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农业发展前途集锦9篇

时间:2023-07-27 16:14:56

农业发展前途

农业发展前途范文1

(一)农业新闻传播人员整体素质参差不齐信息、新闻资源的传播属于一种社会化行为,传播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人们可以依托传播载体传播思想观念、经验、知识、情感及行为等各个方面。传播依赖于人类而存在,它是构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前提。但就目前我国农业新闻传播现状来看,有很大一部分农业新闻传播媒体人职业素养一般,整体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有较多传播人员从根本上缺乏对农民、农村及农业的理解与感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农业新闻传播的有效性。部分新闻人仅能够多面收集相关的农业信息,并对其实施整理与加工,甚至部分新闻人在采访过程中缺乏对农民的尊重,影响了农业新闻采集的真实性,限制了新闻传播的有效性。

(二)双向流通有一定的限制首先,当前大部分农村地区无法推广与普及基层农业技术。主要表现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破坏严重,部分乡镇地区开展农业改革,致使专业化的技术人员被分流而出,传统的农业技术推广站点逐渐撤销,限制了农业技术的推广。其次,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服务职能较弱。大部分农业服务中心并未重视其技术推广的职责,仅仅流于形式,并未发挥实际性的作用,面对农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所遇到的技术难点,不能及时有效地协助解决,因此给其农业生产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延迟了新技术推广、使用的速度,降低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此外,大部分农村地区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素质普遍较低,甚至无法满足农业技术传播的需求,进而制约了农业信息的有效传播。另外,在我国农业新闻传播方面,媒介作用的发挥程度比较低,在农业新闻传播方面,报纸、电视、广播的传播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均存在农业新闻数量比较少,获取途径有限等弊端。而新闻内容具有其显著的及时性特征,消息是其重要要素,而当前在农业信息的传播中依然存在及时性、延续性严重缺乏的现象,直接影响了我国农业新闻的传播。

(三)受众意识缺乏当前在我国从事农业新闻传播的主要机构组织包括农业技术推广部分、科研院所、企业及政府等部门,为永葆农业新闻传播的活力,必须明确各部门的宣传职责,整合其传播的主要框架结构,并将受众意识放置于农业新闻传播的主要位置,确定新闻传播的主要对象、传播的目的、传播的效率等。它属于一个不断衍生与拓展的过程,然而当前我国农业新闻的传播并未满足大部分农民对信息资源的需求,且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并未将改善农民的农业生产结构作为主要目标,未正确引导农民进行农业生产改革,新闻传播的时效性较差,同时会对农民产生一定的误导影响。

二、改善我国农业新闻传播现状的有效途径

(一)注重与农民的需求、意愿、社会发展、农业发展等方面相结合要提高我国农业新闻传播的有效性,使其能够更好地辅助与帮助农民进行生产指导与改革,首先需要将农民的需求与意愿,社会的发展实际及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与农业新闻传播结合起来。提高农业新闻的可读性,切实关注农民关注的问题,传递农民需要的信息资源,并选用最能迎合广大农民需求的传播形式。新时代背景下的大部分农民已并非传统独立性较强的个体,他们同样在生活与生产方面越来越多地依赖社会人群与社会信息,不仅需要不断学习与更新农业生产技术,同时需要了解相关的市场资讯。因此,在我国农业新闻的传播中,需充分从农业发展、农村与农民视角出发,锁定农民的生产实际,从其需求出发,将话语权充分还给农民,传播其更为感兴趣的农业信息与话题,强化农业信息的可读性,利用现代化多媒体的传播手段,提高新闻报道的互动性,缩短与农民之间的距离。解决其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充分满足其经济、技术、文化需求,更好地推进农村技术改革。

(二)确保主体多元化、表述客观化、形式多元化当前信息科技的迅猛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同时也为农业新闻的有效传播开辟了更多途径。互联网已成为我国信息资源传播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但目前主要在城市地区应用,在部分农村地区的推广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为改善农业新闻的传播途径,首先必须在农村普及新的传播媒介,并获取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改造农村技术环境,定期组织对农民使用互联网的培训,使其能够接触到更多的网络农业信息,同时还需实现网络信息收集的主体多元化,联合个体、企业、政府等相关机构,强化对农业新闻传播的投入。其次,充分考虑到农民的可接受范围,改善新闻报道的表述方式,用其可接受的话语来陈述广大农民的心声,满足其需求,切实了解其存在的困难,解决其日常实际需求。使广大农民充分掌握话语权,为其创造更多能够发挥自我意见的平台,给予其更多说话的机会,搭载其农业发展与科技进步之间的桥梁。

(三)改善传播途径,深入浅出、广而告之此外,为加强我国农业新闻传播的有效性,还需加大对新闻传播的宣传力度,为农业新闻制定相关的宣传广告,使其成为众所周知的传播途径。同时还需在有限的文字表达技巧下蕴含更为深刻的报道内涵,提高农业新闻报道的深度,并充分发挥其以小见大的作用,做到深入浅出,且言之有物。

三、结语

农业发展前途范文2

有效地实现工业反哺农业的关键是要找到合适的反哺途径。农业、农村、农民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工业反哺农业的成效必须涵盖“三农”,因此工业反哺农业的目标也应涉及三个方面,就农民角度看目标应是提高农民收入,实现共同富裕;就农业的角发看目标应地提高农业生产力,实现粮食安全;就农村的角度看目标应是改善农村“三生”(生活、生产、生态)环境,实现协调发展,寻求实现工业反哺农业的途径应紧扣这三个方面的目标:结合浙江省仙居县的实际,对于县域的层面可从以下三大途径实现反哺的目标:

一、财政化反哺。中央一号文件表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是强化政府为农村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而强化这一职能的保障就是财政实力。所谓财政化反哺就是通过工业税基的快速扩大,实现财政收入的增加,从而增强县城政府为农村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的能力,有效地贯彻对农村“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如仙居县目前需抓紧采取措施做浓工业发展氛围,突破土地、融资等要素制约,构建工业发展平台,优化二业发展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工业结构调整,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力求实现存量的跨越式提高,增量的高水平扩张。从而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工业税收跨越式地提高,改变“吃饭财政”的现状,使县财政有较多的钱可以用来为农村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

二、产业化反哺。产业化经营是农民实现自哺、互哺的有效形式,也是农民在产业链条上实现工业反哺农业的有效手段。由于涉农工业的收益远远超过农业本身的收益,产业化经营使得工业反哺农业成为可能,并进一步把工业发展的制度、理念带进农业生产经营领域,实现农业工业化。现代农业的成功在于农业与非农产业的高度分工与协作,向食品工业延伸,推动农业产供销一体化,使农业与工业融于一个产业体系之中,农业成为产业体系的一个环节、第一车间。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工农成为一体,用利益联结机制相互联结,提高了整体效益,形成了整体利益,通过多种形式实现了工农之间的利益关系和利益分享。同时,由于将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连结成完整的产业链,发挥产业的协同效应,农业生产率被大大提高了。如果说财政化反哺是实现对“三农”“多予少取”的途径,那么产业化反哺就是实现对“三农”“放活”的重要途径。在县城财政困难,县域层面实现财政化反哺力量微弱的情况下,产业化反哺将是县域内实现工业反哺农业的有效途径。因此要在产业化反哺上做大文章。如仙居县要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鼓励发展杨梅深加工、茶叶深加工、中药材深加工及家禽、家畜深加工企业,为他们提供信息、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引导他们与种养精农户之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使这些企业能获得快速发展,争取造就几家生产能力强,产品质量好,销售市场广的农产品加工大企业,使产业化反哺成为加快新农村建设的主抓手之一。

