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课程与教学的问题集锦9篇

时间:2023-06-29 16:23:51

课程与教学的问题

课程与教学的问题范文1

[关键词]网络课程;教学质量;问题;对策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改变了人类的交流方式,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不再局限于面对面的同步交流,通过网络媒介,人与人的交流实现了跨空间、跨时间的自由交流方式。这种利用网络来达到人与人交流的方式,为教育领域带来了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即网络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日趋成熟,网络得到普及使用的背景下,随着我国“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的实施,一种基于Web的现代远程开放式网络教育成为现今教育发展的趋势。近几年随着自主研发的网络课程的不断应用,网络课程的教学质量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网络课程教学质量上存在的问题

东北石油大学于2004年正式将网络课程应用到教学实践中,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以及对其他高校网络课程开展情况的调研,发现现行的网络课程在教学质量上存在一定的问题,问题如下:

(一)网络课程建设方面的问题

虽然该校自2004年购入网络课程并开始开展网络教学,但是直到2006年购入网络教学平台开始,自建网络课程才开始发展。该校目前的网络课程建设仍然处于初级阶段,网络课程的建设多是因为政策驱动,所以大量网络课程的建设只重视页面的设计,忽略了网络课程本身是为教育存在的目的。该校自2006年到现在申报建设的网络课程已经超过百门,但通过验收合格的网络课程仅有32门,需要整改23门,只有12门真正可以用于教学,4门用于辅助教学。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如下:

1.开发者把网络课程的建设作为目的。为了响应国家“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的号召,各高校出台很多驱动政策来促进网络教学的发展。这些政策让一部分开发者认为网络课程是学校建设的需要,是教学改革的需要,是课程信息化的需要。所以这部分开发者把网络课程当成政策性任务完成,没有把网络课程当成一种教育手段,这类课程虽然在技术上很成功,但教学效果不好,没有起到网络课程作为教学使用的基本作用。

2.开发者设计观念的误区。基于网络存在的网络课程应该具有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协作性和自主性等特征。这些特征确定了网络课程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网络课程的内容应该为学提供信息上、技术上的支持。但是部分网络课程的开发者没有认识到网络教育这种新的教育模式特性,只是将传统教学的内容照搬到网上,这样的网络课程通常是PPT讲稿、讲课录像、教案这几部分简单组合并以Web为平台呈现出来。这样的网络课程没有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缺乏对整个教学活动的指导和组织,没有实现学生和老师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无法应用到教学实践中。

(二)网络课程的教学效果的问题

自2004年该校将网络课程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后,于2006年出现停开课一年的现象。主要因为在这两年的教学实践中,网络课程的教学质量并不理想,网络课程几乎成为学生取得学分的工具。这种情况引发我们对如何保证网络课程的教学质量的思考。经过调研、走访、反思,于2006年该校购入了网络教学发展所必备的基础硬件以及教育平台Web CT系统,并在网络课程的管理方面,相继制订并出台了《东北石油大学多媒体授课及网络辅助教学管理办法》、《网络课程设计规范》、《网络课程管理办法》、《网络选修课工作流程》四项规定来规范网络课程。新设备、新技术、新规定的出台对网络教学的教学质量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仍达不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三)网络课程没有相应的质量评价标准

网络课程质量评价方面欠缺相关标准,现行的质量评价标准都是基于实体教学制定的,不适合网络课程的评价。没有评定标准,就没有办法认定一门网络课程的优劣。网络课程拥有开放性、交互性、公平性的课程性质决定了生源的质量参差不起,学生背景、学习环境差异较大,成为提高教育质量的弊端。

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没有严格的质量监控措施和有效的质量评价体系,网络课程这种教学模式的发展前途难以保证。构建网络课程质量评价体系己经成为当前网络课程所面临的迫切任务。

二、提高网络课程教学质量的对策

(一)建设方面的解决对策

1.改变观念,提高对网络教学的认识。网络课程是网络教学的具体实现,作为网络课程的制作者首先要转变自己的观念,要认识到网络课程不是一项政策性工程,而是一种教育手段。教育就是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让学生更好、更快得到知识才是网络课程的目的。应该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师学习网络教育的先进理念,与网络教育发展优秀的院校交流网络教育经验。转变观念,提高对网络教学的认识,使网络课程变得有针对性、目的性。

2.开发者设计观念的转变。要强化网络课程开发者对网络技术的掌握,组织学习与网络课程相关的规章制度、设计规范。聘请有经验的网络课程开发者传授制作网络课程的经验、理念。

3.重新定位教师角色。转变以教师教为主的教学方式,把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的主角地位让给学生,实行“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理念。把原来单向灌输、填鸭教学转变为教师与学生合作交流,积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让学生真正地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二)教学效果的解决对策

网络课程教学效果不佳的原因,除了教师在网络课程开发上的问题,还有部分原因是对学生学习的监管不力,导致一部分学生以得到学分为目的而学习网络课程的错误概念,针对该问题有以下建议:

1.建议增加一些基本模块。除现有的基础学习模块外,建议增加包括与网络课程学习直接有关的练习题、答疑系统、课程学习讨论系统、作业提交与管理系统和在线考试系统。网络课程应有丰富、完整的题库内容,用于学后练习、自测和评价。同时增加用户浏览日志,方便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

2.建议对教师和学生做一些必要的约束,具体如下:

(1)教师在上课之前,需要编写或修订网络课程教学大纲,公布教学安排和授课计划,并做好其他开课前准备工作。这为学生学习做一个方向性的指导,让刚刚接触这门课程的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有一个方向性的认识。

(2)网络课程第一次开课时安排师生见面会。在见面会上教师向学生介绍课程简要内容、网络平台使用办法、学生上机安排等注意事项来解决学生在学习网络课程可能遇到的技术性困难。

