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中学生综合性素质评价集锦9篇

时间:2023-11-12 15:17:07

中学生综合性素质评价

中学生综合性素质评价范文1

关键词: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工作;评价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0;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08-0016-02

一、大学生综合素质及综合素质测评工作概述

素质教育是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素质教育是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内容。从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后,素质教育逐渐成为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周家伦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与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中提出:“创新型人才培养是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必然诉求。特别是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既是教育状况和人才状况深刻反思的结果,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应有趋势,也是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

大学生素质提升,从教育主体的角度看,教育主体具有较大的主导性作用。大学生综合素质状况,综合素质的高与低都与综合素质的测评关系密切。当前,我国高校均开展了综合素质测评工作,采取综合测评相关方法进行大学生评价。不同类型、层次的大学针对院校实际设计不同类型的评价方法、评价指标等,体现了教育特色和导向性。如代美玉等针对研究生综合素质测评方面进行了研究,而孙冰等细化研究了理工科研究生综合素质测评,刘泺丹等则聚焦研究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李薇则把研究重点放在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方面。从另外一个角度归纳,在综合素质和综合素质测评方面,专家学者的观点和方法,总体上可以分成:综合素质及综合素质测评基本理论问题、综合素质测评指标问题、综合素质评价各方面权重问题、综合素质测评的模型和计算方法问题、综合素质测评体系问题、综合素质测评结果分析问题、综合素质测评与相关工作的相互促进问题等。这些研究对于综合素质测评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开展综合素质测评工作评价,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

评价综合素质测评工作间接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目前很多高校都开展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工作,但是综合素质测评工作本身的价值却没有充分发挥。从把将党和政府相关指示精神落到实处及让综合素质测评工作真正起到促进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方面考虑,有必要细化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工作,有必要系统化把握综合素质推进的各个方面,综合素质测评工作作为学生综合素质状况掌握、综合素质潜力挖掘的重要途径,系统化开展评价综合素质测评工作,则对于综合素质测评工作的有效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大学生素质综合测评是对大学生各方面表现的测定和评价,评价工作体系各个方面有效设计和细化开展均对综合素质工作有较大贡献。其中,综合素质测评前期的制度设计、过程组织设计、测评中测评指标的体系设计、综合素质结果分析设计、基于测评结构的综合素质促进路径设计各个方面都将对综合素质有较大影响。如综合素质评价的指标体系既是评价大学生的基本依据,又是大学生发展的导向目标。测评的过程既是评价打分的过程,又是锻炼能力、互相学习、发现差距的过程。

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与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工作评价之间具有明显的逻辑关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立足于大学生清楚地了解自身素质的实际以及素质提升的方向,即大学生自身素质的状况及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方向;综合素质的实际和方向两个方面都需要通过综合素质测评工作完成,综合素质测评既让大学生清楚自己综合素质目前所处的水平,同时在指标设计及权重方面给出了导向;而综合素质测评工作本身开展情况,需要针对综合素质测评的工作进行评价,也是一种实际工作状况的反映及导向,切实了解工作实际的开展情况,找到工作中的短板,进而改善、提升测评工作。简言之,评价综合素质测评工作可以促进综合素质测评工作有效开展,有效开展的综合素质测评工作有利于明确大学生自己的素质状况和素质提升的发展方向,从而进一步促进大学生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三、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工作评价的开展

实践证明有效的工作评价对于工作促进具有非凡价值,有效的综合素质测评工作对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对综合素质本身、素质测评方面的研究非常丰富,但是鲜有研究关注综合素质测评工作本身的评价。从具体的工作开展方面而言,综合素质测评工作评价开展应做好如下方面。

(1)综合素质测评工作评价制度方面。实践证明,没有规则或者制度的约束,行为就会陷入混乱,过程将失去秩序,效果则无法得到保证。为了保证综合素质测评工作评价有条不紊地实现一定程度上的客观结果,则需要建立工作评价的相应制度。综合素质测评工作评价制度是工作评价主体评价综合素质测评工作的依据,是对评价综合素质测评工作的指导和要求。主要内容应该包括:综合素质测评工作的指导思想、指导原则、参与评价主体、评价对象、评价过程安排、评价结果计算、评价结果的分析及评价结果运用等。

(2)综合素质测评工作评价的指标方面。任何评价的开展都需要一致性的依据,即评价的各个方面,是具体开展评价的抓手,即需要建设适当的评价指标体系。一般情况,评价的指标包含在具体的评价制度当中或者“办法”当中。但是评价指标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对于评价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在管理评价或者工作评价时,常将指标或者指标体系单独明确。综合素质测评工作评价的指标方面主要内容包括:指标内容、指标体系(指标之间的关系及指标的权重)、指标含义、指标评价等级或给分标准、指标的替代和修正等。评价综合素质测评工作或其他评价工作,均需纳入指标系统、相对合理。

(3)综合素质测评工作评价的程序方面。在组织中开展各项工作都需要建立相应的工作程序,程序规定了各项工作开展的顺序,程序是将工作开展的路径节点串联起来的有效方法。综合素质测评工作评价的程序是对评价工作具体开展方面的细化和规范,是评价主体具体开展评价工作所遵循的工作秩序要求。评价综合素质测评工作在程序方面主要涉及:评价工作开始节点、评价工作的环节、每个环节的开展主体、每个环节的评价对象、每个环节的评价依据及形成阶段性成果、各个环节之间关联、评价工作的结束节点等。

(4)综合素质测评工作评价的评价工具、方法方面。综合素质测评工作的工具是评价工作具体开展的抓手,没有相应的工具作为支撑,评价工作开展没有落点,或者开展的评价工作会陷入混乱。评价的工具主要考虑两种形式:评价管理计算机系统或者纸质版评价记录表及量表等。评价方法是评价工作的另一个重要工具,这里的评价方法指的是综合计算方法。选择不同的评价方法对于评价主体要求不同,计算过程不同,反映出来的结果可能有差异。工作评价方法上如果不要求非常精准,可以选择综合定性评价方法,这种方法简单,但是对于工作的指导作用细化程度不够,带有较大的主观性和个人感情,公平性较差。另外,还有常用的AHP(层次分析法)方法及模糊综合评价法,能够结合定性和定量方面,计算上也相对简单,能够反馈出存在问题的项目,便于整改,这种方法在指标和指标权重方面要细化考虑,特别是指标权重方面,必要时要综合考虑工作重点。另外还有灰色系统评价法、多元统计分析等方法。各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对于一般的工作评价建议采用AHP(层次分析法)及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即可。

