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劳动教育的困境集锦9篇

时间:2023-08-15 17:19:53

劳动教育的困境

劳动教育的困境范文1

关键词:德育教学;困境;策略

我国的德育渗透对初中生当前发展和今后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但是从目前现状来看,初中德育教学情况不容乐观,还面临着较多的困境。学生的个性、品质以及潜能都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在此基础上,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就如何突破初中德育教学的困境阐述一下自己的见解。

一、初中德育教学的困境

(一)德育渗透内容与学生认知不符。初中生年龄比较小,身心都处在感知运动阶段,没有较高的认知水平,对于很多事物不能进行正确的辨别和掌握,初中老师在渗透德育的时候应当充分考虑到这一点。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的时候都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和认知水平,渗透的内容与学生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有较大的出入,导致学生完全不能理解,德育效果较低。(二)忽视了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要想对初中学生进行德育教学,让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品质,首先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尤其是初中生,身心都处在快速发展阶段,习惯养成的黄金时期。但是目前初中的德育教学,很少老师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也不注重班级学习作风和学习氛围的创建,导致德育教学无法取得预期的效果。(三)其他困境。除了上述两种困境,初中的德育教学还存在诸多困境,比如校园暴力问题。无论是报纸媒体上还是电视新闻上,经常看见一些初中校园暴力问题,并且该问题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的热点话题,人人都比较关注,这也是初中德育教学困境的一个突出表现。除此之外,有些初中老师在德育教学过程中,重视对成绩好的学生进行教育,对于成绩比较差的学生则采取放任不管的态度,导致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越来越大,而且对后进生的心理也造成了一定的伤害,这也是初中德育教学面临的困境之一。

二、突破当前初中德育教学困境的策略

(一)采取多元化渗透的方式。教育要以德为先,在初中教学中渗透德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同时还能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想突破初中德育教学的困境,仅仅靠学校老师的教学是完全不够的,必须要采取多元化渗透方式,即号召学生的家庭和社会共同参与。校园是初中生学习的主要场所,但是学生的大多数时间还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因此,学生的家长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对孩子进行思想道德教育。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全方位保护学生的思想不受侵害。(二)开展实践活动。劳动不仅能够让人有一个健康的体魄,还能提高人们的精神文明,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和各种能力。初中老师可以以此为出发点,开展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公益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初中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去社区农场开展采摘活动,让学生感受到人民的劳动成果,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在周末或者节假日的时候,学校领导或者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捡垃圾活动,将德育教学和环保教育有效结合,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环保精神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三)教师要做好自身的示范作用。作为学生的领路人和指导者,老师的教态、品行、情感和世界观在潜移默化中会对学生的行为和品德造成影响,老师是学生最直接的榜样。因此,初中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提醒自己,以身作则,用高度的道德标准去规范自己的行为,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还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困难并给予帮助,工作上一丝不苟,生活上宽仁律己,成为德育教学的活教材。

综上所述,初中生的素质和品德都未定型,如果老师能够加强德育教学,学生在耳濡目染中也就形成了良好的道德品质,这样可以有效促进初中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初中老师要正视德育教学困境,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措施,为德育教学的有效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吴静 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梁丰初级中学

参考文献:

[1]武国森.创新德育模式提高德育的实效性[J].教育革新,2011(6).

[2]李润萍.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创设生活化问题情境的尝试[J].宁夏教育科研,2010(4).

[3]张建荣.初中德育教育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24).

劳动教育的困境范文2

内容摘要:由于我国西部地区自然环境恶劣,基础设施落后,人们的观念保守陈旧,教育普及不够,导致我国的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西部的农村牧区。这使城乡差距和区域间的差距不断扩大,成为困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原因。因此积极治理生态环境,改变贫困地区的落后面貌,对于可持续发展,共建和谐社会具有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贫困 西部 差距 循环经济

贫困问题是阻碍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消除贫困是当前我国政府面临的重大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迅猛的发展。2005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达到1703美元。从总人口来看,最富裕的20%人口和最贫困的20%人口的收入约占社会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6.6%和5.9%。这种收入上的不平等,折射出我国城乡之间、地域之间、产业之间的差距在不断拉大。目前我国的贫困人口的特征表现为:农村的贫困人口多于城市,西部地区的贫困人口多于东部地区。贫困问题从表面上看,会导致贫富悬殊日益增大,造成两极分化,从实质上看,它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正处在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只有建设一个和谐、稳定、发展的社会,才能够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只有解决了贫困问题,才能在此基础上长足发展。因此研究贫困问题,找出导致贫困的原因,会为我们解决贫困问题提供理论上的依据。

我国贫困问题现状

从理论上,可以把贫困划分为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所谓绝对贫困,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下,个人和家庭依靠劳动所得或其他收入不能维持最基本的需求;在生产方面缺乏扩大再生产的物质条件,甚至难以维持简单的再生产;在生活方面难以满足人们生存的最低需要,衣食不得温饱,劳动力本身再生产难以维持。

相对贫困一方面是指随着时间变迁和不同社会生产方式下贫困标准的变化而言的贫困;另一方面是指在同一时期不同社会成员和地区之间的差异而言的贫困。国际上通常采用一些特定的福利指标如恩格尔系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实际生活质量指数等作为界定来划分贫困线或贫困标准。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在反贫困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截至2005年底,我国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的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5亿人减少到2365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978年的30%,下降到2.5%,使我国成为世界上贫困发生率最低的国家之一;从居民消费水平上看,2005年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45.5%,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6.7%。总体上讲,我国城镇居民已经步入富裕的行列,农村居民也基本实现了小康。但是在取得成绩的同时,由于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差异,我国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农民仍然无法从根本上摆脱贫困,一些地方脱贫后返贫的现象仍十分严重,令人堪忧。

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不断扩大,成为我国在发展中面临的十分突出的矛盾。20世纪80年代中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1.8倍,到2005年已经扩大到3.22倍,如果考虑到城镇居民获得的在住房、社会保障、公共卫生和教育等方面享有国家的补贴和按照现行统计口径计算的农民家庭收入中扣除要交纳的税费以及用作生产资料的投入,实际的收入差距大约可达到5倍以上。同时,东西部差距进一步拉大。2005年西部地区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占全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的比重为50.8%。

西部农村贫困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造成中西部地区贫困人口集中的重要原因

从经济结构上看,东部地区的所有制结构和就业结构均明显优于西部,东部非公有经济的比重、发展速度和经济市场化程度都明显高于西部地区;从劳动力就业结构来看,东部大批农业劳动力已基本上实现了向第二三产业转移,而西部农业劳动力的非农转移还处在较低水平,向二三产业转移的程度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可以看出,东部地区无论是在经济发展总量上还是在发展速度上都明显优于西部地区。目前,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仍然属于外延扩张型经济,而东部地区已经完成了由外延扩张型向内涵增长型的转变。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率和增长速度均慢于东中部,发展后劲不足,是西部地区农村贫困的累积效应因素。

