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居住小区的景观设计集锦9篇

时间:2023-07-30 10:17:59

居住小区的景观设计

居住小区的景观设计范文1

关键词:居住小区  环境景观  景观设计

        0 引言

        居住区环境景观对于提高居民的生活情趣和美化居住区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成功的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不仅可以满足居民对美的需求,对于提高居住区的人文质量,改善居民邻里关系和人际交往也有重要意义,并且还可以使居民产生强烈的归属感。时下的景观设计多数限于规划设计和重平面规划却忽略景物塑造的园林设计。景观设计上也存在着片面追求风格形式、重人工轻自然,注重景物单体的形态塑造而忽略景物与环境之间的整体形态的塑造与平衡等等问题。

        1 现代居住小区景观设计的现状分析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升温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居住环境得到了空前的改善,然而由于有关居住区环境的景观设计研究滞后[1],且开发商从商业炒作出发而缺少一定的眼力,再加上大量非专业以及专业素质不高的设计人员加入到这一行业,使居住区环境设计出现了诸多弊端,导致居住区环境塑造走入一些误区。目前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存在以下的主要问题:

        1.1 风格与环境的协调的忽视。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应尊重地域文化背景及居住区周边环境状况。然而,设计师们看到欧洲几何对称的园林,开阔的大草坪很壮观,于是欧陆风、草坪风等风格的住宅小区不断涌现;追求西方皇家园林的豪华气派成为了风气。在我们的居住环境中适当引入国内外居住区环境景观的一些特点,特别是对外籍人士现在生活、活动频繁的区域,适当营造欧式居住环境,对丰富我们的居住区形态,满足多元的居民审美需求会有所帮助。但是成为“风气”和“时尚”,就走入了误区。

        1.2 环境景观的生态效率的忽视。自二十世纪80年代至今,草坪风久盛不衰,许多居住区的绿地系统几乎都是清一色的疏林草地,忽视了乔木、灌木、地被在改善生态环境中的作用。采用单一的草地,不但结构单一,生态效率低下,而且为大面积草坪的养护管理付出了昂贵的代价。一些设计师们往往忽视了居住区景观环境诸要素在各种不同空间的具体要求及相互冲突。没有在各种环境空间的设计与建设过程中,围绕着提高生态效率来处理好各种要素之间关系。   

        1.3 功能和空间的多样性的忽视。设计师往往花很大精力去研究居住区环境的风格、手法、形式等问题,过于强调居住区视觉形象营建方面的作用,却常常忽略了它的功能。设计的出发点往往不是为住户营建亲切舒适的户外活动空间,而是为了追求强烈、震撼的视觉刺激,乐道于它形式上的美,不注重从功能要求上合理安排开放和隐蔽空间,导致出现过于空旷、单调的空间效果,缺少空间的多样性。

        1.4 人性化设计欠缺,缺乏亲切感。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的终极目标是为居民提供高品质的生活环境,因此人性化设计在居住区建设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然而,目前忽视居住区人性化设计的情况不在少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设计者和用户缺乏沟通,不尊重居住者的需求;居住区的安全性问题考虑不周,诸如预防火灾、水灾的系统建设,预防突发事件的绿色通道系统和残疾人无障碍通道建设等;居住环境的健康性设计没有足够重视,如日照、通风、防尘、消除噪音等问题。

        2 居住区景观设计的要点

        2.1 绿化种植景观的设计 居住区绿地是人们活动、游憩的重要场所。植物在绿地景观中犹如建筑材料可作为地面、天花板、墙面等,其变化极为丰富多彩。植物又不同于建筑材料,它们富有生命,会随着季节生长、开花、结果。它们是活的建筑材料,被称为软质景观。它们与硬质景观的建筑等相互衬托,相互补充,相辅相成,形成生动的居住绿地景观。

        ①居住区公共绿地设置。居住区公共绿地设置根据居住区不同的规划设置相应的中心公共绿地,包括居住区公园(居住区级)、小游园(小区级)和组团绿地(组团级),以及儿童游戏场和其他的块状、带状公共绿地等。②植物配置。植物以其优美的姿态、鲜明的色彩和旺盛的生命力极大丰富和美化着自然环境,并有制氧、滤尘、遮阳、挡风、灭菌、防噪声、调节温度和湿度等作用。每一种植物的配置要充分考虑其造型、色彩、落叶期和花期等各种因素,合理地搭配,使每个季节都呈现出不同的景色[2]。配置时应根据绿化的功能要求,所在地区的气候、土壤条件和自然植被分布特点,选择抗病虫害强、易养护管理的植物;充分发挥植物的各种功能和观赏特点,合理配置常绿与落叶、速生与慢生相结合,构成多层次的复合生态结构,达到人工配置的植物群落自然和谐。

        2.2 道路景观的设计 居住区的道路景观设计中强调将交通空间和生活空间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通过阻止无关车辆的进入,并对街道的线形、宽度、铺装和小品等进行精心设计以降低车速,达到人车共存。以枝状或环状尽端式道路伸入小区内;在空间形态特征上,枝状或环状尽端式道路设计时结合住宅楼的入口、停车位、廊道做拓扑变形,扩展出形态各异的院落空间,同时结合绿化、铺底划分空间,作为满足多种功能的居住性公共场所,即作为邻里交往、临时停车及儿童和老人活动场地,同时道路也起到景观欣赏的路径作用。

        居住区的道路系统设计时,要分级明显、构架清楚、通而不畅、顺而不穿,分流合理,考虑便于居民出入以及消防和救护等需要;减少对居民区的影响,保证居民区安宁为原则进行布置。步行路和路侧的植物种植要形成绿荫带,且景观道路要有生动曲折的布局,使人经过时受到环境气氛的感染。

        2.3 建筑小品景观的设计 小品在景观设计中起画龙点睛的作用。体量不在于大或小,而在于除要体现本身功能外,还对环境起点缀作用。根据功能,可分为五种:①建筑部位艺术化小品,如室外楼梯、走廊等;②室外工程实施艺术化小品,如出入口、挡土墙等;③公共设施小品,如垃圾箱、路灯、指示牌等;④活动设施小品,如儿童游戏器具、休息亭等。

        活动设施,尤其是儿童游戏器具的场地设置要特别注意,一是要阳光充足、通风良好,二是远离主要的交通干道、停车场和地下车库的排风口,三是地面最好铺设防滑、防撞的橡胶垫,以保障儿童安全。

        雕塑是景观设计的重要表现手法。传统的雕塑多在绿地的中心部位或结合水池、喷泉设置,成为视觉中心。现在的雕塑无论在造型、材料、色彩,还是设置位置都比以前有较大的发展。造型既有具象的又有抽象的,既有真实的又有变形的。位置有些看似十分随意,如在休闲步道上设置一组妈妈推着婴儿、夫妻手挽手的散步等真人大小的雕塑,真实地反映生活场景,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这类雕塑虽只起陪衬作用,但在造型上是以理性的方式塑造场景与装饰空间,在功能上烘托气氛与增加情趣。

        3 结语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居住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同时人们对居住的需求从基本生理需求的满足逐步向心理与文化领域的更高层次推进。要求居住区不仅有居住的功能,同时也是人们思想与情感交流的地方。人们不但关注内部的居住空间,对居住的外部空间环境也越来越重视。如何以全新的生态环境观念,创造宜人的、富有精神感染力的居住区环境,并使居住区环境更完美的满足人们的需求,是建筑师与规划师不容推卸的责任。

参考文献:

[1]虎志强.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探讨[d].陕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

