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人文地理学的发展集锦9篇

时间:2024-01-18 14:39:22

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范文1

(一)人文地理知识教育

人文地理知识是学生良好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文素养的基础和前提。高中旅游地理主要包括现代旅游对区域发展的意义,旅游资源的分类、分布、开发,旅游景观的欣赏方法,旅游开发的基本内容及开发中要注意的问题,出游常识及旅游对环境的破坏等,这都是人文地理知识的重要内容,尤其是旅游资源模块最为丰富。例如,我国地域辽阔,自然地理环境差异较大,人文旅游资源众多,不同地域的民族、文化、建筑、宗教、民俗风情等各不相同。又如,我国北方的建筑,一般比较低矮、平顶,且讲究坐北朝南,这是为了适应北方寒冷、干旱、风沙大的气候条件,而南方多为干栏式建筑,主要因为南方湿热。学习这些知识有利于学生构建和完善人文地理知识体系,是地理学科中人文精神培养的基础和前提。

(二)人文精神教育

人文精神是人文素养的核心,地理学科中人文精神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全球意识教育全球意识是指认识到人类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整体,超越意识形态分歧,承认世界各国存在共同利益,用全球化观点看待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高中旅游地理涉及旅游意义、影响出游的因素及旅游环境保护等,包含全球意识教育内容。例如,学习旅游的意义可以认识到发展国际旅游能够增加外汇收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而学习影响出游的因素可以了解国际旅游的发展与他国经济发展、公民收入水平及闲暇时间的增加有关,由此认识到一个国家的发展与他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且意识到一个国家是不可能孤立存在和发展的。因此,要树立全球意识,用全球视野看待问题,跨越政治、社会藩篱,消除民族、种族歧视,树立民族平等的观念,只有世界各国共同努力才能促进全人类共同发展。

2.可持续发展意识教育可持续发展意识,即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的意识。高中旅游地理以人地关系为主线,充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例如,旅游交通、食宿、游览活动所产生的废气、废水、垃圾等会造成空气、水、土壤污染;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使旅游地区传统文化消亡或趋于商业化、表演化,千百年的历史积淀可能毁于一旦;不文明的游客行为及不合理的开发会对文物古迹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等。学习这些能够使学生认识到旅游发展要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旅游开发和保护要同行,否则会阻碍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在旅行游览中规范自身行为,做个生态旅游者,自觉践行可持续发展观。

3.国家意识教育国家意识是公民基于对祖国历史、文化、国情等的认识和理解,逐渐积淀而成的一种国家主人翁意识,是一种责任感、自豪感和归属感。高中旅游地理涉及我国旅游资源的相关内容,必然不乏国家意识教育的内容。我国地域辽阔、历史悠久,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例如,以泰山为首的五岳名山、桂林山水、杭州西湖、台湾日月潭、万里长城、秦始皇陵兵马俑、敦煌莫高窟等。学习这些,可以让学生了解我国相关国情,感受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感受到为身为一个五千年文明古国国民的骄傲与自豪,从而增强对国家的认同和主人翁责任意识,培养爱国情感,在实际行动中自觉维护国家尊严、和安全。

4.地理审美教育地理审美教育就是通过地理学习培养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培养高尚的情操。高中旅游地理有专章讲述旅游景观欣赏,包含地理审美教育的内容。例如,“峰与天关接,舟从地窟行”的瞿塘峡、霜重色愈浓的香山红叶、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蒙古草原等景观的自然美;人文美主要有古建筑美、民俗风情美、古典园林美、雕塑艺术美等,人文景观美不仅具有外形美,更重要的是还具有内在文化美,通过领略这些人文美,培养学生具备高尚情操。高中旅游地理教学中包含丰富的人文素养教育内容,需要采取适当策略开展地理人文素养教育,推进地理人文素养教育实践,达到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目的。

二、旅游地理教学中的人文素养教育策略

(一)学校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推进人文素养教育

首先,学校要转变传统以科学知识传授为主的观念,注重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教育统一。科学技术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导致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科学技术异化,很大程度上与人文素养缺失有关。科学求真、人文求善,科学知识和人文素养是学生发展的双翼,二者缺一不可。教育应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仅要教给学生科学知识,使之“考个好分数”,还要教会他们“人如何为人”的道理。其次,学校要营造浓厚的人文素养教育氛围,推行各种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充分感受到人文情怀、人文气息,形成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融合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教师增强自身人文素养,提升人文素养教育能力

杜威说:“所有的改革都取决于从事教师职业者的素质和性格的改革。”地理教师要深入学习新教育理念,意识到忽视人文素养教育的弊端,提高自身人文素养。正所谓“其身正,不令则行”,一个具有较强的人文素养教育认识和高尚情操与修养的地理教师,更能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平等对待每个学生,以自己的行为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人文意识和人文情怀。同时,地理教师要熟悉各种地理人文素养教育素材和形式,掌握实施人文素养教育的途径,在旅游地理教学中有效开展人文素养教育。

(三)充分利用旅游地理课堂教学,渗透人文素养教育

首先,挖掘地理教材的人文素养教育内容。高中旅游地理教材处处都闪烁着人文素养的光彩,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些素材,让学生掌握人文地理知识,领悟人文精神,彰显人文情怀。其次,选择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人文素养教育内容。旅游地理是一门生活性很强的学科,教育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服务、应用于生活实践。例如,教育学生在旅行游览中不要乱刻乱画、攀枝折花、乱扔垃圾等,使学生把人文素养应用于生活,落实于实践。最后,将地理人文素养教育纳入三维目标体系。教学目标设置应包含具体的人文素养教育内容,使人文素养教育真正落到实处。例如,将“说出我国的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设置为知识与技能目标;将“在旅行游览中,正确使用景观欣赏方法”设置为过程与方法目标;将“在旅游中保护环境,增强可持续发展意识”设置为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等。

(四)恰当利用旅游地理实践教学,开展人文素养教育

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范文2

一、科学发展观与文化管理

1.科学发展观的要义与学校实施方法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其内容包括: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全面发展观;协调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所以,科学发展观,就是“用科学的眼光看发展”。教育的科学发展观是用科学的视角和方法促进教育工作的发展。教育的科学发展观首先是指科学的思维与教育理念,其次是指科学的管理方法、原则、策略、思路。

学校的发展必须要有科学的理念导航,七一小学的发展就注重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例如,七一小学的办学理念是“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办学目标是“学会学习,懂得感恩,强健体魄”,其思想和理念建立在教育的本质基础上。学校能够统筹兼顾,注重科学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抓好干部和教师的考核与评价制度,通过“过程管理”、“干部工作贡献率”、“民主评价量化”等一系列更为灵活、更具可操作性、人性化的、综合性的评价体系来评定干部与教师一学年的工作业绩;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能够因材施教,教给孩子们生活的技能,而不是单纯的知识,由此增强了教育的时代感和生命力;加强监督管理,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领导层面上广纳贤言,基层上发挥家长学校、教师代表大会的反馈作用和参政议政作用;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分数和升学只是学生素质的一个方面,学生全面发展是七一小学追求的目标。

2.文化管理的定义及重要性

文化管理是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是一种高层次的软管理,是一种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模式。文化管理是用文化积淀去教育人、引导人、启发人、熏陶人。

