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新型能源市场集锦9篇

时间:2024-01-04 15:10:15

新型能源市场

新型能源市场范文1

在刚刚过去的财年中,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比亚迪”)实现了盈利,但是,在盈利的背后,仍然潜藏着不少隐忧。

3月28日晚,比亚迪2015年年报,该年度比亚迪营业收入为800.0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7.48%。与2014年净利润负增长的惨淡不同,比亚迪2015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8.23亿元,同比增长551.28%。

2015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6.17万辆,位列全球新能源车年度销量第一,占全球市场份额11%。在政策红利的刺激下,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实现收入193亿元,同比增长约1.64倍。也正是得益于新能源汽车的爆发,比亚迪2015年年报成功实现了逆袭。

在比亚迪三部分主营业务中,由新能源汽车和传统燃油车共同组成的汽车板块在全部营收中的占比为51%,其中新能源汽车占比24%,传统车占比27%。

然而,在比亚迪新能源板块布局中,以K9为代表的公共交通领域车型才是真正的利润来源。据了解,这些车型业已进入45个国家200个城市,多属于集中采购。而“王朝”系列新能源车型所在的乘用车市场,均属于私人汽车市场。这一市场的表现,则没有那么乐观。一方面,这一系列车型仍处于投入期,另一方面,销售受政府新能源补贴政策影响很大。

以比亚迪去年最畅销的插电混合动力车型“秦”为例,由于上海市政府对购买该车型的车主给予全额新能源补贴,并免费发放“沪牌”牌照,该车型近三分之一的销量均在执行“限购+限行”措施的上海市场达成。

今年初,由于上海市新的新能源车补贴标准迟迟没有出台,比亚迪在上海市场的销售几近停滞,影响其全国市场的订单量大幅下挫。在新能源车准入政策更为严格的北京市(允许销售的新能源车型限定为纯电动车),比亚迪在多达20款竞品的北京市场仅有e5、e6两款车型在售,其品牌力与产品力均不具优势。

在年报后的第3天,比亚迪在北京了两款纯电动车型e5与秦EV300,以期重点补充纯电动车产品线,加强其北京市场。不过,分析人士认为,比亚迪这两款纯电动车型由于售价过高,即使享受了国家与地方补贴后,与竞品相比仍不具有太多竞争力。而且,国民对国产电动车的认可度一直并不太高。

4月1日,《上海市鼓励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暂行办法(2016年修订)》姗姗来迟,却让众多新能源车企喜忧参半。2016年,上海市新能源汽车补贴将减少1万~3万元,目前符合“2.4万元上海地方补贴”标准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只有上汽荣威e550一款。根据新规,比亚迪秦受冲击最大,总计减少补贴2.15万元。有媒体曝出,自新办法后,比亚迪上海经销商接到了大量退单。

4月11日,比亚迪在北京展示了其“7+4”全市场战略阶段性成绩,并“王朝”系列车型规划。“7”,代表七大常规领域,即私家车、城市公交、出租车、道路客运、城市商品物流、城市建筑物流、环卫车;“4”,代表四大特殊领域,即仓储、矿山、机场、港口领域的专用车产品。

在会上,比亚迪总裁兼董事会主席王传福了首款中小型SUV“元”。随着“元”的上市,比亚迪在新能源乘用车领域布局的“王朝”系列车型已初具规模。其中,除了A级轿车秦之外,还包括三款SUV产品,分别是元(A0级)、宋(A级)、唐(B级)。据王传福透露,以后将陆续推出C级SUV车型“明”、B级轿车“汉”与两款A0、C级轿车产品,完成共计8款车型的布局。他希望,“元”在年内达到市场主流中小型SUV销售量级。

新型能源市场范文2

1.1资源型城市转型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宗旨

资源型城市转型是全面协调发展的过程,是系统性的整体过程,需要兼顾综合发展,如政治发展、社会发展、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等,实现在发展中求稳定,在稳定中促进发展。资源型城市转型是指彻底改变传统的以能源消耗为代价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全面协调物质和精神的发展,以科学技术为指导实现能源高利用、生态环保工作,实现集约型经济增长。在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中,要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也要开发新兴产业,努力挖掘产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发展产业产品的附加值,实现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协调发展;在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中,要正确处理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多元化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另外,在资源型城市转型中,还应该注重对社会发展的投入,在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强化对社会效益的发展,做大做强社会事业,解决社会大众现实生活利益问题,促进社会大众全面自由发展。

1.2资源型城市转型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资源型城市转型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的思想为指导发展方向,是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的时代要求。在资源型城市转型中,必须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理顺转型中涉及到的所有关系,正确处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间的关系,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方向,解决转型问题,实现转型的顺利进展。如,在产业资源开发和利用方面,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在产业开发中要同时注重资源的开发和资源的利用,坚持在生态环境承载力的基础上最大化地开发和利用产业资源,防止生态环境破坏,彻底改变传统的以生态环境开发利用为代价的粗放经济增长方式,促使资源型城市转型良性发展,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能满足后代人的需要。因此,资源型城市转型就是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走新型经济发展道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的理念,实现可持续发展。

2.科学发展观下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遵循的原则

2.1生态平衡原则

资源型城市在过去的经济发展中,很多都是依靠过度开发利用资源发展起来的,致使生态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破坏,打破了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现阶段我国很多资源型城市都面临着资源枯竭的困境。因此,资源型城市转型需要以此为戒,积极调整现有产业结构,在产业发展中同时注重生态环境的治理保护和经济效益的调整增长,在经济发展中引进治理环境的新技术,取缔对生态环境破坏的严重产业,以严格的奖惩制度对资源型城市产业进行管制。另外,在资源型城市转型中,还需要加大对环保的宣传教育,只有每位公民认识环保的重要性,对环保负责,共同努力,才能实现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生态平衡。

2.2实事求是原则

在资源型城市转型中,要结合每个城市的优缺点,立足本地实际情况,寻找适合本城市的转型道路,不能完全照抄照搬其他成功城市的经验,不能实行一刀切的转型策略,要从实际出发,准确定位本城市的发展目标,正确评估本城市的发展资源,综合考虑本城市的地理位置、历史条件、生态环境、社会人文、交通条件以及国家政策等,参考借鉴其他城市的成功经验,有效结合本城市内外部条件,积极探索适合本城市经济转型的道路。

2.3政府参与原则

从国内外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看出,政府都会或多或少的参与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指导资源型城市转型。在资源型城市转型中,政府可能以主导形式促进城市转型,起到了主导转型的作用,也可能只是为城市转型提供政策扶持,促进城市自行转型,在城市转型中起保驾护航的作用。在我国资源型城市建设初期,政府主要以主导形式促进城市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和产业的发展逐渐分离,不再以直接领导的形式参与城市发展,更多的是以无形的、宏观调控的手段指导城市发展。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时间还较短,政府只是通过采用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在宏观层面对城市的转型实施引导调控作用,以为城市转型发展构建良好的社会人文环境。

2.4市场规律原则

我国资源型城市通常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发展起来的,很多都是政府主导的国有大型资源企业,在城市经济发展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体制的改革,资源型城市已经不再适应经济体制的要求。如,国有大型资源企业中,政府占据主导地位,政府会提供较多的资源和资金支持,这类型企业在市场经济发展中,比之民营企业具有绝对的发展优势,存在较大的竞争差异,导致市场经济发展不公平性,不利于市场对资源的优化配置,严重制约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在市场经济中,必须秉承优胜劣汰的竞争原则,才能实现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产业经济发展的效率。我国政府扶持的国有大型资源企业,与国内同类企业产品服务虽然有一定的发展优势,但是长期发展的话势必会落后于市场竞争企业。因此,在资源型城市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必须遵循市场规律原则,实行优胜劣汰的规律,对市场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合理调整产业结构。

3.科学发展观下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路径

3.1制定产业发展战略

科学发展观是一次理论创新,是一次思想解放,是城市发展中制定战略、编制规划和提出政策的理论基础。我国资源型城市在过去的发展中,由于过度依赖对资源的开发利用,过度强调经济发展速度,依靠资源优势带动城市产业发展,没有以正确的发展思想作为指导,以持续性的战略作为调控,造成发展过程中资源的严重浪费,造成经济发展中资源的消耗往往是经济发展的数倍之多。因此,在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中,应以正确的理念作为城市发展的指导思想,正确认识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经济转型带动科学发展。笔者建议从以下三方面制定产业发展战略:第一,针对资源型城市现有资源状况,正确判断产业发展优势,精准产业发展方向。资源型城市应结合自身的优势资源,强化自身的竞争意识,创新自身的发展优势,在政府提出的城市持续发展的机遇下,立足本地实情,制定产业发展战略,实现产业精深发展,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第二,延伸资源产业链,精深加工资源产业产品服务。资源型城市面临发展困境,主要是由于长期以来粗放式经营方式造成的,因此需要在产业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加强对产业产品的综合管理,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科技含量高的产业工程,提高产业生产效率,延伸产业链条,优化产业升级;第三,调整产业结构,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资源型城市发展问题主要表现在附加值较低和高新技术欠缺两方面,因此需要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对传统产业技术进行创新变革,提高产业附加值,发展新兴产业,重点建设高新技术产业。

3.2培育集群发展优势

矛盾作为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是科学发展观实践过程中需要坚持的工作方法,要在发展中抓住主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进行解决,解决矛盾,实现发展。科学发展观下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突破口就是工业经济的发展,因此需要针对工业经济大力培育集群发展优势,实施产业集群化战略、企业集群化战略和品牌集群化战略,带动区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笔者建议从以下三方面培育集群发展优势:第一,产业集群化战略。资源型城市的发展都是有资源优势的,因此实施产业集群化战略就需要资源型城市立足本地实情,寻求本地发展的比较优势,积极发挥资源优势发展的主体作用,发展具有潜力的产业,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产品服务,发挥产业优势,以产业集群的形式促进城市发展;第二,企业集群化战略。企业集群是指同一产业内,联系紧密的企业之间形成的在空间上的聚集现象,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资源型城市在经济转型中,需要以原有资源为基础,寻求带头企业,拉动整个产业的发展,形成产业链和企业集群,优化配置市场资源;第三,名牌集群化战略。品牌集群优势可以为企业发展,甚至产业发展带来比较优势,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精深企业产品服务。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中,需要以长远发展的眼光,统筹品牌发展,培育具有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品质的品牌,以品牌集群形式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形成城市发展的比较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

3.3创新政府管理职能

新型能源市场范文3

1.人才层次。在高速发展的全球化经济背景条件下,我国人力资本市场对市场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其中最重要的一点体现在对市场营销人才的层次有了较为明确的区分。根据营销岗位不同职位的能力需求,可以把营销人才区分为两个层次:执行型人才和策略型人才。其中执行型人才又可以划分为两个层次:基层的销售和营销策划执行人员;中层的销售部门的各级主管。策略型人才也可以划分为两个层次:中层的企划专员、企划经理、产品经理和市场部经理等;高层次的市场总监和营销总监等决策型高级经理人才。目前,市场营销策略型人才是人力资本市场中最炙手可热的紧缺型人才。

2.行业实践经验。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不仅不同行业之间的边界越来越清晰,同时,由于同一行业之间竞争加剧,同一行业间的市场细分也越来越明显。在市场实践过程中,市场存在三种类型: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和非盈利组织市场。这三类市场对营销人员的行业实践经验要求各不相同。即使面对的是消费品市场,在这一产业链条上,消费品的制造企业和消费品的销售流通企业对市场营销人才的行业实践经验需求也存在显著差异。对于营销人员来讲,要对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就必须具备较丰富的行业实践经验,这样才能具备把握市场快速变化的能力。

3.知识结构。首先,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本土企业将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全球竞争中去,从而提高本土企业的品牌影响力。这就要求企业的营销人员除了拥有专业的营销知识以外,还必须掌握与其相关的商务英语、国际法律和不同地域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其次,随着行业分工越来越深入,对面向生产资料市场的营销人员产品知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最后,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来临,给传统的营销思维和营销手段带来强烈冲击。对于现代企业的营销人员来说,要想把握“以客户为中心的精准营销和主动式服务营销,在正确的时间把正确的信息传递给正确的人”这种全新的网络营销理念,就必须掌握网络营销方法、网络信息技术及大数据挖掘等方面的知识。

