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现代教学艺术集锦9篇

时间:2024-03-21 10:25:53

现代教学艺术

现代教学艺术范文1

关键词:艺术设计  教育  构成艺术    

        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市场对现代设计人才要求的高起点、批量化,使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尽快为社会提供现代艺术设计人才日益紧迫。但中国现实的艺术设计教育状况,又十分令人难以满意。纵观全局,要想使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体系达到比较完整,尽快建立起适合中国国情的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现代艺术教育体系。而构成艺术是任何艺术和设计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三大部分,它存在与一切艺术和设计的任何角落,也是世界各高等院校该类专业不可或缺的核心课程。

        一、构成艺术的发展和现状

        构成艺术是现代设计教育的基础, 是现代艺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训练学生如何利用元素进行美的创造, 研究如何运用和掌握形式美的构成规律等的重要课程。构成设计的观念,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就开始在理论和实践上有所活动,无论在绘画还是设计中,都主张以抽象的形式来表现,放弃传统的写实,这种观念经过俄国的构成主义,风格派,以及在造型设计中影响最大的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的不断完善、发展,逐步从新的思维方式、美学观念建立起一个新的造型原则;平面构成和立体构成也随之发展成为现代教学训练的基础。

        在国内,构成设计从最初的由平面构成,立体构成组成,发展到由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和光的构成为主要内容,并加入了新的时代设计元素多媒体与电脑技术的运用。

        二、艺术设计教育中构成艺术教学存在的误区

        1.不重视构成艺术课程中的交互性知识

        点、线、面、体、色、光、材料是抽象构成中最基本的元素,其中任何一个都能构成单独形成审美的造型。通常情况下,它们之间相互综合构成容易营造出更具美感的形态。这一点应该是教学中的关键所在。但是通过对毕业生知识结构调查分析,这一点并没有在课堂上被教师所重视。产生这个误区主要归因于现行的教材存在薄弱环节,授课教师对抽象构成的知识掌握不全面、不深透。

        点、线、面、体、色、光、材料元素也是我们使用频率最多的几个元素符号,倘若其中一个知识点掌握不完整,必定会限制构成创作在一定范围的 “自由度”,增加构成设计的难度。学习这些元素不仅是构成的基础内容,还是不同构成之间相互支撑的条件,满足了这些前提条件才能谈及下一步的实际应用,这就是学习构成学的主要目的或称为专业设计的问题。

        2.不同构成艺术课程中的误区

        掌握构成艺术的理论、技法和实际应用方法是学习构成设计的前提要求,即使简单化的重复、近似、渐变、发射、特异、对比、密集、肌理、空间、群化等平面构成形式,都应该在实现它们的实用性功能之后再考虑体现其审美形式。该课程的实用价值就是构成艺术的生命力所在。教学中,有个典型的错误现象就是:学生以完成作业而练习,不知所用,导致学生厌学。色彩构成教学包含色彩理论和心理色彩创意构成两项内容。

前者讲授色彩的基本规律和基础知识,是理解性的内容;心理色彩构成是创意性训练的环节,追求具有针对性的主题设计。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们花费的精力大都在学习基本的色彩原理和“程式化”的构成方法,与应用性设计有关的创意作业在最后一周“蜻蜓点水”,一带而过。按照授课顺序,学习立体构成是美术类学生接触三维空间造型的第一门课程,同平面、色彩构成相比,立体的空间构成的语言和视角是建立在它们的基础之上,所以要求完成的条件更多更高了。准确地说,立体构成是学习抽象雕塑的理论、方法,但教学中存在着典型的误区,因此混淆了立体构成和“行为艺术”的区别;初学者不习惯用审美法则要求去推敲、比较元素的数量、体量、位置和色彩等因素,常常导致“堆砌式”的组合;综合构成是立体构成的基本特性。广泛地接触材料,是掌握构成应用的关键步骤。

       三、构成艺术教学实践的创新探索

        1.重基础,宽口径

        重基础、宽口径是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美国的设计教育改革起步较早,基础课的比例已增至50%,同样日本的设计专业也是注重基础课程的学习,然后才能进入专业课程的进修。而在欧洲的设计院校则不把课程固定在过细的专业划分上,这都反映了人们对设计基础课程新的认识和重视。在我国,很多高校也越来越重视起对艺术设计基础课程设置与改革,更注重对学生设计基础技能的培养和加强。深感这一课程不可或缺的重要性。

        2.交流与合作

        在教学过程中的要求是师生交往、同学之间交往及教育者之间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互相促进互相学习,教学相长。比如在欧洲的一些国家中有美术学院的教师都是流动的,通过聘任的时期来掌握和控制,是为了保证艺术教学观念的更新。

        3.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艺术设计专业更需要的是创新型人才,所谓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例如在构成的教学中通过理论知识的讲授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的同时,在通过一些课题的训练提高创新性思维的培养达到对知识的再次巩固和理解。平面构成中主要是对图形的构思、组合和分解,从而再形成新的形来达到创造、创新的目的。

        4.加强理论与实践的整合

        理论联系实际既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精华,也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必然产物。教师要精力集中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对于艺术设计专业来说更加要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那么三大构成是设计基础,对于今后专业课学习起到承上启下、至关重要的作用。平面构成用在各种平面设计当中,色彩构成提高色彩搭配能力,立体构成主要用在雕塑,建筑等方面。三大构成的学习可以提高整体的审美水平和对艺术的理解。对构成课程的教学如何加强理论与实践要做好以下两方面,一是运用多媒体技术直观性教学与课程整和为我们基础教学提供最理想的教学环境。二是实践出真知。理论教学教授更多的是专业理论,而实践则丰富学生的动手能力、社会经验和学科的知识,培养了他们自立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

        总之,作为重要基础课程之一的构成艺术教学实践与探索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学科的科学性与专业性,使现代设计的基本观点和教育方向在其教育体系、设计理论实践中更加成熟完善,实现教学、研究、实践三位一体的现代设计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陈潇玮.浅谈构成设计课程教学创新[j].艺术与设计,2008年03期.  

[2]赵擂.构成艺术课程的改革与创新[a].广东轻工业,2008年4月第4期.

[3]吴筱荣.走出构成艺术教学的误区—基于当代构成艺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j].美术大观,2008年09期.

现代教学艺术范文2

    工艺美术通常指美化生活用品和生活环境的造型艺术。它的突出特点是物质生产与美的创造相结合,以实用为主要目的,并具有审美特性造型艺术之一。以美术技巧制成的各种与实用相结合并有欣赏价值的工艺品。故通常具有双重性质:既是物质产品,又具有不同程度精神方面的审美性。

    二、现代艺术设计教学传承工艺美术文化的必要性

    现代艺术设计是以统筹、规划、集体性运作为主的,而工艺美术则是以个人的实践和操作为主的,现代化艺术设计与工艺美术是艺术与技术的结合,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设计要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才能形成作品,否则,设计就是一纸空谈,而技术也必须建立在设计的基础上,以设计为依据制造出来的产品可以称之为艺术成品。因此,工艺美术和现代艺术设计,只有通过技术才能更好的将其体现出来。

    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设计院校的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没有经过相应的市场调研就对产品进行设计或是在设计中不其追求艺术价值,而是为一些经济而进行相应的设计。在这种现象的影响下,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也形成了这种风气,教师在教学时,没有将相应的设计理念给学生作深刻的阐述或解析,学生没有深刻理解设计理念,以致学生仅仅只是对这种设计风格的简单模仿而已,高校教学对工艺美术教学的忽视,就是对艺术设计文化的忽视,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非常不利,对人才的培养也是不利的。艺术设计要以艺术为根本,设计为核心,忽视工艺美术的教学,就是不重视艺术设计的艺术性,那艺术设计就失去了它的灵魂。

