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少儿教育心理集锦9篇

时间:2023-10-10 10:43:21

少儿教育心理

少儿教育心理范文1

 

这一年龄阶段为学前年龄心理学反应阶段。这时幼儿学习书法的态度取决于外界的因素较多,家庭影响、社会影响(书法的社会表演活动、电视节目中看到的书法活动等)都可能成为幼儿学习书法的发起点。因为幼儿阶段的孩子活泼好动,书法书写的运动节奏规律表演特征,正好符合了这个年龄阶段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点,天生的好动,与取悦于家长的表现特征是这一年龄阶段孩子的特点。这些表现是学书法的良好苗头,即书法教育的萌芽期。这时期“小芽”极其脆弱,家长和老师少许的教育失误即会使之“夭折”。所以这一阶段的教学原则,应该是以表扬鼓励为主,正确引导,多用适当的符合实际的激励性语言和运用带有情感色彩的动作语言(赞许的目光、肯定的微笑)或给与适当的奖励。因为这时期孩子的学习特征主要是希望与家长的感情交流,期待对教师的情感对话,表现了孩子寻找自我定位的最原初的状态。所以在这经不起风雨的艺术萌芽阶段,我们家长和教师的着眼点应该是细心地呵护与精心地培养。在这一时期教师和家长一定以鼓励表扬为主要教育形式。

 

二、 书法教育“幼苗期”(一、二年级年龄阶段)

 

书法教育中,这一年龄阶段主要心理特征表现在8至10岁的学生身上,他们的学习兴趣已经初步建立,真正的学习目的尚且模糊,可理解为“幼苗期”心理状态。在这一时期各种矛盾已经开始出现,如学生的欣赏水平的提高和自己表现能力的滞后(即眼高手低)等。这一时期学生总是看自己所写的字“不顺眼”,这说明儿童的心理发展已经从以别人表扬为主,逐步地具有了自己的主体意识,因为他们更多地注意别人书法作业中的优点,而忽视自己的长处。在这一时期,教育者的做法应该是:正确分析作业中的优劣处,逐步去缩小“眼”与“手”之间的距离。在“幼苗期”阶段,教师的做法应该是真实的表扬,耐心的辅导,在心理上给孩子增强学习书法的自信心。逐步培养他们在书法学习中不断进取的顽强品格。

 

三、 书法教育的中级阶段(三、四年级年龄阶段)

 

这一阶段的孩子在学习上已经获得了书写的最基本方法,如“中锋运笔”、“笔性知识”、汉字初步的结体能力等,有的儿童也可能在实践活动中获得“鼓励奖”。这一时期儿童在心理上容易产生“傲气”。具体表现为“反技法心理”:明知技法的要求却不去遵守,开始出现了许多自己的“发挥”。教师应该从挖掘笔法的美学原理和结体美学原理入手,深入浅出地比较“随意性”与“技法表现性”的截然不同的审美效果,为学生能够顺利进入高级阶段进行必须的心理准备与技能储备。这一阶段的教学应以防止浮躁、骄傲为立足点,进一步提高学生“笔法”、“结构”的审美能力和欣赏能力,少许渗透笔法意象、结体意象的知识与感受,为高级阶段的学习做好铺垫。

 

四、 书法教育的高级阶段(五、六年级阶段)

 

在这阶段学习的少年儿童,学习心理已经相对成熟。具体表现是“技法”基本成熟,能根据临摹积累和想象写出一些书法作品,并自我感觉良好。这一阶段的孩子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稳定。在心理上对自己有客观的自我评价,不会因为得奖而沾沾自喜,骄傲自满;也不会因为同学不恰当的评论而气馁。这一阶段的教学重点,应放在学生书法作品的创作上,着眼点放在作品整体意象的和谐统一和形式的丰富变化上。重视书法作品的整体气势的完整和表现形态的明朗,锤炼学生的书法艺术的审美感受。根据实际,适当参加社会书法艺术活动,拓宽眼界,提高书法欣赏水平。使学生在心理上具备不断进取的精神。通过自己的努力感受书法艺术的精深与博大。热爱中华民族所创造的优秀传统文化,为孩子今后的健康成长奠定人文精神基础。

 

从事书法教育三十多年,深感艺术教育从小抓起的重要性,特别是书法艺术教育。从小抓起就像一粒种子必将在孩子将来的人生书法艺术的沃土中生根、开花、结果。在这一阶段需

 

要老师、家长以及社会的三位一体的有力配合,才能顺利完成书法教育基础期的培养。才能为学生成年后书法艺术的长远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坚实的基础。

 

我非常欣慰的看到,一个崭新教育改革的春天已经到来。一个以提升人的全面素质为核心即以人为本的大教育正在取代早已僵化的教育模式。作为实用与艺术融为一体的人文学科书

 

法艺术教育,必将迈进一个蓬勃发展的新天地。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艺术一定会发扬光大,成为炎黄子孙美好的精神家园。

少儿教育心理范文2

1随着改革的不时深入,少儿教育呈现了新的形势和问题,特别是全市事业单位改革后,农村乡镇中心园缺乏保证机制,整体水平和效益出现滑坡,民办少儿园亟待清理和规范。各乡(镇)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切实把少儿教育作为重要的公共福利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少儿教育与中小学教育协调发展。少儿教育是人类启蒙教育。对于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健康发展,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改革开放以来,市少儿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为越来越多的学龄前儿童提供了受教育机会,基本普及了学前一年教育,市区及一些乡镇正在向普及学前三年教育迈进。

2少儿教育改革的发展目标。分类指导,整体推进”原则,扩大优质示范园,提高农村乡镇中心园,规范民办园,形成以公办少儿园为骨干和示范,以社会力量举办的少儿园为主体,公办与民办教育相结合的发展格局,逐步建立以社区为基础,以示范性少儿园为中心,灵活多样的少儿教育形式相结合的少儿教育服务网络,为0-6岁儿童和家长提供早期保育和教育服务。市少儿教育发展的总目标是 年市区学前三年儿童受教育率达到80%以上;每个乡镇办好一所中心园,中心园达标率在60%以上,学前一年儿童受教育率达90%以上。 年,市区学前三年儿童受教育率达到85%农村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学前三年儿童受教育率达到50%以上。全面提高0-6岁儿童家长及看护人员的科学育儿能力。

二、理顺少儿教育管理体制。

3坚持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和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少儿教育管理体制。各乡(镇)人民政府要把少儿教育事业的发展作为基础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统筹制定少儿教育发展规划,因地制宜制定相关政策并认真组织实施,保证少儿教育健康发展。市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公办少儿园的建设和各类少儿园的管理;市区各街道办事处配合有关部门制定本辖区少儿教育的发展规划,负责宣传科学育儿知识、指导家庭少儿教育;各乡(镇)人民政府承担发展农村少儿教育的责任,负责举办乡镇中心园,筹措经费,改善办园条件;保证中心园的建设和发展。要依法保证少儿园治安、平安和合法权益。

4进一步完善政府统筹、教育部门主管、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密切配合的少儿教育工作机制。少儿教育是涉及全社会。各乡(镇)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密切配合,协调一致,共同研究解决少儿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问题,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保证少儿教育事业继续健康发展。

制定相关规范,教育部门是少儿教育的主管部门。负责拟定少儿教育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负责对各级各类少儿园的审批注册和业务领导。实行分类定级管理;建立健全少儿教育督导和评估制度;培养、培训少儿园的园长和教师,建立园长、教师考核和资格审定制度;指导和推动家庭少儿教育。

监督和指导少儿园卫生保健业务及饮食卫生平安工作;对0-6周岁儿童家长进行儿童卫生保健、营养和生长发育等方面的指导。卫生部门负责制定少儿园卫生保健方面的规章制度。

制定各类少儿园收费规范,教育部门会同财政、物价等部门根据培养本钱、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接受能力等情况。并按规定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执行。财政和物价部门负责颁发收费许可证,提供事业性收费专用票据。

规划编制中合理确定少儿园的布局和位置。城镇改造和市区小区建设的过程中,建设部门会同教育部门按国家规定的有关规范。要建设与居住人口相适应的少儿园,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改变用途,也不得收取国家规定以外的费用。

