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孩子毅力培养的重要性集锦9篇

时间:2024-03-16 08:18:55

孩子毅力培养的重要性

孩子毅力培养的重要性范文1

【关键词】 小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策略

决定一个人的能力有智力和非智力两种因素。智力因素是以认识能力为中心的各种能力,如思维能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操作能力、创造能力等。而非智力因素是一个人的感情、意志、性格、信念、理想、动机、兴趣、习惯等个性品质。在智力因素的基本相同的情况下,非智力因素起着重要作用。

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是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要求。学生的成长主要靠在教育和环境的影响下获得,人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有一个关键期,这个关键期就是小学阶段,这是打基础时期,抓住这个关键期进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学生将终身受益。

笔者在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中,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做了大量工作,并进行了一定的分析研究。实践证明,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小学习进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是行之有效的。

一、重视对学生的理想教育

一个人行动是受一定目的支配的,盲目的行动是无法做好任何一件事情的,因此,要重视培养孩子正确的信念和理想,要从小逐渐做引导、启发,如经常介绍一些名人的事迹,读名人传记,搜集名人的格言,这些名人都曾为实现自己理想做了不懈努力,用这些事例教育引导,孩子容易接受。还应经常了解学生理想的状况,因势利导,特别是要针对学生的理想与现实容易脱节的特点,把远大理想目标与现实学习、生活结合起来,从细小的事做起,树理想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帮助孩子为实现理想而不断努力。教师的任务就是教育孩子面对困难,增强自信心,帮助他们扩大知识面,用现实事件进行教育。理想需要在现在生活中锤炼,如介绍北京奥运会体育健儿的出色表现,神“七”飞船的成功发射,祖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等,这些喜讯都将变成孩子奋发向上的巨大压力。教师的精彩也非常重要,教师为孩子树立什么榜样,播下什么样的思想种子,就会在孩子的行为中取得什么样的收获。总之,要培养孩子的行动逐渐形成自觉的、有目的的行动,建立起正确的信念、理想,把自己的奋斗目标与祖国的前途逐渐联系起来,形成极大的动力。

二、培养学生坚强的毅力和顽强的意志

人的意志对人的智力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一个人的意志品质不是天生的,而是在生活实践中形成的,特别是小学时期的生活环境和教育,对形成孩子的意志品质有着重要作用,必须从小抓起。从一年级小学生入学后,就要引导孩子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磨练意志。当前大多数独生子女的生活过于安逸和顺利,特别要加强对他们进行坚强毅力和顽强意志的培养。

从小对孩子的意志行为要严格训练。意志行为要符合一定社会的要求,每个人都要根据一定社会要求来支配自己的行为,在学校就要有学校对学生的要求,要训练孩子养成约束自己行为的能力和遵守行为要求的好习惯。学校制定有校训和校规,并有严格的检查制度,学生已形成认真执行校规的好习惯。在训练过程中,要求要严格,检查要仔细,并要有耐心。要教育孩子,当他感到最苦、最累、最难,快要坚持不住时再咬咬牙坚持下去,这是磨练毅力和意志的关键时刻。长此坚持,坚强的毅力和顽强的意志就形成了。这样的毅力和意志渗透到生活和学习中,会产生无穷的力量。坚强的毅力和顽强的意志是成功的传宝,要从小事着手,一点一滴去培养。只要我们有意识培养,就一定会产生效果。

三、创设条件,为孩子提供独立活动和克服困难的机会

当前,独生子女有许多弱点,如娇惯、任性、随心所欲、懒惰、依赖、惧怕困难、生活自理能力差。我们要有意识改变这种局面,给孩子创设独立活动和克服困难的机会,努力做到不包办代替。我对学生提出“三独立”要求,即独立自学能力,独立生活能力和独立锻炼身体的能力。培养孩子热爱劳动,学会劳动,知道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生活的能力。高年级学生还要学会简单的做饭技能。教育帮助孩子合理安排自己的自由时间,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教会孩子经常进行自我鼓舞,自我誓约,自我检查,并逐步形成习惯。经常帮助孩子正确对待做每件事时的成功与失败,如果失败了,鼓励他们鼓起勇气再干。

四、要经常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孩子从内心对学习活动的爱好和追求,儿童只有对学习内容,学习的具体过程和学习结果感兴趣时,才能有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要细心了解孩子的兴趣,巧妙的引导、激发和培养。最重要的是随时掌握学生学习情绪的变化,要多引导,多指导,多表扬,多鼓励,帮助他们在学习上不断获得成功。要耐心帮助他们树立起克服困难的信心,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用先进和典型事例激励学生,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有兴趣的学习。还要充分考虑每个同学的特点,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教育,扬长避短,把不同的个性都引向有利于他们成才的方向上来,激励和帮助孩子在学习上不断获得成功。学习上的一次成功的欢乐和胜利的欣慰,足以使学生获得无限的喜悦,给予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学习成绩不断提高,学习动力也越来越大,学习兴趣愈益浓厚,这是良性循环的规律。对学习成绩差的同学,要坚持给予特殊的爱,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鼓励。实践证明,要使孩子从不愿意学习到乐于学习,关键是教师要耐心而巧妙的激发和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五、家庭与学校“双管齐下”

除了在教学中注重对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之外,教师与家长也应该学会配合。孩子在3岁以前是否接受过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培养,可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智力开发和今后健全人格的形成。在3岁前形成的“不良模式”以后是很难改变的。这说明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影响很大。

家长在生活中要有意地去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习惯的形成,往往在孩提和小学发展阶段。所以从小就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初步的时间和纪律观念,对孩子一生受益匪浅。平时生活中要让孩子按时起床、吃饭,如果孩子不配合,可以告诉孩子:爸爸妈妈要上班,不能迟到,而不要迁就孩子。家长要学会洞察孩子内心世界,要用商量、引导、激励的语气和孩子交流,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而不是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不能因为孩子小,而随意斥责或辱骂,特别不要去嘲弄、讽刺孩子。这些都不利于孩子个性健康成长。对孩子一点一滴的进步,父母都应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增加其自信心,保护自尊心。

孩子毅力培养的重要性范文2

关键词:非智力因素; 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11-042-002 在教育教学改革中,我发现,虽然广大教师在自己的本职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并致力于教育科研,努力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在学生的智力与能力的发展上想出千方百计,真可谓殚精竭虑!然而,许多人却发出这样的怨声:“费力不讨好啊!”其症结何在呢?纵观教学的全过程,虽然老师们都注意了学生的学法指导,但却没有深入研究学生学习的自觉自愿性,也就是说,没有充分重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大多数心理学家认为:非智力因素是指人的智力因素之外的那些参与学生学习活动并产生影响的个性心理的因素,如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也可以称作对心理过程有着启动、导向、维持与强化作用,又不属于智力因素的心理因素。所以非智力因素是一个内容十分广泛、复杂的概念,包含了除智力因素以外的所有的其他心理因素。