    三、工艺美术在现代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一)重视工艺美术思想和文化的传播

    中国工艺美术的历史悠久,是我国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国际上素负盛名。工艺美术的思想和文化包含了我国几千年的艺术设计的精髓,是我们宝贵的文化财富,理应成为我国现代艺术设计的摇篮。在现代艺术设计教学中,重视工艺美术思想和文化的学习,学习中国几千年来优秀的设计思想,形成自己丰厚的文化积淀,厚积而薄发,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学习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

    而且更重要的原因还在于,对设计师做具有中国特色的设计有很大的帮助。设计无论是作为艺术还是商品,它都是文化的产物,是一种具有独特品质的文化。中国有自己的文化,也需要有自己的设计文化。立足于本国文化,设计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文化的艺术品,对传承和发扬中国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二)重视工艺美术中的实践操作

    工艺美术与现代艺术设计相比,更强调的是个人实践操作。现在的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则更多的是重视设计理念的学习,对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动手能力不做高要求,这导致很多学生忽视了在艺术设计中的设计技术含量,也影响了学生对设计艺术性的认识。实际上,设计与操作都是现代艺术设计教学的重要内容,设计与操作的有机统一,才是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优秀学生。所以高校在现代艺术设计教学中,要重视工艺美术中所强调的个人实践操作,在不断地实践操作中,让学生对设计理念有更深的领悟。

    (三)电脑辅助的工艺美术基础教学

    艺术设计教学中,电脑美术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传统工艺美术基础教学的好帮手。电脑美术,冲击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成为推进教学方式改革的重要手段,必将给人们带来新的观念,新的思维,以及新的设计思想。

    传统工艺美术教学在技术表现能力上的要求较高,很多学生很难达到技术上的设计要求,因此,对学生而言,好的构思、好的设计理念却不代表好的设计作品,对学生的学习有一定的不利影响。而电脑辅助的工艺美术基础教学则解决了这一问题,学生可利用电脑方便的制作出各种复杂的图案,极大的丰富了设计语言,实现自己的创意构想。

现代教学艺术范文3

一、传统的杂技教学。

教学就其主体来说最重要的是老师和学生。杂技教学的现状可以通过对杂技教学活动的观察来了解。在杂技教学活动中有两个问题需要弄明白:老师怎么教和教什么;学生怎么学和学什么。前者涉及到教学方法,后者涉及到教学效果。

文学家韩愈在《师说》中写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但是目前不少杂技老师并不是“传道”,也不是“解惑”,而仅仅只是“授业”。因为从事杂技教学的老师大多都是退役的杂技演员,他们教学的方法可以说是“以身执教”,即教师会什么就让学生学什么。原来他们的老师怎么教他们,他们再教给自己的学生。“以身执教’偏向于自己的经验性,而经验的获得是在身体的亲身体验中获得的。“以身执教”的教学方法是有优越性的。首先,表演经验丰富的老师可以“行为示范”,而不是“纸上谈兵”;其次,老师可以及时与学生互动,有效地纠正学生错误或偏差,提到训练的效率,缩短训练的周期。再者,师生之间的互动中,老师可以发挥主导作用,通过自身的人格魅力,最大程度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影响学生的态度兴趣意志力等。

早在两千多年前,古希腊的哲学家就提出了“模仿”学说。“模仿”即学生模仿老师,照葫芦画瓢。“模仿说”固然有其优越性,但也必须对其进行反思。因为至今为止,没有一种教学方法或教学理论是完备的,“以身执教”的教学模式也是如此。一方面,杂技艺术有其自身的复杂性,而教师自身的知识或技能却往往是单一的。例如,一个老师在柔术的技艺上有专长,不意味着他在晃板上有专长。也就是说,在传统的“以身执教”的杂技教学方式下,教师会什么才能教什么,那么教师传授的杂技表演知识和技能必然是有限的。另一方面,“以身执教”的教学方式往往是封]的,这表现为教学的单一传递与绝对的服从。教师往往作为杂技艺术的权威在教学。总是从“我”的角度出发,很难判断出学生的心灵和身体是否达到了某种极致。单一的教学可能带来的是“体罚”而不是训练。而作为学生,学习往往陷入一种被动的接受中。

二、杂技由 “技到艺”为主的转换,以审美观念的更新为前提

杂技的本质是“技”的表现,中国杂技一直以来以“高、难、险、奇”著称,很多节目的技巧经过多少代人反复推敲千锤百炼才得以定型,所以,在杂技界自然看重的是高难度的“技”。同样,曾几何时,欣赏杂技表演的观众,看重的也都是惊心动魄的技巧比拼。如此而言,人们对杂技的审美,主要就是对节目的高难与险奇的评价。他们为高难动作的《空中飞人》而兴奋;为《环球飞车》而赞叹;为在多把椅子的摞椅上完成的各种倒立造型的《高椅》而震撼……。观众欣赏着一个又一个“高、难、险、奇”的节目,感叹着“技”的张力与神奇。然而,观众的兴奋、赞叹,恐怕都或多或少交揉着心的震颤,为表演者的安全而担忧,经常紧张得将心“提到嗓子眼儿”,有的甚至在关键时不忍直视。对此,我们可否归结为“提心吊胆的艺术审美”?所以说,过去那种重技不重艺的杂技表演已经是“过去式”了。

当今时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在繁忙的工作之余,需要的是心情的放松。既然如此,我们应该明确认知,靠刺激的技巧表演之杂技,已经不符合人们的审美意味。从这个意义上看,人们对杂技艺术的审美与欣赏,观念上有所更新,有过去的侧重对啊“技”的欣赏转换为对“艺”的欣赏是日然而然的。所以,就杂技专业团体而言,我们的艺术生产观念必须更新,不必对具有“突破”意义的极限之“技”去刻意追求,而是要在技巧之美和表现形式之美上下功夫。如果我们在艺术生产上有这个观念,产出的杂技艺术产品具有表现形式的“新”,又有表演场面的“奇”,更有表现手段的“特”,使富有美感的“新”“奇”“特”予以有机的融合统一,自然就顺应了当代人们在艺术多样化时代的选择与挑剔,自然会拥有观众因而使杂技艺术呈现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现代杂技教学方法初探。

现代杂技艺术教学的关键,就在于从教师本位转换到学生本位,即在杂技教学中开发学生的多种智能。这一转向意味着老师从命令着者、灌输者转向为开发者、引导者。从现代杂技艺术本身来说,老师除了要强调杂技表演专业外,还必须了解现代教育的基本知识,学 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的专业课程。更重要的是杂技属于艺术的范畴,教师应该开阔视野对艺术的整体有系统的了解。从感官上来说,现代杂技艺术往往离不开视觉艺术和听觉艺术。例如一个成功的《绸吊》节目,杂技教师不仅要知道怎么在绸子上掌握平衡,怎么在平衡的基础上作出高难的动作,还要知道用什么样音乐相配,用什么样的舞台灯光以及在舞台上如何表演等等。

在教师本位向学生本位转型的背景下,现代杂技艺术教学的着眼点是课程。杂技偏重的是身体智能,但其他智能同样重要。杂技教育要突破“以身执教”的教学模式。

现代教学艺术范文4

关 键 词:教育技术 艺术设计教学 互动 运用

一、教育技术概述

1.教育技术的定义

教育技术是人类在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一切技术手段和方法的总和,它分为有形技术(物化形态)和无形技术(智能形态)两大类。有形技术是指凝固和体现在有形物体中的科学知识,它包括从黑板、粉笔等传统教具一直到计算机、网络、卫星通讯等各种现代教育教学媒体。无形技术是指在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过程中起作用的技巧、方法和理论等。

