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农业发展成效集锦9篇

时间:2023-07-17 16:30:50

农业发展成效

农业发展成效范文1

近年来,淮北市立足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以工业理念抓农业,加快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在量的增长和质的提升方面,均获得长足发展。

1.1在量的增长方面预计到“十二五”末,全市粮食总产可达130万t,较“十一五”末增长4.3%;蔬菜总产可达105万t,增长31%;肉蛋奶总产可达17.2万t,增长24.6%;水产品产量可达3.1万t,增长24%;农产品加工产值可达550亿元,是2010年的6倍;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1万元,较2010年翻一番。

1.2在质的提升方面

1.2.1农业生产基地建设加速向优质、高效、规模转变粮食生产连续12a喜获丰收,小麦单产和优质率均居全省前列,在全省第二个成功创建小麦“千斤市”。培育规模养殖场、养殖大户2000余个,规模养殖比重超过80%,走在全省前列。全市土地流转面积达到3.73万hm2,建成6.67hm2以上规模连片蔬菜种植基地200余个。全市已建立无公害、绿色食品基地4.67万hm2以上,认证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74个。

1.2.2农业生产方式加速向产业化经营转变以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核心的产业化经营机制正在加速建立,全市已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45家,其中省级农业龙头企业32家;培育农民合作经济组织1209个,培育家庭农场1129家。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基地”等模式,建立起10大优势规模基地,全市已有25万农户被吸纳到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中来。

1.2.3农业结构加速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转变全市培育了凤凰山、百善等4大食品工业园区,形成面粉、禽类、肉猪加工等5大产业集群和年加工500万头猪、1.3亿只鸡鸭、500万t粮食能力。农产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形成了强大聚合效应,带动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产品市场流通、贮藏保鲜、休闲观光、社会服务上下游产业联动发展互促互进。

1.2.4农业增长加速向依靠农业科技进步转变在种植业方面:全市建立1个部级良种区域试验站,5个品种展示基地,2万hm2良种繁育基地,主要作物良种率达到95%以上;在养殖业方面:建立大自然、天意种公猪场,皖北灰驴保护场,种鸭繁育基地,畜禽良种率达到90%以上。推进农业关键技术集成创新工程,小麦单产水平、生猪规模化养殖水平、设施蔬菜种植水平均居全省前列。实施新型农民培训工程,每年通过开展科技下乡、组织专家开展巡回讲座等形式,培训农民10万人次。开展农产品“三品“认证,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强化农业投入品监管,农产品例行监测合格率达到98%以上。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285万kW,并呈现动力大型化、机具配套化、作业社会化的发展态势,小麦生产实现全程机械化。

2现代农业发展的环境条件分析

2.1有利条件“十三五”期间,淮北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宏观环境总体比较有利。一是国家把“三农”问题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实施一系列有力、直接、范围广的强农惠农政策,为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创造了良好发展环境。二是全市农业结构不断优化,逐步沿着精致农业方向发展。全市蔬菜、花卉、绿化苗木等高效经济作物面积不断上升;畜牧业、水产养殖业稳步发展,占农业的比重进一步上升;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农产品出口大幅增加。三是农业生产方式快速变革。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耕地承包经营权向少数种植大户集中,农业产业化企业不断涌现,农业生产装备水平大幅提升,农业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产业化不断推进,农业发展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传统农业向都市型现代农业转变。同时,全市农业的生态功能、景观功能明显提升,美好乡村建设初显风貌。四是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农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拉大了对农产品的有效需求,为我市农业发展提供内在动力。

2.2不利因素通过多年来的持续努力,淮北市现代农业得到长足发展,但存在诸多值得关注的问题。从个主要发展指标上看,一是粮食增长的空间越来越小,可供挖掘的潜力已经不多,持续增产的难度加大。二是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和农民工就业结构的变化,农民收入保持快速增长的难度加大。三是养殖业受市场波动、污染物减排和用地问题三重制约,发展步伐缓慢。从农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上看,表现为4个制约:土地经营规模的制约,农业经营过于分散;经营机制的制约,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缺失,市场竞争主体弱小;社会化服务的制约,传统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需要转型,专业化、集约化、标准化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亟待构建;农业基础设施的制约,农业靠天吃饭的格局没有根本改变。

3加快淮北市现代农业发展对策建议

总体思路: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新理念;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3.1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积极创新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模式,完善基础设施,提升产业档次,扶持创建百善、高岳、凤凰山、榴园4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积极争创部级现代农业示范区,10个市级和40个县区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以“菜篮子”产品为重点,大力开展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创建活动,扩大水果、蔬菜标准园、畜禽、水产标准化养殖示范场建设规模,强化农业投入品、农产品质量及生猪定点屠宰监管,加强农业“三品一标”认证工作。强化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建设,完善基础设施,扩大园区承载能力,促进产业集聚,加快培育“骨干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的新型产业联合体。加快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在知名电子商务平台筹建淮北农产品特色馆。

3.2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深入推进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以“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平台,以小麦、玉米和大豆3大作物为主体,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实施节肥、节药、节水行动计划,提高化肥、农药的利用率,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粮食绿色增产模式。大力推动设施蔬菜发展,突出抓好渠沟、百善等11个设施蔬菜基地建设。积极开展蔬菜标准园创建活动,推动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加快标准果园建设和设施水果发展,扩大塔山石榴、段园葡萄、黄里笆斗杏、黄营灵枣及双楼水蜜桃等优质水果生产基地。大力推进“一村一品”。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全面提升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处理无害化水平。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推进秸秆饲料化利用。抓好精养鱼塘改造升级工程和健康养殖示范场创建工作,积极发展休闲渔业。

3.3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完善县、乡、村三级农村土地流转服务平台,规范土地流转,鼓励开展土地股份合作、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托、土地托管、社会化服务等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扶持壮大骨干龙头企业,积极打造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甲级队”,加快培育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规范农民合作社发展,提高家庭农场生产经营能力,开展职业农民培训,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公益与经营融合,扩大政府购买农业公益试点,以农机作业、植保统防统治为重点,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创办专业化服务组织,开展“订单式”、“保姆式”、“全程式”服务。

3.4加大农业投入力度,加快构建现代农业基础设施体系以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为引导,积极推广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新机具,促进农机农艺融合,实施农业机械化示范创建工程,建设新型农机专业合作社,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加强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制定并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计划,加快建设农村信息化示范区和农业物联网试验区。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积极拓展秸秆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基料化和工业原料化等多种形式利用途径。

农业发展成效范文2

科技平台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科技平台对于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科技创新能力增长的载体和基石。依托于现有科技平台,热科院在项目申报、成果产出、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形成了良性循环,平台在体制及运行机制的管理上成效显着。但从总体上看,热科院科技平台建设仍然相对滞后,整体水平还相对不高,仍然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1高层次、高水平科技平台数量不足。从表1可以看出,目前热科院部级科技平台有7个,而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部级质检中心和部级科学观测实验站等部级平台均空缺。2平台发展目标、定位、研究领域和方向需要进一步明确。虽然绝大多数的平台定位清楚,发展目标明确,但部分平台定位模糊,在研究领域、研究方向等方面,存在交叉重叠现象,导致一些低水平研究重复。例如,热科院天然橡胶加工科技中心与海南省天然橡胶加工重点实验室,热科院热带微生物研究中心、热科院热带海洋生物资源利用研究中心与海南省热带微生物资源重点实验室(筹存在部分研究内容重叠现象。目前,在热科院现行的考核评价机制中,有大部分内容针对的是单位、个人,奖励的是个人、科技成果、科技论文、学术专着等,而涉及科技平台的考评机制较少,导致依托单位和平台的负责人、平台的科技人员的责、权、利未能得到充分体现,“重申报筹建,轻运行管理”的现象普遍存在,运行效率低下。最根本的理念是开放、共享、合作和交流。但从目前科技平台运行情况来看,总体偏弱,如许多科技平台没有开放课题,与其他科研单位合作的研究课题较少;在学术交流上,针对平台的特定研究领域、研究方向邀请高水平专家来作学术报告的也较少。即使同一个平台的科技人员,学术交流或共同研究科学问题的也较少,没有形成团队力量。