新课程环境下的课堂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主,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但自主学习对不自觉,不主动的学生是无法实现的。老师要观察学生心理上是否准备好“我要学习”。那么,如何在教学中把这种先进的理念落到实处,让学生获得学习上的成功?我在教学过程中做了以下工作。

一、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学习兴趣是指一个人对学习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与情绪状态。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学生对某一学科有兴趣,就会持续地专心致志地钻研它,从而提高学习效果。从对学习的促进来说,兴趣可以成为学习的原因。

一个学生有学好数学的能力,但由于缺乏兴趣,学习成绩并不突出,只有当学生对这门功课发生了兴趣,有了强烈的需要时,学习能力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才能取得优良的成绩。包达列夫的研究结果显示:学生对一门学科的态度会在他的知觉、思维、记忆和想象等心理特性上留下痕迹。学生缺乏积极的态度,就会阻碍他的活动潜能的发展。他们认为成功的取得与热烈的情感是分不开的,冷漠无情的人是不可能成为一个创造者的。

二、培养学生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才有不断的进取精神。人干任何事情都有一定的目的,也就是起因,为达到目的,去选择方法和手段,积极活动称为动机,这就是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力。

教师在教学时,先使学生产生学习某种知识的需要,然后进行教学;或者根据学生的需要来进行学习活动。有的教师善于采用问题教学法来引起学生需要的感觉。如有的数学教师在讲相似三角形时说:“学了这一切,不上树可以测得树高,不过河可以量出河宽。”在讲四边形时说:“我们要学习怎样用更少的条件来判断一个四边形是正方形?”言语不多,却像磁石一般吸引住了学生,使他们的学习动机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这种方法之所以比讲演法更有效,是因为它以解决某一问题为学习的起点,学生是为了解决某一问题而去读书,去听讲,去搜集材料或去实验的。教学时,教师若能使学生对于所学的知识发生迫切的需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一定能调动起来,学习成绩就一定会不断提高。

使学生知道学习的目标是引起学生“我要学”的一种好方法。学生知道学习的目标以及活动的价值,就会生发学习的需要,从而全力以赴。盲目地学习,效率必然较低。比如,在教三角形、圆形和多边形面积公式时,使学生认清掌握了这些面积公式,就可以测量学校教学楼、校办厂、操场的面积以及工厂的车间、农村各种庄稼地的面积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必然会提高;在讲比例尺时,讲清懂得了比例尺的换算方法,就能在地图上测出北京至任何一个地方的大致路程。确定学习目标要照顾到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不可过于远大,使学生可望而不可及;同时,应使远大目标与具体的目标结合起来。心理学的研究说明:在一般情况下,优等生的学习动机内容较广,水平也较高,他们往往既有远大目标,也有切近的具体目标,两种目标结合得较好;而差等生的学习动机内容比较窄,水平较低,他们往往只有切近的具体目标,或只有空泛的远大目标,这两种目标常常是脱节的,因而学习的效果就差。

目标的长短,对孩子起作用的大小不一样。目标长远则动力作用大,目标短小,产生动力则小,像人走路一样,预定走十里,走到七八里时就会感到累,预定走100里,走了几十里觉得累。当然孩子小,一下达不到更高的目标,做老师的眼光要放远些,长远,崇高的目标,从近处着手,逐步培养,引导孩子向长远目标奋进。

三、培养学生的顽强毅力

学习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一步登天,需要长期的积累。

毅力的强弱,足以影响一个人的前途。毅力是应付困难的工具,毅力强,而你的智力、能力即使较差,也能克服困难,使你达到成功之途。古人曾说:“人一能之力,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又说:“勉强而行之。”无非是表示毅力能够坚强,就能达到“虽愚必明,虽柔必强”的境界。毅力坚强就是至诚,能至诚必能久征,“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

意志和毅力是人个性、性格特征表现的一个内容,是靠后天锻炼培养获得的。加强对学生意志和毅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使他们能以正确的心态去迎接、去面对各种竞争,已成为一个迫切而重要的课题。

毅力存在于每一个健康人的体魄之中,会给学习提供源源不断的推动力,体现为实现追求的目标而发出的一种精神动力。在人世间,为了伟大目标的实现,以惊人的毅力不懈奋斗者,不胜枚举。徐特立同志学法文时,已年过半百,别人都说他学不成,他说,让我试试看吧。他知道自己记性差了,工作又忙,所以,开始为自己规定的“指标”,只是每天记一两个生词。这个计划起步不大,容易实现,看起来慢了一些,但能够培养信心,几个月下来,徐老不但如期完成计划,而且培养了兴趣,树立了信心,又慢慢掌握了学法文的“窍门”,以后每天可以记三、四个生词了。美国学者米切尔柯达说过:“以完成一些事情来开始每天的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不管这些事情多么微小,它会给人们一种获得成功的感觉。”这种感觉无疑有利于毅力的激发。

国内有学者通过对85名普通大学生和74名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学生非智力因素进行的比较研究,发现:少年班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更有耐力和坚韧性。(下转第70页)

(上接第42页)这些智力优秀的大学生,看书能坐上几小时,根本不顾气候炎热,也不顾身体的疲劳以及外界对他们的诱惑。所以有坚韧的毅力,注意力集中,自制能力强,有助于他们提高学习成绩,促使智能发展和发挥。

四、培养学生的良好性格

爱因斯坦说:“优秀的性格和钢铁的意志,比智慧和博学更重要,智力的成熟,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性格的,这点往往超出人们通常的认识。”因为性格影响渗透个性的其他部分,改变气质的消极部分,巩固发展积极成分。性格标志着一个人的思想品质。良好的性格包括:做事认真、一丝不苟的精神;诚实、勤劳、正直、勇敢、热情、开朗的性格;善于独立思考,善于观察,勤奋好学,具有自信心和独立性。对社会有积极意义,使人上进,奋发图强。

性格是怎样形成的呢?是受父母性格的影响,因为孩子从来到人世以后,首先接触的就是父母和家庭环境。一般来说,从出生到学龄前这个阶段,孩子和父母接触的时间比较多,他们对父母的行为耳濡目染。父母不仅是孩子的长者,也是他们在实际生活中模仿的榜样,父母的举止、谈吐、音容、笑貌,都会给孩子的性格发展打下深深的烙印。前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曾告诫做父母的:“你们怎样穿戴,怎样同别人谈话,怎样谈论别人,怎样欢乐或发愁,怎样对待朋友或敌人,怎样笑,怎样读报……这一切的一切对儿童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样,这一切对儿童的性格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常言道,孩子是父母的影子。母亲爱打扮,虚荣心较强,女儿也往往喜欢打扮,虚荣心也较强;父亲不拘小节,谈吐粗鲁,儿子也往往油嘴滑舌,口出脏言。因此,要从小培养儿童的优良性格,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则,要以自己良好的个性,情操去感染孩子,影响孩子。而对自己不良的性格要善于控制和纠正,千万不要让孩子从自己的坏脾气,坏习惯中受到感染。

