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案例研究方法集锦9篇

时间:2023-07-20 16:25:17

案例研究方法

案例研究方法范文1

[关键词]案例方法;战略营销学;一般性分析;应用

[中图分类号]G6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2)04 — 0198 — 02

战略营销学(strategic marketing)是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国外对战略营销学学科的设置相对较早,已经较为成熟,在高等学校中也较为普遍;战略营销学在国内还处于启蒙阶段,仅有少数重点大学的经管学院(商学院)设置了战略营销学专业。按照国务院学位办的文件精神要求,河南大学于2011年新增了战略营销学二级学科硕士点,并已具备了从2013年开展研究生招收和培养工作的条件。以笔者作为学科带头人的研究团队在探讨该学科的建设规划时,强调提出了案例方法的重要性,并以此作为战略营销学教学与研究的基本方法。战略营销学的学科特点要求其在教学与研究中使用案例方法,案例方法在该学科的使用受案例方法一般性分析的规制。

一、战略营销学发展、内涵及其学科特点

关于战略营销管理研究的渊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利盎和纽曼讨论了营销活动所具有的战略性质,从此营销活动被作为具有“战略”性质的行动提出来了”。1983年萨伯汉西发表了论文《战略营销进化》,解释和归纳了战略营销管理与市场营销管理理论的显著区别。1989年肯甘在其著作《全球营销管理》提出战略营销是市场营销管理史上的一次革命。进入 20世纪 90 年代以来, 战略营销在模式及实现路径上对照于传统营销管理展开较为广泛的研究。1992年《战略营销期刊》(Journal of Strategic Marketing)创刊,以发表战略营销领域的研究成果,促进战略营销理论和实践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开始有了零散的研究,在本世纪初战略营销真正地导入, 而后相关的教材和文献陆续出版,其中,李怀斌教授主编的《战略营销学》较具代表性。目前,在我国对于战略营销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战略营销概念的解读和理论框架的构建上,高层次研究成果还相当的匮乏。

战略营销学的内涵具有多元性。其中,西方学者黑曼认为是将企业的战略进行营销;彼得森认为是从战略的高度、以企业的整体目标和计划为基础,对企业在产业和市场领域的竞争做出全局性的长远规划,以求获得长久竞争优势的营销理念和方法;克斯特认为是以营销战略为轴心,以营销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为核心来进行营销管理的过程。国内学者杨望成认为,以消费者导向的营销观念存在忽视竞争的缺陷,战略营销强调消费者与竞争者之间的平衡;另外也有学者强调指出战略营销因其“战略”特征已经成为营销管理的主流范式。笔者认为,战略营销学的学科内涵为:企业运用战略学的理念、原理为指导,通过一系列的营销努力获取竞争优势并最终实现与顾客交易,以提升企业绩效,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般认为,战略营销学的学科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战略营销管理基于竞争导向和顾客导向,并实现了超越;第二,战略营销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为战略营销活动;第三,战略营销是战略管理与营销管理发展的前沿动态;第四,战略营销强调顾客驱动与竞争优势; 第五,战略营销强调内外部环境的复杂动态性。

二、案例方法的一般性分析

1 案例问题选取

案例方法的运用中还存在着诸多选题不科学的现象,主要表现在问题的无法验收性、问题的一般主题性、问题的构念性、问题的模糊和宽泛性以及方法的选择不当等几个方面。案例方法运用中问题不规范性现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在问题的提出上还存在一系列的误区。在案例方法运用中如何提出问题?通常来讲,确定科学问题的方法在于观察,而观察是可以来自案例方法使用者的研究兴趣、文献阅读、课题以及与专家和其他学者的交流,当然,对案例企业的实际调研也是案例问题选取的重要渠道。

2. 案例计划开发

案例计划要求案例要有明确的案例焦点选择。案例计划能够有效地推进案例的开展。案例计划开发是一个过程,可分为多个步骤。比如:总体描述案例目标、采访目标组织、数据需求表、时间安排以及案例报告等。关联多个案例计划步骤,系统地考虑是案例计划成功开发的重要保障。

3.案例信息与数据收集

案例信息与数据收集是案例一般性分析的重要环节。案例的信息与数据来源具有多元性,不同来源的信息与数据的丰富程度、质量获取成本等都是有所区别的。在案例中通常的信息与数据来源主要包括文件、档案、访谈、直接观察等。值得指出的是,案例研究需要围绕研究主题开展相关信息与数据的收集。

4.案例信息与数据分析

案例信息与数据分析是案例研究中最重要也是最为困难的研阶段,案例研究至今还缺乏规范化的信息与数据分析方法。有学者研究认为,案例信息与数据分析的总体思路可以分为两类:其一,以研究假设为主线进行分析;其二,以案例描述为主线进行分析。另外,在案例信息与数据分析中,案例分析技术也是很值得注意的方面。

5.案例报告的编写

案例报告是案例研究的最后阶段,案例报告质量的高低是衡量案例研究成败的重要标准。关于高质量案例报告的标准还并不统一,具有多元性。其中Yin的最具有代表性,Yin认为高质量的案例报告具有以下五个标准:其一,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其二,保证研究的完整性;其三,能够对竞争性假设做出解释;其四,展示充分的证据;最后为结论具有代表性。遵循以上原则,对高质量案例报告的编写具有重要意义。

三、案例方法在战略营销学教学研究中的应用

案例方法是多层次学科教学过程中重要的方法。案例方法作为有效的教学手段,大约一个世纪以前,哈佛商学院就把其应用到商务管理的课程之中,如今案例教学法不只是少数精选商学院课程的专用手段,它已经在很多学科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战略营销学作为一门商科课程,选用企业案例,运用真实管理人员的决策故事,通过参与和协作方式进行学习,已经被证明是一种比相对传统的教育方式更激动人心的教学手段。是否真正有效地采用案例方法,进行战略营销学的教学,以下几点值得强调:一是参与案例的调研与写作;二是配备有利于有效的班级和小组讨论的设施;三是足够的个人准备和小组讨论的时间安排;四是充分认识到案例教学与开发的学术贡献。案例方法的基本假设是案例采用,教学型案例开发是案例方法在战略营销学应用的难点。案例方法对提高战略营销学的教学效果,增进学生对该学科理论的理解与实践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战略营销学的研究与教学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研究性案例作为学术研究成果,它既区别于教学型案例,又与其具有一定的关联。在科学研究中,案例研究方法是重要的研究方法。采用案例研究方法对战略营销学领域的相关学术命题进行研究,对于高端研究型案例学术成果的取得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对战略营销学的学科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为此,学界和业界应加大案例研究方法在战略营销学中的应用。

〔参 考 文 献〕

〔1〕 欧阳桃花.试论工商管理学科的案例研究方法〔J〕.南开管理评论, 2004, (02):100-105.

〔2〕 刘庆贤,肖洪钧.案例研究方法严谨性测度研究〔J〕.管理评论,2010,(05):112-120.

〔3〕 毛基业,张霞.案例研究方法的规范性及现状评估〔J〕.管理世界,2008,(04):115-121.

〔4〕 赵兰芳.论案例研究方法在会计领域的应用〔J〕.会计研究,2005,(10):82-85.

〔5〕 冯海龙.浅析营销案例研究〔J〕.企业活力,2004,(10):38-39.

案例研究方法范文2

关键词:工程经济学;教学模式;案例教学;理论联系实际

一工程经济学课程分析

工程经济学是土木工程学生应掌握一门专业课程,更是工程管理专业的一个重要的必修基础课程。工程管理专业主要是培养集工程技术、管理学、经济学等多方面知识为一体的综合人才。这是一门工程技术和经济管理相互结合的综合性学科,在工程管理专业平台课程体系,根据技术、经济、管理和法律4个类型建立。经济学平台的知识体系是工程管理专业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经济学”是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继续深造的一个专业方向,在相应专业的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占重要地位。同时在社会需求上,工程经济学课程的重要性越来越显示出,注册造价工程师,一级建造师和许多其他资格考试中都设置了相应的考核内容。

二工程经济学教学现状

依然延续传统的教学模式,即教师课堂讲授基本理论和方法为主,部分课外习题和作业为辅。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被调动起来;在课堂教学方面,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以灌输工程经济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为主,对于各种枯燥的经济理论和方法的接受,造成学生在学习中疲于应付,同时过分强调理论和方法的讲授也使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特点无法体现,没有充分体现出本门课程的实用性和应用性;而对于知识巩固环节的课外习题和作业,也形同虚设,大部分学生存在抄袭现象。对学生而言,种种弊端容易造成学生学与不学无太大差别,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产生厌学情绪。其结果就是:教师“满堂灌”,教师累、学生也累,而效果却微乎其微。因而工程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真正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模式的改革要点

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切忌简单强硬的教学模式。首先要明确学习本课程的意义,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本门课程的重要性。根据实际工程应用和研究生、执业资格考试等方面对工程经济学知识的掌握要求,充分调动受教者的学习积极性。其次教师要加强教学相结合的知识和实际应用的实用性。工程经济学与实际应用的结合点较多,在教学中适当引入,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学习方案的经济比较与选择、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概率树分析中注重案例教学,将相关原理和方法用于解决案例问题。同时注意研究生入学考试及执业资格考试中相关理论应用 试题的分析和解答,也是教改与教学实践的素材。学生在各章节内容学习的层层递进、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中领悟到本学科的精髓,体会到本学科的趣味。

2、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教学。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属于受教育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克服教的主观片面性,以学生学习为主,教学相长。针对学生个人能力鼓励学生按自我的个性发挥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才可以把师生双方的主动性统一于教学实践中,克服传统课堂教学的缺陷来拓展学生的实践能力。