与教育部门共同探索依托社区发展少儿教育的管理机制和有关政策,民政部门要把发展少儿教育作为社区教育的重要内容。指导社区逐步推行。

积极建立城市少儿教师社会保证和农村少儿教师养老平安机制,劳动保证部门要依照国家有关规定。保证少儿教师队伍的稳定和少儿教师的合法权益。

推动少儿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和妇联组织的作用。

5强化少儿园的规范管理。根据我市少儿教育发展实际。加强对少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指导和监督,严格审核少儿园的办学资格和办学条件,规范办园行为。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审批各类少儿园举办资格,颁发办园许可证。完善少儿园定期登记注册制度,每隔三年要重新登记注册,并按规定规范收取登记注册工本费。实行少儿园撤销演讲和年检制度,年检不合格的少儿园,限期整改或吊销办园许可证。整改期间不许招生。未料理登记手续的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兴办少儿园。要采取有效措施,整顿社会办园秩序,坚决取缔非法举办的少儿园,确保少儿身心健康和人身安全。

三、深化少儿教育改革。

6切实加强公办少儿园的建设。发挥公办少儿园的示范作用,带动少儿教育的整体发展。要加大少儿教育的投入,少儿教育经费要在教育经费中统筹安排。公办少儿园的主办单位不得以转制为名停止或减少对公办少儿园的投入,不得出售或变相出售公办少儿园和乡镇中心园,已出售的要限期收回。公办少儿园转制必需报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核批准。城乡中小学布局调整空余校舍要优先用于举办少儿园。

7积极鼓励和提倡社会力量采取多种形式举办少儿园。社会力量举办少儿园。规范办园行为,保证办园的正确方向。

8深化少儿园管理体制改革。根据少儿教育的基础性、公益性且属于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性质。进一步活化管理机制,积极探索少儿园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面向多种需求的社区、家庭和少儿园一体化的社会化管理体制,激发少儿园的办园活力。提高少儿园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能力。积极鼓励少儿园采取多样化办园形式、公办和民办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灵活多样的学前教育。逐步完善少儿教育利息核算,政府、社会和家庭共同分担的少儿教育经费投入机制。

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9各级各类少儿园要认真贯彻原国家教委《少儿园工作规程》和教育部《少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积极推进少儿教育改革。逐步形成省级课程、地方课程和园本课程相结合的少儿教育课程体系。全面推进实施少儿素质教育,坚决纠正少儿教育的保姆式”小学化”和“成人化”等违背少儿教育规律的错误倾向。严格控制各种名目的实验园(班)举办实验少儿园(班)必需经教育主管部门批准。

10加强示范性少儿园建设。具有良好社会信誉的少儿园。要切实发挥示范性少儿园的示范、辐射作用,逐步形成以示范少儿园为中心,覆盖各级各类少儿园的指导和服务网络。实行示范性少儿园动态评价和管理机制,定期对示范性少儿园进行指导、检查和评估,坚持示范性少儿园的先进性、示范性,推动少儿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1依据《教师资格条例》有关规定。实行少儿园园长、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和上岗培训制度。

12加强对少儿园教师的培训工作。将少儿教师的培训纳入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划,要依照国家教育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要求。落实培训计划和培训经费,提高少儿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

六、加强领导。

13市政府将建立由教育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参与的少儿教育联席会议制度。认真研究解决少儿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

少儿教育心理范文3

【关键词】博物馆 少儿教育 发展方向

一、博物馆少儿教育活动的重要性

2007年8月24日,国际博物馆协会在维也纳召开全体大会,大会通过了经修改的《国际博物馆协会章程》。章程把博物馆定义为“博物馆是一个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向公众开放的非营利性常设机构,它以教育、研究、欣赏为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质及非物质遗产。”从定义看教育被列在了博物馆众多目的中的第一位,美国迎接新世纪博物馆委员会报告(1984)也指出典藏品是博物馆的心脏,教育则是博物馆的灵魂。从大的方面来看,博物馆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着教育实施的,而博物馆少儿教育活动是博物馆教育活动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它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少儿教育的整体质量,甚至制衡着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高度。

从理论层面上来看,博物馆少儿教育活动不仅有利于丰富我国的博物馆学,还加大了博物馆在我国文化强国战略中的作用,而且对增强博物馆儿童教育意识,促进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博物馆在20世纪90年代后虽然数量暴增,但是针对儿童的展览和教育项目却屈指可数。开展多种形式的博物馆少儿教育活动能够很好地丰富我国的博物馆学,更重要的是我国目前儿童教育最主要的是学校教育,而学校教育又以“应试教育”为主,这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博物馆宽松的文化氛围正好弥补了这一缺陷,让孩子能够从最直观的感性角度去体会我国文化的魅力,在一个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接受教育,从而更好地培养孩子的鉴赏力、交流力和创造力。博物馆应和学校、家庭紧密结合,利用自身的优势加大我国少儿教育的力度,促成我国少儿教育的新气象,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社会教育网。

从实践层面上来看,博物馆少儿教育活动对开发我国少儿潜力,积累博物馆少儿教育经验,推动博物馆可持续发展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少儿时期是可塑性最强的时期,若能在这个时期创造出适合儿童智力发展的环境,必能很好地促进少儿智力的开发和教育经验的积累。皮亚杰曾指出少儿教育的过程如果能伴随着接触实物、实际操作、参与互动等形式,就会有较高的学习情绪和成就感。博物馆就是通过一系列现代教育形式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鼓励儿童接触实物和参与互动,从而使文化遗产和儿童的思维沟通起来。另外我国博物馆儿童教育发展时间较短,很多东西都是从西方引进的,利用各种现代元素开展博物馆儿童教育能够很好地打破传统博物馆的经营模式,培养出更多的博物馆未来观众群,从而促进我国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

二、博物馆少儿教育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情况

当代国外博物馆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教育的功能逐步增强,尤其是对青少年儿童的教育愈发受到关注,下面针对美国、欧洲和日本三个区域的不同情况分别介绍。

美国博物馆教育相对欧洲国家起步较晚,但是却后来者居上,它是世界上第一个面向儿童开设博物馆的国家,并成立儿童博物馆协会为少儿教育服务。美国博物馆教育理论最兴盛的时期是20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70年代,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拉姆齐的《博物馆教育工作》、利普里的《神圣的园林――博物馆论文集》、维特林的《博物馆:它的历史及教育任务》等,这些研究成果都深刻讨论了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另外美国在该领域还出现了专门的论著和网站(《Children’s Museum》《Museum And Children》、和博物馆网站)。有人曾说美国儿童是在汽车和博物馆里长大的,可见美国博物馆对儿童教育的意义。从侧重点来看,美国少儿教育更倾向于实践,提倡亲自动手,在实践的过程中学习。美国博物馆举办的“研究请君自己观察”展就是很好的例子,展览设置了很多动手和动脑的活动让观众参与进来。

欧洲博物馆起步最早,它把展览作为基本的教育活动,将现代的讲座、科学实践探究、夏令营等形式融入到传统的讲解、宣传手册等教育形式中。欧洲博物馆的少儿教育力度是相当大的,像法国国有博物馆对18岁以下的少年是免费开放的,意大利大部分的考古、艺术博物馆对18岁以下的少年也是免费开放的。另外,欧洲博物馆少儿教育活动比较侧重科普,提倡参与其中的动手型展览。像德国科技类的博物馆大都使用实物吸引顾客参与其中,其中德意志博物馆还被称为“按电钮博物馆”(因大力提倡观众参与而得名)。

日本具有近代化功能的博物馆出现时间是比较晚的,大致可以把时间定位到1951年日本《博物馆法》出现之后,虽然之前也出现过,如国立教育博物馆新馆。但是这仅仅是在形式上模仿西方,不具备现代博物馆的功能。日本博物馆近年来也完善了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利用博物馆教育提高本国青少年的素质。日本博物馆的特别之处在于通过对博物馆资料的研究,来挖掘资料潜在的价值,把研究和教育统一起来。仓田公裕在《论博物馆教育中》指出最好的博物馆教育就是参与者在参与的过程中,通过观察、比较、分析自己提出的问题、自己学习,博物馆的工作就是根据参与者的需要提供各种教育服务。