加强科技平台建设的建议

1系统化布局科技平台,进一步完善平台体系建设。根据“十二五”发展规划,组织专家或院学术委员会评审,通过分析研究,科学化、系统化地进行科技平台布局,提出在哪些学科、哪些领域里要新建科技创新平台、科技支撑平台和科技服务平台,使科技平台形成一个系统的、完整的科技平台体系,在热带农业研究领域处于优先地位,进一步提升热科院的影响力[7-8]。2积极申报部级科技平台。围绕热带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立足热科院现有的人才队伍、学科优势和科研积累,通过整合各种科技资源,积极申报国家重点实验室。同时,根据部级质检中心和部级科学观测实验站的要求,对照现有的质检中心和观测实验站的条件、研究基础和水平,找出差距,有针对性地提升质检中心和观测实验站的条件和研究水平。同时,通过进一步整合资源,孵化出部级质检中心和部级科学观测实验站。3拓宽平台申报渠道,提升平台研究水平。对农业部重点实验室、观测站,要积极谋划,确保现有实验室和观测站的建设,提高研究水平和核心竞争力[9-10]。同时,要有针对性地建设有潜力的省级、院级的科研平台,提升条件和研究水平,使其在下一轮农业部重点实验室、观测站申报过程中处于有利地位,尽可能争取更多的部级重点实验室和观测站,使热科院热带农业科技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对其他各部委和地方政府设立的部级平台,积极组织各单位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或申报书、建议书,尽可能争取更多的部省级平台。1根据各级各类平台的属性,制定科学的分类评价指标体系。可以通过调研、引进、集成其他科研院所的平台评价机制中的有益元素,针对热科院科技产出的特色,建立科学的评价原则、评价框架和评价指标,选择适宜的评价模型,综合各指标权重,尽快确立适合热科院科技平台的评价机制[11]。2根据现有的考核激励机制,将平台考核纳入单位、科技人员的年终考核。一是通过明确各平台“十二五”期间的总体目标,确定“十二五”期间各级各类平台需要完成的量化指标和年度指标,依据这些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评价;二是明确各平台科技人员“十二五”期间需要完成的任务和年度任务,依据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评价。3优先支持以科技平台为依托的项目和奖励申报。在项目立项、项目申报过程中,尤其是在申报较大的项目时,优先考虑依托科技平台,按平台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整体打包申报。以项目带动科技平台建设,以项目促进科技平台合作交流,提升科技平台的研究水平。此外,在成果报奖、奖励等方面,优先支持依托科技平台申报的科技奖励,促进科技人员为科技平台建设发挥作用;在条件建设和配备方面,也要重点向科技平台倾斜,尤其要保证省部、部级重要科技平台条件建设。根据热科院科技平台的科学评价体系,在各级各类科技平台中评选出2~3个优势科技平台,对其进行重点支持。这些优势科技平台的设立,将起到示范标杆作用,使各级各类平台形成良性竞争,促进科技平台的发展和研究水平的提升。整合现有各类科技资源,加强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的建设与管理,促进共享共用,提高利用效率;建立学术交流的促进和激励机制,如根据各平台的研究领域(方向,有针对性地制订年度学术交流计划,定期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依托平台实行人才聘用制,引进高水平人才,不仅是高质量完成科研任务的需要,也是提升热科院科技创新能力,强化国际合作交流的需要。可以以设置流动编制的方式,面向国内外公开招聘客座研究员和访问学者,支持有相关研究的优秀学者以博士后的方式进入科技平台开展工作。此外,还可以通过合作研究、特聘研究员等方式大力引进在相关专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专家,依托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凝聚国内外领先或特色鲜明的学科群体和科研团队,为优秀学术团队的成长和不同学术背景的高水平学者之间的交流提供支持,为国内外合作和交流提供广阔的平台,不断提高热科院科技平台的社会声誉和国际影响力。

农业发展成效范文3

  

0 前言

 

低碳农业效益在概念上理解是用低碳的理念,对目前的农业生产时间活动进行指导。通过指导产生出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以及社会效益,获得综合成本效益的提高体现。目前综合评价体系需要在不同的生产要素之间进行构建,并对相互影响关系进行研究,各层面对某一区域在时间设定周期内,低碳农业的发展程度以及产生结构和投资效益的变动情况进行反映和分析。对低碳农业发展水平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其方案的设定需要建立在对综合成本效益评价的基础上,也要对我国低碳农业生产推行的大背景下从宏观到具体量化进行明确的考虑,系统化发展提供现实参考依据。

 

1 研究区概况

 

炉下地处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东南部,属于我国闽南地区的核心区域,土地面积以丘陵和山地为主,区域的土壤适合大量农产品的种植。其区域的海拔75~275m。属于地势起伏较大,对区域的分析该区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具有春季和秋季短,夏季长的气候特点,区域湿度大,风力小。地理以及气候条件分析,其区域对于低碳农业发展具有自然优势,其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也适宜大力推行低碳农业建设。目前该地区已经从初步的低碳农业建设阶段转向完善建设阶段,形成了农业产业集群的效益模式,并逐渐形成了低碳农业为主体的农业结构,目前获得了较为优越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2 低碳农业综合成本效益指标体系的构建

 

目前我国的低碳农业处在实践阶段,在提供必要的客观研究调查基础后,其区域对综合成本效益评价方式存在众多需要改进以及对指标进行崭新设定的内容,在经济等各方面的效益作用也需要不断的获得方法研究的肯定。目前低碳农业在生产中涉及到众多的范围,有很多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因素,需要不同的环境下在同等空间中进行考虑,对其各效益之间的影响作用要进行准确的分析,并要进行方法的研究。目前,通过对大量的国内外研究数据进行汇总,并对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可以得出,目前采用的方法主要有层次分析方法以及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等等,通过多方法的协调研究获得对低碳农业效益的具体综合成本效益分析研究。

 

2.1 指标体系的构建

 

目前低碳农业综合成本效益分析,低碳农业具有在生产中控制温室气体的超额排放,对生态环境的重视以及偏向农业可持续发展。低碳农业需要立足在多指标共同分析的基础上。同时对生态和经济以及社会三方面的效益进行整体的考虑,并进行必要的定量分析和依据阶段判定,使得低碳农业的经济成本效益获得定量化的控制体现。把指标体系进行层次划分可以得出,首先是目标达成层Q,属于低碳农业的综合成本评价指标的整体数值。其次是构成准则层X,进行不同的变量系数区分,获得社会效益等的构成体现,最后是指标测量层Y,反馈出合理的具有可测量性的指标。

 

2.2 指标权重数值的判定

 

低碳农业评价综合指标体系不能进行概括的判定,要形成细化标准的设定。在内涵上进行区分,其权重数值对最终的结果有直接的判定影响,同时需要考虑不同的指标是否可以构成重要指标有经济适度权衡。按照层次分析法可以得出,需要建立递进的引导表述结构。首先,需要建立递进式的层次结构,要形成低碳农业评价指标体系的层次搭建过程。随后,要对矩阵的运作进行构建和判定,要把Q作为指标准则,同时对X中经济和生态指标的重要性进行判断,形成矩阵。其指标要形成1到9的层次标识,1层为两个指标都具有重要性,进行层次的递进,到9层是某一个指标更具有重要性,形成递进式判断矩阵。最后,要对层次进行排序并进行必要的统一标准性的验证,要对层次单排序在一种一层指标和上层指标的权重进行判定和判续,得出Q的各行向量的几何平均表示,并进行一致化,得出具体的权重向量。

 

第一步,需要对矩阵的每行进行几何平均值的判定;第二步,需要对一致化处理的特征向量进行权重得出;第三步,需要对据准的最大特征根数值进行计算;第四步,一致性比值计算:CR=CI/RI。其中,A为判断的矩阵,X为判断矩阵得出的阶数,w为对应的特征向量表现。λnax是最大特征很难归根,CI是一致性指标,RI为平均随机的标准指标,CR具有一致性的数值对比表现。在CR<0.132时,需要对矩阵的可接受性以及有效性进行衡量。

 

需要对不同高层次进行排序以及一致性的有效性进行验证,得出不同的层次单排序,进行层层递进式的权重分析,得出每一层数所到总目标层的表述,进而考虑其M因素,得出x1,x2,x3,xN。在层次总排序中进行x1,x2,x3,xM,同时每个层要进行Y包含数值的表现得出Y1,Y2,Y3,YN,得出其因素和X的层次单排序数值的权重表现Y1j,Y2j,Y3j,YNJ。

 

2.3 对不同的指标进行评价得出最终数值

 

需要使用特尔斐发进行指标权重数值的判定,首先需要对不同的评价指标的权重进行意见会,得出有价值的指导意见和删减意见,并在进行必要的内容取舍和关键点研究后,得出不同类型判定的改进方法,整体得出方案进行专家的数值会中,同时要对不同的指标参考值进行一定的缩小权重的范围判定,得出在极差进行合理数值变换后,进行结构权重的不同数值评定。

 

2.4 计算最终结果

 

需要进行不同的准则层指标进行结果判定,并要进行必要的加权平均数值,需要对不同的价值进行权重的考虑,并需要根据公式计算出低碳农业综合成本效益的评价数值,并进行解雇偶的直接反应。在保障其指标数值的有效性时同时也要按照性质的划分,对指标评价进行适当的结构以及向量分析。最后,要对权重矩阵是否符合低碳农业综合成本效益的评价,得出最终的数据结构,用u表示。

 

3 低碳农业综合成本效益分析

 

3.1 指标体系的组成

 

首先需要对炉下镇区域的自然客观属性进行实地的调查和数据分析,并得出具体的专家改进建议。同时要形成不同层次的指标分析以及不同细则的指标对应表示,构成整体的综合成本效益分析的数值表示。经济效益指标需要对当地区域的人均收入情况和土地的生产水平以及生产效率进行准确的比值,同时要对经济产投比进行科学的判定。在农产品贡献率等方面指标中要重点考虑对当地区域的生态效益以及植被覆盖率的判定,合理的得出能量最终消耗和投入的比重区间。要对当地农作物土壤的有机质含量进行科学计算,得出在光能利用率变动范围处在一定情况下,水土流失程度和面积估算、农村生活废物利用效果、土地利用效率、水资源利用效果等等指标的评定,最后在社会效益上也要对农副产品的商品率和人均占有粮食等等进行指标考虑。

 

3.2 评价指标权重的判定

 

首先,需要建立低一级的判断矩阵,在满足统一性的验证后,进行数据结果的得出,需要对经济效益以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研究。

 

其次,组要构建出符合二级判断矩阵以及同质性的验证,需要按照构建一级判断矩阵的方式,进而二级判断矩阵的构建,要求出Y层各项指标数值以及Q层的权重数值的判定,并得出具有现实意义和准确标准的同质性判定验证。

 

