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德育的政治功能集锦9篇

时间:2023-08-20 14:58:49

德育的政治功能

德育的政治功能范文1

一、国家的法律法规对思想政治课德育功能的科学定位

新课程标准规定:“思想政治课是中学的一门主要学科,是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基本常识和社会主义政治、思想、道德教育的课程”。它对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社会主义的思想品德起着重要的奠基作用,是中学德育的主要途径之一。《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也提到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理论教育和品德教育的主渠道和基本环节。

二、思想政治课和其它德育教育的关系

学校德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理论性教育(思想政治课),日常思想教育(政教处、班主任、教学行政人员),学生自主活动(团队、学生会)。在学校思想政治课中,我们既发挥德育各渠道的整体作用,又要发挥思想政治课的主要作用,思想政治课是道德教育和良好个性心理品质教育的主渠道,作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和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基本环节,但思想政治课毕竟只是学校实施德育的一个局部,主要是通过理论性教学为学校德育功能的完成提供知识基础和理论支撑,给学生以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相对于学校整个德育而言,这一作用又有局部性质。思想政治课与时事政治教育、学校日常思想教育工作以及其它各门学科,既要明确分工,又要密切联系,相互作用,相辅相成,才能共同完成。

三、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

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相比,有以下几个特点:

1.全面性特点。思想政治课是向学生传授马列主义、思想的基本观点和其它有关的社会科学知识,涉及到多方面的理论问题,在传授这些基本观点和有关常识的同时,也就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教育和个性心理教育,充分体现了德育功能的全面性、完整性和养成性。

2.教育性特点。基于思想政治课在本质上是一门“德育课”,对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品质起着重要的奠基作用,因此与其它各科相比更具有教育性。国家教育部将中学政治课定为思想政治课,有助于我们对思想教育课的教育性有更清醒的认识。

3.时代性特点。时代性,主要是与国内、国际基本形势和任务相适应,基本形势和任务对思想政治课具有制约作用,同时又给思想政治课以生机和活力。可以说,思想政治课之所以常青,原因之一,就在于它的时代性、针对性和战斗性,这就是思想政治课不同于一般知识课程的一个重要特征。思想政治课这一特征越鲜明,它的教学实效性越强。这就要求思想政治课要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青少年的思想实际,求新、求活、求近、求实,“小课堂”联系“大社会”,精心设计,精心施教,不断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和思想觉悟。

4.直接性特点。思想政治课相对于数理化等学科德育功能的潜在性而言,学生可以从政治课的教学内容中,通过基本事实(材料、数据、资料、图表)、基本知识、基本原理、方法及其适用的学习,从与教师面对面的情感交流中直接地具体、生动、形象地感知什么是真、善、美,应该拥护什么,反对什么,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从而把理论知识通过认识转化为信念。

5.主导性特点。按照新课标准,中学思想政治课每周3课时,其中1课时用于时事教育,有时间保证,有教师保障这些特点,决定了思想政治课在中学各学科中居主科地位和在德育工作中起主导作用。

要完成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任务,使德育功能得到有效地发挥,坚持课内外相结合,取得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密切配合,我们政治课教师应这样做:

第一,强化德育意识,弄清思想政治课德育的功能,优化课堂结构,充分利用教材本身所固有的德育因素,根据已定的德育目标,坚持正面硫导,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建立开放的教学体系,开辟第二课堂。例如建立“法学兴趣小组”、“时事兴趣小组”等,力求知识性和教育性的统一。

第二,党的方针、路线、政策出台时,教师要宣讲,办专栏,搞讲座,作报告,起宣传员的作用,可利用多媒体校园广播系统,组织学生收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节目,组织学生订阅《半月刊》、《时事》等刊物,养成学生关心时事,关心政治的良好习惯,不断扩大政治视野,增长政治知识。教师可组织学生搞时政知识竟赛、专题辩论会、新闻会、演讲会、有奖征文竞赛等,开展德育实践活动。

德育的政治功能范文2

长期以来,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在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往往比较注意狠抓双基,重视科学知识的整体性,强调知识掌握的系统性和逻辑顺序渐进,但对于确立学生的政治素质、培养道德品质、发展能力等方面比较忽视,这是一个很大的失误,其实质就在于忽视了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属性,把它仅仅看成一门文化知识课,而且还忽略了其他的教育途径的作用,如班、团、队的组织活动、课外活动以及社会、家庭的教育活动等。这在事实上而不是主观上把思想品德课置于封闭状态之中,形成单一的说教模式,这种状况严重淡化和削弱了思想品德课在思想品德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和主渠道作用。为了适应当今世界国际竞争的要求,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要切实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实行素质教育,首先应把德育放在首位,中学思想品德中的教材、课堂教学能起到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载体”作用。因此, 如何充分发挥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这是广大政治教师必须认真研究探讨的一个重大课题。为此,我觉得要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努力:

首先,思想政治课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应永远成为学生崇尚的偶像。教师自然就是教学内容的率先实践者、领悟者,必应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完善的人格。如果政治课教师的师德形象差,学生会因鄙视政治课教师的人格而对政治课的科学性和可信度产生怀疑,从而也影响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德育功能的发挥。相反,如果思想政治课教师的形象高尚、作风严谨,学生就会由敬佩老师的人格而坚信思想政治课的科学性,认识到学好政治课也能够像老师一样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从而充分地发挥出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育人功能。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师应是一个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应具有高度的敬业精神,热爱教育工作,热爱学生,关心学生,严格要求自己,严于律己,为人师表,对学生要像父母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生活上体贴入微,学习上关怀备至,政治上高度负责,耐心教育引导,才能在育人过程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同时,教师要充分发挥育人的表率作用。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楷模,是表率,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要首先做到。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在教学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只有身先士卒、率先垂范,他的教育才有威力,才能在学生的思想深处,打下深深的烙印。很难设想,一个出言不逊、懒散成性的政治课教师能教出勤奋上进的好学生来。可见“身教”重于“言教”。具有表率作用的爱心,才能育出新时代绚丽的花朵。