国外博物馆的教育活动研究总体来看来起步较早、成果丰硕,普遍鼓励青少年亲自参与到博物馆的教育活动中。更重要的一点是虽然国外的博物馆少儿教育活动具体到不同的国家各具特色,但是基本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完整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

(二)国内研究情况

伴随着近年来我国博物馆数量和教育实践活动的快速增加,关于博物馆少儿教育的研究也逐渐丰富起来,这些研究大体上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进行归纳。

理论层面的探索主要包含博物馆教育功能本身的探讨和博物馆少儿教育同教育学、心理学的交叉分析。截止2016年12月这方面的文章共有93篇(仅限知网上收录的文章),其中教育功能本身探讨的有76篇,同教育学、心理学交叉分析的17篇。博物馆教育功能的探讨大都涉及开展教育活动的原因、重要性、存在问题以及活动规律等,像严建强译的《如何开展博物馆教育》中指出博物馆进行教育活动时要有自己的教育方法和重点,尽可能地挖掘藏品具有的教育意义。博物馆少儿教育同教育学、心理学交叉分析的出现是我国博物馆少儿教育实践不断深入的结果,很多学者认识到博物馆少儿教育应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来看待,它同其他学科是不可分割的。像陈卫平的《建构主义与博物馆教育》对如何将教育学、心理学运用于博物馆教育中给出了自己的看法,提出博物馆可以通过情境、对话、合作来完成博物馆教育。

我国博物馆儿童教育实践研究相对较弱,直到21世纪才逐渐多了起来。很多博物馆学者也渐渐意识到博物馆少儿教育的重要意义,开始对博物馆少儿教育活动进行经验的总结和出路的探索。这方面的文章可以归纳为三类,一是吸收、引进国外博物馆的经验,像刘宁的《博物馆的花样巧心思――感受英国小学生的另一种“课堂”》通过介绍英国博物馆的“问题箱”“运动场”“手工坊”等案例,提出博物馆应该多花心思,运用各种形式来教育儿童。二是对国内博物馆少儿教育活动经验进行归纳、分析和总结,像武贞的《浅谈博物馆教育在少年儿童成长中的作用――以河北省博物馆近年来开展的少儿教育活动为例》以河北省博物馆举办的有关品德、能力和文化教育的活动为分析基础,强调了博物馆教育在这三个方面对儿童成长的巨大作用。三是对博物馆儿童教育评估工作的探讨,像王娟、史吉祥的《河南博物馆观众满意度调查报告》通过对河南博物院观众自然特征和参观态度的调查,为博物馆评估工作提供了一种很好的方法论。

总的来说,国内博物馆少儿教育活动还处在萌芽起步阶段,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我国目前的博物馆少儿教育研究大都是孤立的,很少将博物馆少儿教育和其他学科结合起来进行研究。(2)国内博物馆少儿教育研究缺少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操作流程,很多研究都是就项目谈项目,缺少纵深剖析,而且项目的策划没有一个科学规范的流程,博物馆都是各自为战。(3)博物馆少儿教育的评估工作相对滞后,虽然有这方面的探索,但是没有一个科学的评估体系,削弱了博物馆少儿教育评估的权威性。(4)我国的博物馆少儿教育缺少自己的特色,很多理论和实践都是在单纯的模仿西方,博物馆少儿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不足。

三、博物馆少儿教育活动的发展方向

通过对国内外博物馆少儿教育活动研究状况的总体把握,结合国外博物馆少儿教育的优秀经验和国内博物馆少儿教育的一些薄弱点,笔者对我国博物馆少儿教育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几点思考。

(一)加快博物馆少儿教育的常态化转变

博物馆少儿教育的常态化是指长期持续地开展某种类型的少儿教育项目,这种长期持续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对该类型教育项目的精炼创新。我国的很多少儿教育项目都是临时客串型的,在举办一次后就销声匿迹,很难造就精品教育项目的出现。博物馆少儿教育的常态化转变不仅能够加强人们对少儿教育的认识,使人们意识少儿教育其重要性,而且对促进该类型少儿教育项目的成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要做到博物馆少儿教育项目的常态化,首先要系统的归纳少儿教育项目的类别,制定长期的发展规划,根据固定时间段内项目举办预期效果和最终效果的对比,不断推陈出新、丰富项目内容,沉淀精品项目。其次要建立一支支撑博物馆少儿教育项目常态化运作的人才队伍。博物馆要充分利用社会各个方面的人力资源,通过培训、聘请、招募等形式建立一支理论素养高、业务素质强又愿意致力于少儿教育的队伍。最后要完善少儿教育项目常态化运作的保障制度,像策划、管理制度能很好地保证少儿教育常态化运作的秩序,评估、激励制度能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帮助少儿教育项目不断创新。

(二)建立有本土特色的博物馆少儿教育活动

每个博物馆都不可能是一致的,都有展现其本土特色的地方,这些地方恰恰为博物馆创新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博物馆少航逃也要紧紧盯住这些地方,逐步建立起有自己本土特色的博物馆少儿教育品牌活动。现阶段我国博物馆少儿教育研究很多都是单纯的引进西方教育模式,或者是国内教育形式的相互模仿,这种状况使我国博物馆少儿教育活动呈现出单调乏味的色彩,很难获得长久持续的发展。我国博物馆少儿教育处在早期阶段,模仿西方虽然不可避免,但如果只是单纯的模仿毫无创新最终只能走向灭亡。我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无论是历史文化,还是文物古迹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博物馆少儿教育要紧紧把握这一点,尽最大可能将外国先进的教育经验融入到我国的本土文化之中,用本地区特有的文化资源去滋养博物馆少儿教育的发展,为其源源不断地输入血液。我国有不少博物馆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像南海博物馆结合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祭祖敬老的风俗,举办了“我们的节日・重阳”之“爱与孝”贺卡DIY活动,不仅极大地调动了儿童的参与积极性,而且在活动的过程中传递了我国“百善孝为先”的优良传统,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教育。

(三)加大博物馆少儿教育同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

博物馆少儿教育属于社会教育的外延,它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和其他学科存在着很多的交叉重叠之处,尤其是教育学和心理学。充分利用这两个学科的相关知识对博物馆少儿教育的纵深化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无论何种类型的少儿教育,如果不尊重少儿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几乎不可能实现预先制定的教育效果。少儿作为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在不同的年龄段会表现出不同的心智特征。因此在进行博物馆少儿教育时,必须从少儿不同年龄段的心理特征出发,按照教育的相关规律实施教育活动,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少儿的心理需求和学习兴趣。目前很多博物馆认识到了这一点,探索出了很多有意义的博物馆少儿教育活动,像南海博物馆根据儿童喜欢听童话故事的心理特征,在中秋节利用嫦娥奔月的童话故事举办了“我们的节日”之“童梦中秋”月饼DIY活动。活动中用嫦娥、玉兔和吴刚之间的对话引发少儿的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加深了少儿对我国中秋节文化的理解。

(四)建立多样化的博物馆少儿教育形式

博物馆少儿教育形式的多样化是教育对象、教育内容和科技进步共同作用的结果。博物馆少儿教育的对象是儿童,儿童对未知事情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他们不会长期满足于一种固定的教育模式,而是希望通过不一样的形式探索新的内容。博物馆少儿教育的内容关系到少儿成长的各个方面,它直接影响着少儿整体素质的提高,因此很难做到利用单一的形式传达不一样的内容。再加上近年来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原先很多传统的教育形式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需求,为更好地完成教育任务,利用现代科技武装博物馆少儿教育已经成为不可转变的趋势。当然博物馆少儿教育形式的多样化也并不是只讲求场面的绚丽和色彩的花哨,必须要考虑到少儿教育需要遵循的规律,至于如何做到博物馆少儿教育形式的多样化,周婧景在《博物馆儿童教育研究――儿童展览与教育项目的视角》提出了几个大的方向,一是加快长期固展向定期改陈的转变,这是为适应儿童求异心理作出的调整。二是从封闭空间走向露天庭院,这是在利用大自然为儿童创造舒适的学习环境。三是从馆舍天地走向大千世界,这点是针对博物馆少儿教育的内容和时展提出的。博物馆少儿教育要想取得长足的发展,必须走出去和社会各种机构合作,从不同的方面丰富完善博物馆少儿教育的内容。

