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审美与教育集锦9篇

时间:2023-11-13 10:00:21

审美与教育

审美与教育范文1

【摘要】在人的成长过程中离不开对于美的感受,对于美来说从不同时间不同事物不同意义上来讲一直围绕在我们生活当中,因此审美一直伴随着我们并指引我们一直要有美的意识。当今时代选择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们为了完成自己未来的使命,就要让自身变的更够优秀出色,还要在健全的人格与思想的基础上提高对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欣赏美等一切以审美教育为主要内容教育时来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力。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 审美力 审美教育

一、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审美力现状

在国家大力培养人才的时代,接受高等教育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步骤,观看近些年的升学率,不难发现,在五彩缤纷种类繁杂的学科当中,以护士和幼师为主要热门专业,家长在帮其子女选择就业岗位时尤其以女同学为首。现在国家开放二胎政策,多地兴办幼儿园更是此起彼伏,因此幼师也就是所谓的学前教育这项工作炙手可热,并成为热门就业率排名最高的专业之一。但是要想成为一名优秀合格的幼儿园教师却很难,它不仅需要高文化高素质的教师,更需要有智慧有内涵有修养更具有艺术实践能力的教师。学前教育的学生,承担着今后为祖国未来的花朵细心教育和培养的重要责任,在他们的身上有着培养幼儿各项能力发展和进步的重要使命。因此在全面素质教育培养的今天,艺术教育更具有独特的魅力,其中音乐作为全球化的语言,他可以让孩子在音乐的世界中畅游,了解历史发展文化,因此对于孩子未来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着密切的联系。

因此当代大学生的审美力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现在大环境下造就了当代大学生极为个性复杂多变的审美力,大多数的学生盲目的追求现代流行音乐,这类音乐表现内容复杂,节奏性强,旋律流畅,琅琅上口的形式占据市场的主力,这类音乐它有很强的自娱性,能够让人排忧解闷消除疲劳的精神,尤其是指出当今时代下所产生的“快文化”。而他们喜欢现在的流行音乐作品是快节奏的,是动感的,并以爱情歌曲为主要内容,尤其对偶像团体、李宇春、周杰伦、迪玛希等偶像歌手了解颇多,崇拜至极。却不重视具有重要作用的古典西洋或传统民族音乐,也就是通常被我们大众群体所理解的高雅音乐,以肖邦、贝多芬、李斯特、莫扎特、巴赫等这些西方著名音乐家创作出来的经典音乐作品。认为这类所谓的高雅音乐是过时无趣、老土难听,对整个音乐作品的理解只在听觉享受,但是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有着当代青年的思想认识,更代表的社会的发展,尤其作为选着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所培养的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因此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审美力不可忽视。

二、音乐审美教育

在为了提高学生审美力的同时就不得不提重要的审美教育,作为教育学者大家都会思考一个问题,例如怎么样培养学生的审美力?如何发展学生的审美意识?学生的审美水平怎样加强等等,这些问题都与审美教育息息相关,但审美教育是一种综合性浓厚的教育,一般以艺术活动中的音乐审美教育常见。

音乐审美教育是以音乐为主要内容,审美为核心的一种审美教育实践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部分,目的让学生提高音乐审美力的同时获取各方面能力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其他教育形式无可取代的一种教育类型。音乐审美教育一般以学校、课堂为主要传授力量,通过讲授不同的音乐授课内容与资料,比如一段音乐的某一段轻快节奏,某一首创作音乐的动机或是组成美妙音乐的一种织体,都可以引起审美者的情感刺激,主要是增强学生对音乐美的感受、理解增强音乐审美力,最终目的是要学生不仅学习到丰厚的知识底蕴还要学习高尚的人格魅力从而得到全面发展,其教育的本质意义就在于培养人,塑造有审美能力的主体。音乐审美教育与其他教育不同,普通的教育需要对一个内容或知识点有所掌握与理解,甚至到达到一种标准,但是音乐审美教育则是让审美者自身的审美能力,自由、发展、创造、升华的一种无拘束的状态,而且这更是一种情感的升华,音乐通过人体的听觉直接作用于心灵与情感,是一种美的享受过程,在这种过程当中得到升华,产生潜移默化的力量最后达到教育的作用。

三、审美教育与提高音乐审美力相得益彰

如今幼儿园用人单位也希望自己招到的员工能够是全方面能共同发展的,因此各大学校在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进行培养时,就不但教授理论知识,更多的是理论实践相结合,并结合人才所需发展全面制定培养计划。在幼教事业当中,从小方向来讲幼儿园五大领域的艺术部分现状来看培养幼儿的创造力与发现美的眼睛是主要任务,在人人天生都具有属于自身的艺术天赋的同时,好的教育可以让幼儿本身所拥有的财富得意保留与发展,因此在艺术领域当中的音乐学科本身就是培养创造力与发现能力培养的学科,它对幼儿全面的身心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要让这种能力得以实施,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将会愈演愈烈,并且与此同时要求幼儿教师自身的审美力需要有所提高。音乐这用用耳朵去感受的独特艺术形式已是人生存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今天的音乐已经是包罗万象、多姿多彩的,面对现实的发展历程当中不难看出“改造音乐”已成为时代的重点发展,电脑技术的应用,扎实丰厚的音乐底蕴,高雅与流行的结合,能够造就出更为丰富高层次的审美视角。

因此在学校的环境当中把音乐审美作为音乐教育的核心,把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作为审美教育的主要任务。让学生学会审美,学会审美想像和审美评价同时培养学生审美情感和发展学生审美力的主要途径。学会采用不同的听赏方式,在适当的时候选择具有意义的音乐作品来提高自身的能力。

在以往都说每个人的审美发展是不一样的,它是对每个人独有的特有的个体存在,是上苍给予的不可被外力所破坏改造的能力,并且这种能力是先天的并不能因为某种手段会改变。当然不能否认审美力对于一些人的身上会存在的多一些,但是审美力并非完全天生,也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够学到的能力,最主要的关键在于后天的学习培养,并且要经过长期的能力训练所得,所以在这期间要让审美力与审美教育相辅相成得才能得以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昌逵,叶子. 音乐审美教育理论与方法[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6.

审美与教育范文2

一、挖掘童谣价值意义,丰富幼儿的审美情趣

案例:《灰色童谣在孩子身边响起》

一天清晨,孩子们在玩桌面游戏,我在指导小朋友看童谣的书,并朗诵给小朋友听,大家听得津津有味,这时张盼儿来了,她和兴奋地说:“老师,我听村上的哥哥姐姐也常念好听的儿歌,我也会念的呢!”我很高兴,当着小朋友的面表扬她,请她念给小朋友听听,于是她摇头晃脑的念了起来:“人在教室心在外,

读书不如谈恋爱。老师怒问为什么,为了子孙下一代。”天啊,她甚至不懂得恋爱和下一代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就这么津津有味的回味。

现在在小学和中学盛行着灰色童谣,虽然幼儿园的孩子还没有编这种童谣的能力,但是灰色童谣有节奏,浅显易记,能够和游戏结合。这种艺术形式的诞生类似原始社会猿猴抬木头发出的“哼哟、哼哟”的声音,这种声音是生命的声音,孩子们极容易模仿,而且受周边环境的影响他们很容易淹没在灰色童谣中。我突然感到我们今年的课题研究增加了价值感,这种绿色童谣对孩子的冲击肯定能抵制孩子们对灰色童谣的记忆,唤回幼儿对美的感受和追求。童谣最本质的功能是审美愉悦,因此,教学应该充分发挥这一功能,引导幼儿去感受发现童谣作品中的有趣之处,让幼儿在有趣之处中去获得愉悦的情绪体验。