总之,政治课教师必须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努力使自己成为政治思想过硬、道德情操高尚、专业特长优秀、奋发向上的、有理想、守纪律的优秀教育工作者,并用自己的赤诚爱心,去关心、去呵护、去精心培育、耐心施教,才能为社会培养出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其次,教师应该真诚关心和爱护学生,不仅在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给予关心,而且要具体体现在实际行动上,无论是优生还是后进生,我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栽培他们,用爱心去感化他们。尤其是后进生,我会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多激励的办法做好他们的转化工作。益彰班的唐浩宇、司卫、李雨同学,以前上课好像跟他们无关,做作业他们也是应付,后来我想:他们主要是对学习没有兴趣,作为老师我们不能光看到学生的缺点,还要从他们身上找到他们的闪光点,然后从他们的闪光点入手,逐渐培养他们的兴趣。比如,每次劳动,他总是特别积极,干得起劲,另外,他还十分有礼貌,每次见到老师远远就笑着打招呼。一发现他们有进步,就及时表扬,然后还会微笑着对他们说:“今天作业完成了吗?我要检查的啊!”随时随地,我会用微笑去鼓励他们,在他们犯了错误时,我也从不大声训他,而是以一颗宽容而博大的心去感化他们、激励他们。经过努力,他们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课堂上还积极举手发言,我想,这大概是我们说的爱心教育吧!

德育的政治功能范文3

关键词:德育现状 政治课堂 德育教育

一、更新观念,切实把德育目标当作必须完成的教学目标之一

新课程标准更加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提出基本要求。特别强调课程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品行及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作为教师应改变以往片面追求学科成绩的不合理的教育观念,及时更新以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人的行为是在观念的支配下进行的,有什么样的观念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作为政治教师应把德育教育看作与传授知识同等重要的地位。英国教育家纽曼曾说过:“学校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灵魂,健全地到达博雅的高度,即具有完整的人格。一个心灵健康的人做什么事情都可以;一个灵魂健全的人做什么事情都更容易胜任。”一个人只有拥有健全的人格、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才有可能为社会做贡献,这应是教育的首要目标。否则一个人的学识越多、能力越强有可能他对社会的危害反而越大。简言之,对学生教育要“先成人,再成才。”作为学校德育教育主渠道的思想政治课堂如果只注重对考点知识的传授而忽略德育教育,绝对是不合格的课堂。作为中学政治教师,应切实地把握住思想政治课的内涵,全面深刻地理解政治课的教育教学目标,把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协调统一到课堂当中,真正做到教学目标的三维统一。

二、更新方法,注重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作为新时代的政治教师应与时俱进,及时更新陈旧的德育教育方式方法。改变以往把让学生乖乖听话为目标,以枯燥的理论为内容进行简单的机械的说教进行德育教育。时代环境在变,学生在变,倘若教师还抱着“以不变应万变”的心态及方法进行德育教育,那注定是吸引不了学生的,效果当然也就不明显。对于增强德育教育的实效性,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

(1)认真研读、挖掘教材,找到适当的德育切入点。高中政治课堂毕竟不是纯粹的德育课堂,因此德育教育必须结合教材,在教材中寻找适当的切入点进行德育教育。巧妙的切入点可以让德育自然而然、水到渠成,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如果只是把德育生硬地镶嵌到课堂上会显得别扭,效果自然不好。例如在《经济生活》第六课《投资理财的选择》中,笔者在讲授“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 时就结合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了诚信教育,且并非是简单说教。结合教材的案例,给学生简单拓展了当前我国正在进行诚信体系建设,指出如果一个人对银行没有诚信的话贷款就不方便、交通违章购买保险就要多出钱、考试作弊就要受处罚等等。从实用的角度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诚信的重要性,增加学生对诚信的认同感,使其自觉形成诚信意识。从当时课堂学生的反应来看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2)构建和谐课堂,创造宽松的课堂氛围。和谐发展是教育的理想状态,也是新课程改革极力倡导和追求的价值目标,只有在民主、宽松的氛围中,在师生平等的对话中,学生才能充分地展示其个性,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如果我们在课堂上都要求学生毕恭毕敬、正襟危坐,那么学生与老师的关系也自然会有隔阂,而这种隔阂感会让学生不敢或不愿意说出自己的观点,甚至对老师话也缺乏认同感。古人说:“亲其师而信其道”。要让学生‘亲’其师,就应努力建立平等的朋友式的师生关系。朋友式的师生关系,会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了心理认同感,学生对老师有认同感自然对老师的话也就有认同感,这时候我们对其进行德育教育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要使我们的政治课堂有一定的自由度,要努力营造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氛围,目的是获得学生的心理认同感。

(3)激发、引导学生发挥主体地位以实现自我教育。根据新课改的精神,课堂要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在课堂上进行德育教育,同样应该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是在方向上给学生以把握和点拨,大胆放手让学生去完成自我教育。学生在彼此的启发甚至争辩中完成的自我教育比教师枯燥的说教效果要好得多。例如笔者在讲授《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时,一位同学突然提出“中国的选举都是假的,中国的民主也都是假的。”看着这位同学一脸的不以为然,我并没有直接去否定他的观点,而是觉得这是一个进行国民意识教育的好机会。所以我提醒其他同学思考这个问题,并得出自己的观点。然后我临时给出几分钟时间让同学思考讨论,接着没等我点名就有同学站起来驳斥那位同学的观点:有的从中国民主的发展历程角度考虑;有的从不同选举方式的选择角度考虑;有的从我国当前的客观情况考虑,等等。接着我进行了简单的总结:我国的民主、选举虽然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根本性质是好的,正如刚才几位同学的发言。最后那位同学也认同了我们的观点了。那节课虽然我原本的课堂节奏被打乱,但我觉得非常值得,因为这是一次很成功的学生自我教育,完成了一次很好的国民意识教育,而且对教材知识进行了自学和运用。我想这比我直接的讲授的效果要好得多。