3、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教学计划应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应以市场和社会为导向。作为专业课教师在完善自我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的基础上,更应该走出校门走进社会,提高实践能力,应积极参加与相关课程培训,例如全国造价工程师、房地产估价师、咨询工程师、一级建造师等,丰富相关专业知识和教学材料,使工程经济的相关知识更深入系统地了解,以减小理论与实际之间的差距。教改要从多方面角度着手,从教学的两个主体:教师和学生为出发点,一是教师的“教”二是学生的“学”。本文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工程经济学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的特点而言,分析、研究工程经济学课程的案例教学。

四案例教学方法探究

案例教学是一种启发式教学方法,是通过问题教学情境的具体说明覆盖的方法,引导学生讨论这个特殊的情况下,最终解决问题。尤其注意在课堂教学环节中,改变以往教师“满堂灌”的理念,而是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学习、自主学习,这就要求学生在课下要进行自学,在课堂环节,教师有效利用课堂时间,针对重点、难点和易错点着重进行说明,将案例教学法引入课堂,引导学生针对案例充分发挥能动性,积极动脑、动手。在本门课程教学中始终以几个案例为主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比如在基础知识的学习中,以一个简单案例为基础,将利率、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应用其中,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基本原理和方法,同时又在案例中学到了如何应用。在方案的经济比较与选择时,引入一个完整案例进行分析,针对此案例引导学生提出各种可能的方案,运用所学知识对所有方案进行初选、排序、最后选定最佳方案。在此过程中应注重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每个学生都要针对案例提出各自的方案,在此基础上考虑各个方案的可行性,删选出的所有可行方案,最后在这些可行方案中选择最优方案。这样可吸引每个学生认真思考,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力,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改变学生“要我学”的习惯,培养学生“我要学”的理念。在进行风险分析和价值工程理论、财务分析和国民经济评价等的学习中,对前述确定方案进行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和概率树分析,同时针对方案的某一具体内容用价值工程的原理进行分析。盈利方案的考虑,偿债能力,可行性和经济性评价及社会评价,在此过程中又可根据课时限制条件将学生分成小组,以小组形式完成,为保证每一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思考,以个人解答和论述的形式来检查完成和掌握的情况。通过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学习,以及案例教学,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应用能力、创新能力,最终以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和知识掌控能力。该项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学的可行性研究。这是一种包含多种学科的知识,使投资项目达到最高的经济效益的综合研究方法。其任务是以市场为前提,以技术为手段,以效益为目标,对拟建的投资项目,在投资前期全面,系统地探讨其必要性和可行性,有效性及合理性,做出对项目可行与否的评价。可行性研究的最后成果是制定一份可行性研究报告,其内容一般包含: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与目标,市场分析与预测,资源条件评价,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厂址选择,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和工程方案,原材料和燃料供应,总图运输与公用辅助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项目实施进度,投资估算,融资方案,财务评价,国民经济评价,社会评价,风险分析,结论与建议等。可行性研究报告作为一份正式文件既是报审决策的依据,也是向银行贷款的依据,同时也是向政府主管部门申请经营执照和同有关部门或单位合作谈判、签订协议的依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主要。检查学生的实际情况,掌握知识,练习和测试学生使用的综合分析能力,理论。在老师的这一部分应指导学生阅读,或提供实际案例,报告和资料文件等基本信息文献有一定的数量和质量,要求学生完成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这样不单单能使教师从阐述性教学向启发性教学转变,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同时也加强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意识,培养学生查询数据,得出结论,总结的基础研究能力从而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练习了解到,为毕业后的实际工作奠定基础。五结语在工程经济学教学中,理论应该与实际的课堂教学和教学的实际例子是分不开的,兼容互补。我们强调教学案件的重要性时候,我们必须承认,案例教学的有效应用,要建立在掌握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前提下。我们在走出传统的只重理论不重实际的误区的同时,也要避免走入重实际轻理论的误区,要做到理论与实际环节的有机结合。要认识到,只有在理论指导下的实际应用才有不断的提高。同时,也要认识到不同实际教学方式之间也不是孤立的,也是可以并且必须配合使用的。在工程经济学的教学中设置并应用合理的案例教学,并且把它纳入成绩评定的依据,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工程经济学课程的学习效率,体现学科特点和工程应用性需求。在需求为导向下的实践教学方法的调整,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思想,反映了需要发展经济时代对工程的专业培训人才的需要。

作者:朴红梅 单位:呼伦贝尔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陈莉.“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科版),2003.

[2]谭大璐,赵世强.《工程经济学》(第2版)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6.2.

[3]邓燕雯等.技术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06.

[4]李曼丽.变革中的实践教育理念——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案例分析,2006.2.

案例研究方法范文3

一、对实际工程项目进行提炼,构建软件开发全过程案例库

为了将枯燥、抽象的教学内容形象化、实例化,案例教学对于保证软件工程课程授课效果至关重要。案例教学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存在较大不同,传统的讲授式教学主要是教员向学生传授知识,沟通的渠道是单向的,而案例教学不仅有教员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还有学生之间的沟通,沟通的渠道是多向的。同时,讲授教学侧重理论,并通过演绎推理来传授知识,案例教学则侧重启发式教学过程,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更注重实践与理论的结合。因此,探索软件工程类课程的案例式教学方法,总结、提炼、归纳、设计相关的教学案例,构建一个贯穿始终、设计合理、资源丰富的软件开发全过程案例库十分必要。

(一)案例的选取和设计

在案例教学中案例的选取和设计是案例教学的关键。好的教学案例应该来源于实际工程项目,同时在维度、粒度和内容上精心设计,既要相互衔接,体现生命周期全过程的要求,又要大小适中,适合单个教学模块的教学需求。从实际工程项目中精心选取、提炼、设计开发涵盖软件分析、设计、测试、项目管理等全生命周期的教学案例库,可为软件工程系列课程的案例教学提供有效的支撑条件,对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案例的设计应针对软件工程课程群各模块知识点的所处阶段、应用场景和授课目标的差异,既要有覆盖具体知识点的基本案例,又要有体现全生命周期工程化要求的系统案例和综合应用案例。案例内容包括软件过程中的工程案例、管理案例,贯穿全软件生命周期各阶段。

案例的选取应以全生命周期软件项目为主,从实际工程项目中挑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能突出授课要求的素材,在此基础上进行加工提炼和补充开发,最终构建满足教学要求的系列案例。如从自主研制的“软件过程管理平台”中选取典型模块作为测试对象,针对不同测试类型的教学实验需求,对软件代码进行有针对性的变异和缺陷注入,编写对应的测试需求、测试计划、测试设计和测试报告,形成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单元测试等测试案例。

软件工程课程要强调软件设计和软件测试的重要性,对软件设计和软件测试方法进行讲解时,除了要有设计合适的案例,还可以通过当前主流工具(如软件设计的RationalRose建模工具、单元测试的JUINT工具、功能测试的QTP工具等)的演示,使学员加强对软件设计和软件测试过程的可操作性的理解,并将其运用于实践项目中。

(二)案例库规范化设计

软件工程课程群的多门课程需要多样化的案例,适用于不同的场景,映射出不同的知识点。为了规范这些案例,需提取其公共要素,定义案例库规范化设计的基本元素。

案例库规范化设计基本元素中的“案例表现形式”可将案例设置为文档、代码框架、原型系统等。如在本科生的软件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中,案例是为学生搭建的一个OpenFrame框架,即一个半成品的代码框架,学生可从半成品框架中学习相应开发技术,然后自己完善半成品的代码框架,将学习与实践过程融入案例中。

案例库规范化设计基本元素中的“案例类型”可分为工程类案例、管理类案例、支持类案例等。工程类案例包括不同项目不同阶段的工程类开发案例,如客户需求规格说明书、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概要设计说明书、详细设计说明书、软件代码、软件测试计划和测试报告。管理类案例包括项目策划、项目监控、风险管理、需求管理等。支持类案例包括配置管理、质量保证、测量分析等。根据案例的规模及适用情况,可将案例分为:基本案例、模块案例、系统案例。基本案例覆盖一个知识点,简单、清晰地通过一个实例展现知识点的具体应用,适合于基础理论知识传授阶段;模块案例覆盖多个相关联的知识点,通过知识点的综合应用将知识串起来,适合综合理论知识的应用阶段;系统案例覆盖的是一个独立的理论体系,通过完整具体的实例将理论应用于实际操作,适合实践教学阶段。

例如,在“软件测试”中,通过判定三角形的例子来让学生理解等价类划分法,这是一个基本案例,穿插在知识点讲授过程中。在三角形实例中补充边界值法、错误猜测法等测试用例,形成黑盒测试案例,这就是一个模块案例。而系统案例内容多、设计比较复杂,例如功能测试案例的设计,要包含测试计划、测试策略、测试设计的方法、测试用例的生成、测试用例的执行、自动化脚本的设计、测试运行结果分析以及测试报告等内容。

二、融合多种教学形式,紧密衔接理论和实践教学

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员在课堂上讲授软件工程方法、技术等理论知识,但由于这些理论较抽象难懂,课堂教学效果往往不理想。传统的实践教学主要是采用分组模式进行项目开发,但由于没有过程监督控制,通常是由一个能力稍微突出的学员完成所有过程,缺乏讨论、协作,最后往往把精力放在代码实现中,提交一套漏洞百出的代码。针对软件工程课程的特点,笔者结合本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先进教学理念,对传统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改革,在教学过程中融合、应用基于案例的情景体验教学、基于项目牵引的工程实践教学、基于角色扮演和团队协作的研讨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加强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耦合度,培养学生工程化理念和团队协作意识,提高了学生探索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一)基于案例的情景体验教学模式

案例教学法从实际案例出发,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探索问题产生的根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用案例将理论和实践联系在一起,并逐步上升到理论,用理论来概括、归纳、指导一类问题的解决方法。同时,以鲜活生动的实例吸引学员,提高学员学习的兴趣,使他们从案例中吸取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在实践教学中,我们以“做中学”为指导,以实际案例项目的生命周期为主线,通过搭建的实践平台和设计的实践项目,使学员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技术方法的灵活运用,提高自身的实战素质能力。基于案例的情景体验教学通过借助来源于实际工程的典型案例,将学生置身于特定的工程项目情景之中,给予他们恰当的引导,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和贴近实战的学习环境。