1.在大量接触童谣的过程中增强审美体验

首先我们开展日常生活中的文学活动,使幼儿经常处在有意无意地与作品的相互作用中,如,墙饰布置中有童谣,听觉背景中出现童谣,虽然从未正面注意,却无意识地渗入大脑。其次,我们在区角中投放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童谣图书,让幼儿自主地选择观看,教师对幼儿的提问加以适当的指导。再次,预先把要活动的童谣在平时自由活动时间播放,为有组织的活动增加熟悉程度,提高活动兴趣,让幼儿在活动中会因为似曾相识而提高进一步学习探究的兴趣。

2.在童谣趣味的情景中净化幼儿的审美感受。

让童谣中的情趣跃然而出,童谣除了以丰富的情感吸引幼儿之外,还因为它具有扣响童年心的情趣。这个“趣”字写尽了儿童的活泼天真,淘气可爱,也写尽了儿童丰富多彩的生活,它紧紧抓住了幼儿的心,使他们一下子就与童谣接近起来,像老朋友一般熟悉,孩子们乐于诵读它,乐于去探究它。因此,我们从觅趣入手培养孩子们的审美能力是一个有效的突破口。如《斗虫虫》来说吧,这首诗中的“趣”是显而易见的,“点点虫,虫会飞,点点鸡,鸡会啼;点点狗,狗会吠,点点鸟,鸟会飞”这首诗描写了天真可爱的孩子们在和小动物玩的一种情趣,孩子们通过活动的画面和自己的经验完全可以想象出游戏的状态和情景,是多么的有情有趣呀,使孩子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再如《丫头丫》描写了丫头打蚂蚱的游戏情景,“丫头追,蚂蚱跳,吓了丫头一大跳。”为了让幼儿体验这种情趣,我给幼儿惟妙惟肖的表演,然后让他们尝试表演,体验丫头吓一跳的情趣。情趣是童谣的灵魂,是儿童天真活泼的性格写照,是勾勒儿童内心世界的图画,是在充分了解儿童生活的基础上精心寻来的神来之笔,也是儿童诗审美教育的闪光点。因此,我们不能轻易放过,而要引导孩子走到童谣的境界中去,细细品味,轻轻咀嚼,充分领略其中的妙趣,感受其中的美。

二、挖掘童谣的教学手段,丰富幼儿审美感知

1.以境引人,让幼儿感知童谣的美

创设一种真实、富有感染力的情境,可让幼儿更投入地去体验。童谣是与童心的交流与共鸣。童谣描写的是儿童们丰富多彩的生活,以及他们的喜怒哀乐,与儿童的心灵息息相通。教学时,我积极地引导孩子们用心灵去感受诗中的情感,让童谣与童心融汇交合,产生共鸣。创设情境,以境生情。情感具有情境性,情感会随情境的出现而产生,为了让孩子们学习时更发地融入情境,我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来创设情境,做到以境生情。如童谣《小兔乖乖》其实是一个很经典的故事,我们给孩子们创设了童谣的故事场景,并借助大灰狼、小兔的头饰把童谣的内容重现在表演上,创造了形象的情景,幼儿有了视觉上的审美感知,并且通过童谣知道了简单的自我保护意识,不给陌生人随便开门,遇事要多动脑子。

2.以情感人,在童谣中美化幼儿的心灵

优秀的文学作品,总是蕴涵着丰富的思想感情。在教学中,我利用各种手段把幼儿引入文学世界中,唤起幼儿内在的审美情感。如童谣《摇啊摇》是一首经典传唱的歌谣,表达了外婆和儿孙之间浓浓的骨肉亲情我们小时候常坐在姥姥的膝头,听姥姥念这首美丽的童谣。如今的孩子可能远离了这朴素的温馨,为了营造这种真实的氛围,我利用多媒体让幼儿感受这种真实的亲情,并让幼儿坐上自己的膝头,充满感情地和幼儿一起朗诵,此情此景,小班幼儿很容易就走进了童谣所要表达的世界,从而感受到童谣所描述的浓浓亲情美。

3.家园互动,丰富幼儿审美感知

审美感知力不是生活感知力,它的形成不是单纯地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而是从具体审美对象出发,通过生动的直观由单一到丰富的过程。小班幼儿生活经验和感知有局限性,我们需要为他们营造丰富多元的感知美的心理和物

质环境,童谣教育不仅要在幼儿园全面展开,同时家庭教育也成了我们全面铺开的一个点,幼儿只有在统一协调的环境中才能更好更全面地走进童谣。课题实施一开始,我们就把童谣教育的重要性、童谣教育的可行性、童谣教育的目的性以及我们这学期童谣教育的内容和家长有了切磋,让家长全面了解我们的课题,并知道自己在班级课题实施中也担负着一定的责任。我们的细心认真引得了家长的高度重视和关注,他们给孩子们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料,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童谣书和童谣VCD,给孩子们接触优秀的童谣作品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我们利用谈话、展示活动、写交流心得等形式定期和家长交流幼儿学习童谣的情况,把感受童谣的语言美,意境美,行为美、思想美作为引导孩子的重点,培养孩子初步的审美感知力。如:《我是这样学童谣的》是每个孩子和家长在学童谣过程中的心得小故事汇编,每个阶段我们都定期交流,把童谣中美的体验和大家一起分享,也是孩子学习童谣的成长档案。

实践证明,在以审美情感为核心的童谣教育活动中,能使幼儿动情、快乐,能充分提高他们的理解力和情感力。能让幼儿在真的启迪、善的熏陶、美的享受的过程中与童谣进行心灵沟通、情感交融,提高审美能力,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2002.

审美与教育范文3

关键词:美术教学;审美教育;教学思考

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美术教学的要求更加严格,美术教学必须改变传统观念,过去以写生为主的固有绘画技巧教学方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潮流,现代美术教学要通过绘画和艺术欣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在审美教育中实现个性化发展。美术课的教学内容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绘画,现阶段美术教学是集绘画、欣赏、手工等多种形式于一体的综合课程,是为了打造德、智、体、美、劳全方位人才的艺术课程。但是,当前的美术教学存在一些误区,美术教师需要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比如学生在美术绘画时注意力不集中,没有养成良好的绘画习惯;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差,思维没有完全打开;教师对美育的理解不到位,不能将美术教学与美育有效结合;学校和社会的传统观念,使美术教学进展缓慢,等等,这些问题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美术教学质量。

美术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二者有机结合,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净化学生的心灵,启迪学生的智慧,陶冶学生的情操。美术课程比其他学科更加具有艺术魅力,因为美术本身就是一门艺术,所以美术课堂不仅仅是向学生渗透审美教育,更是极大推动学生审美观念形成和成熟的关键。在美术课堂实施审美教育的重点是让学生在美的意境中思想得到升华,情感得到共鸣,使学生掌握美的评判标准和运用方法,最终掌握审美的技巧,提高创新能力和想象力。美术大师丰子恺说过:想象是绘画上极其重要的事,有形的东西,可用想象使它变形;无形的东西,也可以用想象使它有形。所以,在实际教学中,美术教师必须把审美教育作为美术教学的一个主要任务,并且贯穿美术教学的始终。

1.审美教育给美术课程带来的改变

1.1有助于学生形成审美意识和审美理想。美术是一门以形式感存在的艺术学科,具有较强的美感。每一条美术线条,每一种美术色彩,每一个美术构思都在无形之中贯穿审美的要求,如果学生没有美术教师的指导,就很难领悟到艺术的魅力。在美术教学中,当学生看到美好的事物情感上有反映,这就渐渐形成了审美意识,是审美的最初表现,审美意识的存在不能脱离具体事物。不同的审美意识会产生不同的审美理想,美术教师在课堂上要多给学生欣赏优秀美术作品,或者提供发挥学生个性的机会,以此激发学生的审美,这时就会在无形之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有助于学生形成审美理想。