(3)教师应及时对学生网上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

(4)教师应在每周固定时间内,在互动交流的系统上对学生进行实时答疑。答疑时间要相对固定,时间如有变化应提前三天向学生公布,保证教师与学生的互动。

(5)教师定期在网上布置作业,作业应有适当的难度,并适合网上提交。

(6)教师在课程结束前,应提前在网上通知在线考试时间,以在线考核成绩作为学生的学习成绩。

(7)学生以上网自学为主,时间自定,但每周上机课时应不少于一定学时。

(8)学生可在“答疑系统”中对老师提出问题,在学习期间,累计提出问题不应少于一定次数。

(9)于每周固定时间,与任课教师在互动交流的系统上进行实时答疑。

(10)学生应完成规定作业量及规定实验量,完成自测和测验题;同时保证一定的正确率,从而获得考试资格。

(11)学生最终成绩评定应包括平时作业、实验、日常测试及最终考试成绩,不能单一以最终考试成绩为评价方法。

(三)网络课程质量评价标准问题的对策

我国网络课程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还没有详尽的网络课程评价标准。在国外有三个比较有价值的评价标准《E-Learning Certification Standards》(在线学习的认证标准),《A Framework for Pedagogical Evaluation of Virtual Learning Environments》(虚拟学习环境的教育评价框架),《Quality On The Line》(在线学习质量)。

通过借鉴国外的标准并结合国内网络课程实际情况,制定适应网络教育的评价标准。新标准要注重网络课程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分析、设计教学活动时注意情境创设,强调“情境”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注意信息资源设计;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而非支持“教”);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自主学习设计;强调“协作学习”,要注重协作学习环境设计、注重基于网络教学策略设计。课程内容的设计应尽量加入交互方式,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和积极思考。在疑难的知识点上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功能,展现其内涵,使学生能够深刻体会,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网络课程是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互联网革命带来的新生事物,通过网络媒介做到教师与学生间的对话。这种利用网络来完成教学过程的新的教育方式,其根本目的仍在于提高教学质量。只有不断提高网络课程的教学质量,网络课程这种新兴的教育手段才会发展,才会展现出它在教育中的特殊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岗,吴杉. 从计算机网络课程开发谈

教学体会[J].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

院学报,2008,4(3):7-9.

[2]王炜奇.关于高校网络课程建设现状与

问题的思考[J].甘肃科技,2009,25 (16):

154-155.

[3]向岚,钟彩.计算机网络课程的研究[J].

计算机应用教学研究,2009:123-124.

[4]郭文占. 网络课程中的学生学习质量

监控策略的研究[J]. 现代教育技术,

2009,(19):161-162.

[5]崔德友,刘杰. 当前网络课程建设存在

的问题及建议[J]. 职大学报,2009,(3):

136,129.

课程与教学的问题范文2

【关键词】现代汉语;教学;问题;对策

现代汉语课程是高职高专文秘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作为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其使用范围非常之广,它不仅是国内兄弟民族所使用的交际工具,也是海外华人的通用语言,更是联合国工作语言之一。

一、现代汉语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忽视现代汉语课程教学的价值。作为一门传统的专业基础课课程,它的开设和教学的价值一度受到教学界、学术界部分人的怀疑。有人认为接受过良好母语基础教育的大学生已经具备较高的现代汉语的语言素养,无须在大学重新开设一门学习母语的课程。也有人认为现代汉语作为母语,已为学生自然而然地掌握和运用,教学必然因教学内容没有新鲜感,缺乏新的刺激,难以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

2.教学与现实语言生活紧密脱离。与文学课相比,现代汉语课似乎更枯燥、单调,既没有曲折的故事情节,又没有感人的艺术形象,课程教学又往往重理论而轻实践,与学生的现实语言生活紧密脱离,对学生语言状况的改善又难以在短期内见到实效,因而常常使课程处于难教、难学,又难听(枯燥乏味)的尴尬局面,不受学生欢迎。

3.教材内容的重复与语料的陈旧。现代汉语教材中的基础知识部分有不少内容在中小学教学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涉及过,如“语音”中的声母、韵母和声调,“汉字”中的汉字结构、形声字,“词汇”中的同义词、反义词,“语法”中的词类和六大句法成分,“修辞”中的常见辞格等。问卷调查中,学生普遍反映许多之前已学过的内容,现在再学觉得没什么兴趣,学的时候觉得早就懂了,只是做作业又往往心里没底。相同的内容反复刺激不仅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反而易使学生渐生倦怠乃至厌烦。教材中用例大多是过去的语言材料,重弹老调不仅乏味,更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审美情趣和语言修养。

4.教学方法陈旧。传统的教学方法便于系统地教授学科知识,但是这种类似新闻联播式的教学常常使学生在视觉上、听觉上和心理上产生疲惫感。师生互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很重要,不少教师希望通过提问来争取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原因是提问也有局限性,提问过滥,设计的问题过于简单等,同样也会引起学生的反感,结果往往是“启”而不“发”,甚至出现“问”而无“答”的尴尬局面。

5.过分依赖现代教学手段。很多教师喜欢在多媒体教室上课,把所有的教学内容统统做成课件。这种做法,一方面可以缓解过多的教学内容与有限的课堂授课时间之间的矛盾,增加传授知识的信息量;另一方面可以增添视听效果。但是事情往往存在一个度的问题。如果只注意外在的教学形式,不留意教学内容的科学和预期的教学效果,过分热衷于现代教学技术,一味地依赖新技术的方便和视听效果,学生或许由于一时新奇而暂时沉浸于热闹的图文中,何况课件用得太过频繁,也会造成视听疲劳。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1.明确现代汉语课程的定位

关于现代汉语课程的专业定位,应该在培养学生“三基”、“三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为培养学生初步的理论意识。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明确目标,唤醒其对现代汉语的自觉学习意识,实现认识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从而构建较为系统的现代汉语知识体系。

2.紧密联系现实语言生活

理论脱离实际就会失去生命力,任何学科研究的终极目的都是应用,不面向应用就没有出路,现代汉语教学更不例外。汉语教师必须走出象牙塔,现代汉语教学必须面向社会、面向时代、面向应用才有出路,这是现代汉语教学改革的总原则。

3.创造性地处理教材内容

《现代汉语》教材中,有不少内容都涉及国家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政策、任务以及汉语规范化等与社会语言运用密切相关的问题。这些知识的讲解不能只讲一些抽象的定义,而应该联系实实在在的社会语言生活。如可以组织学生利用节假日去调查招牌、广告等社会用字的规范问题,然后撰写调查报告,并进行相关讨论。通过这些活动,不仅能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而且还能锻炼他们的语言调查、分析和研究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课程与教学的问题范文3

