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粮食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集锦9篇

时间:2024-01-23 14:51:53

粮食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粮食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范文1

[关键词] 粮食 “三高一低” 高效生产 安全

[中图分类号] F32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7)05-0113-01

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因此粮食生产是关系到国家生存与发展的一个永恒的主题。粮食生产以优质、高产、低耗、节本、高效、生态、安全作为发展目标,要做到数量与质量并重,要做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牢牢把握中国人吃饭权,中国人饭碗里要装中国自己的粮食。

1 粮食生产形势

目前我国粮食生产与消费出现了“三高一低”现象,即粮食高产量、收购量高和库存高量、且价格低。如果单纯从粮食“三高一低”的表面现象来看,似乎中国人吃饭可高枕无忧了――粮食那么多,又那么便宜,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好形势。但是粮食生产表面风光的背后,暗藏着危机。

一是我国粮食需求呈刚性增长状态。这主要是人口总数量庞大、基数高,以及居民生活结构进一步改善,消费食物的多样化、优质化趋势加强,动物蛋白食品的消费数量将越来越大。随着粮食和主要食物需求量的不断增长,粮食生产日趋重要。

二是耕地少,生产规模狭小。在农业和粮食科技没有取得根本性突破之前,粮食的种植面积和粮食的单产是粮食总产量不断增长的决定性因素。目前不断缩减的耕地面积是我国粮食生产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

三是粮食增产途径单一。农业增产靠天、靠化肥农药的局面并未得到根本改变,农业增产增效的长期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

四是水资源短缺,干旱威胁严重。粮食主产区都严重缺水。而正是这些地区是我国最大的粮食基地,是提供商品粮的主要来源。然而缺水成为粮食主产区增产的制约因素。

2 粮食生产的要素

一是种粮意愿。农户种粮意愿是保证粮食生产的根本。农民作为粮食生产者所追求的目标的是利润最大化,如果其对粮食生产收益的预期不高,必然会对粮食安全造成不利影响。国家要保证粮食安全,就必须保证种粮收入,调动农民生产粮食的积极性。

二是农业比较效益。随着经济的发展,种粮成本加快上升,比较利益低的问题日趋显现。

三是生态环境。环境污染、极端气候频发、干旱问题日益成为粮食安全的制约因素。

3 建议与对策

粮食生产以优质、高产、低耗、节本、高效、生态、安全作为发展目标,要做到数量与质量并重,要做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牢牢把握中国人吃饭权,中国人饭碗里要装中国自己的粮食。具体建议如下:

一是将人类吃的粮食分为生产口粮与饲料粮。对于口粮和主要经济作物,在水资源较好的传统农业地区,采取精耕细作的办法,即生态农业的办法生产,达到国家要求的有机标准或至少绿色标准。提高优质健康无农残粮食与食品附加值,释放城市人群的购买力,解决“吃得饱、吃得好”问题。

二是就地城镇化,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目前我国还有一半人在农村,另外我国的土地一家也就十来亩地,与国际资本拼数量是我们的劣势,但发展高效优质的生态态农业是我们的优势。采取科学的生态种养措施,农药和化肥用量可大幅度下降,生态环境会进一步改善。围绕着种植、养殖、加工与销售等等环节,粮食生产潜力会进一步释放。

三是育种要多渠道。保护传统的种子资源,育种要靠高科技。国家可通过让农民种植,国家高价回购的方法维护下来,并不断提高质量,而来年继续种植富裕的种子可作为粮食消耗。

四是适度鼓励种粮大户连片集中土地,提高规模效益,但其用途应以饲料和工业原料为主。当前的做法是借助化学化、生物技术化的技术,利用大型机械,实现大规模生产,政府的各项补贴向大农户倾斜。好处是管理起来容易,缺陷是食物多样性和粮食单产出现不可扭转的下降。

五是建立生态农业试验示范区。国家资金向环境友好型、粮食保障性的生态农业倾斜,鼓励固氮、固碳、化肥、农药、农膜减量型农业。

总之,粮食生产问题不是单一的科技问题,而是复杂的社会问题,还是环境问题和健康问题。如果做法得当,对于稳定社会,发展经济起到重要的基础作用。

参考文献

[1]樊学广,田华星,李前进,王海燕,靳中权. 河南省粮作区粮食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中国种业,2012,03:20-22.

[2]张德华,周慧秋,娄厦. 黑龙江省粮食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12,04:411-414.

[3]贺正勇,易红兵. 我国粮食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研究[J]. 中国西部科技,2009,22:59-61.

粮食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范文2

[关键词]粮食主产区 粮食主销区 利益协调机制 欧盟共同农业政策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369(2008)5-0016-04

我国现行的粮食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以来粮食产销利益失衡状况,为了对我国粮食产销利益政策措施进行全面地评价,我们有必要同国外较为成熟的利益协调政策模式进行比较。就目前而言,欧盟共同农业政策在保护粮食生产者的利益,稳定农产品价格,有效地促进欧盟粮食生产,保障欧盟整体的粮食安全方面具有典型意义。因此,在本文中,笔者通过回顾我国粮食产销利益协调的主要政策,并与欧盟共同农业政策加以比较,试图从中获得某些启示。

我国粮食产销利益协调的主要政策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城市偏向、工业偏向和市民偏向的政策,导致了粮食主体――农民(生产者)、粮食企业及消费者之间的利益失衡。为了提高粮食生产者的种粮积极性,我国在粮食生产和流通领域采取了一些政策措施来协调粮食产销利益。

1、粮食生产领域的扶持政策

(1)“三补一减”粮食政策。一是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到2007年全国总补贴资金达427亿元,是2004年3倍之多,其中粮食主产省补贴资金所占比重约为90%。二是良种补贴范围和规模进一步扩大。2008年宁夏河套灌区粮食主产区小麦、水稻首次纳入国家良种补贴范围,补贴金额在2007年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了50亿元,补贴全部用于主产区。三是对农民购买或更新大型农机具给予补贴。2007年我国农机补贴实现了“五个扩大”:实施范围扩大;补贴机具种类扩大;补贴试点范围扩大;县均投入规模扩大;单机补贴额度扩大。四是取消了农业税,进一步减轻了农民负担。

(2)增加对粮食生产的投人,促进粮食产业发展。从传统的单纯强调粮食产量转向从产业链角度推进粮食产业发展。一是提高粮食产品附加值。大力发展粮深加工,并在技改贴息、税收优惠、财政资金等方面给予扶持;鼓励在粮食产区发展畜牧业,促进粮食转化,从财政资金和政策性金融两方面给予扶持。二是推动产销区的协作。鼓励粮食主产区到粮食主销区建立粮食销售基地、发展粮食加工,也鼓励粮食主销区到粮食主产区建立粮食生产基地、兴建粮食仓储设施。目前,浙江、广东、福建等粮食主销区同黑龙江、吉林、江西、湖南等粮食主产区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粮食流通领域的相关政策措施

(1)粮食保护价收购政策。以保护价收购粮食政策最早于1997年开始使用,是我国粮食主产区覆盖面最广、效果最直接的一种政策措施。1998年6月6日,国务院第244号令,颁布了《粮食收购条例》,其中明确规定:收购粮食必须严格执行国家的价格政策,国家对粮食收购实行保护价制度,以保证农民和其他粮食生产者出售粮食,能够补偿生产成本,并得到适当收益。保护价的原则由国务院确定,保护价的具体水平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报国务院备案。定购粮食的收购价格,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依据下列原则确定:①市场粮价高于保护价时,参照市场价格确定;②市场粮价低于保护价时,按照不低于保护价格确定。

然而,由于保护价收购政策自身的缺陷以及执行过程中的偏差,粮食生产者并未从中得到太多实惠,卖粮难问题仍然没有解决,农民的粮食依旧是卖不上价钱。此外,保护价收购政策给主产区政府带来了沉重的财政包袱。由于主产区粮食种植面积大,政府每年不得不将大量的财政用于粮食收购,加上主产区本身经济不发达,财政收入有限,使得主产区政府难堪重负。

(2)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1998年初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及有关配套文件,要求按照党的“十五大”提出的目标和要求,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步伐。有效地保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消费者的利益,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符合我国国情的粮食流通体制。2004年国务院召开了全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和《粮食流通管理条例》;有关部门下发了《实行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调整粮食风险基金使用范围的实施意见》、《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财务挂账处理意见》和《粮食收购资金贷款管理办法》等配套文件。这些政策文件和法律法规为全面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推动了粮食流通体制的深化。

欧盟共同农业政策产销利益协调机制模式

1、建立共同粮食基金,为共同农业政策的实施提供资金保障

欧盟的前身欧洲共同体在1962年1月根据《罗马条约》的规定,设立了一个数额庞大的“欧洲农业指导与保证基金”(以下简称“农业基金”)。农业指导保证基金支出成为欧盟总预算的主要开支,一直占总预算的60%~75%,上世纪70年代这一比例曾高达90%。农业指导保证基金又有两部分组成。保证部分用于农产品市场管理,主要开支项目为:农产晶的出口补贴,农产品干预收购;指导部分用于农业结构改革,主要开支项目为:结构调整措施,地区发展措施及环境保护措施。目前农业指导保证基金中,用于价格支持的保证部分约占90%~95%,而用于农业结构改革的指导部分仅占5%~10%。从欧盟农业指导保证基金的筹集和使用结果来看,实际上是欧盟成员国内工业发达,农业生产不足的国家(英国、德国、意大利)对基金的贡献大,耗用的基金少,成为农业基金的主要贡献国。相反,欧盟成员国中工业发达,农业生产过剩的国家(法国、荷兰、西班牙)对基金的贡献小,而对基金的耗用大,成为农业基金的主要享用国。为粮食安全,欧盟内缺粮成员国不得不付出额外的成本。

2、利用共同粮食基金协调粮食主产国与主消费国利益,保障粮食安全

欧盟通过建立共同粮食基金,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提高农业生产率、提高农民收入、稳定农产品价格和保障供给,确保欧盟整体粮食安全,共同粮食基金协调粮食主产国与主销国利益这一利益协调机制模式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欧盟共同农业政策产销利益协调机制通过共同粮食基金的筹集与使用的非对称机理来实现粮食主产国与粮食主消费国的利益协调,使得粮食主消费国的利益向粮食主产国转移,粮食主消费国为“粮食安全”买单,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农产品价格,保障粮食的稳定供

