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社交媒体对青少年的利与弊集锦9篇

时间:2023-10-13 16:08:31

社交媒体对青少年的利与弊

社交媒体对青少年的利与弊范文1

关键词:新媒体;青少年;利与弊

        一、新媒体的定义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新媒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成为人们议论的热门话题。新媒体在业界的繁荣也使得学界对其研究进一步加强,2005新闻传播学核心期刊关于此论题的文章有数十篇之多,这些文章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新媒体进行了分析。对于新媒体的界定,学者们可谓众说纷纭,至今没有定论。一些传播学期刊上设有“新媒体”专栏,但所刊载文章的研究对象也不尽相同,有数字电视、移动电视、手机媒体、IPTV等,还有一些刊物把博客、播客等也列入新媒体专栏。那么,到底什么是新媒体?清华大学的熊澄宇教授认为,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新”相对于“旧”而言。从媒体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当中,我们可以看到新媒体是伴随着媒体发生和发展在不断变化的。广播相对报纸是新媒体,电视相对广播是新媒体,网络相对电视是新媒体。今天我们所说的的新媒体通常是指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基础之上出现和影响的媒体形态。还有学者把新媒体定义为“互动式数字化复合媒体”。新媒体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有线网络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

        二、新媒体对青少年的益处 

        1.强大的搜索功能。“百度一下,你就知道”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网络强大的搜索功能为广大青少年的学习、生活提供了便利。有这样一个例子,某人忘记空调遥控器放在哪里了,百般寻找无果之下,上网查找答案。果然在一条搜索“在空调上面”的提示下灵光一现,找到了遥控器。从这个例子中,我们不难看出网络的包罗万象,它就像一个浓缩社会百态的全知家,无所不通。层出不穷的各种网站为不同的受众提供了他们所需的资源,时事政治、财经报道、读书教育、八卦娱乐、星座占卜等等。只需轻轻一点,答案立刻揭晓。

这在很大程度上节省了我们的时间与精力,提高了我们的工作、学习的效率。

        2.快捷的交流平台。古时人类依靠鸿雁传书来交流情感,获取信息,时效性差,代价高。现代人借助手机与千里之外的亲人、朋友取得联系,时效性强,但费用高昂,而且手机诞生初期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网络视频解决了这一难题,依靠一根细细的光缆,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与对方进行视频聊天。方便快捷、省时省钱。手机生产商在看到这一巨大商机后,适时地将QQ、MSN、飞信等通讯软件引入手机设置,同时研发了3G手机,为人们的信息交流提供了极大地便利。 

        3.时尚的购物选择。网络购物成为近年来的一个时髦词汇,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人们能够自由上街购物的时间日益减少。网上购物应运而生,而且颇受广大青少年的喜爱。免去了上街购物的繁琐程序,节约了大量时间,何乐而不为?

 二、新媒体对青少年的弊端

        1.摧残青少年的斗志。2004年12月27日,十三岁的少年张萧艺从因网络游戏成瘾,不能自拔痛苦万分,从二十四层高楼跳下,结束了自己幼小的生命。从这个例子中,我们不难看出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毒害之深。腐蚀他们的心智,摧残他们的斗志,引他们走向黑暗的深渊。同样,手机在为青少年提供便捷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他们的思想、行为。在课堂、公交车上,甚至厕所内我们都可以发现这样一个现象:手机不离身。对手机的过分依赖造成了部分青少年情感冷漠、自闭,焦虑,使不少青少年成为“手机综合征”的受害者。

        2.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期,人生观、价值观还未完全形成,制止力差,好奇心强,易受外界新鲜事物诱惑。一些不法分子利用青少年的这些特点,在网络、手机上传播

[1] [2] 

色情、淫秽信息,极易诱导青少年做一些违法犯罪的事件。给自己的人生留下无法抹去的污点,也使受害者的身心俱损。与此同时,部分青少年无法甄辨网络中人的身份,易被一些居心叵测的人蒙骗,进行网恋,甚至与网友见面约会,或被坑蒙拐骗,或被强暴失贞,酿成无法挽回的惨剧。

        .造成青少年攀比的不良风气。年,某少年卖肾买Ipad,今年九月网上又爆出一名后女孩愿用初夜换取一部Iphone的消息。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对青少年攀比风气的批判与思考。现在很多青少年都是家中的独子,被家长娇宠溺爱,有求必应,滋长了他们的拜金思想与攀比风气。甚至打肿脸充胖子,给家庭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也扭曲了他们的原本纯真的心理,一味追求金钱,满足欲望。

社交媒体对青少年的利与弊范文2

摘要:如何看待中职学生使用手机有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是禁止中职学生带手机入校,否则给予警告、代为保管,甚至开除学籍;一种观点认为,我们应该引导他们正确使用手机。笔者倾向于后一种观点。手机本身没有错,它只是一种工具。它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其实质不是手机的原因,是我们教育的片面和缺失。青春期中职学生的可塑性是很强的,他们的行为背后,有我们教育本身的种种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教育是符合我们传统中医的"标本结合,辩证施治"的原则的,也只有这样,我们的校园才能变得更富有青春活力与朝气。本文拟理出中职生使用手机的弊端,挖出其本质,然后提出解决方法,促使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关键词:手机弊端 解决办法 中职生教育

一、问题的提出

1983年世界首款手机——Motorola DynaTAC 8000X正式问世,到我们国家大概是1992年。手机是科技发明带给人类的福利,为人类方便联系提供了便利。可是有一段时间,我校学生带手机的人数越来越多,影响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学校通过家长会、告家长书等形式与家长沟通交流,分析学生携带手机的利弊,让家长配合学校教育子女不带手机入校;通过班会课,班主任教育学生不要带手机入校,传达学校禁止学生携带手机进校的规定;但是效果不是很理想:较多学生还是偷偷摸摸携带手机,并做违规事情。那时,我真的对手机非常生气,是它“惹了”我们的学生。学生使用手机做了许多坏事,学校严厉处分了不少学生,但情况没有根本好转,学生只是转入“地下”,做起了“潜伏”工作。教育的失败引起了我的再度反思:如何看待中职学生使用手机却有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是禁止中职学生带手机入校,否则给予警告、代为保管,甚至开除学籍;一种观点认为,我们应该引导他们正确使用手机。笔者倾向于后一种观点。手机本身没有错,它只是一种工具。它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其实质不是手机的原因,是我们教育的片面和缺失。本文拟理出中职生使用手机的弊端,挖出其本质,然后提出解决方法,促使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二、手机的“弊端”及实质

本人通过向师生、家长的问卷调查、座谈和资料查询,总结出了9种中职生大量频繁使用手机的“弊端”——这些所谓的“弊端”在很多家长看来是千真万确的,手机已经到了万恶不赦的地步!

1.短信聊天,影响休息,贻误学业。有些孩子用手机谈论学习的内容少,用于同学之间联系或发短信的多,手机给学业造成大的负面影响。

2.丧志,学生整天拿着手机上网,患上网瘾。

3.不良信息,玷污心灵。据了解,在学生发送接受的手机短信息中,10%以上是黄色短信息。部分学生利用手机网络查看或无意间看到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严重影响未成年的心灵、道德和健康。

4.为男女生的非正常交往提供便利。部分学生利用手机频繁发送甜言蜜语、互相约会,从而避开家长和老师的干预而进行非正常交往。

5.助长学生攀比成风。有无手机、拥有手机的好坏都会对学生造成心理上的负担和压力。

6.额外增加父母负担。虽然现在手机越来越便宜,但是一年的费用对低收入家庭来讲也是一种负担。

7.手机为考试作弊提供了条件。

8.影响校园治安。部分学生偷窃甚至卖掉手机,容易造成未成年违法。

9.影响教育教学秩序。上课时有的同学手机未关机,突然来电话,影响全体同学听课。礼仪教育。

笔者发现,这些“弊端”的实质原因大多不是手机本身造成的。

第一条短信聊天,影响学业,哪道没有手机,学生就没有其它因素不影响学业了?第二条丧志,没了手机,学生如果不听话,也可以玩别物丧志。实际上,造成一二两条的原因是由于我们对学生的空闲时间教育的不足或缺失。

第三条不良信息,玷污心灵,不健康的报刊杂志、光盘、网络也影响学生的身心,难道我们就不用书籍网络了吗?第四条为男女生非正常交往提供便利,没有手机,学生可以用其他方式联系。对于不良信息和男女交往的弊端,我觉得是由于我们对学生手机媒体教育和青春期教育的缺失和不够造成的。