(二)恶劣的自然环境和日益脆弱的生态环境是导致贫困的客观原因

我国东部地区土壤肥沃,气候宜人,对外交往便利。而西部地区气候条件差,寒、暖、干、湿季节变化大。恶劣的自然环境致使交通通讯不发达,阻断了他们和外界的联系,造成了封闭和闭塞;西部大部分地区严重缺水;气候多变自然灾害频繁导致水土流失严重;过度开荒,乱砍滥伐使森林植被遭到严重破坏。西部的森林覆盖率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致使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我国沙漠化面积已达270万平方公里,即28%的国土已成为沙漠化土地;西部地区黄土高原面积约为64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占70%。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使得一些地方的农牧民无地可耕、无牧可放,甚至连最基本的生存条件都难以保障,在农区“三农问题”依然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农业资源贫瘠,农业生产条件差,还有许多农民无法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经济发展先天不足。人口、资源、环境的尖锐矛盾,使西部陷入资源破坏、环境退化、贫困加深的恶性循环中。

(三)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制约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生活条件的改善

虽然我国长期重视扶贫投入,但是由于西部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致使贫困地区单位铁路里程、公路里程都还远远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此外,水利灌溉程度低、电力供给不足、住房条件差等问题长期得不到很好地解决,农民无法改变传统陈旧的生活方式。据统计,我国西部一些贫困山村仍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通公路、不通电、不通电话、没有广播电视覆盖、甚至没有水、住房困难等远离文明的现象。加上由于交通通讯的不畅,导致地区间货物流通受阻,交易费用居高不下。限制了贫困地区区域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西部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条件差,地方病严重,社会保障系统薄弱,部分地区人口仍处于贫病交加的状况,致使贫困程度加深,返贫率高。

(四)基础教育落后人力资本存量不足限制贫困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

教育的落后和人才的短缺是制约西部地区发展的最主要因素之一。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直接影响着该地区支持教育发展的经济能力,直接影响着该地区教育发展的规模与速度。而一个地区的经济实力又取决于区域拥有的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的数量和质量。由于西部贫困人口长期生活在相对闭塞偏僻的地方,生活方式落后,思想观念陈旧保守,加之贫困地区办学条件差师资缺乏,致使适龄儿童辍学、流失严重。目前贫困地区人口素质差、教育水平低已经成为农民收入提高主要障碍。西部贫困地区劳动力人口素质不仅体现在受教育程度低,而且还表现为思想观念落后、保守和市场意识淡薄,这些虽然不是经济发展的直接原因,但它从深层次影响着经济发展,这一切都制约了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

治理西部地区贫困问题的思路

(一)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增强地区自身的防范能力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导入科技要素这个新的生产要素,是摆脱贫困的关键所在。

首先,通过多种渠道多样化的宣传手段,努力转变群众生育观念。重点解决好贫困地区儿童在健康、教育、生存环境等方面的问题,提升西部贫困地区儿童的整体素质。其次,通过推动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转变落后的思想观念,提高贫困人口适应市场的能力。这是西部地区摆脱贫困状态的重要途径。在改善教育设施的同时,重点加强在扫盲、技术培训和以希望工程为代表的对失学儿童的直接救助方面的力度;政府要安排资金,组织农民参加各种技术培训,并注重示范效应;积极开展对失学儿童特别是失学女童的救助活动,保证全体儿童都能接受9年制义务教育,使妇女儿童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大受益者;进行教师培训,提高师资水平,保证教学质量。政府也要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在减轻贫困家庭的经济负担的同时,把为贫困家庭输血改为造血,把培养人才、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作为脱贫致富的原动力。

(二)加强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改善贫困地区农村生活基础设施是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前提条件,它不仅关系到全面实现小康的目标,而且关系到扩大内需,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大局。由于西部特殊的地理条件,落后的交通和呈零散分布的人口状况,为修路架桥带来了重重困难。改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是一个长期的浩大工程,除了要求国家给予更多的倾斜政策和积极吸引外商融资外,鼓励贫困人口共同参与改善水利、交通、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也不失为良策。因为让贫困人口参与当地建设会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而且他们的劳动所得还可以改善贫困的生活状况,进而从根本上减轻贫困的程度并遏止返贫现象的发生。通过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造,打破封闭状况,提高开放程度,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内及区域间的流动,为西部贫困地区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三)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要缩小东西部的差距,实现西部地区脱贫致富,就必须完成农民的非农化进程。贫困地区的主要优势是拥有较多的劳动力,通过工业化、城市化分解农村剩余的劳动力,迫使农民最终离土、离乡、离农,使他们融入市民行列,分享现代城市工业文明,是解决贫困人口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根据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转移的主阵地主要应该集中在小城镇。以乡镇企业为主体,以第三产业为依托,大力发展小城镇经济,培育主导产业,努力创造就业机会。制定适宜的小城镇发展战略,对小城镇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加大对小城镇道路、供排水、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建立和健全小城镇社会保障制度,解决进镇农民的后顾之忧。要把养老和医疗保险事业作为小城镇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提供就业保障,把小城镇建设与促进劳动力就业有机结合起来。

(四)治理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的良性循环

治理生态环境首先要保护生态环境,西部是我国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传统的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低产出的经济模式,加剧了对生态的破坏,加深了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制约了经济的发展而遭淘汰。取而代之的是以资源的高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的,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符合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循环经济的模式。这种循环经济的模式是在生态规律指导下的人类社会活动和经济活动,是一种资源利用与环境要素的协调发展。它既符合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经济模式,也是创造节约型、环保型西部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王卓.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贫困问题[J].经济体制改革,2004,(6)

2.王国敏.新阶段我国农村贫困与扶贫问题研究[J].开发研究,2005,(5)

3.王国敏.西部地区农村贫困与反贫困研究[J].农业经济导刊,2004,(3)

4.胡鞍钢.西部开发新战略[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

劳动教育的困境范文3

[论文摘要]本文认为农村基础教育的困境是社会问题的缩影,并通过反馈作用反作用于社会系统。打破基础教育与经济发展间的恶性循环是我国农村基础教育改革的关键。

1.目前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现状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基础教育观念落后,政府、民众对其不重视,师资力量薄弱,涌出大批民办教师。改革开放后,农村基础教育地位有所提高,但教育资源空间分布不均、投入严重不足、教育设备陈旧、教师队伍人才流失等等使我国农村基础教育面临发展困境。

我国农村基础教育作为教育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现状与面临的困境是各种社会问题综合作用的结果,是社会问题的缩影。在这个闭合的系统中,若不采取调节措施,在这些困境下衍生的问题又将反馈于社会系统,进一步加深社会问题,加剧两极分化,形成恶性循环。

2.农村基础教育发展困难的主要原因分析

(1)农村教育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的理想模式。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互促进关系很早就为人们所认可和重视,并出现了教育经济学等研究分支。经济增长影响着教育的普及程度,方式和手段,推动教学内容的更新,影响教育观念的变革;教育也通过增加人力资本推动经济增长。理想的教育发展和经济发展间可通过提高劳动力素质、增大教育投资等环节形成良好的反馈关系。