文化管理是现代学校的必然选择,是学校塑造自身形象、有效管理、决胜市场的法宝,是现代学校管理的灵魂和核心战略,是现代学校实现保教质量的有效保证。科学的学校文化管理渗透于学校管理的各要素,势必能在促进领导的决策力,强化以人为本原则,构建学校文化,培养教职工的组织精神,优化环境和机制,增强学校活力,塑造良好学校形象等方面带来巨大的绩效。

文化具有独特性,不仅能提高学校的办学品味,更是学校的一种精神状态。七一小学的学校文化是一种积极、主动、活泼、向上、奋进的文化氛围,每一幢建筑、每一面墙壁、每一寸土地都非常具有灵性和人文特征,这使得每一个走进学校的人都受到熏陶和感染;学校注重以人为本,提出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和为教职工的幸福人生添彩;学校给师生创设了一个崭新、舒适、现代的,健康、和谐、活泼的学习成长环境,更重要的在于,给师生营造了一个宁静致远、激情奔放、热爱学习、强健体魄的研究、学习和感知“圣人教化”的场所。七一小学的学校文化是一种力量,促进人学会学习,创新发展,不用扬鞭自奋蹄!

二、和谐发展的学校需要实行文化管理

1.科学发展观有利于实行文化管理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学校教育者是人,被教育者也是人。纵观管理思想的发展历史,大概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经验管理,这是一种原始的管理办法,是按照管理者的经验来进行的管理;第二制度管理,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有一套制度来约束,就是“制度管人”;第三文化管理,通过管理人的思想、信念、价值观,从而间接地影响人的行为,这是一种人文管理(文化管理),是具有人文关怀,影响最深远的一种新的长效管理办法。以往的学校管理大多注重制度管理,强调完善、严密的规章制度,周密的计划,明确的责任分工,强调定量评价等刚性因素,这对于管理目标的实现确实是很重要的,但我们往往忽略了情感、信念、价值与行为标准等柔性因素的长期培养,因此,教师的积极性并不一定会随着规章制度的完善而提高,学校的管理效能也在打折扣。由制度管理走向文化管理,即从“物、事”管理走向人本管理,它重视学校和谐的人际关系,侧重于体察师生的内心情感,重视情感的价值在管理中的运用,从而为师生提供宽松的发展空间,提高他们的满意度和幸福感,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对工作的热情和创造力,以此超越制度管理。开始时,七一小学比较注重制度管理,但是制度是一种强制的规范,不能解决和谐发展的问题,于是加上文化管理,但制度管理也不能丢。这就要求我们学习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加强学校文化管理,建立和谐的校园,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者满意、被教育者满意的教育。

2.文化管理是学校和谐发展的标志

学校的文化管理是柔性的、渗透性的,作用是潜在的、长久的,正可谓文化无形,作用无限。当然,学校的文化首先靠机制,其次是认同、积淀和固化。实现学校的文化管理是需要长期积淀的,这是管理的最高境界。所以,要实现和谐发展,必须坚持文化的、人文的、充满人性关怀的管理,学校的一切都要高举和谐的旗帜,让文化的、人文的因素渗透在发展的各个环节中。

和谐发展,就是要以文化为渗透,取得师生的可持续发展。比如,学生在学校每天快乐地获取知识和技能,收获态度,感受情感,树立价值观,就是在文化的引领下取得的和谐成长。再比如,教师浸润在良好的学校文化中,寻求自我价值的良好实现,获得文化的更是人性的赞赏和褒奖,进而不断激发自我价值的展现,实现自身的专业需求和发展。

三、对学校文化管理的几点建议

从学校发展的角度分析,学校实行文化管理是和谐发展与全面发展的标志。一所学校是否真正处于和谐发展的理想状态,关键看它是否实现了文化管理。因为学校是教育的磁场,是文化和文人的聚集地,学校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思想和文化理念的发源地和传播地。科学的文化思想和理念是管理的前提,是学校和人精神组织的核心,它外化于人的言谈举止,内作用于人的心灵。制度管理是学校文化管理的一部分,制度也是一种文化。学生的组织纪律和精神状态,教师和学生独特的文化气质和品味,都源于学校文化管理的熏陶和浸润。

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范文3

(一)文化管理的内涵

“文化管理就是把管理的软性要素作为管理的中心环节的一种现代管理方式,是以人为出发点,以人的生命价值的真正实现为最高目标的尊重人性的管理,就是人性化管理”。[1]当然文化管理并不排斥制度管理,而是以科学的制度管理为基础,更充分地运用文化的约束和文化开发的力量来激发人的意愿,塑造人的灵魂,凝聚人的心灵。高校的文化管理包括几个层次:大学精神、文化模式、工作模式、文化理念和文化载体。大学精神是教职员工对大学要承担的社会责任的理解,它包括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以及人们所追求的精神价值。以严谨科学的态度做事,求真求索,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包容健康的人文关怀对待人,提升人的自身素质、气质、修养和社会责任感。明确自己所追求的精神价值到底是什么,要怎样实现等等。同时也要保持创新,学会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探索之心和求新求异欲望强烈。文化模式是一种思维的科学,是指导人们日常看待事物、处理事物、看待人、处理人际关系科学的思想认识的基础。先进的文化模式应该具有主体意识、超越意识和契约意识。工作模式是在大学精神和文化模式的基础上形成的工作时的一个稳定性的思路倾向,这也是文化管理的魅力所在,用文化的力量来指导人们的日常工作,将看不见、摸不到的软性文化,用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事物中,形成较好的实际效应。文化理念是在大学精神和文化模式的指导下,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判断形成的、对实际问题的一些看法和工作的导向,它将更加具体地指导全校教职员工进行工作。文化载体是体现文化及文化管理的一种途径,要有意识地去建设,这也是通常所说的必不可少的校园物质文化。

(二)文化管理的特点

“文化管理是人本管理、无为管理及柔性管理。它把管理的侧重点转移到提高教职员工的素质,它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追求和谐,努力让教职员工实现心中的目标,是依据组织的共同价值观和文化、精神氛围进行的人格化管理”,[2]“文化管理注重对人的管理,注重人的发展,重视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下用灵活的领导方式来管理。”[3]高校文化管理具有主导性和稳定性。高校的根本任务是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四有”新人,这决定了文化管理必须具有主导性,引导学生努力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另外,文化管理作为学校精神、传统、作风的综合体现,必然带有这所学校在特定条件下形成的历史积淀,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又具有较强的稳定性。高校文化管理具有同一性和相对独立性。虽然每所高校的发展目标和自身规模都有所不同,但文化管理的意识有类似性。尤其地方高校自身发展的局限性及困难基本比较相似,管理上存在的漏洞也基本可以通过高校文化管理来逐步解决。因此,地方高校之间应经常相互沟通,相互学习,通过文化管理来进一步促进自身的发展,通过文化管理的力量来推动地方高校前进。但同时高校文化管理也是相对独立的。由于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时期,使得不同地方高校也各自有着自己的特色。高校文化管理具有动态延展性和创新性。高校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延伸辐射,随着特定时期和特殊需求而不断变换。因此,高校文化管理也要自我修正、自我变革,同学校的发展相匹配,为学校持续发展提供充足动力和坚实砝码。

