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高中语文古代常识集锦9篇

时间:2023-09-12 17:09:55

高中语文古代常识

高中语文古代常识范文1

一、在串起旧知的基础上拓展知识,使得古汉语教学与中学文言文教学有机结合

师范院校在讲授古代汉语常识时,应尽量联系中学文言文的例子,这样,学生学起来觉得熟悉,既温习了旧知,又拓展了新知。

在联系中学文言文知识的时候,应注意把中学相关文言知识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并以此作为进一步学习的基础。例如中学课本《山海经夸父逐日》对夸父的解释很简单:夸父,古代神话人物,但在《核舟记》中对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的注释则为:甫,通父,男子美称,多附于字之后。在学习古代汉语文选《夸父逐日》时,则应在此基础上把这些中学己有的知识串起来,进一步说明父的用法,既要说清父在古代是用在男子名称后而的美称,又要说明此用法又常写作甫

有的篇目中学课本有,而大学教材没有入选。这时教师在讲授古汉语课程相关知识点时,应联系中学学过的旧知。如《木兰诗尸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中学教材对扑朔的解释为:据说,提着兔子的耳朵悬在半空时,雄兔两只前脚时时动弹,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所以容易辨认。扑朔,动弹。迷离,眯着眼。在讲授古代汉语课程知识点古无轻唇音时,就可以在这个认知的基础上,列举其他几种观点,相互比较,从而深化认识。据刘成德先生概括,对于扑朔的理解主要有以下几种:(1)兔走足缩之貌(张玉谷《古诗赏析》;(2)跳跃貌(余冠英《乐府诗选》);(3)扑腾,乱动的样子(北大中文系编注《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4)貌蓬松的样子(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尔雅》郝s行义疏指出,扑朔与扑檄、扶疏、朴簌同一语源。树木丛生的样子为扑檄,枝叶丛生的样子叫扶疏,鸟兽的羽毛丛生的样子为扑簌、扑朔。对一个初中的学生来说,从语境出发,从易于理解的角度看,(3)更易于理解(这恐怕是中学教材采用这种解释的原因所在)。但从语源的角度看,显然,朱东润的解释是较妥当的。这样,在串起旧知的基础上拓展新知识,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此外,在讲授古汉语修辞方式时,也可以多联系中学文言文内容。上例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一句的修辞也可以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作进一步讨论。例如有人认为句中扑朔与迷离互补为义,即雄兔与雌兔均有脚扑朔、眼迷离的习性,这才难以区分雄雌。这样的说法对不对?联系下文两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讨论,就可以得出正确的理解。这样的讨论是在中学己有知识的基础上展开的,可以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又比如在讲授古代汉语中有关对仗的知识时,不妨联系高中语文第二册《滕王阁序》课后练习。该课后练习五指出:课文中有很多对偶句不但上下句相对,而且在一句中自成对偶。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对孤鹜,秋水对长天。这种当句对的句式,是王勃骄文的一大特点。学习新知,与己有知识相联系,可以使得学生对对仗的基本类型有更深入的认识。

二、在新旧知识对比的基础上,使学生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

古代汉语作为一门工具课,其任务是通过这一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古代汉语,培养其阅读古籍的能力。作为师范院校,还应考虑如何运用这一工具提高中学文言文的教学水平。王力先生指出如果只熟读一些作品和掌握一些常用词,而没有关于古汉语的基本理论知识,那就不能融会贯通,概括全而,中学文言文的解释多属随文释义,多为语境义,显得零散,缺乏系统性。这就要求师范院校在进行古代汉语教学时,一方而,要尽可能联系中学己学知识;另一方而,在新旧知识对比的基础上,加强系统性教学,要使学生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

中学对字词的用法一般只要求掌握语境义,因此对通假字、古今字不作严格区分。例如,中学课本对通假字一般以通来表明,如《勾践灭吴》三年释其政,课本的注释是政通征,征税。但有的古今字则也用通来说明,如《烛之武退秦师》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古今字则有的加以说明,如《论语十则》不亦说乎课文的注释为说,悦的古字,愉快。但更多的时候并不注明,例如高中第一册《烛之武退秦师》共其乏困共同供,供给;秦伯说,与郑人盟说同悦。《勾践灭吴》令壮者无取老妇取同娶。师范院校古代汉语教学则要系统讲授相关知识,要求严格区分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因此,在古汉语教学中一方而应该讲清古今字与通假字、异体字的区别,同时也应讲清中学课本这样处理的原因所在。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很好地掌握古代汉语相关知识,又可以使他们明白中学文言文教学因为教学对象、教学要求的不同,不能照搬大学古代汉语课程中的相关术语。

中学文言文有不少词类活用的典型用例,但一般只是随文注释,并未明确说明是哪一种类型的词类活用。我们在讲授古汉语常识之词类的活用时,就可以举这些例子,并且要让学生知道中学文言文为什么这样注释。例如,中学《寓言两则》(《韩非子》、《淮南子人间训》片段)对智子疑邻的解释是:智,聪明,这里的意思是以为聪明。《狼》中对犬坐于前的解释:像狗似的蹲坐在前而。《大道之行也》对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的解释:亲,用如动词,以为亲;下文子其子中的第一个子也是动词。中学教材并没有细致分析这些词原来是什么,又活用为哪类,更没有作进一步的理论概括(中学无此必要)。而大学古代汉语的学习则应使学生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以这样的例子来加以说明,并且加以理论概括,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还可以深化学生对中学教材的认识。

又如《木兰诗》中的句子: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鞘,南市买髻头,北市买长鞭、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以上句子课文并未注释,然而课文练习二翻译下列句子,注意上下句的意思是互相交错、补充的,其实己暗含互文的特点。虽然王力版、郭锡良版古汉语教材均未选入《木兰诗》,但我们在讲授古代汉语关于修辞方式的相关内容时,可以举这个例子,结合相关知识,使得学生深入理解相互交错、补充的内在含义。

再如:中学课文《庄子秋水》对望洋向若中望洋的解释是仰视的样子,而郭锡良《古代汉语;+望洋:叠韵连绵词,仰视的样子少仲尼之闻中学课文的解释少,动词,小看,而郭锡良《古代汉语》注释为少,形容词用作意动,觉得少通过这样的对比,结合系统性教学,就能使学生知其然且能知其所以然。

三、应明确高校古代汉语教材语法体系与中学语法体系的区别

古代汉语教学,少不了一些语法术语。然而,由于古代汉语教材语法体系与中学语法体系不同,这既给学生带来不小的困惑,也给古汉语教师带来难题。

例如:高中课文《师说》的注释: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者,助词,用在主语之后表示判断;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之,结构助词,无实在意义。这里的者、之的说明均不同于古代汉语课本。虽然王力、郭锡良两种版本均未选《师说》,但在通论及文选中郭锡良等把者看作代词,者在主语的后而复指,引出谓语;之郭本看作连词,王力则看作介词。

对这类现象,在古汉语教学时不能回避,相反,应明确指出这是因为语法体系的不同造成的,告诉学生这是人们对同一现象的不同认识。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语法体系的不同固然需要指出,且可以略加介绍,但不需要详谈,更不必深入研究,以免增加学生负担。

此外,在对师范生讲授古代汉语语法知识时,除了尽量多举中学教材中出现的例子外,对中学教材中出现但没有讲明的语法术语,也应予以明确说明。这显然有助于学生系统深刻地掌握相关语法知识。

例如:高中语文第二册《师说》的注释: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所以,用来的,的凭借,跟现代汉语中表因果关系的所以不同。在古汉语教学时,除明确讲明古代汉语所以的两种主要用法外,还应指出:古汉语所以是代词加介词构成,而现代汉语的所以则己经发展成为一个连词,不再是代词加介词。

四、讲授古代汉语知识时,既要注意其系统性也要注意补充教材之外的相关知识

讲授古代汉语知识,既要注意其系统性也要注意补充教材之外的相关知识,这样,才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以前学过的知识。对于教师来说,能更好地把古代汉语教学与中学文言文教学衔接起来。

例如:中学课本对辛弃疾《西江月》听取蛙声一片的解释取,助词,用在动词后表示完成,可释为得、着。古汉语教材未选辛弃疾的这首词。但是在讲授古汉语的词类知识时,我们可以提出疑问,即古代汉语教材为什么没有涉及取的这类用法?这就关系到古代汉语课程的研究对象,更涉及汉语语法史的相关内容。古代汉语课程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书而语以及后代用这种书而语写成的文言,而这种文言中取是没有时态助词用法的。时态助词在汉语历史的长河中,有一个逐步的发展过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适当补充汉语史的基本知识,让学生建立语言发展的观点,既深化学生的认识,也使得古汉语教学与中学文言文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作为师范院校的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师,不仅要对大学古代汉语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做到心中有数,也要对中学文言文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要求了然于胸。国家教委师范司颁布的《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古代汉语课是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的一门基础课,本课程的学习目的是掌握古代汉语基础知识,提高阅读古籍的能力,批判继承古代文化遗产,并运用有关知识进行文言文教学,提高中学文言文的教学水平。这也要求师范院校的古代汉语教师,不能只顾自己的教学体系而无视中学文言文实际。据柳士镇先生统计,以2003年人教社中学课本为例,课内外合计,中学阶段学生接触到的古诗文总数约在250篇(首)以上。中学这么多的古诗文学习内容,理应成为高校古代汉语教学很好的铺垫。

因而师范院校的古代汉语教师对中学文言文有哪些篇目、中学生己经掌握哪些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应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将大大有助于古代汉语教学,才能真正把古代汉语教学与中学文言文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也有助于提高师范生将来的中学文言文的教学水平。

高中语文古代常识范文2

关键词:古代汉语 教学 激趣

古代汉语教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课和语言工具课,更是文学院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对更好地阅读古代文献和相关专业学习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建构主义理论在西方逐渐盛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人们的认识不单纯是外部刺激的产物,而是外部刺激与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内部心理过程是指认知主体的兴趣、爱好、态度、需要以及主体原有的认知结构[1]。利用构建主义理论,能够有效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古文的兴趣,更好达到古代汉语教学目标,下面笔者分三部分谈谈对古代汉语教学的思考。

一、古代汉语教学研究现状

“古代汉语”是一门语言工具课,它始终面临着内容多、课时少、学生不爱学、不易学的问题。近几十年来,许多工作在教学一线的教师对这一问题都进行了不同角度的思考,这些思考有从古代汉语的教学目的、教学理念方面探讨的,如王洪涌的《古代汉语课程教学目的改革探讨》(《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肖瑜的《创新型古代汉语课教学刍议》(《广西大学学报》2007.2);有从教材建设方面探讨的,例如柳士镇的《古代汉语教学与教材琐谈》(《中国大学教学》2003.6);有从教学内容方面探讨的,如李先华的《高师古代汉语教学内容改革论》(《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2.5);也有从教学方法方面探讨的,如季云起的《高校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及其应用对策》(《中国成人教育》2007.13),张振羽、谢序华的《古代汉语教改的关键在激趣》(《凯里学院学报》2007.2);更有各方面综合探讨的,例如薄守生、赖慧玲的《古代汉语教学的困惑与思考》(《中国大学教学》2007.7)。总的来说,前人的研究对我们古代汉语的教学有着很好的帮助。