(二)基于项目牵引的工程实践教学模式

基于项目牵引的工程实践教学,将工程项目与软件工程知识体系有机融合,以工程项目为牵引,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同步开展生命周期相应阶段的各项任务实践,实现了创新实践与工程认知导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首次上课要求学员分组,各组自主选择感兴趣的项目,后续根据授课进度按阶段完成该项目的整个开发过程。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兴趣和做足需求分析,选取项目时,应尽量选择贴近学生生活、需求场景熟悉的项目,如公差勤务系统、图书馆座位管理系统等。如果是从零开始的项目,需要多方面多手段进行软件需求分析,并重点做好软件体系结构设计。另外,选做的项目也可以是已有软件,因为大部分软件开发工作是在老版本的软件基础上进行改进的,已有软件可以是网上开源软件或往届学生留下的作业,要引导学生分析其功能上的缺陷后对其进行改进。通过项目牵引,可使学生在动手实践过程中深刻理解软件工程基本理论知识。

(三)基于角色扮演和团队协作的项目研讨式教学模式

学生以团队协作方式进行项目开发,通过扮演团队中客户、软件需求人员、软件设计人员、编码人员、软件测试人员等不同角色,完成特定任务,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及时对项目开发进程和工作产品进行研讨和评审,真正体验一种有序、可控和协作的软件开发过程。描述了软件过程中角色职能及软件开发各阶段的工作产品,并将项目开发活动和项目管理过程映射到课程各知识点,使学员在动态角色参与的项目演练过程中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三、针对实践能力培养需求,构建基于框架的可扩展实践平台

软件工程学科课程理论与实践联系紧密,实践教学的有效实施对提高课程整体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大部分学生系统设计能力较弱,加之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课程内容比较抽象,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有效提高其工程实践能力,在现实教学中急需加强学生动手实践环节的时间投入和条件建设。

传统实践教学通常要求学生全程自主完成程序开发并提交相应实践报告。这种“从零开始”的实践教学模式受到学生编程能力、实践学时等因素的制约,难以取得良好教学效果。同时,学生缺乏大型项目的工程实践经验,如果仅以小规模程序为对象开展实践教学,也会严重制约其对软件工程思想的理解和掌握。为此,我们构建了基于OpenFrame框架的开放式教学实践平台,该平台采用当今主流的面向对象技术和框架进行开发,既实现了跟系统结构紧密相关的核心公共模块,又支持学生根据个人兴趣,自主、灵活添加符合接口规范的功能应用模块,从而完成整体系统的开发与设计,有效支持学生根据小组任务分工快速开发上层应用功能模块,协同完成整体系统的设计、开发与集成。该开放式教学实践平台将教师课堂授课与学生情景体验有机结合,使得抽象内容形象化、具体化,同时既能让学生了解到框架技术、敏捷软件开发等面向对象新技术,又能培养学生基于公共体系结构进行团队化工程开发的能力。

通过搭建满足教学需求的实践平台,设计合理有效的实验项目,构建“做中学”的环境,使学员利用有限的学习时间,在实践过程中快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自身的素质能力,不断积累实战经验,培养专业自信,提高学习兴趣和实践动手能力。我们鼓励学员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注重学员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将被动的学习转化为主动的参与、实践,引导学员更深刻地体会和理解软件工程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任务、技术和方法。

四、基于项目过程的考核评价方式

考核评价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针对软件工程课程考核存在着实践考核不足、学习效果测试不及时、考核评价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可采用多元考核和评价方式,弱化期末考试成绩,加强过程考核,着重考核项目开发过程中学员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核包括期末考试和实践项目两部分,期末考试成绩占30%,采用开卷笔试方式,实践项目成绩占70%,采用阶段评审方式对各小组阶段产出的工作产品进行评审,通过学员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团队成绩(40%)和个人成绩(30%)。学员分组进行讲解、答辩、成果演示,学员和教师分别对各组进行整体评价,获得团队成绩,个人成绩由组长根据组员在项目开发中的表现以及对项目的贡献大小获得。

案例研究方法范文4

关键词:体育媒介 田野调查 媒介互动

从2010-11赛季开始,唐纳修一直为洛杉矶国王队工作,主要负责内部的数据库。在之后的赛季承担数字媒体总监,汉金斯邀请唐纳修来负责组织的社交媒体工作,包括官方网站和国王队在脸谱网和推特网,手机软件上的动态更新。唐纳修的第一个赛季,是作为全职工人员来负责工作――“了不起的初始年”,唐纳修见证了球队首次赢得斯坦利杯的过程,在雅虎网站上,科比的博客提到了国王队社交媒体的努力成果。有学者质疑,国王队社交媒体的终极目标是什么?团队管理中,关于你可以公布的信息和评论,有没有什么特定的规章条例?其编辑/审批流程是什么样的?唐纳修反驳认为,我们的目标是衔接交流。当然,你可以有400万的追随者,但是如果你没有开始对话交流,那么你就遗漏了“社交”的部分。我们追求的是一种个性,不想成为满足回流信息的博客。幸运的是,德威尼和我都有相似的幽默感,人们分辨不出来谁是谁,即使有时候我不得不否定德威尼的“玩笑”。至于审批过程,会时不时给发一些段子,会看一下是不是大家都会觉得好笑。觉得好玩的事情,会觉得厌恶,或者有一些我觉得很过头的,会认为没什么。这真的只是共识的问题。

管理的审核也是如此。来这里之前,德威尼说服了大家他自己的想法,大家也都很认可。而当开始独自运行第一个推特账号时就起了冲突,德威尼也只是说“尖锐些”。可以把想说的东西发给他看,由他来决定。所以,人们对此提出批评,认为运营官方账号的方式有点像运行的私人账号一样,但是确实比微博的内容有趣得多。推特更新非传统性的内容,很可能是在第一局打败加人队后,发出的“不客气”(“致外的所有加人队球员,不客气”)。来通过明智的,也许有点无礼的方式来保持线上内容的有趣性很重要,但会不会有种人们只关注球队表现的感觉?推特没有可以追溯过去很久的能力,但自从2010-2011赛季开始,德威尼接管以来,人们可以在推特上追溯过去。因为只是挖苦别人,从沮丧的人群中找寻幽默。比赛初期写了各种事情,包括叫一些运动员进行修饰,这也是大家都在想的,这也是说这种事情的第一个“官方”账户,大家都觉得很好。推特“不客气”也是所做的一个延伸,并低估了可能产生的大量的回复量,尤其是所有的加拿大媒体的回复量。也绝对不是无礼,只是坐在家里,看着比赛,看着来自加拿大犹如洪水般的相关推特。有人说“我是油人队的铁杆粉丝和终身粉丝,但是我仍为国王队欢呼”,这样的言论太棒了。只是想对为国王队欢呼的人们,在第一时间说声感谢,同时小小地刺激一下加人队,这是体育竞技。人们什么时候变得如此严肃了?多少有点威胁的意思了。有没有那么一刻,你意识到国王队的推特不仅得到了关注,还有点臭名昭著?有没有你想撤回的推文?

上次确实提升了回复率,“不客气”这一推文一直是转发率最高的,仅次于总统的推文。这确实提升了关注度。不仅出现在加拿大的广播和报纸上,甚至在美国出版物中也出现了。对于冰球界来说,这算是一种成就。当在《体育画刊》上看到时,意识到这影响太大了。记得在体育画刊的头版,发起了一个投票,问民众这是否有冒犯之意。推特的传播确实有点可笑。在接下来三天,会坐在电脑前看这些前所未有回复。甚至还来不及赶上我们的时间轴。只撤回拼写有误的推文。民众会对此进行责骂,但是最后会表明这真的没什么。就像在季后赛,雅虎体育和博客圈关注了你们的成果,并没有其他的球队通过自己的社交媒体来进行回复。已经尽最大努力去提及其他球队了。尤其是当打布鲁斯比赛的时候。但是恰逢在为争夺NHL视频游戏比赛。发表了主队更胜一筹的事实,抛开了所有的媒介评论。曾一度在推特上问为什么布鲁斯不帮他,但是人家从来不回复。这就是微博媒介的体育特征所在。

参考文献:

[1]黄璐.《赶上了网络:卫报新闻传媒体育部案例》评析[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3(4).

[2]于文谦,杨韵.自媒体环境下的体育微博及其价值[J].体育学刊,2012(2).

[3]黄璐. 城市体育信息网络服务策略研究[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4]黄璐. 新闻媒体建构国家认同的价值发现――伦敦奥运会国际媒体报道案例[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3(1).

[5]张业安,肖焕禹,冉强辉.大型体育赛事媒介传播效果影响因素的多维考察[J].体育学刊,2013(1).

[6]黄璐.从一则体育报道论党报新闻创新[J].传媒,2013(5):69-70.

[7]Paul M Pedersen、Kimberly S Miloch、Pamela C Laucella.Strategic Sport Communication [M]. Champaign:Human Kinetics Publishers,2007.

