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航天工程技术集锦9篇

时间:2023-09-22 09:48:28

航天工程技术

航天工程技术范文1

陕西将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航天科技,是世界瞩目的前沿科技。神舟飞船的升空,嫦娥卫星的奔月,航天员的太空漫步,极大地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和综合实力,也揭开了航天技术的神秘面纱。

在欣喜之余,我们高兴地看到,航天科技正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许多尖端技术已深入到民用领域,直接服务于国家的经济建设。总部位于西安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就是立足西部,打造航天产业高地的典范。

航天科技走向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以下简称航天六院)是我国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研制中心和航天液体动力专业研究院,被誉为“中国航天动力之乡”和航天液体动力“国家队”。研究院在确保完成国家重点航天科研生产任务的同时,发挥航天高技术优势,走向国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在振兴我国装备制造业中大展身手。

航天六院下属10个研究所、生产厂,控股上市公司陕西航天动力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形成了完整的液体火箭发动机研究、设计、生产、试验专业分工、密切协作的科研生产体系。拥有液体火箭发动机试车台、泵性能试验室、液体动力技术基础理论研究室、全箭动力系统试验台、液体推进剂研究中心、国家泵工程技术中心、低温技术研究中心、密封件研制中心等国家科研基础设施,形成了以设计及基础理论研究应用、制造及工艺技术、试验及测控技术为代表的军民共用平台。

航天六院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协调发展”的方针,以液体火箭发动机的流体技术、燃烧技术、特种泵技术、特种密封技术等特色技术为依托,开发并形成了特种泵阀、热能石化装备、化工生物装备、液体传动、流体计量、印刷包装设备、环境工程、特种化工、氢能源等主导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服务于国家关键技术装备国产化示范工程,广泛应用于能源、交通、化工、消防、环保、工程机械等领域。

航天六院的技术和产品在国内属领先地位,产品不仅实现了系列化和专业化,而且走上了从设计、制造到系统集成的工程化良性发展之路。特别是他们研制的容积为u01123及110m3以上的立式结晶技术,国内目前尚“无人能及”,近两年随着110m3、178m3、220m3至360m3结晶机的研制成功并交付使用,一次次震惊了国内生物化工界,也确立了他们在本行业的领先地位。产品获得9项国家专利,并获得陕西省国防科技一等奖和科技成果奖。这种技术研发成功,直接推动了我国粮食加工行业的科技进步。航天六院的民用产品开发研制,’在促进科技进步和装备制造业升级换代的同时,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坚持创新推动航天技术成果转化

航天六院始终坚持科技创新,加速航天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高技术领先作用。他们按照“核心企业带动,重点项目引导,关键技术支撑,全院整体推进”的发展思路,将航天技术向民用产业转化,形成了围绕液体技术、热能燃烧技术、光机电一体化技术为主的高新技术产品集群。

通过几年的努力,他们的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已初步形成“以航天技术为支撑,以重点项目为基础,以上市公司为龙头,以装备制造业为引导,流体技术和特种技术产品互为补充、互动发展”的产业布局。航天六院发挥燃烧与传热、流体与气动力学、材料与先进制造、低温与真空特种密封技术特色和优势,通过技术转化和延伸,形成了以石油化工、能源交通等高新技术装备为市场牵引的产品体系。重点培养和发展了流体机械、热能工程、光电一体化三大核心产业板块。

航天六院生产的“华宇”消防泵,在借鉴国内外高低压消防泵优点的基础上,重点利用液体火箭发动机的涡轮泵技术,解决了在高转速下常规消防泵难以解决的气蚀和密封问题。最大特点是变流稳压,即泵从零到所需最大流量范围变化时,其扬程变化在5%以内,且小流量或零流量时不超压,确保消防工作的正常进行,大大提高了消防效率和消防人员的安全可靠性。泵上所用驱动电机为普通电机,不需变速,这是我国消防技术的重大突破。他们研制的系列消防泵在国内属首创,其性能在国内居领先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同时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成为新一代消防车的理想产品,被评为部级重点新产品和部级火炬计划项目。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行,其主要场馆“鸟巢”、“水立方”、老山自行车馆等场地的726台套消防泵,就是航天六院生产的。就连丰台垒球场等安装的智能Ic燃气表,也出自航天六院之手。高科技、人性化、洁净方便舒适的奥运环保生态厕所,仍是航天六院研制的。此外,这些产品还应用于北京国际机场新航站楼、中央电视台新址等重点工程项目。

奋力拼搏在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

石油是工业的血脉,过去我国石油的运输主要靠公路、铁路、航运等方式进行。利用管线运输,可以降低运输成本,实现安全性高、环保作用大、自动化程度高。尤其是长距离管道天然气运输,更是解决了易燃易爆的难题,具有良好的经济效果和社会效益。

过去我国石油运输管线的泵阀主要靠国外进口,而今大规模的石油运输,西气东输,航天六院的核心技术正是适应了这一需求。他们利用自己试验、仿真、计算等独特条件,快速攻克技术难题,开发研制出了输油泵机组。一举打败了由美国、德国、瑞士长期垄断的产品,实现了与中国石化集团的良好合作。航天六院生产这种长输管线输油泵,是工业循环系统中的关键产品,其性能具有自和自动冷却的特点,且不易堵塞。循环效率也从70%提高到80%,节能25%~30%,使用寿命从过去的8年延长到20年左右。

航天工程技术范文2

摘要:介绍了航天蔬菜新品种科技成果转化成效、主要技术及成功经验,提出加快甘肃天水航天育种示范区建设步伐,深入开展航天育种遗传机理研究,积极示范推广航天蔬菜新品种,是提高农业技术创新能力,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航天育种;蔬菜;新品种;转化;成效

10年来,天水市农业局、天水神舟绿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合作,先后培育出航遗1号黄瓜、航豇1号、2号豇豆等20个航天蔬菜新品种[1],并逐步开展了航天育种遗传机理研究[2]和示范推广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笔者分析了“航天蔬菜新品种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实施成效,以期加快航天蔬菜新品种的示范推广步伐。

 

1 实施成效

航天蔬菜新品种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遵循绿色农业发展理念[3],在加快航天蔬菜新品种育种进程,提高种子繁育能力,加快新品种示范推广的同时,注重绿色食品标准的研究与制订,2007-2010年,先后育成航天蔬菜新品种10个,其中:辣椒品种6个,即航椒4号、5号、6号、7号、8号、10号;茄子品种3个,即航茄2号、4号、5号;番茄品种1个,即宇航3号,这些品种均通过了甘肃省农作物新品种认定;完成了航遗1号黄瓜、航豇1号、2号豇豆、航椒1号、2号、3号辣椒及航茄4号茄子的稳产性和适应性分析研究;制定并颁布《绿色食品 航天豇豆生产技术规程》等6项甘肃省地方标准;建立和完善了甘肃张掖、陇南和山西3处标准化制种基地,航天蔬菜年制种面积达到65.4 hm2,年产种子44.5 t;先后在甘肃天水、陇南、张掖等市和新疆、内蒙、山西、陕西、北京等省市示范推广航天辣椒、航天豇(菜)豆34 919 hm2,总产航天蔬菜220万t,平均总增产量40万t,平均总增产值64 361.6万元,平均新增纯收益57 569.9万元,平均科技投资收益率8.46元/元,平均推广投资收益率1 727.10元/元,示范带动作用明显,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实现了绿色农业示范区建设与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的有机结合。

 

2 主要技术

2.1 认真分析研究,准确界定航天蔬菜新品种的适应性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多点试验研究,应用作物时间稳产性系数(cst)、地域稳产性系数(csr)和综合稳产性系数(csc)分析方法,对航豇1号、2号豇豆、航遗1号黄瓜、航椒1号、2号、3号辣椒和航茄4号茄子等7个航天蔬菜新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进一步明确了这些品种的稳产性和区域适应性,为大面积示范推广提供了理论依据。

 

2.2 深入调查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规程

按照绿色农业发展理念,将绿色农业的先进意识、安全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贯穿于项目实施的全过程,突出标准研究制定及其相应技术的示范推广,经过广泛调查研究和多次讨论修改,制定了《绿色食品 天水市航天豇豆生产技术规程》、《绿色食品 天水市太空菜豆生产技术规程》、《绿色食品 天水市航天辣椒日光温室秋冬茬生产技术规程》、《绿色食品 天水市航天辣椒塑料大中棚春提早生产技术规程》、《绿色食品 天水市航天辣椒日光温室冬春茬生产技术规程》、《绿色食品 天水市航天辣椒日光温室越冬一大茬生产技术规程》等6个甘肃省地方标准。

 

2.3 完善措施,提高航天蔬菜新品种的良种繁殖能力

针对种子繁育严重制约航天蔬菜新品种科技成果转化的实际情况,从建立和完善标准化制种基地入手,对甘肃陇南、张掖和山西3个制种基地进行了规范化管理,针对不同品种研究制定了制种技术规程,强化了对制种各个环节的监管,完善了播种、田间管理、种子采收、加工等技术,形成了种子生产、加工、包装到上市销售的较为完善的生产流程,不仅种子生产规模逐年扩大,生产能力逐年提高,而且逐步使航天蔬菜新品种示范推广步入良性循环轨道,大大加快了航天育种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2.4 立足生产实际,狠抓关键技术措施的落实

2.4.1 加大新品种示范推广力度

以试验示范为基础,以提高蔬菜品质为重点,结合各地气候条件,积极开展航天蔬菜新品种试验示范。以建设中国西部航天(太空)育种基地为重点,建立市级蔬菜新品种试验及展示示范基地;在主要蔬菜生产乡镇建立县区级蔬菜示范区;在主要乡镇建立示范点。通过在市、县区、乡镇3级开展新品种选育、展示、示范和辐射带动,大力促进航天蔬菜新品种的推广应用,优化了主产区蔬菜品种结构,提高了良种覆盖率。在品种布局上,依据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结果,科学确定不同品种的示范推广区域,做到种植区域与品种特性相吻合,良种与良法相配套。