1.2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美术作为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任务就是普及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素质。美术教学的最高境界是通过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最终促进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挥。审美教育应该是一个常教常新的话题,而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而发生变化。学生将学到的美术知识科学有效利用到生活中,会大大提高学习兴趣,使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创造美好生活的理想。美术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审美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将德育与美育相结合,更加有利于对学生的启迪和熏陶,为学生形成感知美、欣赏美、评价美的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2、.美术课程中有效开展审美教育的策略

2.1强化对学生的审美素质教育,构建审美心理。一直以来,美术课堂都是固定的范画加步骤演示,学生机械地画着相似的作品,教师走着前人走过的老路,遇到美术欣赏课就一跳而过,这对于美术教学来说是一种弊病。其实美术欣赏是很好的教学活动,可以将学生带入特有的情境中,感受艺术的魅力。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中有许多值得欣赏的地方,美术教师要根据教学要求适当选择和甄别,通过欣赏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探索精神。当学生欣赏的美术作品多了,自然就会形成一定的审美意识和审美心理,对于开展美术教学是非常有利的。美术教师要提高自身艺术修养,运用自己的语言、知识、人格魅力和态度感化学生,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

2.2创设美的教学情境,为审美教育提供保障。一些美术教师在美术欣赏课上都会给学生罗列许多美术作品,让学生看得眼花缭乱,其实这是教师错误理解欣赏课的目的,认为只要让学生欣赏了优秀美术作品就算是达到了教学要求,这样只会限制学生的想象力和评价能力。真正的美术欣赏是要讲究方法的,要以美术基础作为支撑,师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探讨和交流,共同总结出作品的优点。美术教师要善于营造课堂氛围,创设美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这种情境中尽情遨游,享受美带来的,还要积极准备教案,提前准备好教学设备,在课堂上不断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为审美教育的顺利开展铺平道路。

2.3积极开展艺术作品欣赏,让学生进行审美比较。学生对于美术作品欣赏都有一个过程,不可能一开始就有很高的艺术水平,美术教师要不怕辛苦,不怕麻烦,为学生选择适合的艺术作品展示。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美术教学得到了实惠,教师不必再为达不到教学效果而发愁,现代化教学技术装备的出现,缓解了美术教学的矛盾。美术教师可以在网上丰富的资源中为学生查找艺术作品,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投影技术为学生在大屏幕上展示,更加清晰和直观地让学生欣赏艺术作品。在欣赏过程中,教师要有目的地让学生对不同的艺术作品进行对比评价,让学生能够体会到评价一幅美术作品并不是用画得像不像作为依据,而是要体现出艺术。

2.4注重个性化培养方式,提高审美能力。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爱好和特长,他们的接受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各有差别,美术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发育情况教学,体现出个性化的培养方式。有的学生热爱美术,就会花更多的时间在美术学习上;有的学生不喜欢美术,就不会把美术作为学习重点。针对不同的学生,美术教师要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在课堂中给予学生更大发挥的空间。对于热爱美术的学生,教师可以让他们自主绘画和欣赏,然后由美术教师进行总结和指点。对于不喜欢美术的学生,教师要多跟他们交流,指导学生绘画技巧和能力,激发学生的美术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总之,在美术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是大势所趋,将会给学生带来更多的艺术启发。

参考文献:

[1]杨烨.关于美术教学与审美教育的若干思考[J].美术教育研究.2014(18).

审美与教育范文4

那么如何发挥文学作品的优势来提高学生的审美教育呢?《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了这样的教学建议:“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他们当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一、披文——形象思维带动学生感受美

人类对美的追求,总是从具体形象的感知开始的,美的形象印入大脑就会使人产生愉悦的心理体验,进而产生审美心理效应。所以教师在教学文学作品时就要通过各种途径直观呈现作品所描绘的形象、意境,引领学生从具体的形象中感受自然美、生活美、人文美和艺术美。

文学作品种类繁多,应根据作品特点直观呈现形象和意境。如学习《济南的冬天》,教师就要带动学生通过颂读、描绘、联想、想象,使作品所描绘的山、水、雪景、水藻、垂柳等各种景物直观呈现在学生的眼前,使学生感受到济南冬天的温情美、舒适美,渐入意境而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学习鲁迅先生的《社戏》就要带动学生联系生活经历,调动学生形象思维,在大脑中形象再现小伙伴们摇船的画面、看戏的场景、偷豆吃的情景。

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和意境具有完整性的特点。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学习时决不能采取逐句讲解、逐段分析的方法,而要在解决难点的前提下引导学生整体感受文本再现的形象美,教师要用自己丰富的美学知识和审美感受唤醒学生相关的经历和感受,带动他们张开想象的翅膀,融入作品的美境,丰富深化其审美感受。

教学文学作品对教师有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有广博的知识、丰富的思想感情和高尚的心灵,教师还要加强自身的语言修养和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如果教师的语言贫乏,联想力和想象力不丰富,作品中的形象、意境在自己的头脑中都模糊不清,就无法使形象和意境在学生头脑中活起来。

二、入情——情感熏陶引导学生体验美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感情是人类追求真理的原动力,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最好的办法莫过于以情感染。文学作品中“一切景语皆情语”,人物、场景、情节之中都蕴含着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要使学生受到作品思想感情的熏陶感染,教师就要带着感情去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深入体验作品的美,缩小作品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教师和作者三者的感情实现沟通。

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表达思想感情的方式不同,教师要根据作品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方法去引导学生体验感受作品之美。如小说教学,教师要在学生了解故事情节的基础上,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品味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走进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把握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人物形象。主人公的形象在学生心中清晰了,学生才能对小说的思想感情有深刻的体验。再如诗歌教学,诗歌是用精炼、形象、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的语言创造意境,表达感情的,但不同类型的诗歌表达感情的方式又不一样,要区别处理。抒情诗侧重于直接抒发感情,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抓住思想感情线索体验感悟;叙事诗有较完整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就要引导学生从场景、人物、情节入手,逐步体会作品表达的感情;说理诗则要琢磨诗句所包含的深刻哲理,体会诗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把握作品的感情。作品表达的思想感情在学生心中引起共鸣,学生就有了个性化的体验,审美情趣也会在潜移默化中提升。

三、入理——理性分析启发学生鉴赏美

感受了形象美,体验了感情美,这还是审美的基础阶段,还要启发学生入理。缺乏理性的感情是不稳定的,只有升华到理性,学生的情感才会趋向稳定,才能正确地鉴别真善美、假恶丑。《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这就要求学生要对文学作品有理性的认识,完成由情到理的过渡,提高鉴赏美的能力。

以学习莫泊桑的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为例,学生如果只限于对小说曲折故事情节的了解,对菲利普夫妇的自私、冷酷、贪婪、势利、虚荣、惟利是图的丑恶嘴脸厌恶痛恨,对于勒的悲惨遭遇同情可怜,那未免太肤浅了。教师要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探讨金钱能够影响到人与人的关系,这不仅在国外在过去,即使现在在我们的周围也是一个深刻的社会问题;探讨人性的弱点;探讨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尝试了这样深层次的理性赏析,学生就会对作品丰富深刻的内涵理解更深更透彻,对小说所表现的那个时代、那个社会、那种人性的丑恶都会有新的深刻的认识。有了这样深层次的鉴赏,对提高学生的审美理解能力必然大有裨益。

四、拓展——实践运用激发学生表现美

审美与教育范文5

素质是什么?从现代教育角度来规范素质的概念,应该是指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础,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身心组织的要素、结构及其质量水平。素质结构基本上包括三个方面:自然素质、情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其中自然素质包括遗传素质和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包括:认知性品质、意向性品质和个性品质;社会文化素质包括:精神素质、专业素质和自我意识。素质结构中各个方面紧密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一个整体,这种整体也就成为素质教育的最显著特征之一。所谓素质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教育,使他们成为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身心素质和劳动素质、个性得到健康发展的适应社会主义事业需要的公民。而审美教育对素质结构的整体形成与提高,对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全面地发展、对抽调国民素质,即对整个素质教育有着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

