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集锦9篇

时间:2023-12-22 10:16:40

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

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范文1

关键词: 文化教学 大学英语 词汇教学 应用

一、引言

词汇学习对于每位英语学习者的英语语言学习都非常重要。正如英国语言学家D.A.Wilkins.所言:“没有语法,不能传递很多信息;没有词汇,什么也传递不了。”可见,词汇学习在语言交际和文化交流中的重要性。作为英语教师,词汇教学必然成为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我们也需要努力开展更为有效的词汇教学,其中词汇文化的内涵是非常重要的。

词汇教学是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词汇教学与大学生的词汇学习现状密切相关。词汇的文化教学,既能为学习者呈现一定的文化,又能让学习者很好地掌握和运用词汇,有利于更好地获得预期的甚至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词汇的文化特征和文化教学

英国语言学家利奇(Geoffrey Leech,1981)在其Semantics一书中提出词义包含七个层面:概念意义、内涵意义、风格意义、感情意义、反映意义、搭配意义和主题意义。概念意义为基本词义,后六层词义是词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它们传载着不同侧面的文化信息。奈达曾说过,“要掌握两种语言,必须掌握两种文化”,“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因为词汇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下才有意义”(转自金晓宏,2005)。在英汉词汇中,有一些概念意义一致、完全对应的词,但更多的是具有各自文化蕴涵的词,这些词应是英语词汇教学的重点。词汇的文化特征具体体现在:(1)词义褒贬差异。由于政治、历史、社会制度、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原因,造成一些词的概念意义或指称意义相同,褒贬意义却不同,只凭字典上的词条的意义去理解就会出现差错。如社会主义(socialism)、物质主义(materialistic)对不同的国民,其意义是不同的。(2)词义内涵差异。由于受到宗教、艺术、风俗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英汉词汇中有很多指示意义相同,内涵意义不同或部分相同的词,其中包括数词、颜色词、动物词、成语、习语等。(3)对应词汇欠缺。指在两种语言中,在一种语言中有的词汇而在另一种语言中却没有。由于两个民族不同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对事物不同的观念等,致使汉英两种语言中都有表达自己独特事物的词汇,中英语的对应词空缺在文化的各个方面都有所表现。(4)词汇联想意义缺失。在汉(英)语中有联想意义,在英(汉)语中却没有联想意义的词汇,这类词汇具有较强的民族文化特色。(5)历史典故习语差异。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大量的来源于历史典故的习语,其中的文化差异尤为突出。典故的运用不仅使语言丰富多彩、生动活泼,而且具有言简意赅、深入浅出的特点,更易于理解与沟通。

当然,词汇的文化特征从另一个角度,也可将词汇分为:(1)具有基本相同意义的词汇,如“狐狸”、“”等;(2)具有部分相等文化意义的词汇,如“猫头鹰”和owl,“百灵鸟”和lark等;(3)具有非常不同文化意义的词汇,如“鱼”,“夏天”等;(4)在一种语言文化中而在另一种语言文化中没有对应意义的词汇,主要指带有某些动植物名称的词汇,如英语中的“鸵鸟政策”和汉语的“高风亮节”等;(5)文化意义相冲突的词汇,常指与表示颜色有关的词,如“黄色”和“戴绿帽子”等。

词汇具有自身的文化特征,这表明我们不论是学习者还是教师只了解词汇基本含义显然是不够的;英语学习者,不仅要掌握词的字面意义,而且要了解词的文化内涵。这样,学习者在用英语交流中就可少犯甚至不犯错误,否则,就会引起误解,甚至矛盾,不仅达不到沟通的目的,而且会造成负面影响。同时,教师在英语词汇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适时介绍西方文化知识,将其融入词汇教学,引导学习者认识词汇的文化特征和树立跨文化交际的意识,从初始的词汇阶段就向学习者传递文化意义,以便使其提高综合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达到切实有效地进行交流的目的。

在外语教学方面,束定芳(1996)把外语基础教学阶段文化导入的内容类分为词语文化和话语文化两类,其中词语又分为单词和词组包括习语和成语。而且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学习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语言教学应该与文化教学结合进行,这已经成为语言学家和广大英语教师的共识(赵秀平、孙浩宾,2007)。如上所述,英语词汇作为英语语言构成的要素之一,承载着英语国家的特定文化。词汇教学中,教师应及时、适时介绍词汇的文化内涵,增强学习者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培养其跨文化交流意识,以达到提高英语学习者实际交流能力的最终目的。曾欣悦等(2008)认为影响英语学习的语言文化体现在文化语义、文化语境和文化心理三个方面,其中文化语义指由语言诸单位如词、短语、句子等记录或负载的社会文化内涵,这表明词汇本身具有很深的文化特征。同时也表明在英语词汇教学中需要开展一定的文化教学。

三、大学英语词汇的文化教学

(一)教学的目标和要求

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特点是由大学英语教育本身的特殊性决定的,以高职英语教学为例,非英语专业高职英语课程的教学目的是:经过180-220学时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从而能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有关英语业务资料,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并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英语的交际能力打下基础。在词汇方面,其教学要求分为A、B两个等级,具体是A级要求认知3400个英语单词(包括入学时要求掌握的1600个词),以及由这些词构成的常用词组,对其中2000个左右的单词能正确拼写、英汉互译,而且学生还应结合专业英语学习,认知400个专业英语词汇;B级要求认知2500个英语单词(包括入学时要求掌握的1000个词),以及由这些词构成的常用词组,对其中1500左右的单词能正确拼写、英汉互译。这一目标表明大学生所要掌握的英语词汇本身不是很多,但是大学生学习英语更多的是使其服务于自己的专业,需要用英语进行交流,在交流中需考虑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所以学生必须了解甚至掌握和运用这些差异。

(二)教学注意事项和课堂交际知识补充范围

针对大学英语学习的目标和要求,以高职为例,《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提出了注意事项:高职教育培养的是技术、生产、管理、服务等领域的高等应用性专门人才;英语课程不仅应打好语言基础,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使用语言能力,特别是使用英语处理日常和涉外业务活动的能力。知识范围指导如下:

上述的知识范围,不论是日常交际还是业务交际,都涉及使用英语得体地进行交流,交流中交际双方都要使用一定的词汇表达自己的观点,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都离不开用词,这种现实的英语交流必然涉及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其虽在高职英语教学明确指出,却也凸现大学英语词汇的文化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如何在大学进行词汇的文化教学呢?下面我们将探讨大学英语词汇的文化教学的具体方法。

四、大学英语词汇文化教学方法

通过上如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大学英语词汇教学需要进行一定的文化教学,该如何进行大学英语文化教学才好呢?一位教授曾指出,“当学生已有这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这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探讨,以便加深印象,增进了解;当学生不具备这方面的知识或技能时,教师要呈现给学生,让学生了解,进而练习、掌握和运用”(教学法课堂记录,2008),这种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的需要,也是开展任务型教学和交际法教学的现实需要。具体的教学方法很多,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以下这些方法会有利于达到预期的文化教学的目的,即既让学生了解一定的中西方文化差异,熟悉和掌握这些差异进行有效甚至高效的跨文化交流,又让学生不至于因担心过多的差异而产生心理恐惧。

(一)直接讲授法(即针对某些词汇,进行相应的文化讲解)

在英语教材中,有些具体的词汇本身就带有特定的文化特征,如Christmas Day, Thanksgiving Day, Valentine’s Day, 这些词本身就是欧美国家中的节日,显示了西方的传统,教师就可以针对这些词汇进行讲解,讲解节日的由来、节日的特点等方面。这样一方面讲解了词汇,另一方面传授词汇的文化知识。

(二)故事导入法(即通过词汇背后的故事来讲解词汇的文化含义)

英语的词汇,不仅表示节日的词汇具有故事,很多其他的词汇本身也具有一些故事,如It rains cats and dogs.(雨下得特别大),as poor as a church mouse(穷得像教堂里的老鼠)。这样教师可讲解英国特殊的地理环境(雨下得大,英国的猫狗住在楼层的地下室,下了大雨,当雨水漫进去,它们就跑出去,所以看上去像天上下了猫狗)和社会生活(在英国,以前教堂是有很少油水的地方,连老鼠也是受穷的)。这些词汇本身讲述了欧美国家特殊的自然环境和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通过讲述词汇背后的故事,教师能使学生认识和掌握很多英语词汇和英美国家的词汇文化。

(三)对比分析法(即通过分析词汇的中英文特点来探讨英语词汇的文化内涵)

英语的词汇和汉语的词汇,有共通之处,也有不同之处,教师可将其作为对比。例如dragon 和moon, 英汉语都指出dragon是动物,月亮是一个球体,不过英语中的dragon是一个凶狠害人的怪物,而汉语中的dragon却是中国人的崇拜的,能带给人快乐和好运的圣物;moon在西方人看来是冷冰冰的对人不友好的象征,而在中国人看来,就有花好月圆、嫦娥奔月等许多留给人们无限美好和憧憬的故事。通过这些词汇知识的对比讲解,教师可使学生对中西文化有进一步的了解,同时也会激发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四)影视媒介导入法(即通过影视欣赏等教学媒介来扩展跨文化知识了解)

有些英语词汇在具体环境中的运用,教师可通过播放影视,将这些词汇文化呈现在学生的面前。比如在商务礼仪中,有些用词是非常讲究的,通过观看相关影视内容,学生会深入了解词汇本身的价值和在不同场合应用的重要意义,同时也会了解商务词汇在一些国家的差异。当然,教师在选择影视内容时,也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五)英语环境引导法(即引导学生去英语角锻炼,寻找机会学习和了解)

英语学习中词汇的文化学习,需要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词汇的文化也是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当前教师可引导学生去英语角和外国朋友进行交谈,当然也可以与本国的朋友交流。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实际接触和运用英语词汇,了解词汇的文化,最终提高其学习词汇和运用词汇的能力。

(六)外教引领法(即请外教现身说法)

当然,如果有机会,教师可以邀请外国朋友走进自己的英语课堂,与同学们进行面对面的沟通,或请外国朋友讲解同学们感兴趣的词汇知识和文化。请外国朋友现身说法,不仅能增加学生运用英语词汇的机会,还能让学生切身体会英语词汇的一些文化特征。此外,还有其他一些易于词汇的文化教学的方法,比如让学生查相关资料、开

展课堂讨论等。

五、重要意义与需注意的问题

目前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开展文化教学的意义很大,有如下几点:1.拓宽视野。拓宽学生英语词汇学习的视野,让学生不只是了解单词的基本含义,而且学习到词汇的文化意义。2.了解差异。在英语词汇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学习词汇的文化意义,可以使学生了解英汉词汇的异同,以便更好地应用英语词汇。3.增进了解。英语词汇的文化教学,可使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具体差异,也可使学生对自己的文化进行深入了解,进而做到知己知彼,为将来更好地参与国际交流做好准备。4.高效交流。当然,词汇的文化教学的重要目标就是让学生运用词汇与外国朋友进行有效的交流,当前词汇的文化教学正是高效交流所应具备的词汇教学的一部分,甚至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5.趣味教学。词汇的文化教学本身具有趣味性、故事性,可以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大学英语词汇的文化教学中,也有一些应当注意的问题:即1.度的把握。英语词汇的文化教学是英语的词汇教学的一部分,教师在对词汇进行文化讲解中,要根据词汇讲解的需要适时适量地补充其文化意义。2.方式的把握。在英语词汇的文化教学中,本着以学生为中心的基本指导思想,教师应注意词汇的文化意义讲解的方式方法,将词汇的文化教学的方法灵活运用,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3.学生知识量的把握。在注意度和方式的基础上,教师还应当了解自己的学生的知识水平现状,以便开展有针对性且富有成效的英语词汇的文化教学。4.教师知识水平的把握。除了解其学生的知识水平外,教师还应当对自己的知识水平有明确的认识,同时及时学习新知识,了解当今社会、当今世界,努力做到走在时代的前列、与时俱进,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和推进英语词汇的文化教学。

六、结语

由此可见,将文化教学应用于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既是英语词汇教学本身的需要,又是大学生学习和应用英语词汇的具体需要。笔者主要从词汇的文化特征和文化教学出发,分析了大学英语词汇文化教学的目标、要求、注意事项和课堂交际补充知识等内容,探讨了大学英语词汇的文化教学的具体方法,并提出了英语词汇的文化教学的重要意义及其应注意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曾欣悦,张向京.对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的再认识[J].大学英语(学术版), 2008,VOL5,(1):246-249 .

