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审美管理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2-07-15 09:44:02

审美管理论文

审美管理论文范文1

【论文摘要】审美表述形态是多元的、个性的,新闻传播活动是独具个性魅力的审美创作过程,为了实现审美价值的合理表述,提高新闻作品的审美感染力,它要求审美创造者即新闻记者,要敢于在传播价值和形态上进行创新和突破。情感是对客观现实的最活跃的—种表现形式,注重情感氛围的营造是纪实类报道获得强势传播效果的重要审美特征。《内蒙》系列片从取材、用景、镜头处理、细节设计都很注重突出提起受众的审美感染力。

《内蒙边防纪事》系列片(以下简称《内蒙》)从策划到拍摄,从选材到内容,非常注重凸现电视文本人文化的传播价值和审美性的表述形态。全部纪实内容以审美主体即记者亲身经历事件或直接介入事件,近距离地感知、接触和体验传播对象,同时该片的取材和选景均从细节、微小处入手,通过生动的画面和极富感染力的电视语言,体现审美与人文的有效结合,深入客体内心,实现情感共鸣。

正是凭借这种人文化的传播策略,它在播出后,引起社会极大关注。受众直视记者对生活原生态的审美化表述和对审美对象深层次的人文化挖掘。

一、主体全方位亲历原生态,实现传播者审美与人文意识的高度融合

在所有的20多篇纪实亲历中,记者对审美对象进行探索隐式的解读,体现了人生对于记者的一种考验,从某种程度上讲,记者体验的背后其实就是一种“冒险”,在面对特殊的审美对象时,记者要敢于去接触和征服。因此,主体全方位亲历原生态,是构成审美和人文致效的首要因素,没有这种全方位接触,记者即使去亲历,也只是与审美对象“蜻蜓点水”,难以形成能传输深层审美意义的体验。

此次走访不到一个月时间,五组记者深入到内蒙古八千里边防一线几十个连队、哨所,行程上万公里,他们上高山、下哨所、穿雪原、走戈壁,拍摄了大量真实感人的故事。生动细腻的电视画面,除了反映出记者高超的电视表现能力和素质,更是在很大程度上彰示和折射出了记者作为审美主体对采访对象即审美客体所表现和融入的深厚情感。期间,采访小分队一行奔赴了雪域孤岛伊木河、额尔古纳原始森林、博克蒂沙漠,从大兴安岭茫茫林海到阿拉善大漠戈壁,从巴尔虎草原的夫妻哨到三角山上的“相思树”,哪里有哨所,哪里就有记者的足迹,哪里有士兵,哪里就有记者的身影。正是凭借着这股执著和热情,记者们与八千里边防生活原生态进行了全方位的接触,用电视画面纪录了大量感人生动的细节。如在大兴安岭最高的宝格达山哨所拍摄的两名记者,忽然发现天空中出现了罕见的“三日同辉”景观,为了给观众呈现完美的电视情境,记者立刻掉转摄像机,记录下这难得的画面。然而,其中有位记者只顾拍摄,却丝毫没有察觉到自己的鼻子已经被冻白了。后在医务人员的悉心呵护下,才将冻伤的鼻子救治好。试想,记者如没有不畏艰险、大胆剖析审美对象的敢性意识,怎可给观众留下美丽感人的画面呢。

正是凭着这股记录真实的亲历理念,边防记者此行创造出了很多感人心弦的记录和“第一”,拍摄出了充满审美魅力的精品,如《最后的夫妻哨》、《生命的巡逻兵》、《初识大漠驼兵》、《诺门罕的回忆》、《三角山哨所“相思树”》、《神山上的“神哨所”》、《阴山脚下的骑兵》、《雪域孤岛中的热血卫士》,等等。记者们对生活原生态的全方位亲历在电视文本中得到了充分证明,边防生活作为审美对象感动了记者,记者作为审美主体有效再现镜头,在叹服自然的同时,折服了自己和受众的心灵。《最后的夫妻哨》中,记者通过直接现身与张坤红进行对话,“每次查线回来都带干粮吗”、“为什么靠在电话杆上”、“暴风雪过后怎么样”、“冬天经常发生故障吗”,四个简单的发问和张坤红朴实的回答,引起的是主客体心灵的强烈震撼,作者与审美对象的接触,在向受众传达这样的哲理:亲历是人类征服自然的首要条件。对于新闻记者来说,主体思维的全方位亲历意识,是记者进行审美表达的首要因素。

二、审美主体的策略性选题,实现和满足了社会大众的主流心理诉求

有效而恰当的选题,是实现记者与新闻事实一体化,引发审美主体与客体、传播者与受众之间情感共振效应的前提基础。良好的选题要求记者必须对社会大背景景观进行全面而透彻的分析,在此基础之上,再对报道对象进行积极而有效的剖析,实现思想意识和审美领域的双重变奏,达到一种情感趋同、角色类同、认知略同和行为协同的状态,从而向受众展现极具审美内涵的客体,对受众实现情感引导和心理关怀。

在此次边防行采访中,我们可以透过细腻的电视文本,鲜明地看出记者对报道对象深入而细致的分析,20余段感人情节尽数立足展现内蒙古边防的小、散、远个体,这首先就是社会大众心理的普遍反映之一。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流民意人文化倾向的日益凸显,大众关注的焦点开始向弱势群体和小散远群体转移,这种积极的价值取向引导着社会舆论朝着良性和健康前进,它是社会整体价值取向积极提升的有力展现。

《内蒙》纪事片正是有效把握住了社会舆论关注的重点和焦点,将镜头定位在内蒙古八千里边防线上的平凡而又伟大人与物,始终用细腻的画面情节展现不外世人所熟知的个体,从而唤起普遍社会大众的心理认同。从骑兵到驼兵,从雪域孤岛到生命,从兵妈妈送健康到祖孙三代同守生命线,从物到人再到景,记者展现给受众的是一道道远离都市生活的嘈杂、遥远、陌生而又感人至深的风景,在《生命里的巡逻兵》中,记者用一句谚语引出生命清河口的危险,“过了贺兰山,越走越辛酸,到了清河口,扭头就想走。”但随后的描述可以让大众一目了然,“这里干旱少雨,风大沙多,年平均降雨量只有37毫米,蒸发量却是3700多毫米。全年6级以上的大风要刮260多天,经常要遭受沙尘暴的袭击。冬

季最低温度零下35摄氏度,夏季最高气温46摄氏度……清河口哨所有8名官兵,一个月由连队派人来轮换一次。生活给养要从300多公里以外来补充,当地水源全部是苦咸水,生活用水要跑100公里才能运来。值勤和巡逻是他们在这里的主要任务,巡逻方式根据不同的任务,通常采用徒步、乘车和骑骆驼。”短暂的细节描写,让读者对清河口的恶劣环境一目了然,受众在不经意间只能唤起一种心理上的认同,对边防军人的一种高度的崇敬感油然而出。试想,作者若选择在繁华喧嚣的都市或灯红酒绿的风场,此情此景何能把握住大众内心深处

的心弦。因此,有效而策略性的选题是提升电视文本魅力的有效砝码。

三、主体叙事技巧的人文化撷取,提升电视文本的审美性和情感性效应

电视文本较之其它媒体表现形式,具有鲜明的直观性和形象性,这是电视媒体自身的魅力所在。一步好的电视纪实作品不仅需要作为审美主体的记者拥有全方位的亲历意识和有效选题,而且还要能够策略性地灵活运用电视镜头手段和语言来展现情感。在《内蒙》系列纪实片中,记者在整个媒介事件和形象传播中,运用大量人文化的操作手段来减少传播信道中的“噪音”,无形中为审美价值的表述创造情感上的积淀。首先,适时的主体介入有效提升作品感染力。主体化的叙事情境表现为新闻记者完全存在于报道内容里,并以第一人称身份与作品中的其他人物进行情感和语言的直接交流,两者共同融入同一世界,实现心灵的直接对话与碰撞。受众在进行新闻阅读之前,都有一定的审美心理期待,希望被传递信息拥有很高的“保真”度和情感性就是重要的审美阅读心理,在主体化的叙事情境里,作者完全与报道客体处在同一世界里,以“我”的身份频繁出现,与文章中的人物直接进行情感和语言的交流,自然能够得到受众审美心理的认同。在《初识大漠驼兵中》中,记者跟随驼兵进行了巡逻,为避免巡逻之路在电视文本上的繁冗拖沓和单调乏味,记者在巡逻队做饭时切入自己和主人公关于巡逻常识和背景的系列对话:“像这样的活动一年搞几次?你们今天出来在沙漠中要走多少公里?”寥寥数语,就将关于本应提前讲述的信息介绍完毕,既不突兀又很自然。

其次,生动人性化的语言魅力增强人文效果。语言是电视文本向审美对象展现主体内在魅力、实现主客体情感共振效应的有效手段。作为审美创造者的记者从审美创作的意图出发,运用合理的审美框架对叙述者的语言和审美对象的语言进行审美选择,并借助一定的词语和句式来实现审美情感的渗透。《内蒙》系列纪实片,能产生内在审美感染力的重要原因就是生动化和人性化的语言措辞。在《三角山哨所“相思树”》中,整个文本在简要的口导之后,用了记者与军嫂郭凤蓉的对话同期处理。前后三个简短的问答有效反应了郭凤蓉的人格魅力,尤其是最后的“那我们去您家行吗?”“那不方便吧,就这样吧,再见啦,抱歉……”她的意外拒绝之辞让记者恰到好处地展现了军嫂的人格魅力,同时,又从暗处映衬出受众对丈夫李向恩连长的尊敬和期待。独特的语言运用有效彰显了丰富的人格魅力,是电视文本产生活力的源泉。

再次,借助精巧的细节展现独特而细腻的情感风貌。细节是新闻文本在特定的时空范围内,用特定的媒体文本形式来表现审美感染力的一种手段。投射在电视文本中,在画面的展现、镜头的运用和影像文本的连续性上采用细腻的刻画和设置来展现主客体的意识和思想。在《兵妈妈送健康》中,记者注重通过多次展现兵妈妈、心理学教授王立秋和哨所战士的之间心理咨询互动的细节,来展现边防战士同样呼唤心理关爱的命题。通过新战士白龙打消退堂鼓、士官狄少波增强信心以及哨所其他战士的心理和行为的变化,向受众展示了边防线上存在心理防线,将心理问题进行积极地提升和展露,是很大的创举。记者反复运用王教授和边防战士的镜头交接来展现真诚的交流,细腻而极富感染力的画面在给官兵带来精神上享受的同时,也让受众感到了心理上的健康。