(2)社会问题对农村基础教育的影响。①社会经济发展两极分化的影响。社会经济的二元化发展,直接影响了当地政府对于基础教育的投资,农村教育与城镇基础教育质量差距大,农村基础教育区域发展失衡。同时社会经济的二元化,使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向外转移,大多农民工在经济状况、城市教育户籍制度等限制下,尚无能力携子女在城市接受教育,造成留守儿童增多,家庭教育空缺,其责任和义务部分转移给农村基础教育,为农村基础教育的管理带来了新的问题。

②人口素质的制约。人口素质包括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在我国农村,农村教育观念落后,小农社会封建科举制下“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思维方式决定了农民的行为规范和价值取向,把“离农”作为学习目标,将升入城镇重点高中视为唯一出路。应试教育限制了其中高等教育素质的培养。

教师素质亟需提高。近年来,教师人才大量流失,无法引入新的人力资本,教师群体人口结构中老龄化现象严重,从而导致教师创新、改革精神薄弱,无法应对新课程等改革。基层地方官员素质也是制约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一个因素。由于教育对经济建设促进作用的后滞性,地方政府官员更注重公共基础建设、引入外资等眼前事务。这造成了其对农村基础教育的不重视,投资少,学校硬件设施得不到保证,且经常拖欠老师的工资,加剧了教师的人才流失。

③空间组织结构的影响。我国经历了世界上最长最完善的封建社会,中国社会空间组织的层序化结构高度发达,教育系统也不例外,层序的空间结构使教育政府投资、慈善投资呈现出了“漏斗式”的划拨管理,不能有效地直接投入到农村教育上。层序社会结构中空间管理结构下领导者的选拔,并非民主选举,内部管理模式僵化,教师对这种管理模式有抵触情绪,造成农村基础教育内部动力的内耗。

影响农村基础教育的社会问题,既有历史成因,又有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后衍生的新问题。这些因素介入教育、社会经济的良性循环系统,破坏了原有系统结构,滞延了这一正反馈,未能让教育与经济发展的互相促进作用良好发挥。

3.农村基础教育的改革对策初探

(1)国家政策的重视。要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组织目标发展为“以发展教育和经济建设为中心”。一方面要努力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近年来,我国实行税费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国家政府和地方政府应放宽农民城市化的户籍、就业、教育等政策,让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加速城市化进程,缓解农村基础教育的压力;另一方面,则需加大对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投资,提高农村教师的地位和待遇,吸引外来人才。

(2)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普及职业教育对实现劳动力进城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据农业部门统计,农村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仅占农业劳动力的0.71%,低下的劳动力素质使农村经济发展、农业产业化、商业化陷入困境。普及、改革农村职业教育和农村基础教育是发展农村经济的迫切需要。

(3)基础教育改革配套系统制度的完善。因农村人口分散度大等特点,农村基础教育是覆盖面很广的“面式教育”,城市化进程使这样的特点更为明显,给农村基础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除完善的寄宿管理、配套公共基础设施之外,也应具备良好师资、保育技能等相应要求,以保证学龄儿童的教育和生活。

参考文献

[1]叶茂林.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劳动教育的困境范文4

以德治所、爱心育人,为构建和谐劳教场所做出贡献

__同志于**年11月走上劳教工作岗位,成为一名劳教工作战线上的人民警察。从此,她全身心地投入党的劳教事业,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年4月,__省女子劳教所建立,34岁的__被上级任命为副所长并主持行政工作。上任以来,她坚持以德治所,勤政务实,使女子劳教所有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她身体力行,奉献爱心,用慈母之情感化劳教人员,使劳教人员安心改造,再铸新生;她心系群众,务实为民,为构建平安、和谐的劳教场所做出了突出贡献。

__有一股敢为人先、锐意进取的“拼劲”和勇气。她在工作中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展现了新时代母亲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面貌。

建所之初,上级决定以该所为试点开展“创建”工作。面对场所设施简陋,基础薄弱的困难,__毅然向上级立下军令状,决心用2年时间建成省级现代化文明劳教所。定下目标后,她牵头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确立以“创建”带动全面工作向前发展的思路,提出了“高标准、严要求”的工作准则,并以身作则投入创建工作。她带队组织骨干民警到省外参观学习,大胆借鉴、引入成功经验,主持制定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她深入基层做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并亲自参与建章立制,设计制作规范的上墙图表、标示牌等具体工作。为筹集资金,她多方奔走,向上级和有关部门反映该所存在的困难,争取上级支持和社会各界的援助。经过她的努力,该所的实际困难得到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重视,从而加大了场所建设的投资力度,使场所基础设施逐步得到改善。新建了劳教人员宿舍、教学楼、习艺楼、帮教中心及家属会见厅;安装了场所监控设施、多媒体教学设备等。场所收容规模由最初设计收容800人逐渐发展到实际收容**人的规模。**年5月,该所建成了省级现代化文明劳教所。

建所时,女子所设施简陋,无固定生产项目,原有果茶园老化,农业生产萧条,加工生产项目单一且效益低,场所基础薄弱,加上仅有在职民警60人,可以说,女子所是白手起家,缺人、缺财、缺物。面对困难,__没有胆怯、没有退却。她是一个敢于挑战的女人,决心迎难而上,摆脱困境,改变建所初期的落后面貌。于是,她与所领导班子成员形成共识,确立了“以室内加工业为主,逐步向第二产业发展”的目标。为引进生产项目,扩大生产规模,她组织人员到省外实地考察,选择适合女劳教人员生产的项目,与厂方洽谈、协商,签订合同。在她的努力下,该所先后引进了鞋帮、玩具、电子原件等加工项目。为发展劳教所经济,她立足实际,加强生产经营内部治理,先后建立了20余项治理制度,使治理工作日趋规范化、制度化,确保了产品质量,赢得了客户信赖,稳定了生产项目。为增强发展后劲,她加强财务治理,厉行节约,增收节支,加大生产设备投资力度,改善生产环境和条件,逐步扩大了生产规模。建所以来,该所产值逐年增长,劳教生产得以健康、稳定发展。

__时刻想着群众利益,始终把“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当作领导班子的一项重要工作目标。建所初期,由于收容人数增加,场所拥挤,生活垃圾排放量大,场所环境受到污染。为此,她多方奔走,向有关部门寻求支持,千方百计筹集资金,在场所内安装输水管道,修建储水塔,进行排污治理,改善场所环境,解决了场所居民饮用水困难和排污问题。建所以来,__坚持从优待警,为民警职工办实事、办好事。她多方奔走,积极寻求政府有关部门及社会各界的支持,想尽办法解决场所民警职工的实际困难。在她的努力下,民警职工看病就医、子女就学及居住条件等逐步改善。她千方百计筹集资金修建了入所公路,开通了交通车,为民警职工及场所居民的生活、学习、工作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为解决民警职工的福利待遇,她多次向当地政府反映民警职工的实际困难,寻求有关部门的支持,使民警职工的住房公积金得到了兑现。她勤政务实,忘我工作,心系劳教所的发展和群众利益,在工作中践行“三个代表”,为群众办了一桩桩实事、好事,解决了群众的实际困难。