案例研究方法范文5

一、案例教学法与传统方法

(一)传统教学方式的限制。所有的教学方法目的都是让学生学到知识,传统教学方式的讲课方法一般是通过演绎推理来传授知识,其逻辑起点是较正式地阐明概念结构和理论,然后用例子和问题来论证,教师授课辅之以阅读、音像、练习和习题等有效方法传递具体事实、原则、系统技术。

在财务管理学教学中,授课的意义受到极大的限制。因为对于资历较浅,尚处于成长期的经理和执行经理来说,事实、原则和技术只是他们应该掌握的知识的一个次要部分。许多商界人士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工作,经常必须在不具备可靠的完备信息的前提下,作出判断并采取行动。如果只会查阅有关原则、理论和事实的有关记录而不能作出判断,就不能出色地完成工作,需要培养工作技能,工作信条和工作方法。事实上,经理人知道些什么很大程度上并不能决定成败,决定成败的是到底怎样思考、怎样判断和怎样行动。在提升思维能力方面,更积极的教学法,尤其是案例教学必以老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收的授课型教学法更加有效。

(二)案例教学方式对传统方式的突破。案例教学通过对具体事件的分析来促进学习,最突出的优点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扮演了更为积极主动的角色。这种方式从归纳的角度而不是从演绎的角度展开某一专题的学习,学习过程中让学生高度投入事先安排好的一系列精巧设计的案例讨论之中,从而达到教学效果。

案例一般描述的是现实的管理经验或某种假想的情形,是案例学习的基本要素。财务管理案例表现为多种形式,大多数都用归纳方法进行教学,或是情况诊断,或是决策研究,或是二者结合。诊断的案例又叫评价案例,描述了经理的成功与失败,学生可以了解系统特征与决策结果之间的因果联系。描写管理成功的案例,可称作“解剖学”式案例;描述失败的案例可看做是“病理学”案例,把一系列案例组织起来教学,能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时候特定的管理抉择和管理风格是有效的。

另外一种通行的管理案例是决策案例。能使学生身临其境地像管理决策者一样进行思考,这类案例经常提的问题是:应该做什么?与现实决策相似的是,这些案例提供的决策相关信息也不完备和不完全可靠,因而不能单单通过系统规范的分析技术来得到答案。许多案例把诊断和决策联系起来,要求学生不但要分析情况,还要给出行动方案。

案例教学的另一基本要素是要采用苏格拉底式的循循善诱的教学风格,给学生分析问题的机会和分析案例的责任感并对其观点进行评论。案例教学中,导师的角色是促进讨论而不是写正确答案,即使学生有正确答案,也不应轻易表态。

二、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的优缺点

管理教育家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积极的教育方式必定成为管理教育方式发展的主潮流,1990年美国会计教育变革委员会(Accounting Education Change Commission)在第一份公告中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成为主动的参与者而非被动的信息接收者,应该界定和解决那些需要利用多种信息来源的非结构性问题。许多会计学教师把这一公告视为是更多使用案例教学方法的一种号召和呼吁。

案例教学有以下优点:

1.培养有效的思维方式。案例教学方法是基于这样一种信仰:即管理绝不仅仅是对现有分析技术的吸收和简单应用。案例教学导师深信教育应当能使学生迅速适应新的环境,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认为“重要的不是你受到了多少训练,学到了多少知识,重要的是你怎样接受训练,也就是你思维、行动训练的方式和过程”。

2.个性化学习。案例要求学生对其所面临的现实给出个人的解释并给出可行的解决方案,学生在个人知识背景和个人观点基础上进行学习。案例教学对成人教育特别有价值,而且在管理人员培训中占有支配性的市场份额,因为在职人员培训时,学员都有丰富的工作经历,能够在这基础上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

3.记忆深刻。案例教学是基于经验和现实世界而展开的,因而较易为学生接受,并且一旦学懂之后,将比来自讲课和阅读得到的知识更加牢固。

4.增强充分利用时间和处理模糊性的能力。案例教学教会学生怎样管理自已的时间,怎样处理模糊性,不得不在很紧张的时间内,在缺少完备信息的前提下作出判断并形成可信赖的行动方案。

5.锻炼沟通的能力。案例讨论有助于锻炼口头表达能力,以及劝说、玲听等与人打交道的技巧。

6.开阔视野。通过案例教学,学生接触到不同行业、不同厂商的千变万化的真实情况,这种接触能增强学生在面试和工作初期的自信心。

7.较高的参与积极性。许多学生发觉准备案例比起准备抽象的阅读材料更加有趣,案例课堂讨论也比参加讲座更为有趣。寓教于乐,教学效果必然更好。

但案例教学并非万灵药,也有许多限制:

1.相对于有些形式的学习是低效率的。有许多知识通过讲授可以更高效率地学习,有些学生对案例讨论的最初反应是:“为什么你不直接告诉我们应该知道什么,只要你告诉我们答案,我们就可以做下笔记并学习到这些知识点。”有些知识是能够很好地整理编写的,任何课程教学都不能单单采用案例教学就可完成,有时老师讲解某些材料并布置相关的阅读资料,能够有效地传授具体的理论和技术知识。

2.当所要学的东西是一种个性化的,不能明确表达的知识的时候,案例教学也可能失效。这时,老师不能告诉学生“正确”答案卢学生不得不独自与自身的洞察力的限制作斗争,并尝试从自身的经验中找出有意义的东西。

3.案例教学通常要求导师和学生付出更大的努力,只有双方的投人才能够达到学习的效果。没有投人就不可能学到知识,学生常常会发现自已的想法在与别人讨论时发生改变,这种改变正是学习过程的标志。

4.案例教学法有时会便一些学生望而生畏,很难思考并参与全班讨论,因而更喜欢恢复到传统的被动的课堂教学方式。

但是案例教学的优点是十分突出的,案例教学法在美国纽约Baruch商学院已得到广泛的应用。

三、财务管理案例讨论中学生的角色

准备与参与案例教学的宗旨是让学生处在商界人士的位置,模拟其处境,面对复杂多变的不确定环境,学会采取某一种立场,学会决断,作出决定。这种决定一般有三类:决定做什么,不作决定即认可现状,决定不作什么。

案例教学中学生的主要职责是准备和参与,案例准备各个不同,准备案例是一个个性化的过程,每个人都完全不一样,但从一般过程看,又带有许多共同的特点:

1.阅读案例。为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阅读,学生应先粗读案例,获得基本信息和对间题的基本概念,了解相关图表里给出的信息;再进行精读,彻底了解案例中提供的数据、信息和事实。可能的话,还应进气一步阅读和查找导师推荐的相关资料或根据自己的判断查找相关的信息来支持自己的分析。

2.进入决策者的角色。在掌握案例的各种细节与数据之后,应把这些数据加以组织整理,过程中必须实现角色换位,即以决策者身份考虑问题,以便联系各个细节,也有利于深入分析。通常应考虑以下问题:

①案例的主人公是谁?谁必须来解决问题作出决策?他的优势何在?面临怎样的压力?成功或失败会带来什么结果?

②公司从事何种业务?产品性质如何?需求状况如何?突出优势是什么?竞争对手是谁?公司的治理结构如何?是相对弱小或相对强大?什么方面弱小?什么方面强大?

③公司的目标是什么?追求目标的战略是什么?公司的营销、生产、财务政策分别是什么?财务报表表明的财务政策和财务状况如何?

④公司在追求既定目标方面做得如何?存在什么优势及不足?这些可以从杜邦分析体系得出判断)。

3.定义问题。管理人员最普遍的陷阱是认为手上的事情是最重要的,而忽略其他更重大的问题。举例来说:一种产品出现现金短缺,经理可能看重的是怎样融资,但问题的关键都可能是产品已进入衰退期。所以定义问题时要注意容易被忽略的想当然的假设条件,抓住最关键的问题,切忌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4.分析案例:抓住问题的关键。案例分析最主要的是判断,而非在一系列既定的假设基础上进行计算,计算只有用来说明观点时才有用。计算是相对次要的,重要的是必须站在决策者角度,在不完全信息和不确定前提下对一些假设条件作出判断。判断是深入分析的基础。分析时应注意抓住主要问题,避免过分拘泥于细节,案例分析的类型有以下凡种:

①综合分析(Comprehensive analysis)指出关键问题,作出判断并推荐备选方案,同时用定量定性分析来支撑结论。

②专题分析(Specialized analysis)不对案例作全面分析,而集中于案例的某一个方面或某一问题,某一备选方案作深入分析。

③引导性分析(Ieadoff analysis)事先预计讨论中会遇到什么样的问题,做好准备,适时提出这些问题,把讨论引向深入。

④结合性分析(Integrating analysis)用案例之外的统计资料、数据、事实、个人经历甚至一个小幽默来证明自己观点,丰富主体分析的内容与方式。

5.采取立场。深人的分析是为了得出对决策有用的信息,在此基础上,应形成自己对问题的看法,推荐自己认为可行的方案,并用分析来支持观点与方案。

6.课堂讨论。学生在案例讨论中只是聆听他人的观点,并接受别人的观点,案例讨论就注定要失败。学生基于以下原因应该积极参加讨论:A.学生有责任与其他人共享观点,观点的交换是案例讨论的基本内容;B.让自己的观点经受挑战,基于不同知识结构、不同认识水平和个人偏好得出的结论,也许会显得苍白无力,讨论可以使认识更加全面,更加深刻;C,锻炼从业能力。在现实工作环境中,工作能力大致取决于个人三方面能力:分析能力、沟通能力、说服他人的能力,案例讨论将使你的能力得到全面锻炼。

为了有效地参与讨论,建议学生一方面尽可能把大量的笔记留在课后完成,以便能集中精力参与讨论;另一方面,对每一次案例讨论都积极争取发言。

7.分析报告。学生在充分讨论后,应根据自己的观点写出案例分析报告,对以前的分析与讨论作一总结,加深理解。分析报告不是讨论记录,也不是自问答式的思想总结。一般在报告中应首先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者是备选方案,再围绕结论展开分析并用大量的数据和事实支持自己的观点。

四、财务管理案例讨论中的教师角色定位

案例讨论中教师的主要角色是创造一个有利于学习的氛围,负责引导、记录、组织学生的讨论,也可以在课堂上参与讨论。例如,重新把讨论集中到某些尚未深人讨论就被忽略的关键问题上,或指出某些更加敏感的事件,或鼓励大家认识某个学生分析的前提假设,或在大家都不以为然的时候赞同某个人的意见引起讨论。有时,教师总结一下案例讨论的结果,甚至针对与案例有关的资料作一个简短的演讲,所讲的内容与经验结合起来,使在课堂上枯燥无味的讲授重新具有活力。