可见,家庭环境是熏陶孩子性格特征的熔炉,良好的性格特征,要靠父母熏陶和培养。

科学家指出:性格特征对能力发展,尤其是对科学家的创造力的发展来说是不可缺少的。有的研究还指出,开朗的性格,对自己的潜力和成就能保持谦虚态度的品质,是一个真正学者必需具备的一种性格特征。

一个智力水平较高的人,如果他的非智力因素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往往不会有太多的成就。相反,一个智力水平一般的人,如果他的非智力因素得到很好的发展,就可能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做出较大的贡献。俗话说:笨鸟先飞,勤能补拙,就是这个道理。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张广厚在小学、中学读书时智力水平并不出众,他的成功与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有关。他曾说:“搞数学不需太聪明,中等天分就可以,主要是毅力和钻劲。”达尔文也曾说过:“我之所以能在科学上成功,最重要的就是我对科学的热爱,对长期探索的坚韧,对观察的搜索,加上对事业的勤奋。”

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为自己学习,是“我要学习”,老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努力,两个力的方向一致,合力最大,因而效果就好。

参考文献:

孩子毅力培养的重要性范文3

[关键词]观察 驱动 技巧 毅力

[中图分类号] G62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8-085

“观察与经验和谐地应用到生活上就是智慧。”观察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学习和获得科学知识的重要途径。观察作为一种智慧的源泉,在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旅程中,我们要始终关注学生观察素养的培养,着力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动力、能力和毅力。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我们要开导学生观察中不光依靠两只慧眼,更要多一点心眼,要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挖掘潜在的内驱力,启迪学生掌握科学观察的技巧,激励学生沉迷观察,深入思考,养成长期观察的毅力,使观察成为学生的一种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让观察成为一种需要。

一、启发内藏的观察驱动

观察是与外界交流,获得客观信息的不可或缺的渠道,在科学学习中,我们要鼓励学生通过观察吸纳信息,使学生感受到观察的价值,在观察中体验到乐趣,启发内藏深层的动力,驱动学生积极投入观察。

我们会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一群觅食的小蚂蚁或者一只慢慢爬行的小蜗牛等小动物会引发孩子们趴在地上注视老半天,那是因为这些小动物身上有一种魔力吸引了他们的关注,让他们觉得这是一种乐趣,他们在观察中得到快乐,因此孩子们如同着魔一般痴迷地观察。乐于观察是孩子们的天性,我们要做的是唤醒孩子们热爱观察的天性,激发孩子勇于探究的欲望。

达尔文之所以如此出色,是因为他具有强烈的多样的趣味,沉溺于自我感兴趣的东西,深刻了解任何复杂的问题和事物。在科学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觉得科学观察好玩且有用,通过外在激励与自我挖掘,激发学生观察的欲望。例如,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了解土壤》的教学目标旨在通过用多种观察方法认识土壤,知道土壤中有什么。然而,土壤是学生司空见惯的常见实物,对学生没有太多的吸引力,为了引发学生对土壤的兴趣,我着重引导学生在观察中亲近土壤,从而激活对土壤的好感和探究乐趣。我带领学生来到学校的花园里,告诉孩子们:“土壤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别看土壤脏兮兮的,其实土壤中藏着许多宝贝,比如里面躲着同学们喜欢的许多小动物,今天让我们开展比赛,一起到土壤中去寻宝,比一比哪一小组的收获最多!”孩子们听说土壤中还躲藏着一些小动物,一个个都跃跃欲试,都想赶紧亲手找到小动物,看个究竟。接着,我发给每组一个小烧杯,让学生分组在采集土壤。孩子们用小铲挖土,小心翼翼地装入烧杯中,将其带回教室研究。回到教室后,孩子们埋头在土壤中寻找宝贝,他们毫不考虑泥土的脏和不那么好闻的气味,只顾埋头探寻宝藏,他们有的发现了蚂蚁,有的找到了蚯蚓,还有找到了屎壳郎,也有孩子观察发现了土壤中还有植物的根。

“在观察中寻找奥秘,在奥秘中寻找快乐。”观察是快乐的源泉,让我们在科学教学中启动学生内藏的观察欲望,开启快乐探秘的旅程。

二、启智内潜的观察技巧

“观察无难事,只要肯细心。”儿童观察事物一般凭兴致,观察缺少耐心和细心,观察中难以把握要领,缺乏观察技巧,因而,我们在科学教学中要指导学生掌握观察的方法,训练学生观察的技能,做到有目的、有步骤地观察感知,学会深入精细观察,启智内潜的观察能力。

孩子的观察一般都是粗放而无序的,观察具有片面性,缺乏系统性与概括性。观察能力的培养首先要训练学生的视觉和触觉,引导学生在多感官观察中发展各种感官的功能,提高观察的敏感度,其次是要授予学生有序观察与重点观察相结合的观察方法。用眼观察是一种最为广泛的观察途径,人所获得的信息大约百分之九十是靠眼睛获得的。我们在教学中要教会学生有目的、有序列地观察,观察时从整体到局部,善于抓住关键细节,透过现象发现本质。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果实和种子》中,我给学生呈现了一组水果和种子,学生看到形状各异、颜色鲜艳的实物后,都把目光集中在哪一种水果好看,把注意力放在最喜欢吃哪种水果,而忽视了对果实和种子主要特征的观察,为了引导学生抓住本质,有效认识鉴别果实和种子,了解种子的内部结构,我给学生明确了观察目标:“观察并猜测哪些是果实,哪些是种子?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在组织学生观察、讨论了果实与种子的特征后,我又说:“我们在观察时要做到由外而内,不光看物体的外表,了解它们的大小、形状、颜色,我们还需要观察它们的内部构造,从而深入探究有效把握其本质特性。”接着,在我的引导下,孩子们由外部观察转向内部探究,他们拿起小刀亲手解剖各种果实和种子,边观察、边记录其内部结构,从而知道了种子的内部结构,更好地辨别了果实和种子不同点。孩子们在我的引领下领悟到由外到内、先整体后局部的有序观察的技巧。

观察方法具有多样性,我们还需要组织学生在实践中经历借助手、鼻、耳等器官进行观察,带领学生感知体验用手摸、鼻子闻、用耳听、用嘴尝等多种感官进行观察的技巧,我们还要组织学生借助放大镜、听诊器等其他辅助工具进行观察,协助学生掌握借助工具进行观察的本领。总之,我们要组织学生广泛开展丰富的观察实践活动,引领学生在亲历观察中习得更多的观察方法,逐步提升观察技能。