德育的政治功能范文4

一、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强化德育教学的重要性

1、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强调进行德育功能的培养是顺应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

步的客观性要求

目前我国的主要目标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世界上强大的国家,这就要求我国的接班人不仅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更重要的是要养成高尚的道德品质。但是目前仍有很多的拜金主义、诚信缺失的现象出现在社会上,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还是人们的道德素养不够高,不狂热否认的是我国的德育教育还存在很大的缺失。要想建设强大的国家,首先要塑造一个强大的民族精神,培育出具有高尚品德和素养的高素质人才,重塑社会的道德体系,从而杜绝道德缺失的现象出现。

2、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强调进行德育功能的培养是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的要求

由于高中阶段正是高中生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养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一阶段对高中生进行德育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关系到高中教育是否可以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关系到是否可以培养出具有社会责任感、具有强大的爱国主义和良好的道德素养的新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所以,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强调进行德育功能的培养是肩负着国家的振兴和昌盛的重要历史使命,使历史的必然选择。

3、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强调进行德育功能是全面落实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现行的新课标教学要求中明确规定,要培养出具有高素质、高能力的人才。高中的思想政治课程对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起着导航和引导的作用,新课标的教学要求中明确指出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价值观、人生态度和情感。所以,思想政治课程作为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的一门课程,其主要的教学任务是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的发展,教师在进行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不能仅仅局限在培养学生的知识和学习能力方面,教师必须要明确教学主旨,加强对高中生的德育功能的培养。

二、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强调进行德育功能的紧迫性

众所周知的是虽然思想政治课程经过了多次的改革,但是课堂始终是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主要阵地,教师只是一味的强调课本知识,忽略了培养学生的德育教育,我们可以从以下一个方面看出:

1、学科教育趋向于功利化发展,重视智力教育,忽略培养学生的德育教育

由于目前的教育方式主要是应试教育,这就使得思想政治课程成了学生升学的工具。由于高中文理分科,文科班在学习思想政治课程时,教师往往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如何应对考试、如何得高分上,这就造成了政治课程的教学目标落在了知识点的传授和应试技能的培养之上,这样思想政治课程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价值的追求等方面的目标完全就被忽略。理科班由于高看不涉及思想政治的考试,思想政治更是被沦为了教学的边缘,其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功能根本就无法实现。

2、学科教育趋向于表演化教学,重视形式,忽略教育的内容

虽然在诸多的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会通过对课程进行一些合理的设计,例如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举行一些关于德育教育的视频等,但是由于缺乏及时的指导和点评,使得这样的德育教育的环节只是流于形式化和表演化。教师的出发点并不是培养学生的价值观、态度和情感,只是为了应付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教学的评价进行的表面上的德育教育,所以这样的德育教育内容匮乏,缺乏实际的德育教育的意义,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效果也非常差,甚至对一些学生起到了相反的作用。

3、德育教育的主体缺失化严重,重视教育,轻视学生的感悟

在高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老师是非常重要的。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对思想政治课程在培养学生的德育方面的价值有深切的认同,同时教师还要应用合理的教学手段,在进行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省和反思,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引导学生主导参与到价值的选择和价值的判断中去,学会分辨善恶美丑,实现培养学生德育的教学目标。

德育的政治功能范文5

【关键词】新课改;思想政治课;德育教育;探索

中图分类号:G423.07

在新课程改革稳步推进的形势下,思想政治课教学出现了可喜的变化,譬如,一些教师越来越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使学生学习主动性得到了极大的发挥;但由于升学的需要,学生、家长和学校过于看重考试成绩,而思想政治学科考分设置又比较低(有的学校自主招生思想政治科干脆不考),思想政治课自然就成为了众人眼中的“副课”、“小科”,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正因如此,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表现出来的老师难教,学生厌学的状况还是没有根本性的改变;其教育教学的效果也不能令人满意,认真学习的学生只是重视分数,为分数为升学而学习;不重视的干脆是敷衍应付,甚至根本不学,更不用说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了。

如何走出目前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的困境,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真正发挥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本人在教学中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收获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一,树立“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本”的思想政治课教学理念,坚定思想政治课的育人观念。

由于高考中考等选拔性考试的客观存在,迫使思想政治课教师不得不为提高学生分数而教学,认为只要教会自己的学生能够准确地、全面的回答出综合性试题,甚至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就算很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而在如何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方面,在教学中虽有所渗透,但并不刻意追求,使思想政治课的德育效果收效甚微,其实这并不是思想政治课新课改的本意。

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师,不仅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这一观念虽然提了几十年,但并没有深入每一位思想政治课教师的心灵深处,更没有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真正体现出来。思想政治课教师是思想政治课的执教者,是增强思想政治课德育实效的主导者,要尽力排除“应试教育”和社会不良因素带来的负面影响,立足思想政治课这个岗位,教书育人,坚信“只有自己坚定,才能使人坚定”,不断加强政治理论修养,不断增强自己对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信仰和情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考虑,把学生作为思想政治课学习的主体,根据教材中每个部分的德育目标,选择科学的、学生乐于接受的教育教学方法,真正让学生从思想政治课的学习中去领悟知识观点和做人的道理。

第二,正确处理好认知目标、能力目标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三者的关系,不可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完成。

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往往把认知目标的达成度作为衡量一堂课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其根本缺陷在于将认知从情与意中剥离出来,将真从善与美中抽取出来。这种评价体系指导下的教学把学生仅当作认知的机器来对待,致使课堂教学丧失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功能,也难以真正实现过程与结果,认知目标与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诸方面的统一,没有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我国新课程改革,深刻分析了基础教育存在的弊端和问题,鲜明地提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一根本性理论的突破,对于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健全的人格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师要抓住这一契机,通过自己的创造性劳动,努力实现这一教学改革理念的转变。

