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环境保护前景集锦9篇

时间:2023-07-09 08:53:52

环境保护前景

环境保护前景范文1

关键词 现代生物技术 生态环境 环境保护

1 我国生态环境现状

目前我国由于工业“三废”污染、农用化肥和农药的污染以及废弃塑料和农用地膜的污染,严重的影响了我国的生态环境,使得水污染日益加剧,水资源严重短缺,全国600多个城市中已有一半城市缺水,农村则有8 000万人和6 000万头牲畜饮水困难;土壤污染严重,耕地面积锐减,近10年来每年流失的土壤总量达50亿t,土地荒漠化日益加剧;森林覆盖面积下降,草场退化,每年减少森林面积达2 500万亩;人们的身体健康受到严重威胁,疾病发病率急剧上升。因此,加大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力度,加快应用高新技术,如现代生物技术来控制环境污染和保持生态平衡,提高环境质量已成为环保工作者的工作重点。

2 现代生物技术与环境保护

现代生物技术是以DNA分子技术为基础,包括微生物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基因工程等一系列生物高新技术的总称。现代生物技术不仅在农作物改良、医药研究、食品工程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也随着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在治理污染、环境生物监测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自20 世纪 80年代以来生物技术作为一种高新技术,已普遍受到世界各国和民间研究机构的高度重视,发展十分迅猛。与传统方法比较,生物治理方法具有许多优点。

(1)生物技术处理垃圾废弃物是降解破坏污染物的分子结构,降解的产物以及副产物,大都是可以被生物重新利用的,有助于把人类活动产生的环境污染减轻到最小程度,这样既做到一劳永逸,不留下长期污染问题,同时也对垃圾废弃物进行了资源化利用。

(2) 利用发酵工程技术处理污染物质,最终转化产物大都是无毒无害的稳定物质,如二氧化碳、水、氮气和甲烷气体等,常常是一步到位,避免污染物的多次转移而造成重复污染,因此生物技术是一种既安全又彻底消除污染的手段。

(3)生物技术是以酶促反应为基础的生物化学过程,而作为生物催化剂的酶是一种活性蛋白质,其反应过程是在常温常压和接近中性的条件下进行的,所以大多数生物治理技术可以就地实施,而且不影响其他作业的正常进行,与常常需要高温高压的化工过程比较,反应条件大大简化,具有设备简单、成本低廉、效果好、过程稳定、操作简便等优点。

所以,当今生物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工业清洁生产、工业废弃物和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有毒有害物质的无害化处理等各个方面。

3 现代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3.1 污水的生物净化

污水中的有毒物质的成分十分复杂,包括各种酚类、氰化物、重金属、有机磷、有机汞、有机酸、醛、醇及蛋白质等等。微生物通过自身的生命活动可以解除污水的毒害作用,从而使污水中的有毒物质转化为有益的无毒物质,使污水得到净化。当今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技术处理污水就是生物净化污水的方法之一。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技术是酶工程技术。固定化酶又称水不溶性酶,是通过物理吸附法或化学键合法使水溶性酶和固态的不溶性载体相结合,将酶变成不溶于水但仍保留催化活性的衍生物,微生物细胞是一个天然的固定化酶反应器,用制备固定化酶的方法直接将微生物细胞固定,即是可催化一系列生化反应的固定化细胞。运用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可以高效处理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无机金属毒物等,此方面国内外成功的例子很多,如德国将能降解对硫磷等9种农药的酶,以共介结合法固定于多孔玻璃及硅珠上,制成酶柱,用于处理对硫磷废水,去除率达95%以上;近几年我国在应用固定化细胞技术降解合成洗涤剂中的表面活性剂直链烷基苯磺酸钠(LAS)方面取得较大进展,对于含100mg/L废水,降解率和酶活性保存率均在90%以上;利用固定化酵母细胞降解含酚废水也已实际应用于废水处理。转贴于

3.2 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

重金属污染是造成土壤污染的主要污染物。重金属污染的生物修复是利用生物(主要是微生物、植物)作用,削减、净化土壤中重金属或降低重金属的毒性。其原理是:通过生物作用(如酶促反应)改变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化学形态,使重金属固定或解毒,降低其在土壤环境中的移动性和生物可利用性,通过生物吸收、代谢达到对重金属的削减、净化与固定作用。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过程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激发微生物的活性,由此可以改善土壤的生态结构,这将有助于土壤的固定,遏制风蚀、水蚀等作用,防止水土流失。

3.3 白色污染的消除

废弃塑料和农用地膜经久不化解,估计是形成环境污染的重要成分。据估计我国土壤、沟河中塑料垃圾有百万吨左右。塑料在土壤中残存会引起农作物减产,若再连续使用而不采取措施,十几年后不少耕地将颗粒无收,可见数量巨大的塑料垃圾严重影响着生态和环境,研究和开发生物可降解塑料已迫在眉睫。利用生物工程技术一方面可以广泛地分离筛选能够降解塑料和农膜的优势微生物、构建高效降解菌,另一方面可以分离克隆降解基因并将该基因导入某一土壤微生物(如:根瘤菌)中,使两者同时发挥各自的作用,将塑料和农膜迅速降解。同时,还需大力推行可降解塑料和地膜的研发、生产和应用。

有些微生物能产生与塑料类似的高分子化合物即聚酯,这些聚酯是微生物内源性贮藏物质,可以用发酵方法进行生产,由此形成的塑料和地膜因有可被生物降解、高熔点、高弹性、不含有毒物质等优点而在医学等许多领域有极好的应用前景。为了降低成本、提高产量,人们正在用重组DNA技术对相关的微生物进行改造,此方面目前一个研究热点是采用微生物发酵法生产聚-β羟基烷酸(PHAs),研究人员正设法构建出自溶性PHAs生产菌种,即将PHAs重组菌进行发酵,在积累大量的PHAs后,加入信号物质,使裂解蛋白产生,细胞壁破坏,PHAs析出,以简化胞内产物PHAs的提取过程,降低提取成本。

3.4 化学农药污染的消除

一般情况下,使用的化学杀虫剂约80%会残留在土壤中,特别是氯代烃类农药是最难分解的,经生态系统造成滞留毒害作用。因此多年来人们一直在寻找更为安全有效的办法,而利用微生物降解农药已成为消除农药对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方面。能降解农药的微生物,有的是通过矿化作用将农药逐渐分解成终产物CO2和H2O,这种降解途径彻底,一般不会带来副作用;有的是通过共代谢作用,将农药转化为可代谢的中间产物,从而从环境中消除残留农药,这种途径的降解结果比较复杂,有正面效应也有负面效应。为了避免负面效应,就需要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对已知有降解农药作用的微生物进行改造,改变其生化反应途径,以希望获得最佳的降解、除毒效果。要想彻底消除化学农药的污染,最好全面推广生物农药。

所谓生物农药是指由生物体产生的具有防止病虫害和除杂草等功能的一大类物质总称,它们多是生物体的代谢产物,主要包括微生物杀虫剂、农用抗生素制剂和微生物除草剂等。其中微生物杀虫剂得到了最广泛的研究,主要包括病毒杀虫剂、细菌杀虫剂、真菌杀虫剂、放线菌杀虫剂等。长期以来并没有得到广泛的使用。现在人们正在利用重组DNA技术克服其缺点来提高杀虫效果,例如目前病毒杀虫剂的一个研究热点是杆状病毒基因工程的改造,人们正在研究将外源毒蛋白基因如编码神经毒素的基因克隆到杆状病毒中以增强杆状病毒的毒性;将能干扰害虫正常生活周期的基因如编码保幼激素酯酶的基因插入到杆状病毒基因组中,形成重组杆状病毒并使其表达出相关激素,以破坏害虫的激素平衡,干扰其正常的代谢和发育从而达到杀死害虫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孔繁翔. 环境生物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 陈坚.

环境保护前景范文2

关键词:城市景观设计观;生态环境保护;内在关系

中图分类号:P9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最近几年,随着气候受到环境污染的影响变得越来越恶劣,人们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像是地球一小时活动,还有对于环保材质的超市购物袋的使用,以及对于公共交通工具使用的提倡,对于低碳环保生活方式的倡导,所有这些现象已经表明了现代人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视度。我们都知道,一个城市的环境的开发只有做到可持续发展才是一个良性循环,但是,当代的城市环境的发展模式并不是这样,城市当中的工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领头军,但是工业发展带来的是严重的环境污染,成为了环境的重要隐患,工业废物、废气和废水的排放使得城市的生态环境严重的遭到了破坏,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不仅仅要提倡保护环境,在进行城市景观规划的过程当中也要将生态环境保护放到第一位,现在,比较发达的国家当中,可持续景观、生态景观、环保景观现在已经脱离空喊口号的状态了,设计师在进行城市景观规划时首先考虑到的就是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1 城市景观设计的意义