同时,要对层次进行总分序列的表述,通过验证可以得出,CR=0.0328《0.1,切Y层对于目标层Q的单层总分序列具有检验机构的反馈效果,对低碳农业经济综合成本效益的评价体系具有现实应用价值。

 

在对闽南地区的低碳农业系统进行调查上可以得出,其不同指标的最差数值qi以及最优数值XI,可以成为低碳农业综合成本效益的评价客观规范体现。同时需要对模型在函数表示中的各(1)(2)(3)(4),进行数值有效性的科学计算。需要得出低碳农业系统中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的准确评价Uj,要对权重的矩阵Wj在评价矩阵中的Uj进行低碳农业系统的合理评价,并得出具体的U值。

 

当评价低碳农业综合成本效益获得结果反应后,要合理的对评价数值进行五个等级的划分,在评价数值在0.5到0.6之间后,可以表现为综合成本效益相对较低,在0.6到0.7之间后,可以得出综合成本效益属于一个合适的变动表述,而在0.7到0.8之间,其表现的结果是最为优良的,大于其数值,可以判定为综合成本效益是最大化的。

 

在按照计算方式,对闽南地区进行数值计算可以得出,其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以及社会效益在权重矩阵值表述为0.5267、0.3297、0.1435;而评价矩阵值为0.4726、0.6986以及0.5962。因而通过计算结果的反馈可以清晰的得出评价矩阵数值是否对应判定的标准。目前,闽南地区的低碳农业获得了生态效益的直接体现,其综合情况较好,而在对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的判定中,处在一个相对低的水平变动中。在对闽南地区低碳农业成本效益进行不同方面评价中可以得出,U=0.7264,是属于在0.7到0.8变动区间的。因而可以对闽南地区的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的综合成本效益得出最后的判定结果,其属于较好的表现,符合低碳农业的理念,也满足当地在保障生态效益以及社会效益后,所失去的经济效益的价值。

 

4 结论

 

本研究通过筛选评价指标、确定指标权重、计算评价指标值,形成了不同的指标划分和层析划分,并进行各指标数值的分析,得出闽南地区低碳农业经济综合成本效益的分析结果。其当地具有良好的低碳农业经济发展表现,通过长远角度分析,符合其农业发展要求,对我国低碳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农业发展成效范文4

一、加大扶持力度,培植发展龙头企业

资金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一大制约瓶颈。解决不了资金问题,龙头企业的发展也就无从谈起。该市从资金扶持入手,营造了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良好氛围。一是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市财政每年都拿出800余万元资金,专门用于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几年来争取并落实省农业产业化扶持资金7000多万元,有力地促进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快速发展。二是优化对企融资条件。在政府招商引资时,突出对农业企业的优先落户的政策鼓励。对进入工业园区企业,在土地、税收、政府服务、保护企业合法权益等方面,实行了目录优惠。金融机构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申请贷款,适当放宽了担保抵押条件,为促进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创造了宽松的外部环境。2011年,金融机构为市企业和种粮大户发放贷款125亿元。三是强化组织推动作用。市里把农业产业化重点项目列为重点扶持对象,在立项、审批和向上级主管部门申报争取国家扶持项目上给予优先考虑。农业、畜牧、粮食、经贸、卫生、质检、工商、环保等部门也都按照各自职责,分战线抓好农业产业化项目建设。

二、创新服务体系,提高企业竞争能力

坚持把提高农业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量作为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根本要求,重点在抓好科技投入、行业协会和载体建设三个方面下工夫。一是提高企业技术水准,强化科技支撑能力。积极引导鼓励支持龙头企业,瞄准市场加快产业升级,搞好产品研发,打造具有自主品牌的高端产品。目前全市有50多家龙头企业拥有名特优产品280多个。二是加强行业协会建设,优化科技服务水平。2011年,成立全市农产品加工协会,开通吉林市农产品加工协会网站。通过协会工作,督促会员企业执行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国家或国际农产品生产质量标准,开发新产品,创建国家或国际农产品品牌,注册商标,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实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同时,加强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产业协会信息网络体系,收集、国内外农产品市场信息,分析、预测市场行情,加强会员之间、会员与各有关方面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为会员提供法律法规、产销政策、市场行情、权益保护等方面的咨询服务。三是发展农业产业聚集区,加大科技服务覆盖面。立足地区资源优势和特色,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入手,对全市农业产业布局进行了科学规划。在种植业上,从土地流转入手,实现了集中连片发展,形成了规模化的产业基地集中发展区,全市发展专用玉米基地面积38万公顷,优质水稻基地面积16万公顷,高油大豆基地面积7万公顷。在养殖业上,大力推进标准化、规模化养殖,牧业小区发展到1250个,生猪养殖规模达到750万头,肉牛养殖规模达到233万头,奶牛养殖规模达到5万多头,家禽出栏1亿多只。在特产业上,全市建成黑木耳种植,林蛙、特种经济动物养殖等5个特色产业园区,为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奠定了基础。

农业发展成效范文5

关键词:新形势;发展:农业经济:方法:途径

国家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增长,农业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积极采用切实有效的发展手段和措施,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能够取得良好的发展效果。现阶段农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需要积极采用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一、现阶段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处在新形势的社会背景下,农业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具有较多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集中在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业经济的发展基础较为薄弱

农业生产的规模和产量是衡量农业经济发展效果的重要指标。现阶段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大部分农业生产的规模还都较小,并且农业生产的质量和产量还都不高。这主要是因为当前农业生产实践设施通常还处在较为落后的水平之中,很难满足当前农业生产的需求,并且很多农业基础设施不能够正常投入到日常生产应用中,很多都出现了年久失修的问题。

(二)农业生产方式还较为落后

农业生产方式,是影响到农业经济良好发展的重要因素。现阶段在大多数的农村区域。农业经济生产方式还较为落后,主要是体现在:第一,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技术措施水平不高,很难有效适应不同地区的生产工作,机械化大生产还没有广泛普及到农村的各个地方。在当前的很多农村地区之中,大多还是依靠劳动力开展农业生产工作,不仅效率低下,同时还浪费了大量的劳动力。这种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无法有效促进农业经济的良好发展;第二,农业生产没有形成产业化的链条。农业的生产无法和市场经济发展和工业生产等多方面进行有效联结,市场竞争力较低。

(三)农业资源的分布态势不够良好

农业资源的分布不够良好,是制约农业经济良好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国内平原山地的分布本就是不均匀的,与此同时,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也不一致。农业经济长久秉持“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造成了农业资源分配不均的情况,同时这种情况的出现,还影响到了农业经济的持续健康增长。

(四)农业资金和技术的投入力度还不够高

针对于农业经济的良好发展,需要有充分的资金和技术投入作为保障,这样才能够有效促进经济保持较好的发展态势。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农业经虽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其中管理机制的不完善以及资金、技术投入力度的不够大,直接影响到了农业经济的长远发展。

二、新形势下发展农业经济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农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对于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在发展农业经济的过程中,需要针对农业经济发展中的一些问题,采用切实有效的方法和途径,才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

(一)强化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增强农业发展基础

在发展农业经济的过程中,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是制约经济良好运行的重要因素,因而需要积极采用多种方式和手段,强化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增强农业发展的整体基础。首先,需要从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加强当地基础设施的配备工作,针对农业生产过程中需要的各项机器和设备,积极加大投入力度,同时还需要加强定期的维修和养护工作:其次,需要积极推进农业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提升农业生产的产量和质量,这主要是针对于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规模采用相应措施,积极倡导当地企业投入到农业经济建设工作之中,促进企业和农民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升农业的生产效率;再者,政府可以发挥积极的指导作用,引导农民和企业积极参与到合作之中,提升农业经济的发展效益。促进社会效益的不断提升。

(二)积极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模式

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积极转变落后的经济发展模式,促进农业经济朝着集约型的方向发展。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对于农业经济的整体发展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需要从市场经济的实际发展状况出发,采用有效的方式和手段,减少经济发展模式转变过程中失误问题的出现,减少资金和资源浪费,保证和提升农业经济的实际发展效果。在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的过程中,可以采用一些积极有效的方式和手段,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注重农业经济多元化的发展。提升农业经济发展的竞争力,需要积极采用有效的方式和手段,提升农业经济的多方面发展效果,转变农业经济的发展模式,促进其能朝着多种经济增长方向发展:第二,需要积极促进农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取得良好的统一,从而促进农业经济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第三,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有效提升农业生产发展的生态功能,促进其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取得良好的成果,形成更加健康、优质、具有竞争力的新农业经济。

(三)积极有效地改善农业资源的紧张态势

农业资源发展的进展态势,是影响到农业经济良好增长的重要因素。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社会的重要发展策略,尤其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将资源的可持续应用,作为重要的方式和手段,针对农业资源的紧张态势进行有效改善。首先,需要充分应用现有的各项农业资源,增强农业经济的发展效果:其次,需要对农业资源进行合理性的划分,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的效果,促进农业资源能够得到更加合理充分的应用:最后,还需要将农业资源进行调配发展,使其朝着资源节约的方向发展,缓解当前农业资源紧缺的社会现实。

(四)加强农业发展过程中资金和技术和投入力度

针对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不断加强资金和技术的投入力度,为农业经济、农业生产工作提供良好的保障。首先需要完善农业经济发展体制,有效改善农村的经济发展环境,促进各项惠农和利农政策有效实施:其次,还需要积极开发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给农业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再者,积极开展多方筹资工作,促进农业生产过程有充足的资金作为保障。这些资金主要是用于培养优秀的农业技术人才,积极引进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最后,针对农业发展过程中各项资金和技术投入工作,需要采用相应的监督工作,保证其能够落到实处,发挥积极作用。