居住小区的景观设计范文2

关键词: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原则;具体设计

一、居住区园林景观的构成要素

1、地貌与路径

地貌是景观设计元素中最具影响力的元素,它对植物、水体、铺地和建筑物等其他元素也有很大的影响。居住区地形地貌的特征可以形成住宅区园林景观环境的个性。从地貌角度看,住宅区用地有平地、丘陵和山地之分,这些不同类别的居住区地形地貌影响住宅区路网的结构和路径的走向。

2、植被

居住区景观环境中的植被包各种乔木、灌本、藤本、花卉、草坪及其它地被植物。这些植物除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环境,为提供休息、娱乐场所等作用外,给居民带来自然意识和生机,是营造居住区优美景观环境的重要手段。

3、硬质铺地

居住区道路路面、活动场地地面、人行道等铺砌的质感、图案、色彩均是居住区园林景观中引人注目的特征。不同的材料、质地、纹理、色彩造型等形式的地面铺装元素运用可以使小区空间更加丰富多彩。铺装景观不仅具有满足居民具体使用要求的物质功能,还具有一定的精神功能,即满足居民归属感、认同感等深层的文化和社会方面的要求。

4、设施小品

住宅小品设施分为三类:(1)功能性小品,如座椅、路灯、垃圾箱、电话亭、休息亭廊、儿童游戏设施、体育活动设施等;(2)装饰性小品,如雕塑、花架、花坛、假山等;(3)分隔空间的小品,如围墙、栏杆、入口标志等。

二、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原则

1、因地制宜,适合当地风物,与引种植物合理搭配

因地制宜设计,结合当地审美特色,周围环境、景观用途,综合考虑。如当地是平原,可设有小山,当地是山区,可设有流水。互补综合。有儒、有雅,有艳、有丽,区别对待。条件许可下,有水较好,有灵气。当然要综合考虑日后的维护保养。要根据本地条件以及植物材料的自身特点和对环境要求来安排,使各种植物都能生长并生长得好。不能盲目引进推广外地园林植物,而应注重开发和应用乡土植物。除此以外,还可以广泛栽植一些色叶和色花植物。要充分利用植物的景观面貌,因地制宜,合理搭配。

2、重视生物多样性

地球上多数自然群落不是由单一的植物区系所组成的,而是多种植物与其他生物的组合。符合自然规律和风貌的园林建设,必须重视生物多样性。从某种意义上讲,重视园林植物多样性是一个模拟和创建自然生态系统的过程。如果植物种群单一,在生态上是贫乏的,在景观上也是单调的。园林植物配置注意乔、灌、草结合,植物群落可增加稳定性,也有利于珍稀植物的保存。

三、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重点分析

1、坚持以绿为主

合理的住宅小区绿化用地约占住宅小区总面积的50%,绿地率的标准不能低于35%。在具体实施中,要注重以下两个原则:一是主要靠花草树木的种植与配置来实现。在考虑标志性建筑的同时,合理运用园林小品,使得绿化面积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可抓住自然地形起伏(必要的可进行人为塑造)、乔灌木、建筑小品、花架立体绿化等来塑造立体效果。运用复式的种植技巧增加绿色的面积,平面设计中要注重色彩的搭配,增加观赏效果。二是园林绿化不仅要表现平面化,而且要提倡“林荫性”的立体化模式。如通过墙壁种植攀缘植物来弱化建筑形体生硬的几何线条。在设计风格上,绿地内部应协调统一,也要尽可能与城市绿化规划协调统一。同时应根据住宅小区的规划,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点、线、面相结合,并适当保留和规划改造范围内已有的树木和绿地。

1.1 适应绿地功能的要求,获得较好的生态效益

居住区的各类绿地有各自的功能要求,但主要功能是发挥生态效益,改善和保护居住区的生态环境。在绿化植物的选择与配置上要尽可能多的选择乡土植物、当地的特色树种,这样居住区的园林绿化才显得更有个性、有特色,对于开发商来说既可以降低成本,又达到了绿化效果在配置植物材料时,应按照自然、生态原则进行设计,通过明显的季相变化让人们感受到四季交替。形成“春季繁花似锦,夏季绿树成荫,秋季叶色多变,冬季枝千苍劲”的不同景象,近似自然的风光,使居民感受到大自然的变化,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1.2 根据小区规模对植物的碳氧平衡进行分析,规划合理的植物配置品种和数量,达到居住区空气的碳氧平衡;通过从植、片植、散植、点植等种植方式,创造丰富多样、层次感强的园林景观。但如果常绿树种多了,一味追求绿量,冬天就显得阴凉。反之落叶树种多了,冬天就显得萧条,没有生机。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应模似自然生态进行布置,讲究乔木、灌木、花草的科学搭配,创造“春花、夏荫、秋实、冬青印的四季景观。

2、重视人性化设计

园林绿化设计所创造的环境氛围要充满生活气息,做到景为人用,达到园林绿化既具有观赏性又具有实用性的目的。园林小品与环境要协调发展。通过合理地设置园林小品,能起到点缀、烘托氛围、体现功能的作用。要合理设置健身器材、人工浅水池、儿童游玩设施等,满足人们日常的文化生活、休闲娱乐的需求。园林绿化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使人们能够与绿化环境更加的贴近,充分享受园林绿化所带来的生活乐趣和游玩情趣,促进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3、做好居住区安全设计

安全是人们生存的首要条件,没有安全性也就谈不到其他各方面的特征。其中在景观设计中就涉及多处,如华丽光滑的大理石、瓷砖、磨光花岗岩等铺装材料,美观又大方,但如果设计使用不当,在雨雪天或表面稍徽有点水的情况下,成为潜在的安全隐患。在选择植物时应注意无毒,无刺,花果无强烈气味和过敏,无衣物污染,特别在人体易触及的活动场地周边.如千手白花淡雅,其叶尖尖锐有毒;无花果汁液易污染衣物;冬青常绿却易招引苍蝇等;其次是儿童活动区的安全设计,儿童接触较多的游戏器械和砂坑,据调查,多数居住区都采用水泥界石或者用纺木木墩围和,边角未做任何处理,因此,对儿童平时在居住区的活动造成跟大的隐患。建议设计最好避免发生游戏器械的边角面避免突兀、尖锐砂坑注意边沿软质或回滑处理。

4、加强可持续发展、节能型园林景观设计,维护生态固有平衡

4.1 充分利用乡土树种。选用少维护、耐候性强、病虫害少、对人体无害的植物。选择树冠水平伸展较大的乔木,为道路硬质地面提供遮荫。根据绿地的不同功能分区考虑相应植被配置。

4.2 乔、灌、草结合构成多层次的植物群落,每100平方米绿地上需种植不少于3株乔木、20株灌木和70平方米的草本及地被。

4.3 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为园林景观提供水体循环的动力及景观照明。绿化灌溉采用喷灌、微灌、渗灌、低压管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方式。加强水体自净能力,丰富物种多样性。

居住小区的景观设计范文3

关键词:居住空间;景观设计;人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5-0064-01

居住区是城市居民居住和日常活动的区域,它关系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是构成人们社会活动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近几年来,居住区的环境建设——景观设计与营造越来越被人们关注,“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舒适、安全、健康、平衡的生态型景观环境已开始走进人们的生活,成为居住区一大亮点。

居住区景观的设计包括对基地自然状况的研究和利用,对空间关系的处理和发挥,与居住区整体风格的融合和协调。包括道路的布置、水景的组织、小品的设计、公共设施的处理等等,这些方面既有功能意义,又涉及到视觉和心理感受。

一、小区居住空间的特点

居住区景观构成要素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物质的构成,即人、绿化、水体、道路、设施小品等;一种是精神文化构成,即环境的历史文脉、特色等,两者不可分割,精神内涵通过物质要素体现,使物质要素更具文化性。

