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农业工程信息技术集锦9篇

时间:2024-01-18 14:39:23

农业工程信息技术

农业工程信息技术范文1

农业信息技术是指对有关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战略决策过程中的自然、经济和社会信息的收集、存储、传递、处理、分析和利用的技术,主要包括农业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计算机网络、摇感系统、全球定位系统、远程通讯系统等。农业信息技术中的代表是传感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传感技术的任务是:高精度、高效率、最可靠性地采集各种形式的农业信息。通讯技术的任务是:高质量、准确、及时、安全可靠地传递各种信息。计算机的任务是:通过对输入的数据进行数值和逻辑运算,给出指导农业生产和经营管理的有用信息,为农业发展提供咨询服务和决策支持。

2农业信息技术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

2.1农业信息及信息技术对现代农业的重要支撑作用。农业信息的发展是农业现代化的需要。信息业的发展水平已成为能否提高其主要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和经济技术水平的关键环节,因而也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省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农业生产与经营管理离不开农业信息。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生产必须以市场为导向,瞄准国内外市场需求的热点及未来趋势,不断调整经营方向,生产适销对路的农产品。要做到这些必须有充分准确、及时、可靠的信息传递及信息处理保证。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需要农业信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依据是国家政策、国民经济发展目标、社会需求、当地优势等,这些都离不开信息服务工作的配合。农业产业化需要农业信息。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必然带来多行业多部门、多地区分工协作的横向联合和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纵向联合。只有通过信息传递,才能把各自的经济活动统一协调起来,共同实现整体的联合目标。农科教结合需要农业信息。农业信息服务工作能够对农业科研、技术开发推广、人才教育培训和经济发展的成果及需求等信息进行搜集、加工、传递。农业信息技术能对农业决策起到辅助作用。农业系统的复杂性、动态性、随机性、决定了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决策是结构化决策问题。农业信息的应用为生产、管理者能做出科学而有效的决策提供帮助和支持。

2.2农业信息技术是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之一。目前人们对农业现代化的内涵的普遍认识,是物质装备现代化、技术现代化、经营管理现代化、资源环境现代化、农民素质现代化。这些现代化的实现要以农业信息化及农业信息技术为重要依托。

3存在的问题

随着现代农业技术进程的加快,青海省农业信息技术得到全面发展,到目前全省农业行业部门都成立了信息中心,配备了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人员,农业信息工作开始走上正常渠道。但也存在总体水平不高,信息资源的数量与质量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科研、管理的需要;软件开发研究工作薄弱,信息与农业生产联系不够紧密,信息意识淡薄,信息化服务手段落后等问题。

4几点思考

4.1建立农业信息技术创新体系。必须抓住中央把“三农”工作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时机,加大对农业信息技术的投入力度,建立起符合青海高原特色农业社会市场经济和科技规律的农业信息技术创新体系。省级农业信息技术创新技术的建立将有利于促进与创新活动有关各个行为主体之间的联合和合作,实现农业信息技术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成为农业科技知识创新、扩散和应用的基石。在农业信息技术创新体系中,政府要加大对农业科学研究投入的力度,成为农业信息技术知识创新的主体。

4.2加大农业信息技术制度创新。必须加大改革力度,进行一系列制度的创新。一要形成一种有效的农业信息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鼓励农业科研人员作出更多的发明,创新扩大农业新科技的供给。二要建立技术、信息、保险等社会化服务体系,降低农户采用农业新信息技术的风险和成本,刺激农户对信息新技术的需求。三要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农业信息技术推广机制,在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与科研机构、农户之间形成利益共同体。

4.3进行农业信息技术组织的创新,推动农业技术研究与推广向产业化方面发展。加强企业同科研实体的合作,实现需求终端同技术源头的对接。大力发展技术市场和中介服务体系,克服农业技术与农业经济发展“两张皮”的现象。

4.4加强全民的信息意识。目前青海省农民、基层科技人员的信息意识仍较淡薄,使本来就稀缺的信息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这对青海农业现代化的进展极为不利。因此应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提高全民的信息意识和自觉利用信息、依靠信息的积极性。

农业工程信息技术范文2

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物联网技术开始在农业生产范围内发挥重要作用。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实现农业的信息化管理已经成为农业信息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针对这样的情况,本文将从影响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几个方面入手,探析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并对农村企业进行农业信息管理信息化建设要着重注意的地方进行探讨。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 农业信息化建设 应用

在进行农业生产管理的过程之中,通过对先进的物联网技术的有效运用,可以有效地提升农业信息管理的水平,为促进农业生产效率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这样的背景下,就需要在进行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之中,充分注意到建设思想的转变。在转变的过程之中,人们通过把先进的信息科学技术和农业信息管理的手段有效结合在一起,充分利用好物联网技术这一手段,提升农业信息管理的水平和效率,满足现代农业信息管理的实际需要。

1 影响物联网技术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的几点重要因素

1.1 物联网技术应用的水平因素

在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农业信息化建设中过程中,会受到技术水平的限制和传统的农业信息管理理念的影响。具体来说,在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虽然有的农业信息管理部门已经配备了相应的计算机设备应用物联网。但是,农业信息管理人员仍然难以将计算机设备合理地利用起来,只将这些设备用于日常的办公。在这样的背景下,就需要农业信息管理人员通过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利用相应的计算机设备对信息化数据进行收集整理,提升农业信息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进而有效地发挥出物联网对于农业信息化建设的促进效用,成为促进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助力。随着农业信息化建设水平的进一步上升,用户对于农业信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针对这样的情况,如何改变传统的思维观念,有效地开发出新型的农业信息管理技术,已经成为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问题之一。

1.2 物联网技术应用的认知因素

在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农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着农业信息管理领导对物联网应用的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其集中体现在农业信息管理部门并没有针对农业信息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对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认识和重要性评估不到位。在实际的农业信息管理工作过程之中,农业信息管理工作人员被传统的思维观念所笼罩,只注重对农业信息的收集,并不注重对农业信息的合理利用和分析,难以充分发挥出农业信息的宝贵价值,严重浪费了农业信息资源。

1.3 物联网技术应用的观念因素

物联网技术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过程中,农业信息收集管理人员只需要将农业信息资料收集进入相应的保管仓库之后就没有别的任务了。但是,随着人民群众对信息的需求的逐步提升,对于存储的信息的合理利用已经逐步超过了信息本身的价值。因此,农业信息管理人员应当合理地改变自身的观念,学会如何有效地利用物联网资源,重视对物联网资源的获取。但是,截至目前为止,大部分的农业信息管理人员仍然难以意识到对物联网资源进行有效利用的重要性,难以满足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需求。

2 推动物联网技术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应用效果的策略

2.1 强化农业信息管理人员对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意识

为了提升农业信息管理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农业信息管理人员应当保持对物联网技术的重视和关注,并在建设的过程之中勇于进取,选择合理的物联网应用方法,并紧随时代的步伐进行对尖端的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和获取。与此同时,农业信息管理人员还要提升自身的信息化管理水平,掌握最新的科学技术管理方法,并逐步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管理技术。除此之外,农业信息管理人员还要改变原有的传统意识,注重对农业信息的合理开发利用,开阔自身的视野,将最新的物联网技术引进到农业信息管理过程之中。

2.2 提升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配置水平

在进行农业信息管理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之中,为了有效保证农业信息化的建设水平,就需要在进行建设的过程之中,加大对于农业信息建设资金投入力度,并通过有效的方式加大对于农业信息化建设力度。与此同时,由于农业信息化建设对于计算机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要求很高,这就要求对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硬件和软件水平进行提升,有效保证农业信息化建设水平。具体来说,不仅要为农业信息化管理部门配备计算机设备,还要配备扫描仪、光盘刻录机等设备,充分满足农业信息化管理的需求。对于软件方面,要选择完善的软件进行使用,保证信息化管理的水平和效率。

2.3 引进物联网技术人才

为了充分保证农业信息化的建设水平,还需要农业信息管理部门引进更多的物联网专业技术人才,提升农业信息管理部门对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水平。与此同时,农业信息管理部门应当定时开展对员工的物联网技术的专业素质培训工作,完善农业信息管理工作人员的知识结构,提升农业信息管理工作者的信息化管理水平,提升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水平。

3 结论

综上所述,伴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不断向前发展,农业的信息化管理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最新趋势,与此同时,通过对物联网技术的有效运用,可以有效提升农业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在这样的背景下,实现农业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了农业信息管理的紧要任务。针对这样的情况,农业信息管理工作者要勇于担负起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责任,不断优化设计农业信息化管理的设计方案,提升农业信息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与此同时,也要深刻地认识到实现农业信息化管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之中,相关单位要牢牢抓住科学技术更新的契机,将农业信息化建设真正地落到实处,切实提升农业信息化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毛凌.浅谈农业信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4(3):12-13.