(5)综合素质测评工作评价的结果分析。通过开展综合素质测评工作评价,目的是得到综合素质测评工作的整体表现、综合素质测评工作各方面的具体表现。进一步来讲,无论结果如何都有深层次的诱因可以挖掘,也只有深入挖掘才能真正了解改善的基点,才能有效地设计改进的途径,即就是要进行综合素质测评工作评价的评价结果分析。结果分析可以分成:工作总体分析和细部分析。总体分析掌握工作总体所处的水平,细部分析是进一步掌握对于总体正反贡献的具体方面。也可以分成:横向比较分析和纵向比较分析。横向比较分析是对同时期开展综合素质测评工作各评价单位的比较分析,而纵向比较分析是对综合素质测评工作开展自我比较分析。

(6)综合素质测评工作评价结果的运用方面。评价综合素质测评工作是作为综合素质测评工作管理的一部分,从管理环节方面考虑,评价结果必须形成结果反馈循环,即必须运用评价结果来改进综合素质测评工作,只有有效地利用评价结果改进评价工作才能真正促进综合素质测评工作的开展。评价结果的运用是评价结果分析的延续,是综合素质测评工作提升对策方面的设计。评价综合素质测评工作在评价结果运用主要内容包括:有效措施归纳和推广、低效无效方面的改进策略设计、论证及应用。

就综合素质测评工作评价的开展体系的综合素质测评工作评价制度方面、综合素质测评工作评价的指标方面、综合素质测评工作评价的程序方面、综合素质测评工作评价的评价工具和方法方面、综合素质测评工作评价的结果分析方面、综合素质测评工作评价结果的运用方面工作构成综合素质测评工作评价的体系,形成综合素质测评工作评价的封闭循环,藉此实现综合素质测评工作的逐步提升。

四、结束语

综合素质提升是教育主体的义务,综合素质测评是综合素质的实际反映也是综合素质发展的导向。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有必要深入开展综合素质测评工作,提升综合素质测评工作有必要深入开展综合素质测评工作评价。工作评价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有利于工作提升的有效方法和手段。评价综合素质测评工作也是一项系统性较强的工作,是作为管理主体的一项重要工作。全面系统的综合素质测评工作评价应该从制度方面、指标方面、程序方面、工具方法方面、评价反馈方面、结果运用方面全面系统推进,以更好地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方秋莲,等.大学毕业生综合素质的模糊综合评价[J].运筹与管理,2006(04).

[2]周家伦.创新型人才培养与大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06(05).

[3]孙冰,等.高校研究生综合素质测评指标体系的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15(07).

中学生综合性素质评价范文2

近日,《扬子晚报》以“高考改革要看学生综合素质,调查发现九成学生素质都打A”为题,将目光聚焦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据了解,在现行的高考录取政策中,学生高考成绩中已包含综合素质评价,但此项综评成绩由中学负责判定,虽然高考报名表上注明“凡得A等第的学生,必须有突出表现的有效记录,否则,视为无效”这一条,但实际90%以上的学生都能拿到A等。面对综合素质评价在实践中遇到的难题,特别是在推进高考改革的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实施综合素质评价,如何更好地使用评价结果还有待深入研究。

破解综合素质评价的实践难题,需要用科学的评价理念予以引领。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探索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从本质上看,推进多元录取机制,就是希望通过招生录取制度改革倒逼评价制度改革,引领高中学校推进素质教育,注重高中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这是在推进高考改革背景下看待综合素质评价的一个重要视角。因此,实施综合素质评价,不应当只看重评价结果,甚至只是为了升学而追求一个好的评价结果,而应更加看重过程,注重评价的反馈和激励功能,让学生真正从评价中体验成长的快乐,获得不断进步的动力和源泉。

破解综合素质评价的实践难题,要求高中学校把握好实施环节。实施综合素质评价,关键是要保证评价的科学性和客观性。从保证科学性角度看,综合素质评价应当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相契合,综合考查学生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兴趣特长、社会实践等方面的情况,使考查学校教育质量和评价学生综合素质的内容相一致,形成政策合力。就高中学校而言,还应根据学生特点和教育教学实际,进一步细化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和要求,增强评价的可操作性。

从保证客观性角度看,由于综合素质评价的很多内容难以量化,容易掺杂一些主观因素,操作弹性较大,导致评价结果的说服力不强;由于综合素质评价主要由学校组织实施,因顾及综合素质评价对学生升学可能带来的影响,难免会出现媒体所报道的那样学校尽量给学生打高分。这样的做法,既偏离了实施综合素质评价的初衷,也难以实现与高校招生录取挂钩的改革目标,对此需要进一步完善机制、加强监督,做到防患于未然。从深层次改革看,要着力增强综合素质评价的客观性,强化事实性材料和写实性描述在评价中的作用,避免简单化地打个分数、给个等级。

破解综合素质评价的实践难题,要求高校把握好使用环节。综合素质评价与高校招生录取挂钩,有可能会使综合素质评价走向功利化,这是目前普遍存在的一种担忧。但转换一下思路,通过实现这样一种挂钩,客观上会使综合素质评价的受重视程度得到提升,有利于综合素质评价不断走向规范和完善。从推进改革的视角看,破解综合素质评价的实践难题,要求高校把握好以下环节:一是在招生录取时,高校要根据自身的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要求,使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使用更具操作性。二是在目前诚信意识相对薄弱的社会环境下,将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参考,容易受到种种不诚信行为的干扰,因而要求高校在参考综合素质评价时,做到客观、公正和透明,并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此外,引入综合素质评价势必会增加高校招生录取的工作量,调整现行的招生录取办法,给高校提供相对充裕的时间,有利于确保评议审核过程更加充分和严谨。

充分认识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意义,积极探索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办法,使高校招生录取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改革得以顺利推进,这是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和推动高中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所在。虽然破解综合素质评价的实践难题还会面临诸多挑战,探索的过程也不会一帆风顺,但改革的方向应当坚持,推动改革的决心不能动摇。