农业发展成效范文6

关键词:城市生态农业 环境效应 实现路径

联合国发展计划署于1996年成立了“全球城市农业部”,给城市农业下的定义为,“散布在城市或城市周围的土地或水域上,主要适应城镇或都市消费者的日常需要,采取集约经营形式,利用和再利用天然资源与城市废弃物产出农作物和牲畜,生产、加工、销售食物和燃料的产业”。①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面临着人口膨胀、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锐减、垃圾处理压力陡增、水资源短缺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面对严峻的城市生态环境问题,“高效、低耗、持续、环保”的城市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是我国城市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城市生态农业环境效应的内涵与特征

发展城市生态农业已成为城市生态体系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必然趋势。笔者认为城市生态农业指城区或接近城市周边地区,充分利用和依托城市的科技、经济和市场优势,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系统科学方法,把现代科学成果与传统农业技术的精华相结合而建立起来的具有生态合理性、功能良性循环的一种现代化农业体系,它是城市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生态农业是具有社会、经济、生态等功能于一体的农业系统。但与传统城市农业相比较,城市生态农业把生态功能放在更为突出的地位,注重城市生态农业对城市生态环境的作用,强调城市生态农业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其环境效应。城市生态农业的环境效应,是指在城市生态农业系统运作的作用下对城市生态环境产生的效果。城市生态农业环境效应的充分发挥对解决城市生态环境及资源短缺问题起到巨大的作用。

(一)城市生态农业环境效应的主要内涵

1、净化城市环境的机能

现代化城市人口密度高、空气与噪声污染严重、污水垃圾量大,严重影响城市居民身心健康。城市生态农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城市病”对城市民众的影响。城市生态农业通过在城市开辟城市森林、增加公共绿地、建设环城绿带,可以净化空气、减少扬尘、降低噪声污染、净化水质,为城市居民提供新鲜洁净的空气和水资源,真正起到“城市绿肺”和“城市净水器”之作用。利用城市生态农业技术可以对许多城市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使其成为城市生态农业的化肥或饲料等农业生产资料,一方面可以减少垃圾对城市造成的污染,另一方面可以保证了城市生态农业发展的物质来源。

2、平衡生态系统的机能

由于城市化推进迅猛,许多农村地区被城市所吞噬,大量的生物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环境和物质基础而灭亡。城市也因人口的剧增,土地资源紧缺,使城市生物的种类和数量锐减。城市生物锐减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城市生活环境质量低下,城市生态系统脆弱,抵御灾害的能力不足等。围绕中心城区发展高效的生态农业基地、生态园林区等,形成生态保护带和生态隔离带效应,以保护城市生物,增加城市生物的多样性,平衡城市生态系统,提高城市抵御灾害风险的能力等。同时,增加城市绿色覆盖率可以改善城市小气候,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

3、优化资源配置的机能

城市生态农业“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多层次综合利用及系列化深加工,实现城市废弃物资源化利用”②。通过合理的规划以及高科学的支持,使资源利用率大大提高,从而有较地节约了城市资源,缓解城市资源的需求矛盾。

4、美化城市景观的机能

城市生态农业通过发展景观绿地,增加绿色植被以及创立市民农园、农业公园等,改善城市生活环境,减少“水泥的丛林”和“柏油的沙漠”对城市居民带来的烦躁与不安,使人们能在充斥着压力和竞争的城市生活中找到一片身心放松的绿洲。

5、防御城市灾害的机能

通过增加城市绿地,建设城市防护林等城市环境基础设施,不仅可以减轻人为环境污染灾害,降低城市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的风险,而且还可以抵御自然灾害对城市的损害,如减轻城市洪涝灾害,预防和抵御风沙灾害等。

(二)城市生态农业环境效应的主要特征

1、外溢性

外溢性也叫外部性,是指那些被排除在市场机制之外,或者说在价格体系中未得到体现的那部分经济活动的副产品或副作用。城市生态农业环境效应就具有这一特性。如城市公共绿地、公共园林景区,可以产生净化空气和水质,减少噪声污染,美化居住环境等效应,但在一定区域内它们都具备了效用不可分割性和消费的非竞争性和受益的非排他性,即在这个区域范围内的公众无论有没有付费或是否愿意接受都会受益。

2、公益性

许多城市生态农业环境效应影响范围大、涉及面广,与城市居民利益息息相关,所以具有一定的公益性。它们的存在和发展旨在保障城市大多数居民的利益,增进他们的福利。如城市防护林的建设,是为了减少风沙对城市大多数居民生活生产造成的影响,保障城市居民的利益。

3、脆弱性

城市农业有一定的脆弱性。城市农业是依附于城市经济,存在于城市内部或紧邻城市。城市农业最易受到城市开发,政策变动,农业用水污染、光照不足等自然环境恶化的影响。因此,城市农业又是易遭破环的前沿农业。③

4、规模性

城市生态农业环境效应的有效发挥必须建立在大规模集中的城市生态农业建设上来,只有城市生态农业形成一定的规模,环境效应才能有所体现,而且规模越大,其环境效应发挥得越充分。分散的小规模城市农业因无法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农业系统,所以无法发挥其环境效应。如小规模分散的人工防护林不能有效地发挥其防风沙的作用,只有把人工防护林的规模做大,才到起到很好的效果。

二、我国城市生态农业环境效应不充分的成因

城市生态农业功能的发展经历由经济功能向服务功能进而向生态功能的三个依次递进阶段。我国城市生态农业发展较晚,目前仍处于经济功能和服务功能阶段,生态功能体现尚未明显,一定程度制约着我国城市生态农业环境效应的充分发挥。除此之外,我国城市生态农业环境效应难以充分发挥的主要原因还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城市生态农业公共性的多方制约

几乎所有城市生态农业的环境效应都具有公共产品性,即具有非排他性、非竞争性和外溢性。公共产品性的存在就意味着消费者可以不支付任何费用就可以使用,此产品也很难通过市场机制和价格机制进行供给。由于缺乏利润激励,难于收回成本等原因,私人部门就不愿意长期提供此类城市生态农业。但依靠政府来提供,政府又会因受财力、能力和精力所限,提供的城市生态农业并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二)城市生态农业环境负效应突出

虽然城市生态农业追求“高效、低耗、持续、环保”的发展模式,但是在发展过程中还是会伴随着环境负效应。

首先,农药化肥带来的环境污染。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由于相关部门监管不力,生产者为了提高产量,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使用农药、化肥最大的国家,农药、化肥使用过量以及利用率低的问题十分严重,滥用农药和化肥的最大危害的是对水体的污染,而且大量的化肥沉留在土壤中,在雨水的作用下或渗透到地下或随地表径流进入河流、池塘,形成了巨大的污染暗流。这给城市居民的生命健康安全带来了巨大的隐患。

其次,高科技农业设施的普及,使白色垃圾污染呈加剧上升趋势。白色垃圾也将成为环境污染的一大隐患,白色垃圾污染“不仅影响农业生产,还将带来难以解决的污染危害,严重污染农业环境,对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不容忽视的威胁”④。

再次,城市养殖业造成的污染。无论是城市居民自发的养殖牲畜,还是专业化养殖牲畜,如果规划不合理,没有强有力的监管,就会给城市环境带来染污,如许多生猪养殖,猪只排出的粪便会给城市水源造成染污;禽类养殖会对城市空气质量产生影响,增加噪声污染等。这些城市生态农业带来的环境负效应会大大地抵消掉它所带来的正效应,从而使城市生态农业的环境正效应不明显。

(三)城市生态农业发展空间受挤压

随着我国城市工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内部可发展农业的空间越来越小,城市农业土地资源呈逐年递减趋势。原来已经成形的城市农业也被城市发展所吞噬,或城市农业用地被分割成小块,难以发挥生态环境效应。城市生态农业发展不仅受到物理空间的挤压,而且其发展空间也受到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挤压。主要表现在:(1)传统观念认为,城市空间效用最大化的重要途径就是发展工业,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城市资源优势;(2)人们在城市生态农业认识上存在偏差,与传统农业相混淆,认为城市生态农业的发展会影响城市环境质量,因此,对城市生态农业怀有歧视和排斥心理;(3)许多人认为,中国城市生态农业并不能走上集约化、专业化的道路,只能零星地分布在城市的各个角落,采取“小打小闹”的自发经营方式是起不了太大作用,故认为城市生态农业可有可无。受以上这些观念的影响,城市生态农业的发展空间被进一步挤压,城市生态农业的环境效应就难以充分发挥了。

(四)城市生态农业规划引导不科学

城市生态农业的发展是一个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城市生态农业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城市地方政府对城乡之间、产业之间的统一规划、统一部署的基础上,如果缺少政府的规划和政策支持,仅靠城市生态农业自由发展,难以保证其健康发展,⑤甚至会导致城市生态农业产生严重的消极作用。例如,2007年我国生猪价格大幅度上涨,政府为平抑物价,采取财政补贴方式鼓励农民养猪,福建省九龙江上游的漳州、龙岩市政府和广大农民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大力发展养猪业。但是由于生猪养殖污染物排放量大,导致九龙江水质明显下降,影响下游厦门市饮用水安全。2009年福建省重点整治九龙江两岸的养猪业,龙岩、漳州两地上万养猪户的猪舍被拆迁,几十万头生猪被清栏,经济损失逾亿,在补偿不足情况下实行强制性“限猪”,使得广大农民成为流域治理的直接受害者。⑥

