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药物毒理学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8-27 15:04:37

药物毒理学论文

药物毒理学论文范文1

关键词:中国;欧洲;药物学;比较

中图分类号:R2-0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8)05-0954-03

The Comparing and Research of Thinking on Materia Medica

During Foundational Period in Both China and Europe

LI Meixi,ZHANG Bing

(School of Chinese Pharmacy,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Beijing 100102,China)Abstract:Shennong Bencao Jing and De Materia Medica,which represent the top achievement during the origin of the development of pharmacy in two different districts,are representative monographs on materia medica before 1BC and the basis of the development of materia medica in China and Europe respectively.This article is aimed to find out the common ground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theories on materia medica during the foundational period by comparing the understandings on the properties of herbs,the toxicity of herbs,the dosage of herbs,the compatibility between herbs,the collecting and the processing of herbs.That comparing is theoretically significant for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thought of the two and the promotion of the communication and interleaming between the western pharmacy and the Chinese pharmacy in the modem world.So that Chinese pharmacy nowadays can be developed more creatively and vitally.

Keywords:China;europe;academic concepts on Meterial Medica;comparing

成书于公元1世纪左右的《神农本草经》是中国本草史上第一部本草学专著,它载药365种,集秦汉以前本草学成就之大成,是中国本草学理论发展的基石;而同时期古希腊的《药物学》(De Materia Medica)收载药物600余种,是欧洲药学史上第一部药物学专著,一直到17世纪该书仍被欧洲医药界奉为圭某。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比较《神农本草经》和《药物学》中的药物学思想和观念,为同仁深入理解两种传统药学起源思想、促进两种传统药学之间的理解和交流提供参考。

1 早期药学思想比较

1.1 关于药物“气味”《神农本草经》序例写道:“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及有毒无毒”,并且指出:“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这里的“四气”和“五味”是对药性最重要的描述,它继承了《黄帝内经》中的“五味”理论,并结合了寒热观念来对药性进行分析和说理。而《神农本草经》的各论部分,则是将“四气五味”理论落实到具体每味药物,对其药物性质进行阐释说明,从而更加方便临床用药。同时,从“气”与“味”两个方面描述药性,对药物特性的概括也更加全面,从而可以用来概括和解释药物的多重功效。例如《神农本草经》记载滑石的“味”为甘,故能解释其“益精气”,其“气”为“寒”,故可治疗“身热泄”。但是,每种药物可以有多种“味”,但是却只能具有一种“气”,另外,气味相同的药物往往具有相似的功能,气同味异或气异味同的药物却功能不同。譬如,秦椒和溲疏的“味”均属辛,然而秦椒的“气”为温,用于温中除寒痹,而溲疏的“气”为寒,用于治疗皮肤中热。因此,《神农本草经》对药物“气味”进行明晰的界定,对于针对不同寒热的病症选择正确的药物治疗,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药物学》中提到药物性质有暖性、凉性两大类,同时采取暖药治寒病、凉药治热症的用药原则。该书记载的暖性药物一般具有温煦、活血、、促进消化等作用。譬如书中记载甘松香性暖,能血管,活血,与艾草同用可以通经;苏合香性暖,有软坚和促进消化的功能,可用来疏通血管堵塞,并能活血通经。而该书记载的凉性药物则多具有收敛和固摄的作用,譬如《药物学》中记载法国玫瑰油性凉,有收涩的作用,饮用可止泻,解胃热,还可治疗脑膜炎和渗透性糜烂。又如温柏性凉,对疥疮、溃疡等热症有效。此外,《药物学》中也提到药物的“味”,但这里的“味”指口尝药物的具体味道和鼻闻药物的具体气味,并不具有代表药物特殊性质的抽象意义。例如书中记述胡芦巴油味道甜且苦,没药味道为苦,乌梅味道微涩,甘松香气味香甜,粗没药具有毒的气味。

可见,在药物“气味”的论述方面,《神农本草经》偏于哲学思辨和宏观概括,而《药物学》则侧重于具体功效和用途的阐述。

1.2 关于药物“毒性” 《神农本草经》对于药物毒性有比较深入的理解,对书中所载的365味药物根据其安全性、烈性、药效的应用特点,分成上、中、下三品,其中“上药一百二十种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欲轻身益气不老延年者,本《上经》。中药一百二十种为臣,主养性以应人,无毒,有毒,斟酌其宜,欲遏病补虚赢者,本《中经》。下药一百二十种为君,主治病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欲除寒热邪气、破积聚、愈疾者,本《下经》。”可见《神农本草经》时代的中国医家对于药物的毒性及其程度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和重视。另外,《神农本草经》的序例中对有毒药物用量也进行详细论述,认为“若用毒药疗病,先起如黍粟,病去及止。不去,倍之;不去,十之。取去为度。”

《药物学》对于药物的毒性也有一定的认识,书中对某些药物会特别标注“有毒”,譬如,书中提到桂汁和毒参茄属植物是有毒的;另外对于药物的出现毒副作用也有少量描述,例如,书中记述番红花油具有引起头痛、头重和嗜睡等毒副作用。但是《药物学》一书对于药物毒性程度,以及对如何正确把握有毒药物的使用方面没有更深入的认识和阐释。

在对药物毒性的认识方面,《神农本草经》已经能够形成一定的理论,比《药物学》更加深入和系统化。

1.3 关于药物配伍

《神农本草经》中已经形成系统的药物配伍理论,该书序例中写道:“药有阴阳配合,子母兄弟,根茎花实草石骨肉。有单行者,有相须者,有相使者,有相畏者,有相恶者,有相反者,有相杀者。凡此七情和合视之,当用相须相使良者,勿用相恶相反者。若有毒宜制,可用相畏相杀者,不尔,勿合用也。”这里除了继承《黄帝内经》中“君臣佐使”的组方思想外,又提出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恶、相反、相杀等“七情”来概括药物相互作用,但是《神农本草经》并未收载具体药方,而是以介绍各单味药物为主。

《药物学》中也有大量关于药物配伍的记载,但是并未将其概括成系统的理论。譬如:肉桂油与小豆蔻同用可用于治疗瘘疾、肌肉腐烂和肺积水;德国鸢尾和蜂蜜,以及两倍量的白藜芦一起炖肉,可以消除雀斑和修复晒伤;桑椹、蜂蜜、明矾、五倍子、没药、乳香、红花和紫罗兰根同煮可以作为治疗脖子溃疡的外用处方。

《神农本草经》和《药物学》二者的配伍思想的不同在于,前者将药物配伍概括成系统的理论以作为临床用药的指导方针,而后者则是具体列出各种药物配伍的处方以供临床采用。

1.4 关于药物炮制和制剂

在炮制方面,《神农本草经》记载了金石类药物的具体炮制方法,但尚未将炮制方法上升为系统的炮制理论;而《药物学》未出现药物炮制的相关论述。在制剂方面,《神农本草经》序例提出剂型对药物疗效的影响,并且提出要依据药性选择合适的剂型:“药性有宜丸者,宜散者,宜水煮者,宜酒浸者,宜膏煎者,亦有一物兼宜者,亦有不可入汤酒者,并随药性,不得违越。”但是《神农本草经》主要是介绍各单味药的药性、药效和主治,对于药物剂型没有详细的阐述。

《药物学》中尽管没有对药物剂型和药性、药物功效之间的关系进行概括,但是书中记述了具体药物被制作成不同的剂型可以发挥不同的药效。譬如,《药物学》中记载土木香的煎出液具有利尿和通经的功效,而将土木香碾成粉化水喝则可以促进身体的排泄;白豆蔻的水煎液性热,可以用来治疗寒症,而将其作为堕胎药使用时则是选择烟熏剂。

可见,在药物加工制剂方面,二者都认识到药物加工制剂要适合药性,但是《神农本草经》缺乏对具体各药的加工制剂的记述,而《药物学》中记载的各药物的制剂加工方法则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1.5 药物采收

《神农本草经》序例中是这样概括药物采收:“阴干,采治时日,生熟,上地所出,真伪陈新,并各有法”。另外该书各论中对于每味药物采收的地理位置都有简单的标注,例如书中记载丹沙生于山谷,远志生于川谷,水银生于平土,白蒿生于川泽,龟甲生于池泽等等。但是《神农本草经》对于原药材性状、具体产地、采收时间、品种鉴定等内容和药物贮存的文字表述较少,这一缺陷直到《本草经集注》才得以克服。

《药物学》对于药物采收和贮存以及都有比较详细的记载,并且认识到不同药物产地对药物质量的影响。例如,书中记载德国鸢尾的最佳药材来源于伊利里亚和马其顿地区,其特征是根粗短厚密,不易折断,颜色淡黄,有特别的香气,口尝很苦,根部被碾碎有浓重的气味,但是不难闻,也不会引起喷嚏;质量其次的是利比亚(Libya)的药材,特点是色白,味苦,韧性略逊于前面的,当其生长年久以后,会被虫蚀,气味更加香甜;德国鸢尾采收后应在阴凉处干燥并且用亚麻线穿起来保存。在药物采收方面,《药物学》中的对于药材形状和药物产地的地理位置的详细描述,对于避免药物品种混乱具有重要意义,相比而言,《神农本草经》中对各味药物采收的记载则较为简单。