二、文化管理在地方高校行政管理中应用的必然性

“过去,人们有一种不正确的认识,只有老牌大学尤其是省部属高校才有文化,才涉及到文化管理的层面,作为建校历史不太长的地方高校似乎没有文化管理之说,也更不会把它应用到行政管理工作中去。”[4]近些年来,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地方高校大学生数量猛增,行政管理工作难度加大,提升行政管理的效率和效益成为高校提升竞争力的首要问题。而传统管理模式的弊端也逐步显示出来,以文化管理取代传统管理模式的要求越来越迫切,成为地方高校行政管理的必然趋势。高校的行政管理与政府、企业以及其他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在管理的范围、职能、性质上又不尽相同。高校行政管理是纯粹的服务部门,是由于高校本体的存在而附属存在的;政府、企业及其他事业单位兼有实施行政权力和服务两种性质。因此,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常被人们所忽略和遗忘。在常人眼中,高校的行政管理人员,尤其是地方性高校的行政管理人员或许是无所事事的一个群体,他们的工作可有可无、无关紧要。更为严重的是,在无形中会受到来自社会和高校内部从事教学和科研人员的“另眼相看”。其实,高校的行政管理人员是一个弱势群体,相对教学、科研人员,他们在工资、职称以及其他待遇方面处于劣势,但在工作时间、工作任务上并不是外人想象的那般轻松自由。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千头万绪,繁杂而琐碎,因部门不同,承担的任务也不同。这些行政管理部门是高校开展工作、正常运转以及快速发展的重要部门,行政管理工作的质量、效率以及服务水平,直接影响高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中有没有特色的文化精神,有没有共同的文化愿景,有没有高尚的文化品格,有没有先进的文化模式将直接影响学校各部门的运行。[5]因此,地方高校更要高度重视行政管理工作,文化管理应该及时有效地在地方高校行政管理中发挥作用。文化管理能够塑造一个富有人情味的高校,它对人的创造性活动具有特别的意义。它能激发人的创造性,让教职员工自觉、自愿地将自己的才智奉献给学校,促进学校的发展。文化管理是制度管理的升华,是管理工作的“剂”,二者有机结合将能实现高效管理、和谐管理。

三、文化管理在地方高校行政管理中应用的实现

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范文4

关键词: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学科定位

一、研究综述的背景

2000年10月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首次使用了“文化产业”这一概念。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发展中国文化产业的战略构想。随后,国家在《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和2009年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中突出了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重要性和发展方向。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中,文化产业在GDP贡献和促进消费方面表现突出,文化市场蓬勃发展,从实证的角度验证了文化产业对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现实意义。

文化产业的发展迫切需要我国建立起合理成熟的培养文化产业理论研究人才和管理人才的模式和体系。因此,我国2003年开始在部分重点高校和科研院所设立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并在有条件的大学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但是,对于这一新专业该如何发展以及文化产业管理人才该如何培养,仍然存在很多值得深入探讨的地方,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也逐渐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中一个重要的话题。

基于这样的背景,本文着重对2000-2010年国内对于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旨在梳理当前的人才培养模式发展思路、培养理念和发展战略,对人才培养模式向成熟发展提供借鉴。

二、CNKI数据库检索统计与归类

本文基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世纪期刊镜像),对2000年至2010年全国关于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文献进行“精确”检索,对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归纳、并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

以2010年11月7日为检索结点,CNKI在2000年至2010年(1-8月份),题名中包含“文化产业”一词的收录文章总数为5392篇,文章总量逐年成倍增加。2000年仅有116篇,2005年全年文章数量比2000年增长近4倍,共有435篇,而2009年全年总量达到936篇。

在以上文章中通过“精确”检索,题名中出现“人才”检索词的有67篇,其中出现“人才培养”一词的有28篇,题名中出现“学科”检索词的有13篇。除去人才招聘、书评和新闻报道,探讨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文章总数为70篇。

从文献的研究角度和写作目的分类,可以归纳如下:第一类为意义类,强调对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的迫切需求;第二类是微观实践类,探讨文化产业管理人才教育培养模式中的障碍、问题和原因;第三类是宏观理念类,探讨培养模式发展的指导理念和发展思路。

意义类文献大多以行业或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为背景,提出文化产业的发展,特别是一些文化资源丰富的地区或行业在提高文化资源经济贡献的发展中面临缺乏经营管理文化资源的人才,缺乏能够制定有效文化产业政策的行政人才。

微观实践类文献从目前高等院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建设现状和实际效果出发,提出当前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困惑、障碍以及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

宏观理念类文献大多是目前文化产业研究领域里的开拓者和高级研究人员从人才培养理念、学科建设模式的角度探讨文化产业管理。

三、文献归类分析

1.意义类研究文献

从国际竞争角度出发,我国在国际文化贸易上的弱势地位对我国文化战略安全不利,也和贸易大国的发展目标极不对称,这与我国文化资源经营管理人才匮乏的现状不无关系,改善我国在文化贸易中的不利地位需要大量有竞争力的文化产业管理人才。(赵晖,贺梦雨,2010)从局部地区跨境贸易看,中国-东盟自贸区的桥头堡广西在发展文化贸易中也面临既懂文化又懂经营管理的人才匮乏局面(包虹明,2008)。在改善国内文化资源发展现状方面,同样面临文化产业人才奇缺的困境。拥有丰富历史文化资源的我国西部地区,面临民族传统技艺及其传人生存困境、创意人才奇缺、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匮乏等现状,对于西部民族文化发展极为不利,这一现状也迫切需要建立高层次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建设体系。(覃萍,2006;梁培林,2006)西南少数民族丰富的传统体育项目也因为编导演人员和经营人才的整体专业素养参差不齐而严重制约了民族体育文化市场的发展,培养专业扎实、职业素质高、懂得文化经营的各类人才成为保留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市场多样性的重要环节。(覃少菊,2009)广大农村地区的文化发展需要农村实用文化专业人才的发展,如风筝制作、玉雕制作、木雕制作、民间剪纸、民间书法国画、秦安老调伴奏、皮影表演等活跃在农村的传统文化项目继承人的培养和发展对于新农村建设极为重要。(李新市,2010)在全国民间文化保护工作中,存在人才青黄不接、各系统缺乏交流合作、年轻人文化资源保护调查工作流于表面,不能继承老一代深入基层调研的扎实风格,文化经营管理人才更是奇缺。(顾艳芳,2008)各地区的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资源开发经营也同样存在人才瓶颈(应金萍,2008;杜广中,2008;陈煜,郝彩凤,2009)。从具体行业来看,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的培养对于解决旅游、出版等行业从业人员结构性短缺、优化文化产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杨彩霞,2006;蒋颖,吴斌,2006;陈钧、袁力,2008)文化产业中具体的行业发展如动漫业还需要培养大量的技术人才,如CG,电脑图形设计等则需要培养大量创意人才(金光,2003)。

2.微观实践研究

该类文献从研究角度和研究目的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开办情况的介绍说明;另一类是从该专业建设发展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出发,提出专业发展的障碍和困惑。

在第一类介绍说明文献的分析中,目前我国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现状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开办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或者建立文化产业研究机构的院校所在地区都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地区文化发展对文化产业管理人才有着迫切的需求。(何贤娟,2007;孙燕,2009)第二,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目前多在各院校的人文学院、传媒学院下设置,在管理学院内设置该专业的极少,但是授予管理学学位。第三,在学科建设上目前没有统一的标准,大多借鉴办学较早院校的经验,并作适当调整突出本系统特色。(何贤娟,2007、2009;赖春,2010)第四,在本校的教学资源优势上开发具有特色的文化产业管理学科。(魏鹏举,2010)

