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高中地理课堂要求集锦9篇

时间:2024-03-16 08:18:55

高中地理课堂要求

高中地理课堂要求范文1

一、防止课堂伤害事故发生

体育课堂教学内容主要是围绕学生的体育活动展开的,学生在教师给予相应指导的前提下,借助有关体育器材进行身体训练。学生在课程规定的时间内,通过不断的身体练习和思维的相关活动进行有关体育内容、知识技能的学习与掌握,完成身体锻炼。而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很可能因为理论知识不完备、经验储备不足或是对自身的保护意识不够强烈而造成身体伤害等意外事故,影响学生的学习活动甚至是造成身体残疾。严格的体育课程课堂常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降低此类不安全事件发生的概率,在课堂常规中教师对学生进行有关安全的硬性规定与安全教育及相关的意外预防措施,使学生牢记并严格遵守体育课堂的课堂常规。严格的体育课课堂常规能够从根本上有效防止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降低安全隐患,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例如河北某所初中学校的建校地址与某繁华地段距离较近,该校体育教师在进行体育课程教学活动时,将严禁私出校门列入课堂常规管理条例中并要求学生严格遵守,这就有效防止了学生因好奇偷出校门而可能导致意外伤害的发生,保证了课程的正常进行,对提高体育课程教学质量有着积极影响。

二、熟练掌握体育技能与理论

体育课程的主要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真正掌握体育理论知识、技能,明确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充分掌握有关体育知识,以提高身体素质。严格实施课堂常规,能够确保教学活动顺利并且不受其他因素干扰,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完成教学内容的讲授,使学生能够迅速并且深刻掌握和理解教师课上传授的技能等。若教师没有按照体育课堂常规安排课程,例如在教学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体育与健康》时,教师没有事先按照课程与课堂常规的要求做好上课场地和体育器材的安排,并对课上将要讲授的内容提前准备,就会导致体育课程课堂教学质量受到影响。在课堂讲解时经常出现停顿或是现场处理课堂常规问题,耗费了大量时间,学生对于课程的理解不足,学习积极性不高,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因而课堂常规的设置与实施,对于提高体育课程的课堂教学质量有重大的影响。

三、维护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

学校开设体育课程的目的在于增强学生体质和运动活动能力,一切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是必须有正常并且稳定的课堂教学秩序。尤其是对于体育课这一类较为开放和自由的学科,就更加需要设置合理并且严格的课堂常规保证维持课堂教学秩序。当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关于课堂常规的认知模块后,教师与学生的双边互动教学过程就得以顺利实施与开展,教学过程将趋向稳固。例如有的体育教师课上制定了严格的课堂常规,如上课不许窃窃私语,有问题要向老师提问等要求学生遵守,学生在课上根据课堂常规井然有序地进行知识理论的学习,不喧杂、不吵闹,使课堂教学秩序得到维护,节省课堂教学时间,教学质量随之提高。课堂常规对于维护与维持体育课堂的教学秩序有极大作用,对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有不可估量且无法替代的积极影响。

四、培养学生优秀品质

高中地理课堂要求范文2

关键词:课堂教学;认识误区;质量标准

课堂教学质量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体现,近年来PBL教学法、翻转式课堂、问题探究式课堂教学不断涌现,教学设计理念不断更新,教学手段运用愈加丰富,教学表现形式更加多样,使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通过参加近年来的各类课堂教学评比活动,发现了一些为片面追求课堂效果,过分强调突出视听冲击等外在表现的课堂授课现象。如何追求教育的本真,认识理解课堂教学评价标准,避免对课堂教学效果的认识误区,是教学与评价双方都值得思考的问题。

1课堂教学质量标准的重要作用

课堂教学是现代院校教学最基本、最主要的活动方式,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课堂教学质量是整个教学质量的基础和核心,对课堂教学进行有效的质量评估是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手段。教学质量评估活动就是通过观察、分析教师授课的现场教学活动,来分析评判授课质量的高低[1]。如何定义和评价一堂课的教学质量,要有严谨科学的标准,这就是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教学质量的“好与坏”正是依据这一标准进行评判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从课堂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对教学进行了规范要求,明确提出了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它就像课堂教学指南一样为每一名教师指明了方向,所以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对于教师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和意义。一是规范引领作用。一堂课怎样上,如何安排内容取舍、突出重点、分配时间、引入小结等都需要符合一定的教学规律。评价标准正是从符合教育认知规律原则出发,从基本要素到主要环节和流程对教学进行规范,教师通过学习评价标准就可以基本把握一堂课的基本要素。二是诊断发现作用。通过对照评价标准,教师可以从不同环节上找到自己存在的不足,更准确地发现自己的短板,尽快提高教学水平。三是引导示范作用。标准既是对教员课堂授课要求的具体化,也是教员课堂授课质量的目标,它可以帮助教师明确课堂教学的努力方向,对标看齐,提高起点,优化教学。四是激励效仿作用。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通过点对点的横向比较,使教师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可以达到尽快“补短”的目的,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综观国内外各类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无论文字如何表述,分数权重如何设置,都是试图从课堂教学各个环节反映信息,对课堂教学质量做出价值分析、估测。它既是教师在准备一堂课时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和规范,也是一名教师上好一堂课的根本,因此对课堂质量评估标准正确的理解和认识就显得尤为重要。

2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认识误区及分析

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许多教师认为比照着课堂评价标准来对应自己的课程,只要标准中列出的要素都体现了,在授课过程中都突出表现了,达到了课堂标准的要求,就是一堂好课。所以在准备课程时,照“纲”施教,这个“纲”不是教学内容的“纲”而是教学评价标准的“纲”,使部分教师不能正确理解评价标准的导向和意义,违背教学规律,刻意追求评价标准的达标,使课堂呈现出一些偏差现象,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2.1教学设计片面追求新奇特效果