4.学习能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培养具备学习能力的学习型人才是21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指针和现实选择。在信息大爆炸的今天,知识在不断地更新。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市场营销的理念和手段也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同时,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也推动着市场产品更新不断加快,使得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要适应这种快节奏的变化,就必须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5.创新思维。对于企业来说,如果产品没有创新就可能逐渐退出市场,企业就可能丧失持续竞争的能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过程中,除了产品的创新外,还有市场的创新、营销方法的创新、营销模式的创新和盈利模式的创新,而这些创新往往能比产品的创新带来更为直接的效果,在短期的竞争中获得明显的竞争优势,为产品的创新提供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企业要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就必须要求营销人员具有创新思维,以提高企业的营销创新能力。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1.营销人才培养定位错误。营销实践表明,市场营销专业是一个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专业。目前,虽然很多高等院校把自己定位成“应用型”本科院校,但几乎所有院校都把“应用型”本科教育错误地理解为就是加强实践教育。事实上,应用型教育和实践型教育并不是同一概念。应用型本科教育是相对于学术型本科教育、实用技术型教育而言的,是以培养知识、能力和素质全面而协调发展,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定位的高等教育。

2.课程体系与市场需求脱节。中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到大众化,同时人才供求的环境也已经发生了改变。但大部分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并没有结合实际定位进行相应调整,市场营销专业的课程设置和过去精英化培养模式下的课程结构没有本质区别,仍然以系统的营销理论课程为主,辅以与理论课程相关的实践教学。虽然整个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呈现出宽口径的特点,但这种宽口径也仅仅是管理学科内的宽口径,并没有和现在人力资本市场对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需求实际结合。人力资本市场需要的是跨学科、跨专业的和具有一定专业背景的复合型市场营销应用型人才。同时,这种宽口径教育是一种典型的“通才”教育模式,目的是培养学生在营销理论的指导下什么都能营销,这不仅与当今市场行业分工越来越深入的现实相脱节,还忽略了营销专业人才不同层次的能力需求。

3.实践型教师资源匮乏。我国高校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师几乎都是从学校毕业直接到高校工作,他们具备较深的理论研究能力,但实践能力几乎为零。市场营销专业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大部分高校实践环节的指导教师都是由理论课程的教师兼任,实践型教师的资源十分匮乏,这导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师资结构严重失衡。虽然,由于人才需求环境的变化,很多高校注意到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在制订培养方案时加大了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但受限于教师队伍的实践经验,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没有实质性帮助。

4.教学模式认识存在误区。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国内绝大多数高校市场营销本科的专业课堂教学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即以教师为中心的理论“灌输式”教学,辅以案例讲解和课堂案例讨论。这种教学方式过多注重教材的选择,而忽略了市场营销环境的变化,导致理论教学与现实的市场实践脱节。另外,“多媒体”的误区使得很多高校把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到市场营销课堂教学中来看作教学手段的变革。事实上,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除了对增加课堂教学的容量和提高课堂教学的生动性方面有所帮助外,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几乎没有任何帮助。因此,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对课堂教学来讲最多是手段的创新,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善课堂教学手段的科学性。

5.考核评价方法不合理。市场营销人才应该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营销的创新能最直接地体现出企业的市场创造能力,并可能在更大程度上直接为企业赢利。几乎所有高校现行的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学习效果评价方式都是以命题试卷或课程论文形式考核为主,再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测评。这种考核评价方法往往只重视对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进行考核,而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样的考核评价结果不仅脱离了应用型本科市场营销人才的培养目标,而且其人才培养的结果也不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

三、基于市场需求的营销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应该根据人力资本市场的需求,结合学校自身的资源状况,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应用型本科市场营销人才的培养模式。

1.基于学校资源的人才培养定位。对于高校市场营销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定位,一方面,要结合市场的需求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另一方面,要考虑高校自身的资源,包括专业资源、教师资源和社会实践资源。一般来说,实践型教师资源和社会实践资源相对薄弱的普通类型的高校营销人才培养目标应该定位在基层的执行型人才,主要满足市场对基层的销售和营销策划执行等人才的需求;而实践型教师资源和社会实践资源相对丰富的重点高校营销人才培养目标应该定位在中层的执行型和策略型人才,主要满足市场对销售部门的各级主管、企划专员、企划经理、产品经理和市场部经理等人才的需求。

2.构建基于市场需求的实践型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实现培养应用型市场营销人才目标的依托,唯有构建如图所示的基于人力资本市场需求的实践型课程体系,才能从根本上体现市场营销“应用型”的本质内涵。

3.建设专兼结合的实践型师资资源库。应用型市场营销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优质师资资源,学校可以通过内培外引建立专兼结合的实践型教师资源库。(1)内部实践型教师的培养。一方面,可以轮流选派任课教师到企业的相关营销部门参加为期至少半年的连续实践工作。在实践工作期间,应该以定期的专业实践技能考核和具体工作的实际绩效相结合的方式对教师进行考核,以保证参与者能够真正地提高实践技能。另一方面,学校可以通过培养建立学生创新创业校内导师团队,通过与校外具有创业背景和能力的企业家共同指导具体的创新创业实践项目来提高内部教师的实践技能,并且把创新创业成果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对团队进行绩效考核。(2)外部兼职教师的引进。通过聘用来自业界和市场的专业人才和营销专家来担任兼职教师,发挥其实践经验丰富的优势,以弥补校内教师实践能力较弱的缺陷。但在聘用校外兼职教师时不能陷入这样的一个误区:谁的名气大,就找谁。国内很多成功的企业家虽然搞市场很在行,但由于没有经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容易导致在教学过程中误导学生。咨询管理公司的资深顾问是比较适合的群体,因为这部分人不但拥有丰富的行业实践经验,而且具有系统的理论知识。

4.注重情境体验式的教学模式。将情境体验式教学模式引入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教学中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理论知识应用能力及专业技能。(1)虚拟经营实战模拟。虚拟经营实战模拟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这种实战模拟的教学模式目前主要通过特定的教学模拟软件或模拟网站进行。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扮演商业关系中的不同角色来模拟完成现实市场中的一系列商业操作行为,从而体验真实的商业环境。(2)情境案例讨论。教师选择当前的营销热点问题和典型的营销案例,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和角色换位的方式进行讨论,让学生在抽象的市场营销问题情境化的情况下做出分析、讨论和决策,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的能力。(3)情境角色模拟。情境角色模拟法是一种比较有效的互动式体验教学手段。在专业技能课程教学过程中,例如商务谈判、推销学等课程,可以为学生提供一种仿真的商业训练情境,由学生或老师扮演特定的情境角色,在理论的指导下对学生展开专业技能训练。

新型能源市场范文4

 

在我国高校日益重视创新创业教育的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应根据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不断深化各项教学改革,以培养契合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市场营销学”既是应用型本科商贸类专业一门十分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中一门十分重要的必修课程,应用型本科“市场营销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应当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突出学生营销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1 “市场营销学”课程改革对加强应用型本科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

 

在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具体包括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两个方面。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目标,注重启发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促进学生的个性和潜能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开发人的创造力;创业教育是培养受教育者的创业意识、创业思想和创业技能等综合素质,并最终使受教育者具有一定创业能力的教育。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主,培养以应用为目的,面向生产服务一线的创新创业型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市场营销学”课程在应用型本科商贸类专业中是一门十分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同时它也是创新创业教育中非常重要的必修课程,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市场营销学”课程改革对于培养学生的市场意识、营销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它对于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的质量和人才培养的质量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 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应用型本科“市场营销学”课程设置的要求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大背景下,大力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我国高校一致的共识。在应用型本科商贸类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创新创业能力是高素质应用型商贸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应用型本科院校应根据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不断深化各项教学改革,以培养契合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应用型本科课程“市场营销学”课程建设与改革的要求是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工学结合为核心,依据各专业所定岗位(群)和对应行业企业对营销能力培养的需要,突出学生营销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3 应用型本科“市场营销学”课程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目前,湖北省应用型本科“市场营销学”课程建设和创新创业教育没有实现有机地融合,在“市场营销学”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课程建设没有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在湖北省应用型本科商贸类专业“市场营销学”课程建设的过程中,为了突出“应用”特色,“市场营销学”课程建设注重培养学生的市场意识,普遍注重通过强化课程实践环节来提高学生的营销实践能力。然而,在培养学生市场意识和提高学生营销实践能力的过程中,没有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缺乏对学生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的系统培养和训练,也缺乏对学生未来创业过程中所需要营销技能的针对性训练。

 

(2)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不能满足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在湖北省应用型本科商贸类专业“市场营销学”课程建设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的营销实践能力,“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注重不断优化课程本身的教学内容,注重结合营销具体的教学内容来设计实验项目。虽然通过教学内容的优化和这些实验项目的训练,能增进学生对理论知识进一步的理解,也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能提升学生的营销实践能力,但是这些实验项目的训练内容未能与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相结合,因而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不能满足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3)课程教学团队的建设不能满足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在湖北省应用型本科商贸类专业“市场营销学”课程建设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的营销实践能力,“市场营销学”课程团队的建设注重通过企业挂职锻炼、鼓励教师参与社会服务等方式来提升教师的营销实践能力。然而,由于我国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起步相对较晚,很多“市场营销学”课程团队的老师都没有自身创业的经历,对创新创业活动的指导也缺乏足够的经验,因而“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团队的建设不能满足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4)课程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无法满足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在湖北省应用型本科商贸类专业“市场营销学”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市场营销学”课程建设也比较注重通过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结合课程具体教学内容采用了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和辅助多媒体教学、现代网络技术手段来提升学生课程的学习兴趣和营销实践能力;在考核方式的改革方面,增加了平时实践教学环节所占的比重。然而,在“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过程中还缺乏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对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激励和探究性精神培养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为了支持和鼓励学生创新创业,“市场营销学”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还需要进一步加大,现行的“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还无法满足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5)课程教材建设无法满足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在湖北省应用型本科商贸类专业“市场营销学”课程建设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的营销实践能力,“市场营销学”课程教材的编写也强化了课程实践的内容。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这些强化了课程实践内容的“市场营销学”课程教材相对于以前那些理论性较强的教材来说有了很大的改进,对学生营销实践能力的提升也有比较大的帮助,但是这些教材上编写的课程实践内容没有和创新创业的内容相融合,“市场营销学”课程教材建设无法满足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6)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制约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在湖北省应用型本科商贸类专业“市场营销学”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市场营销学”课程的建设也加大了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力度,在完善课程基本教学资源建设的基础上,通过建立课程案例库、课程习题库、推荐图书库、推荐期刊库和网络资源库来加强课程拓展资源的建设。然而,由于“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没有和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实现有机地结合,所以课程基本教学资源和拓展资源的建设也没有体现应用型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因此,“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制约了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4 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应用型本科“市场营销学”课程改革的具体对策

 

在应用型本科商贸类专业中,“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十分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同时也是一门创新创业教育的必修课程,应用型本科“市场营销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应当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依据各专业所定岗位(群)和对应行业企业对营销能力培养的需要,在强化学生营销实践能力培养的基础上突出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具体来说,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应用型本科“市场营销学”课程改革可以采取的具体对策主要有:

 

(1)课程建设要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在湖北省应用型本科商贸类专业“市场营销学”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市场营销学”课程建设不仅要强化学生的市场意识和营销实践能力,还要积极地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应用型本科商贸类专业是要培养契合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市场营销学”课程建设不仅要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的系统培养和训练,同时还要结合课程具体的教学内容对学生未来创业过程中所需要的营销技能进行有针对性训练。

 

(2)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要与创新创业实践相结合。在湖北省应用型本科商贸类专业“市场营销学”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不仅要进一步优化课程本身的教学内容,注重结合营销具体的教学内容来设计实验项目,而且这些实验项目的训练内容还要与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相结合。在“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上,要通过积极引入学科前沿知识和社会热点问题进一步激发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课程所设计的案例导入、知识再现、情境延伸、知识拓展、资料研读对学生的思维要具有较大的启发性,以进一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意识;实验项目的设计结合营销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可以设置创业项目的选择、市场调研、目标市场的选择与定位、营销计划的拟定和项目的实施,从而对学生未来创业进行有针对性训练。

 

