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新兴产业监管集锦9篇

时间:2023-07-12 16:49:37

新兴产业监管

新兴产业监管范文1

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两个率先”,促进全市经济快速健康协调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国务院《质量振兴纲要》、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产品质量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以及《*市质量振兴计划》的要求,结合当前实际,现就*年全市质量振兴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广泛开展质量兴市活动,增强全社会质量意识,形成崇尚质量、重视质量的良好氛围;坚持从源头抓质量,深入推进名牌战略和技术标准战略,积极引导企业以质取胜,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努力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加强质量标准化管理,夯实质量工作基础,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全面提升产品质量、工程质量和服务质量,为维护良好的经济秩序和城市形象,实现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二、工作目标1进一步开展质量兴市活动。*年,铜山县在全面实施质量兴县工作的基础上,确保年底前通过省级质量兴县(市、区)活动先进县(市、区)验收。其他县(市)、区也要根据各自实际,启动和开展质量兴县(市、区)活动。2进一步推进名牌创建工作。*年,全市力争新增中国名牌产品2个以上;新增国家免检产品8个以上;新增江苏名牌产品15个左右;市级名牌产品总数保持在150个左右。3进一步夯实质量管理基础。切实加强标准化管理工作,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工业产品标准覆盖率保持在95%以上,主导农产品标准覆盖率达90%以上,产品安全、卫生指标全部达到国家强制性标准,名牌产品50%以上按照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组织生产,全年新增通过ISO9000、ISO14000等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企业30家以上;产品质量国家和省监督抽查合格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工程质量和服务质量同步提高。4进一步推进标准化工作。力争制定*农业地方标准10项、*市农业地方标准10项、新建3个省级农业示范区;制定省级服务地方标准2项。加大对农业标准化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力争全年培训不少于200人次。做好地理标志产品申报和保护工作,积极培育和保护我市特色产品。5进一步营造良好的质量环境。加大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力度,完成食品加工业集中整顿;不出现区域性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问题;不发生区域性的无证生产和影响区域形象的制售假冒伪劣产品大案要案;加强质量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的质量意识、法制意识,努力构建质量诚信的和谐社会。

三、具体要求1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市质量振兴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市质量振兴工作的组织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有关质量振兴的日常指导、监督、检查、考核工作。建立健全质量振兴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分析质量振兴工作进展情况,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各县(市)、区政府要建立和完善相应机构,共同推进质量振兴工作。制定*年质量振兴工作考核细则,明确工作目标和责任,并在年底组织考核。对质量振兴工作推进有力、成绩突出的地区、部门、单位和个人,市政府将给予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发生重大质量问题的地区,将予以通报批评,问题严重的将严肃追究责任。2大力推进名牌战略。制定实施《*市名牌战略实施纲要》,坚持“企业主体、市场导向、质量第一、技术领先”的原则,培育、创建、宣传、保护、发展一批具有竞争能力的工业、农业和服务业名牌产品,制定和完善名牌战略各项配套政策措施,积极引导和推动企业从战略规划、文化建设、质量保证、营销宣传等方面下功夫,创建具有*地域特色的名牌产品群体。同时,加快推动企业以名牌为纽带联合重组,促进企业做大做强。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质量月”期间组织全市性的名牌宣传活动,进一步扩大我市名牌产品和企业的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3积极实施技术标准战略。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各方协调”的工作方针,组织开展和实施技术标准战略,尽快出台一批符合*实际的政策措施,推动企业参与和承担国际、国内标准研制,促进和壮大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技术标准的规模企业,推动“*制造”向“*创造”的飞跃,由适应规则向制定规则的转变。4着力夯实质量管理基础。引导企业牢固树立“以质取胜”的竞争理念,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质量管理经验,大力推广应用六西格玛、用户满意度、精益生产等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引导企业贯彻实施ISO9000族标准,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组织生产,鼓励参与国家、行业标准的制定和修订;鼓励企业贯彻《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国家标准,争创国家质量奖和*质量管理奖、服务质量奖;各县(市)、区要结合各自产业结构特点,树立标杆,以点带面,全面促进企业质量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5强化计量监督工作。突出抓好民生计量,贯彻实施《餐饮计量规范》,对加油机及其检定工作质量、车辆检测线、粮食和棉花经销用计量器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等进行专项监督检查。把能源计量作为工业计量的重点工作,促进企业提高节能降耗的能力。6有效保障食品安全和特种设备安全。推进食品安全市场准入,抓好食品加工业集中整顿,强化食品生产环节监管,扶持一批产品质量稳定的企业,整顿一批存在质量安全问题的企业,关闭一批不具备质量安全条件的企业。按照“统一管理、分类监管、重心下移、层级负责”的食品安全监管新体制的要求,建立食品安全区域监管责任制,突出监管重点,完善监管机制。对高风险食品保持高度的警觉,随时启动应急机制处理突发事件。坚持“安全第一”方针,建立特种设备动态监管和重大危险源监控两大体系,制定和落实管理责任制和应急预案,提高管理效率。推进安全监察方式的改革创新,建立现场监督检查机制、动态管理机制和安全监察网络。7深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认真落实打假工作责任制,建立和完善打假工作上下联动、横向协作的工作机制,依法惩处生产和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违法行为。加强对假冒我市名优企业产品的打击力度,降低名牌的创建风险,维护企业合法权益,营造公正公平的市场秩序。8努力营造良好的质量振兴氛围。大力倡导“人人关心质量、人人享受质量”的大众质量观,动员和组织广大企业及人民群众积极投身质量振兴事业;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鼓励和支持新闻媒体采取灵活有效、丰富多彩的形式,宣传质量振兴事业,推介质量管理经验,塑造名牌企业形象,揭露假冒伪劣现象,营造良好的舆论监督氛围;广泛开展质量法制宣传和“质量月”、“质量万里行”、“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等专题活动,形成全社会重视质量的环境和风气,推动全市质量工作再上新台阶。

新兴产业监管范文2

紧紧围绕“两抓整推,乘势跨越”总体发展思路,根据“工业强县”以及进一步提高特色农产品质量水平的工作要求,以全面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为中心,采取政府主抓、部门协作、齐抓共管的监管方式,广泛动员全县上下开展质量振兴活动,促进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全面提高我县产品质量、工程质量、环境质量和服务质量水平,增强县域经济市场竞争力,促进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总体目标

计划到2015年,全县质量水平达到以下目标:

1、产品质量再上新台阶。主要工业产品部级和省级产品质量抽查合格率、国家重点产品可比性跟踪监督抽查合格率两项指标均达到90%以上;着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新增名牌产品2个以上,创著名商标3个以上,争取在创中国名牌产品或中国驰名商标方面有所突破。在企业中大力推广应用先进管理方法,鼓励和引导实施卓越绩效模式,推动企业导入ISO系列质量管理体系及其它国际管理体系。力争到2015年,新增10家以上企业通过各种先进管理体系认证或确认,对国家实行生产许可证管理、强制性认证管理产品生产企业以及新上项目、重点项目全部持证生产,杜绝国家明令淘汰产品生产;不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故。

2、工程质量竞争力进一步增强。竣工工程质量和安全卫生指标全部达到国家标准或规范要求,大中型工程建设项目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其他工程建设项目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90%以上。争创国家“鲁班奖”优质工程1项以上,省建筑工程“飞天奖”优质工程2项以上,市建筑“神舟奖”优质工程5项以上。全省高速公路、干线公路、农村公路竣工验收合格率均达到100%。水利与节水改造工程质量合格率达到100%,大型工程综合优良率达到75%以上。

3、服务质量不断提升。根据国家服务业发展主要目标,积极并实事求是地制订我县服务业发展规划,提出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和保障措施。鼓励服务业规模化、网络化、品牌化经营,促进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和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服务业龙头企业。交通、旅游、电信、商贸、现代物流、医疗卫生以及金融、保险、房地产、信息咨询等主要服务行业基本建立服务质量体系,实现标准化、规范化服务,重点服务业贯彻实施《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GB/T19004)国家标准。三产服务业质量诚信普遍提升,用户和消费者满意度指数明显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力争创建2个省级服务名牌企业。提高政府和行政部门服务水平,政府和行政部门行政服务的群众满意率达到90%以上。

4、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得到恢复和有效保护,生态良好区域和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生态功能保持稳定并持续改善,森林覆盖率逐步扩大,生态退化得到遏止,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明显减轻,大气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改善,饮用水源水质符合国家标准,污染物排放总量逐年削减,主要污染物排放全面达标,建成城镇污水处理厂1座,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逐年提高,城市生态环境与绿化水平明显提升,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质量监测体系得到完善。

三、主要任务

1、农业产品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基本建成具有特色、结构合理的农产品标准化体系,主要农产品标准化覆盖率达到75%以上,优势特色农产品通过无公害、绿色或有机认证,上市农产品达到国家质量安全强制性标准和无公害标准,出口农产品达到国际标准或进口国同类产品质量水平。新建1个部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完成蜜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报工作,新培育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个,使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总量达到2个以上并全部使用专用保护标志。积极培育在国内市场认知度较高的特色农产品,打造一批具有特色明显、竞争力强的区域品牌。围绕特色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需要,大力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蜜、草、枸杞、红花、啤酒花、畜产品等优势特色产品规模化、集约化程度普遍增强,经济效益明显提高。蜜、蔬菜、枸杞、葡萄等主要农产品全面达到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标准,优势和特色农产品标准化覆盖率达到80%以上,全面规范农产品的栽培技术、产品规格、包装标识等。到2015年,力争农业品牌(包括地理标志产品、部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农产品著名商标等)总数达10个以上。

2、食品药品业安全体系进一步完善。食品企业全部纳入生产许可,食品小作坊纳入质量安全监管体系,食品流通企业全部取得食品流通许可,餐饮服务企业全部取得餐饮服务许可,药品、保健食品经营企业全部通过国家相关认证或审批,建立严密的质量监管体系和企业内部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中药材加工,提升品质,增加产能、创立品牌。

3、装备制造业发展再上新台阶。新型能源装备制造业,按国际先进水平高起点组织生产,抢占市场先机;通过技术创新大幅提高产品的标准化、自动化、信息化、专业化水平和整机配套能力,努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巩固优势地位;通过技术创新、改造、提升,努力使我县新能源装备制造业整体水平迈上新台阶,满足新能源基地建设需要的同时,占领外部市场,合理开拓新能源装备制造业的新市场。

4、工程建设质量不断规范。以工程质量强制性标准和施工技术规程、规范为基本依据,优化工程技术方案,强化工程质量全过程监管,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全面提高建筑、道路及水利工程质量水平,力争全省重点工程质量达到先进水平,事关民生的保障性住房,全部符合质量安全标准要求,争创国家和省部级工程质量奖。

5、环境保护监管进一步强化。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强制性环境保护标准,加强对重点污染源的专项整治,加强疏勒河流域的污染防治和综合治理,提升城市污水收集、处理能力,推进废物资源化。进一步强化森林、植被、湿地、河流等自然生态保护。努力保持城市大气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和自然生态功能。扎实开展控污减排,实现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均低于国家限定指标。

6、旅游行业和服务业质量全面提升。旅行社、旅游星级饭店、旅游景区实行标准化、规范化经营、服务和管理;旅游景区开展品牌创建活动,实现服务方式和服务质量有效转变;质量投诉受理渠道通畅,质量监督执法规范有力,服务质量和诚信度全面提升。商业企业全面实行产品质量先行负责制,严格执行“三包”规定。大中型商场、超市建立从进货验收到售后服务的质量管理体系,基本杜绝假冒伪劣商品。商场、饭店、医院、金融、保险、电信等行业采用先进管理方法,提升质量承诺层次和诚信水平,整体服务质量明显改善,社会满意度稳步提升。