(五)建立专属经验交流平台

我国博物馆少儿教育研究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处于探索阶段,很多东西都不成熟,需要通过长期的经验积累和交流,不断完善理论体系,逐渐S富实践内容。建立专属的经验交流平台,不仅能够最大程度地收纳国内外博物馆少儿教育研究的最新理论成果,优化我国博物馆少儿教育理论体系提供丰富的原始材料支撑,而且在具体的博物馆少儿教育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可以进行直接的在线经验交流,解答教育活动中遇到的各种难题,为从事博物馆少儿教育工作的人们提供一个经验取鉴和互补的公共平台。另外在信息化充斥生活的今天,建立专属经验交流平台,也是博物馆少儿教育适应时展的一个必然要求。现今,国外已经出现了很多类似的经验交流平台,像美国博物馆教育圆桌组织,它是最早的博物馆教育专业组织,而且出版有自己专门的刊物――《实践模式》。美国儿童博物馆协会成立于1973年,致力于全球儿童利益的服务,为处于各个阶段的会员提供信息和技术帮助。我国可以借鉴这些平台构建的经验,建立有自己特色的经验交流平台,以便更好地服务博物馆少儿教育。

参考文献

[1]刘晓东.儿童教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

[2]藤奇霞.儿童博物馆教育模式与经营管理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少儿教育心理范文4

关键词:校外音乐 素质教育 少儿音乐 家长作用

校外音乐教育是学校音乐课程以外的面向中小学生的音乐教育,是校内音乐教育的重要补充和延伸发展,是连接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的纽带和桥梁。校外音乐教育不仅传导音乐知识,培养音乐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少儿知美、爱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音乐活动也最能体现少儿的兴趣和个性。由于校外音乐教育本身的特殊性,与学校音乐教育相比,除了打破有关教学的束缚,体现教育者的个性化教学,使其具有灵活性、多样性、完整性之外,最显著的特点是开放式的教学组织形式及家长直接、主动地参与“学”与“教”的全过程。所以我们在实践过程中,在加强音乐教师整体素养和提高教学能力的同时,也进一步注意到校外音乐的这一“独特风景”,家长对于教育的理解、支持和参与,直接影响到校外音乐教育的效果、教学的质量和少儿学习音乐的延续。充分重视与发挥这一优势特点(即家长的主动参与),对进一步促进音乐教学、发挥音乐育人的功能,具有积极而显著的价值。因此我们对家长的情况和作用做了一系列调查、分析研究和实践。

一、家长情况分析

我们在器乐学员家长中发放了《家长在少儿音乐教育中的作用调查》表格,采用随机调查法,抽取了100份样本,确认具有充分的代表性,并对其提供的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

从表1可见,目前重视校外教育的家长学历相对较高。然而,他们的学习期正好是中国教育环境的低潮及上升初期,知识不平衡。尽管有68%的人喜欢音乐,但他们对音乐、审美知识的了解很少。改革开放,社会对人才的渴求,家长工作环境中竞争带来的压力促使他们把更高的理想或自己无法实现的愿望,倾注在对子女的教育上。渴望孩子能有多方面发展的可能性,渴望孩子前程似锦,渴望末来家庭环境的改变……这也许是时下大都市校外教育热门,音乐教育与其他艺术教育形成热潮的原因之一。家长这种强烈的渴望是培养下一代的无穷动力,然而又常与孩子的天真活泼、无忧无虑的心态发生严重的冲突,有时反而成了阻碍力量。

二、家长的作用

调查显示,有97%的教师认为家长在少儿音乐学习中起到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有98%的家长认为孩子的进步与自己的关注有关,家长在校外音乐教育中的积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特别对于低幼龄孩子尤为重要。

家长的作用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增强课堂辅导力量。校外教育的显著特点是开放式的教学组织形式及家庭直接、主动地参与“教”与“学”的全过程。教师在向学生授课的同时,家长同儿童一起接受音乐知识、音乐技能,也在课堂上适当地提醒、督促儿童。加深了儿童对课堂知识的理解,进一步提高了少儿的认知水平,增加了课堂辅导力量,使儿童及时领会课堂教学的要点,在校外音乐教育中学到更完整的知识。

2.保证家庭作业质量。校外音乐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是音乐作业的完成。学生主要是通过作业获得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提高自身素质。对于自主能力差的少儿特别是低幼龄儿童,家长坚持在少儿完成家庭作业时督促、启发、鼓励他们按时、认真完成家庭作业是起到积极作用的。从表2看,家长关注孩子学习音乐的占98%,其中60分钟以下的占55%,60分钟至120分钟的占35%,120分钟以上的占8%。可见,这样日积月累,能使少儿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为少儿在校外音乐教育活动中养成有条理、学习严谨、刻苦钻研、锲而不舍的精神打下坚实的基础。

3.奠定学习的物质基础。从调查来看,有些家长经济并不宽裕,但为了孩子的学习,尽其所能,交学费、买材料、搞活动、订杂志。家长全心全意为孩子创造学习条件,是孩子校外音乐教育的有力后盾。

4.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家长的审美情趣、知识范畴、品德意志,直接影响着少儿学习音乐的心态、状况及人格。家长能以身作则,用律己正己的思想行为来影响少儿,成为少儿的良师益友。鼓励少儿在校外参与音乐教育活动,充分尊重他们的人格,循循善诱,讲究方式方法,能提高少儿的自信心和上进心,使少儿对音乐从“兴趣”发展到“志趣”。通过家长潜移默化的影响,能促使少儿逐步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对美与丑有较高的鉴赏力和识别能力,从而造就较完美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这正是校外音乐教育的目的所在。

5.树立正确的教育方式。家长正确的教育方式,如恰当地鼓励、适时地批评,和孩子共同弹奏等亲子教育,或探寻名山大川、走访人文景观,引导少儿用心尽情体会,用音乐尽情描绘。从调查来看,大部分的家长只要有时间都会陪孩子练习和进行辅导,大部分的少儿愿意接受或部分接受家长的指点。可见,这不仅辅助了校外音乐教育,更使少儿养成良好习惯,确定美好理想,对音乐兴致盎然,并引向更广泛的学习。教师的教育也由于家长的作用而具有持久性、完整性。

6.形成科学的评估标准。以教师的现代教育观念,对少儿音乐的发展规律做出相对科学的评估。不以对不对、像不像、准不准为准,着重发掘孩子的想象创造潜能。

三、家长的副作用

家长如果对孩子学习音乐过多地参与,会使得孩子学习的主动性越来越少。同时由于家长自身的素质、对校外教育理解的差异等原因,给孩子学习也带来了一些副作用。

1.盲目型

不根据少儿的自身素质和爱好,便自作主张替孩子选择学习音乐,使孩子学习开端就有心理障碍。有的让孩子在校外接受音乐教育的同时,又学其他科目,导致孩子不堪重负,始终处于疲劳应付的状态,影响了接受音乐教育的欲望与激情。有的家长见孩子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不能立竿见影便放弃。这样无法培养少儿的坚强毅力和坚忍不拔的精神。

2.高压型

此类家长不顾孩子成长规律和学音乐循序渐进的特点,望子成龙心切,强求孩子出类拔萃,期望值过高,逼迫孩子按照其旨意达到“满意”“正确”的效果。这样往往造成孩子的畏惧心理和逆反心理,对音乐学习产生厌倦情绪,扼杀了少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最终半途而废。