(3)课程教学团队的建设要加强创新创业双师型团队的培养。在湖北省应用型本科商贸类专业“市场营销学”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市场营销学”课程团队的建设不仅要提高教师的营销实践能力,同时还要提高教师的创新创业指导能力。在加强创新创业双师型团队培养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继续通过企业挂职锻炼、鼓励教师参与社会服务等方式来提升教师的营销实践能力;另一方面,要积极鼓励团队教师进行或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不断积累指导创新创业活动的经验,从而适应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4)课程教学方法与考试方式的改革要有利于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在湖北省应用型本科商贸类专业“市场营销学”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市场营销学”课程建设要通过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除了结合课程具体教学内容采用了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外,还应积极开展启发式教学、情境式教学、视频体验式教学、分组研究性教学和模拟实践对抗式教学,通过引入真实的创新创业实践项目实施项目带动式教学,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在考核方式的改革方面,除了把课堂提问、案例分析、市场调查、营销策划和读书笔记等日常教学活动纳入课程考核,增加平时实践教学环节所占比重之外,还可以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创新创业实践项目折算成相应比例的课程学分,针对那些有意创业的学生还应提供线上学习内容,对完成在线课程考核也能获得相应的学分。

 

(5)课程教材建设要强化创新创业思维和实践能力的训练。在湖北省应用型本科商贸类专业“市场营销学”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市场营销学”课程教材编写的课程实践内容可以进一步与创新创业的内容相融合,从而进一步强化创新创业思维和实践的训练。在教材的编写上,可以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资源,选择学生能够亲身体验的情境案例或创业案例,选择的企业案例也要突出其创新性,每一章结合课程实践内容可以安排创新思维训练和创业环节训练,在强化学生营销实践能力培养的同时进一步强化学生创新创业思维和实践能力的训练。

 

(6)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有利于拓展学生创新创业的视野。在湖北省应用型本科商贸类专业“市场营销学”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有利于拓展学生创新创业的视野。在完善课程基本教学资源建设的基础上,课程案例库、课程习题库、推荐图书库、推荐期刊库和网络资源库等拓展资源的建设也要融入更多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尽可能选择能够激励学生进行创新、创业的真实案例、期刊和视频,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搭建学生线上线下学习相结合的平台,在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同时,不断拓展学生创新创业的视野。

新型能源市场范文5

摘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想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企业不能只是着眼于满足市场需求,还要创造和引导市场需求。市场驱动和驱动市场是决定市场导向的结合体,两者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运用驱动市场理论,寻求市场竞争优势。为此,构建驱动市场路径,使驱动市场活动创造顾客价值,产生预期的组织绩效。

关键词:驱动市场;市场驱动;价值创造;路径依赖

一、市场驱动与驱动市场的差别和联系

(一)市场导向:市场驱动和驱动市场的结合体

在过去的市场导向研究中,研究的重点在于倾听顾客的声音,这种建立在对变化市场的后摄性的反应上,以识别、理解和调整企业的营销组合来适应和满足顾客的需求的市场导向的研究被称为市场驱动营销战略。市场导向哲学只是被看为市场驱动战略,不能完全保证一个企业能够获取持续的竞争优势。如果市场当中每个参与者都实施市场驱动战略,每个企业都根据竞争者的战略行动进行调整,与顾客的现有需求保持一致,这不仅会加剧竞争的激烈程度,使细分市场不断狭小,而且还抑制企业的创新能力,可能没有哪一个企业能够持续地超越竞争对手为顾客提供附加价值。

市场驱动的营销战略只是市场导向的一个方面。企业不一定要一直“倾听顾客的声音”,还可以改变顾客的价值观或改进企业系统,这种采取主动性和前摄性的行动影响顾客和参与者,改变行业、市场和产品的某些要素的战略称之为驱动市场战略。驱动市场更强调企业价值创造过程中引导基础变革的能力。驱动市场型企业不是按照竞争导向的思维方法进行渐进式改进,而是充分运用自身的不连续创新或由其培育主导的创新联盟网络,将顾客引导到新的创新领域,进行顾客教育,引导顾客消费。驱动市场的结果表现为形成新的市场、竞争规则和市场份额结构,引领行业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

(二)驱动市场和市场驱动的区别

根据Kumar等人(2000)和国内外研究人员的研究,笔者认为市场驱动和驱动市场的差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对顾客的需求认知能力上,前者认为顾客可以清楚表达自己的需求,企业只需回应顾客需求即可,后者认为顾客的认知能力有限,并且存在学习过程,企业要主动挖掘和影响顾客需求;(2)在行动性质上,前者是一种纠偏行动,后者是主动引发导致市场的不均衡的行动;(3)在企业角色上,前者更多的是在给定的市场结构下的竞争响应,以防御者的角色出现,后者引人变革,改变市场结构和参与者行为,以预见者和破坏者的角色出现;(4)在整体市场战略上,前者强调差异化营销,后者强调革命性营销;(5)在细分市场策略上,前者按常规变量细分,后者则颠覆现有细分;(6)在市场调研上,前者看重对现有市场的认识,后者看重对未来市场的把握;(7)在价格管理上,前者以顾客感知为主,后者则要形成新的价格参考点;(8)在促销管理上,前者突出产品形象,后者强化顾客教育;(9)在渠道管理上,前者以渠道去适应产品和市场,后者则重构渠道系统;(10)在品牌管理上,前者以大量的媒介广告投入来奠定品牌的资产价值,后者则多利用媒介炒作和口头传播;(11)在产品开发上,前者是渐进积累式,后者是激进革命式。

(三)驱动市场和市场驱动的联系

尽管“市场驱动”与“驱动市场”存在很多差别,但两者并不是相互排斥的,是市场导向相互补充和联系两个方面。两者都把焦点集中于顾客需求、价值创造和企业的长期利润。理论研究显示单独依赖于一种战略导向会导致企业市场绩效的下降。因为在驱动市场战略开拓新的市场空间后,没有市场驱动战略来提供多样性,驱动市场战略所形成的发展潜力就不可能充分发挥。同时发展驱动市场和市场驱动的技能,并且理解两者在何时以何种配合方式正确应用,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管理人员经常要在管理现有业务和计划将来发展之间寻找平衡。

二、驱动市场的理论基础

驱动市场的提出为人们认识企业在市场中的角色提供了新视角。深刻认识衍生驱动市场理论的思想来源,有助于企业自觉地调整企业行为,在市场竞争中获取独特的市场地位。经过文献梳理和思考,笔者认为与驱动市场理论密切相关的理论有三种:资源基础和核心竞争力理论、顾客需要和认知理论、不连续创新理论。

(一)资源基础和核心竞争力理论

资源基础理论认为企业不是也不应该是同质的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黑箱,而是由一系列独特资源构成的组合。资源基础理论特别强调三个概念:资源、能力和核心竞争力。资源包括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强调资源的价值创造能力、模仿禁止能力和利润占有能力;能力是将一组资源组合起来使用的方法和技能;核心竞争力是工作中跨边界沟通、协同与共识,它不会因为使用而衰退,相反越用越能够增值。该理论认为,企业仅仅被动的对变化的环境做出反应,力图去寻找最佳的市场位置是不够的。为了满足顾客价值需求和企业盈利要求,获得优异的商业表现,企业应该主动发挥资源能力,构造和影响市场,打破产业边界。正如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所倡导的,要成为游戏规则的创造者和制定者,不仅提高运作效率,还要创建全新的业务。驱动市场型企业驱动市场的力量来源就是比竞争对手更有效地积累和应用企业独特的资源和核心能力,并且依据企业的资源和能力来重构市场结构和参与者行为。

(二)顾客需要和认知理论

市场驱动的战略认为市场需要引起供给,每个企业应该按照需求调研与分析、细分市场、选择目标市场,通过特定营销组合满足顾客所表达的需求的步骤来开展工作。这种市场驱动型的观念过分关注顾客明示的需要而非潜在需要,促进企业单环学习和适应性学习,忽视了企业的创造与引导市场的能力,成为组织开创性学习和根本性变革的障碍。并且,只是简单的进行市场跟随,也不利于企业维持长期的竞争优势。实际上,顾客的需要具有无限性并且具有模糊性。顾客需要往往被限制在他们所能联系到的熟悉产品范围内,很难超越其现在的产品消费经验而清晰阐述其未来的需要。正如亨利·福特所言:“如果我早听取了顾客的意见,我可能就给了他们一匹更快的马。”由于顾客缺乏对行业技术和产品最新发展状态的充分了解,以及对自身需求的挖掘能力不够,需要通过学习来改变模糊性需求认知。所谓模糊认知,是指人们不能把现实生活中各种现象的属性在大脑中形成清晰反映,或由于主观原因而引起模糊反映的结果。

顾客需要和顾客认知之间的不均衡经常存在。常常是需要发展了,而人的认知却没有同步发展以适应需要的变化。这种不均衡正是驱动市场型企业开拓崭新市场空间的重要信息源。顾客对企业价值创造的看法不是与生俱来的,是从环境中逐步学习的结果。驱动市场型企业要发掘和满足顾客的隐性需求,并通过“前瞻性感应”来发现市场演进方向和未来的需求,开创新市场,塑造独特的竞争优势。同时,顾客可能没有有效洞察驱动市场型企业提供的价值主张和价值网,或顾客对变化具有自然的抵制倾向,或顾客感受当风险时,企业要充分利用顾客的学习能力,对其进行教育与引导,通过影响顾客的学习过程来影响顾客的需求和偏好。

(三)不连续创新理论

由于技术的进步和企业竞争的加剧,企业单纯地依靠技术改良和市场改良已经很难保持稳固的市场地位,企业必须进行重构。正如哈默尔和普拉哈拉德的评价:一个公司必须能够从根本上重新构思自己、重新创造其核心战略并重新塑造其行业。不连续创新成为企业重构和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多的企业力图通过“前摄性”技术范式的变革,触发市场竞争基础方面的根本性变化。徐河军认为不连续创新使企业通过自身的创新行为,改变了市场结构、竞争态势乃至人们的生活方式,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也实现了自身的改变。只有在技术和市场两个维度上都不连续时,我们才称之为“不连续创新”。技术不连续是指一种产品在技术上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然而产品的顾客效用未必产生巨大变化;市场不连续是指新产品为顾客提供了新的功能,可是该产品所基于的技术并不一定产生实质性的改变。驱动市场战略是企业主动回应不连续创新的思路,通过在行业、市场、产品层面的变革来创造顾客价值,寻求持续竞争优势。

三、驱动市场的路径

只有构建起适合企业驱动市场的路径,驱动市场活动才能真正创造顾客价值,产生预期的组织绩效。

(一)文化路径

驱动市场不仅仅是一种活动,应该深深植根于组织的文化价值体系中。否则,企业驱动市场的行为或结果只能是一种短期性为,不能够成为企业的一种自觉行动。美国学者奎因(Quinn,1988)从内在一外在、稳定一灵活两个维度,将组织文化分为家族式文化、官僚式文化、市场式文化、发展式文化。驱动市场文化路径研究把文化分为两个阶段:文化创建阶段和文化实施阶段。在驱动市场文化的创建阶段要以发展式文化为导向,强调创新和成长,组织结构较为松散,运作上相当非条规化。文化的灵活性有利于个人摆脱思想限制,提高个人进取意识和风险承担意愿,促使根本性创新的出现。文化的外在性有利于组织把焦点放在动态的外部市场上,挖掘和创造顾客需求。在文化实施阶段仍然需要外部中心,组织想将创造性环境转变成具有决断力的、以成果为导向的组织,有必要实现从非正式的文化向正式文化的转变,强调市场式文化,以实现预定目标、提高生产力和效率为导向。这有利于发挥企业的资源和核心竞争力,促进顾客价值的实现。这种文化演进是以组织变革和企业内部的功能配合为前提的。在企业中实施变革性领导,清晰地表达变革远景并使其在组织内广泛传播,向成员提供光明的变革前景,是驱动市场文化建立的关键。变革型领导使组织把远景渗透到向顾客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中,不仅满足当前的顾客需求,还能挖掘出新的顾客需要。也就是产生“前摄性”活动,改变市场结构和参与者行为。

