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生命科学的魅力集锦9篇

时间:2023-10-29 09:52:31

生命科学的魅力

生命科学的魅力范文1

【关键词】学校文化 生命自觉 魅力校园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2A-0053-03

南宁市奥园小学没有悠久的历史,也没有华美的外饰,更没有辉煌的成绩。学校启用于2013年9月,三年来,在南宁市经开区管委会、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与帮助下,经过全体师生的努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已步入良性轨道,以纯正的校风、优美的环境、先进的管理、扎实的教学影响和培育莘莘学子。

学校围绕“让儿童的世界充满魅力”的教育理想,践行“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的办学理念,把学校办成品位高雅的书香校园、教师专业成长的精神家园、学生学习求知的智慧乐园与强身健体的运动奥园。为使学校持续发展,我们始终追寻教育梦想,探寻教育真谛,由此走出了一条“育生命自觉,创魅力校园”的学校文化建设之路。

一、打造锐意创新的魅力团队

(一)首抓师德师风建设

我校结合南宁市教育局工作精神,开展师德师风系列教育活动,倡导“敬业乐教、博学善导”的教风,开展“魅力育人先进团队”评比活动,用以扬正气,立新风,求合作,谋发展,营造思想健康、积极向上、合作竞争的校园文化,人人自觉形成“奥小是我家,发展靠大家”的共识。

(二)强化学校管理团队的服务意识

全体行政人员团结一心,通力合作,时刻牢记“学校管理,师生为本”的服务宗旨,思师生之所虑,急师生之所需,以真诚的心态对待人,以公正的态度看待人,以宽厚的胸怀理解人,用人格的魅力感染人,用渊博的学识引导人,用充沛的精力带动人,用踏实的作风影响人,努力把我校中层管理队伍建设成一个讲奉献、淡名利、重大局的充满朝气的魅力管理团队。

(三)重抓教师专业发展

我校教师队伍年轻化,其中33%的教师刚大学毕业不久,31%的教师为高中、初中教师甚至教师以外行业人士公考进校,大部分教师缺乏小学教育教学经验。面对这样的情况,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技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成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我校从最基本的备课、上课、作业批改与辅导等常规教学管理工作开始,采用“先行课”的集备方式备课,组织多种形式的示范课,开展“一对一”的帮扶活动。将说课、评课、朗诵等教师基本功训练常态化,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比赛、读书活动、沙龙研讨等行之有效的活动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享、经验共享、教学方法共享等,建立一支有终身学习理念、善于行动研究、学会教学反思、做到同伴互助、有着专业引领、能做课题研究的可持续发展教师队伍。

同时,我们通过专业培训、外出学习、网络平台交流、自我研修等多种形式,定期聘请各学科专家进校进行专业教学理论、教学技能等主题培训活动。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外出观摩,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经验,使得我们的教师队伍更有活力、课堂教学更有效率、学生发展更有潜力。

二、丰富文化内涵,彰显魅力德育

德育是智育的前提,学生的学习能力不仅体现在学业上,更体现在生活中。学校依据实际情况与学生成长的需要,引导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与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开展系列体验式德育活动。

(一)让每个主题德育活动都充满灵动感

学校充分利用节假日、少先队活动等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如“我的活动我参与”“我的旗台我做主”“我的农场我播种”等活动,以晨会、课程、传统节日、主题班队课、劳动体验等形式,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起学生对自我的生命自觉,点燃教师教育火花,创新德育模式,让育人更“生态”。

(二)让每个专题教学活动都乐开怀

学校定期开展学科活动月,在语文活动月开展每日诵读一首经典诗词、听写词语比赛、背书比赛等活动,让学生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领略到祖国文化的魅力;在英语活动月开展英语歌谣比赛、制作圣诞贺卡比赛、圣诞Party等活动,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活动中感受英语的魅力,了解西方文化;在数学活动月开展数学智慧乐园、计算、实际解决问题等活动,通过说、唱、玩、跳、演、画、书等方式,使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感受数学学科的魅力,提高学习质量。

(三)让每项礼仪教育都有效

学校从“走好路、写好字、唱好歌、扫好地、排好队、做好操”等小事做起,以“开笔礼”“小脚丫”“轻声慢行”、师生约定、有序路队、“向阳花开”擂台等体验活动为突破口,教育和引导学生做一名“德馨学实、阳光智慧”的魅力少年。

(四)让每个家庭资源共享

学校加大家长W校建设力度,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学校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从学生的终身发展出发,引导家长正确而又有效地开展家庭教育,从而赢得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理解与支持,有效推动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有效整合学校、家庭与社会的资源,形成教育合力。

(五)让每位班主任做到润物细无声

良好的班风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我校班主任队伍非常年轻,我们把工作重点放在班主任班级管理培训上,常态化地开展与专家面对面的班主任理论学习、校内交流、组内研讨、班内实践、走出去拓宽视野等活动,切实抓好青年班主任班级常规管理工作,要求每位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都能做到润物细无声。

(六)让每个演练都入心

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孝敬教育等活动常规化、日常化,时时讲安全,处处有平安,周周有教育,月月有演练。如开展“消防安全”“防恐防暴”“防拐防骗”“应急疏散”等安全演练,做到专项活动精练有效,专项技能掌握牢固,从根本上提高教师、学生、家长的安全、健康意识,共同提高师生应急避险等能力。

三、教研相长,提高教学质量

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师专业能力、技能和素质,破解我校面临的师资队伍结构困境,我校主要从规范教学常规管理、扎实开展课题研究等方面着手,教研相长,提高教学质量。

(一)规范教学常规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1.制定“人本化”教学管理制度,制定“人本化”的学校业务素质规范标准,建立健全教师考核评价体系,为教师创造一个超越昨天的工作环境。教师要成长,离不开目标的引领。学校做好引领示范工作,教师个人做好成长规划,明确奋斗目标及努力方向,引导每一位教师不断前行和自我完善。

2.构建“魅力”课堂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要求教师具备过硬的业务素质和教学技能,关键点在于教师的课堂教学,因此,我校把教师的课堂教学作为主阵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创建“三课制”:新进教师亮相课、青年教师展能课、资深教师示范课。将“三课制”常态化、制度化,结合学科特点,进行魅力课堂范式的研究,通过示范引领课、课堂大比武、先行课等教学活动,构建学生喜欢的高质量魅力课堂。

3.扎实开展教研组研讨活动

一是创新“先行课”的集备方式,精心备好、上好每一节课,扎实开展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二是研新课程标准,聘请专家进行新课程标准专题讲座,开展教研组集体研读新课程标准活动,然后自我内化,达到“人人会背新课标,人人会用新课标”的目标,按新课程标准要求指导教学。三是要学会学习,做有心人,努力提高教研活动效率。要求教师注意搜集个人在教学中常遇到的典型问题,在学科教研会上组织教师开展研究、探讨活动。通过教研会议这一平台,教师将本人平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有明显成效的做法分享,以集体的智慧提高教科研活动的整体水平。

(二)扎实开展课题研究,提高学校办学品位

1.树立“问题即课题”的意识。着眼于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困惑,问题即课题,做到研究一个课题,解决一个问题,为全面提高教师课题研究能力和教学质量打下扎实的基础,以研促教。

2.扎实开展已有的课题研究活动。学校认真组织开展已有课题的实验研究工作,把课题研究融入教育教学工作,在实践活动中开展研究活动。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各教研组长通力协助,为教师的课题研究搭建平台。

3.认真组织教师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教学反思、教学随笔。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论文评比、教学随笔评比、教育教学经验分享等活动,激发教师写作兴趣,鼓励教师积累素材。

(三)推进魅力课程建设,打造特色品牌

1.魅力体艺

推进魅力体艺特色课程,实施体艺“2+1”项目。为此,我校在认真扎实上好每一节体艺课的基础上,开展好“小主播”、舞蹈、合唱、古筝兴趣小组活动,增设“兰亭序”书法班,开展“大课间”活动,扩大学生选择课程自利,朝着“让每一名学生都有两项体育技能、一项艺术特长”的目标努力。开展多姿多彩的体艺活动,创设魅力张扬的平台。每学期创办一次主题体艺实践活动,展示体艺成果,实现“人人享有艺术,人人拥有健康”的体艺培养目标。

2.魅力书法

书法教学课程化。利用现有教学资源,坚持做到“每天一写”“每月一赛”相结合,引导孩子“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在写字训练中领悟做人真谛。所有老师齐抓共管,所有学科的书面作业都要督促学生写好规范汉字,把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落到实处。

3.魅力晨诵

编制校本晨诵内容,制作课件,每天早晨让学生诵读经典美文,以此开启学生新一天的学习生活,以经典文化熏陶学生。

所有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利用教师、社区与家长资源,打造能胜任特色课程教学的教师团队。通过多元的课程与评价,让学生拥有自己的精彩。

四、氛围营造,文化浸润

学校文化是学校校长、教师和学生所具有和共享的信念、价值观,这种信念、价值观是学校发展壮大的原动力。对学生影响最大、最长远的不是某一门学科、某一种知识,而是学校的文化,一种逐渐形成的思想品质、学习态度和行为习惯;对教师影响最大、最长远的不是某一项制度、某一种外在约束力,而是学校的文化,一种逐渐形成的价值理念、心智模式与行为方式。所以,我校以校园环境为载体,营造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校园氛围,滋养学生的心灵。

(一)营造具有“生命自觉”的校园环境氛围

要想凸显“育生命自觉,创魅力校园”的学校核心价值文化主题,让环境来说话、用环境滋养心灵是重要的一步。我校校园文化从班级文化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两方面进行打造。

1.班级文化建设

创建文明和谐的班级乐园,是我们的目标。每年十月是学校班级文化建设主题月,每次班级文化建设都会精彩纷呈,在老师、学生、家长共同建设下,带来一份份惊喜。人文班级、生态班级、文明班级和“会说话的班级”,正投射出“奥小人”的气韵与魅力。