但是,新时代下,随着新的教学理念出现、现代教育技术普遍运用,我们在激趣教学方面的研究还远远不够。高校学生依然普遍对古代汉语有着畏难情绪、恐惧态度及回避的意识,这种情况对我们教学目标的实现极其不利。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有必要对古代汉语“激趣教学”进行研究,从而化解学生畏难情绪,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古代汉语的兴趣,进一步解决“内容多、课时少”的矛盾,达到古代汉语的教学目的。

二、古代汉语激趣教学方法

古代汉语“激趣教学”关键是在教学过程中激起学生对古代文献的兴趣,进而能够克服语言上的困难,主动进行学习,弥补课时不足的缺陷,体味和吸收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使古文活起来

要想使古文活起来,首先就要求教师提高自己的古文素养,使语料烂熟于心,拈之即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降低学生的畏难心理,从而激发学生对古代汉语的兴趣。

古代汉语课时一缩再缩,文选列的虽多,奈何学生没有时间和兴趣课后自学,如果对古汉语不感兴趣,就更不用说希望他们能自觉扩大阅读了。那么古代汉语教材和课堂上经常会使用的古文例句,大多成为孤立的,是学生所陌生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课堂上只是一个一个的例句举出来,学生不能理解句子的语境,干巴巴的文言文,听起来毫无趣味,就无法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补充例句的语境,增强例句的趣味性,使一句句古话活起来,使一个个古人动起来。

例如,讲到古代汉语常见的修辞方式之引用时,有一个例句:“故楚人谚曰:‘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首先,我们以学生熟悉的成语“一诺千金”引起学生对此谚语的兴趣,知道此句谚语就是后来成语“一诺千金”的由来,学生产生一定的兴趣之后,我们可以利用《史记·季布列传》给大家补充大将季布的相关故事,引发学生对季布的兴趣,进而引起他们翻阅《史记》的兴趣。

讲古书注解,介绍重要学者时,可以补充一些相关的史料使学生对其有一个更形象、鲜明、直观的认识。例如介绍马融时,可结合《后汉书·马融传》进行补充介绍:马融是东汉著名经学家,活了八十八岁,貌美才俊,学生数千,东汉著名学者卢植、郑玄都是他的学生,马融此人性格高傲、热情放达,史书传云:“行动浪漫,善鼓琴吹笛,常坐高堂,施绛纱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弟子以次相传,鲜有人入其室者。”这样,通过补充,话语不多,马融其人已跃然浮现在我们面前,学生对其兴趣倍增。此外,还可以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去看一些史书,了解一些历史人物,诸如卢植、郑玄等,增加他们对古文的兴趣,从而增强古代汉语的趣味性。

(2)使古物动起来

在新的教学手段帮助下,古代相关的文物都可以活灵活现地呈现在学生眼前,更具直观性。因此,善用现代教育技术,利用相关图片、音频、视频资料,跨越三千年的时间长河,可使古代的文字、器物、服饰、古籍文献、人物、历史事件等重活于今,使学生消除时空上的距离感,寓教于乐,使学生乐于学习。

汉字的形体结构、汉字的发展演变、古代的用字这些理论方面的内容可以借助多媒体使古老的汉字形体活生生地动在学生眼前,《左传》、《论语》、《史记》等文选的学习,我们也可以充分的利用多媒体。

例如,讲解《左传·鞌之战》等文选时,我们可以借用视频把古代的车战呈现在课堂上,可以把古代的战车通过多媒体直观地放在学生眼前,从而使学生对相关的常识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讲解《论语》时,我们可以适时播放上海电视大学鲍鹏山教授在《百家讲坛》栏目的相关视频,生动有趣地把孔圣人和他的弟子们的活动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学生们的面前,如此以来,毫无疑问学生对《论语》相关篇目的理解会更深,想必也更有兴趣进行相关的拓展阅读。

(3)使古今连起来

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是一脉相承的,教学中需以今比古,善用方言解决相关语言现象,善用古代汉语知识解决现代社会各种新的语言现象,古今一体,从而减少古代语言的晦涩感,使古代语言形象化。

《孟子·梁惠王上》中有这样一句:“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觳觫”一词,王力教材相关注释为“恐惧的样子。”[2]郭锡良教材相关注释为:“叠韻联绵词,恐惧的样子。”[3]“觳觫”一词在《孟子》中首次出现之后,后世诗文中亦常出现,有的成为牛的代称,例如《池北偶谈》卷十一:“时见牧人蓑笠,御觳觫,归村落间。”有的则保留了形容词的用法,例如《蟹略》卷一:“亦不见蟹躁扰,亦不见牛觳觫,此亦是蟹箴。”后来所指范围扩大,不仅用于牛,也可以指驴,《耕学斋诗集》:“石磴牵确驴觳觫……”,还可以指人,《春明梦余录》卷三十六:“今见出关觳觫之状,视关内如……”对“觳觫”一词,《汉语方言大词典》 亦有释义:“【觳觫】面容憔悴。闽语。广东潮州、汕头。翁辉东。”还有一些相关的词,比如“觳觳掉”、“觳觳掣”、“觳觳颤”等:“【觳觳掉】发抖;哆嗦。闽语。福建厦门。【觳觳掣】闽语。福建厦门。1、形容因害怕而微微发抖的样子。2、形容小心谨慎的样子。【觳觳颤】战抖。闽语。福建厦门。”[4]《汉语方言大词典》所记由“觳”组成的词条,均是闽方言,或作动词,或为形容词。在文选教学中,讲到这个词时,我们完全可以把它和现代方言结合起来,引导学生通过方言去思考古代的一些词语。就笔者来说,“觳觫”一词绝对不仅保留在闽语之中,河南方言中亦有体现,不过它的读音在方言中稍有变化,河南方言中的【和萨】一词正是形容人或动物因恐惧、寒冷等而颤抖的样子。

教学中以今比古,古今连为一体,想必会消除古语的晦涩感,增强古语的形象性。

(4)把古字用起来

教学中,笔者发现,大多学生古文基础较薄弱,即使是对古文有兴趣的同学,对教材中经常出现的繁体字,也往往不知是何字,更不用说古文中其它异体字、假借字、古今字的辨识了,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他们对古代汉语产生畏难心理的一个原因。因此,“激趣教学”除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之外,还必须帮助学生解决基础薄弱的问题,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把古字用起来。

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实际,适当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主动研读古代典籍,适时举行有关古文识别及书写的各类小竞赛,引导学生使用古文创作,使学生学以致用,增强代入感,消除他们古代汉语“学而无用”的认识。例如讲解“六书”理论时,可以使用多媒体把洛阳最大公园隋唐遗址公园石头上所刻篆书显示出来,以此增强学生的代入感,引起学生学习、研究的兴趣。

总之,激发学生学习古代汉语的兴趣,需从多方面着手,彻底解决学生的畏难心理,使之较好地掌握相关知识,并在以后的人生中阅读更多的古代文献,吸取传统文化的精髓,培养良好的人文素养。

三、结语

古代汉语作为大多数学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对外汉语专业、播音与主持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为培养和提高古籍的阅读能力而开设的,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能够阅读一般的旧版古籍,从而吸收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此课程内容多,既有文言文阅读,也有文化常识学习,还有大量基础理论知识,教学任务繁重;此课程学习内容以先秦语言为主,年代久远增加了学生理解上的很大难度,而现代社会经济价值取向也使学生对“古文”越来越漠视;另外,随着高校的课程改革进程,各专业基础课都在大量压缩课时,古代汉语课更是由原来的周四学时逐步缩减到现在的周二学时,在这种条件下,必须在课时内最大程度地培养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使学生不再“怕”学古代汉语,而是“喜”学古代汉语,才能达到古代汉语的教学目标。

“使古文活起来、使古物动起来、使古今连起来、把古字用起来”是我们在激趣教学方面进行的一些尝试,希望通过这些努力,能使古代汉语教学更易于进行,从而更好的达到我们的教学目标。

注释:

[1]何克抗:《从Blending Lea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新发展》,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9期,第37~48页。

[2]王力:《古代汉语》,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90页。

[3]郭锡良:《古代汉语》,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632页。

[4]许宝华,宫田一郎:《汉语方言大词典》,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7314页。

参考文献:

[1]何克抗.从Blending Lea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新发展[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9):37~48.

[2]许宝华,宫田一郎.汉语方言大词典[Z].北京:中华书局,1999:7314.

[3]王力.古代汉语[M].北京:中华书局,2000:290.

高中语文古代常识范文3

论文摘要:古代汉语是高等院校中文类专业的主干课和基础课,承担着培养学生的古代汉语素养和古代典籍解读能力等教学任务。这门课程沙及到哲学、历史学、文学、语言学的内容,甚至包括天文、律历、姓氏名号、职官等文化常识,可谓内涵丰富、外延广阔。而以上这些内容,正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在当前传统文化复兴的大背景下,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改革更应该侧重于观照传统文化的解读方式,将传统文化的传承视作其重要任务之一。

和我国高校的其他课程一样,与时俱进,适应社会发展,古代汉语的教学改革也刻不容缓。新时期的古代汉语课程改革,我们认为在发挥其“工具性”作用的同时,更应该提倡在古代汉语教学中实现传统文化传承、人文素质教育、审美情操培养等多方面的功能,对此,笔者已撰文讨论。本文就古代汉语教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及相关问题试做讨论。

一、从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目的谈起

我们到的教学材料表明,古代汉语这门课,在1958年以前,不同高校在不同的时期,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各有不同。据王力先生说,“有的当作历代文选来教,有的是当作文言语法来教,有的把它讲成文字、音韵、训话,有的把它讲成汉语史。目的要求是不一致的”。

1958年的教育革命以后,学者们重新考虑这门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的,以提高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效果。从.此,古汉语的教学改革开始,并大有一发而不可收之,势。自从王力先生于1962年主持编写并出版适用于全国高校文科专业的第一套古汉语教材以来,古代汉语课有了较为确定的内容,即采用文选、常用词、古汉语通论三结合的原则,并以这三个方面作为古汉语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从此,古代汉语课程也有了比较明确的教学目的,即培养学生阅读古书的能力。培养这一能力就是为学生更好地学习中国古代的哲学、历史学、文学、文献学等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以上这些哲学、历史学、文学、文献学知识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因此,古代汉语课程教学应该观照传统文化的传承,并将其作为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古代汉语的教学内容本身承载着丰富的传统文化信息