我国城市生态农业从自发经营向专业化、规模化、现代模式的转变过程中,受到诸多因素制约,如资本与经营分散,市场化程度低,自我积累能力差,无力进行大规模的农业基础设施、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及技术创新活动。城市农业也容易受城市发展和自然灾害影响,造成城市生态农业经营风险大、成本高等。所以基于以上因素和条件制约,城市生态农业难于在市场作用下健康发展,政府必须进行长期的投入和政策支持。但目前地方政府受传统发展观影响,把地方经济增长、GDP增长作为政府最主要的任务,忽略了其他方面的发展需要。城市生态农业相对于城市工业来说,在短期内对经济拉动效果相对偏弱,显性效益也不明显,发展城市生态农业不符合大多数城市政府追求GDP增长、追求政绩工程的动机,所以城市生态农业长期遭受地方城府冷落,体现在对城市生态农业的财政支出不足、政策扶持力度不够等方面。

(五)过分注重经济效应,缺乏对环境效应的关注

近几年来,我国城市生态农业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目前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即还处于以发挥城市生态农业经济效应为主的阶段,城市生态农业尚未进入环境效应阶段。我国城市生态农业处于此阶段主要是由城市农业的基础功能决定的,也是由我国人口众多的国情和我国农业生产结构现状决定的,这是目前我国城市生态农业的环境效应未能充分发挥的客观原因。目前我国从事城市农业生产的大多数是农民,他们在城市从事农业生产的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维持生计,获得经济收益,所以在选择农业作物和农业生产方式会趋向于能产生最大经济收益的作物和方式,合理规划以求发挥其环境效应。

三、未来我国城市生态农业环境效应的实现路径

(一)合理定位发展方向

合理定位城市生态农业发展方向,是我国城市生态农业发展的基础,也是我国城市生态农业事到环境效应是否能够得到充分发挥的关键。“中国的国情决定我国的农业是资源约束型农业,我国的农业既不能走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的老路,也不能只注重环境保护而限制经济发展之路,而必须依据中国的实际情况,走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之路。”⑦如果只强调生态效益,生态农业建设必然会失败,因为经济效益是城市生态农业发展之动力。不可否认,在短期内,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但长远来看,两者应该是统一的。在生产实践中,短期的经济回报和长期的环境效益必须共同考虑。没有短期的经济回报,农民的生活难以快速改善,生态建设难获支持。没有长期的生态和环境效益,短期的经济增长必不能持续下去。⑧因此,依据我国具体国情,发展城市生态农业不能只强调生态效益,忽略经济效益,而是要同时关注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两方面的发展。

除此之外,由于目前我国自发性、分散性城市生态农业制约着其环境效应的发挥,所以我国城市生态农业还应向着专业化、集约化、专业化和规模化的方向发展。

(二)建立利益补偿机制

首先,在我国工农收入差别较大的条件下发展城市生态农业,政府应该建立有效且合理的利益补偿调节机制,从经济上对从事城市生态农业的农民给予适当的经济补偿,以提高农民农业生产和经营的积极性,促进城市生态农业的繁荣发展,为环境效应的发挥提供强大的载体。

其次,城市的扩张、工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城市生态农业的发展,同时也会对其造成一定的侵害。另外,城市农业是相对脆弱的产业,易受社会和自然因素的影响,一旦遭受损害,农民的损失又是巨大的。因此,对造成农业产量和农民收入的减少,可用补助金的形式进行补偿。

再次,城市生态农业是一种比较纯粹的公共产品,其环境效应具有巨大的外部性,“只有建立对农业的利益补偿调机制,才能消除都市农业经济功能与非经济功能的矛盾,实现都市农业综合功能的发挥。”⑨

(三)强化政府相关功能

首先,政府应该加强对城市生态农业的保护意识。城市土地处置权很大程度上掌握在地方政府手中,地方政府的政策往往决定着城市农用土地的去留。因此,政府应充分认识到城市生态农业环境效应的充分发挥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切实加强对城市生态农业用地的保护力度,在发展城市工业的同时尽可能预留一定的农业用地,使城市生态农业的规模足以充分发挥环境效应。

其次,城市生态农业发展必须依托农业高科技,政府应加强农业高新技术的研究和引进,鼓励农业科技合作,促进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信息机构、企业集团等同参与的多模式的“产学研联合体”,不断提高知识资本在农业发展中的含量,促使城市生态农业环境效应得到更好的发挥。

再次,政府应加大力度对城市生态农业环境效应对城市发展作用的宣传,使更多人对城市生态农业环境效应有更为理性的认识,从而发动城市民众更好的去保护城市生态农业,积极配合政府出台的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四)科学规划生态农业

一个科学合理的城市生态农业规划是保持城市生态农业发展持续性,避免重复建设,使城市生态农业与城市其他产业协调发展的基础和关键步骤。科学合理规划城市生态农业应该依照农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增殖并重、重点突出环境效应的原则的基础上,考虑整体与局部的结合、眼前与长远的结合、典型示范与逐步推进相结合,应该把城市农业规划纳入整个土地利用规划体系当中。同时,应该“制定法规对城市农业的项目结构、技术范围、空间布局加以规划约束,鼓励具有环保、绿化等生态效益的农业项目发展”。⑩在规划的过程中,不仅关注城市生态农业环境正效应的发挥,还需通过合理设计减少环境负效应对城市的影响,并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安排,使环境负效应降至最低。

(五)构建多元投资体系

城市生态农业集中投资大、回报周期长等特点决定了其发展必须要有大量资金的投入。如果仅仅依靠农业的自身发展和积累,很难实现持续发展。因此,应逐步建立起以国家投入为先导,企业和农民投入为主体,信贷投入为驱动,外资投入为补充的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城市生态农业投融资体制。通过国家投入,解决城市生态农业前期基础设施的兴建,通过创新农业金融支持体系,解决城市生态农业运转、发展所需资金。

四、结语

在国外,城市生态农业发展已经相当成熟,其所产生的环境与生态效益也助推着城市的发展。目前处于城市生态农业发展上升期的中国应该积极主动借鉴和引进国外先进经验和研究成果,发展本国的城市生态农业。但是,城市生态农业因其易受地区自然条件、社会环境、政策环境、文化传统等因素影响,很难有一套适合于全球各地区的发展模式。因此,我国在借鉴和引进国外先进经验和研究成果的同时,要充分考虑本国具体情况,结合本国发展城市生态农业的优势条件,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生态农业建设与发展之路。

注释:

① 张强:《都市农业:都市型郊区经济的基础产业》,《首都经济杂志》,2001年第2期,第33-35页。

② 孔志峰:《中国生态农业运行模式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③ 项学敏:《都市生态农业评价方法与建设模式研究》,辽宁・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版,第4页。

④ 刘玉海:《海城市农业环境污染产生的原因及治理对策》,农业科技通讯,2010年8期,第120-121页。

⑤ 冯雷:《论我国城市农业的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研究,2001年第4期,第222-224页。

⑥ 《限猪引质疑,农民独自承担上亿损失》,人民网,2009-05-05.

⑦ 汪卫民:《中国生态农业的理论与实践》,环境导报,1998年第2期,第5-8页。

⑧ 李文华:《持续发展与资源对策》,自然资源学报,1994年第2期,第97-106页。

⑨ 方志权,吴方卫:《城市化进程与都市农业发展》,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06页。

⑩ 方志权,吴方卫:《城市化进程与都市农业发展》,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01页。

参考文献:

[1] 白跃世.中国农业现代化路径选择分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2] 刘思华.可持续农业经济发展论[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3] 孔志峰.中国生态农业运行模式研究[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4] 李可心.现代农业理论与实践探索[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5] 俞菊生.中国都市农业[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6] 方志权,吴方卫.城市化进程与都市农业发展[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7] 张放,张土良.都市农业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8] 严正.中国城市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

[9] 谢新松.都市农业发展的制度支撑研究[D].苏州大学,2009.

[10] 李德健.主体功能区划背景下的长株潭都市农业发展及空间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

[11] 平培元,葛胜娟.城市农业及其发展对策[J].农业科技管理,2005(1).

[12] 雍兰利.中国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初探[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科版),1995(2).

[13] 张强.都市农业:都市型郊区经济的基础产业[J].首都经济杂志,2001(2).

[14] 傅晓华,赵运林.生态农业及其未来[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8(4).

[15] 刘玉海.海城市农业环境污染产生的原因及治理对策[J].农业科技通讯,2010(8).