教育技术发展到现在,人们更倾向于用系统方法来定义教育技术。不同阶段的教育技术中强调的技术着重点不同。教育技术概念的发展也体现着人类思维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即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学习的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2.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和应用领域

教育技术学是一个理论和实践并重的综合性学科,它根据教与学的理论,以学习者为中心,借助技术手段和教学资源,运用系统方法解决教学问题。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教育技术基本理论的研究:如教育技术的概念;教育技术的研究目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教育技术在整个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2)教育技术和教育技术学的发展史;各国教育技术的比较研究。

(3)媒体理论与应用的研究:包括媒体的分类、媒体的性质、媒体的教学功能以及各种媒体的教学应用等研究。

(4)教学系统的设计和开发:包括以“学”为主的设计和以“教”为主的设计;教学系统开发的内容、方法、步骤等。

(5)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应用的新发展:包括网络教育应用技术、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技术、虚拟现实教育应用技术等。

(6)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管理、测量与评价。

(7)教育系统最优化,教学环境的设计。

(8)远距离学习的理论与实践:包括远程教育的模式与理论、网络教育、远程教育的质量保证体系。

教育技术的应用,也就是实践领域常由程序化的模式和相关的理论来指导,以提高教育质量、教学效率,扩大教育规模和促进改革作用。教育技术总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但是由于教育对象不同,教学内容不同,采用的技术手段和操作方法也就不同,从而形成了课堂教学领域、远程教学领域、企业员工培训领域等三个主要的相对独立的实践领域。

二、艺术设计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环节需完善的地方

一支笔、一张纸、几张范作加教案,这是我们最熟悉、最习惯的艺术设计教学方式。然而,随着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进入教育领域已是大势所趋,已不再是“点缀”了,而是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

1.师资方面

在一些有传统、有积累的艺术高校里,一些老教师,他们有很好的理论与实践经历,但他们对新的现代教育技术不够了解,包括对电脑知识方面的运用。还有一些教设计的老师也往往是以一本教材为主,对网络里的一些同类教学没有进行比较、借鉴。而且一些相关的教师师资培训还不够,或有些师资培训有些形式化。

2.学生方面

自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高校扩招以来,还有近些年出现的高考艺术热。这都为我们的艺术设计院校输送了大批学生。学生的综合艺术素质与以前相比有了较大差距。学生的班级人数也由以前的10—15人发展到现在的30人左右。在一些专业性强的学校里,因校园内艺术氛围好,学生的学习能动性还较好。但在一些综合性院校里,特别是一些艺术专业刚开设不久的学校里,校园艺术氛围不够浓,学生的学习氛围就总体偏弱。

3.配套设施方面

教室设施的多媒体化是一个大的趋势,但这主要是针对一些大的教室,一些专业教室配置多媒体的可行性还不大。而艺术设计教学课堂中一开始会使用一些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后面的课堂阶段会叫学生画草图、出方案等。这是现代教育技术的资源使用还存在矛盾的方面。

三、良性配合,充分运用

1.由于任何好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落脚点都在教师身上,所以要引导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各种各样的教研活动,并进行信息传播理论、教学理论、教学设计、优化组合理论、教学软件的设计、编制、使用、选择和评价等教育技术理论和实践的培训,提高应用教育技术的认识和能力,以促进教学改革,促进课堂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从偏重传授向课堂师生互动发展,从教师自身做起,教师还要把自己的教学通过网络与一些相关内容,让学生有学习的可选性、可比性。

2.学生的素质组合是多样性的,特别是在一些生源综合素质相对薄弱的院校,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就显得至关重要了。现代教育技术具有广泛的表现能力,可以超越时空和宏观、微观的限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感知材料,把教学思路和教学环节充分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明确的学习动机、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和深厚的学习兴趣,扩大学生的直接经验范围,形象具体地表达教学内容,反映事物的固有属性,为学生的认知活动提供丰富的感性经验和思维素材,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学生由于有了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获得了多渠道学习的机会与学习的自由性,即补偿性、适应性的学习。此外,校方的积极领导也不可忽视。既要看到学生角色转变的外在可能性,又不能忽视对学生学习的引导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起关键作用。

3.现代教育技术深入学科、深入教学、深入课堂离不开教育媒体和配套软件的支持,因此学校在教学与建设过程中,在不影响政党教学活动开展的情况下,应将添置教学媒体和软件放在优先考虑的地位,为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实施素质教育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此外,在条件暂时还达不到的地方要创造条件,学校和广大师生要积极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软性力量,组织争取部级、省级特色专业、精品课程、基金等的申报,争取经费。对现有现代教育技术资源要进行整合,充分利用,以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

结语

任何教育改革的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艺术设计教学也是要培养设计领域的适用与创新人才。总之,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对于21世纪所需的新型人才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艺术设计教学改革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项国雄.教育技术——理论.技术.方法.网络学习时代,2002.

[2]张顼.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美术教学过程.辽宁基础教育教研网,2006.

现代教学艺术范文5

关键词:现代艺术;高校;美术教学模式

近几年中国高校的美术教育得到了大力的发展,许多综合类和师范类大学都开设了美术专业,美术专业的教学内容也随着社会的需求和美术内涵的变化在不断的丰富。新的教学内容要求高校的美术教学必须进行不断改革,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以满足美术教育的发展。

1 现代艺术内涵

“现代艺术”也称为“现代派艺术”,其内涵十分丰富,总体上讲是指“20世纪以来,区别于传统的,并且带有前卫、先锋色彩的各种艺术思想与流派的总称。[1]”现代艺术主要包括了“野兽主义、立体主义、未来主义、表现主义、俄国的至上主义与构成主义、荷兰的风格派、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抽象主义、波普艺术等。[2]”现代艺术的存在着以下共同点:第一,现代艺术主张打破创造者、作品及观赏者之间的界线,创造者和观赏者通过艺术作品产生共鸣,实现以作品为桥梁实现三者的统一。第二,艺术不仅是对生活的反映,而要对生活有所干预,人们可以在艺术作品中得到某种启示或是感情的宣泄,同时也定于了艺术作品更高的艺术价值。第三,现代艺术深入现代文化的影响,目的是对现实社会的良现象和对人性压抑的批判。

2 现代艺术对美术教育的影响

现代艺术是在现在社会的大背景产生的,具有现代社会的文化特征,美术教育受到现代艺术的影响有其合理性,是美术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现代艺术对美术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体现美术发展的特点。教育系统从来都不是孤立的,他时刻都受到所处时代、社会的影响。现代艺术是在现代社会的背景下产生的,体现了现代人的时代特点,也得到艺术界的普遍推崇。在这种情况下,高校的美术教育肯定会受到现代艺术的影响,现代艺术的内涵也会随之融入到美术教育的系统当中,体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特点。

(2)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艺术是对客观事物的模仿和人类理想美的表达,注重的是共性特点。而现代艺术提倡个性的表达,作品表现出“新异性”的现代化气息,这种新异性更容易让学生产生疑问和消除乡间的渴望,在好奇心的驱动下,这种兴趣就会转变为学习的动机,引领学生向更深的层次迈进。现代艺术元素被融入美术教学之后,学生在现代艺术中找到与自己能够产共鸣的时代、生活特点。因此,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得到明显的提高。

(3)注重学生的个性培养。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的个性是创新的基础,教育要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现代艺术创作正好符合这一特点,它主要通过形式上的创新和“陌生化”来表现作品独特的风格,表现出与众不同的艺术魅力。学生经常接触现代艺术作品后,能够让学生改变常规的思维方式,唤起深藏内心的创造灵感,形成自己个性的观点和认识,这种个性认识的表达就会形成与众不同的艺术形式。现代艺术创造的这一特点也势必会影响高校的美术教育,使高校的美术教育呈现出新的特点。