给,实现欧盟整体的粮食自给率和粮食安全。

欧盟各成员国对农业基金的负担以及从农业基金中受益的情况是不同的,共同农业政策的基本原则之一是资金共同负担,所有成员国按规定要承担财政责任。法国负担欧盟预算的17.5%,欧盟为法国的花费占总预算的17.7%,基本相抵。但法国是共同农业政策的最大受益者,得到欧盟农业补贴的1/4。在指导部分支出中,法国也受益较多。意大利在保证支出中所占份额最初几年不大,1966年后逐渐增加。荷兰的情况与意大利差不多。德国在保证支出中所占份额最初几年很少,1967年后趋于增加,但仍然不及法国和意大利,有些年甚至不如荷兰。可是,如果就对于共同体的财政负担来说,德国的负担却历来是最重的,德国承担了欧盟预算的29.2%,却只能从欧盟得到14.8%的回报。“英国人口多,贡献的增值税多;英国是传统的农产品进口国,贡献的进口差价税多,英国是主要贸易国,贡献的关税也多;但英国的农业比重小,自给率低,几乎没有剩余农产品需要干预收购和补贴出口,因此它从预算中分得的比重自然也很少。所以只要农产品干预收购和补贴出口的费用降不下来,英国和德国在共同体预算中付多得少的局面就将继续下去”。

从欧盟共同农业政策看我国粮食产销利益协调政策的主要缺陷

1、欧盟共同农业政策简评

在当今尽管欧盟整体粮食自给率已经实现完全自给并有余粮出口,但是在欧盟内部各成员国之间粮食自给率是不同的,欧盟作为整体不存在粮食安全问题,但是各成员国之间的粮食安全状况不同,粮食安全和粮食供求的区域不平衡性十分显著,具体表现为:欧盟内部粮食主产国的粮食能够充分自给,如法国,并不存在粮食安全问题,粮食主产国的国内粮食生产供给远远大于国内粮食需求,存在余粮;而作为粮食的主消费国,如德国,粮食自给率很低,国内粮食生产供给相对于国内粮食需求明显不足,存在粮食安全问题。在建立共同农业政策的基础上,欧盟通过建立共同粮食基金,通过共同农业政策产销利益协调机制模式,利用粮食共同基金筹集与使用的非对称性机制使得粮食主消费国的部分利益向粮食主产国转移,保障粮食生产者的收入,促进粮食主产国粮食生产的积极性,稳定粮食生产。粮食主销国通过向粮食主产国提供资金支持方式来保障粮食生产者和粮食主产国利益,保证欧盟内部粮食主产国为粮食主销国保障粮食生产,为自己的粮食安全“买单”,利用产销利益协调机制实现欧盟内部各成员国的粮食安全。

2、我国粮食产销利益协调政策措施的缺陷与不足

(1)粮食产销区之间利益协调政策缺乏。目前我国粮食虽然总量上基本能够实现平衡,关键的问题是在区域上粮食生产与需求不平衡,由于各地在粮食生产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当前我国粮食供求的区域不平衡性十分显著,因此粮食产销利益失衡将对我国粮食安全的长期保障问题构成潜在的威胁。粮食供求区域不平衡性主要表现为:北方粮食生产增长较快,中部地区相对稳定,东南部地区生产滞后于消费增长,全国粮食产销格局由过去的“南粮北调”转变为“北粮南运”。从全国来看,据国家粮食局调查,2003年全国跨省粮食流通数量接近2000亿斤规模。江苏省的苏北、安徽和东北三省等省份和地区的粮食生产量很大,能够实现充分的粮食自给,同时并有余粮,但是长江三角洲的上海市、江苏省的苏、锡、常和浙江省的杭、嘉、湖地区粮食生产量小余粮食需求量,供需缺口大。为此,要通过建立粮食产销区长期稳定的供销协作关系,促进国内粮食产销区域平衡。

这一总量供求平衡而区域间生产与需求不平衡问题的解决依赖于粮食流通问题的解决,但是在我国目前粮食流通中存在粮食主产区利益向粮食主销区转移的利益失衡情况,粮食主产区利益流失具有严重的危害性,而要改变这种不利于粮食安全的局面,就需要协调粮食产销区利益。然而,当前的粮食产销利益协调政策措施主要集中于保护农民利益,在主产区与主销区之间利益协调方面的政策措施缺乏。

(2)粮食产销利益协调政策措施手段单一。前面已经指出,当前我国粮食产销利益协调最主要的政策措施是粮食保护价收购政策和粮食直补政策,政策措施手段单一。而欧盟共同农业政策除了通过价格机制外,还通过市场机制、货币补偿机制、欧洲农业指导与保证基金和共同市场组织等来协调粮食产销利益。因此,我国粮食产销利益协调政策措施手段单一,进而造成政策措施效果也相对不明显。

欧盟共同农业政策对我国构建粮食产销利益协调机制的启示

1、欧盟共同农业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欧盟共同农业政策产销利益协调机制模式对我国很有借鉴意义,目前我国粮食虽然总量上基本能够实现平衡,关键的问题是在区域上粮食生产与需求不平衡。而区域间生产与需求不平衡问题的解决依赖于粮食流通问题的解决,但是在我国目前粮食流通中存在粮食丰产区利益向粮食主销区转移的利益失衡情况,由于粮食产销区之间定购率、卖议价粮的比例差异以及政策实施的收效甚微,促使粮食主产区的利益向主销区流动。粮食主产区利益流失具有严重的危害性,而要改变这种不利于粮食安全的局面,就需要协调粮食产销区利益。所以正确分析和理解欧盟共同农业政策产销利益协调机制模式,分析欧盟共同农业政策产销利益协调机制模式的运行机制,对于解决我国粮食流通过程中存在的粮食主产区利益向粮食主销区转移的利益失衡问题,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欧盟粮食产销区利益平衡原理及补偿机制值得借鉴,但具体做法不能照搬。值得借鉴的理由是:①道理上说得通,粮食安全成本由缺粮成员国承担,由粮食消费者承担。②补偿机制可行,根据粮食的生产量或种植面积获取补偿。③实施政策理想,共同农业政策实施前,当时的欧共体六国粮食自给率不足80%,实施10年后的20世纪80年代初,自给率达120%,直到目前欧盟成为世界主要粮食出口国。不能照搬的理由是:①补贴项目中价格补贴有违WTO农业规则,特别是出口补贴引起各国强烈不满;②补贴额过大,约400亿欧元,占欧盟GDP的0.5%;③基金来源之一的增值税(vAT),欧盟各成员国由消费者负担,但我国是生产者负担。

2、我国粮食产销利益平衡长效机制构建原理:财政转移支付

借鉴欧盟的经验,建议由国家层而改粮食风险基金为粮食安全基金。基金的来源:①农产品进口关税的全部或某个百分比;②纺织品出口税全部或某个百分比;③工业品进口税的某个百分比;④征地补偿费的某个百分比;⑤GDP或财政收入的某个百分比等。

粮食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范文3

>> 山西省苹果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山西省山药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山西省粮食生产的思考 湖北省粮食生产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 河南省发展粮食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博白县粮食生产现状\问题及对策 广西粮食生产现状及对策研究 遵义市粮食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 山西省A电厂安全生产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河北省粮食生产的集聚研究 山西省钙果(欧李)产业现状\存在问题与发展对策 山西省煤炭清洁生产问题研究 郎溪县粮食生产现状及对策 富顺县粮食生产现状及对策 嘉祥县粮食生产现状、做法及存在问题对策 信阳粮食生产现状与发展思考 河南省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山西省小麦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山西省投资现状与经济增长研究 粮食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 山西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山西调查总队.山西省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3-03-01)[2013-03-11]..

[3] 2012年山西省粮食外购情况点评分析[EB/OL].(2013-04-20)..

[10] 高铁生.发展现代物流增进粮食安全[J].中国流通经济,2008(6):12-15.

粮食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范文4

一、世界粮食市场的基本发展趋势

近年来,世界粮食市场的大幅波动是一场 “结构性突变”: 与 20世纪 70 年代和 90 年代中期两轮世界粮食价格上涨不同,本轮世界粮食市场价格大幅波动从 2006 年开始,持续时间长、波动幅度大。特别是从 2010 年年中开始至今,世界主要粮食作物包括大米、小麦、玉米、糖类等供需缺口明显拉大。据世界粮农组织估计: 2010—2011年度世界谷物产量 22. 4 亿吨,实际利用 22. 8 亿吨 ( 缺口 4000 万吨) ,库存量 4. 9 亿吨。同期,世界粮食平均价格上涨近 1 倍,造成发展中国家食品价格平均 上 涨9% ,通胀率也从 2010 年的 6% 上涨到 2011 年中的 6. 9%。对于粮价上涨,联合国粮农组织认为,它有利于增加农业投入,对各国重视农业生产,有着积极的意义。但问题是: 粮价大起大落,容易传递错误信息,误导市场预期和各国经济贸易政策,造成国际市场粮价过度震荡,不利于各国粮食的稳定生产。对于这一点,世界贸易组织农业司的认识比较客观,认为世界粮食市场急剧波动,将迫使各国为了粮食安全,趋向更为严格的自给自足的农业政策,对于新一轮农产品贸易谈判将构成相当大的冲击和压力。对世界粮食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从国际机构专家们比较一致的观点看,主要是认为: 世界粮食供应中长期不会出现太大问题。其依据是: 俄罗斯、南美等主要产区粮食作物种植的面积和产量,今后几年有望保持平稳增长。但又由于亚洲及部分新兴经济体的需求扩大,将使粮价高位运行。联合国粮农组织对世界粮价的预测是: 2011—2020 年间,谷物年均价格将上涨20% 。世界贸易组织专家则认为,目前发展中国家粮食有 40% 因运输、仓储等原因而损耗掉了,未能最终到达消费者手里; 而发达国家有22% ~25% 的食品因到期被丢弃,所以缓解供求矛盾还有潜力和空间。对世界粮食市场近期的走势,国际机构专家表示暂难以作出预测,认为尽管粮价上涨刺激了俄罗斯、美洲国家扩大种植面积,美国农业部也上调了 2012 年小麦、大米、粗粮的供应和库存预测总量,但粮食价格仍面临较多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大幅波动的情况仍可能再发生。

当前影响世界粮食市场和粮价的主要因素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气候因素。这是影响粮食生产和价格的最大不稳定因素。联合国贸发会议和世界粮农组织的专家指出,2006 年以来多次出现粮价异常波动,都是由于主要产粮区灾害天气引起的,特别是全球变暖造成干旱和洪水等自然灾害频发,环境恶化带来土地沙漠化,对世界主要产粮国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加拿大以及亚洲的印度、泰国和中国的粮食生产都构成了威胁。联合国粮农组织的一项研究表明,一旦粮食产量下降 5% 左右,相应的国际市场价格将平均上浮25% 以上。