一 教学目标把握不准,有效教学难以实现

主要表现为:(1)课标意识淡漠,教学随意性大。(2)对学科教学缺乏整体把握,导致教学效益大打折扣。(3)对新老教材缺乏比较研究,不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4)不能正确理解三维目标,割裂、分解教学目标。

要提高中学地理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必须首先正确理解课程标准,并在教学实际中认真贯彻课程标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课程标准是教材和教学的“纲”,教材是课程标准的载体,是对课程标准的再创造,教学也应对教材再创造地重组,遗憾的是:我们很多老师的教学较为随意!由于课程标准意识的淡漠,如同以往不重视教学大纲甚至不知道教学大纲的情形一样,许多教师在课程改革实验中仍然不重视甚至不知道学科课程标准,更没有读过《课程标准解读》这本书。

许多课堂教学实例反映出教师不是以课程目标的达成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是随意而为。将学生的行为变化过程简单化,对于需要多次设置为课堂教学具体目标的内容标准仅局限在某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中,而没有循环和提高的过程,实际上使学生的行为变化成为不可能或不巩固。

二 教学方法研究滞后

主要表现为:(1)“课程改革只是简单地换了一本教科书!”(2)一知半解、生搬硬套教育理论。(3)否定一切传统理论的“民族虚无主义”倾向(“言必称希腊”)。(4)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教学中一个重点研究的主题。表现为:“走过场”式的学生活动(研究要在重点内容上展开,不是所有学习问题都需要学生通过研究来掌握,探究性学习并不排斥接受式学习,在非主干、非核心的内容上让学生有意义地接受学习,有利于腾出更多课堂时间在重点问题上让学生展开研究)、少数学生的表演(未能关注全体学生)、片面追求课堂气氛热闹(探究、讨论未能在双基上体现和落实)等。

新课程实验并不是简单地换了一本教科书,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教学中一个重点研究的主题。所以,要在课堂教学中大力倡导以合作、探究为主要特征的学生自主活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六个改变”目标: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现状。

新一轮课程改革并不是对现行课程与教育的全盘否定,而是在继承传统教育优势的基础上对传统教育某些不足之处(“六个过于”)进行改革,改革不能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三 对策与建议

1.对策

教师应学会四种对话:与文本对话——研究教材及各类教学资源,善于汲取,敢于质疑;与他人对话——审视并探寻可资借鉴的经验,学会欣赏普通人的成果;与专家对话——将自己的教学实践及体会与专家的理论作对接辨析,寻求理念的支撑与引领,获得专业认知的提升;与自己对话——通过专业日记记录教学体验,常反思、促提高,在不断否定自我中完善自我。

对于绝大多数教师来说,对教育教学之道缺少足够的了解,对教育教学理论更没有系统地学习,教师的教育教学“知识”,要么来自“学生时代”的教师,要么来自做教师后的“学习经历”,要么来自教学实践。人很难彻底地认识自己,但批判与评价自己过去的教师,虽然在情感上难以接受,但总比直面自我的批判容易许多。通过对自己以往的教师的教育教学成果与教育教学方法的反思与批判,其实也就找到了自己教育教学的弊端与不足。

2.建议

第一,教师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自身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素养。地理教师在教学中应不断加强自身专业知识学习,深入钻研新课标、新教材;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和课改纲要的学习;不断学习各种新知识和新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科研能力;使自己具有综合地理专业知识与教育学方面的知识并灵活运用于实际教学过程的素养。

第二,充分挖掘同事、备课组、教研组的人力资源潜力,集体备课,智慧共享。

课程与教学的问题范文4

关键词:新课程;数学;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5-0120-02

新课程的实施,对传统的数学教学提出了许多新的挑战,而一些教师对新课程的认识还不到位,有的即使认识到位了,实践也不能很快地跟进。深入数学课堂,我们仍会感觉到如今的课堂教学还存在着一些与新课程“貌合神离”的现象,还存在一些有悖新课改精神的封闭、僵化的现象:教师提问多,学生质疑少;内容理解多,练习揣摩少;教辅用书多,工具用书少;表演作秀多,务实创新少……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与新课改不相吻合的诸多问题,折射出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需要改变。那么,教师作为课改的执行者,如何用课程改革的新理念规范优化自己的教学行为,如何处理好新旧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的矛盾呢?

一、“用教材教”多一些,“教教材”少一些

面对新的课程标准,教师要更新观念,从“教教材”向“用教材教”发展。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新教材编排的知识深度大,涉及的知识面广,且教材中大量的留白使教材结构不再是封闭的,教师要根据学情和教学实际对教材进行“深加工”,进行合理的补充与延伸,把教材文本中的静态知识赋予生命,还原其过程,让学生在真实有趣,接近生活实际的情境中,去发现、去体验、去感悟,从而建构知识意义,形成有用的知识。例如:在教学《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一课时,教材安排了摸球游戏,教材编排中,是将6只红球、3只黄球直接呈现出来的,教学中如果按教材编排的思路,在游戏前预先告诉学生红球和黄球的个数,再让学生做摸球游戏,这样游戏就失去了悬念。我在教学中,对教材进行了一些改造,即预先不告诉学生红球和黄球的个数,而是将6只红球、3只黄球先放入布袋让学生摸,根据摸球的结果让学生猜测谁赢的可能性大,并推断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最后再展示布袋中的球。这样游戏更具吸引力,也引出学生对探究的渴望。

只有跳出教材看教材,才能在教学中精选取舍,把握重难点,明确知识间的联系,才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细碎的知识系统化,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二、挖掘生成多一些,预设布控少一些

有效的课堂是预设与生成的结合体,学生的差异和教学的开放性使得课堂更加丰富、多变与复杂。

叶澜教授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案,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教师要善于把握预料之外的生成性资源,捕捉与教学预设相契合的知识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加以点拨,实现教学的动态生成,使学生学得扎实有效。例如:在教学“年、月、日”时,我预设着重引导学生用拳头帮助记忆大小月的方法,可学生却主动提出自己的想法。

生1:我发现以7月为界线,前边的大月都是单月,后边的大月都是双月。

生2:我补充一下,这个规律可以叫“七前单月大,七后双月大”。

师:你们真了不起,这的确是一种好方法。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教育技巧并不在于能预测课堂所有细节,而在于把握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