三、启迪内隐的观察毅力

良好的观察习惯和观察毅力是一个人的宝贵财富。小学生的观察注意力持续时间短,尤其是对不感兴趣的事物观察时间更短,观察缺乏稳定性,对同一个观察对象难以坚持不懈进行观察,往往半途而废,不能够做到坚持到底。

艾默生说过:“细节在于观察,成功在于积累。”要想获得更多,必须持之以恒地观察。在小学科学中,有些事物需要学生长时间观察,才能获得更完整、更科学的价值,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还需要启迪学生内隐的观察毅力,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的科学观察精神。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养蚕》一单元时,为了使学生获得更真实、有效的科学知识,我组织学生亲自动手饲养蚕,和学生一同经历从蚁蚕的孵出直到蚕蛾破茧而出的整个过程,学生亲手采摘桑叶,给蚕宝宝喂桑叶,看它们吃桑叶,观察蚕宝宝吃饱后慵懒的样子,看胖嘟嘟的蚕儿一次次的蜕皮,观察蚕宝宝爬上麦秆丛吐丝结茧,看到一只只蚕蛾破茧而出。为了促使学生能够长期认真观察,我让他们边观察边记录养蚕日记,将饲养过程中的发现和惊喜记录下来。我和学生一道坚持观察探究蚕一生的变化,在长期观察中体验到养蚕和观察蚕的乐趣,替自己在长期观察中取得的成就而自豪。历时近两个月的养蚕活动,在教师的陪伴与督促下,既培养了学生观察的兴趣,提高了动手实践能力,还磨炼了学生长期观察的毅力。再譬如,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看月亮》一课教学中,我还组织学生持续一个月不间断地观察月亮,给月亮记月相日记,通过一个月的观察,不仅真实的了解了月相的变化规律,而且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长期观察的毅力。

孩子毅力培养的重要性范文4

关键词:儿童 舞蹈 强制 意志

笔者认为,意志培养在少儿舞蹈训练中一般有三个阶段:一是寓教于乐;二是适度的强制;三由适度的强制到自觉。

一、寓教于乐中的意志培养

儿童幼年时意志品质的主动性和独立性较差,行动缺乏目的性和持久性。做事往往是凭兴趣,即使有目的,碰到点困难受到点挫折就打退堂鼓,很难坚持下去,所以寓教于乐,强化对兴趣的培养是少儿意志培养的前提。

所谓兴趣是指从事某种事物和活动时的意识倾向,这种倾向又是和一定的感情体验联系的。郭沫若同志认为:“兴趣爱好有助于天才的形成。”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斯曾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即是对材料发生兴趣。”兴趣也是动机产生的重要原因。激活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让孩子们在游戏中舞蹈,在快乐中舞蹈,在自信中舞蹈,在欣赏中舞蹈,在创作中舞蹈,激发兴趣,寓教于乐。这样学生就会慢慢养成钻研、探究的习惯。孩子的感觉和思维器官处于积极状态,成为学习的推动力,为长期学习舞蹈,培养意志品质打下良好的基础(舞蹈启蒙、兴趣培养建议采用北京舞蹈学院舞蹈考级教材,还有老师自创的游戏、情景剧、载歌载舞的歌谣、统合训练等)。

但是,如何利用舞蹈这一特殊专业的特点,在教学中进行意志教育和训练呢?教学实践使笔者深刻地体会到,“苦练”渗透在浓厚的舞蹈兴趣中,“趣练”融汇在长时间的坚持舞蹈的学习中,增强他们的信心,培养他们的坚强毅力。笔者在舞蹈训练中,有机地把磨练意志的“苦练”与“趣练”结合起来。儿童年龄小,如果一味单调地机械训练,时间稍长孩子就烦。因此,在教学中注重把激发兴趣和严格训练相结合,在训练中强调“趣味”二字,增加一定的游戏性,让训练形式多样化,成为一种愉快的活动过程。有了这种愉快的寓教于乐活动过程,儿童便会对舞蹈训练产生浓厚的兴趣,自然而然地进入舞蹈表演角色,同时激励他们去克服困难,从而达到了培养儿童意志的目的。

二、适度的强制是少儿意志培养的关键

国外专家对1000多名超常儿童进行了30多年的追踪研究,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智力和工作成就之间决不是完全相关。研究者发现,800名被追踪研究的人中,对20% 成就最大的和20% 成就最小的加以比较,他们之间最大和最显着的判别不在于智力方面,而在于意志品质的不同,前者的成就在于有意志,坚强、自信,有进取心,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能锲而不舍地坚持到最后完成任务。后者成绩小则是由于他们缺乏上述良好的意志品质。坚强的意志对于一个人的成就具有重大意义。然而人的意志品质的形成从被动性的行为到自发性的行为是需要靠外部的强制力量才能完成的。儿童也是如此,只不过要适度。 在少儿舞蹈培训中,对孩子意志品质的训练是有一定特殊性的。舞蹈是“残酷”的艺术,4至6岁之间的孩子在训练中多以兴趣为主,他们要依赖父母和教师的提醒和帮助才能确定目标和努力实现目标。这样才能为他们步入舞蹈大门打下基础。当孩子在7至9岁之间时,虽然他们在思维上多多少少有了解能力及意志力的认识,但仍然没有形成道德意志。例如:老师在场和不在场的情况下守纪律就不一样。在舞蹈训练当中也往往缺乏自觉性。表现最为明显的是枯燥的基本功训练。例如:日复一日的软开度、压腿、踢腿、开胯等训练,疼痛、偷懒、放弃……是每个孩子都会面临的问题。这时就需要外部强制(老师、家长)的力量,老师、家长的要求、监督、提醒、帮助和赏识是他们意志努力的需要。因此,适度的强制是少儿意志培养的关键。有了外界因素的提醒、监督、赏识和帮助,使孩子们在训练的每个阶段都能坚持完成训练任务,而不半途而废,逐渐形成意志品质行为的自觉性。

三、适度的强制到自觉,教育者的意志力起着重要作用

教育者(教师、家长)的意志力在儿童意志品质的培养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为儿童树立意志坚强的典型,是儿童乐于接受而又行之有效的锻炼意志的好方法。教育者对待本职工作,敢于迎难而上、百折不挠、锲而不舍,这样率先垂范,就会给儿童以巨大的鼓舞与影响。同时,父母也要把儿童充沛的精力引导到克服训练中的困难上去,并给儿童在训练中制定目标。目标在儿童心中越明确,儿童就越主动,越积极去克服训练中的困难。需要注意的是,在制定训练目标时,既要有长远的目标,也要有切实可行的训练后即能达到的短期的目标。让儿童通过自己的努力感受到付出的乐趣。在这一过程中,既要有强制明确的提醒,又要有帮助、鼓励和欣赏,在肯定中增强自信,在苦练中获得进步和成就感。孩子才会有顽强的毅力去克服今后在学习、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困难。