2.校园文化建设

让学校每个角落充满魅力,以环境文化熏陶人,夯实育人物质基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引导教师、学生、家长共同主动参与校园文化建设,以“六个一”(即建设一面墙、一个花圃、一堵围墙、一个通道、一个井盖与一个农庄)为载体,把学校建设为品位高雅的花园。

(二)文化浸润生命,打造魅力人生

校园文化应为学生展现生动活泼、健康和谐的自由灵动天地,而且让他们的能力和人格在这个天地中得以提升。让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挖掘学生潜能、特长,不仅可以为学生展示自我、发展自我搭建平台,更能让学生深切地感受校园文化的内涵,提升自己的境界,以文化浸润生命,打造魅力人生。学校通过艺术节、英语节、体育节、读书节、语数英活动月、少先队活动、安全活动月等,营造高雅、文明、安全、和谐的校园文化。

(三)营造魅力“悦”读的书香校园

我校全方位做好“悦”读的服务工作,让书香在校园中飘荡,让生命在阅读中精彩,让学生发自内心喜欢阅读。

首先,建设开放性的图书馆、校园“魅力书吧”,全天候开放,学生可以随时到阅览室阅读。其次,每个教室都设有书橱,形成开放的班级图书角,学生课余随时阅读,班与班之间经常交换图书,营造一个随处有书阅读的氛围。再次,每年开展一次读书节,读书节上开展图书交换、阅读卡评比、读写比赛、手抄报比赛等活动。第四,开展“好书推荐”活动,引导学生在六年时间内阅读100本书,让经典美文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生命境界。最后,学校指导学生学会读书,每周安排一节阅读课,教学内容主要是阅读指导课、自由阅读课、读书汇报课等。此外,开展“每天三读”活动,每天早读课教师引领学生诵读经典美文,每天下午14:30为全体学生读读写写时间,每晚开展一次15分钟的亲子阅读。

没有奢华的装潢、生硬的警句、固化的装扮,只有理念的润泽、课程的灵动、真实的表达、生命的记忆,师生在此可以挥洒,可以对话,可以融入,可以亲近,学校成为师生共同生活的精神家园。

生命科学的魅力范文2

让学生在愉快的享受中接受教育,增长知识才华,这样的教育应该是最理想的教育,这样的教育能够实现教师们的教育理想,所以,本文就为什么要进行“魅力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在背景这个切口上进行了简单的分析梳理,希望能够让广大教育工作者看到“魅力课堂”的生机活力。

关键词:魅力课堂;教学策略;研究背景

“魅力课堂教学”是以教师的人格魅力、思想魅力、艺术魅力去影响和感染学生,以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为出发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学习活力为着力点,实现课堂教学的转型,从学生的问题和真实的状态出发确定课堂教学的起点,从学生的心理和精神需求出发决定课堂教学的内容与方式;实现对学生的评价的转变,评价是以学生生命成长为标准;促进教师角色的转变,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指挥者,教学活动的策划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生成长的领路人。促进学生的思维训练,培养学生质疑、批判、讨论、辩驳的思维习惯。通过教的方式、学的方式和评的方式的转变,实现“人”的解放,即学生的解放、教师的解放、学校的解放。

一、正本清源:回归生命的本源

我们应该知道,教育应面对两个世界,一个是科学的世界,一个是生活的世界。从理性出发,教育必然走向科学的世界;从生命出发,教育必然走向生活世界。生活是生命的基础和展开形式,离开了生活就没有生命生长的基础,所以教育的生活构建不是否定科学世界的教育价值,而是为科学世界寻找生命的根基,使科学世界成为学生自由发展的条件。正是基于此,教育的本质功能在于为受教育者生命价值的实现和精神的自我超越搭建多维的桥梁。

教育的意义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专业化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存在价值观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它赋予人以价值,并不断提高这种价值,使受教育者的生命更具有意义,更能为他人、为社会所接纳、所需要、所尊重。

毫无疑问,教育的主要阵地是学校,教学的主要场所是课堂。在过去很长时间里,课堂教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唯分数论大行其道,从而使教育偏离了以人为本的轨道和学以致用的本质,忽略了学生的综合素养的培养和整体素质的提升。把课堂教学的重心落到了“以考定学”“以考定教”“一考定成败”上来,从而忽视了教学在生命成长中的作用和价值。在课堂教学中难以体现“教学相长”的思想,难以落实“寓教于乐”的期望,也难以实现“因材施教”的理想。

回归生命的本源,让教育走向生活的世界。这是现代教育必然要面对的现实,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所以,实现课堂的彻底革命,改变教师的教学状态和学生学习状态,实现学习效益最大化。让学生勤学、会学、乐学、博学;让教师敬业、专业、勤业、乐业;使师生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和谐进步,全面发展,这是本课题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

二、返璞归真:回归教学的原点

当今的课堂教学,多了一些浮躁,少了一些深刻,多了一些表演,少了一些朴实,多了一些形式,少了一些内涵,是虽然好看但不中用的课,如何使课堂既好看,又实用,这就要求课堂教学返璞归真,回归原点,为生命的健康成长输血打气,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从而打造出真正意义的“魅力课堂”。

第一,要明确课堂教学的目标,即“五重四化”:重基础,重个性,重能力,重创新,重品德;课程合理化,教法科学化,管理人文化,手段现代化。

第二,“魅力课堂”应做到课堂教学中有三声,即笑声、赞扬声、惊叹声。我们知道:一个时代的竞争,是从孩子开始的。老师的心要与学生的心融在一起。优秀的老师应该要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课堂是学生进行人生实验,知识积累,经验交流的场所,所以老师应鼓励成为敢于创新、勇于创新,最终成为善于创新,乐于创新的人。课堂则应该成为融生本课堂、生态课堂、生成课堂和生活课堂于一体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灵动的课堂。

第三,要树立欢乐课堂观念:老师改变传统上课严厉、严肃的形象,要和善慈祥。为学生的学习营造出欢快愉悦的氛围,力争做到每节课都有学生发自内心深处的笑声(至少一次)。为教师精彩而笑,为教学情境设置而笑。师生之笑能舒缓紧张情绪,激发师生教学的积极心智,形成和谐的教学氛围。有笑声的课堂,师生关系和谐,学生注意力集中,学生学习参与度更高。学生只有在快乐中学习,学习才会更主动,接受知识才会更快,有笑声的课堂教学,教学效率会更高。

第四,要做到在课堂教学中,改变一味批评纠错的教育观念,课堂教学中要有赞美声。课堂是允许学生出错的地方,教师要允许学生出错,老师要用激励之声来促进学生使学生进入教学的积极兴奋状态。教师要对学生学习进步、学习创新和取得的成绩予以真诚地赞美,学生要对教师精湛教学技能赞美。这些赞美声催发师生学习进取精神,激发师生沉淀的潜力,提高师生的美感品味。这样的教学使教学的内涵更加丰富,师生教学更为融洽,教学效果会更好。

第五,教师有责任在课堂上不让学生产生“枯燥乏味恹恹欲睡的感觉”,让学生时时处于兴奋中,都有新鲜感,在教学中要有“惊讶声”。老师巧妙设置教学情境,充分挖掘教学内容,有惊讶之举,这样课堂教学中就有“惊讶之声”。好奇是孩子的天性,课堂教学要激发孩子的积极向上的情感,激发孩子的兴奋点,让他们发出发自内心的惊叹。这样的教学能够引导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启迪学生的创新意识,有惊讶声的课堂教学质量一定很高。

为此,教学回归原点,就是在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多一些实用价值,少一些花拳绣腿;多一些生活乐趣,少一些枯燥乏味;多一些民主和谐,少一些话语霸权,思想灌输;多一些原汁原味的朴素,少一些人为设计的痕迹;多一些自然的生成,少一些机械的模仿;总之,课堂原本是什么样,就什么样,该出错的出错,该出丑的出丑,该出彩的出彩。该出洋相的出洋相,不必刻意回避“缺陷”,不必过度美化“亮点”,从而,让课堂教学具有原生态的美,体现“遗憾艺术”的“遗憾”,能看到生命成长的轨迹,能体验生命完善的快乐,而不是让学习变得功利,让学习过程变成“摧残孩子身心”的苦差事。

三、革新除弊:直面n堂教学的现实

四川省广元外国语学校在实施“学议练悟”课堂教学改革中,已经经历了教案的编制、学习小组的建构;学科课型模式的建构;“学议练悟”教学法的研究,目前正在研究“学议练悟”四字教学法。在几年的研究中,虽然我们已经总结出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但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广外人进一步去探索、实践、研究和完善,主要有:

(一)认识不到位

第一,部分教师认为教学不能搞模式化,这样易于束缚教师的手足。第二,一些教师对“学议练悟”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解也不准确。

(二)执行不到位

有些教师习惯于传统的课堂教学,不愿意也不想去更多的思考和研究课堂教学改革。如,在学习小组的建构上缺乏有效性;学案的编制和使用存在很大问题;课前预习落实不好;“议”和“悟”的环节流于形式。

(三)缺乏延续性

一些教师对课改缺乏自觉自愿的去实施,处于被动状态,学校强调的时候,他们就搞,不强调,就不搞,而且不能坚持搞下去。

生命科学的魅力范文3

    一、管理的“祛魅”和大规模生产

    笔者借用马克斯•韦伯的“祛魅”(disenchantment)一词来描述发生在工业社会中管理的演变及其重要后果。马克斯•韦伯所称的“世界祛魅”,是指人类社会在近几个世纪中高举理性主义和科学主义的旗帜,通过建立现代科学和实现工业化来涤荡一切非理性因素,在这同时也剥离了事物的丰富的属性,譬如剥离了人的主体性、经验和感觉等。在这一过程中由伽俐略始创,继而被笛卡尔所完善的分析方法起了重要的作用,这一方法的主要特点是将事物由复杂还原到简单,将整体分割成局部,来了解事物的真相。分析的方法在科学史上功不可没,但是把它作为唯一正确的方法,发展到极致便会形成机械论的世界观。我们看到,机械论的世界观对工业化过程中形成的大机器生产、层级组织、“指挥和控制”的管理原则等产生了很大了影响,构成了20世纪最重要的、最具竞争力的生产模式——大规模生产(Mass Production)。与此同时,管理经历了一个“祛魅”的过程。对于大规模生产模式来说,“祛魅”既是这种生产模式形成前提又是其产生的结果。