中学生综合性素质评价范文3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9-0175-02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标,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应用型技术人才。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对技能型人才特别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持续增加。如何使高职学生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最大限度地满足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高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是高职教育研究者探索多年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一、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构成

1.素质与综合素质。在现代汉语中,素质最初是一个生理学、心理学上的概念,指人的先天生理解剖特点,主要指神经系统、脑的特性及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的特点,素质是心理活动发展的前提。各门学科对素质的解释不同,但共同点即素质是以人的生理和心理实际作基础,以其自然属性为基本前提的。个体生理、心理成熟水平的不同决定着个体素质的差异,对人的素质的理解要以人的身心组织结构及其质量水平为前提。综合素质指人们自身所具有各种生理、心理的和外部形态方面以及内部涵养方面比较稳定的特点的总称。

2.高职学生综合素质与普通本科院校学生综合素质的异同。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界定,可以概括为大学生在身心和心理两个方面的基本要素及其品质的综合,具体内涵包括思想道德素质、业务技术素质、文化审美素质和心理生理素质等。对于大学生的发展而言,综合素质的各个构成是各有侧重的,各个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协调发展的有机整体。高职学生是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是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他们除了需具备一般大学生应有的综合素质外,还应具有职业素质。职业素质包括职业道德、职业理想、职业能力、职业个性四个要素。目前职业素质养成教育已成为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创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将理论知识学习、实践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高三者紧密结合起来。”

二、高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高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现状分析。当前,我国高职学生评价主要采用的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方案,基本都是以国家颁发的《大学生行为准则》《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等作为测评指标的设计依据,把学生的素质教育划分为德、智、体三个方面,各设一些指标,对每个指标记分后汇总得出测评结果。许多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主要是根据学校自身的教学特点、管理需要自定评价标准,随意性很大,没有从企业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职业能力基本要求和具体职业岗位活动任务来制定与之相应的、全行业认可的、统一的高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标准,导致整个评价缺乏科学性依据。此外,侧重智力方面的评价,轻视技能方面的评价,这种评价方式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发生偏离,导致培养出来的高职学生在实践技能方面得不到提升、没有优势。

2.高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评价功能缺乏清晰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是以学生的发展状态与水平为评价对象的教育评价活动,是对学生素质的各个方面、各个过程进行多渠道认证的教育评价活动。但在实施过程中,往往轻视了它的引导和反馈功能。学生综合素质的评定结果主要是用作为年末或者学期末评优评奖的依据,基本上是一种奖惩性和总结性评价。这种评价体系与结果运用对学生成长帮助不太理想,激励作用不强,不能较好地显现学生在各个层面的素质发展状况和个性的“闪光点”,容易挫伤学生发展个性优势的积极性,更没有起到促进教育和教学改革的参考作用。二是评价体系内容和结构不合理。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体系是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具体反映,是构建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按照高等教育的目标要求,构建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体系,要坚持以思想道德素质评价为核心,以科学文化素质评价为重点,以身心健康素质评价为基础。培养的高职学生应具备较强的从事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较高的综合素质。现行的高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没有注重对学生的职业素质的衡量,即使有的高职院校加强了对学生职业素质的要求,但仍没有制定切实可行的操作内容体系。三是评价方法单一化。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是高校学生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传统的描述性定性评价方法往往是定性分析或者单因素的定量评价,存在主观片面,不够准确、全面的问题;以教师评价为主,忽视了学生的自我评价以及社会评价等。学生个人素质的发展基础和发展过程的复杂性、多样性以及学生个性的差异,要求对学生的评价必须是多层面、多角度的。

三、构建高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对策和建议

1.健全科学全面的评价标准和内容。评价是主体对客观存在的价值关系系统的反映和建构,既有一般认识活动的普遍特征,又有不同于一般认识活动的个性标志。它是一种以形成价值判断为主要使命的特殊认识活动。评价标准是评价得以实施的准绳,是衡量评价是否有效的关键。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内容,以完成实际职业活动任务所需的知识、技能、态度等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主要内容,是我国高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的关键和难点。职业教育是源于西方国家的一种教育形式,在国外已积累了丰富的宝贵经验。国外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之所以能够得到全行业的认可,其构建科学的评价内容是重要因素。德国和澳大利亚是目前世界上职业教育发展得非常成功的两个国家,纵观其高职学生素质评价体系,均采用职业活动任务来评价学生的能力。其成功经验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要树立科学人才观,建立以岗位职责为基础,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科学化、社会化人才评价发现机制。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 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等。国务院《关于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决定》提出,建立科学评价职业教育质量的指标体系,把行业规范、职业标准和岗位要求作为质量评价的重要依据,把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创业成效、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持续发展能力、用人单位满意度、对区域经济发展贡献水平等作为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因此,在构建高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过程中,应始终遵循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以学生从事职业活动所需的职业能力为评价标准,各评价指标的设计应体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特点,结合企业人才需求构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内容体系,注重学生在职业活动任务中“做”的能力的考察。

2.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和评价方法多样化。美国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博士提出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力不是单一的能力,而是由多种能力构成,每个人的智力都由八种智能构成,且各具特色,每种智力又有多种表现方式,不能用统一的标准来评价学生。教师应根据学生智力的独特性对学生建立多元智能评价方式,即评价方式由静态到动态转化、评价标准由单一到多样化、评价主体由一元到多元化、评价内容由单项向多维转化、评价目的由笼统向明确转化,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包括国家、社会、高校组织和个人,它们有不同的主体价值;多元化的评价客体包括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机构、高校组织成员等,它们有各自的需要和属性。多元化的价值、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和客体决定了高等教育评价必然是多元化的,基于多元化价值基础的高等教育评价在进行价值判断时,应遵循价值尊重、价值协商和价值引领的评价原则。目前,国家大力倡导高职院校“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文件的出台,高职院校积极探索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多种模式。《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从多元化角度出发,建立由学校、企业人员组成的双元二级评价组织体系,制定由教师、学生、教学条件和专业、课程、主要教学环节构成的三方三层指标体系,构建灵活多样的方法体系、双向改进的结果运用体系和分工负责的组织保障体系,与校内评价、社会评价、第三方评价共同构成“多元互补”式的学生综合素质共同评价与持续改进机制。依据高职教育教学和课程的培养特点,结合国家、行业、企业的职业资格标准,侧重对技能、能力和素质的综合评价,重视过程性评价和定性评价,扩大评价主体的范围,通过对高职学生学业全面、客观、公平的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成长,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中学生综合性素质评价范文4