第三、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发挥先进人物和重大时事的德育功能

现今,绝大多数学生对时事学习抱有浓厚的兴趣。他们渴望了解国内外政治风云的变幻;渴望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渴望了解新时代的先进人物及其典型事例。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充分利用时事教育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学生的特点,充实教学内容,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我及时从互联网上下载重大时政、先进人物的视频资料,在课堂教学中加以运用,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课堂学习中,给学生灵魂产生强烈的震撼力,使学生接受思想的洗礼,很好地达到提高思想道德境界的效果。如让学生观看感动中国人物的视频片段,同学们被华益慰的“不拿一分钱,不出一个错”的高尚医德,经大忠“舍命救百姓”的无私风范,孟佩杰“不离不弃、任劳任怨、恪守孝道、乐观”的优秀品质和“断臂王子”刘伟的“自强不息、不向命运妥协”的可贵精神感动得热泪盈眶,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并内化为自觉的行动,受到学生的喜爱,收到了较好的思想教育效果。

事实证明,思想政治课教师只要善于收集利用社会时政热点和典型事例,培养学生关心时事的习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明辨是非,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学会做人、做事,思想政治课的德育目标就能得到真正贯彻落实。

第四、改革教学方法,实现优化教学,调动各种因素,完成思想政治课的德育教育任务。

就一堂课的教学来说,要实现一定的目标,必须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选择某种主体方法,辅之以其他方法,进行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以达到教学效果的优化。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研究性学习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方法,对实现思想政治课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其基本的做法是要使学习变成一种思考活动,这就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尽量使学生出现疑问,特别是思想深处的疑点、盲区,然后加以引导,从学生以往的思想储备中,找出问题的答案,这个方法既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又提高了学生的思想认识。

德育的政治功能范文6

步提出提高中学思想政治课德育实效性的对策。

关键词 高中思想政治课 学生 思想道德教育一、高中生的德育状况及原因

高中学生思想主流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传媒技术的不断进步,思想上仍存有诸多问题,例如:在诚信及待人接物等日常生活中,少数同学缺乏一种真诚,部分学生凡事不从自身找问题,怨天尤人的思想情绪较为严重,做事缺乏认真,投机取巧,办事无原则,随心所欲,对何为学业有成以及学后的归属问题认识上有偏差;对社会热点及钱、权的关系认识不足;为人处事缺乏礼让,心胸狭隘,不能宽以待人。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社会生活的影响。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生活表现得错综复杂。同时大众传媒良莠混杂,面对着迅速的社会变化和复杂的社会影响,一些不谙世事的青少年学生容易受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消极思想的影响。

其次,家庭教育的影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子女是家长理想实现的寄托等思想一直是困扰家庭教育的主要问题。而如何科学地、民主地、适宜地、有针对性地培养和教育孩子,对大多数家长来说,在知识、方法等方面都是极为欠缺的。在传统观念影响下,溺爱、棍棒教育、攀比追风、重养不重教等成为家庭教育的主要形式,而根本不去过问其所作所为是否真正为子女理解或是否适合自己的孩子。其结果使得不少学生性格孤僻、自私、注重享乐、内心压抑、无法与家长沟通,得不到理解,影响了其身心正常的发展。

第三,学校应试教育的影响。在传统形式的学校教育中,由于高考仍然具有“指挥棒”的作用,所以对学生的评价还是主要集中于知识的学习,只要学科知识成绩好便可以一俊遮百丑。这种应试教育的思想和评价机制导致教师、家长、学生、社会只看分数,过分重视考试成绩,而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却被忽略了。

第四,学生心理及生理的影响。随着智力的发展,高中生的逻辑抽象思维能力逐步占据主导随着智力的发展,高中生的逻辑抽象思维能力逐步占据主导地位,开始以批判的眼光来看待周围的事物,喜欢质疑和争论,但由于受知识能力及社会阅历的限制,看问题比较片面和偏激,容易夸大对社会负面影响的理解,因此,对于思想政治教材的德育观点往往持逆反态度。

第五,思想政治课教育方式、方法不当的影响。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由于教育方式、方法不恰当,导致大量的课堂教学时间被教师不必要的讲解、纯粹的灌输、喋喋不休的讨论、翻来覆去的提问,以及各种形式主义的教学浪费了,以至将知识的传授和道德教育割裂开来,结果导致德育效果不佳,甚至使学生产生抵触心理。

二、进一步提高中学思想政治课德育实效性的对策

教育学家赫尔巴特认为:“中学德育工作是教学最高、最后的目的”。 当前,德育环境和形势呈现出个性化、生活化、实践化、主体化的趋势。高中阶段是学生生理和心理趋于成熟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如何加强德育工作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值得思考和探讨的问题。尤其是高中思想政治课,不仅是知识传授的过程,更重要的是道德、情感、人生观、世界观的培养过程,它是知识传授和情感培养的和谐统一。所以,作为一名政治课教师应当与时俱进,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以人的发展为本,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体验,培养学生的发展性能力和健全的人格,不断地强化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

首先,教师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着眼点不应该只是升学,而应该是全体学生思想认识水平的提高。“一切为了分数”的应试教育制度和观念是制约政治课德育功能发挥的主要因素。因此,我们要摈弃这种落后的教育观念,确立素质教育的思想,使老师和学生从考试、从分数的框框中解脱出来。

第二,教师要身体力行,教师榜样为先导。

俗话说,“才囊应满三千卷,人品当居第一流”,教师先要“学高”“身正”,方可“为师”“为范”。也就是说教师要先身体力行,要把高尚的道德品质化为自觉的行动,在平常的教育教学中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表现出来。“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要在课堂上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在正确的舆论和道德导向的指引下进行积极的思考和活动,在日常教学中做到“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让学生在无形之中就受到良好品德的熏陶和浸染。如教师上课态度严谨、板书工整、语言文明得体、注意生活小节,就能影响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

