友圈”等,都是熟人之间形成的一种网络交际圈。这种熟人之间的网络关系颠覆了以往的网络社交,不同于以职业和兴趣爱好为基础划分关系网络的方式。当前的微信圈、微信平台传播受众已经不局限于一个职业群体或者兴趣共同体,其涉及的范围更大、传播面积更广。[7]这样就难以确定舆论的监督范围,导致舆论引导对象呈现不确定性。

三、微信舆情管理面临的挑战

(一)负面信息激化社会矛盾

由于微信是一种点对点的传播方式,且由一个中心向四面扩散,信息不可能只在两个点之间传播,最初发出信息者,也无法知道这一信息的传播范围,这就导致信息秘密传播,给舆情监控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微信平台成为信息传播的一种保密平台,传播更具隐蔽性,很多在网络和微博上受限制的信息,有可能借助微信的公众平台进行传播,或者通过朋友圈进行转发。这种亲朋好友之间的全力转发,给各种过激言词和不良信息提供了天然的良好生存环境,很容易被用户接受和传播,从而进一步增加舆论监管的难度。当前微信公众账号中的许多信息在圈子内部交流,封闭交流导致某些舆情在微信圈子里悄然流行之时,圈外人却还一无所知。当舆情发展到主流网站、论坛、微博中的时候,已经给相关管理部门形成了比较大的舆论压力。[8]

(二)诱发群体极化和违规现象

微信圈的朋友,不同于以往的网络或者微博的朋友,微信新加朋友来源多为QQ及手机通讯录,所以这些朋友几乎是现实生活中随时可以遇到的,这部分好友与网民现实生活中真实好友的契合度较高,这使得微信好友更具真实性,信息来源更易被信赖,但很多想法也更容易产生极端化趋势。由于微信用户的信息交流者偏向于有共同兴趣、价值取向的群体,导致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极易出现“群体极化”[9]现象。微信是交往和沟通的重要工具,在网络十分便捷的当下,能够很好地表达公众的诉求,方便公众意见的交流,但微信又是一把双刃剑,它很容易被不法分子所利用进行不良信息传播。微信的隐蔽性为其提供了滋生的土壤,使得很多别有用心者有机可乘。不少不法分子利用这一平台传播虚假和违规信息,或者炒作社会热点和敏感问题,从而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影响他人或者社会的利益。

(三)非理性舆论引发集体行为

微信圈熟人具有很强的号召力,通常熟人和朋友都易受其影响,所以一些热点事件在朋友圈很容易引发共振现象,特别是一些错误的观点,在很小的圈子里更容易引起误导;有领导力的个人,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动员起一大批的亲戚朋友,这就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社会动员的成本。当前网络信息传播的速度惊人,在网络上发帖能够在很短时间里激起其他无直接利益相关群体的参与。微信平台作为一个信息互通的阵地,很容易在较短时间内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果不能及时引导,必然会引发社会事件。当前打击网络谣言的力度很大,很多在微博上发不出信息的不法分子将矛头对准了微信朋友圈,这样微信平台就成为他们传播谣言和滋生不良信息的庇护所。而且,微信还不具备信息净化能力,因而无法及时主动有效地辟谣。

四、微信平台舆情监控的策略

面对微信舆论监控的难点和问题,需要社会和政府有关部门对症下药,采取有效手段坚决杜绝微信不良信息传播,对微信舆情进行严格监控和管理。对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借鉴微博监管经验,完善舆论监督机制

微信传播的途径相对隐秘,但其影响不可忽视,舆论本是一只看不见的手,不能正确地引导必然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微信这种隐秘性的交往工具,虽然在某些方面的公众影响存在局限性,但必须对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严格监控。当前的社会机构和技能难以对其进行有效监控,可以采取以往对微博和博客的监督方式,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的发展方向,从而满足社会舆论主体的价值诉求。

政府相关部门应积极建立公众媒体监督机制,同时与微信平台进行合作和沟通,克服其私密化特点带来的监管困难,形成双向监管通道,从而达到正确引导微信平台舆论信息走向的目的,为公众媒介提供有效的服务渠道,合理引导社会公众讨论的话题结构。通过抽样调查发现,每10条公众舆论微信传播信息中,就有94%来自微信对微博的转发,4%是对新闻内容的转发,2%是对论坛内容的转发。[10]

(二)关注社会热点舆论,构建科学舆情监测体系

由政府主导建立一个完善的微信舆论监督体系,实行全面有效的监督和控制,引导舆情发展方向。在网络舆情的监控过程中,无论舆论发展到了什么程度,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严格把控舆论的发展方向,及时探究舆论发展原因。为了化解有可能存在的问题,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微信网络平台应以当前热点舆论为出发点,构建全方位的预警监测体系,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和掌握微信平台舆论发展方向,灵活运用应对舆论热点的有效办法。舆情监控必须自上而下形成一个完善的系统,形成对当前社会热点问题的监测体系,这一体系可以及时地发现舆情苗头、把握舆论趋势。因此,建立起微信舆情信息库,形成微信舆情通报制度,定期对微信舆情进行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以形成有分析、有对策建议的专题舆情分析研判报告。

(三)培养意见领袖,宣传正能量

微信平台是舆情的发动机,是舆情发展、扩散的重要主体,也是舆情引导的主力军。我们可以利用这一平台,做好宣传正能量的工作,可以更有效地引导社会舆情发展方向。微信朋友圈已经成为社会舆情的积极传播者,也是社会舆情的积极引导者,可这已经不是一种简单的说教,而是人们有意识地去正确使用这种传播途径,使微信平台不仅可信度高、影响力大,而且能够操控舆论的主导权。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积极寻找机会宣传社会正能量,同时还可以从相关的账号中遴选政治素质高、媒介素养好、引导能力强的社会各界正能量人物,对当前的重大事件或敏感问题进行舆论引导,从而端正舆论的发展方向。

四、结语

在新媒体时代,微信作为舆情传播的出发点和引导者,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当前网络时代的网络舆情风向标之一。为了提高微信平台的监控效果,可以借助大数据时代的新技术,通过对微信平台主要传播途径的监测,来全面掌控微信平台以及政府各部门相关的人和事物等信息,从中监测出有价值的舆论信息,进行动态化的采集,争取第一时间掌握微信平台的相关舆论新动态。同时,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微信平台舆论的正确引导,建立舆论监督机制,吸纳社会人才。另外,要掌控微信舆论发展方向,积极应对微信舆论监控中存在的问题,确保舆情应对工作有力开展,特别要讲究社会舆论引导的策略技巧。加大对正能量的宣传,加强对微信平台的组织指挥、综合协调,对网络舆论传播的关键环节及时进行研究分析,深化舆论引导的处理手段,掌握舆论引导的时、度、效,使舆情监管队伍真正成为运用现代传媒新手段、新方法的行家里手。对政府部门来说,微信舆情管理机制建设的根本是对微信平台信息的预警和监管,防止因放松警惕而导致深陷微信舆情危机的泥潭。

参考文献:

[1]郑习武.基于微信的大学生网络舆情监控机制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5(19).

[2]郜天一.浅谈微信舆论生态与应对手段创新[J].新闻传播,2015(8).

[3]谭秋浩,钟家华.微信环境下高校舆情的监控与引导[J].高教学刊,2015(14).

[4]杨勐,徐娟.新媒体时代“红色微信”在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中的创新应用探索[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

[5]王玉珠.微信舆论场:生成、特征及舆情效能[J].情报杂志,2014(7).

[6]何俊明.新时期加强涉税网络舆情管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

[7]熊晟钰.自媒体时代我国高校危机管理策略研究[D].南昌大学,2014.

[8]李晓.中小学教育网络舆情应对现状及改进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

[9]靖鸣,马丹晨.论微博大V如何传播正能量[J].新闻爱好者,2014(2).

[10]符珞珈,蒋晓丽.互助与成长――微信利他行为与社会支持研究[J].新闻爱好者,2016(4).