第二类文献对目前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在课程设置、师资条件、教学定位中的困惑、障碍进行了分析。文化行业传统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摸索推进的体制改革造成现有文化市场人才发展的不确定性,2003年才开始建立的高校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体系尚未成熟,造成目前文化管理专业师资匮乏、教材匮乏、教学定位不清的现状。(王霞霞,2008;孔羽,2008;黄淑洁,2008;汪振军,2010)此外,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交叉性强、难度系数高、高质量教材匮乏、教学定位学科归属不清都成为该专业发展的障碍。(林,2008)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广东地区,经过实地调研发现,目前的高校文化产业管理学科延续旧的文化事业管理教学体系,偏重文化、艺术学科的基本教学,而忽视了经营文化资源能力的培养和理论体系的建立,造成教学与实际需求脱节严重。(方东,2009)从教学实际情况看,教学重理论轻实践、教学理论脱离实际、教师专业性不强等因素是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突出的问题现状。(陈亚民,2009;李辉,2009)在协调“文化”课程与“产业管理“课程时随意性大、没有明确的指导原则。(闫玉刚,2009)

3.宏观理念类研究

文化产业对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已在国家层面和行业领域以及教育研究领域获得共识(王育济,2004;胡慧林,2003,2005,2006;皇甫晓涛,熊澄宇,2006、2010;范周,2010)。目前,文化产业管理学科建设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源于学科概念模糊不清,对该学科是文化艺术学科还是一门在国际新文化秩序重建过程中对国家文化安全战略至关重要的基于竞争的产业发展管理学科认识不统一。(胡慧林,2010)通过与国外成熟文化产业管理学科体系的对比,中国目前该学科体系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还未形成学科范式。当前的学科建设思路分为两种:一种是单独成为管理学下的一级学科;另一种是以学科群的方式建设。而后一种是该研究者认为符合国情的一种发展方向(向勇,2010)。相关研究就此问题提出了文化产业学科建设的多维实践亟待本土化的观点(范周,2010)。还有学者从文化资本的角度阐释了文化产业学科面临的问题(叶舒宪,2010)。

从学科建立的目标而言,我国文化产业存在四种人才问题:文化产业人才短缺,文化产业人才结构不合理,文化产业人才分布不均,文化产业产业化水平低。(黄永林,2010)归纳起来,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三类人才,一是从事文化建设、文化产业发展的理论研究人才,二是具有文化创造力的创意性人才,三是把握市场经济规律、精通文化产业经营管理的人。(陈一兵,2006)培养这些人才的文化产业管理学科建设也将走过四个阶段:探索期、碰撞期、磨合期、托创期(范周,2010)。文化产业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是大力培养“四型”文化产业人才――国际型、复合型、实用型、创新型(欧阳有旺,2006)。

从具体文化行业和地区发展实践经验看,知识产权和激励机制对于吸引和培养文化产业人才具有重要作用。(何小民,2006)对于高层次文化人才培养,可以考虑设置MCA(Master of Culture Administration)即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管理硕士。(民进组,2007)借助社会上丰富多样的文化资源,开展文化产业管理的社会培训和继续教育,可以部分地弥补该专业高校师资和教材薄弱的不足。(王淑娟,2010)针对农村地区传统文化项目人才的培养和发展,除了开办农村文化学校培养本土化的人才之外,还可以以艺术技术水平和造诣为主要依据对农村文化人才进行职称评定,给予人才激励。(李新市,2010)

从高等教育体系管理操作看,有研究建议针对高校的教育资源和办学优势,把培养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的高校分为:“一类高校”,倡导“课堂理论教学+校外创意实践+基础研究”;“二类高校”,主要实施“课堂理论教学+校内、校外实训+应用研究”;“三类高校”,实施“课堂应用理论教学+企业技能实训”。(李萍,2009)在设置课程体系时,可以对该专业需求进行分析,根据文化产业核心层、层和相关产业的分类进行模块化知识教学体系设计。(刘建军,2010)

四、研究焦点问题总结

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范文5

关键词:初中地理;渗透;可持续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6-0299-01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试用)》明确指出:地理教学要"使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懂得要协调人类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同时,不同时期初中地理教材中对环境教育部分有所加强,可持续发展观念是一个重点,要求学生把握,地理教学中老师可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将其内化到学生的心理,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共建人类生存的和谐环境。

1.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可持续发展观的重要性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核心问题是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而人类活动中,最主要的是经济活动。中学地理教育受重视程度不高和整个社会环境是相关的,而且他们相互影响。地理教育中涉及的人口、资源、环境等知识基础,不论从系统性还是丰富度,都是其它任何学科无可比拟的。初中地理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生态观与发展观,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处理和协调人地关系的能力。

可持续发展涉及的学科比较多,但其实质是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即协调"人与地"、"人与人"的关系,为当代和后代建立一个持续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和经济文化环境。作为以地球表层人地系统为研究对象,以协调人地关系为重要内容的地理科学,无疑为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发挥广阔的应用前景。而以传播地理科学知识为手段,以培养学生全面提高地理素质为目的的地理教育,必将为全社会公民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做出突出的贡献,并随着可持续发展内容的渗透,广泛拓宽自身的领域和职能。

可持续发展要求整体性。要实现持续发展,必须综合考虑地球表层整体系统和区域子系统中的各种自然、经济、文化、技术等条件及其这些条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规律,即综合的自然与综合的人文因素,也就是说要坚持"着眼于全球,从区域着手"这样一条重要原则。一切环境问题、人口问题、资源问题、发展问题只有落实到一定的地理区域系统中,才能得到合理解决。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观念,帮助其树立长远的眼光看世界,有利于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和发展。

2.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可持续发展观的策略

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一个长远的发展道路,初中生是国家、民族的未来,其观念指导着其行为,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培养,促使学生的思想观念正确指导其行为。为此,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可持续发展观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探索:

2.1 立足地理课堂,是渗透可持续发展观的最有效途径。在地理教学过程中,除了讲清地理知识,完成教学任务外,在课堂教学中还应有意识突出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内容。例如:讲我国自然资源时,一方面讲清我国环境资源的优势,激发民族自豪感,另一方面也必须实事求是讲清我国国情劣势,促使学生树立"人均意识",产生危机感、忧国心,进而阐明我国为什么要把"计划生育"、"保护环境"作为基本国策。另外,在课堂上还可能根据教学内容结合时事热点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如讲"长江"一节时,结合长江源头的生态环境保护开展讨论,讲我国天气气候时,结合"98特大洪灾"的原因,并从环境资源利用保护的角度,揭示人地互动过程中的教训,促使学生从大量事实中形成强烈"忧患意识"、"环保意识",并逐步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来思考问题,指导言行。