[2]王芳,汤明.农业科研单位农业信息管理信息化初探[J].现代农业科技,2014(4):60-61.

[3]徐小莉.浅谈农业信息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46-47.

[4]甄学云.试谈企业农业信息管理与信息化建设[J].泸天化科技,2014(1):89-90.

农业工程信息技术范文3

关键词:农业传播技术;植保工程;应用;探究分析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和气候变暖带来的农业生态环境变化,农业传播媒介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在结合多样农业发展地区经济条件的基础之上,进行有针对性、有计划性、有目的性的农业信息普及,更好的推动农业传播技术在植保工程中的应用。

一、农业传播技术与植保工程的概念定义

首先,农业传播技术在植保工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所谓的植保工程指的就是为全面提升农作物有害生物与外来检疫性有害生物的监测预警、综合治理与应急控制能力,提高农药与机械管理以及相应的安全使用能力,做到把病、虫、杂草、鼠等各种有害生物的危险降低到最低程度而实施的建设项目。换言之,植保工程质量的好坏与否直接关乎着我国农业的整体发展前景与经济效益的实现,它为农业更进一步深层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农业传播技术指的就是针对当前我国农业植保信息化发展的概念来说的,农业传播技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呈现出多元化、多样化的趋势,而不再是简单的一刀切这种单一的模式。农业传播技术主要依托的就是互联网,旨在提高广大农业户的农业种植理念,使其能够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抛弃陈腐老旧的r业传播技术,实现经济有效地控制农作物重大病虫灾害,化解农业发展当今面临的严重威胁与挑战。

二、增强农业传播技术在植保工程中应用的必要性

增强农业传播技术在我国当今的植保工程应用中非常具有必要性,它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农业传播技术是牢固建立在多种多样传播技术的基础之上的,它有利于迅速传播农业发展中的先进理念与创新性的新颖知识,相对于我国当前地域上较为偏远与经济发展程度不高的地区来说,这极大的有利于推进加快现代农业的发展步伐,摒除不合时宜的、因循守旧的、墨守成规的农业发展理念,减少植保工程的成本投入,充分挖掘出潜在的优势。

第二,之所以说增强农业传播技术在植保工程中应用的必要性还受到各种客观因素的制约与影响,最为典型的就是农业经济效益与技术手段相挂钩,过去的农业传播技术并不能有效的控制细菌的繁殖,再者,全球的气候环境也危机植物的生长状况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都需要通过增强农业传播技术的层次与水平,实现植保工程的又好又快发展。

第三,有助于实现绿色农业的转型,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贯彻落实好国家的“生态文明”发展战略与可持续发展观,这明显的有助于农业传播技术在植保工程中取得较为广阔的渗透空间。此外,新型农业更能抢先掌握与应用最新的信息资源,将农业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整合与规划,再辅助以必要的严格监管与植物检疫,确保植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三、提升农业传播技术的同时还要建设农业市场信息主体

所谓的农业市场信息主体主要指的就是能够为保持农产品市场的安全运营给予良好高效的保障,建立农业市场信息主体是为了填补市场信息虚假或者决策的盲目性与自发性而提出来的,如果要想建立健全准确的农产品市场信息统计,必须要依托于政府来实现应有的职能。建立农业市场信息主体一方面有益于抓农业监测预警,促进科学的决策与进一步指导生产,另一方面又有利于推动农业信息服务平台的构建,促进信息进村入户、服务纵向延伸,向农业服务体系进行不断持续的渗透,牢牢抓住植保工程,促进产业发展能力的提升。简而言之,国家如果想要加大对农业信息体系建设的资金投入与技术支持,就要严格管控在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范围内,还要同时兼顾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与公益性的投入比。

四、注重农业传播媒介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植物保护事业是农业生产基础的强有力的保障,但是受到各种各样客观因素的制约使其发展也达到了瓶颈期,最为显著的就是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全球气温与季节气候的反复无常以及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等因素,所以,决定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就在于如何正确高效的认识并利用好农业传播信息与技术是重中之重,有助于增强我国的农业发展水平与综合的经济实力。

1.村喇叭与人际传播。村喇叭与人际传播主要针对的是农村区域,村喇叭的显著优点就是充分发挥村委会组织的力量,向农民灌输各种农业政策信息,这能极大地调动起村民的积极性与注意力,弥补了某些农民群体文化水平不高的缺陷,但是它的不足之处就是应用范围仅仅局限于村级之类的小单位,有待改善。人际传播是高效的实现农民(例如亲戚朋友、邻里街坊等)面对面的植保信息交流,这极大地保障了农业信息的可信度,最大的不足之处就在于它的传播速度比较的缓慢且扩散的效率不是特别的高。

2.电视与广播。注重农业传播媒介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主要指的就是打破一成不变的农业传播方式,创新传播媒介,使得农业传播技术在植保工程中得到广泛的普及与应用,这还显著的体现在电视与广播上。电视能及时的扩宽农业知识的覆盖面积,更加深刻的引导着广大农民去理解现代都市农业的社会性质与潜在的意义,缺点就是农业节目的收视群体与电视传播者两者之间的数量差异较为的悬殊。广播主要应用于农业生产资料产品的宣传推广中,它的针对性与目标性都非常的明确,传播方式灵活多变且简洁快速,还能提高与听众之间的交流沟通,但是广播没有重复性,很容易致使听众对其快速以往,难以保证农业信息的质量。

3.书籍、小册子与多媒体、互联网。书籍、小册子与多媒体、互联网也是一种农业信息传播媒介。首先,书籍与小册子的时效性落后于当下,但是有利于农户反复研读与使用,成本低廉,最大化的符合受众需要,传阅的概率相比其他媒介要高。再者,多媒体与互联网借助于先进的科学技术来传播农业信息在植保工程中的应用,它的信息存储量非常庞大,形式多样且生动有趣,如图片、视频、音频等等,利于解读。

五、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当前的农业发展进步与农业传播信息技术是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经过实践证明:农业的发展是无法摆脱技术的改革创新与研发信息共享的支持,因此,本文探究农业传播技术在植保工程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性意义。

参考文献:

[1]吕德方,卫金磊,李培辰.信息技术在农业科技信息传播中的应用策略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2012,(3):187-189.

农业工程信息技术范文4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发展;趋势;礼县

礼县是一个农业大县,经多年努力,农业发展较为迅速,但目前仍以传统农业为主,现代化农业尚在起步。要提高劳动生产率,推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有了现代化农业,才有高效益农业,也才能大面积提高农民收入。究竟如何才能发展礼县现代化农业,值得思考,本文以智力农业、精细农业、信息农业、生态农业等方面作了一些粗浅地探讨,以加快我县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

1综合运用高新技术发展智力农业

时代愈进步、科学愈发达,农业生产就愈需要智力来运作。农业未来学家预测,目前太旱、太碱、太瘦、太湿的土地,将来都可以通过特殊先进技术,转变为良田沃野。我县在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技术路线方面,必须注意到我县农业技术结构的现状和农村经济的条件,技术路线的执行应能促进技术结构的优化。在技术结构上,我们应建立多元复合型的农业技术结构;在技术路线上,应选择以生物技术、有机技术为导向,以工程技术为辅的综合型农业技术路线。在综合发展中突出重点,抓住农业技术创新向高新技术方向发展的突破点,积极稳妥地推进农业技术创新和农业产业化发

展。

2大力发展精细农业

采用精细形态生产方式的原因,首先是土地、水、能源等自然资源日益匮乏,为了经济地利用各种有限资源,只能采取:技术密集、劳力密集、资金密集和生态密集的四大密集手段。其次,运用精细形态的生产方式,可以在过去不能或很难从事农业生产的土地或空间进行生产。在干旱缺水、山地陡坡都可以用水栽法转变为生产基地。水栽法不用土地,而是用营养液,在控制环境的条件下进行生产。这样,不但延长了生产季节,也扩大了生产的空间。第三,如果采用精细形态的农业生产方式,创造出高科技、高收入的农业,就一定会吸引大批有技术的人才扎根农村,使农村成为真正大有可为的广阔天地。第四,精细形态的农业,在交通方便、风光秀丽的地区,只要稍加装备、经营,就可以成为观光农业和休闲农业中心。这样,既可增加收入、促进农产品销售,又可以让城市居民领略田园风光、牧歌情调。