[2]尹雅娟.从词汇含义看不同的社会文化特征[J].沈阳大学学报, 2004,VOL16,(1):53-54.

[3]金晓宏.谈高职高专英语教学词汇文化意义导入的必要性及策略[J].科教论坛,2005:124-125.

[4]高职高专英语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教育部高教司,2000.10.

[5] 赵秀平,孙洁滨.浅析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培养[J].社会科学论坛,2007,(10).

[6]张宁.联想意义与英语词汇的文化教学[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4):16-46.

[7]王霞.大学英语文化教学之我见[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45-48.

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范文2

内容摘要:语言教学应该与文化教学结合进行,这已经成为语言学家和广大英语教师的共识。中国有句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借之来考量英语词汇教学,前者是介绍死的零散的英语文化信.息,后者是一种思维方法及语言交流能力的培养。词汇教学中,借用多种方法,比如直接介绍、对照比较、案例分析、多媒体手段等,及时适时介绍西方丈化,增加学习者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逐渐培养其跨文化交流意识,以期实现提高学习者实际交流能力的最终目标。

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学习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因此,语言教学应该与文化教学结合进行,这已经成为语言学家和广大英语教师的共识。英语词汇,英语语言构成的要素之一,承载着英语国家的特定文化。词汇教学中,教师应及时、适时介绍西方文化,增加学习者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逐渐培养其跨文化交流意识,以期实现提高学习者实际交流能力的最终目标。

一、词汇教学中培养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意义

专家学者的研究和论述说明,现阶段我国普通高校非英语专业的大部分学生的词汇知识还相当匾乏,英语水平远没达到中等程度。对于处于初级阶段的外语学习者而言,词汇知识学习的主要途径依然是直接学得,来自老师的课堂词汇教学。由此,公共外语教学中不可忽视词汇教学。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词汇又是语言的基本构成要素。中西方文化差异在词汇层面上体现的非常突出,涉及的面也最为广泛。了解词汇层面上的中西方文化差异既有助于加深对语言的理解,同时也有助于把所学词汇得体地运用于实际语言交流中。当前,我国普通高校的公共英语教学中应适时补充英语文化知识,将词汇教学与文化教学融为一体,从根基上向学生输送英文素养,使其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为日后准确得体自如地运用词汇知识表达思想打下坚实的基础。

英国语言学家利奇(Geoffrey Leech ,1981)在其Semantics一书中提出词义包含七个层面:概念意义、内涵意义、风格意义、感情意义、反映意义、搭配意义和主题意义。概念意义属于基本词义,其他各项是词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因而传载着不同侧面的文化信息。因此,词汇教学中只注重词的音、型、义这些表面属性是难以促成实际交流能力的。从学习者的角度看,任何一个外语学习者,不仅要掌握词的字面意义而且还要了解词的文化内涵。否则,交流中就会犯错误,会引起误解和不快,不仅达不到沟通的目的,相反还会造成负面影响。从教育者的角度看,在整个英语教学过程中,从词汇这一环节起教师就要注意适时介绍西方文化知识,将其融人词汇教学,引导他们树立跨文化交际的意识,从起点处就向学习者输送英文素养,提高其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最终达成有效流畅的交流。比如,在学习politician时,就应该及时指出其在英语文化里第一含义是“政客,政治贩子”而不是我国文化里的“政治家”。中文的“政治家”对应的英文是“stateman"。在西方文化里,政治家指的是善于管理国家的明智之士和有威望的政府高级官员。而politician指的是为谋取个人私利搞政治、耍手腕的人,译为“政客”或“政治贩子”更符合英语国家的文化内涵。

词汇教学中适时介绍文化知识对学习者词汇能力发展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进行词汇教学时切不可只注重词语知识,忽视其文化传承,也不可将词汇知识与文化含义分割介绍,要做到适时融合,否则将会造成事倍功半甚至负面迁移的后果。

中国有句古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英语词汇教学中西方文化介绍只是给他们提供了零散的英语文化信息,只是一种知识传授.相当于“授人以鱼”。这固然必要,但更重要的是一种意识的培养,能力的培养。老师这种融文化知识于词汇教学中的思路和方法恰似“授人以渔”。多年以后,学生可能忘记了老师所讲授的具体文化知识点,但是,这种教学方法下所培养起来的跨文化意识以及随之而发展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将伴随他们终生。这正是我国英语教学目的之所在。

二、词汇教学中培养跨文化意识的具体方法

1.直接介绍(explicit instruction )。因为缺乏真实具体的语言环境,我国学生英语语言知识和英语文化知识的主要来源是教师调控的课堂。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适合直接介绍词汇所承载的文化信息。这是词汇教学与文化教学二者结合最常用最便捷的方法之一。例如,词语Achilles heel的意义是“致命弱点”,它来自希腊神话故事。荷马诗史《伊利亚特》中有一位希腊英雄阿基利斯(Achilles),他出生后由母亲抓着脚后跟(heel)浸入冥河水中。浸过水的全身刀枪不人,唯独没浸过水的后跟部位抵抗不住刀枪,成为致命之处。后来,在战斗中Achilles被击中后跟而死。这个希腊故事升华出英语Achilles heel的典故。三言两语既增加了词汇教学的趣味性又介绍了西方文化知识,还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地跨文化意识地形成。

2.对照比较(comparison and contrast) 对照比较是跨文化教学的另一种常用方法,正所谓“有比较才能有鉴别”。由于中西方文化间的差异,在中英两种语言里常常很难找到意义完全对等的词语。要彻底理解语言就必须了解词语所包含的文化。比如,我们汉语里的“竹夫人竺和英语中的Dutch wife该如何对译?教学中如果忽视了文化渊源,把“竹夫人”直接译成bamboo wife,把Dutch wife译成“荷兰夫人”,恐怕没有学生明白在讲什么。我们知道“竹夫人”是用竹青蔑或用整段竹子做成的一种纳凉用具,圆柱型,中空,周围有洞,起通风作用。Dutch wife是a long round or an open frame of rattan or cane used in beds in tropical countries as a rest for the limbs and an aid in keeping cool.因此,竹夫人和Dutch wife应该是对方语言里最接近的对应词,也就不难翻译不难理解了。通过对照比较,学生会更深刻地理解西方文化,更清楚了解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范文3

【关键词】任务型语言教学 交际能力 真实性 言语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2-0097-04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in China, the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has widely accepted. This task-oriented teaching approach should attach much importance to such factors as task formation, task design and the impact on the class teaching from task-designing environment. The authenticity of task design ranks high as the key-note among all these factors. An universal point has been reached by foreign language research in that task design should be based on authentic materials from real daily life. And the local culture in Zunyi may be regarded as one important source of the authentic materials here.

【Key words】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Authenticity Speech quality

近年来在我国,作为外语教学主流之一的语言交际教学思路已被广泛接受。以任务为中心的语言教学思路是近20年来交际教学思路的一种发展形态,但从任务组成、任务设计编排以及任务环境等因素对课堂教学实践的影响中,我们不难看出一条主线,即任务设计的真实性问题。外语教学研究者普遍强调课堂任务设计应接近现实生活中语言使用过程中的形式及环境。

一、语言交际功能及交际教学法

交际功能是语言的主要功能之一,这一功能时刻在语言交际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交际活动中,语言的表达作用,集中体现在语言活动的整个过程中。从某种意义上讲,交际过程,实际上就是人们的心理活动过程。无论是口语形式还是书面形式的语言交际都既是语言沟通情境的行为,又是人们相互间心理活动的反映。幽默可以充分展示交际者的语言心理,在交际过程中也是言语交际的艺术之一,得体使用幽默也是一个人的言语素养的体现。它的使用可以获取“言语得体,言语委婉以及谚语诙谐之功效,是语言交际功能的具体体现,言语既是交际心理现象,展现交际心理过程,就必须做到说话得体,恰如其分。任何夸大其词,或是不看对象,词不达意,都会影响交际心理的展现,妨碍相互间的交流。”言语得体也是出于真诚,话说得恰到好处,不含虚假成分,能说不真吗?然而真诚还有它另外一面,那就是避免过于客套,过分地粉饰雕琢,失去心理的纯真自然。许多情况下,我们需要直抒胸臆的言语艺术,还事物以真面目。直言不讳,是待人接物很重要的语言技巧。言语委婉有高度的语言修养,这一点在英语实际语言交际中通过修辞委婉语的得体使用从交际者的字里行间体现出来。交际意识是学生基于他对语言交际的重要性的认识而敢于和善于参与目标语交际活动的心态和素质,是否具有强烈的交际意识往往是语言学习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由此可见,人的语言能力就是他的交际能力。

交际教学法又称功能法,产生于七十年代初期的西欧共同体国家,其中心是英国。八十年代中期其研究与实践达到高峰,是人们对实用而有效的外语教学途径进行积极探索的结果。交际教学法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理论基础:①语言交际理论:语言是由其基本单位组成的系统;语言的最基本功能是交际;语言结构反映功能和交际用法;语言的基本单位并非仅是语法和结构特征,而是体现在话语中的功能和交际意义中的范畴。②学习理论:交际原则,真正涉及交际的活动,提高学习效率;任务原则,语言用来完成任务的活动,提高学习效率;意义原则,学习者感兴趣的语言材料,加快学习过程。由此可见,交际法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交际教学法的核心原则可归纳为以下三点,即:以课文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及以教师为导向。交际教学法提倡在语言的形式、使用及交际中求得平衡并将语言点与充满意义的活动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在真实生活场景中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交际法教学活动有三个基本要素:给学生的信息输入(input)、操练(practice)和学生的语言输出(output)。下面将提及的任务型语言教学之一的“互动性原则”与“任务原则”就关联着这一教学方法。“互动”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要学会用语言交际,互动性是语言的核心,因为真正的交际必然是双向或多向的,正是交际各方的互动才创造了语言运用的机会,使理解与表达相辅相成。互动也使交际各方从他人的反馈中不断修正自己的语言,学会运用交际策略、合作原则与他人进行交际。在当今新课程改革中,这一原则对改革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单一性传统化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因为英语课堂中语言学习内容及信息输入,不应是教师方的单向流动,而应是由师生互动、学生互动而构成的双向或多向交流,由此可见互动性原则应成为英语教学的基本原则之一。这一原则可以通过“任务”的完成体现出来。