农业发展成效范文7

    1.1利用好当地的资源和有利条件

    现代高效农业的发展得依赖于当地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这也是进行农业生产的基础。不同地方的自然条件和资源环境具有自己显着的特点,只有在充分利用当地资源的前提下,才能更好的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因此,要想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必须考虑当地的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合理开发当地资源,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并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对资源进行合理适度的开发,避免过度,并注重环境保护。

    1.2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如果农产品销路不畅,那么现代高效农业的生产经济效益将难以实现。因此,在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的时候,应该掌握市场的需求信息,并根据市场的需求,确定产业的门类、产品的种类、数量、质量标准等,并注重提高产品质量,使农产品能够扩大市场占有率,实现高效和可持续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1.3加大农业科研的投入力度

    依靠科技进步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资源产业,利用科技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增强农业的竞争优势。改革农业科研立项和评估体系,提高农业科研的效率,改进技术服务体系,不断满足现代高效农业发展实际需要。同时,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提高农业科研水平和研发效率,充分发挥农业科研机构和高等农业院校的作用,建立完善的农业科研体系,加强科研成果的运用,使其转变为现实生产力,推动高效农业农业的发展。

    1.4做好资金投入、资金管理和农民培训工作

    增加政府对现代高效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保证资金的投入。同时加强资金的管理,对资金进行合理分配和利用。此外,还应该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工作,使他们更好的掌握现代农业技术,更好的运用现代农业技术。

    1.5发展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注重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要想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必须重视发展生态农业。例如,改变秸秆、杂草等直接燃烧的情况,用作饲料,改善土壤肥力等;对农业产品进行多层次的加工,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又如推行种植和养殖相结合的方式,不仅能够提高产品质量,还能够为广大农民致富开拓新途径。总之,发展生态农业,能够实现对资源的合理利用,有利于保护农业资源,并能够防止环境污染,提高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推动现代高效农业的发展。

    1.6发展特色农业

    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和市场需求的实际情况,发展特色农业,以某一特色产品为起点,适当延长食物链或者加工链,进而开发出一系列的农产品和食品,充分利用当地的土地资源、生物能资源、废弃物等等,推动特色农业的发展,扩大市场占有率。同时,还要走农业产业化道路,以市场为导向、以商品为目的,形成产业化生产经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1.7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

    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发展农民专业经济组织,充分发挥专业经济组织在发展现代农业的作用,培养农民经纪人队伍,推行产业化经营模式,加强农业生产基地、企业、农民之间的联系,提高农业的产业化和规模化水平。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增加农民收入核心,发挥企业、专业合作组织的作用,帮助农民提供信息、技术、资金等方面支持。坚持特色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思路,将优势主导产业、特色农业、现代农业结合起来,注重农业生产基地建设,建成高水平、有特色、规模化的产业体系,促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

    1.8建立完善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第一,创新推广方式。立足于当地农业生产的实际需求,遴选出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并组装成集成配套技术,做好技术培训工作。还有必要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场,对新技术、新品种进行展示,并积极利用科技大集、科技下乡等活动,开展内容和形式多样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提高推广工作的实效。第二,健全考评机制。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和进村入户推广技术的业绩作为考评指标,将农村居民对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进行考核,落实推广人员的职责,根据技术人员的岗位职责和工作业绩确定他们的薪酬。第三,细化推广队伍。根据实际情况,推动技术推广体系的改革,调动农民、社团组织等参与到推广工作中来,细化农业技术推广队伍,逐渐形成新型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通过以上种种方式,使农民掌握现代农业技术,更好的发展现代高效农业。

农业发展成效范文8

1.基本形成优化特色农业产业布局基础

扬州市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全年四季分明,光、热、水农业生产自然基本三要素组合较为协调是全省气候生产力较高的区域。全市农业作物和畜禽品种丰富,据农业部门统计达430种之多。自2004年国家出台“三补一降”的惠民政策措施以来,小麦、大麦、中稻、玉米、豆类、棉花、油料等主要农作物的生产回暖,粮油市场供大于求的状况呈持续状态,收购价格比前几年虽有所回升,但仍一直在中低位徘徊,农民单纯在土地上靠传统农业种植产品实现增收空间余地极小,为改变农产品生产结构较为单一的状况,扬州市三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充分运用本地农业生产优质资源,正确处理粮食生产和农业结构调整的关系,依托资源条件和产业基础,整合和优化配置项目资金、技术和人才资源,重点建设了优质粮食、优质油菜、蔬菜、林业、花木、禽业、食草畜禽、特种水产农业优势产业。为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种植结构,培植新的产业优势,发展优质、特色农产品的生产,进行了大胆探索,立足高效扩规模,集聚产业强特色,“缩粮扩经”的路子越走越宽,已经初步奠定了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布局的基础。

2.因地制宜抓特色,农业区域优势逐步凸现

在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中,扬州市政府坚持因地制宜,差别发展的原则,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提高农业区域化、专业化和规模化的水平,推动了县城特色农业发展,涌现出一批特征明显、生命力较强的高效特色农业规模化亮点。

地处扬州市北端的宝应县是全国首家有机食品基地试点县。特色农业的种养遍地开花。荷藕、慈菇、水芹、金禾西瓜、劲久乳鸽、文宁鹧鸪、龟鳖蟹及“六小”特水生物种植饲养,形成了宝应“东有藕荷、西养特水、南长棉桑、北种瓜菜、中圈畜禽”的格局。其中荷藕的种植面积、产量、品质、制成品出口量均占全国之首,荷藕产业涉及13万多农业人口,2万余劳动力,企业近30家,190多个流通组织。年创收入2亿元之多。藕产品系列畅销日本、韩国、东盟等国家和地区,占领日本70%以上的市场分额,年换汇超过3千万美元。

地处运河东长江北的江都市猪鬃制品加工出口业居全国第一,“花木之乡”的美称誉冠华东,省内最大的猕猴桃基地也在江都;其他特色农业品种发展也已成规模,如:丁沟镇的蚕桑业;小纪镇的蔬菜、精养水产、生态林立体种养;宜陵镇的油菜、花木、特种经济作物;大桥镇、丁伙镇花木种植等各具特色。在江都市仅花木销售产值就占农产品总产值15%以上,全江都市从事花木农民及相关从业人员达10万人以上。

高邮市近些年重点发展“绿色五业”――鸭业、鹅业、米业、渔业和林业。高邮鸭是我国三大名鸭之一,高邮鸭蛋制品获国家原产地域保护产品称号。仪征市重点发展经济林茶果、食草畜禽,其中茶叶种植面积超过4万亩。邗江等郊区域突出沿江开发,大力发展江鲜水产和无公害蔬菜。

3.坚持创新抓推广,大力提高特色农业竞争力

扬州市政府在发展高效特色农业进程中,坚持实施农业“三品三创”工程。以品种创新为基础,品质创优为保证,品牌创响为带动。下大力培育特色农业,壮大规模提高农业竞争力。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扬州市农业科技优势,实行农科教、产学研相结合,以扬州大学、省家禽所、市农科院等农业科技院校的科研优势为依托,加强资源整合和技术集成,加大了新品种、新技术的研究、示范及推广力度。先后承担了省以上各类农业科技计划项目近500项,获得省以上科技进步奖63项,引进、示范、推广农林新品种60多个,成功选育了丰优香占、扬麦系列、扬州鹅等一大批优质农业新品种,全市农业优良品种和新技术的推广覆盖率以达70%和80%。形成了一批以“高邮鸭优质农产品牌”、“双兔”、“馋神”驰名商标,“红太阳”等省著名商标的一系列优质、高效、特色的农业产品,把特色农产品生产优势逐步转化为农民的增收优势,在发展中提高了扬州市特色农业产品在市场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4.建设园区抓集聚,特色产业化龙头规模不断壮大

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科技入园、新机制运行”的原则,通过园区建设集中发展了具有明显特色的农产品。扬州市政府在发展特色农业实践中,从市场发展、产出效益和提高竞争力的要求,着力推动由小规模粗放经营向大规模集约经营转变,由低层次、低品位向高层次、高品位转变,由一般粗加工向精加工转变。而要做到以上这几个转变,关键是要抓好特色农业发展链条中龙头企业的培植。以龙头企业带动特色农业规模的不断壮大,并形成特色农业产业化。

为此,扬州市政府坚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开发主体多元化途径,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目前,全市核心区面积在500亩以上的各级农业园区以有64个,其中,市级以上的16个。在重点推进宝应湖有机农业开发区、高邮鸭产业园、江都万亩花木园、邗江万亩无公害蔬菜产业园、仪征经济林果示范园等现代农业并具有特色的园区建设的同时,高度重视培育和发展农业市场竞争主体,以加大制度创新和市场开拓力度,做大做强特色农业龙头企业。全市已形成围绕发展优质、高效、特色农业资源与品种的加工流通企业300多个,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70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近300个。其中,高邮鸭集团、宝应荷仙集团为部级重点龙头企业,另外有14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和40家

市级龙头企业。

5.面向市场抓质量,特色农业标准化体系日臻完善

实行农产品生产标准化、优质化是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需要,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必由之路。特色农业产品较之一般农产品虽然在市场上有相当的市场需求,但质量问题仍然是制约特色农业产品扩大市场占有份额的一个重要因素。对此,扬州市政府从特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坚持把特色农产品质量建设作为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抓手,大力组织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推进新阶段“菜篮子”工程建设,先后建立健全了农产品质量组织管理、标准管理、监督检测和产品认证认定体系,成立了市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建立了农业标准化联席会议制度。全市组织制定市级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50项,建设罗氏沼虾等市级以上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9个,建设无公害农产品基地330万亩,形成无公害特色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近400个。特色农业发展相关的标准化体系,保证了产品质量上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从生产制度标准上,为特色农业产品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支撑。

6.引进“三资”抓投入,促进特色农业向创汇农业发展

扬州市政府在发展特色农业上借鉴工业招商引资经验,以扬州已发展形成的特色农业优质资源条件和品牌在市场中的影响力,通过“建台”、“搭台”、“借台”等措施,构建“三资”降落农业的平台,强势推进农业利用“三资”的规模和水平。2005年全市新增农业项目506个,引进外资5760万美元,民资和工商资本19.8亿元落户农业。全市建设了一批以特色农业为标志的农产品出口生产基地,发展了高邮鸭蛋、扬州鹅系列、花木、扬州包子、观赏金鱼等具有比较优势和潜力的新兴出口创汇企业,农产品出口总额逐年增长,在“十五”期间,年均增长30%以上。特色农业由内需到走出国门跨进国际市场,为特色农业产品发展扩大了市场空间,也使特色农业产品为农民开辟了一个增收的渠道。

