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现代农业发展趋势集锦9篇

时间:2023-07-25 16:50:43

现代农业发展趋势

现代农业发展趋势范文1

农业现代化的本质也就是科学技术化。未来农业将是以现代科技及其应用技术装备起来的崭新产业。农业的发展大体经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化农业三个阶段。原始农业主要靠大自然的恩赐,传统农业以经验为基础,现代化农业则是依靠科学技术。

一、美国农业发展的教训

以世界上农业最发达的美国为例,美国农业具有很高的劳动生产率。但是到20世纪80年代,人们发现以美国为典型的农业发展模式越发显示出其存在的问题及危机。

美国现代化农业生产模式和工业生产十分相似,即投入一定数量的物质和技术,产出一定数量的农产品。有的美国生态学家认为这种农业生产方式和采矿作业十分相似,即从土地中榨取、剥夺而且带来破坏;以长期和未来的损害换取短期和眼前的利益。建立在农业机械化和农业化学化这两大支柱上的农业现代化,基本上成为工业生产的一个变种,因而发生在工业生产中的污染、损害生态环境的现象,也都在现代化农业中出现;由于农业生产空间广袤,因而造成了更大的危害。其主要问题是:

(一)破坏土壤,加速地力衰竭 土壤是有“生命”的物体,如果使用得当,土壤会愈来愈肥沃;反之,会愈来愈衰竭。美国现代化农业大面积的连年单作,大量使用化肥、除草剂,加上长期的机械耕作,造成了严重的土壤流失现象。美国每年流失的土壤,高达31亿吨。美国衣阿华州的土壤原来十分肥沃,经过长期的现代化农业的运作,损失了一半的表土。平均来说,衣阿华州农民每生产一蒲式耳(每蒲式耳为35.238升)的玉米,要流失一蒲式耳的表土,种植大豆损失表土更多。美国中西部一带农田的表土,早年深达6英尺,是世界上罕有的肥沃土壤,目前表土只剩下6寸,其余的,都在冲刷过程中流失。据专家估计,美国由于土壤流失造成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损失,每年超过400亿美元。虽然50多年来,美国一直努力防止土壤冲刷,每年用于这方面的费用高达10亿美元以上,但是,由于现代化农业造成土壤破坏的根源没有消除,因此,一切治标措施都收效不大。

(二)减少了遗传的多样性不论在作物和家畜方面都是如此。美国式的现代化农业往往只使用少数的几个品种,而过去的传统农业则使用众多的本地品种。减少遗传的多样性,对于农业生产是很危险的,因为一旦病虫害爆发,由于品种的单一可能全军覆没。1970年美国玉米叶枯病,使全美15%的玉米产区颗粒无收,就是因为所有种子都是来自一个易感叶枯病的品种。

(三)大量消耗能源,能源利用率低美国现代化农业是典型的“能源集约农业”,美国每人一年中消费的食物,是用1吨汽油生产的,如果全世界各国都采用这种能源集约农业生产方式,那么占全球目前消耗量50%的汽油要用来生产食物,全球的石油储备在15年内就要告罄。

美国现代化农业生产,不但大量消耗不能再生的能源,而且能源的利用率极低。中国、印尼、缅甸等亚洲国家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用0.05—0.1卡的热量,可以生产1卡热量的食物;而美国现代化农业则需0.2—0.5卡的热量,才能生产1卡热量的玉米、大豆、花生等等。美国人吃1罐只有270卡热量的罐头玉米,是用2800卡热量生产的。

(四)大量使用化肥和化学农药,造成环境污染 例如,美国衣阿华州大泉盆地(Big Spring Basin)从1958年至1983年这25年中,地下水中的硝酸盐浓度增加了3倍,这是大量施用化肥的结果。美国31个州存在着化肥污染地下水的问题。

大量使用化学农药,对于农业工人的健康也造成直接的危害。美国农业工人伤亡率仅次于建筑业、采矿业,被列为三大危险行业之一。

(五)美国现代的养畜业,特别是肉牛饲养业,对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 美国的肉牛饲养主要集中在13个州,有42000处肉牛育肥场;其中200处最大的肉牛育肥场,集中了美国肉牛总数的50%左右。鉴于高度集中饲养,厩肥处理十分困难,造成了很大的空中和地下水的污染。此外,高度集中饲养,用水量也十分集中,造成一些地区采水过量,水源日趋枯竭。美国肉牛育肥场集中的中西部和西部各州,主要依靠横跨8个州、世界上一个最大的地下蓄水层供水,现在其中3个州的地下水已开采了一半,如此长期不断采水,蓄水层早晚有枯竭之虞。美国现代化大规模集中饲养肉牛,不得不用多种化学药物防治疾病和刺激生长。例如,组织代谢类固醇可以使肉牛增生5%一20%,提高饲料利用率5%—12%,增加瘦肉率15%—25%,因此被广泛地采用。美国全国肉牛育肥场中,95%以上使用各种生长激素;1988年,全美的肉牛饲养场用了1500万磅的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而人类食用了化学药物生产的肉类,对健康是不利的。

美国农业部也曾承认:“美国农业生

产效率很高,但是所付出的巨大代价,是当初没有充分意识到的。美国农业现代化给社会、环境和健康带来的问题,应当予以足够的重视。”

对于美国现代化农业暴露出的种种问题,经过有关方面多年的探索,认为唯一解决问题的对策是,逐渐恢复过去以生态系统渗入农业生产中的方式,也就是逐步推行“低投入可持续农业”(Lowinput Sustainable agriculture,简称“Lisa”-“丽莎”)的生产方式。具体内容是:第一,充分将固氮技术和生物防治方法运用到农业生产过程中;第二,减少使用化肥和化学农药;第三,有效地利用植物和动物内部生物学和遗传学的潜力;第四,将种植业和养畜业最优化地结合起来;第五,注意节约和保存土壤、水、能源和生物学资源,等等。

二、现代农业发展趋势

(一)综台运用高新技术发展智力农业“丽莎”的生产方式提出后,不但美国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十分重视,拨出专款作为研究和试验费用;并且在国家农业学术馆中,设立“丽莎情报中心”传播研究成果。不少

大学和学术研究机构对“丽莎”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试验。人们认识到时代愈进步、科学愈发达,农业生产就愈需要智力来运作。农业未来学家预测,目前太旱、太碱、太瘦、太湿的土地,将来都可以通过特殊先进技术,转变为良田沃野。以色列已经在过去一些无法耕作的土地上,利用滴灌技术栽培柑桔等各种作物,就是明证。

目前我国在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技术路线方面,必须注意到我国农业技术结构的现状和农村经济的条件,技术路线的执行应能促进技术结构的优化。在技术结构上,我们应建立多元复合型的农业技术结构;在技术路线上,应选择以生物技术、有机技术为导向,以工程技术为辅的综合型农业技术路线。在综合发展中突出重点,抓住农业技术创新向高新技术方向发展的突破点,积极稳妥地推进农业技术创新和农业产业化。

(二)大力发展精细农业 采用精细形态生产方式的原因,首先是土地、水、能源等自然资源日益医乏,为了经济地利用各种有限资源,只能采取四大密集:技术密集、劳力密集、资金密集和生态密集的手段。其次,运用精细形态的生产方式,可以在过去不能或很难从事农业生产的土地或空间进行生产。例如,干旱缺水、山地陡坡、盐渍滩涂乃至沼泽荒漠地区,都可以用水栽法转变为生产基地。水栽法不用土地,而是用营养液,在控制环境的条件下进行生产。这样,不但延长了生产季节,也扩大了生产的空间。中东一些炎热、干旱、缺水的地区,过去不能生产新鲜的蔬菜,目前已经用水栽法解决了问题。第三,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如果采用精细形态的农业生产方式,创造出高科技、高收入的农业,就一定会吸引青年扎根农村,使农村成为真正大有可为的广阔天地。第四,精细形态的农业,在交通方便、风光秀丽的地区,只要稍加装备、经营,就可以成为观光农业和休闲农业中心。这样,既可增加收入、促进农产品销售,又可以让城市居民领略田园风光;牧歌情调。

(三)信息农业方兴未艾当代世界正在由工业化时期进入信息化时代。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光纤和通信卫星技术为特征的信息化浪潮正在席卷全球。同样,现代信息技术也正在向农业领域渗透,形成信息农业。信息农业的基本特征可概括为:农业基础装备信息化、农业技术操作全面自动化、农业经营管理信息网络化。信息农业又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农业信息化,二是农业信息产业化。

所谓农业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的一部分。它首先是一种社会经济形态,是农业经济发展到某一特定过程的概念描述。它不仅包括计算机技术,还应包括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光电技术、遥感技术等多项技术在农业上普遍而系统应用的过程。农业信息化又是传统农业发展到现代农业进而向信息农业演进的过程,表现为农业工具以手工操作或半机械化操作为基础到以知识技术和信息控制装备为基础的转变过程。