四、职责分工

质监部门:认真履行质量振兴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加强质量工作的组织协调、督促检查,推广质量振兴活动中的成功经验和典型事例,表彰先进,推动质量振兴活动的深入开展。认真贯彻执行国家质量工作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坚持依法行政,认真履行好计量、标准、质量管理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等职责。

发展改革部门:把质量工作目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促进全县经济科学发展。

财政部门:安排必要的经费用于质量工作投入,为开展质量振兴活动提供财力支持。

农牧部门:加强农业生产源头管理,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广泛开展农业标准化工作,以农业科技推广、农业综合开发区、无公害生产基地、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基地为重点,推广农业标准化成果,实施标准化生产。大力实施名牌产品带动战略,培育和发展有地方特色的农业名牌产品和企业。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检测体系,促进安全、优质、高效农业发展。

建设部门:加强对工程质量的监管,严格落实建筑施工许可制度,严把准入关,杜绝无资质企业进入建筑市场。在项目实施中严格按照《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做好工程的规划、勘测、设计、施工、监理和验收等各环节的监督检查,提高房屋建筑工程质量。加强对建筑用特种设备的监管,无证特种设备不得进入工地,确保工程安全。

商务部门:强化流通体制改革,培育发展城乡市场,督促商贸流通企业建立产品质量管理和服务质量管理体系,提高商贸流通企业的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水平。加强对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和酒类流通企业的监管。

科技部门:执行积极的科技政策,以提高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和环境质量为目标,大力支持新技术的研究开发,扶持高新技术产业,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帮助企业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快科技进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卫生部门:加强对医疗卫生机构的监管,扎实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医疗卫生行业服务质量的提高。认真履行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能。

交通部门:加强对县乡道路工程的管理,强化质量监督,提高道路工程质量。加大对交通服务单位和人员的管理力度,提高交通服务业质量。

文化、旅游、电信、邮政、金融、保险以及供水、供电、供暖等服务行业:严格履行各自职责,加强行业自律,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相关服务质量标准,加强职工素质教育和职业道德建设,不断改善服务项目基础设施,加强标准化、计量等基础工作,全面提高质量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服务质量。

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严厉查处药品、医疗器械方面的违法违规行为,加强对食堂和餐饮单位的监管,完善原材料进货索证索票制度,防止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工商部门:加强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积极开展“守合同、重信用”活动,引导和支持企业创立知名商标、著名商标和驰名商标。依法打击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虚假广告和商标侵权等违法违规行为,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质量环境。

各乡镇:按照质量振兴的统一部署,积极组织开展质量振兴相关活动,并密切配合相关部门做好质量振兴工作。

五、保障措施

1、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县上成立由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政府办、质监、发改、商务、工商等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质量振兴领导小组,负责质量振兴活动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指导监督、考核检查等工作。各成员单位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质量振兴工作,各负其责,认真抓好各自职责范围内的质量振兴工作,并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各乡镇要将质量振兴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制定本乡镇落实质量振兴工作措施并组织实施。

2、加大培训宣传力度,增强全民质量意识。各级各有关部门、各企业要结合实际制定质量教育培训方案,加强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和环境质量相关的法律法规、先进质量管理体系、品牌经营以及相关标准等知识培训,大幅提高干部职工、企业员工的质量意识。要深入宣传“质量振兴”活动,积极开展质量管理体系评价,宣传质量典型和名牌产品,发挥舆论宣传和监督作用,跟踪报道政府及相关部门在质量振兴方面的政策和重要举措,对严重质量违法问题进行曝光;开展质量相关法律法规的普法教育,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性质量活动,推动质量振兴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

新兴产业监管范文3

【摘要】我国的监管和决策机构应尽快出备的法规政策,明确监管主体及监管对象,加强电子支付监管,及时引导产业向积极的方向发展,创造一个良性的产业环境。我国电子支付产业增长速度非常迅速,在以借记卡支付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电子支付产业中,网络支付、移动支付、电话支付等多种新兴支付方式发展迅猛,成为了银行卡支付的有益补充。但在产业发展的同时,不可避免的会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

【关键词】电子支付监管第三方网上支付平台

中国电子支付产业的起步较晚,相对于一些发达国家的电子支付产业还有一定的差距,目前可以说还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在以借记卡支付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电子支付产业中,网络支付、移动支付、电话支付等多种新兴支付方式发展迅猛,成为了银行卡支付的有益补充。

一、中国电子支付产业发展特点

当前,中国电子支付行业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除了传统的银行卡支付外,网络支付、移动支付、电话支付等新兴的支付方式渐渐被人们熟悉而接受。总体而言中国电子支付产业的发展趋势有以下几点。

1、银行卡支付依旧会成为中国电子支付产业中的主要发展方向。中国银行卡产业经过了30多年的发展阶段,从各商业银行各自发卡、分散经营到由统一的组织联网联合、清算结算,无论是规模上还是从受理市场上都取得了显著进步。消费者通过这些年的接触已逐渐接受了银行卡支付方式,并养成了刷卡消费的习惯。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银行卡支付,特别是借记卡支付依旧会成为中国电子支付产业中的主要发展方向。截止2008年底,全国银行卡发卡量达到18亿张,其中借记卡16.58亿张,占92.11%,信用卡(包括准贷记卡)1.42亿张,占7.89%;交易额达到127.16万亿元。

2、网上支付成为中国电子支付产业中的新兴增长点。中国网络支付发展起步较晚,比欧美主要发达国家滞后5-10年,但发展非常迅速,正处于产业膨胀期。根据国内第三方调研机构艾瑞咨询的《2009年第二季度中国网上支付市场监测报告》显示,我国网上支付市场交易额规模达1250亿元,环比上涨14.1%,同比上涨117.4%。艾瑞分析认为,网上支付保持强势增长势头,航空客票、B2B电子商务等成为交易额增长的主要引擎。目前国内网络支付的参与机构主要是银行和第三方支付服务商。招商银行和工商银行目前占据了网上支付的大部分份额;而第三方支付服务商中新近崛起的阿里巴巴支付宝、易趣安付通的发展势头强劲。

3、移动支付等新兴的支付形式会成为中国电子支付产业的有益补充。移动支付作为一种崭新的支付方式,具有方便、快捷、安全等优点,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为用户提供安全有力的支付媒介,开辟了新的支付天地。2004年8月中国移动通信公司与中国银联联合各大国有及股份制商业银行共同推出手机钱包业务。手机钱包支持的具体服务包括手机理财、手机缴费、、保险服务和报刊订阅等多项业务。基于较好的用户使用习惯和产业链的逐渐成熟,移动支付业务种类迅速丰富,消费者使用比例逐渐增加,移动支付等新兴的支付形式逐渐被社会大众所接受。2005年,移动支付交易额达到了2.52亿元。

二、我国电子支付监管存在的问题

1、监管主体不明确

目前,我国电子支付产业的监管存在着多头监管现象,监管部门职能分工尚不明确。央行、银监会、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纷纷对电子支付出台相关规范文件,但是由谁来主导电子支付的监管,这点还不是很明晰。

多头监管存在着无法克服的弊端,会不可避免地造成监管有效性的降低以及监管资源的浪费。第一,导致监管真空和监管盲区。对个别业务,可能存在各监管部门推诿扯皮、责任不清的现象,导致监管盲区的出现,从而降低了监管有效性。第二,导致重复监管以及监管过度。各监管机构可能对某些业务未达成监管共识,没有具体的措施可依,使得被监管机构无所适从,导致监管重复或过度,浪费监管资源。

2、监管客体不明确

第三方网上支付平台所提供的网上支付服务是网上支付的一种。据艾瑞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提供网上第三方支付服务的机构已不下100家,2008年的交易金额已经达到2743亿元,相比2007年的976亿元同比增长了181%,连续四年同比增长超过了100%。但是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给第三方网上支付机构以合适的身份界定。在当前的工商注册中,第三方网上支付机构被界定为中介服务机构,但第三方支付机构所经营的业务范畴已经远远超过一般中介服务机构。

第三方网上支付平台主要提供三种服务:一是根据客户指令完成收付款;二是向交易双方提供增强交易可信赖度的中介服务;三是向客户提供可储值的虚拟账户。这类支付服务涉及支付结算账户和提供支付结算服务,突破了现有的一些特许经营的限制。按照《商业银行法》等一些法律法规,整个支付结算业务和支付清算业务实际上均是属于银行专有的一种业务。虚拟账户里的沉淀资金如何定性以及其所产生的孳息归谁所有,都是不容忽视的问题。目前国内暂无专门法律对沉淀资金的所有权和使用权进行规定,除支付宝等少数几家第三方支付企业在银行设立专门账户进行管理外,大多数第三方网上支付企业都没有公开这笔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情况。许多第三方网上支付企业为了规避吸收公共存款的说法,提出其只是提供服务。而这种服务在《商业银行法》里作为收付款业务,也是银行的业务。

三、解决监管问题的对策

只有在有序的监管下,一个行业才能实现长期健康的发展。脱离了有效的监管,整个电子支付产业必然成为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局面,最终会使支付行业中风险日益积累。因此,应加强整个电子支付产业的监管。

1、加强监管机构之间的合作

(1)成立领导小组,统一制定规则

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是中国支付体系发展规划的制定者,是中国支付体系建设的组织者、协调者、推动者及监管者。因此,应确立以中国人民银行为中心的监管体系。中国人民银行应作为牵头部门,组织由外汇局、银监会、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等监管机构成立的电子支付产业领导小组,加强相互之间的合作,出台统一的法律法规,统一电子支付规范标准,消除各监管部门之间规范性文件的法律抵触和不一致,为指引电子支付产业的更好发展提供政策指导。

(2)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多头监管必然导致信息不对称,各监管主体所获取的相关信息资源往往本系统内占有。由于信息不共享,常常会出现资源重复调取以及监管效率降低。因此,监管部门之间在切实做好做实监管沟通协调机制同时,应建立各监管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机制,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加强信息收集和信息交流,以正确评估行业风险,全面进行监管。电子支付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可以开发一套信息交流平台,以确保信息资料的准确、及时和安全。

在监管职能分散的框架下,加强沟通协调,实现信息共享是提高市场监管效率的唯一办法。

2、明确监管对象,加强监管

(1)明确第三方网上支付平台的法律身份

判断第三方网上支付是否属于银行的标准并不是取决其掌握或控制现金流,沉淀资金的性质才是判断第三方网上支付公司法律身份的依据。按我国《商业银行法》规定,第三方支付平台所提供的业务和支付结算业务是银行业务;第三方支付平台中买卖双方的货款因为存在延时交付、延期清算,而导致平台中出现具有储蓄性质的沉淀资金,也是银行专营业务。因此,沉淀资金应作为支付企业的负债,第三方网上支付企业应将其界定为金融服务中介组织,只是提供银行业务的补充和延伸,其业务只在于妥善保管账户内资金并根据客户指令进行转账。