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加入一些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内容,使用了一些新奇特的教学手段。比如我们现在常用的案例式教学设计,教师在引入教学内容时,为了达到吸引注意力的效果,选用一些经典大片的片段,虽然增强了课堂效果,但与课堂内容的关联性并不强,无法起到启发和思维引导作用。又比如过多地进行事例的讲述和描绘,虽然突出了科学精神、情感价值观等的教育,但是同时也过多占用了宝贵的教学时间,反而喧宾夺主。其实好的教学效果并不是刻意地追求新奇特,教师通过循循善诱的启发诱导、严谨科学的治学要求、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对学生潜移默化的言传身教,才是高层次的教育本真,才是对学生情感价值观的深刻影响。对比刻意使用新奇特的教学方法,在潜移默化中自然渗透的理念、思想对学生的影响更加深远,授课效果才更好。

2.2教学内容取舍过于偏重趣味性

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传授知识,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才是课堂教学的最终目标。有些教师为增强教学效果,在内容选取上片面追求迎合学生兴趣,这样做虽然可以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避免课堂的单调枯燥,但如果不考虑知识的逻辑性,以丧失基本教学内容和重点为代价就有些得不偿失了。学习本身就是艰苦的劳动,通过艰苦努力获取了知识才能体会到真正的乐趣。教师大可不必只是为了让学生感兴趣而舍本逐末。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课堂教学中重要的不是内容是否“讨喜”,而是教学目标能否达到。教学内容具有趣味性固然是活跃课堂的有效手段,但教师严谨的逻辑思维、科学的推理演绎、一丝不苟的求证推导同样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体现。

2.3教学方法过于追求表面效果

教学方法自始至终是围绕教学目标展开的,目标不同,方法可能也就大相径庭[2]。教学目标是一堂课要完成的首要任务,没有达成教学目标的课是不成功的。教学方法是为达成这一目标服务的有效途径,教学方法选用得合理会使教学内容得到更好的呈现和表达。有些教师为了体现更多教学方法,忽视了教学内容本身的需求与特点,没有使教学方法成为教学的有效手段和载体。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应该相辅相成,过于追求所谓的现代化、流行的教学方法,必然会导致导致形式大于内容,不仅无助于课堂效果的提升,甚至会画蛇添足。

2.4多媒体效果过分追求视觉感受

相较于过去单一的一张文字投影幻灯、一支粉笔的课堂教学时代,现代媒体技术的发展为广大教师提供了无限发挥的空间,可以利用多样的工具软件制作更加动态直观地展示教学内容,通过新颖的动态展示、视觉冲击为课堂增强了生机和活力,但同时也产生了由于过度使用多媒体使教学产生偏差的现象。主要表现在过度依赖多媒体,凡是课堂上的东西都要想尽一切办法用媒体呈现;过度注重演示幻灯文稿的美观、切换形式的多样化、动画设计的新奇,大量精力用在多媒体制作上,忽视了对教学内容的钻研,对语言表达、板书设计的练习与实践。同时,有些教师忽略了课堂上与学生在知识和情感上的交流,没有认识到知识的吸收不仅需要色彩、声音的冲击,更需要学生对知识的仔细品味和琢磨,能力素质的提高更需要对知识的巩固和升华。教师要利用现代多媒体手段不断推动课堂教学的创新与发展,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在创新的同时更要注重对授课艺术、语言表达、板书设计的改进和提高,片面追求媒体手段的美观刺激,不仅无益于提高课堂效果,甚至会使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成为加剧“填鸭式教学”的推手[3]。

2.5语言肢体表现过于表演化

语言表达能力的强与弱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一个人的综合素质,既需要有渊博的知识、深厚的文学修养、敏锐的哲学思辨能力,又要掌握一定的发声技巧与相应得体的表情[4]。语言是知识的载体,是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和途径,生动形象的语言可以为课堂增光添彩,成为学生接受知识的有效途径,丰富的肢体语言能够极大地增强课堂的感染力,成为一堂好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过度夸张的语言表达方式,容易使学生的注意力过于分散,对学生知识的学习起到了相反作用。在实际督导过程中发现,对于教师带有过多情感修饰的语言表达方式,许多学生并不认同,反而觉得教师在“演”课,不是在讲课。用“演”取代了与学生之间平等的语言交流,忽视了以学为中心的核心理念,不仅不会增强课堂的感染力,反而弱化了课堂功能与效果。在这方面教师一定要把握好度,既不能刻板僵化,又不能过度渲染情感色彩,使互动交流的课堂变成教师独立表演的舞台。

3正确把握课堂评价标准内涵及对策

如何克服对课堂教学认识的偏差,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合理地使用教学手段,恰当地选用教学方法,打造有特色的课堂,正确地理解和认识课堂评价标准的内涵和要求,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意义。

3.1正确理解课堂评价标准内涵

一堂课就是一个整体,评价一堂课的优劣,不是对标评价标准的逐一对照打分和汇总,而是对一堂课总体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效果的总体评价,是全方位的整体评价,是对评价标准所列项目和指标要素的综合评判。教师对标标准进行教学设计,要充分理解评价标准的要素,而不是像列表一样,逐一体现评价标准所列的项目和内容。教师要深刻理解评价标准的内涵,科学、合理地把握评价标准。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中所有评价点并不是刚性指标,它是对整体课程的一种观点性分解,它是在整体课堂活动中呈现的,而不是单一罗列考查得出的。所以教师要充分展示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要把握好学科特点,充分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来进行教学设计,选用教学方法,而绝不能拘泥于标准的条条框框中。

3.2正确把握课堂评价标准要求

评价标准是客观的,但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有些教师在教学设计中缺乏灵活合理运用,教条执行客观标准,甚至对照评价要点进行准备和教学设计,担心和考量的是评价的得分点,而不是如何更好地传授知识。要充分理解和认识到课堂教学评价是一个整体,不是评价标准的展示与罗列。评价标准是融于整体教学过程之中的,要紧密依靠教学内容,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而不是机械地套用和使用。教师要不断加强教育理论学习,既要避免矫枉过正,更要避免机械刻板的照搬硬套。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来源于对教学规律的深入思考、教学实践的不断探索与尝试。