    在管理的“祛魅”过程中,理性主义和科学主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更确切地说,是工具理性和分析方法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马克斯•韦伯那里,对理性的崇尚表现为“理性设计”的社会结构、理性人“扮演特定的角色”、“行动理性”,即必须以某种客观标准进行评价。韦伯的管理思想集中于在理性化的权力基础上建立组织并实施管理,因而被称为“官位主义”。在这里理性是指,有明确目标的组织行动和组织模式,除了被指定为完成某个特定目标的行动外,所有其他的行为都被排除在外。韦伯说,把非特定目标的行为排除在外!休谟说,“理性是激情的奴隶”,所以,管理思想家们说,把导致非理性行为的激情、直觉、经验等都排除在外,把干扰工人们专注于特定活动的思想也排除在外!在这里,“管理的理性和工人们的非理性”成为各种管理理论的重要的假设,员工们被“祛魅”因而成为完成指定任务的被动工具。在整个管理理性运动过程中,效率(即以最少的投入获取尽可能大的产出)成为唯一的价值标准,工具理性因此排挤掉价值理性而占据统治地位,而工具理性的搭档则是科学的分析方法。

    管理的“科学化”过程是动用分析方法对劳动和管理进行“分工再分工”,通过不断分解,把复杂的活动还原成最简单、最细微的组成部分,以提高每一个细微活动的效率来达到整体效率的提高。劳动分工的思想肇起于亚当•斯密,他指出劳动分工和专业化可以提高工人操作的熟练程度,节约同一工人进行不同操作的转换时间,更为重要的简单的活动可以由机器来替代,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自此以后,通过劳动分工来提高生产率被奉为工业社会的圭臬,斯密也因此不愧为工业文明的奠基人。把斯密的劳动分工思想“科学化”并大规模推行的是泰勒及其后继者,他们采用科学的分析方法把对劳动的分解发展到凳峰造极的地步,他们的理论也因此被贴上“科学管理”的标签。从机械论的世界观出发,泰勒认为人本质上如同机器,员工就是生产工具。他对管理的定义是,知道让人们做什么,并看着他们以最有效的方式来做。管理的核心是工作组织,高效监工、工作测量和激励。泰勒及其后继者先是用“时间——动作”(Time—Mation)研究来分解人有肢体,进而用“计划——实施”相分离来分解人的头脑和肢体。他们认为,经验管理的方法容易使工人分心,因此,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必须分开。尽可能减少工人的独立性和尽可能扩大管理者对劳动过程的控制是科学管理理论的一条重要原则,这一原则在享利•法约尔的行政管理理论那里演变为“指挥(命令)和控制”的管理原则。

    法约尔为代表的行政管理理论仍然把员工视为“完成指定任务的消极工具”,他们认为,人和机器的能力取决于用什么样的机器以及怎样训练人。与科学管理思想的不同之处,他们把人看成是由制度决定的不变因素,员工能够按正式规定所要求的那样去做,而正式组织最根本的特点就是它的理性,在这里,人的动机仅仅是一个组织设计问题。法约尔认为,动机取决于钱、工作设计、纪律和监控。他们所关注的焦点是什么类型的专业化和等级制度才能使组织效率最大化,其思想基础包括了劳动分工、等级与职能过程、组织结构和控制范围是四个关键的问题,这样一些问题在工业社会中都是一些很实在的问题。所以,法约尔所定义的管理五要素:计划、组织、命令、协作和控制至今仍然是工业社会中流行的管理经典理论,“指挥和控制”至今仍是工业社会中管理的基本原则。

    不难看出,“控制”成为管理理性主义和管理科学化过程中最重要的关键词,所谓“控制”是对非理性的,因而也是最难予预测的生产要素——劳动者进行控制。安东尼认为,机械化、劳动划分和教育是对劳动者进行控制的三大策略。所谓机械化是限定工作任务、秩序、时间和细节。享利•福特在福特汽车公司创造的流水线生产成功解决了机械化如何控制劳动者的问题。所谓“劳动划分”是在组织中构建不同的级别、不同的权力水平和不同报酬的工作序列。可以说,工业社会中普遍采用的金字塔式层次组织、科层制度和命令链解决了劳动划分和如何控制的问题。所谓“教育”则是把上述两个策略的原则和方法灌输给劳动者,即解决了法约尔所说的如何训练人的问题。控制方式的创新和控制范围的延伸使大规模生产成为可能。

    现时人们通常把福特主义(Fordism)作为大规模生产模式的代名词。所谓福特主义乃是指由福特所创立的,包括了劳动分工、流水线生产,并通过高工资和福利保障制度来保护工人生产积极性的生产组织模式。但是,福特主义并不是由福特所独创,而是集工业社会管理思想之大成的一种定型化实践,福特式组织的基础是等级森严的层次管理,或称科层制度(Hierarchy)和规模经济(economy of scale)原则,后者指倍增生产能力而不会倍增其生产成本的原则。所以,科层制度和规模经济原则也是大规模生产模式在工业社会中取得竞争优势的基础。

    在管理“祛魅”和大规模生产模式形成的过程加,劳动者被视为由外在关系所决定的客体,要么被看作是被动的生产工具,要么被看作制度所决定的,丧失了个人动机的不变因素。人的自决性、创造力和责任感这样一些主体特质完全被剥离了,工人甚至沦为由机器任意摆弄和控制的动物。所以,管理“祛魅”本质上是人的“祛魅”,大规模生产以人的“祛魅”为代价。但是,人的“祛魅”引起劳动者的强烈敌意,因而降低了劳动生产率和管理的效率,这不仅与大规模生产模式的初衷相悖,而且也损害了工业文明本身的意义。正因为如此,重新审视工业文明的意义,建立起一种恢复劳动者主体性特质的管理模式和生产方式,以适应现代迅速变化的市场环境,并进一步提高效率,一直是工业社会中管理理论和实践中的一股潜流,我们把这些现象称为“返魅”(reenchantment)。

    二、管理的“返魅”和大规模定制

    在管理的“祛魅”过程中,自始至终存在着“返魅”,即要求恢复人的主体性的潜流。如果说欧洲工人早期的捣毁机器的运动还没有意识到“祛魅”对他们的巨大危害,而仅仅认为机器抢了他们的饭碗,把愤怒发泄在机器身上的话,那么,1972年通用汽车公司的工人因流水线的速度太快、工作重复、单调而没有意义举行的罢工,就明确地表达了劳动者对“祛魅”的强烈敌意和反抗。工人的罢工说明了“祛魅”对劳动者带来的痛苦是不能用福特主义的高工资和高福利来补偿的。

    马克思也是最早对“祛魅”进行批判的理论家,马克思的“劳动异化”表达了机器这一劳动的产物反过来统治劳动者的现象,对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对劳动的剥削进行了鞭笞。人际关系理论可以说是一种较早的关于“祛魅”的理论,但是,这里并不包括那种试图从人的社会关系而不是从人的本质来解释员工行为的所谓“社会人”理论。从表面上看,“社会人”理论把人的需要和内在动力恢复到管理的中心位置,但它从来没有偏离过泰勒主义的思想范畴,只是希望为管理者再生出被工业化破坏掉的社会关系网络。从本质上讲,它仍然属于把人看作由外在关系决定的客体的“祛魅”理论。我们所指的“返魅”理论是指强调给工人们提供在工作中成长和发展机会的新人际关系理论,它以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为基础,试图复元人的主体性特质。

    如果说管理的“返魅”在20世纪仅仅是潜流涌动,那么,当21世纪之钟敲响之时,“返魅”将成为明显的潮流。我们已看到若干因素和趋势在推动着这股潮流,其中包括被称为“数字化革命”的信息技术的冲击,以及90年代以后出现的全球性生产能力过剩的趋势和“产品形成的决定权转移给消费者”的趋势,都将极大地削弱大规模生产的竞争优势,使这种在工业社会中引以自豪的生产模式日益力不从心和风光不再。大规模生产的前提条件是拥有巨大的、持续和稳定的消费需求,在以生产定位的短缺时期,大规模生产厂家通过以一对多的关系主导消费者,从而产生极高的成本效益。但是,在产品过剩和消费者需求多样化的时期,大规模生产方式就显得僵硬和缺乏灵活性,因为大规模生产本质上要求固定:当企业找到了生产某种产品的最佳方案(产品开发)后,就尽快地将学习曲线(Learning curve)固定下来,以便可以重复地制造大批量、低成本的产品。所以,大规模生产很难适应多样化的消费需求。许多大规模生产厂家想用增加产品品种(多样化)的方法来应付迅速分化的市场,以维持大规模生产的传统。例如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创立的恰及时(JIT)管理体制,在主计划(大批量生产)的基础上利用“看板制”方式来灵活处理顾客需要的变动,以增加大规模生产方式的柔性。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大规模生产方式产生的冲击是革命性的,数字化网络改变了一对多的关系和生产者的统治地位。消费者可以通过互联网与多个生产者对话,也就迫使生产者不断与顾客进行一对一的对话,确切了解他们的爱好并作出反应。信息技术促进了“产品形成的决定权转移给消费者”的趋势,或者说“生产者把商品和服务的生产链条的末端交到消费者手中”,使新产品增多,从而消费者消费得更多。在这种条件下,大规模生产模式将可能在很多领域内被大规模定制所取代。     从托夫勒(Alvin Toffler)在1970年在《未来的冲击》(Future Shock)一书中提到大规模定制生产,到1993年派恩(B•Josereh PineⅡ)在《大规模定制——企业竞争的新前沿》(Mass Customization: The New Frontier in Business Competition)一书中对大规模的完整描述,大规模定制已经在短短的时间内有了长足的发展。根据派恩的定义,大规模定制(Mass Customization)是指,以大规模生产的成本和速度,为单个客户和小批量多品种的市场定制生产任意数量的产品。大规模定制不同于大规模生产基础上的多样化:多样化是先生产出产品,再等待需要它们的客户出现,而定制是应特定客户的要求而生产;多样化只是给客户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而定制则可能将生产的末端交给消费者,消费者与生产者共同参与产品生产。大规模定制所面临的挑战是,既要对外展现产品无限的多样化,又不能因产品内部多样化而导致额外的成本和时间的延误。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是通过产品模块化来降低内部的多样化,并且能够为任何特定的顾客提供独特的模块组合。所以,大规模定制是一种固定但有柔性而且反应灵敏的生产方式,它提供动态的产品流,使企业以同时实现低成本和高度的个体定制。