城市景观设计师都知道,生态环境设计在现代的城市景观规划当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力,因为这能够影响到城市的环境维护,在一座城市里,公共景观是一个城市具有代表性的开放性的空间,自然环境的优越能够使得居民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城市的居民的居住也会变得更加闲适,现代城市当中,人们的生活节奏都比较快速,随之而来的生活压力也比较大,在休闲时间都渴望能够得到放松,城市的公共景观就能够提供这样一个休闲娱乐场所,这也是现在绝大多数的城市的景观设计的主要内容,现在随着全球经济化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规则影响,我国的城市景观设计行业也得到了十分迅速的发展,但是,现代我国的很多城市的公共景观环境的发展都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主要原因是城市的景观陈旧、自然景观相对较少,在景观设计当中没有与生态环境建立起必要的联系,也有一些设计师试着与自然结合、与自然融为一体,向着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景观环境,这样的做法十分值得我们学习,但是还有一些设计师却试图改变自然环境,人工创造自然环境,更严重的是还有一些设计师直接只从房地产开发商的角度考虑,人工加一块草坪、开挖一段人工河就算是生态型住宅,这样的做法完全丧失了我们追求的天人合一的生活与环境理念,虽然我们不能完全达到田园生活的标准,但是对舒适的生活环境与高层次的生活理念的追求并没有错,对于景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坚持更是需要提倡的,如果想要做好这两方面的工作,就需要生态环境的保护者与景观的设计师之间进行沟通合作,这样才能够得到更好地景观环境设计的结果。

2 城市景观设计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内在联系

2.1 在城市当中进行小范围的城市景观的建设对于大范围的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直接影响

在现代的城市当中进行城市景观环境的建设一般是在住宅区、城市景观、公园等小范围内进行生态环境的建设,这样的建设对于城市的整体生态环境都具有直接的影响,城市的景观规划部门与环保部门之间应该进行协商合作,努力争取将城市的景观设计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建立起联系。

2.2 在投资上城市景观设计与生态环境保护具有很大的一致性

现在我国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大多数还停留在号召阶段,对于生态环境进行直接投资的还在少数,但是在生态景观的建设上却能够做出很大的投资,城市的生态环境保护型的城市景观建设能够给城市的环境保护带来很大的助力,所以两者之间要共同进行协调,进行合作开发,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2.3城市景观设计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相互依赖

自然环境的反应就是景观,自然环境存在各种生命,人们享受的需求也是建立在自然生态环境之上的,由于景观是一个生命的综合反映,也在不间断的进行着生存和死亡的交替,因此,一个景观如果是健康的就需要不断地进行再生。如果景观没有再生能力,就没有景观的可持续发展。培育健康景观的再生和自我更新能力,恢 复大量被破坏的景观的再生和自我更新能力,便是可持续景观设计的核心内容,也是景观设计学的根本的专业目标。城市的景观设计师在进行城市的景观规划设计前要进行全面的综合考察研究,将一个可行性方案制订起来,再进行城市景观的开发,不能只从城市景观设计的角度出发,也要对城市景观的生态环境进行全方位的评估,努力创造环境、人、生态的和谐相处的发展前景。

3 城市生态景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容

3.1 生态系统具有可持续性

在城市的生态景观当中就算是一个池塘、一片森林、一片草地,甚至一块广场,都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在每一个小的生态系统当中, 都存在着自然元素和生物元素。我们的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是在有人介入的情况之下,尽量的不对自然产生干扰或者说是人类的活动的介入能够帮助自然恢复生态系统。

3.2 自然环境和生物植被相适宜

在进行城市景观设计的过程当中,不能回避的就是在进行人为的介入的过程当中很多植被与生物会被引入到生态环境当中来维持环境的平衡,如果想要得到生态平衡,就要考虑环境是否能够承受引入的植被和生物,不能单方面地以人的意志为中心。

3.3 减少污染物排放和人类的干扰

有学者在进行一些实地的公园环境设计的过程当中,只用了很少一部分的人为干扰,在完全保留自然河流生态廊道的基底上,创造了比较完美的一套崭新的生态景观,最大程度上将自然生态系统保留了下来,还进行了城市景观建设的发展。

3.4 将原来的人文环境进行改造和利用

一些比较优秀的城市景观设计,优点就在于能够将一些废弃的工厂的场地利用起来,进行装修和改造,这样不仅能够体现新中国成立起来的人文风貌,还能够将我国非凡的历史文化展现出来,将一些能够体现专业知识的景观保留下来,将现代环境意识、生态理念、文化与人性体现出来。

4 总结

总的来说,当前我国的城市景观设计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内在联系十分密切,景观设计的相关负责人员在进行城市的景观设计之前对于城市的生态环境的因素应该进行充分地考虑,要结合可持续发展观,加入生态景观建筑方法进行设计,目标在于能够设计出既具有生态环保作用又能够展现城市现代化风貌的景观,这样才实现了城市景观设计与生态环境保护的高度结合。

参考文献:

[1] 陈丽娟.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江大道工程景观设计[C].//城市道桥与防洪.2007

环境保护前景范文3

一、旅游发展与旅游环境保护的矛盾对立

众所周知,旅游的发展一方面依赖于环境;而另一方面,由于旅游环境的脆弱性,旅游发展又给旅游环境带来破坏和影响;因此,对旅游环境不妥善管理和系统保护,势必影响到旅游发展的持续性。旅游发展与旅游环境保护这种矛盾主要表现于以下两个方面:

1.旅游对环境的破坏。

旅游对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为对可供观赏的山川湖泊、名泉瀑布、名胜古迹、森林资源,动物资源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损害和污染。旅游对环境的破坏问题已得到旅游界的相当重视,在此本文不予赘述。旅游对环境的危害一方面来自游客的破坏,大批游客拥入,致使基础设施紧张,旅游旺季造成的游人在某一景区的高度集中破坏或影响了该地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和生存环境;旅游对环境危害的另一来源则是外来投资商及当地旅游部门的大规模开发活动,这种破坏在第三世界旅游发展中国家的表现更甚,消极影响更大。究其原因,旅游开发和发展对环境的损害可归纳为如下三点:

首先,旅游部门只顾眼前利益,对旅游资源做过度性、掠夺性的开发;其次,是对景区环境的粗放式管理,对旺季游客过分集中的现象缺乏科学的、合理的疏导或价格调控等管理手段;再次,旅游发展过程中,景点开发以及旅游基础设施病态膨胀的趋势日益明显。

因此,如何一方面发展旅游,一方面合理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旅游赖以持续发展的环境成为旅游界急需迫切解决的课题。

2.旅游环境保护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旅游主管部门与实业部门对旅游环境保护的必要性与迫切性均已形成共识,并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在政策制定方面,我国自1973年始先后频布了一系列关于环境保护与管理的法律、法规;如《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试行草案)》、《对外开放地区环境管理暂行规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征收排污费暂行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文物保护法》,以及1992年巴西联合国环发大会后的《中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等等规定都不同程度地与旅游环境保护有关,初步形成了一套环境行政管制体系。在对旅游环境保护的实际工作中,旅游行政主管与实业部门、环保行政主管与实业部门精诚合作、联手防治、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有不尽令人满意之处。

对旅游环境有效保护的制约因素可作如下几方面的归纳:

①旅游环境保护制度不完善,管理不健全

国家有关部门虽制定了一系列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但我国的旅游业尚没有自己专门的旅游环境保护法,我国政府1985年才将旅游业作为国家重点支持的一项事业,正式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旅游业在我国还处在初期发展阶段,因此,关于环境保护虽然在立法上作了许多工作,但在法律、法规的监督执行方面却缺乏健全管理。旅游区大多数基础建设项目,没有按规定程序办理有关环境保护手续,有的虽然办了,但没有相关部门的配合把关,流于形式。国务院有关部门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指出:“对未经批准环境影响报告书或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建设项目,计划部门不办理设计任务书的审批手续,土地管理部门不办理征地手续,银行不予贷款;凡环境保护设计方案篇章,未经环境保护部门审查的建设项目,有关部门不办理施工执照,物质部门不供应材料,设备;凡没有取得‘环境保护设施验收合格证’的建设项目,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不办理营业执照”。然而事实上,这些措施没有得到真正落实。再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30、31条规定:“刻划涂污和损坏国家保护文物尚不严重的,由公安部门或文物所在单位处以罚款或赔偿损失。”其中何谓“尚不严重”,罚款赔偿如何界定,都无具体明确的规定,容易造成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局面。加之一个时期以来,旅游区没有权威性的环境保护机构,往往一个旅游区分属几个部门主管,形成旅游部门、环保部门多头领导,各自为政,互相扯皮,条块分割的现象,不利于旅游环境保护具体工作的开展。

②重产值、轻环境

虽然中央反复强调环境的重要性,但对基层企业领导者和经营决策部门来说,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一直是个两难选择。在许多地区的旅游开发和发展中,以牺牲长期效益为代价来换取短期利益的现象时有发生。

③环保经费紧张

各级财政拨给的保环专项经费和业务费用相当有限,加之工作没有很好地开展起来,许多该收的环保费没有按规定如数加以征收,再加上污染治理欠帐太多,导致许多环保治理项目没有资金保证,环保工作无法实施,形成恶性循环。许多旅游区的环保部门除了有一两台陈旧简陋的监测设施外,多数无钱添置其他基础性设施和配套设施。对于旅游区内排污情况难以进行常规分析,环境规划、环境趋势预测往往也因没有监测依据而无法进行。