强化舆情监管范文2

关键词:网络舆情;政府监管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5-000-01

一、我国网络舆情政府监管的现状

1.初步建立了相关的网络法律法规

到目前为止,我国相继颁布了八十多部网络方面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和其它规定。[1]我国网络立法主要包括三个层次: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创制的法律;国务院创制的行政法规;行业最高部门即拥有规则权的法规机构创制的行政规章。我国关于网络法律法规的主要有《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利用互联网开展对外宣传暂行规定》、《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出版管理暂行规定》、《互联网信息网络传播试听节目管理办法》、《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等。

2.网络管理机构日益健全

政府参与网络监管的行政机构日益完善,概括起来可分为三类:[2]第一类是接入管制部门。工业信息产业部与工商部是我国网络媒体的接入管制部门。第二类是安全管制部门。我国的公安部门与国家安全部门是网络媒体的安全管制部门。第三类是内容管制部门。中央和地方的新闻办公室和对外宣传办公室是我国网络媒体最直接的内容管制部门。

3.逐步将先进技术引入网络舆情监管系统

目前对网络有害信息进行控制的技术手段主要是通过设置防火墙、安装过滤软件、实施内容监控等来实现,具体来说,目前网络媒体的技术监控手段主要有:身份认证、阻止进入、过滤和分级,我国目前主要采取前三种。目前我国网络安全的保障主要依靠技术上的不断升级,在实践过程中大多数强调自我保护,设立密码和安装防火墙等。

二、我国网络舆情政府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1.应对网络舆情速度迟缓

近年来,政府越来越重视网络的作用,对网络信息的处理也很及时,但是也有不少地方和部门还是作为不够,应对网络舆情不够及时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发信信息晚,这些地方和部门没有专门人员盯网,更没有专门的应对网络信息的机构,对网络信息发现不及时,即使发现也无法找到相应的处理机构。二是缺乏专业技能,许多地方和部门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对网络信息研究不够,应对乏力。三是协调共治的复杂性,在舆情信息的处理上,可能涉及多个部门,由于部门之间协调共治需要时间磨合,因此,可能出现应对迟缓的情况。

2.网络舆情的监测和预警手段滞后

互联网每天新增海量信息,传统的人工化监看手段已远不能保证获取网络信息的时效性,究其原因我们可以发现以下两方面:第一,网络舆情的监测和分析工作十分复杂,网络舆情具有苑判浴⒒ザ性和多变性等特点,这就决定网络舆情监测必须应用高度智能化的信息分析和处理技术,以挨饿包网络舆情研判及时准确。第二,目前仅有国安、公安和宣传部门在使用高度智能化的信息分析和处理技术,远远不能满足政府相关工作的需要。所有涉及面向公众服务的政府部门原则上都应该引入智能化网络舆情信息分析和处理技术,以妥善应对日益增强和多样化的网络舆论场。[3]

3.网络舆情监管部门协调能力不足

目前我国设立网络监管机构的法律依据是《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办法》规定涉及网络的相关监管部门就有国务院新闻办、工业信息产业部、文化部、公安部、新闻出版总署、国家政法委等二十多个部门。这种模式不仅导致相关部门之间的利益相争,协调难度加大,而且更为严重的是会产生一些弊端:其一,造成全盘规划政策的困难;其二,导致监管的低效率。不仅加大了监管成本。降低了监管效率,而且导致争功诿过、执法责任不明等法律后果。

三、网络舆情政府监管的对策建议

1.加强政府对网络舆情的正确引导

要加强政府对网络舆情的正确引导,必须着力构建提升民主决策机制,坚持民主执政,增强人民公众诉求表达的信心,增强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动力。制定并完善诉求表达行为的运作机制,建立政府信息披露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及重大事项的社会公示制度,以使公众充分了解信息,正确认识和理性判断网络信息,为公众参与政府决策、表达合理诉求提供渠道和保障,只有在公众充分知情和了解信息的情况下,才能有效引导网络舆情朝着积极的方向的发展。

2.建立网络信息预警机制

建立网络舆情预警机制要结合日常监测和突发事件监测,随时掌握网络舆情的导向、特点和趋势。日常监测的意义在于随时了解网络舆情动态、方向;一旦发现有不利于社会稳定、重大的虚假舆情,可以及时反馈到有关部门,[4]为有关部门提供社会舆情方面的决策支持。网络舆情的突发事件监测在于及时准确的获得最新信息并加以处理,避免出现有价值的信息被遗漏或者忽视,从而有利于对信息进行采集、整理和研判,避免对处理决策产生误导。

3.建立健全网络信息沟通机制

网络舆情的发展要经历不同的阶段,处理不好就很可能演变成一场大规模的,因此,建立信息反馈与沟通机制非常重要,有助于及时掌握网民的诉求。要充分发挥门户网站的作用,重视政府网站的留言板和论坛的作用,积极主动地和群众进行交流,让挤压在群众心中的具有普遍性的矛盾拿到网上形成碰撞,从而有利于促进问题的广泛讨论和解决。

4.完善责任追究机制

网络舆情的爆发通常与网民的正义感相关联,很多网络舆情的传播都是基于义愤或对社会不公现象的痛恨。无论是为了维护正义原则的有效性还是保证社会持续的稳定,整个社会都必须求助于制度的保障,必须通过一定的惩罚机制来惩治非正义行为,以使社会正义得到弘扬。因此,就必须对恶意传播虚假信息,造成不良后果的相关责任人进行惩罚,维护社会公平,保障社会稳定。同时,要完善领导干部问责制,对网络舆情监管不力,使网络舆情事件持续恶化,对政府权威和公信力造成恶劣影响的,要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

参考文献:

[1]张小罗.论网络媒体之政府管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164.

[2]钱伟刚.网络媒体的发展与管制[D].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39-41.

强化舆情监管范文3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舆情监测;舆情引导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9-0022-02

高职院校学生舆情监测的目的是为了及时掌握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动态,找准舆情关键节点,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引导舆情朝着正确合理的方向发展。也就是说,在高职院校学生舆情监测工作机制构建过程中,树立高职院校学生舆情引导的理念,是做好工作的关键。

一、高职院校学生舆情监测工作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不同于普通高等院校,生源广泛且多样,学生群体更加复杂,决定了高职院校学生舆情监测工作的特殊属性。当前,高职院校学生舆情监测工作主要基于以下原因:一,在了解掌握学生思想动态的基础上,可以针对性地调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开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二,引导学生以更加积极正面的状态面对学习和生活,让学生群体的主流价值观更加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良好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三,执行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引导高职院校学生完善人格与认知素养,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

二、影响高职院校学生舆情监测工作的因素分析

通过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特点、学历背景、国内国际视野、社会关注热点方向、意识倾向等因素分析,探讨舆情产生变化的社会影响、经济影响和文化影响因素,以此把握舆情变化的主要影响变量和内在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高职院校学生舆情监测工作的影响因素,可以将其归结为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从舆情主体的角度来分析。在高职院校舆情形成过程中,高校舆情的主体主要包括师生以及员工,无论是教育教学管理人员,还是行政管理人员,或者是师生,乃至校园后勤服务人员,只要是参与校园实践活动的个体或群体,都可能附带着自身的意识,而这种意识在相互交融的过程中相互碰撞,在螺旋交织的过程中逐步酝酿发生舆情,并由此带来舆情热点话题。从高职院校学生的角度来分析,高职院校学生知识水平总量总体偏低,文化基础也不是很扎实;学生群体结构比较复杂,有较为明显的贫富差距;部分学生存在一定程度心理问题,没有人生目标,缺乏信心,并且存在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特点;大多数缺乏政治信仰,社会责任意识比较淡薄。在积极因素方面,高职院校学生思维活跃,兴趣爱好比较广泛,社交与实践应用能力强,个体“交流圈”不仅仅局限于系或学校。在这种环境下,开展高职院校学生舆情监测和引导,将为研究和实际教学管理带来更多意义。

2.从舆情客体的角度来分析。舆情客体,辐射面积比较广泛,无论是国内外社会发展背景,还是社会重大事件,都可以将其归结到舆情客体的范畴,舆情客体虽然不是构建舆情的核心要素,但是在舆情舆论渗透到高职院校学生生活和学习之后,他们免不了会受到种种外在价值理念的影响,进而成为这种价值理念的忠实粉丝。而此时这种价值理念的正确性,就可能成为影响舆情发展方向的诱因。简单来讲,舆情客体是营造舆情的外在条件,但是在高职院校学生自身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还没有树立的背景下,舆情客体很有可能在舆情形成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进而成为舆情的主题内容。

3.从舆情运行的角度来分析。舆情运行过程也是影响舆情发展的重要因素。这是因为:在高职院校舆情运行的过程中,存在多样的敏感性信息,这会使得高职院校的师生产生特定的情绪,不同群体在结合自身的利益之后,做出了正面或者负面的情绪反馈,在多种舆论、多种情绪相互融合和传播的过程中,公众情绪、公众认知、公众态度之间的差异也会慢慢消失,并且渐渐的形成一种群体性的情绪。至于这种情绪和意见是怎样的,就要看在这样的群体意见交汇的过程中,领导意愿的是哪种理念,在这种意见和建议成为主导的时候,也就决定了高职院校学生的舆情方向和内容,此时的舆情就会展现出稳定性的特点。

三、当前高职院校学生舆情监测工作存在的不足

为了能够对于当前高职院校学生舆情监测工作情况实现全面了解,笔者采取问卷调查法来对于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不同系别的200名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并开展了个案访谈。通过现状分析与调查结果发现,在学生舆情引导工作中存在几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其一,高职院校学生舆情监测理念落后,舆情引导重视程度有待提高。调查发现,61.50%的学生认可高职院校对学生舆情引导给予重视,但也有37.00%的学生认为“很少重视”,50%的学生认为高职院校对学舆情引导没有重视。舆情监测的目的性不强,不知道应该如何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导舆情监测工作的开展;其二,高职院校学生舆情监测工作组织体系不健全,各部门的责任划分不明确,舆情监测规章制度不健全。调查结果表现出舆情监测工作行为的明显随意性和自由性,往往难以保证良好的舆情监测工作效益的发挥。其三,当前从事高职院校学生舆情监测工作的任务都被纳入到兼职的范畴,或者是辅导员来进行,或者是任课教师来进行,或者是行政管理部门成员来进行,往往都是在没有进行专业培训的情况下,无论是舆情监测方式,还是舆情引导方案,都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难以保证实际舆情监测工作实际成果。