孩子毅力培养的重要性范文5

张万雄

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除了要担负起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还要不定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德、智、体、美、劳等方方面面的教育,可想教师这一职业的重要性。

那么,教育的根到底在哪里?通过认真研读徐建华老师的《做有根的教育》这本书,我才有了新的认识,新的体会、新的感悟,徐建华老师告诉我们,教育的根在哪里?那就是回到人本身。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让教育成为教育,让教育回归教育。因为教育除了人,别无目的。

我从事教育工作将近20年,在这20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深刻认识到对学生的教育,要从心开始,要真正让学生认识读书的重要性,就应该让他们主动去学习、去思考、去实践、去动手。教师该如何让学生做到这些呢!这才是值得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深思的问题。经过反复思考和实践,我决定从培训孩子的读书习惯开始。

如何让孩子把读书当成一种习惯呢?我想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激发读书兴趣,培养读书习惯

做什么事都要有兴趣,特别是孩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就会主动去读书。而兴趣要从小培养,除了在学校、还可以在家庭、在社会。在学校的时候,教师在培养学生看书之前,可以先培养他们听,由教师读给他们听。教师还要善于分析每个学生的心理特征,懂得孩子喜欢听什么、想什么、做什么。然后再选择适合学生的优秀作品,如古诗宋词、童话故事、励志故事等,可以分别读给他们听。等他们认识了更多的字,就可以主动读这些生动的故事了。这不仅激发了学生读书的兴趣,还可以让他们主动去找书来读。长此以往,随着年级的升高,他们的读书欲望就会急剧升温。

二、创造读书环境,营造读书氛围

环境很重要,学生读书更应选对环境;人们常说有什么样的环境,就可能造就什么样的人才。孩子无论在什么时候读书,都应选对环境,在学校,要努力营造读书的大环境。可以采用很多形式,如开展讲故事、朗诵、诵读经典古诗词、召开读书交流会等,都可以促进学生的读书兴趣,其次,去寻找比较突出的学生,让他们去引导并带领其他孩子,影响他们去读书,读好书。最后,在读书过程中,应创造条件让孩子去表现,表现是孩子的天性,我在实践中发现,如果读课文让学生“赛读”的话,效果会非常好,通过几次实验,我发现,平时读课文很费力的孩子,他们为了不拖后腿,在小组里刻苦练读,读的不好的,其他同学还加以指导。这样,在练读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可以得到提高。就形成了一种好的读书氛围。

三、选对读书内容,发挥读书作用

爱读书是好事,但,选对读书更为重要;书籍浩如烟海,读书人仅是一叶扁舟,盲目的读书,会使人迷失方向。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心情、心境,以及阅读能力,向学生推荐不同的书目,并指导学生吸收不同书籍的优秀之处。读富有教育意义的寓言、成语故事、历史故事或名人传记时,要让学生学习书中人物的精神品质,感悟书中的深刻道理;读优秀文学作品时,要引导学生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背诵优美片段,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读科普类作品时,要让学生联系生活,注意观察,做到学以致用。

四、培养读书毅力,形成读书习惯

孩子毅力培养的重要性范文6

学习艺术不是必须的,但却是很有必要的,舞蹈带给孩子的影响是你无法想象的。那么你知道爵士舞是什么舞种吗?小编就给大家解答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爵士舞是什么舞种爵士舞,即美国现代舞,是一种急促又富动感的节奏型舞蹈,是属于一种外放性的舞蹈,不像古典芭蕾舞或现代舞所表现的一种内敛性的舞蹈。爵士舞蹈最初是非洲舞蹈的延伸,经被贩卖作为奴隶的黑人群体带到美国本土,而在美国逐渐演进形成本土化、大众化的舞蹈。

爵士舞基本动作1.利用曲膝,保持重心低,使下肢具有弹性,而上半身的各关节则可保持松弛状态,并可迅速做出节拍上需求的动作,使得在动作上获取多样性的变化。

2.快速的移动重心,特别是水平移动姿势更是爵士舞的技巧。

3.让身体各个部位如头,肩,腰,臀,躯干做独立的动作。

4.强调角形及线条性的动作。

运用有节奏性且复杂分割动作,表现出动作中韵律的切分法。例如一个动作中,我们把重拍放在头部或手部上。也就是说一个动作本在一拍裏就可完成,但我们现把它分割成四拍,动作也分割成四部份表现。

学跳舞有什么好处好处一:优美形体

优美形体: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的孩子,经过舞蹈训练(如挺胸、抬头、收腹)能使他们站得直,形体优美,且能纠正驼背、端肩等形体问题。

好处二:动作协调

动作协调:舞蹈需要全身各部位的配合,通过音乐与舞蹈动作的和谐达成动作协调性的训练,并且孩子更有节奏感。

小组合训练协调能力

好处三:肢体灵活性、柔韧性

课堂上柔韧练习

肢体灵活性、柔韧性,由于经常练习压脚、劈叉、下腰等,孩子的柔韧性,动作灵活性好

好处四:磨练毅力

磨练毅力:从基本功开始训练能培养他们不怕吃苦的精神,磨练坚强意志。

挺胸收腹坚持住,太棒了!

好处五:提高身体素质

我们在舞蹈中成长进步

提高身体素质:舞蹈需要一定的体力消耗,剪除练习后能促进孩子食欲、增强消化机能,提高身体抵抗力。

好处六:提高合作能力和集体荣益感

提高合作能力和集体荣益感:舞蹈有独舞、双人舞、集体舞,只有配合默契才能表演好,由此训练了孩子们的合作精神,养成自觉遵守规则、纪律的观念。

一起合作练习

好处七:培养审美情感

舞蹈也是一门审美艺术

培养审美情感:舞蹈是通过音乐、动作、表情、姿态表现内心世界,使孩子潜移默化地接受到艺术表演的熏陶,使孩子们热爱生活,并能欣赏美、体验美。

好处八:培养自信心

孩子毅力培养的重要性范文7

大家好!