我国传统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宝贵财富,它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其内涵包括睿智的哲学宗教思想、完善的道德伦理体系、辉煌的文学艺术、独特的语言文字形态、浩瀚的文化典籍等诸方面。古代汉语课程不同于其他课程,它的内容就是以上传统的优秀文化内容的复合体。现行古代汉语教材大多以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作为参照,学者们或采用文选、常用词、通论“三结合”的编排原则,如郭锡良等主编的《古代汉语》、朱振家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或主要突出文选和通论两部分,如易国杰主编的《古代汉语户。但他们的教材都彰显了我国灿烂多彩的传统文化。下面以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为例(以下简称王本),仅就文选部分和通论所承载的丰富的传统文化信息加以讨论。

王本《古代汉语》在文选部分选取了《左传》、《战国策》、《史记》、《汉书》等经典的史学作品,还有《诗经》、《离骚》、唐宋古文、唐宋诗词等优秀的文学作品以及诸子百家的哲学作品(尤其是正统的儒家作品),这些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至于儒家的道德观念,在古代汉语教材的课文中比比皆是。有反映个人修养的,如《论语·学而》,讲到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说明古人非常重视个人修养,作为古汉语的教学内容,必然使学生通过学习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有反映教与学关系的,如《礼记·教学相长》:“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这一观点到现在也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又有反映个人对社会责任的,《论语 ·微子》:“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这是孔子面对隐者的讥讽叹息时所说的话,意思是个人对社会是有一定责任的,人不能逃避现实。另外教材所选北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其中的名言:“先天下之优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集中体现了古人心系天下,先于民忧,后于人乐的传统道德观念。以上这些都是古人优秀的品质,也是传统文化的精华,通过古代汉语教学,可使学生受到熏陶,起到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的作用。

通论是现行古汉语教材都非常重视的不可或缺的内容。王本《古代汉语》“通论”涉及到文字学、训沽学、音韵学的诸多内容,还涉及到文体、修辞等语言学知识,古代的姓氏名号、车马宫室、职官、乐律、天文历法等丰富的文化知识。以文字学知识来说,包括“汉字的构造,古今字、异体字、繁体字”等内容,给我们揭示了汉字和汉文化的密切关系。汉字的书体有甲骨文、金文、篆书(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对学生来说,从汉字人手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这是最直接的途径。我国历史上对汉字较系统的研究,开始于东汉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可以说汉字本身及许慎依据汉字形体结构阐释字义的过程,都积淀着丰富的古代传统文化信息。《说文解字》通过说解汉字展示给我们的传统文化内容,陆宗达先生将其归纳为四个主要方面,即古代社会生产、古代的科学、古代医疗学、社会制度等,包括范围很广阔。学生在学习这些内容时,已经不单是简单地将其作为古汉语知识学习,而是观照到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知识空间扩大了很多。

还有一些关于古代的姓氏名号、服饰、车马、宫室、天文等方面的内容,给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空间就更大了。比如,我们通过学习“古代的姓氏名号”,就知道古人有名有字,“冠而称字”,所以,称别人的“字”以示尊重。我们知道了古人还可以有“号”,如陶渊明自称“五柳先生”。古人去世以后还有谧号,而溢号往往根据此人生前品行业绩而定,如陶渊明溢号“靖节先生”,显然是依据其高洁之行得来的。学了天文律历,我们得以了解古人善于将音乐中的十二律对应岁时的十二月,再读陶渊明的《自祭文》“岁惟丁卯,律中无射”,就知道“律中无射”实际指的是9月份,是用乐律名称表达时序,因为“无射”刚好和“季秋”时节相对。学生学习这些内容的过程,就是对传统文化接纳、传承的过程。

三、当前的文化大背景决定了古代汉语课堂应该成为传承传统文化的主阵地

随着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我国曾一度出现了文化“向西看”的情形,且势头不小。曾有人盲目地仿效,不论是非,不辨美丑,置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于不顾。就拿节日习俗来讲,人们迷恋于“圣诞节”、“情人节”,不管是否符合国情,只要是西方的,就很乐意“拿来”,使传统文化备受冷落。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实力的提高,我们高兴地看到我国传统文化有了回归的趋势。如,2008年的奥运会开幕式,充分展示了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四大发明、中国画、武术、中国戏曲、皮影戏、古代音乐等等。开场戏《击击而歌》,更向全世界展现了我国古老而热情的迎接贵宾的喜庆仪式,表达了“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意蕴。2009年,我国颁布了国家传统节日,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重要传统节日和春节一同作为法定假日,这将有利于弘扬我国的优秀民族文化。因为中国每个传统节日背后都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从某种程度上说,它们是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还有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汉语热,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中国留学,“孔子学院”在许多国家的建立等,都为我们弘扬传统文化提供了很好的平之如。

在以上大的文化背景下,作为高校的教育者,我们有责任加人到传承、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行列中,更应该走在弘扬祖国传统文化队伍的最前列。从这个方面讲,高校古代汉语教师应义不容辞地将古状汉语课堂作为传承和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的主阵地,这是责任也是义务。

四、古代汉语教学实现传统文化传承功能的措施

通过古代汉语教学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对教师是严峻的挑战,不仅要求古汉语教师要有专业献文化素养,还要有好的教学方法。我们所说的“专业的文化素养”主要指古汉语教师不仅要具有深厚的专业功底,还要有广博的专业知识面,对我国古代的政治、历史、天文、教育、哲学、风俗习惯等文化知识都有所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住教材,更深人地理解教材,才能有效地进行古代汉语教学。“好的教学方法”贝组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各种方法或者技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唤起学生对古代汉语的兴趣,导他们去探究优秀的传统文化,使之加人到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创新的队伍中来。具体来说,通过古代汉语教学来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具体措施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传统.的古汉语教学中,教师将这门课仅仅视作学习其他‘课程打通语法、扫除文字障碍的工具。新时期的教学改革首先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有意识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正确引导。如讲到《论语》时,教师应结合现实,引导学生感受古人为人处事的准则、教书育人的方式方法、高尚的道德情操等。要求学生多记诵名诗名文,从而加大对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的力度。还可以适时地结合传统节日,渗透传统文化观念。

其次,选取好的教学内容。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实际上中国传统文化中仁、智、勇以及真、善、美和谐统一的崇高道德标准就存在于我们的古汉语教学内容中,这就要求我们根据教学需要进行选择。

高中语文古代常识范文4

关键词:广东方言古代汉语教学帮助

汉语方言在大学古代汉语课程教学中起到帮助作用,教材、课堂教学往往利用汉语方言解决一些教学知识点甚至难点。比如国内知名度很高的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教材(以下简称“教材”)就提到广州话数次。例如教材在623页提出:“有些字的异读虽然在现代汉语普通话里已经混同了,但是仍保留在某些方言里,例如上升的‘上’读上声,在上的‘上’读去声,现在广州话仍有区别。”广东的方言复杂,全省三大方言——粤语、闽语、客家话都保留了一些普通话没有保留的古代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特点,适当地利用这些方言特点,帮助广东高校——尤其是广东学生占多数的地方院校——进行古代汉语教学。下面我们就文字、语音、词汇、语法等领域分别加以介绍。

一、文字

在古代汉语课程文字教学方面,广东方言在三方面有帮助作用,一是繁体字的认识,二是形声字声符的识别,三是通假字的学习。

(一)繁体字的认识

目前各高校的古代汉语课程多采用繁体字教材,然而多数学生在大学前并未系统了解繁体字,导致学生拿到教材后有一个自学繁体字的环节。有的古代两个不同音的汉字简化成了同一个汉字,学生往往难以区分,利用广东方言可以帮助学生识记。比如“丑”和“醜”,原是两个汉字,意义语音皆不相同,普通话已变成同音字,现行汉字也采取了同样的字形。广东的闽语则一般此二字不同音,如潮州话“丑”音[thiu],“醜”音[tshiu],正好与《广韵》的“敕九切”和“昌九切”分别对应。在课堂教学时,要潮州的学生用家乡方言读出“辛丑”和“美丑”两个词语,那么两个汉字的音义区别就都体现出来了,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丑”和“醜”即便是广东方言,也不见得能分(客家话粤语都不能分),操闽语的学生能够帮助同学建立区别。但是像“松”“鬆”、“郁”“鬱”、“衹”“隻”等字的区别,不但闽语,客家话粤语也可以区别。比如广州话“松”读[tshu?耷],“鬆”读[su?耷],正好与《广韵》的“祥容切”和“私宗切”分别对应;广州话“郁”读[iuk],“鬱”读[uat],正好与《广韵》的“於六切”和“纡物切”分别对应;广州话“衹”读[tsi],“隻”读[tsek],正好与《广韵》的“章宜切”和“之石切”分别对应。利用这些方言特点,既可以帮助学生学习繁体字,又可以帮助学生练习反切。像家乡方言地名带有这些字的(比如“郁南县”),还能明白自身家乡名字的来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形声字的识别

识别形声字的声符时,也能利用广东的方言。许慎在《说文解字》中举形声字的例字是“江河”,然而“江”是形声字就颇令现代人费解。广东方言有的“江”“工”同音(如潮州话同音[ka?耷]),有的“江”“工”语音接近(如梅州话“江”音[ko?耷],“工”音[ku?耷],跟普通话相比,语音接近),理解“江”是形声字就没有障碍。有些《说文解字》中记载的形声字有了广东方言的帮助更好理解,比如“曳”字声符是“丿”(《说文》“从申,丿声”),而广州话“曳”“丿”同音,“液”字声符是“夜”(《说文》“从水,夜声”),而“夜”字声符是“亦”(《说文》“从夕,亦省声”),广州话“液”“亦”同音。本来“曳”“夜”等字就很难在表面看出是形声字(现代已经是独体字),声符读音又与本字有了变化,学生在查找《說文解字》时往往觉得较难理解,而有了自身方言的帮助之后,理解记忆起来更加方便。识别形声字的声符能帮助学生了解上古音,为以后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通假字的利用

学习通假字时能利用广东方言。例如对《史记·淮阴侯列传》的文选中“居戏下”一句,教材注道:“戏,通‘麾’。”在普通话的语音下这一点较难理解,然而潮州话“戏”音[hi],“麾”音[hui],仅存在有无介音之别,声音较接近。有了这样活生生的方言的帮助,对这样的通假字就不再难理解了。当然,这也能帮助学生了解上古音。