教师应该做的主要工作是:1.了解案例的数据、事实细节,并熟悉相关的材料;2.事先进行周密的教学准备并有一系列问题用来引导讨论;3.讨论时认真听取学生的发言。4.有效地鼓励学生参与讨论;5.控制课堂讨论。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参加讨论,保证讨论范围不偏离主题,让针锋相对的观点能够表达出来。同时,使学生的讨论激烈但又富有理性,比如要制止学生在下面窃窃私语,要求讨论时既要热烈、尖锐又要真诚、相互尊重等等。

教师应该注意似下两点,否则可能导致讨论失败:

1.避免成为讨论的+心。教师的评论应该通常是简短的,不进行判断,没有导向性,而且通常是以提问的方式表达出来以便使讨论继续。投影等方式应该尽量少用,因为这样会使讨论集中到投影的内容而忽略了更重要、更有意义的其他因素。

2.除了只有一个唯一正确的答案或全班都不能得出答案的情况之外,要避免给出肯定的观点或答案。因为如果老师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方法,学生往往会不加分析地接受老师的观点,而放弃自己的想法,而这些想法也许本来也同样正确甚至在他们的假定和个人观点基础上会更加有说服力。

五、结论:案例教学是过程而非结果

学生应该把案例教学看作是自身所掌握知识和商业判断能力的一系列测试。科学问题和工程学问题具有唯一正确的答案,但财务管理案例与现实经济生活一样,实际上很难说有“正确”的答案。问题关键是要从讨论中获得一种今后在工作中能够用来处理不同情况的能力。对案例教学而言,学习的过程就是学习的内容,教师教学的过程就是教学的内容。

注:①有些教师把用来证明某些观点或理论的例子(如某一特定公司抓目的计算或具体的回归分析)标榜为“案例”。但这是一个概念错误,因为它的推理过程仍然是演绎式的而与归纳性的。

案例研究方法范文6

以“多边形面积计算的实践活动”课为例,分析一下,我是如何设计这节课的,以及五年级学生在学习几何初步知识方面掌握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情况。

1 以数学思想方法为主线安排教学内容。

第一阶段:回忆整理所用的数学思想方法。

在这节课中,我首先以学过的五个多边形的面积公式及其推导过程为载体,让学生回忆整理其中所应用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先让学生说出五个图形的面积公式;然后分小组讨论每个公式的推导过程;接着我又让学生应用转化思想说出

最后让学生讨论,回忆整理出其中所用的数学思想方法主要有:割补法、拼合法、平移法、旋转法,迁移思想、转化思想等。

第二阶段:应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我设计了四道实际应用题目。(实践操作题。观察发现题,先估后验题,解决“买地”题)(1)实践操作题:让学生观察教室里哪些物体的面上有我们学过的图形,然后各小组自选一个图形测量出必备的条件计算出这个图形的面积。(2)观察发现题:(如图2),运用观察、比较的方法找出这几个图形的异同点。(3)先估后验题:①在图3a中大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48平方厘米。小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多少?②梯形的面积是72平方厘米。涂色部分面积是多少?

教师先不出示数据只出示题目,让学生直接观察估出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然后再出示各数据,学生进行验证估算结果的正确性。(4)解决“买地”题:某村有一块荒地,如图4所示,准备以每平方米200元的价格出售,如果买方有1.2万元你认为够吗?

要求学生用多种方法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如图5所示,学生用的方法有:在练习中,不以得出答案为目标,而以学生能否应用各种数学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目标,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和自我评价等过程,提高学习的能力,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2 学生掌握数学思想方法的情况统计如下:

(1)主要的内容:有数格子法、割补法、拼合法、平移法、旋转法、分割法、补足法、移位法、找等量法、先估后验法、观察对比法等以及迁移思想、转化思想、优化思想等。

(2)掌握的深度:能说出所用方法的名称,并进行演示的占总人数的90%以上,还能有条理地叙述推理过程的约占总人数的50%。

(3)掌握的广度:这些方法中全部掌握的占20%左右,大部分能掌握的占80%,只掌握半数的占90%以上,其余(10%)的学生只掌握一些最常用的方法。

3 学生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存在的问题:

(1)观察无序。如前述观察发现题,学生不能按从“总体一部分一总体”的观察顺序,先说出共有哪几个图形,然后再说出每个图形的已知条件和可求的面积,最后再进行比较找出四个图形中的异同点。一般都是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思维缺乏条理性。

(2)估算能力差。估算不光是一种技能,更是一种良好的习惯与意识,它能帮助学生自觉地注意计算结果的合理性。前述先估后验题,能估出第一幅图的学生占绝大多数,而能估出第二幅图的却寥寥无几。这说明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还不够强,这是一个薄弱环节。

(3)盲目分割现象多。前述“买地”题,要求学生采用多种方法求组合图形的面积。作业中发现。学生都会用分割法进行计算,但盲目分割的现象多。如图6所示有的分割成这种情况:学生只考虑方法要多,而不去考虑使用这些方法能否使计算简便,初步统计有出现盲目分割的学生约占66%。可以看出学生的优化意识还不强。

二、教学启示

启示一:重视思想方法,落实培养目标。

关于“获得数学思想方法”这一目标的落实,我曾经走过以下三种历程:(1)只重视知识技能的获得,根本不提所用的数学思想方法。(2)只提出所用的数学思想方法的名称,而学生并未实际掌握。(3)以数学思想方法为主线,让学生运用它去获取知识和技能。现在我教“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这节课时,就让学生自己变魔术,把一张长方形纸沿一条直线剪一刀,变成两个图形,再拼成一个新的图形,如图7所示。

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变化前后两个图形什么变了什么没变,让学生明白“等积变换”的原理。再回忆我们所用的方法,总结出“割补法”的作用。在这个基础上,让学生思考如何找出求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这样,学生就能自觉地运用“割补法”与“等积变换”的原理,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已学的长方形进行推导,做到不但能说出思想方法的名称,还能具体演示和说明推导过程。显然,我们应该提倡第三种做法。

启示二:开展探索活动,运用思想方法。

分析自己所上的课,发现在开展探索活动中,往往存在三个不够:(1)提供的探索时间和空间不够。(2)提供探索的材料和民主气氛不够。(3)探索活动发挥中师生、生生合作的作用不够。如在学习“三角形的面积计算”这节课上,当学生探索把三角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时,过去我是这样处理的: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好的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拼看,可以拼成已学过的什么图形?然后立即进行公式推导。这样课堂上好像在探索,实际上却是按教师预先设计的方案,用统一的思路与材料在被动地操作而已。现在我则拿出较多的时间,让学生敞开思想,先猜一猜:用一个三角形可不可以?用两个三角形可以吗?用什么样的两个三角形才可以呢?然后自由选择,分工尝试,教师下组共同探讨。这样,课堂上学生就多一份猜想的冲动,多一点自主求异的思维和争优的雄心。在这种情况下点明所用的思想与方法,学生一定印象深刻。

启示三:对比、分析、总结、领悟思想方法。

在学习时,除了要多进行实际操作外,还要适时进行对比、分析与总结,让学生掌握它的特点,明确它所依据的原理,并加以命名,这样学生才好记,好说,又好用。如教学“梯形的而积计算”时,在展示各种探索成果之后,引导学生做下面三项工作。

(1)找出异同点。相同点:都是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不同点:转化的方法不同,①②是用一个梯形转化,③④是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转化。

(2)分析根据的原理。都是根据“等积变换”的原理,

(3)总结特点并命名。①②是找腰中心点、割补、旋转一割补法:③④是重合、旋转、平移一拼合法。都能推导出梯形面积是5=(a+b)×h÷2。

启示四: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应用水平。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由问题诱引,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如在教学“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中,设计像本课“买地”一题的问题情境,就能让学生展开多角度的思维,综合应用所学的各种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在多种解法面前,我注意组织学生分析研究。如这道题分割成两块就能解决问题,对于分割成i块、四块,甚至五块的现象,我就引导学生讨论,它们有什么特殊意义,从中既让学生增强了优化意识,又让学生发现了“找等量的方法”。例如:

①以长方形为等量:6×5×2.5=75(平方米)

②以三角形为等量:6×5÷2×5=75(平方米)

又例如在学生分割的基础上,我启发学生发现各分割块之间的等边关系,引导学生进行移位,拼成一个已学的图形。

①变成梯形:(10+5×3)×6÷2=75(平方米)

案例研究方法范文7

关键词 PBL 工程案例 实践实验 教学方法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Teaching Reform Methods

Based on Combination with Projects and PBL

LV Chao, LI Qingjun, LIU Shuang, CHEN Leilei

(College of Engineer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Oce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1036)

Abstract Based on analyzing and summarizing in my undergraduate course teaching theory and practice on the basis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proposed teaching method based on Projects and PBL (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 combined. Project to build the library, and the PBL teaching methods improved, better able to solve a single problem encountered in PBL teaching methods. This method can provide help and reference for the reform of teaching methods of other discipline s and academy.