三、实践活动多一些,被动接受少一些

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教师要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数学,努力将抽象的数学设计成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实践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知识的产生、发展和形成的过程,从而学好数学。

1.动手操作。动手操作是重要的活动形式。通过实际操作,能化静为动,变抽象为直观,易于学生形成清晰的数学概念,并从中感悟联系,发现规律,加深理解数学知识。如:教学比较角的大小时,可以放手让学生用活动角转一转,转出大小不同的角,使学生在动态过程中体会角的两个边,叉开得越大,角越大;两条边叉开得越小,角越小。由于有了实际操作的经验,学生认识上更深刻。

课程与教学的问题范文5

一.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教学中产生的问题

高中语文选修课的开设既给语文教育带来了活力,同时又给语文教育工作者带来了新的困惑,例如如何处理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关系的问题、选修课程的教学策略问题、选修课程开设的时间安排问题、选修课程评价机制的问题等。这些困惑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课程改革的实施。因此,正确审视它们的存在,并寻求解决之道势在必行。

(一)选修课程“选择性”的缺失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选修课与必修课的关系作出了明确的规定:“选修课程也应该体现基础性,但更应该致力于让学生有选择地学习,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发展。”课标明确规定,选修课在确保“基础性”的前提下,必须把重点放在“选择性”上,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却很难做到这一点。

在高考的压力之下,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和学生,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选择权。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课分五个系列,共14册教科书,容量很大。因为高考的关系,很多学校会着重开设能实际提高学生语文成绩的课程,如“诗歌与散文”系列(《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唐宋散文选读》、《中国现代诗歌选读》《中国现代散文选读》)“小说与戏剧”系列的《短篇小说欣赏》“新闻与传记”系列的《传记选读》“文化论著研读”系列的《选读》等,而往往会忽略《戏剧欣赏》《电影文学欣赏》《新闻阅读与写作》《说话的艺术》《语言文字规范与应用》《常用文体写作》等侧重应用性和探究性的课程。在这种情形下,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不得不让步于高考的压力。

(二)学校师资与教学时间安排问题

学校的师资力量与教学时间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选修课程的全面开设。学校师资力量有限,很难全面照顾学生的个性需求。另外,教师本身的专业素养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选修课的开设。目前教师的知识结构无法满足众多学生在同一个时段的多样需求,学校也无法集中大量有特长的教师来开设选修课程。另外教学时间的紧缺也是一个重要的限制因素。很多学校选修课程的开设都放在必修五个模块开设完毕之后,也就是要到高二,而高三基本上是用来进行高考复习,也就是说留给选修课的时间不足一学年。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要开设选修课程五个系列,有些困难。

(三)教学策略问题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选修课的教学给予这样的规定:“选修课和必修课的教学存在一定的差别。选修课的学生人数不像必修课那样固定,课程有较大的灵活性和拓展性,学生具有不同于必修课的期望。”但是在教学实际操作层面,很多学校是用必修课的教学方法来教选修课程。因为考试的限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训练,于是就把《唐宋散文选读》等同于必修课的文言文来教,《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就被分解为高考诗歌鉴赏题来以练代教,《传记选读》就当成了高考语文试题中的实用文本阅读。这种以应试为目的的功利教学,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谈不上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四)选修课程评价机制的问题

选修课程的评价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课标中要求:“选修课的评价尤其要突破一味追求刻板划一的传统评价模式,努力探索新的评价方式来促进目标的达成。”“评价应根据不同的情况综合采用不同的方式。”这些要求对具体的实践操作来说是笼统的。目前很多学校采用的评价方案基本是由两部分构成:一是书面的试题测试,一是形成性评价(即学生平时的表现)。相对于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程来说,现有的评价体系显得有些单一。分数依然成为了评价学生学习好坏的唯一标准。即使是形成性评价,很多学校还是将它们折合成了分数。从某种意义上说,新课程的实施并没有形成与之相配套的评价机制,选修课的评价完全等同于必修课。

二.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教学的策略

针对选修课在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本文试图在教学策略上进行探索,以期能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一)加强对学生选课的指导,打造“精品”课程

学校应该重视选修课的开设和组织工作,尽量避免开课的盲目性和组织的随意性。学校应组织相关人员学习有关文件和规定,提高教师对选修课的认识,成立学校选课领导小组和选课指导小组,并组织教师编写详尽实用的《学生选课指导手册》,在教学时间上尽量予以保证。为了确保选修课的顺利开设,学校首先应该进行充分调查,了解学生的需求,然后根据需求设置选修课程。其次,学校要做好选修课的宣传工作,让学生充分了解选修模块的内容、时间安排、任课教师的情况等,帮助学生作出理性选择。另外,学校应该给教师和学生更多交流的机会。有些学生因为对老师不熟悉,在选课过程中只选择教自己课的老师,学校应该尽量避免这一状况的发生。

针对学校师资力量的局限和教学时间的紧迫,学校不可能开设全部的选修课程,不妨集中语文学科组的优势力量,打造几门“精品”选修课。在课程设置的深度和广度方面要符合中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在充分考虑基础性的前提下,适当进行拓展和提高。要尽量回避每一个老师开设一门选修课的做法,一味追求数量,牺牲质量。“精品”课程的打造不妨以专题为主,如教学《唐诗宋词元散曲》,可以开设李白、杜甫、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专题,以其代表作为教学重点,然后进行辐射,全面了解他们的创作风格。

“精品”课程一定要求“精”,宁缺毋滥,使其真正成为学生发自心底喜欢的课程。

(二)教学方法力求多样化

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课分为五个系列,共14册教科书,各个系列选修课程的教学目标不同。有的重在实际操作,需要突出某一方面的专门知识和技能,如“新闻与传记”和“语言文字应用”系列;有的重在发挥想象和联想,注重情感和审美的体验,如“诗歌与散文”和“小说与戏剧”系列;有的重思辨和推理,强调理性和严谨,如“文化论著研读”系列等等。所以选修课特别需要注意寻求与课程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方法。

1.以必修为基础,注重知识的迁移。选修课是在必修基础上的提高与拓展,致力于学习的选择性,但这并不意味着要放弃基础性。所以巩固必修课所学的知识,加强对基础知识和基本学法的掌握是选修课教学的一条很重要的策略。如教师在开讲《唐宋散文选读》时,应该引导学生把在必修课所学到的文言基础知识和基本学法迁移到选修课文学习中去。不仅要落实字词句,而且要有系统地对各项知识点进行归类,总结其特点,让学生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再进行深度的鉴赏和研读,力求选修课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结合。