2 关于两地药物学奠基时期学术观点异同的分析

《神农本草经》和《药物学》分别奠定了中国和欧洲药学理论的基石,反映出公元1世纪前两地药物学的发展水平。综上分析可见,奠基时期的中国和欧洲药学理论虽然有诸多的交点,但在思维方式上也体现了一定的差异。

首先,在对待前人经验的态度方面二者有别。《神农本草经》假托神农之名,表现出当时书作者对古圣贤和前人经验的尊崇;而《药物学》一书原出自古希腊军医戴俄斯科利提斯(Dioscorides)的实践经验总结,书中强调其记载内容绝大多数来自作者的亲身经历而非他人经验。

其次,在对药物学的理解方面二者也采取不同的思维方式。《神农本草经》在序论中系统概括了药物理论的总纲,然后在此总纲基础之上引入对各单味药的介绍;全书秉承了《黄帝内经》中“阴阳五行”和“气血”等以哲学思辨为基础建立的人体观,并且运用“四气”、“五味”的药性理论将药物特性与药物功效、药物主治联系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医师可以根据药物的特性,在临床实践中进行辨证分析,灵活的组合药方。因此,《神农本草经》中的载药数量虽不及《药物学》,但是其所包涵的用药理论和用药规律却是不少于《药物学》的。《药物学》没有从总体上对药物学理论进行系统的提炼和概括,而是详细地介绍各单味药特性和具体的用法用途,以及每味药物的配伍处方及具体用途。此外,《药物学》中对药物特性(如性暖、性凉、味苦、味甜)的概括并不具备哲学层面的涵义,其药物治疗针对的是具体的病症而非“证”,因此《药物学》中的药学理论较为直观而且侧重于实证,书中有关药物采收、药物加工的详细介绍十分方便读者快速有效的学习应用。

总之,《神农本草经》和《药物学》两本药学专著反应了中国和欧洲传统药学理论在奠基时期的不同风格,也为各自药学理论以后的不同的发展轨迹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 魏•吴普,述.清•孙星衍,孙冯翼,同辑.神农本草经[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6.

[2] 王家葵.《神农本草经》研究[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3] 意•卡斯蒂廖尼.医学史[M].程之范,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 朱晟,何端生.中药简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药物毒理学论文范文2

关键词:解“食物毒”;“雅解”;方药规律;频数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R2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349(2017)06-0087-02

傣医“食物毒”是指因饮食不洁(节),误食禁忌或误食有毒食物或过食等各种原因导致“四塔”、“五蕴”的失衡,毒邪内蕴,内伤脏腑而发病[1]。简而言之是由饮食导致的一切不良反应。傣医对解“食物毒”有着独特的认识、悠久的历史及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完整的理、法、方药体系。但目前尚缺乏对解“食物毒”方药特点、规律的整理及分析,笔者运用统计学方法对傣医解“食物毒”相关方药类别、性、味、归塔进行归纳,解析傣医解“食物毒”相关方药的规律,为临床合理应用相关方药提供参考。

1资料和方法

1.1处方来源和筛选以《档哈雅龙》[2]、《傣t临床学》[1]、《傣医方剂学》[3]、《风病条辨译注》[4]、《竹楼医述》[5]所记载处方作为来源,共搜集与解“食物毒”相关的“雅解”单方、验方共57首,其中共涉及药物115味,共使用频次达258味次,平均每方用药频次为2.24味次。

1.2资料的整理和规范依据《傣药学》[6],将所收录的原始方中的傣药名称、描述信息,进行编号、分解、转化为计算机能够处理的数据单元,使之规范、准确、有序。如:将傣药管底(蔓荆)、管底(三叶蔓荆)均统一为管底(三叶蔓荆)等。应用Excel2003建立傣医解“食物毒”的57首方药数据,数据指标主要包括:方剂编号、方名、药名、药物类别、药味、药性、归塔等指标。数据由专人负责录入,完成后再由专人负责审核,以确保准确性。

1.3分析方法利用Excel2003对傣医解“食物毒”的57首方药中出现的115味傣药,应用统计软件SPSS17.0,运用频数分析法进行分析。

2结果

2.1药物类别分析解“食物毒”相关“雅解”方药中,解药类为45.74%。根据《傣药学》[6]中药性及药物本身对机体所起的作用及“四塔”、“五蕴”理论,将解“食物毒”的相关“雅解”方药划分成:风塔类、火塔类、水塔类、土塔类、解药类及其它6类。统计显示,在解“食物毒”相关方药中,占比较高的分别为:解药类(45.74%)、风塔类(13.18%)和土塔类(13.18%),这三类解“食物毒”的相关方药占比达到了70%以上。详见图1。

2.2药性、药味分析如图2所示,解“食物毒”方药的药性主要以凉、寒为主,占比分别为:40.31%和20.54%,凉性和寒性药物使用的频率合计为60.85%;苦味类药物在解“食物毒”的药物中占比最大,达为45.35%,其次为甜味(甘)和辣味药物等。详见表1。

2.3药物入塔分析傣医根据药物治病均具有不同归宿的特点,可以透过入塔的结构特点,从另一角度分析解“食物毒”相关方药的特点。由于有些药物不只入某一塔,还可能同时入两塔或者三塔以上,临床上主要是根据其对治疗疾病所起的主要作用而定,如:管底(三叶蔓荆),既入风塔又入水塔,但其治风之力强于治水,因此把它归集入风塔,根据这一特点,主要取其第一入塔为该药的入塔。如图3所示,入风塔的药物占比最大,为29.20%,达66味次,其次为入火塔的药物,但入土塔、水塔的药物占比也超多20%。

3讨论

对解“食物毒”药物的类别统计分析显示,解药类占比达45.74%,说明解“食物毒”以解药类药物为主,以四塔类药及其他类药物为辅。解药是傣医用药治病的一大突出特色,具有调节人体生理功能、解除人体的各种毒素,保持体内“四塔”、“五蕴”平衡和协调的功能,其特点是“未病先解、先解后治”[7]。通过药物类别分析可得出,解“食物毒”方药功能以调平“四塔”、“五蕴”为主;“食物毒”发病机制是“四塔”、“五蕴”失衡;解“食物毒”治疗原则以调平“四塔”、“五蕴”、“未病先解、先解后治”为主。同时也间接证实林艳芳教授将解“食物毒”方药归为“雅解”方药具有客观性及合理性。

解“食物毒”方药药性主要以凉、寒为主,药味主要以苦味居多,这与傣族地区的气候特点有关,傣族地处热带雨林,气候炎热潮湿,故其药性体现傣药因地制宜的特点。凉、寒、苦的药物具有清火解毒、凉血的功效,傣医重用凉、苦类药物配伍,反映出解“食物毒”方药多用于治疗“食物毒”导致的热性病(帕雅拢皇)[6]。已故傣医专家康郎仑认为药性、药味与“四塔”、“五蕴”有密切关系,如味苦性寒凉的药物入“四塔”、“五蕴”,可调节两者的平衡,主治体内的“热风病”,如“拢阿麻巴”等[5]。可见从药性、药物也可反映解“食物毒”方药的功能。

解“食物毒”相关方药中入风塔药物居多,为29.20%、达66味次,可见风塔在解“食物毒”相关方药中占有重要地位。傣医认为,“百病皆为风作怪”,“百病皆属风”。在临床上“以风辨病,以病论风”,这是傣医学的特色之一[7]。塔拢(风、气)具有好动,流动游走,多变的特点,而“食物毒”分类复杂,范围广泛,病情多变,可见傣医解“食物毒”方药符合风的特点,故应以入风塔药为主,才能治疗复杂的“食物毒”。在生理上塔拢(风、气)有促进新陈代谢,受纳消化食物,吸收营养成分,排泄代谢产物的功能等[7]。在病理上体内风(气)循行运动失调逆乱,可出现一系列复杂的病证,如主管脐以上脏腑和组织器官(头、五官、肺、气管、心、肝胆、胃等)的上行风失调,出现头晕、眼花、恶心、呕吐、头痛、耳鸣等病症。如主管腹部脐以下脏腑和组织器官(肠、膀胱、子宫、肾等)的下行失调则可出现腹泻、大小便排泄异常等病症。如主管人体腹内(胃肠)的姑沙牙瓦答(腹内风)失调,可产生纳呆、嗳气、消化不良、腹胀、腹痛等病症[7]。故解“食物毒”药物擅治疗消化系统病症。

在傣医理论指导下,需借助药物的作用来调节“四塔”平衡治疗疾病,因此,一般需要多味药共同配伍运用。本文收集的57首解“食物毒”方中,单方5首,为8.77%;复方52首,为91.23%。说明解“食物毒”“雅解”方的配伍以复方为主,药物多在2味以上。在药性方面,解“食物毒”“雅解”方虽重用凉性药物,但也与寒性、热性、温性、平性药物配伍使用,这与遵循热者寒之,寒者热之,寒热并用的原则有相吻合之。在药物入塔方面,虽然解“食物毒”药物以风塔药物居多,为29.20%,但其他三类火塔、水塔、土塔分别为25.66%、23.45%、21.68%。由此可见,傣医善用“四塔”类药物配伍以相互协调、相互制约、互为因果来治疗“食物毒”。

上述结果表明,傣医解“食物毒”方药规律以解药类药物为主;药性以凉为主,药味以苦味为主;药物入塔以风塔为主,擅治疗消化系统病症;配伍以复方为主,遵循寒热并用,调平“四塔”原则。总之,傣医解“食物毒”的方药具有独特的用药特色及规律。由于对傣医解“食物毒”方药的规律研究才刚刚起步,其他规律有待进行更为深入的发掘,从而更好的为临床合理应用相关方药提供线索和启迪。

参考文献:

[1]林艳芳.傣医临床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374.