3大力发展信息农业

信息农业的基本特征可概括为:农业基础装备信息化、农业技术操作全面自动化、农业经营管理信息网络化。信息农业又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农业信息化,二是农业信息产业化。所谓农业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的一部分,是农业经济发展到某一特定过程的概念描述。它不仅包括计算机技术,还应包括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光电技术、遥感技术等多项技术在农业上普遍而系统应用的过程。农业信息化又是传统农业发展到现代农业进而向信息农业演进的过程,表现为农业工具以手工操作或半机械化操作为基础到以知识技术和信息控制装备为基础的转变过程。所谓农业信息产业化,就是将农业信息的采集、加工、传递、反馈、服务等形成一个一体化的、以信息咨询为主的知识密集型产业,它是农村社会化服务中新兴的独立的第三产业,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农业信息产业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是农民进入市场的需要,是推进农村社会化服务的需要,是农业信息部门转变职能、自我发展的需要,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我县农业部门和部分乡镇正在建立农业信息中心(站),并配备了微机用于信息管理,将为我县信息农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4全面发展生态农业

所谓生态农业,是指在农业生产中,以生态科学和原理为指导,利用动物、植物、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保护、培植和充分利用自然资源,防止和减少环境污染,形成农林牧副渔良性循环,保持大农业稳定发展。我县长期以来实行的间作、套作、混作、轮作倒茬,施用粪肥、厩肥、绿肥,实行生物防治,充分利用土地,精耕细作等技术都有效地保证了农业的长期持续发展,是比较先进的生产方式。尤其近年来形成并大量用于生产实践的“猪―沼―果(菜)―粮”四位一体或“畜―沼―粮”三位一体的生态农业模式,应该作为今后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个主要发展方向。为了创造一个生态平衡的农业,就必须抛弃原有的以大量消耗化肥、化学农药为代表的农业发展模式,逐步探索和引进应用以遗传工程、生物技术为主的高新农业技术。

5促进发展城郊型工厂化农业

自然农业最大的特点是靠天吃饭,其生产的状况受自然因素影响很大。21世纪,由于实现工厂化,通过运用先进科技,农业生产将摆脱或部分摆脱自然条件的制约。所谓工厂化农业,是指在“农业生产车间”(塑料薄膜大棚,玻璃温室等)内,借用阳光或人工灯光进行不间断地农业生产。用现代科技装备的工厂化农业,集成了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和现代先进农艺措施等,其间作物的播种、生长、施肥、灌溉、环控等全过程都实现自动化,称得上是一个高水准的“种植工厂”。“种植工厂”可以通过对生物和环境的控制,使农业生产中的多种潜力得到充分发挥。首先,在自然或开放的条件下,水、肥、土、热等很难控制,“种植工厂”则可以充分发挥农业环境的有关潜能。其次,良好的“工厂环境”为生物潜力的发挥创造了条件,使农作物的有机物合成、转化和储存等效率大大提高,形状、味道和颜色良好。此外,“种植工厂”还能够很大程度地发掘作物生产的时空潜力:一方面,可使作物种植时间得以延长,复种指数得以提高,部分或完全摆脱季节的限制,一些农作物可做到常年均衡供应;另一方面,对温度、光照、供水和营养的有效控制,使作物平面、垂直的生产空间得以拓展,有的立柱栽培技术可增加数倍产量。

农业工程信息技术范文5

1在现代农业中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必要性

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对诸多行业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在我国的现代农业行业中也是如此,结合我国现代农业的实际发展情况来看,该种技术的应用较为广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1.1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现代农业的发展不同于传统的农业行业发展,不仅面临更多的发展挑战,同时适应性要求也比较高,现代农业对技术的要求比较高,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完善,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相关技术的发展对我国农业的长期发展有巨大推动作用,现代农业作为我国农业发展的一大趋向,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反作用。

1.2满足现代农业需求

计算机信息的出现和进步要归功于当前时代的外部环境,可以说是时展下的产物,该种技术的数据处理能力远高于传统的人力工作,同时能实现对行业的24小时监管,满足现代农业的实际发展需求。随着行业的进步,需求的种类还在不断丰富,总量也在不断增加,为该类型技术的应用创造了条件。

1.3提高现代农业质量

该种技术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相较之传统的人工管理工作,具有很多优势,同时也没有人工工作的局限性,能大幅度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由此可见其重要作用,对该种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实现技术自身的发展和完善,也能带动其他行业的进步与发展[2]。

2计算机信息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发展空间

现代农业的发展有全新的发展趋向和发展需求,对全新的计算机信息技术进行利用,能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对计算机信息技术进行利用,能通过传感器等设备进行作物生产的动态监测,同时还能对遥感技术进行利用,实现对作物生产情况的全面把握,避免了人工劳作的局限性,促进了行业的资源优化配置,对我国农业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项发展前景[3]。

2.1提高农业发展质量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农业生产工作的技术水平,同时也改变了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对促进相关行业的转型升级有很大的帮助,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随着计算机技术自身的发展和完善,农业的发展质量也会不断提高。

2.2转变农业发展模式

传统的农业生产深受传统生产观念的影响,在发展方向上一成不变,无法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阻碍了农业的发展与进步,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对农业发展模式的转变也有很大的帮助,高精尖成为现代农业生产和发展的主要方向,这对现代农业综合竞争力的提高也有很大的帮助。

2.3推进农业产业升级

计算机信息技术是当展速度比较快的一种技术,随着其在诸多行业中的不断应用,自身也在不断优化和完善的过程中,对现代农业生产的推动作用显而易见,对计算机信息技术进行利用,有利于农业产业的全面升级。农业关乎人民的温饱问题,自然也能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较大的推动作用[4]。

3计算机信息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具体应用

3.1计算机信息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概述

计算机信息技术作为一种信息数据处理技术,有其自身的优越之处,这也是其得以在现代农业中广泛应用的重要原因,我国相关行业正式将计算机技术引入农业生产中是在“七五计划”,具体的工作内容较为复杂,包括MIS系统的研发和数据库的建立等等,推进不同数据库的建设是我国近年来现代农业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的关键,不仅满足了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同时也促进了我国计算机应用事业的发展,结合计算机在我国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的实际应用来看,主要可以将其划分成以下几个部分:首先就是专家系统的开发、作物生产模拟模型、作物遥感控制和作物生产实时控制[5]。

3.2MIS系统和数据库的建立

数据处理技术一方面能解决农业信息处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同时也能一些基础信息的处理工作创造便利,对农业生产数据库的建立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大型数据库的建立和发展作为现代农业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中的关键,也能有效解决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在现代农业的数据库中,能实现对大批农业生产信息和数据的分类和整合工作,不仅能为具体的管理工作创造便利,同时也能为其他行业的发展提供借鉴,MIS系统的研发作为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的又一重点,不仅能为具体的农业生产工作奠基,同时也能解决现代农业生产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这是现代农业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基础支撑。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和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不断完善,MIS系统和数据库在建立和发展的过程中面临更多全新的发展挑战,但是这些发展挑战不仅是挑战,同时也是相关行业全新的发展契机,充分利用这些发展契机,能实现行业全新的发展。

3.3GPS技术

GPS技术是卫星导航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技术对定位系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这一项技术进行合理利用,一方面能增加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覆盖面积,另一方面也能帮助行业实现全天候操作,这种技术的操作流程较为简便,能帮助行业实现实时定位的功能,同时定位工作的精度也比较高,满足了现代农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在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对GPS技术进行利用,能对农产品的运输路径进行准确把握,从而实现对农作物运输工作的全面把握,也能为现代农业的发展创造便利,不仅提高了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同时也降低了相关工作中的不稳定因素,对行业的长远发展非常有利。

3.4农业专家系统

该系统主要是通过人工智能的相关知识,对农业领域的相关知识和技术进行总结和整合工作,还能进行相关数学模型的建立和构造,为后期的生产工作提供指引,这种系统和技术的适用性也比较高,能在农业生产的多个领域得到运用,农业专家系统在应用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完善,为其应用创造了条件。

农业工程信息技术范文6

关键词:农业;农村信息化;新进展;新趋势;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22-5625-04

近20年来,中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日益受到重视,且得到不断发展,呈现出后发优势。认真分析研究农业农村信息化进程中的新进展和新趋势有利于把握其发展方向和发展规律,对进一步顺势而为、争取农业农村信息化更大进步具有积极意义。