    在大规模定制条件下,生产者与顾客不断进行一对一的对话,员工的基本工作是确认并满足每个客户的个体需求。可以说这是速度竞争比之成本和质量的竞争更为重要的市场环境,速度的竞争需要员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判断力、果决力和创造力。那种把人视为“活的机器”。认为只须用命令的锁链和权力的绳索来维系和聚合;那种把员工当作“经济人”、“组织人”或是“社会人”的来看待,认为外在关系决定人的动机和行为的理论已不能适应新的竞争条件。新的人力资源管理基点将是以恢复人的主体性特质的“返魅”的管理模式,使每个员工都具有自我决策,创造力和责任感。与此同时,层次组织科层制度将被一种能改善信息交流、作业协作和知识状况的网络组织所取代。在这种新型组织中,员工不再是被动的、受指挥和控制的,甚至沦为机器的附庸,而是积极的,学习型的和具有创造力的知识性生产要素。

三、大规模生产在中国的历史性命运和人力资源管理基点

    计划经济从本质上来讲是一种“祛魅”的经济,计划管理是通过计划对人进行控制。从根本上说,这里不需要发挥人的主体性特质,需要的只是工具理性,这也是列宁对泰勒制备加赞赏的原因。中国人似乎对工具理性不那么推崇,因此,中国在计划经济时代所做的计划科学化工作远远不及前苏联。另一方面,中国的大规模生产模式发展并不充分,一直受到小规模重复建设的困扰。江小涓的研究表明,中国工业部门在改革前后的10多年内一直处于分散的生产格局和竞争性市场结构的状况,并认为这种产业组织特点的形成与传统体制中的技术扩散方式有关,主管部门要求企业间无偿转移“先进技术”,使“先进技术”这个在市场经济中决定规模经济的关键因素成不“公共品”,从而使大、中、小型企业基本并行发展,这种状况一直存续到改革后的数量扩张时期。因此,中国企业的产业集中度不高(江小涓,1999)。而张军的研究则表明,中国工业部门经过10多年的数量扩张以后,许多行业转向集约化,集中度的提高体现了规模经济正不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此,不具备规模经济的企业出现大面积亏损(张军,1998)。江小涓和张军的研究说明了中国大规模生产方式发展不充分,规模经济效益不高的状况,以及中国目前正向规模经济方向迈进的趋势。

    中国的大规模生产方式的不充分发展,以及中国计划经济时期的计划科学化程度不高,也许是中国企业员工较少被“祛魅”的原因。因此,中国在计划经济时代能够提出“鞍钢宪法”这样的类似于“返魅”的管理模式,“鞍钢宪法”是指“两参一改三结合”,强调“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以及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工人在生产实践和技术革新中结合”。当然,“鞍钢宪法”最终不能在全国范围内有效推行,从根本上说是由于计划体制是一种“祛魅”的管理模式。除“鞍钢宪法”之外,中国企业员工“主人翁”地位的优越感,以及长期享受“领导阶级”的政治待遇等,也是激活其主体性特质的重要因素。所以我们说,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长期以来置于一种类似于“返魅”的基点之上,所谓“类似于”是说它实际上缺乏真实的基础。

    但是,随着中国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效率标准被置于首位,规模经济正在成为通行的原则,可以预料大规模生产模式会有长足的发展,“福特主义”生产将会中国盛行。我们也很赞同“先搞福特主义生产”,事实上,中国目前正通过两种途径来达到大规模生产,一种是国内优势企业通过兼并和收购,或者合营的方式形成规模经济;另一种是外资在中国组建大规模生产企业。但是,我们在此仍要提出一些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第一,中国现时的“福特主义”生产赖以生存的外部条件已不同于原创性“福特主义”生产。信息技术的冲击已危及构成“福特主义”生产的重要条件,即是说,在“产品形成的决定要转移给消费者”的趋势下,已经不存在巨大的、持续和稳定的消费需求,大规模生产能否具有原创性的竞争优势。对于这一点有人可能会说,中国的市场很大,这不会对大规模生产构成威胁。但是,我们要提醒的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下,市场已不分内外,商战已不分东西。第二,外资在中国组建大规模生产企业,按美国霍普金斯大学的地理学教授大卫•哈菲的说法,是所谓的“边陲福特主义”(Peripheral Fordism)生产,其典型的特征是“弹性资本累积”(flexible accumulation of capital),即把投资弹性视为最高原则,随时准备撤离被认为不利投资的地区,将工厂关闭。这一特征不仅会危及中国经济稳定,而且会大大削弱外资企业员的议价能力,使其遭受到“祛魅”的痛苦而又得不到高工资和高福利的补偿。因此,虽然我们赞成先搞“福特主义”生产,甚至认为要踏踏实实地搞“福特主义”生产。但是,我们认为这种“福特主义”生产绝不是原创性的,或者是冠以“中国特色的”这类定语的“福特主义”生产,而是建立在现实条件下的、经得起经济全球化冲击的、具有柔性的“福特主义”生产,我们特别要警惕那种“边陲福特主义”,这就是我们对大规模生产模式在中国的历史性命运的看法。至于中国搞不搞大规模定制,我们的看法是,如果大规模定制的条件已经具备,如果柔性的在规模生产与大规模定制只隔一步之遥,从全球竞争的角度出发,中国为什么不搞?

    第三,中国在其工业化过程中既然要推行大规模生产,是否意味着要重蹈一遍管理的“祛魅”过程。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的回答可能不象“需不需要大规模生产”那样斩钉截铁,甚至于有点暧昧。从“祛魅”是大规模生产模式的前提和结果这一命题来说,大规模生产是与“祛魅”相联系的。但是,我们说,管理的“祛魅”本质上是人的“祛魅”,人的“祛魅”又与大规模生产提高效率的初衷相悖,正因为如此,在管理“祛魅”的过程中始终相伴着一些“返魅”的现象。从这一点上说,中国在其后发性的大规模生产方式特别是具有柔性的大规模生产方式的建立过程中,不应该把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点完全置于“祛魅”之上。

    从当前中国企业的员工状况来看,他们既未经受泰勒制的训练,又未接受“福特主义”的意识灌输。相反他们倍感失落的是“主人翁地位”的丧失和“领导阶级”的荣光不再,并且随国企改革的深入推进,他们面临“下岗”的威胁。这样的状况是很难适应大规模生产的效率要求。中国的市场化改革历程中,始终是效率优先,工具理性和功利主义居主导地位,但是效率出在人手上,不注重价值理性,人的积极性就很难真正调动起来,就难以达到理想的效率目标。此外,很多管理理论关于“管理理性和工人非理性”的假设本身就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因为管理的理性是有限的,而工人的行为也不可能完全非理性。从这点出发,我们也不太赞同彻底的“祛魅”。

        1、大卫M•安德森、B•约瑟夫•派恩二世:《21世纪企业竞争前沿:大规模定制模式下的敏捷产品开发》,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2、江小涓:《体制转轨与产业相关性、合意性以及对转轨理论的意义》,《经济研究》1999年第1期

生命科学的魅力范文4

    笔者借用马克斯•韦伯的“祛魅”(disenchantment)一词来描述发生在工业社会中管理的演变和重要后果,用“返魅”(reenchantment)一词来指出在工业社会后期已初露端倪的管理在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向。马克斯•韦伯所称的“世界祛魅”,是指人类社会在近几个世纪中高举理性主义和科学主义的旗帜,通过建立现代科学和实现工业化来涤荡一切非理性因素,在这同时也剥离了事物的丰富的属性,譬如人类的主体性、经验和感觉等。在这一过程中由伽俐略始创,继而被笛卡儿所完善的分析方法起了重要的作用,这一方法的主要特点是将事物由复杂还原到简单,将整体分割成部分,来了解事物的真相。分析方法在科学史上功不可没,但是把它作为唯一正确的方法,发展到极致便会形成机械论的世界观。我们看到,机械论世界观也对工业社会的管理思想、管理原则和方法产生重大影响,管理也经历了一个“祛魅”的过程。对于工业社会典型的生产方式——大规模生产(mass production)、层级组织,以及相应的管理原则和方法这些构成了现代工业文明的重要因素来说,“管理的祛魅”既是前提又是结果。它说明现代工业文明在创造自己辉煌的同时,剥夺了现代人的自决性、创造力和责任感这样一些人类的主体性特质,人甚至沦为大机器生产的异化物,这不仅激起现代人强烈的敌意,因而降低管理效率,而且损害了工业文明本身的意义。正因为如此,“管理的返魅”,即重新审视工业文明的意义,建立起一种恢复现代人的主体性特质的管理模式,以适应迅速变化的环境,进一步提高管理效率,一直是工业社会中管理理论和实践中的一股潜流。