 

2.4.2 大力推广设施栽培及配套技术

项目区围绕《绿色食品 天水市航天豇豆生产技术规程》等6项标准,积极推广多层覆盖保温技术、穴盘育苗技术、遮阳网覆盖栽培技术、避雨栽培技术、高效节水微灌技术等大棚设施配套技术,各项技术入户率达到95%以上,提升了设施农业发展水平。

 

(1)多层覆盖保温技术。冬季低温越冬栽培采用高保温eva膜,遵循“辐射、对流、传导”的热交换原理,应用“三棚四膜”(大棚+中棚+小拱棚+地膜)多层覆盖保温技术,把大棚内部空间分隔成若干个上下分隔的子空间,遏制棚内空气的上下对流和传导,减少热量散失,保障冬季大棚内农作物生长条件,促使茄果类和瓜类蔬菜提前上市。

 

(2)穴盘(营养钵)育苗技术。推广合理配制基质、精量播种和催芽、成苗等现代育苗技术,实行规范化管理,保证幼苗生长快、育苗质量高,提高种子有效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3)遮阳网覆盖栽培技术。夏秋季高温干旱,利用遮阳网和微喷技术降低光照强度[4],及时补充土壤水分,降低棚内温度,营造一个较适合农作物生长的小气候环境,达到遮光降温、保水保温、预防灾害性天气的效果,促进设施蔬菜正常生长。

(4)避雨栽培技术。通过塑料大棚、遮阳网、防虫网覆盖,防止雨水冲击和强光直射,可大大减轻病虫害发生,减少农药等投入品的使用,防止裂果,增加果实色泽,外观质量得到明显提高,软腐病等细菌性病害明显减少,创造最佳的蔬菜生长环境,保证蔬菜健壮生长,达到提质增效的目的。

 

(5)高效节水技术。应用喷灌、滴灌技术,不仅提高灌溉质量,省工节水,而且肥水同施,减少养分流失,提高肥料利用率,对减轻高温影响和病害发生,提高蔬菜品质、实现增产增收效果十分明显。

 

2.4.3 认真落实安全生产技术

大力推广农药残留控制技术,提高蔬菜质量安全水平。在设施蔬菜虫害防治上,大力推广防虫网阻隔、黄板诱杀以及合理选择施用高效低毒农药等技术;在病害防治上广泛示范推

广覆盖流滴消雾型功能膜、膜下暗灌(滴灌)、使用抗病品种、营养钵培育壮苗、避雨栽培、夏季高温闷棚以及合理选择施用高效低毒农药等技术。露地蔬菜在虫害防治上应用频振式杀虫灯及合理选择施用高效低毒农药等技术;在病害防治上采用深沟高畦、滴灌、覆盖地膜、抗病品种、营养钵培育壮苗以及合理选择施用高效低毒农药等技术,大力发展绿色蔬菜,示范推广防虫网覆盖栽培等安全生产技术,从而保证了蔬菜产品质量,提高了经济效益。

 

2.4.4 广泛应用绿色、无公害施肥技术

通过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积极推广控氮施肥、平衡施肥,合理增施有机肥、重施基肥、轻施追肥,尽量减少单元素肥料使用,实行有机肥与多元复合肥配合施用,推行氮肥施用安全间隔期,减少使用硝态氮肥和作物收获前追施化肥;根据不同蔬菜作物,适当补施微量元素肥料,防止蔬菜硝酸盐污染,项目田全部落实绿色、无公害施肥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

 

3 主要经验

3.1 加强管理是搞好项目工作的前提

为了加强对项目实施的组织领导,市农业局和天水神舟绿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通过成立项目领导小组和技术小组,形成了责任到人,各负其责,严格把关,认真实施的格局,保证了项目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3.2 突出技术创新是搞好项目工作的关键

该项目将航天技术、生物技术与农业育种技术有机结合,充分应用设施栽培加代繁殖等技术选育蔬菜新品种,在技术上走在了全国前列,2007-2009年有航椒4号、5号、6号、7号、8号、10号,航茄2号、4号、5号和宇航3号番茄通过省级鉴定,成果均达到国内领先技术水平。通过对主要示范推广的航天蔬菜新品种的适应性研究,总结完善了种子繁育技术,编写了制种和生产技术规程,以标准化生产的形式,繁育航天蔬菜新品种,保证了种子质量,提高了种子产量,为示范推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3.3 注重协作交流是搞好项目工作的支撑

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笔者积极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开展经常性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这些单位的技术人才和检测设备、种质资源,强化育种进程和提高良种繁育能力,努力提高项目实施和管理水平。通过协作交流,开阔了技术人员的视野,增长了见识,掌握了最新的航天育种动态,引进了一批先进实用的新品种、新技术和新经验,成为项目顺利实施的有力支撑。

 

3.4 加强资金管理是搞好项目工作的保障

对项目经费设立了专门的核算账簿,对资金实行专账管理,严防挤占、截留和挪用,确保项目资金合理使用,充分发挥其投资效益。

3.5 “行政+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方式是项目实施的基本途径

在天水市农业局的主持下,实行“行政+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运营方式,形成了以行政推促为手段,公司为龙头,基地为纽带,农户为基础的良种繁育和示范推广模式,对外联接国内外销售市场,对内联接技术推广部门和农户,产销衔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机制,保证了农户和企业的应得利益,调动了农户和企业种子生产和示范推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证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4 建议

航天育种开创了一种全新的育种模式,航天(太空)新品种以其良好的优质、抗逆、增产性能,为安全、无污染、少农药残留的绿色食品生产创造了良好条件,符合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航天蔬菜新品种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在中国航天蔬菜新品种试验研究和示范推广中积累了成功经验,随着引种、示范、推广航天(太空)蔬菜范围的逐步扩大,人民群众对航天农产品的认识不断提高,以中国西部航天(太空)育种基地为依托,加快甘肃天水航天育种示范区建设步伐[5],深入开展航天育种遗传机理研究,积极示范推广航天蔬菜新品种,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是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不仅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而且可以带动和加快现代航天高新技术在农业领域广泛应用,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参考文献

[1] 吴洁.太空育种地上忙[n].科技日报,2001-08-27(8).

[2] 潘连公,陈彩能,包文生,等.航天育种遗传机理与选育成效分析[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7(1):33-35.

[3] 刘连馥.绿色农业的初步实践[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9:169-176.

航天工程技术范文3

关键词:航天项目技术;状态管理;信息系统

0 引言

科学技术是航天技术的基础,而航天技术集合了现代许多科学技术的新研究成果,所以航天技术也是科学技术的延伸和发展。航天技术的发展,不仅仅预示着一个国家在该方面的强大,更是显示着整个国家科学技术水平的卓越及国力的雄厚,不可否认的是我国在航天技术的地位在世界上是首屈一指的。但是不能单单以发射了多少卫星、发送了多少载人航天飞船、研制了多少火箭和飞机来看出一个国家在该方面的实力,而如何确保航天员的人身安全和航天设备高效、顺利的运行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指标。下面就航天项目技术状态管理展开论述。

1 航天项目技术状态管理概述

技术状态管理,顾名思义属于管理系统的一个工具,也是项目管理中十分重要的一种管理途径。技术状态管理一词对于航空行业专业人士来说并不是陌生词语,而人们也可以在不同的科研、技术项目中领略到技术状态管理的重要性。只不过技术状态管理一词的是从航天项目中引进而来,且技术状态管理一词以及技术状态所选择的方法最早源自于20年代中期的美国军事行业,自此才广受各领域人们推广开来。技术状态管理自出现以来发展比较快,从20世纪末期开始技术状态管理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并且ICM率先提出CMII,并给出了一整套有关技术状态管理的规范定义。

20世纪中期,美政府军事相关企业首次提出军事武器的采购计划,并拟定出了相关合同。该合同较传统不同的是对军事武器的技术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高要求提出的同时,美军方意识到自己必须要对相关技术项目研发进行约束和监督,如果没有对军事项目进行规范和管制,所研发出来的产品往往不合格。因此,美方政府自发规定一些条例,要求军事武器研制商家必须要保证产品质量,此时,技术状态管理的雏形已经形成。随着航空航天的快速发展,美方政府加大了对项目的监管力度,先是建立AFSCM标准,又在90年布MIL-STD-973标准,伴随着技术状态管理的高速提升,又制定了EIA-649新标准。EIA-649也是我国至今航空航天行业的项目参考执行标准。

2 航天项目技术状态管理信息系统

在航天项目技术状态管理运行中需要技术状态管理信息系统的支撑。如果在对航天项目技术状态管理中仍然沿用最传统的管理手段,必定影响航天项目整个实施工作,而陈旧的信息系统也会导致航天项目的运行效率降低。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相关航天项目研发人员运用先进管理技术、信息技术、智能网络等技术状态管理信息系统 来保证航天项目中信息传递的精确高效运行,同时可以为航天工作人员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管理空间。技术状态管理信息系统在航天项目中的应用有以下。

首先,基于高效的信息系统,航天项目可以更加快捷精确地对自身技术状态存在的问题进行检查,最重要的是根据信息系统的相关警示,航天研发人员也可以根据检查结果来确保航天项目的安全性

问题。

其次,信息系统最明显的用途就是方面航天项目操作人员在执行工作中可以明确显示上级所的指示和信息。只有经过系统审核的信息才可以被系统纳入数据库,信息才能正确无误传达到位。