二、语音

在古代汉语课程教学中,广东方言常常运用到古代汉语语音,即音韵方面的教学中。广东方言多保留了中古的入声韵尾[p][t][k]和阳声韵尾[m][n][?耷],多数广东方言或多或少有“古无轻唇音”的反映,闽语和客家话还常有“古无舌上音”的反映等,都可以用来讲授中古音及上古音知识。尤其是入声及塞音韵尾方面的知识,家乡方言没有这一套系统的学生往往看了教材很难有具体的理解,但是听了广东方言后能够建立起较好的感性认识。另外,一些古人语音上的修辞能借助方言学习。比如《论语》的《宪问》篇中有这么一段: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直”“德”上古音相近,“直”是定母字,“德”是端母字,声母只存在清浊的差异,“直”“德”又都是职部字。孔子在这里实际上运用了谐音的修辞手法。用普通话甚至广州话朗读这一段,无法感受到谐音。而潮州话“直”音[tik],“德”音[tek],读音较为接近(韵母有细微差异),四会话(粤语)“直”音[tsak],“德”音[tak],读音较为接近(声母有细微差异),学生可以建立起谐音的感性认识,理解这里出现的修辞手法。

三、词汇

广东方言的词汇常常保留一些古代汉语的常用词。比如“行”和“走”,广东方言常常如古代汉语那样表示现代汉语普通话“走”和“跑”的意义,这个现象很多人都注意到了,也常常用在教学中。温美姬(2011)更是找到了21例梅州客家话中保留的古代汉语词语,并指明这些方言词语可以运用到古代汉语教学中。本文要谈的主要是变调构词现象,前文所引教材注意到了广东方言能反映更多的变调构词现象,现在再举几例。质。“质”作动词时古读入声,作名词表示抵押的人或物时古读去声。普通话由于入声派入去声,没有这个分别了。但是多数广东方言还有这个区别,比如广州话一般情况下读[tsat],但是在“人质”一词中读[tsi]。在未学习古代汉语课程之前,学生一般不知道缘故,在学习之后,一方面了解了方言多音字的来历,另一方面对变调构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切。“切”一般读入声,但是表示一切的意思时古读去声。今天广州话在“一切”这个词语中读去声[tshai],在其他情况下读入声[tshit],与古代完全吻合。普通话的“切”也是多音字,但都来源于古代的入声读法,不能反映古代的语音及词义差别。学生了解了这个情况后,能够更加方便地理解“切”的变调构词现象。

下。“下”作形容词和名词时古读上声,作动词时古读去声。今天潮州话的白读系统与此完全一致,反倒是文读系统只有上声一读。白读往往反映更早层次的读音,与古代汉语一致是很自然的。学生在了解到这一点后,对于文白异读的现象也有了更深的认识。

重。“重”在《广韵》中有三反切,分别是平声、上声和去声。今天普通话该字也有两读,但变成了阳平和去声,古汉语的上去两读差异不能体现,而广州话“重”正好有三种声调的读法:阳平、阳上、阳去。《广韵》对平声一读的解释是“复也,叠也”,今天的各地汉语方言一般都是读阳平调的,不需多分析。《广韵》对上声一读的解释是“多也,厚也,善也,慎也”,对去声一读的解释是“更为也”。今天广州话上声读法(即阳上)还常常表示“多也”、“厚也”的意思(如“轻重”),去声读法(即阳去)还常常表示“更为也”的意思(如“重有”——即普通话的“还有”)。由于“重”的三读也是体现在白读音之中的,因此口语少用的“善也”、“慎也”义项就难以体现了,但是以广州话说明古代的三个读音是很便利的,能使学生印象深刻。

四、语法

古今汉语的语法虽然差距远不如语音词汇的差距那么大,但是仍有一定的区别,有的古代汉语语法规律虽然普通话不存,但方言中保持良好。例如比较范畴的表达,古人在形容词后用“于”引出比较对象。《论语》的《先进》篇中有这么一句“季氏富于周公”,用普通话翻译,难免要调换语序,译成“季氏比周公富裕”,然而用广州话翻译可以直接说成“季氏富过周公”。这样看来,广州话跟古代漢语的语序是一致的,只不过介词“于”换成了“过”,比较对象仍是在形容词后出现,作补语。这样能避免学生提出“状语后置”这样的错误表达,明白古代汉语和方言中是补语的成分在普通话中可能是状语。

五、结语

广东方言在进行古代汉语课程教学时很有用,能帮助教师授课,也能帮助学生理解学习。不过目前广东籍学生的方言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学生的家乡方言已经不太地道了。比如有的潮州籍学生不知道自己方言中“辛丑”“美丑”的两个“丑”不同音,有的粤语区学生“人质”的“质”也读入声而不读去声,等等。这样原有的学习优势就消失了,教师教学时难以利用方言进行说明。

参考文献: 

[1]王力,主编.古代汉语(校订重排本)[M].北京:中华书局,1999. 

[2][宋]陈彭年,编.宋本广韵·永禄本韵镜[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3][汉]许慎,撰.[宋]徐铉,校定.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4]温美姬.方言古语词在古代汉语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7(9). 

高中语文古代常识范文5

一、古代汉语教学实践环节的必要性

古代汉语教学中的实践环节是指为了促进古代汉语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的转化,针对文言阅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按照知识体系布局和能力培养目标,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自身观察思考所开展的一系列操作性训练活动。从课程性质上来说,古代汉语课程是一门通过传授古代汉语的语言知识规律,引导学生解决文言阅读障碍的工具课,在教学中安排实践环节是本课程的内在要求。具体来说,其必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实践环节有助于学生领悟、理解知识规律

目前,在大学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满堂灌现象,教师为了全面、系统地阐述专业知识,上课常常是从开始一直讲到结束。讲授教学法有其优长,但是过多地使用这种教学方法容易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和接受度。文言与现代汉语有一定距离,阅读障碍比较多;语言学的规律比较理性化,知识体系复杂庞大,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教师如果不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光凭知识讲授,学生往往听得似懂非懂,不能够完全领悟、消化、吸收知识,尤其是一些容易混淆的古汉语知识点。在这种情况下,安排实践训练是非常必要的。比如,讲完古今字、繁简字、通假字、异体字这些字际关系之后,教师应当堂列出一些字例让学生辨析,检验学生对四类字际关系特点的掌握情况。教师了解教学效果之后,进行教学反思并调整教学计划,帮助学生理解知识难点和盲点。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对于有些知识,教师可不将结果直接告知学生,而是让学生通过分析典型语例去体悟规律。比如,安排学生将文言文《夸父逐日》翻译成现代汉语,然后分别统计文言与白话文段中的单音词数量,学生就自然能得出古汉语单音词占多数的结论。经历了实践环节,他们对古今汉语词汇在音节上差别的体会比教师直接讲授更加深刻。

(二)实践环节是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必要途径

古代汉语教学需要提升学生的文言阅读能力,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这是传统以讲授法为主的教学模式所难以胜任的,必须通过反复实践才能实现。笔者所在大学2012年学生评价课程教学,最不满意的一项就是实践技能培养不足。学生要求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呼声很高,古汉语课程强化实践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现在沿用的教材比较重视古代汉语知识体系的完备,即使近年新出版的若干古汉语教材多在知识丰富化或者文选材料拓展下功夫,而在如何将常识和文选紧密联系起来的问题上关注不够。其结果势必造成教学中知识与运用脱节,学生难以将通论知识运用到阅读实际中去,这就需要实践环节来弥补。例如,在学完汉字的性质、字形发展演变、形体结构相关知识后,应该让学生思考一下学这些知识究竟对文言文阅读有何帮助,通过实践体悟“据形索义”方法在探求词的本义方面的独特价值。有些专业知识是需要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才能有所收获的,例如,教师把工具书的概况特点介绍给学生,只有学生在课外借助查字词典排除阅读障碍,所授知识的实际价值才能体现出来。

(三)实践环节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

现在古汉语课堂上教师往往扮演独角戏,自己讲得滔滔不绝,而学生却觉得沉闷枯燥。从教育心理学角度分析,单一刻板的教学手段难以让学生在情绪上保持兴奋度,积极情绪在一定程度上会提高人的认知效果,增加实践环节将会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语法知识向来比较枯燥,笔者开学初布置的实践课题中,“语气词特点及作用”这个专题没有学生愿意选。课前笔者准备了不加标点的《孟子》选段,在课堂上让学生跟着笔者念两遍,学生诵读完后都会心的笑了,因为他们都领悟到语气词在文言语句中的起收及传情的重要作用了。大学生精力旺盛,有较强的表现欲望,通过适度竞争能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笔者在讲完修辞知识后,安排三组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文言经典篇章的语言美,阐释前贤在文句磨练上的苦心孤诣,并有同学提问讨论,课堂气氛热烈,学生在实践中有心得,便会积极主动地学习古代汉语。相反如果缺乏实践环节,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不去思考,收获不大,学习积极性自然比较低。

二、古汉语教学实践环节的形式

在文科教师中普遍存在着这样的认识:开展实践性教学是理工科的专长。其实,这种观念是把实践与试验简单等同起来,过于狭隘地限定了实践教学的外延。虽然人文学科着重研究人的精神世界,需要领悟,较难量化。但任何科学的知识经验都离不开事实的验证,并在实践中推动发展。只要是能促进学生将所学知识规律向技能转化的训练性活动都应视作实践环节,笔者在古代汉语教学过程中尝试了多种实践形式并取得了一定效果。

(一)课堂教学有意识地增加问答法、讨论法的使用频率

多用阅读中的问题导入新的知识。例如,在讲授古注之前,引《国语·晋语五》:“灵公虐,赵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鉏麑贼之”,向学生设疑:“贼”作何义解?然后给出韦昭注:“贼,杀也”,以此说明古注对解决阅读障碍是有帮助的,学生注意力会立即集中到学习中来。对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开展讨论。例如,讲完“象形”“指事”“会意”的定义后,举出若干古文字字形,让学生分析其结构类型,讨论三种构形模式的区别,再去重温许慎对此“三书”的阐释。在讨论中,学生辨明了是非,深化了认识。

(二)将学生组织成学习小组开展研究性实践

在每学期开始,教师安排好实践环节的课题并向学生公示。课题类型丰富多样,有温习精读的文选,归纳阅读难点及解决方法;有专门探讨某常识,比如汉字结构、词义引申等,在实际阅读中如何运用;有课外延伸阅读,例如以思想内容为专题,像“孔子论仁”“孔子论学”等,联缀起《论语》中相关文段,讲解并发掘孔子的思想内涵。学生根据自身特长和爱好选择课题,由三五人组成小组开展研讨。课题设置与教学程序进度一致,学生在课下完成实践课题,然后以一定形式向同学展示,再整理加工,最终形成研究报告,作为平时成绩评定的依据。