3 融入现代艺术内涵的教学模式探讨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3]”做一个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框架,教学模式具有可操作和有序性的特点,并且在一定的教学目标指导下,会有一定的调整,最终目的是更好实现教学目标。高校美术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具有现代特点的高素质的美术人才,这个目标也决定了高校的美术教育必须融入现代艺术的元素。下面对具有现代艺术特点的美术教学模式进行一下探讨:

(1)“技能—素养”的教学模式。在中国传统的美术教育中,主要侧重于学生对美术“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往往会忽略美术思维的培养,导致学生的技能与创作脱节。在那种环境中,高校的美术教育也是侧重于学生的技能训练,而现代的美术教育要求美术技能与美术素养并重,因此要加强学生美术素养的培养。首先,高校的美术教学要承继良好的传统,让学生掌握好绘画的技法、技巧,因为只有有了坚实的基础才能够有所创作。其次,在打好美术基础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这就需要在日常的教学中不断对学进行浸染、熏陶,指高他们对美术的认识、鉴赏能力和理论水平,素养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积累、不断丰富的过程。第三,在教学中要处理好技能与素养的关系,不能把二者割裂开来,而是让二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技能的提高有帮于学生对作品的深度认识,反过来,理论素养的丰富又有助于学生绘画技巧的成熟。

(2)“鉴赏—批判”的教学模式。对美术作品的鉴赏是美术的基础课程,也是学生学习美术的开始,在以前的美术课程中,学生在鉴赏作品时更多考虑的是作者的初衷和作品的艺术魅力,个人的想法很少参与到鉴赏当中去。现代艺术内涵融入美术教学之后,美术的鉴赏提倡更多地发表个人观点,相信每一个作品都不是绝对完美的,也不会符合每个人的审美观点。因此,要更为客观地评价每一个作品。同样,鉴赏和批判这两种心理活动也是相互依存、相互交融的,只有鉴赏水平的提高,才能提出更为有价值的批判观点;而能够对作品提出令人信服的批判观点,必须要有非常高的美术造诣,能够对作品有全面深刻的认识。

(3)“创作—个性”的教学模式。学习美术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学会创作,有自己的作品。在以前的美术创作中,多数作品都存有很大程度的模仿影子在里,因此,非常有成就的艺术家和艺术作品并不多。现代艺术提倡作品要富有个性,只有与众不同才算是创作,而创作的目的就是追求与众不同的个性。在实际的教学当中,教师首先要为学生的学习创造良好的环境,促进他们对艺术作品进行重新的建构,引导他们进行大胆探索和丰富的想象;其次要加强学生的自我表达的训练,帮助他们通过自己的作品把内心情感表达出来;另外,还发展学生在教学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形成对艺术的独特表现与创造能力。

总之,传统的教学模式在现代艺术理念的影响发生了相应的改变,高校的美术教学在这种改变中逐渐形成了富有现代艺术特点的教学模式,这此教学模式更富时代特点,更符合现代学生的实际,有助于高校美术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段波.中国现代艺术教育思想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7.

现代教学艺术范文6

概述:这个物质时代需要精神注入物质。知识传授也一样要让精神参与,要认识到老师、学生都有精神性存在的,而不只是物质身体。知识要活起来,一样需要注入精神,知识不只是信息,完整的知识本身包含联结、生命、力量、精神。要经由知识获得想象力和智慧,我们就必须在共同生活中挖掘出知识的光辉。经过这样教育的人才更有可能在情感、意志、思考方面取得平衡、和谐,得到健全的发展。

正文:

这是个物质主义盛行的时代,精神在物质中沦丧。因为不注重心灵、精神需求,孩子的童年也在失去。他们被催促着长大,忽略身体、感受,而只专注于物质。在信息爆炸时代,他们被要求塞入更多的资讯,被要求更早入学。

物质时代造成更大的竞争,造成紧张、焦虑,这些压力迫使成人压榨儿童。于是整个社会都浮躁,造成很多问题,下一代如果没有摆脱出来,为未来做好准备,那么,未来将会产生更多的问题。

华德福教育模式是个希望,彰显出来的意义值得我们去探究。当物质时代更多的人专注在物质时,这时候人需要精神化,而精神化就会使人不断发展自己,这是每个人的任务。唯有发展自己,才能发展别人——这也是孔子所说的“己立立人己达达人”。这是华德福的培训观。

如何教育孩子,需要理解儿童的发展过程。华德福很注重按照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来施教,而不盲目跟从潮流、风气。而注重万物万事的联结,注重平衡。

华德福教育认为,7-14岁的孩子是由情感驱动的,这个时候孩子需要感受到世界是美的,唯有孩子所体验的与他的情感有联系的他才会去做,并有创意的去做,所以这个阶段艺术和审美的体验至关重要,这是孩子发展创造力和思考力的基础。

华德福教育的课程设置都像上艺术课一样。艺术化不仅仅限于艺术类课程,还有教育方法的艺术化,体现在各个科目中,如科学、历史、地理、体育等。所有的学科都能让孩子体验到美和有趣。

下面谈谈如何对孩子进行科学教育,以下观点大都是从华德福书籍和南非的华德福老师Peter的讲座中提取出来的,整理自听课笔记。

要进行教育首先要理解儿童每个阶段发展的特点。0-7岁是意志发展阶段,孩子是通过四肢活动,他们在模仿、行动中学习,这时候充分发展他们的意志(做),长大后意志才会伴随一生。7-14岁时情感发展阶段,要注重发展他们的身体感官,注重感觉、感受、情绪。14-21岁是思考阶段,14岁后才真正开始智性发展,所以知识的传授不宜提早。

思考的教育被提前到7岁以前是很危险的。7岁以前,要给他们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不能进行小学化的讲授知识的单调学习,要尊重童年,以活动来自由学习,特别注重通过模仿、榜样、艺术来学习,每天都有节律、重复活动,进行创造性游戏(是指孩子自发的、随时的而不是成人引导的学习化的游戏),滋养幼年的感官。这一阶段发展后,他们就具有自我控制、自我引导、非常专注的品质,不被压抑,有了自信自尊,保存了作为人的完好的“种子”,以后的学习就会顺利进行下去,将来才会绽放出各具特色的花、果。

如果0-14岁一直被催促着长大,没有充分发展好,孩子不再成为孩子,那么,长大后,他们就会像没有水分的果实一样干巴巴的。到成人后,情感生活就会匮乏,就失去潜能,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如果意志、情感发展好,到了14-21岁,思考发展自然好,他们就会充满很好的想法和思想。当然所有这些过程,都要给予丰富的艺术化的滋养,就是学校、家庭的情感生活很丰富,有着精神参与的氛围,孩子到成人后就会绽放出来,有着强大的意志力量去做事。

当然这些阶段的划分不是那么机械的,并且每个发展阶段又都包含着这三个阶段,比如7至14岁中的7-9岁是意志阶段,9-12岁是情感阶段,12-14岁是思考阶段。每个阶段的不同孩子又都会有不同的表现,成人需要的是密切关注,顺应他们身心发展施教,不强迫、强制、扭曲。

1、自然科学的学习

主流的教育方式是直接告知这是什么,那是什么,然后记住它,抽象、干燥,以概念来思考。让过小的孩子用概念来学习,就相当于用石头去喂他们,是无法消化的。那华德福如何进行科学教育?华德福的课程要求少而透,一切教学都是艺术化的,通过音乐、诗歌、戏剧、演讲、图画、雕塑等等,让孩子有鲜活的体验。这样的学习就变得鲜活,而不仅仅是记忆。因为情感和想象的参与,孩子们不知道是在学习,却学得快、记得深。艺术化的教育可以给所有的孩子灵活、想象、滋养,没有条条框框、机械僵化。

