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金融危机后的经验教训集锦9篇

时间:2023-08-17 17:51:29

金融危机后的经验教训

金融危机后的经验教训范文1

关键词:金融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一、现有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缺陷

(一)对人才培养模式理念认识不足

人才培养模式具体包括人才培养措施的制定、对人才培养者的培养、培养社会需求的人才三个方面。它将高等院校教学、研究、服务三大功能融合在了人才培养模式中。但是目前高校普遍重视的是教学研究工作,对于社会服务的功能认识上还不足,尤其是对于社会人的培养不足,容易忽视对他们社会责任的培养。在制定人才培养措施之初,各高校一是考虑到人才培养的成本高,二是考虑到人才培养的周期长,对于固有的人才培养理念缺乏创新意识,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很难创造出自己的特色。

(二)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不足

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是高校对人才培养措施的具体实施,设置是否合理将直接关系到培养人才的质量。目前,各个高校金融学专业课程设置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专业理论课程,二是专业实验课程。教学内容是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培养相结合,理论课程应该以必需、够用为度,而实验课程以应用为目的,不仅是对理论课程的补充和检验,还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但是现在高校的教材建设普遍滞后,理论课程的内容未能跟上金融业发展的需要,在课程设置上存在缺陷。实验课程基本上是在理论课程的基础上进行设置的,难免出现与实际不相符的情况。此外,高校实验、实训体系普遍较为单一,未能与金融企业的岗前培训课程相结合,学生对实验课的兴趣较难调动起来。

(三)新形势下师资队伍培养不足

合格的师资力量是培养高素质人才必不可少的因素。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各高校对金融师资培养的重要性有了进一步提高,但是现有师资力量的增强在短期内并不可能实现。在成本和效益的抉择中,多数高校愿意采用引进外部人才的办法,而对现有师资培养仍显不够。现阶段,一部分教师理论功底强而实践不足,另一部分教师科研能力强而教学不足,教育部倡导的“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也还需要较长时间,这些矛盾会对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目标的最终实现产生不利的影响。

(四)教学手段创新不足

教学手段是高校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方式,高校人才培养主要是通过教学这一基本途径来实现的。传统教学手段主要是运用教师讲授、演示的方法,在过去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了检验,其重要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但是随着受教育群体思想意识的变化、社会环境的变化,传统的教学手段并不能够完全新形势变化的需要。当然,一味强调新的教学方法如多媒体等手段的运用,也是一个误区。在现有条件下,若能将两种方式结合起来,形成新的、有效的教学手段,才是提高人才培养效率的有效方法。

二、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思路

(一)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理念

要实践科学发展观,以增进社会人才的和谐培养为理念。高校不仅要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的输送,还要注重不断加强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因为金融关系到经济发展的重要要素――资本的安全性。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灌输良好的社会责任和商业伦理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这次全球金融危机的产生归根到底还是人的因素,高校需要进行反思,专业人才只有具备优良道德品质,才可能发展成为是复合型、应用型的人才。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模式时,还要兼顾学生个性的发展,充分发挥各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同的高校还应当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及时获取金融机构拓展的信息,预测未来几年金融业发展的整体目标,将学校的整体规划与社会需求结合起来,培养者、被培养者和培养计划之间才能有效地统一起来。

(二)加强金融学课程体系建设

目前各个高校都按照计划每年修改金融学的课程体系,事实上对课程体系的重新修订需要一个较长的论证过程,没有积累就不会有结果,那可能会使这一过程变成一个形式。积极的做法主要包括:一是课程设置要尽可能跟上金融业的发展,从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上入手,优化课程设计。在传统的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按序设置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假期实践的安排调整课程的开课程时间是有益的尝试。二是要克服教材建设周期长的弊端,尽可能鼓励教师根据授课讲义自编教材,边授课边做教材的编写工作,及时跟进金融形势的变化。较便捷的办法是购买金融机构的培训教材,这类教材基本上是一年一更换,理论性和实务性很强。当然也可以根据授课需要进行改编,这样会更适应学生就业的需要,使学生毕业后立即就能上岗。三是要对理论与实践课时在教育部指导的范围内及时进行调整,本科阶段还应本着理论知识够用、多动手操作的标准,在授课过程可灵活掌握调整课时,改变实验、实训体系较为单一的缺点,增加组织学生参加实践、实训过程,以提高对理论知识的应用水平。

(三)加大金融专业师资队伍培训

对现有师资队伍的培养是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点。高校正鼓励教师加入到“双师型”教师队伍中,鼓励他们参加各类金融资格证书的考试,最好还参加考前培训,接触相关领域的从业人员,获取更多的实践经验。当然,教师并不仅仅需要有从业资格证书,还需要真正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高校可以选派优秀教师到其他高校中交流学习,及时掌握最新的理论动态,还可以选取派符合金融企业条件的教师,定期进入企业学习以更新自己的实践知识水平。高校专任教师要主动完成从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向引导者的转变,同时也在与行业兼职教师的互动中去掌握企业的人才培养要求与方式,提升教师自身的职业能力。

高校要创造机会让教师参加金融机构的内部培训,并将培训的内容带入课堂教学中去,以有利于有效的培养措施的制定,将新的人才培养理念付诸实践。还可以聘请金融企业的培训讲师给教师进行课堂及实践培训,这里的形式可以不仅仅是讲座的形式,可以单独开出一些课程对教师进行培训,教师能够针对理论与实务教学中的问题向经验丰富者进行请教,这些都是高校可以尝试的做法。

(四)应用多种教学手段丰富授课内容

金融企业专门的培训讲师通常可以使用多种手段,调动学习者的情绪,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体系中去。高校教师是可以有所借鉴的,教学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寻找能让学生尽快掌握教学内容、形成技能的有效教学方式成为教师不断追求的目标。有效的教学手段是在综合学生的发展水平和教师个人的授课特点基础上得出的,教师通过结合传统教学模式,引进新的授课形式,例如视频资料分析、案例分组讨论、网站信息建设等等,都可以把课堂变得更加生动形象、活泼有趣。另外,教师要加大对学生课外阅读的引导,并将每天发生的最新金融信息带到课堂上与学生分享,与学生一起透过现象分析问题的本质,将其融入对课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当中,能够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能力。

三、结束语

应该说,金融危机发生后,经济不景气影响到了高校学生的就业。此时面临毕业的金融专业学生不可避免地与许多“海归”派争夺着就业市场,使高校的人才培养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此同时,我国金融企业的蓬勃发展又给高校积极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赢得了时间和机遇,抓住这次难得的契机实现创新,不仅可以提升高校的人才教育功能,还可以取得更好的社会功效,为高校赢得良好口碑。

参考文献:

1、王玲.从应对金融危机看特色型大学创新人才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2009(7).

3、徐异.金融“银领”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J].浙江金融,2009(12).

2、王旭,邹睿蓉.浅析金融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建设[J].今日科苑,2010(5).

4、屈波.关于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09(10).