第五条助长攀比之风,没有手机,学生照样可以比衣服、鞋帽等;第六条手机消费额外加重父母负担,其实,如果学生没有正确的消费观、金钱价值观和理财能力,孩子可以用另外的方式消费使父母加重负担。

第七条为考试作弊提供条件。其实是诚信教育的缺失和作弊成本的低廉。

第八条学生偷手机和利用手机违纪,影响校园治安,没有手机,如果管理不善,学生照样可以用其它方式违法乱纪,其实是法纪教育不够。

第九条影响教育秩序,没有手机,后进学生用其它方式也可以扰乱课堂秩序;我觉得是礼仪教育不够或不完善的缘故。

三、解决办法:变堵为疏,化弊为利

我们查找出了手机危害背后的真正原因后,破解的办法也就清楚了:

1.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

(1)教孩子学会休闲

自1995年我国实行“双休日”以来,每年寒暑假、双休日,再加上各种长假,中小学生处于休闲状态的时间总共有170天之多。家长可以在双休日带子女去亲近大自然,让孩子在青山绿水中得到心灵的陶冶。

暑假期间,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需要、喜好和特长,按照孩子自己的意愿,学习一些琴棋书画、体育运动等,自主地从事许多上学时不能从事的有益的实践活动,获得课堂上无法获得的知识和能力,使个性、知识、人格、情操、体质诸方面得到健康发展,与学校生活中的“发展”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相得益彰,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

如果孩子在空闲时间学会休闲,“忙于”有益身心的活动,他们还会长时间玩手机吗?

(2)手机媒体教育

发明手机的主要目的是用来进行语音通话,但是手机与互联网的结合已经使其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大众传播媒体。人们通过手机不仅可以通话,还可以上网、阅读报纸、看电视、游戏娱乐、手机博客以及支付等业务。手机已不仅仅是现代通信业的代表,越来越成为通讯与计算机技术相融合的产物;而且已经成为网络媒体的延伸与组成要素,成为一种新的媒体,我们不妨称之为手机媒体。

未来手机媒体将作为获取信息的终端,因此提高从手机媒体获取信息的能力,是利用好手机媒体的关键。有效利用媒体资源,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相应的媒介知识,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的同时,对媒体的利用不能单纯停留在娱乐消遣、社交方面,要全方位利用好手机媒体,真正使其为自己学习生活所用。手机、网络、报纸、 电视都是媒体,我们的孩子们天天接触这些事物,但是,从来没人教会他们如何跟媒体打交道。这才是值得忧虑的事情。

媒体教育还应该包含基本的行为习惯和媒体道德方面的教育。例如,课堂教学是一个安静、需要集中注意力的场合,上课期间手机铃响、接听电话,既不符合基本行为规范,也不道德。同样,在剧场、会议、展览、医院等特殊场合或仪式上,手机铃响、大声接听电话也不符合基本道德要求。所有这些,都应该在媒体教育中一点一点地完成。手机可以成为培养学生自治力的道具,可以成为培养他们关心公德、成为一名合格社会成员的工具。

(3)青春期教育

中职生处于青春期,家长对孩子在青春期所发生的一系列生理和心理的变化应该有所准备,了解青春期孩子的特征,尊重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接受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困难并给予正确的指导。中职生家庭教育的重点是青春期教育,家长要对孩子开展科学的性知识教育,进行青春期生理卫生知识指导,帮助孩子认识及适应自己的生理变化;对子女进行性心理指导,进行青春期异性间情感的疏导;对子女加强性道德观念教育,引导发展健康的性道德情感,指导养成良好的性道德行为,并注意控制家庭微环境的性刺激。

(4)理财教育

关键还是教育孩子如何认识财富,认识自身的外在与内在,认识社会的现状,让孩子认识到通向幸福未来的途径是现实的、多样的。我的总体感觉是,一个社会成熟的标志,应该是通过多种手段让人们思考不平等且能在接受现存不平等的状态下奋起改变,在不影响他人生存的情况下逐渐成长。现在,很多职校生都拥有手机,有事没事都常打电话、狂发短信,甚至于煲电话粥,上QQ聊天,根本不去考虑费用的问题。等到月底的时候一算账才发觉一个月竞用去200多元,有时甚至超过300元。而班主任就可以利用手机消费问题对学生进行一定的理财教育。首先是在选择手机的时候,一定要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有相应功能的手机,同时考虑自己用的是家里的钱以及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手机应定位在经济实用、适合自己上。其次,在网络以及套餐的选择上,也要从个人喜好和经济的角度作慎重考虑,不要多花冤枉钱,尽量做到钱尽其用。另外,对自己手机的费用一定要做一个合理的规划,不要有事没事乱打电话、滥发短信,而真到有事的时候却欠费停机。所以,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手机理财教育的时候,不仅要从以上所述进行宏观指导,还可进行一些细节技术上的微观引导。

(5)安全法纪教育

要教育学生安全使用手机,增强对手机不良信息(包括色情、恐怖、凶杀、诈骗之类的短信和一些陌生电话)的安全防范意识。当前,这方面的不良影响对学生身心损害最大,班主任如何引导学生合理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不良信息影响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6)礼仪教育

平时,在教室里、集会上总能听到此起彼伏的手机铃声,在校园的路上不时走过拿着手机大声对话的学生,真的有事要联系学生时却得到关机或欠费停机的回答。手机是一个与人接触交往非常重要的媒介,学会很得体地用好它,能帮助学生提升内心的道德信念和礼貌修养。

班主任也应该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礼仪教育,要求学生在使用手机的过程中遵守公共秩序,通话语言、态度文明;维护手机正常使用;了解手机的话费情况以免停机,关注手机的电量以免关机,换了手机号码要及早告知手要的交往对象等等。

(7)改变教学方法,积极开展活动

学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也要不断改变教学方法.单一的教学方法会导致教学内容枯燥乏味.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对于中职生应增加实践教学的时间和内容.压缩理论知识讲述.应倡导“做中学”.增加学生动手机会。课堂上应采用交流启发式的教学方式,让学乍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把学生牢牢地吸引到学习技能上去。

学校还应该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有计划地举办技能比赛,开设有意义的选修课,参观科技馆、博物馆,举行体育比赛等。利用课余时间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学生有事可做,就会把注意力转移刮教育活动上,使学生不再是学习的机器.不再有厌学的情绪,在快乐中成长,在学习中得到快乐。

2.联合教育

学校教师、家长和社会共同教育学生: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从根本上能合理正确看待和使用手机;建立正确人际交往观、择友观;树立正确的荣誉观,防止荣誉观错位;强化诚信意识、规则意识、责任意识和自律意识;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性教育、法制教育、道德教育和理想教育。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树立思想教育的管理策略,采取各种措施和方法,提高教育技巧,从整体上提升学校的德育水平和心理教育水平,使学生在认识水平和思想素质上产生一个飞跃,这才是我们教育的目的所在。

3.爱严结合:对屡教不改学生的手机可暂代保管

教育的力量在于爱学生,搜身、没收、当众摔毁、暂扣等,显然是违法的、不可取的,但是按照《教育法》中的自由裁量权我们可以通过行使游走于律法的边缘,可以改“暂扣”为“暂代保管”,暂扣的做法带有惩罚的性质,而代管不是处罚而是救助,其意义在于帮助学生暂时远离诱惑,它遵循了“出于善意,着眼于学生更好发展”、“目的在于矫正不良行为”的教育性原则,同时也符合“目的与手段合乎比例”的比例性原则以及“不过度处罚”的相称性原则的法治精神,从这一意义上说,暂代保管应是可行的做法。

四、结语

如今手机已由普通的通信工具变成了集网络、游戏、阅读等功能于一体的信息终端。手机的便捷性、多功能等特点使其广受人们的欢迎。手机在校园的普遍使用真是一种泛滥成灾吗?上文的讨论已经说明了问题——我们的教育应该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到隐藏在中学生内心的和我们教育制度内部的原因,从而才能有的放矢地解决问题。青春期中职学生的可塑性是很强的,他们的行为背后,有我们教育本身的种种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教育是符合我们传统中医的“标本结合,辩证施治”的原则的,也只有这样,我们的校园才能变得更富有青春活力与朝气。

参考文献:

[1]李秀丽.浅析中职生上网成瘾的心理动因[J].职业教育研究,2006,(12).

[2]孙彦川.中小学生带手机进校该堵还是疏[J].中国教师,2012,(1).