农业发展前途范文3

【关键词】 气象 农业生产 困境 对策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我国农业生产水平越来越高,对气象的要求逐步提升。但是,目前我国的气象水平已经不能满足快速发展的农业生产。农业生产对气象服务的依赖越来越强,相关部门已经积极应对,尽可能的满足农业对气象服务的要求。但是目前我国的气象为农服务工作仍存在诸多问题,下面从气象为农服务工作中的困境以及应对措施等方面做初步的探讨分析。

1 我国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现状

随着人们对气象服务要求的提升,很多地区的气象为农服务已经较从前有了很大的提升。从前,只有达到一定规模的城市才有气象站,但是现在,很多地区都建起了气象张,为当地的农业生产保驾护航[1]。不仅如此,很多地区也扩展了气象信息的宣传途径,从前气象信息的宣传途径只有电视上的天气预报,现在,气象部门增加了很多宣传方式,例如广播、网站等。提高了气象宣传的及时性和普遍性。从前的天气预报回报的内容仅限于温度、天气情况等简单内容,对农业的帮助甚微。现在也得到了改善,风力、日照时间、强度等信息都会及时传达给农业生产人士,提高当地农作物产量。但是,这还远远不够,仍需要加大努力,提高气象服务工作质量和能力,促进农业的发展。

2 我国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的困境

2.1 气象信息内容单一

在一些偏远地区或不发达地区,气象信息仅限于提供天气预报,简单的提供气温、雨雪等情况,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要求。他们需要风力、湿度、日照时间等具体的气象信息。例如,有强风来袭时,气象部门应作出提前的预报,使农户有足够的时间做出防护措施。再例如,家禽的养殖场对日照时间有严格的要求,气象部门及时当天的日照时间,农户可以根据日照时间的长短来控制人工光照时间的长短[2]。气象信息与农户的务农经验相结合,才能提高农业的生产。

2.2 气象信息途径单一

目前,很多地方气象信息的途径只有电视,而且有固定的时间。农户一旦错过了时间,就无法及时掌握气象信息。对此,应该增加气象信息的途径,使每家每户都能掌握气象信息,保证其农作物的顺利生长。

2.3 部分农民知识有限,不懂如何应用气象信息为农业生产服务

2010年时,国家做个一向关于气象信息为农民服务的实际调查,这个调查显示,大多数农民务农方式仍然比较旧,不会应用最新的技术务农,不懂得运用气象信息。全球的环境问题导致现在不正常的气候,每年的天气都会有所不同。但是部分农民却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每年都是固定的日期开始耕种[3]。这样一来,一点天气出现异常,气温偏低或偏高,就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因此就会造成农作物产量低下,影响农民收入。

3 克服气象为农服务工作中困境的解决方法

3.1 丰富气象信息内容

单纯的天气预报已经不能满足现在农业生产的要去,科学的农业生产方式要求有全方位的气象信息做基础。因此需要丰富气象信息的内容,例如,在极端天气的情况下,需要及时的向农户传达,以便于农户及时的做出防护措施,防止农作物的破坏。在有的地区,气象信息代表的是当地的整体情况,缺少了对区域的监控。因此可能造成气象信心对局部地区不准确,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因此,应该缩小每个气象站的管辖范围,下区域的做出气象信息,以此来满足农户的要求。每户农民都能及时的、全面的掌握每一天的气象信息,就可以保证农作物的正常生产。

3.2 增加气象信息途径

很多地区气象只有通过电视来的途径,这样不利于农户及时掌握信息,加之电视在部分地区还未普及,更影响了农户对气象信息的掌握。应该增加途径,建立气象信息电台、气象信息电话等方式。农户在错过了电视的气象时间后,也可以通过电话咨询的方式掌握近期天气情况。同时村上也可以利用广播的形式气象信息,村委会的广播遍布每户,因此广播应及时气象信息,让农民及时做出相应的保护措施[4]。同时,气象部门应就当天的、当周的、当月的气候做出全方位的分析,提前信息,有利于农民们提前的做出准备措施。

3.3 加强对农民的培训,使他们合理的利用气象信息提高农业生产

目前很多农民对气象信息缺乏合理的运用,她们只知道用经验来耕作,却没有跟上社会的发展脚步,合理的利用气象信息来为农业生产服务。第一天还在为农作物浇水,第二天就遇到了雨水天气,这种现象在不发达的农村时常可见,如果这个农民懂得利用气象信息,这种状况就不会发生。还有的农民第一天为农作物施肥,第二天就遇到了雨水天气,雨水会对肥料冲刷,导致施肥不均和肥料的流失。种种现象都不利于农作物的生产。地方需要加强对农民的培训,这个培训可以是聘请专业的农学教师对农民进行面对面的培训,也可以印发相关的书籍、报刊来共农民学习。通过学习来提高农民的素质,使他们成为适应时展的农民,而不是会被社会发展逐步淘汰的农民。

4 结语

农业是人类正常生活的基础,农业是社会发展的保障。农业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而正确的运用气象信息是农业发展的垫脚石。对于气象部门而言应该积极努力和研究,提高气象服务水平,适应农业对气象服务的要求。对于农民而言应该努力学习,积极掌握气象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通过全方位的努力,共同来提高我国的农业水平。

参考文献:

[1]杜珍,吴伟,谷祥文.气象为农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南方农业,2015(12):194-194.

[2]刘文军.民和县气象为农服务的现状与对策分析[J].青海气象,2013(4):86-89.

农业发展前途范文4

当今的社会要摈弃20世纪的传统增长模式,直接应用新世纪的创新技术与创新机制,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的转变。低碳农业经济、脱石油农业经济、后现代农业经济等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低碳农业是指农业的生产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走有机、生态、高效农业的新道路。也有称为脱石油农业、后现代农业。现代农业是建立在化石能源的基础之上,化肥和农药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柱,曾经为解决人类粮食问题做出贡献,但是,化肥和农药的高能耗、高污染等不仅影响土壤的有机构成、农作物的农药残留和食品安全,而且化肥和农药的生产要消耗大量的化石能源、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的排放。因此,在低碳经济到来的时代,农业也进入到了后现代农业的发展时期即低碳农业经济、脱石油农业经济的时代。正如总书记在中共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要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节能环保水平、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