④旅游开发、发展过程中生态意识不强

我国许多风景优美的旅游区座落在偏僻的、经济不发达地区,如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区,他们仍处在半封闭、半开放的发展状态中,过着原始的伐薪取暖、辟地种田的生活方式,因此,当其居住地被开发成旅游点时,居民们或破坏生态或猎杀动物以供纪念品交易,并通过这种方式获取旅游经济收入。居民低弱的生态意识也反过来影响了旅游者的生态意识,旅游区内随地乱扔纸屑、果皮、对文物乱涂写等不文明行为很是普遍。

⑤旅游区客容量超负荷问题远未从理论上和管理上得到解决。尤其是知名度较高的景点和景区,旅游旺季时,长期“人满为患”。关于客容量与旅游环境保护的关系问题,本文拟在第二部分作详细论述,在此故略。

前文提到的旅游环境保护工作中存在的诸类问题加剧了旅游与环保的矛盾,使保护主义者和实业部门的冲突,游客和目的地居民的冲突以及居民之间的冲突更加恶化。

二、旅游持续发展与旅游环境保护的周期循环模式

旅游人数、旅游区客容量与环境质量之间有着一种直接的密切关系;旅游人数大于或等于景点饱和承载量时,旅游对环境的破坏则大些,反之,则小些。旅游环境质量变异涉及游客行为、心理、社会文化、居民参与程度等许多不可控因素,因此,可能在某个微观的具体时间断面上,呈现出无规则的特征;但是从旅游景点的宏观历史发展看,游客到达人数与景点演变之间存在一种内在的周期循环规律。下面本文想借助RichardW.Butler博士的旅游景点周期循环演变模式,通过分析游客人数与景点发展的关系,来提出相应的景区旅游环境保护周期循环的设想。

1.旅游景点历史发展演变模式

Butler博士系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旅游地理系教授兼主任,在长期从事安大略省北部乡村旅游景点发展演变的研究之后,于1980年在《CanadianGeographer》刊物中发表题为“TheConceptofaTouristAreaCycleofEvolution:ImplicationsforManagementofResources”一文,并由此提出了旅游景点历史演变模式,按时间发展和游客到达人数,Butler把一个旅游区的发展演变划分为六个过程:即,开发、参与、发展、巩固、萧条、重现活力(或衰亡)等(如图1示)。

根据进入游客的数量,旅游者类型特征以及旅游设施的发展状况,这六个过程又可归纳为三大阶段。第一阶段含开发与参与两部分,吸引的游客以少数先锋型旅游者为主,如探测旅游者、嬉皮士、流浪汉等;少数当地人参与旅游活动;该阶段旅游人数少,设施设备简陋,游客或搭帐野营或借宿当地人家中,此时的旅游发展仍处在自由无序状态;旅游对环境尚不构成威胁。第二阶段包括发展,巩固和萧条三大部分,其主要特征是大量游客涌入,景点吸引各种类型的旅游者,尤其以大众旅游者为多,中、高档宾馆数量不断增加,旅游设施设备趋于齐全;旅游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游人大量涌入对环境的威胁日前明显。第三阶段是产品的更新开发阶段,此时的旅游者仍以大众旅游者为主,在数量上可能呈上升趋势、也可能呈下降或衰亡趋势,但无论游客数量的多寡,齐备的旅游基础设施已饱受折腾,旅游环境质量和景点的吸引力已明显下降,旅游人该地区文化和环境带来了相当大的影响,经过管理上的弥补措施,如关闭大修、开发新产品,恢复环境吸引力等,该景区的旅游发展尚有回光反照的可能;否则该景区就从此走向衰亡了。

2.景区旅游持续发展与旅游环境保护周期循环模式

从对前一部分的分析中不难看出,一个景区的历史发展演变、景点的质量和吸引力都与该景区的环境保护状况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对一个景区的旅游环境保护,也应和该景区的发展演变相对应,呈周期循环保护状态(如图2)。

A.环保开端a.开发e.萧条

B.系统保护措施实施b.参与F.再现活力

C.持续保护c.发展g.衰亡

d.巩固

在景区的开发,参与和发展的初期阶段,游客和当地居民卷入的人数少,远未达到旅游区的容量,旅游发展未有系统管理的存在,该阶段旅游对环境的破坏虽不明显,但已存在,因此应作为景区环境保护的开端(A),有关部门应对该阶段已存在的环境破坏现象做及时的观察和研究,以便科学地、合理地预测和估计该景区今后旅游资源大规模开发利用、景区设施建设,以及大量游人介入可能造成环境破坏的程度,范围和有效保护的重点难点,为该旅游区今后的发展提供科学的环保依据。强调环保开端阶段在一个景区发展中的意义尤其重要;因为该阶段的环境破坏常常因其“微不足道”而被忽略,而后却给人带来“为时已晚”的遗憾。

当景点经历迅速发展,巩固到萧条阶段时,系统的旅游环境保护措施应及时跟上,这是旅游环境保护周期循环的第二阶段(B),该阶段游客对景点的需求呈急剧上升趋势、游人大量涌入,旅游区容量常常处于临界范围内,设施呈紧张状态,加上相关的开发和建设,旅游发展对景区环境构成严重威胁、若不妥善保护和管理,环境质量和景区吸引力就会一落千丈;因此,该阶段及时系统的实施环保措施是景区旅游持续发展的关键保证。

景点的发展在历经了萧条阶段之后,可能由于旅游实业部门更新产品、加强营销手段、提高产品质量,而重现活力;也可能由于各种努力的失败而从此走向衰亡。但无论如何,对一个景区周期循环的环境保护,不会因景区衰亡阶段的到来而结束;因此,该阶段对景区环境的持续保护(C)是景区旅游得以持续发展的实现。

上述提到的旅游区环境保护完整周期的三个不同阶段,可能会因不同类型的旅游者需要差异、旅游心理和行为、以及地方文化和居民参与的不同程度,而在微观上体现出不同的特征;但从旅游景区发展演变的整体而言,旅游景区环境保护周期循环模式的三个阶段能从动态的角度、宏观地描述景点历史发展演变和环境保护的关系。

从动态的角度、把旅游环境周期循环保护划分为环保开端、系统保护措施实施和持续保护三个阶段的提法,和从静态的角度,把旅游环境保护的实际状态划成不足状态,饱和状态和过度状态之说,在管理方法论和具体措施实施上,可以相互弥补、相得益彰。

(附图{f90304})

图2景点演变、承载量与环保关系

3.旅游环境保护周期循环模式存在的理论问题

Butler的旅游景点历史发展演变模式自1980年提出后,西方许多学者曾多次把它应用到旅游景点或旅游产品历史发展演变的实际案例分析和研究中,并在理论上和经验数据上对原模式作了进一步的发展(Hovinen1981,Lundgren1983,Meyer-Arendt1985,Keller1987,Strapp1988)。在众多的文献中,1987年DouglasPearce对西班牙阳光海岸的考察研究发现,景点幼年期、青年期、成年期,衰老期等四个阶段之发展演变与游客数量、旅游环境、景点的城市化和产品资源的商业化不无密切关系;而在这诸多影响旅游景点吸引力的因素中,游客人数的多寡和环境质量的好坏,对延长景点的寿命,起着最直接的使用。与地中海沿岸的其它景点相比,成年期游客的大量涌入和旅游环境质量的急剧下降使西班牙阳光海岸迅速进入了衰老期,加上环境保护措施没有及时跟上,致使该旅游地永远失去了回春的机会。类似的景点发展演变在我国也很普遍。邵学文在《旅游区发展模式的初步探讨》(《旅游学刊》1990)一文中,从Butler的旅游景点发展演变模式出发,针对江苏省淮阴市旅游区的特点和现状,分析了该市旅游区的发展过程。该文作者把旅游区的各个景点按性质和特点进行分类,阐述了各个景点在开发、成长、成熟、停滞、衰退或回春等五个阶段所呈的状态,探讨了近十五年来作用于景点演变发展的外在和内在因素。

把旅游景点环境周期循环保护构想嵌入景点历史发展演变模式乃是对景区旅游环境宏观管理的尝试,是对景点旅游环境质量的一种全面管理和保护设想;但它仍然存在一个亟待解决的理论问题,即旅游区容量临界范围的定量界定问题。景区容量临界范围没有定量界定,不利于对景区超容量接待现象在管理上进行宏观调控。例如,衡山绝顶祝融峰,总面积477平方米,按人均占用8平方米,每人游览15分钟,每天开放12小时计算,日合理环境容量为2862人次,而实际上每年旅游旺季(7—10月),日均游人为4600人,人均占地仅5平方米;游人最多的时候竟高达一天3.1万人次,人均占地仅0.73平方米。厦门的鼓浪屿日光岩,游人的平均占地经常不足2平方米。我国的许多旅游景区,这种超容量运转现象极为严重,致使景点内植被受到严重破坏,环境也受到严重污染,大大地降低了景点的吸引力,缩短了寿命。