2.以点带面,点面结合。选修教材容量大,如果按必修的方法来处理教材,是教不完的。因此,我们必须改变教学观念,由过去的“教教材”变成“用教材”。由基本阅读篇目到扩展阅读篇目,由课内阅读拓展到课外同类阅读,举一反三,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如《唐诗宋词元散曲》的教学,我们可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以具有代表性的名家名篇为重点,以点带面,让学生在掌握某个作家作品主题思想艺术特色的基础上,领会其总体艺术风格。

3.学以致用,学用结合。选修课应基于必修课之上,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进一步培养,照顾学生的兴趣与需求,发展学生的个性与特长,帮助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通过各种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让他们学以致用。如开讲《唐诗宋词元散曲》和《唐宋散文选读》,可组织举办诗歌散文朗诵比赛和鉴赏会、专题性的讨论会等;如开讲“新闻写作”和“语言文字应用”系列,可组织学生调查、访问、讨论,给学生进行语文实践的机会,提高实践应用能力。

(三)建构开放公正的选修课程评价机制

现在各学校流行的评价方案是书面试卷测试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量化的分数成为了衡量学生学习好坏的唯一标准。针对学生个性需求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选修课程的评价机制必须与之相适应。

1.变传统的功利性分数评价为问题诊断性评价。教师不再是单纯依靠分数来评判学生,教师应该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然后给予诊断性评价,肯定学生的优点、指出学生的缺点,用事实描述代替量化打分。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真实的学习状况,教师也在此基础上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最终让所有的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2.变传统的知识掌握评价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评价。教师在选修课程中不再单纯评判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还应分析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情感态度的变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3.变教师的单一评价主体为多元评价主体。选修课程中的评价,不仅有教师的评价,还应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之间的评价,甚至家长的评价。

课程与教学的问题范文6

问题之一:课时安排与内容延伸问题

按照新课标要求,一个模块36课时来上,多数学生感到非常吃力(其实我们教师刚开始也感觉到很吃力),每节课的容量特别大,而且每节课的内容都是新的,更需要探究教学,复习与巩固提高全要靠自己课后下工夫了。面对新课程,我们根本没有时间补充其他内容,而且要不断地赶课时、赶进度(因为要挤出大量时间进行高考复习),没有时间进行反馈检测,这样怎么能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呢?我们高中数学用的资料是从我们学校提供的很多样本中挑选出来的,学生普遍反映上课基本都能听懂,但很多练习都做不出来。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第一是因为课本内容和例题相对简单,而教材后面配备的习题和练习又相对比较难,第二是辅导资料中的习题依然停留在以前旧教材的套路上。其实,课时不是问题,因为我们习惯搞题海战术,补充内容多了,如果没有一定的针对性,自然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课时自然不够用,这也与新课改的理念是相背离的。

问题之二:关于教材内容处理的几个问题

1.初高中教学内容的衔接问题

对于高一新生,要彻底转变学生的思维方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更要帮助学生完善知识系统。变学生的感性学习为理性学习,变记忆模仿学习为思考创新学习。不少知识在初中并不为教师所重视,到了高中却十分重要。这些内容该如何处理呢?我们的做法是:在需要用到的时候,再做适当补充和拓展。如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在学完单调性与最大(小)值等内容后,我们用了两节课补充了二次函数在给定区间上的最值问题,同时引入参数加以讨论,对轴定区间动和轴动区间定两种类型进行了分析和讲解,不仅复习了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也掌握了二次函数这个基本函数的性质,而且又增加了新的知识内容,让前后自然联系起来。

2.数学探究与数学建模的教学问题

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是高中数学追求的基本理念。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对概念、结论和技能的记忆、模仿和接受。新课改理念更侧重于学生能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方式。新课程标准对数学探究、数学建模有具体要求和建议,教材紧扣标准的要求,设置了大量的探究和应用问题,这也是教材的一大亮点。然而,实施起来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从学生方面来说,数学建模历来是学生最为害怕的内容之一。主要原因是题目太长,普通学生根本没有信心把题目读完,更不用说分析解决思路了。我们的担心是:学生的基础本来就不好,高一刚开始就难,使学生长期处于恐惧和懵懂之中,仅存的一点学习兴趣也会消磨殆尽的。我们备课组通过周三下午自习的集体备课,讨论制订了关于数学探究的教学:在初始阶段通过教师的精心引导,多给学生鼓励,希望通过不断的提高,让学生慢慢适应,最终能不靠教师的帮助而独立完成,形成良好的研讨氛围。在教学中,我们采用了以下对策:

(1)着力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把教材例题与习题尽可能转化为身边熟悉的事情,让学生容易理解和分析;

(2)把较难的例题习题分解为若干个小题,降低难度,帮助学生理解题意,逐步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

(3)在平时的练习中加大对应用问题的考查力度;

(4)课堂教学中紧紧抓住数学内在的、本质的内容,运用到具体问题上;

(5)课堂上学生的活动要能控制,不能一概而论地全搞成活动,一味追求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形式,该讲的还是要讲,该点拨的还是要点拨,不能说因为现在搞新课改而完全掉以往的一些教学环节和特点;

(6)导学案不一定每节课都要有,辅导资料与导学案要结合使用,有的放矢;

(7)针对逃避不掉的高考和对教师的评价,我们应该是轰轰烈烈搞课改,扎扎实实搞教学;

(8)加强集体备课,收集课改经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学科间相关知识点进度平衡兼顾问题

(1)数学与物理

我们在进行“正弦、余弦函数的图象”内容教学时,学生反映物理上还没有学习单摆运动、简谐振动等相关知识,而我和物理老师谈教学时他说物理上的“力学”部分已经用到了正弦、余弦定理,而这个在数学上还没有学到,学生还不具备相关数学知识。

(2)数学与微机

我们在教学必修三“算法语句”时,涉及计算机程序设计问题,学生需要有计算器和电脑来操作、实践、体会,但我们的条件是有限的,一些程序问题只能在教室多媒体演示,而学生实际操作不了。我找电教老师探讨能不能把这一部分知识与微机课结合起来,电教老师说那也是没有办法解决的,同时课时也不允许那样做。