金融危机后的经验教训范文2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外贸英语人才 培养对策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给全球经济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在我国,众多的外贸经营企业受到了巨大的冲击。进入2009年下半年,特别是2010年后,世界经济复苏迹象明显,我国经济率先开始走出反弹。与此同时,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威胁增大,我国的贸易摩擦也在日益加剧。要让我国经济尽快走出低谷,除了科技创新和调整产业结构外,外贸领域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是关健,这给高校外贸英语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正处在后金融危机时期,如何通过改革创新,调整外贸英语人才的培养策略,培养出一大批适合我国外贸经济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对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健康长远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后金融危机时期外贸英语人才需求呈现的新特点

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外贸企业对外贸英语人才需求的条件越来越高。外贸英语人才应具有较强的综合业务素质,除了扎实的外贸知识和英语基本功,能无障碍地来往外贸函电和能直接与外商进行贸易磋商与签订合同;还要熟悉国际惯例、通晓行业形势、技术标准、通关、出入境检验、国际招投标、各国法律知识、财务结算、外汇管理、社交礼仪、国际金融与结算、企业管理与产品知识、出口国消费习惯甚至风土人情等,最好再熟悉1~2门其它语种。

二、后金融危机时期外贸英语人才在外贸行业中应当发挥的新作用

1.在企业改革创新中的作用

在经济低迷到复苏过程中,我国外贸企业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和销售都与外贸英语人才有着密切的联系。外贸英语人才可以利用自身的专业技能优势帮助企业中的科技人员在产品研制、开发、生产等方面,了解国际市场上同类产品的发展动态,提高自身产品的质量,获取更高的利润。

2.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在后金融危机时期,针对反补贴、反倾销、知识产权纠纷,保护措施等类型的贸易争端大量增加,对我国外贸经济的健康发展构成了严峻挑战,特别是美国“337调查”,更是广大外贸企业面对的新的考验。在贸易活动中,如翻错一个词或省略一个词,就可能引起法律上的纠纷,导致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外贸英语人才如熟悉与自身产品和行业相关的国内外法律知识,准确阅读和理解产品出口地区各种专业性技术标准,并能快速对目标产品市场作出反应,可增强企业抗风险的能力,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三、当前高校外贸英语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教学模式方法单一,教学内容陈旧

现在很多高校都开设了外贸英语专业,但教学模式大多采用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师照本宣科,教学方法单一,缺乏灵活性,师生互动性差,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性。教材大多内容陈旧过时,学生课堂上学的与实际中用的相差太远,有些甚至与国际通用模式不符。

2.课程设置不合理,专业技能不重视

大多数高校课程设置出现注重理论教学,忽视实训教学;注重对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培养,忽视强化学生的外贸专业技能的现象。课程设置过多偏向英语的听、说、读、写、译,而外贸课程设置相对较少,有些学校仅有国际贸易实务、进出口业务、市场营销、商务英语写作等几门。在学生实践方面,有些学校没有校内外实训基地;有些学校安排3~4个月实习或不安排实习,导致毕业生专业特征不明显、缺乏实际操作能力、综合业务素质低、毕业后胜任工作周期长。

3.师资力量薄弱,考核侧重卷面

在高校的外贸英语师资中,教师大多都没有真正从事过外贸工作,出现以英语为工具从事专业教学的“双师型”教师异常匮乏的现状。在考核方面,大多以期中期末的卷面考试成绩来评价教学效果,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外贸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的考查。

四、高校外贸英语人才培养的对策

1.创新教学模式方法,修改补充教材内容

要打破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将理论、实践、就业有机地联系起来,开创一种课堂教学+校内模训+校外实训“三位一体”全新的专业培养模式。同时,有针对性地修改适用性不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译教材,采用更贴近外贸专业要求的英语类教材,让学生从英语阶段起就开始慢慢熟悉外贸工作的各类场景与模式。在外贸专业教学的过程中,增加外贸相关课目,选择与反映外贸行业最新发展和趋势,并提供典型案例(如美国“337调查”案)和适当的配套练习教材。采用案例教学、交际教学、多媒体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可避免理论学习的抽象性和枯燥性,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提高学生对外贸英语的学习兴趣。

2.合理调整课程设置,强化专业技能培训

要适当增加与外贸活动相关的必修和选修课程设置(如知识产权法、国际法、技术标准和法规等相关课程),合理调整课程开设的时间,将同一知识体系下选修课和必修课尽量集中在同一个学期进行开设,给学生更多的自由选择选修课学习的机会,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对外贸英语人才多元化的需要。适度调整课程时间,英语课程与外贸知识课程、理论课与实践课并重,增加专业实习时间。此外,还应按照进出口贸易业务的流程,设计不同的实训模块,在校内模训基地让学生开展实训练习,如让学生在模拟的外贸工作环境中进行英语口头谈判、处理英文书面往来函电等。在校外实训基地,在实习导师的指导下,直接参与到外贸企业的进出口贸易活动中,让学生将所学的英语和外贸专业知识应用到具体的实际操作中,提高了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宽口径、实用型、复合型外贸英语人才。

3.增加专业师资力量,建立健全考核体系

在增加专业师资力量方面,对现任专业教师,采用半脱产方式到外贸企业相关部门进行跟班实训或工作,并加强不同学科教师间互相学习和交流,以培养出英语+外贸、理论+实践的高素质的外贸英语教师人才。也可从外贸企业引进或聘用一些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工作人员,充实教师队伍,构建复合型教师队伍。同时,要建立健全考核体系,进行考核方式的改革和创新,教学评估内容除了学生的期末(期中)书面考试成绩外,还应渗入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学生的成绩应包括书面的理论考核+模训+实习的成绩,这样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过程有一个全面考核。

参考文献:

[1]龚琳.外贸英语函电教学中交际能力的培养[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6).

[2]宋淑敏.试论外贸英语教学现状及对策[J].继续教育研究,2006,(2):78-80.

[3]王海燕,谭万成.外贸英语函电教学策略研究[J].航海教育研究.

金融危机后的经验教训范文3

读者来信:

黑钻顾问,您好!我是上海今荣贸易公司的领导者,几个月来我们公司的对外贸易业务一直不是很好,很多员工因为业绩和收入问题都离开了企业。现在公司都人心惶惶的,听报纸上说这是由“金融风暴”造成的!我不晓得这是什么样的“风暴”,究竟要持续多久,我们要吸取什么样的教训,帮助我们渡过这个风雪交加的“冬天”呢?恳请您帮我解答一下

黑钻顾问:

你好,来信收悉!很多企业都和你一起在经受“严冬”的考验。请你相信:冬天来了,春天就不远了。

说起“金融风暴”,有人这样评论:费解的金融品、迟钝的监管者、神经质的投资者,这就是21世纪第一场金融危机所包含的全部内容。

“风”起“布雷顿森林”

解读这次风暴的发生原因,必须追溯到65年前的“布雷顿森林体系”。1944年,44个国家聚集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协商建立了以黄金为基础,以美元为代表的国际储备货币体系。简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规定美元直接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则与美元挂钩,并可按35美元一盎司的官价向美国兑换黄金。世界从此走向了国际贸易空前发展和全球经济相互依存的时代。

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随着美国经济竞争力逐渐削弱,各国纷纷抛出美元兑换黄金,美国黄金开始大量外流。到了1971年,美国的黄金储备锐减,尼克松政府被迫于这年8月宣布放弃美元“金本位制”,实行黄金与美元比价的自由浮动。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用自己发行的货币,仍然可以在世界市场上购买任何商品。然而美元的无黄金担保和过度消费让全世界开始担忧,这时债券与担保类的产品就应运而生,由于源头上的恶意透支,导致了多米诺式的债务危机。

次贷危机的“霜冻”

这次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有多大?我们且听听金融业巨头们的声音:“当前的金融危机是“二战”结束以来最严重的危机,是我职业生涯遇到的最危险的时期”(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这场危机持续时间长,波及面广,美国经济将要经历一个较长时期的缓慢增长,其他国家经济也会受其拖累”(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行长盖特纳)。

次级贷款危机传递的路线之一是金融蔓延,从加拿大到中国,全球都出现了投资次级债的损失。损失的广泛传播很容易被消化,但同时传播的紧张情绪和风险厌恶则不容易被消除。在过去发生的历次金融动荡中,新兴市场经济体都是最大的受害者。但这一次可能会有所不同,发达国家,特别是银行涉入美国次级贷款危机很深的欧洲国家,可能更为焦虑。

即使控制了直接的金融蔓延,美国的次贷危机也可能产生心理蔓延,特别是房价的重估。尽管美国不计后果向高风险借款人放贷的规模比世界其他地方更大,但其实英国、西班牙等国更容易受到房价泡沫破灭的打击。