虽然不同旅游区游客超载情况因地而异,各地旅游景点控制超载的措施各有高招,其中也不乏成功的经验,如黄山对旅游旺季游客超载现象通过交通调控、外部调控、经济调控,景区调控等管理手段,收到可喜效果;但依笔者陋见,对旅游区容量临界范围问题,旅游学界,旅游规划开发部门以及环保科学界还有必要从单位时间内进入景区人数、单位空间内游人占有游览面积及其与景区的实际游览总面积比例关系的角度,调查研究、获得经验数据、并对旅游区容量临界范围作出定量的界定,形成全国统一的标准,为各地旅游区解决环境超载问题提供可循的依据,以宏观地实现对旅游景区环境质量的有效保护。据笔者涉猎,对旅游景区容量临界范围的统一标准定量界定问题,在西方旅游发达国家的旅游研究文献中尚不得见,笔者相信对这一问题的理论研究,在解决景点超载问题以及对旅游环境实现有效保护方面,将有实际的指导意义,故在此把问题提出,求教于方家。

三、关于旅游持续发展与旅游环境保护的思考和建议

旅游环境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是旅游发展得以永续的前提和保证。保护和恢复我国旅游环境的良好状态,防止环境进一步恶化,要通过综合治理。

1.健全旅游环保的法律制度和管理制度

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一套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但旅游环境保护和一般意义上的环境保护相比,所涉及的面更广,因素更复杂,因此,有关立法部门应尽快制订和颁布《旅游法》、《旅游环境保护暂行规定或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以便和已有的制度配套完善。与此同时,更重要的是通过依法守法来保护和治理旅游环境,建立强有力的旅游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和完整的管理体系,来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并监督和管理旅游开发和发展中的环境问题,做到有法必依。

2.加强对旅游环境保护的宏观管理

旅游环境保护工作应多谈“防”,少谈“治”,突出“防胜于治,防先于治”的管理思想,使旅游环境保护工作宏观地贯穿旅游规划、开发,发展和巩固等各个阶段,规划时,应通过科学合理的环境预测和估计,对环保的点、面可能造成破坏的程度和范围以及景区超载情况的有效调控等问题进行宏观管理,应切实避免旅游开发与发展中重产值、轻环境的短期行为,避免“亡羊补牢”式的管理手段。

3.提高环保意识、实现主客参与管理

旅游环境保护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部门,管理部门,当地居民和旅游者的全体参与;因此,通过法制观念教育、全面观念教育以及长远观念教育,来提高全民族乃至入境游客的旅游环境保护意识,对于持续发展旅游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这一点上,我们的一些旅游开发和发展似乎没有完全掌握和充分尊重居民对发展旅游的认识,缺乏对居民直接参与旅游开发和发展的鼓励。

4.增加环保经费

环境保护是全民族的大事。在目前国家财政吃紧、困难较大的情况下,各级有关部门应采取多渠道、多途径筹资办法,以保证充足的旅游环境保护经费。比如,在旅游环保管理上,收好、管好、用好各种排污费;对景区开征适当的旅游资源维护费;此外,地方政府要积极发展旅游业及相关产业,不断增加经济后劲,以保证逐年增加旅游环境保护的投资。

5.加强科学研究

旅游科学是一门以应用型见长的交叉学科,旅游环境保护涉及到的学科面很广,因此,在景区的开发和发展工作中,应开展多学科、深层次的调查研究,以便更科学地对旅游环境进行综合保护和治理,使旅游得以持续发展。

6.抓住时机、大力开发生态旅游

随着生态意识的普遍提高,旅游者本人将成为旅游环境保护的重要角色。由旅游者直接参与环境保护的乡村旅游,绿色旅游等等生态旅游形式是当今公认的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旅游与环保矛盾不能共存的理想的旅游形式,是世界旅游发展的新趋势。我国有许多部级乃至世界级的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丰富,适时适地地开展各具特色的生态旅游,有利于旅游环境保护意识的整体提高。

总之,旅游发展不应把自己同旅游环保敌对起来,环境有效保护是为了更好,更持续地发展旅游;相信在全民环保意识日渐提高的今天,通过有关部门对旅游环境的宏观保护和综合治理,我们的旅游资源一定能够得以持续利用,旅游业一定会真正成为现代社会中的一项“朝阳产业”。

参考书目:

1刘汉洪、彭旺元:《南岳衡山“旅游公害”及其防治对策》,《旅游学刊》,1991,6(1):35—38。

2刘振礼:《旅游环境的概念及其他》,《旅游学刊》,1989,4(4):37—39。

3刘继韩:《对承德避暑山庄旅游环境保护的意见》,《旅游学刊》,1994,9(2):42—43。

4罗斯·道林(Ross.K.DowLing):《从环境适应性来探讨旅游发展规划》,《旅游学刊》,1993,8(6):50—53。

5傅文伟:《发展旅游与环境管理》,《旅游科学》,1992,(3):11—15。

6谢彦君:《永续旅游;新观念、新课题、新挑战》,《旅游学刊》,1994,9(1):21—26。

7楚义芳:《超载、旅游污染及其控制》,《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1,(1):58—61。

8黄成林:《黄山旅游旺季游客超载调控措施研究》,《经济地理》,1992,(3):38—41。

9谷上礼、刘汉洪:《环境保护与旅游业的发展》,《旅游通讯》,1994,(2):8—11。

10BryanH.Farrell&DeanRunyan,EcologyandTourism,AnnalsofTourismResearch,1991,18(1):26-40.

11Butler,R.W.TheConceptofaTouristAreaCycleofEvolution:ImplicationsforManagementofResources,CanadianGeographer,1980,24(1):5—12.

12DavidG.Simmons,CommunityParticipationinTourismPlanning,TourismManagement,1994,15(2):98-108

13EdwardInkeep,EnvironmentalPlanningforTourism,AnnalsofTourismResearch,1987,14(1):108-135.

14Hovinen,G.V.ATouristCycleinLancasterCounty,Pennsylvania;CanadianGeographer,1981,25(3):283-286.

15JohnAp,Residents"PerceptionsonTourismImpacts,AnnalsofTourismResearch,1992,19(3):665-690.

16JuanitaC.Liu,PaulineJ.Sheldon&TurgutVar,Residents"PerceptionoftheEnvironmentalImpactofTourism,AnnalsofTourismResearch,1987,14(1):17-37.

17KellerC.P.StagesofPeripheralTouristDevelopment-Canada"sNorthwestTerritories,TourismManagement,1987,8(1):20-32.

18Lundgren,J.DevelopmentPatternsandLessonsintheMontrealLaurentians.IntourisminCanada:SelectedIssuesandOptions,P.E.Murphy,ed.pp95-126.WesternGeographicalseries,Vol.21.Victoria:UniversityofVictoria.1983

19Meyer-ArendtK.TheGrandIsle:LouisianaResortCycle,AnnalsofTourismResearch,1985,12(3):449-465.

环境保护前景范文4

一、只有环境美,才有旅游价值

大自然是美的源泉,无论是山川的自然风光,还是田园的秀丽景色,或是滨海的波涛浪花,都是美好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美的环境,既可使人们留连忘返,沉浸在美的意境里,也可使人们得到陶冶情操,激发热情,充满活力。“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就是形象地说明了大自然的美对人们的精神感应作用。因此,人们通过游览风景区,欣赏自然风光,瞻仰名胜古迹,赞叹能工巧匠的高超,享受大自然的美,而获得精神生活上的满足。

当然,由于旅游者的种类、年龄、性别、职业、阅历、性格及思想意识、文化素养、宗教信仰、审美水平、具体环境等的不同,对美的要求也有很大的差异,正如孔夫子所说“智者乐山,仁者乐水”那样。如有一些旅游者在游览名胜古迹时,常常会对一些古代建筑、文物古迹,以及与文化传说有联系的风物,感到特别的兴趣。对这些人文景致的欣赏,实际上包括了对古代人们改造自然,创造美好生活的赞美。旅游者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中进行游览,既增长知识,又获得美的享受。这种知识的获得和美的欣赏,往往是联系一起的,从而进一步增添了游览的兴味。

但是,大自然的美,都与绿色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为绿色是生命之色,绿色的环境能引起人们愉快的精神状态,并使人们得到良好的休息,而保持旺盛的精力;绿色还有净化空气,改变自然环境的作用。所以通过绿色植物的生命活动,可以达到维护生态平衡,为人类创造合理的生存环境,为人们提供较多的接近自然美,享受自然美的机会。因此,保护好绿色森林资源,就是维护优美环境的关键。因为森林一旦破坏,绿色生命之美也随之销声匿迹,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将是一幅荒山秃岭、穷山恶水、垃圾遍地、嗓声刺耳的凄凉衰败的景象,是人们所不愿一顾的厌烦之地。

因而,只有环境美,才具有旅游价值。所以,我们这一代人不仅负有保护和利用好现有的环境,为开发、建设更多、更好的旅游区,发展旅游业的任务;而且更负有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更多、更好的生存、生活环境,以创造更多的旅游财富的责任。

二、开发与保护并重,才能确保环境美

要加快发展旅游业,必须一方面在修葺原有旅游景点的同时,开辟新的旅游景点;另方面在合理地开发新的旅游资源时,应注意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切忌对旅游环境进行建设性的破坏和破坏性的建设。

首先,要依照来保护环境。建设旅游风景区、开发旅游资源时,要充分利用现行的许多法规条例,以确保风景旅游区的环境免受污染的破坏。如利用“森林法”,既可制止对森林的乱砍滥伐,防止水土流失,又可直接保护自然环境,保护风景旅游区的旅游资源;又如利用“水污防治法”,对保护江、河、湖、海水体免受污染的危害,对维护旅游用水环境等,都有重大意义。因此,我们要充分运用法律武器,对风景旅游区的环境加强管理;以保护旅游资源,为发展旅游业创造条件。