四、多元化的层次结构形式,增强文本内在的审美性和人文性厚度

新闻作品的结构,就是新闻作者在新闻作品的写作活动中,对新闻作品的组织、安排、构造。在电视文本安排中,合理的叙事结构不仅能突出新闻事实的意义,而且能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这一切都需要作为审美创造主体的记者对叙述文本进行人性化的权衡与审美化的思考。《内蒙》系列纪实片之所以能让受众感受到一种内在的人文魅力和审美厚度,和文本自身多元化的结构安排是分不开的。《初识大漠驼兵》中,记者在展现了博克蒂沙漠的实际情形后,就采用人物现场对话的结构形式来表现和衬托人物的内心世界,大面积的对话同期声的运用将驼兵魅力深刻展现。在《生命巡逻兵》中,记者运用大块镜头重点展现巡逻路上供官兵休息和避难的“风雨亭”,通过将1995年3月11日的一幕和现今的连队、哨所情况进行双向对比,灯亮了、水净了、路通了,驻扎在生命里的部队正在发生信息化和基地化。官兵在生命里体会到组织温暖,受众通过镜头感受到人文关怀。巧妙的对比安排鲜明、自然地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同样的对比安排在《边防官兵的绿色行动》中也得到恰如其分的运用。

直观叙事和间接叙事的双向运用也可有效提升文本的内在魅力。在《千里边防网络牵》中,记者以一个运用信息手段处理马群越境事件的场景进行直观叙述,反映边防信息化建设成果。

随后又通过大量的同期画面,以战士唐世甲之口来讲述边防管理的信息化和现代化。直观描述和间接叙事的双效运用将边境管理的进步展现的完美无遗,观众在轻松的文本解读中即可获得直观的审美愉悦。

五、一点警示:人文情感的营造,要坚持准确而和谐的审美理解

情感是对客观现实的最活跃的—种表现形式,注重情感氛围的营造是纪实类报道获得强势传播效果的重要审美特征。《内蒙》系列片从取材、用景、镜头处理、细节设计都很注重突出提起受众的审美感染力。但是,记者在进行情感氛围的营造时,也应要注意不可滥用情感,处处煽情,尤其是在进行具体的细节描述时,一定要坚持审美适度的法则,过分地渲染情感则会使新闻事实失去其应有的客观性与真实性,起到相反的传播效果。

审美管理论文范文2

中学语文教材的内容,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非文学作品,都是有定评的典范之作,大多文质兼美,有很强的美的感染力。如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现有如下建议:

一、渗透知识认识差,有针对性地渗透美学方面的知识,让学生认知美,是提高审美情趣的必要基矗语文教材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美的知识,有待开发和汲龋例如,同是岳阳楼的湖光山色,为什么“霪水霏霏”和“春和景明”两种阴阳景象会使迁客骚人产生忧喜两种览物之情?同是秋天景色,为什么峻青笔下的《秋色赋》绚丽灿烂,象征着繁荣和昌盛,郁达夫《故都的秋》却漫幽静淡雅于冷色之中,而欧阳修的《秋色赋》则肃杀可怖,凄凉阴沉……这里面蕴含着美学中的“移情说”。教师将“移情说”适当地渗透于教学之中,使学生认识到这种审美主体与客体之间产生的情感交流,其结果必然是物暗则已悲,景明则已喜。

反之,人们的审美心境,情趣经验的差异,也会对审美客体产生不同的感受。这样,从美学角度分析作品的立意,无疑会有利于学生树立健康的审美情趣。

二、指导诵读,感受美。指导诵读,使学生感受到美,是提高审美情趣的重要实践。对课本中的一些短文诗篇,精彩片断、名言佳句,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反复诵读,乃至背诵。由吐字清晰、准确、朴实、自然,不添字漏字,到辨明作者的语言风格和感彩;从读出语势的跌宕起伏,语流的快慢疏密,到读出勿容置疑的逻辑力和扣人心弦的感染力。作品的美感也随之流露出来。例如,在诵读《白杨礼赞》时,在把握全篇高亢劲拔文调的同时,还要揣摩作者情感变化的波澜。在议论白杨树不是好好,却是伟丈夫时,一抑一扬,诵读的语调由沉稳低缓转为昂扬刚劲。之后的四个“难道”,以排比的句式,反诘的语气,层层深入地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诵读的语气由较为缓和开始逐渐加强,形成一种盘旋上升,愈演愈烈的气势。如果不对诵读加以指导,任其漫读,学生就难以准确地把握,感受作者寄寓的深意和凝聚着的巨大情感魅力。

三、触感,热爱美。在语文教学中,触发学生情感,使学生对文中美的人、美的事、美的物、美的景油然而生发热爱,向往和追求的欲望,是提高审美情趣的一个重手段。教师要根据课文题材,体裁、思路、风格和表现手法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方法,调动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如《百合花》中,塑了小通讯员这一美的形象,更描绘了新媳妇这一美的化身。教师通过借被子,两声“氨、“补衣洞”、“用新被子葬通讯员”等细节描写,逐步展现了新媳妇的美好心灵和崇高品质,引导学生对新媳妇产生敬意,使学生认识到“人美在于心灵”,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的真谛。在讲授《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中救人的场面,讲授《路标》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雷锋精神和讲授《为了忘却的纪念》中五烈士牺牲的悲壮时等,教师都可以通过剖析词句,叩启学生心灵之门,引发学生昂奋动情,自觉地树立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和高尚的品德。同样,学生也会为长江三峡的雄奇险峻之美,天山景物的壮丽之美,南国风光的旖旎之美而心驰神往,自觉地产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感。这样,学生美的心灵从中铸造,美的行动也由此萌发。

审美管理论文范文3

一、自然美的内涵及本质

自然美是指存在于自然界的事物的美。“所谓自然事物,也是指自然发生而不依存于人或社会关系的纯自然的事物。”(注:蔡仪:《美学原理提纲》,广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2页。)如雄伟的峨嵋、妩媚的西湖、幽雅的雁荡、神奇的泰山等。它包括单个自然物与自然现象的美,也包括由多个自然物与自然现象所组成的大自然的风光美;它既包括春光明媚、色彩柔和、奇花异草组成的、给人以赏心悦目的自然界的优美,也包括乌云翻滚、雷鸣电闪、狂风暴雨、奇山异水所组成的自然界的壮美。自然美是与社会美相对而言的,并与社会美共同组成现实美。

自然美的内涵的丰富性,决定自然美的本质的多元性。关于自然美的本质,有很多不同的说法,笔者根据自然美在语文课文中的表现,认为至少有如下特点。

第一,自然美具有物理属性。自然美与社会美不同,它是侧重于形式美的,由一定的自然物质属性构成的自然美的形式,它是客观的、不依人的意志而存在。也可以说,课文中美的自然景物是对社会现实中具体的自然景物的描绘,离开了社会现实中自然物的物质特性本身,就无法描绘出自然美。《天山景物记》中天山地区的灵山秀水、奇葩异卉、珍离异兽,都是不依附人类而独立存在,具有自然的特性,没有这些特性,碧野就无法描绘出天山自然美的奇特。既使像杨朔描绘的虚无缥渺、变幻无穷、气象万千、绚丽多姿的仙境——“海市蜃楼”,也是对自古以风景优美著称的蓬莱城和生活在当地渔民的欢乐劳动和幸福生活的描绘。

第二,自然美还具有社会属性。自然美虽以自然物的物质属性为基础,但最根本的还是因为它是社会实践的产物。作者对现实中自然美的描写,不是纯客观的描摹,而是对自然物的物理属性进行选择、想象、加工过的,这些自然物的物理属性必然带有作者的主观色彩,是人的本质力量在自然界对象化的自然,成了人与自然关系的产物,人与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课文中的自然美不仅仅反映了现实自然景观的形态,而且反映了作者对现实自然景观的认识和评价,反映了作者组织语言艺术符号系统的方式特点,再现现实自然美的技巧,更反映了作者的审美情趣,因而带有作者鲜明的情感性和创作性。同一自然景观,由于作者选择描写的角度不同,作者的经历、身份和当时的情感不同,描绘出来的美也会不同。如看荷花,由于作者心情不同,反映出来的美也会不同,杨万里看到的是荷花的色彩,“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反映了作者欢快的心情;而周敦颐看重的是荷花的气质,“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表现出作者在混浊的世界中不同流合污,孤芳自赏的思想感情。

第三,课文中的自然美是由语言艺术符号描绘的。它不像绘画、雕塑等那样直接展示出自然景物的形状、色彩、变化形态,缺乏形象的鲜明性和确定性,就必然产生把握自然美的间接性、模糊性,需要读者利用自己以往的生活经历,见到自然景观,联系起来在脑海中浮现,才能达到理解,常常因读者的生活经历不同,见过相似的景观不同,重新组合的表象也不同。

二、自然美的审美教育

1.入景。自然美的审美教育,首先要引导学生“入景”。叶圣陶先生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景,入景始与亲。”(注:叶圣陶:《语文教学二十韵》。)“入景”是欣赏自然美的第一步,只有入景,才能感受到课文中的自然美,才能受到自然美的熏陶。如教学《天山景物记》,让学生反复朗读,然后入景,才能感受到课文中描绘的那如诗如画的美景。由于课文中自然美具有间接性、模糊性的特点,不一定每个学生都能够欣赏到它的美,有的学生领会语言文学能力差,有的学生在以往的现实生活体验中没有这样的经历,那么需要教师给予引志启发,并适当带学生到风景区去实地参观,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直观体验,真切地感受课文中的自然美。入景的具体方法有很多。

朗读法。一些优美的诗歌、散文,语言精炼,富有节奏感、音乐美,写景状物也出神入化,教师应指导学生加强朗读。有声有色的朗读,能渲染气氛,激感,能变无形为有形,变抽象为具体,变平面为立体。如教学《,你在哪里》,这首诗选择巍峨高山、辽阔大地、幽深森林、浩瀚海洋等自然景观作为寻觅呼唤总理的处所,展现了一个博大、雄浑、壮阔的空间,朗读时,要把深沉的哀思、如潮的激情与博大、雄浑、壮阔的空间联系起来,读出亲切深情的呼唤,倾诉出强烈的思念之情,才能领会作者选择这些自然景观的美处。

直观法。利用图片、科教片、风光片等直观教学材料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情认识,增强学生欣赏自然美的能力。如教《苏州园林》,学生没有目睹过“是各地园林的标本”的苏州园林,对苏州园林的美理解不深,教师可以利用彩色图片,把苏州园林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以及角落的点缀、门窗的雕琢、颜色的调配等展现在学生面前,增强学生的直观。有位教师为了教学《苏州园林》,利用假日到苏州园林里摄了很多照片,给学生观看,收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描绘法。学生不可能直观地看到教材中涉及的所有的美好自然风景,教学时,就靠我们教师利用简明生动的语言去描绘课文中的美景,让美景再现学生的眼前。如教《猎户》,教师根据课文的开头进行描绘:秋高气爽,太阳普照,照在人身上暖烘烘的,大好的丰收年成,村子里高梁秸竖得像高高耸立的尖塔,收割的庄稼堆成垛,像稳稳矗立的小山;田野里成群的鸽子,文静地来回走着,它们不怕行路人,在咕咕地叫着,好像在呼唤着同伴快来欣赏丰收的景象。教师的描绘,使学生眼前展现一幅和平宁静的丰收图,令人神往,令人心醉,似乎让学生闻到了庄稼的芬香,看到了农民丰收后喜悦的笑脸。