1 中国农业农村信息化新进展

1.1 农业和农村信息设施建设取得长足进步

20年来,农业部逐步加大农业经济信息网建设的投入力度,在全国范围内初步建成了具有较强技术支持功能的农业信息网络中心和国家农业信息核心网站,全国各个涉农领域农业信息网络已具备一定规模和数量。“金农工程”的骨干工程国家农业科学数据共享中心已经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建成,现已能与全球的农业科技信息网良好联接;以农业部为中心,连接31个省、市(区)农业厅的信息网络平台,形成了初具规模的全国农业信息网络。全国所有的乡镇都能上网,基本上都可以实现宽带上网,农民网民规模不断增加,已经超过整个网民的四分之一;电信网已经实现了“村村通电话”;广播电视网方面,农村广播、电视人口在农村的综合覆盖率已经超过95%[1]。

1.2 农业信息资源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利用

1.2.1 重视农村信息资源调查 组建了由22个部委参与的农村信息资源整合工作班子,开展农村信息资源摸底调查,初步掌握资源分布状况,并建立17个部委间的涉农信息资源交换制度,在党中央统一部署下,各地涉农信息资源整合工作开始走向深入。在科技部的大力支持下,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和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等单位进行产学研合作开展了“农村科技数据采集、处理与应用示范”,在科技数据供需分析的基础上按照标准规范进行农村科技数据的采集、整合和加工,建立农村科技信息资源数据库,总量超过300 GB,并进行相应的数据统计分析和系统开发,建立农业生产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开展农村科技数据应用示范,为农村科技人员与广大农民之间架起一座“信息桥梁”,保证农村科技信息及时、准确和主动地送到广大农民手中,也是解决农村科技信息传输“最后一公里”的良好途径。

1.2.2 农业信息数据库建设日益受到重视 随着计算机和数据库技术的快速发展,农业信息数据库建设日益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20世纪80年代,在国家和地区一些专项资金的资助下,各省建立了种类繁多的农业以及与之相关的数据库,内容涉及地貌、土壤、气象气候、耕作制度等各个方面。同时,国土资源、水利、林业、测绘等部门也相继建设了农业政策法规、农业科技与人才、农村经济统计、农产品价格等多个行业数据库,如中国农林文献数据库、中国农业文摘数据库、农牧渔业科技成果数据库、农副产品深加工题录数据库、植物检疫病虫草害名录数据库、中国畜牧业综合数据库、全国农业经济统计资料数据库、农产品集贸市场价格行情数据库和农业合作经济数据库等[2],其中部分数据库的功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随着各类农业数据库建设的不断推进,相关建库技术也取得了明显进步。同时还研制出了具有一定技术水平的农村信息化的技术产品,如各种数据库系统、农业专家系统、农业模拟系统、作物病虫害防治系统、农业地理信息系统等。这些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为我国现代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数据资源。在农业农村信息数据采集上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农业部门在全国建立了几十条信息资源采集渠道,共计部署信息采集点近万个;通过远程联网采集信息、报送农业农村各行业和各领域的生产动态、价格行情、科技教育、质量安全、自然灾害、动物疫情、农民收入等信息。

1.3 农业和农村信息建设成果显著

1.3.1 农村信息服务平台与信息网络已初具规模 2010年末,全国各省、97%的地市、80%以上的县级农业部门设置了农业信息管理和服务机构,大多数乡镇都建立了农业信息服务站,总计发展了数十万人的农村信息员队伍[3]。农村信息服务服务平台已初具规模,农业部和各省、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均建立了农业信息网站,80%以上的地级市和60%以上的县级农业部门建立了农业信息网站。全国涉农网站已经超过1.8万个;整合电话网、电视网、电脑网优势而形成的“三电合一”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已扩展到100多个县;部分地区县、乡、村三级信息服务平台进一步完善。

1.3.2 农业农村信息服务体系逐步完善 经过长期的建设和发展,“县有信息服务机构、乡有信息站、村有信息点”的农村信息服务格局基本形成,各具特色的农村信息服务模式不断发展和成熟[4]。吉林农委与吉林联通联合调动社会各界力量,成功建立了“12316新农村热线服务”模式;浙江省成功利用“农民信箱”信息服务平台,实名制发展用户近300万人次;上海市建立的“农民一点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使农民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到信息服务。宁夏回族自治区主要领导挂帅的“平台上移、服务下延”的信息服务模式,破解了资源整合难、信息共享难、网络进村难等制约信息化建设的难题,在全国率先实现了“村村通网络、村村有信息服务站”的目标。

1.3.3 农村信息人才培养培训有所加强 教育部“高校农业科技与教育网络联盟”已初步建成中心门户网站,10万多农民接受了实用科教知识服务。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北京派得伟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开展了多期全国新农村信息化建设高级研修班,涉及全国20多个省市,累计培训2万人次,为农村信息化建设管理队伍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广东省建设信息化培训体验中心,开办了各类信息化技能培训班1 323期,已建立21个市级培训中心、50个县级培训体验中心、404个镇级体验站、919个农村信息服务体验站、51个专业市场信息采集点,组建了超过200名专家的农业专家队伍和超过6 600人的信息员队伍,体验中心可辐射到5 000多个村,让农民有机会就近免费使用互联网。

1.4 重视农业农村信息化技术研究与应用

1.4.1 信息新技术在农业生产上推广应用 农业生物环境信息获取与解析、农业无线传感网络、农业过程数字模型与系统仿真、虚拟农业与数字化设计、精准农业与自动监控、呼叫中心、移动通信、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已经在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农业政务管理、农业生产经营以及农产品流通等领域开展了相关应用推广工作,并且发展迅速,有逐步深化的趋势。国内外各大农机公司普遍加强高新技术尤其是计算机和自动化技术在农机中的运用,农机也向高度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目前,数字化农业机械在目标识别、无人驾驶、自主行走方面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数控农业机械基本上能达到自然人操纵机器工作的水平,这些都为发展农村信息化提供了必要的技术保障。新的信息技术在一些地方农业生产上得到初步应用,如精准农业技术开始在全国部分地区进行示范推广;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遥感系统和自动控制系统等信息技术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各地农垦系统以及各大型国营农场有效进行推广应用;3G、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在部分地区农业领域开始试点示范。

1.4.2 重视信息技术研发与应用 针对中国农业生产区域性、专业性强的特点以及农业生产的可控性差、经验性强等实际情况,国家“863计划”长期支持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示范工程,共研制出5个智能系统开发平台和200多个农业专家系统,并在全国30多个省市和东南亚地区应用推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国家数字农业重大专项“数字农业技术研究与示范”取得阶段性成果,开发面向农业生产管理、宏观决策和市场经营过程中的农业数字化模型及软件系统,初步实现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各个环节的数字化和信息化,开发了数字农业信息获取、处理、传播、加工、利用的公共信息管理平台;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对农业结构布局、农作物长势和农产品品种进行动态监测和预报研究,建立了面向农村的数字化信息服务系统,实现农业生产技术、科学知识和市场信息的数字化、网络化;开发适合设施条件和大田条件下精准生产管理的多种数字农业关键技术与设备,并建立了部级“数字农业”示范区。

2 中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新趋势

2.1 农村信息化建设的主体多元化

在政府主导之下,各类社会力量已经积极进入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而且初步呈现激烈竞争的态势。从长远来看,政府的力量和社会的力量会并驾齐驱,社会力量将会逐渐成为生力军,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的行为主体多元化、社会化是必然的发展趋势。除政府部门及相应国家事业单位继续大力推进外,要广泛发动和利用有关媒体、专业技术协会、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组织、农村科技示范户的积极性。新农村信息化既是一个巨大的社会需求,也是一个巨大的市场空间,中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社会工程,需要社会各种力量共同参与、协力推进。中国电信“信息田园”、中国移动“农信通”、中国联通“12316热线”等以企业为投资主体,由企业主导开展的农村信息服务模式,因其适应市场需求、服务及时和有效性高等特点而广受欢迎。

2.2 农业农村信息服务更加扁平化

现代信息技术使信息服务具有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特点,农业农村信息服务相关平台上移、服务下延,向扁平化方向发展。由于农业和农民的分散性,需要一个整合的统一平台来实现个性化、多样化的服务,这样既可以集成资源又可以降低成本。政府不能全包,但也不能由运营商全包,因此第三方平台必将成为今后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发展的趋势。各地政府越来越重视将农业农村信息化平台建在省级行业部门,这样可以集成力量、减少浪费、提高投资效益。市、县级及以下不必建立涉农信息服务平台。如宁夏全区统一建设中心平台,实现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数字图书馆、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数字有线电视等应用内容共享,修建一条信息高速公路,共建一个涉农数据库,整建一个“呼叫中心”[5]。