__提倡人性化治理,坚持用真情和爱心去教育、感化劳教人员。她经常深入到劳教人员中做耐心细致的教育转化工作;她利用自己曾从事医务工作的临床经验,经常为戒毒劳教人员进行救治。面临流行疾病的时候,她不分昼夜地和民警们一起对患病人员进行医治,保证了患病人员得到及时治疗。每逢节假日,她坚守在工作岗位和民警们一起组织劳教人员开展有益的文娱活动。在对“”类劳教人员的教育转化工作中,她以春风化雨般的情怀促使劳教人员幡然醒悟,重新做人。她奉献爱心,以德育人,用慈母之情感化劳教人员,关心和爱护年轻民警;她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赢得了群众的称赞和组织的信任。她重视抓基础工作,规范治理制度,为确保场所安全持续稳定,构建和谐社区做出了贡献。**年以来,该所连续七年实现了“四无”劳教所,多次受到部局、省局的表彰。

__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大力弘扬家庭美德和母爱精神,她坚持以德育人,科学施爱。作为劳教所的主管领导,她坚持以人为本,提倡人性化治理,不断完善对民警和劳教人员的教育治理制度,激发民警的工作热情和劳教人员安心改造的积极性。作为一个母亲,她坚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用现代教育理念和方法教育自己的女儿。非凡是作为一个领导干部,她经常教育女儿要学会自立、自强,生活要艰苦朴素,学习要自觉勤奋,绝不答应女儿凭借自己的权力搞什么非凡化。无论是在单位,还是在家里,她都提倡厉行节约、勤俭持家,从不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为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谋取私利。在学习上,她坚持加强自学,不断更新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用实际行动影响和教育自己女儿;在工作中,她勤政务实,无私奉献,以自己的言行带动身边的同志;在生活中,她心系群众,奉献爱心,关心国家大事和群众利益。她的一言一行都被人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她的女儿和身边工作的同志从她的言行中受到了教育,她深受群众的称赞和组织的信任。

劳动教育的困境范文5

关键词:磨难教育 健康心理 良好品质

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父母哪怕再苦再累也要节衣缩食满足孩子的愿望,再加之爷爷奶奶甚至外公外婆的宠爱,他们衣食无忧,成了家中的“小皇帝”,真是少年不知“愁”滋味,一旦“愁”上心头,个别学生无所适从:无助、情绪低落、发脾气、离家出走,甚至丧失理智,经不起生活中的磕磕绊绊,有的则养成专横跋扈、唯我独尊的性格,这些都是家庭、学校、社会难以接受的现实,因此在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

一、实施心理教育,要让学生经历一定的磨难教育,以增强其意志品质,培养其战胜挫折困难的能力,使他们认识到生活的不易和社会的“阴暗面”

正如吴玉章所说“特别要舍得让他到艰苦环境中去锻炼,在风雨中成长”教师要安排学生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参加体育锻炼,让他们在劳动和锻炼中体会到劳动的艰辛和成绩的来之不易,甚至可以人为设置障碍,让他们品尝失败的苦果,以激发其上进心。

二、实施心理教育,要使学生有一个健康的学习心理,教师要及时疏导学生的不健康心理

教师在情感上要淡化优等生与学困生的界限,热爱学困生、相信学困生、尊重学困生、爱护学困生,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予以鼓励、表扬,做到提问优先、板演优先,批改优先、辅导优先、力争让沙漠变成绿洲,让春风荡漾在每学生的心房。教师要做到:爱学困生是教师最高德性,教育学困生是教师最大的职责,教育好学困生是教师工作最理想的境界。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形成一个健康的学习心理。

三、实施心理教育,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

劳动教育的困境范文6

尽管外来职工子女家庭教育呈现出许多值得关注的问题,但也受现居住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教养方式上、亲子关系上发生了一些积极变化,多数家长有主动学习现代家庭教育知识的意愿和行为。社会各界尤其是基层党政部门应站在和谐社会建设的高度,关切这些问题,重视他们的诉求,在各个层面帮助指导外来职工家庭教育步向健康发展。

一、制度设计上要求均等化。充分认识外来家庭的出现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涌入城市的外来职工是当地发展的巨大动力和廉价劳动力,而他们和他们的家庭却生存在城市的边缘。他们付出了种种代价,寄希望于子女能够实现家庭的“代际向上流动”。政府有责任帮助他们走出家庭教育的困境,以彰显社会补偿、社会关照、社会保护原则等社会价值。当务之急要改革外来职工户籍迁移、申报制度。在购房随迁政策外还应增加以务工年限、缴纳社会保险基金年限为标准的户籍迁移条件,不再让户籍成为其融入当地主流社会的最大障碍。同时确保均等享有当地的公共服务产品。现有的高考制度下,外来职工子女不得不面临去向的两难选择,要么在流入地读高中、回户籍地高考,要么回户籍地读高中,但许多外来职工在户籍地已经没房、没地、没人,势必带来一系列困难。应该改革学生的学籍管理制度,让学籍也流动起来,然后再实施凭学籍参考高考。

二、生存环境需要大力改善。提高外来人口的生存质量,为外来人口子女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业要建立合理合法的劳动制度,尊重外来人口的劳动权益,使他们能享受到法定的劳动时间和合理的劳动报酬,要承认和保障外来人口的社会地位、福利待遇等,保护他们的经济利益,并且使他们真正得到本地居民的真诚接纳和帮助。因为如果不从根本上改变外来人口的生存状况,他们的家庭教育问题将始终成为困扰社会、学校、家庭的一个突出问题。

三、家庭教育宣传指导上需加强化。越来越多的外来职工子女将会在当地成长、生活、工作。要想方设法帮助破解外来职工家庭教育的困境,加强对家长的指导,提高子女的素质。学校、企业、社区及教育主管部门要结合实际开展各种形式多样的宣传指导。学校可以组织“父母学堂”讲座、召开家长会、举办亲子活动等方式,启发外来职工开展家庭教育的热情。加强对外来职工家庭的教师家访活动,了解相关情况,进行针对性的个性化指导。社区在举行暑期活动及“青春健康”讲座时,要邀请外来职工子女参加,增强第“二代”外来职工对第二故乡的心理归属感。企业要加强与劳动保障部的联系,安排一定时间对外来职工进行职业技能和学历培训,并在各类培训中加入家庭教育的内容。在工种和工时安排上,尽量人性化,让外来职工与孩子有一致的作息时间,增加亲子互动的时间和机会。

四、社会各界共同关注需联合化。外来职工中的第二代在现居住地出生成长,他们头脑中对家乡的概念要比父母淡漠得多,今后长住当地的趋势明显。他们会成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真正的生力军。与第一代相比,他们的文化会更高、民主意识会更强,对于现实的不公平感受会更强烈,可能会趋于激进,与主流社会产生冲突;也可能会趋向认同,成功融入当地主流社会。所以社会各界应形成共识,尽量避免第一种可能,共同引导第二种可能。一是在公众媒体要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可以对新生代外来职工的现状进行系列的追踪报道,呼吁社会消除歧视,共伸援助之手。二是人口管理部门要加强外来职工生育管理,指导外来职工减少生育数量,提高出生子女素质。制订合理的家庭发展计划,把家长有限的精力投放到少量的子女身上,增加教育效益性。三是学校要促进外来职工子女学校教育的成功,使外来家庭拥有一个向上的有效途径。同时使外来职工家长意识到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得以成功施行的基础要件,如果没有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合作,学校教育效果就会降低。

劳动教育的困境范文7

【关键词】学困生;劳技教学;转化

学困生,对于老师来讲蕴含着熟悉且又具有挑战的含义,在这个讲究效率的社会学困生显得格外醒目。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由于学习习惯、智力、学习环境等方面的因素导致了不同层次的学困生。作为一门综合性课程,劳动技术教育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发挥每一个学生个人才能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关注学困生,重视学困生转化,提高学困生的动手创新能力成为我们劳技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重要工作,在这工作背后,隐藏着一个令人深究的问题:如何进行劳动技术教育,转化劳技课中的“学困生”?