3.3正确理解和认识课堂评价标准

督导的目标更多地定位在为教师提供帮助和指导,为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和专业发展服务上[5],课堂教学评价的目的是帮助教师更好地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无论哪一种(类)的课堂评价标准的要求和评价点,都是对一堂优质课的凝练和总结,是每一位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的可靠依据。但教师同时要认识到评价者都不会僵化地去运用评价指标,完全用条条框框衡量课堂教学。评价都会针对不同教师的年龄、资历、职称、教学特点等,把目光聚焦在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效果上,而绝不会是对评价标准的逐条对照。教师要正确理解评价标准的导向意义、每一条标准的指向作用是什么,而不是片面地为达要求去贴和靠,甚至“无中生有”地去找。加强对自己任教学科的理解和认识,从知识传授角度思考教学过程,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及手段,才能以不变应万变,达到课堂教学的根本目的和要求。

参考文献:

[1]谢刚,杨醒民,秦炳歧.课堂教学质量评估系统的设计与实践[J].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1998(4):28-32.

[2]郑金洲.教学方法应用指导[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邓淑凤,宋辉.应该警惕和纠正的课堂教学现象———花哨[J].教育教学论坛,2012(43):127-128.

[4]姜正林.论增强教师课堂语言表达能力[J].教书育人,2000(12):43-44.

高中地理课堂要求范文3

关键词: 高中地理 生态课堂 构建策略

在中国发展中,生态一词越来越被大家重视,并且生态教学在教学中逐渐展开。生态课堂的构建目的是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与教师建立融洽关系,积极与教师探讨课上的问题;教师在课堂上能够让学生自主进行探究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教学变得更高效。生态课堂能够让地理课堂的教学功能趋近完善,并且让教师在地理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引。教育生态学是最近才流行的教学理念,地理生态课堂有效履行了这一理念,地理生态课堂值得推荐与发展。

一、地理教学的现状

高中教学往往应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学生在课堂上完全沦为知识的接受者,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对于所学习的知识没有任何思考。地理教学效率一直得不到提高,教学没有质量的保证。例如:在学习必修一的经纬网时,教师只是在课堂上讲授关于经纬网的知识,并且解答书上的和训练书上的例题,告诉学生关于经纬网的题目该怎么做。学生在听教师讲的过程中,脑子没有思考,独立完成题目时还是不会。学生能力在地理课堂中并没有得到实质性提高,只是让教师看到了学生表面的学习状况,没有对学生进行深入理解。生态课堂就很有效地弥补了这种教学模式的不足,让学生在课堂上得到探究知识的机会,得到学习能力提高的机会。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合理指导,让学生明白地理生态课堂的建构内容,对于自身的学习有哪些方面的提升,让学生从心底认同生态教学,以便教师更好地展开生态教学。

二、构建地理生态课堂所遵循的原则

1.可持续发展原则

可持续发展原则在地理生态课堂上的体现就是让课堂充满活力与激情,让学生在课堂中处于主体探究地位,得到地理学习能力的提高,并且与教师关系融洽,积极与教师探讨问题。例如:在学习经纬线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究,为后面学习晨昏线做好准备。这种可持续发展原则既让学生掌握了应该掌握的知识,又让学生为后面知识的学习做好了准备,掌握了更多的学习方法。

2.整体性原则

地理教学中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地理知识之间的连贯性,让学生认识到地理知识是一个整体。地理教学的过程就是生态课堂的运作过程,只有让地理的知识处于一个整体中,才有益于生态课堂的运行。例如:在学习《常见的天气系统》时,告诉学生,这一章的知识是相互联系的,学不好哪一章的内容,到后面都无法做习题。锋面系统跟天气的形成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教导学生树立地理知识的大局观,掌握地理知识之间的联系性,将地理知识串成一个整体。这样才有利于生态课堂中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3.平衡性原则

生态系统中有平衡性这一原则,地理生态课堂当然也有这一原则。地理生态课堂追求的平衡,则是学生之间的知识接受方面的平衡,让学生平衡接受知识,才是地理生态课堂所追求的目标。学生在地理生态课堂中,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学习水平都得到提高,这将是地理生态课堂所追求的最高效的目标。地理生态课堂要求教学中的各个因素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共同构建地理生态课堂的平衡性。例如:学习《大气环境保护》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先知道环境中的平衡性原则,进而进一步理解地理生态课堂中的平衡性原则。平衡性原则能够让每个学生在地理课堂中都得到发展,提高成绩和学习能力。

三、地理生态课堂对于学生与教师的发展

在地理生态课堂上师生建立良好的关系,并且提高学生探究地理知识的能力,积极与教师进行地理知识的交流。教师还可以在生态课堂中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深入分析,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展开针对性教学。例如:在学习《陆地与海洋》时,就可以让学生课前探究知识,知道关于陆地与海洋的大体概念,便于教师在课堂上展开教学。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独立自主学习,提高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多方面能力。

总之,地理生态课堂虽然是最近才流行的新型教学模式,但是实践表明,非常适合高中地理教学,希望各个学校的地理教师不断完善地理生态课堂,为学生学习创造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1]杨宗军.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03).

高中地理课堂要求范文4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应用

信息技术指的是现代教学工具、互联网、信息教学平台还有其他的教研工具,对于高中地理教学而言,需要坐在课堂中,通过教材展开对全宇宙的地理信息的学习和掌握,对于当前的学生而言具有刻板性,同时对于想象力日益浅薄的高中学生而言,想象世界各地的地理位置、地势特征、环境特征等也具有一定的难度。在遇到抽象的地理知识课堂教学时,如何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也成为教师教学中的重要难题。因而在高中地理教学课堂中使用信息技术不仅仅是大势所趋同样是学科使然。

