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中西医结合意义集锦9篇

时间:2024-01-20 10:41:22

中西医结合意义

中西医结合意义范文1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 皮肤性病学 教材编写

在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转变的21世纪,医学将会在寻求还原分析方法与系统整体方法相结合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现代医学发展的这一走向,注定了中西医结合教学的现实可行与不可或缺。中西医结合高等本科教育起步,以1991年广州中医药大学在七年制中医学专业中开设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方向为标志。1992年,泸州医学院率先开始了中西医结合高等本科教育的探索并得到好评。教育部于2002年批准包括泸州医学院、河北医科大学、湖南中医学院等在内的部分院校在专业目录外设置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正式招收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生。2005年,我国第一版中西医结合规划教材(第一批16本)凝聚了全国40多所医药院校和中医院校200余名中西医结合专家的心血,正式编纂出版。这是中西医结合高等本科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事件,标志着中西医结合教育由零散走向规范。教材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基本内容,是专业教育的依据,中西医结合规划教材的出版,标志着中西医结合专业拥有自己的教材。其中《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第一版)主编单位由我院担任。回顾我院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教育18年的探索,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协编教材和《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规划教材的筹建、出版和反馈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新版《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教材的编写与研究。

一、筹建过程和出版意义

中西医结合专业独立于中医、西医专业以外,非常年轻而具有旺盛的生命力,目前尚有许多空白有待探索和开发利用。我院自建院以来就是中医系、西医系并存,这在全国的医药院校也是少有的优势。这一优势非常利于我院中西医结合的发展。故我院继1991年广州中医药大学在七年制中医学专业中开设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后,1992年率先在五年制中医学专业中开设之。医学教材建设是保证医学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中西医结合专业没有自己的皮肤性病学教材已成共识和积虑,我们在充分利用自身、科室和我院特色和优势的同时,经全国医学院校中西医结合教学改革研究协作组第二届医学院校中西医结合教学研讨会讨论决定,由我院皮肤性病学教研室与附属中医院皮肤性病学教研室为主编单位,率先联合全国十所高等中医药院校着手于2002年编写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协编教材。2003年8月由四川出版社出版发行,2004年3月在我院临床本科2001级投入使用,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协编教材的出版和发行,使部分中西医结合院校使用自己的皮肤性病学教材教学成为可能,对我国中西医结合专业皮肤性病学的发展具有非常特殊而重要的作用。同时,该协编教材的发行和使用为我院担任新世纪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第一版)主编单位的编写工作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第一版)规划教材的编写经过主编会议、编委会议、初稿、中稿和定稿会议的周密安排和精心编写,历时两年,凝聚了全国21所高等中医药院校知名专家的辛勤和努力。2005年10月,由中国中医教材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她的出版,使中西医结合专业自豪地拥有自己的皮肤性病学教材,对中西医结合专业皮肤性病学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目前,该规划教材在全国较多中西医结合系学生中已使用5年,反应较好。

二、教材研究与提高

任何一本教材的编写都凝聚了编者的心血,任何一本教材的出版都具有不能磨灭的作用。但是,任何一本教材都不可能完美无暇、无可挑剔,特别是对于毫无蓝本参照的《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第一版)规划教材更需要不断完善和更新。面向 2 1世纪的教育改革,教材必须要反映临床技能训练及社交能力、判断能力、主动获取信息能力、创新能力、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的教育内容。所以,不断地收集反馈信息,不断地升华提高,才会使已出版的教材有顽强的生命力。教材编委会对《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规划教材非常重视反馈调整。2004年7月,规划教材昆明定稿会议上,教材编委会独创性地向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秦万章教授提出成立中西医结合专业皮肤性病学教学研究学组的建议,以便更好地交流和收集反馈意见。这一提议立刻得到秦万章教授的高度赞赏,并于2004年11月广州会议正式宣布成立。“中国首届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临床与教学研讨会”于2005年6月2-5日在美丽的四川康定举办。此次会议有来自北京、上海、广州、安徽、辽宁、四川等地的会议代表共120人,共收到学术论文近70篇,其中皮肤性病教学方面9篇,有皮肤性病学研究生培养、病案式教学效果分享、《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教材编写的会议纪要等内容汇报,为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教学经验交流拉开了序幕。目前,中西医结合专业皮肤性病学教学研究学组已定期举办两届教学研讨会,及时沟通、交流教学研究经验和教材使用中发现的优势和不足,取长补短,有利于不断改善和提高。2007年9月,昆明第十七届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年会正式宣布成员名单并颁发聘书,商议学组的工作计划。

目前,中西医结合已经成为我国医学发展中的一个独立学科,国家职业医师考试也将中西医结合列为与中医、西医并列的一个类别,使中西医结合专业人才的培养有了国家政策法规的支持。伴随着中西医结合专业皮肤性病学教学研究学组的成立,这一教学平台无疑更利于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校际交流,有利于教学用书及相关课件的开发利用,出版的教材质量将处于良性循环和监控中,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的教学、研究将得到更好的发展,更有利于新版《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教材的编写与研究。

参考文献:

[1]王炜,严火其.从库恩范式理论解读中西医结合教学中的问题[J].医学与哲学,2003,24(9):55-56.