[2]康郎腊.档哈雅龙[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3:389-629.

[3]贾克琳.傣医方剂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61-162.

[4]林艳芳,玉腊波,依专.风病条辨译注[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3:1-53.

[5]康郎仑.竹楼医述[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3:39-65.

药物毒理学论文范文3

“毒”邪是我国传统医学一类重要的致病因素,毒的本义是指毒草。《说文解字》谓“毒,厚也,害人之草。”在古代,毒被作为致病之因引申运用到医学范畴,成为一种常见的病因。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因素,壮医对毒的认识源远流长并独具特色,壮医毒论蕴含于壮医病因病机、诊断、治疗和药物理论中,成为壮医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现结合古今文献,对壮医毒的内涵、分类、特点以及壮医毒论的基本内容探讨如下。

1壮医毒的内涵

自石器时代开始,壮族先民就已开始认识毒。《淮南子·修务训》有关于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的记载,专家认为,壮族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草木繁多,有毒的动植物不少,更符合“一日而遇七十毒之说”[1]。由于特殊的地理和气候,使壮族先民对毒有更深的感受和认识。毒在壮医中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一为致病原因,壮医认为,毒是导致疾病的主要原因,有毒虚致百病之说;二为有毒之物,如毒草、毒树、毒虫、毒蛇、毒水、毒矿等等,正如唐代陈藏器《本草拾遗》所言“岭南多毒物,亦多解物,岂天资乎?”;三为毒药和解毒药,根据文献记载和实地调查,壮医认识和使用的毒药和解毒药在百种以上,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曾记载了岭南俚人(壮族先民)使用的五种毒药:不强药、蓝药、焦铜药、金药、菌药。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唐代苏敬《新修本草》收载了两种壮族地区著名的解毒药-陈家白药和甘家白药;四为病症,即毒病,包括各种中毒、热毒病、血毒病、风毒病、毒结病、痧毒、瘴毒、蛊毒等等。壮医在长期医疗实践的基础上,从病因病机、病症、诊断、治疗用药以及药物性能上对毒有了较为全面和系统的实践和认识,初步构成了壮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壮医毒论。

2壮医毒的分类

因毒致病是壮医毒论的核心,也是壮医重要的病因病机理论。作为致病原因,毒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之毒指具体有害、有毒之物;广义之毒是一切致病因素的总称。在分类上,有按毒所依附的事物来分,如蛇毒、虫毒、箭毒、药石毒等;有按毒的形象特征来分,如热毒、血毒、风毒、湿毒、痧毒、瘴毒、蛊毒等;有按毒性猛烈和缓慢来分,如《桂海虞衡志》记载“药箭,化外诸蛮所用,弩虽小弱,而以毒药濡箭锋,中者立死,药以毒蛇草为之。”;有按毒的来源来分,有些毒由内而生,本由疾病而生,又反过来成为致病毒邪,称为内毒,有些毒由外内侵,如风、寒、热等,称为外毒;有按伤害部位来分,有的损伤皮肉,有的则伤害脏腑和体内重要通道。此外,还分为有形之毒,无形之毒。总之,壮医认为,所谓毒,是以对人体是否构成伤害以及伤害致病的程度为依据和标志的。

3壮医毒的特点

壮族地区由于特殊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动植物和其他毒物尤多。多毒主要原因有:①是壮族地区的气候条件适应生长的毒草多,毒蛇毒虫多,人误食毒草及被毒虫咬伤多,蛊毒多;②是壮族地区气候炎热、草木及动物尸体腐烂后污染水源造成的水毒、溪毒多;③是壮族在狩猎、战争中利用草毒、蛇虫毒、焦铜制作的毒箭多;④是日常生活饮食及服药发生中毒多[2]。因毒邪种类繁多,所导致的疾病表现复杂,但因毒致病也有一定的规律性,即毒邪、毒物进入人体后,是否发病取决于人体对毒的抵抗力和自身解毒功能的强弱。

4壮医毒论的基本内容

4.1毒虚致病─壮医重要的病因病机理论民间壮医手抄本《此风三十六样烧图》列举了中风、肚痛风、急惊风、哎迷风、撒手风、鲫鱼风、马蹄风、慢惊风、天吊风、看地风、弯弓风、蛇风、夜啼风、鸟宿风、蚂蟥痧风、疳风、上吐下泻风等风毒。风毒所致病证以抽搐、昏迷为主,由于风毒闭阻龙路、火路,可出现发热、头痛、汗出恶风、咳嗽、鼻塞、流涕或肢体麻木、强直、痉挛、四肢抽搐、角弓反张、皮肤瘙痒、目诊见脉络散乱等。著名壮医大师黄汉儒经过系统的整理研究,在《中国壮医学》中首次提出了“毒虚致百病”的壮医病因病机论,把毒作为壮医的最主要致病原因:认为毒之所以能致病,一是毒邪损伤正气,正不胜邪,影响三气同步而发病;二是某些毒邪在体内阻滞“三道”(谷道、水道、气道)、“两路”(龙路、火路),使三气不能同步而致病[3]。毒虚致病论奠定了壮医病因病机论理论的基础[2]。

4.2以毒命名─壮医病症名称的特点文献记载和实地调查搜集到的壮医病症名称达数百种之多,其中以毒命名的壮医病名最为普遍。如痧毒、瘴毒、湿毒、风毒、蛊毒、寒毒、热毒、无名肿毒等等。大类下面又可分为许多更为具体的甚至十分形象的病症名称。如痧毒分为热痧、寒痧、蚂蟥痧、漂蛇痧、红毛痧、闷痧等;瘴毒分为青草瘴、黄茅瘴、冷瘴、热瘴、哑瘴、烟瘴、岚瘴、毒气瘴等;蛊毒又分为虫蛊、食蛊、水蛊、气蛊等;风毒包括的疾病更为广泛,有36种风和72种风之分。

4.3重视辨毒─壮医诊断疾病的特色“毒虚致百病”是壮医的病因病机论理论的核心,因此,在疾病的诊断上,壮医特别注意辨毒。如壮医目诊主要通过观察“勒答”白睛上血络变化来诊断疾病,若“勒答”上龙路脉络边界浸润混浊,表示体内有湿毒为患;若脉络多而散乱,分布毫无规则,为风毒作祟;若脉络多而集中,靠近瞳仁,为火毒热毒作怪;若脉络分散,远离瞳仁,为寒湿之毒或风寒之毒;若白睛上见有黑斑黑点,为体内有淤毒;若见蓝点、黑点、蓝斑,为谷道虫毒内积。

4.4解毒补虚─壮医治病的重要法门著名壮医班秀文认为,人之所以发病,是由于受到“毒气”的侵犯,故治疗上一定要以祛毒为先。他总结出壮医首要的防治特点:以外治为主,偏重祛毒[1]。黄汉儒在“毒虚致百病”基础上率先提出“解毒”治则,认为“解毒”主要通过内治的祛毒和外治的排毒两方面而达治疗目的。解毒法是壮医治疗疾病的重要法门,在临床上的运用可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具体的毒药和解毒药的运用;二是“解毒”作为壮医重要的治则,在指导临床各科疾病的诊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壮医很多外治法包括目前国内外广泛应用的壮医药线点灸疗法等都是在基于对“毒”的认识和运用基础上开发出来的。

4.5善用毒药与解毒药─壮医药物学上的突出成就根据文献记载,早在晋代,岭南俚人就会使用毒药和解毒药。毒药在古代的医药书中常指药性的偏颇,认为药物各有偏性,这种偏性就是毒。壮医在长期实践中认识到毒物的概念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没有任何情况下都可以导致中毒的毒物。同一物质在某些条件下可以引起中毒,而在另一条件下却是无毒的。例如食盐少量服食是有益无毒的,但如果大量吃则会引起中毒;箭毒直接进入血液才引起中毒;钩吻和野芋少量内服可以治病,但大量服用则引起中毒死亡。由于壮医在实践中正确认识了毒药,所以敢于应用壮族地区出产的毒药来治病,并逐渐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于解毒药,壮医大部分是按其功效进行分类的,即根据其解救中毒的功效分为解箭毒、解药毒、解蛇虫毒、解蛊毒、解食物中毒、解酒毒、解金属毒、解瘴毒以及解毒范围较大的解诸毒9类,临床中根据不同原因的中毒使用相应的解毒药。

纵观上述,壮医对毒的认识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并形成了一定的理论。壮医毒论是壮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基础和临床之中,是壮医区别于其他民族医药的重要内容。由于历史的原因,壮医毒论理论目前仍属于雏形,有待进一步发挖、整理和规范完善。

【参考文献】

[1]黄汉儒,黄冬玲.发掘整理中的壮医[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4.