二、绿化设计

绿化不是简单的植树种草,满足人们视觉感官要求,局限于改善空气,而是应贴近人的需要结合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创造高品质的环境。居住区中的植物相得益彰甚是最好,但是最主要的是方便与人的交流性。要根据住区环境面积大、人口多的情况,建设绿色走廊。应注意人的可进入性,把绿化与铺地、小路相结合,让人们享受自然。

道路则有相对安逸的空间,如此而论,居住区中,路若较宽,不妨分解,中置小品景观,增加景观层次,以柔化道路界面,美化居住环境;另外也可宽窄有度,最宽处也可衍化成小广场,聚人气,以促进邻里交流,最窄处可以仅符合规范或仅做铺装变化,简洁明了,仅用做通行。

三、小区水景设计

居住区水景设计逐渐为人们所接受,并在新建居住区逐渐流行起来,一方面,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的环境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小区环境四季常绿,更希望闲暇时徜徉在湖边,泛舟于碧波上,体会别致的情境。

根据居住区实际情况合理布局水景,灵活运用集中与分散两种布局形式。居住区原始地貌中若有天然湖泊、 池塘等,可以借以设计集中式的水面,对水面的形状适当调整,形成丰富的水体空间;居住区内若没有天然水体,可根据地势的变化分散设水,用化整为零的办法设计若干小水面,各水面通过蜿蜒的溪流互相连通,通过水的来去流淌产生深邃藏幽的景致。

水景要充分考虑人的参与性,因为人具有亲水的心理,所以人们非常注重水空间诸多因素的完整体验观水、听水、闻水、 亲水并重。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水景中可以设计戏水池,适宜儿童接触的浅水面、水雾等活泼的水景元素。

四、居住区环境设施

居住环境的设施具有实用性的功能性,同时又具有观赏性,是居住环境重要的景观构成要素。

居住环境的主要服务对象之一是儿童,儿童游乐设施在居住环境中占有一定比例,影响着环境景观的效果。儿童游乐设施必须结合儿童特点,以促进儿童身心健康与智力开发,有利于儿童意志和性格锻炼,满足儿童活动的要求。

服务设施包括电话亭、邮筒、垃圾箱、自行车库和汽车库等。服务设施为居民提供了多种便利条件,其中有的设施成为环境景观的点缀,有的则带来景观上的不和谐,需要结合不同的情况加以处理。

居住环境的休息设施主要指露天的椅、凳,其造型要与环境中的其他设施统一设计,以相互协调,形成良好的居住气氛。椅、凳的布置可与花坛、草地、大树、水池、亭、廊、通道相结合,有利于居民休息中观赏环境

五、景观小品

环境小品是小区居住空间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雕塑从大到小的题材范围很广,但都应具备形式美和内涵美的两大特征,以其特有的艺术魅力与人们保持内在的情感沟通。

雕塑的材料多种多样,可以是黏土、金属、石材、木材等。雕塑的表现形式千姿百态,有具象,有抽象,有立雕,有平雕,手法夸张变形,造型简洁生动。各类雕塑在居住环境中广泛存在,为居民生活凭添了无穷乐趣。

六、总结

总而言之,营造居住区景观,要符合自然法则,遵循生态学原则,尊重和保护原有的地形地貌、大树水体及人文景观;尊重艺术创作规律,追求建筑、园艺、建筑小品和设施等的和谐一致,进一步深化和完善规划与建筑的设计,拓展成重建其中的场所次序,挖掘和赋予特定居住区的特定景观的独特理念和精神,追求自然、社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居住小区的景观设计范文4

关键词:情感符号;景观;文化情感

Abstract: The emotional need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human psychological needs. Based on the study of emotional symbols, human has excellently applied the graphic language, cultural language and modelling language into the design of the residential area landscape, so that the residential area landscape not only conforms to the mass of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but also tries to meet their psychological needs, which can create a more kind and more comfortable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Keywords: emotional symbols; landscape; cultural emotion

中图分类号: TU9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引言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大,它所产生的副作用也随之而来,城市建设与快节奏的生活状态使城市人的人际关系越来越淡漠。而居住环境成为了他们闲暇时间最常接触的室外空间,所以景观设计对于塑造一个成功与富有亲和力的居住小区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住宅区的景观设计已不仅仅是简单的对环境的美化设计,更为了人们的情感设计。如何把居住小区的景观建造成一个不仅能让人身心愉悦,而且能让人找到归属感、产生依赖感的景观环境,引领人们情感的回归,是一个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而这个问题,都体现在情感符号在居住区的景观设计之中。

二、情感符号

情感作为心理学名词是指人对周围和自身以及自己行为的态度,它是人对客观事物属性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是主体对外界刺激给予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也是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求的态度和体验。[1]在罗杰·弗莱的“Form”和克莱夫·贝尔的“有意味的形式”的现代美学思想中,情感符号的作用不容小视。人的审美感受不同于动物性的感官愉快,正在于其中包含有观念、想象的成分在内。美之所以不是一般的形式,而是所谓的“有意味的形式”正是在于它是积淀了社会内容的自然形式。

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对于人们的认知过程具有影响作用,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适当的情感对人的认知活动具有积极的组织功能、促进功能、健康功能等。正是由于情感具有稳定性和内敛性,所以它通过情感符号——肢体语言、表情语言、或是文字语言等来传递信息。这种符号是人们社会交往中的一种心理表现形式。景观设计,是人们沟通的重要的场所,如果把对大众的情感符号的研究运用到设计当中去,那么对人们的身心都是有益无害。因为设计师在创造景观、小品等使用价值的同时,也赋予了审美设计以情感和生命的意味。

在现代生产生极度发达、批量生产这个时代,以生产满足人精神需求的产品已经是必然趋势。无论是克莱夫·贝尔(clive bell)提出“美”是“有意味的形式”也好,还是现代公共空间的研究也好,景观设计都必须满足人自身需求的变化。无论是精神需求和还是物质需求,当人们的物质需求的追求由于物质过剩转变成精神需求,感性设计理论、情感符号理论必然会形成和发展并且壮大起来。景观设计师将情感符号运用到景观中,含有这种情感的景观向居民传递一系列的心理感觉,这种感受是一种体验美感和情感的过程,这种除了物质上的满足外,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满足。在设计中建立起来的这种情感交流的渠道,是居住小区的整体精神面貌的体现。

三、景观设计中的情感符号

居民对居住环境的需求可以分为心理层面和生理层面。基本的心理需求包括人们日常生活的私密性,舒适性和对城市和地域的归属感,而这都可以通过景观设计中的形式,色彩,质感等来进行完成。早在1986年美国学者美珊.朗格所著的《情感与形式》中就有详尽的阐述:“在每一件作品中,线条和色彩以一种特殊的方式组合在一起,一定的形式和形式之间的关系激起了我们的审美情感。这些关系,这些线条与色彩的组合,这些美的运动形式我称之为‘有意味的形式’这是所有视觉艺术的共性所在”、“艺术,是对人类情感形式的创造”等。这些著名的学者的观点都可以引申阐述同一个问题:情感符号对艺术设计中的影响,而在这里,是对景观设计的影响。

(一)景观设计中的图形情感符号

视觉语言是最直观的情感符号。从生理上讲,人们对外界的感受80%来自视觉。在景观设计中,同线条、色彩、色块等设定的角色来影响着我们的认知。而对于一名景观设计师而言,用图形的方式,将立体的景观设计变成从另一角度来观赏的合理的平面布局图是必须也是必要的。这种平面布局图,可以是具象的图案,也可以是几何图形的抽象的划分,而它的确定,都表现了景观空间设计中的艺术性和美学价值。