此外还有很多人景法。如类比法、带入法等,不一一赘述。

2.出景。除了把学生带进教材的美景中去,让此情此景变为学生的我情我景,提高学生欣赏自然美的能力外,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跳出教材,领会作者描绘自然美的目的和课文的内涵,培养自己描绘自然美的能力。如果说只有引导学生“入景”,才能让学生领略课文中的自然美,那么,也只有引导学生跳出教材——“出景”,才能让学生高屋建瓴地理解自然美的本质。

根据自然美的社会属性,作者不是为写景而写景。人们总是把自然美与人类社会生活联系在一起,带上人类的主观色彩,作者写景的真正目的是写人,表达作者的情感和写作目的。那么,我们在教学课文中的自然美时,要引导学生跳出自然景物,去发掘作者描绘自然的深层内涵。

由景理情。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注:王国维:《人间词话》。)况周颐也说:“情真景真,所作必佳。”(注:况周颐:《蕙风词话》。)人们常说:“借景抒情。”可见景与情二者之间息息相关,密不可分。情是景的基础,景是情的表现。在课文中,以美景抒乐情,以坏景抒哀情是极常见的,也有些课文用乐景写哀情,或用哀景写乐情。那么在分析课文中的自然美时,必须联系人物的心情,即由景理情。如《故乡》开头的景物描写,阴沉的冷色调正好贴切地表达了作者阴沉的心境、悲凉的情绪。荒凉的景物与悲凉的感情和谐地交融在一起,深化了文章的内涵。又如《春》作者热情洋溢地描绘春草、春花、春雨几幅春天的图景,喜悦赞美之情溢于言表,我们似乎可以感觉到作者沸腾的血,滚烫的心;再如《香山红叶》写香山风景的奇丽和红叶的色与味,抒发饱经风霜的老向导在新社会焕发出自豪奋进的激情,《果树园》开头从听觉、视觉、嗅觉等方面来描绘果树园迷人的景色,抒发翻身农民摘果子时的欣喜之情。总之,由景理情是欣赏自然美的基点。

由景想人。课文中的景物和人物密切相关,因为人物必须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人物的思想、性格和周围的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如北方人的粗犷、豪爽,南方人的细腻、敏捷,都与各自生活的自然环境有关。作为反映生活的作家,写景常常是为了写人,用景物来衬托人物的性格。“自然环境描写常常起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作用。”(注:周庆元:《中学语文教学原理》,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216页。)如《风景谈》,全篇由六幅风景图画组成:沙漠驼铃、高原归耕、延河夕照、石洞雨景、桃林小憩、北国晨号。这六幅风景图寄托着作者的情与思。作者表面上谈风景,实际上写主宰风景的人,赞美的辛勤劳动和崇高精神征服自然、改造环境、振兴民族的延安儿女。又如:《白杨礼赞》、《爱莲说》、《松树的风格》都是通过赞美自然物来赞美人的精神品格。那么引导学生欣赏课文美景时,不能离开课文中的人或作者,要由景想人。

由景想义。“义”是指文章的意义、主旨、中心思想。文章的意义常常体现在作者的描绘的生动的画面之中。“画中有诗”。生动的画面又常常由美丽的、多姿多彩的自然景物组成。如《荷花淀》的开头描绘了一幅美丽富饶的水乡图。在抗日战争时期,充满紧张的战斗气氛的课文中,为什么描绘这么一幅美丽富饶的水产图?引导学生分析得出:这幅美丽富饶的水乡图,既展现了白洋淀优美的风光,衬托着生活在其中的人物水生嫂纯洁朴善良的美好心灵,景物衬托人物;更为重要的是为歌颂水乡人们拿起枪杆保卫家乡而参加战斗这一主题打下基础。

审美管理论文范文4

一、肤觉:人类创造的一个原点

钱钟书在《围城》的“前言”里写道:“写这类人,我没忘记他们是人类,只是人类,具有无毛两足动物的基本根性。”钱钟书又引用柏拉图的话说:“人者,两足而无羽毛之动物也。”荀子也曾有人的“二足而无毛”[4]的表述。如果仔细斟酌,在看似戏语的背后,这种表述潜藏着对人的根本性的一定的揭示:第一,人是两足的动物。人类进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从四肢爬行到两足直立。人类直立的意义,已经被大多数人所认可,但这里还有一层潜在的意思,即手足的分离和人的双手的解放。手的解放使人能够从事更多的活动,特别是与人的生存息息相关的创造性活动。在这一创造性活动过程中,人类的手既是创造的工具,同时也无形中成为一个标准,手感—肤觉—躯体觉也就存在于这一标准之中,肤觉的创造意义也就凸显了出来。第二,人是无毛或少毛的两足动物。人类除了躯干上的部分毛发之外,绝大部分是无毛的。人对衣服、房屋的需求、制造和创造,应该与人的无毛的皮肤有着根本性的联系。人类的无毛的皮肤的不利条件强迫人类从内在的方面产生强烈的生存需要,这一需要迫使人去寻找、借鉴、创造一些东西来掩饰、温暖这无毛的躯体。人类“衣食住行”四个基本生存因素中,“衣”、“住”是与人的无毛的皮肤存在着直接的关联的。“行”是与人的皮肤间接关联的,人类用脚走路,脚的感受即是人的皮肤感受。“食”即吃饭的动作中也包含有皮肤——触觉的感受因素,食物的细腻与粗糙,与人的舌头的精确的触觉有根本性联系。其他如人与人的接触(夫妻性接触、亲人接触、朋友接触、人之间的交际距离以及交际礼仪等)、人与物的接触(风、雨、水,路、气温、压力等)等也在皮肤的感受的范围内。人的皮肤相关联的点相对多些,因此产生的内在需要也多些,其创造点也就比较多些。这样,肤觉—躯体经验就成了人类自我创造的一个原点。如果这一推论成立,人类的进步和发展的要素和支撑点就要重新审视、重新界定了。

人类将自身的肤觉—躯体经验作为原动力之一进行的创造基本上表现为对自身周围条件的改善或者改变。这里的改善和改变包括了建筑、衣服、工具等的从无到有,或者由低级到高级。在人类发展史上比较重要的或许是第四纪冰川期,该时期由于寒冷,人的创造力被大大地激发起来。有的学者指出第四纪冰川时期是人类的急速发展时期,其中的肤觉—躯体的要求与适应性的创造活动大概是人类急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当然,人类试图改变自身不利条件的活动早就开始了,而且这一对外在条件的人为的创造性的改变逐步形成习惯(惯性),进而成为人的本能和本质,并由本能本质出发,借助于借用、比喻、象征等方式,创造各种各样的文化,比如建筑、服饰、工艺等。这样也就形成了人类改造外界的创造性的延续,这一延续就是人类文化、历史的一个侧面。

二、直接的肤觉审美创造

直接的肤觉审美创造主要指的是在人类皮肤触及的范围内的美的创造,它主要涉及工具、工艺和建筑等,其中最主要的是基于两手的工具创造。

工具是贯穿人类文化创造和文化发展的一根红线。在工具的创造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人的双手起着重要的作用,与之相关联的手的感觉—肤觉和躯体经验在创造中也占了相当大的分量。马克思主义者认为生产工具中蕴涵的美的因素,是一切美的基础和根源,而在生产工具中的美的因素生成中,肤觉—躯体经验同样也占了相当大的比重。

人类的发展历史同时也就是人类工具的发展史,从工具上可以看出人类的某些本质的东西。工具的制造是人类所有方面共同努力的结果,在这一共同努力的因素当中,人的手、手感以及肤觉—躯体经验是一个基点。

首先,工具主要是适合于手的,是手的感觉在工具的制造和使用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而适合手的感觉的一个基本要求是对手的皮肤不能构成伤害,即追求工具的适度的光滑感,因此工具的外在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它的光滑无害感。旧石器时代的石头工具笨拙粗糙,无论是手的筋力还是手感都不很适合。而新石器时代的工具经过打磨,“器表光滑,器形规整”[5],轻薄灵便,其打磨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使用方便。而在打磨的过程中,手感——手所需要的光滑无害感就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衡量标准的作用。在石器出现的同时还有陶器的烧制,与石器的半自然状态不同的是,陶器是完全的手工制造,特别是在烧制前的打胚阶段,基本上由手感——视觉——意识来完成。因此,手制造工具的重要性,使得它同时也在无形中就成了人类工具的衡量标准,手的感觉——肤觉则是这一标准的一个重要方面。

其次,工具的轻重要考虑到手的承受力。工具不可过重或过轻。过大过重成对皮肤的压力过小过轻等,都是工具制造中极力避免的。与手的、肤觉的,躯体的承受程度相适应的工具创造,才是真正的合适的、被认可的工具创造。旧石器时代,劳动工具粗糙笨重,新石器时代的工具就灵便,轻巧一些。人类工具创造的趋向就是与手的承受力尽可能地协调。

再次,工具的大小与手的范围的大小、躯体的大小等也有一定的联系。工具不可超过手、臂、体等构成的范围,过大或过小对人体、人的肤觉来讲都是不合适的。我们不可能用一寸大的铁锹去干活,也不可能用电线杆一样的笔去写字,我们的器具、我们的房屋和我们的躯体、躯体感觉基本上应该是相称的。比如说我们的电脑一代比一代小,但是由于手的大小的限制,手的感觉区域的因素,未来的电脑绝不会像邮票那样,我们手里的笔也不会小得和火柴棍一样。

人们在创造中除了要遵循其工具自身的原则和要求外,还有意无意地考虑到了肤觉—躯体经验中的生命因素。人类在创造活动中把人类自身的肤觉—躯体经验中的生命感受也融入了进去,这些生命的与不的渗入,使得人类的工具创造以及工具对象的创造带有人的生命色彩和情感色彩,进而使人的创造具有一定程度的情感性和审美性。至于有些实用工艺到后来超越实用的范围,提高到纯粹艺术层次的时候,由于依然是手工制作或半手工制作,它们的肤觉情感因素不仅没有减弱,反而因其超越实用而具有了强烈的自由性情感色彩。纯粹艺术情感是在独立和升华中形成的,这一情感中的肤觉情感也随之凝聚而提升,最后成为肤觉意义上的审美情感,在这样的意义上的创造诸如建筑、雕塑、服装以及其他工艺美术等就是肤觉情感意义上的审美创造。