最后,航天项目执行中会有大量数据信息等待工作人员处理,管理信息系统则可以将批量信息自动录入、更改、删除,免去了工作人员不必要的手工麻烦。

3 航天项目技术状态管理的主要功能

众所周知, 自从美国“挑战者”航天飞机悲剧事件之后,全球人们都开始重新审视技术状态管理在航天项目中的影响。毋庸置疑,航天项目技术状态管理是个过程,只有做好过程中系统的控制、信息的精确才能够发挥航天项目技术状态管理的主要功能。PTC中国区航空国防行业业务发展经理余定方曾经说过:“技术状态管理确保了从产品的需求、设计、制造,到最后投入实际的运营,以及维护维修的产品全命周期过程中,产品性能、功能和物理特性的一致性。”很显然,航空项目技术状态管理确实关系着航天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

安全。

3.1 技术状态标识作用

依据各种不同的方式来确定航天项目的技术状态是否良好。按照MIL-STD-973标准,由功能基线、产品基线、分配基线三种基线来判断航天项目技术状态。

3.2 技术状态控制作用

在明白航天项目技术状态情况之后,要根据项目运行中的变化来不断调整技术控制管理,这就要求对航天项目中的任何变动都必须做到严格控制。首先,必须严格加强对更改过程的控制。其次,在航天项目执行时难免因为估算差错产生一些效果偏差,这就需要对细微偏差做到精确控制。

3.3 技术状态审核作用

该功能作用非同寻常,航天项目依据技术状态管理的安全保证才得以正常运行,只有从根本上确保航天项目每一处环节的安全运行,才能够在此基础上保证航天项目顺利完成。技术状态审核中经常遇到一些问题,只有对项目进行功能审核和物理审核,才可以避免一些常见问题发生。

3.4 技术状态纪实作用

无论哪种航天项目,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都是一个可以记录下来的历史,因此可以说技术状态纪实正是对整个过程最有凭据的记录。只有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明白该项目的缺点、成绩,只有将整个项目运行记录成可读性数据,才可以将项目完整进行。技术状态纪实为航天航空行业提供了充足的历史追踪空间,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航天项目在正确轨道上的发展越来越可观。

4 结论

通过本文对航天项目技术状态管理的概念、由来、相关信息系统和功能的简单介绍可以看出航天项目产品是关系到相关人员的性命的技术产品,为了保障航天设备高效、顺利的运行和航天相关人员的人身安全,航天技术对产品的要求是非常苛刻的,它的规范和管理容不得半点马虎存在。希望通过本文的简单分析能够引起更多的人对航天项目技术状态管理进行研究,希望我国在航天项目技术状态管理方面能够越来越规范,同时也希望我国航天项目技术管理的研究越来越多,以便保证我国航天事业能够更进一步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明丽,高德记.技术状态管理及实践[J].航空兵器,2003(4):36-38.

[2]章引平.技术状态记实——兼谈技术状态管理信息系统[J].航空标准化与质量,1988(8):19-24.

[3]诸一维.采用航天产品项目管理国际标准的研究[J].航天标准化,2005(8):1-8.

[4]诸一维,罗瑛.QJ 3118-99《航天产品技术状态管理》介绍[J].航天标准化,1999(10):14-17.

[5]常燕青.项目管理在技术状态管理系统中的应用研究与实现[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4:17-19.

[6]卢晓青,刘靖.航空新研电子元器件技术状态控制探讨[J].航空标准化与质量,2011(4):37-39.

[7]金鑫.航天型号项目管理推进中的型号总体策划研究[J].航天工业管理,2007(2):76-78.

航天工程技术范文4

载人航天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载人航天是高技术密集的综合性尖端科学技术,它集中了现代科学技术众多领域的最新成果,载人航天的发展水平全面地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整体科学和高技术产业的水平,特别是自动控制、计算机、推进、通信、遥感、测试、新材料、新工艺、激光、微电子、光电子等技术以及近代力学、天文学、地球科学、航天医学及空间科学的水平,而载人航天的发展,同时又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提出了新的发展需求,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这些领域的高新技术谁也不会卖给你,是花多少钱也买不来的。科技实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尖端科技的取得,只有依靠自身的力量获得。

载人航天对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航天领域每投入1元钱,将会产生7元至12元的回报――这是美国、欧洲多家研究机构采用不同模型和方法得出的评估结果。上世纪60年代,美国的“阿波罗”登月计划共获得了3000多项专利,并使美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受益匪浅。有3万多种民用产品得益于研制航天飞机发展出的技术,其中人工智能、遥感作业等技术的转移又带动了整个工农业的繁荣。

目前,虽然载人航天直接经济效益还不明显,但是,载人航天活动开发的许多新技术、新产品,已经在带动传统产业技术改造、提高经济效益、促进经济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全世界的人大多吃土豆,而我国是世界土豆种植大国,可中国土豆的质量差,“肯德基”制作土豆泥时只用美国土豆,不用中国土豆,在我国的连锁店每年消费的土豆泥、薯条,金额达数亿元。据了解,我国科研人员早就繁育出了这种专用品种的土豆。但种薯繁育至少需要五六年的时间,产量低、成本高,农民买不起。正当我们科技人员束手无策的时候,美国人用载人航天中的空间环境控制技术解决了这些问题。如果我国早进行载人航天,如果我们的科研人员早掌握这种航天环境控制技术,或许我们这个土豆生产大国就不会出现这种尴尬局面。

我国载人航天少花钱、多办事

航天工程办公室的数字表明,从载人航天工程启动到2005年完成神舟六号飞船发射,即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第一步时,工程总花费约200亿元人民币;从2005年载人航天第二步开始实施到神舟八号发射为止,工程花费约150亿元人民币。中国载人航天20年的花费“不及美国一年的投入”。近年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每年的预算大概在170亿到180亿美元,俄罗斯不断加大投入,欧洲和日本也保持了平稳发展态势。

白手起家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向来遵从“少花钱、多办事”的原则,这也是中国航天的重要特点之一。

航天工程技术范文5

关键词:计算力学;多物理场耦合;先进复合材料;有限元技术(FEM)

中图分类号:V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12-0252-02

1 力学在航空航天领域的支柱地位

作为与材料科学、能源科学并肩的航空航天领域三大基础学科之一,力学在航空航天领域拥有无可辩驳的支柱地位。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与力学学科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关系。同样,力学学科的发展也推动了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从航空航天的历史开端,力学便扮演着开天辟地的角色:莱特兄弟发明飞机前的时代,人类的航空器长期停留在热气球与飞艇的水平,人们普遍认为任何总密度比空气重的航空器是无法上天的;而随着流体力学的发展,越来越多总密度大于空气的航空器被发明出来进行试验,而莱特兄弟的飞机即为第一个成功的尝试,莱特兄弟的L洞也成为一个经典(图1)。从此,航空器的发展步入了快车道,各种结构的飞机翱翔于蓝天,从不到一吨的轻型飞机到上百吨的运输机,直至今天我们对机已经习以为常。

时至今日,航空航天的总体设计已由庞大的力学各分支支撑起来,从最基本的方面分类,可包括:飞行器整体气动外形归属于空气动力学;整体支承结构归属于结构力学以及材料力学;复合材料归属于复合材料力学;材料疲劳性能归属于疲劳分析;结构动力特性归属于振动力学;缺陷结构分析归属于损伤力学以及断裂力学。而对于具体的问题细分,则还有如:针对超高速飞行器的高超空气动力学;针对紊流等大气不稳定情况的非定常空气动力学;针对流固耦合问题的气动弹性力学;以及针对非金属材料的粘弹性力学等。此外,还有众多与力学相关的技术被发展起来,如有限元技术(FEM)等。

展望未来,力学发展的源动力在于航空航天综合多学科的交叉与技术。被誉为“工业之花”的航空航天工业,其研发生产涵盖了目前已知的所有工科门类,如此多的学科交叉下,力学的发展势必会与其他学科进行技术交流,这会带来问题的进一步复杂化,同时也丰富了力学的研究内容。

2 航空航天领域力学发展新挑战

航空航天的发展,给力学带来了新的挑战。结构的日趋复杂,给力学计算带来困难;繁琐的理论公式,需根据工程需要进行必须的简化;新材料的应用在航空航天领域最为敏感,在为飞行器降低结构重量的同时,也带来诸多的不利因素如耐热性能差、环境敏感度高等;而在某些关键部件的多物理场耦合问题也将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

2.1 程序化

航空航天器和大型空间柔性结构的分析规模往往高达数万个结点、近十万个自由度的计算量级,这些问题包括但不限于:飞行器的高速碰撞间题,如飞机的鸟撞, 坠撞,包容发动机的叶片与机匣设计,装甲的设计与分析,载人飞船在着陆或溅落时的撞击等。为了解决这种计算量庞大的问题,上世纪50年代初,力学便发展出一门崭新的分支学科――计算力学。伴随着电子计算机以及有限元技术的发展,计算力学取得辉煌的成绩,这也说明了其本身发展潜力巨大。

力学分析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对于各种非线性问题(几何非线性、材料非线性、接触问题等)分析能力,是长期存在的。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受到计算机能力的制约,以及模型建立本身的局限性,力学分析求解停留在解析方法和小规模数值算法中。这对于工程人员的设计工作是一个极大的限制,对于航空航天领域而言则尤甚如此。计算力学的发展,带来的效益是巨大的。首先其可以用计算机数值模拟一些常规的验证性试验和小部分研究型试验,这可以节省很大一笔试验费用。其次,其可以求解某些逆问题,逆问题的理论解往往无法通过非数值的手段得到。最后,从工程管理角度考虑,数值模拟方法大大节省了产品研发的周期,由此单位时间内产生了更多的经济收益。有限无技术分析机翼见图2。