(三)借助网络教学平台布置适量作业

其内容可以是预习或检查、复习巩固知识,更多的则是就文言阅读中某个难题的研究性提问。比如说《郑伯克段于鄢》“庄公窹生”中“窹”是个通假字,向学生发问如何发现这个通假字,梳理老师上课分析的思路,去思考《汲黯》中“所卤获”的文字现象,说明通假字的本质是什么,条件是什么,举出平时在阅读文言经典原著时所遇到的若干通假字例。这些启发性的问题会促进学生思考,形成方法论。

(四)指导学生阅读文言的经典原著

在绪论部分讲明,课堂所授教材的少量文言篇章是为了培养阅读习惯,总结阅读方法,但仅靠这点阅读是不能明显提高能力的,这并不是学习的终点。给学生介绍经史子集各部的基本要籍,布置通读原著的任务,通常上学期是《左传》或《史记》,下学期是《四书》,期末考试会向这些典籍的文段倾斜。另外鼓励尝试用文言文写读后感,其目的是让学生转换角色,从作者的角度体会古人如何遣词造句,灵活掌握文言的实词、虚词及句法特点。

三、古代汉语教学实践环节的实施原则

增强实践环节是古代汉语教学模式的创新,如何科学、合理地在古汉语教学中实施,需要不断摸索。为了实现教改的初衷,笔者在教学中体会到实行实践教学要注意以下原则。

(一)实践教学并非是对讲授教学法的完全否定

古汉语知识容量大,文言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复杂多变,许多知识规律要依靠教师梳理和讲解。讲授教学和实践教学是教学的不同环节,讲授教学是实践教学的基础,实践教学是讲授教学的延伸,两者应当相互促进,贯穿教学始终。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根据知识理解的难易和学生的状况合理安排它们所占的分量。对于那些学生刚接触、较陌生的知识和原理,比如音韵、宏观的知识体系、重点与难点,讲授法可以多一些。对于那些学生有一定基础,比较了解的知识,可以多安排一些实践活动。比如语法教学可让学生自己梳理体系与对比异同,教师重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语法现象背后的规律及应用。

(二)实践教学要以提升能力为旨归,不能流于形式

以往古汉语课堂教学也会布置一些作业,往往是简单机械习题测试,这对于巩固基础知识有一定作用,但是教学的宗旨并不是要把学生练成作业的机器,会考试的专家。我们需要学生能够理解前人积累的经验、认识,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将规律内化为思路,举一反三,最终能自己解决问题。所以,我们的实践课题强调复习不是重复,课题的设计要富有启发性,让学生有思考的空间,鼓励他们将所学方法向课外拓展。不能简单地认为课堂上安排学生上讲台作讲演这种活动形式就是贯彻了实践教学,其实,实践教学的重心是学生在实践中有所收获,有能力的提高。

(三)实践环节的重点应当根据教学对象不同作适当调整

多种专业学生修习古代汉语课程,虽然总体的教学目标是提高文言阅读能力,但由于各专业培养学生知识能力的要求和方向并不一致,所以相应地实践环节也要做适当地调整。例如,面对师范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除了要求他们全面系统地掌握古汉语知识,还要突出提高中学文言文教学效率的实践训练;面对对外汉语教学专业的学生,要强化形近汉字、义近词汇的辨析和方法的训练,因为这些是外国留学生容易出现偏误的语言知识点;面对文秘专业的学生,需要重视词汇和修辞的实践,培养他们用语言准确、生动地传情达意的能力;面对历史专业的学生,要强调文字溯源、古注运用等实践环节。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让学生更能胜任未来的工作。

实践教学规律的探讨任重而道远,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事业的未来,每一位古代汉语教师应当意识到实践教学的价值,并在教学中不断丰富和完善它的形式和功能,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周川.简明高等教育学[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11.

[2]谭顶良.高等教育心理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谷家扬,刘为民.对高校“研究性教学”研究与探索的思考[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1).

高中语文古代常识范文6

关键词: 技校生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兴趣激发

中科院院士杨叔子先生曾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一打就垮;而如果没有人文精神,不打自垮。” 人文精神的塑造离不开教育,尤其是社会历史文化的教育。中央电视台的名嘴——朱军,在做节目的时候曾闹过一个笑话,他在谈话时将对方的父亲称为“家父”。这件事一度在网络上传得沸沸扬扬,就是因为他没有弄清楚称谓中的敬称和谦称,所以才会犯这样的错误。笔者所在学校的学生连请假条都写不好,不但不写“尊敬的某某老师”,甚至连“老师”俩字都不写,直接就是“我今天病了,请假两节课”,然后大笔一挥,在落款处签上他或她的大名,前面也不写“学生”二字。远至名人,近至我们的学生,对于古代文化常识的了解都是不够的。因此,学习古代文化常识,并将它作为本校语文课堂教育的补充,是学生在语文基础课业中放松的极好的清凉饮料与滋补剂。

一、学习古代文化常识的意义

(一)古代文化常识概括了古代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适当积累有助于学习文言文,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也有着重要作用。

(二)读史使人明智,古代文化常识能帮助我们吸取古人的经验和教训,了解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丰富我们的思想和知识,帮助我们解放思想、增强创新精神,使我们更有智慧。

(三)古代文化常识了解得多,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个人素养。通过学习,引导学生关注古代文化常识,如论语、唐诗、宋词或者一些有气节的文人,帮助自己找到方向,培养文明礼仪,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四)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了解古文化常识可以增强民族自豪感。

古代文化常识是前人长期生活经验的重要总结,涉及面较广,包括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但是,由于知识性太强、趣味性不够等原因,学生对于此模块的学习积极性不够,导致古代文化常识缺失的现象更加严重。技校生对于古代文化常识的学习更是认为,“此模块可学可不学”,态度消极怠慢。

二、对技校生古代文化常识缺失原因的分析

(一)学生学习兴趣低,态度不端正。技校学生大多来自于在九年义务教育中被淘汰出局的学生,甚至有的来自于初中没毕业就在社会上四处打工又被家长揪过来接受“回炉”再教育的学生,他们有的是抱着“到技校长身体,学知识无所谓”的心态来学习的。这些文化基础知识先天不足的学生普遍存在“混张文凭,好找工作”的思想,对课堂上的学习直接由听不懂变为听不进,进而变成反感。学习缺乏兴趣、态度不端正等给高效课堂带来了许多困难。

(二)技校教育是以一定的专业教育为基础的,专业教育是技校教育发展中的抓手,语文课被划分为基础文化课,在课程设置和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都不被重视,甚至提出“基础文化课要为专业课服务好、让好路”的观点,既然从课程设置上看,文化课不被重视,那学生也就顺势不重视了。

(三)一些学生的自我意识呈现功利化、现实化的趋势,古代文化常识知识性太强,对现实生活的指导意义不大,以致学习和生活脱节,因此,学生积极性不高。

三、完善古代文化常识课的对策

古代文化常识作为语文基础课业中补充的“清凉饮料”与“滋补剂”,作用不言而喻,对于完善古代文化常识课堂,本文从课堂教学的角度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中国最早的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可见,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其求知欲望,使其真正体会到“好学之乐”。古代文化常识由于知识性太强,对生活的直接指导意义不大,因此学生都不愿学,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将所学知识和学生实际结合起来,调动学生求学的积极性。笔者曾在教学“天干地支纪年法”时,以算命先生如何算命来导入,这样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被激发了。然后,讲解完再给学生进行示范,让学生利用学到的方法自己计算,这样学生就了解到我们日历中的某某年是怎么推来的。

(二)引进讨论,拓宽思维。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集体对话和互学形式,进行学生之间或师生之间的多向信息交流,以实现教学目的。古代文化常识由于知识性太强,“满堂灌”、“一言堂”的教法都不利于课堂的高效进行。采用讨论法,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以调动学生的思维,挖掘学生的潜力。如我们提出一个问题:在古代,怎么样才可以当官?让学生进行讨论,明确古代科举考试制度为我国选拔人才做出的重要贡献。

(三)联系实际,还原生活。学生对自己身边的文化总是倍加亲切,也最熟悉的。在教学中,教师尽量还原古代文化常识,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如古代的学校与书院和我们今天的学校概念是否一致?课程内容是否相同?让学生了解到,我们能坐在教室学习是多么来之不易,今天学习的课程都是千百年来的经验积累的,在教学的同时进行德育渗透,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

在校企合作和毕业生就业实践中,企业和社会反馈的信息更多地强调毕业生的素质要求,而把技能要求放在第二位。语文课在学生的素质教育中承载着不小重担,寓教于乐,寓教于人,是我们的追求。古代文化的常识教学要根据古代文化常识的基本特点,将知识的教学贯穿学生的实际生活,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学生学到更多的文化常识,提高自身素质,达到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

参考文献:

[1]陈德勤.浅谈初中文言文教学的几个重要环节[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09(06).

高中语文古代常识范文7

[关键词]古代汉语 互动 讨论 展示 提问

[中图分类号] H109.2;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05-0090-03

古代汉语是高等院校中文系的专业基础课,对于传承古代文化以及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由于它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并不十分密切,所以学生普遍感到枯燥,提不起兴趣。因此,在当今的古汉语课堂上常会出现教师在台上滔滔不绝、神采飞扬,而学生却在台下无精打采、昏昏欲睡的场面。这种现象的出现固然与古代汉语课课程的性质及当今的社会背景有关,更与目前大多数教师所采用的传统而单一的授课方式有关。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而课堂教学则是教师和学生这两个角色之间相互作用和影响的过程。要让学生从消极被动地接受变为积极主动地学习,要打破沉闷枯燥的课堂教学,除了尽量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与拉近古汉语与学生们之间的距离之外,还需要建立一个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互动教学模式,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交流。笔者在执教《古代汉语》课的过程中,努力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教学模式引入课堂,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互动环节,缩短了自己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提高了学生们学习古汉语的兴趣和参与热情,进而达到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目的。我们在平时的《古代汉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互动模式主要包括以下三种:

一、以生生互动为主要特点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所谓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分工合作,共同达成学习目标的一种学习方法。它强调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将社会心理学的合作原理应用于教学之中,以教学中的人际合作为基本特征,以互动合作为教学活动取向。在强化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中,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增加学生参与的机会,可以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学会交流、学会合作。根据高校古汉语课的课程内容及学生特点,我们通常在每单元的文选中选取部分篇目作为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要内容。下面,我们以《古代汉语》第一册《齐晋之战》为例,详细说明小组合作学习的具体实施步骤。

1.分组。以宿舍为单位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推选一位学生为小组长,小组长负责本小组的讨论并代表本小组表达观点,或就具体问题与老师和其他小组组长展开讨论。为了调动大家参与的积极性,并尽可能为更多的同学提供锻炼机会,小组长在自愿的原则下由同学们轮流担任。