三、间接肤觉审美创造

肤觉—躯体经验中的内在了的、规范了的情感要求必然通过一定的形式外化出来。这一外化和表现不仅仅在肤觉可以直接触及的范围内,而且会超出直接触及的范围即冲出肤觉的有限的直接性,借助肤觉经验的“视觉化”而在视觉、思维创造中得到展现。就是说,处于主体中的肤觉形式必然要投射到外在的对象之上,而且必然依据肤觉的适宜性的特征将主体与对象结合起来、协调起来,最终凝聚成为主客不分、主客混成的宇宙世界。这就是肤觉的间接审美创造性。

首先,肤觉—躯体经验的创造性表现在对世界的创造上。我们所说的“世界”,应该有两层含义,一层是自然意义上的,即先于人类就已经存在了的星球和星球上的诸多事物,另一层含义是属于人的世界,即和人构成关系的,人的感觉、意识投射和充盈了的世界。一般情况下,人文科学所指的世界大多是后者。从肤觉创造的角度来看,我们所面临的这个世界,不是先于人类就已经存在了的所谓的客观的世界,而是我们将自身的内在要求、内在形式与对象结合起来的世界。“人为万物之尺度”,这个世界是我们以自身的感觉、意识等因素衡量出来的世界。在感觉的衡量方面,同时也包括人类的肤觉—躯体经验的衡量标准和尺度,是从人的肤觉—躯体经验出发,借助于肤觉的“视觉化”而将自身投射出去,进而将自身充盈于宇宙之中,这一个宇宙,是属于人的宇宙,是人类躯体化了的宇宙,是“大人”化了的宇宙。

其次,肤觉间接创造还表现在视觉内容方面。由于肤/视的先天和肤觉的“视觉化”联系,肤和视有很强的同一性,两者在相当多的情况下是相互融通、相互支持的,因而肤觉的直接创造性完全可以在视觉中得到一定的反映。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由于肤/视先天联系,在纯粹视觉感受中的事物,存在着一定程度肤觉—躯体经验的体验、经验、创造等的因素,就是说,视觉的创造物中也包含着一定的肤觉—躯体经验的创造。曾经是肤觉的直接创造物的属性与在视觉中感受到的属性基本上是一致的,只是由于视觉的灵便性,它们更多地被归结为视觉内容。当我们再度观赏我们或者他人双手的创造物时,已经融入其中的我们自己的或他人的肤觉经验就会借助视觉影像而被调动出来。比如说一个雕塑家打磨好了一个细腻而光滑的雕像,当他再度看这一雕像时,直接进入眼睛和大脑的是雕像的影像,但同时伴随着的还有做雕像时的肤觉经验。不仅雕塑如此,所有的手工创造物中的肤觉内形式和肤觉经验,基本上都可以在再度观看时被调动出来,因此观赏的过程,从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肤觉—躯体经验的再创造过程或者是判断过程,也正是这一因素在欣赏中的作用,文艺欣赏才是真正的切身的感受,真情才能被调动出来。

另外,人的躯体永远无法直接触及的对象,是否也存在肤觉—躯体经验的再创造?答案应该是肯定的。人们的意识形态和内容都存在于人的内部而不存在于外在物上,所谓的“迁想妙得”、以己推人、以己推物,就是人类惯用的认识方式,或者说是根本的认知方式,或者进一步说,认识的本质就是这样一个意向性的投射和营造。在人的意向性投射和营造中,也必然包含着某种程度的肤觉投射和肤觉营造。这一投射和营造主要体现在人类没有触及的对象的认定、判断,而且这一判断是推想性的、比喻性的,而不是对事物本身的物理属性的科学反映,是依据人自身、人的生命感受的创造性认识。这种感受在科学看来是虚假的、不真实的,但恰恰在审美上是真实的、可信的,这一非事实而又有一定人的价值的判断,尤其是有一定的肤觉意义的对事物的判断,我们称之为肤觉意义上的情感判断,是肤觉比喻意义上的美学创造,它不属于自然科学,而专属审美和艺术。比如“一片晕红才着雨,几丝柔柳乍和烟,倩魂销尽夕阳前”描写的是雨后轻雾弥漫的美景,肤觉经验意义上的柔柳和着轻烟,愈显景色的模糊和轻柔。这一轻柔之感是人们的肤觉无法直接感知的,但它的确又是通过肤觉比喻而可以让倩女离魂的美景。这里,主要的是人的已有的肤觉—躯体经验借助于视觉形成的肤觉比喻,即将人们已有的肤觉感受外化到人们的无法触及的柔和的柳丝以及轻烟之上。这正是美学上的创造。这在传统文艺思想上可以说是肤觉意义的“比情”或者“情景交融”。

再次,肤觉间接性还体现在肤觉比喻方面。肤觉比喻创造就是将不同的事物以肤觉情感为线索贯穿起来,这一贯穿又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个是形象性、情感性的贯穿,另一个是象征性的贯穿。

肤觉创造的形象性、情感性的贯穿主要表现在对一个事物判断或将两个事物结合起来时是以肤觉感受的形象性、情感性为线索的。北京北海公园的牌坊上有“绿云”两字,以云描写北海白塔岛上的树的繁盛,绿树就有了云的蒸腾、柔和之感。而在现实中,我们无法直接得到对树的判断,同样也无法得到整体的森林、整体的大海、天际的阴霾的直接的肤觉感受,但我们又必须对这些做出判断,于是其中一个常用的办法就是以我们的肤觉经验以其相似性,通过比喻的方式去意向性地判断,有的情况下就是“臆想”,是近乎中国古代文论中的“迁想妙得”,而与真正的事实完全不同。人类的许多认识可能都这样,特别是在人类的早期,在文学、美学当中,在大众的意象里,有很多这样的感受。纵然是虚假的、错误的,人们也宁愿在这虚假、虚幻的境界中得到心灵的应和和满足。这是人类的另一条创造之路,即在人类科学创造的同时,人类还不懈地进行着虚幻的创造,而且乐此不疲,津津有味,纵然是自然科学也打不破这样的美梦。

除了在视觉中以肤觉经验的形象性、情感性的贯穿性创造外,人们还通过象征性进行肤觉经验的提升和创造,即将肤觉情感上升为一种具有思想性和象征性的意象。这方面体现较多的是文学。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以夸张的手法描写了自然界的寒冷,这一寒冷除了肤觉经验意义的寒冷外,同时也曲折而委婉地描写出自己所处的环境,寒冷在这里是社会环境的险恶和严酷的象征。

肤觉间接创造在思维方面的表现。保罗·里克尔在《恶的象征》中指出,“象征导致思想”[6]。比如说“路”,鲁迅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路是走出来的,是肤觉直接作用的结果,这样在人的肤觉—躯体经验的基础上才有“心灵之路”、“思路”的意义。走的“道路”、“心灵之路”和哲学的“道”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这一联系就是基于人的感受的提取和提升,是立足于感官感受的抽象的象征。其中也有肤觉—躯体经验成分上的象征和创造。我们的思维内容,甚至是抽象思维的概念和范畴,不少就是感觉的提升、比喻和象征。肤觉之痛和“心痛”、“痛苦”的肤觉比喻,肤觉的“烫手”相处理事情上的“棘手”,“Touch(触摸)”和“touched(感动)”等,都存在着一定的抽象象征的关联。就是说,我们的思维创造中,肤觉经验和其他感觉经验也是参与进来了的,我们的思维,不是高高在上、不可企及的。理性也是有一定的根基的,这一根基不是别的,而是我们人自身、人自身的感觉,理性不是自上而下来的,而是我们自身以及自身对应物的逐步提升、象征的结果。

【参考文献】

[1]苗力田.亚里士多德全集(第3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2][美]莫特玛·阿德勒.西方思想宝库[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

[3]郝葆源.等.实验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

[4]北京大学.荀子新注[M].北京:中华书局,1979.

审美管理论文范文5

一、绩效审计概述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于绩效审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对于近年来颇受重视的绩效审计关注度增高,有关绩效审计的研究和著作也越来越多。研究绩效审计,我们首先有必要给绩效审计一个明确的定义范畴。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绩效的定义:绩效,从管理学的角度看,是组织期望的结果,是组织为实现其目标而展现在不同层面上的有效输出。通俗点讲,绩效就是组织所期望的结果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所进行的各项工作。那么绩效审计也就是对组织的绩效完成情况进行审计,其目的也是为了确保组织实现自己的期望目标。

绩效审计在理论上并没有一个严格准确的定义,不同的组织和国家对绩效审计的定义也各不相同,但总体上对于绩效审计的定义还是有大致的相同,即都认可绩效审计的经济性、效率性、效益性的审计。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称绩效审计具体是现金价值审计、经营审计、管理审计,是对经济性(Economy)、效率性(Efficiency)和效益性(Effectiveness)的审计,即我们常说的3E审计。

经济性、效率性、效益性这三者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是一个联系的整体,是一条不可分割的生产链。这时候我们可以从3E的角度总的来概括一下上述的炼钢过程:炼钢厂炼一吨钢需要主要原材料生铁、废钢、造渣等5吨,辅助材料煤0.2吨(经济性);原材料产出比5:1,辅助材料产出比0.2:1(效率性);一吨钢收益500~1000元人民币(效益性)。而绩效审计则是贯穿于这个生产经营过程始终的审计过程,从原材料的购入、使用、效率到产品的销售收入整个生产链,每个环节都有审计,通过对经济性、效率性、效益性的审计组成了整个企业的绩效审计。事实上,绩效审计不仅仅是针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审计,绩效审计的涉及范围很广,已经被广泛的运用于政府审计之中,这在下文中会继续讨论。

二、美国绩效审计的产生背景及经验

(一)美国绩效审计产生的背景

在绩效审计的研究和实践中,美国一直居于世界的领先地位。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绩效审计便有了初步的模型。美国著名学者肯特于1948年在《内部审计师》杂志上发表的《经营审计》一文中首次提出了绩效审计这一概念。

1. 20世纪初,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美国的各行各业都处于飞速的增长发展阶段,与此同时,伴随着企业的一系列弊端也逐渐显露。

2. 现代管理学之父,著名的管理学家美国人泰勒观测和研究了美国工厂生产流程中生产运营条线和管理条线的速度、时间、产量,总结出了一套先进的科学管理理念。1911年泰勒在其著作《科学管理原理》一书中,构建了一套以“效率”为核心、适用于工业企业的科学管理原理。它的核心是通过对员工个人绩效的评估实现自上而下的管理控制。管理趋于科学性不仅仅提升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率,而且对美国绩效审计的推广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正是基于这样的大背景,美国企业中的绩效审计应运而生。与此同时,由于当时公营企业此方面的弊端表现的最为明显,早期的美国绩效审计主要侧重于政府审计方向。