【关键词】 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5-000-01

一、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现状

目前各高校也开始探索适当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在综合素质评价的操作层面有了新的变化,由原来的单纯考虑成绩,变为综合考虑德智体等方面。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1.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不够全面,过于粗放。很多学校评价时,简单地分为思想分和学习分。不能真正全面地考察学生的团队合作、创新意识等。2.评价主体单一,主要是辅导员老师和班主任等根据班级选票情况进行评价,学生的人缘情况很大程度决定了评价的结果,因而不能真实地反映同学的素质。3.综合素质评价的目标存在偏差:综合素质评价目前主要作用是给学生评定奖学金,变成了一个给学生划分等级的工具,因而不能真正发觉每个学生的特点,给学生很好地指导,为学生素质的发展提供指南。

二、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原则

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主要的目的是能够指导学生素质的发展,同时能够真正反馈学校的教学情况。因而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应该遵循以下的原则。1.一致性:综合素质评价的指标能够真实反映出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使得评价是有效的。2.全面性:综合素质评价的指标能够全方位的体现学生的进步和能力特点,从思想、学习、能力、心理等多方面考察。3.多元性:综合素质评价的目标不是划分等级,应该发现每个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个性,体现出多元的特点,可以采用模块化的方式。4.动态性:综合素质评价不仅是学生活动或成绩的表象的记录,更应该能反映出学生性格、学习和创新能力、特长、兴趣等内在的特点,从而能够指导学生的发展和职业选择。5.引导性:综合素质的考核评价,不应该是简单的每年例行的考核,更多地应该是能够反映出学生努力方向,能够深入到学生的生活中,确实作为学生成长进步的参考和指南。6.可操作性:综合素质评价的指标一定能够方便地衡量,有可行性。7.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教师可以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所在的团队可以评价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往组织能力等。学生自己可以设定大学的目标。8.普遍和特殊相结合:评价可以分为统一标准和自身特点的特殊标准。统一标准用于奖项的评定。软性的标准用于学生个人的发展指导,例如学生的性格、心理承受能力、团队意识等,这样更能真实地评价同学,帮助他们进步。

三、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培养,有着紧密的联系。素质评价为素质培养提供了方向,但是综合素质的实际培养过程是评价的根基,因而各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并应遵循素质培养的原则:1.发挥大学生自身的主体性。大学生大都处在青春期,身体渐趋成熟,能力提高,有自己的独立意识和想法,不希望被人束缚。同时很希望自己的做法能得到别人的认可。所以大学教育要发挥大学生自己的主体性,给他们以鼓励,发挥他们的潜力。2.更加注重实践性,包括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和专业教育,都能够把教育放到实践中。通过学生自身的体会,更好地提升自身的素质。3.更加细化地考察学生的能力,目前学生的学习状况不能很好及时地得到反馈。教学过程中,主要是知识的教授,缺少必要的考核,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慢慢消退。学生团学活动环节,学生的表现没有给予及时的回馈,因而学生能力比较难提高。4.加强高校各部门共同的配合,教务部门、学工部门、团学部门等共同合作,共同协商。交流存在的问题,共同解决学生的素质发展问题。

总体来讲,我们高校目前由于在师资力量、科目设置、教学管理等方面还没有跟上,因而很难给学生细致的指导。师资比例太低,并且教师的科研、教学各方面的压力较大,在和学生的交流上不能投入较多的时间,因而学生的学习能力得不到指导。教学管理上比较机械,学生的兴趣不能得到尊重,学生想转换专业发展自己的兴趣受到阻碍。教学科目的设置有时远远落后于社会的需要。因而综合素质的评价就会成为一句空话,所以高校需要整体的思维,加大教育的投入,增加教师数量,并且改变评价老师的指标,管理上更以学生为本,学生的综合素质才会有发展。

中学生综合性素质评价范文5

关键词:综合素质;评价;全面;作用;重要性

随着教育制度的不断深入改革,一考定终身的高考制度也备受指责,高考制度改革也提上了日程。2006年教育部对全国的初中毕业与高中招生制度的改革,提出测评展现“综合素质评价”要求,综合素质评价即指在每个学期的期末或每个学年的期末,各地的中等学校组织的一次对全体在校学生全面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评价的测评。2008年新疆顺应改革,启动普通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提出对普通高中生综合素质的评价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出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导向,以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地发展为宗旨的评价目标,该目标是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重视质量的分析,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努力实现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同时,也明确指出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将作为高校招生录取时的重要参考依据。

当前我校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在学科教学中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有效地促进学科教学,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班主任利用综合素质评价促进班级管理

班主任一般都是班级的“老大”,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促进班级整体向上发展。班主任对学生的评价是至关重要的,有时班主任也会感情用事,对学生的评价片面不合理。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平等、自由、民主、合作与相互约束的关系。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参与对学生的评价,能有效预防班主任“一言堂”。综合素质评价中采用学生自评(占10%)、学生小组互评(占50%)、教师互评(占40%)的模式对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做全面、公正、合理的评价。学生小组互评占比例的一半,我校班主任充分利用这一点,让学生管理学生,让班干部真正发挥作用。既减轻班主任的工作压力,又锻炼了学生的管理能力。

二、学科教师利用综合素质评价促进教学管理

综合素质评价的主要观测点在高中开设的全部课程中都可以体现出来,每位任课教师都可以根据综合素质评价对每位学生进行监测,可以做到内容全面、客观,程序科学、规范,关注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关注学生的特长和潜能。在评价体系中每位任课教师都要参与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在管理过程中如实记录平时表现,学生为了获得较好的等级,会在各科教师课堂上积极表现。例如,高中生多数存在偏科现象,选文科的学生在理科课堂(或选理科的学生在文科课堂)上表现出不重视课程的态度。学生上课出勤率低、不认真听课、抄袭作业、不认真完成作业、厌学等现象频发。采用综合素质评价能有效避免这种现象。教师要在课堂上给每位学生建立课堂档案,记录课堂表现,根据实际表现评价学生。