二是耕地因素。目前,全球可耕土地面积已接近饱和,可新增耕地主要在非洲和南美洲。巴西是南美洲可耕土地增加最多的国家,但巴西土地的增加是以破坏热带雨林为代价的,长远来看对全球气候环境和农业生产并不利。除增加耕地面积之外,农作物单产产量的提高也是解决粮食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过去 40 年,全球农作物单产呈现逐步增长态势。综合以上因素,联合国粮农组织预计未来农业生产年均增长率为 1. 7%。

三是技术因素。尽管各国对运用现代生物技术来提高农作物产量的认识还不一致,但专家们认为转基因等现代生物科技,以及化肥、种子、灌溉、仓储运输等技术的提高,客观上还是有利于改善世界粮食的生产供应。同时,农业部门进一步工业化,提高食品加工利用水平也将起到积极的作用。世界粮食计划署就认为,世界粮食供需不稳定、粮价波动较大,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科技在农业生产中运用不够广泛,特别是在非洲等广大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缺乏现代农业科技设备、技术和人才,农业生产率低下,导 致 这 些 地 区 粮 食 危 机频发。

四是人口因素。联合国粮农组织和联合国贸发会议的专家都预计全球未来每年至少新增 5000万人口,如按每人每年平均消费630 斤粮食计算,未来 10 年世界粮食需增加 1. 6 亿吨,这需要世界粮食生产增长率必须每年平均达到 1. 2% 以上。对此,他们认为美国、巴西、俄罗斯等主产区有较大的生产潜力,供应尚不会发生问题,但粮食消费结构的变化可能会带来新问题,主要是:一是部分新兴工业化国家特别是中国将有 1 亿 ~ 2 亿人口从农业部门转到城镇,肉类、油脂、奶类制品需求有较快增长,用作畜牧饲料的粮食需求也会随之大幅增长; 二是基于环保和能源供应的考虑,美国、欧洲用作制造生物燃料的粮食消耗将持续大幅增长,目前美国用于生产燃料乙醇的玉米就占到了其国内玉米消费的 35% 和世界玉米消费的 12% ,欧盟生物柴油耗用的油籽量占其成员国产量的 60% 、全球贸易量的 70% 。世界粮食计划署强调,世界现有 10 亿饥饿人口,世界粮食计划署只能救助其中的 10% ,因此,必须加大粮食援助和合作开发,才能满足贫困和饥饿人口的需要。

五是政府因素。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国工发组织和联合国贸发会议专家对部分出口国采取的临时粮食出口限制政策表示异议,认为这实际上加重了世界对粮食的不稳定情绪,从而进一步助推粮价走高。世界贸易组织农业司对这些国家采取限制性出口政策表示强烈关注,要求这些国家限制粮食出口的具体程序和规定必须遵循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同时希望这些国家不要将这些政策措施常态化。对于尽量减少粮食进口,专家们指出,自给自足的政策只适合于有较大国土面积和较多人口的国家,他们还是寄希望于通过推动自由、开放的粮食贸易,来保证大多数国家的粮食供应。此外,专家们还认为,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合适的农田水利政策、农业支持政策,以及保持适当的库存、改善仓储和运输条件等,都是各国保障粮食供应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二、当前世界粮食市场的三个热点问题

第一是粮食市场是否存在过度金融化。2010 年以来,大量投机资金进入国际大宗商品期货交易市场,从而引起了世界主要粮食品种价格的频繁剧烈波动。联合国粮农组织专家认为,期货市场存在的目的是: 提供可预期的市场交易信息,同时为供需双方规避价格风险提供机会,但是现在人们更多地关注短期投资回报和炒作,认为在大宗商品市场的投资回报会高于股票等金融工具,这实际上是错误的,估计一些基金和机构投资者会认识到这个问题,将资金回流到金融市场。但如果能源如石油、天然气等也出现类似金融化问题,仍会对世界粮食交易产生放大效应。专家们坦承,联合国粮农组织等国际机构十分关注各国农业政策和市场运行,但对私人资本流动以及商品交易所是否设立有效的协调监管机制,各国对此还未能形成共识。

第二是关于世界贸易组织多哈回合农产品贸易谈判。国际机构专家们对谈判前景均表示不乐观,认为此轮谈判如达成协议,美国、欧洲承诺大幅削减国内补贴,取消或减少贸易限制,将对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生产贸易十分有利,但这些发达国家受制于国内政治压力,短期内难以作出妥协或让步。世界贸易组织农业司认为应当对农产品贸易谈判保持信心,同时也认为,农产品贸易谈判并不像工业品贸易那样南北壁垒分明,各国在农产品贸易上的利益相互交织,十分复杂。此外,近年来各国动植物检疫等歧视性措施开始大量增加。为此,世贸组织将致力于创造农产品贸易谈判的条件,推动贸易便利化,组织各成员国定期通报农业和动植物检验检疫方面的政策,增强透明度。

第三是世界粮食问题的多边协调。专家们认为,目前国际社会对粮食问题都高度关注并计划采取行动,相信会产生一些积极影响。比如 2011 年二十国集团首度召开农业部长会议,磋商粮食市场问题,通过了共同行动计划,重点从促进农业生产、农业市场信息透明化、加强国际协调、减少食品价格波动对最困难国家的影响、监管农产品金融市场等五个方面开展合作,并提出了 2050 年全球农产品增产70% 的目标,其中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增产目标是近 100%。但有专家认为,部分粮食出口国对粮价上涨持肯定态度,并组成团体反对过多干预粮食市场,国际协调粮食问题难度加大,国际组织主要的职责是提供技术服务和信息交流,包括推动建立国际农业数据库,收集有关农业生产、消费和库存信息,协调粮价不是国际组织的义务,是市场的行为。

三、中国在世界粮食市场中的地位及影响

世界粮食计划署对中国在粮食生产及供应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表示敬意,指出在短短 20 年时间里,中国从粮食受援国转变为援助国,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学习的典范。国际机构专家对近年来中国在世界粮食问题上的影响和应对举措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认为中国对世界粮食市场的影响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直接影响世界粮食供求。我国农产品贸易额由 2002 年的304. 3 亿 美 元 增 加 至 2010 年 的1207. 9 亿美元,增长 3 倍,年均增幅 18%,已成为世界第三大农产品贸易国。目前,我国是世界主要粮食作物包括玉米等的主要进口国。联合国贸发会议专家认为,中国自给自足的农业政策对稳定世界粮食供应很有意义,但他们非常关心中 国 的 粮 食 库 存 问 题,指 出2011 年年初预计中国原计划进口200 万吨玉米,后来调整为 450 万吨,而实际需要 500 万吨。这个数字相对于中国总体粮食产量而言并不大,但对世界市场就容易引起价格波动,所以大家都很希望能够获得中国粮食库存的信息。联合国工发组织的专家指出,中国坚守 18亿亩耕地的红线是非常必要的,但是未来城镇化、工业化将会使中国的土地资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土地资源将成为中国政府在促进经济增长和保证粮食安全之间不得不进行权衡的重要因素,预计未来几年中国粮食进口将会有大幅增加,仍将成为世界粮食进口大国。

二是决定世界农产品贸易谈判进程。世界贸易组织农业司认为,多哈回合农产品谈判的唯一焦点是中美谈判没有结果,问题主要集中在敏感产品清单和特保机制,包括大量削减农产品补贴,减少国内农业支持政策。而美国却把农产品补贴削减与要求中国在十多个领域的彻底开放相挂钩,致使谈判陷入僵局。一些国家在粮食谈判问题上仍对中国带着 “有色眼镜”,对此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三是希望更多参与国际组织多边援助。国际组织既高度评价中国对非洲及其他发展中国家进行的粮食援助,也希望中国政府考虑利用多边渠道进行援助,加强与国际组织的合作,因为国际组织援助项目往往被视为无条件合作、政治敏感度低,更容易被受援国接受,社会公共效应更好。世界粮食计划署建议中国多通过多边援助,既可以扩大受援国的范围,赢得更多国家对中国的支持,同时也可以回击西方媒体炒作 “中国”、 “新殖民主义”等言论。

四、国际机构对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的建议

联合国工发组织政研司司长( Ludovico Alcorta) 提出两点建议:一是希望中国提高工业品贸易附加值,获取比较利益。虽然世界农产品贸易价格走高,会带来一些利益损失,但只要中国不断提高加工出口产品的附加值,通过获得相对较高的比较利益,就不必担心农产品价格上涨的问题。这就要求中国必须加快转变现行的贸易发展方式、调整贸易产品结构。二是希望中国参考其他国家,在海外建立粮食供应基地。目前已经有海湾国家在苏丹、肯尼亚购置大量土地进行农业开发和粮食生产加工,缓解自身土地资源紧缺的矛盾,中国可以借鉴,但不能照搬,由于中国与这些国家情况不同,作为大国,购买其他国家的土地很容易被误解,其外部风险需要评估。联合国贸发会议专家建议中国参考其他国家的做法和国际协调经验,在六个方面加强政策引导: 一是借鉴 OPEC 的经验,推动建立国际粮食生产国和消费国的对话磋商机制和价格谈判机制。二是建立应对价格波动的政策机制。因为农业受天气等因素影响,收入存在较大的不稳定性,政府建立动态的利益补偿机制对于稳定农业生产较为有利。三是建立收入稳定机制。由于粮食价格上涨,可能会影响到居民实际收入和消费能力,因此对部分贫困居民可给予适当的收入补贴,保证他们正常生活所需。四是建立库存和“价格稳定基金”,对于因粮食价格急剧波动的情况,政府可以通过动用库存或者直接购进部分粮食后以低于市场价格的水平售出,以尽快稳定市场供应。但库存和 “稳定基金”也有缺陷,如频繁使用对政府财政构成压力,如使用不当,则易造成价格急剧波动,对生产者不利。五是加强对市场交易的管理。专家认为政府要鼓励企业和机构利用期货、期权等金融工具规避粮食价格波动风险,同时又要严格监管,防止出现投机和炒作行为。六是推进农产品的贸易和流通。专家认为中国保持 90%以上的粮食自给率会遇到越来越大的困难,建议要加强粮食供应的多元化和国内粮食市场流通、仓储条件的改善,继续推进国际农产品贸易便利化,逐步消除扭曲进口的各种限制性措施,消除国内农产品流通遇到的各种障碍,改善市场供应能力。同时注意调整食品和粮食结构,提高生产加工能力。联合国粮农组织专家建议中国粮食生产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要提高生产率与抵御风险的能力。要通过引进先进农业技术,建设良好的灌溉系统,促进提高生产率,特别是小生产者生产率,增强抵御外部市场冲击的能力,减少浪费。加大对农业研发、农业机构及基础设施的公共投资,提高农业部门的生产率以及应对天气变化、资源缺乏的能力。二是改进市场信息,促进政策协调。要努力改进国际和国内的有关市场信息与检测系统,包括与粮食安全有关的商品生产、储存及贸易数据,加强市场交易管理的协调,增加透明度。三是有针对性地保护弱势群体,实施风险管理战略。帮助低收入的消费者、生产者维持其消费能力和生产能力,建立应急粮食储备。加大力度建立基于市场的风险管理机制,包括有小生产者参加的期货合同及粮食期货交易,通过保险等手段在国内生产减产时为进口食品提供资金,或利用期权合同锁定未来的粮食进口采购。