二、任务及任务型教学原则

“任务”是任务型教学的灵魂。所谓“任务”就是有明确目的的交际活动。任务型教学是活动教学理念的一种实践。活动贯穿的教学模式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语言输入和输出的机会。“任务”首先关注的是学生如何用语言沟通信息,进行有实质意义的交际,而不强调使用任何语言形式的任务具有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可能性;学生应把学习的重点放在如何完成任务上;评估的标准是任务是否成功完成。作为任务型教学的主要倡导者,Nunan表述了蕴含着任务型教学所遵循的一系列原则,其中包括:交互性原则、语言材料的真实性原则、过程性原则、重视学习者个人经验对学习的促进作用原则和课堂语言学习与课外语言使用相关性原则。

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改变以往只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而忽略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传统化教育方式;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提高学生的实际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倡导“任务型”的教学途径,能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为他们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发展他们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为了达到确实有效地进行课外活动的目的,教师可根据本地区的地利条件来为学生设计课外活动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这些任务来达到提高语言交际能力的目的。首先教师应该让学生理解任务的基本含义。任务就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娱乐活动中所从事的各种各样有目的的活动。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核心思想是要模拟人们在社会、学校生活中运用语言所从事的各类活动,把语言教学与学习者在今后日常生活中的语言运用结合起来。任务型语言教学把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做的事情细分为若干非常具体的“任务”,并把培养学生具备完成这些任务的能力作为教学目标。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倡导者认为,掌握语言的最佳途径是让学生做事情,即完成各种任务。当学习者积极地参与用目的语进行交际的尝试时,语言也被掌握了。当学习者所进行的任务使他们当前的语言能力发挥至极点时,习得也扩展到最佳程度。在任务型语言教学活动中,学生注意力集中在语言所表达的意义上,努力用自己所掌握的语言结构和词汇来表达自己的意思,交换信息。这时他们的主要目的是完成一个任务,并如何想方设法把这个任务完成好。上述任务型语言教学活动中所遵循的一系列原则,正好体现了语言教学的交际性,在我们整个语言教学的过程中相辅相成,达到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目的。

三、遵义地区中小学英语交际教学中任务设计的真实性

外语教学研究者普遍强调课堂任务设计应接近现实生活中语言使用过程中的形式及环境。真实性是任务设计的重要理据之一(Nunan, 1989)。如果把交际教学活动看作一个整体,从广义上讲,任务设计的真实性可以包括输入材料的真实性、课堂任务形式的真实性以及课堂环境的真实性。这些与上面提到的、语言材料的真实性原则紧密相连。在任务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学生的自信、学习目的、学习速度、已具备的语言能力等因素与输入材料的相互作用。基于外语教学所遵循原则之一的“文化原则”,语言及语言使用的各个层面,包括词汇结构、语义结构和词汇搭配无不打上该语言社团文化的烙印,词汇中的一些特殊部分包括成语、典故、谚语等,更是与该民族的文化传统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语言中句子结构、话语结构、篇章结构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民族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本地区本土红色文化是任务设计真实性的根据之一。本地区的红色文化根源要基于1935年一月中国红军开始二万五千里长征这一历史事件,为了挽救红军、挽救党,领导的中央红军到遵义举行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遵义会议,从此遵义便冠以了红色文化城之美名,吸引了众多的中外游客,产生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红色文化旅游;这一红色文化的烙印随处可见,也体现到了遵义地区的英语教学过程中。成了中小学英语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语源之一。遵义是1982年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除了有重大的革命意义外,它的历史文化底蕴也极为深厚,更为难得的是从明以来,到遵义的名人有皇室帝胄、盖世英雄、国共两党元老、科技文化先驱等,数量之多,涉面之广,全国数以千百计的城市难有几个得此殊荣,给本来就人文荟萃的古城锦上添花。由此产生了以下与之相关的语言表达式,这些语言表达式所蕴含的语义概念已深扎在本区人民的心里,在整个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随时取之用之,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并在其较为真实的交际环境中巩固所学的语言知识。

The red army 红军

The Red-army Mountain 红军山

The scripture of the red army men on the Red-army Mountains 红军山红军烈士雕像

The Red-army Men Street 红军街

The Site of Zunyi Meeting 遵义会议会址

The Dewelling Place of Mao Zedong 故居

语言是人类社会存在的重要构成,是最灵活而最具影响力的交际媒体,它为人类认知世界提供了必要条件。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本地区的本土红色文化环境是任务设计的地利条件之一,同时也是任务设计的重要语源之一。可以说任务与真实生活中的活动要有相似之处,要将真实的材料引入学习环境,把学生个人的生活经历作为课堂学习的重要资源,将课堂内的语言学习与课堂外的语言活动结合起来。在这一过程之中,师生双方应注意和发挥各自所拥有的角色,教师角色:学习的计划者和组织者;学习方向、指导和资源的提供者;言语和与语言相关的行为的示范者;开展活动的协作者;探索知识、开发学习技能和策略、享受成功的指导者和同伴;为学习者提供恰当反馈的评估者和记录者。学生的角色是:参与者、监控者和探险者。

英语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主要在课堂,教学大纲和教材中的指导思想和要求只有在课堂上才能得到具体的体现。课堂也是教师和学生交流的主要场所,是教师控制学生情感因素、协调学生学习行为、保证语言输入质量的地方;同时也是学生获得主要的可理解的目的语输入,如教材内容、教师语、同伴语等。课堂是学生直接获取语言知识和实现交际法教学活动三个基本要素:给学生的信息输入(input),操练(practice)和学生的语言输出(output)的主要阵地之一。教材是学生信息输入的基本语料源。交际教学法中,教师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将课堂教学视为师生之间互相交流思想和情感的过程,创造有利于学生语言信息输入与操练的良好师生关系及情感氛围,这样有利于使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者变为主动的参与者,使学生在参与实践操作中运用、发现、掌握语言规则。由此可见英语教学的特点之一是实践交往的频繁性,学生对外语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是通过不断重复练习来实现的,由于课堂时间的有限性,学生需要课外活动来加强、巩固和拓展课堂教学中所输入的教学内容。但是课外活动的组织一定要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践性,同时也要考虑其有效性,其实适应具有相应的地利基础及时利基础,而这一切均可在任务上体现出来。

语言能力的发展是语言实践与语言意识共同作用的结果。Nicholas认为,第二语言能力的发展体现了语言意识的三个层面:词汇―语法(lexico-grammatical)意识、交际(interaction)意识、语用―语言(pragma-linguistic)意识。语言意识能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度;能增强学生对语言的性质、结构、功能和意义的意识。语言意识在语言学习和语言使用中占有重要地位,人们在交际中所需要的社会意识、文化意识、语言创造性、认知能力等都离不开语言意识。因此,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本土红色文化为文化意识教育的基调,将这三个层面交融其中,对学生进行语言意识的必要训练。遵义本土红色文化可以为课堂教学及课外活动任务的设计提供一些现成而必要的语库资料。

1934年10月中央苏区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失利,被迫进行战略转移,次年1月至遵义,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即著名的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路线的领导,确立了的领导地位,把中国革命引向了胜利,遵义因此而驰名中外,历史造就的这次机遇使中央领导人云集遵义:①:遵义会议是党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也是一生的转折点,遵义会议与紧紧相连,遵义会议战胜了左倾路线,走上了正确的道路。在他的著作中或在党的会议上,多次论述了遵义会议的历史功绩及其伟大意义。②刘少奇:刘少奇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长期从事工人运动和白区工作,红军长征开始时,他被任命为中共驻八军团党代表,并以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和全国总工会委员长身份,出席了遵义会议。遵义会议后,刘少奇成为必不可少的“参谋”和在党内的坚强后盾。③:红军长征经遵义,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红军总政治委员,为组织开好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遵义会议)日夜操劳。④邓小平:邓小平是到遵义次数最多的中央领导人之一。1935年1月,邓小平随中央红军入遵,以中央秘书长和《红星报》主编的身份参加了遵义会议并作会议记录;1958年11月3日,邓小平与杨尚昆第二次从贵阳到遵,同月6日晨离遵,住遵义宾馆,他参观了遵义会议会址,视察了铁合金厂,游览了共青湖,还在劳动人民文化宫观看文艺演出,在老城豆花面馆品尝豆花面,还在丁字口华海大酒店的刘家粉馆品尝羊肉粉。1965年10月20日,邓小平第三次到遵义是乘火车从重庆来,因宾馆侧湘江,流水声影响休息,邓小平住在专列上。他参观了遵义会议会址,在宾馆和列车上听地市领导汇报,去文化宫参观了展览,第二天去贵阳。⑤董必武:董必武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人之一。1935年1月红军入遵时任红军休养连的党支部书记,率领老少伤病和中央领导家属住进十一中。2月底红军第二次占领遵义后,董必武听取了相关遵义会议精神;隔了两天,红军队伍撤出城市北上,在遵义城外的一座小庙里,董老向休养连的党、团员传达了遵义会议精神。⑥谢觉哉: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期间,谢觉哉患疾就住在遵义会议会址养病,他非常关心楼上发生的事情,会议结果他很快就知道了,病中的谢老兴奋地告诉周围的人:“出来领导长征,事情就好办了。”1935年1月中旬,遵义会议后红军挥师北上,谢觉哉随干部休养连离开遵义,经过娄山关时,他心情舒畅,见崇山峻岭奇峰凸起,很是险要,便不禁赞叹道:“娄山关、娄山关,遵义到娄山十八弯,名不虚传天下第一关!”⑦陆定一:1935年1月,中央红军到遵义的时候,陆定一在中央二纵队的后勤机关,因部队损失大缩编,陆没有任职,遵义会议后,他才接替邓小平任《红星报》主编,他住在总政治部所在地天主堂。1982年4月初,陆定一重访遵义,参观了遵义会议会址、红军烈士陵园和红军总政治部旧址等地。⑧茅以升:茅以升是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他于1937年设计和领导建设了我国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桥,即著名的钱塘江大桥而闻名海内外。茅以升在杭州建钱塘江大桥时,就与浙大校长竺可桢相识。1940年2月浙江大学历时两年多辗转到遵义。1941年4月,茅以升亦到遵义,他到遵时恰逢浙江大学全体师生在播州电影院(今丁字口遵义电影院)举行纪念周活动,应竺可桢邀请,茅在会上讲话,他的讲话题目是《大时代之青年》,主要内容是要坚持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

在对词语的文化象征意义进行对比研究中,我们发现比喻和联想对词的象征引申意义起着重要作用,颜色类词汇更不例外:汉语中红色具有褒义,象征“光明、温然、喜庆、胜利、成功、革命”等抽象意义,而英语中“红色”一词往往含有贬,含有“愤怒、残暴、复仇”等象征意义,如:like a red rag to a bull(刺激公牛发怒的红布,能激起愤怒或强烈感情的事物)。古罗马奴隶起义时,用的标志是“红色的旗帜”,红色是血与火的颜色。人们联想到,要斗争,就要出现战火,就要流血牺牲,所以才用“红色”作为斗争的标志。此后的革命斗争,也多采用红色的标志,通过这种联想,red就获得了revolution和struggle的象征意义。由此可见,语言不断地折射出文化的光彩,因此在外语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我们应努力培养学生强烈的文化习得意识,尤其注重本土和地方文化特色,使文化规范的教学和语言技能的培养同步进行,以便在语言学习中习得必要的文化规范,即:“语言能力”(linguistic competence)和“文化能力”(cultural competence)兼备。