第三,教师要以人为本,坚持学生为主体。

传统的师生关系强调“师道尊严”,学生的心理受到压抑,学习积极性得不到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无法真正体现。新课改中的学生本位教学就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学,它强调构建一个民主、平等、和谐、宽容的课堂教学氛围,确保适度的心理安全,让学生不再为发表己见、追问教师、质疑教材而付出代价。对教学而言,坚持学生为主体意味着师生对话,意味着相互参与,意味着相互建构,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对学生而言,坚持学生为主体意味着学生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显,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坚持学生为主体意味着上课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一起分享理解学习内容——教师在课堂上通过言语、表情、动作流露的真情实感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感染力;而学生之间积极情感的互相感染,又会扩大情感的受益面;师生情感相互交叉,渲染出感人的情绪氛围,这一氛围又反作用于学生的心理,引起他们心灵的碰撞和激荡,产生出强烈的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理念与情感。

第四,教师要联系实际,使德育细化并落实。

新教材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具有生动、感人的特点和现实说服力,这不仅可以完成教学目标,而且有利于德育思想的渗透,让学生体验到“学而想用”。思想政治课中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是不是一两句话的问题,而是要将它的内容细化并融进日常教学之中,使德育和平常的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和学生日常生活结合起来。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要注意适时纠正学生的不当言行,落实巩固德育成果。如处理学生乱扔垃圾的行为时,教师应该及时制止予以教育,尽可能的亲自拾起丢入垃圾箱。我在学生中调查,发现学生认为自己的错误行为被老师制止时就已经意识自己错了,心中就已有了想改的动机。如果老师语气生硬就会产生抵触情绪,即使改了,也是思想意识深处认识不深刻。如老师亲自动手把垃圾捡起的话,自己就受到了强烈的震撼,真是不战而屈人之兵,那种德育功效就大不相同了。又如,在课堂上,我采取多角度认识和评价我的学生,不单纯依靠成绩,如果一个经常调皮捣蛋的学生某节课上能够安静的听讲,我就要在班里表扬他,而且肯定他这是一次对自己进而对班级负责任的表现。结果该学生在后来的课堂上就积极表现起来,学习也有了很大进步。最明显的是《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的讲授,几乎每一节课,我和我的学生们都可以讨论一下未来的人生,说说人生理想,社会责任,记得有一次,讲到人的价值的时候,我和学生们探讨了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进一步说到每个平凡的人的贡献,我问学生:爱岗敬业的普通人有没有贡献?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有!还有学生很着急得说出了解释:爱岗敬业就是贡献,体现社会责任,是负责任的人!我趁热打铁的又问,那我们呢?学生们的贡献呢?思考一下有学生回答:好好学习!以往,当说到“好好学习”班里就会有一阵嘲笑,可是今天没有,学生们都在思考。这时候,我说:对,这就是我们的工作,这就是我们的责任,做好自己的事情,不让父母家人担心,不给社会添麻烦,我们每个人都是负责任的,如果每个人都能这样做,社会将自然变得更加和谐。那一节课,适时地结束了,在学生们的思考中,在我的幸福感中。这样,把道德之准则转化为学生切实可行的生活中的小事情,在点点滴滴的做法中慢慢蓄养胸中“浩然之正气”,德育成果在不断细化落实中得到落实巩固。

总之,政治课教学担负着教书育人的双重任务,它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如何搞好政治课教学是每一个政治课教师都必须思考的问题,许多可行的方法有待于我们在实践中去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德育的政治功能范文7

“构筑政治大课堂,拓展教学新空间”的教学思路,就是要充分挖掘教材内涵,扩大课堂外延,开发一切可利用课程资源,密切联系学生实际和社会生活实际,课内课外相连,学校、家庭、社会结合,学科与学科整合,构建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的教学体系。进一步强化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社会功能和德育功能,使学生能够知、行、意相统一。

一、突出情境教学,实现“三线合一”

情境教学在政治课中最大的优点是,能够让学生通过经验性的活动获取知识,受到教育,并在知识的运用中培养创造力。教师应以活动教学为中心,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老师由台前退至幕后。例如初三的“模拟法庭”活动,老师只负责庭前准备工作的指导和参讼人员的培训,为学生创设一个模拟的“法庭”之境,诉讼内容和诉讼过程则完全由学生决定,诉中老师只作为一个旁听者出现,庭审结束后简单总结。这样一来,老师学生都得到了解放,学生因自主性的参与而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热情,从而知识掌握的牢固,理解的透彻,并且在经验性的学习中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

所谓的“三线”,即课堂教学、活动教学、情境教学三条线。如同一场舞台演出:课堂教学是演出内容,要注意避免无效劳动,强调一个“精”字;活动教学是主旋律,要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情境教学是场境设置,要能帮助学生很快进入角色,全身心的投入。只有“三线合一”才能达到最佳舞台效果。例如初三“消费者权益”部分的教学,我精心设计了授课方案,确定以“消费者有哪些权益、权益受损后如何追偿、根据什么追偿”三大快为本课主体内容;以商场购物和到消协投诉为活动方式;以虚拟商场和消协为场境。这样,学生如同亲临其境,在模拟活动过程中,切实感受到生活的气息,体验到生活中法律无处不在,增强了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提高了自我保护能力。

二、打破“知识本位”、“教本课堂”,课堂向家庭、学校、社会延伸。

课能堂教学不同社会生活联系起来,教学只能是纯知识化的教学,与人的个性化、社会化特点是相违背的,也不符和时代要求。教育的社会化、广延性特点要求学校教育必须面向社会、服务社会。