我是黄金毅的家长。首先感谢班主任李老师给予我这么好的一个机会,能让我站在这里和大家共同探讨如何引导孩子爱上课外阅读的问题,我感到十分荣幸。借此机会,对各位老师的辛勤教育表示衷心的感谢。

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一点粗浅经验和家长们共同探讨,如有不当之处,欢迎各位家长批评、指正。

我深知阅读的好处:有人说,没有阅读就谈不上学习。阅读就是积累知识的过程。

我一直非常重视黄金毅的阅读。我家金毅,就是个非常爱看书的孩子。早上如果起的早他就随手拿起床头的书一直看到我和他爸爸起床叫他洗漱了,还很不情愿的嘴里嘟囔着:"怎么这么快就要上学了……"周末也一样总是喜欢窝在床上看书,看完一本才起床,如果还没看完就叫他洗漱什么的他总是很生气的说:"你为什么总是在我看到最精彩的时候叫我……"每次托管回家就会拿起课外书阅读。我从来不让他把课外书带到学校里,因为他除了课间在看书外,还总是会忍不住在老师上课的时候偷偷看书!(这是我比较郁闷的事情)我们出去旅游他也会带上自己喜欢的书在等车时看,精彩时候走路也看!他几乎是利用了一切的有空的时间在看书……当然这些都是他自觉自愿的,不需要我逼。甚至有时候我怕影响他的眼睛,希望他能休息一下。

我更希望他能一直的阅读下去,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量!对于孩子来说,通过阅读可以为他们打开多扇智慧之门!让他们在其中得到乐趣、体会快乐、获取知识,让阅读在无意中形成一个很自然的习惯!

但是怎么样才能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呢?我先来说说我是如何培养金毅爱上阅读的吧!

身为老师的我深知阅读的重要性。所以金毅两周四就开始送他去读国学幼儿园,小学之前把"四书五经"都背过了。之前读的国学幼儿园里是要求背会后指读,因此6岁左右就差不多把小学的基本字都认完了,这给以后的自主阅读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四、五岁的时候我知道他有了些识字基础,所以我要求他和我一起看书,一开始他不愿意,于是我就翻开那本书,看着书在那里傻笑(其实我根本不知道书里的内容)他就很好奇的问我:"妈妈你笑什么嘛?"我没理他继续看着书笑,他就更好奇了"妈妈你到底笑什么?"继续不理他,直到他纠结了好几次我才说:"这本书太搞笑了,太好看了"他忍不住的说:"分我看吧!""不,刚才叫你看不看,现在不给你看"于是他就抢了我的书,自己在那里看。一开始都是看绘本。(大约有看过5、6百本的绘本,只要我能找到的绘本都给他看过了)慢慢的大了,总看绘本也不行啊,为了让他看厚点的书我开始指读给他听,这样又可以认字还可以看故事。可是时间久了,一天上班下来已经筋疲力尽了,回家后还要讲故事给他听感觉自己要崩溃了!实在没那个精力,所以每次读到精彩的部分我就说:"妈妈讲不动了,想听精彩的后续,请等明天吧。"这个时候他很想知道后面到底发生了什么,就拿了书说:"那我自己看吧!"后来慢慢的他觉得自己看书更自由,想什么时候看就什么时候看,不用总等我!

但是我有空了他还是想要我读给他听,经常读的我口干舌燥,后来有了智能手机的出世我给自己找了个偷懒的办法在手机里下载一个叫"喜马拉雅"的软件里面有很多的音频,很多书都能在这里找得到音频,用手机代替了我的嗓子,还有配乐,自己也可以和他一起听,听完也可以一起讨论故事内容。

6岁开始我就买儿童文学长篇小说,像《木偶奇遇记》、《绿野仙踪》、《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海底两万里》、《八十天环游地球》、《鲁滨逊漂流记》……,像这些一本近十几二十万字的书,金毅都自主阅读过,有的听过音频,我觉得像这些有戏剧性的故事,更能吸引孩子,这样的故事,就像让孩子在看动画片一样,一听起来,就一发不可收拾。每当我给她听这些故事时,她都听得如醉如痴,明亮的双眸里充满愉悦的光泽,听的忘记时间,忘记睡觉……每天我都坚持给他读故事、放故事或督促他自主阅读,我相信金毅总会有让我惊喜的一天。

而如今,才上二年级的她,已经看了足足的1000多本的书藉(包括绘本)什么类型的书都有。她的阅读水平,在我看来,甚至超过了一些小学高年级同学的水平,阅读速度有时甚至超过了我。家里的书架几乎占用了金毅房间的一大半面积,但他还不满足还是要求买书。

有些家长认为为什么要去买书,去图书馆借就好了,看过就没用了,放着还很挤。以前我也这么想,而且书也很贵,像我们这种工薪阶级买书也是不小的一笔开支,学校里有图书馆,公园里有图书馆,都可以借,可我后来发现他看过的书想再看就找不到了,而且随着心智的发展同一本书,今年看过了明年再看理解又会有所不同,所以有些书可以反复看!还有可以营造家里都是书这个氛围,他触手可及的是书而不是ipd他就自然而然的被这个氛围感化和融入!

有的家长可能会认为,看这么多课外书有什么用?考试又考不到这些内容?其实不然,阅读多了,孩子的理解能力就增强了,学习上也会相对比较轻松,即使现在考试没有多大的优势,甚至还比别人相差几分,但到了初中,乃至高中,这个优势就是立竿见影。反着说,如果孩子在小学,甚至初中低年级时,仅仅依靠聪明是可以取得好成绩,但如果没有阅读知识垫底,年级越高越会显出力不从心。

既然知道了阅读的好处,那我们现在就开始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吧。我相信,只要肯下功夫,铁杵也能磨成针。

想要孩子优秀,有时候家长的付出是很重要的,首先做为家长的你,就要减少看电视或是打游戏的时间,如果真的想看时,也要尽量避开孩子。我始终相信身教重于言教。

我知道,现在的孩子都比较爱看动画片、打电脑,玩手机、玩ipd,这些东西,在我家基本上是被禁止的,实在想看时,想玩,我也只允许看一小会儿,手机和ipd里只有学习游戏,或是尽快转移他的注意力。每当这个时候爸爸都会说:我们去骑自行车吧或去打球吧。他都会很开心的乐意接受!

其次,家里良好的阅读氛围也不可少。家长可以时不时的拿着书看,孩子潜移默化的就会受你的影响。如果你的孩子识字量还没达到独立阅读的阶段,也不防由您来读给孩子听,请坚持一段时间。主要的目的是让孩子爱上阅读。可能有的家长会觉得自己没有时间,其实也花不了太多的时间,但主要还是要靠你们的的毅力,每天睡前半小时,天天坚持。

还有一点,要选好书,不是所有的书都是好书,要选适合孩子阅读的书。你书的精彩与否,直接影响到孩子会不会被吸引进去,会不会爱上阅读。在这里,我推荐一些金毅看过,我自己也看过感觉特别特别精彩的书,给大家做为参考,我相信,看了如此精彩的书,想要孩子不爱上课外阅读都难。

前段时间,在书上看到这样一段话,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让我们家校合作,让每个孩子都爱上阅读,都能像鸟儿一样有一对美丽的翅膀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地翱翔。

孩子毅力培养的重要性范文8

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家庭成员(包括父母和子女等)之间相互的影响和教育。家庭教育是大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也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它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奠基的作用。