药物毒理学论文范文4

理想化的抗病毒药物是指能有效地干扰病毒的复制,又不影响正常细胞代谢,但至今还没有一种抗病毒药物可达到此目的。病毒寄生在细胞内,抗病毒药物需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而作用于病毒,理想的抗病毒必须是既能防止病毒吸附于宿主细胞表面,又能特异性抑制病毒复制过程中的某些步骤,且不影响机体正常细胞代谢。然而许多代谢过程为病毒和细胞的功能所共有所以很难研制出一种无毒的抗病毒药物。抗病毒治疗前景一片灰暗,我们难道只能束手无策、坐以待毙吗?当我们把目光不再仅仅局限于抗病毒感染治疗、不再仅仅局限于西医、不再仅仅局限于化学合成类抗病毒药物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其实我们的身后,还有另一片天空。

一、病毒及病毒病的特征

1. 病毒病“三难”。

(1)诊断难。流行病学与临床症状:感染类型复杂、隐性感染、慢性感染、潜伏感染多,难以判断;形态学观察:需要用电镜放大观察,根据形态还无法鉴定;分离培养:需要活的易感细胞。一般用动物接种、鸡胚接种或组织细胞培养,并且对细胞要求苛刻;血清学方法:要求灵敏度要高,常用的有荧光抗体标记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间接凝集试验或放射免疫方法以及中和试验,部分亚病毒几乎无免疫应答反应。

(2)治疗难。病毒是在细胞内寄生的,细胞在一定程度上相当于病毒的“保护伞”,细胞可以免除一些抗体、毒体、免疫细胞、药物甚至一些理化因素的作用,给治疗带来一定得困难。但由于药物的双重性,有些药物在杀灭病毒的同时就会同时杀灭细胞。另外,很多时候当动物出现明显的症状时,病毒已经扩散到全部的敏感细胞内或者已经引起了病毒血症,这个时候治疗效果已经不好了,为时已晚。

(3)免疫预防难。病毒变异:易变异,毒力变异和抗原变异。可以通过突变、重组、互补或表型混合等途径,出现新的毒株;细胞内寄生:抗体无法进入细胞,体液免疫对细胞内的病毒几乎无效,抗病毒免疫应答以细胞免疫为主;一些病毒侵害机体的免疫系统:不仅影响本病的预防效果还造成其他疫病的免疫失败;疫苗问题:对细胞或宿主要求严格,开发疫苗困难。疫苗株毒力返强。灭活苗效果难以激发机体细胞免疫等。

2. 病毒病的其他特点。病毒以其特殊的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性机理,致使许多病毒性疾病至今仍缺少效果确切的防治方法,尤其是缺乏能真正完全治愈病毒感染的药物。

目前在兽医临床中病毒病的防控主要还是依赖于综合防控措施以及疫苗免疫接种,防控效果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除了疫苗预防外,也有一些外源性细胞因子和抗病毒的化学合成药物可供临床使用:医用外源性干扰素、白细胞介素等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病毒复制,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功能,但费用昂贵,效果也是好坏不定;抗病毒的化学合成药物数量较少,临床效果不理想,且许多年来一直没有新的抗病毒合成药物产生,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也受到诸多限制。

农业部【2005】33 号文件“关于清查金刚烷胺等抗病毒药物的紧急通知”要求:禁止使用“金刚烷胺、金刚乙胺、阿昔洛韦、吗啉(双)胍(病毒灵)、利巴韦林等及其盐、酯的单、复方制剂”等药物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等一类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病毒性疾病,各单位应立即停止生产、经营和使用,违者按生产、经营假兽药和使用禁用兽药处理,依照《兽药管理条例》予以处罚。

这些化学合成的抗病毒药在严格意义上说只能是病毒抑制剂,不能直接杀灭病毒和破坏病毒体,否则也会损伤宿主细胞。许多抗病毒药物在达到治疗挤量时也会对机体产生毒性,并且效果不佳。抗病毒药物的发展远没有抗细菌、抗寄生虫及抗真菌药物进步的快。

我们也可以来简单认识和了解一下这些化学合成抗病毒药。抗病毒药物发展史:20 世纪80 年代有9种抗病毒药物:碘苷、吗啉胍、三氟胸苷、环胞苷、阿糖腺苷、阿糖胞苷、甲红硫脲、利巴韦林、金刚烷胺。

理想化的抗病毒药物是指能有效地干扰病毒的复制,又不影响正常细胞代谢,但至今还没有一种抗病毒药物可达到此目的。病毒寄生在细胞内,抗病毒药物需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而作用于病毒,理想的抗病毒必须是既能防止病毒吸附于宿主细胞表面,又能特异性抑制病毒复制过程中的某些步骤,且不影响机体正常细胞代谢。然而许多代谢过程为病毒和细胞的功能所共有所以很难研制出一种无毒的抗病毒药物。

抗病毒治疗前景一片灰暗,我们难道只能束手无策、坐以待毙吗?当我们把目光不再仅仅局限于抗病毒感染治疗、不再仅仅局限于西医、不再仅仅局限于化学合成类抗病毒药物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其实我们的身后,还有另一片天空。

可能很多人对质疑,中医药对传染病有没有效果?外来的和尚会念经,传染病和免疫学是西医发展壮大的?中医,行吗?但是,你知道世界上最早的传染病学专著吗?春秋时期《内经。六元正世纪大论》有“民痨温病”“温病乃作”等语,这是温病名称的最早记载。《内经。刺法论》说“五疫之至,皆相染易。”

明末杰出医家吴又可撰著的《温疫论》是我国最早的温病学著作。你知道世界上最早的传染病预防控制中心吗?大约在公元1 5 00 年前后,就有好几本艺术介绍了对天花的方法,实行“人痘接种”。中国的明朝和清朝时期,医生队伍已经有以种痘为业的专职痘医。清代国家还设立种痘局,并有专职官员“查痘章京”专门管理出痘人的隔离情况。

二、中药抗病毒作用的中医理论基础

由细菌和病毒等微生物引起的传染病在我国传统中医中称之为“瘟疫”、“温病”、“伤寒”。中医历代文献对传染病流行记述颇丰,其病因多概括为六淫之邪和疫疠之气。在中医的病因病理学中,疫疠和六淫同属于外感致病因素,多从体表、口、鼻、肺经等侵袭机体,初期表现为肺卫症候。六淫是指风、寒、暑、湿、燥、火(热)等六种气候,当气候变化过度( 淫) 或者机体正气不足时,会变成致病因素造成发病。疫疠则是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多为湿热外邪,力量亢盛、传播迅速、病情发展快,往往造成多个脏腑受病,故最易化火伤阴、生风动血,出现高热、脉洪、出血、神昏、抽搐、阴虚等里热症状,按照卫气营血辨证法,症候多属于气分、营血和血分证。无论是六淫还是疫疠,都属于外感病邪,对亢盛的病邪可以用中医的祛邪法。对于六淫:疏风、散寒、解暑、祛湿、润燥、清热。对于疫疠:清热泻火、清热燥湿、清热解毒、清热凉血等治疗原则。

兽医中药免疫源远流长。在古代,我国已处于领先地位,中药免疫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中兽医理论对药物免疫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与变化,虽然错综复杂,但不外乎机体内在的因素和致病的外在因素两个方面,中医称之为“正气”和“邪气”。正气是指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的机能活动,以其对外界自然环境的适应力和对致病因素的抵抗力;邪气指外在的一切致病的因素。疾病的发病与发展就是正邪相争的结果。正气充盛的动物,抵抗力强,邪气不易侵犯。只有在动物机体正气虚弱,正不胜邪的时候,外邪才能乘虚侵害机体而发病。这就是所谓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和“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的中医病因病理学说。其中,由于邪气亢盛所导致的疾病为实证,由于体内正气虚衰而导致的疾病称为虚症,故有“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这样的辨证说法。证有虚实之分,药也有攻补之别。按照中医理论,在中药材中,有许多可以补益机体正气,增强体质,促进脏腑功能活动,提高机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对外界致病病邪的抵抗能力,治疗虚症。这些药材主要指以补益机体气、血、阴、阳亏虚的补虚药。扶正祛邪是中药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的中医基础理论。

三、几类特殊传染病在中兽医中的实质

1. 免疫抑制性疾病。如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鸡马立克氏病、鸡白血病、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圆环病毒2 型)、猪瘟等,出现免疫应答障碍,进而继发感染。其中医实质为正气不足,邪气外感,治疗重在扶正,往往通过补气、调理脏腑功能为主,加以祛邪。

2. 条件性病原微生物感染。如大肠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在机体内正常存在,特定情况下致病,六气不正而外感,或饲养管理失当、素体亏虚等内伤在先,造成病邪外感。