四、高职院校学生舆情监测工作机制构建策略

高职院校学生舆情监测工作既然如此重要,就需要以机制化的方式来建立和健全,以高职院校学生舆情监测工作机制构建为契机,在高职院校学生舆情监测的过程中,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是很有必要的:

1.确立正确的高职院校舆情监测理念。正确的高职院校舆情监测理念涉及到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明确高职院校舆情监测机构构建的目标,以形成信息通畅的舆情监测渠道,建立快速的舆情监测反应机制,引导学校方针政策因势调整,可以使得高职院校舆情监测工作朝着目的性的方向发展;其二,找到高职院校舆情监测工作的方式和方法,对于当前高职院校舆情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树立舆情预防意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以高职院校校纪校规为辅助,实现高职院校舆情监测工作的导向性转变,并在此基础上消除不良的影响。

2.建立健全高职院校舆情监测的规章。建立健全高职院校舆情监测的规章制度,是引导高职院校舆情监测工作朝着规范化和标准化发展的重要依据。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们应该关注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建立多层次一体化的高职院校学生舆情监测组织体系,从党委宣传部到网络技术中心,从学生工作处到思想政治教育部门,从学校网站到学生学习平台,都应该将其纳入到高职院校舆情监测行为主体中去,明确各个部门和单位的舆情监测职责,在统筹协调的基础上实现舆情监测组织平台的构建;除此之外,注重对于高职院校舆情汇集、分析、报送和应急反应工作的科学管理,组建专门的高职院校学生舆情信息分析权威小组,在得出对应结果之后,实现对于舆情的正向干预,由此保证各个机制效能的有效发挥。

3.打造专业化高职院校舆情监测队伍。针对当前高职院校舆情监测队伍不专业的问题,以高职院校舆情监测专业化为工作方向,积极采取对应的措施改善和调整,打造全新的高职院校舆情监测工作格局。对此,笔者认为应该从如下几个角度入手:其一,在选取各环节高职院校舆情监测负责人的时候,要对于其高职院校学生舆情监测理解程度、舆情风险管理能力进行综合考量,确保其与高职院校学生的接触是最多的,对于学生动态也是最了解的,并且具备舆情干预和引导能力的人,这样的人是做好高职院校舆情监测的关键性人才;其二,组织高职院校学生舆情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以高职院校学生特点分析、高职院系学生舆情监测工作内容和规章制度、高职院校学生舆情监测理论为主要培训内容,推动实现高职院校学生舆情监测工作任务的落实。

四、结束语

高职院校学生舆情监测被忽视,与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缺失存在一定的关联,很多的高职院校管理者忽视了高职院校学生的独特性,片面地以普通的舆情引导的方式来进行,往往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实际上在高职院校学生舆情监测工作的过程中,更多的是需要去规划,去培养,去创造,去运营,由此才能够使得高职院校学生舆情监测工作朝着更加高效的方向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王灵芝.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分析及引导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0.

[2]缪志波.浅析微博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的监测与引导[J].当代教育论坛,2012,(01):118-122.

[3]湛楠.基于微博的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4.

[4]游佳琳,唐华,顾锋.新媒体时代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监测与引导机制研究[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3,(02):11-13,21.

[5]张思奇.高校网络舆情调控的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6]尹言太.中国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发展与引导研究[D].湖南大学,2013.

强化舆情监管范文4

[关键词] 舆情监控; 网络; 高校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13- 0101- 02

1 引 言

舆情是“舆论情况”的简称,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围绕中介性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作为主体的民众对作为客体的社会管理者及其政治取向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它是较多群众关于社会中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等表现的总和。

中国全面接入互联网是在1994年4月20日。开始时,互联网是作为一种技术手段,慢慢成为一种新闻传播媒介,其真正成为一种言论工具是在1995年5月8日中国驻前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5月9日晚,人民日报网络版开通“强烈抗议北约暴行BBS论坛”。网民反应热烈,每天帖子上万条。该论坛后来改名为“强国论坛”,聚集了一大批关心中国时政的中文网民,被海内外誉为“天下第一坛”。这些年,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网络媒体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播形式,已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另外,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矛盾凸显,政府的公共管理需要改变传统的“领导在台上讲话,群众在台下举手提问”这种居高临下的模式,需要学会利用网络倾听民意、化解民怨,逐渐向“网民在线上提问,领导在线下回答”这种亲民模式转变。这时,如何倾听并引导网络上的“声音”愈发重要和棘手。2009年在中央党校春季开学典礼上指出,提高领导干部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是当前干部队伍建设的一项根本任务。各级领导干部要努力提高6个方面的能力。其中第六个方面的能力即为:提高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尊重新闻舆论的传播规律,正确引导社会舆论,要与媒体保持密切联系,自觉接受舆论监督。

2 网络舆情监控的重要性

2011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共有10个“加强和改进”,其中关于网络建设和舆论监督两个方面的“加强和改进”就有5个:“舆论引导能力需要提高,网络建设和管理亟待加强和改进”、“加强和改进新闻舆论工作”、“加强和改进正面宣传,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加强舆情分析研判”、“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推动解决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群众反映强烈的实际问题,维护人民利益,密切党群关系,促进社会和谐”、“加强和改进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加强网上舆论引导,唱响网上思想文化主旋律”。

正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负面的网络信息往往比正面的网络信息传播的速度更快、范围更广、影响更大,各级各层都是如此,甚至有时最底层的消息通过网络都能迅速传遍整个国家。负面的网络信息散布者往往都会借助网络来更快、更广地表达其错误的观点、传播其错误的思想,并藉此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给当事部门、单位造成巨大的舆论压力。

同时,通过网民的相互转载、转发、群聊等,错误的观点、思想往往为被放大、发酵,形成比较恶劣的社会影响,乃至影响整个社会的安定生活,使人心惶惶,民心大乱,对整个社会造成重大负面影响,给政府造成巨大压力。网络载体已然成为负面舆情信息的放大器。

社会各领域网友的知识面不同、对事物的认知度不同、对事情来龙去脉了解的程度不同,当网络出现负面的舆论信息时,很多网友会被迷惑并“以讹传讹”,小到影响某个单位、某个地区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大到影响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另外,在网络蓬勃发展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不法分子利用网络开放自由、隐蔽性强等特点,传播暴力、色情等违法内容,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更有甚者利用网络进行反动宣传、传播、散布谣言、蛊惑民心,躲在暗处公然与政府为敌,对社会的安定团结造成极大的危害。对此,若不加以监控,及时掌握负面信息来龙去脉并加以引导,坚决遏制违法违规信息,势必影响社会发展,危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造成严重后果。

3 网络舆情监控的现状

改革开放前,我们党领导人民开展社会主义建设,更多的是通过“两报一刊”,包括人民日报、解放日报和红旗杂志;20世纪90年代有了都市报。在今天,传统媒体特别是体制内媒体,仍然是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一个重要通道。但是,随着互联网的兴盛,特别是所谓网络“自媒体”的崛起,改变了社会的信息源和发声通道。网络“自媒体”信息来源(载体)主要包括如下8个方面:

(1) 新闻跟帖。这是最草根的网络舆论,且主要出现在商业门户网站,而很少出现在像“人民网”、“新华网”等政府网站。这是因为“人民网”、“新华网”的网民多数为公务员或文教系统供职人员,社会地位普遍较高,看新闻大多不回帖;而那些商业门户网站的网民则更愿意就某个热点问题积极发言。

(2) QQ群。QQ是腾讯公司推出的在线聊天交流服务,QQ群多达5 000万个,允许多人使用互联网即时传递文字、语音、图片和视频等信息。一对多、多对多,病毒式传播。

(3) BBS(论坛)。这是网络舆论的主要推手。中国有130万个BBS。特别有的论坛是基于关键词的主流交流社区,聚合利益或兴趣相关人群,进行封闭式深度交流,此类论坛可能会直接影响地方的人心稳定。

(4) 博客。这是年轻人私生活的记录,从2011年到2012年上半年关心时事的博客提高了26个百分点。名流博客访问数动辄上千万,他们是网上的“意见领袖”。

(5) 微博。这是最新锐的舆论广场。只需一步收集,随时随地最新消息,每次140个字符。在玉树地震、日本大地震中现场播报,相当于中央电视台实况转播。

(6) 在线访谈。这是官民对话平台,其中人民网的在线访谈最为引人瞩目,已有300多位省部级干部做客强国论坛。

(7) 手机短信。据统计,目前我国约有8.7亿手机用户,比网民多得多,这就决定了手机短信在散布谣言、传播虚假信息方面的独特优势。

(8) 图片、音频和视频等。“800块钱一个月,早上7点半做到晚上11点,一个月休一天;抓暂住证时躲到后山上;找不到工作,买不起盒饭,舍不得坐摩的,边走边唱;过年买不到车票回家,几个兄弟大年三十在宿舍里喝着啤酒唱到哭”,这是草根代表旭日阳刚早些年的真实心声。如今的他们生活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就是网络“自媒体”带给他们最切实的好处。一段视频,不需要包装,就是这么神奇。