2低碳经济时代必须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

现如今,我国改革开放已经三十年,农业在各个方面都得到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农民收入大幅提高,农业的产出率迅速提升,农产品质量和品种有显著提高。但目前我国水土流失、土壤和水体污染严重,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农业生产条件脆弱,农业科技水平和推广服务能力低等,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要保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我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环境良好的经济发展模式。目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障碍主要表现在:2.1人均资源量减少且资源浪费现象严重。资源短缺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随着人口的增长、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人口与耕地、水资源等之间的矛盾将更加突出;耕地资源流失严重,草地资源数量少、质量低,退化、酸化、沙化越来越严重;同时农业用水浪费现象严重,农业灌溉用水的利用率只有40%是发达国家的一半。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进一步加重了资源和环境的压力。2.2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多年的掠夺式开发,导致水土流失、土壤沙漠化、森林、草原退化现象严重;天然林面积减少,森林的保持水土、涵养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功能下降,草地过度放牧,导致草地资源退化、沙化、碱化。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威胁着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2.3环境污染严重。土地和水资源等受工业“三废”污染,镉、砷、铬、铅等重金属含量超标,使农产品的安全性受到威胁;全国因固体废弃物堆存而被占用和毁损的农田面积大幅增长,并导致严重的地下水资源污染;化肥、农药、兽药及饲料添加剂的不合理使用,造成土、水的富营养化以及动植物的质量下降,因此我国农产品贸易经常受制于发达国家的技术壁垒。

3发展低碳农业经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选择途径

低碳生产是一种可持续的生产方式。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发展低碳农业经济,其选择的途径可以有以下几种:3.1发展循环农业经济。我国人地矛盾突出,农业生产效益低,污染严重,要用有限的资源养活更多人口并保持经济的发展,必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大力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循环农业是一种新型的发展模式,是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发展的农业经济增长新方式,通过建立“农业资源农业产品农业废物再利用”的循环机制,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的协调,实现农业生产的低资源消耗、低废弃物排放、高物质能量利用。发展循环农业是农业发展方式由外延式增长向内涵式发展转变的必然要求和解决农业资源短缺与环境退化的现实选择。3.2发展后现代农业经济。要农业提高产出,一条途径是增加投入,另一条途径是提高效率。投入量应当与资源供应量相平衡,与环境承受力相适应。我国农业的发展应更强调第二条途径,即提高有限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对投入增加的依赖即要发展后现代农业。这是克服资源制约,协调农业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最好选择。党的十七大提出“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只有加快发展后现代农业,才能突破资源和环境的制约,提高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自2004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五年锁定农业问题,确定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思路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也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进一步发展的过程。3.3发展都市休闲农业、观光旅游农业。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要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发展,促进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开发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的多功能农业。农业不仅具有食品保障功能,而且具有原料供给、生态保护、观光休闲等多功能。都市农业地处都市与农村之间,它除具备了生产功能外,更多是在发挥多功能方面。都市休闲农业可以解决现代工业化社会所带来的人际关系松散,精神压力大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休闲、观光旅游农业可以为市民提供自然生态的休闲环境,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亲近自然、回归田园旅游的需要同时重视人的参与性,体现着天人合一的文化内涵,是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综合产业。发展都市休闲农业、旅游观光农业可以促进新农村建设、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环境、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并可以增加就业。

作者:袁淑敏 单位:吉林省畜牧业学校

参考文献

[1]陈修宏.低碳经济背景下如何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J].现代经济信息,2014(7):341.

[2]张卫东.低碳经济时代转变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新探索[J].河南科技,2014(21):223-224.

[3]钱纯海,李安成,刘允.低碳经济时代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问题研究———以太和县为例[J].投资与创业,2016(9):67.

[4]秦永平.低碳经济时代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J].山西农经,2015(3):39.

农业发展前途范文5

1.1农产品市场需求的拉动力

在我国农产品短缺时代,农业的主要目标是提高产量,生产是农业的中心环节。但是当前主要农产品供给已满足或超过市场需求,农业由过去的受资源单方面约束转变为现在的受资源和市场双重约束,这表明市场流通也将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环节。以市场为导向,加强农产品营销,将在更大范围内维持生态农业系统的良性循环,有利于系统功能的提高。

1.2生态环境保护的约束力

长期以来,由于特定的社会和经济环境,在我国的农业生产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急功近利的做法,这些行为虽然取得了短期的粮食增产和暂时的经济效益,却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生态和环境代价,严重损害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与环境基础。因此,生态农业的转型应注重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协调资源利用与资源保护的关系。

1.3外部环境变化的冲击力

加入WTO,是我国农业所面临的最大的外部环境变化因素。面对WTO的冲击,唯有全面提升我国农业的竞争实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才能在保住国内市场的前提下,进军国外市场。为此,实施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战略将成为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1.4农业结构调整的推动力

自1978年以来的四次大规模农业结构调整,特别是1998年开始实施的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使我国从过去的单纯追求粮食产量逐步转变成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农产品的竞争力和追求产出效益为主。这一调整战略的实践不仅为生态农业的产业化提供经验支持,而且还能容易的取得政策支持。

2中国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的构建

2.1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的内涵

纵观20多年来我国生态农业试点的发展历程,我国生态农业是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系统科学方法,把现代科技成果与传统农业精华相结合而建立的农业体系。它具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优化农业结构,它有利于生物种间互利作用的发挥和外部投入效率的提高;二是经济、高效的农业实用技术体系,即通过对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及各种促进土壤肥力提高的生物学措施,提高系统的自我维持能力。我国生态农业给试点地区带来了可喜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但是,我国目前的生态农业只是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中心的生产体系,系统结构单一,缺乏与市场的有机联合,在一定时期内,生产体系内部虽然能维持高功能和高效益,但是由于受到整个农业与农村发展体系中分散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市场和自然资源双重约束的矛盾的冲击,生态农业的功能正在逐渐减弱。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正是在此背景下提出来的,其基本思路就是在现有的生态农业基础上,改变以往仅仅以农业生产为中心的思维定式,通过与农业产业化的有机联合,进一步完善生态农业的系统结构,走高效生态农业产业化之路。据此,将我国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的内涵界定为:以农业生产为基础,以生态化为前提,以市场为导向,以主导产品为中心的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多层面链式复合农业产业体系。它是集农业生产过程、工业化过程、市场化过程、资源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发展过程于一体的生态农业产业化体系[4],这一体系将有利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业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高效协调统一。

2.2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的基本框架

从内涵分析可知,我国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的实质就是生态农业与农业产业化两个系统的有机联合,这种联合不是系统的简单相加,而是在更大范围内整合优化两个系统的基本要素,构建形成更高一级系统,即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新的模式系统要素包括农业自然资源禀赋、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区位条件、主导产品、经营组织方式、农业产业链(产-加-销)等6项要素,这些要素及其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的基本结构框架。该结构的系统功能则表现为:在区域农业自然资源条件和经济社会条件的基础上,以主导产品为中心,进行农业的生态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最终实现生态农业产业化。

2.3生态农业产业化过程分析

生态农业产业化是生态农业由传统的农业生产向现代产业转变的过程,一般可以分为创业、起步、发展和完善4个阶段。在实践中,由于各地的自然环境条件、社会经济基础以及市场发育程度等方面的差异,其所处的发展阶段也不尽相同,从而呈现各自不同的特点[5]。第一阶段是种植业结构调整阶段,在传统粮作的基础上引入蔬菜等经济作物,以奠定进一步发展的经济基础,并打破以往不合理的生产结构。在这一阶段,系统的基本要素特点和以前相比并未发生很大变化,在经营方式上仍以农户为单位,主导产品还不明显。第二阶段是农业结构调整阶段,此时系统多元化程度开始增加,利用方式由种植业向养殖业扩展,开始培养支柱产业。第三阶段是产业结构调整阶段,产业结构逐步向规模化的种植业和养殖业方向发展,农产品加工开始起步。此时,系统完成了利用方式向养殖和加工业的转化,产业链变得协调。第四阶段是完善阶段,即通过优化各种循环环节,调整和完善系统结构,初步建成一个以工业和运输业为主导的良性循环系统[6]。可以看出,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实现要素之间结构关系的优化组合是系统结构发育良好的关键。