(2)建立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

目前,第三方网上支付企业规模参差不齐,小的支付公司不断出现,盲目扩张将导致第三方支付行业之间因争夺市场份额而产生不良竞争,容易引发业务风险。领导小组应适时出台对第三方支付平台监管的法规及政策,建立市场准入机制,让符合条件的企业进入市场。法规应对进行电子支付行为应具备的资格和条件作出明确规定,如设置最低资本金限制、风险控制机制、建立保险与保证金制度、须获得PCI-DSS(支付行业数据安全标准)认证或其他相关在线支付安全认证等。另外,应完善市场退出机制,对那些审计不合格、技术认证不通过等第三方网上支付企业进行摘牌、收购或兼并,使其退出市场。

通过建立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规范行业行为,确保提供支付清算服务的组织在注册资本、人员配备、组织架构、管理制度、风险控制等各方面都达到一定的水平,逐渐步入规范经营的阶段,有利于该行业的长远健康发展。

(3)加强沉淀资金监管

第三方网上支付平台在提供支付中介和信用中介服务的过程中,会在自身账号中滞留两类资金:结算在途资金和虚拟账户资金。沉淀资金监管是规范第三方支付平台运作非常重要的环节,要改变目前资金监管薄弱的现状,可采取由银行与第三方网上支付企业合作的方式来解决。首先,要求第三方网上支付企业分设基本账户与中转账户。基本账户管理企业自有资金的收支,中转账户管理代收代付的客户资金,且在资金收付过程中严格遵守《支付结算办法》。禁止将客户沉淀资金进行放贷、投资或移作公司经营之用。其次,应明确客户沉淀资金的收入归属问题。中转账户资金的所有权及其所产生的孳息应归客户所有;第三方网上支付企业的合法收入应是所收取的交易服务费。

四、结论

在产业发展的同时,不可避免的会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关键是如何及时引导产业向积极的方向发展,创造一个良性的产业环境。我国的监管和决策机构应尽快出备的法规政策,统一电子支付规范标准,同时政府应加大电子支付产业的投入与支持,为产业的更好发展提供保障。我国电子支付产业是一个还处于成长期的新兴产业,但产业增长速度非常迅速。

【参考文献】

[1]曹红辉:中国电子支付发展研究[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

[2]周虹:电子支付与网络银行[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黄建:浅析我国金融领域存在的若干多头监管现象[J].管理与财富,2008(9).

[4]赵润静:欧美经验对完善我国第三方支付监管的启示[J].金融电子化,2008(11).

[5]陈新林:电子支付监管问题研究[J].特区经济,2007(2).

新兴产业监管范文4

一、制定考核细则,纳入目标管理

今年以来,我区高度重视质量兴区工作,上半年,区政府按照《关于印发年质量兴市工作专项目标的通知》(质兴协办〔〕2号)要求,及时组织有关部门进行了专题研究,结合区实际,由区质监局代为起草了《区年质量兴区专项目标任务分解表》,并下发到各街道办事处和区政府有关部门征求意见,共有14个街道办事处和10个部门返回了意见。最后由区政府目督办和质监局联合下发《关于印发年质量兴区工作专项目标的通知》(质监〔〕32号),下半年,区政府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出台了《市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建立质量兴区联席会议制度的通知》(府办〔〕77号),正式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确定了联席会议员单位及负责人员。两个文件的出台,为今年质量兴区工作任务的完起到了保证作用,为今年乃至今后一段时间的质量兴区工作典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搞好名牌规划,大力培育名牌

从年初开始,区质监局和区发改局等单位便积极开展名牌培育工作。区质监局于年初专门召开了“止滑提速,帮助企业过严冬”专题会议,请名牌企业到会讨论并提出建议及意见。区质监局还组织有关人员深入争创名牌产品企业,如富森美家居、龙化纤公司、斯迈德健康公司等进行调研和帮扶,还专门邀请省局市局有关专家到企业进行咨询和服务,为企业争创省名牌和做大做强出谋划策。帮助企业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现场质量控制,完善检验手段等。经过企业努力和质监局的全力帮扶,铁塔厂、龙化纤有限公司、斯迈德健康有限公司、将军建筑模板有限公司、海力科技有限公司、黄石双峰线缆有限公司6家企业目标通过了省名牌办组织的省第九届名牌产品现场审核。富森美家居实业公司也通过了省名牌办组织的服务名牌现场审核。我区的名牌争创企业给评审组留下良好印象,特别是位于我区龙潭工业园的海力科技有限公司技术含量高,管理到位,发展潜力大,给审核组留下了深刻印象,富森美家居努力打造服务名牌,争取尽快在创业板上市,也得到了审核组的高度评价。今年还完了龙化纤有限公司和柯世达公司“省质量管理先进企业”的推荐。另外,区质监局专门制定了区名牌五年培育计划(年—2013年),将名牌培育工作纳入制度化和规范化。区质监局按季度对持量指标进行统计分析,至三季度末,质量等级品率87%,质量损失率0.4%。按时完了上半年“质量状况分析报告”,还按时完质量委全年综合报表,至11月底,共完报表11期。

今年以来,区政府将发展总部经济与名牌战略作为发展区域经济的重要措施之一。工业集中发展区全力打造总部经济和实施名牌战略,大力引进国内知名企业和世界500强企业,特别是大力引进行业100强企业。目前已有286个项目落户总部,其中光明乳业、石油总机、航天通信、焊研科技等企业已形生产规模,中国二重部级技术研发中心总部大楼也于近期奠基。部级“焊接装备工程技术中心”将为工业园区内的一颗闪亮明星。中心重点开发新型数字化、自化、智能化的焊接装备,将使这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和技术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区政府及相关部门将继续对这些企业进行重点帮扶,力争在较短时间内为名牌和中国名牌。

三、全力开展质量安全年和民生工作

1、积极推进采用国际标准工作。

区质监局组织人员深入到企业进行帮扶,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积极采用国际标准,今年已有斯迈德公司、海力科技有限公司、民达电力设备有限公司的11个产品获得了采用国际标准证书。通过企业积极开展采标工作,提升了企业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从而提高了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

2、积极开展集贸市场和民生计量等工作。

今年以来,全区继续巩固和深化民生工程。区质监局和各街道办事处对集贸市场进一步进行规范和管理,对26个集贸市场所使用的计量器具进行周检,统一编号,统一管理,新制作了不锈钢公平秤台发放到市场使用,市场都设置了公示公告栏和宣传标语,对9个诚信计量市场、17个诚信达标市场和个诚信计量摊位进行了授牌。区卫生局、区质监局还对涉及民生的医院计量工作进行深化,对全区42家医院使用的3000余台计量器具进行登记造册,并全部依法进行周期检定,周检率100%。上半年,省质监局和国家质检总局有关领导到我区万年综合市场和市第六医院进行检查,对2个单位的计量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3、重视食品安全,建立长效监管网络。

今年,区质监局于年初制定了年食品监督抽查计划,积极开展了区域内食品企业安全监管和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工作,按时完监督抽查和检验任务,1—3季度共抽查企业47家,55个批次,产品抽查批次合格率为85.4%,抽检结果已在报公告,对不合格产品责令其不得出厂,并做了相应的后处理。区质监、药监、工商、公安、卫生、一体局等出动执法人员200多人次,出动车辆100多台次,对辖区内的食品生产企业及非法生产加工小作坊等进行专项治理,查处25家违规食品生产企业,处罚50余万元。

区一体局完善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机构,配备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人员,实现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三级(一体局、涉农街办、涉农社区)监管体系。积极推进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组建了区民合鱼腥草专业合作社,建立了无公害鱼腥草生产基地,正在开展认证准备工作。全区90%以上规模化养殖场建立了标准化水产质量体系,水产品抽检合格率达97%以上,水产基地抽检合格率98%以上。全面实施了水产品市场准入制度。

区建设局加强了全区工程建设质量的监督管理,全年办理新一工项目质量监督备案123个,累计监督工程项目315个,面积356万平方米,备案率100%,报监工程监督覆盖率100%。同时深化对市政工程玉双路东延线和发A线“断头路”工程建设质量监督,监督履盖率及工程合格率均达到100%。

区交通局高度重视质量兴工作,局党组开会专门研究并布置工作,明确分管领导和责任科室,推动物流和交通企事业单位逐步贯彻ISO9001标准。在道路工程建设中,强化质量管理,科学制定方案,规范各环节程序,严格标准,确保了工程合格率达100%,优良率70%以上。

区发改局对质量兴区工作层层落实目标,确定了分管领导和责任科室,把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纳入发展计划积极推动全区企业采用ISO9001国际标准,不断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今年区发改局鼓励20余户企业争创著名商标,有6家递交了申请资料。还重点引导企业技术改造、技术创新,争取国家资金支持。全年共计为42家企业融资3.4亿元。争取各项优惠扶持资金370万元。焊研科技等7家企业获省年第一批技术创新资金210万元,协助晨明汽车、机车车辆厂减免人防费约100万元。

区科技局积极支持区属企业技术创新,促进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设。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和焊宝玛焊接装备工程有限公司的技术中心通过了省级确认。还完了血液制品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立。全年完了专利申请11401件,授权510件。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5家,自主创新产品认定6个。

区财政局将质量兴区纳入局专项目标,做到组织落实,责任到人,还利用专题学习会、讲座、展览等多种宣传方式宣传实施质量兴区的意义。区财政全年安排质监局专项资金66万元。支持区技术标准战略、食品质量安全、创名牌和打假工作。

区统计局落实了综合科为牵头单位,明确责任,落实人员,积极配合相关单位交换数据,满足质量兴区工作的相关需要。

区公安分局积极配合质监、工商、卫生、银行、烟草、税务、文化、商务、食药监局开展联合清查和专项整治,全年开展专项行动68次,出动警力53人次,车辆48台,检查商家100余户。为有效开展质量兴区活动提供了保障。

区工商局积极扶持民营企业和科技型企业争创“驰名商标”和“著名商标”。今年有光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争创中国驰名商标、将军碑建筑模板有限公司和回天实业有限公司争创省著名商标。光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和金海螺塑胶型材有限公司的图形商标获得了市著名商标认定。区工商局开展了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店”活动,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接受市民咨询100余人次。药监局还对全区14个街道的99名社区协管员进行了培训。

区卫生局加强了食品卫生量化分段管理,提高食品卫生监督水平。全区2713户食品经营户全部实施了量化分级管理。在打击违法添加剂专项整治中,出动执法人员5426人次,检查单位2713户,建立健全了食品安全长效监管机制。在对医疗机构检查中,全年监督检查医疗机构733家次,监管率100%,对5家机构进行了处罚。全区所有医院均建立了计量器具档案,区级医院计量器具受检率100%。

区食药监局专门立了质量兴区领导小组,落实了责任和人员。年初召开了全区食品安全工作会,区政府与各街道等相关职能部门签订了《区年食品安全目标责任书》,明确了监管职责,确保了食品安全工作的有效性。区食药监局为贯彻“食品安全法”组织40余人在SM广场开展大型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全年抽检食品248批次,处理投诉15件,处理率100%。还组织执法人员1100人次,检查药品批发企业38家次,检查药品零售店334家次,监管履盖率100%。

区物价局高度重视质量兴区工作,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措施,规范了卷烟市场经济秩序。全年出动执法人员600余人次,查处烟草案件13起,案件31万元,查处假烟案件5起,案值6万余元。

区旅游局积极开展质量兴区工作,全年接待游客490万人次,入境游客1509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3亿元,其中外汇收入48万美元。对全区旅游企业和农家乐进行规范,推行ISO9001标准,标准有条件的企业做大做强。

区商务局积极开展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推动商贸企业贯彻ISO9001标准,富森美家居作为全区首家申报服务名牌企业通过了现场审核。