    管理的祛魅过程:理性主义和科学主义

    理性主义和科学主义始终是工业社会中聚集管理思想的最具号召力的两面大旗,而分析方法则被认为是科学的和理性的方法。马克斯•韦伯对理性的崇尚表现为“理性设计”的社会结构、理性人“扮演特定的角色”、“行动的理性”必须以某种客观标准进行评价。体现在管理思想中则是在理性化权力基础上建立组织并实施管理。在这里理性是指,有明确目标的组织行动和组织模式,除了被指定为完成某个特定目标的行动外,所有其他的行动都被排除在外。许多管理流派都假设员工的非理性,人际关系理论之所以对管理者有很大的吸引力,是因为它强调了管理的理性和工人们的非理性。

    管理理性主义运动的后果是人成为完成指定任务的被动工具,人被“祛魅”而失去其主体性。如何看待和评价管理理性,在人类思想史上历来有“建构的理性主义”和“演进的理性主义”之分野。前者对人类理性倾注了无限信赖和热情,认为人类理性足以解决任何问题,而后者则认为人类理性在一定时期是有限的,并不断演进的。可以说,韦伯的理性是“建构性”的,而哈耶克,波普尔等人则主张“演进的理性主义”。按哈耶克的观点,计划经济是“建构的理性主义”的产物,计划管理模式在全社会范围内不成功的尝试,是由于人类过于相信自己的理必这一“致命的自负”造成的。所以,管理理性在一定的条件和范围内是有限的。

    科学主义之于管理最显著的特征是,运用分析方法对劳动和管理进行“分工和再分工”,通过不断分解把复杂的活动还原为最简单、最微小的组成部分,以此来提高效率。劳动分工的思想肇起于亚当•斯密,他指出劳动分工可以提高工人熟练程度,节约转换时间,更为重要的是简单的活动可以由机器来替代,通过劳动分工来提高生产率被奉为工业社会的圭臬,斯密也因此不愧为工业文明的奠基人。泰勒及其后继者把对劳动的分解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他们的理论因而被贴上“科学管理”的标签。泰勒把人的本质视为机器,工人是生产工具,因而先是用“时间——动作(time—motion)”研究来分解人的肢体,进而用“计划——实施”相分离来分解人的头脑和肢体。因为他们认为,经验管理的方法容易使工人分心,因此,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必须分开。科学管理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尽可能减少工人的独立性和尽可能扩大管理者对劳动过程的控制。

    “控制”是科学管理朝代的关键词,机械化、劳动划分和教育是对劳动者进行控制的三大策略。所谓机械化是限定工作任务、秩序、时间和细节。享利•福特在通用汽车公司创造的流水线生产是机构化发展的巅峰之作,流水线作为控制的有效工具,至今仍然是大规模生产方式的基本构件。所谓劳动划分是在组织中构建不同的级别、不同的权力水平和不同报酬的工作序列。享利•法约尔定义的管理五个要素:计划、组织、命令、协作和控制,其核心是通过命令链形成企业内的一体化机制,至今依然是层级组织中管理原则的经典之作。所谓教育则是把上述两条策略的基本原则灌输给人们。在管理“祛魅”的过程中,人被彻底地分解了,他们完全被视为由外在关系所定的客体,要么被看作是被动的生产工具,要么被视为制度所决定的没有个人动机的因素。当流水线和层级组织不足以整合这些被分解得支离破碎的劳动群体时,人际关系理论试图从人的社会关系而不是人的本质来解释员工的行为。从表面上看起来,人际关系理论把人的需要和内在动力恢复到管理的中心位置,但是他们从来没有偏离过泰勒主义的思想范畴,只是希望为管理者再生被工业化破坏掉的社会关系网络。因此,人际关系理论仍然属于管理的“祛魅”。

    管理的返魅:若干现象和趋势

    在管理“祛魅”的过程中,自始自终存在着“返魅”的潜流,早期捣毁机器的工人运动;1972年通用汽车公司工人因泫水线的速度太快、工作重复、单调而没有意义举行的罢工,都表达了劳动者对“祛魅”的强烈敌意和反抗。马克思也许是最早对“祛魅”进行批判的理论家,马克思用“劳动异化”来说明机器这一劳动产物却返过来统治劳动者的现象,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鞭挞。新人际关系从人的本质出发,强调给工人们提供在工作中成长和发展的机会,可以说是一种较早的“返魅”理论。中国在计划经济时代提出的“鞍钢宪法”,即“两参一改三结合”,强调“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以及工程技术人员、管理者和工人在生产实践和技术革新中相结合”,可以看作是管理“返魅”的一种实践活动。但是,由于计划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祛魅”的经济管理体制,所以,“鞍钢宪法”不可能在计划体制条件下普遍推行。

    如果说“管理的返魅”在20世纪中仅仅是潜流涌动,那么,当21世纪的世纪之钟敲响之时“管理的返魅”将成为明显的潮流,这是因为20世纪的最后的10年出现了若干促进和加速管理“返魅”的因素和趋势,它们是:全球级生产过剩的趋势;产品形成的决定权转移给消费者的趋势和加速这一趋势的“数字化革命”。由此对工业文明产生的深远影响是,大规模生产可能被大规模定制(mass customization)所取代,层次组织可能被网络组织和动态协作(dynamic team)所取代。工业社会引以自豪的大规模生产方式,生产者以一对多的关系主导消费者,从而产生极高的成本效益。但是,生产过剩和数字化网络改变了一对多的关系和生产者的统治地位。消费者可以通过互联网与多个生产者对话,也就迫使生产者不断与顾客进行一对一的对话,确切了解他们的爱好并作出反应,大规模定制由此而产生,这是一种可以减少库存的灵活的生产方式。与大规模生产相比较,它有两大优势:满足顾客的要求和充分利用先进技术。大规模定制有很强的竞争力,用约瑟夫•潘恩的话说,任何能够进行数字化处理的东西,都能定制。大规模定制是生产者把商品和服务的生产链条的末端交到消费者手中,使新产品增多,多而消费者消费得更多的生产方式。对员工来说,他们的注意力会从“上司、活动、任务”上面转向“顾客、结果、流程”上面。在速度的竞争比成本和质量的竞争更为重要的条件下,那种把人视为“活的机器”,认为只须用命令的锁链和权力的绳索来聚合和维系的机械论管理模式和层级就再也不能适应新的竞争形势;那种把员工仅仅当作“经济人”、“组织人”或是“社会人”的传统管理观念已远远不够,速度的竞争需要员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判断力、果决力和创造力,因而必须建立一种恢复人类主体性的“返魅”的管理模式,使每个员工都具有自我决定,创造力和责任感这样一些人的主体性特质;因而也必须构建一种能改善信息交流,作业协作和知识学习状况的网络组织,以便能对迅速变化的消费者需求作出及时的反应。

生命科学的魅力范文5

德育的魅力所在

魅力是指特别的吸引力、迷惑力。德育的魅力体现在对生命的尊重、自然的敬畏、集体的温暖、崇高的追求等等方面,但是德育的这些魅力是通过学生的体验不断感知和深化的,随着体验的深入,魅力就会体现得更丰富更深刻。

首先,德育魅力蕴藏在活动之中。德育寓于活动之中,活动是德育的载体。《小学德育纲要》和《中学德育工作纲要》都一致要求寓德育于各项活动之中,强调德育的实践性、活动性,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强调学生的情感性、体验性。一言以蔽之,就是突出德育活动的实效性。实现有效德育,关键又是德育魅力的彰显。彰显德育魅力的德育活动就要关注学生个体生命的状态,要结合学生的身体心理的特征,力求活动形式上的创新;就要与现实社会的发展相协调,改革创新德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赋予时代气息,贴近现实生活;也要力求生活化、社会化,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力求细微之处见精神,潜移默化地润泽生命。让学生在发展和成长过程中,拥有阳光的生活方式、积极的价值诉求和良好的生存能力。

其次,德育魅力升A于思维之中。柏拉图说:“思维是灵魂的自我谈话。”因为思维以感知为基础又超越感知的界限,探索与发现事物的内部本质联系和规律性,是认识过程的高级阶段。与思维同在的德育,德育的魅力才能持久和深刻。美国心理学家劳伦斯・科尔伯格认为,一切德育的中心就是要坚持发展道德认知力。道德判断的水平取决于儿童的道德认知,并从而决定他的道德行动。通过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体验,逐步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是德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德育活动要克服为活动而活动的随意心理,要克服形式化的倾向,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设定适切的德育主题,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要善于捕捉德育活动中的道德冲突,引导学生道德认同和角色承担,晓之以理,不断提高道德认知水平,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

再次,德育魅力定格于幸福之中。魅力德育是基于道德的、滋养人的生活方式,是构建学生生存素养的重要介质。学生在道德生活中形成的道德认知、道德判断,能够帮助学生获取正确的道德情感体验,产生愉悦的幸福感,形成感染、弥散、激励等功能。教师要真正把学生当作生命体验的主体,让他们体验到道德认知的提高,道德情感的升华,感知到自我完善、自我成就的幸福感,真切地体会到德育的魅力。黄克剑先生认为,人对人生的终极意义有两个方面的贞取,一是身心的“幸福”,一是境界的“高尚”。伴随幸福体验的德育,才能不断提高道德认知水平,形成道德判断,才能祈求高尚的精神格局。

德育彰显魅力的方式

德育目标的设计。我们习惯于用成人的视角去设定学生的德育目标,始终没有回到学生生活世界中去,没有从本质上认识和发现学生。因此我们的德育目标过于笼统,缺乏评价的可操作性。这样的德育目标,常常使得教师的教育流于空洞,不接地气,又常常使得学生可望而不可及,无从体验。德育目标要用学生的视角去审视,与学生身心发展特征相协调,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贴近,与学生的生命成长相陪伴,结合学生思想心理的状况,为学生提供最近的发展区。