五、我国应对世界粮食问题的工作

粮食安全问题是关系我国这个人口大国的重大利害问题,是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开展多双边合作,以及进行经济、政治、外交合作的重要领域。世界粮食问题对我国有影响,我国的粮食问题对世界也有影响,为此,要以世界眼光、全局视野来统筹考虑粮食问题。总的来看,国际机构专家对世界粮食发展持乐观态度,未来世界粮食总供给与总需求能够达到基本平衡。尽管这样,我们仍然不能掉以轻心,总的判断是: 世界粮食未来几年总体还不会成为问题,但对于发展中国家和人口大国来说,则可能成为大问题,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科学的研判和充分的准备。根据国际机构专家意见,我们认为,为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要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 一) 继续加大农业投入,提高粮食供应能力,健全粮食安全机制

重视对农业的投资,特别做好农业吸收外资的工作,推动农业生产和技术合作,这是提高我国农业产业化、组织化和现代化的重要途径。要继续鼓励和支持外资企业投向现代农业和农产品深加工销售领域,鼓励外资企业对中西部农业设施的投资。推动国内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国外投资者开展农副产品领域的合资合作。支持跨国公司来华设立农业技术研发中心和人才培训中心,加强国内企业与外资企业在绿色农 业、生 态 农 业 领 域 的 技 术合作。加快国内农产品消费市场体系建设,强化流通与仓储。继续完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在统筹规划的基础上建设完善的集贸市场、批发市场、专业市场等,加强建设现代多元农产品流通主体,包括农业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农产品经纪人等; 积极发展现代高效农产品流通业态,诸如连锁销售、农超对接、期货交易等,减弱价格波动风险。统筹加强农产品战略储备和应急调控。要根据人口规模、消费结构、地区差异等因素,逐步扩大我国粮食、农副产品等重要民生产品的国家储备总量,依靠制度建设,不断提高储备商品的管理能力和水平,适时调整储备规模、品种结构和比例。

( 二) 统筹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促进粮食供应多元化

重点集中在三方面: 一要完善粮食进出口贸易政策,提高贸易话语权。在 20 世纪初,我国粮食还保持着净出口格局。但自 2003 年以后,进口不断增加,出口逐年减少。2010 年我国大豆净进口 5478万吨,小麦净进口 102. 6 万吨,玉米首次净进口 144 万吨,仅大米保持净出口态势,但净出口量降至16. 2 万吨。作为大买家,我国对市场的影响非常大。目前我国已成为大豆、食用植物油等农产品的主要进口国,但尚未与出口国建立比较稳定牢靠的合作关系,进口渠道主要掌握在国际商家手上,在大宗农产品定价方面也几乎没有话语权。因此,把握贸易主导权和提高贸易话语权,对稳定我国进口来源、降低进口成本极为重要。二要继续抓好世界贸易组织农产品贸易谈判,把握好农产品市场开放的节奏,保证国内粮食生产的稳定有序。完善重要农产品进出口调控机制,对国内外价格、数量、供求关系要作深入研究并及时作出预测,科学把握进出口调控力度,稳定粮价、保障供给。三要 加 快 实 施 农 业 “走 出去”,增加世界市场供给。从长期来看,南美、非洲、部分周边邻国的粮食生产潜力较大。作为一个农产品进口大国,与友好国家合作开发农业,具有长远和重大的意义。因此,我国应在国际农业技术合作、建立境外粮食生产基地方面取得更大突破。由于粮食生产是典型的资本密集型行业,加之时间长、风险大、回报慢,在 “走出去”方面需有长期战略考虑。在综合考虑国际舆论和东道国社会反应的同时,要统筹把握农业对外投资合作的形式和渠道,一方面要支持企业到南美、中亚、俄罗斯、东南亚等农业资源丰富的地区开展合作; 另一方面,要积极加强中非多双边战略合作,增加援助非洲农业示范中心的数量,在非建立农业开发园区,开展粮食深加工合作。

粮食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范文5

陈锡文近日在江西省举办的粮食发展高层论坛上说,今年上半年中国粮食获得恢复性增长,但中国的粮食问题不是一年的增产就能够解决的,必须坚持四个观点全面看待中国的粮食问题。

——看待中国粮食问题必须有全局意识。

陈锡文认为,中国的粮食安全如果受到威胁,波及的后果每个人都逃不掉。如果各地自顾自,中国的粮食问题很难解决。所以,一定要在粮食问题上树立全局意识。粮食主产区应尽可能多产粮,产好粮,以保证国家的粮食市场整体平衡。粮食主销区内的粮食主产市、县,也要有全局观念,尽可能多生产粮食。由于过去几年粮食供过于求,一些地方对粮食安全的危机感不如对水资源、能源安全的危机感强。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任何一个地方都应该有抓粮食生产的全局意识。

——看待中国粮食问题必须有统筹观念。

上个世纪90年代末,我国农村普遍进行了战略性的结构调整。但从去年底开始,中国开始突出强调粮食生产,一些地方错误地认为增加粮食生产将影响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陈锡文对此表示,农业结构调整并不是简单的播种面积、作物品种的调整,而是要在结构调整中使整个农业的竞争能力、经济效益上一个台阶。目前,中国农业结构调整中发展最快的是畜禽、水产等产业,但没有足够的粮食作为基础,结构就无法调整。各地必须对粮食在统筹城乡、工农协调发展中的战略作用有清醒的认识,绝不能把强调粮食生产与结构调整对立起来。

——看待粮食问题必须有长远的考虑。

改革开放26年,中国粮食生产出现过3次供大于求。第一次是1984年,稻谷价格跌到统购价以下,农民的积极度性受到极大挫伤。第二次是1990年,国家及时出台了保护价、专项储备等政策。第三次是1996年。每次供大于求之后都带来了更长时间的粮食产量徘徊。在经历7年的粮价低迷之后,去年国庆节后粮食价格上涨。

陈锡文综合分析认为,市场价格反弹结合国家粮食生产优惠政策的出台,促使中国今年粮食获得恢复性增长,但粮食播种面积还只回升了几千万亩。因此从长期看,中国的粮食生产问题仍然不容忽视。中国的粮食问题不是今年粮食的恢复性增产就能解决的,确保中国的粮食安全还有很长的路,解决中国粮食问题要有地、水、科技等方面的长远考虑。

粮食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范文6

一、我县国有粮食企业现状

(一)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的状况

2008年,按照国务院、省州政府关于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相关文件要求,在县委、政府领导下完成了国有粮食企业的改革任务,实现了职工身份全员置换,妥善解决(移交)企业退休及供养人员,并在改革原粮食收储企业的基础上,剥离部分资产,重新组建1个县粮食储备有限公司,使长期以来我县国有粮食企业所背负的“三老”问题得到妥善解决,企业按公司法的要求,轻装上阵,逐步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2007年11末,我县国有粮食企业资产总额从改革前的

1324万元增为改革后的1826万元,企业负债从改革前的1460万元减为改革后的

1390万元,所有者权益从-136万元增为436万元,固定资产原值从866万元降为420万元,在改革过程中处置了部分资产,筹集了469万元的改革成本。在改革中,在职人员从52人降为12人,退休及供养人员按时移交社保,极大地减轻了新企业的负担。

2008年末,我县国有粮食企业经营效果明显,从改革前亏损45万元变为盈利6万元,实现了改革的预期目标。但是,改革并不意味着“一改就灵”,也不可能一改革就使企业得到快速发展,对于企业发展来说,改革后新公司的组建,只是企业发展的一个新的起点。面对国际国内的粮食形势和国有粮食企业所肩负的责任来看,还需要深入调研、分析,找准制约我县国有粮食企业发展的障碍,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实现企业的规范运行和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显著提升,才能真正使国有粮食企业实现良好发展,才能真正发挥粮食流通主渠道作用和更好地完成相关职能任务,实现改革发展的目标。

(二)国有粮食企业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我县国有粮食企业规模小,实力弱的状况还未得到根本改变。按照国务院〔2006〕6号文件及粮食安全现实需要,每个县市必须保留一户国有或国有控股粮食企业的要求,由于我县属于粮食产销平衡区,国有粮食企业长期以来都处于规模小、实力弱的状况,如此带来了新的国有粮食企业竞争力弱的问题,在主导粮食市场和发挥主渠道作用上显得十分乏力。

2.随着粮食市场主体多元化的形成,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国有粮食企业生存的空间越来越小。到2008年,全县粮食经营、加工企业达6户(已办证户数),全社会购进原粮11584吨,其中,非国有粮食企业购进7123吨,占61.5

%;全社会销售粮食10644吨,其中,非国有粮食企业销售7204吨占67%。可以看出,非国有粮食企业在全县粮食经营上,其购销量已接近全县粮食购销总量的64%,国有粮食企业的生存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果在改革的基础上不认真谋划发展,我县国有粮食企业的生存空间将会越来越小,企业经营将会重新走上亏损的道路,形成对粮食安全工作的重大影响。

3.由于受长期粮食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县国有粮食企业人员及其管理者在认识上、管理上、观念上还有较大差距。首先,在认识方面存在认识滞后的问题,即还未认识到粮食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2007年以来,由于诸多因素(世界粮食总库存下降;消费量增加,产需缺口增大;生物燃料替代品大量消耗玉米等)的影响,导致国际粮价大幅攀升,37个国家出现粮食危机。从国内情况看,由党中央、国务院及各级党委政府长期以来高度重视粮食工作,逐步加大对三农的扶持和补贴,形成了我国连续多年粮食丰收,在国际粮食危机发生后,中国粮食处于价格稳定,市场平稳的良好情况,但是,随着农民种粮成本上升,粮食消费量日愈增长,我国的粮食产销将长时期处于紧平衡的状况,粮食部门肩负着的责任将日愈增大。其次,在企业经营管理上,由于受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还习惯于用计划经济的办法管理企业,在调动职工积极性和发挥企业主动性上还存在较大差距;在认识和观念上,通过改革,一部分企业管理者及员工的观念得到了较大转变(在调研中,我们也看到了企业管理者和员工的积极性得到了发挥,员工的企业意识得到了较大转变)。但还有一部分职工还是墨守陈规,存在职工积极性调动不起来,经营管理目标不明确,经营效果较差的问题,新的国有粮食储备企业之间存在着发展极不平衡的状况。