农业信息化有三个明显的特点:(1)农业信息技术在其他技术序列中优先发展;(2)信息资源在农业生产和农产品经营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农民更注意用信息指导生产和销售;(3)信息产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并优化农业内部结构。据某些预测标准,当一个国家信息产业在农业中的附加值达到或超过农业总产值的50%时,就认为农业实现了信息化。

所谓农业信息产业化,就是将农业信息的采集、加工、传递、反馈、服务等形成一个一体化的、以信息咨询为主的知识密集型产业,它是农村社会化服务中新兴的独立的第三产业,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农业信息产业化是发展一优两高农业的需要,是农民进入市场的需要,是推进农村社会化服务的需要,是农业信息部门转变职能、自我发展的需要,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计算机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可以及时准确预报病虫害的发生期和发生量,做到及时防治,既节省农药,又减少粮食损失。计算机在饲料配制、优化施肥、作物产量预报、渔业捕捞以及农业经济结构优化等方面,都能发挥作用。利用遥感技术调查农业资源,预报自然灾害,也有速度快、效率高的特点。准确的气象预报也是农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气象卫星起着重要作用。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将计算机软件技术应用到农业领域,将具有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发达国家农业信息化的影响下,我国从80年代以来,开展了系统工程、数据库与信息系统、专家系统、决策支持系统、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以及全球定位系统GPS等技术应用于农业、资源、环境和灾害方面的研究,已取得许多重要成果,有些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农业部1994年开始筹建的“中国农业信息网”现已初具规模,已有1000多个县入网。目前全国大部分省建立了农业信息中心,大多数县配备了微机用于信息管理。全国已建成了一些大型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优化模拟模型、宏观决策支持系统、农业专家系统、计算机生产管理系统。应用遥感技术进行灾害预测预报与农业估产已取得显着效果。如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作物所研究的“小麦管理计算机专家决策系统”可使小麦增产6%—25%,降低成本4%—8%,增加效益15%—30%;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应用现代遥感和地理信息技术建立的“中国北方草地草畜平衡动态监测系统”,使我国草地的资源管理由过去常规方法上百人10年完成的工作量只需7天即可完成,经3年运行,节约经费1669万元;中国科学院合肥智能所研究的“农业专家系统”能指导农民科学育种、栽培、施肥、防治病虫害、田间管理等,已在二十几个省市推广使用,增产粮食13.5亿公斤,棉花35万担,节肥34万吨。南京经济学院研制的“粮食预警预报系统”可显示我国1959—2020年期间粮食生产、消费的中长期趋势,并可提供对产销缺口进行平衡调整的几种可选方案。

节约农业资源是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一,是核心内容。农业资源,例如土壤、气候、植物和水等是广泛分布在地球表面、而且不断地变化的自然资源。要想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就必须掌握它们的分布、性质及其利用的变化,并取得现时性资料,这用常规技术是无法实现的。科学实验已经证明,只有运用包括卫星遥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全球定位技术、空间分析技术、模拟模型技术、网络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等综合的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农业资源信息系统,才有可能及时地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现时性的环境资料, 并为领导或经营者提供决策咨询方案,以提高领导农业生产的主动性。据预测,利用全球定位系统、变量播种机和变量施肥机等,重大农业灾害的程度会得到较大程度的预防和控制,农民在每亩田的农活用工量可望从目前的10个左右降至1—2个,种子和化肥的使用量将减少30%—50%,产量却提高10%—30%,其结果必然是农民在轻松劳作的同时,得到更为丰厚的回报。

(四)生态农业大发展所谓生态农业,是指在农业生产中,以生态科学和原理为指导,利用动物、植物、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保护、培植和充分利用自然资源,防止和减少环境污染,形成农林牧副渔良性循环,保持大农业稳定发展。

世界上所有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各种生态环境问题,人口的增加、工农业生产的发展,都加剧了问题的严重性。

英国着名经济学家Barbara Ward(1914—1981)很早以前就认为美国现代化农业的道路是行不通的。他对中国南方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将种植水稻和养畜、养鱼结合,充分利用土地和生物资源,保持良好生态环境的作法十分欣赏,而且提出一个十分有价值的观点:“唯一能够生产足够粮食,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需要的方式,是将所有适合耕作的土地,实行双作和三作。”由此可见,中国长期以来实行的间作、套作、混作、轮作,施用粪肥、厩肥、绿肥,实行生物防治,充分利用土地,精耕细作等似乎落后,但是保证了农业长期持续发展的技术,实际上是先进的生产方式,应该作为今后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个主要战略方针。

为了创造一个生态平衡的农业,就必须抛弃原有的以大量消耗石油、化肥、化学农药为代表的农业现代化的模式,取而代之的是以遗传工程、生物技术为主的高技术方法。当今时代由于分子生物学和细胞遗传工程等学科的飞快发展,在分子水平上探明生物机能已经成为可能。因此,人们对于利用生物遗传工程技术的研究成果解决农业生产领域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寄予很大希望。

遗传工程开始了人类首次涉足动植物机体内部的活动,通过改变基因结构,可以使植物生长得更好、产量更高,并具有内在的抗虫、抗病、抗逆、抗旱和自肥能力;也可以使作物更有效地进行光合作用。在动物方面,运用遗传工程,可以增加产量,提高品质,缩短生长期、妊娠期及增进家畜的各种性能。例如,将美洲驼和骆驼的基因互相移植,使新种具有两者的优点。

遗传工程还可以根据需要,使农牧产品产生某种特殊的品质(风味、色泽、酸甜度、营养价值等等)。科学家已经预见到,将来可以用遗传工程技术育成超级瘦肉型的肉猪、带有鹿肉风味(鹿肉在西方被视为野味之王)的牛肉。

人类目前主要粮食只有6种,科学家预见,到2025年,由于遗传工程的应用,可以增加到37种。这对于

丰富人类食物的来源,解决人口不断增加、耕地日益减少的严峻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五)都市型的工厂化农业日趋成熟自然农业最大的特点是靠天吃饭,其生产的状况受自然因素影响很大。21世纪,由于实现工厂化,通过运用先进科技,农业生产将摆脱或部分摆脱自然条件的制约。所谓工厂化农业,是指在“农业生产车间”(塑料薄膜大棚,玻璃温室等)内,借用阳光或人工灯光进行不间断地农业生产。有的人认为,这是根本改变传统农业的重要方向。

用现代科技装备的工厂化农业,集成了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和现代先进农艺等,其间作物的播种、生长、施肥、灌溉、环控等全过程都实现自动化,称得上是一个高水准的“种植工厂”。“种植工厂”可以通过对生物和环境的控制,使农业生产中的多种潜力得到充分发挥。首先,在自然或开放的条件下,水、肥、土、热等很难控制,“种植工厂”则可以充分发挥农业环境的有关潜能。其次,良好的“工厂环境”为生物潜力的发挥创造了条件,使农作物的有机物合成、转化和储存等效率大大提高,形状、味道和颜色良好。此外,“种植工厂”还能够很大程度地发掘作物生产的时空潜力:一方面,作物可种植时间得以延长,复种指数得以提高,部分或完全摆脱季节的限制,一些农作物可做到常年均衡供应;另一方面,对温度、光照、供水和营养的有效控制,使作物平面、垂直的生产空间得以拓展,有的立柱栽培技术可增加数倍产量。

由于未来人们保健意识的加强,对食物品质的要求也随之提高。未来对食物的要求,首先必须符合“干净”和“营养”的标准。所谓“干净”,是指食物不用化肥、农药生产,不用人工防腐剂、染色剂,不经辐射处理。所谓“营养”,是指食物不但保存了最大营养价值,而且不经过长途运输,必须成熟后采收,保持一流鲜度。为了满足上述一系列的严格要求,农产品就必须当地生产、当地消费。

农产品长途运输不但降低品质,还要大量消耗能源,造成大气乃至海洋的污染。不少农产品长途运输的包装材料,是不能“生物降解”的,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据美国环境保护局资料,从1963年到1971年,美国消费的食物,按重量不过增加2.3%,但是,食物运输过程的大、小包装材料,按重量却增加了33%和39%,这就是增加了长途运输的结果。

目前美国已经出现所谓“社区支持农业”(Community-Supported Agriculture)这种生产形态,就是企业将生产和消费在地区内结合起来,逐渐实现农产品的地区自给。

工厂化农业一般适于布局在都市的周围,所以也有“都市型农业”之称,因为“智能型农业工厂”不仅包括蔬菜、园艺花卉,还有畜禽、特种水产品生产以及微生物生产。由于都市有发达的信息、交通和完备的基础设备,加之都市庞大的消费需求,未来的智能型农业工厂必将云集在都市周边,成为都市经济的重要支柱。