中西医结合意义范文2

【关键词】系统护理干预;中西医结合;肝硬化腹水

肝硬化腹水是肝硬化失代偿期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部分患者经传统的利尿和限水限钠等常规西医治疗后治疗后效果不理想[1]。为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中的方法和应用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回顾性分析本院于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抽取的80例行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患者,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本院于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抽取的80例行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2组,实验组40例,行系统护理干预。对照组40例,行普通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在在性别、年龄、病程及严重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 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护理干预方法

实验组行系统护理干预,具体操作如下[2]:(1)一般护理:护士应让患者采取半卧位使膈肌下降,利于呼吸。注意保持床边环境及室内的整洁,定期消毒,行护理操作时根具具体情况采取无菌措施。注意水肿皮肤及其周围的护理,必要时给予局部按摩循环血液。(2)病情监测:由于肝硬化腹水患者有较多特异性的临床体征,护理人员应注意随时观察患者动态。如观察大便颜色是否有柏油样便,是否有便血。观察小便的每日(24h)排出量,尿量如每小时小于平均少于40~50 ml,则应及时查找原因和处理。若使用利尿剂致血容量锐减或尿液排出过多应及时补充钾盐,防止电解质紊乱。定期测量患者体重和腰围,最好是每日一次,根据其变化来判断腹水是否消失。(3)饮食指导:肝硬化腹水患者应限钠限水, 氯化钠每日摄量不应超过1.2 g ,每日摄水量不应超过700ml。有合并水肿、腹水者应低盐饮食,摄盐量 3~6 g/d。应用利尿剂的患者钾低时应即时补充钠钾高的食品;合并肝昏迷者,应低蛋白饮食;合并消化道者,应暂禁食;所有患者均严格禁酒禁烟,避免进食坚硬、粗糙或麻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导致胃底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4)心理护理:包括心理干预,术前指导,生理准备等。由于本文8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病史均较长。因此首先在临床治疗中,必须为每例病人制订详细的心理护理计划。护士应用良好的语言、热情真诚的态度与病人进行交流,向其讲解以往成功治愈的经验和实例,使患者树立治愈疾病,战胜困难的信心。排除焦虑不安的心理状况。

1.2.3 疗效判定标准

随访1月-3月,比较2 组患者治疗后疗效的恢复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3]。疗效评价采用本院自制的评价标准,具体如下:①无效:疗程结束时临床症状基本未变,腹水尚未消失,有明显叩痛及压痛,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受限;②有效:疗程结束时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腹水减轻,转氨酶 AIT及 A/G逐渐好转,肝脾肿大稳定不变,无明显叩痛及压痛,患者日常生活轻微受限;③显效:疗程结束时临床症状消失,腹水消失 ,转氨酶AIT及 A/G恢复正常,肝脾肿大稳定不变无叩痛及压痛,患者可进行正常日常生活。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检验水准定为P≤0.05,比较均采用χ 2检验。

2 结果

随访期间,两组相比,治疗后实验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2.5%(显效+有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具体情况见表一;两组相比,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基本满意率(满意+一般)为95%高于对照组的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一 两组患者护理后恢复情况对比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实验组 40 31 6 3 92.5%

对照组 40 22 10 8 80.0%

p值 p

注:随访期间,两组相比,治疗后实验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2.5%(显效+有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表二 两组患者护理后满意情况对比

组别 例数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基本满意率

实验组 40 32 6 2 95%

对照组 40 23 7 10 75%

p值 p0.05 P

注:两组相比,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基本满意率(满意+一般)为95%高于对照组的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中西医结合是对肝硬化腹水治疗最理想的临床方法之一,但其疗效常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心理因素、社会因素、身体状况等[4],因此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系统护理干预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两组行中西医结合均是在以保肝利水、防止并发症等常规西医的基础上,根据主脾虚湿困型以健脾利湿养肝为主,自配健脾畅肝异水汤( 陈皮、白术、茯苓、腹皮、枳壳、木瓜等) [5];肝肾亏虚型,以补肾养肝利水为主, 济生肾气丸合五苓散加减(熟地、山药、山萸肉、桂枝、白术、白芍、猪苓、茯苓)。随访期间,两组相比,治疗后实验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2.5%(显效+有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恰好证明了中西医结合治疗配合系统护理干预的优越性[6];两组相比,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基本满意率(满意+一般)为95%高于对照组的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总之,应用系统干预对行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的患者实施护理,可以增强患者对护理情工作的满意度,有效提高患者治疗后正常机体的恢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临床护理路径措施,应当在临床护理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宋云丽;刘晓红. 肝硬化腹水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 19(19) : 2452.

[2] 王静; 诸永莲; 倪林妹,等. 肝硬化腹水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护理[J], 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2006; 5(11) : 1294-1295.

[3] 高继芳;王洛菊. 33例肝硬化腹水的中西医结合护理[J], 工企医刊 ,2005.04.25; 18(2) : 74-75.

[4] 张德葵;杨宏志;李晓晖,等.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病人的护理[J],护理学杂志, 2004.06.05; 19(11) : 44-45.

[5] 贾焕香.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的观察及护理[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4.01.20; 13(2) : 261-262.