3.应考型

此类家长,有的希望孩子在各类音乐比赛中能多获奖,考级中能获得高级别,有利于今后的升学;有的因为孩子在学校文化课成绩不理想,索性让孩子纯粹以考音乐学院为最终目的。过于功利的针对性、强化性训练,造成孩子学习面狭窄,精神疲惫,感觉麻木。这种有着“明确”目标的教育方式会造成孩子音乐学习的片面性和注重一时的虚荣。

四、家长作用调查分析,确立教育目标

通过问卷调查,首先我们对家长参与促进校外教育的情形表示乐观,对由此引发的问题做了分析思考,其中首要的是帮助家长和教师一起确立教学目标,所谓教学目标就是预期学生学习的结果。根据教育学的原理,音乐教育有三个层面:1.培养音乐一技之长,将来当作择业的手段;2.培养综合音乐素养,扩大择业的范围;3.培养天资优秀、尖子人才,提高综合素质,使其具有开创精神和竞争能力。并将此目标分析告知家长,使家长把自己的期望与我们的教学目标统一起来。未来社会充满了竞争,有许多复杂的因素,显然把目标定位在第一项有些偏颇狭隘,主要的目标应定在第二项,至于第三项是少数人,应从第二项中脱颖而出。

根据第二项目标即素质教育的确立,我们的教学目标就不应该仅仅是单纯的音乐演奏、演唱,而要和大音乐教育观结合起来,开设音乐欣赏、音乐基础理论、合奏、表演、影视媒介等诸多的新课程,以完成目标所要求的任务。

五、提高家长能力,发挥家长作用

在校外音乐教育中,教师通过启发孩子的观察力、听辨力、感知力、审美能力的教学方法,已渐渐有意或无意地影响了家长的教育观念,提高了家长的素质,同时又反作用于教师的教学过程,对探讨教学的偏差与失误起了积极的作用。

校外音乐教育的根本是倡导素质教育,必须着眼于教育的长期效应,应以促进孩子的身心发育、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为教学目标。校外的一切音乐教育活动,包括课程、教材、教法、评估等,均以是否能保证和促进学生身心获得健康、全面的发展为标准。

1.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调查显示(表3),有48%的少儿学习音乐是兴趣爱好;有39%的少儿是为了自己有一技之长并能参加比赛获得好成绩;有11%的少儿是想长大后从事音乐工作。应该说孩子们的想法都不错,孩子们对学习的信心也很大。但有相当一部分家长认为只要与其他学习有冲突便会放弃音乐的学习。因此,教师要全面思考,引导、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消除家长对少儿学习的不利影响,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重视家长对少儿教育的积极作用并加以发挥,创造一种有助于少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大环境,更好地促进校外音乐教育。

2.创设演奏交流的机会,提高家长的感知能力

少儿的每一次演奏交流,都是经过精心准备、有感而发的,都有其“美”的一部分。创造美是一种快乐,感受美也是一种快乐,欣赏美更是一种快乐,这种“美”是少儿、教师、家长一起分享的,通过演奏交流,不仅陶冶少儿的心灵,更加净化家长的心灵。教师的音乐教学思想,孩子的成长状况与家长的听觉、视觉得以充分交流,使家长熟悉孩子的演奏风格、舞台形象、表现能力等,从而不会过于主观地评判孩子作业的优与劣。从表4可见,有100%的家长认为创设演奏交流的机会,不仅能提高少儿的演奏技巧和表现音乐的能力,也能提高家长的感知能力。

3.举办少儿音乐教育讲座,提高家长的认知水平

请音乐教育专家和音乐教师举办专题讲座,与家长进行交流问答,解决多方面的疑问,对于少儿各个时期的音乐能力与特长,用简单易懂的方式进行深入浅出的介绍,从理论上提高家长的教育意识、教育水平。

4.建立少儿个体资料档案,研究其共同性与差异性

从少儿幼年初学音乐起到长成少年,少儿学习音乐的过程,也是认识、记忆、想象、技能、创造力、智慧等成长的过程。如果请家长把少儿各时期的“代表性”表现保存,将各时期的“状态”予以记录,使少儿看到自己成长的足迹,可以增加少儿学习音乐的自信心,也便于教师与家长更深地了解孩子、理解孩子,同时也利于教师进行教育群体的比较,研究其共同性与差异性。

社会的发展重构新型的代际关系,当今社会政治、文化、经济的发展,个人的权利越来越受到保护与尊重。少儿是有自我意识的独立个体,同时具有独立的人格和自我价值。传统的代际关系正发生根本变化,家长的“绝对权威”正在受到挑战。家长不可能把孩子看成是自己的附庸,少儿教育的最初出发点和最终目的是让他们从家庭走向社会,在未来的社会中实现自我价值。今天,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使两代人共同经受一种整体性的社会变迁的挑战。知识的存在与传播形式,也已发生巨大的变化。校外音乐教育经历着不断变革、探索的漫长过程,如何发挥家长的作用,共同提高校外音乐教育质量,是我们永恒的探究课题。

参考文献:

[1]张凯.音乐心理[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4.

[2]邢煦环.通俗美学[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10.

少儿教育心理范文5

进入到21世纪以来,全球范围内患心理疾病的人数不断呈上升趋势,且人数增加的速度越来越快。从一个人的成长过程来看,从婴幼儿到学生阶段,再到步入社会参加工作,其身心状态都处于发展当中,并且各个阶段的状态都是有密切的联系的,因此,成年之后患心理疾病的人,肯定从幼儿时期开始心理健康就会有一定的问题。由此看来,在学前教育阶段做好心理教育是必要之举。

1.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因素

1.1 传统的教育观念。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教育观念,使得幼儿的生活与活动范围受到很大的限制,幼儿长期生活在较为压抑的环境下。除此之外,学前教育阶段教师的教育活动主要围绕着"学什么"来展开,对幼儿是否愿意学、怎样学都没有太大的关心,时间久了教师对幼儿心理活动的关心越来越少,在幼儿出现心理问题的时候不能及时发现。

1.2 幼儿园、家庭、社会教育严重脱节。现在的家长工作都比较忙,对幼儿学习上的关心不够,很多家长认为学前教育就是幼儿园的责任,忽视了幼儿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另外幼儿很少有机会接触社会,因此受到的社会教育少之又少,使幼儿的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很难实现。

1.3 对幼儿心理健康的认识不够。现在的学前教育,教师和家长的关注点都在于幼儿应该学什么知识,怎么做才能不输在人生的起跑线上,因此往往会将一些成人的主观思想强行灌输给幼儿,而没有考虑到其是否符合幼儿的接受能力的范围,这会使幼儿的心理健康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伤害,之后甚至会发展成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

2.如何做好幼儿的心理教育

2.1 优化教育环境。作为幼儿最主要的生活场所之一,幼儿园应该肩负起心理教育的主要责任,最基础的做法就是要给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教育环境分为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两种。优化物质环境就是让幼儿在健康的环境下学习与成长,例如在10月10日世界心理健康日这一天,用相关的信息布置板报,使幼儿对心理健康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心理环境的优化主要是要求教师与学生建立友好的师生关系,认真对待每个孩子,比如说幼儿刚开始到幼儿园上学时,会因为生活环境的突然改变而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这就要求教师要时时了解幼儿的心理,与他们做游戏,转移其注意力,不要让幼儿留下心理上的隐患。

2.2 开展针对性教育。针对性教育就是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根据幼儿个性的不同对其进行较为具体的教育。幼儿的心理状态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个性和特点,并据此制定出具体的教育方案。例如幼儿出现厌学心理的时候,教师不能强迫他们必须学习,而是要通过劝导工作,让幼儿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一味的强迫只会使幼儿的心里更加反感。

少儿教育心理范文6

一、加强教师自身修养,以身立教

教师既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者,又是少年儿童思想行为和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因此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和较高的业务能力,还要有广泛兴趣爱好和一定的特长。所以我们应该不断学习,从而提高自我、完善自我,努力钻研各种课题,为少年儿童创造良好的常规环境,以便更好地促进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以身立教,用自己的感情、言行、态度来感化学生。少年儿童由于涉世还比较浅,生活范围小,因而知识经验也比较贫乏,但是他们正处在学知识长本领的关键时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遇人遇事都想看个清楚,问个明白。什么都懂什么都会的老师才会在少年儿童的心目中树立良好形象。所以教师自身修养,素质的高低对少年儿童的影响有着不可估测的作用。