现代农业发展趋势范文2

农业生物技术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增强农作物以及畜禽鱼的抗性、品质改良、提高产量和生产具有特殊用途的物质等。其中以转基因作物的研究和运用最为重要,发展最快。根据统计资料,到2000年,全世界转基因作物推广面积达4420万公顷,比1996年增长了25倍;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国家从1996年的6个增加到2000年的13个。这其中美国的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最广,达到了3030万公顷,占68%;其次为阿根廷,1000万公顷,占23%;加拿大300万公顷,占7%;我国为50万公顷,占1%。

根据有关专家的看法,现代农业生物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表现为:

——研究成果商品化产业化进程加速。目前,农业生物技术作为一项高新技术产业在发达国家业已形成,并处于一个高速发展时期。有关专家预测,本世纪生物技术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份额将达到10%以上,而现代农业生物技术又将占相当的比重。世界银行下属机构预测世界范围内转基因作物产业的交易额为2000年20亿美元,2005年60亿美元,2010年200亿美元;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机构(ISAAA)的预测则分别为30亿美元、80亿美元和280亿美元。

——研究方式集约化、规模化明显。在政府以及公共机构对现代农业生物技术进行投资研究的同时,众多私有企业也开始注意到这一领域将是继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之后的又一个潜力巨大的经济增长点,私人公司已逐步成为农业生物技术的研究主体。以美国为例,民营机构1992年对这一领域的投资为5.95亿美元,而1999年则达到15亿美元。与此同时,世界范围内出现了生物技术企业领域的兼并和收购狂潮,并购金额从1997年的12.37亿美元陡然升至1999年的138亿美元。一些资产过百亿美元的巨型跨国公司由此形成,过去分散的研究基地也随之向集中化规模化发展。

据业内人士分析,促成公司并购的原因,一方面是为合理利用资源、降低生产成本、优化人员组合,而更重要的原因,则是因为现代农业生物技术产业是一个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长周期的产业,小公司在资金、技术、以及抗风险能力上均难以独立对农业生物技术产品进行研发和推广。只有强强联手的大型现代农业生物技术企业才能有效占领市场,与其它企业抗衡。

现代农业发展趋势范文3

1 现代节水农业技术研究现状分析

在我国节水经验不断积累和实践的农业生产过程中,我国节水农业技术创新和研究成果的应用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技术研究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大的瓶颈,主要表现为我国现有节水技术还不能为建立一个现代高效节水农业体系而提供完善的技术支持,在经验和数据不断积累的基础上,缺少对节水农业发展相关的应用技术研究。在节水技术研究和发展过程中,依然缺乏有效地监督和管理,缺乏规范化、定性定量以及综合节水农业技术体系。在我国节水农业系统中,节水设备不能紧跟现代农业建设和发展的步伐,很多设备都比较落后,在使用过程中表现的很不稳定,而且出现故障的概率很高。此外,我国节水设备的研究还不是很令人满意,很多节水材料和技术都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同时,我国的现代节水农业技术还没有建立完善的制度,对农业节水的信息技术的传播比较落后,其信息的可靠性也比较差,相关的技术人员对节水农业技术不是很重视或者说重视程度不足。

2 现代节水农业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2.1 积极利用生物技术充分挖掘作物本身的节水能力

现阶段,研究比较热门的节水技术就是对作物自身的接水潜能进行全面的挖掘和开发,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自身就具备了一定的节水能力,因此,在进行生物技技术节水方法研究过程中,应该对作物的自身生物调节作用进行分析,将其应用到现代节水农业技术中去。在研究过程中应该从作物自身生物技能入手,在做好作物生物节水技术的同时,还要切实提高农作物的茶凉以及对水分的利用率。最终保证将水是从传统的湿法生产转变为高产量、高品质变化的关键技术。

2.2 非传统的水资源开发和利用技术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非传统的水资源开发和利用技术也就是区别与传统的水资源开发和利用技术。在非传统的水资源开发和利用技术中研究比较热门的技术主要包括了天然雨水收集、储存和利用,对生活污水能进行净化处理后循环使用,苦水和咸水经常处理之后回收利用,这些技术都已经成为了我国乃至世界各个国家重点研究用于解决农业用水危机的主要研究领域。同时这些节水技术也成为社会大众广泛关注的热点。我们在进行现代节水农业技术研究过程中应该对上述的几个技术进行充分的研究。

2.3 节水技术研究过程中逐渐融入了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

随着计算机产业的发展,以及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以及智能技术等的高新技术逐渐的应用到现代节水农业技术中,这些高新技术与现代节水农业技术进行完全的融合和发展,使得现代节水农业技术研究逐渐的进入到了科技化和智能化领域。目前,在现代节水农业技术中,融合高新技术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利用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对作物的生长情况进行模拟,通过对作物生长周期进行模拟发现作物的节水点在那个阶段,然后在作物种植过程中就能根据模拟的节水点采取相应的节水措施;其次,通过利用现代智能技术,对本地区的气候环境等多个方面的节水因素进行实施的管理和控制;最后一种就是利用3S循环技术对作物的需求情况进行实时动态的监测,对作物生长的蓄水情况进行智能监测,并结合有效地动态信息管理、采集、传输和分析等技术的应用对需要灌溉的农作物面积进行有效地灌溉处理。

2.4 新材料和设备不断的应用

在未来现代节水农业技术的趋势采用功能齐全,能耗低,环保、经济节约以及智能化的控制技术,利用先进的生产和制造技术,不断促进现代节水产品的研究和开发,提高产品的应用性能,保证设备和产品能够更好为现代农业建设发展而服务。

3 现代节水农业技术发展建议

3.1 积极宣传,统一思想,提高认知

在农业发展过程中,水资源缺乏已经严重阻碍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我国农业发展缺水问题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很多人在使用水资源过程中存在严重的浪费现象,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还会对水资源造成污染。因此,在节水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我们做好对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宣传和教育工作,让社会上每一个成员都提高节约用水的意识,节约用水从自身开始,在社会上还要积极的宣传和倡导建设节约型社会,这是现代节水农业技术得以全面实施的思想方面的准备。

现代农业发展趋势范文4

中国的“三农”问题,并不仅仅是农业经济学研究的问题,而是整个国民经济研究的问题。国家“九五”社会科学基金重点课题“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扶持与保护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成果指出:“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自立的基础;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农村经济的全面振兴,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生活的小康和富裕,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生活的小康和富裕;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这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长期实践、不断探索得出的科学结论,也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4](P1)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新型工业化是主导,农业现代化是基础,而且,更准确地说,农业现代化也是新型工业化的基础。如果仅仅是从解决“三农”问题出发,那么,是否需要实现农业现代化,不过是或然的,并非确定的。在尚未改变小农生产结构的现实中,中国已经有不少的农民富了起来,已经有不少的村庄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已经实现了18亿亩耕地的有效利用,基本上可以保证年产粮食在1万亿斤之上。

依此基础,继续努力,中国的农民可以走向更加富裕,中国的农村会有更新的获得更多的来自政府和社会各界民生关怀的希望和形象,中国的农业也会更上一层楼,将小农生产结构的潜能发掘到极致。因而,就现实的惰性讲,目前中国经济学界讨论的解决“三农”问题,其实在具体的内容上并没有与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实现积极地联系起来,甚至,种种迹象表明,实施农村民生改善工程、加强农村小额信贷投放和组建农村小小银行、扶持农村专业户等等措施,无不是在进一步地强化和稳定中国的小农生产结构,事实上并没有直接地走上农业现代化之路。中国最早研究农业与工业化之间关系的张培刚教授曾经指出:“在任何经济社会中,农业和工业之间总保持一种密切的相互依存关系,虽然在经济演进的过程中,其方式屡经变易。”[5](P24)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近代历史看,可以说没有一个已经实现工业化的国家是建立在小农生产结构基础上的。保持小农生产结构与实现工业化尤其是实现新型工业化是相互对立的,不是走在一条路上的。从国民经济整体的角度讲,如果哪一个国家的农业基础还是停留在小农生产结构状态,其国家工业化的实现就几乎是不可能的。

因为,小农生产结构必然需要大量农业人口,相应并不需要特别多的工业产品,农业和农村市场狭窄且软弱,这就从根本上限制了工业就业人口的增加和工业产品市场的发展,所以,小农生产结构的存在无疑是工业化或新型工业化实现的实际阻力。多年来,在中国,似乎许多人已经习惯了小农生产结构,好像对改变小农生产结构很有一些依依不舍,况且,再一想到改变小农生产结构还需要付出巨大的经济转型成本,就更会有充足的理由知难而退了。因而,中国改革至今,迟迟未能大步迈开农业现代化的步伐,从根本上说,是一个观念严重落后的问题,是在思想上始终尚未明确认识到小农生产结构的延续必然要拖延新型工业化实现的问题。在客观上,中国的小农生产结构的长期存在是与中国的工业化进程缓慢相关联的。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实现工业化并进入世界最发达国家行列,韩国在日本之后也基本实现了工业化并成为世界各国经济总量排名第12位的国家。