2. 老师布置预习任务。为了保证课堂讨论的进程与效率,老师一般会提前布置课前预习的任务,预习的内容主要包括消除字词障碍,了解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文化常识,以及背景知识收集、作者信息收集、角色复述、剧情再现等。比如《齐晋之战》预习任务除要求课前扫除字词障碍之外,还包括“收集古代有关干支计时的知识”、“收集春秋时期的战车图片并了解与之相关的礼仪和文化常识”、“收集相关古文字图片并借此了解字形与本义之间的关系”以及“模拟情景对话”等。这些预习活动不仅可以扩大学生们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学习古汉语的兴趣,而且活动的灵活性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力。

3.老师的导论。在小组讨论之前,老师先对《齐晋之战》的文章结构和大意进行概括介绍,并提醒学生需要注意分析“”、“辟”、“无”、“”等特殊用字现象,结合甲骨金文字形掌握“及”、“再”、“毙”等词的古义,找出文中出现的被动句及词类活用的句子,汇总交流与古代车马有关的文化常识,等等。

4.小组讨论。依据课文长短和难易程度的不同,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小组讨论,我们通常采用的做法是,在预习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先让小组内部讨论解决,如果解决不了或者小组成员之间分歧较大,则由记录员下来询问其他小组的同学或者在课堂答疑环节直接向老师提问。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则在教室内不停巡视,了解学生们关注的问题,并在适当时刻给予必要的引导。通过参与学生讨论我们发现,学生们的讨论内容几乎涉及了《齐晋之战》所有需要掌握的内容。

5.小组提问并回答问题,教师答疑。小组讨论期间,每个小组选取一两个有代表性的问题并派人写到黑板上。在答疑环节,每个小组均有义务选择性地回答黑板上列出的问题。通过小组之间的讨论,大多问题能够找到满意的答案。在这一讨论过程中,“故不能推车而及”、“人不难以死免其君”等不易理解的句子成为大家关注的重点,最后通过小组的讨论得出圆满的解析。然而对于课文中“自始合”何以被课本注释为“从一开始交战”,大多学生表示不能理解。在这种情况下,便需要老师适时答疑:甲骨文“合”字“象器、盖相合之形”,因此“合”本义是“合、闭拢”的意思。古代的交战双方在战争开始之前,双方均摆开阵势,对阵双方之间相隔一段距离,由于古时作战大多是短兵相接,而战争一开始对陈的双方就会交汇在一起,此乃由器盖相合之义引申而来,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回合”中的“合”字便是这一用法的遗留。至此,《齐晋之战》一文的主要分歧及难点皆已处理完毕,讨论交流过程结束。

6.老师总结。小组提问并回答问题环节结束后,教师就教学过程中所涉及的重点、难点进行概括总结。要求学生们课下反复阅读课文,并认真体会古代汉语丰富的表现力,了解作者通过细节描写战争场面和刻画人物性格的重要作用。

以上是我们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初步尝试。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小组合作学习更注重培养学生们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引导他们学会交流、沟通和合作;不足之处在于课堂的节奏不容易把握,部分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积极性不高。

二、以自我展示为主要特点的学生讲读模式

当今的大学生多为上世纪90年代以后所生,作为新时期的“90后”,他们有丰富的个性,有强烈展示自我并得到他人认可的欲望。为了调动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还尝试采用以学生自我展示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由于《古代汉语》文选中的不少篇目是学生们在中学时期就已经学过的,不少通论知识在中学课堂上亦曾被系统介绍过,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不免有“冷饭热炒”的嫌疑,这样的教学方式难以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甚至有可能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必须设计一些新颖的教学活动,对此我们决定在这一环节中尝试采用以学生为授课主体的教学模式,每节课前拿出一段时间由学生主讲这部分内容。事实证明,展示过程中大多数学生能够准确把握课文的重点和难点,能较好地完成基本的教学目标。不仅如此,不少学生还能很好地根据大学课堂的特点,结合自身实际,对课本内容进行带有明显个人特色的引申和发挥,如有学生借助娴熟的多媒体技术,借助图片或视频介绍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古代文化常识,有的在音乐的伴奏下声情并茂地朗诵选文,有的则把部分片段改编成话剧搬进课堂,这样的展示在完成基本教学内容的同时,还丰富了古汉语的教学形式,增加了古汉语的趣味性。

当然,如果学生们对某一部分内容有特别的兴趣,也可以自选题目,这一环节学生们展示的内容包括自己在课外阅读过程中发现的精彩段落、古代文化常识、字形演变、词义引申的过程,等等。比如曾有学生以《中国古代车马》为题向大家成功介绍古车马常识。由于车马是古代重要的交通工具,所以车马和与之相关的内容在课本中经常出现,但由于历史太过久远,加之一般学生很难见到古代车马的遗物,所以这部分内容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基于这些原因,展示的学生将古代的车马制成可控制播放进度的SWF格式动画,结合有关文献记载、典型例句以及有名的历史故事,详细再现古代车辆制作的过程借以介绍古代车辆各个部件的名称,以及骖马、服马和乘车位置的相关知识,利用多媒体技术把古代的文献记载中的相关知识直观、形象地展现给大家,取得了不错的授课效果。

通过课堂展示环节,不仅可以丰富课堂授课的方式,弥补教师个人在日常授课过程中的不足,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而且还可以在这一过程中发现基础良好并且对古汉语学习表现出浓厚兴趣的学生,根据其个人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引导他们在古汉语学习和研究的道路上走得更远,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三、以师生互动为主要特点的课堂问答模式

由于教学课时有限,教学任务繁重,因此每节课都采用问题讨论式或学生主讲式并不太现实,在这种情况下,采用问答式教学,不失为引导学生参加课堂互动的有效途径。譬如,对于难度不大、字词障碍不多的段落,我们通常是让学生先读一遍课文,然后找出其中若干知识点向学生提问。通常设计的问题包括字的用法、词的意义、解释虚词的词性和找出特殊式等,提问的重点则是那些古今汉语中有明显差异的地方。由于这类问题属于难度不高的题,而且是学生应该掌握的语言点,所以这样的提问可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互动,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便于教师掌握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改进课堂教学。不足之处在于,这种课堂提问的方式仅仅涉及问题点,而且多数问题皆有明解的答案,时间久了,学生往往会形成一种思维定式,那就是,所有问题的答案都是唯一的。在高等教育阶段,传授专业知识固然重要,而培养大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应该是更重要的目标。因此,善于发现问题,能够独立思考,用批判的眼光审视已有的观点和结论,自己动手查找资料,在前人的基础上加深对问题的认识,这些也应该是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在日常授课过程中,我们并非囿于对基础知识的提问,而是注意通过问题的设计,引导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寻找问题的合理答案。如《庄子・逍遥游》有“其翼若垂天之云”这句话,王力《古代汉语》第二册对这句话的解释是“好像天边的云彩”,这种说法虽然能够说通,但并不是从语言的角度所给出的合理解释,如何做到知其然,又能知其所以然呢?我们通过环环相扣的问题设计来实现。笔者在讲授这一问题时,首先告诉学生课本上的解释是可以采纳的,但并不完整,要想真正弄通,还需要从语言学的角度对其进行解释,于是引导学生,辨识通假字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以我们设计的问题是要求学生通过比较原文和注释找出“其翼若垂天之云”这一句话中的通假字,许多学生不仅能够很快辨别出“垂”是这句话中的通假字,而且能够联想到现代汉语合成词“边陲”中的“陲”字便是该意义的遗留,这样的提问不仅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且起到了古今联系、以点带面的作用。

再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在当今大学生中应该是耳熟能详的诗句,“淑女”更是出现频率颇高的词汇,但即使是中文专业的学生,也很少有人会想到该词的结构和含义均有古今差异。我们设计的问题分别从意义和结构两个角度入手,比较“淑女”一词的古今差别。不少学生很快就能意识到,“淑”本为“美好”之意,“女”是指“未婚女子”,结合上古词汇的特点,因此,这里“淑”和“女”本是两个单音词。由于《关雎》一诗的广泛流传,“淑女”逐渐固化为一个词,随着时代的发展,“淑女”也被赋予了更为丰富的含义。在学生理解“淑女”词形词义的变化之后,我们为学生播放由现代人创作的流行歌曲《窈窕淑女》,引导他们结合《关雎》的描写进一步体会“淑女”一词的深刻内涵,进而让大家谈谈“心目中理想的淑女形象”。学生们纷纷踊跃发言,课堂气氛非常热烈,在他们所给出的答案中,“举止端庄”、“谈吐得体”、“气质优雅”等皆是出现频率比较高的词汇。通过对“淑女”一词的讲解不难看出,我们以学生们感兴趣而且使用频率非常高的常用词入手讲解词语音义和用法的古今差别,进而引出关于个人素质提升和形象塑造的相关话题。这样的处理方式显然要比单纯地灌输理论更容易让学生接受,而且对“淑女”一词的课堂讨论,相信也会给学生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以上是我们近年来在教学过程中对互动教学模式做出的初步尝试,相对于 “一言堂”、“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模式而言,这样的改变无疑使课堂教学轻松了许多,也丰富了许多。但要让这种互动的教学模式常态化并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无疑任重而道远,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方能取得更大的进步。首先,良好的课堂互动需要教师无悔地付出时间和精力,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教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课堂互动的成功或失败。为了更好地把握课堂,教师需要熟悉课堂教学内容,需要对学生可能提到的问题做详细的预案并进行精心的准备。在课堂上,教师则需要“放下身段”,不以“知识权威”自居,平等地参加学生的交流和讨论。为了有效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水平,需要经常倾听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意见和想法,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根据他们的特点安排课堂教学的方式和内容。其次,课堂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推行还需要制度和硬件的支持。比如,当前的大学教堂多为阶梯式设计的连排课桌椅,给小组同学的内部交流带来诸多不便,可考虑在教室内放置可移动的课桌椅,课堂上根据讨论需要随时变换组合,同一小组的同学围坐在一起,更有利于形成轻松、热烈的讨论氛围。再如,当今的大班制教学为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推行带来诸多不便,以科研为衡量标准的单一业绩考核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教师进行教学模式改革的积极性,等等,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互动式教学模式的顺利开展。所有这些,需要教师的不懈努力,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需要学校行政的大力支持,只有各方共同努力,方能取得实效。

[ 参 考 文 献 ]

[1] 【美】Dwight W Allen,王维平译.论小组学习[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4(3).

[2] 姚蓉. 谈如何搞好大学教学中的课堂互动[J].中国大学教学,2008(7).

[3] 张其昀.古代汉语教学谈[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4(1).

[4] 孟昭水.高校古代汉语创新学习的教学方法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5).