四、中医药用于抗病毒免疫的优势

1. 丰富抗病毒药物种类,让我们对付病毒有更多的药物和方法选择。

2. 随着化学合成药物的禁用和限用,中药让我们有了替代品。3. 中药大多数来自天然,相对来说安全性好、残留少,符合食品安全和生态安全的需要。

4 . 中药对机体的毒副作用小,对细胞损伤小,部分药物和成分还具备修复机体的功能,更适用于抗病毒感染的治疗。

5. 中药有效成分种类多,作用多靶点、多环节,相对于化学合成类药物,不易产生耐药性,对病毒的遗传变异和免疫逃避更有效。

具有抗病毒免疫作用的药材种类繁多,目前已筛选出来的单味药材数量已达几百种。一般主要由以下几种类型:

(1)动物类:蚂蚁、鹿茸、蜂王浆、鳖甲、龟板、蛇、穿山甲的某些成分等。

(2)混合类:蜂胶、蜂花粉等

(3)植物类:A、清热药:具有抗病毒作用,这是组织培养、鸡胚、整体动物上均得到验证。就目前已发现的抗病毒作用的药材中,清热药是主要力量。

这一类药材几乎囊括了所有的常用清热药,如黄连、黄岑、黄柏、栀子、连翘、石膏、知母、生地、丹皮、白头翁、玄参、金银花、紫花地丁、蒲公英、板蓝根、大青叶、穿心莲、夏枯草、鱼腥草、天花粉、苦参、龙胆草、野菊花、败酱草、马齿苋、白花蛇舌草等等。在临床中,这些药材都具备一定得抗病毒效果。而如金银花、仙人掌、鱼腥草、白花蛇草、黄连、黄岑、生地、大黄、板蓝根等许多清热药还具有较好的免疫调节作用,能特异或非特异性地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B、补益药:几乎所有的补益药材都具有免疫调节作用,许多药物还有一定的抗病毒效果。

如人参、党参、黄芪、何首乌、大枣、阿胶、白术、天冬、麦冬、山萸肉、杜仲、枸杞、五味子、仙茅、肉桂等都可以综合性地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抗体产生,延长抗体作用时间,而甘草、黄芪、西洋参、人参、当归、淫羊藿等药物则还具有一定得抗病毒作用。C、解表药中,也有相当数量的药材具有一定得抗病毒效果,尤其对于呼吸道病毒作用效果较为突出,比如桂枝、葛根、麻黄、柴胡、苍耳子、菊花、桑叶等等。D、攻下祛湿药:攻下药里有部分药材具有泻下、去火、软坚、散结等作用,也具备一定得抗病毒效果,代表性药材如大黄。祛湿药里主要由藿香、羌活、茯苓、猪苓、茵陈篙、虎杖等。其中茯苓、猪苓、茵陈篙、虎杖也具备调节机体免疫能力。E、活血化瘀药:如红花、三七、丹参、大蒜、川芎及一些地衣类植物等能有效地提高机体免疫力。F、可食用植物及植物产品类:如大豆、香菇、米糠、小麦、藻类、油菜、玉米及泡桐的花粉等也具有一定得免疫增强效应。G、其它:除了以上几类药材外,还有一些药材如莪术、牛膝、丹参、川芎、仙鹤草等等也具备一定得抗病毒免疫作用。

药物毒理学论文范文5

关键词:中华本草;药性数据;五味规律;spearman等级相关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3.03.011

中图分类号:R2-05;R2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3)03-0026-03

五味理论是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内经》中就对五味及五味的作用、阴阳五行属性等进行了系统论述。后世药味理论就是在此基础,结合历代临床实践、实验研究和经验总结,经不断补充而日益丰富起来的。为使药味理论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丰富及发展,本研究在对数据等级编码基础上,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法对《中华本草》[1]中8 366味具有五味属性中药的药味规律进行分析,挖掘药味与四气、归经、毒性之间的相关关系,旨在为符合现代科学认知规律的中药药味表征体系的建立奠定现代文献研究基础,并为中医临床用药、中药实验研究、中药新资源开发等提供药味理论的新线索和数据支持。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选择

《中华本草》共收录8 980味中药,将其建成含药名、来源、化学成分、药性、功能与主治、药理、炮制、应用与配伍、用法用量、科属分类等30余个字段的数据库,进一步将药性字段数据按照四气、五味、归经、毒性四类概念进行拆分。经统计并不是每一味中药都记载了性、味、归经、毒性四类信息,故《中华本草》收录的8 980味中药中有8 362味中药记载了四气信息,有8 366味中药记载了药味信息,有2 186味中药记载了归经信息,有938味中药记载了毒性信息。最终具有药味信息的8 366味中药进入后续分析。

1.2 药性基本概念频数统计

对《中华本草》所载中药气、味、归经、毒性的基本概念进行频数统计,按逆序排列,结果见表1。

1.3 数据编码及变量转换

四气,又称四性,指药物的寒、热、温、凉4种不同属性。温热属阳,寒凉属阴。温与热、凉与寒各自具有共性,但程度上有差异。通常认为,凉次于寒,温次于热,此外还有一类温热或寒凉之性不显著者即为平性,视为居寒热之中。基于《中华本草》中对四气信息描述的原文,进一步对四气的基本概念“寒、微寒、凉、平、微温、温、热”逐个等级编码为“-3、-2、-1、0、1、2、3”,值越大则药性越热,值越小则药性越寒,值为0则为平性。

五味指药物有酸、苦、甘、辛、咸5种不同的味道,此外还有淡、涩二味,但前者为最基本的5种滋味。基于《中华本草》中对药味信息描述的原文,进一步对药味的基本概念进行合并及编码,如将药味“微酸”并入药味“酸”中,按照“无酸味、微酸、酸”从小到大的顺序编码为“0、1、2”,其他药味编码雷同。

归经指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药性归经理论中涉及肝、心、脾、肺、肾、胆、小肠、胃、大肠、膀胱、心包、三焦共十二经,因归经属性中不存在程度轻重的顺序关系,故将中药归属十二经的信息均转换以归经名称为变量名、以0或1为值的二元变量。例如:附子归心、肾、脾经,故其在心、肾、脾经的变量值为“1”,其余经均为“0”。

毒性指药物对机体产生的不良影响及损害性,包括有毒、无毒和毒的大小。基于《中华本草》中对药物毒性信息描述的原文,进一步对毒性的基本概念“无毒、有小毒、有毒、有大毒”逐个等级编码“0、1、2、3”,值越大则毒性越大,值为0则无毒。

1.4 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

以药性中的五味为核心,分析五味与四气、归经、毒性之间的相关关系。因数据多转换为等级变量和二元变量,故选择双变量相关分析中的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作为考核指标。相关系数是从-1到1之间的实数,其值为0表示不相关,大于0表示正相关,小于0表示负相关,等于1表示完全正相关,等于-1表示完全负相关。

2 结果与分析

2.1 五味与四气之间的相关性

五味与四气之间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的分析显示,在双侧置信度为0.01时:①辛、甘二味与四气呈显著正相关,提示辛、甘二味与药性“热”有显著相关关系;②苦、淡二味与四气呈显著负相关,提示苦、淡二味与药性“寒”有着显著相关关系。见表2。

2.2 五味与归经之间的相关性

五味与归经之间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的分析显示,在双侧置信度为0.01时:①酸味与肝、大肠、胃三经存在显著正相关;②苦味与肝、大肠、胆三经存在显著正相关,与肾、脾、胃三经存在显著负相关;③甘味与脾、肾、肺、胃、心、小肠、肝、膀胱八经存在显著正相关;④辛味与脾、胃、肝、肺四经存在显著正相关,与大肠经存在显著负相关;⑤咸味与肾、肝、心、肺四经存在显著正相关;⑥淡味与膀胱、小肠二经呈显著正相关,与肝经存在显著负相关;⑦涩味与大肠经呈显著正相关,与胃、膀胱二经呈显著负相关。见表3。

2.3 五味与毒性之间的相关性

五味与毒性之间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的分析结果,在双侧置信度为0.01时:①辛、苦二味与毒性呈显著正相关,即辛、苦二味越重药物毒性越大;②甘、淡二味与毒性呈显著负相关,即甘、淡二味越重药物毒性越小。见表4。

3 讨论

药性中以“气”、“味”二性最为首要,通常一味药具有一气,一气可配一味或多味。四气包括寒、热、温、凉、平,实为五气。五味包括酸、苦、甘、辛、咸、淡、涩,实为七味,淡常附于甘,涩常附于酸。五味具有阴阳属性,《内经》云:“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本研究在分析气、味之间关系时发现辛、甘二味与四气呈显著正相关(P

中药归经指药对某些脏腑经络有特殊的亲和作用,因而对该部位的病变起着主要或特殊的治疗作用,通常归经不同药物治病的适用范围亦不同。《素问・宣明五气篇》说:“酸入肝(属木)、苦入心(属火)、甘入脾(属土)、辛入肺(属金)、咸入肾(属水)。”本研究在分析五味与归经之间关系时发现“酸入肝”、“甘入脾”、“咸入肾”理论在大量药性数据挖掘出的规律中得到了很好的验证,而“苦入心”理论却得不到任何数据支持。此外,尽管挖掘出了辛味与肺经呈显著正相关,但辛味与脾经的相关性超过了肺经。