二、家庭教育中的常见问题

中国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可以说是将爱与期望的一个高度的融合,但由于方法不当以及对成才观念的曲解,常会出现一些问题:1.期望值过高。中国大多数家长对孩子有“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传统教育观念,总希望子女能够上大学、考研、读博,缺乏对子女的正确定位。2.关爱往往扭曲为溺爱。如今的中国家庭多为独生子女家庭,父母对子女的要求“言听计从”,缺乏对子女的挫折教育意识和对子女思想及行为的正确引导,使得孩子自私冷漠,对父母有很强的依赖心理,缺乏团队意识和创新精神。3.重智轻德,片面追求成绩。很多家长对学生的学习成绩高度关注,然而对孩子的行为习惯、品德教育却没有注意引导和教育,忽略了对孩子健全人格的培养,使得教育带有较大的片面性。

三、如何实施家庭教育

(一)注重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1.家长的榜样作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在孩子出生之后,从言谈举止,一笑一颦的动作,再到接人待物、为人处事的方式方法,家长无时无刻不是孩子学习和模仿的对象。可以说,从孩子身上,我们总能找到父母的影子。2.家长是因材施教的实施者。从古今中外众多名人成材的事例中,我们不难发现,父母在对子女因材施教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孩子基本素质的形成和家长的培养、教育是密不可分的。3.家长要为孩子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这里说的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家长有责任为子女提供能够满足孩子生活学习必要的物质条件和场所,即良好的物理环境;同时家长也有义务通过自身高尚的品德、健康的心态,对孩子产生影响,为其营造积极向上的家庭氛围,即良好的心理环境。

(二)注重家庭教育中孩子独立性的培养

1.放手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家长应放手锻炼孩子独立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只要他们付出努力,无论结果怎样都要给予认可和赞许,使孩子产生自信。“我行”这种感觉很重要,它是孩子独立性得以发展的动力。2.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我国著名的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们自己想。”遵循这样的原则教育孩子,就能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3.培养孩子自己拿主意作决定的能力。我国传统家教往往忽视倾听孩子的意见。孩子缺少自己做决定的机会,这就不能培养他们的抉择能力。然而,自我抉择能力也是培养独立性的重要方面。4.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毅力。未来是属于孩子的,孩子未来的路要靠他们自己去走,这一切都不是父母替代得了的。任何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不可能一帆风顺,因此毅力的培养就显得尤其重要。

(三)注重家庭教育中孩子责任感的培养

我们应该重视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它是成功者必须具备的“素质”。一个有责任心的孩子,往往会自觉地时时留神、处处关注,上学时不遗失书本或文具,认真、条理清楚地完成每一项学校作业;帮助父母打理家庭生活中力所能及的一些生活细节。

(四)在家庭教育中消除孩子的自卑感

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孩子存在着对自己缺乏信心,总认为自己不行的自卑感。孩子的这种消极的心理状态,会使自己沮丧、孤僻,以至悲观、失望。这就要求家长在家庭教育中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并不失时机地给予肯定和表扬。孩子认为自己有优点,也能取得一定的成绩,便会增强取得更大更好成绩的信心和希望。

(五)注重对孩子创新精神的培养

在家庭教育中应注重培养子女的创新意识,鼓励子女勇于探索新的规律、方法;敢于根据事实和自己的思考,进行质疑,说自己的话,走自己的路,大胆尝试运用已有的知识和能力新颖、独特、灵活地解决问题。(六)注重对孩子感恩意识的培养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为人的基本品德。父母应当教育子女做人要有一颗感恩的心,对父母、对他人、对社会要心存感恩,在放飞理想,振翅高飞之时不要忘记回报社会,感恩父母。

四、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则

孩子毅力培养的重要性范文9

关键词:家庭 挫折教育 榜样 挫折情境 心理素质

近年来,整个社会普遍感受到学生克服困难、承受挫折的勇气和能力越来越弱,挫折反应极为强烈。在目前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学习阶段难免出现学习成绩下降、学业失败、人际交往障碍等困惑,在人生旅途中还可能会面对婚恋失意、家庭解体、工作不顺利、事业难如愿等问题。面对竞争与挑战、崎岖与坎坷,帮助孩子学会克服困难,正确面对失败与挫折就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教育部在1999年颁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若干意见》以及在2001年颁布的《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中,都提到要培养学生的挫折承受力。而个体挫折承受力高低取决于处理挫折、危机的经验,这些经验不会凭空产生,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和提高。作为家长应发挥家庭教育的针对性、个体性和完整性,通过改变自身教育观念、为孩子树立榜样、创设挫折教育情境和培养良好心理素质等方面,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

一、更新家长的教育观念,重视对子女进行挫折教育

随着社会进步和生活水平提高,教育观念和方式也应随之改变,但在许多家长中存在一个共同的倾向是: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孩子又大多是独生子女,自己以前吃的苦已经够多了,不能让孩子再吃苦。父母宁愿自己去经受磨难,也要为孩子铺平道路,设计充满笑脸和鲜花的明天,有意识地避免孩子遭受挫折,尽力营造一帆风顺的环境。这种补偿心理促使家长们把一切希望和情感都倾注到孩子上,他们只重视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忽视了德育和心理素质培养。许多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家务活无需动手,学校卫生值日有父母顶替;上学放学父母接送,风雨无阻……一切为了孩子,一切服务于孩子,结果造就了一批家庭中的“小皇帝”。而更令人担忧的是,离开了父母们的翼护,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他们会照顾和管理好自己吗?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吗?

所以,与其教育孩子,不如先教育家长。家长首先要更新教育观念,关心孩子的成长,不但要关心他们的生活、学习,更要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不仅要有爱心,还要有科学的方法,充分认识到适度的挫折教育是保障孩子健康成长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家长应帮助孩子勇敢地面对困难,有意识地利用挫折情境积累克服困难的经验,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自信心、坚韧的毅力和健康乐观的性格,提高孩子的挫折承受力,使孩子在困难和挫折面前,知难而进,积极应对,使他们适应时展的需要,成为一个真正健康的人。

二、树立家长的榜样形象,引导孩子正确认识挫折

充分认识挫折是实施挫折教育的基础。挫折认知的正确与否,会直接影响人遭遇挫折后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孩子对挫折正确的认知和理解是挫折教育的关键。作为孩子,他们喜欢模仿,也容易受暗示,对周围人和事物的态度常常是不稳定的,易受情绪等因素的影响,在碰到困难和失败时,他们往往会产生消极情绪,不能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失败和挫折。而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身教胜于言教,家长对事对人对物的态度、情感和行为会成为孩子们的学习榜样,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对待挫折、困惑的态度和处理方法,对孩子起着示范作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可激励孩子不畏艰难、立志成才,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自强奋进。在培养孩子抗挫折能力过程中,家长要十分注意自己在孩子面前的形象,言谈举止要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榜样,不论遇到什么困难、挫折,不逃避,不退缩,勇于面对,用信心和勇气感染他们,真正做到对孩子全方位的人格感染和熏陶,让自己真正成为孩子的一面镜子。同时,家长在处理孩子遇到困难和挫折时的态度与方法,也会影响孩子。家长要冷静、客观、积极地对待孩子在生活中的各种事件,即使遇到很大的麻烦和困难,也不要轻易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消极丧气的样子,更不能夸大事实和丧失理智,要冷静对待和处理,给孩子良好的暗示,使孩子自然而然地学会坦然对待挫折,对挫折进行合理归因,树立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勇气和自信心,提高克服困难和抗挫折的能力。