1、向家庭延伸。

从教多年,发现有这样一种不良现象被我们认可式的忽视了,就是不少学生在校与在家的言行表现存在着绝对性的差异。如:有的同学在校是个勤奋守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学生,在家却俨然是个好吃懒作、不尊重父母、作威作福的“小皇帝”、“小公主”;有的同学则反之。这种现象长期以来一直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孰不知这恰恰反映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严重脱节,是学校教育的社会功能“疲软”,最终导致的是学生人格的双重性。

本学期,我们有针对性的开设了《体验亲情》活动课,让学生通过模拟家庭的形式自编自演小品,精彩的表演中他们找到了自己生活中的影子,以一种别开生面的形式进行了一次自查自纠。之后,我们又开通了“家校热线”,结合家访、家长会等形式同家长保持经常性联系,互通有无,齐抓共管,促使学生知行统一、表里如一。

2、向学校德育工作延伸。

思想政治课作为德育工作的主阵地,必须强化其服务学校德育工作的功能。要对学生进行校风、校训、校规、校纪、集体主义教育。课堂教学要紧密联系学校生活实际,对学校的焦点、热点问题要高度关注,绝不能回避(如早恋、吸烟、喝酒、、打架、哥们义气等问题),要联系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如结合初一教材“朋友”,针对部分同学拉帮结派,讲“哥们义气”,我们开设了一节表演课。虚拟的背境材料是:小A被人打了,找朋友小B帮忙。问:小B应该怎样做?(有两种假设:1、帮,2、不帮)让同学们据此编排成节目进行表演。

表演第一种假设的,有两组表演非常成功。一组情节:小B运用法律知识耐心劝解小A,不能打击报复,小A愤然离去,并宣称要找社会青年帮忙。小B一边让人通知老师,一边同班长去追小A。在班长和小B的说服下,小A知错。而在老师的批评教育下,打人者幡然悔悟,主动找小A认错,两人和好如初。第二组情节:小B勃然大怒,找了几个朋友把那人痛打一顿,导致那人住院半个月,医疗费三千多元。对方诉诸法律,小A、小B及其朋友受到法律的制裁。最后该组同学贴出标语:哥们义气害死人!之后同学们进行了进一步的讨论,写出几篇优秀的小论文,在校报上发表后,反响极大。

3、向社会延伸。

学校教育的终极价值是社会价值,学生最终都将是踏入社会的人。要保证踏入社会的学生不是来自“异域的外星人”,就必须让学生知天下事,包括社会热点、时政要闻都应纳入政治课堂。在这一点上,初中各年级的思想政治教材中都有相应的篇章与之相联系,教师在处理教材时应机动灵活,正确处理教材与社会热点、时政要闻之间的关系,遵循社会时事服务于教材,政治教学服务于社会的基本原则。如在初四的政治课教学中,“港澳回归、、北约问题、‘三个代表’与‘两会’、环境问题、西部开发、扶贫、公民道德建设、择业”等等时政热点、社会时事要闻,都是不容忽视的社会课程资源。教师必须把开拓学生视野、增强学生使命感作为重要目标,广泛联系社会,敢于把课堂延展到广阔的社生活中。

三、打破学科界限,加强学科联合。

新课程理念下的学科教学,不再是单纯的“学科课堂”,更强调学科间的渗透,知识的整合,体现学科间的共融性。思想政治学科本身与文史知识、社会科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政治课要充分利用学科外课程资源,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1、政治课与语文

政治与文学是近亲,大部分文学作品都有一定的政治意义。如《水浒传》的等文学作品对了解封建社会的阶级斗争既有帮助,《红楼梦》对了解封建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既有帮助,诸如此类举不胜举。教师在教学中要莫择要引入,要莫让学生课外阅读,鲜活的事例对学生的学习功用是不言而喻的。另外,组织演讲、辩论、办报、搞社会调查,都离不开语文。

2、政治与历史

政治与历史是一对孪生兄弟,政史不分家。曾说:不了解历史就不了解现实。思想政治教学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教会学生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看待过去、现在和未来,认识、分析社会现象、基本国情、基本路线,才能够形成辩证的唯物主义历史观。

3、政治与地理

政治本身具有地域性,世界各国的社会发展进程和政治形态都有其自身的地域性特点和原因,只有很好的了解世界各国的人文地理概况,才能更好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多样性,和各种社会形态形成的必然性。再者,当前的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地理;国际形势和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离不开地理。如初四学习西部大开发、南水北调、、美伊战争等诸多问题都会用到一张地图。

4、政治与音乐、美术

思想教育与审美教育关系密切。音乐美术以其独特的魅力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热情,一首好的歌曲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一幅好的图画能激起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赏和热爱。教师在课堂之中放录音、挂彩图、放影片已经司空见惯,且效果极佳。

5、政治与其他

德育的政治功能范文8

一、学校德育的功利化倾向的表现及后果

1.学校德育的理性思索。学校德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的发展具有不容忽视的功能。其价值就在于“提高、扩展人的价值,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才能,就在于使人活得更有意义,更有人的尊严,人格更高尚,意识到自我存在的意义。”(注:孙喜亭:《人的价值、教育价值、德育价值》(下),《教育探究》1989年第4期。)只有人的价值提高了,才可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聚焦我们当前的学校德育,其过程就是教育者把社会所要求的品德规范传授给受教育者,受教育者形成这种品德的过程,具有明确的规定性和必须服从的强制性。“不顾品德内化规律,否定道德学习主体化,用规范宣讲取代心性修养的纯外砺过程成为中国德育现实的主流特征。”(注:檀传室:《德育美学观探索》,《南京师大1996年博士论文集》第4页。)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指的功利化倾向不同于伦理学上的功利主义。功利主义是一种伦理学说,它以“实际功效或利益作为道德标准”(注:杨昌勇:《也论德育的适应和超越》,《教育探究》1997年第3期。),认为“个人利益是人类行为的基础,要求公众利益服从个利益。”(注:杨昌勇:《也论德育的适应和超越》,《教育探究》1997年第3期。)而本文所说的功利化是指学校德育中存在的片面强调外在价值(社会公众价值),而忽视本体价值(育人价值),总要求德育出现即时的、显性的功效,忽视或轻视德育的长期效益。