3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的实施途径

以上分析表明,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实现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同地区生态农业产业化所处的阶段不同,模式实施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也存在差异,因此,需要设计和选择适合不同区域的实施途径。

3.1要素优化组合的综合发展型实施途径

1)适宜范围

主要适宜于我国经济发达、区位条件优越、资源相对紧缺的地区,如城市近郊区。首先,较好的经济条件能为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的实施提供资金支持。其次,优越的区位条件方便接受城市在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方面的辐射,且城乡沟通及产销联络迅捷,农产品市场容量大,将为生态农业产业化提供广阔的空间。第三,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郊地区将不可避免的出现资源破坏、人地矛盾突出等问题,这将是模式实施中应该重点注意的问题。

2)实施方案

该类型区条件符合生态农业产业化过程的高级阶段(发展、完善阶段)基本特征,由此可确定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实施的基本思路为:完善农业生产结构,构建农业产业结构,通过模式基本要素的优化组合全面实现生态农业的产业化转型。

第一,农业生产结构的优化组合。借助农业结构调整的推动力,依据生态学原理,以多样性构造持续的稳定性,优化组合农业生产中不同层次和不同领域的多种结构,如农林牧复合结构,农、林、牧各业的内部结构,农产品品种结构,农户、专业户和生产基地(示范园、养殖场等)的经营主体结构等,实现农业生产的时空配合与多种经营的结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第二,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组合。围绕农业生产环节,以市场为导向有计划的延伸农产品加工、销售的产业链,以实现产业的协调发展和相互促进,完善模式系统结构。

第三,多维动态综合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应充分把握市场动向,随着时间的变化合理调整要素组合结构,开拓新的生产领域,实施多维动态综合发展战略。

3)典型案例

瀛海镇位于北京近郊,区位优越,农业相对发达,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在模式实施初期,该区经过早期的农业结构调整,农业生产从种植业发展到养殖业,培育了蔬菜、奶牛、肉鸭等主导产品,农业生产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然而,随着生产能力的提高,农产品卖难和初级农产品价格低廉等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限制了农业系统的良性循环。针对以上情况,该镇在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的推动下,采取了综合发展型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实施途径,具体措施为:

①从1998年起,重点扶持了“瀛海蔬菜产销合作社”的建设,以公司带农户的形式扩大蔬菜生产规模。同时,建立了大型的奶牛养殖场和肉鸭饲养基地,以基地带农户的形式发展畜禽养殖业。

②综合发展种植业与养殖业,优化种养结构。具体是减少小麦、玉米的种植面积,扩大牧草的供应规模。同时,建立饲料加工厂和有机复合肥加工厂,其中饲料厂直接为养殖场提供饲料,降低成本;肥料加工厂把禽畜粪便加工后向蔬菜等种植业提供优质肥料,既增加了经济收益,又改善了生态环境。

③进一步优化产业链,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扩展销售市场。具体是扶持了东二村蔬菜加工、销售联合体的建设,进行净菜、礼品菜生产及酱菜、豆制品等的加工;扩建改造“华宇乳品厂”,并以“北京金大都食品有限公司”为依托,兴建禽类屠宰厂,畅通畜禽养殖、畜产品加工及销售渠道。

经过5年的发展,瀛海镇蔬菜种植、畜禽养殖两大支柱产业初具规模,产、加、销产业链基本形成,集中体现了种植业的时空配合、农业的种养结合、产业的规模化经营的特点,有效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而缓解了土地资源紧缺的矛盾,最终形成了产业互保,良性循环的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

3.2市场导向为主的经济型实施途径

1)适宜范围

主要适宜于我国经济条件、区位条件相对一般、资源条件较好的地区,如城市远郊区。首先,经济条件一般,农业资金供给不足,限制了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的综合发展。其次,在城市的支农工作、城市市场利用、市场供求信息和技术信息等方面,城市远郊区得到城市辐射的强度要低于城市近郊区。第三,经济建设与农业争地矛盾不突出。总之,经济要素是这一类型区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实施的主要限制。

2)实施方案

该类型区条件符合生态农业产业化过程的起步阶段基本特征,模式实施的基本思路为:以市场为导向,挖掘当地资源潜力,开发具有经济前景的自然资源,增强经济实力,进而推动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第一,进行农产品市场分析与预测,确定区域短期与长期农产品市场需求、市场容量;与此同时,开展自然资源经济评价,确定农业主导产品,主导产品不宜多,以便于集中投入。第二,以追求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进行农业结构调整,集中力量加大资本、劳力和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投入,有计划的扩大主导产品生产规模,获得规模经济效益。第三,通过原始资本积累,合理扩大投资,开发新的主导产品,横向发展,或延伸农产品加工、储运、销售等纵向环节,逐步走向综合发展型道路。

3)典型案例

槐桥乡位于河北省曲周县中部,其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的发展更具备有经济型实施途径的特点。该乡经过20世纪70~80年代的盐碱治理,彻底改变了盐渍化土地景观,土地资源丰富,但淡水资源缺乏。由于该乡经济建设起步较迟,缺乏农业发展启动资金,难以象瀛海镇一样走综合发展型产业化道路,而更适合采取市场导向为主的经济型实施途径。具体做法是,利用地多的优势,依托河北赛博板业集团公司,选择需水量少的经济林木为主导产品。于1999年,签订公司与农户的购销合同,建立速生商品林基地3000hm2。其中超短周期的杨树,轮伐期为2~3年,在2002年的第一次轮伐中增收约1350万元。依靠这笔资金,该乡规划以商品林为基础,将进一步扩大农业生产,在片林中发展立体种养,在网林中间作经济作物,并组织产销集团,优化产业链。

3.3资源约束为主的保护型实施途径

1)适宜范围

主要适宜于我国经济落后、环境脆弱、交通相对闭塞的偏远农村地区,或者因特殊的地理区位条件而形成的落后地区。受交通不便和信息闭塞等因素的制约,偏远农村一般难以在市场机制下获取外部支持的发展,其经济远远落后于城市近郊区和远郊区,但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往往又具备一定的资源特色。因此,进行环境治理,合理利用特色资源成为此类地区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实施的首要任务。

2)实施方案

该类型区的条件符合生态农业产业化创业阶段的基本特征,模式实施的基本思路为:在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利用特色资源,推动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第一,综合诊断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明确农业发展的自然制约因素,有针对性的实施生态恢复与环境治理工程,开展各类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当然,由于该类型区的社会经济条件较为落后,往往需要政府的先期扶持与引导。当前广泛开展的生态退耕、土地整理等相关工程项目就为此类地区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平台。第二,在不掠夺资源的前提下,利用特色资源,开发绿色农产品,以品质开拓市场。具体来说应把农家畜产品、果品、蔬菜、茶叶、花卉、园林园艺、竹木产品以及各地山珍、土特产品和特色观光作为发展绿色农产品的主攻方向,突出绿色农产品的自然性和民族性。第三,改善农业基础条件与生态环境,扩大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规范生产、加工、储运、保鲜、营销、贸易全程的绿色监控与管理,为生态农业产业化综合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典型案例