四、结束语

语言是交际工具,是文化的载体。“任何一种语言都含有一定的民族文化印记。”具有不同于其他民族的独特风俗习惯、思维方式、和社会心态。这诸多文化因素势必要在各自的语言上有所体现,因为人们的一切言行自觉不自觉地反映一定的文化内涵,其语言结构、交际模式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该民族文化的影响和制约。”(束定芳,1996)由此可见,语言与文化紧密相联,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关系。语言既是文化的表现形式,又是文化的重要内容。由于文化无处不在,我们的外语教学要做好语言与文化相结合,选择一些融语言与文化为一体的教材,因为这样的好教材是发展学生交际能力的前提,交际能力赖以发展的重要条件包括坚实的语言能力基础和丰富的文化知识,交际能力与语言能力是相互依存的。语言与文化融会贯通,交际才能自然得体。课堂语言学习与课外语言运用的相关性原则以任务设计为基础,体现了“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的理念,能使交际真实化、课堂社会化,同时,课堂学习与课外运用的相关性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任务型语言教学围绕任务组织课堂教学,借助任务创造接近自然的语言学习环境、把创造语言输入、输出、交流互动和意义协商的机会视为有效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从“学”的角度设计课堂活动,通过人人参与完成交际任务,这样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能在一定的程度上改变传统的语言课堂普遍存在的信息流向单一、意义协商匮乏的状况。而红色文化正是本地区地方文化的一大特色,它渗透于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一本现成的融语言与文化为一体的好教材,是我们随时可取用的语料库之一。也是让学生了解本土文化,牢记祖国历史,从而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与家乡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在整个遵义地区中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应以本土红色文化为出发点,从各个方面注意任务设计的真实性,加强学生语言交际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培养学生应有的语言交际能力,使我们的学生能更好地融入世界各地,同时也将本土红色文化传播于世界各地。让他们真正成为传播不同民族间文化与友谊的使者。

参考文献

1 庄恩平.跨文化交际学的发展与研究[J].外语界,1997(1)

2 吕必松.关于语言教学的若干问题[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5(4)

3 陈少敏.亦谈外语教学中的交际性原则[J].山东外语教学,1989(4)

4 刘精忠.有关交际法的若干误解[J].国外外语教学,1996(4)

5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范文4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进行思维和传递信息的工具,是人类保存认识成果的载体。语言作为人类文化和知识的载体,它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其具有稳固性和民族性。

文化是人类群体整个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过程,主要成分是符号、价值和意义、社会规范。符号是指能够传递事物信息的一种标志,它在生活中代表一定的信息或意义。文化的存在取决于人类创造、使用符号的能力。价值观是人们评判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与行为的标准,决定着社会中人们共有的区分是非的判断力。社会规范是特定环境下的行动指南,它影响着人们的心理、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行动。现代文化学之父美国人类学家Kluckjohn认为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生存式样系统,既包括显形式样,又包括隐形式样:它具有整个群体共享的倾向,或是在一定时期中为群体的特定部分所共享。人类保存和传播文化主要通过实物、示范传授、语言讲述、文字记载、文学等方式,直接间接都通过语言,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语言是文化的载体。Halliday认为,语言符号系统是社会符号系统(文化)的部分。语言是种潜在的意义系统(potential meaning system),由音位系统、词汇、语法系统和语义系统组成。三者互相实现:词汇系统通过语音而得到实现,语义则实现文化(社会结构)。所以语言体现文化,是文化的编码手段之一。我国学者束定芳也认为文化是语言的底座环境。

二、语言学习与文化的内涵

根据文化的结构和范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Culture with a big C),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三个方面。狭义的文化(Culture with a small C)是指人们普遍的社会习惯,如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等。

外语的文化差异表现为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国内学者谷启楠教授根据K.Chastain提出的十四类文化项目和Charles Morris对语言的三分法(符号关系、符号意义、符号运用),结合我国实际认为文化表层结构适用于初级阶段的教学,文化的深层结构适用于高年级学习。文化的表层结构包括日常交际所必须的项目、礼貌用语、手势语言、日常各种场合的典型会话等,而文化的深层结构包括社会制度、世界观及人生观、价值观念(如对于成功、幸福、金钱等问题的看法)、禁忌等。所以正确理解和把握英汉文化在广义文化即外语文化的深层结构的差异性,有利于外语教师处理好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理解语言学习与文化的内涵,从而为实现外语教学的跨文化交际打下理论基础。

语言知识作为文化的一部分,两者需要通过社会载体进行学习与传授。文化通过语言直接或者间接地记载了使用语言民族的历史发展过程,而作为语言基本要素的词语包含着各种丰富、繁杂的文化信息,词语的兴衰从而体现了文化发展的过程。因此,学习语言必然学习相应的文化。由于各民族的历史、地理、制度、价值观等存在着差异,而这种差异通过语言相应的结构形式加以反映,所以学习外语也必须了解相应的文化和文化本身。

三、外语教学本质与跨文化交际

语言作为一种符号,是人们借以传达他们在一定社会生活中需要交流的各种内容的工具。文化语言学研究表明,语言中储存了一个民族所有的社会生活经验,反映了该民族文化的全部特征。所以,语言和交际不可能脱离文化而单独存在。

由于语言所具有的作为文化的表现与承载形式的特征,不了解该文化也就无法真正学好该种语言。

外语教学是从听、说、读、写、译方面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是在一种语言的实境中学习另一种语言的双语教学,因此当一种语言和另一种语言进行交流时,实际发生的是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因此外语教学的任务在本质上就是实现不同文化之间所进行的跨文化交际。知名外语教学专家Winston Brembeck曾说:“采取只知其语言不懂其文化的教法,是培养语言流利的大傻瓜的最好办法”。重视跨文化因素其作用在于交际活动中的语言,超语言行为都能得体,能符合交际所在环境的要求,从而产生理想的交际效果。正如英国专家L. G. Alexander所言“……我们为之奋斗的是有效的交际”。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英语教学中的社会文化背景的意识提升,目的在于让学生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有助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培养世界意识。

四、外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新颁布的国家英语课程标准就明确规定要加强学生的社会文化意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目前广大教师已经意识到外语教学中融入文化知识的必要性,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把文化背景知识作为语言知识的一部分融入语言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把握所学语言含义的同时接受英语国家的不同文化,从而实现语言学习的综合目的与结果。

跨文化交际强调重视本族语和目的语之间的差异性,作为文化教学主渠道的教师首先在教学中应充分理解和注意所学语言的文化,认识到本民族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的异同,不应歧视甚至厌恶对方文化,而是在交际中尊重对方的文化准则以达到交际的目的。其次,从交际处着眼处理语言教学,必须重视跨文化因素,即把非目的语言民族的文化与目的语言民族文化相提并重,从而达到交际的目的。

1、情景法。在教学中,通过设置特定的社会文化氛围,引导和培养学生提高对于文化差异的敏感性。通过特定文化背景下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意识到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惯用的言行交际方式,了解不同文化背景影响下人们的行为。

2、第二课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限的课堂教学仅仅是一个引导,通过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培养学生对于英语语言文化的兴趣。所以教师应留心积累有关文化背景、社会习俗等方面的实物、报刊杂志、影像资料,通过展示、交流、讨论、表演等灵活有趣的方式,使学生了解和学习非语言交际的方式和手段。

3、文化专题。通过以国家为专题对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背景资料的深入介绍,选择有代表性、深入性的话题加以讨论,达到深入浅出介绍彼此文化差异的目的。

4、有效灵活的教学手段。教学的载体通过教材予以呈现,所以教师在授课时应把文化背景知识配合课文加以讲解,使文化知识与语言素材融为一体。或是有针对性地将称呼、问候、约会习俗等分散在教材中的文化交际信息编成小对话或小短文,让学生在进行对话或阅读时与自身文化中的相应方面进行对比,使彼此的文化有更深的了解,灵活地处理他们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交际时将面临的各种情况。

5、在进行外语教学时,教师应尽量少用母语,鼓励学生用外语交流、思考。对于非语言交际形式,如握手、面部表情、交谈时的距离、手势等,应能恰当地向学生介绍、讲解,帮助他们正确理解和掌握非语言交际。

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范文5

[关键词]外来词;构架;网络流行语

[中图分类号]H109.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2 — 0094 — 03

一、外来词构架下的网络流行语

外来词,也叫借词,指的是从外族语言里借来的词。〔1〕本族语言的词汇叫本族语词汇,而外来词是区别于本族语的。经汉化过程,其他民族的词汇为汉语所吸收,继而演变为外来词,最终成为汉语词汇,为语言本身带来活力。随着语言文化的交流碰撞,外来词与日俱增,开始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网络因其便捷开放等特点,更是成为文化交流的便捷通道,许多受到外来词影响的网络流行语应运而生。

网络流行语,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普遍流行于网络社会中,为大多数网民所接受并广泛使用的网络语言。它是网民们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特指网络论坛、聊天室里“即时性”很强的、对话式的话语,是最活跃、引人注目,使用频率较高的一类网络语言。

外来词构架下的网络流行语并非一般意义上的网络语言,而是兼具外来词与汉语网络流行语两者特性。一方面,它具外来词特征。在构词上,必须由外来词组成,它是外来词的一部分,是指那些在汉化过程中,演变为网络流行语,为广大网民所接受的外来词。另一方面,在范畴上,它隶属于网络流行语。“外来词构架下”,即“由外来词组成”,是对“网络流行语”的修饰与界定。由此,外来网络流行语,很好地融外来词与网络流行语于一体,极具特性,并不包括“有木有”、“蛋定”、“伤不起”等不受外来词影响的网络流行语。

二、外来词影响下的网络流行语生成方式

(一)音译词

外来词构架下的网络流行语受外来语的影响,有多种生成方式,其一是音译,因为外来语种的不同,又可细分为英语音译和其它语言音译两类。近年来,网民的英语水平普遍提高,学习热情高涨,英语词汇逐渐走进生活,这为音译外来词提供了滋生的土壤。依据英语词汇发音,汉化成音近的中文或缩写字母或数字,如切克闹(check it out的音译);CU(取自see you);88(指代Bye-bye),这是网络流行语对英语的基本吸收方式。另外,还有一些音译词取材于日本、韩国等,如“纳尼”是日文中“什么”的音译,“思密达”取自韩语。采用音译方法吸收外语词,是最便捷的语言借用方式,是汉语借用外来词的主要手段之一;另一方面,音译方式与网络流行语遵循的“省力原则”一脉相承,体现了构词的简化性。

(二)音义兼译词

既吸收了外语词的音,又采用了其义。网民在音译外语词同时,注重汉字的表意功能,以增强外来词的本土色彩。如网络流行语“酷”:一方面是英文“cool”的汉语译音;另一方面,其词义“潇洒中带点冷漠”与“冷”的英文本义相关。其他“晒”、“败”、“秀”、“猫”等均属音义兼译外来网络语言。这一吸收过程不仅体现了中西文字的碰撞交流,而且是两种文字体系的融会贯通。

(三)字母词

字母词是指汉语中带外文字母(主要是拉丁字母)或完全用外文字母表达的词,它是一种新形式的外来语。〔2〕字母词在汉语网络流行语中占了较大比重,主要有纯英文字母词以及英汉结合字母词两类。(1)纯英文字母词:直接借用英文的字母缩略词,构成外来网络流行语。例如:

PK——Player Killing

BMW——Big Mouth Woman

ft——faint

还有:BTW、AFK、BBL等。(2)英汉结合字母词:由口语化的汉语词汇与英语字母组合而成,如:“I服了U”、“做人不要太CNN”等。这类词在网络上十分流行,上网的大都是年轻人,使用字母词既能卖弄个人的英语学习,又起到了方便交流的作用。

(四)直接套用外语词

一些网络流行语直接使用外语词汇,并在形、义上与外语词统一,主要来源是英语和日语。(1)直接使用英语词:借用英语词汇的音、形、义,演变为外来网络流行语。例如:“Oh my lady gaga”源于美剧Ugly Betty(丑女贝蒂),网络使用时取其原意,用于表达吃惊之感。(2)直接使用日语词:这些外来词直接借助于日本动漫、电影等走红于网络,汉语将其重新借回,取形义并按汉语读音,衍变为网络流行语。“卖萌”的“萌”是从日语中借来的,日本动漫爱好者用“萌”形容喜好的事物,尤其是动漫中的美少女。进入汉语后,“萌”有了可爱、性感、讨人喜欢的新义项。“萌”仅仅是借用了日本动画人物名的外壳,其内容仍是中国固有成分。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艸部》,“萌,艸芽也。”类似的日语借词“正太”、“御姐”、“雷到”、“暴走”等均取自日语中的汉字。

(五)中英混搭词

借用英语词汇后,外加口语化的汉语语素,形成外来网络流行语。例如“hold住”、“你太out了”、“江南style”等。以“你太out 了”这一网络流行语为例:单词“out”在英汉词典中的解释是“出外,在外”,如今这个词被赋予了“落伍”的新意。“out”在整个词组当中承担形容词的功能,作为句子的谓语成分。以上这些词语很好地体现了语言的融合交流,而网络这一平台让融合更加频繁,许多中英混搭网络流行语与日俱增。

(六)借用外语语法创新词

汉语网络流行语在吸收外来词过程中,不仅对词汇加以选择性吸收,而且批判继承外语的语法结构。例如“ungelivable”体现了网络流行语对英语构词方式的模仿:首先以“给力”拼音为基础,将其变形为geli,作为词根;其次模仿英语单词的构词方式,即前缀+词根+后缀,在词根的后方加上形容词后缀-able,表示有能力做某事,再在词根的前方加上前缀un-,表示“不”的意思,从而完成整个词的创造性模仿,并结合汉语和英语意思表示不给力,或者不精彩。〔3〕另外,“……的说”(来自日语语法“……と言います”),表示认为、觉得;“ing”是英语进行时后缀,网上常用它做中文后缀,表示自己正在做某事或表达一种感情,如“游戏ing”、“开心ing”等。

三、外来网络流行语分类方法

(一)语音法

语音是人对文字在听觉上的最直观感受,由外来词组成的网络流行语经过网民再发展之后,在语音上显现独有特点。(1)谐音词。是指通过谐音手段,赋予词语新义。外来网络流行语通常直接将外语词的发音通过谐音方式转化为现代汉语,从而恰当地表现网民所要表达的意思。以往的谐音词在词义上与原外语词是相同的,比如“沙发”一词就是谐音于sofa而来,两者所表达的事物是同一个;然而谐音外来网络流行语有其特殊性:即在谐音的同时也赋予新含义。如“not at all”的中文音译词“闹太套”,由于歌手黄晓明对not at all的发音酷似“闹太套”而得名。该谐音词恰当地表达了“你要闹哪样”的意思,两者配合默契,在短时间内流行开来,然而“你要闹哪样”与not at all的本意“没关系”截然不同。(2)缩音词。即对于双音节词组,取前字声部和后字韵部,合发一个音。这是在一些方言地区的用法,而由外来词组成的网络流行语也显现这种特性。如“Netigan”,是由英语单词“Netizen(网民)”和“Hooligan(流氓、混混)”组合而成,由前词词首与后词词尾拼合形成。这类词大多是人们为了方便简洁、便于流传而创造形成的。(3)借音词。是指所用的汉字原本就存在,词义也不变,只是将外语词的读音借过来,但借音也不是随便借的,所借的音在外语语境下的意思与对应的汉字字义基本相同。如Kuso,日语“粪”的发音,在日文中作“可恶”之意,与汉语“可恶”意思相同。而“kuso”这一读音比“kewu”更能表达感情,因此在书面语上的“可恶”用到口语中就读成了kuso。书面上的字并不改变,改变的只是人们交际用语中的发音。

(二)来源法

网络流行语受外来词影响很大,那么产生这些外来词的渠道有哪些呢?(1)外语日常用语。英语是国人的第一外语,现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日语、韩语、法语等第二外语。这些外语日常用语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网络流行语的发展,其演变来的网络流行语更易被人们接受,传播范围更广。(2)各国电视剧、流行歌曲、动漫词汇。由于文化交流,很多外语词汇通过电视剧、动漫等形式传入中国网络,对网络流行语产生较大影响。如“和我结下契约成为〇〇吧!”这句话来于《魔法少女小圆》中丘比的台词“僕と契約して、魔法少女になってよ”。通过时新的传播媒介,年轻人将外来的流行元素转化为汉语表达方式,成为外来词构架下的新词。(3)各种网络游戏用语。网络游戏在网民的日常生活中占据很大部分,较多网络流行语是通过游戏产生的。如“PK”,现在流传较广的是Player Killing,源于MUD,原指在游戏中高等级玩家随意杀害低等级玩家的行为,后引申发展为“对决”等含义。由于技术限制,国内玩家所玩的大部分游戏由外国开发,其中的台词、对话、操作指南等都是外语,促进外来网络流行语的诞生。

四、易成为汉语网络流行语的外来词特性

汉语网络流行语在吸收外来词的过程中,并非全盘照收,而是有选择、创新性地化为己用。通过对外来网络流行语分析, 总结出易成为汉语网络流行语的外来词在以下三方面具明显特性:

(一)时代感强

从时代背景分析,与社会发展相契合的外来词易成为汉语网络流行语。也就是说,那些脱胎于社会热点事件,与特定的社会氛围相衬,能准确表达社会心理需求的外来词易受网民追捧。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与社会关系密切,社会环境及其关系、现象都会在语言中得以体现,同时也对语言产生根本性影响。当一项事件成为社会热点,在人群中被广泛传播时,事件所承载的信息(包括词汇)便相应地流行开来。这类外来语可称为“典型环境下的典型词汇”,通过迎合社会发展博得网民的宠爱。例如“hold住”一词,一方面借助热点娱乐节目,瞬间吸引观众眼球,深入受众思想,成为日常用语;另一方面,与特定社会氛围、社会心理相符,传达一种坚持、从容应对的心理状态,给人向上的正能量。

(二)英日韩热

从文化交流来看,源于英语、日语、韩语的外来词备受青睐。外来词是语言文化碰撞交流的产物,汉语有选择、有侧重地吸收外国先进因素。在网络平台上,汉语主要与英语、日语、韩语产生交集,并添加融合成新的具文化交流意义的汉语网络流行语。(1)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自改革开放以来,与使用英语系语言的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层面交流愈加密切,我们学习它并将其作为第二语言。在高频使用中,网络上诞生许多英语词汇汉化而来的外来词,如“酷”、“闹太套”等。(2)汉语与日语的交集主要体现在日本动漫上,凭借剧情的创意和趣味性,日本动漫吸引了众多观众,这为日语词构架下的汉语网络流行语提供了良好的孕育土壤。(3)从1997年中央电视台重播韩国家庭剧《爱情是什么》并引起轰动性效应至今,韩国文化开始涌入中国并逐渐形成韩流,在国内也相应形成一股韩语热。“思密达”、“欧巴”等在网络平台中被中国网民广泛使用。

(三)去声收尾

从语言自身属性分析,外来词构架下的汉语网络流行语多以去声(第四声)收尾。(1)去声字的听觉冲击力。去声调值为51,调值明显下降(由最高音降到最低音,5度降到1度),频率间隔先大后小。〔4〕根据人体对语音的感知分析,频率间隔越高,越容易对听觉造成冲击,人体对此感知性也就越强,因此传入的外来词中以去声(第四声)收尾的越易被捕捉。(2)去声字与情感表达相关。以去声字作结的外来词易被选为汉语网络流行语,是由去声调类与情感表达的相关性决定的。语言是思想感情的体现,是社会心理的折射。以去声字结尾的去声词读起来响亮、上口,口腔有共振效果;全降的调子,起伏、变化较大,可以更好地让情感得以申发。例如“××控”,出自日语“コン(con)”,取“complex(情结)”的前头音,指极度喜欢某事物的人,喜欢的东西要冠在“控”字之前。这是强调某一类情绪的典型词,这类去声词能在一定程度上调节社会群众的心理情感。

五、外来网络流行语的发展变化情况

结合调查问卷,分析统计数据,力求客观真实地再现外来网络流行语的使用现状及其发展变化。数据结果显示:46.75%的被调查者表示外来网络流行语对语言和社会影响利弊相当,25.97%认为两者不存在利弊关系,15.58%赞同利大于弊,仅有11.69%认为外来网络流行语弊处愈大。同时,大部分被调查者表示乐于接受外来网络流行语,它是一种特定的网络文化,喜欢并且支持。

外来网络流行语是信息社会快速发展的产物,与社会变迁有着密切联系。 “语言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形成而产生的,而且跟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发展”〔5〕。如“微博”一词,是伴随着新的网络交际互动平台的更新而出现的。此前的“博客”是基于网络平台“blog”的谐音而为广大网民所熟知,而“微博”就是“缩小版的博客”的意思,这很好地体现了新词的出现与社会变迁的同步关系。

经过选择、分析、判断等过程,外来词被中国网民接受使用,并入驻于网络环境,成为汉语网络流行语的成员。外来网络流行语是一种特定的语言文化现象,其在使用过程中却是有利有弊。

一方面,外来词构架下的网络流行语具明显优势,表现在:(1)具创新性,丰富汉语词汇量。近年来,网络流行语中音译形式有较大增长,同时意译形式的比例有所下降,这与外来词的引进密切相关。汉语词汇“奥林匹克”、“沙发”、“克隆”等均是音译而来,音译词在国内历史悠久,具较大的发展前景。(2)精辟简洁,满足当前交际需要。字母词的使用为网络交流提供了诸多便捷,使消息传播更加简洁生动,提高了沟通效率。(3)与时俱进,体现文化沟通交流。基于社会事件类网络流行语是普通民众言论的自由表达。例如“江南style”的盛行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网民对社会环境的忧虑:韩国高层给社会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这引起了有良知的网民的关注。另一方面,不少学者也对此产生忧虑:外来语介入汉语,破坏了我们民族语言的纯洁性,担心网络环境中无处不洋文的现象会使当代青年被外族文化所俘虏,丢掉我们悠久的文化传统。同时,被调查者表示应加强语音规范,外来词的引入对汉语传统的发音吐字产生影响。如“切克闹”音译自“check it out”,在发音时,网友弱化“切”、“克”、“闹”三字的调值,而是以对应英语词汇的发音为标准,在发音时,汉字的声调被弱化。此现象对汉语语音产生较大影响,需引起重视。

然而,“一种纯而又纯的语言必然是没有竞争力的语言,必然导致使用社群的狭窄甚至萎缩。”〔6〕“网络的实质是扩大交际,网络语言的实质也是如此。如果一个语言不能发展了,那是最大的不规范。”〔7〕如果我们不想落后于世界,就必须以开放积极的心态对待外来网络流行语。外来词之所以在网络中流传是因为内含优秀因子,如何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是我们要探讨解决的问题。日语是典型的外向型语言,具较强的语言吸收能力,日本民族在这方面的做法可为借鉴:据日本《读卖新闻》报道,AKB48、博客、gr8(great)等网8络流行词汇被收入新的高中教科书中,希望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兴趣。另外,“正太”、“hold住”、“3Q”等外来网络流行语已被百度百科收录,以满足用户对信息的需求。

〔参 考 文 献〕

〔1〕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 刘涌泉.字母词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

〔3〕 牟之渝.从“给力”到“ungelivable”看语言的模因特性〔J〕.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12,(07).