第一、审美教育与思想道德素质教育

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是促使人形成特定阶级、集团所需要的政治意志、特定社会所设定的法制、道德等观念和行为习惯的教育,包括思想品质、伦理道德、人格修养、行为规范等教育。Www.133229.COm审美教育着眼于人的心灵的净化,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与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理想目标有其一致性。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完善人的伦理结构,而审美教育有利于人的伦理结构的完善。

在所有的教育形态中,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社会性最强,它所包含的内容,用康德的话说,属于“实践理性”,而理性对于受教育者,则具有强制或半强制性质,具有律定个体的理性迫力,就其本质内涵或总体而言它是一种刚性教育,与它相比,审美教育却是一种柔性教育。审美作为一种价值事实,充分体现了人的主体性。作为“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马克思语),美使主体产生“直观自身”的愉悦,它给予人的心灵自由如黑格尔所言,“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一个审美的人,在令人沉醉、令人激动、令人神往的美面前,是不需要通过意志努力来观照的。例如,我们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如果我们带领学生登上巍巍长城,或泛舟在西子湖上,或徜徉于桂林山水间,面对祖国的锦绣大地,面对这令人神往的祖国山河美,那种油然而生爱国之情还需要“通过意志努力”来观照吗?如果我们带领学生观看“百部爱国主义影片”,面对革命先辈、志士仁人的种种摧人泪下的悲壮美、崇高美,在学生心里油然而生的激动、仰慕、崇敬的情感体验是不需要任何人来说教、强制灌输的。审美教育重在“以情动人”,它为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奠定深厚的情感基础,以情感为中介,使外在的“他律”(社会的道德规范)转化为“自律”(成为人自身内心的要求),使人的主体目的性符合于最高的善,引导人们去追求美,厌恶丑,从而趋向心灵的净化和道德的高尚。

人对于美尤如蜜蜂对花一样,天然肯有一种趋美冲动,这种趋美冲动甚至使得审美主体发生爱屋及乌的迁移效应,即在审美的同时,连带接收与之有关的其他信息(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信息)。刚性教育经过审美媒介的柔性自理即把严肃的理性说孝籴马了具有审美意义的艺术形式和令人兴趣盎然的活动,就会产生“寓教于乐”的审美效应。古人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当思想道德认识与相应的情感相契合时,就会形成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并且,会以此为动力,推动思想道德认识向思想道德行为转化。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美是人的道德财富的源泉”,“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一个人只有把自己的思想、信念和道德信仰作为一种美来追求并赋予深厚的情感时,他的道德信念才是坚定的、稳固的、不可动摇的,他的价值观、人生观才是积极的、向上的、符合时代需要的。所以,审美教育有利于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与完善。

第二、审美教育与文化科学素质教育

文化科学素质教育包括智力教育、文化素养以及学习习惯、技能等的培养。审美教育具有形象性、情感性、自由性、创造性等特点,它有利于智力教育任务的愉快完成,有利于智力开发,有利于结构的完善,有利于文化科学的发展。

智力教育是一种认知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它要求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摄取、加工、储存大量信息,对学生的智力活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现代心理学揭示了情感对个体的认知过程具有组织或瓦解的功能。心理学研究还表明,愉快情绪有利于智力操作活动,而痛苦、惧怕和愤怒等情绪不利于该活动兴趣和愉快的相互作用为智力活动提供最佳的情绪背景。而审美教育侧重于形象性、情感性体验,可以使学生从中获得美感。这种美感必然有利于他们的感知,活跃他们的思维。这时,美感成了学生学习行为的内部诱因,它强化着学生的各种心理能力和活动使学生产生愉快的情绪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这个意义上说,美育为智力活动提供了最佳的情绪背景。另外,美育还要求教师必须用美的手段把知识“装扮”起来,按“美的规律”进行教学,实现教学审美化。这样的教学美同样给学生带来令人振奋的愉悦,它消除了教学过程中的焦虑感和疲倦感,增添了教学情趣,教师和学生都能在适宜的感受中保持心理平衡。而这一切就能保证智力教育的任务愉快完成。

审美教育有利于智力的开发,主要表现在对右脑的开发上。有一份关于二十一人才素质的调查资料,认为“二十一世纪的人才必须具有开拓进取精神,必须具有立足于本职工作基础上的创造性思维与创造力。”并认为“创造能力”是“二十一世纪人才最重要的素质之一。”〔1〕大家知道,人的创造力主要靠人的大脑。“左脑负责理解文字、语言以及数字计算,它把复杂的事物分成单纯的要素,然后再进行有条不率的综合概括,这就是通常所说的逻辑思维。右脑则负责认识空间、图形,鉴赏绘画、雕塑、建筑、观赏自然风景、欣赏音乐、舞蹈,凭直觉观察事物,纵观全局,把握整体,这就是所谓形象思维。”〔2〕右脑是想象的大本营,是人类智慧的宝库,一个人聪明不聪明才思是否敏捷,关键在于右脑的开发程度。然而,我国上前的教育,从小学到大学,在很多方面和很大程度上是偏重于左脑的开发,忽视右脑的作用为了应付各种各样的考试,热衷于填鸭式、灌注式的教育,扼杀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而这们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适应社会发展提出的创造型、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要。

在开发人的右脑、培养人的创造能力方面,审美教育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审美教育是通过具体、生动、直观、可感的美的形象来进行教育,使人的审美活动中,直接对美的事物进行感知,展开联想和想象,伴随着情感体验,进行品味和理解,从而得到审美的愉悦和理性的启迪。这种以形象性为其主要特点的教育,对于人的右脑的开发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使人们走出二维的平面世界,进入广阔的三维的立体世界,成为一个富于想象力的人,聪明的人,善于开拓和创造的人。”〔3〕学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腾守尧在《审美心理描述》一书中谈到美育的最终目的时说:“美育不应仅仅阗眼于美的领域,它还应对智力的开发和道德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最终落实为审美心理结构的成熟。”审美心理结构与认识结构(智力结构)、伦理结构成人的总体心理结构或文化心理结构。它们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任何一部分的发展变化都会引起其他部分乃至整体的变化。当然,审美心理结构的培育不能等同于智力结构的建构,而且,审美教育也必须以一定的智力教育为基础为前提的,但是,审美心理结构的完善、成熟必有利于智力结构的完善、成熟。审美心理结构,立意地说,是指人们在欣赏和创造美的活动中各种心理能力、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刻的理解力的协调统一。这种高层次的审美心理结构的形成(被李泽厚先生称之为“复杂的数学方程式”),首先要使人们具有丰富的内在情感,而内在情感的体验和积累,只有通过对外部自然形式、艺术形式和社会形式的把握才能完成,这个任务只有审美教育才能实现。所以,审美教育并不代替智力教育去“越俎代庖”,而是把“外部自然形式、艺术形式和社会形式”和主体的“内在情感”、想象、理解等各种心理能力“协调统一”,形成一种整体的东西,即一种结构,一种能力,或一种把握世界的方式。正如李泽厚先生在《美感的两重性的形象思维》一文中所说:“教育科学之所以伟大,正因为它有意识地为塑人的心理结构而努力。人要获得一种结构,一种能力,一种把握世界的方式,而不吸是知识。知识是重要的,但知识是死的,而心理结构则是活的能力或能量。〔4〕关于这一点,我国科学界的泰斗钱学森在1991年10月国家授于他最高荣誉奖时,他所说的感谢他爱人蒋英同志的一段深情的话是最有力的证明:“(蒋英)她是女高音歌唱家,而且是专门唱最深刻的德国古典艺术歌曲。正是她给我介绍了这些音乐艺术,这些艺术里所包含的诗情画意和对于人生的深刻理解,使得我丰富了对世界的认识,学会了艺术的广阔思维方式。或者说,正因为我受到这些艺术方面的熏陶,所以我才能够避免死心眼,避免机械唯物论,想问题能更宽一点,活一点,所以,在这一点上我也要感谢我的爱人蒋英同志。”〔5〕钱老对科学与艺术的关系、艺术对科学的作用说得多么精辟透彻!我们借来说明审美教育对智力结构的完善、对文化科学发展的促进作用也是顺理成章、不言而喻的了。