社交媒体对青少年的利与弊范文3

摘要:青少年是国家未来的接班人,通过有效途径培育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有利于青少年自身的健康成长,也会对国家的未来起着重要作用。而耻感教育作为一种底线价值观教育,在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能够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青少年的认同,并在认同的基础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 :耻感教育;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

“耻”的本意是因声誉受损害而至的内心羞愧,耻感教育则是培养人们的耻感意识,以某些令人感到羞愧的事为耻,并以此约束自己的行为。耻感教育作为一种底线价值观教育,能够在全社会确立起基本的是非判断标准,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青少年的认同,并在认同的基础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耻感及耻感教育的基本认识

1.耻感的内涵分析

“耻”在不同语境中,所表达的含义不尽相同,例如,羞耻,表明行为主体的一种心理状态,即羞愧心理,是行为主体对自己行为的一种反省。耻辱,表明行为主体的一种生存状态,正处于屈辱的环境中。无耻,表明行为主体的一种价值判断。不管在哪种语境中,“耻”都是一种道德范畴。

不同学科从自身学科特点对耻感做了不同的概念界定,心理学认为耻感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弗洛伊德认为:“耻是个体在社会交往的过程中在觉察到自己无能时引发的情感,此时个体为避免遭受拒绝会产生躲藏起来的愿望。”现象学认为耻感是一种生理状态,行为主体在感到羞耻时,会通过自身的行为表现出来,例如耸肩、面部僵硬、脸红等。伦理学认为耻感是一种道德情感,这是从耻感本身所具有的功能的角度出发的。

2.耻感教育的理论支撑

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耻感教育。儒家思想的很多关于耻感教育的论述值得后人借鉴。《中庸》提出“知耻近乎勇”(《礼记·中庸》),倡导人们拥有知道羞耻并勇于改过的品质。孟子指出:“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孟子认为一个人成为真正的人的前提是知耻。道家同样重视耻感教育,老子在《道德经》中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意思是说人要知足常乐,要以贪婪为耻。

⑵西方文化中的耻感教育。尽管西方文化更侧重于罪文化,即通过内心的罪恶感来做善行,但西方文化中同样存在耻感文化。亚里士多德曾在《修辞术》中全面系统的探讨过“羞耻”这一概念,在他看来:羞耻是一种道德判断,通过羞耻感来判断是非、善恶。德国著名思想家马克斯·舍勒认为“: 只有面向‘耻感’这一心理学和伦理学的基本事件本身,并对耻感给予确实的阐明,伦理学才能在客观与历史语境中获得对道德起源及其本质的真正认识,并对人自身的生存方式有所把握。”

二、耻感教育在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的重要性

1.耻感教育是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的底线价值观教育

底线价值观是社会成员生存应具备的最基本价值观,就道德层次而言,属于最基本、最底层的道德标准,社会成员只有拥有底线价值观,才能够追求更高层次的价值理想。

但是,由于社会经济文化不断发展,与外界联系日益紧密,使价值观从一元化转向到多元化,这对于社会的发展有利也有弊,一方面,社会发展更加充满活力,人们的选择更加自由;另一方面,则容易引起价值观混乱。青少年的思想、心理还未充分成熟,容易受到外界影响,价值观多元化会给他们带来选择困扰,容易对事物的是非善恶失去自己的评判标准。而耻感教育就是要让青少年明辨是非,使得青少年自己的心中有杆秤,能够衡量以什么为耻,以什么为荣。

底线价值观正确,青少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于个人层面的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就更能够理解与认同,因为青少年能够自主的意识到,这些是包括青少年在内的每个社会成员应该做到的,应该以做不到这些为耻。

2.青少年耻感意识淡化,导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不力

当代青少年的耻感意识主流是正确的,他们能做到知耻明理,但仍然有部分青少年在耻感问题上不容乐观,最典型的问题是耻感意识淡化。这就导致他们不能很好的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表现如下:

(1)在爱国方面。漠视爱国这一理想信念,绝大部分青少年都懂得让我们的国家强大起来是每个人的责任,但仍然有部分青少年认为爱国只是一句空话,太虚无缥缈,表现在行为上就是对国家大事漠不关心,不以爱国和国家富强为己任,只关注自己的个人利益,这种漠视国家前途和命运的行为是可耻的。

(2)在敬业方面。不能很好地理解职业道德,有些青少年认为自己还没有走向社会,职业道德与自己没有多大关系,这种想法是不可取的,甚至对自己有害。“就目前的就业市场,社会人才的需求标准情况来看,作为职业人不只是要具备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在具备专业技能的同时,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3)在诚信方面。诚信危机在青少年当中同样不可避免的存在,比较普遍的现象就是考试作弊,有些人特别是青少年本身认为这种现象很正常,觉得别人作弊,自己不作弊就亏了。除了考试作弊还有其他不诚信的现象,这些都是不可取的,应该以这些行为为耻,诚信作为自古就被重视的一种道德要求,青少年应该以诚实守信为荣。

(4)在友善方面。大部分青少年在与人交往过程中能够做到与人为善,这也是与人交往的基本要求。但是,仍然有一部分青少年不能很好的做到这一点,在待人接物上态度不那么友善,在不同意见面前不能够求同存异和心平气和,青少年应该为这些行为感到羞耻,应该与人为善。

三、加强耻感教育以促进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路径

1.社会应承担应有的功能,特别是公共传媒

公共传媒发展迅速,已成为社会成员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有重要影响,很多新鲜事物都是通过公共传媒传播的。同时,青少年时期是对新鲜事物有很大好奇心的阶段,对新鲜事物的接受速度很快,但是在他们的耻感意识不强的前提下,并不能对新事物的好坏或是荣辱做出正确的判断,此时,公众传媒必须发挥其作用,正确引导青少年,青少年在接受新鲜事物的过程中得到耻感教育,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践行过程中,就更能够感知做不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可耻的事,所以公共传媒应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树立榜样作用,多传递能够加强青少年耻感教育的信息,以促进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2.学校应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将耻感教育融入到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中

在耻感教育过程中,责任教育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承担责任是每一个现实的人的使命,每个人都承担着或多或少的必要的责任,如学习的责任、家庭的责任和社会的责任等,在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学习和生活,只有这样社会秩序才能正常运行。“在知耻教育中注重责任教育,就是要培养自觉认同并履行责任的公民,对他人负责,也能够对自己的行为后果承担一定的责任。”如果青少年能够很好地接受责任教育,并能够在现实中做到这点,从责任意识出发,那么青少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于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要求就很容易做到。

3.家庭教育应在青少年耻感教育过程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家庭是青少年主要活动场所之一,家庭教育的成功或失败最主要在于家长,过分溺爱和放任自流都不利于青少年耻感教育,甚至会产生严重后果,如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耻感,这会在很大程度上阻碍青少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践行。家长应言传身教,成为孩子的榜样,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增强耻感意识,“培养青少年的主动性、自主性,使他们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投身到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当中。”青少年耻感意识增强,能够更深入的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从而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基础。

总之,应充分发挥耻感教育的作用,通过各种途径加强青少年的耻感意识,在此基础上,帮助青少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理解、认同,然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刘晶.大学生耻感教育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1:4.

[2]颜峰.论耻[D].中南大学,2012:46.

[3]王彦民.如何在高校学生中开展知耻教育[J].邢台学院学报,2010(2):81.

[4]庞文娟.新形势下大学生知耻教育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2:34.

[5]纪莹莹.论当代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缺失和培育[D].河北师范大学,2012:21.