樱桃沟村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北部山区,林地占全村面积的94.67%,山林谷地气候宜人,景色优美,樱桃树为其传统的优势经济林种。村内土壤为硅质岩类山地淋溶褐土,土层较薄,坡度较大,不宜农耕,但在历史上以粮为纲思想的指导下,常年耕作,水土流失严重,农民贫困。在这种情况下,适宜于采取资源约束为主的保护型实施途径。具体做法是,以生态退耕为契机,发展以樱桃为主题的绿色采摘与回归自然休闲观光农业。2002年,开发樱桃园30hm2,并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联合,改良樱桃品质,提高樱桃观赏价值。同时,在政府扶持下,改善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提高服务水平,从而以特色产品吸引市场,年创收达240万元。

农业发展前途范文6

记者: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很多人认为,农民集体土地和城市建设用地的权能不同,是由于所有制不同造成的,怎么认识这个问题?

陈锡文:所有制不同是城乡建设用地的—大主要区别。城镇土地归国有,就是全民所有,所有权和使用权范围相当广泛,全体国民都可以依法使用。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整体上也很宽泛,但对每一个农民来说,集体的概念是非常具体的,我这个集体的土地就不是别的集体所有的。

除了所有制不同,城乡土地更大的区别体现在用途管制上。城市土地的一大主要功能是搞建设。农村土地更重要的是从事农业生产,提供农产品,但为了满足农民生产生活的需求,农村也需要搞点建设,而农村的建筑主要是农民自用的。

有人说小产权房不合法是对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一种歧视,其实根源不在这里,根源在于农村集体土地在规划上不是用来建商品住宅的。小产权房不合法,更主要的原因在于它不符合土地利用规划,违反了土地的用途管制。

我国严格保护耕地作为基本国策不会改变,按规划严格实行土地用途管制这个原则也不能突破。这是全世界通行的做法。土地不能擅自改变用途,要按规划分类管理。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不应当理解为“不用规划,只要有地想干什么都行”。

《决定》提出,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改革的方向明确了,但还需要做大量工作。既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又要摸着石头过河,要与时俱进修改一些不合时宜的法律,及时总结各地试点实践中的好做法好经验,推动制度设计向前推进。

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征地对农民补偿标准较低,农民不太满意

记者: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应该怎么看?

陈锡文:我国现行的土地制度确实有些矛盾和问题,目前比较突出的是,城市征地对农民的补偿标准比较低,农民不太满意。改革可以从两方面着手。

一方面,对仍然需要征收的土地,即农民集体土地还是要转化为国有土地才能用来搞城市建设的,要提高征地补偿标准,让农民感觉不吃亏。实际上,现在很多地方都在这么做了。根据现行的土地管理法第47条规定,农民集体土地转化为城市建设用地后补偿标准最高不超出土地被征收前3年年均产出的30倍,同时土地管理法授权国务院可以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各地不同情况决定是否提高补偿标准,具体由省—级人民政府组织实施,补偿款不够,可以从当地政府获得的土地出让金纯收益中提取,现在很多大中城市的补偿标准都突破30倍了。

另一方面,征地制度也要进行改革,农民的土地能否不改变所有权就能进入城镇建设用地市场?就是《决定》提出的,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前提下以多种方式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那样,原来依法取得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在转为供社会使用的建设用地时,就不改变土地的农民集体所有权。此外,国土资源部已有相关试点,比如;留地安置,城市建设征用农村土地后留出一部分非农建设用地归农民使用,农民在获得被征农地的补偿后,还有一部分建设用地可用来开发,获得更长期的收益。

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不是新分给农民新财产,是让农民财产权利得到更好的实现和保障

记者: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有农民问,是不是国家要分财产给农民了?

陈锡文: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主要是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保障农民集体经济收益分配权,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

根据物权法的规定,完整的所有权包括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权。目前,法律规定农民对宅基地只拥有占有和使用权,对承包地拥有占有、使用和收益权。因为宅基地是给农民自用的,不是搞经营的,所以少了收益权。

三中全会提出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利,不是要分给农民什么新财产,而是要让法律赋予农民的财产权利得到更好的实现和保障。为此,目前正加紧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工作,同时建立完善土地流转市场,扩大和增加农民财产性收益。

三中全会提出,允许农民对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担保,就赋予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新的权能,也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农民融资的难题。慎重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的试点,是为了探索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的渠道。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培育和壮大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充分激发农村生产要素潜能

记者: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该如何推进呢?

陈锡文: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创新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核心和基础。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主要是坚持家庭经营在农业中的基础性地位,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共同发展的农业经营方式创新。鼓励土地承包经营权在公开市场上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流转,鼓励农村发展合作经济,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允许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等。

创新农业经营体系,关键是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一是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二是努力提高农户集约经营水平。三是大力支持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民合作组织。四是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五是,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新机制,大力培育发展多元服务主体。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扩大服务规模来弥补土地经营规模的不足。

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不完全的城镇化躲不过去,但能走得过去

记者: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怎么看这个问题?

陈锡文:应该讲,目前我们还是不完全的城镇化。土地资源集约化利用,还是一个比较大的难题。不完全的城镇化躲不过去,但一定能走得过去。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就是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管理格局,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农业发展前途范文7

[关键词] 莲都区 养生农业 探讨、研究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6)10-0061-01

引言

农业是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基础产业,在生态理念不断发展与普及的今天,对于社会公共服务业务部门而言,必须要坚决贯彻莲都区委区政府提出的社会生态,养生农业的发展理念,并将其作为农村农民发展农业产业的核心思想。莲都区养生农业通过坚持生态发展,休闲观光旅游产业带动农民增收,并且打造生态养生农业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为了促进莲都区养生农业实现更好地发展,接下来将主要从进行莲都区养生农业科学发展途径研究的重要性、莲都区养生农业的发展现状以及莲都区养生农业科学发展的途径等方面展开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

1 进行莲都区养生农业科学发展途径研究的重要性

进行莲都区养生农业科学发展途径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发展意义。首先,通过对莲都区养生农业探讨与研究,可以对莲都区的养生农业的发展与提高,有一个科学的分析,这样就可以针对现实情况提出更加科学的发展策略,促进莲都区养生农业实现一个更高层次的发展;除此之外,通过对莲都区养生农业科学发展途径的探讨与研究,可以为其它地区的养生农业发展提供一个科学的借鉴,推进各个地区农业的科学发展,推动社会生态农业的发展。

2 莲都区养生农业的发展现状

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广大从业人员和广大农户的共同努力,莲都区紧紧围绕老竹镇 “东西岩4A”级景区和大港头“古堰画乡4A”级旅游景区观光农业发展,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带动民宿农家乐产业发展,改善在新时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并且在生态生态立市的基础上加以指导,加快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了一个新的发展跨越。例如,莲都区发展处州白莲带动旅游产业,增加民宿农家乐营业额,水果从以前的柑桔产业过渡到桃产业发展以及茶叶新品种的引进与推广、食用菌品种结构的调整和生产技术的不断更新,畜牧业从原来的每家每户养殖过渡到如今的规模养殖场养殖、五大传统产业效益日益显现,并提出“六边三化三美”工程,道路两旁、田间地头、房前屋后种植花卉苗木,绿化美化环境,并且形成了莲都独特的产业发展优势。因此提出科学的养生农业发展策略,促进莲都区养生农业健康发展。