〔4〕 林焘,王理嘉.语音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5〕 陈原.社会语言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范文6

关键词:语境;高语境;低语境;跨文化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08)-03-0100- 01

一、高、低语境定义和分类假设

人类学家霍尔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从感知和交流方面研究文化之间异同的有效方式。根据交流中所传达的意义是来自交流的场合还是来自交流的语言,它将文化分为高语境和低语境两种。霍尔这种分类所用的假设是:“文化的功能之一是在人和外在世界中间建立一个高度选择性的屏幕。文化通过该屏幕的各种各样的形式决定了我们注意到的内容和忽视的内容。”因此,对高语境和低语境文化的研究不仅有利于我们认清人们注意到了什么,而且能够帮我们认识到人们忽视了什么。霍尔使用下列方法定义高低语境:“高语境的交流或讯息是指大多数信息都已经体现出来了,只有极少的信息清楚地以编码的方式进行传达。低语境的交流正好相反,即大多数信息都是通过外在的语言方式进行传达。”

二、高语境文化的成因及其交际方式

在高语境文化中,如日本、中国、韩国,人们在经历信息网络资源等方面具有极高的同质性。由于传统和历史因素,高语境文化随时间推移所发生的变动不大。在这些文化中,一致的信息会获得对外在环境的一致反应。霍尔说:“高语境文化的结果是在日常生活的大多数正常交流中,他们并不需要也不期望详细深入的背景信息。”因此,意义没有必要一定包含在话语当中。在高语境文化当中,可以通过手势、空间的使用甚至沉默来提供信息。高语境文化对周围的事物和环境更加敏感,不通过语言也能传达他们的感情。正如安德森指出:“高语境文化更加依赖和熟悉非语言交流。”在高语境文化中,通过环境就可以获得许多信息,没有必要把所有事情说出来。譬如说,诸如“我爱你”等表示喜欢的话很少直接说出来,因为这一信息已经通过语境表示了出来。

三、低语境文化的成因及其交际方式

而在低语境文化中,如德国,瑞士和美国,人口具有较低的同质性,所以造成人际交往的区别。缺少共同的经历意味着“每次他们和别人交流的时候都需要详细的背景信息”。在低语境文化中,语言传达了大多数信息,语境和参与者方面只包含极少的信息。这一特点反映在多个方面。举例来说,亚洲人的交流方式常常比较隐晦、间接和含蓄,而西方人的交流方式常常比较直接和坦率,也就是说,所有事情都需要说明白,而且是越明白越好。

四、两种导向下的认识差异

哈瑞斯和摩兰是这样概括这两种导向的差异的:“除非全球领导人都能认识到这些微妙的差异,否则来自高低语境文化的交流者在交流时会产生误解。”这样看来对差异性的认识是很有必要的。

(1)对可信度认识的不同

与这两个导向有关的一个交流方面是对可信度认识的不同。在高语境文化里,那些主要依靠语言交流来获得信息的人相对而言比较不可信。他们认为沉默传达的讯息常常胜过语言,那些需要谈话的人没有有用信息。正如一句印度尼西亚的谚语所说:“空罐子叫得最响。”

(2)对冲突认识的不同

在这一交流维度方面的差异甚至会改变人们感知冲突和对冲突做出反应的方式。丁・图米注意到,高语境和低语境文化在交流方面的差异非常明显地表现在人们对待冲突的方式上。举例来说,因为高语境文化比较含蓄,所以他们认为冲突会破坏交流。丁・图米说:“对于他们而言,应该慎重而巧妙地解决冲突。”

(3)对信息来源认识的不同

来自低语境文化的交流者追求,信任并乐于使用客观的,不具个人喜好的信息来源,而来自高语境文化的交流者更加偏爱个人的信息来源。在没有人力的帮忙新环境中,,来自高语境文化的人会感觉新环境不友好并且冷漠无情。

(4)对非言语信息的认识不同

一般在交流中,低语境文化较少注意非言语动作或行为(如面部表情,语调等),场合,交流对象的身份所传达的信息,他们的反应会更加针对言语本身。高语境文化不费吹灰之力便能理解这些语境传达的含义。当他们遇见对此类信息不能正确回应的人,他们会认为这些人反应迟钝甚至粗暴无礼。

(5) 对套话的认识不同

高语境文化认为不使用套话的交流方式是不礼貌的,而低语境文化认为使用套话的交流方式为不真诚。

(6) 对交流中的责任人的认识不同

低语境文化认为说话人和作者应对整个交流能否顺利进行下去负责。说话人和作者应该阐释清楚,争取听话者能够完全明白自己的话。高语境文化期待听话人在理解信息的含义上多出些力,对整个交流多尽点责任,甚至说话者可以不具体用言词表达完整或准确,而靠听话人能注意到说话的语境来理解话语的含义。最典型的就是中国的禅宗,它的特点之一是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时常是师傅说一句高声莫测的话,留给弟子们去参透其中的玄机,当然能参透者甚寡,能参透者即是佛祖的有缘人,日后的得道高僧了。

(7)对礼节的认识不同

低语境文化更希望能在交流中能剔除礼节性的规范,能够更家真诚自然地以心交流,传达彼此的感受。高语境文化通过严格按照礼数行事来表达尊重和欢迎之情,并能体现自己是个高素质的人。

(8)对宴会的认识不同

高语境文化赋予宴会的含义在于食物的质量和数量,主客间的地位,与席者间的关系和庆祝的场合。如果呈上的都是些珍馐佳肴,客人就知道自己受到特别的尊敬和重视。席间,人们也会互致一些表示尊敬的恭维话。这些在低语境文化看来都是难以理解的。

(9) 对合同的认识不同

如果合同双方起了争执,低语境文化的交流者会诉诸合同的条款,试图解决分歧。高语境文化的交流者除了考虑合同的条款,很可能会考虑到双方的关系和情境因素。事实上情境因素对高语境文化比起合同更加重要。

(10) 对寻求帮助的途径认识不同

低语境文化在处理低语境代码时,向会计,律师,媒体寻求帮助;高语境文化在处理关系和解决问题的时候,往往向中间人,公证人和经纪人取得帮助。

五、 结语

高低语境文化交际导向制约着语言单位的选择,意义的表达和理解。这种文化的差异时常造成交际障碍,因为它影响信息的获得,阻碍人们的交流。在实际交际当中,一方面我们必须尊重别人的文化,认同别人的交际模式,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忘记自己民族的文化特点。扬长避短,达成共识,促进交流是我们的宗旨。

参考文献:

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范文7

【关键词】文化差异 口译 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5-0062-02

一 文化差异现象

现象1:在一次欢迎美国留学生的开学典礼上,口译员将校长讲话中的“不论白人和黑人,在我们学校都是一律平等的”翻译为:Every body whether you are a white or a nigger enjoy equal rights in our university. 令在场的黑人留学生非常恼怒,差点酿出大事,而这全是因为口译员对nigger的文化内涵理解不够而造成的。在美国,nigger是白人用来侮辱黑人的贬义词,带有种族歧视的意味。

现象2:一位领导同志在向外宾介绍中国农村工作时,口译员将“农民”一概译为peasant,会后外宾无不疑问:Is the social status of the Chinese rural people still very low? 之所以会提出此种疑问,主要是因为英语中的peasant和汉语中的“农民”所体现的含义不同。汉语里“农民”属中性词,没有贬义。而英语中peasant的基本意义为农民阶级一员,而另外的含义是乡巴佬、乡下人以及缺少教养的人。因此难怪外宾会产生疑问。

现象3:有一次,一位美国专家赞扬中国工人十分聪明能干时说道:“You are as wise as an owl.”口译员直接译为:“你们和猫头鹰一样聪明。”使得中国工人大为不快,因为猫头鹰在中西方文化中引起的联想是截然不同的。在中国,不少人把猫头鹰看作是一种不祥的征兆,认为碰上它要倒霉,而英语国家的人则把猫头鹰当作智慧的象征。

二 文化差异及其产生的障碍

文化包括一切人类社会共享的产物,广义上来说,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狭义上,文化是指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组织机构和制度。简单地说,文化指的是一个社会整体的生活方式。每一个社会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文化个性,是一种历史现象,文化形态在不同文化之间是不同的。文化包括一个社会所具有的信仰、制约、目标、习惯和技术的总和,它不仅包括城市、组织、学校等物质体,而且包括习惯、思想、语言等非物质体。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表现模式。不同文化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不同文化间的联系使得文化交流成为可能,而它们之间的区别就会产生交流障碍。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人类表达其思想、交流感情的重

要工具。不同的语言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一种语言反映了该民族的生活方式和人生观、思维方式,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特性。各民族的经验、宗教、态度等不同,人们所形成的信仰、语言、风俗习惯等也必然不同,这就造成了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口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在这一交际过程中,口译者成为文化交际的桥梁,要能准确并快速地传递不同文化背景下双方的意图。如果口译者不熟悉文化必然会使口译工作失去文化蕴意,无法达到文化等值。

相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交流时,相互之间也会存在理解障碍的问题,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时,理解障碍就更大了。仅仅具备良好的语言技能,口译员要想准确传达交流者的真正意图,还需要了解对方的文化差异。口译不仅是个语言问题,它与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受到文化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三 文化差异下的口译对策

首先,要注意政治术语的含义差异。一些政治术语是特定环境下的“特产”,比如经常讲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一起抓”,如果将这里的“精神文明”译为“spiritual civilization”,外国人听到后首先想到的是问题,这就与本义相左了。另外,像“五讲四美三热爱”,如果逐一顺序英译,则会十分难懂。但仅仅注意到词语含义的不同要避免文化差异造成的误解是远远不够的。时代不同,词义也随之产生变化,原本中性的词可能产生了感彩或发生褒贬转换。因此,掌握词汇,一方面要了解其本义,一方面还要知道其喻义、引申义或转义。只有熟悉词义在不同语境中的真正意义,才能在口译中做到语用得体。如果现象1中的口译员能够全面地掌握词义,随时了解英语国家文化的内涵,在口译工作中就可避免交际障碍甚至交际灾难。