社交媒体对青少年的利与弊范文4

[关键词]快餐文化 大学生 调查

一、调查的源起

“快餐文化”是典型的商品生产和消费全球范围流动,使附加于商品之上的文化得以落地生根而后形成的。上世纪80年代,随着美国的快餐食品店“麦当劳”在中国开业,附加其上的省时省钱的消费文化相随而入,与国人当时崇尚的“时间就是金钱”的理念、快速致富发家的心态相融合,促动速成、短期、流行为标志的“文化快餐”产品,如青春及武侠奇幻小说、流行杂志、说唱朋克、“恶搞”、“电视选秀”、肥皂剧及各种网络文化产品应运而生。由此,以消费为中心、以现代大众传媒为渠道、以流行时尚为内容、以社会大众为对象的文化样式渐成气候——即“快餐文化”,这是一种表面的、浅层次的、无深度感的消费文化。

“快餐文化”形成之初强化了国人的效率观念和工作节奏,与改革开放进程中整体的社会心态相吻合,是其有益一面。但是,“在主体性尚未完全成熟时,在市场和法律机制尚不健全的背景下”,“快餐文化”强烈冲击传统的价值体系,宣扬个人主义和实用主义,并与我国文化中固有的急功近利思想相融合,使其有害一面不断放大,借助商业促销手段和现代媒介急骤传播,迅速渗透到青少年的生活中,使之成为“快餐文化”重要行销群体。

冲出“应试教育”牢笼的大学生,犹如从“真空”中恍然来到尘世,因心智尚未完全发展成熟,对问题的认识难免偏颇,很快被“快餐文化”闲适、快捷、便利、奇幻的一面所吸引,这直接导致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思辨能力弱化、审美情趣退化、文化欣赏水平滑坡、价值观念迷茫,凡事只求快捷。因而,弄清“快餐文化”影响的利弊,引导大学生形成一定的是非甄别能力,在“快餐文化”消费上有所取舍,正是调查的主因。

二、调查内容的设计及其基本情况

鉴于大学生群体的素质层次区别,本次调查对象主要选择容易为“快餐文化”影响的本专科学生。调查方式为问卷调查。样本规模为100。抽样方式为事先界定好问卷对象。主要抽取本科、高职院校各一所,指定5个专业学期综合成绩排名前20的学生参加调查(我们认为这部分学生对“快餐文化”相对来讲会有一定的关注和思考)。问卷的处理分析使用“问卷统计2.4”进行。录入数据时间2011年12月7日,分析方法有汇总计算和交叉分析。

样本基本情况:发出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96份,回收率96%。样本的基本数据,男生64人,女生32人;大二学生58人、大三22人、大四16人;理工科专业学生30人、经管类专业40人、艺术类专业12人、文史类专业14人。

三、调查统计结果及分析

1.“快餐”概念早已为大学生熟知

74%的大学生接触“快餐”概念的时间在5至10年前,这说明大部分学生在初高中阶段就已经通过不同途径了解了“快餐”这一概念。60.5%学生认为“快餐”就是方便、快捷的代名词,38.5%的学生提到快餐首先想到的是“麦当劳”等快餐食品,且31.5%的学生经常食用快餐。39.58%的学生认为“快餐”概念已超越餐饮范围,43.8%的学生觉得社会上其实已经形成了“快餐族”人群。上述数据从比率看虽然大部分没有超过参加调查学生的半数,但足以说明“快餐”的概念早已为当今的大学生所熟知,他们对“快餐”食品及与“快餐”相关的事物并不反感。比照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青少年流行文化现象与对策研究”课题组对2710位大中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都希望花最少的时间和精力来追求尽可能显著的效果。大中学生接受的信息88%以上来自于报刊、杂志、广播、互联网等大众传媒。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下,以‘找乐’、‘刺激’为目的。以‘快餐型’为特征的‘三消’(消遣、消闲、消费)文化和‘地摊文学’大行其道,逐渐成为学子的最爱。在闲暇时间内,62%的学生看以‘三消’为主的报刊、杂志,而科普读物和书籍选择率仅为22.5%和33%。”调查结果表明:“快餐文化”在校园中正迅速流行开来。

2.大学生被动接受“文化快餐”,思想观念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由“快餐”衍生、放大,“文化快餐”以先渐进而后突然多点开花的态势在我国迅速生成,基于文化现象“潜移默化”的方式,很快得到大学生的认同。从调查中可以看到,36.46%的大学生承认不清楚什么是“文化快餐”,46.88%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对“文化快餐”的认识只能算一般了解,也就是说至少80%以上的学生上在完全不了解何为“文化快餐”的情况下,被动地接受了它。

调查所列出的8种“快餐文化”现象,除“武侠小说”和“其它”选项选择率在10%左右外,其余“简明或快读类的名著、《百家讲坛》类的电视节目、网络文学、校园青春小说、肥皂剧、娱乐类的电视节目”6项选择率不相上下(见图表1),充分说明这些“文化快餐”产品的确在大学生中有广泛的认可度,其中“网络”和“电视”又成为了解和接触这些文化产品的主要信息源。

对于“文化快餐”所持态度,选择“中立”的占56.7%,明确表示支持和反对的各占10.3%、4.1%,选择“无所谓”的占18.6%,还有10.3%的同学放弃选择,没有态度。这表明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实质上是十分认可“文化快餐”的,也是乐于接受的,而且并未有过从主观上分辨“文化快餐”的利弊意识,处于原封不动直接接受其影响的状态。甚至39.2%的学生认为“文化快餐”的形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30.9%的学生认为选择“文化快餐”可以节省时间。但是也有69.1%的学生承认“文化快餐”的存在既是传媒过分宣传、社会风气浮躁所致,也有它善于迎合年轻人赶潮流、想轻松获取利益的心理的原因。他们普遍感觉“文化快餐”已经演变为一种文化样式,即“快餐文化”。

3.“快餐文化”已成为大学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

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源于参加调查的学生肯定了“写论文时直接从网络下载拼凑,参加快速下证的培训获得某种职业证,参加电视选秀快速出名,回宿舍玩电脑、上课发手机短信(或手机上网)、走路听MP3,通过网络看电视连续剧,读缩写本替代读原著”等文化现象属于“快餐文化”(见图表2)。在关于“快餐文化”本质的调查中,35.4%的学生认为是“浮躁加急功近利思想”,30.2%的学生认为是“现代工业文化的存在形态”,23%的学生认为是“时间就是金钱观念”,17.7%的学生认为是“为了个人利益而不惜破坏规矩的不良心态”,这说明大学生一方面在不自觉地消费“快餐文化”,另一面,也时常感受到“快餐文化”负面影响的作祟。处于这样的“快餐文化”大行其道的环境中,大学及大学生确实无法摆脱其影响。

4.“快餐文化”对校园文化的影响弊大于利

“快餐文化”作为一种文化样式,其利弊影响在大学生看来又是怎样的呢?在样本给出的“非常有利、利弊各半、弊大于利、没影响、不清楚”5个选项中,依次选择人数为6、30、40、0、20,我们可以得出如下判断,相当一部分学生还是清醒地认识到“快餐文化”的不利影响,占有三成比例的学生既享受到了其有利的一面的惠泽,也受到了其不利一面的影响。但值得注意的是近二成学生没有做出明确判断,提醒我们“快餐文化”的影响力不可小视,因为它的发展、渗透已经模糊了大学生的是非观念取向,影响了大学生对客观价值的认知和判断,使部分学生精神生活陷于享乐主义、颓废主义状态。学习上,表现为不少学生平时迷恋网络、电子游戏不能自拔,学习不肯努力,考前临时抱佛脚,有的甚至考试作弊;思想上,胸无大志、游戏人生,及时行乐,我行我素。参加调查的学生也普遍认为“快餐文化”在学习、生活、娱乐、饮食等方面,对他们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四、建议

“快餐文化”的存在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社会大众特别是青少年对它的认同说明“快餐文化”有其积极一面,比如它带来的多元价值观,打破了一统化的意识形态,非常有利于青少年的个性化成长;它用简洁的方式解读文化艺术,丰富了青少年的知识;它为青少年枯燥的学习生活带来了享受和乐趣。但是,对于自我意识日益完善、自主性日趋强烈、心智却尚未成熟的大学生而言,“快餐文化”的不利影响显然更为突出。在“快餐文化”的冲击之下,“大学生不自觉地把平庸的东西奉为时尚,把崇高的东西视为迂腐,用快餐文化消解传统文化的权威,用不屑亵渎远大的理想和崇高的精神。自我成为他们信奉的唯一哲学,对个人的关注远远超过了对社会的关注,表现出强烈的务实倾向和功利化倾向,逐渐疏远社会主流文化价值。”高校不能漠视这一现实,必须积极作出应对。

1.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应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校园文化建设的一般思路当然先硬件建设、环境建设,然后再研究“软件”建设。前者只要投入一定资金很容易见效,而后者往往是不了了之。这本身就是一种急功近利的行为,完全忽略了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潜移默化”规律。校园文化要抵御“快餐文化”的消极影响,文化“硬环境“要建设,也必须重视文化“软环境”建设,不能把“软环境”的阵地完全放弃,而任由基于利益驱动的消费文化在校园中肆虐。

2.加大高雅文化进校园的推行力度

高雅文化、高雅艺术是人类文化积淀的精华,具有强大的精神熏陶作用。各级政府的教育、文化、财政主管部门,应该积极落实党中央提出的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总体部署,联手实施高雅文化艺术进校园活动,并使这项活动常态化,政府部门从国家长远发展必须考虑拿出相应的资金,为中学阶段失去这一课的高校学子补课,增强大学生抵御“快餐文化”消极影响的免疫力。

3.立足自我,加强引导

良好校园文化的形成需要长期积淀。高校的每一届主政者和广大教师都要将已经确定的校训、学校精神和其它优良传统,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加以积极的传播,要善于通过会议、仪式、活动等方式很好地渗透其精神实质,遵循文化影响的“潜移默化”规律,小火慢炖,以身作则,引导大学生把校园文化的精神植入自身思想中,成为其做人行事的风格、守则。

本文是辽宁省教育厅立项的科研项目(编号2010078)“‘文化快餐’对校园文化建设影响研究”调研成果

[参考文献]

[1]“青少年流行文化现象与对策研究”课题组.中国青少年流行文化现象报告[J].中国青少年研究,2003(2).