随着网络“自媒体”信息来源越来越丰富,网络舆情监控的任务也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艰巨。从类型上来看,网络舆情监控分日常性监控和突发事件监控。具体到不同企业,舆情监控的流程可能也不一样,但大致都可以分为3个步骤:一是制订应急预案,做到出现突发事件时有章可循;二是密切关注事态,避免事态扩大;三是加强沟通联系,确保各部门单位之间的密切配合和信息共享。

目前,国内的舆情监控系统工作原理基本包括信息的抓取、匹配、审查判定以及最终的分析报告。信息的抓取主要是系统针对舆情高发区定期发出页面请求;匹配就是将抓取的信息与目标关键词进行比较;审查是指将抓取的海量信息进行筛查,找出与监控目标匹配的内容,排除不相关内容;完成以上3个步骤后,分析得出此次监控报告,并通过预警的方式报告相关部门或个人。到目前为止,国家已经成立专门服务于网络舆情监控的机构,例如人民日报社网络中心舆情监测室、北京西盈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

4 高校网络舆情监控的难点、重点以及对策

目前,高校网络建设已广泛深入到教育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应用等各个领域,成为师生交流信息、丰富知识的重要渠道,在推动高校中心工作、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师生精神生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强高校网络舆情监控和改进高校网站建设管理是信息化时展的必然趋势和必然要求,是做好对外展示形象和服务社会、对内改进管理和服务师生的必然途径。加强高校网络舆情监控和改进高校网站建设管理,有利于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有利于扩大高校宣传覆盖面和增强高校宣传影响力。

高校网络信息的来源主要有学校新闻、学生论坛、OA办公论坛、师生微博微信以及学校各网站的留言版块等。这些信息的审核、等管理权限分散于学校各个部门或二级学院。另外在高校里,由于用户的知识面广、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快以及网络设备的普及率高,网友的言论活跃度已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对于国内、国际重大事件,都能马上形成网上舆论。这就直接导致高校网络舆情监控工作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艰巨。

加强高校网络舆情监控,重点在于加强网站建设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关键在于从信息的“源头”加以控制。在学校党委宣传部的统一管理下,依照“谁建设、谁监管”原则,各网站建设部门或二级学院要安排专人负责网站的信息监管任务,做到“及时关注、时刻警惕”。遇有突发事件,要能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与党委宣传部具体负责人保持沟通,做到出了问题“有人去管”、解决问题“有章可循”。

加强高校网络舆情监控,重点在于加强师生员工的思想宣传、道德约束,关键在于对信息的“传播”加以引导。学校要倡导德育为先、弘扬师德风范、坚持学风建设;师生要强化文明意识、倡导文明风尚、提高文明素质、共建文明校园。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去引导广大网民文明上网、理性上网,做到“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

5 结束语

本文阐述了网络舆情监控的重要性及现状,并对高校网络舆情监控的难点、重点等提出见解和对策。藉此,舆情监管部门就可以实时掌握第一手资料,做到“未雨绸缪”,即使出现突发事件,相关部门也可以做事件“第一定义者”,为阻止或遏制负面信息扩散打下坚实基础。

主要参考文献

[1] 徐建华. 网络搜索引擎原理、特性分析及未来发展趋势[J]. 图书情报工作,2000(8).

强化舆情监管范文5

近年来,互联网正以超乎想像的发展速度与规模,日渐成为当前思想文化信息的重要“集散地”。同时,网络舆情也已随着微时代的迅速兴起,在群众中的影响日益增强。因此,当前形势下,如何积极科学应对网络舆情,使之转化为助推反腐倡廉工作的“正能量”,成为当前纪检监察机关面临的一项崭新而又严峻的课题。

一、微时代网络舆情发展现状概述

(一)我国互联网发展规模现状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已达5.64亿,其中手机网民数量为4.2亿,占网民总数的74.5%,互联网普及率达42.1%;我国微博用户达3.09亿,其中手机微博用户达2.02亿,占微博用户的65.6%。网民的互联网沟通交流方式发生明显变化,微博快速崛起,中国互联网发展已进入了全新的“微时代”。

(二)微时代网络舆情现状及特点

网络舆情是通过互联网传播的公众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热点、焦点问题所持的有着较强影响力和倾向性的言论观点。这些言论和观点主要在论坛、微博以及对新闻的跟帖、转帖实现并逐渐加强。微时代网络舆情表达方式更加快捷、信息更加多元,同时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和虚拟性,决定了微时代下网络舆情具有以下特点:

1.复杂性。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加之发言者身份隐蔽,并且缺少规则限制和有效监督,网络自然成为一些网民发泄情绪的空间。网民的内容较为广泛,往往鱼目混杂。

2.直接性。通过微博、论坛、新闻点评和网站等,网民可以立即发表意见,下情直接上达,民意表达更加畅通。尤其是手机网民的增加,使得舆情、传播更加方便快捷。

3.互动性。[1]网络事件之所以能成为舆论焦点,就在于网络本身开放式的环境,让大范围、大规模网民能通过网络进行互动,从而快速推动网络事件白热化,给应对工作产生了巨大冲击。

4.突发性。[2]透过众多网络事件,我们可以看到,网络舆情发生之初并不起眼,几乎没有任何征兆,然而却在短时间内在一定范围形成巨大舆论力量,引发网络舆情危机。

二、微时代反腐倡廉网络舆情工作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三不”导致网络舆情应对积极性不高——思想认识不够、敏感意识不强、主动意识不足

首先,对网络舆情工作认识不够,将舆情信息工作与纪检监察其他业务工作相分离,就办信而办信,就查案而查案,对可能引发的网络热点缺乏足够认识,对网上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缺乏预判能力。其次,对网络舆情信息工作研究分析少、工作部署少、检查落实少,往往事件在网上热炒,形成社会热点、焦点话题了,才去应对。2012年8月7日,安徽省庐江县的“艳照门”事件在互联网上呈现了大尺度、广范围的传播趋势,虽然最后证明该事件与庐江县无关,但是一个由传言构成的舆论场却把庐江县“拉下水”。在此过程中,由于应对网络舆情的被动,使得该县深陷于舆论漩涡之中。

(二)“三少”导致网络舆情应对系统性不强——缺少监控技术、缺少引导机制、缺少应对预案

当前纪检监察机关处理网络涉腐舆情大多仍采取传统的办案程序,按常规调查方式进行调查,处理手段上不能适应微时代网络舆情的特点。此外,以江西省为例,目前江西纪检监察系统的舆情监控多依托网络监管部门,尚无自主研发的专门舆情监控信息系统,舆情信息搜集工作难以实现自动发现、归类、汇总、统计和热点话题的精确定位、自动预警以及有关数据信息的深度挖掘。同时,纪检监察机关处理网络舆情缺乏科学有效的引导机制和应对预案,对网民关心的话题、事件回应滞后,疏导网民情绪的意识和手段还有待改进。2012年4月5日,一则题为《河南漯河市一房管局副局长持枪殴打记者》的视频在各大论坛和微博上疯狂传播,引发网友热议。事件初期,漯河市政府第一时间没有发出官方声音,使得网民质疑声音高涨,政府陷于被动。随着事件的发展,漯河市政府及时采取应对措施,积极公布事件的处理进程,有效地化解了网友的猜疑。

(三)“三无”导致网络舆情应对专业化不足——没有专门机构、没有专职人员、没有专项资金[3]

首先,没有专门机构。目前我国各地区网络舆情信息工作大多由纪委内设部分科室协同“兼职”负责,从实际效果来看,往往缺少统一部署、统一调配,在网络舆情的研判处置上会出现滞后推诿现象,不利于“网络情绪”的及时回应和疏导。专门机构缺乏从另一个方面也导致舆情监测处置专职人员缺乏。纪检监察机关网络舆情工作基本上都是兼职,大多都以自己的“本职”工作为主,把网络舆情工作作为“副业”,加之缺乏相关专业知识和业务培训,从而导致网络舆情工作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再次,没有专项经费。网络舆情工作在大多数地区往往流于形式,尤其是基层纪检监察机关,在经费支出中几乎没有列出用于网络舆情的开支。

三、关于如何科学应对处置网络涉腐舆情的建议

近年来,借力中央高层惩治打击腐败所展示的决心,网络反腐、微博反腐蔚然成风,“表哥”、“房叔”、“房妹”等,一个个官员因网络举报而落马。人民网和人民日报政治文化部第12次联合调查显示,68%的网民最愿意通过网络曝光的方式参与反腐,其中87%的网民会选择匿名举报。网络反腐已经成为大多数网民参与反腐的主要途径,面对当前网络涉腐舆情存在的诸多问题,纪检监察机关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对网络舆情的应对处置工作。