(二)美国绩效审计的发展及特点

美国政府于1921年正式颁布了《预算和会计法案》,在这一法案中政府绩效审计的方式和规定得到了较为详细的介绍。1921~1945年,是美国社会高速发展的时期,也是绩效审计的进步时期,众多的绩效审计理论产生。这段时期,美国的会计总署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著名的“发票审计”,在此次大规模的审计过程中,绩效审计被得到初步的运用。

1945~1981年是美国绩效审计基础建设阶段。二战后,在美国国会和三任最高审计长的努力下,以及同时期社会审计的高速发展基础上,绩效审计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这一阶段我们称之为综合审计方法阶段。主要有以下特点:绩效审计的工作人员得到专业化的培养;审计人员和审计工作的理念有了初步的更新;审计机关的大规模重组。

1981年至今,是美国绩效审计快速发展的一个阶段,这一阶段无论是绩效审计的理论研究还是实践应用,都达到了空前的地步。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公共管理运动席卷全球,包括两个核心思想:一是强调绩效观念;二是重视量化的评估方法。在这一浪潮的推动下,1993年《政府绩效和成果法案》将绩效预算、绩效评估、绩效审计有机结合,建立起崭新的以绩效为导向的财政管理制度。这一阶段,项目评估管理方法在全美得到快速推广和发展。

(三)美国绩效审计的经验成果

1. 审计计划严密,立项过程规范

美国绩效审计工作开展之前要求编制严密的绩效审计计划,计划中包含审计的目的、流程、方式等,只有审核通过的绩效审计计划才予以组织实施。同时,每一项绩效审计工作都要由专门的委员会召开论证会进行论证,由美国国会、审计署、行政长官等人进行提问,申请立项的人员进行回答,通过这种问答考核的论证方式,既可以加强决策者对于审计项目的了解,还能起到监督和评价的作用。对于论证不通过的审计工作不予立项,或者退回整改,申请下一次立项论证。

2. 审计监督严格,审计结果公开

审计工作本身便是一项监督性的工作,因而对于审计过程我们也应加强监督。美国在这一方面做到了监督严格规范,监督者和被监督对象之间明确责任,采取问责的方式规范绩效审计工作人员的行为,促使工作的开展有序高效。

此外,美国的审计机关虽然没有直接的处罚权,但美国采取审计结果公开制度,即将绩效审计的报告公布于众,使社会、政府、舆论都参与到监督中来,真正做到了“内容上的震慑”,这比单纯的形式上的处罚更加有效。

3. 具备优秀的绩效审计人才队伍,审计方式先进

优秀的审计人才队伍是美国绩效审计工作得到有序高效运行的重要保障。美国绩效审计人才队伍中包含着各行各业的专家,他们不仅仅对绩效审计理论和工作精通,同时对于其他领域也有涉足和研究,很多绩效审计工作人员都是复合型的人才,精通法律、建筑工程、企业管理、计量经济学、计算机,甚至化学和物理。据统计,这类复合型人才占美国绩效工作人员总数的70%以上。

美国已经形成了一套高效完善的计算机绩效审计系统,将整个审计流程反映在电脑中,每一步操作配备相应的权限,使整个过程严格规范。

4. 科学的绩效审计评价体系

美国在绩效审计发展历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科学完善的绩效审计评价体系。例如,在进行绩效预算编制时要提出具体的绩效计划和指标,由专门的绩效评估委员会和相关机构进行评价和监督。

三、我国绩效审计开展中面临的困境和问题

20世纪80年代伴随中国现代审计制度正式构建,中国审计研究者们就开始探讨绩效审计的问题。但在二十一世纪初的调查却显示,中国大部分的审计机关目前仍然主要是以传统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审计为主,很多审计部门,尤其是地方审计机关甚至从未开展过绩效审计工作。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绩效审计的发展尚且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绩效审计在质量和数量上存在不足

目前我国绩效审计主要在政府部门和部分大型上市公司中有所运用,其他的单位还未有充分的运用,或者即使有运用,也难以避免流于形式的现象。绩效审计的质量也难以得到保证,审计报告更像是工作汇报,而不是披露性的报告。

(二)绩效审计工作受组织领导的个人意志左右

这种现象不仅仅存在于绩效审计工作中,也存在于整个审计工作中,这与我国领导人负责的机制是分不开的,是我国管理体制下必然出现的一种情形。审计部门往往受制于上级部门和同级政府的领导,在客观性和独立性上难以得到完全的保证,因而整个绩效审计工作也容易受到领导个人意志左右。

(三)绩效审计在企业中运用不多

改革开放后,我国非公有制企业发展迅速,民营企业不断增多和扩张,然而伴随着企业发展的同时,内部的绩效审计监督运用却不成熟,甚至还存在着很多的弊端,未能实现与国际标准接轨。中国的很多企业,是出于一种为了绩效审计而开展绩效审计的姿态,组织的绩效审计大多还处于表面和摆设的层次,未能深入的开展绩效审计工作,发挥绩效审计在预测、管理方面的作用,难以真正实现3E目标的实现。

(四)绩效审计理论研究不足,理论基础薄弱

国家审计署以及下属的地方审计机关早期曾分阶段派出审计工作人员前往英、美等绩效审计先进的国家进行考察学习,并带回了大量的介绍国外绩效审计的先进经验的资料,对中国绩效审计理论研究和绩效审计工作的开展起到了启蒙和推动作用,比如《世界审计史》、《世界各国政府审计》、《世界主要国家审计》、《英国绩效审计》等。但是关于国内绩效审计的资料则比较少,且多是一些探讨性和争论性的文献,鲜有明确的方向性的文章。绩效审计理论研究还任重道远。

(五)缺乏专业的绩效审计人员

由于缺乏足够的绩效审计理论基础和相应的社会宣传,目前我国专门从事绩效审计工作的人员很少,很多审计机构和部门让传统的财务审计人员从事绩效审计工作,缺乏专业型人才。不同于传统的财务审计,绩效审计所要求的专业性和综合性更高,因而对于绩效审计工作人员的要求也很严格,表1是广东省梅州市审计局招聘绩效审计工作人员的招聘计划表。

从表1可以看出,从事绩效审计工作的审计人员要求普遍较高,不仅要求具备审计方面的专业资格,还需要具备资产评估、建筑工程方面的资格认证,综合性高。且需求人数较少。

四、发展我国绩效审计的研究借鉴和建议

针对上述出现的问题和不足,结合上文所述美国绩效审计发展经验,提出如下建议。

(一)建立健全完善的绩效审计制度

详细规范绩效审计工作的开展,这是绩效审计工作取得成效的基础。“徒善不足以为政”,制度建设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我们可以借鉴美国会计总署八十年代后颁布的一系列法律条文,结合我国自身的审计工作特色,制定适合我国的绩效审计制度。

1. 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绩效审计标准体系。

2. 建立完善的绩效审计法律体系。

(二)加强绩效审计理论基础建设

1. 提高绩效审计理论研究数量和质量。

2. 转变绩效审计理论研究方向。

(三)加强绩效审计的宣传工作

在行业内部和社会上开展有关绩效审计的宣传。绩效审计作为新兴的审计方式,目前在整个审计行业内部已经越来越得到认可,我们要加大在行业内部,在各审计机构和部门之间进行宣传教育,普及绩效审计,让审计工作人员了解绩效审计,学习绩效审计,掌握绩效审计,让审计机构和企业、政府多开展绩效审计工作。

另一方面,还要面向社会宣传和推广绩效审计。

(四)进一步加强审计队伍建设

在已有的审计工作人员的基础上,广泛吸收新鲜血液的加入。加强对绩效审计工作人员的理论和实践培训,多开展交流和学习活动,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创新审计队伍管理体制和方法。具体如下:注重国家和社会人才需求的层次性,培养综合型人才;提高绩效审计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吸收年轻审计人才的加入,优化绩效审计队伍年龄构成。

(五)改进审计技术和方式,充分运用计算机技术

信息化是当前审计领域一项重要工作,随着我国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尤其是财务会计的全面电算化,计算机审计将在今后的经济工作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绩效审计工作中的计算机运用还处于起步阶段,在运用计算机审计方面,明显落后于美国。因此,我们现在迫切需要利用计算机以及审计软件进行辅助审计,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审计质量和审计结论的科学性。

审美管理论文范文6

【关键词】官员 网络素养 政治文明 网络美学 政府效能

【中图分类号】D6 【文献标识码】A

公共行政学的当代视野

按照学科性质,行政学是一门研究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官员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社会事务和机关内部事务客观规律的学科,这门学科自1900年古德诺在其著作《政治与行政》中指出政治与行政的区分,确立一个新的、独立的研究领域之后,在现代社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当它步入一个电子网络社会,产生出迥异于传统行政学的研究内容、方式。

同时,行政学本身就是一门研究内容丰富,学科交叉频繁的学科,在学科互渗日趋盛行,打破学科间壁垒呼声高涨的当代,以跨学科的方式切入行政学研究领域,可以作为丰富其研究对象,拓展其研究内容和创新其研究手段的新视野。具体来说,行政学在当代面临两个新的境遇,一是实践层面的网络对行政学的影响何在,二是在理论层面上以跨学科的“美学”视角切入行政学领域,一种新的观念或解决问题之道是否会浮出历史地表。

行政学在当代中国所遭遇的第一个也是最显著的问题就是电子网络(以计算机为基础的国际互联网)对其的影响。当今社会一个不容争辩的事实是,电子网络的出现正在改变和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对政治生活影响尤为显著。“话语权掌握在谁手里,决定了社会舆论的走向。”①在网络社会到来的背景下,公民利用海量的网络信息更为容易,在网络上拥有较为自由的话语权,这使得他们能广泛地参与政府的社会管理活动。与此同时,政府也利用网络民意传达快捷、反馈性强等优势加快了网络电子化办公的进程。近些年,博客、微博、网上在线交流机制成为中国民主政治发展中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特别是在微博问政的发生与推动下,“政府转变施政理念和治理方式,进行政务公开,积极遏制,全面汇聚民情民意,并积极开展网络治理。”②由此可见,以公民网络参与和政府网络电子办公为代表的网络政治管理,在当代中国社会正风生水起并倒逼着政府的转型。而这至少产生了三方面的影响:

一是公民广泛参与网络,促使政府改变其施政理念和施政方式。二是公民网络参与以及政府网络电子化办公可以促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三是博客、微博、网上在线交流机制等新的政治管理形式刷新了政府官员的观念和意识。特别是官员微博的出现,“不仅急骤地改变着社会传媒的生态系统,而且还重构着政府或党政官员的执政方式与公共关系的传播手段。”③可见,网络对政府及其官员的影响是如此的深刻。