[2]高清波,宋菲.大众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其对策[J].河北青少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9).

社交媒体对青少年的利与弊范文5

当今社会,随着电视技术和电视媒体的快速发展,电视文化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日益显著,这种影响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在今天,“电视机前的一代”已不再是新鲜的名词,电视已经成为青少年认知、娱乐的首选媒体。同时,电视媒体作为家庭、学校、同龄群体之外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的第四大重要因素,对他们的成长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重视电视传媒在青少年受知过程中的作用,依靠传媒科技,最大限度地降低电视传媒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愈来愈引起电视传媒界人士的关注。

电视传播中的某些内容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直接造成不良影响或损害,对青少年在学校、家庭所受的传统价值观、道德观带来冲击。近些年来,由于商业化影响的加重,电视节目中的确存在着一些色情和暴力的情节。据统计,在中国,最近10多年来,80%的影视剧会有暴力镜头。而据调查发现,青少年对电视内容的偏好以刺激性剧情为主,其中,功夫片、动作片深受青少年的喜爱,而动画片、卡通片中暴力的镜头也比比皆是。电视中的暴力经常被美化,被描绘成有魅力的、解决争端所必需的手段,并且不受法律的约束。而电视对青少年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他们对电视节目中行为的模仿,尤其当这些行为受到表扬或奖励时,更成为许多青少年争相效仿的对象。

电视中的内容,远远超出青少年平时接触的生活经验,超出他们所接触的时间、空间。因此,电视能使青少年开阔视野、增长见闻,有所谓“温室效果”,使他们心智早熟。但与此同时,他们也吸收了很多其年龄段不需要的经验,这些零碎的、不加选择就吸收来的内容,很可能是经过夸张、歪曲或浓缩的,并不符合社会现实,尤其是大部分电视节目散播的价值观是成人的价值观念,它们并不适合青少年阶段的认知水平,对青少年正在形成的价值观、道德观形成了冲击。

电视上的一些节目内容,使青少年沉迷于明星趣闻之类的琐事,缺乏社会责任意识。在现代社会中,资本对媒体的要求是盈利,而媒体为了盈利,会最大限度地在政治上“回避风险”,不触及社会发展的敏感地带,远离社会重大矛盾的冲突区域,转而炒作一些琐碎的、娱乐性的社会新闻,以转移人们对社会主流问题的关注。

目前,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下,许多电视频道纷纷上马娱乐节目,关注娱乐动向、关心明星大小事成为这类电视节目的主打新闻,而据一项调查显示,在收看电视节目时,具有娱乐倾向的青少年受众占据了绝大多数。许多电视频道对娱乐节目的强势推出,更是“投其所好”,使得很多青少年形成了狂热的追星心理。这类节目过多过滥,其负面影响很大,可导致青少年追逐名利、贪图虚荣、身心浮躁,只看到明星成功的光环,而不深思其成功的艰辛。尤其是2005年,许多电视频道推出的造星运动,不仅在青少年人群中,也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明星潮流,关注明星活动,甚至直接参与这些“造星”节目,成为许多青少年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对他们的学习以及认知其他事物的能力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电视媒体的一些特质对青少年的理性思考和社会实践能力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电视媒体的信息传播特点表现为迅速、广泛、多样,它在某种程度上制造了一种传播信息的大平台,尤其是电视的现场直播,使电视在大众传播媒介中独步天下,具有独特的强大优势。可是由此也产生一些弊病,首先,有些电视媒体过于追逐事件的直击性和现场感,而忽视了对事件的深刻全面的深度报道和冷静理性的背景分析,使得世界观和人生观正在形成、对事件发生的历史现实原因尚不十分清楚的青少年过于专注于事件本身,而忽略事件发生的背景、原因等,不利于青少年正确判断事物、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其次,受收视率利益的驱使,使得电视媒体对直播事件选择时具有很强的功利目的和随意性,直播事件品位的低下容易使青少年产生不正确的看法。

同时,电视媒体的参与性和互动性虽然使青少年的心理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但也减少了青少年健康的社会实践活动。按照麦克鲁汉对媒体的分类:电视属于“热”媒体,观众只是静静地观看接受电视画面,参与度不高,属于“沉默的大多数”,因此电视曾被称作“的盒子”,而观众则是“沙发土豆”。可是,现代科技发展的事实却让这位媒介大师大跌眼镜,越来越多的电视媒体在打造媒介和观众之间的互动平台,引导受众运用亲身参与、手机短信、有线电视乃至电话、邮件等方式实现彼此之间的互动式双向交流。今天的青少年更是看中电视节目的参与和互动,也就是说他们会关注那些有他们参与成分的电视节目,这种参与和互动常常导致青少年长期沉迷于电视,性格孤僻冷漠,社会活动减少,亲情友情淡薄,用与电视的互动代替了与同龄人的沟通、与家长的交流。

据调查发现,目前30%的青少年每周有3个小时左右的时间用于看电视,而电视作为一种大众媒介,其本身并无善恶。学校和家庭要注重对青少年收看电视的调节和引导,应鼓励青少年加强阅读,积极参与同龄人之间的交往,防止他们沉迷于电视,无节制地延长花费在电视机前的时间。对那些无益于青少年成长的电视节目,家长应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指导他们合理有效地利用电视资源获取知识和信息,以健康成长。

社交媒体对青少年的利与弊范文6

关键词:引导 学生 上网 培养 网络素养

网上的信息资源丰富多彩,自诞生之日至今,就以前所未有的影响力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从而影响了我们的思维方式。记得一个教育家曾说过:“网络改变了这个时代”。网络可以提供给每一个入网的人任意索取资源,它在提供给我们无限方便的同时也带给了我们一系列的问题。“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网上的信息良莠不齐,不是每个人都能正确的从网络上获得对自己发展有利的信息,特别是青少年学生,心理还没完全成熟,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因此,引导学生正确上网,培养学生良好的网络素养成了计算机科任教师的首要教学任务。

一、我们要让学生清楚认识网络的利弊,学会筛选信息,引导学生正确上网

网络是一个平台,一个可以给网民们任意交流的好平台,学生通过这个平台,可以提高自己与人的交流能力,扩大自己的交友圈,接触到各种不同层次的人,从而增长了知识;网络是一种工具,一个可以让人获得知识的学习工具,学生通过这个工具,可以查询到自己所需的知识,通过自己的思考,更可以获取新的知识。这些都是网络带给我们有利的方面。

那网络的弊在哪儿呢?有人用“肉鸡理论”来讽刺网络上迅速发展的诸多网站,吃过肉鸡吗?这种鸡生长可快了,可是味道却欠佳,用肉鸡来形容网站就是意指其生产之快,造成其内容的参差[1],网上蕴含丰富知识的同时也充斥着暴力、黄色、虚拟的元素,这些元素不时地冲击着学生的意志力,每个学生的自控能力都不同,在冲击下也表现出极大的差异。意志薄弱、自控能力差的同学在受到这些元素的冲击下,容易做出有违背社会公德的事,严重的更有可能做出违法违纪的事。在上个世纪末,美国南部一间校园里就曾发生过一出事关网络造成的惨案,两个不到七岁男童的模仿电子游戏《V2战士》,按游戏里面的角色把自己全副武装起来,携枪闯入教室,对在场的教师、学生进行扫射!当这两名超低龄的罪犯在受审时,他们说:“下盘游戏一开始,他们还会活过来的!”[2]。