区城管局加强行业监管,推动行业贯彻国家相关标准,对14个街办的66个楼盘的绿化工程建设进行摸底调查,对发现的问题提出了防治建议和要求。全年对相关企业开展质理宣传,提高其服务质理管理水平。

龙潭工业园管委会高度重视质量兴区工作,多次召开会议,并为质量兴区工作提供了可靠的组织和人员保障。管委会组织相关人员,对园区内企业进行疏理,广泛宣传有关质量法律法规,扶持企业争创名牌,做大做强。

各街道办事处和相关部门在质量兴区、质量安全年活动中,都发挥了高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及组织机构,并结合辖区实际,制定了工作计划及相应措施,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4、强化特种设备安全监管。

新兴产业监管范文5

为提高全社会质量意识和质量法制观念,适应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促进我市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国务院颁布的《质量振兴纲要》(1996-2010年)和省政府《关于贯彻国务院〈质量振兴纲要〉的实施意见》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实施质量兴市和名牌带动战略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质量水平高低是一个地区经济、科技、教育和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是地区经济发展后劲和活力的重要体现。大力实施质量兴市和名牌带动战略是我市经济工作中的一项长期的战略方针。因此,各级各部门各企业要把开展质量兴市和实施名牌带动战略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快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切实提高我市质量总体水平。总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以质量效益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加强质量管理,依靠科技创新,积极实施名牌战略,大力开展创名牌、树形象、兴德州活动,全面提高我市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二、目标任务 总的目标是:从2004年开始,经过5年的努力,从根本上提高我市主导产业的整体水平,使我市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农产品质量跃上一个新台阶。到2008年,全市总体质量水平超过国内平均水平,重点行业、重点产品质量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特色培育上,创出新亮点,重点培育我市初具规模的十大产业,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培育3-5个现代化物流配送企业,扶持30家质量管理水平高、经济效益好的民营企业进入全省先进企业行列,在全市工业企业中推行ISO9000标准质量体系和ISO14000环境质量体系认证;推出50个山东名牌产品,6-8个中国名牌产品;争取高新技术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每年增加2个百分点以上。 (一)产品质量到2005年,生产企业产品抽检合格率≥85%,市场商品质量抽检合格率≥80%。面食、食用油、肉、蛋、奶、饮料、调味品等生活用品产品质量合格率≥90%。全市新增50家以上企业按ISO9000标准取得质量体系认证证书。限额以上企业都要建立健全质量检测和标准化体系,并保证其有效运行。全市160个以上的产品按国际标准组织生产,生产企业有保证自己产品质量的检测手段和计量测试手段。全市新增30个以上产品获山东省免检产品,10个以上产品获山东名牌产品,争取2个产品获中国名牌产品,新增3家国家免检产品企业。到2008年,全市生产企业产品抽检合格率达95%以上,市场商品抽检合格率达90%以上,面食、食油、肉、蛋、奶、饮料、调味品等生活用品合格率达到100%。主要工业产品80%以上按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组织生产,全市申请产品、服务和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数量在现有基础上每年增长15%以上。 (二)工程质量到2005年,建筑和市政工程竣工交付使用的工程质量必须达到国家标准和规范要求,工程合格率100%。到2008年,建筑和市政工程,重点工程和大中型工程建设项目工程质量全部达到国家标准和规范要求,重点工程和大中型工程建设项目以外的其他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98%,市政工程合格率达100%,交通建设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100%。争创5-8个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名牌工程。 (三)服务质量到2005年,商贸、交通、邮电、电信、电力、医疗、旅游、金融等服务行业,服务质量达到行业示范窗口优质服务标准及各项承诺要求,初步实现服务制度化、程序化、标准化。8-10个服务企业通过ISO9000系列质量体系认证。到2008年,商贸服务业、大中型商贸企业全面推行科学质量管理方法,建立商贸质量体系,形成规范化的售后服务网络,消费者对销售和售后服务质量感到满意;交通、铁路、邮政、电信、电力、旅游、医疗卫生以及金融、保险、房地产、信息咨询等行业服务质量达到国际标准,各大专业批发市场没有假冒伪劣商品,工业园区及市区达到环境质量要求。 (四)农业标准化到2005年,组织指导建设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基地)不少于40处,实现无公害农产品生产面积达到7万公顷以上,按国家农产品安全质量标准组织申报国家无公害农产品不少于50个,初步建立健全农业标准体系和农业检测体系。到2008年,组织指导建设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基地)不少于50处,农产品综合加工率达到40%以上,绿色及无公害农产品面积达到20万公顷以上,建立健全标准体系,建立健全以市级农产品检测中心为龙头,以县、乡农产品质量检测站(点)为配套的检验检测网络,建立健全良种产业化体系,全市良种普及率达到98%以上。 三、政策措施 (一)加强企业基础工作,严格内部质量管理 1、搞好机构和制度建设。企业经理要对企业的质量工作负总责,组织制订企业的质量管理目标,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并使之有效运行。 2、积极探索企业质量管理新途径。引导企业从质量效果和质量效益入手,在进一步深化群众性质量管理的基础上,积极应用和推广用户满意度、零缺陷、六西格马管理等科学、先进的管理方法,增强企业质量保证能力。 3、强化技术基础工作,建立健全标准化体系和计量检测体系。企业要严格执行国家强制性标准,严格按标准组织生产,坚决消除无标生产。推行企业标准化良好行为评价制度,鼓励企业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制定具有竞争力的高于现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企业内控标准。企业要做好检测仪器和设备的更新换代,积极采用先进的计量测试方法,提高检测能力和水平。 4、进一步加快ISO9000等国际标准的推行和认证步伐,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5、推进企业技术进步,加快质量升级步伐。企业要围绕质量改进工作,加大科技创新力度,跟踪国际先进水平;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加快新产品开发和科研成果的转化。技术进步要与提高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相结合,引进先进生产技术要与引进先进检测手段相配套;根据市场需要,围绕提高产品质量,适时增加质量投入,保证产品性能和档次的提高。技术进步管理部门,对以提高质量为目的的技术开发、改造项目要优先立项;金融部门要优先安排贷款。今后技术改造要把提高产品质量水平和档次,发展名牌产品作为重点。 (二)大力实施名牌战略,推动质量兴市 1、加强名牌战略的宏观指导。运用市场机制和行政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切实做好企业实施名牌战略的指导、协调和服务工作。选定一批符合或基本符合申报条件的企业作为争创名牌产品的重点扶持单位,加大从源头抓质量工作的力度,做到培育一批,申报一批。进一步完善扶优扶强的奖励政策。为充分保护和调动县(市、区)政府实施名牌战略的积极性,将实施名牌战略工作列入对县(市、区)政府年度经济发展考核指标之一。每新增1个中国名牌产品、国家免检产品、省质量管理奖、中国驰名商标加20分;每新增1个省名牌产品、省免检产品、省产品质量奖、省著名商标加10分。每引进一个名牌产品的企业加10分;每新增一个通过质量体系认证或环境体系认证的企业加5分。每新增1家部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加20分,每新增1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加10分,市级高新技术企业加5分。对获中国名牌产品、国家免检产品、省质量管理奖、中国驰名商标的企业奖励50万元人民币,对获省名牌产品、省产品质量奖、著名商标企业奖励20万元人民币。对获得省级质量管理先进企业、省免检产品的企业、取得采标标志的企业、通过质量认证的企业、引进名牌产品的企业、列入名牌产品培育计划的企业和已经取得名牌及免检产品称号的企业分别给予奖励和表彰,并在用地、贷款、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和补贴。版权所有 2、进一步增强企业创名牌意识,加大品牌经营力度。鼓励企业在发展中创名牌,在竞争中保名牌,以名牌为龙头,发挥优势,扩大协作,延长名牌产品的产业链。围绕区域特色经济的建设,努力打造区域品牌,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重点培植能源、化工、电子信息、生物技术制药、纺织、食品、机械、建材等十大支柱产业,促进资源向名牌产品和名牌企业聚集,提高名牌产品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同时,加大对名牌产品的宣传,严厉打击侵害名牌产品的不法行为,保护名牌产品的合法权益。 3、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抓好农业地方标准的制订,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扶持和建立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无公害产品和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带动全市提高农产品质量,推动品牌战略实施。鼓励和支持农业企业申报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和省无公害农产品的认证。加快市、镇农贸市场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加强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监测,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三)加大执法监督力度,提高监督的有效性 有关行政执法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执法力度,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产品和重点建设项目以及城乡住房建设的质量监督;加强生产许可证管理,加大对无生产许可证产品的查处力度。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等手段做好监督抽查后处理工作,对监督抽查中质量问题严重的企业发出“黄牌”警告;对不具备生产条件的企业要坚决依法取缔;对劣质工程、劣质产品予以公开曝光;要深入开展打假工作,依法严厉惩处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违法行为,严厉制裁包庇、纵容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有关责任者。建立健全执法监督机制,提高执法水平。加强对质量法律、法规贯彻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坚决查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以及的行为,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完善监督手段,提高综合执法能力,增强执法监督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四)健全市场质量规则,完善社会监督机制 1、抓好企业质量诚信体系和质量诚信评价体系建设。按照《企业质量信誉评价管理办法》等有关规范性文件,加强企业质量信誉评价管理,建立质量信用监督制度,建立企业质量档案及企业质量信息数据库,向全社会提供企业“质量信誉”服务平台。 2、积极推行产品标识制度。按照国际通行规则以及不同产品的特点,推行各种标识制度,包括产品安全标志、QS标志、CCC标志、生产许可证标志、警示标志、特性标志、防伪标志、无公害产品和绿色食品标志等各种认证标识制度,并向消费者广泛宣传有关知识。 3、积极开展质量投诉和质量仲裁检验工作。鼓励支持用户和消费者依法进行质量投诉,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受理质量投诉和质量仲裁检验,调整化解质量纠纷,维护用户、消费者和企业的合法权益。 4、积极发挥中介组织的作用。加强质量检验、计量测试等中介组织的建设,积极开展公正检验、市场商品检验、保险商品风险评估、采购验收检验以及工程、设备监理工作。各中介组织要依照市场规则,依法通过资格认定,建立自律运行机制,积极向社会提供质量政策等咨询服务。 (五)营造质量兴市的良好社会氛围 采取各种形式普及质量法律、法规教育,增强全民质量法制观念。通过普法教育,使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做到依法行政、依法监督;企业切实履行法定的质量义务,依法生产、依法经营;消费者有较强的质量意识,依法维护合法权益。要切实加强对企业经营者和职工的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知识的教育,加强质量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工作,扩大质量管理队伍,提高质量专业技术人员素质。要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和社会环境,吸引国内外优秀质量管理人才到我市发展。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介、行业组织、群众团体的舆论宣传和监督作用,紧紧围绕质量兴市活动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以丰富多彩的形式报道质量先进经验,宣传为质量兴市和实施名牌战略做出贡献的单位与个人,及时通报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加大对制假售假单位和个人的曝光力度,形成强有力的舆论监督氛围。要加强与部级、省级媒体的联系,及时宣传我市质量兴市工作取得的成效,加大对我市名牌产品的推介力度。要积极开展“质量月”、“3.15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日”等活动,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举报质量违法行为,营造全社会抵制假冒伪劣商品的风气。 五、组织领导版权所有 (一)成立德州市实施质量兴市和名牌带动战略推进委员会推进委员会由满春重副市长任主任,李兴家副秘书长任副主任,政府有关部门为成员。推进委员会主要是负责全市实施质量兴市和名牌带动战略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目标分解、指导监督、舆论引导等工作,制定质量政策,研究解决全市质量兴市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推进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承担质量兴市和名牌带动战略推进委员会的具体工作。市实施质量兴市和名牌带动战略推进委员会根据工作需要定期召开协调会、调度会,通报、协调、检查、研究、总结质量工作目标落实情况。 (二)实行质量责任制。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具体负责组织、协调和指导质量工作,综合经济管理部门及财政、税务、金融、建委、工商、农业等部门共同配合,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对本部门质量目标负责,建立质量责任考评和奖罚制度。制定和完善质量责任考评办法和考核细则,把质量责任分解到位、落实到岗、具体到人。质量职责列入领导干部目标责任制考评内容,由实施质量兴市和名牌带动战略推进委员会组织检查和考核,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对存在问题的县市区和部门通报批评,问题严重的给予处罚,保证质量兴市工作顺利推进和持续开展。各部门对其所属企业和企业负责人,实行质量责任制,把质量指标的完成情况同企业的经济效益、政治荣誉和物质利益结合起来,实行质量否决权。 (三)制定质量振兴计划质量兴市工作的重心在基层。各县市区、各部门要从实际出发,尽快制定本地区质量兴市计划,建立相应的领导机构,明确质量改进的阶段性目标,针对质量兴市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解决办法,制定政策措施,推动质量兴县、质量兴业、质量兴企等活动健康有序开展。