事实上,这种倒逼政府转型的政治民主化进程也对当代中国官员网络素养的形成提出了要求,甚至更高的标准。网络素养本质上是一个文化精神层面上的问题。1933年欧奥尔特曼和马切默斯出版《文化与环境》,书中提出“文化素养”这一概念,他们将之用在媒介素养教育研究领域,引申为具有正确使用媒介和有效利用媒介的一种能力。对于官员而言,这种“文化素养”除了欧氏和马氏所提到“正确使用媒介和有效利用媒介”,即掌握基本的网络媒介操作应用等技能以外,事实上更重要的还是在官员精神层面的修养。因为在当代以互联网为特征的网络社会,“文化素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他们与民沟通的能力、行政效率的大小、政治仕途的臧否以及与时俱进水平的高低,彰显着他们人性的、艺术的和历史的精神涵养。

而作为培育“文化素养”的关键之一,人类审美能力的大小又直接影响到“文化素养”培育的有无、高低,尤其是自20世纪末以来,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电子传媒在中国行政机构领域的广泛运用和普及,对官员在感性层面的审美影响尤为深刻和复杂。一方面,政府官员审美的、感性的“文化素养”学习和形成可以不必在课堂、博物馆、剧院等仪式性的艺术“圣地”进行情感的净化和熏陶,而是直接可以通过网络空间随时随地漫无边际的点击,渗入到一种日常生活化的审美活动中来。另一方面,这种被快餐式的、消费主义形态和泛审美主义意识形塑的“文化素养”又必须加以规制,使之在政府行政范畴内合理运用,以便更好地增益于政府日常性的行政事务管理。因此,如何通过这种“日常生活审美化”方式培育出当代中国官员的网络素养,且能在积极的审美情绪、健康的审美意识和平和的审美心境中与政府的日常行政事务形成良性互动,这是我们以“美学”视野关照行政学科的逻辑起点。

官员网络审美素养与政府效能建设

效能建设是当前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在传统行政思维框架内,效能建设是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等唯实论的构架,也就是说政府效能建设的着力点在于官员能力的大小、工作效率的高低以及取得政绩的有无等方面。而相比之下,人的德性培育、审美涵养等事关人生境界修炼的部分却被有意无意地抛弃处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所提及的“人的全面发展”,即在开发人的理性同时,充分尊重人的感性权利,二者平衡发展,却在当代工具理性、官僚体制和消费主义“唯物”至上的钳制下支离破碎,分崩离析。这一问题既是马克思主义思想创立年代的社会语境,显然更是在一个以公民网络参与互动为特征的当代中国政治生活所面临的时代基本问题。

“信息的接受过程就是权力的建构过程。”④在互联网的笼罩下,在微博井喷的时代,信息正在以狂风骤雨般的速度将我们席卷其中并且迅速地散播到整个人类时空的各个角落,使任何人都无法离开信息和摆脱权力。政务微博的发生与出现,既是“现代民主社会对公民知情权的一种网络回应”,也是“中国政府转变职能、改革行政体制以及创新社会管理的结果”⑤。更进一步地,中国网民已经习惯并且擅长在网上拷问政府、在微博中问询政务,致使“微博问政”成为了当代中国政治生态中别有风味的一道景致。它不仅“促进公民意识觉醒”、“扩延社会舆论场域”以及“助推政府职能转型”⑥,更是在微观层面上―也就是政府官员的自身上―促进了官员素质特别是网络素养、媒介素养的塑造。

因此,对于政府行政机构而言,以官员能否提高自身的网络审美素养为标准,或许可以成为衡量当代中国各级政府效能建设盈损的一个新切面,它的重要意义在于,网络审美素养在逻辑、命令和制度的“理性”范畴之外,可以最大限度地为政府行政管理灌注一道体悟、协商和人情的“感性”生气。

第一,网络审美素养强调体悟式的情感倾向可以作为行政管理中唯“逻辑”至上的事务处理原则的重要补充。网络审美作为审美的一种范式,也具有审美的一般属性。审美是一种以体悟为主导的社会实践活动,它以情感为本体,注重情绪的抒发,以情体认世界,这就与强调理性、语言的逻辑活动形成了鲜明对比。在行政管理活动当中,理性、语言的行政事务处理往往是枯燥、乏味、繁琐、千遍一律的代名词,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将之命名为行政体制的“理性化”,这种“理性化”引起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工具理性完成了对人的全面宰制,人在机械般、流水线式的社会工作中被无情割裂,人生成为无意义的徒劳。因此将审美的情感本体植入逻辑理性的行政管理体制之中,也就是将理性与感性重归一处,以审美作为二者的剂,调剂二者的龃龉,在行政管理体制中扫除理性的“诡计”,建立一个在理性王国和感性王国之上,席勒所谓的“审美王国”,从而实现包括行政事务在内的一切社会活动都具有美的属性,整个世界整个宇宙都是艺术审美的殿堂。

第二,网络审美素养以协商讨论的民主机制可以缓解由命令、强制的作风引起的不良后果。人们的审美追问关注的是可能或不可能,在此之中一个对象并无对错之分,而行政体制中却恰恰以是非二元对立的观念区分对象。两者不同的意识理念分别衍生出一套属己的行为准则,审美以协商和讨论为主,行政管理表现为命令和强制。

由网络审美形成的“文化素养”可以调节官员的政治治理形式,其中,在平等、自由的公共协商过程中,以商议、探讨等民主形式提出各种适当的理由,或说服他人,或转换一己之偏见,并广泛考虑公众利益,在此基础上利用公开审议过程的理性指导,赋予立法和决策以政治合法性,从而以追求理性、真理的民主机制代替强制、命令的作风。

第三,网络审美素养以具有人情味的人文主义关怀对行政体制中硬性刻板的制度化管理提供了缓冲护堤。网络作为当今审美日常生活化的一个重要场所,为官员的审美素养形成和培育提供了便捷的渠道。一定程度上,官员通过网络上千姿百态的文学艺术熏陶涵养形成崇高的、德性的、人性的人文主义关怀,在日常琐碎杂乱繁重的行政事务里以艺术的眼光、美的心境、德性的意志冲淡由制度化带来的行政僵硬、刻板和无人情味。

网络美学视野下的政治文明建设

以官员的网络审美素养切入当代中国各级政府效能建设,并提出在行政管理体制的逻辑、命令和制度的“理性”范畴之外,灌注一道体悟、协商和人情的“感性”生气,对当代官员网络素养的意义与作用自不待言。从另一个角度看,这当然也是目前及未来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要义。

中共十六大提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推进政治文明建设,实际上是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道架构起一个三维的政治实践空间,形成尊重人的感性权利,培育人的道德品格,拓展人的审美判断力,把握人的理性能力这样一种知、情、意全面协调发展的良性局面。严格来说,当代中国官员网络素养的培育、形成和提高已不是单靠一门行政学科凭一己之力就能涵盖且顺利完成的任务,它更需要多门学科交叉,彼此之间取长补短,综合利用。因此在网络社会语境下,以网络美学的视角切入政治文明建设,其重要着力点在于当代中国官员人文主义情怀的积淀。

以积淀人文主义情怀为着力点深入政治文明建设的肌理,是网络社会语境下行政管理体制需要引起重视的一个环节。本质上说,现代社会是在西方发达国家一整套价值观主导下,在全球推衍而形成的一个社会,物欲横流、感性泛滥、工具理性、存在荒谬、精神贫瘠……几乎成为了西方社会的象征符号,随着网络虚拟社会的崛起,暴力、诚信危机、色情等腐蚀精神世界的事物也愈演愈烈。在这种畸形发展的社会中,人文主义关怀积弱积贫的局面有增无减,发展中国家也或多或少地受其影响,一定程度上导致形成与西方世界一样的社会问题。

在当代中国行政管理领域,行政机构中官员们的人文主义素养如何直接影响到政府效能建设的高低。目前,中国一些基层的政治体制自确立以来并不完备齐全,且市场经济环境下的某些当政者能力贫弱、生活腐化、道德败坏有增无减,热衷于政绩、浮夸的风气日趋盛行,造成政治体制僵化教条、形式主义色彩浓厚,且个人感召魅力荡然无存,人文主义情怀意识日趋淡薄,正在不断疏远与基层民众的血肉关联。因此,强调以美学的视角重建和积淀业已丧失的人文主义情怀,推进政治文明建设顺利开展与实现,不仅必要而且十分紧迫。

第一,以美学视野重建人文主义情怀,为政治文明建设提供新的坐标。在美学视野观照之下,日常现实社会和网络虚拟社会一同成为审美对象,并成为官员网络审美素养的呈现之地,业已失落的人文主义情怀就在此间得到新的庇护。官员网络审美素养不仅拒斥网络虚拟社会的丑恶,而且对其现实根源―源自日常现实社会的变异穷追不舍,官员在此过程中,在网络社会中,为审美提供了新的坐标,为社会话语空间注入了人文主义情怀,同时也为政治文明建设提供了新的坐标―制度、机制在完善的过程中,人也得到完善―官员不仅是提升政府效能的重要力量,也演绎着人文主义情怀。

第二,以美学视野重建人文主义情怀,为政治文明建设带来新的动力。在传统社会话语状态下,政治文明建设的开展更多来自政府本身和执政党的推动,一旦传统社会与网络社会连接在一起,这样的状况就发生了新的改变―更多的人参与到政治文明建设中来,他们明确了自己是一名公民,并接受着网络、网络理性、网络美学的洗礼,携带着人文主义情怀,而政府官员就与他们共处同一片天空,受他们影响,受他们督促,受他们讽喻,受他们鼓励,成为网络社会下政治文明建设的新动力。

第三,以美学视野重建人文主义情怀,为政治文明建设带来新的愿景。政治文明建设有着独特的时代社会背景,并有着与之相适应的愿景,但这愿景在时代变迁中并非一成不变,它必须适应政治体制改革的新需要,必须适应民众新的政治诉求,必须全面回应国家治理的多元主体,等等。当人文主义情怀得到美学视野的观照,当官员的网络审美素养成为其政治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人文主义情怀在民众身上、官员身上和社会环境中得到前所未有的呈现,政治文明建设新的愿景就呼之欲出。

(作者分别为钦州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副教授,钦州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副教授、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海洋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大数据时代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法治化建设研究”、广西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训工程资助成果,项目编号:15JD710028、GXQG022014062)