上述计算力学给工程设计方面带来的种种好处,都基于一个很重要的前提。那就是力学问题程序化。如何将力学问题转化为一个计算机可以求解的程序,一直是计算力学研究的重点,比如有限元技术就是其中一个典型代表。目前,有限元技术已经涵盖了大部分力学问题,包括:静力学求解,动力学求解,各种非线性问题,以及多物理场耦合等。但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静力学以及相对简单的问题外,其余问题所用的算法目前精度仍然有限,相较于工程运用而言仍存在诸多壁垒。对于这些问题算法的更新,是力学问题程序化必须面对的挑战,仍需研究人员不断探索。

2.2 工程化

力学工程化依然是基于计算力学而讨论的。所不同的是,程序化是针对一项力学问题能不能解决,工程化关注的问题是如何使得力学问题的解决过程更符合工程需求。

21世纪的航空航天,已经越来越趋向于商业化,美国已有数家私有航天企业成立,我国的航天科技集团也在进行着一些商业卫星发射。而商业化的工程问题,所追求的目标永远是效益。因此,力学工程化发展也应基于这一要求。航空航天工程的研发工作,一直给人周期长的印象,动辄10年以上的研究周期,对于目前商业化的运营是不适用的。如何快速的给出解决方案,是今后力学工程化的重要考量。随着软件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数值计算可以通过可视化、图表化等快捷的交互式设计方法呈现出结果,这可以直观地给予工程师设计反馈,从而达到加快设计进程的目的。同时,直观的结果反馈,也能避免数据分析过程出现人为失误,起到规避风险的作用。

2.3 非均质化

新材料往往首先出现在航空航天领域,其中典型代表便是先进复合材料。先进复合材料具有高比强度、高比模量、耐腐蚀、耐疲劳、阻尼减震性好、破损安全性好以及性能可设计等优点。由于上述优点,先进复合材料继铝、钢、钛之后,迅速发展成四大结构材料之一,其用量成为航空航天结构的先进性标志之一。

复合材料的运用给力学提出了新要求,相比于传统各向同性的金属材料,其各向异性的力学特性使得非均质力学应运而生,代表便是复合材料力学的诞生。非均质化力学需要将材料的承力主方向设计为结构中的主承力方向,而非主承力方向则需要保证一定强度,不至于破坏,这是其主要的设计特点。相比各向同性材料,其理论模型更为复杂,相应的数值求解方法也没有那么完善。同时,实际中复合材料的性能分散性和环境依赖性相当复杂, 设计准则和结构设计值的确定还很保守,导致最终设计结果并没有理论中那么完美,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工程领域大规模使用复合材料。对于国内而言,复合材料研究工作相比国外则更为落后,无论是设计经验还是试验数据积累都有不小差距。

建立完备的非均质化力学模型,积累足够的原始参数,大胆尝试提高复合材料的设计水平以及用量是今后力学非均质化的主要任务,需要研究人员付出更多的努力。

2.4 多物理场耦合

2.4.1 电磁与力学耦合

新时代下的航空航天材料,已不仅仅局限于提供简单的支承作用,功能化是航空航天器新材料发展的重点和热点,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未来航空航天器发展智能化目标。

目前,越来越多的具有电-力耦合功能的新型材料正成为航空航天器结构材料的选择。因为在对飞行器的自我检测技术方面,具有电-力耦合功能的材料的受力状态与电磁性能存在特定的函数关系,由此系统能通过检测电磁性能达到检测受力状态的效果,这大大方便了对飞行器的健康监测,也有效保证了飞行器的安全。这其中耦合函数的准确性便成为关键,电-力耦合的发展能促进这些技术的健全,具有十分积极意义。

2.4.2 温度与力学耦合

温度场与力场的耦合主要体现在发动机上,对于发动机内部涵道的设计最优化一直是热力学着力解决的问题。

目前大部分飞机均采用喷气式发动机,包括:涡喷发动机、涡扇发动机以及涡桨发动机。上世纪40年代末,涡喷发动机出现,飞机飞行速度第一次能超过音速,带来了一场飞机发动机的技术革命。由此,包括进气道以及发动机涵道的设计成为发动机研发的一个关键点,早期的涡喷发动机,由于涵道上的设计缺陷,导致燃料燃烧产生热能转化为推进力的转化比很低,同时伴随着燃烧不充分,因此发动机耗油量很高且推力较小。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无论军用还是民用飞机发动机,大部分均采用涡扇发动机,通过优化得到的涵道形状最大化了单位燃油所提供的推力。图3为民用客机发动机涵道。

我国的飞机发动机工业水平距离世界领先水平仍有较大距离,特别是在大涵道比的商用发动机研发上。发展热力学,对热-力耦合问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是发展我国飞机发动机事业的奠基石。

2.4.3 流固耦合

流固耦合是飞行器研制最基本的问题之一。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基于流固耦合研究的飞机外形设计取得了诸多进展,包括整体机身外形的优化,翼梢小翼的出现等。随着飞机飞行速度的不断提高,特别是军用飞机机动性的要求,出现了许许多多新的流固耦合问题。比如针对飞机在大攻角飞行时(一般出现在军机上),传统小攻角气动表示法、稳定理论等均不再适用。因此,解决大攻角非定常问题,需要从飞行器运动以及流动方程同时出发,建立多自由度分析和数值模拟模型。这是典型的流固耦合问题。

同时,以往旧的流固耦合理论,在先进复合材料大量运用的今天,显然已经不再使用。对旧有理论进行必要的修正,也将成为流固耦合问题亟需完成的工作。

3 结语

当前,国家大力发展航空航天事业,作为高精尖产业,其所运用的理论与技术绝不能落后。力学作为一门古老而又应用广泛的学科,其对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符合未来航空航天领域发展,航空航天领域的力学应着力向着程序化、工程化、非均质化、以及多物理场耦合化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杜善义.先进复合材料与航空航天[J].复合材料学报,2007(2):1-11.

[2]尧南.计算固体力学的发展及其在航空航天工程中的应用[J].计算结构力学及其应用,1993(3):199-209.

航天工程技术范文6

关键词:农作物;太空育种;进展;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S335.2+9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1-4942(2012)10-0037-03

农作物空间诱变育种(或称航天诱变育种、太空育种)是指利用太空运载工具如飞船、返回式卫星和高空气球等将农作物种子带到200~400 km太空环境,利用太空特殊环境(空间宇宙射线、高能粒子、微重力、高真空和弱磁场等因素)诱变农作物种子产生变异后再返回到地面的选育新种质、新材料、新品种的作物育种技术。中国是世界上唯一将航天技术用于育种的国家。通过太空中多种因子的共同作用,可使种子基因实现地面上难以实现的有益变异,从而缩短地面育种周期,提高育种效率。试验表明:该技术具有变异幅度大、有利变异增多、能使作物生育期缩短、抗病能力增强和作物产量提高等特点,是一种很好的育种方法。

1 发展历程

1.1 准备阶段(1987~1995)

1987年8月5日,随着我国第9颗返回式科学实验卫星的成功发射,一批农作物种子、菌种和昆虫等地球生物被送上了遥远的天空,开启了我国农作物种子首次太空之旅。当时,搭载作物种子的目的并非计划育种,只是想观察空间环境对植物遗传性是否产生影响。结果,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上过天的种子中发生了一些意外的遗传变异,因此人们开始考虑利用这种方式进行农作物育种。

此后,在1987年9月9日、1988年8月5日、1990年10月5日、1992年8月9日及1992年10月6日,我国又连续发射了5颗返回式卫星,除了搭载植物种子、菌种、藻类、昆虫、鱼、动物细胞外,还搭载了部分测试仪器,我国航天育种研究工作全面展开。

1991年随着“航天效益工程”的提出,航天育种被列为该工程的重要项目。1994年,有关部门组织一批专家对已搭载品种地面培育情况进行了一次历时3个月的全国范围的调研。经过农业专家、生物专家、航天专家近10个月的评审,航天育种的前景令与会专家充满信心。为进一步推动航天育种事业的发展,1995年,农业部和中国航天等有关部门就进一步加强我国航天育种工作进行了多次专门会谈,并组织召开了多次研讨会。农业、航天和原子能方面的专家一致建议,应将航天育种工程列入国家重大科技工程计划,按照系统工程的办法组织实施。

1.2 立项阶段(1996~2005)

1996年1月16日,第一次全国航天育种技术交流研讨会召开。王淦昌院士联合7位著名专家学者联名给中央写信,建议把航天育种工程列入国家计划,发射一颗农业卫星,为我国农业发展服务。6月,农业部联合中国航天总公司向原国家计委报送了《利用返回式卫星开展农作物航天育种工程项目建议书》。

2000年2月17日,原国家计委批复了航天育种工程项目建议书。10月,农业部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向原国家计委报送了《航天育种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0月12日,《航天育种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了国家有关部委的评估。

2003年4月22日,国务院批准了《关于审批航天育种工程项目可行性报告的请示》。同年5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国防科工委共同下达了“印发《关于审批航天育种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请示》通知”。项目建设内容包括育种卫星的研制、发射、回收,地面育种试验,机理研究与模拟试验等部分,总投资2.85亿元。

1.3 发展阶段(2005年至今)

2005年2月5日,农业部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联合将《航天育种系统工程研制总要求》报送国防科工委。4月19日,国防科工委在北京召开了航天育种卫星工程第一次大总体协调会,明确了“航天育种系统工程研制总要求”的各项内容。7月26日,国防科工委正式批准了《航天育种系统工程研制总要求》,航天育种工程开始实施。