新兴产业监管范文6

关键词:云计算 云生态系统 竞争 垄断 监管

在宽带技术广泛应用的背景下,CC产业蓬勃发展,从政府到企业、个人用户,从IT行业向农业、工业和现代服务业,服务领域不断延伸,云经济雏形已现。Lerner(2012)研究指出,CC产业缺乏明晰的监管,是抑制该产业创新投资和发展的重要因素。行业监管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对市场力量或垄断行为的监管。目前,CC行业面临快速成长的新兴市场,但同时CC行业并购风潮兴起,主要厂商的市场控制力不断增强,该行业是否存在垄断力量滥用的问题?这就需要对CC生态系统发展及市场特征进行分析,以确定适当的监管方式。

云生态系统发展

CC技术的应用,能够推动信息技术应用、加快科技业务创新、支撑新兴产业发展、促进企业快速发展、助力节能减排,已经引起政府和产业界的一致认同。全球CC产业2010年收入超过121亿美元,据KPMG预测,未来5年增幅将在13%左右。CC产业主要由少数美国知名企业控制,亚马逊、微软、谷歌三足鼎立,AT&T、EMC、HP、IBM等传统提供商也实力雄厚, RightScale,GoGrid,SalesForce, NetSuite等高度专业企业市场表现不俗。云计算可划分为软件服务(SaaS)、基础设施服务(IaaS)和平台服务(PaaS)三个细分市场。2010年,SaaS占行业总收入的近70%,IaaS接近30%,PaaS份额非常有限。此外,鉴于CC产业的市场潜力,预计未来会吸引大量新进入者,竞争更为激烈,在进入稳定期之前会有许多并购发生。

有别于传统IT生态系统,云服务提供商采取“一对多”的服务方式,服务内容由需求决定,仅需用户对专用硬件和软件进行投资,因此云生态系统更具便携性、可移植性、用户容量大等灵活性特点。云生态系统构建的金钱成本、时间成本以及定制化成本均要低于传统IT生态系统,使企业可以释放更多资源投资其他更具价值的领域。混合型CC生态系统结合了传统IT和CC生态系统的优势,是目前市场上最受欢迎的模式,不仅满足用户的灵活性需求,而且避免了用户原有的IT巨额投资的浪费,更易被用户所接受。

云计算产业并购行为和垄断力量

在快速增长的CC市场中,并购是领先企业的重要先发战略选择。大型软件及互联网企业纷纷布局云计算领域,并购对象不仅包括技术专精、有前景的小型新创企业,还包括一些拥有核心技术的大中型企业。鉴于CC市场的庞大潜力,以及新兴产业的生命周期发展考虑,预计该趋势将继续加强,行业会得以整合并趋于成熟。PwC(2013)回顾了2012年该行业全球重大并购案,其中Cisco以50亿美元收购NDS为最高,前五大并购案金额均超过20亿美元。通过纵向并购,企业能提供全域云服务、实现范围经济;通过横向并购,企业能快速实现规模经济。Microsoft分析了主机、客户机/服务器和CC对企业平均成本的影响效果,发现CC技术更具规模成本优势。但不可避免的,并购会赋予提供商垄断优势,威胁市场充分竞争性。概括起来,CC产业垄断力量源于以下方面:可用带宽稀缺性:云服务消耗大量网络带宽,可靠的、低成本的、易于获取的带宽资源,是云计算产业发展的前提。各国政府和监管机构都在积极鼓励通讯行业投资宽带,但带宽不足、流量成本高制约云计算发展的问题依然突出。规模和范围经济导致的进入壁垒:领先企业先入主市场,通过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构建进入壁垒,阻止了新进入者,虽然可能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但也易形成垄断力量。旨在控制CC平台的并购战略:提供商可以通过并购战略对平台(及标准)形成控制权,造成市场垄断,对客户进行价格歧视。

云生态系统监管

(一)云监管及其对创新投资的影响

CC产业发展需要政府机构对其进行监管,以解决CC产业的竞争充分性和数据安全性问题。虽然各国政府和监管机构均认可了监管的必要性,但鲜有付诸实践来填补制度和现实产业发展间的差距。监管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诸如促进竞争法和反垄断法的事前监管,诸如针对服务成本的事后监管。安全和隐私贯穿CC产业发展的全过程,可以针对性的特定监管,以激励产业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增强技术安全性。监管必然会对CC产业的创新投资行为产生影响。Lerner(2012)比较分析了美国和欧洲版权政策变动对CC产业风险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两个区域之间的版权监管政策差异对CC产业的创新和发展水平有显著影响。美国在2008年8月关于Cartoon Network对Cablevision的诉讼后,相关法律制度更为清晰和透明,两年时间里,CC产业风险投资总量从7.28亿美元大幅增长到13亿美元,也拉开了与欧洲CC产业发展水平的差距。

(二)云监管的范围

目前,绝大多数学者认同事后监管,如针对服务成本价格的规制可以降低CC产业领先企业滥用市场力量,但在引入事前监督上尚存在分歧。业内领先者会利用自己的市场地位,通过提高产业市场进入壁垒,或提供专用型设备,降低技术的可移植性和可转换性,来减少消费者选择,最终会导致产品或服务售价远高于生产成本、消费者境况恶化,故引入事后监督十分必要。

CC产业中存在着一定的规模和范围经济,但并不意味着有市场垄断力量。CC产业仍然属于一种新兴产业,就其目前发展水平而言,尚未产生绝对市场控制力的企业,且未来发展仍有许多不确定性挑战,可能并不需要针对大型CC提供商进行事前监管。目前CC市场规模尚小,仅占信息产业的很小一部分份额,且其技术发展充满变数,必将产生许多竞争性细分市场,潜在的市场主导地位或滥用市场力量行为实在有限。随着技术的进步,CC产业的安全性、可靠性和高效性得到越来越多客户认可,若干年后市场可能会变得趋于成熟或饱和,届时滥用垄断力量通常可以观察得到,但目前该产业远未达到此阶段,因此引入事前监督为时尚早,采取“等待和观望”做法更为可取。

此外,CC产业的数据安全和隐私监管十分迫切,其设计和应用有助于行业有序发展。不仅要强化对CC相关的系统技术、可扩展的并行计算技术、海量数据的挖掘技术和数据安全技术专利和软件版权保护,而且要对还包括对于CC这种新型服务模式进行法律保护,防止他人恶意破坏或者干扰数据交换服务。此外,通过国际多边协定和建立超国家的监管机构,为云计算构建一项国际治理框架来协调国际CC贸易和合作中的各方利益,减少欺诈行为和政策法律适用的摩擦,将有利于简化多重管辖权的复杂性,构建促进云计算产业健康发展的有利的国际商业环境。这种一并保护生产者和用户的“生产者―消费者保护监管”模式,是可取的能刺激投资和创新的政策选择。

(三) 我国云监管的思考

我国CC产业正在进入全面起飞期。2011年我国CC市场规模达到289亿元,同比增长72.7%,预计2015年,将达到7500亿至1万亿元。行业企业加速产业布局,百度、腾讯、阿里巴巴为代表的互联网服务企业成为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的主导力量,华为、中兴、用友等企业重点在云计算相关软硬件研发和云计算系统解决方案提供等方面开展工作,中国银联、华数传媒等行业云快速发展。CC产业并购更为火热,华为并购华赛、联想收购Stoneware、阿里云并购万网,领先企业纷纷在云计算领域投入巨资。

与国外CC领先企业相比,我国企业尚未完全掌握虚拟化、分布式存储、海量资源管理、分布式处理、并行计算等CC核心技术,也缺少像国外亚马逊、微软、谷歌等掌握CC核心技术的企业,且我国信息基础设施薄弱,市场空间巨大,CC市场竞争度、市场成熟度相对国外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故针对CC产业的事前和事后监管还为时尚早,当务之急在于加强CC产业的数据安全和隐私监管,采取“生产者―消费者保护监管”方式,完善CC产业发展环境。要加强云安全架构总体研究和CC安全、CC检验检测等关键技术研发,推动CC模式下信息安全标准、规范的制定与落实,加快构建安全保障体系,引导CC安全可控发展和有序发展。结合CC应用的特点,对个人隐私和数据进行保护,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从法律上保障云环境下我国信息安全和国家利益。加大对CC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强CC技术和服务标准研究制定、CC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出台税收、市场准入、专利保护等方面的优惠扶持政策。

结论

云计算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如何发展、壮大、推进云计算产业发展是国家在新兴产业布局中的重要一环。本文借助近期统计资料,概述云生态系统发展情况及趋势,分析产业并购行为和垄断力量来源,探讨引入监管的必要性和注意事项,得到以下结论:云生态系统随着技术、市场的快速演变而高度动态化发展,传统IT、云和混合生态系统各具优势,目前用户更倾向于采用混合生态系统这一中间模式。CC产业的垄断力量源于可用带宽稀缺性、规模和范围经济导致的进入壁垒、旨在控制CC平台的并购战略三方面。监管、安全和隐私是影响CC产业全面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各国政府和监管当局应着力在国家和国际层面解决相关监管和安全、隐私保护问题,以确保CC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我国CC业引入“生产者―消费者保护监管”方式,有效保护提供商和用户利益,才能更大程度上激发CC产业投资和创新。

参考文献:

1.Lerner,J.The Impact of Copyright Policy Changes on Venture Capital Investment in Cloud Computing Companies[EB/OL].http:///uploadedFiles/Publishing/Articles/Lerner_Fall2011_ Copyright_Policy_VC_Investments.pdf,2012

2.KPMG.The Cloud Changing the Business Ecosystem[EB/OL].http:///IN/en/ IssuesAndInsights/ThoughtLeadership/The_Cloud_Changing_the_Business_Ecosystem.pdf,2011

3.PwC.US technology M&A insights [EB/OL].http:///en_US/us/transaction-services/ publications/assets/pwc-2013-us-technology-m-a-insights.pdf,2013