毒性指药物对机体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及损害性。本研究在分析五味与毒性之间的关系时发现,辛、苦二味越重药物毒性越大,甘、淡二味越重药物毒性越小,而咸、涩二味则与毒性之间不具有相关关系。这对临床上使用具有辛、苦二味的中药给出了提示,特别在针对体质较弱、病情较轻的患者时,应慎重使用味辛、苦之药。

总之,中药药性理论是中药的灵魂,是中医药基础研究的难点和热点。本研究克服以往研究工于分离解析、疏于整合还原的缺陷,尝试从权威中药数据源中挖掘中药药味的潜在规律,这是建立在大样本数据集上对整体药性规律的总结,希望能对中医临床用药、中药实验研究、中药新资源开发利用等提供新的理论线索和数据支持。

参考文献:

药物毒理学论文范文6

[关键词]中药;不良反应;毒害作用;缘由

中医药历史悠久,一般来说,中药药性比较平和,毒副反应也较少,很久以来被认为安全有效为广大患者所接受,而对其毒副反应则往往重视不够。很多人认为,中药是纯天然的,不像西药是化学制剂,因而没有毒副作用,可以放心的吃。一个很浅显的道理,大米虽然无毒,吃多了还会撑着,何况药呢!有关中药不良反应,我国历代早有认识,神农氏“尝百草之滋味、水果之甘苦,令民知所辟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明张景岳更有“无药无毒”的说法,认为“即如家常茶饭,本皆养人之正味,其或过用、误用而能伤人”。为了广大患者的用药安全,中药的毒副反应及毒害作用应该引起医药工作者的足够重视。因不合理使用中药制品而引起的有害反应,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

1药物自身毒性及用量不当

《神农本草经》根据药物有毒无毒将药品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为延年益寿药,无毒;中品为防疾补虚药,有毒无毒根据药量而定;下品为治病预疾的药物,多有毒性,不可久服,某些药物使用不当会中毒死亡。许多中药本身就有毒性,除了人们已经关注的关木通外,番木鳖、汉防己、乌头、莪术、斑蝥等中药都带有生物碱毒性。如附子中含有乌头碱小剂量使用具有治疗作用,剂量过大或使用不当就会引起中毒。有些中药不含有毒成分,但过量服用也会引起中毒,如过量服用肉桂就会引起血尿。

2辨证用药不当

药物特有的性能如寒热温凉,可纠正肌体病理之偏,但运用不当,则雪上加霜。在中医看来,同一种药不能人人都吃,要辨证论治,不对症的当然有毒,这是非常正常的,如给肝阳上亢的患者服用细辛、肉桂等,等于火上浇油。

3来源品种不同或不当

中药来源广泛,品种繁多,成分复杂,而不同科属的同名中药在毒性上也有差异。如关木通为马兜铃科植物东北马兜铃的干燥鳞茎,所含马兜铃酸亦称木通甲素是关木通的主要成分之一,长时间低剂量给药可在体内蓄积而导致肾损害,而川木通为毛茛科植物小木通或绣球藤的干燥鳞茎,主要成分为绣球皂苷和糖苷等;木通来源于木通科植物木通或其同属植物的干燥鳞茎,主含木通皂苷有利尿作用,无肾毒性。再如桑寄生本无毒,但寄生在有毒植物上的桑寄生就会含有相应的有毒成分。

4中药品质不好

中药保管不善引起霉变走油或种植采收中农药有机磷污染均可引起不良反应。中药注射剂质量不好,当中含有有害物质、杂质、植物蛋白等,也可以引起有害反应。另外中药的假冒伪劣品种可直接导致有害反应。

5中药炮制方法及煎煮不当

有些药物未经炮制或炮制不当会引起有害反应,如生半夏有毒,而经炮制后的法半夏则毒性大减或甚微。一般认为中药长时间煎煮可以减少毒性但也有相反情况,如山豆根煎煮时间越长副作用越强。

6中药及中西药配伍不当

某些中药相互间具有相恶、相反的作用,即传统认为的十八反、十九畏。现在临床上中西药配伍治疗情况日益增多,中药注射剂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给药方式,为临床治疗疾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但中西药配伍上处于无章可循状态,可能会有配伍不当的情况,发生导致药效降低甚至产生不良反应。如复方丹参注射液与0.9%生理盐水合用使不溶性微粒明显增多,清开灵注射液与青霉素配伍应用可出现多起不良反应,双黄连注射液与氨苄青霉素混合后颜色变深,因此对临床中西药配伍特别是注射用药时,还需要谨慎、小心,多做一些深入研究。

7用药时间过长

有些中药用药时间过长引起蓄积中毒,如朱砂蓄积中毒损害肝肾功能,黄花夹竹桃含有强心苷长期使用会发生洋地黄样蓄积中毒反应。

8忽视个体差异

个体对中药的耐受性差异很大,尤其是病理状态或疲劳营养不良时更为明显,另外妇女哺乳期就对许多药物反应敏感。随着人们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保健意识的增强,中药的不良反应及毒害作用越来越会引起人们的重视,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更是医药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一个医药工作者,一定要掌握了解中药性效及中医药理论知识,做到辨证论治,对症用药,合理使用中药复方配伍,避免不必要的配伍禁忌药物,注意掌握用药剂量、用法、疗程,特别是对一些毒性中药或中成药更要严格掌握,对儿童、老年人、孕妇更应引起注意,同时作为药剂工作着一定要增强工作责任心,严格按照中药炮制规范炮制药品,确保中药质量的优良,以防不良反应及毒害作用的发生,保证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

参考文献:

药物毒理学论文范文7

关键词:药物筛选 药物安全性评价 课程改革 改革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1(a)-0159-02

药物的筛选与早期安全性评价永远是新药研究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建设创新药物高通量筛选体系,建立一些快速、灵敏的早期安全性评价和检测方法,其目的是为了提高药物发现阶段的成功率、避免浪费时间与财力、降低药物开发阶段的风险和成本,促进整个创新药物研制尽早走向成功。国外最新发展趋势就是将以前在药物开发阶段的临床前研究时才进行的安全性评价研究提前到药物发现阶段,也就是在创新药物的早期的发现和选择阶段就进行安全性评价。近年来广东药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根据学校提出的“应用型创新性人才”培养目标,积极探索生物医药领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立了“部级生物医药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区”,经教育部批准设立了“生物制药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特设本科专业”,并在此专业下开设了“药物筛选与评价方向”专业方向,以适应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趋势和广东省区域经济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1 药物筛选与评价专业方向的设立

作为我国独立建校的三所高等药科院校之一,广东药学院建立了一整套极具特色的药物研发创新体系,涵盖化学药、中药和生物药,拥有“广东省生物活性药物研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生物技术候选药物研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药物新剂型重点实验室”等研发平台,为广药特色的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后盾。然而,从人才培养方面来看,广东药学院设立了药学、药物制剂、中药学等本科专业,目前还缺乏药物筛选与评价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因此,根据学校以药学为特色和应用型创新性人才培养的思路,根据国家和广东省区域人才需求变化,适时设立生物制药专业药物筛选与评价方向可以与我校现有的药学相关专业人才培养形成有益互补,从而起到完善我校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的作用。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在生物医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面经历了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最初在生物技术专业下开设了生物制药和生物技术安全评估等专业方向。经过近八年的教学实践,成功申报设立了“生物制药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特设本科专业”,并在此专业下开设了“药物筛选与评价方向”。由于药物筛选与评价方向是生物医药领域一个新的专业方向,其人才培养体系没有什么经验可以借鉴,我们结合广东药学院的药学特色和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自身的教学科研实际情况,对生物药物筛选与安全性评价相关专业课程的理论与实验教学进行了改革,以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 药物筛选与安全性评价相关课程模块化建设

在“药物筛选与评价”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我们以应用型创新性生物制药专业人才为培养目标,根据教学实施效果和区域经济人才需求的变化不断优化和调整课程体系,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多次论证和修订。通过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将本专业的核心课程分成三大模块:生物技术模块、药物筛选与评价模块和生物制药模块等三大模块,分别致力于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生命科学理论与技术、药物筛选与早期安全性评价技术和生物药物研究与开发技术等专业技能,其中生物技术模块主要包括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基因工程等课程,生物制药模块主要包括生物技术药物学、药理学、药剂学等课程,药物筛选与评价模块主要包括模式生物与新药研究、实验动物学、毒理学、新药临床前安全性评价等课程。生物技术模块和生物制药模块经过多年的建设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理论和实验教学体系,而药物筛选与评价模块则是新设立的一个模块,且在三大专业课程模块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其相关课程的理论和实验教学方式方法都有待于深入研究,以探索切实可行的理论和实验教学模式。