中西医结合意义范文3

【关键词】 慢性荨麻疹;中西医结合;临床疗效

DOI:10.14163/ki.11-5547/r.2017.05.054

Analysis of curative effect by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urticaria GAO Xu. Liaoning Faku County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Shenyang 1104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ummarize and analyze curative effect and treatment experience by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urticaria. Methods A total of 76 patients with chronic urticaria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38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Western medicine alone for treatment,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addition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treatment to therapy in the control group. Treatment effect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higher total effective rate as 94.7% than 68.4%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ir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Key words】 Chronic urticaria;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Clinical effect

n麻疹是常见的皮肤疾病之一, 俗称风团或风疹块, 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3], 主要特点是病程长, 反复发作且病因较复杂, 如食品的添加剂、虫咬、遗传、接触刺激性物资、变应原、细菌感染、药品、内分泌、冷热过敏等都可引发此病症[2]。大约有80%的患者找不到病因。一般病程在6周以上反复发作的荨麻疹被称为慢性荨麻疹, 包括日光性荨麻疹、压力性荨麻疹、胆碱能性荨麻疹、皮肤划痕症荨麻疹、冷热荨麻疹等。目前治疗荨麻疹的药物很多但缺乏特效药, 尤其是控制复发较为困难[4-8]。本研究为对慢性荨麻疹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重点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5年1~6月地方医院接受治疗的7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 并对选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皮肤科病症诊断疗效标准》[4]中制定的诊断标准确诊, 患者均具有完整临床资料。根据随机数字法将慢性荨麻疹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38例。观察组患者中男20例, 女18例, 年龄18~61岁, 平均年龄(29.6±10.5)岁, 病程4个月~5年;对照组患者中男21例, 女17例, 年龄18~60岁, 平均年龄(30.1±10.0)岁, 病程3个月~5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口服西药进行治疗, 口服盐酸西替利嗪片(修正药业集团四川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20519), 1片/次(10 mg), 可于晚餐时用少量液体送服;若对不良反应敏感, 可每日早晚各1次, 5 mg/次。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治疗, 基本药方:大枣4枚, 生姜3 g, 全蝎、炙麻黄各6 g, 川芎8 g, 防风、当归、蛇床子、白蒺藜、白芍、炙甘草各10 g, 茯苓、地黄、党参各12 g, 1剂/d,

水煎服500 ml分早晚温服各250 ml, 1个疗程为30 d;根据荨麻疹类型进行加减:风热型随症状加减, 去生姜, 减黄麻, 加紫草、苦参、黄苓、苍术、牛蒡子各10 g, 发热者加生石膏15 g、柴胡6 g ;风寒型随症状加减, 加苍耳子6 g, 荆芥、炒杏仁、桂枝各10 g;中药的加减计量可根据患者的不同体质及症状适当的调整。两组患者均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比较临床疗效。

1. 3 观察指标 ①采用DLQI用于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DLQI表共有10个问题, 内容涉及日常生活, 娱乐, 症状和感受等5个方面, 采用4级评分法, 分别是:无为0分, 少许为1分, 严重为2分, 非常严重为3分, 得分越低, 疾病越轻, 生活质量越高[9]。②比较1年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复况。

1. 4 疗效评定标准[10] 根据《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判断疗效:无效:临床症状如瘙痒等无明显的改善, 皮疹消退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两组治疗后疗效及复况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基本痊愈16例(42.1%), 好转20例(52.6%), 无效2例(5.3%), 总有效率为94.7%;对照组基本痊愈10例(26.3%), 好转16例(42.1%), 无效12例(31.6%), 总有效率为68.4%。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 2 两组治疗前后DLQIu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DLQI评分分别为(8.32±1.56)、(1.43±0.45)分;对照组治疗前后DLQI评分分别为(8.29±1.54)、(1.90±0.52)分。两组治疗前DL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 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慢性荨麻疹在中医理论中认为是由于患者体质虚弱导致风邪趁虚侵袭或体内气血亏缺, 虚火旺盛多导致[11-15]。本研究选用多种中药进行配伍, 使其发挥各自功效如祛风止痒、清热利湿、补气养血、清热凉血等。西替利嗪是一种强效的H1受体拮抗剂, 口服进入体内, 迅速与靶细胞膜上的组胺H1受体结合, 阻断组胺激活靶细胞, 可抑制变态反应初期组胺传递, 降低炎性细胞的游走活性和变态反应后期的递质释放, 故对迟发期变态反应亦有效[16-20]。

本研究显示,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7%, 高于对照组的68.4%,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优于单纯的西医治疗, 减少了复发率的发生, 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周永有.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 17(2):30-31.

[2] 吴盟, 中医治疗68例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观察.中国实用医药, 2015, 10(23):187-188.

[3] 周丰宝, 杜翠翠.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30例疗效观察.中国疗养医学, 2014, 23(2):132-133.

[4] 雷小洪. 60例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观察.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22):46-47.

[5] 张保恒, 刘卿卿, 李海峰.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60例近期及远期疗效观察.新中医, 2014(5):113-115.

[6] 刘秀琴, 曾敏.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及护理.内蒙古中医药, 2015, 34(8):163.

[7] 方晴.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分析.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7, 23(9):781.

[8] 李晟全,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当代医学, 2011, 17(28):153-154.

[9] 张剑锋.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观察与分析. 中国医药导报, 2009, 6(32):60-61.

[10] 王进, 陈健.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观察及安全性评价.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5(3):766-768.

[11] 张发明. 慢性荨麻疹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分析. 当代医药论丛月刊, 2013, 11(1):164-165.

[12] 王玉兰.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5, 3(21):96-97.

[13] 李继红, 段萍. 80例慢性荨麻疹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分析. 中国医学工程, 2014(10):112.

[14] 王玉光.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探讨. 医药, 2015(18):188.