Key words PBL; engineering case; practice experiment; teaching methods reform

1 现状分析与问题总结

通过对我校学生学习方面的调研,发现在问卷调查中有多数学生承认具有主观能动性与自控力差的问题,而且不愿意自发地去改变。这些因素的存在,使得学生学习兴趣热情低、课堂互动效果差、自主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弱。针对上述问题,面向实践课程,本文提出了基于工程案例与基于PBL相结合的课程教学方法。

国内外学者针对基于PBL的改进教学方法进行了研究。有研究将教学科研项目融合到PBL教学中,分析了在计算机课程中实施步骤、考核方式以及取得的效果。研究者以面向工程基于项目的形式展开的课程改革方法,应用在计算机、土木以及交通等工科专业。有学者对信息系统专业提出了面向能力培养的实践课改方法。有研究者针对教学内容设置进行了分析,进而从观念模式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课改分析和探讨。有研究者将PBL方法应用于实验实践课改中,取得一定效果。文献分析显示,现有方法中有些对于执行操作有一定难度,有些对于PBL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较难实施和解决。

综合上述分析,可见基于工程案例与基于PBL的方法各有优缺点。各自的缺点限制了效果的发挥,而采用两者结合的方法可以较好地充分地发挥两者的优点,能够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提高自我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并且培养学生沟通表达等综合素质。依托物流系统仿真实践课程,应用本方法,对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2 基于工程案例与PBL结合的教学改革方法

首先构建合适的工程案例库,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理论课程综合案例,教师团队科研项目,产学研基地实际企业需求。以工程案例库为依托,结合PBL教学方法,依据实际情况,将PBL教学方法包括的几个基本组成要素结合教学环境条件,加以改进。方法实施步骤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针对现存的主要问题因素入手,分析解决其关键因素的方法,并结合实际状况加以调整。理论课程内容结合实践案例,调整工程案例,便于方法应用。结合科研项目等综合案例,建立课程考核备选题库。(2)讲授过程中,以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利用所学基础理论知识,融入实际案例并加以分析,使得学生初步建立完成案例任务的基本思路,可融合所学相应知识,提升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3)实施过程中为学生讲解主要注意点与自主学习的方法,利用简单初步案例,学生自学并完成初级案例,规定在时限内完成,教师适当启发式指导。此阶段为全班级执行,不分组。观察初级案例的完成者顺序,表现优秀的选为分组小组组长,进行划分组别,分发综合案例题目。(4)学生组别之间相互讨论,组员问题需组长解决,教师做适当启发式引导,纠正公共错误和注意点。全程观察实施效果,并记录数量变化。(5)实时跟踪方法实施效果,通过分析调查问卷,改进方法与实施方式,完善相应的实施过程和方法。(6)将改进的方法结合教学案例内容资料,进行多次实施,分析使用的效果,总结主要问题,对方法加以改进,补充完善教学实施方法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工程案例。

3 工程案例库构建

在构建工程案例库的过程中,主要是注意将案例进行重构,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避免案例题目过难或过于简单。收集整理各个案例与需求,并结合课程内容进行调整,遇到综合问题较为复杂的,可以将之划分为多个子项目,并通过分别解决子项目案例的方式,最终综合整合完成复杂大型案例。以多通道仓储物流系统优化工程案例为例,可将多通道转化为少通道,进而再进一步分析。

4 应用实施分析

结合本文提出的方法,通过在实际案例中的应用,在短学期实践课程中得以实施,时间为2周,每周8学时,适用人数60人,观察实施效果发现:(1)运用所学基本理论知识和工程案例相结合,丰富并及时更新了课程案例内容,体现了课程内容的时效性,避免盲目更新课程内容。(2)工程案例的融入,让学生真正了解企业实际需求,更新了理论课程知识,真正做到了教学内容的实时更新,在新思维的激励下更易投入学习与实践中,因此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显著。(3)对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了调查,设置组长的方式能够较好解决PBL教学方法中师资不足的缺点,同时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互动,调动了学生积极性,每人的作业报告在融合集体思路的基础上,较好地提升了自我处理问题的能力。(4)课程结束后,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超过90%的学生觉得方法具有较好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在方法使用过程中工程案例的补充及其划分也较为重要,否则会影响实施效果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该方法并不适用于所有课程教学。

5 结论

本文提出的基于工程案例与PBL结合的课程教学方法,能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较好地解决学生面临的学习效率低下的问题,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兴趣,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沟通表达的综合素质。以问题案例引导,采用启发式、探究式、工程案例式、小组讨论式、相互监督式以及开放式等多模式结合的实践课程教学方法,贯穿于整个授课过程,可提升教学效果。

基金项目:上海海洋大学教学改革项目(A102091403 0021)

参考文献

[1] 王立强,王晓萍,杜立辉. 基于项目学习和实践的课程改革创新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4):114-116.

[2] 左建勇.面向工程的实训教学模式与案例分析[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7):157-161.

[3] 陈宇.基于项目学习模式在计算机软件教学中的运用[J].时代教育,2011.8:181.

[4] 马万经,杨晓光.基于项目学习模式的交通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理工高教研究,2010.29(3):105-107.

案例研究方法范文8

关键词: 案例同步 项目驱动 边讲边练

“创新型”和“质量工程”人才培养是国家对高等院校提出的人才培养的战略性方针[1],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实践和创造能力,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实践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以上这些能力的获取与课堂教学密切相关,本文旨在对程序设计类课程通过整合、优化课程内容,突出课内同步训练、课外项目合作两项主要教学活动,增加实践课时等手段保证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一、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现状

1.教学活动。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一项单调乏味的理性活动。一般是教师口授、板书,学生耳听、笔记,所谓的多媒体课件不过是单纯地将纸质课本复制粘贴到PPT上,整个教学活动和教学结构都围着教师转,学生的学习始终处于被动应付状态,在课堂上自主活动整体缺失,学生缺少自主探索[3]、合作交流、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很少有机会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意见,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封闭,不利于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与创造性的发挥。

传统的“一次授课、一次实验”的教学模式中,理论课教学内容信息量大,实验课教学时间短,很难在有限的实验课时间里练习理论课所有的知识点,而且大多数学生在实验课时已经对理论知识淡忘了,不但增大了教师辅导的工作量,而且不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练习、巩固和提高,实验效果不理想。

大部分学生学习依赖性强,自主学习意识薄弱,没有从灌输式学习观念中转变过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注重预习和复习,课外学习工作量少,课后不知如何加深和理解所学内容,抄袭作业或不交作业现象时有发生,他们的学习动机仍停留在较低层次;另外学生课外学习资源不充足,缺乏有效的平台驱动。

2.实践应用。

对课程的实践性重视不够,实际知识运用的训练较少;学生基本程序设计能力差,缺乏完整的程序设计方法,所学知识不成系统,实践课效率低。

实践教学不够系统和完善,实践项目的设计没有充分考虑能力目标的培养而过多关注程序语言本身的特性。学生缺乏专业程序设计的职业素质与意识,代码质量意识弱,代码质量差,缺乏中等规模以上的程序设计能力。

实践题目常常采用书面或验证性实验的形式,以标准化习题和简单的编程题为主,缺少对知识灵活运用的练习题,缺少专业性编程基础的练习题,缺少对程序实际运行的检查,从某种意义上引导学生只关注基本概念和语言要素,忽视了对程序设计能力的锻炼和培养。

学生口头表达、与人交流、团队合作能力差。从事软件行业的学生的工作对象往往是机器,加之讨论交流机会甚少,导致学生的答辩、辩论、陈述的能力较差,对问题心知肚明,但是往往表达不清。

3.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单一,多数以笔试为主,会做题即可,不能凸显程序类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部分学生只靠死记硬背书本知识的复习方式即可获得高分,致使不少学生对实习实践的重视度不够,课外学习、复习、查阅资料积极性不高,最终导致高分低能。传统的教学评价,过于注重结果的终结性评价而忽视对实践过程、课外学习的评价[4]。

教师在授课学时与学生交流较少,对学生的掌握知识的程度了解甚少;实验课时工作量大,程序设计题无法仔细评判,课后交实验报告的方式很难判断学生是否掌握知识点,程序是否实际可行,是否可以产生正确的结果,教学质量难以把握并提高[5]。

由此可见,课堂活动安排单调、课外缺乏有效驱动、实践教学脱节、考核评价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表明目前的课程教学模式不尽科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项教学改革大胆实践,探索出了许多科学、高效的教学方法,其中“案例同步、项目驱动”就是其中的一朵奇葩。

二、“案例同步、项目驱动”教学特色与目标

本项教学改革针对所在专业程序设计课程群自身的特点和专业定位,建立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上,强调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辩证统一,进一步丰富课程的教学组织形式,实行现场编程、案例研讨、课程设计等多样化课堂组织形式,突出课内同步训练、课外项目合作两项主要教学活动,变面对面的讲授与接受的教学模式为信息化的形式,将教学场地搬出课堂,走进机房,让学生在实际编程环境中学习;同时,教学过程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基础,以项目为驱动[2],营造探究性学习、协同学习环境,树立学生的自主学习观念,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当中,鼓励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实现,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最终通过交流反馈机制、多元过程性考核评价体系衡量教与学的效果。

这种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过程是双向的,既包括教师如何教的过程,又包括学生如何学的过程。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的角色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与合作探究者,主要职责是为学生导入知识,提供案例、指导项目;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同步案例、项目驱动主动灵活地应用认知学习策略,自我激发学习动机,促进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能力的提高。

三、“案例同步、项目驱动”教学方法和手段

“案例同步、项目驱动”探究式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案例为基本探究内容,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讨论问题、总结、归纳的机会,营造探究、质疑的氛围,促使他们自己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各种途径解决项目开发中的诸多难题,将自己所学知识自主应用于解决课外项目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整个教学过程在机房进行,不严格区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授课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进度、学生掌握程度,采用循序渐进、案例研讨、边讲边练的方式,同时完成理论与实践探究式教学。

1.探究型案例设计――探究式教学方法的关键。

程序类课程与其他课程一样,教师必须吃透教材,反复备课。必要时可以调整讲课的章节次序,对教材进行更好的组织和再加工。教研活动时认真分析每次教学活动的理论知识点,制作适合研讨的教学案例及实践题目,将教学主要内容、主要技能训练合理地分配到各个典型案例或工作任务中,围绕一个重点案例设计多个小的工作任务。成功的探究型案例一是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所讲内容,二是可以促进学生交流和自主学习,三是实用。