2.3 农产品电子商务加速发展

近年来,农村各种专业的农产品交易网站迅速增长。作为中国主要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中国农产品促销平台、新农村商务网、农博网等在搭建农产品交易平台、促进农产品市场营销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新农村商务网自开通以来,累计访问量已超过50亿人次,政策、新闻、市场等多类信息1 500多万条,累计促进农产品销售2 000多万t,解答农民在农产品流通方面的各类问题10万余个。随着全球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和网上购物消费者的快速增加,农产品电子商务在农产品流通交易等方面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未来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的重要途径。国家应该进一步加强信用体系建设,为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有序发展和市场竞争提供保障。

2.4 网络传播科技知识加快

数字新农村多媒体阅览系统对农家书屋工程进行了延伸和有益补充,为农村农民群众提供了更加广泛、实用的阅读资源,为国家农家书屋工程实现信息化、数字化提供了更加完善有效的解决方案。与传统报刊书籍相比,农家书屋移动阅读终端在信息和物流环节节能降耗,充分体现了绿色、便捷、低碳的时代要求。学习实用农业技术知识网络平台——农业科技网络书屋,可以使全国近百万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便捷实现农业技术信息实时和交互传播。农业科技网络书屋以个性化定制、实时推送的形式为广大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提供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服务,将成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永不关闭的“移动图书馆”。

2.5 农村信息化建设利益分配多赢化

中国当前的农业农村信息化利益分配主要存在政府性投资机制、社团式自助机制和商业化市场机制三种形式。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具有公益性强、成本回收周期长、见效慢、投资风险大等特点,因此政府投资建设应是前期投入的主体,政府以实施大型信息化工程为主要手段,先把信息服务基础平台搭建起来;中期采取政府补贴的办法促进信息基础设备设施进村入户,再通过引导电信企业采取降低农业信息服务的通信资费等措施鼓励农民群众进行信息消费,逐步培养和打造农业信息服务和消费市场;后期建立农民的“消费转移机制”,引导农民群众通过利用信息降低在生产资料购买等方面的成本,并把这部分资金转移到信息消费上来,使农民在农业生产投入总量大致不变的前提下获得较好的效益,从而建立一种农业农村信息服务良性循环的运行机制[6]。由此可见,政府和事业单位、公众媒体、社团组织、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农村经纪人、电信运营商和IT企业等在农村信息化市场的利益分配正逐步形成多赢化格局。

2.6 整合农业农村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信息平台

广大农村基本完成“村村通电话,乡乡通网络”的目标,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核心的农村信息化“最后一公里”瓶颈得到很大改善,但农村信息服务实践表明,农民群众需要的针对性、可靠性强的信息还很缺乏;参与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各相关部门封闭、垄断信息资源,重复建设的现象还比较严重,已成为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新问题。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对现有农业农村信息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和深度挖掘以满足用户不断增加的信息服务需求,真正实现信息作为生产力要素而发挥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并明确提出要按照“求实效、重服务、广覆盖、多模式”的要求整合资源,共建平台,健全农村信息服务体系。这标志着中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开始由以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进村入户、积极解决农村信息化“最后一公里”瓶颈问题为主要任务的前期阶段,向解决以基层农村信息资源有效整合为核心的“最初一公里”服务质量问题为主要任务的新阶段过渡[7]。

2.7 物联网技术在农业中的研究和应用得到稳步发展

围绕农业生产、加工和流通等全产业链的全面感知,智能感知芯片、移动嵌入式系统等物联网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逐步拓宽。信息化发展将融入更多新技术,泛在感知、精准获取、海量存储、高速传输、智能处理等领域不断取得新突破。在网络、物联网、云计算和三网融合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发展和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为现代化农业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面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组织、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围绕农业精准生产、农产品智能物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研究开发了一些应用技术系统。

2.8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不断壮大,农村信息服务体系日趋完善

在“金农”、“信福”等国家重点农业信息化建设工程的带动下,全国各地基层乡镇信息服务站均已建立起来,行政村信息站点和信息员队伍建设日益发展。随着中共中央组织部的农村党员远程教育工程的不断推进,全国绝大部分行政村都配备了党员远程教育专用的计算机并接入了互联网,有的还配设了电视机和音像设备,基本发挥了村级信息服务点的作用。这种新型的服务体系配合原有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形成了完整的农村科技信息服务体系网络。部分地区行政村非常重视农民培训工作,会定期邀请农技站农技人员或邀请外界专家对农民开展培训,甚至还有深入田间地头的实地指导,较好地体现了服务体系的职能。

3 加快中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1)政府推动与市场驱动相结合。农业农村信息化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是一项系统工程,尚处于发展初级阶段,必须强化政府政策的支持并不断加大力度,同时也必须重视和依靠市场利益的驱动力量,实行“两轮并进”。

2)原始创新与集成创新相结合。农业农村信息化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撑,但目前信息技术在中国还尚未得到充分应用。应该在技术原始创新方面下力气,改变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同时要抓好适用技术的集成创新和推广应用。

3)信息技术产业化与信息服务社会化相结合。信息技术是高新技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技术产业是战略新兴产业的重要方面。迫切需要研发信息技术软件和硬件产品,促进信息技术的产业化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努力推进信息服务的社会化。

4)资源整合与共享机制建设相结合。数据资源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都已经取得长足进展,但数据的分散、无序、封闭状况以及基础设施的多部门各自为政,分散、重复建设现象普遍。要研究制定并坚决实行联动、协调、互补、高效的共建共享政策和机制。

5)专业队伍与民间力量相结合。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面广量大,需要配备高素质的队伍和健全的体系。一方面要大力培养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以及政府相关部门的专业信息人才队伍;另一方面也要积极调动和发挥科技企业、专业技术协会、农民合作组织等民间力量的作用,实行“两臂合力”。

参考文献:

[1] 张新民.中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的现状与前景展望[J].农业经济,2011(8):106-108.

[2] 左 雄.我国农业信息化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07, 35(28):9092-9094.

[3] 李道亮.中国农村信息化发展报告[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4] 李道亮.零公里的探索:基层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5] 高万林.新农村信息化建设探索[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1.

农业工程信息技术范文7

关键词:嵌入式系统;电子类专业;物联网

作者简介:胡海根(1977-),男,江西丰城人,浙江农林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讲师;李光辉(1970-),男,湖南资兴人,浙江农林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教授。(浙江?临安?311300)

基金项目:本文系浙江农林大学教改项目(YB1125,ZC1128)、浙江农林大学“电路分析”精品课程(201014)、浙江农林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课程建设专项”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0-0051-02

随着电子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农业领域的科技水平迅速提高,诸如精准农业技术、设施农业技术、农产品无损检测技术以及从数字农业到感知农业等,无不从广度和深度上体现了电子信息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为此,如何依托农林大学强大的农林学科特色背景,更好地满足现代农业发展对电子信息科技人才的需求,培养应用型、技术型和智力技能型人才,是高等农林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面临的一个紧迫问题。本文主要以浙江农林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例,探讨浙江农林大学(以下简称“我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增设嵌入式系统专业方向、并加强其课程体系改革的问题。

一、农林院校的特色

农林院校大多以农业和生物科学作为它的独特专长。林业科学、植物科学、食品科学、生物科学以及园林园艺等学科,是近现代以来形成的比较明显优势的特色学科。[1]而作为“非主流”的其他学科,则是各高校出于对自身发展的考虑,调整了自身的发展思路,把学科建设延伸到理工、经济、管理以及人文社科等门类。例如,浙江农林大学经过五十几年的建设与发展,现已经成为一所以农林为特色,理学、工学、文学、管理学、农学、经济学、法学、医学、艺术学等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综合性重点建设大学。其他“非主流”学科则自然成为了“配角”,服务于传统的优势学科。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学科交叉融合发展非常迅猛,“非主流”学科,特别是电子信息技术的作用日益显现,例如:精准农业中GPS、GIS、实时信息的采集处理等都是以电子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工厂化农业中的信息采集处理及控制也离不开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这为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也为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提出了挑战。例如,电子信息类专业现有的课程体系大多承袭于传统工科院校的相关专业,与现代农业技术的需求严重脱节,没有很好地依托农林大学自身强大的学科特色背景。

二、电子技术在现代农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1.基于物联网的“感知农业”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生活的需要,人们利用WLAN、Wi-Fi、Wi-Max、WSN、UWB、ZigBee、Blue Tooth、RFID等智能传感信息设备实现了物物相连,并由此催生无线传感器网络和物联网。物联网能按约定的异构互联协议,把农业资源、农业生产、流通、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农业病虫害监测、农业生态环境监测等各环节与互联网相连,并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生产、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目的。例如:浙江农林大学参与的绿野千传(GreenOrbs)则是诸类成功的应用案例。