课程与教学的问题范文7

关键词:微观经济学;教学;理解;掌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4-0290-02

一、微观经济学课程的特点

1890年,马歇尔(1842 —1924)发表《经济学原理》,初步建立20世纪微观经济学。这是对19世纪边际效用论及其以前的庸俗经济理论进行综合的结晶。该理论率先采用“经济学”以代替传统的“政治经济学”一词,以完全竞争和充分就业为基本假定、运用边际分析和局部均衡分析方法系统阐述价值理论和分配理论,创立了现代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框架,构成20世纪微观经济学的主体,后经过20世纪中期的扩展,微观经济学不仅研究内容有所扩展,如增加了一般均衡理论、建立了福利经济学,而且研究方法得到创新,如引入数理经济分析法、博弈论等,还关注经济理论的实践应用。

微观经济学研究资源稀缺性条件下社会经济主体的决策与选择问题。属于“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下的“西方经济学”二级学科,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在高等教育中,微观经济学不仅已经成为所有经济类课程和经济管理类课程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也成为大多数非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素质教育课程。微观经济学作为一门基础性、思维性、理论性和实用性并重的课程,在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课程体系中具有平台性和不可替代的基础性意义

学习该课程要具备一定的《微积分》知识。要学好《微观经济学》,需要具备《微积分》的知识。这要求学生要把微积分课程学好,这对学习好《微观经济学》课程有很大帮助。而学习好《微积分》课程本身又具有一定的难度,加上经管类的学生是文理兼收,特别是对于文科生,学好《微积分》非常困难。《微积分》学不好,对于理解《微观经济学》课程的相关内容造成了一定的障碍。比如对于利用数学方法推导利润最大化的原则,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有的学生在做题时,计算方法知道,可是由于没有较好地掌握求导公式,导致计算出错误的结果。

二、微观经济学教学中的主要问题

1.该课程难度大。《微观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的组成部分,它的知识体系来源于西方。故《微观经济学》教材有国外的原版教材,还有把国外的书翻译过来的教材,还有就是国内作者所著的教材。前两种教材的思路都是西方人的,造成国内学生理解的困难。即便是国内作者所著的教材,其内容也都是西方的,其中的一些假设、案例不符合中国的实际,会让学生感觉比较生疏,造成学生理解的困难。该课程中的很多概念、理论对于学生来说都是全新的,接受起来难度大。此外,这门课的内容逻辑性强,前后章节联系比较大,所以,如果前面的内容掌握不好,要学好后面的内容,更是难上加难。还有就是这门课所涉及到的图形多,坐标的表示又与数学上所学的相反,这些都增加了这门课学习的难度。鉴于上述原因,再加上《微观经济学》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和基础课,该课程都安排在大一下学期,而此时,这些学生刚接触了一两门经济管理方面的课程,对西方经济学的理论更是刚刚接触。而对学生本身来说,因为这门课是考研课程,所以,一部分早早立志考研的学生,会下工夫去学;而对于其他学生,特别是把大量精力花在兼职上的学生,花在学习上的精力有限,就会选择知难而退,学习积极性不高而影响教学效果。

2.该课程内容多。《微观经济学》包含的内容很多,它包括供求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市场论、要素理论、一般均衡理论、福利经济学和微观经济政策等等,而这些理论本身又各自包含很多内容,如市场论又分为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市场、垄断市场。虽然这门课逻辑严密,学生们依然会觉得内容繁多,要全部掌握比较困难。该课程涉及的知识领域面非常广阔,如数学、金融学、财政学、管理学、社会学、政治学和心理学等等,无论对老师或者学生,要求都很高,很多人望而生畏。

3.缺乏对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在大学教学活动中,老师一般都是站在讲台从上课讲到下课,学生坐在下边听边记的教学形式,学生只能理解和记忆教师所讲的内容,把主要的精力都投放到记录、整理和背诵课堂笔记上,很少有同学去主动学习和研究同课堂教学有关的经济学知识,也很少能独立进行社会调查和独立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在经济学的课堂上缺乏老师与学生的双向沟通,缺少学生与社会的双向沟通。大多数教师也缺乏所教专业的实际工作经验,因此,讲课的针对性也不强。

三、解决的对策

1.学好微观经济学应多做习题。做练习题的目的是检查学生对经济学概念、原理的理解,然后再让学生运用经济学原理解决所提出的经济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采用启发式和对比式教学。启发式是一种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启发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组织实施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校教师在转变传统教学方法观念的时候,还应该加强对学生学习中国本土案例兴趣的教法。由于微观经济学理论性强的特点,应理论联系实际,多运用本土化的案例开展讨论、解释微观经济理论,以启发学生的思维。这样就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微观经济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他们把学习微观经济学的潜力挖掘出来,从而能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微观经济学》一些章节之间具有高度的相似性,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如果注意对相关内容的对比,就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供给理论和需求理论的比较,二者的概念、影响因素等大都一一对应。又如,消费者行为理论和生产者行为理论在结构上具有高度的相似性:消费者以效用最大化为目标、以预算收入为约束条件,而生产者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以一定的成本为约束条件;在几何图形的分析上,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和生产者的等产量曲线、消费者的预算线与生产者的等成本线具有相似的特征,消费者消费的均衡条件与生产者生产的均衡条件具有相似的形式等等。再如,在市场理论部分,不同类型市场的含义及长短期均衡的分析都具有相同的过程,如果在讲解的过程中注意对比不同类型市场的异同,就非常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3.突出对图形的讲解。在《微观经济学》里,有大量的图形。学生如果对这些图形不理解,想死记硬背就太困难了,也会漏洞百出。而一旦学生理解了这些图形,会帮助他们掌握相关的理论,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这就要求老师在讲课的时候,加强对图形的讲解,讲清它的推导过程,不但要让学生掌握某个图形是什么样的,还要明白它为什么是这样的。同时,还要注重图形和理论的结合,让二者相得益彰,使学生能够作到通过图形来理解和阐述相关理论。比如在讲解需求变动和需求量变动这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时,就可以通过图示法来说明。图表可以清晰地说明了需求量变动是指由于商品本身价格变动引起的消费者购买量的变化,需求的变动是指商品价格本身不变情况下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需求的变动。又比如,在讲解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时,把概念和画图结合起来,更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再比如,在讲解斯威齐模型时,通过它的假设条件可以画出弯折的需求曲线模型图,结合图形可以很清楚的推导出寡头垄断市场的价格刚性。此外,在《微观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还有其他要注意的问题。如,《微观经济学》中的很多名词都有英文缩写,也要求学生掌握。为了让学生掌握这些缩写,需要教师把这些概念的英文表达告诉学生,从而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又如,还可引导学生阅读课外经济读物,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书籍。包括经济思想史,一些经典著作,反映经济学最新研究成果的期刊如《经济学动态》等,介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研究成果的书籍,还有经济理论应用方面的书籍如茅于轼的《生活中的经济学》等等。这样即可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还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声音的大小、语调的抑扬顿挫、表情的丰富程度、语言的幽默诙谐、板书的工整程度等都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总之,《微观经济学》教学就像是一门艺术,不可能达到尽善尽美。而作为任课教师的我们,所要做的就是不断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思考,经过不断地改进,让我们的教学趋向完善,进一步地提高教学效果。