(二)学习路径

学习分为两方面:以顾客教育为导向的顾客学习和以员工教育为导向的组织学习。袁庆宏认为与以往向客户学习的做法相比,企业对顾客教育尚未引起广泛重视。驱动市场的结果是企业进行了市场结构和参与者行为的再造,不连续创新也使顾客需要和认知之间的不均衡经常存在。从学习理论来分析,客户对企业产品和服务从认知发展到偏爱都是顾客学习行为的结果。创新如果不能被消费者所接受,其所创造的价值主张就没有现实意义。因此,驱动市场的核心不在于销售产品,而在于激发顾客学习动机,实施顾客教育。顾客学习是顾客对新事物主动认知了解,顾客教育是企业主动对顾客学习施加影响。顾客教育和顾客学习是互动的两个过程。如果顾客没有学习意愿,顾客教育将不会收到成效。企业必须认识顾客的学习机制,通过顾客教育,对其学习过程施加影响,赢得客户信任和注意力资源。在顾客教育中,企业要强调企业全部功能整合而不只是单一的服务和营销。

企业能力是企业长期积累和学习的结果。现代企业的组织学习能力已成为支撑其生存发展的核心能力。组织学习的着眼点要从单环学习向双环学习和再学习转变。企业不仅要发现策略和行为问题加以修正,而且还要发现指导策略和行为的规范方面的问题,通过成功地转换企业运作模式来增强创新能力,强化企业的竞争优势,最终显著提高企业的绩效。组织学习可以建立在个体层面和团队层面。其中,个体学习是组织学习的基础,团体学习是组织的重点。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是企业进行创新的人力基础。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员工往往能够冲破传统局限,推动市场、技术、产品等重大创新的出现,成为企业驱动市场基础。因此,企业要加大员工教育力度,通过培训投入建立智力资本,并使知识和学习成果在企业内进行传播和共享。

(三)组织路径

如果说驱动市场理念是企业“头脑”的话,组织路径就是构建实现“头脑”意识的“躯干”。组织建设的重点就是建立起支持驱动市场文化的组织路径。由于现有组织结构很可能不支持驱动市场型企业颠覆行业的假设、不能容忍驱动市场带来的风险、惧怕驱动市场型创意使现有业务自相竞争,驱动市场的变革性创新往往输给渐进式创新。为了推动驱动市场的顺利实施,库马尔在《营销思变》中提出组织设计要有利于开发识别潜在创业者,为新奇发现预留空间,为创造力选择和匹配员工,为有新思想的人提供多种渠道,让自己的产品自相竞争,鼓励试验容忍错误,构建有竞争力的团队和“臭鼬机构”(即在物质和组织上都独立的封闭实体,有自己的专职成员。臭鼬机构利用并集中成员的创业热情和紧迫感,保护萌芽项目不会遭到官僚体制的扼杀)。这些都为驱动市场的组织路径设计提供了思想源泉。

但是,企业自身资源毕竟是有限的。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企业对竞争优势和核心能力的高度关注,组织设计不再依据传统的职能分工,而是转向价值的流动和创造。在高度动态复杂的环境中,企业将通过网络化的结构在更为广阔的范围内整合资源,使企业只从事其最核心的业务。驱动市场型企业驱动市场的力量来源就是比竞争对手更有效地积累和应用企业独特的资源和核心能力,并且依据企业的资源和能力来重构市场结构和参与者行为。企业应该跨越组织边界构建垂直网络和市场网络。这些网络化的结构在推动驱动市场机会不断涌现的同时,降低了驱动市场不连续创新的成本和风险,推动驱动市场创新推广网络快速形成,缩短了驱动市场创新的市场接受时间。与新经济联系较为密切的是虚拟组织、战略联盟、供应链协调、企业集群等网络结构。

(四)创新路径

驱动市场最现实的表现形式是企业新的产品或新的运作模式的出现,但更深层次的是企业的创新能力。企业创新可以表现在多个方面,例如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等。尤其是技术创新,它不仅仅改变了劳动力需求结构、原材料需求结构,还可以通过形成替代 品或颠覆性产品彻底改变行业的市场结构与竞争格局,使创新者获得竞争优势。通过技术创新满足消费者尚未意识但会积极响应的需求是一种典型的驱动市场的手段。

为了驱动创新,培育有利创新的文化,变革组织设计,通过组织学习培育创新能力至关重要。这些在前面的论述中已有所提及,笔者不再赘述。在此强调一下企业驱动市场的创新来源。驱动市场的创新来源可以来源于领先用户的“用户创新”,通过挖掘和扩大用户创新开拓新的市场空间。用户创新是指用户对其所使用的产品、工艺的创新,包括为自己的使用目的而提出的新设想和实施首创的设备、工具、材料、工艺,以及对制造商提供的产品或工艺的改进。由于领先用户经常试图满足自己的需求,他们能为企业提供很有价值的新产品设想和原型设计。驱动市场型企业通过与领先用户密切合作能获取突破性的新产品概念,产生突破性创新产品。这不仅能减少创新开发时间和成本,提高创新效率,还有利于通过与创新用户的联系获取新的技术能力,了解相关技术的发展趋势,扩展技术联系网络,与领先技术研究机构建立密切的联系。

(五)价值创造路径

对顾客来说,价值是顾客对利益和付出的一种判断。因此,从企业营销的角度看,如何创造更大的非连续的跳跃式让渡价值成为驱动市场的一个必要条件。驱动市场型企业在提高产品价值、服务价值、人员价值和形象价值的同时,还往往通过对其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在全行业建立全新的价格参考点来实现这一跳跃。这种趋势是在以较低的价格参考点使顾客获得高绩效。当然,公司可以把价格提到高于行业一般水平之上,但必须能够让顾客确信自己所提出的价值主张比现有的价值主张更具有吸引力。驱动市场型企业可以通过广泛的技术运用或商业模式创新来实现非连续性价值创造的目的。这使得现有竞争者面临巨大的调整压力。它们必须调整其产品线和运营管理才能生存,但由于受限于不能快速并成功地复制、支持这一创新的新型价值网,为驱动市场型企业维持竞争优势提供了更多的时间和空间。

(六)价值传递路径

价值传递路径可从渠道变革和价值传播两个方面考虑。驱动市场型企业面对全新的价值主张和价值网配置,必须重新配置渠道。企业必须在渠道层次、宽度和密集度,渠道成员种类和关系类型,公司式渠道、管理式渠道和契约式渠道,新型渠道还是传统渠道,多冲渠道还是单一渠道,增减渠道成员、增减某些营销渠道还是改进整个营销渠道等方面做出决策。企业的渠道配置是个权变过程,应充分考虑渠道变革的目标、环境和时机,实现最佳的渠道配置。值得一提的是,企业如果能够把最新的技术发展、商业模式构思和渠道配置结合起来,往往能为顾客提供全新的价值主张,使驱动市场成为可能。例如,很多公司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网上交易平台,重构了整个商业渠道模式和顾客的消费行为。

价值传播是价值传递的另外一个方面。在传统的市场驱动型的市场传播中,企业更多地依靠广告和促销。驱动市场型企业更多地依靠“情感网络”(口碑网络)。一方面,由于驱动市场型企业能够为顾客提供更多的价值,这一“惊人的新发现”经过创新采用者的证实和“意见领袖”的传播后,会迅速在顾客之间产生“葡萄藤效应”和连锁反应。顾客很乐意而又很急切地向其他人宣传自己的发现,使创新能够在短时间之内广泛传播。另一方面,驱动市场型企业的独特的经营模式和创新“卖点”,很容易成为各种媒体关注的焦点,会受到大量曝光和频繁报道。顾客的“口口传播”和媒体的高度关注,在吸引更多人的注意力和提高企业的知名度的同时,极大地节省了驱动市场型企业的投入。这又使驱动市场型企业具有成本优势,为其寻找新的价格参考点提供了可能,进一步强化了为顾客进行价值让渡的能力。在价值的传播过程中,企业可以利用顾客问的自发传播,还可以通过博客、论坛、超级链接等现代技术手段,聚焦“小众”,高效低成本地传播企业的创新主张。

(七)营销道德和社会责任路径

新型能源市场范文6

(一)市场导向:市场驱动和驱动市场的结合体

在过去的市场导向研究中,研究的重点在于倾听顾客的声音,这种建立在对变化市场的后摄性的反应上,以识别、理解和调整企业的营销组合来适应和满足顾客的需求的市场导向的研究被称为市场驱动营销战略。市场导向哲学只是被看为市场驱动战略,不能完全保证一个企业能够获取持续的竞争优势。如果市场当中每个参与者都实施市场驱动战略,每个企业都根据竞争者的战略行动进行调整,与顾客的现有需求保持一致,这不仅会加剧竞争的激烈程度,使细分市场不断狭小,而且还抑制企业的创新能力,可能没有哪一个企业能够持续地超越竞争对手为顾客提供附加价值。

市场驱动的营销战略只是市场导向的一个方面。企业不一定要一直“倾听顾客的声音”,还可以改变顾客的价值观或改进企业系统,这种采取主动性和前摄性的行动影响顾客和参与者,改变行业、市场和产品的某些要素的战略称之为驱动市场战略。驱动市场更强调企业价值创造过程中引导基础变革的能力。驱动市场型企业不是按照竞争导向的思维方法进行渐进式改进,而是充分运用自身的不连续创新或由其培育主导的创新联盟网络,将顾客引导到新的创新领域,进行顾客教育,引导顾客消费。驱动市场的结果表现为形成新的市场、竞争规则和市场份额结构,引领行业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

(二)驱动市场和市场驱动的区别

根据Kumar等人(2000)和国内外研究人员的研究,笔者认为市场驱动和驱动市场的差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对顾客的需求认知能力上,前者认为顾客可以清楚表达自己的需求,企业只需回应顾客需求即可,后者认为顾客的认知能力有限,并且存在学习过程,企业要主动挖掘和影响顾客需求;(2)在行动性质上,前者是一种纠偏行动,后者是主动引发导致市场的不均衡的行动;(3)在企业角色上,前者更多的是在给定的市场结构下的竞争响应,以防御者的角色出现,后者引人变革,改变市场结构和参与者行为,以预见者和破坏者的角色出现;(4)在整体市场战略上,前者强调差异化营销,后者强调革命性营销;(5)在细分市场策略上,前者按常规变量细分,后者则颠覆现有细分;(6)在市场调研上,前者看重对现有市场的认识,后者看重对未来市场的把握;(7)在价格管理上,前者以顾客感知为主,后者则要形成新的价格参考点;(8)在促销管理上,前者突出产品形象,后者强化顾客教育;(9)在渠道管理上,前者以渠道去适应产品和市场,后者则重构渠道系统;(10)在品牌管理上,前者以大量的媒介广告投入来奠定品牌的资产价值,后者则多利用媒介炒作和口头传播;(11)在产品开发上,前者是渐进积累式,后者是激进革命式。

(三)驱动市场和市场驱动的联系

尽管“市场驱动”与“驱动市场”存在很多差别,但两者并不是相互排斥的,是市场导向相互补充和联系两个方面。两者都把焦点集中于顾客需求、价值创造和企业的长期利润。理论研究显示单独依赖于一种战略导向会导致企业市场绩效的下降。因为在驱动市场战略开拓新的市场空间后,没有市场驱动战略来提供多样性,驱动市场战略所形成的发展潜力就不可能充分发挥。同时发展驱动市场和市场驱动的技能,并且理解两者在何时以何种配合方式正确应用,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管理人员经常要在管理现有业务和计划将来发展之间寻找平衡。

二、驱动市场的理论基础

驱动市场的提出为人们认识企业在市场中的角色提供了新视角。深刻认识衍生驱动市场理论的思想来源,有助于企业自觉地调整企业行为,在市场竞争中获取独特的市场地位。经过文献梳理和思考,笔者认为与驱动市场理论密切相关的理论有三种:资源基础和核心竞争力理论、顾客需要和认知理论、不连续创新理论。

(一)资源基础和核心竞争力理论

资源基础理论认为企业不是也不应该是同质的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黑箱,而是由一系列独特资源构成的组合。资源基础理论特别强调三个概念:资源、能力和核心竞争力。资源包括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强调资源的价值创造能力、模仿禁止能力和利润占有能力;能力是将一组资源组合起来使用的方法和技能;核心竞争力是工作中跨边界沟通、协同与共识,它不会因为使用而衰退,相反越用越能够增值。该理论认为,企业仅仅被动的对变化的环境做出反应,力图去寻找最佳的市场位置是不够的。为了满足顾客价值需求和企业盈利要求,获得优异的商业表现,企业应该主动发挥资源能力,构造和影响市场,打破产业边界。正如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所倡导的,要成为游戏规则的创造者和制定者,不仅提高运作效率,还要创建全新的业务。驱动市场型企业驱动市场的力量来源就是比竞争对手更有效地积累和应用企业独特的资源和核心能力,并且依据企业的资源和能力来重构市场结构和参与者行为。