【注释】

①梁芷铭:“话语释放与权力聚合―当代中国政务微博话语权研究的本体和价值维度”,《湖北社会科学》,2013年第1期,第24~26页。

②梁芷铭,杜诗卿:“微博问政:网络时代的政府治理转型”,《新闻知识》,2014年第1期,第46~48页。

③梁芷铭:“官员微博‘热’的‘冷’思考”,《电子政务》,2013年第3期,第91~97页。

④梁芷铭,周玫:“信息视域下的权力遮蔽现象”,《新闻界》,2013年第1期,第38~41页。

⑤梁芷铭:“政务微博传播机制初探”,《新闻爱好者》,2013年第24期,第35~36页。

审美管理论文范文7

美国海军航母装备项目管理组织体系

美国海军装备的项目管理体系1986年从原装备管理体系中分立出来,建立了完善的四层指挥关系,相对独立于装备行政管理体系,以实现对项目的专业化管理。

建立相对独立的四层管理体系,保证采办工作的专业化

为实现对重大装备的专业化管理,美军建立了以国防采办执行官为首的项目管理线,形成国防采办执行官-海军采办执行官-计划执行官-项目主任的四级项目管理指挥线。航母等重大装备的阶段决策与审查均需由项目主任报计划执行官、海军采办执行官甚至国防采办执行官审批。这四层项目管理线具有单独的工作指挥关系,与传统的装备行政管理体系相对独立,由行政管理体系提供保障与协作,如海上系统司令部向航母计划执行官及其下属的航母项目办公室提供基础设施、人员、技术保障,海军检查与检验局、作战试验与鉴定部队则向其提供试验保障。

在航母装备管理方面,美国海军在海上系统司令部设立航母计划执行官,接受海上系统司令部与负责海军采办执行官(负责研究、发展与采办的助理海军部长)的双重领导,其中,在现役航母的使用保障方面接受海上系统司令部的领导,在新航母采办方面直接接受海军采办执行官的领导,办公室下设航空系统处、舰艇系统处、作战系统处、技术与创新处等业务部门,以及两个项目办公室—“福特”级航母和“尼米兹”级航母项目办公室,共有80人,全面负责现役及在研航母采办工作。

设立专门的项目管理办公室,赋予其全寿命全系统管理职责

项目办公室是美国海军采办项目管理的核心机构,在项目管理中发挥着“枢纽”作用,全面负责航母采办项目的管理工作,职责主要包括:制定项目采办工作计划;开展合同签订前的资格审查;签订合同;制定项目进度计划;参与项目阶段评审;监督合同与经费的执行情况;组织质量管理和试验鉴定,提供技术保障等。在计划管理、技术管理、合同订立等方面,项目办公室是牵头单位,联合相关业务主管部门共同开展工作,但在费用估算、试验鉴定、合同履行监督等方面,项目办公室则配合相关部门开展工作。

推行矩阵式管理模式,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工作联系

美国海军在装备采办过程中普遍采用一体化产品小组(IPT)、联合工作组、协调委员会等矩阵式管理模式,将不同部门、不同专业的人员组合在一起,有效协调各部门工作,密切各机构之间的关系,简化工作程序,有助于缩短采办周期、降低采办费用、提高采办效率。

美国海军的航母装备项目管理机制

为了充分发挥专业化项目管理的优势,美国海军建立了顺畅的项目管理机制,理顺航母项目办公室与其他部门的工作关系,保障项目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

项目管理中的需求管理

需求管理包括航母采办前的宏观需求论证以及采办过程中的需求审查两个过程,贯穿于航母从立项论证、设计、建造直到服役的整个过程。在宏观需求论证时,航母项目尚未进入采办过程,项目办公室还未成立,航母需求的具体工作由海军作战部长办公室负责。

在装备进入采办过程后,航母项目办公室成立,开始全面管理采办项目。在航母进入采办过程的各阶段时,项目办公室都要组织编写各种需求文件(如《初始能力文件》、《能力发展文件》、《能力生产文件》等),作为新航母研制立项及进行设计、生产的依据,并在转阶段评审中将需求文件提交海军初审官、海军能力委员会、资源与需求审查委员会审查。海军审查通过后,再提交给国防部联合需求监督委员会审查批准。经过层层严格审查,确保航母装备的研制、设计过程及预期作战能力能够符合军事需求。

项目管理中的合同订立

合同订立是美国海军航母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贯穿于航母采办的各个阶段,项目办公室既可在初步方案论证阶段授予方案论证合同,也可在设计、建造阶段授予设计、建造合同。为了对合同订立进行专业化管理,项目办公室内设有合同部,配有各种合同人员,负责管理各种合同事务,其中只有合同签订官具有订立合同的权力,其他合同人员协助合同签订官进行合同定价、承包商审查等事务。

在航母的研制和建造方面,由于美国只有纽波特纽斯船厂能够建造核动力航母,因此,美国海军航母的采购方式只能为单一来源采购方式,通过谈判授予合同,其过程可分为发出建议征求书、评估投标书、选择合同类型、合同定价谈判、起草并签订合同、合同履行管理等步骤。在这一过程中,主要由项目办公室牵头组织,并与舰船监造办公室、国防合同审计局、国防合同管理局密切合作,选择最佳承包商并订立合同。需要指出的是,为了有效控制合同价格,美军特别指出,采办合同不能采用成本加某个成本百分比的合同类型,通常重大装备的设计与建造合同为成本加奖励费合同。

项目管理中的合同履行监督

在装备采办过程中,项目办公室不直接承担合同履行监督职能,而是通过签署委托书,将合同管理职能委托给舰船监造办公室。舰船监造办公室根据委托书规定的权力和职责,履行合同管理职能。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舰船监造办公室定期向项目办公室汇报合同履行管理情况,包括承包商的工程管理、质量保证、生产安全等全面情况。项目办公室负责组织承包商编制系统规范、研制规范、工艺规范、材料规范,组织初步设计审查、详细设计审查、生产准备审查等节点审查。在达到合同约定的付款节点前,承包商向舰船监造办公室提出付款申请,舰船监造官审查批准后,授权国防财务会计局哥伦布支付中心支付合同费用。合同验收通常由项目办公室负责。同时,国防合同审计局也同步审计监督合同履行情况,与舰船监造办公室保持密切关系,也作为舰船监造官的合同管理顾问。

项目管理中的配套武器系统采办管理

由于航母技术复杂,设备众多,管理部门也各不相同,因此,在航母采办过程中,航母项目办公室与配套武器系统采办管理部门的协调至关重要。美国海军对航母配套系统实施单独管理,分别建立相应的项目管理机构,并注意加强与航母项目办公室的配合,在海军采办执行官的协调下,由航母计划执行官办公室及其领导下的项目办公室协调各相关项目办公室的工作,将航母平台与配套系统综合集成,牵头组建一系列联合工作组或协调委员会。这些协调委员会或工作小组在航母项目计划执行官办公室或航母项目办公室的协调下开展工作,如有必要,还可请更高层次的主管领导参加,以协调各部门关系。通过这些协调委员会或工作小组,各项目管理机构可以充分交流,查找问题并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如仍有分歧,则进一步报请海军采办执行官或国防采办执行官协调。

此外,航母计划执行官办公室及航母项目办公室还与相关配套系统项目办公室互派工作代表,相互参加其工作,密切工作关系。如航母计划执行官办公室的航空系统处派出人员,到联合攻击战斗机计划执行官办公室工作,全面参加与航母相关的各项工作,参加所有有关舰机一体化的工作会议,并负责与航空系统司令部、一体化产品小组等机构的沟通协调。通过各相关机构的交叉工作,使得航母项目办公室能够掌握各配套系统的技术状态与发展进度,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

需要强调的是,这种协调工作组(委员会、一体化产品小组)或互派代表的工作模式,是美军项目管理的重要组织形式,在装备采办中广泛采用,并发挥重大的作用。这种协调工作组不是务虚的议事机构,而是重要的实体性工作机构。

项目管理中的成本与价格管理

美国海军高度重视采办项目的成本与价格管理,成立了专门的费用估算机构—海军费用分析中心,采用“三级估算、两级审查”来加强对成本与价格的监督与管理。在航母采办的方案论证阶段,项目办公室成立费用一体化产品小组,全面分析确定影响航母费用因素,对多种备选方案分别估算全寿期费用,为方案分析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在授予合同前,项目办公室的费用一体化产品小组进行费用估算,为合同定价提供参考。项目办公室估算完成后,将费用估算报告提交海军费用分析中心审查,海军费用分析中心独立进行估算并审查费用估算报告,再上报国防部费用分析改进小组审批。国防部费用分析改进小组同样独立进行估算,审查费用估算报告,并将审查意见上报国防采办委员会。在授予“福特”级航母首舰的设计建造合同前,海军费用分析中心评估认为“福特”级航母的研制、采购费用为125亿美元,而国防部费用分析改进小组的独立估算费用为138亿美元,因此,负责采办的国防部副部长在审批时采取了一个折中的方案,批准“福特”级首舰的采购费用为131亿美元。

项目管理中的试验鉴定

审美管理论文范文8

关键词:日常生活审美化 美学教学 影响

对于“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关注及研究首起西方学界,波德里亚、罗蒂、詹姆逊等大师级学者均早有涉猎,正式命名者则是费瑟斯通。此后,这一学术课题渐成热点,持续至今。

我国学界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和探讨稍迟于西方,始作俑者便是学者陶东风和《文艺争鸣》期刊,随后童庆炳、金元浦、王德胜、鲁枢元等知名学者纷纷参与其中,引发了旷日持久的探究与讨论,学界蜂拥而上,趋之若鹜,沸沸扬扬,研究成果可谓汗牛充栋。总体而论,这些研究和探讨,拓展并深化了我国学界对审美文化及大众文化的研究,促进了方兴未艾的“文化研究”,但也难免西方话语移植和转销之嫌。

作为无法躲避的审美现象,“日常生活审美化”愈发强烈地冲击了并继续冲击着美学研究,与之相应,对高校美学教学也发起了挑战。传统的高校美学教学基本上还沿用着精英式的经典化美学知识体系和话语范式。美学的这种知识体系和话语范式主要以德国古典美学为基石,注重思辨和逻辑,理性有余而感性太过匮乏,实质上有悖作为“美学之父”鲍姆嘉通创立美学学科的初衷,因为鲍姆嘉通当初创立美学学科时,恰是基于对人的情感的关切,所以特意命名为“感性学”。人类鲜活的生命活动,充满质感的生活气息也被上述这种美学高傲地撇开了,结果是美学孤独地悬浮于生活之上,难接地气。而晚近,随着“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日益加强,美学已处身尴尬,不得不“屈尊”,俯身直面生活,这就意味着,美学不得不“审美日常生活化”。这就对高校美学教学提出了要求,将基于“日常生活审美化”趋势下的诸多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美学现象及问题吸纳进来并进行与时俱进的研究已经大有必要,甚至刻不容缓了。

当然,“日常生活审美化”在为高校美学教学提供挑战的同时也提供了新机,使之丰富多彩。与美学扩容相应,高校美学教学也应更加丰富、充实。随着“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的日益突出,高校美学教学也势必将大量的基于日常生活的审美文化现象吸纳进来,从而对原来的高校美学教学内容、方式等产生影响。