一、高中地理教学课堂信息化的特殊性

从上文中我们可知,高中地理教学课堂对于教学信息化的依赖性较强。一是因为地理这一学科是依赖于信息技术所构建起来的,在地理教材的编写中,不想语文、政治、历史等是根据传统文化再添加一些时代意义所编写出来的,而是通过对现实存在的地理情况进行充分掌握,再根据新课程标准下对学生地理素质的需求所进行编写的,即高中地理是基于信息技术所展开的一门学科,因而信息技术从始至终贯穿到高中地理教学课堂中;二是在开展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时主要是要求学生能够养成信息化的思维方式,如对于地球自转产生时差这一知识点,要求学生能够站在信息化的角度,将这一知识点进行扩展学习,而不是单单对“地球自转产生时差”这几个字进行记诵。

二、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课堂的具体应用

1.多媒体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课堂中的应用

多媒体信息技术是高中地理教学课堂中最基础也最常见的应用方式,主要有互联网、投影仪等的使用。在地理教学课堂中使用多媒体技术丰富了地理教学课堂的教学方式,提升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如某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导学案的方式,让学生对地中海气候进行课前预习,学生通过互联网对地中海这一地区的温度变化进行查阅,发现地中海沿岸地区在夏季的时候温度高,但是降水量不足,而在冬季时却降水充沛,当地常见的植物的橄榄。通过这一系列信息的收集和掌握,学生对地中海气候特征及当地的生活习性,经济发展情况有了初步掌握,对于地理教学活动的展开奠定了基础。

2.GPS、GIS等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课堂中的应用

GPS、GIS是最常见的地位系统,能够对当前的全球的地理环境的变化进行系统的掌握。如台风的形成的学习中,某沿海高中地理教师通过对台风路径图的分析,让学生掌握台风的成因,这一举动有效地拉近学生地理知识生活化的距离。另外GIS、GPS等技术不仅仅为地理课堂教学提供资源参考,引起学生注意力。同时还可以使学生养成理性的地理思考能力,即在地理学习中能够以GPS的视角来俯视地球运动,使教学活动动态化发展,提高学生的地理专业水平。

3.微信等社交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课堂中的应用

随着微信等社交软件的发展,当前高中地理教学活动中也广泛的利用社交网站来展开信息共享、小组合作、集体讨论活动。一般情况下,教师通过微信来分享前一天的地理课堂教学内容,并要求对第二天的课堂进行预习,这相当于一个导学案的载体作用。如,各大高中学校每个班级都有微信群,教师每天在群里分享一些地理知识竞答题,并通过一些奖励形式让学生投入到这样的学习活动中,有效的延续了地理教学课堂活动内容。

总之,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课堂中的应用的全方面的,但同时也会存在一些漏洞,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学生的学习发展,因而在未来需要对存在的不足进行改善创新,保证信息技术能够发挥其积极作用。

三、未来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课堂的创新运用

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课堂中存在以下的问题,在未来需要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妥善的处理方式,正确引导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课堂中的全面发展。

首先是缺少系统化的教学信息平台,即信息技术对于高中地理教学课堂的应用是碎片化、零散化的,这不利于形成系统的、科学的教学方式。在未来要求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地理资源共享平台,将所有的信息技术都归纳其中,保证地理课堂教学活动能够全面、系统的发展。

其次,是当前更多形式的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课堂中的利用,一旦学生自控能力降低或是使用不当,很容易使信息技术成为阻碍地理课堂学习的最大对手,因而要求能够规范信息技术的使用范围,即能够使地理教学课堂中所使用的信息技术仅先于地理学习。换言之,就是形成独属于地理学科的搜索app。

只有充分掌握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课堂中使用的不足和缺陷,才能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最终达到高中地理教学课堂质量的提升。

四、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对于高中地理教学的利大于弊,教师、学生都通过信息技术获得更为浅显易懂的地理知识。目前在高中地理教学课程中,最基础的信息技术在于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通过多媒体课件、动态图等的制作和运用,使学生对地球运动、全球等大概念有了初步的掌握,其次是GPS、GIS技术的运用,通过GPS、GIS技术教师能够轻易对全球各地进行定位,展开相关知识点的掌握,学生也能在脑海中形成类似于GPS定位系统运行规律的解决问题的思维;最后是对微信等社交技术的运用,微信加强了教师同学生之间的互动沟通,使学生能够对地理课堂要学的、已学的知识进行复习或是提前预习。在未来,还可以构建地理教学平台,实现高中地理教学课堂资源的共享。

参考文献:

[1]王林.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2.

[2]牟琳.地理信息系统在高中地理合作学习中的实践与探索[D].四川师范大学,2012.

[3]旋晓伟,王林,王晓青.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调查研究[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1:125-128.

高中地理课堂要求范文5

一、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作用

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构建高效教学课堂,除了要提升学生的物理知识和能力之外,还要通过高效课堂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渗透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培养,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高效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在适应新时期物理教学改革的要求以及促进初中生的全面发展方面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的说,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重要作用和积极意义主要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高效课堂的构建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参与物理学习的积极性,高效课堂的开展能够为新时期初中物理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提供有效的途径和思路。通过高效课堂建设,能够促使初中物理教学课堂知识更加丰富,同时在刺激学生物理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方面也能够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次,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能够有效实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有效实现“学生中心”的课堂教学要求,在促进教师教学理念转变、提升学生学习热情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更加有兴致、有动力,能够有效实现学生对物理知识学习的认同感,提高物理教学效果。另外,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建设能够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探究兴趣,能够从学生角度出发促使学生从自我知识学习需求方面提高对物理学习的自主性,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最后,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对物理教学进行生活化处理,通过生活化教学能够更进一步地提升学生对物理学习重要性的认识,从而促进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物理学习过程中,最终实现教学效率提升的根本目的。