3 以任务为导向的理论课程的交叉融合

“药物筛选与安全性评价”的知识体系贯穿于模式动物与新药研究、实验动物学、毒理学和新药临床前安全性评价等课程当中,而传统的教学方法习惯于将各门课程相对独立地隔离开来,从而给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带来困难。理论课程改革的首要问题是确定课程目标,以任务为导向打通各门课程界限,围绕“药物筛选与安全性评价”这一主线,加强课程内容的交叉融合,提升教师和学生对专业的理解和掌握。为了提高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质量,在模式生物与新药研究、实验动物学、毒理学和新药临床前安全性评价等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对每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梳理,确立每门课程的教学目标。

模式生物与新药研究是“药物筛选与安全性评价”课程模块的基础课程,且没有相关的教材可以利用,课程内容主要结合当前药物研究的最新趋势介绍果蝇、线虫、斑马鱼、小鼠等模式生物在药物早期筛选与评价中的应用。药物的安全性评价离不开实验动物,实验动物学的任务是介绍常用来进行药物安全性评价的实验动物的种类、实验动物的饲养、实验动物的基本操作技术。毒理学的教学主要教授药物在实验动物身上的毒性反应,特别是对不同靶器官的毒性作用,课程教学要求在了解生物药、化学药和中药的毒性机理的同时,突出对不同种类生物药物的毒性机制的掌握。新药临床前安全性评价发展很快,新的技术不断涌现,新的药物也层出不穷,根据该课程的特点采用案例教学法,课程内容主要集中在重组蛋白药物、治疗性单克隆抗体类药物、基因工程疫苗、基因治疗与核酸药物和细胞治疗药物等生物药物的安全性评价的讲授。

我们在前期的研究中积极探索如何创造性地根据每门课程性质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设计最为合理而有效的手段和方法施教,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尝试通过集体教研活动等形式充分发挥教师团队合作精神,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创造一个教师之间和教师与学生之间交流的平台,开展 “三段式”集体备课、让学生代表参与集体教研活动以及时听取学生的声音。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根据药物筛选与早期评价课程模块应用性较强的特点,在教学大纲的指导下,及时追踪技术前沿、应用专题汇报、案例剖析等方式实施教学。

4 设计性与综合性实验的开设

药物的筛选与早期评价领域主要包括药物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两个方面,其主要内容是利用秀丽线虫、斑马鱼等模型对药物的有效性、生物利用度和毒性等方面进行评价,包括应用分子生物学、细胞学、免疫学、器官与组织试验等技术手段开展候选药物的体内和体外的有效性检测分析,采用ELISA、HPLC、LC-MS/MS、生物测定等方法分析体内和体外实验中化合物早期生物利用度、代谢特征和组织分布,通过早期的遗传毒性试验、急性毒性试验、胚胎毒性试验、心脏毒性试验等毒性试验快速筛选出毒性较小的候选药物。

“药物筛选与安全性评价”课程模块的内容和性质决定了其实践性强的特点,为了让学生切实掌握生物药物的发现及安全性评价的具体方式、方法和步骤,实践教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过程中,我们特意加大了实验课时的比例,希望通过强化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来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通过前期的组织论证,我们决定在模式生物与新药研究课程的实验教学中结合学院教学科研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学院高通量药物筛选科研平台,开设模式生物与新药筛选设计性实验。同时,将实验动物学、毒理学和新药临床前安全性评价三门课程的实验进行整合,开设跨课程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通过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的开设让学生系统地了解生物药物筛选与早期安全性评价的整个流程。

在模式生物与新药研究课程的实验教学中,我们利用学院已经建立起来的高通量药物筛选平台,鼓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新药筛选这一主题独立、创新设计研究方案和撰写计划书,结合相关课题组的研究方向和学生的研究兴趣自主分组设计实验,然后组织学生答辩从中挑选优秀的实验方案进行实施。通过设计性实验的开设加强学生对理论课知识的理解,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性思维,而且提高了学生实验操作能力。

在实验动物学、毒理学、新药临床前安全性评价等课程的实验教学中围绕特定生物药物毒性检测这一主题,充分发挥我院学科特色和科研促进教学的教学模式,将学院的专利成果TCR基因药物的安全性评价引入到学生实验教学,开展“生物药物安全性评价”综合性实验。在实验设计与实施过程中加强分工合作,协调实验动物学、毒理学、新药临床前安全性评价等课程的任课教师,以及实验中心的老师,明确各位老师的职责,分别负责各专题预实验,责任到人。并就实验的内容安排、结果评价、课时分配、规范操作、操作重点、难点及注意事项、改进意见和建议等提交预实验报告,由课程负责人教研活动讨论并确定最终实验方案,分头编写实验指导、教学大纲、授课计划等。在每次任务完成后,对于学生的收获和不足进行积极的反馈,指导其发扬优点,改正缺点。通过问卷调查对实施效果进行分析总结,为实验的进一步改革提供参考。让学生能将理论课中掌握的基本知识在综合性实验的学习过程中融会贯通,其根本目标是突出应用理论与技能的系统训练,强调科研素质的塑造、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的培养。

通过生物药物筛选与安全性评价课程模块理论与实验的改革与实践,加强本专业方向内涵建设,初步建立了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生物制药专业药物筛选与评价方向人才培养体系,为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多样化生物医药类专业创新人才提供了经验借鉴。

参考文献

药物毒理学论文范文8

【关键词】中华本草;补阳中药;药性规律

【中图分类号】R2813【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7)04-0001-03

Research on Yang-Strengthening Herbal Medicine in Chinese Materia MedicaWU LiliZHOU Bei*CHEN HaoWANG LiLIU HuilanZHANG JiabinGUAN ShuiqingLIANG Haijin

Guangx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Nanning 530200,ChinaAbstract:Objective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regular pattern of medicinal properties of yang-strengthening herbal medicine in Chinese Materia Medica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clinical medication Methods Based on the Chinese Materia Medica as information source, using the number of drugs whose key words is invigorate the yang in drug efficacy index as clues, we retrieved the invigorating yang drugs and established a total data-set, including genera, property and flavor, cannel tropism, toxicity, efficacy and attending disease Results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sorted out some related contents of 146 flavors, and most of the yang-strengthening herbal medicine are botanical drugs, followed by normal drugs Medicinal properties tend to be warm(7857%)Sweet drugs have the largest quantity(4266%),followed by salty drugs(1882%)and pungent drugs(1790%);Drugs to kidney meridian the most(4255%)Meanwhile, most of the drugs are safe and non-toxic The high frequency effects of above drugs are reinforcing the kidney, warming the kidney, alleviating pain, strengthening the bones and muscles, facilitating essence and blood The drugs are used to treat kidney asthenia, cold symptom, arthralgia and pain, softness and pain of the muscles and bones, etc Conclusion the statistical survey results about the property and flavor, cannel tropism, toxicity, efficacy and attending disease of yang-strengthening herbal medicine in Chinese Materia Medica, are in line with the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asically And it provided a reference for screening and new drug development of yang-strengthening herbal medicine

Keywords:Chinese Materia Medica; Yang-Strengthening Herbal Medicine; Regular Pattern of Medicinal Properties

中药药性理论是我国历代医家在长期医疗实践中,以阴阳、脏腑、经络学说为依据,根据中药的各种性质及其所体现的治疗作用而总结出来的用药规律,是学习、研究、运用中药所必须掌握的基本理论知识,是临床中药应用的准则。中药药性理论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中华本草》是继《本草纲目》以后ξ夜本草学进行的又一次总结,是迄今为止收录天然药物种类最多的一部本草专著。其收录的内容涉及中医药学科的各个方面,且编写体例严密,篇幅浩瀚,征采大量文献,为现代中医药研究提供了极其丰富宝贵的数据资源[1-3]。

2006年虞舜等[4]建立《中华本草》数据库,随后不断有学者对《中华本草》收载药物进行药性规律探讨,如杨雪梅等[5-6]进行五味规律及四气规律分析;史雪等[7-9]对具有利水功效的药物进行药性规律探析;李明等[10]研究止痛中药药性规律。但是目前未见对补阳中药药性规律的研究。本研究通过系统整理《中华本草》所收载补阳药的来源、性味、归经、毒性及其功效主治,探讨补阳药物药性规律及其功效相关性,以期能为补阳中药药性理论研究和指导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建立数据库以《中华本草》为资料源,对《中华本草》“药物功能”索引中主题词为“补阳”药物编号为线索,检索出具有补阳功效的药物,主要包括: 药物名称、来源、四气、五味、归经、毒性、功效、主治,采用Microsoft Excel创建表格,建立补阳中药原始资料库。

以补阳中药原始资料库为基础,建立补阳中药1个总数据库,7个子数据库(来源子数据库,药性子数据库、药味子数据库、归经子数据库、毒性子数据库、功效子数据库和主治子数据库)。

12标准化处理传统中药药性理论将药性概括为“四气”,又称“四性”,即寒、热、温、凉,此外还有平性。搜集补阳中药的原始资料时,出现了热、温、微温、平、凉等5类描述,为了便于统计,将微温统一归纳为“温性”;平性则按照原文记述,不作改动,依此将补阳中药的药性分为温性、热性、平性、凉性四大类。