居住小区景观设计是将其构成要素有机组合在一起的过程。[2]从设计角度分析,平面构成的介入正是为了体现空间的合理区分。居住小区的园林景观空间既是人们休闲活动的场所,又是人们相互交流情感的社交空间。这种双重的要求,势必要求在景观设计中要遵循景观园林设计美的构成要素和法则,因为它不光要注意平面构图下产生的自然美,还要注重深层之美,对某个形态的模仿,或是对某个图案的再现等等,让人们在小区的景观环境中得到精神的愉悦和心理的满足。无论是什么年龄层次,还是职业归属等,都会产生共鸣,从中寻求视觉变化的愉悦。

这种图案、图形所造就的视觉情感符号,还应该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对原来的地形、水体、绿化等自然生态条件加以利用,在视觉图形里进行多层次的整合。比如在滨水地区,应充分利用水的特色;在多山的地方,就应随坡气势,使内部设施、植物等重叠跌落;而对于无山无水的地区,可能要多依靠植物等进行创设美好的居住环境分明,使居住区的景观达到可观赏、可游玩、可利用的境地,体现人情感化的关怀。

以小区内的步行道景观为例,步行道承担内部步行交通和休闲活动功能,从设计上讲,它是由线组成,在构成图形、图案的过程,应该考虑到线的优越性和人们走路的习惯,它所代表的情感符号很简单——便利、规律、亲切等。所以在居住小区景观设计中,步行道本身的设计宜曲不宜直,形成的图案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形成丰富的空间序列,比如集中、分散、发射,甚至有一些会用到传统符号,这些图形符号在道路与住宅的有规律的穿插、设计,可以形成良好的围合感和居住氛围,达到人们休息、休闲等目的。

(二)景观设计中的文化情感符号

中国自古以来崇尚“天人合一”的思想,而在居住小区的景观设计中体现尤为明显。居住区的景观环境的文化特色是通过空间和形态来表达出来的,并且通过符号的象征性来体现文化的内涵。在“一勺代水、一卷代山”的意蕴中,体现中国造园大师手法的高超,达到的景观园林设计最高的艺术境界。

在居住小区的景观艺术的设计中,文化情感的符号有时更甚于图形情感。因为,对于设计过程中的物质主体与精神主体,它们都会表现在艺术设计的成果上。这里说明,每个人都具有物质和精神的双重需要,而这种文化内涵的影响是长久的,也是潜移默化的。任何的景观设计不可能具有观赏功能而不考虑其内在的文化价值,否则它就仅仅是开发商用来赚钱的工具而已。通过对文化情感符号的运用,使物质主体的满足升华到美学的精神价值层面,在整合中体现自己独特的民族性,本土性和地域性。

虽然说文化情感作用重大,但是它还是要通过一定的载体来表现,比如一些色彩、图形、线条、材料等。而这里的各种元素的运用,不是仅仅满足视觉情感那么简单,这里面涉及的内容更加的内敛。如马致远的《天静沙.秋思》中的“小桥,流水,人家”的思想意境及所产生的的环境文化意境,它提供了居住环境最理想的模式。 但是在现在的很多小区的景观设计中,经常会出现一种情况:景观的创设求新、求异,目的是为了体现经济实力,而在这些景观的设计中,缺少了内涵、文化的东西,使之只重视形式创造,硬搬中国文化符号,如云纹、回纹等,缺少真正的人文气息。

在对文化情感符号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中,以水景为例。古时,一直都有“藏风聚气,得水为上”的说法,在对水的研究中,更能体现中国人的文化情感。对于居住区内的水景设计,不仅能起到赏心悦目,烘托环境的作用,还能使静水变为动水,使水具有灵魂,也能成为孩子们玩乐的场所。居住环境中的装饰水景通过音乐和灯光,对人的感官产生冲击,进一步展示水体的活力和动态美,满足人的亲水或风水要求。居住小区的水景设计如果缺乏文化含义和为人的设计,那它的设计只能说没有从人的本性出发,最终会被遗忘或是被人们的审美和情感的需求发展所淹没,设计的价值也就无从体验。

(三)景观设计的立体造型情感符号

对于立体造型情感这一方面,主要体现在一些雕塑小品、盆栽造型上。在小区绿化中,合理地设置一些园林雕塑小品,似乎成了必不可少的要求,它能起到点缀和组织空间,美化环境、烘托意境的作用。

雕塑小品的选择要从主题、质感、材料、形式、摆放位置等方面推敲,而这些方面的选择上无一不体现着人们对情感的要求。对主题和题材的选择上,要具有积极向上或是历史意义或是纪念等题材。一些抽象的雕塑小品无论是从色彩上还是造型上也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性,不可能随心所欲。因为居民区的景观设计毕竟和城市可是其它地方的景观不一样,它是一个大众生活的空间,是一个小的生活聚集区。而人们每天看到的这样的一个作品正是为了把人们的亲和力、归属感等更好的激发出来并重新凝聚。对于质感和材料的选择上,更要要求舒适性和环保性。在园林雕塑小品的取意上更要下功夫,考虑到居住小区的雕塑小品,要尽量让它活起来,比如情景雕塑等。

对于其它的雕塑小品,比如一些植物造型等,不仅是植物的种植设计要从整体着眼,还要全面考虑植物在形、味、声等综合的效果,在充分考虑后期的修剪、培养等特点,植物造景要综合考虑时间、环境和生态条件的不同,使丰富的植物造型和色彩随着季节的变换而交替出现。

四、结语

综合来说,居住小区人们对景观的心理感知是一种由感性到理性再到感性思维的过程。居住小区的景观设计,花样不断的翻新,形式也多种多样,现代元素、欧式元素、古典元素等运用也都囊括其中。但不论它如何出新,它所要体现的是一个城市的缩影,小区人们生活的精神面貌。只有真正关注居民的情感需求,与我们的文化的底蕴联系到一起,才是现代居住小区景观的精神所在,景观设计不仅仅是反映房地产商财富和实力的“橱窗”,更是反映大众生活及生活状态的“镜子”。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使居住区景观设计的视觉质量提升到更高的层面,并具有自身的优势,从而让居民能真实体验到现代景观设计所带来的视觉愉悦和心理舒适。

参考文献

居住小区的景观设计范文5

【关键词】:小区绿地;人性化景观;设计;研究

【前言】:在现代社会当中,“以人为本”的思想已经贯彻到了每一位人民的心中。从建筑需求性的角度出发,只有做到景观的美化设计与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才能够构建和谐、温暖的小区居住环境。

1、居住小区中存在的一些建设问题

1.1绿化面积不够

绿化面积不达标是许多小区都呈现出来的问题所在。在建筑之前,设计者并没有留出一部分的面积作为整体的绿化部分。即使少数的小区留下了绿化的成分,也呈现出与建筑与景观不协调的现象。另外,从植被的选择上来说,单调性是大多数小区的建设弊端。许多植被都只能够在特点的季节进行开放,所以过了相应的时期,小区就会呈现出一片荒凉的状态[1]。

1.2道路设计不合理

道路设计不合理也是许多小区的突出问题所在。主要表现为主干道的宽度不够,特别是在高峰期时间,会显得非常拥挤。如果车辆行走的较为急速,还有可能会碰到两旁的行人。大多数小区的路面铺设材料都已经老化,甚至出现了裂纹,但也没有管理者进行相关的处理。步行道路设计的不合理也是一个方面。许多居民为了能够以最短的路程到家,选择了抄近路的方式,将花草树木都踩到并破坏了环境。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也是道路规划不合理的表现[2]。