2006年2月15日,国防科工委审查通过育种卫星有效载荷状态。3月14日,农业部、国防科工委联合了《育种卫星装载材料征集指南》。4月26日,农业部组织召开了育种卫星装载材料评审会。6月9日,国防科工委在北京召开了航天育种卫星工程第二次大总体协调会。7月,育种卫星和运载火箭完成全部工厂研制工作,卫星待命进场发射,同期卫星装载种子完成筛选和初步分析工作。9月9日,我国第一颗以空间诱变育种为主要任务的返回式科学试验卫星——实践八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9月24日,在轨运行15天后,实践八号育种卫星在四川遂宁回收场成功返回。9月26日,国防科工委将返回的农作物种子正式交付农业部,航天育种进入实质性研究阶段。卫星返回后,经对航天飞行后的种子材料进行必要检测,农业部即按不同的生态区域,组织全国各有关育种科研单位全面展开地面育种研究工作。

实践八号育种卫星共装载包括水稻等在内的九大类作物共计2 020份,总重量208.816 kg,涉及152个物种,包括水稻382份,麦类3种363份,玉米226份,棉麻4种118份,油料5种264份,蔬菜31种201份,林果花卉36种100份,微生物菌种16种116份,小杂粮等52种250份。参与地面育种的科研单位有中国农业科学院所属12个研究所、中国科学院2个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等12所高校以及17个省、市、自治区的农业科研院所。地面育种的研究内容包括,严格按照统一的育种试验规范全面开展地面试验研究,从中筛选具有重要育种利用价值的新材料,培育新品种,进行推广和普及;结合空间环境探测及地面模拟空间环境因素试验,开展空间环境因素与生物体相互作用的效应研究,力求回答航天环境诱发生物变异的机理等基本科学问题,促进航天育种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生产。

2 航天育种成就

经太空育种和多年地面种植筛选,截至目前,通过航天搭载已培育出了50多个具有稳产、高产性能的粮食、蔬菜、瓜果、花卉等农作物新品种(系)。其中包括水稻、小麦、番茄、青椒和芝麻在内的30多个新品种或新组合已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并已进入市场推广;几十个后续品系已进入区域试验或品种审定阶段。农业专家表示,传统的农业育种一般需要8~10年时间,而航天育种有可能将时间缩短一半。目前,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品种选育是提高农作物产量的重要出路,航天技术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例如,福建通过航天育种培育的3个水稻品种,6.7 hm2面积上单产达到12 000 kg/hm2。其“中II优航1号”是全国首个6.7 hm2面积上单产达到13 500 kg/hm2的超级稻,至今仍保持再生稻头季、再生季和全国6.7 hm2面积单产3项世界记录,推广面积达到13.3×104 hm2。它将优质、超高产合于一体,在福建省晚杂优区试中,产量比对照品种汕优63平均增产9.61%,达极显著水平,单产和日产均居参试组合首位,创“六五”攻关以来该省所有参加省区试品种、组合产量最高纪录。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该品种的精米率、整精米率、粒长、碱消值、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六项指标达优质米一级标准。2005年通过国家审定,现正加速示范推广。

华航1号水稻新品种穗大粒多、结实率高,可增产10%,单产达7 500 kg/hm2以上,已推广20×104 hm2以上。利用空间诱变技术培育的部分水稻和小麦新材料已分别进入常规育种及杂交稻育种计划,并为全国多家育种单位所引进和利用,对促进稻麦育种起到了重要作用。

经空间诱变技术育出的青椒单果重在250 g以上,单产7.5 ×104 kg/hm2左右,维生素C含量增加20%。江西广昌县利用航天育种培植出了特大粒白莲种卫星3号,每粒莲子2.4 g以上,比常规品种可增产60%,目前成了江西广昌的品牌和脱贫致富产业。利用空间育种,我国科学家还培育出了特大粒的红小豆、特长的油菜、含铁量增加69%的巨穗谷子,紫色、红色、茶色、绿色的水稻,早熟高产的红薯和高产大葱等。专家认为,以上成果均是利用其他育种手段难以获得的罕见种质突变体。

太空5号是我国利用航天技术育成并审定的第一个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河南省农科院小麦所育成),两年省区试产量平均较对照增产3.81%,属制作优质饼干、糕点类型品种,2002年9月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经农业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分析,粗蛋白质含量10.6%,湿面筋22%,吸水率54.2%,形成时间1.7 min,稳定时间1.8 min,达到国标优质弱筋小麦标准。

我国专家还充分发挥航天诱变种质创新的优势,获得了大量特异性十分突出的稻麦新种质、新材料,如优质抗倒型水稻新种质“航1号”和“航81号”,优质大穗型水稻恢复系“航恢6号”、“航恢7号”、“航恢8号”,优质极早熟小麦新种质“早优8581”等。目前,这些新种质已广泛应用于稻麦常规育种和杂种优势育种。与此同时,航天育种关键技术创新研究也取得重要进展。从粒子生物学、物理场生物学和重力生物学等不同角度研究了航天环境各因素的诱变特异性,开创了地面模拟航天环境诱变作物遗传改良的新途径,为全面探索航天诱变育种机理和建立航天育种技术新体系迈出了坚实的一步。3 问题与建议

目前我国作物航天育种的研究应用总体上还处在初级阶段,在作物空间环境响应或诱变机理、提高突变预见性和选择效率等基础研究方面明显滞后于应用研究。为了适应航天技术发展的需要,必须加强理论方法学及其相关基础研究,明确航天诱变育种作用的机理,特别是要深入探讨空间诱变的分子生物学机理,寻找与空间诱变育种有关的主要环境条件,弄清空间诱变重要性状的遗传规律,为作物航天诱变育种应用奠定理论基础。建议在国家“863”、“973”和自然科学基金等计划中设立重大项目或重点项目,促进航天育种技术研究水平的不断提高。

近年来,我国作物航天育种技术取得了许多进展,但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与其它育种方法相比还有不少差距。总体而言,目前我国航天诱变育种仅限于植物种子和微生物等材料的搭载,搭载材料的研究工作多数还停留在大田突变体的直接筛选上,而缺乏对于不同作物、品种或组织等对空间条件的敏感性差异的比较研究;我国航天诱变技术在不同作物之间发展还不平衡,在水稻、小麦、番茄、青椒等作物上应用较为成功,但在玉米、大豆、油菜等作物上尚待深入研究应用。将细胞工程技术、分子育种技术等与航天诱变技术有效结合以大幅度提高育种选择效率方面还十分薄弱。作物航天育种的理论、方法和高效育种技术体系有待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参 考 文 献:

[1]刘录祥,王 晶,赵林姝,等.作物空间诱变效应及其地面模拟研究进展[J].核农学报,2004,18(4):247-251.

[2]刘录祥,王 晶,赵林姝,等.零磁空间诱变小麦的生物效应研究[J].核农学报,2002,16(1):2-7.

航天工程技术范文7

问: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举国欢庆,举世瞩目。广大读者很想了解,这次飞行任务有哪些重大创新和突破?

答: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成功,是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国人民大力支持的结果,是航天战线全体人员团结奋斗的结果。我们有幸参加这一伟大事业,感到十分荣耀和自豪。

神舟六号任务与神舟五号任务有什么不同,这是国内外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应该说,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是一个全新的任务、崭新的跨越,具有许多新的特点和新的突破。

首先,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是我国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试验。两位航天员首次进入轨道舱,在太空工作和生活了五天,积累了人在太空较长时间驻留的经验,获得了宝贵的科学试验数据,为掌握验证航天员出舱活动、航天器空间交会对接试验等关键技术,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其次,这次飞行由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一人一天”变为“两人五天”,技术状态和应用试验项目有了新的调整,一些关键技术和重大技术难题实现了突破。其中,飞船、火箭等飞行产品进行了多项技术更改,科技含量大幅度提高。测控通信和着陆场等地面参试系统增加了新的设备,提高了测控覆盖率和返回着陆的可靠性。这些调整后的技术状态和新投入使用的设施设备,在这次任务中经受住了检验。

第三,由于这次任务技术状态复杂、飞行时间长、操作动作多,组织实施的难度大大增加,给任务决策、组织指挥、飞行控制、应急处置、协调保障等方面带来了新的挑战和考验。

问:我们应该怎样认识神舟六号任务的重大意义,它将对我国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哪些深远影响?

答:神舟六号任务是今年我国最具影响的重大科技实践活动,是中华民族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征程中完成的又一伟大壮举,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迈出了新的重要一步。概括地说,其重大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个是,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进入第二步的开篇之作、揭幕之战,是载人航天工程第一步和第二步的重要衔接,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这次任务全面深入地考核了工程各系统工作性能,为后续任务的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另一个是,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必将进一步带动我国科学技术和综合国力的全面提升,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速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注入新的强大动力。载人航天工程的实施,进一步提高了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形成了自己的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带动了近代力学、天文学、地球科学、航天医学等基础学科探索的深入,带动了系统工程、自动控制、推进技术、计算机等现代信息和工业技术的创新发展,带动了新能源、新材料、微电子、光电子以及通信、遥感等产业的兴起,加速了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促进了我国高科技产业群体的形成和发展。

再一个是,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生动展示,是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集中体现,极大地激发了全国人民和海外侨胞的爱国热情,增强了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必将激励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圆满成功,再一次充分表明党中央关于发展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重大战略决策高瞻远瞩、英明正确,充分体现了我们党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非凡智慧和卓越才能。随着载人航天工程的不断推进,我们对其重大意义的认识会越来越深刻、越来越全面。

问:神舟六号任务期间,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亲临任务一线,给广大航天工作者以极大鼓舞和勉励。请您谈一谈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是怎样关心、领导和支持航天事业的?