4.Microsoft.Submission to the Australian Governmen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Office In response to the Cloud Computing Strategic Direction Paper,Opportunities and applicability for use by the Australian Government [EB/OL].http:///documents/australia/government/2011/MicrosoftResponse_AGIMO _CloudStrategyPaper.pdf,2011

5.彭云.云计算商业模式专利保护探析[J].中国电子商务,2011(2)

6.赛迪顾问.中国云计算服务创新白皮书[R].2012

新兴产业监管范文7

【关键词】国有经济 经济发展方式 战略新兴产业 主导作用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我国社会发展已经进入转型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是关键。国有经济作为我国经济的中坚力量,在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过程中,应该勇担重任、敢于作为,成为引导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导力量。

国有经济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作用

国有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既有一般的经济作用,也有转型中的特殊作用。

一般作用。国有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起主导性作用。首先,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其对国民经济的控制上。目前,关系国家安全、重要公共产品供给、自然垄断的行业以及部分高新技术产业和支柱产业都控制在国有经济领域,而这些行业关系到社会的基本运行和经济的平稳发展,因此可以说国有经济把握着我国的经济命脉。其次,国有经济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对社会资源配置进行调控和管理,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经济自身的调控功能是按照经济规律发挥“看不见的手”的基础性作用,而国有经济则是通过制订计划、产业政策、财政和货币政策、法律规制以及行政手段发挥“看得见的手”的作用。国有经济的宏观调控主要作用是掌舵社会经济整体的发展方向,对市场的总供给和需求有所控制,弥补非国有经济功能上的不足。比如,国有金融机构可通过货币、信贷、利率等金融手段政策对社会的总供给和总需求进行调控。在遭遇金融危机时,国有银行通过金额巨大的投资来刺激社会经济发展,从而起到宏观调控的作用。国有经济的宏观调控对于保证国家经济稳定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特殊作用。经济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也随时代不同而有所变化,因此在我国经济发展转型期,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又有了新的变化,它在这一时期的经济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一是带动作用。我国国有经济与非国有经济二者虽然都在经济体制范围内,但国有经济还担负着一定的社会责任,而这种责任又是由国家赋予的,在某些特殊时期,国有经济的社会责任功能是高于其盈利性的经济目标的。在社会经济转型期,各方面处于不稳定状态,此时国有经济更要起到身先士卒的带头作用,对新的经济发展形式进行大胆尝试,并以先试先行的经验刺激社会经济发展。2001年至2008年间,我国国有经济对社会固定资产的投资从17606.97亿元上涨到53024.32亿元,逐步加大的投资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较好的带动作用。在历次的国际金融危机中,我国国有经济都保持了较为稳健的状态,这为我国经济社会稳定发挥了极大作用。在金融危机中,国有企业还担负着带动社会经济发展的责任,将国民经济从金融危机的低谷逐步带向稳定和复苏,从而保证了我国经济在国际金融危机的打击下,仍能保持稳健的发展势头。

二是辐射作用。国有经济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始终保持主导地位,能够对我国其他性质企业产生重大影响,我们应该利用国有经济这一特性,积极发挥国有经济的影响力,使之对其他性质企业产生辐射作用,促进社会其它性质企业在国有经济的影响下主动进行产业结构升级。国有经济的这种辐射作用已经被各级政府充分重视,比如地区省市在进行招商引资时极力邀请国企,并希望利用国企的实力、影响力和辐射力来带动地方企业的发展和转型。

国有经济发挥主导性作用的优势

首先,国有经济实力雄厚,为其主导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了物质基础。在中国企业500强之中,国有企业占据了大多数,在2013年的中国500强企业名单中,国有企业有310家,占到了总量的62%,其在资产总额与营业收入上也占据了绝对优势。这表明我国的国有企业始终把握着国民经济命脉,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主导性作用,能够在关键领域发挥自身的领导力和影响力,因此其在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生产方式等方面能够对其他企业起到带动作用,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载体。

其次,国有经济作为创新的主体,引领科技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近年来,国有企业加大对科技研究的投资力度,据统计,2011年我国规模以上的国有企业中设立研发机构的占比11.6%,其中研究与发展的经费投入为467.8亿元,比2009年增长了近41.4%,而且国企的研发投入在数量和强度上都要高于私营企业和集体企业。大量的科研投入也为国有企业带来了丰厚的科研成果,截至2011年年底,我国国有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专利21.4万项,成为科技创新的主导力量,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提供了科技动力支持。

最后,国有企业在“走出去”战略中发挥主导作用,起到领军作用。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要想在国际竞争中保持发展实力,必须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参与海外市场与资源的开拓与开发。目前,我国的国有企业是海外投资的主力,据《2011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截至2011年年底,在中国非金融类对外投资存量中,国有独资企业占63%。其投资方向逐步从单一的能源、资源开采领域走向多元。这种走出去战略,不仅为中国发展提供了能源和资源,还带动中国技术、劳力、设备等走入国际市场,为国内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国有经济发挥主导性作用的难点

我国的国有经济在政府支持下迅速发展,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以及社会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国有经济旧有体制下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需要根据时代的变化进行调整和改革,才能使其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国有产权的政府及其问题。国有制作为公共产权的国家制度,具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国有经济是以强制性国家政权为依托的关系,并不需要得到作为初始委托人的全民授权;二是人在获得委托权后,其不仅具有公共财产的控制权,还具有剩余索取权,而且这种委托关系的维护是以剩余索取权不可转让为必要条件的,而初始委托人则是通过国家再分配渠道来获取国有资产收益的其他剩余收益;三是由于国家概念的抽象性,政府成为公共产权的行使者,政府在逻辑上成为国家的选择,相应地,公共财产的控制权和剩余收益分配权由等级制来界定;四是政府进行公共产权的运作,其最大目标并不一定是利润的最大化,目标具有多元性。

我国国有产权的委托问题在于委托人与人之间效用函数不一致以及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巨大成本。作为初始委托人的全民,期望在国有资产的运作下带来自身福利的最大化。而政府作为人,其目标却具有双重性:一是要促使租金最大化,完全产权结构竞争与合作的规则;二是要实现社会总产出的最大化,在确定规则的情况下降低交易成本,最终达到税收增加的目标。但这双重目标在实践过程中却存在着动机冲突,政府要想实现社会总产出量的最大化,必然要实现产权的高效率,这使得政府具有改善产权结构的动机,但当政府要想实现租金最大化的第一个目标时,其必须通过歧视性的政策来维护低效率的产权结构。由此可见,初始委托人的目标与政府这个委托人之间存在冲突,导致最终结果是生产资源被低效率配置,初始委托人的利益受到损害。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模式的弊端。庞大的国有资产使国家不得不建立一个纵向授权系统来完成对国有资产的管理,而且为了保证国有资产正常运作,国家必须建立一定的监督机制,但目前我国的国有资产监督系统并没有解决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政企不分的问题。

在委托关系中,委托人在满足委托约束条件的前提下,会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且委托人本身是风险的中性者,具有监督人的积极性,委托人可以行使退出权以此来转让剩余索取权,从而起到惩罚人违约的问题。在这种背景下,目前我国的国有资产监督机制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国有资产的出资人角色并不明确。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国务院和地方人民政府可以代表国家行使国有资产出资人权利,与此同时,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和地方人民政府可以设立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这些法律规定没有明确出资人角色,且在具体的运作中,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与其他政府部门并无本质区别。二是委托者与者在国有资产运作中的效用函数不一致,导致国资委的行为异化。作为委托人的政府,其目的是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而国资委作为人,除了担负起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责任外,还要考虑部门利益,包括权力、地位、声望以及规模等。制度设计的矛盾与缺失,使得我国的国有资产监督体系中出现了“谁来监督监督者”的问题。三是目前国有资产中委托人与人之间仍然具有行政上下级关系,难以形成真正的监督和约束。

国有企业治理机制的弊端。现实中,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都普遍存在委托问题,但国有企业自身的特殊性使之在委托中面临更加复杂和特殊的问题。在国有企业的委托关系中,委托人一般为政府和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但其在法律上有定位不清、权限边界模糊的问题,这容易导致出现两种状况:一种是委托人对国有资产处理并没有足够重视,从而出现管理上的缺位;另一种恰恰相反,委托人过度重视国有资产管理,出现委托人对人干预过多甚至侵犯人的越位问题。此外,在国有资产的治理上还存在委托人与人信息不对等的问题,国有企业的管理层对企业的信息掌握得更加全面,而委托人获得国有资产的信息往往是间接的,其获得的信息内容也具有片面性,甚至会出现人故意向委托人隐瞒国有企业信息的情况。而人往往利用自身具有的授权与信息优势,产生在管理经营中的渎职等机会主义行为,甚至为了自身获取更多利益而侵蚀国有资产。

发挥国有经济主导性作用的建议

正确处理政府与国有企业之间的关系。政府与国有企业之间存在利益博弈。地方官员升迁与当地经济政绩挂钩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激励地方积极推进经济建设。大量的投资是实现地方GDP增长的最简单直接的方式,但这种发展是粗放的,实践中阻碍了社会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新时期,国家鼓励推动经济、自然与社会协调发展,必然期望国有企业在实现发展方式转型方面有所作为,这就导致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在经济发展方式上存在利益分歧。要改变这一状况,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减少政府以奖励方式推动地方政府进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行为,代之以完善政府监管机制,最大程度压缩权力寻租空间,减少地方政府在国有企业运营中的非生产;二是严惩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国有企业,增加国有企业保持传统发展方式的成本,优胜劣汰,促使国有企业尽快转变发展方式。

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制。为促使国有资产更好地主导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需要建立严密而有效的国有资产监督机制,要需要考虑到国有资产的特征、运用方式与目标等,实现差异化监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针对各种不同类型的国有资产制定相应的监管条例,细化监管法律法规,使其具有可操作性,形成一套完整的国有资产监督体系,实现国有资产监督的法制化、规范化和系统化。其次,明确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改变以往政企不分的状况,使市场在国有资产的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帮助国有企业适应市场规律,防止国有资产陷入权力寻租而受到侵犯。再次,解决国有资产监管中的监管权分割问题,逐步探索建立一套能够覆盖所有国有资产的监督体系。最后,将国有资产的监管从实物形态向价值形态转变。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原本以实物为监管方式的国有资产监管已经不能适应我国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形势需要,因而要以监管资本为主,加强对国有资产资本的管理,这也就意味着要改革国有资本的授权经营体制。根据当前的发展形势,可逐步推行“国资委―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生产经营企业”三级管理模式。要发挥国有企业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主导作用,首先要组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这将为国有企业改组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提供基本条件。国有企业担负的重要社会责任,决定了国有资本的运营投资主要服务于国家战略,国有资本投入行业关系着国家安全与国民经济发展命脉,要重点发展具有前瞻性的战略产业、支持科技进步、保护生态环境等,这些行业都需要国有企业进行生产方式的转变和升级。

推动国有经济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技术创新的转化平台,代表着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其技术的创新与转化能够给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带来深刻变革。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和渗透性,其产业发展能够带动相关基础产业研究的技术突破,进而扩散到相关行业,引起整个产业的技术革新,这必将淘汰传统生产方式,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对中国社会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至关重要的,但其作为一种新的产业发展方式,也存在资金不足、技术不完善、市场不成熟等情况,面对这些问题,需要国有资产给予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大力支持,使国有企业发挥其自身影响力和控制力,促进战略新兴产业稳定快速发展,主导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