2、 人性化居住小区的景观设计方法

2.1居住小区绿化景观设计

从居住小区的绿化设计方式中来讲,植被的选择与应用是非常重要的。第一,应该适当的引入一些植被,使自然覆盖效果更强。不同的植被有着不同的予以,也尤其自身的生长规则。例如:在一些比较干旱的地区,要尽量选择一些抗旱性比较强,并且能够耐得住严寒的植被。对于一些生长态势不利、存活性低的植被,要尽量避免。在树木的选择上,落叶乔木是一个比较理想的植被种类。它既能够在夏日给人一种清凉的感觉,又能够在冬季使阳光更好的照射进来。另外,为了提高植被的观赏性与绿化性,建设者可以用一些灌木进行摆放。从灌木的整体性上来讲,它在满足人们所需要的“美感”的同时,还有方便种植,移栽的特点。特别是在干旱性比较强的地区适用,能够突出它的内在美[3]。第二,植被的空间处理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在布局上,既要时植被适合此地的生长规则,也要协调好空间的利用方式。例如:对于一些上层的种植植被,银杏与泡桐等植被更加适合,它们的生长面积较广,并且能够以较高的形态体现出来。上层更利于人们的观赏,也能够给人们提供大量的阴凉。而连翘与金银木更适合在种植空间的中层。有上层植被对它们的庇护,更不容易使它们受冻或者是受到阳光的灼伤,更利于它们的成长。对于下层植被而言,设计者主要以紫荆花与太平花为主,它们需要常年的阳光照射才能够长大,并且不容易枯萎。第三,设计者可以在小区的边缘种植一些植被,从小区的整体化过程来看,会使环境变得更加有针对性,特点也较为突出。在小区的边际,一般以迎春、牡丹、月季等最为常见。它们虽然也有一定的时节性,但在边缘处能够让人们一眼望到,有着曲线的变化美。根据不同的地形,设计者还可以在其中添加一些特殊化元素。例如:可以将柏树等灌木进行修整,利用地形优势,将整体策划为高低起伏的形式,这样的层次感会更强[4]。

2.2小区道路设计

小区道路设计中也是人性化得以体现的一种重要方面。从人流车辆的角度来说,主要将整体分为两大类型。第一,小区内部道路的设计。在道路方面,分为主干道与辅助道路两个部分。主干道主要是以小区内部的居民行走和车辆来往为主,在旁边可以扩展出一部分面积,用于辅助交通。使上下班高峰期时车辆能够不被阻塞,行人与车之间的距离保持平衡。另外,为了满足一些消防车、急救车的疏通,可以将主干道进行扩充,将宽度设置为5M左右,这样能够为车辆的流经提供方便,也保障了行人的安全。第二类,对林荫小路进行设计。林荫小路的设计主要体现在坡度与台阶的设置上。林荫小路主要是为行人准备的,所以在宽度上不需要过大,一般以1M到3M之间最为合适。另外,设计者要根据不同的楼层面积进行不同宽度的规划。现有的建筑中多以高层为主,通常的林荫小路设计也多为自由开阔式。将每段小路中设置梯面,以较小的坡度进行规划,这样一方面能够满足整体的美观性,另一方面也能够更方便行人进行行走。如果小孩在其中玩耍,也不会出现摔跤的情况。所以,坡度的设置都在6%以下,这样既有利于残疾人士、儿童推车、自行车的行走,也能够体现观赏性。在道路的两旁,以及小区的中心环绕部分,还可以设计一些水景来进行赏玩。在水景内部可以安装自动感应系统,系统中包括水温的调节、水面静态与动态的控制。感应器可以对外部气温和整体的明亮度进行感应[5]。如果温度较低,水池就不会开放,以静态的形式呈现在居民的面前。如果室外环境相对较暗,小型喷泉系统会予以开启。

结论:综上所述,为了满足居民更高的生活要求,对小区进行整合,以人性化的绿化方式进行建设是必不可少的。绿地的设计不仅能够使小区的空气质量提升,还可以将景观性加以延伸。同时绿化的方式可以使小区的独特性增强,更有辨识度,提升小区的服务质量与居民的满意程度。

【参考文献】:

[1]刘晨晨. 二十一世纪城市居住小区景观环境的人性化设计探讨[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

[2]李晓庆. 居住小区入口景观的人性化设计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3.

[3]何辉. 城市小区景观环境设计艺术表现和理念分析[A]. 《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2015年7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2015:2.

居住小区的景观设计范文6

近年来在居住区景观建设中,欧式风格异军突起成为住区景观设计的主要风格之一。对于现代欧式景观风格的本土化过程中如何提取欧式元素,并将其转化为具体景观设计的功能与形式,成为景观设计师的需要解决的主要任务之一。

欧式景观元素的分类、特点

欧洲园林体系在现今的住区景观中应用最广泛的风格样式包括法国、英国、意大利、西班牙、德国等欧式景观园林风格。其中主要概括为传统欧式与现代欧式两类主要风格。

1.传统欧式风格特点

(1)风格特征:主要特点是基本传承传统欧陆建筑中的皇家贵族气派,以厚重、圆润、贵气为主要特点,从十年前开始流行,到今天大部分的高端楼盘里依然是被采用最多的一种风格。因为其必须传承传统元素的缘故,基本都是在原有的框框里打转,鲜有创新的作品,所以这也是一种最保守的风格。(2)一般元素:廊柱、复杂的雕刻、整形绿篱、雕塑、花坛、喷泉水景、欧式单体建筑。

2.现代欧式风格特点

(1)风格特征:一种既要追求欧陆风格中的贵族气质,又要享受现代化生活的两面派风格,在面对高收入中青年人群的房地产楼盘中使用最多。其特点是继续保留传统欧陆风格中那种厚重、贵气的特点,同时又把那些繁复的线条适当简化,融入一些现代简约美的气息,设计特点是保留为主、创新为辅,目的是为了适应更多的年轻人群的欣赏品味。(2)一般元素:那些最能体现皇家气派的传统人物雕塑就基本去掉,取代他们的是一些线条简洁、造型唯美的现代雕塑,特别厚重的花瓶栏杆也基本会换上铁艺栏杆或者图案更简单的木栏杆。

欧式住区景观的设计原则

(1)运用花坛、雕塑、水景等创造亲切宜人的空间尺度,并体现主题文化内涵,进而促进社区人际交往,引导使用者在空间中的行为与活动。(2)具体景观主题元素的选择应顺应市场经济发展需求及地方经济现状,结合地方实情,同时注重节能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并尽可能地采用新技术,新方法。(3)在具体的景观实施过程中应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保证住区及周边地区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4)具体景观元素选择应满足视觉审美要求,并力求反映出自身特色,避免盲从俗套。(5)注重将传统元素在设计中结合地域特色加以创新,在尊重本土文化的前提下,将欧式元素合理运用于住区景观设计过程之中。

沈阳万恒伯爵源筑住区景观设计方案案例分析

1.设计目标

通过提取欧式中的德国元素,以景观形象的提升,助推销售,在景观效果达成的前提下,保证景观成本可控。

2.设计理念

以欧洲古典主义文化为依托,结合现代景观元素的表现手法,运用德国国花――矢车菊所蕴含的清丽色彩、美丽花形、芬芳气息、顽强的生命力作为欧式元素文脉的切入点,将矢车菊的形象加以转化,并融合德国民间关于矢车环(图2)的美好传说,组织景观空间的基本功能关系框架,将花环的环形构成作为空间交通与功能节点的基本组成方式。把花环中每一朵花对应一处景观节点,各个景观节点环绕形成连续的空间序列,进而围合形成中央水系景观象征莱茵河。

3.打造亮点、树立标杆

在标志性的重点区域,包括出入口、围墙、中央大绿地、主要景观节点等打造欧风细节,以确立欧式为主的景观形象。在售楼处北侧构建独具特色的德式啤酒花园,运用典型欧式空间布局方式,融合曲线模纹花坛展现欧洲传统造园的精髓。

4.景观空间序列化

空间序列逐级深入,从主入口广场到中央大绿地,引轴至中央水景,构成中轴对称的欧陆风情景观主轴,再转入宅间花园与欧式建筑呼应,层层递进,主次分明,既有利于形成亲人的居家气氛,又便于量体裁衣控制造价。