话题之一是“需要学生学什么”,这关系到德育的顶层设计。

第一看教师的整体驾驭能力。这就要在教育理念上弄清楚,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黄克剑先生认为,教育行为始终指向具体的每一个人,都是为了“点化或润泽生命”。在《康德论教育》中,康德谈及教育的功能:“教育最大的秘密便是使人性完美,这是唯一能做的。”因此我们需要重新思考教育的真谛,确立德育的目标,努力做到心中有本,目中有人。从人的发展出发,把珍爱自己、友爱他人、敬畏自然、责任与担当等等作为德育的重要目标,在漫长的、渐进的教育过程中使人性逐渐趋向完美。这些基础性的教育目标,应该清晰完整地存在于教师的头脑之中,因时、因地、因人而异地驾驭运用。

第二看教师的整合能力。科尔伯格认为学校道德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道德判断力的发展,但是学生道德发展有其阶段性的特征。我们不可能把这些目标一股脑地倾泻给学生,也不可能在具体的德育活动中蜻蜓点水,面面俱到。需要教师整合梳理,结合学生身心发展阶段,结合具体的活动设计德育内容,预设德育目标,放在一定系统和组织结构中,让学生在贯通性的德育情境中理解、吸收、加工和创造。德育内容的内在魅力才能有效传递、内化,最终成为学生成长的营养。因此,既需要教师理念层面的系统把握,更需要教师行动层面的有效整合。

第三看教师的创造能力。德育是个慢滋养的过程,不可能立竿见影,注定是潜移默化的浸润过程。如何把经年日久的漫长过程变为日积月累的积淀过程,需要教师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德育资源,不断发现德育的契机,有机开展德育活动,自然生成新的体验点,渐进性地落实和强化学生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教师的创造力来自于德育的智慧,德育的智慧来自于教师的责任,来自于对德育持久而专注的思考。如此,就能独具慧眼,发现散落在学生生活里的一粒粒珍珠,巧妙地将其串联起珍珠链,闪现德育的魅力。

话题之二是“学生需要学什么”,这关系到学生的自我设计。

魅力德育的真谛在于全身心地关注学生成长的状态,努力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科尔伯格通过研究认为,道德判断的发展是一个过程,并表现为特定的阶段模式,有着阶段的基本结构特征和发展顺序,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有着独特的道德判断的内容和社会观点。我们需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从学生的视角,寻求和发现不同年龄阶段学生德育的需求点。

从学生的视角出发,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有着自身群体的德育需求,即便是同一年龄阶段的不同学生个体,也存在个性化的德育需求,不能只见森林,不见树木。社会环境的变化,让每个年龄阶段的学生都伴随着成长的烦恼。对社会的认知,对自身的认知,都让学生滋生纷繁复杂的诉求。魅力德育要唤醒和激发学生德育主体的作用,从学生个体成长的需要出发,点燃学生参与德育的激情,把学生的现实需要生成为德育的契机,培养学生对德育的亲近感,让德育散发应有的魅力。

学生的自我设计,需要教师德育工作的铺垫,为学生的发展打上绿色的底色。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认为,德育是引领、润泽、点化生命的渐进过程,更需要教师悉心的呵护和引导,从学生的身心发展基础和个性差异出发,设立发展的目标和实践体验的路径。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包容学生发展的缺憾,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协调发展,以学生的发展和终身幸福为本,引导和帮助学生不断提高道德认识,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德育方式的改进

2014年4月1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强调改进德育的方式方法,要求加强德育规律研究,突出知行结合,勇于改革创新,探索德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从中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思想实际出发,注重循序渐进,注重因材施教,达到润物无声的功效,把德育工作真正做到学生心坎上,引导学生将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实践。这是时代赋予我们德育工作者的使命,也是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必然要求。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给德育目标注入新的内涵,德育的方式方法就要与之适应,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变革。教师德育工作的能力也应当不断提升,从而提高德育工作的效能,使德育散发魅力之光。

我们要倡导与自然对话的德育生活。法国教育家卢梭认为教育要回归自然,必须遵循自然,顺应人的自然本性。德育要回归自然,回归生活,在真实的生活情境里,以自然对话的方式实现师生之间的平等互动。从灌输式、园丁式到对话式德育方式的转变,是基于学生教育主体的认知和学生自主性的肯定。但是自然话不是随意对话,要基于学生道德状态、道德体验和思想的困惑。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指出,教育应该具有对话性。对话,不仅仅是交流、谈话,它的精髓在于它的构成要素:反思与行动。弗莱雷认为:“只有进行批判性思维的对话才能产生批判性的思维,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对话的目的是有预设的,对话的方式却是自然无痕的,引导学生获得道德认知,提高道德判断力。没有强制和牵强的对话,德育才能潜移默化,才能在有限的时空内增强德育的魅力。

我们要倡导自主合作的德育生活。学会合作是面向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合作生活,合作学习,是学生必须学习掌握的能力。富有魅力的德育离不开自主合作的方式。自主合作,能够呈现学生真实的状态,能够兼顾同一年龄阶段学生的共性和个性,能够让学生在没有强制的情境下,发挥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和独立性。德育活动的设计,应该设置选择性和合作性的内容,选择团队合作、同伴互助等活动形式,设置有效的德育生活情境,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互通,让学生在合作分享中获得更多更真切的体验。自主合作的德育生活不仅仅局限在学生学习生活的校园,更应该充分利用好社会资源,德育研修、志愿者服务、社会实践等等活动,都是学生自主合作德育生活的舞台。自主合作的德育生活,教师要准确把握参与者、合作者、引领者的角色,要变过去的“师道尊严”为“平等参与”,努力创设民主的德育氛围,真正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动活泼的、民主的德育生活环境。

我们要倡导自由生长的德育生活。德育主题化、专题化有余,日常化、生活化不足。在卢梭看来,顺应自然的教育必然也是自由的教育,因为人最重要的自然权利就是自由。自由的心境是学生袒露灵魂的前提,也是学生真切体验的基础。因此,我们要突破传统的德育模式,设定不同的开放的德育目标,采用不同的方法,顺延不同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帮助孩子找到适合自己成长的最佳路径。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自己追求、获得和亲身体验过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德育应该成为学生积极的生活方式,我们所能营造的是学生成长所需要的土壤、阳光和雨水,为学生道德养成构建绿色的环境,让道德的种子在丰富的精神生活中茁壮成长。当然,在学生体验感悟过程之中,我们应该注重学生主体的作用,但是也不可或缺对学生思想行为进行引领和矫正。从学生的视角出发,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承认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化,接受德育功能的局限性。如此,在德育方式上,就会有尊重、信任、理解、包容、帮助、批评、惩戒等等元素。因此,自由生长的德育生活不是听之任之的无为。正如卢梭认为,成熟就是使儿童避免受到文明中病态东西的污染,有机地、自然地从内部生长出它的果实。

德育过程的把控

充满魅力的德育一定是生机盎然的,是师生心灵的沟通,是生命成长破茧的过程。而这些需要教师的把握,做一个称职的农人,做一个优秀的园丁,不去揠苗助长,不会越俎代庖,静听花开的声音,笑看学生的成长。

其一,放与不放,寻找最佳的契合点。在教育行为上,我们常常走向两个极端:一收就死,一放就乱。症结在于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的关系把握不定,缺失了教育视角和生命视角。德育设计、德育活动以及个性化的德育工作,需要从教育的视角和生命的视角出发,进行科学的规划和系统的安排。但是在具体落实过程中,就要结合现实的情境有效实施。因此,寻找放与不放的最佳契合点,需要必要的统一,更需要教师德育工作的个性发挥。德育工作要避免自上而下的行政意识,充分调动一线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把年级、班级的自主性德育活动作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知己知彼,德育才有实效。

寻找这样的契合点,关键是要唤醒教师的生命意识,引导教师重新思考教育的真谛,理解德育,把握学生,把握活动。教师是引领学生提高道德认知水平、养成良好道德习惯的人。教师对教育本质的认识,对教育规律的把握,对学生生命成长的尊重,是德育工作收放自如的根本保障。

其二,动与不动,表象与心理的关联。提高道德认知、养成道德行为是德育的目标。德育活动应当注重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更应当注重学生道德认知在活动过程中的提高。关注学生的活动参与,更要关注学生道德思维、道德情感的变化,德育习得才是德育活动的旨归。我们要关注德育活动的时代性、趣味性,也要注重德育活动的思想性和深刻性,不能把德育活动肤浅化、表面化,而是要随着学生的身心发展不断赋予德育活动新的内涵,不断提高德育活动的思想性。

生命科学的魅力范文6

现代科学技术如此之发达,人类文明繁荣昌盛,知识经济的曙光正冉冉升起,为什么神秘思潮反倒盛行起来了呢?其实,人类的精神生活、精神世界极为错综复杂、生动丰富。神秘思潮总有可能找到它生存的空间,与人类相生相伴,永远也不可能“彻底消失”。这不仅有传统的渊源,历史的沉淀,而且也有深刻的现实原因。就当今的神秘思潮而言,我认为后现代主义为它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后现代主义以批判现代性、现代世界观为特征或旗帜,它兴起于欧美发达国家,90年代以来在我国也有相当影响。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后现代主义是如何为神秘思潮提供依据的吧。

科学与巫术之类非科学的界限“化为烟云”了吗?