早在2009年国家就提出要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意见,国有企业纷纷将新的发展目标转移到节能环保、新材料、生物能源等方面,但在几年的战略转型过程中,国有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逐渐暴露出体制弊端,而且国有企业的投资领域主要集中在电子元件制造、通信设备、医药制药等方面,造成重复性投资生产,导致资源浪费。因此,有序推动国有经济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首先,国有企业向新兴产业集中时需要科学地选择行业,防止重复建设和投入;其次,要提高国有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是其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动力支持,也关系着国家经济增长的持续与稳定,影响着国家在国际竞争中的实力。最后,要在国有企业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向新兴产业转移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实现预期效益,国有企业应建立一套适应战略新兴产业的考核模式,提高国有企业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生动力。

新兴产业监管范文8

全球经济在经历由“动荡”向“企稳”过渡的“拐点”之后,2011年,将迎来由“调整巩固”向“平稳增长”过渡的另一重要“拐点”。同时,2011年又是中国“十二五”规划实施的元年,产业结构调整将深入推进,转型发展成为首要任务。因此,2011年将是中国经济金融发展至为“关键”的一年,也是国内商业银行能否持续稳健增长的“关键”一年。

总体来看,2011年中国经济增长进一步加快的可能性不大,而有望呈现出经济增速较2010年略有下降的软着陆态势。随着结构调整政策的逐步落实和深化,中国经济结构可望进一步优化,经济增长的质量将不断提高。货币政策将由“适度宽松”转向“稳健”,信贷投放总量将稳步向常态回归。

经济发展不乏动力,投融资空间仍然广阔

2011年,中国经济仍不乏增长动力。从发展阶段看,目前中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上升的阶段,投资需求、消费需求持续旺盛,经济总量增长空间较大。从政策角度看,前期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中已上马项目的后续投资,以及下一阶段将重点推进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区域战略规划等,都将有力带动投资增长。从指标走势看,2010年出口超预期恢复,贸易顺差亦有所回升,为国内经济放缓提供了缓冲,而新开工和在建项目计划总投资增速仍将处于较快增长区间,预示投资放缓的步伐可能比较平稳。因此,2011年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空间仍然较为广阔。

国内经济将启动“六大结构调整”,为商业银行转型发展提供空间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实施的开局之年,将有可能在该年启动国内六大结构调整,实现转型和共享:一是收入分配结构调整,目标是使收入分配向居民倾斜。在初次分配中,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提高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在二次分配中的比重。二是需求结构调整,改变消费率偏低和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出口带动的状况。提升消费将是政策重点,城镇化、区域经济振兴、扶持新产业等方面的投资增长速度将仍然较快。三是贸易发展战略调整,将从出口导向转为进出口均衡发展,进一步优化出口结构,更加注重新兴市场。四是城乡结构调整,我国“最大的内需在城镇化,促进发展最大的潜力也在城镇化”,加速城镇化将作为扩大内需的一个重要突破口。五是区域结构调整,充分协调各区域的比较优势,通过政策引导实现新的区域分工,最终实现东部和中西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六是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经济发展寻找新的增长动力。发展服务业,促进解决失业,促进居民消费,扩大内需。因此,国内经济上述六大结构调整,为商业银行在2011年统筹推进业务、产业、区域、客户以及渠道结构调整提供了强大基础,也为商业银行加快转型发展带来了巨大空间。

货币政策将转向“稳健”,2011年信贷投放量将回归常态

央行在2010年初确定全年新增信贷规模为7.5万亿元。但从信贷月度投放数据看,11月新增贷款规模为5640亿元,略低于10月的5877亿元,同比多增了2692亿元。截至11月底,2010年新增信贷规模已达到7.44万亿元,逼近全年信贷投放目标,突破预期已成定局。商业银行在资本补充到位之后,存在着较强的信贷投放冲动。但是,央行在11月已多次表态,将着力加强流动性管理、调控信贷投放,继续引导货币信贷回归常态,并首次提到“采取数量型工具和价格型工具”。12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积极稳健、审慎灵活”的宏观经济政策基本取向,特别是提出了“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有效性和灵活性”,正式确立2011年货币政策的基调,表明至少在2011年上半年商业银行信贷投放总量将可能保持中性偏紧状态。考虑到国内经济仍处于复苏企稳初期,信贷投放转向不宜过于剧烈,商业银行2011年新增信贷投放规模预计将达到7.5万亿元左右。

2011年,金融监管层将逐步淡化贷款规模控制,货币政策将逐步恢复到危机之前的状态。央行货币政策的重心将向防通胀转移,注重对通胀预期的引导。2011年,不排除央行将采取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或存贷款基准利率等调控措施,配合使用数量工具与价格工具,来抑制资产价格过快上涨,降低热钱流入的动力。

在2011年全年信贷规模偏紧的预期下,商业银行“早投放、早收益”的信贷投放取向将更为明显,有可能在2011年伊始就全力争夺优质信贷市场份额,加快信贷投放节奏,全面铺开信贷投放格局。

“变数增多”,商业银行2011年将面临诸多新形势及新挑战

全球监管变革推进,国内趋严监管对商业银行带来更大转型压力

欧美国家及国际组织金融监管法案获得通过,将对商业银行形成巨大挑战。美国通过《多德-弗兰克法案》,新法案不但是美国自1930年“大萧条”以来改革层面最广泛、最严厉的金融改革法案,也为全球金融监管改革树立了新的标杆。欧盟也出台了泛欧金融监管法案,将从宏观、微观层面改变欧洲目前“条块分割”的监管格局。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BCBS)、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二十国集团(G20)及金融稳定委员会(FSB)等国际组织亦大力推进国际金融监管规则的重新制订。

进一步推进全球金融监管改革的内容,一是确立全面覆盖的监管理念,二是对具有“系统重要性”的金融机构进行重点监管,三是加强对系统性风险的监管和反周期监管,四是加强对投资者和消费者的权益保护,五是完善金融企业治理机制并提高信息透明度,六是加强金融监管的国内协调与国际合作。总的来看,当前的国际金融监管改革将有利于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增强金融体系稳定性。与此同时,也不能忽视金融监管改革在国内经济企稳、国内银行经营模式和盈利水平、金融创新步伐等多个领域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更为严格的“巴塞尔协议III”,将对国内商业银行经营发展形成巨大挑战。首先,“巴塞尔协议III”进一步严格资本定义,提高资本质量,限定核心资本主要由普通股和留存收益构成。同时,提高资本充足率要求,在第一支柱8%要求的基础上,增加2.5%的保留资本缓冲,形成新的最低资本充足率要求为10.5%。此外,还提出了0~2.5%反周期资本缓冲、系统性重要银行的资本计提要求,上述因素叠加后再考虑第二支柱风险资本要求,到2019年资本充足率要求将有可能超过14%。国内商业银行通过配股融资等手段,资本实力获得了进一步提升。但资本发展约束以及走资本集约化发展道路,已经成为商业银行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其次,流动性监管方面,“巴塞尔协议III”引入流动性覆盖率(LCR)和净稳定资金比率(NSFR)指标。流动性覆盖率即拥有充足的高质量资产来保证压力情境下持续30天的资金净流出;净稳定资金比率即银行一年内可用的稳定资金来源大于稳定资金需求。目的是提高银行短期或更长时间内抵御流动性风险的能力。较高水平的拨备覆盖水平,将会一定程度上冲抵国内商业银行的利润规模,影响到银行盈利的平稳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国内商业银行信贷结构中长期贷款占比偏高,“贷长”情况较为突出,与“活期化”趋势下的存款期限错配问题较为严重。因此,在新的流动性监管标准下,如何调整现有信贷存量的期限结构,如何调整信贷投放增量中的行业、客户以及期限结构,也成为商业银行推进转型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

最后,杠杆率监管方面,“巴塞尔协议III”引入杠杆比率监管指标,初步确定了3%的最低标准,以对资本充足率监管进行补充,限制银行表外资产的快速膨胀,控制风险总体暴露。新杠杆率监管要求的提出,将会冲击商业银行当前通过“理财+信托”等方式大力发展表外资产业务的经营模式,影响商业银行较为可观的信托型理财业务收入水平,降低商业银行手续费及佣金业务收入持续快速增长的稳定性。因此,如何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如何保障银行收入及盈利的平稳持续发展,也是需要商业银行付出巨大努力方可突破的难题。

银监会积极引入“巴塞尔协议III”监管新规,并正酝酿动态拨备重大举措。银监会已经把流动性覆盖率(LCR)、净稳定资金比率(NSFR)以及杠杆率监管指标纳入动态风险监管指标体系。这说明全球金融监管的新规要求,已经具体落实到了国内金融监管的操作实践。此外,银监会正在酝酿系统性重要银行拨备余额达到贷款余额2.5%的动态拨备率标准。更为严格的拨备覆盖率监管标准,要求商业银行计提更多的贷款拨备,这将对商业银行利润水平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同时,也要求商业银行努力实施向盈利结构多元化的转型发展,确保银行盈利的稳健可持续增长。

国内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大幕拉开,商业银行结构调整压力加大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这为商业银行推进结构调整和转型发展提供了基本指导。同时,利率市场化改革持续深入,银行利差收窄已成为基本趋势,这也将对商业银行现有盈利模式造成巨大冲击,商业银行实施结构调整的压力也进一步增大。

国家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要求商业银行必须调整现有的信贷投放格局及投放结构。“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积极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作用的知识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

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立足我国国情和科技、产业基础,现阶段重点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七类产业。

而未来10年西部地区服务业对GDP的贡献度可能超过当前沿海发展省市的水平,即达到或超过35%。也就是说,未来10年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对GDP的贡献度合计将超过一半,真正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同时也必然成为商业银行业务拓展的重要领域。

然而,商业银行当前阶段的信贷投放仍然集中在传统产业及行业领域。尤其是国有大型银行的信贷投放,约有50%以上的公司贷款分布在公路及运输、电力及电力设备、房地产、城市基础设施等前五大行业领域,且“贷大、贷长、贷集中”情况较为严重,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信贷投放占比明显偏低。这显然与国家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步伐不符,商业银行存在着加快调整信贷存量结构、转变信贷投向的巨大压力和现实要求。

利率市场化将导致商业银行利差大幅缩小,关系商业银行未来发展大局。近年来,国内主要商业银行净息差(NIM)保持在3%左右。数据显示,德国的净息差水平自2000年下降至1.5%左右之后,并一直维持至今;英国的净息差在1999年、2004年分别击穿2.0%和1.5%的点位后,在2006年前后进一步下降至1%左右的低位水平。自金融危机爆发以后,香港地区的净息差水平在2008年前后一度下降至1%以下。香港零售银行2009年平均净息差也仅为1.48%,上述国家和地区的净息差水平均明显低于国内商业银行净息差。

2011年,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深入推进以及银行业竞争的加剧,国内银行业的净息差水平将可能进一步收窄。一方面,利率市场化改革将大幅降低商业银行的收入和盈利水平。另一方面,商业银行的资产定价能力将面临再度削弱的挑战,靠利差收入来维持盈利增长将越来越困难。因此,商业银行推进业务及收入结构调整,降低对贷款业务以及存贷利差收入依赖的转型压力将进一步增大。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房地产以及“两高一剩”类贷款风险将有所上升,商业银行风险防控压力进一步加大。2011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房地产以及“高耗能、高排放、落后产能类贷款”风险防控压力进一步加大。目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已开工项目逐步进入投资和用款高峰,在监管层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清理整顿力度加大的背景下,“烂尾”项目的风险有所上升,银行代偿性风险增大。随着监管层对房地产“二次调控”的全面推进,下一阶段房地产市场的走势面临较大不确定性,商业银行该类贷款质量劣化的潜在风险将有所上升。随着国家严控“高耗能、高排放”产业和淘汰落后产能政策的深入推进,该类贷款的信用风险可能提前暴露,将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控形成考验。