5.花园细胞模块化

在较为次级的宅间组团中形成阮静为主的系列花园,将其功能配置标准化,结合工程造价的同时,保证宅间景观效果。

6.文化主题点睛

居住小区的景观设计范文7

[关键词]居住区;农耕文化;农耕花园;景观设计;融合

[中图分类号]TU8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06 ― 0066 ― 02

引言

目前,在我国的城市居住区建设面貌趋于标准化,居住区景观设计发展方向和理念比较单一。面对城市居住区居民生活存在的具体问题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需要回归设计初衷,并非只有山石、水、观赏植物构成的居住区景观设计这种套路,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可结合地区农耕文化构成农耕花园景观。

一、 农耕文化与农耕花园景观设计概述

农耕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物质与精神财富的综合。在物质层面,农耕文化又派生出农具、粮食加工工具、农产品等。在精神层面,中国农耕文化特别强调人与自然关系中天人合一的和谐理念,无形之中锤炼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形成独特的农耕文化。中国古代“男耕女织”的生产生活观念促使自给自足的社会稳步发展,虽然现代种植技术的成熟使农业有了较大发展,但农业依然是历史发展的根脉,而且是现代社会发展的根基。从农业造就的农耕文化影响中国几千年的灿烂中华文明来看,在当代农耕文化依然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从茹毛饮血到吃粟谷,从刀耕火种到精耕细作,再到今天的科技种田,农耕文化从产生、发展到成熟的过程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紧密相连,而文化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国农耕文化分别以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为主发展起来,从神农氏开创的原始农业到科技发达的现代农业,农业离不开种植,中国农耕文化的特点是以耕种为主的农业文明,农耕文化包涵各种耕作技术和科学发明,并且派生出多元的文化产物,如与中国农业息息相关的二十四节气,颇具智慧的传统农业耕种工具与粮食加工工具。

城市居住区农耕花园景观设计是现代城市景观设计领域的一个新概念。农耕花园是以种植经济作物为主融合景观小品设计的产物,具有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相结合的特点。从农耕花园实用的角度看,自身的特点决定设计的趣味性,这种趣味性表现在农耕活动,通过农耕活动获得农耕果实,这个过程是人与自然的互动的结果。从审美的角度看,农耕植物的色彩、形态令人赏心悦目,表现回归田园的乡村意境美。

二、农耕花园景观设计与城市居住区的融合

从现存的城市居住区人的种植行为来看多数人天生具有喜爱种植的爱好。如在《舌尖上的中国》其中的一集节目展示居民在自家楼顶种植瓜果蔬菜,描述从辛勤种植护理到了秋季丰富的收获,并和街坊邻居一起制作美食,生活呈现出浓浓的人情味。再如成都一处居住区用屋顶空间作为花园、菜园实现城市农耕,楼顶均被居民开辟成农田,每小块土地旁边都立着小木牌,标识着各自的门牌号。农耕花园景观设计融入城市居住区为居民提供亲近自然体验农耕文化的机会,人在参与种植活动中会增强居民对自然的感受、体验,与自然深入互动,培养居民对农耕的浓厚兴趣和对自然的自觉爱护。

早在1898年,英国社会活动家埃比尼泽・霍华德在其发表的《明日:一条通向改革的和平道路》提出了关于城市规划的设想,认为应该建设一条兼有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理想城市,他称之为“田园城市”。〔1〕农耕文化与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的有机融合,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可以通过农耕花园实现“融景还耕”这一观点与埃比尼泽・霍华德的理想城市不谋而合。城市居住区作为满足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从空间方面划分为室外空间和室内空间。农耕花园景观设计是针对城市居住区室外空间的研究对象,与城市人口密集的钢筋混凝土森林对比,农耕花园景观设计让居民体验农夫的快乐,使城市居住区增加接地气的生活趣味因素,特别是对老人调节心情和对儿童认知自然有帮助。与目前的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相比,农耕花园景观设计更加能与人互动,这种互动表现在农作物需要人种植培养,而人从农作物种植过程获取精神快乐与物质收获。因此,农耕文化与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并非排斥而是可以融合。

三、城市居住区农耕花园景观设计的设计要点

城市居住区农耕花园景观设计的区域是居住区绿地景观规划设计。居住区绿地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配套公建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居住区绿地景观设计的内容是绿地布局形式、景观分析、功能分区、道路分析、植物分析等。传统居住区绿地景观设计以植物造景、休憩、观赏为主要功能,而农耕花园景观设计是以种植为主要功能,附带提供休憩、观赏的功能,将景观小品点缀其间。农耕花园景观设计要点与传统居住区绿地景观设计内容基本相同,但侧重有所不同,前者侧重农耕种植,后者侧重造景。农耕花园景观设计有助于营造适合人居的人性化的居住区生活空间环境。以下是对城市居住区农耕花园景观设计的要点分析。

3.1 农耕种植

农耕种植面积应占总体居住区绿地面积的大部分,种植浇灌可采用植物滴灌技术或喷洒技术。农耕种植是经济农作物的种植,种类包括粮食、蔬菜、果树、花卉等,在审美方面应符合景观设计美学,如种植高矮、大小、丛植相结合,遵循形式美法则。种植应充分考虑农作物的特点,种植较为耐旱的粮食类的农作物芝麻、落花生等;种植易于打理、观赏价值强的农作物,如棉花、红薯等。种植蔬菜类的生长速度快的农作物,如上海青、油麦菜、生菜等。种植果树类的农作物,如桃树、杏树、梨树、苹果树、石榴树等。种植可以观赏、食用花卉类的农作物,如、玫瑰、油菜花、忘忧草等。

3.2 景观小品

城市居住区农耕花园景观设计在种植区域中间点缀景观小品能使居住区环境锦上添花。景观小品常以景观石、雕塑、垃圾箱、灯具、指示牌等组织景观小品,景观小品虽体量不大,却是景观中的点睛之笔,不仅形象生动、为恢弘严肃的建筑增添情趣、丰富空间层次,活跃了整个景观环境的气氛。〔2〕居住区农耕花园景观小品设计应注重审美功能,景观小品设计细节一旦粗制滥造会造成丧失美感,给人劣质的感觉,而考究的设计细节反映一个城市的文化素质和审美高度。景观小品设计采用废旧物品进行重新设计是目前提倡的一些做法,它会激发人的创作灵感和启迪智慧。如由土人设计公司设计的中山岐江公园保留旧厂房和机器设备作为城市珍贵的城市记忆元素,用崇敬态度将这些元素重新赋予新生命力,这些景观小品怀旧却不失精致。

3.3 道路规划

农耕花园耕地规划种植应结合景观设计功能区域划分,不必与农村方形田地形态相同。在平面分布图中,耕种面积可呈现不规则形状,具体分布应根据景观设计规划需要划分,在种植区域合理规划和住宅楼入口设计的基础上合理规划道路使道路畅通无阻,并且避免过多交叉。如由土人设计公司设计的沈阳建筑大学校园使用水稻、当地农作物作和乡土野生植物为景观的基底,道路规划设计突出便捷的直线形成路网体系。而在城市居住区农耕花园的道路规划设计应从自身特点出发,因地制宜,通过道路规划增加空间的丰富,这点并不违背传统居住区景观设计。

四、城市居住区农耕花园景观设计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农业观光旅游风靡中国,许多城市游客来到农村体验乡土人情和品尝农家小菜。〔3〕这证明城市人对农村自家菜园的向往,城市居住区绿地景观设计引入农耕花园的设计理念会产生生态、节约、教育等现实意义,并丰富城市居民生活和促进建立良好的居住区邻里关系。