其次,要注意不同语言文化下的词义差别,了解不同文化中对应词的意义是否完全对等。在两种语言里,某些词语表面上好像指的是同一事物或概念,但其实却是两码事;或者由于一些概念、事物在某种语言里只有一两种表达形式,在另一种语言里,却有更细微的区别。谈到对农民的说法,对于现象2中在旧中国,口译员把农民译为peasant是可以的,但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国农民,因为其社会地位发生了变化,翻译为farmer才比较妥当,这样的翻译结果才能与外宾的文化相对接,他们就不会困惑:如果中国强调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的平等,怎么还把农民称为没有教养、社会地位低下的乡巴佬呢?由此可见,口译中不但要掌握词语的字面意思,还要掌握其内在含义,特别是词语中隐含或附加的延伸意义经常会造成口译中的误解。

除了要注意词语的含义、词义变化外,在口译中还应注意民族文化特异性所导致的“词汇空位”问题。语言是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一种社会现象,人们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就会产生不同的语言。如果生活客观环境中根本不存在某一现象或事物,那么语言中自然也不会存在对应的词语。在进行口译时,如果被译语言的形式只能以译入语中意义相同的形式不同的语言的词汇来表达,就意味着译入语相对于被译语来说,存在着一个“空位”。词汇空缺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而这却给翻译特别是口译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口译中的很多不可译现象基本上是由文化差异所造成的。在这种情况下,采用直译的方法就行不通了,而运用意译的方法就能够破解难题。譬如,汉语“物极必反”在英语中没有直接对应的词语,在口译时可以根据汉语词汇的内在意义,将之翻译为:A change in the opposite direction is inevitable once a certain limit is reached. 但是“词汇空位”只是文化海洋中的一滴水,词义联想更能折射出文化的差异。在不同民族的语言演变过程中,由于对某些情景和事物所发生的联想都有其特殊的感情环境氛围,因此,即使在不同文化中意义相同的词汇其感彩也会略微不同或大相径庭。中国人常用“肥缺”来表示一件好的差事,但是英语国家的人则把“a piece of fat meat”看作是一件废弃的事。如果在口译中缺乏对文化差异的充分认识,往往会造成理解上的巨大差异,甚至会导致南辕北辙的结果。

此外,在口译中还应注意不同文化中存在的思维、风俗以及价值观念等的差异。一位政府领导人在向来访的美国代表团团长引见自己的夫人时说:“这是我爱人”,如果望文生义,直译为“This is my lover”,则会令美国客人大跌眼镜。在英语中lover一词既有西方人的情夫或情妇之意,又有丈夫或妻子之意,因此,为准确表达妻子的意思,应将lover变为wife,就会避免在公开场合的尴尬,在口译中只要平时注意这种不同文化间的细微差异,就能够有效避免难堪场面。

对年龄持有的不同态度又是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另一个重大表现。中国文化中存在敬老文化,因此往往不会忌讳“老”的问题,而在西方国家,非常禁忌“老”。因此在遇到一位老年外国朋友时,中国人处于客套,往往会说“我们都老了”,这在中国文化中无可厚非,而且非常得体,但是,外国朋友有可能认为你把“老”强加于人,很不谦虚,也不礼貌。而在礼仪方面,中西方也存在较大差异,英美人在日常生活中“Thank you”常在嘴边挂,表现出良好的社交礼仪,但是中国人往往比较内敛含蓄,不善于直接表达,这在外国人眼中就难以理解。中国主人在接待外宾时可能会说“没什么好菜”,如果直译为“There is no good dish”,就会让外宾丈二摸不着头脑。西方人的落落大方和中国人的含蓄,体现了两种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特点,在口译中要特别注意。

四 结束语

文化差异会造成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之间正常交流的障碍,如果处理不当,会影响沟通交流的效果,严重时甚至会造成较大的文化冲突,造成严重后果。语言是一面镜子,反映着不同的民族文化。中国与西方国家在、地域生态、历史背景、民俗风情等方面存在很多差异,这些都会对两种文化的语言结构和表达习惯产生较大影响。口译作为沟通的桥梁,在跨文化交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文化差异是口译者无法逾越的问题,口译者必须充分重视并且在实践中积极主动学习积累,掌握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才能在口译中游刃有余、恰当处理。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2]梅德明.高级口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3]吴瑾瑾.实用英汉翻译[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范文8

[关键词]丝绸之路;物质传播;文化交流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10)08-0034-03

丝绸之路最重要的文化交流和意义,首推中国文化的外传及其对世界的影响,特别是以丝绸为代表的包括茶叶、瓷器和四大发明在内的中国文化对世界文化发展的影响。其次是中外文化思想的交流和民族大融合产生的影响。西汉时期,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它是一条横贯亚洲、连接欧亚大陆的著名古代陆上商贸通道。

这条通往西方的国际通道,打通了中国文化首次外传的道路,将沿途的各个国家联系起来,把古老的中国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古希腊文化和古罗马文化连结起来,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与发展。

一、物质文化的交流及其意义

(一)四大发明对世界发展的意义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拥有优秀且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丝绸之路的开辟沟通了东方与西方,中国先进的文明源源不断地传人西方,在不同层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程。所以,丝绸之路不仅丰富了沿途各个国家的物质生活,更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丝绸之路在物质交流的基础上,还把我国当时一些先进的科学技术也传入西方国家。作为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标志的四大发明――指南针、造纸术、火药、活字印刷术,就是通过丝绸之路传向世界各地的。四大发明的西传对整个人类社会,特别对西方文明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尤其是造纸术、印刷术的传入,促进了西方国家教育的普及化,对当时欧洲的宗教、政治,以至资本主义的建立、思想文化的交流及传播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西方现代文明奠定了基础;对整个世界文明发展、人类社会的进步、近现代文明的出现与发展起了奠基作用,使西方实现了向现代文明的跨越。

(二)物质方面互通有无及其文化意义

丝绸之路为中亚、欧洲地区带去了中国先进的冶铁技术,为中亚带去了先进的水利灌溉技术。冶铁技术的广泛传播推动了民族融合及各民族的广泛交流,而其最大的意义是对生产力的促进和提高。

张骞出使西域后,中国的铁器和冶铁技术便沿着丝绸之路经由新疆地区传入中亚,铁器的使用作为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其在社会生产中的应用,提高了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加速了手工业的发展,在一定意义上为西方商品经济的出现及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中国的水利灌溉技术是在汉代西传的,水利技术传人中亚后,改变了该地区的旧有面貌,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灌溉农业的发展,大大提高了这些地区的农作物产量。中国的医学也随着丝绸之路传入了阿拉伯,公元8世纪,中医诊脉这一诊断手法传入阿拉伯地区。16世纪后期至17世纪初期,欧洲人利马窦、汤若望等人来华,将《本草纲目》翻译、介绍到欧洲,东西方医学的会通促进了近代医学的发展。汉朝初通西域,中国除了丝绸之外,还有漆器和铁器等输出;唐朝时,瓷器成为丝绸之路上重要的输出物产;宋元时期,瓷器外销十分多,同时,茶叶也成为重要的输出品。此外,如黄连、肉桂、生姜、土伏苓等中药原料,以及无患子、桑树、马鞍、铜合金等,在不同时期以各种途径西传。

西方一些物产和珍禽异兽也经由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张骞出使西域,带回了一些中原没有的物种,其中以葡萄、曹荷最为知名,还有安石榴、黄蓝等。此外,当时还出现了许多带有“胡”字的农作物,如胡麻、胡桃、胡豆、胡椒、胡瓜、胡蒜等,都是从西域传入的,这些称呼一直延续到今天。从西域传来的香料也很多,如阿拉伯的乳香,索马里的芦荟、苏合香、安息香,北非的迷迭香,东非的紫植等。这些香料多采用成品方式运入中国,滋润了中国人民的生活,而且,许多香料在当时被作为药物使用。同时,玉米、占城稻、花生、向日葵、土豆、西红柿等农作物传人中原,丰富了农作物的品种,并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华夏民族的饮食结构。另外,大批珍禽异兽从西域和中亚输入中国,促进了中国的畜牧业发展和牲畜品种的改良。汉武帝时,张骞通西域“得乌孙马好”,后来“得大宛汗血马,益壮”,“名大宛马曰‘天马夕云”。据记载:“条支出师子、犀牛、孔雀、大雀,其卵如交。和帝永元十三年(101),安息(今伊朗)王满屈献师子、大鸟,世谓之“安息雀。”“永元六年(94),郡徽外敦忍乙王莫延慕,遣使译献犀牛、大象。”许多稀有动物也随朝贡而传入中原,在很大意义上影响了我们今天的生活。

二、文化思想的交流及其意义

(一)佛教的传入

沿丝绸之路散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石窟佛洞,这些石窟无一不是在丝绸之路上开凿的,与外来文化联系紧密,并且其中多有反映丝路贸易往来的内容。这些石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丝绸之路对于东西方文化交流所起的作用。不同信仰的信徒们的出游带动了主神灵的相互往来,佛教由西域传到中土,道教也随着长春真人的西行在西域各国引起强烈的反响,不同社会、不同文明的思想如潮涌一般互相交流。丝绸之路的开辟使得西方、南亚等地的宗教得以传入中国。西汉时,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天山以南及河西走廊一带,西域及河西高僧辈出,传教译经盛极一时,修寺凿窟成风,龟兹、高昌、敦煌、凉州成为著名的佛教圣地和传播中心。丝绸之路带给中国的还有景教和祆教、摩尼教等。宗教蕴藏着丰富的内容,特别是佛教的东来,给中原固有文化以很大的冲击。中国古代文化正是因为与佛教相遇,才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可以说佛教是丝绸之路带给中国文化最重要的礼物,而佛教对于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精神层面更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佛教、儒教、道教成为几千年来对中国文化发展有很大影响的思想流派。

(二)儒家思想对世界的贡献

在佛教传入的过程中,中国本土文化思想、儒家思想也通过丝绸之路得以传播,并给当时的东南亚文化带来一定的影响。儒家思想与基督教、佛教和伊斯兰教齐名。明中叶以前,由于中国的经济、科技、文教的发展水平都居世界前列,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不靠武力,不靠政府政治背景,仍能远播海外,以伟大的人文精神――人道、仁道、和谐、中庸之道,辐射到周边国家,形成了广大的儒教文化圈。这充分说明儒家思想不仅对中华文明,而且对世界文化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早在明朝初年,朝鲜就已创设成均馆,祭孔于文庙,促进了文化、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儒学作为中国文化及东方文化的代表,其理论体系和思想内涵的精粹之处,自有超越地域和时代、为世界文明的发展所客观需要的价值和成分,值得我们吸取和发扬光大。

三、文化习俗的相互融合及其意义

在一定意义上说,丝绸之路也是一条民族融合的道路。在这条商贸通道上,人们交流的不只是商品、思想,还包括生活习惯、生活艺术等各种民族文化。成批的遣唐使和留学生来自海外,又分散向四面八方,进行文化交流。西域艺术也通过丝绸之路源源不断地传入中原,大大丰富了中国的传统艺术,不论是艺术种类、艺术形式还是艺术思想,对中原文化都有所影响。西来的文化艺术与中国固有的本土艺术相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与文化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音乐与舞蹈

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中原的音乐艺术以主流的形式传入西域各国,西域文化也大量进入中原,西域的各种琵琶如曲项琵琶、五弦琵琶和钱等乐器在公元4世纪传人中国。“舞四夷之乐”,始于张骞通西域。西域音乐传入中国,主要有乐曲、乐器、音乐家等多种方式。西方音乐参与了对中国古代音乐系统的构建,对唐朝音乐产生了很大影响。张骞出使西域之后,西域舞蹈开始进入中原,一度成为人们喜欢的音乐形式。