二、高效初中物理课堂的构建

(一)转变教师教学思想观念

初中物理教学活动中,教师在课堂的教学以及教师构建的物理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物理的主要途径之一。所以教师在物理课堂中一直占据着决定领导地位,是学生学习物理的重要传授者。所以初中高效物理课堂教学不仅仅是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么简单,同时还要提高与转变教师传统的教学思维。首先就是要使得教师能够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思路进行转变,通过角色互转,使课堂教学实际主动权转交到学生手中。通过教师在物理课堂教学前,以及物理课堂教学结束后的教学任务布置,以及教学实际结果检查,使教师在课堂传统教学地位发生转变,从领导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组织者。把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动学习权利交接给学生,意味着课堂教学实际参与者:学生有了更充裕的时间去思考问题,解答问题,探索问题。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不仅仅需要学生能够在自身学习思维与能力不足的前提下,找出学习问题,同时还要求学生能够通过通力合作,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并且在课堂中由于学生共同合作掌握了知识的运用,而其学习方式多通过实践活动,这就使得学生能够把物理书本上的知识主动应用于实际生活中,这样做能够大大加强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理解,以及运用能力。相比较传统的背诵物理知识,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之中更能够提高学生学习记忆。从而使物理学习成为了学生真正的“朋友”拉近学生与物理学间的联系。

(二)利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小组合作相结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高效的物理教学课堂中,通过翻转课堂教学方式与小组合作模式能够有效拓宽学生物理学习渠道,同时加深学生物理学习兴趣。这是因为在传统的物理课堂教学活动中,通常是教师讲什么,学生学什么。这样做不仅仅没法有效带动学生学习思维,同时会致使学生因没有学习参与感而失去学习兴趣。所以利用翻转教学与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能够通过更多的学习渠道去获取想要掌握的物理知识,并且在小组合作活动中,同小组成员利用丰富的学习内容互补知识层面上的不足,拓宽学生学习视野,提高学生学习成就感,带动整个小组合作学习效果。

(三)优化课堂教学内容,改变课堂教学结构

正如开头所说,现如今初中物理教学高效化的重大阻碍,多是由于在素质教学活动开展中,教职人员走了偏路。这个偏路是指为了丰富教学活动内容,与提高课堂教学氛围,教职人员在物理课堂中安插了效率过低的教学互动,如情景模拟、多媒体教学等。这些教学方式虽说可以在课堂教学中,丰富教学内容,使课堂互动不会过于单调,不过教职人员可以思考一下。过于活跃的课堂教学气氛会使得大部分教师无法真正掌握课堂教学主动权,没有能力去控制课堂教学纪律,从而使得学生在多媒体教学学习中没能够准确记住多媒体软件中的学习内容,而是在课堂中大声喧哗,不仅仅不利于教师控制教学纪律。同时由于这一部分学生的行为还会造成一部分学生因为课堂环境,没法将身心投入在课堂学习中。所以必须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利用教师的物理教学职权牢牢把握住课堂教学气氛,与教学纪律。通过优化课堂教学结构,采取分层次教学以及定期学习模拟测试的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紧张性。从而加强学生自我学习意识,反思课堂教学内容,将学习引申至日常生活中从而提高学生自身学习效果。

高中地理课堂要求范文6

1. 高效课堂与英语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是针对教师和学生两方面而言的,具体是指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和有限的资源内,以最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的投入,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对于学生而言,就是配合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率的完成本节课的内容,显然,二者最终的目的都是高效率的完成一节课。

英语高效课堂就是指英语课堂上,教师通过有限的教学设备和教学时间,以最高的教学效率完成教学任务,同时,学生也以高效的学习效率接受本节课所学内容的教学过程。

2. 英语高效课堂的创建

2.1优化现有的教学模式

现有的教学模式也就是传统的教育模式:应试教育。从近几年我国对人才的需求可以看出,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今对人才的需求,英语课堂教学更是应改革这种应试教育模式,这种模式不但不利于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也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有必要打破这种教学模式,通过构建英语高效课堂来改变这种现状,通过对这种教学模式的构建来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学习兴趣,实现师生学习过程中的良好互动,最终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水平以及学生的综合素质。笔者认为,教师应当仔细地研读新课标下对课堂的要求,努力地完成新课标所赋予的教学目标,做新课改的积极践行者。

2.2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新课改对教师来说是一次巨大的考验,传统的教育方式摒弃的同时,新课标要求英语教师对自己惯用的教学方法进行深入的反思和总结,并真正领悟新课标的实质,将实际教学与新课标理念结合起来。笔者认为,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自己进行提高:

(1) 深入理解新课标的内涵,改变传统的教学观

在对英语课堂进行改革前,教师一定要做好充足的准备,无论从心理上还是实际行动上都要有一定程度的体现。在此基础上,教师必须深入地学习新课标的精神,真正领悟新课标教学理念。新课标与传统的教育模式相比,区别在于新课标强调“生本”理念的的践行,也就是突出学生在课堂的主动性。因此,在课堂教学上,教师应当将自己放在“指引者”,而不是“控制者”的位置上,应当将课堂的主置交给学生。比如在高中英语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把Pre-reading和Reading这两个部分内容调整到Warming up之前。

(2) 理解新课标所要求的教学目标,备好每一节课

一堂高效的英语课,充分备课是前提。备课作为教学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对于一节课是否能够有效展开并获得较高的教学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身为高中教师,我们必须进行充分的课前准备,一把握好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这是落实高效课堂这一教学目标的首要前提,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首先,备教材。上课前,教师一定要对本节课的内容有充足的把握,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教学难点等;其次,备学生。备课的同时,我们一定要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做到因材施教;最后,备教法。上课前对本节课的内容选择合适的教授方法,从而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

(3) 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技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计算机辅助教学是新时期提高英语趣味性教学的又一途径。教师可根据上课的不同内容,合理地选择多媒体的应用,充分发挥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使用多媒体的好处在于可以使课堂充满趣味性,它可以将声音、图片、文本、动画等教学内容直观地展现在学生们的面前,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3. 英语高效课堂创建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高效课堂的创建是一个漫长而又艰难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就需要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攻坚克难,顺利地完成新课改的推进工作。笔者认为,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一定要引起广大教师的足够重视。新课改逐渐推行至全国,但还有相当一部分的学校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新课改的推行有一定的难度,要知道教师是这次新课改推行的主体,因此,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是必要的;其次,新课改的推行过程中,一定要避免盲目的改革。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不尽相同,我们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合理地确定新课改的进度;最后,新课改推行的过程中,教育部门不仅要有政策上的支持,还要有经济上的支持。