金融“暴风雪”之鉴

以宏观视角细察此次全球性金融风暴积聚、爆发、扩散之路径,可总结出若干经验教训,对资产价格泡沫畸高、资本管制将去未去的中国正是镜鉴。

――衍生品市场链条过长,风险不断放大。美国的次级抵押信贷本始于房屋的实际需求,但又被层层衍生成不同等级的资金提供者的投资品种。而次级按揭客户的偿付保障与客户的还款能力相脱节,更多地基于房价不断上涨的假设。在房屋市场火爆时,银行得到了高额利息收入,金融机构对房贷衍生品趋之若鹜。一旦房地产市场进入下行周期,则违约涌现,危机爆发。

――远离实体经济,风险不断加剧。我们的金融市场仍属于初级市场,也是不成熟的市场,“费解的金融品”还未抛头露面,华尔街惊心动魄的一幕似乎离我们很远。然而,新兴市场不能远离实体经济,不要过度虚拟,要成为实体经济的晴雨表,要扎扎实实发展与实体经济的密切联系,有效地把资源配置给有成长、有价值的行业和公司等不同层次的市场,切勿以今日之“暖”换取明天之“冻”。

金融危机后的经验教训范文4

关键词:后金融危机时代;商务英语教学;教学影响;教学改革;教学策略

一、引言

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是一个持续的、难以预计的过程,这就是后金融危机,他给世界经济造成的破坏甚至大于金融危机发生时期,而商务专业对于外贸行业的依附度很高,受后金融时代的影响也较大,这就导致了商务英语教学必须改革,以适应后金融时代市场的需求,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几率。因此,后金融危机时代需要对商务英语教学进行科学的、详细的、切合社会实际的思考,以促进大学培养人才质量的提升。

二、后金融危机对商务英语教学的影响

(一)后金融危机对电子商务学生就业的影响

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进入了一个缓步增长的阶段,甚至一些国家和地区在金融危机影响下经济出现了负增长,全球的贸易格局都发生了很大变化,随着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到来,我国经济受其影响的程度也更为明显,出现了生产企业销售难、外贸行业产销低迷、学生就业困难等等问题。针对大学生就业方面,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主要表现有三个方面,第一,就业岗位少与毕业人数增加的矛盾,虽然国家在不断的扩大学生的就业面,为其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但相对于毕业生数量的增加,社会就业岗位明显太少。此外,受后金融危机影响,很多大企业开始裁员、减少招聘,甚至一些大企业都不再向校园进行招聘,这就是学生的就业形势更为严峻。第二,各高校不断扩招、毕业生增多了,但毕业生的质量并未得到有效的提高,特别是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社会对于人才的综合素质不断的提高,高校很多的毕业生都难以适应当前的局势,这就造成了部分企业招揽人才难和大学生就业难的“奇怪现象”,一边是人才的紧缺、一边却是大学毕业生的相对过剩。第三,高校培养人才的思想、理念滞后,大多数老师、学生还不能认清后金融危机时代人才培养的紧迫感和社会真实的需求,这就造成了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难,很多改革只停留在形式上,致使高校毕业生成为“低不就,高不能”的“剩才”,这种人才培养现状很不利于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也是后金融危机时代对高校教育最为显著的影响结果。

(二)后金融危机对商务英语教学的影响

商务英语所依附的行业是外贸商务,其就业的主要“阵地”是外贸出口类企业,而这一类企业的发展对外有很高的依附性,国际经济局势的变化对其有很大影响。例如,生产类企业,其产品的附加值不增加,在价位降低的情况下其盈利就会受到影响,且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不能只依靠产品价位,这就导致了企业的订单减少,企业的生存面临巨大的压力,在此情况下,企业不可能在扩充人力资源,高校学术的就业岗位就在减少。又如,随着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延续,很多企业经营落魄,甚至倒闭,这就导致了大量的失业人员流入社会,这些员工岗位工作经验丰富,无疑是毕业生强大的就业竞争对手,学生的就业形势更为严峻。由此可见,后金融危机对商务专业学生的就业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商务英语教学应充分的考虑当前后金融危机的特点及其可能演变的趋势,以提高学校培养人才与社会需求的接轨,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为其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三、后金融危机时代商务英语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综上所述,后金融时代商务英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要结合当前社会用人实际有规划、有步骤的进行教学改革。第一,创新商务英语教学思想、理念,这一改变可以重塑广大师生的教育观、学习观,使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更能理性的看清形势,将长期事业目标和短期实际规划相结合,给学生营造了一个更为科学、理性的求学环境,也使高校的教学总体水平有很大的提升。第二,商务英语教学改革中新的教学方式、方法的应用拓展了学生对未来职业岗位的见识,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素养,使其综合就业能力得到了提高。例如,实训教学中,场景设计的一些商务谈判中的突发事件、经典案例等,不仅有利于学生练习商务英语所学知识,还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事件、处理事件的能力,这对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有极大的好处。第三,当前学生的就业形势严峻,商务英语教学改革优化了高校人才培养的模式,使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有更强实力,也使高校培养人才的模式更能符合当前社会需求,提高了高校培养人才的综合质量。

四、后金融危机时代商务英语教学策略探讨

(一)认清人才需求市场确立人才培养目标

高校学生就业困难的现状,看似“人才饱和”,社会工作岗位紧缺,其实不然,只是社岗位对人才的需求有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商贸行业对于人才的要求更高,这一行业、企业紧缺的是高素质、高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针对社会需求,商务英语教学改革中,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知识的学习、掌握及应用能力,使学生能够将自身所掌握的知识技能转化为工作岗位上的技术能力,以人才推动企业发展,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其次,树立产学结合的教学理念,将商务英语的教学和实际应用结合起来,例如,和外贸企业联合教学,让学生在教学参与过程中接触实际的工作岗位,以此提高自身的职业能力。又如,实施产教结合教学策略,使学生在工作岗位上体会商务英语知识的内涵和应用,可通过实际定岗训练、软件模拟训练等手段,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如商务英语谈判中用英语联系对方企业的相关人员,由于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在谈判过程中很多细节是需要注意的,有可能是影响谈判结果的关键,在商务英语教授中学生不一定能充分掌握文化差异的特点、对商务谈判的影响等,应用模拟实训软件使学生对不同的文化产生兴趣,从而纠正学生英语商务谈判中的“中式思维”模式,培养学生更优秀的职业能力。再次,引导学生认清人才市场需求的现状,培养学生独自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在商务英语教学参与中树立远见的职业规划,避免学生毕业后择业、就业的盲目性。例如,在教学中以我的职业和未来为主体进行讨论、辩论,让学生用英语阐述自己的观点、理想等,以此树立学生对未来职业的正确认识。又如,通过职业情景模拟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商务英语应用的实际状况,以此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深度和应用能力,同时使学生树立远见的学习计划,重视商务英语学习与其他学科的结合,进而增强其职业能力,使其在市场竞争中拥有更强的竞争实力。

(二)以社会需求为本大力培养人才的实践能力

培养社会需求人才是高校教学的本职工作,后金融危机时代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更显重要,这就需要商务英语教学更好的调整教学策略。第一,以社会需求为根本进行人才培养,当前社会形势下,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的中低层商务英语应用人才已经不能满足商务外贸行业对人才的需求,这就需要商务英语教学进一步拓展思路,应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培养该行业的高端人才,如上述的产教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等,以此提高高校培养人才的质量,以满足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第二,现代行业岗位上对于知识的应用趋于综合性,也就是人在岗位上除了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具有很强的职业专业素养,还要具有很强的合作能力,对于职业岗位的相关技术、技能、知识等有很广泛的掌握和应用能力,这就要求商务英语教学不能仅仅只停留在专业的层次,要引导学生向相关领域探索、发现,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知识综合应用能力,为社会培养高端的复合型人才。第三,重视学生专业知识及专业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不能让学生广泛涉猎而无一精湛,要严格要求学生的商务英语专业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涉猎别的领域,将其融合到商务英语的应用实践中,以此提高学生自身的专业能力,使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具有更强的实力。