而中国直至20世纪末,实现工业化还仍是口号,还在继续的努力之中。在这种状态下,小农生产结构的存在也是一种只能默默接受的无奈。然则,为了到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社会,进入21世纪后,中国已加快了工业化步伐。现在的形势是,中国只有抓紧实现工业化,实现新型工业化,才能真实地支撑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因此,今非昔比了,长期存在的小农生产结构必然要成为历史了,中国农业必须走上现代化之路,必须以农业现代化的实现确保新型工业化的实现。同时,也与以往截然不同,中国的工业化在21世纪进入腾飞阶段之后,已经具备了带动中国农业迅速走上现代化之路的强大实力和基本条件。

二、中国工业化的腾飞将带动农业迅速现代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课题组的研究表明:“从全国看,到2005年,中国的工业化水平综合指数达到50,这表明中国刚刚进入工业化中期的后半阶段。如果将整个工业化进程按照工业化初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划分,并将每个时期划分为前半阶段和后半阶段,那么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已经过半。1995年,中国工业化水平综合指数为18,表明中国还处于工业化初期,但已经进入初期的后半阶段。到2000年,中国的工业化水平综合指数达到了26,这表明1995到2000年的整个‘九五’期间,中国处于工业化初期的后半阶段。到2005年,中国的工业化水平综合指数是50,这意味工业化进程进入中期阶段。也就是说,‘十五’期间,中国工业化进入了高速增长阶段,工业化水平综合指数年平均增长接近5。

单独的计算表明,在2002年,中国的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工业化综合指数达到了33分,如果认为从工业化初期到工业化中期,具有一定转折意义的话,那么,‘十五’期间的2002年是我国工业化进程的转折之年。从静态计算,如果在未来中国能够保持‘十五’期间我国工业化水平综合指数的年均增长速度4-5,到2015~2018年,再经过10~13年的加速工业化进程,我国工业化水平的综合指数将达到100,中国工业化将基本实现,这与我们到2020年长期的现代化战略目标要求是相符合的。即使按照‘九五’和‘十五’整个10年间我国工业化水平综合指数的年均增长速度3.2推算,到2021年,我国的工业化水平综合指数也将达到100,中国将实现工业化。”[6]依据上述工业化水平综合指数数据,中国工业化进入中后期阶段即腾飞阶段是在2002年至2005年,也就是说,这一重大的转折是在“十五”计划期间实现的。关于这一时段的认定,以及关于腾飞之后中国工业化基本完成时间的推定,不论是从数据出发,还是从事实出发,都是没有争议的。只是,认定这一时段之后,更准确地讲,中国工业化腾飞的起点是在2004年。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权威数据表明:在2004年,中国许多省份的固定资产投资是2003年的接近一倍或数倍以上,带动SARS病毒横扫过后的全国市场呈现空前活跃的景象。所以,很自然,在神州大地,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人们的普遍直观印象是2003年有SARS猖獗,在2004年出现了从来未有过的经济腾飞。

这种腾飞就是工业化的腾飞,即工业化的进程进入了高增长的腾飞阶段。2008年,全世界遭遇到海啸般的金融危机;2009年,众多的国家还在经济大萧条的漩涡中苦苦挣扎。在这期间,中国经济似乎是一枝独秀傲立于世界,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中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的腾飞阶段,具有其他各国不具有的较高的市场承受力,经济快速增长的势头只是有所减缓,而没有发生逆转,仍是走在向上奋进的路上。只是,由于思想的守旧和理论的落后,或是感觉上的麻木,在中国经济学界,至今还没有更多的人认识到这一点,没有认识到中国自2004年就已经进入到工业化的腾飞阶段,更没有认识到中国的工业化腾飞对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影响和要求。支持中国工业化腾飞的力量,一方面来自国际先进技术,没有改革开放以来对工业各行业先进技术的引进,就不会搭建起21世纪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平台;再一方面来自中国小农生产结构的繁荣和发展,没有改革开放以来农村联产承包制的实行和农业生产历年来的进步,同样也不会出现21世纪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

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讲,正是小农生产结构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取得的历史成就奠定了中国工业化腾飞的基础,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也造就了终于能够改变中国历史悠久的小农生产结构的可能性和现实性。这也就是说,在工业化腾飞之前,中国还只能是依赖和利用小农生产结构;而在工业化腾飞之后,中国就有条件改变小农生产结构和走上农业现代化之路了。很明显,在经济学的研究中,需要区分工业化腾飞之前与工业化腾飞之后的不同,不能再用工业化腾飞之前的眼光认识工业化腾飞之后的事实。中国的工业化腾飞将带来农业迅速现代化的可能性和现实性,具体主要表现在国家财政大幅度增收可以为农业转型提供必要的财力支持,新型工业的崛起将为数以亿计的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就业包括第三产业就业创造基本条件,市场的扩大和规范将为农业的现代化做出广泛而积极的客观导引,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一步普及将为农业劳动的主体结构转换打下坚实的基础,等等。总之,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已经由过去的遥不可及变得真实可见。

三、农业的规模经营与农产品的市场化经营

中国农业走现代化之路,就不能再延续传统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在中国工业化腾飞阶段,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传统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的局限性。在日新月异的21世纪,与其他发达国家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相比,中国目前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太落后了,不能适应农业现代化必须的规模经营的要求。一家一户种地,多说种几亩,少说种几分,这是小农生产结构的延续,与现代农业不接边。在这种生产组织形式下,无法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经营。现在农村一些外出打工人员,看年景好,就收一收庄稼;看年景不好,干脆就不管地里了。这是工业化腾飞之后对中国小农生产结构的最大挑战。这说明,在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动下,中国农业不走规模经营的生产道路是不行的,而走现代化之路,传统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已经不适应了。已经正式实施的《土地承包法》,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农民享有土地承包经营的权利,这对于改变中国农业传统经营方式是必要的法律保障。

在现有的土地制度基础上,是能够做到农业的规模生产与集约经营的,但这并不是要走回头路,重新回到“大锅饭”时代,而是要在现行政策的允许下实现农业土地的市场化集中经营,要让享有土地承包权的农民自觉自愿地以有偿转让的市场化方式将土地集中在农业生产专业组织的手中,进行规模化、现代化的农业生产和规模化、市场化的农产品经营。只是,这种土地的有偿转让不能是三年五年的合同,必须长期化才能保证农业规模经营的稳定和有效。强调中国农业必须改弦更张由小农经济转为规模经营,是从实现农业现代化角度认识的。而不是从这一角度认识问题,则会认为:“大规模经营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同时,又侵占了大量农民从事农业从而从农业中获取收入的机会。我们可以假定农业总收入是固定的(但若如粮食等大宗农产品的生产过多、过剩,粮价下跌,就会出现增产不增收,农业总收入因此反而降低的问题),则因为现代农业的发展、规模经营的发展、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使少数现代农业占有了更多的农业收益,这就使得农业收益在全国九亿农民中的分配更加不平等,占中国农民绝大多数的小农家庭可能只能分享很少部分且会是越来越少部分的农业收益,而资本下乡、规模经营的现代农业,虽然只有很少的人来主持,却可能分享越来越多农业收益。因为这些现代农业的发展、因为资本下乡、因为土地规模经营,而使农业整体生产力提高的同时,却将小农挤压得没有出路。

资本下乡,对中国仍然要依靠农业收入来完成劳动力再生产的九亿农民来讲,并非一定是好事,甚至可以说一定是坏事。”[3]对此,且不说中国早已不是九亿农民,至2007年底中国农村人口为7.275亿,约占全国总人口的55.05%[7];只讲这种为小农呼吁的态度,就好像不是生活在21世纪。对于规模经营如此怨恨,仿佛工业革命时代仇视机器。马克思说:“1758年,埃弗雷特制成了第一台水力剪毛机,但是它被10万名失业者焚毁了。5万名一向以梳毛为生的工人向议会请愿,反对阿克莱的梳毛机和梳棉机。十九世纪最初十五年,英国工场手工业区发生的对机器的大规模破坏(特别是由于蒸汽织机的应用),即所谓鲁德运动”。[8](P469)后来,机器是越来越先进了,并没有被那时手工业者的愤怒吓回去。同工业革命时代一样,进步的力量是不可阻挡的。中国农业要走向现代化,就必须规模经营,这不是不给农民饭吃,而是说在21世纪中国已经不再需要那么多的农民。用维护小农家庭的生活及落后的农业人口简单再生产的延续,诋毁现代农业的规模经营,忘记了中国现代化的目标就是要从根本上取消小农经济。在现代化的中国农业发展中,还需要实现农产品的市场化经营。这就是说,现代化的农产品经营需要进行公司化地运作,不需要政府的管理作用直接参与其中。