其次,要树立防重于治的新观念。保护旅游风景区环境的目的,是为了促使风景区的自然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转化,为人类的休养生息,创造越来越好的条件。因此,必须贯彻树立防重于治的思想,做到防患于未然。要避免重走资本主义世界“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无论是山林、水体、风景名胜,只要是已辟为旅游区,或计划要开发为新的旅游区,都应事先就其环境保护方面,制定规划,采取措施,按其重要程度,实行分级管理,分级保护。不能等到成了堆,再来补救、治理,而处于被动局面。

再次,要加强治理已受破坏的环境。由于各种原因和条件的限制,我国有不少的旅游风景区的环境已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有许多风景名胜古迹受到程度不同的污染危害。如“奇秀甲东南”的武夷山,是典型的丹霞地貌,再配上独特的九曲溪及两岸苍翠、挺拔的植被,而成为著名的风景旅游区。但在前几年,人们却对武夷山上的森林,进行掠夺式的砍伐,使其精华的九曲溪的水位急剧下降,而严重威胁武夷山的旅游景观价值。所以,对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和破坏的环境,必须及早进行必要的治理和抢救,使之尽快地恢复其本来面貌,以适应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迎接更多的旅游者前来观赏。

三、搞好环境保护,促进业

为了让更多的游客都能饱览我国奇妙绝伦而绰约丰姿的旅游资源,我们必须在从事旅游业工作中,注意旅游风景区环境的保护和管理,特别在当前仍有很多人尚未充分认识到这个的重要性时,把保护风景区环境作为发展旅游事业的一项主要工作来抓,就显得更为重要。

1、要美学观点,搞好旅游风景区的环境规划

一个良好的旅游风景区,必须是风光秀丽,环境未受破坏和污染,能满足旅游者观赏和行动的心理活动环境。因此,必须应用美学的观点搞好环境规划。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园林、建筑、地质、地理、生态、气象、环保、文物、、、管理、旅游和美学等多种学科协同配合,对风景区环境进行综合考察、评价、预测合理的旅游规模等,从而提出旅游风景区的环境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最佳方案。这个最佳方案,一定要从美学的观点出发,按规划的要求,提出严格禁止在风景区范围内大兴土木,建工厂;严格控制在风景区兴建各种楼、堂、馆、所和旅游饭店,使风景区环境免受不必要的污染。并提出在必要地段,实行封山育林,确保风景区生态平衡,以努力把风景区建设成为一个有益于人类健康,构成为一个适合于康乐消费的舒适、优美的旅游环境,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2、要加强宣传,提高游客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发展旅游业,虽可以给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很多的效益。但也产生一些旅游污染等消极因素。如当游人到一些风景名胜区去,有的人对那些维妙维肖、栩栩如生的象形俏物,都喜欢自觉或不自觉地用手抚弄、拍打,一不小心就会碰伤景物;有的人看到风景区内的花草树木长得逗人喜爱,便信手攀折、摘取而独自欣赏,甚至有的人为了爬山省力,就随意拆树砍竹以充当拐杖之用;有的人不仅在风景区到处乱扔果皮杂物,甚至随地大小便;有的人还在风景区的显眼之处,随意刻上“×××到此一游”的标志,惜以“留芳百世”等不文明行为。

对上述这些不文明的人为破坏、污染风景区环境前景物、植被和环境卫生等,均会降低风景区的旅游价值。因此,为了创造舒适优美的旅游环境,一方面要加强宣传教育,努力提高游客自觉地爱护风景区旅游资源、保护风景区旅游环境;另一方面要制定切实可行的风景区旅游环境的保护措施。如为了保持风景区环境的清洁卫生,应在风景区内相应地增设一些果皮箱,就可减少,甚至避免游客随地乱扔果皮杂物;为了保护风景区的景物,特别是对那些反映我国悠久历史和精湛水平的重点文物和著名景物,应增设钢网护罩加以妥善保护,既使游客能够透过网罩进行观赏,而获得精神上的享受,但又摸不着,以确保重点文物和景物不受损坏。而对那些已损坏的景物和已受污染的环境,要加以整理修复,使其尽快恢复原来面貌,以接待更多的游客。

3、要环境容量,保证旅游资源得以永续利用

环境保护前景范文5

关键词:区域旅游资源;环境保护;科学规划

一、旅游资源开发同生态环境保护二者之间的关系

从旅游业来看,该行业对于自然资源的依赖性较强。具体而言:旅游区之所以能够吸引中外游客前来,关键取决于其是否具备优美的人文景观与自然风光。唯有具备前述要件的旅游区或者旅游景点,方才能够吸引游客前来,并使游客逗留与此,流连忘返。然而遗憾的是,现今一些地方政府将旅游业的开发视为本地新的经济增长点,力求通过大力开发旅游资源实现财政创收,而在开发过程中,未能形成对旅游景点开发的合理规划,也未能因地制宜地实现对本地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因而在投入了较大地开发成本后,造成了对本地资源的无端浪费,进而带来了一系列环境污染与环境破坏问题,这是现阶段國内多个地区在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所存在的共性问题。

旅游业的生存与发展是以环境的保护为前提,只有保护环境,保护自然,让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形成良性循环状态,才能吸引更多的游客,促进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二、旅游资源合理开发中对于环境保护的设想

区域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应该注重对科学发展观的践行与落实,强化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环保意识;注重对旅游资源的科学规划与合理开发并重;依法进行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活动。

1.注重对科学发展观的践行与落实,强化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环保意识

如前文所述,任何旅游区的规划以及旅游景点的建设,离不开自然环境,如若自然环境受到破坏,则无法发展旅游经济,亦无法依托旅游资源实现财政创收。考虑到这一问题,地方政府在开发、利用旅游资源过程中,应当具备全局性思维,规避短视现象,将科学发展观应用于旅游资源开发、建设之中。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一文中指出的:“要彻底改变以牺牲环境、破坏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不能以眼前发展损害长远利益,不能用局部发展损害全面利益,要在全社会营造爱护环境、保护环境、建设环境的良好风气,增强全民族的环境保护意识。”

2.注重对旅游资源的科学规划与合理开发并重

各地政府应当充分认识到,旅游资源开发同环境保护具有目标趋同性,因此,各地在旅游资源开发、建设过程中,应当对开发项目进行严格的环境影响评价,同时要确保旅游资源开发活动能够真正造福于当地人民。规划的指定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体现环保与开发相互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要实现有序开发。同时,在开发利用过程中要依靠科技进步推进资源利用方式的转变,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政府部门作为旅游资源保护的主要责任者,要把旅游资源的有序开发、合理利用、有效保护落实在当地旅游业发展的整体规划和实践中。

3.依法进行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活动

各地在进行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活动中,必须树立法制意识,即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以及其它保护环境、防治污染的单行法律,从而避免不当开发。

4.注重提升旅游景区管理者与游客的环保职责与环保意识

各地旅游景区应当加大宣传力度,提升游客的环保意识,使到此参观、游览的游客能够自觉爱护景区环境。同时,管理者自身亦应当强化环保职责,如应当在景区内设置环保宣传标语,安置垃圾箱,布置流动巡视员,通过这些举措确保景区内的环境得到保护。

5.各级政府应当出台政策引导机制

在区域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各级政府应该积极出台政策引导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1)政府应当出台环保一票否决制。对于重大基础项目审批,应当使用环保一票否决制。

(2)经营权和管理权分离。各地在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应当按照市场规律办事,即各地政府应当将景区运营权授权给具备丰富运营经验、具备资质的运营主体,以便使旅游景区得以实现良性运营。同时,各地政府应当强化对旅游景区环境保护的监督和管理,并建立长效的环保监督机制,以便发现问题做到及时纠正。

(3)允许社会公众参与到环境保护监督工作之中。通过社会公众对环境监督工作的参与,能够实现对旅游景区环保问题的有效监督。从外国的成熟经验来看,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广泛地采取了公众环境保护监督机制,并且取得了显著的环保收效。现阶段我国环境保护正处于发展时期,完全依靠政府难以确保环境保护的效度,因此有必要允许社会公众参与到环境保护监督工作之中,以便提升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实效性。

三、结语

尽管人类开始懂得理解自然,亲近自然,明白自然与人类生活的重要性,但更加应该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现在,我们在发展生态旅游中应该回报自然,保护生态环境,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谐共存。

参考文献:

[1]巩劼,陆林.旅游环境影响研究进展与启示[J].自然资源学报,2007(04).

[2]李燕琴.基于游客建议的自然保护区游客有效管理对策——以北京市百花山自然保护区为例[J].科技导报,2006(08).

[3]陈飙,杨桂华.旅游者践踏对生态旅游景区土壤影响定量研究——以香格里拉碧塔海生态旅游景区为例[J].地理科学,2004(03).