2.2 明确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促进学生正确把握概念。通常所说的可持续发展,是指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正确处理好环境和发展的关系,保护自然环境,保证生态持续发展,促使人类的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最终实现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因此,那种认为"先污染,后治理",走发达国家老路的发展观和为实现可持续,单纯地保护环境、资源的发展观都是不正确的。从全球看,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比发达国家严重,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发展中国家一般都处于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而人口增长却很快,环境承受着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另一方面,由于经济、技术水平较低,发展中国家在环境问题发生后,往往不能及时、充分地解决。第三,发达国家把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所以,我们不能走发达国家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单纯追求经济发展的老路,那种教训是惨痛的。同时,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如果为了实现可持续,单纯地去保护环境、资源,其结果不仅不能保护而且很有可能造成更大的损害。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目标是强调发展。因此,只有正确把握概念,树立正确的可持续发展观。

2.3 将可持续发展观念贯穿地理教学中,树立正确的可持续发展观。在人类文明发展中,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造成了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土壤破坏、温室效应、生物多样性减少、森林面积减少、淡水资源受威胁、酸雨、化工污染等问题,严重威胁着当前人类的前途和发展,将给后代子孙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针对上述问题,地理教学中教师不仅是站在人的角度来研究人,阐述人口数量的多少、人口分布的疏密,而是应该把人放在地理环境的大系统中来研究和揭示人自身怎样增长,才能和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大自然给人类提供了生存的空间和活动的场所,也给人类提供种种能源和资源,以满足人类发展的需要。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密切相关,离开环境,人类将无法生存。但人类常为了眼前的利益而不惜破坏环境来求得暂时的发展。造成一系列全球性环境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继续发展甚至是生存。世界及我国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迫使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经济行为。教师要指导学生重点分析我国生态环境的严峻状态及治理措施,从而使学生产生一种责任感,能够自觉地用科学的环境观、资源观来处理生活中的问题。

2.4 开展实践活动,增强和发展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地理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科学,开展地理实践活动既容易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强烈愿望,又针对了中学生感性认识强于理性认识的特征,巩固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地理知识,同时也能在实践中增强和发展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增强和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可持续发展观念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须,初中学生正处于观念的形成的关键时期,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必定为学生一生受益无穷。

参考文献:

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范文6

一、传承文化精神,助推大学发展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指出:“假如大学里缺少人际间精神活动的背景,只讲书本,不谈哲学;只做实验,不研究理论;只叙述事实,而没有理论概括;只有学术的方法训练,而精神贫困;那么这样的大学必定是一个贫瘠的大学。”大学要有大学的文化精神,要有属于自身的文化品牌。围绕大学精神风貌的塑造,针对教师和学生开展文化建设工作。通过文化建设,使广大师生充分领略大学文化的内涵与价值,将大学文化的精髓深深植根于广大师生的内心,充分体现于其具体的行为之中。通过文化建设,丰富大学的文化内涵。通过文化建设,树立文化引领人、熏陶人、培育人的理念。大学文化建设要积极传承大学的文化精神,大学精神能够为学校的长远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大学文化建设要紧密围绕大学的教育理念,尊重大学特有的发展规律,体现独有的文化品性。在这一过程中,要尤为重视大学历史传统的梳理与挖掘,积极总结自身优秀的文化,发挥其引领示范作用,使其成为大学文化建设的基石。大学文化精神传承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每一个个体的内在诉求,以个体的发展为出发点与归宿点。个体的价值得以尊重与理解,必将有益于调动每一个人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以人为本,首先要以学生为本,要树立学生至上,育人为本的理念,把“一切为学生服务”的理念深入的贯穿到学校工作的每一个方面,并在具体的细节上予以落实。其次,要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倡导学术自由,发扬学术民主,鼓励学术创新,为每一个人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引导其将个人理想与群体理想有机地融合。第三,创设向上向善的育人环境。大学要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必须要有良好的育人环境作为依托。

大学文化精神最终要体现在培育的对象上,通过人来折射,并通过具体的行动来展示。因此,创设敏学笃行、尊师重道、敬业乐群、追求至善的为学环境至关重要。大学文化精神要突出个性。有个性才有魅力,有魅力才有吸引力和感染力。建设有个性的大学文化,以个性文化作支撑大学才能获得发展的持久动力。个性文化是大学文化区别于社会文化的重要特征,是大学完成引领社会文化使命的重要前提条件。个性化的文化也正是大学文化精神的完美体现。大学文化的独特个性,来自大学自身办学经验的总结,从自身发展的独特进程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去劣取优,汲取精华,形成自身独有的优秀的文化精神。在这一过程中,也要注重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保持自身特有的文化布局,尊重传统,展现大学的文化精神之美。大学文化精神要有延续性。大学文化的形成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长期的积淀与凝练。大学文化不是死板的、固化的,而是动态的、发展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的变迁,大学文化也呈现出日益多样的姿态,大学文化的内涵也在不断的充实。基于此,大学文化建设要秉承传统,严守核心,与时俱进,重在传承。在这一过程中,要避免浮躁,克服大而全,要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文化中的体现与传承,要勇于开拓创新,引导大学文化与时俱进,充分体现时代性、先进性。大学文化精神必须贯穿于大学有机体之中。大学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是大学文化精神的具体体现,每一个环节都应受到应有的重视。大学要加强人文环境、景观环境、制度环境的建设,通过环境建设,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强化每一个人的文化自觉。同时,充分发挥每一个大学人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使大学文化精神由个体到全体、由特殊到普遍,使大学精神成为全体大学人共同的价值观,在大学建设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和引领作用,推动大学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突显民族文化,强化地方特色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强调优化结构办出特色。因此,大学应当紧跟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结合自身的办学特色及传统文化,建立文化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文化类型及层次结构,促进文化的交叉和融合,不断汲取富有时代性创新性的文化因素,使大学文化保持鲜活的生命力。重点是丰富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内涵,同时,必须制定适合大学的文化发展战略,引导大学文化建设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进而形成各自的育人理念和风格,实现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大学文化的特色化。每个地方都具有不同的文化特质,更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以文化传承与创新为己任的大学,应结合本区域的民族文化去构筑彰显自身独特性的文化建设理念。大学应加强特色、重点学科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和人才队伍培养,着力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在大学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强化民族文化的传承,强化民族凝聚力教育,强化民族精神的凝练,民族文化是大学文化的基石,大学的历史发展、精神传承需要良好的文化氛围,要想形成特色,必须善于总结历史,提炼精华,突出民族文化的精髓,这样才能彰显大学自身的特色,保持大学发展的旺盛生命力。特色体现在文化建设的思路上,由质量来衡量。

提高文化质量是大学的重要使命,是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基本要求。在整合地区优秀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强化大学文化质量建设,提升大学的文化内涵。大学要重视挖掘文化内涵,深入实施文化质量工程,提高文化质量,确立文化建设在各项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牢固树立文化育人的理念。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文化素养较高的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积极调整优化大学的文化。大学文化建设要将民族特色与世界眼光有机融合。要本着开放的视野,融入世界文化大背景中,放眼世界。大学的历史是世界文化融合的产物,面对急剧发展的世界高等教育,我国的大学文化还是相对滞后的,要想获得快速发展,必须向西方先进大学文化学习,以更好地彰显自身特色,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大学注重文化建设的过程,就是文化丰富的过程,也就是推动自身科学、合理地发展的过程。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是大学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关键,只有打造属于自身独特的东西,彰显大学的文化品性,大学才会获得不竭的发展动力,才会获得旺盛的生命力,才会体现自身对于促进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价值,进而发挥自身在地区各项事业发展进程中的积极作用。