高中地理课堂要求范文7

【关键词】新时期 高中物理课堂 和谐 探究 幸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3-0143-01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在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教育现代化不仅仅是学校硬件的现代化,更重要的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就是培养适应时展的人,培养满足时代需要的人才。要承担这一历史责任,作为物理教学,就必须构建与这个目标相适应的新时期的物理课堂。那么怎样构建新时期高中物理课堂呢?笔者认为应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 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高中物理课堂

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高中物理课堂是由学生的成长需求决定的。传统的物理课堂忽视了对人性需求的基本尊重。每位学生都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等待灌输的容器,从需求的角度来讲,进入课堂的目的是追求知识,发展能力,探究世界的奥妙,获得自身的发展。但是,人的需求层次是很复杂的。按照马斯洛的理论,人的需求有一个从低到高的发展层次。低层次的需求是生理需求,向上依次是安全、爱与归属、被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在课堂中,教师只希望学生有成就感,最大限度地实现学生的发展,这当然是正确的;但如果因此忽视其他的需求,长此以往就会挫伤学生自我实现的热情。因此,新时期的高中物理课堂,必须是师生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课堂。在这个课堂上,首先应尊重学生,千万不能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否则将会对学生的成长产生负面影响。

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高中物理课堂是提高教学针对性的必需。多数高中生会对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按自己的方式进行思考,形成自己的主见。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课堂上教师应融入到学生中去,与学生打成一片,并与学生共同探讨遇到的问题。在此过程中,教师常常能发现学生在知识结构和思维方法上的不足。老师从课堂上得到这些信息,并及时进行梳理,就能使自己的教学具有针对性。缺少教学民主的课堂,教师很难发现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学生的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日积月累,问题就会越来越严重。因此课堂上和学生建立平等关系是当今课堂的需要。

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高中物理课堂,能提高教学的针对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发挥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作用。

二 体现重过程、重探究的高中物理课堂

物理学科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自然科学。传统的物理教学以单一的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为主,只要求学生吸收书本上现成的结论。新物理课程标准指出,高中物理课教学要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尝试应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验证物理规律”。课堂上要让学生亲自参与丰富且生动的物理问题研究活动,经历实践和创新的过程,这正是新的培养目标中“过程与方法”的具体体现。如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教学过程中,“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规律的建立,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自己设计并定量地探究加速度和力,可以让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和能力,体验物理学研究的神奇魅力,培养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的科学态度。

三 构建幸福的高中物理课堂

上课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幸福的课堂应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保证,更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体现。

有位教育专家说过:“学校要以打造智慧课堂,快乐校园,特色教育为主线,追求教育过程的幸福。”高中物理是智慧的化身,构建智慧的物理课堂,会使学生的兴趣得到激发,探究的欲望得以激活,知识的社会价值得以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吸取,学生体验到求索的愉悦和成功的乐趣,幸福教育之花就会在课堂上绽放。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开放性的教育方式,尊重学生的意志,将学生置于自由开放的学习环境下,顺应学生的天性,发挥他们的潜能,敢于让学生质疑,并在质疑、释疑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幸福感。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的人格魅力会得到充分的展示,在加深师生之间情感的同时,教师的幸福感也就自然形成。

总之,新时期的高中物理课堂,要体现出以人为本,尊重学生,注重过程,注重探究,注重性格品德的塑造,在这样的物理课堂上,学生作为主体自主学习,能充分发挥学习积极性,便能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进取发展。

参考文献

[1]丁建志.和谐教育[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高中地理课堂要求范文8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概论;课堂教学;问题现状;对策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9-0284-02

五年制高职是中职教育与高等教育融合的一种教育形式。教育部曾提出,招收初中毕业生,实行五年一贯制的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形式。20世纪90年代,专科层次的五年制职业教育就已经兴起,随着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的迅猛发展,五年制高职教育已初具规模,日臻成熟。由于只招收初中毕业生,大部分五年制高职学生年龄在15至20岁之间,正处于青春期发育高峰期,学习心理困惑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期,易受不良社会思潮影响,叛逆心理较强,价值观念淡漠。高职院校五年制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仍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怎样有效地适应网络信息社会和国家发展需要,怎样“对广大学生深入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精神”[1],是值得关注的重要议题,涉及五年制高职学生切身利益的各项改革复杂多样、具体深邃,思想政治理论课尤其是概论课所能承担的教学任务必须顺应时代潮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是解决这一特殊群体现实利益的迫切需要。

一、五年制高职学生“概论”课堂教学问题现状

就概论课程本身而言,理论性极强,需要较为扎实的政治基础常识和良好的政治修为,但五年制高职学生政治基础知识普遍薄弱,学习态度不甚端正。在概论课堂教学中,教师更多更易于采用传统的“物化式”“满堂灌”“限制”等授课方式,但传统的“说教式”、“灌输式”的“两课”教学模式,使德育与现实生活严重脱离,学生无法产生真正的学习动机和热情,无法进行也不愿意进行道德的自我实践和道德的自我教育[2]。这种教学方法单一,以教师为中心,理论与现实的巨大反差使这些五年制高职学生们对概论课教学的可信度、说服力产生质疑。

高职院校专业课程地位凸显,“概论”课程居于次要从属地位,往往被一些学校领导和其他学科教师群体忽视,其应然地位与实然处境的产生了巨大落差,如概论课授课时间几乎不可能安排在一天的黄金时段,或晚上或周末或连堂或大班教学,无法考虑学生与教师的体能与注意力问题,授课时间与其他专业课程学习时间发生冲突时,往往成为舍弃对象。

五年制高职学生对“概论”课存在困惑,学习动力不足,兴趣不高,甚至产生厌学情绪等。为此“概论”课堂旷课现象较为严重,迟到早退现象较为普遍,教师在讲台上讲得天花乱坠,讲台下的同学正昏昏欲睡,很大一部分学生课堂表现五花八门,聊天的、玩手机的、读报的,看其他书籍的,他们的行为与课堂授课内容完全是另类。此外,含“概论”课在内的课程,学生“裸考”的现象时有发生,部分学生干脆就放弃了这门课的学习,部分学生因学习基础差心有余而力不足,学习态度端正、兴趣浓厚的学生,可谓寥寥无几。