一、关爱“学困生”,加强心理辅导

1.忽视类。劳技课,日益展现出它独特的魅力,但是对于一些不了解该门课程的人来说就只是一门纯粹的劳动课,是一门可有可无的装饰课!为此,学生在课堂上愿意操作就认真操作一下,不愿意操作则敷衍一下。转化这种类型的学困生我们首先要从他们的思想意识开始,扭转他们对于劳技课的不恰当理解,与他们进行心与心的沟通,利用课堂的自身优点替自己宣传,给学生开辟自由创意和个性全面发展的天地,引导他们积极向上。

2.信心缺乏类。每个学生的操作能力是不同的,潜能的发挥也是不同的,作品的诞生都融入了学生的各种能力,我们如果要求每个学生做的都非常优秀是不现实的,总是存在一批所谓的学困生,他们之所以不愿意在课堂上动手操作就是觉得自己做的太差,经常不愿意“丢人现眼”,对自己缺乏足够的自信。在与这类学生交流时要引导他们以积极地态度正确评价自己,分析落后的原因,相信自己的能力。

二、提高劳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转化“学困生”

劳动技术教育是一门主要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创新意识的科目,其课程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培养劳动的观念和习惯,这个有效性怎样体现在学困生身上?

1.兴趣引路,让学困生爱学。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每一个哪怕成绩感觉已经无药可救的学生都有感兴趣的方面。传统的强迫灌输、死记硬背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只会使学生产生一种逆反心理。教师在转化学困生的过程中要充分挖掘学生的兴趣点,比如有趣的教学内容,即使有些看似不太有趣的教学内容教师都可以变着法子让学生感兴趣。记得在进行剪纸教学时,如果很枯燥的要求学生剪个动物或人物学生是不会抱有很大热情的,我就让学生利用基本方法剪个自己的生肖或是剪个班级中的某个同学,当时学生的积极性就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

2.质疑相伴,让学困生想学。基于学困生“学困”的事实,教师要让他们自觉想学,对学习知识过程中产生的疑问进行解决,选择学困生感兴趣的内容固然重要,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还需注意两点:

鼓励学困生大胆质疑。善于质疑的学生他的思维相对活跃,对学习的积极性也更高。在课堂上,只有少数学生能提出一些有创意的问题,而对于学困生,他们却提不出问题,其实他们不是没有问题,就是没有足够的自信,不敢提出来。作为教师,课堂上无论学生特别是学困生提出的问题简单与否,都应给与积极评价,鼓励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给予学困生质疑的时间。由于知识掌握的不够扎实,学困生无论在提出问题还是回答问题相对来讲都比人慢一拍,教师不能因为上课时间的紧促而剥夺学困生好不容易锻炼出来的质疑勇气,每节课都要给与学困生质疑的时间。

3.方法考究,让学困生善学。学困生不善于学习的因素很多,其中教师的教学方法也是较为重要的因素之一。教学方法是比较重要而且随意性比较大的,只有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乐中学”又在“学中乐”,才能达到教与学有机结合的最高境界。在教学过程中我不断尝试,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学困生容易掌握的方法,学困生在一种别致的教学方法中感受到了乐趣,那么他就会对本学科知识开始感兴趣,兴趣是推动人们去寻求知识和从事活动的心理因素,教师只有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探索不同的教学方法,牢牢抓住学困生的胃口,那让他们参与劳动就不是一件难事了!

三、 转化“学困生”,贵在持之以恒

劳动教育的困境范文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反贫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1994年《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实施以来,经过7年的扶贫攻坚,贫困人口大幅度下降。到2000年底,我国农村尚未解决温饱的绝对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5亿下降到3000万左右,贫困发生率从高达33%下降到3%左右。《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已基本完成,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在20世纪末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战略目标已基本实现。这无论是对贫困地区最终摆脱贫困,还是对于中华民族实现共同富裕,乃至对全人类的反贫困和全球经济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不过,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基本解决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只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一个阶段性胜利。《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完成,并不是我国反贫困工作的结束,而是反贫困斗争在新形势下的起点。因为无论从历史上看,还是从现实上看,反贫困都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尤其是缓解相对贫困更是如此。在《(2020年的中国:新世纪的发展挑战》中,世界银行指出:随着中国贫困人数的减少,21世纪的反贫困工作已越来越艰巨。总理5月26日在上海举行的全球扶贫大会上也指出“中国扶贫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中国目前仍是人均收入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还相当突出。现在,全国农村仍有近3000万人没有解决温饱,城镇有2000多万人收入水平低于最低生活保障线,还有6000多万残疾人需要帮助。中国消除贫困的任务仍相当艰巨,还需要进行长期艰苦的努力”。

人力资本理论是在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首先提出来的。他认为,资本不仅包括物质资本,还包括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是指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等以劳动者质量和数量表示的资本。人力资本是通过对人的投资而形成的,人力资本投资包括对教育、培训、卫生保健,劳动力迁移流动等方面的投资。人力资本投资具有促进贫困人口收入提高的作用已经得到广泛的研究证实。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通过多种渠道,扩人对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教育和培训投资

借助教育、培训等手段,使劳动者特别是素质较低者获得有关知识和掌握相关技能,是提高劳动者素质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径。因此教育和培训是构成人力资本投资的核心内容。

首先,要加强基础教育。强化教育的内容并不仅仅指新建、改建校舍。目前贫困人口所在地有学校的比例已经很高,关键是解决贫困儿童入学率低,辍学率高的问题。可以通过设立专项的义务教育基金,通过免费甚至补贴的形式提高贫困儿童的入学率,使适龄儿童得到良好教育,减少新的文盲现象。同时加强师资培训,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而要做到这些必须有一定的物质基础作保证。而贫困地区的公共教育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一直都比较低。为此,一是要加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二是要鼓励和吸引民间教育投资,以缓解教育经费的不足。

其次,增加对贫困人口的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对消除贫困的影响更为直接,更为明显。劳动力中接受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的农户其家庭劳均纯收入明显高于没有接受过培训的农户,而且家庭劳动力中接受过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的劳动力越多,家庭劳均纯收入水平越高。可以通过建立职业中学、成人中学、乡村文化技校,农村实用技术短训基地等形式,切实加强对贫困人口技能的培训。这在教育资源相对稀缺的贫困地区无疑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二、加大对贫困人口的卫生投资