2.基于实时控制的设施农业及其装备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设施种植、设施养殖的农产品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加,为设施农业的大发展提供了广阔市场,如:农业生产实时控制系统主要用于灌溉、耕作作业、果实收获、畜牧生产过程自动控制(包括农业机器人),农产品加工自动化控制及农业生产工厂化(智能温室);畜牧生产的自动控制可优化饲料配方,自动调节动物生产环境。

3.基于农林产品的检测技术及其仪器仪表

农产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因此,农产品安全不仅关系到人体健康,更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近年来,农林产品的品质与安全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各类检测技术及其仪器仪表不断涌现出来,如:木材检测技术、水果无损检测技术等。

三、电子类专业应体现现代农业发展特点

现代农业(modern agriculture)是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是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进行的社会化农业。传统农业主要依赖资源的投入,而现代农业则日益依赖不断发展的新技术投入。新技术是现代农业的先导和发展动力,这包括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耕作技术、节水灌溉技术等农业高新技术,这些技术使现代农业成为技术高度密集的产业。新技术的应用,使现代农业的增长方式由单纯地依靠资源的外延开发,转到主要依靠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持续发展能力的方向上来。[2]目前我国正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在实现现代化农业,摆脱传统农业束缚的进程中,农业电子信息技术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此,作为农林高校的电子信息类专业,必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特点,突出以农业生产为主的电子信息技术,依托农林大学强大的农林学科背景,在培育电子信息科技人才方面必然会独具特色。

四、依托农林高校的学科特色,制定与其优势学科相适应的专业方向与培养方案

目前,大多数农林高校的电子信息类专业培养计划几乎沿袭工科高校的相关专业,在培养方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与工科院校的基本一致,没有充分依托农林高校的学科特色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与培养方案,往往造成学生就业困难与农业电子信息技术人才短缺的尴尬境地。一方面,农林院校的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就业先天受到“歧视”,无法与工科院校的同类专业“同台竞技”;另一方面,造成与现代农业对电子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严重脱节。为解决这一现状,农林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应适应现代农业领域需要,笔者结合我校的学科特色,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1.以科研创建培养特色,探索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多学科交叉融合是创新的源泉,推动了科学研究的重大突破与高新技术的产生。”这是在广东科协论坛第十四期专题报告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匡廷云作了“学科交叉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的专题报告,以生命科学的发展为例阐述了多学科结合的重要性。2011年,由我校和清华大学牵头,包括香港科技大学、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9所高校共同参与建设的“低碳与物联网技术联合实验室”就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一个成功案例。在开展碳汇研究中,物联网技术可以有效解决大范围布设测量、异步与同步共融、连续观测统计、人类难及区域、少人工或无人工等碳汇计量和监测中影响数据科学、精确等方面的问题。

联合实验室的建立,标志着林学、生态学与电子信息技术的有效交叉融合,这也是我校科研的特色之一。众所周知,教学和科研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科研与教学并进、以科研带动教学,有利于实现现代教育理论所提倡的研究性教与学,使研究性教与学变得切实可行。例如,特别是让学生参与科研课题、开设科研方向的选修课等形式,可使毕业生在科研方向上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把相关的农学、林学知识和信息技术教育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把电子信息技术与农林学科背景有机结合起来,落实到教学的各环节,通过学科交叉融合,实现课程的有机结合,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我校从2008年就开始启动基于林业领域知识的信息技术应用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林业信息化定制班”培养方案,以培养即懂林业业务又懂电子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受到浙江省各地林业局的热烈欢迎,定制班的建立即能解决当前的人才急需,又为学生的就业创造了有利条件。

同时,注重交叉学科特色,在专业教师队伍专业背景选择、课程体系设置、研究方向选定等方面要注重交叉学科的比例。

2.进行课程体系改革,增设嵌入式系统方向

近年来,随着智能农业、精准农业、感知农业的发展,嵌入式系统由于其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功耗小,其功能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要求,嵌入式系统在现代农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嵌入式系统可以将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结合起来,实现现代化的“智能农业”、“精准农业”和可持续发展农业。甚至,在物联网这一综合性技术中,嵌入式系统起着主导作用,因为无论是智能传感器,无线网络还是计算机技术中信息显示和处理都包含了大量嵌入式技术和应用。[3]为此,嵌入式系统将成为农林院校进行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重要方向。

嵌入式系统从学科上,涉及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微电子学等众多领域;在系统的架构上涉及数字电路、模拟电路、嵌入式微处理器、嵌入式操作系统及底层驱动等技术,因此,靠一两门课程难以讲授其方方面面。[4]而目前,以我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例,仅开设了“高级C语言程序设计”“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微机及接口技术”“嵌入式系统及应用”以及“DSP技术及应用”等嵌入式系统的相关课程,完全是偏硬件的一些课程,在课程体系上还不能构成嵌入式系统方向的有效支撑。嵌入式系统本身是一个软硬件系统,强调的是软硬件系统协同设计。因此过分强调硬件系统或是软件系统都有失偏颇。为此必须进行课程体系改革,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不仅仅要考虑传统的硬件系统知识,同时还须安排大量的嵌入式软件系统的内容,包括嵌入式系统高级C 语言、嵌入式操作系统以及嵌入式程序设计等内容。

3.探索积极有效的实践性教学模式,激励个性化学习与创新精神

工程实践能力应是应用性较强的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在教学内容和实施措施方面,适当考虑多样性和灵活性,针对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将实验、实训课程分为三个环节。例如,第一为基本训练环节;第二为综合训练环节;第三为自由选题环节。第一和第二环节主要针对大部分学生,帮助他们完成课程的学习,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第三环节主要针对有兴趣继续往深度和难度发展的同学,由学生自由选题,鼓励学生根据自身水平和兴趣选择适合的训练方式、数量和难度,自主安排学习进程,使自己得到充分的发展和提高。同时,积极利用大学生学科竞赛、“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开放实验性项目”以及教师科研项目等课外实践教学平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进来。例如,根据“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及生产科研单位对大学生技能与工艺知识的需求,通过各种手段加强学生在电路设计、制作、调试与工艺方面的能力培养,在必要时开设相应专题辅导班。总之,运用各种有效手段和措施,充分发掘和培养同学的综合能力及创新精神,培养出一批品学兼优的尖子学生。

4.近年来所取得的成绩与效果

经过浙江农林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近年来的实施与不断实践,学生的课外创新活动成果丰硕。例如:五年来,大学生学科竞赛共获得国家二等奖以上者9项,其中,包括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创业计划金奖1项,全国机器人大赛一等奖1项,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1项,全国电子设计竞赛二等奖2项,ACM程序设计全国邀请赛二等奖1项,全国嵌入式设计大赛二等奖1项,全国文科计算机设计大赛二等奖1项,全国机器人大赛二等奖1项,全国电子专业人才技能与设计大赛二等奖2项。另外获得省级特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5项,省级二等奖12项。

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例如:如何在不破坏木材的前提下检测出木材内部情况,以更好保护木质古建筑?浙江农林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的李光辉教授指导孙林飞、刘凯等在校本科生研发的“木材无损检测仪”,解决了这一木材研究领域的难题,并成功地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2010年8月,他们带着发明的木材无损检测仪,为故宫和天安门的木柱和木质结构建筑,成功地进行了检测,效果非常理想。

五、结语

以浙江农林大学为例,分析了农林院校的学科特色以及在大农业背景下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前景,探索了现代农业领域中的电子信息结合点,并结合我校的学科布局、科研特色及成功案例,从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改革以及实践教学模式等方面阐述了我校电子信息类专业今后的建设方向。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特点,突出以农业生产为主的电子信息技术,依托我校强大的农林学科背景,逐渐培育我校特有的电子信息类专业特色。

参考文献:

[1]铁风莲.农业院校电子通信类专业实验室建设探索[J].农业网络信息,2008,(2):84-85.