3 莲都区养生农业科学发展的途径

3.1 完善政策,加大扶持力度

农业技术的推广是对现有农业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是实现科技发展与农业发展相结合的重要方式。与其他产业相比,农业具有鲜明的利用自然条件来生产农副产品,如何创造适应农作物的生长环境,保证农田水利灌溉,防冻、防旱、防涝、防污染等等。结合我区农业生产从业人员文化程度低。老龄化的实际,针对这一实际,莲都区制订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如种植规模5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补贴、集中连片种植50亩以上处州白莲补贴,蔬菜示范园建设补贴、规模养殖场补贴等等相关政策,为提高农民文化程度,免费开办中专班让农民学习,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等提高农民种养水平,农技人员在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长,引导农民增收,政府加大专项资金的投入力度,促进旅游观光农业健康发展。这样才可以更好地推进莲都区养生农业科学发展。

3.2 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莲都区养生农业要想实现更大的发展,做好基础工作是关键,目前莲都区各乡镇农技站配有农产品检测员,上班时间免费为农户检测农产品,对合作社生产基地、种粮大户、农药化肥经销商实行跟踪管理,定期上门督查、抽检,从而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只有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才可以更好地推进莲都区养生农业的发展。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一个安全的保障。

3.3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转变传统的单一的农业经营模式,将莲都区的养生农业与生态旅游相结合,打造生态农业旅游,结合东西岩、古堰画乡4A级旅游,种植处州白莲吸引更多的人来参观旅游,借单位疗休养的东风,促进民宿农家乐发展,这样既可以扩大对莲都区养生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而且还可以增加养生农业的基本的经济效益。而且养生农业的发展理念与旅游的核心理念是基本一致的,这样就可以通过这一核心养生理念的指导,使莲都地区养生农业得到一个更好的发展,而且可以创新农业发展模式,形成科学的养生产业链,进一步推动农业生态效益的发展。

3.4 加大宣传,提高品牌知名度

在互联网发展的时代,任何产业部门都需要借助先进的宣传方式,来对地方特色进行宣传和介绍,这样才可以扩大产品的知名度,并且促进产业体系的完善。对于莲都区养生农业而言,同样需要采用科学的宣传手段,打造养生品牌,扩大知名度。例如,莲都区养生农业可以借助互联网进行宣传处州白莲、处州蜂业、食用菌产品、鱼跃酿造、旅游观光等产业,设置一些农业生产图片,这样既可以扩大农业产品的宣传,提高莲都区养生农业知名度。

农业发展前途范文8

关键词:农业机械推广;问题;推广途径

在科学技术持续发展的现阶段,农业机械不断融入到农业生产中,占据农业生产重要地位,对于增加农作物生产量,提高农民经济水平意义重大。但从我国当前的农业机械推广工作来看,由于农业机械化水平低,新型技术引进、推广速度慢,阻碍着推广工作的进行[1]。故而,探究有效的农业机械推广途径非常重要。

1新形势下农业机械推广问题

1.1推广人员工作素质低

在科学技术水平持续提高的现阶段,更多技术被用于机械制造中,从某种程度上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增加农民经济效益。但从我国当前的农业机械推广情况来看,部分推广人员工作素质低,严重阻碍了农业机械推广工作的开展。而工作素质低的原因是推广团队不了解农业机械的重要性,推广团队未引入优秀、专业素养高的推广人才,导致推广技术相对落后,以及对先进推广理念的缺乏,导致农业机械推广工作的正常进行,给农业生产带来一定影响。

1.2农业机械购买能力低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民经济水平提高,农民收入增加,但由于我国人口多,人均用地面积少,农业产值少,农民对农业机械购买费用投入少,缺少买受各种因素的限制,农业机械无法满足农业生产需求,降低生产质量[2]。

1.3农业机械推广费用有限

农业机械推广中,部分地区不够重视农业机械化。先进机械技术引入中缺少足够的经费,导致不能全面引进农业机械,无法满足农业生产中对机械的需求,延缓农业机械设备的更换速度。同时,还会影响农业生产,降低当地经济效益,损害农民利益;农业机械推广中,因机械推广经费有限,无法深入到每家每户,影响机械推广工作的开展。另外,农业机械推广体系不完善也是影响推广的主要因素。现阶段,农业机械推广以农业部门为主,仅实施小范围的推广、试用,只有取得成果后才扩大推广范围。但是,因推广体系不够完善,未科学合理的规划机械推广,导致机械推广前期、后期工作无法紧密联系,无法满足农民农业生产需求,阻碍农业机械推广活动的开展[3]。

2新形势下农业机械推广途径

2.1因地制宜,规划推广

不同地区的农作物不同,盲目使用机械效果适得其反。为有效预防该现象,需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科学、合理的规划机械推广,主要表现为:了解当地农业、农作物情况;分析当地农业生产中需要的机械,合理规划推广活动,保证农业机械推广工作的正常进行。例如:病虫害频繁出现的地方,应以病虫害防治、农作物种植等活动为主,并在活动中适当穿插相应知识,以更好解决农业生产问题,充分发挥农业机械作用。

2.2健全农业机械推广体系

当前,我国的农业机械推广工作是在各省、市、县推广站引导下开展的。此类型推广模式降低了农民机械设备的使用主动性,影响农业机械作用的发挥。虽然农民有扩大农业生产量的期望,但这种农业机械推广模式并不能满足现代化需求,甚至降低了农作物生产总量。针对这种情况,需健全农业机械推广体系,建立农机生产单位与农民需求相联系的纽带,并充分结合农机技术、农业机械推广,在保证农民及时获得相关部门信息的同时,增加农作物生产总量。

2.3建设农业机械推广示范基地

示范基地是保证机械推广工作正常开展的平台,不仅能为机械推广提供便利,还能有效验证农业机械推广质量。示范基地建设为: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建设机械推广基地,尽量选择群众基础好的地方建设,保证基地的准确性、可靠性;加大对农业机械化程度低、农田多地区政策上的倾斜,尽可能地满足农业机械化需求[4];充分发挥成功示范基地的带头作用,提高工业机械推广质量;调动农民新型农业机械设备的使用积极性,在总结先进、成功经验的情况下,扩大农业机械推广范围,保证农业机械推广工作的全面落实,进而提高农业生产质量。

2.4强化农业机械推广队伍建设

农业机械推广工作开展期间,推广人员的工作素质是决定推广结果的关键。当前,我国农业机械推广人员年龄相对较大,且缺乏先进性的推广理念,限制着推广活动的开展。因此,需积极、主动的引入具备先进知识的推广人才,保证推广队伍处于年轻化状态,使农业机械推广工作在先进理念指导下正常开展。做好农业机械推广人才的培训工作,保证每位农业机械推广人员均具备专业性知识和理念,加大农业机械设备的检修力度,更换应淘汰的机械设备,为农业机械推广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5]。

3小结

综上所述,农业作为我国第一产业,做好农业机械推广对于提高农业实力和提高国民经济水平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对农业机械推广工作分析,发现机械推广中普遍存在推广人员工作素质低、推广经费有限、机械购买能力低等现象,影响农业机械推广工作的正常开展。因此,需健全农业机械推广体系,建立农业机械推广示范基地,强化农业机械推广队伍建设,全面落实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

作者:赵文华 单位:甘肃省秦安县农业机械管理站

参考文献

[1]努尔扎提.新形势下农业机械推广的途径探讨[J].农业与技术,2016,(6).