未来,除去完成国家收购任务和农民自留的消费部分,其余的农产品全部要通过市场交易进入国民经济的满足社会需求的运行之中。为此,中国各地必须建立农产品经营公司,同其他行业一样,进行资本运营,对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提供坚强有力的市场保障。这是对于中国农业经营的基本方面的改造,是中国工业化腾飞阶段在农业经济领域中引起重大变化的又一个方面的具体表现。过去,在向市场化迈进的过渡期,许多地方政府对于小农家庭的农产品种植、养殖和销售有过直接的助力或强力的组织控制,不论其出发点和效果如何,都是反市场化的做法,虽然能够理解和不得不接受,但是却不能再延续了。中国农业的发展必须走现代化之路,就是必须走市场化道路,不能成为政府包办的产业。各地方政府可以搞招商引资,可以搞技术推广,还可以直接作市场主体,就是不能搞农产品经营的市场中介。将来的农民要自己给自己作主,不用政府做婆婆。政府也不要做出力不讨好的事。现在,县一级和乡一级政府特别喜欢指挥农民,像军队的司令官一样,让农民干什么,农民就得干什么,这是很不正常的。从市场经济的角度看,这是怪怪的,是与市场经济不合拍的。这其实都是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留下的后遗症,在工业化腾飞阶段的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是必须要给予清理干净的。中国农产品的公司化市场化经营是将中国传统农业转化为现代农业的市场保障,是在新的市场经济体制下保障农业生产者稳定收益的基本条件。

经营农产品的公司在农业生产与市场需求之间搭起一座资本运作的桥梁,以现代资本经营的方式为农业经济服务,可将农业的发展带到以高科技为主导的现代产业发展的链条之中,使之能够与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发展,其意义是十分重要的。而且,未来的中国现代农业也不能仍是在无现代金融体系支撑的状态下生存。由于长期以来中国农业是处于小农生产结构的发展方式下,现代金融机构难以进入农业领域,原有的农业金融组织的服务功能也在逐渐地消退,甚至将自身的主营业务转向了城市。显然,离开了现代金融体系的支撑,仅仅依靠国家政策性银行和融资能力很小的农村信用社提供的金融服务,中国农业是迈不开现代化发展步伐的。因此,随着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实现,先进的农业生产组织和农产品经营公司成为产业主体,现代金融机构必须大举进入中国农业经济领域,构建相对完整的农业金融体系,提供全方位的现代农业金融服务。在这方面,金融体制的改革是迫在眉睫的,其重要性并不仅仅是要系统地支撑农业经济的现代化发展,更关系到第一、第二、第三产业需要以此为基础实现协同发展。

四、农民的减少与农民工的养老保障

在工业化腾飞之前,中国农村人口已经有了大幅度的降低,这种降低从一个侧面支撑了工业化的腾飞。在工业化腾飞之后,当中国农业走上现代化之路,农村人口还需要继续大幅度地下降。如果还是7亿多的农村人口,还是3亿多农业劳动者,那中国的工业化是实现不了的。相比美国,只有3亿人口,其中只有300多万农业劳动力,中国人口是美国的4.5倍,按同样比例和同样的农业发达程度,中国应该只需要1350万农业劳动力。但这一要求与中国目前的农村现实距离太远,我们不可能与美国一下子消灭距离。从实际出发,中国实现农业的现代化,恐怕在近期内还不能少于1亿农业劳动力,即中国实现农业现代化时的水平还是相当有限的。达到这个降低农业人口的最低目标,也还是需要我们付出最大的努力。中国农业走上现代化之路,与原先的小农生产结构相比,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农业人口的大幅度减少。如果中国农业人口的数量降不下来,更准确地说是要显著地降下来,那不仅实现农业现代化无望,而且实现工业化也是不具备基础的。

所以,为了实现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为了保证国民经济三大产业的协调发展,我们应将降低农业人口的事情作为全社会的硬任务来抓。但这并不是要将农民硬赶出农村,而只是说城市和城镇需要主动地吸收农村人口,工业和服务业要创造更多的条件积极地吸收和妥善安置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就此而言,降低农业人口比重的责任主要不是在农村,而是在于城市与工业的发展,在于城镇化的推进和服务业的振兴。同样的道理,这也就是说,建设新农村的动力要来自城市,建设新农村的真正责任是国家承担的,这并不是农民自己的事情。农村人口的减少,只能是转移到城市或城镇去,这分为异地转移和本地转移,一般而言,应是异地转移较少,本地转移较多;农业劳动力的减少,只能是转移到工业或服务业再就业,就客观的情况讲,应是在工业再就业的相对少,在服务业再就业的相对多。这种转移方式,既与工业化腾飞之后的经济结构变化有关,也与实现工业化的前期和实现工业化之后的社会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相一致。

问题在于,中国农业走上现代化之路,不再继续维持小农生产结构,客观需要不断转移到城市或城镇的农村人口和不断转移到工业或服务业的来自农业的劳动力,渐渐地在城市或城镇稳定下来,渐渐地成为工业或服务业的终身就业者。而做到这一点,相比国家和法律的力量,更需要先进文化和中国人民的思想智慧。现在的实际情况是总体上没有做到,只是个别的地方做得比较好。从普遍性讲,全国各地,不论何处,都将进入城市或城镇的农业劳动力称为农民工是无需再解释的明证。美国前总统布什在家乡拥有广阔的大农场,但是没有一个人称他为农民总统。而我们这里,在城市已经工作了十几年的农村人口,还是要被称为农民工。对于这些人,叫农民工,而不是叫工人,就意味着他们享受不到与城里人同样的工资水平,享受不到基本医疗服务和退休养老等社会保障。而且,“对于农民工来说,现有的制度设置没有为其提供组建自我维权组织的空间。”[9]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研究”相关课题经过抽样调查的结果表明,在现有的政策体制框架下,尽管各地的做法很不一致,但总的讲,农民工的养老金替代率不足9%,专为其设置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几近形同虚设。

因而,现在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应当且必须引起中国经济学界的高度重视了。因为这说明,在工业化腾飞之后,全社会还不具有明确的实现工业化的清醒意识,还没有深刻地认识到农业现代化的基本过程、必要条件及其对于工业化实现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性。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农民的减少和转移到城市或城镇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是极端重要的,是需要依靠理论界研究和全社会负责的。特别需要明确的是,这不是农民的问题,不是农村的问题,更不仅仅是农业现代化的问题;这是整个中国社会转型的问题,是中国必须要实现工业化的问题。现在,这个问题没有解决好,确实是不争的事实,主要是解决问题的认识深度不够。今后,全社会必须协调一致,全力以赴地解决好这个问题。只要思想认识达到了应有的深度和统一,在工业化腾飞的条件下,中国农业现代化中的社会保障问题并不是不能解决的。但这需要全社会迎难而上,不是迎难而退,不能退回到小农生产结构去消极地寻求庇护。

五、农业现代化的投入与代价

实现农业现代化,是农村和农业领域的改天换地,这必须由全社会负责投入。这种投入是巨大的、长期的和持续的,其中,最主要的投入是技术进步的投入。但是,长期以来,经济理论界对于农业现代化的认识在这方面尚未明确。“从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情况看,尽管在杂交水稻、转基因抗虫棉、抗禽流感疫苗等领域已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对我国农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从整体来讲,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的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据农业部科教司提供的数据,2007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达到48%,比发达国家低20—30个百分点。而农业科研财政投入占农业GDP比重仅为0.49%,低于1%的国际平均水平,不仅导致农业科研成果的数量和质量明显降低,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薄弱,又产生了原创性科技创新成果少、突破性重大科技成果缺乏以及科技成果储备的明显不足等问题。”[10](P59)因此,为了实现农业现代化,笔者认为:“在中国目前的现实条件下,国家应负责农业技术的进步,即负责全国的农林牧副良种培育工作。改革以来,已经过了很长的时间,年年都在讨论农业生产问题,讨论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问题。