2.理论教学环节采用讨论式教学――学生自主建立思维过程。

如果教学改革只是单纯的教学场地的变化,教学形式仍然是枯燥的讲授,那么久而久之这种教学形式不免流于形式。基础理论课环节按照“教师导入―讨论交流―知识拓展”的教学流程实施。(1)针对相对复杂、难于掌握的语法知识,可以采用“抛砖引玉”的讨论式教学,也就是教师给出理论与解释,让学生用以前所学的专业知识或者实际遇到的问题进行案例详解,使学生加深对问题的理解;(2)对于程序设计理论部分的知识,可以采用“身临其境”的讨论式教学,设置情景模式,并将学生分为多个开发团队,使学生能够亲身体验程序设计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对所学知识留下更深刻印象,获得相应的应用能力。

学生在已经学习和掌握语法基本特性和程序结构的基础上,经过思考和讨论完全有能力对案例提出不同见解,教师需要把握学生思维的转折点,适时点拨,启发诱导,最后对学生提出的各种方案和实施步骤进行总结和评价后完成理论教学部分。教师要对讨论式课堂进行适当控制,讨论完毕后进行关键知识的总结。

3.实践教学环节采用边讲边练――迅速消化知识点。

实践环节按照“项目任务―分组探究―任务拓展―完成评价”的实践流程。教学实施过程中,在完成程序设计探究阶段后,学生按照自己提出的算法思路并结合教师的意见写出相应的程序代码,在随后的上机环节中编程实践各种算法,从而完成整个知识点的实践教学部分。对于不懂的地方,学生可以立即通过电子举手询问老师,老师也可单独与某个学生或学生组进行信息讨论,还可监视、控制学生的用机情况。这种授课模式综合了传统的理论课和实验课上课模式,且符合程序设计类课程的特点,能让学生迅速消化知识点,不会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且能做到教学目标的动态生成性。

4.课外学习采用项目驱动教学――增加课外学习工作量,激励创新。

项目驱动教学法是指整门课程课下自始至终是以小组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贯穿进行的,教师首次上课时提出项目要求,并向学生展示项目最终状态,细化该项目中需要用到的知识点,并指出这些知识点将在哪些章节中讲授到;并且可提供给学生一个学习进度图,标明了课程的进程及课下项目应该完成的状态。贯穿项目要满足的核心条件包括:该项目能将教学课题的理论知识点和实际技能结合起来;学生能独立制订计划并实施,必要时,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可以自行组织、安排自己的学习行为;有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要求学生运用新学习的知识、技能解决过去从未遇到的实际问题;有一定的难度,某些实现模块需要学生课后查阅资料寻求解决方法。

在课上完成实验案例的基础上,在课外时间教师指导学生逐步用所学知识点完善项目,指导过程可以灵活地借助各种可用时间和媒介,课程结束后对项目质量进行检查和答辩。这样,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点,而且通过项目将这些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开拓了思路,提高了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5.评价交流反馈机制――提高教学质量。

建立学生与教师评价的交流反馈机制,在教学中,学生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予以评价,教师结合学生的掌握程度、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实时总结,及时找出教学中的不足,加以改进。在一个学期中,学生对老师的评价是多轮的,教师能直接与学生交流,学生能从这种交流中获得反馈,最终教师改进教学方式。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主动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倾听他们的想法,洞察他们想法的由来,引导学生丰富、调整自己的思维。

6.多元化、过程性学习评价机制――评价指导、总结反思。

教学评价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方法的重要手段。评价应该是一个动态的、持续的过程,应该贯穿于教学始终。建立多元的专业课程考核与评价体系,改变过去以期末考试为主的单一化形式,通过课下指导加大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监控,教师精心设计项目答辩题库和笔试试卷,把课堂成绩、实践报告、项目设计及答辩、课程考试、创新能力等要素纳入多元评价方式中,课程进行中多次通报学生各项成绩,更全面地反映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效果。

四、结语

针对程序设计类课程特点,开展课堂组织形式、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弥补了学生课堂自主活动缺失,消除了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实现了以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考核为主的评价体系,对程序设计类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进行了有益探索。

参考文献:

[1]卢昌荆,邱锦明.IT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改革[J].计算机教育,2011(2):8-11.

[2]张敏辉.将案例驱动教学法运用于程序设计类课程的实践与成效[J].高等教育研究,2012(2):29-31.

[3]俞卫华,薛冰冰,李敏.培养主动学习能力为主线的C语言教学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2(34):68-69.

[4]宋昆.项目化教学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探索[J].科技信息,2010(15),234.

案例研究方法范文9

关键词 区域产业经济布局;高职专业布局;契合度评价;现代物流业;物流类专业

中图分类号 G71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7)01-0024-07

高等职业教育(以下简称“高职”)作为与经济发展关联度最为紧密的教育层次和类型,办学定位是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引领产业发展。高职办学的根本落脚点在专业建设。近年来,为更好地对接产业,很多地区和高职院校整合专业资源,通过建设专业群来对接产业办学。根据区域产业经济的布局来研究区域某个专业的布局是高职办学策略研究的关键,需要根据产业布局和专业布局的现状来进行评价,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研究现状

本文中所述专业类是指高职专业目录中的一级大类和二级类;专业群是指由一个或多个重点建设专业作为核心专业,若干个工程对象相同、技术领域相近或专业学科基础相近的相关专业组成的一个集合。因此,专业群往往由专业类中的几个专业或跨专业类的几个专业组成,一般有一个核心专业,服务于1~2个产业,通常有一个产业作为主要服务的产业。“高职专业布局”可以是一个专业中多个方向的布局,也可以是一个专业类中多个专业的布局。

已有不少学者在高职专业(或专业群)与产业经济对接的理论上作出研究,认为两者具有较强的关联度,在专业(或专业群)的布局上应服务于产业经济的发展。科学的设置专业是提升高职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重要举措之一[1]。张舸认为我国高职普遍存在专业布局滞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问题[2]。高小泉认为目前我国普遍存在高职专业布局与区域产业集群结构特征相脱节问题[3]。杨振军认为高职专业布局合理与否的标准是区域内高职专业的种类、人才培养规模是否能满足劳动力市场的基本需求,与区域经济、产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结构是否基本匹配[4]。桑雷、尹玉珍、马蕾认为高职院校需要按照区域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特点,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布局和专业结构调整[5]。杨善江认为常州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常州高职教育园区走专业“群”发展的道路,应当建立起专业群与产业群“双向协调机制”[6]。吴岳军认为,应通过本土化的专业、专业群来服务地方产业[7]。邓鹏、赵晓琴、许健通过对新疆2007-2012年的经济数据和高职教育数据分析,得出了农学专业对产业的正向促进使用关系[8]。张苗、赵静、张尹莉对皖江城市带产业集群与高职教育的特征序列进行了关联度分析及关联度排序,得出高职专业结构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9]。赵昕、张峰认为基于产业集群的职业教育专业集群是区域高职服务产业发展的一种模式[10]。

从省市地理范围、跨地理范围的协同发展等不同视角,有学者在对区域产业经济的布局和高职专业的布局对比后进行了现状、问题和对策分析。王玉婷分析了广东省及广东省内的珠三角、粤东、粤西和粤北四个区域的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的错位幅度[11]。章建新认为高职专业建设应服务于区域产业发展来进行专业布局和功能提升,并以天津市为例进行了分析[12]。杜怡萍对广东省的高职专业与产业结构进行了对比分析,找出了广东省高职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匹配度不高、结构性短缺严重等问题[13]。倪永宏、王武林、黄兴海以苏中为例重点分析了该区域的经济发展特点与产业结构,提出了通过重点发展与主导产业对接的专业、增强高职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的适应性等建议[14]。柳燕君、吕良燕在文献[15]中,以及杨振军在文献[16]中均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角度出发,对北京市高职院校的专业布局结构提出了调整建议。孙莹、闫丹在文献[17]中,张艳、孙婉、张默等在文献[18]中均针对辽宁省高职专业布局存的问题,建议根据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引导高职院校围绕不同的产业群建立相对应的专业群,并优化专业设置结构。张菊霞、任君庆认为宁波市高职已基本形成了与重点发展产业相对应的专业布局,但存在专业重复率高、内涵建设整体水平不高的问题[19]。李真真、陈庆合、孙芳芳等建议山东省高职院校应当按山东省的区域行业设置特色专业[20]。唐继红通过对重庆市“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定位和高职专业设置现状的分析,提出了调整和优化高职专业布局的建议[21]。

可见,有关区域产业经济布局与高职专业布局的关系、内容、问题、对策已经有了一定的研究基础。此前的研究作定性分析的较多,产业结构用产业在GDP中的占比与专业点在所有专I点中的占比作比较分析的较多,做一、二、三产业这些大产业宏观层面研究的较多。但是,目前尚未见有专门针对省级区域内某个高职专业(或专业类)布局开展研究工作,亦未见有量化的评价研究出现。

二、研究思路

本文提出如图1所示的研究思路:提出基于区域产业经济的高职专业布局研究方法,该方法分为若干个可操作的研究步骤,提出区域产业经济布局与高职专业布局契合度的量化评价量表;以湖南省高职物流类专业的布局研究作为案例剖析;通过分析湖南省国民经济“十三五”规划纲要和现代物流业的专项规划,得出湖南省现代物流业的布局;统计分析湖南省高职物流类专业的布局现状,与湖南省现代物流业的布局进行对比分析,作湖南现代物流业布局与高职物流类专业布局契合度的定性评价;针对湖南现代物流业布局与高职物流类专业布局契合度用量化的评价量表进行定量的分析评价,找出湖南省物流类专业布局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湖南省物流类专业布局问题的对策。

三、区域高职专业布局的研究方法

本文提出一种通用的基于区域产业经济的高职专业布局研究方法。

(一)产业规划、专业布局现状分析

高职要服务于区域产业经济发展,人才培养的方向就要与产业发展保持一致,但学历教育的培养时间较长,高职专业的布局和教学内容需要有一定的超前性。要得到产业发展的方向,最好的参考素材就是区域产业有关的规划;再结合区域专业布局的现状来对比分析。