4.1 生态意义

城市居住区农耕花园景观设计属于景观绿化范畴,在生态功能与传统居住区景观设计作用相同。居住区景观设计的生态作用从根本上尊重自然,合理利用自然。传统居住区绿地是以植物为主体,在净化空气、减少尘埃、吸收噪音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能有效地改善居住区建筑环境的小气候。〔4〕居住区农耕花园景观设计属于种植绿植,因此同样起到积极的生态意义。

4.2 节约意义

城市居住区农耕花园景观设计与传统的居住区绿地景观设计相比,农耕花园景观设计能合理地利用土地进行小规模农产品生产,在种植的过程居民体会农产品从种植到养护到收获果实的复杂过程,从而培养居民粮食节约意识。此外,从居住区农耕花园景观小品的材料运用方面,可采用废旧物品再设计或可再生材料来制作景观小品。如美国芝加哥的盖瑞康摩尔青少年中心屋顶花园设计开发一个包括花卉和蔬菜园的屋顶花园,花园小径由回收牛奶容器制作而成的塑料木板组成。在我国部分地区的景观设计同样具有节约意识,如采用废旧轮胎做景观小品。

4.3 教育意义

在居住区融入农耕花园能使城市儿童少年对生活有深入的了解,从参与农产品的种植娱乐的过程中扩展孩子的视野,普及农业知识,在娱乐中教会孩子知识世界和帮助形成健全的人生观、价值观。儿童对环境的反应比成年人更为直接和迫切,他们总能发现高低、远近、软硬、暗亮的概念,而他们用来探索这些概念的客观物体则又能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并强化他们的学习乐趣。〔5〕居住区农耕花园无疑是激发儿童对自然认知学习的良好场所。城市居民通过种植农作物可纠正对农产品的错误认识,使人们了解自然生长下的农产品的形态和绿色种植下农产品的样子,不会盲目地用大与好看的标准来衡量农产品的质量。

结语

东晋陶渊明所著的《桃花源记》描述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所呈现的宁静和谐的生活场景是人们心中理想的生活环境。可见,从古到今人们追求的是安全、惬意的生活环境,然而对比现代人民的居住方式和古代存在较大差异,现代人们期待更健康、更舒适、更有品质的生活方式,因此对于城市居住区的生活环境设计要求更高。农耕文化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折射不同时期的社会文化,虽然现在是信息化时代但农耕文化一直伴随着科技发展在不断进步,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应结合农耕文化是从高雅景观设计走向亲民景观设计,农耕花园景观设计不仅使城市居住环境产生积极意义,而且使农耕文化发挥新作用。

〔参 考 文 献〕

〔1〕陈柳钦.田园城市:统筹城乡发展的理想城市形态〔J〕.城市管理与科技,2011,(03):21-23.

〔2〕陈丽昀.张建华.城市景观小品对城市精神文化的塑造〔J〕.上海商业,2011,(23):14-15.

〔3〕季晓达.浅议景观园林设计与农业经济生产的结合〔J〕.中华民居,2011,(07):7-8.

居住小区的景观设计范文8

【关键词】:居民小区、园林景观、设计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地居住区用地不断增加,居民的生活质量不再局限于房子的档次与质量,他们对户外环境质量的要求逐渐提高,所以居住小区绿化成为了建立居住小区众多因素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是是衡量居住小区居住环境质量的重要标志,对居民的身心健康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优劣,将直接关系到居住区环境的好坏。小区园林景观设计不仅是给生活带来方便,更重要的是让使用者与景观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它会最大限度地迁就人的行为方式,体谅人的感情,使人感到舒适。以下从几个方面分析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性。

一、 小区景观设计概况

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最早发展于西方发达国家。70年代,日本率先制定了改善居住环境的方针政策,提出了居住环境设计的基本要求:舒适、优美、安全、卫生、方便。80年代,英国在新城市和居住区建设中提出“生活要接近自然环境”的设计原则,得到社会广泛认可。 我国住宅环境设计则从上世纪 70年代末引进组团绿化概念,80年代末,开始学习国外居民社区集中绿地、规模绿化概念。90年代,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房地产开发业蓬勃兴起,人们环保意识日益增强和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在购房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住宅小区景观环境的丰富、和谐和活力。人们生态的居住观,给小区绿地环境设计注入了新的内涵,同时也向小区绿化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在人们的住房消费更趋于时代性,人们追求的是高品位的家园,居住区及周围环境在人们的心目中占据主导地位,居住区景观设计日益受到关注并进入稳步发展的阶段。

二、园林景观设计在小区环境中的重要性

1、园林景观设计在小区环境中的空间作用。

现在的小区居住空间不是很大所以更重视空间环境设计的实用性,各类空间有不同的功能。活动空间是供居民进行各种活动的场地,静止空间是供居民室外休息、交往、观赏用的空间,常与各级绿地结合设置,有的可在院落绿化或组团绿地中,进行人工的园林绿化建造,形成居民交往活动、观赏、消闲的中心地带。园林绿化重视室外空间层次的划分和空间序列的完整性,更要注意环境设计的科学性、艺术性的高度统一,使整个小区的空间序列更为完整,也使得人性化设计能够贯穿始终。

2、园林景观设计在小区环境中的协调作用。

人类与自然界在生态、社会、文化、经济上都是相互依存的,人们能否在某个地方定居下来,主要取决于这个地方的环境条件是否满足人们的三大需要, 即生存需要、安全需要和精神需要。身心疲惫的现代人以更大的热情渴望自然,希望生活于近自然的环境中,具有绿地景观生态系统的居住区便成为人们择居的首选地。而这些绿色居住区始终以人为本、以生态为本,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使居住区绿地景观生态系统与自然界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及环境因子组成有机整体,体现环境多样性、景观多样性。其次要从非自然造景要素,如人文景观小品、建筑、灯光、道路等景观以及人类思维行为等诸方面来规划住宅绿地生态系统,使居住区绿地空间不仅有绿化的数量,更要考虑绿地的质量和功能,即创造回归自然、融于自然的诗意景观天地,使居住区景观生态建设不仅仅停留在生存、生理需求的生物层次,而是迈向心理和精神上的愉悦的高尚层次,是对美和情的追求。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居住区环境的社会活力,才能同人与自然相协调的规划设计理念相对应,使居住区内和居住区外的绿地景观系统连接成网络即绿脉。居住区外设置区域过渡性或广场性绿地,成为居住区内外绿地的过渡和延续,作为居民放松游憩的场所,同时形成绿色屏障,美化、净化居住区环境,使人文景观和户外活动空间掩映其间,使生态环境、视觉景观形象、人文大众行为等诸方面相得益彰。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要以人为本,以生态为本,坚持住宅空间形态规划格局、建筑风格、环境品质、文化特色,做到住宅和环境的和谐、功能的完善,使住宅建筑、人文景观、户外空间、绿化系统等交融在一起,即赋予绿地空间多样性与功能的兼容性,形成良性住宅区绿色景观生态系统,并进而和大地自然景观生态系统相连。让住宅区存在于可持续发展的绿地景观生态系统中,让人们生活于近自然的环境中。

三、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

人性化、生态化的设计理念将引领21世纪住宅景观的设计。生态园林景观在设计观念上强调“以人为本”,追求“生态平衡”,建筑、人、环境相结合的“天人合一”的理念。因此,在生态园林景观中不单纯追求大片中央绿地,而更强调推窗见绿、出门观景、进园闻香的自然生态环境,景观设计要尽量体现自然之美,充分发挥和利用自然的优势,让自然的本原的东西发挥作用,做到草坪可憩、林中可游、水溪可亲,真正营造出“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的自然境界。

中国传统园林被世界誉为“世界园林之母”。中国造园艺术对世界园林特别是对日本、欧洲园林影响极大,从十七世纪直至今日,这种影响有增无减。中国园林中的家园传统造景手法可思可用,可观可游,既可脱凡俗,又能使游人置身其中而不损园林之神貌,这种住宅景观以其独有的魅力为世界各国人士所好。这是先人为我们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它在我国未来居住景观设计中将重新受到设计者们的高度重视。

总之,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一切景观设计的宗旨,小区规划的环保意识提高有利于居住者的身心健康,同时促进生态平衡。现今居住小区环保发展的趋势惟绿色生活,绿色植物就是主要元素,它既可与人工建筑物亲和,又能与山水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在小区规划中充分利用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为人们赢得绿色环保的居住空间,创造一个“崇尚自然、以人为本”的绿色环保小区是当代居住环境设计的新课题。

参考文献:

[1]张文英.园路与铺地.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0.