中资企业“走出去”步伐加速,商业银行的全球服务能力仍需继续提升。随着国内企业从采购、销售全球化发展到投资、生产全球化,其金融服务需求也相应从存款、贷款、结算等传统服务向多元化、综合化发展,对商业银行的公司金融、投资银行以及全球金融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但是,商业银行当前的全球服务能力与国内企业“走出去”格局不完全匹配。从“走出去”企业的地区分布来看,亚太、拉美、非洲等新兴市场是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主要区域。相比之下,商业银行的境外机构在上述地区的布局还相对薄弱,与中国外贸和投资格局尚不完全匹配,境外机构数量、人力资源配置仍相对较少;境外机构物理网点数量、电子渠道服务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产品线的全球服务能力与境内服务能力失衡,与国际大型银行相比存在一定差距。

“转型发展”是主线,2011年商业银行将在实施经营结构调整后继续前行

2011年,商业银行将面临更为严格的监管要求,以及经济金融“大调整、大变革”的新形势。但相信,商业银行通过转型发展和结构调整,在抢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市场机遇,把握国内小型经济以及城乡一体化新兴金融资源之后,将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态势。

结合国内经济转型进程,推进商业银行经营结构的优化调整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推进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结构调整。根据“十二五”规划对未来5~10年国家产业结构布局的规划,2015年国内战略新兴产业占GDP的比重将达到8%,而到2020年该项占比要达到15%,假设未来全国GDP年均增长8%,那么全国战略新兴产业年增幅度将超过20%,对GDP增长的贡献度将达到30%。同时,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成长,今后服务业的比重将会继续提高,开辟新的市场,如文化产业、物流、商贸等领域,将为商业银行创造更多的盈利机会。

在当前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背景下,商业银行要努力推进信贷产业投向的转型,积极抢抓战略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市场机会。因为,这些产业及行业代表着环保节能和可持续的产业发展模式,对这些先进产业的渗透拓展既是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有利于实现银行业务资源的优化配置。此外,商业银行要严控地方融资平台风险,抢抓保障房建设力度,审慎发放房地产相关贷款,切实有效防控各类信贷风险,确保发展质量和可持续增长。

把握国内小型经济崛起机遇,挖掘丰富客户资源。国内经济在向成熟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化,人们的需求也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传统的大型企业生产一种产品就能满足市场需求的局面难以再现,取而代之的是成千上万的小型经济的崛起。

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小型经济的崛起不仅带来了信贷领域的巨大市场,而且能缓解传统公司信贷业务的竞争,也为其他业务开展创造了条件,最重要的是大大拓展了客户基数,使得商业银行的营销可以深入更加广泛的客户群体,对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具有战略意义。同时,伴随着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个人金融业务也诞生了多元化的需求,这也为商业银行提供了很多新的发展机遇。

区域和城乡一体化持续加速,为商业银行开启新的金融市场。随着经济由点到面的辐射,区域和城乡一体化进程加速,城市化的生活品质开启了新的消费需求,也创造了新的金融服务市场。特别是新农村市场的启动,不仅是我国经济结构的一次重大调整,而且预示着未来商业银行将面对无比广阔的新兴市场,传统以城市业务为主导的商业银行将在经营战略和营销理念上有所改变。

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从1978年的17.9%,提高到2009年的46.6%,绝对值和增速都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根据联合国的估测,世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率在2050年将达到86%,我国的城市化率在2050年将达到72.9%。今后若干年城市化仍旧是中国区域发展的主题之一,大城市继续向郊区扩张,中小城市规模升级,城市圈将逐步形成。区域和城乡一体化持续加速,居民生活品质的改善,将为商业银行开启新的金融市场。

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为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迎来新空间

从金融业的发展趋势看,追随产业扩张潮流重新进行全球布局,已经成为越来越多金融机构的战略选择。近年,国际大型银行普遍表现出追随客户、服务客户的经营原则。通过和跨国公司总部紧密的业务联系,当其海外子公司有金融需求时,跨国银行比当地银行和其他外国银行拥有更多的产品及服务优势。

截至2009年末,我国已拥有14000多家对外直接投资企业,涉及能源、铁路、矿产、装备制造、工程建设等众多领域,分布在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投资存量约为2200亿美元,总资产超过1万亿美元。中国企业“走出去”,迫切需要商业银行为其提供全球化的金融服务。

商业银行必须认真研究走出去企业客户潜在需求,共同分析“走出去”企业金融需求与银行跨境金融服务之间存在的能力缺口,提供包括存贷款、结算清算、贸易融资、投资银行等业务在内的一揽子金融服务方案,实现传统银行业务与投资银行业务的相互促进,提升优质跨境金融服务水平。在此基础上,推进业务布局的全球化,满足中资企业“走出去”的金融服务需求,加快国际化发展进程。

综合经营有望破题,培育多元化业务结构,打造新兴盈利增长点

次贷危机没有改变国际银行业的综合经营趋势,反而使国际大银行进一步意识到综合经营对于控制金融风险和保持盈利稳定性的重要作用。在危机逐步企稳之后,国际大银行继续着力发展综合经营业务,部分大银行的综合经营程度甚至已经超过危机以前。

新兴产业监管范文9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生态工贸县目标,“工业兴县”发展战略,以质量为中心,进一步加强标准化、计量等基础性工作,积极实施名牌战略,加大市场准入监管力度,切实提高我县质量工作总体水平。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和社会力量,积极开展“质量兴县”活动,全面提高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和企业质量管理水平,提升产业整体素质和竞争能力,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工作目标

从今年开始,启动开展“质量兴县”活动,“我县力争用4年左右的时间,使全县质量管理水实物质量水平有明显提高。

1、提升产品质量整体水平。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达到95%以上。

2、努力实施技术标准战略。工业企业的产品全部按标准组织生产和检验,产品标准覆盖率保持在98%以上。到年,有50%以上获得部级或部级以上名牌、30%以上获得省级名牌企业,实施技术标准战略,积极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并参与制订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70%以上主要工业产品按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生产。

3、大力推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到年,70%以上的规模工业企业要通过质量、安全、环境等体系认证。积极开展企业质量体系评价,引导中小企业加快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

4、积极实施名牌战略。到年,在工业产值超亿元、农产品产值超3000万元的企业中,有45%以上获得省级或省级以上的名牌产品称号。

5、建立完善计量检测体系。引导规模以上企业按ISO10012国际标准建立测量管理体系,引导中小企业完善计量检测体系。到年,80%以上“中国名牌”、50%以上获得省级名牌的企业,建立“测量管理体系”;80%规模以上企业量值溯源准确,法定计量器具送检率达100%,实验室计量器具送检及时率达97%。

6、建立完善“质量监督员制度”和质量档案。到年,省级名牌及省级以上名牌生产企业100%建立“质量监督员制度”;80%的名牌、许可证、3C认证等企业均有1名以上人员获得“质量专业技术职业资格”;新版企业质量档案建档率达到98%以上。

7、生产企业必须坚持有证生产。凡实行许可证管理(包括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计量器具制造许可证、食品生产许可证)及“3C”等强制性认证产品,生产企业必须做到有证生产。

8、严格落实打假工作责任制。落实政府打假工作责任制,依法严厉打击制假售假等违法行为。

9、加强工程建设质量监督。竣工交付使用的工程,质量要达到国家标准和规范要求。大中型工程建设项目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其他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95%以上,优良率达到30%以上。

10、全面提升服务质量和推行服务业标准化工作。在服务及其它行业推进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认可,全面提升交通、商贸、旅游、医疗卫生、金融、保险、房地产、信息咨询等行业的服务质量和标准水平。

11、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围绕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建立健全农业标准体系和监测体系,大力实施《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建立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主要农产品安全、卫生质量达到国家、行业或地方标准。

三、工作措施

1、切实加强对“质量兴县”活动的领导。为切实加强领导,县里成立了以分管领导副县长为组长,质监局局长、建设局局长为副组长,农业、交通、外经、卫生、经贸、工商、药监、环保、科技、旅游、公安、人民银行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质量兴县”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质监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各成员单位要各负其责,充分认识开展“质量兴县”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质量兴县”活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列入重要议程。领导小组将定期召开全体成员会议(每年至少2次),听取活动开展情况汇报,研究开展“质量兴县”活动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确保“质量兴县”各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各乡镇(场、区)要高度重视,定期召开会议研究本地区的质量问题,扎实有效地提高产品质量、工程质量和服务质量,不断为新一轮创业培植经济增长点和发展后劲。

2、发挥县区域经济优势,扎实有效开展质量兴县活动。着力推进以品牌强县为核心的“质量兴县”工作。积极鼓励企业采用先进技术,提高质量管理创新、技术创新、自主创新的能力;要通过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加快县域品牌经济的发展;要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综合标准化为质量基础的“质量兴县”工作。发挥自然资源丰富、种养规模较大的优势,建立健全与现代农业相适应的农业标准体系和标准推广体系,抓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进一步发挥示范区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提高示范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同时加强“良好农业规范(GAP)”认证,生态园区建设,推动农业经济的安全快速发展。

3、建立一套有效的质量振兴、质量保障的机制与体系。

一要加强对“质量兴县”活动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充分发挥新闻媒体、行业组织群众团体的作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普及质量知识,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加大“质量兴县”活动的宣传力度,及时报道质量工作先进典型,增强广大群众质量振兴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建立健全强化全民质量意识、尤其是各级领导者质量意识的机制。开展各种形式的质量管理知识和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从制度上保证各级管理者、劳动者、以及全社会都能面向市场不断更新质量理念,进一步提高全民质量意识,形成“政府重视、企业参与、社会关注”的良好社会氛围,为开展“质量兴县”活动打下良好的群众基础。

二要建立健全质量激励机制和体系。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产品质量。从科技投入、设备引进与设备改造、科技资金筹措、成果应用、科技人员聘用等方面,制定提高产品质量的科技扶优政策。要制定培育支柱产业和行业领军企业的资源扶持政策,促进地方支柱产业搞好规模经营。制定名牌培育和提升工程的激励政策,制定“打假”保名牌措施,确保名牌企业的健康发展。要认真按照市政府《关于鼓励农产品创品牌的意见》,对新增的名牌农产品、获得无公害产品、GAP认证等的企业进行奖励,激励企业不断提升产品质量。要引导企业按照《产品质量法》落实岗位责任制,制定内部质量激励机制,促进企业产品质量改进、更新和提高,要紧紧依靠财政、金融、税收、科技、经贸、劳动人事、物价等政府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运用各种经济杠杆,建立切实可行的质量激励机制。

三要建立健全质量监督机制和体系。依法建立质量的行政监督机制和体系,包括产商品、工程建设和服务行业的各级质量行政监督网络和检查制度。健全舆论监督体系,借助和发挥电台、电视台、报刊等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及时性和社会效应的广泛性,对一些制造和经销假冒伪劣商品、劣质工程、劣质服务的企业和个人,及时予以曝光,引导百姓正确消费。建立健全社会监督体系,包括消费者、用户、行业协会、行业商会等社团组织的监督,形成人人讲质量、抓质量、为振兴质量共同努力的良好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