[15] 聂益成. 中医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分析. 医学信息, 2014, 27(39):525.

[16] 楼芳, 邓茜, 冯小清.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分析.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4, 14(8):33-34.

[17] 朱海, 杜伟峰, 黎雪芳. 慢性荨麻疹162例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医药前沿, 2012(25):65-66.

[18] 缪仕栋.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皮肤病与性病, 2014, 36(2):93.

中西医结合意义范文4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缺血性脑血管病;血液流变学

DOI:10.14163/ki.11-5547/r.2016.28.138

缺血性脑血管病属于心血管内科常见疾病, 进展快, 可导致患者合并严重的意识障碍, 对人类人体健康、生命安全具有严重威胁。单纯西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虽然能够发挥一定治疗效果, 但是疗效存在局限性。所在医院在为此类患者开展临床诊疗时, 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进行治疗, 取得满意疗效。本研究选取所在医院2013年6月~2015月10月91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主要对象, 目的在于分析中西医结合疗法的临床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所在医院2013年6月~2015月10月收治的91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主要观察对象, 所选患者均符合相关诊断及治疗标准[1], 年龄41~80岁。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6例)。观察组患者男23例, 女22例, 平均年龄(66.25±3.57)岁。对照组患者男25例, 女21例, 平均年龄(63.38±3.6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排除标准[2] ①年龄>80岁者;②对相关治疗药物过敏者;③脏器功能严重损伤者;④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史者;⑤合并严重脑外伤损伤者;⑥精神疾病者及无法定监护人者。

1. 3 治疗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内科治疗, 口服阿司匹林(陕西省万寿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61021251), 50 mg/次, 1次/d。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联合中药方剂进行治疗, 药方组成(自拟)为:丹参、桃仁各30 g, 红花、桑叶、全蝎、生地黄各15 g, 远志、附子、当归各10 g, 煎汁服用, 早晚各1次。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均为2个月。

1. 4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3]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并对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全血高切粘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血沉)进行比较。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好转, 患者生活能够自理;有效:患者活动功能良好, 但需要他人帮助;无效:未达到上述治疗效果。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显效32例, 有效11例, 无效2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显效20例, 有效18例, 无效8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82.61%, 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90, P

2. 2 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观察组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缺血性脑血管病属于心血管内科常见疾病, 具有发病快、病情凶险等特征, 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 可导致患者合并严重的意识障碍, 对患者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均具有严重的威胁[4]。单纯西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虽然能够发挥一定治疗效果, 但是由于长期服用西药可引发多种并发症及用药不良反应, 因此疗效往往存在较大的局限性。

祖国医学认为, 缺血性脑血管病属“中风”范畴, 其主要发病机理可总结为经络血瘀, 患者体内存在严重的气虚状态, 引发血液运行停滞, 并在特定位置发生淤积, 导致血管闭塞, 引发疾病[5]。所在医院在为此类患者开展临床诊疗时, 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进行治疗, 取得满意疗效。方中中药材能够发挥宽胸通阳、温阳化瘀等功效, 可有效增加血流量, 减少耗氧量, 从而缓解缺血性临床症状[6]。现代药理学证实, 中药可有效促进血管扩张, 进一步提高脑血管流量, 改变血液黏性, 因此能够快速改善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2.61%, 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 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 临床疗效显著, 具有安全性和有效性,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012版.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2:35-67.

[2] 王伟, 韩永升, 韩咏竹.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5, 27(2):283-286.

[3] 陈城, 鲁德甫. 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研究. 当代医药论丛, 2014, 12(17):176.

[4] 黄廷耀. 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观察. 亚太传统医药, 2014, 10(14):57-58.

[5] 马志恒. 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100例疗效观察.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5, 29(10):96-97.

中西医结合意义范文5

【关键词】 中风; 脑血栓; 气虚血瘀型; 中西医结合

中图分类号 R255.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4-0034-02

doi:10.14033/ki.cfmr.2016.4.019

脑血栓是临床典型的脑血管疾病之一,具有病因复杂,影响因素众多的特点[1-2]。近来有关研究资料显示,单纯用西医治疗缺乏根治性疗效,对部分患者的疗效不够积极。因此尝试在西医基础之上联合中医组方干预,以巩固疗效,优化临床价值。为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脑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与价值,本研究纳入2014年7月-2015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住院部所收治的气虚血瘀型中风(脑血栓)形成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2014年7月-2015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住院部所收治的气虚血瘀型中风(脑血栓)形成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40~66岁,平均(55.2±2.6)岁;急性期患者20例,恢复期患者10例。观察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40~65岁,平均(54.8±2.9)岁;急性期患者22例,恢复期患者8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中纳入30例患者实施单纯西医治疗。用药方案为:右旋糖酐-40葡萄糖注射液,用药剂量视情况在250~500 ml,给药途径为静脉滴注;250 ml 5.0%葡萄糖注射液+40 ml参脉注射液;250 ml 5.0%葡萄糖注射液+0.5 g胞二磷胆碱注射液。以上用药频率为1次/d。