具体的做法:讲故事,老师用充满情感、想象去讲述合适的故事,让孩子们头脑中有相应的图像、图景,注意用美的、丰富的描述使孩子敏感、想象,讲述要注意带出特征、本质。

华德福老师把自然科学当做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而不是为概念考试的学习。7-9岁主要以讲故事的方式,9岁以前的儿童认为万物是活的,他们没有从完整的世界中分离出来,与世界是一体的。而成人与世界所有事物是分离的,把他们看做客观的事物。而孩子看山、云时,他们会把自己当做山、云。我们所讲的自然故事都是孩子周边环境所存在的,比如草、树、花、鸟、云等等。

Peter老师给我们举例,讲了一个“鹅卵石的故事”。从前在一个干涸的河床上,躺着一颗小小的鹅卵石,这是非常干热,已经好几个月没有下雨了,这颗小小的鹅卵石一天天躺在那里,炙热的太阳照着大地,鹅卵石想我怎么能忍过这炎热?我每天所能做的事情就是看着蓝天,每一天都一样。有一天,鹅卵石看到很远的山顶上有一片乌云,乌云遮住太阳,鹅卵石感觉凉快点了,这时候,小鹅卵石听到很远的地方传来轰隆隆的声音,突然间,有个非常强烈的声音从远处传过来,还没等鹅卵石想些什么的时候,好大的水突然冲过来,这时,鹅卵石非常兴奋,因为水把所有的大大小小的鹅卵石都卷起来,冲撞再一起。小鹅卵石说:太好了,河又回来了。这时候有一个巨浪冲过来,所有的鹅卵石又叮叮当当撞再一起,小鹅卵石说能和我的朋友在一起玩,太有意思了。现在真凉快,太棒了。浪过去了,所有的鹅卵石又在河床里停下来。小鹅卵石对河流说,我们想你好久了。河说,我也很想你们,我跑了很久很久才来的。小鹅卵石说,我只能躺在这里,而你可以到处奔跑。你能不能带上我?河说,可是你太重了,我可能带不动你。不过,我可以试试,我再往前冲,你可以跟着……

故事中有着丰富的想象和感觉,孩子就会在这样细致的感觉和想象中受着滋养。将故事主角的生物性自然地糅合进人类社会的情感与价值观,以及对应不同气质孩子的问题和需要。这虽是故事,但其实也是真正的自然界所发生的真实。但这些鲜活的对话其实是自然的真理。这样丰富的故事描述会对他们产生什么影响呢?虽然这里没有概念但是却会在他们小小的心灵埋下一颗种子。以后孩子看到身边的小河鹅卵石,他们会如何看待?他们已经不会漠然视之,他们会带着情感去关注一条小河一块石头,会想着去探究它们在做什么……这会是是一种真正的联系,而不会是物质主义的冷漠的利用的思考。这样子就不会造成现在人与自然的疏离,不会仅仅把自然当做研究的对象,而重新找到人与大自然的平衡关系。

2、人与动物、植物、矿物质的学习

10岁以后讲人与动物的关系,华德福教育注重联系,而不只是单独把动物知识拿出来学习。不采用直接教学法,通过不断重复让孩子记住。那样孩子会觉得乏味。

比如学习章鱼,先是用丰富的语言描述章鱼的特征,会喷墨汁、会收缩,而人也一样碰到危险会收缩,会退缩,会假装看不到真相。这些联结老师知道,不一定要讲明,可以在适当时候点拨,引发思考,而不给出答案。比如鹰对应人的头部,因为它的捕食是冷酷的,而头的思考也是冷漠,鹰的巢是凌乱的,而人的念头也同样杂乱。

关于植物的学习,一样是通过具体的描述来进行的。用图景式(就是描述让孩子头脑中浮现画面)来介绍植株的各个部分。“根生活在黑暗中,一直在不断往下挖掘,辛苦工作,而枝干在向上生长,就像仆人一般,虽然细也能支撑整个植株,叶子在不断吸收太阳的能量……一株植物就像是太阳和大地之间的一个孩子。”而人的各部分也可以对应植物,人的大脑对应植物的根,思考无时无刻不在挖掘,躯干对应枝干叶子,无时无刻都在创造能量,而生殖系统对应植物的果实。植物就相当于倒过来的人。这样子的教学是多么有趣,拓宽了人的思路,而带给孩子创造性的思考。

学习人体,不是通过讲授人体的部件或解剖图来学习。而是通过与宇宙联结起来学习。先让孩子观察人分哪三个部分?——头、躯干、四肢。然后用图景来介绍头像什么?人们用头来干嘛?——用来思考,想好事情时,就像太阳一样发出光芒,会给人温暖,祝福每一个人。躯干是有曲线的,胸腔和腹腔都是会变大变小的,这样就对应月亮,有月缺月圆。手和脚像什么?——像星星,当你做好事情时,就会像星星一样散发光芒。

当然最终也是会教孩子科学知识的。但在孩子还未发展到能接受抽象概念的情况下,我们就这样避免把知识塞给他们,而把本质特征通过详细的比较的丰富的描述给予孩子。

这样的有联系的图景,孩子是看得见的,知识就变成活的,变成孩子的能量,变成学习之母,长大后,他们就会主动去学习、思考、做事。万事万物是如此有趣,在趣味中孩子是充满生机的。潜意识里,孩子就会懂得原来一切都是整体都是相关联的。

6年级学习矿物质,通过讲述、摸、看、画下来或用动作演绎出来或写下故事。比如学习沙石岩,描述它们是经过几千年挤压而成的非常牢固,不易改变,这就对应人的四种气质之一的粘液质;白垩石是可以画、涂抹的石头,压很实很久的话就变成宝石,就像多血质;花岗岩即大力士,坚硬、色彩黯淡,有一种独特的美,就像抑郁质;火山石本来很坚硬,在火中煅炼过,色彩、形状改变了,就像胆汁质的人。这样子石头也就活了,有着不同的气质类型。

3、物理现象的学习

此后孩子开始关注物理现象,比如声、光。单单解释概念“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声音只是声波通过固体或液体、气体传播形成的运动。”是没有意义的,年幼的孩子只会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如果我们拿一些乐器,弹奏,这就是声音,美妙的。没有动吉他,它是在沉睡,没有生命,而人去弹奏吉他发成声音,有了生命。琴弦的振动把生命给了整个(教室)空间。在继续学习音高音阶时,也可以带入数学。(数学要学得好,必须要有想象力,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必须读故事。爱因斯坦一生喜欢拉小提琴喜欢读故事。)

学习热的现象,可以给铜球加热,当放不进原先的铁环,热给铜球带来什么?怎么发生?如何解释?引导孩子思考热并不仅仅是物理现象。其实当我们和朋友交流时,也是互相用热量温暖,我们(心灵)会不会像铜球一样胀起来?引发思考和人的联系,孩子就有了鲜活的理解,接着再用湿水彩等各种艺术手法表现出来,就变成活生生的体验,也可以写热的诗歌,假装自己就是热量,用诗歌表达这样的感觉。孩子独立创作时,他们就会感觉到自己是作为独立个体的存在是被尊敬的。

可以提问孩子在炎热的天气下看到什么?——空气向上升腾,可以谈到沙漠、海市蜃楼,而我们发热发昏时,也会产生错误的想法,其实也是什么都没有的(因为无益)。这样子,所有的自然科学都可以和人关联上。