环境保护前景范文6

(一)原生的环境问题,即由于自然因素所造成的环境问题譬如一场地震的发生,火山的喷发和海啸的出现,会直接改变一个区域的自然面貌,造型地貌和摩崖石刻的崩塌,河水浑浊,湖泊淤塞,草木枯萎,动物迁移和灭绝等,如果人们不采取积极的保护措施,都会加剧这种变化。

(二)不注意保护文化遗产,造成对景物的破坏旅游区中的人文景物,都有着深刻的文化内容,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有些单位只从局部利益出发,并未意识到景物的文化价值和旅游活动的意义,破坏景点,霸占景点现象屡见不鲜。

(三)“三无”,“三乱”的建设,破坏了景物的整体美感所谓“三无”是指无规划,无计划,无设计;“三乱”是指乱分地,乱选址,乱建造。“三无”和“三乱”由于本身的无秩序性,使得景观原有的整体美感遭到了严重破坏。有的单位在旅游区内或者景区附近,无视规划要求,乱建高楼,降低山水和景物的高度,使得景观失去了它原有的和谐美。

(四)人们的旅游活动,如果一疏忽,本身也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主要体现有

1.绿化植被被破坏。很多的旅游建筑,没有规划的大肆建筑,侵占了大片绿地,破坏了自然的景观。

2.水污染。据调查,国外游客对环境的污染比城市居民排放的生活污水多6.8倍,废气排放多8倍,生活垃圾多9.8倍;国内游客比城市居民排放生活污水多2倍,废气排放多2倍,生活垃圾多2.5倍,燥声和振动也成等比级数而增加,若不采取有效的排污手段,都会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

3.不利于野生动物的保护,大量的游客的到来,使得野生动物的生活环境,变得嘈杂混乱,破坏了它们的饲养草和哺育环境,同时个别人为了追求个人的短期利益,乱捕杀野生动物的行为,也使生态环境系统遭到了毁坏。

二、解决的思路和对策

针对出现的这些问题,笔者认为应该针对旅游资源的不同特点,在开发过程中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一)对风景名胜区的保护

1.对风景名胜区实行ABC重点管理法。把风景区的核心部分划分成A区,在这类地方,不建大型生活建筑,只建少量观赏型建筑,尽量保持本景区原有的自然特色,突出它的自然美。在A区的地带划分为B区,在这一地带,除了建一些观赏性建筑外,还可以建小型的服务设施,以备旅游者所需,本区的建筑应采用园林建筑中的传统造园手法,如借景,对比,对景等,将B区建筑和A区景物和谐地融合到一起,而不是显得格格不入,很突兀和生硬。在B区地带,也是风景区的界线划分成C区,在这可以搞一些生活建筑,但是要保护好视野空间环境,确保景观的完整性。

2.建立风景防护地带。就是在风景区建立防护地带。在防护地带内,进行大面积绿化,不准兴办能造成污染的工厂和其他设施,控制农药的使用,居民点的建设也要规划好,以维护风景区内的生态平衡,保护景观原有的特色。譬如,武夷山风景区,就将精华的九曲溪景区上游地段划为保护地段,加以保护九曲溪。

3.在开发风景名胜区之前,作好全面规划,提出各种开发方案,进行全面评估,克服“三无”,“三乱”建设。在风景区的建筑要少而精,既满足了旅游者的需要,同时又能和周围的景物协调的配合,甚至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就更好了。

4.加强对游人的教育和管理。在游人进入景区之前,应通过多种手段,进行教育。

5.对景区的垃圾和粪便要严格的管理。游客在景区不可避免地要造成一些垃圾和粪便,对于此,景区一定要有足够的垃圾桶和厕所,同时要配备足够的清洁人员,以保护景区的环境。

6.要加强对水体旅游资源的保护。

7.要加强对地貌旅游资源的保护。

8.要加强对生物旅游资源的保护。保护生物的栖息地,最好的办法就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把一切有保存价值的森林生态系统和生物物种尽可能的就地保护起来。

(二)对人文旅游资源的保护

1.保护人文旅游资源原貌的完整性。a.对于文物古迹的修缮,即使它已经班驳陆离,也要“修旧如故”,而不能“整旧如新”.b.对于古建筑,要保护它的视廓,控制现代建筑的高度,以突出古建筑。如果古建筑需要搬迁,要原样搬迁。c.仿古重修。历史上有一些著名建筑,由于自然或人为的原因,消失了,但是后人们从古书或民间流传知道了它们的存在,为了满足人民文化生活和发展旅游事业的需要,人们重建它们,这就要求一定要在不违备历史的前提下重建,“重现”古建筑物的风貌。

2.保护人文资源的环境和生态。人文旅游资源不是孤立存在的,其存在的环境和生态对于它的存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坚持整体保护的原则。

环境保护前景范文7

关键词:旅游景区环境,破坏,保护

 

旅游业已成为世界上发展势头最强劲、创造价值最多的新兴的、独立的复合型产业,有无良好的旅游环境,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旅游业能否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体现该国家和地区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一.旅游景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旅游景区环境保护是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旅游景区中的具体贯彻和应用。旅游景区环境的保护对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一方面,景区旅游资源特色的存在是旅游景区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而旅游资源是有限的,旅游活动造成环境损耗和地方特色逐渐消失,实质上就是对旅游资源的消耗,景区发展必须保护好旅游资源,使其可持续发展利用水平不断提高。旅游景区环境与旅游景区的关系可视为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的矛盾关系。保护好旅游环境,就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反过来,又可促进旅游景区环境向好的方面转化,如此反复可以形成良性循环。论文参考。旅游景区环境作为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经亿万年的自然和人类演变过程而得以保存下来的,具有价值的珍贵资源,对它们的保护不仅是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而且对维持生态平衡具有积极的意义。保护景区环境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那么是什么原因在影响和破坏着景区环境呢?

二.旅游景区环境的破坏因素及其原因分析

只有全面深入地探讨旅游景区环境质量下降及遭到破坏的主要原因,才能寻求合适的防范对策与措施,最终达到妥善保护景区环境的目的。造成旅游景区环境质量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一) 旅游环境破坏的自然因素

旅游景区环境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大自然的发展变化必然会使旅游环境产业变化,有可能使旅游环境优化,但在大多数情况下,会使之衰败,根据大自然发展的影响程度和速度,可分为突发性破坏和缓慢性破坏两种。

1. 突发性破坏

突发性破坏是自然界中突然发生的变化。如地震、火山喷发、飓风、海啸、洪水、泥石流、塌方、滑坡等自然灾害。会突然直接改变一个地区的自然面貌,毁掉部分或全部的旅游资源和环境。例如:我国台湾省的日月潭因1999年9月21日的大地震而受到严重的破坏,日月潭风景区由于接近此次强烈地震的震中,而被震得面目全非,湖中光华岛上的观景台、凉亭倒塌;月老塑像基座腰折倒在乐砾上;文武庙已变成破庙;慈恩塔的塔尖被震掉,高塔变成了斜塔。

2.缓慢性破坏

自然界的风化侵蚀,会慢慢地改变景观的形态,这是缓慢变化。旅游环境的缓慢性破坏包括自然状况下的寒暑变化、风吹雨淋及生物作用所导致的旅游环境形态和性质的改变,任何名胜古迹及其环境都时刻受到自然机械风化的危害。在千百年的风雨侵蚀和人为作用的影响下,许多旅游区的旅游环境已出现衰败的迹象,如稀世之宝的敦蝗壁画和雕塑,频受威胁;北京故宫、天坛、颐和园的汉白玉浮雕、铜制品,正遭受酸雨的侵蚀,又如秦始皇陵,据说它高约120米,底边周长约2167米,这座由人工用黄土堆积的陵墓,经过2000年的风化侵蚀,目前高度已降到64.97米。

( 二) 旅游景区环境破坏的人为因素

旅游景区环境的人为破坏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严重的,大多超过自然风化破坏的程度。有的甚至是毁灭性的,按人为破坏产生的根源来看,可分为战争破坏、过度砍伐森林、旅游规划开发不当、旅游活动导致的破坏等多种原因。

1、 旅游规划开发不当

旅游区的开发缺乏科学规划,是造成旅游环境破坏的重要原因,有的所谓“旅游区规划”只是一些人随便想出来的,因而经不起可行性论证,更有甚者,有些旅游区虽然做了规划,但在实际开发时并未执行规划。例如在自然资源异常丰富、价值较高的地区,不宜大规模建设度假设施、别墅营地等。论文参考。一般应在距离旅游景观稍远处集中建设,而实际情况却是,一些湖泊风景区被疗养所等建筑物包围。

旅游开发建设过程中,旅游开发建设与旅游区整体环境不协调,破坏了旅游区环境,特别是旅游气氛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为古迹复原处理不当、新建项目与旅游景观不协调,改变或破坏了旅游区所有的、且应当保留的历史、文化、民族风格和气氛,忽视旅游区的整体协调盲目进行开发。

2.、 由于在风景区内开山炸石,砍树毁林,使水土流失加重

有的自然保护区由于盲目扩大旅游区,修建旅游设施,使原来动植物赖以生存的地域减少,它们的生活空间和养料系统也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动植物减少和生态环境恶化,生态环境系统失调。例如大量的农民涌入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云南石林采石,将造型优美的高石芽截去半截,用于烧石灰或水泥,使石林伤痕累累。在生产建设中,直接拆毁或占用文物古迹是旅游资源与环境被破坏的重要原因。如中国的古城墙除西安少数地方尚保存较为完好外,其他地区包括北京的古城墙大部分都被拆除。