青少年学生正处于成长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正在形成阶段,心理还没完全成熟,自我判断能力还是比较欠缺,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从而形成不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如曾风靡一时的偷菜游戏,在某城市小区楼房顶层,一户人家种了些新鲜的果蔬,一个少年看到了成熟的果子,就动手摘了起来,完全不顾主人家投来的异样眼光,因为在这少年的眼里,“偷”是正常的行为,可以公开在大众的目光之下。这个网络的虚拟游戏影响了他的价值观,扭曲了他对“偷”的定义!当人们认为“偷”不再是偷,“抢”不再是抢,那社会将会变成怎样?作为计算机教师,我们可以针对由网络造成的各类事件,跟同学们展开讨论,让同学们畅所欲言,发表自己心中的见解及观点。在交流的过程中,让学生从中懂得判断网络信息的利弊,过滤对自己不利的信息,对于黄色的网站、过分渲染暴力的游戏,我们要学会分析和鉴别,学会筛选信息,从而引导学生正确上网,避免掉入毁掉自己美好青春的“陷阱”。

二、通过多方渠道培养学生良好的网络素养

素养即素质与教养,是形容一个人的行为道德的词语。网络素养,指的是人的基本素养中的应具备的网络素质及道德规范,未成年人也应具备的网络信息辨别能力和网络规范及道德修养等知识[3]。总而言之,网络素养体现的是人们从网络上能否获益的一种能力。

2010年全国两会上15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案,大力加强未成人网络素养教育,积极推动网络素养教育进学校,进课堂,把网络素养教育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教学内容,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的网络应用能力和网络道德规范[4]。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网络素养?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渠道去进行:

1、社会方面

通过法律条例加强对网吧的监管,使其合法经营,杜绝未成人进入网吧等现象。倡导全社会的网络文明,营造全社会的良好网络环境,进一步提高网站经营者社会责任心和商业道德[5]。为了盈利,有些网站经营的内容危害了青少年身心的健康成长。不久前,一种新型冒称保健品在网上叫卖,河南郑州一名学生为减轻压力,购买服用后成瘾,并出现精神异常的现象,母亲察觉后向公安部门求助,才揭发了此案。此人的商业道德不亚于“三聚氰胺”、“塑化剂”的制造者!为了个人利益,竟视他人生命于不顾!

另外,公众媒体应加大力度宣传优秀的网站,树立好的网站的形象,而不要只是一味的报道不好的网站,让孩子们只知道什么网站不好,却不知什么网站是好的。在日常新闻报道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种现象,就是媒体对网络的负面新闻的大幅报道,某某上网成瘾,上网过度劳累猝死等。众所周知,网络带给我们的不仅仅只是祸害,它蕴含的丰富资源是我们学习的“良师益友”,我们要正视它利弊的矛盾性。过度的网络负面报道只会让未接触过网络的学生望而却步,从而失去网络中的“良师益友”。所以,媒体宣传时应做到去除糟粕,取其精华。

2、学校方面

为适应网络社会的需求,学校应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教学体制,如将单调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教师教学为辅的教学模式。在计算机教学上,多引导学生通过网络解决学习的问题,以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如笔者在WORD图文混排的练习中,让学生自己动手,在网上搜索出多样的效果图,认真观察,确定自己作业的主题,并在网络上搜索有关主题的资源,如文字、图片等来完成自己的作业。让学生带着任务的方式上网,目的性明确,那学生就不会在网上随意“游荡”了,也培养了他们借助网络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网络素养,学校须将其融入到日常的德育工作中去,在现实中拥有的良好品质,同样也适用于网络。

培养学生的网络素养,学校还必须注重进一步提高计算机教师的网路素养,使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处处起到表率的作用,让学生找到学习的榜样。

3、家庭方面

家庭要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和睦的家庭对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有必然的联系。家长也应学会使用网络,亲身体会网络的实用,才能在对孩子的上网方面进行管教与指导。有些家长买了电脑回来却对电脑一无所知,对网络更是一窍不通,只是通过媒体报道知道上网会成瘾,网络尤如虎口等,所以对孩子上网严加看管。当今,孩子的成长已脱离不开网络,家长加强自身的网络知识、上网技能,既能享受与孩子一起在网络冲浪的乐趣,也可以引导孩子吸取网上有利的信息。

有些家长认为网上的游戏都是无益的玩意,孩子求学阶段玩游戏就是丧志,其实这些都是片面的看法,笔者初次接触电脑,就是通过游戏来熟悉键位的,这种方式能增加学习者的兴趣,将枯燥乏味的内容变得趣味生动,从而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更容易掌握实操的能力,达到了学习的目标。所以,家长需懂得分析游戏对孩子的作用,只要孩子不过度沉迷,适度玩下游戏还是可以的,这样也可以让孩子跟同伴间有共同感兴趣的话题,避免造成孩子孤僻的性格。

4、学生方面

青少年学生年龄小,自控能力弱,很难抵挡网络多姿多彩的诱惑,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消耗在网上,荒废了学业。要避免成为“网虫”,就需增强自身的自控能力,学会自律,争当网络的主人,不做网络的奴隶。为防过度沉迷网络,可以多参加学校组织的有意义的活动,多与身边的人进行交流,培养广泛的兴趣。网络仅仅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而非全部。

网络改变了时代,在这个时代里,网络与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紧密相关,我们离不开网络。青少年时期是人生一个最为关键的时期,作为社会未来的主人翁,青少年学生必须懂得辨别网络的利弊,学会筛选信息,正确上网,培养良好的网络素养,在网络时代里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1][2]周宛润.网络时代的48个关键词[M].上海:三联书店.2000.12.第1版

社交媒体对青少年的利与弊范文7

关键词:

青少年 微博阅读 使用状况 影响

一、微博阅读已成趋势

相关报告指出,截至2011年12月月底,中国网民规模突破5亿,微博用户数达到2.5亿,目前有近半数网民在使用,比例达48.7%。近年来,微博等新兴互联网应用平台成为网民重要的信息获取渠道。微博较上一年年底增长了296.0%,网民使用率为48.7%,微博阅读趋势与手机的使用,已构成相得益彰的彼此关系:首先,专家准确地抓住了两者之间最重要的关联点,即手机更能体现微博内容的即时性特点。相对电脑来说,大部分人的手机都是随身携带,这使得人们可随时随地了解最新发生的事情;其次,手机微博更能发挥微博应用的自媒体优势。微博创新的“关注”机制,不仅使得每个用户都成为一个传播中心,更提升了普通用户使用微博的“黏性”。具有特色的原创内容是能够吸引更多人关注的关键,比如即兴拍摄的图片、视频等,而手机在即兴原创内容方面的能力远远高于电脑;第三,最多70个汉字的篇幅,降低了屏幕大小给微博体验带来的影响。相对于电脑来说,手机微博的使用并没有给用户带来不友好的阅读体验,相反,随着客户端开发水平的提高,手机微博体验甚至高于电脑微博使用体验。[1]毫无疑问,微博阅读已成趋势。

历年的互联网报告的一个数据始终不变,即10到20岁和20到30岁的网民的比例一直维持在网民总数的六七成,假如加上35岁以下的人群,青少年无疑是中国网民的主体,因此,互联网报告所显示的网络阅读趋势,其实也就真实地反映了当下青少年的阅读趋势,微博阅读概莫能外。假如考虑到手机使用人群的年龄越来越低,以及“农二代”人群手机使用数量的高度增长,那么,微博阅读研究的意义不但有增无减,且意义非凡,其涉及问题的广泛度和深刻度不容忽视。

李开复曾在其个人的新浪微博中关于微博使用情况的小调查,[2]相关数据可作参考,因为他的高人气能够保证调查数据的来源充足且具有参考价值。

由文后图1可见,共有10 492人参与这一项调查,而18岁以上、28岁以下的人群,即“80后”“90后”青少年人群使用微博的频率最高。

二、微博平台的使用情况

为近距离地接触互联网使用人群,笔者针对青少年进行了一次微博专题问卷调查。

1. 微博凭借其方便互动、高效迅速、极具爆炸性的特点逐渐成为青少年网络阅读的新兴方式,也成为其娱乐及打发时间的途径。问卷结果显示,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微博的人数占到了总数的92.24%。在平时的阅读来源中,微博所占的分量也不容小觑,分量较多的占55.17%,几乎全部的占10.34%,比重合计为65.51%。由此可见,微博阅读凭借其方便互动、高效迅速、极具爆炸性等特点逐渐成为青少年网络阅读的新兴方式,也成为他们娱乐及打发时间的途径。

2. 微博平台是青少年现实中朋友圈的延伸,微博阅读主要集中在对朋友、身边事和日常事的关注上,微博交往平民化。调查数据显示,将朋友作为关注对象的高达90.41%;其次是对休闲类的关注,占64.38%;再次是知识类信息,占60.27%;名人、明星和新闻类分别为59.59%和58.22;老师、亲人占48.63%;此外还有8.22%的人关注其他。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可见关注朋友的微博是绝大部分青少年的首选,说明了微博对于青少年来说,是现实中朋友圈的延伸。对朋友、休闲类和知识类的较多关注说明微博交往仍是以关注身边事和日常事为主。微博上传的随时随地,使资讯更为广泛,消息更为即时,并且使微博交往平民化。