高中语文古代常识范文8

[关键词] 《古代汉语》 调查 衔接 情趣 双赢

《古代汉语》是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也是学习古代典籍的一门工具课。大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时,普遍感到难学、没什么兴趣。如何将大学古代汉语学习与中学文言文教学相结合,是大学古汉语教师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教学时首先应该了解学生古汉语基础怎样,存在哪些薄弱点,他们的难点是什么,尚有哪些未曾涉及,对古汉语学习持何心态。

为了积极主动解决此类问题,探究问题所在,分析研寻对策,衔接好中学文言文的教学与大学《古代汉语》教学,处理好古汉语教学中各部分内容的主次轻重,交叉呼应,恰当设置教学环节,使实际教学更贴近学生、更适合学生,让学生生趣,我们特地就中学所学与大学所教、自己的心得与评价、对教学内容建议等方面,在重点与一般大学本科院校中文系学生中进行抽样调研。从随机问卷调查的58名学生(正在学习《古代汉语》的大二学生28名,已经学过的大三学生30名)反映的情况看,我们以为大学古代汉语的教学,应该关注学生中学文言学习的结果与大学古汉语教学内容的衔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激趣,科学合理整合教学内容,使教师与学生互动共赢,有效地提高古汉语教学质量。

一、关注衔接,知著力处

大二学生刚开始进行《古代汉语》学习时,为了免炒剩饭,拓宽学生视野,有针对性加强教学难度,教师首先应与学生交流,摸清学生的现状。从被调查者情况看,在经历中学六年紧张的学习之后,大多数自我感觉“较好”者占58.6%,多数擅长于词义的解释;对音韵、文字、训诂、古代文化常识较生疏,自我感觉很好的微乎其微。当问及大三学生:“你在学完《古代汉语》课后,是否觉得自己已经系统掌握了古代汉语知识?”41.4%的学生仍感觉“一般”,感觉良好者仅27.6%。可见,真正掌握古汉语知识、具有很好的古文阅读能力,确非易事。这一现象是值得教师关注深思的。

调查还发现,不论大二学生还是大三学生,他们对于古汉语教学内容中的文化常识普遍感兴趣,占被调查者的65.5%,对文选作品感兴趣的占60.3%。字词的音形义、语法却不受他们欢迎。然而当问及他们最擅长的项目时,67.2%的被调查者却觉得“词义的解释”更有把握些,从中又可见大三学生在学过该课程后,对语法部分的掌握已有一定的信心,把握语法结构、翻译的能力比较强。

如今的大学生,虽然是在中学语文教学新大纲颁布后培育出来的,较以往的学生有较多的文言文知识面,但是尚未大量阅读古代典籍、视野不够开阔、文言语感普遍不是很好。对古汉语知识多处于背诵和感性认识阶段。而《古代汉语》教材语言材料纷繁,理论深而有体系,多从时间相距遥远、时代差别很大的作品中选取文选,学生常有眩目之感。那么,《古代汉语》教学的初始阶段,教师应重点把握哪些问题呢?问卷调查的结果是,刚开始学习和已经学过此课的学生,基本意见一致,即以为教师应注重考虑的问题依次是“学生原有知识中的薄弱点”、“学生自学难明白的地方”、“教材的重点”,分别占被调查者的79.3%、50%、34.5%。

既然要注重学生原有知识的薄弱点,那么教师解释汉语通论知识时,就应重点考虑怎样发挥学生已有的优势,从他们的已知去求未知,层层深入引导教学。所以,宋代大儒程颢曰:“凡人才学,便须知著力处”。中文系的大学生中学阶段已经学习了上百篇文言文,具备了一定的语法知识,也能阅读浅近的文言文。而大学古代汉语的教学,是为了使他们已有的、零碎的、浅近的古汉语知识系统化、深刻化,明白尚须充实完善的学习内容。

调查也显示出学生感到“易”与“难”的问题。正在进行《古代汉语》学习者,自我感觉最薄弱的是句法结构(占46.6%)、词义的准确理解(44.8%)、汉字理论(37.9%)。即使已学过该课的大三学生也有同感。古代汉语通论中感觉易学的,被调查者中60.3%选择“文化知识”,56.9%选择“词的本义和引申义”,41.4%选择“词类活用”。他们感觉难学的有:诗词格律(占72.4%)、虚词(占51.7%)。

大学古代汉语的教学,不只是教学生明白“是什么”,更重要的是明白“为什么”,强调阅读能力的培养。吕叔湘先生曾说:“咱们既然要学习语文,就免不了要咬文嚼字。”古汉语教学,就应该要求学生真正理解吃透每个词在句中的确切含义以及词与词、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对词句的理解不是“差不多”,不能模糊地意会,而是能够知其所以然。如“姜氏何厌之有”一句,除了弄懂整句话的意思外,还要搞清“何……之有”是什么意思,“之”是什么词,起什么作用,“厌”是什么意思,它与“餍”是什么关系。同时让学生回顾中学所学类似的句式,如“宋何罪之有”、“何陋之有”,唤醒激活旧有的知识。

因此,古汉语教师要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突出该课程的重点和个性。例如汉字理论部分的教学,教师在讲授时应适当补充实例,给学生更多感性的认识,从而加深对汉字结构、特点的体认。对“六书”的讲授,可增加六书的起源、六书的分类、六书的历史作用及其局限性等内容。并在课堂内外适当安排一些有关汉字本义、六书分类、古书中各种用字现象的练习,以巩固和扩大学习成果。

教师还可以调整通论各部分的教学比例,教学设计科学化。就词义来说,中学文言教学通常是在语境中解释词义,而大学古汉语教学专业性强,需要学生在本学科领域知晓其源流、博大。在常用的重要的实词、虚词教学时,可适当渗透汉语史的内容,让学生明白一些问题的探索过程,增进认识,激发兴趣,加强理解的广度、深度。

在当前《古代汉语》课时紧张的情况下,教师还要调整处理好本课程教学与文字学、词汇学、语法学、音韵学、训诂学、文献学等的关系。这些相关的知识课在大三、大四还会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在刚开始进行古汉语教学时,不必将它们都搀和在《古代汉语》这一门课里,而当注意教学的轻重、缓急、详略。

试想,大学古汉语教师在对教学对象调查摸底后,若能处理好中学与大学文言教学的诸多衔接问题,科学调整、合理设置教学内容,那么就能很好地把握教学脉膊,提高教学质量。

二、把握情趣,理性求知

古代汉语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的语言文字,诱发学生对古代文献典籍的认知兴趣,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热爱。古汉语教学成功的关键之一,是必须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即在教学中大胆地施展才智,去驾驭教材,做教材的主宰者,而不是亦步亦趋,云人所云,做教材的传声筒,成为教材的附庸。

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必须重视学习的主体――学生。问卷调查后我们感到,古汉语教学,一要教师充分调动情感因素,使教学能生趣,二要把握好学生这一学习上帝的情趣,让他们快乐轻松地学。教师若对知识讲解只是条条框框、机械地罗列,学生也只能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死记硬背,没有半点余暇去驰骋自己的思维,那么教学的主体者也会变成教材的附庸。教者教得呆板无激情,学的也学得枯燥乏味,发挥不出学习的主动性。即便学生原有较强的求知欲、能动性,可是因为教师的机械传授,学生的兴趣又得不到教师的共鸣,那么一段时日之后,学习的情趣就很难再激发出来。

如何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始终把握好教与学的情趣,成为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从被调查者的建议看,72.4%的学生认为教师在讲读文选时,多讲有关人物轶事;60.3%的学生要求教师“在讲解字词时穿插小故事”。这里明显地向教师传达了一个值得重视的信号,学生确实有较强的求知欲,也期盼趣味教学,教师如何将知识趣味化,对他们感兴趣的知识、中学文言未涉及的知识以更多的注意呢?

例如,对于汉字结构理论学生感到难学。讲解汉字理论时,教师可以从先民造字时的思维方式、汉字的形态、社会属性和功能的角度进行解析,并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展示,带着学生回到造字之初去理解把握汉字这一符号体系的特点。教师可以将甲骨文、金文、六国古文、大篆、小篆等古文字形象地展示。同时还可以利用多媒体的动画功能,将汉字形体的演变以动态的形式表达出来。让学生真实、生动地看到了一些汉字在各个发展阶段的代表形体及其演变过程,认清了它们造字取象理据,为进一步学习“六书”以及据形求义积聚情趣。如此,教师既能深入教材,又可跳出教材,找准切入点,得心应手教学,开启学生的思维阀门,引导学生自掘潜能,释放出新的学习激情。

“兴趣是成功之母”。当学生有了学习古汉语的兴趣就会去追求更高目标,在困难与障碍面前会产生超越常规的力量。古汉语教学应把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作为教学重要环节来抓,调整教学的重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如教授古汉语句式时,可用形象法的教学,让学生能较容易地记住某些典型句式,如“见……于”的被动句式,教学时通过讲述朱买臣的故事,使学生牢记“买臣见弃于其妻”例句。句式部分教学,也可利用现代日常用语,引发学生兴趣,如惯用句式“时不我待”、“夜以继日”等。又如讲授诗词格律时,可结合诗词欣赏进行,做到理趣并举。

本次调查时,当我们问及文选部分的教学建议时,学生认为教师应该重点讲授的是虚词、句式结构、重要的实词、作品内容,分别占被访者的53.4%、51.7%、50%、37.9%。古汉语教学,在讲解作品内容之际,应正确处理语言教学与文学教学的关系,找准二者的最佳结合点。其实质正如王力先生说:“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我们不能离开文章的思想内容专从所谓语言的角度去培养阅读古书的能力。”[1](P5)古汉语知识与古文鉴赏,字词串讲与作品思想、艺术分析并非截然分开的两物。引导学生阅读、领悟,使其明白如果连作品中的字词句都过不了关,哪里还谈得上欣赏古人给我们留下的华美篇章。这样便可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变学习的被动为主动,理性看待古汉语学习。

在古汉语的文选教学时,教师也应指导学生多朗读文选以培养语感。南宋教育家朱熹曾告诉我们:“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道,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2](P221)若加强学生文言朗读的能力训练,那么学生难以克服的语言障碍就可以逐渐解决。为此,教师要范读,指导学生课堂内外多吟诵,让原本感觉陌生且枯燥的古文变得亲切有趣,进而培养学生语感以激发其学习兴趣。

教师还要充分利用现代教学设备,“善假于物”,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功效。制作教学多媒体课件时,考虑图片、书影、声色的配合,竭力给学生具体、形象、生地的感知,使教学内容直观有趣。如甲骨片、竹简、战车、古装电影画面等皆可剪切用于教学。在语法教学中所涉及到大量的文言例句,诗词格律教学中要用的大量诗词例文,都可以用多媒体来展现。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在减少了教师繁复板书的情况下,可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增大教学信息的容量,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始终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是相互促进的。教师讲的有滋味、有情趣,学生也会生趣。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有同时而且又是对应地存在于同一教学时空和过程,才能主动自觉地调动各自的主观能动性,挖掘出智慧潜力,投身于教与学中。所以,古汉语教学对双方情趣的把握很有必要,益于促进学生理性求知。