4、历史的学习

关于历史教学,传统习惯把历史变成某年某月发生的事情,就是记信息。历史的英文单词history分开来意思是人类的故事,所以把历史变成真正的故事是关于人类的进化过程是非常重要的。

一年级开始用童话故事。那些非常远古的故事图景其实是与人类精神意识世界紧密联系。童话故事把我们带回可以看到精神图景的状态是很重要的。精神世界的故事,不是虚幻的,是精神化的想象,是关于善的,即如何成为一个真正的好人。二年级是传说,有一点点历史成分,也是关于善的故事。三年级是个体化的分离式的故事,比如圣经中亚当、夏娃被赶出伊甸园,精神世界死亡了,来到了物质世界,这时要用个体的努力穿越物质世界,才能重新回到精神世界。9岁孩子的自我来临,将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去寻找他的人生之路。四、五年级是英雄神话,一部分是历史人物,有传说的成分。一半神性,一半人性,这些英雄将面对黑暗,物质主义的黑暗,战胜困难,而成为完美的(神)人。预示着每一个独立的人都将成为英雄。

Peter老师讲述了非洲的三个部落:狩猎、游牧、种植农民,从无冲突到有点冲突到因为土地资源而发生战争,从这样的故事中找到了人类早期的发展状态。在教学中,可以讲述他们当时的生活、穿着,如何工作,用什么工具,花几天时间,去制作“兽皮”、武器,厨具,把脸画起来,围坐在火堆边(或假装),老师讲述当时的故事,之后,孩子们写、画下他们生活特点、样貌。这样子,让孩子们活在当时的生活情境中来真切学习历史。

这一切学习都为以后的历史学习做铺垫。

6年级开始正式学习历史。可以从罗马历史开始,当时设置城邦,军事化管理,物质主义思想盛行,不断扩张,规范化,要掌控一切,取代其他文明。同时期的秦始皇也是建立军事化的帝国统治。最终,因为追求物质感官享受,穷奢极欲,丧失道德,而导致毁灭。因为无视精神世界,想把所有事情都放在规则、规范约束中,就一定要有某些东西与它平衡,就出现了宗教,出现美、爱的精神力量。

7、8年级对应历史中很多新生事物发生了,出现了艺术、戏剧、丰富的文化,相对应的是英国工业革命,大量机械发明诞生,人越来越被机械化的东西掌控。同时美妙的新思想也伴随着黑暗发生。八年级的孩子就是活在美好和黑暗之中。

9年级开始学当代史,政治革命,从法国大革命开始,世界到处产生革命,不想要国王、往后,无法忍受皇室的压榨,要共和,要选出领袖,追求的理想是人人平等。也对应这时候的孩子在反抗权威,意识深处也在“革命解放”,想颠覆世界,想弄明白“我是谁,我的人生目的究竟是什么”。

历史课程安排和孩子意识发展融合,帮助孩子内在的成长和发展,在很深的内在理解当今的世界究竟是怎么回事。

这样子历史并不是一连串的日期和战争,而是一个文化发展的故事。孩子首先要了解时间的流动,而他是其中流动的一部分,也是历史的一部分。比如学习希腊和罗马历史,重点在学习和欣赏希腊的古诗、雕塑艺术和罗马的建筑风格,会让孩子们把历史故事用自己的语言写出来,把相关的场景或者工具或者人物等画出来或用泥塑的方式做出来,同时用戏剧的方式把故事演出来,通常在这个主题结束时公开演出。

5、地理的学习。

其实孩子从站立或爬行开始,就是在学习空间,从这爬到那有多远,左边是什么,右边有什么。地理就是对自己周围空间的探索。

空间的四个方向的学习,从丰富的描述开始“太阳从东方升起,它的色彩、光芒……”,早上面对太阳说早安,下午面对夕阳说再见,这样子就认识东、西方向。然后用身体认识方位,通过游戏活动来学,伸出左右手,对应东、南方向,合在中间拍手就是东南。在操场往南走十步,再往东走十步等等。设置寻宝图,从a点往北走多远,再往东走多远,往上看……这样子的地理学习通过身体活动、游戏来进行,就使学习变得有趣味,地理就和每个人都有关了。

从四年级开始学地理,也是依循扩展意识的原则,以图景和描述的方式带出。首先画出自己在教室的位置,或家里自己的床的位置,逐渐扩展到整个学校、社区,社区的商店、机构就在使孩子的地理知识结构化,再画出去过的或者朋友所在的省份、国家的范围等,更远一点到整个世界、宇宙。地图制作包括素描、制图甚至是绘画和模型制作。再藉由让孩子了解到地球给予我们很多,产生一种责任感,进而进入经济地理的领域。随着孩子独立感的发展,再把文化和地理结合起来就很自然了。到了十四岁,孩子就有可能把各种事物连接在一起,例如自然资源、工业、经济、文化、种族、国际法等。

现代教学艺术范文7

1现代聋人艺术教育的学科内容现状

(1)对现代聋人艺术教育学科内容的宏观基本要求。现代聋人艺术教育课程是着眼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未来发展来设定的,对于聋人的艺术课程教育目标应大体与普通学校的教育目标相一致,要尽量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其次,帮助聋人学生掌握生存社会的一技之长,要有职业意识、执业纪律、职业习惯和安全生产习惯等,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劳动,或获取相应技术资格,增强就业竞争力。最后,陶冶情操、发展特长、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自信心,帮助他们将来立足社会。

(2)现代聋人艺术教育学科类型。现代聋人艺术教育学科的类型主要包括艺术才能教育和艺术类职业技能教育。在艺术才能教育方面,舞蹈类、器乐类课程比较常见,旨在发展聋人学生的艺术潜力,让他们摆脱自卑,拥有精神依靠。在艺术类职业技能方面,有蛋糕制作、美容美发、面点制作、服装设计、花卉种植、电脑编程、工艺美术等,有些学校还能提供像书法、篆刻这类的艺术学科,这些艺术学科分布在体育、艺术、职教等方面,在教学生如何掌握艺术能力的同时,让他们自己学会如何用意志去就业、自立,更好地融入主流社会,而不再是别人眼中弱小的残疾人。

2聋人和社会需求的冲突问题与现代聋人艺术教育学科之间的关系

(1)聋人与社会需求的冲突。现代聋人艺术教育学科是在社会需求的向导下开设的,与此同时,把学生需求、地区需求和社会需求结合起来,针对学生听力残疾的局限性以及对自身和社会认识的不全面,根据人才市场的具体数据来制定艺术教育课程的开设。而现实生活中,聋人与社会需求之间却有着很多冲突。例如,1)聋人的职业能力跟不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据调查,一些技术含量低的岗位需大于供,而动画设计、工程维修、软件开发这些专门需要技术人员的岗位仍然有很多空缺。这些都说明有一技之长的聋人目前仍然紧缺。而其他一些技术含量低却辛苦的行业,却不是很多人愿意去的,这就造成很多有岗位找不到合适的人干的例子,劳动力市场越来越需要技能人才,而“想去的地方进不去,需要人的地方没人去”,这种职业供求的不匹配加剧了聋人与社会需求的矛盾。2)聋人与社会之间相互适应的进程发展缓慢。由于社会在对聋人思想道德层面的对待还没有达到一视同仁的状态,所以,很容易把聋人和正常人区分开来,使他们成为真正的弱势群体。而对于聋人自己来说,由于跟社会接触的较少,不清楚社会的真正状况,所以不能很好地把握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及关系,或高或低的评估自己,对工作岗位不能适应或无法站稳脚跟等问题不断出现。