3. 青少年乐于通过微博阅读在个人社交页面个人或集体性信息,寻求自我认识和人文关怀。图2中,青少年在微博阅读中进行原创和互动,同样对日常生活和身边人事比较关注,并乐于把内容留在个人微博上;作为处在求知阶段的青少年,对生活等小知识的吸收以及和朋友的生活情况互动比较多,这也反映了青少年乐于通过微博阅读在个人社交页面个人或集体性信息,寻求自我认识和人文关怀。社会新闻则在引导公众舆论上具有一定影响,青少年对热点新闻的关注度高,但相比心情短语、日常生活和休闲类话题,他们一般不会过多通过转载新闻进行评论,可能一般是在相关新闻所在的微博界面进行互动。

4. 图片成为青少年在微博阅读中最受欢迎的内容。从最吸引青少年阅读的形式数据分析,图片内容最吸引青少年,占76.72%;其次是文字内容,占62.07%;再次是视频内容,占59.48%,漫画、其他网页链接吸引度相对较低。调查中发现,青少年在微博上进行网络阅读过程中存在较为明显的读图现象,而对于微博上的文字内容、视频则需求较为平衡。图片普遍直观、色彩斑斓,具有迅速抓住读者眼球的效力,无疑成为最受青少年欢迎的微博阅读内容。

5. 青少年普遍意识到微博上的信息对自身已形成影响,同时对微博信息具有一定认知和选择。从微博内容影响的大小数据分析,认为微博影响较大的占43.97%,影响很大的占10.34%,总计54.31%,超过一半;认为影响较小的占36.21%,剩下小比例的认为没有影响或者不清楚。通过数据可发现,青少年普遍意识到微博信息内容对自身已形成影响,说明青少年进行微博阅读,在经意与不经意之中摄取微博信息,同时又在有意识地处理和吸收着这些信息,可见青少年对微博信息具有一定认知和选择。

6. 一定程度上,微博实名制应会使现有社交互动局面有所改变,从而影响青少年网络阅读现状。如果微博实名制,从调查青少年的做法数据看,46.15%的人表示仍会转发、评论别人微博,且会发表原创微博;而16.24%的人表示只转发而不评论,也不发表原创微博;而只关注别人、不转发微博、不评论别人微博、也不发表原创微博的占27.35%;另有10.26%的人表示如果微博实名制将不再玩微博。[3]

三、微博流行影响青少年阅读

1. 阅读的“碎片化”。微博的神奇和奥妙处可能就在140个字的限制上。它不但节约了写作的时间成本,方便了现代人的写作,满足了他们自由发表言论的诉求,且降低了民众表达意愿的门槛,草根民众乃至弱势群体都能在网络上发出自己的声音。当年Twitter创始人之一杰克・多尔西提出关于微博的想法时,他希望微博也能有一个每条的字数限制,以便通过短信发送。同时他也希望微博所承载的信息量能够比一般的短信大。为给发送者的名字留出20个字符的空间,杰克为Twitter规定,每条不能超过140个字符。这个看似武断又有无穷趣味的规则,居然为中文的微博提供了发展契机。在英语等西方语言里,140个字符其实只不过能容纳二三十个单词,也就是一两个短句。但在中文里,140个汉字可表达的意思,要远远多于140个英文字符所能承载的信息量。有了这140个字的限制,中文微博用户可随时随地写微博、读微博、聊微博,微博的转发和阅读被大大提速。于是,每一位网民的微博空间中,他或她同时关注着无数个写作对象,写作者不同主题、不同方式的表达,在同一时间不间断地得以呈现。你的阅读在不断翻新的140个字的条目中跳跃着,即使选择单一话题的微博进行阅读,由于发言者身份的庞杂,微博内容的多变,也是大幅度的跳跃状况,你的阅读方式自然也随之跳跃。还有随意翻阅微博中的跟帖,你的思维也是跳跃的,随时中断,又随时对接,没有循序渐进的规律,没有事先制订的计划,信马由缰,漫步原野,这种阅读状态恰恰是微博阅读的主流状态。需要追问的是,这种“跳跃性阅读”的“碎片化”结果,会给予网络具有天然亲切感的青少年带来一些怎样的改变? 其利弊如何评估?

2. 阅读的“多媒介化”。关于此点,问卷调查中已有涉及,比如微博中最常见的图片,如果你期望引起网民更多的关注,配图是最快捷的方法之一。还有视频,音乐和类似电影电视的画面会使得你的微博展开更大的叙事空间,并具有更大的叙述功能。多个媒介元素功能的叠加,显然形成了1加1大于2的整体效应。比如,青少年喜欢将自己制作拍摄的DV短片在微博上,与他人分享。这种DIY式的表达创作,丰富了微博阅读的媒介因素,使得真正的多媒体阅读成为现实。但由此带来的“图像化”趋势又在多大程度上消解文字的深度魅力呢?

3. 阅读的“广场化”。网络上曾有人把日记、博客和微博比喻为“自己的臭袜子”――传统的写日记是“自己的袜子自己闻”,写博客是在家门口贴一通知:“我家有臭袜子,欢迎你来闻”,而微博则是“每一个人拿着他的臭袜子到大广场上去,大家互相闻”。此话可谓话糙理不糙,它其实也一语中的,揭示了不同写作方式的特点。同理,相应的阅读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在传统的阅读方式中,“私人性”显而易见,不少人津津乐道的是通过阅读,如何与文本或作者建立起一种私密的单独的沟通关系:当你手捧一本小说时,你是在和作家创作的作品对话,你的喜怒哀乐连接着作品的世界,你的内心与作家直接对接,交流在悄然进行,别人无法介入,你的阅读世界是一个近于封闭的独立空间。博客的写作开始面对网络敞开,但还有一道大门。但微博却是真正的“广场式写作”,家门被拆除了,私密被曝光了,独立被公共空间替代了,所以阅读与写作一样是阳光普照的,是具有公共性的。 因此,你的微博阅读随时随地在互动中,你在看别人的同时,也在成为他人的风景。阅读过程中的他人影响指数会不断增长,社区意见领袖的影响力无形中左右着你,“羊群效应”“蝴蝶效应”都可能左右我们的阅读。我们身处广场,“公共性”已替代了“私密性”,因此也会放弃阅读中的“独立性”吗?传统阅读的“慢深重”就会被网络阅读的“轻浅快”取而代之吗?

总之,只要你进入微博,就难免受到影响。就笔者自己的感受而言,即便作为一个职业读者,一个依赖纸介文本进行阅读和写作的研究人员,也正在受到或明显或潜在的影响。比如,自从写了微博,笔者看报纸的时间越来越少,纸介阅(下转第105页)(上接第90页)读的时间正在慢慢地被微博挤占。还有一个麻烦,就是这种“碎片化的阅读”加剧了对很多大的文章都只看标题了,细读正在被一目十行的跳跃所替代。这种碎片化的阅读会不会造成信息的饼越摊越大越摊越薄的现象?会不会失去信息接受的一种深度?这种大量的不断变换的信息,会给我们带来一种“跳跃性阅读”的习惯,同时可能也会造成“阅读碎片化”的后果。微博利弊可能也是“硬币的两面”,是利弊各半,还是有所比重?从目前发展态势看,微博可关注也可被关注的形式,依然在相当程度上满足了青少年随心所欲“看”他人的欲望,以及期望“被关注”的强烈诉求。根据数据初步估计,在一定程度上,微博实名制应会使现有社交互动局面有所改变,但群众的从众心理等其他影响因素到底会起到什么作用?微博实名制后会出现怎样的景观仍然有待观察。可见,随着微博的演变和发展,研究远远没有深入,仅仅是一个小小的开端,但一个结论是明确的,即微博的流行将深刻地影响当代青少年的阅读方式。

参考文献:

[1] CNNIC.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R].2012-01-16.

[2] 李开复.新浪微博[EB/OL].http:///kaifulee.