贫困地区营养和健康是制约贫困人口收入增加的重要因素。增加对农村公共医疗卫生的投入,重建农村合作医疗体系,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贫困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积极防治各种地方病和流行病,为贫困农户的病人免费提供基本的药品和医疗服务,全面提高贫困人口的健康水平。

三、促进贫困人口的迁移流动

劳动教育的困境范文9

关键词 青年人口;就业;职业技能积累;正规教育;在职培训;非洲

中图分类号 G719.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5)13-0068-06

一、问题的提出

多年来,非洲的贫困人群、特别是妇女和儿童一直饱受饥饿、医疗条件欠缺、教育资源有限等问题的困扰。近年来,非洲青年人口的贫困问题日益凸显,使得原本难以解决的贫困问题雪上加霜。来自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非洲大陆15~24岁的青年人口约12亿,约占非洲总人口的20%,他们中的87%生活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相当一部分人处于贫困状态。撒哈拉以南地区青年贫困人口占比平均为72.1%。其中,布尔迪、马达加斯加和赞比亚的青年贫困人口超过80%,而尼日利亚和乌干达青年贫困人口占比竟然超过90%。

失业问题是造成青年人口贫困的重要原因。数据显示,非洲15~24岁青年人口占劳动力人口的37%,其中有60%处于失业状态。1993~2003年,撒哈拉以南地区的失业青年数量增长率为32.5%,远超过26.8%的世界平均水平。目前,青年人口失业人数已占非洲失业人口总数的43.7%,且有1/3已经完全放弃就业,成为自愿失业人口[1]。

非洲青年失业根源在于其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水平,2013年,非洲大陆GDP平均增长率为5.8%,相对于高速发展中的亚洲国家,这个速度是比较低的。萧条的经济形势进一步加剧了该国以及与之类似国家的失业、贫困和各项事业特别是教育事业的发展颓势[2]。而教育水平的落后以及劳动人口从业技能的匮乏反过来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可以说,非洲地区正在经历着贫穷落后导致人口素质低下、人口素质低下导致严重失业、失业致使经济发展受阻、经济发展受阻难以改变贫穷落后局面的恶性循环。世界银行非洲地区首席经济师乔治-塞巴-阿巴彻(Jorge Saba Arbache)认为,“尚未就业或未充分就业的青年人更容易受到经济周期的影响,也更容易成为反动暴力集团滋生暴力冲突的牺牲品”,从而加剧个别地区的局势动荡,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稳定因素,所以提升非洲劳动人口,特别是贫民和青年人口的生产能力以解决就业问题不但已经成为消除贫困的共识,更是解决贫困问题的重要途径以及非洲当前以及未来一段时间内面临的重大挑战[3]。

二、非洲青年人口就业现状

(一)青年人口规模庞大

在世界其他地区正经历出生率下降甚至是负增长、人口结构呈老龄化发展之际,非洲多年来一直保持较高的人口出生率和逐年提升的新生儿成活率,促使非洲地区正迎来青年人口的增长峰值[4]。数据显示,非洲15~24岁的青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20%,低于15岁的劳动力人口储备占总人口比例的40%。撒哈拉以南地区是世界上最年轻的地区,15岁以下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高达44%。而在亚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15岁以下人口占比仅为30%,欧洲这一比例低至16%。预计到2030年,非洲地区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会继续增长,15岁以下人口、15~64岁人口以及64岁以上人口将会构成橄榄式的人口结构,即创造收益的人口数量将会远远大于需要供养的人口数量。15~64岁劳动适龄人口规模直接影响经济的发展速度、水平和质量,在非洲劳动适龄人口资源充裕的前提下,通过提升其劳动技能水平以有效解决失业问题,非洲的生存压力将会明显减轻、贫困问题也将得以有效解决[5]。

(二)青年人口就业稳定性差

发展经济学家托达罗认为,城乡预期收入差异扩大促使发展中国家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因此,劳动人口向城市或发达地区流动以寻求高收入从而摆脱贫困就成为劳动力迁移的主要动因之一,在这个过程中社会的人力资源随之达到比较合理的配置,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在整个人口结构中,青年劳动人口更易发生流动。据统计,70%的非洲青年人口生活在农村地区,在农业生产力水平落后导致农村劳动力剩余的背景下,长期的隐形失业状态迫使非洲青年走向城市谋求更好的工作机会。但是,伴随多年来经济的缓慢增长,城镇就业岗位呈缓慢增长态势,由于城市非农业部门无法提供足够数量和质量的工作岗位给农村富裕劳动力,非洲青年人口在城镇的就业稳定性令人堪忧,有相当一部分青年人口处于未充分就业状态,在城镇面临较为严峻的生存考验[6]。

(三)青年人口就业质量偏低

87%的非洲青年人口居住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为缓解家庭经济压力,他们牺牲接受正规教育的时间而过早地进入了劳动力市场,导致普遍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低下,只能长期徘徊在次级劳动力市场从事非正规就业――工资水平低、工作福利差、工作环境恶劣、工作不稳定,从而限制了其在工作领域的长远发展和就业领域的拓展,只能长期处于从事低级劳动赚取低收入的状态。在非洲青年人口中,65%已就业者从事的是低人力资本含量的农业劳动。以埃塞俄比亚为例,农村青年劳动力平均每周工作43个小时,有31个小时是从事取水、拾柴等低产出劳动。如果能激发这些劳动力的潜能,通过提升技能和知识水平增强其就业能力,促进其进入到正规市场就业,将是促进非洲地区摆脱贫穷、获得持久发展与和平的先决条件和不竭动力[7]。

(四)青年人口失业率畸高

据调查,加纳、赞比亚、津巴布韦的失业率已超过了20%,博茨瓦纳、纳米比亚、阿尔及利亚、埃及的失业率超过30%,而南非的女性失业率则高达60%。非洲尤其是南部非洲的失业率一直居高不下,以斯威士兰为例,2007和2010年的失业率分别为26.3%和26.8%,青年失业者占总失业人口的比例高达60%,青年人口失业率畸高。青年人口失业的主要原因在于经济社会发展缓慢。低迷的经济发展态势使得失业周期不断延长,2007年的一项调查显示,有80%的受访者待业时间超过一年,50%以上的受访者待业时间超过两年[8]。长期经济停滞与就业困难严重打击了失业人口的就业积极性,很多青年选择离开劳动力市场成为自愿失业人口,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

三、非洲青年人力资本积累现状

非洲是世界上最年轻的洲,2010年,30岁以下人口占总人口的70%。近20年来,非洲的入学率有所提升,在教育方面的性别差距日益缩小,使得青年的生存环境有所改善。但是,非洲青年仍面临着高等教育机会不均等以及就业难的问题。非洲青年人力资本积累的现状、问题及成因可从如下几方面窥见一斑。