二、扬州发展现代高效特色农业的经验

扬州市发展高效特色农业的经验概括起来主要是四个坚持:

1.坚持政府引导、农民自愿

在发展高效特色农业过程中,各级政府积极做好宣传发动、组织协调和服务指导等工作,以政府为引导,农民为主体,确定发展特色农产晶和形成主导产业,不搞行政命令和强迫摊派指标。具体措施是在发展主体上,市政府提出:“把产业发展落实到乡,工作重心下沉到村,增收效益惠及到户”。发动农民自己确立发展什么特色农产品,培养农民“自主、自立、自我创业”的精神。充分调动农民发展特色农业积极性和主动性。政府在农民主体参与特色农业发展中,不断地发现典型进行宣传,扩大示范效应。并在政策引导上整合资金,集中投向、重点支持蔬菜设施栽培、种草养鹅规模养殖小区建设、丘陵山区茶叶基地开发,特色水产养殖规模基地建设。通过政策扶持资金引导,吸引信贷资金、社会资本和“三资”投资特色农业,多渠道、多形式解决特色农业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力求做大做强高效特色农业规模。

2.坚持因地制宜、差别发展

根据各县(市)区各自自然资源、区位条件和比较优势,按照经济规律和市场规律要求,在发展高效特色农业的产业与发展品种上,强调突出各县(市)区的自身优势和特点,突出效益目标,与国家、省、市有关发展规划相衔接,以此确定、培育特色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分类指导不搞一刀切。以此形成了目前扬州市各县(市)区相互各有特色、区域产业集群和特色农业经济板块。在全市已建成50个特色乡镇,“一村一品”专业特色比例达50%以上。

3.坚持科学规划、集约发展

如何提高特色农产品在市场上竞争力和获得更大效益,关键是形成一定规模。为此,扬州市政府在特色农业发展初期就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在具体措施上,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连片集中、形成规模的指导思想,注重引导大力发展品质优良、特色明显、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高的优势农业产业基地,重视发展以农产品加工业为主的新型乡镇特色企业集群,形成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程度较高,产业功能完善、布局相对集中的现代高效特色农业集群。

4.坚持注重实效、持续发展

在发展特色农业中,扬州市政府坚持从实际出发,讲究实效,把发展高效特色农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作为整个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发展形式上可以灵活多样,不拘一格。可以是“一村一品”,也可以是“多村一品”。既鼓励农民个人发展,也引导农民走联合经营发展。不从领导政绩上去考评,关键在于农民是否增收,特色产业能否在市场中持续发展。

三、扬州市发展现代高效特色农业的几点启示

如何实现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根本转变,切实把现代农业做大、做强,从扬州市发展现代高效特色农业过程中,我们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

1.创新理念,在现代农业发展思路上求突破

要立足本地区农业全局上思考和谋划农业的发展,用现代工业理念和现代市场济济理念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生态化“三化”并举,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升级转型,建立竞争力强、效益高、可持续发展的现代高效特色农业体系。

2.创新组织在提高特色农业组织化程度上求突破

要在大力发展以规模大、档次高、特色明显、带动力强的现代高效农业园区为载体的基础上,大力扶持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产品行业协会,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水平。引导建立特色农产品的专业经济人或专业销售体系,加强本地域特色农产品推广和宣传。加快发展连锁经营、直销配送、拍卖交易等现代流通业态和新型营销体系,培育和壮大包括特色农产品在内的批发市场。

3.创新机制,在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化上求突破

创新特色农业投入机制,加大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和外商资本投资建设高效特色农业,不断增加特色农业投入。大力引进、培育特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力求在发展中使特色农业产品加工和出口创汇上有重大突破,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产业支撑。

4.创新科技,在特色农业科技带动上求突破

特色农业产品如同普通农作物产品一样,没有较高的技术含量,是不可能有长久优势存在的,也不会有更宽广的市场。只有依靠科技力量,才能继续保持住特色农业产品的品种优势和市场优势,才能最终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组织实施农民教育“阳光工程”,“百万中专生培训计划”和新型农民培训工程,加大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力度,把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与技术推广有机结合,为高效特色农业发展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和实用人才。

5.创新经营,在特色农产品的品牌上求突破

在特色农产品发展上,品种是基础,品质是保障,品牌是目标。目前许多农产品虽然已经形成地域特色和品种特色,但由于生产、加工分散,许多特色农产晶没有自己独立的品牌,或者有品牌,但在市场上不够响亮,不能引起消费者的关注和回应。大力培育名牌特色农产品,树立品牌形象、发挥品牌效应,推动现代高效特色农业的发展。使特色农产品能创造出更好的效益,使农民能够得到更多的增收实惠。

农业发展成效范文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71072046)。

摘要 为推动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低碳农业成为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虽然低碳农业理念已有推广,但是对于中国低碳农业发展状况和存在问题研究较少。本文使用2000-2010年的面板数据,选用农业碳排放模型、包络数据分析法中的SBM模型和效率收敛性模型,通过三步法实证分析了中国低碳农业的发展状况,并深入剖析了当前中国各省区低碳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计算了中国各省区2000-2010年的农业碳排放量并进一步分析了导致各地区差异的原因,分析了中国各省区的低碳农业发展绩效及其效率的收敛性,得出以下结论:中国大部分地区的农业碳排放总量逐年增多;农业发展与碳排放存在库兹涅兹倒“U”型曲线关系;化肥和农膜是农业碳排放的主要源头;中国各省区的低碳农业发展绩效满足“波特假说”且面板数据下的效率值存在收敛性。对此,结合中国各省区的资源禀赋条件,在制度、科技、教育等方面提出促进低碳农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低碳农业;农业碳排放;收敛性;SBM模型

中图分类号 F323. 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3)11-0030-06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3.11.005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低碳经济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低碳农业是低碳经济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进入21世纪以来,中央政府连续颁布十个“一号文件”,表现了对“三农”问题的重视,特别是近年来农业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化肥、农药等农用品的过度使用,造成了农业发展与环境、资源不协调,最终阻碍了农业生产率的提高。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的评估报告指出,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源来自于农业,占人为排放量的近13.5%[1],这将会威胁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此外,随着CO2的浓度升高,将直接诱发自然灾害,不仅影响农业的产量,而且对人类居住环境造成不利影响[2],因此,发展低碳农业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内在要求。值得思考的是,中国各省区的低碳农业发展绩效是否存在差异?这种差异是正在扩大还是在缩小?回答这些问题,需要具体分析。

当前关于低碳农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农业碳排放的计算以及发展低碳农业的可行性和路径选择等方面。李波等[3]从6个主要的农业碳源测算了中国1993-2008年的农业碳排放量,并实证分析了农业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发现效率、劳动力、结构等因素对其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农业经济发展可以降低农业碳排放。Johnson[4]认为农业废弃物、粪便管理、农业能源利用、肠道发酵、生物燃烧等是最主要的农业碳排放源。ACIL Tasman Pty Ltd[5]对美国、加拿大、欧盟、新西兰、印度等国家的农业碳排放量进行了测算,发现由于各个国家农业生产方式大相径庭,导致农业碳排放量占总碳排放量的比重差异较大。严立冬等[6]从生态视角论述了中国低碳农业的发展,提出应建立低碳农业的生态目标和生态修复补偿机制,并认为政府应该在低碳农业发展中承担生态责任。罗吉文等[7]提出应该实行节肥、节水、节约、节地、节膜和立体、循环、复合农业模式,以减少碳排放,此外,要提倡免耕、少耕等保护性耕作,还需要政府引导低碳消费,支持对碳的综合利用。曾以禹等[8]介绍了国外农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发展低碳农业的做法,并建议改变农业生产方式,实施保护性耕作,发展生态农业和畜牧业等手段来实现中国低碳农业长久发展。

综上,低碳农业的发展问题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从现有文献来看,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例如:对中国各省区的低碳农业发展效率进行评价且对效率进行深度分析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在创新性、科学性和目标性的原则下,对研究内容做以下改进:①使用2000-2010年的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测算各省区的农业碳排放量;②使用非期望产出模型(SBM),测度中国各省区低碳农业发展效率;③选用收敛性模型,对效率进行收敛性分析。

1 模型、指标与数据来源

1.1 模型与方法

测算低碳农业发展效率的方法很多,主要集中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和随机前沿分析法(SFA)。相比SFA方法,DEA中的SBM模型更能处理非期望产出,因此,本文采用SBM模型作为测算低碳农业效率的方法。

1.1.1 农业碳排放

农业碳排放是衡量低碳农业发展的最主要的指标之一。本文采用李波等建立的碳排放模型以及碳排放系数,选取化肥、翻耕、农药、柴油、农膜和灌溉能耗等几个指标,建立如下模型:

式中,E为农业碳排放量,Ti为某碳源的使用量,δi为相应的碳排放系数,农业碳排放量为各碳源要素碳排放的总和。碳排放的系数分别为:化肥(0.895 6)、农药(4.934 1)、农膜(5.18)、农用灌溉(20.476)、柴油(0.592 7)和翻耕(312.6);翻耕的单位为kg/hm2,其他单位都为kg/kg。

1.1.2 非径向非期望产出模型(SBM模型)