第三、审美教育与身体心理素质教育

身体心理素质教育包括体质、体能教育和心理教育。

人的体质结构是审美心理结构的物质基础,体质结构的改善直接影响和促进审美心理的健康发展。体质、体能教育使大脑发育更完善、感官能力增强,它不断发展着心理的生理基础,而审美教育在这生理基础上,完善着审美结构。促成理性人性的实现。

体质、体能教育的目的在于增强人的体魄,而强壮的体魄是通过健美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或者也可以说,健美的形式本身就是增强体质、体能的重要方面。古人有“坐如钟,立如松,卧如弓”的说法,正是看到了美的形式对于身体健康的重要作用。因此,体质、体能教育的过程也是建立美的形式的过程。而美的形式的建立,离不开对美的形式的感知和判断,以及对其有意的追求。——这“有意”就涉及到审美意识、审美趣味、审美标准等。一句话,审美修养提高了,就可帮助人们按照美的规律塑自己的形体,提高身体素质,促进身心健康。

审美与教育范文6

关键词:音乐审美教育;审美能力

音乐审美教育是一种以音乐为媒介,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实践活动。音乐教育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演唱、演奏、欣赏等教学活动,把受教育者带进一个真、善、美的艺术天地,使他们接受审美教育的熏陶,激发其情感,培养高尚的情操和审美情趣,完善人格的构建和整体素质的提高。因此,针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和审美能力缺失的状况,进一步研究探讨音乐审美教育的本质属性和价值,对于培养大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大学生艺术素质和整体素质,实施全面协调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音乐审美教育的本质属性

音乐教育是以音乐为内容、审美为核心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音乐教育的基本性质是审美性,是通过音乐进行的一种审美教育。音乐审美教育隶属于艺术审美教育的范畴,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学生审美素质,促进学生真善美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音乐审美教育从广义上讲,既包括学校的音乐教育,也包括社会音乐教育;学校音乐教育又分为专业学校音乐教育和普通学校音乐教育。本文所指的是普通学校的音乐教育。

音乐作为独特的艺术形式,不是直接反映社会生活中千姿百态的外貌,而是反映社会生活的主体,即人在社会现实生活中的感受。这种反映主要是通过表现人的情感而实现的。苏联音乐美学家万斯洛夫曾提出“音乐在表现现实的全部多样性时,首先是通过对情感的表现。”音乐审美教育的过程就是审美体验的过程,其主体一直处于激越的情感体验之中,这也是审美教育区别于德育、智育的本质特征。审美教育不象其他教育那样,要求个体必须依从一种方式或途径,在知识记忆或思想认识上必须达到某种标准,而是可由个体从审美教育对象(音乐作品)的内在特点入手,根据各自审美体验感受,使个体处于情感解放、创造、发展的自由状态,使情感得到升华。而且,这种情感升华的力量是内在的,深刻的,潜移默化和无限的,必将化为促进个体感性和理性和谐发展的动力。

二、音乐审美教育的价值取向

音乐审美教育的价值是由其教育功能来体现的,音乐审美教育的价值观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纵观古今中外音乐教育发展史,越来越明确了音乐审美教育以人为培养对象,教育的根本意义在于培养人,塑造审美主体。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先秦时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观点,认为缺少了音乐审美教育,教育就是不完全的,就不能使人的精神进入更高的境界。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音乐是求心灵美善的”“音乐教育比起其他教育都重要的多”。这是因为“节奏与乐调有最强烈的力量侵入心灵的最深处,如果教育的方式适合,它们就会拿美来浸润心灵,使它也就因而美化……受过这种良好的音乐教育的人可以很敏捷地看出一切艺术作品和自然界事物的丑陋,很准确地加以批评;但是一看到美的东西,他就会赞赏它们,很快乐地把它们吸收到心灵里,作为滋养,因此自己性格也就变得高尚、优美。”

我国著名民主革命家、教育家蔡元培,提出了以德、智、美、体四育为内容的健全人格教育的思想,从理论上阐明了美育的内涵和作用,奠定了我国美育理论建设的基础。在他论著的《美育》一文中指出:“美育者,应用美育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他并且说:“爱美是人类性能中固有的要求……我以为如其能够将这种爱美之心因势而利导之,小之可以怡性悦情,进德修身,大之可以治国平天下。”从根本上阐明了音乐美育对于人的身心和谐乃至社会和谐的重要作用。新中国建国以来的60年,党和国家一直十分重视音乐审美教育对于培养人的真善美全面素质的独特作用,我国教育方针明确把美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培养学生成为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一代新人。

三、音乐审美教育对大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音乐审美教育是运用“美的规律”来进行教学活动,其范围是多方面的,总的目的是培养人的审美能力,建立起内化的审美心理结构。在教育活动中,发现、掌握并运用“美的规律”进行教育的实践,培养人的各种素养方面的审美能力,并将这种审美能力化为促进各种教育活动的内在动力。人的审美能力是一种综合判断能力,包括感知、联想与想象、情感、理解等多种心理活动。音乐审美教育对人的审美能力的培养就是指音乐艺术对人的审美感知能力、联想与想象能力、情感的感受、领悟与表达能力、理解能力的培养。

首先,音乐审美教育能培养人敏锐的感知力。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没有“音乐的耳朵”,音乐审美活动根本无从开展,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因此,发展音乐感知能力是发展一切音乐能力的基础。当代国外一些著名的富有成效的教学法都把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作为教育的首要问题。如奥尔夫教学法通过学习演奏简单易学的奥尔夫乐器和“声势”教学,训练学生多声部的音乐感知能力,进行全面综合的音乐学习。达尔克罗兹教学法重视“听觉”与“动觉”的内在联系,通过体态律动来发展学生感受和分析音乐的能力。铃木教学法则重视培养学生的音准、节奏感及多声部感等音乐感受能力。同时,音乐审美教育通过对音乐感知力的培养达到了人对整个社会的感知能力的培养。音乐中的真与善、丑与恶,都是对社会的直射。在音乐作品中体会和谐的运动――节奏、韵律、变化、起伏,就能感受丰富的情感――愉悦、悲伤、愤怒、忧愁,也就理解了理性的社会――错综、统一、多变、发展。并且,这种敏锐感知力的培养方式是不需要任何语言文字的符号障碍,而直入人心的。

其次,音乐审美教育能启发人的联想与想象能力。联想与想象能力是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方面,如果没有想象与联想的参与,音乐作品中的许多内涵是无法体会和领悟的。可以说,没有想象,就没有音乐艺术。有了想象、联想,艺术作品才是饱满的、有生命力的、有感情的。这种创造性联想与想象也具有个体差异性。欣赏者往往把自身的情感放置到音乐所描绘的情境之中,达到物我统一的状态。因此,不同的人听同一首音乐作品,所联想与想象到的内容往往有所不同。这种音乐表达内容的不确定性,恰恰促进了联想与想象的发挥,给人留下充分的再造空间。与此同时,既然音乐无时无刻不需要联想与想象,那么,音乐教育必然会使受教育者的联想与想象能力得以提高。而通过音乐审美教育所培养起来的联想与想象能力,作为人的智力的重要构成因素,会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

再次,音乐审美教育能提高人的理解能力。审美理解是对形式中暗含的特殊意味进行直观理解,通过感知抓住形式,进而理解其意味。音乐审美教育不仅培养人们对音乐表现技巧的理解,对音乐符号象征意义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对民族精神和时代内涵的理解,这是音乐形式暗含的最深刻的意味。我们在欣赏一部音乐作品的时候,之所以感到它美,并从中获得一种满足,总是因为音乐作品中体现出一种我们熟悉的风格特征,从中使我们看到了对整个民族和时代有益的东西。音乐审美教育能够提高学生对美的直觉理解力,并挖掘音乐作品的深层蕴涵,体会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时代精神。