(一)提高认识,正确引导,坚持主动作为、积极应对

实践证明,对网络舆论一味采取加以限制的“硬”做法或放任自流的“软”做法,都不能起到应有作用。网络是网民参与反腐倡廉的重要平台,必须采取积极的态度,理性对待网络舆情,才能正确引导反腐倡廉网络舆论健康发展。同时,坚持客观、公正、平等的处置原则,以认真、细致、全面的调查还原事实,做到信息反馈快、研究分析快、调查核实快、处理落实快,通过快查快结表明坚决态度,积极回应媒体和广大网民。2012年11月23日,重庆市北碚区原区委书记雷政富在其不雅视频曝光后63小时被免职并立案调查;2013年1月21日,山东省农业厅原副厅长单增德因“离婚承诺书”,在12小时后被立案调查。这些对网络举报的高度重视和快速反应行为赢得了广大网民的好评。

(二)健全机制,整合资源,坚持科学研判、规范处置

1.建立网络涉腐舆情组织领导机制。成立由纪委书记任组长,相关科室、纪工委负责人为成员的网络涉腐舆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称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网络舆情的研判与处置,并积极组建网络舆情监测处置的日常管理机构,专门负责对有关网络媒体的相应反腐倡廉舆情进行收集和分析,组织协调有关舆情核查、督办及处置工作。建立联席会议机制,通过联席会议把宣传、检察、公安等主体纳入到舆情研判处置的队伍中来。

2.健全网络涉腐舆情引导干预机制。首先,建立网络舆情引导工作机制。在网络空间里,各种各样的舆情纷至沓来,常使网民感到莫衷一是,通过引导机制可以把社会的注意力和社会关心引导到特定的方向,帮助网民提高对环境的认知,从而达到引导舆论的目的。其次,组织开展网络评论和政务微博互动,宣传法律知识,倡导文明上网,营造良好的网络舆论氛围。再次,重视“意见领袖”的作用。活跃在网络论坛上的“意见领袖”已经成为网络舆论引导的生力军,重视对“意见领袖”的培养、引导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完善网络涉腐舆情监测研判机制。建立纪检监察机关内部的网络舆情监测、分析、研判机构,负责对重点领域的日常舆情监测。舆情监测研判机构要定期提供网络舆情监测分析报告,监测报告以常态化监测和异常性监测为主,常态化监测以定期报告的形式反映到决策机构,异常性监测以及时报告的形式提醒领导决策,以启动相应的应对预案。[4]同时,纪检监察机关要搭建权威的信息网络平台,及时向社会公开相关舆情监测处理情况,保证信息流通的即时性和常态化,让公众及时了解相关事件和工作进展。

4.健全网络涉腐舆情预警处置机制。建立敏感事件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置。根据网络舆情的性质、影响范围、危害程度等因素,将网络舆情划分并制定重大(红色预警)、较大(橙色预警)、一般(黄色预警)三级预警响应机制[5]。属于重大或较大的,在1小时以内向领导小组汇报,迅速启动应急处置机制;属于一般的,在2个工作日内按程序上报,提出拟办建议;一般舆情发生或者即将发生重大变化的,要立即报告,以便及时调整措施。

(三)依托科技,搭建载体,坚持公开高效、智能管理

目前很多网站利用在系统中设置禁用词的方法对的信息进行自动审核,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净化网络环境。但总的来说,不良信息在网络空间肆虐的现象还十分严重。纪检监察机关要积极应用互联网技术发展的最新科技,打造一个符合党的反腐倡廉工作需要、符合广大群众新的更高要求、符合网络传播发展规律的反腐倡廉网络舆情信息工作平台。在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应有计划、有步骤地先行试点开发、使用以应用为导向的网络舆情预警监测系统。网络舆情预警监测系统自动实现与主流网站搜索系统的对接,加强对网评、跟帖、博客等网上反腐舆情的跟踪监控,为纪检监察机关实现科学管理、智能管理、高效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四)夯实基础,健全队伍,坚持监测到位、及时准确

首先要加强和完善新闻发言人队伍建设。完善规范应对处置突发性案事件新闻工作,制定操作性强的工作规范,规范和完善新闻的内容、形式,及时、有序、准确地权威信息。其次要建立网络舆情信息监测员队伍。网络舆情信息监测员要坚持值班监看网络舆情,及时报送信息,发生重大涉腐舆情时要24小时值班,确保能及时发现、报送、处置网上的重要信息,同时要加强网络舆情监测员专业化培训。再次要建立民间义务网络廉政观察员队伍。民间反腐败需要借助于政府反腐败机构的权威及机制查处腐败分子;而政府反腐败机构则要借助于民间力量扩大信息来源,提高针对性和有效性。

(五)制定法规,完善制度,坚持依法约束、依规管理

明确将网络监督纳入法制化轨道。积极制定和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加以约束,使网络舆情的监管法制化、有序化进行。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科学界定知情权与隐私权、政务公开信息与保密信息、社会监督与造谣诽谤、言论自由与人身攻击的界限,合理界定非法信息的范围。针对当前反腐倡廉网络舆论中存在的侵权、诽谤、无序现象,要综合运用多种措施加以防范和调控。要从保护和规范群众网络监督权出发,明确网络舆论监督权的法律界限,包括保护群众网络监督权的法规条例以及禁止性规范和惩罚措施。要加强对互联网经营企业的管理,建立健全网站、论坛、微博等平台信息采集和的审核制度,严厉打击利用网站制造和传播虚假信息、造谣惑众、侵犯人权的违法行为,有效维护网络环境的纯洁性。(来源:行政管理改革 文/李晓龙江西瑞昌市纪委 编选:)

参考文献

[1]陈国华.应对反腐倡廉网络舆情的几点做法和体会[Z].党风廉政建设,2010(11).

[2]魏明涛.徐长安.应对反腐倡廉网络舆情问题的研究[J].中国信息界,2012(5):016.

[3]上海市纪委.关于反腐倡廉网络舆情信息工作的研究与思考[R].北京.中国纪检监察报社,2012-01-04.

强化舆情监管范文6

[关键词]网络信息化建设;社会管理发展;网络舆论

中图分类号:C912;F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1-0063-01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对社会文化生活方式、思想理念和社会管理模式均带来转变,制度创新应运而生,改变现有的社会管理模式,优化服务水平,有利于推动社会管理发展。

1. 加强法制建设,依法监管互联网

法制建设对互联网的发展起到监督和保障网民权益的作用,依法管理互联网是全球发展的趋势所在。自1978年来,美国政府有关部门针对互联网已经出台超过130多项法律法规,该国作为互联网法律制度最多的国家,在互联网技术发展和应用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西方国家均通过网络安全法律健全,对网络自由言论给予监督,上网行为监控,网络监管覆盖整个国家。为进一步促进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政府应根据互联网发展的两面性特点和现阶段社会发展的国情,完善法律法规,针对互联网的健康发展给予法律支持,促进社会公平与公正,消除互联网技术发展带来社会管理的消极作用。

2. 通过制度化建设应对网络舆论

政府构建社会管理体制因为网络公共舆论的发展而面临巨大压力。公务员的言行将暴露在网络环境下,很容易出现网络舆论扭曲或放大情况,网络攻击的方式虽然有效起到监督作用,但是部分廉政的公务员也很容易受到攻击,难以解释。统计资料显示,网络舆论监督类信息统计中,占85%的信息是针对政府及有关人员开展的负面信息。当前,在应对网络舆论攻击方面,还没有形成一套制度化的应对机制,比如,网络舆论造成网络事件后,政府往往是被动处理,处理过程、结果等有关环节的处理也很容易受到网络舆论的讨论。当前政府在网络舆论教育方面还存在严重的不足,并未形成一套完成的体系来应对舆论压力或舆论事件。政府应采用积极的态度来改变被动局面,通过构建网络舆情的信息监控体系。当前政府也在积极努力,进展程度也有待加强,网络监控体系的构建,有利于纠正网络舆论过于偏激,对网络事件的前、中、后过程都形成信息快速筛选、甄别及处理的全过程处理体系。

网络监控体系必须建立在取证清晰有效的基础上来开展有关行为活动,及时通过权威媒体来公布事件或信息的真是情况,避免谣言或虚假信息的传播或者被不法分子利用。

3. 引导网络舆论,打击网络犯罪

网络信息化的发展,导致信息泛滥,政府必须承担社会管理的职责,主动引导网络舆论,加强教育和宣传,有意识地引导网络舆论的发展方向,避免被动受攻击。政府应对众多网络事件,需要有专业和快速的事件处理能力,并及时在权威网络媒体来公布事件原委,避免谣言或虚假信息误导大众,使民众的知情权得到保障。政府部门通过舆论引导,将整个网络环境的舆论信息传播的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管,通过多种渠道来构建舆论传播体系,强化网络文化健康发展,通过良好的价值观来促进网络文化的发展,加强网络舆论的道德提升,在宣传教育下构建良好的网络氛36围,建立政府与民众互动的机制,政府积极为民众服务,民众积极参与社会建设,形成良好的网络社团发展局面。为加强网络犯罪的打击力度,政府必须加强网络监督,有效地应对网络犯罪,严惩不贷,避免网络犯罪危及广大民众的利益。

4. 创新网络舆情监管制度

首先,要掌握社会舆情,疏导社会情绪,防范于未然。其次,要第一时间快速反应,保持信息公开透明,掌握主动权。第一,信息透明是缓解危机的重要前提。第二,让事实真相始终走在谣言的前面。第三,以坦诚的姿态回应议题,主动回应而不回击。再次,要善于举起正义大旗,运用“切割”战术,抢占制高点。最后,善于同媒体打交道,同群众打交道,增强应对力。