而这所有问题中的核心关键,就是一个农业技术投入的问题。在中国农业走向市场化之中,唯一不需要市场化的就是关于农业技术研发的投入。这不是市场化能解决的问题,在世界各国,对此都一律保留着政府的责任,即都是由政府统一负责农业核心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极端重要性,由此得到集中的体现。因此,进入市场经济的中国也不能在农业技术研发和推广方面搞市场化,中央政府必须调集充足的财力保证全国性的农业技术研发和推广的投入,中国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必须依靠国家对农业技术进步的统一负责和财政支持。”[11](P40)国家负责农业现代化中的技术进步投入,也是为了整个社会的进步必须付出的代价。这种代价是厚重的,但是,这与7亿农民在转型期付出的代价无法相比。在21世纪的整个社会进步中,中国农民要为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实现付出无比巨大和相当沉痛的代价。现实地讲,基本的代价是不得不付出的,是历史进程中的无奈。在工业化的腾飞阶段,对于实现农业现代化来说,最大的代价付出就是进城农民。工业化的含义就是要使一大批农民进入工业领域,使农业经济国家变成工业经济国家。为实现工业化,中国的农民必须大量地进城,这些进城的农民为此要付出一代人或两代人的代价。没有人按城里人的居住和生活条件接待这些进城的农民。他们是以极低的门槛进入城市的,他们没有受过高等教育,只能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只能接受最低的工资待遇。在进城的农民之间,也有成功者,不过那是极少数。数以亿计的农民工始终生活在城市的边缘上,他们必须忍受工作的辛苦和生活的煎熬。

最重要的是,他们中的很多人失去了农村生活的尊严和文化,而又没有得到城市生活的起码尊严和没有能够融入城市文化之中。没有必要的尊严和文化认同,这是所有进城农民平日里最痛苦的事情。我们看到,在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地区,有的进城农民已经失去了自己的手,永远地失去了。他们的手被机器吃去了,成为了生产的代价,中国工业化的代价。嘈杂的工作环境,没有任何防范设施的机器让他们失去了自己的手,没有抱怨,只有乞求,乞求企业能给他们一些赔偿,仅此而已。[12]我们不必去统计到底有多少人失去了手,在我们看到工业化实现的时候,那肯定是一个令人吃惊的数字。缺乏必要的劳动保护,因为企业主不想或是不能为此而多付出,那接下来的工伤事故就不会很少了。不仅是手,有一些农民进城之后,还悲惨地失去了自己的生命。其中,最多的是煤矿的农民工。每年都有几千人在煤炭生产中丧生,这是更为惨痛的代价。在战争年代,失去生命并不为奇,因为那是人类极为疯狂的时刻,而在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年代,还要不断地失去成千上万的生命,就应该知道实现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情,是多么地需要珍惜。现阶段,几乎每天都有生产事故的报道,让人不寒而栗。而我们能做的只是些微减少一些事故伤亡,并不能制止一切事故的发生。这就是工业化的代价。想一想,在小农经济时代,在农村,哪有这么多的工伤事故,哪有这么多的生命代价。

即使没有失去生命,在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进城农民也还承受着巨大的健康代价,那同样是生命时间的付出。在工业化中,已经使很多的进城农民患上了职业病,而这其中,有一些也是能够避免而没有避免的。这更是非常惨痛的教训,是每一个将来能够享受工业化成果的人都必须牢牢地记住的。进城农民付出的代价似乎有些太大了,据2007年5月的报道:由于社会“忽视”,在职业病防治中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等问题,致使《职业病防治法》的落实情况不尽如人意。广东报告职业病发病总数近四年持续递升,上世纪90年代以来新发现15种职业中毒,仅去年就占3种,其中有机溶剂中毒已成主要问题,一些远期效应的职业病危害的后果正在逐步暴露。一个被广泛引用的数据是,我国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总人数超过2亿。其中,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约1亿,还有留在乡镇企业从事工业劳动的1亿多农村劳动力。卫生部卫生监督局副局长苏志认为,由于劳动关系不固定,农民工流动性大,接触职业病危害的情况十分复杂,其健康影响难以准确估计。我国各类企业中,中小企业占90%以上,吸纳了大量劳动力,特别是农村劳动力,因此,职业病危害突出反映在中小企业,特别是一些个体私营企业。据卫生部于上世纪90年代组织的乡镇工业企业职业病危害调查结果,83%的乡镇工业企业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病危害,34%的乡镇企业劳动者接触尘、毒等有害作业,职业病患病率4.37%,可疑职业病患病率达11•41%。[13]这就是说,农民工是用自己的健康来换取工业化的进步和农业现代化的实现。

六、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是培育新型农民

国家承担农业技术进步投入的责任,农民付出极大的代价,为的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奠定新型工业化的牢固基础。但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还不是代价问题,也不是投入的问题,而是劳动主体的转换,即必须培育适应现代农业需要的新型农民。中国落后的农业劳动力需要尽快得到替换,新型农民将要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取代原有的农民成为中国现代农业的主力。现在,这个问题已经是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由于青壮年男子大量外出,乡村社会出现了大量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出现了严重而大规模的两地分居等。由于最优秀的人力资源外流,上世纪90年代中期,乡村社会迅速趋向凋敝,文明出现退化。”[14]而且,更为严重的是,据调查,有些地方“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除了要照顾好孩子们,还要承担全村的农业生产劳动,包括家庭养猪养鸡等所有的活计。”[15](P80)这种状况,不用说建设现代农业,就是有意延续小农生产结构恐怕也难以为继。

所以,中国的当务之急,是需要尽快制定得力的农业现代化战略方案,从制度上作出保障,培育新型农民,让新型农民迅速成为广大农村的新主人。没有新型农民,就不会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无法解决所有的农村、农业和农民的问题。这就是说,中国目前需要逐步培育出至少数以千万的新型农民来接替目前农村的落后劳动力。这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目前7亿农村人口中的绝大部分都要从农村转移出来,进入城市或城镇,主要是进入城镇,取而代之的将是新型农民和他们的子女。规模经营需要新型农民,推动农业生产技术进步更需要新型农民,更准确地讲,具有现代文化基础知识和农业专业知识的新型农民,还需要具有市场经济意识和市场化经营能力。所以,也许按一般水平要求,新型农民也应是接受过高等专业教育的农民。现在,中国大量培育这样的新型农民现实吗?很显然,按落后的国情讲,是不现实的,但是,我们要改变的就是落后的国情。

在工业化腾飞阶段,中国的落后面貌将迅速得到改变,因此,从发展的眼光看,中国培育新型农民是可以实现的,中国能够迅速进行农村人口的转换。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日子里,我们需要引导和安排大批农业大学的毕业生回到农村以农民为终生职业,作新型的高素质农民。上农业大学的目的,就应该是选择农业劳动为自己的一生归宿。办农业大学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合格的高素质农民,而不是培养农业干部。只有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农业大学才是培养农业干部的地方,这是与体制相一致的。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中国不需要那么多的农业干部,而农业大学并不迷惘,必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要为国家培养足够多的新型农民。在农村人口转换期间,中国社会最大的变化不是在城市而是在农村。人们可以看到,在工业化腾飞的同时,会有大批的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者开赴农村去创业。其中,有一部分是去农村搞工业、搞旅游业、搞养殖业、搞经济作物;还有更大的一部分就是去作农民,或者说去作新型农民,去生产粮食。在工业文明高度发达的时代,无疑,从事现代农业劳动的农民是一种高尚的职业。没有谁能比他们更好地享受蓝天白云,没有谁能比他们更好地远离城市噪音,也没有谁能比他们对社会生存需要的基本生活资料做出更大的贡献。

现代农业发展趋势范文5

现代农业是随着“十一五”计划的出台,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前提下提上日程的。只有实现农业现代化才能走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农业机械是加快农村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想要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加快农村生产力的发展,现代农业是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必经阶段。现代农业的发展决定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度。而要实现现代农业必须解决农业机械化问题,两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要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必须采用农业机械化服务,才能使农村推进工业化服务,从而缩小城市与农村之间的贫富差距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必须经历的过程。

2.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现代化关系

农业机械化过渡到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必然阶段。农业机械化的使用改变了传统的耕作模式,而机械化作业却实现了人工所不能达到的现代化科学技术水平,解决劳动力的耕作难题,使生产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生产力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提高,为现代化农业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我国农业处于一个转型阶段,农业机械化的市场化运作与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生产领域已经从粮食作物转向经济作物,从大田农业生产向设施农业转变,有的地区已经向观光式农业发展拓宽。农业机械化几乎占据了整个农业生产活动。现在的农机化生产作业已成为既经济又能增加效益。此外,节约开支增加效益的方法,要完全依仗人力和畜力的劳动去发展是远远不够的,要改变以往传统的思路,只有运用农业工作者的农业技术才能达到想要的效果。实践表明,农业机械化作业运用到粮食生产中,不仅能降低农民的劳动强度而且还能增加作业面积产量,从而能降低作业成本,提高作业的质量,增加农产品商品率和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农机作业社会化进程加快,竞争激烈促使收费水平下降,一些农机化关键技术的突破,大幅度降低了农机作业成本,是促进农业现代化的标志。