(2)聋人与社会冲突给现代聋人艺术教育学科带来的思考。《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指出:“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考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既然职业教育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那对于聋人艺术教育来说,更是应该把艺术与职业结合起来,考虑劳动力和本地经济发展与市场需求的关系,科学规划艺术课程,特别扶助并大力发展现代聋人艺术教育,培养聋人掌握一技之长,促进聋人全面发展,实现残而不废、残而有为、自立自强,由残疾者转化成为真正意义上有经济创造能力和负责任的公民。

3现在聋人艺术教育的学科发展方向

(1)选修课与必修课相结合。为保证学生的基本教育,必须要保证其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充分挖掘学生潜力。必修课程关注学生基本的科学文化素质,追求知识与技能的基础性、全面性、系统性、完整性,为学生的一般发展奠定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基础。必修课的数量与内容总是有限的,它在知识的深度与广度上受到一定的限制,而且由于遗传、环境、教育与个体主观努力程度不同,学生个体之间总是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异,他们在知识经验、能力基础、家庭背景、兴趣爱好、性格特征等方面均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选修课则可以弥补必修课的不足。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选修课程,如果说必修课是一座高楼,那选修课就是高楼的装饰物,选修课让学生的知识更加广博。

(2)理论课与实践课相结合。实践课的实质就是在教师引导下,聋人学生自主进行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聋人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在综合实践活动中,随着聋人学生实践能力的逐步提高,教师不再是传授者,而是促进者。作为促进者的关键是促进聋人学生自主学习,促使聋人学生自己去感知体验,实验观察、探究研讨。简单地说,把理论课和实践结合起来,就是将聋人学生所学的理论运用于实际的工作中的一种训练方式。光说不练假把式,只有将自己所学的东西运用于实践操作,才能真正活学活用。

(3)加强聋人的艺术职业教育。我们必须培养聋人的综合职业能力和优秀的综合素质能力,因为是特殊群体,存在听力方面的障碍,所以要想紧跟社会的经济发展步伐,与时俱进,对于聋人的艺术职业教育必须立足实际,提高职业教学质量,对聋人自身和社会的需求都要尽量做到满足。

(4)加强聋人艺术教育学科与社会企业机构的联系。把聋人艺术教育课程与各类用人单位紧密结合,增强聋人与社会的沟通,为聋人的职业选择提供指导,让他们能顺利地走上社会。艺术教育学科要根据企业的具体需[专业提供写作论文和论文写作服务,欢迎您的光 临dylw.net]要进行设计,在符合聋人学习习惯的同时,不能忘记关键知识点的灌输,贴近聋人生活习惯,保证艺术教育的实际效果和聋人职业发展。

(5)加强聋人和健全人的沟通教育。因为自身的听力缺陷,聋人通常不能或者很难与健全人正常地沟通,而事实上,这两个世界的人们是不应该有隔阂的,世界的丰富多彩应该让聋人感受到的是幸福而不是胆怯。现代聋人艺术教育应该关注到这一点,在强调职业教育的同时,满足他们内心与健全人同等对待的渴求,让他们坚信“除了听,聋人能做任何事”这一观点。另外,还要加大宣传力度,积极营造促进聋人就业的舆论环境。同时,利用各种新闻媒体提倡全社会都要创造公平、公开、公正的就业环境,加大对他们就业援助的力度,减少聋人与健全人之间的隔阂。参考文献:

现代教学艺术范文8

[关键词]艺术高职学院 实践教学 教学设计

[作者简介]鲁雁飞(1965- ),男,山西榆社人,湖南艺术职业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理论与方法。(湖南 长沙 410012)

[课题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艺术高职学院实践教学研究——以湖南艺术职业学院为例”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XJK08CJB003)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6-0160-02

毫不夸张地说,实践教学是艺术高职学院培养高素质应用型艺术人才的关键和核心。目前艺术高职学院实践教学现状并不乐观,经验成分多,理性成分少。能否应用现代教学设计的理论和技术培养合格的演艺人才,已成为艺术高职学院教学改革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

一、艺术高职学院实践教学的现状

大多数艺术高职学院是由艺术中专、戏曲学校、电影学校等合并升格而来的。这些学院秉承传统,极其重视实践教学,理论课与实践课至少是“五五开”,甚至达到“三七开”。但是,艺术高职学院目前的实践教学活动效果并不理想,耗时多、收效少。

1.对实践教学缺乏整体的规划。绝大多数艺术高职学院都还年轻,存在时间不过十来年,对艺术高职生的教育教学及管理都在探索阶段,不仅缺乏对艺术实践教学的整体规划,而且在艺术实践教学教材编写方面也是非常欠缺的。

2.实践教学不重视教学起点分析。大多数艺术高职学院的实践课教师是从原艺术中专转过来的,他们对现代教学技术方面的知识了解较少。加上教学设计的实践研究并不那么理想,相当一部分人连教学起点是什么都不知道。让他们对学生当前的状态、特征、初始能力等进行分析并进行实践教学设计,是难以办到的。

3.实践教学课程不系统。高校扩招导致艺术高职学生增多,而实践经费投入有限,一般艺术高职学院很难开设系统的实践教学课程。多数学院在基本技能实训上能较好开展,如舞蹈表演专业练习把杆、软度、控制、弹跳等。但参赛演出、校园文艺活动、毕业展演等实训却不是每个高职学生都能参加。对于顶岗实习,由于管理和监督难及其他种种原因,有的流于形式。

4.实践教学评价缺乏科学性。艺术高职学院实践教学评价至今没有详细的评估标准,更没有实施细则,因此实践教学评价效果不佳,没有起到促进实践教学改革和发展的目的。

艺术高职学院实践教学现状,迫切需要运用现代教学设计的理论对艺术实践进行科学设计,以期增强艺术实践效果,提高艺术人才培养水平。

二、艺术高职学院实践教学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1.坚持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学习理论研究的核心是学习,而教学设计正是为了促进学习者的学习;教学理论是研究教学一般规律的科学,是教学设计最直接的理论来源之一;传播过程理论涉及传播内容、受众和媒体等要素,这些要素分别对应了教学设计中的教学内容、学习者和教学媒体的选择。我们在进行艺术高职学院实践教学设计时,一定要遵循这些理论,使设计科学化。如斯金纳的强化理论、桑代克的多重刺激理论等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主要用于强化训练,在花鼓戏声腔、器乐合奏、模特走步等方面实训设计可以借鉴其提供的途径和方法。

2.坚持与包括艺术理论课在内的文化课相结合。艺术高职学院实践课教师在做实践教学设计时,应听取一下文化课教师的意见,了解一下文化课上课的进度,尽量使实训的内容安排在文化课相关内容之后。如音乐剧专业对歌剧《江姐》的排练实训应安排在《大学语文》现当代文学后面,并根据《江姐》剧本的描述及评论,要求学生在实训时认真琢磨。另外,实践课教师应主动进入文化课课堂,吸收文化课有用元素,为实训课所用。实践课教师长于感性表演,却难有细腻到位的理论分析;文化课教师长于鉴赏品评,却较难在学生面前感性展现。因此实践课教师进入文化课课堂,有利于吸取理论分析长处,指导学生实训。如戏剧表演专业实践课教师可以针对“唱读”“念白”等实训任务,与文化课教师研讨、交流、示范,解决教学具体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坚持与行业、企业、院团合作,共同规划设计实践课。为了缩短艺术高职学院与文艺院团、演出公司、企事业演出单位,以及与市场对接的距离,培养一线演出真正需要的优秀人才,艺术高职学院应充分利用演艺职教集团平台,加强校企合作,实行“订单式”培养新模式。在实践课规划设计方面,更要主动加强与演艺院团、演出公司的合作,充分发挥演艺团体、演出公司演出场地优越、演出经验丰富、市场信息灵通的优势,共同来规划设计实践课,提高学生实习实训效率,实现人才培养与市场完全对接。如湖南艺术职业学院与天下凤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张家界黄龙洞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等合作,共同规划设计舞蹈表演专业实习实训课;与省内各院团合作,共同开发设计与剧目挂钩的舞台美术、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实践课。