然而令人倍感遗憾的是,学界及美学教育工作者对“日常生活审美化”趋势下的高校美学教学的关注和研究却远远不够。到目前为止,高校美学教材尽管一增再增,但基本上还是沿袭旧制,重复雷同现象严重,;尽管个别教材已增专章介绍“审美文化”(如王德胜主编的《美学原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又如陈望衡主编《当代美学原理》,人民出版社2003),但还是未能真正打破窠臼反映“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未能将日常生活审美现象及时吸纳进来,未能将“日常生活审美化”对传统美学体系、原理、规律、命题、范畴等等的冲击反映出来。

到目前为止,仅有为数不多的几篇美学教研论文牵涉本课题,且意非专此,多涉他务,难以系统化和深度化,未能就“日常生活审美化”趋势下《美学》课程教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考核制度进行研究,如周霞《“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当代美育策略》(《江西社会科学》2008.5)一文主旨在于“日常生活美育”,指出“从政府到个人,从企业到家庭,从传媒到受众,都参与其中,各司其职,并认真汲取传统美育资源,真正做到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的审美追求”,可以看出,该文并未真正论及高校美学教学问题。

“日常生活审美化”对美学教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日常生活审美化”对美学教学内容的冲击

“日常生活审美化”使得美学泛化成为“泛美学”,于是,审美从过去那种高傲的地位上走了下来,成为普通民众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可以进行的寻常事件。这种趋势无疑对美学教学内容造成冲击,冲击着传统美学教材的编写范式以及教学内容中的原理、规律、命题、范畴等,如传统美学理论的本质主义思维范式、“审美无功利”、审美的精英化、应用美学的缺失或淡化等问题,这就要求美学教学应与时俱进,在教学内容上突破传统教材的束缚,及时吸纳新的审美现象,突出时代感和现实感;但是要做到有机融合,就必须关注美学界基于“日常生活审美化”对美学理论的探讨和阐析。

(二)“日常生活审美化”对高校美学教学方式方法的影响

当代的审美文化正在日益朝着视觉文化发展,图像(影像和视像)在很大程度上成了当今时代的文化标志,也是“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表征,与之密切相关,审美对象视觉化的结果便是审美方式的直观化。这种趋势和情况就要求美学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充分运用现代教学设备和技术,突显视觉化和直观化特征。

(三)“日常生活审美化”对高校美学考核方式方法的影响

“日常生活审美化”势必要求“审美日常生活化”(尽管向度有别,但二者密不可分,相得益彰,作为审美现象,往往难以拆析)。要求传统美学理论与现实审美需要相结合,彰显当代美学的现实感和实践性,这就意味着美学教学应改变传统上从理论到理论那种“空对空”的考核制度,立足于美学育人的根本宗旨,注重考核学生运用理论分析当下的审美现象的能力,切实提高其人文素养。

审美管理论文范文9

我们认为从具体的审美过程来看,不一定能明确看出社会实践之基础作用,但从总体上看,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角度看,审美经验的基础肯定是社会实践。当今西方哲学――美学在突破思辩哲学主客之二分思维模式突出主体作用之时,为了避免陷入唯我主义,也曾试图回归“生活世界”。但这种“回归”未免虚弱,而从哲学的彻底性来看,还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实践论之社会实践观更能从根本上说清经验的来源内涵。但唯物实践观的理论指导与社会实践的基础地位仍是在理论前提的位置之上,而不能代替具体的审美经验。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过去以哲学代美学,以普遍代特殊的弊端。第二,经验与主体。当代经验论美学之经验当然是以主体为主的,但又不是英国经验主义纯主体之经验。而是包含着消融了主客二分,包含着客体之经验。有的是通过行动(生活)来消解主客二分,如杜威实用主义的艺术经验论。有的是通过主体的接受或阐释来消解主客二分,如阐释学美学。有的则是通过现象学直观的“悬搁”来消融主客二分,如现象学美学。第三,经验与想象。文艺的审美经验之发生是必须通过艺术想象之途径的。艺术想象犹如一个大熔炉,能将感性、知性、情感等等熔于一炉,最后形成完整的审美经验,并使审美者进入一种特有的审美生存的境界。第四,经验与表现。当代经验论美学的最重要特点是将经验同情感之表现密切相联。例如,克罗齐的“直觉即表现说”,阿恩海姆的“同形同构说”,杜威也强调审美经验之“情感特质”。第五,经验与。经验论当然肯定感觉、,并以其为基础。但当代经验论美学又不仅仅局限于、感觉。如果仅仅局限于那就会脱离审美的轨道。康德曾在《判断力批判》中提出“判断先于”的命题,虽然已经过去了200多年,但我们认为这仍是美学的铁的定律,难以和颠覆。许多美学家在承认的同时,也是强调对之超越的。例如,杜威论述审美经验与日常经验之相异性也是试图超越日常经验其之生物性。杜夫海纳运用现象学“悬搁”之方法,更是强调对“此在”的超越走向形而上的审美存在。第六,经验与接受。当代经验论美学同当代阐释学相结合,强调阐释的本体性。这样,在阐释学美学之中所有的“经验”都是此时此地的,都是当下视域与历史视域、阐释者视域与文本视域的融合。这样,我们就将当代经验论美学与接受美学、新历史主义等结合了起来。第七,经验论与心理学。经验论美学肯定包含许多心理学内容,如感觉、想象、意向、情感等等。但审美的经验论又不等同于心理学,如果等同的话,文艺美学就将走向纯粹的科学主义,从而完全抹移了文艺美学特有的而且是十分重要的人文主义内涵。这是包括现象学美学在内的许多美学家特别忌讳的事情。所以在承认审美经验所必须包含的心理学内容时,还更应承认其具有拓展到社会的、哲学的与伦理学的深广层面。第八,经验与真理。这是当代经验论美学同存在论美学紧密相联所必具的内容。当代存在论美学将审美活动同认识活动相分离,由此审美经验并不导向认知理性的提升,而是通过艺术想象实现对遮蔽之解蔽,走向真理敞开的澄明之境,从而获得人的“审美地生存”、“诗意地栖居”。所以,审美经验、艺术想象、真理的敞开、诗意地栖居都是同格的。这正是当代文艺美学所追求的目标。第九,经验与对象。传统美学都把审美对象界定为一种客观的实体,自然物与艺术品等等。但我们认为审美对象是意向性过程中的一种意识现象,在主观构成性中显现。也就是说,审美对象只有在审美的过程中,面对具有审美知觉能力的人,并正在进行审美知觉活动时才能成立。它是一种关系中的存在,没有了审美活动就没有审美对象,但并不否认作品作为可能的审美对象而存在。

审美与生活、艺术与商品、文化与文艺、欣赏与之间的界限一下子变得模糊起来。于是从新世纪之初就出现了有关文学艺术的边界、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评价、文学的文化研究的评判等等问题的讨论与争辩。我们认为这种讨论是非常有意义的。我们试图以我们所理解的文学艺术的审美经验这一文艺美学学科的基本理论作为认识以上大众文化背景下各种文化现象的一种理论指导,也以此对这次讨论提供一种也许是不成熟的见解。我们认为,当代文艺美学的审美经验理论应对当代大众文化中审美的生活化和生活的审美化两个相关的部分起到指导作用。其实是审美的生活化与生活的审美化是两个紧密相联、统一为一体的部分。都是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以来艺术与生活分裂,走向异化的严重问题的解决。所谓审美的生活化,是解决艺术与生活的脱离,承认并正视审美所必然包含的内容与文艺所必然包含的生活内容。使艺术走向生活与万千大众,成为人们休息娱乐的方式之一。同时也不可否认某些艺术产品具有的商品属性,并给人们带来某种经济效益。早在1934年,杜威出版《艺术即经验》一书。针对艺术脱离生活的现状和大众文化之方兴未艾,充分论证了审美经验与日常经验之间的“延续关系”。但这只是我们所说的审美经验理论所包含的一个方面的内容,也只是当前大众文化背景下文学艺术的一个方面的属性。另一方面,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生活的审美化。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审美经验不仅包含着原生态的生活,更要包含对这种生活的超越;不仅包含必不可少的感性,更要包含体现人类生存之精髓的意义。如果说审美的生活化是一种回归,那么生活的审美化则是一种提升。没有回归与提升结合,那么真正的审美与文学艺术都将不复存在,而只有两者的统一才是审美与文学艺术要旨之所在。因为没有前者,审美与文艺必将脱离大众与当代文化现实,而没有后者则审美与文艺又不免陷于低俗与平庸。而只有两者的有机结合才是审美与文艺发展的坦途,也才能为文艺美学学科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杜威在《艺术即经验》一书中着重论述了审美经验不同于日常经验的“完整性”和“理想性”。成为全书的中心界说,值得我们借鉴。以文学艺术的审美经验作为文艺美学学科的理论出发点也是为中国传统美学的在当代进一步发挥作用开辟广阔的空间。中国美学发展从20世纪初,特别是1919年“五四”运动为界发生了某种程度断裂。此前是传统形态的美学,此后受到“西学东渐”的深刻影响,则是接受西方美学理论话语。这前后两种美学形态尽管不可避免地有所联系,但在理论内涵、话语范畴和精神实质上均有明显区别,是一种明显的理论断裂。因此,有的学者认为,这两者“不可兼容”,而是“宿命的对立”。中国传统美学的现代价值问题被严峻地提到我们面前。而以文学艺术的审美经验作为理论出发点的文艺美学学科则为中国传统美学进一步发挥当代作用开辟了广阔的天地。因为,我国传统美学的确没有西方美学那样借以反映审美与艺术本质的概念范畴,而主要以对创作与文本的体悟作为理论的基点。这恰是一种文学艺术的审美经验。从先秦时期的“兴观群怨说”,到汉魏时期的“言志说”、“意象说”,到唐宋时期的“意境说”、“妙悟说”、“心物说”,到清代的“情景说”、“性灵说”与“境界说”等等可谓一脉相承,都是对文艺审美经验的独特表现,反映出中国古代美学的特有精神,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与极其重要的价值。这些美学理论不仅给我国文艺家与美学家以滋养,而且也对包括海德格尔在内的诸多西方美学家以理论的滋养。我们相信,文艺美学学科的发展,特别是我们以文艺的审美经验为理论出发点,并自觉地以之总结弘扬中国传统美学理论,中国传统的美学理论必将在新时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在我们论述以文艺的审美经验作为文艺美学的基本理论范畴时遇到了审美是不是文艺的基本特征这样一个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坚持审美是文学艺术的基本特征的观点。但我们所说的审美不是狭义的优美,而是广义的美。也就是包含着优美、崇高,以及悲剧、喜剧和丑这些广泛内容之美。只不过在审美心理效应上都是一种肯定性的情感评价,而不是相反的否定性的情感评价,诸如恶心,嫌弃之类。这就要求作者在作品中包含一种审美的价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