(二)顾客需要和认知理论

市场驱动的战略认为市场需要引起供给,每个企业应该按照需求调研与分析、细分市场、选择目标市场,通过特定营销组合满足顾客所表达的需求的步骤来开展工作。这种市场驱动型的观念过分关注顾客明示的需要而非潜在需要,促进企业单环学习和适应性学习,忽视了企业的创造与引导市场的能力,成为组织开创性学习和根本性变革的障碍。并且,只是简单的进行市场跟随,也不利于企业维持长期的竞争优势。实际上,顾客的需要具有无限性并且具有模糊性。顾客需要往往被限制在他们所能联系到的熟悉产品范围内,很难超越其现在的产品消费经验而清晰阐述其未来的需要。正如亨利·福特所言:“如果我早听取了顾客的意见,我可能就给了他们一匹更快的马。”由于顾客缺乏对行业技术和产品最新发展状态的充分了解,以及对自身需求的挖掘能力不够,需要通过学习来改变模糊性需求认知。所谓模糊认知,是指人们不能把现实生活中各种现象的属性在大脑中形成清晰反映,或由于主观原因而引起模糊反映的结果。

顾客需要和顾客认知之间的不均衡经常存在。常常是需要发展了,而人的认知却没有同步发展以适应需要的变化。这种不均衡正是驱动市场型企业开拓崭新市场空间的重要信息源。顾客对企业价值创造的看法不是与生俱来的,是从环境中逐步学习的结果。驱动市场型企业要发掘和满足顾客的隐性需求,并通过“前瞻性感应”来发现市场演进方向和未来的需求,开创新市场,塑造独特的竞争优势。同时,顾客可能没有有效洞察驱动市场型企业提供的价值主张和价值网,或顾客对变化具有自然的抵制倾向,或顾客感受当风险时,企业要充分利用顾客的学习能力,对其进行教育与引导,通过影响顾客的学习过程来影响顾客的需求和偏好。

(三)不连续创新理论

由于技术的进步和企业竞争的加剧,企业单纯地依靠技术改良和市场改良已经很难保持稳固的市场地位,企业必须进行重构。正如哈默尔和普拉哈拉德的评价:一个公司必须能够从根本上重新构思自己、重新创造其核心战略并重新塑造其行业。不连续创新成为企业重构和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多的企业力图通过“前摄性”技术范式的变革,触发市场竞争基础方面的根本性变化。徐河军认为不连续创新使企业通过自身的创新行为,改变了市场结构、竞争态势乃至人们的生活方式,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也实现了自身的改变。只有在技术和市场两个维度上都不连续时,我们才称之为“不连续创新”。技术不连续是指一种产品在技术上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然而产品的顾客效用未必产生巨大变化;市场不连续是指新产品为顾客提供了新的功能,可是该产品所基于的技术并不一定产生实质性的改变。驱动市场战略是企业主动回应不连续创新的思路,通过在行业、市场、产品层面的变革来创造顾客价值,寻求持续竞争优势。

三、驱动市场的路径

只有构建起适合企业驱动市场的路径,驱动市场活动才能真正创造顾客价值,产生预期的组织绩效。

(一)文化路径

驱动市场不仅仅是一种活动,应该深深植根于组织的文化价值体系中。否则,企业驱动市场的行为或结果只能是一种短期性为,不能够成为企业的一种自觉行动。美国学者奎因(Quinn,1988)从内在一外在、稳定一灵活两个维度,将组织文化分为家族式文化、官僚式文化、市场式文化、发展式文化。驱动市场文化路径研究把文化分为两个阶段:文化创建阶段和文化实施阶段。在驱动市场文化的创建阶段要以发展式文化为导向,强调创新和成长,组织结构较为松散,运作上相当非条规化。文化的灵活性有利于个人摆脱思想限制,提高个人进取意识和风险承担意愿,促使根本性创新的出现。文化的外在性有利于组织把焦点放在动态的外部市场上,挖掘和创造顾客需求。在文化实施阶段仍然需要外部中心,组织想将创造性环境转变成具有决断力的、以成果为导向的组织,有必要实现从非正式的文化向正式文化的转变,强调市场式文化,以实现预定目标、提高生产力和效率为导向。这有利于发挥企业的资源和核心竞争力,促进顾客价值的实现。这种文化演进是以组织变革和企业内部的功能配合为前提的。在企业中实施变革性领导,清晰地表达变革远景并使其在组织内广泛传播,向成员提供光明的变革前景,是驱动市场文化建立的关键。变革型领导使组织把远景渗透到向顾客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中,不仅满足当前的顾客需求,还能挖掘出新的顾客需要。也就是产生“前摄性”活动,改变市场结构和参与者行为。

(二)学习路径

学习分为两方面:以顾客教育为导向的顾客学习和以员工教育为导向的组织学习。袁庆宏认为与以往向客户学习的做法相比,企业对顾客教育尚未引起广泛重视。驱动市场的结果是企业进行了市场结构和参与者行为的再造,不连续创新也使顾客需要和认知之间的不均衡经常存在。从学习理论来分析,客户对企业产品和服务从认知发展到偏爱都是顾客学习行为的结果。创新如果不能被消费者所接受,其所创造的价值主张就没有现实意义。因此,驱动市场的核心不在于销售产品,而在于激发顾客学习动机,实施顾客教育。顾客学习是顾客对新事物主动认知了解,顾客教育是企业主动对顾客学习施加影响。顾客教育和顾客学习是互动的两个过程。如果顾客没有学习意愿,顾客教育将不会收到成效。企业必须认识顾客的学习机制,通过顾客教育,对其学习过程施加影响,赢得客户信任和注意力资源。在顾客教育中,企业要强调企业全部功能整合而不只是单一的服务和营销。

企业能力是企业长期积累和学习的结果。现代企业的组织学习能力已成为支撑其生存发展的核心能力。组织学习的着眼点要从单环学习向双环学习和再学习转变。企业不仅要发现策略和行为问题加以修正,而且还要发现指导策略和行为的规范方面的问题,通过成功地转换企业运作模式来增强创新能力,强化企业的竞争优势,最终显著提高企业的绩效。组织学习可以建立在个体层面和团队层面。其中,个体学习是组织学习的基础,团体学习是组织的重点。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是企业进行创新的人力基础。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员工往往能够冲破传统局限,推动市场、技术、产品等重大创新的出现,成为企业驱动市场基础。因此,企业要加大员工教育力度,通过培训投入建立智力资本,并使知识和学习成果在企业内进行传播和共享。

(三)组织路径

如果说驱动市场理念是企业“头脑”的话,组织路径就是构建实现“头脑”意识的“躯干”。组织建设的重点就是建立起支持驱动市场文化的组织路径。由于现有组织结构很可能不支持驱动市场型企业颠覆行业的假设、不能容忍驱动市场带来的风险、惧怕驱动市场型创意使现有业务自相竞争,驱动市场的变革性创新往往输给渐进式创新。为了推动驱动市场的顺利实施,库马尔在《营销思变》中提出组织设计要有利于开发识别潜在创业者,为新奇发现预留空间,为创造力选择和匹配员工,为有新思想的人提供多种渠道,让自己的产品自相竞争,鼓励试验容忍错误,构建有竞争力的团队和“臭鼬机构”(即在物质和组织上都独立的封闭实体,有自己的专职成员。臭鼬机构利用并集中成员的创业热情和紧迫感,保护萌芽项目不会遭到官僚体制的扼杀)。这些都为驱动市场的组织路径设计提供了思想源泉。

但是,企业自身资源毕竟是有限的。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企业对竞争优势和核心能力的高度关注,组织设计不再依据传统的职能分工,而是转向价值的流动和创造。在高度动态复杂的环境中,企业将通过网络化的结构在更为广阔的范围内整合资源,使企业只从事其最核心的业务。驱动市场型企业驱动市场的力量来源就是比竞争对手更有效地积累和应用企业独特的资源和核心能力,并且依据企业的资源和能力来重构市场结构和参与者行为。企业应该跨越组织边界构建垂直网络和市场网络。这些网络化的结构在推动驱动市场机会不断涌现的同时,降低了驱动市场不连续创新的成本和风险,推动驱动市场创新推广网络快速形成,缩短了驱动市场创新的市场接受时间。与新经济联系较为密切的是虚拟组织、战略联盟、供应链协调、企业集群等网络结构。

(四)创新路径

驱动市场最现实的表现形式是企业新的产品或新的运作模式的出现,但更深层次的是企业的创新能力。企业创新可以表现在多个方面,例如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等。尤其是技术创新,它不仅仅改变了劳动力需求结构、原材料需求结构,还可以通过形成替代

品或颠覆性产品彻底改变行业的市场结构与竞争格局,使创新者获得竞争优势。通过技术创新满足消费者尚未意识但会积极响应的需求是一种典型的驱动市场的手段。

为了驱动创新,培育有利创新的文化,变革组织设计,通过组织学习培育创新能力至关重要。这些在前面的论述中已有所提及,笔者不再赘述。在此强调一下企业驱动市场的创新来源。驱动市场的创新来源可以来源于领先用户的“用户创新”,通过挖掘和扩大用户创新开拓新的市场空间。用户创新是指用户对其所使用的产品、工艺的创新,包括为自己的使用目的而提出的新设想和实施首创的设备、工具、材料、工艺,以及对制造商提供的产品或工艺的改进。由于领先用户经常试图满足自己的需求,他们能为企业提供很有价值的新产品设想和原型设计。驱动市场型企业通过与领先用户密切合作能获取突破性的新产品概念,产生突破性创新产品。这不仅能减少创新开发时间和成本,提高创新效率,还有利于通过与创新用户的联系获取新的技术能力,了解相关技术的发展趋势,扩展技术联系网络,与领先技术研究机构建立密切的联系。

(五)价值创造路径

对顾客来说,价值是顾客对利益和付出的一种判断。因此,从企业营销的角度看,如何创造更大的非连续的跳跃式让渡价值成为驱动市场的一个必要条件。驱动市场型企业在提高产品价值、服务价值、人员价值和形象价值的同时,还往往通过对其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在全行业建立全新的价格参考点来实现这一跳跃。这种趋势是在以较低的价格参考点使顾客获得高绩效。当然,公司可以把价格提到高于行业一般水平之上,但必须能够让顾客确信自己所提出的价值主张比现有的价值主张更具有吸引力。驱动市场型企业可以通过广泛的技术运用或商业模式创新来实现非连续性价值创造的目的。这使得现有竞争者面临巨大的调整压力。它们必须调整其产品线和运营管理才能生存,但由于受限于不能快速并成功地复制、支持这一创新的新型价值网,为驱动市场型企业维持竞争优势提供了更多的时间和空间。

(六)价值传递路径

价值传递路径可从渠道变革和价值传播两个方面考虑。驱动市场型企业面对全新的价值主张和价值网配置,必须重新配置渠道。企业必须在渠道层次、宽度和密集度,渠道成员种类和关系类型,公司式渠道、管理式渠道和契约式渠道,新型渠道还是传统渠道,多冲渠道还是单一渠道,增减渠道成员、增减某些营销渠道还是改进整个营销渠道等方面做出决策。企业的渠道配置是个权变过程,应充分考虑渠道变革的目标、环境和时机,实现最佳的渠道配置。值得一提的是,企业如果能够把最新的技术发展、商业模式构思和渠道配置结合起来,往往能为顾客提供全新的价值主张,使驱动市场成为可能。例如,很多公司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网上交易平台,重构了整个商业渠道模式和顾客的消费行为。