三、艺术高职学院实践教学设计的思路

1.实践教学起点设计。(1)了解艺术高职生的需要和学习动机。按照奥苏贝尔的动机理论,在教学设计以及教学实施过程中,应对学习者的动机给予特别的关注,动机是影响学习的重要情感因素。通过对艺术高职生的需求分析,来了解艺术高职生的动机、实训前的准备情况及个人表演特点等,从而为实践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实践目标的阐明、实践教学策略的制定与媒体的选用等提供一定的依据。因此在做实践教学设计之时,首先应该调查弄清每位参加艺术实践学生的状态和学习需要,在此基础上,引导高职生为获得一份合适的工作而努力实践,强化其自我提高的内驱力。(2)分析艺术高职生的特征。实践教学设计者需要关注的艺术高职生的特征,包括年龄、性别、认知程度、学习风格、经验背景、社会文化背景等。艺术高职生的特征将直接影响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模式、实践教学媒体、实践教学策略的制定和选择。艺术实践教师既要了解高职生的共同特征,也要了解高职生的个别特征,顺势利导、因材施教。艺术高职生在高考时,除了参加文化考试,还要进行专业测试。因此,这些高职生初步具备了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较强的成就动机和自主性。针对这些特点,在加强基本技巧训练的同时,多进行演出剧(曲)目模块式组合训练和真实舞台演出训练,如排练现代花鼓戏《潇湘红叶》、舞蹈《火塘边》,举办音乐会等,增强学生舞台适应性,提升学生舞台表演的实际能力。同时根据学生个别特征(长相、性格),分配演出角色。

2.实践教学目标设计。艺术高职学院实践教学目标应根据艺术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而设计。艺术高职学院主要是培养一线演出需要的中高级专业人才。进一步说就是培养围绕舞台转的人才。高尔基曾说:“艺术的作品不是叙述,而是用形象、图画来描写现实。”因此更应重视实践教学。设计的实践教学目标应包括以下两个部分:一是培养学生演艺职业技能,即培养学生能唱、能跳、能弹、能演、能画的职业技能;二是培育学生演艺职业道德。提高演艺职业素养是艺术实践教学追求的首要目标。在艺术实践中,应培养学生以团为家,互帮互配、遵规守时、服从导演、不怕吃苦的演艺职业道德。

3.实践教学内容设计。艺术高职学院实践教学目标确定后,实践教学内容的设计就成了促成实践教学目标实施的关键。艺术高职学院实践教学内容的设计应包括以下方面:(1)专业所需的基本技能技巧训练。如舞蹈表演专业,要练习把杆、软度、控制、弹跳等系列形体独立技能与组合技巧练习;戏剧表演专业要注重从手、眼、身、法、步到唱、念、做、打等一些常规的戏剧舞台表演基础技巧的学习,并涉猎更多能适应角色要求的基本表演知识与技能的训练;声乐表演专业要重视呼吸、喉头稳定与打开、咬字吐字以及视唱练耳等训练。(2)针对性强、接近舞台演出剧(曲)目表演内容的模块式组合训练。不管是音乐、舞蹈还是戏剧表演专业的学生,在经历了一定程度的基础训练后,必须要进行适度水平的表演组合训练。一定程度的组合训练,一定范围内容的剧(曲)目表演,既能激发学生对基础技能技巧的学习兴趣,又能在更广泛的意义方面,及时提升学生对整个舞台表演专业的基础水平。如戏剧表演专业学生练习《刘海砍樵》片段;音乐剧表演专业练习音乐剧《猫》某一角色。(3)舞台训练。以舞台为课堂,加强对优秀剧(节)目实践能力的锻炼。在实践教学中,如排演《五十二家别墅》《一把酸枣》《家住长江边》等。同时,通过各类艺术竞赛、学院演出公司对外演出、毕业展演、院团顶岗实习,举办各类专场音乐会,举办各类舞蹈专场晚会,举办类似湘剧、花鼓戏、话剧等剧(节)目的排练及演出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舞台心理素质,增强学生舞台表现能力。

4.实践教学模式设计。目前艺术实践教学还未形成让所有艺术高职学院都认可的模式。“重艺术轻文化”,不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是我们艺术高职学院办学的一大软肋。要解决文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得益彰、互相促进的问题,本研究认为,艺术实践教学应实施“学演、多元、两主”教学模式。学演是指文化课学习与演出训练交叉起来,文化课学习为演出训练服务,增加专业基础知识,提高演出训练兴趣;多元化是指开展的实践教学活动类型要多,如毕业展演、高雅艺术进校园、省内外重大活动演出、专场音乐会等,通过不同类型的活动,训练学生的演艺职业技能,培养学生的演艺职业道德;两主即“主导—主体”,在所开展的实践活动中应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有这两个作用都发挥好了,艺术实践活动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5.实践教学评价设计。艺术高职学院实践教学设计作为一个系统的设计,自然就少不了对教学评价的设计。本研究认为,艺术高职实践教学评价的设计注意两个方面:(1)教师评价。一是关注教师的舞台工作经验。对艺术实践教学教师评价应按“双师型”标准严格把关: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科研能力,且要热爱艺术教育事业、懂得教育心理学等起码的从师条件。最好具有教师系列中的职称。二是具备丰富的舞台实践经验。能评有艺术系列职称更好。三是正确计算艺术实践教学教师的工作量。提高实践教学工作量的计算标准,并根据实践教学效果设定不同的计算标准,还设立一定的奖励基金。(2)学生评价。既要重结果更要重过程。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观点,实践教学是对程序性知识的学习,是与实践操作密切联系而具有动态性质的学习,是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因此,对学生的实践评价不能简单地用“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了事,更不能用考试代替,应该对学生参加实践中的表现进行记录和分析,采取动态跟踪式的监控。如排练湘剧《秦王遣将》中,每一参与学生的表现都要有记录和评价。这种重过程的评价才能真正帮助学生提高演出能力。

[参考文献]

[1]盛群力.简论系统教学设计的十大特色[J].课程·教材·教法,1998(5).

[2]鲁雁飞,刘坚平,袁绍成.高职表演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文献综述[J].教育与职业,2011(4).

[3]汪霞.对教学设计问题的几点思考[J].教育探索,2004(12).

现代教学艺术范文9

>> 微媒体在高校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中学信息化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探讨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继续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现代信息管理技术在高校档案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高级检索方法”在高校信息素养教育中地位及应用研究 现代化教育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与探讨 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教学工作中的应用研究 高校体育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在高校安全教育和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民间剪纸艺术在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现代信息化技术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高校艺术类学生的信息素养与应用能力的研究与实践 浅析多元化教学在信息素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职业教育教学中应用研究 网络教学平台在高校电类专业现代教学模式中的应用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体育舞蹈中应用研究 电子信息工程在现代信息技术中的应用研究 现代化教育技术与高校体育舞蹈教学相结合的应用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多媒体课堂教学应用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Information for All Program[EB/OL].[2009-12-16]..

[4]The Alexandria Proclamation on Information Literacy and Lifelong Learning[EB/OL].[2009-12-16]..

[5]从美国的信息素养教育谈我国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EB/OL].[2009-12-16]./xxsygl/ShowArticle.asp?ArticleID=43.

[6]小学生语文信息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EB/OL].[2009-12-16]. /cms/data/html/doc/2005-03/10/25029/.

[7]过仕明.数字参考咨询服务模式与质量评价报告[D].吉林大学,2006.