(三)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

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最终目的是适应社会岗位需求,使学生能够在就业后有个更好的发展,从而实现学生的职业梦想,同时也提高学校的声誉,使学校在教育领域有更好的发展。在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提升过程中,最重要的是结合市场人才需求,从专业、心理、体质等多方面培养学生,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例如,在实训教学软件应用中,设置突发事件场景,如接机时对方的电话失去联系,在此情况下学生该如何应付这样的突发状况;又如,在联系商务业务洽谈中,对方通过电话要求企业的相关资料,在这种状况下那些资料能给、那些资料不能给,等,这些都可通过实训对学生的认知加以强化,使学生能够在动态的事件发展过程中恰当的应用知识处理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又在实训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其在工作中有更加的工作状态和工作态度。其次,以动态的眼光看待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改革开放之初,商务英语人才非常紧缺,当时商务英语中低档次的应用人才的培养就是社会的需求,在培养人才中,以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应用为主要的培养目标。随着时代的发展,商务英语中低档的应用型人才已经饱和,当前社会需求的是高端的商务英语复合型人才,在人才培养中,商务英语教学更要注重人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提高所培养人才的综合素质,使其成为该行业的高端人才,具有很强的知识灵活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提能力。因此,就需要和企业、公司联合教学,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掌握商务英语应用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同时发现自身性格、思维等方面的一些不足,进而在商务英语教学中结合老师的启发和引导加以完善,以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使学生具有更高层次的职业素养。再次,商务英语教学中应用功能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以此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应用小组讨论教学法,以此提高学生与他人的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的协作能力,使学生的才华得到更好的施展。又如,在实训教学当中,应用科学、客观的褒奖教学法,使学生自己探索商务英语实训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善于自省的习惯,使其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能够独当一面,发挥自身更大的潜力。再如,以商务英语实训组织、辩论赛组织的形式提高学生对某一项事件的组织、安排能力,使其在协商、沟通、规划等工作中不断的提高独自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

金融危机后的经验教训范文5

关键词:国际金融 实训教学 实践 改革发展

近些年不少的高等教育机构都纷纷采用以培养应用型人才、研究型人才为主的教学模式,逐步与国际接轨,真正的实现“国际贸易”的本质,实践教学是经济管理教学创新的需要,也是学科发展的需要,更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改革教学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成为新一代教学机构发展的重点。

一、国际金融教学自身存在的缺陷

(一)虽然模式上有了一定的转变,但是大体上并没有较大的改观

目前虽然有多媒体教学,但是总体上没有克服传统教学方式单一的缺点,仍然以老师讲,学生听为主。和其他大多数经济管理类专业课一样,多媒体课件仅仅类似于黑板,只是以课件代替板书,仍然以讲解为主,缺乏模拟实践教学,学生对于抽象的知识无法获得感性认识,从而教学效果也大打折扣。

(二)教学素质缺陷导致教学效果打折扣

国际金融教学难度较大――金融本身就是抽象的知识,而国际金融的实践教学却是要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这就需要大量配套的教学材料和仿真的实训设备,更重要的是还需要老师具备在企业、银行、证券以及保险公司从业的实践经验,从而帮助学生课堂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进行施教,这就需要老师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素养,以及学校对于国际金融实训基地的投入,这个对于中职类学校而言,难度往往较大。

二、国际金融实训能力的培养

新时代的发展下,教师应该注重学生实践及综合能力的培养,不能采用传统的老师讲,学生记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必须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改良原有的教学方法,才能很好地完成预期的教学目标。

(一)注重课堂教学,锻炼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国际金融这门课程的学习,需要学生针对其具体金融业务进行模拟操作。具体如下:通过解读外汇市场行情,运用外汇交易方法:即期、远期、掉期、套汇与套利、外汇期货、外汇期权、互换交易等来帮助个人、企业或者银行来进行外汇风险管理,规避汇率波动风险;通过学习贸易融资业务:福费廷业务、保理业务、出口信贷业务的运用来帮助进出口企业合理收汇和付汇,从而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学生在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等金融机构和跨国公司投融资部门做应用型金融工作奠定一定的基础。

(二)丰富教学案例,巩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在实际的背景和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去积极思考问题,主动探索,培养学生分析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自2008年6月起,源于美国的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最后,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隐约出现流动性不足的次贷危机;以及自自2009年以来在欧洲部分国家爆发的债务危机――欧债危机。通过让学生分析危机产生的原因,探讨欧债危机和次贷危机的关系,从而提出一些能够缓解或解决危机的具体措施等,做到让学生主动分析这些具有热点实时性的案例,锻炼和培养学生的案例分析能力。

(三)深化校内外实训,培养学生专业技能

目前,国内的高校已经逐步普及的教学模式为: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训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加强了学生技能训练和能力锻炼,且营造巩固课堂教学内容,以达到更好的教学目的。国际金融涉及的内容虽然比较抽象,但是和现实相联系的知识也比较多、可操作性较强,提高国际金融课程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必须将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训相结合。校内实训可以在日常的教学中结合模拟教学软件,让学生模拟相关角色,身临其境感受逼真的职业氛围,培养学生多思、多问、多说的习惯,来增进学生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理解与掌握。校外实训,可以通过到企业、银行、证券外汇公司的参观学习,进行现场的操作等,结合课程教学目标而开展系统性实践性教学,来检查学生对于国际金融理论知识的掌握,以及培养学生国际金融实践的专业操作能力。

(四)多种语言教学,真正实现国际化

国际金融是存在国家与地方上的贸易关系,因此针对语言沟通上的缺陷,需要教师在语言上面方便学生以后的就业做出指导,目前英语是国际化语言,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最起码也应该做到“双语教学”,真正意义上实现“国际化”。但是,在深度学习英文中,一定要摆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一定要以国际金融实训基本原理和理论为主,不要转变成了英文的侧重学习,这样不仅没有实现效果上的提高,反而起到了反作用,另外教师本身一定要明白双语教学的实质,避免造成学生对双语课程内容掌握过于浅显,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刚,林锦峰,李方敏,易霞俊.项目教学法在高职国际金融教学中的运用[J]知识经济,2012年21期

[2]贺丽丽.案例教学在国际金融教学中的运用[J]现代企业教育,2011年18期

金融危机后的经验教训范文6

关键词:金融危机行政管理改革走向

王维安教授认为:金融危机是内部矛盾激化或外部冲击引起的金融体系动荡和混乱,在短期内迅速恶化金融指标并对实际经济产生不利影响,从而使管理当局处于紧张状态。从1979年日本进出口银行在北京设立代表处开始,我国一直在积极的参与金融全球化,至今金融开放的格局已基本形成,我国已深深融入了金融全球化之中。所以这次的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也很大。本文主要针对金融危机背景下的行政管理改革走向进行探讨,总结如下。

一、建立全国统一战线

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我们要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就必须培育和发展社会中介组织,完善社会的自治组织结构,培养社会的自治与自律能力,建立政府与社会相互依赖、相互协作的互动关系,建立全国统一战线。充分发挥第三部门(包括国际组织、志愿者组织以及各种社会组织体)在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是向善治目标转变的必经途径。因为:第三部门的生产和活动主要是公益性,即为公共利益服务。出于改善我国行政管理之目的,我们要加强对新公共管理的研究,特别是用比较的方法归纳总结共同的优势、经验、教训,取它之长,补己之短:在实践中依据金融危机下中国的特殊国情,从实际出发,有选择地借鉴和吸收。