4.企业经营规模小,经营效益差,抗风险能力明显不足。2008年我县国有粮食企业通过改革、实现了盈利,扭转了严重亏损的局面,但由于受体制、政策、认识等因素的影响,表现出经营规模小,经济效益难于大幅提升的情况,企业满足于搞好储备,增加储备量,在商品粮经营上表现出怕担风险、缩手缩脚的状况,企业经营始终未能得到突破;也表现出企业管理者对市场认识不清、判断不准、措施不力,抓不住机遇的弱点,甚至在一年当中几乎没有开展商品粮经营活动,导致企业生存发展十分艰难。

5.管理制度不健全、不完善,创新能力弱。新企业组建后,其经营管理及运作方式与改革前的国有粮食企业运作方式不同,许多管理运作方式都处于不断探索的过程,就目前的情况看,存在管理制度不健全、不完善、不科学的问题,如在激励政策上,存在考核指标过高或过低的情况,影响了职工积极性的发挥;一方面存在公司领导班子怕承担经营风险,缩手缩脚的问题,影响了企业能动性的发挥,另一方面又存在公司市场调查研究和管理企业不足的问题,造成企业在经营中出现风险。同时,在企业经营管理中,还存在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表现在对粮食工作形势认识不高,对市场信息掌握不够、预测不准,抓市场机遇的能力弱,导致企业在市场主体多元化竞争中的优势无法发挥,主导当地粮食市场能力弱。

6.发挥行业优势,抓政策性业务的能力还不强,办法不多。国有粮食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承担着政策性业务和服务粮农、服务消费者的责任,但由于重视不够,在全力做好民政救灾、农村低保、军供粮等方面的工作上还存在着差距,主要表现在认真汇报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力度还不够,与部门协商、沟通不足,军供粮供应点工作不到位,管理不规范,服务不到位的情况依然存在。

以上这些问题都说明了我县国有粮食企业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上存在的差距;在履行国有粮食企业的社会职责上有差距;在服务粮农、服务消费者、服务部队的工作上有差距;在确保我县粮食安全、发挥粮食流通主渠道作用上有差距。

二、搞好我县国有粮食企业的对策

国务院《关于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政策措施的意见》明确规定了“每一个县必须保留一户国有或国有控股粮食企业”的规定,其目的,就是要充分发挥国有粮食企业主渠道作用,为巩固粮食安全搭建平台,提供保障。也就使得国有粮食企业改革与其它国企改革有所不同,赋予了国有粮食企业相应的社会责任,特别是在粮食产销平衡区,做好国有粮食企业工作,是一项既重要又艰巨的任务,必须千方百计抓好,确保国有粮食企业主渠道作用更好地发挥,为粮食安全工作打好基础。

(一)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清粮食工作面临的形势,坚定做好粮食企业工作的信心。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指出:“从今后发展趋势看,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以及人口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粮食消费需求将呈刚性增长,而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等对粮食生产的约束日益突出。我国粮食的供需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保障粮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党的十七大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写进了报告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粮食安全始终要做到警钟长鸣”,把粮食安全提高到了党和国家的工作高度,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粮食工作,加强领导,为搞好粮食工作创造了条件,所以,我县粮食系统干部职工要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粮食工作,充分认识粮食工作面临的形势和搞好粮食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坚定搞好粮食工作的信心和决心,以“三牢记,五争先”和“确保我县粮食安全”为主题,认真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认真调研、分析我县国有粮食企业发展工作,找准切入点,找准阻碍我县国有粮食企业发展的问题和症结,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方法,创新管理体制,创新经营方式,全力推进国有粮食企业发展,逐步改变我县国有粮食企业规模小、竞争力弱的状况,真正发挥国有粮食企业主渠道作用。

(二)明确任务,转变观念,履行职能。国有粮食企业的主要任务是承担各级储备粮管理,按地方政府要求进行救灾、低保、军供等粮食供应,以及开展自主经营业务,并通过经营活动主导粮食市场,稳定市场粮价等,具有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双重任务和职能,所以,董事会和企业一定要树立全局观念,充分认识国有粮食企业发展的极端重要性,认清肩负的责任,不断加强干部职工的教育引导,要克服小富即安,小进则满和守摊子的思想,以粮食事业长期以来的典型实例教育干部职工,进一步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发挥主动性,树立与企业发展共命运的思想,爱岗敬业,不断创造企业辉煌。从调研中可以看出,多数企业干部职工在企业改革后思想观念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工作有了很大变化,如上班时间延长了没有怨言,主动加班加点,过去小工做的工作,现在干部职工主动承担。干部职工精神面貌有了很大变化,在粮食收购、调入中,涌现出了许多感人的事例。但也还有一部分干部职工认识和观念还未得到根本转变,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主动性没有发挥。针对这种情况,粮食行政主管部门和董事会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采取有效措施,转变观念,审视度势,因地制宜,强化管理,创新管理,真正使企业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三)处理好“两个关系”,创新管理。由于我县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的特殊性,按公司法要求,组建了董事会、监事会和新的国有粮食储备有限公司。董事会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相关人员组成。这就决定了在企业管理中可能出现较多的问题。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我们必须认真处理好“董事会、监事会、企业之间,董事长、监事、经理之间”的关系,严格按照公司章程办事,明确各自的职责任务,避免“董事长大包大揽,公司经理成为打工人员”的问题,避免“董事会放任不管,公司经营风险以日剧增”的问题,同时,要充分发挥监事会的作用,维护良好的管理、监督、经营的关系,加强纪律监督,避免董事长、经理少犯或不犯错误,最大限度地减少企业损失。在妥善处理好“两个关系”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企业管理,不断探索国有粮食储备有限公司新的管理和营运方式,使企业真正获得发展。

(四)以经营效益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抢机遇,抓重点,增效益。企业的生存发展必须建立在不断增长的效益和不断增强的竞争力之上,新的国有粮食企业要在管好各级储备粮的基础上不断拓宽经营业务,不断增加经营量,不断创造更高的效益,不断增强经济实力和市场竞争力。一要树立发展的理念,要把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和增强市场竞争力作为己任,千方百计拓展业务,创新管理,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二要依托市场,搜集大量信息,紧紧围绕市场的价格变化趋势,认真分析、预测,作出准确判断,提出经营的目标,同时,要加强与州内外,省内外粮食行业的交往与联系,增加经营合作业务。三要抢抓机遇,突出重点。粮食部门的经营季节性强,粮食交易分散零星。要针对市场的变化,抢抓市场信息,抢抓市场价格波动中粮食收购和销售的最佳时机,不失时机地做好粮食经营;要针对粮食交易季节性强,最佳时机较短暂的特点,集中力量抢抓粮源,只有真正掌握了粮源才能真正掌握市场的主动权,特别是在近年来,粮源十分紧张和周边地州都往楚雄州抢粮源的情况下,抢抓粮源显得特别重要。同时,要针对农民卖粮分散的特点,及时布点,并采取多种形式和办法,加快粮食收购进度,在预定时间内完成收购任务。要认真把握粮食销售的最佳时机,及时组织粮食销售,实现粮食经营效益最大化。

(五)健全和完善企业管理制度,促进制度创新。要不断完善和健全企业的管理、经营和激励机制,不断探索,创新企业的管理方法和制度,真正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体现制度下的公平正义,使企业真正步入良性发展。要克服人为因素破坏制度的弊端或有制度不执行,朝令夕改的做法,真正体现企业规范运行。要不断探索干部职工激励机制,把企业效益和职工利益有机统一起来,不断提高企业效益,增加职工收入,体现多劳者多得,进一步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发挥职工的主动性和创新性。要改变目前企业制定制度不合理、不科学的问题,真正使激励机制成为调动积极性的动力,成为激励创业、激励发展的动力。

粮食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范文7

采访国家粮油信息中心主任尚强民时,他展现给记者一餐丰富的数据“盛宴”:两台电脑适时连着芝加哥农产品期货交易市场和大连期货交易市场的行情,各式表格记录着全球粮油价格的历史数据和最新数据,一幅幅波波折折的曲线图勾画着粮油价格的涨落走势。尚强民的每一个论述和结论,都带着一堆数据的支撑和佐证,让人感叹于他分析研究的谨严。他自信地表示,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工作团队,实施着对国内外粮油市场动态监测与研究,密切关注着市场出现的任何变化。

农产品贸易格局变化

记者:有人说,现在是全球“粮荒”,你们长期对全球粮油价格进行跟踪和监测,对全球粮食供应情况作何判断?

尚强民:长期以来,世界上至少有八亿人缺粮饥饿,但现在所讲的全球“粮荒”特指目前全球粮食供应趋紧,粮食价格上涨的现象。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市场动态监测结果显示,这一波农产品价格上涨是从2006年9月开始的,涨得非常快。从目前粮食四大主要品种的库存情况看:世界小麦库存降到30年来最低点,18个月价格上涨1.7倍;世界玉米库存消费比降到33年来新低,价格上涨一倍;世界大米库存消费比降到27年来最低,国际市场大米价格飞涨,泰国大米离岸价1月份360美元一吨,3月27日又一下子由580美元一吨上涨至780美元,现在已飙升至1000美元一吨;世界大豆库存消费比下降到20%,18个月大豆价格上涨1.66倍。

记者:什么原因导致全球粮食库存减少、粮价飞涨?