综上所述,音乐审美教育是通过音乐艺术对学生进行的审美教育,对于培养大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提高大学生审美能力,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审美能力决定着一个人的审美观、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与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紧密相连。因此,音乐审美教育渗透于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成为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针对当代大学生现实思想状况,认真抓好大学音乐审美教育,不仅能够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而且有助于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使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参考文献:

[1]修海林,罗小平著.《音乐美学通论》.上海音乐出版

社,1999年4月第一版

[2]龚妮丽著.《音乐美学论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年12月第一版

审美与教育范文7

关键词:数学教学;数学的美;审美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5

关于数学美,有些数学工作者认为简单就是美,有些数学工作者认为清楚明确就是美,有些数学工作者认为深刻才是美,……。由此可见,由于审美体验、审美标准等等与审美相关的素养不同,对数学美的感受也是不尽相同的。尽管数学工作者根据自己对数学的深刻理解,受自己的审美观的制约,发出对数学美的赞叹不同,但都一致认为数学是十分美的。数学的这种美,通过数学教师的教学,学生感受到了吗?通过实际调查,我们发现,20%的学生认为数学是枯燥无味的,谈不上美,而且这种认识随着年级、学段的不同,呈上升的趋势。70%的学生没有感受到数学的美,10%的学生对数学的美有一点感受。我们数学教师对数学的美和数学审美教育应有深刻的认识。

数学的美体现在很多方面

首先,从数学的研究对象看,由于数学研究的是现实世界的数与形,反映的是自然的本质,自然是美丽、和谐的,数学反映了自然之美;由于数学所处理的抽象的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正是世界万物的共同性的、规律性的、本质性的东西,数学包含着和谐之美;由于数学所研究的模式与秩序是真理的客观表现,数学显现出高雅与纯洁之美。

其次,从数学的思考方式看,数学是用简洁的方式(符号、公式)去描述复杂的对象,用简单的道理(公理、定理)去解释深奥的现象,数学具有简洁之美。

再次,数学美还体现在简洁美,对称美,悬念美,逻辑美等等。

总之,数学并不像有些人认为的那般枯燥乏味,它不是长篇的定理公式的累积,而是一种美的学科。在中国书香四溢的文学背景下,数学也闪烁着不一样的光辉。

二.如何进行.数学的审美教育

1、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美

数学是一门美的学科,数学教材中也有大量数学美的反映,只不过要我们的教师去细心体会,深挖这些“深藏不露”的美,引导学生去发现它。只要我们教师认真思考、体会就会从数学教材中挖掘出很多数学美的事实,这些美需要教师带着激情引导学生去发现,使学生确确实实感受到这种美的存在,确确实实感受到这种美产生的不易。通过引导学生对这种美的发现,进行数学的审美教育,促使学生更好、更深刻地领会教学内容。

2、指导学生鉴赏数学美

鉴赏数学美有两种含义,第一是“鉴美”。即用一种审美的标准去“鉴定”数学的美;第二是“赏美”。即用在头脑中已经形成的审美标准去欣赏数学美,得到心理上的愉悦感。鉴美与赏美是不能完全分割的,数学鉴美必须在学生发现数学美的基础上,通过教师指导鉴赏,逐步形成正确的鉴赏观。例如小学数学中有约分的教学内容,约分即是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将分子、分母中相同的质因数约去,经过约分后的分数较没有约分的分数要美,体现在经过约分后的分数排除了相同因数的干扰,使得分子与分母的数量关系变得简单、明了,便于人们观察分子、分母之间的联系或分数的运算操作。这种比较美的鉴赏需要教师去指导。又例如初一数学教材中讲到有理数的四则运算时,通过将减法转化成加法来运算,使得原本既有加号,又有减号,既有正号,又有负号的繁杂式子变得简捷、清楚的代数和的形式。这种化简后的代数和的形式是多么美啊!教师可采取比较的方法去鉴赏这种数学的简捷美。这种可利用指导学生鉴赏数学美的材料在中小学数学教材中大量存在,只要教师充分挖掘,都可以用来指导学生鉴赏数学美,作为数学审美教育的材料。

3、启发学生追求数学美

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发现了数学的美,能够用一定的标准去鉴赏数学美后,教师要适时抓住这个契机,启发学生追求数学美。例如数学的分类思想应用十分广泛,在整理数学知识点要用到它;在解题时分类讨论时也要用到它;在思维中区别对象时还要用到它。利用分类思想得到的思维结果,往往很多具有结构上的美。在分类的过程中也同样存在许多思想上的美,我们的教师要启发学生去追求这些美。总之数学学习过程中,只要学生形成一种正确的审美观念,教师就要启发学生在过程中追求数学美。实际上数学学习过程就是追求数学美的过程,教师要在启发学生追求美的过程中进行数学审美的教育,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4、帮助学生创造数学美

随着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发现美、鉴赏美、追求美的体验逐渐加深,便会自然产生一种渴望——创造数学美。这时教师应帮助学生创造对自己而言属于首创的数学美,取得学习上的进步。例如我们在圆锥体侧面积一节的教学中发现、鉴赏了数学转化思想的美,而且有了追求这种美的愿望,教师就应给学生提供一个创造这种美的机会。例如提出在圆锥侧面有两点A、B,请设计一条从A到B的最短路线。又进一步提出在一个立方体不同的侧面有A、B两点,请设计一条从A到B的最短路线。这样就提供给学生利用曲面转化为平面的思想解决数学问题,创造数学美的机会,如果帮助学生主动实现了这种转化,找到一条最短的直线段,那么学生就经历了一次创造数学美的经历,有了创造数学美的体验,取得了数学学习成果,同时也强化了学生进一步探索数学的兴趣。从某种意义上讲学生的学习成果就是学生创造数学美的过程,学生创造的数学美越多,学习数学的成果就越多。数学学习过程中有大量这种机会,教师应鼓励、帮助学生去创造这种数学美。

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美、指导学生鉴赏数学美、启发学生追求数学美、帮助学生创造数学美的过程从宏观上相对于学生的审美的心理发展来说是一个低级到高级的有序过程,相对于教师审美教学过程来讲,也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有序过程,但从微观上看这一有序的过程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例如我们在帮助学生创造了数学美后,可以指导学生鉴赏自己创造的数学美,以提高学生数学的学习兴趣。总之,只要我们灵活实施这一步骤,创造性的采取一些有效的方法,对学生实施数学审美教育,那么我们的数学教学一定会在美的发现、鉴赏、追求、创造的过程中取得辉煌的成绩。

总之,数学中蕴藏着大量的美,我们数学教师应当借助自己的思想、智慧与学识来创造教学艺术的美;应当运用数学学科中美的内容、美的规律、美的形式、美的力量去感染学生,熏陶学生,提高教学效果;应当按数学学科的教学规律,创造性地运用教学方法发现数学中美的内涵来吸引学生,使学生乐学、好学。

参考文献

[1]李正银撰“数学娱乐园”《数学通讯》2003年第13期

审美与教育范文8

所谓音乐审美,简单来说就是鉴赏音乐,感受音乐中蕴藏的内涵和真谛。匈牙利著名的钢琴家李斯特曾经说过:“音乐可以称作是人类的万能语言,人的感情用这种语言能够向任何心灵说话和被一切人所理解。”只有在真正的鉴赏中才会发现音乐的真谛。音乐审美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加深对音乐内涵的理解与认知。在此基础上,有利于开拓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除此之外,审美教育不仅仅局限在听觉享受和音乐的外在形式,更应该重视学生内心对音乐的共鸣与认同,产生审美愉悦。通过音乐审美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审美意识,丰富学生的审美价值观念,进而可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由此可见,审美教育在音乐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各高校开展音乐审美教育的工作刻不容缓。