二、真正实现民主管理

公民参与管理是行政改革的一项基本原则。公民不仅是各种公共服务的“消费者”,更是公共服务的监督者,必须在参与管理中实现自己的权利与价值。此外,从管理心理学的角度看,公民和低层公务员作为最直接、最了解公共需要、受金融危机影响最直接的群体,通过吸收他们参加决策过程与管理过程,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可以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我们的公共行政改革应该考虑到强调包括专家、学者以及民众在内的各界的参与,发挥他们的积极性,逐步实现管理的民主化。要大力发展和支持政务公开制度建设等行政民主化的实践,逐步健全人民参与管理、监督公共行政的系统配套制度。

三、政府内部管理效率要提高

3.1加强行政管理机构改革

金融危机对我国的经济负面影响不置可否,为了应对金融危机,我们应该转变政府职能,沿着转变政府职能的方向继续探索下去,以职能需要来设置、裁撤、增删政府机构。首先,要合理界定政府各部门职能,科学地设置机构,优化人员结构,将一些职能相近的机构合并,减少过多地政府部门,以解决政府职能交叉重复、效率低下、多头管理的问题,提高行政效率。其次,要着力减少行政层级,发展扁平化的组织结构,以最新管理技术及信息技术(如电子政务)改进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再次,在机构设置上必须体现各级政府的功能特别。地方政府要根据其管理职能进行机构设置,没有必要与中央或上级机关严格对口,以免造成机构闲置、浪费资源的后果。最后,在调整职能、重设机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组织立法,以保证机构的设立、变更、撤销和行政级别调整,都必须履行规范的法律程序,实现政府机构设置、职能、编制和工作程序的法定化。

3.2政府绩效管理要深化

政府绩效管理是借鉴“新公共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西方各国在此领域已积累了较多的经验。我国在政府绩效管理评估工作上才起步,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更需要不断完善。首先,实现政府绩效评估制度化、法制化。制度和法律是实行政府绩效评估的根本保障。当前我国政府绩效评估缺乏严格、统一的规则,可先考虑制定一个统一的绩效评估准则。在准则中对政府绩效评估的评估事项、指标体系、评价标准、评估程序和具体方法与工具做出规定,在此基础上以法律形式将绩效评估制度化、法律化。这样可避免评估在实践中被折衷而失去其本质特征,出现有形无实的现象。其次,建立起科学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这是建立政府绩效评估制的关键一步。借鉴“新公共管理”的经验,实行以结果为导向的目标绩效管理:评估的操作方法不能太复杂,以免执行起来过于繁琐;将内部评估与外部评估相结合,促进评估主体的多元化,评估结果与奖惩挂钩。再次。将绩效评估与管理工作相结合,充分利用绩效评估工具来改进政府管理。如控制预算、改进政府工作等等。

3.3政府人力资源管理要继续推进

“人力资源管理”是借鉴了工商企业的管理术语,对政府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是对公务员的管理。根据“新公共管理”改革的内容,我们应借鉴工商企业的人力管理方法,加强对公务员的管理。首先,必须增强政府公务员的“服务”意识。“新公共管理”改革要求政府官员增强服务意识和公共责任感,树立“顾客”观念,将自己的工作看作是对公民的服务,公民就是“顾客”,提倡顾客导向、政府提供回应,满足公众(顾客)的要求和愿望,提高服务质量,改善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其次,要严格贯彻《公务员法》,不断完善公务员的招聘、晋升、薪资、考核及培训制度,探讨新的、可行的激励方法。完善公共部门绩效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职责与绩效标准。借鉴企业管理经验,引进职业生涯计划,将绩效考核与公务员的晋升、薪资及培训环节联系起来;改革培训体系,展开培训需求调查,不断更新培训内容,以达到通过培训切实提高公务员技能与素质的目的:改革和完善公务员的薪酬制度,建立奖惩制度。将精神方面的奖惩制度与物质方面的奖惩制度相结合,借鉴工商管理实践经验,应适当加强对公务员的物质激励。

四、结语

金融危机影响下我国的行政管理改革要结合我国国情,敢于创新,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改革措施,从而保证我国行政管理改革健康、稳步地前进。

参考文献:

金融危机后的经验教训范文7

一、国际金融课程教学的目标与教学要求

1.教学目标。

1.1促进学生理解和重点掌握国际收支、外汇、汇率、外汇市场、汇率制度、外汇管制、国际储备、国际金融市场、金融风险管理、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金融危机、国际货币体系和国际金融机构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形成原理、控制措施、时滞效应。

1.2培养学生掌握观察和分析国内外有关国际收支失衡、汇率变化、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国际资本流动动向、国际金融危机等重大国际金融问题的正确方法,培养学生综合应用国际金融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3提高学生社会科学方面的素养,树立经济一体化的核心是金融一体化的理念,掌握扎实的国际金融基础理论知识,为进一步学习国际结算、西方金融理论、外汇风险管理等其他相关专业课程打下必要的、坚实的理论基础。

2.教学基本要求。

2.1系统阐述国际金融的基本理论体系和框架、重点讲解国际金融的基础知识、管理原理及实务操作方法,详细阐述国际收支、外汇、汇率、外汇市场、汇率制度、外汇管制、国际储备、国际金融市场、国际金融风险管理、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金融危机、国际货币体系和国际金融机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形成原理、时滞效应的基础知识和理论体系。

2.2结合国内外有关汇率变化而引起的经济失衡现象、货币失衡问题、国际金融市场建立和完善、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控制国际资本流动、解决国际金融危机等重大问题,应用国际金融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剖析国内、国际上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国际金融问题的原因,引导学生掌握观察和分析国内外重大国际金融问题的能力。

3.教学思路及方法。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的发展,国际金融理论和实践处于不断发展与变化中,在教学中加入国际金融新变化,借鉴国内外专家学者国际金融研究的成果,密切关注我国对外金融活动就成为任课老师应尽的责任。理论联系实际对于《国际金融》课程教学来说,是合理的教学方法。

二、《国际金融》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创新

1.构建合理的教学方法及人才培养方案。

1.1构建以核心教学内容为基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专业教学与职业资格认证相接轨,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在实行分层次教学、案例教学、模拟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项目驱动教学、专题任务教学、技能训练等教学方法。

1.2构建以能力培养为重点,适应经济建设、社会进步、个性发展需要的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明确了解该行业就业的方向,确定从事这一职业所应具备的能力,明确培养目标;由学校组织相关教学人员,按照教学规律,将相同、相近的各项能力进行总结、归纳,构成教学模块,制定教学大纲进行施教。

1.3人才培养方案要根据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来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中应更重视专业技术课的教学,在各类课程比例中,专业技术课比例要进一步提高,强调以岗位群所需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核心,保证职业能力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充分发挥财务管理专业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在制定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充分听取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意见,以此确保教学质量和实现预期专业培养目标。

2.多渠道的模拟实践教学。

《国际金融》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实践教学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通过实践教学和各种真实金融交易环境的模拟,使学生掌握国际金融的操作业务、市场的运作等实务性知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为将来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可借助“金融教学系统”这个资讯平台了解外汇市场的即时行情、新闻资讯和汇市评论等,教师可指导学生通过“模拟交易系统”进行外汇模拟交易,加强学生对外汇知识的理解,熟悉外汇交易流程,以便更好的学习外汇投资技术分析方法和体会外汇投资的风险。另外,也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参加模拟金融交易大赛进行实践教学和外汇模拟投资交易,在实战中训练学生的实际分析能力和操盘能力。

3.多元化的社会实践教学。

除了模拟实践教学,参加社会实践也是加强学生对课程内容理解、训练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重要手段。可与证券公司、商业银行、期货交易所等金融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践基地,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为毕业后尽快进入角色奠定基础。可带领学生去证券公司了解外汇交易业务的流程,去银行了解贸易融资业务的基本技能,去期货交易所了解外汇期货交易的具体操作过程,深入外贸企业了解企业外汇风险管理的基本技能和操作方法等。另外,可聘请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的富有实践经验的专家或从业人员来校进行讲座或操作性指导,使学生进一步最新行情及实际业务操作经验等。