[2]胡旺胜.新形势下农业机械推广的途径[J].河北农机,2015,(10).

[3]黄鸿华.探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农机技术推广工作[J].中国农资,2014,(16).

农业发展前途范文9

在现代化过程中,农业劳动力转移是一个必然趋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有加速的迹象。我国农业劳动力的比重从1952年的83•5%②下降到1978年的70•5%,至1998年这一指标下降为47•5%。农业劳动力转移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我国经济政策的重要目标。根据刚刚制定的经济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从2001年到2005年的5年中,中国将有4000万农业劳动力转移到现代部门。这个数字超过以往任何时期。同时,从这个五年计划开始,中国将实施城镇化战略,提高城镇化水平,转移农村人口,并逐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城乡关系(朱基,2001)③。而要达到这些目标,农村和城镇相配套的制度改革是不可避免的。农业劳动力转移意味着农村人口大规模地转变为城市人口。从现实情形考虑,单单农村或单单城市的制度改革都不足以适应这一大规模的人口转变。农村和城市必须同时做出相应并且相互配套的制度改革。为了建立一个适应农业劳动力和农业人口转移,适应城市化的制度体系,我们不但需要改革现行的城市户口制度、企业制度和劳动制度④,而且需要对现行的农村制度进行相应改革。在农村经济和社会制度内,土地制度起着基本作用。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中国农业改革中,土地制度最先发生变化,从集体使用改变为家庭使用,其他制度很快出现了相应变化。由于土地制度的重要性,本文将仅仅讨论农业土地制度为适应农业劳动力转移所需要的改革。

二、现行农业人口转移与土地制度的关系

根据我国现实情况,农业劳动力转移可分为三种途径,即正式途径、非正式途径和非法途径。所谓的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正式途径是指公开的、正式的,符合国家和政府有关政策和条件并通过严格审批手续的途径。该途径的主要形式是参军、进入高等院校、土地征用、特殊行业招聘以及随亲属迁移等。这种途径的主要特点是:(1)转移速度慢,我国每年不足百万人⑤;(2)不适用于大量普通农民;(3)依赖行政,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则。所谓非正式途径是指没有得到政府正式承认的,即上述正式途径以外,但又不违反国家现行法律法规的途径,包括农民就地转移,如进入乡镇企业或其他非农就业以及进入城市打工。通过这种途径实现的农业劳动力转移,虽然事实上已由农业劳动力变为非农业劳动力但名义上仍然是农民。由于没有得到国家正式承认,他们通常不能享有与正式途径转移所拥有同样的社会和经济地位,通常在就业、医疗、市政设施利用、子女入学等多方面受到不公正待遇。这种途径的特点:(1)速度快,每年达2~4千万人,中国仅在1998年就转移了约3700万农业劳动力,其中乡镇企业新增就业3104万人⑥,进入城市就业约579万人⑦;二是适用于普通农民;三是符合市场经济的规则,参加这种途径进行转移的劳动者根据利益导向和竞争原则。由于正式途径狭隘,非正式途径无法改变农民身份,因此,社会上广泛存在着利用非法途径转移农业劳动力的动机,例如私下买卖农转非指标等。

比较上述三种途径后,可以说,适合中国大规模地转移农业劳动力的方式是拓宽正式途径,即承认目前的非正式途径为正式途径,这样才可能彻底地杜绝非法途径,实现农业劳动力的有序转移。要实现这一点,现行农村的土地关系必须做出相应调整。中国农村自从实行了土地集体所有制以后,人口转移和土地制度的关系在实践中表现为:1•通过正式途径转移的情形:(1)农业人口转变为非农业人口,转出人口自动失去了对农业土地的所有权,并且得不到任何补偿。(2)他们同时自动地、无代价地获得了享受政府为非农业人口建立的劳动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资格。2•通过非正式途径的情形:(1)农业人口转移到城市,但还没有正式转变为非农业人口。这种虽然转移但尚未转出的人口仍然保有对农业土地的所有权,一般情况下也仍然保有其使用权。(2)他们不能利用政府为非农业人口建立的劳动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比较一下两种转移途径的区别,从农民的角度观察,可以发现正式途径转移的人口虽然放弃了农村的土地,但在城市获得了利用相应的劳动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资格。不过,由政府负责的劳动制度经过改革,已经有了实质性变化。政府实际上不再保障城市劳动力就业。因此,这方面意义已经不大。意义很大的是社会保障制度。作为城市人,他在生活没有任何其他着落的情况下,可以从政府获得补贴,这一保障今后仍然会维持,甚至会强化。中国现行农村的土地制度,正好也保障了每个农民的生活着落。这种状况,随着农村土地使用权的变革,尤其是包产到户的推行更为明显。然而,当农民转出为非农民,由于他从土地上获得的保障收入在大多数情况下没有国家提供的保障高,况且前者风险亦大,所以他们愿意放弃其土地所有权而获得政府提供的社会保障。但事实上,现行的制度下,那些通过非正式途径事实上已经实现转移的农民,因不能得到政府的正式承认而仍然保持其在农村土地的所有权并依赖土地作为其最基本的生活保障。

近10年来,中国大多数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民是属于非正式途径转移的。这种情况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土地规模经营极为不利,因此有必要改革这种情况。一种是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正式承认他们非农劳动力的身份。正式承认他们非农业劳动力的主要困难是如何将他们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因此,我们考察农业土地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关系。对此,我们先分析以下两个案例:案例一:在上海郊区,一些农民集体组织把土地租给城市企业、仓库等,取得租金。这些农民则在自己的企业或乡镇企业上班。他们也种田(利用业余时间等),他们的收入主要来源于非农业。由于(1)他们经济上完全有能力支付社会保障费用;(2)如果他们不支付社会保障费用,他们在市场上的竞争地位就明显优越于近在咫尺的城市人,这就违反了市场的平等原则。如果把他们算为城市人,纳入城市的社会保障体系,他们实际上便有了双重保障:土地的和政府的。由于他们有企业,纳入正式社会保障系统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而且也符合未来发展方向。由此可见,他们的土地保障就是一种需要改革的保障了。案例二:在现行的农村土地制度下,如果一个只有30户120个人口的集体经济组织中,一户通过正式途径转移为城市人,该户的土地将无偿地成为目前只有29户的集体所有。我们思考这一逻辑:如果现在的非正式途径被承认为正式途径,如果农民大规模地转移为城市人,如果在20年或者30年以后,集体经济组织仅仅剩下3户农业人口了,这3户人将是原先30户集体所有的土地的所有者。那时候,这3户人组成的组织能够算是集体组织吗?假如又有一户甚至两户转变成非农业人口,那么,剩下的两户或者一户还能够称为集体吗?那时的所有制能够称为集体所有制吗?这两个例子表明,在农民大规模转移的背景下,现行的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必须重新思考。这两个例子同时也表明,现行用于正式转移途径的无偿放弃农村土地所有权以交换城市户口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做法必须重新考察。所以,在农业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农村制度和城市制度一样都需要改革。