三、评价的重要性

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好坏完全取决于该学生平时在学校的言行举止、学习态度和为人处世。这也是高等院校招生的一项重要指标,不可忽视。所以“综合素质评价”关系到升学的问题,重要性仅次于考试成绩。坚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注重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有效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突出评价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使评价过程成为学生不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和完善自我的过程。

总之,利用综合素质评价来评定学生的整体表现,能够客观公正地对学生在学校期间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表现进行综合、全面的评定。但综合素质评价对学生的评定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存在偏差,此评价不能评定学生校外生活方面的表现,因此,学生的档案材料中体现的综合素质不是很完整,还有待在其他方面进行补充。

中学生综合性素质评价范文6

[关键词]高职学生 综合素质 评价体系

[作者简介]杨军(1971- ),男,江苏淮安人,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助理,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江苏 淮安 223003)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9-0175-02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标,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应用型技术人才。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对技能型人才特别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持续增加。如何使高职学生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最大限度地满足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高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是高职教育研究者探索多年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一、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构成

1.素质与综合素质。在现代汉语中,素质最初是一个生理学、心理学上的概念,指人的先天生理解剖特点,主要指神经系统、脑的特性及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的特点,素质是心理活动发展的前提。各门学科对素质的解释不同,但共同点即素质是以人的生理和心理实际作基础,以其自然属性为基本前提的。个体生理、心理成熟水平的不同决定着个体素质的差异,对人的素质的理解要以人的身心组织结构及其质量水平为前提。综合素质指人们自身所具有各种生理、心理的和外部形态方面以及内部涵养方面比较稳定的特点的总称。

2.高职学生综合素质与普通本科院校学生综合素质的异同。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界定,可以概括为大学生在身心和心理两个方面的基本要素及其品质的综合,具体内涵包括思想道德素质、业务技术素质、文化审美素质和心理生理素质等。对于大学生的发展而言,综合素质的各个构成是各有侧重的,各个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协调发展的有机整体。高职学生是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是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他们除了需具备一般大学生应有的综合素质外,还应具有职业素质。职业素质包括职业道德、职业理想、职业能力、职业个性四个要素。目前职业素质养成教育已成为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创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将理论知识学习、实践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高三者紧密结合起来。”

二、高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高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现状分析。当前,我国高职学生评价主要采用的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方案,基本都是以国家颁发的《大学生行为准则》《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等作为测评指标的设计依据,把学生的素质教育划分为德、智、体三个方面,各设一些指标,对每个指标记分后汇总得出测评结果。许多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主要是根据学校自身的教学特点、管理需要自定评价标准,随意性很大,没有从企业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职业能力基本要求和具体职业岗位活动任务来制定与之相应的、全行业认可的、统一的高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标准,导致整个评价缺乏科学性依据。此外,侧重智力方面的评价,轻视技能方面的评价,这种评价方式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发生偏离,导致培养出来的高职学生在实践技能方面得不到提升、没有优势。

2.高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评价功能缺乏清晰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是以学生的发展状态与水平为评价对象的教育评价活动,是对学生素质的各个方面、各个过程进行多渠道认证的教育评价活动。但在实施过程中,往往轻视了它的引导和反馈功能。学生综合素质的评定结果主要是用作为年末或者学期末评优评奖的依据,基本上是一种奖惩性和总结性评价。这种评价体系与结果运用对学生成长帮助不太理想,激励作用不强,不能较好地显现学生在各个层面的素质发展状况和个性的“闪光点”,容易挫伤学生发展个性优势的积极性,更没有起到促进教育和教学改革的参考作用。二是评价体系内容和结构不合理。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体系是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具体反映,是构建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按照高等教育的目标要求,构建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体系,要坚持以思想道德素质评价为核心,以科学文化素质评价为重点,以身心健康素质评价为基础。培养的高职学生应具备较强的从事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较高的综合素质。现行的高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没有注重对学生的职业素质的衡量,即使有的高职院校加强了对学生职业素质的要求,但仍没有制定切实可行的操作内容体系。三是评价方法单一化。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是高校学生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传统的描述性定性评价方法往往是定性分析或者单因素的定量评价,存在主观片面,不够准确、全面的问题;以教师评价为主,忽视了学生的自我评价以及社会评价等。学生个人素质的发展基础和发展过程的复杂性、多样性以及学生个性的差异,要求对学生的评价必须是多层面、多角度的。

三、构建高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对策和建议

1.健全科学全面的评价标准和内容。评价是主体对客观存在的价值关系系统的反映和建构,既有一般认识活动的普遍特征,又有不同于一般认识活动的个性标志。它是一种以形成价值判断为主要使命的特殊认识活动。评价标准是评价得以实施的准绳,是衡量评价是否有效的关键。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内容,以完成实际职业活动任务所需的知识、技能、态度等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主要内容,是我国高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的关键和难点。职业教育是源于西方国家的一种教育形式,在国外已积累了丰富的宝贵经验。国外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之所以能够得到全行业的认可,其构建科学的评价内容是重要因素。德国和澳大利亚是目前世界上职业教育发展得非常成功的两个国家,纵观其高职学生素质评价体系,均采用职业活动任务来评价学生的能力。其成功经验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要树立科学人才观,建立以岗位职责为基础,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科学化、社会化人才评价发现机制。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 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等。国务院《关于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决定》提出,建立科学评价职业教育质量的指标体系,把行业规范、职业标准和岗位要求作为质量评价的重要依据,把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创业成效、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持续发展能力、用人单位满意度、对区域经济发展贡献水平等作为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因此,在构建高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过程中,应始终遵循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以学生从事职业活动所需的职业能力为评价标准,各评价指标的设计应体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特点,结合企业人才需求构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内容体系,注重学生在职业活动任务中“做”的能力的考察。