(一)正规教育

近10年来,非洲基础教育和识字率有明显提升。联合国2010年千禧年发展目标报告(United Nations 2010 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s Report)的数据显示,非洲中部、西部、东部和南部地区的净入学率从1999年的58%提升至2008年的76%,而非洲北部地区则由1999年的86%提升至2008年94%。但是,基础教育阶段入学率的提升并未带来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随之水涨船高的效果,非洲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相当低,接近于世界最不发达国家的水平。非洲青年报告2011(Africa Youth Report 2011)的调查结果显示,即使是在高等教育入学率最高的阿尔及利亚和毛里求斯,该数据也仅为31%和26%。而在2007年,欧洲和北美洲国家平均已达66%(UNESCO)。造成高等教育入学率低的原因有二:其一,迫于生存和经济压力,非洲青年在接受完基础教育具备一定的求职能力后,会选择进入劳动力市场挣得经济收入;其二,非洲各国普遍存在的教育赤字影响了各阶段教育的普及,教育经费捉襟见肘更使得女性和青年残疾人成为教育的边缘人群。非洲教育的性别差异虽然在基础教育阶段有所改善,但是到了高等教育阶段,男女受教育程度之间的差距仍然十分明显。综上,非洲青年来自正规教育途径的人力资本水平较低,在女性身上表现得更明显。

(二)在职培训

国际劳工组织在《2010年青年就业报告》(ILO’s 2010 Youth Employment Report)中提到,非洲青年失业率居高不下的根源之一在于就业机会的匮乏,同时也源自非洲青年的职业技能与就业岗位需求不匹配。从劳动力需求看,一方面,非洲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导致经济体的就业容量有限;另一方面,普通工作岗位也要求求职者具备一定的职业技能,这显然对受教育水平低且缺乏就业岗位技能的青年不利。从劳动力供给看,非洲青年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直接导致其缺乏接受后续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底蕴,再加上主观上普遍不具备获取职业信息的意识和能力、面对较高的失业率青年对工作稳定性的要求很高,从而使自身陷入了人力资本水平低――就业难的窠臼。

(三)健康投资

健康状况对非洲青年职业技能积累的影响不能小觑。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显示,造成非洲青年死亡的前五大因素分别为:艾滋病、肺结核、暴乱、意外伤害和战争。艾滋病和肺结核是造成非洲青年死亡的首要威胁。在造成男性青年死亡的疾病中,艾滋病占25%,而女性青年则为50%。贫穷使得非洲在健康方面的投资严重不足,非洲青年人的医疗条件很差,不健全的医疗体系使得非洲地区青年人死亡率居高不下。根据劳动经济学的观点,健康的劳动力才能为人力资本提供适宜的载体,在非洲青年健康状况堪忧、发病率和死亡率双高的背景下,提升职业技能随时受到疾病和死亡的威胁,使得职业技能积累成为一种奢望[9]。

(四)劳动力迁移

国际经济颓势、低迷的经济增长态势、基础设施不健全、常年的战争暴乱、贫穷等原因导致非洲生存环境质量较低,为寻求更好的教育和生存条件,数以万计的非洲青年不断从农村和边远地区迁入城市,或者跨国境迁离非洲大陆。非洲青年人口迁移带来两个后果:其一,青年人是一个经济体发展的潜在人力资本载体,非洲青年为摆脱当前生存环境而选择迁移,无疑会造成迁出地的人力资本损失。一方面使得迁出地青年人口总量减少;另一方面,成功迁走的往往是青年人口中综合素质较高的,留下的则是素质相对较差、缺乏流动能力的,迁出地青年人口的人力资本水平会下降,从而也使未来人力资本水平提升缺乏基础。其二,在自身人力资本水平较低的情况下盲目迁移,在迁入地又找不到合适的职业,往往会影响迁入地的安全和稳定。

四、非洲青年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现状及问题

当前,非洲各国普遍意识到,教育和培训并不能直接创造就业,而当劳动人口经过教育和培训成为社会储备资源时,就会变成助推经济发展的源动力,并且会作为一项人力资本来吸引投资、创造收益[10]。但目前非洲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TVET)本身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非洲TVET的现状

1.多样化

目前非洲的TVET体系既包括职业技术学校、技校,也包括企业办校、学徒训练中心等,政府机构和私人都可以承办上述学校,在不同国家各类学校的主办单位有所不同,其所涵盖的教育层次也不尽相同。比如,西非各国重视非正规教育,其中学徒教育是新生劳动力获得劳动技术的主要途径。数据显示,加纳的非正规教育占该国技能培训的90%。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各国则更加注重以学校为本位的正规教育,一些国家至今还延续着殖民国家留下的教育模式:在布基纳法索和肯尼亚,受教育者基本是在完成6~8年的基础教育后才开始接受职业教育;而在加纳、尼日利亚、马里和斯威士兰,受教育者则是在9~12年的初级中等教育后才开始接受职业教育。

2.边缘化

在许多国家,无论是职业教育的入学率还是其机构设置规模都不乐观,职业教育处于被边缘化的地位。其一,非洲人对职业教育存在偏见,通常认为职业教育是为升学无望的学生准备的教育形式。而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相对较低的入学门槛以及在升学、继续深造等方面的诸多限制助推了人们对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偏见。更糟糕的是,有些政府索性将职业教育作为吸纳中等教育层次辍学人员和无法升学人员的“收容所”,而不是去培养技术工人。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职业教育入学率低、教育质量差、发展缓慢。其二,就TVET管理而言,虽然非洲一些涉及农业、医疗、交通等领域的职业培训项目已经明确交由特定部门进行监督管理,但是职业教育主管部门的权限与责任模糊不清仍旧是各国普遍存在的问题。

(二)非洲TVET面临的问题

1.TVET内部存在的问题

首先,TVET质量堪忧。其一,职业技能培训与就业岗位需求极度不匹配。当前非洲的TVET往往把更多精力放在理论和技能等级层面,忽视了技能的获得和充分训练。政府提供的很多培训项目也是供给导向的,过多地关注了如何帮助失业者和待业者寻求职位,而没能充分考虑劳动力市场上岗位对技能的需求。因此,虽然非洲缺乏人才,但待业、失业的大学生却普遍存在。其二,TVET的师资力量薄弱,教员本身的培训欠缺,再加上培训设备落后、培训资料匮乏等,严重削弱了培训质量和培训效率,这也是非洲TVET无法满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知识技能需求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次,多样化导致TVET缺乏整体性。除了南非、波斯瓦纳、毛里求斯、坦桑尼亚、马拉维和纳米比亚等少数国家外,非洲各国主管及提供TVET的部门都是有所区别的,这些提供TVET的部门既包括非政府组织,也包括教会机构,导致不同口径的测试方式和证书等级。多样化的培训机构使得在培训标准、投资效率、质量保障、学历认可、继续教育等多方面的管理上存在困难,也阻碍了培训机构的生存。另外,由于政出多门,职业教育的需求者也存在选择的困惑,导致对职业教育需求受阻。

第三,政府对TVET的投入匮乏。非洲TVET的单位成本和学费很高,1992年,在加蓬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平均每人要花费1820美元。然而,只有很少的几个非洲国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供资金支持TVET的发展。埃塞俄比亚对TVET的投入只占到全年教育培训总预算的0.5%,加纳占到1%,马里占到10%,加蓬占到12.7%。TVET较低的师生比、较高的培训设备、培训资料投入以及培训过程中各种物料的损耗会相应地导致TVET的单位成本和学费普遍高于基础教育和中等教育,使得本就对职业教育存在偏见的非洲人民不愿意投资于职业教育。传统的学徒制是非官方提供TVET的主要途径,而这种培训方式往往是被边缘化的、非正规的,更是缺乏政府财政支持的。