答: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始终对载人航天工程高度重视、十分关心,对工程建设倾注了大量心血。每当载人航天工程发展处于重要关头,都及时做出指示、提出要求;每当载人航天事业取得重大进展,都热情赞扬、亲切勉励;每当载人航天事业遇到矛盾困难,都鞭策鼓励、大力支持。

在神舟六号任务研制、建设和试验过程中,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多次听取任务情况汇报,亲临工程研制试验现场指导,作出重要指示。今年初,中央政治局把神舟六号任务列入工作要点,强调要精心组织实施载人航天工程。2月,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批准实施工程第二步第一阶段任务。总书记明确要求:“要精心组织、精心指挥、精心实施,确保万无一失、确保成功。”特别强调:“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试验内容新,技术要求高,任务艰巨,意义重大,务必要精益求精,确保成功。”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给我们指明了行动方向,坚定了我们圆满完成任务的决心和信心。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刚一结束,党和国家领导人就亲临神舟六号任务一线,坐镇指挥。总书记先后两次到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并与航天员乘组进行天地通话。任务圆满成功后,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发来贺电,向所有参加这次任务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干部职工和指战员表示亲切慰问,勉励大家大力弘扬载人航天精神,继续发展载人航天技术,积极开发太空资源造福人类,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努力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对这次任务给予高度重视,巨大支持,深切关怀,使航天战线的全体人员备受教育,备受鼓舞,备受感动。大家纷纷表示,一定要以这次任务为新的起点,不断推进祖国航天事业的新发展,决不辜负党的重托和人民的期望。

问: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的部门、单位和人员之多,都是空前的,对组织实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请您谈一谈这次任务是如何发挥社会主义大协作的体制优势,形成合力,夺取成功的?

答:社会主义大协作出生产力、出战斗力、出凝聚力。载人航天工程取得的一系列重大突破,无一不是团结协作的结果和集体智慧的结晶。这是我们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工程,不断夺取胜利的宝贵经验和政治优势。

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是中国航天史上规模最宏大的现代化系统工程。整个工程由航天员、飞船应用、载人飞船、运载火箭、发射场、测控通信、着陆场等七大系统组成,涉及航空、船舶、兵器、机械、电子、化工、冶金、纺织、建筑等多个领域和有关省市自治区,汇聚了全国3000多个单位、几十万科技大军,形成了空前规模的社会主义大协作体系。

在神舟六号任务研制和试验过程中,各系统、各单位坚持把保成功作为最高目标,做到一切服从成功、一切服务成功。不论哪个系统和单位,都自觉维护试验指挥的统一性、权威性、严肃性和时效性,形成了统一的决心、统一的意志、统一的目标和统一的行动;都始终站在党的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的高度来观察分析问题,做到局部服从全局,部分服从整体,当前服从长远,自觉在大局下行动;都始终本着有问题共同克服,有风险共同承担,有余量共同掌握的原则,注重沟通、密切配合,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夺取新胜利的强大合力。

作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负责人,我们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越是重大的高科技工程,越是要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这是我们取得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

问:这次任务圆满实现了飞船成功发射、正常运行、安全返回、航天员健康出舱的预期目标。请问,对这样一个最具挑战性、高风险的重大科技工程,你们是怎样确保万无一失、分秒不差的?

答:做到这一点,确实不容易。但是,我们始终扭住一点不放,就是老老实实按科学规律办事,坚持把质量作为工程的生命。从根本上讲,神舟六号的圆满成功,靠的就是过硬的质量。质量是设计出来的、管理出来的、生产出来的,是一步一步干出来的,临时突击不行,心存侥幸更不行。具体说,我们有三点切身感受。

一是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虽然我们已经积累了四次无人飞行和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实践经验,但成功不等于成熟,一次成功不等于次次成功,风险始终伴随每一次飞行,每一次飞行都是一次新的挑战和考验,都必须从零开始。我们始终坚持以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和总书记关于加强质量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统一思想,不断强化质量意识,按照一切服从质量、一切保证质量的原则,严慎细实地把好质量关。

二是牢牢抓住影响任务全局的关键节点做工作。在我们航天战线有个口号叫得很响,这就是“组织指挥零失误、技术操作零差错、设施设备零故障”。我们紧紧抓住影响发射、运行、返回和涉及任务全局的关键节点,对关系航天员安全的每一个系统、每一个环节、每一件产品,都努力做到严上加严、细上加细、慎之又慎。特别是任务的最后阶段,我们牢牢把住加注、扣罩、船箭对接、垂直转运、火箭加注、点火发射、飞行控制、着陆回收等重点工作的质量关,确保安全可靠。

三是注重体系优化和整体提高。工程的整体质量既取决于各分系统产品和部件的质量,也取决于它们之间的协调匹配和有机融合。我们注重强化整体意识,加强总体力量,既从单件产品和各子系统来把关,更从整体和全系统上来控制、来优化,确保工程整体质量满足任务要求。

问:在长期的奋斗中,我国航天工作者不仅创造了非凡的业绩,而且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请问,在神舟六号任务中,广大航天人是怎样发扬“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的?他们给您留下哪些深刻的印象?

答: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进伟大的实践。广大航天工作者用汗水和心血铸就的“四个特别”的载人航天精神,是“两弹一星”精神的传承和升华,是伟大民族精神的延伸和拓展,也是我们夺取神舟六号任务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

全体航天人自觉坚持以国家的需要为最高需要,以人民利益为最高利益,视祖国的航天事业为生命,以崇高的追求和执着的信念,恪尽职守、爱岗敬业,以苦为荣、甘于奉献,开拓创新、团结拼搏,顽强奋战在神舟六号任务第一线,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科技难关,实现了技术发展的跨越,掌握了尖端技术发展的主动权,充分展示了新时期航天人无愧于祖国、无愧于人民的崇高境界和时代风采。

我们同广大科技工作者有着广泛的接触和联系,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他们的奋斗精神和顽强作风给我们以很大的教育和鼓舞,他们的意见建议是我们实施决策的重要依据。我们感到,他们最可爱、最可敬,是我国航天事业的骨干力量,是祖国和人民的功臣。特别是两位航天员沉着冷静、刚毅果敢、士气高昂、素质优良,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为祖国、为人民、为军队赢得了巨大荣誉。我们为能有这样优秀的航天员感到骄傲和自豪。

问:神舟六号任务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在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的进程中迈出了新的一步,中华儿女对载人航天工程的未来发展充满了热切的期待,请您描绘一下中国载人航天的美好前景。

答:神舟六号任务的圆满成功,仅仅是一个新的开端。要看到,一个更富有挑战性的太空长征正等待我们。

和平利用太空资源,推动人类的进步发展,是我们发展载人航天工程的根本目的。我国实施载人航天工程完全出于和平目的,是对人类科学与和平事业的贡献,我们愿与全世界人民一道,为和平利用太空而携手共进。

按照规划部署,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分三步实施。神舟六号任务的成功,标志着第二步第一阶段任务已全面展开。下一步将要突破航天员出舱活动技术,突破飞行器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开展相关的空间科学与应用试验。任务实施时间为2005年至2012年。

航天工程技术范文8

“714”工程启动了中国航空航天事业

1966年3月底4月初,国防科工委主持召开了一次极为秘密的会议,召集航天科学家、学者,经过20多天的讨论研究,提出了中国研制宇宙飞船的发展规划。在听取专门汇报后指出:我国在卫星研制的同时,宇宙飞船的研制工作也应该逐步开展起来。

1967年7月,中科院和七机部联合办公,对我国发展载人航天的途径和步骤作专题研究。

1968年4月,北京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成立,专门负责航天医学的综合研究工作。

1970年7月14日,我国将“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送上太空刚刚80余天,就圈阅了我国建造载人飞船的报告。载人飞船工程以批复报告的7月14日为代号,对外称之为“714”工程。“714”工程的启动,标志着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全面展开。

“714”工程启动后,除一个个技术难关亟待攻克外,最紧迫的莫过于航天员的选拔和培养。空军和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承担了首批航天员的选拔任务,并成立了专家组。专家们参考和借鉴美苏的一些经验,制定了一套严格的选拔标准。

10月,这支专家选拔队伍乘坐空军派出的专机出发了。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他们跑遍了、、、四大空军的十多个飞行部队,蹲点考察百余处。

通过政治思想、飞行技术的审查和最初的体检,在大约1840名歼击机飞行员中,摸底后有215名符合初选条件,进行再次筛选,初选合格者还有88名,然后开始更加严格的复选。复选要进行详尽的临床医学和航天适应性检查。复选地点设在北京,由空军总医院、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与初选组共同组成复选组,下设处理日常工作和各项目检查安排的办公室、负责飞行员审查和政治思想的政工组、临床医学检查组、航天特殊因素项目检查的特殊因素耐力检查组、保证飞行员生活和医学监督的医务保障组。复选的队伍相对庞大,从空军机关、空军总医院的医务人员到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共上百人。

航天员的选拔是在保密状态下进行的,就是参选的飞行员也不知道体检的真正意图。88名飞行员集中住在北京空军总医院一座封闭的小楼里,除了接受检查不准和外界接触,连与家人打电话通信都是被禁止的。多年后,当年参加选拔的方国俊回忆说,我们并不知道这个特殊的体检就是在选拔将来进入太空的宇航员,通知上说是为改装新型战斗机做体检。家人也不知道他到北京做什么,几个月没有消息,直到一个团的战友到总医院看病,无意中撞见了他,才知道他的去向。

前庭功能检查是最难的一关。选拔人员让小伙子们坐上用安―2飞机改装的失重飞机模拟太空中的失重飞行。飞机忽上忽下,又是盘旋又是翻滚,飞行员们不仅要经受失重的考验,还要经受起飞下降时超重考验。在几分钟的时间里一会儿身轻如燕,一会儿千钧压身,鼻塞、粘膜充血、眼睛产生黑视、耳鸣脑涨,其中滋味被当时参加体检的王德汉形容为“翻天覆地”和“翻江倒海”。虽然这些优秀的战斗机飞行员经受过多次特技飞行,有的照样会在这样的超失重交替进行的飞行中败下阵来,吐得七荤八素,面色苍白。