4.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融入网络教学手段,结合授课内容,介绍、观看相关视频、图片、最新事件及评论等。比如讲外汇与汇率时,可带领学生浏览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国人民银行等网站查看人民币汇率行情,带领学生浏览华尔街日报、伦敦金融时报等网站查看国际外汇市场行情。学习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时,让学生在凤凰财经网上观看专题讲座视频;在讲外汇衍生金融工具时,可给学生浏览芝加哥商品交易所、伦敦国际金融期货交易所网站查看相关合同交易数据。充分利用网络进行教学,有助于教师及时、全面了解国内外最新金融信息,及时更新教学内容等,也有助于学生对热点问题有全面的认识。

5.注重引入、启发式、案例式、辩论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辩论教学法是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在教师的指导或引导下,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对话,在辩论中得出问题的结论,从而使学生掌握知识并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多方面能力的教学方法,以便今后有针对地教学,提高教学效果。不论是案例教学法还是辩论教学法,都充分体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原则,注重教师发挥启发式的引导功能。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使学生有效地掌握所学知识,而且学生的归纳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正确理解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自学能力和钻研能力都将得到较大的提高。

金融危机后的经验教训范文8

关键词:金融危机;就业;措施

中图分类号:C976.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7-4244(2010)06-0114-04

一、金融危机对甘肃就业形势的影响

(一)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就业形势严峻

经济增长是劳动就业的源动力。只有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劳动就业才能得到切实保障。2009年第一季度甘肃省GDP同比增长4.2%,相比2008年同期下降6.1%,经济下行趋势明显,这是自2006年以来甘肃省GDP增速首次降至个位数,并有可能导致全年GDP增速低于10%。居民消费能力不强,消费倾向偏低,消费信心不足,这是导致内需不振的重要原因。由于劳动力需求是产品和服务需求的派生需求,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必将通过就业弹性带来就业水平的降低。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对多个城市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分析显示,2009年第一季度需求人数比去年同期减少了15.4万人,下降了3.3%,本季度求职人数则比去年同期增加了52万人,增长了10.9%,就业形势严峻。

(二)就业引起的社会稳定问题日益凸显

首先,劳动者权益受损情况增多。随着部分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就业形势趋于严峻,社会保障面临新的困难,劳动争议和举报投诉案件数量上升。一是企业关门拖欠职工工资情况增多;二是因企业无力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而发生争议。一些企业为了逃避解除劳动合同支付经济补偿金的责任,以其他裁员方式规避解除劳动合同。其次,社会贫困问题逐步加重。甘肃省属于我国西部欠发达省份之一,经济发展总体水平比较低,贫困问题无论在广度上还是深度上都比较突出,而金融危机则进一步加重了甘肃省的贫困。

(三)高校毕业生就业矛盾突出

甘肃省2009年共计有16.8万高校毕业生需要就业。今年上半年,全省新登记失业的高校毕业生1万人,与去年同期相比,登记失业的高校毕业生人数大幅度增加,但就业率没有显著提高。受金融危机影响总体需求减少,7月中旬全省高校毕业生签约率仅为45%,同比降低15个百分点。这给全社会带来巨大的就业压力。

(四)农民工就业难度加大,农村面临返贫压力

金融危机引发农民工失业的基本路径是:全球金融危机导致外部需求萎缩――外部需求萎缩产生企业经营困境――企业经营困境造成农民工失业。甘肃省作为劳动力输出大省,返乡农民工较往年大为增加。虽然2009年前两个月劳务输出较去年同期有所增长,但由于用工单位经费状况的不稳定,企业工资普遍降低,可能导致农民工务工时间、务工收入受到影响。根据统计分析,甘肃省农村富余劳动力目前约在350-400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如果不能保障农民工较好就业的话,农村发生返贫现象的可能性非常大,甚至可能影响到社会稳定。农民工的务工去向已经成为了摆在政府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金融危机下国外就业政策的经验借鉴

(一)美国

为了拯救深陷金融危机泥沼的就业市场,新当选的美国总统奥巴马还未就任,就于2008年12月6日提出一项经济振兴计划,试图通过政府投资新能源、改造联邦政府办公楼、改善全国医疗系统与医院设施、升级学校硬件设施等措施,为美国创造400万个就业机会。奥巴马政府还将在未来的10年投资1500亿美元用于清洁能源,这将在研究、制造和建筑等领域创造500万个新工作岗位。

一是扩大教育规模,反周期应对劳动力市场波动。美国将掀起新一轮“高等教育运动”,与美国历史上大萧条期间的高中教育运动、20世纪40年代的退伍军人返校运动异曲同工,都是反周期应对就业危机的重要战略,意在为经济发展准备强大的动力。二是强化职业培训,提升就业能力。为应对金融危机,奥巴马政府计划创立“弹性教育账户”,资助失业者进行再就业培训;扩展学徒计划,帮助劳动者获得执业资格和技能。

(二)英国

首相布朗公布一份雄心勃勃的救市计划,承诺将在英国创造10万个工作岗位,以缓解经济衰退带来的影响。在该计划中,布朗拟通过修建学校和新的公路等公共设施,以及投资环保项目和高技术项目等方式创造大量工作。据预计,2009年英国失业人数将达到300万人左右。创新、大学与技能大臣约翰・德纳姆办公室提出了专门针对18至24岁年轻人的相关建议,其中包括一项实习计划:学生减薪实习,以获取工作经验。包括巴克莱和微软在内的四家公司已同意参与这项称作“全国实习计划”的行动。

(三)俄罗斯

为缓解全国失业问题,俄罗斯政府拨款437亿卢布促进居民就业,并推出缓解失业问题的一系列新措施。按照政府推出的新措施,从2009年起除失业者外,处于半失业状态的待岗人员和即将失业的居民也能够获得政府救助。俄罗斯政府非常关注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俄劳动部和教育部联合制定了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和帮助他们适应劳动力市场的工作纲要。在促进就业的种种项目中,效果最好的是“青年实践”项目。主要操作方法是,由政府劳动部门出面帮助大学毕业生与企业签订一年或半年的实习合同,实习期间的工资和费用一半由企业出,另一半由劳动就业部门出。

(四)韩国

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韩国的就业形势进一步恶化。韩国政府决定从2009年的财政预算中拨款5.45万亿韩元(约合40.6亿美元)用于稳定就业市场。政府决定,2009年将对稳定雇佣状况投入5兆4千亿元。还决定延长非正规工作岗位的雇佣期限。韩国劳动部在向总统提交的一份报告中说,上述40亿美元将用于在2009年对15.2万名求职者进行培训。此外,为向老年人及职业母亲提供帮助,韩国政府还计划用上述资金在社会服务领域创造1.5万个新的就业岗位。政府还计划在今后失业者超过100万的情况下延长失业津贴期限两个月,并对雇佣状况困难的行业和地区给予补贴。现行为期两年的非正规工作岗位雇佣期限将有可能延长到3至4年,还将扩大允许派遣的业务范围。

三、甘肃省应对金融危机的就业政策建议

(一)建立并完善失业预警、失业动态监测报告制度

失业动态重点监测报告制度,主要通过对重点监测企业和城镇中小企业行业用人情况的监测分析,及时掌握经济波动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就业状况的变化,并进行追踪监测,分析其原因,研究其变化趋势,以进一步制定针对性较强的预防和调控措施,并为建立失业预警制度提供精确的数据支持。

建立失业预警制度是我国《就业促进法》赋予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通过掌握本地区不同时期社会失业率、登记失业率以及超过24个月未就业人员比例、失业人员增幅、享受失业保险待遇人数等相关数据,明确不同时期失业预警主要指标,界定失业预警安全与风险区,制定其失业预警操作规程和相关处置措施;在出现区域性突发事件影响就业局势时,特别是针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加重就业严峻形势时,适时启动应急预案,把不利因素和影响减少到最低。