3、 旅游经营管理中的失误

首先, 旅游区的资源和环境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水平跟不上,目前所有旅游区都是由旅游区管理处负责景区的管理和建设,在旅游区的环保工作中,经常发生相关部门扯皮及互相推诿的现象,造成管理混乱,影响了环保工作深入开展。

其次, 旅游经营人员缺乏环保意识,文明建设滞后,各名胜古迹受损。旅游业经营管理部门对旅游区内的粪便、垃圾等污染源只做简单处理,而不是彻底解决,对于维护环境的基本设施,如警示牌、垃圾桶、厕所等觉得没必要,不愿投资。

4、 旅游活动对旅游环境的破坏

旅游地和景区景点是有其自身容量的,超越了这一容量极限,旅游地的环境和景观衰退就不可避免。在一些风景名胜区,不断增加的游客使景区地面踩踏磨损而失去原有的特色。如故宫广场和许多殿堂内的地面,因游客密度过大而严重磨损,御花园的地面土壤也因游客踩踏而板结。旅游活动的开展加速了名胜古迹的损坏和衰败。古代丰富多彩的名胜古迹,如石刻雕塑、壁画等重要的旅游资源,尽管在自然条件下也会经历风化作用而衰竭,但其过程缓慢。旅游开发后,旅游活动的开展,大量游客的涌入,加速了自然风化的速度,导致到古迹的破坏。

三、 旅游景区环境的保护措施

1、 端正旅游开发和旅游景区的指导思想

当前的正确指导思想应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纠正“有资源就开发、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风景吃风景,充分利用本地区的丰富资源,加大开发利用力度,力争在近时期内取得可观的阶级性成果,”之类的错误或片面性提法,真正把开发和建设思想统一到与社会和环境协调一致的可持续发展思路上来。论文参考。旅游资源开发规划的制定,是旅游开发研究的中心环节。规划在对旅游景点做出科学构想和设计的同时,还要提出地形景观、林木植被、文物古迹、动植物、水体以及整个生态环境、旅游环境意境的保护措施,并合理规定保护区范围和确定环境容量。

2、 坚持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这是一条前人曾走过的以牺牲自然环境的巨大代价来换取经济“令人鼓舞的繁荣”的错误之路。世界上许多国家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旅游开发必须在规划中充分论证开发的社会和环境影响,特别要重视对环境的消极影响,实行开发与保护相结合,或者是在保护的基础上适度开发。

3、 控制旺季景区的游客量

针对旅游旺季一些旅游景点人满为患的实际情况,旅游主管部门和旅游景点要采取有效措施对游客进行疏导、分流或限制。如北京故宫,为保护古建筑和改善旅游环境气氛,实行调整门票价格和限制游览人数的作法,以取得良好效果。

4、 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

国家要立法保护旅游环境,旅游环境的保护必须立法,尤其是对重点旅游区,这点尤为重要。因为只有将环境保护纳入法律条款,增强环境保护的力度才能使环境保护落到实处。否则被破坏之后再想到保护,为时晚矣。运用法律手段保护旅游环境,就是给旅游者、旅游经营者和旅游管理者制定行为规范,使得他们有法可依。对其内容,特别应包括旅游区建设项目的审批办法和权限,旅游环境保护的范围和内容,对违反保护条款者的处罚办法等。

5、 提倡文明旅游,杜绝旅游污染

游人的文明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旅游景区的环境质量,我们的游客乱扔垃圾、随地吐痰、乱涂乱画、高声喧哗不文明习惯改变之日,就是我国旅游环境改善之时,对此要加强宣传教育同时配之以严格的处罚规定,对于不文明行为,罚而不严,等于不罚,必须通过各种媒体加强全民的环境道德教育,在治理和保护旅游环境的同时,应重视对青少年的环境道德教育。旅游景区应采用适当方式,让游客认识到游客在游览消费旅游资源的同时,也应自觉地维护风景名胜区的良好环境。应呼吁广大游客爱护大自然的山山水水,在美好的景观之中也留下自己美好的身影。

参考文献:

[1 ]周进步.现代中国旅游地理[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7.

[2]刘振礼.中国旅游地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

[3]林越英.旅游环境保护概论[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8.

[4]维君.环境保护基础[M].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

[5] 保继刚.旅游地理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环境保护前景范文8

论文摘要:就城市设计申历史又保护问题展开较为全面的阐进和探讨,广泛引用、惜鉴西方在此方面的先进理论与实践经验,井提出探索我国历史文化城市中的城市设计与景观环境保护的一些相关思考和观点,以对当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时裳城市历史文化保护的紧迫局面有所裨益:

2o世纪8o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随着经济体制改革而步人快速发展期,其规模和速度是前所未有的。城市建设带动了经济发展.提高了现代物质生活水平,但同时也遇到了大量新的矛盾和问题,体现着复杂性和多样性,有些还相当尖锐和紧迫。这其中面临的最大困难是如何对城市进行重构,既留住历史又开创未来。我国当前许多历史文化城市都遇到了景观环境特色危机,许多历史街区独特的空间环境和文化氯围由于房地产业的盲目建设、城市土地开发强度过大、速度过快而遭削弱甚至丧失,它们所蕴含的宝贵的历史文化价值也随之消亡而不可能回复=古典的或中世纪的城市所显示的和谐、有序、整体的景观特征是现代城市缺乏的。原因在哪里?我们的城市建设应如何同原有的城市景观环境结构相协调,从而建立起新的秩序;城市建设运作的方法和理论依据又是什么……,一系列的问题正困扰着我们。

1“生活的城市”——历史文化城市景观环境保护的基本概念和社会性策略

京都大学教授西山卯三先生在《历史文化城镇保护》中为“历史文化城市做了定义:“所谓历史文化城市,就是许许多多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群体构成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城镇街道景观=”并且强调了“环境景观”对城市生活所发挥的独有作用:“文化城镇就如地方文化的面孔.在这里反映着人们的实际体验,这是无法代替和转换的.他们将它视为自己的故土故乡。正是这种环境与生活的亲密关系,得出了文化城镇保护的基本原理原则.即对历史文化城市景现环境的保护,决不能只着眼于市民生活的发展和提高,而是同热爱保护地方文化的人们生活和环境的改善相结合,真正的创新必然是同优秀传统相调和:

城市的变化寓于生活之中,其本质带有社会属性,推动历史景观环境保护工作的前提是必须认识到这一事业的动力是当地居民历史文化环境保护机制的建立完善及行之有效的运转,是以居民环境意识的提高及其对地方行政的推动为原点,井提供宏观杜会背景。当前在我国随着《北京》所倡导的可持续发展概念的产生发展和普遍认同,使人本价值观重新得以重视,“有限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不可逆性”的观点渗透到社会公众意识中去.社会开始关注自身所承担的历史责任=一方面,居民对当地历史环境保护的关心和自觉性的高涨真正成为历史文化城市保护事业的原动力;另方面,国际上历史环境保护运动的兴起,亦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2“感知的城市”——对历史文化城市景观构成的逻辑分析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教授、建筑理论家amt rapoprt从人与环境关系的研究中得出人类的环境感知的社会模型,在其著作《建筑环境的意义——非语言表达方式》中提出环境不仅是物质的,人们根据意识作用于对象,亦即对象指示人们如何给社会组织和文化提供一套固定的线索,用以解释环境,从而帮助人们举止适度…并明确了环境的意义的概念.即事物的意义起源产生于社会的相互影响过程,认知人类学认为一个基本的人类需求是赋予世界以意义,办法是把世界分成适当的领域井给以命名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在研究人的思想心理发展上提出心理图式模型组织原则,认为图式是人脑中形成某种意象,图式的不断发展修正是认识发展的过程另外人与环境的感知还包含着平衡和适应的原则

日本学者在对本国历史文化城市的认知研究中就选择了一种日本式的社会学模式和心理学图式——“町的概念,这是由于其作为日本城市发展史上重要的物质内核起着关键的作用,今天日本的城市格局和发展摸式都是在町的基础上不断演化的结果。日本的“町”是从农业社会产生发展而来的,江户时代直到明治以后.一般指港口、驿站、城市等非农业的单一行业聚居地,在格局上与我国封建社会城市中的里坊、集市相似,但在社会结构和组织上有差别。通过对“町”的详尽考察,对其内在的构成有了清晰的认识。町的主要类型有港町(港口城市)、驿站町(交通性城l苻)、门前町(以寺院神社为中心)、市场町(以集市为中心)、城下町(以大名的居城为中心的多重城廓)、在乡町(乡村中的市街及各番领地城市)等。如此众多的城市类型代表着丰富多样的地区性生活文化,对这些城市环境景观构成要素的逻辑分析,可进一步深化城市环境的感知,只有获得历史文化城市系统完整的感知.才能达到对历史环境恰当的保护与管理目的。