到所有项目检查完毕,空军总医院那座神秘的小楼里仅剩下33人了。就这33人也不是最后人选,他们还要经过众多评委参加的优中选优的最后一关定选。评委们又经过一个多月的反复斟酌和综合测定,最终敲定了19名预备航天员,对外称20名。

选拔工作刚刚结束,培训工作就紧锣密鼓地展开了。

1971年4月,中央军委在一次会议上研究航天员训练问题时,认为航天员训练不是个简单的问题,空军有丰富的飞行训练经验,决定航天员训练还是由空军负责。中共中央批准了这一方案。

5月15日,空军“宇航员训练筹备组”正式成立。

按照空军领导的意图,先把领导班子配备好,包括宇航员、警卫部队和保障人员,成立一个由500人组成的单位,预计通过半年准备,在1971年11月把选出来的宇航员进行集中开始训练。

正当航天员训练工作如火如荼展开之时,1971年9月13日发生了叛逃事件,航天员选拔的有关工作戛然而止。1971年10月,这批充满雄心壮志的中国首批航天员,还没投入到真正的训练,突然接到通知:任务暂时推迟,回原单位参加工作,并要求他们以党性保证,不对任何人包括家人提及这次选拔和整个训练计划。从此,“宇航训练筹备组”也随之解散。

首批航天员的训练“胎死腹中”,叛逃事件是直接原因,但根本原因还是国家经济实力难以承受。当时,从中央到地方就有颇多争议,最后由拍板定案:载人航天的事暂停一下,先处理好地球上的事,地球以外的事往后放一放。

首批选拔的航天员虽未跨进载人飞船,但那次选拔积累了经验,为20世纪90年代航天员的再次选拔打下了基础。

“863”计划再一次吹响

中国向太空进军的号角

1986年3月3日,中国四位老一辈科学家杨嘉墀、陈芳允、王大珩、王淦昌给中央写信,提出要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发展中国高技术的建议。

3月5日,邓小平看信后批示:“这个建议十分重要,请找专家和有关负责同志,提出意见,以凭决策。此事宜速决断,不可拖延。”

随即,中央组织了数百位专家经过广泛、全面和极为严格的科学和技术论证后,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纲要》。从此,中国的高科技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由于四位科学家上书中央的时间和邓小平批示的时间都是在1986年3月,由此催生了这个高技术发展计划,通称为国家“863”计划。

“863”计划选取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和新材料等,作为我国今后发展高技术的重点,而航天技术领域在“863”计划中位列第二,故简称为“863-2”。

航天专家论证“863-2”目标时,普遍认为:我国航天技术已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已形成了包括航天器系统、航天运载器系统、航天发射及回收系统和卫星运用系统等较为完善的航天工程体系,航天工程的研究、设计、试制、生产已达到了相当规模和水平,有些方面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但在载人航天方面仍然是空白。因此,“863-2”的目标是为适应21世纪需要,研究发展可长期使用的空间站系统及大型运载火箭,研究发展天地往返运输系统,以增强我国航天技术实力,开发空间资源和发展空间科学与应用技术。

为此,在航天技术领域设立了两个主题项目:一是大型运载火箭和天地往返运输系统,二是载人空间站及其应用。

“863”计划的实施将中国中断了近20年的载人航天工程重新列入了国家计划,再一次吹响了中国向太空进军的号角。

1987年2月,“863”计划航天技术领域专家委员会宣告成立,两个主题项目也分别成立了专家组,并对发展我国载人航天技术的总体发展蓝图及具体途径进行全面论证和预先研究。

1988年10月,载人航天专家委员会召开会议,把总体发展蓝图集中到两个方案:一个是首先研制一种推力为15吨―20吨的大推力运载火箭,用来发射不带主动力的小型航天飞机和空间站;另一个是首先利用我国现有的“长征二号E”运载火箭进行适当改进后发射一次性使用的载人飞船,作为我国载人航天的第一步,之后再建立空间站。最后经反复论证,得出结论:中国载人航天应该从飞船起步,这样技术难度小,经费比较低,同时有成熟的运载火箭及回收经验,更适合中国的国情和实力。

1989年7月,“863-2”专家组完成了《大型运载火箭及天地运输系统可行性及概念研究综合报告》。

之后,中央专委又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我国载人航天的发展问题。初步确定了我国载人航天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第一步,在2002年前,发射两艘无人飞船和一艘载人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实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开展空间应用试验。

第二步,在第一艘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后,突破载人飞船和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发射一个小型的空间实验室,解决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第三步,建造空间站,解决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1992年9月21日,这又是一个应该载入中国航天史册的日子。这天上午,在中南海怀仁堂,中共中央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十三届常委会第195次会议,专题审议我国发展载人航天问题。

会议听取了国防科工委和航空航天部的同志汇报载人航天论证工作的主要意见。载人航天工程可行性论证组组长王永志向中央领导汇报了载人飞船的具体实施方案。

党和国家领导人听后,非常兴奋,讨论也十分热烈。他们从国家荣誉、人民利益、民族振兴的高度,对发展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给予了充分肯定。

最后,总书记说,发展载人航天,这是件大事,大家同意,我完全同意,要下决心搞。搞这个东西在政治、经济、科技、军事上都有意义,是综合国力的标志。

总书记还强调,要静静地、坚持不懈地、锲而不舍地去搞。除中央专委外,具体要有个班子,经常研究些大问题。要抓紧,抓而不紧等于不抓。多方面综合些实力,静悄悄地搞。今天我们就作这样一个决策,发展我们自己的载人航天。

这次中央会议之后,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上马,载人飞船工程的研制任务立即着手实施,中国选拔航天员的序幕也再次被拉开。

中国终于有了自己的航天员

1999年11月20日,在中国航天活动的发源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艘载人航天试验飞船“神舟一号”顺利飞向太空。从此,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成了世界关注的焦点,航天员也成了世人议论的热点。

中国再次选拔航天员是先从选拔航天教练员开始的。1993年,中俄双方签署协议,中方选派两名航天员教练赴加加林航天员培训中心学习,为今后中国航天员训练作准备。

根据此前中国选拔航天员的经验,经过几番严格的筛选,最后从空军歼击机飞行员中选拔出两人,送到俄罗斯培训。根据加加林航天中心的培训计划,培训一名航天员需要4年时间,而他们仅用了1年时间就完成了全部课程。学成回国后,这两人也加入到后来选拔的预备航天员队伍中。

在选拔航天员教练的同时,空军和国防科工委也开始了我国预备航天员的选拔工作。

北京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航天员入选的基本条件和医学选拔、心理、生理选拔的具体标准。这些基本条件包括:有坚定的意志和毅力,极强的献身精神和良好的心理品质,身高160―172厘米,体重55―70公斤,年龄25―35岁,歼击机、强击机飞行员,累计飞行时间600小时以上,大专以上学历,飞行成绩良好,无等级事故,无烟酒嗜好,最近三年体检均为甲类。

大体说来,航天员的选拔要经过五道关口。第一关是初期基本条件选拔关。这一关选拔相对于前一次选拔更为严格,遴选的范围也更大,各军区空军都在其中。根据选拔的基本条件,各单位上报了1506人的飞行员名单,重新调查后,确定886名飞行员参加初选。初选进行了半年时间,初步确定97人合格,经过专家仔细分析评定,最后只有60名飞行员被选到北京空军总医院住院检查。

第二关是临床医学检查,标准共有100多条,包括内科、外科、精神神经科、五官科等多个类别,要求十分苛刻。比如过敏性鼻炎、口齿不够清晰等这些在常人看来不算什么的小毛病,也会打破想成为一名航天员的梦想。

淘汰率最高的要属第三关――特殊功能检查,包括心理功能、特殊耐力和心理素质等几个方面。其中,航天环境因素耐力选拔是航天员选拔最具特色的项目。受检者在模拟太空低压缺氧的环境中,穿着特制的背心、戴上氧气面罩进入低压舱,身上布满了各种电极电线,舱内有按铃,当感到不适时,可主动按铃。在舱内还安装了摄像头和通话装置,便于外面工作人员观察。舱门关闭后,舱压从模仿5000米高空压力慢慢升至1万米高空压力,这时选拔人员会出现头痛恶心、血压下降、心率减缓等症状。此外,还有心肺功能检查、前庭功能检查、定位耐力检查、下体负压检查、头低位耐力检查、耳气压测定等许多项目。每一项检查对人的身体和心理都是一次不小的考验。

第四关是心理功能选拔关。航天员进行心理选拔是为了保证在所有候选人中选拔心理、智能均优秀的人才,使他们能在狭小、封闭和隔绝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完成驾驶飞船和科学实验任务。心理方面的检查项目也有很多,主要是心理调查、心理访谈、情景模拟测试、个性心理测试、心理能力测试等。

经过层层筛选,最终有20名人选进入到第五关,也就是综合评审关。在这一关,选拔人员兵分几路对20名入围者进行严格的政审和家庭调查。比如,入围者的直系和旁系亲属曾经得过什么病,已经去世的死亡原因是什么,都要调查得清清楚楚。同时,入选飞行员的爱人和孩子也被接到北京,由专家对他们进行详尽的临床检查,并规定不让他们和飞行员在体检前见面。

根据检查结果和专家评审及方方面面的综合考虑,最终决定从20名入围者当中录取12人,加上前期出国培训的2名教练员,总共有14人有幸成为预备航天员。

1997年12月,经中央军委批准,中国人民航天员大队正式组建。从此,我国终于有了自己的航天员队伍。

千挑百选和千锤百炼

航天员队伍组建之始就是进入正规训练之时。

航天员训练中心坐落在北京西北郊。预备航天员进入训练中心后,便开始了紧张有序的严格训练。一般来说,一名职业航天员的训练时间为4年,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航天基础理论知识和相关基础课程训练阶段,大约需要1年时间,主要内容包括空气动力学、飞船设计原理、舱载系统等与航天技术有关的课程,天文学等与航天环境有关的课程,解剖生理学、航天医学、心理学等医学类课程,还有高等数学、力学基础、电工学、英语等一般性课程。