价值传播是价值传递的另外一个方面。在传统的市场驱动型的市场传播中,企业更多地依靠广告和促销。驱动市场型企业更多地依靠“情感网络”(口碑网络)。一方面,由于驱动市场型企业能够为顾客提供更多的价值,这一“惊人的新发现”经过创新采用者的证实和“意见领袖”的传播后,会迅速在顾客之间产生“葡萄藤效应”和连锁反应。顾客很乐意而又很急切地向其他人宣传自己的发现,使创新能够在短时间之内广泛传播。另一方面,驱动市场型企业的独特的经营模式和创新“卖点”,很容易成为各种媒体关注的焦点,会受到大量曝光和频繁报道。顾客的“口口传播”和媒体的高度关注,在吸引更多人的注意力和提高企业的知名度的同时,极大地节省了驱动市场型企业的投入。这又使驱动市场型企业具有成本优势,为其寻找新的价格参考点提供了可能,进一步强化了为顾客进行价值让渡的能力。在价值的传播过程中,企业可以利用顾客问的自发传播,还可以通过博客、论坛、超级链接等现代技术手段,聚焦“小众”,高效低成本地传播企业的创新主张。

(七)营销道德和社会责任路径

从博弈论的角度看,在无限重复博弈中,确保博弈双方决策收益最大化的博弈策略就是合作策略。另外,企业遵守营销道德和承担社会责任不仅是“因然”的选择,也是“应然”的结果。社会作为一种契约结合体,在契约不完善的情况下,不顾他人利益简单追求自身利益的结果必然导致契约危机或解体。因此,在社会制度法律之外,还要强调道德和社会责任对个体和企业的约束。顾客是感性和理性的结合体。企业在驱动市场过程中不能认为顾客认知能力有限,就滥用企业的“话语权”对顾客进行误导。驱动市场型企业不仅要受到资本追逐利润的本性驱动,还要遵守营销道德和承担社会责任。企业的商业行为必须和道德及责任之间形成均衡。这要求驱动市场型企业明确道德准则,建立道德规范,并将道德标准实施融入企业的控制系统中。

必须明确,道德和社会责任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目前,消费者正从聪明消费者向自立消费者和自觉消费者转变,社会主体对环境、生态等问题日益关注。这些都要求驱动市场型企业不仅要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新型能源市场范文7

关键词:西部资源型城市;资源型城市转型;可持续发展路径;产业转型;企业转型;政府转型;体制转型

中图分类号:F290;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131(2011)05-0008-05

Transition of West Resource-style Cities andStrategic Path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ANG Xiao-ming

(Research Institute for Industrial Economy an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Chongqing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 Chongqing 400020, China)

Abstract: With gradually exhausting of main resources, the transition of west resource-style cities is urgent, however, the transi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west resource-style cities are seriously impeded by in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urban economy, seriou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breakdown, weak urban infrastructure, insufficient regional innovation ability, and social and democratic problems and so on. According to general law of resource-style city development, and by learning from foreign main mode of transition and development of resource-style cities, the west region of China should scientifically plan resource-style city development, establish and complete the related law system and specific organization agencies, improve investment environment to attract foreign investment, emphasize employment and consolidate employment training, and make preferential policies for supporting the transition of resource-style cities. The transition of resource-style cities is a systematic engineering, and the transition path includes industrial transition, enterprise transition, governmental transition and system transition.

Key words: west resource-style city; resource-style city transit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ath; industrial transition; enterprise transition; governmental transition; system transition

资源型城市是指因资源的开发而兴起,并在一段时间内主要依靠资源型产业支持整个城市经济发展的一种特殊城市类型。我国西部地区资源丰富,天然气、煤、镍、铬、锰、铜、磷分别占全国储量的71.2%、38.5%、89.4%、69.3%、52.3%、53.4%(陈耀邦 等,1995)。新中国成立以来,一大批资源型城市伴随着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在西部地区相继兴起,这些城市为国民经济、区域发展乃至国家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和中国矿业网的统计,我国资源型城市中西部占1 /4 强;据国务院于2008 年和2009年两次公布的共计44个资源枯竭型城市中,西部有12个,占1 /4强(刘吕红,2009)。然而,一些资源型城市因受资源的枯竭或资源性产品市场供求关系变化的影响而出现了诸如生态环境恶化、矿竭城衰、经济萎缩等经济社会问题。因此,研究西部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而深远。

一、西部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障碍分析

新中国成立初期,根据资源分布状况及战略需要,在西部形成了大量的资源型城市,如攀枝花、个旧、铜川、白银、玉门、金昌、克拉玛依、万盛等。随着资源型城市主体资源的逐渐枯竭,资源型企业生产经营急剧滑坡,一系列体制性、结构性、社会性的矛盾逐渐显露出来,使得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遇到了许多困难与问题,阻碍资源型城市的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王小明:西部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途径

1.城市经济发展不协调

西部资源型城市普遍都是“重工业与轻工业比例悬殊、大工业小农业”的畸形产业结构。资源型城市在计划经济时代追求资源产品生产数量的扩张,导致资源型城市主导产业单一,城市经济发展过度依赖于资源的开采及粗加工。这种以资源开采为主、单一初级的城市经济结构对资源具有高度依赖性,经济发展抗干扰能力较弱,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资源的开采挖掘过程不可避免地要破坏地形地貌原有的形态,引起地表塌陷、水土流失以及固体废弃物堆放占用土地资源等一系列环境问题。采矿占用和破坏大量耕地和建设用地,且土地复垦率低;采矿形成的采空区,诱发大量的地质灾害,严重危及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采矿产生的大量废气、废水、废渣不能及时得到处理,产生大面积酸雨,严重污染大气和水环境,破坏水均衡系统,导致地下水位下降,造成区域性水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的破坏,修复难度大。

3.社会民生问题亟待解决

西部资源型城市“先有企业,后有城市”的开发建设历程,使资源开发企业在开发建设之初不得不承担大量的社会职能,企业曾背上了沉重的包袱。伴随着资源逐渐枯竭,企业效益下降,城市经济增长放缓,资源型城市社会矛盾愈加尖锐,就业、就医、就学、住房、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亟待解决。

4.城市基础薄弱

西部资源型城市受资源空间分布分散和边远的影响,城市建设未能很好地布局和系统规划。基础设施严重滞后于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水准低,造成交通不便、信息不畅、投资环境差, 直接影响到城市功能的发挥。西部地区的工业化程度和城市化水平足以说明西部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基础和难度。

5.区域创新能力较弱

西部资源型城市的教育基础薄弱,难以自主培养大批高层次的人才;加之城市功能不完善,又地处偏远地域,不仅难以吸引外部人才的流入,反而出现了本地人才外流的现象。同时,产业专业化倾向过重,人才结构单一;产业层次低,高级人才及高级产业人才缺乏。

二、资源型城市发展规律及模式的启示

1.一般规律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雷蒙德•弗农1966 年在《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中首次提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他认为产品的市场寿命,即一种新产品从开始进入市场到被市场淘汰的整个过程,要经历形成、成长、成熟、衰退这样的周期。资源型城市的生命周期和资源型产业经济发展的周期息相关,同样要经历兴起期――成长期――繁荣期――衰退期(孙艳峰 等,2010)。如果在成长期或繁荣期,充分利用资源、技术、人才等优势, 着力培育不同生命周期的产业,以接续产业为动力拉动城市产业周期曲线昂首向上延伸,资源型城市就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翟彬 等,2010)。

2.国外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主要模式

资源型城市转型,既和经济体制有关,也和社会背景有关,同时和产业发展经历、地理区位、市场结构、城市规模、文化背景等也有着深刻联系。国外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具体做法也不尽相同。从转型的主导力量和调控手段综合来看,一般可概括为四种模式:市场主导模式、政府主导模式、政府和市场共同主导模式、自由放任模式(王小明,2011)。市场主导模式以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三国为代表,政府很少做具体的转型控制,主要做好规划和服务工作,城市是兴盛还是衰败,更多是通过市场力量和企业自身发展决定。政府主导模式以日本为代表,政府根据国内外市场的变化情况设定目标和措施,制定法规、政策主导城市转型。政府和市场共同主导模式以欧盟为代表,政府主导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合力推动城市转型。自由放任模式以前苏联和委内瑞拉为代表,政府对资源型城市转型几乎不采取措施,放任自由发展,政府在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中无作为,同时缺乏适宜的市场机制,其结果是城市几乎不发展。

3.对西部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启示

综合资源型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国外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主要模式,虽然所处国情和历史阶段不同,采取的方法也各有不同,但有一些共性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主要有:一是科学规划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在资源型城市发展的成熟期、繁荣期就应谋划城市未来的发展;二是建立完善的法规体系和专门的组织机构;三是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来投资;四是重视就业,加强职业培训;五是制定优惠政策,扶持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

三、西部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路径

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是一项系统工程,其路径包括产业转型、企业转型、政府转型和体制转型。产业转型是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关键,企业转型是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必然要求,体制转型是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根本,政府转型是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重要保障(高云虹 等,2010)。

1.产业转型

尽管西部资源型城市在资源类型、所处阶段、历史基础和发展条件等方面各不同, 其产业转型也并没有统一的模式可以套用,但产业转型的实施主体(政府、企业),应立足现有发展基础,对产业转型进行定位,科学引导产业向生态化、特色化、产业化、品牌化、现代化发展(聂华林 等,2010)。生态化是资源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选择,通过资源的充分利用、能源的优化利用与污染的源头治理三个层面,最大限度实现资源利用综合化和生产清洁化,促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与环境的整洁。特色化正是西部资源型城市实现产业差异化发展的重要体现,立足自身资源优势,形成产业及其人力资本优势。产业化是与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的新的产业经营方式和运作机制,有利于解决目前面临的资源和需求的双重约束问题;有利于解决资源科技进步不适应新阶段资源型产业经济发展的问题,提高各产业环节的科技含量;有利于延长生产链条,提高西部资源型产业的整体素质和综合实力。品牌化是资源型城市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立足资源特色,因地制宜地挖掘区域特色品种,形成具有品牌竞争力的特色资源产业。现代化就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产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产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产业,用现代经营方式推进产业,用现展理念引领产业,培养新型产业工人,发展新型资源产业,提高资源型产业现代化水平,提高资源利用率、资源转化率和劳动生产率。积极推进西部现代特色资源型产业建设,推进生产手段、生产方式和生产理念的现代化,加快转变产业发展方式,节约自然资源和生产要素,优化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

2.企业转型

在计划经济时期,西部资源型企业不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也代替政府承担着大量政府职能,具有明显的企业办社会特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企业改制的不断深化,资源型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和活力得到有效提升,但西部资源型城市“大企业,小社会,小政府”的现象仍普遍存在,国有大型企业依然承担着社会职能,造成企业负担过重。因此,企业转型是西部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必然要求,一方面必须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让资源型企业真正成为现代企业,剥离其大量的社会功能和沉重的企业负担;另一方面,资源型企业还需进一步转变其组织和管理模式以及经营方式。通过产业链的横向拓展和纵向延伸, 减少企业对主导产品的过度依赖,减轻资源产品价格大幅涨落时所造成的波动,分散企业经营风险;从粗放型、消耗型、科技含量低的企业转向集约型、节约型和自主创新型企业;从脱离区域母体的飞地型企业转向与当地政府、企业、科研院所相互合作、紧密联系的企业;从依靠本地资源开采转向挖掘可替代资源,包括寻找替代资源和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加强资源型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和制度创新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西部资源型企业在产权制度、人才管理制度创新及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依然任重道远。

3.体制转型

体制转型应根据资源型城市所处的不同发展时期区别进行。一是对处于资源开采成长期或繁荣期的资源型城市,应建立和完善其资源开发的补偿机制,主要是加快改革现行资源税和征收资源租以增强其地方财政的积累能力。改革现行资源税和征收资源租包括:完善资源税征收制度,如扩大资源税征收范围,提高资源税征收税率、调整计税依据、试点建立和实行绿色税收体系;完善资源税征收的法律法规和增强纳税人的纳税意识以提高资源税的征收水平;界定资源产权及其收益权,调整资源租的实现方式以增大地方政府和人们占有资源税金和资源租金的份额;建立相应的转型储备基金制度,提高资源税金、资源租金的监管以提高资源税金的使用效率。二是对处于资源开采衰退期的资源型城市而言,则应建立和完善资源开发的历史补偿机制。资源开采历史补偿机制的构建具体包含:对西部资源型城市进行类型甄别,摸清资源已枯竭或濒临枯竭的城市数量;明确补偿资源价值的构成;理顺相关补偿客体的利益关系;构建资源开发历史补偿支付体系等。