二、正确科学的教育方法,培养少年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

正确科学的教育方法,是教师对少年儿童施加影响而采取的措施和手段,教师只有掌握教育的基本理论,并能根据不同情况加以灵活运用,才能很好的培养和教育少年儿童。教育的方法很多,有说服、谈话、讨论、陶冶等。现就其中的三方面加以论述:

(一)理解和尊重。理解是人与人心灵沟通的纽带,尊重是相互信任和合作的桥梁,少年儿童虽然他们年龄小,但他们开始有了自己的欢乐、苦闷和秘密,他们渴望得到理解和尊重,尤其是老师,这就要求老师必须深入教育教学活动中,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清楚的透视孩子的心灵,了解孩子的个性,才能及时准确的发现问题,剖析问题,才能真正的理解少年儿童,做到对症下药的教育好孩子。

(二)启发诱导和疏通。少年儿童年龄小缺乏一定的活动经验和认识能力,在活动中有时会出现一些不当的行为或错误的方法。对这些问题教师就要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说服教育方法,诱导学生分清是非和善恶标准,了解自己的优缺点,疏通心里障碍和思想顾虑,启发儿童的上进心,使儿童永远保持进取的上进心和自我教育提高的能力。

(三)支持和帮助。日常生活中,教师应对少年儿童多观察、多注意、随时随地对他们进行教育,做到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他们良好行为习惯得到巩固并发扬。这也是我们每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教师是少年儿童的良师益友,我们在活动中既要以朋友的方式参与其中,又要以教师的身份予以支持。我们有责任根据少年儿童本身的各种变化,从日常生活入手,不断的进行探索,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机会让少年儿童掌握有关良好生活常规知识,以便更好的促进少年儿童良好习惯的形成。

三、注重少年儿童个性的塑造

少年儿童在学校里是一个群众组织,他们在自己的组织中接收教育,在活动中受到锻炼和发展。少年儿童也有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在活动中要根据每名儿童的爱好、性格等条件的不同,注意发展他们的特长,为增长他们的才干创造条件。如何行之有效的培养和教育少年儿童我们应注重少年儿童个性的塑造。

(一)保护好奇心,鼓励独立性。好奇是一种对自己还不了解的周围事物能够自觉的集中注意力,想把它说清楚的心理倾向。应培养少年儿童敢于质疑,不迷信权威的创新精神。好奇心重,求知欲旺盛,因此要正确加以引导,使他们敢于怀疑,敢于提问,敢于钻研,敢于实践,尤其是做到克服习惯性思维,让他们大胆质疑和不迷信权威。要注重他们与众不同的见解、观点,并尽量采取多种形式支持他们以不同的方式来理解事物,对平常的问题的处理能提出超常见解者,都应给予鼓励。

(二)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要鼓励少年儿童大胆猜测,进行丰富想象,不必拘泥于常规的答案。

(三)培养少年儿童思考问题的习惯,要鼓励少年儿童主动发现问题,对平常事物多观察。其次,鼓励少年儿童评价与反思,要求他们自己反复推敲、分析各种假设,对照各种方法的优劣,对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进行监控与评价。

(四)身教重于言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一定要为人师表,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用美的语言、美的行为、美的心灵潜移默化的影响少年儿童。

(五)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培养少年儿童的自信心。自信心就是信任自己,是一个人对自身力量的认识。对于他们所提的问题,无论是否合理,均以肯定的态度接纳他们提出的问题,对于出现的错误不应全盘否定,应鼓励他们正视反思错误,自我排除障碍,引导其勇敢的面对挫折尝试新的探索,战胜自卑,树立自信。

(六)寓教育与活动之中。生动活泼,新颖独特,寓教于乐的活动不仅使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在生动活泼的气氛中得到宣传,还能在有趣的活动中满足少年儿童的求知欲,引起某种爱好,促进他们身心和谐发展。

四、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有力的培养和教育少年儿童。

少儿教育心理范文7

【关键词】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对策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近程的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民外出务工、经商现象十分普遍,许多儿童因种种原因而“留守”在家里,失去了直接监护人,使孩子处于无人监管的“真空”状态,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留守儿童队伍。“生活上缺少照料、学习上缺少辅导、心理上缺少疏导,行为上缺少教育,监管教育严重缺失,已成为制约留守儿童有效教育管理,影响其健康成长的严重社会问题。”我通过对我县一些城乡社区、农村中小学的走访调研、大量事实表明:2009年西乡全县共有中小学生45255人,其中留守儿童15843人,约占35%是一个不可忽视庞大的社会群体。缘与留守儿童教育管理上存在的“无缺”现象,正衍生这一特殊群体普遍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亟需引起全社会的正视与关注。

        一是留守儿童的安全隐患多,极易遭伤害,根据认知发展规律及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特点,他们处于身心发展的转折期,其生理和心理成长发育均无成熟,可塑性大、自制力差,这时候的留守儿童一旦失去或脱离家长的适当约束与科学引导,极易受到不良,诱惑与影响很多儿童少年由于无人管理不当而与社会上的不法分子混在一起,养成了不良的行为习惯,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同时他们遇到突发事件时自救能力差,伤亡事故时有发生,往往容易被不法分子作为侵害对象,极易受到伤害。

        二是留守儿童的生活习惯差,身体发育不良,留守儿童由于缺乏家长的教育和管理,没有良好的习惯,相当部分出现经常不规律、营养不良,抵抗能力差等情况,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体的正常健康发育。

        三是留守儿童心理不够健全,性格孤僻。由于父母常年在外,父母关爱缺乏,心里健康失衡,现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以隔代教育和寄教育为主,遇到心理问题得不到正常的疏导,极大地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致使不少留守儿童软弱无助,无闭自封、常常难于沟通,对老师同学甚至亲人产生隔膜感,不同程度上形成了人格隐患。

        四是留守儿童学习动力不足,成绩普遍较差,由于缺乏监管或监管教育方法不当,相当部分留宁儿童在学校反映学习缺乏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和吃苦精神,家庭作业完成普遍较差,厌学情绪严重,甚至发展到旷课、逃学、流浪社会鬼混。

        五是留守儿童良好道德缺失,行为习惯养成差,由于缺乏家庭的关爱,以加之祖辈溺爱的无奈,部分留守儿童常常表现出任性、自私、贪婪固执倔强、我行我素,不尊敬长辈、好逸恶劳等不良品行,上进心,集体荣誉感多有缺失,道德品行,自控能力差,常有违纪,甚至违法行为发生,总之,儿童的教育管理已成为迫在眉睫的社会问题。

        留守儿童问题是我国社会转型期的特殊产物,它伴随我国社会经济结构转型,城市化进程加快而产生,有着极其复杂的综合性、社会背景因素,在此不再陈述。但剖析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缺乏、影响其健康成长的因素,我认为主要在以下三方面。

        家庭教育缺失

        首先表现为家庭心理环境的缺失。家庭是儿童个体成长的重要陈地,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家庭文化将对儿童个体产生终身的影响,儿童的成长需要稳定安全的环境,父母的爱是儿童最为安全的,温馨的环境在爱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基本的心理需要,但对留守儿童来说他们却享受不到这一正当的权利,其家庭或者是父亲外出,导致父亲的教育角色弱化,或者是父母双方外出使得留守儿童与父母缺乏正常的情感交流与亲子互动,儿童没有机会,向父母表达自己的感受,父母也没有机会传达自己对子女的爱,长此以往,必将使父母与子女之间,产生心理上的隔阂,使儿童丧失基本的心理依恋,人生最重要的社会关系是父母和子女的关系,作为一种教育因素直接影响着家庭教育的质量和孩子的成长发展水平,其次表现为家庭环境的缺失,一方面农村贫困家庭不能为儿童的教育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另一方面家庭教育意识淡薄,教育观念陈旧,农村的贫困文化及教育现状滋生了农村教育无用论,读书无用论,等思想使他们对子女教育采取排其演化为一种短视的实惠观,以家庭利益作为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另外留守儿童寄养、家庭代养人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其寄养家庭缺少文化氛围,无力辅导其学习,教养方式不科学,不理性,从而也加剧了留守儿童教育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在一定的程度上留守儿童的不良性格和行为习惯。 