1.2.2 观察组 观察组中纳入30例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西药方案同对照组用药标准。中药方案为自拟中药组方,组方构成包括:120 g黄芪,30 g山楂,24 g丹参,20 g葛根,15 g赤芍,15 g川牛膝,10 g川芎,10 g桃仁,5 g红花,10 g地龙,15 g桑寄生,10 g归尾,10 g水蛭,15 g川断,30 g银杏叶片。以上组方经加工研磨成细粉,分装至5粒胶囊中,口服给药,用药频率为1粒/次,3次/d。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在不同用药治疗方案干预下临床效果的差异。评价标准为:(1)当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病症表现完全消失,语言恢复,生活可自理,患侧肢肌力恢复至Ⅵ以上时,判定为治愈;(2)当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病症表现明显缓解,语言基本恢复,基础生活可自理,患侧肢肌力提高Ⅱ以上时,判定为显效;(3)当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病症表现有所改善,语言以及生活能够有所提升时,判定为有效;(4)当患者经治疗后仍未达到以上标准时,判定为无效[3-4]。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同时比较在不同方案实施前后两组患者各项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具体评价指标包括:全血黏度(100/s),血浆黏度(100/s),血细胞比容,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以及低密度脂蛋白。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5.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统计学处理期间可信区间取值95%。P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27例患者达到有效及以上标准,总有效率为90.00%(27/30);对照组21例患者达到有效及以上标准,总有效率为70.00%(21/3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25.563,P

*与对照组比较,P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生化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项生化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项生化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中风脑血栓是心脑血管常见疾病之一,脑动脉管腔的狭窄与堵塞是形成本病的主要因素之一。受到此因素影响,导致受体局部脑血流量明显减少,相应的动脉供应区会出现脑组织供血减少的现象,动脉内膜附着血液有形成分,最终诱发脑血栓[5-8]。在脑血栓病情发展至一定程度后,会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的神经系统症状(包括语言功能、肢体功能的丧失等),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了非常不良的影响。

本研究中对观察组30例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27例患者达到有效及以上标准,总有效率为90.00%(27/30);对照组21例患者达到有效及以上标准,总有效率为70.00%(21/3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25.563,P

综上所述,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脑血栓形成)疾病的临床价值确切,对提高临床疗效有可靠的价值,同时在改善患者各项生化指标方面的价值突出,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丁颖颖.中西医联合治疗方法应用于脑血栓患者的效果观察及其临床意义[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27(9):1155-1156.

[2]韩芸鸿.关于脑血栓患者中西医联合治疗的研究[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23(9):245-246.

[3]徐世泉.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栓形成的疗效[J].中医临床研究,2014,6(25):81-82.

[4]徐进华,丁萍,罗玉韵,等.中风恢复期中西医综合治疗临床路径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09,12(11):986-988.

[5]王立新,蔡业峰,郭建文,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对急性缺血中风阴类证患者预后影响的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31(2):195-199.

[6]李立军,单海燕.中风中经络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临床路径在优质化护理服务中的应用[J].河北中医,2012,34(5):768-769.

[7]杨海发,叶少荣.中药活血化瘀、益气通络法联合西药综合治疗缺血性中风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3):462-463.

中西医结合意义范文6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慢性盆腔炎;辨证治疗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疾病之一, 病情迁延、反复发作, 若不能及时有效治疗, 还可引起异位妊娠、不孕不育等, 严重影响女性身心健康[1]。近年来研究发现, 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慢性盆腔炎治疗中有着显著优势, 本院采用中医辨证结合西医常规治疗慢性盆腔炎, 取得较为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组73例患者均为本院2012年1月~2014年6月间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 按照《妇产科学》[2]中相关诊断标准, 所有患者均确诊。患者年龄25~64岁, 平均年龄(32.3±3.6)岁, 病程3个月~5年, 平均病程(1.7±0.6)年。按照治疗方案分为西医组和联合组, 西医组35例, 联合组38例,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西医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 给予头孢曲松钠2 g加入100 ml 0.9%氯化钠溶液中+奥硝唑注射液100 ml, 静脉滴注, 1次/d, 7 d为1个疗程;联合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药辨证治疗, 基本方:黄芪25 g, 薏苡仁30 g, 茯苓20 g, 党参15 g, 白花蛇舌草25 g, 白术15 g、虎杖15 g, 桃仁10 g, 丹参20 g, 三棱10 g, 甘草10 g, 气虚者加人参10 g;寒湿凝滞者加乌药10 g、肉桂10 g, 小茴香10 g;湿毒盛者加两面针10 g, 蒲公英20 g, 二妙散20 g;肝经湿热者加夏枯草10 g, 土茯苓15 g, 附件有包块者加猫爪草10 g, 冬瓜仁20 g, 瘀热严重者加丹皮20 g, 赤芍12 g, 连翘20 g, 鱼腥草30 g;1剂/d, 水煎至300 ml, 分早晚2次口服。

1. 3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中相关标准, 痊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 妇科检查无异常, 月经恢复正常;显效: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 妇科检查无明显异常;好转:症状体征明显好转, 妇科检查有明显改善;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总有效率=(痊愈+显效+好转)/总例数×100%。根据临床症状轻重分正常(0分), 轻度(2分), 中度(4分), 重度(6分), 评分症状包括白带异常、下腹痛、月经不调, 评分范围0~18分, 分数越高则症状越严重。