3.农业机械化在现代农业中发挥的重要性

现代农业发展趋势范文6

关键词:气候资源 现代农业 影响分析

卫辉市地处河南省北部、太行山东麓,古黄河北岸。位于东经113°51'至114°19',北纬35°19'至35°42'之间,地势西高东低。利用地域资源,建设现代化生态农业与气候资源密不可分。通过对卫辉市气候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探寻如何利用气候资源、建设现代化农业城市的途径和方法,以期推进卫辉市现代农业建设。文中所用资料为卫辉市气象观测站观测资料,资料序列时间长度为1971~2010年。

1、气候资料统计分析

卫辉市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3.8℃,年均日照时数2446.9小时,年均降水量576.5毫米,无霜期209天。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热同步,寒暑适中。

1.1 温度

卫辉市四季气温的平均值变化与各年平均变化趋势一致,均呈上升趋势,各季平均增温幅度差异大。其中卫辉市春季和冬季的变化幅度比夏、秋季大;特别是冬季气温变暖比较明显,并且近几年冬季气温升高更为明显。

1.2 降水量

卫辉市40年降水量的平均值为576.5mm。卫辉市各季、年降水平均值的变化基本呈波动下降趋势。

1.3 日照时数

1971年至今的日照时数统计发现,年总日照时数一直趋于减少趋势,从70年代的2682.1h减少到2446.9h,减少了235.2h。

1.4 蒸发量

通过对卫辉市近40年间蒸发量的变化分析,得出卫辉市的年蒸发量呈下降趋势。

2、卫辉市现代农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近些年来卫辉市农业稳步发展,逐渐成为全国小麦商品粮基地和中原地区最大的林果蔬菜基地。特别是高效农业发展很快,21个基地通过农业部的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4个产品通过了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被评为省十大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上乐村镇的凯特杏基地、唐庄镇的万亩桃花园已名扬省内外。

3、气候变化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农业生态系统结构的影响较大,重点分析气候变暖对卫辉农业生产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最后提出建设卫辉现代农业的对策及措施,主要有:充分利用热量资源,培育和选用抗逆品种;加强防灾减灾工作;加强农业生产管理措施,减小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加强农业气象监测等。

(1)卫辉市气温呈逐年增高趋势,为本地农业生产提供了比过去更好的基础条件,作物生长期气温升高,生长发育进程加快,对调整农业品种布局、延长作物生长期、改进种植制度均非常有利。平均最低气温升高幅度大,使得初(早)、终(晚)霜冻和无霜期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20世纪80年代以后,初霜冻出现日期明显推迟,终霜冻出现日期提前,无霜期间隔日数较60年代延长8~15天。气候变暖有效积温增加,作物生长期延长,使卫辉市的农业生产潜力增加,但是有利于各种病虫害的发生发展与蔓延。

(2)卫辉市的降水有波动减少的趋势,但不是很明显。雨热同季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的气候条件,但是近些年来气候异常,干旱、暴雨、山体滑坡、泥石流、大风等自然灾害出现频繁,尤其是干旱连年发生,对现代化农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危害。

(3)日照时数反映了一地接受太阳辐射时间的长短,是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也是表征一地气候变化的主要气象要素之一。在同等条件下,日照时数相对偏大的地区,作物的生物产量就比较高。近些年来,由于卫辉市工业及汽车发展迅速,大气污染严重,大气透明度降低,使日照时数偏少趋势明显,对现代农业的产量造成了不利影响。

(4)蒸发量是气候因子中的一个重要因子,它的变化不仅关系到区域性气候的变化,而且关系到区域农业的水分分析。从资料看,卫辉市的蒸发量有减少的趋势,蒸腾作用减小,减少了水分流失,这对现代农业生产是有利的因素。

4、卫辉市发展现代农业的对策和建议

气候变化趋势不可逆转,但采取相应的对策或措施,可以减缓气候变化对卫辉市现代农业发展的不利影响,促进可持续发展。

(1)改善农业生产力和增加现代化农业生态系统的建设,严禁在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开垦土地,不允许以任何借口毁坏草地。

(2)通过实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程,推广化肥、农药的合理使用技术,大力加强耕地质量建设,科学施用化肥,引导增施有机肥,全面提升地力,减少农田氧化亚氮排放。

(3)进一步加大技术开发和推广利用力度。采用科学灌溉技术,进一步推广秸秆处理技术;大力推广秸秆还田和少(免)耕技术,增加农田土壤碳贮存。

(4)抓好林业重点生态建设,加大水资源配置、综合节水的研发与推广力度。重点研究开发大气水、地表水、土壤水和地下水的转化机制。

(5)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强化现代农业科技支撑。一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二是提高农业科技推广应用能力。三是加强农技装备的研制及推广。加强农业气象研究和试验工作,强化人工影响天气基础设施和科技能力建设。依托乡镇公共服务机构,推进乡镇气象服务站建设,不断扩大农村气象服务覆盖面。加快农村信息化示范市建设,加快建设集政策、信息共享、监测预警、市场分析、电子商务、气象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综合网络信息平台。

(6)着力加强科技教育培训,强化人力资源支撑。一是大力开展农民素质教育培训。重点培育一流的规模化合作社,基本实现“村村有社、户户入社”目标。集中支持一批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项目,最大限度地发挥涉农项目资金效应。

参考文献

[1]汲县农业气候区划[M].汲县农业区划委员会气象组:6.

现代农业发展趋势范文7

关键词:农业经济;发展趋势;对策

吉林省是我国农业大省,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占吉林省经济比重的绝大部分,农业经济的发展状态直接影响了吉林省整体的经济情况,进而影响全省广大农村人口的生活状态。因此,对农业经济发展趋势进行探讨,有助于进一步对各项经济活动进行调整,从根本上实现吉林省经济的飞速发展。

1发展现状

“地广人稀”曾经是对吉林省农业经济发展条件的简单概括,但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以及农业生产方式的现代化发展,单一的种植粮食型农作物使农业能够实现的经济效益越来越有限。吉林省政府以及农村经济管理部门,开始对吉林省农业的经济发展进行改革和创新,其中即包括农业生产方式放慢的创新,也包括经济组织的整改等。吉林省农业经济的改革创新发展有风险也有机遇,因此要建设新型农业产业体系、新型农业生产体系、新型农业运营体系,合理运用农业政策,快速有效的进行农业现代化建设,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力,转变以往农业的发展方针,最终实现吉林省农业农村经济稳定增长。

2发展趋势

2.1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

在不断进行农村经济改革过程中,优化农业经济结构成为经济发展中最明显的趋势,从传统农业的粗放型生产方式,到现代农业的集约型生产方式,经济结构由个体经营转向合作社和企业经营形式;从种植单一的粮食作物到实现农村土地的立体化应用,经济结构由扁平化模式转为多元化模式。目前,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体现在绿色农业的建设方面。首先,吉林省农产品进出易额在逐年增长,而农产品生产标准与国际要求相差甚远,进行绿色农业生产成为进一步提高进出口贸易利润之必须;其次,应环保规划和城市生活的需要,粮食作物和蔬菜已经不是城郊区农业生产的主要项目,很多农户以及农业企业开始转向果树种植园和花卉种植园、农村休闲娱乐项目的建设,这不仅节约了大量的土地资源,而且实现了环境保护的目的,更使农村经济有了新的发展空间。

2.2农村经济发展加快

现代经济发展将各个行业之间的隔阂逐渐消除,跨行业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农业发展也需要应对这个趋势。从农业经济本身发展的需求来看,参与金融经济发展,将农业经济发展与金融结合起来,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之一。首先,吉林省农业企业和农户个人在农业经济项目的经营中需要大量的资金,融资活动势在必行,这是农业金融发展的契机;其次,国家对农业经济发展以及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提出的构想中,有关于金融介入农村经济发展的内容。

2.3信息技术介入农业经济发展

当今社会是信息时代,信息技术介入各行各业的发展并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农村经济发展中也是如此。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促进农村经济利润的提升,表现在很多方面。吉林省提出“智慧农业”发展战略,从2013年开始,加大智慧农业建设示范项目,并把实现农业智能化生产、农业与物联网融合发展确定为主要发展方向。目前,吉林省己经建成了智慧农业综合服务平台并开发了玉米、水稻两个产业物联网技术服务系统。通过“一台二系统”可以远程直观地查看作物长势、土壤墒情、预警病虫害、组织实施病虫害统防统治等工作,实现了农情监控、生产管理、信息采集的信息化与自动化。

3发展对策

3.1调整农业经济发展配套设施

绿色农业的发展不仅是农业企业以及农村个体劳动者的责任,而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尤其是与农业相关的社会服务业的参与,例如,酒店建筑和管理、导游服务、销售等。因此,调整农业经济结构,建设绿色农业,需要从全面调整农业经济发展的配套设施入手。对吉林省广大农村进行村容整体建设、修建道路、规划旅游区项目等。

3.2鼓励商业银行参与农业经济建设

农村经济发展中,金融活动的加强需要商业银行的介入,鼓励商业银行参与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应积极鼓励商业银行在广大农村地区设立办事处或者银行网点,深入农村了解农业经济发展状况,为农业经济提供适合的金融产品,与农业企业达成深度合作,以实现农业金融的进一步发展。

3.3加大农业信息化投入

农业信息化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各级政府应该加大资金投,并争取把涉农专项资金向农业信息化倾斜。同时,政府有关部门应建立起多元化的投资渠道,鼓励社会资本向农业信息化投入,促进农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

4结语

综上所述,吉林省农业经济发展表现出明显的经济结构优化趋势,金融参与农业经济发展势在必行,而信息技术的介入则会给农业经济活动带来更多的帮助。优化农业经济发展的配套设施、鼓励商业银行参与农业经济建设,并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进行资金和技术的投入,能够使农业经济实现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晶晗.吉林省绿色农业发展路径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7(08):115-116.