农业工程信息技术范文8

政策提供良好环境

在2008年出台的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文件中,农业及农村信息化问题得到高度重视,为农业及农村信息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2008年1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1号文件),意见中明确提出“积极推进农村信息化”,为2008年我国农业及农村信息化工作确定了基本原则、任务和方向。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1号文件精神,2008年3月7日,科技部出台《新农村建设民生科技行动方案》,方案中明确提出要实施“农村信息化科技促进行动”。2008年4月17日,农业部出台“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农村信息化示范工作的意见”,提出了农村信息化示范工作的建设原则、示范单位信息化建设重点和保障措施等。

2008年10月12日,党中央出台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明确提出: “推进广电网、电信网、互联网‘三网融合’,积极发挥信息化为农服务作用”,“不断促进生产经营信息化”和“推进农业信息服务技术发展,重点开发信息采集、精准作业和管理信息、农村远程数字化和可视化、气象预测预报和灾害预警等技术”。为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农业及农村信息化工作指明了新的方向。

数字手段

提供有力支撑

2008年,国家和省市各级政府部门继续组织实施“十一五”期间部署的农业和农村信息化项目。科技部继续实施国家863计划“精准农业技术与装备”重大专项和“数字农业技术”专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现代农村信息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重大项目和“村镇数字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等重点项目。农业部继续推动实施金农工程,建立信息服务渠道,整合信息资源,规范信息服务,提高农村信息化水平。

农业信息技术已覆盖农业产业链全程。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更加广泛,效果更加明显。空间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区域产业布局以及资源优化中,以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为实现区域资源调查、产业布局规划、生产经营决策等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猪、奶牛等动物联合育种网络平台和健康养殖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整体提升了畜产品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淡水鱼健康养殖网络管理与疾病辅助诊治系统、饲料配方和精准投喂养系统的应用促进了我国水产养殖行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农产品物流信息管理平台的应用有效减少了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的损失,提高了周转效率,大幅增加了农产品效益。北京、上海、浙江、山东、新疆、河北和黑龙江省垦区等9个农村信息化示范区在信息化村、信息化乡镇、信息化县和信息化企业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效果。

精准农业技术研究应用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信息化水平。精准农业是综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智能装备技术,对农业生产进行定量决策、变量投入、定位实施的现代农业操作技术系统,是在资源硬约束和全球信息化的大背景下现代农业科技自身发展的必然产物。

目前,在精准农业信息获取、分析决策和精准作业关键技术研究方面我国取得重要突破,研发出测定土壤压实和土壤水分的复合传感器,提高了复合测量的集成度和准确度; 开展了农机装备条件的总线技术,开发了水稻智能对行插秧机、圆盘式变量施肥抛撒机、小麦半预置式变量施肥机等一批精准农业智能装备,建立了作物精准管理模型、投入处方生成系统、精准农业专用控制系统,初步建立了我国精准农业集成技术平台。在全国启动了我国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小麦、玉米和大豆)和设施农业产区的精准农业技术的应用示范,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农业信息技术促进了农村民生改善。适合农村的网络接入设备和低成本农村信息服务终端得到应用,为农村信息服务提供了解决方案。农村社区产业链服务信息系统、医疗卫生服务信息系统、数码文化娱乐信息系统、规划建设信息管理系统等软件产品在全国20个乡镇、51个村开展了示范应用,面向农村居民提供了远程教育、农民技术培训以及图书、讲座、戏曲、电影等优秀文化资源服务,推动了“数字农村社区”建设,提高了农村社区管理和服务水平; 农产品质量快速检测技术和设备、电子标签中间件、产地和产品数字化认证技术等一批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和溯源技术在北京、天津、广州、济南等城市得到相关应用,为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民众身体健康提供了技术支持。

农村信息服务手段继续向低成本、多样化方向发展,农村移动信息服务迅速扩大,成为农村地区信息服务的重要手段; 2008年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启动了“星火科技12396”信息服务试点工作,同时开通“星火科技12396”信息服务热线; 宁夏提出平台上移、服务下移,整合全区信息资源,三网融合助推农村信息化,成为全国第一个实现村村通互联网的省区,2362个行政村都可以通过互联网与外界联系。

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与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在农业及农村信息技术发展和应用方面仍存较大差距,基础设施建设依然薄弱,尤其是缺乏与农业及农村地区经济和文化水平相适应的网络接入方式; 缺乏必要的农业信息技术规范标准,信息资源整合程度低,硬件设备利用效率低,重复建设严重; 适合“三农”的信息服务产品不足,缺乏低成本、低技术门槛的农业信息技术品种; 在基于信息的智能装备方面,核心技术设备基本全部依靠进口,成本高,农民难于承受,且不适合我国较小的经营规模,难于大面积应用。

未来农村与农业信息化建设,一是要加强多部门协作。对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进行顶层设计和统一规划,充分发挥各国家部门和地方政府的积极性,整合资源,协同工作,探讨建立“农业及农村信息化联盟”,避免重复,提高有限资金使用效率; 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涉农信息资源、应用系统建设,研制适合农村应用的低成本信息技术产品,降低农业/农村信息化应用门槛。

农业工程信息技术范文9

(一)生态农业生产环节面临的技术挑战

“生态”主要是指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应注意保护环境、改善环境,协调好发展农业经济与保护自然之间的关系,在农业生产经营中,减少农业污染,保证淡水、土地等资源的可持续性使用。生态农业生产技术是指在农业生产环节能够实现对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减少污染的生产技术。目前,洞庭湖区农业生产过程中,面源污染严重,而面源污染主要包括种植业和养殖业污染。种植业污染主要指农田污染,又主要是长期使用化肥、磷肥和农药导致的污染;养殖业污染包括畜禽养殖和水产养殖污染。形成污染的原因是,一方面,单一追求农业生产产量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导致农户过度依赖化学肥料的投入;另一方面,对农业自身产生的污染物未采取无公害处理,如农业秸杆肆意焚烧、病死畜禽尸体随处乱仍、畜禽粪尿任意排放等,这些农业生产行为不仅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如畜禽养殖场产生的粪尿中含有大量的氮、磷等有机物,会污染水源,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畜禽粪尿厌氧分解产生的硫化氢、吲哚、氨、酰胺类、胺等恶臭和有害气体,会污染空气,使空气质量下降。因此,生态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对生态农业生产技术的投入,如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良种良法技术、种养优化技术、生态农肥技术、生态饲料技术、生态农药技术、精准农业技术等有利于减少农业环境污染、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的生态技术。

(二)生态农产品生产加工环节面临的技术挑战

一方面,生态农产品在内涵上与“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并无本质差别,它不仅要求农产品本身安全、营养,而且整个生产加工过程必须符合生态的特点。目前,在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领域,在产地环境、加工技术等方面已经有相应的标准规范。另一方面,农业产业链的延长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而农业加工技术是实现农业产业链延长的关键环节。洞庭湖区农业资源丰富,形成了一些具备自身特色的农产品加工业,加工的农产品有苎麻、棉花、芦苇、木材、稻谷、柑橘、鲜鱼、鲜肉、蔬菜、油料等,但是由于关键技术问题(如畜、禽肉类深加工)没有重大突破,新技术的开发运用滞后,生产经营方式、装备、工艺落后,产品精加工能力不足等问题而只能对农产品进行初加工,部分农产品仍为产业链低端产品,竞争力较弱,使洞庭湖区农产品加工业难以真正发展起来。所以,要加快对农副产品的贮藏保鲜技术、安全食品添加技术、精深加工与综合利用技术的开发利用,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带动湖区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实现农业产业结构的顺利调整。

(三)生态农产品的流通环节面临的技术挑战

市场决定流通,流通决定生产,尤其是鲜活农产品的生产,没有好的农产品流通模式与快速的物流通道,就会导致农产品流通不畅,从而直接影响农业产业化进程、农民利益增长和新农村建设。按照流通技术的流程功能分,可以将其分为商流技术、物流技术、货币流技术和信息流技术。商流技术是指在商品所有权转移过程中的技术,主要是商品的采购和销售技术,如电子采购技术、品牌营销技术等。物流技术是指服务于商品实体在空间和时间中转移过程的技术,主要有仓储、运输、包装、加工、销售、配送等技术。货币流技术是指应用于资金的结算、划拨以及收款、付款等方面的技术,如电子货币、网上银行、自动结算等。信息流技术指用于商品流通过程中信息的收集、传递以及处理方面的技术,包括通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商品流通技术应用过程中,离不开对各种信息技术的使用,如信息采集技术、信息技术、信息筛选技术、信息共享技术、数据库技术、电子商务技术、网络安全技术等各种技术手段的应用。但是,由于受湖区农户文化素质的限制、信息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不足及计算机应用类技术人才缺乏等的限制,农民获得信息及使用信息的方式仍然十分落后,导致湖区农业生产无法顺利地实现与市场的对接,经常出现“滞销卖难”现象。

二洞庭湖区生态农业发展的技术体系

库兹涅茨、索罗等经济学家在研究促进经济增长的因素和原因时,都得出了科学技术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和源泉的理论,这一理论已经成为经济学理论界的共识。同样,生态农业的发展,也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通过对洞庭湖区生态农业发展面临的技术挑战进行分析,我们从系统的角度对相关技术进行整理,可以将洞庭湖区生态农业技术体系分为四大子体系。