2.学校德育功利化的表现。首先,在考虑德育新问题时,重政治而轻道德。长期以来,学校德育往往被涂上功利主义的色彩,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完全从属于政治形势的需要,而忽视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德育工作的内容和形式,主要是驱使青少年参加政治学习和大量的社会政治活动,忽视了对青少年的国民基础文明教育、行为习惯练习和道德情操的培养。其次,把现实生活中的品德新问题政治化。学校德育习惯以政治的立场和尺度,来熟悉道德新问题,把一些本来属于道德教育和评价的新问题,当作政治新问题来解决。如把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和其政治立场相联系,把道德品质的好坏,当做政治上是否可靠的依据,使一些本来属于道德范围内的新问题政治化;或者干脆从工具主义立场出发,把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当成政治上进身的手段,将学校德育窄化为政治教育,使德育无法获得相对独立的品格和地位,无法实现真正道德育人功能。行动上的偏差来自理论上的误解,把德育只理解为思想品德教育,轻易忽略了“小德”;同样把德育只理解为道德教育或道德品质教育,就会忽略了“大德”,使人迷失政治方向。因此,德育既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同义语”(注:王逢贤:《德育原理纲要》,东北师大出版社1983年6月版,第1页。),更不是“道德教育的简称”(注:王逢贤:《德育原理纲要》,东北师大出版社1983年6月版,第1页。)。在理论上,对德育的内涵缺乏完整的理解,在德育实践中就会出现偏差,甚至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受到历史的惩罚。

3.学校德育功利化的后果。首先,它伤害了真正意义上的德育。由于过分的政治化取向,使得在具体实施德育时,人们对政治新问题过分敏感,而对道德新问题却麻木不仁。整个社会形成一种对于道德新问题的普遍失敏现象,对各种不道德行为熟视无睹,听之任之。由此,很难形成现代生活所必须的国民基础道德。

其次,它阻碍了政治思想工作的顺利开展。政治是一种带有很强权威性的领域,人们无法对其掉以轻心。而当政治影响全面地向社会进行强制渗透时,处于对切身利益的关注和忧虑,人们就会十分敏感和谨慎地对待政治新问题。长此以往,人们对政治新问题普遍产生逆反心理,普遍缺乏政治热忱和参和意识,给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造成了极大的阻碍。

另外,学校德育追求的是一种社会意志。因此在实际过程中就会把学生当做单纯的客体看待,而丧失了对人的价值和尊严的维护,学生对规则和条例的遵守不一定是处于道德需要,而很可能是迫于外界压力。因此也就缺乏道德行为的自律性,更谈不上行为主体的责任感,道德也就失去固有的意蕴。

二、学校德育功利化的原因分析

学校德育功利化倾向,在我国有其独特的历史根源和现实根源。

1.传统伦理的政治化倾向使道德的伦理学意味丧失殆尽。中国文化是一种“伦理——政治型”文化,政治事功和伦理事功两大核心内容并行不悖。儒家的修齐治平思想和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都是伦理思想和政治融为一体的具体体现。

“伦理政治化”不仅使中华民族的古老文明获得了物质和精神、政治和伦理的有机结合,而且成为导致中国传统社会稳定运作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这种倾向往往用某种既定的政治要求或目标来固定道德,将政治功能和道德的功能混为一谈,使道德的工具价值和目的的理性价值等同起来,使道德的实践规范功能成了唯一的功能。因此,失去了超越现实经验、批判和引导现实不断趋于完善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力量。

传统伦理以群体为本位,造成了个人意识的淡薄。传统伦理强调以家族血缘关系为主体的人伦关系,这种群体本位的思想熟悉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忽视个体的独立性,压抑个性的缺陷,导致了个体意识的丧失。学校德育中存在的重社会轻个人、追求道德社会功效的倾向,不能说没有这种文化积淀因素的影响。

2.革命战争年代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融为一体的成功经验,框定建国以后的道德建设的基本方向,使道德教育不可避免地染上了浓重的政治化色彩。一直到改革开放,这种倾向才有所改变。遗憾的是改革开放二十年,学校德育并未完全突破“政治思想教育模式”,操作上依然主要是从社会需要的角度强调学校德育的重要性,作为个体人的价值新问题及人格独立性等新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

3.规范性伦理实质上是学校德育功利化倾向最根本的熟悉根源。规范性伦理学把道德理解为“调节人们行为规范的总和”,把规范和社会约束作为道德的最本质特征。其缺陷主要是“过于强调道德的社会性本质和整体性价值意义,忽视了道德的个体性、内在主体性,致使这种伦理学所提供的一些道德规范缺乏主体内化的理论力量,而置于客观形式化、外在约束性的地位,不易为个体所自觉认同和践履。”(注:万俊人:《伦理学探究》,中国青年出版社1994年版,第242页。)不得不走上灌输和强制的道路,使道德成为一种外在于人的东西,道德教育成为一种强制性、规范行为的服务工具,表现出强烈的功利化色彩。