70年代,西方科学哲学界出现了一位“怪杰”,也有人说是“迷途的羔羊”,他就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保罗·费耶阿本德。在其代表作《反对方法》中,费氏竭力倡导“认识论的无政府主义”。

据此,他断言:科学与巫术、魔法、占星术等非科学的界限“已化为烟云”,不存在任何实质上的差别。

本来,科学与非科学的分界是科学哲学探讨的基本问题。逻辑实证主义主张,只有自然科学的命题才是可以证实的,因而也才是有意义的;其他非科学的命题,包括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的命题,都不过是一串毫无意义的词组排列。这样贬斥除自然科学之外的其他文化成果显然有悖于历史和现实。大量材料表明,一些被认为是科学的命题(如燃素说)却证明是非科学,而一些非科学的命题(如古代原子论)却转化成了科学。在科学与非科学之间,并不存在逻辑实证主义所强调的那种截然分明的、绝对的界限。

然而,费氏却走上了另一极端。他提出了一个著名的方法论口号:

“怎么都行”,并公开声称:“认识论无政府主义者毫不反悔地为最陈腐或最荒诞不经的陈述辩护。”他不仅这样说,而且这样做。作为二战期间的德军士兵,他本该深刻反思法西斯主义的灾难。可是,他却“拒绝抨击哪怕是一种极端的法西斯主义,并认为它也有滋长的权利。”请看,连极端的法西斯主义也有“滋长的权利”,还有什么反科学的东西没有“滋长的权利”呢?在这一点上,这位“怪杰”远远比不上普通的德国公民。

费氏反反复复地申述,巫术、魔法、占星术之类与科学一样,科学既不比它们好,它们也不比科学差。在《反对方法》一书中,他以犹太教教士阿基巴处于迷睡状态中从一个天体升到又一个更高的天体,最后同“无限光辉”的上帝直面相对为例,认为“一旦我们决定接受他的生活方式作为对实在的一种量度,他就是作出了真正的观察,并且,他的心灵就像所选择的观察告诉他的那样,独立于他的肉体。”

因此,并没有充分的理由说科学更“合理”或“客观”。当世界上近200名著名科学家呼吁反对占星术等迷信时,费氏却出来为占星术辩护。他还主张学校里有权讲授神创论,甚至教学生学魔法。

值得注意的是,费氏多次利用中国政府的中医政策来论证他的观点。在他看来,中医是非科学,甚至是巫术、迷信。保护和支持中医,便是保护和支持非科学。这至少是一种误解。我们认为,根据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原理,中医恰恰是一种科学。保护和支持中医,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医学科学。中医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一些封建迷信的影响,这是糟粕,必须清除,对此根本谈不上保护和支持。

费耶阿本德曾一再表白他并不反对科学。我们相信他的良好愿望。

不过,他既然主张“怎么都行”,就不以他的意志为转移地为巫术、魔法、占星术之类洞开了大门。

真理只是“表示满意的形容词的名词化”吗?

费耶阿本德开创了“后科学哲学”之先河,他基本上还局限在科学哲学领域。当今美国的另一位著名教授理查德·罗蒂,则在更普遍也更深层的意义上为神秘思潮提供了理论依据。

罗蒂像费氏一样渊博、机智、尖锐,可是却不像费氏那样直接了当地讨论巫术之类的问题,而只谈抽象的哲学理论。为什么说他也为神秘思潮推波助澜,是不是误解了他、强加于他或者冤枉了他呢?

不是的。这主要是由于罗蒂倡导的“后哲学文化”的真理观。罗蒂是美国新实用主义的风云人物,他师承杜威等老实用主义者,但又有很大不同。

首先,他认为神学、哲学、科学、政治等都是一种平等的、平权的文化,相互之间不存在谁比谁优越、谁服从谁、效法谁的问题。一句话,根本不存在“文化之王”,不存在文化的“法官”。神学曾试图充当文化之王,却不成功;哲学企图取代神学成为文化之王,也不成功。今天,科学也并非文化之王。他说,在后哲学文化中,“无论是牧师,还是物理学家,或是诗人,还是政党都不会比别人更‘理性’,更‘科学’,更‘深刻’。”

其次,罗蒂认为科学并不具有客观性,而只有“亲和性”。在罗蒂看来,客观性之类是早已过时的“前哲学”概念。曾有一段时期,一些哲学家和科学家相信,科学能描述实在的真实结构,揭示自然事物的本质。罗蒂宣称,这种本质主义和基础主义已经站不住脚了。科学与客观性不能“搅在一起”。可是,科学为什么受到人们的普遍信任并且起巨大的作用呢?据称乃是由于科学的“亲和性”。罗蒂指出:

“说科学可以成为样板的唯一的一种意义是,它是人类亲和性的一个样板。”什么是人类亲和性呢?比如,依赖于说服而不是压服、尊重同事的意见、对新材料和新观念的好奇和渴望等良好的德性。罗蒂承认,科学家通常具有比政府官员更高的德性,因而赢得公众的敬重。

但这只是历史的巧合,并无深刻的根源。总之,和那些“想把亲和性奠基于客观性之上的哲学家”相反,他力图“把客观性归结为亲和性”。

第三,真理“不过是一个表示满意的形容词的名词化”。客观性被消解之后,真理问题也就容易解决了。按照传统观点,真理是与实际相符合,真理的内容具有客观性,而且是不是真理还要经受实践的检验。站在“后哲学文化”的立场上,罗蒂强调传统观点已经土崩瓦解,甚至是荒唐的。真理其实很简单,只是“自己觉得最好加以相信的信念”,或者“只是对一个选定的个体或团体的现时的看法”。更妙的是,真理“将被看作一个表示满意的形容词的名词化”。

至此,可以看得很清楚,罗蒂是如何一步一步地为科学穿上“后哲学文化”的服装的。经过这样的梳妆打扮,任何神秘主义的东西都不难从中得到理论支持。尽管罗蒂没有明说,但神秘主义思潮已呼之欲出。

灵学能“再现科学的魅力”吗?

美国有一个“后现代世界中心”,创办人是大卫·格里芬教授。

格里芬被誉为“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代表。其建设性的一个重要方面或表现,便是要创立“后现代科学”。

为什么要创立后现代科学呢?据称,现代科学已失去了魅力,被“祛魅”了,必须让它“返魅”,才能再现科学的魅力。这正是后现代科学的目标。

应该说,格里芬等人对现代科学的某些批评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如同费耶阿本德、罗蒂对实证主义的批评有其合理性一样。比如,他们认为现代科学具有明显的机械论和还原论的倾向。虽然这种批评缺乏历史的分析,没有明确区分还原论和还原方法,但终究击中了“科学世界观”的一些缺陷,还是有价值的。不过,从他们建构的“后现代科学”的框架来看,某些部分着实令人匪夷所思。这主要是指把早已被科学否弃了的灵学捡回来,作为“再现科学魅力”的重要法宝。

格里芬在《后现代科学》一书的中文版序言中,直言不讳地宣告:

在后现代科学中,“自由、价值的客观实在性、神在世界中的作用(通过它的作用,价值才得以在我们生活中产生影响)、生态伦理以及对泛心理学,如超感观视觉、心灵感应以及中国气功师的外气发放等问题的研究,甚至死后生命问题等等,都占有一席之地。”后现代科学的代表人物如此公开地向中国读者推荐“死后生命”之类的“魅力”,不禁使我想起前些年某“大师”发现的“确凿无疑”的事实:xx死后如何转生为xx,有名有姓,有时间有地点。像格里芬一样,某“大师”声称这是“新科学”的伟大发现。因此,如果说真有什么“魅力”的话,只是对像某“大师”那样的江湖骗子有魅力,对于科学的信奉者而言,根本没有什么魅力。

在该书中,类似的充满神秘色彩的论述还不少。比如,“将自己的思维发射出去,远至千万里去观察某个遥远地方所发生的情况”;“心或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能量从某种意义上讲产生于心”;“在后现代时代,超心理现象也许会比今天人们所想像的更简单、更高雅、更节省。目前在脑与心、肉与灵、物质和精神之间的二分法也许会以一种有利于意识的系统相互作用模式的方法加以解释。”如此乞求于灵学之类的东西来“再现科学的魅力”,使我们不能不怀疑他们所要“建设”的究竟是科学还是神学。

生命科学的魅力范文7

关键词:插花艺术;艺术魅力;作用

所谓的插花艺术是指以植物为基础,通过设计构想对其剪裁,并按照设计的原则与技巧实现花束的定型捆扎,从而以插花作品的形象美来装点相应的场所,以高雅的艺术魅力营造“赏心悦目”的氛围,满足人们对于美的追求,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1.插花艺术外在与内涵之美以及呈现的手法

1.1插花艺术的外在美

(1)插花艺术的色彩美。插花艺术可谓是将美体现得淋漓尽致,要想实现插花之美的塑造,必须以色彩为基础。从西方插花艺术的发展看,不论是任何一时期的设计,都融入当时人们的审美特点,通过设计搭配插花外形与色彩来提升花束的美感。事实上,插花艺术就如同绘画艺术一样,需要讲究色彩的搭配才能够使作品具备吸引人的基础。(2)造型美。实现色彩的搭配设计是插花的第一步,在此基础上,需要实现对插花的造型设计,这是体现作品艺术之美的另一主要要素。从中国插花艺术的发展看,点与线是插花艺术造型的主要手法,而西方则是更加注重以花朵本身为原点来实现几何造型的设计。

1.2插花艺术的内涵之美

插花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与很多学科都存在内在的联系,而相关学科的知识底蕴将为插花艺术内涵之美的塑造与提升奠定基础。首先是园林艺术。插花艺术实现的基础便是取自大自然的植物,鲜花是大自然对于美的外在塑造,而鲜花需要绿叶的点缀,通过艺术的结合体现了自然的美与生命的律动。其次,绘画艺术。前文中提及过插花与绘画二者的相同点,即以线条与色彩的搭配来展现作品的艺术之魅力,进而赋予作品以生命,展现出创作者的审美。最后,文学艺术。插花艺术下的作品需要配以相应意境的名字,同时也需要通过命名来展现作品的内涵与精神,所以这一画龙点睛之笔的实现就需要文学艺术作支撑,才能够将插花艺术的内涵魅力展现得更为全面且生动。