1. 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采用双录入输入Excel表格,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94.74%明显高于西医组74.29%,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 2 两组患者症状积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 联合组改善程度优于西医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慢性盆腔炎系指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的慢性炎症, 属中医“带下病”、“瘕”、“痛经”等范畴, 中医认为慢性盆腔炎由于妇女经期、产期或妇科手术后, 胞脉空虚, 寒热之邪乘虚而入, 蕴结成毒, 邪毒盘踞, 传入下焦而致病, 因治疗不及时, 病情迁延发展而致慢性盆腔炎[4, 5], 受到湿、热、瘀毒影响可引起的急性发作, 故治疗当以清热除湿、活血化瘀为主。本院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加用中医辨证疗法, 基本方中黄芪补脾益气;薏苡仁去湿除风、清热排脓、除痹止痛;茯苓渗湿利水、健脾败毒;党参补中益气;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活血利尿、白术补气健脾、燥湿利水;虎杖祛风利湿、散瘀定痛;桃仁、丹参活血祛瘀;三棱破血行气、消积止痛;甘草清热解毒、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症状体征, 辨证用药, 诸药合用, 共奏祛湿止痛、清热活血之功效。从治疗结果来看, 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西医组, 症状体征改善情况明显优于西医组, 表明了治疗的有效性。

综合所述, 慢性盆腔炎治疗中, 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结合中医辨证治疗, 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 提高治疗效果, 临床推广应用价值显著。

参考文献

[1] 何伟明, 黄金平, 郑凤宝, 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吉林医学, 2013, 34(13):2421-2422.

[2] 乐杰.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274-275.

[3]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2:197.

[4] 耿怀梅.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42例临床分析.吉林医学, 2011, 32(22):4627-4628.

中西医结合意义范文7

【关键词】 狼疮性肾炎; 中西医联合; 辨证施治; 临床观察

狼疮性肾炎(LN)是指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双肾不同病理类型的免疫性损害,且伴有明显肾脏损害的一种免疫复合物介导性肾炎,同时也是SLE最常见的内脏损害[1,2]。SLE患者70%表现出明显肾脏损害,病理检查肾活检光镜显示肾损害达90%,而结合免疫荧光和电镜几乎100%显示有肾脏病变[3]。目前,西医治疗以糖皮质激素和细胞毒药物为主,病人预后有很大改变,但激素和细胞毒药物的毒副作用较大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4],致使许多患者不能长期坚持,故寻求临床效果可靠且毒副作用小的治疗方法是肾内科医师一直探索的课题。考虑到中医药在疗效巩固、降低复发率和减轻药物毒副作用等方面有明显优势,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LN越来越被得到重视。为探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LN的临床效果及其不良反应,笔者采用前瞻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6月~2010年6月收治的60例LN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前瞻方法收集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6月~2010年6月收治的60例LN患者,诊断标准西医符合1982年美国风湿病学会修订的SLE诊断,伴持续性蛋白尿>0.5g/d或者多次蛋白尿≥+++,亦和(或)细胞管型尿;且伴活动性LN临床表现:LN临床活动性指数评估积分大于8分或者肾病理检查显示肾组织活动性病变。中医辨证分型诊断参照2003年卫生部颁发的《中药新药治疗红斑狼疮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分为肝肾阴虚型、热毒炽盛型、脾肾阳虚型和气阴两虚型。将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西医治疗组各30例,联合治疗组男性3例,女性27例,年龄范围为18~55岁,平均为(32.40±8.37)岁,病程1个月~9.6年,平均为(26.4±14.2)个月;西医治疗组男性4例,女性26例,年龄范围为19~54岁,平均为(31.90±8.79)岁,病程3个月~8.9年,平均为(28.1±13.8)个月。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及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具有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 西医治疗组采用激素常规疗程(标准剂量的强的松)+环磷酰胺(CTX)冲击治疗,具体治疗如下:(1)激素常规:应用强的松1mg/(kg・d)晨起1次顿服,治疗8周后逐渐减量,待减至0.5mg/(kg・d)时可将2日量合并,隔日晨起1次顿服,以后再视病情需要,每周可继续减10%至隔日服0.4mg/kg或者停止治疗一段时期先观察情况。(2)环磷酰胺(CTX) 冲击治疗:将CTX以8~10mg/kg的量加入到100ml生理盐水静滴,静滴时间不应少于1h,连续2d,通常每4周1次,重症者每2周1次,累积总剂量不超过150mg/kg,一般冲击6~18次,待病情好转改为每3个月冲击1 次。(3)其它治疗:抗血小板聚集和抗凝的药物可选用肝素、阿司匹林和潘生丁等。

联合治疗组在西医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结合LN的中医分型和不同阶段特点,应用中西医联合的方法进行辨证施治。具体治疗如下:(1)肝肾阴虚型:宜养阴清热,活血解毒,采用知柏地黄汤加减。(2)热毒炽盛型:宜清热解毒,凉血养血,采用犀角地黄汤加减。(3)脾肾阳虚型:宜温补脾肾,采用用真武汤加减。(4)气阴两虚型:宜益气养阴清热,采用参芪地黄汤加减。此外,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酌量增加活血化瘀药物(如丹参、桃仁、川芎、泽兰、益母草、蜈蚣、土鳖虫等)。以上中医方药用水煎服,每日1剂。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体征、补体C3、24h尿蛋白定量、血清肌酐(Scr)及血清白蛋白,比较两组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及其不良反应。