2.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和评价方法多样化。美国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博士提出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力不是单一的能力,而是由多种能力构成,每个人的智力都由八种智能构成,且各具特色,每种智力又有多种表现方式,不能用统一的标准来评价学生。教师应根据学生智力的独特性对学生建立多元智能评价方式,即评价方式由静态到动态转化、评价标准由单一到多样化、评价主体由一元到多元化、评价内容由单项向多维转化、评价目的由笼统向明确转化,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包括国家、社会、高校组织和个人,它们有不同的主体价值;多元化的评价客体包括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机构、高校组织成员等,它们有各自的需要和属性。多元化的价值、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和客体决定了高等教育评价必然是多元化的,基于多元化价值基础的高等教育评价在进行价值判断时,应遵循价值尊重、价值协商和价值引领的评价原则。目前,国家大力倡导高职院校“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文件的出台,高职院校积极探索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多种模式。《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从多元化角度出发,建立由学校、企业人员组成的双元二级评价组织体系,制定由教师、学生、教学条件和专业、课程、主要教学环节构成的三方三层指标体系,构建灵活多样的方法体系、双向改进的结果运用体系和分工负责的组织保障体系,与校内评价、社会评价、第三方评价共同构成“多元互补”式的学生综合素质共同评价与持续改进机制。依据高职教育教学和课程的培养特点,结合国家、行业、企业的职业资格标准,侧重对技能、能力和素质的综合评价,重视过程性评价和定性评价,扩大评价主体的范围,通过对高职学生学业全面、客观、公平的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成长,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3.以生为本,促进评价资源的有效利用。教育的根本是以人为本,顺应人的禀赋,提升人的潜能,完整而全面地关照人的发展,这是现代教育理念的核心内涵和基本价值取向,也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精髓。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高职院校教育评价活动的基础和核心,是优化学校教育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目的是通过评价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和行为习惯,获得终生发展的能力。首先,要把尊重学生、关心学生、教育学生贯穿于评价的全过程,体现在评价的方方面面。评价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体现尊重与爱护,关注个体的处境与需要;评价要突出发展、变化的过程,关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其积极主动的态度,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发展。其次,要注重结果反馈。学校要及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及家长等,家长审阅后再将审阅意见反馈给学校。这有利于引导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有利于家长和社会逐步形成科学的观念,有利于营造学生发展的家庭和社会环境。再次,要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贯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挥其对教学改革的导向作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必将引起学生群体的行为和心理变化,并反映到他们的学习形态和学习方式中,要引导教师关注学生的差异与发展状况,重视开发学生的潜能与个性特长,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从根本上形成推进教学改革的动力。

高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实施对学生素质综合评价,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的重要手段,在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加强对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研究与探讨,不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对于我国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作为高职教育者,肩负着向社会各行各业输送人才的重任,应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思考,主动积极做好育人工作。

[参考文献]

[1](美)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M].沈致隆,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2]覃红燕,李良民.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构建[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6).

中学生综合性素质评价范文7

关键词:模糊评价;学生干部;综合素质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05-1146-04

高校学生干部是学生中的特殊群体,身为学生又同时扮演管理者的角色。一方面需要与其他学生一样进行正常的学习工作生活,另一方面需要协助学校学院党团组织进行日常的学生教育管理。不论是社团活动的组织开展、新闻信息的上传下达,还是评奖评优中的监督选举,都需要他们的积极配合和协调。可以说他们是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骨干力量,是学校和学生之间的桥梁纽带。但无论是学校还是学院每年都面临着学生干部选拔和学生会、社团等学生组织换届选举问题,这总是令人烦恼的一件事,因为学生干部的综合素质概念相对比较模糊,综合素质可能相差无几,单单根据一时的竞聘演讲很难对一个学生干部作出综合评判,但这个问题我们必须每年要做,而且要做好,否则就会挫伤一部分学生干部的积极性。模糊评判是用数学的方法解决模糊问题的评判方法,它能够使模糊问题定量化而且科学公正从而使一些复杂问题变得简单。本文就学生干部的综合素质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合理的权重,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学生干部综合素质进行了科学的评价,有效地避免了人为因素造成的评价不公,在学生干部管理中有较为实用的参考性。

1评价模型的建立

模糊综合评价的基本思想是:在确定评价指标的等级标准和权重的基础上,运用模糊集合变换原理,以隶属度描述各级指标的模糊界线,构造模糊评判矩阵,通过多层的符合运算,最终确定评价对象的评价等级。

1.1评价因素论域U的确定

学生干部既是学生,又是干部,因此对学生干部的评价,我们既要从学生的视角,考虑学生的德智等方面,又要作为一个管理者的身份,从任务管理、领导能力、人际品格和工作奉献等进行综合评价。

本文通过采用因素分析的主成分因素分析法和正交旋转方法,在遵循客观性、综合性、层次性和全面性的基础上,我们采用以下指标体系(见表1)作为对学生干部综合素质的评价标准。

即建立因素集:U={} U1,U2,U3,U4,U5,U6,U7,而每个因素集(一级指标)Ui(i=1,2,3,4,5,6,7)中又包含了若干个子因素(二级指标)Uij(i=1,2,3,4,5,6,7;j=1,2,3,4,5,6,7)。1.2评价等级论域V的确定

评价等级论域的确定使得模糊综合评价得到了一个模糊评价向量,从而体现评价的模糊特性。我们把大学生综合素质分成五个等级:

v1 :优秀; v2 :良好; v3 :一般; v4 :较差; v5:差。即建立评语集:

五个评语的分值区间分别为[ 90, 100] , [ 80,89] , [ 70, 79] , [ 60, 69] , [ 0, 59] (分值为百分制)。

1.3各评价要素间的权重A的确定

对于各个一级指标权重ai(i=1,2,3,4,5,6,7),我们应用Deilph法请专家进行了指标权重的设置:

对于每个一级指标中各因素的子因素权重aij(i=1,2,3,4,5,6,7;j=1,2,3,4,5,6,7),为了突出影响该学生干部全面发展的子因素的重要性大小,我们将每个等级分值化为:优秀(1分),良好(2分),一般(3分),较差(4分),差(5分)。我们用加权频数统计求出其因子分,归一化后即作为子因素的权重,从而得到子因素的权重集。

1.4隶属矩阵R的确定

评价因素和评价等级之间的关系,即从U到V的模糊关系,可用模糊评判矩阵加以描述如下:

????