二、当前音乐教学中审美教育存在的不足

随着教育事业的进步与教育制度的完善,音乐审美教育得到了部分高校有关部门的重视,但是仍存在些许的不足,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学校对音乐审美教育的意识比较薄弱

一些地区高校的音乐教育观念比较落后,长期以来,大部分高校把音乐的教学重点放在了理论知识和技能的讲述,把音乐教学简单地看作是一门学习乐谱、唱歌、传授音乐技能和技巧的娱乐性课程,而忽略了音乐审美价值的发掘。这种落后的片面的思想与现在倡导的全面发展的目标不适应,阻碍了音乐审美教育的发展。

(二)教师资源短缺,无法全面开展审美教育

由于部分高校不重视音乐审美教育,仅把其看成是一种调节性质的课程,所能安排的教师资源缺乏,甚至已有的一些老师的音乐素养已经与现在音乐审美教育脱轨,专业知识不足,无法给学生提供较好的、先进的音乐审美教育,致使无法全面开展音乐审美教育。

(三)学生对于审美教育缺乏认识与兴趣

音乐教学中的主体是学生,然而这些学生对音乐审美教育缺乏认识,从而没有形成对音乐审美的兴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引领,即使拥有最好的教学资源,审美教育也难以开展。学生已经形成了传统的“师灌生受”的教学模式,同时老师和学生之间缺乏交流与沟通,没有真正了解学生的对于音乐审美的理解,使他们仅有的兴趣也埋没了。

三、提高音乐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策略

针对以上提到的不足,为提高音乐教学中审美教育,主要的策略如下:

(一)深化音乐教学中审美教育,从根本思想上重视审美教育

思想可以改变一个人的行为。所以要深化音乐审美教育,最根本的是改变原有的传统片面的音乐教学的思想。各高等学校有关部门要提高对音乐教学中审美教育的认知。音乐的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是音乐审美教学中的基础,而进一步对音乐教育的审美理解是对音乐的深化。在音乐鉴赏中,通过对音乐知识的学习,在节奏、旋律等方面去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作者产生认同与共鸣。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的情感深入音乐,随着每一个音符而动,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享受到其中的乐趣,从而在思想上改变教师和学生们对于音乐审美教育的认识,自然会在音乐教学中不断提升自己的音乐审美素养。

(二)创新音乐审美教育方法,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传统音乐教育的方法已不适应现在的音乐审美教育,必须不断创新教育方法。在音乐审美教育过程中,学生是主体。要让学生理解到音乐的内涵,感受到音乐所蕴含的美,除了欣赏音乐之外,还要亲身参与实践,即表演学习。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性,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考虑到不同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地方,拥有不同的习俗和人生经历,对于同一音乐有不同的见解,老师在课堂上要鼓励学生各抒己见,不应该把自己的主观意识强加给学生。同时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适当的技巧培训,为更好地进行音乐审美教育做好铺垫,而不是作为教育工作的重心。

(三)教师要注重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与艺术素养

,在教学中起引领作用音乐教师是音乐审美教育中的主要引领人,所以音乐教师要努力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与艺术素养,拥有较强的表演示范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传授音乐的审美价值,分享对音乐的感知,引导学生在学习和音乐鉴赏过程中领悟音乐的真谛,陶冶情操,树立积极的音乐审美价值观念,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音乐教师要定期培训,以及时更新自己的音乐审美知识储备,与最新的音乐审美接轨。同时,音乐教师要不断创新教育方法,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比如:在音乐欣赏课上,老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自我发挥的空间,指引学生在欣赏音乐过程中,加入适当的讲解,让学生积极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开展审美教育。

四、结语

审美与教育范文9

[关键词]美学范畴 影视暴力 审美教育

周扬同志曾提出:文明行为、环境保护和清洁工作在一定意义上和一定范围内也与美育有关或属于美育:应该充分利用书刊、广播、电视、电影、舞台、讲座、展览、旅游等多种形式和手段,开展美育工作。但在影视暴力中,“美”没有与教育结合,暴力美学导致青少年社会行为失范,成为社会文化病,致使对影视暴力进行分级立法,而影视暴力并不是天生与审美教育“绝缘”,美的范畴分类也包括“丑”与“崇高”。开发影视中“丑”的暴力与“崇高”的暴力可以开拓出影视暴力的美育新途径。

一、“美”与影视暴力的分级立法

暴力美学是指发掘美学中强力审美形式的一个美学分支,它侧重强力视听的审美趣味和形式探索。由于过分强调强力视听审美形式,强调强力对人或非正义一方的安全及利益有害的“破坏性”展示。从而忽视或弱化了美学核心的社会功能和道德教化效应。根据乔治,格伯纳的涵化理论,当电视传播暴力信息时,重度收视者将基于电视所提供的符号世界建构现实世界观。认为社会充满暴力。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从而对个人产生害怕犯罪,害怕变成犯罪受害者的认知心理。因此,许多国家的公共电视频道规定带有凶杀、暴力内容的电视剧放在午夜播出,并使用电视节目分级系统来禁止孩子看到成人节目。

在悲剧净化说中,亚理士多德称希腊悲剧有特殊功能即悲剧激发了怜悯与恐惧之情并使之得以充分宣泄,从而达到情感的平衡。与此类似,一些学者认为观看电视暴力场面能够宣泄观众的敌对情绪或满足他们的攻击欲望,从而减少其产生攻击的可能性。而2004年6月,美国两个过渡沉迷于《侠盗飞车》的青少年抢劫并且杀害被害人,受害者亲属在伤心之余,对游戏公司提出2.46亿美元的巨额赔偿获胜。专家认为媒介中的暴力渲染是校园暴力层出不穷的重要原因。

古希腊学者德谟克利特在论艺术的起源时说:在许多事情上,我们是模仿禽兽、做鸟兽的小学生的……从天鹅和黄莺等歌唱的鸟学会了唱歌。现代社会中,电视就属于这种观察模仿的学习对象,它为儿童提供了大量的示范模本。按照学者班杜拉的观点:儿童普遍存在着媒介认同现象,无论媒介形象是否虚构,儿童都比成人更容易发生媒介认同现象。美国科罗拉多州的哥伦拜高中发生过一起震惊世界的校园屠杀案,作案者16分钟内枪杀了12名学生和1名教师,并造成23人受伤,然后疯狂地吞枪自杀。经警方查证,作案的两名中学生是过于沉迷《毁灭战士》的杀戮世界,因模仿游戏中的方式大开杀戒。

“老少皆宜”是电视对观众的诉求,而在大众媒介面前,儿童不可能与成人一样很好地理解和接受媒介信息,所以一些国家和地区积极倡导以年龄为基础的媒介内容分级制。如美国电影协会1990年电影分级制将电影分为五级。在2007年的两会上。“限制暴力、保护孩子”成为代表们提及电影分级制的新出发点。在新加坡,《拯救雷恩大兵》因包含太多粗俗语言而于1998年成为分级制下的电影。电影《血战台儿庄》在香港也曾被列入“儿童不宜”的影片。

美国传播学界对于电视暴力的一项大型研究――《国家电视暴力研究报告》指出:至少有40%的暴力行为中有幽默的成份。反复播放此类镜头,会使观众麻痹,产生“脱敏”。觉得这类暴力无足轻重了。如香港电影《无间道》以黑道人物或家族为背景的影视作品都以幽默的角度切入淡化了暴力,被一些家长认为消除了青少年对之的模仿,这反映出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中批判的:发达工业社会使批判面临一种被剥夺基础的状况。