三、创设适当的挫折情景,给孩子提供适时的锻炼机会

挫折情境即为了培养孩子耐挫折的能力,而创设的一些困难“情景”“境地”。在家庭中,父母与孩子的接触是一种全方位的密切接触,父母可以随时随地地抓住孩子生活中每一种挫折和困境,利用自然情境有目的地进行挫折教育。但许多挫折是现实生活中不常遇到的,主动创设挫折情境更具有预防性和针对性,能弥补自然挫折情境的不足。一方面,对于现实生活中自然产生的挫折,如在学校受到老师、同伴的批评,与同伴发生冲突,考试成绩不理想等,要给以正确引导。另一方面,家长应有意识地为孩子创设一些情境,让孩子接受一些心理考验,如平时有意识地拒绝孩子的一些要求,在穿着及学习用品等方面不追求高消费;孩子能做的事情让他自己做,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家长不要去帮忙,雨雪天可以让孩子自己去上学,简单的衣物让他自己洗等;在与孩子进行下棋、玩扑克、游戏等竞赛时,要让他们有一定的失利,产生适度的挫折感;在人际交往中适度体验一些误解、委屈和冷落等,在这些情景中,教会孩子战胜挫折的方法,增强心理耐受力,让他们懂得挫折与竞争相伴随,要成功必须战胜挫折,从而培养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和坚强的意志,使他们的人格得到健康的发展。

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过程中,适度的挫折有利于挫折承受力的培养,但挫折强度太大或受挫的频率太高,则会适得其反。孩子个体素质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同一挫折对不同孩子产生的心理反应也不同。在实施挫折教育时,一定要把握好“度”,家长要根据孩子的气质和性格特点、心理承受水平和理解能力进行教育,进行因材施教,创设适当的挫折情景,给孩子提供适时的锻炼机会,把握好情境的难度和强度,避免孩子产生畏难情绪,挫伤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四、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孩子对挫折的承受能力

1.尊重孩子的独立性

从剪断脐带开始,就意味着孩子在生活上脱离母体成为独立个体,从此,他们开始自己爬,自己走,做什么都爱说:“我自己来!”从这时起,父母对孩子应做的事就不要包办代替,应抓住时机,还给孩子独立自主的本性。如果事事由大人代替,长此以往,势必助长了孩子的依赖性、懒惰性,而且不利于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精神。不经一事、不长一智,他们事事依赖父母,一旦遇到挫折和困难,而又没有父母这个靠山时,就会一筹莫展,束手无策,很难适应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因而家长要放手让孩子去做他们自己应该做的事,尊重孩子的独立性,使他们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少遇到困难和挫折,即便遇到,也会凭自己的能力勇敢地面对挫折,解决困难。

2.树立孩子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一种强大的内部动力,能激励人在对事物和现状具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坚持不懈地运用自己的智慧完成任务,追求既定目标,实现自己的理想。

在困难和挫折面前,缺少自信的孩子会垂头丧气,一蹶不振;有自信心的孩子则会勇敢地面对困难,迎难而上。父母需要注意自己向孩子传递的语言和非语言信息。如当孩子考试偶尔没有取得好成绩时,家长应帮助孩子找出原因,并鼓励他下次取得好成绩,避免一些消极否定的评价,更不能把孩子当成笨鸟去责骂和嘲笑,否则孩子心理上压力增大,产生自卑感,再遇到困难时,便会失去信心,丧失勇气,自甘落后。在给予儿童信任和期望的同时,要指导他们确立恰当的个人成就目标,哪怕是小小的成就感,也会帮助他们恢复和树立自信心。不要把目标定得太高,一旦实现不了,便会大大地挫伤孩子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给孩子切实的鼓励,耐心地听取孩子的诉说,运用恰当的方法指出孩子的不足之处,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使他们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能以充足的自信去迎接困难,承受挫折。

3.培养孩子坚韧不拔的毅力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造成一些孩子意志薄弱,心态不良。他们只能享受成功的喜悦,不能经受失败与挫折,自身素质在不断退化。这就需要在教育过程中注意培养孩子坚韧不拔的毅力。我国古代哲人讲得好:“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孩子只有在艰苦条件下经受磨炼,才能增强他们的毅力,才能使他们经受住困难和挫折的考验。家长应有意识地让孩子在困难条件下参与完成一些活动,可以在假日和孩子一起登山游水,野居野炊,分配一些活给他们干,磨炼他们的耐性;在平时可让孩子坚持不懈地从事体育锻炼,要求他们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鼓励他们多参加社会公益性劳动等。“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尽管现在生活宽裕,但适当地“忆苦思甜”也未尝不可,让孩子从小就经受挫折和磨炼,才能真正品尝到生活的艰辛,才能锻炼他们良好的意志品质,使他们在困难与挫折面前毫不畏缩,勇敢面对。

4.培养孩子健康乐观的性格

有健康乐观的性格,对自己的前景才会充满信心,在失败和挫折来临时,才能坦然面对,正视现实。沉溺于失败的情绪中,只会消沉,丧失斗志。所以,家长在教育过程中不要忽视培养孩子健康乐观的性格。当遭受困难和挫折时,父母应适时指出:任何挫折都会过去,什么事绝对不会一帆风顺,只要经过我们不懈的努力,转机也许很快就会出现。同时,父母也应给孩子指出一些排导不良情绪的方法,引导他们参加一些平静心境的活动,如向朋友倾吐忧愁,看看书,听听音乐,骑车郊游等来发泄和转移不良的情绪和心境。这样做有利于培养他们正确对待挫折的态度和卫生的心理,从而培养他们健康乐观的性格,不会在挫折面前完全失控,能矢志不渝,朝着自己既定的目标前进。

挫折教育过程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的刻意行为。作为家长,应树立正确的观念:过分呵护孩子和留给孩子物质财富,只能供他们享用一时,只有让他们在困难与挫折中多经受磨炼,培养他们适应环境、战胜挫折的信心和能力,才能使他们在未来社会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让他们享用一生。

参考文献

[1]马利琴.挫折教育.朝华出版社,2009.6.

[2]杨秀芹.让孩子经历挫折.幼儿教育.2002.10.

[3]李辰.家庭中幼儿挫折教育策略.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8.3.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