居住小区的景观设计范文9

关键词:居住区环境;园林化;绿化

Abstract: The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city environment, city environment characterized by multiple and complicated. According to the design concept and main residential area landscape city residential, landscape, city living behavior and the psychological demand closely. This paper presents some methods of several residential landscape environment design of residential, and hope that these design method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ity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make city life better.

Key words: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landscape; greening;

中图分类号:TU2

环境景观在居住区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代城市人们把进一半的时间花费在居住区中, 居住区环境景观质量已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心理、生理以及精神生活。在人们活动、休息、观景的空间中, 创造性地设计能赋予空间一定的特色, 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1 居住小区景观设计概述

居住小区景观设计中的模拟生态是人为设计的一个小生态系统, 它形成了小区内部良好的生态环境, 在改善人们的生态观念, 利用原有的水体、植物、地形地势等景观因素进行景观设计, 尊重自然、热爱自然, 与自然和谐共生, 最后达到模拟自然的景观生态系统,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同时也改善美化了小区的环境。创造和谐、自然、舒适、朴素、宁静的居住小区环境。

2 居住小区景观环境设计

2. 1 立意和主题

居住区景观环境设计, 并不仅仅单纯地从美学角度和功能角度对空间环境构成要素进行组合配置, 更要从景观要素的组成中贯穿其设计立意和主题。

2. 2 设计范围

设计范围是所有空间环境的构成要素, 包括居住区内部道路、停车场、公共服务设施及各类景观小品、休息设施、植物配置, 乃至人的视线组织等都在居住小区景观环境设计范围之内。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不仅体现在各种造景要素的组织、策划上,而且还参与到居住空间形态的塑造、空间环境氛围的创造上。同时, 景观设计将居住区环境视作城市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 从而在更大范围内协调居住区环境与区域环境的关系[1]。

2. 3 设计构思

居住区景观组织并不拘于某种风格流派, 而是根据具体的设计构思而定, 但始终要追求怡人的视觉景观效果。景观设计拓展了灵活多变的构图手法与流畅的曲线形态融合到环境中, 丰富和发展了传统的园林设计方法。设计目的是为人们创造可观、可游、可参与其中的居住环境, 提供轻松舒适的自然空间, 为人们营造怡人的空间, 从而增添人们日常的生活情趣。

3 居住小区景观环境设计的一些手法

3. 1 小区步道设计

调查表明, 小区中最主要的活动形式是休息散步, 而且居民多喜欢在小区绿化较好的道路上散步, 而不是仅限于小区的小游园。因此, 小区的步道设计应以使用者的舒适度为重要指标, 当曲则曲, 当窄则窄, 不能盲目追求构图。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 应曲多于直, 宜窄不宜宽。力图做到有收有放, 树影相荫, 因坡而隐, 遇水而现。

3. 2 小区广场设计

小区广场称之为休闲场地更为合适, 这一类场地的功能主要在于满足小区的人车集散、社会交往、老人活动、儿童玩耍、散步、健身等需求。规划设计应从功能出发, 为居民的使用提供方便和舒适的小空间。尽量将大型广场化整为零, 分置于绿色组团之中, 在小区尽量不搞市政设计中常出现的集中式大型广场, 越是高档的小区越不应该搞。小区广场的形式, 不宜一味追求场地本身形式的完整性, 应考虑多用一些不规则的小巧灵活的构图方式。特别是广场的外延可采用虚隐的方式以避其生硬, 与周围的小区环境有机的结合。广场设计一定要避免城市广场设计的缺乏绿荫的通病。有序排列的树阵, 就可以使广场的线向更加明确, 有益烘托主题, 增加层次, 其简洁而不失单调, 亲切而不乏气势, 适应在广场设计中多应用。

3.3 植物的选择

当今社会是一个非传统的社会, 景观设计也是如此,社区中的植物配置应提倡使用植物的自然形态, 避免人工修复, 追求自然群落郁郁葱葱的效果, 灌木的使用应避免两棵三棵地散置于草皮中, 应成群成片, 才能产生自然影响的效果。要使植物各展其姿又密而不乱, 首先应讲求植物的层次, 从低向高依次为草皮、地皮、灌木、小乔木、大乔木等, 配合地形,围合出丰富的绿地空间。有利于植物景观与硬质景观之间的相互穿插, 更富于生气, 更显得自然。

3.4 水景生态化

现代化的社区水景应用应是生态化。水的引入可以使社区环境充满灵气。水本身是不具备形态的,水景带给人的感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计师对于岸线的处理。休闲社区的水景, 应尽可能用缓坡与植物营造出自然的坡岸, 即使是广场中央的喷泉水景也可以在其周边先设植床, 再围以广场铺装。水景氛围营造是供大家观赏的,那如何处理好步道系统与水景的关系至关重要。无论是大到城市的滨江景观带, 还是小到一个居住区小体景观诸用更生态化的驳岸处理, 都非常重要。保留一定面积的湿地系统对改善生态环境, 维护局部地区环境是非常必要的[2]。

3.5 社区内交通系统设计

随着小区内的车辆数目增多,单依靠大型地下车库,还不足以容纳全部车辆,因此地上停车场的设计成为必然,同时还能满足部分人的停放便利需求。人车部分分流,组织专门的步行景观道路,设专门的步行入口,强调将车行交通对居住区的影响降至最低。在车行道上可采取有效立体交叉的分离体系来保证人车分流,对交通也能有效的疏散,但在居住区内部的道路系统,主要是步车平交,且专用车道车速较快,很容易出现安全问题。所以通过合理且行之有效的规划措施,让人车共行,还是比较切合我国实际的做法。我国多年实践说明,小区内道路采用人车共存的方式是可行的。因为居民出行以骑自行车和步行到公交站为主,在车行道上行走必然是很普遍的现象。该方式在我国北方居住小区广泛使用。

3.6 居住区健康景观设计

关注弱势群体,体现人性关怀,居住环境为不同年龄层次的使用者所用。景观设计是从儿童时期,包括婴幼儿、少年时期、青年时期、成年时期到老年时期综合考虑其景观需求,尽可能使人们获得生理和心理等方面的综合健康,体现人性化需求,加强景观参与性。在社会环境方面应着重关注儿童、老年人及残疾人等其他类型弱势群体的社会需求[3]。

4 结语

居住区的设计基于人们不断改善自身居住环境质量的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的可能, 以及对人居环境发展的趋势的认识, 因而其社会文化功能是城市人类发展进化的必须,规划应更多地关注自然的特征及环境因素, 以当代人在当代条件下对生活的需求为出发点, 从时代、社会与自然中寻找规划与设计的方向, 营造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融洽的生活居住环境。我们相信, 居住区规划不是追逐流行与时尚、豪华与奢侈意识的产物, 一个以健康的审美价值取向为指导, 朴素而和谐的居住区规划才能经受住历史的考验。

参考文献

[1]荣海利,张世任.住宅小区规划与景观环境设计的健康理念思考川.安阳大学学报,2004(4):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