社交媒体对青少年的利与弊范文8

回溯近百年中国社会发展的轨迹,有两个重要的历史时期是不能不提起的,这就是20世纪初期以思想启蒙为先导的“”和20世纪后期以改革开放为动因的中国当代社会的转型。在这两个关键性的历史时期,新闻媒体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在其中扮演时代先锋角色的,又大都是风华正茂的青年人。他们因媒体而聚合,利用媒体传播先进思想,并且直接推动了媒体的更新与变革。

1919年的“”是我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反帝爱国运动,青年知识分子成为了这场运动的主力军。早在“”之前的1915年,留日归来的陈独秀就在上海创办了《新青年》杂志,由此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新青年》迁址北京(北京大学)后,更是汇聚了一大批青年知识分子,包括胡适、刘半农、钱玄同、鲁迅、周作人、等等,当时他们都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在他们的“公同担任”下,《新青年》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向着封建主义的旧思想、旧文化发起猛烈地进攻,唤起了一代青年的觉醒,不但为“”作了舆论上的准备,也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扫清了道路。

“”爆发以后,面对帝国主义、军阀政府的压制,各地青年纷纷组织政治性团体,创办报刊,进行革命的宣传鼓动。在北京,除了陈独秀、创办的《每周评论》(1918年12月22日创刊)继续出版外,还有少年中国学会发行的《少年中国》和《少年世界》;北京俄文专修馆瞿秋白等人创办的《新社会》旬刊;北京高等师范附属中学少年学会出版的《少年》半月刊等。在学生运动十分活跃的湖南,有主编的湖南学生联合会机关报《湘江评论》,此外还有湘雅医专创办的《新湖南》、周南女校出版的《女界钟》等。其他地方也有不少青年团体创办的报刊,影响比较大的有在天津主持创办的《天津学生联合会报》、《觉悟》月刊;恽代英、林育南等人在武汉主持的《武汉星期评论》、《学生周刊》;浙江的《双十》周刊、《浙江新潮》、《钱江评论》;四川的《星期日》周刊、《四川学生潮》等等。据说当时这类报刊达500余种,数量之多为历史罕见。

新青年报刊的大量涌现,还直接推动了报界的变革。这一时期,政治评论和学术讨论普遍展开,民主气息渐浓;副刊一改先前的消闲性质,成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的园地;白话文和新式标点符号广泛应用,报刊文体一改从前;新闻体裁日趋多样化,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总之,五四时期的青年知识分子不但利用报刊进行思想启蒙,发挥了社会舆论先导作用,还对中国新闻业的发展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

半个多世纪后的七八十年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近30年之后,中国又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伴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我国开始了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轨,社会政治、经济以及人民生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两次对外开放,都是睁开眼睛看世界,都是从国外引入先进的东西,不同的是,前一次是吸收国外先进的思想、文化,以开启民智;后一次则是吸收国外的资金、技术及先进的管理经验,以增强国家实力。而在后一个历史转折时期,媒介同样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高考制度的全面恢复,一大批接受了高等教育,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现代观念和开拓精神的青年人补充到新闻从业者的队伍中来,成为它的有生力量。配合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的实施,他们充分发挥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破除旧观念,提倡新观念;针砭时弊,进行舆论监督;讴歌时代英雄,树立良好的道德风范,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更有许多年轻记者不畏艰辛,勇于接受挑战,或随团进行艰苦卓绝的实地采访(如南极考察),或进入前线报道战况消息(如伊拉克战争的报道),留下了许多珍贵的足迹和感人至深的作品。在此过程中,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青年记者群体。

也正是在改革开放后的一二十年,随着传播科技的不断更新,大众传媒也日新月异地发展起来。报纸、杂志、广播自不待说,电视也逐渐普及,成为受众获取信息的强势媒体。这个集音画于一体的电子传媒为年轻人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一大批年轻的主持人、制片人、策划人、编辑、记者脱颖而出,成为时代的骄子。20世纪末期,在信息全球传播的背景下,互联网异军突起,IT行业也成为国内最具发展潜力的行业。而在互联网与IT行业中,起主导作用的无疑是青年人。高速、宽带、智能化――他们推动互联网技术不断升级,如今又引领它大步走向Web2.0时代。而以Web2.0为特征的博客、SNS、RSS、分类信息、P2P等,将促使互联网进一步朝着个性化、交互式传播的方向发展并使之进入更新的应用领域。

社交媒体对青少年的利与弊范文9

高等教育如何真正培养人、塑造人让人更优秀,是久论不衰的话题。教育理念的颠覆性突破和创新,给学生更充分地自由选择,也提供了在擅长学科内施展才能的机会。大学路上,相比改善硬件条件,理念革新更有助于教育发展,有助于为社会源源不断地输送各方面创新人才。大学之路上有创新为伴,个人才更为完整。创新于大学教育、于求知个体而言都是无止境的追寻,作为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的主战场,大学更要以实际行动担起培养创新人才的使命,厚植创新的理念,把创新意识落细落实在行动中,大学之路才能行稳致远。(何张楠)

上名校不等于接受“高标准”教育

随着社会经济与科学水平的不断进步,人们愈来愈信奉“知识改变命运”,家长们为使孩子读名校而不惜一切代价。诚然,良好的教育水平和教学环境可以使学生更开阔眼界,拓宽知识领域,甚至成为顶尖人才、社会精英。然而,“以分数论英雄”的考试制度,往往使老师、家长、甚至学生本人本末倒置,过于注重知识教育而忽略了道德及心理健康教育。在丰富知识水平的同时,培育良好的道德素质和健康的心理,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些都应该是“高标准”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要成才先成人。作为家长,让孩子读名校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万万不可忽略了道德教育。

(白 冰)

治理考试作弊须从中小学生抓起

一直以来,各类考试作为检验学习效果和甄别选拔人才的重要手段,受到社会大众的高度关注。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考试作弊问题俨然成为了社会怪胎,在各类考试中悄然滋长。考试舞弊,是对社会公平正义的公然践踏,是一个极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有必要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要彻底治理考试作弊,就必须从中小学抓起。一方面要通过耐心细致地教育,告诉广大中小学生,作弊是有失诚信的做法,必须坚决摒弃。另一方面也应该通过制度建设,特别是通过建立完善中小学生在校诚信制度和信用体系,强化学生的诚信意识。(江 文)

校服太美遭抵制

新学期,校服再次成为大家关注的话题。据媒体报道,虽然“校服新政”出台已有一年,但一些中小学依旧按兵不动,部分学校虽率先推出新款校服,却仍遭不少“差评”。一些地方的家长则担心,引入的新式校服中男装太帅、女装太美,反而可能引发早恋,因此强力抵制。

(薛红伟/绘)

学生证难辨真假学生

十一黄金周期间,有许多人使用从网上购买的假学生证进入景区游玩,景区售票、检票的相关工作人员很难分辨出学生证的真假,网上买来的假学生证屡屡“蒙混过关”。对此,有景区工作人员呼吁,学生证应有全国统一的防伪标识。

(薛红伟/绘)

有钱竟成迟到的理由

有媒体近日报道,周末上培训课,一个迟到的3岁小女孩为了进教室,两次说“我有钱”,这让同样带孩子上培训课的郑女士很惊讶,但老师却说已司空见惯,几乎每个月都会有小孩子这样说。专家表示,3岁小孩自己还没有正确的金钱观,一些家长如任孩子自由发展,会酿成严重后果,需要给予正确引导。

(陶小莫/绘)

重视“丧文化”背后的真问题

在网络社交平台上,一种以自嘲、颓废、麻木生活方式为特征的“丧文化”正在部分青年群体中流行,这种现象不能不重视,但是也不能轻易做出“年轻一代的理想主义情怀已经阵亡”的结论,青少年“未老先颓”的心态背后总有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障碍短板,以至于他们失去目标和希望,陷入颓废和绝望的泥沼。“丧文化”大行其道,固然是转型社会期间多重问题叠加交织的深刻反映,但绝不意味着我们失去了一切选择的可能。重视背后的真问题,正视这种现象流行的社会语境,才是最需要我们反思的。

(张 璐)

职业院校学生实习不能成为一本糊涂账

职业技术院校学生,是现代企业运营中不可缺少的中坚力量。职业技术教育,也必然需要学生的学习做到理论学习和技术学习并重,以便适应现代产业生产的实际需要。然而,一个关键问题是,职技生的实习应该怎样才能既提高职技生实际操作能力,适应未来产业发展需要,又能保障职技生的基本权益。推进高职院校长远发展,离不开教学与相关产业的深度有机结合。但前提是规范学生实习过程,保障学生合法权益,避免学校成为“廉价劳动力的中介”。同时要也避免高职院校拿实习代替教学,从而真正让学生学有所成,以成为理论熟稔、技术娴熟的有用人才。(张 立)

“学霸专座”是变相占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