5. 强化对新生社会业态的政策引导和财政扶持

对于潜在社会效益高于经济效益的新生业态,比如远程医疗、医疗保健档案交换平台和网络教育等,国家可从政策和投资两方面提供扶持。这样的新兴业态攸关未来国计民生的基础,不适合太多商业气息。由于各机构出于对自身利益和风险的考虑,往往不热心开展相关工作,甚至有抵制情绪。国家必须发挥主导作用,以立法的形式来推进相关工作,并加强宣传,让国民对此形成正确认识。同时必须加强监管,以防服务机构的短视行为带来的负面效应。政府及相关协会可以组织举办网络文化节,评选优秀的网络文化作品,树立和完善网络文化的积极形象。IT 实训可以市场化操作,教育部门要对其服务质量,物价部门对其服务价格给予指导和监督。

6. 增强网络信息促进社会就业的综合效益

在劳动就业领域,网络信息技术对业态的影响首先体现在“网络招聘”行业,其次体现在新增职业类型方面。网络招聘行业促进了求职招聘信息的传播,提升了求职和招聘的效率。目前中国的网站招聘模式主要有5 种基本模式:基金运作模式、上市模式(前程无忧)、合资模式(中华英才网、智联招聘等)、区域性模式(南方人才网等)。应依据不同的模式分类予以引导和管理,加强对收费标准、虚假信息甄别以及网络招聘各个程序的规范化管理。

7. 完善社会保障事业的网络信息平台

加强社保信息化建设,政府通过制定明确的社会保障工作管理体系和制度,明确政府之间的职责和权利,利用信息化带来的便利,服务民众,构建信息全面、服务全面、功能全面的社保信息化管理体系,对社会矛盾等问题的处理更加有效和快速。同时,建设过程可以考虑引进多种渠道资金的参与,提高建设效益,整个过程必须建立在良好的监督和管理体制之中。

8. 提高社区管理的网络信息化水平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人口流动随着城市化发展不断流动,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管理问题突出,人口流动管理的压力显现,社区管理的网络信息化服务水平有待提高,社会管理能力的不足导致政府服务质量不高。根据现阶段的发展情况,采取以下措施:一是重视社区信息化建设,通过政策法规的制定,将社区信息化建设作为政府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加强政府有关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权责明晰。二是统一规划和统一标准,社区信息化工作需要建立在规划标准范围内实施,有利于工作的开展。三是采用政府投资为主,市场参与为辅的投资方式,利用社区信息系统和广告功能,创造收益来对参建主体进行回报支持,有利于减轻政府的压力,这种投融资的模式必须建立在良好的监督之下完成。

参考文献

强化舆情监管范文7

本文针对突发事件舆情引导的特点及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了进行突发事件舆情引导的可行对策。要明确突发事件舆情引导的指导理念,建立舆情引导的信息监控系统,强化舆论引导专业队伍素质,构建舆情引导的应急机制。

【关键词】

突发事件;舆情引导;特点;对策

就本质上而言,舆论是社会群体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综合形态,是社会群体间展开社会利益博弈的有效手段。当前频发的突发事件常与舆论事件同步发生,并且相互间产生谐振影响,管理当局的正面舆论引导若不能厘清其中机理,一旦处理不慎,将引发社会各利益群体的连锁反应,导致重大社会,威胁社会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1]因此,加强对突发事件的舆情正面引导,意义重大。

一、突发事件舆情引导的特点

1、突发事件的舆情引导客体具有特殊性

突发事件系指发生起因具有突然性,其结果危害或可能造成严重危害,亟需采取特殊程序进行应急处理的各项社会性事件。突发事件具有时间上的突然性,在发生方式上具有潜伏性和突然爆发性,在实施手段上具有多样性,在事件过程及其结果上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和社会危害性。例如贵州瓮安事件、湖北石首事件等突发性事件都重创当地稳定团结的社会基础,恶化当地政府形象。

2、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受到我国转型期社会特有的国情背景影响

当前我国二元化社会所激发的社会内部矛盾日益凸显,全球化给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带来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全方位外部压力,内外压力共同作用下推动我国进入社会矛盾多发期。管理当局日益开始重视对突发事件的舆情引导的工作正是值此特殊历史背景下产生的。

3、网络化世界给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工作提出更高要求

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当前社会的传播技术从传统的口头传播和文字传播模式跃升至借助电子信息技术的网络传播模式。互联网时代对社会舆情的生成、演化和结果造成重大影响。一是网络化社会的舆论产生全面化,传统媒体丧失了对于社会议程设置的垄断性权利,传统传播模式下可以被传统媒体遮掩的舆情事件,由于在网络时代的遮掩成本激增以至于无法遮掩。二是网络化社会的舆论心理表现为群体激化。即网络舆论的表达方式容易受敏感性因素的刺激而迅速激发舆论参与群体突破传统社会制度的规范,转而寻求更为直接的渠道以实现其利益诉求。三是网络化社会舆论受蝴蝶效应影响,导致其发展趋势失控的概率增加。由于互联网络传播的即时性,适合网络信息受众需求特质的网络舆情一旦诞生,将会迅猛扩散,超脱事件肇始者及舆情监控者的掌控范围之外。四是网络化社会舆论的监控细分化,传统社会对于网络舆情的集中化监控体制在网络社会被弱化,互联网社会的个体受众同时肩负着网络舆情的信息者、传播者和监控者的多重身份,信息化社会的网络舆情监控社会化趋势业已形成必然趋势。当前我国社会发展趋势新特征改造了传统突发事件的传播模式,互联互通的开放传播环境给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工作提出新课题。

二、突发事件舆情引导存在的现实问题

1、突发事件的舆情引导存在认识理念的偏差

突发事件的舆情引导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通盘考虑,系统规划,方可有效应对。但是当前我国的突发事件的舆情引导工作缺乏系统性规划,特别是在对突发事件的舆情引导的认识理念上存在偏差,严重影响管理当局对突发事件的舆情发展实施有效引导措施,以致铸成突发事件演化为恶性的社会,威胁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其一,当前管理当局对突发事件的认知定位于所有的突发事件都是恶性事件的错误方向。本质上,突发事件是一个不包含任何价值判断的中性的概念范畴,特定的突发事件的善恶定性取决于管理当局对该事件的调研及对涉案当事人的权责认定。管理当局对于突发事件中合理的诉求,应当给予快速、有效、妥当的解决方案,以安抚当事人,迅速平息突发事件的恶性影响。而对于突发事件中的不合理要求,管理当局应当展开强大的舆情攻势将事件的真相公布于众,对提出不合理诉求的当事人给予适当的教育或惩戒。其二,当前管理当局在应对突发事件的舆情引导时,承袭传统的事后处理理念,忽视对于诱发突发事件的事前诱因的有效解决,从而丧失处理突发事件的最佳良机。

2、突发事件的舆情引导专业队伍建设不到位

基于管理当局对于突发事件的舆情引导的认知理念偏差,使得当局在没有突发事件威胁时忽视对舆情引导专业队伍建设的重视力度,导致舆情爆发时期的舆情引导专业人才严重匮乏,耽搁对突发事件的有效舆情引导的良机,恶化突发性事件的发展趋势。[2]当前从事突发事件舆情引导的人员基本来自管理当局的宣传部门、思想政治教育部门的干部及员工,舆情引导队伍缺乏舆情引导的专业化知识,使得舆情引导工作的有效性大打折扣。再者,突发事件的舆情引导的工作制度缺乏常态化,管理当局缺乏对社会舆情的常规性的持续有效的监管措施,缺乏对于当前社会上的各类网站和社交场所的有效监测、分析和处理的设施和设备,从而导致管理当局对于突发事件的监管效能大打折扣,只有等到舆情发展到明显失控状态方才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并采取措施。

3、与突发事件舆论引导配套处理机制失效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与当局对事件本身的处理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的关系。当前我国的管理当局重视对于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忽视对于诱发突发事件本身的诱因的处理,这是舍本逐末的处理方式,势必导致当局侧重于对舆论引导工作的舆论本身的研究,而忽视将事件处理与舆论引导相沟通。事实上,如果引致突发事件的诱因处理不当,则直接影响舆论引导工作的有效实施,甚至会引起民众的反弹式反应,诱发更大的社会;同时,如果舆论引导实施不力,则会恶化突发事件的事态发展趋势,激发社会舆论的负能量,危害主管当局的威信。

三、突发事件舆情引导的可行对策

1、明确突发事件舆情引导的指导理念

我国在处理各类突发事件中应当逐步明确及时准确、公开透明、有序开放、有效管理、正确引导的基本舆情引导理念。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地方政府更为偏重社会稳定对社会治理的重要性,导致少数地方政府为政府形象和领导政绩考量,在处理重大突发舆情时间上采取回避的态度,导致舆情处理效果被削弱,甚至激发更大的社会。因此,各地主管机关有必要排除对突发事件舆情控制的认识分歧,确认有序开放、有效管理的基本共识,在处理突发事件舆情引导方面减少利益纠结,形成有效合力,认真贯彻中央对突发事件舆情引导的基本要求,通过做好突发事件的正面新闻媒体报道,完善当事人机构的新闻制度,健全官方媒体应急报道和舆论引导机制,提高管理当局对突发事件舆情引导的时效性及透明度,有效处理突发事件舆情引导。