尚强民: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在于生物能源产业的迅速发展,导致全球持续多年的粮食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的基本状况发生改变;而局部地区恶劣的天气导致粮食继续减产,进一步加剧了世界市场供求不平衡状况;还有金融方面的炒作,也对粮价的上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小麦价格上涨主要归因于气候原因造成的减产。世界小麦主要出口国澳大利亚2005年至2006年度的产量是2500万吨,而2006年至2007年度却因为旱灾减产到1000万吨,2007年至2008年度小麦产量仍然只有1300万吨。2007年至2008年度加拿大较上年减产小麦500万吨。欧盟小麦产量已经连续3年下降,2007年至2008年度的小麦产量较3年前减少了2700多万吨。世界主要小麦出口国的产量下降,对国际小麦市场的影响非常大。

最值得注意的是世界原油价格的上涨,促进了以农产品为原料的生物能源产业迅速发展。农产品出现能源属性,形成了全球农产品市场的有效需求,许多国家积极发展生物能源产业。美国人把更多的玉米用于生产燃料乙醇,欧盟用油菜籽生产生物柴油。生物能源的发展增加了农产品的有效需求,一改世界粮食市场多年来由于有效需求不足导致的长期低迷的基本格局。

此外,农产品的金融属性也导致了其价格的上涨。国际农产品市场是以美元为计价单位,美元贬值,必然导致价格上涨;其次金融炒作的成份也促使粮价上涨。例如,大连豆油期货价格1月24日时才9910元一吨,国内外恶炒南方雪灾因素后,3月3日价格达到了14154元。当晚国家发改委开会研究怎么调控国内偏高的食用油市场。第二天一开盘大连交易所豆油价格上涨500多点之后,大幅度下跌了1000点。同时美国贝尔斯登公司出现问题,据称有50亿美元从商品期货中撤出,芝加哥市场大豆、豆油价格出现大幅度快速下跌行情。这一次农产品市场价格的大起大落,原因就在于中国因素被恶炒。有研究指出,美国指数基金进入期货市场没有头寸限制,庞大的资金做多期货,可以使商品的价格完全背离商品供求的基本面。

中国可从容应对

记者:世界粮价迅速上涨的形势,对于中国的粮食供应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尚强民:2007年我国粮食产量1万零30亿斤,实现了连续4年的增产。近年来国家粮食库存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库存消费比远远高于粮食安全线。从2007年中国粮食的进出口情况上看,小麦净出口300万吨,稻谷净出口130万吨,玉米净出口487万吨,也表明了中国谷物市场供给充足的市场基本状态。目前这三大粮食品种与国际市场的关联程度已经降至很低的水平,国内不仅供给充足,而且可以有效地阻止国际市场价格上涨对国内市场的冲击。全国粮油商品供求平衡分析结果显示,目前我国国内小麦年消费量已经降至1亿吨以下,2006年和2007年我国的小麦产量均超过了1亿吨,为缓解供给压力,国家已经连续两年实施了最低收购价政策,在小麦的主产省按最低收购价收购农民需要出售的小麦。两年来共收购了7000多万吨最低收购价小麦。到目前为止,2008年的小麦生产情况良好,继续增产的可能性非常大,国内小麦供给充足。2007年我国玉米产量再创历史记录,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测玉米产量达到了14800万吨,大于国内的玉米消费量。针对东北地区存在售粮压力的问题,国家在东北主产省出台了增加储备玉米收购的调控措施。2007年全国稻谷产量预计为18650万吨,较上年增产370万吨,目前国内的稻谷消费量预计不足1.8万吨,年度市场平衡略有节余,为此东北地区启动了稻谷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仅黑龙江省最低收购价稻谷入库数量就接近200万吨。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粮油消费结构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口粮消费减少,食用油消费快速增长。目前我国的食用植物油对外依存度高达60%以上,为此国家一方面加强了油料生产,另一方面增加油脂油料进口,2008年头三个月已进口大豆778万吨,比2007年同期增加36%,提前应对,保证供应。

所以,世界粮价迅速上涨对中国的影响并不是太大。这得益于自2004年以来,我国重视粮食生产,取消农业税,加大对种粮农民的补贴力度,提高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使粮食实现了较快的恢复性增长。连续四年粮食丰收,积累了物质基础,使我们能从容面对这次世界粮食价格上涨的冲击。针对当前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大幅度上涨,种粮比较效益下降等影响粮食产量稳定与提高的问题,国务院已经采取了积极的促进粮食生产稳定与提高的一系列措施,坚决防止粮食生产出现滑坡。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最新预测今年小麦还将增产,玉米产量再创纪录的可能非常大,稻谷产量预计保持稳定,大豆产量预计增加200万吨。只要做好工作,气候不出太大的意外,可以实现连续五年增产。

记者:2008年一季度CPI数据仍高达8%,其中食品价格上涨21.0%,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6.8个百分点。粮食供应会对2008年CPI控制产生多大的压力?

尚强民:其实,在2007年以来的食品价格上涨中,粮食价格上涨并不是拉动CPI上涨的主要因素,主要还是由于猪肉和食用油的价格上涨较快。以北京地区为例,2006年4月富强粉的批发价格每斤是1.06元,现在是1.08元一斤;大米批发价格现在是每斤1.37元,而2007年同期是1.41元。小麦丰收供应充足,面粉价格自然不会有太多上涨,全国粳稻丰收,大米价格还要下降。我国粮食总体的供求形势非常不错,目前调控市场的物质资源丰富。

国内食用油价格确实在上涨,这主要是受到国际市场价格的拉动。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改善,城镇人均口粮年消费量从1980年的290斤降到2006年的175斤,下降了40%;而食用油的消费从4.8公斤/人每年升到9.4公斤/人每年,增长了近一倍。为了满足国内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我国已经需要从国际市场进口2倍于国内产量的大豆,2007年全国大豆进口量已经超过3000万吨,预计2008年大豆进口量还会继续增长。根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的监测,在大豆价格上涨的刺激下,2008年美国的大豆种植面积将增加,我国的大豆播种面积也将增加,预计新年度的大豆供应将增长。

常抓不懈保“自给”

记者:你认为这一次的全球农产品价格上涨,不是简单的、一般性的、周期性的供求变化,而是世界粮食贸易格局的变化,那么,中国应采取怎样的长期应对之策?

尚强民:在世界“粮荒”的背景下,我们要充分地解决在稳定和促进粮食生产方面出现的新问题。要确保粮食播种面积,努力保证产量的稳定和提高。要加大财政对粮食的支持,同时也要利用价格杠杆的作用,增加种粮的收益和种粮的吸引力。

根据我们的观察,中国的粮食产量受天气因素的影响要弱于受政策因素的影响。现在我们的支农力度不断加大,在2008年价格上涨压力严峻之时,还要提高粮食收购价,足见中央政府的支农决心非常大。3月27日国务院对加强2008年全国农业和粮食生产工作作出了全面的布置,提出了10项促进农业和粮食生产发展的有利措施,随后又对全国的稻谷生产作出了全面部署。这样,将稳定粮食生产,对于确保我国的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链接

全球粮荒为何我们“心中不慌”?

高福生

面对国际上爆发的一系列粮食危机事件,中国政府却镇定自若、成竹在胸。粮食部门官员表示,我国粮食库存充裕,国内粮食市场供求总体平衡。即便是粮食年缺口高达2400万吨的广东省,也是储备充足,可以保障供应;4月5日至6日,国务院总理在河北考察农业和春耕生产时也指出: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中国人完全有能力养活自己,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依靠自己解决吃饭问题,就是对世界最大的贡献。

“心中不慌”缘于“手中有粮”,首先归功于中国政府在粮食安全问题上的高瞻远瞩。多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一直把粮食安全当作经济发展的基础工作来抓,将之视作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七大更是明确提出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要求。在2007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中央政府进一步强调,“粮食安全的警钟要始终长鸣,巩固农业基础的弦要始终绷紧,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要求要始终坚持”。

其次,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对粮食生产的高度重视。中央“一号文件”连续5年锁定三农,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农业和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新一届政府成立后,又采取了10项扶持农业和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在2008年中央财政安排三农支出达到5625亿元,比上年增加1307亿元的基础上,再增加农业投入252.5亿元,直接补贴给农民,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这些措施,看得见,摸得着,充分体现了中央对粮食安全问题的深谋远虑。

粮食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范文8

「关键词粮食补贴/方式/调查报告/政策建议

一、粮食补贴方式的具体做法

1998年起,为了确保粮改“三项政策”,特别是“敞开收购”政策的落实,从中央到地方都建立了粮食风险基金,对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因敞开收购农民余粮而形成的超正常周转库存粮食,实行占用贷款利息及保管费支出的财政补贴制度。这对于确保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促进粮食顺价销售,减轻企业政策性负担,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粮食供求关系发生了由长期短缺变为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根本性变化,这种主要对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实行超储利息费用补贴的方式,不能有效解决粮食主产区长期存在的库存居高不下、价格背离供求、亏损继续发生、企业依赖政府等突出问题。

为了探索新的解决途径,2002年,安徽、吉林选择了三个县(安徽2个、吉林1个)进行粮食补贴方式改革试点,河南、湖北省也调整粮食补贴政策,减少对流通环节的补贴,增加对生产环节的直接补贴。安徽和吉林三县市的试点可概括为“一取消、两放开、一锁定、一调整”。“一取消”就是不再按保护价收购农民余粮,取消在流通环节对新收购粮食的补贴:“两放开”就是放开粮食收购价格,放开粮食购销市场:“一锁定”就是锁定老库存、老挂帐:“一调整”就是将对粮食流通环节的补贴调整为直接补贴农民。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和其他粮食经营者公平进入市场,实行随行就市,按市场价收购农民余粮,实现粮食购销市场经营主体的多元化。同时,继续发挥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主渠道作用,对国有粮食收购企业老库存、老挂帐等继续实行原有政策。河南、湖北(在主产县市)继续实行按保护价收购农民余粮,同时通过下达保护价粮收购计划实行“限量”收购,计划内粮食实行价差补贴政策。两省不同的是,河南实行价内补贴,即把农民应得的补贴含在粮价内支付给农民。湖北实行价外补贴,即按照农民交售的粮食数量,在市场价格之外,给予固定水平的价差补贴。

按照四省制定的不同补贴标准,可以将已进行的粮食补贴方式改革概括为“两种类型,四种方式”:一种是安徽和吉林与粮食交售数量不挂钩的直接补贴类型;在计算补贴水平方面,又分为按往年交售商品粮数量计算补贴和按计税田亩以及计税常产补贴两种方式。另一种是河南和湖北实行的与粮食交售数量挂钩的价差补贴类型,又分为河南的价内补贴和湖北的价外补贴两种方式。

1.安徽、吉林的直接补贴政策。安徽来安县、吉林东丰县采取按商品粮数量对农户核定补贴的方式。来安县根据4年(1997—2001年)保护价粮食平均收购数量确定常年商品粮数量,再除以全县计税粮食常产总量,计算出综合平均比例,作为固定系数核定乡镇、村、组、户享受补贴的粮食数量。东丰县将玉米、水稻两个品种的5年(1994—1998年)平均产量扣除农户自留粮,余下的为商品粮,再折算70%为补贴粮数量。两省对试点县确定价差的方法略有不同:安徽计算当年保护价与上年市场收购价之间的价差,为0.055元/斤,吉林依据2002年新粮集中上市预期市场粮价与保护价的价差水平测算,统一为0.045元/斤。据此,核定两县的补贴额分别为1780万元(应补贴量为3.2亿斤)和2184万元(应补贴量为4.9亿斤)。