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提升社会文明

大学的四项职责中引领文化是其中之一。大学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主阵地,代表着社会的文明程度,是社会文化的核心。大学文化是社会文化的承载者、传播者与创造者。大学的理想、大学的精神、大学的责任等都与社会文明的提升有着紧密的联系。大学作为优秀文化的创造者与传承者,理应积极弘扬主流文化,积极助推健康向上文明的社会文化建设。大学文化建设首先应以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标。大学作为培育社会公民的场所,理应承担社会公民道德素养的培育,引导公民趋向健全的人格,塑造丰满的精神,促进全社会道德风貌的积极改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是实现上述目标的最重要的途径。所以,大学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育人的各个环节,用核心价值观培养人、评价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大学文化建设的灵魂与核心,作为大学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大学文化建设应积极融入社会发展进程。“大学文化是追求真理的文化,是严谨求实的文化,是追求理想和人生抱负的文化,是崇尚学术自由的文化,是提倡理论联系实际的文化,是崇尚道德的文化,是大度包容的文化,是具有强烈批判精神的文化。”

大学文化建设要围绕社会发展展开,针对社会需要,不断强化自身的建设,如果脱离了社会,那么大学文化的建设将是虚无的,无法获得持续的动力。现代社会需要大学积极弘扬人文精神,倡导理性精神,高举科学精神。作为学术圣地,大学要体现自身的学术价值,要不断地求知、求真,探寻真理,以推动社会的进步,提升社会的文明。大学文化是否适应社会的需要,其文化产品能否获得社会的认可,将是大学文化建设成果有效性的鲜明体现。大学培养的人才,也是一种“文化产品”,其社会适切性,在一定意义上也展现着大学的文化建设水平。人才的成长过程,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思维的转变,更是一种文化修养的提升,是大学文化长久浸染的结果,换而言之,大学人才培养背后承载着巨大的文化使命。这种使命能否完成,关键要看是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科学研究作为大学的重要职能也是社会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科研成果也是一种文化的体现,作为大学文化的重要维度,展示着大学文化的另一面。

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范文7

校园文化是学校在自身发展过程中有意无意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学校既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生活的场所,也是师生和谐共进的文化场域,学校的发展从根本上说就是校园文化品位的提升。校园文化作为当前学校改革特别是中小学改革的新主题,对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健康成长产生着现实和深远的意义。本文试从物质文化环境、制度文化环境和精神文化环境三个层面阐述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心理发展的促进作用。

一、物质文化环境与学生心理发展

物质文化是整个校园文化环境的载体,是环境育人的物质基础。因此,良好的物质文化环境是形成学生“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重要条件。校园里,无论是位于墙壁上“学校无小事,事事是教育”的警句、随处可见的大型壁画和雕塑、内容丰富的展室、形式活泼的心理咨询室、青葱的花草树木,还是学校建筑物上镶嵌着的校魂、校风和校训文学等,优美的校园环境、方方面面的丰富含意,不但激励着同学们勤奋向上、爱家、爱校、爱祖国,而且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发展。

二、制度文化环境与学生心理发展

良好的校园制度文化环境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制度保证。因而,要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必须努力营造温馨和谐的校园制度文化环境。一个结构合理、年富力强、心理健康、富有创新意识的领导班子;一位追求至善教育、永远有梦想且富有开拓精神的校长;一大批钟情教育事业、把整个身心都献给学生的教师;一系列鼓励广大教师能够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并与学生感情相容,鼓励学生以健康的心态去对待学习与人生的规章制度,都为形成良好的“以提高学生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全面发展人才”为目的的育人观提供了制度保证。

三、精神文化环境与学生心理发展

良好的精神文化环境是学生形成良好心理品质、健全人格的“催化剂”。它包括学校全体教职工的群体思想意识、舆论氛围、心理素质、人生态度、人际关系、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精神风貌等。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应从四个方面人手:一是树正气,倡导精神文明。弘扬正气,争当精神文明建设的排头兵,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抵制不良文化和思潮的侵蚀,理直气壮地高唱正气歌,义正词严地抨击假、恶、丑,使我们的学校真正成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阵地。二是多引导,消除不良行为。在我们的教育教学生活中,经常发现“规章制度小册子、明令禁止木牌子、三令五申嘴皮子、我行我素老样子”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说明学校要求不严、约束不力、引导无方。学校教育离不开引导,学生的某些不良行为不是天生的,而是在成长过程中逐步养成的。学生时期是行为方式急剧变化并逐渐定型的特殊时期,对他们进行养成教育,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环节。不管不问固然是不对的,但遇事就罚款,以经济处罚代替教育更是错误的。我们要从教育人手,引导、示范、约束并重,提高道德认识,宣传礼仪风范,特别要激发他们自尊、自强、自觉、自信、自立、自爱的意识,使他们的心理、思想、品德在优良的校园环境中和谐发展。三是抓活动,丰富文化生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实际需要,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这不仅是对专业教学的重要补充,而且更有利于陶冶学生情操、发展个性、提高素质、健全人格。如通过征集以“八荣八耻”和“诚信、亲情、生存”为主要内容的三字经,会培养自尊、锻炼意志;参加“少先队活动”“青年志愿者”“希望工程”等活动可以奉献爱心、服务社会;开展文体、文学、娱乐活动,有利于培养兴趣、发展特长、施展才华。四是全面育人,树立良好校风。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任何东西也不能像传统那样能巩固集体”。在学校里,这种传统就是校风。良好校风的形成需要学校师生的共同营造、长期培养。所以,学校必须坚定不移地抓住育人这个中心环节,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教育工作者必须以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热心、诚心、耐心、细心地去引导学生,把整颗心都献给年轻一代,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发挥好主导、引导和指导作用。还要注意发挥学生在教学和生活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管理中学会自理,在约束中学会自制,从而在学校中形成上下同心、人人上进、教学相长、全面育人的文化氛围。

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范文8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德鲁克曾说:“管理不只是一门学问,还应是一种文化,它有自己的价值观、信仰、工具和语言。”文化力是企业的生存能力、竞争能力。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培育起来的企业价值观、企业文化精神。是企业提高员工素质,增强团队精神,凝聚员工人心,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重要源泉;也是企业提高整体工作效率的途径。使员工自觉合作,注重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具有较强的集体责任感和荣誉感,自觉地把企业利益视为高于一切,这样既在员工中形成了团结互助的关系,又有效促进和发展了企业团队精神。科学发展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方针,也是解决当前企业面临诸多问题的基本原则,在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企业要统筹好技术创新与科学发展的关系,以新的思路谋发展,以科学发展促进经济技术创新,为企业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一、践行科学发展观,培育科学发展文化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对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极其丰富的思想内涵构建了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的科学理论。培育科学发展文化首先要学习好、实践好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必须深入学习、深刻领会、准确把握这些新理论、新观点,才能在今后的工作中学以致用,其次培育科学发展文化还应树立以下理念:牢固树立加快发展理念、牢固树立协调发展理念和牢固树立共同发展理念。科学发展观强调的发展是又快又好地发展,只有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准确地而不是模糊地、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理解和掌握,才能真正学懂弄通,才能领会精神实质,才能逐步形成科学发展文化,企业员工才能自觉地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工作。