2.插花艺术的特点与原则

2.1插花艺术的特点

第一,具有生命性。插花艺术的实现是通过具有生命力的植物为素材实现的,根据所选素材的不同来展现生命的不同状态,比如以春季树木的幼芽配以含苞待放的鲜花就能够给人以无限的生命力量;第二,具有随意性。插花艺术的实现不论是在设计构想上、选材上、色彩与外形塑造上还是在最终的陈设摆放上,都具有着十分灵活的随意性特点;第三,装饰性。插花艺术下的作品能够通过设计构想与目的的变化,应用到各种不同的场合,比如婚宴的捧花;第四,时间性。插花作品只需要通过设计花朵便能够在短暂的时间内完成,但是以鲜花为主的插花却无法保持长时间的欣赏状态。

2.2插花艺术的原则

在插花艺术作品创作时,需要谨遵相应的原则,做到“心中有花”,才能够做到对整个过程的“心中有数”。具体需要遵循如下原则:境物和谐、色彩协调且构思设计完善。

3.插花的作用

3.1实现对环境的美化装饰

花不仅是美丽的代名词,同时也能够成为人们表达亲情、友情以及爱情等的媒介,而通过插花艺术所实现的插花作品,能够使相应的环境氛围中自然而然地充满温馨友爱的气息,从而在美化装点环境的同时,也调和了人际关系,因此常常被应用到不同的大型场合中。

3.2充实人们的精神生活,并提高人们的文化内涵与修养

插花艺术之美还表现在能够净化人们的心灵,充实人们的精神生活,并提高其文化内涵与修养。这一作用的发挥有赖于插花艺术本身的内涵,其与多个学科相联系,融合了各个学科的艺术特征。通常要想提升插花技术,首先就必须提高自身的文化内涵与修养,才能够以饱满的艺术细胞来实现插花作品魅力。

3.3有利于推进花卉种植业的发展

当今社会状态下,现代人对于美的追求更加的精致且细腻,进而也就使得插花艺术逐渐落人“寻常百姓家”。在此背景下,相应的花卉种植业就获得了发展的机遇,其能够在现有的种植模式下,实现与插花艺术需求相一致的创新,通过盆花、篮花等的种植、干花的加工以及相应陈列设备的制作,实现花卉种植业的产业化发展。

生命科学的魅力范文8

关键词:素质教育 课堂教学魅力 氛围 情趣

如果说一种教学方法是一把钥匙,那么在各种教学法上还有把总钥匙,它的名字就叫做“活”。活是地理教学艺术化的集中体现,是地理教学的精髓所在,是地理教师追求的至高境界。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就成为广大地理教师的首要任务,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也就显得非常重要。

一、教师的魅力是地理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前提

1、教师学问的魅力是活的前提。教师的学识与才华是决定其个人魅力的核心因素。地理教师应该博文广志,在解答学生的问题时深入浅出,应该处处彰显生命的朝气与活力。要具有终身学习的思想,能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充分展示新世纪育人者的精神风貌。

2、教师个性的魅力是活的关键。个性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教师的才华通常是由自己的个性表现出来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无个性必平庸。教师的个性越突出、越明显,就越有魅力。有教学个性的地理教师,会根据自己的个性、气质、专业精心设计自己的语言风格,或感情充沛、气势磅礴;或朴质明快、平易近人;或机敏厚重、风趣幽默;或流畅清晰、脉络分明;或轻松自在、信马由缰;或旁征博引、论证严谨;或清丽温婉、磁性迷人。把学生带入一种境界……这就是个性教师的教学魅力。

3、教师语言的魅力是活的保证。达到灵活并恰当地运用口头语言,体态语言和板书语言进行教学,一定可以使课堂教学妙趣横生。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教师或绘声绘色,或幽默诙谐,或启发诱导,或慷慨陈词,或点头赞许,或热情鼓励……总之,适时适度使用语言修辞手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勇于提问,大胆发言,跃跃欲试,积极参与。同时,配以新颖、美观、快速、精练的板书、板图和板画,醒目易记,就能强烈地吸引住每个学生的注意力和情感投入,使其如醉如痴,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受到陶冶,得到锻炼,学会知识,掌握方法。这样的地理课一定会让学生“一爱到底”,甚至“死了都要爱”!新课程标准的目标也一定会得到更好的实现!

二、课堂模式的魅力是地理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关键

1、导言魅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中学生受思想水平、课时安排、高考导向等因素影响,通常情况下不重视地理课,学习不积极、不主动。但是,从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来看,他们往往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和好胜心,一方面,他们对问题要追根问底,知道所学知识的用途;另一方面,他们又急于显示自己的才能,个个跃跃欲试。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有多种:例如在讲“高山气候”时,可引用古诗“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在讲“水循环”时,可引用“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经过挖掘加工后的生动、诱人带有悬念的新课导言,一上课就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新知识的探究上来。兴趣和好奇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直到把悬念化解、问题解决、找到答案为止。这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新课导言,切忌哗众取宠,喧宾夺主,冗长肤浅。精练切题则是新时期教学风格形成和发展的生命力所在。

2、情感魅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领异标新二月花。”地理教学过程应是一种生动活泼、引人入胜的美的行程。为此,地理教师要精心设计好地理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让学生感觉到上地理课就像漫步在景色宜人的山间小道上,令人感到目不暇接,美不胜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学内容、方法上要努力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感到惊讶、刺激、疑惑、悬念,产生“逼人期待”的教学魅力,从而打动学生的情感,激活课堂教学。

3、趣味魅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要求教师“课要上得有趣”,能激发学生的“情绪区”,在沉闷的课堂上,学生只会“情绪低落,一筹莫展。”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我们可采取“用古诗词辅助教学”、“用歌曲来辅助教学”、“用歌谣来辅助教学”、“用成语来辅助教学”、“用谜语来辅助教学”、“用谚语来辅助教学”、“用别称来辅助教学”等来营造教学氛围,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掀起课堂教学的高潮。

生命科学的魅力范文9

大家上午好!我叫**,来自市建委。很荣幸,能够在这里与大家一起分享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一些心得和体会。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坚持以人为本建设魅力诗城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城市建设要实践科学发展观,其实质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这也是建设魅力城市的必然要求。但如何实践呢?我认为可以用12个字来概括,就是要“尊重前人、关怀今人、留待后人”。

第一要尊重前人,这是奠定城市魅力的基石。

城市的魅力在于特色,特色的基础又在于文化,而文化的体现在于城市建设的历史传承。

巴黎,全世界魅力城市的代表,但是设想如果她没有了埃菲尔铁塔、巴黎圣母院、凯旋门、卢浮宫这些闻名世界的历史遗迹,那么,她的魅力又何在!?

历史是凝固的现实,现实是流动的历史。世界上各发达国家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同时,无一例外都十分注重对历史建筑的保护。在德国,凡100年以上的建筑必须无条件保留,俄罗斯法律明文规定,圣彼得堡涅瓦大街上的建筑不得拆除,现在的涅瓦大街,仍然与陀思妥耶夫斯基在《白夜》中描写的情景无大差异,甚至连那古老的灯柱还是那样的相像。

然而,遗憾的是,国内很多城市在发展建设过程中,盲目求大、求洋、求新,不能结合自身的实际需要和客观条件,丢弃了太多的可贵历史遗产,代之以千城一面,千街一面,千楼一面。——福建福州三坊七巷遭到建设性破坏;历史文化名城襄樊千年古城墙被毁;浙江舟山定海古城老街不复存在。更令人痛心的是,今天我们要深入研究唐代建筑,不得不东渡扶桑!

其实,保护前人的历史建筑与发展现代经济并非水火不容,世界各地几十年来的研究探索,一次次证明了这两者并不矛盾,我国的丽江、平遥被联合国公布为世界文化遗产之后,经济发展不但未受阻碍,还迅速增长。

**是一座年轻的城市,但地方历史却很厚重,文化遗产极其丰厚,全市有100余处文物古迹,诗仙李白的千古遗风为城市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些前人的遗产,我们应当倍加珍惜。同时,56年建市以来,我们也在不断的书写着城市的历史,花雨广场上的三匹马,好好保护300年,到时,谁还能说它没有魅力!

第二要关怀今人,这是凸显城市魅力的核心。

人是城市的主角,市民是城市的主人,如果主人都对自己的居住环境不满意,这座城市又怎么会有魅力!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们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建设迅猛发展,热闹的建设场面随处可见,但是,不少时候似乎我们跑题了。

据媒体披露,江西吉安市,一个经济欠发达,人口仅三十多万的城市,却修了一条长约五公里,宽136米的所谓“世纪大道”,这样的大道,实际意义何在,到底关怀的又是那个人?

城市建设不只是建房子、修广场、铺马路,更是寻找和建设人们心中向往的家园;我们也不能为城市化而城市化,更不能将城市建设定义为城区的扩张、人口的增长和数字的扩大。我们应该用心去关怀每一位市民,为他们营造一个贴近性灵,安顿生命的理想居所,这才是城市魅力的核心所在。

**虽然是一座工业城市,但生态环境十分优美,有着“九山环一湖,翠螺出大江”的先天优势。翻开我们的历史,“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联合国迪拜人居奖”、“全国环保模范城市”等等,今年伊始,我们又荣获了“全国文明城市”的殊荣。这些荣誉的获得,当然是对我们过去工作成绩的肯定,但我们自身应该清醒的认识到,我们与广大市民的要求还有很大距离,城市建设这个最大的“民心工程”,还需要我们更加用心的去经营。

第三要留待后人,这是永葆城市魅力的关键。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世界是属于后人的,我们应该相信,后辈会比我们做得更好。城市建设有时需要“无为”,做不了的、做不好的,留待后人吧,只有如此城市的魅力才能永驻。

现在建设整得凶,到处都是工地,大家干劲十足,似乎渴望着一代人就干完所有的事情,城市现在看来都是崭新的。

然而,这些同一个时期完成的建筑,其“生命周期”应该也是一样的。今后,当他们一起“衰老”,一起“死亡”的时候,我们的后人又该如何面对呢?建筑如同人一样,也是有生命的,建筑群体也同人的群体一样,也需要“老中青”结合。

城市建设就如同在画布上作画,我们千万不能把它涂得太满,而应该为后人多留空间,少留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