(二)产业与专业布局的对比分析

对比分析是要将产业经济布局情况与专业布局情况进行定性的对比分析,见图2。

从产业有关的规划可以得出未来产业发展的方向、产业集聚的区域、要打造的产业特色、会出现的产业新兴业态。

从专业布局的现状可以得到专业与专业群设置的情况、专业在地理位置上的区域分布情况,专业的毕业生人数、重点与特色专业的情况,专业与专业群重大的产学研一体化布局举措;专业与专业群的建设与创新情况等。

将产业与专业布局对比,可以定性分析发展方向的趋同性、地理布局合理性、产业特色的支撑能力、新兴业态的支持力度、专业结构的合理性。

(三)量化的契合度评价

下面提出一个简单的量化衡量产业经济布局与专业布局契合度评价的量表,指标主要根据图2所示的定性对比分析的5个方面进行设定,见表1。

有了量表后,根据定性分析可进一步得出评分结果。可认为80分以上为优秀,专业布局只需少量调整;70~79分为良好,专业布局需要做一些优化和调整;60~69分为一般,需要对专业布局做较多的改进;60分以下表示专业布局与产业经济布局不相适应,存在的问题较多,需要大量的变革、改进。

(四)专业布局问题的查找

可将问题的查找范围放在评价指标的5个方面。

(五)专业布局问题的对策分析

有了对问题的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总体的评价,接下来就可以有针对性的对问题提出解决对策。下面以湖南省物流类专业的布局作为案例研究。

四、湖南省物流类专业的布局研究

(二)高职物流类专业布局情况

高职专业在2015年经过了一次专业目录调整,在这次调整中物流成为一个二级类。物流类中有物流工程技术、物流信息技术、物流管理、物流金融管理、工程物流管理、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采购供应管理7个专业。还有一些与物流业紧密相关的专业,如港口物流管理、铁路物流管理、航空物流、快递运营管理。接下来的专业布局分析中,将这4个专业作为物流类专业分析,共计11个专业。2016年,湖南省65所高职院校中一共有27所高职院校办有物流类专业;共开办有物流类专业点39个,分布情况见表3。近年来湖南省物流类专业毕业生人数情况见表4,其中,毕业生人数为0的表示是新增专业,暂无毕业生。

于湖南省高职院校的物流类专业大多从物流管理专业变化而来,专业开设的课程带有浓重的物流管理专业色彩。普遍开设的专业核心课程有仓储管理实务、运输管理实务等,非物流管理专业(和专业方向)根据学校办学的实际情况和专业方向的偏向性设置一些方向性课程,如物流工程技术(制冷方向)开设有食品冷冻学、冷链管理等专业核心课程,航空物流专业开设有航空港物流运营、飞机载重与平衡等课程。

在专业群建设上,湖南高职院校大多将物流类专业作为某个专业群的非核心专业来建设。仅有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将物流管理专业作为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群的核心专业,将物流信息技术专业作为先进物流技术专业群的核心专业。

有产学研合作上,湖南的物流类专业已经做了大量的探索与合作,如湖南省第一家职业教育集团――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教育集团;行业公共信息平台――湖南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与顺丰快递开办了“顺丰班”。高职院校的物流类专业教师为物流企业提供了大量科研服务,部分学校还承担了编制物流规划项目、建设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等任务,如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建设的长沙市现代服务业公共实训基地现代物流实训中心、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的智能物流实训中心等。

(三)布局对比分析

1.发展方向的趋同性

从湖南现代物流业的布局可知,总体上“十三五”期间是“一核三区多园六通道”“物流工程”“五大特色物流”“促进物流业集约发展”“提高物流现代化水平”。下面做出“发展方向的趋同性”的定性分析,如表5所示。

2.地理布局的合理性

从表5中可以看出,地理布局合理性的对比分析,在湖南省现代物流集聚的“一核三区”中,分布不均衡,专业点的布局长株潭核心区27个,大湘西地区1个,洞庭湖地区4个,湘南地区6个,湘中地区1个;且39个专业点中仅物流管理专业就占到25个;目前仅物流管理、物流工程技术、物流信息技术、物流金融管理4个专业有毕业生,其他7个专业暂无毕业生。因此,总体上的定性评价是“集聚区域都有专业提供人才培B服务,部分带动相关专业以群方式提供人才培养服务”。

3.产业特色的支撑能力

在对“物流工程”“五大特色物流”的支撑上,尚不够有力,一些方面的支撑力度明显不足,如保税物流、再生资源回收物流等。因此,可定性为“一般性支撑”。

4.新兴业态的支持力度

对现代物流业的一些新兴业态,如物流金融、互联网+物流、多式联运、两业联动、物流物联网、物流云计算、物流大数据等的支持上,已经开始有一些专业出现,如物流金融管理;已经有一些产学研合作平台的出现并已经运营多年,如湖南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已经有一些新技术课程被开发出来,如RFID技术、条码技术、卫星定位系统、物流信息技术与应用等。然而,这些课程对新兴业态的支持还不够全面,许多方面还没有开发出专业核心课程,如互联网+物流、多式联运、物流大数据等。因此,对新兴业态的支持力度可定性为“一般性支持”。

5.专业结构的合理性

湖南省现代物流业的大部分重点业态、新兴业态可以找到专业、专业方向或课程进行支撑,但有少部分找不到支撑,如保税物流没有专业、专业方向和课程支撑,港口物流管理暂时还没有毕业生,说明专业结构尚需向现代物流业结构靠拢和改善。此外,已有专业结构和毕业生人数中,物流管理专业占比最高,2016年专业点占比和2013-2015年毕业生人数占比分别为64%和95%,见图3。许多体现地方现代物流产业特色及重点发展方向没有专业点进行支撑,也找不到合适的毕业生从事岗位工作。

通过前文所述的分析,可以归结出高职物流类专业的布局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高职物流类专业的布局落后于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两业联动、多式联运暂无专业或专业核心课程作为支撑;港口物流专业刚刚新增,无毕业生;无农产品冷链物流、农村物流专业或专业核心课程支撑;快递物流没有专业进行支撑;边贸物流及农产品物流没有专业或专业核心课程支撑。

二是高职物流类专业的地理布局不合理。物流类专业点大多数分布在省会长沙,其他区域很少;物流管理R刀来螅其他专业布点很少;大湘西地区布点过少,仅1个专业点;在洞庭湖地区、大湘西地区、湘南地区没有以物流类专业为核心的专业群;大湘西地区缺乏布局边贸物流及农产品物流有关的专业或专业方向;洞庭湖地区缺乏布局农产品冷链物流及农村物流专业或专业方向;湘南地区缺乏布局无水港、农产品物流及快递物流专业或专业方向。

三是对湖南的特色物流支撑能力不足。保税物流、再生资源回收物流、优势产业物流、快递没有专业或专业核心课程支撑。在先进物流技术上(如云计算、大数据等)尚无专业核心课程支撑。

四是现代物流业新兴业态的支持力度不够。主要体现在:对物流信息技术应用的新技术课程开发太少,很少有开设新技术课程;现代物流业的新型业务课程开发较少,如物流金融、互联网+物流、两业联动、多式联运等。

五是专业结构不合理。专业及专业方向的设置离现代物流业发展有一定的差距;快递运营管理、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暂没有专业点布局;物流管理专业布点相对过多,特色物流及本地化物流所需的专业布点过少。

(五)对策

1.改善高职物流类专业设置,新开发非物流管理专业

如表7所示,可在大湘西地区新开发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专业(农业物流方向)、物流管理专业(边贸物流方向),用物流信息技术专业及这些新开发专业构建一个与大湘西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物流特色专业群;在洞庭湖地区可新开发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专业,用港口物流管理专业及这些新开发专业构建一个与洞庭湖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物流特色专业群;在湘南地区新开发港口物流管理(无水港物流方向)、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农业物流方向)、快递运营管理专业,用铁路物流管理、工程物流管理、物流工程技术专业及这些新增专业构建一个与湘南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物流特色专业群。

长株潭核心地区也有较大的改进空间。可新开发快递运营管理专业、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专业、港口物流管理专业,增加物流信息技术、物流工程技术、工程物流管理、物流金融、航空物流、铁路物流管理等非物流管理专业的布点,增设物流金融管理(保税物流方向)、物流管理(再生资源回收物流方向),除已有的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群、先进物流技术专业群,可新构建现代物流金融专业群,这样在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上均有现代物流专业群进行覆盖。

此外,结合湖南本土产业特色新开发专业方向,根据学校的办学特点在已办的和新增的物流类专业上,结合特色产业开发专业方向,如物流类专业的工程机械物流方向、轨道交通物流方向等,将这些专业方向纳入到学校具有行业特色的专业群建设范围中,在具有较强的办学实力和产学研资源整合能力的专业或专业方向上,作为专业群的核心专业来进行打造。

2.推动产学研格局形成,促进校企深度合作

出台政策或办法,在与现代物流业发展方向一致、服务特色产业经济的物流类专业、专业群建设上给予大力支持,支持高职院校与企业开展联合科技攻关,联合研发岗位培训课程、教学资源、专业课程等。如在长株潭核心地区校企合作成立以企业命名的股份制或董事会制快递物流学院,共同培养快递专业人才;在洞庭湖地区与企业合作建设港口物流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平台,共同培养港口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和联合科技攻关。

3.加大物流类专业核心课程的开发力度,对新兴业态及特色物流形成支撑

建议在已有的物流类专业核心课程基础上,新开发一批支持新兴业态及特色物流的专业课程,如物流大数据、互联网+物流、物流物联网、物流云计算等一批新兴信息技术与物流产业进行跨界融合的交叉学科课程;保税物流园区管理、无水港运营管理、农产品物流、边贸物流、再生资源回收物流、两业联动、多式联运、集装箱运输等区域特色物流课程;工程机械的仓储与运输、轨道交通物流与供应链、汽车物流、盐化工物流、粮食物流、医药物流、石油化工物流、输变电物流等一批与本土产业特色结合的物流类专业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