[2]刘宏.浅析农业信息化背景下的吉林省农业经济发展策略[J].现代交际,2016(06):123-125.

现代农业发展趋势范文8

1.1能够有效降低环境污染

传统的农业机械制造过程会消耗掉大量的能源和自然资源,并且由于生产技术落后、不科学等原因,会产生资源利用不充分、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由于机械制造产生的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等对周边的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环境恶化、生态退化等现象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而现代农业机械中的绿色制造是基于农业发展信息的基础,对肥料、农药以及相关能源利用绿色环保理念,确定使用分量和使用的时间而开展的,这样不仅增加了农业生产的科学性,优化了生产效率,提高了农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而且还有效降低了环境污染,更好地满足了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产品绿色健康的要求。

1.2节约农业机械生产的原材料和能源

传统的农业机械产品在组成结构和功能上缺乏全局性和一致性,一旦达到使用年限后,由于部分构件损坏,购买不到合适的配件,没有做好废旧和闲置农业机械设备的回收工作,造成了大量的资源和能源浪费,同时加大了农业机械的环境处置压力。现代农业机械的绿色制造有效改善了这一问题,不仅在农业机械生产制造方面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能够站在全生命周期的角度对农业机械生产进行规划,提高农业机械生产的高资源利用率,有效减少资源消耗。另外,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在农业机械制造上的应用进一步增强了现代农业机械生产的绿色经济效应,加强了资源共享,促进了现代农业绿色制造的不断优化。

2绿色制造在现代农业机械中的发展趋势

2.1现代农业机械绿色制造

将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绿色制造在现代农业机械中的多元化发展趋势主要是指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绿色制造技术和绿色制造设计将从多个层面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全球化、社会化、集成化、智能化和产业化等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农业机械制造的主要特点。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各个国家关于农业机械产品的生产环境指标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加上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农业机械绿色制造涉及的各个方面都要进一步完善。另外,绿色集成制造技术和绿色集成制造系统将成为未来农业机械绿色制造技术的主要发展趋势。

2.2农业机械绿色制造与资源环境的关系

绿色制造在现代农业机械中的应用能够进一步优化农业机械制造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农业机械的绿色设计和制造方式方法都应当考虑到对环境的影响和资源的消耗,要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看待农业机械绿色制造,加大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大力节约资源,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另外,为了进一步优化农业机械制造的资源环境功能,还应当将绿色制造设计和实施与新兴产业紧密的结合起来,例如农业机械废弃物的回收处理服务业、绿色制造软件产业等等,在丰富和扩展农业机械制造的延伸领域之外,还应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制造的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

3结语

现代农业发展趋势范文9

【关键词】农业经济管理;新农村建设;措施

1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发展趋势

11.1农业经济管理现代化发展

现代化农业经济管理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方向,在未来发展中,加快建设新农村,必然要促进农业经济管理现代化发展。具体来说,农业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发展首先需要加快建设农业生产活动的现代化。传统农业生产中,主要是依靠农民劳动力实现生产发展,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生产活动现代化发展,运用机械生产代替手工生产,有效提高生产力发展,促进农业经济管理现代化,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其次,实现农业生产深加工,借助现代农业技术支持,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技术性。同时,农业生产深加工,有利于实现农业经济内容的多样化,拓宽农业经济发展渠道。农业经济管理需要适应经济多样化发展趋势,采用现代化管理手段,促进农业经济长远发展。

11.2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发展

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经济管理中,是农业经济发展适应信息化社会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提高发展水平和发展质量的要求。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能够对农业生产、经营等各项经济活动提供科学合理的指导。同时,还可以通过利用信息化技术,分析市场变化数据,明确农业市场变化趋势,对农民农业生产安排做出合理指导,促使农业生产经济效益最大化。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发展符合时展趋势,是新农村建设下农业经济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

11.3农业经济管理市场化发展

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经济市场化是必然的,因此农业经济发展要求农业经济管理必须市场化。实现市场化的农业经济管理,是将农业生产、经营活动融入市场中,利用市场法则实现优胜劣汰,进市场与农产品双向满足,从而促进农业经济整体的优质、快速发展。同时,加快农业经济管理市场化发展,促进农业经济快速融入市场,既可以促进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又可以为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提供稳定的材料来源,实现农业发展与市场需求一体化。

2新农村建设下农业经济管理现状

22.1农业经济管理制度不完善

现阶段,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农村经济发展也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但就农村居民而言,其家庭经济水平的提升多是依靠外出务工、个体经营等方式,依靠农业生产的相对较少。同时,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点,虽然我国是农业大国,但是其他产业的发展也应当重视起来,共同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我国在农业经济管理方面,呈现出了较大的劣势,最为主要的就是管理制度不完善。由于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业经济管理的有效性难以充分发挥出来,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22.2农业经济管理模式陈旧

一方面,当前我国大部分农村对于农业经济管理仍然是采用人工管理为主,例如,通过人工记录生产数据等,造成管理模式陈旧。当前信息技术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水平不高,其覆盖范围也十分狭窄,造成农业经济管理模式不能实现创新,管理效率不高,制约农村农业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在新农村建设中,很多农村引入了现代信息技术管理设施,然而由于受到管理人员专业水平的限制或其他等一些原因,导致设备利用率低,实际管理方式仍旧是以人工为主,农业经济管理模式难以实现真正的创新。

22.3农业经济管理认识不足

从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的角度来说,其管理认识不足也是制约新农村建设下农业经济管理有效性的重要原因。当前,很多农业经济管理人员不能正确认识到有效管理措施对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不能及时转变管理观念,提高自身专业水平,严重制约了农业经济管理效用的发挥,限制农业经济的发展。

3新农村建设下农业经济管理有效措施

33.1建立完善的农业经济管理制度

加快农业经济管理制度体系的改革,建立完善的农业经济管理制度,是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发展农业经济的必然措施。农业经济管理制度在改革完善的过程中,需要适应当前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趋势,并根据农村本地经济发展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具体来说,实现农业经济管理体制改革,首先需要加快转变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发展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农业经济结构,从而以此制定符合发展要求的农业经济管理制度。其次,农业经济管理需要重视提升农产品价值,通过完善制度管理,加快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方式,促进农产品销量,打开市场,促进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

33.2实现规模化农业管理,加大信息技术投入力度

农村农业生产较为集中,当前在新农村农业经济建设中,很多农村已经实现了集体化生产。集体化生产便于整体的机械化操作,以及集中管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农业经济管理措施。而当前农业经济管理重点,是加快集体化生产向规模化发展。规模化的农业管理有利于农业生产与市场经济的对接,促进农业经济市场化,适应当前时展的需求。同时,规模化农业经济管理为农民提供了更稳定的农产品销路,极大的促进其农业生产积极性,进而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与此同时,提高规模化农业管理有效性,必然要加强对信息技术的投入力度,从技术角度给予农业经济管理最大的支持。例如,引进农业经济管理系统,实现对农产品市场信息数据的收集、分析、处理,从而为管理人员预测农产品市场趋势,对农业生产进行市场评估和科学指导,以降低农业生产风险,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33.3加快培养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

农业生产、经营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发展环境等对农业经济发展都有较大的影响。因此,专业的农业经济管理人才对农业经济管理措施有效性有重要影响。培养专业的农业经济管理人才,首先需要加强现已有的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定期对其进行专业技术与职业素养的培训,加快其转变管理思想观念,树立现代化、信息化、市场化的管理理念,以及适应其发展的管理技能。其次,重视农业经济管理人才的引进,尤其是信息系统管理人才,从而加快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发展。同时,还可以加强与农业经济管理水平较高的地区管理人才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吸收借鉴相关成功经验,提高自身管理水平,从而促进新农村建设下农业经济管理有效性。

4总结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实现整体发展的重大战略性举措,是新时期我国发展建设的重要任务。农业经济管理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业经济发展水平,新农村建设下,通过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实现规模化农业管理,加大信息技术投入力度,加快培养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从而提高农业经济管理水平,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