2、建立突发事件舆情引导的信息监控系统

突发事件舆情所涉及的事件源自客观事件,其诱因具有客观性、复杂性和必然性。故此,突发事件管理当局有可能根据其诱因的客观必然性的若干端倪来建立有效的突发事件舆情信息监控系统,从而及时掌控舆情发展趋势,并制定有效的舆情引导应对策略。突发事件的舆情引导信息监控系统的功能在于及时发现突发事件舆情的诱因性事件,通过将其控制在可以演化成重大突发事件的苗头性、倾向性状态而做好提前布控措施。对诱发突发性事件的苗头性问题,管理当局应当帮扶当事人纠正其思想不稳定性因素,对于当事人的合理要求给予妥善处理,使当事人放弃进一步的激烈对抗措施,从而将突发事件舆情控制在初始状态。

3、强化突发事件舆论引导专业队伍素质

突发事件舆论引导专业队伍是处理突发事件舆情引导的重要力量,其人员可来自政府或社会群众,包括官方新闻发言人、资深媒体人、网络评论员、各领域专家学者及网络上的意见领袖等。若想提升当局应对突发事件舆情引导的战斗力,必须系统性规划突发事件舆论引导专业队伍建设工作。[3]其一,完善官方突发事件舆情引导的队伍建设,将政府新闻发言人、网络发言人和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纳入公务员队伍建设的系统性方案中。当局应当有效监控网络舆情的即时动态,并根据网络舆情的发展激烈程度来随时调控网络舆情引导专业队伍成员数量。其二,当局应当强化网络舆情专业队伍与社会舆论意见领袖的有效沟通,基于客观事实和公序良俗来构建重视道德约束和社会责任的正确舆情引导价值观。管理当局切不可盲目压制网络意见领袖通过正常渠道所表达出的意见和建议,以导致将其意见发表渠道压制出管理当局行之有效的所控制的现有舆情表达通道,转而运用更为隐蔽的意见表达方式表示对少数管理当局蓄意压制意见表达的反弹,掀起更为宏大的突发事件,从而将社会舆情引向偏离健康、理性的处理通道。

4、构建突发事件舆情引导的应急机制

突发事件的舆情引导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涉及突发事件的相关部门的通力合作,构建跨部门的突发事件舆情引导应急联动制度体系,统一协调有助于管控当前突发事件舆情引导工作的职能机构,协力解决危机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发事件舆情危机的工作机制。由于突发事件的舆情发展具有事件诱因的突发性,舆情信息传递按照社会人际交往的几何级速度传递,社会影响力大,严重威胁社会安定团结局面的特点。因此,管理当局应当建立应对突发事件舆情的跨部门领导机构及其工作机制,以特事特办为理念,超越传统行政办事流程的方式来处理突发性事件。突发事件舆情引导要求相关责任部门划分清楚各自的工作职责,事先制定各项行之有效的对策预案,以便当舆情爆发时可以迅速实施该项预案,以便迅速抓住突发事件的舆情引导良机,消弭其影响,降低其危害,将突发事件的舆情发展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参考文献】

[1]李菲.和谐社会构建与网络舆情引导[J].理论导刊,2009(7)52-54.

[2]肖建昌,张义明,陈燕. 高校舆情引导机制探析[J].新闻知识,2010(10)57-59.

[3]蔡必华,朱晖.企业做好突发事件舆情应对的九大要点[J].中国石化,2010(10)37-38.

强化舆情监管范文8

关键词:公路舆情 监管能力 思考

舆论是人们对事物的价值判断与个人态度的一种表达。舆情,即舆论情况也。伴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论坛、新闻跟贴、博客日志等个人话语表达形式日益成熟,越来越多的网民愿意通过这种渠道来表达自己对社会的认识与看法,这些都充分说明“舆情”已从日常社会生活领域延伸到了网络虚拟空间。网络舆情正是基于互联网为传媒载体的社会公众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热点、焦点问题所持的有较强影响力、倾向性的言论和观点。公路舆情是特指与公路管、养、建工作有关的通过网络传播的倾向性观点或评论。

一、充分认识网络舆情、社会舆情对部门形象影响的客观重要性

网络舆情是通过互联网表达和传播的,社会公众对自己关心或与自身利益紧密相关的各种公共事物所持有的多种情绪、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网络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不确定和复杂性,使得由公共事件引发的网络舆情危机爆发的可能性大大增加,网络舆情危机已经越来越成为政府及社会各有关部门关注的焦点。

从目前的情况看,虽然各级各部门对互联网的影响认识有了质的改变,但是,互联网的监管工作尚处初级阶段,管理仅仅停留在互联网运转层面,并未将危机监督管理纳入其中,管理者缺乏危机意识。对于有害信息和负面舆情,缺乏一定的危机敏感性,当采用简单粗暴的“封、堵、删”手段后,没有建立危机预警、研判机制,使一些本不该成为热点的信息在网络扩散、蔓延,并发生连锁反应。从某种意义上说,政府或部门应对网络舆情,既需要学习一些操作层面上的处置方式和应对经验,又需要端正态度和改进作风,放下官架子,消除官本位观念,采取积极措施予以应对。

二、公路管养工作在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中的特殊重要性是网络舆情、社会舆情时刻关注的重要窗口

公路作为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不仅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日益彰显,而且事关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公路管养工作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出行质量,公路已经成为“服务公众”的一项“品牌”。“按规定的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对公路进行养护”、“保证公路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是《公路法》赋予公路管理机构的管理职责。然而,一旦出现道路坑塘、车辙、拥泡等病害,即使未造成机动车辆交通或市民出行方面的事故,市民的出行质量总是受到一定的影响。这些情况很有可能被传至网络热议,甚至拍成照片在网上传播,形成某一时期、某一地区的社会舆情,严重的责任部门领导要被上级问责,部门负面影响扩大。公路管养与民生改善密切相关,人们对公路交通服务大众、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期望值在日益提高,公路管养工作必然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公路部门只有通过奋力作为,扎扎实实地把路管好、养好,保持畅、洁、舒、美、安的公路环境,才能得到社会舆情的赞美与认可。

三、公路部门增强舆情监控能力的对策与措施

一般而言,公路舆情大多与公路工程或养护管理工作有关,但也有与公路改革事企分开脱钩后的部分企业职工遗留问题有关。公路舆情关系到各级公路管理部门的稳定与发展,如果处理不好,很可能引发,形成舆情危机。公路部门要科学把握网络舆情的发展规律,因势利导,钝化矛盾,理顺情绪,化解危机。

1、建立网络宣传管理队伍,强化舆情意识,掌握舆情动态。公路网络舆情监测要以服务公路部门的稳定和发展为宗旨,为地方政府和镇村百姓之间搭建信息传递的通道。公路管理机构应成立网络舆情监控组,组建一支政治可靠、知识丰富、熟悉网络语言特点和规律的网络政工队伍,从事网络舆情信息监测工作,有效引导网上舆论,并定期对网络舆情进行分类整理,提供舆情监测分析报告。对网络舆论反映突出的问题,应及时上报单位领导,同时抄送相关部门,并将对解决问题的情况及时反馈和答复,做好网上舆论的正确引导工作。

2、实行“新闻发言人制度”,构建信息沟通平台,提高信息的准确性、权威性及透明度。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大众传播方式与环境呈现多元化。如果信息不公开、不透明,就极易被人认为“有猫腻”。可见,公开、快速、畅通的信息渠道是引导网络舆论的法宝。按照信息透明公开原则,公路部门可设1―2名新闻发言人,建立公开透明、及时有效的信息制度,实事求是地把真相和事实及时告诉公众,提高公路部门工作的透明度,有利于突发事件或矛盾纠纷的解决和化解。

3、培养“论坛骨干”,引导舆论走向,彰显主流影响力。网络舆情是社情民意中最活跃、最尖锐的一部分,但网络舆情只是反映一定时期的社情民意,它不等于全民立场。也就是说,网络舆情有偏差,有倾向性。各级公路部门要注重培养本单位、本部门的“舆论骨干”,要有自己的论坛领军人物。以强化主流言论,孤立非主流言论,引导舆论走向,增强舆论主流价值观念的影响力。

强化舆情监管范文9

关键词 网络舆论监督 意义 问题 出路

过去的2008年对我国网络舆论监督的发展而言意义非凡。从“许霆案”、“华南虎事件”落幕,再到“封口费”事件、“天价烟”事件等等,网络舆论监督正以其高效灵活的方式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08年也因此被称为中国的“网络舆论监督年”,①并且这种发展势头与热情至今不减。这既让我们看到了网络舆论监督在推进我国民主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但其暴露出的诸多问题也应引起我们的深入思考与分析,从而使网络舆论监督能够尽快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上,以便更好地发挥其舆论监督作用。