安徽天长市采取按“计税地亩和计税常产各占50%”进行分摊,对农户核定补贴的方式。即:首先把省里确定的商品粮总量分为两部分,各占50%,即9566万公斤,然后分别除以计税土地面积(87.6万亩)和计税常产(4.8亿公斤),得出109.2和0.2两个系数1;再根据各个乡镇现有的计税土地面积和计税常产,分别乘以各自的系数,得出各个乡镇按照计税土地面积和计税常产分别应该获得补贴的商品粮数量;最后,把两个数量加总,即为该乡镇应该获得补贴的商品粮数量;商品粮数量与补贴价差(0.055元/斤)相乘(该市为2215.4万元),即得到该乡镇应该获得的粮食补贴总额;乡镇再以同样的办法将粮食补贴资金测算到户。

无论是按计税田亩、计税常产或是商品粮数量方式,最终确定的补贴标准,都不与农民当年生产和交售粮食数量挂钩,补贴的发放也在收购期间或收购之后集中进行(一般为一个月)。这种直接补贴与美国、欧盟实施的农民收入直接补贴类似。

2.河南、湖北的价差补贴政策。河南省的价内补贴方式。即:按商品粮数量确定补贴粮食数量,将它与农业税折实数量和原定购任务结合,通过兑现保护价,把农民应得的补贴含在价款内支付给农民。具体方法是:分解2000年度的66.6亿斤定购粮和2002年农业税折实粮51.37亿斤,将两项加总,再结合1999年、2000年、2001年三年各市保护价粮平均收购量,综合考虑,确定各市按保护价收购夏粮的计划数量,层层向下分解,落实到农户。省里确定的粮食保护价为0.53元/斤(混合三等小麦)。价格部门根据6、7、8三个月市场粮价,确定各地市同期夏粮市场价格。省财政根据保护价与市场粮价之间的差价和保护价粮食收购量计算各地市粮食企业应得到的价差补贴数额。这种与农民实际生产和交售粮食数量挂钩的补贴,由于含在保护价粮价款中兑现,称为价内补贴。2003年河南省共安排7亿元。

湖北省的价外补贴方式。该省对17个主产县市按确定的商品粮数量实施定额补贴。主产县市入围标准是:前三年,中晚籼稻年均产量2亿公斤以上,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中晚籼稻年均收购量在0.5亿公斤以上。确定17个主产县市后,再根据其前三年中晚籼稻的收购总量,明确实施价外补贴的粮食总量为15亿公斤,占17个县市前三年中晚籼稻年均收购总量的90%以上。综合考虑预期的市场价和农民收益水平,确定保护价(由于市场放开,实际是目标价格),再根据省财政粮食风险基金的承受能力,把价差补贴的标准确定为0.06元/公斤。按照产量和收购量落实价外补贴粮数量2,农民交售粮食的同时,兑现价差补贴。2002年湖北省共安排7亿元。

无论是价内补贴或是价外补贴,最终确定的补贴标准,都与农民当年生产和交售粮食数量挂钩,补贴的发放也在整个收购期间进行。价外与价内补贴办法的主要区别是,价外补贴采取按上年市场价和当年保护价计算价差,价内补贴则按当年市场价与保护价水平计算价差。

二、粮食补贴方式改革所产生的效果

从四省情况看,补贴政策执行较好,达到了农民基本满意、企业基本满意和政府基本满意的初步效果。

1.农民利益基本得到保障。粮食购销放开后,市场运行基本平稳,没有出现卖粮难的问题。价格虽然有所下跌,但通过价差补贴,农民卖粮收入与上年基本持平。地方反映,在2002年粮价持续低迷、多数主产区调低保护价、企业加大促销压库任务的情况下,通过粮食补贴方式的改革,及时给予农民补贴,能够保持农民卖粮收入不下降,已是难能可贵。另一方面,粮食市场多元化购销主体的形成,也激发了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善服务,争取粮源的积极性,给农民出售粮炒?春艽蠓奖恪?br>不同的补贴标准,使得农民的受益范围和受益程度出现差别。安徽、吉林在试点县市实行对所有农户补贴,只要有承包地,并缴纳农业税的农户,不论种植何种作物,都能得到补贴。在河南和湖北,只有向国家交售粮食,才能得到补贴。另外,补贴受益程度的差别也比较明显。在安徽两个试点县市,普通杂交水稻收购价格为0.45元/斤,加上0.055元/斤的补贴,综合粮价达到了安徽省0.50元/斤的保护价水平。河南通过价内补贴,让农户确实按照保护价出售小麦,保证了农户卖粮收入。湖北省的价外补贴改革,由于补贴资金总量小、水平低,即使加上价外补贴,农户中晚籼稻的出售价格也仅为0.46—0.48元/斤,低于上年0.50元/斤的保护价水平,农民卖粮收入有所下降。

2.国有粮食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意识增强。粮食企业收购新粮按照当期市场价格入库,为企业实现顺价销售创造了条件。企业参与粮食市场竞争的主动性增强,按照购得进,销得出的原则积极收购新粮,保持了较大规模的收购量,发挥了主渠道的作用。安徽来安县国有粮食企业收购新粮总量达到3.5亿斤,比2001年减少10%;河南省保护价粮收购量达到119亿斤,比2001年减少25%;湖北省国有粮食企业收购保护价粮食达到78亿斤,与2001年持平。

新粮销售顺利。截止到2002年11月末,河南省滑县新粮已经全部销出,实现了保本微利。新乡市粮食企业收购的新粮也已经销售了50%,计划于明年第一季度全部销售;湖北省粮食企业78亿斤的新粮,已经销售38亿斤,接近50%。粮食购销市场放开以后,由于社会上的加工企业、农民经纪人参与粮食购销,形成了多元化的购销主体。国有粮食企业为了掌握粮源,积极改善自身形象,提高服务水平,甚至上门收购,方便农民交售粮食。

取消在流通环节对新收购粮食的补贴,实行新老粮划断,加大了粮食企业自身改革的动力。安徽省来安县粮食企业通过买断身份进行减员工作,减少人员1200人,裁减幅度在50%以上。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粮食局人员由原来的2578人减少到1386人,收购企业也由原来的37个缩减到18个,仅后一项,每年就减少管理费用35万元。

3.政府基本满意。通过价差补贴,划清了政府与粮食企业在粮食收购中的责任,政府可以通过直接补贴、价内补贴及价外补贴等方式,对粮食生产和市场进行引导,提高了政府宏观调控的能力。实行价内补贴后,河南许多地方财政部门的同志说:“过去粮食补贴是个无底洞,这个头疼几十年的老问题终于有了解决的眉目,早就该这么办了”。以前为了实施粮食保护价政策,安徽省每年粮食风险基金规模近29亿元。现在仅以7亿元的补贴,就让农民享受了保护价政策。

三、粮食补贴方式改革的特点

四省的改革试点主要有以下特点:1.补贴资金主要从省粮食风险基金存量中解决。安徽的做法是按比例落实资金,即按第一年省、县(市)分别为8∶2、第二年6∶4、第三年3∶7的比例从粮食风险基金中安排。三年之后,所有补贴资金通过两县市各自的粮食风险基金解决。但由于县市强调财政困难、企业改革成本高,第一年应由县财政负担的20%没有落实,由省里垫付。吉林的试点县资金、河南的价内补贴和湖北的价外补贴资金,都由省财政从粮食风险基金中一次性安排。补贴金额较大的河南和湖北,将中央新增的粮食风险基金规模(如湖北今年新增1.55亿元中央粮食风险基金,其中1亿元用于价外补贴)大部分用到了农民补贴上。

不论是安徽、吉林的直接补贴,还是河南和湖北的价差补贴,在资金来源上都是在增量上作文章,基本格局是“用足中央的,再动地方的,基本不动基层的”,没有给县市财政增加负担。由于实行新老库存划断,政府仍然承担粮食购销企业老库存的储存、利息等各种费用,仅仅是不再对2002年以后的新增粮食库存承担责任。安徽省继续对天长、来安两个试点市县给予3227万元和4550万元的粮食风险基金包干,用于2002年4月锁定的超储库存和利息费用补贴,并且一定三年不变。河南省在28.89亿元中仍然有16.89亿元的粮食风险基金分配到各市,用于对超储库存利息费用补贴。湖北省15.59亿元的粮食风险基金中12.59亿元依然分配给地方包干使用。由于没有涉及粮食企业“老粮、老帐、老人”问题,降低了改革的难度,同时也维持了粮食企业的正常运转,为粮食购销企业在粮食购销放开后继续发挥主渠道作用创造了条件。

为进一步划清政府与企业责任,减少企业对政府的依赖,四省都按照中央要求,积极推行锁定“老库存”、实行新老粮划断等新的改革举措。如2002年河南省粮食风险基金规模确定为28.89亿元,其中7亿元用于保护价收购的新粮的价内补贴,4亿元用于老库存粮食销售差价补贴,1亿元用于省级储备粮油补贴和省级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超储库存补贴,其余分配给各省辖市用于按2002年4月30日锁定的市、县粮食超储库存利息费用补贴,实行包干使用,超支不补。新发生的粮食库存,财政不再承担银行利息及库存费用。

2.补贴发放与农村税费改革结合。补贴发放的共同做法是:县市一级在农发行设立专户,对资金实行专户专帐管理;乡镇一级通过乡财税所或粮管所在信用社设立专户,实行专户存储,专款专用。

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深入,县乡村对农户的土地面积、计税常产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测算,对每个农户都建立了相应的档案,并且获得了农户的认可,为粮食补贴的顺利发放创造了条件。直接补贴或间接补贴的标准,都根据农户的计税土地面积、计税常产、农业税任务、定购粮等因素确定,从而在补贴发放或保护价粮的分配上做到了公开、公正和公平。这是农户对于补贴发放比较满意的一个重要因素。

3.完善配套措施。一是协调农业发展银行和粮食购销企业之间的关系,解决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收购资金问题。如安徽省要求,农业发展银行要按照“以销定贷,以效定贷”的原则,继续做好国有粮食收购企业收购资金供应工作。湖北省规定,农业发展银行对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收购的价外补贴粮,要按照“收一斤粮,贷一斤款”的政策,及时足额发放收购资金贷款;对于随行就市收购的退出保护价范围的粮食,要按照“以销定贷,以效定贷”政策积极提供信贷支持。二是监督国有粮食企业执行农民补贴政策。湖北省要求交售保护价粮的农民要在收购凭证上签字,作为与财政结算的依据。县市财政根据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收购的保护价粮数量每月据实进行结算。河南省规定财政部门在实际结算中,按照粮管所对农户的实际结算价与省计委确定的市场价之间的差价计算实际补贴数额。企业压级压价或是不完成收购计划,就少得或不能得到补贴资金。三是实行农户售粮卡和粮食补贴通知书制度。