(二)丝绸与服饰

从西汉开始,中国的丝绸就是丝绸之路上最重要的商品。丝绸作为一种生活品或艺术品为西方社会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甚至成为上流社会的奢侈品。在当时,它不仅提高了东南亚地区人民的文明程度,而且丰富和美化了人们的文化生活,推动了各地区、各民族文明的进步。与此伴随的养蚕技术和纺织技术也成为中华民族对全世界的主要贡献之一。早在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就“变俗胡服,习骑射”,丝绸之路开通以后,中西方各民族往来日益频繁,服装交流的局面也因此形成。隋唐宫廷一度盛行西域服饰。

(三)诗歌和戏曲

在诗歌方面,唐朝许多边塞诗人的诗歌至今仍在丝绸之路所经地区广为传颂。唐朝文化大多通过丝绸之路流传至东南亚各国,甚至流传到西方各国,尤其是东亚,唐代文化奠定了它全部文化日后发展的基础。吐蕃的《四部医典》,代表了少数民族医学对汉文化的丰富。西方的百戏就是各种杂技,在汉代时期传入中国。杂技在中国自有悠久的历史,在吸收了西域的杂技后,更加丰富多彩,丰富了人民的日常生活。

(四)绘画和研究艺术

随着佛教传入中国,西域艺术通过佛教艺术也在中国开花结果,佛教的石窟、造像、壁画等,都充分地反映着中西文化交流的艺术结晶,敦煌、云岗、龙门麦积山等石窟所表现的佛教艺术都有外来文化艺术的风格。这些艺术主要源于印度的佛教艺术,同时,也有希腊、罗马艺术的影响。到唐代时期,波斯文化开始影响中原文化。西域绘画技法的传入,促中国绘画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古代丝绸之路的开辟,促进了中国与世界的交流,通过交流,大大地推动了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发展,丰富了各国的物质文化生活与精神文化生活。丝绸之路上的交流,为人类进步和世界文明做出了贡献,也为近现代社会的文明与发展奠定了基础,在中外文化史上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在今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世界文化交流出现人类历史上最辉煌、最壮观的历史背景下,探讨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的意义更耐人寻味。如何让丝绸之路重放光彩,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重大课题。

[参考文献]

[1]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75.

[2]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范文9

关键词:交际意愿;交际忧惧;交际自我觉察能力

引言

交流意愿最早由McCroskey(1985)提出,首先将其引入母语运用研究并建立母语交流意愿模型,其中交际忧惧和交际自我觉察能力是交流意愿的直接影响因素。随后Mac-Intyre和Charos(1996)将交流意愿应用于二语情境中,并结合社会教育模型(Gardner&Lambert 1985),增加融入性、态度和动机等因素,形成二语交流意愿模型。MaeIntyre,Clement,Domyei和Ncels(1998)等人结合心理学、教育学、语言学及交际学知识对这个模型进行扩展改进,并从理论上建构二语交流意愿金字塔模型。W.P.WEN&Clement(2003)根据东西方文化差异和中国外语学习环境的特点,提出了适合中国外语学习情况的交流需求一交流意愿模型。本文介绍交流意愿旨在对中国外语教学有所启发,帮助学习者培养外语交流意愿提高外语水平和交际能力,成为具有交际能力并能在真实情景下运用外语同外文化外民族自由交流的高素质人才。

1、交流意愿概念在第一语言中的形成

交流意愿是McCroskey&Baer(1985)建立在许多概念的基础上形成的,如“公共场合交谈恐惧”(Clevenger 1959)、“不愿意交际”(Burgoon 1976)、“口语行为倾向”(Mortensen,Art-son&Lusfig 1977)和“羞怯”(McCroskey&Richmond,1982),

1.1 不情愿交际

Burgoon(1976)提出不情愿交际这一概念用以描述人们因内向、缺乏交际能力、孤僻、怯懦和交际忧惧的影响而回避口语交流的倾向程度。Burgoon的局限在于仅提出人们对交际感到忧惧而表现的比别人消极,而没有提出一个更有概括力的概念来描述这一现象。

1.2 口语行为倾向

Mortensen et al(1977)提出口语行为倾向量表(简称)来测量人们在交际中交谈意愿的高低。McCroskey(1977)认为此量表并不能作为测量回避交际的工具,只是表明个体在交际中的谈话量是有规律可循的。

1.3 羞怯

Leafy(1983)指出羞怯是一种通过外在行为可以观察到的内心不安状态。McCroskey和Richmond(1982)主要侧重于羞怯的外在行为表现将其定义为:怯懦、矜持、更具体地说是保持沉默的倾向。

1.4 交流意愿

在Burgoon,Mortensen和Leary的理论基础上McCroskey和Baer(1985)提出交流意愿并将其定义为“在给予机会的情况下主动发起交流的倾向”。McCroskey认为影响交流意愿的因素为性格、自信心、交际能力、交际忧惧和文化差异。人们的交际忧惧低,交际自我觉察能力高,其交流意愿就会高。从而建立第一语言交流意愿模型。MaeIntyre et al(1994)验证了这个模型(见图1)。

2、交流意愿在第二语言中的运用

MacIntyre et al&Charos将第一语言交流意愿模型同社会教育模型(Gardener,1990)相结合建立第二语言交流意愿模型。提出学习者的动机和对学习环境的态度直接影响第二语言交流意愿。社会环境模型(Clement&Kruidenier,1985)认为较高交际觉察能力和较低焦虑感形成较高二语自信心,而交流意愿模型认为交际觉察能力和焦虑感是交流意愿的直接影响因素,因此将两个模型结合,假设较高二语自信心带来较高二语交流意愿。MacIntyre&Clement(1998)等人增加了社会情感认知等因素从而建构二语交流意愿金字塔理论模型(见图2)。模型一共有六层包括十二个变量包含了影响交流意愿的情景因素和延续因素。第一层为具体交际行为,是所有因素相互作用的最终结果。第二层为交流意愿其定义为“在特定时间同特定的人或二语群体(包括情景变动)进行交际的意愿程度”。MacIntyre et al认为语言学习的最终目标是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产生用外语交流的意愿。任何不能学生产生交流意愿的外语教学计划都是一种失败(MacIntyre et al,1998:54.7)。第三层为交际情景包括同特定的人交际的愿望和交际自信心状态。同特定的人交际的愿望受个体和群体动机的影响,同时还受融合性动机和工具性动机影响。影响交际自信心的因素主要有交际忧惧和交际觉察能力。学习者的交际忧惧越低交际觉察能力越高其交际自信心就越高。第四层为动机特征。工具性动机是外显的,常与个体的前途直接相关,其动力来自于外部世界,而融合性动机是隐性的,其动力是对外国语言或文化的兴趣。另外,动机强度也影响交流意愿,有强烈动机的学生更愿意主动去交际,并且取得较高的水平。群体动力包括群体氛围、群体态度和群体动机。与群体在一起,个体会减轻心理压力、克服语言焦虑,准确地评价自己的语言水平,增强自信,提高交流意愿。第五层是情感一认知环境包括群体观念(融合性、害怕被同化和二语学习动机)、社会情景和交际能力。融合性和害怕被同化取决于个体同群体关系的强弱。情景因素包括交际参与者、背景、目的、话题和交际方式。参与者可以用年龄、性别、社会地位和语言水平来区别。背景指进行交际活动的时间和地点。目的指交际的目标或意图。交际方式指进行交际活动的媒介。至于主题,人们认为主题的熟悉度高可推动交际活动的顺利进行从而提高交流意愿(Zuenglar,1993,引自于Mac-Intyre et al i998)。交际能力包括五大能力:语言能力。语篇能力,行为能力,社会文化能力和策略能力(Hymes,1972)。第六层社会和个体环境。社会环境指群体所处社区的机构特征和文化特征。个体指个体的性格差异。外向型人的交谈欲很强,其用外语进行交流的愿望也强,而内向型则沉默寡言、害羞,其交流意愿也不高。

MacIntyre的第二语言交际意愿金字塔模型综合考虑二语学习中的各种因素如情感因素(动机,态度,WTC,12自信心,L2交际焦虑感,L2能力意识等),个体性格差异(内向,外向等)和社会环境因素(社会规约,民族语言动力,教育机构设置等),形成动态的理论框架,为二语习得研究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

3、中国文化背景下修正的第二语言交流意愿理论模型

由于东西方文化间的差异,并且二语习得和外语学习的过程不同,因此,在将二语交流意愿金字塔模型应用到

中国外语学习中来需要作些修正。WEN(2003)从跨文化差异的观点出发,认为由于受中国人强烈的被评价意识影响,中国学生有意无意的爱护面子关注他人的反应,故在性格情感因素中冒险精神、对歧义的容忍、约束监察和期待正面评价成为影响交流意愿产生的直接变量。又因为外语学习活动主要集中在课堂上,故影响交流意愿的社会因素和动机因素主要侧重于学习者间的群体内聚力、老师的支持、对群体的从属性和成就感方面(主要指完成作业取得好成绩)。因此,对交流意愿金字塔模型作了修正补充(见图3)。

群体内聚力指成员保持在群体内的合力(Feistinger,1950)。中国注重群体内部成员间的社会关系,强调个体在群体中的归属感(Hogg,1992,引自W.P.WEN,2003)。群体中各成员的关系越密切,成员越感到轻松,焦虑意识越弱,交流意愿就越强。老师的支持主要表现在老师的参与和亲和力上。老师的参与指老师同自己的学生间人际关系的质量,也指老师在精神生活上对学生的关注程度。(Reeve,1996,引自W.P.WEN,2003)。老师的亲和力指使人感到亲切易于接近的交际行为(Mehrabian,1969:203)。在外语课堂上,老师的参与和亲和力可以提高学生的外语交流意愿。性格因素对学习的影响比较持久且几乎影响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在中国群体本位的文化下,冒险精神和对歧义的容忍度对外语学习的影响较明显。语言冒险专指个体在二语课堂上认为运用二语是在冒险的倾向(ray,1986)。这种倾向也指愿意冒社会尴尬和被同伴耻笑的危险(Beebe,1983)。成功的语言学习者其冒险意识很强,他们喜欢猜测,不耻下问。中国学生由于爱面子,怕出丑,情愿照老师说的去做,老师的话是正确的,即使错了也跟他们无关。因此,交流意愿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者是否愿意冒丢面子的危险。并且中国学生对歧义的容忍度也不高,他们过分注重语法规则的正确性,而无法容忍在口语交际活动中出错。所以,性格外向,爱冒险,对歧义的容忍度高的学习者其语言焦虑低,自信心强,外语交流意愿也高。在中国外语学习课堂上,同群体保持一致,完成自己的任务成为影响学习者的主要动机因素。如果学习者无法融入到群体中就会感到被孤立,他们在交际活动中就会消极被动甚至回避。如果他们无法完成自己的任务,就会感到没面子,其自信心就会降低,进而影响到交流意愿的产生。在群体文化中,个体过分关注自己公众形象和社会评价,在用一种新语言同外文化人交往时,他们往往处于谨慎防备状态,这时,焦虑成为关键的情感因素(W.P.WEN&RichmondClement,2003)。适当的约束监察和正面评价可以减轻焦虑感提高交流意愿。

这个模型解释了为什么中国学生在课上课下及同亲友和陌生人交往中孑然不同的表现。对中国交流意愿研究有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