1.3 疗效判定标准 完全缓解:表现为临床症状消失,免疫等各指标恢复正常,红细胞及尿蛋白消失;显著缓解:表现为临床症状消失,免疫等各指标滴度降低但仍高于正常,蛋白尿、血尿和血肌酐下降大于50%;部分缓解:表现为临床症状缓解或消退,蛋白尿、血尿和血肌酐下降20%~50%;无效:表现为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恶化或无改善。将完全缓解、显著缓解和部分缓解视为治疗有效。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EXCEL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联合治疗组完全缓解者17例,显著缓解者9例,部分缓解者3例,无效者1例;西医治疗组完全缓解者7例,显著缓解者12例,部分缓解者4例,无效者7例;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优于西医治疗组76.67%(χ2=5.192,P<0.05)。

2.2 生化指标比较 联合治疗组和西医治疗组补体C3、Scr、血清白蛋白、24h尿蛋白定量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差值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后与西医治疗组治疗后各指标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常发生柯兴氏综合征、感染、精神、神经系统症状、白细胞下降等不良反应,联合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67%,低于西医治疗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43,P<0.05)。

3 讨论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肾脏损害称为狼疮性肾炎(LN),其临床表现复杂,常表现为皮疹、发热、关节痛、脱发、怕光及多器官和系统的损害,其中肾脏系统的损害最为突出,常表现为血尿、水肿、蛋白尿、肾功能损害、高血压[5]。由于目前SLE病因尚未明确,临床实践常面临着两大难题,一是典型LN可结合临床表现和血清中抗体易作出诊断,但不典型LN特别是抗核抗体或者抗-dsDNA 抗体阴性病例容易漏诊或误诊;二是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其副作用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6]。因此,制定和实施合理化治疗方案,降低治疗副作用所带来的危害非常十分重要。

近年来利用CTX 冲击疗法联合激素治疗对控制狼疮活动和诱导病情缓解取得良好疗效[7],但激素和细胞毒药物可降低机体抵抗力,容易诱发感染,常常使治疗方案不能完整进行,缓解率降低。从我们的研究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LN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对提高缓解率、改善预后和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与其他报道一致[8]。LN在中医上认为是因先天禀赋不足,肾精亏虚,或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七情内伤,卫外不固,营卫不和;或不节,伤及肾精,或服食毒热之品,造成气血不畅,阻滞血脉,邪毒久稽,损害肾脏。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医进行分型辨证施治,发挥中医优势,巩固CTX和激素疗效,减少复发率和感染率,大大延长本病的缓解期,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黄谨武.狼疮性肾炎的中医辨治.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2005,7(1): 37-38.

[2]钱桐荪,迭展云.中西医结合诊治系统性红斑狼疮及狼疮肾炎的经验与体会.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5,6(11):621-623.

[3]张秋霞,汤水福.中西医结合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临床观察.四川中医,2006,24(1):51-52.

[4]束永兵,李传平.中西医结合治疗狼疮性肾炎22例.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7,26(4):13-14.

[5]卢叶明,黎晓辉,邵洁莹.中西医结合治疗活动性狼疮性肾炎78 例疗效观察.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6,7(3):162-163.

[6]颜学桔,范伏元,旷惠桃,等.狼疮性肾炎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进展.中医药导报,2007,13(6):111-112.

[7]张正秀,杨真荣,何洪斌,等.中西医结合治疗狼疮性肾炎40例.四川医学,2007,28(1):55-56.

中西医结合意义范文8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子宫腺肌症;临床疗效对比

子宫腺肌症属于妇产科常见疾病,是由于患者子宫膜腺体和间质侵入子宫肌层生长所引起的疾病。对于子宫腺肌症治疗方法较多,这种常见疾病,有效治疗方式尤为重要,怎样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发展也是该文研究的重点。本院将中西医治疗方式与常规西药治疗方式分别分析患者的临床效果,总结分析出最佳的治疗方式,现将详细研究过程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研究对象均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4月治疗的154例子宫腺肌症患者,根据住院单双号将其划分为中西医结合组和西药组,每组患者各为77例。中西医结合组患者年龄在22―50岁,平均年龄围为(36.2±9.1)岁。西药组患者年龄在25―49岁,平均年龄为(38.2±10.3)岁。本文研究对象均排除肝病史存在可能性。临床症状为痛经、月经失调以及子宫变大。两个实验组患者从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差异性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可以进行对比。

1.2治疗方法

154例患者均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规律的生活,合理的饮食,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是经期期间),适当锻炼身体,定期检查,不得随意就医。在以上治疗的基础上西药组患者服用孕三烯酮胶囊(商品名:言昌;国药准字:H19980020;生产厂商:北京紫竹药业有限公司)2. 5 mg/次,2次/周,口服(第1次于月经第1天服用,3天后服用第2次,以后每周相同时间服用)。中西医结合组在口服孕三烯酮胶囊的基础上再给予痛经1号方(药物组成:当归25 g,川芍15 g,丹参30 g,川牛膝15 g,怀牛膝15 g,益母草30 g,泽兰15 g,自芍25 g,生日-草15 g,牡丹皮15 g,桂枝12 g,桃仁15 g,炮姜6g,土鳖虫10 g,鸡血藤30 g,人枣15 g,水煎服,2次/d,旱晚各1次)。3个月为1个疗程[1]。

1.3疗效评价标准

根据子宫腺肌症相关医学理论将其临床效果划分为以下几个标准:①显效,即是患者子宫腺肌症各种症状及反应全部消失,三个月后月经量有效控制,月经周期恢复正常,痛经症状全无,子宫增大的增长逐渐消失;②有效,即是患者临床症状及反应逐渐消失,三个月后月经期间月经量、月经持续时间和痛经均有一定的控制;③无效,子宫腺肌症患者各项症状均未转变。