4.发育多元化粮食购销主体。粮食市场放开后,由于自身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收购量可能会有所下降,多元化的购销主体的发育就成为保持市场平稳的一个重要条件。安徽省和湖北省的改革充分体现了这一点。湖北省2000年放开了早籼稻和小麦购销市场,促进了多元化粮食市场购销主体的发育。这正是2002年粮食购销全面放开后,粮食市场能够保持平稳运行,农民没有出现卖粮难的一个主要原因。如在枣阳市,有500多个个体粮食加工和购销的个体户,每年消化的粮食总量达3~4亿斤,占该市粮食商品量的40%左右。在安徽省天长市,仅登记注册的农民经纪人就达5000多人,他们在2002年的粮食购销中作用明显。2002年天长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收购量比2001年下降了35%,但粮食市场非常平稳,没有出现卖粮难现象。

四、有关粮食补贴方式改革建议

借鉴四省的改革试点经验,就推进粮食补贴方式改革提出如下建议:1.分省决策,建立对农民直接补贴制度。放开粮食购销是一个方向,粮食主销区和部分主产区内销区的市场放开已在进行。这就为改变现有粮食风险基金的补贴方式,从流通环节向生产环节的转移,从支付给企业向支付给农民的调整创造了有利的条件。2003年的农村税费改革在全国推开,为下一步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时机是比较成熟的。

粮食产区和销区的情况不同,必须分类指导、分省决策,不搞一刀切。中央确定大的原则,各省改革可以有先有后,有快有慢。但改革方案一定要经中央批准,要从制度上保证对地方在粮食补贴方式改革中是否保护了农民利益和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等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督。粮补改革要坚持省长负责制。

2.坚持保障粮食安全、稳定农民收入的政策目标。实施对农民的直接补贴,这是使目前属于“黄箱”性质的补贴转为“绿箱”政策的一条可行的途径,符合国外农业支持政策的调整趋势。粮食购销放开后,要把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和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作为补贴的政策目标。尽管目前我国粮食出现了阶段性的供大于求,但由于我国耕地资源有限、人口不断增长,从长远看,粮食问题不能掉以轻心。我国的粮食生产要保持基本稳定,特别是粮食生产能力要得到有效保护,首先必须保护好种粮农民利益。

粮改之后,要加强各级政府对粮食的宏观调控。要准确掌握粮情,对粮食生产能力、粮食产量、粮食消费、粮食库存(粮库有多少、农民手里有多少、加工企业有多少)以及国内、国际市场的粮价心中有数,及时预警,为国家的宏观调控提供依据。粮情、粮价关系农民补贴的数量,关注粮农,核心是保护粮农的积极性。

3.将粮食购销放开与对农民的补贴同步进行。放开粮食购销后,实施对农民的直接补贴,重点是粮食主产区,补贴的范围是种植粮食、对社会提供商品粮的农户。补贴的依据是种粮面积和粮食商品量。补贴的标准,可按过去三年粮食平均种植面积及商品量,以及前三年粮食平均保护价与市场价的差额计算,三年不变,三年后再根据财力情况调整。补贴的渠道,一次性核算到农户,先通过农发行设立补贴专户,再通过乡镇财政所,或是直接发放,或是抵扣农民应上交的税费。

对农业的直接补贴,建议对农民购买良种、农机及农用燃油等投入品给予一定的补贴。2002年中央财政已设立大豆良种推广专项资金和农机、农用燃油补贴,今后可视财力状况逐步扩大范围。对渔民和牧民生态移民转产转业等,也应给予重视。

4.坚持把粮食风险基金的结构调整作为突破口,鼓励多种形式的改革探索。对农民补贴的资金来源,主要考虑从粮食流通环节的补贴中调整。目前,粮食流通领域的补贴约700多亿元。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后,国有粮食企业不再按保护价收购农民的余粮,预期的市场粮价将会明显下跌,农民利益将会受到直接的损失。所以,原来用于保护农民利益的风险基金一定要调整使用方向,这是改革和规范粮食补贴方式的突破口。

目前对农民直接补贴,只是对农民在放开粮食购销过程中受到的损失做一定的补偿,还难以做到对农民收入全面补贴。据测算,按2001年、2002年两年市场价与保护价的差价计算,每斤粮食需补贴6—7分钱,全国每年需补贴150亿元左右,约占现有粮食风险基金总规模的一半。河南、湖北的做法表明,对现有粮食补贴方式进行调整,是完全可行的。在继续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前提下,通过划清保护价收购中政府和企业的责任,提高了政府财政补贴的效率,增强了粮食企业自身改革的意识,应在更大范围、更多品种上推广这种方式。粮食风险基金转移用于对农民的补贴,有一个逐步到位的过程。一开始补贴的面可能要相对窄一些,补贴的标准可相对低一些,条件成熟时再逐步扩大补贴面,先从粮食面积补,然后再扩大到计税面积,逐步提高补贴标准。今后,随着改革逐步深入,应在预算上将对农民的补贴单列,将粮食风险基金扩大为粮食生产风险基金,从以降低市场风险为主转变为支持生产为主。同时,还要关注解决多元化购销主体的形成、粮食企业主渠道作用的保持、粮食企业“三老”问题的解决和农发行对粮食企业的资金保障的协调等问题。

粮食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范文9

[关键词]粮食供求 问题 对策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重”,可见,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粮食都是至关重要的。而对于我们这样的一个人口超级大国,粮食有着更为特殊的重要性。首先,粮食是粮农的重要经济来源,也是很多工业产品的原料,因此作为我国第一产业的农业,是其他产业发展的基础和支撑,对国民经济有着深刻影响。其次,粮食是人民生存的必需品。试想,人民的基本温饱无法解决,那么人民也没积极性去建设国家,其他的发展也只能是空中楼阁。再者,粮食不仅是人民的生活必需品,也是一个国家的必要战略物质。我国是人口大国,粮食不能过度依赖国外。伟大革命领袖列宁曾说:真正的经济基础是粮食储备,没有它社会主义制度只是一个愿望。因此保障粮食安全,对于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来说有更为深远的意义。

一、近几年粮食供求问题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复杂严峻,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加深,我国耕地和淡水资源短缺压力加大,农业发展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明显上升,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的任务更加艰巨。做好2012年农业农村工作,稳定发展农业生产,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对推动全局工作、赢得战略主动至关重要,国家对农业和粮食生产的如此重视也反映近年粮食供求的问题。

粮食供给困境:首先粮食生产成本逐渐提高。现阶段物价一直居高不下,这也导致粮食的生产成本上升,收益率下降,直接威胁着粮食生产的发展。其次农民种粮积极性一直是个问题。农民种粮一直收益不高,导致农民工大量进城,大批农村劳动力放弃粮食生产,未来谁来担当种粮任务值得我们深思。农民种粮效益难以持续提高,粮食生产的“兼业化”、“副业化”趋势将更加明显。

粮食需求困境:现在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粮食消费增加的同时,也存在诸多浪费,时代不同,人们对于粮食的感情不一样。可能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的人们,更能感受到粮食的珍贵,而80后、90后可能没什么“粮食情结”。生产、流通、消费、存储环节的巨大损耗和浪费,因而现有情况下,一方面要节约和有效合理利用粮食,另一方面在消费环节,尽可能的不浪费。

粮食对外贸易领域存在的矛盾。现在的市场竞争不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的竞争。但是现阶段我国粮食供应链比较落后且不完善,大型国有粮食企业比如中储粮没有发挥核心粮食企业应有的整合优化作用,因而在WTO后过渡期结束后,面对跨国粮商的冲击,我国粮食市场显得十分脆弱,没有粮食市场话语权,进一步扩大和加剧了国内粮食供求矛盾。

二、如何平衡粮食供求

1.扶持粮食生产,调动人民种粮积极性

农民是种粮的主力,要稳定进而提高粮食生产,首先要积极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并全力保障农民的各项权益。农民三个主要方面的利益需要保障,一是对土地使用的“排他权”,为此要切实保护耕地,稳定粮食播种面积。耕地是农民粮食生产的基本空间,因此何时何地,都必须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利用法律手段保护农民有限的耕地资源。二是“交易权”。农民参与到市场经济中,其实一直是市场价值链的低端,交易权益难以保证。为此,要保证粮食的最低收购价,并打击粮食投机以及哄抬价格者,给以农户以公平公正的市场交易权利。三是保证农民的“反哺权”,国家一直以来都是十分重视三农问题,也一直出台一系列红色农业一号文献,来支农惠农,但是这些惠农措施,却没有真正落实到实处,农民并非从中获得切实的利益,因此要完善现有的惠农政策,更加确保落实效果,让农民实实在在享受的国家的政策支持,充分调动种粮积极性。

2.强化粮食宏观调控

粮食商品的特殊性,决定了我国粮食安全问题要靠市场,也要靠政府管制。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来降低粮食安全的成本;另一方面靠政府管制就是要依靠国家必要的宏观调控手段,弥补市场调节的种种不足和缺陷。为此,首先要加强政府对种粮农民的补助和扶持。其次要发挥政府在特殊时期平抑粮价、稳定和平衡粮食供给以及调控市场功能。但是要避免调控的低效以及逆调控的出现。再者在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中,完善粮食市场准入制度,加强对多元化粮食购销主体的扶持、引导和调控。

3.充实粮食储备

粮食储备是为保证非农业人口的粮食消费需求,调节省内粮食供求平衡、稳定粮食市场价格、应对重大自然灾害或其他突发事件而建立的一项物资储备制度。有11亿人口、占世界十分之一可耕地的印度曾是一个粮食自给自足的国家,但近年来却成了全球饥饿人口最多的国家,原因就在粮食储备上。一直以来印度面临“有粮无库”的尴尬,正因为印度政府无力维持小麦、大米、豆类和糖等商品额外的战略缓冲储备,失去了规范国内市场零售价格、进行及时有效干预的能力。因此完善国家分级粮食储备体系,健全储备运行机制,做到“手中有粮,心里不慌”是非常必要的。但就对粮食储备来说,储备不足会削弱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但是国家粮食储备也不是“多多益善”,超量储备会增加库存成本,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近年突发事件和极端气候都显示出粮食储备的不足,所以之前规定的17%~18%的粮食储备标准显然不够。因此中国的粮食储备一方面要确定一个合理储备量,另一方面要严格合理执行,真正让粮食储备发挥功效。

参考文献:

[1]中国粮食研究培训中心编.中国粮食安全发展战略与对策[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2]国家粮食局课题组编.粮食支持政策与促进国家粮食安全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8

[3]聂振邦.2010中国粮食发展报告[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