(一)生态农业环境改良技术体系

一方面,积极研究生态农业各环节的单项技术。如作物栽培技术、畜禽饲养技术、水产养殖技术、病虫控制技术、沼气生产技术、果园覆盖技术、节水灌溉技术、堆肥生产技术、免耕少耕技术、水土流失控制技术、防护林带营造技术、盐碱治理技术、天敌饲养与释放技术等。另一方面,利用生态经济工程学、湖沼学及其相关学科,在水污染治理、土地污染治理、湿地环境生态平衡、洞庭湖防洪抗旱功能恢复、湖区农业种养环境方面,利用生态农业的层级结构,研发和推广改良种养优化技术、田间管理技术、物质能量多级有效利用技术、环境综合整治技术等多项技术为一体的生态技术模式。如段正梁等学者运用灾害学、农业、林业、牧业、水产、生态、系统工程等学科交叉理论与方法,将自然灾害防控技术体系中的生态基础性工程(防浪固堤生态林建设工程、草场建设工程、低产芦苇田改良工程等)、生产性工程(特种鱼及产业化工程,畜禽养殖及产业化工程,优质林、芦荻及产业化工程等)、防洪排涝工程(堤防加固、改造涵闸、疏浚河道等)以及灭螺防鼠工程(水利灭螺防鼠、环境改造灭螺治鼠、兴林固沙抑螺等工程)与湖洲高效生态农业结构的优化机理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湖洲特色农业发展模式,设计了湖草洲畜、禽、鱼一体化开发的灭螺治鼠防洪技术集成模式与荻芦洲荻、芦、林、牧、农一体化开发的灭螺治鼠抗洪技术集成模式。李景保等学者设计了洞庭湖垸内居民区庭院循环经济型灭虫防病技术集成模式和垸内生产区水陆循环经济型血防治鼠避洪耐涝技术集成模式。以上四种模式已在华容县的幸福、注滋口2个乡镇区做了典型示范,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生态农产品标准化技术体系

洞庭湖区农业发达,盛产大米、鱼类和棉麻。洞庭湖区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已形成了粮食、牲猪、水产、棉花、油料、蔬菜、家禽、饲料、苎麻、楠竹、茶叶、柑橘等支柱产业。因此,必须根据洞庭湖区各地区的主导产业,着重研究与推广有利于生态农产品发展的产地环境监控技术、良种良法技术、标准化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精深加工技术、农产品生产与加工及流通各环节的检验检测技术、绿色品牌营销技术等,从源头上推动生态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从技术上促进农产品质量的提升,保障生态农产品的市场安全,从而达到实现农业生态价值的目的。如平江县中南有机茶生产合作社通过统一的技术培训、统一良种茶苗和生态农药与器械的供应、统一产品开发、统一组织产品加工销售等做法,已经把3000多亩茶园的60%发展为有机茶。

(三)电子信息技术体系

在信息化的社会里,农业发展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可以说离不开对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在农业生产的产前环节,需要通过网络搜寻市场信息指导农业生产。但在信息泛滥的社会里,需要合理运用信息搜索技术、信息筛选技术及信息共享技术等让市场信息精、准、及时反映给每个农户。在农业生产、加工的产中环节,可大力发展精准农业、设施农业,依靠智能管理系统,实施农业生产全程电脑控制,大大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农产品质量水平。如长沙县春华镇西瓜基地、株洲县设施农业建设基地等这些设施农业的发展为湖区设施农业、精准农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在农业生产的产后环节,可运用信息采集技术、数据库技术、信息技术、电子商务技术、网络营销技术、电子交易平台技术等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改进农产品的交易方式。

(四)循环技术体系

发展循环技术,实现“变废为宝”。洞庭湖区生态农业面临的主要污染表现为上游的工业点源污染及湖区内部农业面源污染,所以要重点突破对工业和服务业排放于农业和农村的废物、农业自身排放的垃圾、农村与城镇生活垃圾再回收利用的循环技术的开发,实现城乡社会的生态互动与和谐发展。具体可包括:第一,农田循环模式。如秸秆堆肥回田模式、稻-鸭模式。这类循环模式简单易行,应首先在湖区得到广泛推广。第二,农牧循环模式。如猪-沼-果模式、鱼一猪一草模式。目前湖区已经广泛推广和应用了沼气技术,所以可在沼气循环模式当中重点开发其它能够实现农牧生态技术循环模式。第三,农村循环模式。如卫生厕所和农家肥堆沤回田模式。第四,城乡循环模式。加工副产物利用模式、城市有机垃圾利用模式。通过利用和结合传统技术及现代高新技术,发展循环技术体系,实现农业内部、农村和农业、城市和农村的生态循环。

三洞庭湖区生态农业技术支撑体系的发展思路

(一)加大对湖区技术项目研发及资金投入

首先,积极鼓励省级高校、科研院所及地方龙头企业申报有利于攻克湖区技术难题的项目。重点开展有利于湖区产业结构调整和特色产业发展的应用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以及区域性重大应用技术、实用技术的开发和引进;积极引导地级市高校、农业职业院校、县级农业科研机构开展技术引进与推广项目的研究。其次,大力扶持农业科技型企业的发展,引导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以多种形式投资参与农业科技开发,支持有实力的企业独立或合作创办农业科研机构,鼓励企业以购买成果、专利、合作研究开发等形式从事农业科技开发与产业化工作,使企业逐步成为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促进多主体、多层次、分工有序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形成,加快农业科技产业的发展。再次,健全湖区研发项目的资金投入机制。一方面,要加大财政对重大农业科技项目的投入,逐步提高农业科技项目支出占农业财政支出的比例;另一方面,引导和建立高新生态农业技术开发的融资平台。可借鉴目前长沙市对科技创新项目的融资模式,湖区发展前景大、效益好的农业技术项目,可以通过政府部门牵头,对其进行项目评估,并提供一定的风险资金进行项目担保向各大商业银行机构贷款,以解决农业技术开发前期的资金问题。

(二)加强对农业技术人才的培养

大力发展农村基础教育,根据湖区经济发展需要,创新农业职业教育,开展高校特色教育,大力培养农业技术型人才、农业科技推广人才。首先,在教育助学方面提高对农学类专业人才的支持力度。如学费减免、贫困助学、助学贷款、提高研究生科研补助比例等。比如将师范类专业毕业后支农的学生减免学费的政策经验借鉴过来,探索农业类院校农学类专业本科生培养的学费减免政策。其次,创新农业类专业高等教育。结合地方实际,开展与地方农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特色课程教学。再次,拓宽农学类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途径,如国际交流、校企联合培养、地方政府选拔人才送读等方式。最后,逐步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科技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将企业、研究院所、高校等具有农业技术研究资格机构的科研项目与湖区涉农科技示范基地、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及科技示范园区对接,高校的科研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真正做到将科学技术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完善农业科技服务推广体系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在他的著作《改造传统农业》中指出,贫穷社会农民接受一种新农业要素的速度取决于采取和使用该要素的有利性,有利性取决于价格和产量及采用新要素的成本。因此,一方面,要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结构合理的农技推广服务队伍,并创新农业科技的推广模式。根据湖区产业结构需要,科学选拔农业科技推广人才,逐步形成以高校、农业科技园及龙头企业的农业科技研发部门的技术人才为技术传播主体,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及农民专业大户为科技传播中介,广大农业产业工人为服务客体的一体化农业科技推广模式。通过相应的培训机制,提高农户对生态农产品的收益预期。另一方面,生态农业技术与生态农业一样具有效益的外溢性特征,要积极探索各种途径降低农户生态农业技术的采纳成本,提高生态农业技术的传播速度。如降低农户应用生态农业技术的风险,建立生态生产行为的补偿机制、提高生态农机具的价格补贴比例、提高农业科技示范补贴等。

(四)创新农业科技管理体制

在农业生态技术模式中,涉及到种植业、畜牧业、水产养殖业、农机、水利、林业等多个单项技术。不同部门的技术之间是可以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相互融合的,共同应用可实现“1+1>2”的生态效果、经济效果及社会效果。但从目前的行政管理机制来看,农业部门各级科研机构分别隶属于不同行政管理部门,各部门之间缺乏协调和规划。因此,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加强对农业科技工作的领导,在湖区生态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方面,建立科技、农业、林业、水利、粮食及其它涉农部门组成的农业科技协商制度,强化对农业科技重大问题和重大活动的组织、协调,加快农业科技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五)建立生态农业技术采用的激励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