(二)出台积极政策,稳定企业就业

采取积极措施稳定就业局势。鼓励和引导职工与企业依法平等协商,采取多种措施共渡难关。一是引导企业尽量不裁员。企业生产任务不足,可采取轮岗作业、待岗培训等方式,减少工作时间,增加作业班次。生产经营困难经济效益下降的企业,经企业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可以适当降低职工工资;特别困难的企业,也可以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工资。停产、半停产企业的待岗人员,经平等协商后可以按不低于最低工资的70%发放生活费。待经济效益好转后再及时恢复或提高工资标准。二是企业采取多种措施后仍然需要裁员的,要严格按照《劳动合同法》和《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进行。用人单位一次性裁员40人以上的,应事先通知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一次性裁员20人以上,或虽然不足20人但占职工人数的10%以上的,应当提前30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向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报告。三是企业规模裁员解除职工劳动合同的,应按照《劳动合同法》的有关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并做好职工安置、社会保险接续、失业保险待遇享受、再就业培训等各项工作。

(三)加强政策落实,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进一步明确目标和责任,加大对已经出台和即将出台的有关政策措施的落实力度。迅速建立务实高效的协调促进工作机制,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要加强协调,紧密配合,努力营造有利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良好环境。进一步创造条件,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各高校要顺应形势,紧盯市场、企业和社会需求,切实增强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要齐心协力、千方百计的促进甘肃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

一要全方位开拓就业渠道。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要发挥带头作用,力争招聘人数不低于去年。要鼓励和引导重大科研项目单位和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聘用或吸纳高校毕业生。要鼓励更多的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和应征入伍报效国家。二要全面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抓紧制定有关配套政策和具体实施办法,确保各项政策具有可操作性,使高校毕业生真正享受到政策的实惠。三要全面开展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高等院校要做好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政府有关部门要不断完善公共就业服务。要加快实施毕业生见习计划,认真做好困难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援助工作。要加强人力资源市场管理,严厉打击以职业介绍为名对高校毕业生进行欺诈、传销等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造良好环境。

(四)拓展培训内容,实现就业、创业多元发展

劳动力技能总体水平偏低是甘肃省产业结构调整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当前应抓住金融危机这一机遇,大范围开展劳动力技能培训,以做好人力资源储备工作。劳动力技能培训对农民工尤为重要,既可以切实提高农民工的劳动技能,同时也可以缓解农民工的就业压力。技能培训以满足实际需要为目的,注重实践,能切实提高参训人员的技能素质。培训所需经费由财政负责,个人无需承担费用,可由政府提供就业培训券。另外,还可在全社会组织开展大规模的职业培训,将更多的城乡劳动者组织到职业培训中来,使得劳动者在提高就业能力和素质的同时,能够使失业找工作者处于一个积极准备就业的状态。同时,贯彻落实《就业促进法》和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指导意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和支持有利于扩大就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和服务业更好发展,从而更多吸纳就业。应届大学毕业生和返乡农民工是创业的主力,建议相关优惠政策的重心应以他们为主,充分考虑到其群体特征和实际需要,尤其要在资金上提供支持。可考虑设立创业风险投资基金和创业风险担保基金,前者直接为创业者提供资金资助,后者为创业者申请贷款提供担保,以发挥政府资金的杠杆机制和引导作用,实现就业、创业的多元发展。

(五)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坚持失业救济与促进再就业相结合

目前,甘肃省还没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从就业的角度出发,政府要积极实施再就业工程,建立就业网络体系,加强失业保险制度、再就业培训制度、再就业服务制度建设,使失业人员有较为稳定的生活保障,并能提高其知识素质和技能水平,保障其拥有再就业的机会。

促进再就业对于失业者的自救尤为重要,这是由输血功能向造血功能的转变。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其在各个产业中的广泛运用,结构性的失业问题日益突出。职业培训和转业培训是解决结构性失业的主要措施。失业保险不能只满足于使失业者有一定的生活保障,还应当积极促进和帮助他们经过培训实现再就业。失业者只有实现了再就业,才能在社会上得到真正的“保险”。失业救济不是最终目的,只是暂时的手段,再就业才是解决失业问题的关键。因此,从失业保险基金中拿出部分用于失业者的再培训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而要想做好这个工作,用好、用活这部分资金,关键是加强再就业服务体系的联合运行。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影响还在加深。从甘肃省来看,受金融危机时滞传导作用的影响,经济运行困难明显增加,企业经营难度加大,在原有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三峰叠加”矛盾尚未完全解决的情况下,又面临着稳定企业就业、解决返乡农民工就业和安置大学生就业的新问题。全省城乡就业新旧矛盾相互交替,扩大就业和稳定就业的双重任务异常严峻。因此,积极应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采取行之有效的促进就业的措施,认真贯彻和落实国家制定的应对金融危机的各项政策,才能将这场影响全球的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昌明.金融危机对我国劳动就业的影响分析[J].中国经贸导刊,2009,(2).

[2]栾茂峰.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就业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

[3]刘燕斌,陈玉萍.应对金融危机各国促进就业新措施[J].职业,2009,(13).

[4]李德,郝秋华.对当前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就业问题的反思与探索[J].南方论刊,2009,(1).

[5]陈冠群.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就业市场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财经信息资料,2009,(6).

[6]中国劳动力市场.世界各国应对金融危机所采取的措施[EB/OL].lm.省略/gb/employment/2009-07/03/content_310738.htm.2009-07-03.

金融危机后的经验教训范文9

【关键词】 研究性教学 教学方法 实践能力 创新能力 国际金融

研究性教学模式是在综合布鲁纳的“发现学习模式”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学说”的基础上构建的一种教学模式,它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为一体。推进研究性教学是高等院校实现教学和科研有机统一、实现办学目标、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2005年,我国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要求:推动研究性教学,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自此,我国一些高校逐渐将研究性教学理念融入到教学改革中,并在不同层面开展和实施了研究性教学。但总体而言,我国高校研究性教学模式仍有待于进一步深入。

《国际金融》是经济、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学生必修的理论基础课。近年来为满足社会对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需要,一些非经济专业,如工商管理专业也将《国际金融》列为一门重要的必修课程。《国际金融》具有教学内容丰富、理论性强、涉及面广、信息量大等特点。根据中国地质大学几个专业的教学计划,《国际金融》课程在第三、四学期开设,学生之前的选修课程有《高等数学》、《西方经济学》、《应用统计学》、《货币银行学》等。这就意味着,在学习这门课程之前,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经济学基础及与本专业相关的知识积累,而研究性教学在学习方式上的探究性特征要求学生在已有知识积累的基础上,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主动探索。基于以上分析,本校学生已经具备了对《国际金融》课程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条件。本文将在分析《国际金融》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国际金融》课程的特点,围绕学生的知识结构、学科背景,论述研究性教学在该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

一、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1、课程内容陈旧

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国内改革开放的深入,国际金融领域的新事物、新现象、新情况层出不穷,实践的动态发展决定了《国际金融》课程的发展性和动态性,也决定了这门课程教材的滞后性,如国际金融市场包括:期外汇市场、远期外汇市场、国际货币市场、国际资本市场、黄金市场、欧洲货币市场和金融衍生工具等内容。近年来,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量迅速增长,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也日益深远,而当前教材中的金融衍生工具及其创新的相关内容的权重却偏低。

2、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与《国际金融》课程密切相关的实践教学主要包括认知实习、教学实习和上机实习,前两项属于校外实习,上机实习则在校内实验室完成。近年来由于企业改革和学校体制改革的深入,在安排校外实习和实施上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学生实习内容趋于形式化。本校实验室的模拟教学缺乏对国际金融业务的实践经验的掌握和对复杂教学软件的应用操作经验,因此上机实习质量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如何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也需进一步探索。