三、改变农村土地所有制的一些设想

根据以上讨论,农村土地制度发展有以下几种可能性:

1•合并农村集体单位,逐步扩大集体所有制单位的规模

从长期来看,随着农业劳动力的不断转移,农业人口将会不断减少,原有规模的集体单位将会逐步萎缩甚至消失,正如案例二所描述的那样。为了维护土地的集体所有制,当农业人口转移到一定阶段,就要求重新进行集体化,即合并原有的集体单位,扩大集体所有制单位的规模。目前在一些地区开展的“撤组并村”就有这样的含义,尽管其目的是为了减少农民维持村、组干部的经济负担,适应农村费改税的改革。由于农村土地的所有者集体不是组就是村,撤组并村实际上是在扩大集体所有制的规模。比如说两个各有30户农民的组合并成一个大组。这种做法虽然能维护土地的集体所有制,在一定程度上适应农业劳动力转移,但存在着许多难以克服的局限。首先,集体规模的扩大是有限的,很难想象能够扩大到一个乡、一个县是一个集体,那就成为这个乡、这个县的全民所有制了;其次,任何一个所有制单位都拥有自身的生产资料,通过任何方式迫使两个所有制单位合并,都将是对其所有权的侵犯。但如果让农民自愿合并,则由于各集体的人均占地比例不一致,这种合并将难以出现;其三,经过一定阶段就重新进行一次集体化,不论对社会,还是对农民个体都带来巨大的交易成本。

2•土地的私有制

由于在农业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一个集体的土地最后将实际上演变成一、两户农民个人的土地,所以,如果不对现行农村土地制度加以改革,从长期来看,中国农村可能会走向实际上的土地私有制。仔细考察这种过程,不难发现这种演进方式可能带来明显的局限性。其一,转移出去的农民将不愿意放弃土地权利。他们在主要从事非农产业的同时将尽可能保持自己的土地,并不会对土地进行必要投资,这对提高中国农业产量不利。其二,由于上述原因,将造成耕地规模不经济,有可能出现日本那种小规模经营,农业生产率不高现象。其三,尽管上述情形在短期内不会出现,但从长期考虑,土地将出现集中趋势,并出现大地主阶层,到未来一定时候,中国可能还会出现大土地制度变革。

3•土地的国有制

解决农村制度问题的最根本、最彻底方式是土地国有制。这可以通过人大决议、修改宪法等方式,直接宣布农业土地实行国有制。从中国的现实情况和长期发展来看,农村土地实行国有制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首先,实行农村土地国有制后,一个或一户农民离开农村、进入社会保障时,他或他们所使用的土地就交给国家。然后由国家转包给其他农民。这样产权关系清晰,操作简单,同时国家还可以根据各个不同时期的经济状况进行灵活调节。其次,当明确国家为土地所有者后,对所有耕种和使用土地的个人或单位收取租金,通过租金来调节土地的供求关系,符合市场经济的操作规范,同时,租金将成为十分有效的调节工具。再次,根据目前的中国现实,实行土地国有制,农民已具备应有的心理基础。据一项调查表明,一半以上的农户认为土地是国家所有的,只有13%的农户认为土地是集体所有⑧。这说明国家宣布实行土地的国有制,不会有很大的阻力。事实上,中国多年来实行的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其管理和操作方式均类似于国有制和全民所有制。同时,前面的分析表明,现行的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从长期来看,随着农业劳动力的不断转移,若不进行相应的集体化,最终有可能走向土地的私有制。由此可见,现行的土地集体所有制,从长期来看是一种不稳定的所有制。与其说,经过一段时期就进行一次集体化,不如一次性地、彻底地实行国有化。这样可避免一次次集体化所带来的社会成本,更有利于我国的长期经济发展和稳定。

四、对现行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进一步考察

为适应农业劳动力转移和城镇化的需要,许多现行的农村制度必须加以改革。然而改革首要条件是对现行的农村制度有全面和彻底的认识。在农村制度体系内,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土地制度。按照法律规定,中国农村现行土地制度为集体所有制,即农村土地属于由组成为村或生产组的农民集体所有。从实践上看,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主要性质可以大体描述如下:

1•土地在地理学上被分割为一个一个的社区单位,由生活在其上的农民所有。我们从21世纪的起点上开始考察,土地的社区分割是历史决定的,并且相对固定。社区农民基于人口学理由(婚嫁等)可以在不同社区间流动,但土地所有权不能在社区间流动。因此,中国农村的土地所有制更象某种社区所有制。

2•一个社区内的农民组成行政性的社区组织,对土地行使公共所有权。这就是法律上认定的拥有土地所有权的农村的村或组。

3•由于历史原因(现行的行政组织是由先前的行政和经济合一的演化而来,演化过程中并没有分开这两种关系),现行的行政组织还大量承担着纯粹经济性事务,所以现行行政组织又同时保持着农村经济组织的职能。因此,虽然法律上和政府基本政策上已经不再有政社合一的说法,但农村基层组织仍然保持着政社合一的基本性质,并且往往首先被视为一种经济组织。

4•中国农村土地的社区所有制表现在农民首先是作为社区成员,才成为经济组织成员,而不是作为劳动力或其他生产要素的所有者,通过提供这些要素而成为集体组织成员的。同时,由于所有农民人口包括老人和孩子都是社区成员,所以他们都拥有对社区土地的一份所有权。至于他们是不是或者在何种意义上是不是集体组织的成员,法律上和理论上似乎都还没有澄清。

5•农民不但因为自己由生俱来的社区成员资格而可以成为与该社区在社会地理上同一集体组织的成员,而且必须成为集体组织成员。这种“必须”在时期来自于中国的人口管理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国家用这种形式保障了农民从某个生产组织内获得基本生活资料的可能性。在制度解体后的农村中,这种“必须”则根源于集体经济性组织和社区行政性组织的同一性。

6•根据前面的逻辑,一个农民脱离社区便意味着他丧失了土地所有权。由于土地权利在社区间的不可转移性,他既无权带走他在这个社区的土地所有权,也无权要求该社区给予其他经济补偿。这是社区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的一个重大区别。在后一种制度下,至少补偿在理论上是成立的。

7•作为行政和经济组织同一的村或生产组把土地分配给个别农民耕种。分配方式与市场机制不同。农民虽然要为使用土地向“集体组织”缴纳一定费用,但这些费用不能视为地租。从这个意义上说,农民无偿地获得了土地的使用权。中国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这样一些性质,显示出个别农民和直接掌握土地所有权的组织之间的关系,类似于个别公民和国家的关系。国家是由生活在一定地理范围内的一个个公民组成。国家拥有的全部生产资料属于这些公民集体,而不属于任何一个个别公民。个别公民没有权利因为自己离开这个国家或被这个国家剥夺了公民权而要求获得国家拥有的生产资料中属于自己的那一份,也没有权利要求获得其他形式的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