三、在传统文化大背景下,寻求教与学的双赢

中学文言文教学,重在经典文献的阅读理解,同时涉及一些重要字词的解释、常见语法等。大学阶段,一般是用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作为古汉语专门教材,教师如何对该教材进行艺术的加工整合,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这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调查发现,93.1%的学生趋向于将“通论与文选交叉教学”,大部分学生都希望教师在文选讲解中能穿插介绍文化常识。教师如何让通论教学与文选阅读相辅相成呢?我们以为在文选教学时,应该选择典型性、示范性、指导性的文选作品进行讲解,并且有意指导学生联系近期教授的通论内容,印证相关知识,加深理解。讲述语言现象的同时,有意进行一些文化观照,拓展学生视野、增强其兴趣。由于古代汉语承载、传播着文化,学习语言离不开对文化的阐释,讲解某些文选时自然可以结合古代文化知识讲解古汉语,以便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鞍之战》的教学,教师对普通战车、帅车、服饰等古代文化信息的穿插讲解,既可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又能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再由此去讲解词汇、语法,学生就容易理解接受了。实际操作时,教师应善于从古代语言文字的文化内涵,文选中的人物、事件、思想,历代古汉语学者的感人事迹等方面去开掘智能、性情、道德教育的宝贵资源,并恰当运用,则裨益于教学。

罗常培先生曾经说过,“在各国语言里有许多语词现在通行的涵义和它们最初的语源迥不相同。如果不明了它们过去的文化背景,我们简直推究不出彼此有什么关系。可是,你若知道它们的历史,那就不但可以发现很有趣的语义演变,而且对于文化进展的阶段也可以反映出一个很清晰的片影来。”[3](P3)古汉语的教学虽然离不开字词解释及语言分析,但绝非仅从语言到语言,而应将语言教学置于中国传统文化这个大背景下来进行,因为语言并不是孤立的。语言中变化最显著、最迅速的是词汇,词汇中很大一部分词语有着很丰富的文化含义,教师在讲授文选时有必要结合古代礼制、风俗甚至宗教、巫术等多方面的历史文化知识来进行教学,融古今民俗于字词分析之中。例如白居易《琵琶行》中有“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的名句。“青衫”一词便关系到唐代官员的官服颜色。《鸿门宴》中写人物坐向,“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在这里,坐向与人们的等级尊卑观念紧紧地联系起来了。所以,文选部分的教学,应当在扫除字词理解上的障碍之后,让学生进而体会到文中的古代文化内蕴,不断拓展知识视野,增加学习的兴趣。

大学古汉语的教学,教师还应注重不同教学方法的运用,针对古汉语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来组织教学,并不断完善教学方法。在古汉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当随时捕捉学生的反应,观察分析学生思维的方法或形式,及时修正自己的教学设想,在课堂上充溢饱满的激情,调动多种手段,把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起来,由此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此同时,学生也会学得欢欣,以致其情趣因教师的鼓励而增强,思维活跃,探索大胆,促成不断求知的冲动,进而激发出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产生探求新的发现的欲望,释放出新的学习激情。如此,教者教有所进,学者学有所得,即便《古代汉语》是一块化石,也能使之与师生贴近,变得生动诱人。

总之,《古代汉语》是培养中文系学生古文阅读能力的重要课程,教学并无定法,只要教师不懈探求最佳教学途径和方法,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就一定能使教者的“教”、学者的“学”形成双赢。

参考文献:

[1]王力主编.《古代汉语》.中华书局,1999年5月第3版.

[2]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修订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2版.

[3]罗常培.《语言与文化》.北京出版社,2004年1版.

注释:

选取华东师范大学2010级本科生28人,温州大学2009级本科生30人进行问卷调查。

高中语文古代常识范文9

论文关键词:古代汉语,教学发展,研究,综述

“古代汉语”是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的必修课之一,从建立初始到现今已有六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其教学经历了多个发展时期。

一、萌芽时期(1952—1960)

1952年院系调整以后,师范院校及综合性大学的相关专业相继设置古代汉语这一课程以来一直到1960年相关古代汉语教材出版,这一时期是古代汉语教学的萌芽时期。

这时期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内容不确定,不统一。课程没有教纲、没有教材,教学内容由教师而定。并且在不同的高等学校中,在不同的时期内,其教学内容也不同。

创立初始,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也不一致。因此,1956年国家高等教育部颁发了《古代汉语教学大纲》。《大纲》对古代汉语教学的基本问题作了比较详尽、具体的规定,确定了古代汉语的教学对象、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方法。这样,就使古代汉语教学趋于规范化和标准化迈出了重要一步。《大纲》也成为了50年代古代汉语教学研究最重要的标志性成果。此后,1957年至1958年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改革,对古代汉语教学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经过一段时期的探索,古代汉语教学目标逐渐明确,即以培养阅读古书能力为教学目的,改进了古代汉语的教学。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1959年,北京大学进行了古代汉语教学的改革,把文选、常用词、古代汉语通论三部分结合起来,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此外,许多高等学校都以培养阅读古书能力作为目的,改进了古代汉语的教学。

这一时期的教学方法也是单一化,由教师讲授为主,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模式。

学科建立之初,没有教材,学生主要听教师教授,教师一般把教案当作讲义,因此教学内容得不到统一。1959—1960年期间,古代汉语讲义印制及相关古代汉语教材相继出版面世。1959年,朱星先生主编的《古汉语概论》出版,由于内容复杂繁多,教材并没有推广出去。但作为第一部正式出版的古汉语教材,在古代汉语教学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1960年,马汉麟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读本》出版,虽然内容过于简单,但却是古代汉语新、旧教学观念的一次转变。总体来说,虽然这两部教材存在许多缺陷,但它们开创了古代汉语教材的先河,为后来多种版本的古代汉语教材的出版,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发展时期(1961—1965)

60年代初,北京大学根据《古代汉语教学大纲》,探求新的教学途径,并取得了宝贵的经验。这一时期,有了统一的教材,即王力版的《古代汉语》出版。

1961年,古代汉语教材编写小组以北京大学的古代汉语讲义为基础,并参考各校古代汉语教材进行改写,制定一部统一的古代汉语教科书。1964年,由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出版。这本书包括三个内容:文选、常用词、古汉语通论。这三个内容不是完全分离,互不相关的三个部分,而是以文选为纲,其他两个部分与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王力先生创设的“三结合”教学体系对各高校的古代汉语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部教材的出版成为中国古代语文教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代表了那一时期全国古代汉语教学的新水平。同时对古代汉语课堂教学具有指导作用,对以后古代汉语教学的发展意义重大。直至今日,王力版的《古代汉语》教材也是最权威,使用最广泛的教材。现今大多数高等院校仍然使用。并且,国内的古代汉语课程都是按照王力先生创立的“三结合”教学体系来进行的。

这一时期教学方法上仍然采用以教师教授为主,课堂提问方式为辅的课堂教学模式。

三、停滞时期(1966—70年代末)

文革时期,古代汉语初具规模的教学体系遭到破坏,教学无法正常进行。因此,古代汉语教学进入停滞时期。

四、成熟时期(80年代—90年代末)

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各学科进入恢复发展时期,古代汉语教学又逐渐恢复。80—90年代末,古代汉语下属的各门学科,如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的研究也逐渐逐渐增多。古代汉语教学研究范围越来越广,涉及问题越来越全面。教材建设、教学理论探讨、教学语法体系研究构成了古代汉语教学研究的基础框架。如:

在教材建设方面,从创立之初到90年代,据粗略统计古代汉语教材有40多种不同版本的教材。例如:王力本和郭锡良本采用文选、常用词、古代汉语通论三结合体例;许嘉璐本采用通论、文选、教学参考合编型;张世禄本采用文选、通论结合型。其中文选、通论、练习结合型被认为是最富有创建性的新形式。其中文选的选材范围也较以往有所扩大,向前推至商周,向后延至明清。教材版本的多样化也为古代汉语课堂教学向着多样化发展提供了可能和前提。

在理论探讨方面,认为教学对象与五十年代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认为八十年代的大学生在入学前已经具备了较好的古文阅读基础,所以高校古代汉语教学应该与中学生的文言文教学相互区别开来。同时,一些学者提出了研制古代汉语计算机教学辅助系统软件,将现代科技引入古代汉语教学中。这一观点对现今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到古代汉语课堂教学中提供了前提与可能。

在教学安排上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课时逐渐减少。因为教学对象在入学之前相比八十年代以前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已经具备了较好的古文阅读基础;另一方面,古代汉语下属的各门学科,如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古代汉语的分支学科的细分化也使古代汉语的知识范围有所减少。

总之,九十年代以后,古代汉语教学进入了全面发展新时期。古代汉语教学研究取得了较大成绩:课程目的、课程性质、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等理论问题得到深入研究和探讨;古代汉语教材版本多样化;教学语法体系也得到进一步深化等。

五、完善时期(新世纪—至今)

进入新世纪之后,古代汉语的研究依旧沿着王力的研究思路发展,但却是在不断系统化,趋于完善。

教育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单纯的知识积累转变为在知识积累的基础上更加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学方法也相应的发生了变化。教师的讲授侧重于基础知识和研究方法的介绍、重点难点的分析;强调学生对古代汉语特点和规律的把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学、练习,并通过适当的课堂讨论活动加深对古代汉语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在教学安排上,尽管课时减少,但课程的性质不能改变,课程的质量不能降低,做到课时减少而教学效果不降低。因此,教学内容也相应地有所变化。“文选”分为精读和泛读两部分,精读部分为课堂教学部分,泛读部分为学生课外自主学习部分。将知识传授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通过做作业、学期论文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理解、掌握知识。

由于对古代汉语教学研究的深入,也大大提高了古代汉语教材的知识新颖性和先进性。许多高校也逐步组织课题组编纂古代汉语丛书,古代汉语教材更趋于多样化。

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逐渐进入古代汉语的教学课堂。教学手段上实现了革新,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多媒体技术相结合,实现了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立体化,使古代汉语课堂教学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课堂多媒体教学丰富了教学内容,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和多样性,改变了以往课堂枯燥、乏味的局面,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综上所述,古代汉语教学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独立的学科体系并逐渐趋于完善。我们的对古代汉语教学的研究随着它的发展而不断深入。未来的古代汉语是要向交叉性、边缘性方向发展。只有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互为取长补短才能促进学科的发展、完善。

参考文献:

[1]吕志.古代汉语教学研究综述[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

[2]李玉洁.改革古代汉语教学的探讨[J].高等研究与实践,1995.

[3]王力.古代汉语[M].中华书局,1999.

[4]李彦.古代汉语教学模式转变的探索[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