4.政府转型

西部资源型城市大多数是在“一五”、“二五”和三线建设时期新建和发展起来的,属于典型的“先矿后城”的城市发展模式。作为全国工业发展的资源开发和初级加工基地,其政府职能是经营企业、服务于资源开发,其职能和资源集中于某一资源产业的结果,造成了城市发展的严重不平衡。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双重转型的不断推进及这类城市资源的日渐枯竭,西部资源型城市必须加快政府转型。政府转型包括政府职能转型、体制和理念转型、政府视野转型等方面。职能转型即从服务于资源开发、经营企业型的政府转型为综合型、经营城市型的政府;体制和理念转型即从经济型和行政体制管理型向公共服务型和市场导向型政府转型;视野转型即从内向型向外向型转变,树立国际思维和全球眼光来完善城市功能,优化投资环境,加强城市形象设计和城市营销。

四、加快西部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对策

1.建立和健全转型发展的长效机制

长效机制是保证制度正常运行并发挥预期功能的制度体系。与非资源型城市相比,资源型城市的自身特征决定其对制度需求弹性较小,同时存在强烈的路径依赖。按照国务院《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加大对资源型城市尤其是资源枯竭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支持力度,尽快建立有利于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强对资源型城市在资源管理、产业转型、生态建设、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政策规制的研究和实践,给予资源型城市更加灵活有效的政策环境,充分发挥资源型城市基础能源和重要原材料供应地的作用,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2.加强城市建设的总体规划

从国内外情况看,只有极少数资源型城市能够自发、比较顺利地完成转型发展。要树立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模式,实现资源型城市的空间布局优化(鲁长亮 等,2010)。根据资源型城市建设的现实态势和发展前景,其可持续发展、建设和再扩展不宜继续采用均衡增长,而应借鉴生长极核理论及核心边缘模式,以点带面地进行协调发展。作为综合经济欠发达的西部资源型城市,在进行资源型城市城镇体系规划时,应集中有限的资金,吸引优势产业发展和集中,在发展初期不过分强调各城镇的协调统一,而是尽力发挥各自的优势,之后在此基础上,采用最小的调整和投入实现整体协同,最终实现协调发展。按照城市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过去以分散形式解决职工居住的矿区建设方式已经和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必须朝多功能、集约式的城市建设方向更新和转化。

3.创造转型发展良好环境

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综合环境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硬环境。西部资源型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应注重城市功能的构建,进行城市合理的规划布局,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公共建设投入,改善和提升城市形象。二是软环境。如法律、体制、政策、市场机制、文化、教育、政府服务和行为约束、办事效率等方面的建设, 并创造良好的投资软环境,提高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改革经济增长机制,理顺城市政府、中央或上级政府、大型资源型企业之间的关系,加强企业发展对地方经济的带动作用;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步伐,促进政企分离和资源产权制度的完善。加强区域联合与协作,理顺关系,扩大辐射,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快速、可持续发展。

4.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

目前,西部资源利用率仅为30%,比世界平均水平低20个百分点,提高资源利用率尚有很大潜力。积极利用先进科学技术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使经济可利用性差的资源加快转化为经济可利用的资源。加快采矿设备更新换代,实现采矿的现代化。鼓励和支持矿山企业开发利用低品位难选冶资源,发展新型金属、新型非金属及常规矿物原料的替代品和二次资源,扩大资源供应来源。鼓励发展矿产品深加工技术, 新能源、新材料技术以及节能、节材、节水、降耗技术和工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鼓励矿山企业开展三废(废渣、废气、废液)综合利用的科技攻关和技术改造;鼓励对废旧金属及二次资源的回收利用, 降低生产成本。

5.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体系

西部资源型城市应加强科技创新,使资源型城市走出单一依靠资源的发展模式,实现集约、效益和科技型的发展。一是通过科技知识的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引进,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类型,避免基础原材料产业、资源消耗型产业、重污染型产业所占比重过大,加速资源依赖型城市向科技创新型城市的转变,推进产业转型。二是通过人力资本的提升和人才观念的创新转变,推动新技术、新产业的加快发展,增强人们的市场观念和竞争意识,调动人们学技术、学本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劳动者大力投身第三产业,大力发展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产业升级转型。三是政府各部门、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中介机构等创新组织应充分发挥各自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功能和作用, 形成推进科技创新的合力。

6.加强环境治理与生态保护

资源型城市资源消耗量大,污染物排放量也多,对城市和周围区域均产生明显的环境污染。坚持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一手抓环境治理,一手抓生态产业发展。在加大污染治理、安全饮水、新型能源、水土保持等人居环境建设的同时,努力实现多层次的生态转型。在微观层次上,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推进清洁生产,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在中观层次上,以培育生态产业链条为核心构建生态园区循环,同时加快生态服务业发展;在宏观层次上,倡导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着眼长远,科学规划,建立环境治理专项资金,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环境治理等,全面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参考文献:

陈耀邦,等.1995.中国西部开发年鉴[M ].北京: 改革出版社.

高云虹,王美昌,刘强.2010.西北地区资源型城市发展困境及其转型路径[J].财经科学(10):103-109.

聂华林,李光全,杨艳丽.2010.新时期西部资源型产业战略调整的目标导向与对策建议[J].科技进步与对策(5):59-63.

刘吕红.2009.西部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路径选择及政策设计[J].青海社会科学(6):160-164.

鲁长亮,王翠萍.2010.基于城市规划视角下的资源型城市发展策略研究[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7-10.

翟彬,杨向飞.2010.科学发展观视角下西部资源型城市科学转型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8):59-64.

新型能源市场范文8

关键词:资源枯竭型城市 可持续发展 路径 新兴产业

随着不可再生资源的逐渐减少和消亡,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必然面临不可持续性的问题,而且这个问题已经显现出来,对有些城市来说已成了迫在眉睫的问题。解决这一课题的最有效的办法是资源型城市自身转型的实现,进而是知识密集型产业的新兴产业和新兴产品的发展,减少对资源的过分依赖,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这将是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界定和成因

资源枯竭型城市是资源型城市中的一种特殊类型,是指资源已经枯竭或基本趋于枯竭的资源型城市。资源枯竭型城市有如下特征:城市不可再生资源储备严重下降;资源型产业生产的主要资源型产品已开始大幅度下降;资源型产业的重点企业、骨干企业逐渐破产或关闭;资源开采成本显著加大,经济效益大幅度下滑或亏损;资源的不可持续引起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

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基础,但是对资源的过度开采利用最终导致并加速了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产生。资源型城市从一开始就面临着枯竭的命运,只是时间的问题而已,因为资源大都是不可再生资源,过度的挥霍只是加速了资源枯竭的到来。资源枯竭型城市所面临的共同障碍包括发展环境差、地域文化落后、科技水平低下和综合竞争力低下等。它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是城市发展逐步走向了衰落、就业率较低、贫困率增高、环境污染严重和安全稳定面临极大挑战等。

资源枯竭型城市新兴产业的形成机制

(一)市场调节形成机制

市场调节形成机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兴主导产业的一种形成机制。许多国家、地区的主导产业都是通过市场调节机制形成的。我国从仅依靠国家计划到发展市场经济,体现出尊重市场和尊重客观规律的关键是发展市场经济,因为它可以避免人为干预,实现经济的全面发展。但是,随着经济市场化、社会化、全球化的发展,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日益复杂多样化;国家间、地区间经济竞争日趋激烈,单纯依靠市场自发调节形成新兴主导产业的机制在形成成本和形成效率方面都表现出极大的局限性。

(二)政府调控形成机制

1.政府调控形成机制有助于减少主导产业形成的自发性、盲目性,增强主导产业形成发展的自觉性、计划性。在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中,政府是重要的转型主体。它通过搜集全面、准确、及时的市场信息和产业信息,制定适合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主导产业发展规划与政策,运用财政、经济、行政等一系列调控措施,鼓励扶持新兴接续主导产业的发展。政府还通过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为主导产业的形成发展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以市场规律为依托比单纯依靠市场调节形成机制,更能提高主导产业的形成效率,降低主导产业的形成成本,有效地避免和减少市场机制反复、盲地、自发地选择主导产业所造成的大量时间耗费和资本耗费。

2.政府调控形成机制有利于集中有限的资源重点发展主导产业。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需要在相对短的时间内,集中地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但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又是一种典型的短缺经济。解决这个矛盾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集中使用有限的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让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率。政府行政推动无疑是做到这一点的好办法。

必须指出的是,在现代社会中,各国为发展经济,实现经济运行中的主导产业形成机制,既不是纯粹的市场调节形成机制,也不是纯粹的政府调控形成机制,而是两种形成机制有机结合,相互借鉴彼此的某些措施和方法。现代市场机制就是这样实现了二者的有机结合,才有效地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同时也避免了单纯市场自发调控的盲目性和政府调控的主观性。

资源枯竭型城市新兴产业培育的基本路径

(一)培育和发展重点企业和骨干产品

新兴产业成长是产业、企业和产品成长的统一。主导产业转换的关键是接续替代主导产业的成长;接续替代主导产业成长的关键是企业成长;企业成长的关键是产品成长。主导产业转换过程,一方面是接续替代主导产业的形成发展过程,另一方面是衰退资源型主导产业的退出、淘汰过程;这两个方面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接续替代主导产业的成长。接续替代主导产业成长是产业成长、企业成长和产品成长的统一。

(二)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

从产业层次看,接续替代主导产业成长和发展表现在:一是产业规模扩大;二是产业技术提高。新兴接续替代主导产业通常会实现技术创新,采用高新技术进行生产。技术创新会显著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原材料消耗、能源消耗,提高产品的性能;三是产业体制、机制创新。新兴接续替代主导产业在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的同时,会相应地进行产业组织、企业组织和运行机制创新,优化产业制度与机制,使之符合产业发展的需要,推动产业的成长与进步;四是主导产业对其他相应产业的导向、带动作用日益突出,各产业相互支持、相互制约、协调发展;五是新兴产业在产业总体中的地位上升,主导产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所创造的财政收入成为城市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从企业层次看,接续替代主导产业的形成发展主要表现在:一是企业平均生产能力、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在大量中小企业中矗立起一批大型企业,成为主导产业的龙头,成为接续替代主导产业的中坚和骨干。二是企业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代表产业先进水平的龙头企业,采用国内国际领先水平的高新技术设备、工艺和先进管理制度、管理方法组织生产。三是企业竞争力不断提升,国际国内市场覆盖面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

从产品层次看,接续替代主导产业形成和发展表现在具有自己独特的品牌;产品市场竞争力强,市场覆盖面广,市场前景广阔,畅销国际国内市场;产品的技术含量高、附加价值高,经济效益好。

接续替代主导产业在产品层次、企业层次和产业层次上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渐进式发展过程。在此过程中,产品成长发展是基石。因为产业是生产同一或同类产品的企业集合体;企业是生产经营产品的社会经济组织。产业的形成发展不是自上而下的而是自下而上的经济过程。先有产品发展,然后才有企业发展,最后是产业发展。产品或商品是市场经济的细胞形态,是企业和产业的生命。因此,资源枯竭型城市接续替代主导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必须从产品抓起,从企业入手。

(三)加速相关产业的发展

城市的产业结构是一个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任何一个产业都受到其他产业的影响和制约,同时它也影响、制约着其他产业。因此,任何产业,包括主导产业,要获得长期快速的发展,必须有其他产业的支撑和协调配合。资源枯竭型城市接续替代主导产业的形成和发展,不是在主导产业自我封闭运行中完成的,它不仅是主导产业内部发展变化的结果,还是主导产业与产业外部,即产业体系中的其他众多企业相互作用、相互推动的结果。

1.大力发展主导产业。新兴接续主导产业是增长率最高、推动力最大、带动力最强的产业部门,只有大力发展主导产业,才能推动城市各个产业及产业总体的发展,实现转型城市经济的大跨越。

2.协调发展关联产业。主导产业的关联产业,是指与主导产业具有密切的前向、后向或侧向关联的产业。一方面,它会接受来自主导产业的正向推动和刺激;另一方面,它又为主导产业的高速成长发展提供某种经济技术条件,对主导产业的成长发展具有制约影响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说,接续主导产业发展速度的快慢、发展质量效益的高低,取决于相关产业的发展质量和发展水平。关联产业发展必须与主导产业的发展相协调。如果关联产业不能与主导产业实现同步发展,就会对主导产业发展的质量和速度形成束缚。