rn1rn2?rnm

R中的元素rij(i=1,2,?,n;j=1,2,?m)表示从因素ui着眼,该学生干部能被评为vj的隶属度。

1.5模糊评判矩阵的运算及结果

对每一个被评判的学生干部,先对各二级指标因素层的评价矩阵Ri作模糊矩阵运算,得到一级指标因素层Ui对于评语集V的隶属向量Bi,Bi=Ai°Ri,再对R进行模糊矩阵运算,即得到目标层指标U对于评语集V的隶属向量B =A°R,其中各隶属度和为1,若不为1,需作归一化处理。将结果向量B中的元素作为评价集对应元素的权,用加权平均的结果得到一个具体的数值,即是学生干部考核的总评价得分值。

为了验证该评价指标与方法的实用性,笔者对本学院主要学生干部A进行了实际测评,我们选取了4名辅导员,2名同级别学生干部,4名下属学生干部组成评定小组,评定小组成员逐一对A进行等级评定,统计表如表2。

由表2可得对各因素的模糊综合评判和总体模糊评判。

2.1对各因素的模糊综合评判

对U1的评判矩阵

同理可得:A2=(0.2620.2320.2440.262),则

B2=A2°R2=(0.3650.4170.1930.0250)

A3=(0.2520.2390.2640.245),则B3=A3°R3=(0.4060.3540.1890.051 0) A4=(0.3460.3390.315),则B4=A4°R4=(0.5030.3340.16300) A5=()

0.1520.101 0.1520.1550.1550.1490.135,则

B5=A5°R5=(0.5470.2930.16000)

A6=(0.2550.2530.2550.249),则B6=A6°R6=(0.4250.3760.19900)

2.2总体模糊综合评判

由以上可得对该学生干部综合素质的总体模糊评判为

根据最大隶属原则,该学生干部的综合素质评价等级为优秀。如果我们需要在同一个等级中排出优劣的次序,可以给出具体的分值。

3结束语

学生干部综合素质评价决不是为了纯粹选拔优秀学生干部而进行评价,其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干部更加积极、主动、全面地发展,所以对于学生干部综合素质综合评价必须坚持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实现全面发展的根本目标。另外,每个学生干部都有不同于他人的先天素质和生活环境,有自己的爱好和长处,因此评价指标既要关注学生干部应有的基本素质,又要关注个体之间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同需求,促进其在原有水平上不断提高和发展的独特性,最大限度去体现个性特征。利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来考核学生干部的综合素质,科学设定评价指标体系,合理确定因素权重,能使评价结果客观公正且有说服力,,发现他们的优缺点,有助于他们工作的改进和个性的发展,使其自身素质得到不断的提高,是一种较为实用的科学评价方法。

参考文献:

[1]谢季坚,刘承平.模糊数学方法[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0: 197-204.

[2]陈玉君,万秋萍,李大治.大学生综合素质模糊评价法[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2(2):16-17.

中学生综合性素质评价范文8

一、评价内容要具有开放性

对于英语评价而言,具体来说,可以从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的掌握、英语的应用能力等多方面进行考评。即便在一方面,也要坚持使用多种评价方式,以客观地表现出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各种素质的掌握情况。并且在学生素质综合性评价的过程中,评价内容要更具开放性,根据具体的情况采取灵活的措施,不依赖于某一种评价方式。

例如笔者在教学中对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进行评价时,采用了听说读写综合测试进行评价的方式。在考试内容上,笔者采用了口试、笔试和朗读等交叉等测试方式,并选择新颖的测试题目,以评判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在评价过程中,笔者从学生在各个测试环节的表现进行综合分析,以确定最科学的分值,并力求发现学生在各个环节上的闪光点。

二、评价形式要具有多样性

小学生英语综合素质的评价主体应当具有多样性,所谓多元化,即是不依赖单一的评价主体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

1.自我评价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即是学生自己制定评价的规则,按照综合素质评价标准来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自我评价有助于学生更加科学地了解自己,激发其评价的热情,凸出学生在综合素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从心理学的角度上看,个体更愿意对自己进行审视以决定自己的行为。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评价标准的指导,学生更容易清晰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也更容易进行自我反思并将其内化为学习的驱动力。

2.家长评价

家长是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有力支撑,尤其是对于低年龄段的学生来说,其更容易接受家长的评价和指导。家庭和学校是学生进行学习的两大场所,并且学生在家庭中的学习状况更容易反映出学生的自觉性等学习素养。家长一方面要站在客观的立场上去评价学生在家庭和学校外的表现,还要加强和任课教师的沟通和联系,便于形成“家校”沟通和评价机制。我校目前非常重视家长评价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地位和作用,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非常注重和家长的沟通,并向他们传递小学英语学习对孩子今后发展的重要性。笔者和家长一般会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相互沟通,敦促家长多留意孩子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在学期中和学期末的时候,笔者会给家长派发一张学生综合素质能力评价表,让家长按照表格上评价的要点对孩子进行测试和评价。通过这种方式,不但让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情况做到心中有数,还让其今后更加重视孩子的学习与成长,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3.生生互评

在同一个班级,同学之间每天有七八个小时在一起,他们比家长和教师更加了解相互间的学习情况。因此,生生互评同样可以发挥很重要的作用。同学间的相互评价可以帮助教师和家长更为清晰、真实地了解某一学生的综合素质情况。在评价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班干部在评价中的带头作用,打造良好、和谐的评价气氛,形成积极的评价趋势。为了实现预期的评价目的,教师要加强对班干部的引导和培训,明确评价方式和标准,遵循事实客观,以激励和表扬为主,提出同学的不足要注重态度等。

4.教师评价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实施者,其应当充分发挥在学生素质综合评价中的主体作用。对于我们英语教师而言,要结合英语学科的特点和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的情况,对学生做出公正、客观的评价。在问题的分析当中,教师要尽量发现学生的亮点,并给予鼓励和表扬,对于不足,教师要更多地给出改进方向,而非严厉批评。同时,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要本着人性化原则,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结合学生个体的实际情况给出评价的结果。

三、评价过程要具有针对性

小学生素质综合评价规范中明确提出;评价过程要具有多样化,关注过程评价,把定量和定性评价紧密结合在一起。按照所在学校的要求,笔者进行素质评价一般分成学期初、学期中和学期末三个阶段,进行形成性和综合性的评价。