        农村教育环境制约

        我国区域发展极不平衡,广大农村尤其是边远山区经济落后与文化贫困相生相伴,这种现象在我县也不例外的存在,这种贫困的落后农村文化以其浓厚的小农意识和行为,构成了制约农村教育健康发展的阻碍因素,使农村的教育缺乏必要的人文环境,人们难以打破原有陈旧落后思想观念的束缚,客观上影响留守儿童对教育选择的倾向。农村经济生活的现实是生产水平低下,小规模的简单再生产短期内无法换代升级,人们往往感受不到传播人类文明和开启人类智慧的教育带给他们的长远“实惠”,他们更多的是关注自己短期内的经济利益,教育对他们来讲纯粹是一种“风险投资”,他们在教育投资面前表现得相当没有耐心和信心。加之目前高校毕业生人才结构性过剩,就业压力空前加剧,尽管国家采取了多种措施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但每年依然有几百万应届大学生无法就业,严酷的就业形势,在相当程度上淡化了他们对子女升学接受良好教育的价值选择,使他们变更为务实和保守,及早让孩子停学外出打工或者经营由于成人外出务工而留下的农活。同时,我国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所存在的种种弊端和问题也使得教育缺乏鲜活的动力。

        社会反应淡漠、关注重视程度不够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伴随我国社会转型而产生,留守儿童如何教育管理的问题已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从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开始到今天,不知道有多少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而留给我们广大农村社会的留守儿童又不知有多少?又不知因此而引发有多少社会矛盾和问题?但是全社会对一严峻问题却不甚敏感、反映淡漠,缺乏战略性的理性思考与应有的高度关注重视。

       留守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未成年人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已经引起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我们全社会应积极行动起来,高度重视和加强留守儿童的关护与教育管理工作。我建议:

        (一)留守儿童家长应正确处理好外出务工挣钱与培养教育子女的关系,想办法妥善管教好孩子,只对家庭、对子女、社会负责,履行为人父母的法定职责,决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舍弃孩子教育管理去挣钱,以至于“富了当代人,垮了下一代人”,给家庭、社会留悔恨,酿成十年,二十年之后的社会之疼、民族之疼。国际基础教育界有一句至理名言叫做“一个母亲能胜过100个教师,一个父亲能胜过100个校长”,父母对孩子的特有教育功能是任何其它教育力量无法替代的,我们呼吁所有未成年人的家长都要尽到教育子女的应尽职责。

        (二)学校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要加大阅览室和图书馆建设力度,增强对学校体育设施的投入,丰富学生的课余活动,引导留守儿童阅读书籍、感知文化、参与活动、接受熏陶、陶冶他们内心缺失的爱,要创办心理咨询室,配置心理咨询教师,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咨询,要强化师资培训工作,在师资培训的内容中增加关于留守儿童教育的技能,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与一般学生相比,有其特殊性和更多的不确定性,难度较一般学生更大,这就要求实施教育和管理的教师必须掌握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知识,使他们增加对留守儿童心理行为上了解,从而在教育过程中能够运用专业技巧从心理上给予留守儿童们更多的关爱,让其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在一定程度上对他缺失的家庭温暖进行补偿;要建立留守儿童学生档案,对其进行跟踪教育;要注意改进教育管理方式,尽量凸现人文关怀,远离父母,留守孩子需要集体的关系的关爱与温暖,学校要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想他们之所以想,急他们所急,努力创设条件让他们学得舒心玩的开心,要结合实际适时举办不同形式的家长学校,监管人面对面交流,对家长,监管人进行有关教育知识的技能的培训,提高他们对留守儿童的监护,能力和教育管理能力。

        (三)政府在教育资源配置上要综合协调安排,统筹城乡发展,外出务工子女教育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目前我县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接受教育,已得到一定解决的情况下,我们还需要逐步开放城内公办学校,扩大城办小学,初中办学规模,并整合教育资源,办好城区民办学校,改善民办学校的办学条件,提升民办学校教育教学水平,使外出务工人员子女能够有效转移,进城入学,以减少农村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对他们进行特殊的教育管理,给他们以特殊的关爱,这将有利于留守儿童在寄宿制学校得到好的学习和生活,有利于他们健康成长,要大力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结合县上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农村特色产业和农村中的非农产业,尽量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留在本地务工兼顾孩子教育,从根本上减少留守儿童,相关行政部门在大力整治校园周边环境,加强对网吧经营场所的管理,开展扫黄打非斗争,重点抓好以青少年为转播对象的有害卡通画册、淫秽出版物的集中整治,要广泛深入开展,珍惜生命远离毒品和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邪教等类型的主题教育活动,以净化孩子们的心灵,促使其健康成长。

        (四)要充分调动和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建立农村社区教育监护体系增强和发挥农村社区教育功能,建议由辖地乡镇政府牵头,整合基层派出所、法院,法律服务站,学校,妇联、共青团、工会、村委会等各方面的力量共同构建农村社区教育监护体系。把留守儿童社区教育监护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社区教育监护和对留守儿童监护人的教育指导,乡镇劳服站还可主动与劳务输出相关单位联系,及时了解他们在外务工情况。利用寒暑假时间统一组织孩子们到父母劳务工地与父母团聚,便于通过短期交流掌握孩子情况适时教育,社区要创设适当活动形式,把留守儿童有效组织在一起,让他们参与集体活动相互交流,增强群体开放意识,减少狭隘封闭意识,要有意识的组织一些替代留守儿童父母亲的角色,让这些留守儿童能更多感受到来自成人的情感慰藉,找到心理支持,最大程度地创设人人关心孩子,个个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关心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社会环境,打造一个晴朗的天空。

少儿教育心理范文8

作者:汪秀风 单位:晋江市图书馆

强化少儿图书馆公益性,构建宽容良好的教育意境少儿图书馆应建立良性的威信,在社会群体中,少儿不具备独立的生存能力,是弱势群体,容易受外界的影响。目前有些少儿图书馆工作人员以年龄或者智慧优势自居,以社会赋予的教育权力为托辞,开始行使教育权力。他们以长官的面貌出现,竭尽全力让孩子听话,有时候甚至为了一件小事而大发雷霆,指责或者惩罚孩子的每一个过错。他们试图建立这种虚假威信更好地完成自身的工作任务。然而这种工作态度起不到任何教育作用,只能使少儿们对图书馆产生恐惧和疏远感。因为这些被指责怕了、没有自由的孩子,在使用图书馆过程或者在未来的人生当中将感受到社会给予的压迫。这种方式对少儿的身心健康造成阴影,更谈不上道德上的正面影响。笔者认为,少儿图书馆建立良性的威信是开展少儿道德教育的前提,为道德教育提供软环境。少儿图书馆应把工作人员的制约因素降至最低。少儿图书馆工作者应提高自身素质,从现实状态和迫切需要出发,思考、突破自身心理的迷离与困惑,努力培养自身“无我利他”的价值观,用图书馆服务对象或读者的角度思考图书馆的核心价值。从心灵上去体验职业中的快乐与幸福,造福社会,而非只是靠行政化的、僵硬的职业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少儿图书馆应制定人性化的纪律与制度。纪律与制度用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使用不恰当将适得其反。制定人性化的纪律与制度将为道德教育提供优良的“空气”。笔者认为,少儿图书馆不应把过多时间花费在“纠正”孩子的行为中。少儿图书馆设立纪律与制度以少儿生理、心理的发展状况来定制,不应让少儿在过多限制中使用资源。如非原则性的纪律与制度可以放宽或者取消。少儿图书馆允许少儿在借阅过程中适度沟通,不应在不问清楚情况下呵斥在喧闹中的孩子;允许孩子们看书的样子千姿百态,或坐着念,或卧倒来看,而不是一味的“文明”就坐。少儿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感受少儿图书馆的包容和温暖,对少儿图书馆在实现真正方便读者的服务理念中产生道德影响。净化少儿内心世界,进行“无我利他”思想教育无我,对一个人的道德修养而言,是一种无私的忘我精神。无我利他就是无我执而利他人,是行为的标准。它的出发点是如何利益他人,如何成就他人,甚至为了利益他人不惜损害自己的利益,甚至自己的生命。从小对少年儿童进行“无我利他”思想的引导,能引导他们走入纯净、平和、圆满的内心世界,培养他们养成独立自主、自我控制力、责任感、互助的良好习惯,使道德之风蔚然成风。净化阅读环境。一些心理学家通过试验证明,环境对利他感情的培养有很大关系。例如母亲善于用事实对孩子进行直观的利他主义思想教育,她的孩子就会以母亲为榜样,关心别人。少儿图书馆应充分发挥公益性优势、馆藏的优势及服务优势,从服务理念、建筑设计、管理方式、服务方式等方面提供优良环境,让他们能身临其境,设身处地的感受利他主义思想教育。开展宗教典籍推荐。慈悲利他思想是佛教整个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产生于印度古代佛教中的这一思想准确地反映了佛教信徒对社会及他人的看法。“利他”的思想是在大乘佛教中提出来的。