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人数

1.4统计学处理

本文中的所有实验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经卡方检验并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中西医结合组总有效率远远超过常规西药组总有效率,两组间数据差异性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子宫腺肌症的发病机理还未确定,然而在临床实践过程中,由于手术创伤、职工内膜抓饶严重、手术分娩等等导致宫壁损伤极有可能引起患者出现子宫腺肌症,大多数均采取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方式,然而西药治疗会导致患者内脏损伤,其临床效果不是很理想,患者月经量和疼痛感越来越严重。

孕三烯酮属于中等强度的孕激素,其抗孕激素和抗抗雌激的活性较强,有效预防子宫内膜,减少子宫内间质腺体数量,造成腺体的蜕膜样逐渐变化,腺体细胞萎缩、线粒体肿胀、内质网扩张等,从而造成细胞变性,子宫内膜被抑制,月经量逐渐减少,腹痛感较轻,属于一种临床保守治疗方式。然而其副作用较强,服用过三烯酮等雌孕激素的患者常常出现痤疮、多毛症、萎缩、身体重量上升等症状,更有甚至出现头痛、胃肠功能较弱、肝功能受损、减弱等不良症状。中医理论认为职工腺肌症其实就是血瘀,瘀血阻滞,瘀阻胞宫,不通则痛,从而痛经、瘀血阻滞,血不循道,或心血不生,则见月经不调,治宜化瘀通络,调经止痛[2]。本文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中的痛经1号方就是针对子宫腺肌症其发病机理配置的,本方只要是由桂枝茯苓丸和生化汤加减而成,尤其是再加上土鳖虫、丹参其化瘀功效更加显著,牛膝引药下行直达胞宫,甘草调和诸药,甘草、芍药联合使用其止痛效果最佳,诸药并用,共奏化瘀通络,调经止痛之效。中药运用的临床治疗结果得知:牛膝、当归、川芎、土鳖虫、桃仁、 丹参等活血化瘀、提高体内微循环的作用,提高机体的耐缺氧功效,延长小板聚集时间增长,缓解缓解平滑肌,止痛的功效。经过临床研究证明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能够减少子宫腺肌症临床症状,使得子宫体积萎缩,并能够减少孕三烯酮等药物的不良反应,患者满意度较高,临床效果较佳。

参考文献:

中西医结合意义范文9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月经过少;人流术后

近年来,人工流产已广泛的应用于临床,虽然此种方法可有效的终止妊娠,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是因人工流产所产生的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明显升高。人工流产后月经过少是常见的人工流产后并发症之一,目前临床主要应用西医治疗本病,可达到一定的治疗效果。而我院近年来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医药治疗,较好的提高了本病的治疗效果。现将观察结果回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将我院2013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的56例人工流产后月经过少患者,分为接受单纯西医治疗的对照组及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观察组,每组患者28例。所有患者均为行人工流产后,并经《中医妇科学》中的诊断标准[1],明确诊断,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对照组,年龄22~32岁,平均(26.35±3.66)岁;人工流产次数,1次者9例,2次者10例,3次及以上者9例。观察组,年龄23~33岁,平均(26.57±3.58)岁;人工流产次数,1次者11例,2次者9例,3次及以上者8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具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即于月经第5d起连续21d给予3mg戊酸二醇,3次/d口服,患者结束口服戊酸二醇后,连续10d给予200mg黄体酮口服治疗。观察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于口服西药同时给予四物汤加减1剂/d口服治疗。四物汤加减组成:熟地黄20g、白芍15g、当归20g、川芎10g、白术10g、山药15g、陈皮10g。所有患者均于西药服用结束后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

1.3观察指标 根据患者治疗后月经恢复情况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以患者月经完全恢复正常为治疗痊愈,以月经未完全恢复正常,但较前明显增加为显效,以月经未完全恢复正常,但较前明显有所增加为有效,以月经未有改善未无效。以月经量、色、质及经期情况作为临床主症,以轻度为2分,中度为4分,重度为6分,以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及腰脊不适为次症,轻度为1分,中度为2分,重度为3分。对比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改善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9.0分析,计量数据以(x±s)进行表示,计数数据以百分率表示,应用t检验进行分析,P

2 结果

2.1治疗总有效率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7.86%,观察组为85.71%,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χ2=4.762,P=0.029)。见表1。

2.2临床指标改善情况 两组治疗前临床症状积分比较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均明显改善(P

2.3治疗并发症发生率 两组药物副作用发生率比较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中医学认为,月经来潮为"天癸"应时而致的结果,其于人体肾气充足、冲任调和及脾胃水谷之气充足密切相关。人流手术,是通过人为手段,破坏了患者的冲任二脉,冲任失调,气血失和,故可导致患者出现月经过少之证[2]。中医治疗本病重在调和气血,以固冲任二脉,通过调和冲任二脉及补益气血以达治疗本病的目的,临床已有应用中医方剂治疗本名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3-4]。本研究中所应用的方剂以补血名方四物汤为基础,加以补益肾气之药而成,故可达到有效的治疗本病的目的。本文结果显示: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7.86%,观察组为85.71%,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临床症状积分比较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均明显改善(P

由此可见:人流术后月经过少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张玉珍.中医妇科学[M].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87.

[2]耿秋丽,王永宏.浅谈中西医对人流后月经过少的认识[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9(11) :54-55.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