3.优先发展基础产业。基础产业是指在产业结构体系中为其他产业的发展提供基本条件和服务的产业,如交通、邮电、通讯等产业。它是其他产业赖以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因而应先行发展。无论是为了促进主导产业发展还是推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和优化,都必须优先发展基础产业。

4.鼓励扶持先导产业。先导产业是指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必须先行发展而又能够带动和引导其他产业发展的产业。在发展之初幼小的先导产业,往往是新生的具有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而且对其他产业具有强力带动作用。所以,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中必须大力扶持新生的先导产业,积极鼓励其发展,使其在产业整体发展中发挥重要的先导作用。

5.逐渐退出衰退产业。资源枯竭型城市原有的资源型产业,在经历了产业成长、发展后,逐渐从繁荣走向衰退。随着接续替代主导产业的成长,资源型衰退产业在产业总体中的地位将逐渐下降。

(四)大力发展主导产业和主导产业群

1.增强主导产业、主导产业群的带动作用。首先,通过主导产业与非主导产业间的供求关系,推动非主导产业群的发展。主导产业与前向关联产业具有原材料买方和卖方的经济关系。主导产业的高速增长必然增大对原材料的需求,刺激关联产业的增长。主导产业与后向关联产业具有产品卖方和买方的经济关系。主导产业作为卖方向关联产业销售其产品。对主导产业产品的高需求可刺激主导产业生产的高增长,这样必然刺激后向关联产业的发展。其次,“创新”的带动。主导产业群体是创新能力最强的产业群体,它的“创新”一旦形成,会产生“创新外溢”,向其他产业传播、扩散,推动非主导产业群体的创新活动,进而促进非主导产业群体的成长与发展。最后,外部效应。主导产业群体的成长发展,改善了城市经济发展的条件与环境,提高了城市的吸引力、凝聚力、竞争力,因而形成积极的外部效应。

2.加大非主导产业和非主导产业群的推动作用。首先,保证作用。像交通、通讯、供水、供电、供气等基础产业,既是为其他产业和人民生活服务的产业部门,也是为主导产业群服务的产业部门。其次,支持作用。主导产业的某些关联产业、配套产业,与主导产业有着十分密切的经济关系,它们的经济活动构成了主导产业经济活动的某个环节或局部的支持系统。后向关联产业则实现主导产业的产品价值,更多的产业则为主导产业循环运行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服务,对主导产业扩大再生产和产业良性循环起着重要的支持作用。最后,开发作用。教育、科研、信息等知识产业部门,虽不直接参与主导产业群的经济活动,但它们是对主导产业群所需的各种生产要素进行培育、开发的重要产业部门,起着开发人力与技术资源的作用,对于提高主导产业群生产要素的质量,促进主导产业群体的发展,同样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结论

综上所述,资源枯竭型城市要想取得快速发展,并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势头,不能仅仅依靠市场调节机制或者片面强调政府宏观调控,要保持二者的平衡、协调发展,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二者的利并有效避免其弊。同时,面对资源枯竭的现实,笔者认为,要保持持续增长必然要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新兴产业、新兴行业和新兴产品,规避资源枯竭的弊端,同时,大力发展配套行业的发展,以有力地推动主导产业和主导行业的发展。这是实现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路径。

参考文献:

1.齐建珍.资源型城市转型学[M].人民出版社,2004

2.吴奇修.资源型城市竞争力的重塑与提升[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新型能源市场范文9

关键词:金融支持体系;金融创新;创新型城市

创新型城市是指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自主创新为主导、以创新文化为基础,依靠科技、知识、人力、文化和体制等创新要素驱动经济发展,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并对其它区域具有辐射与带领作用的城市模式。2008年我国开展了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深圳作为一个以民营高科技企业创新带动发展的城市,成为了中国首个创新型试点城市,拉开了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序幕。目前我国创新型城市建设已经进入了关键阶段。在创建过程中,金融支持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对于增强城市的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实现创新型城市建设和国家自主创新战略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创新型城市建设中的金融支持体系

金融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和基础,是联结各个经济主体的纽带,能够有效地起到筹集资金、配置资源、分散风险、降低交易成本和实施宏观调控等作用,最终可以推动技术的创新。创新型城市是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通过聚集和配置各种创新资源,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模式。金融支持体系的出现和发展是创新型城市的需要和必然选择,金融支持的主要目标就是为企业和产业的创新筹集资金,通过对企业经营的监管来降低风险,提供激励机制,提高创新的收益和效果。比较完善的金融支持体系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

一是金融组织体系。主要是指金融机构的组成,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通过市场分工进行公平竞争,为创新型城市的建设提供多种类型的金融服务和产品。

二是金融市场体系。即拥有不同类型的金融市场,例如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之外,还需要保险市场、证券市场等等,而且从不同的时间范畴来看,不仅要包括现货市场还包括期货市场,从空间范畴来看,涵盖了国内外的金融市场,最大程度的满足了不同类型企业的需要。

三是金融服务体系。金融支持体系可以为企业提供不同类型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投融资、保险、证券、信托、金融衍生产品等等,满足企业的各种需求。

四是金融服务配套体系。金融支持体系不仅仅是为企业提品和服务,更需要提供例如会计、法律、评估等一系列完善的相关配套服务,通过这些服务起到公平的市场监管作用,保证创新活动的顺利进行。

二、金融支持体系在创新型城市建设过程中的作用

作为现代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支持体系在创新型城市建设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金融支持体系具有为创新型城市建设筹集资金的作用

无论是哪种类型的创新性城市,都要求有大量的资金投入,而创新毕竟是一项复杂而漫长的活动,在整个创新过程中有着太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同时这些资金投入与生产性资金投入不同,是不具有流动性的,也就是说在研发的过程中只有投入没有产出,也无法准确预知和判断最后研发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由于企业自身条件的不同、创新项目的复杂性和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使得整个创新过程具有不同程度的风险性。传统的金融产品对于这种高风险的项目并不感兴趣,而创新性城市的金融支持体系则为创新开发了一系列的金融产品和金融工具,使其有充足稳定的资金来源。

(二)金融支持体系具有风险分散功能

虽然创新会给企业带来高收益,但是前期的研究开发和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受到很多外界因素的影响,巨额投入和收益的不确定性使其潜在巨大风险;与此相对应的是,一旦研发取得成功,也会让企业取得巨额收益作为回报,这恰恰就迎合了风险偏好型投资者的需求,金融支持体系就可以通过信贷、风险投资、私募等方式将投资者的资金提供给企业,同时企业的风险也随之分散给全部的投资者。

(三)金融支持体系具有统筹配置社会资源的作用

在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过程中,金融支持体系将各种资源有机的聚集在一起,并根据需求进行重新配置。投资者将各种类型的项目风险和收益进行比较,根据自己的偏好和实际能力选出适合自己的项目投资,风险偏好者更多的将资源投向高风险高预期收益的企业和项目,风险厌恶者就会选择低风险低预期收益的企业和项目。这一切并不是资源的供需双方直接来完成,而是通过金融系统来保证交易的公平、透明和合法性,在这个过程中就完美的实现了社会资源的重新配置。

(四)金融支持体系具有信用约束作用

创新型城市的创新主体在通过金融支持体系取得相应的资金后,就会受到股东、债权人和金融市场各个相关主体的约束,在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都要受到相应的监督和管理,确保资金投入、使用到位,并能得到充分的利用。与企业直接从投资者手中融资相比,参与监督管理的环节和主体都增加了很多,在对企业进行约束的同时,必然促使企业不断完善生产经营管理,推动企业的发展成熟。

由此可见,创新型金融体系在为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同时,有效的实现了筹集资金,分散企业风险,统筹社会资源,促进企业发展成熟的作用,有效的金融支持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基础和前提条件,金融支持体系如果不够成熟和完善,创新型城市的创建就无法实现。

三、创新型城市金融支持体系的发展探索

国内外各个创新型城市在建设途径上有所不同,但是金融支持体系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例如美国的硅谷是在充分利用风险投资的基础上来发展高科技产业,而深圳市是通过完善金融体系来促进创新型城市的建设。因此,创新型城市的金融支持体系的发展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新型城市的发展要遵从市场规律,但在建设的过程中,政府还需起到引导和支持作用,这在金融支持体系中表现的尤为突出。首先,政府要进一步改善金融生态环境。政府要加强政务诚信建设,坚持依法行政;加强风险监测并整顿金融市场,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引导和规范民间金融的经营运作;简化政府审批手续,使针对创新型企业的支持措施能更快得到落实。其次,要加大政府的投入力度。很多创新型企业研发过程需要大量资金,但由于企业自身经营风险较大,自有资本普遍缺乏,又不具备足够的抵押物,难以在商业银行获得贷款,即使融资成功也往往需要付出很大的成本,就需要政府的介入帮助企业解决资金难题。一方面政府可以直接提供更多面向企业的科研扶持资金,建立产业引导基金、风险补偿基金、担保基金等补贴项目,引导企业进行相关项目的开发。另一方面对金融企业进行补贴,支持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开发更适合企业创新的金融产品,也提高金融机构向企业投资的积极性。财政金融互相支持下帮助企业创新。再次,要注重对金融支持体系的监管。建立规范、常态的监管机制,进一步完善风险预警机制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保障金融支持体系的安全发展。

(二)创新间接融资产品

从我国企业发展现状来看,银行业的贷款仍然是创新型企业发展最主要的资金来源,以银行业为主的金融格局将会长期存在,而贷款属于企业的间接融资,因此完善创新型城市的间接融资体系对于发展金融支持体系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而现有银行体系缺乏与科技创新相结合的金融产品,无论是政策性银行还是商业银行都没有专门针对科技创新和开发的金融产品,造成企业需求和银行供给之间的不匹配。随着我国加入WTO后,政府的科技投入要遵循国际惯例由原来的直接投入转为间接投入,也需要金融机构作为财政投入的媒介,因此开发专门的科技创新类金融产品,可以满足企业创新需要,实现政府产业引导和弥补金融机构产品空白,同时使更多的社会闲散资金分享科技创新带来的收益,并分散企业创新风险。

(三)完善直接融资体系

虽然银行贷款这种间接融资的方式是企业融资的最主要来源,但是随着企业发展对资金需求越来越大,仅凭贷款已经无法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直接融资在创新型企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完善科技产权交易市场,引导民间资本规范化发展,成为了企业创新资金的重要来源和补充。首先需要专门设立创新型企业上市的板块和市场,将其作为传统证券市场的补充,适当降低入场门槛和条件,待企业发展成熟时转入传统证券市场。其次加快科技产权交易市场发展。科技产权市场对于吸引大量社会资金参与技术产权转让无疑是一种很好的方式,需要进一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信息的透明度,同时要将各地产权交易所联网互通,解决条块分割的现状。最后还要鼓励风险投资的参与。制定相应的制度,调动投资者的积极性,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进行参与,扩大资金来源的范围和规模。降低风险投资公司的准入门槛,并简化相关手续,鼓励更多投资公司为创新型企业服务。相应的也要建立风险投资退出机制,使投资公司和创新型企业都有更多选择的可能性。

(四)强化金融服务保障体系

完善社会征信体系、信用担保体系和中介服务体系,保障创新型金融产品作用有效发挥的同时,更好的支持了创新型企业发展,为创新型城市发展做出贡献。完善的社会征信体系是成熟市场经济的一大典型标志,也是全社会信用体系最核心的部分,可以预防金融风险,保障金融支持体系更好的发挥作用。至于信用担保体现的建设可以通过再担保、企业间互相担保等方式来分散风险,扩宽担保渠道。金融中介服务体系将风险评估、项目发展评估、企业发展状况评估等工作专业化,对于降低金融风险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些会计、法律、审计等专业工作需要较高的技术和知识专业化水平,如果交由金融机构来做的话成本过高,并且很难得到详细而完整的结果,因此需要专门的中介机构来完成。这更要求要制定相应的规定来规范中介服务机构的经营管理,明确工作职能,严格进行从业人员的考核,在维护市场秩序的同时也能为全社会提供准确全面的信息供金融机构和投资者参考,进而促进金融支持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⒖嘉南祝

[1]张杰,李宏瑾,王巍.创新型城市的金融支持体系与金融创新能力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董银霞等.创新型城市建设中金融支持体系的构建[J].时代金融2013(07).

[3]王仁祥等.创新型城市建设中金融支持度的评价与指标体系设计[J].海南金融,2008(0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