4.穿插讲解式案例教学。穿插讲解式讲授案例侧重于讲述与解释方式呈现案例,用于说明和论证微观经济学原理与规律。教师在讲解某一章节基本原理过程中,可以使用各种案例作为理论的一部分穿插其中,使学生通过案例理解基本理论问题。这一形式主要用于理论讲解过程中对重点难点的理解。如在讲授“机会成本”的时候,可以结合学生自己选择就业还是就学来解释,机会成本的含义就是当选择了就学而放弃了就业,失去了四年就业应该获得的最大收入,这个被放弃的最大收入就是就学的机会成本;在讲效用理论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时,学生难以理解,就以学生自己喝水的亲身体会为例,渴了喝第一杯水特别舒服、到第二杯舒服、到第三杯不舒服,甚至最后难受,以此讲解说明效用理论和边际效用的递减规律;通过邻居种花及工厂污染来讲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通过“囚徒困境”和“田忌赛马”等案例讲授简单的博弈论等等。此外,还可以引人国内外有关理解经济学原理的寓言故事、历史故事等作为案例,使学生真正在心理上“乐”起来。通过所学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学生感到了微观经济学就是身边的学问,学习的兴趣高涨,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微观经济学理论。但这一形式的案例不能过于复杂,最好是一些对重点、难点能阐述透彻的小案例。这要求教师自己能深刻地理解和思考现实生活,组织和积累一些案例,在课堂上能信手拈来。穿插式讲授的方法主要是知识点案例,能起到加强学生理解知识点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4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 刘施扬.《微观经济学》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改革的探讨[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08,(12).

[3] 张秋.微观经济学教学中的几点体会[J].科技经济市场,2009,(8).

课程与教学的问题范文8

新课程背景下中学体育教学的问题

(一)新课程背景下中学体育教学忽视了自身的作用和价值从本质上来看,中学教育仍然处在将考试作为主导的应试教育阶段中,所以,那些应试教育的科目比如说英语、数学以及语文成绩才是学校、家长、老师以及学生非常重视的,相对于体育教学来说,虽然中学体育也存在着考试的,但是,中学体育教育并不会受到重视,体育科目一直都是一个“副科”,在教育对象以及教育人员的眼中,中学体育教育教学的作用不外乎缓解紧张氛围,适当放松等等,很多人都认为中学体育教育教学并没有太大的作用,考大学主要依靠英语、数学、语文以及文综或者理综的成绩,体育成绩并不能说明任何问题,所以,很多学校以及很多教师为了提升自身的升学率,都会占用体育课堂的时间,更有甚至会直接取消体育课,把体育课程改为文化课程,很多家长对于这种决定也十分支持,有些学习十分刻苦的学生乐此不疲。因此,很多学校、教师、家长以及学生都不能充分认识到体育课程的作用以及价值。(二)新课程背景下中学体育教学强度弱在中学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负有直接性以及重要的责任,中学体育教师必须要对体育课程的内容进行充分考虑,制定出中学体育课程训练强度、训练时间以及训练计划,在计划中要明确训练方式,近些年来,我国中学所聘用的体育教师都是专业学习体育的教师,体育教师们自身的体育水平以及体育素质都比较高,但是,在教育教学方面,很多体育教师都不知道从何处下手,更加不知道应该怎么样开展体育教育教学课堂,这些体育教师缺少对于课堂的调控能力、对于课堂的协调能力以及对于课堂的组织能力等等,因此,他们的体育教育教学成果比较少,实施体育教育教学的强度比较弱。

新课程背景下中学体育教学策略

(一)新课程背景下中学体育教学要更新思想和观念相关研究和数据表明,实施体育锻炼不仅仅能够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更加能够充分开发人们的智力活动,进而对完善人们的人格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所以,要求学生、家长、教师以及学校都必须要对体育进行充分重视,要正确看待中学体育教育教学自身的作用,在其思想方面提升自身的认识度,合理看待中学体育教育教学多元化的功能,进而对中学体育教育教学进行充分重视,积极开展体育锻炼,最终促进中学生能够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所以,要求中学体育教师必须要将过去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转变,体育教育教学不仅仅能够对学生体能进行锻炼,更加能够将益智性很好的融入到中学体育教育教学之中,教师还可以通过实施游戏教学方法来将中学生对于体育教育教学兴趣度提升,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中学体育教学自身所具有的重要地位。(二)新课程背景下中学体育教学要提升教师职业素养和水平想要提升中学体育教育教学的质量,要求中学体育教师必须要提升自身的体育专业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够对中学生实施专业体育教育教学,在教师开展体育课堂之前,要求教师必须要通过备课等等方式来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在教师备课过程中,要求教师必须要对体育课堂进行具体化的规划,明确课堂上要采用的训练方式方法,还要采取正确的体育运动项目,在课堂上面合理分配时间,控制好训练的强度。除此之外,要求中学体育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准,体育教师所做出的每一种行为都必须要符合教师道德要求,对于自身的训练水平也要进行严格的要求,体育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以及创新,才能够从本质上改观体育教育教学课堂和氛围,进而真正使中学生参与到体育课堂中来,提升学生自身的身体素质以及心理素质。本文中,笔者首先从新课程背景下中学体育教学忽视了自身的作用和价值以及新课程背景下中学体育教学强度弱这两个方面阐述了新课程背景下中学体育教学的问题。接着又从新课程背景下中学体育教学要更新思想和观念以及新课程背景下中学体育教学要提升教师职业素养和水平这两个方面探讨了新课程背景下中学体育教学策略。