2.TVET环境存在的问题

首先,国民经济基础薄弱导致对TVET需求乏力。非洲经济发展迟缓、发展水平低下导致对高素质劳动者需求乏力,使得TVET缺乏用武之地。其一,劳动人口规模的持续膨胀与就业岗位数量增长乏力之间的矛盾已成为制约非洲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在非洲当前人口增长率仍居高不下的态势下,每年新增劳动力仍在700万~1000万之间。然而许多国家每年的经济增长率尚不到2%,较低的经济增速下经济发展创造的岗位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新生劳动力的需求。其二,除了博茨瓦纳、象牙海岸、加纳和南非,其他大多数国家工业领域的从业者占比尚不足10%,劳动力较大程度上分布于农业;大约有85%的劳动力在非正规、无薪资的生产部门从业。

其次,开展职业教育所需的教育基础薄弱导致TVET举步维艰。从青年人完成学业的情况来看,大约有80%~90%的学龄阶段青少年能够完成基础教育,30%~40%能够完成初级中等教育,20%能够完成高级中等教育,只有1%~2%的青年能够接受高等教育。可见,许多青年人在他们本应获得可以从事相应职业的技术技能之前就已经辍学了,真正接受过TVET的人很少。以加纳为例,全国有49.1%的劳动者是文盲,只有3.9%的劳动者接受过TVET;在坦桑尼亚,只有不到5%的劳动者接受过初中及其以上层次教育。

第三,TVET在性别、地域、经济条件等方面的不公平导致其难以发挥作用。其一,性别上的不公平。非洲TVET在性别上出现分化的现象由来已久,女性学生往往受到歧视。其二,经济条件方面的不公平。相对于性别而言,经济条件是阻碍青年人接受TVET的更大障碍。贫困已成为非洲国家的代名词,出自贫困家庭的学生很难负担得起接受TVET所需支付的学费。其三,地域上的不公平。一般而言,层次较高、条件较好的职业技术学校往往坐落在大城市,这使得边远贫困地区更需要接受的学生却无法得到适当的教育机会。

第四,社会环境动荡、艾滋病的威胁均不利于TVET的开展。其一,社会环境动荡的影响。在利比亚、塞拉利昂、刚果民主共和国等国家,战争使得整个TVET体系受到重创,学校均存在入学率低和毕业率低的现象。一方面,学校提供技能培训的条件十分有限;另一方面,战争导致的居无定所和人员伤亡使得人力资源极度短缺,TVET缺乏合适、稳定的受训对象。来自非洲联盟的一组数据显示,利比亚大约有30万民众流离失所,32万人在邻国寻找避难。全球大约有30万不满18岁的儿童参军入伍,其中有将近一半是非洲儿童。其二,非洲TVET还受到来自艾滋病的威胁。根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的调查数据,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大约有380万成人和儿童已经受到了艾滋病的威胁,但非洲各国政府应对艾滋病威胁的措施极少,使得在职业技术教育培训时所进行的工具切割、机械类教育教学成为传播此类疾病的途径[11]。

五、非洲促进青年职业技能积累的策略

(一)长期:不断强化正规教育为TVET奠基

1.基础教育:实现适龄人口全覆盖

非洲的基础教育近年来取得了长足发展:从识字率看,据联合国2008年的调查数据,非洲的整体识字率已达88%;从基础教育净入学率看,非洲7~15岁人口的基础教育净入学率在2007年已达91%。扫除文盲已不再是非洲教育的核心问题,未能实现适龄人口全覆盖才是非洲基础教育当前的问题所在。其一,虽然非洲的整体识字率已达88%,但目前仍有12%、约420万人口处于文盲状态,其中95%是黑人。其二,虽然非洲的基础教育净入学率已达91%以上,但仍有约5%的学龄儿童因无法负担学费、疾病、家庭距学校较远等未能入学。基础教育是使青年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教育起点,也是其继续深造所必经的教育阶段,所以应着力发展基础教育,实现适龄人口全覆盖,为青年职业技能积累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

2.中高等教育:提升教育层次和受教育年限

非洲劳动力市场对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和技能水平的要求均在不断升级。2008年,世界银行在其报告中指出,非洲的知识密集型产业已进入发展轨道。未来非洲中高等教育必须顺应这一趋势,通过培养技能人才不断消化吸收知识以建立区域发展的比较优势,促进新作物、新材料、新能源的不断创新,最终摆脱贫困、保障食品安全、提高健康水平。根据劳动经济学的观点,受教育程度越高、技能水平越高,劳动者面对的市场范围越大,可选择的职位空缺越多且工作搜寻的地理范围越大。因此,在普及基础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让非洲青年接受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通过提高青年的受教育层次、增加受教育年限,是促进该群体实现就业、获得稳定就业、降低失业风险从而摆脱贫困的根本,也是城市化背景下经济社会和劳动力市场发展的必然要求。然而,现实中非洲的中高等教育发展却跟不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1995年,非洲只有不到21%的人员完成了中等教育层次的学习,2009年,该数字增长到45%。当前非洲发展中高等教育的难题在于如何保证稳定而充足的资金支持。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以及非洲青年数量的不断上升对教育资金规模的要求也越来越大,政府部门需要采取多重方式来补充高等教育的资金缺口。

(二)中短期:加强在职培训赋予存量和增量青年人口以职业能力

迫于非洲当前的经济社会条件,实现基础教育适龄人口的全覆盖、提高中高等受教育人群的比例都需要很长的路要走,尚不能及时满足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劳动力质量的要求。另外,迫于生存压力,在现有经济条件下激励非洲青年增加教育年限也不是很现实,因为有很大一部分非洲青年、特别是边远的农村青年更倾向于较早地进入劳动力市场,无技能、低技能是该类劳动力的普遍特征。为满足非洲经济社会发展对劳动力的技能需求,解决劳动力供需不匹配的就业结构性问题,还需从职业教育和培训入手,特别是通过大力发展职业培训,促进存量青年人口和增量青年人口尽快获得职业技能。建立良性的在职培训机制,使非洲青年可以通过这些路径不断学习提升职业技能和福利待遇水平,逐渐获得稳定就业。在此要特别指出,非洲TVET的发展壮大需要强化政府的投入数量和投入效率。其一,注重TVET内容的实用性和与社会需求的匹配性;其二,政府投入要体现出对民间职业教育机构的引导作用;其三,政府主导提升青年人口教育水平和健康水平是增强职业技术教育吸引力的一个重要基础。

六、结论

第一,在非洲快速推进的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必然导致城市劳动力市场供给骤增。当前非洲青年人口素质普遍低下,失业率畸高,已实现就业的人口也大多集聚在非正规劳动力市场上,就业稳定性差且就业质量偏低。

第二,青年是劳动力人口结构中最重要的群体,安置好这个群体,一方面能为经济发展建立高素质的劳动力蓄水池,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为经济发展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因此,要将失业青年这一社会不安稳因素转为经济发展所需的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