一、我国网络舆论监督的社会意义与作用

第一,网络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程度与水平不仅代表着国家的民主化与法制化的程度与水平,也是人民实现民主权利的重要途径。

网络舆论监督是指“社会公众利用互联网的舆论表达方式,对国家事务、社会现象和事件、个人行为发表自己的观点、意见和看法,产生并形成一股强大的舆论压力,对现实社会起到监督、检查和评定的功效。”②就此而言,网络舆论监督是“群众监督”、“社会监督”的一部分。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网民数量的不断增加,网络已经造成了一种开放的信息传播环境,并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发表言论的平台。网民大多通过新闻跟帖、bbs论坛发贴或跟帖、个人博客或网上签名等多种形式最大程度地参与到新闻事件、社会事务和公共决策中去,并借助网络传播的快捷性和交互性的特点,迅速形成舆论合力,从而实现监督的目的。这既是现代科技发展的结果,也应是民主进步的充分体现,因为人们有更多的机会来表达观点,并促使有利于社会进步发展的意见和建议都能够受到关注。

第二,网络舆论监督实现了社会公众作为监督主体的本位回归,并在具体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舆论监督的主体应是社会公众,但传统媒体的舆论中,大都是由新闻媒介代替公众进行并实现的,在很大程度上,公众舆论监督等同于媒介监督。而在网络传播中,传统媒介对社会舆论的相对垄断被打破,信息传播途径的多样化也促使了信息获取能力和言论表达的平台,普通民众可以更方便、更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而网络的匿名性也给言论的发表者带来了更高的安全感。同时,网络的超强聚合力、良好的交互性和快捷的传播速度也使得网络舆论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产生、聚集,并以其巨大的舆论监督力量影响甚至决定事件的发展和结果。在这一过程中,网民自始至终都是舆论监督的主体。

2003年的“孙志刚事件”一直被看作是网络舆论监督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当这个湖北青年在广州收容人员救助站被殴致死的消息在网上传播后,一时间互联网上的抗议声此起彼伏,网友们强烈而执着地要求有关部门严惩凶手,公开处理此事。这种舆论声势不仅引发了政府及有关部门对该案的高度重视,13名疑犯被缉捕归案,还直接导致了实行了20多年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的废除,这让我们第一次清楚地看到了网络舆论监督的巨大力量。在最近的“华南虎事件”、“封口费事件”、“天价烟事件”中,这种力量也一次次彰显,并最终影响了事件的发展。

二、目前我国网络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

虽然网络舆论具有强大的社会监督功能,对社会发展的诸多方面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但目前存在的问题仍旧比较突出,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在网络舆论监督中缺乏严格意义上的信息“把关人”,再加上网络的匿名性,使得网民在信息的与传播上过于随意,虚假新闻频频出现,这不仅降低了网络媒体的公信力,也极大地影响了网络舆论监督的效力。

在传统媒体中“把关人”随处可见,并且一般是由受过专业训练的新闻从业人员担任,这样就可以有效地防范虚假新闻的产生,这也是传统媒体在受众心目中公信力较高的一个主要原因。而网络媒体则缺乏对传播信息的必要监管,其特有的技术特征和运作方式常常为虚假信息的传播提供了条件。同时,网络的匿名性也使得网络身份虚拟化,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网民的道德责任意识,尤其是一些别有用心的网络信息传播者,出于种种目的,恶意散播虚假信息甚至是谣言、诽谤,对政府或个人加以中伤或诋毁。当这些虚假信息或谣言在网络空间滋生后,往往会对不明真相的网民产生“先入为主”的效应,进而可能催生出某种恶性的网络舆论,而这又会在更大范围内造成信息误导,这不仅在现实社会中产生了恶劣的影响,也会极大地降低网络媒体的公信力。而开展网络舆论监督的前提则必须是信息的准确无误和畅通无阻,不良信息的存在无疑会使网络舆论监督的效力大打折扣。

第二,网络舆论中带有情绪色彩的言论较为突出,这容易引发_网络舆论监督中群体心理机制的“失控”,进而产生“网络暴力”现象。并对公民的一些合法权益构成威胁和侵害。

目前,由于网络舆论监督在法律约束方面存有不足,这使得它与网络暴力之间无法清晰地界定,尤其当网络舆论中那些只为发泄情绪的偏激言论占有主导地位的时候,一些缺乏主见的群体成员的情绪势必受到影响,造成“群起而攻之”的混乱局面,正常的监督行为也会演变为“网络暴力”(主要表现形式有“不文明的粗口”、“人身攻击”、或“失去理智”等网络行为)。特别是“人肉搜索”的出现与兴起,进一步助长了一些滥用权利、挖人隐私、恶意诽谤的网络暴力行为。在一些诱发事件的刺激下,许多网民借助人肉搜索。找出涉及该事件的相关人员,并将其能找到的一切私人信息擅自公布在网络上(这当然也包括应被保护的合法的隐私信息),这种随意公布、传播他人隐私的行为以及对当事人带有明显恶意的攻击性语言本身已经构成侵权,即便它是为了追求良好的结果,我们也不能忽视在这一过程中对他人合法权益所造成的侵害,更何况许多肆意搜索攻击行为缺乏理性,甚至连诱发事件的真实性都无法保证,由此在现实生活中所酿成的悲剧值得我们深思。

第三,在网络舆论监督中形成的舆论压力往往会对处于审判过程中的司法机关产生影响,尤其是对一些社会重大刑事案件的审理,“一边倒”的网络舆论无形中对审判结果起到了某种导向作用,从而造成了网络舆论监督与司法权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而这又可能影响司法公正。

网络舆论监督中形成的不具法律意义的舆论压力与“媒介审判”有相似性,指的都是干预、影响审判独立的现象,不同的是“媒介审判”的主体是新闻媒介,而网络舆论压力则主要是源于网民对于事件的集体自发的关注所形成的舆论压力环境。理性的网络舆论会对司法活动进行有效的监督并促进司法公正。而如果一旦出现网络舆论监督不当,则有可能对司法审判形成干扰,导致司法不公,特别是在舆论“一边倒”的压力之下,司法机关很难不受到影响,同时司法审判需要的是严格的法律意义上的真凭实据,而网民所形成舆论声势的事实往往是表象的,不一定是证据。因此,对于网络舆论监督与司法权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我们要从促进司法公正的角度加以引导和解决,尽量减少其负面影响。

三、我国网络舆论监督的出路分析

第一,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并注重制度建设,以便对网络舆论加强约束和引导,从而更好地发挥网络舆论监督的作用。

一个健康有序的网络舆论监督环境是需要相对成熟的法律法规做制度保障的,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法律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等,相比网络自身的发展而言,目前的网络立法还相对滞后,这当然也与网络舆论传播的复杂性有关。法律的不健全给目前的网络信息传播带来了管理上的难度,对随意虚假信息甚至是恶意散播谣言的网民没有完善的法律机制来加以制止和管理,再加上网络的匿名性很难准确地查询到当事人的资料,这些都在无形中淡化了网民的法律意识,一些置他人的合法权益于不顾的网络暴力事件时有发生。因此,应针对现阶段网络舆论传播的特点尽快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严格界定言论自由与侵犯他人隐私权等犯罪行为的区别,并用明确的法律条文来约束和制裁恶性的网络暴力事件,这样网民的行为才能有法可依,也才能真正地保障网民的舆论监督权利并切实有效地发挥其作用。

此外,一些相关制度体制建设也不容忽视。例如,各级政府应建立和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真正做到政务信息公开,尤其是遇到重大突发事件时要及时地把真实的情况告知公众,这样就可以有效地遏制网络虚假信息的散布与传播,这一点还应当扩大到司法和其他政治领域;还可以建立“网上信访”制度,给公众的网络舆论监督提供一个更为畅通的渠道。

第二,重视网络舆论监督与传统媒体的舆论监督之间的互动,并着重发挥传统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

网络舆论监督赋予了普通民众更多的话语权,但同时也应该看到网络媒体在舆论引导上所带来的负面作用,在虚拟空间中网民无所顾忌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难免会有失公允,带有强烈的个体情绪化的色彩。因此,对于网络舆论要加强引导,其中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与传统媒体的舆论监督的互动与合作。不可否认,目前传统媒体仍是受众最为可靠的新闻信息来源,在受众心目中具有较高的权威性,这也是网络媒体无法与之相比的。纵观以往的网络舆论监督事件,传统媒体的参与以及其产生的舆论影响力对事件的最终解决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两者之间应该各取所长,形成合力,这样才能把舆论监督向纵深推进。此外,由于网络是一个开放的信息系统,传统意义上的信息把关和过滤已不可能实现,这就更需要传统媒体发挥自身的导向作用,针对网络上公众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及时地设置议题,引导讨论,并在这一过程中始终坚持真实性的原则,摒弃虚假新闻,牢牢把握舆论监督的方向与重点,确保网络媒体信息来源的可靠性,以便使网络舆论监督的优势得到体现与发挥。

第三,大力开展网络素质教育,一方面不断增强网民的道德意识和责任意识,另一方面网络服务商也要加强行业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