第一,笔者通过课堂观察方式进行评价,在评价内容上,笔者将“专心听课、合作意识、参与热情和整体表现”作为课堂观察评价的主要依据,并为这些依据赋予一定的数值,以形成评价结果的量化。在学生的课堂学习中,笔者会及时根据学生的表现情况进行打分,对一些表现良好的学生进行表扬,并鼓励其继续坚持;对于评价结果较低的学生给予耐心的帮助,引导其走上正确的学习轨道。

第二,建立成长记录档案袋也是小学生英语素质综合评价的又一科学方式。成长记录档案袋不但彰显过程评价的理念,还充分表现了学生的自我任何和自我评价,促进了学生的纵向和横向发展。在开展成长记录档案袋的评价方式时,英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将其最能准确反映其学习成绩的材料放入档案袋中。同时,成长记录档案袋可以帮助老师直观感受到学生的差异和发展变化情况,便于老师及时把握学生的水平、特点和发展能力。这样,教师就可以在教学中有的放矢,进行针对性的引导,激发出学生更多的能量。

四、评价结果要具有激励性

评价结果是评价全过程中各个方面、方式相互作用下的结果,也是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最终归宿。小学生英语素质综合评价应当摒弃传统以分数来判断学生综合素质的单一评价形式,要采用定量数据反映、定性评语引导、积极评价鼓励的评价方式。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教学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而非惩罚学生。因此,教学评价的结果要坚持激励性的原则,让学生在评价结果中看到自己的优点,感受到被认可和鼓励;还要让其发现缺点和不足,推动其继续努力。只有这样,评价才有其存在的意义。

中学生综合性素质评价范文9

一、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理解

综合素质评价要求对学生某一过程的学习、品德、行为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它关注的是学生在某一阶段的发展过程,而不仅仅是最后的结果。它是一种发展性的学生评价,为学生的身心发展提供帮助,以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为最终目的。它有别于传统的学生评价,传统的学生评价是一种利功性评价,评价内容片面,手段单一,以考试测验为主,过分追求分数,损伤学生的身心健康,评价标准过于量化,过分关注最终结果,忽视学生日常的动态的过程性的评价,往往会造成评价氛围和人际关系紧张。

二、现行综合素质评价的优点

1、突出了评价的整体性。《中小学生素质综合评价手册》的填写包含了班主任、所有任课教师、家长、班干部和同学,是他们根据对学生学习过程中所有的表现填写的,评价手册填写具有全面性、全体性,而且在填册时,包括量化考核的各项内容,如:学生品德方面的表现、参加社会活动、身体的变化、日常学习情况等。这样就能全面分析一个学生,既看他的思想状况,又看到他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的养成, 既能看到他的优点,又能及时指正他的缺点,使之注意改正。

2、突显了评价的人文性。《中小学生素质综合评价手册》中有为班主任设定的评语栏,也有为其他科任教师设计的评语栏,教师在写评语时,大多采用亲切的语言,热情地鼓励学生的进步,委婉地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方向,突显了评价的人文性,这样的评定方式避免了学困生的尴尬,有效激发了学生的上进心,从而促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更好地获得发展。

3、关注学生的主体性评价。《中小学生素质综合评价手册》重视了学生的自我评价过程, 给予了学生自我发展的空间,展现个性发展的“兴趣爱好”等板块,为学生自评提供了平台。这些评价栏目的设计,可以很好地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视角,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通过内心的自我唤醒,促进成长的心理需要。

4、注重家长评价的参与。 《中小学生素质综合评价手册》通过“家长回音”栏目的设置,使家长对孩子的评价有了展示的机会, 使教师和家长更紧密地联系起来,增强了家校的互动,使得家长更加关注学校里教师对孩子的评价,也把自己对教师、对孩子的期望用语言表达出来。

三、当前学生素质综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策略

尽管实行学生综合评价已经多年,但是由于存在中考、高考的选拔形式,以及老师家长对素质教育和综合评价认识不够,实施综合评价困难重重,评价方式有待于完善。

1、“唯分数论”的观念在某些家长心中根深蒂固,影响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虽然国家也正逐步改进和完善中考、高考政策,但分数仍占很重要的因素,在中考、高考这两根无形的指挥棒下,孩了要想充分发展自已的兴趣爱好,家长便认为其是不务正业。在期末评价中打上“优良”如果没有分数, 便有许多家长打电话来问老师自已的孩子语文、数学分数情况, 而对素质评价手册的有关孩子的身心发展、 实践技能等很不关心。在今后的综合评价中,应就评价工作对家长加大宣传力度,在提高学生素质的同时,提高家长对素质教育的认识也是一个不可小觑的问题。要让每个家长都清楚孩子的成长不仅体现在文化知识水平日趋丰富,更多体现在道德品质的发展,身心素质的提高以及实践综合能力的进步。

2、部分教师对学生素质综合评价的评定不够公平。 实行素质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在部分老师眼里,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其它方面的表现也是优秀的,而成绩差的学生其它方面的表现也是差的。因而在进行综合评价时往往以成绩而定论,没有做到评价的公开、公平、公正。在今后的评价工作中,应科学规范评价的过程和环节,由重结果变为重过程,教师要时时关注学生的发展,善于发现个体的闪光点,适时评价,表扬激励,做好记录,作为总结性评价的依据,为每个学生做出积极、正确的评价,使学生增强自信,健康发展。

3、评价方式过于单一,评价过程不够完善。 教师一般只在期中、期末对学生进行评价,评价的重要依据是期中、期末考试,有的同学平时表现较好,但在考试中失利了,这就真接影响了老师的综合评价,其实,评价还可设立“闪光点”、“光荣榜”等评价栏目,记录学生一学期的突出表现,展示学生的荣誉与进步。

4、扎实搞好学生自评、互评,为学生搭建更多的自我评价的平台。学生的自我评价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心理活动,是主体在对自己身心特征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某种判断。自我评价高的学生在以后的发展中会表现出更多的自信,遇事不怕困难,积极面对,成就动机也高。而自我评价低的学生在以后的发展中会认为自己处处不如别人,遇事不求上进,易退缩,缺乏自信。因此,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培养自信心,对学生的发展起到很好的支持和激励作用。我省现有评价手册,在评价主体上虽然体现了学生自评、互评,但在学生素质综合评价量化表中很少提供学生自评、互评的“空间”,大多是教师和家长评价学生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