二、五年制高职学生“概论”课堂教学的对策

教学是一种尊重学生理性思维能力,尊重学生自由意志,把学生看作是独立思考和行为的主体,在与教师的交往和对话中,发展个体的智慧潜能,陶冶个体的道德性格,使每一个学生都达到自己最佳发展水平的活动[3]。“概论”课堂教学就是要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依据五年制高职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概论”课程标准,制定出最佳教学方案、传授应用该课程理论知识和提高升华五年制高职学生思想品德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概论”课教师要不断思考每种教学方法模式的优势和不足,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摸索创新,找到适合自己风格以及学生需要的课堂教学策略,是时代赋予的重要责任。

(一)课堂教学的对策方法要以学生为本

以学生为本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尽全力解决五年制高职学生面临的学习实际问题。在“概论”课堂教学过程中应依据五年制高职学生的思想动态和生活状况,合理调节和充分地利用他们的情感和非智力因素,付出真情

爱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提升这些学生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理论水平,使之成为思想觉悟高,道德素质好的基层医学领域的有用人才。

以学生为本就是要酿造平等、和谐、合作和公平、民主、正义的和谐课堂氛围,通过良性互动的师生关系传递价值信念、思维方式和人文关怀的正能量,才能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与时俱进的价值理念、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能充分地体现出“概论”课独特的思想因素和政治内涵。

以学生为本,就是要深入了解学生,做到因材施教。平等真诚地对待每一个五年制高职学生,善于倾听他们的不同意见,熟悉每一个学生、关爱每一个学生,根据五年制高职教育的特殊性和职业要求,把握学生的思想脉络,满足他们的合理需要,对于他们的正确意见和合理建议必须认真研究,提出整改措施并抓紧落实;以学生为本,就是要根据高职院校的实际以五年制高职学生为中心开展自主学习自我提高。交给他们自我管理的行为规范、方法技能和善于预测的步骤,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谋善断,制定出学习计划,进行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的策略。

以学生为本,就是要不断地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概论”课教师要熟练掌握多媒体技术,善用网络交流交流平台,融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为一体开展教学工作,整合教学资源,创设教学情境,选择恰当教具,呈现精彩内容,有序组织课堂,科学考评作业,甚至精神饱满的情绪,形象生动的语言等,无不展示概论课教师的综合水平;以学生为本,就是要善于学会尝试多种教学方法,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其目的在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吸引学生注意力,因为任何一种教学方法的手段特点各有不同,应扬长避短,博采众长。 (二)课堂教学的对策方法要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就是要“概论”课堂教学中做到事中求理、理中求事、事理相融、理事服人,要实事求是地从事实中剖析理论,归纳理论,从理论中推论演绎事实,彻底弄清楚历史事实和逻辑理论的辩证统一,让五年制高职学生从中领悟到蕴含在事实论据中的思想道理。因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其精髓都是实事求是。”[4]概论课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实事求是的理论,其逻辑最为严密。

实事求是就是要处理教学资源,端正教学态度、选择教学手段、探求教学风格,以校园文化为有利载体,进行高品位高质量教学,实事求是地培养五年制高职学生敬业奉献、开拓创新,业精德诚的高尚品德,他们的思想态度就会严谨求实、行为方式也就会严格规范。

实事求是就是要关注五年制高职学生所思、所想、所需;实事求是地将教学内容形象化,教学素材典型化,授课方式多样化,根据五年制高职学生的思想特点和职业性质及时捕捉他们的反馈信息,根据他们的反馈意见来调整教学内容,调取教学素材,整改教学方法,把职业规划、生活要求、利益需要、兴趣爱好、重要关切融入到课堂,实事求是地引导他们面对现实、面对社会,面对未来。

实事求是就是要结合教材吸纳实践中的新情况,新信息,新发展,客观地对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进行旁征博引,案例事例实例必须真实可靠,时政热点信息必须丰富新颖,确凿有力,“概论”课教师务必率先知晓,及时涉猎学科前沿知识;实事求是就是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把大量社会知识、专业知识和自然常识等用作实证,用最大限度的课堂信息量去适应当今高度信息化社会的五年制高职学生的需求。

实事求是就是要搞好课堂思想政治教育。当今时代,没有良好的政治教养,没有牢固的政治知识,要提高道德尊严感和社会责任感是不可思议的;“概论”课堂本身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课堂上对五年制高职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每个“概论”课教师的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要求他们在课堂上对政治知识边学边用,活学活用,才是“概论”课教学的最终目的,理性回归。

(三)课堂教学的对策方法要联系实际

联系实际就是要坚持所学理论与五年制高职学生客观需要和具体实际的辩证统一,与高职院校的目标要求和校园文化的辩证统一,与社会生活和现实现象的辩证统一,与国家路线方针和职业教育政策的辩证统一。理论联系实际就是既要让五年制高职学生们学理论,吃透理论,掌握理论,形成理论的逻辑思维,又要把所学理论知识用于现实生

活中去,帮助五年制高职学生解决生活现实问题。

联系实际就是要了解五年制学生对“概论”课的学习需要,学习情感和学习态度。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讲授,以旧见新地对专题理论巧做类比,善做提升。在一定条件下,要为学生创设开放性与互动性的学习环境,必要时走出学校去开展课堂实践活动,在课堂实践中领略红色文化,同时可以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联系实际就是要五年制高职学生将课堂教学中所学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以及其他学科的理论观点和实践过程结合起来,能独立分析正确对待社会的难点热点问题,因为很多的社会现象就是政治理论的缩影,如国内社会问题:人民币贬值问题,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又如国际社会问题:问题、南海问题等。通过对上述实例的分析认识能增强五年制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也能及时地理解消化党和国家的最新方针政策。

联系实际就是要“概论”课教师能熟练使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工具,增加五年制高职学生课堂信息摄取量,图文并茂地把“概论”课理论与五年制高职学生实际生活现状都形象地展现出来,就是要概论课教师结合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实际地开展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使学生发自内心地产生理解与认同,使学生能创造性地体验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这也是培养专业领域中未来的学习和劳动基本思维方法的客观需要,从而增加课堂教学中的含金量,增强概论课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檀传宝.论信仰教育与道德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2.