3系统研究的方法论

日本在这方面的研究相当细致严谨,体现了科学的精神,分析的起始是城镇调查,不是表面肤浅地了解,而是深入到景观表象背后的状况。从主屋(建筑单体)、建筑群体布局和领接方式到街道市坊直至共同的集合体、城市及周边地区等逐层次分析,同时也强调景观实测。景观实测这一基础资料整理工作在整个景观环境保护中具有的重要地位.对某一个城市、村落进行详细实测.此图作基础进行分析说明。源于欧洲古老的历史传统,日本的相关工作受其启发.亦由民居研究水平提高到了大规模精细广泛的设计实测层次上,其工作和方法是搜集实测地区的所有建筑的平立面图、屋顶俯视图、总体布置图、局部的断面和连续立面图.从这些图面内容的分析寻找出城市景观和构成的含义,同时要调查城市与建筑的历史、使用方式、习俗、生活模式等,有时还要进行民俗学、社会学的分析:通过考察,查明整个历史文化现象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发展的,卫具备了什么价值和问题建立起历史文化城镇景观分析的基本体系。进一步的研究街道景观变化的规律胜、城市景观的普遍性和多样性.景观深度、景观配置、道路形式等特件.最终得出历史文化城市景观的形态和分类的结论。

4“意义设计的城市”——历史文化城市景观环境保护的专业性策略

历史文化城市景现设计必须明确其景观整顿目标的思想原则,这是专业性策略的基础。第一,在保护的同时如何使之变化以适应生活模式和内弈变化的需要。第二,并不仅从景观的视点上就可随心所欲地设计还顽表现出城镇的本质特征,而确定景观容许改变的范围和幅度总是关键而困难的。这需要相应的城市管理制度做保障。从景观整顿目标的角度对景观加以归类.主要是从注意观赏对象及其与其视点的关系,为观赏景观的优美性确定相应的观赏点和活动路线。

深圳大学教授吴家骅在《景观形态学》中写道;“任何景观设计的过程一定会包含下面三个基本方面:理性的思维——逻辑:感性的思维——情感;形象的思维——形式:”形式作为媒介将逻辑和情感从概念转变成实际景观,这说明景观设计的最终结果是以形式来体现的:历史文化城市景观保护方式同城市类型一样具有多样性,如冻结保护复原保护插^协调保护等。根据实际情况可相应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形式表达的具体运用要从生活环境整顿为出发点其中.历史环境中的新设计是历史文化城市保护方针的重要方面,日本逐步采取欧洲的“质朴协调形式”并在奈良、京都等的重要保护地段取得了成功。

历史文化城市景观环境设计和控制主要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一个层面是从整体上分析城市景观.发掘城市和自然背景的结构及人们对城市的意象感知。美国建筑学家kevinl,alch通过对洛杉矶、波士顿和新泽西三个城市市民的一些体验做了深^探讨,建立了新的标准——形象性(lnlageability),并阐述了对城市新建和改造的潜在价值,lvneh创造性地总结出了城市意象的五个要素,即道路、边沿、ⅸ域、结点和标志.井指出五要素之间相互影响而产生了印象品质的差别.同时建立,环境的可识别的印象性结掏,在此基础上考虑人们的活动需求,将存保护价值或复兴意义的地区界定出来,并确定保护对策。另外要将与自然背景有机协调的理想城市形态的构成要素描述出来如高度分区、视觉走廊、绿地、公共空间等、并制定设计对策:另一个层面足完善城市管理控制机制。日前主要是功能控制、关注土地利用的各项指标如容积率、建筑密度后退红线、绿化率等在此柱制下仍存在多种形态布局的可能。而城市景观中的核心要素表现为审美的特征,是主观感性的概念。如何用量化指标和确切的解释用语予以定义比较困难。当前美国城市景观管理的新进展是用法律语言明确定义出设计要素,如设计延续性,视觉穿透性等,并提出一套管制新开发的图式。

环境保护前景范文9

关键字:风景名胜区;规划;管理;保护

中图分类号:J21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我国的风景名胜区在建设、保护与旅游开发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效,但一些风景名胜区在控制性详细规划领域仍然存在着研究空白性、实践盲目性、潜力巨大性等特点 [1]。长期以来,我国风景名胜资源的开发形式,尤其在生态敏感的核心保护区范围的开发,侧重于上档次的商品化规模化建设。这种模式以资本投入,政府开发为主体,人的消费需求为前提,将人的价值规律凌驾于风景资源的自然生态规律之上,忽视了对风景资源的社会、科学、教育以及生态环境价值和效益的开发利用。把获取经济效益作为开发风景资源的唯一目标,进而忽视风景资源的开发尺度和其相关的法律建设。所以,风景名胜区的开发应尊重自然科学的规律,重视风景区的生态、历史、文化、科学、教育以及综合社会价值的开发。

中国风景名胜景区的规划

从规划管理的角度来看,当前风景区控规就是要通过“控制建设、旅游容量、突出保护”来协调“保护与开发利用的矛盾”。风景区内的任何建设活动要控制土地使用、设施配套、建筑建造及行为活动四个方面[2],同时还要溶入风景保护、游赏控制的内容以强化保护要求。

风景名胜区的土地使用性质按用地分类标准规定建设用地上的建设内容。按其功能可以分为四大类:游览设施用地、交通与工程用地、风景游赏用地、居民社会用地。环境容量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风景区的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社会环境在某一段时间内所能承受的旅游及其相关活动在规模、强度、速度上各极限值的最小值。设施配套控制是对风景区内风景游赏、居民社会等用地上的游览设施和基础工程设施建设提出定量配置要求。依据旅游设施系统规划所确定的游人数量,使旅行、游览、饮食、住宿、购物、娱乐、保健等设施达到配套要求。建筑建造控制即是为了达到良好环境条件,对建设用地上的建筑物布置和建筑物之间的群体关系作出必要的技术规定。景观环境控制依照空间艺术处理和美学原则,从风景区环境对建筑单体和建筑群体之间的空间关系提出指导性综合设计要求和建议。行为活动的控制即是从外部环境的要求,对建设项目就交通活动和环境保护两方面提出控制要求。风景保护游赏控制即是针对风景名胜资源在景观特征的可游览、可欣赏、且易破坏等特点,对风景游赏活动和保护培育要求两方面提出控制要求。

中国风景名胜区的管理方法

中国的风景名胜区在人口、体制、资金、文化、利益主体、地域关系的独特性和人类的诸多活动给风景资源的保护与管理带来巨大的压力。人类活动、名胜风景区发展及其与自然环境的互动关系、经营管理特点促使建立名胜区可持续发展的管理之路。

目前在西方国家公园保护管理理论与实践中,建立起“以资源保护与国民户外游憩需求相平衡”为核心的资源保护与管理模式。这种理论与模式引入我国,有助于我们理解风景名胜区的存在意义及其价值、功能、规划、利用、管理之间的互动关系与技术方法以及动态保护与科学管理的重要性、有效性,以便使我们认识中国人口多、收入差异大、素质差异大等特殊性。所以风景区利益主体多,资源保护的复杂性远远超过西方发达国家,必须走中国特色的资源保护管理道路。

针对保持保护与发展的内在动态平衡机制建立可持续管理制度,包括可持续管理规划、生态影响管理、社区与游客管理、服务管理、保护政策等,完善风景名胜区的法律法规,实现风景名胜区的法制化、制度化管理。处理好需求、生态、资源、使用、经济之间的动态平衡关系,实现资源保护与发展动态平衡的管理。风景区在践踏、游径、露营、划船、野餐等活动的影响上,建立游憩生态学的基本框架,应用于自然资源及国家公园的管理。

3.中国风景名胜区的保护

随着旅游业的兴起,风景名胜区为地方政府提供了稳定的财源、减轻了保护工作的财政压力,但也带来了使保护工作遇到了新的问题,带来了新的压力。旅游强调开发更便利的、食宿及其他娱乐休闲设施,但保护强调尽最大的可能保留原有的遗产特征及其风貌;旅游的兴旺使风景名胜资源的利益显化,导致对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与占用,与风景区的管理和保护产生矛盾。

风景名胜区对于维护国土生态平衡和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保护、保存、维护风景名胜区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时刻有自然或人为的因素威胁风景区遗产地的安全。因此,只有采取措施,克服和消除破坏风景遗产的威胁,才能维系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之间的平衡。

首先,要保持风景名胜区良好的生态环境,确定风景名胜区的定位。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国家遗产景观可持续发展所必须的,又能产生巨大的生态价值。因为国家风景区是具有保护性、公益性、展示性和传世性的人类瑰宝,不能将其定位于“旅游资源”、“旅游经济开发区”等,不能把保护性变成开发性,不能把公益性变成私有性,不能把展示性变成经营性。因此,风景名胜区必须要有正确的定位。

其次,改革管理体制,加快立法,走可持续额发展的旅游路线。伴随着旅游业的空前繁荣,很多景区因过度开发而导致的消耗效应,开始出现并显示出其潜在的威胁。因此,改革管理体制势,由国家建立职能部门,直接管理世界遗产和国家遗产,结束“割地开店”的局面。与此同时,完善国家遗产保护法,为保护风景名胜区提供法律保障。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做到生态可持续性、社会和文化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是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4.结束语

近年来,中国风景名胜区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风景名胜区的规划、管理,保护,核心是保护,重点是规划,关键是管理。规划为风景名胜区发展的基本吸引力,为旅游业发展需求,吸引更多的游人 ;管理维护游客安全和当地社区居民的生活秩序,为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感受,持或提高旅游业的竞争力和生存力;保护风景名胜区是维系自然 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之间的平衡,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