二、树立科技强企理念,发展科学发展文化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现代企业经济增长的第一要素。要推进企业发展,必须搞好企业文化建设,特别是科学发展文化建设,引导企业员工发扬奉献精神、奋斗精神、创新精神,为企业的科学发展无私地贡献出自己的聪明才智。使企业的内在运作模式和外在发展形态在员工心目中达成共识,形成内增凝聚、外树形象、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科技型企业形象。通过企业科学发展文化的建设,立足科技进步的生产功能和经济功能,全力打造科技支撑体系,推动产业升级,转变发展方式,充分发挥科技进步的认知、先导作用,开辟企业发展新领域。要充分利用科技进步创造的新理念、新方法、新平台,加强和改进企业规划发展、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党群工作、文化建设,推动管理体制、机制制度和内容方式、方法的创新。形成管理新模式,营造管理新环境。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科技进步,人是灵魂。要充分发挥员工在推动企业科技进步中的作用,实施联合攻关,开展课题研究,鼓励全员创新,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让员工在科技创新中提高素质,在工作实践中展现才能。通过科技进步和科学发展文化建设,使无形资源有形化、价值化,有形资源优势化,真正实现文化先导、科技强企。

三、科学发展文化,助推经济技术创新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就是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加大自主创新投入,加强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凝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对于企业,创新是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灵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决定了科技创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决定因素。创新是科学发展的生命力所在,那么科技创新则是生产力发展,进而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生命力所在。企业科技创新,就是要使科学技术成为企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量,科技创新工作是项比较独特的活动,是前瞻性的工作,需要突破常规,展开丰富的联想,获得创造的灵感。同时也需要先进的企业文化作指导,用企业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和科学发展文化来规范和引导科技创新工作,培育科技创新型企业,建立健全有利培育科学发展文化,促进经济技术创新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机制。

1、建立科技创新项目决策机制。选准选好项目是科技创新的前提和基础,要建立全过程的科技创新项目的科研立项,项目准备、目标分解、项目实施、项目竣工、项目考核机制,保证创新项目的高效决策和快速落实。要引入市场机制、规范项目管理,对科技创新项目实施项目招标制,注重各类资源的科学配置,充分调动企业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

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范文9

关键词 科学教育 人文教育 中和之道

中图分类号:G301 文献标识码:A

1 问题的提出

当今,中国教育关注更多的是人对科学知识的学习、理解与掌握,科学知识的教育和学科专业的教育被日益强化,智商的开发与利用受到顶礼膜拜。而教育的本质是关于“人”的教育,作为人的基本素质如仁爱之心、公民素质等涉及人的精神与灵魂的情商的开发与养成,却被有意或无意地忽视了。这种 “机器人”式的教育,把人视为工具,强调人知识习得和专业训练即片面发展,忽略了人的身心全面而和谐的发展,致使我国在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同时,却出现有不少受过正规教育的人素质低下、诚信丧失、名利至上等不良社会表征。毒奶粉、地沟油、冰毒等利用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进行制假贩假、毒害生命的社会问题即是具体例证。渴望人生幸福体验的人们不禁会反思:片面专注向人类传输科学知识的教育是否是科学的教育?忽视了受教育者作为“人”的本体教育即“人文”教育是否是科学的教育?由此,引出本文探讨的问题:科学与人文的必然理路究竟为何?是否需要对二者进行人为整合?

2 科学与人文解读

探讨科学与人文关系的前提是对科学与人文有比较清晰的理解。从科学与人文的内涵和特征进行分析,是认识科学与人文的有效路径。

2.1 科学的内涵及特征

“‘科学’这个概念严格说是在1842年才产生的,在这之前没有‘science’这个概念”,①此概念于1842年由法国实证主义学者孔哲提出,并阐明科学产生的前提是实物永恒性、自然一致性和因果性。那么该如何理解科学呢?《辞海》里科学的定义是,“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②另外,有学者认为对科学的理解应持动态发展的观点,将科学看作是人类获取知识、探索自然的认识活动,是创造知识的过程。因此,科学的内涵包括“作为探究与思维的科学、作为态度与精神的科学以及作为知识与能力的科学”。③由此可见,科学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对客观事物的探索过程,以实验为基础探求世界真理,其目的在于求真,理性是科学的思想基石。科学的特征在于:可重复性,即科学实验的结果可以多次重复求证获得;确定性,即科学研究过程和结果是确定的,可计量且唯一,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客观性,则充分体现在科学研究的问题的界定、科学假设的提出、科学验证的过程以及科学结论的呈现上。

2.2 人文的内涵与特征

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出发,对人文的理解也是见仁见智。《辞海》对人文的阐释为 “旧指诗书礼乐等,《易经》,‘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今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④可见,这里的人文指与文化相关的人类活动和各种社会现象,包括人的情感、文化、教养、教育、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等。人的感情、欲望、理念、动机、心理、野心等一系列主观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人文的进程。人文经常使用在人文知识、人文主义与人文精神中,从而区别于自然科学、科学主义和科学精神。人文的特征主要由其实质决定,人文或者说人文精神首先是指向于人的,脱离了人就无从说起人文和人文精神,因此人文是基于人并指向于人或人的精神的。其次,人文是外显性和内隐性的统一,外显性主要是相对于各种人文现象、人文事物、人文活动而言的,通过物质形态的人文载体,人们能够感性或初步接触人文。内隐性是指各种物化人文载体所蕴藏的人文精神、人文意义,即具体物质性载体所隐含着的作者思维、价值追求和精神状况。这种人文精神需要主体的体察、经验、思考才能感受到的,属于精神层面的体验。再次,人文具有主观性和不确定性,人文不管是其物化载体还是内隐精神,往往体现的都是一种主观再造,是一种艺术化的表达,关涉的是人的精神层面,因而人文往往需要情境性的解读和生成性的理解。由此,我们可以将人文理解为:人类文化中先进的核心成分,即先进的价值观及规范,强调的是,关注人、爱护人、重视人、发展人;一句话,人文即重视并弘扬人的先进文化。

从科学与人文的内涵解读和特征的理解中,可以明显地看出科学与人文各有其独特内涵和特征,它们之间的差异是由其自身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环境、社会和历史等诸多因素作用的结果。科学与人文本身不存在冲突,冲突是由人造成的,究其因是人的欲望以及对欲望的无限追逐。因此,简单的整合并不能消除科学与人文的对立及危机。

3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审思

3.1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发展历程

从广义而言,伴随着人类的产生,人文就开始呈现,人类的活动体现着人文并创造着人文,人类也因此得以开化,文明也愈发进步。早在15世纪,自然科学尚未分化、成熟,“人文科学”就有了较准确和专门的定义,人文教育早于科学教育而专业化并在大学里占据了主导地位。人文思想在于培养智慧之人、自然之人,“它把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融合在一起,甚至不排除神学教育,表现出兼容并包的气度”。⑤人文及以此为基础的人文教育极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近代科学的兴起做好直接准备。尽管人文、人文思想以及文艺复兴时期所形成的人文主义思潮在历史发展历程中受到了科学、科学思想乃至科学主义的冲击,但人文教育始终向前发展。从古希腊先哲关于世界本源的思考(原子说、理念说等)到近代经验论与唯理论的抗衡,再到实证主义以及后来的存在主义、人本主义、后现代主义等,在整个过程中,人文教育都贯穿始终,只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受到的关注度和影响力不同而已。