3、学生学习主动性不足

由于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依赖和惯性,许多学生总是习惯于在教师的主导下,把自己定位于知识的接受者,总体表现为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差,与教师缺乏互动性。再加上教学学时数的限制,如果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难免会让学生感觉枯燥难学,达不到预想的教学效果。

二、研究性教学探索与实践

1、研究性课堂教学

(1)精选教学内容。重新制定《国际金融》教学大纲,更新部分教学内容。比如根据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新的培养目标,在国际金融市场方面,要加大金融衍生工具及其创新相关内容的权重。根据经济学专业新的培养目标,可结合数学工具进行突出数理逻辑和数学分析思维的培养。例如作为当前最重要的风险管理方法之一,VAR(风险价值模型)被运用于金融风险管理的各个方面。为了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考虑到不同金融衍生品具有不同特点的这一事实,可引导学生针对中国新兴的CDS市场及期权市场,基于VAR模型对不同金融衍生品的风险进行测度比较。

(2)利用课堂教学开展研究性教学。课堂教学是研究性教学的重要平台与形式,如何科学、合理、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是研究性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为深化《国际金融》教学改革,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要与时俱进,实施主体参与、互动式的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方法,转向问题解决式教学方法。通过与学生共同讨论、研究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查阅文献,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甚至还可倡导由师生共同完成《国际金融》某些章节内容的讲授。教师可先进行研究性课堂教学设计,根据教学大纲将教学内容分解成不同研究专题,分配给不同学习小组,对备课提出明确要求,并从教学内容的导入、上课情境的设置、如何组织课堂语言等给予指导。例如在讲述国际金融危机时,教师可按照时间的脉络顺序将危机分成1982年的债务危机、1994-1995年的墨西哥危机、1997年的亚洲危机、1998年的俄罗斯危机、2008年的美国危机、2009年欧洲债务危机等研究专题,同学根据自身的兴趣自主结成各专题学习小组。各小组成员根据专题要求,分工协作,查阅、整理、归纳资料,并配以精美的多媒体课件,然后由专题学习小组选派代表对所承担的专题在课堂上分别从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起因、传导机制、影响和应对策略、对金融监管的启示等方面进行汇报、讲解,其他各组针对报告展开研讨,最后教师就关键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促使学生加深理解,并对教学内容进行点评、补充和归纳升华。以上教学方法充分体现出研究热点、自主学习以及团队协作精神,增强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自主性学习获取相关知识,再经过小组内部的交流合作以及课堂讨论更清晰地掌握理论,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竞争能力,真正实现了师生互动,教学相长。

2、研究性实践教学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化,高校已经不仅仅是培养学科精英和研究人员的阵地,而且越来越多地承担着为行业企业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责任。鉴于此,应将实践领域的重大变化反映到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计中去。研究性实践教学包括研究性实验教学、学生申报各级创新性计划项目和学生参与教师科研课题三个方面的内容。

(1)强化实践性教学,加强实验室建设。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实践性特征倡导学生通过多样化实践形式主动获取知识信息,并将获取的知识信息综合应用于实践,从而不断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习效果,本校与校外多家有国际金融业务的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稳定的专业实习基地,保证了学生实习项目的多元化及实习过程的规范化。

在校内上机实习方面,本校加强了实验室的建设。特别是为准备申报教育部的经管实验示范中心(省级以上),本校购置了一套《国际金融实训系统》仿真模拟平台,该平台与企业运营模式高度一致,企业案例配套了“实务知识”与“专家经验”,真实再现了国际金融业务的实践场景,特别是外汇交易平台,与全球外汇行情24小时同步,学生以实习工作任务为驱动进行外汇虚拟交易,能更切实感受外汇金融操作的收益和损失,不但有助于提高学生对金融市场和金融交易的业务操作能力,还培养了学生不断根据经营环境及政策的发展变化进行调适的观念与能力,增强了风险控制意识。实验室还购置了与金融教学软件配套的金融数据库,在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运用数据库了解前人研究成果和最新研究动态,有助于提高分析并解决当前国际金融领域存在的各种问题的能力。实验室建设为《国际金融》课程研究性教学提供了实践平台,也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学科和实践发展的趋势。

(2)组织学生申报各级创新性计划项目。本校非常重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工程”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的要求,从项目运行平台搭建、指导教师选拔配备、教育教学条件保障、经费支持、项目实施效果监管以及激励机制等多方面入手,构建了全方位创新创业服务体系,为学生及时开展项目研究、培养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创造了有利条件。而教师在研究性教学时,根据学时和学生专业不同,以热点问题与教学内容相结合提出的研究课题为线索,可有针对性地、有区别地组织学生申报创新性计划项目。以《国际金融》为例,在对经济类学生进行教学时,可结合美国金融危机,引导学生组队探究美国日益悬殊的贫富差距。自2008年华尔街因自身不负责任的行为酿成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美国社会对华尔街的责难和非议就从未平息。华尔街虽已逐渐恢复元气,却未能和普通民众共度时艰,反而热衷于内部分红,这使得积蓄已久的民怨最终爆发。2011年9月发生的“占领华尔街”事件的直接导火索正是华尔街大银行要向消费者收取更高的账户费用,从而转嫁因金融监管改革法给银行带来的成本负担。这场运动的示威者最关心的议题就是贫富差距,他们以“我们是99%的美国人”为口号,强调了收入分配不公造成的富者愈富、穷者愈穷的问题。通过组织经济学专业的学生收集与贫富差距最直接相关的数据(基尼指数、群体收入和贫困率等)进行项目研究,探究贫富差距为何在这世界最发达的国家如此悬殊并正在日益增大的现象,总结这种现象对美国的影响、意义以及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有何借鉴,并从税收政策、金融管制和竞选赞助法案等政策层面提出解决建议等。而在对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进行授课时,可侧重引领学生研究金融消费与阶层固化的关系来强化创新能力训练,如以IT行业的工作群体为例,以探索财产性收入在金融消费和社会管理中的安全阀作用问题为基础,通过分析金融消费在现代市场背景下的现状,归纳金融消费与其他消费的消费取向和阶层特征,对比研究国内外IT行业金融消费的异同等,重点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决策能力。

(3)引导学生参加教师科研课题,拓展研究性教学。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教师科研课题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较高境界。研究性教学强调将教学过程看作是研究过程,强调科研过程是有效的教学环节等。在师生的深层次交流合作中,学生明确了研究方向,教师也深化了对科研课题的思考。目前,本校已有多名学生参加到与《国际金融》课程密切相关的教师科研课题当中,如一项是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 “环境管制、自主创新对中国FDI资本效率影响研究”(10YJC790281),另一项是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开放基金)“资源型企业海外并购风险管控研究”(G2012007B)。在项目研究中,学生在教师的教导下,通过一系列的努力,不仅完成了《国际金融》的课程学习,获得了科研训练的机构,也为实习报告、毕业论文的撰写以及学科竞争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在研究性教学模式下,教师组织学生探究,不仅完成了自己的科研成果,提升了科研能力与水平;同时又将自己的科研成果引入到教学过程中,拓展了研究性教学,完成了教学任务,教学水平也得到提高。

三、结语

在《国际金融》研究性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实践时,还存在着时间不充分、组织难度大、未能和相关学科的课程建设相结合等问题。为提升本科教学质量,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创新人才,在下一个阶段的课程教学中,还需为发挥研究性教学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上的优势而继续探索实践。

(注: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2012M511294),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环境经济研究中心开放基金(H2013004B)资助。)

【参考文献】

[1] 张俊超、吴洪富:变革大学组织制度,改善教学与科研关系[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

[2] 谢浩、侯小刚、卢平:“热力发电厂”课程研究性教学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3(2).

[3] 唐杰、林立、刘家芳、李海娜: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研究性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3).

[4] 罗琴、马进军:《消费者行为学》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现路径[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