本文作者:王亚奎工作单位:内蒙古牙克石市伊东中小学

课程与教学的问题范文9

[关键词] 英语报刊阅读课程;教;学;问题

一、引言

英语报刊阅读课程是《高等学校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中所规定的专业课之一,2000年版的教学大纲指出:“‘英语报刊阅读’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英美报刊和杂志的能力,通过熟悉英美报刊和杂志的文章的一般特点,分析文章的思想观点、篇章布局、语言技巧及文体修辞等,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想表达能力。”

当前,报刊是人们认识世界的重要知识载体,涉及的内容广泛而丰富,具有很强的时效性、时新性和时代感。通过阅读英文报刊文章,我们可以跟上时代的脚步,掌握最新动态,增强英文阅读理解能力,扩大英语词汇量,并且教育部对英语报刊教学给予高度重视,规定不管是非英语专业的四、六级考试,还是英语专业的四、八级考试,阅读项目都明确将阅读英美报刊水平作为评定其阅读能力的一个标准。

二、教学现状

通过教学实践与调查,笔者发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绝大多数时候,英美报刊选读课程仅被视为是英语泛读课程和精度课程的一种补充形式,该课程的潜在价值并没有被深入发掘,结果导致该课程实际教学效果与预设的教学目标相差甚远。本课程除了在于培养学生阅读英美报刊、杂志的能力之外,更在于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开拓视野,明辨真伪。本文旨在从英美报刊选读课程的教与学的现状入手,发掘该课程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以便为将来探讨该门课的教改方向打下基础。

三、教的方面所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方面

随着对这门课程重要性的认识,报刊教材近几年逐渐丰富起来,国内现有不少的报刊阅读教材,这些教材对各高校开设的“英语报刊阅读”课程教学起到了很大作用。但是这门课程的性质决定了这些教材的不足。第一是教材内容陈旧、时效性差。新闻报刊阅读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它的时效性。由于教材编写、出版上存在时间差,即使是最新出版的教材也因信息过时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是教材内容片面。大部分教材偏重政治和经济等 “严肃”话题而忽视了文化娱乐、体育、社会新闻等与西方文化息息相关的 “轻松”话题。这些 “严肃”话题的文章结构规整、措辞严谨、逻辑关联紧凑,阅读理解难度偏大,趣味性弱;相对而言,文化娱乐、体育、社会新闻等 “轻松”话题难度偏小,趣味性强。但是,如果一味地追求教材内容的更新,势必会使得教材使用周期短,编者忙于更新教材内容,教师忙于准备和应付新课,教学效果自然不理想,这样也是非常不现实的。如何使教材内容不过时、能体现报刊教学的特色,是大家所共同思考和关注的问题。

2、教学资源和设备方面

各所院校开设这门课程已多年,但这门课程的教学资源并不充足,尤其是纸质的外刊资源更是短缺,教学使用的英文原版报刊资源非常有限。一方面是国外英文报刊订阅费用高;另一方面,英语报刊阅读课是英语专业高年级的专业选修课,课时少,开课时间短,所需教师少,因此阅读这些外刊杂志的教师不多,学生更少,外刊订阅因费用高而使用率不高被暂停。

目前许多学校的多媒体教学设备、网络技术和设备还远远不能保证所有的课程都能使用。大多数情况下,英语报刊的教学仍然只能在没有多媒体设备的教室里进行,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3、教学方法和手段方面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动态能动的建构过程,是学习者在具体情境下,利用自己认知结构中的原有经验去同化和适用当前学到的知识,从而使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发生量和质的改变。该理论强调学生在语言学习中的中心地位,要求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结合教学具体情况,灵活调整教学方法,使课堂形式富于变化。

英语报刊阅读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内外阅读实践。但是,从当前报刊选读课的实际教学来看,大多教师都一味的采用“学生读,教师讲”的传统教学方法,课堂完全是以老师为中心,学生只是一味被动的接受教师的授课内容。这种以课本为主导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单调乏味,缺乏灵活性,使学生很容易因缺乏兴趣的吸引而丧失学习这门课程的动力。报刊阅读重在读,学生没有成为学习的主动者,加之该课程仅36学时,只凭教师每星期的2学时或4学时的课堂教学,学生势必是没有大的收获的。

4、教师专业素质方面

这门课程对任课教师的要求更高。首先,要有扎实的语言功底;其次,必须掌握系统的新闻知识,包括英语报刊的历史、现状、发展趋势,不同报刊的文体风格、政治导向,不同题材的报导手法、语言特点,不同事件发生的背景知识等等;再次,必须有宽广的知识面。在现实教学中,大多数教师主修英语语言文学,具有一定的英语语言功底,但在新闻专业知识方面天生不足。再者,教师的知识结构单一。大多数教师是文科生,理工科知识匮乏。此外,报刊阅读的新闻实践性很强,绝大多数教师在这方面的实践经验为零,对英美国家的新闻缺乏灵敏的嗅觉和高度的敏感,因此在教学中难以深入,仅停留在表层的分析和把握中。

四、学的方面所存在的问题

尽管英美报刊选读课的价值,除了在于培养学生阅读英美报刊、杂志的能力之外,更在于培养学生一种宏观视野,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判断真伪和把握重点的能力。但是其选修课的定位,加之高年级时课业繁重,使得很多的学生疏忽甚至是轻视了这门课程。长期在“填鸭式”模式下学习,学生学习被动,自主学习能力差,缺少有效地学习策略,这在另一方面影响这报刊阅读课程教学效果与预期目标的实现。

英美报刊选读,作为英语专业的传统经典课程,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不容忽视。但是,当前的英美报刊课程,无论在教师教的方面,还是在学生学的方面,均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使得实际教学效果难以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因此,为了保证这门课的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当前形势下,必须在此基础之上对该门课进行必要的改革。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徐锡华.第七届全国高校英语报刊教学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J].外语研究,2009,( 6).

[3]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7,(5).

[4]贾爱兵.英美报刊选读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外语界,2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