现代意义上的科学产生于西方,从科学发展史的角度来说,文艺复兴使科学得以大放光彩,文艺复兴颠覆宗教神学的主要手段就是宣扬科学,通过科学教育反对神学主义,把人们从神学宗教的枷锁下解放出来。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科学教育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使人们为之惊叹,随之而来的几次工业革命充分体现和证明了科学教育的巨大潜力。因此,人们开始崇拜科学,最终形成声势浩大的科学教育运动,影响到社会各个领域。直至19世纪后半叶,对科学的崇拜已发展成为对科学极端迷信的泛科学主义,科学以其不可阻挡的功利效应为工具理性的泛滥提供了依据,从而导致对价值理性的淹没。人、人的主体精神已经不再存在,人已经沦为科学的奴隶和仆从。因此,一大批学者极力呼吁关注人、关注人的精神世界,如:胡塞尔在《欧洲科学的危机和先验现象学》中主张回归生活世界,关注人的日常生活实践和个体事件,找寻人的意义;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关注人的存在、生命的意义、精神世界等,一直到后现代主义思潮等都要求反基础主义、反本质主义、去中心化,关注人,关注主体的意义。

3.2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审思

从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二者各有其独特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背景,基于此形成了各自的品性特征。因而,对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解读不能将其混为一谈,而应当区别对待,方可真正把握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实质。

可以得出,简单地对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进行人为整合是没有合理依据的,因为二者的存在和发展机制是不一样的。并且,也无法对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进行简单整合,只能通过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才能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和谐发展。当去除人为因素作用,回归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本质,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是相通的,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都是主体对对象物认识或作用的结果,都蕴含着人的理性与情感,都是人的主体性的体现。著名学者萨顿认为:“自然的研究必然是由人研究的。尽管这种研究是客观的,并且科学家们试图使它尽可能地客观,但是它仍然是以人类的经验和观察来解释一切的。……科学不过是自然界以人为镜的反映。……无论我们是研究人的历史还是研究自然的历史,我们研究的主要目的都是为了人”。⑥基于人的发展来考虑,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最终都是指向于人并实现人的发展,正如有学者认为:“人文文化是‘为人之本’,科学文化是‘立世之基’……人文为科学导向,科学为人文奠基;善为真导向,真为善奠基”。⑦也就是说,通过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共同作用,使人成为具有真善美品性的人,由此可见,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为实现完满的人、幸福的人服务的。因此,就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本质和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终极目标而言,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是相通的,故而不存在整合之说。

从科学与人文的发展过程中,科学最终走向科学主义并使科学泛滥,从而危及到人类的生存,使人们精神之源走向干涸,使丰富多彩的生活走向无聊单调,这并非科学本性使然,而是人,是人自己为自己设计的陷阱,无意中人自己成为自己的掘墓人。从工业革命的发展中,可以看到正是人对无限欲望的穷极,对无限利益的追逐,而导致滥用科学,滥用科技,使科学成为实现自己欲望的工具,与此同时,自己也不由地成为了科学的附庸和奴隶。工具理性的高扬,征服欲望的实现使价值理性不断势微,由此激发人文学者的觉醒,高呼人的存在和价值。于是上演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之争。因此,需要整合的是人,是人的欲望和贪婪,而非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本身。

4 中和之道: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必然理路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必然理路为何?有学者主张通过探讨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机制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也有学者主张通过教化实现科学与人的理性发展。我们认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理路必须基于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本身的特点,遵循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自身发展规律,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凌驾于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之上。因此,“中和”之道,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必然理路。“中和”思想源于《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⑧由此可见,“中”是万物的最大根本;“和”是万物共行的普遍原则。达到了“中和”的境地,天地便各在其位而运行不息,万物便各得其所繁衍生息。因此,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理路必须是通过“中”、“和”之路实现“中和”之境地,以推动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和谐发展,达到天地各安其位,万物相育相生的境地。

4.1 “中”——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独立之路

《甲骨文字典》里“中”的解释是:“本为氏族社会之徽帜,古时有大事,聚众于广地先建中焉,群众望见‘中’而赶赴,群众来自四方则建中之地为中央矣”。⑨可见,这里“中”有旗帜之意,立中即立旗,立中以聚众,又可观测风向;中间,相对于左右上下而言。此外,还有中用、中听之意。因此,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发展的“中”之路,就在于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根据其自身的背景、特点、环境实现其自身发展,这种发展不会造成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相悖,正如“喜怒哀乐之未发”,当然这也体现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在起源时期的形态,他们各自在自身的范围内,在自己的场域中独自发展而互不相碍。正是经过“中'之路的发展,才使得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各自形成自己的语言体系、逻辑体系、表达体系和运行机制。在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以后的发展过程中,同样需要走“中”的道路,这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自身不断实现新生和创新的必由之路。

4.2 “和”——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对话之路

“和”有和谐、协调之意。“和则生物,同则不继”。对“和”的理解需要基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中矛盾论来分析。“和”即是矛盾的对立与统一,是一个不断变化、动态发展的过程。由此可见,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发展的“和”之路就在于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在发展过程中的对立与统一。也就是说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在相互冲突、碰撞中实现对话,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丧失了一方,另一方也不复存在。在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发展过程中,不同时期和历史背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所扮演的角色是不同的,所处的主流位置不同,所受到的关注就不同。尽管近代科学的发展在反对宗教神性方面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其后工业革命的发展也使科学走向了科学主义以致造成科学的一度泛滥,这从反面说明了科学的发展不能够脱离人文的发展,脱离人文的科学的发展注定是迷失方向的、单向度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培养教育出来的人必定是单向度的人,丧失人文精神的人。因此,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发展走“和”之路,必然要求在发展过程中应“发而皆中节”。尽管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发展是在二者的不断冲突、冲突中超越、新的冲突形成这样一个螺旋式过程里实现的,但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在自身的发展中要适度、协调,在对话中实现共同发展,而不能否定对方的存在和发展。

4.3 “中和”——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共生共谐共存之道

通过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相互对话、发展,实现 “中和”,从而达到“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之境地,即人类与自然的相融共生。此时,人们追求的不再是利益的最大化,而是实现精神的无限自由、思想的无限畅想;科学不再是奴役人们的工具,而是为人类谋福利的必要手段。人文不再与科学对抗,而是为科学导航,指明方向,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携手并进实现共生共存。此时,人不再是宇宙的中心,不再是万物的主宰。相反,人是自然朴实的一员,因为,每一个人都是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相容相存的个体,不再单纯满足于物质享受,而是追求思想的超越、精神的升华。因此,“中和”之道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必然理路,是对二者实质的充分理解,是遵循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发展的必然规律,也是实现人类与自然相融共生的必然选择。

注释

① 劳凯声.中国教育学研究的问题转向——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育学发展的新生长点.教育研究,2004(4).

② 夏征农.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919,1399.

③ 陈琴,庞丽娟.论科学的本质与科学教育.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2).

④ 夏征农.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1399.

⑤ 林杰.人文主义教育与科学主义教育教育思潮评析.江苏高教,2002(3).

⑥ 乔治·萨顿.科学史和新人文主义.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28.

⑦ 杨叔子.时代的必然趋势: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交融.中国高教研究,2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