[2]李丽.新时期大学生道德素养的研究[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90-92。

高中地理课堂要求范文9

【关键词】高中地理 教学方法 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3.134

高中是学生受教育的关键时期,很多课程相较于初中不仅知识面更加广阔,知识的难度也有所加深,高中地理更是如此。初中地理的文科性质明显,只要学生肯下工夫,多背课本知识,多画几遍地区示意图,弄明白山脉、河流、峡谷等名称,学生的地理成绩便不会很差。高中地理则不是这样,它不仅对更多表层知识有了要求,更重要的是,对某一问题的深层原因需要学生们弄明白。例如洋流、季风的运动规律,初中只要学生浅显地知道各洋流、季风的名称即可,高中地理则要求学生理解洋流、季风的运动规律,以及其运动带来的影响。从这个例子便可看出,高中地理的理科性质增强,需要学生运用理性逻辑思维,推理解答地理问题,而不仅仅是死记硬背。

这对文科生来说,学习地理有一定的难度,一方面是文科生的思维逻辑已经有定式化倾向,很难短时间转变;另一方面,高中地理的理论性强,课堂枯燥,教师“照本宣科”很难令学生领会真谛。那么,如何提高高中地理的课堂效率呢?我认为,以下几种方法值得一试。

一、保证课堂上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改后,要求教师转变授课理念,坚持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即要转变传统的授课方式,不再是“教师讲课本,学生记笔记”的满堂灌模式,而是要保证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教师为引导角色,激发学生主动思考、自主学习的意识。教师步步引导,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理解问题,找到正确答案,以这种授课方式使学生在课堂上掌握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堂目标。简而言之,就是改变教师直接“授之以鱼”的方式,转而“授之以渔”。

以前满堂灌的授课方法中,教师讲课、学生记笔记,学生感到自己的存在感很低,因此也不会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的互动中,使得教师很累,学生很乏,课堂效率低下。因此保证学生的课堂主体性,让学生意识到课堂上自己受重视的程度,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有极大帮助的。在新的授课理论引导下,学生作为课堂主体,课堂主人翁意识增强,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增强,学习兴趣就会提高。学生在学习兴趣的引导下,对知识的广度及深度自然会有更高层次的挖掘探索。

二、重视模具使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

高中地理的知识拓展性强,不仅仅局限于课本语句的背诵,对知识的理解性要求更高。由于课程本身的理论性较强,加上传统的授课方式使得课堂氛围较为低沉,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不高,这就要求授课教师要想办法提高学生的听课兴致,帮助学生理解课本知识。对于高中的地理知识,利用相关的模具进行讲解,能将课本上的文字说明表达的更直观,学生理解起来更方便,更到位。

地理模具的种类有很多,常见的是各种类型的地球仪。地球仪可以有效直观地展现地球表面的各种地域名称等,且有助于学生对地球的整体把握,尤其对于讲解各个国家、大陆、大洋甚至各大板块运动都有良好效果。对于高中生来说,更多需要理解掌握的是地理成因等问题,例如沉积作用、流水作用、地壳变动等,这些都需要加强理解理论知识,若是简单讲解课本,恐怕会枯燥无味,学生理解不够透彻,若是利用相关的地理模具,例如流水作用演示装置、断层褶皱演示器等,结合课本进行讲解,不但能够加深学生对该知识的理解,更因为对教学器具的使用,增加学生上课的新鲜感,活跃课堂气氛,继而提高课堂质量。

三、课本知识与日常生活相联系,促进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因为高中阶段的教育有高考的升学压力,使得课堂授课以高考内容为主,出现“考什么、学什么”的功利课堂。可是,对于很多学科来说,一味地学习高考知识,与社会生活脱节,一方面加大了学习的压力,使学生单纯为了学习而学习,没有任何兴趣而言;另一方面,使所学知识成为了“形而上”的阳春白雪,所学知识不“接地气”,使学生感到学到的东西没有用处,加重了学生学习的距离感,对课堂产生排斥。这就要求教师要密切课本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在学习时拉近与生活的距离,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使学生感到所学知识是有用的,是可以在生活用得到的,而不是仅仅为了高考这最终目的而学习。加强课本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在生活中感受到学习的有用之处,能够体现出自己掌握知识的骄傲与自豪感,这自然会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致。

地理分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生活中各个地域、地形的具体名称,就是自然地理,如今的“百度地图”、“高德地图”等手机APP所使用的GPS就是利用自然地理做出的重要成果。如今旅游业旺盛,某个地区的特定人文景观、美食、节日等都是人文地理所包含的知识。教师在讲解课本知识时,可以结合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点名其包含的地理知识,加强课本与生活联系,充实课堂内容,提高课堂质量,同时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互动上来,提高课堂效率。

四、要求学生建立错题本,温故而知新

《论语》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所有的知识都需要常常进行回顾复习,不仅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更可以在学习了新知识后返回来温习旧知识,从旧知识中找出解决问题的新办法,学会新知识,这就是所谓的“温故而知新”。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建立专门的地理错题本,记录自己所遇到的地理难题、错题及典型题目。其实,所有人都一样,若是开始做错一道题,即便当时老师讲明白了,自己弄懂了,可是过几天,若是再碰到这种题,甚至是这道题的原题,依然会犯第一次做该题时的错误,甚至错的方式都一模一样。这就凸显了建立“地理错题本”的重要性,若是遇到了错题,要及时地改正,在真正弄明白之后,将原题抄到错题本上,并在题目下方将解题思路写清楚,能想到几种解题方法就写几种方法,按序号标注清楚。同时,在旁边用红笔标明自己错误的方法及错误原因,防止以后犯同样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