第二阶段,航天员专业技术训练阶段,大约20个月,是航天员训练中最繁重也是最关键的时期,包括航天环境适应性训练、飞船技术训练、安全保障装备技术训练、航天飞行日常生活和工作技能训练、空间试验技术训练等。

第三阶段,航天飞行任务模拟训练阶段,约需16个月。航天员需要在太空飞船模拟舱中进行完成各种空间任务的训练。

第四阶段,发射场发射准备阶段,约需1个月。

训练遵循由一般到特殊,由简单到复杂,由单项到综合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航天员的训练大多是在航天员培训中心专用设备上进行的,有些科目则必须在野外和发射场进行。另外,他们还要定期进行飞行技术训练,驾驶战鹰翱翔在天空。

航天环境适应性训练,又称航天特殊技能训练,主要内容包括飞机抛物线飞行的失重训练,离心机上的超重耐力训练,平行秋千和转椅上的超重耐力训练,飞行模拟器训练,各种应急训练,锻炼检查各种器官功能,艰苦程度难以想象。

航天员训练的科目之多、难度之大是常人难以想象的。我们只能截取几个训练的片段增加点“身临其境”的感觉。

航天员训练中心有一间3层楼高的离心机室,里面装着亚洲最大的载人离心机训练器。离心机是一种巨大的旋转装置,有一条长达8米的旋转手臂,它的前端吊着一只椭圆形的封闭吊舱。航天员要在这里面进行50多个小时的加速度训练。

坐“电动秋千”的滋味也不好受。航天员要蒙上眼睛,在身上贴上电极传感器。随后,“电动秋千”就以15米的摆幅左右摆动。这种摆动,周期性地将人的血液一会儿送上大脑,一会儿甩到下肢,没有经过专门训练的人,一下子就可能把胃液喷出来。就是这些航天员,有的一坐上就恶心呕吐,好几天没有食欲。

航天员训练中心里还设有各种各样为使航天员适应太空环境而设置的模拟舱,低压舱就是其中的一种,主要是对航天员的低压缺氧耐力、高空减压病易感性和耳气压功能进行检查、试验和锻炼,提供一种模拟太空的物理环境。进入低压舱,如同站在喜玛拉雅山巅,而且忽上忽下,接着便是胸闷、头痛、恶心等不良生理反应接踵而来。

就是睡觉也是需要训练的。这话我们感到有点耸人听闻,可对于航天员来说也是一道必须逾越的关口。我们知道,在地球上,人们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睡眠一般都安排在晚上。可在飞船上90分钟就环绕地球一圈,经历一个白天一个晚上,航天员的睡眠周期也必须随之改变,而且要做到随心所欲,经过特殊训练的航天员就能做到这一点。

在进行航天员选拔和训练的同时,我国“神舟”系列飞船已经成功进行了4次试验性发射。

1999年11月20日,我国第一艘载人航天试验飞船“神舟一号”首次叩响太空的大门。2001年1月10日,“神舟二号”飞船成功发射,并在太空巡游7天后顺利返回。2002年3月25日,“神舟三号”成功发射,并顺利返回。2002年12月30日,“神舟四号”被送上太空。每一次发射都不是简单的重复,都有着它特定的目的,每一次发射都意味着一个个技术难关被攻克,每一次发射也意味着中国距离载人飞向太空的日子的临近。

谁将成为中华飞天第一人呢?经专家组无记名投票,杨利伟、聂海胜、翟志刚分列前三名。2003年10月14日晚,三名候选人进行最后测试,以决出上天人选。可是,经过多项测试,三位航天员能力突出,技术过硬,难分伯仲。但有一项心理素质的测试,杨利伟渐渐占了上风,有幸成为驾驶“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最终人选。

10月15日,中华民族千年企盼的这一天终于来了!

5时48分,杨利伟脚步轻盈地站在塔架电梯前,充满自信地与送行的战友道别,向前来送行的首长和科技人员挥手致意,像是游子远行依依惜别家乡父老,更像他此前每一次驾驭战机飞离大地翱翔蓝天,神态自若。

6时15分,杨利伟在返回舱状态确认单上郑重签上了自己的名字,然后投入发射前紧张的各项准备工作之中。

9时整,发射中心零号指挥员郭宝新果断下达了点火的口令。

隆隆巨响震撼大地,“神箭”拖着长长的火舌拔地而起,扶摇直上,直刺蓝天,托举着“神舟”飞船向茫茫苍穹飞驰而去。

9时42分,李继耐总指挥宣布:“飞船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成功!”指挥大厅内,顿时一片欢腾。

在热烈的掌声中,总书记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说,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壮丽诗篇。

10月16日6时23分,中国首飞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从太空归来,平稳着陆于内蒙古中部草原。

航天工程技术范文9

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航天技术相关科研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技术难度、复杂程度也越来越高,如何保证航天设备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始终是业界关注的重点。

始建于1962年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以下简称“四院”),是我国最大的固体火箭发动机设计、研制、生产和试验的专业研究院,是国家重点国防科研单位,也是“十五”“十一五”“十二五”期间国防军工系统重点统筹规划建设单位之一。四院通过创建具有“航天特色”的安全管理模式,提升了本单位的安全管理工作,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提供一份安全保障。

航天特色安全技术

在固体火箭发动机研制生产过程中,需要用到固体推进剂、火工品、危化品等材料。在科研生产和试验过程中,还经常存在易燃易爆、高温高压、有毒有害、登高作业吊装、电磁辐射等危险作业,涉及危险作业人员多、设备多、危险源密集,因此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概率较高,安全风险较大,并且事故后果和影响较为严重。为了保证作业人员人身安全,四院始终秉承“以人为本”的安全理念,坚持“科技兴安”的发展战略,不断提高设备自动化、无人化进程,积极消除危险作业安全隐患,完成了炸药自动过筛、固体发动机远程整形、脱模、销毁等安全技术改造,实现了危险作业远距离隔离操作,提升了本质安全。

在安全技术研究方面,四院依靠自身技术优势,成立了“航天工业固体推进剂安全技术研究中心”,这是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从事固体推进剂安全技术研究的专业机构,也是国内固体推进剂行业唯一一个安全技术研究中心。中心主要针对固体推进剂、火箭发动机、导弹武器及危险化学品,进行安全性能研究、测试及评估工作,承担了安全标准化等多项部级研究课题,建立了完善的固体推进剂研制、生产、贮存、运输、使用、销毁等全寿命过程安全性研究体系。同时,中心还研究了固体推进剂在各种激源(如撞击、摩擦、静电、热、火焰、冲击波、雷击、电磁辐射等)作用下,引发燃烧和爆炸的危险性、爆炸破坏效应,以及预防和减灾措施。目前,该研究成果已在多种固体推进剂研制、生产及使用过程的安全保障中应用,为国家高新武器的研制和战略、战术导弹的工程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安全技术基础。

在规章制度方面,由于航天行业和产品的特殊性,四院在遵守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制度、规范、标准的基础上,还进一步严格安全控制。多年来,四院先后制定了《安全技术改造项目实施管理办法》《发动机试验现场安全管理办法》《型号产品运输安全管理办法》《型号飞行试验安全管理办法》《“四新”安全评审管理办法》《弹药等爆炸物品和化学危险品项目科研试制及生产安全评审规定》等具有“航天特色”的安全规章制度30余项,规范了日常的安全生产工作。

航天特色安全生产标准化

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关于在军工系统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的要求,实现“企业达标、专业达标、岗位达标”,四院积极行动,统筹考虑,加强顶层策划,全面启动了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达标评级工作,规定到2014年底前,所属8家取得武器装备生产许可证的厂所级单位,必须全部通过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达标。

航天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有一套严谨、完整的审核验收程序。申请达标评审单位首先开展对标自查工作,对查出的隐患进行整改,对自评结果进行打分;自评合格后由院、国防科技工业管理部门、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三级逐级进行审核;审核合格后由标准化评审机构组织专家对申请达标评审单位进行现场审核,提出不合格项和建议项,编制评审报告。申请达标的评审单位对不合格项进行整改后,需报评审机构确认。最终的评审报告需要经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和国防科技工业管理部门进行确认后,由国防科工局或省国防科工办颁发证书和牌匾。已通过达标评审单位,每3年进行一次复评。在此期间,单位若发生死亡事故则撤销达标称号,该单位还需重新申请达标评审。

在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标准制订方面,四院配合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根据自身科研生产特点,参与编写了《航天武器装备安全生产标准化评级准则》,其中包括:综合管理、液体推进、固体推进、火工装置、总装测试、航天电子、航天电源、产品设计、空气动力、专业设备、通用设备和作业11个部分。

四院凭借自身在安全生产管理和技术上的优势,成立了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机构,建立了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安全生产专家库,聘请了各专业的专家90余名,专门负责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99家军工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级的审核工作。目前,该评审机构已经通过了国防科工局的现场和资料审查,并已开展了3家单位的现场审核。

航天特色安全文化

安全文化是航天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企业管理者及员工安全意识、安全观念、安全行为的综合反映。推进安全文化建设,能逐步树立正确的安全观,形成科学的安全思维方法,培养规范的安全行为,塑造安全习惯,建立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四院安全文化建设始于2007年,坚持创新优化、前沿与现实结合,以及逐步推进、持续改进的原则,注重实效,注重特色,充分整合利用资源,加强理念创新、工作创新和制度创新,及时总结经验和做法,发挥先进典型的带动和示范作用,以点带面,不断扩大安全文化建设成效。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