对少儿推荐宗教典籍,有利于少儿对宇宙万物互即互入、圆融无碍的本性进行深入地观察和觉照,有助于唤起和培养他们心性中本身具有的慈悲利他的心怀,帮助他们用慈悲、理解、柔和的心怀来对待每一个人、每一个生命的存在,从而帮助他们拥有和谐、美好、健康的心灵与生活。然而,宗教典籍相对比较深奥,直接推荐,很容易扼杀少儿刚萌芽的兴趣。少儿图书馆可以通过卡通漫画、寓言故事等浅显方式让孩子对佛教典籍感兴趣,进而深入体会“无我利他”思想。强化服务优势,加大道德教育的服务力度开展提高信念的读者活动。少儿图书馆开展读者活动,不只以提高少儿图书馆的公众影响力为目的,更重要的是通过围绕道德教育开展各式各样教育活动,把各种教育的重心从“利己”向“利他”引导,从而真正实现和谐社会。少儿图书馆可尝试邀请寺院德高望重的老者来馆开展宗教讲座,禅解各大宗教书籍,告知世间一切烦恼的根源及“无我利他”思想;还可开展宗教摄影展等相关主题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身处图书馆的少儿及工作人员渐渐走入“无我利他”精神世界。建立道德教育专题区。为让道德教育、道德典型效应最大化、常态化,少儿图书馆可在馆内开辟一个道德教育专题室。专题室可用摄影展览、电视展播等方式,向来馆的少儿形象地展示中国优良的道德传统、先进典型人物和事迹;开辟道德教育图书专柜,强化特色馆藏资源在道德教育中的优势;还可设立祈祷区和留言墙,让小朋友自己为他人祈祷,为他们祝福,把关注“自己”扩展到其他人。并希望建立道德教育专题室引起社会的共鸣,争取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设立少儿德育辅导室。为进一步加强、巩固少儿道德的培养,把对少儿道德教育的研究、实践提上议程,使得少儿道德的相关活动得以有序化进行,少儿图书馆可建立少儿德育辅导室,与学校、家长沟通联系,针对目前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注意引导部分德育缺失的少年儿童完成美好心灵的蜕变,争取得到更多社会机构的支持。“德”是少儿立身之本,要想使少儿们将来能在社会立足,能有所建树,不仅要给他们丰富的知识,更要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少儿图书馆作为社会教育的成员,在少儿的思想道德教育中,要不遗余力地做好教育和服务工作。只要社会、家庭、学校等社会各个机构携起手来,参与少儿信仰的构建中,使他们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那我们的民族发展就充满了不竭的动力。

少儿教育心理范文9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3.8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0-0084-01

全国妇联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已达2000万人,并呈继续增长的趋势。在一些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留守儿童在当地儿童总数中所占比例已高达18%至22%。[1]。留守儿童由于长期被托养或寄养,缺少父母之爱容易导致心里缺陷,由于老人溺爱或亲友疏于管教而缺少正确的价值引导。

基于这种现象,我对农村的一个小学的学生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过程如下。

1研究对象

某村一所小学的300名学生,年龄6-12岁。

2方法

给每个学生发放一份心理问卷调查表,让他们按要求填写后全部收回。调查表以选择题的形式,内容涉及学习态度、人际关系、家庭关系等,同时结合学校提供的相关信息。

3结果

300名学生中有95人是留守儿童,显示有心理问题的留守儿童25人,即将近20%的留守儿童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包括:厌学、沉迷游戏、自卑内向、冷漠孤僻、叛逆等。

4结论

4.1农村留守儿童普遍存在心理问题,分析可能的原因。留守儿童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经济不发达。据调查统计分析,留守儿童数量的增长与经济增长成反比,经济越发达,外出务工的农民越少,留守儿童数量就越少;经济越不发达,外出务工的农民越多,留守儿童数量越多[2]。其他相关原因如下:

4.1隔代教育的缺陷:留守儿童家庭隔代教育占43.5%[3],由于祖辈与孙辈年龄相差一般都在50岁左右,且祖辈大都文化程度偏低,多数是文盲或半文盲,思想观念与孙辈有很大差距,难以与孩子交流沟通,更谈不上文化教育,使得儿童缺少精神、道德上的教育引导。

4.2亲情缺乏:亲情关系对孩子的行为习惯、心理健康、人格与智力发展有直接而重要的影响。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长期缺乏亲情的抚慰和关怀,往往感到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长期与父母分离,他们的性格往往变得内向、自卑、悲观、孤僻。留守儿童父母在外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子女,平时与子女缺少沟通,疏于管教,即使打电话,关注焦点是孩子的身体状况和学习成绩,很少关心孩子的思想和心理健康,造成亲情淡漠,孩子缺乏安全感。留守儿童由于在情感上缺少健全的关爱和沟通的环节,容易产生心理障碍。

4.3学校教育措施不力:农村基础教育比较薄弱,教育资源匮乏,教育观念陈旧,不能有效地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关怀的不足。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大多不好,对学习缺乏热情和进取心,甚至有的厌学、辍学,是老师眼中的“双差生”和“问题儿”。

4.4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关注不够:调研发现,当前政府各部门以及社会对留守儿童的问题的研究仍是空白。当前社会的一些不良习气严重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留守儿童年幼无知,又常处于无人监护状态,使犯罪分子有可乘之机,导致留守儿童伤人或被伤害的安全事件时有发生。相关部门对一些娱乐场所不能有效管理,在互联网、电视、电影、录像、影碟、书刊等文化传播媒体中,有的商家为了追逐市场卖点,牟取暴利,渗入不少庸俗、低劣、暴力、色情等腐蚀内容,对缺少亲情关爱、性格孤僻、苦闷无聊的留守儿童具有腐蚀性和诱惑力,也使一些留守儿童沉迷其中而不能自拔。一些留守儿童甚至逃学光顾电子游戏室,痴迷电游,看碟片,那些不加限制的媒体如凶杀、等镜头将会极大地影响他们人格的健康发展。

4.5对策:强化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的过程是孩子与父母互动的过程,双方应共同参与。家长要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明确教育子女的职责,注重文化教育的同时应加强道德教育,更多地满足孩子的精神需求。使孩子成为一个正直、善良、诚实的人,并养成良好的习惯。外出打工的家长要通过各种途径加强与孩子学习、心理等多方面的沟通。

完善学校教育:加强农村中小学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学校应成立留守儿童管理领导小组,明确学校各部门及班主任、任课教师的责任,形成校内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各学校应专门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卡,全面掌握其数量、家庭及监护人、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学习态度等情况。除此之外,学校还要注重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

社会重视:党委、政府、市妇联应对留守儿童给予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毛柳燕,杨发荣.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文献研究述评[J].湘潮(下半月),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