分级不能走入误区,不能把分级管理误解为开放暴力节目的制作和播出,也不能出现如《国家电视暴力研究报告》对于电视评级系统提出的进一步修改意见中指出的:要防止出现的“禁果”效应。事实上电视的停播并为阻止青少年对《红猫蓝兔七侠传》的热衷,其图书更加畅销。奥古斯都在《忏悔录》中批判了自己L依基督教前。从事物自身寻找美的做法:只看见低级的美,而看不见上帝的美。在“读图时代”,影视美学作为暴力文化自身的“低级形态的美”,应该发挥它的作用。但基督教是通过劝人们认识罪恶的根源并从根本上加以克服的,因此,“丑”自然会随着基督教原则被引进到艺术世界中来,而影视暴力也应引入“丑”的范畴。

二、“丑”与影视暴力的美育功能

国外的学者主要把媒介暴力分为语言上的暴力和心理上的暴力。中国学者把“媒体暴力”分为“真实暴力”与“幻想暴力”。而从美的范畴角度。不仅有“美”的暴力,也应有“丑”的暴力和“崇高”的暴力。在影视暴力的审美教育中,“丑”与“崇高”应该补充“美”,以便使影视暴力成为实施美育的新路。

索格尔认为:丑是平凡的实体使自身和美相对立的第一种形式。像恶一样,丑仅仅表现为理念的否定,但是,这种否定却以积极的形态出现,因为它企图取美的位置而代之。莱辛认为:丑经过艺术模仿,情况就变得有利了。这里的“有利”就是通过“艺术模仿”而重新建构出来的。“化丑为美”的审美机制就在于主体对客体对象的领悟和理解的审美观照过程。对现实丑的典型化目的在于表现丑、揭露丑,而否定他们的就是艺术创造的目的美。

黑格尔美学的中心议题是理念通过艺术达到自身的感性显现,Gunter(1980)也认为,媒介描写的人间利他行为与友善行为可能互相作用,从而冲淡对暴力行为的模仿。这样,丑化暴力自然成为反暴力理念的艺术化表达。美国《国家电视暴力研究》就是通过具体的影视作品来倡导这个主题的:一个17岁的少女在校园里的聚会上被一个少年帮派了,那个少女孤零零地醉在一边,口里呕吐,最后死于窒息。两个参与此暴力行为的少年帮派的兄弟,痛悔自己的行为。其中一个中途辍学,最后自杀了。另一个害怕警察的调查和惩罚。受到心理上的煎熬,他告诉了他的父亲,一个律师,因为律师可以帮他们开脱罪责。但是,他看到他父亲同样陷入痛苦的两难处境:既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又想保护自己的儿子。他父亲一直犹豫是否把这件事情告诉他母亲,当他母亲最终得知后,观众们看到了他母亲的震惊和痛楚。最后,他无法继续生活下去,只能到警察局去自首。在这部电影中,没有一处暴力行为是被美化的,相反,暴力带来的是极度的痛楚和让人厌恶之极。

法国作家雨果在《克伦威尔》序言中说:丑怪藏在崇高的背后,美与恶并存,光明与黑 暗相共……把肉体赋予灵魂,把兽性赋予灵智。《国家电视暴力研究》称:“一个电视节目可以借用暴力镜头教育观众,而不是危害观众。比如。暴力行为对被害者造成了很大的伤害,或者用非暴力的镜头来提供给观众以教益。在此项调查研究中,有少于5%的暴力节目中有反暴力的信息出现。”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批判科学和艺术,主张“回归自然”,但他并不是一概地反对艺术,而是该提倡什么样的艺术,艺术该表现什么的问题。如果是以“回归自然”为旨归的科学与艺术。则是应提倡的。而反暴力主题在作为科学与艺术的结晶的影视艺术的永恒主旋律的出现。会对暴力行为起到抑制作用,也应加以提倡。

观看“反暴力”影片,可以形成意向性,而意向性作为一种给经验以意义的结构和人的意识的核心,可以构建“我们对即将来临的可能性的想象性参与”,并且这种想象性参与使我们意识到我们塑造和改变自己。塑造和改变生活的能力。日本的佐藤忠男认为:在所有的艺术样式中,电影是稀有的能超越年龄、性别、阶级和教养的差别而给人共同感受的样式。加拿大卑诗省的“电影分级办公室”也指出,在制订分级原则时,要考量社会学、人类学及心理学等方面的社会发展因素。要参考民众观览媒体的行为反应研究报告。要经常察视全国的相关立法、措施以及法庭判例。“丑化”的暴力可以通过青少年观众情绪与行为的社会反馈给分级制原则以影响。

三、“崇高”与影视暴力的美育使命

2004年美军在伊拉克虐待战俘的照片曝光后,世界舆论一片哗然,之后,虐待伊拉克战俘的照片成为招兵买马训练的幻灯片。英国美学家博克认为崇高感产生的基础是维持个体生命本能,美感产生的基础是维持种族生命的生殖欲以及一般社交愿望或群居本能。恐怖主义者把影像暴力放在了种族自我保存的层面上来认识,致使恐怖主义文化具有很深的号召力,自然会使很多穆斯林以所谓的“崇高美”加入到恐怖主义活动中来。

席勒认为:有道德修养的人,也就仅仅是那种完全自由的人。而能达到这种境界的手段。就在人的天性中拥有了崇高感。荣获2006年度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南非电影《黑帮暴徒》正是这样一部电影。影片讲述了一个黑帮头目在一起冷酷的抢劫行动中意外地发现了一个婴儿,婴儿稚嫩的哭声唤醒了他未眠的良知,他决定抚养这个孩子,走一条向过去告别的痛苦之路,实现灵魂的救赎的故事。这样。暴力遇到了“良知”。使暴力实施者产生了“崇高”的行为,从而获得心灵自由。

媒体真实暴力也具有特殊的“崇高”效应。据《时代商报》2006年4月29日,沈阳市苏家屯区83岁的王贵连老人为保护―11岁女孩,而与歹徒搏斗。成为国内年龄最大的见义勇为者,这是一种“知其不可为而为”的被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是“崇高”的最高、最深刻一种的“悲剧美学”。而2003年初。北京市修改了《中小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只是要求小学生“对坏人坏事要主动报告”,要求中学生在“敢于斗争”的基础上更要“善于斗争”和“学会自护自救”。实际上,“见义智为”的前提是“见义勇为”。见义勇为之“勇”。讲的是一种大无畏精神。内中既包括敢于斗争的精神,也包含善于斗争的精神,而中国文化所崇尚的“勇”也并不是单纯建立在体力基础上的匹夫之勇,而是与智慧、仁义联系起来的智勇、义勇。作为栋梁之才的大学生,他们身上缺少的更不是智慧,恰恰是勇敢顽强的斗争精神。

同志说过:真的、善的、美的东西总是在同假的、恶的、丑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如果这种媒体真实暴力转化为媒体幻想暴力,青少年观众可以产生“崇高感”。博克认为,“凡是以某种方式适宜于引起苦痛或危险观念的事物,既凡是能以某种方式令人恐怖的,涉及可恐怖对象的。或类似恐怖那样发挥作用的事物,就是崇高的一个来源。”在对英国观众的影视暴力调查中,作为被调查者的观众对传媒暴力的知识使得参与讨论者根据我们所谓的“危险承受者”(比如说年轻男性)和“危险产品”(例如动作片)的关系来做出自我归类。

在媒体暴力中,见义勇为老人能够让青少年观众在影视娱乐中受到“崇高”的审美教育,并形象地获得“荣辱观”的感性印象,其教育原理在于通过确立传统“耻文化”的环境,明了该做的不做是耻。不该做的做了亦是耻。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康德认为:崇高是主观的,来自主体的心灵。崇高判断是反思判断力的判断,崇高的东西在内心里使理念复活和兴奋起来。儒家美德也始终让道德主体处于适当的环境压力中,这构成了它的外在动力机制。它启发了个体的道德智力。让人们对道德目标的实现产生较高的期望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