《中华本草》所记载的146味补阳中药的毒性按照程度不同可分为大毒、有毒、小毒、无毒4大类,其中将“极小毒”归入到“小毒”中。补阳中药药味主要归纳为甘、苦、辛、酸、咸、涩、淡7种,其中将“微苦”归纳到“苦味”中,同一中药可同时兼有2种或以上药味。

13统计学方法将各子数据库的关键信息进行分类汇总,归纳统计。运用SPSS130对补阳中药来源、四性、五味、归经、功效、主治进行频数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分别建立表格,进一步分析各类别的频数和百分比,寻找其规律。

2结果

21来源补阳药物共检索146味药,在植物类、动物类、矿物类、菌类等均有分布。其中植物类占绝对优势,76味,占5205%;其次是动物类,54味,占3699%;矿物类、菌类分别7味、6味,各占479%和411%。见表1。表1补阳中药来源统计表

来源频次比例/%植物类765205动物类543699矿物类7479菌类6411其他3205总计14610000

22四气146味补阳中药有明确药性记载的药物有140味,占9589%。补阳中药药性只有温、热、平、凉性4种,无寒性。属温性者最多,为 110味,占 7857%;平性17味,占1214%;热性11味,占786%;凉性2味,占143%。见表2。表2补阳中药药性统计表

药性频数比例/%温性1107857平性171214热性11786凉性2143总数14010000

23五味146味补阳中药药味甘、苦、辛、酸、咸、涩、淡味七种,以甘味为多,为93味,占4366%;咸味41味,占1881%;辛味39味,占1790%。补阳中药药味以甘味、咸味、辛味较为突出。见表3。

表3补阳中药药味统计表

药味频数比例/%甘934266咸411881辛391790苦281284涩8367酸6275淡3138总计21810000

24归经146味补阳中药有明确归经记载83味,占5685%。其中67味药物归经不唯一,除归主经外,兼入他经。补阳中药归经以入肾经最多,80味,占4255%;其次是归肝经,35味,占1862%;归脾经24味;归肺经16味;归胃经14味;归心经9味;归大肠经、膀胱经各5味。见表4。

表4补阳中药归经统计表

归经频数比例/%肾经804255肝经351862脾经241276肺经16851胃经14745心经9479大肠经5266膀胱经5266总数188100

25毒性146味补阳中药125味无毒,占8562%,用药安全性大。但小部分是有毒的,使用时应注意安全用药。见表5。

表5补阳中药毒性统计表

毒性频数比例/%无毒1258562小毒10686有毒8547大毒3205总数146100

26高频功效本研究归纳前4位的高频功效情况,见表6。

表6补阳中药高频功效统计表

高频功效频数比例/%补肾514113温肾403226止痛171371强筋骨,益精血161290总数124100

27高频主治情况本研究归纳补阳中药前4位的高频主治情况,结果显示:第一高频主治是肾虚,占4180%,主要为肾虚阳痿、遗精、小便遗沥、尿血等病症;第二高频主治是寒症,占3279%,主治宫冷不孕、崩漏带下、尿频尿急、脘腹冷痛等;治疗痹痛居于高频主治第三位,表现为胁痛、肾虚腰痛、痛经、风寒湿痹等病症。治疗筋骨软、痛居于第四位。见表7。

表7补阳中药高频主治统计表

高频主治频数比例/%肾虚514180寒症403279痹痛171393筋骨软、痛141148总数122100

3讨论

数据挖掘能够从数据中发现隐含的规律和知识,已成为中医药研究的重要技术之一[11]。中药药性作为对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与功效有着必然联系,且具有规律性[12]。通过构建中药药性与功效数据库,利用数据挖掘的方法研究二者之间的相关规律,对进一步发掘传统知识、规范药性与功效、发现药物新的功效都有重要作用。

本研究对《中华本草》所载补阳中药进行统计,得出的结果与传统中医药理论的药物属性基本相符,例如补阳中药四气中以温为主,与四气药性规律中具有补肾阳、散寒止痛、强筋骨功能的中药其药性多属“温”相符[6];补阳中药五味中以甘味、咸味、辛味较为突出,《素・宣明五气篇》:“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甘入脾”、“咸入肾”理论得到了很好验证。通过分析五味与毒性之间的关系,发现甘、淡二味越重药物毒性越小[5],与本研究统计的补阳中药大多数无毒相符。

本研究通过对《中华本草》收载的补阳中药建立数据库,挖掘补阳中药药性规律,为补阳中药的筛选与新药的开发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但本文研究对象和范围仅限于《中华本草》,还需将现代药学实验研究数据成果纳入研究对象范围,才能实现传统与现代研究成果相结合,以期达到数据分析更为全面、科学及合理。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2]陈仁寿.论《中华本草》的学术研究及价值[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3):32-35.

[3]宋立人.《中华本草》在中药学发展史上的历史意义[J].江苏中医,2001,22(2):1-4.

[4]虞舜,钱锦栋.“中华本草数据库”的研制[J].江苏中医药,2006,27(12):62-63.

[5]杨雪梅,赖新梅,陈梅妹,等.《中华本草》药性数据中的五味规律[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3,20(3):26-28.

[6]杨雪梅,林端宜,赖新梅,等.《中华本草》药性数据中的四气规律[J].中国中药杂志,2013,38(9):1438-1441.

[7]史雪,郭瑞华.《中华本草》收载具有利水功效的禾本科药物的药性规律研究[J].江西中医药,2013,44(356):57-58.

[8]史雪.《中华本草》中具有利水功效的葫芦科药物药性探析[J].河南中医,2013,33(9):1586-1587.

[9]史雪,郭瑞华.《中华本草》收载具有利水功效的大戟科药物的药性规律探析[J]. 辽宁中医杂志,2014,41(1):59-60.

[10]李明,郭瑞华.《中华本草》收载止痛中药药性规律研究[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5(6):487-488.

[11]王耘,李江,石宇峰,等. 面向数据挖掘的中药药性与功效数据库的建立[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0,17(9):95-97.

药物毒理学论文范文9

【关键词】城市;急性中毒;职业;毒物种类

【中图分类号】R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026-02

急性中毒具有起病急、并发症多、危害大的特点,是急诊科的最常见疾病之一。研究掌握急性中毒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对急诊临床工作有重要指导意义,为此,我们对本院急诊科收治1952例的急性中毒患者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本研究调查了2002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各类急性中毒患者的详细、资料完整资料。

1.2 方法:设计统一的登记表,登记并跟踪记录患者有关信息。调查内容包括患者性别、年龄、职业、发病地域、文化程度、中毒原因、方式、毒物种类等。

1.3 统计学处理:用SPSS 10.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数据以元S±s表示,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问比较采用方差,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我院共收治资料完整的急性中毒患者1852例,女1168例,男684例,男女比1:1.7,平均年龄(42.45±17.10)(14~57)岁。发病集中在15―39岁(62.42%-)。排在前三位的职业是学生、家庭妇女和其他职业者(各占33.05%-、25.49%、18.36%)。。65.55%患者收入属中等水平。

2.2 中毒原因:职业性中毒占15.77%,生活性中毒占84.23%。最常见的中毒原因系自杀(47.86%),在自杀患者中,男女比0.63:1,最常见的自杀原因是其家庭矛盾(68.87%),其它(31.13)。

2.3 毒物类型:通过分析可以看到急性中毒毒物种类依次是镇静药物、其他药物、农药、酒精、有毒气体食物及化学物品和其他毒物,不同区域毒物种类分布不同(表1),不同职业毒物种类分布不同(表2)

3 讨论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特殊辅助检查,大部分患者入院即可明确诊断。按Persson等[1]提出的对急性中毒患者病情进行分度:轻度中毒:轻微的、一过性的、能自行缓解的临床症状或体征及实验室结果异常;中度中毒:明显的、持续存在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窄结果异常;重度中毒:出现严重或危及生命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异常或死亡。根据病情快速分流患者,轻度中度中毒者予以急诊帑观,而重度巾毒者收住EICU抢救。本组资料中轻、中、承度中毒患者分别为1461、286、31例。

我院急性中毒发病及救治有其特点:(1)急性中毒患者女性明显多于男性,这与国内的一些研究结果一致。其原因可能是女性心理变化大,心理承受能力低导致。且以女学生多见,多为镇静吹眠药及其它化学药品中毒,而男性多为急性酒精中毒。有毒气体中毒患者于性别上没有显著差异。(2)食物中毒 多见于城市集体就餐时出现 多为群体性。(3)由于城市中农药不多见 ,即便有多为已经稀释很多倍的农药,毒性相对不大。一部分为灭鼠药及蟑螂药 ,量少。偶尔有农药中毒亦为周边农村来城市就医者。van der Hoek和Konradsen”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近年农药中毒死亡率下降与政府控制高毒农药的使用密切相关[2]。

注其他药物是指出镇静催眠剂外的药物,还包括:中药。等;化学药品包括:电镀液、二甲基甲酰胺、苯等;有毒气体包括三光气,一氧化碳、氯气等;其他毒物包括:毒性动植物。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