测算低碳农业的发展效率,农业碳排放为效率测评时的“非期望产出”,经典的DEA模型(如CCR和BCC模型)无法排除非期望产出对效率评价的干扰,无法准确评价效率,因此,Tone在传统DEA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处理非期望产出的效率评价模型,即SBM模型。相比传统的DEA模型,它是一种考虑了冗余情况和非期望产出影响因素后得出来的函数模型。

假设i=1,...,I,I个生产单位投入产出向量为(xi,yi),x为投入指标,y表示产出指标,s表示投入冗余,函数式为:

式中,ρ*i为核算出来的第i个省区的低碳农业发展效率。当ρ*i=1时,表明低碳农业发展效率完全有效,此时,不存在投入的冗余和产出的改进。当ρ*i

1.1.3 收敛性分析

收敛性分析有助于探讨低碳农业发展效率的“趋同型”或“发散型”情况。若存在收敛,说明各省区低碳农业发展效率的差距在缩小;相反,则表明差距在扩大。效率收敛性分析的方法主要有σ收敛、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

σ收敛指不同省区之间低碳农业发展效率ρ*i离差随时间变化而变化,若离差变小,则说明低碳农业效率的离散程度在缩小,趋于σ收敛。根据前人的研究,σ收敛的函数表达式为:式中:ρi,t表示第i个地区在t时期的低碳农业发展效率,而ρ—t是t时期所有省区低碳农业发展效率的均值。当σt+1 σt时,说明低碳农业发展效率的离散系数的差距在缩小,存在σ收敛。

绝对β收敛主要是分析各省区的低碳农业发展效率的增长速度是否趋同,以研究效率相对滞后地区是否有追赶效率较高地区的趋势。根据前人研究,构造绝对β收敛回归方程函数式为:式中:α是常数项,ln(ρi,0)是第i个省份在第0时期的ρ*i初始值的对数值,β为回归系数。如果β显著且系数为负,说明存在绝对β收敛,即ρ*i的增长与ρ*i的初始值成反比,表明效率相对滞后的省区有追赶效率相对较高省区的一种趋势。

条件β收敛将各省区的特征考虑了进去,分析各省区的低碳农业发展效率能否收敛于其稳定水平。与绝对β收敛不同,条件β收敛中不同省区的稳态水平不同,它允许效率较高与较低地区差距的存在。若采用面板模型来检验条件β收敛,函数式为:

式中,α是效应项,β为回归系数,若β显著且系数为负,则表明存在条件β收敛,即收敛于自身的稳定水平。

1.2 指标选取

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9-10],建立了投入和产出指标体系,见表1。

本文选用SBM模型,定义农业碳排放为非期望产出的指标,其余的投入指标可以测算出冗余值和产出的改进值。

1.3 数据来源

本文选用2000-2010各省份的数据,建立面板模型。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

和中国统计局网。由于的数据不全,因此,构建了2000-2010年除外其他30个省区的面板数据。

2 中国省际低碳农业发展的实证分析

2.1 中国各省区农业碳排放的测算

表2列出了中国各省区的农业碳排放数据。可以看出:①经济发达地区的农业碳排放量有减少的趋势。例如,北京的农业碳排放量由2000年的29.3 kg/t下降到2010年的24.23 kg/t,上海则由42.16 kg/t下降到31.24 kg/t,这是由于两地发展都市现代农业,而且农业科技相对发达。②大部分省份的农业碳排放量在增加。这意味着是以增加投入和扩大规模来追求农业的发展,迫切要求农业走上集约发展的道路,降低农业碳排放。③农业大省的农业碳排放量增长幅度相对较大。河北、山东、湖南、湖北、四川和云南等省的农业碳排放总量增长幅度相对较大。这要求农业大省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④化肥和农膜是农业碳排放源里排放量最多的源头,其中化肥的排放量是其他排放量的总和。因此,正确并适量地施用化肥是低碳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从增长趋势看(见图1),中国的农业碳排放总量是不断递增的,2000-2003年的增幅较小,而2003-2007年的

增幅较大,由2003年的6 517 kg增长到2007年的7 734 kg,涨幅达到18.7%,2008年以后的增长速度放慢。增长的幅度先上升,然后随之下降,满足库兹涅兹的“倒U型”。表明伴随着农业碳排放的增多,达到一定的顶峰之后,农业碳排放将会有下降的趋势。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包括政府重视、农户意识的提高、农业科技的推广等方面。

2.2 中国各省区低碳农业发展效率评价

运用DEA相关软件,选择SBM的规模可变(VRS)模型,评价了2000-2010年中国各省区的低碳农业发展效率,见表3。

从表3可知,各省区的低碳农业发展效率波动较大,但总体上呈提高的趋势,具体呈现如下特征:①部分农业大省的低碳农业发展效率较低,如:湖南、湖北、四川和云南等,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粗放式的农业经营模式不适

合低碳农业的发展,表明这些地区要创新低碳农业的发展模式,以精准利用当地的资源禀赋条件。②现代农业较为发达地区的低碳农业发展效率较高。如上海和浙江等地的低碳农业效率一直处于有效状态,充分利用了当地的资金和科技的支持。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测算相对效率时,从规模和技术两个角度进行比较而得出效率值,因此,海南和青海等地的低碳农业发展效率相对其自身是有效的。③农业大省低碳农业发展效率的提高较为缓慢。这迫切要求农业大省因地制宜地寻找低碳农业发展模式,推广低碳农业的生产理念,进一步提高低碳农业发展效率。④总体来看,低碳农业发展效率满足“波特假说”,即一定的环境规制,可以促进经济的增长和效率的提高。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手段,进一步降低农业碳排放总量,提高低碳农业的发展效率。

2.3 低碳农业发展效率的收敛性分析

2.3.1 σ收敛性检验

2000-2010年中国的σ值见图2。2000-2003年间,σ值不断上升,而后是一个下降的过程,2007后又开始复苏,从整体上来看,波动较小且收敛趋势。

2.3.2 绝对β收敛与条件β收敛

运用STATA(12.0)软件,分别对绝对β收敛与条件β收敛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见表4。

根据绝对β收敛的计算可知,中国低碳农业的绝对β收敛在1%下显著,且系数为负,表明中国低碳农业的发展有趋同的趋势,而且效率值正在逐渐缩小。

中国条件β收敛的系数为负值,且都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表明中国低碳农业发展效率存在条件β收敛,即各省区都处于各省区的稳态水平,并且都将收敛于各自的稳定水平。

3 结论与政策建议

通过以上三步法的实证分析,可知:①中国大部分省区的农业碳排放总量逐年增多,但北京和上海的农业碳排放在逐年递减;②农业发展与农业碳排放存在库兹涅兹倒“U”型曲线关系,即农业的发展会带来农业碳排放的增多,但到了一定的峰值,碳排放会逐渐减少;③化肥和农膜是农业碳排放的主要源头;④低碳农业发展效率满足“波特假说”,即一定的环境规制,可以促进经济的增长和效率的提高;⑤中国低碳农业发展效率值存在收敛性,即各省区的低碳农业发展效率值的差距正在缩小,并有趋同和稳定的状态。

基于此,提出以下对策建议:①中央和各级政府鼓励和要求发展低碳农业,降低农业碳排放的同时,鼓励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并在不同地区选取低碳农业发展示范区,使低碳农业的发展寻求标准化和制度化;②创新研发低碳农业的新技术,鼓励和创新低碳农业发展模式,寻求新途径、新资源促进低碳农业的发展,构建低碳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研产销有机结合,为低碳农业提供技术保障;③培育新型农民,开展低碳农业教育和技术培训,为低碳农业的发展提供人力保障。④低碳农业发展和当地的资源禀赋条件相结合,取长补短,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创新低碳农业发展模式,提高低碳农业发展效率,降低农业碳排放。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马晓旭.我国低碳农业发展的困境及出路选择[J].经济体制改革,2011,(5):71-74.[Ma Xiaoxu. The Dilemma and Development of Low Carbon Agriculture in China[J]. Reform Economic System, 2011,(5):71-74.]

[2]许广月.中国低碳农业发展研究[J].经济学家,2010,(10):72-78.[Xu Guangyue.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Low Carbon Agriculture in China[J].Economist, 2010,10:72-78.]

[3]李波,张俊飚,李海鹏.中国农业碳排放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分解[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8):80-86.[Li Bo, Zhang Junbiao, Li Haipeng. Research on Spatial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and Affecting Factors Decomposition of Agricultural Carbon Emission in China[J]. China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1,21(8):80-86.]

[4]Johnson J M F.Agricultrual Opportunities to Mitigrate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J].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2007, 150(6):107-124.

[5]ACIL Tasman Pty Ltd. Agriculture and GHG Mitigation Policy: Options in Addition to the CPRS[M].New South Wales: Industry & Investment NSW, 2009.

[6]严立冬,邓远建,屈志光.论生态视角下的低碳农业发展[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12):40-45.[Yan Lidong, Deng Yuanjian, Qu Zhiguang. Research on Development of Lowcarbon Agriculture from the Angle of Ecology[J]. China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0,20(12):40-45.]

[7]罗吉文.低碳农业经济效益的测评与实证[J].统计与决策,2010,24:78-81.[Luo Jiwen. Evaluation Study on Low Carbon Agricultural Economic Benefits[J]. Statistics and Decision, 2010,24:78-81.]

[8]曾以禹,陈卫洪,李小军.国外发展低碳农业的做法及其启示[J].世界农业,2010,10:59-63.[Zeng Yiyu, Chen Hongwei, Li Xiaojun. Enlightenment on Low Carbon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in Foreign Countries[J]. World Arculture, 2010,10:5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