三、学校德育功利化的变革思路

我们应当在相对明确政治和道德之间的功能区域的前提下,分别实施道德规范教育和政治思想教育。

德育的政治功能范文9

一、学校德育的功利化倾向的表现及后果

1.学校德育的理性思考。学校德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的发展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其价值就在于“提高、扩展人的价值,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才能,就在于使人活得更有意义,更有人的尊严,人格更高尚,意识到自我存在的意义。”(注:孙喜亭:《人的价值、教育价值、德育价值》(下),《教育研究》1989年第4期。)只有人的价值提高了,才可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聚焦我们当前的学校德育,其过程就是教育者把社会所要求的品德规范传授给受教育者,受教育者形成这种品德的过程,具有明确的规定性和必须服从的强制性。“不顾品德内化规律,否定道德学习主体化,用规范宣讲取代心性修养的纯外砺过程成为中国德育现实的主流特征。”(注:檀传室:《德育美学观探讨》,《南京师大1996年博士论文集》第4页。)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指的功利化倾向不同于伦理学上的功利主义。功利主义是一种伦理学说,它以“实际功效或利益作为道德标准”(注:杨昌勇:《也论德育的适应与超越》,《教育研究》1997年第3期。),认为“个人利益是人类行为的基础,要求公众利益服从个利益。”(注:杨昌勇:《也论德育的适应与超越》,《教育研究》1997年第3期。)而本文所说的功利化是指学校德育中存在的片面强调外在价值(社会公众价值),而忽视本体价值(育人价值),总要求德育出现即时的、显性的功效,忽视或轻视德育的长期效益。

2.学校德育功利化的表现。首先,在考虑德育问题时,重政治而轻道德。长期以来,学校德育往往被涂上功利主义的色彩,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完全从属于政治形势的需要,而忽视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德育工作的内容和形式,主要是驱使青少年参加政治学习和大量的社会政治活动,忽视了对青少年的国民基础文明教育、行为习惯训练和道德情操的培养。其次,把现实生活中的品德问题政治化。学校德育习惯以政治的立场和尺度,来认识道德问题,把一些本来属于道德教育与评价的问题,当作政治问题来解决。如把一个人的道德品质与其政治立场相联系,把道德品质的好坏,当做政治上是否可靠的依据,使一些本来属于道德范围内的问题政治化;或者干脆从工具主义立场出发,把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当成政治上进身的手段,将学校德育窄化为政治教育,使德育无法获得相对独立的品格与地位,无法实现真正道德育人功能。行动上的偏差来自理论上的误解,把德育只理解为思想品德教育,容易忽略了“小德”;同样把德育只理解为道德教育或道德品质教育,就会忽略了“大德”,使人迷失政治方向。因此,德育既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同义语”(注:王逢贤:《德育原理纲要》,东北师大出版社1983年6月版,第1页。),更不是“道德教育的简称”(注:王逢贤:《德育原理纲要》,东北师大出版社1983年6月版,第1页。)。在理论上,对德育的内涵缺乏完整的理解,在德育实践中就会出现偏差,甚至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受到历史的惩罚。

3.学校德育功利化的后果。首先,它伤害了真正意义上的德育。由于过分的政治化取向,使得在具体实施德育时,人们对政治问题过分敏感,而对道德问题却麻木不仁。整个社会形成一种对于道德问题的普遍失敏现象,对各种不道德行为熟视无睹,听之任之。由此,很难形成现代生活所必须的国民基础道德。

其次,它阻碍了政治思想工作的顺利开展。政治是一种带有很强权威性的领域,人们无法对其掉以轻心。而当政治影响全面地向社会进行强制渗透时,处于对切身利益的关注与忧虑,人们就会十分敏感和谨慎地对待政治问题。长此以往,人们对政治问题普遍产生逆反心理,普遍缺乏政治热忱和参与意识,给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造成了极大的阻碍。

另外,学校德育追求的是一种社会意志。因此在实际过程中就会把学生当做单纯的客体看待,而丧失了对人的价值和尊严的维护,学生对规则和条例的遵守不一定是处于道德需要,而很可能是迫于外界压力。因此也就缺乏道德行为的自律性,更谈不上行为主体的责任感,道德也就失去固有的意蕴。

二、学校德育功利化的原因分析

学校德育功利化倾向,在我国有其独特的历史根源和现实根源。

1.传统伦理的政治化倾向使道德的伦理学意味丧失殆尽。中国文化是一种“伦理——政治型”文化,政治事功和伦理事功两大核心内容并行不悖。儒家的修齐治平思想和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都是伦理思想与政治融为一体的具体体现。

“伦理政治化”不仅使中华民族的古老文明获得了物质与精神、政治与伦理的有机结合,而且成为导致中国传统社会稳定运作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这种倾向往往用某种既定的政治要求或目标来固定道德,将政治功能与道德的功能混为一谈,使道德的工具价值与目的的理性价值等同起来,使道德的实践规范作用成了唯一的作用。因此,失去了超越现实经验、批判和引导现实不断趋于完善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力量。

传统伦理以群体为本位,造成了个人意识的淡薄。传统伦理强调以家族血缘关系为主体的人伦关系,这种群体本位的思想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忽视个体的独立性,压抑个性的缺陷,导致了个体意识的丧失。学校德育中存在的重社会轻个人、追求道德社会功效的倾向,不能说没有这种文化积淀因素的影响。

2.革命战争年代道德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融为一体的成功经验,框定建国以后的道德建设的基本方向,使道德教育不可避免地染上了浓重的政治化色彩。一直到改革开放,这种倾向才有所改变。遗憾的是改革开放二十年,学校德育并未完全突破“政治思想教育模式”,操作上依然主要是从社会需要的角度强调学校德育的重要性,作为个体人的价值问题及人格独立性等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

3.规范性伦理实质上是学校德育功利化倾向最根本的认识根源。规范性伦理学把道德理解为“调节人们行为规范的总和”,把规范和社会约束作为道德的最本质特征。其缺陷主要是“过于强调道德的社会性本质和整体性价值意义,忽视了道德的个体性、内在主体性,致使这种伦理学所提供的一些道德规范缺乏主体内化的理论力量,而置于客观形式化、外在约束性的地位,不易为个体所自觉认同与践履。”(注:万俊人:《伦理学研究》,中国青年出版社1994年版,第242页。)不得不走上灌输和强制的道路,使道德成为一种外在于人的东西,道德教育成为一种强制性、规范行为的服务工具,表现出强烈的功利化色彩。

三、学校德育功利化的变革思路

我们应当在相对明确政治与道德之间的功能区域的前提下,分别实施道德规范教育与政治思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